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 985 硕看不起国外的硕士?

by , at 18 September 2022, tags : 硕士 国外 国内 看不起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拭目以待 发表

可能是因为这个

知乎用户 澳洲一哥 发表

还是因为一些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许多不务正业的留学生的确是去混的,许多留学生的确是因为考研失败而出国拿文凭的,许多留学生的确回国后一无是处。

而 985 毕业生和这些海归有着许多正面竞争和冲突的地方。比如毕业后的求职就业,很多岗位形成直接竞争。此时此刻较劲也就开始了。你不会听说国内专科生在鄙视海归,因为两者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985 毕业生某种意义上的确比较优秀。但是吧,也不是每个 985 的毕业生都能混的风生水起。学习能力只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只是大家在人生节点上的选择不同,但结果都要靠个人和背后的实力去支撑。留学生有混子,但也有很多努力的人。

这种歧视只要有竞争就会持续存在。

知乎用户 北欧的鱼​ 发表

这种问题,如果还停留在谁看不起谁的层面上,只能说接受的高等教育都白学了,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学会。

知乎用户 陈历飞 发表

因为就读国内硕士门槛高呀。

饥饿营销开始,大家已经习惯了门槛高的,东西就是好的。由于国内考研内卷严重,一路笔试面试过关斩将到成功录取,难度明显比可以撒网申请的国外硕士难。

用门槛难度定鄙视链合理吗?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其实,出国留学其实也是要门槛的,比如要钱 (逃….


07/21 update:

正如评论所说,国外的硕士也分很多,有英澳非牛剑 1 年硕士项目这种门槛比较低的硕士,也有欧美日等世界名校,需要与一堆清北、海本一起竞争的硕士项目,不能一概而论。

就算一个水本去英国 1 年水硕,回来考公去银行还能拿北京户口一样很香。要是海外毕业找到名企工作,等国内硕士同学毕业时你已经积累了 2 年工作经验了,这波也不亏。

所以综上所述,选择没有好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鄙视链什么的没有意义,进入职场之后就是能力说话,现在已经没有人在意我从哪儿毕业的,只会记得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而已。

陈历飞:从欧洲到北美——谈谈我 IT 求职路上的四次选择

知乎用户 西尔 发表

窝国内卷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可真是一家独大,有相似文化基础的东亚其他国家也难以望其项背,论起韭菜的自我修养,还是窝国做的最出色。

与其说是 985 硕看不起国外硕士,不如说是一些努力改变人生的人在怨恨有捷径的竞争者。

其实不光 985 硕看不起国外硕,甚至还有 985 本硕看不起双非考进 985 硕,双非本硕又看不起二三本考进来的。本科鄙视链也是一环套一环,985 也要细分成清北,华五,C9,中流和末流。

说真的,累不累啊,累不累,非要把自己卷成这样,有必要吗?

说白了,出国留学的人又做错了什么要被人看不起呢,无非就是选择了相对来说轻松一点儿的路到达了相同的终点而已,这部分人在国内既不和你竞争考研,出国了又不打扰你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你也不敢当面说人家不如你,只能在网上在背后指指点点,何必呢。

我在国内读的也是 985 本,就是那种三十分之一的 top10。

那时候在网上看大家对各个学校的评级划分,总觉得心里不好受,觉得自己没上华五,没上 C9,读了个末流 985,说出去没面子。

后来出国读研了,发现国外根本没有这种内卷文化,在国外读书的同学之间也不存在这种本科鄙视链,只要现在在一个学校念书,大家就是各凭本事各有所长进来的,谁看不起谁啊?

而且我也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觉得 by research 就比 by course 要高贵,只要最后目的不是要读博,这两者对你日后的工作影响又有多大区别呢?

拿我们结构专业举个例子,其实开学第一天的时候 advisor 给了大家选择,可以做 design 也可以做 research,怎么选看个人意愿。结果除了一个缅甸小哥为了读 Phd 毅然决然的去做了 research,剩下的所有人都选择了做 design。

因为我知道我学习的目的是在工作中做受力分析,而不是去研究某个螺栓在特定的力的作用下是怎么变形的。

By course 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上上课,考考试就毕业了,光前 3 个 quarter 下来光软件都学了五六个,代码也没少敲,头发也没少掉。

我和我男朋友也聊起过本科歧视链的问题,按照知乎标准,他是妥妥的 top985,我是妥妥的末流 985,有时候和他开玩笑会皮他本科院校的高贵性,他却说,如果一个人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还是若干年前的一场考试,那说明这个人后面这些年过的太失败了。

少一点自我膨胀,多一点对他人的欣赏,就没那么多歧视不歧视的想法了。

以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是看不起,是互相仇视,本质是阶级不同决定的天然对立。双方是在吵架,是在互相攻击。是在为市场上的蛋糕打嘴架,虽然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能图个爽。

真的看不起的,打个比方,人均水平 985 的知乎里,某些人虽然嘴上都是共产主义,动不动拉无产阶级出来批判一下后浪。

但心里对那些个摆地摊的用微博的用抖音的无产阶级用户是瞧不起的,对待这些真的瞧不起的,他们会直接说 “好可怜啊”“骨子里渗透出那种庸俗。。”“我国的平均教育率。。。”

比如你可以直接看看他们是如何三天两头拉微博被咪蒙忽悠的条件很差的女孩子出来开涮,如何拿抖音直播平台那种靠给女主播打钱寻找爱情的社会底层男子开涮,如何对那些用微博的老人天天点赞离谱信息的老人进行调侃。。你就会知道什么是 “瞧不起”。

但是 985 和外国硕之间的对话一直是,“你们凭什么获得这些”和 “我们获得这些也努力了很多”;“我努力的更多,所以我理所当然更强,市场蛋糕该归我们” 和“我们也努力了,而且我们努力的方向更优越,背景资源更丰厚,我们也强,我们也可以拿蛋糕。”

这是利益争端。这是想抢夺就业市场上的蛋糕; 这可不是看不起。

尤其是商科,理工科我不太多说。我承认科研和授课硕士的差距。商科硕士之间互相瞧不起,在学校同级的情况下,本科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就是利益争端。

商科本身工作用的和本科学的有时候就一毛钱的边都不搭,商科研究生,拿我们两财一贸来说 (虽然不算啥牛逼的,在金融业,还算勉强一个说的过去的学校了吧),老师亲口说硕士都在想着就业考证,嗯科研是科研啊,那科研几斤几两重自己心里没数啊?lse 的一年制和我们的三年制 pk 一下公司会因为我们学校三年制搞科研选择录我校的三年制硕士?我觉得不会唉。

哦多说一句,我指代的互相瞧不起仅是类似于评论里这种,“国内硕士搞研究,国外硕士就上课,瞧不起外国硕,就和本科瞧不起专科” 一样的言论。就是拿学制说事,说什么因为学制短我瞧不起的,说什么因为你学的东西少瞧不起的。

我认为这种言论的目的就是我上面说的面对利益争端图爽。压根不是什么真的因为学术和知识瞧不起。因为他没有一点逻辑,也没有瞧不起的底气。理工科这方面可能成立,甚至不读博的话我认为也不太成立。但出国本身就是商科文科或者统计商业分析这种实用类科目偏多。到底硕士科研和最后工作能力关系有多大明白人自己心里清楚。

商科读研的,一般有几个是为了搞学术和科研的?读博的比例简直和理工科能形成断崖式的差距。哦国内考上了因为学制所以要搞点学术,但这和他们想搞学术可是彻底的两码事。和日后能用上那就更是两码事。

而高赞有个分类讨论就很好,拿钱混了个外国野鸡学校的被保研的瞧不起,被考研的瞧不起,那可能的确是瞧不起。

保研的和外国好学校的都是惺惺相惜,考研的只能仰望。

本科成绩中等上游又不够保研的考研党和出国党,则是我说的为利益争端撕逼。

有人什么其他变量都不控制,就拿一个学制出来喷人的,我觉得就是非蠢即坏了。

大部分人的处境就是,明明本科差不多,都是中等,我在这苦逼考试,你花钱就轻松出国了。另一边觉得我也挺辛苦的呀,虽然不如你辛苦我也不容易呀。在就业市场上由客观环境变化双方也会有不同的境遇,谁都很难彻底咬死谁,双方竞争也比较激烈。

至于花钱买了个特烂学校的,大家都知道咋回事,也不会说什么。

我就是要硬考的 (我家里条件够但是一些其他的原因不想出),有个和我成绩一样的药出国了。我觉得我俩没啥实质差距啊,我也不觉得我考那一年研能参透古今中外啊。我也没觉得人家四年就是混,人家读研就不辛苦啊。天天吃饱了撑得有事没事的互相瞧不起,瞧不起能解决就业市场的利益争端吗?

互相骂能让咱们抢了哥伦比亚金工硕士的工作还是北大金专硕士的工作啊?

知乎用户 平凡​​ 发表

我很支持,其实不仅是国内的 985 硕士会看不起。

其实很多考试难度更低点的,比如说大专都会看不起留学生,不就是有钱嘛,有钱我也行。

甚至于说不少的家长的,也会说,谁谁家的孩子在英美加澳上学,不就是有两个臭钱,要是他们孩子跟我家孩子一起参加考研,他们肯定不行。

为什么我会支持,因为我在国内读书的时候,也有这么一段时间,仇视这个仇视那个。

特别是利用金钱,来换取我认为应该用努力得来的东西。

学历就是这么一种东西,那时的我觉得学历就应该竞争,你高考考不上本科,上了大专,就活该被鄙视。

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价值观单一,快乐完全来自于压制别人。

也就是俗称的鄙视链。

自我以上一切平等,自我以下物竞天择。

简单来说,比我差的都是不努力,比我好的就是家庭好 / 出身好 / 地理位置好 / 有钱 / 有关系等等一切。

也是后来才想明白,倒不是说突然开悟了。

主要是选择多了,路多了。

不是只有考试、考到前几名、考到前 5%、卷死其他人、举报其他人让他们失去资格、考公务员、进大厂等等这些路径十分单一的路子。

这些路子好,但是只对能卷的那些人友好。

就相当于 100 个人,只有 5 个人有这种都觉得好的机会,其他人参与进行就是陪跑。

剩下的大多数人呢,只能选择那些都看不起的路。

比如进厂。

但问题是大家都是接受了差不多的教育,向往的东西也都雷同。

卷了这么久,到头来告诉我这条路只能容纳这几个人,其他人都散了吧。

但是你突然发现,大家都在走独木桥挤着不行,而有些人竟然在走旁边的小路。

这就更气了。

真的,换我也也要嘲讽、讥讽甚至谩骂。

因为真的不觉得不服气,但是事实自己又撼动不了半分。

现实中不能把你踩到脚下,网络上甚至脑海中骂成你狗屎也算是个安慰。

说真的,不管你是什么博,不过就是为了满足大人们设定的规则而废了心力伤了身体,互相为难干嘛呀。

知乎用户 格古洛 发表

为什么推荐我这个问题?看不过去我开骂了。

说句不好听的,我 985 的本,在任何一个排行榜上都是 Top20 学校的硕,硕士期间发了 ccf-A,专业里极少数 Distinction 毕业的中国人,还轮到你在我面前指手画脚说什么一年硕士水?985 的硕你了不起啊,谁本科还不是个 985 咋滴

但是!人家辛辛苦苦考上 985 研究生,一帮本科弱得不行,不过是家里有钱出了国,在人家面前有个毛线的优越感?还跑到人家面前扯什么大学排名,咋,大学排名靠前你就觉得比人家强了,你对比过学习能力的差距么?

说到底不过是自卑者的狂欢,出国的觉得本科比不过人家考研的,就拿研究生排名说事;考研的觉得研究生学校排名比不上人家出国的,就拿本科学校说事。

这两方人谁被嘲都是正常的。

最惨的就是误伤的,明明自己啥也没说,岁月静好,被一帮内心自卑还要强行秀优越感的扯进这种争论里,才是最惨的。


以下跟题目无关:

我看到上面一个评论区的一个高赞评论说,高考成绩是个高准确率衡量人的方法,我差点笑出了声。

如果一场 18 岁的考试能决定一生,那 18 岁以后的努力就没有任何价值。这样的话,哪还有那么多逆风翻盘的精彩故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 985 的本出国,你 985 的硕凭什么看不起我

知乎用户 Vincent Miniz​ 发表

因为国人内心有一种很变态的审美标准:一个东西好不好,不在于这个东西给人带来了多好的体验,而恰恰相反在于这个东西给人带来了多大痛苦。

为了获得一个东西,门槛越高、过程越艰辛、身体和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越多,那么这个东西就被认为越珍贵、越有含金量。

为什么国内本科生看不起国外留学的本科生?因为他们参加了难度更大的高考。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的员工那么骄傲?因为 996 福报。

什么样的母亲最被推崇?为了养小孩牺牲掉了自己的人生。

什么样的婚姻被歌颂最多?一辈子吵吵闹闹最后白头偕老。

所以,为什么国内 985 硕士看不起国外硕士?因为我国内考研要起早贪黑地当好几个月的考研狗,我付出了这么多,而你国外的硕士却只需要考个雅思托福 GRE 花点钱就能读,每天快乐学习还满世界旅游,最后你跟我拿一样的文凭,凭什么呀?

在一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晚期的 985 硕士眼里,没当过狗,那也能叫读研吗?

知乎用户 孙雨消 发表

坐标:美国亚利桑那

因为国内硕士根本没有意识到,很可能他们看不起的人跟自己就不是一个赛道的人。他们在比较的时候总是把别人放到自己的赛道上比较。

举个极端例子,我和刘亦菲比谁 SQL 写的好,最后发现我竟然比刘亦菲会写 SQL,最后得出结论我可以看不起刘亦菲。

国内:你知道考研有多难吗?我们要考数学英语专业课,还要搞马哲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那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咱们要不比比谁微积分算的好,谁刷的题比较多,谁上学的时间长,这些你都比不上我!

国外:虽然我入学比你简单,课也没有你的难,但是我有 OPT 啊,我能在其他国家找工作,我的公司不 996,我每年的 PTO 可以放肆的用完,我可以到处出去旅游,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买房子。什么?你说让我回国跟你一起卷?为啥啊,我出国是因为我爱国啊,把工作都让给了你们,你们才更舒服不是吗?什么要和我比刷 leetcode?为啥啊,我每天遛遛狗不好吗?

这就能看出大家想法不一样了吧,国内硕士瞧不上国外硕士是想让他们回国跟自己一起卷,而国外硕士根本就没想过卷这么回事,自然就卷不过国内硕士,但问题是…… 国外硕士似乎并没有想过要回国内卷这个问题,想回国内卷的国外硕士早就题刷起来了。

又是老调重弹的一天:大学好不好不看入学考试难不难,要么印度大学和韩国大学应该是宇宙头部大学。人家去的大学比你好,付出的努力比你少,只能说明人家有好的赛道可以选,人家没必要回到你的赛道和你比。


晒一下我们家可爱的狗子,在小区的公园里快乐的照片。我现在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每天中午吃饭的时间带着我们家 Nugget 去我家小区附属的公园去散步,对于我来说,我愿意把我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学习我想要学习的东西,和陪伴我想要陪伴的家人身上。

知乎用户 武藤 杰洛特 发表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A:985 本,成绩好,科研经历丰富,申请到了美国还可以的项目

B:985 本,成绩好,科研经历丰富,保研了

C:985 本,成绩没那么好,保不了研,考研到 985

D:双非本,申请到某一年制 MSc

E:双非本,考研到某 985

B 是 985 硕,A 是国外硕,B 看不起 A 吗???完全不会。A 和 B 惺惺相惜。大家本科出身差不多,成绩差不多,你出国赚美刀,我在国内发发顶会论文,出来拿个 50w 年薪。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C 是 985 硕,A 是国外硕,C 看不起 A 吗???完全不会。因为我就是 C,我都是把 A 当爹看的。人家学校和我差不多,在学校成绩比我好,还挤时间准备托福 GRE,现在还去赚美刀了,完爆我几条街好吗。

E 是 985 硕,A 是国外硕,E 看不起 A 吗???应该不会吧,毕竟人家本科和硕士都比你强啊。

那 B 看得起 D 吗?有的还真看不起。B 是 985 本,还是保研的,一般会找个靠谱导师,发点好论文。毕业的时候一两篇顶会往脸上一甩就知道有没有。一年制 MSc 由于时间短,能把课上完就不错了,没多少能发顶会的。

那 C 看得起 D 吗?有的也看不起。虽然学校排名没别人国外学校高,但是 985 本硕在国内找工作也不会很差。相反 D 的本科学历可能导致自己被卡。

虽然 B 和 C 都可能看不起 D,但是,B 和 C 一定混的比 D 好吗?你大错特错!就以人工智能这一波风口为例。大家都是 17 年读研,D 到 18 年就毕业了。D 读的统计 / AI 相关的 MSc,期间努把力打点比赛做点项目,18 年 AI 的风口还没过,轻轻松松找到一个大厂的算法岗,年薪 40w。B 和 C 到 20 年才毕业,当时风口已经过了,你手握一篇 CVPR/ICCV 又如何,找算法岗的工作还不是像条狗。人家 D 花了 50w 出国,又用 2 年赚了 80w,把学费赚回来了,你 B 和 C 刚从学校出来,气不气,酸不酸?

那 E 看得起 D 吗?应该也是有的看得起有的看不起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考上了末流 985,他们说我还不如一些 211 的硕士。

我考上了他们口中那些 211 的硕士,他们说我不如正统的 985。

我考上了所谓正统的 985 硕,他们说你和 C9 差远了。

我考上了传说中的 C9 硕,他们说你知道清北硕和其它学校差距多大吗。

我终于考上了清北,他们说,你看,我在 QS20 名的大学读硕士,中国的大学没法比。

我申请上了 QS20 的学校,他们说不在牛剑读硕士能叫读硕士吗?

我申请上了牛剑,他们又聊起来 HYPSM 和伯克利云云。

我终于申请上了耶鲁,他们说美硕能跟末流 985 硕比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可能是国内 985 的看不起国外普通大学的硕士。有可能是因为两点吧,第一是因为国内的硕士好像全都是研究型的,就是需要写论文毕业的,但是国外并非全是如此。以美国为例,可以自己选择,有那种写文章毕业的硕士,也有不需要写文章只需要上课就可以毕业的硕士。第二是国内大多数的硕士都是三年的,只有很少的是两年毕业的。但是在国外那种只需要上课的硕士,一般两年都可以毕业了,如果每个学期多选选课,一年就有可能毕业了。综上两点,可能在很多人国内硕士觉得国外的硕士时间又短又不用写文章,所以就看不起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猜测,因为刚来美国的时候的室友就是国内的硕士来美一年的访学,她对于美国硕士可以只上课不写文章但拿的毕业证书和写文章的硕士一样的这个事情表示了质疑和震惊。

不过话说来,实际生活中很少真的听说过对硕士的歧视问题。其实歧视更多的是本科,不管现在的身份是本科交换生,还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大家谈起一个人的学历的时候,都喜欢说的是这个人本科是 XX 的。一般听说是国外的本科就会觉得这个人家里挺有钱,听说是国内的 985 本科就会觉得这个人很厉害,听说是国内一般的本科就不多说什么了,听说到我这种是国内二流本科出来的一般就会回过头来安慰我 “可是你和国内清北毕业的人现在都在同一所学校读博啊,你也很厉害啊。。。” 哈哈哈。。。

————————————————————

看了看我这下面的评论以及这个问题下其他人的答案,感觉真是惊到了,这都能撕起来…

1. 国外只上课没有文章要求的硕士,从科研角度讲肯定不如国内 985 硕士的。

2. 国外普通大学的硕士,即使是 thesis 硕士,他们的重点也不是科研,文章的要求一般也没有国内硕士 sci 那么高,所以如果同样是研究型写文章的硕士,普通的国外硕士科研能力可能很多也是不如 985 硕士的。

3. 说国外普通大学硕科研能力不如 985 我觉得可以,但也没必要全盘否认海外硕士。海外硕士重在上课,而且很多课程并不水。每周基本上都有作业,即使一学期三门课,平时也不一定就很空闲,到了 final 周也会很崩溃。主要取决于选的课的难易程度,虽然有些课我的确一周花两三个小时写作业就行了,但有些课的作业我一周需要花两三天,更不要提最后的 final 周了。这个课程的强度应该是超过国内的上课强度了。据我所了解的几个国内的硕士是十几门课一年内全都上完,说实话,我也挺吃惊的。

4. 海归硕士不等于一年制授课型硕士,怎么那么多人一提海归硕士就全都觉得对方一定是一年制的硕士呢。在美国一般硕士不管是不是 thesis 的都是两年左右的,虽然多选选课一年也能念完但时间太紧,有些倒霉孩子选了 thesis 硕士结果呆了三年才毕业的我也见过好多。

5. 关于写论文和不写论文的国外硕士毕业证一样不一样的问题,真的不是所有国外的大学都是一个制度。就算同一个国家,同样叫硕士,英语里也不全都是 master 学位。看到好多人说写不写论文毕业证都不一样,可能是他经历过的国家或者大学如此,并非所有。我知道很多美国大学,不管 nonthesis master 还是 thesis master, 毕业证都是一样的,这两者都是叫 master。

6. 一般美国本土人读硕士真的没什么人选择 thesis 硕士,都巴不得赶紧读完工作去,除非这个人有读博的意向,或者学校有特殊要求(例如拿 RA 奖金必须做 thesis)。和他们聊天,他们基本上都是说读 master 就是为了更好找工作而已,仅此而已。但是这边的中国学生里,我倒是见过好几个选择了 thesis 的硕士。

7. 还有那么多人觉得海归硕就等于家里权贵,倒也未必。如果这么觉得国外本科的基本上没什么毛病,因为本科时间长,花费百万以上,而且极难拿到奖学金或者减免学费之类的。但是硕士就一两年,虽然不如博士基本上都是全奖,但拿小奖减免部分学费的硕士并不少。

8. 虽然我是一个父母年收入还不到五万人民币的家庭条件,但公平点说,就算家里权贵,就算是富二代,这个和学生本人学习好坏也不矛盾。出国混日子的有,但出国并且学习好的富二代也很多,也不是出了国的富二代就全都是纨绔子弟了。

知乎用户 a4194304 发表

学生 A:国内 985 本硕毕业,对专业领域拥有硕士级别的研究,科研论文也有所发表。

学生 B:国外 TOP50 硕士毕业,虽说可能没发表论文但是课程学的很扎实,实习所表现的专业程度和上手速度也人人称赞。

学生 C:国内硕毕业,为什么上了个硕,就是想再多玩两年,所以课程都是及格飘过,论文也是不知道怎么改查重就答辩过了。

学生 D:国外去念硕,一下飞机,买辆豪车,租高档小区,然后天天打麻将,选课选水课,作业尽量抄,避免论文研究型课程。最后及格毕业。

于是 A 鄙视 D,B 鄙视 C,进而根据不同特点,衍生出了 A 因为科研鄙视 B,B 因为收入鄙视 A,D 因为家境鄙视 C,C 因为学历效力鄙视 D,最后就衍生出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国内硕士鄙视国外硕士?

为什么国外硕士鄙视国内硕士?

知乎用户 京京渔夫 发表

很正常啊,作为一个双非一本(毕竟浙大是 3 本),美国某 top 100(加州大学在洛杉矶的一个分校,我连本部都申不上去可想而知我有多水)硕士的我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欢迎看不起我。我之前无数次的回答就说了,请摆正态度,80% 以上的美国硕士就是花钱买个 3 年 OPT 的,我根本不指望一个一年半学制(况且我还读了两年)的授课硕士能对我个人能力有质的提升。

当然看不起归看不起,两年花了 60 多万元人民币读的这个硕士我觉得是很值的:

1、我获得了毕业 3 年内可以在美国合法工作的机会(Stem OPT)。

2、通过 1 我可以很轻松的拿到很多世界 500 强企业在美国总部的面试,包括但不限于 Google、亚马逊、微软、Facebook 等公司。

3、通过 2(加上个人的努力吧,毕竟我司也不是阿猫阿狗都能去的) 我收获了一份无论工资还是工作内容都让我很满意的工作。日常工作朝 10 晚 6,周末从来不加班。我的直属经理对我很好,疫情期间每周都会抽半小时和我 1 对 1,了解我的工作进度,给我的升职道路提出各种建议。

4、通过 3 我现在基本可以全世界都不愁找工作了,至少现在我如果想换工作都不会去主动投简历了,每周 LinkedIn 里都有国内国外各种猎头添加好友,问我想不想看机会,至今遇到过猎头像我推荐新加坡,日本,中国国内,美国,加拿大的岗位(评论区有人对这条有争议,我就请问 985 毕业的硕士可能有猎头给你推荐 Netflix 位于 Los Gatos 的工作机会吗?)。

有些人上来就扯在美国工作是不爱国,没必要哈。我在美国工作为国家减轻就业压力,为你们减少就业竞争。如果我回国了,那么很有可能一个双非一本的学生就要失去工作了。

我每年为国内汇的外汇应该比评论区 “爱国” 的柠檬们缴的税还多。国内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买过 50 个 3M 口罩寄回国,捐赠给我奶奶以前工作过的医院。你说我是学渣什么的我都认了,不会回复你的。可是一些嘴上口口声声上来就给我一张大字报的人还是省省吧,你说你爱国我不爱国,你为国家做过什么?


看不懂了,评论区的人怎么上来就给我扣一顶 “我觉得我很牛逼” 的帽子啊 。我不觉得一个双非一本,美国 top100 的人有什么可吹的啊,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普通人,在硅谷比我强的人一抓一大把。我既不能 28 岁退休,也买不起兰博基尼,更不可能在 Palo Alto 买一平方公里的院子

我在之前的某个回答里也说了,我知道我自己的能力的。我这辈子追求的目标也就是住个 300 多平的房子,带个 500 多平后院就够了,车的话开辆保时捷 \ 玛莎拉蒂这个级别就够了,吃的话能做到波士顿龙虾这类海鲜自由就够了。每年能休个一个多月的年假,然后世界各地飞一飞(经济舱)旅游,住个 4 星以上的酒店就够了。我觉得我这个要求并不高,而且我现在也基本能达成这个要求了,可评论区的人都觉得我是在装逼。

我家里也真的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北美华人圈子有钱的人多了去了,美高美本的都有一大堆,真轮不到我一个美硕说话。在 Google 我就认识加拿大高中 + 美国 top 本科的同事,本科毕业后 22 岁直接入职 Google,30 岁不到升到 L5。你对人家美高美本没读过硕士的学生说你是个 985 硕士看不起人家,人家一脸懵逼,你在说个什么?

我真不觉得我厉害我牛,你评论区非要给我戴一定 “我很牛逼” 的帽子,我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有人说我是幸存者偏差,top 100 去 flag 是小众的情况,好,我就不找 UCLA 的例子,毕竟 UCLA 太作弊,我就找真 top 100 的学校。

我从 Linkedin 里的 filter 了 3 所 top 100 学校,4 所公司,看看这些学校的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以下信息均为用户在 Linkedin 上公开结果,并非本人人肉,阅读以下信息需要初中英语水平,英语不达标的请评论区留言。**注:我没有在评论区折叠任何人,是知乎自动折叠的,如果看到评论被自动折叠了告诉我一下我把你拉出来。

我选择了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IIT(排名 117),史蒂文斯理工 SIT(排名 74),新泽西理工学院 NJIT(排名 97),这三所学校一般是大部分人申请的保底学校了,而就算这三所学校毕业出来的,就职于 Google,微软,FaceBook,亚马逊的员工有 1700 人。我翻了翻前 10 页,你自己看名字的汉语拼音也知道这些人基本上是中国人。

就算中国人只占其中 1/3(其实不止,美国理工科学校基本只有中国和印度留学生在学,真正学计算机的美国人一个班可能就 1/4 左右),也就是说这三所排名 100 + 学校里 600,700 + 的中国留学生毕业了在 Google,微软,FaceBook,亚马逊工作。

而且美国的 IT 公司可不是只有 Google,微软,FaceBook,亚马逊。我这个 filter 里面还没有算以前老牌的 IBM,Oracle,Ebay,Paypal,新型上市公司 Snap,Uber,Lyft,Dropbox, Square。。。。。算上这些公司 top 100 里工作的那可是只多不少

如果你觉得 top 100 + 里有几千上万的中国人能在美国著名企业里工作算是幸存者偏差,那这个幸存者偏差确实有点大哈。

我可不是美吹。

美国烂的地方一大堆,治安差、公交差、大麻合法化、每次去 DMV 要排队一小时起等等,我很正视美国烂的地方的。

我之前的一个同系同学,GPA 4.0 的大学霸,就是因为受不了美国太烂了,加上回国他爸爸给他买了辆 50 万的车和在上海出了 500 万人民币的首付买房,所以他毕业开心的打包好行李买好机票,根本不打算在美国找工作就回国了。


哈哈哈,没想到这个一周前的回答这么火,然后评论区两种观点吵得挺火热的,我也就开放评论看看。

最后说说我这两天看评论区的想法吧。

奉劝一些在校大学生,**不要让学位 \ 学校成为你这辈子最自豪的东西。**我之前朋友圈有个大学同学就是,双非一本考上了某 c9,每个月都在朋友圈转他 c9 硕士学校的公众号,很骄傲很自豪,这都毕业几年了还沉浸在过去大学里。

有些玻璃心追着我评论说这瞧不起我那瞧不起我的,是不是因为你这辈子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 985 的学位了?我非常理解你瞧不起我,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水平的,我考研肯定考不上 985,可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个考研英语还行吧,其他数学和专业课我肯定是一塌糊涂。

当然我也不关心你瞧不起得起我,你瞧不起我不会让我时薪少 10 美元,你瞧得起我也不会让我时薪多 10 美元。

我现在自豪的东西有吗?有,就是我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个好女友。工作和生活在一个不用加班的环境里,每天晚上下班和周末有自己的生活,三天的工资可以买台最新的 Macbook,三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一辆宝马 3 系

虽然我觉得工作还行,但我不会因为我在 Google 这个具体的公司上班而自豪。毕竟都是为资本家打工,我付出劳动力,换来一个不错的时薪就行了。说不定哪天我就被 Google layoff 了,那没问题我就换个公司去微软、去亚马逊、去 facebook,这些公司都不要我了我就去二线厂 expedia、zillow、yelp、paypal。实在不行我就躺平,回国啃老吧。

我没有瞧不起任何 985 硕士的意思,我硕士毕业 3 年多了,你是不是 985 的硕士关我什么事情?

我现在的直属经理,美国白人,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计算机本科毕业,没读过硕士,美国 top 300 名开外的学校本科毕业,论高考能力和考研能力 985 硕士的人应该人人都能吊打他。人现在在 Google 当个小 Manager,手下管个 6,7 个人,年薪 5,60 万美元,你说他关不关心你是 985 的硕士?

比起你是不是 985 硕士,我更关心我每天美股的走势,我更关心我的年终奖和每年股票的 refresh。而且说句实话,我和 99% 的 985 硕士这辈子也不会有任何交集,在我混到 40 万美元年薪的 Senior 天花板之前我也不打算降薪回国修福报。

所以,奉劝各位好好努力,提升自己,当你真正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你就根本不 care 别人的学历了。

有些人真的是看不懂,非要说什么美国授课水硕士国内 HR 不认可,关键我不关心啊。我不关心你认不认可我啊。我读完这个硕士,只关心 UCSIS 能不能认可我,给我 EAD 卡就行了啊,H1b 走 master cap 就行了啊,看不懂还要尬评,真是对牛弹琴。

一辈子都挣不回来留学的花费,应不应该去留学?

知乎用户 泰格​ 发表

增量竞争时代,社会鄙视链的主流思路是比产出,或者说,比做蛋糕的能力。这就有了 “笑贫不笑娼”“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等等说法。注意一下修辞的话,叫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存量竞争时代,主流思路演变成比切蛋糕的能力。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投入大的一方会努力去争取占据道德高地,以公平的名义,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切蛋糕规则。其实这也是一种 “身份政治”。国内搞其他身份政治,要么成不了势,能成势的又有危险,“高投入” 标签可能算是一个还有点可行性的身份政治搞法。

什么人最适合搞 “高投入要有合理回报” 的身份政治呢?其实不是真正最饱受投入产出不合理之苦的高投入人群,比如农民工,他们在公共舆论中几乎没有音量。然后,就不难理解有音量的是什么群体了。

我也算是其中一员吧,要自省。

知乎用户 厘米​​ 发表

国内有一种很奇怪的风气,门槛越高东西就越好。

引证国外硕士不如国内 985 的言论一般是

听说这个学校二本申请也能进去

听说这个学校见 211 就要

听说这个学校本科均分要求很低

我同学都说考不上硕士才出国读研的

听说这个学校里都是中国人

这个学校就是骗学生钱的

所以国外硕士能输吗

他们引证自己学校教育质量很高的言论一般是

我们学校压力可大了

我们学校考试可难了

德国留学生最喜欢说的是 我们宽进严出,毕业率可低了

英国留学生最喜欢说的是 我们时间短 但是我们课程可紧了

这么大年纪了,还老是搞这种鄙视链,就上个学,出来你我都是嗷嗷待割的韭菜。

没有差别的。

不说了 我去看看我的股票又跌到哪里了。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在一部分人心中,

一切不以做题水平高低来进行的资源分配,都是不合理的,都是要被唾弃的。


知乎用户 Guillem​ 发表

我国内国外各读过一次硕士,就读的专业也挺接近的,都是语言或语言学相关的。

国内的硕士是 2.5 年制学硕,国外的是个 1 年制的 “水硕”。不过我天生没有上名校的头脑,所以,国内的不是 985,国外的也不是啥 QS100,都是普通学校。

但正因为都是普通学校,反倒是有可比性。

在国内读研前我也是认真做了一年的考研狗。上过人生唯二的辅导班——考研政治。没日没夜的背单词,做真题。最后差一点与名校失之交臂,调剂到了后来的学校。后来就开始了把研一当大五的生活,不断精进听说读写…… 然后学点语言学理论课程,做做 pre,听听讲座,做做志愿者,打打工,接接翻译。我还额外跑去人家本科班上蹭了 3 年课。这 3 年的蹭课让我后来有了去国外读书的可能。到第三年写了个毕业论文,被导师纳入了他的国家级课题,后来是结项出版的书里的一章。再然后就毕业了。

在国外读研时,是纯英语授课。课程都是语言学理论相关,然后还有各种研究方法论,专题讲座之类。一个学年三个学期,前两个学期除了做作业就是准备 pre,累的跟狗一样。最后一个学期做毕业论文,我导师要求极其严格,从零开始学习如何设计实验,招募被试,运行实验,收集数据,做统计分析,写成最终的报告。这个硕士论文后来扩充了一下数据量,发表在了一个核心期刊上。后来,我就直接跟我导师读博了。

如果论比较,那就是国内重视理论,各个学科都要给你从历史到现实讲一遍,学生的参与度相对低,且对动手能力要求不高。毕业论文可以不怎么收集数据,argue 一下就也能毕业。国外则侧重实践,哪怕是语言学这样听起来理论性较强的科目,也要动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自己从零开始探索一个东西。但是知识体系的完整度上,国外一年制硕士怕不能保证。

至于什么 985,211,还有 QS 几几的,这些牌面是属于学校的,不是平均给每个人的,大可不必自视甚高,非要制造个鄙视链出来。我个人从未于名校接受过教育,但我也从不高看名校(国内 985,海外知名高校)出身的学生。我受到的教育是:哪怕是世界知名学者的论断,都要用批判的态度看待,何况一个名校的研究生~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就都知道了么~

知乎用户 邢二狗​ 发表

底下的回答不实在,我说的实在点。

因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是惧怕高考者、成绩靠后者、高考落榜者。

我当然承认,有很多顶尖中国学子,为了获得进一步深造,前往国外学府。

这些人,我们没有瞧不起的,反而个个都竖大拇指。

我有几个朋友,那是从小拔尖到大的。

现在在国外有读博的有读双学位的,我们只有一个字——

“服”

但是这些人比例有多少?

