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 国行版当前仅支持中国联通 eSIM 服务,为何 eSIM 在国内这么难普及?
知乎用户 咕噜灵波 发表 eSIM 大家的设想是: 无论哪部手机,以后换手机卡只要下载个二维码就行,不再需要搞一个实体卡,避免了实体卡损坏的风险,也提高了手机主板的利用率。出国旅行的时候可以直接网上办卡,落地即用,不用换卡, …
用实体卡,你想换哪部手机换哪部手机,手动换卡就解决;用 esim,你换手机得运营商批准,要运营商出了个什么鸟政策就是不解绑,你分分钟被锁死在手机上,或者以后每次换手机收你一次验证费,你毫无反抗之力,就算是运营商不装怪,每次你想临时换手机,都要先报告等待许可,要是当时网络不好,又找不到营业厅,你就悲剧了。
一帮人见都没见过 eSIM,然后歪歪出来的。
它完全没有动到运营商的蛋糕
说法一:有了 eSIM 就能办任意外国运营商的卡,本土运营商就赚不到钱了。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外国运营商的卡到了境内就只能漫游,而漫游费都是高昂的,大头都被本土运营商赚走。
说法二:eSIM 只要扫个二维码码就能办理,就没办法实名制了。
这个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二维码是谁生成的呢?运营商,如果本土运营商都一定要求你必须去营业厅刷身份证才会给你生成二维码,不一样需要实名制?你说外国运营商不要实名制,但他们发行实体 sim 的时候一样不需要实名制啊。如果这个国家规定了 “必须实名制才能打开漫游”,那些外国运营商不管是不是 eSIM 不都还是没办法?
说法三:eSIM 可以随意切换,运营商就没办法限制你了。
这个说法的搞错程度是最大的。说这个的人是把携号转网和换卡操作搞混了。用实体 SIM 的时候,哪怕你有 100 张卡,100 个手机,每天换 100 次,也没人能拦着你。反而是用了 eSIM,你想把卡换到另一个手机上还得通过运营商,运营商一句 “今天交换次数已到上限” 你就没办法了。怎么看都是运营商控制能力更强了。
说法四:eSIM 空中发卡,想换什么卡都行,运营商就失势了。
那为啥一些手表,平板,还有些外国手机只支持 eSIM 的,用户反而在哭诉运营商不给他办 eSIM 呢?不是空中发卡吗?不是想换什么卡都行吗?不是运营商失势了吗?怎么没看到那些手机就硬气起来了呢?
追加个截图,这是由中国移动的海外公司 cmlink 客服发来的,他明确告诉我说,他们的 esim 是不能换手机的,如果你想在新手机上用,就请请外买一张。
其它一些运营商可能会友善些,但仍然可能收取一比 “移动 eSIM” 的费用。
要知道物理 sim 卡是可以随便挪来挪去的
而换了 eSIM,以前吃不到的蛋糕现在都能吃上了。
不容易监管
现在摄像头漫天
你的行动轨迹可以掌握
你的通话记录
微信聊天记录
你上网浏览记录
都可以监控
甚至手机都内置了后门,反诈
你的手机操作也被监控
你的手机成了监控你最好的工具
Sim 卡已经闭环了
现在 esim 出现很多漏洞
你拿个外国手机,不用中国云服务,装国外 esim
虽然可能贵点
但是他们真的监控不了你
会有很多盲点
都很容易上外网,长城有啥用
你上梯子是违法的
你用外国 esim 可不能说你违法啊
esim 一旦普及,国外合适的 esim 套餐一定会来
谁愿意玩局域网啊
运营商:老子 15 年联合华为小米推出的那个东西叫什么?
你以为美国友商推 esim 是为什么?还动了运营商蛋糕。
乐。
esim 开通和解锁都要通过运营商。
而且不支持多运营商。(至少美国的友商是这样的)
要不是国家按着,国内运营商早就强制 esim 了。
就不用纠结合约机的机卡分离还有欠费跑路问题了。
知乎竟然有人脑补用外国运营商的卡国内上网?
不是,你都舍得买一台专门的手机,而且只能用国外电话卡了。竟然不会直接淘宝买一张国外电话卡?
而且你认为国外电话卡国内使用走的是谁家的通道?
还没算上国外电话卡国内使用的漫游费。你们是期待轮子掏钱出电话卡给你们用吧。
然后解绑换号,需要你先找原运营商解锁。
我真的只能说土殖最大的问题是土。
所谓的 esim 动了运营商蛋糕,只不过是个替罪羊
不允许 esim 的真正原因是,你可以在网上扫一个二维码就把国外电话卡的信息烧录进 esim,然后,你就可以绕过墙了
以往要获得国外电话卡,要么肉身出境,要么把实体电话卡邮寄到国内,前者门槛高,后者海关严防死守可以拦截
虽然国外的流量费比较贵,但是有了 esim,可以极大降低绕过墙的门槛,钱的问题永远是最容易解决的
在本问题下你能看到中输神经发作下的各种神奇认知:
1.“在网上扫一个二维码就把国外电话卡的信息烧录进 esim”(这是哪个位面的 esim?)
2.“然后,你就可以绕过墙了”(国际漫游翻墙?)
3.“以往要获得国外电话卡,要么肉身出境,要么把实体电话卡邮寄到国内,前者门槛高,后者海关严防死守可以拦截”(有没有一种可能,在国内售卖国外电话卡是合法的,你随便带也没人管)
ESIM 获得如此礼遇的唯一原因是苹果正在大力推广它,但如果这玩意是国内推广的,怕不是会成为专制监管的罪证,毕竟,华为一个禁止 “侧载” 都能让不少人应激,要是把电话卡和手机绑定起来,某些人就要开始复读 1984 了。
看这一个一个吹的,不尬吗?
作为 01 年开始用手机的表示,难不成这是啥高级玩意吗?小灵通、日韩洋垃圾烧号机不都是 eSIM?不管洋人的啥玩意都得舔一口?
恰恰相反,esim 是对用户更大的限制。
esim 充其量只是比写号机稍微进步一点点。
跟 Sim 卡完全就不是一个时代的玩意儿。
Sim 卡你想换几次换几次,想换哪个运营商换哪个运营商。
esim?运营商不让你换你就换不了,不让你上你就上不了,不但可以限制你换卡次数还能限制你上号地点。想限制啥就限制啥。
为什么这么多人哭诉运营商不让上 esim?其实本质就是因为运营商真能控制你,真能不让你上。但凡你的设备是上 Sim 卡的,你根本就不会鸟运营商半句,自己就默默上号了。
一个实质上相当于写号的玩意,要跟 Sim 卡这个本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相比,让人笑掉大牙了。
毕竟,很多人可能忘了,Sim 卡的最大用处就是用来打破运营商垄断,打破运营商束缚控制的,结果有人想要开历史倒车,回到写号时代?
