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今日头条」这款应用?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酷安小黄​ 发表

个别用户素质和三观不是很赞同!

知乎用户 斜阳君 发表

从阅读体验和内容运营两方面对今日头条的应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版本:iOS V2.9)

1. 阅读体验

在这个方面我觉得阅读产品应该主要满足用户的两个需求:

  • 快速地找到想要的信息
  • 突出内容,方便阅读

首页列表

今日头条采用了左右滑动的侧边栏菜单设计,这样首页的阅读面积就比较大。而顶栏的频道滑动切换沿袭了大部分门户新闻客户端采用的设计,以方便用户在首页快速找到想看的新闻类型,不过这种设计对于少数关注多类新闻的用户可能不太方便。

用户可设置首页列表是否显示摘要。但摘要有两个大问题:

  • 摘要太长
    显示的摘要太长,以至于极端情况下一屏只能显示一条新闻多一点。

  • 摘要处理太简略
    大部分摘要只是截取了正文的最开始一段文字,甚至包括了新闻标题,日期,以及相关新闻,体验很不好,并没有体现摘要的作用。

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摘要的截取,建议先隐藏这个选项。

正文页

正文页是阅读体验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或优化:

  • 全屏阅读
    我认为全屏阅读应该成为标配:更大的空间意味着更多的内容,去除无关的元素也能使用户专注于阅读。今日头条现在在正文页顶栏底栏都有,压缩了阅读面积,我觉得还是要加上全屏阅读的功能,交互上我倾向于手指向上滑时全屏。

  • 相关阅读与评论
    新版把底栏正中心的按钮让给了相关阅读和评论,比起原来让我感到困惑的「下一篇」按钮,这样的设计显然更有价值。我唯一想吐槽的就是收藏者的交互,现在用户只有点击最右边的区域才能进入到收藏者列表,太过隐蔽,我觉得点击整个区域的任何一个地方就进入收藏者列表会比较好。按现在的设计,在收藏者很少,中间一片空白的情况下,用户点击没有任何反馈,会比较困惑。

  • 手势调整字体大小
    大部分新闻客户端都能用两指直接放大或缩小字体,很方便。今日头条也可以学习,当然,这个优先级不是很高,可以作为锦上添花的功能。

  • 排版与字体
    排版主要是考虑易读性和页面容量的平衡。今日头条做得还不错,文字大小与间距都比较合适。

2. 内容运营

对于阅读类产品,内容也是相当关键的。特别是加入社会化的元素后,更必须重视社区运营的工作。

内容

今日头条主打的是「个性化推荐」,但与同类产品无觅阅读在定位上还是颇有差异的。这里可以从内容方面做一点对比,同时也明确下今日头条的定位。

  • 内容源
    无觅阅读对内容源的选择更注重质量,除了普通的新闻类文章,还有许多来自译言网,极客公园,爱范儿等口碑不错的网站的内容。而今日头条则更重视「多」与「快」,主要以新闻为主,覆盖面广,适合偏重获取资讯,阅读口味不那么刁钻的人。

  • 时间线
    今日头条严格按照时间戳来排列新闻,会根据用户这次刷新和上次刷新之间的时间间隔推荐相应的新闻条数(最多应该是 20 条),但这个时间戳并不是新闻发布的时间,猜测是推送给用户的时间。而无觅阅读条目的时间戳就是文章发布的时间,每次刷新后的文章并不是按时间戳排布,看上去是随机排布的。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今日头条就是为了能让你更快速地获取资讯(至少看上去是这样),无觅阅读则是更偏重于深一点的内容。

  • 内容分类
    今日头条的内容分类相比之下比较细,但在相应的分类下条目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比如我在推荐这一分类下可以刷出 2 分钟前推送给我的一条腾讯科技的文章,但是在科技这一分类下最新一条是 40 分钟前推送的。这一点开始让用户如我感觉比较困惑。后来据我观察分类里面的新闻好像不同用户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即不包含推荐的结果),而且和推荐列表里的新闻基本没有重合,同时选取的数量也相对较少。这样设计可能是为了在保证推荐的时效性的同时,精选分类的内容让用户不会漏掉当天所关注领域内比较重要的新闻。

推荐

今日头条的推荐给用户的感觉主要靠负反馈(选择「不感兴趣」)来推算用户的喜好。但我也做过试验,其实收藏和点击这样的行为相当于正反馈,这对推荐系统来说比较有效,只是在用户(尤其是新用户)看来不是那么明显。这方面我觉得无觅阅读有一点做得好,就是有明显的正反馈行为,明确告诉用户点击「喜欢」可以推荐更多类似的内容,这样至少在一开始就给用户「靠谱」的印象,同时也多一个推荐的参考维度。当然是否有必要加「喜欢」也要视推荐系统的成本和效果来定,这方面可以让技术团队好好评估。

在时间线上,今日头条会有「热」和「荐」的小角标,「热」代表大众眼中的热门新闻,「荐」代表个性化推荐的内容。但这个角标我觉得不够明显,我自己刚开始用的时候就没太在意。可能有些用户会以为这些新闻都是根据推荐算法推荐的,从而得出推荐不靠谱的结论。这个需要优化一下,例如文案可以改得更清楚:「近日热门」「猜你喜欢」。还有一点,在首页列表中依旧会刷出已经标为「不感兴趣」的文章,这个体验不太好。

另外关于冷启动问题,除了 SNS 数据这个途径之外,还可以参考 Zite 让用户先选择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标签。

社会化阅读

这一点今日头条做得比较好。新版更是将好友动态作为侧栏,突出社会化阅读的重要性。而且不像很多社会化阅读产品那样,好友只是作为一个摆设,今日阅读的好友动态是有不少内容可看的,这一得益于以下两点(以新浪微博为例):

  • 直接关注已注册今日头条的微博好友
  • 采集用户微博的数据(如对某篇文章的评论)作为好友动态

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 feed 类型
    现在在 app 上是选取了「收藏」和「评论」作为 feed,但 web 上还包括「顶」和「踩」,这里需要统一,我偏向于和 web 统一,毕竟现在 feed 还是偏少。另外关于收藏的 feed 我觉得不妥。有些收藏我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但是好像没法设置,而且个人动态是没法删除 feed 的。我觉得这会造成不少用户的反感,接下来要适当考虑用户的隐私问题,做出一些优化。

