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

by , at 03 August 2020, tags : 超纲 孩子 清单 课外 减负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Veritas 发表

反过来考虑,凡是不在清单上的都可以学。

限学令颁布后中国物理教育大改革,成效显著,消息传到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政府派物理学家去中国参观学习。

美国物理学家问一个小朋友:

「小朋友,光滑水平桌面上,小球拴在一个储存 10 焦耳弹性势能的弹簧上从静止释放,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动能为多少啊?」

「叔叔,动能的定量计算超纲了,我不知道。」

「呃…… 好吧……」

「叔叔,叔叔,虽然我不知道小球动能多少,但是我知道小球动能加弹簧弹性势能是不变的。」

「哦?」美国物理学家眼前一亮,「为什么呢?机械能守恒不也是超纲内容吗?」

「因为这个系统的哈密顿量是不含时的。」

(改编自 QQ 空间 @康宁)

知乎用户 在垃圾堆里找知识 发表

我是一名普通的课外培训的教师,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我们积极响应了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的负面清单不让教同余,但竞赛中要解决 ax+by=c 的整数解问题。

于是我们改革了教学体系。以前我们不讲群论,现在我们在小学中年级的课程中加入了群论内容:

课程讲义如下:

[数学夜话 15 :对称(一)​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T4_jwAppcIDVN-SEkjTjoQ)

这是不超纲的,因为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是明确讲图形的运动的

[数学夜话 15 :对称(二)​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_IG6LhVbZ8bUv_P-ujbN0Q)

然后我们用钟面加法,和带余除法引出循环群的概念,并且引导学生观察余数规律。这也是不超纲的,一年级就学习认识钟表,二年级就学习除法,三年级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数学夜话 16:钟面上的加法​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atvrJBHBi76HbvMgRWy4wA)

最后我们用这几次课的结论求解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数学夜话 17:方程的整数解​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iytQYg-Y8H4a80rftMTYXw)

我们彻底摒弃了同余记号和传统的数论学习路径。我们先用图形的运动教授群论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引出子群和拉格朗日定理。然后将数论的知识作为群论结论的一个特例,从而得到不定方程的解法。

要求我们按照教育部规定进行教学的家长们,纷纷对这个课程体系表示满意。一句 “行胜于言”,与知乎用户共勉。

还要特意说一下:我们一开始就和家长说好,不要瞎得瑟。而且特意保留不练习快速计算能力。所以小姑娘在二年级的班里算算数并不快,所以并没有觉得自己数学太好。

以下是一位参加培训的二年级学生自己录制的打卡视频

———妄言被封七日,今日解封来修改———

(应家长要求,去掉小朋友的打卡视频。请大家自行脑补一位小朋友在黑板前讲余数规律的视频。)

另外有不少知乎的朋友这几天私信问了一些问题。苦于账号被封,无法一一回答,今日解封,统一说明下。

关于机构:目前招生已满,暂时不收学生。

关于课件:尚未出版,不卖。

关于教学大纲:见以下视频,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各位家长可以参考一下。

[

小学数学大纲

在垃圾堆里找知识的视频

 · 9866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46807433613799424)

最后感谢大家纷纷关注公众号,还有数位朋友给了赞赏。实在愧不敢当,为了答谢各位朋友(想必有许多家长),分享一套我搜集的课外数学入门材料,希望能让您的孩子爱上数学。

[资料放送:课外数学入门(题目 + 视频讲解)​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EQ-at-8GjOaOQsP2qwEVBw)

———————以上是修改内容———————

最后附上我们的三年级开学第一课讲义(等差数列,不过现在根据教育部要求改名了),希望有大家帮着看看超纲不超纲。

知乎用户 怪能猫 发表

说,这是什么!

警察同志你听我解释,她真的是自愿的。而且你看,她长得快,她骗我说她已经成年了,我真的不知道啊!

哼,你这种人我见得多了,不知道不知道!14 岁以下就算对方自愿也是最严重的违法犯罪!你也不用想着狡辩了,现在配合点认罪,我们还能给你争取一个从轻发落,等垃圾桶里的证据被专家鉴定出来,你就没机会咯。

警察同志,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啊,我也是有老婆孩子的人,我不能让他们被人指指点点的啊!你帮帮我!

哼,你做这种事前就该想清楚了!诶,结果出来啦,垃圾桶的草稿纸上面,那个洛必达法则是你的字迹,还想抵赖,这是小孩子应该学的东西么?禽兽!拷走!!!

知乎用户 蔡子星 发表

对教师的影响:

不得向未满 14 周岁幼女传授微积分,否则无论幼女是否有主观愿意均视为非法,只有一种豁免情况:教师证明自己不知幼女未满 14 周岁。

事实真相:

这其实是智子通过让少数人产生幻觉,从而达到锁死地球科技的手段。

知乎用户 红护 发表

我小时候我们家附近的矿务局机关图书馆倒闭,不少收破烂的闻风而动,从里面运走大量图书。

然后我爹螳螂捕蝉,以十块钱(九十年代初)的价格,从收破烂手里拦下了两个大麻袋的存货。

这两大麻袋的书,成了滋润我童年精神生活的营养剂,也在多年以后成了我在 b 乎吹逼的灵感源泉。

我记得那些书里有一套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黑皮《十万个为什么》(图是网上的,但书一样)

这套书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气象物理化学农业医学…… 等等各个方面。

我看的非常零散,但是我记得书里很多内容,比如天文里会讲述恒星的寿命过程,白矮星的概念,中子星的形成,超新星爆发及最后红巨星的消亡。我至今记得图里生动形象的用四辆卡车拉一个火柴盒来给大家讲述白矮星上的物质密度。

我记得海王星不是被直接观测到的,而是被天王星不按照套路运行的轨道卖出来的,因为科学家计算的轨道不是天王星运行的轨道,于是仔细搜索,找到了海王星,也许海王星感到不忿,又用同样的方法卖了冥王星。

还有火土之间的神奇小行星带以及我们中国天文学家给小行星起的名字 “婚神星,谷神星,灶神星……” 前不久我看见雷神山火神山这种名字充满亲切,这个格式一直没有变过,它来源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物理篇里有基本粒子的描述,从分子,原子,一直解释到胶子光子强子夸克,要知道这书是七十年代出版的,而夸克的概念提出是 1964 年,这个科技时效性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科普人真心将知识奉献给孩子的满满诚意。

这些概念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在高中接触相关物理概念时没有一点吃力。

甚至于他还系统性的展现了相对论的概念,提问小朋友 “如果你比光速跑得快,你是不是可以看到以前的历史?”

还有我最喜欢看的农业篇里,细致的讲述过农业合理密植、马铃薯和甘薯为何不能混合贮藏、还有异源六倍体小麦与野生小黑麦杂交产生的八倍体小黑麦,我至今记得文章里描述是这样的 “这种经过重重努力杂交诞生的小黑麦,具有优良的抗寒抗病抗旱抗逆性状……” 非常的燃。

最难能可贵的是,农业篇里还将我国农民广泛流传的一些谚语进行了科学的解读,比如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医学里深入浅出的给大家讲解了人体内循环系统,用插图详细的刻画了血吸虫在钉螺狮里发育成尾蚴然后寄生人体的过程,还提醒南方小朋友不要去有钉螺狮出没的水域游玩。

我清楚的的记得,那些呕心沥血的科普人,用手绘的线条插图给我们画了人体内血管的分布,断肢移植手术的过程…… 美国人民如果稍微看过一点,就不会喝消毒液了。

大脑的沟回、免疫系统的应激方式、心脏泵动血液的原理、静脉血管中神奇的静脉瓣、神经突触及递质传输神经信号的方法…… 我一个七岁的孩子全部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了。

对了还有大部分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那可不是后来的儿童读物里烂大街的狮子老虎恐龙,而是主要讲述着各种动物系统知识,譬如羊膜动物衍生的似哺乳类(后来生物界将这一类别定义为了合弓纲)和爬行类;顺口提了了我国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食性区别;还对我国不同地区出没的不同生物种类进行了标注。

植物木质部的形成,叶片的蒸腾作用,植物间的竞争和杀戮行为,寄生派掌门菟丝子和歪叶榕,无比高大的天料木,活化石水杉,死全家的银杏(银杏所属的类,除银杏外全部灭绝),盐碱地里的布料宠儿罗布麻,还有我们爱吃的浅刺大板栗……

对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有一篇讲述了我国为了治理海洋滩涂盐碱地,引进了大米草,文章阐述完大米草的优点后,还提出了一个隐隐的担忧:“但是,引进外来植物到新环境,总是充满变数,大米草的优点越多,它在未来造成生物入侵的危害可能也就越大。”

结果呢?

一声叹息

心情澎湃,引起了我的回忆,一时间说的有些多。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从这些上世纪面向 6—10 岁儿童出版的科普读物里,看到了一个真心致力于教育的组织,鞠躬尽瘁的将知识掰碎了,揉化了,一口一口咀嚼软了喂给那个时代的少年。

正是以这些图书的出版者,编纂者还有那时代的老师们呕心沥血的努力,我们这一代在看着美利坚口服消毒液、电视台驱魔、舔马桶、街头裸奔、举办新冠派对时,才能付之一笑。

我们才能万众如一的配合着各种防疫措施,并清晰的明白孰是孰非,让某些外界试图挑拨的势力气急败坏却又无能为力。

而现在,你告诉我我的前半生都是超纲的?都是不应该学的?

知识这种东西,何来超纲之说?了解了就是了解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当年七岁的我都知道红药水和碘酒这两种伤口处理药不能同时使用,会产生剧毒的溴化汞。我想这条知识对喝了消毒液的人就是明显 “超纲” 的,但是他喝下去后,自然规律可不会管他超不超纲。

我不希望二十年后,在 “不超纲” 的课本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也成了那个样子。

知乎用户 Trinkle 发表

以后如果看到这张图

或者这张图(应评论区要求加了上去)

不要惊讶,因为有可能接下来是这个样子的:

知乎用户 失败工科生马也 发表

反内卷是这么反的嘛?

那么教育局怎么不让你清我北也出个规定不许教比大专多的内容哦?

教育资源不平衡是问题,但是是这么解决的吗?

木桶有长有短你把短的补上啊?你把长的砍了?

反正中产 / 资本家的孩子也能请得起家教,也就家里没钱请不起家教的孩子活该上不了大学呗!

知乎用户 孙鹏. eduzhixin 发表

超纲了! 小故事几则


A: 小朋友, 你哪年生人啊?

B: 2012 年!

A: 哦, 那明年你几岁啊?

B: 不知道! 2020+1-2012! 不会! 超纲了!!

(三年级以内, 四位数的加减法, 超纲)


A: 孩子, 你知道么? 我打一巴掌, 你疼, 我也疼!!

B: 不, 我不知道! 超纲了! (哭…….

(牛顿第三定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超纲)


A: 老师, 什么是电阻?

B: (不能超纲), 电阻就是电压除以电流!

A: 老师, 那什么是电压?

B:(不能超纲), 电压就是电流乘以电阻!

A:???(疑惑) 老师, 循环了呀!

B: ……. 那电压表测出来的就是电压! 电阻表测出来的就是电阻!

主任 C: B 老师, 说什么呢!! 电阻表超纲了!!! 不能讲!!!


A: 孩子, 今天上学学了什么内容啊?

B: 大禹治水!

A: 大禹, 怎么治的水啊?

B: 在….. 在…….. 大禹他爸! 治水的基础上, 创新!

(鲧, 超纲)


A:

B:

A: 真棒! 那么

B:

A: 又答对了! 那么接下来! 试试看, 能得到什么结论?

