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信办下架「滴滴出行」?将带来哪些影响?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诸位有没有发现一件事,就是以往在惩罚资本无序扩张的时候,哪怕罚了 200 亿,后面也紧跟着一个 “各部门联合约谈”,然后当面教育一通,大公司们纷纷表示要痛改前非,坚决遵守国家定下的条条框框。 但是这事到现在已经接 …
这家公司的举动毫无疑问是蓄谋已久的。时间节点挑选的非常精准,完美的避开了那一刻的所有雷达。没人会在那个时刻开会叫停。
这种高光时刻,居然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就说明他们完全知道政府对于它们美国上市的态度是很不支持的。不然,一定会大张旗鼓的宣传这是对党生日的献礼。
它的管理层和背后的资本,都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他们完全明白之后所要面对的是什么。如果说他们没有对国家的反应做出全面的预案,我真不信。我认为他们的技术,财务和法务应该把相关的东西都准备得滴水不漏了。敏感的数据信息更是早就处理干净了。
它如果有什么没有想到的,我猜就一点:没想到政府的反应会这么迅速。
别的应该都做好准备了。
剩下的,就是演一出下跪磕头道歉卖惨更兼亲子鉴定咬定牙关说自己是中国企业,绝对没有出卖用户数据或道路数据,不信你查的大戏了。
归根到底没有一条明确法律说了不能去美国上市。找不到明确证据,就是滥杀无辜,就是迫害企业,就是阻碍国际间的正常金融投资行为。
“我这么好的态度,政府这么处理,以后谁敢投资?!”
对于它的惩罚,打击股价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次,惩罚如果不够深刻,做不到彻底堵死窟窿,让利益方彻底折戟,以后这种企业只会越来越多。
~~~~~~~~~~~~~~~~~~~~~~~~~~~~~~~~~~~~~~~~~~~~~~~~~~~~~~~~~~
评论区中有些言论好像走向了奇怪的方向。
一.费那个事儿干嘛?直接弄死不就得了?或者拖个 3,5 年,或者单独为它立个法,什么搞不定?
重要的事儿说三遍:
中国是个法治国家。
中国是个法治国家。
中国是个法治国家。
代表一个国家文明的,不光是高楼大厦,高铁卫星,健全的法制也是核心部分。中国不能闭关锁国,而要开放包容。这家公司的大当家和二当家都是海外有头有脸的大资本。所以,这一次,法理和舆论都要胜利,才是最完美的解决。想要以法服人,审查流程和相关时间都要符合当前法律才可以。
另外说一句,法理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今天的新法律治不了昨天的罪。即使为了当前的情况新立一条法律,也只能堵后面的窟窿。所以,重中之重,就是找到证据。
二.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咋看出来的?咱们就事论事的说:就人家选的这个时间点,水平高不高?还有第二个时间点能闯关成功?
选的这个时间点,没有深谋远虑,纯粹的利令智昏,完全没想过后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你信?
再随便查查人家经历过的各级政府审查和各种官司。这家的财务和法务能是吃干饭的吗?而且,这是在夸它吗?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毛泽东
有什么问题,麻烦请找教员。
三.说得跟真事儿似的,你有什么证据?
我没有证据。所以,我从来没说过它一定干了什么。
但是,潜在风险是真的。这个风险,涉及你我,以及所有家人。
一旦发生,无法挽回。
国家理解我们深的多,不然也不会安排这么大的阵仗。没有必要,这些部门闲的吗?
与之相反的是,美国肯定是非常的欢迎。从申请到通过 20 天就走完上市流程,这个待遇美国企业也羡慕的直嘬牙花子。
大家都是成年人,大开绿灯的具体原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肯定不是为了帮助这家公司更好的建设中国的交通出行事业。
现在滴滴面临的问题不是会不会从美国证券市场退市,而是会不会从中国市场退市。
监管部门的出牌顺序就是奔着关停去的,以对社会和经济影响最小的方案。
当年谷歌离开中国不是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吗?最后呢?百度又不是不能用。滴滴又没掌握光刻机这样的卡脖子技术,死了个滴滴中国就用不上网约车了?还国家注资?笑话。
打车软件烧钱主要烧在前期市场培育和用户习惯养成。
滴滴烧了这么多年钱,烧在哪些地方?第一阶段是要让普通用户感觉网约车比出租车便宜方便,让网约车司机发现靠开网约车能谋生,赚钱。这个阶段成功的标志是坐网约车成为普通人出行靠前的选项。
第二个烧钱的阶段在什么时候?排除竞争者,一是其它平台;二是传统的出租车。这个阶段怎么叫成功,就是大家普遍以滴滴代指网约车。滴滴也成功了。
这两个阶段都烧完了,等着慢慢数钱就行了。
涉及到基础设施,基本民生的资产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是最优质的资产:因为是长期的稳定收益。
俗称铁杆庄稼。
但滴滴背后的资本太心急变现,可能跟近年来孙正义软银面临的困难有关,急于脱手。
网约车平台盈利是一个聚沙成塔,细水长流的过程。急于脱手必然要依靠资本市场,偏偏滴滴体量,或者是中国市场体量太大,能满足资本变现需求的只有美国资本市场,又恰巧中美处于目前的特殊时期,不用管是不是泄露了基础道路信息或危害个人隐私安全,两个已经开始互相敌对的国家,你一个涉及基本公共出行服务的平台主动投诚对方,不是危害国家安全是什么?这一手大死作的都不能叫偷鸡不成蚀把米,简直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现在,滴滴死掉的影响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该用网约车出门的还是会用,该靠网约车谋生的人还是会开,对司机和用户而言,成本也就是换个平台而已,没了垄断,补贴还高点。
市场培育,市场开拓已经完成,垄断经营者自己拿了瓶百草枯先干为敬,信不信大把的资本做梦都能笑醒?这样摘现成桃子的好事多少年才能碰到一次。
整件事情中,除了滴滴和滴滴背后的出资方,没有谁会不开心。
国家?国家就更开心了啊,死了个二五仔。
柳家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已经被证明在政治上高度不可靠,既然滴滴在数据安全上有此等行为,那么联想呢?就一定冰清玉洁吗?
联想作为中国政府部门大量采购的稳定供货商,它和美国的关系远比滴滴这么个半路出家的要密切,特别是当初还收购了 IBM 的个人电脑部门,联想的个人电脑在中国政府部门的使用范围有多广?举个例子。
真正做到了上天入地,无处不在。
即使柳家没有做某些鸡鸣狗盗之事,那作为有前科的企业,是不是至少也应该对柳家的供货资格进行重新审查呢?
柳青本人在入职滴滴之前就职于高盛,官至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
对高盛这种做假账的跨国金融企业,我认为多留一百个心眼都嫌少。
如果联想真的做出了某些丑事,这个风险谁担得住?
至于美国高配低价,中国低配高价,太阳旗武士道,给美军搞促销这类事情,与之相比那都算小事了。
我们把新闻连起来看会更清楚。
6 月 29 日 滴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7 月 2 日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 “滴滴出行” 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7 月 4 日 国家网信办:下架滴滴出行 App
7 月 9 日 国家网信办:下架滴滴企业版等 25 款 App
7 月 10 日 国家网信办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公司赴外上市须审查
这一连串监管动作,很明显是冲着滴滴赴美上市去的。
**冲突的核心到了今天也很明了了,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类似滴滴这种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企业,数据必须留在国内。而赴美上市存在数据被美国政府长臂管辖的风险。**具体的风险点和冲突点,其他知友已经都有很详尽的分析了。
这次监管对滴滴的反应如此之快,动作如此之重,说明监管部门对滴滴赴美上市十分不满。
大家需要明白,在当前的环境下,网约车早已不是共享经济,这个行业也不是简单的市场经济。
网约车平台需有经营许可,网约车司机需要有从业许可,网约车司机所驾驶的车辆需要有营运许可。
滴滴旗下一系列 APP 被下架,确实会影响到滴滴的业务,但还没有伤及真正的根本。
**滴滴目前能以行业老大自居的本钱,不是流量,不是 APP 的覆盖率,而是所掌握合规运力的数量。**滴滴是目前拥有合规运力最多的网约车平台,其体量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加起来都多。
滴滴最后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关键是看监管部门如何处置目前挂在滴滴平台上的合规运力(人证、车证办理时都是有挂靠平台的)。
如果监管部门没有对滴滴目前所拥有的合规运力下手,那滴滴在风波过后依然可以继续做网约车行业的老大。
而这个代价,可能就是从美国退市。因为这场风波的症结就是滴滴赴美上市未来可能会被美国政府长臂管辖。
如果滴滴不从美国退市,那么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如果滴滴有监管部门能够接受的方案,那也不至于有这样一场风波。
那么,在网约车这样一个强监管的行业,当监管部门觉得管不了被监管对象了…
这生意又不是只有你一家能做。
滴滴不是退市的问题。
我称之为经典的两国三方造成的 “铡刀困境”。
我方:“留下脑袋你就可以走了”
美方:“我们不要身子”
滴滴:。。。。
这就是典型的吃里扒外典型下场,
两边都觉得你很重要,
但都不觉得你活着很必要。
现在两边都在等对方表态。
滴滴本身变成最不重要的了。
诉讼什么的在双方没有明确表态之前,
根本没法应诉。
带着美国法律来起诉中国政府?
哇哦,懂王都没敢这么干。
这个回答是滴滴刚出事时写的了,那时候滴滴刚刚被下架,有美国律所称要起诉滴滴。随着时间推移,事情似乎越来越大,25 款 APP 全面下架,七部门联合调查等等。
但是滴滴在这个过程中,股价并没有一落千丈,比如 25 款滴滴相关的 APP 下架后,股价反倒一度上涨了 10%,七部门联合审查后,股价又下跌,现在股价还在 12 美元附近。
背后还是有资本在护盘或者有人想抄底、期待私有化后暴涨等多种因素,更多蛛丝马迹或许也能从滴滴招股书中了解,比如滴滴背后的资本,滴滴董事会其中有美国军方背景的成员等等,都在滴滴招股书中有所披露,这里可以下载:滴滴招股书,以下引用内容来自滴滴招股书中风险披露 24-84 页,可自行查阅~
刚刚上市一周,就开始考虑退市,滴滴这也算是创下记录了。
目前来看,最坏的结果是退市,不过可能性比较低,滴滴这种市值数百亿美元的大公司,退市一时半会无人承接,也不符合各方利益。
但滴滴的股价的确在这段时间暴跌:
周二收盘大跌了近 20%,报 12.49 美元,跌破其 14 美元的发行价;
周三再度下跌 4.64%,报 11.91 美元,现在的市值仅剩 571 亿美元。
要知道滴滴刚上市的时候一度暴涨,股价达到 18 美元,市值超过 800 亿美元,短短几天时间,蒸发了数百亿美元的市值。
所以呢,有华尔街的消息称,滴滴可能会退市,招股收入全数退返投资者,否则引发重大集体诉讼。
并且已经有一家律师事务所—罗森律师事务所 (Rosen Law Firm) 宣布,正式代表股东调查滴滴潜在的证券索赔,旨在挽回投资者损失。此前有指控称,滴滴可能向投资公众发布了严重误导性的商业讯息。
罗森律师事务所表示,如果投资者购买滴滴证券,可能有权通过应急费用安排获得补偿,而无需支付任何自付费用或成本。罗森律师事务所正在准备集体诉讼,以追偿投资者的损失。
那么滴滴的招股书中,对自己面临的风险披露是否足够呢?
来看一下滴滴招股书:
大意就是:
我们的业务面临众多法律和监管风险,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和未来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关于我们业务活动的现行法律法规的解释和实施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移动行业在许多司法管辖区都受到高度监管。然而,现有许可要求对我们业务活动的适用性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的业务受有关数据隐私和保护的各种法律、法规、规则、政策和其他义务的约束。机密信息或个人数据的任何损失、未经授权的访问或发布都可能使我们遭受重大的声誉、财务、法律和运营后果。
我们在我们的平台上接收、传输和存储大量个人身份信息和其他数据。我们受许多法律和法规的约束,这些法律和法规涉及不同司法管辖区的隐私、数据保护以及某些类型数据的收集、存储、共享、使用、披露和保护。有关适用于我们的法律、规则和法规,请参阅 “法规”。这些法律、规则和条例经常演变,其范围可能会随着新立法、现有立法的修订和执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为了遵守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或合同义务规定的隐私、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标准和协议,我们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大量费用。**尽管我们努力遵守与隐私、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相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义务,但我们的做法、产品或平台可能无法满足此类法律、法规或义务。**我们未能遵守与隐私、数据保护或信息安全相关的适用法律或法规或任何其他义务,或导致未经授权访问、使用或发布个人身份信息或其他数据的任何安全妥协,或认为或指控发生了上述任何类型的故障或妥协,可能会损害我们的声誉,阻止新老司机和骑手使用我们的平台,或导致政府机构罚款或其他处罚以及私人索赔或诉讼,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中国政府发现建立我们在中国运营部分业务的结构的协议不符合与相关行业相关的中国法规,或者如果这些法规或对现有法规的解释在未来发生变化,我们可能会受到严厉处罚或被迫放弃我们在这些业务中的利益。
滴滴在招股书中用了数十页的篇幅来说明相关的风险提示。这种风险披露够不够,要交给专业的法律人士去判断了。
不过至少有一点是很明确的:
滴滴是相当清楚自己面临的数据安全、法律监管等风险的。
这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对于滴滴来说,上市也的确过于迅速,6 月 11 日递交招股书,6 月 30 日就挂牌上市,如此迅速的动作,让不少人对此有诸多猜测。要知道,以往诸多中概股在美股上市少说也要花几个月时间。
再比如对很多公司来说,上市无疑是高光时刻,恨不得敲锣打鼓,举世皆知。但是滴滴不一样,既没有为此举行对外媒体发布会,也没有敲钟仪式,连庆祝都没有。
可以说上市得很快、很低调,时间也很巧妙。
而且网信办的对滴滴的态度也是极其严厉:“滴滴出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如此严厉的措辞,发生在任何一家公司身上,都足以让其夜不能寐。
这次滴滴被审查也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案,这也是一个标志,意味着以后的出海企业告别了单向合规时代,迈入了双向合规时代。虽然目前对于 “滴滴” 的调查结论尚未公布,但无疑这次事件,给诸多互联网巨头重重敲响了一记警钟。
所以,现在滴滴就处于两头不讨好的状态中。
对内,要受到网络安全审查,甚至 APP 直接被下架,在微信支付宝上连小程序都搜索不到;
对外,可能会遭到诉讼,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金钱去应对。
不过,滴滴在招股书中也说了:
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可能会涉及司机、消费者、员工、商业伙伴、竞争对手或政府机构等的私人诉讼、集体诉讼、调查和各种其他法律诉讼。任何此类诉讼、调查和法律程序的结果本质上都是不可预测的,因此进行辩护的成本很高。对我们提出的任何索赔,无论是否成立,都可能耗时、代价高昂并损害我们的声誉,并且可能需要大量的管理时间和公司资源。
人家自己都做好准备了,咱们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关注尊嘉金融,港美 A 股 0 佣金,欢迎港美股投资者私信交流~
风险警示:文中内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尊嘉竭力但不能保证以上内容完全准确与可靠,亦不对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操作而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建议看一下 B 站观棋有语节目第 109 期。
里面有一位大佬(估计是体制内的人)明确指出:
滴滴如果能被政府直接进驻,让政府直接管理指导运营,已经是他能拿到的最好的结果。
注意,这一段是在:【滴滴被下架,但是滴滴全家桶还没下架】。这段时间之内说的。
他还说,要达成这个结果,必须要滴滴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并且能求得谅解。通俗的来说,就是跪得快。
但是就后续发展(全家桶被下架)来看,滴滴显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那滴滴的下场应该不言而喻了。
======
最新的新闻,北京新注册了一个名字里带 “滴滴” 的公司。
让我们来理一下逻辑:
政府层面希望滴滴有社会责任感,苦口婆心劝了很久,还明确放风:只要认错,认真改正,还有机会。
滴滴:反手一个皮包公司试图绕道逃脱监管。
大哥,社会主义铁拳不打你是舍不得,不是打不过你,你这么反复跳脸到底是奔着什么去的啊。
本来我以为风口上的猪只是智商不比常人高,现在我觉得风口上的猪智商可能真的跟猪一样。
用描述严重违纪的词汇(8 个字),来描述这一次行为。
这不是 IPO 的问题,而是公司对监管的态度和立场问题。
去年反垄断也好,今年具体实施罚款也罢,还包括安全审查,以及最近纷纷停止的大小周,都不是说互联网企业啥也别干了,而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作为双循环重要社会经济设施的互联网行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赚钱可以,但是必须兼顾整个社会的效率和公平。
当时监管给了那么大空间,靠某些灰色地带的生意起家成就了那么多巨头,那是依托了靠新技术发展经济的大势。
现在国家战略调整,可不能说赚钱的事情乐意做,合规安全的事情不能做。
真话说,互联网巨头还真不是只靠个人能力做成的。
加强监管,不是倒洗澡水把孩子扔出去。
有的互联网公司表现比较好,最近发言也少了,业务也谨慎发展了;而还有一些,面临 “顾投资人还是顾国家战略,选择了前者。
这就不是 IPO 这个具体行动、是否违反指导意见执意发展业务的问题了,这属于态度问题。
在美国退市,并不能解决态度恶劣的问题。
普通人没有影响?我笑了!
我们谁不是普通人的一员?要知道军工国企以及各个军事基地可以容纳多少工作岗位?甚至有些城市就是专门做军事军工的。
现在的导弹炸弹误差射程多精准,知道吗?
如果两国发动战争,某国可以不费劲的翻出地图来,给上一颗,有多少家属要忍受家庭破碎的痛苦,知道吗?
不知道你们怎么普通人没影响,我有需要保护的人,滴滴我用着一直很顺手,但是,经过深思熟虑,我还是注销了账号,卸载了。
因为,我看的到他们的决心,他们一定要去美国市场的决心,无论用什么方式,是穿个马甲马甲重新再来,还是丢掉尾巴轻装上阵。总之,形式不重要,美国才重要。
好多家庭因为军事敏感的原因,连留学都不敢选美国,为的就是那么点普通人看着不值钱的无所谓
滴滴事件、教培行业整顿之后,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资本市场舆论里,蔓延着一股恐慌情绪。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1. 金融市场厌恶不确定性。2. 外资认为政策是中国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3. 这将导致外资丧失对投资中国公司的信心。
但实际上,中国的政策有着不变的底层确定性。如果你认为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中国。
而顶尖的外资投资人,往往比我们国内不少人更加了解这个国家。比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达利欧昨天在领英上发布了他对中国近期政策的看法。我把达利欧的全文翻译了出来,文章不长,值得每个字细细阅读。
读完之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滴滴、教育行业的未来,并没有国内外一些充满恐慌情绪的人预测得这么夸张。
配合兔主席的这篇《从近期中概股调整看中国监管关注的七大领域》服用,效果更佳。
先划重点:
1. 大多数人错过了中国正在发生的真正趋势。
2. 不要将波动误读成趋势。滴滴事件和教育行业是波动,不是趋势。
3. 中国决策者的行动方向从未改变:支持资本市场、企业家精神和对外开放投资的快速稳定发展。
4. 两个事件背后政策,是对整个国家更好的举措,尽管资本并不喜欢这些政策。
5. 中国是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系统。国家运行资本主义是为了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决策者决不会按资本市场和富人的意志行事。
6. 资本市场中的人和资本家必须了解他们在系统中的从属地位,否则他们将承受错误的后果。
7. 不要指望中国会用跟西方一样的方式来运行资本市场。
如何理解中国最近在资本市场上的行动
作者 | Ray Dalio
最近中国的政策举措,让不少人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资本理念产生了怀疑。这些事件包括:1)滴滴上市与管控其数据使用 2)中国教育公司转变成非营利组织。因此我试图帮助大家弄清楚,到底中国资本市场上正在发生着什么。
我能理解,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们会对这些事件感到困惑。从我 36 年前到访中国以来,我发现大多数西方观察家往往不相信中国能真正用好资本市场来促进发展。而这些观察家既没有与中国决策者直接接触、也不了解变化背后的真实细节。
他们将最近中国发生的这两个事件,看成是政策制定者反对资本理念的体现。尽管过去 40 年的趋势如此明显——中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一大批企业家和投资人富了起来,他们却对此视而不见。结果就是,他们错过了中国正在发生的真正趋势,而且会在未来一直错下去。
在滴滴的案例中,政策制定者提示滴滴,继续上市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希望能妥善处理数据隐私问题——这显然是可以理解的。在教育公司的案例中,人们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教育服务,却付不起昂贵的教育费用。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广泛提供这些服务,减少教育不平等,帮助人们减轻教育经济负担。
政策制定者们相信,这些举措是对整个国家更好的,尽管资本并不喜欢这些政策。
我记得许多类似的错误解读。例如,我记得中国散户投资者泡沫破灭导致政府购买股票,然后政府尝试调控股市一段时间。我还记得,2015-2016 年人民币因为央行扩大汇率波动区间而贬值。很多投资者将这些视为证据,认定政策制定者正在背离发展中的资本市场。
一些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认为,这些举措是不恰当的反自由市场干预,尽管同样的举措在许多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更何况,对比起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的财政和货币干预政策,中国政府实在相形见绌。
中国决策者成功地应对了影响,并实现了他们的目标。他**们的行动方向从未改变:支持资本市场、企业家精神和对外开放投资的快速稳定发展。**所以我鼓励你关注底层趋势,不要误读和过度关注表层波动。
要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你需要了解中国是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系统。这意味着国家运行资本主义是为了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决策者决不会按资本市场和富有资本家的意志行事。
**相反,资本市场中的人和资本家必须了解他们在系统中的从属地位,否则他们将承受错误的后果。**例如,他们最好不要误认为,有钱就意味着他们有权决定事情的发展方向。
您还需要了解,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中国监管机构正在制定适当的法规。因此当法规变化迅速且不明确时,会导致这类暂时混乱,这可能会被误解为反资本市场举措。
此外,你也需要了解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一些改变。你可以看到这反映在美国政府的政策转变上,例如 a) 改变有关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政策和 b) 威胁禁止美国养老基金在中国投资。
你可以假设这些事情会在未来发生,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但不要将波动误读成趋势,也不要指望中国会用跟西方一样的方式来运行资本市场。
话虽如此,我认为遗憾的是,中国决策者没有更清楚地公开传达其行动背后的原因。
最后,谈谈投资。在我看来,美国和中国的体制和市场都有机会和风险,很可能相互竞争,并为对方带来多样性。因此,它们都应该被视为一个人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你不要将此类举措,误解为对过去几十年存在的趋势的逆转,并被它吓跑。
--
原文链接在此:Understanding China’s Recent Moves in Its Capital Markets
分享一些有意思的内幕信息:
1、国内实体最喜欢采取 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的方式在境外上市,即通过在开曼群岛等代理国家注册公司规避境内法律法规对特定行业的外资比例限制,高层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2、IPO 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滴滴在 2020 年净亏损 16 亿美元,2019 年净亏损 15 亿美元,2018 年净亏损 23 亿美元,而就在 2021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 9500 万美元,所以这是个讲故事的好机会;
3、证券备案文件显示,在上周首次公开募股之前,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全球的高层领导在第二季度授予了自己价值 30 亿美元的股票期权;
4、有关部门曾建议滴滴推迟 IPO,等待数据安全审查后再继续,但滴滴没有理会这一建议,决定悄悄进行(蚂蚁金服 182 亿懂的都懂),不敲钟不宣传甚至不让员工发朋友圈;
5、自 2021 年 2 月份以来,中国科技巨头的市值已经蒸发了超过 8000 亿 USD,但滴滴仍然选择逆势而行,说明承受了来自投资方的巨大压力,软银是滴滴的第一大股东(20.5%);
6、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健身应用 Keep 、医疗数据公司零氪科技、音频分享应用喜马拉雅均已取消赴美 IPO 计划 or 处于暂时观望状态。
互联网是一个全新领域,很多新兴事物都是第一次出现,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你可以家财万贯、名扬四海,但如你认为自己能够脱离监管甚至为所欲为,那就是离覆灭不远了。
人人都晓资本好,有钱就往美国跑
牛排豪斯安排上,纳斯达克把钟敲
人人都晓资本好,窃密求荣有人保
稍微拿个千把万,倏忽被告变原告
人人都晓资本好,动动嘴皮钱赚了
幻灯片上一通吹,韭菜立马跟着跑
人人都晓资本好,高高在上福享了
山珍海味寻常见,香车美女随便找
人人都晓资本好,工作留给社畜搞
熬夜秃头九九六,加班猝死晚到早
人人都晓资本好,莫要投机把钱炒
心里装着暴富梦,头上悬着韭菜刀
人人都晓资本好,道德底线要抓牢
社会铁拳砸身上,高墙铁窗待到老
人人都晓资本好,通敌卖国真不少
古今买办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一直被举报,删了后来更新的内容,只保留最初的回答!
滴滴这家企业真是… 一言难尽。
各路资本近十年间砸进去上千亿,亏了个底朝天,如今终于熬到了上市。上市时还摸黑进村,打枪的不要,好容易把 40 亿美金弄到手,揣在兜里还没捂热,资本摩拳擦掌,准备吃肉喝汤,结果被网信办一纸处罚通知打回了原型。你们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高不高兴!
