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新闻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现在很多热搜上的新闻,仿佛离开标签就活不了。

比如最近有个事#大学生点海底捞外卖被炸伤眼睛#。

又是大学生,又是海底捞,又是外卖,标签贴满,要素奇全。

所以,这个标题就是个很有话题性的标题,点进来前让人以为某品牌火锅危险,点进去后又引导大家以为大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但说真的,这明明就是“一个人煮火锅不当被炸伤”的事情,却要说成“大学生点海底捞外卖被炸伤”,明明就是一个操作不当的事情,却要引导去群嘲大学生群体。

仿佛这个热搜就在等着一条条又酸又坏,充满刻板印象与偏见的评论。

而现在不少新闻标题,好像对女性和小孩有种特别的执着,只要他们出现,就一定要贴个标签放在新闻的最前面。

比如醉酒流氓骚扰少女,被写成了“少女深夜酒吧遭陌生男子搭讪”。

食物中毒,如果是个大学生,就要说“00后大学生喝奶茶进ICU”。

钱财诈骗,如果被骗的是刚生完二胎的女性,那便是“二胎妈妈惨遭网络诈骗”。

我一直也想不明白,生个二胎和被骗钱有个什么关系,难不成生的是散财童子?

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新闻里,大家的关注点从来不是凶手,而是受害人。因为所有的受害人都放在了最前面。

这跟受害人是不是女性,是不是孩子,是不是弱势群体都没有什么关系,不信的话我随手写几个新闻标题:

《某男子露宿公园遭猥亵》

《男子出差后回家被砍伤》

《两男青年返乡小路上被抢劫》

这三个标题把主语换成别的一样能用,但都隐去了加害人,这就暗示了读者从已有信息里找到他们受害的原因。

比如第一个男子遭到猥亵,你就会想是不是他不自爱,露宿公园;

第二个男子在出差期间,可能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才会遭到报应;

第三个两个男青年走小路才被抢劫,走大路就没事了,又或者是不是长得太年轻了,诱使别人犯罪了。

所以,这就会导致所有看到的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TA为什么会被这样对待?这就会让大家天然地苛责受害人,天然地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最后鸡贼地塑造了一种铁证如山的“受害人有罪论”。

你以为那些起标题的不懂吗?正是因为懂他们才这么写的。

因为同样的一件事,讲述的方式不同,所表达的观点也就不同。

我要是说“富二代爱上表妹后,十七岁与表姐初尝禁果”这就是个社会伦理新闻,人们更关注的是豪门的荒淫无度,与富二代的亲属海天盛筵。

但我要说这是120回的章回体古典名著,你可能就回过味来了,这不是《红楼梦》吗?

同理,《西游记》就是“国家保护动物被富二代走私至国外”,《三国演义》就是“人妻爱好者建立的帝国被下属篡夺”,《水浒传》就是“杀妻杀嫂之后,一些男人聚在了一起”。

这种把女人、小孩、富人、学生或者凶杀、偷情、午夜、凌晨等关键词放在前面的方式,你说他是为了阐述事实,连狗都不信,偏偏他们字里行间又自诩为社会的良心、公理的守护者。

所以,久而久之,当一个人一群人变成刻板印象的标签后,看到这些标签的人就会失去共情能力。

不是大学生的骂大学生蠢,不是女性的骂女性蠢,不是老人的骂老人坏,外地的骂当地的,上网的骂不上网的,群体多的骂群体少的,声音大的骂声音小的。

于是,大家越来越不包容,越来越对立,越来越网暴。

毕竟,有标签就有对立,有对立就有争议,有争议就有流量。现在的很多标题,都是这种这样地贴上几个标签,搞起两个对立,造了个话题,最后挣了一波流量。

所以说到底,我很讨厌这种鸡贼,讨厌这种使坏。

讨厌这种嘴上说的是正能量,心里想的是挣流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网课一代在夹缝中

" 网课一代,泛指在疫情这三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与此前不同,疫情期间上大学的学生们在受限情况下只能通过线上网课进行学习。他们在本该积累见识、扩展眼界的大学生涯,遭遇封校、隔离等诸多意外因素,学路坎坷,失去了部分珍贵的校园生 …

“川渝人民要哭了”为何被普遍指责

收录于合集 #维舟 48个 维舟(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全文2900余字,阅读约需6分钟 “川渝人民要哭了”这样的话题标签尽管可能让人不快,但它确实成功带动了公众对川渝人民处境的关注。与其去道德谴责那些人猎奇,不如去搞清楚他们为何如 …

你认为中国当前的教育最缺少什么?

知乎用户 叶峻峣​ 发表 缺少教育。 以下内容且看且珍惜,说不定待会儿就没了。 个人觉得,当前的中国教育算不上真正的教育,对个人全面发展没什么帮助,甚至也不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许多读者在读了往期的一些文章后往往会抱有疑问:「我们的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