3·15 晚会曝光多品牌电动自行车公然违规提速,绿源、小牛等被点名,电动车行速为何被商家预留了后门?
知乎用户 中新经纬 发表 实不相瞒 我骑山地车在公路上都 25+ 长下坡 40 + 都很正常 解决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乱停车 / 电动车制定标准考证 / 电动车上牌照 / 严格科学制定电动车制动续航等标准 比限速 25 必须有脚蹬子功能更有 …
**1.**新国标揭露的问题
工信部举行了发布会介绍了9月即将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新国标既是解决方案,也揭露了对应的问题。
首先就是保有量巨大,领导介绍说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在3.8亿辆左右。
林子大了,自然啥电鸡儿都有。
这么多的电动自行车,怎么胡来的都有,这是大前提。
其次就是具体的问题,他们怎么胡来呢?
骑得飞快的当刹车不存在的、电池拿回家充电的或者停在楼下从家里扯一根电线出来充电、骑了很多公里数还在骑的舍不得更换的、修修补补或者改装电池的……
这不是一个“穷”字就能推脱过去的,因为电动自行车要出事就很大概率要牵连“家”这个处所,比如充电自燃、放哪自燃,汽车燃起来顶多把车主烧死,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燃起来直接把房子点了,那遭殃的可就是全楼的人……
所以新国标的解决之策是:
第一、标准规范电动自行车的塑料件重量不能超过车身总重的5%,阻燃;
第二、标准规范限制电动自行车最高转速,增加低速扭矩,限制最高速度;
第三、标准规范提升电动自行车制动性能,最大制动距离缩短为原来一半;
第四、标准规范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减少或杜绝改装行为。
**2.**电动自行车真正的问题
其实大家也应该能看得出来,新国标对于解决现有问题意义不大。
主管机构自己也很务实,认为旧车存量很大,新国标只是针对9月以后销售的车子,之前的车子不可能一个个抓住给它改,那是不可能的,而问题存在在哪里呢?就存在于这些存量旧车。
3.8亿辆存量电动自行车,平均每四个中国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我感觉这个数据还保守了,把那些一辈子都不可能骑电动自行车的人也纳入进来了。实际上社会活跃人群里,可能平均每个人都有一辆乃至多辆电动自行车。
这是电动自行车真正的问题:
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说,要管电动自行车也可以,把电动汽车也管一管。
这是明显的屁股决定脑袋,并且是混淆视听、偷换概念、要死大家一起死的心理……
况且,谁说电动汽车没人管呢?3.6亿汽车保有量,每一辆车都受到国家监管,怎么可能没人管,但同样数量的电动自行车,您说有没有人管呢?
这时电动自行车主们就不说话了,反正一口咬定要管就去管别人,就是别管我。这种拉踩式的泼妇吵架大法,本身就暴露了电动自行车成灾的真实原因,那就是:
仗着人多势众,享受浑水摸鱼。
“别管我”的理由也是“我穷我有理”,因为你们要管,肯定是要收钱;
路上的行人、汽车、各种道路,最好也别来管我,因为我要自由;
但是如果发生事故,那你们要管管我,要赔偿我,你们有保险,反正不是我的错……
大家都是出来混社会的,有这么混账的道理吗?
有关部门为啥腰杆子不硬呢?原因也在这里——抱有这混账道理的人实在太多了。
而且“提高用车成本”确实是新国标要贯彻绕不开的一道坎。
一开头种下的恶果,等它结满枝头再想重塑,难了。
**3.**怎么解决问题呢
北京对电动三轮车尝试解决过,就是给每台车都合法化,上牌子。
这招儿其实就是抓住了根本矛盾。
无法无天的原因不就是它自认为“法外狂徒”嘛,那把它纳入到法里面就行了。
不求彻底堵死,但求出事了有法可依。
说到这里,其实是把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切换。
之前是法外狂徒不受监管,纳入监管之后变成了“管得好不好”的问题。
算是一种进步吧。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也是这么个逻辑,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3.8亿存量电动自行车”该怎么管?
主管部门再次务实,是这样说的:
“电动自行车淘汰置换是个自然过程、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各地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但缺口较大,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
“进楼入户停放充电现象仍然存在,呼吁使用者规范自身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使用环境。”
说白了,就是——已经想办法了,但效果咋样,不打包票。
毕竟“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是最大的。
想要“最后的自由”的是人民群众,想要“安全生存环境”的也是人民群众。
那就看哪边的人民群众人更多啦,很显然,3.8亿电动自行车主,可能不是“更多”,但人家每个人都有明显的“共同利益点”,其他人民群众不过散兵游勇不成气候,怎么和人家掰手腕呢?
忍着吧。
知乎用户 中新经纬 发表 实不相瞒 我骑山地车在公路上都 25+ 长下坡 40 + 都很正常 解决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乱停车 / 电动车制定标准考证 / 电动车上牌照 / 严格科学制定电动车制动续航等标准 比限速 25 必须有脚蹬子功能更有 …
知乎用户 中新经纬 发表 实不相瞒 我骑山地车在公路上都 25+ 长下坡 40 + 都很正常 解决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乱停车 / 电动车制定标准考证 / 电动车上牌照 / 严格科学制定电动车制动续航等标准 比限速 25 必须有脚蹬子功能更有 …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灵活、助动性等特点,迅速成为市民出行的热门选择,保有量及出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种介于自行车与摩托车之间的交通工具,凭借其经济性、便捷性和灵活性,正以迅猛之势改写着城市交通的生态。 几组数据令人震撼:深圳电动自 …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是近年城市交通面对的新问题。政府部门采取了各种手段。比如,广州就计划在一定区域内,限制使用电动自行车。而珠海等不少地方,也以交通安全和秩序的名义,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进行限制。 实际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当下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 …
江苏取消自行车牌照登记本来就落后其他省市至少20年,如今好不容易追上国法的脚步,执法可别再滞后了。 **文 **| 心冥 自行车也要上牌了? 据纵览新闻报道,南京市民王先生4月9日下午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家,行驶到南京中山路与华侨路交叉口处,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