  • feed 优化:以内容为中心
    现在的 feed 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形成一条 feed。但这种设计现在有两个缺点:一是没有对相同内容进行聚合,二是用户之间的互动比较弱。尤其是第二点,我觉得互动讨论应该是社会化阅读的核心,但现在只能是自说自话。我觉得当人均好友数越来越多后,采用以内容为中心的 feed 会好一点。可以在一条内容下聚合不同好友针对它的评论,然后也可以直接进行回复,使得浏览信息效率更高,同时加强了好友的互动。

  • 阅读圈子
    按兴趣划分圈子可以作为未来的设想。因为社会化阅读不同于普通的 SNS,现实中的好友不一定是有相同兴趣的,而社会化阅读带给用户的价值应该在于发掘兴趣和关注领域都比较相似的人,通过这些口味相似的好友的眼睛去发现一个更大更有趣的世界。像我比较关注互联网,如果能在今日头条找到同行,一方面我们会产生更多优质的讨论,另一方面也使得我迁移的成本变高了。如果个性化推荐能加入这些社区元素,肯定能带来更强的产品黏性,同时也方便日后进行人群细分,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

  • 发现用户
    最新版发现用户的入口只有一处:「值得关注」,入口在个人页,比较深,内容也很简单,并没有关注理由,而且推荐的用户里面有些活跃度也不是很高,这一点需要加强运营,可以推荐口味相似的用户或者活跃度高的热门用户。我觉得在上述阅读圈子还没有成型的时候,类似「广场」的这样一个入口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展现比较热门的用户和评论,让用户可以主动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人和内容。

知乎用户 绾卿人 发表

是我见过的 app 中,评论区脑残最强集中营。而且非常流行直男癌、受害者有罪论、脑残跟风、色情,下面是简单的一场报复案件,看看评论区,一个词形容:恶心
http://m.toutiao.com/i6263212585177317890/?tt_from=android_share&iid=3851209599&app=news_articl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看看有多少人脑子是正常的╰_╯
关于剩女的回答,直男癌的回答会让你知呼:这些人脑子塞粪了。。。。

知乎用户 灰翔小坑​ 发表

不要看评论,如果可以,卸载保智商。

知乎用户 星夜行​ 发表

不是今日头条的工作人员,只是一个在头条写过一些文章的作者,说点感想,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今日头条和微博,公众号,知乎最大的不同在于推荐机制上的不同。

在微博,公众号,知乎写文章,想要有曝光率,想要有人能看得到你的作品,就得靠粉丝基础,粉丝多曝光自然快,点赞转发也就有了 “价值”,而这张大饼被先吃螃蟹的人瓜分干净以后,往往就会靠着粉丝基础来进行抱团垄断,一旦大号互推的关系网络形成,新人想出头除了在别的平台自带流量以外,只能靠过硬的实力 + 长期的输出 + 运气 + 追热点了。

而头条的推荐机制是机器筛选,举个例子,一篇文凭着 “热点词汇” 随机推送给对相关话题感兴趣的 100 名用户,若 100 名用户里只有一人阅读点赞,那么就不继续推送了,若大部分用户都阅读点赞,那么系统就会继续扩大推荐给一千人,然后再逐级扩大推荐范围。

这样的机制所注重得往往就不是作者而是文章本身了,好处是很明显的,极大得激发了刚入平台的新手菜鸟的热情,因为粉丝多的老用户和他们这些菜鸟是一条水平线上的,在曝光率上是公平竞争的,不会出现大 V 的一句段子千万阅读千百赞,新人的万字论文 0 阅读 0 赞的尴尬场面出现。

而弊端也是有的,一是打击了优质自媒体作者的积极性,因为相比于其他平台,他们用自己优质的文字和作品所吸引的粉丝很大意义上是没有用的,在辛辛苦苦耕耘一年半载之后,和那些新人作者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积累的粉丝数挂在个人首页上比较漂亮,但没有意义,对于曝光率来说没什么用,对于那些天天码字五六个小时的优质作者来说,热情又能保持几天呢?

第二处弊端就是让很多不应该有话语权的劣质作者有了话语权,由于机器审核只看数据,所以大量哗众取宠的标题党,以情色擦边,八卦新闻为噱头的文章也就应运而生,来骗取大量的阅读点击率,造成一定影响的劣币驱逐良币,使得那些正经的优质文章在曝光率和推荐上收到不良影响,进一步打击了优质作者的积极性。

此外,还有一个如今众多自媒体平台都有的通病,那就是抄袭之风。

微博,公众号,甚至于知乎,抄袭现象都有,只不过知乎风气好些,而微博和公众号则相当严重。

但抄袭给头条带来的影响势必要比其他这几个平台要大,因为其他平台因为推荐机制的原因,曝光率或多或少都被大 V 垄断着的,虽然微博和公众号靠抄袭起家的无耻营销号大 V 也有不少,但毕竟大多数大 V 还是要脸有底线的,在这大多数原创大 V 占据着公众视野的时候,几个无耻大 V 到不至于是公众对整个平台产生反感。

而头条不同,头条在某种意义上是没有大 V 的,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劣质作者抄袭的几率会是那些有头有脸大 V 的 N 倍,而这对原创作者尤其是优质原创作者的打击性是毁灭性的。

毕竟,熬夜苦心三四个小时写出的心血,被别人一分钟从别的平台 copy 过来的热门文章给抢了风头和曝光率,想想也心酸。

以上可知,推荐机制的不同,必然使得头条处于一种新生作者量大,内容多,但内容花哨,标题党泛滥,而优质作者稀缺的情况。

好在现在的自媒体作者一般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平台写作,而是转战几个战场引流,头条的流量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这依旧会吸引一大批优质原创作者入驻,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无大 V 环境却很难让这些作者把今日头条作为自己的主战场,为头条带来流量,相反,他们反而将把头条的流量引向公众号微博之类的有 v 的平台。

对于头条的建议,只有两点浅见。

第一点,最大程度刺激原创优质作者的热情,扩大优质原创作者的数量以及对头条平台的 “黏性”。

至于措施,头条在金钱鼓励上已经有了千人万元签约计划,问答的优质回答奖金,还可以继续扩大这种奖励势头,另外,可以尝试出版这一个途径,电子书,实体书,这对于自媒体作者来说都是不小的诱惑。