运营商不支持这个,单纯就是因为懒得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因为动了蛋糕。真搞这个的话其实反而能赚钱,只要收开卡费,移卡费,写号费就行,很多事情反而能赚钱。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做呢?因为赚钱对他们没好处,搞出问题了反而还要问责。这种企业本来就不是盈利向的,领导的升迁也不是以盈利来衡量,否则少林寺方丈不但不该被处理反而应该升迁了。
这个是新加坡的套餐,其他运营商手动搜索,以前人们可能从国外买张 sim 卡还要涉及邮寄,开户的问题,esim 有了的话… 咱们老百姓也不知道国内还是国外的蛋糕大。
sim 卡的本质就是一块小的存储芯片,大概也就几百 kb,上面写入了经过运营商加密的一串密钥。现在把这个存储芯片直接做到手机主板上,根本算不上什么技术进步,几十年前就有 cdma 写号机了。要换手机就比较麻烦,需要去营业厅写号。
当时人们都普遍认为,可以换卡真是太好了。换手机不用跑营业厅,多自由。现在人是不是思想变了?
极端情况下,在外面手机坏了,开不了机,上不了网,有实体 sim 卡只需要换台备用机。esim 就麻烦了,开不了机,上不了网,收不了验证码,电话也接不了,你很难把 esim 数据转出来。
未来很长时间内,实体 sim 都不会消失。
我真不觉得 esim 有什么方便的,对于有多卡切换需求的用户,随身带几张实体卡也不重,手机壳里都能塞几张。
实际上对运营商而言,esim 是降低成本的,空中发几个数据,难道不比一张实体卡便宜。空白 sim 卡也是要用钱采购的。
你总不能一边讨厌,你又一边支持一项多少年前就有的。
eSIM 技术不会方面了你我他,eSIM 只会方面了电信诈骗人员,你可能还不知道电信诈骗人员为了一张实体手机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吧。
现在好了,有了 eSIM 卡,电信诈骗的春天来了。
我若不是用过 esim,就被你们给骗了。
这玩意一点也不好。
它的好处无非是少了一张实体卡,换卡的时候你可以不把手机外套给取下来。
你要说这玩意很方便吗?我并没有觉得。
他的坏处,哪怕只是说潜在的坏处,却有点让我胆颤心惊。你想一想,如果我想把手机卡从一个手机转到另外一个手机,我得先从旧手机上把它卸载了,然后到新手机上去重新扫描安装。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运营商是可以拒绝我安装上去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如果运营商卡的紧一点或者政策卡的紧一点,我就只能拿着手机去柜台才能装了。而且这个时候如果有什么网络波动,很有可能会出现我本地已经卸载运营商却不知道的情况,无法在新的手机上安装。加上这个卡又是一个外国的卡号,我又不可能穿越重洋去找个线下门店。所以换卡换得我胆战心惊的。但如果是物理卡的话,你就拦不住我,我从一个手机拔下来插到另外一个手机上,这完全属于我个人自由。
所以后来我把这个 esim 转移到了一个 5ber 的物理卡上,这样我想转移物理卡到不同手机,就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适合的还是手表手环这种场景,实在是由于工业设计原因和体积原因,没有办法塞入一张物理卡。
但在正儿八经的手机上,我还是觉得物理卡更自由
其实我并不懂 esim 比 sim 好在哪,但就它们劣迹斑斑的前科来看,被它们阉割掉的东西,八成是个好东西
不扯别的,SIM 卡本身就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根据《2025 至 2030 年中国手机 SIM 卡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里的数据,SIM 卡在 2022 年的销量为 8.2 亿张,总销售额为 78.3 亿元,2025 年预计的销售额为 92.6 亿元,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这些 SIM 卡成本不过数毛钱,然后以每张两块钱左右的采购价批发给运营商,最后运营商再以每张十元的开卡费卖给企业或者个人。这个市场别看不起眼,但因为涉及的数量极大,也是极为暴利的产业,SIM 卡的生产、销售和写卡都是利益,而且越是这种不起眼的地方,涉及的利益便越多,而且越让人意想不到。
所以千万别看 SIM 卡这玩意不起眼,但它用的数量很大,个人客户在用,工业客户也再用,摞起来也是个价值近百亿的产业,以三大运营商内部盘根错节的关系,运营商的现任领导也搞不清楚,这玩意到底是谁的产业,涉及了多少人的利益。
而且营业厅作为运营商重要的营销窗口,每跑一趟营业厅,运营商都能向你推销一次套餐变更,宽带,合约机,智能设备,手机配件等等。如果没有额外利益驱使的话,比如诸如苹果一类的大公司的游说或者额外的写卡费,运营商肯定是没有动力去干这种事情的。
至于监管啥的都不是问题,eSIM 甚至比 SIM 卡还要好监管,传统的 SIM 卡只要卡是有效的,插在哪部手机上都能用,SIM 卡想换几次换几次,想换哪个运营商换哪个运营商。
但是 eSIM 是绑定机器的,运营商不让你换你就换不了,可以限制你的换卡次数,限制你的上号地点,限制你的手机版本,总而言之是想限制啥就限制啥,就相当于过去小灵通的写号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非国行手机都是没有入网许可的,但是插上实体 SIM 卡一样能用,以后普及了 eSIM 卡之后,运营商完全可以让水货手机直接变砖。过去比较常见的三星、小米手机刷国际版系统也是如此,实体 SIM 卡没有任何问题,以后用 eSIM 刷了大概率变砖。甚至以后运营室还可以把预装某些软件作为下号的前提条件,不装直接不给你下号。
至于境外运营商的竞争,国内实体网络都是三大运营商的,境外运营商有高额的漫游费,用海外运营商的网络越多,三大运营商的收入便越多,这点根本不足为虑。
esim 是可以锁区的
还不如现在的 sim 卡
sim 卡是 6 引脚的一块可拆卸芯片,
eSIM 是 8 个引脚,两个是未定义的空引脚
本质上跟 eSIM 是一样的,它们可以互相转换,
目前有大量物联网设备在用着 esim 芯片,小天才之类的应用也很多,它没有给用户带来任何便利,只是方便厂商在手机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布线。对于用户来说,换卡就是物理上的操作,非常轻松的换掉了,对于 esim 这种焊死在主板上的东西来说,换卡就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
先找到互联网连接终端,
到某某网站登录,
输入用户名密码,再过几道人机验证,运气不好再来个邮箱验证,人脸识别,短信验证,才能操作换卡,厂商不要脸再给你加一道阻碍,换一次卡收一次费,同品牌一个月内五次免收费,其他品牌一次 10 块
对面实体卡的都换几十个来回了。
还动厂商的蛋糕。你想明白没有,在这片土地上,我不让你换你就不能换,我不给你提供服务你就不能用,明白吗?
上一个固定替代可动的是手机电池,从此没人想得起来原来手机是不用带充电宝的。
当时各个都骂声如雷,怎么到了就集体失忆了呢?
最害怕的就是运营商借机复活合约机。烧号后手机绑死号码?没有到合约期限不能解绑。
一堆反贼又在重复几十年前的老话术,东拉西扯无非就是要归结为体制问题。土殖的特点就是土,它们根本就不知道自由购机自由换号才是运营商最不愿意的。
中国是世界唯一入网+购机高度自由的规模以上市场,运营商定制机比例很低,三大多年来力推定制机尤其是机卡绑定的 esim 更是下了大力气,但是用户始终不买账,被自由市场惯坏的用户们很清楚:
插卡机合约到期就是一部正常手机…… 机卡合一的话,运营商有无数办法让用户续约而不是换号。
是不是就是十几年前的烧号?现在抽屉里还有个烧号的翻盖
esim 动了三大运营商的蛋糕还是小事,这玩意不能在国内推广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一旦推广开,基本可以自由的浏览外面的世界,同时不能顺着网线知道你是谁,这对于一个维稳支出与国防支出一个水平的国家来说是万万不允许的。
不是动了运营商蛋糕,而是一个二维码你就能跨过长城了
ESIM 没有任何技术和经济利益问题,但需要运营商领导直接面对法律——未经过我国入网许可设备是否可以入网?
