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医院捐了 300 瓶消毒液,想换一个妈妈的住院资格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医院收下了她的消毒液,但她没有开口

口述 | 潘璇

毫无疑问,我的母亲属于武汉新冠肺炎患者中幸运的一类。这可能与我曾是一名护士,有医药行业的资源,也有照顾病人的经验,以及人缘不错有点关系。然而即便有这些条件,整个求医的过程仍充满波折,我甚至想到了用捐赠医疗物资以换取母亲入院的办法,我也真的筹集了物资,送给了医院,只是在那一刻没能开得了口罢了。

时间是从 1 月 20 日下午两点之后发生变化的。

2020.1.20

母亲的求助电话

在这之前,我其实知道有肺炎这件事。1 月 14 日就有医生朋友提醒最近多戴口罩,只不过我没太在意。等到 20 日这一天,媒体开始广泛报道,我和很多人一样去药店抢购了口罩,那时人不多,不难抢。随后的一个电话打乱了一切。日常一个人住的母亲说,自己早上发烧了,吃了退烧药,热度下去了,但身上没力气。

我让母亲马上去家附近的军工总医院,这是三级甲等医院。母亲在呼吸内科的门诊排了 3 个小时的队,轮到时一量体温,又发烧了,医生让她去 24 小时发热门诊。这时她已经有些体力不支。我提前下班,赶到医院,帮母亲挂号、付费、排 CT。拿着结果出来的患者,几乎一拍一个白肺。母亲的 CT 也是一样,医生诊断很有可能是新冠感染,但医院里没有试剂盒。医生开了抗病毒药和消炎药。狭小的发热门诊里挤了几十个人,我看到有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发烧了,正自己给自己量体温。

这种情况下,我决定带母亲回家,到家时已经过了凌晨 12 点。我给丈夫发微信,让他不要来照顾,和孩子尽量待在家里。从那时到现在,过去了近一个月,我一直和他们「断绝了来往」。

2020.1.21-22

砸开公司的柜子拿公章

回到家后,我开始从医生朋友那里搜集这个新传染病的知识,大致明白了这个病没有特效药,得靠自身免疫力,病情的重要指标是血氧饱和度。我马上做了三件事:在京东上买了血氧仪;从自己工作的整形医院里把氧气瓶都搬回家;托人购买能增强免疫力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第三件事最难。免疫球蛋白理论上是处方药,医院里开不出。我所在的医院有采购资质,但离除夕只有两三天,生产这个药的公司已经放假。院长和同事帮我托人,找到了货源。为了让我赶紧开出采购的证明,院长让我去医院,直接把柜子砸开,拿公章出来自己敲章。最终,我以每瓶 600 元的价格买了 30 瓶——平时的价格是 200 多元。对大多数人来说,就算买到这个药,也没办法自己在家使用,因为它要静脉注射。好在我做过护士。

接下来的两天,我就在家中用接近专业的方式照顾母亲,每天注射两瓶免疫球蛋白,时刻注意她的血氧饱和度。我一面告诉自己,母亲平时身体很好,没有基础疾病,可以熬过去。但另一边,我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还得想办法让母亲入院,我找遍了每一个定点医院的熟人,但这时再硬的关系都没用了。

1 月 23 日一早,母亲开始喘不上气,我一看血氧饱和度,已经跌到 90%。于是我打了 120。这天上午 10 点,武汉启动封城措施。

2020.1.23

第一次进入五医院

我从没去过武汉市第五医院,那里离家远,也不那么有名。但 120 救护车带着我和呼吸急促的母亲往那儿开时,我只有一个念想:让妈妈赶快住进去。

挤满急诊室的看病的人让我第一次有了绝望的感觉。母亲因为症状严重,被安排在门口的一张床上,医生根本没有时间说话,看了血氧饱和度,给她吸氧,开了消炎药,就转头去看别的病人,再也没时间管了。

这一天,我除了把母亲的床从急诊门口挪到一个避风的角落里,就做不了别的了。我去找了急诊科主任郑先念,求他安排母亲入院,但这样的家属郑医生一天大概要面对几百个,所以他一次次回答没有床位。随后,我和另一名患者家属去行政楼找到医政处,也被「按照排号」的回复挡回来。绝望感在这一天持续加码,但爆发的时间是 1 月 24 日。

2020.1.24 AM

最绝望的时候

上午的时候,郑先念主任告诉等待的病人家属,晚上医院会新开出一个病区,可以入院一批。于是所有的病人家属都去排队办住院证,根据先后顺序排号,医生会在重症患者的住院证上写上「急」,再签字,医院优先安排。

但希望很快被打破。急诊科医生告诉大家,根据上面安排,新开的病区将会接受从武汉第一医院转来的病人。我看到住院区门口确实有第一医院的救护车,有的病人可以自己步行走下来。