第二点,尽量将现有的花哨浮华内容和正经的精品内容分开,适应不同受众需求。

一个文青绝对不会喜欢花哨的内容,一个中二的小学生也不会太喜欢高大上的长篇大论,受众虽然有系统来区分喜好,但内容质量上的精细粗糙可无法分别。建议开设一个精品区的内容板块,至于形式可以是博客专栏,也可以像知乎这样的问答,实行作者邀请制,粉丝制,在一定的时间区域内,人工挑选出头条的优质内容输出者在该板块进行写作,利用头条本身的流量优势造 V,打造一个精品内容品牌。从而使得内容雅俗共赏,而不是鱼龙混杂眼花缭乱。

祝今日头条能更好。

知乎用户 陈桥 发表

一、头条号自主注册门槛极高,但走绿色通道的话,分分钟搞定。
因为头条号之于今日头条的意义仅仅是补充内容方面的短板,所以头条号注册审核时就要求查看你的公众号啊,博客啊,专栏等,看看你是否能为今日头条提供优质内容。但是,因为是人工审核,一些审核人员也不能充分领悟今日头条设立头条号的初衷,所以就难免有差池,把一些优质的帐号拒了,把一些劣质帐号放进来了。再者,一些人明明能为今日头条提供优质内容,比如 XX 大学教授啊,但他没有做过公众号,也没写过博客,更没有专栏,所以无法自证,这时,今日头条为他提供了绿色通道,就是通过各地方的代理机构提交注册,这种都是很容易过的,因为各代理与今日头条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嘛。但这时,难以注册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人不知道还可以走绿色通道,有的地方暂时还没有代理,有的代理只专注于卖广告,对于拓展自媒体和媒体入驻头条号的热情并不高。
另一方面,今日头条为了让各代理做成头条号联盟,一种类似微信公众号联盟啊,百度联盟的东西,也会在注册环节设卡,逼迫有强烈意愿入驻头条号的自媒体人走绿色通道,签署各种已经拟定好的联盟协议。
评论:为了内容严格把关是对的,然而注册环节设卡并不能保证内容优质,真想内容优质只有真正像今日头条号称的那样,通过技术手段筛选优质内容。然而,今日头条做不到。今日头条的语义文本分析处理能力跟百度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目前连百度都做不到,今日头条怎能做到?至于为了各代理做成联盟而在注册环节设卡,更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二、新注册的帐号文章阅读量普遍偏高,一段时间后阅读量就下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运营中的一种策略。对于一个新进驻的帐号运营者来说,给予其适当的甚至过分的鼓励,让他对平台方产生信任,逐渐产生对平台的信赖,最终留下来,平台方就胜利了。那么,今日头条是如何操纵阅读量的呢?是造假吗?不是的!今日头条是一个流量中心化的产品,而且今日头条无法从外界(诸如社交网络或搜索)中获得大量流量。既然是流量中心化的产品,位置就是有限的,优质位置就更有限。今日头条的做法是把优质的推荐位置给新进驻的帐号,以确保其能在初期获得大量的流量。诸君如若不信,可以上客户端观察一下,看看新开的帐号的内容往往在信息流的首屏,注册时间长且发文频繁的帐号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第二屏甚至第三屏的信息流中。当然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今日头条是一个流量中心化的产品,如果在同一段时间,跟你的帐号类似的帐号少甚至没有,你还是能够获得大量推荐位的,因为今日头条没什么可推荐的,只要推荐你的号。
评论:作为运营策略无可厚非,但当帐号运营人得知自己的流量全靠别人操控后,会是怎样的心情?在经历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之后,又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的 “命运” 置于别人手中?
三、开通并上传自营广告素材后,图文阅读量会飙升;开通并接入头条广告后,阅读量会下降。
当你开通自营广告,并上传了相应的广告素材后,你的图文阅读量会上升,因为今日头条想调动你使用自营广告的积极性,你若积极了,会有更多的商家选择把广告投到今日头条上来,初期可能是使用你的自营广告位,过一段时间商家对今日头条产生信赖感以后,就可能会投信息流广告。为了让你的自营广告被更多用户看到,必须先让你的图文阅读量上来,所以这个时候,你又可以获得优质的推荐位了。反之,当你接入头条广告后,今日头条会认为你不能给平台方创造更多的价值,除了能提供内容以外,竟然不能提供商家,那么,果断切断你的优质推荐位。
评论:人心不足蛇吞象,既能给你带来优质内容又能给你带来商家帮你做大平台影响力的人,更愿意去玩微信,因为微信可玩的东西更多。公众号至于微信的使命也远大于头条号之于今日头条的使命。
四、一般情况下,不会为你开通头条广告。
头条广告的开通标准是,入驻一个月,发文 20 篇。但当你达到条件了,也常常无法开通,拒绝你的原因五花八门,诸如内容不够优质了,请问什么叫优质?今日头条的审核人根本无法说出个一二三,本身吧,优质就是一个无法量化的表述,再者吧,这只是他们拒绝为你开通广告的借口,你见过谁能把借口再说出个一二三来的?诸如你的内容不够垂直了。呵呵,如果我的帐号是综合的,我怎么垂直?我就是个自媒体人,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怎么垂直?看出来了吧?这又是一个借口。诸如你的内容不是原创了,笔者曾尝试过连续一个月在某一头条号上发布原创文章,结果依然以内容不是原创为借口打回。试问,你们判断原创的标准是什么?把文章首发于贵平台都不算原创,还有什么算原创呢?其实,我也想明白了,今日头条就是想拿头条广告吊着你继续为它提供优质内容!因为它在拒绝你的时候说 “请您继续发表优质且原创性高的文章,一个月后可再次申请”,这样,你又能为今日头条贡献一个月的优质内容了!一旦把广告权限给你开通,让你发现千次广告曝光的收益仅仅是两块五,你的创作热情会不会受打击?千次广告曝光是什么概念,假定你的文章阅读与广告曝光之比是 4:1,别问我为什么,因为如果不把你的图文拉到底部,根本就看不到你的广告,所以广告曝光量会远远低于图文阅读量,如果这个比值是 4:1,表示你要获得千次广告曝光的话,至少需要 4000 人看过你的文章,想想啊,4000 人看了你的文章之后,你才有可能收益两块五,1 万 6 千人看过你的文章之后,你才有可能收益 10 块钱,10 块钱能做什么,在哈尔滨这样的三线城市,10 块钱买个盒饭都困难喽,你能不受打击吗?你受打击之后,要么是离开,要么是靠抄袭来增加发文的篇数以求靠文章数量提高广告的曝光量。无论哪种情况,对于今日头条方来说,都是不愿见到的。所以,他们不愿意给你开头条广告位,而仅仅是拿头条广告位吊你的胃口。
评论:虽有苦衷,也有策略,然而这绝不是好现象。做自媒体的,并不都是傻瓜,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一旦这些运营中的黑策略被人曝出来并广为流传,今日头条还怎么笼住自媒体人的心?
今天先说这四点,改天再聊。