我相信在茫茫海归大军中,连两成都算不上。

多得是什么?多的都是浑水摸鱼之辈。

我们高中文科班出国有 3 位同学,我告诉你,这 3 个同学常年占据班级成绩后五名。

我最好的两个哥们,俩人高考大概都是 400 多分,同时决定花钱念一个 2+2,现在说出来也是澳洲某名牌大学硕士。

不仅如此,身边的朋友、父母朋友的孩子之流。

都是学习成绩不好,再想方设法的弄出国,不外如是。

说到这,我们大概就明白了,我们不是瞧不起国外的硕士,对于优秀者我们同样尊重。

我们瞧不起的是,明明是自己不努力,却因为在国外镀了金,回过头来沾沾自喜,其实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国外硕士。

而恰恰,这类人还有不少。

这才是造成这个整体趋势的理由。

犹记得毕业后,高中同学聚会,那几个国外留学生回来一句中文里夹在三句英文,谈笑间,还要问问你。

“哎,二狗,你考上那个 985 世界排名多少来着?我记得我那个大学是世界 300 来名。”

嘻嘻,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完)

知乎用户 文化人类学是个啥 发表

我太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首先我参加考研并且顺利上岸国内 top20。研二的时候参加学校组织的联合培养计划,到英国巴斯大学读了一年研究生(研究生申请完全 diy。)。研三回国提交毕业论文,参加答辩,最后获得双硕士学位。两种教育体制我都经历过,所以我认为我还是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人类学的学生,我认为我可以将自我作为案例,用自我民族志的方法去剖析这种思想的成因。

首先,我认为考研难度确实比国外的申请制要难。在准备考研的时候,不仅需要准备英语,还需要准备政治和专业课,一共四门考试。而且过了初试之后还要参加复试,复试中又包含笔试和面试。所以相比与出国读研,考研这条路无疑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雅思虽然难,但是你可以不停的考,全国每个月那么多考场和考位,但是考研一年就一次。所以考研党通常面临更大的压力,需要跟更多的人去比拼。因此在入学门槛这一部分,就瞧不起去国外读研的,认为他们走了一条捷径,相对轻松一些的路。因此在我刚读研的时候,我也挺瞧不上出国的同学。认为出国的同学基本就是没啥竞争力,而且不能吃苦没有自制力。这是正常的现象,一个群体往往就是通过寻找与其他群体的不同和区隔,来加强本群体的认知和归属感。同时更倾向于找到自身群体的优势和相对群体的劣势,实现群体优越感和减少相对剥削。(当然我这种想法在后面自己出国留学后发生了改变。真的是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其次,这种瞧不上留学党的情感倾向很大程度上是媒体和舆论造成的。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体总是爆出关于留学生的负面新闻,包括且不限于抄袭,吸毒,赌博,霸凌等。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对于留学生群体的整体印象较差,大多数是纨绔子弟,出国完全就是靠花钱镀金,没什么真本事。认为出国无非就是去玩几年混个文凭,因此国内硕士会瞧不起国外的硕士。

最后,我认为国内学校硕士三年的学制导致很多同学心态不平衡。认为自己付出了三年才拿到硕士文凭,凭什么留学生一年就拿到了硕士文凭。时间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在就业市场上和自己具有相同的竞争力甚至更胜于自己。毕竟读研就是想通过教育这条路实现自己的社会阶层的提升。当这条路不那么好走的时候,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因为那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他们拥有更多资源也更容易取得教育成功。因此必须压低国外的硕士学历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其实国内 985 硕看不起国外的硕士又能怎么样呢?硕士文凭的价值和认可度又不是由国内研究生决定的。只要用人单位认可就行了,你在这纠结什么?你又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干嘛活得那么累。世界这么广阔,何必纠结于此。

这只是我从个人角度分析的原因,欢迎各位补充讨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太简单了,一个字,卷。

国内的 985 硕,无论是考的,还是保的,都是一路卷上来的,人均卷王之王。我左手高数,右手政治,嘴咬专业课,几乎文武全才了,不比你考个雅思托福难多了?而且雅思托福还能一年 N 刷,保研考研一年能有几次?

卷王们心中都是傲气和怨气交织的,一致对外很正常。

而且一般来说,众矢之的是一年制硕士 (授课制硕士),相对于两年制硕士来说,就像是国内专硕和学硕的关系。

为什么说一年制水呢?一方面,是修习年限的关系 (其实国内的专硕也好不到哪去,说是两年,就学一年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国外两年制硕士的存在,显得一年制硕士水 (就像国内也是学硕看不起专硕一样)。

害,其实我个人认为,争论的核心根本不在于 “水不水” 的问题。国外一年制硕士,学的东西一定少吗?不见得。

就是一个获得成本的问题。国外硕士就是一条提升学历的捷径,国内走直路看不上挺正常的。

而且现在国外硕士也卷的很厉害,就业时国际 top20 的挤走 50 的,50 的挤走 100 的。大家都很难啊。

而且容我开个学历地图炮,一般来说,985 硕看不起国外硕士的,都是二本三本考到 985 硕士的。。。。。。而国外硕士也是二本三本去读的多,本质上还是一群人在撕。

为什么 985 本科的不在乎?因为你海外硕士院校都未必赶得上自己本科学校排名,当然不在乎。

而且能读 985 的,基本家里条件都不错 (这个可以参考为什么相亲时要提学历条件这个问题的答案),出国读一两年无压力。本科 985,硕士申海外,基本也是 top100 保底,50 基本水平,冲 20,甚至顶尖的那几所。所以当 985 本听到海外硕士谈到学历时,第一反应很可能是——

就这学校?让我申我都不申。

————————————————

这几天断断续续有网友给我点赞,我就想多整点活儿了。

我有个 “暴论” 思维——对比思维:当我们谈及为什么是 B 时,不妨考虑下为什么不是 A 或 C,这种思维与 “他为什么不打别人偏偏打你” 有相似之处,所以我自己称之为 “暴论” 思维。

为什么看不起海外硕士?→

为什么是海外硕士被批的最狠,而不是海外学士或者海外博士?

其实国外不像国内这么看重硕士,国外学士可以直接申博。但是咱们主要是站在国内学生的立场上嘛,所以这个不展开说。

为什么海外学士不怎么被批判?——因为 money 啊。能在国外读得起四年本科的,家中起码小富,自己也算个富二代。换句话说,就是哪怕不出国,在国内读个三本,毕了业也不会比 9/2 毕业的混得差,9/2 毕业生也不会去跟富二代打嘴仗,自讨没趣。

为什么海外博士不怎么被批判?——因为实力。海外博士教育比国内强很多,这是事实,无论是学术实力还是学术环境等等,国家还盼着能多回来几个海外博士做科研呢。

而海外硕士,夹在学士和博士之间,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特别是一年制硕士,正常开销下,在普通城市一年 30w 基本就够了 (还不算申到奖学金),工薪阶层咬咬牙也能拿出来。再加上 " 一年制 " 听上去时间短,容易让人觉得不靠谱,所以遭到了猛烈抨击。

——————————————————

鉴于评论区总是有关于专硕住宿的讨论,我再解释一下。

目前来说绝大多数院校都是提供住宿的,毕竟我们校区,哪怕小到连操场都没有,不也是住宿管够吗。

但这几年,随着考研人数暴增,许多院校已经不给专硕提供住宿了,哪怕是全日制的。

下面上图,图源网络:

这是北大前两年新出的政策:

这是北师:

北师专硕不提供住宿已经有几年了,我考研之前就有所耳闻。顺便再说一下,北师的这个住宿政策比较复杂,北师的我这个专业 (专硕),住宿也是分两拨:推免保送的研究生提供住宿,但是住在昌平,每天坐校车来海淀上课;统考的研究生,自己解决住宿问题。

这是复旦:

复旦应该也是这两年开始的,之前我同学考了复旦专硕,还是有地方住的。

2020.9.17 更新:

南京大学也不给专硕提供住宿了,随着读研人数持续高速增长,不给专硕提供宿舍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知乎用户 280285​ 发表

在中国人看来,本硕学历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智商检测机。

考上了 985 乃至清华北大,就已经证明自己智商好尼玛牛逼,本事杠杠的。

至于学术水平说实话,读了博士都不见得是搞学术的。读个破硕士是能大学教书还是能给人开刀?如果是整氢弹,区区硕士连清理废料的资格都没有。

中国清华北大和 985,在国际的学术水平和地位怎么样不好说,考进去总不好考吧。塞钱总不好塞吧。(有奶茶妹做前辈也难说)

这就跟公务员一样,你甭管啥技术水平职业待遇,只能考进去而且不好考吧,塞钱总不好塞吧。

所以公务员看事业单位人员和临时工的谜之优越感就源自于此。

中国 985 硕自信也源自于此。老子的 985 硕凭老子自己智商考上的。那个国外水硕,鬼她妈知道给谁塞的钱进去的。

知乎用户 Septher 发表

利益相关:国内 985 本,国内互联网大厂工作 2 年,现辞职即将入学港三授课型硕士

个人认为会造成这个现象,最大的原因还是国人对国外教育体系的不了解

看了一圈,说国外硕士(这里特指授课型硕士 msc)不如国内 985 硕士的理由大概就这么几个:

1. 授课型硕士门槛低

2. 是学校的创收项目,给钱就能上

3. 授课型硕士只需上课,无需发 paper,很容易混

4. 大部分都是晚上上课,简直就是夜校,很水

msc 选拔过程简单(只需要提供大学四年成绩 + 语言过关),不需要经历残酷的考研。而同时学生的 GPA、出身院校不需非常好也能去名校(QS top100)。国人对收费高的教育天然有一种歧视,觉得就是捞钱(国内清北一年学费才几千一万出头,你花这么多钱上一个不如清北的学校,不就是花钱买学历?)

其实有这种看法很正常,但喷之前要搞清楚授课型硕士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项目是为了

  1. 转专业

  2. 补齐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3. 获得一个境外的本地学位,为后续留在当地工作铺垫

对于 1) 很好理解,国内跨专业考研考上国内好点的 985 应该说是很难的。而如果去读一个 msc 显然是一条捷径

对于 2) 很有意思。国人习惯于读书一次性读到底然后再去工作,但其实在国外并非如此。国外像我这种本科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必要去提升一下专业知识,了解一些更前沿的东西的人是非常多的(和我一起入学的同学里有一半有不低于一年的工作经验)。在国内考研沉没成本非常高,为了考研让我花大精力去学习政治之类的课程真的觉得是浪费时间。申请境外学校只需要大学四年的成绩 + 语言即可,对工作党非常友好

对于 3) 其实就是很多人去北美读 master 的原因吧。有一个本地学位,获得那边工作机会的概率比在国内大了十倍不止(特指码农,其他行业我不了解)

所谓入学门槛低,不分学校和项目来说真的就是耍流氓。很多所谓的一年制水硕,高分 top985 的学生一抓一大把(我申请的项目录取的学生背景清一色 985,夹杂几个海本)。而大家都参加过高考填过志愿,都知道任何学校都是择优录取。填的人少,而名额多的话,自然招的人就会差一点呗,这和学校本身的水平关系其实不大。msc 确实是学校的创收项目,这没什么好否认的,既然是创收,招的人多一点我觉得也正常。但这并不能成为喷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理由吧。。。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应该是和课程设置、教师水平、学校设施这些更相关,同学的水平在硕士阶段其实不太影响自己了

我觉得国人真的需要感谢国家。因为真的除了少数地区(北欧、东亚),大学学费都是非常贵的,无论本科还是硕士。而收费和教育水平在我看来也是无关的,而只和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有关。我们国家的大学都是公立,我还没听过私立的名校。但以美国为例,UCB 是公立学费相对便宜,而斯坦福则是私立学费相对贵。你能因此说斯坦福和 UCB 谁比谁水平高吗?教育本就是一次消费,我付出金钱来交换学校的优质资源,这很正常。只是这在国内可能大家会觉得无法理解,觉得学校就应该学费很便宜,但这其实是因为国家替我们付了大部分学费而已,所以我说真的要感谢国家给了大部分人性价比极高的教育机会

我们都清楚国内的硕士虽然分了学硕专硕,但实际上都需要发 paper,基本上都是学术导向。但真的这么多人想搞学术吗?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吧。我原来的工作是码农,msc 是就业导向的项目,课程内容在我看来非常实用,而我对学术科研根本没有兴趣。如果不是做算法岗,哪里需要搞学术,发论文呢?

msc 同时分了 full-time 和 part-time,对应国内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据我了解在国内是存在全日 > 非全的鄙视链的,这在我看来也非常可笑。境外的全日和非全的区别只有修读时间长短的区别(非全长度一般是全日制 2 倍)而已。选择非全的同学往往是在职,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方便辞职来全职读书,所以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种选择。所以为此 msc 的课程也多开设在晚上或者周末等休息时间。我不清楚为何这也成为了抨击学校教育水平的一个原因(摊手),我是没有看出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难道换一个时间上课,学校教育水平就降了一档吗哈哈。而这样设置,full-time 的同学可以在白天多多的实习,为个人提供了充足的灵活性

不过说实话,msc 确实好混,好毕业。但大家都读过大学了,修行靠个人的道理应该还是都懂吧。清北因为混被退学的例子每年都有吧,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学校只是提供了教育资源,而将这个资源如何用好,如何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就完全是靠个人了。或许正是国外的这种放养模式,让毕业生水平的方差会非常大。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划能力、自制力确实非常容易毕业之后非常水。但这并不是因为学校教育水平不行,而是自己不够努力导致

国内学历的歧视链太长了,top2 top5 华五 普通 985 末流 985…… 光 985 就能分出这么多档次。其实我想说这些东西真的有必要天天去纠结吗?整天活在鄙视链中是非常累的吧。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活成什么样子,而不是整天通过位于鄙视链上游来获得优越感

因为这真的很可悲(摊手)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rmS29 发表

说白了,受科举思维影响。

国人对于学位、学历,不是把他看作是一种教育经历,而是把他看成一种身份等级。

所以我们国人认为学位的授予,必须是一种严苛的选拔制度,只能将受教育的权力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而不能扩大。所以他们激烈反对扩招,歧视国外的申请制度。而是推崇零和博弈下的选拔制度。因为只有限制在很窄范围内的选拔制度才能制造出人上人的优越感。

所以最近国内研究生一扩招,很多知乎 er 就反对了,认为是在降低了自己身份的含金量,妨碍了自己做人上人。

这就是内卷思维对教育的异化。人们对教育的评价标准,应该是这段教育经历本身是否有收获,而不是这个学历证明到底有多少含金量。(这里所谓的含金量,其实就指的是在独木桥上挤掉多少人而已。)

这让人不禁想起过去科举时期,南方人的科举选拔的难度普遍要高于北方人,因为南方人做题水平比较高,南方人相对富裕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竞争也更激烈。结果导致同样是进士出身,南方的进士就瞧不起北方的进士。因为自己的选拔环境更激烈,走过的独木桥更窄,挤掉的人更多。

这种科举思维显然是有害的。实际上,我们国内学校也应该扩招,而且应该多招本科生以及研究生,而且不光存在选拔制度,也应该放开申请制度。让愿意学的、有能力学的人都能学习,这才是能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光是零和博弈式的内卷竞争。

其实国内之前也存在过申请制,那就是 77 年恢复高考以前的工农兵大学。我觉得完全取消高考是不现实的,但是对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因而学习成绩不佳的普通工人农民,对于一些成绩不好,但是依然愿意学习,想学习,真的爱学习,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的人,哪怕就算是他只是东莞打工的农民工,哪怕他应试能力不好,学得慢,也应该给他们放开一些接受同全日制统招生一样待遇的高等教育的申请渠道。实现教育的初衷。

知乎用户 栗秋 Nee 发表

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小镇做题家始终认为录取难就是好学校,所以自己辛辛苦苦上了 985,看到别人双非去了 UCL 这些名校就嘲讽 UCL 是水校。

底层逻辑是:国内教育资源不够,所以国内人会以更高的分数读更差劲的学校。同等学力下,你能在外国接受更好的教育。

更别说国内的大学教育烂得跟什么一样,无聊的水课一大堆,一群尸位素餐的老师坐在台上给你念比你年龄还大的 PPT,仿佛你看不懂中文字。课堂内容基本和行业发展脱节。文科缺乏实践,理科缺乏人文精神。你被迫得和老师保持友好关系,哪怕这个老师再讨厌。

这时候,突然告诉你,只要有一定经济基础,加上你现在的学习能力,就能去一个比这个学校好很多的学校。你第一反应一定是这是假的,而不是去仔细了解。

英国一年硕士,水不水?可能水,因为时间不够。但我敢说中国的硕士大多数也很水,实验室水数据不是一天两天了。关键人家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你三四年的规划。而绝大多数公司都认英国水硕的学历,你实际上已经被弯道超车。

能出国的,尽量去感受一下优质的西方教育,这对你的认知乃至人生都可能产生一些变化。不是说国内的不行,实在是受经济、社会制约,发展有限。

什么时候中国大学教育能超过西方?等教授能拿到 1 爽后再说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查了下口出狂言的这位

@冬冬

,简直漏洞百出,一堆人上去腆,不反胃么:

1. 声称自己本科 C9、华五,是矿业做的最好的那位,别搞笑了,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参与评估矿业工程的不到 20 所高校,里面最厉害的 985 是中南大学,根本没有 C9 学校参评。

2. 声称自己硕士 985,更有意思了,读着读着,反而退步了?

3. 声称自己拿到国家三大奖,然而近 9 年关于矿业的三大奖没有一个是 985 硕士或者海外人士,评论区一大堆人这也能信?

4. 声称自己在澳洲联邦政府工作,csiro 研究员,不好意思,这里面压根没有中国人。

5. 混学术美帝混到澳洲,不够丢人的啊?

扒皮贴,与诸君共赏:

如何看待宾州州立大学博士看不起范德堡大学的言论?如何看待 id 为‘秋秋’‘冬冬’‘夏夏学长’的用户对上海纽约,昆山杜克等一众中外合作大学的诋毁?Althlantic:说个冬冬的一句话学术界为何允许论文单盲审稿,透露作者信息岂不是有害无利?夏夏学长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多说几句:

国外硕士只有一部分按照英联邦体系,不可一概而论

国外硕士只有一部分按照英联邦体系,不可一概而论

国外硕士只有一部分按照英联邦体系,不可一概而论

下面嘲讽一年制硕士的,说句实话,你也不一定能申请上好的,据我所知港三所和英国 top10 都是学校控加上绩点控。

下面嘲讽的弟弟们,你本科是 211 以上么,加权平均分过了 85 么,雅思过 7,托福过 100 了么?

都不是?

那你连申请资格都没有,你嘲笑个集儿?

-————————————

在是看不下去某些答主的回答以及评论区诸多牛蛇龟神的存在,有些人接受了几年高等教育,不知道万事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懂得独立思考问题了?

对于留学生和国内研究生的一点想法,仅仅针对理工科:

1. 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我有如下流程判断此人的硕士含金量:

先看有无重要科研成果;

再看本科学校;

其次看硕士学校申请难度;

最后看学制。

基本错不了

2. 鄙视链是一直存在,去英国、香港、澳洲以及新加坡的授课制硕士的同学,虽然有的牛校门槛很高,且进去的条件不低,但是这种授课制出来的流水线产物,对于本科不行或者就想速度拿学位求职的人来说性价比高,对于真正学本事的人来说,性价比非常低,很多不如国内考研。

3. 经历过国内两家大厂实习后,我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针对不小部分的海外硕士,特别是非名校(此处指的是叫得上名字),回国求职都会看重你的本科。举例来说,英国 g5 里拿到 ad 的基本是 211 以上的本科(国内合资学校无算),这种情况完全不用担心被双非本 985 硕竞争下去,因为现在 sz 都知道第一学历的重要。

4. 对于国内 985 读研的,不要以为考上了就怎么得意,怎么有优越感. 本人 985,老实说根本看不上院里几个老师的水平,他们几斤几两我不清楚么,而且大多数学生是在那科研么,别逗我笑了,就是个跑项目的,百度百度,敲敲代码发了水文,这也能叫科研哈哈哈哈哈。更别说一些专硕根本就是没有导师(科大软微等)。

5. 还有那些考研上来的同学,你知不知道对于很多本科 985/211 一开始准备出国的,人家的三年是刷绩点、攒科研、跑实习,满满当当过下来的,你混了几年,靠着考研几个月上岸,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你也配?别把爷整笑了

ballball 一些人别秀 zs 了

知乎用户 法尔贝克居民 发表

1. 因为大部分国内硕士家庭并不富裕,这是实话。如果出国留学和国内读研是一样的开销,能够有去发达国家接受世界顶级教育的机会,大部分人的选择不言而喻,不排除有一些酸葡萄心理作祟,有时候,过度的自大其实是自卑的体现,毕竟用一句 “家里有钱” 就能轻易忽略别人的努力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 国外部分产业化硕士确实宽进宽出,我有朋友在某两个产业化大国的顶级学府读书,课程量不大且通过率较高,硕士毕业时基本没有研究和学术能力,仿佛读了个大五。当然,人家本来也没想好学术,所以我觉得这也可以理解。

产业化大国的学校门槛低到吓人,我也关注过 XX 哥、XX 留学等中介公众号推送,专升本低分上世界 TOP50、二本低 GPA 三无选手申名校的屡见不鲜,在某国留学生人均 Top100 的年代,真心感觉几粒老鼠屎坏了一整锅粥。

3. 国内的学生思维严重。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难度门槛千差万别,但往往会被忽视。英国老牌名校曼彻斯特大学的环发学院和商学院差别很大,但可能因为一些中介的宣传,XX 条件都能上曼大,所以全盘否定整个学校和所有专业,进而否定这个排名段的学校(连 XX 都能上曼大,你学校还不如他的呢),没错,本人就被这样说过,不过我根本不 care。

4. 在中国,中国的大学名气是最高的,欧洲的大学听起来一个比一个野鸡。可能没几个人听说过乌得勒支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欧洲名校(且听起来很野鸡),但对于国内高校尤其以地名开头,基本都非常熟悉。同学就被某做 hr 的朋友 diss 过野鸡大学,因为他根本没听说过。

5. 不排除很多人英语差(中国学生的英语确实不太好,尤其口语),难以海外生活;或者不想离家太远,害怕孤独和独立生活也是有的。

但其实就个人而言,只针对西欧(除英国)的硕士来说,我认为无论是学习强度、学习深度还是课业压力都远在国内之上的,确实能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很遗憾,没有人关心,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家只关心排名和学校牌子。

知乎用户 康石石​ 发表

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角度来说,国内保研需要成绩在本科阶段名列前茅并且专业出众;考研需要同时准备公共科目的内容同时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申请国外名校的研究生需要在专业表现上更加突出,竞争对手面对的是全球的申请者,录取比例甚至会低于 10%。

因为国内外的教育体系有所不同,在课程框架与内容上会有一定的差别,但对于专业度的要求都是高标准的,所以在设计专业上无论是国外一流院校或是国内 985/211 的研究生都具备较强的能力,大家都是千军万马杀出来的,各个素质都很高,互相看不起,眼神对视有个高低,这很正常,你让留学生考个政治 80 分?你让考研生拿出本优秀的作品集?大家各有闪光点,所以国内 985 瞧不起出国镀金也好,还是国外瞧不起国内土硕也好,很难说这不算是一种偏见,而这些偏见源于我们对于国内外教学系统的不充分了解。

课程框架与内容不同

欧美大部分的院校基本都是一年半左右的授课,大致分成三个学期+一段时间的实习,四个月左右为一个学期,期间会集中创作一个项目,这点和国内的学校有所不同。国内还是传统的一年两个学期学分制,需要选择多门课程来修满一学年的学分,相对的在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学习上会比国外院校少很多,但国内专业课之外还有围绕专业展开的一系列行业内相关的课程

就拿服装设计专业来说,除了服装设计课程之外还有时尚零售、时尚管理、商业创意、未来趋势、时尚传达等相关的课程开设,可以全方位帮助在读的研究生更了解这个行业,未来即使不从事服装设计,也可以很顺利的在行业从开展其他方向的工作。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国外院校除了在基础的服装课程教学外更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独立的个体,不受表达形式的限制,在学习期间可以围绕大主题进行自由的创作,导师也会根据你的设计思路给与更适合的辅导与修改意见。

也会出现在最后一学期开展和品牌进行合作的项目,学校会邀请品牌的设计师或是产品部门总监来到课堂,介绍品牌历史与理念,让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创作,在期末进行评比,获胜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进入品牌实习,是十分宝贵的经历与机会。部分学校也会设有创业辅导部门,帮助想要创业的学生完成他们的梦想。

国外院校在毕业时会固定举办时装秀,囊括了服装、配饰、造型和鞋靴全方位的专业,同样成为了毕业生的高光时刻,收到品牌递出的橄榄枝,院校会请来诸多圈内的权威人士以及诸多品牌主理人,帮助学生创作更多更好的机会,更有甚者可以直接被投资创立个人品牌。

未来就业前景

在艺术设计领域,海外读研的同学们往往可以比国内的同学接触到更多的项目以及实习的机会,这也是海外留学的一大优势,无论哪个国家的公司或是企业都希望可以把优秀的人才招募进自己的公司,会在一些重点院校开展长期的合作,以班级或是个人为单位进行创作,这是国内比较少能接触到的机会。

这些机会对于未来毕业后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也是企业所看中的个人经历,同为研究生毕业的应聘者肯定会倾向于有过大厂 / 名企经历的那一方,当然对于设计圈的趋势是更加倾向于有海外留学的应聘者,也变向印证了有海外学习经历的人在专业性上更强,以及院校教学风格与内容上更符合公司或是企业的要求。

也就说,少部分人眼中留学 “水” 的看法,**国内外硕士培养方式不同,各有优势,没办法也没必要划出优劣之分。**在升学的选择面前,各位同学还是要依据需求和自身条件,做适合自己的选择。

以上,望有帮助

————————————————

知乎用户 读博不秃头少女 发表

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疑问。因为也有跟我说英国博士水,含金量根本比不上国内博士的人。

我试着分析了一下,说这话的人大概有两个原因:

1、国内考研难度很大,需要英语和专业文化非常过硬,985 大学更甚。不像海外硕士是申请制,所以:考研难 = 研究生含金量高。

2、国内研究生的学费,1w 左右封顶了,还有不少补助,简单来说就是挺便宜的,一定是国家在培养人才。而海外硕士学费,一年 15 万起,英国这边是 25 万起。学费贵 = 给钱就能上 = 水。

所以,大概也是有 985 硕基于这两个理由看不起海外硕士吧。

但希望各位留学生还是摆正心态,做好自己的事吧,不要被这些言论影响。据我所知,目前国内的企事业单位,但是挺看重海外高排名院校的留学生,海外硕士进入外企的机会更大,各项政策上也有不少优待。

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时间会给我们回报。

如果对英国留学感兴趣或者有疑问,可以直接来问我!我会尽可能的回答你的问题!

知乎用户 12 月末 发表

我们都是看本科的……

本科国外念的,都是家里有矿,不是一个阶层的…

本科国内念的,985 的本科生,向来瞧不上本校的研究生…

———-

看评论区,我这回答应该是踩到某些人的痛点了。

我毕业快 10 年了,早就过了拿学历说事儿的阶段了。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好笑,还有拿硕士学历相互鄙视的?大家不都是看本科的嘛,就随手写了这个答案。

然后认真的说说,因为高考的特殊性,你不能否认它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考试,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到了大学,每个人的想法,专业还有人生规划的不同,导致考研、保研这个事情差异就比较大了。但你不能否认,一个清华的硕士就是比清华本科含金量低。这个多说一句,国外也是这的,藤校的那些的 legacy admission,永远只认本科校友。

知乎用户 老衲不生气​​ 发表

如果你毕业于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芝大哥大普林斯顿等、剑桥牛津帝国理工等高校的时候,你看看有谁会看不起你?

不存在的。只要是名校,管他是不是一年的授课制硕士,一样有牌面。不至于被看不起。

如果你申请的是国外研究型硕士,再读个博回国,怕是只有眼瞎的才敢看不起你。

事实是,有的人申了个不知名学校的授课硕士。QS200 名开外,花了钱出去玩一年,回来就拿了硕士证。

别人就提了句,你这个可能没什么含金量吧。他就气急败坏的说什么学历歧视啊,土硕看不起海硕啊。这啊那啊,一大堆原理的。

朋友,你去问问美硕、英硕、澳硕,他们互相之间有没有含金量的问题,哪怕是美硕对比美硕,不同学校是不是存在不小的差距。这真不是国内硕士看不起国外硕士的问题,而是国外硕士之间也分 N 个级别的啊。

知乎用户 香港大学 Davy 学长​​ 发表

在我小时候,谁家出一个留学生,那可是要比出一个清华北大还要风光的事情。

而现在,只要能够负担地起费用,留学项目 “总有一款适合你”。

再加上能够考上 985 硕士的都是一些吃过苦受过累的同学,看到周围出国党刷个雅思就能够读硕士,自然是心里极度不平衡。

知乎用户 要淡定​ 发表

除了入学的门槛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内硕士和国外硕士知识层次并不在一个基础上。

海外的硕士是大都是授课制的,只不过是出国用当地语言学了一遍汉语本科就学过的课程,再做半年毕业实验就毕业;并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水平大概相当于国内好好做过毕业实验 / 设计的本科生。而且海外硕士为了追求高一点的 GPA,往往也会选一些水课,至于真的有难度和挑战性的课,以我去蹭课的若干次经验,真的很难看到中国留学生。所以我习惯内卷的思维真的有点怀疑所谓出国读研有没有除了移民方便之外的意义。

国内硕士都是实打实做了两三年实验和项目才毕业的,是以研究为导向的,已经被当成科研廉价劳动力用了好几年了,发表若干篇论文才可以毕业的。我当年硕士同学的工作量甚至可以放到国外拿博士学位。国内硕士从拼 GPA 那个阶段已经过渡到相互比较 “几篇 SCI,几篇一区” 这个程度了——也是对于国内学术圈的上行下效。

于是我刚在国外读博士的时候,是确实发现身边的老外读完硕士尚且是科研新手处于 “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 的层次,和身边的中国同学笑话过他们有多菜。但是仔细想想何必有 “看不起” 呢?中国这套硕士培养体制其实是异化的——根源在于博士名额卡的很紧,导师又需要劳动力,所以只好把硕士生用起来。所以国内读博士只相当于硕士那套多干了几年而已,其实也会系统冲击博士的就业市场,因为既然硕士也可以搞研发,招博士干嘛呢?海外这套培养体制,其实方便把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区别开,大家可以处于不同生态位,不至于抢食。到底谁是可怜的那个??

知乎用户 电子科大罗辑哥​​ 发表

因为国内有一种对苦难崇拜的内卷思维,总认为获取难度的越大就越好,竞争越激烈,这件事就越有 b 格。

就像高考,有些拼命努力的人看不起轻轻松松上好学校的人。越努力越幸运,上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那些不努力的下个阶段就被淘汰了

就像大学,有些学数学物理的同学看不起学金融、软件工程的人,学这些虚的专业也配和我比较,这不是有脑袋就能学

就像升学,考研的人看不起出国的人,没经历考研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他们是逃避考研的失败者。国内考研才有水平,不考研的就是花钱买文凭罢了。

所以,我为什么要看得起逃避考研,花钱买文凭的失败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个字,卷。

中国人喜欢讲究勤劳,吃苦,我比别人能起早贪黑付出更大的努力做成一件事,这是值得夸耀的事,而国外不卷,某些中国人心理就不平衡了,我费这么大劲凭什么同样拿学位,凭什么你本科学校不行申请的学校比我国内读研的学校好,甚至还要论证一番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人才不知道比国外学生高到哪里去了,我们可是世界上最优秀生源啊。典型的中国人精神,不卷不舒服,你不卷了我就看不起你

知乎用户 经管小徐在香港 发表

两个点。

1、可能觉得花钱就进。

2、可能觉得时间太短。

但是实际上我还真没看过哪个哈工大 大连理工硕士,瞧不起麻省理工的硕士的。。。也就敢对英港新澳开刀。而且还不能开牛剑这种。

知乎用户 A 妹的小可爱 发表

因为大部分没国外的硕士有钱,只能说别人水,从中找到优越感了,至于水不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纵使国内一堆人说国外水硕,但每年想去的人还是挤破头 hhhha

知乎用户 rq cen 发表

因为国外学校起名太不讲究?

我的硕士是在巴黎综合理工念的,不算太差的学校。其实学校的全称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听起来跟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山寨,每次自我介绍时都要把 “学院” 两个字省掉默默提升逼格。好在后来学历认证时教育部把校名翻译为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终于又可以昂首挺胸当大学生了。

综合理工还有个好基友叫做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也不算太差,但是名字起差了。特别是师范就师范吧,师范大学也有很多 985、211、双一流,它还要画蛇添足地加个 “高等”,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真正高等的贵族学校哪有叫自己“高等” 的,听起来就很低等。与之类似的还有个巴黎高等商学院。

综合理工还有几个好兄弟叫巴黎路桥学院、巴黎矿业大学。尽管心里已经默认接受 “学院” 了,但是听到最核心的“路桥”“矿业“两个字就足够意味深长了。啥也不多说了,同学们咱工地、矿坑里回见,算了,还是争取早日提桶相见吧。

刚参加工作时,有同事问我,你们学校虽然没啥名气也比较山寨,但总出过什么名人吧?我想了想。

“柯西?”“没听说过。”

“拉格朗日?”“这又是谁。”

“泊松?”“听着像个画家。”

“卡诺?”“不晓得。”

若尔当?”“什么鬼。”

科里奥利?”“没听清叫啥。”

“庞加莱?”“啥。”

刘维尔?”“这不是中国人嘛。”

“安培?”“这个我知道!电流~ 我儿子念初中刚学过。你们学校原来就搞些初中的东西呀。”

更新:同事是体制内文科出身临近退休的老同志

知乎用户 萌召召 发表

不知道啊,我经过考虑想去比利时鲁汶大学,曾向学校老师咨询,向他们寻求建议,是保研复旦还是去鲁汶大学,都推荐我去鲁汶大学,知识学完是自己的,比来比去没啥意思。

哦对了,除了欧陆外,其他的硕士水也是正常的。德国瑞士等等国家的两年课程制硕士毕业率可不高。

水平高的都是直接申 PhD,读硕可能是当跳板,真是读硕的,确实是门槛低。

我们专业连续两届的年级第一都去了苏黎世联邦理工读硕去了,人家是去不了清北硕吗,人家是去清北读硕就亏了。

知乎用户 留德华叫兽​​ 发表

作为一个曾经处于留学鄙视链底端

美国 50 名开外的自费硕士

斗胆分析几句

1,教育产业化国家硕士申请难度极低

作为

@DIY 飞跃计划

留学 | 科研社区创始人

见过太多双非甚至专科最后曲线救国海外名校硕士的案例

负责任地说

英美澳加等一众教育产业化国家的硕士

申请难度极低

基本提交了资料就坐等着割你韭菜了

2,教育产业化国家授课型硕士毕业难度极低

一方面申请难度极低

另一方面

毕业要求也极低

不用发表论文

有些甚至不用写毕业论文

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用小脑想一想

也是

“顾客” 满意度不高的话
哪来源源不断的韭菜呢?