如果你回答严格执行入网许可规则,那相当于堵死水货手机和物联网设备这条路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全社会运营成本过高。
如果你回答继续忽略入网许可,盯卡不盯机,那之后万一出现政治和安全风险谁来承担?
去年开始,澳大利亚已经开始严格控制未经授权的外国手机驻网 4G 了,凡是终端厂商没有申报的 IMEI 都不能驻网 4G。一句 “澳大利亚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可以把一堆领导脑袋砍了。
动的不是运营商的蛋糕
是有人害怕了
哈哈哈哈
感谢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
esim 完全没有动到运营商的蛋糕。
之所以现在没有推广 esim,完全是主管部门没有想好怎么管理境外手机和卡的问题。在技术上 esim 可以更好的加强监管。
对于境外手机和卡,完全可以执行双登陆政策。即无大陆入网许可的手机需在一定时间内向主管部门进行报备,缴纳入网费后方可正常使用。境外 sim 卡同样。
同时甚至可能将实名制管理进一步明确到手机终端上,对二手手机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1、运营商没你们那么多心眼子,纯粹是捞不到好处懒得动,谁决定谁负责,公司又不是自己家开的,而且收补卡费也是收入,蚂蚱腿也是肉
2、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不通用,看看 iPad 就知道了,你们那些阴谋论不成立
3、esim 换设备收不收费纯看运营商良心,比如香港就不收费,收 28 港币,并不比实体卡方便,唯一方便的地方就是出国旅游买流量卡不用等快递
esim 要是能早 10 年出来,也没三网通什么事了。这简直天生就是为合约机而生的技术
你看,在骂华为的时候,他们就帮运营商说话了。仿佛运营商就是受迫害的一方。
现在这就美曰其名,动了运营商的蛋糕,仿佛自己是弱势一方,需要被保护,其实不就是自己想赚钱嘛。
看了评论,大家讨论的还比较热烈。其实我也有一些疑问,正好向大家请教:
现在实体 sim 卡,运营商是否可以设置让所有无锁的水货手机都用不了?或者是否可以很方便的设置机卡绑定?如果可以,那么不这么设置的原因就只有一个,运营商不想,因为这么做会影响运营商的利润。
我的直观感觉是:申请办 sim 卡不用告知运营商我插在什么设备里,办好了拿到手以后,只要设备没有锁,那我想放到哪个设备里用就放哪个设备。但是 esim 卡,我在申请的时候就必须要运营商允许用在我在这个设备上,否则没门。所以让人感觉是限制更多了。
大家都在说 esim 卡的好处,有没有想过 esim 卡可以让运营商和手机厂家把手机的使用区域控制的更死?
嗯,我说的就是 “水货” 手机,如果全面推开 esim 卡,那水货手机就基本上无法使用了,参考现在的 M4 iPad Pro,港版的你想在大陆用,那就只能当 Wi-Fi 版用,蜂窝板对不起,用不了。
即使是大陆的蜂窝版的,你想用便宜的流量卡?没门,只能去买运营商指定的某几个贵的要死的套餐。
倒是方便了,开卡不用去买实体卡,可你能用到自己想用的套餐吗?
我的看法可能比较片面,如果真全面铺开使用 esim 卡,那可能可选的套餐就会多很多。
我感觉 esim 对普通用户是个坑爹的玩意
打个比分, 你手机忘记密码锁机了
你这个手机号也直接挂了?
换个手机还得跑得运营商提供一堆证明资料
来证明你这个 esim 是你的吧
现在 sim 卡一拔一插就行了
说 esim 这不好那不好的。
以前 wifi 刚推出的时候国内可是被禁用的。
如果国行手机搭载符合现行国际标准的 eSIM(如 ST33 等 eUICC 嵌入式硬件芯片),并提供自由的增删功能给用户的话,用户可以轻松获取全世界所有支持 eSIM 的运营商提供的服务。
现在许多国行手机预置的 “全球上网” 等 APP 基于的就是类似 eSIM 的 SoftSIM 技术,与 eSIM 所不同的是,它由运营商提供的 APP 进行控制,相信已经有不少出境旅游的用户体验过它的易用性了。
当然,SoftSIM 没有独立硬件载体,完全依赖软件环境。相比具备硬件安全隔离的 eSIM,用来短期旅行使用算是低成本且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看到有许多用户将 eSIM 与以前的小灵通写号进行对比,认为如果普及了 eSIM,用户将再次陷入无法自主选择运营商,换号困难的境地。这其实并不完全正确,相比小灵通等早期电话服务中,运营商通过物理写卡(在设备搭载的 UICC 上写入用户身份信息)才能实现网络接入,用户具备更大的自主权,可以选择使用哪家运营商的服务,并随时增减与切换需要使用的 eSIM。当然也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运营商都免费且无条件支持将写入设备的 eSIM 迁移至其他设备,例如香港 3HK/CTM 迁移 eSIM 卡需要支付 28 HKD 的费用。
由于 eSIM 易于获取,有许多的 “先行者” 已经在国行安卓机上使用 “实体 eSIM” 卡的方案来体验 eSIM。eUICC 在引脚定义上与传统实体 SIM 卡是一致的,它们使用的是相同的 ISO/IEC 7816 标准来进行电气接口设计,因此,从硬件接口角度上看,它们可在一定程度上 “互相通用”。如果你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甚至可以通过转接板的形式,自己将 eUICC 变为实体 eSIM 卡,并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管理。
你以为我说了那么多,是想说运营商不推动 eSIM 发展是因为上面这些原因吗?
错了,之所以 eSIM 在境内得不到普及,问题并不出在手机厂商与运营商这里,2023 年前,运营商曾尝试过以 “一号双终端” 业务为使用 eSIM 的智能手表提供服务,但被叫停。
三大运营商暂停办理 eSIM 业务,网友:刚买的手表就废了?_澎湃号 · 政务_澎湃新闻 - The Paper
但是,即使手机厂商与运营商联合推动 eSIM 的普及,仍然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限制用户,不允许用户使用境外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在可以随意携号转网的当下,eSIM 的出现实际并没有带来负收益,毕竟可以省下拉新客户的快递钱,不是么?
esim 动不了运营商的蛋糕,是 esim 管不了,所有管不了的东西都是洪水猛兽,必须一刀切
每个历史节点,每个历史事件都充分说明了一件事
我们这片土地是被动,被拖着进入文明世界的,被动接受现代化的
想想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可能干倒腾讯即使软件通讯垄断地位的飞信是怎么死的吧。
你取消了实体卡,那么,实体卡的生产厂商怎么办?中间的运输和流转渠道怎么办?
