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罪無罪什麼罪:請參與一場對藝術家堅果兄弟的公審|端傳媒 Initium Media
theinitium.com - 特約撰稿人 楊靜 發自香港 堅果兄弟也許有一個,也許有很多個。我們一直蚍蜉撼樹,如果連一點批評你們都不能忍受,也許你們做事之前應該想想,怎麼做才能不被批評。 **記者的話:**如何訪問一個不願接受採訪的藝術 …
如題
怎麼評價"中國水墨畫"?
////////
說點小故事,記得當初是先接觸水彩,發揮比較自由,不管是題材上還是使用的一些小技巧,都相當開放,老師也都是鼓勵去嘗試看看;而後有機會去上了幾節水墨畫的課,感覺就很拘謹了,一筆一畫都有他講究的格式在,用了之前的一些東西還被老師念了很久. 個人是感覺缺樂趣了,之後也就沒再接觸了.
穷的买不起颜料呗
绘画很能体现中国专制的特色:技术进步极其缓慢
《为什么中国几千年的美术史没有诞生素描和透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627606
中国水墨画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焦点透视和准确的素描关系。导致画面一点都不“写实”。
上面那个答案中,高赞的回答就是这么洗白的中国画的:
透视一词,翻译于拉丁语Perspicere,本意为“看透”,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叫做**远近法,在今天则叫散点透视
西方绘画的理论基础固然是****焦点透视,**但也绝非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准确透彻、科学完善的,
诸不知散点透视乃是更有艺术性的构图形式,焦点透视往往包含于散点透视之中,结合多视点、多视域……(balabala,吹散点透视也很好看云云)
总结一下就是,中国画叫散点透视,西方画是焦点透视。二者都是透视,但是散点艺术性更好。
=================================
这个说法完全就是胡说八道,但是很多中国人深信不疑。
我当年第一次去LA的盖迪中心,里面最主要的展览,就是按时间排序的,从1300之前开始,每100年有几个展厅,游客仿佛是穿越了时间,看出西方绘画技术,是如何演变的。
若是你也看过一遍,就能很清楚地发现:西方也是先有散点透视,再有焦点透视。
说白了:焦点透视,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绘画技术。
它是人类通过科学的进步,渗透到绘画艺术之中,发展出来的。中国之所以没有焦点透视,就是因为瓦房店学。说白了,专制使得中国人创造能力低下,技术进步极其缓慢,无法发展出焦点透视。
空口无凭,我们来看看几幅画: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表现在,两个并列的房子,它的屋顶一直都是平行的,但是实际上如果两个房子距离较大,我们人眼看它们的墙壁是不可能平行的,而是一个弧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用iphone手机,转圈拍摄全景,最后图像一定是变形的,这不是手机的问题,而是你的眼睛看起来就是这样的。
但是,散点透视就是强行把全景图拉直,让每一个局部都是对的,但是整体看起来就是失真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04/8797db42df134fcc941dfd3698ec771e.jpeg
同样,焦点透视画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山水楼阁》——(清)焦秉贞
焦秉贞是清朝人,生卒年不详,大概生活在康熙年间(1700年左右)。他**汤若望的学生。**是中国最早使用焦点透视绘画的中国人。
https://qph.fs.quoracdn.net/main-qimg-eda6e1ff99183fa97fccd9805175cd64
可以看出二者题材内容相近,但是写实感差异极大。
而实际上,西方早期,也是散点透视更多:
如果我们看1300年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中世纪的油画,会发现它们的画风是这样子地:
安布罗乔·洛伦泽蒂 《_The Effects of Good Government》_1338年
《Middle Ages》
https://cdn.britannica.com/39/95639-050-91921503/Peasants-fields-town.jpg
抛开颜色的鲜艳程度先不谈,可以发现那会儿欧洲和中国的画风其实差不多。都是一种诡异的平面展开。也就是散点透视。
但是文艺复兴开始之后,意大利的著名建筑师Filippo Brunelleschi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第一次运用焦点透视来进行绘画,当然他是为了进行建筑设计。
