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加坡第四次 “封城”(20210925)?
知乎用户 李哪托 发表 所以说,有些人只讲屁股不讲事实。 新加坡不止一次被某些人说成是抗疫模范了,前几天我记得还有话题说新加坡和病毒 “共存” 了?,这都是惯常操作了,之前他们吹的还有日本、越南,真是吹谁谁死。 不过即使这样,在他们眼里, …
类似数据,其实两个月前就已经有相关计算发表在柳叶刀了,提炼版(充满私货):
这篇估算,新冠的两年时间,全球超额死亡 1820 万人(1710-1960 万)。
这张图最有代表性,越绿的超额死亡越少,越红的超额死亡越多。中国的超额死亡率位于全球最低一档,实施过动态清零政策和接近于清零政策的国家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超额死亡都是最低档。
本来这个事实已经非常雄辩,但是最近真是妖风阵阵,各种以前就批倒的说法,现在又出来了。
比如,类似的研究都着眼于用超额死亡去发现未被计入统计的新冠死亡数据,但国内很多带节奏的人要把超额死亡都赖在 “防疫过度” 头上。
好吧,我们就把事情推往最最极端的情况,中国所有的超额死亡都是 “过度防疫” 引起的。那么,我们至少会有一个极端估计,“过度防疫”破坏力的上限是多少?我以前经常问这些人,你们能不能给出一个数字,防控本身造成的非新冠死亡,每天,是多少,个?十?百?千?万?十万?
瞎吹之前至少要有数量级的估计。没有基本的量化就不要轻易作比较。有了超额死亡数据其实很容易估计。
首先我们必须排除 2020 年初湖北省的数据,因为早期确实一片混乱,没有疫苗没有头绪,也完全受限于检测能力,有太多混杂因素,很难精确的知道到底多少是新冠导致的死亡,多少是新冠导致的医疗系统崩溃导致的灾害。
那么全国其他地区,两年中,实际上防控政策是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的。在一些疫情局部爆发的城市也是执行了 “封城” 或者近乎封城的政策的。
中国除湖北省以外的其他所有省份,新冠死亡 311 人,死亡率小于 0.01/10 万;超额死亡 7330 人(1630-14100),超额死亡率 0.3/10 万。
那么满打满算,全国 2 年时间超额死亡 7330 人,推向最极端,全部赖在 “过度防疫” 头上,是 3665 例 / 年。所以,每年根本原因为 “过度防疫” 造成的死亡,其数量级是千级。
那么如果在目前条件下开放共存,造成的直接(新冠相关)和间接(非新冠)死亡是什么数量级呢?
以香港估计的话,本轮奥密克戎疫情,直接死亡率 120/10 万,中国大陆 14 亿人,168 万例直接死亡,还没算任何间接。所以,数量级是百万级。
以疫苗接种率远远高于中国的防疫优等生韩国来算,直接死亡率 45/10 万,换算到中国大陆,63 万例直接死亡,还没算任何间接。数量级是五十万级。
中国大陆的医疗条件、医疗冗余度的平均水平远远比不上这些地区,分级医疗体系尚不能起到阻挡就诊的作用,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低下。以上估计可能都非常保守了。在疫情高峰期,医疗系统承压情况下,为了避免院感,必然会以筛查抬高医疗门槛,并且需要撤销部分床位来增加空间,满足隔离需求(这种措施在发达国家至今如此)。还有欧美如今仍普遍存在医护人员因反复院感而严重短缺的情况。因此新冠以外的患者一样会受到极大的连累,这些数字都没有计算进去。
千级 vs 五十万级、百万级。这是很粗糙、很宏观但是很难翻转的比较。
这还只是死亡数,没算寿命损失,疾病负担,没算劳动时间损失。世上真有轻松又高收益的事情吗,尤其是国家层面?
要说防疫的成本,成本是跟现存感染的规模相关的。一个城市偶尔出现一例或者一个点的聚集感染,轻松按平,成本极小。一个城市已经有十万级的感染才采取积极行动,成本则高昂到需要举全国之力。很简单的道理。
我们需要把加强针疫苗接种率提高到全球第一梯队,且老年人接种率足够高,才谈得上开放共存。你为疫苗接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没有,包括对家里的老人?另外有的人不要太过分,一边贬低广泛使用的国产疫苗,一边还要鼓吹现在开放,真感觉不出这里面的逻辑矛盾?
在美国的陈老师力证:
时人称之 陈平不等式,传为佳话。
在中国的殖人不甘示弱,
也发明了 共存不等式:
此式一出,天下震动,
在太平洋两岸交相辉映。
有人问之:有何依据?
殖人答曰:我爹说的(骄傲脸)。
人追问之:看着不符合科学逻辑啊?
殖人怒曰:汪汪汪。
-———————— 这是补充内容 ————————-
有嘲讽说我分不清同环比,我一看,确实算错了,口算不严谨,承认错误,改成正确的:
还有嘲讽说我说美国同比 4.4,也不知道是哪个 2b 算的,满足你:
又有个 2b 还嘲讽说是 4.3,让我查查百度。
我 tm 都笑尿了,你们殖人识字吗,也对,汪汪也就只会吠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年) 之中协约国总士兵阵亡约 550 万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约 340 万人,平民死亡约 650 万人,合计死亡约 1540 万人,超过十亿人受到战争影响,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约 6000 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 年 - 1945 年) 波及二十多亿人,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数约为 7000 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约 40000 亿美元。
新冠病毒大流行 (2020-?),目前官方公布死亡数约 600 万,世卫组织公布死亡数约 1500 万,柳叶刀杂志统计死亡数约 1800 万。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六十亿人被卷入其中,目前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约 90000 亿美元。不用怀疑,新冠的影响力绝对是世界大战级别,而且还是一场正在进行中的世界大战!
要知道俄乌战争至今,俄乌双方的战斗人员和平民死亡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这难不倒共存派:
新冠病毒死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可以减轻社会的福利支出和养老负担,特别是欧美老龄化社会,养老支出一减少,政府马上就有钱投到科技领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新冠感染后进行了人口淘汰,老弱病残死亡,剩下的群体免疫,都是健康年轻的体魄,是优秀的人力资源,为实现新的经济腾飞奠定人才基础。
所以在此建议共存派可携带祖宗三代润去西方自由的世界,感受新冠充斥的自由世界的空气,实现彻底的共存。
毕竟共存的不彻底,就不是彻底的共存!
所以说
共存派的核心原则
应死尽死
还是任重道远
保守估计,人类至少还要付出一亿的死亡代价 才能达成共存派预期的前景
哦,还有个前提
病毒不能再变异
共存派一再攻击清零派的话术就是封了好久清零了,一旦再出现阳性又要封。
那么可以回敬共存派的就是
死了好多人终于共存了,病毒一变异还得再死一轮
知道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为什么 “逆行” 了吧。咱就是朴素的活命爱好者,不整那些有的没的。
你要 “顺行” 是吧?成。
1500 万你领走 300 万如何?
不不不,谁说让中国人领了,不是你说的要顺行吗,你不是很喜欢代表全国吗。
这三百万配额得领你们家去吧,不知道把你的阿米巴原虫祖先算进去够不够用。
死 1500 万人不是最大的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这疫情没有丝毫结束的迹象。
特效药全是放卫星;疫苗只能防重症无法防感染——而对于穷国而言,他们没有足够的疫苗,所以只要感染还在世界肆虐,就意味着死亡。
病毒变异一刻不停止,“毒性越来越低” 只不过是可笑可悲的乞求。病毒变异并不会指定方向,而也并没有强烈的选择压促使其毒性越来越低。
无论是前现代的落后国家,还是后现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事实上对病毒无能为力;而我们也只是能保护自己罢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之下。
当灾疫横行之时,饥荒又至矣。
经济危机的阴影一直笼罩着。
谁知道呢,也许数以亿计的人将丧生。
以后会死更多,新冠依然在变异,病人也依然在反复感染
咱们也没跟新冠达成共识最多只能死两千万人 多了可不许
其实高兴过一阵,以为疫苗出来后就可以解放了 谁知道疫苗没有变异的快
从防护 到只能降低重症率 也就几个月的事
开放派好像就没想过病人之所以是病人就因为 生病了身体会不舒服
一座学校,老师有五分之一请病假 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维持在原来的水准上么?
一座学校,学生有五分之一随机请病假,那么这个教学进度还维持在原来的计划中么?
一个城市有十分之一的人随机在家生病,那么,这个城市还能像平时一样运转么?
出门 吃饭 逛街 看电影 做头发 洗车 蹦迪 每多去一个公共场所就多一分感染的几率,你还会选择上街消费么?
亲戚 朋友 同事 同学 随机死掉三四个 然后就开放 你愿意么?
如果新冠肺炎治疗一次三千块钱 你还愿意支持开放么?
要是医生不够用 治疗三千 加塞排队两万 你还愿意吗?
现在有一个肝炎莫名出现致死率很高 活下来的也得大手术 没有明确说明与新冠相关 但万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变异成 新型冠状病毒脑炎 你还支持共存么?
新冠后遗症 加大糖尿病患病概率 有一定几率大脑萎缩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 有一定几率会性无能
糖尿病 性无能 脑萎缩 不知道共存派能接受那个?