利益太大了,不敢动。
一个破短信运营商都要抱着不松手,别说涉及多方利益的实体卡了。
如果非要从运营商角度来说的话。运营商不愿意是很正常的。
因为整个 eSIM 系统实际上是在现有系统上做加法,徒增了一套额外的系统。
以前运营商不用操心,你拿着身份证过来我就给你开卡,开完了你拿卡就走,后面运营商就不管了。
但 eSIM 不行,开卡流程一点没变,为了 eSIM 运营商需要建设一套新的验证系统,这个系统需要全年在线,需要维护,需要跟工信部的数据库打通,需要去查询用户发来的 IMEI 是否合法,是不是获取了入网许可证的合法终端。
花钱也就算了,问题是花了钱能得一点好么?不会的。只有当验证很慢的时候,用户才会想到运营商,而且一句好话没有。整个流程中任何一点出问题,都是运营商挨骂。工信部系统卡了,运营商挨骂,手机厂系统卡了,运营商挨骂。
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换卡过程中全流程都需要联网,甚至有一部分流程必须在 “原号码” 已经注销,“新号码”还没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保持联网。所以你要么选择暴露在公开 wifi 环境下,要么选择回家用家里的 wifi 换卡…… 不是脱裤子放屁是什么?
—————以下原答—————
普通 SIM 和 eSIM 开卡的时候都需要运营商认证,eSIM 理论上可以线上开卡,实际很多时候也要线下验证。普通 SIM 理论上要线下开卡,但实际上远程办理寄送到家也完全可以。
然后,你有多个号码想要换号的时候。
普通 SIM 你坐在那里一抠一插,半分钟解决。
eSIM 要联网验证,要操作好几步。还必须在有网络的环境下进行。
类似的,你只有一两个号码,现在需要更换新手机的时候。
普通 SIM 你把旧手机的卡抠出来,往新机里一塞,半分钟解决。
eSIM 你就得等验证,老机器的号码要洗掉,新机器的号码要录进去,两个过程都需要验证。必须在有网络的环境下进行。你不仅号码需要是国内的,你手机也得是国内的,不然手机没有入网许可,有号码也不可能过验证,运营商有任何一点怀疑你就可以卡着你,系统有任何一点错误也是你买单。
-
然后某些人说,eSIM 更方便。
6
1、eSIM 大幅降低了用户的换卡迁移成本,
当然,监管可以要求办理 eSIM 也必须在线下办理验证
即使如此,对用户而言,eSIM 依然成本更低,后面会说到
2、eSIM 使得运营商过去的甜点模式——合约机模式受到挑战
举个例子,很多人不愿意换号是因为时间长了联系人太多不方便换,同时自己有比较大致固定的通话需求和流量需求,那么一般就会走运营商的固定套餐,
在 eSIM 模式下,可以轻松一机多号无缝切换,意味着什么?
原来你的 “主力机” 你可以继续用,但可以开最便宜档位的套餐,确保电话号码还是你的,联系人打电话还能找到你,
但,你就可以另外一个运营商那里开一个特别便宜的流量卡,谁便宜你用谁的,这样就会大幅降低你每个月的合约套餐支出。
比如原来你一个月 100 块的套餐,在 eSIM 下,你可以 “主号”20 块的套餐 + 其他流量便宜的一个月 50 块,这样相同的使用量之下,你一个月的费用降低了 30%,而这也意味着运营商的利润下降了 30%,下个月你看到 40 块的卡,再降 10%
3、原来物理 sim 卡的制卡、分销、配送是既得利益链条,eSIM 之后全都没有了
4、运营商开发管理 esim 的安全平台、控制平台、风控平台,这些本身就需要投入和花钱,并且这些投入并不会带来运营商的利润上升,因此运营商有啥动力干这些事儿?
esim 在国内:
机卡互锁,禁止境外 esim 写入,上报精准位置,指定位置才允许操作 esim。
国内普通 sim:
插卡不限制次数,不限制机型,不限制位置,lbs 只有粗略定位。
爱用哪个,自己选
等这帮人手机信号变 SOS,银行卡被刷爆就老实了
sim 卡换卡,就是拔卡再插卡的过程,简单直接。
esim 换卡,估计又是得下软件,又是人脸识别,还得拍身份证,更不济得亲自去营业厅鉴权。
总之,如果只是为了方便,没觉得 esim 比 sim 卡好在哪里!
假设你因为某些原因,需要让手机离线,不被监控到,拔了 sim 卡就是,手机接 wifi 照样上网。如果是 esim,估计除非你砸了手机,否则根本没法实质性离线(关机都有可能在线),人家想定位你分分钟的事。
esim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在更换 esim 的时候鉴权,而鉴权本身其实就已经制造了麻烦。比如你的手机,想换别人的卡用用,以往只需要直接拔卡插卡就行,而 esim 估计得把对方拉到身边来人脸识别。如果你想从网上买个不记名流量卡之类的,就困难重重了。
总之,没觉得 esim 好在哪里!
消费者根本不关心,有没有 Esim 手机不都一样用吗?
运营商也不关心,上 Esim 还要重新出一套管理系统。
那谁关心呢,没错,卖手机的,卖电子垃圾手机的最着急,每年为了让那些 Esim 模式的电子垃圾能卖出去,他们费了多大劲啊。按重量称回来的垃圾,搞一台出来零售价能差十几倍,这产业链的超额利润能不搏命?
如果大规模 eSIM 化你猜最难受的是谁?你猜到阻力了吗?
其实是运营商的实体运营点,这些点养了多少关系户?领导能够从这些点抽多少水?
社会的运转本质上刨除亲情之外,都是利益在驱动。
就像你们家小区外面的石板路,为什么隔三差五的要修?为什么高速公路,隔三差五的需要维护?没有流水,哪来的油水呢?
说实体卡是为了阻止你办国外卡的
要办卡必须肉身出境,或者国外朋友给你邮寄。还要防海关限制?
给我整乐了。
但凡你们去淘宝搜一下呢,
美国各运营商电话卡,北上广发货。
正规店铺
一找一大把。
所以说,这些吹 esim 的,都是些什么能力的人?
就是把原来的实体卡电子化了,仅此而已,没有任何的附加功能
就像塑料银行卡变成 Apple Pay 中的电子银行卡一样,我找不到任何一个角度可以说 Apple Pay 动了银行或者银联的蛋糕
eSIM 同理也不对动运营商的蛋糕
它无法让你越过长城,不会让 iPhone 的破信号变好,甚至不会给你带来方便
除了高赞说的四个说法,我再补充几点
第一:eSIM 可以多卡多待
纯粹是臆想。iPhone 最多只能同时激活 2 张卡,可以是 2 张 eSIM,也可以 1 张 eSIM+1 张 physical SIM,也可以是 2 张 physical SIM。如果是存在手机里的话,我只加过 8 张,据说 iPhone Pro 系列最多支持 20 张。
没有 eSIM 的时候我的护照包里面是放了一个 SIM 收纳卡片,能装 16 张 nano-SIM。用了 eSIM 之后的好处就是如果护照包丢了,我的 SIM 卡不会丢
第二:eSIM 可以随便买国外的虚拟卡,直接跨过长城上网
华为 P40pro,还有最新的国行 iPad 全都支持 eSIM,有人成功了吗
国内的安卓旗舰几乎都在硬件上支持 eSIM,只是软件上没有激活
从来没见过有谁实现了
从 iPad 来说,以前 SIM 卡一插就好了,现在除了肉身出境就只能倒腾科学方法了
eSIM 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第一:换卡特别特别麻烦
iPhone 之间尚可以通过 iCloud 快速切换,但是运营商可能会限制次数,不过一般人很难触发这个限制
安卓和 iPhone 之间直接无法转换,必须找运营商。大多数运营商还是支持线上的,一般两个小时内会发邮件给你一个新的二维码
目前我碰到的运营商都是免费的,但是我碰到经验来说有:
以上不方便还是在上班时间,工作时间外自求多福吧
physical SIM 一拔一插,根本没有人能管到你
第二:运营商策略限制
这个仅限于澳洲,别的地方我没有对比过
首先是有些 无法使用 eSIM,还有一些打折套餐把 eSIM 排除在外
甚至能做到 eSIM 信号比 physical SIM 差,非常奇特的运营商
从业者吐槽一句,韭菜割的更狠了
sim 这种产品,本来单价就低,鉴权还复杂,应用也不少,甚至要养个操作系统团队专门维护
现在 esim 了,除了操作系统之外,还有一个云平台,但是云平台的成本,以及从客户手上榨取的利润几何倍数增加,爽死了都。
只要是洋鬼子搞出来的东西,屎也吹一下。
以前内存卡可以自己加,后来手机厂取消了内存卡插槽,512G 比 256G 的存储贵了大几百块钱。
以前电池可以自己取下来更换,后来手机厂把电池固定在手机里,换个手机电池要几百块钱了,而且出门还要带一个充电宝。
现在他们又要取消手机卡槽,然后你们认为手机厂是为了消费者方便???