3,985 硕士卷上加卷

反观国内 985 硕士

直研的本就是高考卷上来 & 本科排名靠前的

考研的或许是高考失利大一入校就开始卷 GPA 准备考研的

硕士 2-3 年期间正儿八经做科研、发论文

甚至还遭遇了叫兽的 PUA 和毒打

甚至延毕

但依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可谓是卷上加卷的人中龙凤

岂能看得起家里花点钱就送出去镀金的学渣们?

但是喜欢内卷的年轻人啊

选择大于努力!

1,海归落户和体制内

学渣花点钱出国镀个金

拿个 qs 前 100 硕士学位回国就业

人才引进体制内并轻松落户

985 硕士毕业

疫情前北京、上海依旧落户难!

2,工作移民的权利:美国 CS 转码赢麻了

举个极端的例子

QS 排名 1000 左右的野鸡大学

美国旧金山大学

CS 硕士 “轻松” 入职 FLAG

毕业年薪 20w + 美元稀松平常

不光美国

爱尔兰、加拿大、澳洲、欧陆、日本

拿出国内 985 硕士们一半的精力

理工科毕业在当地找工作、移民

你拥有了摆脱 996、内卷的权利

当年海德堡博士毕业

我也收到了国内一年税前近百万的 package(加上当时的人才政策)

但我依然选择拿着近一半的工资留在德国摸鱼

工作 3 年工资没怎么涨

但用德国永居和大厂的工作身份

在金融中心以不到 5% 首付和 15 年不到 1.2% 的固定利率

主动背负了 2 次银行负债

3,海硕申博优势明显

以本学渣举例

在美国读了三年我跳槽到了德国海德堡大学

拿到了欧盟玛丽居里项目的 offer

到了海德堡大学和一位中国同事聊天才知道

她的很多清华同学也申了居里项目

但无一 offer

还有很多学渣在花钱镀金的 QS100 学校读研过程中

通过选课或者实验室实习等方式

遇到了 “臭味相投” 的导师

顺利留在本校继续攻读博士

其实海外读研不仅是中高产阶级的专属

这两个视频是我对全球硕士留学(费用)的概述

特别列举了

  • 低费用(一年 5w 人民币以下)
  • 易移民(毕业工作 0-2 年拿绿卡)的国家

知乎用户 四区兄弟 发表

中国人有一种奇特的思维:

内卷中取胜才是厉害的,别的方式都不行。

上面那句话换一种方式说:高考分高的才厉害。

其实国人一直对好大学有一种误解,认为高考分数线高的才是好大学;其实仔细想下,如果任何一所普通 211 和清华对调生源,清华能保证四年后的毕业生比普通 211 优秀吗?

所以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是能将二流的人培养成一流的人才。如果清华能将普通 211 的生源培养成清华的水准,那才真是厉害的大学。

再说那些国内 985 瞧不起国外硕士的,很大一部分是觉得自己本来更优秀,但是却上了个不如(世界排名)人家的大学,心里不平衡, 所谓看不起也只是当初考分更高罢了。但是国内大部分 985 是比不上那些你们看不起的世界名校的,美硕只要好好学,出来进 google/fb 大厂是远比国内 985 毕业生容易的;工资也是国内 985 毕业生进阿里腾讯的好几倍,还不用加班;这就是名校,能把当初不如你的人培养的比你更优秀。

问题的本质就是 一部分相对较穷的人看到相对较富的人花钱买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心里不平衡了,因为他们的眼里只有高考的分数是最公平的。其实一直以来教育作为一种资源都是需要财富去购买(可以看看美本名校收的学费),只不过是中国提供了高考这个平台,让很多穷人家的孩子花较少的钱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但是国外不是。所以人家留学生花钱买更好的教育本无可厚非。

这就好像自费读剑桥博士一样,出来都是剑桥的博士,有钱难道有错吗?

我们很多从小被教育的观念其实都是不那么准确的:

科学家就应该吃苦无私奉献吗?教育就是应试的考分吗?为富就一定不仁吗?花钱上大学就是不好的大学吗?

所以酸别人不如认清这个世界的现实,就是人人生而不平等,人家几代人创造出的财富,你一辈子都可能赶不上。

知乎用户 Dr Jupiter 发表

主要因为缺乏国际眼光而已。

忘记是哪个电视剧里的桥段,农村婆婆上来各种嫌弃看不起城里媳妇,嫌她做饭不好吃、做家务不麻利,嫌她 “pigu 不大不好生娃”,各种嫌弃觉得配不上自家儿子。

一年制硕士在职场可能确实是点儿亏,但现在还在搞鄙视链的,我估计以后职场更吃亏,毕竟学历只有在初次应聘的时候有点用吧,一般毕业三五年以后基本就是一张纸。

知乎用户 卡布斯夫斯基 发表

这个问题似乎本质并不是国内硕士看不起国外硕士,而是”穷人 “看不起” 富人? (假设出国比留在国内的富一点点的话?)

实际上申请英港包括部分美硕的主流也是 985 系列,次之 211.

英国以 TOP30 院校为主要申请目标,申请门槛在 GPA85 ,双非标准,/ GPA 80, 985 ,211 系列,

澳洲以八大系列为主 其中双非,211 985 各占其中。

美硕以 985/211 为主要, 其中大部分也是经过 TOEFL /GRE 考验上去的 , 并非完全都是学渣中的战斗机随随便便上常春藤。

所以如果这个问题成立的话,应该是国内 TOP985 ,瞧不上去国外末流 985/ 或者 211?

还是说看不起二三本专科出身的国外硕士系列?

阶级矛盾在哪里都是存在的,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因为同样,你可能也被别人瞧不起。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这种心理跟看不起二本考上清北硕士一样,本质上是下面这种心情,是酸。

为什么我的好多同学出国后都进入了世界顶尖大学?

你见过哪个心理正常,一心上进的 985 大学生整天歧视这个,歧视哪个,还担心被人歧视?努力争取奖学金,争取保研,争取申请外国的名校,忙得很,时间都不够用。

歧视的背后是自卑,自卑家庭经济条件不那么好,是羡慕,羡慕别人不用内卷。看别人高考成绩比自己差,本科学校比自己差,但经济条件很好,申请到了很好的国外大学,不乏名校,那个酸呢,拼命抹黑,说回来找工作不如二本,啃老。但是人家照样可以拿着不错的文凭找到不错的工作,也有选调生机会,还可以凭借留学生身份获得落户和买车优惠。

我歧视的是读差学校的。

你可真行,堂堂 985 学生就这点出息。

就算他读的学校差,但比国内可以读的学校要好多了,对他来说就是赚了。

知乎用户 Alex 发表

我看到过有的答案在怼国外的硕士.. 所以开个帖子说明一下…

首先大前提… 没有人有资格瞧不起别人!大家都是人… 瞧不起别人的人自己就优秀到极致了吗.. 我始终认为.. 越见过世面的人.. 越会虚心.. 因为他们见过太多厉害的人,不会妄自尊大…

另外…. 国外的硕士确实是学分制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做研究,写论文,只需要把学分修够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甚至有很多学校考试也很水.. 从某种程度上确实相当于交钱拿学位的意思..

但是拜托.. 这种事也得看学校吧… 哈佛硕士.. 就算是学分制的.. 谁鄙视谁还不一定呢.. 课程硕士一定水吗… 拉出来一个 top20 的学分制硕士.. 怕是除了清北的硕士能打以外.. 其他 985 才是被鄙视的吧…

另外谁说课程硕士就不能做研究了… 大部分导师都有很多项目..phd 根本忙不过来,很多时候就是会招一些愿意做研究的硕士进组帮忙… 跟着 phd 一起… 至于你说不是单独做一个项目… 那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真要有学的意愿整个组的资源都是可以学的… 每年也有很多硕士申请到了美国的博士学位… 从来没有人说过课程硕士不能申请 phd…

最后.. 课程硕士一定很简单吗?自己一个人在异国用一门不熟悉的语言学着高深的知识… 平时没有食堂还得自己做饭…. 真正体会过的人怕是不会轻易的去嘲笑别人吧… 相比于国内可以一学期上完几乎所有的课程.. 然后剩下的时间专注研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国外的课程一学期 3-4 门已经是极限了.. 这个课程压力跟国内的完全没办法比好吗…

更别说对人生来说.. 学习和学历只是一部分.. 见到了更优秀的人,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了解到不同的文化.. 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识和眼界的扩展才是留学生最内在的提高…

鄙视他人的人.. 透露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懦弱.. 心理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知乎用户 简简 发表

我来怒答一翻。

是的。不仅是国内 985 硕看不起海外硕。即便是一起读海外硕,国内 985 也看不起海外本。

地点:英国,

大学:UCL

硕专业:材料。

对的,就是你们最看不起的,英硕!还是四大天坑硕,还是最被吐的水校,还是一年制的!不仅英硕还是英本背景!

国内来读的,基本上是 985 以上的(不接受反驳,我们班真没有非 985211 的国内本科同学,也没有二本的同学)。可以当着我们英本同学把我们无差别化地归类为野鸡大学,我很开心,因为我们不论是英本的 UCL,IC,利兹,曼大、布大,还是南安的,都野鸡了。

那个中南大学的同学,你说得很有道理,但素,你最终跟我们这帮野鸡学生混在了一起,一定很失落吧?

我喜欢同组的北大同学,他没有虎落平阳的伤感,也没有鸡立鹤群的优越。我们配合很好。

老外是看不懂的,都是中国留学生,还分个三六九等:

在他们看来,除了牛剑,大学都差不多的,找个喜欢的有奖的价格低的学校是他们的重点。只要你和他们讲读硕的鄙视链,他们的脑瓜子马上挡机:二本读硕,说明他们非常优秀,非常努力啊?为什么要鄙视啊?

可能是因为内卷得太凶,催生出一些人谜之自信。

读书其实应该回到本位。

一年很快过去,都还没怎么好好白扯白扯。

本科北大的同学留本校全奖读博;我因为垂涎于带奖读博去了南安。本科曼大的去了 IC 自费读博(地主家),南大的去了法国,最牛的是个谢大妹子去了剑桥。其中大部分国内读硕的回国发展。

看看,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现在贵乎喜欢出一些只谈感受注重口嗨的问题。比如内硕看不起外硕,牛剑只相当于 985,清北宇宙第一,海外 * 水校,海外 * 水生这类的题目。

没有意义的。

从广义上讲,知识份子是一个群体,不要打打杀杀地,尽自己的力为自己挣个好前程,不丢人。

知乎用户 一衣带水 发表

谢邀。刚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回国,接机司机堵半道上了,所以才有时间答一波。

985 本科毕业生,大致是这么几个出路:

1. GPA 高的。很少接受推免,多数直接出国,要么全奖要么家里有矿。委身鱼龙混杂的土研市场难以想象,更不说对四非二本实施所谓的降维打击然后像卢瑟儿那样找存在感?可能很多人都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

2. 绩点一般的,大多数选择就业。原因很简单,有 985 身份加持基本就业无虞,总比和一群菜鸡混在一起强,而且实在没那个必要,浪费在土研上的那些时间精力,用来干点别的它不香吗?

3. 绩点低又头铁还差钱的,会考虑国内考研。对,任何地方都有这种人,不过最后一般都沦为被昔日的高考落榜生毒打的对象,这又是何苦呢。当然,相对四非二本普遍的头铁,985 学校这类人非常少了,可也不排除个别漏网之鱼。

之所以这样说,并没有 985 高人一等的意思,而是视野格局认知的差异。生活还要继续,何况有 985 这个平台,何必跟那些高考菜鸡扭打在一块。总体而言,985 同学对土研市场中日益白热化的菜鸡互啄行为,一般采取不支持、不反对、不参与的态度,一笑而过。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很多二本生出国留学的,虽然人家和你一样笨,但至少家庭比你有钱啊,有什么值得酸的呢?

最可笑的是那些既差天赋又缺财富还死倔的四非二本生,本科几年下来,头也秃了,人也傻了,憋死憋活一战二战,最后好不容易上岸,就开始飘了开始装大尾巴狼了,时时处处以 985 学子自居。其实不妨问问校友人家认不认你,第一学历污点就这么容易洗白嘛,等到将来被社会各种毒打之后,你才明白自己的身价并不会因挂了 985 硕的名头而洗白。

同样的事实就是,留学生市场也鱼龙混杂,既有国内头部的学霸,也有四非二本的学渣,所以对于留学生群体,不能一概而论。

题主所言的 985 硕士,并非清一水的 985 本硕,所以,指望 985 镀金的菜鸡瞧不起一切海归,本身就是脑子不清醒。

=======

更一下,给出社会公认的鄙视链逻辑:

985 本 top 硕>985 本硕>985 本 211 硕>211 本 top 硕>211 本 985 硕>985 本>211 本硕>92 本四非硕>211 本>四非本 top 硕>四非本 92 硕>四非本硕>二本 top 硕>二本 92 硕>四非本>二本

知乎用户 Joker 头头 发表

屁股决定脑袋。

我保研到 985 费了多大劲?本科 3 年各种刷 GPA,放个假还要参加夏令营。要是考研那就更苦了,寒冬酷暑地上辅导班,泡自习室,考完之后还要面试。这辛苦程度岂是你们这些出国党考个雅思,写个英文简历能比的?说到底,不就是你们家里有点钱,愿意花这几十万送你们出去吗?

当然,我心里也知道你们 “玩” 上一两年拿到的洋文凭,还真就比我这 985 的好找工作。时间还 tmd 短,英国居然只要一年?如果当初老子有钱,老子也出国了。当然这些我只会在心里想想,不可能说出来的。

知乎用户 新加坡泡面哥​ 发表

实际国内 985 出身的硕士并没有看不起国外硕士,因为眼界、思维等原因都知道各自有各自的优势。更何况本科也不一定是 985,双非考到 985 的硕士很多的

反而个别读着普通大学,专科,甚至没上过学的才喜欢加入到看不起外国硕士队伍的行列,也有很多跟风的,就像题主这种

因为这些人看不惯别人用他们没有的金钱换取了他们没有的文凭,气愤的觉得这就是不公平,认为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应该得不到,所以选择性忽略别人的努力,也不懂留学可以获得什么,很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或者根本懒得思考

知乎用户 Jessica 琦子​ 发表

坐标武汉,学生 80% 来自 985,华科居多。

先说结论:看不起海外硕的,本科通常不是 985

前年一对华科机械系情侣,本硕华科。男生硕士期间,在海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女生从本科开始 GPA 名列前茅。最终双双出国读海外 PHD,恰巧是英国
去年一名华科电气的女生,本硕华科。硕士期间在华科电气的国家级实验室。最终决定去英国再读一个硕士,跨专业拿到了爱丁堡心理学的 offer。

本硕皆为 985 强势专业的学生,如果看不起海外硕士,又何必浪费时间、金钱,远赴重洋呢。关键在于,你申请的是哪所学校,以及哪个项目。

我每年都能看到许多华科本科生,申请英国的硕士。大多数学生的 GPA 都在专业前 20%。

难道他们是人傻钱多,没有分辨能力吗?

试问,本科 985 的学生,谁的留学目标院校不是 G5 之流呢?

「你的 985」≠「他的 985」

「你眼中的海外硕」≠「他申请到的海外名校」

如果看不起,只能说你站的不够高,还没接触到那个圈子

希望以后少点这种引战问题,先独立思考,不要管中窥豹。

知乎用户 J 研留学​ 发表

我想也有这样的提问:“为什么 985 硕士歧视 211 硕士?”“为什么 211 硕士歧视双非硕士?”,歧视链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一直存在,至于国内 985 硕士歧视的肯定不是哈佛,牛津硕士,而是他们认为的很水的学校,同样也有的 985 硕士会歧视国内不如他们高校的硕士,所以说,歧视总是有的,改变他人想法是很困难的,做好自己就可以,谁能拿到大厂 offer,谁能以后混的风生水起再说歧视谁吧~

知乎用户 Prof. 鎏 发表

一 985 海外硕士各有优势

我觉得不是看不起,而是培养模式不一样决定了未来发展不一样。我觉得从事学术相关的工作 985 的学生真的可能比国外一年制的的硕士更适应。但是,国外的一些短学制硕士也有自身的优势。

二 海外硕士时间成本低

对于只是想拿一个学位后进入职场的同学而言,海外一年制硕士无疑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硕士项目了。无论是从时间花费还是金钱花费的角度讲,一年制硕士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海外硕士机会成本更低低。硕士结束以后,如果学生不想工作,还想继续深造。那么,无论是选择继续读 PhD 还是选择读一个第二学位硕士,对于学生而言,基于时间的机会成本都不会太高。

二 985 学术能力更强

985 的优势在科研能力培养上,首先,对于今后想要走学术道路的同学而言,海外授课硕士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大概率一年制硕士在申请博士阶段需要 Gap 一年。根据本人辅导科研论文和研究计划 (ResearchProposal) 的经验来看,很多一年制授课型硕士的科研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对博士申请需要的科研储备明显不足。反观国内 985 培养的硕士基本要求有 SCI 论文发表,对于申请海内外博士都有优势。

三 相关建议

综上,对于海外硕士,我建议如果将来打算要读 PhD,那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两年制的研究型硕士。如果没有条件也要在硕士或者 gap year 的时候想法提升自己的科研案养,当然,科研本身化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训练。

对于 985 的硕士我觉得如果要出国就学好英语,如果在国内深造和工作只要不去对海外背景有明确需求的岗位,应该都不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今天又和 a 聊了聊,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撕了。因为 b 的本科没有 a 好,b 的研究生应该也没有 a 的本科学校好,所以 a 鄙视了 b,就类似于本科生不喜欢同校研究生一样,而 b 又瞧不起 a 出国只读一年,所以他们撕起来了。在我票圈里高考到不错的本科,研究生留国内和出国的,大概一半一半。还好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没有撕起来。


这个话题前几天就在我的朋友圈里上演了 sī bī大战,导火索是一国外硕士 a 发了一个 “海外大学生因疫情可回国内申专科” 的新闻朋友圈。

名字打了马赛克的截图不清楚,简单复述一下了。

b(某 985 硕):“你应该认真读读政策,别太玻璃心了。”

a(某 Top50 硕):“没有啦,我有个 2 本同学和你考到同一个学校呢,我觉得好厉害。”

b:“至少比不用考试的强,听说你们都是考不上研的。”

a:“雅思考了吗?G 刷几次了?你肯定用这些时间钻研思想政治去了。”

a:还有学校世界综排多少?

b:这种英美搞的自嗨排名谁看?

a:国企外企 HR 啊。

b:哈哈哈,读你的一年水硕去吧!

a:“1 年能解决的事非要耗 3 年青春,你好好打工做韭菜就完事儿了。”

……

我在一旁看的瑟瑟发抖,我问自己当时为啥读硕?

因为某些行业,尤其是金融,入门要求至少硕士及以上学历… 我只能遵守游戏规则。

因为害怕经济不景气,毕业即失业,白白的荒废宝贵的一年但找不到工作。

所以我不管海外硕士水不水,是不是挤一年学人家三年的东西。也不争海外硕士入门难度和内地那个难。如果因为升学选择而占到了便宜,那就开开心心的闷声发大财不就好了。

本来别人的议程与你无关,可你硬要干扰别人的议程,吵得脸红脖子青,也没结果啊…

如果说将来读博搞科研,那国内硕士占优势,因为三年积累的功底是很深的,如果将来就业,回答里说的对,一些非技术岗,那国外知名大学的硕士对很多人来说性价比更高,各有利弊。

我想让很多人不乐意看到的,是本科背景很差,绩点又很低的人去国外读研,不过这种人上名校概率很少,申请到的也大都是欧洲冷门国家,QS 大概 200 多的学校,或者澳洲的某些低门槛学校(求轻喷)。题主说的英美港新这些热门地区,我听说里面大都名校都是 985、211 互相竞争,本科背景不差的,普遍申请到的研究生也不会太差。

知乎用户 三有苹果 发表

真要玩学历鄙视链的话… 每年 985 那么多人出来读硕士,人家本科 985 的不比本科非 985 的硕士 “牛逼”?

别轻启战端啊。虽然我从本科就在国外念,但国内大概都是啥人保研啥人考研啥人出国啥人直博我还是懂的

知乎用户 留德华东哥​ 发表

对于国内真正优秀的 985 硕士,应该是一碗水端的很平,事实的真相也会看的非常清楚。国外的硕士研究生,有非常厉害的,触手可及先进的研究设备和实验室,随时有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大的教授讨论问题,在发 SCI 时还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强大的实验室背景做后盾。当然也有只为混个文凭的国外硕士,只需要缴纳学费就可以收到一纸录取通知书,混一到两年时间,就可以获得文凭,期间无非走个过场,上课,考试,写不知所云的文章即可。所以,这两类人有人天壤之别,头脑清醒的人都会很容易将其区别开来,不会揉在一起去评价。

再举个例子,清北的本科毕业生,30% 留校继续读研,50% 去国外继续深造,20% 工作或者支教等等其他去处。另外每年还会招收一些其他学校本科生来读研,那能说清北的 985 硕士一定比清北本科去国外读硕士的学生强吗。

再者,国内是所谓科研型硕士,课很少,基本都是凑数的,三年时间主要还是看导师安排,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野外采样,模型运算等等。德国是授课型硕士,先修完 90 学分的课程,再实习,再论文,90 学分的课程内容充实和完善,期间会有课程设计等小论文,之后有实习和大论文,科研部分大概需要 1 年到 1 年半的时间。国内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完成导师研究课题里的一小块就行,或者重复性实验,写篇中文核心即可,一般来说,知识层面上不会有太多的扩充。德国读研,前几学期还是以扩充知识面为主,后面再以此为基础,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所以,国内读研研究方向是一开始就定了,就是导师老板的研究课题。而德国读研研究方向是最后才决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灵活选择。

其实,无论国外或者国内读硕,单个情况都是千差万别,不可混为一谈,同日而语。

总之,撇去只为混文凭的一类人群,自主性,自律性差一点的,推荐国内读研。对科研极具热情的,独立性比较高的,推荐国外读研。

知乎用户 Nintendoyes 发表

说白了就是一种仇富,有钱人用钱动动手指就能解决的事情,穷人就要昏天黑地的费老鼻子劲才能搞定。

说实话我觉得看不起就看不起了,也没啥。生活中那种随随便便读个掏钱的国外硕士的人和那种费老鼻子劲考研的人本来也不会混一个圈子,就算一方鄙视对方穷,一方鄙视对面菜,那也没关系,因为大家也碰不到一起去。背后怎么鄙视都没问题,反正大家这辈子同框出镜的机会也不多。

而且被鄙视就被鄙视呗,便宜都富人占了,让穷人说两句又能咋?掉不了二两肉。总得给底层一个发泄渠道吧,总不能家里有钱有能力有天赋刻苦努力都让你占了,那别人咋活?那只能大楚兴陈胜王了,你们这些掏钱出去读书的难道真想看自己家被别人大楚兴陈胜王了?所以看不起就看不起了吧,对面还只是看不起你那说明你还安全,等哪天对立到看不起你了都已经不能泄愤了,直接零元购跳你脸上开大了,那才是真好日子到头了。

知乎用户 知乎者野​ 发表

作为 985 硕士生,我简单说说我们自己。

国内 985 硕士,据我所知有两种:1 有些专门负责完成项目,毕业前投一个简单的中文期刊来达到毕业条件;2 有些是专门写高水平论文,毕业前已经有一篇或多篇水平较高的英文文章在手,项目上可能只是帮帮课题组其他同学的小忙。

不管是哪一种,他们几乎都是没有太多闲暇时间的,也就是说,这 3 年除去找工作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待在实验室、办公室完成自己的任务。

所以,从时间的投入上来看,国内 985 硕士花了将近 3 年的时间,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思考,在这过程中不断地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做项目的同学要为项目的顺利验收夙兴夜寐,写文章的同学要为文章模型和算法的创新型和可行性焦头烂额。每次组会汇报时要组织语言深入浅出,面对老师和同学的质疑时还要一针见血地予以回应。

这个读研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挑战性的,也是非常需要时间投入的。真正经历过这个过程的硕士生,他们得到的不只是一张毕业证,还有各个方面能力的质的提升。

所以,国内 985 硕士为什么看不起国外硕士,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国外,也有像国内这种培养方式的硕士,也有辛辛苦苦完成自己任务的硕士,他们的付出和投入也是实打实的,甚至有些国外的硕士比国内的硕士还要辛苦的多。我相信,只要有付出就有回报。

读研如果只是想拿一个毕业证,那确实可以走一条最快最轻松的路,这无可厚非,但是也请不要在对比学历的时候,嘲笑那些努力付出了更多汗水,却看似和你差不多水平的人。你以为你赚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个社会不应当以勤奋为耻,更不应当以走捷径为荣

知乎用户 请叫我 offer 君 发表

既然要比较,那就好好比较。

目前,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 2879 所, 其中: 普通高等学校 2595 所。

985 院校 39 所,属于前 1.5%。

英国高校 116 所,所以这前 1.5% 放在英国,大概等于牛津和剑桥。

请问,985 的硕士可以看不起牛剑的硕士吗?答案太过明显。

我们再锚定一个比较标准。就用鄙视链爱好者奉为圭泉的入学难度做准绳,专业选最热门的金融。

因为英国是发达国家、有先发优势,对等太欺负人,那让英国吃点亏,选前 10% 的学校,也按入学难度排。

大概是 G5+LBS + 华威 + 曼大 + 爱丁堡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这十所。

所以问题转化成,985 院校的金融比这 10 所院校的金融难进吗?——我们的前 1.5% 对比他们的前 10%。

很多人对英国水硕的入学门槛不是很了解,在这里科普一下,这十所院校里,即使是最容易申请的 KCL 的金融专业,也需要本科 211/985 的学生四年均分在 85 以上(双非学生基本没机会),在很多学校,这已经是一个前 15% 的成绩了。

爱丁堡和华威则需要在 88 以上,再往上的学校则更难。

这样比下来,你觉得

1. 考上 985 金融专业真的比申请英国 10 校的金融更难吗?

2. 国内的前 1.5% 真的能比过英国的前 10% 吗?

3.985 硕有资本瞧不起成绩前 15% 的 985 本吗?

知乎用户 SiSi 是 Simon 的 Si 发表

我发现了,知乎现在二极管思维的人是真的多,已经失去辩证能力了。

而且喜欢乱扣帽子。

我以前说北京部分人月收入 2000,底下一帮人说我从小出国懂个 p

我现在说国外部分 college 其实是大专又有一群人来说我都没出过国懂个 p

那行吧,都让你们懂完了。

college 到底是大专还是大学或者是学院这是根据具体学校来的,你读个 imperial college 谁会说你是大专?你 tm 读个梅桢那个 college(抱歉都记不住那个名字)别人说你是大专来的有毛病吗?

那种学校的学生也配跟 985 的学生比?也就是中国学术界现在是为了排名不择手段瞎折腾招各种外国人,你让她正经跟其他学生站一个考场上试试的?

但凡国内的 985 学生崇洋媚外一点,梅桢都当上华政的老师了。

好家伙,这人是个恨国党?搁这儿质疑别人然后截个给马斯克发邮件的图说自己是特斯拉员工?你是个什么东西呀?

——————- 分———————

无非就是蛋糕发不到自己手里破防了呗。

就好比同是中国人,不管哪个地方的高考生应该都看不起北京高考生吧?

985 是吧?排除清北浙复交这究极五兄弟,顶级 985,比如北航,比如武大等学校对标的应该是香港的港中文,港科技,英国牛剑外的 g5 中的三个,和新加坡的两个,以及美 top 20-40 这一类的学校。末流 985 就不提了。

现在假设一个北航 cs 的学生,他手里有一个伊利诺伊大学香槟的 offer,和一个本校的 offer,如果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你猜他去哪?

更短的时间,留美的机会,同等的学历,缺点就是花钱更多……

更别提清北的出国率就摆在那儿你们又不是看不到。

我曾经跟很多人聊过这类事,我说如今中国强大了,学校也厉害了,大家反而不喜欢出国了,现在流行的是看不起国外留学回来的人。

结果说完没几天就打脸了,因为北大有个硕博连读的女孩叫梅祯,她的本科是个 college,俗称大专。

反正北大的招生办还是挺看的起国外的专科的。

知乎用户 陶叔淘世界​ 发表

另外反对冬冬,秋秋,夏夏,假冒身份,沾污国家形象

-——————————–

放弃国内保研,去英国读研的人,来聊聊

至今没见过八大美院的硕士会看不起 RCA 和 UAL 硕士的

如果国内不是本校保研的,或者保到更好外校

从一个普通本科考到一个更高的学校

这种看不清的资本在哪呢?

我是看到不少,从外校考进我本科学校同个学院读研的(工科,北京老八校,专业全国第一),但在我看,本科跟我都不是一个学校的,你硕士阶段学的东西,我本科阶段就学完了,你考进来读硕士,也只是把我学过的东西加个深度,你硕士毕业后的路远没有我的宽

举个例子,就拿英国很多读金融来说

同样两个南财的学生,一个考进央财读金融,一个去英国 UCL 读金融,回国后都去四大做民工

这俩同校校友就能相互鄙视了?就有资本谁鄙视谁了?

不看本科,光看硕士在哪读,就谈鄙视链

真不是你鄙视别人

而是你鄙视你自己

等这些人五年、十年后再来看看,他还有问这样问题的底气没有

知乎用户 咨询 - 陈平 发表

只是觉得挺逗。都已经 2020 年了,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在讨论,谁看不起谁。我以为这个只是大妈辈的人干的事。

送给某些回答的人,只有垃圾的人才会觉得别人垃圾。

985 本科,国内顶尖本科出国读硕士的比比皆是。那么 985 硕看不起国外的硕士,理论依据是啥呢?国内硕士有在做研究,国外硕士只是授课型?你当别人傻子吗?去国外读硕士的国本,有多少大三就进实验室,他们不知道这些研究生学长、学姐每天干什么?

现在社会已经这么多元化了,每个人的衡量标准,难道还能因为自己某一个优势去处处看不起人,真不知道这些人的眼界是有多窄。逻辑、知识、仪态、修养、谈吐,一个人的技能应该是全方面的。看不起人的这些人,很优秀吗?

而且国外读硕士的人,也都知道国内有着这样那样的评价,他们也没有说很高调,或者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也没干啥碍着你的事吧。反而是某些龌龊的人,不给别人贴标签,就不自在。你学你的知识。别人学别人的知识。你觉得你自己牛,那你把知识转化成产出给大家看一看。

如果你觉得某些人能力不行,却得到了不匹配的学历。那么 ta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迟早也会暴露出来。那 ta 就是当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也不会影响到你。你觉得自己很厉害,那就给自己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还能有时间看不起人?