B: 啥也不是! 超纲了! 我不会!


A: 原子由什么组成?

B: 原子核和电子!

A: 原子核由什么组成?

B: 质子和中子!

A: 看看图, 里面有几个质子?

B: 老师我看不见! 质子不能有个数! 超纲了!


A: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心, 哦 不对, 是质数! 同学你来回答一下, 哪些数是质数啊?

B: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A: 对, 继续, 然后呢?

B: 就没有了!! 再就超纲了! 不能学!


A: 牛顿第二定律是什么?

B:

!

A: 这里面的字母是什么意思?

B:

是力!

是质量!

不认识! 超纲了!!

A: 真棒!! 掌握的真好!


好了好了. 抖机灵抖完了. 说正事.

规范一下具体的纲 是好的. 大部分学校和机构的教学进度 \ 难度, 需要通过纲领文件来约束. 但是一些同学的情况是特殊的, 包括一些少年天才和一些学习起来相对困难的同学. 强迫所有人都按照一样的标准学习, 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想办法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

退一步讲, 就算是为了规范大部分学校和机构的教学工作, 这个大纲和超纲的一些学科细节还是很值得商榷的. 我自己体会最深的就是有关于初中到高中阶段, 数学和物理两个科目的考纲的变化, 有一些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想不明白这样修改纲领之后能有什么好处? 比如有了三角函数表达的勾股定理, 在最近几年就超纲了…… 类似的细节还有不少.

教育有关的问题, 真的很怕 “一刀切” 以及不使用 “新人新办法, 老人老办法” . 而使用 “负面清单” 这样的模式去规范纲领的执行, 就势必会导致实际操作层面大量的 “一刀切” 式的工作出现.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判断一下:

如果在学校内的课堂上,三年级的课里面,讲到了四年级的内容,是否违规,是否惩罚 / 警告?

如果在课外机构的课堂上,一个课程是针对三年级的课程,出现了四年级的内容,是否违规,是否惩罚 / 警告? 线上线下要不要有区别?

如果老师没有主动讲到,但是有孩子顺着认知问了,老师应该怎样回答?回复,本问题超纲,我不能讲?还是说,我们课后单独给你讲?还是课堂上就讲解了,其他孩子看着?这种被动出现内容是否违规?是否惩罚 / 警告?

如果一个孩子年龄在三年级,但是三四年级的内容都会了,且熟练,如果再听就觉得无聊,这个时候,是否允许他接触五年级的内容?是否允许他报名五年级的课外班?如果报了,被教委发现,是否违规?如果他隐瞒年龄,孩子是否违规?机构是否违规? 如果自学,提供自学材料的教材商是否违规?教学辅助 app 是否违规,如果请家教,是否违规?父母亲自教是否违规?如果去旁听学校里面其他年级的课是否违规? 如果孩子年龄在初三,仍然义务教育阶段,但是同上,初三甚至高一高二东西都会了想听更难的课程,请问去更高年龄对应课去听是否违规?提供课程的机构是否是超前培训?是否违规?

再举一个真实的例子:牛顿第三定律这个知识点,初中老师讲到什么程度算不超纲?学生理解了,只要不说出 “牛顿第三定律” 这个名字就不超纲?为什么这个名字必须到高中才能学? 如果有的孩子知道,说出来了,其他孩子听到了,是否超纲,是否警告这个老师?如果这个场景出现在培训机构,是否警告?是否惩罚?

所以啊,问题在于,界限在哪里,怎么确定操作细则。如果不经过考虑的这样发,大概率会导致一刀切式的实际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判断。以上问题都算违规,这样最简单。

建议的话,先组织专家探讨,开放征集一线意见,再明确一下界限和操作。

物理为例,可以用定性定量来做界限。对一些知识点来进行学段划分。

例如折射现象,关于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初中学到不同介质折射角大小有区别,即可;高中学折射率,定量计算。(现在的情况是:初中学定性,高中不学(因为从考纲中删除了),大学老师认为学生已经会了定量计算(大学老师不知道高中的考纲),学生在大学懵逼。)

至于课堂上 “超纲内容” 的处理问题,每个一线老师都会告诉你,他们都是见机行事的,讲课时候只能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如果大多数学生程度好,就会 “超纲内容” 多。 如果学生不让分层(现在规定不允许),这事就很随机了。 用大纲来规范考试是靠谱的,不能用大纲来限制别人用什么路径和方式考出好成绩。

要想真减负,只有一个道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大家在狭窄的跑道上跑步,为了防止踩踏,应该拓宽跑道,增加终点线出路,而不是拉住跑得最快的人的裤子不让他们跑太快。如果中国有 100 所每年招生 5000 人的年获得拨款 / 预算超 50 亿的大学,中小学生负担肯定小。(狗头)

知乎用户 chenzhe 发表

嘛在回答之前看了一眼都有哪些内容。

[速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NTA1NjE3NQ%3D%3D%26mid%3D2649904191%26idx%3D1%26sn%3Dea1e3091f093924c3daed305bfb966ac%26chksm%3Dbef8ab7f898f22699a7da4b9cbd8be3750f1ac632d0080758d6e675ffcf999d0851a620fdbe2%26mpshare%3D1%26scene%3D23%26srcid%3D%26sharer_sharetime%3D1589019817837%26sharer_shareid%3Da5d2ccee2f37faba1f3fb5d23c27723d%23rd)

首先我觉得制定、规范这种清单还是比较好的,当然肯定显然也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学一样的东西,总有些人是要拓展开来的。当然那少部分人可能会用请家教之类的方式去学习更多更深的内容吧。虽然是针对培训机构的,到时候再针对校内也规范一波也许也是不错的。

但是,看了一下这个试行清单,我觉得有一部分还是挺有道理的,比如这个语文。

比如 “鲧” 这种很生僻的字确实我觉得大街上拉个人一大半也写不出,因为很少用。我觉得确实教的时候肯定会讲这个字,不过默写的话我觉得没太大必要。像让小学低年段学生理解《滕王阁序》之类的显然也是很无理的要求,我觉得也没什么培训机构会专门给那种年龄段的人讲这种级别的文章。

其实看到这里我觉得没啥,但是数学,我觉得要求实在太低了,随便说几个槽点吧。

小学低年级:

小朋友,你家一年收入多少啊?不知道,超纲了。

大概就是看到这个表的第一印象。

对数学运算的要求放的有点低。楼下的答主已经举了个很好的例子,2012 年生,现在是 2020 年,请问我明年多少岁。这个问题非常地朴素,但是按照这个要求肯定是超纲的(四位数及以上的加减法运算)。而像别的,比如乘法运算,分母更大的加减法运算,实际上背后内涵的逻辑都是相同的,知道如何两位数乘两位数,也自然可以继续类推三位数乘两位数甚至更高位,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你可以说因为计算量大减少运算需求训练少一些,但是类推的方法是应该掌握住的。这一点我觉得不妥。

我觉得像和差问题之类的,确实有点方程思想在里面的,着实不是所有小学低年级的人都适合学的。但是我觉得,那个 “复杂的经过时间问题” 的要求也是偏低的。按照这个道理:我今天晚上 20:00 睡觉,明天早上 7:00 起来,请问我睡眠了多少时间,这也是超过要求的。这很明显地过低。(如果说复杂在 “计算繁琐” 上当我没说)

小学高年级:

以个人眼光来看这几点偏低。因为公因数啊之类的,放到了超过 100 也就是计算难度稍高了一些(甚至可以说也没什么差别)。而找出三个数的 gcd 和 lcm 也是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我个人不支持把这些放到超纲内容里面。

别的我暂且不说,因为那些特殊模型都是相似三角形内容,圆滚动扫过的面积也是可能比较复杂的(在小学奥数中也是比较复杂的题),但是计算扇形的面积都超纲的话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接下来的是初中的。大头来了。

掩耳盗铃一下吧,把π改成 e,好像就可以认为是与π无关的无理数了。

分解因式部分,感觉十字相乘可以留着吧,立方和差也可以留着。其他有些奇怪的因式分解确实比较考验思维,不是谁都能理解的。

要求过低。

同上。我觉得分类讨论还是个很有意义的一点,至少要告诉学生:得考虑全面考虑周到。

同上。还是分类讨论的事情。

要求也过低的样子。很明显解两个,解三个都没啥区别,反正也是重复功的样子。

我觉得证明这东西的难度都不一定有几何大题中的第一小问的证明来的难。而且相关性质怕不是还包含了等腰梯形做两个高,则由腰、高和底边构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吧。

我觉得肯定得要放宽吧。如果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就是证一次相似的事情,而且思维量很小,完全可以说自己 “没有” 用射影定理,很容易规避掉。如果是任意三角形里面的射影定理可能确实对部分人来说难度稍高。

这个怎么说呢…… 四点共圆以及衍生的一些定理确实属于有一定难度的东西,但是我觉得作一定的了解也许问题不大?

得放宽。比如示例上的题,我反而还觉得这是个对初中生来说理解 sin,cos 的好题呢。把 sin 拆成两边之比,cos 拆成两边之比,然后平方发现勾股得证。而且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在做题中发现的,比如 sinA=cosA 的余角。我觉得其实本意是不希望把所有的诱导公式下放,但是这很容易被一刀切。

这个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啊…… 首先示例举的证明方法我估计是,用角平分线到对边的交点,往三角形的另外两边做高,然后用面积法证明。那么可能要做 4 条高。这个虽然比较套路,但是确实比较多,但是我觉得像倍长中线之类的应该还是得予以保留。

这个说实话我没看懂。我认为可能是极差要求能一眼根据数据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不应该通过别的计算获得其中一个值。这一点很不妥吧…… 要求放的过低。

其他的学科就没啥兴趣看了。感觉的话数学上还是得有很多标准值得商榷的。理科教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不能因为它可能过难,就人为地大幅度的降低标准。其实我觉得这份清单中,数学的很多内容,干脆不如再编一系列的《拓展教材》来辅助学习,这样也许才是对多方共赢的。

知乎用户 JasonZHM 发表

知乎用户 王竹萱 发表

https://mp.weixin.qq.com/s/beoICFgKFfDCm9sbjoep0A

减负真好!


这一代超前教育出来的孩子有福了。

将来你们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开私塾。

只有教育程度高的人的后代能成功。

阶级固化的时代已经悄悄地来临了。

我发现我朋友圈里所有的接受课外超前教育一路长大的朋友们几乎是一股脑地反对这个规定(虽然反对的角度可能各有不同)并希望其能被骂回去。

和大学的舍友聊到印度教育。舍友曾经去印度交换过,他看到印度学校课上教得很基础,贵族们下课能够找到一对一的私人家教疯狂补习,贫民则……

由于考试要维持选拔性,考试难度不可能降的太厉害,私下补习的多的学生就会胜利。

这样的教育很好地维持了各阶级的稳定(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寒门再难出贵子 x

课外培训的本质是补充课内培训满足不了学生的部分。你掐掉课外培训…… 那就要保证课内培训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自己满足不了学生家长的需求,还不让大家自己寻找渠道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是要干什么呢?

反内卷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资源… 什么时候 jyb 能意识到现在的问题不是学生学的太多而是好老师和好学校实在是太少… 现在的反内卷方法为了 “公平” 就可以强行降低孩子的上限。这样真的好吗… 他们是未来!

现在这个样子,只降低学习难度,不增加教育资源。内卷就会更厉害,分数线水涨船高。

但我就不信网课和 “科普” 视频 jyb 能管的住。

我未来一定要做热心家长,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给孩子超前讲课。问就是家庭聚会,啈!