不过这里也可以看出,焦点透视是来自于科学技术而非艺术所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绘制的建筑效果图:
https://i.pinimg.com/originals/5f/85/bd/5f85bd4332fa9b59d61495a8a4f08822.gif
如果你也是个刺客信条的疯狂粉丝,那么你一定知道意大利著名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这个教堂就是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的代表作。
而第一个用把焦点透视运用于绘画的,就是“文艺复兴第一个绘画大师”马萨乔——Masaccio。
下面这副《献金》就运用了焦点透视,可以看到,虽然它的人物依然是散点透视的布局,但是它背景已经是比较准确的焦点透视了,使得建筑的构型非常写实。呈现出极其真实的感觉。
简单地画线就可以看出马萨乔是如同运用单点透视在这副画里的,中心人物,正好是画面的灭点,使得整个画面的线条都指向中心,又不失真实的感觉。
这种绘画布局的巧思和技术,从来没有被中国人发现过,直到300年之后传入中国,才被中国人所知。
https://smarthistory.org/wp-content/uploads/2020/10/full-arrows-scaled.jpg
注意,这幅画作于1420年,也就是中国的明朝第三个皇帝[b]朱棣的年间。[/b]
那会儿中国的紫禁城刚刚落成,前几天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就讲紫禁城一个瓷器文物。靳东饰演郑和,用妙计使贴木尔汗的使者称臣,高呼我们大明从不称霸,也不怕别人来战如何如何,满口习语录。
而然实际情况是,当大明皇帝还沉浸在紫禁城落成,迁都北京,万国来朝的爽文之中时。欧洲人的建筑师已经发现了焦点透视法,运用于艺术,生活等方方面面之中。
之后,欧洲人就开始大量运用焦点透视进行作画了。先进的技术,更带来思想的发展。
因为焦点透视,使得绘画的人物极其真实,这让人民可以欣赏到更加美丽和真实的画作,风景与人物。
而用写实手法去描绘神,使得人民感觉到神与人的相似性,由此也逐渐诞生了人本主义思想。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个人的自由,人权,尊严被提了出来,最终诞生了自由主义和民主政治。
可以说,虽然绘画是一个小事,但是它背后反映出的,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巨大落差。
中国的秦制专制,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最严密的信息封锁体系。它从内而外地封锁了中国人求知欲与探索欲。
使中国人无法创新,被统治者禁锢在这片土地上,大家仅仅为了生存而去互害。
没有外部的技术输入,中国今天必然还是如同大明初期的样子,愚昧且落后,更不要说知道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绘画的技法了。
感覺樓主上水墨畫的時候是碰到了糟糕的老師
本來藝術這種東西就是個個人感受
只要你喜歡連畢加索的牛頭不對馬嘴圖都能算藝術,只要你討厭那就是一坨樂色
拿顔料直接潑向畫布也可以算藝術哩,水彩技巧混搭水墨有何不妥
講究格式沒問題,就像音樂有樂理,美術也有專門的理論,西洋流行的理論像是構圖透視什麽的其實也算理論。有理論是一回事,逼著你遵守理論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個人不喜歡水墨畫,比牛頭不對馬嘴的抽象畫好太多了,但沒什麽喜歡的
覺得無趣、沉悶,而且灰不溜秋的不乾净。畫了半天就山水,水上有船這樣的格式,好端端的青山綠水被畫得死氣沉沉
但我也反對樓上説的「進步」「原始」的説法,藝術本來就沒什麽進步不進步的,有的人甚至覺得要故意回歸原始才是一種藝術。你可以不喜歡,那它們在你看來就是一坨樂色,但那不代表任何事
藝術只有「我眼中的藝術」和「我眼中的樂色」,我眼中的藝術可以是你眼中的樂色,反之亦然
沒有進化、也沒有怎樣進步過 (應該直接說,拒絕進步) 的典型醬缸文化,而且原始。
我不直接寫「垃圾」兩個字是給面子了。
跟看到原始人在洞穴裡畫壁畫的意義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在二千年前畫出來的話,不錯。
但你告訴我一百年前甚至是現在還在畫這樣的東西?呵呵。
換個比喻吧:那種幼稚園生拿蠟筆畫的《我的家庭》那種手指畫,很好,很可愛,很有童趣。假如是我女兒畫的話我會愛惜得不得了。但如果有些人到四十歲還在畫出這樣子的畫,還敢吹牛逼,你有甚麼想法?
我不人同樓上的看法。
你要說過譽是肯定的,但山水畫真有你們說的糟糕嗎?。
至少我在畫中感受到了不同於寫生、立體等西方元素的一般“美”,光這點,水墨畫就不該被如此評價。
East Asia Wasteland
東亞窪地
吃大便也有千般文雅
歐亞大陸垃圾回收站
道家自然主义。
山水画,中国出现比西方早1000多年。
这背后有精神的演变。
可笑到我爬不起来。
拿这东西弄什么通缉令?习匪集团用水墨画去搞人脸识别行吗?
