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怀有希望的世界,戈达尔选择离开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文 | 李厚辰

当一个人被称为“国宝”,很多时候也就代表了他“过时”的命运。在戈达尔逝世时,人们评价是“法国新浪潮终结”。新浪潮终结了,但电影依然存在,不仅电影存在,影视媒介还比戈达尔的时代成千百倍增长,我们真正进入了泡在影视中的时代。

对于当下的影视环境,我们有很多怨言,电影、电视剧不好看,短视频反智、煽动,综艺哗众取宠。但我们谁又能远离影视而生活呢?

某种程度上,现状应是戈达尔所欣喜的,影视终于成为一种能动性的媒介,因为手机拍摄的普及,普通民众可以使用视频捍卫权利,表达批判,展现回忆。从这个角度,影视媒介的“浪潮”已经由分布式的众人依靠手机接棒,我们人人皆是弄潮儿。

但电影却格外老气横秋,戈达尔希望反叛的“美式电影”更加大行其道,甚至已经鲜有“脱轨”的作品存在。美式电影范式的持存,也实在令人惊讶,直到今天,它依然是造梦的不二法宝。如果电影是这么美又坚实的一场梦,又何苦“新浪潮”呢?

这是今天我们这些弄潮儿们也需要直面的问题,戈达尔在1979年接受采访时说,他的愿望包括“将声音从图像的专制中解放出来”。至少对戈达尔而言,“新浪潮”电影,是梦醒的电影。

01.

失落的后半生

戈达尔在法国出生,成长于瑞士,比较平稳地度过二战。战后他在法国索邦大学学习,与电影结缘,并结识了“新浪潮”运动的同路人特吕弗、侯麦等。随后,他开始了作为影评人的生涯,开始频繁写作关于电影的评论文章。

一边写影评文章,一边有一些短片拍摄的机会。他在29岁时拍摄了处女作长片《筋疲力尽》(豆瓣5.5万人评分),随后他接连拍出多部精彩作品,31岁时的《女人就是女人》(豆瓣9千人评分),32岁时的《随心所欲》(豆瓣1.7万人评分),33岁时的《轻蔑》(豆瓣8千人评分),34岁时的《法外之徒》(豆瓣2.2万人评分),35岁的《阿尔法城》(豆瓣7千人评分)和《狂人皮埃罗》(豆瓣3.1万人评分)。

 《筋疲力尽》

之后他陆续推出《男性女性》(豆瓣近4千人评分),《美国制造》(豆瓣2千人评分),《我略知她一二》(豆瓣2千人评分),《中国姑娘》(豆瓣5千人评分),《周末》(豆瓣4千人分)。

1967年,他刚37岁,8年时间,戈达尔已经作品累累,收获国际声誉。这距离2020年戈达尔在Instagram直播,相隔53年之久。在这53年之中,他创作了数以百计的作品,但都没有早期作品的关注度。

上面所列举的豆瓣打分者数量,不是为了展现戈达尔的水平,而是为了说明他作品的关注度。1968年与滚石乐队有关的《一加一》豆瓣仅219人评价,《不列颠之音》只有358人评价,在捷克拍摄的《真理》甚至没到开分的最低人数。

1972年他创作的相对“主流”的作品《一切安好》有1536人评价,1980年的大制作《各自逃生》也只有1639人评价。后期恐怕唯一较受关注的是1983年有4千多人评价的《芳名卡门》。

 《芳名卡门》

这是为何?比他岁数更长的伯格曼1982年的作品《芬尼与亚历山大》在豆瓣尚有1.7万人评价。37岁后的戈达尔发生了什么?他江郎才尽了吗?还是发生的事情,需要关联“新浪潮”来解释呢?

02.

“假的真的”和“真的假的”

戈达尔在1990年推出了名为《新浪潮》的电影,豆瓣上仅有500多个人评价过。这是一部可以由此切入和了解戈达尔“新浪潮”运动尝试的作品么?