语文规定的超纲确实超纲,数理化生英(特别是数学和英语的有关内容)的 “超纲” 则简直是令人喷饭。。。

不要说什么这个规定是给课外培训班的。

课外我唯唯诺诺,课内我重拳出击?


这个规定真是太糟糕了。随便举几个例子:

  1. 中国有______人(三年级不教万以上)
  2. 你家一年收入______元(同上)
  3. 一天晚上睡几个小时都不知道了(不能有复杂的时间计算,活该被______)
  4. 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呀(不能讲圆的特征)
  5. 6 年级不能算裂项。。。。。。
  6. 6 年级甚至不能 1 加到 50。。。。。。
  7. 小学一二年级英语就没学什么东西,你还不让他们练书写。一二年级英语除了练字还能干啥啊,,,,,,
  8. 初中生不会定语从句真的可以中考吗?我给武汉初中生线上一对一动辄定语从句
  9. 澄清石灰水的实验,二氧化碳通的时间长一点就违规了嗷。

例子可能举得不好,看高赞吧。

给知识设定上限,已是荒谬之举。考试固然需要有考试范围,但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是有关联的,不是彼此独立的,,,


这样的义务教育,要用怎样的高中教育来配合呢?高考怎么办?大学又怎么办?快乐教育全民减负绝对不是这么减的!

知乎用户 鼎天立地​ 发表

还是大佬的那句 “野蛮其体魄” 有用啊!

东亚长期秉持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虽然短期内身体暂时很受损,但是长期来看,身体会一直很受损。

把中高考难度下调有个屁用,该上清北的还是上清北,该三本的还是三本。比如 12 年浙江的理综特别简单,学生们普天同庆。结果一本线创历史新高(593 分)。依我看,别下调难度了,直接给每人中考加 10 分就行了。

文化科的统一超纲,等于统一不超纲。要打破这一魔咒,一定要按照东亚人的习性来改革。建议把体育纳入中高考,或者将其比重加大到与语数外同一水平。

这样同学们就有充足时间搞户外锻炼了(家长们也支持)。

知乎用户 Meerwein 盐 发表

首先,只要学生的数量不减少,竞争压力就不会减小。这个不受教学大纲的影响,就算初中把除法删掉,高中也就招这么些人。

其次,这个清单的制定也很迷惑。三年级不要求三位数乘两位数,然而在我学乘法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几位数的概念。学会了竖式,算几位数乘几位数都行,没有三位数两位数之分。

强行区分有什么后果呢?可以想见的是学生学到的将会是割裂的知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成系统。

就还是拿乘法的例子来说,依次学会一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后面就可以告诉他,无论几位数,方法都是一样的。鼓励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探索。

而不是,一位数乘一位数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也会了,再多咱不学了啊,考试也不考。

高考要考察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学中却疯狂画地自限。唉,也不知道迁移能力是被什么扼杀掉的。“学生怎么都不会举一反三呢?”

知乎用户 zhhjc 发表

前有自招变强基,华二中发劝退书,后现教育负面清单,想学不让学。

这波啊,这波是知识精英化,教育学阀化,学生后浪化。

知乎用户 Yuhang Liu​ 发表

昨天我们群里还在说,俄罗斯想学代数 / 表示论方向的学生,很多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学过基础的群表示论了。然后今天就看到这么个新闻,我只看了一眼数学的清单,那么初等的数学还要往下砍。。

反正我家孩子以后的理科教育还是我来管吧,以后学校的教学质量,我真信不过。。

知乎用户 Studying Father 发表

好,减负减的真彻底啊,那些整天呼喊减负的人该满意了吧(

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减的爽了,等着高中好好被卷吧。

怕不是后面又有人跳出来说高中也学的太难了,又把高中学习的东西砍掉一大堆,到时候最难受的估计是大学老师了吧,这一届不比一届差见鬼了?

一边指望强基计划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一边却又在义务教育阶段压住教学进度,您这强了个锤子基?

苦了竞赛生学了这么多,结果落了个如此惨的结局。

不说了,再说人没了(


UPD(2020/5/9):

抱怨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来些正经的内容。

语文槽点还不算太多,先来说说数学。

1-3 年级:

万以上的数的认识(包括万以上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大小比较、应用等)。

Q:中国的总人口是多少?

A:好像是 14… 那个单位是啥?

4-6 年级:

超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的位数要求的计算(用计算器计算除外)。

请问一句,三位数乘两位数和四位数乘两位数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和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呢?他们的计算过程有差别吗?

虽然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还不够熟练,但是私以为拿位数来简单粗暴地划分标准,实在是不妥。

超过三步的整数混合运算。

和上面一样,如果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时的优先级规律,三步运算,四步运算或是更多步运算,本质上都是一致的。

7-9 年级:

认识有理数时出现与

有关的无理数。

好,既然不让用

,那我们把所有的

换成

吧!(大雾)

虽然

的无理性从来不是教学内容,但

是无理数这个事实学生在学习无理数的概念的时候就该知道了吧…

认识绝对值的概念,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最大(小)值。

这个说实话也确实划的太过于死板了…

化简如

这样的二次根式。

啊至少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化简这样的二次根式还是计算题的家常便饭…

解超过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请告诉我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和三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在解法上有本质区别吗?

哦我懂了,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讨论只有四种情况,三个不等式联立情况太复杂了啊!

研究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如在

中证明

讲道理初中是讲勾股定理的,学三角函数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这个性质了啊(

计算人为编造的数据的极差。

那个例题都超纲了?根据平均数推算出

不算超纲,极差本身也不超纲,加在一块就超纲了?

总结一下:

  1. 数学的标准在知识上非常割裂。有些知识是可以推广的(而且这样的推广非常容易),却被限制在最初级的水平。诸如混合运算等内容竟然区分三个数和多个数的混合运算,解不等式组区别两个不等式和三个以上不等式,这种行为实在无法理解。

  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无法衔接。诸如不让使用

    这样记号的表达也是让人非常迷惑的。个人认为在初中适当渗透一些高中的知识(或者解题思想)对于未来是很有帮助的,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连续的,前后衔接很重要。

  3. 一些知识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非常容易推导出来,却也不让教学。比如在

    中证明

    ,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最大(小)值等等。

英语不让小学生学音标是咋回事啊… 让他们怎么读单词,念课文?还有初中生不让学定语从句更奇怪了…

下面是物理:

牛顿第三定律

我记得物理书上最开始讲力的时候就提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这个规定真的要实施的话这句话要删掉了吧(

而且这样一弄好多题都考不了了吧 233

空心、含杂质等物体的浮沉问题

好,初中做过的不少题现在又变成超纲题了(

化学:

镁条在二氧化碳、氮气中燃烧的反应
过量二氧化碳使浑浊石灰水变澄清的反应

这抠的也太死了吧?个人认为初中多知道点化学反应绝对不是坏事。

生物没太多可以说的。

总结一下:

  1. 这个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的衔接工作做的不太好,甚至可以说有点糟糕。在初中阶段教学一些基础的高中内容(或者仅仅渗透一些高中的思想)都可以让未来的学习更轻松些。
  2. 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根本手段应该是做大蛋糕,而不是让所有人都吃小蛋糕。所有人都吃小蛋糕的必然结果就是内卷化加剧。最后一定会出现有的人为了吃大蛋糕(高中可不管你初中学了那么点东西),私下学习「超纲」的东西,让规定形同虚设的情况。
  3. 接上面的话,由于这个标准对知识的上限设定的过死,最后考试时大概率会偏向于考察学生计算熟练程度,做题速度等非知识素养的内容,考试的区分度也会打折扣。而提升学生计算熟练程度,做题速度的方法就是多刷题,于是嘛…

一句话概括,减负是做不到的,内卷化只会加剧,老实跟着指挥棒走的学生只会更累。

这么卷下去,哪还有学生「学有余力」,去接触竞赛这样拔高的内容呢?

当然如果你有「后浪」那样的条件,当然可以不跟着指挥棒走,还能顺利应付各种考试,你就可以有足够的精力干其他事情,说不定还能去参加一次「顶尖科学家大会」,靠发表一个基于一般竞赛生都知道的定理的研究成果而出名,这可比搞竞赛什么的划算多了(大雾)

这样看来,好一招给竞赛速冷的组合拳啊(

知乎用户 李煜东 发表

这也要管…

随着科学、社会的进步,一个人掌握一门知识体系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难道不是逐渐把知识提早才应该是正确姿势吗…

我一直觉得义务教育阶段是人一生中压力最小、时间最充足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起来,不管是文学还是理学,要给学生创造环境尽量多去提前体会一些东西… 不然到了高中、大学忙成狗哪还有那么多时间…

就拿初中三年来说,可能从 0 学到中考 99 分只要 2 年,然后初三一年就是翻来覆去折腾书上那点东西,意图从 99 学到 100,时间都浪费了…

教育部这样做,实际上家长有眼界的那一少部分人还是会去学,本来不想学的自然开心,而那些生在一个没那么好的环境里,本来有希望出类拔萃的人,现在又失去了一大把的学习机会,最终反而是阶层分化和地域不公更被加剧。

知乎用户 鱼昆 发表

先说预测:这种风气下来,清北分数线上 710 指日可待。

干啥啥不行,加速第一名,说的就是你 jyb。


谁来给我科普一下,中 / 高考内卷的操作什么时候变成 “培训超纲内容” 了啊?

对中高考有帮助而且不在考纲内的知识一共就那么点,一周就差不多能过完,而且和 95% 以上的考生都扯不上任何关系,犯得着这么大动干戈?

从我个人感觉来看,超纲这事的起源是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难度断层。一个对普通的初中数学试卷得分 96/120(80%)的学生,折算到普通的高中数学试卷里得分率能有 60% 就不错了。而小学到初中的难度断层恐怕更加过分。

只要改改教材把这个问题治了,保证课外培训班的超纲教学原地蒸发一半以上……


你说 jyb 不懂这么简单的情况,只会对着一个表象玩政绩工程,我是不信的;

而要是说 jyb 那么多智囊,想不出这么干之后会冒出一堆 “私塾” 和“家学渊源”,我更是不信的;

那也就只能是……

知乎用户 Eitbar 发表

之前忽略了这是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负面清单,不过想了想,感觉校内教学知识应该属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子集吧?所以也可以看作是对校内教学知识的负面清单吧,原回答应该没什么问题。(除非他的逻辑是:负面清单上的知识校内可以教,校外培训机构别教,学生在学校没学会就算了,回家家长会教教,不会教拉倒,别再想着去校外补学没学会的知识了,干嘛为了学会这些 “高难度” 的知识搞得这么累呢。那我无话可说。

以下为原回答

减完负,上层阶级的子女跟着父母玩玩高科技、去世界各地旅旅游、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目标志向明确,父母提供各种资源,努力奋斗,体验 “后浪” 生活。

减完负,下层阶级的子女放学跑向网吧,用省下来早餐钱结对打游戏追逐 “电竞梦”,或者帮父母赚钱,体验“后浪” 生活。

减负没问题,但减完之后呢?

三四五六线城市、贫困地区的学校没有能力和资源为学生提供科技、艺术、实践方面的课外活动,家长也大多没有能力和水平带着学生体验这些方面的活动,然后学生能干嘛,把之前用来写作业的时间拿去玩游戏、玩手机追逐电竞梦。

我觉得等把整体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了,把整体的教育资源增到足够多了,再列清单也不迟。

知乎用户 vczh 发表

居然没有症痣课的负面清单。

看了一下数学的清单,我觉得药丸了,大部分都是我三年级就学会了的。当时比我们小两届的高中课本我看过,简直是一派胡言,不能满足物理的需求,物理老师还得抽时间讲三角函数。我就觉得已经药丸了。

据说现在逆否命题已经不教了,以后得严格拉黑那些没学会使用逆否命题相关知识的。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中国人应该学莎士比亚,而不应该被允许学科学

by TOM COTTON

不学科学,这车就不会加速了吗?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这明明是针对「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的负面清单,目的是不让校外培训机构抢跑课内进度。他禁止学生学习知识了吗?这年头还有人担心自己想学知识学不到?