以灯塔国的尿性,各路大律所早就虎视眈眈盯着了,只要滴滴短期内洗不净屁股上的屎,无论是业务大幅下滑,还是申请退市,这群人都会像鬣狗撕咬垂危的大象一样,把滴滴啃得肉渣子都不剩。到那时滴滴背后的资本别说喝汤了,破裤衩子都拿不回来。
我反正是很乐见这种结果的,这样大规模的资本家破产和割肉的大戏真是百年不遇,希望华尔街的天台站得下这么多人。
你们觉得接下来滴滴事件会怎么收尾?28 赞同 · 7 评论回答
相比于弟弟这样的企业,华为才是中国企业该有的样子。
[华为现在是什么情况啊?1889 赞同 · 393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000216/answer/1993856980)
[上汽董事长称不能接受与华为合作自动驾驶:它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你怎么看?43 赞同 · 5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323054/answer/1976481489)
看这个问题下面很多人都认为滴滴会私有化。
如果如此的有洞见,那么这就是现成套利的机会了。远的不说,新浪 2021 上半年刚刚完成在美国的私有化退市。股价走势是这样的:
本来股价只有 20 多,私有化传闻来了开始上涨,新闻确定了之后暴涨,最后到 40 + 私有化成功退市。
马斯克之前在特斯拉被深度做空的时候,发了一条推特:
然后特斯拉的股票:
后来发现马斯克说的是没影的事情,误导了投资人,还因此被 SEC 调查和罚款。
目前市场上滴滴的股票价格远远的跌破了发行价,可能说私有化的,都是希望滴滴股票尽快涨起来的股东吧。
先说一个我的观点:综合现有信息来看,情况对滴滴比较不利
滴滴有一点是失算了的,它赶上了国内对资本态度的改变。如果说过去纵容资本更有利于发展,那么到当下的局面就是相反的。
从学区房、线上辅导遇到的打击来看,当我国不再增加外汇储备后,新增货币的用途就是对内的。经过 2016-2021 年的集中攻坚,步入全面小康以后,终于轮到城市居民受到一些照顾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医疗和住房,教育都看到了,医疗通过采购实现骨折价,房子这边暂时还没大的动静,不着急。
然后就是各路垄断企业——可以赚钱,但只能赚一点。但这时候滴滴火速上市,这时机下就显得比较突兀。当然坊间的一些传言本身没法证实,只能从《国安法》之类的通知来间接推测,但无论有没有,本来滴滴这种的 “市场份额高” 也会被重视。
这种变化的原因很简单,当初搞特区是发展经济促进民生,现在回归正轨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通过限制的手段促进民生。经济不可能一直高增长,但民生可以一直优化提高。其实如果平时阅读《章程》的人应该明白,中国对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清晰的,行动是非常坚定的。
因此有什么样的结果其实一直都写的很明确,只是有人误判了阶段,有人判断对了但装作闭眼。
7 月 9 日,“网信中国” 微信公众号再发布一则重磅消息:
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企业版” 等 25 款 App(列表附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上述 25 款 App…… 各网站、平台不得为 “滴滴出行” 和“滴滴企业版”等上述 25 款已在应用商店下架的 App 提供访问和下载服务。
也就是说,现在不仅 “滴滴出行”APP 被禁止注册和下载,与之相关的 25 款 APP 也被下架了。
滴滴被 “团灭” 了。
另外,“网信中国” 发布这则信息的时间好像也是有特别的考虑:没有选择在白天发布,而是选择美股开盘的深夜发布。
中国时间晚上 9:30 美股开盘,10:00 网信中国发布 “团灭” 滴滴的信息,滴滴由涨 10% 迅速暴跌(尾盘又收复 “失地”,看来美国股民的“赌性” 也很重)。
最近 5 个交易日,滴滴已经跌掉了 25% 左右的市值。
为什么滴滴会惹出如此大的麻烦?
网上有很多的分析,但是我认为那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我认为根本原因只有一个:现在的中国政府不希望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
想要了解这件事,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中美的合作模式。
我们公正客观的说:在特朗普之前,虽然中美之间在政治上的分歧比较大,但是彼此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是非常不错的。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或许不知道一个事实:中国有 250 多家企业在美国上市,总市值达到了 2 万亿美元。
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鼎鼎有名的国企都在美国上市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拼多多等鼎鼎有名的私企也都在美国上市了。
这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
加强了美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当今的世界,美国吸引外资仍旧是世界第一,中国位居第二。
大家来看下对比图:
现在的美国产业已经严重 “空心化” 了,大量国际资本到美国投资什么?
当然是去投资美国的金融市场了。
比如,你非常看好中国移动的发展前景,你想买它的股票,但是中国移动并没有在中国上市,而是在美国上市的,你会怎么办?
你只能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然后到美国交易所购买中国移动的股票。
你买卖股票要给美国交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费用,给美国带去了巨大的好处;你买卖股票必须使用美元,这加强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其它国家的投资者也看好中国移动的发展,那么他也只能去美国、用美元购买它的股票。
试想:中国的公司都从美国股市中撤出来,你说美国每年得少赚多少钱?
中国那么多的好公司都去美国上市了,你想要投资它们的股票就只能去美国购买,这进一步加强了美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个事实:中国加强了美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们要说的第二个事实就是: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也非常的多。
大家也都知道,曾经的美国,制造业非常强大,但是随着美国不断的 “去工业化” 和“金融压迫产业”,很多美国企业都无法在美国生存了,于是它们便转移到中国了。
看美国有多少企业在中国占据龙头地位就知道了。
饮料业: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零售业:沃尔马、安利;
汽车:通用、福特;
餐饮业: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必胜客、德克士;
快速消费品:宝洁、家乐氏,强生、舒洁、雅芳、亨氏、高露洁、百威;
体育用品和服饰:耐克、匡威;
服装:GAP、贝纳通、CK、骆驼、LEE、coach、花花公子、NAUTICA、圣. 保罗,GUESS;
电子和其它消费品:苹果、英特尔、惠普、戴尔、富士施乐、3M、迪斯尼、惠氏;
……
这么多美国企业来到中国,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我们以苹果手机为例。
苹果手机将生产线都转移到中国,在中国采购大量的零件、雇佣大量的中国工人,然后把手机卖到全世界——它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我们也获得很多的工作岗位和巨额的税收。
其它国家敢对华为下手,但是它们敢对苹果手机下手吗?
这么多美国企业来到中国以后,它们依靠美国的力量,以中国为基地,不断的占领其它国家的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这就是以前中美合作的方式:中国加强了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国加强了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中美之间完美的互补在了一起,彼此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或许有人可能记得:在奥巴马时期,美国曾提出 “中美联手、共同主宰世界” 的 “G2 模式”。
不过,美国提出的 “中美主宰世界” 的建议被我们拒绝了。
为什么要拒绝?
关于这点,金灿荣认为这个背后有阴谋。
不管背后有没有阴谋,美国能提出 “中美主宰全球” 的模式就足以能证明中美联手以后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
在美国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下,美国金融洗劫世界,中国制造业洗劫世界,中美主宰全球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面和大家说这么多其实就是要告诉大家一点:以前,中美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好的,彼此互补,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但是,这一切被美国资本给玩砸了!
美国资本太贪婪了,它们赚了太多的钱,但是却没有让美国老百姓获得太多的利益。
美国 GDP 年年在增长,但是美国老百姓却日益贫困。
然后,美国老百姓就选出了特朗普这个玩意出来。
特朗普上台以后破坏了中美以往的那种合作模式:特朗普不仅仅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科技战,而且还在金融领域对中国发起了攻击。
大家想想,中国为了稳固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必然要让很多非常重要的企业到美国上市,但是如果美国政府要对中国的这些企业进行审查的话,那么这些企业必然不能到美国上市了,因为这些企业的很多数据都是极其敏感的,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
比如,掌握巨量中国人信息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就都在美国上市了:1998 年,中国移动在美国上市;2000 年,中国联通在美国上市;2003 年,中国电信在美国上市。
现在这三大运营商都被美国暂停交易了,不能买卖了。
如果美国政府对这些企业进行审计的话,那么这些企业就不能去美国上市了。所以,为了让中国企业能够顺利到美国上市,稳固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国政府给予了中国企业特别 “照顾”:到美国上市的企业在审计上拥有 “免检权”。
但是,特朗普打破了这种 “默契”。
特朗普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科技战,同时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发动了攻击:特朗普制定了一个所谓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这个法案的大体意思就是:美国的监管机构必须要审计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
这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呢?
假设中国移动的财务被中国的监管机构审计以后,确定 2020 年的净利润为 150 亿美元。
这个时候,如果美国的监管机构认为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偏高或偏低了,就可以要求中国移动提供详细的数据,让美国的监管机构进行审计。
比如,中国移动在江苏省的净利润是 20 亿美元,这 20 亿美元肯定是由无数个江苏用户累积起来,美国要审核这 20 亿净利润是否真实,就要获得这些用户的通话记录、费用等。
这就等于美国的监管机构掌握了中国人的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会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所以,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必然不能同意。
于是,双方就在这个方面杠上了。
滴滴事件发生以后,华尔街资管公司科文一针见血的说道:滴滴 (DIDI.N) 受到调查的事件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观点,即中美监管机构没有任何一方就上市公司审计方面有意作出妥协。在美上市中概股摘牌“不可避免”。
说实话,我觉得 “审计” 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中美之间想继续合作下去,这个问题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美国不是害怕中国企业的财务作假吗,那么每次审核财务的时候,让美国的审计机构来中国和中国的审计机构一起审核不就好了——只要不把数据传到美国,凭借人脑能记住几个数据?
所以,所谓的 “审计” 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监管机构非要审计中国企业,中国就是不让美国的审计。
美国为什么非要审计中国的企业?
有两种可能:
第一,美国不想让中国企业到美国市场上融资,也不希望中国企业依靠在美国上市扩大影响力,从而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在美国上市,比你打广告的作用还要大,能在美国上市就说明这个企业非常好,具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有利于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扩张。
第二,想要以此来逼迫中国让步。
我认为第二种可能比较大,因为逼迫中国企业从美国退市,弊大于利。
中国为什么不让美国监管机构审?
我认为答案就是:既然你美国已经对我们发动了贸易战、科技战,不给我们 “让利” 了,我们凭什么还要维护你金融中心的地位?
简单的说,就是:现在的中国政府也不希望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不希望中国企业再维护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很多企业都看到了 “风向” 的变化,有些甚至主动从美国股市退出——比如,360 和中芯国际都主动从美国退市了。
事实上,我们看到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有滴滴,还有 “运满满”“货车帮”“BOSS 直聘” 等。
这段时间,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几乎都被调查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准备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看出了问题:
据英国《金融时报》7 月 8 日报道,健身应用 Keep 和播客平台喜马拉雅均已于最近几周取消赴美 IPO 计划。
所以,滴滴事件只是中美大博弈背景下的一个小事件。
美国对中国发动全方面的打压,中国自然也要反击的。
现在中国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有 250 多家,总市值 2 万亿美元,如果这些企业都从美国退出,你说美国的损失有多大?
拜登上台后,非但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的关税,非但没有取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相反,他还变本加厉了。
去年 11 月,特朗普为禁止美国投资者对 “中国军方控制的企业” 进行投资,列入了 31 家电信、建筑和技术产业的中企。旨在阻止美国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买卖这些中企的股票。
特朗普离任前将该名单扩充至 44 家。现今,拜登政府又将名单扩展至 59 家。该命令将于美东时间 8 月 2 日凌晨 12 时 01 分起生效。
既然美国不想再维护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那么中国自然也不会再维护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了。
所以,滴滴事件只是中美博弈的一部分,是中国打击美元霸权的重要一步。
如果美国在经济领域放弃打压中国,重回到以前的 “合作” 模式上,那么滴滴或许还能活,中国的企业还可以去美国上市。但是,如果美国还延续特朗普的方式打压中国,那么滴滴必死,中国企业也很难再去美国上市。
滴滴事件既是中国政府的 “杀鸡儆猴”,也是向美国施压——如果美国不放弃打压中国,那么就让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全部撤出美国!
说实话,我觉得:现在的中国企业已经没有必要再去美国上市了,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中国资本市场是不缺钱的。
另外,以前中国政府也鼓励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那样就能从美国得到大量美元,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然后利用这些外汇储备到国际上购买自己必须的商品和技术。但是,现在美国不断的滥印美元,美元有贬值的风险,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多美元储备了,让中国企业从美国退市就等于大量抛售美元(中国企业拿着人民币到中国央行兑换美元,然后拿着美元到美国回购股份,退出美国金融市场),是对美元霸权的一次重击!
滴滴只是中美大博弈过程中的那只 “鸡”,那只“鸡” 的背后都是外国资本,死了就死了,没啥大不了的。
希望更多优质的内容能被大家看到,本文内容非原创,原文来源如下:
原创作者:天涯补刀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我个人认为,假设滴滴从美国退市,大概率是被强退,而非主动退市。
这要回归业务本身。
先说一个基本前提:股市是一个讲究抽象逻辑的市场,资金对于标的的定价源于逻辑,而逻辑来源于标的的实际业务。
各位讨论滴滴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几个问题:
或许有人对 “七部委” 这个重量不够理解,列个对比:还记得反垄断重罚第一案,对阿里的重罚吧?
阿里的罚单是市场监管总局开出来的,后续开会点名,也就是” 三部委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
再看看进驻滴滴的” 七部委 “: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七个部委。
仅从这一点来看,滴滴的事情比阿里严重的多。
阿里被罚 182 亿,还诚恳的真(认)香(怂),到现在被持续的要求整改,但起码业务还在跑。
通常,我们看到政府部门对行业管理,大抵是约谈→开会→进驻,力度逐渐提升。
滴滴这事儿,没约谈,没开会(进一步约谈),没进驻,直接先下架主 App,后续下架所有 App,然后才是联合进驻。
从这一点看,滴滴的事情并不会如阿里那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综合来看,题主说滴滴处于” 困局 “其实并不确切,准确的说,目前滴滴基本处于” 死局 “。
我之前答主说国家要” 合理合法的弄死 “滴滴一类,其实这纯属无稽之谈。
政府管理企业,是为了企业合法合规经营,而如果企业无法达到政府要求,那么持续管理就行了。
至于企业死不死,政府说了不算,市场说了算。
现在的心照不宣是看得见的手按住滴滴,堵上嘴,捆住手脚,然后滴滴的同行开始疯狂的占领市场。
弄死滴滴根本就不需要政府脏手,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同行也不介意送滴滴一路走好。
即使这次滴滴没被成功的借刀杀掉,失去的市场怎么办?
别忘了滴滴的内生性矛盾是烧钱占领市场和烧钱太多导致没钱之间的矛盾。
你说” 整改 “期间失去的市场,是烧回来还是不烧回来?
如果想要烧回来,钱哪来儿?
摊上这么大的事儿,风投得多头铁才敢继续给滴滴融资?
假设你是一个二级市场韭菜,滴滴这种企业你敢买?
国家级的各种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谁敢去沾这种高风险资产?
滴滴这都不是路走窄了,是直接走没了。
这关能不能过去不好说,但即使过去了,后面各个关口基本上都是死路一条。
自己退市这种事,属于自己给自己一个体面,可惜时间窗口没了。
如果网信办下架滴滴出行 App 的时候,滴滴出来滑跪并痛哭流涕的说粑粑我错了,我退市,我认打认罚,估计还有转圜馀地。
到下架 25 连击的时候,基本上大势已定了。
仅从现在来看,滴滴想要依靠退市来摆脱死局,基本上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而目前这个” 帮滴滴体面 “的最终结果,大抵是在美被集体诉讼一波之后强退。
参见瑞幸。
昨天看到的消息:瑞幸创始人陆正耀被限制高消费。
通常这类部委级管理,涉事企业的创始人啊,董监高啊,基本上后续都会一屁股雷。
不过呢,这戏现在还唱着,到底结局如何,咱还得有耐心看下去,但仅综合目前信息来看,结局大抵是个悲剧。
碎一地那种悲剧。
滴滴美国上市开始交易时,国内是凌晨,绝大多数人正在熟睡。
第二天 “庆祝建党百年”,全网热门,全网关注。
做为一家企业,在上市之时,正常来说都需要给媒体发红包,买热搜,买软文,让它们给报道,给宣传宣传。
雷军向小米 3904 名员工,授予 7000 万股的股票,都找了粥左罗老师给宣传。
不可能估值 700-800 亿美金的 “国民出行” 第一平台,差这点钱吧?
用屁股想也知道答案。
媒体不知道就算了,更离谱的时,滴滴内部员工也不知情。
滴滴 6 月 30 日美国上市,在此之前的 6 月中旬,滴滴控制人程维和柳青在内部职工恳谈会上,回答了很多职工问题,谈了滴滴的困境与发展路径,偏偏没提赴美上市的时间。
程维在最近的 “滴滴内部员工信” 之中,也对赴美上市的事瞒得密不透风。
滴滴 6 月 30 日赴美上市,7 月 1 日全国都在庆祝建党百年。
7 月 2 日,滴滴的重要投资资本,推动滴滴赴美上市的高瓴资本才在官微上以 “祝贺滴滴上市:迎接可爱城市和美好出行” 为题发文。
高瓴资本称自己长期看好并支持滴滴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模式。
“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 也在 7 月 2 号紧急发布对滴滴进行安全审查,同时为了防范滴滴泄露信息风险扩大,“停止滴滴新用户注册”。
7 月 3 号,针对网上 “滴滴将中国核心路网信息” 以及 “普通民众出行大数据” 打包送给美国美国监管层的消息,滴滴副总裁网络直接回应,表示“滴滴绝对没有这样做”,同时要起诉造谣传谣的人。
7 月 4 日,国家 “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就给出了调查结果。也定性为滴滴从上市筹备,到赴美上市,手法很清晰,就是为了与国家管理层以快打快,搞突袭。
01
2013 年,中国财政部与证监会与美国证券财务监察机构签署了一个合作备忘录。
这份谈判文件中明确规定美国证券财务监察机构只能对中国在美股上市企业进行执法型检查,不能进行常规性检查。
因为常规型检查涉及中国的经济主权。中国监管部门绝不同意有外国机构拥有对中国企业常规型检查的权力。
最后美国人做出了让步,让中概股成为美股中唯一可以不被财务机构常规型检查的企业。
所谓‘执法性检查’就是只有明确证据,证明你有财务造假的嫌疑,美国监管机构才能财务调查,不用按季度或者按年份提供常规检查报告。
到了 2020 年,随着特朗普政府反华的牌越来越少,最终才将中概股的常规检查重新立法。
也就是说,中概股过去拥有 “豁免检查” 的权力,如今被检查,相当于被特朗普政府施加的新制裁。
中美两国现阶段正在重新接触,重启经济谈判的关键期,取消 “美国对中概股” 的审查,也会是一个谈判筹码。
02
从滴滴的招股书可以得知,滴滴的股东情况如下:软银愿景基金持股 21.5%,Uber 持股 12.8%,腾讯持股 6.8%,程维持股 6.5%,柳青持股 1.6%。另外,滴滴高级副总裁朱景士、滴滴 CTO 张博等 8 名高管合计持股 1.8%。
最大的股东是软银,第二大股东是 Uber。
软银是一家日本金融投资公司,Uber 是一家美国公司,这两家公司所占股份高达 34.3%,而滴滴的创始人程维仅持股 6.5%,其他高管加起来只有 3.4%,不到美国和日本两家公司股份的 1/10。
滴滴公司并不是一家多牛的高科技公司,能脱颖而出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能拉到的资本更多,通过互联网玩法,前期烧钱补贴干死对手从而形成垄断平台,然后涨价,本身并没什么核心技术。
这样一家公司,越来越成为一家靠资本说了算的公司,且这些资本主要掌握在美日手里。
这暴露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通过资本来影响和控制中国一些国计民生的行业。滴滴的用户,涉及千千万万的国人,滴滴出行影响着国人的日常生活。
大家可能还记得,马云说过 “我对钱不感兴趣”。
一个商人,一家公司,对钱都不感兴趣了,那请问对什么感兴趣?
我也猜不到,但肯定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03
2020 年 8 月 6 日,特朗普政府以 TikTok 和 Wechat 涉嫌将美国用户包括联邦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如网络位置信息、浏览和搜索信息等未经许可地传输给中国政府,进而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了上述两款产品在美国的使用。
印度也以同样的理由禁止了 TikTok 和 Wechat 在当地的应用。
美、印两国政府的上述单边主义措施,实际反映了数据跨境自由流动与保护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张冲突。
与上述单边保护主义措施相对,我国具有迫切的数据跨境流动需求。
预计 2020 年数据总量有望达到 8000E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 21%,将成为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以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建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
在跨境网络支付、跨境电子商务、信息网络服务等应用领域的发展必然涉及数据的跨境双向流动。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我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交往日益增多,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流程与内容的电子化和数据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数据跨境流动的问题上,我国既有对等反制数据流向美国和印度的法律工具需求,又有强烈的经济发展现实法律保障需求。
数据跨境流动关乎国家利益、产业利益、风险控制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宽松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有利于产业数字化发展,但会增加风险控制难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损害其国家利益,**对发达国家来说则有助于其通过数据实施全球经济控制。
严格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不利于产业数字化发展,但会降低风险控制难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避免发达国家的数据霸权。**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宽松还是严格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均会在国家安全、个人隐私保护、商业利益保护等方面带来挑战。
(1)国家安全挑战
“棱镜门” 已经证实美国通过侵入他国网络系统,非法获取他国境内的数据并进行跨境转移,对他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侵害和威胁。
此外,基于商业目的的数据跨境流动也引起了国家安全的担忧。典型的例证是,华为公司在对外扩张 5G 业务的过程中,遭到了以美国为首发达国家的严格业务审查,美国甚至以国家安全问题禁止华为参与本国的 5G 建设。
究其原因,华为作为跨国通讯科技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部分数据需要出境传输至公司总部或研发中心所在国进行数据处理或分析,这引发了美国等的国家安全担忧。
此外,微软等跨国公司也被欧盟质疑参与了美国的监视项目。
(2)个人隐私问题
在数据的跨境流动中,不可避免的涉及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例如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通过网络订购货物或服务,订单信息、收货地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数据化的形式出境被境外电商获取。
如果境外数据接收方不能提供充分的个人隐私保护措施或者滥用个人数据,就可能侵犯个人隐私权利,进而带来个人隐私保护挑战。
典型的例证是,Facebook 不但存储美国公民的数据还搜集存储其他国家公民的数据,全球数以亿计的用户数据遭到泄露,并被非法用于政治选举分析等。
实际上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深化以及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个人信息将无可避免地被数字化而融入流通之中。
从经济效应上看,个人数据的取得、加工、分析已经成为互联网驱动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跨国公司通过个人数据的跨境流动开展大数据挖掘、智能画像等开展精准营销投放和产业布局,并获得经济利益。
此外,对个人来讲,在部分商业场景下如跨境资产配置中,个人数据出境是获得便捷优质金融服务的前置条件。
(3)商业利益保护挑战
对于商业数据的采集、形成及基于商业数据的行业研判,尤其数字化产品本身如计算机软件、影音等往往是数据控制企业智力和劳动的体现。
对于计算机软件、数字化影音等产品通过知识产权法进行保护不存疑问。
尽管较传统实体类知识产权载体,数字化知识产权载体通过数据流动的方式更易复制、传播,但总体来说在知识产权法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足以对权利主体的利益进行周延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蕴含数据控制主体劳动成果的大数据集合如何保护却远未形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应当通过不正当竞争规则对不当利用大数据集合的行为加以规制,有学者则认为应当赋予数据主体以财产权利。
从功能上讲,数据集合是大数据分析的前提和对象,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产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和产品投放,可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和利益。对商业数据集合法律定性的模糊将给企业的合法商业利益保护带来挑战。
总之,数据在内容上既可能表现为个人隐私,也可能体现为商业利益又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少量的数据流动可能仅仅损害个人或企业的合法权益,大量的规模化的数据流动,则可能影响到一国的经济社会安全。
数据蕴含利益的多样性和交织性,尤其是数据量变、质变互相转换的过程可能使数据表征的利益从单个主体迁移至社会和国家层面,必将对一国的数据监管政策带来挑战。
04
国家网信办进行安全审查的依据是《国家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对应的风险不仅仅是用户信息泄漏的风险,而是威胁到了国家安全。
滴滴公司掌握了国民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国家部委的出行状况,进而分析其工作特点,把国家安全抛在九霄云外。
长期以来,美国都一直在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名义将中国资本和中国公司、中国产品赶出美国,美国甚至还以实施国家紧急状态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禁运。
这些年中国基本上没有收购、进入美国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公司以及美国重要战略性领域,而美国及日本等国资本这些年在中国可谓是长驱直入,在重要的互联网平台、基础信息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高科技企业都有涉足,中国在很多领域对美日投资者都处于透明半透明状态。
从停止蚂蚁集团上市到处罚阿里巴巴,再到全面审核刚刚在美国上市才两天的滴滴出行,再到制定《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说明了什么?