知乎用户 SHAWN LI​ 发表

这么多说授课硕士的,你去你的方向各个大学搜搜 phd student 吧,很多美硕又申请上来的啊。同一个项目,就拿最 “水”,偏就业的经管类硕士来说,也有很多自己找 ra,申到 top 的金融 phd 的呀。难道不觉得强行要求 research 很无聊吗,大多数人学金融是想找投行工作,学计算机的想在科技公司编码,找这些工作实习,面试经验哪个不比 research 重要。

做 research 的赛道是申 phd,拿教职 / 研究型工作,如果做的不好就转赛道。

找工作的赛道是拿一个 title 大的硕士学历,实习实习再实习。

现在的社会人与人 gap 特别大,你笑他人不做 research 没有硬核技能,他人笑你没资源没关系不会来事。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让大家都有了有硬核本领的人更厉害的想法,然而从古至今都是有资源会来事的人混的更好,所以盲目和别人相比没有意义,不如和你鄙视的同学交个朋友,没准你转赛道的时候别人能帮你,更没准在你本身的 research 赛道上人家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知乎用户 观想人间的一团云​ 发表

因为零氪玩家普遍瞧不起 RMB 玩家。

海外硕士是花钱消费,学生花钱买课上、买 cpt 和 opt,换取自己未来的空间。在国外,转专业换方向比国内容易,每年各学校学生出路稳定,收益方差小。

国内硕士是肉身投资,学生投入自己未来三年的时光,简称 “肉投”,期望能借助导师发论文,提升自己的平台。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组,学生出路千差万别,收益方差大。

此外,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 幸存者偏差与主场优势这两大因素使得国内硕士的佼佼者更容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各种 “天才少年” 让人眼花缭乱,忽视了收益稳定性的重要。
  2. 国内与海外硕士,好方向的门槛都不低,都需要大学期间多努力。

知乎用户 ProWrite 留学申请​ 发表

因为很多人会对硕士学历意义的认知是有偏差的。

总的来说,**国内硕士项目的结构较为单纯(**研究型硕士 / 学硕、专业型硕士 / 专硕),尤其是 985 的全日制硕士,与 MBA、EMBA 等就业型项目分得非常开,基本不存在领域交叉,且时间普遍较长(2-3 年),清晰易懂,培养体系比较规范。

**但海外就不一样了。**尤其海外硕士项目更是如此。不同国家学制不同,比如英国和香港分 MPhil(研究型硕士)和 MA/MS(文科 / 理科硕士)以及种种不同的专业硕士,美国分 MA/MS/MPA 等等不同的名称,还有 JD、MD 等虽然属于博士项目,但听起来非常像硕士项目的专业型博士项目,和复杂的项目名称,光是研究清楚一个国家不同的硕士项目就能折腾得留学生和准留学生们头大如斗。

再加上海外高校的独立性比较强,不同学校之间的项目可能存在巨大差异,看起来相似的项目可能又是不同的内容,甚至毕业时候毕业证上写的东西都不一样,更让人无从下手,不知道每个项目分别是什么。

但其实,海外这种复杂的硕士项目设置,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项目设置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外硕士学历与国内的目的不同

总的来说,国外硕士项目最重要的一点是:想清楚硕士是不是你一生求学的终点。

大部分国内的硕士项目,尤其是学硕,基本是为博士学位做准备,很多理科项目甚至推荐直博。但国外留学的同学,一般在进学校的第一课就是:如果你读这个项目是为了继续深造,我们很欢迎;如果你读这个项目是为了更好地参加工作,我们提供各种意义上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国外硕士项目鼓励学生深造,也鼓励学生就业。而且,国外高校鼓励学生在申请前就明确自己硕士学位的目的,就业的申请就业项目,深造的申请博士预备项目。

尤其是,读硕士不应当以 “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为耻。

因此,如果觉得硕士学历是为了在学术上深造,那大部分海外项目确实满足不了这一点,也没打算满足这一点。在这个程度上,看不起海外项目似乎情有可原。但如果能接受硕士学历是一个人一生求学的最高点,那么,国内一些硕士项目与国外硕士项目的不同,也只是一个人读书目标的不同而已。

“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而读书绝不应该是一个硕士生的耻辱,也不应成为鄙视链的基础。

补充

出国读研究生好还是国内读 985 研究生好,取决于本科学校、家庭条件、个人成绩的好坏等多重因素,并不能一概而论。

顶尖名校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出国留学,每年清北复交中科大的出国比例其实是非常大的,而且申请出国的大多都是拿到了奖学金,基本上表现不好的学生才会在国内继续读研,所以在高等教育界也存在着 “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 这种说法。现阶段我国虽然各方面实力得到了增强,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还有一些差距,另外我国正处在赶超别国的路上,也需要更多了解外国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所以名校学生出国很有市场。国内名校招聘教师,也大多喜欢招一些留学归来的博士生,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他们的国外经历和国际视野。

非顶尖名校的那一类 985 高校的学生,他们更倾向于在国内 985 高校读研,因为在国内他们已经有可以更上一层楼的机会,而且他们学校的保研比例是非常高的,读研更有优势。比如江南大学的学生往南京大学努力,西北农林科大的学生可以往中国农大努力,西北大学的学生往西安交大努力,东北师大的学生往吉林大学努力,东华大学的学生往同济大学努力。当然,普通 985 的学生也可以去国外留学,但是其实性价比并不高,读个国内的顶尖名校足矣。

普通高校的学生,也以 985 高校研究生为主要奋斗目标,因为考上 985 就算是进入了重点大学学子的行列,基本上算是完成了逆袭。但是普通高校里面成绩比较差但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多的喜欢出国。找个出国中介,经过不怎么多的准备,入读国外排名靠前的高校就读一年制研究生项目并不算难。英澳的留学产业化,导致了申请难度降低,确实让国内部分人认为含金量不高。

总的来说,如果是顶尖名校的学生,出国读研性价比更高;如果是普通 985 的学生,借助高保研率读国内 985 高校性价比更高;成绩一般、本科一般但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一般为了拿到好的学历,都更倾向于出国留学。因此,很多人容易认为在国外读研的学生是成绩一般、本科一般但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进而看不起国外硕士。

知乎用户 Valkla​​ 发表

别说 985 了,美本的还看不上美硕呢。我当年被各种 general education 的傻 X 课折磨的死去活来,各种艺术史什么的逼我一个学 CS 的必须得上。各种 Drop,重修。然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统计课程,经济学基础课是我在知乎吹水的源泉。对于我艺术方面的培养塑造了我基本的审美观。这些看似与专业毫不相干的,没什么用的东西其实是潜移默化的提高你作为人本身的素养。

而一年或者两年的美硕带给啥?好多人英语还不咋溜呢,就毕业了。也就是换个 3 年 OPT 吧。凡事无绝对,混的好的肯定有。但是美硕大部分都是转专业来刷金的,这点毋庸置疑。很多公司更看重的是本科学历背景,对于研究生反而不是特别看重。

另外很多学校研究生和博士是不算 Alumni 的,自己体会吧。

至于美硕找工作什么的,美国工作本来就比较好找。人家充值了,消费了你在还想和这个比,这不是找不自在吗,有那功夫多刷点题吧,比啥都好使。

以上。

知乎用户 垃圾砖家​ 发表

没事别挑起对立,至少我认识的 985 硕没谁瞧不起国外硕士的。很多 985 硕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也会愿意去国外 top 读硕,无论是一种经历还是视野都会有所收获。

都读到硕士了,应该学会平和的看待家境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引用下罗翔老师的话:我的生来剧本都不是自己选的,但我们要演好自己的角色。

知乎用户 BloodMoon​ 发表

要论鄙视链那可太多了。英语国家 / 地区留学鄙视链: 美英加新港澳(大利亚),然后这些国家一起鄙视非英语国家。美国内部,美国硕士被美本和美博一起鄙视,美本和美国 PhD 又互相看不起。

知乎用户 穆恩​ 发表

update 有些人觉得我在酸 “做题家” 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是贬义 但是对我来说就是个普通的词 会做题也个能力呀 国内大家几乎做题过来的 只不过不同人做题能力不同 而且理解这个世界的维度有很多种 不只有做题理解法.

其次 申请国外院校与国内院校最主要的区别就是 双方顶端的大学都竞争激烈 特别是本科申请 因为竞争度高 国内也习惯或默认这种竞争来的结果 所以不算 “水” 这块没人引战. 问题是出现在往后档次院校的申请 国外比国内世界排名高的大学的 bar 很宽松 宽松到一些 qs 前 50 大学的人文社科课程二本均分到位就录取 国内依然在 “厮杀” qs 前一百的三本也可以去. 或者一堆预科这个那个课程掏钱上弯道超车. 国外大学主旨又不是工程师的摇篮 进来后你爱干嘛干嘛 没啥口号和伟大使命 全靠自律 没有包分配 屁股后面跟着 所以毕业生水平(不只是中国学生)上下限方差太大 强的太强 混的太混.

但是基于我国文化 国情 历史进程 世界产业分配 高考和考研这种举国应试目前最适合对国内院校和公司来筛选人 人嘛是喜欢比较的或立个靶子 所以生活中无处不在用这种方法判断 下结论. 人最大的敌人和目标就是自己 别人始终是别人.

我这个答案最初心就是 让国内不出国的学生换一种申请思维 让申请出国或者海归不要觉得自己突然就逆袭了 那个硕士世界排名就是个虚名 不要秀优越 自然别人就不找你茬了. 但说我是一屁股坐国外 是既得利益者 我真的 . 如果有些人一定要说经历高考考研最好 这才可以让我服你 教育商业化产业化是 留学生没有资格批判国内的一切制度 那么就不用再讨论了 因为双方的论据 假设 基本的概念不一样. 评论区即使喷我 观点有可取之处好我也会点赞

原答案————

国内无论是评价一个学生还是 hr 招人的主流观点就是 必须通过国内高考以及考研这种选拔考试的高级做题家才有比较和参考意义 国外那套申请制不符合我国情况. 但是人就是一个一旦踏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游戏规则就想原地踏步 甚至说别的规则都是不好的这种生物 因为对已经拥有的规则和做题家技巧的不舍导致的依赖. 录取本来就没有优劣之分 你一定要按照自己拥护的方式去评价 肯定会出现看不上瞧不起的问题 这是学生思维 要治

知乎用户 冰糖葫芦​ 发表

假若本科毕业,硕士起点一样。

国内 985 大学硕士 4(专硕)-6(学硕) 个学期,没有本科思政那样的废课 (少),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为主,极少跨专业的,专业课是正八经硕士课程,认真学习毕业就掌握的知识而言,基本接近博士一年级。

国外硕士,以英美加澳为例,基本都是 12-16 个月 (2-3 个学期,研究性硕士 4 个学期,课程内容基本以大四内容为主,部分课程比大四深一点。这些硕士有非常明确的职业导向,都是为跨国家(留学生)、跨专业(相关专业) 的学生,或为了熟悉高年级多个领域的本国学生,为适应职场而准备的,本国本专业本科生毕业就工作了,继续读本专业硕士的极少。

所以英美加澳的本科生、博士生真值钱,硕士真不值钱。

国内 985/211 认真读书的硕士,看不起国外硕士,于情合理,正常。

话说回来,国外大四课程非常有价值,都是教授们讲授自己的研究领域,极其擅长,大部分都接近科技前沿。国外本科 + 硕士认真学习毕业,相当于读了 2-3 年高品质的大四 (大部分华人大三下开始选 400/500/600 课程),(进入工业界) 真的秒杀国内 985 硕士。反而留学生会选 1/3-1/2 的低年级本科课程,国内 985 计算机毕业,几乎重修本科操作系统 (三年上)、算法(二年下三年上)、数据库(三年下四年上) 实现相当困难,毕业水平就相当一般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我国的硕士培养制度和方向,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我国的硕士是正儿八经向着 PHD 方向去培养的

我国要读 PHD 一般必须要读研究生。硕士阶段会有大量涉及学术内容研究的地方,包括发论文。硕士是真正的 PHD 培训班。哪怕国内的专硕,也是导师手把手带的

别觉得国内研究生混吃等死时间多,东西内容是很多的

而国外,特别是英联邦地区(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 HK 新加坡等)很多一年的 master 是因为,他们的 master 基本都不是冲着研究去的,而是为了职业发展

如果说在英国你要读 PHD,会在本科加一个荣誉年,读 honor,干的事情和 PHD 基本一样,读完直接变 PHD

所以你会发现,老外 PHD 毕业普遍比中国人年轻一点……

然而国内是没有荣誉年这个说法的…… 谁让中国人学制是学苏联老大哥呢……

而英制 master 基本都是职业导向,就是教你一些技能,提升一下你的专业能力

所以为什么这些地方 master 大部分都是去念商科会计金融这种,因为这种学科本身就没啥好研究的~金融要研究的,统计学 phd、经济学 phd 都能搞定,干嘛要开个金融 phd 做研究…… 商科 phd 要研究啥?管理学?

所以中国人去英联邦读 master 就很尴尬

你想提升学术走 phd,国内的本科研究能力不够,master 也不是研究方向的…… 你要国内读完 master 再出国,那干嘛不直接国内 phd,研究方向还好沟通……

所以走学术的话的确国内研究生比较厉害点

当然你要工作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尤其商科)

至于美帝 master,美帝比较中和,比国内多了点实践,研究能力上比英联邦又强一点,所以理工科出国的话的确美帝是最适合相对含金量高的(同理欧陆也一样)

上面是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就是文化习惯了~我国人民比较,嗯,喜欢攀比,把别人踩一脚来拔高自己那是日常操作了~

在我们国家,别说留学问题,你连豆腐脑甜的还是咸的都能吵起来对吧

最后所有国家的 HR 用人单位都更加熟悉本国学校,所以在没有听过国外院校前提下肯定有限本国,这个全世界都一样。

举个例子,我前女友,越南人,中国人民大学的,不算烂吧。她回越南工作文凭连河内大学都不如,更别说河内百科、河内国家这种名校了…… 没办法,非英美顶尖知名度大的学校,全世界外国文凭都要吃点亏

虽然澳大利亚基本管英美人叫爹,但在澳洲,你想移民工作啥的基本澳洲文凭跑不了比啥都英美好使

知乎用户 有录文书大佬 发表

国外也要分什么情况好吧。

我觉得说的只是普遍情况,因为确实去一些排名靠后的学校比 985 容易得多。

但我绝对不信末流 985 看不上牛剑,毕竟很多 g5 的研究生本科都是 985 的。

知乎用户 TOP100 留学 · 新 发表

这个命题本身就有些问题,并不是很大比例 985 学生看不起留学生,更不是看不起很大比例留学生。

我专门抓了 985 本硕博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对于很多留学生的怨念,是因为成长路上有一些成绩很差的同学,在考不上最好的高中,考不上好大学后,被爸妈送出国去,在一个世界排名二三百的学校拿了学历,回来沾沾自喜,看不起以前成绩更好的同学了。

但是,是不是留学生就不如 985 呢?不是的,常青藤名校,牛剑,这些顶尖学校的硕士哪个回来不是压着普通 985 大,和清北硕士比也有不少的优越感。一般来说,985211 的硕士们,看前一百的硕士,基本认为双方实力均等,有来有回吧,毕竟 985 本科的同学们,75-85 的 GPA,很大比例还是走一个非顶尖的 TOP100 学校,大家都是一伙人,有啥看得起看不起,一个宿舍一起吃饭打游戏抄作业的兄弟姐妹,你出国了我就看不起你了?那我还是个人?

知乎用户 摩金​ 发表

小孩子才互相看不起呢

成熟一点的都想着毕业怎么挣小钱钱或者搞教职

u1s1 这种话题还是要分情况考虑

很多出国的 985 学生可能本身就是放弃保研资格出国的,比如人去了藤校,不管是读授课型的出来找工还是读带 thesis 的继续申 PhD 都是不错的路子。而且本身去美国读研要考语言考 GRE 也未必是件轻松的事情。所以从自身条件到未来职业发展可能都不是被鄙视的对象吧?

还有一些可能本身不能保研,考研又觉得自己水平不行,混混语言成绩去申请个没啥名气比较普通的海外大学,主要水个学位文凭回国工作,这种可能要和土硕竞争工作岗位,而且能力上可能不太行,那被瞧不上是有可能的。但还是那句话,大家都很忙,没那么多闲工夫互相鄙视。

还有在回答里面看到一个优越感很强的答主,全奖博士觉得自己吊炸天,我觉得 duck 不必。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都喜欢搞科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或者创业未必对社会做的贡献就比研究员做的少。那些不分青红皂白一味鼓吹学术鼓吹科研的人我们一般认为是误人子弟好不好?更何况很多带 thesis 的授课型硕士也经常被学生当做转 PhD 的跳板,未必就不能继续学术道路。

知乎用户 留学打假王​ 发表

你的问题描述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

知乎用户 孙尉翔 发表

\text{看不起 X}\equiv\text{见识短浅}

知乎用户 Tony 发表

哈哈哈哈。 应该说是看不起垃圾好么。。什么国内国外,关键问题是能力问题,国内 985 硕士难道也看不起 MIT 这类学校的硕士么? 看不起,无非是他们认识的国外硕士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们而已,真碰见牛逼的,立马态度就好了。

知乎用户 球球老师 发表

你好歹来个 “八大”“全美 top50” 来引战吧。

有些野鸡大学的硕士确实就水啊,和随便 gap 一年没区别。

不看专业和学校,反正 “国外” 就好?

知乎用户 李小华 发表

认知不同,录取规则不同。国内硕士认为经过激烈竞争才拿到 985 硕士 Offer,自认为非常了不起。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学到了多少真本事,只以进来难度为英雄,不以出去难度为英雄。这就是看不起国外硕士的本质源头。

知乎用户 虎哥谈申请 发表

论学校排名甚至项目质量我不如你,但是不妨碍我看不起你,哈哈

你突然发财了,也不影响有的人看不起你:土大款、暴发户、GS 运……

知乎用户 白夜无霜​ 发表

得了吧,基本一个样。

国内 985 本还看不起 985 硕呢,985 硕看不起国外硕也很正常,大家都差不多。谁也别瞧不起谁,因为谁也有可能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知乎用户 二蛋​ 发表

不匿名,因为没必要

看不看硕士无所谓吧,第一学历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读硕的应该清楚吧,同所学校,本科生比硕士生水平高,毕竟硕士会有很多第一学历二三本专升本的

清北都是一流本科生二流硕士

第一学历 985 的学生,考了个本校硕,大概率不会看不起出国读硕同学,都是四年同学,谁看不起谁呢

第一学历三本的,考了个 985 硕,你看不起谁呢?看不起你四年同窗?还是看不起高考就甩了你十条街本科四年不敢瞎混猛刷 gpa 为了出国的学生?

知乎用户 托你的福 发表

很多工作只招海归 很少工作只招 985

知乎用户 饭一波 发表

这个问题提的就很有问题

985 硕 啥叫 985 我说中国顶尖大学不过分吧

你拿中国顶尖大学硕士和国外留学的所有硕士比 在比较的可行性上和逻辑上都很成问题 你这个问题就好比 中科院院士是不是看不起国外的博士 你用一个点去比较一个面 这怎么比???

你这个问题可以改成 国内的硕士是不是看不起国外的硕士 或者 国内 985 硕士是不是看不起国外常春藤的硕士 这样会比较合理

这么一改 有些答主是不是不太好嘲讽留学生了?

我怀疑题主提这个问题 是故意想要引战(微笑脸)

知乎用户 whileTrue 发表

港三校和新二校的授课硕和 mphil phd 的含金量差了十万八千里,港校商科的 mphil 只招清北的,每年招生数量极其的少

知乎用户 曼荻妹妹​ 发表

看完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我大概知道了回国以后求职国内企业四处碰壁,被各种 HR 奇怪的眼神看来看去还被挖苦讽刺是为什么了。

最后还是只能去外企,没这种奇怪眼神。

不引战,本人不是什么牛逼大校的但也不是野鸡学校。不过是本科和研究生学校名字都比较冷门,就被很多不专业的面试官 challenge 我是不是读了野鸡学校。

我还为此苦闷了很久,非常不理解这种奇怪的、不尊重人的态度。看了此回答我知道了,原来人从心底里看不起我们。

得。

知乎用户 年糕猫不抓君 发表

高票说得…… 真的了解 985 学生怎么想的吗?985 学校里的生存法则是怎么样的吗?

这么说吧,这个东西看本科是不是本校和是不是保研的。

具体鄙视链是:

本科同校北美 top 大佬 » 本科同校非定向保研硕士 » 本科同校水校海归硕士 » 本科非同校保研硕士 or 本科同校考研硕士 » 本校同校定向保研硕士 » 本科非同校考研硕士

本科非同校保研硕士和本科同校考研硕士的高低,看非同校本科的层次。

至于为什么,GPA 决定的。对,单单纯纯的绩点和排名。

有学术理想 / 有能力想出国读研的大牛出国去 top,没有学术理想 / 不想出国读研的大牛保研,但是有部分保研都保不上又不想考研的,那就出国呗。

说实话,在国外,硕士只是一个博士预科性质的学位,特别很多一年到一年半的硕士,质量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真想走学术道路的,都直接申请国外博士了;有部分人是想有国外经历或者留外的;剩下的大多数申请国外硕士,都是混文凭的。

另外有人说酸阶级的。恕我直言,大部分 985 学校的学生家庭都还可以,真不是花不起那个钱。但是你能保研又不是非要出国怎么还会选择出国多花那个钱?

当然,其实这种鄙视链心理也就是刚保完研和研一那阵子会生效。象牙塔里的小朋友,唯成绩论很正常,这也是他们那个时候认为唯一能证明自己的东西。虽然有点幼稚,但是高票着实没必要嘲讽。

知乎用户 郁金香的味道 发表

首先要承认的是,教育本身并不公平。

985 看不起国外硕士,内心潜台词是,你花钱找人帮忙了不算好汉,有本事咱俩公平 pk 一把,看谁厉害?事实上,教育不公平是广泛存在的。

北京上海的高考难度,和山东江苏河南差别很大。有些把自己孩子弄成外国国籍的(不一定是发达国家,有的为了某些便利,弄成马来西亚印尼甚至蒙古),但是高中都是在国内上的(现在出政策限制这招了)。高考移民去西部地区是家里稍微穷一点但是思路比较活的人的招术。

大部分人,比较老实,生在山东河南,就硬着头皮干。高考难,这么多人呢都难,没办法,努力呗。这是穷人思维,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思维。

国内二本三本,然后花钱去英澳加,新西兰水个 top100 的授课型硕士。这是有钱人(不一定很有钱,入门中产足矣)常用的招术。有钱人思维开阔,视野广,看得开,做事回旋余地大。穷人家庭出身的做事很努力的人,往往输在了这一点。

所以我为啥把承认教育不公平放在本文的第一句话。国内 985 看不起花钱(找中介背景提升)读国外名校的人,本质是对教育不公平的焦虑。

你若是先承认,教育它就是不公平的,然后再看这个事,就变成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

我身边有很努力的人,也有一些本科出身不好,花钱出国读书的。回头看,平心而论,穷人都输在思维上了。穷人的内心,不敢找窍门,鄙视走捷径,不愿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事随大流,不敢冒险,见好就收,小富即安,怕折腾,怕失败,抗拒新事物,排斥花钱请专业的人帮忙!

通往成功的路,不违法,不违背道德,国家承认,社会支持,有何不可?你鄙视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当然,违背道德的行为比如当小三,或者社会不支持的如当绿茶婊等行为致富的途径,我们不推荐。

知乎用户 智友留学​ 发表

问和回答这种问题纯粹是引起争议,我就是一个评论、一个喜欢,哪怕是一个都不要,也不会回答这种问题的!!

这个问题就很像:

为什么很多人看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开豪车时,第一个想法是女人被包养了而言语中透着看不起人家的意思?

为什么同样是公司的同一阶层的员工,一群年龄大的人老看不起我同学的漂亮女朋友,非说人家整过容了?

因为觉得不平衡呗!

在一些企业的招聘中,有时会提到海龟、985 背景优先,等于是将 985 和海外硕放在了互相竞争对立的地步。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那些看不起国外硕士的人可能会觉得(当然有的国外硕士的确让人看不起,也有 985 硕不会看不起国外说):

凭什么我辛辛苦苦地要考数学、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才进了 985 硕士专业,他们就考个英语(有时英语都不用考)就能进世界名校?那学校、专业肯定水!!

凭什么我那么辛苦进的 985 学校在国际上排名才一两百多,他们那么轻松进去的学校就在世界排名 100 内?肯定是排名不靠谱!!

凭什么我辛辛苦苦地读 3 年,有时还要做研究,最终还要写论文才可能毕业,他们一年就毕业,有时论文都不用写,或者直接找人代写?肯定是学校教的东西不行!!

凭什么我硕士期间经常在学习、研究,他们却经常晒游玩、活动的照片?肯定是不好好学习,拿家里的钱到处玩,败家!!

凭什么我硕士期间做了、学了那么多,以后找工作还是那么难,他们毕业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肯定是靠家里的关系,真没用,那么大了还得让家里安排!!

凭什么我那么努力了,身边却没什么人依靠,他们身边那么多帅哥美女?肯定是靠钱维持的,笨,被骗了还不知道!!

凭什么我读完硕士,看起来那么老,他们越读越年轻?肯定是涂了一层又一层化妆品,现在的人呐,不像之前都是自然美!!

编不下去了,欢迎补充,如果无意说中了谁的想法,可以亲切友好地讨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怎么可能看不起?我看着苏黎世联邦理工的,卡耐基梅隆的,麻省理工的硕士同事们心里都有一种巨大的自卑感好吗。

知乎用户 饿猫子 发表

一是中介的无脑宣传。渲染的像能把一个 “啥都不会,啥也没有的人” 送进国外还不错大学的硕士似的。但事实如何有待商榷,实际上这种往往在签约之后还是会逼着你考个 GRE 高分,语言高分什么的。

二是信息差,国外的有些硕士设计得确实入门门槛特别低,低到连类似 GRE 这样的标准化考试都不需要,有的硕士更是只有一年。其中甚至不乏部分名校这样做,一来确实他们为了敛财,二来也算是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模式,让那些已经工作了,腾不出充裕时间来学习,但是仍然想继续深造的美国人提供机会读书。而国内无良中介又再一次利用信息差,让国内的人认为就连一些好学校的硕士也非常水,但此类硕士跟其他的大众普通的其他硕士项目有何不同又往往被人忽略。

最后就是人们往往会把一个事情的质量跟获得此事物的难度挂钩,尽管国外的正儿八经的好硕士要求也不低,但跟国内好硕士的竞争难度相比(这里强调的是竞争) 还是要低一些的。竞争一高了,那么自然都会觉得它更难,又从而觉得它更好。这跟人的心理有关,事实如何我也不做评论。但我想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好的硕士项目,读下来都是不容易的,也都是质量很高的。

知乎用户 啥是生物 发表

我要是 985 硕士我也看不起海龟硕。

我自己就在国外读硕士,这生科硕士有多水呢,答辩老师要是知道你没在好好做科研,随便问点简单的问题就过了。就这么容易。我上一届的学生有的答辩之后作报告,公开的,我去了,坐标轴连个标题都没有。整张图下来不知道干啥。甚至证明一个细菌呈指数增长,就是主要结论了。这玩意是一个硕士开题到结束做出来的,还能通过答辩?

看完这玩意我人傻了。这就是我未来的硕士吗,这也太水了。

然后我期末快到了,赣,老头子不依不饶的问了一个小时,你这个论文引用的不靠谱啊,光靠能量判断状态不行啊,你这个引述写的不好啊,8 页全是垃圾,期末好好改啊。老板:努努力做半篇论文出来呗,下周先发个 outline,你要好好上班,不能偷懒玩手机…..

那你说我能看得起我们同一个专业,每天实验室都不怎么去,基本在家看小说和好好上上课,据此人自己说,他们老板的评价是你是一个爱学习不爱做实验的人,自己讲每周 40 小时科研是博士生的事情,线性代数一点也不懂,还说自己有一周一节课的时间来做科研了的同学吗?一节课也就 10-20 个小时左右吧。

你要是在国内辛辛苦苦读了个 985 硕士,答辩的时候一声长叹,看到人家出国读硕士的这样子,你是高高兴兴奉为座上宾,还是暗自说一句 sb,你也配,就当不认识这个人呢?

知乎用户 逗比风拉黑了知乎 发表

题下有个叫冬冬的人的回答,我必须拿出来说一说。

还真得谢谢他让我知道了原来如果别人问我是研究型硕士还是授课型硕士的时候,因为我是授课型硕士就得吱吱唔唔没有底气答不上来。不好意思,我还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授课型硕士就觉得低人一等了。

我老板也不在乎我是研究型还是授课型。

有一说一… 这个人真的很欠,而且一旦我们回复到问题点子上,他就删评论 + 禁止回复二连。

都说人越缺什么就越显摆什么,这位留洋全奖博士想必是什么都缺了

知乎用户 头像即本人 发表

第一次答题,要是坏了规矩,勿喷

结论:穷

为什么国内 985 硕士看不起国外硕士跟 “为什么墨西哥人看不起美籍老墨” 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看了好多其他答案还是在一昧地比较科研,学生能力,申请难度门槛啥的。总的来说大致就是国外学不到什么东西比较水,国内的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但是,这重要吗?

作为人均研究生受教育水平最高的论坛,你们为什么觉得读书的目的是在于学知识呢???

富人读书是为了和穷人区分开来,而穷人读书是为了认识富人进而变成富人。

所以在我认知范畴内,大学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社交场所。

至于科研什么的,普通人类的智商不足以进行所谓的科研活动,所以我觉得百分之 99 的大学生跟科研也没什么关系吧。

国外学校费用就过滤了一大批家境不好的学生,这对于富人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学费越来越贵,读的人反增不减。

至于能力,我觉得能力从来不是一个 integer, 而是一个 boolean。能力的关键并不是你自己认为强不强,而是你的领导认为你强不强。

说到门槛,这个不得不承认中国教育是世界上比较公平的。在国外人一辈子有两次机会改变命运,第一次投胎,第二次婚姻,而在中国多一次高考。我因为高中就去美国读书,并没有经历过高考,可能也没办法完全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但对于被知乎吹上天的美国教育,我觉得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美国教育本质上是一场富人的狂欢,但我觉得美国教育的发展模式也是最正确的,因为大学的好坏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钱。没钱你办什么学校,没钱你怎么开高薪挖教授,没钱你怎么买最新的设备,没钱你怎么保证科研产出。所以可以看到美国排名前 50 的学校都很有钱,而这些钱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富人捐款和学费。富人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中产肯定会送孩子去私校,可以花高价请名师辅导 sat act ap alevel,甚至很多私立高中都自带 ap,而这些资源是公立学校不可能有的。所以一个轮回就开始了,高昂的学费成了加入 party 的硬性指标,穷人就被永远被挡在了门外,而好的大学则成了富人的通用标志,从而可以保持他们对社会资源的控制。

至于说学习好不好,gpa 高不高,项目有没有。请问这重要吗?

事实上,我觉得近些年北京上海的某几所大学也越来越有这种趋势。

知乎用户 三石子 发表

国外硕与国内硕是两个大类,985 硕是国内硕的头部。每个大类里的方差都很大的,这与国内本 / 985 本、国外本也差不多的意思。如果 985 研甚至 C7 / 清北的研看不起所有国外研,自视为 NB,对英国牛剑、美国藤校都没眼看,那就是井底之蛙了!!

国外硕以 Master 为主,主要是市场决定的,大绝数想做也能做科研的走直博路线了,他们读博前不需读硕。国内读博基本上先经过硕士过程,这并没什么必要。

更主要的是,国内 90% 以上的硕士从开始就没想做科研,也认为自己不是那料,只是为就业增长一些本领。国内研的这套路,在就业方面能比大厂骨干坐镇学校进行的产学研融合训练更有效吗,凭什么看不起国外 Master 呢?

知乎用户 宇成​​ 发表

人如果活着就为了他人瞧得起的眼光,那太狭隘了。

都读到硕士了,还在意这些,而不能在自己领域深耕,这样并不好。

自身的强大才是对自己的最好的认可。

知乎用户 崔大师 发表

他们怎么觉得是他们的事情,自己看得起自己是最重要的,只要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他要是想看不起有一万个理由。何必在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Top2 985 本毕业,出国读研,你一 985 硕士,如果不是本校保上的,有什么资格看不起我??

985 硕更多是收留那些高考失败过一次或者多次的人,向下兼容,向差学校兼容,哪来的优越感?

更多时候请分清你的对别人的酸和看不起!

知乎用户 Kari W​ 发表

如果有一个国内 985 硕士,看不起,外国硕士。那么一定是,他觉得他也可以。

如果分析这里里面的原因,那么不外呼于这么几点:

1. 觉得自己是通过激烈的竞争出来的

2019 年,国内 340 万人考研,**成功上岸的人 65-70 万左右。其中上岸 985 的人,也就更少了 13-15 万人,**不过这之中还包括保研和考研的人。

如果这人是保研上 985 的,说明他本身就是从高考中脱颖而出的胜利者。保研上去自然是班级里,年级里的佼佼者。粗略估计保研 985 的 4-5 万人。

如果是考研上去 985 的,说明他在考研大战中属于胜利者。985 本校保研率本身就高 30-50%,那么剩下的份额就是考研上 985 的,大概 9-10 万人。

**也就是说他们的学历是在考研 340 万人中的那 4-5 万人,或者 9-10 万人。也就是 1.47%,或者 2.94%。(**我数学不好算了半天,算错了评论告诉我。) 这些人通过考研证明了自己属于那 1-3%的精英。

在看出国考研的人。出国考研实战在不同的层级去竞争。但是,加入这个层级竞争本身有一定门槛,既对经济能力的要求。因此,每年出国的上研究生也就 22-25 万人。其中能考上专业 top5 院校的大概率是 80%(就我们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这个竞争难度就比考研小多了。

算出了这笔账,国内 985 研究生自然觉得自己厉害咯。同时又觉得,要是自己出国的话,肯定也还是名校。

2. 认为出国的都是国内考不上研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教育资源就是稀缺的状态。**在中国一般优秀的人实在太多,**211 本科考上 985 研究生跳一级实现提升学历也很困难。更别说还有一整个冰山底座的,普通本科,三流本科,工作后考研的人,想要提升学历。

**如果单纯的认为,出国读研是因为国内考不上,就片面了。**211 本科通过努力上个双非大学研究生没啥问题。出国的话专业 top3 通过努力没问题。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在中国考研,只能被大军淹没,划水,陪跑的人太多。但是如果这些人出国,通过努力有很大可能是能上专业 top5 的。因此,必须承认确实是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国内考不上研,然后出国的。

3. 英国 1 年硕士,被称为水硕

这个就太悲伤了。肯定有很多人,吐槽英国硕士水。**经典原因是,时间太短!**时间短 = 学不到东西 = 文凭含金量低!这里暗含一个神逻辑:学制时长 = 学不学得到东西

很纳闷的一点是,**学不学得到东西什么时候取决于你在学校呆多长时间了?**那如果要这么说,英国 1 年硕士绝对比不上国内 4 年本科,毕竟国内本科时间更长,应该学到更多东西才对,出国都变得没有意义了。国内硕士上 2 年然后成天陪导师跑饭局拉赞助的曝光还真不少?所以我庆幸自己的硕士都是为了充实自己而活的。

另外,在英国读书,是不是充实,是不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关键看个人的自控力和专注力的。你的时间怎么安排和最后的收获程度紧密相关。

4. 看不看得起,是人一路走来的经历和价值观共同形成的

讲个故事吧。。我的一个朋友,高考复读一年,清华本科,保研清华硕士。按理说来真的厉害。他有骄傲的资本。

但是再一次谈话中,我介绍了,一个本硕国内 211,又出国上了一个 ucl 硕士 (所读专业世界 top1),并且,现在欧洲一个学校全奖博士的人。我介绍的时候自然是一种推荐,佩服的语气。但是这一切在我的朋友眼里,一点也不厉害。反而一直反复追问我,他还有啥更厉害的经历吗。其实我的当下已经感觉出来他骨子自带的鄙视链了。

我的朋友眼里,这个本科硕士国内 211 的人,其实是不能跟他们清华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一点也是他一路走来,个人经历形成的价值观。清华的人身边定然不缺牛人了。深入分析的话,如果我的朋友不是复读生,他会不会就不会弱化这种鄙视链。如果我的朋友家里很有钱硕士出国了,会不会弱化这种鄙视链。。。等等。


谈一下我的看法。

赞我的人最好看。

知乎用户 William​ 发表

并不是完全看不起。

很多国外的硕士就是混文凭。

有些学霸去混文凭,回来照样厉害,因为人家本来就厉害。随便混混也能有很大的提高。

很多渣渣去混文凭,回来一样渣渣,因为他没有经过残酷的竞争来提升自己。

而国内硕士,在入学的时候就筛选了一遍,不像国外硕士那样鱼龙混杂。

大家鄙视的是那些本来就渣渣,还不努力,出国混个喜来登大学的文凭,就恬着脸上桌吃饭?难道认真学习国外的硕士,就不鄙视这种渣渣硕吗?

反正我是很鄙视队伍里的老鼠屎的。就像古代家族里出了个未婚先孕的女子,整个家族的女孩子都不好嫁人了,因为外人会认为你家教不严!

自己有多大本事就端多大碗。自己家里有钱,就老老实实做个有钱人,你说自己有钱总没人鄙视你。自己不好好学习,还非要往读书人堆里扎,比文凭,这不找虐吗?

至于有钱出国的学霸,羡慕嫉妒恨还来不及,谁还好意思鄙视?

知乎用户 图书馆里的咖啡​ 发表

出国和出国也是有区别的,就拿我们学校我们专业来说(哈工大电气工程专业)。年级前几的大佬有出国的,年级 50% 之后的也有出国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啊!