就是因为严格清零所以我现在才能在这看新闻 而不是身在其中
只要严格清零 无论是死还是后遗症都是别人的 青春痘长在别人的脸上不让我担心
说是一千五百万,但这其实是估计,毕竟发展中国家 落后国家 可能没有那么好的统计
如果更准确,说不定这个数字还要在涨一涨
面对新冠 躺平是不行的
新冠肆虐就算宣布共存普通人也会尽量减少外出的 因为这个病会反复感染 得过了也不行
拿英国做例子,最近英国每天平均都有一万以上的人确诊,平均每天 300 人左右死亡,每天死亡率都在 1%-3% 之间。
英国这个数据是建立在 86% 的人打了两针,67% 的人打了三针,新冠犁了英国几遍,大家都有抗体的情况。这种情况英国人好像是满意的,但是这种情况可以不可以持续?
根据以色列的数据,平均一针的保护时间是 3.67 个月,也就是说一年打四针,两年打八针,三年打 12 针。那么第一个问题,mRNA 疫苗这样频繁打,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对疫苗频繁施打有疑虑的国家,比如丹麦,只在秋天打疫苗,其他三个季节肉身抗新冠。这样效果怎么样?
所有国家的第三针施打率,都比第二针低。可以预计,第四第五针的施打率会越来越低。那么没有疫苗保护的情况,遇见比原始毒株传播更快,毒性更强的奥密克戎会怎么样?
现在只是中场休息,我们防住了奥密克戎,所以可以等待欧美人的社会实验结果,制订更好的应对新冠的方案。
这种问题,注定火不了。
为啥?
因为病毒爱好者们会自动绕道,坚决不碰这种扇自己耳光的问题。
而支持动态清零的我们,老早就知道一定是这种情况了。
甚至比 WHO 的报告早一年就预知到了,再加上麻利坚过去两年都把段子压榨完了,所以也没兴趣碰这种问题。
既然双方都不碰,自然火不起来。
当然,我想说的是,我认为世卫组织的估算数字,多少有些保守了。
我绝对不支持当前条件下的所谓 “共存”,但同时我也明白我根本不可能说服某些人。
基本价值观都不一样,谈何说服。
请注意赞数。原回答也就两千赞。
地球有 70 亿人,才死 1500 万,算个啥?人类死绝了吗?
人类没死绝,怕什么?
即使人类死绝了,你也不会怕的。死人怎么会害怕呢?
好家伙,以后谁再说中国人没有人权我跟谁急
中国某地防疫过度,孕妇流产、老人失救,铺天盖地的沙山论。没人去思考是不是地方实际执行上的不当,直接对防疫开炮。
世卫发布的 1500 万死亡人数,各种阴阳怪气、顾左右而言他。
“我感恩还不行吗?”
“封城是百年国策”
“只有我们在逆行”
“又赢麻了”
“车祸每年也死很多人,为什么不禁止开车呢?”
就是没人回应一下中国如果要共存可能会出现的巨大超额死亡的问题,就是没人来替这一千五百万条生命惋惜一下。
在此,我以一个普通人类的身份,向在 2020 年爆发至今且严重危害了全人类生存福祉的新冠疫情以及其导致的次生灾害中丧生的同胞,致以最沉重的缅怀和悼念。
自 2010 年以来,美国每年与流感有关的死亡人数为 1.2 万 至 6.1 万 人,住院人数为 14 万 至 81 万人。在美国,奥密克戎的日均感染人数高峰期曾达到 80 多万,死亡人数在 1 月 25 日前后平均一天就超过 2300 人;住院人数平均每天约为 15.5 万人。
如果认为德尔塔肆虐时间在 2021 年 8 到 10 月间,美国和英国,每百万人口致死数均不如奥密克戎。
截至 2 月 22 日,日本第六波疫情中,新冠死亡人数接近 4000 人,已经超过了德尔塔引发的第五波疫情。
国内的数据基本是在医疗系统没有承受巨大压力下得出的,与放开管控比可能偏低;国外大量人口已经感染过新冠,相关数据挪到中国头上,也会偏低。
一些国家躺平之后,非新冠患者也会难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同时我们要知道,北欧国家医疗挤兑时候的 icu 运行率,都没有国内一些医院平时的运行率高。
韩国消防、医疗等社会必须人力接连确诊,不少消防人员已经从 “三班倒” 变成“两班倒”,经常出现医院急诊室关闭、手术推迟事件。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供轻症患者使用的不少止咳药、退烧药等出现紧缺。
3 月 20 日 13 时数据显示,香港广华医院等候时间长达 8 小时。
本轮疫情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房敏表示,碰到兄弟医院向我们求助。我们医生和护士就两班变成三班,三班变成四班。
如果内地放开,大量医护感染、病休、病退,很多医护人员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辞职,到那时,新冠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透析病人无法透析、救护车迟迟不到、病人得不到照顾……
截至 2022 年 2 月 20 日,内地还有 3388 万老年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其中 80 岁及以上未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为 1023 万人。
按照香港的相关数据,如果内地也解除管控,1000 万 80 岁以上老年人将会因新冠死亡约 120 万人,2400 万 60~80 岁老人也会死亡约 40 万人,合计 160 万人。
即使完成接种,80 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死亡率还是有 2.5%。
伦敦生命科学市场分析公司 Airfinity 预测,在奥密克戎的浪潮中,中国大陆可能有超过 100 万人死亡。
儿童罹患率升高,与既往新冠病毒野毒株和德尔塔病毒株相比,发热和消化道症状较重,转阴时间延长。
《柳叶刀》研究指出,无论是感染奥密克戎还是德尔塔,10 岁以下儿童的入院风险一样。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儿童感染奥密克戎后住院率是德尔塔感染高峰期的 5 倍。
相关研究表明,10 岁以下人群的死亡风险较德尔塔有所增加。
本轮香港疫情中一四岁男童于 2 月 9 日发烧,11 日昏迷后送往医院后即宣告死亡;一三岁女童 2 月 12 日求诊,15 日晚离世。
新加坡至今为止没有 12 岁以下儿童因为新冠去世,2020 年中国内地最早四万多例病例当中,9 岁以下患儿一共有 416 人,无一例死亡。
香港大学相关分析:
在隔离期间,两名病例住在同一层,房间对门隔着走廊。2 名隔离人员同时(或相近时间)开门的机会,是拿放在各自门口的食物。在极短的开门时间内,Omicron 仍有可能穿过走廊,通过空气传播。国外也有类似的报道。
香港大学研究称,奥密克戎变异株在玻璃、塑料、不锈钢等光滑表面上可带毒传播 7 天。
感染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后主动就诊的周期从 5~7 天延长到 10~14 天。
不论是否已接种疫苗或者感染哪种冠病病毒,奥密克戎感染者都会在出现症状的 6 天里具有传染性,25% 的感染者甚至可以超过 8 天。
2022 年 3 月 12 日,吉林省疾控中心总结:对于 BA.2, 如果出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数在 2 天到 3 天可以翻倍。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表示,100 个感染者里,大概会有 15 个人传染性比较强、传染人数比较多,这些超级传播者病毒载量高,身体免疫力可能也较弱,肺活量高、唱歌、做运动等也会导致一个人传播力增强。
根据 2016 年的数据,中国 HAT(医疗质量和可及性) 位列全球第 48 名
2016 年(绿线)
在 260 万执业医师中,有 42% 的医生是大专及以下学历。
英国、日本人均 ICU 床位数量是中国的 2 倍,美国是中国的 10 倍。
在强调轻症患者居家隔离的新加坡,因为采取了动员家庭医生、保证高疫苗接种率等措施,感染人数和香港差不多,死亡率却不到香港的 1/5。
陆蒙吉指出,德国民众接受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医疗服务由社区医生作为主体承担。而国内相当部分家庭的住宿条件难以满足居家隔离的要求,基本医学知识缺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赵大海教授表示,中国很多家庭是没有相应的物理隔绝条件的,一旦居家隔离,一人感染就约等于全家感染。
男子感染奥密克戎康复 20 多天无味觉,从医学角度来看新冠病毒将对人的身体带来哪些长期影响?
唐驳虎:疫情还不能放开管控,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如果现在就跟新冠共存,中国会怎么样?上海疫情魔幻事件频发,清零还是共存再掀热议!专家:安徽繁昌零号病人传播力 “超乎想象”上海日增感染者 1.7 万,无症状居家隔离中国准备好了吗?
顺风你们傻逼
逆风我们谈谈
顺风手持利剑
逆风一脸和善
顺风高喊奴性
逆风别带情绪
顺风咬文嚼字
逆风转移话题
顺风民族觉醒
逆风谣言干挺
顺风广开民智
逆风你好机车【ei?】
不管平日里说得多好听,自由、民主、人权的招牌打得多响亮,真遇到事儿,经济利益和人命之间他们还是会选择捞钱。至于人命,这玩意儿不值钱!
就跟他们前几年爆炒的环保和动保,真遇到事儿了,比如澳洲山火,莫里森在夏威夷度假,五眼联盟排排坐看热闹,至于少了多少万顷林地、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死了多少人和动物,它们根本不在乎!
澳洲山火从 2019 年 9 月份一直烧到 2020 年三月底,烟火浩荡六月不息,过火面积达到 1860 万公顷(一说 2400 万公顷)!
1860 万公顷有多大呢?这个面积相当于 29 个上海市或 5 个海南省,导致了近 30 亿动物死亡!其中包括了 1.43 亿只哺乳动物、24.6 亿只爬行动物、1.8 亿只禽类动物和 5100 万只蛙类动物,其中有一些野生动物是珍稀动物、濒危物种,如袋鼠、考拉等!
另外还烧毁了数千栋房屋,导致数百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美元。
这是白天的卫星图,灰色的烟云主要是植被燃烧的灰。
这是晚上的卫星图,整片大陆看上去简直跟熔岩地狱一样!
