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美国作家埃德加 ·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血与蜜之地 发表

这一段真的有感觉。

——————————————————————

我最后一次走过保安的大街,越是走近城门,越是感到恋恋不舍。人们从办公室伸出脑袋来向我道别。我的扑克俱乐部成员全体出动来送行,有些 “小鬼” 陪我走到保安城墙根。我停下来给老徐和老谢拍照,他们像小学生那样互相搭着肩膀。只有毛泽东没有出现,他仍在睡觉。

“别忘了我的假臂!” 蔡树藩叫道。

“别忘了我的照片!” 陆定一提醒我。

“我们等着你的航空队!” 杨尚昆笑道。

“给我送个老婆来!” 李克农要求。

“把四两可可送回来,” 博古责怪道。

我走过红军大学的时候,红军大学全体学员都露天坐在一棵大树下听洛甫做报告。他们都走了过来,向我握手,我嘴里喃喃地说了几句话。然后我转身蹚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知乎用户 喝红茶不加糖 发表

读之前以为是单纯喊口号的主旋律报告。

读完之后感觉相见恨晚。

和农民打成一片、朴实无华的毛泽东,没有自己亲自签发手令导致自己无法通过关卡的彭德怀,被斯诺 “抢走” 可可粉做蛋糕一脸无奈的博古,在敌营从容周旋的情报专家邓发等等,这些中共领导人身上此时并没有后世被加上的那些光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群有着崇高理想又根植于群众中的青年革命者形象,就像邻家那位亲切优秀、会带你去掏鸟摸鱼上山下海的大哥哥,一见他的身影你就觉得 “稳了” 这种感觉。

极有自尊的小红军,“我们不是喂,我们是红军战士”。

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清晰明确的百姓,看待毛泽东他们就像看待自家人一般;毛泽东也喜欢不带警卫员,套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到处和老百姓磕叨。

毛泽东经常跑到林彪的窑洞,裤子一脱往炕上一窝就开始长时间看墙上的地图,大大咧咧的性格。(毛主席平时的性格其实略可爱甚至带了点无厘头,比如他有过兴致勃勃蹲工兵旁边看他们拆炸弹结果被聂帅强行拖走的 “黑历史”,最搞笑的是那个炸弹是国民党丢下来想炸死他的。)

毛泽东和斯诺交流了很长时间,斯诺详细记录了毛泽东的许多言论,比如中国统一后能爆发出多强大的力量,中美两国的经济交流等等,准确的预测了近百年的国家和世界发展趋势。要知道这可是 1936 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还没开始,中共仍然处于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围剿之中,物资严重匮乏生活非常困苦,毛泽东却一直对全国乃至世界形势了如指掌并且胸有成竹。

(这张著名的照片就是斯诺拍的,另外这顶军帽是斯诺本人的。斯诺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一部分骨灰葬在了中国。)

书中说清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来源:这是一支有文化有理想的军队,他们懂得为何而战。任何士兵参军入伍后都要接受扫盲教育;士兵委员会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这是我们的军队”;支部建在连上,这赋予了红军无与伦比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除了军事训练,红军战士每天有各种体育活动,晚上则是学习时间,一群衣衫褴褛的战士聚精会神学习联合舰队作战等各种经典国内外战术战例。

那些从国民党军俘虏、起义、投奔过来的士兵,在旧军队要替长官端屎倒尿,要忍受被各种克扣后猪食一样的伙食,永远等不到按时发放的军饷,会被肆意打骂甚至无辜被杀;成为红军战士后,班长为他们洗脚,排长护他们像孩子,连长天天和他们蹲在一起吃和他们一样的伙食,月底没用完的伙食费还会折成现钱发到每个战士手上,军饷足额按时发放绝不拖欠,指挥员如果打骂士兵,要在士兵委员会的监督下诚恳道歉,没有例外。从地狱到天堂,从牲口到人,这就是那些前国军士兵的感觉。

此书用无数鲜活的真实事例说明了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看完这本书,再对比国民党上位一路奋斗到虎踞台湾的那段历史,你就会明白国民党为什么会丢失统治权,为什么抗战时河南老百姓会帮日军去打国民党军(国民党为了阻挡日军进攻,挖开黄河淹死了 90 万河南老百姓),为什么解放战争时老百姓对国民党坚壁清野,却自发的为解放军送吃送穿、运送弹药、搬运伤员。

因为老百姓知道,跟着共产党,有地种、有房住,不用再忍受苛捐杂税,不怕再被抓去当炮灰,大家有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

国民党想回来?街坊邻居们、大叔大哥们,我们参加解放军去打它狗日的,千万别再让那些断子绝孙的货回来啦!

最后说几句:

总有些人只看得到阴暗和不足,看不到(或故意忽视)光明和进步,觉得自己受了点委屈就是国家欠他的,自怨自艾。

教员当年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各路大佬都看不起他、无视他,可他眼里透过坚冰看到的是怒放的梅花;秋收起义失败、第五次反围剿时被夺权、长征开始时生了重病、还差点被留在中央苏区,他从来就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吟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日寇铁蹄下处于亡国灭种边缘的国家,他在窑洞里写出的《论持久战》把日寇败亡的步骤和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解放战争时面对国民党的大军围剿,他带着警卫排在延安外围风餐露宿,无数次以毫厘之差逃过危险,以一己之力遛狗一般遛着胡宗南的大军;建国后在朝鲜战场面对联合国军,在珍宝岛面对苏联红军,都是力量极不对等的强大压力,他始终坚持 “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敢和教员相提并论,但我四十年的人生也挫折不断,失业、创业失败、工作被人恶意举报、被殴打、第一次申请入党时被有后台的人顶掉、明明努力工作却被人恶意抹黑,还有每个月沉重的房贷、孩子的教育支出、长辈的健康支出,相对于那点工资,都是很大的负担。面对这些事我气愤过、痛恨过、极端过、灰心过、无奈过,但最终我觉得那些让自己不平的人和事,也是我前行的动力之一。

人生逆境不断,只看你如何面对。

2021.7.23 更新

觉得自己不能光说不练,遂报名参加了本市驻村干部选派,之后成为被选中的三分之二里的一员,接下来三年我将在一个离家 100 公里的偏远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有点忐忑,也跃跃欲试,不知我能否把看过的毛选实际应用到工作中去,但我希望自己垂垂老矣时回首,能够自豪的告诉自己,我没有虚度这一生,那就够了。

知乎用户 墨子连山​​ 发表

小的时候我把《红星照耀中国》当作一部文学作品来读,那时我愿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没有之一。原因只有一个,他真真切切的描述了一个大同世界,一个理想国,在这个国度里不但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而不是什么伊甸园或者天国里高高在上、完美无瑕的神。

当我逐渐长大,所有童话开始分崩离析,当他们碎了一地,正感叹于成人的世界难道就不再有童话了吗?蓦然回首,却发现延安依然矗立在那里,那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当我回头审视这座丰碑的时候,才猛然发现,他之所以不朽,并不只是因为他的伟大,反而恰恰是因为他的真实,那居然不是文学作品,那就是真真切切存在过的世界啊。

那个世界里有不带警卫员独自溜达,到处找老乡聊天的毛主席;有被俘后琢磨着 “不行明天就招了吧”,结果明日复明日最后还是没招的彭老总;有成天惦记着娶媳妇,可就是娶不到媳妇的李克农…… 你叫他们伟人吗?在这里所有人都穿着跟他们一样的衣服,吃着一样的饭菜,没有谁高人一等,没有谁低人一头。

人还没有枪高的 “苏维埃小鬼”,你不能喊人家 “喂”,因为他会告诉你,没有人叫 “喂”,红军战士都是有名字的。

国民党起义的士兵,在那边给长官端洗脚水,稍有不慎便拳脚相向,在这里班长、排长跟他们蹲在一块吃大锅饭。说话急爆了粗口,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向他们道歉,作检讨。那些老实憨厚的士兵有什么奢望吗?他们只是想被当作一个人啊,就是这点起码的要求,国民党给不了他们。到了延安,如此大的反差,他们一时间竟很难接受。而当他们意识到 “这不是惺惺作态,原来这就是红军啊”,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一刻他们发誓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要像他们解救自己一样去解救千千万万被国民党反动派当牛做马,活得猪狗不如的苦命人。

斯诺跟一位十六岁的红军战士聊了很久,关于爱情,关于战争。有一天战士要奔赴前线,斯诺问了他一个问题,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一定会胜利”,斯诺被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想与他共同畅想胜利之后的美好生活,而他却笑着说,“那时我一定已经死了,就像我身边的战友一样”,然后头也不回的奔赴战场。

诺大的苏区,国民党反动派想问个路都找不到一个向导,为什么?因为那里的老百姓不是奴隶,甚至不是人民群众,他们是毛主席的亲人,红军是他们的子弟兵,他们宁愿自己被千刀万剐,也绝不肯出卖亲人,他们宁可自己粉身碎骨,也绝不愿看到子弟兵为自己牺牲。

这就是延安,他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英雄和神话,他的伟大是因为在那里的每一位红军战士、每一位人民群众,他们粗茶淡饭,他们粗布麻衣,他们缺医少药,但他们才是最富有的,那是精神上的富有,那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精神富足。

如果可以,我愿抛弃一切成为一位无名的红军战士,与我的手足兄弟共赴沙场,马革裹尸,实在不是有多高尚,只是死得其所,幸甚至哉。

干货在这不受待见,我把他们放在公众号 “墨子连山” 了……

知乎用户 学术沙龙小刘同志 发表

不红不专的一本书,这种自传式的描写,让我了解了毛泽东,贺龙,朱德,彭德怀,苏维埃 “小鬼”,以及整个“边区政府” 各个部门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它不是刻板的政治宣传口号,仅仅是斯诺从是上海到苏区的的采访记录,简单的文字,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书写方式让人看了没有 “抵制” 的情绪,其实领导新中国走向胜利的一群人,是一群可爱的人

毛主席中学毕业后也像如今懵懂的我们,在未确定目标之前尝试着不同的道路,为制肥皂的学校交过一块报名费,学经济的一块报名费,学师范的一块报名费…… 彭德怀也说自己在面对监狱的酷刑时 “不成的话明天我就招了吧”(但是他挺过了很多个“明天” 依然没有招供),朱总司令为了加入我党跑到了国外,在苏区他们会拿火柴棍做赌注,开玩笑的提出请求把火柴棍筹码折现成 “航空大队”,将军蔡树藩担心自己的独臂会被妻子嫌弃而想要一个假肢,李德因为自己的四两可可粉和作者斤斤计较,徐海东为了躲战士而永远把自己的两颗门牙留在了树上,并且想让斯诺帮忙带一副美国假牙给他。不能叫 “喂” 而要叫 “同志” 才会理你的红军“小鬼”…… 用斯诺的话说“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

我想,这也是中共在成立之初能获得成功的一大原因。波澜壮阔的阶级斗争,普通群众可能理解不了,但是税收,待遇,自尊这些直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让老百姓更直观的对比出红白党派的优劣。

在文中的采访,有关参军的原因,大部分是英雄式的水泊梁山。红军对农民,对老百姓好,朴实的理由适合朴实的人。打鬼子是为了挂在墙上的 “大胡子”?不是!想起来《亮剑》中孔捷的话,打鬼子是 “为你爹, 为你娘, 为你的姐妹兄弟打的。”(但是在进入红军之后,不论是指战员还是红军战士,都会系统的学习红军的思想,一个队伍要带好,思想建设不能少!)

一个全新诞生的政党,在成立之初,都怀有热切的期望和远大的理想,其实不论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为了信仰而奋斗,为了能给中国带来崭新的未来。只不过后来民党的做法,实在令人唏嘘。虽然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没有现在丰富多彩,但是有足够的信仰,希望和乐观主义精神。

《西江月 · 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那是最坏的时代,一个艰难困苦,国破家亡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一个忠于自己,忠于理想的时代。

“别忘了我的假臂!” 蔡树藩叫道。

“别忘了我的照片!” 陆定一提醒他。

“我们等着你的航空队!” 杨尚昆笑道。

“给我送个老婆来!” 李克农要求。

“把四两可可送回来,” 博古责怪道。

本文来源公众号:academic 学术沙龙

秉承学术至上、以史明鉴的理念,服务于所有热爱历史和时政的朋友们。

我们在这里等你!

知乎用户 刘逸青 发表

埃德加 · 斯诺,1905 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以后,他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8 年,在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的时候,他到了上海,先后为一些西方媒体供稿,在此期间走访中国各省。在这以后,他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他关心中国人民疾苦和中国政治局势,吸引了一批此后加入共产党的进步学生聚拢在他的身边,他对共运的同情或许正是此时产生的。

许多人或许认为斯诺是自己主动进入红区的,实际上根据斯诺自己的表述,在当时的年代想要单枪匹马一个人进入红区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人想要穿越国占区进入红区势必在城市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阻挠,并且在乡间被民团追捕。我从网上了解到的资料显示,实际上是中共领导人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可以得到支持,从陕北去信请求宋庆龄先生帮忙物色一位公平正直的外国记者和医生到苏区考察,以便争取国际上了解中共的抗日主张。最终促成了斯诺于 1936 年 7 月进入红区,同行的还有黎巴嫩裔美国人马海德医生,据称他的药箱里装了许多机密文件。《红星照耀中国》中并没有关于马海德医生的任何只言片语,再结合马海德医生赴延安后,余生均在中国度过的经历,我们可以或许猜测他的身份与共产国际或中共有关,而斯诺则需要对此事保密。

以下是我从网络上找到的 1936 年中国政治局势图,对当时蒋介石当权的南京国民政府而言总体当时可以用 “军阀割据,内忧外患” 来解释,虽然蒋介石通过不俗的政治手腕纵横捭阖,基本解决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系占山为王,各自为政的状态,但外有日本、苏联影响,内则面对着共产党、阎锡山、李宗仁、西北二马等多股势力,不可不谓令人头秃。日本盘踞我华北、东北地区,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然而蒋介石仍不顾全国人民抗日的呼声,奉行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疯狂剿伐“赤匪”,不断消耗中国可用的抗日军队力量。当是时,中共则利用各军阀间的矛盾以及不愿势力受损的心理,成功实施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打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绕到更加错综复杂的西北后方,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尽管如此,陕北革命根据地周遭强敌环伺,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横亘在共产党面前的一大难题,由此中共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愿意先搁置阶级矛盾,解决民族矛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斯诺穿越重重障碍,来到遥远的大西北根据地,并通过他的笔触和影像向我们描摹展现了 20 世纪 30 年代西北红区的燃情岁月以及众生群像。

如果让我用两个字形容《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字特点,那便是 “细腻” 二字。斯诺是个很注重描写细节的人,这让我们能够离开那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流水账,从历史的切面中更多地见识到那些大人物们 “可爱” 的一面、丰富的个性和有趣的个人习惯;斯诺的文字饱含了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他用他大部分的文字内容去书写那些普通的农民、战士、工人的故事,这让我们可以管窥那个时代红区人民对于时局的态度,也让那些 “祖宗” 们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并不是历史长河中籍籍无名的一个数字而已,他们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斯诺还习惯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衬托人物的心境。或许不少人会以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 “正能量” 的党史读物,但是要我说,斯诺的文字使你只要开始阅读,就绝对会有读下去的兴趣。

如我所说,斯诺是个非常注重讲述 “小人物的故事” 的作者,他写农民、战士、工人们的生活,从而突出对比这些角色是如果从旧社会的奴隶蜕变为活生生的 “人”。在国民党统治区,农民们普遍没有自己的土地且饱受民团的压迫,红军到来后开展了土地革命(实际上这是中共确立自己在农村地区发展的根本基础),并通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与农民们建立了鱼水之情,让农民不再受压迫并自愿让自己的孩子参加红军。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观察红军,或许会以为他们的生活很艰苦,而实际上红军战士可以说是当时国内最幸福的战士了(这也是不断有敌人加入红军的原因),他们奉行官兵平等,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观看人民剧社的演出时,共产党的领袖和红军的高级指挥员们散坐在战士和农民们身边,而所有人的反应并无异样,习以为常,对比蒋公驾临西安时戒备森严的景象可见民心之依附。战士们每日的日程包括训练、学习、运动等,文盲率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其他军队,并且接受了良好的政治和战术教育,他们在列宁室里甚至讨论国际局势问题,可见共产党并没有把宝贵的红军战士当成自己扩张势力的 “工具人”。当时的社会,童工现象和欺压工人的现象非常常见,相信大家都了解过“包身工的故事。” 而我们知道,共产党早期是以开展工人运动起家的,因而对于工人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视,在红区的工厂中工人们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工人们有电影院、学校和宿舍,在此他们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自由与尊严。斯诺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非常丰富,细节生动,恕我无法一一列出,但这些内容是书中最吸引我的部分,它们很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红区普通人的生活状况。

说完了《红星照耀中国》中描写的普通人,我们再来说说斯诺笔下的名人们。这些名人或者说伟人,我们平时都是从历史书的记载以及照片中了解到他们的形象,斯诺从进入红区开始到离开保安,先后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采访行动描绘了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贺龙、毛泽东、林彪、刘志丹、彭德怀、徐海东、朱德、博古、李德、蒋介石等名人形象。这些记载有的与现代人对他们的刻板印象有所出入,有的则进一步丰富了现代人对他们的认知。他笔下的周恩来是一位 “书生出身的造反者”,“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笔下的毛泽东不修边幅,“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 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笔下的朱德在民间传说中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沉默谦虚、说话轻声、饱经沧桑、爱护战士、极端温和。斯诺描述了这些人物的生平、外貌和个性,他的笔让这些伟大人物们可以从天上降临凡间,让即使身处现代的我们也可以静静地站在旁边感受,伟人之为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

毫无疑问,在红区调查了三四个月之后,斯诺对于共产党,对于红军已然是有了感情,他的笔墨中自然也少不了对这支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历程的介绍。他在书中穿插介绍了红军的诞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陕北根据地的开拓与发展、西安事变的发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他毫不隐晦地在他发给西方报纸的报道中显露自己对于红军的敬意,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由于受到了某种心灵感召而舍弃了一定的新闻客观性。在那个国际和国内宣传机器都开足马力疯狂反共的年代里,他甚至敢于下断言,“中国已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捐躯牺牲,这种思想或者这种思想的背后动力,都是不容摧毁的。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正如本书所证明的一样,如果说它证明了什么的话),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而且这种胜利一旦实现,将是极其有力的,它所释放出来的分解代谢的能量将是无法抗拒的,必然会把目前奴役东方世界的帝国主义的最后野蛮暴政投入历史的深渊。” 十年之后,当赤色的狂飙席卷这片拥有 4000 年灿烂文明的热土,冲破一切腐朽破败的桎梏,将中华大地染成红色,则似乎完美印证了他的预言。

离开陕北根据地后,斯诺坚持为中国人民发声,持续进行抗日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又先后三次造访中国,他口中的 “第二故乡”,并希望可以建立起连接中美友谊的桥梁。令人遗憾的是,在尼克松开始前往北京的同一个星期,斯诺因病逝世…… 斯诺无愧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无愧为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现在是 2020 年年中,也是我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并写下感想之时,距离斯诺造访延安已经过去了 84 年。在这个节骨眼上,世界局势正在发生巨变,中国在几个月前已经控制住了疫情,经济开始逐步复苏,而欧美国家正饱受新冠疫情带来的痛苦,“五眼联盟” 正不遗余力地疯狂抹黑中国转嫁舆论压力,美国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试图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84 年前,一位美国人穿越硝烟战火抵达陕北,向世界公正地报道了这个被污名化的红色国度的一切。84 年后,世界仍然对我们充满恶意,我们的斯诺如果看到,是否会扼腕叹息……

以下是我整理的每章梗概以及每章阅读后的感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后再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1.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主要描写了斯诺进入红区前的经历。包括对时局和环境的说明,但是更多是着墨于他所见到的人,既包括张学良、杨虎城这样的军阀,还有东北军以及红军中的军人,潜伏在敌区的地下党员,以及平头老百姓。

当时的普通人对共产党和红军了解不多,以致于受国民党反动派宣传机器的影响,相信共产党 “滥杀无辜”、“共产共妻”,军阀和国民党员则一定程度上认为共产党所宣扬的主张只是谎言,为停战以及拉拢人心找借口。但如张学良以及斯诺本人在初步接触了共产党员后,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感召。从斯诺德描写的邓发、王牧师(董健吾)、刘龙火的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共产党员普遍有一种直率、勇敢、乐观的精神气质。

相比于历史资料冰冷的记录,斯诺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个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活生生的 “人”,这种充满烟火气的纪实非常吸引我。斯诺即将迈入苏区,他对共产党的困惑也应当会逐步得到解释吧,期待。

2.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描写了斯诺是如何进入红区的,在这一路上他遇到了什么人,他们都有怎样的故事。在去往苏区的道路上,他遇见了深受红军影响的普通民众以及一些红军战士,显然他们淳朴真诚的作风让斯诺大受感染。在战乱年代,普通农民依然无奈而坚韧地劳作着,千百年来,中国的农民都是这么过来的,而今似乎有了一丝转机。

周恩来接待了他,并且非常体贴地为斯诺安排了采访行程。斯诺笔下的周恩来,是一位出身中产阶级,早年在革命的血雨腥风中成长起来的亲切的共产党领导人,一个 “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从随行的李长林口中,我们又得知了 “土匪头子” 贺龙的一些轶事,他即将率领二方面军来此会师。

这一篇中,我为在河中洗澡的青年红军、自愿为红军服务的少年先锋队员、整天都唱着歌儿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小红军打动,他们身上既有传统农民的淳朴坚忍,又由于受到共产党的教育,而具备了 “高度的个人自尊”,斯诺说他们 “轻松愉快、精神饱满、忠心耿耿”。我感受到了那个革命年代里,追逐理想的少年人的模样。

3. 第三篇《在保安》,斯诺终于抵达了保安并见到了苏区的领导人毛泽东,这些领导人日常生活中亲切地和农民打着交道,即使是在观看演出时也是散落着坐在群众中间,丝毫不引人注目。

斯诺为我印象中的毛泽东填补了更多地细节,说他落拓不羁,喜欢憨笑,生活简朴甚至有些粗俗(脱裤子抓虱子等情景),嗜好烟草和辣椒。斯诺对毛泽东描述的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以及抗日战略我就不再赘述了,总体而言是非常有预见性的。甚至书中斯诺本人的许多观点现在看来也是很有眼光的,他不仅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和表达者,也是一个善于思考,洞察力很强的记者。

斯诺随后又描绘了红军大学以及红军剧社的情况,这就是苏区大部分红军的日常学习以及生活场景。我没有想到在那样一个敌军围困万千重的背景下,在保安红军战士们的生活确实这样充实而富有激情。大学里的教员们用心地制定好政治和军事课程,乃至丰富的兴趣课程;学员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用心汲取所能够获取的全部知识;剧社成员们也用心地编排好包括话剧、舞蹈、歌唱的节目,为辛勤劳作后的农民贡献精神食粮,宣传党的理念。这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小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无视自己的个人境遇,却憧憬共产党描绘的美好蓝图,并且相信自己多尽一份力,这份蓝图一定会变成现实。斯诺所写的,是那个年代里,所有共产党员的初心。

4.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介绍了毛泽东在长征前的人生经历,这些故事在各类影视作品以及毛泽东的传记中都有所体现,我也比较熟悉了因此只是略看此篇。毛泽东从一个农民的儿子,一步步走向更大的地方,又从上海、武汉、广州这些大城市出发,回归农村,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又在井冈山的实践中不断通过摸清实际情况去完善自己的革命思想,继而去指导自己的革命实践,发展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策略。每一步他都对自己的目标深信不疑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去实现它,他的战略眼光、组织能力、斗争策略和军事指挥令我非常佩服。毛泽东对斯诺说着说着,就逐渐把个人的经历与集体的记忆相融在一起,“我”变成了“我们”,正如斯诺所言,共产党员认为加入这个集体给了他们新的生命,在此之前大多数的人生都是灰暗的。

5. 第五篇《长征》自然写的是那个人类军事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迹,很多细节我不再赘述。红军经历一年的准备踏上征途,经历凄惨的湘江战役,经历了决定性的遵义会议,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大渡河和泸定桥战役,和彝族结盟,爬过雪山草地,在藏区被敌视,又经历了内部分裂,最终逃过敌人的重重围追堵截抵达陕北,开启一段新的故事。长征是一部值得大书特书的史诗,即使斯诺只是简单地陈述了这个过程,也足以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血脉喷张。他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6.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描述了陕北苏区建立前后农民(西北地区由于工业水平落后,无产阶级的构成主要是农民)的生活状态。陕北苏区的开创,以及苏区的苏维埃、经济和教育情况。陕北苏区主要是由刘志丹创立的,他的经历颇为传奇,担任过黄埔军校的军官、保安民团团长,他黑白两道通吃,劫富济贫,在当地声望极高,创立苏区后又因为肃反扩大化被囚禁,在红军主力到来后获得平反,最终却在东征战争中不幸牺牲。以刘志丹的资历,若不至牺牲,则前途无量。

在苏区成立以前,西北地区的民生情况可谓惨不忍睹,贫瘠的土地导致自然灾害对贫民的影响远胜南方,斯诺对这方面的描写叫人不忍卒读,而乡绅地主和官僚民团则仍在这种境况下鱼肉百姓,他们屯米发财,苛捐杂税,逼得贫民变卖土地甚至儿女,不可计数的百姓在饥荒中离世。红军的出现,对当地人来说意味着希望和自由。

在苏区,共产党建立了各级苏维埃,实行土地改革,使人民能够参与并决策自己的生产生活。经济和教育两个方面的描写,则是通过两位年长的中共党员林伯渠和徐特立的人生经历以及工作谈话来铺陈。苏区最大的经济来源是通过没收所得,同时还建立了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合作社的混合经济体制,以确保红军前线给养以及人民基本的生活所需。在苏区建立前,西北地区 90% 的人都是文盲,乡绅们通过垄断教育,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农村地区的统治,共产党通过建立学校和军事学校,教会了农民和他们的子女读书认字,掌握共产党的基本理念,共产党的扫盲运动使得陕北苏区的文盲率降低到 20% 以下。

7.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很简短,主要是斯诺在胡金魁的陪同下,在奔赴前线的路途中,与农民和工人的交往经历。显然,在苏区出现一位 “洋鬼子”,就像在赤道遇到爱斯基摩人一样不可思议,所以农民们都对斯诺非常好奇,并且向他阐述了红军到来前后的变化。很显然红军的到来完全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他们也已经完全把自己的利益和红军捆绑在了一起,他们自己在红军的学校里受教育,担任苏维埃里的职务,送自己的子女参加红军。即使在有胡金魁这个共产党在场的情况下,农民们也毫不讳言自己对红军也稍有不满。而且红军的游击战术使得一些边缘地区一年红,一年白,农民们在这种转变中过得非常辛苦。接着斯诺在吴起镇进入了工厂并简单介绍了苏区的工业状况——显然比起江南地区要简陋很多,基本只有手工业、制盐工业和石油工业。工人们在此享受八小时的工作制,显然比当时白区的工人们享有更多的自由与人权,工人们都充满着精力,乐观开朗,怀揣着饱满的共产主义理想。

8.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中,斯诺终于抵达了红一方面军驻地预旺堡,他在这里主要采访司令员彭德怀以及 “红色窑工” 徐海东,并详细介绍了红军战士们的基本信息及生活学习情况。通过这一篇我们可以管窥当时红军将领和战士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红军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士兵的平均年龄是 19 岁,军官则为 24 岁,其中 96% 来自于无产阶级。红军的纪律执行虽然极其严格,但是与现代人对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想象有所不同,红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当时而言是比较丰富的。他们的生活环境简朴干净,在不战斗时每天作息规律,涵盖军事训练、政治课程、识字、运动和休闲娱乐。红军的识字率很高,达到六七成,这一数字显然大大高于当时的国民党以及各路军阀军队。每个连都有列宁室,就像他们的 “文化室”,用以学习知识和讨论军事。战士们的“革命觉悟” 非常高,他们互相坦率地表扬和批评彼此,热情地讨论时局和政治,表达他们对农民的热爱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

斯诺通过对彭德怀的采访陈述了彭总参加革命的历程,红军中大多数将领的革命历程大同小异——年轻时受到压迫,在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下参加红军并经过历次战斗的磨砺成长起来。彭总是个爱笑、直率的人,亲和力十足,在他的身后常常会跟着一群孩子。通过他,斯诺引出了游击战术的话题,介绍了红军这个最核心战斗思路的秘密,在此不做赘述,但这个战术的成功揭示了一点:游击战术是人民军队的战术,红军只是人民打击压迫者的拳头!

徐海东将军出身纯粹的无产阶级,这在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其实比较罕见,他曾在窑厂当过几年学徒,吃尽了旧社会的苦头。加入军队几年后他最终在 1927 年 “白色恐怖” 的阴影下逆势加入共产党,并组织起了红四方面军的前身。他打仗十年负伤了八次之多,国民党对他恨之入骨,杀光了徐家 66 口人。斯诺由他引出了另一个话题:阶级斗争。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国民党已经意识到了广大农村地区就是共产党的基地,必须将这样的 “人力基地” 化作焦土才能够组织共产党卷土重来,并且许多国民党将领作为本地地主家庭出身,深受 “土地革命” 所害,因此在鄂豫皖苏区实行消灭红区人口的战略,并对当地老百姓犯下了种种非人罪行。这些经历在鄂豫皖战士的思想深处永远地留下了一生之中不可磨灭的阶级仇恨。

9. 第九篇《战争与和平》实际上写的是红军对待战马、对待少年人、对待敌人这三种对象的态度,此外还描写了他人口中的朱德形象。

红军的马匹是很珍贵的,大多是在对阵西北回族军阀中俘获的宁夏马,红军以此组织了一支骑兵师并且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红军中有不少 “红小鬼”,年龄虽小可有的却已经是老红军咧。他们都是农家子弟,热爱红军,父母也非常乐于送他们参加革命。在红军中他们承担各类职务: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查员、护士甚至教员。在这里他们被当做一个“人” 受到公平的对待,他们不知疲倦,积极乐观,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红军和中国的明天。当然,作为读者我们都知道他们未来将是共和国建设的中流砥柱。

在当时民族危机大于阶级矛盾的革命形势下,红军决心贯彻实施统一战线政策。显然对于阶级意识很强的战士们来说,要说服他们放过阶级敌人是很困难的,红军指挥员们为此付出了很大的教育努力。且当时红军地处陕甘宁边区,回民们的政治热情很低,心中只有民族仇恨,没有阶级意识和爱国意识。在 1936 年这个时间节点上,要将统一战线落实下来,还存在不小的困难。当然,我们也都知道之后在西安事变的催化下,这一政策得到了国共两党顺理成章的贯彻。

斯诺无缘采访到朱德这位红军领袖,但从他人口中获知了他的传奇故事,朱德可说是革命的老同志了,他参加过同盟会,跟随过蔡锷,此后立志寻找共产党并最终如愿在德国加入共产党,他是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领导者,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此后他与毛主席并肩领导红色革命,筚路蓝缕走到最后。朱德在云南颇有些家财,革命历程中也不断有军阀拉拢他,但他矢志不渝,认定了共产主义这条道路,完全不顾个人的生活享受。他是游击战术的创造者,打过不计其数的胜仗,以至于在民间被讹传为拥有神仙一般呼风唤雨的本事。他的个人魅力极强,人品也臻于完美,爱护部下和农民,谦虚温和,不慕荣利,后来毛主席也评价他的这位老战友是 “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10. 第十篇《回到保安》,斯诺从红军战斗前线回到了后方,有了短暂的休憩时间,在这一时期里,由于东北军 “剿匪” 消极,蒋介石已经开始派驻中央军取代东北军来和红军对峙。保安后方的生活仍然比较平静,斯诺在此可以运动、打牌并以此结交了许多好友,包括蔡树藩、博古、李德等,斯诺在离开前度过了一段饶有意趣的生活。

本篇中斯诺还介绍了中俄双方的关系历程、共产国际对中国共运的影响以及李德此人。在那一时代背景下,俄国的变革成果备受中国青年的热捧,无数进步青年开始信仰共产主义并追求全人类的解放,他们建立共产党并模范苏联的思想、制度、方法、组织,当然此后经过实践也走出了一条实事求是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与苏联的合作对于中国共产党或是国民党而言,都是绕不开的一段历史,从大革命到革命破裂,再到共产党成燎原之势,背后都有苏联的影子。国共深受苏联影响,通过学习苏联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少走了很多弯路,但当然也多走了很多其他的弯路。至于李德,与今人对他的评价不同,斯诺颇有些为他辩护的意思,认为在第五次围剿的背景与烈度下,无论是谁来指挥红军,都很难避免失败。

十月份斯诺即将离开保安,在这个时候,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红军的长征终于结束了,共产党在此聚 9 万之众,旁边还有 10 万东北军充当盟友,暂时避免了覆灭的风险。离开前,斯诺再次采访了毛泽东,交流共产党对于抗日的坚决意志以及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计划。红军的指战员和战士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斯诺,斯诺离开时心里想也许自己是最后一个看到他们活着的外国人了。这充分说明斯诺虽然同情共产党的革命,但对于革命的前途实际上是不抱乐观态度的。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场政治激变正在西北大地上酝酿……

11. 第十一篇《又是白色世界》,斯诺已经离开陕北,回到国占区了。此篇叙述了西安事变前的国内局势、西安事变的全过程以及西安事变最终达成的成果。

当时许多爱国人士开始要求南京政府接受共产党建立民族阵线的提议,均被政府视为 “卖国贼”,12 月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剿匪”,力求在短期内使用最激烈的军事手段彻底消灭红军。此时东北军也已经与红军形成同盟关系,张学良在共产党提议以及家乡子弟兵的强烈号召下向蒋介石提出一致抗战的诉求,却被断然拒绝。12 月 12 日,兵变发生了,蒋介石仓惶被逮,东北军向他和南京政府提出了八点抗战救国的要求,红军立即表示拥护并加入斡旋的行动中。南京政府方面则有人大惊失色,也有人认为夺权机会已到而高兴万分,并开始封锁消息。蒋介石则为了不使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有失,开始屈尊安排与这些“叛贼” 谈判,东北军的少壮派军官坚决要求采取人民公审的方式处决蒋,而共产党此时却异常冷静,坚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不乐见因为对蒋的处置而导致国家分崩离析。双方最终达成了口头约定,张学良还亲自送蒋介石回了南京,并在此后开始了他被软禁的后半生。无论如何,最终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竖起来了,中华民族拧成一股绳准备应对侵略者。