我换个手机,以前自己把卡拿下来更换就行,现在还要看手机厂和电信运营商的脸色??
运营商?
我呸
在这件事上,运营商有个屁的话语权!
主要还是 esim 不方便,本身我把卡拔出来,插进另一个手机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找运营商了。
但很难绷的是,苹果一出 esim,果粉跟着一吹牛逼,真的会有大批国产厂商跟进
你很难想象一群认为取消耳机孔,取消可拆卸电池不好的竟然会赞同使用。
esim 即便在国外来看也是利好运营商大于利好消费者。
当然我不是在为运营商辩护,我的意思是这种东西应该是消费者可以选择,现阶段来看我们确实推进的有点慢。
我担心的反而是后续全面推进 esim 后,运营商完全抛弃,那换卡变成和换运营商一样困难。
正常人一般就两个卡,像我这种一张保号一张大流量,谁没事隔三差五换卡玩?
eaim 谁的蛋糕都没有动,他们只是讨厌技术进步。
以前很小的时候,我记得好像手机没有 wifi 功能,但是回国的亲戚手机有 wifi 功能,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国内的手机没有,怎么和国外手机不一样呢?
然后当时我邻居家的爸爸还和我们解释,WIFI 功能会有辐射,会被入侵手机,反正各种说运营商是为了我们考虑,说难道郭嘉不知道嘛?
非常抽象的是。就跟知乎上一堆帖子问某某帝王为什么那么做这么做一样,底下一群人各种权术讨论的不亦乐乎,反驳质疑的人,意思就是皇帝没错,人家不傻,我们这群普通老百姓太肤浅了。
看吧,无论再离谱的事情,这些人总有说辞。
大家冤枉了运营商
eSIM 不是动了运营商的蛋糕,
是动了手机消费者的蛋糕。
除非保留 sim 卡才行。
如果你想不通,
我换个例子问你。
你觉得手机是以前那种可换电池好还是现在这种不允许换电池好?
细品 和运营商其实没啥关系
太便捷了 完全不好管控!不如实体卡要这样那样的认证 增大了管控难度 。
这里是稳定至上
只要进步得东西,一定要抵制
以 iphone 为例,iphone 的 esim 最多支持 8 张卡。
也就是说,你可以三个运营商,各来一张,谁便宜用谁。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套餐套路:套餐内的便宜,套餐外的贵,而且一个套餐通过便宜了,流量就贵了,流量便宜了,通过就贵了。
支持 esim 后,玩法就变了,特别是流量多的人,可以一张主卡 + 多张流量卡,流量卡活动一结束,就销户
没用过,ps 的游戏光盘玩过吧?你说你年龄大了没玩过 ps,dvdvcd 光盘总用过吧?
实体光盘你买了就是你的,想怎么看怎么看,想几个机器看就几个机器看。而数字版游戏和现在的呢?你的 ps 账号多个机器登录会发生什么不用我说了吧?这几家的影视会员允许你再多个设备之间来回切换吗?你花钱开的会员,里面的各种资源那天下架了你有什么办法吗?
esim 应用最广泛的地方是满大街有锁合约机的美国,然后有人觉得这东西会动运营商的蛋糕?碟中谍都不敢这么演。
抛开信仰不谈,eSIM 并没有解决实体卡的任何痛点,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esim 卡翻墙?你就算 esim 卡照样得走基站,想墙一样墙。加个白名单验证就行了。有的是办法让你翻不了。现在外国卡不墙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单纯的规模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记,而且没有啥大型违法动作懒得管你而已。
然后换号方便?朋友,你是不是对人们平均水平有什么误解?esim 换号方便是的前提是你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实践水平。你指望那群连解压都整不明白的人,他们能整明白更复杂的 esim 换号?
而且你光说 esim 的优点,那 esim 锁机你知道不?
对于运营商来说,做 esim 没有坏处,但是也没有好处。
那为啥要做?
多的我就不说了,我就说安卓果粉真以为不让你办国外电话卡的是三大运营商?
美国我没试过,新加坡和日本的合约卡都是要提供住址和长期签证的
你们能办出这个来还至于当这个安卓反贼?
不谈资本的事情,eSIM 在国内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是安全隐患太多。
eSIM 卡虽然支持多个手机号码随意切换,但它的本质还是烧号,手机直接成为和号码绑定的设备,再也没有实体 SIM 卡的安全保障。
传统实体 SIM 卡的实名制管理模式在 eSIM 时代难以直接套用。虽然 eSIM 有加密锁,但毕竟运营商数据是以空中写卡的方式下载到 eSIM 中,整个下载的过程中极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听、恶意篡改。
这不仅会威胁到用户隐私,一旦号码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也很难快速定位到具体的设备和使用者,大大增加了电诈网络诈骗等犯罪率。
作为一个 eSIM 和 SIM 都长期使用过的人来说,前者带给我的体验感远远不抵后者。eSIM 上绑定的号码套餐都巨贵,之前去韩国出差 30 天 3G,折后还需 71.29 元,而我现在用的流量卡才 19 元月租 222G,eSIM 买 3G 的钱够我现在充 4 个月用 888G 的话费。
而且 eSIM 用不完的流量不可以转结到别的设备,但实体手机卡通过取卡 - 插卡的方式,就可以让随意设备享用到流量。我现在用的升卿 Pro 甚至可以开两张副卡,让我的亲友共享流量,用不完的话还能自动转结到下个月。
如果你要单纯追求手机机身轻薄,从而与低价大流量话费失之交臂,那我没话说。好不容易终于等到运营商推出划算的流量卡套餐,结果你们又要嚷嚷着 eSIM 卡好,如果真的好,为啥我国迟迟不引进呢?
总之,我自己因为工作原因用了 eSIM 这么多年,对它的体验感只有贵,再加上有一次手机丢了,差点让我的身份信息成为别人犯罪的工具,从那以后我把所有 eSIM 所有号码都删了,老老实实地用我的 19 元 222G 千兆网速流量卡,它不香吗?
同款正规流量卡可在下方链接免费申请,有关于流量卡相关问题的知友可在评论区留言。
[
](https://xg.zhihu.com/plugin/847fee8de4fe7c2cbf4e41cdca0cdf72?BIZ=ECOMMERCE)
弱弱的问一句,这玩意不就是可以更换号码的吗?为啥大家都得要这个技术不可?
