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千篇一律的新年献词缺乏常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2025年元旦已至,打开手机,听到看到的是各大媒体的新年献词。

这些新年献词,占据各大媒体最显著位置,冲击你逃无可逃的眼睛,让人躲也躲不掉。

本来好不容易积攒的跨年喜悦,搞得有点扫兴,本来好好欢度元旦的心情,因此有点低落。

媒体千篇一律的陈词烂调,变成同一张死板的面孔,年年重复的献词结构,散发百多年前已经废除的科举八股味。

就是好不容易积攒的几句网络新词、新梗,生搬硬套放在新年献词里,也多是笨拙的讨巧卖乖。

更多的,不像辛弃疾一样自嘲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为赋新词强献词。

李大钊教授为唤起民众觉醒,创办《晨钟报》时,挥笔写下自己办媒体的宗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让人失望的是,一年来,燃气事件、盗卖尸骨、男县委书记、体育场撞人……,一个个事件发生时,本应是媒体引导舆论、凝聚共识、促使社会更加进步完善的时机,让人痛心的是,各大媒体不约而同集体玩消失。

类似珠海那么重大的事件,看第二天当地的媒体,看所有的媒体,好像事件没有发生。

关键是这一重大事件,已经举国皆知举世震惊了,媒体报道一下,至少也是对社会舆情的回应,让民众看到媒体该有的样子,让民众对媒体不至于失望。

媒体没有学会在重大事件怎么发声,而是到了新年一个个出来献词。

但读完若干献词,也真的令人遗憾。

因为,几乎所有献词缺乏基本常识,基本缺乏中国这个国度一直倡导的常识。

譬如,在献词中来一句,祝勤劳致富。

勤劳不能致富,或者只是让别人致富,勤劳对于勤劳者没有价值只剩嘲讽,躺平就会成为趋势。

譬如,在献词中来一句,祝福改革开放富起来。

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一百年不能动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富了起来,祝福改革开放富起来在新的年度赓续,真有必要。

譬如,在献词中来一句,恭喜你发财。

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源泉能够充分涌流,表现在个体身上,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发财了,如果连恭喜你发财都不敢说,一个社会的财富神话真的就会是神话了。

譬如,在献词中来一句,祈愿老有所养、病有所治。

老有所养,因为老人无法创造财富养活自己,病有所治,因为病人无法创造财富自我救治。虽然老有所养、病有所治囿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可能完全实现,但一句祈愿也彰显人性的光辉。

譬如,在献词中,愿法治的光芒照耀每一个角落的人。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法治的背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的彰显。

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发生背后,多多少少存在法治延伸到某个个体时,出现不完善甚至缺失现象,社会戾气因此出现,恶性案件因此发生 。

时代的脉搏总是与个体的命运共振,国家的兴衰总是与个体福祉相连。就像巴菲特、马斯克说的,如果他们不是在美国,就不可能创造自己的神话。

而中国的马云们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人最大的运气就是国运。所以,媒体千篇一律的献词需要常识。

唯有常识,才能让一个国家生生不息。

沈从文一句话就超越了鲁迅

我极度厌恶激发人性之恶的社会

不能吃改革开放的饭  砸改革开放的锅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歪脑|“新年献词” 的集体沦丧:一份中国媒体的正式悼词

《南方周末》一年一度的新年献词,最近几年都引发群嘲。 但是,今年公众的反应,还是有所不同:曾经是南方报系重要的评论作者之一的宋志标,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表文章《新年献词喜赢大众铁拳》,而 “南方系” 的资深媒体人西门不暗,也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 …

本号无新年献词

饯旧迎新,照例是要说点什么的。 时局艰虞,命运惶惑,精神逼仄。面对混沌扰攘的现实,我们都处于一种无以言说的精神困境中。 有智识者说,这几年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里来,最让人困惑的一段时间。 国家的方向感、精英的安全感、百姓的希望感——人 …

总要有人做记者

1 前几年朋友中流传一个段子:孩子高考要不要报新闻系?“这要看是不是亲生的,亲生的就建议不报。” 这话有一点心酸,有一点沉重,而今我觉得也有一点轻佻:你会怎样看待那些仍然在做调查新闻的记者呢? 2 中国调查记者不多了。好几年前张志安老师做过 …

竹不倒|记者被打,是让人恐惧的开始!

这个信息如洪流般涌来的时代,谁能真正敢于去掀开那些深藏的暗面?调查记者,是很少很少敢于并且正在探求真相的人,结果他们也常常成了第一个付出代价的牺牲品。 **“经济参考报” 两名记者在安徽调查高铁建筑材料造假的问题,结果遭遇了袭击,手机被抢, …

张雪峰配享太庙,新闻人奋起驱魔|舆论手札

原创 照相的宋师傅 旧闻评论 现时的记者节,重点不在于是以宣传的名义过一个祥和安乐的节,还是以新闻的愁绪过一个今不如昔的节,独独在于思考以下问题:“张雪峰配享太庙”这个梗中之恨当如何破之?至少六七十万新闻业者当有愧疚与不甘,不该假装无视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