说明中国政府的这一系列行动既是反垄断、整肃互联网金融秩序、整顿互联网平台公司,更重要的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行动。
一定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件的整体性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正在走出资本泛滥、金融无序发展、国家安全篱笆洞穿的状态。
未来中国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摆脱美国政治的影响,进一步摆脱美国资本的控制,真正实现中国的金融主权独立、中国的网络主权独立、中国的基础信息主权独立。
滴滴在美国退市不退市不重要,国内没有滴滴很重要。
我是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田大叔的思考空间”,领取 100 本电子书
参考资料:
《“滴滴事件” 背后的六问,足以让你吓出一身冷汗》 来源 @沃德舆情观察
《赴美上市都玩 “半夜鸡叫”?沦为国贼的资本必须严惩!》来源 @北风雪林
《细思极恐!十方面分析审查滴滴出行的政治意义!》来源 @李光满冰点时评
《滴滴事件为何直接上升到国家安全? 这篇文章给出重要提示 | 文化纵横》来源 @文化纵横
我的其它回答
滴滴上市这事本身就是资本方和董事会里那群人的一场豪赌。
九月一号《数据安全法》开始实施。
急急忙忙偷偷摸摸,本该敲锣打鼓变成了偷鸡摸狗,我觉得不是他们等不及,而是不敢再等了,再等就真违法了。
如果不在这个时间点之前上市,那么当这个法律实施之后再去会面临一个问题,美国人要数据怎么办?
给还是不给?
给,违法了,中国法律。不给,也违法了,美国法律。tobeornottobe?
就算监管层事先明示暗示警告劝说,抵不住 dollar 的诱惑啊。马克思说只要利润足够丰厚资本家可以践踏世间一切法律。可以把绞索卖给要绞死他的人。
赌一把,在 91 之前,万一赢了呢,万一监管层就这么算了呢,万一处罚没那么恐怖呢?那可是千亿美金的诱惑。
但是现在监管层的态度很明确了,从 7 月 2 号开始,措施已经层层加码。
美国人的态度其实也不难猜,我为什么让你一路绿灯迅雷不及掩耳的上市了,美国韭菜你可以割,我要的东西你必须得给我。美国人的逻辑很清楚,你不安全了,我就安全了。
最终滴滴还是低估了监管的决心和态度。虽然在被下架 25 款应用之后股价还涨了,但这绝不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不必理会。
如果滴滴不退市,美国人的要求就必须满足,那么监管层饶不了它,未来可能就不是下架应用停止注册那么简单了。被两边一起按在地上蹂躏是肯定的。
如果从美国退市了,最优结局可能是能到沪深或者港股上,但是那又有太多限制,估值也不一定好看,但至少命保住了。
目前滴滴绝大部分的业务还在国内,中国市场如果没了它就可以盖棺了,所以哪边才是他大爷还不清楚吗?
滴滴是多么渴望中美一家亲啊,梦里啥都有。
_______________
更新
滴滴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资本堆砌的历史,利用大资本将赛道上所有的对手挤死再造成垄断最后收割,这是资本游戏的基本套路。
原先我觉得滴滴的结局会挺惨,但应该不太会被按死。可是从 7 月初的应用下架到现在七部门入驻,好像它真要凉了。
原先我也觉得一家占市场绝对份额的巨头倒下不会那么容易,现在发现它可能会死的毫无波澜。滴滴的一切都是以资本为导向,应该说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背后巨量资本,这种公司被淘汰还真的不会有什么波澜,反而对市场有益。
随便提一嘴 huawei,网上一堆的人以各种奇奇怪怪的理由黑华为,996 剥削员工,爱国营销,鸿蒙是换了皮的安卓,5G 劳民伤财毫无意义……… 我对华为公司无感,但是我用他们的产品,它的产品很好。而且我可以说,如果华为倒下,中国找不到第二家可以替代它的企业,至少在肉眼可见的时间内没有。举个例子,华为被美国人制裁到退出高端机市场,然后呢,苹果接盘了。你们的性价比小米呢?OPPO&vivo 呢?接的住吗?所以,那些日夜盼着华为挂掉的人是什么心态?让我们一起回到衬衫换飞机的年代就高兴了?大家一起搬砖挣得辛苦钱心里平衡了?
但是滴滴呢?如果滴滴倒了,资本家们可以瞬间再堆砌出一个更大的滴滴,如果国家允许的话。
我想说的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哪怕它再大再强,可是在你盼着它倒下之前先想想到底是亲者痛仇者快,还是普天同庆?
滴滴不 “死” 也植物人了,退市只是时间问题了,
问题出现了,无论真实性,民心已亡。
国民对待政治性舆论是零容忍的,这是我们国家的武器。
不过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为什么呢?司机要生存,需要转移和安置,建立的方便打车的生态也需维持,需要等待其他平台能大致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至于多久才能有效果就看其他平台的能力了!
不过看状态是很努力,抖音上全是某得送的福利打车券广告。
滴滴抽身很难。滴滴现在夹在中美两国之间,中美两国拿它在过招,至于滴滴会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滴滴还在美国,中国对滴滴的处罚会越来越严厉,中国会用滴滴下场警告国内其他的企业,杀鸡骇猴,让其他企业乖乖听话。要不然,不少企业手中也有美国垂涎三尺的机密,这些企业也会用手中机密去美国换钱。
而对美国而言,滴滴是第一家敢公开违抗中国政府的命令,甚至是重重打脸中国政府而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美国肯定会把滴滴立为标杆,告诉国内其他企业,只要你们有机密,不要管中国的管控,只管来美国就好了,中国拿你们没办法。
如果滴滴真的能平平安安继续在美国上市,这才是最可怕的。真是这样的话,我们也不用去想跟美国斗争了,老老实实的继续血汗工厂。
在百度、小鹏汽车等相继回港上市之际,成立了 9 年的滴滴在美国时间 6 月 30 日美股午盘,以交易代码 “DIDI” 正式登陆纽交所。自递交招股书以来,滴滴就倍受资本市场青睐,不仅获得了 10 倍超额认购,还提前超额完成了原计划 40 亿美元的募资计划。就在大家以为滴滴要跨上更广阔的平台时,网信办的一纸公告将正处于喜悦状态的滴滴彻底“浇醒”。为了更好了解事件,电动君先带大家来回顾一下滴滴的上市过程。
6 月 11 日,滴滴向美交所递交 IPO;
6 月 30 日,滴滴纽交所挂牌,只面向机构发行;
7 月 2 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公告,要求对 “滴滴出行” 安全审查,依据的是《国家安全法》和《国家网络安全法》,内容中明确提及“防止风险扩大”,要求“停止新用户注册”;
7 月 3 日,滴滴副总裁发文:把数据卖给美国纯属造谣;
7 月 4 日,国家互联网办公室发布消息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给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 “滴滴出行”APP。
作为出行行业的巨头,滴滴出行的一举一动都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加上此次事件所涉及到一些话题,不仅牵涉到互联网行业、海外上市等信息,而且还牵扯到用户隐私、中美关系等等,让大家愈发关注。所以,不少网友在网络上就该事件发出了很多疑问,经过电动君整理之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附电动君的回答)。
问:网信办通告中写明:“滴滴出行 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中到底包含哪些类别和哪些层级的信息?
电动君:此次网信办的通告中有一个关键词需要注意 “国家安全”。为什么要网信办在通告中强调这个关键词呢?正常情况下,一个 APP 出现了问题,顶多也就是“用户隐私” 泄露,并不会牵涉到国家层面,比如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腾讯手机管家等 84 款 APP 违法违规手机使用个人信息》通告中,重点围绕 “用户隐私” 问题进行讨论。然而,此次的公告中却丝毫没有提及“用户隐私”,通篇只提“国家安全”。所以仅从关键词部分,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
另外,监管部门选择 7 月 4 日(星期日)这一非工作日发布处罚结果的通报,不仅表明了监管部门对滴滴出行 App 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视,而且还有可能意味着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星期六、星期天还在审查滴滴出行 App 涉及的违法违规问题。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此次滴滴出行事件的严重性。
那么假设滴滴的数据真的出现泄露的话,会对我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传言中,滴滴要交换给美国的数据中包含了一个 “街道数据”。要想判断滴滴是否会将数据交给美国,最重要的是先要找出滴滴是否有测绘街道数据的技术储备。早在 2017 年,滴滴为了满足自己的出行需求,滴滴旗下滴图科技就申请了全国高精地图测绘牌照,而且已经申请下来了。
据数据显示,截止至 2021 年第一季度末,中国滴滴已经拥有 3.77 亿活跃用户,月平均活跃用户为 1.56 亿。仅从数据来看,滴滴出行已经成为国人出行的基础设施之一。从表面上来看,滴滴的数据并没有涉及任何敏感,不过它庞大的数据量经过算法之后却能获得极其有效的信息,一旦被国外相关组织掌控,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安全。
相信大家都玩过拼图,玩拼图最快的方式是什么,就是先把明确的拼图拼在一起,剩下那些不确定的、需要耗费脑力确认的碎片将会越来越少,最后就可以获得完整的拼图(目标变得清晰)。
滴滴作为中国最大的公关交通提供商,其数据储存了大量国人私家车的信息、司机信息、乘客信息、通讯录、人口出行轨迹等等。如果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拥有了滴滴的大数据,那么接下来只需要通过排除法来研究用户轨迹图就可以慢慢地找到相应的地点,甚至是军事重地等。由于现如今无法确定滴滴是否有向美国透露数据的证据,所以电动君建议大家还是保持理性,坐等官方后续的消息。
问:滴滴出行到底有没有可能会向国外透露数据?
电动君:虽然滴滴副总裁再三强调 “将数据卖给美国是造谣”,但是滴滴出行在美国上市之后确实是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的。比如说,美国发布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要求在美上市的公司需要披露是否载有中国执政党的章程或其文本内容、董事会成员的中国执政党等信息。与此同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需要受到 PCAOB 三年的监控。在这一背景下,滴滴出行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内部的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根据滴滴招股书公布的数据,虽然滴滴管理层拥有超过 50% 的投票权,但是滴滴第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持股比例 21.5%,第二大股东是美国 Uber 优步,持股比例为 12.8%,重点是两大股东都来自于国外。
与此同时,在滴滴招股书的高管名单中,电动君发现了一个叫做 Adria Perica 的美国人,自 2015 年 2 月起担任滴滴董事。Adria Perica 毕业于西点军校物理学,虽然无法确定他现如今有没有美国政府背景,但是能够确定的是,他曾经是美国军官,带有未知风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滴滴出行在美国上市之后,其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言而喻。
问:整个审查的周期和下架的时间将会持续多长时间?
电动君:根据《国家网络安全法》第十条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认为需要开展网络安全审查的,应当自向运营者发出书面通知之日起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包括形成审查结论建议和将审查结论建议发送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成员单位、相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部门征求意见;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 15 个工作日。(网络安全审查一般为 30 天(初审)+15 天(延长)=45 天)
不过,由于滴滴情况的特殊性,具体时间还要看官方公布的信息。
问:目前这一局面,会对滴滴在美国上市带来什么影响?未来滴滴的股价大概会是什么样的走向?滴滴出行目前遭遇的局面会给整个出行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格局性变化?
电动君:滴滴上市之日,滴滴股价高开 27%,市值一度突破 800 亿美元,合人民币超过 5000 亿元;随后,7 月 1 日凌晨,滴滴开盘价 18 美元,较 14 美元的发行价上涨 28.6%。收盘报 14.14 美元,首日涨幅仅有 1%。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滴滴出行的未来还处于未知状态,并不排除有退市的风险。
至于此次滴滴出行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电动君认为此次事件将会改变原本滴滴出行垄断的局面,以及为后续对出行行业的监管提供更好的基础。
总结
滴滴的经历其实也是在给国内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一个警醒,当平台公司形成了强大的入口和平台,消费者开始离不开你的时候,更应该打造一个与消费者、供应商、服务商形成良好关系的生态。此外,作为一家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公司,并不应该受到资本市场的驱使,令国民以及国家身处危险之中。
准备发行 2.88 亿股。临时改成了 3.168 亿股。
发行价 13.5,临时改成了 14。
你觉得这是一个预见了风险的正经人会干的事?
就这一弄,不说多私有化资金成本都要涨上百亿人民币。这个资金成本可不是几个点打的住。
退市,想多了。私有化了谁敢打保票,港交所会收它。拖个 2 年,资金方就要去扒了它们的皮。
摆明了人家就是准备上市薅一把。钱到荷包里,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再说,国内调查国内的,海外资本市场照样玩,只要政府不强令公司停业,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越是这种混乱,各种消息满天飞的时候,资本市场才是最有意思的时候,天堂地狱。别说散户,这种时候收割几个机构都分分钟。
前几天在知乎上发过一个类似的回答,被系统自动删除了,我看了看没什么大问题又给捡回来了,发在这个问题下正好合适。
估计事情出了之后,某公司进行了紧急公关,后来发现事情太严重就放弃了,前边的钱也白花了。
滴滴的下场应该不会太乐观吧,只看最擅长删除负面新闻的某呼知识平台,把滴滴挂在热搜已经两天了,就能发现不少端倪。
好了,废话就这么多了,书归正传:
七一期间眼瞅着德艺双馨的老资本家挖坑把自己埋了,让我们吃瓜群众看的既气愤又酸爽。
2019 年柳氏退休时,南方系给予他的报道标题正是:《柳❌❌荣退,四十年改开史上独一无二的企业家人生》。
这事干的有点 49 年入国军的赶脚了,现在的结果可谓是要锤得锤,且处处都是实锤。
今天又搜了搜,该事件的第二只靴子还没有落下来,虽然没有定论,但不妨碍咱先聊着,想到那说到哪,对的错的您都别当真,有些也是我在网上做的读书笔记。核心思想就是:大胆预测无良、反动、买办资本家的福报。权当开胃小菜,静等后边的大瓜。
首先,关于滴滴是否会从美国退市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不会!
下边这张是滴滴美股走势图。
看懂了吗,仅仅跌了 3%。如果没有直观感受可以看看当年瑞幸咖啡爆出造假丑闻后,美国股市的反馈!
北京时间 4 月 2 日晚间,因公告披露 2019 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 22 亿元人民币,瑞幸咖啡在美股开盘后触发 6 次熔断,收盘时跌幅达 75.57%。
千万不要小看资本家的嗅觉,一旦买了某只股票,就不是用脚投票,不是用手投票而是用钱投票,这才是最真实的。
去年我曾经在外网上看见一篇分析中概股教育板块的文章,当年的作者就提到了政策风险。可惜当时看的似懂非懂,直到今年的 5 月……
讽刺的是:只有我没看懂吗?不是的!今年春晚还有教育机构在央视投放广告,结果没过几天就集体凉凉了。
与国内的反应迟缓形成鲜明对别的是:3 月底中概股的一波重挫中,领跌的就是教育股。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国外资本的嗅觉灵敏。
其次,说说滴滴的福报。
滴滴公司虽是美国、日本、英国资本的混血产物,但之前低调在大陆赚钱还能苟活,最近的一系列骚操作,属于其领导层急于套现的一种冒险行为。愿赌服输,既然你们敢踩中国大陆的底线,那么别说 APP 被封了,整个滴滴高层可能都逃不掉……
按照某些网友的猜测:盐铁专营,收归国有;涉事人员,先崩后问。
但我还是倾向于拆分,社死的可能性不大。
按照以往的惯例就是:先罚款后打散。也就是滴滴将会步小目标发明家的后尘,这次恐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彻底失去作恶的能力。
不是因为 “百万曹工衣食所系”,平台很多不存在的,主要是由于滴滴背后的大资本,要给人家一条体面的退路,不然影响太坏,对今后招商不利。
无论如何这件事会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依法治国的大原则不会变。
最后,谈谈这事的影响。
改开 40 年,尤其是 2001 年入世之后,**本质上中国资本是深度参与了美国的全球治理的,是美国治理全球的有力补充。**中国最好的公司都在美国或者香港上市了,全世界尤其是西方的投资者全部享受到了中国改开的福利。
实际上全世界进入 2007 后,只有中国和美国在发财,其它强国都懵在原地不进步了,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大家去看看他们从 2007-2020 年全球 500 强的数据,还有他们 GDP 数据,你们会发现这些国家是在悄悄退步的,而中国跟美国一直在分享全球的财富果实,这本来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现在美国不干了,他上来就掀翻了桌子,不愿意有钱一起赚,非要整死中国。
中美现在是啥关系大家都很清楚,美国日趋严重的通胀是对中方极其有利的筹码,对于美国的通胀中方冷眼旁观已经算是很厚道了,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国内企业源源不断赴美上市去承接美联储超发的货币?
所以现在国家肯定会利用这次机会,敲山震虎的震慑,让一票头脑发热准备赴美上市的企业认清大势。
看到滴滴这个现成的反面教材,再狂热的资本也该冷静下来了。
如上
关于柳家,据说当年柳府曾经有一副对联:仰俯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以上 “伟光正” 的内容来自某洗白自媒体)
对此我表示大写的服气!!!
参考:滴滴摊上了什么事?花猫哥哥
我这人比较坏丶阴险丶不宽容。
我不希望滴滴退市,只希望滴滴倒闭。
让美国投资人血本无归。
让其他打车公司百花齐放。
如果滴滴涉嫌违法,让相关责任接受法律制裁。
这才是我愿意看到的。
我这人太坏了。
这个不好说!
假如在中国因安全原因不能用的话,在美国上市有啥意义?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既想在中国赚钱,又想讨好美国的路子,现在走不下去了,不管是中国的公司还是一些西方公司。
—————————————————————————————————
2021 年 7 月 9 日更新:
今天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上看到,美国投资客已经起诉滴滴了,看来会不会让某些精神西方人清醒清醒点!
才上市几天,就要开始考虑退市,滴滴牛逼不解释!
一个市值几百亿美金的大家伙,就算退市也需要不少时间
滴滴的股价也在这段时间暴跌:
周二收盘跌了 20%,报 12.49 美元,跌破其 14 美元发行价。
周三下跌 4.64%,报 11.91 美元,现在的市值仅剩 571 亿美元。
上市没几天,市值就从 800 亿美金跌到 500 亿美金。。。
很明显,滴滴事件大概率已被定性,这种已经不是处罚层面了,而是直接关停网线了!
我们看看第一次通报的情况:
只是不让新用户在应用商店下载滴滴,并且只针对滴滴出行一个 App。
(PS: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觉得不错双击点赞哈,大家应该都是互联网从业者,多读书尤其是好书,可以快速增长知识和认知,冯仑也有一句金句: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冯仑说的学先进其实就是读书!这里送大家一份包含 200 本互联网经典书籍的超硬核书单:findyi:2021 年,知乎最强书单!带下载方式
再来看看这次的通报情况:
关键字:平台、访问、25 款
平台:意味着应用商城、支付宝、微信,甚至各种云服务,都不准给滴滴提供访问和下载服务。
访问:意味着老用户也不能用了。
25 款:意味着滴滴全系产品!
这是核爆炸级别的惩罚和限制,一旦持续几个月、半年,我们将见证一家千亿美金公司的快速消亡。
目前没有滴滴收集信息之后干了什么的实锤,但滴滴旗下 25 款 APP 都在收集用户信息却是实锤了。
一个公司旗下所有 app 都在干收集用户信息的事情,如果这个事情没有高层授意,反正我是不信的。
说实话,互联网巨头收集用户隐私信息早已不是新闻了,曾经我在腾讯工作过,大家的很多信息自然而然的,都会被收集。
但国家针对滴滴下达这种限制,想必不止是收集了信息这么简单。
信息收集了哪来做了什么?有什么危害?
这才是核心,当然只能等国家最终裁定,在此之前的猜测都只能是猜测。
如果滴滴真的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甚至都不是退市这么简单了。
敢做就要敢当,祝滴滴好运~
(PS: 感谢大家的阅读,觉得不错双击点赞哈,看这个问题的程序员应该挺多,送大家一份经典程序员学习资料,我把大学和工作中用的经典电子书库(包含数据结构、操作系统、C++/C、网络经典、前端编程经典、Java 相关、程序员认知、职场发展)、面试找工作的资料汇总都打包放在这了,点击下方链接直达获取:
戳这里,直接获取:计算机经典书籍 100 本(含下载方式)
分析一下滴滴非要头铁在美国上市的原因:
从 2013 年开始融资的,到现在已经 8 年了,融了 20 多轮,股权结构是极为复杂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日本的软银、优步和腾讯,剩下的阿里、红山、淡马锡、高领资本等等。投资人要回报,
已经等了好几年,程维、柳青这些高管,肯定也是急不可待的想变现。
其次就是美国股市现在是在高点。因为印钱关系资本流动性异常充裕。
赴美上市,即使说打折也能够卖得不错,而且资本家的嗅觉灵敏,也许是觉得美股的好日子也许不多了,抓紧上市,赶在美股崩盘之前能变现。
从时间上也能看出来,6 月 11 号提交的招股说明,6 月 30 号就上市了!!简直了!!!时间真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不敢敲钟,很低调。
他们急着变现,估计我们证监会不是没有跟滴滴沟通过,他们肯定是希望滴滴这样的公司能够留在 A 股或者是港股,但滴滴等不了,滴滴在 A 股上市目前应该是不具备条件,前三年都是亏损的,主板上不了。科创板虽然没有盈利的要求,但是也不合适,因为科创板有一个负面的清单,限制模式创新企业上市(其实也是国家防止互联网寡头的虚拟经济在国内资本市场权重太大),滴滴就属于模式创新。
证监会的意思是滴滴你在等等,滴滴连港股都等不了,就别说等 A 股了,港股审查下来的时间也比美股长。
在美股上市,对滴滴来说是利润最丰厚的,美股上市条件宽松,时间也短。
最核心关键是上市之后,锁定期时间短。
在 A 股上市,大股东一般三年之内不能套现。
美股最多半年就可以套现,短的三个月。
而且,套现出来的资产,还是海外资产,连跑路的环节都省了~
所以资本家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美股上市,但是美国上市,美国法律要求必须把公司相关运营资料审查的权限上交(这就是苏师傅说的他们随时可以来拿),而且不光是证监会审查,是有关部门都可以审查。
什么叫有关部门?
美国的中央情报局 CIA 也可以是有关部门,滴滴运营资料里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中国的地理资料,敏感部门的位置信息,人们的出行甚至录音录像……
现在哪个互联网公司不搜集用户的数据?但是搜集的数据别外泄,用于研发,比如说自动驾驶什么,这都是可以的!
滴滴在国内,虽然说吃相难看一点,但是谁吃相又好看?本来不会有什么大事,最多也就是反垄断罚点款,由监管深度介入运营数据权限。
就算一定想出去,个人感觉也不是不行,但是监管审核都不通过,招呼也不打一声就带着资料出去,这性质就变了,这确实就是 m 国!!
滴滴的背后是资本,资本的背后是忘本。敌人的糖衣炮弹无处不在,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和公司必须严惩不怠。
短短几天时间,滴滴出行从 APP 到小程序再到自己的官网统统被下架了一遍,股价也一路狂跌,现在还面临着被美国律师事务所起诉的风险,现在的处境可谓是四面楚歌。
此前有指控称,滴滴可能向投资公众发布了严重误导性的商业讯息。
有专业律师表示,如果投资者购买滴滴证券,可能有权通过应急费用安排获得补偿,而无需支付任何自付费用或成本。罗森律师事务所正在准备集体诉讼,以追偿投资者的损失。
但在滴滴这件事后,我们要警惕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美股上市引发的数据安全问题。说句实话,国内所有赴美上市的厂商,其实都没法保证数据安全。
在《云法案》和长臂管辖的原则之下,美国可以随时动用政府的力量,去干预企业的正常运营,所以大家的数据信息都是存在隐患的。
所以,数据安全这个问题必须由国家牢牢把控,光是一个滴滴就能搞出来这么大风波,如果这事儿出在阿里云身上,那岂不是更糟?
在如今这个国际形势下,你可以去科创板,你可以去港交所,但真要说美股上市那就是羊入虎口,好的时候可以过,坏的时候呢?
所以划清界限是好事,有的人糊涂就糊涂,聪明人可不能引火烧身。
恐怕不只是美国退市的问题吧,滴滴经营上面临的困境更大,搞不好就是小黄车第二。
滴滴一开始野心很大的,合并了快车,挤走了优步,成了互联网出行领域的独角兽,但有时候野心太大也不是好事,滴滴膨胀的太快,甚至想独立于腾讯和阿里,自己做流量,掌握话语权。
按说闹独立也正常,当年烧了那么多钱,大多数人手里都装了滴滴的 APP,平时大伙又都有出行需求,这么一来流量就有了,有流量就有生意,互联网行业都是这么想的。
但滴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做地图导航!
出行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打车吗?当然不是,是认路!知道路线怎么走了,怎么过去办法多的是,可以走路,可以骑车,可以打车或坐公交,总之导航认路才是第一需求。
滴滴先做打车,已是本末倒置,把打车做起来竟然把导航又忘了,只想做一家独大的垄断生意。
这就很严重了,以前大家下载 APP 是因为你烧了很多很多钱,现在你不烧钱了,价格还挺贵,为什么还要用你?