我大声说自己拍下了视频,并拿给医院的领导看,但是,没用。

因为没法离开母亲身边太久,我又赶紧回到急诊室,此时地上已经躺着病人了。我和另外一名家属再次去找急诊科主任郑先念,这名 44 岁的医生在和医院领导打电话的时候情绪失控,大喊「我们不想回家?我们不想活?」。我拍下这段视频发到朋友圈里,没想到成了 2020 年除夕点击量超高的视频,被全网转发。

我曾经做过急诊室护士,知道医护的难处,也抱歉添了麻烦。事后我几次去向医院以及郑先念道歉,不过在当时,我还顾不上这些,我只看到扎堆的焦虑的病人,看到一位相识的护士自己去拍了 CT,肺部有阴影,我还看到殡仪馆的车开到了医院门口,穿着黄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把一张张床推出医院。当我的周围全是这样的画面时,我变得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而母亲还躺在一旁吸氧,这是我最崩溃的时候。

一条微信让我最终重新恢复了行动力。一位朋友告诉我,自己的弟弟的朋友是五医院呼吸科 ICU 的医生,这位医生发过一张物资需求单。朋友出了主意:如果能帮医院拉到物资,也许可以换到一张床位。

2020.1.24 PM

消毒液捐了,却并没有提要求

我没有犹豫的时间了。马上在朋友圈发出了求助。我的发小张涛帮了我。「口罩和防护服已经不可能了,但消毒液还有机会,而且有的厂就在武汉。」他帮我联系了 30 箱 84 消毒液,我联系了那位 ICU 的医生,对方愿意接受物资。电话里我没有提母亲入院的事。

张涛还帮我找到了志愿者对接资源。装着消毒液的车在开往医院的路上了,呼吸科的医生却突然打来电话表示不能接这批消毒液,因为「上面有规定必须要通过红十字会」。他的语气很无奈,我挂了电话,只觉得一切都白费功夫。无奈之下只能把消毒液先拉回自己工作的医院,那是我能想到的暂时的存放点。东西刚搬下车,那位相识的护士又打电话过来说急诊科需要这批消毒液。于是我和志愿者又重新搬了 10 箱上车——我们已经没力气搬更多了——运到急诊室。

在五医院,3 名穿着防护服的护士把这些消毒液搬走了,她们点头致意,没有说话,我也没有提母亲入院的事。忽然有点难以开口,可能与当时我母亲的情况比较稳定有关,如果她当时情况严重,我可能都没心思去联系物资了。

2020.1.25

自己也感染了

这一天是除夕。我在饿了么上点了饺子,和母亲在急诊室吃了。从那天开始,凡是在五医院,我俩的餐食几乎都是靠外卖。我把取餐点定在离医院 100 多米的地方,让骑手把餐放在地上,自己再过去取。这么做是因为,我也感染了。1 月 24 日,母亲要重新拍一张 CT,当晚我也为自己排了个号。次日凌晨拿到的结果是单侧肺部感染,不算严重,也没有其他症状。和母亲一样,也没有试剂盒供测?试。事后想起来,可能是因为我服用了抗病毒和消炎药。我没有告诉母亲自己也感染了。1 月 25 日早上,母亲病情稳定,再加上实在没有病床,我们决定回家。

2020.1.26–27

疑新冠

回家之后,我接到通知,所有发热、疑似和确诊病例,要去社区报告。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会有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上门来诊断。不过医生没有真的上门,只是打了个电话确认了情况。我试过让社区帮忙联系床位,帮忙配药,或是询问是否有氧气,但我只是把这当作一条路——就像我也试过打市长热线——虽然没有结果,但我还是会试。社区也给过一个解决方案,告诉我有个隔离的酒店,当我追问酒店里有氧气么,对方说没有,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相比其他在家隔离的患者,我们的条件已经要好得多,但家里的氧气瓶总会用完,免疫球蛋白也已经用掉了 28 瓶。

2020.1.28

我不想发负能量的东西,但你们也别逼我

这天凌晨,母亲的病情再次恶化,呼吸急促,并且出现嘴唇紫癜。我知道叫 120 来不及,就自己开车送母亲去五医院。当时武汉已经实行交通管制,但我顾不了这么多,不过路上也没有交警拦我。

到了医院,医生的判断和我一样,母亲应该马上入院,她再次拿到了急诊科开的住院证,这次上面有郑先念的签字,还有「急」字,但我知道,即便如此仍然可能没有床位。而母亲已经处于如果没有氧气就情况危急的状态。