本篇最后一节《红色的天际》则描述了共产党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受挫又不断觉醒的历程。共产党曾经尝试过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合作,最终却遭到背叛。目前他们再一次合作起来,为了实现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的目标共同努力。斯诺断言,在未来阶级矛盾大于民族矛盾之时,共产主义的理想终将获得胜利。

知乎用户 寻道图强 发表

杨虎城将军:

决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做领袖了。这样的假定在中国是不适用的。因为在中国,一个人青年时当过土匪,往往表示他有坚强的性格和意志。翻一翻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有些极能干的爱国志士,都曾一度被人贴上土匪的标签。事实上,许多罪大恶极的无赖、流氓、汉奸,都是以正人君子的面目,陈腐的诗云子曰的伪善,中国经书上的愚民巫术,爬上显赫的地位的,尽管他们常常也要利用一个纯朴的土匪的有力臂助来达到这一目的——今天多少也仍是如此。
**杨将军反正在大多数外国传教士中间名声不佳,因此他不可能真的是个坏人。**他的革命历史,说明他原来是个粗鲁的农民,可能一度有过崇高的梦想,要大大改变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掌了权以后,却没有找到什么办法,他听着他周围那些食客的进言,也逐渐感到腻味和混乱起来了。不过,他假如有过这样的梦想的话,他并没有向我吐露。

“省级市长” 邵力子:

邵主席在他那宽敞的衙门的花园里接见我,经过尘土飞扬的西安街头的酷热之后,分外觉得那里凉爽舒适。我上次见到他是在六年前,当时他是蒋介石的私人秘书,他帮助我访问了总司令。从那时起,他就在国民党里飞黄腾达起来。他是一个能干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现在总司令赐给他省主席的殊荣。但是可怜的邵力子,也同其他许多文官当省主席的一样,他统治的地盘不出省会的灰色城墙——城外的地方是由杨将军和张少帅瓜分的。
邵力子阁下自己一度当过 “共匪”,现在再提这件事未免有些不恭。他事实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者。但是我们不应当对他太严厉,在那些日子里,当共产党是一桩时髦的事情,没有人十分明白入党究竟意味着什么,只知道许多有才华的青年都是共产党。后来邵力子反悔了;**因为在一九二七年以后,当共产党是怎么一回事,已经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了,那是可以叫你脑袋搬家的。**此后邵力子便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再也没有表现出信仰异端的痕迹了。

张学良和董健吾(“王牧师”):

据王牧师告诉我,就是在这当儿,也就是一九三六年初,有一天他去拜访张学良,开门见山地说:“我是来向你借飞机到红区的。”
张学良吃了一惊,跳起来瞪着眼睛说:“什么?” 你敢到这里来提出这样的要求?你不知道凭这一点就可以把你压出去枪毙么?”
王牧师详细作了解释。他说他同共产党有联系,知道许多张学良应该知道得情况。他谈了很久,谈到他们政策的改变,谈到中国需要团结抗日,谈到红军为了使南京抗日愿意作出很大的让步,因为这一政策,红军认识到他们单方面是不能实现的。他建议,由他来安排一次会见,请张学良和某些共产党领导人进一步讨论这些问题。张学良开始时很惊异,后来却留心地听了这一些话。他有一个时期以来就一直在想他可以利用红军:现在看来他们也显然认为可以利用他;那么好吧,也许咱们可以在结束内战团结抗日的共同要求的基础上互相利用一下。
最后王牧师还是坐了张少帅的私人飞机飞到了陕北的延安。他进了苏维埃中国,带回了一个谈判方案。**过了不久,张学良本人飞到延安去,见了红军指挥员周恩来(关于他的情况下文还要述及)。**在经过了同周恩来长时间的详细讨论以后,张学良相信了红军的诚意,相信了他们的统一战线建议的合理可行。

“浪漫总裁” 马鸿逵:

以马鸿逵为例,他大概是四大马中最有钱有势的一个。他有许多妻妾,据说宁夏城里百分之六十的财产是他的,并且在鸦片、盐、皮毛、捐税、自印纸币方面发了一笔大财。但是在一个意义上来说,他还是够新派的,那就是他最近选他有名的 “照片新娘” 的时候。他从上海雇来一个秘书,叫他收集受过教育的合格美女照片,从中选美。价格定在五万元。老马选定了以后就包了一架飞机,在北国的尘土中起飞,到苏州接了后宫新欢,一个基督教的东吴大学毕业生,然后又飞回宁夏,象阿拉丁在他的飞行地毯上一样,引起一时轰动。
对一个西方人来说,这也许是很吸引人的。但是马鸿逵的农民或者士兵是否能够充分欣赏这件事的浪漫情调,则很可怀疑,因为农民们知道这五万元从何而来士兵们也觉得奇怪,既然大马能够出巨资买个基督教徒做新娘,为什么开不出他们的军饷

“税收鬼才” 马鸿逵:

这里我不想开列统计表格,但宁夏发表一项政府公报,其中一篇有意义的文章值得一提,开列了马将军在该省要征收的捐税:销售税、家畜税、骆驼税、运盐税、用盐税、烟灯税、养羊税、商人税、脚夫税、养鸽税、土地税、掮客税、粮食税、特别粮食税、附加土地税、木材税、采煤税、皮税、屠宰税、船税、灌溉税、磨石税、房屋税、磨面税、秤税、礼仪税、烟税、酒税、印花税、婚税、蔬菜税。这张单子还没有囊括所有的苛捐杂税,但足以说明,对比之下人民对共产党是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马鸿逵的食盐专运专销办法可谓举世无双。**盐不仅专卖,而且规定每人每月必须买半磅,不管用得了用不了。买了不能转卖;私自卖食盐要处以鞭笞,或者甚至处死。**其他措施使人民不满的还有出售牛、羊、骡要征百分之三十的税,养羊一头要征百分之二十五的税,杀猪一头征税一元,卖麦子一石征税四角。

“征兵能手” 马鸿逵:

但是最令人强烈不满的措施,也许是马将军的征兵了。他共有军队四万(加上马鸿宾的),还有数目不限的守城门的 “门卫”。**这些人几乎都是强征而来。每个人家凡有儿子的都要当兵,否则就雇人代替,价格已涨到一百五十元。**穷人可以到当铺去借钱,年息百分之四十到六十,而这些当铺都是四马之一开的。当兵的不仅没有军饷,而且得自供衣食。 显然马鸿逵除了在新娘身上以外,什么地方都不乱花钱的。

五星好评:

就是用飞机来对付周围的红军也证明是不起作用的。红军把机关枪架在山顶——因为他们没有高射炮——结果很有效,**以致南京的飞行员来给城里空投供应时,不得不飞得极高。**事实上,大多数的供应品都落在红军手里,他们就在延安城外开了一个市场,将食物卖回给城里被困的居民。连张学良自己的外国驾驶员,因怕机关枪的高射,也有点胆怯起来,有一个美国人竟因此而辞职。后来我在西安府看见少帅的漂亮的波音式私人座机满身都是弹孔,我对那飞行员深表同情。

党国雄鹰:

**有一个消息传来说,国民党军队驻守的李旺堡遭到南京飞机的猛轰。**显然飞行员以为他们的军队已经撤走,因为四周到处是红军。轰炸时回民战士逃出来躲在山上的窑洞里,但红军没有对他们开枪。彭德怀说,在江西也常常发生这种现象,有时整个市镇,整批民团或南京军队被蒋介石自己的飞机炸光,飞行员还以为是在炸红军。

刻板印象:

刘龙火拿烟、酒、茶来招待我,向我提出无数的问题。他和他的朋友们非常好奇地翻看我的照相机、鞋子、毛袜、我的布短裤的质料,不时发出赞美的声音;对于我的卡其布衬衫的拉链,更是赞不绝口。**总的印象似乎是:我的行头不论看起来是多么可笑,显然非常实用。**我不知道 “共产主义” 在实践上对这班人意味着什么,我准备眼看我的这些东西很快地被“共产”——但是当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我几乎可以肯定,我受到严密检查的目的(比你在其他边境所受到的海关检查要愉快的多)是为了要证实他们以前的一种看法:洋鬼子不可思议。

叫我同志:

这使我胆子大了一些,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就招呼他:“喂,给我们拿点冷水来。” 那个孩子压根儿不理我。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外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这时我发现戴着厚玻璃近视眼镜的交通处长李克农在笑我。他扯扯我的袖子,对我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自愿到这里来帮忙。他们不是佣仆。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 正好这个时候,冷水来了。“谢谢你——同志!” 我道歉说。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 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
**我想,这些孩子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可是,这第一次遭遇不过是少年先锋队以后要使我感到意外的一系列事情的开端而已,因为我深入苏区以后,我就会在这些脸颊红彤彤的 “红小鬼”——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的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得生气勃勃精神。

你惦记上海吗?

我遇见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他曾经是上海一家机器厂的学徒,他同三位同伴历尽各种危险,到了西北。我见到他时,他是保安无线电学校的学生。我问他是否惦记上海,可是他说不惦记,他在上海没有什么牵挂,而他在那里有过的唯一乐趣是望着商店橱窗里的美味食品——这他当然买不起。

“花花公子”:

但我最喜欢的是保安一个当外交部交通处处长李克农通讯员的 “小鬼”。他是一个约十三、四岁的山西少年,我不晓得他是怎样参加红军的。他是少年先锋队中的 “花花公子”,对于自己的那个角色,态度极其认真。他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条军官皮带,穿着一套整洁合身的小军服,帽檐什么时候发软了,总是衬上新的硬板纸。在他的洗得很干净的上衣领口里面,总是衬着一条白布,露出一点。他无疑是全城最漂亮整齐的士兵。毛泽东在他旁边也显得象一个江湖流浪汉。
由于他父母缺少考虑,这个娃娃的名字恰巧叫做向季邦(译音)。这个名字本来没有什么不对,只是 “季邦” 听起来十分象“鸡巴”,因此别人就老是叫他“鸡巴”,这给他带来无尽的耻辱。

路条事件

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
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被几个少年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但是我就是彭德怀,” 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 小鬼们不信说。“你得有个路条。” 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来。
彭德怀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

二十四岁的班长:

接着我同一个班长谈话,他是个 “大” 人,二十四岁。他从一九三一年起就参加红军。那一年他父母在江西被南京的轰炸机炸死,他的家也被炸毁了。**他从田里回到家里,发现父母都已炸死,他就马上放下耙子,同妻子告别,参加了共产党。**他的一个兄弟是红军游击队,一九三五年在江西牺牲。

斯诺的考题:

在路上的最后一天,我们在一个青翠的山谷中间的一个村子里歇脚吃中饭,所有的孩子们都来看他们头一次看到的洋鬼子。我决定考他们一下。
“什么叫共产党员?” 我问道。
“共产党员是帮助红军打白匪和国民党的人,” 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开腔道。
“还有呢?”
“他帮助我们打地主和资本家!”
“那什么叫资本家呢?” 这个问题可难住了一个孩子,可是另外一个孩子回答说:“资本家自己不干活,却让别人给他干活。“这个答复也许过分简单化了,不过我继续问:“这里有地主和资本家吗?”
“没有!” 他们都齐声叫道。“他们都逃跑了!”
“逃跑了?怕什么?”
“怕我们的红军!”
“我们的”军队,一个农村孩子说 “他的” 军队?显然,这不是中国,但是,如果不是中国,又是什么国家呢?我觉得这是不可信的。谁把这一切教给他们的呢?

名叫波斯哈德的瑞士传教士:

有一次贺龙带到了一个名叫波斯哈德的瑞士传教士,军事法庭因他从事所谓间谍活动——大概不过是把红军动向的情报传给国民党当局,许多传教士都是这样做的——“判处” 他监禁十八个月。贺龙开始长征时,波斯哈德牧师的徒刑还没有满期,因此奉命跟着军队走,最后刑期满了以后才在途中释放,给旅费前往云南府。使得大多数人感到意外的是,波斯哈德牧师对贺龙并没有讲什么坏话。相反,据说他说过,“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全国性:

他们来历不同,但是同普通中国军队相比,是真正的 “全国性” 的军队,后者一般都按省份不同分别编制的。**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只不过是时常作为开善意的玩笑的材料。**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真的吵架。事实上,我在红区旅行的全部时间中,我没有看到红军战士打过一次架,我认为这在年轻人中间是很突出的。
**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

陕西妇女:

我们在中午或傍晚到达一个村子时,当地苏维埃的主席就立即给我们安排住处,指定炉灶给我们使用。我常常见到农村妇女或她们的女儿自动给我们拉风箱生火,同红军战士说说笑笑——对中国妇女来说,特别是对陕西妇女来说,这是非常开通的一种现象。

婚姻自由:

但在结婚、离婚、遗产等方面的改革,按照中国其他地方的半封建法律和习惯来看,本身就是很激进彻底的。
婚姻法里有这样的有趣规定:禁止婆婆虐待媳妇、买卖妻妾以及 “包办婚姻” 的习惯。婚姻必须取得双方同意,婚龄提高到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八岁,禁止彩礼,到县、市、村苏维埃登记结婚的,发给一份结婚证书,不取任何费用。男女同居的,不论是否登过记,都算是合法结过婚,——这似乎排除了乱交——而且他们的子女都是合法的。不承认有私生子。
如果夫妻双方有任何一方 “坚决要求” 就可以到苏维埃登记处离婚,不需任何费用,但红军的妻子须得到男方同意才可离婚。

薛定谔的教员:

毛泽东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 “击毙” 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其中包括长征。**说真的,当我访问红色中国的时候,报上正盛传毛泽东的又一次死讯,但我却看到他活得好好的。**不过,关于他的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看来是有一些根据的,那就是,他虽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获而逃脱,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可是在这许多年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

辣椒与革命:

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南方人 “爱辣” 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他首先举出他的本省湖南,就是因产生革命家出名的。他又列举了西班牙、墨西哥、俄国和法国来证明他的说法,可是后来有人提出意大利人也是爱吃红辣椒和大蒜出名的例子来反驳他,他又只得笑着认输了。

“嫌弃”:

**然而我非常怀疑,他是否能够博得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敬仰,也许这并不完全因为他有非凡的头脑,而是因为他有农民的个人习惯。**巴莱托的中国门徒们也许要嫌他粗鲁的吧。**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毛泽东谈话的时候,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下了裤带,搜寻着什么寄生物——不过话得说回来,巴莱托要是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可能也非搜寻一下不可。**但我可以断定,巴莱托决不会当着红军大学校长的面前松下裤子的——我有一次访问林彪的时候,毛泽东却这样做过。**小小的窑洞里非常热。毛泽东却把身子向床上一躺,脱下了裤子,向着壁上的军用地图,仔细研究了二十分钟——偶然只有林彪插口问他一些日期和人名,而毛泽东都是一概知道的。**他随便的习惯和他完全不在乎个人外表这一点相一致,虽然他完全有条件可以打扮得同巧克力糖果匣上的将军和《中国名人录》中的政治家照片一样。

严肃与活泼:

这场以滑稽戏为形式的表演所蕴藏的残酷的现实意义,并没有因为剧中的风趣和幽默而模糊起来,至少对一个在场的年轻战士是如此。他在演剧结束时站了起来,用感情激动的嗓子大声喊道:“打死日本强盗!打倒杀害中国人民的凶手!打回老家去!” 全场观众都齐声高喊他的口号。我后来打听到这个少年是个东北人,他的父母都被日本人杀死了。
就在这个时候,漫游的羊群引起了哄堂大笑,缓和了气氛。原来它们正在满不在乎地啃球网,那是开场前忘记收起来的。一些学员赶去追逐羊群,把文娱部门这一重要财产抢救下来,引起了观众一阵哄笑。

未来:

接着是一个叫做**《红色机器舞》**。小舞蹈家们用音响和姿势,用胳膊、大腿、头部的相互勾接和相互作用,天才地模拟了气缸的发动、齿轮和轱辘的转动、发动机的轰鸣——未来的机器时代的中国的远景。

扫盲:

例如,你一进到山区这种小 “社会教育站”,你就会听到这些人在这样高声问答:
“这是什么?”
“这是红旗。”
“这是谁?”
“这是一个穷人。”
“什么是红旗?”
“红旗是红军的旗。”
“什么是红军?”
“红军是穷人的军队!”
**如此等等,一直到如果这个青年走在别人前面,第一个学会五、六百字,就可以拿奖,不是红旗,就是铅笔,或者别的奖品。**当然,这是粗糙的宣传。**但是农民和他们的子女读完这本书以后,他们不但有生以来第一次能读书识字,而且知道是谁教给他们的和为什么教他们。**他们掌握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基本战斗思想。
而且,反正,我认为这比教人们用学 “这是一只猫,那是一只老鼠,猫在干什么,猫在捉老鼠” 来识字的方法有趣。为什么要教现实主义者学寓言呢?

两百多个字

那老头儿在胸口袋里摸索了一会,掏出来一个脏布包,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来,里面是一个旧笔记本。“你瞧,” 他说。“我已经认识了二百多个字。红军每天教我认四个。我在山西活了六十四年,可没有人教我写自己的名字。你说红军好还是不好?” 他很得意地指着他写的歪歪斜斜的字,好象是带着污泥的鸡爪子在干净的地席上留下的脚印,他还期期艾艾地念着刚写上去的几句话。
接着,好象戏剧的高潮一样,他拿出一支铅笔头,龙飞凤舞地给我写了他的名字。

农村老太太:

我记得一个农村小脚老太太,自己有五、六个孩子吃饭,却坚持要把她养的五、六只鸡杀一只招待我。
“咱们可不能让一个洋鬼子告诉外面的人说咱们红军不懂规矩,”我听到她同我的一个同伴说。我知道她这么说并不是有意无礼。她除了 “洋鬼子” 以外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称呼来叫我。

“哪儿有人就有鸡!”:

晚饭后,有一些农民到我们屋里来,给我烟叶,开始聊天。他们要想知道我们美国种什么庄稼,我们有没有玉米、小米、牛马,我们用不用羊粪作肥料。(一个农民问我们美国有没有鸡,我的房东对此嗤之以鼻。他说,“哪儿有人就有鸡!”

对红军的抱怨:

我回答了他们好多问题以后,也问了他们一些问题。他们对红军怎么看法?**他们马上开始抱怨骑兵的马吃的过多的习惯。**情况似乎是,红军大学最近在迁移学校的校址时,曾在这个村子里暂憩几天,结果使该村的玉米和干草储备大为减少。
“他们买东西不付钱吗?” 傅锦魁问。
“付的,付的,他们付钱,问题不在这里。我们存底不多,你知道,只有这几担玉米、小米、干草。我们只够自己吃的,也许还有一些剩余,但是我们还要过冬呢。明年一月合作社肯卖粮食给我们吗?我们不知道。苏区的钱能买什么?连鸦片都不能买!”
**这话是个衣服破烂的老头说的,他仍留着辫子,不高兴地低垂双眼,看着自己的皱鼻和两英尺长的竹子旱烟筒。他说话的时候,年轻的人都笑。傅锦魁承认他们不能买到鸦片,但是他们不论要什么其他东西都可以到合作社里去买。
“能买到吗?” 我们的房东问。“我们可以买到这样的碗吗,嗳?” 他拣起我从西安带来的一只廉价的红色赛珞璐碗(我想大概是日本货)。傅承认合作社没有红色的碗,但是说,他们有不少粮食、布匹、煤油、蜡烛、针、火柴、盐——他们还要什么?
“我听说每人只能买六尺布;有没有这回事?” 一个农民问道。
傅不清楚。他认为布有的是。他于是求助于抗日的论点。
“**我们的生活同你们一样苦,” 他说。“红军是在为你们,为农民工人打仗,保护你们抵抗日本和国民党。就算你们不是总能买到你要的那么多的布,买不到鸦片吧,但是你们也不用付税,这是不是事实?你们不欠地主的债,不会失掉房屋土地,是不是?那么大哥,你是不是喜欢白军,不喜欢我们?请你回答这个问题。白军收了你的庄稼付给你什么,嗳?”
一听到这话,一切抱怨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意见是一致的。“当然不,老傅,当然不!” 我们的房东点头道。“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当然要红军。我的一个儿子就在红军里,是我自己把他送去的。谁能说不是?”

关于白军:

那个对合作社没有鸦片卖表示不满的老头儿在回答时说了一席热烈的话。
“白军来了怎么样?” 他问道。“**他们要多少多少粮食,从来不说一句付钱的话。如果我们不给,就把我们当共产党逮起来。如果我们给他们,就没有钱缴税。**反正不论怎么样,我们都没有力量缴税。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就拿我们的牲口去卖。去年,红军不在这里,白军回来了,他们拿走了我的两头骡子,四头猪。骡子每头值三十元钱,猪长足了值二元钱,他们给了我什么?”
“啊哟,啊哟!他们说我欠了八十元的税和地租,我的牲口折价四十元,他们还要我四十元。我到哪里去弄这笔钱?我没有别的东西给他们偷了。他们要我卖闺女,这是真的!我们有的人只好这样!没有牲口没有闺女的只好到保安去坐牢,许多人给冻死了……

村里人的 “罪名”:

“是的,现在我们不缴税。但是谁知道明年又怎样?红军一走,白军就来。一年红军,一年白军。白军来了,他们叫我们红匪。红军来了,他们逮反革命分子。”
“但是有这不同,” 一个青年农民插嘴说。“如果我们的街坊说我们没有帮助白军,红军就相信了。但是碰上白军,我们即使有一百个好人为我们担保,而没有一个地主,仍把我们当红匪。可不是这样?”
那个老头点点头。他说上次白军来时,把山那一头的村子里一家贫农统统杀了,为什么?因为白军问红军藏在哪里,那家子人不肯告诉他们。“从那以后,我们全都逃了,把牲口带走。我们后来同红军一起回来。”
“要是下次白军来了,你走吗?”
“啊哟!” 一个头发很长,长得一口好牙的老头叫道。“这次我们当然走!他们会杀死我们的!”
他开始一一说村子里的人的罪名。他们参加了贫民会,他们投票选举乡苏维埃,他们把白军动向报告给红军,他们有两家的儿子在红军里,另一家有两个女儿在护士学校。这不是罪名吗?他向我保证,随便哪一个罪名就可以把他们枪决。

鸦片爱好者:

**最后一个离开我们的是那个留着辫子和牢骚最多的老头。**他走到门旁时转过身来,再次低声向傅说。“老同志,” 他央求道,“保安有鸦片吗?现在,那里有吗?”
他走后,傅厌恶地对我说。“你相信吗?那个他妈的老头是这里的贫民会主席,但他仍要鸦片!这个村子需要加强教育工作。”

苏区 “工业中心”:

吴起镇是陕西苏区的一个 “工业中心”,它之所以突出,读者不久就会知道,并不是由于在工艺学方面有什么成就使底特律或曼彻斯特不能等闲视之,而是因为居然有它的存在。
因为在它方圆数百英里之内都是半牧区,人民住在窑洞里,完全同几千年以前他们的祖先一模一样,许多农民仍留着辫子,盘在头上,马、驴、骆驼是最新式的交通工具。这里用菜油点灯,蜡烛是奢侈品,电灯闻所未闻,外国人象爱斯基摩人在非洲一样罕见。
在这个中世纪的世界里,突然看到了苏区的工厂,看到了机器在运转,看到了一批工人在忙碌地生产红色中国的商品和农具,确实使人感到意想不到。

印有 “新生活运动” 的毛巾:

**养委员马上给我送来了热水,干净的毛巾——上面印着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的口号!——和肥皂。**然后是一顿丰盛的晚饭,有很好的烘制的面包。我开始觉得好过一些。我把被褥在乒乓球桌上摊开,点了一支烟。但是,人是很难满足的动物。这一切奢侈和照顾只有使我更加想喝一杯我最爱喝的饮料。

吴起镇的工人:

“无法忍受”!一个普通美国工人或英国工人会这样说。
但是对这些人来说并不是如此。你得把他们的生活同中国其他地方的制度儿作一对比,才能了解为什么原因,例如,我记得上海的工厂里,小小的男女童工一天坐在那里或站在那里要干十二、三小时的活,下了班精疲力尽地就躺倒在他们的床——机器下面铺的脏被子——上睡着了。我也记得缫丝厂的小姑娘和棉纺厂的脸色苍白的年轻妇女——他们同上海大多数工厂的包身工一样——实际上卖身为奴,为期四、五年,给工厂做工,未经许可不得擅离门警森严、高墙厚壁的厂址。我还记得一九三五年在上海的街头和河浜里收殓的二万九千具尸体,这都是赤贫的穷人的尸体,他们无力喂养的孩子饿死的尸体和溺婴的尸体。
**对吴起镇这些工人来说,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新鲜的山间空气、自由、尊严、希望,这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他们知道没有人在靠他们发财,我觉得他们是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为中国做工,而且他们说他们是革命者!因此,我了解为什么他们对每天两小时的读书写字、政治课、剧团非常重视,为什么他们认真地参加在运动、文化、卫生、墙报、提高效率方面举行的个人或团体的比赛,尽管奖品很可怜。所有这一切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实际的东西,是他们以前所从来没有享受过的东西,也是中国任何其他工厂中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卖瓜的回民老乡:

我记得有一天早晨在路上向一个回民老乡买瓜,他种了一山坡的瓜,是个态度和蔼的乡下佬,满面笑容,脾气随和,还有一个长得实在美丽的女儿——在这些地方这是十分不可多见的,**因此我迟迟不走,买了三个瓜。**我问他,马鸿逵手下做官的是不是真的象共产党所说的那么坏。他滑稽地举起双手表示气愤,一边嘴里吐着西瓜子。“哎呀!哎呀!哎呀!” 他叫道。“马鸿逵,马鸿逵!征的税叫我们活不了,还抢我们的儿子,又烧又杀!妈的马鸿逵!”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你可以奸污马鸿逵的母亲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直白的解释中国国骂的方式……),这还便宜了他。**院子里的人看到这老头儿这么激动都笑了。
参加红军的回民战士原来都是在马鸿逵军队中进行颠覆宣传所争取过来的,也是他们投到红军阵营以后听的政治课所争取过来的。我问一个指挥员他为什么参加红军。
“为了打马鸿逵,” 他说。“在马鸿逵统治下,我们回民的生活太苦了。没有一家是安全的。如果一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必须到他那里去当兵。**如果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必须去当兵。没有出路——除非你有钱,可以买替身。哪个穷人出得起?**不仅如此,每个人还需自己带衣服,家里给他付粮食、柴火、灯油钱。一年要花好几十元钱。”

高情商:没收

林祖涵:“我们也从国家贸易,从红军的土地,从自己的工业,从合作社,从银行贷款得到一些收入。但是当然,我们最大的收入是没收。”
“你说没收,” 我_(即斯诺)_打断他的话说,“指的是一般所说的抢劫吧?”
林祖涵笑了几声。“**国民党叫抢劫。好吧,如果说对剥削群众的人征税是抢劫,国民党对群众征税也是抢劫。**但是红军不做白军抢劫那样的事。没收只有在负责人士在财政人民委员部指导下进行。每一项都要上报政府,只用于对社会有普遍好处的事。私自抢劫要受到严惩的。你去问一问人民吧,红军战士有没有不付钱而拿走任何东西的。

回民红军的觉悟:

例如,我问到一些回民战士,他们是否认为回汉两族人民能够在苏维埃政体下合作,其中一个回答说:
“汉人和回民是兄弟;我们回民中间也有汉人的血统;我们都属于大中国,因此我们为什么要打来打去?我们的共同敌人是地主、资本家、放高利贷的、压迫我们的统治者、日本人。我们的共同目标是革命。
“但是如果革命干涉你们的宗教呢?”
“没有干涉。红军不干涉伊斯兰教礼拜。”
“我是说这样的情况。有些阿訇是有钱的地主和放高利贷的,是不是?要是他们反对红军,那怎么样?你怎样对待他们?
“我们要说服他们参加革命。但大多数阿訇不是有钱人。他们同情我们。我们的一个连长原来是阿訇。
“但是,如果有些阿訇说服不过来,而参加了国民党来反对你们,那怎么办?”
我们就要惩罚他们。他们是坏阿訇,人民会要求惩罚他们。

“人才”:

这个历史性的小小代表会议所处理的最后一项议程——但我认为对那里的农民来说是最重要的议程——是处理一个国民党税吏。此人显然在红军到达以前已民怨沸腾,红军到达后他逃到附近山间农村中一个叫张家寨的地方,在那里继续收税。**据说他还增加税率一倍,宣布这是他自称代表共产党政府的新规定!**但回民农民了解到共产党并没有派收税的,于是他们出动了六、七个人把这个坏蛋捉了起来送到预旺堡公审。
我个人对这件事的反应是,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胆略,敢冒充这样的角色,这种人才不可多得,应该保护下来。但是回民们却不那么想。全休代表一致通过把他枪决。
就我所知,他是我在预旺堡两个星期中被枪决的唯一平民。

防空演习:

**出城没有几里路,突然下达了一个防空演习的命令。**一班班的战士离开了大路,躲到了高高的野草丛中去,戴上了他们用草做的伪装帽,草披肩。在大路边上多草的小土墩上支起了机枪(他们没有高射炮),准备瞄准低飞的目标。**几分钟之内,整条长龙就在草原上消声匿迹了,你分不清究竟是人还是无数的草丛。**路上只有骡子、骆驼、马匹仍看得见,飞行员很可能把它们当作是普通的商队的牲口。**不过骑兵(当时在打先锋,我看不到)得首当其冲,因为他们唯一的预防措施是就地寻找掩护,找不到就只好尽可能分散开来,但是不能下马。**空袭中无人驾驭,这些蒙古马就无法控制,全团人马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在听到飞机嗡嗡声时给骑兵的第一道命令就是 “上马!”

人不如马:

我在甘肃随红军骑兵骑了几天马,或者精确地说,随红军骑兵走了几天路。他们借给我一匹好马,配有俘获的西式鞍子,**但是每天行军结束时,我觉得不是马在侍候我,而是我侍候马。这是因为我们的营长不想让他四条腿的宝贝过累了,要我们两条腿的每骑一里路就要下马牵着走三、四里路。**他对待马好象对待狄翁尼家的四胞胎一样,我的结论是,任何人要当这个人的骑兵得首先是个护士,而不是马夫,甚至最好是个步行的,不是骑马的。

十四岁的 “老红军”:

他告诉我,他今年十五岁,四年前在南方参加了红军。
“四年!” 我不信地叫道。“那末你参加红军时准是才十一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不错,” 他得意扬扬有点滑稽地回答说。“我已经当了四年红军了。”
“你为什么参加红军?” 我问道。
“我的家在福建漳州附近。我平时上山砍柴,冬天就采集树皮。我常常听村里的人讲起红军。他们说红军帮助穷人,这叫我喜欢。我们的家很穷。一家六口,我的父母和三个哥哥,我们没有地。收成一半以上拿来交租,所以我们老是不够吃。冬天,我们烧树皮汤喝,把粮食省下来作来春的种子。我总是挨饿。
“有一年,红军来到漳州附近。我翻过山头,去请他们帮助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很穷。他们待我很好。他们暂时把我送到学校去读书,我吃得很饱。几个月以后,红军占领了漳州,来到我们村子上。地主、放债的和做官的都给赶跑了。我家分到了地,用不着再缴税缴租了。家里的人很高兴,都称赞我。我的两个哥哥参加了红军。”
“他们现在在哪里?”
“现在?我不知道。我离开江西时,他们在福建的红军里;他们和方志敏在一起。现在我可不知道了。”
“农民喜欢红军吗?”
“喜欢红军?他们当然喜欢。红军分地给他们,赶走了地主、收税的和剥削者。”(这些 “红小鬼” 都有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词汇!)
“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红军呢?”
“他们亲手替我们做了一千双、一万双鞋子。妇女给我们做军服,男子侦察敌人。每户人家都送子弟参加我们红军。老百姓就是这样待我们的!”
不用问他是不是喜欢他的同志;十三岁的孩子是不会跟着他所痛恨的军队走上六千英里的。

越想越亏

农民们在路上卖水果和西瓜,红军买东西都付钱。**一个年轻战士同一个农民讨价还价半天,最后把一只心爱的兔子换了三只西瓜。**吃了西瓜以后,他很不高兴,要把兔子还给他!