首先对滴滴造成冲击的是导航软件。以我个人为例,如果要去一个地方,我先打开导航,看看最佳线路——那里红灯少,那里不堵车。然后点打车菜单,上面有无数个打车的产品可以选择,有便宜有贵的,按个人需求点就是了。
一般来说我不会专门再切换到滴滴的 APP 上,因为这样太麻烦了,浪费时间不说,滴滴打车也不便宜,服务没有差别。
所以导航软件第一个打破了滴滴垄断的幻想,把它和新产品拉到了一个水平线上——以前的钱白烧了。
第二个冲击是那些层出不穷的打车产品。导航功能再强也是平台,没有打车产品的支持也是白搭。滴滴可能以为打车产品前提投入巨大(车辆和推广),没有人敢烧钱进这个无底洞,万万没想到不怕死的还挺多。
就我个人经历,每次用导航打到车都能碰到新的产品,今天这个明天那个,名字都记不住,因为太多了。这些产品条件还很优厚,请专职司机,提供新车,给司机买保险,价格也不高,司机一个月的收入在二线城市可以达到 8000 到 1 万左右(工作时长 8 小时到 12 小时)。
我给它们算过一笔账,收入方面,因为是新产品要推广,给乘客优惠力度还是很大的,加上给导航平台的费用,真正到手的收入最少也要打个七折,再扣车辆折旧费、后台运维费、司机人力成本,做这个产品肯定是亏损的(滴滴干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赚到钱)。
为什么明摆着亏钱也要做?因为可以去库存。
这些新的打车 APP 背后都是有汽车厂家支持的,有的根本就是厂商自己直接投资的。比如某汽车厂生产了一个型号的小汽车,结果生产出来不好卖,汽车更新本来就快,加上有新能源汽车冲击,打对折估计也是卖不掉,只能另想办法库存,否则领导帽子都保不住。
办法就是进军互联网行业。把这些卖不掉的淘汰车型拿出来做出租,产生的收益就不是汽车销售收入了,是互联网产业收入,收入结构优化了,产业也升级了,立马变得高大上。做打车软件自己家的车可以天天在市面上跑,相当于打免费的广告(效果就不好说了),即消化了库存又提高品牌知名度,一举两得。
因为这些原因,滴滴前端没有导航的流量支持,后面又没有汽车产业支撑,本来经营就已经陷入困局,这个数字安全只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 猫大叔的财会窝!我会尽量回复来自公众号的问题。
对滴滴而言,最坏的结局就是彻底破产清算,该进大牢的进大牢,该清算的算清。以上这些最坏的结局,对同业竞争者或者国家安全而言都是最好的结局。
滴滴现在面对的状况,根本就不是退市不退市的问题,而是多年栽培的歪脖子树,可能就此机会在国内被连根拔起,去除后患,吃里扒外,妄想在两个巨人之间通吃,历史记忆来看,都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柳家的黑料太多了,扒皮的帖子无论知乎还是天涯,一搜一堆,根本就不要用细说了。可以说吃里扒外这一套流水作业,柳是教父级别的,他培养的门生,玩的都是他那套。
以前是谋发展,求稳定,无论对外对内,打的都是太极拳,传闻四万亿的时候,外交官员去美国斡旋,低三下四,忍辱负重,没少吃委屈。厚积薄发,这才有了这次贸易战,杨洁篪带团怒怼的硬气。
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滴滴触发了七龙珠,其中包含了国安部这个以前很少参与企业纠纷的部门,这已经不单单是经济问题了,是立场问题。除了光头那个畸形民国,国力强盛的朝代都不会容忍国家有这样的资本出现,说白了,暗潮涌动之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这次大事件。所谓的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中,滴滴这个污点洗不清了。
滴滴跟其他互联网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从出生起就充分显示了资本逐利的丑恶嘴脸。从补贴大战开始到合并垄断结束,大数据宰客压榨司机,可谓首次向全国人民生动演示了资本为了钱可以无下限到什么程度。
自从爆出多起人身伤害案件后,滴滴貌似低调了许多,但如果大家还有记忆,就会发现每隔一段时间知乎热榜就会出现一两个滴滴相关的问题来试探大众反应。我当时就隐隐觉得滴滴行为下作,用这种问题反复炒上热榜,试探舆论,怕不是要搞事情。如今做出节前上市凌晨敲钟的事情,我感觉毫不意外,并且恍然大悟,要不是出了事,他们早就跑去圈钱财务自由了啊。
从他们的思路来看问题,就会发现之前那么多的负面新闻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得发生,因为逐利到了极致,任何浪费钱不盈利的事情都是不可接受的。有司查安全问题,我也毫不意外,这是资本有可能干的出的事情。作为互联网几大巨头之一,滴滴的企业文化可谓只有一个钱字。而且从上市这个时间来看,法律道德的重压,国际环境的恶劣,前车之鉴的经验,也都完全压不住他们蠢蠢欲动的圈钱之心了,但凡有点理智的人都不会做的事,滴滴就做了,这是何等的疯狂啊。
说后续会不会退市,只需要顺着逐利的思路思考,怎样能最大程度的保全资本的钱不亏损,甚至继续圈钱,滴滴就会怎样做。至于国,民,道德,法律,社会责任什么的,并不存在于他们的脑海里。反正已经杀疯了,此时低眉顺眼难道还指望网开一面?
其实已经 “社死” 了,看群里朋友圈都在讨论,还有哪些打车 app 可以用了,这个用不了多久,新的 app 发力加上福利券的加持,份额就会丢个 7788。
你口碑不好了,有问题了,老百姓就会自觉切换 app 的,这个东西也就是打个车,没啥壁垒的,缺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还嫌多了。
现在积极都晚了,被树立典型了,如果不弄到位,这典型岂不是白树了?这时候扯啥条条框框估计都不好使,啥时候放行真不好说。
自己主动退市可能是条路,还有点面子,大家都找个台阶下,一段时间不上市也饿不死人,有资本送钱,急个啥?
这个典型树的其实挺有效的,看其它几家去美国上市的企业,都自己主动停了,停了是聪明之举,识时务者为俊杰。
既然其它几家都主动停了,我觉得这个便宜肯定不会让滴滴给占了,拭目以待退市公告。
退市可能是各方损失最小的一个安排。
目前滴滴上市募集的资金,应该还在承销商那里。
通常来说,IPO 募集的资金,承销商会在 T+2 日后,打给发行人。滴滴在 6 月 30 日上市,北京时间已经接近 7 月 1 日了,然后在 48 小时内,网信办就对滴滴采取了法律行动,还没到 T+2,滴滴就暴雷了,此时根据承销协议,MS GS JPM 这几家投行肯定会把这笔钱冻结的。滴滴应该还没拿到 IPO 募集的资金。
既然钱还在,那就好办。我估计 SEC 一定会对滴滴展开调查,调查的方向无非是:
第一,滴滴是否存在违反网络安全法,违规收集和使用用户隐私数据的情况。这个其实查不出来啥,滴滴招股书披露了风险的,无非是律师们往来咬文嚼字。
第二,滴滴是否向中介机构和投资人,隐瞒了网信办已经在其上市前对其进行初步调查和建议它暂缓上市的事实。
这第二个瑕疵是致命的。如果 wsj 的报道确有其事,那就说明滴滴自己,选择没有披露这个信息。这是招股书的重大遗漏了。因为,如果滴滴老实披露,“网信办希望滴滴延缓上市以解决数据安全问题,滴滴拒绝了网信办” 这个信息,那么滴滴肯定就在信息披露上免责了,但是没有投资人会按照它现在 ipo 的估值购买股票,甚至滴滴根本不可能成功完成公开发行。这都不是什么风险因素了,是风险已经发生了。显然,滴滴并没有披露这个信息。这对美国投资人来说,就是严重的欺诈了,性质比瑞幸还严重。瑞幸那个级别的欺诈,无非是公司估值高低的问题,滴滴这个级别的欺诈,可是公司生死存亡的问题。
估计美国 SEC 会问询投行、滴滴和滴滴的律师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此时投行、律师肯定不会替滴滴隐瞒或者撒谎的,除非整个 Working Group List 上的人都疯了。SEC 也一定会问网信办,到底有没有要求滴滴暂缓上市,我相信网信办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会对美国政府撒谎,尤其是消息已经满天飞,所涉企业不止滴滴一家的情况下。
所以,大概率的,SEC 会认为滴滴欺诈,甚至在现有的背景下,美国司法部也会介入调查。此时程维和柳青,或许还要加上其他一些人,都可以说是犯罪嫌疑人了。
和刑事责任相比,退市算什么,退市简直太容易了,无非是算数而已。
对于这次的中介来说,赔钱是赔不了多少的,就是丢人了。如果有人明知网信办找了滴滴,没谈妥,而不告诉自己的内控和披露什么的,那估计也有人要坐牢。
当然这里面比较麻烦的是滴滴之前借的债。肯定是触发违约和交叉违约条款了,如果叠加这债,IPO 募集的钱不好说能够用,这还得看当地法律究竟是 IPO 退钱优先,还是债优先。
估计滴滴这个烂摊子还得政府来救,八成又是什么国有基金加上阿里腾讯这两个股东掏钱把窟窿堵上,程维柳青退休甚至去坐牢,把那点股票吐出来。
以上。
蓄谋已久就定会有对策!
抢救开始了:怕不是员工都跑没了,开始给大佬们海投邮件。@搞 AI 的老贾
上市就玩起锦衣夜行时,事情就已经没那么简单了,一般公司上市都会搞个庆祝活动,发个员工福利,而滴滴内部下了封口令,不让谈论。为了躲避舆论关注,跟林生斌一样煞费苦心选在七一前一天。更让人惊讶的是连敲钟都没有。如果不是心虚,滴滴为什么这么低调呢?
除了滴滴,BOSS 直聘,以及拥有运满满和货车帮的满帮集团,已分别在 6 月 11 日和 22 日在美国挂牌上市,三个平台当时也齐刷刷被查。
之后即将赴美上市的 keep、喜马拉雅也望而却步。
我们首先明确一个总原则: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就数据安全议题已经召开多场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上升到了国家基石安全层面,这里不用再多表明其重要性,大家也都知道。
滴滴在 7 月 4 日被下架前就早有准备,滴滴 app 早在 6 月 29 日更新了一版隐私协议,7 月 7 日生效。可想而知当时至少在 29 日,滴滴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存在、想要亡羊补牢。
**
**
在这篇回答中我也指出为何互联网大厂纷纷赴美上市。
所以就算退市了,重振旗鼓香港上市,又融资一波~
更何况滴滴公司的最终实际控制人公司也都在香港哦。
不会,首先不会主动退市,私有化意味着需要有人接盘,除非国家接盘了。
在被动退市方面,滴滴招股书已经披露了数据安全几数据监控方面的信息,美国股民的诉讼理由无法成立。
退市?开玩笑。
退不退市,无关理智,事关立场和 “表白”。
一家国际企业,董事会有民主国家的情报军官,怎么可能屈从某威权压迫?太丢脸了!
而且凭本事收集的数据,为什么不能 “自主使用”,被民主国家分析一下又怎么了?
退市?退个 p,就是要为民主而死!
对于这样的企业,建议国家采用资本主义法律铁拳,再配合社会主义再教育。
一要罚到倾家荡产,相关人员判刑几百年,二要有教育意义,挂路灯时间要长,写进中学教材。
简单的行政处罚无关痛痒,你看它们,根本不在意一时的得失,也不在意赚钱,不然你看:
app 下架归下架,这两日有看见 didi 公告和道歉吗?
场面话都没有。dd 作为国际企业,重心一直在美国和美股。
上市就会被美国 “合法” 索取数据,已经是出卖国家了,它们法务不懂?
dd 美国研究院 ppt 上的官员出行数据是假的吗,这是公开的,未公开的呢,这是不是威胁和炫耀?
资本没有国籍,但资本家是有国家的,当国与国对质的时候,屁股肯定向着母国,黄皮白心手按圣经的皈依者,就是它们打出的一张牌,我们一定要特别警惕。
有人说它们没有理智没有良心吗?怎么行为这么恶劣!
这就要从 90 年代说起了,那个时候…… 不少人的发家,都是有原罪的,吊路灯都是轻的。
它们害怕被追究,害怕被人弄清楚当年的真相,害怕被 “历史” 定性。
所以,它们的想法就是,我国最好变成俄罗斯,哦不,成为乌克兰,甚至一分为几,这样,它们就能永葆青春,书写胜利。
有段时间,它们竟然嚣张到成立了某 tai 山会,也办了 “大学”,然而,呵呵。
必须的。
按理说应该早就这么做了,只是我们发展的比较晚,很多问题都是出现了才能应对。
但是早暴露早解决,这最好不过。
要知道,TG 已经成立百年,在 TG 的带领下,中国虽然有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杨立迷蒙、这些都是毒瘤般的社会问题,但是发展还是主要的。
可是领袖也说过:资本眼里只有利益、不存在国家。
柳家用祖传三代的秦桧作风就证明这一点,话说回来,今天秦桧的后人都无意于替祖先洗白,他们觉得自己的祖先是卖国贼无疑,只是认为皇上也应该承担点责任,倒是有不少人急着替秦桧翻案。
扯远了,历史问题我们不探究,我们说说今天的事情。
数据安全有多重要呢?
之前我也不知道,我读书少,学历低,这些吃白面的人的事情我问不着。后来我问了一个学理科的硕士同学,他告诉我一点点。
数据就是各方面信息的就行,在别有用心的人手里,能提炼出很多重要的信息。
他举个例子,说:哥你在学校的时候,放假回家,和导师出去办事,你都要通过破鞋订机票和酒店吧?到了那边的机场,你要用滴滴去酒店吧?这些一汇总一上传,这个人的大致情况就知道了。哥你的导师是南京大学博士,正教,硕导,在你眼里你的导师是个普通人,可是美国人未必这么看,他也算是个知识分子,有过出国交流的经历。
他接着说我们只是一所普通高校,那么 211、985 的硕导博导呢?他们是很厉害的知识分子,他们很多人还在我们国家的科研单位工作,这些信息如果让美国人知道了,损失有多大你知道吗?
随后他给我讲了我很感兴趣的东西:003 渔政船。
咱们的 003 渔政船,虽然没能达到美国那样,但是满载排水量 9 万吨以上的电弹渔政船,地球上好像也没多少国家能造,更别谈纯国产。
从这个渔政船里就能分析出很多:我们在很多领域已经能自给自足,而这些领域是无数人努力的成果,而他们都需要吃喝拉撒睡,现代社会,吃喝拉撒睡,就会被破鞋,嗒嗒、肥猪、屠牛、饱了吗、丑团、地猫、淘废、京西这些用户量众多的公司收集起来。
他们如果把这些数据卖给美国人,中国很多人就处在危险中,很多单位就处在危险中。
他告诉我:中国有 1000 多所高校,300 多所有研究生点博士点,这些算是潜在人才来源,一旦开战美国必不会放过。此外,中国有很多科研所,这些也将会在战时被美国打击,一旦它们受到影响,很多东西我们就不能纯国产,不能纯国产,就只能重蹈历史的覆辙。003 渔政船有一颗螺丝钉不是自己造的,就会是第二个北洋水师。
而我们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些,知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重要性,所以对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自产能力十分看重,这些数据都是可以通过参与其中的人的正常的衣食住行得到的。
而大城市比如上海作为重要目标也是如此,上海有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占到了上海 80、90 后年轻人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上海亿万富豪比例也是超过全国平均数,同时有大量科研单位,博物馆,资源的高度集中注定了交通出行的密集,也注定了美国会为了得到中国的资料,而收集这些用户程度众多的公司的数据。
所以加强对屠牛、肥猪、饱了吗、京西、地猫、丑团这些用户量众多而涉及范围广泛的公司进行审查很有必要。
随着 003 渔政船准备下水和中国实力继续增强,美国对中国的渗透和打压只会进一步加强。
或许敌人那种实地勘察画图的落后方式已经远离,但是水下一直是暗流涌动。
其他先不说,这上市时间,也就要玩政府,谁玩谁后面不好说了。
如果网传的信息真实,也就是滴滴真的把道路信息打包给美国的话,那么它造成的损失几乎是不可弥补的。
十个滴滴卖掉都赔不了,除了死掉以警世人外,它没有其他价值了。
现在就看会不会有人蹲大牢了,仅仅退市,太轻了。
看到很多信誓旦旦的保证滴滴不会退市的,国家安全被你们这些人看的如此儿戏么?这可是国本问题,中美在这个上面寸土必争的地方,滴滴踩在这个问题上还能左右逢源,他脸怎么这么大呢?
首先,如果滴滴已经交上了自己所有的数据,那不用说了,死路一条,相信大家都不会有意见。
如果滴滴没有上交,或者没有上交的证据,是否就会被国家放过了呢?实际上也不太可能,更大的可能是他会被两边一起锤爆。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矛盾点,关于滴滴掌握的数据,国家是明确要求不能提供给美国的,国家整改的目的,就是防止这些敏感数据泄露,但是美国对上市公司是要求可以随时审阅你的审计底稿的,其中就包含这些敏感数据。如果说以前滴滴还有可以选择偷偷提供的余地,那么这次审查之后,我们先假设没有查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国家也愿意抬一手放过滴滴(当然这个可能性我觉得不高,我们姑且假设柳家的脸够大吧),但此时偷偷提供数据的可能性无疑也应该是彻底被封死了。国家不可能给他留下这么大的漏洞让他去钻。那么这个情况下,美国那边会放过他们么?大家还记得,之前美国逼着我们中概股退市的理由是啥?就是我们拒绝提供他们要的审计数据,那么滴滴如果被政府卡住无法提供数据给他们,那么滴滴就失去了他的战略价值,美国肯定会以此为由逼其退市。或者干脆利用集体诉讼榨一波钱,彻底利用完之后再直接退市,把滴滴丢弃掉。
所以滴滴在美股的未来基本已经确定了,现在的问题无非最后是国家让他体面,他自己体面,还是美国给他体面的问题,会不会体面已经不需要再讨论了。
7 月 16 日,中央就滴滴审查一事再出重拳。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通告,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工作安排,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即日起联合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我们常说,字越少,事越大,这个通告自然也是如此。
7 月 2 日,国家网信办宣布对 “滴滴出行” 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 “滴滴出行” 停止新用户注册。这是在滴滴于 6 月 30 日深夜、7 月 1 日凌晨强行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仅一天后宣布对滴滴审查,可见这件事非常急迫。
两天后的 7 月 4 日,国家网信办再次宣布,“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 “滴滴出行”App。
一周后的 7 月 9 日,国家网信办第三次发布通告:“滴滴企业版”等 25 款 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要求应用商店下架上述 25 款 App,各网站、平台不得为 “滴滴出行” 和“滴滴企业版”等上述 25 款已在应用商店下架的 App 提供访问和下载服务。
至此,对滴滴审查的仅只有国家网信办一家机构,到 7 月 16 日宣布对滴滴审查时就不再是国家网信办一家,而是汇集了七家机构进驻滴滴,而且非常罕见地看到了国家安全部和公安部等机构。
7 月 16 日这则七家机构进驻滴滴的通告,我们有什么感觉?
首先,针对一家网约车出行公司的网络安全审查为什么要组织这么一个史无前例、如此高规模的联合审查组?要知道以前对这种事可以让一个地方牵头组织就行了,而这次是七个部级单位,可见事态之严重。
其次,公安部参与审查是否意味着前面所说的滴滴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 确定,国家安全部参与是否意味着滴滴在美上市事件已经出现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安全风险或威胁的行为?自然资源部和交通运输部参与是否意味着滴滴的行为已经对国家地理绘制、交通道路桥梁等重大秘密发生了泄露?税务总局参与审查是否意味着商滴存在重大偷逃税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参与审查是否说明滴滴在市场垄断方面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再次,很奇怪的是,作为政府网络信息安全主管部门的工信部没有参加这次高规格的审查组。7 月 16 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称,“最近滴滴出行 APP 下架,我们也关注到这个信息。各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依据职责,继续强化 APP 的治理。”注意这里的用词是 “我们也关注到这个信息。” 作为国家主管部门,难道仅仅只是 “关注到了这个信息” 这么简单?
现在我们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
一、滴滴的违法违规到底有多严重?滴滴是否为了能够尽快在美上市而不顾中国政府的相关法规要求和相关部门劝阻,已经将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的审计底稿提交给了美国?是否已经将滴滴所有道路交通数据、注册用户隐私数据、涉及国家秘密的国家地理视频数据提供给了美国?
