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鼠头鸭脖事件认定异物是鼠头,学校、市监局、企业均担责,此前市监局反复确认为鸭脖,此事暴露哪些问题?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经过十几天调查,青天大老爷们得出了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的结论! 通报吊销了食堂的许可证!只是定格处罚了企业。 指鼠为鸭的学校,监管局的领导干部怎么处理,众所周知,这类干部可不在少数。 是什么给他们的胆子可以随便 …
*以上播客节目由豆包 AI 根据本文内容智能生成
疫情之前我对中国的发展水平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以整个国家来论,中国肯定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单以区域来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实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上海更是相当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水平。
疫情之后,我更新了这个认知:
上海的经济体量、基础设施、居民收入等方面的确是达到了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水平,说领先也毫不夸张。但在社会运行的很多方面,上海毕竟还是一座身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不能有不切实际的太高期望。
这几天很多人关心的上海学生校园午餐话题,则是给我这个判断增加了最新的例证。
以上这些是今年秋季开学后上海家长发的学校午餐真实记录,而且是在近几日预制菜话题发酵之前就反馈的情况。
以我作为广州小当家的视角来看这些午餐,总体评价就三个字:
不太行。
你要说它好吧,那肯定算不上,咱不能昧着良心说话,但你要说它完全不行吧,也不至于,荤素主食搭配和基本卫生看起来还是有保障的。
问题主要体现在餐量、口味、营养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餐食量不够的问题
学生不是标准体型的机器人,同一个班的学生,体重差出一倍都是完全有可能的,餐食供应最好的办法是按需打菜。饭量小的同学,打菜的勺子多抖一下,饭量大的同学,打菜的勺子挖深一点,这样既能吃饱也不浪费。
但上海这种做法是学生提前一周选AB两种套餐,然后按统一标准定量配送的餐食,体重80斤的学生给一份,50斤的学生也给一份,这显然就不科学。如果非要这么定量的话,那也理应是就高不就低的,餐食量给多一些,允许饭量小的同学浪费一点。
从上述家长晒出的图片来看,小学高年级学生是有可能吃不饱的,初中生就更加够呛了。
然后是口味不好的问题
对于会做菜的人来说,隔着手机屏幕虽然尝不出咸淡,但也能根据菜的状态来大致判断口味的,以我的眼光来看,这些菜做得相当凑合。原本就是食堂大锅菜的水平,再叠加校外配送和较长时间保温的问题,菜的口感可想而知是烂糊居多的,也就是比食堂还差一个级别。
你说能吃吗?当然是能吃的。可问题是这是上海,这是2025年的上海,孩子们日常吃的什么水平你也要考虑一下的,有对比就会有伤害,孩子不爱吃就是意料之中了。
再有就是营养不够优质的问题
客观来说,上述校园午餐可以看得出来是经过了营养师设计的,其中多少克蛋白质、多少碳水、多少蔬菜,搭配还是有章法的,真要送去检测评估,数据上是能过关的。
但是!主要营养素含量能过关,不代表这顿饭的营养就算好的。
同样是提供50克肉食,是一个鸡小腿,还是几块牛腩肉,又或者一块深海鱼,一块奶酪,其蛋白质之间本身就有区别,蛋白质之外的微量营养物质更是差别巨大。
可以明显看出来,这些学生餐基本都是采用最便宜的那一档肉食来满足蛋白质供应量的要求。蔬菜也是同理,大量用最便宜的卷心菜、大白菜来凑数。
这份午餐的食材成本不超过4元
作为集体供餐来说,18元其实是可以吃得比这个好得多的。你也别跟我扯沪币不经花,对于大型供餐企业来说,在上海的食材采购成本并不会比其他城市更高的,部分食材甚至会因为集散中心的原因成本更低。
这就是赚得太多,下手太狠了……
其实,学校是最适合做食堂,也最应该做食堂的,上海的学校也完全有经济实力建立自己的食堂给学生供餐。
为什么不呢?这背后有两个深层原因,出于账号安全考虑,我只点到为止。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有动力把校餐招标采购的权力集中收上去。
二是学校也有动力把运营食堂的责任风险推出去。公立学校开食堂不允许盈利,对学校来说根本就是高风险零收益的事情。
至于学生吃得怎么样,开不开心,营不营养,其实没几个决策者真正关心的。
这些才是发展中国家的纯正味道。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经过十几天调查,青天大老爷们得出了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的结论! 通报吊销了食堂的许可证!只是定格处罚了企业。 指鼠为鸭的学校,监管局的领导干部怎么处理,众所周知,这类干部可不在少数。 是什么给他们的胆子可以随便 …
知乎用户 熊猫法律 发表 鼠头鸭脖,指鼠为鸭 学校臭肉事件 不能说是以偏概全吧,但是有部分学校的饭食确实一言难尽。 现在的情况,有一些学校的食堂都不是直营的,都是外包给那种餐饮公司做的,但是这个质量就很一言难尽了。 食物一般来说有一个供 …
原创 龅牙赵 读宋史的赵大胖 今天看见新闻,有学生家长发视频,说一个中学学生食堂的生肉是臭的,当地负责市场监管和教育的主管部门立刻赶赴现场,经过初步调查,发现猪肉的确“感官气味异常”,目前已经进行了查封和调查工作。 虽然这个“感官气味异常” …
“穷人的幸福之家”:为何上海年轻人开始流行吃食堂 记者:艾莎 2024年4月23日纽约时报 上海市中心一家老年食堂里,29岁的玛吉·徐(音)马上就要吃完她的米饭和蒜茸西兰花了,清洁工手持海绵慢慢向她坐的地方擦过来。徐女士没有理会她。 “你如 …
你能不能试着恢复一下。 by《西红市首富》 晚清著名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当中,有个特耐人寻味的桥段,就是当案子闹到惊动朝廷之后,地方大员丁宝桢曾经大闹过一次刑部大堂,他斥责主审此案的官员,说“这等铁案是能翻的么?这要是翻过来,地方官就都没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