一个团的装备换统一战线

电话传来一个报告说,有一团敌军已被(一军团)二师包围。向敌军致了高喊欢迎的友好口号和吹军号的 “敬礼”。**因为他们没有吃的,红军送去了二百头羊,附去一信解释红军的政策。**白军答应下午答复。**红军在信中提出了统一战线纲领,双方讲和,如果对方后撤就不开枪追击。两点钟时这一团兵(他们是马鸿逵的部下)后撤了。**彭德怀高兴地说,“这是统一战线斗争中的胜利一步。” 但还是有一些红军对他们开了枪,不过这似乎是极少数的 “个人主义者”。**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眼看这些快到手的武器白白丢了。他们为此遭到了严厉的批评,又给他们上了几课,讲统一战线的道理。**有些战士不懂这个道理,要想俘虏白军,但是不许他们这样做。这次红军本来还可以俘获一队骑兵的,但是奉令不得如此。

爱 “浪” 的通讯员:

徐海东骑了他的大骡子来和彭德怀、左权(一军团司令)开会。**会后他讲了一个十五军团 “小鬼” 的故事,他是前线的通信员。**他奉令去送信,路上得绕过敌军占领的一个碉堡。他不走山路,有意走直通敌军碉堡枪口的大路。白军一见到他就派一队骑兵来追他,但他有一匹快马,又不用鞍子,把他们甩得远远的掉在后面。
徐海东抱怨道,“他总是这样,但是他是前线最好的通信员。”

健康的娱乐生活

至于我自己,我过着假日生活,骑马,游泳,打网球。一共有两个球场,一个在红军大学附近的一个草地上,绵羊、山羊把草啃得短短的,另外一个在西北苏维埃政府主席、身材瘦长的博古家隔壁,是个硬地球场。**我在这里每天早晨太阳刚在山上升起就同红军大学三个教员打网球:德国人李德、政委蔡树藩和政委伍修权。**球场里尽是石子,救急球是很危险的,但是球还是打得很激烈。蔡树藩和伍修权同讲不了几句中文的李德讲俄文,我同李德讲英文,同蔡伍两人讲中文,所以这又是一场三国语言比赛。

“腐朽的” 娱乐生活

我对当地的人的一个更加腐化的影响是我的赌博俱乐部。**我带了一副扑克牌,到了以后没有用过,有一天我拿出来教蔡树藩打 “勒美”。**蔡树藩在战斗中失掉一臂,但不论打球或打牌对他都没有什么妨碍。他学会打 “勒美” 后,很容易地就用一只手打败了我。**有一阵子,打 “勒美” 非常流行。甚至妇女们也悄悄地到外交部赌博俱乐部来。我的土炕成了保安上层人物的聚会场所,晚上你环顾四周烛光下的脸孔,就可以看到周恩来夫人、博古夫人、凯丰夫人、邓发夫人、甚至毛夫人。**这就引起了旁人说闲话。
**但是,对苏区道德的真正威胁是在保安学会了打扑克以后才出现的。**我们打网球的四个人先开始,每天晚上轮流在李德家和我在外交部的罪恶渊薮打。我们把博古、李克农、凯丰、洛甫那样的体面人士都拖进了这个罪恶的泥淖。赌注越来越大。最后独臂将军蔡树藩一个晚上就从博古主席那里赢去了十二万元,看来博古的唯一出路是盗用公款了。这个问题我们用仲裁办法来解决,规定博古可以从国库中提出十二万元钱来交给蔡树藩,但是蔡树藩必须把钱用来为还不存在的苏维埃空军购买飞机。反正筹码都是火柴梗,而且,遗憾的是,蔡树藩买的飞机也是火柴梗。

蔡树藩的担忧

独臂将军蔡树藩是个很有趣、很可爱、很英俊的青年,头脑机灵,容易冲动,善于辞令,妙趣横生。他当共产党已有十年,在湖南当铁路工人时就参加了,后来到莫斯科去学习了两三年,还腾出时间来爱上一个俄国同志,同她结了婚。有时候他很不高兴地看着他的空袖子,不知他妻子看到他失去一条胳膊时会不会同他离婚。“别担心这样的小事,” 伍修权教授这样安慰他。伍本人也是俄国留学生。“你再见到她时没有让你的传宗接代的东西给打掉算你的运气。” 但是,蔡树藩还是再三要求我回到白色世界后给他寄一条假臂。

凯申物流不接受竞争

我接到不少这样办不到的要求,要我寄东西进去,这不过是其中之一。陆定一要我把出售共产党照片所得的收入为他们购买一队飞机,外加武器装备和人员配备。徐海东要一对假牙补上他的缺牙:因为他陷入了情网。

失败的实验

**一天图书馆来了一批《字林西报》,我读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巧克力蛋糕烘制法。**我知道博古家里还藏着一罐可可。我想用一些可可粉,再用一些猪油代替黄油,可以做个那样的蛋糕。**因此我请李克农为我写一份正式的申请书,要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区政府主席,给我二两可可。经过了几天的耽搁,嗯嗯呃呃,甚至我做蛋糕的本领遭到怀疑和诽谤,许许多多繁复手续和对官僚主义进行斗争以后,我们终于从博古手里逼出了这二两可可,并且从粮食合作社搞到了其他材料。**我还没有把作料掺和起来,我的警卫员就进来了解情况,这个可怜虫一不小心把我的可可打翻在地。又经过了一番公文手续,我最后又设法弄到了需要的材料,开始了伟大的试验。结果是不用说的。无论那一个有头脑的主妇都可以预见到发生了什么。我的临时凑合的烘箱工作不正常,蛋糕没有发起来,我把它从火上移开时,它的低层是两英寸厚的焦炭,顶上仍是黏糊糊的。不过外交部好奇的旁观者还是津津有味地把它吃了:因为里面的好作料太多,浪费可惜。我大大地丢了面子,从此之后就乖乖地吃我的小米。

离别

我最后一次走过保安的大街,越是走近城门,越是感到恋恋不舍。人们从办公室伸出脑袋来向我道别。我的扑克俱乐部成员全体出动来送行,有些 “小鬼” 陪我走到保安城墙根。我停下来给老徐和老谢拍照,他们象小学生那样互相搭着肩膀。只有毛泽东没有出现,他仍在睡觉。
“别忘了我的假臂!” 蔡树藩叫道。
“别忘了我的照片!” 陆定一提醒我。
“我们等着你的航空队!” 杨尚昆笑道。
“给我送个老婆来!” 李克农要求。
“把四两可可送回来,” 博古责怪道。
我走过红军大学的时候,红军大学全体学员都露天坐在一棵大树下听洛甫做报告。他们都走了过来,向我握手,我嘴里喃喃地说了几句话。然后我转身蹚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知乎用户 知不知道 发表

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底。一一《红星照耀中国》记叙的一位姓刘的红军的话。

埃德加 · 斯诺 1938 年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第 13 章 “旭日上的暗影” 中的一段中记述了他在 1937 年 9 月与一位姓刘的北方青年的谈话,这个青年曾在冯玉祥的国民党部队当兵,后来成了一名红军,谈话前在日占区从事党务工作,准备要到河北去组织一支别动队,斯诺记述了部分谈话内容:

“我记得我们当时谈了许多关于爱情和战争以及他们可能的结果的话,并且当时我似乎问起刘在战事结束以后将做些什么的事。他一边露着牙齿望着我,一边用着最镇静的态度说道:‘我那时一定是死了,我们中的大部分都一定会在这次战事中死去的’。”

1939 年 5 月,冯友兰在中华日报《动向》副刊上刊文,转述了斯诺的这次谈话:“有一访员碰见一位军人,自动往河北组织游击队。谈话之间,这位军人表示,对于中国底最后胜利,他是有确信底。这位访员问:‘中国打胜以后,你打算做什么事情?’这位军人很冷静地说:‘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底。’”

(以上据:《毛主席的战士与蒋介石的兵:请别张冠李戴》,作者:子夜呐喊)

现在,经过果粉若干年坚持不懈的发贴和嫁接,这句话已 “成为” 张灵甫的名言了。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如何评价《西行漫记》? - 知乎

关于中国革命最好的群像剧 在斯诺笔下,不论是红小鬼,还是毛泽东,他们所做的事无非就是为了一个东西:人的尊严。 斯诺这本书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光是因为他记录下了当时不为外人所知的红色中国,更因为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忠实地刻画了这些在他眼中与众不同的中国人。他们与当时人们印象中懦弱、佝偻、软弱、麻木的中国人不同,有的人在苏维埃的治理下终于得到了来之不易的温饱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有的人放弃了养尊处优的优渥环境毅然走进这片西北的荒原去开辟一个新世界。在红星的照耀下,这些中国的斯巴达克斯们汇集成一支大军踏上征程,去推翻这个制造贫穷、饥饿与不幸的旧世界。 斯诺的描绘是尽可能客观的,在他的笔下并没有太多的意识形态说教,也没有宏大叙事。他所聚焦的始终是微观层面的具体的人。即使在今天,要了解当时的中国革命,要了解当时这些共产革命的参与者们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不能不读斯诺。

知乎用户 酉卒酉星 发表

小学边看这本书边和无良班主任对抗 一边哭一边和批评我的妈妈说 我要以斗争求团结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

知乎用户 otto 发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打了北大的脸面。

毛泽东对斯诺说:“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都不把我当人看待。在那些来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土话。”

这件事当然使毛泽东刻骨铭心,他所说 “不把我当人看待”,当有言过其实之处,不过有一点却是事实,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北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 也免不了轻视劳动者的毛病,这些 “天之骄子” 怎能俯身与图书馆助理员,一个月只有 8 块大洋的人,“交谈政治和文化”呢,况且,所讲又是难以听懂的 “南方土话”。这之后,天各一方,急景流年,北大学生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讲“南方土话” 的图书馆助理员,几十年后,竟会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青年毛泽东在北大【4】– 党史频道 - 人民网 (people.com.cn)

知乎用户 奔波儿灞 42 发表

单从一个读者角度来回答:此书很真实,并没有渲染太多的政治背景,而是以一种写实的手法,写其所见所闻。于是书中的毛、周、朱、彭,皆毛发毕现,亲切可亲。而其精神性格之特点,跃然乎纸上。真正写出了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譬如这两段:" 对于我,北京好像费用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京的,来了以后,马上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现在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主任。这主任就是李大钊,他不久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后来被张作霖枪杀了。李大钊给我找到工作,当图书馆的助理员,每月给我一笔不算少的数目——八块钱。
   我的地位是这样的低下,以至于人们都躲避我。我担任的工作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纸的人们的名字。像傅斯年,罗家伦,和一些别的人,对于他们我是特别感觉兴趣的。我打算去和他们开始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忙人。他们没有时间去倾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土话。"
毛的青年经历,在他笔下毫无神化,迹近当今的 “北漂” 和“某丝”,读来却饶有趣味,让我们认识了神坛下毛。个人觉得读毛传记,最佳选择就是这部(虽然本书不是毛的个人传记)。
有一种说法是,单从报告文学的文学成就来说,此书即已达极高水准,甚至开创了一种写实的文风。可参阅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BDD200203015.htm
以上。

知乎用户 Lorenzo 发表

我很想带大家读一下原文中第一章的开头的一部分。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们。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自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省东南部茶陵成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否认红军的存在,认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有几千名饥饿的土匪罢了。有些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在。这是共产党宣传的捏造。然而,亲共的人却称颂红军和苏维埃是中国要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唯一救星。在这样的宣传和反宣传中,要想了解真相的冷静的观察家就得不到可信的证据……

无论我们是什么立场,我认为一切思考和决策总还是应当基于实际的观察。我们可以去质疑斯诺是否观察的足够细致,也可以质疑他的描述是否客观。但我们需要承认,为了写这本书,至少斯诺来到了中国,他见识了彼时的红军和白匪,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实际生活。而不是在上海的某个大酒店里下榻,去租借区的绅士俱乐部里喝酒打牌,然后胡乱编一些文字出来,呆上几年回到美国就自称中国通了。

斯诺这个人在写游记这件事上还是比较务实的。这种务实的态度对他个人,对于彼时的美国读者,都是很有益的。而现在的欧美普遍缺乏这种认真的态度,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外部的无论是刊物还是学者的言论,在涉及中国问题时往往表现出了巨大的无知和傲慢。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斯诺这样的人还能不能把声音发出来?他们的声音还能不能被欧美的民众们听到?

知乎用户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发表

您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从本书最初的出版经历说起。

  • 斯诺被 “赤匪” 处决了?

1936 年 10 月下旬,斯诺作为第一个在陕北苏区采访了四月之久的外国记者,终于秘密凯旋。就在他返回北平的同时,国民党当局竟从西安登出一则报导:“斯诺已被‘赤匪’处决了”。美联社信以为真将消息转发回国,斯诺的 “讣告” 也在家乡堪萨斯城排版待印…… 在此关键时刻,斯诺即刻前往美国使馆出席记者招待会,公开其陕北之行的主要事实。为了戳穿谎言,尽快将自己得到的红区真相和长征事迹等及时公布于世,在前夫人海伦 · 斯诺的积极支持协助下,他投入紧张的写作中,并迅速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大美国晚报》和北平的《民主》杂志等英文报刊,首先发表了毛泽东访问记和有关红区各方面状况的一篇篇特写报道,很快轰动了中国的知识界,引起轩然大波。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 埃德加 · 斯诺

  • 出版过程之坎坷前所未有

1937 年 3 月,在斯诺夫妇的支持下,中国北方爱国青年大学生王福时主持,与郭达、李放等共同编译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在北平秘密出版。该书的主体部分《红旗下的中国》后来均收入戈兰茨公司《红星照耀中国》,可谓后者的雏形。

(那张曾风行一时,被国内外报刊广泛采用的头戴红星帽的毛泽东照片也首次刊入该书。)

据译者之一李放说,他 1938 年夏南下,沿途不仅看到好几种翻版本,甚至远在广东台山县水口镇的小书摊上都见到有此书出售,其传播之广,翻印之快,可见一斑。

1937 年 10 月英国戈兰茨公司出版《红星照耀中国》。

1937 年 11 月上海沦为 “孤岛”。1938 年 2 月 10 日,胡愈之组织筹划下,以“复社” 名义翻译出版了第一个 “红星” 全译本,此书据 1937 年 10 月英文版 “红星” 译出,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书名译作《西行漫记》。斯诺应约为中译本写了一篇真挚感人的长序冠于全书之前,深情地预祝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因受到国民党当局查禁,《西行漫记》出版后曾被改名为《二万五千里长征记》、《红旗下的中国》等多个版本秘密出版。不少热血青年在读过本书后,像怀揣珍宝一样,将其秘密携带辗转奔往红星升起的革命圣地——延安。

此后,延安等地的出版组织将《西行漫记》第四、五两章(《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和《长征》)以 “抽印本” 形式独立出版,分别更名为《毛泽东自传》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 “抽印本” 流传十分广泛。

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结束,《红星照耀中国》各种版本如雨后春笋版面世,其出版地点不仅有根据地的,也有国统区和游击区的,也有因避免搜查而根本不署地点或出版社名称的。

《西行漫记》及其各种节本或专章抽印本的迅速、广泛流传,很快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警觉、惊惧和敌视,他们曾不止一次下令查禁斯诺的这些著作,据有关档案记载,先后查禁其著作竟达十几种之多。

1949 年新中国诞生前夕,上海史家康等六人合译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定名为《长征 25000 里》(副题《中国的红星》)。由于此书早在十年前即译出,故特别标明为 “启明书局民国三十八年六月新一版”。同年 9 月,“亦愚” 翻译的《西行漫记》(副题《二万五千里长征》)以急流出版社名义在上海印行。1949 年的两个版本,共同点是均据 1937 年 7 月美国再版的《红星照耀中国》译出,由于美国版曾经斯诺修订增补,故这两个译本不仅文字繁简方面与胡愈之主持翻译的 “复社” 版有所出入,而且在内容上又多出一个第十三章《旭日上的暗影》。这两个版本均大受欢迎。

建国后,由于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和路线斗争,“左”的倾向和思潮日益严重;因此享有国际盛誉的 “红星” 在世界各地继续风行畅销,而在中国反倒渐趋冷落,仅 1960 年 2 月由三联书店依据 “复社” 版印行一次,这可能与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第一次访华有关。

“文革”期间,《西行漫记》遭禁锢。在许多单位和部门,它被加盖 “严控” 之类印戳后密封于图书馆和资料室中停止出借。

1979 年 12 月,吴黎平根据《红星照耀中国》整理定稿的《毛泽东 1936 年同斯诺的谈话》(副题为《关于自己的革命经历和红军长征等问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几乎同时,著名翻译家董乐山的全新译本《西行漫记》出版,封面标明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此书据 1937 年伦敦初版本全文译出,增译了第十一章中第五节的《那个外国智囊》,恢复了在英美风行一时的英文初版本的历史原貌。同时,对英文本中个别史实错误以及人名、地名、书刊名称的拼写错误也作了不少校正。

董乐山版《西行漫记》不仅是《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国流传数十年来,国内最忠实于原著的崭新全译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版本。

2016 年人民文学出社版《红星照耀中国》,就是基于董乐山译本的全新版。

  • 高品质的纪实写作

斯诺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期间,他保持着严肃的新闻态度和强烈的追问意识,加上本身娴熟的文字功底以及深切的人文情怀,让《红星照耀中国》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文学品质。斯诺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可以说,《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叙述框架就是通过一个个人物形象的出现而逐步搭建起来的。不论着墨轻重,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生动鲜活、饱满自然。在战争年代的大历史背景下,能细致地关切到人的个性、经历、命运,这也是《红星照耀中国》能够感动万千读者的一个原因。

举一个例子,斯诺不仅关注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他对 “小人物” 的刻画也很成功。作品中讲述的几段关于 “红小鬼” 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刚到根据地时,斯诺在百家坪交通处用不礼貌的 “喂” 称呼了两个孩子,结果不被理睬,在李克农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赶紧改口称他们为 “同志”,得到两位“红小鬼” 的原谅。在保安,一位十三四岁的小通讯员特意找到斯诺,他担心自己的名字被斯诺写错而影响到外国同志对红军的印象,因而极为仔细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并希望当面得到斯诺(不写错他名字)的保证。

还有一定要拿到彭德怀签署的 “路条” 才放彭德怀本人通行的少先队员们,在斯诺幽默风趣的叙述里,这些几乎一笔带过的情节让 “红小鬼” 的形象鲜活而可爱,他们身上有着在当时中国儿童普遍缺少的高度个人自尊,他们愉快乐观、生机勃勃,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给 “红色中国” 增添了无限的希望与活力。虽然当今世界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些 “红小鬼” 的生活态度与高尚的品格令人敬仰,至今仍值得广大青少年学习借鉴。

此书也对 “红色中国” 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做了介绍。书中的第五篇就简明扼要地记叙了长征,这一事件体量巨大,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复杂,斯诺通过巧妙的节奏掌控,按照自然顺序,把记叙的重点放在战略转移的原因和长征途中几个重要节点上。他对 “强渡大渡河” 和“过大草地”两个重要事件加以特写,危机重重的 “强渡大渡河” 一节作为这一篇的高潮部分;而到 “过大草地” 一节,斯诺放慢行文节奏,又让读者充分 “进入” 到那个环境恶劣、物资贫乏、战士们精力和体力都接近极限的艰苦情境中。斯诺这种掌握节奏的处理方式也是纪实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写作技巧。

  • 影响

“复社” 版《西行漫记》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四版,轰动了国内及国外华侨集聚地。在香港及海外华人集中地点还出版了该书的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在沦陷区和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地方,许多进步读者冒着生命危险竞相传阅乃至辗转传抄;不少热血青年像怀揣珍宝一样,秘密地携带《西行漫记》,抱着满腔爱国热忱辗转奔往革命圣地——延安。

由于《西行漫记》及其各种节本或专章抽印本的迅速、广泛流传,很快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警觉和敌视,他们曾不止一次下令查禁斯诺的这些著作,据有关档案记载,先后查禁其著作竟达十几种之多。众所周知,国民党进行书报检查后的 “取缔办法” 一般分为 “暂停发行”、“停止发行” 和“查禁”等几种处置手段;而对 “复社” 版《西行漫记》早在 1939 年 5 月即以 “触犯审查标准” 为名,严加“查禁”。推而广之,对与之有关的署名斯诺的各种著作,如:《二万五千里长征记》《红旗下的中国》…… 等等均一律予以“查禁”。尽管如此,由于党的有关组织、进步文化人以及广大读者采用各种斗争方式和手法,不断突破反动书报检查制度的封锁,使《西行漫记》等著作传遍了神州大地。

1979 年董乐山的全新译本《西行漫记》,出版后极受欢迎,很快售罄,接连加印,两年左右即发行 165 万册。这一全新译本,同时又收入 1984 年 8 月新华出版社所出四卷本《斯诺文集》第二卷,扉页恢复英文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而将《西行漫记》改为副题。其发行量在单行本畅销全国后,仍能一次征订印行 28500 册。这一数字也再次雄辩地证明《西行漫记》具有经久不衰的诱人魅力。

《红星照耀中国》诞生之时,曾激励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红色革命中,时至今日,书中所记载的人物和故事仍闪烁着勇敢、自信、乐观、奉献的光辉。八十年来,《红星照耀中国》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它的活力从未衰减,这正是纪实文学作品的魅力,也是那段非凡的历史的魅力。

**附 京东《红星照耀中国》**链接 《红星照耀中国》([美] 埃德加 · 斯诺)【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已经上市《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美] 埃德加 · 斯诺)【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本文整理自孙华、张小鼎等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章以及《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导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总看到 “日本人如果不来,tg 就没喘息的机会,老蒋就不会凉” 的言论。
看完《红星照耀中国》就有种感觉:假如日本人不来,老蒋估计凉的更快。都不用老毛出马,贺龙元帅腰里揣把菜刀,常凯申这辈子就别想睡安稳觉了。

知乎用户 卯金刀维奇 发表

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
一天早上,我同徐海东参谋部里一个能说英语的参谋人员去访问十五军团所属的回民教导团。该团驻扎在一个回民商人和做官的家里,这是一所墙头很厚的房子,摩尔式的窗户的外面是一条铺着石块的街道,驴、马、骆驼、行人络绎不绝。
房子里面很凉快、整洁。每间屋子里砖地中央是个水池,下通排水沟,供洗澡之用。虔诚的回民一天要洗五次澡,但是,这些战士虽然仍信伊斯兰教,显然只是偶尔使用这些水池。我想他们大概不相信把一件好事做过头。但是他们仍是我在中国看到的习惯最清洁的士兵,没有随地吐痰的恶习。
共产党在前线组织了两个回民教导团,基本上都是从前马鸿逵和马鸿宾的部队中来的。他们比汉人身材高大、结实、胡须深、肤色黑,有的人长得很英俊,明显的有突厥人的外表,杏眼又黑又大,高加索人种的特点很突出。他们都带着西北的大刀,熟练地给我表演了几下,能够一举手就砍下敌人的脑袋。
他们的营房里墙上贴满了漫画、招贴、地图、标语。“打倒马鸿逵!”“废除马鸿逵的国民党政府!”“反对日本造机场,绘地图,侵略宁夏!”“建立回民独立政府!”“建设自己的回民抗日红军!” 共产党的一些回民拥护者就是靠这些主张招来的,回民战士在关于他们为什么参加红军的问题上给我的答复也以此为他们的中心问题。
由此可见,马鸿逵将军部下士兵对他是有不满的(无疑有些被共产党夸大了),宁夏的农民似乎也是如此。我记得有一天早晨在路上向一个回民老乡买瓜,他种了一山坡的瓜,是个态度和蔼的乡下佬,满面笑容,脾气随和,还有一个长得实在美丽的女儿——在这些地方这是十分不可多见的,因此我迟迟不走,买了三个瓜。我问他,马鸿逵手下做官的是不是真的像共产党所说的那么坏。他滑稽地举起双手表示气愤,一边嘴里吐着西瓜子。“哎呀! 哎呀! 哎呀!” 他叫道,“马鸿逵,马鸿逵! 征的税叫我们活不了,还抢我们的儿子,又烧又杀! 妈的马鸿逵!”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你可以奸污马鸿逵的母亲,这还便宜了他。院子里的人看到这老头儿这么激动都笑了。
参加红军的回民战士原来都是在马鸿逵军队中进行颠覆宣传所争取过来的,也是他们投到红军阵营以后听的政治课所争取过来的。我问一个指挥员他为什么参加红军。
“为了打马鸿逵,” 他说,“在马鸿逵统治下,我们回民的生活太苦了。没有一家是安全的。如果一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必须到他那里去当兵。如果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必须去当兵。没有出路——除非你有钱,可以买替身。哪个穷人出得起? 不仅如此,每个人还需自己带衣服,家里给他付粮食、柴火、灯油钱。一年要花好几十元钱。”
这两团回民红军组织起来还不到半年,看来已经有了相当的 “阶级觉悟”。他们读了,或者听人家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的简单介绍,每天关于回民当前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政治课。这些课不是汉人给他们上的,而是共产党中回民党员给他们上的,后者上过共产党的党校。马鸿逵部队百分之九十是文盲,参加红军的回民在刚来时一字不识。现在他们每人已识几百个字,能够学发给他们的简单的课本。共产党希望这两团人中能培养出一支大规模的回民红军的干部,来保卫他们梦寐以求要想在西北建立的回民自治共和国。这些回民中已有将近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参加了共产党。
关于自治的口号,回民自然是会同意的,因为那是他们多年来的要求。但是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是不是认为共产党说话是算数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对此是怀疑的。中国军阀的多年压迫和汉回之间的仇恨,使他们对一切汉人的动机都理所当然地深为怀疑,共产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消除回民的这种怀疑,令人难以置信。
这种回民与共产党合作,也许有他们自己的理由。如果汉人愿意帮助他们赶走国民党,帮助他们创建和武装一支自己的军队,帮助他们实现自治,帮助他们剥夺有钱人(他们无疑是这样对自己说的),他们就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如果后来共产党食言,他们就再把那支军队用于自己的用途。但是从农民的友善态度和他们在共产党领导下愿意组织起来这两点来看,共产党的纲领有明显吸引人的地方,他们小心翼翼地尊重伊斯兰教风俗习惯的政策即使在最多疑的农民和阿訇中间也留下了印象。
在战士中间,有些历史上的民族宿怨看来已经克服,或者说正在逐步蜕化为阶级仇恨。例如,我问到一些回民战士,他们是否认为回汉两族人民能够在苏维埃政体下合作,其中一个回答说:
汉人和回民是兄弟;我们回民中间也有汉人的血统;我们都属于大中国,因此我们为什么要打来打去? 我们的共同敌人是地主、资本家、放高利贷的、压迫我们的统治者、日本人。我们的共同目标是革命。
“但是如果革命干涉到你们的宗教呢?”
没有干涉。红军不干涉伊斯兰教礼拜。
“我是说这样的情况。有些阿訇是有钱的地主和放高利贷的,是不是? 要是他们反对红军,那怎么样? 你怎样对待他们?”
“我们要说服他们参加革命。但大多数阿訇不是有钱人。他们同情我们。我们的一个连长原来是阿訇。”
“但是,如果有些阿訇说服不过来,而参加了国民党来反对你们,那怎么办?”
“我们就要处罚他们。他们是坏阿訇,人民会要求惩罚他们。”
同时,在整个一军团和十五军团都在进行紧张的训练,教育战士了解共产党对回民的政策和建立 “回汉统一战线” 的努力。我参加了几次政治讨论会,战士们在会上讨论“回民革命”,这些讨论会很有意思。在一次会上,发生了长时间的辩论,特别是关于土地问题。有的认为,红军应该没收回民大地主的土地;有的反对。接着政委把党的立场作了简洁的介绍,说明为什么应该由回民自己来进行他们的土地革命,由他们自己的、在回民群众中有基础的坚强革命组织来领导。
另外一个连讨论了回汉两族人民交往的简史,另外一个连讨论了发给驻在回民地区全体战士行为守则必须严格遵守的理由。这个守则规定红军战士不许:未经房主同意进入回民家中;以任何方式侵犯清真寺或教职人员;在回民面前骂 “猪” 或“狗”;问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叫回民是“小教”,叫汉人是“大教”。
这都是争取把全军有意识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回民政策周围,除了这些努力以外,在农民中间也在不断地进行工作。这方面的宣传由那两个回民教导团来带头进行,但是红军各连也派宣传队去挨家挨户宣传共产党的政策,鼓励农民组织起来;部队的剧团到各村子里去巡回演出,表演回民戏,那是以当地情况和历史事件为根据的,目的是要 “鼓动” 人民;分发用汉文和阿拉伯文写的传单、报纸、招贴;常常举行群众大会,成立革命委员会和村苏维埃。农民们不论汉回,要避免一定程度的这种灌输,是很困难的。到七月间,宁夏好几十个农村成立了村苏维埃,派代表到预旺堡来与那里的回民共产党开会。
四个月后,四方面军就要渡过黄河,再向西推进两百英里,到达肃州,那是马步芳的辖地,正好在通新疆的大路上。他们有此迅速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在同回民建立了良好关系。我在宁夏的时候就碰到了建立这种关系的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早在九月间,宁夏已有了足够的进展,可以召开一个大会,有三百名回民代表从红军当时占领下的各村苏维埃选出,还有一些阿訇、教师、商人、两三个地主参加,但大多数是贫农,因为有钱一些的阶级早已在 “汉匪” 到达时逃出了。代表会议选出了一位主席和一个回民苏维埃临时政府委员会。他们通过决议,要同红军合作,接受它的帮助建立回民抗日军队的建议,并且立即开始组织汉回团结同盟、贫民会,以及群众性的抗日团体。
这个历史性的小小代表会议所处理的最后一项议程——但我认为对那里的农民来说是最重要的议程——是处理一个国民党税吏。此人显然在红军到达以前已民怨沸腾,红军到达后他逃到了附近山间农村中一个叫张家寨的地方,在那里继续收税。据说他还增加税率一倍,宣布这是他自称代表共产党政府的新规定! 但回民农民了解到共产党并没有派收税的,于是他们出动了六七个人把这个坏蛋捉了起来送到预旺堡公审。我个人对这件事的反应是,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胆略,敢冒充这样的角色,这种人才不可多得,应该保护下来。但是回民们却不那么想。全体代表一致通过把他枪决。
就我所知,他是我在预旺堡两个星期中被枪决的唯一平民。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知乎用户 明月双清​​ 发表

斯诺不愧是一个真记者

相比于现在从来没去过新疆就敢写新疆棉花的无良西方媒体。

斯诺想了解延安的红色政权就亲自去了

斯诺去之前我想他是没有倾向的,他不知道自己去了延安会是什么态度

正是这种无预设立场的行为,让斯诺写出了真实的延安和当时真实的中国

如果你还沉迷于”民国美好 “” 黄金十年 “” 民国大师辈出“的假象中,建议你读一读《红星照耀中国》,看看真实的国统区老百姓如何挣扎在死亡线的边缘。

如果你还沉迷于某历史老师说的早期领导人文化水平不高,建议你读一读《红星照耀中国》看一看那一代领导是如何” 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的。

如果你想知道我党为什么成功,建议你读一读《红星照耀中国》,看看教员是如何跟老乡亲密无间,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

斯诺是一个无预设立场的记者,去了一次延安,爱上了那里,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

相信后人读到《红星照耀中国》也多少能理解为什么当时的人会爱上延安。

知乎用户 安好心​ 发表

饱受官方八股文式宣传折磨,却没有因此魔怔的人,最适合看这本书。

饱受西方自民经文折磨,同时对中共历史好奇的人,也适合看这本书。

因为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斯诺在政治上不需要对谁负责。

那时别说冷战格局尚未成型,连中共都像是奇幻冒险中的神秘国度。美国反思 “是谁失去了中国” 都得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了。

所以这作品翻开后你会发现,它根本就不是中国版的《菊与刀》,而是一个西方记者的 “解放区”(文称苏区)奇遇记。所以这本书又名《西行漫记》。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国共分立,日本鬼子还在肆虐国土。作为二战最重要的战场之一,作者踏上这片土地的一刻就算是战地记者。而他要去做的,像是一个敌后去做支线隐藏任务。弥漫着未知与风险。

那时外界传言对中共很不利,比今天的中国惨一万倍,教员被传已死,中共所控之处皆为龙潭虎穴。

所以斯诺显然不是被邀请去做什么访问的,而是去探险的。而且不是出于什么奇怪趣味,是出于对真相的渴求。喧嚣传言漂浮其上,需要尘埃落定。

他来过中国,亲眼看见过民国的饥荒,对中国的底层矛盾有着直观的感受。因此他对中国底层人民的政治生态变化,有着很好的直觉。

这种直觉不仅是当时美国人不可能有的,甚至连今天的中国年轻人都很难有。

他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一路出发,从国统区走向解放区。一路上的 “赤匪传说” 就如同游戏中的战争迷雾,每深入一寸,就点亮一寸。为他提灯照夜的,是他遇到的一个个中共“名人”,这些名人有的是通缉榜上的常客,有的是被国民党钦点的“特务头子”,也有百闻不如一见的“传奇人物”。有着他们的保驾护航,回答解惑,他眼前的红色中国也越来越清晰,最终来到国民党和日本鬼子都无法涉足的“禁区”。

当然我也怀疑,是不是我们今天也身处这样的迷雾中,只是比当年薄了很多。

就像 WHO 刚来中国的时候,会惊讶为什么自己可以去任何地方参观。(废话,我们已经很急于展示自己了,哪怕当时武汉在全世界最糟也丝毫没有保留)

斯诺当时也惊讶,居然得到了极大的活动权限,甚至可以参观武装这些百姓的军事训练。

可能被迷雾罩久了,想要破雾之人都会有这种惊讶吧。

不过这种对好奇心的满足只是初级的,就如同《西行漫记》这个书名,游记只是载体。真正承载的内核则是另一个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因为他来过那个饿殍遍地的中国,亲眼见过中国底层的苦难,还有趁机屯粮的地主官僚富商。他对中共政策下底层民众间爆发出空前的团结这一点,是有着深刻理解的。

对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句话。我们只见过诗,斯诺在中国见过现场的。理解的深度自然也不一样。

他不是一个坐在咖啡馆的体面老爷,看着资产阶级报刊咒骂 “赤匪”,同时又担心着乌央乌央的无知农民把自己的财产“共” 走。他是一个看过中国发生了什么的人,勇敢得在迷雾中寻找“续集”,发现中国的这个难题似乎真有解决方案。

他以一个海外游者的视角,剥开信息帷幕,看见了土地革命是如何在中华大地上解决问题的,为什么这里的农民会选择红军。为什么他们会被武装成战士。为什么他们能完成史诗一般的长征。

反倒是当地人会问斯诺,美国有共产党吗?也有。

那美国有红军吗?没有。

当地人会表示不理解,为什么有共产党会没有红军。斯诺很难回答,也许多年后的麦卡锡主义会给这个问题以答案,但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国红军可以从人民中汲取无尽力量的。

别人不懂,只是因为没人愿意来这战争中的穷苦农村,看不见人民受的什么苦,自然也不会得出人民的真实需求。

并不是有多难懂。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太好懂了,才有号召力。

这样和现在某些政治观点的争论一样,不是不好懂,而是不想懂。

建议读这本书的时候,把先自己当做外人,再把对中共的采访当做一次探险,你眼前尽是未知,满怀不安。

但心中有一件事待验证,不会轻言放弃,这份疑问也成了这段旅程的主线。

如果不若你所想,轻则三观崩塌,重则命丧黄泉。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 你世界观被重塑,你的疑问被解答,你心中断裂的真相被连上,还亲眼见证了左右世界局势的大国早期形态。那种成就感,不是一般功成名就能比拟的。

