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毫不同情哈马斯,但也不接受无底线美化以色列:再论巴以问题的几个谎言和怪论
新一轮巴以冲突产生以来,国内舆论场上对哈马斯的恐怖主义,及其虚伪“正义性”做了很深入地分析、揭露,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国内的知识阶层出现了一种矫枉过正的倾向,他们选择性忽略巴以冲突的复杂现实,以及形成中的是非曲直,对以色列无尽的道德美化、合 …
这可能是整个 10 月最有嚼头的事了。
前不久有人发现,著名反战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在 B 站遭到了恶意刷分,评分从 9.6 硬生生掉到了 4.3。
起初我还不太理解,一个死去将近半个世纪的德国人怎么还摊上这事儿了?莫非他也得罪 “哥哥” 了?
直到我点进评论区才明白,原来不是辛德勒得罪了 “哥哥”,而是辛德勒救了犹太人。用 B 站小友的话来说就是,“辛德勒救人是对的,但他救错了人”,因此 “低分不是给辛德勒的,而是给那些犹太人”。
这部电影是 B 站四月份引进的,之前一直安然无恙,评论也相对和谐,如今突然得到大量低分,从时间点来看,想必这场赛博奇观必然与巴以冲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到这儿,我试图去理解这种行为逻辑背后的合理性,但无奈,实在力有不逮,想不明白。
你说他们是想借此来表达对巴勒斯坦人的支持吧,但这部电影跟巴勒斯坦人毫无关系;你说他们是反对以色列右翼政府吧,但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个德国人,此时离以色列建国还有 4 年;你说他们是反对屠杀平民吧,但他们却认为纳粹当年就应该杀光犹太人。
终于,在看了几百条评论之后,我得出了答案:原来这些 B 站小友根本不在乎平民有没有被屠杀,也不关心巴勒斯坦人的死活,他们只是单纯的反犹罢了,而给一部外国电影刷低分自然成了最安全的方式。
如果把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互换,他们多半又会大喊 “消灭劣等人种,净化世界” 了。
就像那些在西方各国街头游行支持哈马斯的极端分子一样,巴勒斯坦人的死活算个屁,输出情绪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他们早就像以色列人一样飞回加沙参战了。
如果把这群人与以色列人互换,那犹太人可能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物理消灭了。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这种现象出现在 B 站倒并不稀奇,毕竟在如今这个互联网下沉的时代,B 站是低龄化最严重的网络平台,没有之一。
这群十几、二十出头的孩子表达欲望强烈,但认知水平有限,喜欢聊历史,却没看过几本正儿八经的著作,喜欢谈政治,又对最基本的国际常识一无所知。
他们好为人师,热衷于教法国人争权利,教俄国人爱苏联,一张嘴就是资本、路灯、美国、昂撒、文化入侵、殖民掠夺,嘴上说着和平,心中全是暴力,嘴上挂着人民,却鲜有同情之心。
连看个《月球坠落》都祈祷美国人全灭,看个《日本沉没》又嘲笑日本人活该,一切影视作品都能映照现实拿来自嗨。
本来就贫瘠的知识还往往来自于地摊文学、阴谋论、二手自媒体,缺乏验证信息、辨别真伪的能力,明明生活中毫无政治,却满脑子都是政治。
有位叫做 @今夕是何年的知乎用户总结说:
“他们会在各种旅游打卡和美食品鉴的视频下,不停的给你上历史课和思政课。
比如博主在布达拉宫旅游,评论区就开始刷农奴和人皮唐卡。
比如博主在印尼吃海鲜,评论区就开始刷印尼屠华事件。
比如博主在美国烤牛排,评论区就开始刷印第安头皮。
比如博主在日本吃刺身,评论区就开始科普核污染。
比如博主在韩国吃部队锅,评论区就开始介绍美军泔水,揶揄‘韩国国宴’。”
不过,这群人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擅长的东西,比如玩梗、复读、举报、拉黑、抓间谍、辨汉奸,而且几乎任何视频都能开车、任何话题都能涉黄,思维极其跳跃。
说到这儿,就很好解释这群 B 站小友的反犹倾向了,毕竟咱们跟犹太人既不存在历史问题,也没有领土争端,更谈不上宗教冲突,仇恨不可能凭空产生。
归根到底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反美情绪,即所谓敌人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以色列作为美国的盟友,犹太人的国家,反犹是必须的,支持哈马斯也是理所应当。
其次是纳粹倾向,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在巴以冲突刚爆发时,有位叫做 Noa 的中以混血儿被哈马斯绑架,而在中文网络的相关新闻下方,竟有不少人向她的父亲行纳粹礼。
最后是认知问题,这种人可能是对中国历史的代入感太强,导致他们极度厌恶压迫,但在这一认知成型的过程中,却将以色列政府与以色列人、过去与现在、阴谋论与现实混为了一谈,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终将决策者的意志当成了全体犹太人的意志。
很多中国人都有这个毛病,包括那些希望以色列杀光巴勒斯坦人的极端分子。
此时就要呼应一下开头了,之所以说这件事有嚼头,不单单是因为刷评分的问题,毕竟这在国内屡见不鲜,只是换了个背景而已,真正有趣的是,这部电影的评分竟然在一夜之间又被 B 站从 4.3 调回到了 9.4。
为什么说是 B 站调的呢,因为随着评分的回升,评论区却几乎没有增加任何的正向言论,依旧被反犹者占领,而且,评论数量也从 9 千多条锐减到 7000 多条,评分人数同样存在波动,一会儿多,一会又突然变少。
见此情形,不少参与刷低分的 B 站小友不乐意了,认为是以色列控制了评分,B 站肯定是收了犹太资本家的钱。
我想,作为一个年轻人的平台,B 站也是极力规避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但从这一波操作就能看出来,官方确实是被这帮狂热的反犹分子给整怕了。
从这儿也足以窥见这群人的认知水平,他们甚至不知道 B 站为什么要这样做,搞不好下一步就要组团去 APP 商店给 B 站刷低分了。
新一轮巴以冲突产生以来,国内舆论场上对哈马斯的恐怖主义,及其虚伪“正义性”做了很深入地分析、揭露,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国内的知识阶层出现了一种矫枉过正的倾向,他们选择性忽略巴以冲突的复杂现实,以及形成中的是非曲直,对以色列无尽的道德美化、合 …
· 按语 · 1948年5月15日是以色列独立日的第二天,也是以色列武装力量毁灭超过500座巴勒斯坦村庄,在代尔亚辛村(Deir Yassin)等地进行恐怖屠杀,驱赶70万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并将巴勒斯坦村庄和山川河流名称希伯来化,转化为犹 …
(作者按:很久没发文,明显是进小黑屋了,刚出来。期间写了一些文,慢慢会放出来,今天先放一篇吧。以后如果超过三天没写文,大概率也是一样的情况,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小号,放在文末) 自从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大量屠杀平民之后,后知后觉的以色列人终于回过 …
巴以冲突的来龙去脉非常复杂,像迷宫一样。我以前也查过一阵资料,想搞明白出其中的是非曲直,后来根据这些资料还写了一篇长文,帮你理清阿以冲突。但我最后的个人看法还是灰色的: 很难说某一方是完全正确,而另一方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你是以色列人,你几乎 …
收录于合集 #孔捷生 67个 靠谱的新媒体不多,请关注****美国华人杂谈 作者 | 孔捷生 全文共 3636 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转载需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