出国的国家不一样,难度,含金量也是不一样的。

个人认为,不管是出国也好,国内也罢,关键在于你是什么水平线的。

用人单位不傻,尤其是来这种级别学校招工的更不傻。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你的实力,不要以为自己本科浑浑噩噩,出个国,学校排名不错就咸鱼翻身了(突然之间奋发向上的除外)。同样的,历尽千辛万苦保研或者考研的,也不要就觉得国外都是水硕,排名在你前边的大佬出国之后大概率还是很厉害甚至可能更厉害。

所以说,提升自己是最重要的,工科专业把专业知识学的牢牢的,项目好好做,实验好好做,将来不会差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QFxkqx 发表

又见国外一词。

别人看不起国外的硕士,那得是要分国家分学校的,某些英语系国家有大量的三流大学都是可以发 master degree 的。

远了不说,就我之前相亲认识的一个姑娘,说是什么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的商科硕士??然后我上网一查资料,发现就是一个马来西亚华人开的私立学校,里面将近有 60% 的学生,都是印度人和中国人。甚至雅思成绩都不要,你直接考一个他们学校所谓内部考试就让你上课了,听不听得懂他也不管你只要你交钱就行,论文去找那种代写的人帮他写一下,混那么几年就是硕士了。

还有我一哥们的老婆说是英国利物浦 xx 大学的硕士, 反正不是利物浦大学,多了几个词,这学校别说在全球了,就是他们那个郡都排不上号的。

我国自费留学群体中大量的硕士都是上的这种三流学校水硕,这些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国内的 985 是没得比的,虽然我国教育部也是承认这些学校的,人家也是正规办学的,但是企业的 HR 可不傻呀。

如果本科是国内 985 上的,然后硕士念的是外国名校,或者你国内上的是比较普通的大学,但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上了外国名校的研究生,并且毕业了。人家怎么会看不起你呢?

知乎用户 qwer 发表

难道不是因为中国人喜欢一刀切的用 门槛高低 来决定好坏吗?

国内 985 硕士是那些苦逼考研党挑灯夜战几个月才能进的,完了硕士期间还要给导师当牛做马,门槛高的一。

而反观国外硕士,考个托福、雅思、gre 啥的,再本科的时候好好学一学,研究生期间还可以四处旅游,很多授课型硕士其实就是升级版的本科,都不用做研究,看上去门槛比国内 985 硕低太多了。

我感觉就是这个门槛思想在,不光是 985 硕会有一部分看不起国外硕的,就业外部环境也会有这样的风气。

但实际上,我认识的我高中厉害的人,但凡家里有经济条件的,研究生都是出国读的,而且优秀的人都扎堆美国。我高中也算上海比较好的高中了,每年清北交复也有一百多人,我觉得多少有点参考价值吧。

以上想法都是根据自己的圈子和经历的,仅代表个人

知乎用户 新加坡 Billy 学长​​ 发表

一年制硕士是水硕?别让那些荒谬影响了你正确的判断!

每年这个时候围绕着国内考研会有很多话题,学长不蹭热度,只是把一些该说的,需要了解到一些事实真相告诉你们

学长我没有考过研,但读过英国 1 年制的硕士,也就是传说中的、著名的水硕代表 -‘英国水硕’

这个有些破旧的文件夹里,是 1 年学习过程中,所有打印出来的学习资料和做过的笔记,如果把看过的书都算上,装满一个中型书柜没问题。还不算所有科目测试顺利通过后做专项学术课题研究并写了 2 万字的毕业论文和答辩(硕士专业我主攻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的课题是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全球竞争”)。我当时的感觉是 1 年学习时间过得非常快,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在这个阶段课堂上老师不会填鸭式再教你太多的东西,而是**需要你自己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在课堂之外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记得当年经常深夜在寝室里,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猛然惊醒接着再看。总结一句话就是,学的非常过瘾,非常充实,也非常艰苦。

学长见解:硕士,代表在某一特定领域,你就是权威,就是专业人士,要博学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水从何来?主要从这些地方来:

  1. 学制短,国外大学授课型硕士绝大多数都是 1 年学制,对比我们国内学硕或专硕 2-3 年,这就造成了一些人很主观很片面的看法;
  2. 有不少读过 1 年制硕士的学生,不检讨自己学艺不精,把找不到工作也赖在了这个课程上。我不否认有一些国外大学为了生源,尤其是为了招收国际学生而开设一些含金量较低的课程,但是绝大多数学校都不会这么做,为了短期利益而失去长久声誉犯不上。如果觉得课程还是太水,可以扪心自问,有没有哪怕像学长我(我过去还算不上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这样付出过?
  3. 另外,有一些学生根本没有取得硕士学位,而是拿了一个 graduate diploma, 中文叫研究生文凭,是学生各科目的成绩不足以到最后写论文的阶段或者最终综合成绩不足以授予硕士学位,所以发这么一个证书,这个不算被认可的学历,是介于学士和硕士之间的一种文凭证书。

以上内容做个话引,我想和大家好好聊聊硕士到底是什么

首先,国外没有研究生这个说法,Bachelor 学士、Master 硕士、PhD 博士,我们为什么要叫研究生,在我的认知里,这是因为我们国内对硕士类型的划分,偏重学术型学位教育,即学术性硕士

这类的硕士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需要做大量的学术理论研究,研究生、考研,都是源自于此。而另外一种硕士 - 专业性硕士,是为了满足广泛社会就业需求。现在专硕的专业有所增多,但也比不上学硕。

学硕和专硕我不讲太多,就这些知识还是和一些考研的学生请教得来的。我说说自己更懂的。

而在世界大学范围,硕士是分为两类:授课型硕士课程 Taught Masters 和研究型硕士 Research Masters。

授课型硕士课程,是以授课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课课堂学习、小组讨论、演讲、考试、小论文等获得学分,最后通过提交毕业论文或参加毕业考试获取硕士学位。授课型硕士学制通常为 1 年,授课型硕士在全世界大学范围占绝大比例。

授课型硕士通常有为 MSc 理学硕士、MA 文学硕士、MEng 工程硕士、MBA 工商管理等硕士学位。**这些是硕士学位名称,而不是专业名称。**在学位名称后面是所修专业的名称。

根据查的相关资料,我们国家是在 1991 年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个人认为就是参照了国外早已成熟成型的授课型硕士,因为不需要都去搞科研、搞研究、读博士,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应用型高级人才。

而研究型硕士,和学术性硕士一样,培养是针对某项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型硕士在课程安排上是以研究为主,比重高达 70%,通常学生不需要像授课型硕士那样通过上课来完成学业,如果有的话,也是由导师教授一些初步课程让学生先了解到关于做某项研究项目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想在所选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或打算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选择研究类硕士是最佳选择。

研究型硕士通常为 MRes 研究硕士和 MPhil 哲学硕士学位,学制为 1-2 年。

辟谣:授课型硕士比研究型硕士含金量和认可度低

毫无根据,这两种类型的硕士未来发展方向不同,授课型硕士将来大多会选择去企业工作,对于以社会广泛就业为目标的学生来说,授课型硕士足以满足要求,因为授课类的硕士培养学生的研究调研、团队合作、公开演讲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更符合就业的需要。而研究型的硕士一般还会继续攻读博士或者去研究机构,比较适合喜欢做研究的学生。

接下来,说一说在办理新加坡硕士申请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备注:英国留学不是我主营业务,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私下沟通。

问题一:我能不能申请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大学?

最基本的申请要求是 211 985 院校,均分至少 82 以上(建议 85),雅思 6.5(个别专业 6.0),很多专业需要 GRE 320 以上或 Gmat 650 以上,一些专业还需要 1-2 年工作背景。此外,像一些论文发表、参赛获奖经历、专利等等都会对最终录取有所帮助。另外关于经常问到的我有没有成功案例,有,还很多,但我对此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成功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有参考价值,但不能过于看重过往的申请结果,因为每一年学校、专业、学生个体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具备足够的竞争力。我这边负责公立申请的新加坡本地公司和团队会先充分评估学生综合背景,没有至少六成以上的把握不会受理申请。

申请公立硕士还有三个遇到较多的问题:

  1. 文书增色对录取是否有帮助?

我发现不少学生受留学机构影响,觉得在申请过程中,最具技术含量的就是文书写作了, 包括简历、个人陈述等。我说两点你们可以好好琢磨一下,第一,文书写作不是雅思写作,不是靠 “分 " 来定义写的好与不好,很多学生还不想自己写,宁愿相信中介那千篇一律的模板,你们觉得招生官会被英语非母语国家的学生所谓 “文笔优美、词藻华丽” 的 PS 打动吗?第二,文书是你个人经历的一个缩影,说通俗一些,你必须要有料才有的写,对吧?有些学生觉得这些工作都是花钱给留学中介去做的事,那学长我只能说,这样的学生已经输在了作为未来留学生的起跑线上,更配不上被世界顶级大学录取。所以,我的结论是,先要去真正丰富和充实你的个人背景,然后用符合你英文水平和个人写作风格的笔体来写文书。

2. 双非背景能否申请?

申请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会非常难,基本上没有希望,如果你是双非背景,但均分比较高,至少 85 分以上,可以申请新加坡管理大学,管大虽然排名不高,但这间学校属于财经类大学,最初由新加坡政府参考美国常青藤名校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而创办,其会计学院和经济学院是世界前 3 前 5 名的水平。

3. 工作背景能否弥补学术背景不足?

比如像没有学位证、均分 80 都不到、雅思不够分数、甚至是大专学历,等等。没有任何可能性申请。学长发现,问这样的问题的学生还不是个例,甚至表示,以前是没好好学习,但为什么现在不能给一次机会?每当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就浮现电影 “甲方乙方” 里,冯小刚说的一句经典台词:“对不起,将军,办不到的事情我办不到!”:)

问题二:新加坡私立大学的硕士是不是含金量很低、不被认可?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相关的文章、回答里都多次提到,不再过多解释,我说几条总结性的:

  1. 私立大学的硕士由爱尔兰、英国、澳洲、新西兰的大学授予毕业证书,中留服认可的是这些国家大学的学历学位,而新加坡的学校是作为学习地点体现在认证书上,不会体现在毕业证书上;
  2. 满足均分落户在学历方面对境外大学的要求,其中不乏世界排名前 500 的大学;
  3. 私立的硕士以商科类为主,也有计算机、音乐、设计等相关的专业;
  4. 没有统考、联考,基本的申请要求是本科毕业,均分至少 70 以上;
  5. 个别商科类专业接受跨专业和无工作背景来申请;
  6. 个别商科类接受全日制大专或本科无学位证申请;
  7. 雅思要求为 6.5 分,如果没有或分数不够,可以读各学校开设的语言课程,通过后进入硕士阶段;
  8. 学制通常为 12 个月,个别专业为 16 个月;
  9. 学费 10-24 万人民币不等,很多性价比极高的专业学费不到 15 万人民币。

我总计了一个最新的专业表:

欢迎与我联系申请。

知乎用户 Xc 六年留德华 发表

因为现在太多硕士头衔是买来的呗。不能说看不起这个群体吧,也有高手在的。

国内考个研究生不容易,再加上高校鄙视链这种社会风气的存在,985 的硕士自信一点不奇怪,其中再出几个自以为牛 B 的也正常。

真正研究学术的人谁会去互相比较,互相鄙视?没那心思没那时间。

知乎用户 WriteRight 文书工作室 发表

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国内外大学体系的差异导致的偏差。

我国大学注重知识学习。国内 985 在知识的深度与难度方面钻研的很深也很透彻,而国外教育讲求一个广度。因为东西方教学理念的不同,一些很刁钻的知识点,国外硕士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所以国内硕士会觉得国外的硕士连知识点都学不透彻,很难想象国外的硕士除了出去贴金之外能学到什么。

2. 题主所指 “国外” 的硕士太过广泛,留学国外的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国家都有一类大学和二类大学。国内 985 可能会看不起国外野鸡大学硕士,但我想他们并不会看不起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这些顶尖大学的硕士。

3. 现在的社会大家都是比较浮躁的,爱比较,这是从小被环境灌输的观念。毕竟大家心里都有过一个 “别人家的孩子”。我看知乎上总会有这种问题,国外某某某大学相当于国内哪所大学的水平?

问这种问题可能第一,他不熟悉国外的大学,第二,就是不想自己被比下去。毕竟能上国内 985 的在学术上都是小有成就的知识分子,能力智商自然是不用说的。可能因为家里经济原因或者是自我选择没有选择留学,又不想承认自己能力不如那些国外研究生,所以攀比心作祟导致了 “看不起”。泛指国外留学生家里都是非富即贵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本身不够自信,所以要靠这种 “比较” 来抬高自己,达到自我认同。

4. 竞争关系。毕业之后的岗位只有那么多,每年却有成千上万个毕业生要争抢。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大家都有钱赚,吃得饱饭,这种踩压行为应该会极少发生,都会相敬如宾。可是现在供不应求,985 硕士与国外硕士是直接竞争关系,就会互咬,为求得生存的机会。


精彩链接:

草根学霸上位记

WriteRight 文书工作室: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就读 Business Analytics 是什么体验?

惊了!港中文 MBA 面试三天 Get?GPA 却只有 2.6?

坐标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谈女生是否适合机械专业?

美国南加州大学(USC) 就读材料学是什么体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研究生体验

WriteRight 文书工作室:纽约大学(NYU)留学体验以及现美国 CS 专业工作前景?

知乎用户 DerekDDing 发表

跟不上时代了,十年前出国的可能 70% 以上是差生,考不上大学的,现在是感觉五五开了,名校很多本科读完也去国外读研。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很多都能申请世界排名一百以内的学校,比国内一些双一流可能还要好点。所以喽,国内 985 很多学生可能除了说自己是垃圾(自谦),在外面都说别人垃圾。哈哈。

我遇到的大多数双一流学生都比较谦虚,真正的谦虚,学习态度非常端正,有明确目标,根本没时间去关心别人什么情况。所以做好自己吧。

知乎用户 风中散发 发表

看情况吧 你要是斯坦福的硕士 剑桥的硕士 不会有人看不起的。 还是看学校。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看不起 = 妒忌】。这是在重演日本的历史。上个世纪末,日本的舆论也是:考不上日本的大学,才去美国留学。结果今天,日本商界,英语国家回来的留学生,越来越受重用。你拿北大三年制硕士,别人拿加州大学一年制,大家一起去伦敦找工作,你猜老板要谁?你拿清华三年制硕士,别人拿瑞士八个月硕士,大家一起去纽约找工作,你猜老板要谁?你想通过抹黑来抬高自己,打击别人,制造跟全球相反的就业市场,你估计能比日本多撑几年?

来填空【我最看不起_____】 A. 美国人(但很想要绿卡) B. 上海人(但很想要户口) C. 有钱人 (但即便 996 也想多赚点)D. 留学生(但如果英语还行,能考 TOEFL/IELTS,能看懂申请流程,会写申请 Essay……. 如果口语流利,敢跟外国人讲话,辩论,吵架,并在措辞不犯法的前提下用英语把架吵赢了………….. 如果本科成绩单基本全 A,并且自己能力超群,在通宵做作业的同时,还能在平行空间里打工养活自己的话………. 谁又不想留学呢)

============

三年制【研究型】硕士,脱胎于苏联副博士。根本不是为营利性企业作准备的,毕业了却绝大多数都想去盈利性企业。倒过来看不起专门为营利性企业准备的授课型硕士。——- 这个现象,理直气壮到有点【滑稽】。——– 相当于一批学了三年做饭的厨师,毕业了都去抢程序员的工作,却看不起学了一年计算机软件的硕士。

知乎用户 Michael 奇奇 发表

海外知名院校和国内 985 院校硕士项目没有必要互相鄙夷….

因为很多大厂都更关注第一学位!即本科院校背景啊,哈哈哈哈哈…so 你硕士哪里读的不是非常重要,对一些大厂来讲…… 啊啊啊啊!

但是如果有条件还是要出去看看,特别是大藤大 U 的项目,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体验。海外名校的硕士要比 985 更值得去读。

国内 985 高校与国外名校的差距体现在哪里?

教学模式

海外院校和清北的教学模式,倘若用一句话概括两者的特点,那便是 “小而精 VS 大而广”。

就读过北大和哈佛的导师曾经讲解过,关于教学模式不同而导致 “就读体验” 的最大不同:

“我觉得最核心的是授课质量和人数。北大课程规模大多有几百人,也由于人数众多,每个人可能所得到的关注较少。在哈佛,虽然也有几百人的课程,但无论多大的课程最后都会分成 20、30 人的小课,并分配一个助教。这样不仅仅是辅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如此的环境下,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去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甚至在课堂里你倘若不说话的话,老师半个小时或者 40 分钟肯定会点你的名,让你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交流,而不只是让你成为知识的接收者。

你如果没有阅读材料,老师和同学们立刻就能知道,这会让你觉得很丢脸,从而发奋努力,在下次讨论中争取做得更好。”

师生比例

美国 TOP30 院校师生比平均为 1:7,教学者由教授和助教组成,课堂规模也是 “小班” 居多,每个课堂的人数有严格的控制。

为解答学生们的疑问,都设置有 **Office Hour,**教授会解答学生提出的各方面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中国,就算是清北这样的大学,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师生比。大家不妨回想一下自己在大学时的经历,基本一个班级 30 至 100 人不等,许多同学大学四年都不知道老师的办公室在哪里。有网友曾这样表述:“我一个学期只见到辅导员两次,一次开学,一次放假。”

师资力量

海外前端大学内,许多知名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会给学生授课,对于学生相当负责。在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 30 所大学内,美国占了近三分之二,一共 19 所大学上榜。

试想一下:给你上课的老师,都是全球各领域顶级研究者,给你带来的也是 “一手” 知识,不努力汲取都觉得可惜!

除了大牛老师,美国大学的软硬件设施和其它教学资源也是一等一的好。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美国许多名校几乎都把收入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投入至职工的薪资和福利上。

相比国内高校,清北师资中虽少有 “诺贝尔” 级别的教授,但也不乏两院院士和顶级学者,师资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由于大学运营体制不同,清北由国家教育部直接管辖,其财政也与美国 TOP30 中大多数私立院校不同,是由国家拨款的,应用上没有如此大的自由度。在此状态下,师资和软硬件优化程度从一定角度上来说,可能不及海外院校。

最后就是多元的文化背景体验。

多元的文化背景,也是去美国读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这样的体验是在国内无法得到的,你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在一起进行思想碰撞,这样的体验是不可多得的。

知乎用户 飞翔的荷兰人 发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一概而论。

985 硕里面有清华北大复旦上交这类京沪一流名校的,也有西农央民这类纯政策性院校,这些学校进入读研的难度和生源不可同日而语;985 硕里面有计算机金融中文法学这种热门专业,也有农林地矿油土机还有什么化环生材天坑专业,这些专业保研和考研的难度根本不能相提并论;985 硕里面有本校专业第一留校保研的,也有外校考研好几次上岸的,这些人的水平也不能一齐看待;985 硕里面有读研期间发论文和去大厂实习的,也有混毕业最后没找到工作的,**这些人的能力也不难一概而论;**985 硕士里面有小镇做题家,也有陈玉玉那种学二代阶层,你也不能把他们混为一谈

国外硕士里面: 有北美热门 CS,EE, 金工可以润的硕士,也有英港新澳一年制最适合回国就业的硕士,还有欧陆的硕士。这些硕士申请难度和花费你也不能一概而论啊。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 海外硕士花费再少,也需要至少一年生活费。海外硕士家境普遍强于国内 985 硕士这一点毋庸置疑很多人最可悲都地方就在于 一辈子永远把某几次考试成绩来当做自己唯一的本事。。

拿我这个专业,功利一点说: 人家北美留学生读个排名不怎么靠前但是适合氵闰的硕士项目 (比如那个滑铁卢),人家毕业进了谷歌,年薪几十万米刀。国内 985 硕士还搁那儿嗯卷什么阿里腾讯 40w 人民币年薪呢?(就这还得是 985 热门计算机硕士里面的技术出色的一批人)。

不要老是用刻板眼光看待事物。。。升学难度是升学难度,就业水平是就业水平,家境是家境。每个人路子不一样,一概而论地说你考的比人家好就理应获得更多资源,这样也是对的吗? 现实不会是这样的。。。

再具体一点:

同等情况下,都是学计算机的,国内最顶级 985(比如清北复交) 的学硕和一部分专硕确实有资格鄙视那些润出去读 QS50 或者 QS100 的授课硕的学生的个人能力。

但是边远地区末流 985 学个天坑劝退专业 (比如农学矿冶水利土木这种),特别是考研考个 290 或者 300 就能上岸的那种专硕。。。是没有任何资格去看不起人家出国读热门专业 cs 或者金融的留学生的。。。后者的家境和前景远远吊打前者一条街。。。

知乎用户 金陵小老头 发表

你得看哪年的

我爹的老师是解放前早稻田大学的留学生,虽然只是读得本科,但是好牛 X 好牛 X 的,属于回国就能当官的那种,还是日伪,重庆,延安任选的那种

后来我侄子小学毕业就去了美国,才读个初中,全家人就觉得他水了,原因很简单,他父母也是觉得他水,才让他出国读书的

混子太多了,没办法

不可能留学的都水,只是水的人太多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怎么不让吗?

人家付出大量汗水和努力认真备考,获得的收益却远不如你们

这还不让我们精神胜利下了?

我们为什么不出国,不申请外国名校?

是不想吗?

是不能

动则数十万的学费,生活费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起的

我们只能靠大量的时间、精力,亦或者你们看不起的题海战术

才能尽量抹平差距

而这个差距产生于结构性的矛盾或者某些奋斗 B 们爱挂在嘴边的 “你们不够努力,你们的祖辈不够努力”

你说前者后者哪个影响因素大?

怎么

我不能发发牢骚?

真要从头到脚去消解那些从出生就被踩在脚下的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利益相关,985 本,帝国理工硕。

不太懂有什么看得起看不起的,只不过是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已。

B 站有个 up 主叫智能路障,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发现,真正的有钱人都是要规避风险的,我选择出国留学也是要规避风险。考研失败就是浪费一年,我没那么多时间去浪费。时间就是金钱啊。

我差几名保研,所以丝毫没有犹豫,选择了出国留学。

首先,我家里的条件支持而且允许我出国留学,这点是很主要的,因为我的家庭有支持我的实力。而且我个人的成绩并不差(GPA 3.9 左右),申请也不会很差,当时定位就是帝国理工这种层次。

其次,出国留学,只要不作死只冲不保,不会失学。那反观考研呢?一场只论结果的战争,初试、复试有一处失败就是全盘皆输,而且我是计算机相关,出国相对来说还是比考研容易。而且要我考研我肯定不想考本校的研,这样的话也就考考上交、清华的研,那个难度有目共睹。

然后,节省时间。如果是微电子什么的而且打算一条路走到黑的同学,我还是建议在国内或是去美国、欧陆那种会做研究的学校去读硕士的,这个专业需要沉淀。想去算法岗的童鞋我也推荐在国内读研,很多核心部门的算法岗感觉都是那种实习转正的,所以冲这一点我推荐国内读研,或者直接冲个国外的博,但是从我目前的观察来看,做算法有点 49 年入国军的感觉了,如果竞争力没那么强,就还是稳稳当当的做开发好了。

对于要做开发的我来说,硕士我觉得就是个学历而已。考研那一年的时间拿出来充实自己,多做点项目或是实习,刷刷 leetcode 不是更好吗?英硕一年毕业就回来就业,不也是更好吗?

而且程序员这个行业出了名的 35 岁失业 我多挣两年钱不是更好 hhhhh

不过回归正题,这有啥好鄙视的呢。出国留学的同学大学四年兢兢业业,每一门课的成绩都不敢落下。考研的同学最后一年,起早贪晚的,刻苦程度不亚于高考。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和好处,毕业了以后大概率都是给领导们打工的,作为打工仔的我们,不是更应该联合起来吗?怎么还斗起来了 。

我大学一群好哥们,考研的、保研的、出国的都有不少,大家一样玩的好好的,哪有什么鄙视不鄙视的。

什么,你说你看不起那种家里有钱,学习不好的留学生?

你就不怕他爸爸或妈妈或舅舅或 XX 等是你的领导或者顶头上司吗?

哦,原来是在网络社会里,没人知道你是谁!

那正好,我也来这里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不会看不起他们,我甚至还会去舔他们,想办法榨他身上的油水。希望这些大爷们多多照顾我们这些国内提供代写代做生意的人,您看您都那么有钱了,多给个几千也不成问题吧

知乎用户 澳洲先生 发表

这些年流传着一句话:

“今年考研若失利,明年澳洲做兄弟!“

知乎用户 曹执​​ 发表

因为国内的硕士和国外的硕士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不赞成搞鄙视链,但是它就是存在这样一条鄙视链:国外博 > 国内博 > 国内硕 > 国外硕

国外的博士是真牛 X,一读就四五年,文章/论文的评审咱也承认很严格,人情的成分很少。

但是,对不起,国外的硕士,恰恰相反,甚至绝大部分不能称之为‘硕士’。

我们所说的硕士是应该指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为下一步选择做博士研究打下基础。

这就要求你花时间去掌握实验操作,花时间去掌握统计分析,花时间去掌握检索和阅读文献的方法,花时间去做一个项目,花时间去发表至少一篇 SCI 文章!

请问,国外大部分的硕士培养体系能做到这一点么?

英美体系的硕士,根本就是修学分为主,学分修够了,考试通过了,OK,给你一个硕士头衔。

**实验技能?**没有!

**统计分析技能?**修的课程里可能涉及,但很浅。

**项目经验?**或许小组讨论可以算?

**查文献?**恐怕连 NCBI 是什么, Mesh 词是什么都不知道

**SCI 文章?**完全没有!

英美体系的硕士,说句不好听的,充其量就是本科的延续,对科研只能说浅尝辄止,到毕业时,可能都不清楚自己适不适合搞科研。在国内呢,好歹经历三年的摧残之后,能很清楚的知道,哦,原来我不是那块料。

我想起之前看到某位答主分享的经历: 在飞机上两个妹子炫耀自己是 top 几出来的,吵的答主睡不好觉,答主一句: 你们是 by course 的还是…?空气直接安静。

我承认,国外的一年制硕士也很辛苦,每天课程满满,人家很多也不是为科研设置,而是为就业设置。但是,这不是拿来鱼目混珠的理由。

某些前排回答一味 guitian 国外,批判国内,说国内的研究生被三年当‘gou’使唤,过程艰辛,带来的痛苦大,所以觉得金贵。

的确,国内很多导师德不配位,利用毕业证这一点狠狠地使唤学生。但是利用资源,权势的人在哪里没有呢?总是有些人会最大化利用制度的漏洞为自己服务。

该答主还提到了‘’国内的本科生瞧不起国外的本科,因为参加了难度更大的高考‘’。我怎么感觉这位答主日后要往公知方向发展。

是,高考是难度更大,更摧残人,但它给了无数没有家庭条件的贫苦孩子一个公平的机会!一个拼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拼家底的机会!

再者,说句不好听的,高分读国外本科的人有,甚至某些中学有国际班,但这些人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出国读本科的是什么原因,咱们彼此心里头都很清楚。

其实我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看到了该答主说国人 “审美变态”,我简直气不打一处来。是,国人可能审美变态,那也比当国外的 tiangou 强啊。

20200730 更新:

评论区很热闹,有说国外硕学习一年,回来竟然也被承认,和三年的本土硕士竞争一个岗位,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是钱堆起来的。

对,不公平,但是社会上的竞争从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家是借了父母的力。另外留学的也不都是家庭宽裕的,有很多都是平民子弟,只不过人家父母勒紧裤腰带,选择了这样一种策略,为儿女省下 2 年时间。

也有说自己是 211 高校的,没有发 SCI,问我能说什么。我不知道这有啥好拿出来作为反驳的依据的,这除了说明你们学校要求低,还能说明什么?

…….

写在最后:我们不应该唯 SCI 论,唯科研论。本来就不应该一窝蜂都去搞科研,本来就应该有为就业目的而设置的硕士,这是合理的,科学的。

只不过,说再多也没用,道理都懂,但鄙视链依然存在。

20200731 更新

没想到这个话题这么热,评论区也很热,可以说硝烟弥漫,借用评论区一位朋友的话 “说的都是实话,但不好听”。

其实我说的算委婉的了,有的答主甚至把读英美的硕士比喻成旧社会捐官,捐个监生贡生。我觉得略微刻薄了点,不过也很形象。

说一千,道一万,自己读书花了多少工夫,自己的毕业证有多少含金量自己最清楚。在评论区跳脚骂街,除了证明国外的硕士原来素质这么低下,能说明什么?能改变什么?

你连 “我鄙视你” 这一点,都改变不了。

对了,那些 diss“3 年长于 1 年,所以优越的人”。对不起,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学制其实体现不出任何问题的,就如同大专三年和本科四年根本没有区别,都是高等院校嘛;就如同医学院校的五年制是当医生的,四年制也是当医生的,你医院在招聘的时候也不要较真啦。

20200802 更新

两天没看,竟然 400 多赞,300 多评论,话题热度不减呐。

评论区朋友们你来我往,摆事实举例子,给我增加了不少见识。建议后来的观众也多看看英美澳一年制亲历者自己的评价。

鉴于有的朋友 diss 我双非出身,我承认,鄙人 2008 年参加江苏高考,380 来分,全身 50 万人只排在 2 万名,按照排名折合 2007 年之前的高考成绩也就是 630 分,我这么差的成绩那自然是够不上 985 了,您说呢?

知乎用户 森淼茂溢艺术留学​ 发表

自古以来物以稀为贵,门槛高、东西少就惊奇!国内考研的门槛多高呀。

不光说是国内考研,只要是门槛高的,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就是好的代名词。

2019 年: 研究生报考人数为 290 万。比上一年增长 21% 左右。录取人数预估为 72 万。录取比例 3.9:1。

国内研究生从准备、笔试到最终的面试录取率有多低,这样的难度肯定比国外留学读研的想申请几所就申请几所的难度要高很多啊。

再一个,由图我们可知:越是好的学校,整体保研率也就越高。以清华大学为例,保研率高达 60% 左右;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一大批老牌 985 高校的保研率也在 20% 以上。这也就意味着能上国内 985 研究生的人群,都是经历过高考浪里淘金,大部分研究生保送,人家一路是佼佼者。

最后来看看 985 的就业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大部分 985 高校,毕业生收入能够超过主要就业城市的平均收入。与之相比,211 高校毕业生薪资情况差异明显,一般与所在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有所差距,这都差下了。

留学生呢

刻板影响就是认为在国内考不上研,家中有钱,同样获得了进入名校就读选择的机会。基础能力已经不如国内 985 的同学,或是出国留**(游)**学一年为镀金。

可是我身边的大部分同学基本都是好好学习的,没有混日子,而且学校淘汰率并不低。

国内的考试机制和国内人口基数庞大,高等教育资源实在有限,这种机制,会使一些高考发挥失常,志愿填写不当的同学与优秀大学失之交臂。

出国只是多了一种人生选择,在哪也有努力的、混日子的。一人一种活法,每个人的能力,基础,发展方向都不同,没什么看起看不起的。

知乎用户 戴老师聊留学 发表

谢谢邀请

很多家庭在考虑是否出国留学时,都爱从就业前景、工资来分析投资回报率。但当你权衡选择时,请记住——尽管平均乐观,但就业和薪水前景,皆因自身情况而异!

乔治敦早些的一项研究发现,拥有额外文凭和一些工程、商业经验的人可以获得五位数的高起薪。但增加的程度对作家、编辑甚至计算机程序员的终身收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在思考是否要出国读研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其他因素:

1、获得学位的目的

研究生院理事会主席 Suzanne Ortega 称,如果你的最终目标是领导或行政职位,可能需要高级学位。

2、专业课程的选择

如果要是选择读研,肯定是因为想在学术上的某方面更深入,让实践与学术更结合!例如,许多硕士课程正在增加大量的技术和大数据培训,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

此外,还有一个重点是 “建立网络”,以后可以在寻找工作时进行挖掘。例如,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正式课程为硕士生、博士生提供辅导、研讨会和总体指导、培养可转移到商业世界和学术界的技能。

3、语言能力的培养

中国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都很好,每次都能考很高的分数,但是口语能力却与成绩分数不成正比。这也是我国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同学们都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如何做试题上,而忽略了我们学习语言的本质。但如果选择去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读研,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需要用英语交流。

所谓环境影响人,即使英语成绩再差,如果处在了一个全英语交流的环境当中,口语能力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得到质的飞跃。一般在国外呆了几年的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一流,发音也很标准。

4、国内外录取方式

国内的研究生,还是沿用于高考一样的应试制,考试成绩如果达到了目标院校的分数,才能进入复试、面试环节。只有这三个环节都通过,才能获取研究生的资格。

国外的研究生,采取的是申请制的方式,靠的是申请人在大学阶段的成绩绩点、实习经历、语言成绩、学术背景。国外院校讲究 “宽进严出”,学术成绩不够,可以用好的背景凑,都不够也可以先申请预科

5、国内外学制不同

国外的研究生学制时间较短,一般是 1 年或者 2 年时间,具体根据自己留学的国家而定。

国内的硕士,一般都是 3 年制。

海归一年制硕士很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质疑,认为仅仅是一年的时间根本无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其实在国外的研究生接触的新思想更多,所以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广阔,思想也会更加国际化一些。

6、合理的学业债务

当每月对 “学习深造” 的付款占收入的 10% 以上时,贷款就无法负担得起,而且你毕业时的总债务应该低于起薪。

在申请国外留学时,学校会让你提供银行流水、存款证明,以证明:你的留学深造,并不会对家庭生活有很大的经济负担。

7、总结

国内研究生和海归研究生,到底谁更值钱?

这似乎没有一个标准的定论,都各有优势、劣势。也不能说谁比谁更值钱,因为两者的教育模式完全不一样,具体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要根据同学们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决定。

1、对于海外硕士和国内硕士,你觉得哪个更好?

这个没有可比性,各有利弊吧,如果是国内顶尖的名校,那肯定也不错,外国的高校同理,也要是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等较好的学校才能作为含金量高的学校。而且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文凭的含金量主要还是看个人吧,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研究生期间努力认真的,同样也有混日子的,学到知识了,掌握技术了,含金量就会提升,这个主要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2、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海外硕士含金量低?

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几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也被送出了国,以前海归少,物以稀为贵嘛,所以海归特别值钱,但现在海归多了,而且国内很多高校这几年发展的也很好,使得很多国外高校的光芒并不像以前这么耀眼了。再加上,能申请到国外名牌高校的人还是少数啊,而且多数都是授课型硕士,就像国内的专硕一样,相对价格高,培养出来的和国内的差的并不说特别大,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觉得含金量低,其实本身和国内的差得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很多人觉得和预期差太大,认为海归应该还是受追捧啊,但是没有,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贬低出国读硕士的。

3、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读研?

其实无论是谁,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能保研的自然将其作为第一顺位,就像我们就是保研进入现在的学校的,保研去名校的几率更高,在校期间到国外交流或者进行去海外名校联合培养的机会很多,还多数都有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赞助,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吧。当然有些成绩不错的,语言水平过关的同学,也建议出国,因为到国外也是开阔眼界的一个过程,这些同学成绩优异,只是因为竞争激烈没能保送的话,申请到国外顶尖高校的概率也很高,读名校的话肯定不会有人说含金量低了。

4、对于考研和出国的抉择,你怎么看?