总之,作者在资产阶级编织的迷雾下,写出了一部入世版的桃花源记。作者一路西行至延安,发现原来红星在照耀着中国。

知乎用户 好奇宝宝 发表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在刚出版时就在西方引起轰动,因为他揭开了在果党重重封锁下的红军的神秘面纱,这本书是忠实描绘当时红色中国的第一本著作。

而且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斯诺是外国记者,立场相对客观公正,直到今天仍然是了解那段历史以及几位伟人当时情况的最珍贵材料。

后来编写的伟人传记以及历史,基本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自己人写的,不管客观是否真实,总不免让人心存疑虑,担心作者会因为主人公现今的地位有所美化和讳言。

而看斯诺这本《红星照耀中国》,就没有这种担心。虽然斯诺同情红军,但是他毕竟是党外人士,以红军当时的地位(西安事变前还是岌岌可危),他没有冒极大危险美化红军的动机。实际上他是以采编新闻的目的进入苏区的,当时苏区的所有一切都令他耳目一新,如实记录就足以引起轰动了。

比如斯诺描写见到教员时的第一印象,用了 “天生精明” 这样不太讨喜的词,在其他地方就很难见到。

斯诺在苏区期间,还采访了很多经历长征的人,收集了很多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也记录在这本书里面了。

我大概是五年前才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看了几页就觉得非常有趣,顿时生出相见恨晚的感觉,迫不及待想要翻快一点,跟随斯诺的脚步走到那些大人物面前。

斯诺当时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是 1937 年,里面的某些关键人物还不能如实记录,以免给当事人带来麻烦,要么用化名,要么就用 “一个老朋友” 这样语焉不详的话一笔带过。

看到这种隐晦的地方,特别容易勾起好奇心,于是在阅读的同时我还会去搜索这些当事人信息,也能了解到一些有趣的信息。

比如,给斯诺当中间人的 “一个老朋友”,其实是宋庆龄。

关于斯诺为何要去苏区采访,有人说是红军主动邀请的,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是斯诺主动要求去的。他是通过宋庆龄的关系联系红军,请求去苏维埃采访。宋庆龄给苏区中央带信,说这个外国记者朋友可靠,红军方面认为,如果有外国记者能够打破果党严密封锁,把他们的施政方针和抗日主张报道出去,也是好事,就同意了。

至于斯诺去苏区采访的动机,除了作为新闻记者的敏锐嗅觉,还有就是经济原因,成功采访苏区出书的话,他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稿费。实际上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新闻社降低了给斯诺的薪水,斯诺和夫人在中国的生活已经陷入拮据。而早在 1933 年,出版商哈利逊 · 史密斯和哈斯公司就已经向斯诺约稿,并且付了一部分定金,让他写一部关于红色中国的书。

继续聊这本书的相关人物。

斯诺到达西安的接头人 “王牧师”,其实是董健吾,上海人,公开身份是基督教堂牧师,实际是地下党,在上海还收留过毛岸英毛岸青,帮助他们去苏联。

在北京用隐形墨水给斯诺写介绍信给教员的红军指挥员,是柯庆施,受刘少奇委托。1936 年 2 月,刘少奇被中央派到天津主持中共北方局的工作。

斯诺在苏区的第一翻译叫黄华,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当过外交部长的那位黄华(接任乔冠华)。那是他第一次去延安,去之前他是燕京大学学生会主席,斯诺曾经教过他(斯诺在燕京大学兼职新闻系讲师),受斯诺动员去的苏区。为了去延安,黄华放弃了马上就要进行的毕业考试,没能拿到燕京大学毕业证。

黄华也就此成为第一个奔赴延安的青年学生,到延安的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所有奔赴延安的青年学生里面成就最高的其中之一(或许要去掉之一,最高职务当过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副总理)。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红军高级领导人里面,我觉得特别值得一说的是邓发和彭总。

邓发是斯诺见到的第一个红军高级别领导人,当时邓发潜伏在西安活动,见面极具戏剧性。

邓发是假扮成果党军官和斯诺见面的:

“一天早晨,王牧师同一个东北军军官,或者至少是个穿着东北军军官制服的年轻人一起来见我。他建议我们到西安城外汉朝古城遗址一游。在旅馆外面有一辆挂着窗帘的汽车等着我们,我们进了汽车以后,我看到里边坐着一个头戴一副墨镜,身穿一套国民党官员穿的中山装的人。我们驱车前往汉朝一个皇宫的遗址,在那里,我们走上了有名的汉武帝坐在他的御殿里君临天下的隆起的土堆。你在这里还能拾到一些二千多年以前大屋顶上的碎瓦片。

**  王牧师和那个东北军军官有几句话要说,所以他们站在一旁说话去了。那个国民党官员在我们坐汽车出来的尘土飞扬的路上一直坐在那里没有说话,这时向我走了过来,卸下墨镜,摘掉白帽。我这才看出他相当年轻。他的一头黑油油的浓发下面,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他的青铜色的脸上露出了恶作剧的笑容,在他卸掉那副墨镜以后,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伪装,他并不是个坐办公室的官僚,而是个户外活动的人。他中等身材,看上去力气不大,所以当他走进过来,突然一把抓住我的胳膊时,我没有想到他的手象铁抓子似的那么有力,不仅痛得退缩了一步。我后来注意到,这个人的行动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度,在那套硬邦邦的制服底下,一点也不失轻巧矫捷。**

**  他把脸凑近我,露出笑容,锐利的眼光紧紧地盯着我,把我的两条胳膊紧紧地握在他的那双铁爪子中,然后摇摇脑袋,滑稽地撅起了嘴,向我眨着眼!“瞧瞧我!” 他低声说,好像一个有什么秘密的孩子一样高兴。“瞧瞧我! 瞧瞧我! 你认出我来了吗?”**

**  我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他兴奋地不知在说些什么东西,结果这种兴奋情绪也感染了我,但是我觉得很尴尬,因为我不知说什么才好。认出他来了吗? 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他那样的中国人! 我抱歉地摇摇头。**

他从我的胳膊上松开一只手,用手指指着他的胸膛。“我以为你可能在什么地方见过我的照片,” 他说。“我是邓发,” 他告诉我说——“邓发!” 他的脑袋像后一仰,看着我对这个炸弹的反应。

**  邓发? 邓发…… 哦,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而且还有,悬赏五万元要他的首级!**

**  邓发泄漏了他的身份以后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压捺不住自己,对目前这样情况感到好玩:他,这个鼎鼎大名的 “共匪”,就生活在敌营中心,不把到处追击他的特务放在眼里。他看到我,一个自告奋勇到“匪” 区去的美国人感到很高兴——不断地拥抱我。他什么都愿意给我。我要他的马吗? 啊,他的马好极了,红色中国最好的马! 我要他的照片吗? 他收集的不少,都可以给我。我要他的日记吗? 他会带信到仍在苏区的妻子,把这一切,还有别的东西都给我。他后来真的没有食言。**

** 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中国人! 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赤匪!**

……………

“你不怕丢掉你的脑袋吗?” 我们坐车回城里去的时候我问他。

“不比张学良更怕,” 他笑道。“我同他住在一起。”

有趣吧。

(忍不住吐槽一下 2016 电视剧版《红星照耀中国,在剧里面把斯诺见邓发的剧情完全改写了,剧中的邓发平淡无奇,只突出了邓发特工的一面,以至于看起来像反派)。

还有彭总,在看《红星照耀中国》之前,彭总给我的印象偏粗矿,有点猛张飞的感觉。但是斯诺笔下的彭总,完全颠覆了我对他的固有印象,彭总不但读过《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这类进步书籍,还读过《资治通鉴》,简直是个文化人!在和斯诺分析当前形势、讨论红军游击战术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如果只看文字,可能会误以为是教员说的。

也许彭总的思想会受教员影响,但也不是谁都有这个领悟力的。

真不愧是智勇双全彭大将军。

作者斯诺是 1936 年六月进入苏区的,当年 10 月离开。

和红军告别的时候,斯诺心里感到很难过,他是这么描述的: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

当时,蒋委员长已经赶到西安,给张学良杨虎城施压,亲自部署第六次围剿。斯诺虽然非常欣赏红军,但是当时敌我力量太悬殊,他其实很担心红军前途的。

然而两个月之后,西安事变爆发,蒋委员长的第六次围剿彻底泡汤,只能接受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放开对苏区封锁。

红军跟着就设立抗日军政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全国各地有志青年纷纷来投,红军的发育越来越好,一发不可收拾。

斯诺在西安的时候,已经觉察到张学良和蒋的矛盾了。对于当时的形势,斯诺在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着墨。

这本书出版于 1937 年,是在西安事变之后,所以斯诺在这本书的最后几章对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又有诸多补充,也是了解西安事变事件的重要参考资料。

概括来说,《红星照耀中国》详细记录了斯诺去苏区途中以及在苏区四个月期间的所见所闻,采访了红军当时的几位主要领导人,对他们的生平事迹都有记叙,同时对红军长征和西安事变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也都有记录。

总之,《红星照耀中国》非常值得一读。

知乎用户 子爽子 Chris 发表

由于成书的时间比较特殊,很多语言习惯和现今对比,仍存在挺大的差异。但是,从文学水平上看,《红星照耀中国》也依然是一本优秀的读物。

描绘红军长征沿河夜行的一段,两岸的士兵排成狭长的队形,在黑夜中高举火把,如同两个明红的箭头,在咆哮的水声中疾行。我都能想象出,若是当年有大疆无人机去航拍,该是多么悲壮与焦急。

而红军军民面对洋鬼子的采访又是如此真诚,从不忌惮于表示自己的仇恨,徐海东在陈述江西苏区在反围剿失败后的惨状时,平静得令我心惊——一个人只有在做了多少心理建设以后,才能平静地去描绘这些不逊于南京大屠杀的人祸?更何况那些刽子手也同样流着中国人的血。

而要我真正印象深刻的,是斯诺求真幽默的态度,他甚至花费很多笔墨地记录了自己在苏区的口渴——毕竟美国人根本不喝热水。

知乎用户 渡口边 发表

不同于我党传统的宏大叙事,斯诺更多是从个体的角度描述那段伟大的岁月。人民群众也好,红军战士也好,领导班子也好,你可以看到他们个人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和信仰理想。整本书的感情基调不悲不喜,也不带意识形态输出,当然里面也有斯诺本人基于实际情况对时局的思考。如果说《资本论》《毛选》教给了我们理论知识,那《西行漫记》则阐述了这种理论知识在当时的实践效果。全书读下来, 你会发现人民选择我党的理由十分简单明了。因为红军给人民分配土地、降低税款,教他们耕种,教他们识字,教他们文化知识,给他们欣赏文艺演出。而果党只会做一件事情,收税,收税,还是特么的收税。哦不对,还会抢劫、抢女人和杀人。可以说,偌大的中国,只有苏区的人民才是真正被当作人看,真正有做人的尊严。

这本书读起来是很亲切很吸引人的。其中有一些很有趣的段落,每每读到都忍不住想分享。

斯诺初入苏区:

当我们转一个弯刚要走进百家坪,就听到头顶上传来令人胆战心惊的呐喊声时,我不是没有准备的。我抬头向传来凶狠的呐喊声的地方看去,只见大路上面山坡上有十几个农民站在一排营房似的房子前,挥舞着长矛短枪和几支步枪,神情非常坚决。他们要把我当作一个帝国主义者交给行刑队吗?姚笑着说:“不怕不怕。他们不过是几个游击队,正在操练。” 后来我才知道游击队的课程里,有这种中国古代战争厮杀呐喊的演习。在亲自尝到了脊梁凉了半截的滋味以后,我可以证明在天黑突袭时发出这种叫喊一定是很吓人的。

关于红军小战士:

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就招呼他:“喂,给我们拿点冷水来。” 那个孩子压根儿不理我。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外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李克农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自愿到这里帮忙。他们不是佣仆。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 正好这个时候,冷水来了。“谢谢你,同志。” 我道歉说。那个少先队员大胆看着我:“不要紧,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

关于马:

我禁不住说道:“请你告诉我,李长林,你们怎么能够骑着这种瘦狗去打仗?你们的红军骑兵就是这样的吗?”“不是!你会看到的!就是因为我们把这种坏牲口留在后方,我们的骑兵在前线才不可战胜!要是有一匹马又壮又能跑,就是毛泽东也不能把它留下不送前线!”

关于悬赏:

蒋介石悬赏 8 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南京虽然悬赏 25 万元要毛泽东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边的行人一起在走。
国民党的飞机整天飞来这里散发悬赏令和传单。传单和悬赏令通常只印了单面,于是人们把它收集起来,将它另一面废物利用,拿来印刷自己的文件资料或者教农民识字。

苏区人民的乐观美好生活:

朱作其放弃了上海的电力专家工作,来到陕西荒山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是本着一种殉道者和热心家的精神,这对他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可是当他看到周围居然嬉嬉闹闹、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时候,我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这些人花在唱歌的时间实在太多了!现在不是唱歌的时候!”

农民的朴素世界观:

一个农民问我美国有没有鸡,另一个农民对此嗤之以鼻:“哪儿有人,哪儿就有鸡!”

人民对果党的抱怨:

李在参加红军前在山西省洪洞县卖肉。他痛斥 “模范省主席” 阎锡山和地方官吏以及他们的苛捐杂税:“你在洪洞没法做买卖,他们连你拉的屎也要收税!”

斯诺离开苏区时结下的友谊:

“别忘了我的假臂!” 蔡树藩叫道。
“别忘了我的照片!” 陆定一提醒我。
“我们等着你的航空队!” 杨尙昆笑道。
“给我送个老婆来!” 李克农要求。
“把 4 两可可送回来!” 博古责怪道。

关于教员:

毛泽东爱吃辣,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他首先举出他的本省湖南,就是因为产生革命家出名的。他又列举了西班牙、墨西哥、俄国和法国来证明他的说法,可是后来有人提出意大利人也是以爱吃红辣椒和大蒜出名的例子来反驳他,他又只得笑着认输了。
上静物写生课,有一次我画了一条直线,上面加了一个半圆,表示 “半壁见海日”。有一次我画了一个椭圆,说这是一个蛋,结果图画课得了 40 分,不及格。
上国文课,国文老师嘲笑我的作文,说它是新闻记者的手笔,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他半通不通。于是我只得改变文风,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文体。因为这样,我直到今天还能在必要时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
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能出席……
有一次,毛泽东兴趣盎然蹲在地上看红军战士拆炸弹,结果被聂荣臻赶走。而且他可能不知道,那颗炸弹本来是国民党用来炸他的……
彭德怀总是晚睡早起,不同于毛泽东的晚睡晚起。

最有趣的是教员选学校事件(可见伟大的人也有犹豫迷茫的时候):

看到警察学堂的广告,觉得不错,于是报考;
看到肥皂学校的广告,制造肥皂可以富国利民,于是交了 1 元报名费;
看到法政学堂的广告,三年读完可以马上当官,于是交了 1 元报名费:
看到商业学堂的广告,国家需要建设经济的人才,于是交了 1 元报名费;
看到公立高级商业学校的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于是交了 1 元报名费;
后来发现这所商业学校是英语教学,不会英语,于是退学,继续留意广告……
花了 1 元报名费去了省立第一中学,觉得课程有限,校规太反感,于是退学;
最后报考湖南师范学校,还帮两位朋友写了作文,结果三个人都被录取,牛逼如我。

彭总彪悍的 “逃跑” 的一生:

受不了挨老师打,抄起板凳回击,被告状,被逐出家门;
受不了祖母抽鸦片烟的烟味儿,一脚踢翻烟盘,得了不孝的罪名,被逐出家族;
看不惯地主不救济灾民,带领农民攻打地主家门,被通缉,不得不逃出县;
为朋友报仇想刺杀督军,打算在街上扔炸弹,结果炸弹没炸,只能逃跑……

彭总二三事:

这样的刑罚持续了一个月。每次受刑后我常常想,下一次得招供了,因为我实在受不了这种刑罚。但每次我又决定不屈服,坚持到第二天再说。这样日复一日,终于被释放了……
在苏区,少先队员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有一次彭德怀被几个少先队员喝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但我就是彭德怀!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你得有个路条!”

知乎用户 北极星​ 发表

斯诺这个人,其实是比较坏的,他带来的资本主义作风,严重影响并腐化了我们的一些重要干部,我甚至怀疑,后来的一些风雨,都跟他带坏的作风有点关系。我们在评价西行漫记这本书的时候,在承认他勇闯天涯的勇气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这一点。

当然,斯诺自己也是承认这一点的。他将他的这些经历也写进了书里,感兴趣的人可以读一读。

比如聚众赌博贪污公款:

引文已被和谐,我用图片展示,大家且看且珍惜

还有勾结左倾分子浪费粮食。

一天图书馆来了一批《字林西报》,我读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巧克力蛋糕烘制法。我知道博古家里还藏着一罐可可。我想用一些可可粉,再用一些猪油代替黄油,可以做个那样的蛋糕。因此我请李克农为我写一份正式的申请书,要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区政府主席,给我二两可可。经过了几天的耽搁,嗯嗯呃呃,甚至我做蛋糕的本领遭到怀疑和诽谤,许许多多繁复手续和对官僚主义进行斗争以后,我们终于从博古手里逼出了这二两可可,并且从粮食合作社搞到了其他材料。我还没有把作料掺和起来,我的警卫员就进来了解情况,这个可怜虫一不小心把我的可可打翻在地。又经过了一番公文手续,我最后又设法弄到了需要的材料,开始了伟大的试验。结果是不用说的。无论哪一个有头脑的主妇都可以预见到发生了什么。我的临时凑合的烘箱工作不正常,蛋糕没有发起来,我把它从火上移开时,它的底层是两英寸厚的焦炭,顶上仍是黏糊糊的。不过外交部好奇的旁观者还是津津有味地把它吃了:因为里面的好作料太多,浪费可惜。我大大地丢了面子,从此之后就乖乖地吃我的小米。

斯诺这厮,写这些东西的时候,简直居心不良。我当年第一次读到这些片段的时候,还年轻,没见过现在网上那么多反转手法,差点把我给笑死,后来分享给同学,他们也笑成一团。

嗯,蓄意谋杀曾经的祖国花朵,这笔帐也得给斯诺记上。


看大家这么感兴趣,我以后随机更新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吐槽好了。

顺便说一下,大家不要再问断臂将军是怎么打扑克牌的了,让他安安静静打牌吧。感兴趣的人可以去搜一搜,他的手臂是怎么断的,这家伙比关羽还狠,这样一个狼人,干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知乎用户 任聪 发表

一群被称作为匪的人,一片被描述为邪恶的神秘土地,一种被认为注定必败的尝试。

然而,有一天,一个外来人突然用他的实地考察告诉你,这些匪比那些跳脚指责他们的人更加文明,这片土地比外面的世界更加充满生机。这一切都是如此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令人震撼。

若干年后,这些人完成了改天换地,这片土地也已星火燎原。

其实,伟大的事业,早已在那些被污蔑的人身上,在那片被封锁土地上成长成熟,顺利启航。而这了不起的事情竟然不为外界所知!幸好有斯诺,有这么一个愿意为了探究事实跑到别人不敢去的地方看一看的人。

感谢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除了能看到参天大树的枝繁叶茂,还能看一看当初那株不屈又茁壮的树苗!

知乎用户 红色共济​​ 发表

斯诺最伟大的地方,是做到了实事求是,就是说,他能够过来实地考察描写,而且跟很多人谈话,这是很令人感动的。

相反,有一些作家,胡编乱造,还获得了诺贝尔奖,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

请看一下这段描写,非常震撼:

  同他一起的一个孩子外号叫老表,他也是从差不多那么远的地方江西走过来的。老表十六岁。他们喜欢红军吗?我问他们。他们真的感到有些奇怪地看看我。他们两人显然都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人不喜欢红军的。“红军教我读书写字,” 老狗说。“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红军帮助穷人。”“就这么一些?”“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 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不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在四川参加红军的 ,我问他为什么参加。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只有四亩田(不到一英亩),不够养活他和两个姊妹。他说,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给他们喝热茶,做糖给他们吃。红军剧团演了戏。大家很快活。只有地主逃跑了。分配土地后,他的父母也分到了地。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另一个少年大约十九岁,在湖南当过铁匠学徒,外号叫 “铁老虎”。红军到他县里时,他放下风箱、锅盘,不再当学徒了,只穿了一双草鞋、一条裤子就赶紧去参军。为什么?因为他要同那些不让学徒吃饱的师傅打仗,同剥削他的父母的地主打仗。他是为革命打仗,革命要解放穷人。红军对人民很好,不抢不打,不像白军。他拉起裤腿,给我看一条长长的白色伤疤,那是战斗的纪念。
  还有一个少年是福建来的,一个是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但是大多数是陕西和甘肃本地人。有的已从少年先锋队 “毕业”,虽然看上去还像孩子,却已当了几年红军了。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过来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参加红军是 “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
  接着我同一个班长谈话,他是个 “大” 人,二十四岁。他从一九三一年起就参加红军。那一年他父母在江西被南京的轰炸机炸死,他的家也被炸毁了。他从田里回到家里,发现父母都已炸死,他就马上放下耙子,同妻子告别,参加了共产党。他的一个兄弟是红军游击队,一九三五年在江西牺牲。

知乎用户 大柳树早 发表

最近读了斯诺的《毛泽东自传》和《西行漫记》,据说作者是第一个进入当时被封锁的延安红区采访并接触毛泽东本人的外国人,读过这两本书之后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支持共产党的立场。这两本书的内容都只讲了 1937 年之前的故事,也就是中国开始全面抗日战争之前的事,想要继续了解之后的情况,比如毛泽东在建国后的政治手段等只能再从别处找资料了。


革命者的气质

读书的过程中我开始感觉到毛泽东有种硬硬的虎气,天不怕地不怕的,有魄力胆量,但规矩处又有点像书生。最初我以为这种书生意气应该就是真的和他读很多书有关,而那种硬气是来自于天性。后来我认为这种书生气和硬气应该就是认真正经的气质,正气和救国的精神。最后我终于明白了这种气质来自哪里——来自于使命感和信仰。

毛泽东曾经在长沙报纸上登广告,招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后来成了新民学会(1918 年,由 25 岁的毛成立)的核心。他说这是一群严肃的人,不谈女人,他们认为当前中国的状况不允许他们谈论女人,尽管在这个年纪的青年中议论女性的魅力通常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不谈小事,只谈大事,中国 世界 宇宙 人性 社会。毛曾因为一个人当他面吩咐下人买肉而和他绝交。

这些革命者的有思想有目标有信念有信仰的硬和我之前欣赏并追求的那种男子汉气概的硬不一样,当他们把个人命运和解放全中国的使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每个人就发起了光,超越了市井的男人气概,超越了江湖的男人气概,甚至超越了草莽英雄的气概,超越了性别的限制,上升为为人类共同命运奋斗的伟人气概。周恩来的儒雅,彭德怀的匪气,朱德的和蔼,许多年轻战士的害羞,后来邓小平的坦率务实,这些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背后都是他们必达的使命和坚定的信仰。个人自不自信有没有气势变成了小问题,他们的内心和身体都变成了铁打的,在他们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冲破一切。这重新定义了我之前追求的男子汉气概和英雄气概,我之前的追求显得小气了。并且我意识到那种嘲讽一切,对任何事都无所谓的态度就是因为迷茫,没有目标没有使命感。同时我认识到有一种领导力就是靠这种坚定的使命感将大家聚集在一起。而且我现在确实认同,我们应该回过头去看看革命先烈们当年的故事,这对于我们每个人和整个时代的气质都有好处。

政治是什么

到此前为止,我理解的政治大概有三点:一是毛泽东说的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二是我觉得国际政治和人际关系之间很有联系,三是怎样切蛋糕。其实到现在我对什么是政治这个问题也没有成体系的认识,所以接下来我只能讲述一下书中看到的很多有趣的点。

团结群众

红军的对外政策说会优待日本士兵俘虏,同日本无产阶级士兵一起反对共同压迫者法西斯头头;联合各民族,尊重各民族信仰,建立自治政府;妇女能顶半边天。

宁夏军阀大马坐私人飞机去接他花五万元选的受过教育的新娘,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或许够浪漫,但是他的农民知道这五万元是哪来的,他的士兵也奇怪为什么他有钱买新娘却开不出军饷,所以当后来共产党打来的时候,这些部队不抵抗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强征兵员,不仅没有军饷还得他们自带衣食,显然他除了在新娘身上以外什么地方都不乱花钱。

政治形势 / 政治气氛

毛泽东说当前的原因是日本提出了得寸进尺的新要求,同时人民对于日本侵略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作出了自发抵抗运动。这两个条件使南京的某些分子态度放生了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就可以希望实现我们的联合抗日政策,如果我们在一年前用这种形式提出来,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全国都不会有思想准备。

打算要杀蒋介石的东北军少壮派被共产党的要求气哭了,但后来越来越多的谈判使他们态度缓和,这样张学良就比较好做决定了。所以说领导人下命令也要判断政治气氛。

个人政治威望 / 政治生命

共产党相信蒋介石回去是会统一抗战的,但是必须保证他的地位,让他威望无损地回去,要是让他在什么协议上签字或者受人民公审的侮辱,这些必定会破坏他的领袖地位。双方开始就共产党提议联合抗战的八项要求谈判时,显然没有一个是按原样接受的,因为双方都知道必须维护自己政府的威信。不过中国人提要求时总是开价很高,人们有坐地还钱的余地。为了维护蒋的威信,张学良随机返回南京自求惩处。蒋介石回南京后开会,会上他尽显自己领袖地位的威严,他讲到自己在西安是怎样的拒绝叛军要求,叛军怎样反过来同意他的观点。他提出要联合抗日除非红军达到以下要求,但这些要求其实就是红军为联合抗日所向蒋介石保证的。他的这些复杂的政治手腕是为了既满足共产党和东北军西北军等反对派的要求,使他们不至于再联合起来反对他,又保持自己的威严,不至于损失自己的国民党党内地位进而引起反叛。他既做了恰如其分的威胁又做了必要让步,同时他解决了自己权力结构的漏洞,他将张学良的东北军调走,将杨虎城的西北军收归中央,还清除了南京政府中的反对分子。用宋美龄的话说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共产党指责何应钦时没有指责他要杀死蒋介石自己上位,而是说开战不利于抗日。因为公开的宣传上不能这么说,这么说何应钦就下不了台。

建国后,中苏要在中国合建军事无线电基站时苏联提出由他们出大部分钱,中国反对了,提出钱要全部由中国出,苏联可以一起使用但所有权归中国,否则政治上不好。

权利斗争

1935 年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张国焘领导的红四军人数实力都超过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红一军,张国焘主张南下,毛泽东主张北上。叶剑英报告毛泽东说截获密电张国焘要以武力解决纷争,所以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不辞而别北上。 张国焘重新过草地南下,成立第二中央,然后毛泽东以西北局自称。张南下途中损兵折将,共产国际指示张国焘取消第二中央以西南局自称,后来共产国际又命令张国焘带军北上与毛泽东汇合。会师后彭德怀使张国焘脱离大部队,带人解除了张国焘的军队指挥权。然后徐向前陈昌浩领导张国焘之前的主力部队向甘肃新疆等地进发试图打通延安和苏联的补给线,军队左冲右突,几乎全军覆灭。后张国焘逃走并最后加入国民党。关于西路军失败的责任现在众说纷纭。1960 斯诺访华时,毛泽东说张闹分裂这段时期是他人生最黑暗的时期。文革时,西路军残部被指张国焘余党,陈昌浩服毒自杀。

西安事变后不久蒋介石似乎就已经意识到,他最大的叛徒不在西安而在南京,他决定不做殉难者成全南京的叛徒。何应钦此时主张开始内战 他肯定是抱着趁机坐上统治者的念头。中国所有的有权有势的人都一样,他们会寻求所有可能的妥协道路。

领导人逸事

周恩来曾经说即使是党的领袖犯了错误,只要不是路线的错误,提意见时就要注意方式考虑到效果,要注意保持党内团结,这反映出周恩来的处事方法。周恩来对毛泽东有不同意见时,一般不会公开反对,往往会私下单独提出。周的反对意见,如果毛接受了,他下来执行时只会说毛说了什么不会说这个意见是他提的;如果毛没有接受,他也会执行毛的政策,并且他不会说 我是不同意的,我提了反对意见,但是无效,我没办法。所以我们其实不知道周到底提了多少反对意见,历史上总有些后人无法弄清楚的事情。

有人问周恩来是不是软骨头,文化大革命时他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公开反对,结果必然是同毛决裂然后被打倒,另一种是他实际做的,表面支持,实际上尽量减少文革带来的损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不如地狱 谁入地狱 对于文化大革命 我只有八个字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我们是在用小市民思维以己度人,一看他没有倒就觉得他是在保什么怕什么,所以就有了软骨头之类的说法。所以说一个人不怕别人批评他,就怕别人误解他。

毛泽东在青年时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过类似于斯巴达俱乐部的东西,到户外进行最艰苦的身体训练,比如赤裸上身在雨中奔跑。毛曾有半年时间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开馆进,闭馆出,阅读大量中外书籍。毛曾经用一个夏天走遍了湖南,在农民家半工半乞生活,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组织起千千万万农民有着重要贡献。斯诺说,看戏时毛泽东林彪他们都分散坐在群众中间,演出一开始就没人再注意他们了。

1927 年 34 岁的毛泽东在组织秋收起义时曾被抓住过并押送去处决,他用手里的钱贿赂雇佣兵放了他,雇佣兵同意了,但是押送负责人没同意。他在距离押送目的地只有 200 码的地方逃跑,藏在蓬蒿地里躲避搜寻,七八次都差点被发现,最后还是逃脱了。

毛主席对于胡适说他是其学生的说法很反感。据说当年毛主席让人转达对胡适的问候,所以有人怀疑书生意气的胡适难免产生幻想。1945 年胡适忆及此事的时候说那时自己天真的打电报给毛,至今没得到回应,这番话足以看出胡的书生意气。毛泽东原来的楷模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后来因为新青年杂志他开始崇拜胡适和陈独秀。但是毛回忆起他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头面人物,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助理员说南方话”。胡适肯定也在这些人中,这种印象几乎影响了毛泽东一生。

朱德回忆时说他自己的父亲待他很不好,他过继给的伯父却待他如亲生儿子。彭德怀也说过自己在家里不受欢迎,因为他曾质疑要孝敬长辈的思想,尤其祖母曾经召集全族人要溺死他。后来他当兵回乡时给了老太太一些钱,老太太到处宣扬他是孝子。


这两本书蛮有趣的,阅读的同时我也查了一些资料,对那个时代的一些标志性事件做了些了解,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不知道是谁评价袁世凯称帝,说他 “小看天下英雄”!真是何等霸气!看完这两本书之后我想继续了解毛泽东和相关领导人建国后的一些故事,以及我还会读一读毛泽东选集。还是那句话,希望和朋友们多多探讨,碰撞出更深刻的火花。

知乎用户 牛油果的脸 发表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外国教新闻的老师质疑这个人,说他是编的。我看完之后觉得行文朴素,有许多朴实的小细节,讲述了他的西行漫记。也许是这个名字让人误以为有些 propaganda 的意思。

当时正是因为他的描写,掀起了一股延安圣地的热潮,人们把他当做一个乌托邦的世界。我在这里并不是要尬吹他,因为任何一个乌托邦都是人们脑海中想象的世界,是不真实的,因为人们只看到了好的一面,然而现实世界是一体两面的,说远了,我的意思是我不想尬吹,但有些真实的细节确实打动了我。

  1. 清教徒式的企业文化

从长征一路走来的年轻人们,从小被教育的就是红色革命,他们什么事情都先为集体考虑,几乎没有个人私欲泛滥的现象,这些是所谓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奉者,他们压制自己在物质和人欲上的享受,应该说对理想和信念的优先压倒了他们对人欲的追求。这种清教徒式的风格使得他们和国军的极其世俗的企业文化(捞钱抢钱搞女人)区别开来,也是他们得到民心,保持灼热战斗力的法宝。

被长征历练过的年轻人,他们体验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冒险,探索,发现,勇气,怯懦,胜利,狂喜,困苦,牺牲,忠诚,永不磨灭的精神,永不放弃的希望和令人惊叹的乐观主义,宛如一部现代版的《奥德赛》。

在长征的过程中,途中无法携带的物资,他们都会分发给穷人,比如著名的发火腿,发盐,所到之处,他们都销毁地契,取消捐税,还给贫农发放武器。

来自左权的数据:长征中差不多每天就有一场遭遇战,共有 15 个整天发生大规模激战。长征历时 368 天,其中有 235 天是白行军,18 天是夜行军。每天红军行军 71 里,约合近 24 英里。翻越了 18 座山脉,其中 5 座常年覆盖积雪。渡过了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城镇,穿过 6 个未开化的民族聚居地,很多地区是中国的军队从未去过的。

2. 类乌托邦式的组织体系

在 M 的领导风格下,整个组织弱化了官僚主义和唯上的气息,所谓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式结合,用的恰到好处。记得有一段描述斯诺去了延安后,碰到文艺演出,台下是草地,没有椅子,大家从四面八方过来就直接坐在草地上,M,周,朱,林彪,张闻天,林伯渠等领导也并无特殊安排,也是在人群中找个草地入坐,特别像现在的音乐节戏剧节。。

在著名的红军大学里,战士们学的不仅仅是军事课程,还有各种政治知识,国际局势,政治经济学,共和国的策略问题(那时他们就在思考和传播共和国策略了)。

还有一点,士兵是不愿意自己被称作兵,他们更愿意被称作战士,这就是 m 一开始的想法,他从未把穷人和底层看做是自己的工具,而是真真正正地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他是真正地摒弃了官僚主义,他一直致力于向他们传播知识,搞教育,并且用他们听得懂的大白话来教育,这是和 K 党那些高级知识分子所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胡适留学归来,看到街上的老太太喜欢捡垃圾,随地吐痰,就在那痛心说哎,国人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啊。

然而 M 从不这样,在他的眼里,这些贫穷的老百姓,有太多不文明行为的老百姓,都是可爱,都是值得被人尊重的。他们是因为长期被三座大山压得没有了灵魂。因为他从年轻时就致力于做思想传播,也就相当于做老师,给农民开夜校。他是骨子里真正没有阶级概念的人,这就是他领导下的队伍,和当时军阀下的队伍质的不同。

这和当时其他军阀相比也是独树一帜的。很简单,军阀之所以是军阀,因为他们太过于看重枪,以及枪带来的权力。而这支队伍有枪,但不只是枪,枪只是他们的工具,他们有更高的政治追求,那就是实现人与人更平等,更开放的组织体系。

他们致力于传播思想,宣传理念的意义在哪里?