二、2018 年 6 月 28 日发改委公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修订说明的第 21 条就取消测绘公司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通过滴滴事件,我们是否需取消在测绘领域的对外资开放?由于一个国家的基础测绘数据关系到国家的重大军事、政治秘密和安全,基础测绘数据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象征,因此,我强烈呼吁国家尽快取消在测绘领域对外国资本的开放。
三、7 月 16 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称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我认为,国家层面应该考虑像组建星网集团等新的央企一样,组建中国大数据集团公司(或称国家大数据中心),作为国家级央企,负责全国所有基础数据的管理、储存、运行,中国数据集团可在各省市区设立分公司(分中心)。
四、范冰冰偷逃税一案,最后以补税罚款了之,偷逃税者没有一个受到刑法处理、下狱坐窂。阿里垄断一案处罚 182.2 亿元,也没有人受到刑法处理。现在滴滴一案,“严重违法违规”,如果事实证明向美方提供审计底稿和在中国境内收集的巨量地理、交通、人员信息,泄露国家重要秘密,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造成重大损失,那么这次会有人被依法逮捕法办吗?如果所有问题都只是罚款了事,那今后还如何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如何阻止一些人的侥幸心理?杀一儆百,说的意思很明白,是杀一才能儆百,杀鸡才能儆猴。
五,从蚂蚁被停上市到阿里被罚 182.2 亿元,再到滴滴被查,我们会发现,这些被查的资本其实都是同一伙人,都是日本软银、美国投行、阿里等大资本,这些大资本无论是境内的还是境外的,都是代表某些大资本集团的利益,都是利用中国管理方面的漏洞,大肆敛财,是搞乱中国经济和金融秩序、制造中国两极分化、拉大贫富差距、利用资本大搞垄断、资本家肆意剥削劳动者的罪魁祸首。因此在中国抑制资本、追求社会公平、确保劳动者生活幸福是我们政治的重要追求。今后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和把握的重要选择,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将万劫不复,而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则民心稳天下安。
六,当前国际形势异常复杂而严峻,我们的改革开放要适度,不是开放越大越好。在美国不断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不断对中国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和高端制造业实施禁运的形势下,我们也需要对美国、日本等敌对国家的资本、企业进行严格控制,否则美日等敌对国家资本会通过他们在中国的买办代理人大量收购、控制中国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公司,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公司搞乱中国社会和经济秩序。我认为,对蚂蚁、阿里、滴滴等西方资本集团代理人公司的审查、处罚现在仅只是开始,我们要真正实现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崛起与繁荣,就必须坚决抑制国内外资本大鳄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巧取豪夺,就必须坚决控制国内外资本大鳄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唤风唤雨、兴风作浪。
七,滴滴事件发生后,我反复说这是中央的一次政治行动而不仅仅是一次网络安全行动,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政治信号。此前我们可以看到马云、柳传志等人纷纷组织西湖会、泰山会、湖畔大学等等资本大佬聚集的组织,将自己的影响力、政治触角向国家政权延伸,这次滴滴在非常时刻强行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向我们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现在虽然湖畔大学校名被铲,西湖会、泰山会被解散,但这些拥有庞大资本力量的资本大佬绝不会甘心退出中国舞台,他们仍然会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为某些势力带路,为他们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也要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和高压的态势,压制这些资本豪强。
八,当前中国处于一个非常时期,国内外斗争非常激烈,在与美国进行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在即将解放台湾的关键时刻,在中国拨乱反正、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中国人民的团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那些国外资本集团在国内的代理人,对那些拿着美国和日本薪资为美日等敌对势力服务的卖国者予以严厉打击,肃清内奸,震慑宵小,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共抗强敌,唯有如此,中国才能在对美日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突破重围、统一祖国、实现民族复兴。
从蚂蚁到阿里再到滴滴,我们能从这一连串的行动中感受到什么?如果我们缺少了政治敏感,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些行动中感受到中国的政治风向,那一定会吃亏,一定会走错路,一定会犯重大政治错误,所有的人都应该对此有清醒而充分地认识。
风暴正在来临,我们期待,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我们期待,中国能够抑制大资本集团,更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更坚定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最近复盘了整个滴滴上市事件,发现背后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巅峰对决啊 。
在讲这个前,我先要说个论点,就是现在的滴滴只是可能出卖国家资料,可能是间谍。第一,国家还没有发任何公告说滴滴出卖国家资料,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国家有资格定滴滴的罪,在国家发声前,没人有资格代替国家说滴滴出卖国家资料。 第二,现在各种各样说滴滴已经出卖国家敏感机密资料的线索,是有可能是各种各样滴滴的对手诬陷滴滴的,比如美团,高德打车啥的,这是一种可能性,犯罪上各种各样诬陷欺骗的事情是很多的,尤其是这种商业上的打击。第三,也有可能是美国发出的烟雾弹。第四,也可能滴滴根本就没有给过美国任何机密资料,或者其他可能性,这就是为啥国家要调查,因为只有调查了才明白滴滴的事情到底怎么回事,那些线索是真的假的,滴滴到底有没有给美国机密资料,就很像捉一个犯人也是要经过各种调查程序后才能定他的罪,因为这样才能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包括公司,不放过任何一个罪犯。这些程序调查其实就是为了确认对方是不是真的犯罪了,这些程序不是表演给人民看的,而是真的有这个需要的。在程序还不完善的年代,各种各样冤案,各种各样的诬陷太多了。只能说滴滴这个事情,就算只有 90% 可能是真的出卖国家资料了,我觉得也只能把他当成可能性比较大出卖国家资料,而不能确认。
首先是滴滴上市,从申请到上市只花了短短 20 天,这个可以申请吉尼斯最快上市记录了,然后被曝光出卖敏感资料和国家利益给美国以换取其他利益。
这就是美国下的神之一手,现在到中国接招了,中国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从重从严处理滴滴,给全国的企业一个警示,不要挑战国家底线,随便出卖国家资料和利益
一个是完全不惩罚滴滴或者从轻处罚滴滴,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以后全国的大公司都不会惧怕政,服,到时不管是其他国家想从这些大公司手里得到中国的机密资料或者这些大公司想用一些国家利益和其他外国国家换取利益都会变得非常容易,毕竟犯错成本太低。
本来中国还有最后一个选择,就是选择冷处理,不让大家知道滴滴泄露了国家机密,那么就算他们不处理滴滴,也不会损害到对内的公信力,毕竟其他大公司如果不知道滴滴泄露国家机密,当然不会关注滴滴有没有被处理。但是美国狠就狠在滴滴上市第二天就安排水军满世界质疑滴滴泄露国家机密了,就是故意让全世界都知道,要不滴滴为啥上市第二天就被爆出泄露国家机密,这种事情都是机密中的机密,哪可能随随便便一个人就知道了,可是据我所知,第一个爆出滴滴泄露国家机密的是微博用户,而且还只是普通用户,我就想问这个普通用户从哪里知道滴滴泄露的国家机密。美国特地安排人让全世界都知道滴滴泄露国家机密,为的就是堵死中国冷处理的路,逼迫他对滴滴 2 选一,从轻或者从重处理。
但是如果中国想从严从重惩罚滴滴,必须要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滴滴严重犯错误的证据,这个证据必须让全世界的资本都信服,不能是随便一件小错误的证据,而必须是一个大错误的证据,是一个可以让几千亿市值公司倒台的证据,只有有这个证据,中国才能从重惩罚滴滴。
为啥中国一定要有这个证据才能惩罚滴滴呢,因为中国必须靠全世界的资本外资投资才能实现快速发展,所以中国必须遵守世界市场的潜规则,否则就没有外资敢来中国投资了,这对中国的经济伤害是非常大的,毕竟中国 gdp 有 40% 以上是外资产生的。
这个潜规则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必须保证来中国投资的资金一定要安全。毕竟想象一下如果你有 10 亿,你会把这 10 亿拿去投资一个无缘无故或者只是犯了一些小错误就让你 10 亿投资的公司倒闭的国家吗,就让你 10 亿开的店在没犯什么大错误的前提下,让你关门的国家吗?肯定不可能啊,风险太大了,体量越大的资金首先追求的肯定不是增长,而是安全。
而滴滴的大部分大股东都是国外的资金,比如美国的苹果,uber,券商,银行,日本的软银等等。滴滴上市前经历了 21 轮融资,这可以说是互联网企业中最多轮的融资,每次融资如果都有 3 4 个外资进来,可以想象到今天的滴滴股东一定包含了很多很多其他国家的资本了。也不懂是不是美国故意提前布局,让中国往后要对滴滴下手顾虑重重,因为滴滴股东不止包含美国日本的资本,甚至还有欧洲,中国,等等很多很多的资本。如果今天中国在没有滴滴犯大错误的前提下就把滴滴关门,让这些外资的投资血本无归,那么明天一小部分外资就开始变卖中国资产逃走了,那些还没进中国的一小部分外资也不敢进中国了,毕竟中国是一个完全不讲法律的国家,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让一个几千亿市值的公司直接倒台
而滴滴很显然也是完全明白中国不敢无缘无故惩罚他,所以他肯定在上市前就把所有大错误的证据销毁了。可能中国能调查到一些小错误的证据,但是大错误的证据会非常非常难取得。非常难取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滴滴背后是美国,那么可以说是美国帮助滴滴销毁证据
这不止是滴滴和中国的较量,更是美国和中国的较量,美国就是让滴滴故意泄露敏感资料给他,还非常高调让其他人知道,同时又把证据销毁得一干二净,就是为了让全世界都看看中国要怎么处理滴滴。
如果中国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从重处理滴滴,那么美国只是损失一个滴滴,而中国损失的却是全世界的外资,损失的是公信力,信誉,还有往后的经济快速发展动力。
如果中国只是按小错误的证据从轻处罚滴滴,那么往后其他大公司就会有样学样,反正出卖国家资料利益的惩罚这么轻,然后外国给的利益又那么大,那当然是能换就换啊,这么简单的生意谁不会做。所以从轻处罚,中国还是会损失对内的公信力,除了这个还要看着明显就是间谍的滴滴在从轻惩罚后继续在中国赚大把中国的钱,拿去补贴给外国资本,哈哈哈哈。
所以整个事情对我来说能看到的唯一解法就是中国找到滴滴犯大错误的证据,从重从严的处罚滴滴,对外,能让世界资本信服的证据有了,证明中国是讲法律的国家,处罚都是建立在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大家来中国投资还是能保证安全的,只要你遵守中国法律,对内,狠狠震慑了大公司,让他们不敢随便违反中国法律,随便出卖国家利益。所以我说要找到这个重大错误的证据太难太难,毕竟是美国先出的手,证据啥的肯定都被完全销毁了。不过我期待看到国家智库还有其他解决方案,我相信中国智库不会让人失望。
为啥我说这是美国的神之一手呢,因为纵观整个事情,不管中国能不能找到这个证据,都无法对美国造成严重伤害,相反的,如果中国找不到这个证据,就会受到伤害,相当于美国付出了滴滴,可是有很大机会对郭嘉的方方面面造成伤害,而且滴滴也换来了滴滴给的整个中国的地理机密资料和其他国家利益,所以这波美国完全不亏。
表面上看整个事情就是滴滴为了到美国上市而出卖国家利益和资料,但是往深的看,这其实就是美国为了伤害中国的政府公信力而出的一招,这波美国在大气层啊。至于美国还有没有除了伤害中国公信力更绝的目的,更深的原因,我是完全看不出了,而且美国还很损的特地选在 7 月 1 号中国党 100 周年生日让滴滴上市,这除了是让滴滴能更顺利上市,应该也是美国的恶趣味
期待中国会怎样接招,如果能反败为胜,不止在维护中国公信力的情况下还给予滴滴重创,只能说叫一般,毕竟没伤害到美国啥,但是如果能在重创滴滴的同时还重创美国,那就叫神之一手中的神之一手,牛逼上天了。现在中国在滴滴上市后才让 7 部门联合入驻滴滴调查,只能说是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毕竟滴滴已经上市了,美国的招已经完全放出来了,啥证据都已经销毁得一干二净了,要再找到大错误的证据,只能说很难。
看了很多人评论后,我思考了一下,觉得滴滴大概率是没有给任何敏感资料给美国的,除非滴滴老板是傻子,因为郭嘉如果找不到滴滴间谍的证据,对郭嘉的影响最坏,看我评论就知道了,大部分人都已经默认滴滴出卖国家了,如果最后郭嘉说滴滴并不是间谍,估计他们可以把郭嘉喷死,说成是郭嘉已经是资本主义,帮大企业了,大清要完了,反正网民不可能是错的,在加上美国的舆论引导,这会显着降低人民对郭嘉的信任,第二,以后美国等外国势力想要引诱国内企业为他们办事会更简单,因为美国只需要和这些国内大企业说,滴滴确实是有给我敏感资料的,给我国家机密的,滴滴还不是没事情,我手段熟了,保证你们给了我们机密后还是平平安安,给了机密我在给你们大笔大笔的钱,看到没,对这些国内大公司来说,对各种人民里面的间谍来说,犯罪成本降低了,因为滴滴都没事情啊。
而且如果郭嘉迫于压力,在滴滴没有出卖国家机密的情况下,以滴滴出卖国家机密诬陷滴滴,重罚滴滴,那我估计美国白宫可以开香槟庆祝了,懂的人自然懂啥叫破坏全球市场规则,啥叫引起小规模资本恐慌,啥叫小规模资本外逃,不解释太多了,解释了评论里面还是一堆没看懂
答评论区
第一,不会引起资本大规模外逃
我也觉得不会,如果郭嘉真像评论区说的那样,不管不顾,在没证据或者制造假证据的情况下,直接让滴滴死或者用一些没那么严重,最多只是罚款的的错误比如垄断税务,来让滴滴死,就是一个几千亿的公司因为税务垄断问题而直接被郭嘉勒令关门而不是罚款或者其他比较轻的处罚,就像阿里巴巴之前被调查垄断也只是罚款罢了,又或者像评论区说的,直接无限期下架滴滴,整改滴滴,拖死滴滴。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假设滴滴并没有出卖国家资料,也没有做间谍,毕竟在我写下这个回答的时候,郭嘉并没有拿出明文规定的证据出来说滴滴有做间谍,我不了解郭嘉暗中有没有证据,反正现在我看新闻,找郭嘉网站都没有看到郭嘉说滴滴是间谍或者出卖国家资料。
我不知道为啥大家都觉得滴滴已经出卖国家资料,已经是间谍了,明明啥明文规定的证据都没出来,大家都已经先于裁判一步给滴滴定罪了,是,滴滴 20 天上市,滴滴股东有外国人,滴滴。。。,但是哪怕滴滴有 90% 的概率是间谍,我在证据没有出来前我都不会说滴滴是间谍,网络反转的事情大家看得还少吗?一个法治国家,不会因为只是 90% 可能犯罪就订他的罪了,这个世界太魔幻,啥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为啥我整篇回答一直强调证据很重要,是因为没有证据,全球资本,全世界政府,谁知道滴滴是不是真的间谍啊,因为他们可不像我评论区的网友,只凭一些线索舆论就直接断定滴滴是间谍了,那些聪明人要看到的是事实,而不是猜测怀疑线索。以上我说的证据都是滴滴是间谍的证据,出卖国家的证据,因为唯有这个证据才能让滴滴公平公正的死去,是有公道的死去,垄断税务最多不是罚款那些。就像之前阿里巴巴被罚垄断也只是罚款,蚂蚁金融上市被查也只是整改,最后降低杠杠,并没有导致他们破产倒闭。这些反垄断税务,我认为郭嘉要找到证据是很简单的事情,只是这些证据我觉得都不足以让滴滴倒闭破产,而对我来说,不能整死滴滴,还能让滴滴继续营业,对我来说都是从轻处罚
所以假设滴滴并不是间谍,也没有出卖国家资料,唯一做的只是去美国上市,这个上市也没有出卖任何国家资料,毕竟像我说的,郭嘉还没拿出明文规定的证据。
就是这么一个企业,因为一些无中生有的证据,或者干脆就是郭嘉看滴滴不爽,直接以一些小错误或直接让滴滴破产倒闭,或者不停骚扰滴滴,比如下架他,比如不让大家用滴滴之类的,假设滴滴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企业,可能会有一些垄断的错误,但是绝对没有出卖国家的错误,就是这样一个企业被郭嘉这么弄,大家觉得公平吗,公道自在人心,全球资本就像大家说的,不是不会思考的,他们看到郭嘉这么对待一个公司,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
大家会觉得中国 14 亿市场,很大,很多资本不会逃走,不会离开,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哪怕只有 1% 的外资逃走,哪怕只是影响到 1% 未来的外资不来中国投资,这局都是美国赢了,郭嘉博弈本来就不可能一招打死对手,这不现实,都是慢慢累计优势的,就是慢慢打钱,捉机会杀他们几个人,就这样慢慢累计优势,拼命削弱对方血量,哪怕只是 1%,这才是正常的。如果一个滴滴被郭嘉无缘无故弄破产,影响不大,如果是 10 个滴滴这样的几千亿公司被郭嘉毫无理由弄破产呢,还会没有事情吗?没有影响吗?如果大家还是坚持 14 亿大市场,外资不会跑,那也行。毕竟还没发生,我也不懂会怎样,但是如果滴滴这个事情郭嘉没处理好,我相信美国会继续寻找更多规则漏洞,制造更多类似滴滴这样的事情,逼迫郭嘉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直接对千亿企业下手,一点点磨郭嘉的血量,因为滴滴这个事情如果真的造成了哪怕 1% 外资逃走,说明了类似滴滴这个事情就是我们的弱点,哪怕这个弱点很小,只可以影响 1% 外资,我相信美国都会捉着这一点拼命制造更多类似滴滴这样的事情。
很多人说外资占 gdp40% ,觉得我完全没读书,根本不可能,虽然他们没有拿出他们认为是对的数据来打我脸,只是一昧的说我没 ,但是没关系,我把我查到外资占 gdp40% 的数据放在这里。
中国 | 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 1952www.ceicdata.com/zh-hans/indicator/china/investment–nominal-gdp
如果大家有查到更好的数据,可以和我说,但是不要骂我了,这个 40% 的数据我也是查了很久才找到,这个资料在网上很少,我能力有限只能找到这个资料 。有更好的数据可以和我说,我修改回答。
第二个回答,美国为啥能随便制裁公司,不怕资本逃走
你们可以看看全世界除了美国还有哪个国家敢随便制裁公司,第一肯定是因为美国是全球资本主义中心,美国在地球上排第一,基本上全球很多大企业都是有美国人是股东的。而且美国是小政府模式,基本上你企业有钱就能贿赂政府。
第二就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讲究的是公平,财产分配啥的是,所以资本天然对中国是有恐惧的,因为社会主义,gc 主义将讲究的就是打倒资本家,把资本家的财产分给大家。
第三就是中国是大政府模式,就是政府在中国有绝对权威,而这恰恰是资本最害怕的模式,因为资本天然就是欺压人民的,而政府天然就是帮助百姓的,尤其是中国政府,所以如果一个国家是大政府模式,要压死一个欺压百姓的企业太简单,所以资本天然害怕大政府。
这就是为啥每次大家看新闻联播,我们的大人物都会强调中国是开放的,是法治的,拼命说中国的好,就是为了让资本放心来投资。
所以美国能随便制裁,而中国不能,因为大家条件不一样,希望大家不要迷之自信,我评论区最多的就是迷之自信,认清现实,才能制定好应对策略,如果郭嘉真像大家说的一样,不管不顾后果,直接没证据下打压死滴滴,希望大家不要学印度阿三,整天认为自己天下第一,我们距离美国还有一段路程,有些事情美国能做,不代表我们能做,美国能做是因为他是真天下第一。
知道资本为啥不喜欢去非洲投资吗,其实非洲投资回报率比中国更大,你知道非洲的钻石矿,黄金矿,这些矿物资产,你开采的成本相比你的利润是非常低的,但是为啥很多有钱人不去呢,都是那些郭嘉去找非洲开采,因为今天如果卖给你矿产的 a 政府倒台了,你的矿产就直接被没收了,看到没,就算你有 10 被利润又怎样,风险大的要死,看到没,资本不是无脑追求利润,而是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会考虑到风险的,大家买股票基金的时候,也不止是要考虑利润回报也要考虑到风险,做好风控
大家如果认为中美两国还有啥不一样的,可以评论我
第三 郭嘉不需要外资,没有外资一样可以发展很快,超越美国
这个问题没有 10 年脑血栓问不出,不想回答
第四 还有就是为啥教育行业能这么做,而滴滴不能
这是因为这是两个性质的事情,教育行业是增加法律,一个郭嘉肯定是可以自己增加法律的,至于伤害到的公司那是不关国家事情的,郭嘉并没有直接出手关闭教育行业公司,而是教育行业公司适应不了新规则而自己倒闭,这个事情可以说是郭嘉是走在规则的边缘,所以资本的反应不强烈,因为严格来说,这不算破坏规则,郭嘉并没有直接下场打压一个公司。所以可以看到教育行业后,只是软银和一些小资本公司宣布暂停对中国投资,那是因为郭嘉并没有破坏国际市场的潜规则,但是就算是这样也造成了全部中概股直线下跌。
这个回答这么长,基本有大半都是在和大家解释,基本的经济金融常识,基本的历史规律,解释现在整个世界的历史是怎么走的,为啥我说这些潜规则郭嘉不能违背呢,(我知道看到这句话又有一大堆迷之自信的人要来骂我了),因为违背这些潜规则,其实就是逆全球化 ,其实就是违背历史走势,套用外教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注定要被历史车轮碾死的,今天的郭嘉为啥这么强盛,就是因为我们是顺着历史潮流走的,所以为啥每次美国制裁中国企业,外教部就要说奉劝美方不要违抗历史走势,不要走历史倒车,这些举动注定会被历史车轮碾过,所以为啥我整篇回答都默认郭嘉会遵守潜规则,因为遵守全球购规则,其实就是顺着历史车轮走。
为啥我觉得郭嘉不会不顾全球市场潜规则,直接对滴滴下手呢,因为我认为这个举动是逆历史车轮的,毕竟每次美国制裁中国企业,外教部都说美国制裁这个举动就是违背历史车轮,那么同样的,郭嘉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学美国刷流氓直接制裁滴滴就不是违背历史车轮了吗?所以我觉得郭嘉不会违背历史车轮,毕竟外教部说了,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发展得更好,我相信郭嘉是这样想的,并且也是这么做的,而不是学美国,嘴上一套,背后一套,我心目中的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堂堂正正,怎么说就怎么做。不是美国嘴边说市场自由,背后就没证据情况下乱乱制裁。评论中有很多网友希望中国学美国,如果没找到滴滴间谍的证据,就直接不管不顾弄死滴滴,或者耍流氓无限期拖害滴滴,反正目的是要滴滴死,在不确定滴滴是否是间谍情况下。
其实我觉得滴滴和华为是有些像的企业,华为是被全美国网友说危害郭嘉安全,盗取机密资料,也是被美国 fbi cia 各种各样部门联合调查,和滴滴不像吗?滴滴也是出卖国家资料,也是被 7 部门联合调查,滴滴也是被全中国网友说是间谍。其实两个公司处境非常像,可是中国网友却坚信华为是无辜的,而美国网友坚信华为是间谍,其实我说这个还是想感叹一句,网友的舆论太容易操控了。最后是郭嘉处理办法,美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直接下死手按死华为,然后被外教部说成是违背历史车轮,现在我就想看看郭嘉怎么对待滴滴,好奇,如果找不到证据会怎样。会和美国一样吗?毕竟华为那个是真没找到证据。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华为真的盗取了美国的机密资料回中国,然后中国帮助华为销毁所有证据,所以美国才完全找不到证据。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且这个可能性很低,因为美国搞华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阻止华为发展 5g,所以机密资料这个可能性大家看看就好。到滴滴这里呢,就是滴滴传回数据,然后美国帮滴滴销毁证据,其实我感觉两件事情相似度蛮高的,不过没力想这背后的国籍博弈了
如果大家要来评论我关于历史走势之类的问题,麻烦先搞清楚,外教部每天挂在嘴边的历史车轮代表什么,是什么意思,你明白这个问题了,我们才有讨论历史车轮的空间,如果你的回答是中国天下第一,那抱歉,我们还是别讨论了,浪费时间
如果我是和有基本经济金融常识的说我的意见的,估计 1000 字里面就能说完了,而我现在说了 6000 多字,就算我写了那么多,说了那么多,评论里还是有很多质问我很无语的问题。就很像问我为啥 1+1 等于 2,我没那个力气回答了。
想到一个很好笑的事情,我评论里面那些说资本为了利润可以不顾风险的人,他们买股票估计赔了很多,因为基本的风控都不了解。
很在意知乎上对滴滴是否退市的反应,而不是滴滴退市的概率。
总结起来回复有几个方向。
1 滴滴太大,不会退市,网约车司机太多,要给饭吃。
2 滴滴会整改,整改后被国资注入
3 滴滴后面资本强大,人际关系复杂,上面有人,最终会解决
4 滴滴会退市,已经涉及卖国,国家 7 部委重拳出击。
5 滴滴会私有化,然后等 2 年在香港上市
6 滴滴不仅会退市,而且会直接解散消灭。
7 滴滴市场会被其他平台蚕食,滴滴股价大幅度下降,但不会退市。
在这些判断里,我不知道哪个会出现,我更看重中国政府对底线的坚守。
之前有 JACK 马被重罚,那个时候可没有国安局出动,连 6 部委都没有。
最近几个单位出现的民生时间就只有郑爽封杀。要知道国安局出动的大新
闻我记得的就只有查台湾特务和香港渗透铲除供资内奸。平时都是看不到
这个单位出现在大众视野的。那么这么多部委,特别是国安出动有没有可
能扑空呢?恕我直言,我这几十年还没见到过,每一次都是准备充分在出
手的。还没见过出动了扑空的,只有不宣布的,没有白出动的。从这个角度
看整个知乎对滴滴是否退市的反应,我可以得出一些判断:1 互联网上自资
本,下到职员都已经飘了,是真的飘的不知道哪里去了,飘到他们以为自己
代表了中国。不知道什么叫做社会主义铁拳。 2 很多人还是认为人际关系在
你生我死的战斗中起作用。上面有人,免死金牌的想法深入某些人的人心。
即使要挖社会主义墙角,中央也是捏着鼻子忍了。3 资本力量大到无边无际,
认为有资本无所不能,国家安全也只面子好看,外国资本中央根本不敢动。
4 简单化认为滴滴退市就只是个资本问题,不是什么复杂问题。
从各种角度看,这都相当于社会主义对美国的内部势力宣战,我想有多少
外资企业在看着这个事件的处理结果。这实际就是中国的底线是否会坚持
的试金石。我看好中国和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会向马云那样过关的,拭目以待。
目前的困局还不是滴滴的死穴。
滴滴真正的死穴,是运营的合规性。
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跑滴滴的车和司机,都必须有证。
车证相对容易,但人证可就不容易了。
以北京为例,北京对于人证的要求之一,是具有本市户口。
现在北京绝大部分的滴滴司机都是外地人,根本不可能参加考试,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证。
假设某天,运管部门通过第三方安排 1000 人坐滴滴,再把所乘坐车辆的车牌号报上去,那么从中找到 3 个无证运营的车辆应该根本不成问题。
然后,就以这 3 个无证车辆为依据,就可以暂停滴滴在北京的运营,要求滴滴整改。
整改措施必然会包括将订单信息实时提交给运管部门,不给无证的派单等等。
到时候,滴滴的估值可能连现在的千分之一都到不了,柳青们还是去担心该怎么面对投资人吧。
你能把投资人的钱变得渣都不剩,那么你可能也会变得渣都不剩。
对于上市企业退市有两种方式:
方式 1:主动性退市
主动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据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主动向监管部门申请注销《许可证》,一般有如下原因: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定不再延续;股东会决定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破产;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结构、布局。
方式 2:被动性退市:
被动性退市是指期货机构被监管部门强行吊销《许可证》,一般因为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风险等原因。
对于滴滴而言,更倾向于第二种原因,但是话说回来滴滴的上市选择是在美国纽约而非中国,故被动性退市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是不可能,主要看后续事件走向!
对于目前滴滴事件的走向,大概的梳理了一下:
从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 7 月 2 日的公告内容到 7 月 10 日滴滴的最新回复,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公民信息的重视,以及国家数据安全的重视!相信这一切都将成为日后的监管重心!除此之外,还是可以看看滴滴满满的求生欲:
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任你再牛,如果有违背国家意志的举动,那么等待你的即是严惩!从滴滴事件发生,想必大家就会看看滴滴股票的动态,包括市值:
据悉,因为这次事件滴滴损失超过 355 亿,可见此次事件的影响着实不小!
目前的局面对于那些投资人而言,肯定是接受不了的,毕竟投入了这么多的资本!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怎么可能让其中途退市呢!相信后续肯定会有一些大动作,来挽回这不利的局面!
说完资本咱们再说一下国内的情况,目前国家网信办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办法中明确提出:掌握超过 100 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承诺不利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便利条件非法获取用户数据、非法控制和操纵用户设备,无正当理由不中断产品供应或必要的技术支持服务等。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采购活动、数据处理活动以及国外上市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
滴滴是《办法》打的第一支鸟,相信这一枪打的不会太轻!不然怎能起到警示作用!你想呀,现在手里有 100 万用户信息的产品少吗?一点都不少,相反多如鸿毛!如果这第一枪打的不痛不痒,后续的监管就会出现很多被动状态,同时还会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因此,对于滴滴的这一枪肯定会伤筋动骨且监管力度会加大! 不然无法正军规,无法安民意!
不过最后的结果是退市还是怎样,个人无法预测,只能看相关管理部门的态度,做一最坏的预测:企业退市重组,国家注资!(后面的情景大家自行脑补,又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谁都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不过只要按照要求整改,能够符合各项要求,还是好同学,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嘛!