过火后的土地
随便一个标题带有共存两个字的问题哪个不是少则三四百的回答,多则上千的回答,为啥这个世卫组织明确公布数据的问题里流稀稀拉拉的二十几个回答呢?那些在共存问题里这么关心疫情的人呢?
口胡之二:
现在:新冠导致直接间接死亡人数近 1500 万
过些天:新冠导致死亡人数 1500 万
再过一段时间:中国首先发现的新冠病毒导致 1500 万人死亡
然后是:
首先发现在中国的新冠病毒导致 1500 万人死亡
发源于中国的新冠病毒导致 1500 万人死亡
中国的新冠病毒导致 1500 万人死亡
中国导致 1500 万人死亡
中国导致 15000 万人死亡……
本狐为知友们带来更多信息:
【世卫组织称新冠肺炎已造成约 1500 万,印度政府强烈反对:一刀切、不健全】
世卫组织 5 月 5 日发布最新估计数据,2020 年和 2021 年两年间,新冠肺炎已造成约 1500 万 “超额死亡”(excess deaths)人数,这个数字约为原有各国官方统计数据的三倍。其中,印度“超额死亡” 人数约为官方统计的 10 倍(470 万),几乎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超额死亡” 包括新冠疫情直接导致的死亡,和因疫情对卫生系统和社会的影响等导致的间接死亡。
延迟与估计
延迟发布数据意义重大,因为全球数据对于了解疫情是如何演变的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类似危机至关重要。
它在通常沉闷的卫生统计世界中造成了混乱,在印度拒绝合作的情况下,收集卫生数据的世界机构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正在上演一场以平淡无奇的语言掩盖的争执。
“这对全球会计和对死者的道德义务很重要,但也非常实际,”多伦多全球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支持世卫组织额外死亡人数计算的专家工作组成员普拉巴特 · 杰哈 (Prabhat Jha) 博士说,“这对于问责制来说很重要。”
为了真正衡量疫情的影响,世卫组织召集了一批专家,包括人口学家、公共卫生专家、统计学家和数据科学家。众所周知,技术咨询小组一直在各国合作,试图拼凑出最完整的疫情死亡人数统计。
《纽约时报》采访了 10 多名熟悉数据的人士。世卫组织原计划在 1 月份公布这一数字,但这一消息一直被推迟。
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最近,该组织的几名成员警告世卫组织,如果该组织不公布数据,专家们将自己公布。世卫组织发言人阿姆娜 · 斯迈贝戈维奇 (Amna Smailbegovic) 告诉《纽约时报》:“我们计划在 4 月发表。”世卫组织负责数据、分析和影响交付的助理总干事萨米拉 · 阿斯玛博士 (Samira Asma) 正在帮助领导这项计算,她表示,数据的发布“略微推迟”,但她表示,这“是因为我们希望确保咨询了所有人的意见”。
这些数字代表了统计学家和研究人员所说的 “超额死亡率”,即所有已发生的死亡人数与正常情况下预计会发生的死亡人数之间的差异。
**世卫组织的计算包括直接死于新冠肺炎的人数、因新冠肺炎导致病情复杂化而死亡的人数,以及没有感染新冠但由于疫情而无法获得所需治疗的人的死亡人数。**计算还考虑了因新冠疫情限制而没有发生的预期死亡,如交通事故。
计算全球的超额死亡人数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一些国家密切跟踪死亡率数据,并迅速将其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其他人只提供了部分数据,该机构不得不使用建模来完善这一图景。还有很多国家,包括几乎所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不收集死亡数据,统计学家不得不完全依赖模型。
世卫组织的阿斯玛博士指出,非洲 10 例死亡中有 9 例没有登记,全球 10 例死亡中有 6 例没有登记,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没有收集到准确的死亡原因。她说,这意味着即使是这种分析的起点也是一个 “猜测的估计”。“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谦逊,并表示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为了估算有部分或没有死亡数据的国家的死亡率,咨询小组的专家们使用了统计模型,并根据遏制措施、历史发病率、温度和人口统计数据等具体国家的信息进行预测,收集国家数据,区域和全球估计。
世卫:印度 “超额死亡” 人数约为官方数据的十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5 月 5 日消息,世卫组织发布报告中的最新数据估计显示,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全球与新冠肺炎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死亡人数约 1491 万。
这个数字约为原有各国官方统计数据的三倍。世卫组织认为,许多国家低估了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至少有 540 万死亡病例没有被计入统计。
世卫组织使用了 “超额死亡” 作为衡量标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和世卫组织定义,“超额死亡”人数是指特定时间段内观察到的死亡人数,与同一时间段内预期死亡人数之间的差值。国际公共卫生研究人员通常使用这种方法来衡量灾难事件造成的影响,以尽量避免官方死亡统计标准存在的缺陷。
“评估超额死亡率是了解疫情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卫组织副总干事、数据主管阿斯玛(Samira Asma)称,死亡率趋势变化为决策者提供信息,以指导降低死亡率和有效预防危机的政策。
报告指出,大多数 “超额死亡”(84%)集中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和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国家;约 68% 的 “超额死亡” 集中在 10 个国家中。其中,印度 “超额死亡” 人数约为官方统计的 10 倍,高达 470 万,几乎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这些发人深省的数据不仅表明了疫情影响,而且还表明所有国家都需要投资于更有弹性的卫生系统,以在危机期间维持基本卫生服务。”
印度政府强烈反对:一刀切、不健全
世卫组织报告称,由于许多国家仍然缺乏可靠的死亡率监测能力,因此没有收集和生成计算 “超额死亡率” 所需的数据。
因此,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召集的由各国专家组成的新冠死亡率评估小组开发了一种创新方法——次国家模型(Subnational Data Model),可以在数据不完整或不可用的情况下生成死亡率估计值。
“对于少数没有全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 ,简称 ACM)的国家,例如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我们采用了次国家数据模型估计的数据,该数据可能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差异。” 世卫组织在报告中写道,对于印度,新冠死亡率评估小组采用了多种数据来源,尽可能详尽准确地引用、分析了印度 17 个邦的死亡数据。
但印度政府对此并不买账,第一时间表示反对,拒绝接受世卫组织的数据。
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 5 日发布声明称:“印度一直反对世卫组织采用的基于数学模型预测超额死亡估值的方法。尽管有反对意见,但世卫组织仍在没有充分解决印度担忧的情况下发布了超额死亡估值。”
该部门还质疑世卫组织模型的 “有效性和稳健性”(validity and robustness)。
声明写道,印度一直怀疑世卫组织引用的印度 17 个邦的数据 “是从一些网站和媒体报道中获得的”,这反映了世卫组织数据收集方法 “在统计上不健全且在科学上存在问题”。
印度执政党人民党发言人帕特拉(Sambit Patra)同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世卫组织有关印度的数据存在 “缺陷”,印度政府已向该组织表达了反对意见。
印度新冠工作组负责人阿罗拉博士(NK Arora)则告诉 NDTV,印度已将 2020 年民事登记系统报告发布的死亡数据分享给世卫组织,以准备超额死亡率报告,用作 “超额死亡” 人数分析,但该组织并不采用。他批评世卫组织的报告“荒谬且站不住脚”。
与此同时,包括多家印度媒体也也纷纷发文质疑世卫组织组织采用 “一刀切”(one-size-fits-all)的方法。
对此,世卫组织回应称,他们采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并非 “一刀切”,而是综合考虑了不同国家的特殊性,包括收入水平、新冠报告死亡率、检测阳性率等。
来源:观察者网、我们的爱尔兰
假设中国自上海爆发以来就采用共存的策略,不封城的话
那么清零派肯定会极度不满,谴责共存政策导致大量死亡,并将持续下去
但共存派会说些什么就不清楚了,会感恩国家不封城?认为共存导致的死亡是自由的合理代价?应该不会有人谴责那么多人死于奥密克戎吧?