就是唤起民众的觉醒,把他们从腐朽的明清时期束缚的礼教中拉出来,把怯懦,消极,僵化的人生信条去除,让他们变成为自己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民族负责的活生生的人。无论是在延安还是江西,苏区尽管有那么多不完美,但在降低文盲率这里,三四年间的成就,竟大于这些农村地区几个世纪以来的成就。

3. 关于中国西北当时的社会环境

穷人卖妻卖女,苦不堪言,孩子饿的像个皮包骨,如非洲儿童一般饥荒中,数百万人就这样死去;然而地主和军阀依然在囤积居奇,肆意敛财,以避税为荣,并且国际饥荒救济委员会送来的粮食,基本都被他们贪污了,因为军阀控制了铁路运输。同时,当得知饥荒救济委员会要修建大渠,帮助灌溉土地时,官员和地主们就开始大肆以低廉的价格收购兼并土地。

在陕西,不交税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然而军阀只能向穷人要苛捐杂税,即使农民已经外出逃难了,可以说,越穷,我越搜刮你。斯坦帕尔博士发现,陕西农民需要缴纳的各种税负高达 45%,并且评估税收资产的方式也非常随意。我们看看红军长征的时候随便贿赂哨兵就可以把苏区的货物运出去,可知军阀的底层是多么腐败。

斯坦帕尔博士记载道:过去 5 年,甘肃年税收额平均超过 800 万元,比中国最富庶,征税负担最重的浙江还要高。

所以民众纷纷认为:不管哪个政府来,都不会比现在这个政府还差。

再扯一句,大西北的文明程度比江西差了 n 多个上海,当地人愚昧不堪,别说认字了,连洗澡用水都觉得是可怕的事(不知道被哪个 shabi 统治者洗脑了)。延安还是愣是把这个地区的文盲率降低了。不得不说,KMT 为什么一直屡败屡战,因为他们把人民当狗屎,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为 TG 把人民当宝贝。

我觉得这就是 M 思想的伟大之处,我们相信人和人的信念,不管你外在的学历,背景,身价有多么光鲜,你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白搭。

4. 关于婚姻

封建社会一直以来束缚在农民身上的有四道枷锁:君权,神权,宗族权,还有女性的夫权。买卖妇女,恶意虐待女性,溺亡女婴其实非常普遍。所谓白鹿原上女性角色的遭遇,在广大的中国农村里和城市里都并不罕见。

然而在苏区,共产党在婚姻这方面的改革是非常彻底的。

《婚姻法》中严禁婆婆施暴,严禁买卖妇女作为妻妾,严禁 “包办婚姻”。婚姻须征得男女双方同意,并需登记领取结婚证,有一方坚决要求离婚,则可到籍贯免费办理,离婚时双方共同分配财产。

可以说,现代女性的地位这么高,完全要归功于 M。在民国的时代,女性地位即使是个姨太太,还是异常低下的。新中国之后,完全没有工作的妇女是很少的。这一点我还真的佩服,几乎是将几千年女性的社会地位连根拔起

5. 关于经济建设和教育

苏区的经济是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的存在,也有国家资本主义,同时也有共产合作社(就是所有工人集资成为股东,享受分成)。同时苏区需要大量经营进出口,因此也需要做货币兑换。并且实际情况是,苏区人民对区外的工业消费品需求量很大,而苏区出口的原料作物,如粮食等价格低,因此造成贸易逆差。卧槽,想象一下东南亚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是林伯渠,财政部长。因此贸易逆差导致本区货币不够,那么钱从哪来?从节省开支,向土豪征税,以及自愿捐助。

他们对于教育又是如何做的?

最大的一点在于文化知识普及,大大减少了文盲。当时的陕北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当地的农民不洗头不洗澡,因为他们认为水是不好的东西。当然他们教的更多是以革命为主,因为顾不了那么多。然而最大的成就还是破除了很多旧习俗,比如裹脚,剪辫子,青年们开始学习读书和写字。

苏区的工厂和上海工厂的最大不同,就是上海工厂的工人就是被榨干的,他们没日没夜地为老板工作,未经特许日夜不能离开戒备森严围墙高耸的工厂。

而苏区的工厂,虽然物质简陋,生活原始,但是他们知道没有人从他们身上发财。

另外由于重视教育,苏区的士兵比白区的士兵文化程度要高,同时苏区不喜欢叫兵,他们叫战士。

说到底,这种方式有点像清教徒,连骂老蒋为猪头的史迪威都认为苏区士兵很有战斗力,因为苏区的指挥员会说 “兄弟们,跟我上”,而不是 “弟兄们,给我冲。”

长征使得红军走过那么多没有被官兵覆盖过的地区,他们发现旧中国的地图毫无用处,索性绘制了新的地图,着重编写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西部的边境地区。

以上,就想到这些。总之,看完之后还是很震撼的,我不需要神话谁,能做到这样开明,坦诚,发现人身上的闪光点,我觉得这个组织就够了,就是可以焕发战斗力和生命力的组织。

知乎用户 弹吉他的胖达​ 发表

读到泪流满面。
文字亲切且有趣,难得是朗朗上口。
要说缺点的话,就是至今也没找到新出的精品版。
而是双语版,字太小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

知乎用户 夕风 Twilighty 发表

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在 20 世纪上半叶,欧亚大陆东部竟上演了这样的故事,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古老文明,用骨肉鲜血战胜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一个背负着千年积重难返的国家将封建主义的裹脚布甩进了历史的深渊;一个孱弱的无产阶级队伍但同时也是无比青春的列宁主义凝结核,与这个国家最广大的细胞——农民——发生化合反应,一起将买办与帝国主义走狗们赶到了太平洋上。

这三幕伟大的戏剧竟能以一种如此自然而又悲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在一阵阵分娩的剧烈痛楚后,终于为华夏文明乃至人类历史诞下名为「PRC」的婴孩。《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其实就是这场历史进程中的一出群像剧,它描绘出的不是教科书上公式化的历史事件之「意义」与「影响」,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图景和图景中的活生生的人。因此,读这本书我们有随之潸然落泪处,也有随之忍俊不禁处。既能听到时代大潮的翻涌,也能看到一朵朵闪烁的浪花。

北大未名湖畔有埃德加 · 斯诺墓,有时间的朋友不妨去看看,看看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这张照片是我在 18 年的一个傍晚拍下的。

知乎用户 信步可识赏花人 发表

如果让我来写一段读后感,我会这样写:

如果你没有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就很难想象,在充满疾病与饥饿、剥削与死亡的旧中国,会有一片人民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

如果你没有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就很难理解,在遍布军阀与土匪、地主与买办的旧中国,会有一群甘愿为穷人战斗的无产者。

如果你没有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就很难相信,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赌博、没有鸦片、没有娼妓、没有苛税、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结党营私之徒,没有萎靡不振之气。

埃德加 • 斯诺,用他的勇气和操守,向世界介绍了这样一群人。即使他们身陷重围、物资匮乏、生活拮据,也丝毫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他们中,有老当益壮的白胡子,有童稚未泯的小红军,有探寻真理的中年人,有激情昂扬的青年人。这是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是一群有益于百姓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的人。他们敢于直面死亡和困难、敢于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亮剑。他们用自己的奋斗,探索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在这黑暗的时代,开辟出了造福人民造福民族造福人类的伟大道路!

知乎用户 叉丫 发表

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于之中国革命正如《震撼世界的十天》于之俄国革命。正如《震撼世界的十天》向世界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红星照耀中国》则把中国革命介绍给世界。

本书向世界介绍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中国的工农红军、中国的苏维埃政权的历史、现状,并展望了这场运动的未来。

书中展现了从革命领袖到最普通的革命者身上战无不胜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可能衣衫破旧、可能食不果腹、可能随时都会面临生命危险,但是他们早已做好了成为世界新主人的准备。

正如书中结尾部分所说,这本书证明了:

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

不仅如此,斯诺还预见到:

这种胜利一旦实现,将是极其有力的,它所释放出来的分解代谢的能量将是无法抗拒的,必然会把目前奴役东方世界的帝国主义的最后野蛮暴政投入历史的深渊。

这一预言已经在 1950~1953 年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

知乎用户 湘西老土匪一名 发表

我很小时就读了这本书,一个是家里有,二个是四大名著刷到红楼梦,作为刚铁直男不喜欢,就四处翻找。三个是父亲阻止了我去读王明的《XX 五十年》,就给了我一本照片比较多的《西行漫记》,也就是题主说的《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可以说写出了后面这批大人物集中在一个逆境下,各种真实的展现,因为当时媒体不发达,对过去根据地详细描写的书不多,很多就是有,发行的规模和渠道方面,也完全不能和当年那些写现代诗的以及王朔、金老的小说比,战争年代好像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我当时看,应当是在 80 年代的中后期,你懂的,当时流行的不是伤痕文学就是跪系作品,慕洋系已经起来了)

首先他的行文风格本应是严肃的纪实文学,但是他就能写的那么轻松、愉悦,水平还是不低的,当然你也不用按名著的标准去要求。特别是写的角度很有代入感,就是一个外人,来看神秘的红区,然后当时的大佬都还没有那么大只。这对岁数不大的读者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而对到一定岁数的读者,这里面一些小描写,都涉及到当时中国的一些大事件,也是可以作为一个线索去深度挖掘的。

其次,他这本书应当算是少数较早深入根据地,进行全方位描写的,并且作为第三方立场去看中国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和相关人物,这个不同于国共和日本作为当时中国的核心利益方,各自写的书稿、文集。至少行文的整个过程是相对轻松的,不会有沉重的感觉,阅读体验还不错。

最后,里面有一些非常著名的论述和观点,可以说从原作者那里记录下了创作心路历程,像什么游击战,统一战线,持久战等等,特别是在那个年代,能够对外向全球的主要媒体发送这一些纪录性的文字,影响其实比我们现在想像的要大得多。而不是从理论性和文学性上去看那么简单。

坦白的说,如果结合历史,那比穿越文和少年热血文都要好看,因为你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人还就没用上三十年,就上三八线去拍砖去了,横的一逼。可惜后面冷战风一吹,然后他本身在那里呆的时间也不长,就没有写出上中下三本系列。

有些详细描写早期革命的书,现在的孩子估计不敢看,就我当年那顽皮、胆大包天,那照片和文字,第一次看书看的背起冷汗,顺脊窝流。他这本其实也可以做少年读物,比较合适,和平年代嘛。

知乎用户 海雨 发表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一直说,中国普通的老百姓的内心和美国普通的老百姓的内心是非常可沟通的,可以建立起非常私人的友谊。中美两国人民其实普遍内心都比较热情。只不过美国人的热情表现在冒险和外向上,中国人的热情表现在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的认真过日子方面,相对性格内向一点。
每次去北大未名湖玩,我是必到斯诺墓前,摘一点野花草,去给鞠个躬。
毛泽东从未和他人吐露过自己的详细生平,却对埃德加斯诺这个美国人畅谈人生。这说明两个人的是有私人交情的。毛泽东感觉这个美国人是值得交往和信任的。
此后,形成了惯例,我国的领导人的权威传记都要由美国人来书写。
从这个角度来说,《西行漫记》中毛泽东自传那篇,开创了中国史书的一个先例,即新中国的领导人 “本纪” 由美国人写。这个对于司马迁以来的写历史惯例是个极大的改变。之前的历朝历代从来没有外国人给我国领导人写传记的。

仅此一项,《西行漫记》便足以和 “秦始皇本纪”“孔子世家” 等篇章并列于世而长存了。

知乎用户 天日昭昭 发表

《西行漫记》确有删减,人民出版社你敢不承认
《西行漫记》版本介绍_天下韶山网
 《西行漫记》最初由英国伦敦维克多 · 戈兰茨公司于 1937 年 10 月以《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为书名,出版了英文本初版。该书仆经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 10 万册以上。

  1938 年 2 月 10 日,上海租界内的一批抗日志士,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支持领导下,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十二人集体翻译,《red star over china》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以 “复社” 名义在上海出版。斯诺对原著的文字作了少量的增删,增加了原书所没有的大量图片,并写了序言。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上海租界当局对中日战事宣告“中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也为了便于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日寇占领区销售和传播此书,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以作掩护。之后历次再版的中文本,顾及到《西行漫记》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已同斯诺不可分割,仍沿袭此名。

  《西行漫记》陆续出版了多种简译本、片断或译文小册子。近 70 年间,该书采取了雏形本、全译本、节译本、抽印本等多种灵活形式出版面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将第四、五两章以 “抽印本” 形式独立出版(即将《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和《长征》分别更名为《毛泽东自传》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斯诺对写作抱有崇高使命感与严肃的责任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他严肃、审慎的写作态度,可以说是形成《西行漫记》历史价值的根本保证。《西行漫记》中也不无个别失实之处,但斯诺本着严谨求实的精神和实际需要,不断进行修改、订正并增补充实一些新的内容,除 1938 年 7 月美国兰登出版社再版时增写了第十三章《旭日上的暗影》外,以后较重要的修订还有 1944 年版、1968 年版、1971 年版等等。但我国过去流行的众多版本还没有一个是真正如实按初版本译出的,即使享有盛名的第一个正式中译本 “复社” 版,虽也是依据戈兰茨公司英文初版本,但翻译时,一是经斯诺作了修正,有许多和初版不尽相同,二是未译涉及共产国际的李德那一节。

 1979 年 12 月,北京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由著名翻译家董乐山根据伦敦维克多 · 戈兰茨公司 1937 年版翻译的中文本《西行漫记》,封面标明 “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该书为 32 开,书号为 3002·216,定价 1.30 元。书前冠有胡愈之 1979 年 8 月所写《中文重译本序》及斯诺 1938 年为“复社” 版中译本所写的序。扉页印有长征路线图,封底印有斯诺当年的照片,且配以新西兰著名诗人路易 · 艾黎纪念作者的著名诗句。全书收珍贵照片 69 幅。董乐山译本增译了第十一篇中第五节的《那个外国智囊》,使全书还原为十二章五十七小节,恢复了在英美风行一时的英文本初版的历史原貌。同时,对英文本中个别史实错误以及人名、地名、书刊名称的拼写错误也作了不少校正。基于上述种种缘由,董译三联版不仅是《西行漫记》在中国流传数十年来,国内最忠实于原著的崭新全译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新版本

斯诺 1968 年曾对 1937 年英国戈兰茨初版本做了一些重要修订,对一些材料作了删减或补充。例如包括对有原书中印刷、拼写错误和事实细节的订正;将原书采用的现在时态改为过去时,并增加了 “人物注释” 、“修订版注释” 、“年表” 、“尾声” 、“书目提要” 等内容,收入“附录” 中。而 1970 年 8 月至 1971 年 2 月第三次访问新中国后,他又对 1968 年增订本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使该书更臻于完善,这便是独具特色的 1972 年 “鹈鹕版” (“鹈鹕版” 是指这本书由最初的版本不断进行修改、订正并根据实际需要,增补充实、丰富一些新的内容,最后修订成的版本),该版于 1973 年和 1977 年两次增印。1992 年 1 月,一部新颖的有别于此前各种中译本的 “红星” 在中国大陆问世了。该书由李方准、梁民译,张葆霖校,是依据斯诺生前最后修订的著名的 “鹈鹕版” 译出 (此系 1977 年增印本),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大 32 开,定价 9.15 元,初版即发行了 62600 册,以后又曾再版。全书较 1937 年“红星” 初版主要增加以下内容:“尾声,1944”、“修订版注释”以及 “附录”(包括 “缩写词”、“与毛泽东的进一步谈话”、“人物注释”、“中国共产党领导阶层”、“中国革命年表”、“书目提要”)。书前除“译者前言” 外,还收有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博士的 “引言”,斯诺 1968 年 2 月于日内瓦的“再版自序” 和 1971 年 8 月的 “鹈鹕版自序”。所有这些均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斯诺晚年对“红星” 一书的思想观点以及对中国革命历史曲折进程的深切关注和独特见解。因此,据 “鹈鹕版” 译出的这一新颖版本,又有别于著名的 “复社” 版与董乐山译 “三联” 版,它填补了中译本的一个空白。

  新西兰诗人路易 · 艾黎在《埃德加 · 斯诺》一诗中,这样赞颂《西行漫记》:“它通过各主要语言 / 震撼了全世界。/ 后代的青年将会 / 以感激的心情 / 诵读他的经典著作 /《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正以它众多的版本形式、不断地再版和重印,验证了它经久不衰的魅力!

徐梦秋主编的《红军长征记》却长期没有公开出版。1954 年,中宣部党史资料室将此书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在内部发行的《党史资料》上分三期发表。这一次的刊印,最重要的变化是删除了何涤宙的《遵义日记》、李月波的《我失联络》、莫休的《一天》等 5 篇。1955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选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仅收入了 1942 年版的 51 篇,也没有收入何涤宙的《遵义日记》等 5 篇。

被删去的主要原因,是依着那个年代宣传工作者的思维逻辑,发现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干部的某些叙述和已成典范的叙述程式有不吻合之处!

在人们的认知、记忆和印象中,参加长征的同志每天冒着枪林弹雨,食不果腹,被迫吃草根、啃树皮,而遵义会议则是决定红军和革命前途命运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可是何涤宙的《遵义日记》,却写了干部团(红军大学)的几个红军干部在 1935 年初进入遵义城后的十天里,经常去饭店点菜吃饭,而店主因生意太好,炒辣鸡的质量越做越差;作者还利用空闲时间,把组织分配的打土豪获得的一件皮袍送去裁缝店改做皮衣,被贪小利的裁缝偷工减料,生了一肚子的气。对遵义会议,反而没一字的描写。

可是这能成为删去这篇文章的理由吗?

红军长征艰苦卓绝是事实,特别是过草地的那一段,红军战士牺牲最多,在川西北藏区,也是红军粮食极度短缺的最艰苦的阶段。但是长征途中,红军大部分时间是行进在汉区,一路革命宣传,发动群众,一路打土豪,补充给养;过贵州,畅饮茅台酒,进云南,大啖宣威火腿,时时有胜利的喜悦。

当年的红军将士绝大多数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全身充满活力,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有记载说:“离敌人很近,或穿过堡垒线,则夜行军很肃静,不准点火把,不准照电筒,不准抽烟,不准谈话。无敌情顾虑,则大扯乱谈,甚至可以并肩而行,有时整连整队半夜高歌,声彻云霄。在总政治部行列中,潘汉年、贾拓夫、邓、陆定一、李一氓、李等同志竟然扯出个股份制的‘牛皮公司’,专事经营古今中外的笑谈美谈和奇闻逸事”。

何涤宙的《遵义日记》详细写到他在遵义的十天,既有去学校进行革命宣传,又写到红军干部和遵义学生打篮球比赛,跳舞联欢,处处真实可信。遵义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也是红军长征中占领的唯一的中等城市,为了给遵义人民留下美好的印象,张闻天特别要求红军战士和干部在进城前要穿上鞋子。何涤宙的文章虽然没一字提到遵义会议,却是十分自然的,因为作为一般的红军干部,在当时完全不知中央上层的分歧和斗争,要深刻理解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还得在这之后。

来源搜狐

知乎用户 童不缺 发表

说来惭愧,由于上学期间没有好好学习近现代史,一直对党的历史没有清晰的了解。读完这本书之后,一是对党的历史有了清晰的脉络,二是让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年代的风骨和风貌。

先大概梳理一下党的历史脉络,1921 年在上海正式成立共产党,中华大地开始出现红色种子。1926 年至 1927 年,与国民党合作,参加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之后蒋介石叛变革命,开始大肆迫害共产党人,对红军进行了五次大的围剿,长征也由此开始。1936 年,西安事变,国共开始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7 年,打响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本书以西安事变为节点,在西安事变之前,国民党对苏维埃地区长期进行新闻和经济上的封锁,共产党无法和国际社会有任何舆论上的接触。此时斯诺作为第一个对苏维埃政府进行采访的外国记者,付出了极大的勇气,他突破了当时所谓 “白区” 的封锁,只身进入“红区”,见到并采访了包括周恩来、毛泽东、彭德怀在内的一众红军领袖,也深入体验了红军战士的生产生活,对苏区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和报道。这本书后来也成为研究红军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斯诺本人也成为红军的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书里面真实还原了一个个鲜明的历史人数形象,红军战士们是如此可爱,红军领袖们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彭德怀很爱笑,动作敏捷,身体健康,他说话直来直往,办事不急不忙,他还很喜欢孩子,有一群孩子围绕在他身边。朱德待人亲切,性格温和又具备领袖气质,在军中素有威望,照相的时候总是露出牙齿,笑的很明朗。还有一个 “红小鬼” 姓名叫季邦,但因为名字叫起来很像“鸡巴”,所以老被别人这样叫,还特地请求斯诺如果有一天要写报道,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错,那样会让别人对红军有个不好的印象…… 多么可爱的先辈们。可是斯诺也发现,每个人采访到最后,往往故事都已经脱离了个人,每个人的经历,都和红军的集体息息相关,他们已经把人生奉献到了这场革命事业当中。

在整个探访的过程中,斯诺也在不停在总结中国社会发生变革的原因,对苏维埃社会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什么苏区在被封锁的情况下可以自给自足,为什么苏区的百姓如此的拥护这样一个政权,为什么红军上下都有如此之强的斗争信念。斯诺在逐渐厘清他的疑问的时候,展现在他眼前的,就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新社会,群众和军队一起为自己所向往的新生活在努力奋斗的社会。全书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斯诺问老百姓为什么不害怕红军,为什么支持红军,老百姓大多都回答,“因为这是我们的军队”。

得民心者,得天下。

知乎用户 城南旧事 发表

这是 1936 年,在陕北延安窑洞中,教员的视野。

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活在他的目光中。

知乎用户 我爱麦抠找蛋 发表

正在看,只看了一小部分。

孩子上初二了,一项暑假作业就是读《红星照耀中国》,买了书,孩子用了三天看完了。我就拿起来看,看之前问了问孩子有什么感觉?他说前面的那些内容很枯燥,后面讲了许多具体的人和事,就比较有意思。

我看了前面孩子说枯燥的内容,绝对的不枯燥!那是斯诺去红区之前世界上和他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很多疑问,这些问题是震撼人心的,斯诺到红区就是去寻找答案的。搞清楚这些问题后不仅能让当时红区之外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更能帮助几十年之后的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

我在没有读之前,仅从书名判断红星指的是毛主席,现在我虽然没有读完全书,却有种感觉:这颗红星不仅指的是毛主席,指的是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红区!这颗红星发出耀眼的光芒,驱散黑暗,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这就像是个神奇的预言一样!

这本书让初中生读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让我这个中年人来说的话就是:太香了!建议没有看过的读一读。

知乎用户 柯姜​ 发表

我觉得史航老师的评论挺好:“这也是一种诗和远方”

知乎用户 红叶萧萧 发表

这绝对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这本书我是 30 多年前读的,书名叫《西行漫记》,是较早的版本。

好像是放暑假,我从老爷子工作的单位图书馆里借出来的。那时,文学作品匮乏,抓到就是菜。

可是一翻开,我真的被抓住了,真是手不释卷,废寝忘食。

作品好在哪里呢?纪实性的作品,要有第一手的资料,要有公正的立场,要有活泼的文笔。斯诺做到了。

关键是对开国元勋的采访,很多内容是空前绝后的。

我当时很庆幸这本书躲过了那个混乱的时期,没有被毁掉。后来我分析,可能是因为老爷子的单位是从外地搬迁而来,重新筹建的,大家都很忙,没时间斗私批修。

这么多年过去了,书中的很多内容我还有印象。

比方说,主席早期的自传。我第一次知道,主席差一点就牺牲在赶往组织秋收起义的路上。

比方说,彭总当上湘军的团长后,带兵路过家乡附近,原先将他逐出家门的族人迎出 20 多里地为他接风。

比方说,斯诺采访被草头将军称为 “文明的一大害”、赏格高达八万大洋的徐海东将军时,徐将军向他咨询,能不能到上海将骑马磕掉的门牙补上?

斯诺居然还提到了主席的婚变,“女游击队长怎么能把床…?”(自己去看吧,我写全了,知乎的小编饶不了我。)

全国的知识青年赴延安,斯诺功不可没。

知乎用户 李狗蛋 发表

看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仁人志士,那么多英雄豪杰,那么多普通的人愿意冒着抄家杀头的风险,去延安去追寻共产主义;

我也不明白一个积贫积弱百年的落后农业国,如何仅仅经过几年的建设,国内都没有完全统一,就能够渡过鸭绿江,把十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强国的联军逼回三八线。

书里有个细节印象很深,斯诺说在当时远东最繁华的上海滩十里洋场,看到的中国人都是空洞的眸子,佝偻着身子,像是太阳底下的行尸走肉,没有活力,也没有灵魂。当他穿过封锁线,去到传闻中吃人的赤区,匪首聚集的延安,却发现这里的人,每一个平凡的群众,眼里都闪着光亮,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进步,他们真心觉得他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中国的主人。

感谢那群舍生忘死的人,他们真正的给这个苦难的民族和人民带去了真正的希望和光明。

知乎用户 黄怡猫 发表

前面高赞已经说得很好,我来补充些斯诺在书中的原句,由此可以看见斯诺所写这本书的初衷和而后的感慨。

(按照原文顺序)

序言: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内容节选:

“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

“在那些日子里,当共产党是一桩时髦的事情,没有人十分明白入党究竟意味着什么,只知道许多有才华的青年都是共产党。“

“突然一把抓住我的胳膊时,我没有想到他的手像铁爪子似的那么有力,不禁痛得退缩了一步。我后来注 意到,这个人的行动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度,在那套硬邦邦的制服底下,一点也不失轻巧矫捷。 他把脸凑近我,露出笑容,锐利的眼光紧紧地盯着我,把我的两条胳膊紧紧地握在他的那双铁爪子中,然后摇 摇脑袋,滑稽地噘起了嘴,向我眨着眼!“瞧瞧我!” 他低声说,好像一个有什么秘密的孩子一样高 兴。“瞧瞧我! 瞧瞧我! 你认出我来了吗?” 我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他兴奋地不知在说些什么东 西,结果这种兴奋情绪也感染了我,但是我觉得很尴尬,因为我不知说什么才好。认出他来了吗?我这 一辈子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他那样的中国人! 我抱歉地摇摇头。 他从我的胳膊上松开一只手,用手指指着他 的胸膛:“我以为你可能在什么地方见过我的照片,” 他说,“我是邓发,” 他告诉我说——“邓 发!”

“我想,这些孩子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可是,这第一次遭遇不过是少年先锋队以后要使我感到意外的一系列事情的开端而已,因为我深入苏区以后,我就会在这些脸颊红彤彤的 “红小鬼”——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的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气勃勃。“

“他们中间流行的一首最有趣的歌曲叫《红辣椒》。它唱的是辣椒对自己活着供人吃食 没有意义感到不满,它嘲笑白菜、菠菜、青豆的浑浑噩噩、没有骨气的生活,终于领导了一场蔬菜的起义。这首《红辣椒》是毛主席最爱唱的。“

“学员、骡夫、妇女、被服工厂和鞋袜工厂的女工、合作社职工、苏区邮局职工、士兵、木工、拖儿带女 的村民,大家都向河边那块大草地涌过去,演员们就在那里演出。很难想象有比这更加民主的场合了。 不远的网球场上甚至还有几头羊在啃草。 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无雅座。我看到中央委员会书记洛甫、红军大学校长林彪、财政人民委员林伯渠、政府主席教员以及其他干部和他们的妻子都分散在观众中间,像旁人一样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

“我置身在红军之中常常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我是在一批过着暴力生活的学生中间,只是因为历史所造成的奇怪的缘故,这种暴力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较之踢足球、教科书、谈恋爱,较之其他国家中青年的主要关心的事情,似乎更加重要得多。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这种不可置信的战斗友谊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用什么联结在一起的呢?它的力量来自什么地方?“

“这些团体的大多数,或多或少是在《新青年》影响之下组织起来的。《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

“我们这一时代的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是,在华南苏区的全部历史中,竟没有一个 “外来的” 外国观察家曾经进入过红区——世界上除了苏联以外唯一的这个由共产党统治的国家。“

“红军告诉我,除了在川西的经验以外,他们到处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他们大军未到,名声早就已经传到,常常有被压迫农民派代表团来要求他们绕道到他们乡里去 “解放” 他们。当然,他们对红军的政纲是很少有什么概念的,他们只知道这是一支“穷人的军队”。这就够了。“

“许多红军想去找头羊来宰,就没有再回来的。山区的人民躲在浓密的树丛中,向进军的 “入侵者” 狙击。他们爬上山去,在红军鱼贯经过又深又窄的山口只能单行前进时,就推下大石头来压死他们和他们的牲口。这里根本没有机会解释什么“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没有机会结成友好的联盟! 藏民的女酋长对不论哪种汉人,不分红、白,都有不共戴天的宿怨。谁帮助过路的人,她就要把他活活用开水烫死。 由于不抢就没有吃的,红军就不得不为了几头牛羊打仗。 “

“但是当然,我们最大的收入是没收。” “你说没收,” 我打断他的话说,“指的是一般所说的抢劫 吧?” 林祖涵笑了几声:“国民党叫抢劫。好吧,如果说对剥削群众的人征税是抢劫,国民党对群众征 税也是抢劫。但是红军不做白军抢劫那样的事。没收只有在负责人士在财政人民委员部指导下进行。每 一项都要上报政府,只用于对社会有普遍好处的事。私自抢劫要受到严惩的。你去问一问人民吧,红军战士有没有不付钱而拿走任何东西的。”

“我早想当共产党,” 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 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教员。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

“我发现在场的六十二个人中,有九个来自城市工人阶级家庭,其余都是直接来自农村。二十一个以前在白军当过兵,六个前东北军。只有八个已婚,二十一个来自红军家庭——也就是在苏区得到土改好处的贫农家庭。“

“他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面那个号手可一点也不是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这样的一个孩子你一看到心就软了下来,就像遇到一个需要友情和安慰的流浪儿一样。我想,他一定是非常想家的吧。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估计错了。他可不是妈妈的小宝贝,而已经是一位老红军了。“

“我的家在福建漳州附近。我平时上山砍柴,冬天就采集树皮。我常常听村里的人讲起红军。他们说红军帮助穷人,这叫我喜欢。我们的家很穷。一家六口,我的父母和三个哥哥。我们没有地。收成一半以上拿来交租,所以我们老是不够吃。冬天,我们烧树皮汤喝,把粮食省下来作来春的种子。我总是挨饿。 “有一年,红军来到漳州附近。我翻过山头,去请他们帮助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很穷。他们待我很好。他们暂时把我送到学校去读书,我吃得很饱。几个月以后,红军占领了漳州,来到我们村子上。地主、放债的和做官的都给赶跑了。我家分到了地,用不着再缴税缴租了。家里的人很高兴,都称赞我。我的两个哥哥参加了红军。”

“红军里有许多像他这样的少年。少年先锋队是由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据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冯文彬说,在西北苏区一共有少年先锋队员约四万。“

“你可能会想,他们怎样能经受这样的生活。已经死掉或者被杀的,一定有不少。在西安府污秽的监狱里,关着二百多名这样的少年,他们是在做侦察或宣传工作时被捕的,或者是行军时赶不上队伍而被抓的。但是他们的刚毅坚忍精神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的忠贞不贰、坚定如一。“

“他无疑是全城最漂亮整齐的士兵。教员在他旁边也显得像一个江湖流浪汉。 由于他父母缺少考虑,这个娃娃的名字恰巧叫作向季邦(译音)。这个名字本来没有什么不对,只是 “季邦” 听起来十分像 “JB”,因此别人就老是叫他“JB”,这给他带来无尽的耻辱。有一天,季邦到外交部我的小房间来,带着他一贯的庄重神色,咔嚓一声立正,向我行了一个我在红区所看到的最普鲁士式的敬礼,称我为“斯诺同志”。接着,他吐露了他小小心灵里的一些不安来。他是要向我说清楚,他的名字不是“JB” 而是 “季邦”,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他在一张纸上细心地写下他的名字,把它放在我面前。 我惊奇之下极其严肃地回答他,说我只叫他“季邦”,从来没有叫过他别的名字,而且也不想叫他别的名字。我以为他要我选择军刀还是手枪来进行决斗呢。 但是他谢了我,庄重地鞠了一个躬,又向我行了那个十分可笑的敬礼。“我希望得到保证,” 他说,“你替外国报纸写到我时,可不能写错我的名字。要是外国同志以为有一个红军士兵名叫‘JB’,那是会给他们留下一个坏印象的!”