现在的滴滴必将消失。
7 月 2 日
“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 “滴滴出行” 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 “滴滴出行” 停止新用户注册。”
这段话已经定性了。
剩下的是两个事情,定量和减少损失。
7 月 4 日,强制下架滴滴出行 App
7 月 9 日,强制要求下架 “滴滴企业版” 等 25 款 App
7 月 10 日,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主要新增部分就是对有数据收集和处理行为的公司进行要求。
由此看来,定量恐怕已经完成。
但最难的是如何减少国家损失。
1、滴滴已经扩张到海外,不论是接管还是拆分,都需要法理支持,不能留人口实,增加外交部的工作难度。
2、敏感信息肯定已经泄露,对关键人员、单位都需要摸排。
3、同上,关键人员和企业的各项安排都可能需要重新规划,这将耗费惊人。
4、包括但不限于行政、经济、外交、国防等制定的各类预案及远景规划,恐怕都有推倒重来的风险。
5、最大的危险是,整套政府班子有可能已经被成功勾勒出画像。
这么多好企业,为啥就不在国内上市呢?国内现在这么多热钱没地方去,都得往房子里跑,好企业不留下,大资本都想着跑路。
国家队如果把股票拉起来。这些人就兑现了跑路。太坑了。
什么时候,大资本能够不往外跑,安心的留在国内,国内的股市才好涨起来啊!
在当前的环境下,网约车早已不是共享经济,这个行业也不是简单的市场经济。
网约车平台需有经营许可,网约车司机需要有从业许可,网约车司机所驾驶的车辆需要有营运许可。换言之,网约车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
滴滴旗下一系列 APP 被下架,确实会影响到滴滴的业务,但还没有伤及真正的根本。滴滴目前能以行业老大自居的本钱,不是流量,不是 APP 的覆盖率,而是所掌握合规运力的数量。滴滴是目前拥有合规运力最多的网约车平台,其体量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加起来都多。
滴滴最后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关键是看监管部门如何处置目前挂在滴滴平台上的合规运力(人证、车证办理时都是有挂靠平台的)。如果监管部门没有对滴滴目前所拥有的合规运力下手,那滴滴在风波过后依然可以继续做网约车行业的老大。而这个代价,可能就是从美国退市。因为这场风波的症结就是滴滴赴美上市未来可能会被美国政府长臂管辖。
如果滴滴不从美国退市,那么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如果滴滴有监管部门能够接受的方案,那也不至于有这样一场风波。
那么,在网约车这样一个强监管的行业,当监管部门觉得管不了被监管对象了… 这生意又不是只有你一家能做。目前下架 APP,对滴滴来说是小事。如果哪天出了新闻说要重新审查滴滴平台的运力合规性了… 所谓千亿市值的独角兽企业,崩溃的时间可能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来源:醉井观商
最近我对平台经济有一些思考。
比如货车领域,过去家里面养大车的,经常会雇一个跟班司机倒班,一般能养活一家人到中产的水平,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如今的大车司机,早就雇不起人了,卡哥卡嫂两个人吃住在车上,也只能赚并不多的工资,还要面临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前段日子频发关于卡车司机的恶性事件,让这一群体进入公众视野。
过去的货车司机,接单主要通过各地的信息站,而现在,中国的货运平台基本已经垄断在一家叫满帮的公司里。
我就想,是不是垄断造成了货车司机的困境,如果不是一家货运网络平台垄断的话,是不是货车司机就能得到更多的收入?
推到滴滴这件事上,我就想,是不是滴滴倒闭之后,市面上同时存在多家平台更有助于司机和乘客?
再推演一下,如今的美团拼多多等平台已经将垄断之手伸向了社区卖菜,多少零售店小商户又被消灭了,这些垄断平台是不是都应该拆的更小一点?
腾讯和阿里这样的事实垄断公司呢?
如果说我们开始是要培育大企业,发挥举国优势参与竞争的话,那这种一家或两家三家独大的跨国公司,真的是人类社会之幸吗?
或者如三星这样的公司,对韩国人是一种好事吗?
我拿这个问题和一个研究这方面的教授交流,他提出,平台经济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垄断不赚钱。货车司机失去的钱,其实并不是平台拿走了,而是充分的竞争,造成了物流成本的下降,也就是说消费端拿到的货物变便宜了。
我想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平台的高度垄断,必然也会造成司机博弈能力的下降,这个时候,必须引入更有博弈能力的第三方。国外这个第三方是工会,而国内,政府应当担当这个角色--显然担当的并不好。而且,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网络公司,为什么允许通过资本补贴的方式垄断呢?养活几家平台同时存在不好吗?移动联通电信可以拆分,平台公司有何不可呢?
不垄断不赚钱,是因为为了垄断花了太多打价格战的钱,如果监管不允许以补贴、倾销的方式打价格战来挤垮对手,难道做不到吗?
回到问题,滴滴会不会从美国退市,取决于各方利益的博弈。凡事均要讲政治,支持滴滴退市方的力量和从中获得的利益,是否有动机和动力把滴滴彻底打死?还是敲山震虎,以儆效尤呢?
安全的原因是一种说辞的成分不小,我认为会费厄波赖一点,打而不打死。王家上次尚且放过,这次也不会下死手。
但需要滴滴把市场让一部分出来,给别的平台竞争,打破一家垄断的局面。
_柳传志_的名言——办公司就是办人:
1. 寄予希望让其能够忍受,考验其忠诚;
2. 赛马不相马,有本事就拿出来溜溜。
3. 给予压力让其乐于折腾,锻炼其能力;
4. 共享利益,上同一条船,捆绑命运;
5. 搭建平台,给做大事的机会,让其施展才华。
这位教父级的大佬懂,身经百战懂得共享利益,上同一条船,捆绑命运这个大道理。
不然也不会有泰山会这类顶级企业家圈子了。
他知道一点,把多数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就是大家都在一条船上。
如果没有几十年的根基深扎,他也不会冒这个险,在利益战车上面肯定绑着很多人。
牵一发而动全身,他懂这个道理。
同样,他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至少,绝不会是单纯的商业准备,一切风险他已经预估到了。
他在赌一把,认为绝不会有事,因为他太了解了。这些年太成功了。
他已经认为足够强大了,这个自信来自于顶级商圈的投资,他知道如果他出了问题,大家都有问题,经商环境会被受到质疑。
第一步,他要偷偷的去做这件事。如果没有问题他觉得就暗度陈仓了,所以他选择了最佳的上市时机 6 月 30 日。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第二步,如果监管呢。是的,信息安全法 9 月才生效,你需要依法办事。我这边也没有任何违法行为,在上市之前,数据这方面我肯定做的天衣无缝。
第三步,一旦有事情怎么办,他的杀手锏就是利益捆绑,我既没有违法为什么会办我呢。他应该早已想到这一步。当大部分企业家都捆绑在一条船上时候,你还能怎么办呢。
至于滴滴在美国是否退市,这个已经不是滴滴自己说了算。
因为这已经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有些人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背叛了祖国。
如果监管都无法阻止了一家公司上市,监管的意义何在。
表面上看起来是上市问题,深层已经是对立问题。已经有些人的力量太大了。
这些年无论马老师还是柳老师,都想过一把挑战权威的瘾。
所以,滴滴退不退已经不是他说了算了。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就成为一股新的力量,这股力量不加制止,会对整个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整个社会,其实都是各种力量互相制约,资本力量强大倒没事,但有的力量已经太大了,强大到可以对抗意识形态。
我们是讲立场的。
站错队,两条选择,要么回来改邪归正,要么对不起了。
退不退市,这个不是问题了。
滴滴还能不能活下去才是最关键的。活下去了,退了还可以再上;活不下去,退不退也不重要了,割韭菜而已。
信息安全无小事,关乎你我他。核心的信息,可能会危害国家安全。
从滴滴的发展历程来看,还是蛮有传奇色彩的……
===============》点击链接,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哦。
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01
滴滴犯事了
7 月 4 日,一则关于滴滴出行 APP 下架的消息刷爆全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做出通报,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 “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一时间,众说纷纭,滴滴犯了什么事?但至此,事件还没有一个结论。
我们先撇开争议不谈,重新认识一下身边的滴滴。
02
高速的滴滴
滴滴出行是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代驾及大巴等出行和运输服务。滴滴出行的出现改变了多年以来的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人们在路边拦车的生活方式,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主流的出行方式。
2012 年 6 月 6 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于 9 月 9 日正式上线。当时的滴滴打车覆盖企业级服务、快车、顺风车、巴士业务、代驾业务等快车拼车服务,借助王刚与金沙江创投的天使轮 & A 轮 380 万美元、腾讯投资的 B 轮 1500 万美元以及淡马锡等完成的 C-D 轮 8 亿美元,在与 “快的” 的打车混战中脱颖而出,随后与 Grabtaxi、Lyft、Ola、猫途鹰、安飞士巴吉、大众汽车等达成战略合作。这一阶段是价格补贴满天飞的年代,我们人人不是在领打车补贴,就是在使用打车补贴的路上。
打不过你就加入你,这句话不仅在篮球界响亮,在打车市场同样响亮。2015 年,滴滴再次获得平安创投等 E-F 轮 31.42 亿美元投资,成功合并曾经的老对手 “快的”。2016 年 - 2017 年分别获得阿里腾讯、软银集团等 G 轮 & 战略投资 62 亿美元和 95 亿美元。借此,滴滴于 2016 年完成对曾经的标杆 Uber 中国的收购,并在这一期间,相继推出出行业务和国际业务,实现在线租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无障碍专车、宝贝专车、海外租车服务等业务上线,快车服务走出国门,相继落地澳大利亚、智利、哥伦比亚、日本等地。
2018 年,是滴滴出行多业务扩张的开始年。随着当年软银、Mirae asset 等股权融资 & 战略投资 7.65 亿美元,2019 年丰田汽车战略投资 6 亿美元,2021 年高盛中国债权融资 10 亿美元,滴滴出行完成了金融服务、青菜拼车、花小猪打车、滴滴货运、跑腿业务、橙心优选、小桔车服、洪流联盟、自动驾驶独立公司等多业务的上线和运营。滴滴出行正式从打车市场中走到了覆盖金融、数据智能、出行、快递服务、运输、生鲜购物的多产业市场中。
03
出行赛道的霸主
滴滴出行很明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中国拥有大量的人口密集城市,并还在不断增加,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出行市场。滴滴的核心业务在出行赛道。
滴滴出行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 年,我国出行市场总规模达到 5.7 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出行消费的 13.1%。随着人们对网络越来越依赖,乐观预计,出行市场还在以 13%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将于 2025 年达到 10 万亿人民币以上的规模。
这一组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10 万亿相当于我国 GDP 总量的十分之一(2020 年 GDP 总量 100 万亿元),相当于 2020 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合计销售规模,相当于 3 个 + 天猫的销售规模(2020 年天猫销售规模突破 3 万亿)。
13% 的复合年增长率,是我国 GDP 增速的六倍(2020 年 GDP 增速 2.3%)。
出行江湖从来不缺少热闹。在出行市场不断发展、调整、扩张的过程中,细分市场不断涌入新的参与者,神州专车、易到出行、嘀嗒出行、首约汽车、曹操专车、如祺出行相继进入,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但短期内滴滴出行的霸主地位相对稳固。
从网约车细分市场来看,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高达 90%+;从网约车平台活跃用户数来看,滴滴出行的活跃用户数接近 8000 万人,是第二名的 3 倍多。
从出租车市场来看,使用线上订单的数量只有整体出租车服务量的约为 3%。在这 3% 的线上订单中,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达到 67%;从出租车搭乘次数来看,滴滴出行的搭乘次数破 4 亿次,是第二名的 4 倍。
从顺风车细分市场来看,受近年频繁发生的安全事件影响,滴滴出行于 2019 年 11 月重新上线顺风车服务,目前也仅在部分城市开通顺风车业务。从顺风车市场份额以及平台乘客搭乘次数来看,滴滴出行下滑至第三名。
从共享单车细分市场来看,滴滴出行旗下的青桔单车在小程序渠道的月度活跃月用户规模上位居第一名,是第二名的 1.1 倍;在独立 APP 渠道的月度活跃月用户规模上位居第三名。
04
数据、算法、效率
滴滴出行能够成为出行市场的霸主,核心的是平台运营效率。
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主要为传统的 C2C 轻资产模式,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其坚守一个原则,就是高效的订单服务撮合。滴滴利用自己提供的独立第三方服务平台,帮助消费客户和私家车主、汽车租赁公司等第三方撮合交易,并在这一交易过程中,充当一个好的中介角色,保障消费者和第三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最快速的解决。在第三方效率提升上,滴滴出行不提供查单、选单,而采取系统自动分配订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撮合的效率。
滴滴出行成为出行市场霸主,依靠的是行业内最大的数据平台,以核心技术奠定其头部地位。滴滴出行服务城市已经超过 4000 个,平台日订单量超过 4000 万,每日新增轨迹原始数据超过 100TB。滴滴出行以平台庞大的流量为基础,通过后台数据大脑的高效运作,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云计算技术,力求最大化的利用交通运力,每 2 秒进行一次全局判断,提高平台撮合效率,在迅速计算中完成全局最优的智能派单,做出最优的决策,让所有订单效率更高,让用户的出行体验更好。
……
关注 “荔园管理评论”,更多精彩内容哦!
你管它退不退市呢,你忘记了网约车刚出现的时候的福利了吗?你忘记了它们竞争的时候有多可爱了吗?
只要滴滴倒下,那我们就回归到那个时候了。难道你不想要红包?别逗了,反正我想要。
真正的内循环,就应该是谁垄断了,就拍死它,然后又从零开始,这才叫循环。
如果滴滴垄断了,打它一顿之后又是它垄断,这只叫轮回。
近日远赴美国上市的滴滴出行,因为涉嫌网络安全泄密被国家下架审查,然而国内民众对滴滴的谴责还没散去,美国突然提起诉,滴滴为何变成全民公敌?
请看皇友前几天写的滴滴的真相,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历史文章
美国律师事务所对滴滴发起集体诉讼
美国商业电报(Business Wire)和雅虎财经 7 月 4 日报道称,美国股东权益律师事务所 Labaton Sucharow LLP 以及罗森律师事务所(Rosen Law Firm)日前宣布,其正在代表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调查潜在的证券索赔。
有分析人士表示,美国比较重视风险披露,**滴滴能否在集体诉讼中获胜,**还要看招股书中对于自己面临的监管风险披露是否足够。
据报道,在招股书中,滴滴用 60 页的篇幅介绍其各项业务正面临的多项风险,尤其是法律和监管风险可能对滴滴的业务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其中还特别提到,根据中国法律,滴滴的 IPO 可能需要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既然都说了,可能需要中国监管品准,为什么还要强行上市,逆流而上真的好吗,没看见马哥都已经安分守己了,难道就凭着你爸的那点交情? 国家安全面前,没有友情可言。
如果事件持续下去,再来一道监管令,我估计滴滴会被退市,皇友 0707 说。
滴滴为何美国上市,急于变现放弃底线
滴滴为什么如此着急的想从美股上市?原因就是滴滴等不了了想抓紧变现,滴滴已经变成投资人手中强扭的瓜,上市美股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还有一个重大原因,**可能就是近来弯弯事件一直在折腾,NAN 海领域不断有外船进入,那么滴滴的一些数据就显的非常重要了,很多外公想知道我们的底细和举动,但是由于我们的保密做的很好,他们只能另寻他径,或许滴滴的数据,是他们的分析渠道之一,所以借着上市的名义,然后光明正大的把数据给别人,导致了一些机密的外泄。
自打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握手言和后,滴滴在网约车行业快速成长,笼络了大批用户**,从而获得了大批的用户数据其中包含了用户的出行路线、个人信息等等,而作为出行软件,滴滴对于中国的道路数据的也是了若指掌。**然而滴滴为了在美国上市,涉嫌将这些数据交给美国审查。严重触碰到了中国的网络安全红线。
滴滴的运营资料交给美国审查,可不是只有美国证监会在看,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可能在一旁瞟上两眼做个备份,这样滴滴无疑是把一份详尽的中国地理图交给了美国,本来是为了保障出行安全的录音也变成了泄露用户隐私的材料。
那为什么不选择 A 股或者港股呢?
中国证监会不是不知道滴滴着急的心情,也找滴滴谈过,中国是非常希望滴滴可以留在 A 股或者港股的。
但是 A 股限制比较多,滴滴前三年亏损导致滴滴暂时无缘主板,科创板限制 “模式创新” 企业上市,也把滴滴挡在门外。
中国证监会好言相劝,希望滴滴能等到主板注册制转换完成,滴滴就能顺利上市。然而滴滴已经失去了耐心,滴滴连港股的审查时间都等不及了,哪有心思等 A 股?
而且美股对于滴滴的诱惑极大,上市条件宽松,审查和锁定期时间都短,可以比 A 股早两年半套现,而且套现之后的资产都属于海外,对于这些资本家来说简直就是套现加资产转移一步到位,所以滴滴才削尖脑袋想赶着美股还未崩盘赶快进去捞一笔,至于用户安全?资本家们才不会在乎!
现在国家对数据安全管理很严格,阿里巴巴,百度集团都回国在港股上市了,不知道为何滴滴要顶风作案,冒着触及国家数据安全的底线在美国上市。
逆流而上的滴滴,无论你有多厉害的老爸,但是还有更厉害的爷爷。吃里扒外的滴滴,这下证明了外国的月亮没有比较圆吧,在你困难的时候,外公不但没有拉你一下,反而更落井下石吧,也希望所有的中果企业能够吸取这次的教训,外国的月亮没有比较圆,永远总是亲妈好,按照皇友的预测,估计会从梅国退市,然后在中果重新上市。
我感觉国家最差的处理应该是反垄断吧。前提条件是滴滴没有泄露关键数据给米 (这个现在嫌疑特别大),否则先考虑怎么活吧。
网约车实际上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神奇的是滴滴的口碑却极差。
我亲身经历的一场反垄断战争是欧盟诉微软以操作系统垄断性盈利来补贴 IE 免费以挤垮 Netscape。
好么,滴滴是背后资本直接出钱砸死竞争对手。网约车竞争变成了融资竞争,资本竞争。如此赤果果的直接用垄断后手段达成垄断,在现代商业史中绝对是奇葩案例。在欧米,这补贴战争一上来就属于不当竞争。
在中国,自然是资本与体制的博弈。
滴滴形成垄断后自然想的是赚取垄断利润。一个仅仅做软件调度的平台,竟然公然抽取 20% 的利润 (据说实际比这个还高),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想都不要想。
因为车辆调度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而顾客用滴滴的费用可能比直接叫出租车还高。而司机,完全在滴滴程序控制之下。饿不死你,多了你也别想挣。
结果是, 顾客,司机全是:
滴滴倒霉,除了资本就没人愿意为滴滴说好话。
至于博弈,两年前,你敢想象蚂蚁上市被叫停?滴滴被吊打?单子上国字头的资本就有多少?柳家可是黑白道鬼子道通吃的。
我们真是在见证历史。
我再不答题滴滴就要退市啦。我要赶在滴滴退市前答题。
滴滴在 2020 年中曾筹备赴香港上市失败,因为中国证监会对滴滴赴港上市并不支持。
如今,滴滴没有配合网络审查,企图避开监管部门偷偷上市,所以才会引发短短几天内监管部门的四次惩罚。
让我来详细说说。2020 年年中,由于中国证监会不支持滴滴赴港上市,所以港交所配合释放了 “不欢迎” 信号。
当时中国证监会的说辞是,希望滴滴解决司机资格、安全等各类合规再说。
这次偷偷在美上市,跟遭受网络安全审查的 满帮集团、BOSS 直聘 一样,都是没有按照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 要求,主动申请审查。
一位监管人士表示 “原则上是同意 didi 上市的”,但由于中美在会计底稿审核权限上仍在谈判,“didi 让中美监管和市场都陷入被动”。
didi 赴美上市的时机不对。didi 的网约车、社区团购和货运都是当前强监管形势下的政策高风险领域。
但是,这一过程肯定是漫长而且没有个准头的。didi 等不了,因为它募了 300 多亿可转债,对赌承诺是:如果无法在融资五年内 IPO,didi 就需要现金赎回相应股权。
2020 年底美股市场流动性增加,“(didi)公司普遍希望在三季度前完成 IPO,因为美股二级市场的流动性盛筵很可能会结束。”
这也是 2021 年新经济公司扎堆 IPO 的原因,包括喜马拉雅、满帮集团、BOSS 直聘、Keep 健身软件、哈啰出行等曾递交赴美招股书的公司。
一位大型美资私募基金负责人评价:“无论投资人还是公司,都希望尽快锚定一个相对高的市值融资,迎接接下来可能的锁紧。”
FT 商学院称,监管机构搅乱了科技公司的 IPO 盛筵。跟滴滴同时 IPO 的罗宾汉公司,也是承担着严重的监管风险。
中美政治博弈之下,资本市场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也是风险巨大的。
中美贸易战以来,双方不断摊牌,这场争斗持续多久是看不到头的,可能要达到国际地位的重新洗牌才能够消停。
对于中美政治博弈影响你是否有很多话想说?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资料来源:财新网 滴滴强震
更多干货文章:
苦于不知道哲学如何入门?史上最简单易懂、快速上手教程 3 赞同 · 4 评论文章
这场以滴滴赴美上市为起点的风波,带来的重磅监管意义深远。
看到很多人都说上市前监管和股东都劝过滴滴,但他不听劝,非要赴美上市。
事实上,滴滴就是一个被资本裹携着,骑虎难下的典范。
了解 Uber 和滴滴发展历程的人就会知道,这两家都是靠着烧钱发展起来的,跻身人类历史上融资规模最巨大的创业公司之列。
资本都是要退出的,一般基金的存续期也就是 5~7 年,滴滴从创业至今已经快十年了,资本退出压力非常大。
滴滴和当年那些沦为炮灰的同行还不一样,那些公司毕竟已经不在了,资本也无能为力,滴滴不但还在,它还是行业龙头,虽然不怎么盈利,可估值年年都在涨。
滴滴在很多年前估值就已经超 100 亿了,大量的股东都是在公司估值比较高的时候进入的,面临着退出压力的股份,别说让滴滴按最新估值回购了,就是按固定回报回购,那都是不可能的,那得搞死它,它自己还缺钱呢。
找机构接盘也很难,放眼全国能拿出几十亿的机构,基本上都已经是滴滴的股东了。
滴滴这些年的转型也不可谓不用心,一会冲入社区团购领域厮杀,一会跑到共享单车领域横冲直撞,简而言之,就是跑别人地盘去,复制别人的商业模式。
但足以匹敌其估值的盈利模式一直没跑通,表面上看是竞争太激烈了,本质上是国内互联网的创新,一直都聚焦于模式的创新,而缺乏高技术门槛的创新。
互联网让信息无摩擦流动,天然就是个强马太效应的战场,低水平的创新,总会吸引大量的模仿者,造成内卷卷成麻花的盛况,以及以垄断为目的的砸钱大战。
资本从来都不是慈善家,跑马圈地阶段砸下的钱,都不是白砸的,总有一天 “胡汉三” 是要回来割韭菜的。
在资本的压力下,赴美上市是滴滴唯一的选项,国内上市它不符合条件,香港上市估值风险高,港股市场资金面一直不是足够充沛。如果传言都是真的,那滴滴就是为了让当年扶持自己的资本利益得到保障,选择了 “不听劝”,选择了 “铤而走险”。
目前来看虽然不是一个死局,也不是一个共输的结局,但绝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虽不至于退市,但市值大幅缩水,审查不知道是什么结论,持持时间多久,自己的声誉受损,经营受影响,美团等竞争对手抓紧机会切入打车市场,滴滴真的是众多被资本裹携者的一个缩影。
创业公司在早年大手笔融资的时候的确很爽,可天底怎么会有无缘无故的爱?资本从来都是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很少做雪中送炭的事,有一天资本是会反蚀公司的,尤其是在困难时候,谁能保证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为零?
另一边方面,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垄断为目的的所谓的 “战略性亏损”,最初大家表示看不懂,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这种粗狂的砸钱大战路线,一定就是长期主义吗?是否适用所有的互联网盈利模式?
在垄断、信息安全、滥用客户隐私及大数据等互联网弊病日渐引起监管重视的今天,资本抱团让一家公司突出重围,联手推高估值,最后去市场套现割韭菜的路径,还依赖得了吗?
摆在滴滴面前的不是是否从美国退市,而是滴滴危害国家是否会让滴滴破产重组?是否会让滴滴从私企升级为国企?是否会让程维被扫地出门?是否会让程维柳青陷入囹圄?
因为滴滴在一年内将从美国退市是 100% 确定的,而滴滴这家出行巨头退市后两年内不可能在港股上市!
一、滴滴数据风险有多大?
滴滴在 6 月 30 日,也就是大庆前一天悄然上市日因为港股和 a 股都因为企业资质问题不可能上市,所以铤而走险直接去了美国,但由此带来的数据风险将无可估量。
招股书显示,在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 4.93 亿,全球年活跃司机 1500 万。全球每日 4100 万单,
其中中国拥有 3.77 亿年活跃用户和 1300 万年活跃司机。2021 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国日均交易量为 2500 万次。
日均 2500 万次的出行大数据,在信息时代可代表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人员聚集程度,那些设施是核心可以精准被打击的。
二、国家不会让滴滴倒闭,但需要严格控制
现在国家不会让滴滴倒闭,成立 8 年以来,历经 19 轮融资,滴滴融资总额合计超 200 亿美元,约超 1398 亿元人民币。
而滴滴已经成了出行的基础设施,每天 2500 万次出行,1300 万活跃司机,2000 亿司机年度总收入的背后,滴滴已经让 1300 万司机家庭收益。
所以,国家不会让滴滴倒闭,倒闭后的司机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滴滴的服务能力很难快速切换到新公司。
滴滴形成垄断之后,掌握了国家道路数据信息、对平台司机抽成严重,垄断之后提高价格,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存在着隐患和风险。
但交通出行数据又很重要,所以滴滴需要被强力监管,确保数据安全,那注定滴滴必须回归港股。
三、滴滴估价会大跌吗?