包括印度、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 10 个国家,就占了这近 1500 万的 68%。WHO:新冠死亡人数可能三倍于之前统计。基于对 “超额死亡率” 的分析,世卫组织估计,截至 2021 年底,与新冠疫情 “直接或间接相关” 的全球超额死亡人数达到 1490 万人。
相比之下,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周四提供的数字为 624 万人。这一估计数字即这一期间的超额死亡人数,根据前几年的数据,计算在此期间发生的死亡人数与非大流行年的预期死亡人数之间的差值。这是人口学家用来衡量公共卫生危机的真实影响的一种方法。
间接死亡是指那些由其他健康状况引起的死亡,由于疫情期间新冠感染者数量众多,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导致这些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据世卫组织介绍,到 2021 年底,全球记录的与新冠大流行 “直接或间接相关” 的超额死亡人数为 1490 万人,而根据研究项目 “用数据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 的数据,2020 年和 2021 年有 540 万例官方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
“这些发人深省的数据不仅表明了这场大流行的影响,还表明所有国家都需要投资于更具韧性的卫生系统,以在危机期间维持基本卫生服务,包括更为强大的卫生信息系统。”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
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正在与 “所有国家合作,加强其卫生信息系统以产生更好的数据,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得到更好的结果”。
世卫组织补充称,超额死亡率计算的是 “由于这种疾病” 以及 “由于大流行对卫生系统和社会的影响” 而导致的死亡。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3 月在《柳叶刀》上发表一项类似估计,显示截至 2021 年底超额死亡人数达到 1800 万。《经济学人》的一项分析估计,到目前为止的超额死亡人数已达到 2130 万。
据世卫组织估计,2020 年和 2021 年两年的超额死亡人数在 1330 万至 1660 万之间。该组织在进行估算时结合使用了各国的死亡记录和统计模型。
世卫组织数据、分析和行动部门助理总干事阿斯马表示,超额死亡率是 “了解大流行影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由于许多国家对数据系统的投资有限,超额死亡率的真实程度往往仍未暴露出来。” 阿斯马补充道。她强调,世卫组织采用了 “稳健的方法论和完全透明的方法”。
“数据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基础,目的是促进健康、保障世界安全和为弱势群体服务。” 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应对事务助理总干事法尔表示。
“我们知道数据缺口在哪里,我们必须共同加强对各国的支持,使每个国家都有能力实时追踪疫情,确保提供基本卫生服务,保障民众健康。” 他补充道。
这位慈善家敦促世界各国领导人增加支出,改善对健康威胁的防范。
比尔 • 盖茨表示,应该建立一个由从流行病学家到计算机建模师等国际专家组成的团队,以迅速识别全球健康威胁,并改善国家间的协调。他警告称,需要加大投资,以避免另一场大流行病。
这位微软创始人和慈善家在 2015 年首次公开警告说,世界还没有为不可避免的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好准备,他说他提出的全球流行病应对和动员倡议应该由世界卫生组织管理。
在乌克兰战争占据国际议程之际,盖茨敦促全球领导人不要忽视健康危机。他呼吁加大投资以防止未来的大流行病。盖茨向英国媒体表示:“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不正视这场悲剧,而不代表世界公民进行这些投资,这似乎很荒唐。”
据估计,自 2020 年 1 月下旬,也就是世卫组织宣布该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之前,全世界已有 620 多万人死于新冠病毒。
他承认,对于是否能达成国际共识以增加对世卫组织的资助存在疑问。他认为,世卫组织是唯一能够建立和管理 “一流” 微生物研究团队的机构,他估计,该团队的运营成本将在每年 10 亿美元左右。
盖茨说:“与收益相比,所涉及的金额非常小,这将是一个考验:全球机构能否以出色的方式承担新的责任,即使是在美中 [关系] 严峻、美俄关系极其严峻的时期?”
盖茨说,世卫组织只有 “不到 10 名全职人员” 从事疫情防范工作,他补充说,“即使是这些人也被许多其他活动分散了注意力”。
他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资金根本无法应对大流行病。”
盖茨强调,目前的大流行仍然构成威胁,他认为迫切需要更持久的疫苗来阻止感染。
他说:“我们仍然面临着这种大流行病产生一种变体的风险,这种变体将具有更强的传播性,甚至更致命。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我也不想成为一个悲观的声音,但是这种大流行病的风险远远超过 5%,我们甚至还没有看到它的最坏情况。”
盖茨的著作《如何预防下一次大流行》将于周二出版,他表示希望英国不要进一步减少对外援助资金的捐助,并表示这可能导致其他国家进行自己的缩减,这可能会危及关键的全球公共卫生计划。
英国去年决定将其年度援助预算从占国民总收入的 0.7% 减少到 0.5%,这是 “令人失望的”。这意味着小儿麻痹症和生殖健康等领域的预算已被削减。
盖茨说:“我们已经降到最低限度,如果英国削减更多,那么其他国家也会这么做。那将是悲剧,因为…… 所有这些钱拯救生命的代价是每拯救一个生命不到 1000 美元。”
他说,英国仍然是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的一个重要捐助国。
参考 金融时报
不新冠,毋宁死呀~
covid 19 is not over yet
从世界范围看,即使采取 “躺平”(仰卧起坐)策略,新冠带来的"间接死亡”(所谓 “次生灾害”)仍远大于新冠的 “直接死亡”。
新冠期间世界超额死亡人数 1500 万,等比例换算的话,如果中国釆取和全球大多数国家类似的对待疫情的措施,超额死亡人数将达到 300 万。
同样人口规模的印度超额死亡人数为 470 万。
其实共存派内心的潜台词就是 “超额死亡 300 万人可以接受”,但他们又对此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
印度表示强烈反对,因为根据世卫组织的公布,全球死亡的 1490 万人中,印度有 470 万人死于新冠。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大流行的头两年,有近 1500 万人死于冠状病毒或由于其对不堪重负的卫生系统的影响,是目前官方死亡人数超过 600 万的两倍多。
根据世卫组织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大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
联合国卫生机构总干事谭德塞将新计算的数字描述为 “发人深省”,并表示这应该促使各国加大投资,提高应对未来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世卫组织责成科学家确定 2020 年 1 月至去年底之间 COVID-19 的实际死亡人数。他们估计,有 1330 万至 1660 万人死于冠状病毒,或者直接死于冠状病毒,或者是由于某种归因于大流行对卫生系统影响的因素,例如当医院里挤满了 COVID 患者时无法寻求治疗的癌症患者。 根据该范围,科学家们得出的总数约为 1490 万。
该估计基于国家报告的数据和统计模型,但只有大约一半的国家提供了信息。世卫组织表示,它还无法分解数据以区分 COVID-19 直接死亡和与大流行影响相关的死亡,但该机构计划在未来开展一项检查死亡证明的项目。
耶鲁大学传染病专家 Albert Ko 博士说:“这似乎只是一个算豆练习,但拥有这些 WHO 数据对于了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的流行病并继续应对这一流行病至关重要。” 与世卫组织研究无关的公共卫生学院。
例如,Ko 说,韩国在遭受 MERS 严重爆发后决定大力投资于公共卫生,使其能够以人均死亡率约为美国的 20 分之一逃离 COVID-19。
在整个大流行期间,准确计算 COVID-19 死亡人数一直存在问题,因为确诊病例的报告仅代表病毒造成的破坏的一小部分,主要是因为检测有限。向世卫组织报告的政府数据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存的单独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报告的病毒死亡人数已超过 620 万。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根据最近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计算得出,从 2020 年 1 月到 2021 年 12 月,有超过 1800 万人死于新冠病毒。
由加拿大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小组估计,仅在印度就有超过 300 万人死于新冠病毒。世卫组织的新分析估计,仅在印度就有 330 万至 650 万未死亡。
在世卫组织数据发布后的一份声明中,印度对联合国机构的方法提出异议。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称分析和数据收集方法 “有问题”,并抱怨发布新的死亡人数估计 “没有充分解决印度的担忧”。
世卫组织高级主任萨米拉 · 阿斯玛(Samira Asma)承认,“数字有时是有争议的”,所有估计都只是病毒灾难性影响的近似值。
阿斯玛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在整个大流行过程中,已经变得非常明显,缺少数据。基本上,我们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Ko 说,世卫组织的新数据也可能解释了一些关于这场大流行的挥之不去的谜团,例如为什么非洲似乎是受病毒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尽管其卫生系统脆弱且疫苗接种率低。
“死亡率如此之低是因为我们无法计算死亡人数,还是有其他因素可以解释这一点?” 他问道,理由是美国和欧洲的死亡率要高得多。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公共卫生专家 Bharat Pankhania 博士说,世界可能永远无法接近衡量 COVID-19 的真实死亡人数,尤其是在贫穷国家。
他解释说:“当大规模爆发时,人们因缺氧而死在街头,尸体被遗弃或因文化信仰而不得不迅速火化时,我们最终永远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亡。”
Pankhania 说,虽然估计的 COVID-19 死亡人数与 1918 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相比仍然相形见绌,专家估计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导致多达 1 亿人死亡,但尽管包括疫苗在内的现代医学取得了进步,但仍有如此多的人死亡,这一事实是可耻。
他还警告说,鉴于照顾长期 COVID 患者的负担越来越重,从长远来看,COVID-19 的成本可能更具破坏性。
“随着西班牙流感,有流感,然后人们遭受了一些(肺部)疾病,但仅此而已,” 他说。“我们现在看到的 COVID 并没有持久的免疫疾病。”
“我们不知道长期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会在多大程度上缩短生命,以及他们是否会反复感染,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多问题,” 潘卡尼亚说。
这个又有人扯到共存的问题来了。
现在说开放,讲共存还成了一个禁忌一样。
先说这个数据,新冠到现在有 3 年了,死亡接近 1500 万这个数据比较真实可信。但是细细观察有如下疑问。
美国来来回回的数据就是新冠死亡人数为 100 万。
相较于接近 1500 万的人数,美国显然没有排第一位。第一位的是印度。
但是感染人数美国一直是第一,现在几乎人人有抗体。
整个过程美国死亡人数才 100 万的话显然很不可信。
前面几种死的人多。后面的一种传染高,但是毒性明显低多了。
钟老专门讲到这个问题,以及它同第一次情况的不同。
共存肯定是共存的。但是在上面 7 个环节要做到位。
尤其是预测。
目前的预测同诊断要很及时,也就是上海疫情发生以来,现在各大城市几乎是一天一作核酸。
不搞那些层层加码的东西。
[
电子书
水源性传染病模型研究以及数值计算
作者 杨炜明 廖书
会员专享 ¥22.29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fb6d971688933b58b4c16b15fe195994)
[
知乎盐选会员
畅享盐选专栏、Live、电子书等海量会员内容
新用户仅 9 元 ¥19.00
去购买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f601ccc97dbc3bea4f1ca64a5c6e4306)
疯狂绅士
22 次咨询
4.7
1126075 次赞同
去咨询
这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底色!
也贴一张图:
世卫组织是 XFH 办的
按照共存派的逻辑,其实新冠封城,企业倒闭是大大的好事啊。
封城倒闭的都是经营不善的企业,本来就没有竞争力。封城以后,这些弱小的劣质企业倒闭了,活下来的企业就是更强大、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更有利于国家的产业升级。
所以封城清零以后,活下来的企业会更强大,中国腾飞指日可待啊。
这不就是共存派所谓 “共存后死的都是老弱病残,本来就没有竞争力。共存后这些弱者死了,活下来的都是年轻免疫力更强的人,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
所以共存后,活下来的年轻人会更强大,欧美重回世界巅峰指日可待” 一个道理吗?