“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 “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 “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

初衷是模糊的,而感慨却是真挚的。

知乎用户 winww 发表

以下是我给孩子整理的发言稿,结果学校没机会读,水平有限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红军少年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来自美国人埃德加斯诺。他是个记者,出于对红色中国的好奇,于 1937 年来到了中央苏区,走访各地,写下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这里,他看到了与他过去见的完全不一样的中国,其中尤其以青少年令人印象深刻。

初到那里的时候,作者并不熟悉当地人民的状况,闹出了不少误会,一次在等待吃饭的时候,就对一旁给他们准备饭菜的少年说:“喂,给我们拿些凉水”。那个少年没有理他,过了几分钟他又招呼了另一个少年,同样没有得到任何响应。这时坐在旁边的李克农对他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叫他同志,但是你不能叫他 “喂”,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先队员,不是我们的佣人,是未来的红军战士。”。一会,水来了,他道歉的说:“谢谢你 - 同志”。那个少年看了看他,回答道:“不要紧,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

因为这件小事,作者对红色少年产生了极大兴趣,在随后的走访中,与很多少年进行交谈也和大人们讨论小鬼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令人印象深刻。

在苏区,少年在红军中的任务包括当勤务员,通讯员,号手,侦查员,无线点报务员甚至是其他孩子的教员,因此都要上学识字,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独立的人格,因此少年们精神饱满,富有朝气,而且忠心耿耿,做事认真。

有一次,彭德怀对他说:“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大人那里去盘问。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被几个少年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但是我就是彭德怀,” 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 小鬼们不信说。“你得有个路条。” 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来。

  彭德怀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

  总的说来,作者在故事最后说到,他所见的所有红色少年精神都极好。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

知乎用户 Radioham 发表

研究抗日时期的延安和根据地,需要看看抗日时期到过延安的外国记者的传记,还有卡尔逊的书,以及最新出版的卡尔逊发回白宫的信件影印版。

结合起来后,就知道红星照耀中国的真实性,以及为什么中国会有今天的成就。以及为什么一些外国人会认为时间站在中国这边。

知乎用户 有先知一样的名字 发表

之前刚好去过
不谈政治,只谈历史
就说对此书感受。至少它真实,真实的记录了那个年代的中国,就现在的很多书,对那个年代的叙述,多数都是政治产物。

知乎用户 incredibly 发表

存录了太祖自传,可谓独一无二,而且笔法清新生动,和后来者相比,官方过于抽象拘谨,海外则浅薄低俗,史料价值无与伦比

知乎用户 佩波中士 发表

大概在上世纪 70 年代我就读过这本书,当时书名就是 THE RED STAR OF CHINA。扉页上注明原名西行漫记。

现今评价这本书应该与 50 年前甚至更早应该没变:

1、第一次向西方系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人及其组织等;

2、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理想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告诉国统区的人中国的未来在共产党。

4、客观真实,是新闻写作的教科书级别的教材。

知乎用户 Say nothing 发表

《红星照耀中国》采用了一种很独特的写作手法,即章回体小说手法。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创作手法,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由于内容较多,不可能有连续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能追踪某个主人公的一生所为,但每一个事件和人物又需要如实地表述出来,所以作者就不得不破除常规,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写作。由此而来,章回体小说最重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 “回”,每一回会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段落,具有独立性,但同时又会引出下一回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这样的文体,恰恰迎合了民众和读者的喜爱,因为它每个章节内容整齐清晰,却又不至于冗长,使人们读起来条理清晰。

斯诺在中国期间阅读了许多经典的古典文学书籍,有着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学积累,从中获得了启发,他发现这种章回小说的文体是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的,于是他便大胆采用了这种文体结构来书写《西行漫记》,即为本书的一个巧妙之处。斯诺经过认真研读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在写作《西行漫记》时将本书分为若干个篇章,每一篇章再具体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会突出某一主题,即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以此来展现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真实面貌,在章节结束的时候,用悬念来引出下一个章节,环环相扣,使得多个事件、多个人物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报道,使报道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续性。

斯诺通过这种独特的文体结构,以中共中央领导人为中心线索,展开对中国革命、中国红军、陕北苏区风土人情和各类人物形象的介绍和描写,不流于表面,深度采访、解析问题,制造悬念,为下一章节做准备,这种风格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了所不知的问题,为世人所广泛接受,一时间更是成为东西方的畅销新闻作品。美国文学评论家马克斯韦尔将斯诺列入美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林,就是因为他 “确实将个人报道历史事件这一写作体裁发展到最高峰” 的缘故。

《西行漫记》共有 12 个篇章,而每一篇章都是采用多个小标题的方式,让读者一目了然。例如,书中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共有六个小标题,其中 “彭德怀印象”,让我们在刚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就清楚了这是一篇关于彭德怀将领的内容。文章中,斯诺记录了彭德怀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等,很好地扣住了“彭德怀印象” 这个主题。再例如第五篇《长征》中的第一章节是“第五次围剿”,章节末尾的内容引出了下一章节所要讲述的内容“举国大迁移”,很好地符合了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前一章节末尾为下一章节做铺垫。

知乎用户 最后一勺 发表

它让大学时第一次读到的我明白了伟人到底有多伟,领导人们的眼光之长远,未卜先知都不足以形容。

它让如今的我重读的时候更感慨,原来这才是美国记者标榜的 “职业操守”,如今再看不得不叹气,怎么如今堕落成这个鬼样子。

聊个我最近折腾完的事吧。得到听书里的《红星照耀中国》下架了,因为我投诉了那篇拆书稿。

自己看完沈逸老师讲《红星照耀中国》那一期后,回忆大学在图书馆看书的日子,就在某一天下班路上,想听书怀旧一下。

然后就被那篇 shi 一样的拆书稿惊到了。

二十多分钟的听书里,很少讲领导人们的思想和日常,更多的是强调什么对斯诺隐瞒党内尖锐的内部矛盾,还提斯诺曾改过书稿,一直在阴阳怪气理中客。

我直接点了投诉,详细附上理由,申请重新评估这篇拆书稿。得到团队采纳了我的意见,听书里下架了它。

总而言之,这本书中的人们,包括斯诺先生自己,在当时黑暗且艰苦的年代,依旧满怀希望,相信红星终将闪耀。

我作为后辈,自然会捍卫红星闪闪的光芒,不容宵小之徒玷污。想念歪经的,想挖墙脚的,想诋毁伟人的,螂臂挡车,可笑至极。

最后附上投诉处理结果,事由写得很详细。得到还是很中肯的,讨论之后决定下架了。

我忘记了写这篇拆书稿的团队名,是叫读书还是读者来着…… 还琢磨着扒一扒,没准能挣个 50W,忙忘了。

知乎用户 Paul Liu 发表

这个世界肯定需要埃德加. 斯诺这样的义士。

但这个世界也肯定不会让埃德加. 斯诺这样的义士好过。

放到斯诺活跃的那个时代,他还有机会活跃。

放到今天,如果他的身份依旧是新闻工作者,

他很可能会自杀。

还是手脚被捆起来嘴里塞了团废报纸再挂树上那种自杀。

知乎用户 凯鹅​ 发表

写得挺好的,令人想起何伟(彼得 · 海斯勒)的《寻路中国》。

印象最深刻且比较亲切的,是描写彭德怀的一个段落。大约是一个很壮实的男人领着一队红军士兵行军,这个相貌平平动作麻利的老乡走出队伍,对老乡很大声很随和地说:能让我喝口水不?!

老乡同意了,这男人蹲地上大口大口喝起来。

这个男人就是彭德怀。彭身上的爽快、朴实,着实令人向往。与之相比毛就有点尖酸了。

延安是那个年代的乌托邦,无数年轻人从全国各地赶过去,希望跟着共产党一起建立一个令人向往的、思想解放的新世界。比较好玩的是,这个新世界的基本成色却是由一支农民军构成的,而不是大学生、小市民知识分子等 “较有觉悟的人”。即便后来毛掌控了马列主义的解释权,仍旧不脱山大王气息。

他似乎更是一个令梁漱溟辈等传统知识分子不禁为之倾倒的魅力型领导人,一个在中国重复出现多次的、农民起义领导者的形象。甚至姚雪垠后来创作的《李自成》里,也不难看到这只队伍的身影。毛的队伍进京的时候,更是拿出李自成作为对比。

在斯诺以及其他外国人眼里却并不是这样,他们倾向于将毛和他的部队视为一群清教徒一类的人物。可能洋人们自己坐着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就下意识地将近似行为解读成一种充满宗教热忱的活动吧。

其中最能唤起他们的这种想象的,是周的形象。骑在马上,清瘦的面孔上蓄着大胡子,宛若一个虔信的清教徒。

实际上这种看法只算是抓住了一半特质,这只队伍不止是基于某种宗教热忱而拉起来,长征也不单纯是出埃及记式的受难 / 救赎,这些东西在中国历史上实际已经重复了无数次:官逼民反,一个强力领导者领导一群近似流寇的义军开始打天下。

不同的是,这一次有了马列思想的洗礼。所谓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里最重要的不是 “马克思主义”,而是 “中国”。不是一群马列信仰者基于热忱建立怎样的世界,而是一群中国人在马列信仰里找到了灵感。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取得领导权的是毛这样的土生土长的人,而那群喝过洋墨水的马列主义虔信徒反而动不动就要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棒子吧。

书里有一段斯诺和毛的长谈,系统讲述了毛是怎么走上革命之路,算是一部小传,写得很生动,到今天也颇有可读性。此外斯诺在延安的见闻,官军民之间的平等互助的气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适足以和国府形成对照。

对外界而言,斯诺以一个旁观者的形象,深入了这块被传得玄玄乎乎的,乃至于 “共产共妻” 的土地,并且把它的消息带给了外界,客观上也为共产党争取了同情。多年之后,斯诺再次受邀来到中国,成为了尼克松访华的前奏曲。

……………….

公众号:凯鹅

知乎用户 W 小姐的世界 发表

#读书 ## 书评#

以批判性视角读 #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是一部新闻报道纪实性作品,虽然写的是事实,但是它也饱含人文的态度,饱含人性的光辉。

如作者斯诺笔下所著的英文原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影响全世界。

埃德加 · 斯诺是一位美国驻华记者,生于资产阶级社会,他以新闻记者的全球视野,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和记录,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红军士兵以及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他是伟大的,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他是伟大的,从而这部纪实性极强的报道性作品响彻世界,让所有关注中国、关注红军的、关注战争动态的人们切实了解到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真实中国,它打破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和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红色革命的歪曲与毁谤,指引了无数中国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

它背后的出版故事可谓异常曲折甚至传奇。然而对标现实,我在阅读时看到 “微信读书”APP 中有一位读者评论道:“00 后们,不知道有几人再读,可惜了,这书,那时的人,我们的民族、智慧、精神品质,后代们真该读一读啊。”

那时我看到这句评论百感交集,的确,我赞同前辈的这句评论,若不是备考新传,我可能都不会了解到这本书的存在,亦不会花上将近十个小时的时间阅读全书,正如动笔写下这份书评一样,正如书评的定义一样,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本书的拆解分析,更是由衷地表达在阅读过程中你所感悟到的点滴,更是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理应具备的不断求真、追问的工作意识,反复认证的严谨态度,深切的人文关怀,让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反复思考,借助当代的文献资料,推敲其中的某些观点及表达是否符合史实,是否恰当。

也正是因为这本书过于 “真实”,所以新闻学界重视此书的所展现的时代价值、人文价值和批判价值以及对新闻纪实的认知。起初,这本书取名为《西行漫记》,是因为当时出版环境恶劣,只好取这样一个不显眼的名字以保证安全,这个名字的迷惑性确实是很显著的,而且这个书名在上世纪更广为流传。

如新华网评价道:“董乐山先生所翻译的这一版本是国内最忠实于原著的崭新全译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版本。” 而我所阅读的 2016 年人民文学出社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就是基于董乐山译本的全新版。译者董乐山先生在文中也指出:“书中有不少资产阶级的观点,请读者在阅读时注意分析批判…. 历史上的迷途,多半是在错误的指导下发生的。” 尽管译者已订正补充了不少史实,但我在阅读过程中仍然会发现一些人物史实的错误未加以修正。本书出现了许多人名以及人物事迹,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必然无法做到精益求精,在离开西北革命根据地之后,许多评价也无从考证,后代学者编译之时,作为一名文人,必然无法对党史有着全面且深刻的了解。毕竟历史是复杂的,许多史实本身就需要后代进行考察验证。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过程中,引人入胜的红军故事激发我不断搜寻相关人物的史实资料,并立即将所调查得知的资料补充进阅读笔记中,比如在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中,毛主席自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红军奋斗的艰苦历程,提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故事。曾提到一个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经历。

是毛主席在学生时代与挚友萧瑜 “穷游” 湖南的经历,他们是同窗,共同探讨国际局势,各抒己见,观念不同,却也彼此尊重,他们身无分文,借住在农民家,也是在这一时期他锻炼了自己的坚强意志,学会如何与底层农民建立深厚情谊。但之后,他得知同行的挚友成为国民党,在谋到北京故宫博物馆管理的职位后,卷款潜逃。在查找资料后,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无法释怀年少挚友萧瑜与文物倒卖案的关系,敦促有关部门重查,最终真相大白,他曾信任的朋友终究不是宵小之徒,只是当年被人陷害,毛主席也如释重负。之后在多个场合提及萧瑜没有参加共产党是个人以及国家的损失。(萧瑜在年少时期就是无政府主义者,晚年也许流离于欧洲和美洲,在得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于同年 11 月也在乌拉圭逝世)

在谈到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这一部分的时候,斯诺在上下文发表了多个论点,这部分不是采访,亦不是记录红军现状,倒像是在表达斯诺个人对中俄关系、国共关系的看法。不禁有些迷惑,这是斯诺的主观想法还是经过调查论证而得出的呢?有什么论据?又是如何得出结论?

许多论述在阅览 APP 中前人所作的读书标记也可略知一二,在看到我所不认同的观点之时,我会以客观的角度做出评述,同其他读者一同探讨。这个阅读经历是宝贵的,这不只是阅读的价值,更是思考的意义。

以上,

共勉。

农历十一月十八,庚子年,于粤东。

知乎用户 沈听雪 发表

简单答一下。

好有一比。《西行漫记》之比《邓小平时代》。

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国人和外人并不能全面审视的组织、领袖、时代以记叙平实、通俗易懂又闪烁着精彩史识的方式留诸史册,开启群知,这个作用是重要而不可磨灭的。

稍微说明一下,读了《西行漫记》,你会知道林彪、彭德怀、徐海东当年的形象风格;读了《邓小平时代》,你能知道 1992 年春天那股大潮涌动的台前幕后。而这些,你通常在国内外一般媒体上是看不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沈听雪的历史文集”,搜索名称关注即可。非常感谢网友支持,会继续推出精彩文章让大家欣赏。

知乎用户 晨水 发表

初中的时候,从我老爸的书柜里面翻出了这本书

然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断断续续的把这本书给读完了

书里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很多,几乎给我还原了当时大半个中国的原生态画卷

这本书吧

从阅读上来看,充满了阅读的乐趣,读起来毫不费力

从文献上来看,也是研究那段历史的重要材料

要不斯诺怎么会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呢

知乎用户 螺蛳大语文 发表

很多同学表示,《红星照耀中国》就是看不进去,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其实这是普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历史背景的不了解。《红星照耀中国》所反映的那段历史是中国现代革命史。其实,人教版教材的语文和历史课程进度在关于《红星》所写的历史时间方面的进度是完全同步的、相匹配的。《红星》阅读目录是在八上第三单元结束后,基本就是期中考试后进行的,而历史教材与《红星》相对应的中国现代史也在四五单元,也基本是期中考试以后的内容了。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目录第四、五单元

但要命的是,因为更多的学习任务,所以几乎每所学校、每一位语文老师、多数家长都会要求孩子们在暑期就提前把《红星》读完。没读完的,在开学后老师也要求尽快读完。这就在时间上造成了语文和历史在知识点上的错位。同学们不了解中国现代史,尤其是不了解红色政权的早期革命史,读起《红星》来简直如读天书一般。

所以,螺蛳老师建议同学们在读《红星》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中国现代史,尤其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史,这样读起《红星》来就会顺手很多。

这段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极为痛苦和伟大的历史。伟大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割掉了象征腐朽的男人们脑后的辫子,但并没有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本质,中国很快又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随着南方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大地上又成立了我们伟大的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新三民主义。然而,第一次国共合作却以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疯狂屠杀我党人士而失败。我党被迫发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革命,后来由城市转入农村,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对红色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疯狂的 “围剿”,红军最后一次反“围剿” 由于敌强我弱,“左”倾思想错误、战略战术的错误,最终导致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国民党不仅在军事上对红色政权疯狂围剿,在舆论上更是竭尽全力对红色政权进行妖魔化,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儿,很多不明真相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信以为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 · 斯诺作为第一位西方记者历尽千难险阻,奔赴当时极具神秘色彩的陕北苏区进行采访。他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参观采访后,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写出了震撼全世界的伟大篇章——《红星照耀中国》。由于国民党在各领域的白色恐怖封锁,本书在刚开始出版时书名叫《西行漫记》。这部巨著 “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红色政权和中国工农红军所在的陕北,是一片全新的天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就在这里,它像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 的意思就是“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长篇新闻。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感,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士兵和苏区百姓的真实情况。

螺蛳老师建议同学们在阅读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 了解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全书共 12 篇,分别是: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 (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又是白色世界。

主要内容包括:

①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这常常是高频考点。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过多少山,越过多少条河,打过多少次仗,经过多少个省,其中最著名的战斗有哪些,同学们在阅读时一定要留心;

②对中共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③中共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

④作者全部的所见所闻所感。

2. 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伟大之处,在于描绘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红色政权众领导人等领导人和其他红军将领,同很多人结下了很深的交情。作品中运用了白描、对比、外貌、动作、语言和正侧面相结合的人物描写方法,生动描绘出了我党领袖的精神风貌及人格魅力。

3. 品读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政论

读懂作者对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如何理解理解并正确评价作品的结论 “尽管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会遭受挫折,但是它最终会获得胜利,原因在于产生于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该书是一部纯现代白话文,在阅读时根本不存在文字障碍,所以同学们只要把这段历史掌握了,再耐心品读就好。书读好了,不管题型如何变化,总是万变不离其宗,你总能应付自如的。

如需更多帮助,可以请家长关注 “螺蛳语文公众号”,螺蛳老师愿竭诚为您服务!

知乎用户 步亭先生 发表

各位乎友我的记忆错误了。
博古和斯诺打争上游输了十二万。
不过大家都是空头支票,并没有吊公款还赌帐。
目前为止日文版翻下来还没找到这个出处。
向大家致歉。
至于为啥会出现这个失误
我真的不清楚。

分割线

这本书其实反映了最原生态的本党执政人员生活思想面貌。

我记得有个小细节,本朝的中文版删了,但是日文版还留了下来。

(可能记忆有失误,现在写下来,回去找到书再拍照贴上来。)

就是博古和斯诺打桥牌(挂了彩头),把钱都输完了

然后随手签了一个条子,让手下人马上到边区银行取了钱

继续玩。

找到了原文回来修改

知乎用户 Lawless Mill 发表

冲破迷雾的坦然

——《西行漫记》读书报告

引子

在翻开此书之前,笔者一度认为《西行漫记》和《红星照耀中国》是两本完全不同的书,其中一本是斯诺写的,另一本是不知道别的什么人写的。这样的认识,对于一位有志于服务于人类解放事业,投身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中国公民来说,是完全不够格的,也不可避免地为笔者本人在学友间闹了些笑话。《西行漫记》是《红星照耀中国》的原译名称。由于后者语词所呈现之含义在当时的 “白区”(即第二次国民革命期间国民党统治区)显属大逆不道,所以为便于出版,译者胡愈之先生不得已将_Red Star Over China_意译为《西行漫记》。虽说《红星照耀中国》较《西行漫记》更加尊重原著,也是相对更加正规的译本,但笔者反而毫无根据地更喜欢称之为《西行漫记》,因为感觉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浪漫情怀镌刻在里面,正如斯诺在西北革命根据地这四个月的考察中所见到的那些人们一样。

在本文中,笔者将简要地对读此书时所产生的一些所思所想进行一些梳理和总结。这些总结大都是框架性质的,而并非是具体化的。毋庸置疑,斯诺在本书中记载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毛泽东自传篇,西安事变篇等。这些故事有的单独再版,独立成册,不仅在苏区,甚至在英美都造成了轰动般的影响。但这次笔者不想写细节,只想试图抓取一些事物的共性,把握一些在历史意义上具有跨越时代特性的规律,来简单说一说《西行漫记》这本书留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什么样的特殊价值,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研究思路。更重要的,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和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于形势和任务上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于笔者个人来说,又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启示?

一、个人叙事的终结

斯诺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党的许多高级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徐特立,谢觉哉,徐海东等,并与他们其中的一些人进行了深度的访谈和记录。然而,尽管斯诺一直在试图避免这种倾向,但革命者们在回答斯诺提出的问题时,依然很自然地表露出这样一种叙事方式——高度淡化革命过程中的个人色彩,而更多强调党和红军的集体行动和集体功劳。这个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他们身上,甚至那些年方不到二十,军龄却已有七八年,俨然老革命姿态的 “红小鬼” 们也是如此。对于参加革命前的经历,他们记得很清楚,也能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二。但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员之后,他们仿佛封存了大脑中属于个人记忆的那片区域,只是讲述自己和战友一起参加了什么行动,而作为个人,反而回忆不起自己有什么值得言说的功绩。那么,到底是同质化的经历使得他们个人的色彩被淡化了,还是背后似乎有一种力量,把属于他们个人的,私域的一面完全抽离开来,使得他们忘记了其个人属性而将其鲜活的生命基本融入了革命政治生活?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个人叙事的解体,即个人的性格、价值和追求在一种生活高度集体化的社会条件下较难得以施展的状况。个人的、物质性的追求受到排斥,而利好于集体的,精神性的品格受到认同,个人将完全听命于组织和集体,个人利益也往往服从于集体利益。我们看到,在西北的新政权制度之下,很少有崇扬个人风尚的语调产生,对于同志间的赞扬和批评,也总是对事不对人,鲜有特意去考察个人性格及其成就与过失在集体行动中的影响。那么,这样的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从何而来的?是否有利于当时和现在的共产党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达成更宏远的目标?

这个问题,在书中其实不难找到答案。斯诺在和革命者们进行交流时,发现无论是毛泽东、朱德还是彭德怀,他们似乎都出身于一个不那么幸福的家庭,要么早早的和家庭脱钩,甚至断绝关系,要么很多红军士兵的家人们早已被国民党杀害,迫不得已才在胸间配上闪闪的红星!在红军生涯中,男女即使结婚,更多层面上也象征着革命友谊的结合,而少一些爱情的结合(这种被称为 “革命伴侣” 之间的情感,即使称之为爱情,也必定和当今爱情之涵义大相径庭)。这是说我们的革命战士都是没有私人情感的铁人,是不通人性的禁欲者么?笔者认为此事非然。他们一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也向往着属于个人的欢乐。然而,却是那道摆在眼前的,深深的阶级仇恨之墙使得他们根本无福消受家庭之乐,人性之乐。许多红军战士往往在参军前,就已经流离失所,跟随着部队长征之后,也不知亲信和家人们身在何方,更不知其还是否生还。这样的情况甚至不是少数,而是革命背景下,个人欲求在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社会条件下被彻底压抑的大多数的真实写照。在反抗阶级压迫的斗争没有胜利之时,这样富有个人主义色彩的情感在铁血的革命中实在过于美好,过于“小布尔乔亚”,也太过于脆弱,而没有一个稳定、安宁社会所提供的土壤和养料,就只能绽放出无实的花。

而这样的一种基于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叙事视角,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即使在今天我们研究和分析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时,似乎也很少从一个作为生物学角度的人的视角去评判他,也几乎不会去研究他的心理状况,性格和其他这些涉及个人方面的因素。而更多是通过观察他在集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他在某个职务上所作的工作,以及他的一些政治理念和观点来评价他的所作所为。当然,这些因素必然也和个人成长是有所联系的,但是个人因素的成分并没有被额外强调或被认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记载仍然维系着一个以集体叙事为主的,不太强调个人魅力的论史方法。笔者在和学友讨论时,觉得这也许就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外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认识世界的角度。我们在谈论一个领导干部的功与过时,其实也不是在讨论他这个人本身,而是在讨论他在他所承担的职务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策、路线和方针,这背后,或许更多是集体领导智慧的结晶,是那个符号化的人所展现出来的东西。

笔者忽然想到,纵观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和中国的崛起,伴随着的就是这样一对差异——对 “人” 的发展和解放之路线的不同。自从文艺复兴重新强调人文主义和 “人” 的价值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对使人成为 “人” 的再认识和再进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 “人” 怀着成为一个大写的 “人” 的诉求从而对抗君主、教会和殖民者等压迫者的历史。资本主义愈发展,对 “人” 的个性解放之诉求就愈强烈,对人之 “自然权利” 的保护就会愈严格,愈趋向于绝对化,神圣化,愈变得不可侵犯。这个 “人”,在笔者看来,是一个超越了一切差异的,具有所谓“普世” 性质的抽象概念。当然,笔者无意为西方制度进行合理性背书,因为对 “人” 的愈保护,同样会造成许多问题,新冠疫情下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措施便是最好的实例。正如人们所见,西方正在被这些自己奉为圭臬的、日趋绝对化的价值所反噬。而中国革命所走的道路,就笔者看来,是一个在集体生活中的,组织化的人在共同的政治纲领之下所进行的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路,是一条通向集体主义的最终形态——共产主义生活的路。这条道路所伴随的不是所谓 “人” 之间的对抗,而是阶级之间的对抗,是类型化了的人之间的对抗。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异同,在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疫情集中爆发,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盛行的时代,似乎又有了新的可讨论空间。或许,这就是中西方革命及其崛起之叙事的最大不同。而这样两条奉行不同理念的人类解放路线,又将引领中国和西方行驶到何处?笔者是绝对无力回答这一问题的,只好把它交给历史。

二、并非背书的写实

为什么《西行漫记》有着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以至于今天,中国人将其列入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且国内销量依然能突破 300 万册;而外国人不论从平民到总统,也仍把阅读此书作为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重要渠道?笔者认为,除了书籍的内容通俗明快,好读易懂之外,斯诺本身实事求是、客观全面、朴实淡然地对中共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切实描写,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总是不自然地会视一种立场具有迎合性、性质具有喉舌性、内容具有超验性的宣传说教为危险之物,即与英美所说的 “Propaganda” 相类似的那种附带政治色彩的宣扬和鼓吹。因为这样的说辞是一种立场先行的、逻辑不自洽的、禁不住理性考验的事实歪曲、恶意误导和机械说教。正如今天,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无端抹黑、造谣和攻击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甚至让中国人民都已见怪不怪。不过,平心而论,当时的红色中国在 “舆论战” 上,也并不比今天的日子好过多少。国统区报社在政府威压之下,对中共的抹黑无以复加,对红色中国进行所谓 “匪帮政府”“共产共妻” 等骇人听闻的指控和污蔑,并加紧迫害亲共人士和宣扬抗日的革命志士。包括外国媒体也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一本真实研究红色中国的书历经万难得以问世,实在是过于难能可贵。在一个谣言与谎言成风,毛、周在国民党报刊上已经多次 “被处决” 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一个美国记者将红色中国到底呈现出一副什么面貌,为什么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为什么凭借自己弱小的兵力却能和国民党打的有来有回娓娓道来。笔者斯诺在书中有一处极富张力的对比描写——国统区以数十万元的金额悬赏毛、周、朱、彭等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而他们在延安的办公室外只有一个警卫员把守而已!这样的语言很真实,没有任何虚假陈述和直接的倾向性,却让读者强烈地、清晰地感受到,哪一个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站在哪一方早已昭然若揭。我们在书中可以明显察觉出斯诺对中共政权表现出了相当程度上的赞许和支持,甚至于离开西北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离开的仿佛是自己的家”。但这样的情感是基于实践、调查和共同生活而获得的相应认识,而不是为了故意吹捧中共而作的千篇一律之文。相对于无端的抹黑和无理的鼓吹,《西行漫记》明显更胜一筹,不是因为斯诺站在倾向于中共的立场上,而是因为他的立场是通过实事求是的考证和调查而产生的。笔者相信,即使今天一位西方人士毫无根据的赞扬、鼓吹中国,他也不会受到中国人民的赞许;即使他通过调查、分析和细致研究得出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的重大缺陷,即使立场具有根本倾向性,他的部分结论也依然会被中国人民所讨论、应允和采纳。

笔者想到,在当下面对中美之间对抗进一步升级的复杂局势中,在中国面临着这样一段西方国家从政府到人民都一致排华反华的战略考验期里,或许我们也需要一本真实描写今日中国或西方的《西行漫记》,使得任何一国的人们都得以拨开傲慢偏见之迷雾,去坦然地面对真实之境况?笔者相信,中国的故事本身就十分精彩,毋需添油加醋,只需平铺直叙就可以说得很好,说得动人。不仅在对外工作领域我们要这样做,在我们讲给自己的故事里,也应摆脱立场之偏见,力求真实,因为真实本身往往是一种不带立场,却又是立场性、说服力最强的叙述方式。

三、俯瞰今日之风云

这一段所蕴含的相应认识是笔者在阅读此书西安事变篇的过程中所联想到的。斯诺在书中对两党的一系列政策的描写勾勒出了两种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截然不同的认知和解决路径:共产党从头到尾都一直秉持克制、合作的态度,对蒋介石释放了大量的友好信号,极力推进两党合作抗日,甚至蒋介石被张、杨二将囚禁后也依然坚持蒋介石在国民党政府中的领导地位;而蒋介石则加速倒行逆施,不顾抗日局面一再恶化、属下幕僚一齐反对和国际社会一致谴责而顽固 “剿共”,直接导致了西安事变的最后发生,两党才最终回到合作的轨道上来。在笔者这样的后来人基于结果的判断可知,这两党一正一邪的政策,一进一退的步伐,互相展露出的战略大局观和战术策略早就在解放战争开打之前就决定了国民党的必然、彻底的溃败,即使共产党的军事实力还不足国民党的十分之一。

历史的巧合,让笔者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今日之全球。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中国对内扶贫反腐,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和政治参与水平;对外坚持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致力于构建多边外交体系,在国际舞台上彰显着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反观美国,对内抗疫失败致使生灵涂炭,种族问题导致暴乱游行多发;对外伙同其盟友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对中国的进一步打压升级,并不断 “退群”,以“美国优先” 的霸权姿态拒绝对话、沟通与合作,使得自身逐渐降格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之势的逆流。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说 “中共正用当年对付国民党那一套对付西方”,笔者看来,他这句话可能只说对了一半。笔者其实并未察觉中国在抵抗美国打压时使用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或党的建设等历史总结的斗争经验,也并不认为今日的中美对抗和昔日的国共战争属于同一性质的斗争。但细细观察美国一系列损人损己的措施,却能发现其行为和当年众叛亲离的国民党反动派实在是如出一辙!正如笔者在上一大段结尾所说,事实本身虽然不带有任何立场,却往往具有最强烈的说服力。近年来发生在亚欧和北美大陆的大量事实,足以向世界人民展现一个文明级别的权力更迭之势。而美国若继续执迷不悟,一意孤行,试图靠威压而不是靠合作、凭霸权而不是凭交流的方式回到所谓“领导世界” 的地位上,那么也必然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自主之人民的强烈反弹和共同抵制,最终落得和国民党反动派一样的下场。

四、没有结论的尾声

笔者在写这篇报告时,所思所想极度跳跃,以致于思想上远远超出了该文篇幅所能负载的内容和笔者粗浅文笔所能呈现的精神。但,笔者当前对某一事件或某一政策的认知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局限在一本书、一个人或者一个角度,尚不能围绕整个中国革命历史发展脉络的全貌详细展开。所以最终决定把仍不成熟的思考留在心里,而可供分享的观点则落到笔下,供读者朋友们借鉴、思考与批判。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所得出的任何结论,都不是确定无疑的,也不能被认为是合理的,更不能被认定为是笔者所固有的、甚至是未来也将如此的结论,只能是基于现有的认知而得出的暂时性的、随着认识进一步加深而随时会更正、改动的一些有批判价值的错误。为完成该文前前后后耗费的时间稍多了一些,但笔者仍认为这是值得的。在浮躁不已、内卷成风的大学生活中,需要有几本这样的书使人沉淀、思考,再去面对紧锣密鼓的学习生活时才能游刃有余。更重要的,如果有一本书可以激起人们去反复阅读、思考甚至研究的欲望,而不是草草翻完甚至只翻了几页就束之高阁,那么从一方面既证实了此书在创作意义上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读者在丰富认识意义上的成功。

知乎用户 SkySOON 发表

刚刚读完。没有太多歌颂和批判,而是朴实的记录,这也是能读下去的原因。

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地方:

KMT 向红区派发传单,可是红军正好缺纸,他们并不在意思这些传单,索性直接拿来在反面写字做红区宣传。

这个小细节让我忍俊不禁,土共的土,和对理想对目标朴素的追求和实践,体现的有些可爱。

知乎用户 李念淨 发表

剛剛看完。
我覺得一個外地人要想準確地評價中國,評價共產黨,要做到三點。

  1. 不帶預設立場,態度是觀察、吸收。而非一開始就找碴
  2. 親自接觸底層的民眾,觀察的是他們的精神而非外在的物質 (外在的物質是最表面的東西)
  3. 勇於更正自己覺得錯誤的偏見

這本書就很難得,三點全部達到,其實台灣人對大陸多有嚴重的誤判也就在這裡,因為他們三點那怕做到一點都很難達成。

知乎用户 刑天唐伯志​ 发表

这本书我看的时候正名叫:西行漫记,只是在前言或者序中提到另外的名字叫《红星照耀中国》。必须承认爱的加斯诺文笔不错。这本书直接影响了美国的决策者。直接导致美国决策者的判断是:美国当局承认了延安边区政府比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廉洁、民主

它的影响到什么程度?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和红星照耀中国同时摆在决策者面前。决策者直接否定了中央情报局的报告。

之后,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飞到延安,陪毛泽东一起飞到重庆,下飞机毛泽东高呼蒋总统 万岁

之后双十协定签订。

之后内战爆发,美国逐步放弃对蒋介石的支持,等待共产党执政。

所以,红星照耀中国,在历史上影响了中国人的命运,从这个角度而言,它的确了不起。

[刑天唐伯志:茉莉:我的爱情故事(下)12 赞同 · 5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059782)

知乎用户 武文博 发表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找那种能激发我内心力量的励志书,看了这一部我党的历史,发现这才是真真切切能给我带来力量的书。在这样的历史尺度下,我们面临的算不了什么。

看这本书有一个体会是,它相对客观,并没有无脑吹,而是通过相当丰富的问题引领着我们去探究这一股红色力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有,它成书于 1937 年,我相信这个时候国内的局势一定是扑朔迷离的,尤其是共产党的力量一定是无法跟已有的旧势力和帝国主义正面抗衡的,但从书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党的面貌是让作者感觉焕然一新的、没有见过的中国新面貌。它改观了作者等一系列甚至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印象,让大家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是吸食大烟的颓废者、是利益随意驱使的枪、是不战而被人屈之兵…… 只要领导有方,中国人民之间是可以激发出巨大能量的。尤其是在那个年代,这种相信太难了,要扩散这种信念,太难了,由此可以看出我党的伟大之处。