现在很多高校都把多数研究生名额给了保研的学生,而国内考研的学生这么多,竞争激烈,变数很大,所以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比方说考本校的硕士,导师基本上愿意收你,除非这种情况吧,否则考研还是很难的,就像你去申请硕士,申请香港和新加坡也都特别难,为什么?因为竞争激烈,不仅仅是因为香港八大高校和新加坡两大高校在全世界有多么高的声誉,还有就是想去离家近的学校的人太多了,中国学生太多了,卧虎藏龙的太多,可能申请上了美国英国的硕士都未必能申请到这几所学校的硕士。当然有些同学可能本科期间有过颓废的经历,导致四年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但又想好好学习了,那我建议尝试考研,因为出国并没有考研这些测试,靠的是和保研类似的审核四年成绩的方式,申请到名校的概率并不说特别高,所以建议尝试考研吧。无论是出国还是考研,都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做决定的,选择最优项。

5、海外硕士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英国大学为例,虽然是一年制的,看似很短,但是学业非常紧凑!出过国的人都知道,国内硕士真的令人羡慕,有很多时候是没课的,还给大半年准备毕业论文,留学生都是在一年内学完国内学生三年才需要学完的课程,同时还要兼顾好论文,很辛苦的,再加上国内是宽进严出的,有些人论文不过关,就会被延期甚至退学,每年都会有这种情况发声,而且概率比国内大很多,你在国外会看到很多留学生在图书馆连续一个月熬夜到凌晨,回宿舍只能睡四个小时不到。

6、什么类型的归国硕士含金量最高?

首先,还是以英国为例吧,他们的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分三个档次,这些都是会在你的毕业证学位证上有显示的。按成绩排,第一等为 Distinction(一等荣誉学位);第二等为 Merit(2:1 学位);第三等为 Pass(2:2 学位)。这个回国后 HR 都会看到的,因为拿到一等学位的都是凤毛菱角,二等都算很不错了,很多都是三等,自然不受待见了。

再此是,有很多人没有利用好国外的优秀资源,例如跟那些教授做世界级项目的机会,亦或者在国外顶级企业实习的机会,每个假期学校都会有公告,你也可以自己去找,这些都是提升含金量的机会,但很多人都只是去旅行了,甚至有些人上课期间还去旅行,当然人家不认同他的水平了。

7、中国有学术型硕士,国外有吗?是不是国外的学术型硕士更好?

有的,其实国内的专硕就是学习国外授课型硕士才出现的一种培养类型,国外也有学术型硕士,即 MPhil,这种硕士名额有时候比博士(PHD)还少,为什么呢?因为在全世界都一样,博士生也基本就是类似上班族了,博士生导师招聘来一些博士生作为自己的员工手下来干活的,谁不想要直接就能上手的人啊,研究型硕士代表既要给你发奖学金(类似于月薪),万一你不适合继续攻读,两年后那这学位证就走了,导师很亏的,所以在国外,你要是真有水平,可以本科就直接申请读博士,直接跳过硕士这个环节。

知乎用户 AnGo 酱 发表

正常啊,毕竟国内 985 硕士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人群了。相对来说,如果国外硕士在国外的学校连前十都排不到,那肯定会让一些国内学霸觉得不过如此。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不见得国外的硕士都优秀,但是也不见得国外的硕士都差劲。还是看真正的学校排名吧。

更多艺术留学信息,请关注和私信 AnGo。

知乎用户 精神病院的正常人​ 发表

不是看不起,是觉得有点水!

我替我老乡吐槽一下,我老乡小我一点,09 年华科的硕士,同一批进研究所的还有一个号称 TOP100 学校的硕士,据说是高考之后直接出去读的本硕,我老乡不止一次吐槽,说他论文发了多少篇,影响因子有多少,团队多少人,个人都准备千青的材料了(现在往杰青的路上狂奔),还顺带读了博,结了婚…

说那位大爷一个开题报告都能给你整一个月,三方评审的时候能把专家憋出内伤(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我远离学术很久),领导有意送去深造,该大爷就就以国内的学术太水为由,拒绝读博!

所以现在还在所里耗着,每天做一些办公室文员性质的工作!

我不是说每一个出国读硕士的人都水,相反牛人还是特别多的!就是有那么一两个水的碰上了,难免会给人造成 “原来国外混的也这样啊” 这种感觉

知乎用户 aa90studio 发表

大家的体验点不一样,看不看得起这个事本身就没啥意思,目前国内中介太多,画饼式营销,造成一种有钱就能去国外名校。。。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说再多也不懂。

个人来说,研究生国内的就是蛮麻烦的,要发期刊,期刊的等级还有要求,组会,学校还有各种人情世故要处理,特别是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都是一种很玄妙的关系,都是各说各有理。所以被这些事情折磨了 3 年,好不容易才毕业的国内研究生来说。。。一看英澳那种授课型硕士,一年,不用发期刊,有的甚至不用写毕业大论文。。。更没有什么和导师关系这么一个环节。。自然觉得你们这也太容易了吧?????

很能理解他们的,我也觉得国内的硕士难。。。但是因为这个事就看不起别人,多少有点学生思维了, 没啥太大的意义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RBX3e 发表

满瓶不响,半瓶晃荡罢了……

那些跟国外硕打成一片的 985 硕还是很多的,都是硕士,何苦……

如果有博士还有这样的想法,我想他一定是科研压力不够大

知乎用户 Peter Tam​ 发表

如果你想看不起谁,你就要表现出比对方强得多的优势。如果没有,无论你来自哪里,你都没有权利看不起谁。

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会比别人强。除非你真有那个能力,那就表现出来,做出来让别人看。

知乎用户 大圣未来​ 发表

其实存在看不起这一环节的,不过这个鄙视是有条件限制的,一般多集中在国内排名前 50 的学校,首先咱们分学制和研究类型分析下。

以过国内本硕都是 985 的同学为例,这一类同学(乙)只要是在上述的限制内,自然是荣耀加身,想想不是推研就是保研,差一点也是考研杀出来的,他们这群体不光是鄙视国外研究生,就是国内 50 以后你本科院校背景差一点同样遭到鄙视。

那对于国外的研究生怎么个鄙视呢?首先我们知道国外的研究生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也是我们国内叫做专硕和学硕,那国外授课型硕士差不多都是 1,2 年的也有多见理工科,研究生结束后多以投身工作为主,那这群体里若是藤校牛剑硕士(甲),自然是不在上述鄙视链里面的,相反这其中的群体甲会鄙视乙,而研究型硕士往往是 2-3 年的时间,并且是直接参与项目与研究的,申请方式也不同于授课型硕士,并且未来式要继续研究奔着博士去的(直博也算在其中)我们称这类群体为甲 1,甲 1 不存在鄙视链条(压根没时间)【手动狗头】。

那乙这个群体都鄙视谁呢?

1 就是双非申请到海外硕士的,甭管是不是名校都会被乙鄙视(丙)

2 授课型海外硕士,多以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诸国,新加坡等(丁)

3 双非申请到国内 985 的(戊)

4 研究生未申请到 985 的(己)

…………………..

基本就这么鄙视情况,下边的相互有没有,其实也存在,但没那么鲜明

但鄙视就一定意味着未来发展也是这样的安排吗?当然不是,不见得乙就一定比丙丁戊己会发展得好,知识的扩充在越高的位置越看重自身修为,教授再牛掰,但自身修为不够,好的项目也没法给到你。那工作领域中,专业不同咱不说,就拉平在一个专业里比较,甲和甲 1 我们就不说了,乙差不到哪去的,大家也不必争论,毕业后工作妥妥的,我们就说戊己,戊己的职业生涯一定需要靠自身太多努力叠加,相对戊来说,己的本科是不会被卡的,研究生若专业知识够硬,一样能开疆拓土。但戊不同,研究生毕业后有些顶尖行业还是会被设卡,这一点和丙是一样的,起码丁的本科背景是比其他两位优秀的。

感觉有点像绕口令哈~ 没关系,只要知道一件事就行,无论你属于上述哪一类,希望不要去做这个鄙视链的群体,心胸宽广,眼界放宽,你才会看远,走的高。

知乎用户 Axin​ 发表

还好没说看不起德国硕士。

去德国读 Master 还是在国内读 985?

知乎用户 留学行业爱好者 发表

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说法,可能楼主是特指那些浑水摸鱼的学生吧

知乎用户 律保阁 麦哥​ 发表

不知道为啥,他如果看不起国外硕士,说不定国外的硕士也看不上他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假如出国读书的学生,不可以出国,必须在国内考研进修,那个看不上出国的 985 硕,会被卷死在沙滩上

这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中国人多了去了,聪明的,牛逼的,都太多了,如果大家没有可替代选择(譬如海外留学,保研,直博等等),必须要考研的话,像高考那样,忽略地域差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信很多现在考上 985 的人,在考研阶段会被刷下来。。

知乎用户 嗯赢​ 发表

虽然看不起 xx 学历这事情,实在太做题化了。

不过做题家既然搞等级制,就不至于到说一刀切成国内国外。

这套鄙视链体系还是挺复杂的,你的提问显然是把事情简化了。

知乎用户 林学长的社科插座​ 发表

利益相关:某普通 985 本,有保研资格并得到 3 所 985 夏令营拟录取,最终放弃保研就读授课型英硕。

先说结论:国内 985 硕士的平均水平强于英硕的平均水平,他们的歧视是部分成立的,但这种心态很难说是健康的,因为沉迷于学历鄙视链不能自拔的人,很多除了学历之外,身无长物。

很多答主已经提到了投入产出比不对称,所导致的人为心态失衡的因素,但是仅仅就课程时间长短来贬损英硕是不控制变量的耍流氓。英硕这九个月,我的时间 / 精力投入强度约等于本科两年,物质开销约等于本科总和,大学期间复习雅思,刷 GPA,交换 / 实习 / 科研,这都是读这个英硕的必要时间 / 物质投入,随便哪一个拿出来都足够考研了;如果单纯因为留学生没有经历过考研的艰难 / 不确定而产生优越感,未免太局气?

学历只决定下限,在 lse 的陆本朋友中弃保的不要太多,他们放弃的存量有一些间接成为了考研党的增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怀有这种心态的、通过考研就读 985 的硕士又何必看不起国外硕士呢?

不管在哪里,硕士都是一所大学比较边缘的产品,很多时候只能对个人发展起到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作用,从 add-on value 的角度来看你很难说这个学位水不水,因为就国外硕士而言,它只是依照你的过往经历给你屁股上盖一个戳。

朋友们戾气别这么重,普天之下,既然都是硕士,建议还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友好互助吧

知乎用户 Brando 发表

我寻思着,身边 985 的没一个说看不起国外硕士的啊。没事少个自己加点戏,成天看不起这看不上那的。

我只会评价个人,不会评价这么大的一个群体。我见过专科出国读了本科硕士去 Google 的,也见过专科出来自己努力读本科 mba 进大型医院做管理的。还见过 985 本的同班同学挂得比我还厉害毕不了业的。国外的硕士这么多,有好有坏,你上来就给人一个先入为主,这是得多不成熟啊。

知乎用户 HappyBird​ 发表

其实,文人相轻没意思。

国内 985 难考一些。国外的学校硕士相对容易考一些。

啥时代了,考个学还跟范进中举一样。

哪个学校拿的文凭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从长远来看,队社会的贡献才是最重要的。

也有耶鲁大学毕业扎根农村做村官的。

人长远的志向才到闪光的,这些外在的文凭不过是找份工作的敲门砖罢了。再哪个学校拿文凭和能做多大贡献没有直接关系。

知乎用户 萧然 发表

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见到比较多得是,985 本科看不起本校的硕士

知乎用户 Biupa​ 发表

仅就我了解的商科而言,「部分」英美的硕士项目,其水准确实令人生疑… 或者说,学生水平与学校本身的名望不符。不仅如此,读完这些项目之后,许多人的出路也仅仅是一般。

与此同时,也有少部分硕士项目的水准无可挑剔。比如 Oxford 的 MFE,Princeton 的 MFin,MIT 的 MFin 等。尽管也是 1 年 / 1.5 年的项目,但首先录取标准比较高;其次,许多人经过这些项目都可以进入大手投行,基金等,有着光明的未来。

Citi HK 在 MIT MFin 一个项目招的人,应该比清北加起来还多。[没有经过 fact check,我的印象里]

如果把 “国外的硕士” 一概而论,全盘蔑视,是井底之蛙。但如果 “水项目” 的人因为被瞧不起,而想拉着 “好项目” 的人一起讨说法,这些 “好项目” 的人也不一定会参加。

当然,区分哪个项目好,哪个项目不好,又需要有大量常识的积累,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有意愿去学习的。而大多数情况下,这些 “好项目” 的人也只需要取悦来 on campus recruiting 的公司就可以了。信息的壁垒也就在此产生了。

至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其价值主要是在准备移民的方面。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buvzw 发表

就国内高校的研究生教学水平,还好意思看不起国外的授课型硕士呢?也不看看人家给研究生上课的都是什么级别的老师?这些人随便到你 985 来一趟那都需要你们校领导恭恭敬敬地请人家做全校性讲座的。你们 985 研究生拿个小本本去听讲座都要发个朋友圈,人家留学生在国外天天上这些人的课。你们扪心自问你们导师到了国外有这个待遇吗?

说句不好听的,在国外上一年课能学的东西比你在国内给导师打两年工学的东西都要多。人家一年有多少时间花在学习真正的知识上?你两年多少时间花在给导师干杂活上?你自己心里明白。

你知道有多少国外名校的中国博士生是靠授课型硕士过渡的?说白了,国外的研究生教育,能把一个原本对科研没兴趣的人培养得对科研感兴趣并且有意愿继续读博搞研究;而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能让原本对科研有兴趣的人变得对科研失去兴趣甚至痛恨,读完研打死都要转行。

这就是差距。

更不要提以张雪峰为代表的功利性考研对人的毒害了。

知乎用户 章小瑜​ 发表

因为内卷而造成的双标!

题目本身是伪命题,国外的硕士不光学术门槛高,还需要你父母资金雄厚,不然连 50 万人民币的财产证明都拿不出来。国外硕士已经是 “有才有财” 的代表了,说实话,能占到一样的人都是凤毛麟角吧。

再来,国内申研要求就是拼成绩,国外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标准化考试只是一部分,还需要 PS,essay,推荐信,财产证明,工作经历等等,如果能被国外学校录了,难过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吗?为什么会看不起呢?没有刺的酸菜鱼,难道它就不香了吗?!不被标准化考试内卷的研究生就要被看不起吗?!

国外只要不是普通学校,排名一般不会低于 985 大学的,进入世界前 500 大学难度没有很大,你说它渣?怎么香港前 10(世界前 500)的大学你就觉得还不错,内地前 30(世界前 500)的大学你就信心满满了呢?不能因为标准化考试内卷严重就开始双标了吧!

知乎用户 波兰途波 发表

互相看不起而已

985 认为国外硕士只是家里有钱,国外硕士认为 985 太土,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其实两者都不差,只是选择不同,走的路不同罢了。

知乎用户 wtf 能 发表

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国内硕士学术训练多。

但事实上是,“饱受学术训练的” 国内硕士在申请博士上和国外硕士比也是弱势的,因为没有推荐信。。。

知乎用户 Rex Yao 发表

这年头,读个硕士(无论在哪里)都这么有优越感的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不起不至于,看不上有一点,只能说因为太多小朋友把招牌做瘫了。

之前团队新成立,招聘面试了很多小朋友,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说看。

几个本科国内 985,硕士国外名校的小朋友都很优秀,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很强,而且结果导向,对自己有规划。但是个别过于少年老成,略有些油滑。再但是,要价都很高,难受,看上了好几个签不下来。

几个本科一般,国外学校有好有坏的。明显感觉不够聪明,而且有点不够自信。我的变态笔试题基本上个位数,面试全员扑街。不过有个小朋友人不错,很踏实一个人。

几个本科硕士都是国外的,真是,一言难尽,拜其中的某几位所赐,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简历请另谋高就吧,对大家都好,真的,我不知道别的部门体验如何,反正我心理阴影了,好几年缓不过来的那种,而且听说有阴影的不止我们部门。

最近香了个 211 的土硕,刚开始纯属为了占编制,差不多就发了 offer,后来发现虽然不如 985 出去的名校硕士聪明,但是很好用,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少许但够用,自己的想法少许但够用,除了有时候带了些学生的天真,不过毕竟是新人,大家都是从小白兔过来的,当年我比人家还天真呢。

综上,高考真的是试金石,高考失败不一定人不优秀,但是高考成功的优秀概率大很多很多很多。

最后,985.211 土硕真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般看不起国外硕士的国内 985 硕是这种:

本科不认真学 gpa 不足,几乎没什么出色的科研、实习经历,或者本科学校背景不足,因此不够保研和出国的基本条件。

那就考研吧!一战失败、二战上岸,啊,我多不容易啊,两年辛苦终于考上 985 实现了逆袭!

你瞧瞧那些出国的,完全不需要像我这么辛苦,有钱就能拿个 offer,我要是有钱也能出国读硕!

这些人不曾体会过,在本科保持较高的 gpa 的同时,找老师做项目做科研、找大小公司实习、考雅思托福、GRE/GMAT、准备推荐信和文书等等。

他没有这些经历,所以他会觉得别人这些经历都是无关紧要的,完全不如我日日夜夜准备考研辛苦。

而他能切身体会到的,就是自己家里出不起出国的钱,所以,他会用这点来抨击海外硕士,而不会用我上面所提到的 gpa、科研实习、雅托 G 等。

知乎用户 胡萝卜蹲 发表

因为有一部分国外硕士是课程硕士,学制一年或两年,无需发论文也能毕业,相当于大五,大六。跟本科生差别不大。

那为啥国内硕士看不起课程硕士呢,因为国内的硕士研究生更加看中的是小论文和大论文(毕竟攸关毕业),对于研究生课程关心程度比较低**,**大家也不会去比谁哪门课分数谁考得高。在国内硕士眼里,论文是西瓜,课程只是芝麻。

这时候一听说国外一些硕士不需要发论文,只需要上课就能毕业,心中有所鄙夷当然在所难免了。

知乎用户 迁木君 发表

哈?现在还有人看不起国外的硕士吗?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有人统计过吗?还有就是那些说英硕或者美硕特别水的人,怕不是见不得别人好才这样说的吧?

没有水的专业,也没有水的硕士学位,只有水的学生。

说国外硕士水的那些人估计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既然说水的话,那么国内的大学生论文抄袭数据作假的时候,你说水不水?

知乎用户 勃学家​ 发表

因为他们做决定从来都是靠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事实依据就是,如果看学术国内 985 根本比不了国外稍微好点的大学(例如 qs200、甚至 300)。如果比就业,即使是绝对人数上来看,国外的 top100 也能对标国内 985,更何况从相对比例:国外 top100 几乎全面秒杀国内所有大学(包括清北)。

知乎用户 土澳招生官​ 发表

国外的硕士也不需要 985 硕看得起啊。

都说国外水硕招留学生门槛低,产业化,但好像 985 招留学生门槛也不高吧。好多都是花钱请了一帮非洲小国洋学生来,结果国际生比例也低得很。

再说就业,国外读硕士国外就业,国内读研国内就业,哪个更轻松哪个更卷?

你非要说国外读研回国就业竞争力低,那外国人在 985 毕业之后回到祖国就业竞争力也不高啊。好多不也是回国找不到工作然后又折返回去国内干外教吗?

再说大学的科研。算了不说了。

知乎用户 Andrew Li​ 发表

学位上的 BS 来自于入学(课程)和毕业的难易度吧。

国内考研的难度肯定大于海外授课型硕士,除非真哈佛剑桥,或者特别难的专业,大部分留学生上硕士,基本上交钱就好,只要本科成绩不算太菜,基本能上。

国内硕士入学确实远难于海外硕士。

知乎用户 留学规划邵老师 发表

国内凡是进入到 985 大学的硕士,男大部分出生院校都还是不错的,成绩呢,应该也都算是同学中数一数二的,但是呢,他们的同学可能出生意向不如他们好,或者成绩也不是像他们一样,甚至可能平常也不是很努力就感觉很普通的同学,结果到了澳大利亚上了一所是以前 100 的大学或者到英国那个项目组很不错的大学,这肯定会让那些出生更好的学生感觉到国外的硕士不如他们国内的好。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就是会有那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那种嫉妒的内心煎熬的感觉,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出身一所双一流都在大学,然后呢,经过考研考到了 985 的硕士,结果呢,你一个普通的本科跑到国外去一下变成税前 100,好啊,比我的大学的排名还高,那我这么努力干什么呢?所以那你们的硕士肯定不行。

再加上像英国澳大利亚的硕士一年制比较多,所以呢。他们就会觉得你一年能学到什么东西呢,你看我的硕士不是两年就是三年的,肯定是比你的含金量更高,而且呢,我经过考研的,你呢,只是写了点文章就上去了,你这个申请制鬼知道是干什么的。

所以归根结底呢,就是两点第 1 点呢是因为它的录取几率确实是比考研好像更高一些,所以呢,会让原本条件普通一些的学生也能进入到跟 1 楼大学那第 2 点呢,实际上就是嫉妒了。

知乎用户 冬冬 发表

国外硕士大部分是课程硕士,根本不是研究生,看不起他们很正常啊。

国外硕士分两种:研究型硕士和课程硕士。其中少量的研究型硕士才能对标中国的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学历,而大多数课程硕士是那种上几门课就毕业,根本不搞研究的 “硕士”。这两种硕士的学位名称和最后拿到的证书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国内研究生看不起国外硕士很正常,因为学制等级确实比他们高。

底下一堆外国硕士吹自己学校好,那都是瞎掰。那些回答其实是回避了学制上的差异,根本没抓住国外硕士被人看不起的根本原因。

这么说吧,海归博士那就是真博士,“海归硕士” 十有八九不是咱们中国人观念中的那种 “硕士研究生”,而是一帮子上几门课就拿证 (证书跟人家研究生的压根不一样) 的水货。不信你下次再碰见自称 “海归硕士” 的选手,直接问他:“你是课程硕士还是研究型硕士啊?” 他多半会大吃一惊 (纳尼?我遇上懂行的了?!),如坐针毡、抓耳挠腮、眼珠乱转、支支吾吾,像孔乙己一样涨红了脸,之后便是难懂的话,什么 “是一样的……”“我学校排名……”“G5”“QS”“我家境……”…… 惹得我们这些公派博士和全奖博士们又哄笑起来,办公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有一次我坐飞机去开会,跟飞机上两个妹子相谈甚欢。一问她们是哪个学校的,她们都把小胸脯挺得鼓鼓的:“Monash 的!”“墨大的!”我问 “那你们是课程硕士还是研究型硕士啊?” 妹子:“??emmmmmmm”“by course 的……”“都是一样的……"(小声 BB)我得意洋洋地又问:“不对吧,你们这种是不是不允许申请全奖博士呀?”妹子彻底瘫软:“…… 我们不读博……”“那要看你成绩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怀着莫名的鄙视链舒爽戴上眼罩睡觉了。嘿嘿。

一切不提自己学制光吹自己学校的都是耍流氓。记住,国外的硕士不一定是研究生学历!!研究生看不起非研究生很正常!!

哦对了老夫本科华东五校出身,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全奖博士,现任瑞典皇家工学院助理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嘿嘿。

-—————————– 分割线 ——————————————————

更新:在此简要地回复几个评论区问题啊:

1.“谁还不是个全奖博士了?”

答:大体上博士生分三类:全奖、公派和自费。有些人说 “博士都是全奖” 这是错误的。在留学圈子中,由中国国家公派留学基金委选送的博士一般不算全奖。简单地说:全奖博士是外方国家或者大学出钱请你来读博;公派博士是咱们中国出钱送你来读博;自费是拿不着任何资助,只好让父母掏钱供你来读博。哪种牛哪种差,一目了然。

2.“宾州州立大学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以为是宾大呢。”

答:宾州州立是世界百强名校,公立常春藤大学,老夫读博的地矿类专业全美第二。在地矿方面别说是宾大了,就是斯坦福也比不上我们呀。另外老夫在这儿说的是学历学制档次的问题,并不涉及具体学校的问题,那些试图贬低老夫的学校来推翻老夫的论述的课程硕士们还是省点力气吧。原因很简单:咱俩学制都不一样,比什么学校呀??哦,比如你是专科生,拿的证书都跟老夫不一样,一个劲儿地跟我吹你那专科学校特棒特棒有用吗??

3. “你家境怎么样 / 你有几套房 /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 你单身吗”

答:相当一部分课程硕士的惯用技俩就是你说学习他扯挣钱;你说学历他扯家境;你说成绩他扯妹子。有意思吗??说得就跟课程硕士出来挣得很多似的,博士起薪多少,硕士起薪多少你倒是先搜搜呀??老夫在海外 (美国 + 澳大利亚) 呆了快八年了,课程硕士找的都是什么样的工作我还能不知道??为什么不跟你们扯薪酬??那是因为钱数你可以随便吹,我说我一个月挣五万你可以吹 “哟博士才五万呀,我十万”;我说我一个月挣十万你可以吹“哟博士才十万呀,我二十万” 所以我不给你们这机会。薪酬这玩意儿没有天花板,但学历却有天花板呀,学历档次最高就到博士,我是博士,这玩意儿你就是再怎么吹也就是至多跟我打个平手。房子套数 / 家境什么的同理。另外老夫结婚七年了都,闺女都能一顿吃两盒杏仁饼了,别跟老夫废话了行吗。

另外为什么这些人就不能堂堂正正地通过讲道理来一决胜负呢??怎么就一定要试图把老夫黑了来证明课程硕士的含金量呢??哦,你们把别人抹黑了,自己就白了??新鲜。

4. “国内不是也有学硕和专硕之分吗?”

答:国内的大部分专硕都是正宗研究生,只有第一年上课,后边还有别的内容呢。而国外的课程硕士只上课,其毕业设计实际上是一门课,不算 research 部分。也就是说,“国内专硕和学硕之间的差别”与 “国外课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之间的差别” 压根不是一档子事儿。老夫再说一遍,国内的专硕大部分是正宗的研究生,而国外的课程硕士不是研究生。

5. “我们课程硕士自费的所以家里有钱有钱有钱我们有的是钱!!”

答:得了吧,澳大利亚绝大部分课程硕士还要租我们海外华人的 house 里边的小单间,让我宰他们一刀,卫浴还得共用,水电还得均摊,连租客厅的都有……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的房都这么租了好长时间了,房客换了好几茬儿,全是课程硕士或者本科生——因为全奖博士人家是真有每年十五六万人民币的奖学金收入人家真用不着这么惨啊……

知道什么叫租客厅吗??就是客厅放张床,给他拉个帘儿,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在悉尼墨尔本这种房租贵的地区这种课程硕士超级多。悉尼还有好多租床位的,四人一间的都有。就这还家里有钱??Excuse me?!

另外我认识的那帮课程硕士,几乎人人做代购,穷疯了似的,他们的微信朋友圈天天就发 “新品上市”“澳洲正品代购”“让亲们久等啦” 就这还家里有钱?!Excuse me?!

给你们来点新闻:

哇!!58 个床位挤在 3 个卧室里:

留学生须注意:悉尼租房黑市 –58 个床位挤在 3 个卧室里!- 澳洲留学初识 | 留学攻略 - 51offer 让留学更简单

嚯!!墨尔本 “黑公寓” 专招留学生 要挤 12 人床位 150 个:

https://yeeyi.com/news/index.php?app=home&act=article&aid=3747

他们居然可以在悉尼或者墨尔本拥有一个面积达到 1.5m*1.8m 的巨型床位他们果然家境优渥好富有好棒棒好犀利吔!!哇晒!!沃塞!!哦~ 哟~!!妈耶有床位耶!!盖了帽儿了老北鼻呀!!!

抱歉,又戳了课程硕士们的肥皂泡。

![](data:image/svg+xml;utf8,)

6. “你的动机是什么?获取优越感吗?”

答:老夫的动机首先是科普,从底下评论区内容各位就可以看出,其实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课程硕士与研究型硕士不是一档子事儿这个事实。而且留学中介也大部分都不说明这一点,只说是硕士,却不说这种课程硕士根本不是研究生,导致很多人其实都上当了。老夫在此要揭露真相。另外既然问题问的是 “为什么国内 985 硕看不起国外的硕士?” 那老夫就根据问题回答原因。至于那帮劝老夫 “没必要看不起别人” 的选手还是先看看题目再说吧。嘻嘻。

接着奏乐,接着舞。

![](data:image/svg+xml;utf8,)

-——————————————————————————–

为了庆祝本回答获赞超过 15000 个,本大博士大才子,为课程硕士作词一首《如梦令 * 课程硕士》,以飨读者!

如梦令 * 课程硕士
研硕走遍天下,

课硕回家找爸。
上网吹牛比:
“我家高楼大厦。”

哈哈!

哈哈!!

水货学历太差!!!

笑死我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c672q 发表

你 = 国外水硕 = 国外硕

他 = 藤校、G5、QS50 硕 = 国外硕

你 = 他

你被人看不起了,大呼国内硕看不起国外硕

引发口水战,引来一些 “他”

他的回击强有力,你看的都快高潮了,疯狂点赞

知乎用户 育路在职研究生网​ 发表

的确,获得国内全日制硕士的人群非常看不起国外硕士,很不认可,越是 211、985 名校硕士的人越是会这样。用他们的一句话说就是完全否定了国外硕士学历:“没有含金量”。

许多人觉得,只有那些考不上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才会去报考国外硕士;也有一些人认为,国外硕士的培养标准比较低,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全日制研究生高,只要有钱就可以报名,完全就是在买证。受到这种认知的影响,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明确要求应聘者的研究生学历是全日制的,如果是非全或国外硕士,就会失去录用资格。

其实,国外硕士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许多人对其至少存有两点误会。

第一点误会:国外硕士就是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是 “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 的同等学力申硕教育,而国外硕士则是 2003 年以来,教育部依托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了万余所外国高等学校的名单。公布外国高校名单引导公民理性留学、促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核查外国院校设立的合法性和其所颁发学位学历证书在所属国获得承认的有效性。

与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国外硕士也是国外院校全日制统招研究生,招生指标由国外院校制定,在入校和在校期间,与国内全日制研究生的唯一区别就是授课和学习方式的不同。

第二点误会:国外硕士的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均很差

有些人虽然知道国外硕士不是原来的在职研究生,但他们仍以生源质量不高、培养质量低等理由来否定国外硕士。

这样评价国外硕士既不理性,也不厚道。大多数选择国外硕士的人群属于企业高管层次,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商业资源,这类生源质量一点都不差。有些院校为了保证生源质量,宁缺毋滥,报考门槛比国内全日制研究生还要高。

国外硕士不仅执行 “严进”,也执行 “严出”,想要获得相应的国外学位,必须按照要求完成所有课程学习,修满学分,同时完成一篇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等质量标准的学位论文。国外硕士教学师资也是教授级别,授课内容与常见的出国硕士留学教学大纲基本一致。

简而言之,国外硕士在考试招生、人才培养、毕业标准等方面与国内全日制研究生大同小异,他们的国外文凭也与国内全日制研究生的文凭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中留服可进行学历学位认证。

因为有这样的两点误会,大家对国外硕士生 “另眼相看”,一些不明事理的人还说:“大部分国外硕士学历就是花钱买的文凭”,殊不知,如果自身没有优秀的管理经验和人脉,花再多钱也买不到国外硕士学历。

这些年随着国外硕士项目在国内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认可国外硕士学历,其中,外企从不歧视过国外硕士的人群,反而很欢迎这类拥有海外经历的国外硕士,可以站在国际视角为企业想出更有高度的创新点子。

总之,不论国内全日制也好,国外硕士也罢,某种程度上说只是个人学历的证明,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提升自身的职场竞争力、拓展人脉、整合资源。

…………………………

中留服可认证的双证国际硕士院校推荐 & 报名择校 & 免费咨询入口:

双证国际硕士,免联考,网络授课,专科即可报名,学制短一年毕业!

知乎用户 腐国大叔​ 发表

人的问题,转发一位博主说的话。

很贴切

知乎用户 谷中山​​ 发表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本科读清北和研究生读清北是不一样的?

知乎用户 lewisalonso​ 发表

1. 国外硕士并非全是水货。部分 top50 学校的申请难度极高,需要本科刷四年 gpa,做科研做实习,参加暑校,考 gre 托福,这一套下来压力和卷度绝对不低于保研 / 考研。本科 985/C9 / 清北的出国党里有很多优秀学生这么努力。、

2. 本科清北 / C9 的学生即使混个中游绩点再出国,申到不那么亮眼的学校,也绝对不可能被歧视。

3. 出国党里虽然有部分上述大佬,但总体水平非常糟糕,和其它回答说的花钱买文凭逃避竞争没啥区别。而 985 即使是政策性学校 / 天坑专业,录取难度也低不到哪去,毕业条件更是比国外高得多。

4. 找工作之所以看重学历,并不是因为该大学给了学生提供了多大提升,而是因为考进该大学足以证明学生的能力。以我就读的某所华五为例,其教学质量、培养体系不知被学生骂得多惨,但学生们都很努力,再加上他们较为牢固的基础,使得他们能在毕业时达到较高的水平。

知乎用户 莱克西西 发表

仇富。居然是因为有钱便可以出国享受远超出国内水平的教育资源。

哪有咱们卷赢的厉害?