我遇到一位眼熟的家属,除夕的时候我们同在急诊室。他告诉我他的家人已经入院,并且悄悄透露自己用很多个手机号在市长信箱留言,还发微博,打电话投诉,当天早上,医院领导联系他,安排了入院。我没有用这个办法。当我再次去行政楼,这时这栋楼已经处于封锁状态。我找到院领导的电话,说了狠话:「我不想发负能量的东西,但你们也别逼我。」但还是没用。

最后,一无所获的我去了病区。那里理应是隔离病房,但并未隔离。我一层层地找,看有没有空的病房。在 10 楼我真还找到了,赶紧向护士打听负责这一楼层的医生是谁。要到了名字,我就问朋友要到了电话,这位医生了解病情之后同意母亲入院。我回到母亲家,洗了个澡。万分幸运的是,第二天起来,我感觉自己的症状消失了。

2020.1.31-2.8

我母亲病情开始好转。我们也都排队等到了试剂盒的检测,我的结果还没出来,母亲的结果出来,是阴性。在群里,有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不少见,试剂盒的检测本质上是看病人是否有传染性,但症状可能并未消除。

值得担心的事还有很多。如果我被确诊,我就可能被划到轻症病人的范围里,集中隔离。我不排斥隔离,但我不能接受和母亲分开。我无法停止设想,如果被迫要和母亲分开,该怎么办。

2020.2.8

一切还在继续

母亲测了两次核酸,也是阴性,医院安排我们出?院。按照那时的规定,已经要「应收尽收」了,我属于密切接触者,应该要被集中隔离。果然,第二天中午,社区卫生中心的电话打来了,要求我马上自行前往家附近的一个酒店隔离。我回答说可以隔离,但是要让我妈妈一起隔离,因为我得照顾她,对方说可以,但一遍遍催我快去,说不去就要上门强制执行,我毛了,说「好啊,我愿意,请你们来强制吧,正好没人帮我搬东西」。

说的也算是真心话,为了自己照顾妈妈,在她住院时,我就在网上买了制氧机。准确地说,不是在网上买的,而是在淘宝上搜到了店,直接联系店家,然后到武汉的一个仓库,当面取货,微信付款。

2 月 9 日下午两点多,我准备了一堆吃的,还有制氧机、取暖器,开车和妈妈去酒店了。

酒店的隔离还算稳定。每天有穿防护服的人,到电梯口送餐,大家排队去取,都自觉隔了很远。我有时也会叫外卖,除此以外,就是每天量次体温,发熬好的中药汤剂,上面写着「三号方」。

还好带了取暖器,2 月 15 日开始,寒潮来了,武汉大雪。酒店的中央空调当然不能开,有取暖器,对母亲来说好多了。

目前还没人跟我说,隔离要到什么时候结束。不过总算一切稳定,现在就希望妈妈的病情能一步步好转,毕竟肺部损伤是需要慢慢养的。我还担心我的公婆和孩子,他们所在的老小区,封闭之后,送餐、送菜的配套都没跟上,他们又都有基础疾病,要真遇到情况不堪设想。我先生现在一个人在外面住,因为他在一个商场负责安保和消防,商场里有超市,得开门,他就得上班。一家人隔在 3 个地方,只希望都平安吧。

对了,2 月 12 日,我还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汉阳区防疫指挥部,问我母亲还需要床位吗,我苦笑,说已经出院了。对方很惊讶,还确认了一遍,然后说「那就好,祝你们早日康复」,就挂了电话。

平心而论,不管是自认还是别人眼里的我,已经是一个积极要强的人,但崩溃依然无法避免。有的人崩溃了之后想开了,开始自救,有的人放弃了,或者是被迫放弃。这些天我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也愈发感到自己和母亲在这场灾难里的幸运。

新冠肺炎抗击实录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潘璇为化名。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陈院长火速被免 |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

来源:呦呦鹿鸣的鹿鸣君 2020年2月24日下午14:27,人民日报向所有手机APP用户推送了一个消息:“网传广东泗安医院院长语言粗暴对待职工,经专题研究决定对该院院长免职处理并由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这个消息,来之不易! 人民日 …

让我们记住在新冠疫情中殉职的医护人员……

保护医护人员和医学技术人士就是保护其他人的生命。然而,医护人员的职业特殊性意味着他们在疫情中受到感染的风险更高 疫情让人们深刻了解到医疗资源的可贵。 某种意义上,保护医护人员和医学技术人士就是保护其他人的生命。然而,医护人员的职业特殊性意味 …

他们的誓言

高强度的工作,匮乏的物资,浓重的病毒,响亮的集结号,生死之交——疫情时期,这些是一线医护人员的日常 如果说武汉的什么地方最早觉察出这座城市有些异样,那应该是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银潭路的金银潭医院。 1 月 21 日,离武汉封城还有两天,金银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