我认为我党最终获胜的一个点在于他们有信念,而且无比坚信,在自己的力量那么微不足道的情况下依然坚信,同时因为坚信又不厌其烦地重视教育和传播自己的信念。即便是在那样简陋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完整的体制,利用极其简陋的条件宣传,相当重视文化教育的作用,他们有枪,但他们要以理服人,他们不满足于强制使之服从,而是不断地说好话来抵消群众天然地对政府的不信任。关键他们极有耐心,用政治材料来让文盲识字,经常举行群众大会,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宣传,对那些鉴赏水平较高的人来说,这些形式可能太过刻板无趣,但当时那个条件下,这些方式足以把信念渗透进人民的血液中了。他们做的事似乎很虚,但我很确信他们就是凭借这个获得最终胜利的。

我特别羡慕书中记载的那些那些革命领导人的乐观,他们坚信他们的理想。他们坚信自己找到了改变中国历史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的办法。但我不知道当他们发现人性终究变不了和太阳底下还是没有新鲜事儿会怎么想,我也不知道究竟该相信些什么。

但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因为相信了才坚持,一定是因为坚持了才相信。

知乎用户 历史旅法师 发表

书写的如何,前面的朋友写的很详尽了。

感觉这位斯诺,是个实事求是的人。

这本书写的像纪录片、自传,甚至是日记,是一个美国记者的神秘探险。

在斯诺那个时候,二战前夜,苏联刚刚巩固,经济危机还未散去,要说他有多了解共产党,多倾向无产阶级革命,我认为应该是没有的。

这个人完全是个传统的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人,他认为革命是一种浪漫的、有勇气的抗争,在中国贫弱,国民党诋毁,我党远离大城市的时候,斯诺仅凭得到的一点点信息,就决定自己亲自穿越战区,去看看陕北农村里那些人到底是南京形容的土匪还是一群真正的革命者。

这个行动力和勇气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起码在记者界,应当被奉为楷模。

知乎用户 小鱼二 发表

花了一周的晚上才读完 四分不能再少 斯诺萌萌的…………

读到的全是生动的故事 真实的人 可爱认真有自尊

你叫他小鬼他不理你 你说谢谢同志 小鬼才说这是同志间应该做的不用谢

(就是人民群众爱戴红军的篇幅有点点多…)

国军撒宣传单要几万大洋悬赏红军领导人 红区的人民收集起来用反面当纸用…………

斯诺要走了 “别忘了寄一副假牙”

红星照耀中国

总之是一本刻画任务形象生动的故事集

另推荐一个书评 斯诺是有爱的囧男…… 这书是让人觉得很温暖的一本书~~

知乎用户 星空 发表

我告诉你,某种意义上这本书不是斯诺写的。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斯诺在开篇序言里说的。这其实是评价那群心怀理想的,朴实无华的革命者们的。

我截取开头几段,诸位请看:

★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
埃德加 · 斯诺
这一本书出版之后,居然风行各国,与其说是由于这一本著作的风格和形式,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一本书的内容罢。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我可以跟你说,你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感受那时的他们,他们的那种精神,那时的处境,除非你真正参加那个征途。但看完书,她会震撼你,从你的肉体直到你的内心深处。

书不在身边,只记得一些当时的一点笔记。当时写了一条:人民是血与肉,党是主心骨。

其实这里面已经告诉我们中国几千年历史所展现的那些规律了。

真正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类似的话有很多,人心向背决定胜负)

知乎用户 C 喵骑士 C 发表

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里面的内容比冰与火之歌还要戏剧性,可却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史实。

难以置信,难以置信,我要接着看下去。

知乎用户 蝙蝠 发表

“但是,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生命。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我发现我同这个脑袋正好有些联系,但是我的结论是,这个代价不算太高。就是怀着这种冒险的心情,我出发了。”

光这一段就足以说明许多问题,斯诺是真正意义上的记者。

知乎用户 说辞 发表

应该说在当时意识形态对立比现在严重很多的情况下,斯诺,一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生的美国记者,抛却了意识形态偏见,描绘出了对于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那种自信,有远见卓识,人人奋发的面貌,并为当时的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那种强大的生命力与它的远大前景。

可以说无论是现在的我们还是以前的人民对于延安的共产党都是认知严重不足的,提起当时的共产党,我们大概就会联想到艰难,困苦,勉力为际的形象,当时处于果党封锁下的延安,在一般人眼中应该也是与斯若火车上谈话那个小伙子一样的态度,“对穷苦人民好,会打土豪 s 地主但是是有目的性”,但是这篇西行漫记,却告诉我们在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想的已经不只是单纯的与国名党反复的内耗,他们得眼光甚至极具世界性,而他们得领导人甚至已经想到了将来美国与中国的交往方式,传递了一些信号,甚至是在当时当地的人民都焕发着一种蓬勃的朝气,使得这位在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下的美国记者最后也表达出将来中国共产党必定会取得一系列成就。

我看里面记得最深刻的就是毛主席对于印度的看法 “印度如果不经过一场深层的革命,将不会实现最终的独立民主” 放在现在来看都从未过时

这本书有一些斯若作为西方人的意识在里面,对于早期中国共产党却难得的没有存在偏见,虽然因为他只是一个记者对于政治研究度没有那么高,但恰巧是因为这点,通过一些朴实的事和人,更体现了我们早期共产党人的风貌,让读到最后的你也必定相信红星一定会照耀中国

知乎用户 安东尼的豪杰物语 发表

很真实的描写当时的延安生活,当中采访徐向前和毛泽东都是他们本人回忆自己的经历,读起来很有感触。

最有意思是有一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因为忘记二大的开会地点而错过了会议,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卡什维斯 发表

经济是一切文化活动的基础,长期不算经济账是断断不行的,无法维持任何「无产阶级革命热情」。相当意义上,西方新闻界及西方公众对红色革命的好奇,无意间用金钱提供了免费的老外新闻队伍——编外「第五纵队」。十月革命刚爆发,美国左派记者约翰 · 里德(John Silas Reed) 就撰写著名报道:〈布尔什维克革命——震动环球的十日〉(Bolshevik Revolution,Ten Day That Shook the World)。

第三国际很快发现这条绝佳「缝隙」,巧妙利用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爱德格 · 斯诺(Edgar Snow,1905~1972)乃外籍第一功臣,一本《西行漫记》召唤来「三八式」延安一代。不过,他可不是出于纯粹的「阶级觉悟」,乃是基于一定经济基础的「友情合作」。斯诺长期驻华,到处采访,还结了婚,别忘了一切都需要钱的。没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革命感情撑不起来也无法持续。而支撑爱德格 · 斯诺的红色热情,当然都来自他的文字——稿费。斯诺对中国的报导竟然很赚钱,有损「革命友人」的高尚。

年均收入合今 444 万人民币

1933 年,斯诺新婚,急需用钱,写了一篇〈西方国家威望的衰落〉(2500 字),呼吁西方列强放弃对东方的征服政策,投给全球稿费最高的美国《星期六晚邮报》,得稿费 750 美元。接到这张前所未有的大额支票,青年斯诺夫妇都不相信——

这张支票是$7.50,还是$75.00,还是怎么的?绝不可能是$750.00—— 一定是打字打错了。我们像捧着圣盘一样带着这张小小的纸片,爬上黄包车,出发去银行,抱着试探的态度拿出支票,好像我们接受了小偷和走私犯的赃物一样。出纳员毕恭毕敬地看了看支票,告诉我们极好的汇率,并把那笔款记入我们的账户。这 750 美元,相当于中国银洋四千元。我们靠这笔钱可以生活一年多——过得也可以相当豪华。——斯诺

即便以最低估价,1933 年一圆银洋兑今人民币 100 元,40 万呵!再打个对折,2500 字一篇评论卖到 20 万,今天哪位作家、记者如此「赚得动」?!就是港台报刊,卖到 5000 港币,摸天了。此后 15 年,《星期六晚邮报》向斯诺支付了约 25 万美元的各种费用,使他得以走遍全球每一角落。25 万美元如按前述汇率一美元兑换 5.33 银洋,值 133.25 万银洋,再以一银洋折合今人民币 50 元(地板价),6662.5 万人民币,年均 444 万余!今天几位中外记者有这等能耐?

不光文章能挣巨额稿费,拍摄的照片也售价不菲。1936 年,斯诺在延安窑洞前为毛泽东拍的那张「标准像」,尚未发福的毛泽东戴着一顶红军八角帽。这张像片,不仅传播极广,也是斯诺所得稿费最大的一张,苏联政府旋以四千美元买下,作为大幅彩色领袖像挂在第三国际中共代表团办公室。斯诺在陕北苏区拍的其他照片也收入丰厚,欧美多家媒体向他高价索购苏区图片。

直到 1950 年代麦卡锡时期,爱德格 · 斯诺一直为《星期六晚邮报》撰稿,前后长达 15 年,而报社之所以一直以高价约购其稿,乃是只要封面上出现爱德格 · 斯诺的名字,报亭销量就会骤增。1937 年,美国《生活》周刊杂志买了斯诺 73 幅照片,《亚洲》杂志买了两幅,每幅照片支付 50 金币。斯诺绝对身列高薪阶层,兴趣与职业与收入高度统一,越干越欢实。相比之下,爱德格 · 斯诺所出的第一本书《远东前线》,仅获几百个美元。

1960 年 7 月斯诺访华,对中共接待人员说:1951 年后他没了正式职业,完全靠积蓄生活,但他写的书在美国赚了不少钱。1960 年 8 月,周恩来专门召集会议讨论如何接待斯诺访华,决定以五千~一万之价购买斯诺的电影拷贝。

《西行漫记》的巨大作用

影响巨大的《西行漫记》(1937 年 10 月初版,伦敦戈兰茨公司),至 11 月已发行五版。《西行漫记》也是美元催生之物。1934 年,一位美国出版商找到斯诺,请他写一本有关中国红军的书,签订了合同。但采访红军并不容易,国共尚在交战,斯诺很难进入红区。两年签约期快到了,斯诺仍一筹莫展。1936 年 5 月,斯诺突然得到消息:红军与东北军秘密休战,采访或有可能。他聘请燕京生黄华(中共地下党员)为翻译,辗转进入陕北红区。

1938 年初,胡愈之以仿晚明的「复社」名义 ,召集王任叔、梅益在上海租界出版中译本。欠着工人的排印费,「星一聚餐会」凑钱,再暗中预售(1 元 / 册),买来纸张开印,首印千册,很快卖光,半年印刷五六版,卖出八九万册;运到香港、南洋,销路亦佳,随后再出《续西行漫记》,仍得畅销。

《西行漫记》动员了大批城市知青奔赴延安,抗战初期就有四万余知青赴延,绝大多数读过《西行漫记》——「中国革命最有效的宣传者」,《西行漫记》起了?很难起到的宣传作用,使?迅速壮大,形成其日后与国民党逐鹿中原的基干力量——延安一代,还深刻影响西方对中共的认识,尤其美国对中共的认识,罗斯福都读了这本书。1942 年 2 月 24 日,罗斯福约见斯诺,认为「蒋介石的统治缺乏民众的一致与热烈支持…… 他问我:为帮助中国人民——而不是中国政府——我们能做些什么?」

斯诺前妻海伦 · 斯诺(Helen Snow,1907~1997):

埃德的报告甚至影响到了「剧中人」——共产党人本身,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形象,尤其使他们首次认识到,所有的「帝国主义者」并非一丘之貉,他们有可能同一方打交道而反对另一方,特别是要同美国人打交道,更要同美国的人民打交道。[13]

《西行漫记》也使斯诺发了一笔小财,他用版税在美国康乃狄格州门格尔镇买下一幢小木屋,1949 年他与海伦 · 斯诺离婚,海伦在这幢小木屋度过近半个世纪的余生。

史沫特莱助红

另一位「新中国的好朋友」史沫特莱女士(Agnes Smedley,1892~1950),也靠版税稿费为生。1936 年,她与德国《法兰克福报》合作中断,一段时间靠其着《大地的女儿》版税维持生活。934 年,上海中共地下党连遭破坏,经济陷于绝境,史沫特莱捐赠四万美金,帮助中共度过难关。史沫特莱还为营救丁玲出力。西安事变,史沫特莱在西安用中文高呼「打倒蒋介石」,协助电台对外广播。

据国府「中统」首领徐恩曾回忆录,史沫特莱在拉拢鲁迅、洪深与红色左士的关系上,出力甚大,使两位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参与左翼文化运动。

其实她和中共的关系不只是「朋友」而是「同志」。她是美共党员,受第三国际的派遣,到上海来帮助中共展开国际宣传工作。中共派了丁玲的第二任丈夫去做她的助手。

史沫特莱还以将鲁迅作品译介美国为饵,完成对鲁迅的「统战」。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呵!史沫特莱对红色事业的那股「职业好奇」,出处在这儿呢!

还有资料指认史沫特莱乃苏联间谍网成员。1948~49 年美国舆论不断指责她为俄共情报系统服务。研究人员认为史沫特莱是否正式加入共产国际或苏联情报系统虽然为谜,但她直接参与左尔格情报工作及相关活动,当为事实。也有学者认为史沫特莱乃美共秘密党员或共产国际情报人员,因为她承认日共情报要角尾崎秀实为前夫。

截至 1937 年 5 月,先后八名西方老外进入陕北红区,其中五名新闻记者。抗战爆发后,前往延安的老外更多了。1942 年,路易 · 艾黎向中共捐出母亲一万美元养老金。中共延安十年,来了五六十名老外,有记者、作家、医生、技术员、军事顾问、学生领袖。1947 年,美国小伙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 1921~ )步行 30 天到达延安,农场专家恩斯特也来了,胡宗南进攻延安,两人都随共军进山打游击。就社会影响,以美国新闻记者、作家最大。

欧美朝野不怎么相信国共两派的声音,但很相信欧美记者的报导。这批红色老外将中共定位「土地改革者」,而非旨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真正共产主义者」,对欧美舆论起着引领作用。信息决定判断,欧美虽然普遍反感共产主义,但对土地改革者,则怀有相当同情。

1944 年 8 月 3 日,美使馆秘书约翰 · 谢伟思(John S. Service,1909~1999)建议美国政府: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将不会违反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共产党应该尽可能受到我们的同情和友好对待。

1945 年 2 月,谢伟思再向华盛顿建议:改变只支持国府的策略,也援助中共军队。他的建议得到美国驻华使馆全体政治官员副署。此议虽未被纳,但对美国朝野舆论影响甚大。

连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都认为:

共产党统一大陆之前当局他们对其控制地区的统治很少表现出集权主义的倾向;他们似乎是仁慈的、宽容的、友善的…… 在那些日子里,从中国和各种各样的「专家」那里发来了许多赞扬共产党人的报导。许多外交官、实业家和传教士都确信新政权现在而且将是对旧政权的一大改进。

1944 年,华莱士副总统访华回来,对罗斯福总统说:中华民国政府很快就要垮台。两位美国参议员(布鲁斯特、钱德勒)预言:只有奇迹才能阻止中国政府的覆灭。这种看法在中美文武官员中非常普遍。罗斯福在充分了解这一形势后,才派赫尔利作为他的私人代表赴华。

老外记者虚假报导

国际共运史上,一批欧美左派老外推波助澜,作用巨大,不仅迷惑了众多欧亚落后国家知青,回过身还误导欧美朝野舆论。这批欧美红色老外多为第三国际「第五纵队」,套着记者作家外衣,以中立身分报导「事实」,向西方「放送」貌似中立的客观报导,深刻影响欧美政府的政策走向,起着各国土共无法起到的作用,极大推助了全球赤潮的涌涨。

1929 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这批左翼老外在自己的国度感觉无聊压抑,对正在实验红说的遥远国家充满想象,他们将东方视为价值替代与精神寄托,抱着政治朝圣的心态前往,动身之前就已经是红色信仰者,他们的访问意在证实而非发现。因为,他们感觉到与强调个人价值的西方不同,东方的红色革命超越个人,融入集体的价值观能避免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弊端。他们亟望共产革命在东方成功,可为他们的左翼思想作注,用实例去说服「落后的欧美人民」,走共产之路。

美国女记者艾拉文特(Ella Winter),1930 年代访苏,出版《红色的美德》(1933),赞美苏联在「设计新人」。而对「苏维埃新人」来说,困扰西方青年的所有问题均已解决,不存在了。

1944 年,美国记者福尔曼(Harrison Forman)报导陕甘宁边区,甚至说中共未得到俄援并放弃共产宗旨。对于土改暴力,史沫特莱宣称:就阶级而言,所有受难者都是罪有应得。威廉 · 韩丁(William Hinton,1919~2004)则说:长痛不如短痛,为结束长期痛苦,必须容许短期的残暴。

1960 年秋,爱德格 · 斯诺再度访华,回瑞士后撰写《大洋彼岸》一书,在他笔下,中国大陆一片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群众支持政府,藏民摆脱黑暗农奴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十年艰难探索前访华的西蒙娜 · 德 · 波伏娃:

在那里生活是极其令人愉快的,那是一个美梦成真的地方:政府成为人民的学校,而将军和政治家都是学者和诗人。

连周恩来、宋庆龄都抱怨斯诺及一些外国作家、记者「喜欢编造一些美丽的谎言或故事以取悦读者,至多以为无伤大雅」。

1970 年 8 月~1971 年 2 月,爱德格 · 斯诺最后一次访华,发现「?????????……!」,这才感觉有点不对劲。

那期间,不少在北京的红色老外都当成「外国间谍」收监。爱泼斯坦、戴乃迭、李莎…… 戴乃迭老母在伦敦找许多人签名,致函中共中央、周恩来,希望救出女儿,无济于事,戴母不久去世。

1952 年,澳共记者 W· 贝却敌(W.G.Burchet)在墨尔本出书,支持中共。1960 年代初,中苏两党发生严重分歧后,他仍 100% 支持中共。

八次出任法国政府部长的阿兰 · 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1925~1999),周恩来崇拜者,1973 年出版《当中国醒来的时候,世界将为之颤抖》,甚遭后人嘲笑。

这批红色老外之所以胡说八道添油加醋胡写乱写,源于自身知识结构扁平,对民主自由一知半解。爱德格 · 斯诺「曾设想存在一个『贫穷的大多数人的独裁』,这种基本假设进一步遮住了他的双眼。」

所以就不难理解怎么报道乱七八糟,有些记者就喜欢吸人眼球的胡说八道,实际都为了稿费而已。外国人来中国的没几个好东西。真心奉献更是少之又少,洋垃圾却不少。

(美)海伦 · 斯诺(Helen Snow):《我在中国的岁月》,中国新闻出版社(陕西)1986 年,页 124~125。

爱德格 · 斯诺:《我在旧中国十三年》,夏翠薇译,三联书店(北京)1973 年,页 43~44。

师哲:《我的一生——师哲自述》,人民出版社(北京)2001 年,页 86。

爱德格 · 斯诺:《红色中华散记》,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1 年,页 3。

(美)海伦 · 斯诺:《我在中国的岁月》,中国新闻出版社(陕西)1986 年,页 126,238,127。

刘奋之:〈周恩来接待斯诺访华内情〉,《炎黄春秋》(北京)2003 年第 1 期,页 9。

胡愈之:〈《西行漫记》中文重译本序〉(1979-8)。收入胡愈之:《我的回忆〉,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0 年,页 184。

刘守华:〈斯诺夫妇与红色中国档案〉,《档案春秋》(上海)2007 年第 10 期,页 4。

胡愈之:《我的回忆〉,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0 年,页 46。

伯纳德 · 托马斯(Bernard Thomas):《冒险的岁月——爱德格 · 斯诺在中国》,吴乃华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9 年,页 420。

(美)爱德格 · 斯诺:《红色中华杂记(1936~1945)》,党英凡译,群众出版社 1983 年,页 145。

约翰 · 费正清:〈《红色中国杂记》序〉(1957),爱德格 · 斯诺《红色中国杂记(1936~1945)》,党英凡译,群众出版社(北京)1983 年,页 1。

(美)海伦 · 斯诺:《我在中国的岁月》,中国新闻出版社(陕西)1986 年,页 128。

张功臣:《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1840~1949)》,新华出版社(北京)1999 年,页 220、219。

朱正明:〈早期延安杂忆〉,《传记文学》(北京)1993 年 1 期,页 107、215。

徐静波:〈上海和东京:尾崎秀实情报活动的起点与终点〉,载苏志良:《左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 年,页 164。

白井久也:〈艾格尼丝 · 史沫特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的情报工作〉,载苏志良:《左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 年,页 193。

陈坚、陈奇佳:《夏衍传》,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2015 年,页 200。

爱德格 · 斯诺:《红色中国杂记(1936~1945)》,党英凡译,群众出版社(北京)1983 年,页 147。

(美)谢伟思:《在中国失掉的机会》(Lost Chance In China),罗清、赵仲强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1989 年,页 225、364。

约翰 · 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程宗家译,北京出版社 1982 年,页 271。

(美)哈里 · 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李石译,三联书店(北京)1974 年,页 72。

(美)福尔曼:《北行漫记》(Repot From Red China),陶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北京)2002 年,页 42。

黄仁宇:《黄河青山》,九州出版社(北京)2007 年,页 182~183。

乔松都:《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中华书局(北京)2008 年,页 147。

海伦 · 斯诺:《我在中国的岁月》,中国新闻出版社(陕西)1986 年,页 29、32、201、295。

伯纳德 · 托马斯(Bernard Thomas):《冒险的岁月——爱德格 · 斯诺在中国》,吴乃华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9 年,页 404。

杨宪益口述:〈破船载酒忆平生〉(2006-5-29),李菁访编:《往事不寂寞》,三联书店(北京)2009 年,页 342~343。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那是一种力量,一种理想,一种生机,虽然条件艰苦,却令人心驰神往

知乎用户 郑支队 发表

最近正在读,很写实的一本书。读起来不枯燥,甚至有些有趣

知乎用户 mensl 发表

西北之行,斯诺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亲身接触了人民群众,亲自见识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之后,他作出了一个判断,一个半预言。

一个判断,他认为中国红军,是他见过的所有军队里最优秀了军队。

一个预言,他在书本最后预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必将胜利。

半个预言,伴随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胜利所释放出来的力量,这个世界无人能压制。

在后来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中确实的证明了这一个判断,一个半预言。

可以说,短短几个月的西北之行,斯诺预言了中国后续的至少三十年的发展状况和世界力量对比变化的状况。

知乎用户 羽晓舟​ 发表

说明很早就有郭杰瑞式的人物了

知乎用户 历史的影像 发表

知乎用户 Eugene YOU 发表

纪实文学 就是纪实

口号留到四一大会上面去喊吧

知乎用户 断红线的蓝风筝 发表

当年的共产国际大外宣

知乎用户 kmc​ 发表

这是我的启蒙书之一。

知乎用户 北冥有鱼 发表

从书的封面 “红星照耀中国” 这个名字就断定,这绝对是一本又红又专的政治课本。硬着头皮读了第一篇,果然,实在无法下咽!后来越读越为斯诺的美式幽默逗乐(他把腼腆内敛的周总理比作小姑娘;他甚至在保安根据地创办 “赌博俱乐部” )、为其白描和叙事的功力折服,以致 30 万字的篇幅并不显得过长。最受感动的片段是飞夺泸定桥前,已经渡过大渡河、脱离追捕危险的战士,因害怕此生再无法与战友见面,便在峡谷北岸呼喊着战友的名字,与南岸部队一同行进,用一万只火把照亮了战友前行的道路。书中的红军战士,大到年过六旬的财政部长林伯渠,小到十五岁就已参军四年的“红小鬼”,在成为红军前都有一部血泪史。因而在读到西安事变蒋总司令被少帅张学良逮捕时,实在大快人心(虽然这个知识点早在历史课本上看过无数次…… 但斯诺对蒋的政治天赋是予以了充分肯定的)!斯诺作为一位伟大新闻记者,他对时局的敏锐嗅觉充分体现在最后一节“红色的天际” 中(当然书中关于阶级形式的分析以及中共政策的阐述也是最易让人走神的部分 )——他早在 1937 年就预见了中国后来十年的情景。斯诺对中国的信心,除去正确的理论指导外,来源于那一部部血泪史的主人公,在遭遇了命运的暴击之后,独自扛起生命的重担却依然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不值一提的是,这本书还让我重新定义了 “少年先锋队” 这个名词。因为我在现实中所看到的所谓的 “少年先锋队员” 与书中可爱淳朴、机智勇敢的 “红小鬼” 实在大相径庭

知乎用户 梓付​ 发表

越战的时候上了军方的黑名单(不许他来采访),豆瓣孝子们还为此津津乐道。

知乎用户 Ladypretty 发表

根据我作为一个阅读癖患者的人生经验,这本书值得看

这书的内容,起码适合从十八岁(如果你只有十二岁但是对历史和历史人物感兴趣那么也可以)到八十八岁的读者(如果你已经一百零八岁但是耳不聋眼不花喜爱峥嵘岁月也可以)。

不只是《红星照耀中国》,全套四卷本的《斯诺文集》都值得看。

(《红星照耀中国》是第二卷)

知乎用户 无良秀才 发表

海贼王悬赏名单?

实际上,这是一个外国人第一次以相对理性看待一个在中国大地新生的政党。

尽管带着一丝美国人独有的思维,但是毫无疑问,他是中国人民合格的老朋友。

知乎用户 nevermind​​ 发表

先说声抱歉,最近拖更太久,因为一直在学习和看书,不过新文章很快就出来

斯诺的这本书我认为写的很棒,尤其适合对中共有兴趣但是没耐心读大部头和枯燥史料的年轻人

斯诺在这本书里不涉及任何立场,在书里一开始的他只是单纯对延安地区这批被妖魔化且神秘的 “赤匪” 感到好奇,在第一章一开头他是这么说的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从这段话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斯诺身上那股原初的 “实事求是” 精神,当然这也是作为记者与作家的职业精神

由这些思考,斯诺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一不直指要害,配合上斯诺简洁有趣的文笔,读来让人不忍释卷

问题一: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南京却说,红军不过是由 “文匪” 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究竟谁是谁非?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

问题二:

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说令人难以置信,是同中国的那部充满折中妥协的历史比较而言的,但他们却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最后还有那六千英里的历史性 “长征”,(中央红军)穿过中国的十二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

问题三:

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不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他们是社会先知,还只不过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例如,毛泽东,南京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 “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那个价值这么高昂的东方人脑袋里到底有些什么名堂呢?或者像南京官方宣布的那样,毛泽东真的已经死了吗?

问题四:

红军抗击极大优势的军事联合力量达九年之久,这个非凡的记录应该拿什么来解释呢?**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南京在同他们作战时能利用的现代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的呢?**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军事战术?他们是怎样训练的?是谁给他们当顾问的?他们里面有一些俄国军事天才吗?是谁领导他们在谋略上不但胜过所有被派来同他们作战的国民党将领,而且胜过蒋介石重金聘请来的、以前由希特勒已故的国防军头目冯 · 西克特将军领导的大批外国顾问?

限于篇幅,这里只附上部分问题,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斯诺能够不带偏见、客观求是地提出问题,且提出的问题都直指中共存在和发展的本质

换句话说,这种深刻而不失风趣的文字本身就很令人享受

包括我现在写文章,也喜欢使用这种方法,提前对我要写的比赛或是中心点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来展开内容,用内容本身来印证问题的答案

回到斯诺本身,方法听起来很老套,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很有意思

斯诺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且问题内容敏感却又深刻

比如提到白区称呼的 “赤匪”,斯诺就很困惑,为什么一群连延安都没有去过、连红军都没有见过的国民党人,聊起红军来都是一样的评价和说辞?

相信不止斯诺一个人有这种困惑,所以由这个普遍问题本身,斯诺就可以展开很多特殊性问题的内容展开

比如红军本身意识形态的问题,比如红军内部的构成,比如红军是依靠什么壮大自身力量等等等

通过这种层次感,斯诺增强了书中内容的逻辑性,也增加了自身观点的说服力

包括斯诺在书中之后描写的的红小鬼、与中共领导人的接触日常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在间接解答斯诺在第一章中提出的疑问

仅从逻辑性和客观性上,我就十分推荐朋友们阅读此书

知乎用户 周杰伦 发表

罪过罪过,我进来的原因,第一眼看错成了,怎么评价斯诺登的《红星照耀中国》了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苏联第一次出版时就是删减版,改革开放重新出版二次删减!

知乎用户 阿拉贡内斯 发表

最早知道这本书时候,以为是一个政治宣传。但几年前,只读了一半我就知道自己错了,这几年更是看了三四遍。每当生活有不如意的时候我都会看看,那种艰苦但磅礴的生机让人非常的向往。

不难理解,为什么抗战时期,到延安去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

知乎用户 蛋糕好吃 发表

斯诺家人的看法:

『斯诺的女儿西恩 · 斯诺 (Sian Snow) 投书《纽约时报》,认为 “任何认为埃德加 · 斯诺会支持当前越南政府对记者打压政策的人,不是对他作品的真正意义一无所知,就是故意利用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斯诺女士称,“斯诺相信自由、独立和真实的报道。他一再抵制其他人对他作品的支配、篡改或审查,无论是蒋介石、约瑟夫 · 麦卡锡 (Joseph McCarthy)、莫斯科的斯大林主义官员还是冷战中的越南和美国官员”。』

知乎用户 白墨写意 发表

红星照耀中国

知乎用户 子夜月光 发表

少年时读过封面吹号剪影的译本。后读英文原文,更觉可亲。

知乎用户 Zzz 发表

别的不说,单说故事性就非常好看,人物塑造非常鲜明生动,文字简明幽默,非常具有吸引力。喜欢看网络种田爽文吗?保准你喜欢这个游记

知乎用户 乖边牧 发表

作者以身犯险、撕开黑暗的行为,唯有超常人的好奇心和毅力驱动才有可能化作现实。把它当做一部奇幻冒险小说来阅读是最好的鉴赏方法,你会目睹一个传奇在中华大地上的生根发芽、参天伫立、硕果累累。

知乎用户 小温老师​ 发表

最近受邀在新华书店做了一场读书分享会,推荐《红星照耀中国》。

现全文分享发言稿——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红星照耀中国》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是非常好的。有两三个晚上,我看到了凌晨三四点,因为书中很多故事、人物命运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

能看到凌晨三四点,这是我对一本书的最高评价了,一般只有宫斗剧才能让我看到凌晨三四点。

又有一个晚上,有个学生跟我说和他爸吵架哭了,很难过。我顺手就把正在书中看到少年毛泽东和他父亲吵架的内容发过去给学生看。

也不懂娃最后是否从毛泽东那里受到启示和共情,但我觉得自己的回复很有逼格啦,你想想,和家长吵架跟老师说,老师随手一个开导都是从毛泽东起步,是不是很高深莫测。

(1)我最喜欢的章节

下面我想着重分析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章,就是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这章是毛泽东的人物小传,我强烈建议买这本书的读者,如果觉得看第一章就想放弃的话,先跳到第四章来读。时间有限,毛泽东的小传,我挑三个部分说好了。

少年毛泽东:毛泽东的父亲很严厉,对儿子各种看不顺眼,经常骂他。有一次,在毛泽东 13 岁时,家里请客,来了好多人。父亲当众责骂毛泽东不孝、无用,毛泽东和他大吵一架,跑出了家门。

母亲追上来劝他回去,但父亲追上来继续骂,命令他回去,还要他磕头认错,真的很可怕对不对,毛泽东威胁说父亲再过来就跳池塘。

你看这种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像极了我们少年时和父母的争吵。后来毛泽东怎么解决?他找到了对抗父亲的方法,用读到的经书引经据典去反驳父亲。

比如父亲老爱指责他懒,毛泽东就说,年长的人应该比年幼的人多干活,等他到父亲年龄时,一定比父亲还勤快。

青年毛泽东:青年时期,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谈情说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吧,但毛泽东在同样的年纪时,说 “我对女人不感兴趣”。

在他的青年时代,家国大事,天下兴亡,是他脑海里思考的第一重要的东西。他满脑子都是这些事情,以至于有一个朋友,和他聊起 “买肉” 这种俗事时,他就与之断交了。

他说,那个时候,我的朋友和我只愿意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

青年毛泽东还喜欢锻炼身体,下雨时,脱衬衣,雨浴;刮风时,脱衬衣,风浴;烈日暴晒时,脱衬衣,日光浴……

就冲这频繁脱衬衣的潇洒劲,这本书也值得一看再看。

中年毛泽东:毛泽东人到中年会怎样?斯诺的描写是不修边幅。有一次,他在接受斯诺采访时,心不在焉地松了裤腰带,抓虱子。

斯诺有点震惊,但马上就表示理解,在下文说:任何人到了苏区,在同样的环境下都会不由自主的脱裤子找虱子。

斯诺又描写毛泽东去林彪的窑洞,天气太热了,窑洞里更热,毛泽东一进去,就把裤子脱了,直接躺在林彪床上看地图,研究战局。

这样的毛泽东,没有人能不爱他。

斯诺从延安采访回来后,斯诺夫人看了他的采访手记,深深被他所采访的事情打动了。

斯诺带了一顶毛泽东戴过的旧军帽回来,上面缀有一颗红星。斯诺夫人很喜欢这顶帽子,斯诺慷慨表示可以送给她。

但斯诺夫人说:不,我不要你的帽子,我要自己去延安,找毛润之要一顶。

2)你结过几次婚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斯诺的写作技巧。

埃德加. 斯诺作为美国驻华记者,要向西方世界的读者揭示遥远而又神秘的中国红军、中国苏区、中国共产党人,这些问题都太宏大太复杂了,感觉很难解释清楚。

但斯诺,他找到的解释角度真是太棒了。我们可以回到第一章,看他在本书开头设置的一系列很好玩很有悬念的问题。

他写文章,带有非常明显的新闻记者的技巧,那就是很会抓人的注意力。

比如斯诺在采访中问毛泽东结过几次婚(有几个老婆),看到这个问题毛泽东都笑了。不用说在一旁的贺子珍想听,连我都想听。但聪慧如毛泽东,跳过这个问题清单,直接谈个人履历了。(高手,鼓掌)

再一个是幽默感。斯诺写白区对红军的诋毁,他还没出发去延安采访,白区就有新闻说他已死于共匪之手;

写他去苏区,红军给他配了匹瘦弱不堪的病马,整个行程他觉得像在骑条 “瘦狗”,也不确定马是不是在他胯下,过小道时他在马上连喘气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马毁人亡;

写林彪请他吃了碗面条,让他去红军大学上课,他去了后被学生问得下不了台,比如让他分析英美对华政策等一系列、一个记者根本没办法回答的政治问题,极度难堪中他醒悟到自己被林彪用一碗面给骗了;

写他长途跋涉到苏区,口渴得要命,就想喝碗冷水,但红军小战士给他端来的是开水,他卑微讨好小战士,直到学会称呼他们为 “同志” 后终于喝上了冷水的小可怜……

他完全掌握让读者发笑的本领,搞得我对他的囧境怂样记忆深刻,整个阅读也因为这些幽默而更加愉悦。

3)假如穿越回到 1937 年

看完这本书,我刷知乎时刷到一个题目:假如穿越回到 1937 年,会发生什么?