知乎用户 MGSMGS 发表

感同身受,特别是和长辈聊起身边同学的学历问题的时候。这本质是心理虚荣感的体现,这类人的人生价值体现的很大部分是 “我上了一个 985 学校,而且我是拼了头考试进去的,我的标准就是我做题考试比别人厉害,你们国外的硕士花点钱考个一般的英语考试就可以过去的,有钱可以不考英语直接过去上语言班也可以毕业,我们是不同的”。嗯是的,如果你的评价标准是考试难度和竞争的人数比例的话,那国内的高考和考研确实可以说明问题,起码在你的价值定义里面,是合理的。

“英雄莫问出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古人用这些文化传承告诉我们,“唯学历论”和 “学历鄙视” 是一个多么不成熟的体现。

心里面的学历鄙视论每个人不多不少都有点,这个是个人看法自己觉得开心就好,即使很多人嘴上说自己没有鄙视学历层次低的同学,但心理还是很诚实的,不然那么多人拼了头申请国外的名校考研去 985 是为了什么?自己心理是很清楚的,我承认我曾经是这么想的, 只是不想自欺欺人。很多时候和长辈讨论的学历问题时候,自己的那种优越感就出来了,老子是美国综合排名高的名校的硕士,你们是国内的硕士,这种心理的优越感是曾经存在的,但我现在反而非常反感这种说法。

换位思考,国内 985 硕士也觉得自己的含金量比国外的硕士高,这本来就不是基于客观科学的分析的,你认识多少国外毕业的硕士,你需要多久去评价一个人的工作学习能力,他考试不行身上就没有其他比你好的优点吗?不是的,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履历和样本去支撑自己的理论,当你有足够的阅历你才会发现这个想法是多么不成熟。我见过不少美国名校毕业的学生有少部分水平确实一般,我也见过一般双非学校考试出来的在美国的大学混的风生水起,你见得多不代表你自己就有足够的理由去鄙视别人,而是反过来思考自己是不是配得上自己的学历头衔,再埋头苦干,这才是我理解的人生意义。

我们的评价体系和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应该是你这个人的待人处事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享受生活的能力以及贡献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考试能力。当你觉得 “英港新和部分美硕都特别水,和他们不是一个档次的” 或者 “国内硕士水平水,和他们不是一个档次” 的时候,你会生活在一个无穷的死循环里面,很难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知乎用户 张思远​ 发表

应该有两部分原因

第一国内的硕士考试竞争太激烈了

2020 年参加考研考试的学生是 340 万,而 211/985 大学的录取数量大概是 40 万(包含统考的学硕和专硕,非全职日研究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单列)。

也就是说大约 7 个学生才有一个能录取到 985/211 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相当于每年有 300 万人去膜拜能考上 211、985 学生的能力。

那这些考上的学生在 300 万 “失败者” 的陪衬下觉得自己不错也是无可厚非。

反观美国留学生,不看特殊原因的 2020 年。我们参考 2019 的数据

注:美国研究生申请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学校,也可以同时拿到多所学校录取。因此统计方式有所不同。

2019 年,中国学生总共递交 24 万份美国研究生申请,总计拿到 20.8 万份研究生录取。录取率 86% 左右。

而国内 211 大学总计有 116 所,而美国研究生申请几乎 95% 以上的学生可以录取到全美 top116 的学校。

基本就是说,你来申请,就能上一个远比国内 211 更好的学校。

所以得出结论,在国内考研,考上 211 的同学,人均击败 300 万对手;而去美国读硕的学生,人均只能打败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国内考研的门槛远远高过留学生的门槛。这么努力的考研学生,骄傲一点也无可厚非。

第二留学生普遍家庭背景更好,有阶级情绪在内。

在国内读研究生开销很小一年下来用不了几万块钱,而去美国读研怎么样都得 50 万人民币以上的花销,且上不封顶。

有钱又上进的故事,不如有钱败家子的故事吸引人。

咱们国情就是这样,家境好,又聪明,还努力。这得多让普通人绝望啊。谁家茶余饭后聊这个~

但是门槛高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目前美国留学生回国的发展还是普通强于 211/985 大学学生发展的,不管是薪资还是上升速度。

而且国家给留学生提供种种福利制度,包括户口,创业补贴,购车补贴。

这种福利为啥只给留学生没给 985 的学生?难道是因为 985 的学生太优秀了不需要吗?

所谓 看得起看不起本身就是无聊的人在自我安慰。有那时间好好读点书比啥都强。

知乎用户 松子酱酱 发表

这就像国内有些本科生看不起艺术生一样

殊不知艺术生为了艺考付出的并不比他少

而且我认识好几个艺术生文化成绩超好

比大部分本科生成绩要好

因为太喜欢画画所以学了艺术

诚然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国内考研没考好选择留学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学术追求等原因出国读研的

而且学制短真的很有吸引力啊

知乎用户 Jiafeng wang 发表

都不要看不起谁。谁知道未来哪个当时的无名之辈会功成名就。

知乎用户 叶棹歌 发表

因为确实价值不一样

高校招聘都不要英硕

谁不知道你水啊

知乎用户 小汽车滴滴滴 发表

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

这个是分情况的,如果本科国内 211/985 然后考到去国外的谁敢看不起?第一学历摆在那里。举个例子,国内中国科技大计算机本科,硕士加拿大滑铁卢。就算北大计算机专业的也不会说看不起你吧?但是你本科国内三本计算机专业,你就算刷贼高绩点均分 95 进了墨尔本 cs 又如何?竞争力还是不如国内本硕 211 的啊。

第二种:英联邦鄙视链

英国硕士一年制,花钱就能去这个是事实,只要英语好有钱就一定能申请到学校,雅思成绩不够可以读语言班啊,相比国内考 985 的研究生确实简单呀。但是,如果你申请上 G5 就不会被鄙视了呀,除此以外澳洲八大都不行。

第三种:绝对不会被鄙视的

那就是申请到美国前五十,无论你本科什么背景,因为托福就不是一般人能考的,985 学霸考托福该跪一样跪,托福考完还 GRE/GMAT 等你呢,都能通过你可以去鄙视 985,这个真的基本就属于英雄不问出处了。说白了还是录取难度和毕业难度的问题。

知乎用户 言犹未尽​ 发表

各位名校大佬我都是非常尊敬的,发自内心那种。

看不看得起吧!那也是无所谓的,

不是应该关心自己毕业挣多少吗?

知乎用户 邢永伟 发表

国外?哪个国家?哪个大学?哪个专业?

知乎用户 橘貓胖胖 发表

那是一群内卷狗,做题家在酸,大概率还是本科不知道哪里出来的

真正 985 本科出身的,对于升学的态度都是出国 > 保研 > 考研,能拿到国外 offer 至少证明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何来的勇气看不起出国的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高赞的很多回答,我还是想找个明白人跟我说说去英国读一年硕士能学到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本科 985 的留学海外我自然不会看不起,哪怕 211 我也不会看不起。

但是一堆本科双非留英留新加坡,甚至留学个泰国回来,天天扯着学校排名说事,这种人会难道要正眼看他们吗。

如果是正常做研究,哪怕只是为了镀金,为了海外经历,出国留学,没人会看不起。人活着都是为了往上爬,吃饭嘛,不寒碜。

最讨厌的就是,前几年拿排名天天说事,这两年拿毕业难度和课程安排合理性天天说事。谁不知道你们那些一年的授课制,的确一年要修完别人两年的东西,修的很累,很多延期。但难道不是及格就行,慢慢修修个两年,拿个学位走人有什么值得天天吹的?

还不就是吹多了惹人反感。同是 985 本毕业的同学,工作的,留学的,国内读研的,没怎么见过互相瞧不起的。那些到处找机构,读个 qs 九十几的,甚至所谓 qs 前 200 的,我见过最牛的还吹自己 qs 前 500 的。这种含金量会让人看得起吗。你要是申个牛剑,我打包票你不会被任何人看不起。别人看不起你也是别人的问题。

知乎用户 仙贝军司令员 发表

你们拿自己文凭去申一下所在国的博士,大概就清楚人家怎么看你们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请自来,可能文不对题。

我是 top20 的 985 本科的,我来自一个很穷的山村,穷到大多数人都选择初中辍学就去修车,理发。周围很多人考不起重点初中,初中同学很多都考不起高中而去读职业学校,高中同学很多都进不了实验班,所以我还是挺努力挺幸运的,进了县里最好的高中的实验班,还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我扯这么多是在说明考上一个 top20 的 985 大学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小学开始就层层筛选,然而有一些所谓欧美留学的人在我面前秀优越感,也不说自己本科的学校是哪里,也不说到底是欧美哪个学校,只说个自己欧美留学就自我感觉高人一等。说实话,我非常反感。如果你要是真的有实力,说说自己的本科学校,说说自己的留学的学校,说说自己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硕士,我对厉害的人自然很敬重。而对于没有实力的人来说,往往都会对自己的本科学校,高考分数,留学的学校,何种类型的硕士避而不谈。对此,我也就呵呵了。

知乎用户 龜雖壽 发表

啊?「国外的硕士」?「国外」是哪里啊?美国英国是「国外」,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巴基斯塔 也都是「国外」,阁下您指哪个「国外」?

除了国家之外,硕士也分很多种,授课型,研究型,有一年的,有一年半的,有两年的,甚至更久的,您指哪一种?

「跟他们不是一个档次的」?您是什么档次?您是生下来是口里含着金汤匙还是衔着通灵宝玉哇?

还不是因为觉得您在国内考研千辛万苦才考上,而留学的「随随便便」就能去,心里不平衡?

那您可曾知道,很多人为了去好的国外学校留学,大一开始就努力保持 GPA,不敢松懈,因为申请国外的学校基本上都要看大学成绩单。而在国内考研呢?基本上就靠考研成绩吧。那这算不算不公平呢?在国内大学不努力学习,最终考研努力一把就能上研究生,而为了出国努力刷 GPA 的却要一直保持优秀成绩啊。而且去国外好的学校读硕士,不止 GPA,还有很多其它要求,比如要过语言这一关,您的外语有人家好吗?我本人去读的硕士项目,雅思要求最低 7 分,敢问您是否保证国内 985 硕士全部都能达到这个水准?更别说那些去非英语系国家读书的了,要学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越南语泰语阿拉伯语等等各种各样的语言,这些人的语言能力,你拥有吗?没有的话,那您凭什么看不起别人?

再说了,国外肯定有「水硕」,那国内就没有吗?您拿国内 985 的硕士跟「国外」各个水平的硕士比,然后断定人家比您低很多档次,这是耍流氓吧?就好比拿上海的发达程度跟「国外的城市」比,然后说「国外」都很 low。excuse me??? 就您提出这种问题的水准和心态,还真是给「国内 985 硕士」长脸呢。估计您也是花了很大功夫才从某不知名院校考上 985 的研的吧?觉得可扬眉吐气了,可厉害可骄傲了呢。觉得现在「等级」上升了,可以傲视全球了呢。首先恭喜您考上心仪的学校,其次希望你戒骄戒躁,好好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别说国内 985 了,清华北大又怎样,哪里都有卢瑟哪里都有优秀的人。

知乎用户 row kim 发表

不可否认,985 特别是清北这类的本科的确是含金量比较高,因为高考难度比考研大多了。看一下本科考上清北的都是些什么大牛吧!

不过,其实也没必要谁瞧不起谁,以后工作和生活各凭本事,谁又能说谁混不好,你说是吧?

我就是 985 硕,我自己感觉本科能考上这个大学的很厉害,我当时就属于本科没考上,研究生曲线救国的,其实心里是蛮遗憾的。

但是工作后发现,学校经历是人生的一段小旅程,他可以决定影响一些事情,但是后面的努力也很重要。

我跑题了

知乎用户 洗菜扫地僧 发表

首先我觉得这问题宽泛的离谱,什么叫国内 985?清北复交?C9?一般 985?末流 985?

什么叫国外硕士?美国藤校?Top20?英国 G5?新二?还是一般国外院校?

搞清楚以上问题再来问是不是看得起。这就好比国内末流 985 瞧不起国外哈佛耶鲁 MIT 的研究生,人家反驳都不会反驳你一句,你开心就好。再或者国内清北复交的学生会高看国外野鸡大学的研究生嘛?那真要看他们的态度。往往越往高处走人约包容,不要看不起谁,因为谁都有你比不上的地方。

知乎用户 惊喻 发表

你先整明白课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

知乎用户 少史纪实 发表

英港新澳和部分美硕。。。这已经直白到就差说是授课型硕士了叭。。。

中国就算读专硕,也一样是超级削弱版 phd,文章都不用发的硕士就不是一个体系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做过一段时间金融猎头。

1. 不挖英国(强调)及其他所有国家一年制硕士

2. 不挖专升本经历(即使读到博士)

3. 优先男性(我是女孩子,但没办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本科 GPA 比你高点有限,咱俩都保不上研,我出国你考研。

我本科参加社团、参加竞赛、实验室干零活、发了两篇英文会议、蹭了学长学姐一篇 sci 三作,假期找实习申暑研。

你本科打游戏去网吧,出去旅游,混学生会,大三了觉得该考研了,开始早出晚归复习那四门功课。

我写英文论文的时候,你连外文文献都看不懂,我在坐满陌生人的会场里展示成果的时候,你给大一新生宣讲都磕磕巴巴。

你硕士毕业要求的论文,我本科时候就达到了

你凭啥看不起我

知乎用户 尤诺​​ 发表

985 的都跟我上一个项目了,看不起谁啊……

知乎用户 richard 发表

建议改成: 为什么国内硕士看不起国外的课程制硕士?

知乎用户 桓白 发表

我读的高中是市重点,有一个国际班,进来的分数低不说,平时考试难度也要简单很多就这他们还能考差。在加上高二的时候有一次转为普通高考的机会,很多成绩好的回转出来。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还能申请到有头有脸的国外学校,请问,就这样我凭什么瞧得起他们?如果是那些去国外深造,例如钱学森先生一类的,我当然佩服,可问题是出去的有几个?更有甚者,出个国还找不到北了,回来不是嫌弃这就是嫌弃那得,还是那句话就这凭什么瞧得起?

知乎用户 啊哈 发表

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在国外是以论文毕业的,哪怕很水的论文,我也服。

如果上一年课就毕业了,回国还顶着留学回来的名头,还是算了吧。

不过,谁让国内这些玩意,就认这个呢?

知乎用户 snake doctor 发表

别说现在了,十几年前我刚工作那会,当时公司招应届生,

本科 5k,硕士 7.5k,当时有英国一年制的硕士,给了 6k

知乎用户 jjjastronomy 发表

教大家分辨一招英制大学的硕士文凭:

如果学位叫 master of philosophy,那就是研究性质的硕士,正经的研究生。

如果叫什么 master of xxx,那就是授课性质的,不是研究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更新下:某乎的广告,大家自己看看

—————————//////

麻烦大家动动脑子好吗?

国内 985 硕会看不起 mit?会看不起哈耶牛剑?

醒醒吧,不要把什么事都归结到酸,归结到嫉妒上。前面有好几位我很喜欢的答主回答了半天就这?让我大跌眼镜啊。

你说我 985 本吭哧吭哧读半天,搞个 gpa3.6,听起来很不错。但你一看一堆双非一堆 211,学的简单考的简单人均 gpa4.0。都出国这还玩不玩了?这直接心态爆炸啊。像有的人读个多大硕士,拿着多大 qs20 多的排名,感觉自己跟清北一样牛逼。

你说我不歧视这样留学生歧视哪样的?换句话说哪个正常人会歧视手握一堆 sci 的留学大佬?

这题主问的问题真差劲,一个国外硕士,既包含了澳洲水校,又包含了各种世界 top1,这能用一个歧视国外硕士概括?

知乎用户 宅吕不宅 发表

有点意思啊!我就是国内 985 硕,公司送去读了英硕。都是混文凭,分啥高低贵贱 忽然发现可以骄傲一下,这两都没花自己的钱

知乎用户 卡璐比 发表

因为国外的硕士,很大部分是课程硕士,不是研究类型的。(可以说不算研究生,水平存疑)

国内 985 高校的硕士看不起他们,国内普通高校的硕士也看不起他们,国外的硕士里面研究型的也看不起课程硕士。

课程硕士实在是太水了,无法让别人认可其水平,被鄙视在所难免,其数量又多,连带导致研究类型的硕士也被鄙视了。

知乎用户 追风大魔王 发表

这种心路历程太好分析了

首先,985 考研难度挺高的,从做题角度比国外留学前 100 高校难

当然留学的难度在于 SOCIAL,准备论文,准备钱等等,实际也不容易

但仅仅从做题的角度,部分国内 985 会觉得自己付出更多

毕业了呢,起码在前几年,国外学校是比较好使的,哥大的回京沪港去外资投行,打包一年 100 万

国内的吭哧吭哧清北复交,几个人去中金,才接近这个数,可是中金中信也招留学生啊,竞争惨烈

国外学校差点的呢,不济也去汇丰、渣打,四大了。国内固然能进,什么 lily,andy 的好像始终不是自己主场

再有些个人才计划,CFA 奖励什么的,总感觉老外的东西就是洋气,就是高大上

可是辛辛苦苦考了 985 硕士,你说你平衡吗,你不平衡

对,你就是酸

我是怎么改变这种心态的呢?

其一吧,以前单位有好多留学生,有人说留学生水平好像一般啊,留学没啥用。有人说留学生能来金融机构总部,留学太管用。我都摇摇头,第一,说得好像金融有多大技术含量一样,人家学会了中国特色 social,一样干得好。第二,人家是爹好,相互独立推导出了留学以及进总部,而不是直接由留学推导出进总部,你这面板数据分析的功底也不行呐。

所以,真男儿反什么留学生呐,去反人家爹,去反公司领导,去反这种成体系的勾勾结结?

不敢?

那就和平相处吧,一起泡吧,一起桑拿,一起去她家

知乎用户 学在德国​ 发表

文人相轻

知乎用户 壮士请收下我的赞 发表

你是说住着百来平米鸽子笼,租的车位停着辆 20 万人民币的丰田凯美瑞,拿着几万十几万人民币起薪,每周上班 60 小时的人,

看不起住着 300 平米带草坪的别墅,车库里一辆 6 万美元的宝马 x5,一辆两万五千美元的丰田凯美瑞,拿着十多万美元起薪,每周上班 40 小时的人?

嘛你请随意看不起,你家学区如果足够好,女儿足够漂亮,长大后说不定还能和你一样再考进个 985,成为他儿子的三个女学伴之一。

知乎用户 塞壬之瞳​ 发表

大可不必,到了职场上就会发现学历不决定一个人的食物链等级,是否能拉动客户带来资源才重要。

这种思维停留在中下层打工人中,典型的做题家的观念,越难,越卷约好。管理者的规则完全不同。

话虽这么说,建议还在读书的同学们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 985 + 英美学历的混合组合,这样国内就业时找第一份工作时避免不专业的 HR 由于信息不对称没有足够认知问出一些匪夷所思啼笑皆非的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中游 985,年级排名前三,累死累活保研,今年拿到中山的 offer

我室友,专业课年级排名三年倒数前十,靠公选课拉了一手 gpa,大学毕业就要去伦敦政经

还是我室友,年级排名中等偏下,姐姐在多伦多大学读书,通过认识的教授操作进去了,大学毕业多伦多大学

还是我室友,成绩中等偏下,明年慕尼黑大学就读

我羡慕吗?我当然羡慕。

做了三年室友,我清楚地知道她们每一个学期,在我为了平时分,期末考试焦头烂额的时候,她们在睡觉,打游戏,追剧,谈恋爱

在我辛辛苦苦做比赛的时候,在我做科研的时候,她们经常会说,大学不就是拿来玩的吗,弄这些干啥?我无言以对,那嘻嘻的笑声现在还在我脑袋里挥之不去

不需要经过考研的洗礼,也不需要三年努力保研,就能去全球 top 的学校读书

我承认,出国的同学不乏优秀的大佬,但是就我这三个室友来说,她们又有什么能力呢?

你可以说我酸,没错,我就是酸,我以前一直以为能够去这类似学校的,都是大佬牛人,充满着敬佩之情,但是我的室友将这些撕的粉碎

现在我总算明白了,是牛人大佬能去更好的学校,而不是去更好学校的就是牛人大佬

知乎用户 真诚 发表

不知道,但我 26,在美国干码农

我打赌,除了富二代 国内跟我同龄的 985 硕士 99.99% 挣得没我多,而且 99% 挣得连我一半都没有

90% 挣得连我 1/3 都没有

不用想,跟我同龄的 985 硕士在腾讯阿里等大厂计算机专业工资大概是我 1/3

剩下的专业不用我说了吧?

什么?你说你投行?你不是二代就算你进的去投行赚的也没我多

对了,我朝九晚四没加过班

朋友们,我觉得我这答案已经够友善了,只是阐述事实就有这么多人喷我

既然这么多人喷我那我就说点不友善的吧

我能有现在的成就根本原因其实就一个: 家庭条件

我家里很轻松就能送我来美国或者支持我干其他事情

我这么说你们会不会好受一点?

毕竟就算同样在国内,人与人的差距不也是这个原因吗?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o2Vk6f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清北华五是 985,中民大中海洋也是 985,不过 985 也就那四十来所。

哈佛斯坦福 MIT 普林斯顿牛剑 ETH 是国外,巴黎高师巴黎高商巴黎高科伦敦商学院也是国外,爱荷华州立宾州州立维拉诺瓦路易斯维尔是国外,早稻田成均馆莫斯科国科大卧龙岗大学宋卡王子大学也是国外。这都是叫的出名字的。

歧视分两种情况: 一是来源于偏见,二是来源于强者相对于弱者的优越感。

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

知乎用户 付与东风 发表

国内大部分人把入学标准等同于教学质量,甚至等同于毕业生质量,故意区分对待,片面地认为,录取分数高,那么学校及教学质量就好,进而毕业生质量就好。

其实,录取分数,学校层次,毕业生质量可以说没有太大关系。尤其在这个比烂的年代。

国内硕士一般读三年,国外硕士项目基本上是一年。国内部分人会从时间上得出结论:**国外硕士水,**国外硕士给钱就上读,甚至留学生的文凭就是钱买来的。

岂不知,这个没有更好,只有更烂的年代,意味着在国外硕士也就是烂一年,而国内硕士却需要烂三年。确实国外一年硕士学不到太多的知识技能,但国内三年的硕士你,也不会学到啥。

太多国内学生,尤其是尚未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国内三年制的硕士,他们太闲了),不由自主地去对比和互相伤害,但走出校门,进入职场后,身边背景好,家境好,能力强,学历高,学校好的人比比皆是。社会上歧视的永远是你的能力,不是你的学历。

我甚至觉得,如果不是我正在读国外一年的研究生,我都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我也有国内 985 学校专业 TOP2 三年制的研究型硕士文凭)

平心而论,就学的知识和技能而言,国内三年硕士,比不上国外一年的。因为国内大部分硕士,基本上第一年七八门课,第二年开始做项目(其实混得比较多),第三年上半年开始找工作,第三年下半年赶毕业论文。后面两年基本上都是在消磨时间,硕士论文 99.9% 都是垃圾。而国外,直接把这些垃圾任务砍掉了,并在一年内高强度的教授完所以课程。

你不能因为你写了垃

知乎用户 新萌 发表

因为只有经历过残酷高考、考研的人,才有资格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靠家境弯道超车,学术界并不吃这套。

PS:现在知乎说话可真累。原答案是残酷高考,懂的人都懂,就是统考,高考、考研、公考这类。可就有人纠结高考和考研有什么关系,没办法,只能像小学老师一样把话写得 1234 一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法国读完本科只要成绩都过,基本上本校的硕士就是稳稳的了,不需要考试。本科毕业出去旅游一圈,回来就直接读硕士,本科到硕士就像自动升级一样。

不过法国的大学不分什么 985,211,又如此容易申请,被国内 985 鄙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

但我在法国见过一些国内 985 来交换的同学,其实也没有很认真的学习,只要一谈到自己高考时的成绩眼睛都发亮。一说话就这个朋友在国内哪个 985,那个同学在哪个 985,自以为进入社会就是上流社会,确实不可一世。

当然,只是一部分 985 学生如此,大部分人还是正常的。这种人一方面看不起出国留学的人,一方面陷入了整日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陶醉中,人生被当初那一张高考成绩单拿捏的死死的,都走不出来了,实在是可可悲。感觉那点优越感反而成了自我束缚的陷阱。

知乎用户 King​​ 发表

单论我们这一行,国外知名大学的博士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但国外硕士就算了吧。我接触过的国外硕士清一色的水,即使在国内本科是名牌大学出身的,出国读个硕士,也比不上国内 985 正规大学三年的硕士。

知乎用户 何济世 发表

英美的博士也看不起英美的硕士。

因为部分硕士学位设置就是学校用来圈钱的,有学术能力的人读了硕士之后顺理成章地又跟导师读了博士,也就是说在国外如果只拿一个硕士文凭,基本可以确定是在花钱镀金或者学术能力差,已经被筛过一遍了。

国内硕士一般还没有过筛。

知乎用户 熊熊​​ 发表

因为现在从国内企业 HR 的视角来看,

国外水硕,就是不如国内 985 硕士,

你可以投个简历试试看。

知乎用户 利木 发表

不否认有一部分看不起国外硕的国内硕是嫉妒心作祟吧,如果条件允许,他们应该也想成为国外硕。实话实说而已。

知乎用户 香港 Kong 哥 发表

国外硕士相对容易,大多数出去读的都是授课型的,很少读研究型的。相比较而言,国内不仅仅要上课,也有论文压力,而且普遍三年。国外的话,只要上课修满学分就可以,而且大多数一年。

总体来看,国外是容易一些,容易相对应给人的感觉就是水一些,所以会有一些让人看不起。

反观 985 硕士,应该都是佼佼者,容易自恃清高。

不过呢,放平心态来看,国外的确性价比挺高的,尤其对于那些可以拿的出二三十万留学一年的家庭,性价比很高。

避免了国内考研,985 相对不那么好考,申请一个 985 同一级别,甚至更好的国外大学容易很多。毕竟国内只有清北复交浙国是世界前一百。

知乎用户 han han 发表

因为国外很多大学的录取比 985 容易啊。有很多学生不敢考专业上的顶级 985,但是觉得出国的学院选择很多,所以社会上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

认识的圈子中,有高中生考上 top 级的国内高校,然后大二退学出国,这种也是比直接申国外高校更拉风的,因为大家知道你经过非常明确的成色检验。

知乎用户 灼热者 发表

在国外嘛,只要你不打老师你就能毕业。

知乎用户 邢清沐 发表

我实名反对第一名那个所谓的 “澳洲工作,美国博士” 的那个棒槌。

我之后计划从事的行业,对英语的需求很大,硕士文凭又是晋升的关键。那我为什么不能走一条更好的路,非得去走咱们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的考研?咱们国家的研究生是好,但选拔过程是相当严格的,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前途着想,谁会去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求学?985.211 的硕士含金量比这种高,这我也是认同的,烈火中完好无损的往往是真金白银,但人家用资本去抵消严厉的选拔机制这个缺点,不也是正常的吗?教育永远不是公平的,你在这嘲讽授课型硕士,怎么不去嘲讽高考的北京卷?能住在皇城脚下不也是另一种资本?我住在苏南的一座小城市,安安稳稳,有车有房,只求平安,不求富贵,我相信就是我们这里很大一部分年轻人追求的目标。我们这里没什么汇丰,华为,阿里,腾讯,网易,万科这么一众顶尖的公司,你有 985 的硕士固然好,你的 “海外授课型的硕士” 也不太可能吃太多普通中小企业的闭门羹。

房子车子我都有了,我只求一个稳定的五六千,日后有些许晋升空间的工作。你的文凭是就职的敲门砖,我不觉得我的生活质量会比 985 的北漂,沪漂低多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个博士生,国内 211 本科,所在专业排名不佳,袋鼠国硕士,那水平简直让招他的导师肠子都悔青了。学术写作能力基本为零,逻辑思考能力基本为零,学习主动性基本为零。拿出一篇烂文章,导师给他苦口婆心从结构到文字当面改大半天,人家第二天直接出去游山玩水了,朋友圈也不知道屏蔽导师。

国内硕士生好歹写过学位论文,学术研究方面没吃过猪肉至少见过猪跑。面对国外某些短期课程型的硕士,真的是要小心,对那些试图拿个洋学位装点门面的,一定要敬而远之。

本人带国外某校研究生 workshop,就是那个在全球大学排名一会儿第一一会儿第二的学校,班里学生的水平好的和差的简直是天上地下。地下那几个,只好最后每人赠送一个思路让他们照猫画虎。我很诧异这样的学校怎么会招收这样的学生。虽说国外的这样学生中的少数人会被所谓的宽进严出淘汰掉,但能够毕业的还是大堆数,还是能顺利毕业挂上金字招牌的。

其实不仅仅是洋硕士,洋博士也颇有一些是阳澄湖洗澡大闸蟹一样的存在。看看我们的高校,招了一堆深谙学术生产技巧的留洋博士,不知是喜是忧?

当然,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是不对的,优秀的学生也不少。但面对那些洋博士洋硕士,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他头上的洋光环迷惑了!

知乎用户 DeEs 发表

国内硕士不知道 欧洲大陆工程师类的 Master 稍微了解点。

欧洲大陆的硕士(英国不算)尤其是工程师类的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要做研究的话必须读博啊。

很多年前欧洲大陆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工程师体系,像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一般你大学如果选择读工程师的话一读直接就是就是 5 年或者 6 年(取决于国家,而且真的是要拼命学才能毕业,感觉还是在控制社会上工程师的数量,太多可能无法消耗)。出来直接拿的是工程师文凭,但是是真的很好找工作了。03 年欧洲各个国家的教育部签了博洛尼亚协议之后(最主要的就是欧洲学制统一化),很多国家都取消了 “工程师” 这个旧文凭,因为万一去其他国家交换,你是修大几的课?所以欧陆才开始有了本科以及 Master(硕士)(其实还是更加商业化,方便赚钱,但德国是个例外 2333), 本科的话有的国家是三年(德国,意大利),有的是四年(西班牙)。硕士有的是一年(西班牙这边叫学硕也就是学校某个部门自己开的,回国教育部是不承认的),这边两年的也有,比如在西班牙有的专业是推荐读两年的 Master, 通信工程,航空航天,土木,这些硕士的西语是 Master de habilitante, 读出来是受法律保护的,并且做项目时才可以签字(当然了,出了事第一个找你),读出来的话相当于拿了工程师职称。德国,意大利的硕士好像基本是一年半到两年的,但都是授课型的,最后都做个毕设,写个报告就好了。如果身边朋友有旧文凭(工程师文凭),朋友基本都会表示惊讶,毕竟实在太难拿了。

所以欧陆的硕士更像是大四的延申,上课上课,写作业写作业。发文章的话除非进组,毕业是不对这个做要求的。其实现在欧洲出来就业,很多公司也不看你哪个大学毕业的,也很少看你是不是读了 Master de habilitante,主要看你实习经验以及你的专业技能。可能还是有些传统大公司还是会更偏爱那些读了两年的传统的 Master,比如西班牙的 indra, telefonica 这些传统大公司,其他国家的不太了解,但据说德国一些大公司对工科博士更加青睐(听说的)。

现在西班牙这边读博的话,很多人先读一年的学硕也就是某个部门自己的硕士,然后进那个部门的一些组帮忙,之后就申请读博士。可能硕士加博士也就 4 或 5 年吧。

欧洲大陆工科的文凭里可能最有价值的就是本科以及博士了,硕士意义不大(主要是学历贬值)。

知乎用户 Void 发表

你如果本科学校也比他屌说不定他就不会看不起你硕士学校了

知乎用户 l 彼梧桐 发表

因为大部分出国的硕士考不上国内 985 硕士……

比如我自己…… 就没考上外经贸的硕士……

我承认国内考个 985 硕士挺难的,反正比我申请个国外硕士难。

尤其国内 985 好几个学校的 QS 排名还挺高的。比如清华北大复旦浙大

看不起也正常,本来就比较优秀嘛。

但是现在我觉得,等我留学回来,我觉得差不多。

他三年 985 硕士,我一年留学硕士加两年工作经验,而且综合能力必然比国内硕士强。也不至于妄自菲薄。

2020.7.20

稍微再说一下,我本 211。

其实大部分国外硕士,是需要本科 211 起才比较好申请的。而且均分要求挺高的(本科时候需要不断刷分),现在我已经遇到好几个均分不够的同学了。

而且作为一个职场多年的老鸟……

我估计 2 年工作经验看一个新入职的毛头小子,的确除非你是清北浙大复旦同济,会高看一眼(没错包括武大我都不会多看一眼)

其他无论你哪个 985 出来,都照样看菜鸟一样。

最近有一个留学回来的入职了一个特别好的券商,其实他学校排名并不是特别好,我觉得很振奋。

所以留学真的挺好,钱不白花的。

虽然人家看不起咱国外硕,几年以后可不一定哦。

知乎用户 New Fountains​ 发表

单纯比较入学难度,985 的硕士比大多数国外硕士难。

多数国外硕士入学不需要像国内考研一样,经历考试和面试。

除了少数排名高的国外大学,多数只需要有本科都能被录取。

所以本质是学霸看不起学渣的意思。

例外的情况,是去国外读研究型硕士,这部分学生是需要研究生导师挑选后录取,进去后跟着做研究的,这类硕士能接触到的项目很可能比 985 硕士的好。

知乎用户 Troy​ 发表

老子千辛万苦,报班,学习,备考,过关斩将考上的研究生,跟你们这群只需要申请,交材料,花钱就读下来的研究生比起来,肯定更优质啊~~~~

什么狗屁逻辑,难道你读研究生就为了证明会考试?还是说为了证明你考试考得好?

研究生代表的是你的学识,能力,视野。而不是你会考试。

之前看过一篇新闻,某同学只会考试,读到博士后,就不知道该干嘛了,把能读的书都读下来了,最后跳楼自杀了。

可惜吗?有点可惜,但是也不可惜,因为他没有自己的方向,从小到大都只会考试。

但是人生除了考试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啊,比如看看世界。

在最好的年纪里,换个国家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坏事,了解一下异域文化,对于自己来说也是提高人生质量的一中方式啊。

再就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留学生表面的光鲜亮丽,但是背后的苦谁又知道呢?谁会发朋友圈说,老子今天做实验又到 12 点,天天被老板压榨的喘不过气~~~ ,又有谁会说,老子写作业查资料通宵没睡,你只看到了他们在游山玩水,享乐人间,却没看到他们的背后付出。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一面罢了。

真正经历过留学的人才知道,换一个环境,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的,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跟在国内都不大一样。

这时候又有人来说了,那你有钱,什么办不到?