想学初中学完微积分,可以去买书自学,可以到附近大学到课堂里听课,可以去听免费 / 付费的网课,这都是公开的渠道,选择多得数不完。我完全没有参加过数学竞赛也没有参加竞赛需求,但初中也把微积分学了,二十年前,淘了旧书自己看,因为觉得好玩。

所以只要搞清楚你的目的,如果是因为你的好奇心,想要学知识,那这个针对校外机构的负面清单完全不会妨碍你。它妨碍的是那些想要花钱抢跑的人。就是聪明也不算聪明绝顶,但是经过那些「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提前训练之后也能学得会,可以在考试中相对没有训练的人获得一些优势的人。

还是那句话,你要是真的是天才,然后我前面说的自学、去大学听课等等方法一概不会,你非要老师教,而和同龄人上一样的课程又实在难受,那就请跳级。你课外花钱请老师提前学,欺负没有抢跑的同龄人,算什么本事?

举个例子,根据上海市学籍管理办法,跳级需要「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突出,学业成绩优异,已提前达到更高年级学力程度,由学生和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全面考核同意,并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可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跨学段跳级的学生须参加毕业考试和高一学段的统一招生考试,并达到相应的标准。」

连跳级都做不到,只能花钱在机构进行提前训练在考场上欺负同龄人,就不要假装说什么 “对知识有需求” 了,你对知识有需求那也不是去上学而思啊。

因此,我非常支持这一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负面清单。校外机构不能超过课内进度,这至少是与当前的义务教育改革的精神是相符的。

但关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何选拔?为了进高中,大家还是要中考的,在这一步,还是要有区分,有选拔。

现在的考纲,你说他很简单吗?不简单,他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学会的。

但为什么大家都在抱怨什么中考大家都是满分,考试没有区分度呢?

因为尖子生们都花了显著超出正常水平的时间啊!

那为什么尖子生都要花超出正常水平的时间呢?

因为现在的指挥棒就是选拔考试尖子,所以把所有的资源都花在培养尖子生上,而尖子生相互竞争,自然把中考的水平给提高了,中考在选拔作用上就失效了。

所以,需要改变的,绝不是让中考更难,考纲更深,这是没有底的。

我国义务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保基础,提下限,而不是在初中生同龄人里训练尖子,甚至是让尖子生相互竞争。在这个前提下,之前举全校之力选拔尖子的指挥棒,根本就是错的。所以才要改成摇号入学、名额到校。

有人问,这么改革之后,每个学校的生源随机,入学名额固定,怎么学都行,那教师还有什么动力?怎么考核学校?

我想了一个办法,供商榷——考核学生的平均百分位增量。

定期统一考试,考察学生的百分位,和上一次统一考试的百分位相比,比较其平均进步水平。

比方说,一个学校录取了平均百分位 98% 的学生(只比 2% 的学生差),最后培养成了百分位 99%,那进步就是 1%。

另一个学校录取了平均百分位 50% 的学生,最后培养成了平均百分位 60% 的学生,那进步就是 10%。

那后者就是要比前者好 10 倍,资源就应该向后者倾斜。

这种方式下,每个学校不仅不会追求好生源,相反,他会争取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然后把他们教好。

能把好学生教好,不稀奇,初中考纲内那点玩意,好学生根本不用你教。能把后进生教好,才算真正有水平。

至于尖子生,超常生,在初中阶段完全不需要集中教育资源去培训。人才就在这里,越是提前训练,反而越是提高人才甄选的成本,让高中和大学无法分辨一个人是真的聪明还只是提前学了两年才有了做题的熟练度,让众多庸才获取并浪费了他们不应该获得的教育资源。

把未经过度训练的学生选拔给高中,让他们在高中崭露头角,此时获得教育资源的集中,虽然晚了三年,但也不会妨碍一个天才——当然,要给真正的天才提供跳级的机会。

有人担心,有钱的学生此时会不会把提前教学从机构搬回家?也会有,但会减少。提前训练,抢跑,原本就是想要超过和自己类似层次的考生。但当生源打乱,名额到校之后,学校内部就那么几个名额,且校内层次分布差异很大,相当于每个人在跑道上的位置和速度本身就差很远,那么抢跑的效率大幅度降低了。(可以参考这个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4058438/answer/743409377

因此,短期看,入学摇号、名额到校、校外培训负面清单等举措,只是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目标回归本质的手段,但不是目标。

长期看,我们要做的是改变指挥棒,让整个社会改变义务教育的目标,让义务教育回到同质化、保基础、提下限的目标上来。目标改变,资源自然会流动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当然,这么做,一些家庭可能会走出体制,去国际学校,出国。

确实,我们无法阻止这点。但绝不能因为无法堵上所有漏洞,就什么都不做。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 号)提出的 “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要求,为各地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依据,特制定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现予以印发。
  各地要认真进行学习宣传,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在做好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知识培训内容备案工作的基础上,依据负面清单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各地在清单试行中的有关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以便进一步完善。
一、原则要求
1. 培训不得超出现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禁止将现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与测评。
2**. 培训内容不得超出本地区使用的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的难度**。
3. 培训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生物学教学的同期进度和要求,禁止在寒暑假培训下学期教科书的知识内容。
4. 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的练习题。

至少从纸面上看,这是要求课外培训不得超过义务教育的进度,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

不过看似试图减轻内卷,实则软用没有,原因有 2.

1,只要好的初中 / 高中依旧会测试这些超纲知识,那学生就会继续去学。

2,把整个知识体系的难度降低,内卷程度就会随之升高。

1 很好理解,我就说说 2.

一个知识体系很难,好处就是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会了才能得 90 分,90 分就能升好学校。

大家卷的就是 80 到 90 这 10 分,可能就是一道大题,做出来就是赢,做不出就输,内卷程度较低。

如果过于简单的话,可能所有人都是 95 分。

以前分数就有区分度,现在怎么办?为了强求区分度,必然是要加入偏题、怪题,加入各种稀奇古怪的跟客观世界完全不搭的知识,就生物学而言,肯定还得加入暗含家庭伦理大戏的题型(滑稽)。

最后卷的就是 95~98 这 3 分了,靠一两道选择题筛人,内卷程度大大增加。

知乎用户 普通的穗乃果普通地摇 发表

建议改名《义务教育知识的自然增长点清单》

教育培训机构请不要以身试法,但是对于想要支持平均水平之上的小朋友自学的家长老师,这个清单可以完美地反向操作(

知乎用户 安然 发表

刻舟求剑而已。

咱也不是培训机构负责人,只不过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一个父亲而已。

这标准比我们上学那会弱的多啊。

咱也不说小学的内容,就说这个初中的内容吧,简直可谓是阉割了。

就说代数吧,十字相乘法不教,不等式组不教,二次函数和二次不等式不教,含参一次不等式不教。

高一你让老师咋上课?

而且这里面很多内容是非常有学习的价值的。

二次函数图像解决二次不等式,体现了数形结合。

含参一次不等式渗透了分类讨论理念。

咱也不是说搞的暴难,但起码基本的内容讲讲没有问题吧?

也是给学有余力的娃稍微推一点点。

现在这种一刀切,真不知道制定者在想什么?

想做约束,其实首先要制定一个底线,必须要达到的内容。

其他的与其去硬性约束这不能教那不能教,不如把教育资源搞平衡了。

你问我咋评论?

这里面的所有内容,不管别人教不教,到时候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一个不漏的教给娃,谢谢。

知乎用户 Komm 发表

前浪给后浪画了条限高线,防止后浪冲太高太猛形成大潮,把他们卷没了。

美其名曰:为保证公平,避免有浪过高影响海面和谐,大家一起在海上泛起微波即可。

知乎用户 火焰旁的炼金术士 发表

鸡兔同笼问题,如果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的话,非常简单,也好理解。如果用孙子算经来解的话,就会非常困难,非常费脑力,还得画一大堆图,凑过来凑过去。

但是小学老师不教你二元一次方程组,因为超纲了,而逼你使用古老的算术方法来解。结果把孩子和孩子他爸妈都快累死了。孩子父母还责骂孩子,为啥娃咋也教不会呢?但这不是父母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因为明明有着更好用的工具不使用,但所谓大纲却非要逼你去使用原始简陋的办法。这就好比你要去渡河,旁边有现成的渡船不让用,非要给你个游泳圈让你自己划过去!

这说明啥呢?中国的应试教育给人感觉很难,这并不是因为知识点丰富,教育体系先进。而恰恰是因为知识点少,教育内容滞后,所以就故意把解题方法弄得特变态复杂。如果我们让孩子从小就学二元一次方程组,那给家长就省老大劲儿了。

其实教孩子更容易用的方程,这才是真正的应试教育。逼孩子用古代算术这叫做假的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更丰富的知识体系和解题能力。而假的应试教育,其实是弱化你的解题能力,狭隘你的知识体系。前者是灌输更多的知识,后者则是纯粹是逗你玩。

知识点就好比是解题的工具,工具越少,做题也就越难。大纲限制得越死,就好比给你个木板让你横渡英吉利海峡,给你一根木棍让你野外求生一样,是逼你在极限条件下如何使用骚操作玩出各种花来。这种教育纯粹是为了难而难,毫无意义,其实背离了应试教育的本质。所以我认为中国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应试教育。

而这种负面清单列的越多,就是逼人使用越原始越没效率的方法去解同样的题。让孩子的知识体系在缩小的同时,所付出的无用功越大,而父母和子女同时在教育上浪费的精力也越多。而这样下去,我很担心我们的孩子以后可能就不得不要靠数木棍来解决所有数学考试题了。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先是取消竞赛保送,然后彻底打散学区房,要求摇号入学一视同仁,现在直接印发文件要求 “禁止超纲教学”——这些人丝毫不考虑不同家庭对教育的悬殊的投入,也不考虑小孩子智力上的巨大差异,就从全国到地方大搞平均主义。

总会有一些有钱或者有资源的家庭希望小孩子 15 岁入门机器学习,也总有一些相对聪明的小孩要 18 岁以前学完微积分、线性代数,等着刷算法题打比赛——你给他们一刀切,逼他们按照考纲老老实实学 1+1=2 参加高考,就解决问题了吗?

你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你只能逼家长们卖房卖股票套现,然后花钱送孩子们给加拿大的高中、一线城市的国际学校、美国澳大利亚的本科、ETS 和新东方等语言机构、各种留学中介、各种美国加拿大房东账户里滋滋打钱——其中大部分都是人民币换成的外汇。

你把一个产业给打散了、取缔了,不等于你把需求彻底弄没了,更不等于大家一起跟你开倒车。你不让大家 “用钱投票建设精品教育产业”,最有钱的那批人就只能 “彻底抛弃国内,用脚投票到海外”——看似更公平了,实际上整个蛋糕都缩水了,而且你把出国的那些小孩算进来,整体绝对差距还变大了。

贫富差距是绝对存在的,小孩智力差距也是绝对存在的,这是社会的客观事实。要么你允许他们在国内的框架内拥有充分的自由度来 “用钱投票”,要么只能任凭他们带着美金出境“用脚投票”——你堵死“用钱投票” 的途径掩耳盗铃,假装“做到了绝对公平”,最终只能弄巧成拙。

知乎用户 张心欣​ 发表

个人观点:这个限定文件可能加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中国有多少家长是有本科学位 (我是指真正受过有含金量的教育,通晓数理、科学、外语并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

又有多少家长是受过数理科学的博士教育的?