我们常常想象穿越,穿越回唐朝啦,穿越回宋朝啦,做个美丽的公主,或者婢女,和王子谈一场恋爱啦,这些都是穿越剧爱用的套路。

但我们从来没敢想过,假如很不幸,我们穿越回 1937 年日本全面侵华的黑暗时代,会怎样?

我奶奶说抗日战争,日本人来我们村,一村人都跑到山上去躲避。但有人惦记家里的粮食,想回来取,一回来就被日本人杀了。等村里人回来时,就看到他的人头掉在家门口。

我小时候和奶奶走在村里,有次她指给我看,说这里是日本人来我们村时,谁谁谁的人头掉落处,把我给吓得,后来做噩梦都被日本人追

回到刚才那个问题:如果穿越回 1937 年,你会怎

如果不幸穿越到 1937 年,我希望穿越到的地点是延安。

1937 年,日本人已经封锁了中国的沿海战略要地,几乎切断了所有国际救援的海上通道。中国军队节节败退,从一座又一座重要城市撤退了……

斯诺问毛泽东:抗日战争的趋势是什么?

远在延安小破窑洞,只有一顶蚊帐做奢侈品,吃红薯或粗粮蘸辣椒充饥的毛泽东,回答他,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斯诺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才能打败日本?

毛泽东说要靠三个因素。一、中国人的团结抗日,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完成;二、国际社会的援助,苏联一定会施以援手,英美无法保持中立;三、日本国内的革命。只要日本不能短时间攻占中国,它本国就一定会爆发革命。

在绝望无光的年代里,竟然有这样一位像先知一样的中国人,对未来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和预测,而后来的历史,也一一验证了他的判断。

所以,我想穿越到 1937 年的延安,看他顶着一头乱发,穿着粗布土衣,有理有据、自信而又坚定的谈他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对未来的勇气和远见。

(4)毛泽东和孙少平

读书分享会结束后,有两个孩子在门口堵住我,说要请我喝奶茶继续聊,天下微雨,我们在新华书店对面的奶茶店迅速点了三杯奶茶,然后争分夺秒的开聊。

聊《平凡的世界》,聊毛泽东像现实版的孙少平,他们同是农民的儿子,同样有广阔的精神世界,杨开慧是现实版的田晓霞,一个是省级高官的女儿,一个是大学教授的女儿,最后她们都很年轻很遗憾的离开了。

聊路遥写田晓霞逝世后的孙少平,其实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毛泽东的后半生才是平凡世界里的真实……

后面我赶着回家哄孩子睡觉,我们就意犹未尽的结束了,雨还在轻微下着……

第一次,在这个小县城里,做一场纯粹的读书分享会,和一群年少聪慧有爱的孩子们,不知疲倦的聊。这种生活,有点酷。

有一个小读者告诉我,她读初中时,学校要求这本书必读,硬性规定学生阅后每页批注 30 个字,是每页!她说,当时她快批吐了,批完再也不想看了,全书只记得 “红小鬼” 三个字。

现在,她想回去把它找出来,再读一次。

——END——

我的公众号:小温老师的演讲和写作

知乎用户 自有禅意 发表

它让西方第一次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一时期的中国与中国共产党,

知乎用户 乐之​ 发表

即将成为新时代的畅销书。。因为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强推,学生不能不读。。。

知乎用户 天拖保全丁文元 发表

跟斯诺一起去延安(拍摄斯诺和周总理合影的那个人),就是马海德大夫,,只不过怕家人担心没让斯诺在书中提到他的名字。

知乎用户 qin 830 发表

2018.7.24

很好的一本书,正在读,待补充。

知乎用户 三文鱼花飞叶落 发表

书我是买了,没看,随便翻了几页,发现不过是一个老外听毛主席说事的记录。全凭的是一个在说,一个在记,就是整大段采访而已。

知乎用户 ok123456 发表

时代不一样!那时人有文化,可以进行区域自治!

现代富裕了!

人是可以共患难不可与之共富贵!

化学矿物能量物资均富裕!老百姓揭竿而起的时候还是互相平和,踏上比拼财富的赛道后,公共安全才是必要!这不明摆着不禁枪美国佬人人防备邻居!

穷富两道局!想明白邻居的财富和你平级,财富翻番是什么概念晓得不!

这监控黑镜是必须的!晓得城市内涝经费上都不够套房钱,人性!

到手的再吐出来!只能说你精力旺盛没事瞎想!这捐套房去做事,有的人干有的人不干!久而久之!高尚的人一无所有!剩下群老鼠!有意思吗!

知乎用户 秦剑 发表

里面最让我震惊的一段是,教员他们离开了井冈山,但是井冈山之前的那帮土匪习性有复发了,但最后的结果是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力量把土匪给杀了,没有跑去找教员。

知乎用户 神秀 发表

朱老总在云南边境六年,跟土人打仗学会了游击战。

知乎用户 清风明月 发表

真: 真人,真事,真心话。

善: 善人,善道,善举。

美: 美文,美乐,美图。

知乎用户 叶赫乎 发表

上礼拜才重温了这本书,贵乎就给我推这个问题,玩网络这块儿,确实给小编整明白了。


关于这本书的评价,自不必多说,讲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片段,

陕甘宁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扫盲运动一直在持续进行,小孩儿可以参加少先队,参与生产劳动,接受革命教育,妇女能进入工厂,进行手工业和一些轻工业生产,剧社巡回演出丰富大家的娱乐项目,什么叫地上天国啊 (战术后仰),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物质极度匮乏的陕北苏区。

徐特立和林祖涵两个老先生也让人印象颇深。

另外有几个对比,苏区的物质条件差,稍微好一点的东西都送前线了,马匹弹药这些,前线的队伍负责保卫根据地,还要抗日,根据地内无重兵把守,老蒋的狼窝什么配置不用我多说了叭;再一个,斯诺离开保安,辗转回到西安的头一天把他的行李包落在了西安城外,他几个月来的采访资料全在里面,好巧不巧,凯申公第二天要来他的西北行营,当天城内就搞得鸡飞狗跳,还是斯诺催促卡车司机回头去找到行李,这本书才得以问世。


不得不说,斯诺确实是个天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对陕北苏区进行了一次完整深入的了解,成书读来也是通俗易懂,不了解历史背景的人读起来也不会有什么障碍。当然这本书最可贵的一点在于,斯诺走访陕北,后来成书出版,都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政治压力,如果非要说有的话,大概只能是来果脯当局,本来定名红星照耀中国的书,为了在国内出版,改名西行漫记。

这本书的电子版我上传个云盘,链接发在下面,有需要自取吧。

嘤 MTE5YjhhYw==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 App,操作更方便哦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Xy0KWIJJGCXtS35x-LUww

提取码: 218b

知乎用户 Y-in 发表

建议搭配温铁军老师的《十次危机》中的第一次危机来看。

读完书最大的感受是,我党能夺得天下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客观条件上:借用一句《北平无战事》中的台词:“在农村,百分之十的人占据着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在城市,百分之一的人占据着百分之九十的资本”。

主观行动上:GCD 的宣传策略、教育手段、组织建设能力、军事队伍建设能力、政治建设能力、运动战战术思想以及抗日理念都是 GCD 软实力的体现。

另外,如果了解了长征的过程,你会相信这真的是一个强大的创业团队。

看书的同时,想到了《北平无战事》,剧中 GMD 阵营的曾可达、梁复生、孙秘书以及建丰同志等铁血救国会中的鲜明角色。这些心怀三民主义的 GMD 人,实际上与 GCD 人具有类似的理想,但却因身处不同阵营而成就不了相似的事业,更拥有不了相同的结局。

北平无战事混剪视频,搭配书籍食用更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643863/

知乎用户 又下雨了啊 20 发表

这书为什么建国后被禁的时间比建国前还长?

知乎用户 周炎 发表

是这本书让我重新看待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在这之前,所有同时代的东西对我来说都只是宣传,都是人们为了逢迎讨好捞取利益所做的空洞的表态,只是令人作呕。

可我读这本书时,把自己代入那个前往西部冒险的记者,从那时的中国这片荒芜而没有希望的土地上经过,来到一个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干部、群众,老人、孩子,融洽地相处在一起,只为了一个信念。毛泽东写文章之余,和妻子贺子珍一同欣赏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像几岁的孩子一样眼睛发光。

我那时多想就这么来到延安,去和他们打一声招呼!斯诺成了他们的朋友,我仿佛也成了他们的朋友。多么天真、美好的愿望,那时看起来,多么有希望!

而现在,在我们所在的嫌贫爱富的社会,天真就是幼稚,邪恶才是成熟。

是啊,这本书结束了,之后的故事,才更叫令人唏嘘。毛泽东在开国大典那时说,“到现在,只是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有多少人没能明白他的意思?

这群从各地聚拢而来的、天真而坚定的少年们征服了这国家,对于下一步怎么办,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从毛泽东那时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可以看出,他绝不仅仅止于要征服这个国家。他想的是共产主义社会:那个人们不用互相剥削压迫的时代,那个人人心中都知道公正的时代。国家到那时要消失,人民到那时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爱着所有即使迷茫、堕落、无助、愚蠢的人民,他来到这世界上, 是要去教导他们明白,自己的一生,并非仅配在奴役中度过。

一切旧的道德标准,一切他人的谴责,到毛的耳朵里,都只是过眼云烟。旧社会的腐败与残暴,使建设新社会的努力无比曲折,而其他人,则要把这曲折怪罪在他的头上。

不只是西方人说他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大的屠夫。他在延安时的革命战友们,后来也与他分道扬镳,指责他、背叛他。他为了中国人民,不得不背叛他几乎所有的同志们,在世界各地落下了 “反复无常,只为权力斗争” 的骂名。他放弃了一切,他为了这个梦想,使得所有人对他口诛笔伐,甚至拔刀相向。

真只为权力斗争吗?在我读着斯诺看到的,毛泽东如同一个大孩子一般快乐地与小鬼们交流的场面,我想,可能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然而他去承担历史的责任,就背上了所有人的骂名。即使如此,他也不会认错。因为他没有错。

《进击的巨人》里,解放者艾伦引领了所有人为了自由的斗争,最后却像个窝囊废一样要让三笠杀掉自己, 好承担所有人的骂名,幻想着这样,世界就和平了。

这是日本人扭曲的思维——救世主要为这世界上产生的动乱承担一切责任。这是一种腐朽的、扭曲的道德。艾伦懦弱了。他因为这种假道德,放弃了自己,也放弃了人民。

可那个大孩子毛泽东不会。因为他即使放弃自己的一切,也要死死抓住,不能放弃人民。

中国人与现在的日本人本该是不同的。就不同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对的事情,不应该因为别人的谴责,就认为这是错的。毛主席亲身用他的一生,为我们教导和示范了这一点。

可是现在,我们却说他是错的。这时代一切的不公正与扭曲,都是我们曾经懦弱和背叛的代价。

我只想说,人民对不起你,毛主席!

知乎用户 吕振雨 发表

记录了一些东西,一段历史,讲述了一段历史。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知乎用户 愿得骑云作车马 发表

彭总吃瓜水平不及斯诺,斯诺吃瓜水平不及一个叫 “胡吃瓜的” 的医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本书似乎有乳滑的嫌疑,在改革开放前从未允许过在大陆公开出版

另据说埃德加斯诺下半生一直为自己的良心饱受折磨

知乎用户 好名字可以 发表

埃德加. 斯诺所著《red star over china》成书于 1938 年,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我一直以为书名应该翻译成《红星终结中国》。为了避免再出这种笑话,我就不对书中的各种奇闻怪谈多作评论了。

如今此书被教育部定为高中必读课外书,倒是让我想起书中的一个段落,斯诺说道:“蒋介石的宣传部门声称红色革命者们是一群赤面獠牙、共产共妻的怪物,他呼吁民众们不要去延安,但我在延安看到的却是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红色中国。“

深在南京枯燥无味的蒋介石理解不了共产共妻这一有违伦常之事竟可能成为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而当人们只着眼于天选之子不过是肉体凡胎,而忽略掉了流光溢彩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史,是否也会走向另一个错误的地方?一定程度上,斯诺到访的这片土地上的识字率已从 1938 年的 5% 上 升到无限接近 100%,但从未有过像样的故事讲述者。以至于这样一个外国人几十年前随手写的小册子竟有望成为世界上发行量第三甚至第二的书。

知乎用户 爱悦儿 发表

看过很多的党在各个时期的影视剧,从建党,建军,抗日,解放战争到建国等等。对于党取得的一系列胜利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坚定的信仰,强大的凝聚力,忘我的牺牲精神,伟人的高瞻远瞩等等都可以说上一二。

但是如何形成的这些取胜之匙,却没有细细想过。

两个被作者叫"喂",却不愿意搭理作者的"同志",虽然只是少年先锋队队员。让作者感叹"这些孩子拥有强烈的自尊,和普通的中国少年真不一样"。

16、17 岁的"老表"和"老狗"。红军教他们识字,使用无线电,瞄准开枪,却从不打人,不像在白区给地主和国民党当牛做马。而且他们还知道打仗是为了救苦救难,救中国。

贫苦农民家,分了土地的四川少年,参军入伍时,父母很高兴,因为参加的是"穷人们自己的队伍"。

免费的学校,可以吃饱饭的老农,无线电里的世界新闻,不怕共产党官儿的农民。有 4 个月带薪产假的女工。

……

斯诺写农民、战士、工人们的生活,从而突出对比这些角色是如何从旧社会的奴隶蜕变为活生生的 “人”,自尊自爱自强。尽管几乎所有人都经历悲惨的人生境遇,但是并没有看到沮丧,在"消极的知足是普遍现象"的中国,他们是斯诺看到的"发自内心感到幸福的中国无产阶级"。这些一个个蜕变的人渐渐的形成了强大的力量,星火燎原。发动所有可以发动的人,并被赋予强烈的主人翁的精神。这应该就是取胜之匙。

共产党分配土地,减税,办免费教育,办工业,发展合作社,努力发展经济,铲除鸦片,废止高利贷给大众以尊严。而白区的统治者却无所不税,抢人,杀人,不把劳苦大众当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党选择了人民,人民也选择了党。

知乎用户 飞翔的割草机 发表

我在大二的暑假读了这本书,当时的我经常陷入苦闷中:对前途的担忧,对美好的大学生活终将逝去的恐惧,对爱情和人生的不满;虽然在这之前我已经广泛的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的著作,但在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后才从理论阅读转向更具体的历史材料。

红星照耀中国里描述的场景和人物,清洗浇灌了我苦闷的心情;活泼健康的红军战士,坚持让别人用正确的称呼来叫自己的 “红小鬼”,在艰苦斗争中依然热爱生活的红军指挥员和共产党员们;我从斯诺对他们的描写里汲取了力量,这些力量足以使我正面自己的生活。

更有趣的是,当五六年后我再读张爱玲的小说时,从倾城之恋到小团圆;每当读到张爱玲笔下那些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颠沛流离的世家大族子弟时,我脑子里总会第一时间浮现出红星照耀中国下描写的红军战士们:他们缺乏选择,所做的选择无非是跟党走或者不跟党走,但在艰苦卓绝的跋涉、付出无比的牺牲后,他们终于用自己的意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社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幸福的,热爱生活的;这样的人,比起张爱玲笔下那些为了逃脱战火颠沛流离的青年们,究竟是谁更幸福呢?

知乎用户 书海飘扬​ 发表

还没毒,但是看了那么多答案,心里也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我想,这应该要成为教科书的补充,如果像宝藏一样要自己去挖掘,那岂不是会让未来的孩子一步步的走偏。

哪怕说在发各种书籍的时候,把它当做课外的读物,我觉得都很棒。

未来的中国属于少年们,我觉得这个很要紧,特别是当下。否则怎么保证这个政权不会变色呢?

知乎用户 无壹 发表

非常优秀的一部书,当今的世界太缺少如斯诺一般的国际主义记者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本真实、有趣的书,它不同于正规国内政治题材的作品,没有太多结论性、说教性的内容,而是从人文视角反应了解放区不同人的生活 : 领导者、将领、普通战士、红小鬼、老百姓…, 正是通过这些贴近日常生活的照片、文字,呈现出鲜活的人物和蓬勃的朝气,比那些脸谱化的宣传作品更自然可信。

另外,国内版《西行漫记》(我还是习惯这个名字)的封面上真的是匠心独具(胡愈之选的),斯诺给那张照片起名 “抗战之声”,但那张照片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中国的希望”。

知乎用户 幸福人生 发表

读完后最大的遗憾就是太短了,能多写一点多好

知乎用户 散神仙 发表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民族抗日武装的艰苦卓绝的生活战斗经历

知乎用户 姜延年 发表

上周刚读完,知乎就给我推这个问题,果然大数据。读后感是——相当震撼!你可以在书中了解到我党早期在基层建设的成就和不易,对当下的生活也会有更多的思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道斯诺晚年还写了一本书吗

知乎用户 sfysfysfy 发表

如今的网络小说很多都讲求代入感,因此有者大量穿越者的主角,以通过与我们这些现代读者们相似的三观带来有代入感的体验。

在《红星照耀中国》这个严肃且主旋律的书名下,则是一个同样有代入感的 “故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借着斯诺,这个生在发达国家,生长环境和认知或许与今天的我们更为类似的美国记者的眼睛,看到旧中国的落后与暗流涌动,看到红区与白区百姓生活的天壤之别,看到从毛泽东,周恩来到红军小战士这些或青史留名或消散于时间的历史人物们更加真实的一面。

而这种仿佛走进那个孕育了如今我们的社会的时代的,极具代入感的体验,是绝妙的。

1936 年,埃德加斯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 7 年的美国记者,在身上打了五种疫苗后从北平出发,踏上西行的列车,开启了他的旅程。而旅程的目标,则是探寻位于西北的 “红色中国”,以及仍在这片土地上战斗着的,已经遭受九年新闻封锁,被四散的谣言或轻蔑称为 “几千个吃不饱的土匪”,或妖魔化为 “共产共妻 “怪物的中国红军。伴随他旅途的,是介绍信,相机,24 个胶卷以及一大堆关于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的问题。

在这旅程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北平到西安再到红区的,游历于旧中国大地的见闻,

当时是 6 月初,北平披上了春天的绿色蕾边,数不尽的杨柳和挺拔的松柏令紫禁城成为一个梦幻之境;许多清凉的花园里,人们难以相信,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屋顶之外,还有一个苦难、饥饿、正在遭受着外国侵略的中国,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全国。
这天午夜,我爬上一列破旧的火车,身体虽然有些不适,但心里却格外兴奋。这是因为我即将进行一场探险之旅。我要去探索一个与紫禁城的古老荣光相隔几百年、相距千百英里的地方:我要去往 “红色中国”。
天亮了,我观察了一下同行的旅伴,见到一个年轻人,还有一位慈眉善目、胡子花白的老者,正坐在我对面啜着苦茶。那个青年人随即和我聊天,先客套了几句,然后不可避免地聊到了政治。

可以看到,甚至听到白区和红区治下百姓们不同的生活状态,

我回答了他们好多问题以后,也问了他们一些问题。他们对红军怎么看法?他们马上开始抱怨骑兵的马吃的过多的习惯。情况似乎是,红军大学最近在迁移学校的校址时,曾在这个村子里暂憩几天,结果使该村的玉米和干草储备大为减少。
“他们买东西不付钱吗?” 傅锦魁问。
“付的,付的,他们付钱,问题不在这里。我们存底不多,你知道,只有这几担玉米、小米、干草。我们只够自己吃的,也许还有一些剩余,但是我们还要过冬呢。明年一月合作社肯卖粮食给我们吗?我们不知道。苏区的钱能买什么?连鸦片都不能买!
我问他们为什么宁可要红军。
那个对合作社没有鸦片卖表示不满的老头儿在回答时说了一席热烈的话。
“白军来了怎么样?” 他问道。“他们要多少多少粮食,从来不说一句付钱的话。如果我们不给,就把我们当共产党逮起来。如果我们给他们,就没有钱缴税。反正不论怎么样,我们都没有力量缴税。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就拿我们的牲口去卖。去年,红军不在这里,白军回来了,他们拿走了我的两头骡子,四头猪。骡子每头值三十元钱,猪长足了值二元钱,他们给了我什么?

这时一个赤脚的十几岁少年站起来,他一心注意讨论,忘记了有洋鬼子。“老大爷,你说这是罪名?这是爱国行为!我们为什么这样做?难道不是因为红军是穷人的军队,为咱们的权利在打仗?”
他热烈地继续说:“咱们国家以前有过免费学校吗?红军把无线电带来以前咱们听到过世界新闻吗?世界是怎么样的,有谁告诉过咱们?你说合作社没有布,但是咱们以前有过合作社吗?还有你的地,从前不是押给了王地主吗?我的姊姊三年前饿死了,但是自从红军来了以后,咱们不是有足够的粮食吃吗?你这说苦,但是如果咱们年轻人能学会识字,这就不算苦!咱们少先队学会开枪打汉奸和日本,这就不算苦!”

可以走进红军这支堪称奇迹的军队,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真实面貌

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唱起来,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
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得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
学员、骡夫、妇女、被服工厂和鞋袜工厂的女工、合作社职工、苏区邮局职工、士兵、木工、拖儿带女的村民,大家都向河边那块大草地涌过去,演员们就在那里演出。很难想象有比这更加民主的场合了。不远的网球场上甚至还有几头羊在啃草。
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无雅座。我看到中央委员会书记洛甫、红军大学校长林彪、财政人民委员林伯渠、政府主席毛泽东以及其他干部和他们的妻子都分散在观众中间,像旁人一样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演出一开始就再也没有人去怎么注意他们了。
台上挂着一块红色的绸制大幕布,上面有 “人民抗日剧社” 几个大字,还有拉丁化的新文字拼音,红军大力提倡拉丁化来促进群众教育。节目有三个小时,有短剧、舞蹈、歌唱、哑剧——可以说是一种杂耍表演,共同的地方主要是两个中心主题:抗日和革命。节目充满了明显的宣传,一点也不精致,道具都很简单。但是优点是从锣鼓铙钹和假嗓歌唱中解放出来,采用活的题材而不像腐朽的中国京剧那种没有意义的历史故事。最后,演出生气勃勃,幽默风趣,演员和群众打成一片,这就弥补了一部分细腻精美的不足。
讨论历时一个多小时。指挥员和政治委员有时插一下言总结一下刚才的发言,发挥其中的一个论点,或者补充一些新情况,纠正刚才发言中的某一点。战士们都用小本子吃力地记了简单的笔记,他们的诚实的农民的脸上露出了认真思索的神色。整个讨论是很生硬地带有宣传性的,他们一点也不在乎夸大事实。这甚至有点传教的味道,所选的材料都是为了证明一个论点。但它的效果很大,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在这些年轻的没有什么训练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简单然而强烈的信念,从形式上来说是很符合逻辑的信念,也是任何一支十字大军为了要加强精神团结、勇气、为事业而牺牲——我们称之为士气的那种精神——都认为是必要的信条。

也有那些创造了如今我们这个国家的,风云人物们更加真实的一面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体态颀长的青年军官,留着中国人不常见的浓密黑髯。他走过来,和气地问我:“哈啰,你在找什么人?”
他说的是英语!
我马上明白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恩来。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的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宁夏产瓜,种类很多,彭德怀很爱吃。可是,好吃惯了的作者却发现彭德怀在吃瓜方面并不是什么对手。但是在彭德怀参谋部里的一位医生前面只好低头认输,他的吃瓜能力已为他博得了 “韩吃瓜的” 这样一个美名。

这一场在红色世界历时数月的游历,让斯诺看到并沉浸于孕育着希望的红色中国,恋恋不舍

我走过红军大学的时候,红军大学全体学员都露天坐在一棵大树下听洛甫做报告。他们都走了过来,向我握手,我嘴里喃喃地说了几句话。然后我转身蹚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也让我们这些来自几十年后,处于现代社会的读者们,能够以一种与课本,与其他历史书完全不同的更真实的视角,看到那个风起云涌的特殊年代,看到铭刻于历史的诸多人物,看到曾经属于我们的苦难和希望,看到一步步孕育出我们如今社会的来之不易。

知乎用户 桂花载酒少年游 发表

书中有一部分章节是以毛教员本人视角,回忆其青少年时期的经历。看着青年时期的主席,也曾崇拜康梁,也曾迷茫,叛逆,觉得甚有意思。原来伟人也是人。

知乎用户 唐太宗 发表

谢邀。年少时不懂事,初中必读书目时觉得太无聊,而且翻译的文字看起来不舒服就没细看,高中幡然醒悟,决定要回头再看一遍,待我看完再来回答

知乎用户 haines 发表

这是一本意义非凡的非虚构作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红星照耀中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它不仅是一份历史记录,而且阐明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作为第三视角,埃德加 · 斯诺真实的呈现了中国大地上两股力量的状态和趋势。从未旁观者,斯诺对国共的对比,更多的是来自己底层视角,那些最细微的差异,最终汇聚而成的人心所向,决定了此后的国共走向。

毫无疑问,《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回答了国民党为什么溃败,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走向胜利。

这不是简单的八十万对六十万的数学题,是人民江山,所向披靡。

知乎用户 我的用户名 发表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延安,为什么延安是革命圣地?因为延安真的是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一片净土。那里的人们,无论战士、学生、文艺工作者、小商人手工业者、老人、孩子,都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那样学习、工作、生产。哪怕是一个孩子,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主人翁的意识。哪怕是老人,也知道自己在革命中的意义。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有可无不必存在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红色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知乎用户 fisheuler 发表

有一些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具体的素描和画像,相较于集体叙事的风格,有很多触动人的个体语言描写,最有印象的是主席讲自己生平的小传,初到北京时候的境遇,对北国风光的赞美,和别人同挤一室的回忆…

未完待续

知乎用户 卿卿宫初晴 发表

最近等待体检中有时间买了一本红星照耀中国,虽然斯诺大名远扬,但是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非常崇拜伟大的教员,这本书现在还在路上,等我拜读几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来回答~

知乎用户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发表

好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挺好的,在那个年代,西方人能不执偏见,不偏向国民党是不容易的。小说集纪实文学于一体,切合实际且生动有趣,客观辩证。斯诺对于中共领袖的了解也值得一读。这是一本了解革命时代中共领袖的好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客观来说这是一部有重大意义,十分真实的书

主观来说,不好看:)

知乎用户 绝版老银币 发表

这本半个世纪前的作品现在借着课外读物的名义在亚马逊上以 12 大洋的天价在卖,这就是影响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非常差!!!差的原因是什么,不是因为书本身。而是在初中阶段作为必修(必修是一定要买的)让学生们买,这个行为极其恶劣。

为什么?之前任何版本的教材必修书目都不涉及版权问题,比如推荐读《简爱》,市面上的版本上百种,买哪个出版社的自便。可新版全国统一教材竟然推荐《红星》,且这本书只有人民出版社一家出版,这本书的销量已经从每年不足万册,一跃成为百万册畅销书,定价还是 36。这背后的行为多么令人发指。把编写教材的权力当成获利的手段。

另外,这本书初二的学生能看懂吗??很负责的说,基本都看不懂,所以《红星》这本书背后的操作多么令人窒息!

知乎用户 天何言哉 发表

被站务删了,那我在这再说下那个 步亭先生,挑刺被人指出,道歉之后,又在自己言论下阴阳怪气,真的是够概不了赤石

知乎用户 小瓶 发表

好好想想人家安的什么心来歌颂咱们。

都知道红军纪律严明,可经费从哪来?全仰仗的这些人。

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 chink。即便明白了,也不要去仇视,而是摆正自己的心,不为其所动。

知乎用户 牧心人 发表

大家都站在了成年人的角度,但这本书是初中必读读物,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很多老师是强制学生去读的,所以说这本书的最大阅读群体是初中生。这本书可以给青少年们提供一个更接地气的视角,这对于对党的理解认识处于模糊动摇状态切对党的宣传处于逆反状态的青少年有很好的矫正作用。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我永远忘不了这本书中这样形容周总理:一个稍显腼腆的消瘦男子。这简直颠覆了一个孩子对高高在上的伟人的印象,一下子模糊了时间,拉进了和伟人的距离,自然而然的重新去思考毛周等伟人,加深了对我党的认识理解。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红星照耀中国》功莫大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没看过 也不会看 作为人教版语文必读书目 也只有垫桌脚的命运

知乎用户 西十二 发表

我的读后感是,没有斯诺的采访很多珍贵的共产党史料会被湮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好书。

建议也读读反右派实录。

不要脸谱化。

知乎用户 Laura 发表

这是一本好书。

作为看意林读者知音长大的 90 后,曾经一度相信外国的月亮是更圆的、高晓松之流说的是对的、国民党是好的以及新中国历史的种种谣言。

直到疫情在家看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写于 1937 年的书,是作者实实在在的经历,在真实性上比后来者的道听途说者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想看看那时的延安是什么样的。

于是我看到了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我看到了那些最亲最可爱的人,他们最鲜活的样子。他们想让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于是聚集起来,不顾生死。

我开始看毛选,看完第一卷后,那些关于党,关于他的谣言都不攻自破了,我知道了,当时,他们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什么是生活?就是你的每一分每一秒度过的方式。

你吃的好不好,睡的香不香,受不受尊重,有没有话语权,把不把你当人看。看一个人的生活,就看这些,而他们捍卫的也是这些。

物质的发展需要时间,有的人不想和别人平等,就想方设法逼别人当不了人。有的人受不了诱惑,就兴高采烈的当了狗。他们就在跟这样的人战斗,为的,是千千万万个你我。

诸君,站起来!把被压下去的人也扶起来,一同去续写那个乌托邦!

知乎用户 二马 发表

年少时期没有多少书,所以看过几遍,到现在超过二十年了,内容都记不清楚,只对一些照片还有印象。但隐约有看书时的印象,就是平淡稳当,没有鸡血没有口号,不粉饰不造作,让人对里面讲述的故事比较信服,比那个时期看到的绝大多数书籍要信服的多。

知乎用户 黑設 2 发表

这本书是我初中读物里唯一看完的 即使这样 我在 b 站发的整活视频里出现了这本书 还是被说成 “侮辱红军”

知乎用户 Eden 发表

初中部编教材必读书目

够了吧?

知乎用户 qbl 发表

里面对京剧的描写很有意思,说京剧是腐朽的戏剧,看的人都是表情麻木的,观众们大部分时间在吃水果,嗑瓜子,喝茶,聊天,或是去包厢拜访,偶尔才会看一眼表演。

描写延安的红色剧社表演内容很丰富,而且是互动性的,斯诺还尴尬的唱了一首歌。剧社还下乡表演,很受民众的欢迎。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京剧为什么不行了,不接地气啊。

知乎用户 跃剑川 发表

其他的不了解,我只知道这是安徽今年的名著中考题

知乎用户 大橘子 发表

就一句话写得很好。客观不谄媚(不谄媚于任何一方),描写细致却又不枯燥,而且有很强的洞察力——这是一个真正有 “记者” 素养的人。

另外可以作为教科书之外对那段历史的很好细节补充,以前那段历史,别看我当时在学校甚至考了 100 分,其实我是迷迷瞪瞪不太清楚其中细节关系的,看了这本书后,多次一拍大腿:“原来来龙去脉是这样啊!”

知乎用户 伊藤誠 发表

写得很平和、亲切、客观

但很久之前这货让我名著阅读扣大分,给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淦

知乎用户 镜花或水月 发表

如果有一天,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或者外部八国联军,或者内部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时候,这本书也许会被一个人看到,如果这个人看进去了,中国就有救了。

盛世承平已久,国内人心已堕。这本书不可能有多少人看,除了少数人,买了也是压箱底。像这类书,如果真为中国好,最好永远不流行。

知乎用户 巴乔 发表

大部分内容包括细节都不太出意料之外,但是其中多次关于吃瓜的描述让人想忘记都难。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胡总编也成了革命对象?

以下文章来源于杭子牙 ,作者杭子牙 “什么人会害怕革命?人民会害怕革命吗?进步力量会害怕革命吗?都不会。只有人民的对立面,人民的敌人,才会害怕革命。胡锡进害怕革命,只能说明,他不是革命的朋友,他是革命的对立面。” 被广泛认为是“左派大本营” …

如何评价陈独秀?《觉醒年代》给他正名了吗?

知乎用户 抗战史讲解员 发表 毛泽东对陈独秀的评价,我认为很客观公正。他称赞陈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虽搞 “托派”,但是“公开” 的行为。他一生特立独行,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还称赞陈是“创造了党”“五四运动总司令”,承认了陈是中共最主要的 …

各位如何看待,香港市政府开始逮捕网络言论异议人士?

品葱用户 啦啦啦啦啦啦 提问于 7/5/2021 《国安法》过后的香港市连网络言论都开始消失,接下来应该是网络全面大陆局域网化,封锁VPN及翻墙软件的存在空间,很快香港市将会变成香港监狱,整座监狱关押七百万人就犹如东突厥斯坦一样,曾经的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