其实再手表这种没法插卡的地方都能自行使用啊,只是需要实体卡的地方不行而已。
而且就算国内支持推荐 eSIM 也不可能不实名啊?
此外我就想不出这玩意还有啥优势了。
我也不懂啊。
esim 推行最激进的地区:北美、日本、中东产油国、北美海外领地。
共同特点:(除了大量购买美国武器之外)手机销售基本被运营商主导,运营商话语权极高。
所以 esim 到底是动了谁的蛋糕?
这是一个谬误,很多人错误的把不同运营商和监管机构政策的区别投射到了 sim 卡和 esim 卡上。
万物赖运营商的蛋糕就行了,搞得好像换了,你就可以绕过运营商一样。
真想收钱那名目多了去了,多的不说,就说要一个新设备认证,那不方法多了去了么,我发现之前很多游戏党对于单机游戏没有实体的排斥说的很明显啊,联网那游戏就不是你的,有实体了才是你的,有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卡就相当于搞个认证.
多数人基本上就只有在换机的时候,才会拔插一下 sim 卡,中间值去算就是三年才一次的频率,实体卡麻烦在哪?
土殖最大的问题就是土,不管是不是真有用,是不是真用的上,只要外国一上就开始瞎吉儿喊。
这位一看就是民运的月抛号。
点赞的确是很多啦,估计有很多户晨风和周丽峰的铁粉在里面。
但……
现在梯子已经很成熟了,我从 14 年开始用到现在也没遇到什么困难。外国的一年六七百,国产的一年二三百。
谁会真的用外国手机卡啊……。
德国沃达丰 6G 流量就要 15 欧元了,差不多一年 1500 块。
6G 你看个 der 的毛片啊,联系下慕尼黑的反华组织还勉强够用。
我自己用的梯子,手机电脑可以多开,一个月 400G 流量,三年套餐才 788。
而且你在境内,基站就是铁塔的,运营商还是移动联动电信。
我都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能靠这个绕过公安监管。
我了解了一下这个 esim 是啥玩意后,觉得这个问题太搞笑,根本就没有动运营商的蛋糕。
原来只是把卡号信息写入手机主板的芯片上,把 sim 卡整合到手机上,对运营商没有任何影响。
因为手机号是运营商发的,你要办一个手机号,运营商快递给你、你去营业厅办理、运营商通过无线信号写入你手机,这三种方式,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我还以为是什么高深技术,能绕过运营商的镰刀,原来只是把卡信息写入手机芯片上。
这对运营能有什么影响?
倒是对使用者影响不少,
换手机就得好些步骤,万一旧手机完全废了,你还得通过运营商验证才能重新写入新手机。
这个技术,唯一有利的是手机厂家,少了卡槽,手机内多了点空间。
中国政府就应该硬气一点。
凡是在中国大陆发售的 iPhone 手机,必须改成实体卡,否则不允许销售。
所有运营商禁止支持 iPhone 的。
淘宝随便搜搜,就有市售的 SIM 卡形 e-SIM。你要想用,买一张就是。更何况当年的大哥大也是和 e-sim 类似,要烧号的。动谁蛋糕了?
高级版 9eSIM 卡写入 esim 卡转 sim 实体卡安卓苹果读卡器 5ber estk me - 淘宝网
并不是动了运营商蛋糕,而是美版水货 iPhone 没有实体卡槽了,所以一帮水货党开始裹挟舆论要求运营商开放 esim。
有人说 esim 可以存 8 张卡,可是你存 8 张卡,要做什么?
esim 对普通中国人没有任何好处。谁能开通并使用超过 3 张以上的电话卡?除了打骚扰电话的人
==================
esim 约等于猫池,一种可以插大量 sim 卡进行联网通信的设备。不可否认这玩意有企业买来做合法生意,但是超过 99% 的销量都被用去做违法生意了。
原来就不用连了啊
除了
某厂 air
某厂 edge
某厂 Padmini/XT
这类超薄 / 折叠机型之外,esim 没有丝毫便利性的提升
eSim 没有动运营商的蛋糕,相反,eSim 有助于运营商 (集团层面) 完成各自业绩
eSim 还可以更方便的解决监管问题,电子化技术天生有利于留档取证,随便一个要求 eSim 在任何设备上激活的时候要求 IMEI+ 身份证正反面 + 人脸识别,再结合 IP+ 电子围栏 + 个人征信等信息的 n 重验证,只可能更加的安全
但是 eSim 的推广必然导致一些流程的更改,对于大企业来说费神费力不说,还可能让下沉市场的运营商门店直接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与此同时,eSIM 的好处似乎不明显
esim 并没有动到运营商的蛋糕,你在国内上网就得使用基站,基站基本都是三大运营商把控的,你想体验良好的网络服务,基本也只能在三大运营商里挑。
所以 esim 动了运营商的蛋糕,这个说法就一点就站不住脚了。
真正影响 esim 推行的,是许多人压根就没提到的实名制。
在国内,手机号基本就等于身份证了,不仅绑定了各大平台,也方便通过手机号追踪到你的个人信息。
那问题来了,如果你要在国内使用实名制 esim,你要怎么做?
你以为是在国外一样上网填几下资料就完事了?
还不是一样得到线下去办业务?
什么摄像头拍照,身份证录入,反诈视频观看等等,这一通操作下来,跟你办实体卡没任何区别……
最后无非就是从给你一张实体卡换成给你一个二维码而已……
既然业务流程上 esim 并没有任何可以优化的地方,技术上还得兼容,那你觉得三大运营商有推广的动力吗?