总不能那些不 “优质” 的人可以死得,那些不优质的企业却倒闭不得吧?
这种统计数据我们就没办法参合了,只是这个答案下面还有 1450 在跳呢?那我们就恭喜台湾贺喜台湾,1450 希望台湾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下面还有肝炎,这是要让我恭喜程度加强是不是?尽情的嘲讽我们封城吧,除了上海这个不争气的,全国各地都做的很好,然而上海再不争气几个月也快要恢复了,下面吸取教训,不让这次重演就行了,当然你们着急了,上海都恢复了,你们来这里再也找不到共同语言了,怎么办呢?好在你们老家爆了,你们喜欢病毒喜欢看人去世的这个爱好在你们家实现了,对你们来说真是值得普天同庆的事情啊,我们由衷的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说你们在知乎讲了这么久共存,最后却把你们老家给讲爆了,你们真是活脱脱的扫把星啊,哦不对,是预言家啊。
大约到 2025 以色列开打第十针辉瑞增强针的时候,就该水落石出了。
取消一切防疫措施,躺平后的结果就是不可逆转的总劳动力人口的长期衰减,叠加低生育率和高债务水平,只能通过不断稀释货币信用用印钞维持,最后形成的无休止的滞涨,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战争,摧毁竞争对手的工业产能来让自己获得苟延残喘的机会。
一万人折合成一声钟,半小时不到就敲完了,说难听点,够干嘛的 (手动狗头保命
这个数据证明,如果现在就学国外的 “共存” 方式,我们可能要付出比预期更大的代价。
就算以自己的官方数据,美国现在还是每天要死三百多,除非下半年出现天降奇迹,否则今年十几万妥妥的。
这还是被原始毒株、德尔塔、奥密克戎反复筛了好几遍,“应死尽死” 以后的人群。
换成中国会如何?
我们现在的防疫政策,给经济带来了极大压力,这是事实。
但 “共存” 是一条回不了头的路,一旦选择共存,那就只能共存到底。我们的人群能被现在的病毒过几次?我们能不能接受几十万上百万的死亡代价?付出这样的代价,又是不是能保证,或者有较大把握把经济提振起来?
当然啦,鼓吹共存的人有大把的理由。
问题在于,就算真的以几十万条命来最终证明了共存不可行,又能怎么样呢?是能吃后悔药呢,还是能把鼓吹共存的人枪毙了泄愤呢?就连重新走动态清零路线都不可能了。
到那个时候,我觉得搞不好这些人里的大部分,会摇身一变,开始指责你们当初为什么这么不负责,竟然想着要共存。
别尬黑,直接死亡指的是因 “基础病” 死亡,说明他们身体不行,责任不在新冠。不信参考爱丁堡。
间接死亡就有意思了,种类最全的间接死亡在 China,包括《饿死》《穷死》《隔离死》《看不上病死》《玉玉死》《测核酸死》《没核酸证明死》《打疫苗死》《不打疫苗死》等等等等,太多啦!
然而,China 有着世界最全的间接死法,但是这 1500 万人里面,中国人却只占不到千分之一,令人感叹。。。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人进厂子平均寿命还不到 30 年,比现在黑非洲还短得多,
中世纪时期鼠疫和战乱动不动屠城,也没影响欧美人活下来,
毕竟存在和生活是隔了十万八千里的,
所以欧美人的忍耐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现在也就是死了个千分之几的人口,也就是医疗系统半瘫痪,还没到户口减半乃至十室九空呢。
共存派们必须要有哪怕死得十室九空文明衰退也要共存的觉悟才能把共存进行到底,十室九空也不过是古代战乱时期各种瘟疫爆发很常见的情况罢了。
印度新冠死亡率 38/10 万,远低于 N 多欧美发达国家。
看来恒河水 疗效显著……
呵呵呵
有以下三个原因:
⭐在部分新冠检验能力低的地区或在疫情暴发初期,患者可能因新冠死亡但未检测出来而漏报的。
⭐各国登记死亡的系统质量以及计算 COVID-19 死亡人数的定义各不相同(例如,某些国家 / 地区可能只计算在医院死亡人数)。
⭐因政策原因阻碍了部分地区上报准确的死亡人数。
鉴于此,有科学家提出了「超额死亡率」这个概念,即大流行期间的死亡人数与常态下预测的死亡人数直接的净差,它能更准确地评估 COVID-19 大流行对总死亡率的影响。
经过了繁杂的计算过程(此处略过):
根据研究者的模型,估计的死亡死亡人数应为 1.7 万人,是目前报告的 3.71 倍。
(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有所不同,不知道世卫是不是又对数据进一步处理了)
新冠是个传染病。而且是个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了两年,导致了巨量感染和死亡,已经被证实有各种后遗症,且还在不断变异的传染病。
如果低死亡率还不足以让你觉得危险,那么站在上帝视角,你觉得它相比较起甲流,禽流感,非典,以及那场 1918 年大流感,影响力何如?
会死人的,已经死了很多人。
你觉得共存无伤大雅,你问过新冠乐不乐意吗?
我并不想说支持共存就一定是有问题的。我真的认识一些人,他们的想法是真的很朴素——疫情防控让很多人在赔钱失业或者欠债,他们扛不住了,他们也要活下去。
这一点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包括我国都没能真正解决好的问题。但它并不仅仅关乎防疫——它真正指向的,是弱势群体相对更低的抗风险能力。
说的更直白一点,他们并不会因共存过得更好,而是会直接面对病毒本身,然后在医疗资源挤兑中率先出局,甚至成为 1500 万中的一个。
我不想说什么对错,但是不是至少应该两权相较取其轻。
如果有些话真的要戳破的话:
某种程度上,有些人真的可以承认自己那点精致甚至不精致的利己主义。一边说别人活不下去,但一边把这些人至于更大的风险中,一边说着经济要崩影响民生,一边在乎的其实是自己的基金和股票。
而另一方面,抗疫的方法有没有持续的升级优化?健康宝通用性和实时性还能不能提升,社区基层能不能形成标准化组织流程,动员效率能不能继续提高,医护人员的负担有没有人能分一些,物资配送如何保障,复工复产怎么实现,谢谢都是要在实操中不断提升的东西,不是一句动态清零就能涵盖和解决的。
这条路很不容易,但还是不要轻易摆烂。阳光猛烈,万物显形,摆烂能摆出好结果,那才是见了鬼。
换算到中世纪,也就几个国家完全无了而已,
之后就开始猎巫跟宗教审判,十字军东征,
相信共存派最喜欢这些东西,
口口声声为了经济,到时候被猎巫跟审判的时候可没人管你经济,那就是吃大户,
至于十字军东征,那就是你皮色跟我不同,上帝命你去死,那时候也没啥经济,就是去掠夺他国财物。
共存派这都想不通,就很搞笑了。
难不成他们以为自己是参与猎巫与审判与东征的一方?
搞笑,灾难之下,众生平等。
现在防疫,就是与灾难作斗争。
你以为的开放共存 = 经济复苏 + 医院正常接诊。
实际的开放共存 = 经济负增长(美国第一季度 - 1.4%)+ 医院预约爆满医生感染回家隔离。
下图是我比较眼熟的几个国家最终结果的汇总。
数据是官网上下载的。
这下没人喷中国 “超额死亡” 了吧?
这说明了共存派感染爱好者们死得很籽油,充分展示了什么叫低人权优势,岂是 “你国” 能比的?
“你国” 是无效防疫,我们共存派的精神祖国才叫高效抗疫呢!
这 1500w 条命,换全球的经济,不划算吗?
怎么算账那是你的事儿,但我知道,这 1500w 说不了话了,而且永远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
我相信,奥密克戎和德尔塔、贝塔、阿尔法… 的致死率是不同的,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不太合适
共存派:假新闻,毕竟感冒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共存派:世卫组织说了不算
等年底开完会吧,现在资金和经历都在这上边了,拿点钱支持一下领导不香吗。
关黄皮白左们屁事。它们只关心一个孕妇的死亡,心疼的无以复加。死 1500 万? 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哦。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obacco
如何看待《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国标》不允许抽 0 尼古丁的电子烟, 且不含尼古丁的也要纳入为电子烟?
人祸都收拾不好,还搁这对着个天灾虚空打拳,我是挺佩服的。
不要嘲笑印度,没那个资格知道吗。
有些人说怎么更加落后的非洲和南美死的人还没有美欧印多,这不是统计问题,这得看人口密度。非洲整个大陆面积比印度大的多,人口比印度少两亿。整个南美这么大的地方,人口不到 5 亿。没有这么多人供你死。
印度才多大,14 亿人口,人口密度也就和中国腾冲漠河线以东差不多吧。中国要放开,和印度一样,500 万起步。疫情来个十年,1500 万 +,中国人口老龄化比印度高这么多,翻个倍?3000 万?那就不用担心,真人人平等了,等以后共存了,肯定能死到你们家人,绝无侥幸,不要犹豫,现在就挑一个两个家里 50 岁以上的人做心理建设,把份子准备好,吃席预约好,早预约享受低价。
懂了,共存利好经济是利好殡葬和餐饮。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61327778.amp
首先这篇文章起源是以造假著称的 bbc,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这篇文章呢?