创建于 16:4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知乎用户 芒果番茄蓝莓汁 发表

文章质量差,多为口水文,没什么营养,靠标题党吸引眼球;
申请过一个头条号,随便写写的推荐文章很快就通过了,想写一些有深度的文章,没有违规,却告诉我 “内容不适合收录,不予通过”,也不告诉我具体的原因。
说是新闻类 APP,但今日头条的野心很大,想做得很全面,结果内容乱七八糟,把初衷都忘了。

知乎用户 厄齐儿 发表

水军和软文齐飞,撕逼共互黑一色。腊鸡腊鸡。

知乎用户 去者 发表

小米盒子里自动安装…. 所以我视为流氓软件..

知乎用户 稳了稳了 发表

今日头条和快手的算法,是其成功之处但也是最让人恶心以及不齿的。。
人一开始都会有猎奇心理,没见过的会点开来看看。。
今日头条和快手就会盯着猛推给你同类风格的内容,让你的视野越来越小越来越聚焦。
表面狂欢,实则洗脑,本质毒药 。。
早卸载早好。。

知乎用户 罗浩 发表

互联网小白说两句:

1**、新闻界面**

日期的提示是个很赞的设计,考虑到了无网络的状况。但相比右边鲜果阅读的界面,新闻间隔断不够清晰,闲得杂乱,建议改进。

2**、界面切换**

滑动界面导航到最右端 “美女” 页面后,无法一步跳回最左侧的 “推荐” 页面,建议设置双击左侧边屏幕直接跳到最左侧。

3**、评论转发分享**

可能是学习新浪微博,在评论中设置了转发功能。但 “转发” 与 “分享”重复,使新闻界面下端堆积了五个操作键,复杂且不够美观。

建议两种种操作方法:

一、下端保留四个操作键:

去掉 “评论 / 转发” 键,将评论功能设置在查看评论键里;或者将评论功能设置在分享键里,分享时发表的评论默认成为新闻的评论。

二、下端只保留 “收藏”、“评论”、“举报” 三个键:

去掉 “评论 / 转发”、“分享” 两个键,将分享功能设在右上角 “…” 的下级导航里,这也是微信等 APP 的做法。

推荐第二种做法。

4**、个人中心**

夜间模式的设计人性化:调整成夜间模式后,调整按钮呈现出亮色,考虑到用户在晚间看完新闻后,第二天在户外强光下进入 APP 后调整困难的场景。还有个小小的建议,夜间模式下,个人中心入口处能否也点亮呢?

5**、个性化圈子**

社交和互动能增强 APP 的粘性,而资讯类 APP 社交出路更多的应该在对于同类资讯的共同爱好中。建议在推荐朋友的时候更多的倾向于需求和品位类似的人,这样更容易抱团互动,形成圈子。

6**、个性化阅读**

导入 QQ 账号后,推荐的内容基本都是没兴趣的。可以理解,QQ 本身就是以社交为主,很难从中分析出个人对于资讯的喜好。

但当我想把绑定账号换成新浪微博时,却一直没能找到入口,恕我愚钝,是没有此功能,还是太过于隐蔽?

建议绑定账号时侧重推荐新浪微博等资讯平台账号,这样更有助于精准化推送。

知乎用户 夹鸟 发表

我常常因为自己接受了良好的九年义务教育而感到优越。

知乎用户 Tech 熊 发表

说到移动、碎片化阅读,应该解决的体验也就是俩点: 用户看什么?用户怎么看?
用户看什么呢?聚合内容——不外乎时事热点和基于自己工作、学习的朋友圈的兴趣点,再有的就是基于八卦和学习的长尾信息需求——既对名人、成功人士各种看法、观点的关注。其实,可以还有的,不单单只有新闻、资讯或者百科,还有网络小说、游戏等等一些必要东西的操作说明啊——这方面用户分类很明显,喜欢的就是强需求,不喜欢就不会去看…… 是否需要发展呢??
用户怎么看?按照用户社交兴趣和阅读轨迹个性化推荐。其实我觉得用户怎么看?这个问题应该好好想想——到底是否需要定制?基于服务的观念,应该是将顾客的不必要的消耗砍掉,直接享受需求变现后的服务,就是用户只提供其社交账号,然后由算法找出用户社交圈的兴趣点再推荐给用户。但是,基于人性化的观点,…… 写到这又突然发现 “今日头条” 基于 “用户阅读轨迹” 个性化推荐后,再像百度新闻那样弄个抽屉式自我定制也确实是多此一举阿…… 今日头条的模式是否需要再变呢?我想只需不断完善算法和扩大能抓取的内容,甚至最好是全网内容。
目前,最大需要改进的就是操作流程的体验,全屏效果、翻页模式…… 还有最重要的互联网思维的实践: 用户自发的社交圈建立,程度还不够!
浅浅的看法,各位看官一起来说说你们的理解……

知乎用户 meieko 发表

已卸载,实在受不了正常评论动不动就莫名其妙的撕逼谩骂,这个大概还情有可原,毕竟今日头条控制不了使用者的素质。。但是被莫名其妙谩骂过后想回复骂人者根本不显示自己的回复,举报骂人者一般也是没用的,看个新闻整天各种心塞各种负面情绪。。

知乎用户 了不起的迪科碧 发表

我一个师弟 大一寒假去兼职 就是帮今日头条编造新闻 没错 坐在室内编造新闻

知乎用户 猴子​ 发表

互联网上每天产生海量的信息,而每个人的信息消费能力却非常有限。

所以,现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很多信息都有了个性化推荐。

比如你打开淘宝,会根据你之前的购买和浏览记录,推荐你感兴趣的东西。

同样的,今日头条会根据你之前的历史记录,给你推荐你感兴趣的新闻。

久而久之,在你个人的世界里,你看到的是更多同样的内容,慢慢的你会发现周围都是符合自己品味的内容,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的样子。