很可惜不是,这部爱情电影非常晦涩,甚至混乱,观感与其他戈达尔电影有相似之处。不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将帮助我们了解一些重要的区分。

电影中有一位园丁,总是自顾自地说着一些很有诗意的台词,比如他开着墨绿的拖拉机,一边搬动园丁工具一边说:“我们根本无暇去探知,犹如一盏初明的灯,栗子树的花开,或那些飞溅的,闪闪发光的赭石……”

《新浪潮》

这里的关键当然不是诗意或诗的内容,其实戈达尔后期的电影几乎没有我们追求的那种“视觉美感”,这兴许是他刻意去避免的。

这里的关键是园丁、场景和吟诗带来的间离感。这其实就是话剧,在话剧中,人物经常超出情境和他的身份,仿佛开始面向观众言说一般说话。

这是典型的布莱希特方法,即“说教式”,我很喜欢这个译名,因为我们都讨厌“说教”,因而这个译名对观众是一种挑战,这个挑战非常重要,戈达尔就很鲜明地指出“我们必须挑战观众”。

挑战观众?可能很多人会皱皱眉头,觉得稍有冒犯。不过请大家暂停想一想,同温层内容最不冒犯;教你自洽,教你爱护自己的内容不冒犯;把你塑造为受害者,把他人塑造为恶魔的内容不冒犯;亲切地邀请你加入一个巨大的、必胜的身份,从此永享胜利的内容更加不会冒犯。

**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应该”被冒犯,基本也就是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必要改变,自己已经获得了道德的地位,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就等着坏人被消灭或坏人被改变了。**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这样想,我们当然不需要“新浪潮”,我们只需要不断复制的旧娱乐,就像今天一样。

 《各自逃生》

所以,间离和冒犯在布莱希特与戈达尔的系统中如此重要。一位园丁在不合时宜的场合开口吟诗,这是假的,也提醒着观众这是电影,电影也是假的,在此重要的是观众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恰恰是真的了,我们可以说,这是“假的真的”。

与此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电影,在展现上都是“真的”,在布莱希特看来,这就是电影营造的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幻象,这个幻象当然是用来骗人的,这就是“真的假的”。

推而广之,进入我们现在的时代,充斥手机的短视频等内容,那些即便直勾勾地对着屏幕言说的人,他们也言之凿凿地认为他们所讲的都是真的,这就是新的能动媒介中的的幻觉。

所以我在最初说今日影视的范式更迭是戈达尔乐见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另一部分,也会令他更加痛苦。“新浪潮”,是个破除幻觉的艺术运动。

03.

置身世内的艺术

戈达尔不是一个关于“美”和“艺术”的电影大师。前文提到,戈达尔在1968年前那些脍炙人口的电影,与1968年后的电影,知名度与影响力有大幅改变,这中间有一个现实的机缘,即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

1968年后,戈达尔放弃“美式叙事电影”,开始探索自己的电影投身于左翼运动的可能,并据此进行了一系列先锋性的尝试。这些尝试不能说成功,而现实的残酷也深深打击了他,他从最初五月风暴里的偶像,渐渐成为被学生抛弃攻击的人物。

他表述自己对“美式叙事电影”批判,他说,“结果发现娱乐业也是一个资产阶级大家庭,远比我的家族要大。或者说,此时我才开始认识到这一点。而逃离这个娱乐业大家庭比逃离父母身边要困难得多了。”

采访他的人回道:“而你又加人了革命家庭。”戈达尔的回复是:“我希望没有。”

 《芳名卡门》

在投身左翼的经历中,戈达尔目睹了他们极端的“保守”,这又与“新”扯上了关系。

今年年初讨论度很高的电影《不要抬头》,就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到位,价值观也看似很正,但丝毫没有挑战任何观众的电影。你可以把你憎恨的一切人代入反派,看完电影,你再次得到印证:“原来这帮人真的这么愚蠢这么荒唐啊,哈哈哈哈”。你从这个电影里得到什么新东西了吗?没有。