其次,这篇文章写的是 2020 到 2021 年间新冠疫情死亡率的复盘。那个时候的新冠主要是原始毒株到德尔塔毒株。
But the WHO said the majority of the extra 9.5 million deaths seen above the 5.4 million Covid deaths reported were thought to be direct deaths caused by the virus, rather than indirect deaths.
结合这张图来看,那段翻译应该是:除了官方通报的 540 万人之外,另外有 950 万人直接死于新冠,而不是间接死于其他疾病。
看起来很吓人,不过需要看下面是造假排行榜,哦不是预测实际死亡人数和官方通报死亡人数的对率排行榜:
美国没有上榜,说明美国统计的死亡人数认为是对的。但美国每年死于流感 50 万人,直接占到 who 给出的 29-65 万人的几乎全部。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知乎这个标题比起新华社更具有正确的意义,确实是 1500 万直接或者间接死于新冠,而不是直接死于。
下面是每 10 万人中额外死于新冠的人数,可以看作是防疫措施的对比:
做的最好的居然是澳大利亚,然后是日本。
接下来,关于奥密克戎的问题。
都知道奥密克戎今年 1 月开始大规模流行。
高赞答案最喜欢说的就是:新冠死亡这么多 balabala,开放了你知道病毒变异会长怎样 balabala 这种自相矛盾的话题。一边说死亡数据的时候病毒就和 2020 年一样,一边说放开就无限变异。
那看看世卫组织怎么说的吧:
Weekly epidemiological update on COVID-19 - 22 March 2022
After a consistent decrease since the end of January 2022, the number of new weekly cases rose for a second consecutive week, with a 7% increase reported during the week of 14 through 20 March 2022, a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week. The number of new deaths has continued a decreasing trend (-23% a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week). Across the six WHO regions, over 12 million cases and just under 33 000 deaths were reported.
3.22 的时候说了:自从 1.22 以来连续下降的情况被中断,1.2 亿人确诊,少于 3.3 万人直接或者间接死于新冠,死亡率撑死了 0.03%,按中国的算法还要低。
这之后几周都是这么反复横跳,确诊数有高有低,关键的死亡率并不是特别高。
另外有这么篇报道:
Public health experts at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ve begun discussing how and when to call an end to the global Covid-19 crisis, exploring what would be an important milestone more than two years after the emergence of the virus.。
人家都开始讨论宣布大流行病结束的时间和标志了。
所以,如何让防疫爱好者知道:奥密克戎不是原始新冠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呢?无论你是否支持清零,都应该在奥密克戎这个大前提下讨论。
最后你以为我要说共存?我要说的是不论你是哪一派,存钱第一,保住工作第二。996 现在比起有工作都不是事儿,那些鼓吹躺平的人再过 3 个月怕不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这件事,不会因为你支持清零就有任何变化。
ps:评论区和高赞答案总是有人拿美国的数据来说事。美国防疫政策 2021 年被网友批成全世界倒数第一,从每万人对死亡的人数看显然也不咋地,到这个时候又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
这个世界除了俄罗斯美国乌克兰,其他国家都不存在了吗?
而且,我都已经给出 who 关于全世界的致死率,你们依然拿美国的数据来说事,是不是只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进行解读呢?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其实已经输了一半。
不过这都没关系,因为经济上的问题是实打实的,不会因为我们每个人怎么看防疫就会有变化。所以如果认为经济没问题就尽管让自己过得更好。
世卫组织是什么野鸡组织,这种造谣式的统计数据也就看一乐,知乎水平真是每况愈下。
病毒爱好者眼里,只要没死到自己头上. 死掉的都不是人。
疫苗只是扬汤止沸,溯源才是釜底抽薪。
尽快确认中间宿主,然后切断传播途径。
新冠中得势得利的人,会自动变成战胜疫情的阻力,
当你提出了能根治新冠的方法,他们就会封号灭口。
仙阁仙子:新冠后遗症刍议仙阁仙子:新冠的溯源, 到底流浪狗是不是 “中间宿主”?
新冠最大的问题,不是新冠,而是溯源。鄙人有一张图和一个链奉上
这篇文章解释了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新冠的变种、型号,而无法断定母株,也无法判定各型号之间的亲属关系谁先谁后。因为每个地方的蝙蝠所带毒都有差异,每个地方的流浪狗品种、肠道各有差异,那它变异产生的新冠病毒就各有差异。有句话说铁轨的宽度几千年前由 2 匹马的屁股决定了,同理,新冠的属性、型号,大概冥冥中是由几条流浪狗的肠道决定的。
蝙蝠带的毒,其实就像禽流感一样,因为是不同物种,不太容易感染人。若要感染人,需要一个中间宿主,病毒在中间宿主身上产生变异,才能让人易感。本来大自然中,是没有既亲近野外的蝙蝠,又亲近人类日常的东西的。但人类滥养宠物狗又随便遗弃,自己制造了流浪狗这种新品种,自己制造出了一个完美的中间宿主。虽说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人类干了不是一回两回了,但这次不同点在于,人类脚都快被砸烂了,还是没明白到底是自己的哪个手搬起的哪个石头砸的。
法律只制裁它规定到的罪恶,但天道会制裁一切罪恶。养狗够不上法律制裁,但天道会以某种形式,对养狗者所犯罪行,一一进行制裁。
所谓新冠后遗症,不过是温病温毒从上焦肺,经中焦脾胃,最后深入下焦肝肾了而已。
即中医讲的 “伤寒横传六经,温病纵传三焦”。
或简单理解,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而肝经绕阴器,肾系主生殖,可不就引起男科问题了嘛。
(至于失去味觉,则在中焦脾胃,叫食不甘味;肌无力,脾主肌肉;抑郁焦虑,肝主情志疏泄)
所以没有发烧咳嗽等流感表症了,也不代表就痊愈了,因为还可能是病邪下陷,由表入里了。
就像古代起义军,流寇,从地方转中央,向国都进军了。地方官是松了口气,可皇帝快要完蛋了。
那些所谓自愈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包括轻症者,甚至经专业治疗治愈的普通和重型,都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
因此日后大规模的 “后遗症” 浮现可以预期。简称 “预后” 不良?!?
那么严格来讲,预防后遗症的手段有没有?
有,别得新冠,其它都是扯淡。
那别得新冠的手段有没有?
有,正确溯源,其它都是扯淡。
何谓正确溯源?能否具体点?
尽快确认中间宿主,然后切断传播途径。
何谓中间宿主?
蝙蝠所携冠状病毒无法直接感染人类,但在中间宿主体内产生变异后即可。
哪些动物可能是中间宿主?
概率上讲任何动物都有可能。但从逻辑上推断,它既要亲近野生世界(蝙蝠),又要亲近人类社会(所以叫中间宿主),还必须是近些年来数量急剧增多,或地位变化很大的动物(否则无法解释新冠为何此时爆发)。
所以就直说吧谁?
流浪狗。也就是被弃养的宠物狗。流浪狗不绝育,近年来急剧增多,既冲击野生世界体系,又与宠物狗和人类世界藕断丝连。
可是没有报道狗大规模感染新冠的案例呀?
中间宿主,与易感人群,是两个概念。
怪不得每次疫情都会夹杂宠物狗话题的各种报道,原来不是巧合?
绝非偶然。冥冥中自有天意。
原来罪魁祸首是流浪狗?
不,是人。
可是现在奥密克戎已经肆虐开了,切断源头还有用吗?
当然有用,现在怕的是搞不清来源的不停的变异,而不是某一两个已确定的病毒。
那如何个切断法呢,流浪狗大屠杀大灭绝?
灭绝蝙蝠更彻底,但既然种群泛滥能带来瘟疫,灭绝只怕会带来更多未知的生物链灾难。维持大自然平衡,才是王道。流浪狗问题的源头是宠物狗,宠物狗的源头是铲屎官。是不结婚不生孩子,造成了宠物泛滥,应了以前的计生宣传,少生孩子多养猪。解决之道就要反过来,多生孩子少养狗。
是什么造成了不结婚不生娃?
万恶的资本家。都知道,也都无可奈何。
三胎不见效,还有什么办法促进生育?
新冠呀。
倒逼呀?
对。
论述了半天,感觉你是计生办的卧底?
咱只是一个被疫情困扰到不得不站出来小声 BB 两句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还不想余生因此被打扰的红领巾而已。
作为易感人群,宠物狗与饲主一直保持隐性的交叉感染。
作为中间宿主,流浪狗从蝙蝠那里不断变异出新的毒株。
作为传染源头,蝙蝠一直是那个蝙蝠,一直携带冠状毒。
作为传播途径,流浪狗前世乃宠物狗,今生更与之杂交。
流浪狗作为中间宿主,变异出能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型号,是有概率的。虽然这个概率很低,像网游的极品装备爆率一样低。但只要抽奖的次数无限大,中奖就几乎是必然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每个个体,而在于流浪狗群体数量的激增。从而在某一刻引起了质变(异)。一个人养狗不会造成新冠问题,一个人放弃养狗也不会减轻新冠问题。这是对全体人类的惩罚和纠错。除非大家都变成光,才能召唤出黄金迪迦。否则地球肯定要完蛋。不,不是地球完蛋,是人类完蛋。地球只会重获生机,然后欣欣向荣。
新冠中得势得利的人,会自动变成战胜疫情的阻力,
当你提出了能根治新冠的方法,他们就会杀人灭口。
疫情中得势得利的不仅是疫苗检测机构,
宠物市场资本,也许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所谓的《爱狗人士》也许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他们只是宠物市场资本的工具人和皮套而已。
普罗大众被煽动了情绪而不自知,就是工具人,
至于皮套,他们讲故事时会亲自扮成爱狗人士。
1893 年上天在湘潭县投下了救世主的降生。1930 年这个救世主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49 年才迎来了新中国。你看,救世主也不是马上就能救世的。
∴正义,只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取得了区域性、阶段性、表层次的胜利而已。
万恶的资本家,
怼友仍需努力。
神州结义!