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学过的井底之蛙的故事,你看到的只是你感兴趣的信息,却对这个世界其他的信息一无所知。

如果个性化推荐是在淘宝购物上,这会对你影响不大,因为购物嘛,肯定要投其所好。

但是如果你想通过今天头条这样的工具看新闻,看数据,发现未来隐藏的财富机会,它的个性化推荐就会害了你,让你犹如井底之蛙一样,产生个人偏见。

学术界叫这种现象为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
信息茧房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 · 桑斯坦在其 2006 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

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
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 “茧房” 中。
长久下去会导致人们观点的极化。

比如,我们经常感觉某一条新闻「刷爆朋友圈」,占领了全世界,实际却只不过是小圈子内部的狂欢,世界依然平静,毫无涟漪。

如何避免信息茧房?

我们在看新闻、投资类信息时,不要选择个性化推荐的工具。相比于今日头条,现在有些的好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就通过一些机制来避免 “信息茧房” 情况的发生,它推送的信息或许有些事情你不关心,甚至不喜欢,但它发生了,但是它展示的是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知乎用户 Dora Liang 发表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推荐引擎产品,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它没有采编人员,不生产内容,没有立场和价值观,而是由算法模型记录用户在今日头条上的每一次行为,基于此计算出用户的喜好,推送他最有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当用户使用社交账号登陆今日头条时,它能通过算法解读使用者的兴趣 DNA,用户每次动作后更新用户模型,越用越懂用户,从而进行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正如 “今日头条” 的 slogan 所说:“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产品特点:**个性化推荐;海量资讯;自媒体平台。

产品现状:

“今日头条” 由张一鸣于 2012 年 3 月创建,于 2012 年 8 月上线,截至 2016 年 10 月底,累计激活用户数超过 6 亿,月活跃用户超过 1.4 亿,日活跃用户超过 6600 万,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 76 分钟,日均启动次数约 9 次。截至 2016 年 11 月底,“头条号” 平台的账号数量超过 39 万个。2017 年 4 月,今日头条获 10 亿美元 D 轮投资,现估值已超过 110 亿美元。

从 2012 年 8 月至今的百度指数来看,今日头条的搜索指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 2016 年 5 月至今的酷传数据来看,今日头条最近 1 年的下载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可以看出 “今日头条” 是一个明显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之下的产品。

产品核心问题:

1. 内容质量良莠不齐

从 APP Store 的用户评价可以看出,用户对 “今日头条” 的负面反馈很大一部分集中于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海量资讯聚合推送,是 “今日头条” 的一大特点。面对海量的资讯和各种特质的用户,必然会出现资讯内容质量不高的现象。对于处于成长期的 “今日头条” 来说,继续强化核心用户的产品体验,控制普通用户的负面反馈,是运营操盘的重点。所以,我认为 “内容质量” 是当下的 “今日头条” 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2. 广告投放与用户体验难以平衡

“今日头条”的变现模式以广告投放为主。随着柳甄加盟,收购 Flipagram、投资 DailyHunt、推出 Topbuzz,购买中超短视频版权,与芒果 TV 合作,与中国新唱将合作,“今日头条”正向着更加商业化的发展模式快速前进。从近期 “今日头条” 发布的招聘需求也可以看出,对市场、运营、销售岗位的招聘要大于技术、产品岗位。而 “今日头条” 的商业化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广告,如何平衡广告投放与用户体验的关系,是我认为 “今日头条” 面临的第二个核心问题。加上最近 “短视频” 十分火爆,如何找到适合短视频的广告模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个性化推荐的核心特质凸显不足

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是 “今日头条” 的一大特点。但是依然存在新用户首次打开 APP,对定制化这一特点感受不明显的情况。我认为在新用户首次使用时可以进一步突出这个核心特质。例如,考虑增加新手引导,增加新用户选择感兴趣的标签等。对算法而言这么做的用处不大,但是对新户而言可以加深其对个性化推荐的感知。

4. 社交属性待加强

“今日头条”开始做微头条和问答,就是强化其社交属性的措施。初次使用微头条,第一感觉是像新浪微博,但是只有点赞、评论和关注的功能,不能转发,也就是说不能形成传播效应;不能发私信,用户之间不能私聊。在 “添加好友” 上,职能同步手机通讯录,但是不能同步微信通讯录和微博好友,使用户之前的社交关系不能有效地转移过来。“添加好友”的“值得关注”,排名靠前的主要是明星,再往下划有些用户的活跃度并不高。建议可以按话题分类推荐,推荐关注话题、口味相似的,活跃度高的用户,有利于形成兴趣圈子。

综上,在运营上的突破,“今日头条”应该继续拓展优质的内容源,吸引其参与头条号、微头条和问答。在保持量和时间的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内容的质的控制。建议做法是在算法自动筛查内容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人工对内容的干预。比如人工提示内容创作者哪些词语会被算法识别为 “标题党” 并会导致账户降权;在评论区预埋回复,引导讨论氛围;对用户评论做筛选;对文章进行权威性分级,帮助用户识别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等。在广告投放上,通过用户运营平衡好广告投放和用户体验的关系。基于数据挖掘,帮助用户建立兴趣圈子,推荐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问答,甚至推荐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人去互相关注,基于兴趣建立的社交圈会有更强的联系。

知乎用户 阿贝阿北 发表

今日头条自动化推荐二三事

最近一篇骂今日头条自动化推荐的文章传阅挺多的。我也大概看了一下,只是讲了现象,然而没有什么深度。

第一个问题,推荐怎么解决推荐内容同质化?