西方的油画比它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种东西也就适合玩玩,还拿来写实?笑死。
中国画?以前画皇帝、画重要事件?太可笑了,假到都不认识。还什么故意把皇帝画的最高大,周围的人都是矮子,多么可笑的民族、文化,哈哈哈哈哈哈。
写实是基础,写实写得好再写意那叫功力深厚,写实都三脚猫你说你写意,那我家的狗爪子上弄点染料那也是写意。中国古代写实的画也不少,看来看去没有一个能超庞培城的亚历山大马赛克的,就是水平不行。
品葱發不出圖片。蔥友可自己去網上找找乾隆皇帝的御容,再去看看差不多同一時期維多利亞女王是油畫肖像,這應該能代表兩種文明當時頂級的美術水平了吧?
我覺得還挺好看的,不過可能是因為中國古代當畫家音樂家雕塑家建築師等藝術/技術工作者,真的都是作興趣或當才藝或下九流的,沒什麼人認真研究藝術和傳承,所以不管材料還是技巧都龜速發展,現在看起來當然落後了。不過不管什麼藝術形式都是追求美,水墨丹青畫的好也很美啊,就是素材不同而已。
其實我覺得圖畫和小說一樣應該都是當時生活文化的寫照,像是清明上河圖不就有書生住在酒家對面讀書的情節嗎?有夠寫實XDD
我還是比較喜歡歐洲的寫實油畫,能細緻畫出人根骨和表情,簡直跟現代相片一樣。令人感歎這些技藝比水墨畫高超不知道多少倍。
这个东西还是有标准的
那就是在国际收藏市场的接受程度 说白了就是拍卖价格
水墨画的国际地位 连日本的浮世绘都不如
就更别说和欧美大家的画作相比了
据说中国水墨画是在唐宋易代后宋人缺乏自西域来的颜料,被迫盛行的。
東西方繪畫的起點都差不多,一開始由於掌握的技巧有限,寫實的程度很有限,但基本是沿著一條道路,即從原點通向再現現實的射線式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畫師或者畫家這一職業。
東亞大陸繪畫本來沿著這條射線走,但中途有士大夫橫插一手,這些人沒經過系統性的繪畫專業訓練,畫寫實的話比不過畫師,又由於仕途的需要都練過毛筆字,就基於用毛筆寫字的技巧,琢磨出一套局限性很大發展潛力也很有限的繪畫技巧,這就是所謂的文人畫。好比在通向再現現實的路上往回走,然後找個地方停下來,把周圍拓寬一下就此定居,偶爾也會在周圍轉悠,但最後都會回家。這些士大夫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把專業畫家的寫實畫貶為下品,而把自己的不那麼寫實的畫捧為上品,典型的外行指導內行,但偏偏這幫人社會地位高,既掌握社會資源又掌握話語權,上層社會的審美觀就被這幫人帶歪了。專業畫家缺乏上層社會的支持,東亞大陸繪畫通向再現現實的發展也就趨於停滯了。
西方繪畫沿著這條射線一直走,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有中世紀的黑暗,也有文藝復興的突飛猛進,在再現現實的路上比東亞大陸繪畫前進得更遠。但由於這條路越往前走越難走,西方學院派繪畫在19世紀也發展到瓶頸了。塞尚的貢獻在於,他在這條路上停下來,環顧四周,第一次發現原來繪畫的世界不是一條路,而是一片遼闊的大地,類似打遊戲解鎖了全地圖,自此繪畫藝術脫離以往射線式發展的束縛,得以在遼闊的大地上自由馳騁。
繪畫藝術的世界中自然也包括東亞大陸文人畫定居的那一畝三分地,有一部分東亞大陸人就以此認為東亞大陸繪畫比西方繪畫更早發現寫意,故而東亞大陸寫意繪畫比西方寫實繪畫更先進,其實這些人不過是對繪畫藝術的世界有多寬廣一無所知的井底之蛙而已。
theinitium.com - 特約撰稿人 楊靜 發自香港 堅果兄弟也許有一個,也許有很多個。我們一直蚍蜉撼樹,如果連一點批評你們都不能忍受,也許你們做事之前應該想想,怎麼做才能不被批評。 **記者的話:**如何訪問一個不願接受採訪的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