不会,滴滴流通市值仅有 33 亿,大部分股份未流通,股价下跌较难,而且随着退市溢价收购股份,滴滴的牌照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七个部门我们来看了分别负责什么:
国安部:复查数据是否外泄,或有可能外泄;
公安部:复查是否有违规行为监管管理层;
网信办:监察是否违规搜集用户信息;
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管理地图问题;
税务总局:复查是否偷税漏税,是否佣金比例过高;
市场监管总局:复查是否垄断
国家安全,刻不容缓
这几天,滴滴的事情真越来越大了,全家桶直接一桶全端走了,25 款 App 一次性全部下架。接下来滴滴下架这部大剧的剧情该往何处发展?在美国低调上市没几天是否就面临退市命运?今天小冷律师将给您深度解析。
一、神秘的上市之路
滴滴出行在美国上市异常低调。别的公司上市有各种宣传,又是敲钟又是开新闻发布会。而滴滴呢,连媒体报道都没有,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连朋友圈都不发。同时,滴滴上市的速度也刷新了中概股赴美上市速度的新纪录,前一个神速上市的阿里巴巴,耗时四个半月,而滴滴从递交发行注册表到 6 月 30 日挂牌纽交所,历时仅两个多月,创下了中概股赴美上市速度的新纪录。这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上市,难免有些神秘色彩。
二、当前面临的窘境。
首先,滴滴面临高额索赔。
滴滴上市,仅过三天便遭遇到了网络安全审查和被迫下架、暂停新用户注册的命运。同时被称为滴滴全家桶的 “滴滴企业版” 等 25 款 App 也被应用商店全面下架。滴滴股价应声下跌,这又引发了一轮多家美国律所召集的美股市场投资者集团诉讼。多家律所以滴滴在 ipo 期间存在虚假陈述和误导性陈述,致使美股市场投资者损失为由,争相召集美股市场投资者高额的索赔。
其次,滴滴赴美上市后,很可能会深陷姓 “中” 还是姓 “外” 的问题。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所有在美上市的公司须披露相关数据和审计底稿。那滴滴上市后,为了利益会不会披露相关数据和审计底稿。如果不披露,就违反了美国法律规定,会受到处罚。如果选择披露,则很可能会导致受到敏感用户的信息泄漏、中国国家信息泄露风险、地理路网信息暴露风险等安全的威胁。
此外,据相关报道,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 Uber 作为滴滴出行的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 30% 以上,其境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都是远远超过管理层团队的,且上市后管理层团队持股比例被进一步稀释。同时滴滴董事会一名独立董事曾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有美国陆军服役经历,曾长期在苹果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在美国德勤咨询公司任职。这进一步加剧滴滴的安全风险,使得网络平台公司的数据信息与主权国家的核心安全利益之间产生巨大冲突。
同时,我国网信办对滴滴出行正在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如果滴滴选择继续留下来,被我国网信办认定为使用了未经安全审查或者安全审查未通过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滴滴出行可能会被责令停止使用。
三、来时容易去时难。
面对股价不断下跌的困境,滴滴可能在无奈之下会离开美国股市,选择私有化退市。也就是说由大股东全部买入其他小股东的股份,从而实现主动退市的过程,但美股退市绝不可能有端茶送客这种友好的欢送。有道是,来时容易去时难,在被送出大门时,它将完成最后一笔收割,这个代价会十分高昂。
如果进行私有化退市,就必须由大股东拿着真金白银以较高的溢价来购买中小股东手上的股权。若收购股价与公司估值存在较大差异,中小股东可能会表示异议。这时,有关机构可能对控股大股东开展调查,以核查其是否侵害其余股东的权益。这会使得企业陷入法律纠纷,贻误私有化的最佳时机。
除了这笔既定费用,退市费用也相当高昂。退市时,滴滴出行需要提交信息披露文件,这需要支付会计师费、财务顾问费、交易融资费,以及潜在的诉讼费等。
此外,退市还可能会遭受股东诉讼、机构做空攻击等风险。一旦私有化退出失败,中介费就会白花,滴滴出行可能会面临漫长的诉讼,严重来说还会贻误企业发展的良机。
因此,神秘赴美上市的滴滴,接下来将面临留也难,走也难的尴尬局面。
万物有法,关注小冷,给你说法。
大家知道,出租车是有【顶子费】的吗?
实际上,此项【费 / 税】是全世界通行的城市【费 / 税】!!
所以,你滴滴事实上挣的什么钱,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滴滴,直接窃取了公共税费:城市道路运营车辆税。
简单来说,城市道路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巨资修建,而且比较紧张),占用这种重要公共资源进行运营,理所当然要给费用 (城投贷款等着还呢)。真当国家不知道吗?地方政府早就闹麻了,你滴滴目前交给地方那点点钱,抵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运营费】吗?
你滴滴给城市带来的拥堵,带来的雾霾,压根就没清算过。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有了庞大的就业人群,也就没有再深入追究了。
国家为啥让你滴滴运营,你滴滴能挣到这个钱,原因也许是集中管理成本更低,方便国家进行合规管理,也许是其它。…… 实际上,在我国,出租车司机群体,曾经是最能折腾的群体之一 (天然就互相联络组织的工人群体)…… 甚至很多地方政府被折腾得,连“顶子费” 都不想收嫌烫手,结果只是让出租车公司让顶子拥有者,形成 “收租阶层” 而已……
滴滴钻了空子,逃避了城市费税,把堵车成本、污染成本、建设成本留给当地百姓…… 把利润拿走,给美国华尔街的资本了……
而对老百姓来说,对庞大的滴滴司机群来说,滴滴还有一个极端重要,极端恶劣的问题!
是的,就是资本原罪,垄断原罪!
表象 1 就是滴滴始终在无限扩充【滴滴司机】群体。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打压【滴滴司机】的工资 / 分成,降低劳方的议价能力。…… 至于这样的举动,会给城市带来多严重的拥堵,就不关滴滴决策者的事了。
表象 2 就是打车者常常都很难打到最近的空车,因为不提供最优服务,以保留议价空间 (收取优先费用),是垄断者的必然选项。
…… 滴滴大概还挺委屈,表示作为垄断企业还憋了好多好多坏招,在 App 上磨了好多刀,还忍着没出招呢………… 垄断就是原罪。
滴滴这个巨型垄断企业,实质上是代国收税类企业……
所以,把各地人民,各地方城投,汗流浃背的搞建设,负债累累的搞建设,由此带来的红利,转移给华尔街的资本,
那是真的,真的,不合适!
滴滴的估值来自它的业务。
今天,它的所有 APP 全部下架了,这业务嘛…………
而且,看似它用大数据做成的护城河,这下架个把月你看还在不在?至少这两天司机们都不再用滴滴了,毕竟客户不用你司机用什么呢?
再者,滴滴之所以铁了心要上市是因为一直亏损,除了投资,其资金一直是要靠业务运作来维持的,一旦核心业务停摆,公司还能不能维持都够呛。国家只要不下结论,拖一段时间,都不用处罚,它自己就撑不住了。
今天出台的那个超 100 万用户境外上市要审查估计要把很多科技公司打懵了,要怪就怪滴滴不听招呼非要上市吧,这在中国的社会治理中是很致命的,你非要把这条立法逼出来,那就…………
这事虽然滴滴犯了重大错误
但是以中国共产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来看
目的并不是让滴滴死
也就是说,如果滴滴真心改过
还是有未来的
不过这个过程就比较难说了
于是顺手起了一卦
正挂是六十四卦未济
而变卦是四十五卦萃卦
这就耐人寻味了
未济是个功亏一篑的卦象,倒是应景
变卦则是萃卦,是聚集,发展,整治之象,结局是大好的,但是需要 “用大牲吉” 需要牺牲大牲口去祭祀……
卦象和现实相结合,滴滴很可能经过改造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前提是用牺牲去祭祀。
回到问题本身,那么滴滴会不会退市呢?
看起来退市与否并不怎么重要了
这要看滴滴滴投资人们怎么操作了,滴滴强制上市就是投资人都等不及了,尤其是日本软银。
滴滴的管理层已经完全成为股东的马仔了,他们的股东又是大量外国资本,当买办不稀奇了。
不会。
大概率不会。 滴滴本身拿到的钱的情况大股东如下:
你一定不要小瞧了资本的力量。 其后还有下面这些:
除非这一次来自于顶层的压力比较大,会整改,甚至不排除进行一定程度的停业整改,但是你说退市或者说退出中国市场。
我是完全不认同的。
且拭目以待吧。
7 月 16 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工作安排,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公安和国安进驻滴滴公司审查,如果真的查到什么问题,那基本上触犯国安法或者刑法,这样的话滴滴大概率凉凉了。不过是非曲直,静待花开花落~
这里再补充一些自己的深入思考。
国家之所以有七部门联合审查滴滴,表面上看是用此判断滴滴是否违法,实际上这是国家对滴滴赴美上市最直接的体现 —– 不再支持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所以有些滴滴之后,计划赴美上市的企业(soul 哈罗单车等)立马推迟上市时间,等待并观望。国家存在这种态度的原因如下:
一、安全问题。
赴美上市会造成数据泄露,涉及国家安全,这里有很多人分析,不再赘述。
二、经济问题。
首先,个体角度。当下阶段,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后,中国股民想购买其股票,需要进行货币兑换,缴纳印花税,股票交易费用等,这些费用都是被美国收割的。
其次,企业角度。企业能在纳斯达克上市,光准备阶段就得花个千万费用,上市后股票交易的管理阶段等都会产生大量费用。这些费用也被美国收割了。
最后,国家角度。除军事外,美国的强大更多在于其金融的繁荣强盛。金融方面,我国 zf 一方面不断推动人民币全球化,试图冲破美元霸权。例如,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了亚投行,这不仅仅能使得过剩的产能转移,也是推动人民币全球化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在中国境内上市,带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例如,阿里巴巴在香港的第二次上市,众多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这背后都是国家 zf 在努力推动的。
第三、制度问题。
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最大化。而多数私有企业的发展更多是逐利的,怎么能够最大程度的压榨员工,变相收割韭菜,就怎么干。但是,只要我国 zf 想让私企变成国企,那可能只是几张文件的事。当下看,bat 等为代表的大厂,出现各种类型的垄断,赚取巨额利润,实际上,bat 等大厂必定会成为国企,这个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企业要助力国家的发展,才能生存的久一些。
—————————————————————————
会,可能救活。否则死路一条。
1. 我国正努力突破美元霸权,滴滴恰巧撞在枪口上。
在贸易战之前,中美发展是从某种意义上是相辅相成。这一时期存在许多中概股,例如常见的三大运营商。我国正在飞速发展,顺利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成长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国家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能够满足国家的需求,能够带来大量的外汇。同时,美国需要巩固美元霸权。我国股民购买美股,首先需要将大量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同时购买股票时会产生大量的交易费用,中国股民被变相的收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无论是中美两国还是上市企业都是赢家。
2. 中企赴美上市是存在较大漏洞的。
贸易战之前,中美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与发展,都在赴美上市这件事做出了一定让步的,是支持性的,双方都没有对上市公司的数据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实际上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必须接受数据的审查的。这部分审查很大可能会涉及国家安全数据,这也是中美关于赴美上市的企业态度冲突的所在。
3. 身为中国企业,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需要有国家情怀。
这不是绑架企业,相反企业的命运和人民、国家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从蚂蚁金服,虎牙斗鱼再到滴滴打车,国家都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在帮着这些企业走上正道,而不是眼中只有钱只有利润。
中美竞争白热化的阶段,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坚定信,团结一致,而不是耍小聪明,这样反而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以滴滴为例,选择在 6 月 30 号,静悄悄地赴美上市。为何不选择 7 月 1 号,举国同庆啊?难道怕抢了党的风头?这完全是小聪明,明摆着和政府对着干啊!
滴滴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了,中概股那么多都马不停蹄的迁回来或者有迁回的计划,100 分的作业不抄,非要自己交个 0 分的答卷。
可悲~
滴滴深夜辟谣,8 月 6 日,滴滴出行官博非常强硬的表示:滴滴退市以及将数据转让给第三方的市场传闻均为不实信息。
本以为滴滴上市后会迎来高光时刻,但是没想到,自从美国时间 6 月 30 日正式上市,短短 1 个月的时间,滴滴一次又一次的站在风口浪尖。
正常来说,一家公司的上市堪称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滴滴却并未进行相关的宣传报道,甚至没有敲钟,让一众国内表示费解。
虽然滴滴强烈否认了这些不利的传闻,但对于滴滴未来的走向不会太好。首先,口碑再次下滑,之前滴滴就因为各种安全事件,以及大数据杀熟,在用户面前的口碑不太好,遭遇了网友们的抨击。如今又出现这样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其次,时间就是金钱,市场竞争太激烈,在这段期间,滴滴必定会被瓜分一些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很可能被打破,特别是拥有数亿用户的美团和阿里旗下高德打车,发力非常猛。
而从上市后滴滴出现的一系列大事件来看,滴滴低调的处事风格并非没有原因。
有媒体曝料,为了渡过信息安全危机,滴滴一方面正在考虑股票私有化;另一方方面则试图转让数据。
股票私有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滴滴将收回已经发售的股票,等同于 “退市”。
网传滴滴即将退市一事确实有些站不住脚。毕竟滴滴选择低调上市就是为了筹集资金扩张市场,此次倘若滴滴真的选择退市,意味着滴滴将付出一大笔赔偿金,这对于滴滴而言得不偿失。
此外,当下相关的调查结果并未出炉,滴滴方面即便要退市也不会选择当下这一时间节点。
话说回来,虽然滴滴方面对于退市以及转让数据传闻连夜进行辟谣,但滴滴未来将面临更危险的处境这一点毋庸置疑。
首先,滴滴想要挽回用户口碑难上加难。
此前因为大数据杀熟以及一系列安全事件,滴滴就已经被消费者加入了 “失信名单”,此次滴滴再次出现用户隐私数据泄露问题,更是使得消费者仅有的好感消失殆尽。
其次,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滴滴都将付出时间、金钱成本。
如今网约车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滴滴在这一时间当口相关 APP 被下架,自然给竞争对手留出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即便最终滴滴重新回归,其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将随着美团打车、高德打车在这段时间的法力被打破。
其实,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从滴滴选择低调在美国突袭上市想要躲开市场监管那一刻起,就将商人重利本色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将企业责任抛之脑后,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滴滴终将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以此警戒其他网约车,要时时刻刻把国人和国家的利益放于第一位!
不希望滴滴退市,希望滴滴不要下架,认真整改,给乘客降价,少抽成,给司机涨价,服务于中国人民!
现在看
只有退市一条路
滴滴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 主动退市
在国内继续混
二是死扛着 不退市
那滴滴在国内必定比以前惨得多
国家也乐于看到政治上可靠的竞争者打击滴滴
滴滴没了垄断地位 早晚还是要退
那些说国内司机捆绑国家的,忘了国外滴滴和国内滴滴不是一个公司。
完全可以国外滴滴完全不能接触国内任何数据,完全可以用国家岸安全为由,冻结国内企业和香港那个中介皮包企业的协议。专利和技术先用着,但是不能提供报表和资金。也不能换贷款。你要钱,可以找国家打官司。
这样 VIA 结构的境外部分完全不能影响国内在立法国内公司涉密部分禁止外籍。等于柳也不能干预生产了。
这样国外上市的死不死都不能从国内拿到一分钱。
我们刚说风景这边独好,吸引外资全球第一,结果你转头就暗度陈仓、先斩后奏去给美国资本市场背书。这就相当于两国交兵,你举着敌国旗帜喊加油。这都不斩你,怎么向国人交代?
这种汉奸卖国贼企业,把中国 14 亿人置于美国的监控,将来发生战争,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退不退市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滴滴在我们国家处于信用破产的程度了,好像被它出卖一样,无论以后怎么整改,其实很难挽留了,app 众多,也不是非它一家不可
我比较好奇的是,滴滴究竟有没有出卖我们国家跟我们。
早在 16 年的时候,滴滴拿过苹果近 10e 美元的投资,当时安插了西点军校的前美国高官在滴滴里面做独立董事,我比较好奇,这五年里,我们的数据是不是早在美国人手上,这次滴滴不一定整套数据打包给美国,那么此前呢?
还是觉得这种大量国家道路数据跟人口数据的单位应该需要被国家长期且严格地监控,拆分重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看看柳青最后是选择国家还是选择美国吧
我挺希望美国投资者把滴滴告到破产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不会,只要有钱赚,资本可以很柔软的。7 个一起 X 也可以。
除非有决定性的结论滴滴必须关门。
然而中国政府显然也不想直接杀死滴滴。
现在不是退不退的问题!
某滴的事相比大家都知道了,有网友表示 “不夸张的说,我上一次见“七龙珠” 联合干一件事,还是在搞自然灾害方面的大事……”
这说明某滴这个人祸现在跟天灾一个水平。让我注意的就是其掌握的核心地理数据。
掌握一个国家核心地理数据会多可怕?
一座城市道路,高架、地铁和信号灯等交通数据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如果有人能掌握这些大量且实时的数据,能爆发的能力让人难以想象。
举个简单栗子,如果恐怖分子想放炸弹,那他就需要知道某城市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人流量最多,他甚至更进一步可以推算警察要多久到、救援人员路况怎么样、能否再搞一次伏击救援力量的恐袭等等。
以前这些情报需要专门安排间谍花大量时间去摸排,比如本拉登花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安排其手下调查美航漏洞,终于在 2001 年初找到美国航空飞机安检的漏洞。
是的,某滴掌握我国核心地理数据,要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只需要用一台配置较高的电脑就可以用其大数据直接推算出来你想要的城市交通数据,这还不包括个人。
说句不好听的,某滴真敢卖,咱们的城市等于脱光了衣服给敌人看。
只能希望某滴积德吧,但某国前情报官 16 年就打入某滴高层,情况不容乐观,就是滴滴没卖,人家也可以偷呀!
资本市场最害怕的是什么?是目标用户的一致性共识。
当 7 委入驻调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件事结果是什么对于我们消费者和用户而言已经不重要了。我当时就卸载了滴滴。
为什么?因为国家的态度决定了这家企业一定是做出了侵害国家和我国国民利益的事,调查的目的是取证,但态度说明国家已经拿到了无法直接作为证据的实证。这些证据是国家安全部门通过某些渠道取得,所以不能直接拿出来。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卸载它。
能在美国上市,还上的这么快,程某人有这能量吗?没有,谁有,柳氏家族。
滴滴前期借钱,融资,烧钱,搞垄断,资本和柳家都不会等着慢慢盈利挣的那点钱的,他们要的是快钱,上市后赶紧变现捞钱走人,因为还有下一个项目要去做,要去垄断,进而逐步完成一个涉及吃穿住行的大包围圈,想让国家要出手的时候已经尾大不掉。
做什么梦那,那些国企央企都是干嘛的,那是整个中国社会生活和产业,工业结构的组成和备份,并且有国家和政府背书。
现实政策和制度鼓励你发展私营经济,让你挣钱,但是你不要搞垄断,不要搞人民群众,你卡人民群众的脖子,国家就会卡你的脖子,叫你彻底明白什么叫人民民主专政。
二十年前是国退民进,回头迟早有国进民退的时候,回头迟早有国进民退的时候,不能多想的。
就这个 “国退民进” 来说,我不认为所有的国企都该退,所有行业的民企都该进,有些底线绝对该坚持,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的福利事业,要慎之又慎,做好调研、规划等准备工作是必须的,资本的天性是逐利——在这个道德缺失的年代,一旦有资本控制了涉及民生的垄断行业,那绝对会是一场灾难!
打个比方,公交公司民营化,同样的车,公家来经营的话,新两年旧两年,缝缝补补又两年,六年就基本该报废了,而私人干的话,能撑到八年,胆子大敢带病上路的话,撑十五年都不是不可能的,到时候接收过来的车看起来是好的,开几天就散架都正常。
再比如民营企业一旦进入铁路行业,那还真是天大的麻烦,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铁老大绝对竞争不过这些民企——就像乘务员外包一样,私企能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这么来说,放开竞争是件好事,但事实上则不然,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曾经 a 省和 b 省的民营线路,票价远高于其他同类车票——这就是旁证,铁老大都能保本的票价,私企比它还要高。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人家提供了更好的服务,速度快停站少,符合一些人的需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它又无视了很多需求——四百公里只有三站,那些小站的人怎么办?
这些还都是前期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期才会更可怕,国企被民企打得步步后退之后,等民企占了绝对优势,那定价权…… 就不在国家手上了!
那个年头,就流行个 “国退民进”,在瓜分国企的盛宴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吃得脑满肠肥,倒也不差多他一个。
有人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就会有人成为改革的阵痛,这都是老话说死了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国企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的…… 作风散漫、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人员臃肿以及不思进取等等等,但是这并不是你随手就将工人推到下岗的理由,要知道,其中有多少老工人为国家辛苦工作了几十年。
好吧,摆老资格不对,很多国企也确实病入膏肓了,但是能一刀切卖出去的,起码都是有收购价值的——能不能在卖出去之前,确认一下真实价值,确定一下那些为建设共和国出了力的老工人,后半生能否保证?买断工龄、内退等等,手段多了去啦,不过下岗的也未必就活得凄惨,这些人离开了铁饭碗,面前未始就没有更宽广的天空,人都是逼出来的嘛
还是那句话了,没有赚钱潜力的厂子,没人愿意去背那个负担,xx 纺织厂破产就破得干净利索——赚不了钱的厂子,你买啊?
所谓的国退民进,就是瓜分国企的盛宴——厂子改制了,活力增加了,效率上去了,负担减轻了,盈利能力上去了…… 这都没错,但是 “负担减轻” 四个字,是血淋淋的暗红色。
我不反对国退民进,但是反对那种赤裸裸、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某人走上前趟地雷去了,发誓要铲除既得利益集团,却不知道由于盲目地砍劈,造就了更强大的、腰板更硬实的集团——国企私有化,一夜之间造就了多少富翁?
不可否认的是,同样是好的出发点,同样是为了国富民强,类似的悲剧,中国历史上早有上演,北宋大名鼎鼎的拗相公,便是极其相似的例子,无非四个字——志大才疏。
微信下架的不够彻底,请大家一起举报 “滴滴出行” 小程序,抱拳了
下架两年,不死也半残,滴滴现在是进退两难
在美股车裂滴滴,是多赢,全赢,赢麻了的最佳策略。
1, 美国韭菜集体诉讼,不光挽回了损失,还有可能拿到一笔赔偿。底线不亏,有希望血赚,美国韭菜赢麻了。
2, 美国媒体借此大肆宣扬一波,说中国人都说假话,中国市场都是奥利给,在国家形象上恶心中国一番,美国精英赢麻了。
3, 滴滴瞎搞,坏了目前仍在美国当钉子户的一票中国公司恰烂钱的好事,比如某些车企,某视频平台,某问答平台。把滴滴锤下去,划清界限,说不定损失能弥补一些,这些中国新贵人上人赢麻了。
4, 国内的爱国网民看到滴滴吃瘪,虽然自己荷包里落不到几个子,上班还是要用橙色软件打车,但毕竟感觉离那个理想或许又近了一些。中国韭菜也赢麻了。
中国韭菜,中国仌,美国韭菜,美国仌,全赢,都赢麻了。
6 月 30 号滴滴在美国上市,以每股 14 美元发行,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了滴滴被要求下架认真整改的信息,企业六号当天股价重挫近 20%。收盘时每股才 12:49 美元,跌破了发行价,一来滴滴正处在接受网络安全的审查期间,已经确定的是他严重的违法违规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需要认真诊断,后续是否会查出更大的问题,各种材质都有,还处于令人紧张的等候期。
其二,滴滴刚上市,就将面临起诉,目前有消息说有律师事务所接受了委托,正在收集证据,打算起诉滴滴,有指控称,滴滴可能向投资公众发布了严重误导性的商业之兴,如果股价继续大跌,退市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其三,滴滴等主要业务都还在中国市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股价暴跌。同时,国家网信办发布通告,滴滴出行因保护中国公民个人隐私安全方面存在着重大隐患,可以直接反映中国的经济活力和人口论。也就是说,滴滴,你就是行业中的独角兽,巨无霸级别的独角兽,他的出行数据可以直接反映中国的经济活力和人口分布。也就是说掌握了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出行数据,其中一定有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是智能汽车的关键。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勒令下架其 app 并进行整改。国内业务下架,更要命的是微信,支付宝,第三方打车转接业务全部停止接单量暴跌。
综合各方面考虑,滴滴从美国退市似乎也说得通了。
那么滴滴出行是暂时下架还是永久下架?对此你怎么看?