个性化推荐需要获取个人的兴趣,然后筛选出符合用户口味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刚开始会觉得新鲜好玩。当用户连续一个月阅读相同口味,甚至内容相似的文章,只要是正常人都会吐的。(有人会说内容去重,然并卵)

第二个问题,推荐怎么去中心化,削减推荐造成的写作新人冒头的难度,怎么保证推荐的平等

(头条号)

推荐位和用户信息流的展示位是有限的。即使推荐引擎做的很好,能尽可能的覆盖头条作者写的文章。还是有覆盖不全的,还会出现重复推荐 “大 V” 的文章。 试想一下,如果头条号有微信公号号这么多运营的,最终会出现大量大量的文章被推荐引擎遗忘,被淹没,没有阅读。推荐产生的大 V 和大部分普通用户永远得不到关注,这个生态就不可持续了,就不能良性更新了。当最初的这一批大 V 离开的时候,就是这个平台的没落之日。

会比微信公众号的现阶段危机更大。

ps:推荐决定了头条不可能有太大的作者体量。试想如果微信公众号做自动推荐,能容纳这么多运营者。

第三个问题,由推荐来评判内容的质量是不可爱的。纯属个人喜好。

最后的最后:今日头条成也自动推荐,败也自动推荐。

By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一直觉得他们家企业的价值观有问题。

正好看到一则新闻,顺带说一下。

《今日头条》等客户端推送涉黄直播 变换马甲躲避监管

《财经》曾经采访过张一鸣一个问题:低俗是今日头条成功的原因之一吗?

张一鸣:我觉得这是有偏颇的。真的不是这样,虽然肯定还是有 Low 的内容,但我们肯定比同行更重视。而且我们从来不主动 push 低俗内容。我们一直在打击低俗和标题党,现在「特别低俗」的内容已经消失了。

然而,央视记者在跟访的 3 个月中,发现头条在大量推送低俗主播的内容。

张一鸣一直把《今日头条》视为一家技术公司,因为其认为他们不创造内容,不发表观点。

但是,目前在产品形态上来讲还是一家内容聚合平台,向用户展示出来的最直观的也是内容。这就能直接折射出这个产品的企业价值观。一直以来,他们对外宣称依赖算法,让算法不断地学习,相信总有一天算法可以超越编辑。然而持续几年的低俗内容都没有改善,反而愈发严重,这都是依靠算法推荐出来的,不是吗?

截至去年年末,今日头条日活量为 7800 万,可算的上是巨型流量渠道。然而开年以来,头条一直遭受 BAT 的围剿,流量严重分散。众所周知,低俗内容可算的上是一个引流最好的方法,头条能把此低俗内容进行推送,说明头条真的遇到了流量瓶颈了。

年初,头条进行了短视频领域的扩张,但是短视频领域一直存有监管问题。网警没法全面覆盖所有内容。因此,引入的各平台更有责任去监管内容而不是把低俗内容作为引流,乃至成为商业变现的手段。

至此,要问今日头条,算法可以没有价值观,但是企业还是要有的吧?

知乎用户 王梓晴 发表

今天在头条上看一篇文章类似生活小窍门,洗葡萄用面粉比较干净,本来挺正常的,结果有评论说三勺面粉够一家子吃一顿的了,浪费粮食可耻,还好多人点赞,完全刷新了我对傻逼的认识。
之前本来想看看热闹,结果发现好多小编也是迎合三观奇歪的喷子写的都什么啊,太恶心了,年龄小点的人生观还没定型的孩子看容易看傻了。
想想有几个印象深点的奇葩评论(而且很多这样的观点),一个是出一明星的报道,不管什么事儿,都扯到捐款。比如林心如结婚,有傻逼评论:有这钱够资助多少贫困山区学生了,有钱让外国人挣干嘛不捐款?典型的道德绑架 ,人家挣钱爱怎么花怎么花呗!你今天吃的饭够贫困山区好几个小朋友吃了,你不要吃了。比如在明星报道底下写,农民都要吃不上饭了,还报道这些明星,怎么不写点农民科学。。。我只想呵呵,你好像进错版面了吧!比如哪个女性受到侵犯,就骂受害者。反正什么都骂骂的特别难听,经常出现侮辱性的词语,不过我觉得现实生活中这些人一定很 low,成功的人积极的人忙着努力生活,一堆懒人失败的人在那里发泄负能量,毫无理性可言。
真的是不建议学生还有年龄小的朋友看这个,会被一群负能量爆棚的失败者还有喷子水军带跑偏的,即使不会也浪费时间。
好吧!我吐槽的应该是头条上网友的素质,也不能说是头条多不好吧,毕竟不在头条在别处这类网友也这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就在刚刚,大年夜的凌晨,我父母大吵一架。
以前我爸出轨还会收着点,
后来,用了今日头条之后,越来越猖狂。猖狂到被我妈质问还要反咬一口。
直到刚刚,他说出了一句 “有哪个男人不偷腥?”
呵呵。
我怎么知道这是今日头条的错?
当然不会只因为今日头条了。
只是,我不止一次地看见过我爸分享的今日头条文章
极度直男癌、封建思想余孽盛行。
比如说 “女人就该任劳任怨伺候男人” 这种文章不在少数。
呵呵。
我只想说,用户决定了平台,而平台具有审核的义务。
这两天大力查处网络直播平台的乱象。
然而还有一些更为底层的、广泛的平台
叫今日头条,叫百度新闻,叫 UC 头条。
在我看来,直男癌、低素质用户、网络暴力,不说远比,也至少和毒品一样可怕。
希望今日头条不要再来祸害人家了。像我爸这样的农民家庭的人们,没什么思想来源,也就今日头条、UC 头条这些所谓的 “新闻” 平台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符合国情,适合大多数中国人!(网易新闻同)

知乎用户 一枚行者 发表

去年接触头条,是因为工作,头条 app 里面夹杂大量 h5 技术,因此借鉴头条 app 的产品逻辑,刚开始看了里面内容后觉得新奇,内容很丰富,但后来越来越画风不对,推荐的内容和广告不忍直视,各种乌七八糟评论让人分分钟惊叹!简直瞎了我的钛合金眼,低级到呕吐,仿佛刚经过一片洒满污秽的粪道,卸载后,许久,半年后,今日本想看看头条有没进步和改善,于是在电脑端 win10 应用里下载了头条客户端,装好后,刚一打开,第一次打开,画面是这样的,第一次推荐:如下图:

第一屏:偷人五点痕迹。。。。。。。。。。。。。。。。。。。。。。。

第二屏:。。。。。。。。。。。偷人 6 点表现。。。。。。。。。。。。

后方高能。。。。

此刻。。。。。。我的内心是。。。。。。。。。。

什么玩意儿!!!!!!!!!!!!!!!!!!!!!!!!!!!!!!!!!!!!!!!!!!!!!!!!!!!!!!!!!!!!!!!!!!!!!!!!!!!!!!!!!!!!!!!!!!!!!!!!!!!!!!!!!!!!!!!!!!!!!!!!!!!!!!!!!!!!!!!

