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一场乾隆时期的民间大恐慌,“逼疯”了所有人
收录于合集 #木蹊怎么看 68个 西方汉学专家孔復礼,曾写过一本名为**《叫魂-乾隆盛世的妖术大恐慌》的书,讲述在清朝乾隆时期,曾发生过的一件奇案**。 当时的民间盛传,有妖人会偷剪他人的发辫或衣角,并施加法术咒语,就会让人昏迷、甚至死亡。 …
清代文字狱盛行,自然也带来告密成风。
统计过,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辑的《清代文字狱档》共载85案,其中至少有22个案子,是因告密而人头滚滚的,占1/4强。
其中有群众举报,也有同族同告、亲亲相告,甚至父子相告。最典型的,还是发生于乾隆四十六年的这一案:
1781年三月二十一日,宁国府太平县(今安徽黄山)人焦禄,到县衙向知县周学元举报其族人焦良先、焦永榜,说他们“捏造谤帖,指奸污辱”。
就是编造谣言毁谤他,诬陷他跟人通奸。
这么一件在今天看来很普通的民事案件,竟然惊动了乾隆皇帝。
因为焦禄呈上的作为物证的、据说是被举报者所写的“谤帖”,“内‘大不仁’三字之上写有‘清朝’二字”。
听起来有点绕。其实,就是谤帖上有“清朝大不仁”五个字,这五个字连上奏折的封疆大臣都不敢直接引用,只能描述为“内‘大不仁’三字之上写有‘清朝’二字”。
这就由普通的民事案件上升为悖逆大案了。
知县周学元接到举报,不敢怠慢,第一时间讯问告密者焦禄。焦禄供称,族长焦良先等诬告他跟同族焦永榜之子焦滚来的未婚妻陈氏通奸,将此事写成告帖,贴在焦氏祠堂门首,并将他逐出宗祠,而他火眼金睛,发现告帖里有反动口号,立即将告帖揭下,到县衙告发。
按大清律例,此事若查实,焦氏灭族,那是必须的。
好在知县周学元多了个心眼,发现焦禄在回答问题时言语隐约,为弄清真相,他亲赴焦村,秘密传唤焦良先、焦永榜等当事人讯问。两人供称,“并无捏造谤帖之事”,事实是告密者焦禄跟焦永榜的未婚儿媳陈氏通奸致其怀孕,事发后按族规被逐出焦氏宗祠,没想到竟反咬一口。
双方各执一词,周学元带差人到焦禄家中搜查,一番翻箱倒柜,虽没查出什么“不法字书”,却搜到两张状稿,经笔迹比对,跟焦禄提供的那张“谤帖”同出一人之手,于是再次提审焦禄。焦禄见事情败露,只好招认那“谤帖”是他自己写的,目的就是为了诬害焦良先等人。
案情明朗,焦禄虽是诬告,但“清朝大不仁”五字是他写的,悖逆无疑。周学元不敢擅自处理,上报两江总督兼安徽巡抚萨载。萨载接报,一刻都不敢拖延,即命周学元将全部涉事嫌犯提解到省会安庆,然后汇同安徽布政使、按察使三司会审。
这一审,涉案人员披露出更多细节:
诬告者焦禄,原名焦四六,是被诬告者焦永榜的族弟,两家比邻而居,常有来往。没想到,焦禄居然跟焦永榜三子焦滚来的未婚妻陈氏通奸,致其怀孕。不仅如此,去年十二月初九晚,焦禄趁焦永榜父子不在,潜入他家,意图强奸焦永榜次子的老婆杨氏。杨氏拼命叫喊,惊醒家婆,遂叫同族人将焦禄抓了现场,拷问出他跟陈氏通奸致孕之事。因为焦永榜父子不在,没及时报官,焦永榜回来后,告知族长焦良先,汇同族中长老审问,焦禄承认了通奸事实。为免家丑外扬,焦永榜同意不报官,只按族规将焦禄逐出宗祠了事。
宗族社会,被逐出宗祠,等于今天的“社死”。焦禄心怀忿恨,便捏造“谤帖”告密,想把族长焦良先等人搞死。
为谨慎起见,两江总督萨载再次让焦禄“当堂默写”,结果“字画相符”,证实那反动口号“清朝大不仁”确是他本人所写,这才结了案。
按大清律例,焦禄之前已犯了和奸罪、强奸未遂罪,“和奸罪杖八十,有夫者杖九十,刁(诱)奸杖一百”;而强奸未遂,至少“杖一百流三千里”。所以,如果受害者告官,两罪并罚,他至少被打一百杖,并流放三千里。基本上,能挺到流放地也生不如死了。而受害家属及族长只是将他逐出宗祠,虽有不希望家(族)丑外扬的初衷,对于焦禄来说,也是一种姑息。毕竟,捡了一条狗命,就算以后不能姓焦,也可以离开家乡,到外地混口饭吃。
没想到,受害家属和族人的宽容,换来的竟然是报复性质的栽赃告密。
焦禄为什么不诬告族长等人贪污公款,或者反噬他们也跟良家妇女通奸什么的,偏偏栽政治赃?