肯定没有。
冷知识,三大运营商之前是可以办理 esim 的,部分地区试点,但试着试着就把业务停了……
所以说 esim 根本就没利好任何人,就连能节省成本的运营商都没动力搞,这么些年唯一一个致力于推广 esim 的,也就是苹果……
毕竟美国 esim 是真的可以网上填资料就可以直接扫线上二维码的……
主要是监管难度很大,注册境外运营商的号码太容易了。这会导致:
1. 实名制失效。通过快速注册 - 注销外国运营商号码的方式频繁更新电话号码逃避国内监管更容易。
2. 防火墙失效。国外运营商费用相对较高这不假,但是看个新闻产生的流量费,大部分人还是可以负担得起的。
如果实行有中国特色的 esim,那还不如实体卡方便。而且 esim 手机去到国外没法换卡,短期旅游似乎就只能购买三大运营商的流量包。
我不清楚最近几年的发展,以之前经营电话卡相关类目的经验来看,就是有人对你好,你还觉得是害你…… 是动了资本的蛋糕…… 是为了不让你省钱……
eSIM 是嵌入式 SIM 卡的缩写,是一种虚拟的 SIM 卡技术,可以嵌入到设备的芯片中,而不需要实际的物理卡。
最运营商来说,eSIM 对他们最大的影响就是,大家使用 eSIM 不用换卡,就能随时更换运营商,能直接影响运营商的利益,不过对于我们使用者来说,更加方便了,尤其是在出国旅游的时候,在手机上操作几分钟就能在不同国家连网了,Textr eSIM 就通过 eSIM 提供 130 + 目的地的流量套餐,对旅游者来说是挺方便的。
先说一下,相比传统的物理 SIM 卡,eSIM 具有以下优势:
1. 灵活性:eSIM 可以同时支持多个运营商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切换运营商,无需更换物理 SIM 卡。
2. 方便性:用户不再需要插拔 SIM 卡,只需在设备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切换运营商或者激活新的服务。
3. 空间节省:eSIM 不需要占用设备内部的空间,可以为设备设计更小巧的外观。
4. 安全性:eSIM 采用了更强大的加密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防止 SIM 卡被盗用或者复制。
由于 eSIM 技术的便利,大家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和管理自己的运营商服务,不再受限于物理 SIM 卡的限制。这对传统运营商来说,可能意味着用户更容易切换运营商,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所以说,eSIM 技术被认为是动了运营商的蛋糕。
不过现在国内的手机都不搭载 eSIM 功能的,不是技术不支持,是其他层面的,这里就不赘述了,如果想了解更多 eSIM 相关的信息的话,可以看我主页哈
作为 eSIM 用户,只讲个人经验:
出境旅游比较方便,但欧洲普遍通用漫游,不需要 eSIM。
旅游用的游客 eSIM 通常费用远高于当地普通 SIM 卡,不是当地人常用的套餐,甚至不会比落地后在机场买的游客卡便宜。
旅游不提前下载 eSIM 可能是灾难,因为不联网就下不了,下不了就连不上网,不是所有旅游地都有很便利的免费 WiFi。
想通过消费用餐厅 Wi-Fi 或者用付费 Wi-Fi?很多银行基本都有 App 了,手机没联网刷卡可能触发安全拦截,导致刷卡失败。又一个无法付费就无法上网,无法上网就无法付费的死循环。
eSIM 或者实体 SIM 翻墙用的也是 VPN,用的也是本地的网络,漫游接入也是和本地运营商的合同而不是偷偷接入,受当地法律法规监管,花的是国际漫游的费用。
和 SIM 卡一样,不是所有 eSIM 漫游都使用 VPN。
eSIM 和 SIM 管理法规一样,我试过提前买的 eSIM 因为没有完成当地的实名验证,所以直接无法使用。作为游客,也几乎不可能为了这点儿话费维权。
多数国家法规针对本地 eSIM 和 SIM,实在不行买一张另一个国家可以在当地漫游的 eSIM 也不是不行,就是你省不了漫游费了,旅游一国却能促进两国 GDP,国际大善人。
很多 eSIM 你买完后需要手动设置诸如 APN 之类的情况,否则无法连接网络成功。而当地运营商网站不一定有英文,有时候很难找到设置信息——别忘了,不设置好,你还连不了网,连不了网,你就没法上网查找设置……
我的 iPad 一次摔坏一次进水,换过两次,主要用的流量 eSIM 每一次换设备运营商都给我重新收了一次开通的服务费。
偶尔用的 eSIM 很多不提供换设备服务,换新设备你需要买一张新的,已经付费部分打水漂儿。
可以换设备的 eSIM 并不一定支持用户在线自行操作,有可能会需要大量的人工客服验证和流程——人家甚至不一定会讲英语。
当前法律法规比较完善的欧盟法规也只规定用户有电话号码的所有权,并没有强制要求运营商一定要提供换设备服务——欧洲小偷还特别多。
当然,你可以携号转网,然后再转回来——如果你手机没有坏掉被偷,可以接收验证短信的话。
一不注意重置了手机也是一样的……
说起验证短信,iPad 因为没有短信接收功能,所以有很多要求短信验证的操作不可能完成,更不可能简单把 eSIM 卡拆下来装到手机上完成——嗯,有些运营商的 eSIM 换设备要短信验证。
eSIM 更换设备有些会触发实名认证,在国内可能没什么,但是很多国家的套餐还是有不少匿名的太空卡,白匿名了。
坚持匿名的太空卡人家可能不提供换 eSIM 服务,实名套餐有的比匿名的贵。
有些国家的运营商会给 eSIM 锁机型,不是白名单上的型号不让你刷他 eSIM 上去。比如印度和美国的运营商,中国运营商推广开来后也不是不可能。
当前并没有法规禁止运营商在现行 SIM 合约内外锁机(不能用其它运营商的卡)之外,再添加锁卡(不提供换机服务)。
eSIM 的账户安全完全依赖运营商的网络安全水平,有的账号被盗后 eSIM 是可以被人刷走的,直接隔空偷电话(号码)。
现在已经出现了 “实体 eSIM”,即通过软件和一张特殊 SIM 卡,使得这张 SIM 卡可以当作 eSIM 使用,使得没有 eSIM 的手机支持了 eSIM。
esim 是一个落后强绑定的产物,为什么这么喜欢要?
esim 开通要去营业厅, 换设备要去营业厅。
你想随时激活 随意切换设备,那是在做梦。。
我个人还是喜欢实体卡
esim 从技术原理看,对消费者的控制力是变大了,而不是变弱了
现在的手机,我想换号,整个操作不超过为分钟
esim,没有网络支持,根本搞不定
我以前刚开证券账户的时候一人只能开一个号,那时候佣金都是默认千分之三,懂的人知道可以谈,但开户的时候证券公司不会告诉你。
后来我想换一家证券公司,在原公司那里拉扯了很久才给我注销。直到 2015 年取消了一人一户的限制,所有证券公司立马下调佣金。
所以知道为什么不放开。别扯什么安全,说 “安全” 的人不是蠢就是坏,手表就不需要安全了?那是因为是增量,但手机是存量。现在人人有手机,而且是必需品,不能降价;物联网设备哪怕降价,多开一个户多收一份钱,所以能开
我是专门搜 esim 进来的这个话题,至于为啥专门搜 esim。
因为不记得哪一年苹果在美国取消实体卡全换 esim,国内没换。
当时偶然刷到了一个 esim 话题,国内被喷的体无完肤,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啊!评论区一水的舔老美,一水的阴阳国内,恶心了这么多年都忘不了。绝了。
没有谁动谁的蛋糕。
这玩意就是安全问题,其他的怕翻墙啥的都是扯犊子。
我给你看个我十多年前买过的一个东西。
这玩意就是把其他 sim 卡的信息读取出来,再写入空卡。
我的本意是想把我的几张卡写入到一张,然后就可以只用一个手机使用多个电话号码。
但是假如你有心读别人的卡,再写入一张卡自己拿着用,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到时候,你去修个手机,后来明明卡在自己手机里,却莫名其妙地各种验证码一个也没收到也就不意外了。
当然,这个问题后来应该是从技术层面被某种程度上解决了。
但是犯罪技术往往是走在前面的,过去的伪基站,各种电话短信轰炸群发,大多数都是在泛滥以后,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受害者以后的情况下,才逐渐被一定程度上解决的。
而这种类型的违法犯罪,他至少还需要有个读卡器,能写号的空卡,还要能接触到原本的 sim 卡。
而 esim 卡甚至都不需要这些东西。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技术带来的便利性极其有限,体验也不明显。
大多数人卡插上了压根不会去动。
什么人双卡双待都满足不了,非要 “8 卡双待”?
真要有利可图,破解也就分分钟的事,别信什么 fbi 也破解不了,然后要求苹果破解,苹果为了客户的隐私拒绝并且硬刚 fbi。
你放华强北,只要给够钱,都是立等可取的!