凤毛麟角。

又有多少学校本身是具有好的师资的?(恐怕即使具有好师资的学校也不敢教得太超纲)

你还不许课外学?

那行了,受教育程度或将成为一种世袭的能力?

同样是 14 岁,别人家高知的子女、或者人大附中的子女已经能算微积分,手推伯努利方程,通晓天文地理,编程序解决问题,参加各种小小科学家、机器人大赛、少年创新大赛获奖了,你家的孩子可能还在算一元一次方程组,啊,可能连一元一次方程组还算不好。

然而你真的不知道中国的下一个钱学森杨振宁,是不是来自于牛棚。

教育是一个种族万世的命脉,保护人们能公平地受到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政府最重要的责任。

我不支持这个新规。

知乎用户 Pecco 发表

只要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不改变,任何以降低难度为手段的 “减负” 都无法避免内卷,内卷的产生本质上与教学难度、考试难度没有关系。如果现在考纲只剩下整数的四则运算,学生们就轻松了吗?不,学生照样会拼命重复练习加减乘除,争取提升那哪怕 0.01% 的准确率。

同时,这样的 “减负” 还会影响考试的区分度。学习的内容越简单,考试能出的有意义的题目越少,甚至变成对边缘知识点的咬文嚼字。题目出不难,到了高分段,纯粹考细心程度,无法全面地选拔出学习能力强的人。有人说义务教育是为了保证国民基本文化水平,不需要选拔性,我只能说,不要选拔性,除非你取消中考,高中就近入学——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获利者是谁。

那么怎样的减负才是真正有效的呢?以我个人观点来看,减负就是个伪命题。如果学生完全不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他 / 她可以没有任何负担,该怎么玩就怎么玩。学生之所以感到压力大,是因为学生、家长渴望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地,渴望通过教育完成阶级跃迁。大量的学生争抢少量的名额,当然会有激烈的竞争压力。我不认为这种内卷是靠政策可以解决的,除非——像某国一样,平民到公立学校接受快乐教育,精英进入私立学校接受精英教育。这样,平民学生快乐了,精英也因为竞争对手变少而降低了压力,但是,这值得吗?

我对减负是悲观的,我认为,与其想怎么减负,还不如接受现状,承认学生们的压力难以避免,配以合适的选拔机制,让优秀的学生能够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资源。至少这样,学生的努力是有回报的。

知乎用户 陈风暴烈酒 发表

我十分怀疑这是 CIA 提供的方案,本来应该去制定 “下限” 的机构,却不断向下压缩 “知识天花板”,“禁学部” 雅号不是虚的啊。。通过“禁学式减负”、“课本内容空心化”、推行快乐教育、削弱量化的选拔指教完全可以把消灭掉中国的中低档人才。。

通过家长间恶性辅导班军备竞赛、义务教育阶段恶性择校和人为制造教育资源紧张,加之外部其他因素,可以成功讓能够成为高档水准人才的家庭选择移民。

考虑到基层层层加码的特性,最近五年的初中生都要倒霉(自己品吧。校外辅导哪次认真管了,本来就是禁学养大的,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辅导班又要赚大钱了。

知乎用户 邓铂鋆 发表

我 2003 年高考,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9%。今年是 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估约 50%。大学入学率 17 年涨了 150%,升学竞争压力反而更大,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更重,这显然不合理。大家想想在高中阶段做的题有多少能在大学里用上,有多少能在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上?我的中学物理课本上印着流体力学章节,但是老师说 “新发布的考试大纲不考这部分内容,我们不学了”。你说我国有必要让每个中学生都掌握伯努利方程的简单应用吗?真要学习航天航空,到大学里学的更深入。家长为了缓解自己的中产焦虑症强迫孩子做题,跟家长为了逃避自己把家庭搞的一团糟的焦虑送孩子接受电击治疗的性质差不多。

我的建议是全面削减学业恶性竞争。课业负担降低,但是学生的在校时间要延长,学校要承担在家长八小时工作时段照料孩子的责任。学校不能把学生一味的推给家庭,导致有的家庭开小灶做题,孩子学业压力不降反升;有的家庭的孩子只能回家放羊,加剧教育的不平等。学校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文体教育、集体活动。要让每个孩子每天户外体育锻炼至少一小时,要让有兴致的孩子学习艺术和美术。经家长同意,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学习跳伞和潜水,条件是未来在国家进入特殊状态时接受征召。不论是体育、美术还是艺术的成绩,都能作为大学优先录取的依据。要让孩子们每学期学会炒几个菜,掌握居家家务劳动。学校的老师不够用,还可以把社会培训机构的老师请来,财政掏钱。确实有做题天赋和兴趣的孩子也可以参加校内和少年宫系统的做题培训班,但必须严格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兴趣选拔,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我认识北京某个招收 “超常儿童” 的学校的老师。这个学校一半的课程是跟升学无关的 “文学鉴赏”、“外国文化” 之类,这类课程严禁学生在课堂上做题。学校里一周四节体育课外加耗时半天的野外远足,每学期都要去河北省负重徒步几十公里致敬昭和小学生。学校表示,我们首要任务是给超常儿童正常孩子的童年,促成他们人格健全发展。超常儿童不需要强化做题训练,焦虑症病人请尽早认识到压迫孩子做题不如自己看医生、吃药。

知乎用户 魏逸飞 发表

美国政治笑话:

“华盛顿先生,为了各州的利益,我们应该立法规定美国陆军规模不能超过两万人。”

“先生,我完全同意,法令还应规定入侵美国的敌国军队不能超过一万五千人。”

老生常谈了,只要教育资源总量不变多,接受教育后出路不变宽,在教学环节进行的任何改革尝试都是无用功。

放两张图,是我教的小朋友上了九年级去了新加坡在学的东西。

第一题是复合函数的题目,第二题是反函数的题目。

对于九年级学生,内容肯定超纲了,但题目本身都不难,小朋友费点劲也就啃下来了。教育部这么搞下去,国内无论校内校外,还有能合法教超纲的内容的地方吗?将来普通人学不了马术高尔夫,学不了钢琴大提琴,连想学点儿比课本难的东西都只能花大价钱翻墙找外教?

呵,我就是一个业余时间教小朋友的,我操这种闲心干嘛?

不过梳理一下整个教育减负的过程,还真是不给普通人活路。这些年来先是降低课内教学难度,然后让家长九九六看不了孩子,现在再禁止教育机构上难度,最后就要在大学录取环节添加面试,凭介绍信入学了吧?

知乎用户 诸葛也亮了 发表

教育事实上是分配资源的竞争

可有人却指望用所谓的 “教育理论” 来让大家别去竞争

他们是看不到呢

还是只是找个借口来掩盖资源不足的事实

知乎用户 Again​ 发表

  • 可预见将来 B 站舞曲将会涌入更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小舞见。
  • 推测清单中的一些项目(比如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并不是为了照顾孩子的理解力,而是为了照顾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准。可能现有的师资已经撑不起以前的义务教育质量了。
  • 鉴于中考的区分度将因此降低到比拼字迹美观的水准,出于公平性考量,认真地建议此清单配合延长义务教育至高中、取消中考、高中摇号入学一并采用。
  • 小学初中减少课业量增强兴趣培养的方向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大部分公立学校没有相应的师资准备来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提供不了课外知识探索空间,那么对于大部分小学初中生而言,门槛最低的兴趣就是宅舞。anyway,未来会是绅士狂欢的时代。而另一小撮孩子与他们的家长将会被各种竞赛搞得晕头转向。

知乎用户 老冲 发表

教育部近年来发的政策,很多透着一股子宝宝式 “机灵” 劲儿,总是有几个数字或信息很醒目,态度很积极,却藏着 “一刀切” 的任性,像是给孩子、家长、老师、教育管理者同时出难题,配合起来很麻烦,不落实要负责,一落实反应又很强烈。

新的这个,也是如此。

先举两个减负相关的例子:第一个,“建议” 下午 3 点半放学。

注意啊,文件里的原话就是 “建议”,很“机灵” 吧?这个事儿相对好办,大家执行吧,一落实出现问题了,孩子们放学这么早,去哪里呢?

家长又不都是国企公务员,上班有点儿 “自由”,可以兼职照顾照顾。于是又得搭上一两个老人的免费劳动力,老人辅导不了作业,孩子们又少了玩伴,还是得送到课外班、接送站之类增加负担。

执行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事儿是挺扯,又让各学校增加 “校内课外辅导”,本来学生五六点放学,老师下班,都是分内工作,两厢平安,一旦打乱,又打个补丁,更麻烦了。

早晚一轮 “改革”,把老师的分内工作,改成了 “额外负担”,别扯什么高尚师德,都是上班工作,凭什么让人家隐性加班呢,工作怎么安排,有没有报酬?

学校也有对策,让老师统计,谁家孩子不愿意留校啊,不愿意啊不愿意啊还是不愿意啊?本来家长孩子也不愿意,学校里不教,出去学点儿不好么?

这不是做不做的到的问题,是傻不傻的问题。好了,折腾一溜够,看上去平息了,其实习惯了。

第二个是《减负三十条》,其他也算正常,规定了几个数字,“机灵劲儿” 又出来了,“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 90 分钟”。

如果你不规定时间,大家也就默认配合你下算了,既然规定了时间,还是得执行。孩子们都是在学习阶段,又不是工厂里出来的茶壶,个个儿一边儿齐,一个班里三四十个孩子,能力有高低、速度有快慢,每天都控制在 60 分钟,怎么做到控制好量呢?

如果你是老师,天天让你这么干活儿,你想不想骂街?只能按最慢的来啊,所以慢的学生 1 个小时,快的可能十几分钟,慢的没减负,快的被逼 “加负”。全国都 60 分钟,北京人大附和上海菜小看齐?江苏学生向西藏看齐?

几十年后,各级领导肯定在这一波孩子里产生,整体水平使劲拉直,就算拉不直,拉出个弧度来,聪明的基数也给耽误不少,这个规定的 “历史责任” 怎么减负呢?

说回新的 “负面清单”,数字不突出了,校内也改校外了,思路还是一样的。学校里学不到,学校外又不让学,“吃不饱” 的孩子们怎么办?

生怕孩子多学了,反正我身边的家长,大都能做到按需所取,力所能及,何况时间这么少、辅导班这么贵,哪个不是精挑细选?

家长们都傻啊,孩子是自己生的,钱是自己挣的,玩命儿祸祸?这政策顺应人性不好么,相信市场我们也都富裕了啊。

负面清单里不教什么规定的挺细,有知识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吧,知识的重要特点是连续性、启发性、逻辑性,讲到这儿了,提一句算不算超纲,有没有风险?本来孩子一片纯洁等着新知识的哺育和启发呢,嘎奔儿给你掐断了,难受不难受?

一个负面清单有多大作用,很难说,现在教育生态的 “内卷化” 倒是很突出,学校管理者疲于奔命、老师的积极性持续下降、好的培训机构战战兢兢、教育环境越来越保守。校园内外本来可以相互促进、良性循环,非得壁垒分明,不让资源良性流动,越管越死。

孩子们本来还没那么累,现在成了老师、家长、学校和培训机构陪着一块儿更累。衷心希望,政策制定者格局能高一点,多看全局、全国、历史和未来,少抖点机灵、少一点事无巨细,再少一点折腾。

知乎用户 杨笛笛 发表

我去年还在和学校教务领导研究怎么科学地开班让一些低年级学生也可以提前学后面的高年级的 ap 课程。

我们都认为一定要给有天赋的孩子更多的机会突破自己的上限。

于是今年我有四个 10 年级的孩子将参加美国考试局的 ap 微积分的考试。(其实就是明天凌晨考,加油!)