神州结义!
神州结义!
《论 “费厄泼赖” 应该缓行》,不光是对新冠,也对某些人奸。
好了,这个问题的出现基本可以验证其他回答下喊共存的都是什么货色了… 你要说他们不是拿钱办事我以前还有点疑惑,这个问题出来基本没啥疑惑了。
因为按理说这个问题也是疫情强相关,他们也应该跳出来说两句,但是实在太难洗,索性装死不看… 这下面回答一个都没有,同样这个话题也没有热度…
所以不用跟共存派再扯什么几把了,上来扣帽子直接往死里骂就行了… 误伤?当然可能有少数误伤,但是十个里面骂十个可能有误伤,骂九个就很可能有漏网之鱼……
在赞赏与病毒共存的人眼里,很多老人本来也活不太久,这样的牲口言论。真特么气人。
看到过一个上海小姐姐发的微博说,她才不关注那些偏远地区贫困孤寡老人生死,说我又不认识他们。
她只关注能不能每天下楼遛狗的自由。
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关注弱者不保护弱者,那么能保护的了你这样一个娇滴滴小姐姐的遛狗安全吗
她就不怕遛狗到小树林深处被人上下其手,被人把狗牵走剥皮吃肉么
其实有些事情真的反应了一个社会的整体。
下面有请病毒爱好者给自己及家人领取配额吧,
死亡人数 1500 万这个数据可能还是比较保守的。
医疗挤兑只要一出现,那么死亡人数就会波及到其他人口。超额死亡肯定爆炸式增长。
也查查中国的超额死亡率和低出生率先。
俺就想问一下国外的防疫政策,是不是阳性也可以一样正常上班上学呀…. 还是说得居家隔离到康复才行…. 一般这个居家隔离是多久呀…. 有没有各位在国外的朋友们解答一下….
我爹 69,高血压,肾功能缺损,年轻时得过大叶肺炎。
我妈 68,心脏不好,糖尿病。
网上有人带节奏,我笑笑。
周围有人发发牢骚,我跟着迎合几句。
谁跟我眼前破坏防疫,我跟谁翻脸。
不过很遗憾,可能我交际面窄,目前没发现有人给我翻脸的机会。
最后一句:我坚决支持国家的防疫政策。
从开始到现在一直。
跟中国一毛钱关系没有,中国疫情期间死亡的都是基础病,特别是上海。
怎么可能,我有一个朋友,他们一家人都得过新冠,在除了我朋友老公有点咳嗽外,其他人都没什么症状。而且我朋友老公他自己在家休息一个星期也就好了,根本就没啥事。
这种死人的都是本来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就算不得新冠,也过不了几年了的。
而且死人的都是老年人,你没看死掉的都是平均年龄以上的,社会养老金支出大额减少,政府才能有钱给活下来的人发钱,经济才能变好。
总之,新冠就是一个大号流感,就算没有新冠,每年也是要死这么多人的,他们只是 die with,根本不是 die of,不值一提。
从印度的数据来说为什么现在不能完全放开。先来看今年 4 月柳叶刀发表的文章。Estimating excess mortality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OVID-19-related mortality, 2020–21. the lancet, 2022, 399(10334): 1513-1536.
印度实际报告的死亡数仅为估计数的 10%,图中 highlight 从左到右依次为印度 20 到 21 年报告死亡数 489000 人,死亡率(18.3/10 万),估计少报告死亡数 4070000(即 4.07 百万),估计少报告死亡率(152.5/10 万),估计少报告死亡率与实际报告死亡率的比值 8.33。
印度可视作我们国家防疫的下限,两年死亡 450 万。所以现在放开是不可行的,别说 450 万了,死亡 45 万公知们都会狂欢。
另外说下该文中我们国家的数据,报告死亡数 4820 人,估计少报告数 17900 人,也就是估计总死亡数约 2.27 万人,为印度估计总死亡数的 0.5%。
什么是防疫成果啊,战术后仰。
如何看待知乎某些人以为国内的死亡人数是直接间接死亡人数
[
⑫集海外疫情速递,国外疫情,外国疫情,新冠,美国疫情,英国
技术空空空念苍声的视频
· 432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69418512347721728)
世界起码快速消失 3 成人口后,才有几率摆脱新冠病毒的侵害。(任何手段都行)
现在还差得远呢。
疫抑丁真,鉴定为清零。
肯定不止,个别国家根本不报间接死亡,类似哮喘发作,心梗发作
哪有什么直接死亡,明明都是间接死于基础病及过度防疫
按照现在这个问题下的答主逻辑国士无双也是共存派呗?
在以英文出版的中国《国家科学评论》上,防疫专家钟南山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关伟杰联名发表了题为 " 中国在新冠疫情下一阶段的重新开放策略 " 的论文。
作者认为,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 “完全放开”,是因为有着快速铺开的疫苗接种工作、大量的自然感染免疫人群作为基础;而鉴于奥密克戎的致死率依然显著高于季节性流感,且有可能在广泛传播的情况下产生新的病毒变种,因此中国并不一定能够照搬 “快速完全放开策略”。
不过,钟南山和关伟杰也在论文中接着指出,中国需要重新开放,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化,并跟随全球开放的步伐。“长期而言,不能持续地追求’动态清零’。”
建议各位灵活叼盘
死的比想象的要少很多,这都两年了,才死 1500 万
平均每年死亡率也就 0.1%,确定这个数据统计没有问题么?
才这点人 真没必要管
对对对,你说的都对。你喜欢封城就封城就完事了,说这些让我们心服口服有什么用呢?我们说的又不算。
死的是中国人的时候:“时代的一粒沙”“等一等你的人民”…
死的是外国人的时候:“全世界就你在逆行”“死的是老人,本来就要死了”…
防疫爱好者狂喜
以后不提美国一百万了,这个数字更大更吓人,封你更有理由
愿新冠早日被战胜,这样世间再无因病而死
你要从 2019 年底算起到现在,全球吸烟直接间接致死人数有 1500 万人。
不过还是中国好,防疫爱好者万岁,咱们现在被保护得很好,现在拉屎都要扫健康宝登记了。
我是清零派,我想请教共存派几个问题:
所以共存没事 放开政策没事
早晚有一天 病毒会筛选掉部分人 让我们达到全体免疫的
这个事情怎么说呢
有的病包括流感在内 致死数量一样很庞大
但新冠之所以让人恐惧是因为她一直在化妆整容 一直在七十二变
我觉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 不论是封锁还是共存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来,让我们回顾一下英语言文学:
die from,die with 的区别。
再让我们学习一下病毒爱好者不等式:
中国死亡的 1 万多人 > 美国死亡的 100 万多人。
再让我们学习一下经济学知识:
同比,环比的区别;以及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死的越多,人均 GDP 越高。
以及我做一个合理推测,无论是 die with,还是 die of,推测新冠死亡率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与个人财富呈现负相关关系。
说明新冠死的都是……
综上所述,病毒爱好者不仅是 win-win,已经 win-win-win-win 了,而且只要自己不躺直了,躺平还能再 win 下去。
什么都不说了,直接上图吧。
之前有个问题,说上海有多少人确诊,死了多少人。
我回答说,坚决不能共存,毕竟中国人多,如果以后出现了五十万病人,五百万,五千万甚至上亿,后果不堪设想……
然后下面这些牛鬼蛇神就来了。
(另外解释下,我提到了关于上海 ip 的,原本那几个人都是上海,但后来变了,这个图是我刚截的,之前显示不是这样)
我有个问题,病毒爱好者所说的为了大部分人,我们要把弱势群体献祭掉,这到底算不算宏大叙事?以及,这个时候我们到底该不该关心具体的人?
死一千五百万,可以
隔离死一个,不行
在共存派眼中 ,几十个因为隔离而死的是悲剧,而一千五百万就是数字
最近阴阳怪怎么都设置不许回复了… 知乎瞬间没了乐趣真的
这才叫 “人类清除计划”,当电影照进现实,会发现某些逻辑是那么的相似
所以说,热死的或者冷死的人是有这么多吗?
首先,再说一下我的观点,疫情肯定死了很多人,疫情也是必须防控。
但你如果单纯就事论事谈我怎么看这 1500 万条人命,我的看法是,因为受疫情影响造成医疗等资源短缺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肯定也很多。(这是世卫组织报告里提到的)
另外,我觉得,大伙可以讨论一下(只限讨论),世卫组织计算时,有没有把西安孕妇的孩子算作因为新冠而死?毕竟封城是由于新冠,看病难是由于新冠。(当然,有些人的不作为也是主要)
大家都知道,各国对于死于新冠的定义不同,那各国的统计数字肯定也不一样,各国与世卫组织的能一样?当然,这不是意味着不相信世卫组织的能力与权威性,而是说,我们应该结合自己,去想想,死亡这么多人是从哪来的,有人说,贫穷国家死的多。
但是,世卫组织调查说,大部分来自于中等收入国家,为什么?没啥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国家数量多,人多,就这么简单。(所以评论区有些网友就别喷我生活水平想向非洲国家看齐了)
不过,我相信印度死亡人数肯定比这还多
缅甸以外直接多
缅甸境内,怕是不好说
赢麻上国人知道因为吸烟直接间接害死多少人吗?