知乎用户 Godhadgone 发表

无良 APP

要么有大量粉丝,要么有 money,要不然….

你这文章下地狱去去吧,还他妈想上头条?

头条是想上就能上的吗?估值 300 亿美元,两马都上不起

知乎用户 孙小慧 发表

现在的头条演变还是那句产品广告——你关注的,就是头条。
1. 最近听到一句总结文:微信爱鸡汤 头条爱故事。总结这话的人说明他的阅读取向是针对这些,喜欢看情怀的东西,喜欢看小说故事,这类受众群体为了就是一种打发时间,恰恰是大部分的阅读群体,也是广告搜针对的对象。
2. 一部分用户使用 APP 阅读文章是寻求最新信息搜索就像百度一样是一种信息的整合,也能在头条上看到大部分的所关心领域的文章;
3. 阅读的群体变多,也吸引了大部分的商家驻扎,在平台用自己原创的文章想去吸引一些用户,让用户对自己品牌产生认知,大量的硬性广告头条也不会推广,纯粹的广告当然也不行,还是需要提供质量高的用户群体关心的文章才能被推荐,所以对头条的用户来说也是有利的。

知乎用户 春哥大魔王 发表

作为工程师看到这样一款产品还是很兴奋的,用技术和算法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减少了过去寻找所浪费的时间。

但是现阶段头条做的分发内容质量确实很一般甚至很差,说是内容分发可以,但是说到知识和价值分发完全不行。

内容运营者为了达到头条上的更大传播力,都是标题党,内容知识东拼西凑的 “假新闻”。时间久了用户就不在平台浪费时间了。

知乎用户 札幌车站飘雪 发表

使用者大部分来自社会底层,至少是精神层面的底层。沉迷了一段时间,但是发现里边的人实在太 low,素质很差,思想很偏激幼稚,卸了卸了,好新闻 APP 太少了。

知乎用户 最后的哦昂湖 发表

无法直视评论区,所以卸载了

知乎用户 宾狗 发表

头条的目标群体是三四县城市的用户。。

知乎用户 Zhang Jam 发表

任何令人上瘾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扼杀人的创造力。互联网信息类(今日头条、知乎、抖音)等,有时你会自觉不自觉刷着,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不想妖魔化这些 APP,但是确实容易让人上瘾,尤以短视频更甚。

为什么今日头条这么容易引起人们上瘾,有人说是因为算法,总是给你推送你喜欢的内容;其实还有一方面就是,你有看不完的垃圾新闻。以前看新浪门户的时候,不管怎么样,新闻大概浏览一下,基本上能看完,而今日头条不一样,你刷 100 天都刷不完,因为里面有各种大 V,小 V,生产着未经证实的消息、新闻、八卦等。

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你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上生产垃圾,当然也有很多优质内容。如果我们不能分辨这些,就很容易怠惰,丧失创造力,死于别人创造的虚幻当中。

从这个层面看,今日头条于毒品无异(优质内容除外,因为优质内容会让你思考,垃圾新闻只是快餐)

知乎用户 ToYond 发表

从产品角度来讲,资讯类产品和音乐、视频不太一样,音乐、视频本身种类繁多,来源更多,不同人有不同兴趣点,适合做个性化智能推荐,但就资讯来讲,我相信不少人更关心今天到底完整的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感兴趣的事,因为每天头条性质的事就那几个,类型也就社会、政治、体育、娱乐、经济等几种,那怕信息过载,也花不了太多时间就能了解,完全能覆盖到感兴趣的点。

但毕竟这个智能推荐资讯领域肯定也有一些用户,在今日头条获投资前,我就研究过今日头条 app,用完不久就卸载,因为它的推荐不温不火,没有击中内心,还不如看下传统的新闻 app。

不过目前为止市场上确实缺少这种专注智能推荐资讯的应用,这个我认为是它的唯一也是最重要的亮点。

而想做好智能推荐我觉得最主要是两点:1、推荐算法;2、大量用户数据。

第 1 点其实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做,君不见现在随便一个产品动不动就搞个 “猜你喜欢” 再“换一换”,相信不少公司有一定的人工智能技术积累,比如百度前段时间还招了个人工智能大牛,前两年收购的今晚看啥也是做电影推荐的,阿里前几年就在做针对用户网购行为做推荐的算法研究,总之我认为今日头条很难有技术优势,况且人工智能技术确实很难,从目前相应的产品来看技术上应该也没太大突破,毕竟人的想法是最难琢磨的。

第 2 点的话目前来看最重要,我也算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业出身的,对此略有了解,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有时候数据比算法更重要,尤其是大量数据,数据越多,算法越准,我认为今日头条应该在积累用户上多下功夫,在目前大家技术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做好运营多积累用户,“用户多”和 “推荐准” 是个良性循环。

知乎用户 曾某某 发表

楼上的观点我很赞同,但我个人对于这种个性化的推送存在担忧。
基于社交网络和用户的阅读轨迹进行个性化推送,在不断的精确的追求中,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对于用户阅读习惯的极度精确和收窄,也就是说,推送的都是用户最感兴趣的,有一点兴趣和潜在感兴趣的都会排到 n 页以后或者没有。
(当然,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不知道算法上是否是这样的,但是我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有这样的感觉,有些新闻我一般只看标题,不是不感兴趣,但他们逐渐被我看内容的新闻类目给刷屏覆盖)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兴趣圈子的固化,很难有新的行业或者类目的推送和了解。(虽然旁边有分类查看新闻,但我相信很少用户去用到这个功能,特别是在屏幕推送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情况下。)