先给大家看看课程大纲。

从极限入门到泰勒展开结束,中间有导数和积分还有微分方程的应用,全程基本上涵盖了大学一年级微积分的所有内容。 这放在体制内绝对是超纲超得妈妈都不认识了。

不过私立国际学校不受这些限制啊。 学生们能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出了成绩对学校招生来说也是最好的宣传,学生们早早考出好成绩就能申请更好的大学,对大家来说是个双赢的局面。

我也不想做什么总结,就突然想起来之前看到过一个图片,平等和公平是有取舍的。

知乎用户 亦君 发表

最近教育部出了一个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想必家长都看到了。没想到,大家的第一反应是…… 写段子。

小明,我国总人口是多少?我不能说,超纲了;

小明,你家月收入是多少?我家的月收入…… 超纲了;

……

接着就有人摇旗呐喊,说 “从此寒门更难出贵子” 啊,阶级更加固化了啊,这不让教,那不让学是想逼死家长吗?

哎,你们这些家长,重回小学八成毕不了业,审题不认真啊!脑洞倒是超级大。看看清楚,**这个负面清单是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受打击最大的绝对不是金字塔的底端的人群,反正他们连培训班都不上,培训机构不让教,刚好!拉近了贫富差距啊。

最纠结的是买了学区房,上着培训班,打了鸡血,喝着鸡汤的中产阶级父母,校外都不让随便学了,这下怎么搞呢?

咱们先来解读一下这个清单。

很明显,教育部是看不下去各种校外机构各种培优,奥数,毫无底线地往深里学,往难里学。

我们努力减负,你那边拼命加码;

我们想要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你那里把孩子拉到小黑屋遭受补习班的毒打;

你对得起我们的用心良苦吗?

出发点是 OK 的,只是这个超纲内容值得商榷。之所以大家意见这么大,还不是因为太简单了。限速 80 码的路段,飚到 90 码,开个罚单,想必你也要心服口服。但是假如 80.01 码就罚钱,那谁遭得住啊?

这里要替专家说句话,人家闭门造车太久了,不了解行情也是有的。

这些专家要是真的去上培训班,可能心脏病都要发作。还 “万以上不许教”,人家培训班都在学四位数乘四位数了好吗?专家的难题,就在于没法乔装打扮混进课外培优班,是年龄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P.S. 培优班专家真未必能考进去,上次吾友陈老师,以硕士学历,去考幼升小分班考,因为是线上考,所以她亲自下场,满以为能撸个满分,结果被啪啪打脸,成绩只拿到第三等,最好的班都进不去!在吾等群嘲下,她忿忿地贴了一道题,也给大家分享一下,要求幼儿园小朋友数出下图有几个三角形。

像这种题,专家连边都摸不着,更不要说列到超纲大全上面了,怎么列?幼儿园不许数三角形?

只能说,教育部的心是好的,战略上大方向正确,战术上漏了怯,被家长们瞧之不起。

从幼升小、小升初的全民摇号,到不许补习班掐尖要强,**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追求教育资源的平等化。**校内的现在已经一刀切了,大家看手气,不看成绩。接下来就是整顿课外补习机构,不让超纲,不让教太深。大家都是拼课内这点东西,是不是就公平了?

出发点是好的,只可惜由于脱离实际,实操性太差。

那些培训机构,表态一个比一个快。某而思在 2018 年就表过态了:“不参加没有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竞赛,严格遵守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制度,避免‘超纲教学’、‘超前教学’。”

新某方也急忙跟进:我们做的超前东西很少,有超前学习需求的一般是校内学习不能满足的优秀学生,我们这里大部分学生是中档和中档偏上的成绩,超前学习不是他们的需求,我们主要为他们提供同步巩固与提高课程

这些大的机构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姿态肯定要做足。实际呢?已经有家长打电话去某机构问过了:

家长:你们这个难度会下调吗?

机构:不会的,我们课程已经改名了,完全没问题的。

家长:超纲内容都还在吧?

机构:您放心,都在,都在!

……

语文不给往深了教是伐?我们改个名字叫大语文,叫通识教育。数学不许超纲对吗?我们改个名字叫大数学,你要还查,我可就叫 STEM,编程课了啊!这些你们总不会查吧!

机构是一群端着碗等着恰饭的人,教育部的专家呢,只是关着门凭想象想给孩子减负,手头有学龄孩子的人也极少极少,十个里面大概也没有一个。换句话说,利益不相关。

这胜负不是明摆着吗?

当然,这个负面清单还是很有意义的,起码线划在那里,要比长短,培训机构就得拿出自己的教学大纲自证清白。

还有各种竞赛,都不许端上台面来搞。而偷着摸着,凑几个牛娃关上门考出来的证书,含金量肯定不如以前千军万马排不上号的 “这个杯”,“那个赛” 的考出来的过硬。

**所以各位爸妈也不要着急,真心要鸡,还是找得到鸡的地方。只是可能不像以前那么功利了。**以前鸡娃,目标明确,就为了冲民办。现在呢,就图个心理安慰,尽量保持娃的 “含牛度”,等中考之后再见真章。

减负减到现在,虽然大家一直喊没用没用,但说实话,全国各地,情况各不相同,一步就改到位,可能性也不大。咱们来盘一盘改了哪些,没改那些。

已改的:

1、公办严禁超纲,拉近了各个公办小学的差距。

2、公办就近读书,民办一律摇号,从生源上防止牛娃统统被民办收入囊中。

3、培训机构不许超纲,校内学不了,校外也别想舒舒服服地打鸡血。

没改的:

1、公办不许超纲,校外也不许培训,那民办呢?民办许不许超纲?

2、要不要超纲,最终是由考试决定的。学校考试如果跟教材始终有差距,那要么改教学大纲,要么改考试难度。这两者不能有太大的 gap(裂缝),有的话就是逼家长补课,减负也只是镜花水月。

3、**最后定终身的高考和中考,会不会有超纲内容。这一条是关键的关键。**如果教学大纲跟中考、高考有 gap,哪怕只有一丝,家长都会用补习费把这缝给填了。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模式,教育公平的大方向是没错的,应该看到,教育部也是真心在一点一点做改进。最后改成什么样,现在还很难说。在这过程中,也难免经历一些阵痛,咱们就多一点耐心吧!

且改且珍惜!

我是亦君,80 后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认知心理学,多平台作者。谢谢你的关注和转发!

知乎用户 竹青 发表

私立教育机构狂喜,新自由主义者狂喜。

别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建议各位结合近期的 “百香果女童案” 看待此类话题。

我现在觉得部分知友说的 “熬过两代人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是有道理的。

知乎用户 蔡东儿 发表

闲着了。

居然学生学的多,学校教的多还进负面清单了?

全国大多数大专院校学校管理一塌糊涂,毁人无数。共性问题严重,这不设立一些负面清单?

全国一些公派留学生在海外拿着国家的钱辱骂祖国,高校搞形式主义给海外留学生超国民待遇,这不设立一些负面清单?

全国很多县城高中一本线达线率为零,二本达线率都不如学校男生进派出所女生进小妇产科门诊的概率高,这怎么不设立一些负面清单。

全国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学生的校车问题,营养早餐问题,学生住宿条件差的问题,经费被克扣挪用的问题,这怎么不设立负面清单。

全国很多地区学区房房价暴涨,城市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入园难,有些学校公然对抗国家法律,这怎么不设立负面清单?

自从教育部给公历学校减负以来。穷人家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比例一年比一年低,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渺茫。请我们教育系统的领导们真正关注一下这些问题。别整这些虚的东西了。

知乎用户 小狼 发表

确实不能教一年级的孩子两位数加减法了,太复杂了,我以后只要求我孩子一年级明白整数构成阿贝尔加群。数值计算对于孩子太复杂了,应该先从代数和几何本身教起,埋伏一手,先来一本 Artin 的_algebra_,再来一套几何原本重拳出击,保证孩子学得开心绝不超纲,快乐教育。

ps:真的挺希望小时候有人这样教我的


看到这个政策心情着实很复杂,本质上中国走在一个教育产业化加快,公立教育地区差异扩大的矛盾点,不允许挥舞着钞票的家长为孩子购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好像希望干柴烈火放在一起不要引燃一样,而现阶段矛盾不断扩大,公共教育资源的增长有限,因此也不得不出现这种看起来有些滑稽的政策了。

我的屁股是不允许我为这个政策叫好的,我小时候接受过各种培训机构,并获得更优质的知识与发展,这里的培训包括额外的艺术和体育的教育,我也清楚私立初中和优质学区公办中学曾为我带来还算快乐的教育经历,将来我也支付得起孩子的额外教育支出。

但同样的,也有很多情况想法不同的人,我们的可悲之处也在于,我们的框架要求我们必须维护一个所谓的平等形式,而在资源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只能生产魔幻荒诞剧而已。

知乎用户 走路带风 发表

负面清单出台后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在网络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引起了网民的激烈讨论。负面清单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教育部在官网上也明确表示该负面清单为各地查处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了具体的依据,目的也是希望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不过,这样真的就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了吗?

很多家长都提出一个问题:考试仍然考,不学怎么办?试问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从小学就要开始学奥数?这对于十几年前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如今一些地方初中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源,小升初以奥数点来招生,不学奥数,那你连考试的资格和机会都没有!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们怎么能不学?怎么敢不学?如此之高的门槛,正倒逼着学生们学习更高难度的知识。

要减轻学生的压力,首先要搞清楚学生们的压力来自于哪儿。针对小学生来说,无非是小升初这场考试,小升初的严要求、高标准正是学生们的压力来源。要让孩子们从根本上不用学习这些超标超前的内容,是小升初的标准要降低,门槛要放下来。

[教育培训机构招生有哪些途径和方法?​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QJNIkCXG77njZrywxNdd9w)

知乎用户 芙蕾雅. 薇恩 发表

呵呵,只要高考依然存在,那么无论是改义务教育还是改高中教育,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高考越来越卷,出的题越来越奇葩。换言之,新瓶装旧酒而已。

中国教育从来不是单单的教育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分数≈阶级,你想要阶级不滑落,那么你就要高分,至于能不能真的教出人才?无所谓了,总能有几个成才的吧?

那么换句话说,无论你是把考纲改少了还是改多了,所有人终究会为了高考而学习,为了分数而学习,最后永远只会演变成卷卷卷的题海战术。

根子不是出在考纲,而是出在社会,是我们发展的还不够,不能让大多数人都能过太平日子。你以为考纲的东西越多,对你的帮助越大,实际上你最后只是在这个无用的做题机器中不断复读,被不断拉高的吸取知识的成本所埋没 。富人能用钱把吸取知识的成本补上,那么穷人呢?

只要中国教育是个社会问题,无论考纲怎么变,都不会影响现在的中国教育就是做题机器的现实,在这样一个做题机器中,所有人都会被裹挟着往前,以获取最高分数为学习动力,而非学习知识,毕竟无论中考高考怎么变,你倒是开口和毕业班的学生说,不要做题,不要做题,不要做题,你学习是为了知识和学习方法,不是为了分数!你说的出来吗?