“新浪潮”电影,至少在戈达尔的角度,是给人以“开启”的电影,而不是给人以“封闭的已知答案”。

他说:“人们喜欢把自己当成车站或终点站,而不是航行在车站之间的火车或飞机。我喜欢把自己当成一架飞机,而不是一座机场。”在这个比喻里,他想表达的东西非常清楚,“新浪潮”电影,不是一个已知的位置,而是探向未知的尝试。

但飞机不飞在想象的世界中。在想象中,两三个概念就足以让你充分体会“探向未知尝试”的自我感动,抵达宇宙至大,道德至纯,邪恶至暗,真理至高。造梦的电影往往如此。请注意,造梦绝不指幻想电影,即便是现实主义题材,往往更是用现实造梦。

就像戈达尔回忆自己的处女座《筋疲力尽》说的,“我的创作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但现在我认识到《筋疲力尽》是我无意识的作品。我以前自以为知道这部电影讲了什么,但在影片完成一两年之后,我意识到我完全不了解它的内容。我本以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但现在看来它就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样,表现的完全是一个虚幻的、脱离现实的世界。”

 《筋疲力尽》

在这里,我们就明白“新浪潮”的问题意识了,这个问题意识被好莱坞体系以外的导演群体共享,并由他们意识到,这不是题材的问题,不是手法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加抽象的问题。这种“造梦”,就是电影媒介的特征。

所以戈达尔探索的不是新的题材、新的手法,而是新的“电影语言”。用我们今天的例子,更像3D电影的出现,或是李安探索的那种高帧数电影,虽然这两个探索都是技术方面的,但就像从默片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电影一样,是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但并不是“新”就代表可能性,无意义的新,甚至倒退的新比比皆是。戈达尔这一代导演都认为有声电影比默片在很多方面是倒退的,而我们也明白,3D和高帧数并没有给电影带来任何东西。

戈达尔的探索不是技术性的,而是高度“布莱希特”式的,在《中国姑娘》中,戈达尔保留了很多拍摄中的拍板镜头,就是在直接告诉你,这是电影拍摄,他希望展示“电影拍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电影拍摄的结果”。

 《中国姑娘》

但你要问我,这又如何呢?展示这是拍电影的过程,观众就能从中得到什么吗?这问题我也答不上来。但我至少想表达,这就是“新浪潮”的新,他意识到电影这门媒介本身的僵化和其造梦性,而造梦性就具有欺骗或洗脑的潜能。“新浪潮”希望能够革新此种艺术范式。

04.

拍响所需的另一个巴掌

我们不得不数次提到布莱希特,他对戈达尔影响至深。布莱希特探索的,就是要对现实世界和特定历史时期拥有直接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戈达尔继承这个野望,有人问他“你想改变你的观众吗?”戈达尔回答,“我想改变世界”。

在今日的视角下,这太不酷了。现在我们对电影“新”的期待,也许是画面美感的极致(戈达尔在生涯中期就不再关注画面问题),也许是迷影的“纯粹性”(戈达尔也表达在小电视上看电影也很精彩,对白在其中凸显出来),也许是艺术家的即兴创作(戈达尔否定自己是即兴创作,虽然看上去像)。

所有这些“艺术形式”本身的,“精神追求”的,“意志力”的,这些浪漫主义价值,一概不在戈达尔的关注范围之内。

他没有今日语境中“很酷”的,离群索居的,追求极致的艺术家气质。他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性格,喋喋不休,喜爱表达,愤世嫉俗,其实很多时候都挺酸腐的。

 《芳名卡门》

强调“酷不酷”是为了说明,“新浪潮”既然是置身世内的电影尝试,是与布莱希特拥有同样目标的艺术运动,那么受众对其的响应和接纳是里面不可或缺的一环。就如戈达尔38岁后逐渐响应寥寥的尝试,他的历程并未实现他改变世界的野望。