滴滴不会凉 有在美股退市的可能。
这篇文章会从滴滴聊到知乎热议的 996 躺平等等 至于你愿不愿意信 是你自己的事
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
二. 任何的组织或者个人(无论是谁 无论是最小的个人还是最大的企业)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被清除 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被鼓励
三. 为了第一点 我们需要更多的优质的听话的民营企业。
「1. 全部用国营企业实现 在 78 年前试过了 失败了」
「2. 优质的 意味 要给国家纳税 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要发展更先进的生产力 」
「3. 听话的 意味 在组织需要你的时候一定听从组织的安排」
OK 下面进入论述环节。
先聊滴滴。
第一个问题 滴滴会凉吗?
看第三点和第二点 又优质有听话的企业是被政府鼓励的
毫无疑问 滴滴达到了第三条中的优质标准 但是滴滴不听话 不听话是不行的。不听话就要受到惩罚。
惩罚有多大?
只要你改正 惩罚就不大。
罚了阿里 128 亿 人民日报要写一句 我们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不变的 我们是爱子心切。懂了吗?
那滴滴现在听话吗?听话 听话的不得了。
只要听话 那一切好谈。
第二点 阿里 腾讯 会被拆分吗?
看第三点
阿里 腾讯优质吗?优质。
听话吗?听话。
马云说可以把支付宝献给国家 马化腾人在深圳 非常爱往北京跑。
第三点 中国年轻人的躺平怎么收场?
看第二条。
「这里我额外说几句 在线上 很多人是喊躺平的 在线下是没人躺平的 在真实的中国六亿人收入不过千 在很多地方 加班是一种权利」
以下问题和滴滴无关 但是是很多人知乎人关心的问题。
第四点 为什么劳动法不管 996 加班?
看第一条。「因为你 996 加班 是有利于第一条的」
第五点 为什么国家还不取缔拼多多这样的诈骗软件?
看第一条。「因为拼多多又优质 又听话 是有利于第一条的」
所有有关 996 内卷的话题 你看这 一二三条 应该能体会很多。
「额外送大家一条 你的个体体验 是不是加班 是不是 996 和第一条想比毫不重要」
干嘛要退市呢,人家好不容易上市的。
反正滴滴也是一贯拒绝监管,我看审查也不要审查了,只要根据最新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1] 的要求,让滴滴把用户数量控制在 100 万以下就好了嘛,控制不下来可以拆分嘛,不要赶尽杀绝嘛。
会的,而且可能不只是退市就能了事那么简单。最后可能是企业破产清算。
这样算是给其他公司树立典型,起到惩前毖后,杀一儆百的效果,也是伟大光荣正确的 party 向所有互联网垄断企业发出信号「说到底你们这些互联网依旧是属于服务业,而服务业就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
先给结论:是否从美国退市不确定,但重点是,滴滴一定会回流港股!
首先,先来回顾一下事件进程就能发现,事情发展的非常迅速:刚美国上市没几天后,7 月 2 号被网络安全审查,7 月 4 号被网信办要求下架。足以见得,监管的决定非常强烈!
此事件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一阵热闹之后,终于可以静静的深挖一下其背后的逻辑!比较普遍的说法就是滴滴因为在美国 IPO 审核过程中涉及国家安全(地理位置信息)和泄露隐私(用户数据)。
虽然基本同意这些观点和分析,但是,小鸡经理认为:安全因素只是表面因素而已,而其背后真正隐含的意义,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你想知道滴滴事件的结果,那就需要从事情的本质出发去考虑问题。问题在于,仅仅只是因为安全而已吗?
#1. 阿里和百度早在多年前也赴美上市,和滴滴一样,他们也有相似的 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业务,也有用户信息,应该也走了相同的 IPO 流程。如果仅仅因为安全这一个原因,那么是不是应该把这两位老兄也一并下架查一查呢?
#2. 美国以安全之名禁止华为,禁止 Tiktok 和微信(现已取消),禁止高端芯片出口中国,其背后的逻辑都不是安全!类似用户信息采集这样的接口并站不住脚,所有科技公司的做法都是一样的。主要因素,还是源于中美对抗的大背景。
对于中国而言,监管滴滴事件绝不是为了弄垮滴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是为了以 “杀鸡儆猴” 的方式,表明立场:
让中国的优质资产回流中国资本市场,而不是去美国上市!
现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导致的问题是,当这些优质资产全部在美国上市,意味着美国的监管控制了中国的优质科技企业,这才是真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看一下这些年回流港股的优质科技公司:阿里,百度,京东,小米,美团,小鹏汽车,携程,等等。不难发现,资本回流计划已经实施好几年了!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中美对抗的过程中,贸易战,科技战,军备赛,如今会逐渐衍生到金融战。滴滴事件,只是让金融战逐渐浮出了水面。
长远来看,中国一定会让优质企业集中在港股和 A 股,从而让中国本土的金融市场吸引更多的外资,逐步挑战美股的老大地位!
关注 “小鸡经理”
大白 “画” 金融 | 探索投资的乐趣
不会,自从滴滴上市以来,数据是随时都可以交给美国的。
不管滴滴自称交没交,都应该视作已经交了。不然就是国家太幼稚。
现在国内监管停了它的增量,只能是对之前一系列操作的惩罚,并不会因为他们现在退市就马上结束。
而且滴滴平台在国内属于吃得多拉得少,底层司机怨声载道,多的钱净去搞什么全球布局,也没对国内金融和出行生态真带来什么非他不可的价值。
另外滴滴这次上市腾讯阿里都进行过劝阻,可是管理层非要博一博,现在即便退市,还能得到阿里和腾讯的流量支持吗?
现在国家开始反垄断,打车行业不可能再出现一个滴滴,腾讯阿里手上的替代品都很多。既然不可能再合并了搞垄断,也不会出现之前的烧钱大战了,两大厂更没必要救滴滴。
所以现在滴滴管理层最好的补救措施不是退市,而是继续讲好全球化故事,争取把自己往 Uber 那卖个好价钱。反正 Uber 也是滴滴的股东。
北京某著名心血管医院曾经按照重点人才引进计划,从美国引进华人专家某某某,并委以医院副院长之职。但后来中国海关查获有人携带秘密文件出境,文件中都是中国人的病理数据,顺藤摸瓜之下,发现这一切就是前面这个副院长所为,他就已被 FBI 搞定了。后来这个人被以间谍罪判处 12 年有期徒刑。
这件事和出卖道路出行信息类似,前者危害中华民族生物意义上的安全,滴滴可能危害的是物理空间上的国家安全。要知道滴滴可不光记录道路信息和老百姓的活动数据,有消息称,它更会记录国家公务人员的活动轨迹,这对国家安全的危害简直不可想象。
所以说,这次滴滴退不退市只是第二位的事,第一位的应该是这里面是否有犯罪行为,如果坐实存有资敌犯罪行为,那就得有一批人折进去了,现在看这种概率并不小。七大部门联合入驻,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以及市场监管总局,说明问题严重,在哪个口出事都不会是小事。后面我们就看看这些资本主义者们到底有没有底线吧。
从 2015.5.25 我使用滴滴的第一个订单,六年了,已经数不清订单数量。刚看了下 app 发票历史:累计开票金额已经超过 12000 元。
你说喜欢滴滴吗?心底里应该说有些感谢滴滴。有了滴滴,我在北京给远在山东的父母叫过车,自己不能开车迎来送往的时候给他们叫过车,甚至老爸回山东、转乘换站的交通问题都被很好的解决。然后无数个自己不想开车的上下班都是因为有滴滴更方便:不用操心停车,不用焦虑堵车。
但你说滴滴是我敬重的品牌吗?还不是。尽管我还记得最初那些乘坐滴滴非常便宜的日子。经常各种券后原本三十五十的车费低至几元。因为滴滴运营虽然获得资本的全情親赖,但是一直没有被扶正为国家认可的业务品类。
此外,收购 uber 被认为劣币驱逐良币。
庞大的司机群体管理,原本的黑车司机、私家车成为实质的运营车…… 这些都导致主管部门不松口。
以及如今的爆点:用户数据信息管理。
你说滴滴冤枉吗?我不觉得。只能说长久以来主管部门睁只眼闭只眼的监管,如今变成了 “动真格儿的”。
对于中美两国来讲,对于滴滴已经上市的现实来讲。滴滴退市还是留在美股都不重要。这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对于中国来讲,滴滴现在最大的价值是给大家做个典型,即便是坏的典型也是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是非常现实的意义。从这点来讲滴滴这事是一个好东西,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国家也没投钱,老百姓大多薅了点羊毛。现在负面的影响也可以出清。总体来讲不错。对于国家来讲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既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给大家以警示,还要最大程度规避海外投资的误解,要告诉人家只要遵纪守法中国有一个稳定投资环境,中国政府是严格按照法律执行的。
对于美国来说,我想他们创造了这么多第一绝不会为了恶心中国搞出这事的,背后肯定有硬干干的好处的。现在已然上市了,交易也就差不多了。滴滴就成了药渣子,但还是有药效的。可以再利用一下,别急嘛,再等等,恶心下中国也是可以的。
至于滴滴,这个不重要。基本上就是把脑袋卸下来当球踢的待遇。你说球能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呢,只能被动的向中美两国大喊:爸爸妈妈我在这里,快来踢我!等将来爸爸妈妈肯定会继续进入蜜月期的,但是这个球到时还能不能坚持住就不好说了。毕竟这一局比赛时间可是真的挺长的。中间踢坏了大不了换个球嘛。但是现在滴滴要做好一个球的觉悟!要乖要听话,不要影响爸爸妈妈临场发挥。躺就完了!退市这事没爸妈同意怎么能办呢,等到踢坏了,zbzy 的铁拳自然叫他体体面面的那滴来回那滴去!
我只希望中国能按照法律给予滴滴应有的待遇,别掉链子。
贴个股价走势,今天滴滴反弹了。不过仔细看红框的成交量,都是大跌时成交量高,反弹暴涨时没成交量。谁说美国没庄家的。
你细品!
司机:
1. 能体现的钱尽快体现,不定哪一天就没有钱了,别再像小黄车一样,被深深的套住。
2. 能转换平台的,尽快做好相应的工作,留好出路,做好备份。
供应商:
1. 应收账款尽快收,收的晚可能就没有了。
2. 新的账单要收现钱,不要再挂账,不要商业承兑,不要账期。
员工:
1. 该有的社保、福利,尽快清查、索取。
2. 上班的证据留好,随时准备诉讼保全自己的劳动所得。
3. 尽快联系其他相关企业,找好新的工作,避免工作空档期。
股东:
能退的尽快退,能索赔的尽快索赔。
涉及的范围应该仅仅限定的这个 DD 内,应该是有关联的 LIU 家族的企业统统都要涉及。从现在开始,他们在不停的向着灭亡的方向狂奔。劳动者不能绑在他的战车上走向灭亡。
是否会退市私有化吗?要知道私有化的前提是所有投资机构和股东们愿意把手中的股份卖出去,同时卖出去的股份谁来定价和出价?谁来接手?如果都谈不妥,最后的结局是很明显的走向破产之路。
所以在国家没有出正式公告之前,我们来假设打个比如:
只要滴滴真的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我可以这么说国家一定会要求滴滴停止运营的,就算他资产和流动资金还有一点但绝对最多撑不了二年以上。二年时光这么大的企业没有营收只有支出的话就会完全的垮了下来。二年时光国内又不是只有滴滴一个打车业务的公司,其它同类型公司会很快接收滴滴现在拥有的市场资源份额。所以说一旦滴滴被判定不可以运营,只能整改到国家承认合法合格之后才能运营的话。这个过程当中滴滴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同时同行业也不会有人愿意接手这个企业。因为接手的话国家还会调查接手的企业是否存在外国投资公司的介入,政府还会考虑和调查是否有人在用 左手出右手进的套路。毕竟现在国家在短短几天之内的大出手几套政策下来,基本上可以确定滴滴有大问题。要不然这么巨大一个企业不至于需要全部 APP 下架同时停止新用户注册并且接受国家各种调查。出手力度之大超过千禧年之后所有跨国上市的企业的调查。
还有滴滴股票价格已经从人民日报披露时最高峰 16 左右降到现在 12 左右。下跌超过 25% 市值。滴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去美国上市没有经过国家审批的批准就私自到其它国家进行跨国上市了。完全违背了中国企业跨国上市的法律法规,很明显滴滴有种霸王硬上弓我就跨国上市了我在中国这么多员工,你政府能拿我怎么样,最多罚下款批评一下就完事了。但是滴滴没有想到国家对这个事情绝对零容忍。同时滴滴跨国上市没有经过国家审核和批准是不是可以认为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把国内数据给美国那边了?要知道滴滴上市之前据说美国那边没有卡还一路走绿灯,滴滴在美国的上市审批过程速度号称千禧年之后第一速度的中国企业(网传滴滴从美国上市从提交资料到上市不足一个月就搞定了?滴滴在美国上市如果没有官方媒体报道批评估计大家都不知道滴滴已经是上市公司了。要知道正常中国企业跨国上市哪里还不宣传和打广告来造势??)
我最后的看法是退市可能性很大,但是私有化被其它企业接手可能性小毕竟私有化之后卖出去的钱会被大部分外国投资机构回笼资金减少损失。所以破产让这些外国投资机构吐血收场可能性非常之大。现在滴滴在美国股市要是谁去接手的话有大机率可能会被永久性套牢?
1400 亿瞬间蒸发!千亿巨头暴跌 30%,滴滴还有得 “救” 吗?
滴滴现在却是摊上大事了,而且事情远远比咱们了解的还要严重一些。接下来聊一聊滴滴何去何从,以及退市与不退市分别有哪些的后果。
第一个,退市有没有先例:就在今年中国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就是被美国强制退市的。不答应别人的要求,人家就让你退市
第二个,滴滴未来的日子将怎样?国内市场决定了滴滴未来日子的生存,现在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股价暴跌,app 下架,要命的是第三方转接业务下架。
现在的滴滴 “不死也是半天命” 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家独大,以后滴滴内部可能会收到强监管。强监管的企业之中的人员架构也会发生调整。滴滴现在所有的战略都实施不了,本来的业务也在苟延残喘
现在别的平台开始反扑,在尝试快速扩张滴滴原来的份额,最后市场可能出现相互均衡和制衡的局面。
对于滴滴司机而言受到平台的抽成会降低;对于消费者而言打车价格会减少
滴滴给网友们上演的一出好戏,会以美国退市为结局吗?
滴滴可能要换个壳子,叫花小猪。
现在滴滴有一票敌人环伺,可能盯的最厉害的是美团的王兴。按这个哥们的路子,估计美团上线打车很快的。趁你病要你命。
有这个可能性,关键在于滴滴给到的数据,究竟到哪个程度了。
而滴滴若是退市,造成的影响来说,也主要是滴滴和它背后的资方,而这些中概股若是接连退市,也会会给美方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不仅仅给现有投资人带来损失,也会影响其他观望纽交所、纳斯达克企业的信心。假如以后各大企业都不敢来美国上市,转而寻求其他市场,比如香港、新加坡、伦敦等,美国资本市场也会受到影响。
目前来说,滴滴的技术也并非无人可以取代,相关部门接连入驻滴滴审查,这具体来说,也就是滴滴的泄露程度究竟有多少了。
毕竟国家安全高于一切。
个人猜测滴滴从美国退市的概率非常大。
从美国退不退市倒不重要
我是真的希望滴滴从中国退市
给你们这帮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白眼儿狼们一个教训
知乎已经被一群民粹主义者占据了
说的好像滴滴是中国最大的汉奸一样
笑死,有本事你们待会儿放下键盘永远不打滴滴
前几天北京大雨
我好奇试了一下你们欢呼盼望的美团打车
根本打不到,哈哈
滴滴这么多年迭代出来的派单算法,安全防控
不是区区几个李鬼能抄袭到的
归根结底,现在在知乎上骂滴滴的,少部分是忧国忧民的圣母,大部分,是看互联网人财富自由眼红的仇富心态群体
还好国家不傻,这次无非是拿滴滴给国内互联网创始人群体做个杀猴给猴看 ♂️最后无论处理成什么样,滴滴作为一个商业模式,都还会继续好好的存在
退市是可能退市的,说滴滴就不该存在,让我重新回到路边招手的年代?绝无可能
前几天美团打车给我打电话,想挖我过去
我问那个人 “你觉得你们真能取代滴滴?”
电话那头的人尴尬地停了一下,顾左右而言他。
哈哈。
上市是为了什么?
变现套利走人。
为什么去美国上市?
因为在美国股票比较好卖,换成了现钱也容易落袋。
归根结底,在国内拿人民币组个企业起来,然后拿到美国股市上卖掉,收了美元再投资出去,换成其他海外资产。华尔街的大亨们愿意为国内的能人们提供一系列的优质服务,上市、变现、再投资……
彻夜不眠不休的滴滴司机、风里雨里送外卖的小哥,他们身上的民脂民膏,其实都被爱国资本家们运送到华尔街去了。就在两三年前,所谓快递外卖、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等还是 “民族之光”,是中学生爱国作文的好素材,到了今天却突然变成向海外输送利益的黑洞了,同志们,这变化也太大了。
问题的关键不是什么数据安全问题,而是滴滴的后台老板到底能耐有多大,胆子有多大的问题。
真让人头疼。我国很多超大企业,表面上都风光无限,但内里却早被挖空。比如恒大吧,竟然有几千亿外债成为全球欠钱最多的企业。在中国干房地产,竟然还能缺钱缺到连续违约,真是让人想不通。钱去哪里了呢?就是用货车往外拉,也得拉几天几夜吧?
对于从普通人的视角,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是对于柳青,柳家这种根深蒂固的二代三代来说,法律只是工具,是用来约束别人的,对他们来说突破底线,然后用来牟利做的是炉火纯青了,他们不是一家人,而是很多圈子不断的交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7 月 16 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滴滴出行”),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七个部委联合进驻滴滴十天了,这几个部委随便一个,进到一个普通的大企业都能很快的查个水落石出。
要查出来结果很容易,甚至把柳家连根拔起也能做到,但是柳家几十年经营,早就盘根错节,这次不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而是能带出来很多。
对于柳家来说这次无论如何是过不去了,捅的篓子太大了,但是如何体面收场,不要牵连出来太多,这个就很考这七个部委的主官了。
过段时间肯定会出来个结果,甚至可以让柳家体面退场,但是永远不会再有上牌桌的机会了。
干嘛要退?
美国上市,服务美国。
中国业务做不下去,大可以在美国搞滴滴嘛!
滴滴不是问题,问题是其背后卖国的那批人,这些人才是万死不足惜。
他们把中国最优质的企业,卖给美国人,这造成了什么呢?
美国的金融资本对咱们收着铸币税,在海外的持股不用交税给咱们进行公共事业建设,还能从这些最优质的企业分享利润。
这些税负和利润的失去,最后都会转嫁成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几十年前这么做,还能理解,咱们缺资本,现在呢?国内根本不缺资本,为何还要这么做?
这一方面,是部分 “老爷们”,想把他们在国内的不法收入,换成 “刀了”,进行洗白,所以中央对这方面管的越来越严了。
另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不计成本的,大量投资在咱们最优质的企业上,想最后在中国形成垄断式的收租利润,把中国的老百姓吃干抹净,永远给西方打工。
然后他们还可以摆出高姿态,说你们没有人权,动摇你的体制,逼你把一切公共事业都开放,让他们大肆收购,拿到更多的垄断式的收租利润。
这是在亚非拉美不断上演的历史,只不过现在轮到中国了。
这种事发展到最后,就是金庸那句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全都去伺候西方老爷了。这是已经发生在亚非拉美、东欧,和正在中国发生的事。
西方成功以后,就算他们在全世界造成数以亿计的死亡、贫困和流离失所,他们也还是 “自由民主文明” 的,而你永远是下等人。
而且,现在中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虽然这种可能性在升高,可目前来看没那么迫切,那美国这么着急要中国的道路交通状况干什么?
还记得新疆暴恐袭击背后是美国搞的鬼么?
[
美国罪行记录
阿提弥斯的视频
· 336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9146808447426560)
美国除了利用其军事、金融霸权,勾结各国的卖国者在经济上收割外。对付像咱们这种没法直接军事进攻的国家,就是各种文化上的进攻,再利用由此造成的社会裂痕,推动资产阶级革命(颜色革命),以及暴恐袭击来动摇他国。
而滴滴给美国的道路交通信息,会让美国对咱们的暴恐袭击如鱼得水,甚至不用暴恐袭击,而是做一些手脚,制造事故,就可以达到目的。
美国现在內爆严重,急需资本和利润回流,补上他们的窟窿。滴滴背后这群人,在这个时候给美国递上刀子,其性质已经不只是为了钱财,而是想拿中国人的命,去填美国的窟窿。
安全问题是一方面吧。
我看卢麟元说的很有道理。
已经垄断和完成市场布局,就等着收钱的企业。专门跑去美国上市。本质上,是对美元信用的背书。
都这么搞,优质企业都送上门给美国人开动印钞机就可以掠夺中国的机会。人民币怎么全球化?
以前是没办法,国内资本不足。现在国内资本过剩,还去资敌,过了。
滴滴高层应该明白这个逻辑。看股权构成就能明白,美国上市变现速度快,搞定就抛。不愿意和国内经济深度绑定。
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这种情况下不出手,以后效仿者还会源源不绝。美元霸权永远没法打破。
中国的优质企业,目前多半都在为美元或者美元衍生信用背书。
高层应该看到这问题了。
滴滴想活。国内上市就 Ok 了,什么问题都不会有。
——————————————————————
从滴滴的招股书可以得知,滴滴的股东情况如下:
软银愿景基金持股 21.5%,Uber 持股 12.8%,腾讯持股 6.8%,程维持股 6.5%,柳青持股 1.6%。另外,滴滴高级副总裁朱景士、滴滴 CTO 张博等 8 名高管合计持股 1.8%。
软银 + Uber 就 34.3% 了。
不会。
滴滴本来就不是穷人的滴滴
它离有钱人太远、离穷人太近
滴滴离美国太近,离中国太远
离背叛太近,离忠诚太远
你要求它从美国退市,是对中国人忠诚
本来就不存在忠诚的外资企业,我们怎么能要求它们忠诚呢?
你不能要求它们做到一个没有的东西,
你活了这么多年,资本家卖绞绳给无产阶级绞死自己,这话都听了很多遍了
现在你居然问,资本会不会忠诚?这不是搞笑吗?一个连绞绳都可以卖的,
现在要求它坚贞不屈,这不是搞笑吗?
可能性比较低,但是这件事已经创造了历史,结合最近监管表态来看,美股上市的窗口已经关闭。
滴滴引起的监管风暴,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
KEEP、喜马拉雅和零氪科技相继取消赴美 IPO,可能更多的企业会取消赴美上市,独角兽何去何从?
与此同时港交所宣布成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和内地市场小组,成员都是两地资深业内和市场人士,他们将通过定期会议分享经验,为香港交易所在中国内地的项目提供意见和建议。
此前 7 月 4 日滴滴被国家网信办调查、APP 下架;货车帮、BOSS 等赴美上市企业相继被国家网信办审查;随后传出中国将收紧红筹架构的监管,互联网公司上市将受冲击。
对此鹿可财富认为此前企业赴美上市更多看中美股监管宽松、估值较高;但是经此一系列事件后赴美上市将进入寒冬期,中概股的主战场将发生历史性变化,赴港上市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这对目前规模不大(10 亿美金以下)、存在一定监管合规风险的企业,港股上市困难,美股又遇监管,最后被迫搁浅。对规模较大,合规风险整改到位的企业,短期上市推进速度和 IPO 估值会受影响,但是长期影响不大,大概率会转港股上市。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诸位有没有发现一件事,就是以往在惩罚资本无序扩张的时候,哪怕罚了 200 亿,后面也紧跟着一个 “各部门联合约谈”,然后当面教育一通,大公司们纷纷表示要痛改前非,坚决遵守国家定下的条条框框。 但是这事到现在已经接 …
知乎用户 口袋哥 发表 哦,补充一下,高贵的 D 孝子认为自己公司向司机收取高抽成是在保护出租车行业的平衡,换句话说,要不是碍着行业垄断我 DD 早已天下无敌 含泪抽成,一个字,绝 ——————————原答案———————— 答案里有些滴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媒体宣传的啊,前几天在央视某套看了一个纪录片,名字具体是啥忘了反正跟大国重器类似,我记得是第 9 集,杠精可以主动去求证。 那一集主要讲的是中国的歼 11,研制过程中发现需要特殊的光学玻璃来做飞机的玻璃罩。结果 …
知乎用户 者也 发表 本质的原因在于市场,中国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得益于中国规模巨大的市场。不管什么产业,一个企业只要能够拿下中国市场,那么其发展成世界级的企业就是必然的。 中国 13 亿多人口,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人数还多,欧盟 5.1 …
知乎用户 王子君 发表 谢邀。 我没温铁军教授那么悲观,但乐观不到哪去。 什么叫 “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没戏呢?说白了就是:对外输出产能可能会遭到重大阻滞。 再说得痞一点: 入关入关,入甚鸟关。 我们是制造国,美帝是金融国,巴西印尼沙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