这种估算一般都只是数量级是对的。
因为新冠直接导致死亡是一方面
因为抗疫损失导致经济下降也会引起平均寿命下降,加上一些突发的看病困难导致死亡,自杀等等。
所以本质上是换命大法,懂得自然懂。
任何事都有代价
因为医院都关门看不了病死了或者早死的人算 “间接” 吗
啥叫 “间接” 为什么不说“直接”?本来该老死病死的人就直接算到新冠头上了呗!
不知道这个间接包含了哪些范围
这个时间世卫组织公布新冠导致直接间接死亡人数给人有似曾相识的操作手法,看看印度对此事强烈反应,联想一下印度自俄乌事件以来的立场表现,多数人会明白的!
首先一点,我们要正面的看待这个问题,新闻能够客观中立的报道这个事情,还能够提醒警觉。
其次很庆幸我国的防疫工作很到位。
2022 毕业生答一下。
封城我无所谓啊,想咋搞咋搞。
但是为啥 2020、2021 都有毕业生优惠政策,到了 2022 年取消了。
2022 的疫情明显比 2020、2021 严重多了,为啥政策截止了。尤其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应届生优惠没了。今年有多少应届生失业,这个事不管管吗?
防疫爱好者都说封城要坚持搞下去,这个应届生优惠政策能不能坚持搞下去,直至新冠彻底结束啊。 优惠政策搞两年,不搞了,但是封城还是要接着封,真是日了狗了。
怎么清零派的道场,这么冷清呢。
在没有直接有效的药物能够对抗新冠的情况下,我只能做好自己的防护遵守防疫规定,拒绝传染祸害到别人。这样子的死亡、逝去的人命也只是成为统计数字中的一个数字。好死不如赖活,现阶段能够好好活着为什么要把自己命别人的命当成儿戏,所以我拒绝在现阶段躺平、共存。
对于支持鼓吹的人,我只能说希望你生活在那个疫情遍地的地方,并祝你和你的亲朋好友安好。
什么叫累计第二次超过 100 万?
人还能复生?
也包括了死于疫情对医疗系统和社会更广泛冲击的人。
倒是希望统计口播报死亡人数时,也能把这部分人带上。
我看间接死的比较多 。
够干啥的
奥密克戎的影响还需继续观察,勿要刻舟求剑。
我无比赞同中国 2020 年与 2021 年的防疫政策
但是对 2022 年的防疫政策表示怀疑……
是不是一百年后只要还有人记得新冠一开始很厉害,只要还有人记得美国一开始死了一百万,中国还得接着封,死了四千万的西班牙大流感在现在不过是这个普通感冒,为什么不封城?
间接啊…… 病死在被封锁的高速路上那个算不算
我们是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看待。我年纪大了,病毒来了等死好了!现在封好久,我也没活干,今年喝西北风了!我们镇上有人自杀,让人唏嘘!所以怎么看待!都是命运!
有多少因为隔离死掉的?
计算方法是已发生的死亡人数与根据早些年的数据在没有大流行的情况下预期的死亡人数之间的差异(即高于没有新冠时年份死亡年份的数据)
看 WHO 官网的原文:14.9 million excess deaths associated with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2020 and 2021
试图尽可能客观的分析,欢迎理性交流,截取了部分(全文也不长,852 个单词)
New estimates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show that the full death toll associat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with the COVID-19 pandemic (described as “excess mortality”) between 1 January 2020 and 31 December 2021 was approximately 14.9 million (range 13.3 million to 16.6 million).
Excess mortality is calculat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umber of deaths that have occurred and the number t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the absence of the pandemic based on data from earlier years.
Excess mortality includes death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directly (due to the disease) or indirectly (due to the pandemic’s impact on health systems and society). Deaths linked indirectly to COVID-19 are attributable to other health conditions for which people were unable to acces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because health systems were overburdened by the pandemic. The estimated number of excess deaths can be influenced also by deaths averted during the pandemic due to lower risks of certain events, like motor-vehicle accidents or occupational injuries.
WHO 定义的超死亡率是新冠肺炎直接 (由于疾病) 或间接 (由于疫情对卫生系统和社会的影响) 相关的死亡的(1330 万到 1660 万之间),计算方法是已发生的死亡人数与根据早些年的数据在没有大流行的情况下预期的死亡人数之间的差异(高于正常死亡年份的数据),可能因为疫情的卫生系统负担过重,人们无法获得预防和治疗,估计的超额死亡人数也可能受到疫情期间避免的死亡人数的影响,因为某些事件的风险较低,如机动车事故或职业伤害(疫情期间其他活动下降)。
也就是说 WHO 给的数据不一定都是死于新冠的,有的因为非新冠医疗资源的崩溃得不到及时救治的死亡,当然也可能其他风险较平时的降低,如交通事故下降或者(这句话强调的是可能新冠的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会跟高)
Most of the excess deaths (84%) are concentrated in South-East Asia, Europe, and the Americas. Some 68% of excess deaths are concentrated in just 10 countries globally.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ccount for 81% of the 14.9 million excess deaths (53% in 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 and 28% in upper-middle-income countries) over the 24-month period, with high-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 each accounting for 15% and 4%, respectively.
68% 的超死亡率集中在 10 个国家(具体国家没有提及),81% 集中在东南亚、欧洲、美洲。
The estimates for a 24-month period (2020 and 2021) include a breakdown of excess mortality by age and sex. _They confirm that the global death toll was higher for men than for women (57% male, 43% female) and higher among older adults. T_he absolute count of the excess deaths is affected by the population size. The number of excess deaths per 100,000 gives a more objective picture of the pandemic than reported COVID-19 mortality data.
Measurement of excess mortality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pandemic. Shifts in mortality trends provide decision-makers information to guide policies to reduce mortality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future crises. Because of limited investments in data systems in many countries, the true extent of excess mortality often remains hidden,” said Dr Samira Asma, Assistant Director-General for Data, Analytics and Delivery at WHO. “These new estimates use the best available data and have been produced using a robust methodology and a completely transparent approach.
老年人死亡率高,10 万人疫情死亡率更能反应疫情的真实情况,数据的真实性是有待进一步验证的。(实际上也无法统计的,特别是是在非洲、中亚、拉美落后地区)
可笑的是有些所谓的权威媒体解读为新冠的死亡数字,我们扪心自问,因新冠以来导致非感染新冠的死亡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的死亡患者数量是多少,上海这样 2000 万人口规模的城市一天几千台手术就停了,还有急诊患者因疫情没有核酸报告丧失救治机会的又是多少,慢性病糖尿病、透析患者没有及时治理的死亡又是多少,我们的数据呢,上海真正死亡新冠的多少,因疫情防控死于非新冠的数据呢。
每个患者的医疗救治权都应当被平等对待,而不是为了那个所谓的 0,牺牲更多的 1,社会是有成本的,只不过有的成本暂时看不见而已,终究会有人买单的。
作为石家庄人,我们上一次出名可能就是因为小果庄了。
一次吃饭上,朋友在群里发了一段小果庄的采访录音,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大娘,你新冠好了有啥感觉没?”
“没啥感觉,就和感冒一样,也没有啥后遗症。”
“你觉的这次集中隔离治疗怎样啊?”
“挺好的,有人管吃管住,比在家强多了。那时候家里封了,啥都没有,医院主的还挺舒服的。”
“疫情还没过去你怕二次感染吗?”
“这有啥可怕的,二次感染也不怕,就是住几天。光是全国捐赠的物资家里都堆满了,三年都吃不干净,村长家更多。能得我还得。”
这录音是不是真实采访我不知道,但是起码能从侧面肯定一件事,就是现在的病毒确实没有那么可怕了。
病毒也是生物,也需要不断的繁殖进化,如果致死率超级高,传染性非常强那么病毒最终的结果也是灭决,对于生物体来说这种共同灭亡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所以这种突发致死率高,传播性强,但是到后期就弱化的情况。我感觉大概率是人为制造的病毒,至于为什么致死率降低了,是因为病毒由人工转为了自然繁殖的结果。
所以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传播性更广,治病更低将成为病毒发展的趋势。
知乎用户 李哪托 发表 所以说,有些人只讲屁股不讲事实。 新加坡不止一次被某些人说成是抗疫模范了,前几天我记得还有话题说新加坡和病毒 “共存” 了?,这都是惯常操作了,之前他们吹的还有日本、越南,真是吹谁谁死。 不过即使这样,在他们眼里, …
知乎用户 拍照稀烂帮帮主 发表 论,范式转换。 知乎用户 青陆 发表 因为 2020 在武汉制造恐怖气氛的和现在在上海制造躺平气氛的人是同一拨人。 这帮人最擅长的也就是西方社会的双标。 西方社会的双标,是不要脸界的天花板。 这和他们的文 …
知乎用户 财经十一人 发表 看到两位大佬 @司马懿 @青陆 都提到了用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等国家的数据预测新冠死亡人数是不合理的,我也来提供一些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模型供大家参考吧。 把结论放在前面,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医疗资源和发展水平仍存在较 …
知乎用户 立青 发表 笑死,吉林人感染了,无症状和确诊比例基本在一比三一比四,就爱丁堡人感染了是一比二十,合计着这病毒还有地域歧视,东北人感染了就有症状,爱丁堡人感染了就收力是吧? 现在爱丁堡的作为早就暴露出其要拉全国下水,逼迫全国被迫共存 …
知乎用户 杨洋 发表 4 月 6 日更新 笑哭了,炸出一堆说我不在澳洲,澳洲一切如常的孝子贤孙。拜托,能不能点开主页看一下,我是多少年前就在分享澳洲动态的。 还有人信誓旦旦悉尼医疗资源没有挤兑,明天就能约 GP 的,请大声告诉我,为什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