知识不是靠做题机器灌输的,它来自于现实,来自于现实的挫折和对现实的疑问。

知乎用户 杨个毛 发表

感觉有些同学对什么是内卷还是有点错误认识啊。

小学的时候就会把三元一次方程组写成矩阵再解出来,这不叫内卷。

小学的时候,遇到了三元一次方程组,且知道怎么解,但是因为不许用未知数,需要强行按照想象中的 “小学生应该有的逻辑” 去编造一个基于 “单位 1” 的求解过程,你看,这个就很憋屈……

小学的时候,不得不把学习的时间都花在把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乘法的精度从考试拿 99 分提高到考试拿 100 分,这个才是内卷……

知乎用户 叶孤橙 发表

说在最前面

拜托教育理念和我不同的没必要专门出来对我冷嘲热讽的谢谢

君子和而不同,讨论不同的观点非要以讥讽的态度这是怎么个道理,显得自己机灵?

第一:将来大家有孩子了,孩子都是自己的,你爱怎么教育怎么教育,我的理念就是从小精英教育,付出我能付出的去培养,金钱有限,学习品格是可以好好教的吧,对知识有探索欲,不设限,追求卓越,克服天生的懒惰,怠慢,整天自己找各种客观,那真的随便你吧

第二:阶级,家庭,经济,层次越高确实给予孩子的相对来说更轻松一些,但其实对于教育,更重要的是理念和家长的态度,自己整天无所事事,凡事不求甚解,只盯着自己的局限性,那么你教授孩子的也只有这些

我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即使今天

我坚信努力总比没努力好

——以下原回答——

韭菜不仅需要阶级上被彻彻底底的碾压,智力和文化水平上也一定要。

不然怎么稳定啊?

出个《后浪》被各种花样嘲讽

你现在有自由学习一门语言的权力吗?没有

看到这个我真的要笑死,一线城市重视孩子外语学习的中产在孩子 3-4 岁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英语启蒙,5-6 岁孩子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英语绘本,可以进行生活中英语的基本对话,二三年级可以写出非常流畅的英语绘本读后感,有些词汇甚至到了初中。

有人会说,这孩子压力太大了吧?揠苗助长了吧?

不好意思,完全没有,孩子学的很开心,把英语学习完全当做第二母语,基本和汉语的学习节奏是一致的。三年级语文可以写大作业了,英语也会写作文,孩子学起来很同步。

怎么学的呢,家长首先自己英语水平就超好,生活当中无时无刻英语和孩子对话,三岁开始上英语的启蒙机构,专业学习(利益无关,我不推荐任何机构)现在孩子在校读二年级,机构要去学四年级的。

当然这只是少数,还有很多孩子快三年级了,连字母都拼不全。为什么呢?等着学校教呗,家长也不会自己教。

什么时候官方才愿意承认人和人无论是智商,学习习惯,家庭环境,学习能力等等等,方方面面就是千差万别的呢。

有的人确实三年级加减法都吃力,然而有的孩子三年级列方程都如鱼得水呢。

有的家庭对孩子学习一无所知,放任不管,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倾其所有,时刻陪伴。

强制大家学一样的东西,不分班,摇号入学,考试不公布成绩,是想营造一种人人平等的教育盛世?

我发自内心的说初中真的恨透了和一群放弃自我的同学在一个教室学习,每天的乐趣就是打断老师讲课,下课找人挑衅,浑浑噩噩。高中分班之后真的一片清净,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有利的学习环境。

这个规定有什么作用呢?

可能课外机构真的不敢再教超纲内容,亦或者换汤不换药的偷偷去教。

哪怕 jyj 这次真的狠下心整改了,挡得住家里教?挡得住 vip 私教?

有钱有意识的家庭根本就不会放任孩子 “所谓自然生长”,一定是有规划,有目的性的从小培养自己的孩子。让后代无论是校内的主科,还是校外的音乐,编程,舞蹈,围棋等等等方方面面,全方位碾压死韭菜的后代。后浪看过没,就是那种自由学习一门语言,掌握一个喜欢的技术那种生活,从小不惑。

然后没钱依靠校内教育的家庭就等着一次次的减负浪潮吧,让孩子连学个四位数减四位数都小心翼翼的。

要知道更多家庭,更多父母,自己文化水平也很一般,根本没能力教孩子英语,数学等等。

我真的很期待以后国家可以统计一下清北学生的家庭年收入,看看是不是和基尼系数一样刺眼。

不想办法补短板,解决城乡教育不公平,学校教育资源差距,反而试图通过一纸文件要求大家学一样的东西。真的很迷惑

阶级太低的人最好文化水平也不要太高,什么都不要看破,安心享受的 996 福报,背负着年轻人的压力就行了。

哎,每次看到有人说孩子这么早学英文,学数学,压力大不开心什么的我就觉得很搞笑,你是孩子本人吗。不要以己度人好吗,不得不承认就是有很多孩子把学习为乐的好吗,在同龄人字母拼不全的时候,他会流畅的口语,在同龄人很简单的应用题解不出来的时候,他会线段图,会方程,这是多大的优越感?你觉得玩泥巴是开心是放松,人家孩子就是培养的觉得看英语绘本是放松啊

什么是超前教育?按照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去学就不是超前教育,多学一点就痛苦不堪了?

我当初要是老老实实在学校学,不课外各种补数学补语文,在河南省那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怕是现在三本都考不上好吗。

不谈自己的人生有几个选择权,空谈理论,空谈公平,好吧我初高中的时候恨不得这种人越多越好,毕竟资源这么少

学校的义务教育是一个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可以学会的一个难度好吗,但是一个班 70 个人,这 70 人的能力都一样吗,很聪明,家里更加重视,有能力的又想去学的孩子,多学点知识怎么了?人家就痛苦不堪了?

这个逻辑像极了初高中有些人看到那种天天学习的学霸就去臆想人家学的抑郁,压力大,只会学习像个机器之类的论调

事实上人家不仅学习好,情商也完爆你,到了重点大学课外技能也无敌。

懒得争辩,每个人教育理念不同,越少人不努力,不竞争不是好事吗哈哈~

知乎用户 泰格​ 发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义务教育超标超前学习,根源不在教育。

治疗过敏症,不控制过敏源,猛吃抗过敏药,能彻底好咯?

知乎用户 llllltxy 发表

如果以后讨厌你的某一课老师,比方你不喜欢语文老师,你就去背他个滕王阁序,这样你的语文老师也就 emmmm… 或者说你不喜欢数学老师… 偷偷在你的草稿纸上写下千及千以上的加减乘除运算,再扔掉,坐等举报… 如果你想威胁你的数学老师,来的更直接点… 就左手拿圆规,右手用尺子抵着 ta 的脖子,笑着说一句:小心点,我已经自学了尺规作图… 不想让自己的饭碗没了,就给我乖乖……

知乎用户 王力铖 发表

教委上述行为过去未曾出现,属于超纲行为,应当立即制止。

我叫王力铖,第三个字属于生僻字,存在超纲行为,以后请大家叫我王力 cheng。同理,大禹是华夏祖先,然而他爸的名字鲧超纲了,所以以后要叫他 g*n。

科研人员发论文在教材上不存在,属于超纲行为,以后禁止发表未知领域的论文,一切论文必须从已有的教材或者论文中摘抄。

高考范围内没有规定学生需要学会做饭,做什么饭,所以父母今后严禁在假期让学生做饭,以上属于超纲行为。


正经分析一下

适当的规范是好的,问题是教委很多时候是 “一刀切” 的,而出版这种文件本身就是一刀切的象征。知识本没有大纲,大纲是一些人设计出来的,基于经验或者基于其他。如果借助这种规范禁锢教育,则本身是一种更大的不合理。这倒不是说他举的案例是否合理,而是这么做是否合理。

再者,教育部真的有必要去管超纲吗?个人感觉,没必要。理由很简单,如果学校给学生讲了中高考之外的知识,学生就需要花时间消化。如果这样消耗的精力太多,则学生的中高考成绩可能受影响,这时候学校比教育部还急。怎么解决呢?学校会自觉的控制自己的教育内容是否超纲。如果超纲,多数是学校判断有一些课本外的内容会有助于中高考,则这需要反思中高考指挥棒是不是存在超纲嫌疑,并且调整。从学校教学层面抓超纲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

再退一步,学习超纲知识的能力对学生有用吗?显然。大学老师讲课速度如飞起,考纲基本靠自己拍脑门,课后不加餐怎么办呢?再者,科研中学的东西基本都是超出课本的,要是不能学超纲知识,硕士博士毕不毕业了?在未来,问题摆在那里,已有的知识不够就必须自己加餐,比如我学的化工高分子材料专业,但是现在申请了一个半转行性质的研究生,因为那里做的研究前沿性交叉性要强的多。为了准备研究生最保守估计需要自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神经学,电子电工基础,还需要复习微积分,线性代数,还需要把已有的知识体系自己全套翻译成英文,再配上几百篇英文文献。这些难道对我的本科而言不算超纲吗?当然,我不主张为了训练这种能力全体学生学习超纲知识,但是集体扼杀超纲学习显然也是不可取的。

当然有人会辩称这样是减负。怎么说呢?负担的根源是恶性竞争,而不是课程难度。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课给十个学龄前的孩子讲量子力学,然而在讲完课之后让十个孩子都上最好的小学,那么孩子们可以快乐的学量子力学,不一定学得会罢了。反过来,如果给十个学龄前的孩子讲一百以内四则运算,事后只给一个孩子上好小学的机会,竞争必然是激烈的。所以一直死抓超纲能不能解决恶性竞争呢?显然是治不了本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讲,把难度适当提高是有利于减负的。因为考试的需求在于拉开差距,个人的经验是,如果考试难度的区分度较大,则同学关于发挥失常的焦虑度会一定程度上降低;而过高显然会导致学不会的焦虑。因此难度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内才是真正合理的。

我记得自己教师节回学校的时候,老师说区里上午派来了一个督察。结果那个督察死揪着超纲的问题不放,说有机化学不能讲羟醛缩合反应,因为考纲里没有。然而,在理工科高考几乎所有的有机大题中经常会给出一些附加的有机化学反应让学生现学现用,羟醛缩合是最常见的一种,其运用频率堪比考纲内的知识点。于是问题来了,理论上讲考试的考纲在教学大纲之内,既然考试的时候可以让大家现学现用,则说明考试组织方认为学生应当具备适当自学这些的能力。那么为什么平时不能学呢?令人费解。

知乎用户 刘昊文 发表

看来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以身试法(

而且是没人管,一个人在家自学啃高年级教材那种(

自己违规课外培训自己,坐实了(

知乎用户 算子 发表

初中生化简

居然都超纲……

知识好比武器,掌握的知识多,就意味着解决问题可用的武器多。

平时的练习越难,考试相对而言越简单。

强行降低课程水平,如果考试难度不下降,那么考试更难受。

如果考试难度也下降,那么最终变成看敏捷和细心。

知乎用户 rq cen 发表

不编段子,只谈看法。

原则上完全赞同本通知的内容,但是在具体认定实施起来存在极大困难。

通知列入清单的是 “超标超前”。

我是完全赞同学有余力的同学自觉主动超标超前学的。在当前基础已经扎实的情况下,再去重复刷已经掌握的题目,巩固已经很牢固的知识,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有些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偏题怪题做多了会把思路带跑偏,变成了文字游戏或考察眼力。很多当前看来是很难的难题,在学习更进一步的知识后,完全可以用非常正统的解法实现 “降维打击”,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组对于鸡兔同笼问题。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大都是超标超前学的。

但是,学有余力的同学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对当前知识都没有理解学透的情况下,盲目的追求进度,紧赶慢赶,只会学得越来越不扎实,问题越攒越多。并且由于盲目推进到很后面的内容,对薄弱环节、具体问题出现在哪里都很难发现。就好像盖高楼,一层二层晃晃悠悠就盲目往上面加盖,整栋楼都不结实。

因此,超标超前学,对底子好的同学是理所应当的加速升级,对底子薄弱的同学是有害无益的揠苗助长。这份清单保护了落后的同学不要盲目跟风导致反遭其害,但也限制了拔尖的同学更上一层楼的资源。不过,大多数能到这个程度的同学往往是由于良好的家教和强大的自学能力,而非参加市面上很多人都在听的课外班。

具体认定实施上,由于知识的深浅是有交叉的,没有办法非常严格明确的界定什么是 “超标超前” 的什么不是,即便上是清单里的内容,也跟容易规避。再加上小型的校外培训机构茫茫多,监管和执行力量严重不足,很可能届时变成大型同行举报现场。

最后,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家长都要明白,学习主要还是要靠本人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被老师牵着推着。这个道理明白的越早越好,可惜大多数人都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懂得。

知乎用户 周原野 发表

就这样的数理能力,还希望能强基 ,真的很可笑。

就我们这代人来看,中小学学的东西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大纲的内容少的时候,非知识性的竞争就会增加。本来能通过考察知识来作出层次区分,这样之后只会更滑向考试技巧的比拼。

如此往复,增加的不会是知识,而是内耗;减少的不会是压力,而是智力。

话说虽然数理能力削减得像个弱智,但真有小学低年级就深刻理解了滕王阁序这样的要求么?