呵呵,我在法国旅游的时候,酒店吧台有卖鲜榨果汁的,我跟他说,我只想要水果,不榨汁可以吗,人家压根儿就不卖给你好嘛~~~~~ 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你想花钱都画不出去。

请尊重每一个能够在海外完成学业的追梦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意义,因为大多数人在比较看得看不起的时候还是以高考分数或者本科学校,外加工作后的工作单位来判断的。

其实心里根本不管你哪儿读的硕士,一听说,诶你本科没我好,或者一听说你现在工作没我好?心里估计就 os 飘过了垃圾。海外授课硕士水的说辞就是为了显得自己大气。

我没见过那个清北本科海外英港澳坡授课硕士的人,会被双非考研去清北的人看不起。我也没见过那个哈耶麻加等一众美牛校外加港剑牛的本科毕业后想再玩一年就换个国家城市读个授课硕士的,会被 985 本硕看不起。我更是没见过那个国内 996 福报拿月薪的人看不起不管出身如何但是混到硅谷大厂朝九晚五拿百万年薪的人。真 985 本硕遇到这种最先问的肯定是哥们加个好友教教怎么去硅谷呗。

人都是现实的,你 985 本硕瞧不起双非海外授课还回国的硕士,本质上你瞧不起的只是双非和海外没找到工作回国这两件事。

说什么 985 硕士科研任务紧的,帮导师干活忙是真的,但真的学的东西是不是有用就 hmm 了。我也不是不认识国内 985 的本硕,很多还把时间天天用在十年前的流行,现在早都被各种国外大厂淘汰了的领域。

有句话我就想对所有觉得自己特厉害也很努力,但现实事与愿违一直挣扎的人说,有句老生常谈的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和努力同等重要,你选对了不努力也没用。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你把时间浪费在帮导师赚钱,你就没有那个时间去实习去找到更好的工作赚钱。你把时间花在写论文你又不准备混学术界,你就要做好工作和上学所学完全不对口的现实。资本家眼里,只想找个聪明人,然后干活快准稳的,你发十几篇专业不对口的论文,可能效果和清北本科一样,就是资本家眼里的聪明勤奋。

在最近这个高考出分的时候说这个可能不太友善,但现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一定程度上你的未来在你走出高考考场的时候,就一定被大概规划好了。当然也有很多可以提高的方法,比如考研到好学校,但如果不出国的话也只能在自己被规划好的范围有所提高。只有换个赛道才能彻底抛弃过去逆天改命,比如出国而且留下来工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看很多人没有审题,国外叫的上名的学校好吗?当然好了。但是学生好吗?这可就不一定了。

我本科是一三流 985,毕业时有很多人出国读书了。不乏有去了国外 TOP30(QS)的同学,但他们水平怎么样呢?在本科同学中真的算一般偏下的。你说这 TOP30 的学校好吗?当然好了!你说这同学呢?呆了四年能不知道他们什么水平吗?(不是说所有出国的人水平都不行,这里只是说的见过的一些水平不行的出国读研的人)

对于这些同学,羡慕是有的,说不平吧,也多少有点。我大学四年辛辛苦苦,你大学水过去反而比我上了更好的学校。我会钦佩那些考研或者保研去了清北的人,但是对于这些出国的同学(顶级 TOP 除外),钦佩那是绝对没有的,但是羡慕是绝对的,谁让我穷呢哈哈。

鄙视,也有。但是只针对于那些对于自身能力没有清晰认知的人,有些同学水平着实一般,申到了国外好学校之后,喜欢在朋友圈发一些炫耀的话,发的多了就觉得自己的实力真的吊打周围一群人了。我们同学看到这些顶多也就撇撇嘴而已,感叹一句,原来这样好的学校门槛也不高啊,不至于看到保研到清北的同学会不由自主道一句卧槽。毕竟一起呆过四年,每个人的水平到底什么样除了他自己别人都是有清晰认知的。

说的鄙视,就是鄙视这种人,去了国外更好的学校就觉得自己吊打国内学校的同学了,你要说财力水平,我们绝对认同你吊打,至于个人能力水平嘛,只能说一句呵呵

知乎用户 留学李玲芬老师​ 发表

一个人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对事情的看法。

知乎用户 刘备无中 7 仁过 发表

得看什么硕士了,如果人家是很自豪的说出自己学校的名字,没人会看不起。如果问起来支支吾吾就说个在哪个国家读的硕士,那基本上大家都懂是怎么回事。

还有,读过研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一年时间能干啥?写个毕业论文都要半年的时间,剩下的半年能把课全上完还能把科研做了的,除了卢来佛祖我想不到别人。科研?这么点时间能做科研?

知乎用户 cora 发表

如果从人生的长度和宽度,而不是仅仅学习的角度。是不是看法会宽广的多?

知乎用户 海外留学情报站 发表

一是竞争力大小的原因。因为国内 985 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读到了 985 硕,国内考研很难,上岸 985 更难。以 2018 年数据为例,2018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 85.8 万人,“985”院校共招生约 19 万,占当年研究生招生总量的 25%。能够考上 985 大学研究生的同学一定是有着非常优秀的个人素质,但也一定是 “熬过” 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从现在考研热的角度来看,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分数线也大幅上涨,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人一定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但相比于考研,国外的硕士可能会有一些捷径。像比如申请制留学,通过率很高,竞争力相比于考研是很低的。从这方面来讲可能有些 985 的研究生会有一些心理不平衡,认为自己比申请留学的同学备考时间更多,综合素质更高。

二是留学观念影响。前些年因为 “留学镀金” 的说法影响,留学含金量遭到猜忌。很多 985 学生会觉得去留学的人如果本科期间成绩不优秀,那么去的学校很可能是 “野鸡” 大学,学历得不到认可,自然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但如果真的是去五星级大学或世界名校,自然会受到敬佩和尊重。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国内大学生并非看不起留学生,而是有些不接受部分 “出国镀金”,只为要个头衔的留学生。

不过这个事的关键并不是谁看不起谁,而是最终的结果达到自己的预期就可以了。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是硬道理。与其不断猜忌别人会不会看不起自己,不如想办法获得更多成就、荣誉、科研成果等来证明自己。**当你具备过硬的综合能力时,别人自然也会尊重你。**如果就是考不上 985 硕,拿到了国外的硕士学历,一样是硕士,甚至还能享受留学生待遇,这样不是也很香吗?而且目前很多申请制留学学历认可度是很高的,自身的竞争力也是很强的,并不是只有个 “留学头衔”,性价比是很高的

对于很多想提升自己又追求性价比的人可以选择一些教育水平比较高,整体费用低且对华人友好的国家,马来西亚再适合不过了

教育质量有口皆碑,属英联邦教育体系,毕业即可进行中留服认证;相比于英美澳加等留学地,**节约留学费用 50%-70%;**申请制留学,效率比较高,适合快速提升自己;公立可以考虑马来亚、博特拉、国民、理工、理科这些学校;私立可以考虑林肯、思特雅、世纪、泰莱,汝来这些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资源都很齐全。如果希望找到能提供更多教育辅助服务的大学,可以考虑: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综合研究型国立大学,是马来西亚五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2021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亚洲 32 位,全马第 3 位,师资强大,具备完善的英式教育体系。)马来亚大学(全马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2022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第 65 位。)

总之,我们还年轻,提升自己是现在最应该做的,我们的未来还会有很多很多的选择。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且灿灿!

如果大家对于马来西亚留学有兴趣或者想更进一步了解留学,比如申请材料、申请学校、留学签证、留学费用、学习课程等等,欢迎来一起交流探讨

知乎用户 银河飞瀑​ 发表

国外野鸡大学的硕士,如果没有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能力,我们一问学历,会产生一种 “原来如此” 的感觉。

比如我有一个同事,大家一起入职,最初大家都以为她跟我们一样是正规考试进来有编制的。后来发现她是没编制的,没有考上编制,她来当临时代课老师。

第二年考上了。据说家里做生意的,很有钱,据说找关系了。(狗头保命)

单位每学期会有一级二级督导来听课,给每个老师打分,据说她是低分,还有过学生投诉,说她讲课讲不清楚。

不是 985 硕士歧视国外野鸡大学,而是她英国一年多硕士毕业,工作中吊车尾的业务水平,确实没办法让人钦佩。

知乎用户 ding huo​ 发表

与高中甚至本科的应试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拼的是师资而不是学苗,处于内卷体系的高位,一旦出卷就像自行车遇上了汽车,除非内卷本身是世界的核心,否则你如何去评价一个你未知的世界和规则?

有了互联网。自认为对卷外无所不知了,其实你的互联网在逐渐变成局域网的时候,差距就悄悄拉开了。

翻墙一次可以,多了免不了摔断腿。

内循环时代来了,自我安乐更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评论区遇到个非要说明自己牛逼的英国硕士刷屏,关评论了,大概去英国读硕士的都这么豪横吧。

我想,你去英国读完研,假如没有论文,没有项目,没有找到一个好工作,甚至自己都养不活自己,你还非要说自己这个硕士不水,这不扯淡么?


因为之前只听过英国水硕,后来亲遇到了一个

三本某个艺体生专业毕业,靠着新东方的一对一班,刷到雅思 6.5,申了曼彻斯特大学的英国文学硕士。

回国以后在一个私立学校找了个几千块一个月的英语老师的工作。

考教师资格证(英语,初中),考了三次都考不过。

整个人基本上就是消费主义的具体体现,比如 5 万块钱请个摄影师给自己拍照这也算贵?吃饭,人均低于 200 的饭店你也敢去吃?口罩低于 5 块钱的你也敢往脸上戴?之类的想法。每个月自己的房租和信用卡都父母帮她还,自己的工资自然是不够用了。

常在我面前以曼大硕士自居,跟我说看不上国内那些 qs 排名在曼大之后的学校(当然包括我的学校咯),然后天天朋友圈评论时事,各种恨国和 tg,不如移民。

这种人,在我眼里跟飞舞区别不大

我跟她接触只是碍于朋友面子,不得不接触

忘了说我自己,985 本硕,月收入大概是她的 3 倍,某二线城市

知乎用户 秃头少女 发表

这还要看个人水平和专业,不能一概而论。国内硕士之拼命程度,确实让人佩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说的是一年的授课型硕士,不是所有海龟硕士,咋那么多人破防了呢

我认识的人里也不是没有海外读研的,但大部分是读到博士的,很少会只读研究生,仅有的几个也是 2 年的研究生,这种谁会看不起呢?反而我觉得这种比国内好的多……

——分割线——

海归的硕士,只要问他是不是课程硕士,马上闭嘴不谈学历的,基本就是了。

为什么看不起,因为他的硕士是在国外花钱买的啊,只上一年,只需要上课然后通过考试,就有了学历,没有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没有答辩,算哪门子硕士,这种硕士也不能读博,属于除了学历啥也不是的东西。为什么要看得起。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GX9Z3x 发表

因为很多人还没适应对于 “教育” 看法的转变。

有不少人天真地认为用人企业要求高学历就只是在要求高学历。这个道理和相亲一样,要求对方有 50w 价位的车,意思是说要求有 50w 价位的车,并且有与该价位的车相符的资产以及现金流。而不是指你砸锅卖铁卖了房子网贷拉满能凑出来 30w 去买一辆原价 50w 的二手车。这个道理放在相亲大多数人都懂,但是放在学历上好多人就不懂了。

说回问题本身,瞧不起的根源在于什么?首先肯定不会是双非瞧不起藤校,因为二者就没多大的交集。最主要的瞧不起其实就是一句话

“我要是申请 xx 那个国外的学校我也能上。”

能够表达出瞧不起的态度,你说羡慕嫉妒恨,说酸,又或者说觉得不公平,归根结底的出发点其实都是觉得那个去国外读硕士的人学力不如自己,而他回来摇身一变海归硕士,在国内读研的我瞧不起他,我要是有那个财力我也能出去读研。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

1. 没被社会毒打过,不知道赚钱的辛苦,也体会不到有钱人的快乐

我知道有很多人通过教育和学历实现了人生目标,升职加薪,凭借自身努力一线买车买房成家立业,可事实上依旧有很多人终其一生也达不到他人的起点,甚至是越努力越遥远。毕业前立下誓言要靠自己拼搏买房,工作后默默为房东打工,望着父母给付首付的同学留下了羡慕的泪水。。

2.“学习好压倒一切” 的意识逐渐加强

目前这个时间点上的 985 硕士,大多是处在大学扩招后、高中整合前的(大体 90 后)这部分人一方面体验到了 80 后学习至上的感觉,又成功规避掉了 00 后的 “教育分层”(即得学区房者得高中,得高中者得好大学),这一方面让这部分人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受益者,另一方面也让这部分人拥有了“学习压倒一切” 的意识。

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家境普通或是不好的人群会把所有技能点全部点在学习和应试上面,所以 “小镇做题家” 这个概念应运而生。这个概念应该只会在 90 后中存在,80 后你要是能成为做题家你就是实干家,小镇不小镇的无所谓;00 后你要是小镇做题家,没有好高中好老师也做不出什么成绩。

其实这种意识最终会随着人的成长、走向社会逐步地改变,但两个因素延缓了这种改变。

一个是考研:考研目前是一个大型内卷竞技场,基本可以看作是学习压倒一切,因为有钱的一般选择出国读研,有权的一般保研,人家不玩这个游戏。在这个竞技场出来的人就会再次强化这种 “学习至上” 的意识。

另一个是校园招聘:校园招聘从一开始就一直在要求学历,并且门槛越来越高。以前要求学历是因为发展经济需要高学历人才,你学历高就真的可以,现在要求学历是为了避免踩雷。。为什么很多单位逐步把要求 985 硕士改成了 985 本硕?因为企业知道考 985 本比考 985 硕要难,并且这种难是和教育分层捆绑在一起的。说的直白点,我不想招小镇学霸,我想招富二代。那么在教育分层的背景下,要求 985 本就能显著提高该面试者来自当地重点高中的概率,进而提高该面试者来自于一个富有的家庭,拥有人脉资源综合素质附加价值的可能。很多人都曲解了这种学历要求的意义,或是真不懂,或是不愿接受,最后反倒是又强化了一下 “学习至上” 的理念。

知乎用户 ADD LI 发表

其实不是看不起,而是太看得起。

因为太看得起,就觉得你一个海归回来怎么也应该是带项目进组,怎么也应该手握几百几千万的基金,怎么也应该是引领风向。

后来发现其实和自己差不多,之前的崇拜就变反噬成了鄙夷。

千方百计地找一些 “你也不过如此” 的证据,用一个极端来平衡自己先前在另一个极端上投入的情感。

其实就和那些从 “外国的月亮就是圆” 直接反跳成 “外国的都是垃圾中国的才是好” 的思维一样,有些人的情感就是这么极端,只能说怪从小没学会平和看待事物。

知乎用户 DonKarl​ 发表

说白了就是穷酸。

因为留不起学呗,我这里说的留不起学包括家里能出这个钱但是觉得不值,因为你觉得不值说难听点还是没钱嘛,据我所知优秀的 985 毕业生家里条件好的一般都会出国留学去读硕士甚至 PHD,其实不管你们愿不愿意承认,家庭条件本来就应该是区分社会等级的分水岭,家庭条件好去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你们的阶级不同啊,这个问题不管你们怎么看能改变社会的阶级现状吗,很简单的问题嘛。

你们不肯承认无非是承诺与一致原则肯定不能否认自己啊。付出了更多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就比没付出那么多努力得到的东西更好?这个观点不是影响力里的承诺与一致还能是什么?大家自己心里真的都有一杆秤,还是那句话同等条件下(甚至都不用同等条件下,国外的学校普遍排名高于国内学校),不考虑成本问题你能留学你不去?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嘛对吧。

知乎用户 Stone Portfolio 发表

那要看国外什么学校了。

世界前 50 的学校也看不起吗?那只能说孤陋寡闻,目中无人了。

我见过很多学生包括我自己,考 985 研究生分分钟的事,但综合考虑为了更适合自己和想学到本专业更好的东西,最后决定出国留学。

还有,选择那是个人的事情,是真金就不怕火炼,有没有想过国外专业第一名(就是我自己哈哈)和国内都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比一比呢?还是很水吗?让你来你行吗?

以上~希望帮到大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情况吧,我是 985 的本,保研上了另一所 985 的硕,看到 MIT、斯坦福的硕士还是很佩服的,但也不是全部的海外硕士都佩服。

对出国不是太了解,我本科的时候身边也有很多申请国外学校的同学,也知道有些项目确实挺水。同班有一个绩点刚好 3.0 的,中介直接规划的曼大,后来直接工作了就没去。同一个专业的同学绩点 2.5 左右,托福应该有 90 左右,直接上了香港理工。不过也很厉害的大佬,专业前三,本科就直接发了一篇 sci 一区,拿到了南洋理工的 phd。

我感觉有些人老是被排行榜误导,,港科大排名再高都跟 MCU 没法比。我表弟申请上了 Rice,我觉得很厉害了,我妈转头就跟我说这是什么学校,排名才 100 左右,还没有香港理工厉害。

所以我感觉出国留学的人鱼龙混杂,什么阿猫阿狗都有,有厉害的,但感觉厉害的也只是少数,多数都是去混个学历,但 985 的硕好歹至少都是考上的,哪怕只是混个学历也感觉整个的水平要好一点。

知乎用户 Roland​ 发表

本来我也不想掺合这个事情,评论了一个人,然后他的回答都出现在我时间线上一个月了,着实有点烦。

嗯,首先自报家门,我有某 top2 的硕士 (学硕) 和哥大的硕士(某工学院商学院合办项目)。我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我个人是没听说有哪个 985 的硕士看不起国外的硕士的。

下面有个博士一直在挑动情绪什么研究型硕士和授课型硕士的。恕不苟同~

先不说,大部分博士论文做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有用,是不是在灌水,有没有在方法论上,在研究发展的主线上做贡献,科研这条路是不是适合别人是打一个很大的问号的~

难度上来说,我哥大的硕士课程难度应该还大一些,我举个例子吧,我有一门课叫证券分析,是之前巴菲特上过的课,这门课工作量有多大呢?我每节课上课之前要读几百页甚至上千页的英文文献,不然根本没法参与讨论,这还不包括课后作业,项目啥的~据我所知没有哪个国内的大学有这样的 workload

其次,这门课的老师是富兰克林基金前基本面投资和 event-driven 投资的老大,这样的老师,哥大还有很多。我公司金融课的老师是 MS 风险管理部的老大,我之前运筹学老师老师也是该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了,资管老师五大刊发的飞起,金融工程的老师是美国工程院院士。这些老师,哥大真的很多。国内师资最近几年有了飞速发展,但国内的老师可能完全起来还是得需要一段时间。

诚然,国外的授课型硕士不要写论文,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以就业为导向的硕士,写论文这件事情合不合理呢?人各有志,也不是每个人都想做研究的~

有些人可能会鄙视生源吧,总体来说生源这个事情 variation 还挺大的,看各个项目了就,就像我证券分析这门课的同学,有的就来源于桥水。我还知道有的商学院同学,发了 JFE 的。

有一点不能混淆,难度大跟适不适合是两回事情。而且国外有些项目也很难。可能 985 硕士的入学平均难度会高一些吧,国外硕士的入学难度得 case by case 了~

也许国内考研难度比较大吧,作为一个保研狗我也不是很清楚,能考上的人应该在某段时间内付出了挺大的努力的,也挺不容易的吧。但是吧难度大跟 deserve 是两回事~~,大家最后看的还是是不是能通过这个项目获得自己所期望的未来,对自己职业发展是不是有利。

我也知道有人背景不太好的学校过来镀个金,然后去联合国的,那也是人家本事啊,对吧~

有一句话在留学圈挺出名的,don’t judge。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努力其实是很私人的事情,不应该被拿出来比较。如果通过和别人比较,获得所谓的优越感,那其实也挺无趣的不是嘛。

知乎用户 Parfaits​ 发表

在知乎看到太多 “为什么…… 看不起……” 体的问题了。

首先这种思维就是不健康的,对自己的硕士,博士,985,留学生头衔看得重的,多半都是有短板和自卑心理的,不然谁会格外在乎这些?有什么看得起看不起的?找到怎样的工作,开上什么样的车,住上什么样的房,找到什么档次的配偶,比一纸学历有说服力的多,的多,的多。

就算你是 985 硕士,身边人有多少努力的多少混日子的,心里没数么?

看到了那个高赞答案,用得意洋洋的语气描述自己如何让国外读课程硕士的留学生难堪,他说研究型硕士才对应国内的硕士,授课式不算,这本身就是错误和假装内行的说法。英制教育和国内的不同(向欧洲 3,5,8 制靠拢),本科毕业读的好可以直接读博士(H1 等级,一等荣誉学士),差一点读研究硕士(H2A, 二级 A 等荣誉学士)。国外的研究型硕士是博士层次的教育,也叫做哲学硕士 MPhil, 基本不会要求上课,假如你读的好,专业也完全对口,完全可以在读了一年之后直接升级到博二;反之如果你博士读的很难毕不了业,导师也可能会发安慰奖,降格为研究硕士毕业。

所以,国外研究硕士约 = 国内博士前两年 》国内硕士。

授课硕士从 1 年到 2 年不等,1 年,1 年半只有课程的硕士,类似于国内的研一课程阶段,上的课在国外肯定是硕士层次的,也是被当成硕士认可的,当地人说自己有硕士学历一般就是指授课硕士,人家不会因为是授课式而自觉矮人一头,更不要说本科后继续读书的本来很少。至于国内的那帮拿着授课硕士回国的,说白了还是要看他自身的能力。

所以,国外 1-1.5 年授课硕士 = 国内研一。

2 年制授课硕士最后半年到一年就是研究部分了,需要写一个大项目,这个是最为对标国内硕士的课程。

国外 2 年授课硕士约 = 国内硕士。

那么,谁该看不起谁呢?

正常点,不要动不动看不起这看不起那,把自己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知乎用户 培茛 发表

感觉没什么看得起与看不起之说。有很多博士也放弃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去了业界 干着和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读书就是个经历。如果不打算搞科研,课程型硕士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与其多花更多的时间在学校,不如早点去业界磨练。

每个人对学位的追求不一样,没必要以偏概全,追求自己喜欢的就好,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

难道说 985 看不起海龟硕士 就都不出国留学了吗?抑或海龟看不起本土硕士 就不考研了吗?有色眼镜只是少数人的问题。恰好题主就带了副眼镜。

知乎用户 香港优才君 Kevin​ 发表

因为国内是保研或者考研,国外是申请。

如果都是国内读的本科,一般而言,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中,有五分之四保研,五分之一留学。这一批都是很优秀的学生。

如果是考研的,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能考的上研究生,备考估计也要一年。

对于留学的,因为不用备考考研,但是读的研究生学校一般也不会比考研的差,可能觉得太容易了,所以会被怼。

另外就是,留学毕竟短平快,一年毕业,等到考研的同学毕业的时候,自己已经工作一两年了。

知乎用户 闷烧肘子 发表

????何出此言

我司还有不少 985 国内硕,申请国外的硕士,准备读 2 硕的用户。

知乎用户 小敏老师 发表

我觉得 985 的本科更有资格看不起国外的 TOP20 以外的本科。。。。

知乎用户 好吧 发表

你这个问题问的就不太上道儿,很容易引起歧义,回答的也都乱七八糟。你是想问为什么国内 985 硕士看不上国外水硕是吧?那肯定看不上了!

现在国内好的本科学校出国读书,基本上美国前三十加牛剑,最多 G5,加上某些专业牛校,这是底线,985 强校如果拿不到美国前三十加英国 G5,多数情况下不如考清北复交或者实在不行本校得了,没必要出去花钱遭罪,回来还不受待见!

至于美国前三十加牛剑,还有些专业大神,像艺术设计类的 RISD,英国皇艺,学服装的圣马丁,学现代音乐的茱莉亚,没人看不上的,倒是多数考不上是真的!藤校的硕士不是那么容易考的,即便比较水专招中国人的统计学这种专业,一般人也是很难考上的,含金量很高的,最重要的是全世界都认可,还没看到哪个国家对藤校和牛剑不以为然非常鄙视呢。

其他的国外大学,多数确实不如留在国内读 985 强校,也有好的,法国巴黎高师里昂高师,也很优秀,但是多了个语言问题,倒是也有英语授课的专业,那肯定受限,法语现在快成了小语种了。其实国内前十名 985 也不容易考的,难度比美国前三十低点有限

博士就是跟硕士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有这事吗?我觉得除了清北比较好的专业,有什么资格去看不起人家国外 top50 的 smart 呢?

2021 年全球大学排名,中国大陆进入前 200 的大学共 7 所,而且没有一所被评为五星级。

知乎用户 拿破仑 发表

因为现在申请国外的硕士说真的,如果钱够的话,只要你语言方面能过关,真没国内考研那么困难,我们大学英语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她的一个朋友的小孩,在国内考某 985 高校,连续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后来,英语老师朋友一家一咬牙,决定放学让他申请美国的某名校,据说世界排名比清华还高。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一次性成功。

同样,我们的数据库老师也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本人的学校双非。过去我们学校曾经有一个中外合作培养的计划,即前两年在国内读,后两年去澳大利亚的学校读,我们数据库老师跟我们讲,一般这些澳大利亚的学校都是世界名校。那些中外合办的学生一般都是拿澳大利亚学校的证,因为我们学校都不好意思给这些学生发证,因为他们成绩太差了,上大学基本上就是花钱买分,而澳大利亚学校的生源质量我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不是黑澳大利亚学校的学生啊,也不是针对所有澳大利亚留学生,但有相当一部分真的是混)。国内的许多企业人家都不怎么愿意接收澳大利亚的海归。

现在,有许多国家,教育已经产业化了,许多外国名校都盯上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对这些学校来说,能不能把你培养成真正的人才对他们来说,不重要。他们感兴趣的是你口袋里的钞票。在他们和某些学生眼里,这是 “双赢”。

反观国内,虽然也有学术腐败,比如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南交大陈玉钰事件,但总的来说,选拔标准还是蛮考验学生们的真正水平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厉害的家庭。

知乎用户 幼稚完​ 发表

嘿,

因为找工作的时候 985 硕士确实比海外硕士好使啊,

老板和 HR 又不是傻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会鄙视,其实不是鄙视

国外课程型的研究生我确实不能承认和我的一样。申请难度和入学难度就有很大差距。在英国 7 个月就拿的研究生,你让我承认我们一样我会觉得自己的研究生被侮辱了….. 读研投入的时间精力,包括本科投入的都差别很大。比如专业排名第 3,在国内只能上复交,排名 20 能上华威,人家华威排名靠前,但是你说因此它的硕士就和复交的一样,这怎么能一样呢?

另外国内专硕确实和学硕几乎没差别,他们三年我们两年或者两年半,学硕甚至更容易申,这是教务老师说的。今年学硕不用发小论文了,我们毕业难度都一样了。他们有几门硬课是我们的选修,我们有几门实务课是他们选修,侧重点不一样。每天赶课程 due 要累死了不说,实习时间也变短了….. 同学对着快累死的我说,你但凡去别的学校读专硕都不会累成这个狗样子,学费交的真值….

知乎用户 马来西亚留学生 发表

很多时候是媒体只让你看到了他们想让你看到的东西,你只看到了国外很多留学的负面消息,但是你看看各大排行榜,世界名校依然多数在海外,海外留学有学渣当然也有学霸,看实物要尽量全面,而不是以偏概全去否定一切。

知乎用户 易丹国际教育 发表

如果是海外普通大学的硕士,大多数学习能力上的确不如国内 985 硕士。但海外排名靠前的名校录取硕士生多数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们要拥有优秀的本科背景、高绩点、优异的语言成绩和 GRE、以及优质的推荐信和文书,甚至很多名校专业还会要求有相关就业背景。所以国外与国外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还真不一样,况且每个群体都有优异的和普通的。

可能 985 硕士的确比大部分海外普通学校的硕士学习能力强,单就这两种学历含金量而言,也许我们可以看到的、评判的仅仅是学习这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和亮点,毕业走入社会还说不准谁比谁强。人与人在某些方面有强弱之分,但大体上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用 “看不起”“不是一个档次” 这种话。

知乎用户 夜子 发表

说个个人看法,大佬们不喜勿喷,只针对题主说的英、港、新、澳 授课型硕士

不考虑科研难度、课业难度,只以入学难度、中国大陆认可度为标准

且以平均水平为标准,不以某特强或特弱专业为个例

  1. 牛剑 LBS >= 清北
  2. lse、ic < 清北 约等于华五
  3. ucl、nus、ntu、hku、cuhk、hkust <华五>= 其余 985
  4. 王爱曼华墨尔本悉尼澳国立 <= 其余 985>= 211
  5. 剩余不了解不作评价
  6. !!!个人看法!!!随便一说!!!不喜请划过!!

知乎用户 Lang San 发表

补充说明:看到很多人在我的回答下面留言,很欣慰。说明大家都是思考者。

留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国家不同、专业不同,在国内、国际的接受度都会不一样。我的回答只是我的观察——我在工作过程中见到过很多混子留学生,当然也有很多混子非留学生。我的观察是针对这个提问抛出的。

如果你有不同的观察,欢迎告诉我,但是没必要有辱骂、攻击等让其他人不舒适的行为。谢谢!

~~~~~~~以下为原回答~~~~~~~

我观察到的是:非 985 的硕士一样也有看不起国外的硕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实力上的差距造成的:

1、国内学术性硕士中有不少人还是踏踏实实干 2.5~3 年的,这些同学的专业实力会比国外读一年型硕士的同学更强。

2、国外硕士大多数是自己花钱出去的,对国外的高校来说,他们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收入,而且留学生的毕业是不会被记入他们学校的就业率中去的(换句话说,不会影响他们大学的排名),所以许多国外大学并没有真正的动机来真正培养中国学生。

3、国外硕士的培养模式是按照西方来的,有些硕士回国之后,难免水土不服。比如,国内硕士上学期间可能会帮老师干各种杂活,毕业后到单位领导可能也有同样的需求。所以,有些国内硕士在这方面也会有一点优势。

个人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真不觉得大多数 985 硕特别是商科硕能跟香港三大和新加坡两大和大部分 t50 美硕比的。

HKU 长期是跟北大汇丰合作双学位的。

NUS 也类似。

大部分 985 硕呢?

知乎用户 寰曦 发表

你就这样想,你勤劳肯干,通过大半辈子努力买了一大片地当了地主,你的邻居却通过花钱买关系被衙门分了同样一大片地,你能瞧得起他吗?

但是很悲哀,在长工看来,你们都是地主,莫得区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首先 1 年制的硕士学习能力可能会很强压力大,但科研上没有国内硕士接触的那么多。很多留学硕士也觉得的自己水。。我一个朋友去年去香港读硕士,上了不到三月,那边很乱就回来了,今年又有疫情也没去就毕业了,他自己都说这是他最戏剧的人生了,花了 10 多万买了个文凭

知乎用户 胶水 EDI 发表

上不起国外硕士只好费劲巴拉考了 985 的人:国外硕士有钱就能上,全美 top30 有什么了不起?

上得起国外硕士却自己选择在国内考 985 的人:国外我想去也能去啊,但是我不喜欢离家太远。xxx 考了英 top5,放假找她玩去呗。

上不起国外硕士也没考上 985 的人更不用提了:md,国外硕士有钱就能上,有什么了不起,让你回来考 985 你考得上吗?辣鸡!

由此可见,家境决定眼界。不愿意拿三十万供孩子读书的家庭(英硕一年够了),大概不会也不想了解在国外上一年硕士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有权利选择的人,一般不会把眼界拘泥于鄙视链里,人家都在忙着搞大事业。

知乎用户 金于 发表

本渣渣来回答一下~

主要是看到了某答主关于研究型硕士与授课型硕士的鄙视链问题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

这位答主真的玻璃心啊,一点忍受不了稍稍不一样的观点,我被删除的回答言语得当而且也肯定了该答主的部分说法。我理解你,可能是被喷太多了 但是我还是要义正言辞的说一下,我们德国工科留学生的论文不存在跟国内 985 研究生的不是一个档次。

接下来就不再讨论了,只是路过回复了一下该答主而已,没想深入讨论没那么多闲工夫。

————————

正文

我本科 985,在德国 TU9 读硕士(我知道我们留德华在留学鄙视链是底端,所以杠就是你对,我不如你)。

众所周知德国的硕士是授课型硕士。但是我们除了上课考试之外,还得写两篇论文才能毕业(不代表所有德国高校)。和国内研究生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导师,想要开始写论文,得自己找导师,发简历发成绩单以及面谈,很多时候要多人竞争一个 tutor 的位置。拿我同学 A 举例,他想去校外某知名研究所自己心仪的团队写论文,需要提交自己的简历、成绩单、动机信(包含对他们团队的已发布的论文和成果的看法和见解,自己今后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说实话不亚于申请博士。

当你拿到写论文的名额之后,也百分之百是自己研究自己做自己写,导师只负责给你大概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能学到不少东西。课程也有很多很基于实践。至少在这种制度下,我是从本科的迷茫中走出来了,知道了自己的专业究竟可以做什么,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想往哪个方向钻研和发展。同学 A 也曾兴致勃勃告诉我觉得这个硕士读的好值 理由是可以实打实写两篇论文(我们学校写论文的周期是半年)。

我也有很多同学和好朋友在国内 985 读了研。就我单薄的了解,我的一些同学,都是被导师带着发文章的,有些甚至只挂了名,没有做太多实质性的工作。比如我的好朋友 B 告诉我,自己只是整理了材料。 要说不羡慕,那真的是假的。

(保命,没有说国内硕士都是挂名的意思,我也有很牛逼的国内的同学)

不过,其实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谦逊有礼没有闲工夫歧视别人的。所以国内瞧不起国外的可能往往自己也没那么牛逼,国外歧视国内的可能也只是个只拿得出手校名的渣渣。

我刚来德国读书的时候,认识一些非 985 的同学,有时候也会产生 “我学校是不是也太差了” 的想法(我知道不对我已经反思成长了),然后认识一些清北的学霸或者一些 paper 发到手软的人也会觉得我是何德何能能和他们一个学校读书

不过我也能理解国内 985 硕士歧视国外硕士的心情。就像我高中的时候,有个家境很好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在家庭的运作下去了英国读书(具体什么学校我也不知道,不过想来应该也不会差吧),如果拿我和他比,我也会觉得他实际上不如我一样。

所以也许也会有国内的同学觉得去国外读硕士的是考不上研吧。但是像我这种,是大二就决定要出国,再加上觉得花时间学一门新语言比花时间复习划得来一点就出国了。我也一点不觉得我比国内 985 的研究生差(大神除外哈)

所以大可不必管什么歧视不歧视啦,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厉害一点更重要。至少我是一点不后悔出国读书,感觉能力上涨了不是一星半点,可能别人看起来我还是很渣,但是我已经很满意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拒绝心态不正确的无脑黑。工作以后都是看实力说话,没说 985 硕和海硕哪个就一定强,我处于财务行业,从工作质量,业务量,知识储备,责任感,加班强度看,个人感觉水平没有明显差别,相处也融洽。但是双非硕是真的渣,我们要了两个双非硕,总体表现是没有责任感,工作完不成,私心很重,不加班,拖后腿,我们单位算是铁饭碗,又不能开了人家,领导都后悔了。

知乎用户 看见生活 发表

如果那个国外硕士本科是在清北读的,那些 985 硕士 P 都不敢放一个。这就是现状。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留在美国还是回中国?

知乎用户 阿鹅鹅鹅饿 发表 傻啊,肯定是建议留美啊。 如果国内好,建议他留美,免得回来分利益。 如果国内不好,建议他留美,免得回来受苦。 应润尽润,对大家都好。 中国不当扩张型超级大国的话,人口达到能守住边疆的程度就行了,打螺丝的人真的不需 …

国内最垃圾的媒体是哪一家?

知乎用户 饺子 发表 如今我国,注意是如今!!!因为十几年前我们还有调查记者,能做深入报道的。 现今无论是办报纸的、发杂志的、搞电视的、拍他妈小视频的,有一家算一家那可都是——————没得说的。 知乎用户 回马枪战斗团 发表 国内的媒体都是 …

国外刷盘子一个月有一万 RMB 真的假的?

知乎用户 张川​ 发表 曾经真正刷过盘子的来回答一下。 11 年刚到美国的时候,为了让自己手头宽裕一点顺便尽快拿 SSN,我在学校食堂刷了大概一年的盘子,因为规定 f1 签证打工有规定时间且不可以去校外打工,当时肯定没有赚到那么多,但是刚才 …

为什么国内狗狗不能上公交地铁,国外却当作习以为常?

知乎用户 五行缺肉 发表 光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打是吗? 美国 要想养一条狗,狗的主人必须先缴纳 20 美元到 50 美元的注册费。 美国对狗的管理有着十分严谨的系统,所有的狗都有正式的 “户口” 和“学历”。 狗未接种疫苗,因狂犬病发作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