因为百姓都清楚,乾隆治下,“悖逆”罪是所有罪行的重中之重,能迅速引起自下至上的重视。
焦禄应该也没想到,他的报复行为无异于搬石砸脚,让他自己在和奸、强奸未遂之上,又加了一项诬告罪。
按大清律例,诬告反坐,“加所诬罪三等”。以什么罪名告发别人,若查实是诬告,就按那个罪名加三等处罚诬告者。
但两江总督萨载最后给焦禄定罪,什么和奸、强奸(未遂)、诬告,那都不是事,罪名只一个:大逆。
萨载在给乾隆的奏折上的量刑建议是:“**比照大逆律凌迟处死……**胞弟焦文学、子焦秀彩均照律例拟斩立决,幼子焦秀广年仅七岁,母陈氏、妻胡氏照律解部给付功臣之家为奴……所有房产查明入官。”
乾隆先是在萨载的奏折上加朱批:“三法司核拟速奏。”四天后,三法司核准案情,乾隆再下旨:“焦禄即焦四六着即凌迟处死,其拟以缘坐之焦文学、焦秀彩着从宽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余依议,钦此。”
也就是说,诬告者焦禄因为写了“清朝大不仁”五个字,不但自己被千刀万剐,弟弟、儿子也人头落地(从宽只是多活俩月),母亲、妻子及七岁幼儿被发给官员为奴。
那么,诬告之事会因此案而消减吗?
按《清代文字狱档》的记载,从时间上来看,焦禄案后,至少还有六起因告密而引发的文字狱案,其中有一起也被判明是诬告。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河南固始县百姓胡元杰向州府告密,说他发现该县知县戴如煌所著诗集《秋鹤近草》内有“悖逆词语”。他举了个例,说书中《登平台》一诗有“北口烽火,南渡旌旗”两句,“隐存叛逆”,就是影射清兵入关,南明小朝廷成为汉人遥望的旗帜。
知州陈文纬接报,将《秋鹤近草》看了又看,都觉得所有诗句“并无违碍”。但他不敢擅自断定,遂上报河南巡抚李世杰。李世杰汇同开封知府等官员一审再审,认为戴诗“不过咏怀古迹”,完全是胡元杰“附会解说”,“大肆狂吠”。
但事涉悖逆,李世杰也只能上奏乾隆,并附上自己的定案建议:
几天后,乾隆批给三法司核拟结案:“戴如煌所刻诗章,并无违碍,庸无议。”
一锤定音,是诬告。
于是,诬告者胡元杰也被斩立决。
那么,胡元杰诬告其知县,也是为了报仇泄恨吗?
倒不是。胡元杰本是教私塾的,可能教得不好,“失馆穷愁”,没书可教,穷困潦倒。他在被刑讯之后供认,诬告的目的:“实只意图讹诈,恐所首事不重大不能胁制官者多得银钱,因而丧心病狂妄加注释……”
为了讹诈知县,怕举报内容不够重大,达不到目的,就将知县的诗集“妄加注释”。
从焦禄到胡元杰,再加上二十多年前的赵永德【传送门】,乾隆治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诬告者?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一边说着“朕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清代文字狱档》之《谢济世著书案》),一边严打思想“悖逆”罪,于是,此类相关举报也就成了小人报复、讹诈的利器。
但从焦禄、胡元杰最后的下场也可看出,就算是在乾隆朝,告密者也并不都是一告一个准。若被查实诬告,也是要被律法加倍惩处的。
注:引文摘自《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之《焦禄谤帖案》及《戴如煌<秋鹤近草>案》
-END-
主号昨日有更新原创文章△
这事迟早都要发的,能卖一斤是一斤
▽
收录于合集 #木蹊怎么看 68个 西方汉学专家孔復礼,曾写过一本名为**《叫魂-乾隆盛世的妖术大恐慌》的书,讲述在清朝乾隆时期,曾发生过的一件奇案**。 当时的民间盛传,有妖人会偷剪他人的发辫或衣角,并施加法术咒语,就会让人昏迷、甚至死亡。 …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文版出版时,一本学术书居然在中国成了畅销书,引发了知识界的关注和讨论。当时我也看了这本书,印象很深,久久难以忘怀。 我没想到,今天仍然很有必要重读这本 …
知乎用户 黑白琴键上的探戈 发表 因为很多人就是和珅嘴里的刁民,屁股却坐到了和大人的狗身上,能不歪吗?和大人把赈灾的 100 块贪了 80,剩下 20 不够用换成了麸皮,刁民还要摇旗呐喊和大人干得漂亮,为国为民,麸皮真香,纪晓岚书呆子滚粗 …
知乎用户 腾讯新闻 发表 浸猪笼是一种古老的私刑,一般是把通奸、盗窃的人,关押在猪笼里,投放到水里淹死。寓意是他们猪狗不如,死后进畜牲道,不得转世为人。 根据学者的研究,浸猪笼这种私刑在广西、江南等地区曾经是惩罚通奸、盗窃的主要方式。虽然 …
作者:小C “朱军回央视了?”前几天,我发现自己所在的很多社群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我急忙登上微博,才发现许多营销号都在不约而同地发布一则核心内容为朱军重返央视、名字重回主持人名单的“新闻”,配图是身着西装的朱军正在演播台后正襟危坐。虽然图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