尤其是在现在的美国,只要美国政府要,分分钟的事。
特朗普现在连各种比赛的奖杯都要,还要公开强迫诺贝尔给他颁诺贝尔和平奖…
只要我有数据,在家一个手机就可以用任何号码!
甚至有关行业还不用通过现实物理交易,只需要在网络上传递数据,就可以完成使用 / 租借 / 购买他人号码为自己所用。
然后你的电话号码实名制又实名了个寂寞。
我也好奇,当初为啥 wifi 犯法呢?
个屁啊,实体卡你怎么换运营商都不知道你换手机,esim 卡你换手机得通过运营商,你猜会不会成收费项目?
反而是想劝你珍惜这几年用实体卡的美好时光吧。
一群压根没用过 eSIM 的人在那儿煞有介事地分析它的坏处,特别逗。
eSIM 这东西,除了某些情况把号码换到另一台手机上没那么方便(我好像除了换手机的时候以外没遇到过这个需求),我真是想不出它比实体卡有啥坏处。
尤其像手里好几个号的人不要太友好。我有日本、美国、香港、还有国内电信,四个号。现在唯一的物理卡槽留给电信就行,剩下那仨 eSIM 全在手机里躺着。想用哪个就切换到哪个,完全不用联网,在飞机上都能随便切。再也不用到处找卡针了。
有时候临时出个国,手机上直接买个当地的 eSIM,比在机场被人当冤大头买实体卡便宜多了。
至于好几个答案里担心的那两点,纯属脑补过度:
一个东西好不好用,得自己试过才知道。光靠想象和听别人瞎说,那聊的就不是一回事儿了。
国产没做出纯电车的时候,他们也是说 “难找、充电慢、电池续航不行、衰减快”。
等国产纯电做出来之后,就开始遥遥领先,油车这不好、那不好,三电是垃圾。
现在就是国内运营商使绊子,才发展得这么慢。
典型的:骑单车自己拿棍子插前轮,摔了还要赖地不平。
就国内现在这个反诈力度,不应该强推 esim 然后禁止实体 sim 吗?强制 esim + 必须营业厅办理直接杜绝了农村老头老太太办 sim 卡卖去云南边境。因为机卡绑死,诈骗犯买电话卡得连着手机一起买,大大增加诈骗成本,怎么看都是利好反诈的。顺带还能打击主板机黑产,因为工作室收不到手机卡,esim 绑死了没 root 的安卓机,黑产也进行不下去了。这么利国利民的技术国家不推广,在害怕什么?
我坚决反对,我开 eSIM 不会比办实体卡容易,但大大方便了份子开卡。
联通已经开通了,也没啥人办理,这个蛋糕看来也没啥
你只要知道,我国政府作出的决策都是完全正确的,接下来就由鹰犬辩经,服刑人员洗地!
1. 理想状态下,esim 优势很明显,直接线上开卡,而且随意换卡,出国直接买海外运营商流量。
2. 消灭实体卡槽后,手机一体性更强,iPhone 17 美版就多匀出了一点电池容量,续航好了一两个小时
3. 现实则没这么理想,香港澳门的 esim 很多需要去线下营业厅办,而且有的储值卡不能开 esim。更绝的,从实体卡转 esim,有的运营商要收你 100 港币。澳门中国电信则在你把 esim 转到另一部手机时收 30 块。
4. 现在实体卡槽,你还能插外版卡,等真的纯 esim 化后,你就得去地下室挂梯子开外版 esim 了。
如果只是在商言商只谈利益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运营商担心的是生态位被替代带来的间接利益损失。eSIM 让手机厂商成为了套餐合约的销售渠道,会对运营商带来潜在的不对称的生态位竞争优势。
举个例子,一部手机在激活的时候,初始化设置内将某个和手机厂商关系好的运营商 eSIM 开卡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亦或者手机出厂直接内置某个运营商的 eSIM 以实现无卡丢失模式功能,用户内购套餐就能实现正常蜂窝网络功能。再比如,某款热门手机故意不支持某运营商的 eSIM……
此时运营商的生态位就和手机上的应用开发商类似:诚然预装应用能卸载;诚然应用商店即便全是推广,用户也有可能搜到自己想要的应用;诚然实在不行用户可以侧载甚至装自己喜欢的系统。但我们无法否认智能手机制造商通过掌握应用分发渠道(也就是应用商店)可以让有合作关系的应用相对于其他应用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那么运营商为了能讨好智能手机厂商就得和预装应用开发商一样出让更多资源了。
结果就是 eSIM 会让运营商的利益得看智能手机厂商的眼色,除非运营商强到像微信这种国民级应用(而且微信面对分发渠道强势的手机厂商也不是屡战屡胜),否则运营商又缺乏足够手段反制。
而且 eSIM 对手机厂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毕竟手机里那么点空间,能省就省。但对运营商来说就很难看到 eSIM 的好处,还会带来不少麻烦(比如换手机时迁移号码,如果太简单万一用户的卡号被盗被复制怎么办,以及对应的法律风险,毕竟实体卡在用户手上用户负责,但 eSIM 运营商很难把自己责任摘出去等等问题)。所以手机厂商热衷 eSIM 正常,但运营商要是很热衷反而不正常。
这也是为啥对于不涉及运营商存量用户的出境网络服务以及一次性号码套餐(不能换绑手机)运营商相对不那么排斥 eSIM 的原因。
所以真想让 eSIM 取得运营商的支持也很简单,解决运营商担心的问题就行了。比如让运营商供应手机支持 eSIM 所必须的硬件上使得运营商在生态位上有还手的能力;或者设立相关法规 / 行业规范强制让智能手机制造商放弃生态位优势,无歧视地对待所有运营商的 eSIM;再比如说手机厂商砸钱砸到运营商自己同意用 eSIM 等都可以。
知乎用户 咕噜灵波 发表 eSIM 大家的设想是: 无论哪部手机,以后换手机卡只要下载个二维码就行,不再需要搞一个实体卡,避免了实体卡损坏的风险,也提高了手机主板的利用率。出国旅行的时候可以直接网上办卡,落地即用,不用换卡, …
知乎用户 扶苏师兄 发表 5G 让我 4G 变慢了。 知乎用户 一剑 发表 “你说升级换代…… 一次一次的吹了多少牛逼了,有用吗??换汤不换药啊!人家用户也有理由说的,我需要的是什么需求,我要的是流量资费便宜啊!你这 6G 这么贵是什么鬼 …
知乎用户 企查查 发表 最新进展:反诈老陈向嘎子哥道歉,称之前都是误会,希望嘎子高抬贵手。 称 “嘎子带货像人品一样正”(合理怀疑是在内涵) 老陈还自曝直播权限被封 10 分钟,原因是 “涉嫌炒作矛盾博眼球” 。 酷派已经上架了谢孟伟(嘎 …
知乎用户 企查查 发表 最新进展:反诈老陈向嘎子哥道歉,称之前都是误会,希望嘎子高抬贵手。 称 “嘎子带货像人品一样正”(合理怀疑是在内涵) 老陈还自曝直播权限被封 10 分钟,原因是 “涉嫌炒作矛盾博眼球” 。 酷派已经上架了谢孟伟(嘎 …
知乎用户 观网财经 发表 只能说直播带货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所以现在互联网的环境太割裂了,很多消费者可能也就只是看看直播带货,还是挺相信这一块的。 不然的话,上一次那个之交的那个名场面,其实已经非常的伤这个形象了。 直播带货的问题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