知乎用户 一知狗 发表

大约一个星期前,在陌生的邀请金钱的利诱下我开始了头条生涯。

在一个星期的使用下,头条给我两个非常深刻的体验,杂乱无趣,泛而不精。

杂乱在哪里呢,在这里可以看新闻,看微头条,看短视频,看电影,还有问答社区,但是没有很乱,眼花缭乱的乱。

无趣在哪里呢,头条看新闻就是升级版的 uc 浏览器,微头条就像是低配版的微博,短视频可能是抖音的后花园,看电影像是免费版的优酷,问答社区基本是低低配的知乎。

可是这些都做的很浅,没有深入的交流和体验。

但是我发现了头条有一个优点,特别适合推荐给家里的中老年长辈,能看看新闻还能看电影短视频,基本满足了他们对网络生活的各项需求。

知乎用户 孙馆长不是真馆长 发表

评价个鸡毛啊,我手机号更换了,登录不了,找客服反馈了半个月,跟死人一样,没一点反应。你一说我要找广告业务,人马上就来了…… 我去你大爷的吧。

知乎用户 Ming 丨 Iamgoda 发表

头条新闻请滚出 opera 谢谢
当初不用 UC 就是因为神烦震惊部的扯犊子新闻

知乎用户 民工老贺 发表

提前:我写的不只是今日头条这个应用,可能更合适的题目是今日头条和媒体(专业内容生产者)的关系。
要理解这两者的关系。首先要理解媒体的经典盈利模式,利用内容获取影响力,利用影响力发布 “广告”(也就是价值更小的内容)。媒体的影响力是由每篇文章构成的,而好文章的影响力更强,一般文章影响力并不好。而媒体做的,就是给你上一个杂拌菜。就像我写了一篇明天系的文章,大家看到了我是环企的记者,所以他们会更加关注环球企业家这本杂志,这本杂志的其它文章,广告都会因此受益。
而今日头条,恰恰截断了这种媒体传统的 “杂拌菜”,“夹私货” 的盈利模式。
今日头条在回应版权的质疑时将自己类比为搜索引擎 我们来直观的对比一下。

这是从今日头条进去的。再看从百度进去的。

区别在哪里呢?两者上面的网址都是新闻来源的网址。但是从百度进去流量,看右边,广告页面得到了展示,凤凰网其它文章也得到了展示和链接。
而从今日头条导过去的流量,其实是 “假流量”。因为它通过 “优化内容”,截断了用户看完文章后再转化为该媒体用户的途径(看广告、看其它文章),也就截断了媒体的盈利模式。
做 IT 的应该还记得珊瑚虫版本的 qq,最后作者被企鹅送进了监狱。因为他用外挂屏蔽了 qq 的广告,最后甚至自己在上面放广告。
今日头条的模式,其实差不多。通过技术的方式,免费用别人的内容给自己培养用户,培养影响力,但以用户体验的理由拒绝与内容生产者分享收益,分享用户。今日头条的下一步也许跟珊瑚虫作者一致,开始放自己的广告。
难怪一个财经媒体负责人在接到日头条的合作邀请:导流量,不付费、只露出品牌标示(也就是媒体名称)之后的想法是 “滚球!”。因为导来的只是 “流量”,并不是真正的用户。

知乎用户 贺一下 发表

下载过几次,但都立即被删掉。
1,就内容来说,新闻来源、稿件筛选、图文版权等并不如网易、腾讯新闻客户端专业。
2,就 APP 设计美观程度及排版来说,感觉与网易腾讯等新闻 app 还是有很大差距,如下图,分别为网易新闻、今日头条、腾讯新闻。

3,个性化新闻订阅方面,也不如网易、腾讯、鲜果、zaker 甚至其他 rss 阅读器,如图:
分别是今日头条的频道管理,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的频道管理。

事实上今日头条的 app 布局有比较明显抄袭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痕迹,当然网易新闻客户端本身也是抄袭国外某新闻巨头的,这就不多说了。
另外,今日头条目前也未能提供像下图中网易、腾讯所提供的这类深度订阅功能。

4,社会化评论是今日头条这个 app 的重点功能,但新闻评论这玩意吧,说实在的,除了微博和网易稍微有点看头,其他新闻网站下边的评论相信也没太多人会去在意吧。

知乎用户 阿远 发表

关注里边的体育板块,因为觉得更新还蛮及时,时而评论一下,感觉自己还算理性客观的选手,一次评论了某球员,负面不带包括语气助词在内的任何脏字,结果遭喷…
这个 app 秉承了新浪,网易,腾讯这类新闻 app 的评论特性,用户在里边仿佛换了一副嘴脸,我不相信他们生活中也是这样,但是在评论里边他们肆无忌惮的喷,乱贴标签,乱开地图炮… 悲催的是 app 把这些毫无价值的信息称为用户活跃度…

知乎用户 斯钦的愉快奔跑 发表

按照罗振宇的说法:这是一款母爱产品,你喜欢什么就给你推荐什么。
不会教用户克制、自律。而是全力满足你自己的内容阅读需求。

知乎用户 王超 发表

谁能说一下在今日头条中,含有微信号的都通不过文章审核的,但为什么我看到有的自媒体可以推广微信公众号,他们是怎么通过审核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我在新媒体公司卖性药,遍地都是“医学奇迹”

本文由【看客inSight】授权转载 微信公众号:pic163 2016年春天,临近大学毕业,同学相继外出实习,一楼宿舍里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人常驻。当时我沉迷英雄联盟,每天过得浑浑噩噩,但心里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 我开始学着做简历,在个人成就 …

屎味广告哪家强?还得中国互联网

大家好 最近鹅厂和老干妈的瓜 料太多,想必大家都腻味了… 要说这事除了吃瓜 啥警示也没有,也不对 最起码比比明白了一件事: 企鹅在金钱面前也会被蒙蔽双眼 不过后来想想,其实这事早有苗头 比如我们的朋友圈广告 就经常出现乱恰饭的 …

如何看待关于 2016 上海经济下滑以及各大媒体反驳的观点?

知乎用户 穆吉悠 发表 我一套中环边靠近地铁站的三室户次新电梯房,老租客租不起不租了,挂了四家中介出租,结果两个星期只有两个小伙子一起来看过房,后来嫌贵压价,没谈拢。 结果房子直接空一个月了,只好价格降一点再让中介找租客合租了。 另外的一室 …

出国时遇到什么事让你突然意识到中国正在复兴?

知乎用户 梦里不知身是客 发表 又要到了日本友人和我们一起欢度国庆的日子了…… 知乎用户 摩羯 S 发表 上海虹桥机场,排队换登机牌,两个歪果仁插队。旁边一个小姑娘就问他们为什么插队,他们就叽里咕噜说了一堆话,我听的不是英文。 小姑娘大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