当然这不是说受众未能跟上他的脚步,戈达尔的尝试本身也未必就实现了对现实的那种穿透力。

但至少,受众需要对新的东西,对挑战持开放性的态度,对“美式叙事电影”感到厌倦,甚至对今日已经借由短视频技术扩展开的这个“大型造梦”拥有觉察。

这里的觉察不是用“短视频坏”或“短视频包含很多虚假信息和意识形态操纵”这么两句话,就可以概括和解决的。如果就是这么两句话,我们依然处于一个“判决已下达”,“事情已经明了”的状态中,坏人已经被找出,坏事儿的缘由已经被理解,那在这个位置,我们又不再需要任何新东西了。也就不会需要任何一个“浪潮”。

“新浪潮”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没有形成答案与结论,而是一个被提出的艺术目标,他呼唤一个可以对现实产生实际影响,并突破“叙事型电影”的影响的新电影语言,这当然有可能是个妄念。但我们现在的生活够好了么?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么?你是否觉得现在能带来改变的只有一场灾难?或者根本就期待着毁灭。

我当然明白我们当下的心态,这也是我的困惑。怀特海在《思维方式》中谈到重要的思维动因“创造性冲动”时就说,这种冲动来自生存处境的危机,和对突破危机的期待。但现在面对迫身的危机,我们想到的更多是绝望和放弃。

**“新浪潮”就是这样一个运动,当受众都不再有任何希望,并不期待任何新东西的时候,它就注定结束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早在戈达尔去世前,新浪潮运动就已经结束,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芳名卡门》

今日需要被革新的何止电影,小说面对已然衰落的纸书时代又能做何反应?电子游戏面对雅达利所留下的这些范式,是否还能有所创新?社交媒体中千篇一律的内容,是否能创造出能动性的范式?

如果这一切都毫无变化,我们怎么期待生活可以发生任何改变呢?也就是说,我们已然活在工业化社会的“造梦机器”中,我们如何接触现实?

这是一个巨大的,沉重的,不酷的话题,但至少我想表达,“戈达尔”和“新浪潮”这样的概念,背后不是时髦的艺术风潮,而是未被兑现的社会治疗。

我们还在等待下一次浪潮的到来。这句话本身也是一个充满误导的表达。

*本文原名《当你悲观绝望时,“新浪潮”也就结束了》,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看理想平台立场,欢迎提供不同意见的讨论。编辑:Purple。

更多「李想主义」专栏文章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李想主义」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网信部门派出督导组进驻豆瓣网,部分应用商店下架豆瓣App

央视新闻消息:3月15日,针对当前豆瓣网存在的严重网络乱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 去年11月,豆瓣App被工信部要求下架;12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网信办”)约 …

豆瓣电影“标签”功能被全部关闭

‍‍ 今日有不少影迷发现,豆瓣已将豆瓣电影,豆瓣读书等板块的“标签”功能全部关闭,豆瓣音乐的标签功能暂时正常,此举疑似是受到12日开始,关于个别红色电影被打上“谎言”等标签的议论的影响。 据了解,豆瓣电影中影片的标签可由用户在标记“想看” …

疫情偷走的两年,和消失的17部华语电影

又一部华语电影临时撤档。 周冬雨x刘昊然,《平原上的火焰》。 上映前4天,官博发出简短“声明”,并未公布原因。 更名、改期、撤档,再次漫长的等待…… 自从疫情爆发,已经记不清第几次了。 前两天Sir突发奇想查了查,近两年无法如约而至的电影有 …

无法|豆瓣的未来

作者:无法 豆瓣这两天的营业额,没准会创新高,但豆瓣的未来,仍十分悲观。那是文艺和小众的集散地,而在中国,没人在乎这两类人。豆瓣大概率不会倒闭,因为政府仍然需要那样一个平台,来标榜自家的文化繁荣。可能,他世界书影音资料库的属性会被逐渐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