(不会真有人小学一年级还不能熟背并理解滕王阁序吧 )

知乎用户 樊径云 发表

你是个有燕园情的废物前浪,在南山当 996 社畜,掏空六个钱包终于攒够了宝安的首付。儿子念了个最普通的公立小学,不过还好老师都是清北研究生,每月拿着 30w 还有编制。你想到底是自己不曾实现的燕园情,也就心安了。

你每天 996,没时间管儿子,你不熟悉他的成长。直到过年回家坐火车,你发现你三年级的后浪儿子连车开几个钟都不会算,而且他也不知道禹的老爹是鲧,也不会写英文字母,更不知道为什么哭闹的时候跺脚会麻,当然更不知道从深圳回老家要过几个省。

你哭了,你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回老家种茶叶。

知乎用户 听风竹轩 发表

我是一名讲授小学课外数学的老师,大号被禁言了,这是我的小号。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想再说几句。有许多人说教育部的负面清单可以作为学习指南。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常规讲义(面向学习课外数学中的前三分之一的孩子)中主体部分的知识架构,如下面视频所示:

[

小学课外数学知识体系(大众版)

听风竹轩的视频

 · 113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45125398608101376)

我本人的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按照某个清晰的体系推进,不同水平的孩子可以各得其所。教师稍作注意,就可以避免背题型、刷题等无用功夫。我也严格控制授课时间,法定节假日、寒暑两假,一概不上课。除去核心体系外,一概不教,孩子如有兴趣,自己回家学。这样的教学效果,大大超过把课程打散成各种题型,一次让孩子背一个题型的传统教学。学生可以减轻较大负担。虽然课时数少了,收费也少了,但教的也比较愉快。

教育部的负面清单远远不能涵盖课外数学的体系。只能说制订这个负面清单的人员并没有全面地了解小学课外数学的体系,也没有认清小学课外数学培训的弊端的真正所在。

小学数学,无论课内的义务教育体系,还是课外的奥数培训,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教多教少,而在于是在于教学实践中体系混乱,只靠题型堆垒。体系一旦混乱,学的越多,脑子越乱。我以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课程为例,写了三篇专题文章,说明教学体系混乱的具体情况,并稍微进行了分析和学习指导。内容涉及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三年级下册,乘法、图形的运动两部分。请看如下三篇短文:

两位数乘法: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乘法、估算和运算定律(三年级下册)​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ttRAYegIqdJOXwKLWBg4aQ)

图形的运动 1: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图形的运动(一)​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UjvELXsIZ27jeyPtIEEZHQ)

图形的运动 2: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图形的运动(二)​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gXJUkdNYnR1ZIvPJN4mhMA)

本人水平有限,仅做抛砖引玉。上述文章如有错误,希望高人不吝赐教。

知乎用户 黄宇峰 发表

本人曾在国际学校有工作过一段时间。最深刻的感受是,一年级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超过大部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意思。当然更出色的例子也有,例如这个上海 10 岁学生作的有关中国抗疫的英文演讲:

我仅仅从英语学习的角度出发来讲讨论这个问题。

简单地说,我们国家的英语大纲标准,到高中截止,基本上等于美国小学低年级(1-3 年级)的水平。而这要拿到日常生活、外企工作、外交事务、学术研究交流等等需要英语的场合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 90% 以上的最新信息、学术成就、专业技能技巧等等都是以英文为第一媒介传播的,这就要求孩子们真正想要在职业生涯和学术生涯上获得成功,英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 “工具”,当然也仅仅是一种工具,它不能用来搞异化的竞赛和攀比。

以学术写作为例,国际学校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接触 essay 的写作,他们开始尝试着写 introduction、topic sentences、supporting details 等等规范的学术写作内容。而 critical thinking 方面他们也在不断地阅读和训练中去分辨哪些是 fact 哪些是 opinion。大家想想自己学的英语跟这个水平有多大的差距?

当然我不是说每一个人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都要去达到这样的水平,那样既无必要,国家目前的发展状况也还做不到。但是,我们起码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允许一部分想要达到这样水平的孩子去做吧(非国际学校的孩子)。试想一下,从我们公立学校教育体系出来的孩子,当他们要去学习以英文为媒介的最新文献、要写作以英文为载体的学术论文、哪怕是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跟误解中国的外国人士作科普,他们的水平可能都远远不够。反之,那些本来就处在优势地位的能够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孩子将毫不费力地独享这些领域的话语权和收益,知识和阶级的护城河就这样被人为给限制了。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享受过 “超级中学” 的教育,也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去观察理解中国底层农村的教育(Teach for China 支教),还接触了相对高端的国际教育,当然我也出国混了个 Master of Education 的文凭。从我的视角来看,不同阶层所受教育的质量已经有了天差地别的差距,中国的教育不均衡程度也相当不乐观。可改善教育不均衡现状的办法并不应当是拉低我们的平均线,搞廉价的快乐教育(那是拉美化的搞法),而应当是高质量的教育均质化(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这个进程中我们在初级阶段需要市场的力量(培训班、特色学校),而到了中后段,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群体从业要求和待遇水平的提高、对教学内容不断包容扩展允许多样化发展因材施教才是关键的所在。

2019 年 PISA 全球教育评估,中国已经排到了第一位,当然这数据主要采集于发达省份和优势学校,有所失真。但是这个数据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和中国人是有能力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自废武功,而是应该把先进的教学法、优秀的课程体系、出色的老师一步步拓展出去,把蛋糕做大。

最后,推荐大家观看一部 2019 年奥斯卡提名电影《饥饿站台》,结合本文大家会有新的启示。

知乎用户 曾晋哲​ 发表

我对这种 “纲” 一直持负面态度,因为很多 “纲” 都是形式主义。以高中数学为例,二阶导数和 n 阶导数不在 “纲” 内,所以高考禁用

或者

。但是高考题目又会涉及,于是专家组就创造了令

,求

,这样就不算求

,完美避开 n 阶导数的概念,就不算超纲了。

下面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自我当年的高考试卷的第 20 题的标准答案 [1]

学习过高等数学后,我们就知道这里

明显就是

的三阶导数,在高考试卷上却不得不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这不就是形式主义吗?

参考

  1. ^2015 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组图) http://js.people.com.cn/n/2015/0610/c360307-25189312-6.html

知乎用户 tom pareto 发表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我看了一下负面清单,实话说,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到了大学,极大概率是废物。一个简单的概念,要跟这些学生解释整节课,甚至在整个学期、整个在校期间反反复复地解释。

负面清单中的绝大部分都是高观点。我自己的读书经验,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无一不说明,高观点的思维是多么重要。然而,即使双一流学校的本科生,都不具备高观点的思维。

什么叫高观点?所谓高观点,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事物(客体、主体)的外在特征、内在结构与性质、规律是很难描述与认识的。为了能够深刻地描述认识事物,人类发明各种工具,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也有抽象的工具。比如,音标就是一种抽象工具。这些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它们的目标与目的,就是高观点。

耳聋的贝多芬继续创作出第九交响曲,凭借的是乐谱这样的工具,或高观点。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手稿(部分)

井蛙和夏虫无法认知自己的感觉 / 感知以外的世界与事物,所以才有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但是人类不同,人类可以发明工具,特别是抽象工具,并通过这些工具进行认知。比如,人类是三维空间的动物,但是人类却可以通过数学抽象工具来认知四维空间乃至更高维空间。现在把这些都砍掉,那真的是曲士不可语道,束于教也。

知乎用户 王焱炀 发表

政府出台这样的规定,很明显是为了进一步抹平义务教育的差距。

高收入地区能够收到优质教育,教师本身思想水平就高,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意外教授超纲内容,形成恶性循环!

低收入水平地区无法完成这么优秀的教育,那么我们就靠出台政策来限制这些,自以为是的高收入地区教师,限制他们教授超纲内容。

这样一来就形成良性循环,大家都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啦,无论身处在哪里,无论高低贵贱!

这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社会啊!这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

希望能尽快出台后续有关收入的政策,把高于平均收入人群的收入补贴给低于平均收入人群。

大同不远了,冲冲冲!!

知乎用户 千陽 发表

我上小学的时候,本地的教育局什么的也是类似的要求,课外的培训班不能超过学校的教学进度。然后呢?然后培优机构干脆直接给三年级的学生发四年级的培优课本上四年级的课,别人来查就让这些学生说自己是四年级的学生。培优机构外面挂一大板子,公示自己的教学进度没有超过学校的进度。教育局的人很满意,家长也很满意。或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吧。

知乎用户 谁动了高斯的尺规 发表

前有羟基后有减负

教育部有美帝卧底

“培养数形结合思维” “禁止用二次函数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有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平权之路走得很难?

知乎用户 总是不让人说话 发表 上网的时候 知乎用户 炒锅电解氯化钠 发表 贵州的一个贫困县,借来的钱胡花乱用建面子工程,一屁股烂账捂不住了才有人过问,还能底气十足以法办要挟。 河南的两任省会,自己筹钱买地盖几个学校,问责的铁拳马上就砸过来 …

如何看待 14 岁女孩与男友开房被父亲发现后被打骨折?

知乎用户 海豚可爱多君 发表 中学的时候,我爸就带着我看了一部让我印象很深刻的电影《早熟》,我爸晚上一个人 23 点左右在安徽影视频道看了首播,第二天白天 10 点左右带着我看了重播,记得我妈看电影名字叫《早熟》时,还对我爸翻白眼,气的差点 …

30 岁了,该不该找个人结婚了,哪怕不爱?

知乎用户 胡萝卜 发表 如果你不爱我,请你不要委屈自己。 我不稀罕。 ——新时代老实人如是说。 知乎用户 王某 发表 老子最烦这种逼逼赖赖 “哎呀我是不是该将就” 的妹子了。 一个妓女来知乎提问,30 岁了,该不该找个人结婚了,哪怕不爱? …

怎么看待在烈士陵园门前嬉笑打闹放风筝的行为?

知乎用户 寒冰射手曹草草​ 发表 去年秋天去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门前就是这样,许多孩子嬉笑打闹,小贩推着车卖冰淇淋、吹泡泡机和国旗。 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有几排石碑,上面刻着烈士的名字。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指着这些烈士的一个个名字教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