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人在承受极端通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原创 J的第二曲线 J的第二曲线

点击蓝字 设置星标⭐ 关注我们

这是第二曲线的第 84 篇原创文章

【作者 | J】

简介】一名双985硕士,典型小镇做题家,日常会分享个人的生活态度、职场爆料和高等教育。有福同享,有乐同欢。

自从换了工作后,我的早晨就像一场和时间的拉锯战。

家到公司的直线距离只有11公里,按理说,骑个自行车都能轻松搞定的路程,偏偏开车却得整整一个小时。

一路上几段必堵的路口,每个都像设了关卡一样,想要准点抵达工位,就得提前和无数个“早高峰战士”拼命赛跑。

可即便是我早上七点二十就起床,经过刷牙洗脸、出门开车、被动挤在车流里、在公司停车场打转、买份早餐、排队等电梯、再顺手去个洗手间……这一连串动作下来,等我真正坐在工位上,几乎刚好九点整。

而我的角色属于对接客户,每周五天的时间,四天都需要和客户视频开会。所以每天早上,从睁眼到十点开完客户视频会,我的心跳都像挂在了加速器上,丝毫没有缓冲的时间。

为了解决这趟通勤噩梦,我试过绕道走高速,想象中应该更快,结果下了高速后,还得穿过西安牛马聚集地——软件新城和环普。

那里人山人海,程序员、测试、产品、外包团队……一群又一群打工人被挤在路口,像潮水一样往各自的工位涌去,生怕迟到被扣钱。

这一幕让我想起几年前在上海,挤地铁赶实习面试、秋招面试的日子。那是一段很苦的日子,非常疲惫。

这不仅仅是我的困境。

「READING」

国内打工族的通勤,正在成为现代都市生活里最隐秘、最耗费精力的痛点之一。

无论是地铁的拥挤,还是早高峰的堵车,每个打工人都在一边计算时间,一边被动消耗着自己的耐心和体力。

国内打工族的通勤现状究竟是什么样子?

平均值下的隐痛,多数人觉得“通勤还行”,只有少数“极端通勤族”最受伤。

中规院与百度地图联合,选取了45个中国主要城市,研究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三个方面的9项指标,《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单程平均通勤时间约为 36分钟,与前期持平。略高于人类普遍能容忍的30分钟“幸福通勤时间”(即“马尔凯蒂常数”)。

【马尔凯蒂常数:意大利物理学家 Cesare Marchetti 在 1980 年提出。核心思想是,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和不同国家、不同交通工具条件下,人们每天用于通勤或出行的平均时间保持在大约 1 小时左右。】

超大城市平均约 40分钟,特大城市约 36分钟。北京则更为严重,28% 的上班族单程通勤超过 60分钟,为全国最高。

同年,全国依旧有约 12% 的人单程通勤超过 60分钟,可被称为“极端通勤族”, 换算下来,全国仍有超过1400万人被卡在这“1 小时通勤圈”的极限线上。

可是据我所知,我的某些同事们,每天单程通勤路程甚至远达30公里,比我还要辛苦一些。

「READING」

“职住分离”现象明显的根源在于,房价、城市规划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大量就业人口居住在城市外围的新城或郊区,而工作岗位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导致长距离通勤流。

单程在45分钟以内,被认为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的一个标志;2022年,45分钟以内通勤者占比约 76%。虽然看似高比例,仍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每天高强度消耗在路上。

研究表明,通勤时间越长,主观幸福感越低,尤其是单程超过 1小时 的极端情况,对生活满意度明显打折。

甚至,北京通勤研究显示,每增加10分钟通勤时间,抑郁概率就增加 1.1%。这证明通勤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压力源,尤其对蓝领、年龄较大人群影响更明显。

每天早上,我开着车在城市里疾驰,和无数个像我一样的打工人,一起被时间和堵车追赶。

11公里,一个小时,这只是中国千万个通勤故事里最普通的一种。

通勤带走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力气,甚至会蚕食掉生活的热情。

也许,有朝一日,当城市学会为人留出更多喘息的空间,我们才能不必把大半的清晨,交给漫长的路途和无尽的疲惫。

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更多的职场或生活故事,来日方长,后期慢慢聊。关注我,下期见。

往期回顾:

月薪一万是什么水平?

男人一个月工资多少才够养家?

年轻人为什么频繁离职?

对写字楼去魅了——逃离小公司

碎银几两的班,必须上吗?

打工人为什么永远存不下钱

月薪4000到20000,打工人如何突破岗位壁垒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每天工作6小时23分?这数据能信吗?

最近发布的“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劳动就业参与者平均每天的活动时间是6小时23分钟,通俗的讲就是,一周下来,平均每天工作的时间是6小时23分钟。 这明显和我们的感知不同,也和其他的调查数据不吻合。“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是抽取的今年5 …

极端通勤,1400万人的集体内耗

一个新趋势是,除北上广深之外,极端通勤人群正在从非一线城市蔓延开来。各地城市的变迁,正在慢慢改造年轻人的生活。全国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的人口,超过1400万。 **文 | **饶桐语 曹婷婷 杨柳 **编辑 | **周统合 **运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