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孔雀计划被曝获得全额奖金寥寥,中小学通过涨薪再降薪套牢硕博,南科大下调工资,难道真是个杀猪盘?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22.6.22 更新

第 71 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结果出来了,深圳高校和研究院的项目数量与去年相比几乎腰斩,杀猪盘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

高层次人才计划对前两年来深圳的博士后是真正的杀猪盘!深圳在站博后 5000 多人,拿到的各项博士后基金数量全国领先,结果进站时说拿到基金出站可认定高层次人才,基金刚到手还没来得及出站政策就取消了。如果不是由于这个政策,深圳的高校、研究所、医院能招来几个博士后?深圳高层次人才申请截止时间一刀切的政策让新引进的年轻人寒了心,这不是杀猪盘是什么?

再说新孔雀,按高校目前发布的鹏城孔雀计划,第一期(三年)期满后,当年续签名额 80% 给增量,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拿到一期,加上深圳之前有朝令夕改的前科,谁知道这三年间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呢?

深圳这种做法和每年珠三角工厂的黑中介如出一辙: 先高价吸引外地学生来广东,然后告知工厂破产,承诺的工资无法完全到位,或者原本承诺的工作内容有变动,很多学生本着来都来了的心态,不得不在这边充当廉价劳动力。这真是广东特色了。

20220617 更新

很多评论和回答质疑我们基础科学的博士、博士后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我想说,没有基础何谈转化?没有详实的前期数据积累和扎实的基础研究,做出来的东西如何上临床,如何转化成产品?深圳总不能一直指望其他国家 / 城市的大佬来深圳做转化,必须培养本土的以理论为切入点、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团队,引进相关人才,因此我认为引进博士、博士后科研人员无可非议。

高层次人才与孔雀计划不同的是,它不是单纯只靠学历进行认定,而是有基金要求的,博士后科学基金又是盲审,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申请人的创新能力的,所以这一批实属误伤,然而违约方过于强大,我们人数太少力量薄弱。希望大家不要看热闹不嫌事大,在这种强势力量面前我们都是弱势群体,今天利益受损的是我们,明天就可能是你们。

知乎用户 LiSSE​ 发表

1 旧孔雀 / 旧储备人才计划及其问题

2021 年 9 月之前,旧孔雀的门槛很低,JCR 一区三篇以上,海外工作一年以上。非常水,三篇水刊 JCR 一区回国连博后基金都拿不到的,这又不是几年前。

2021 年 9 月之前,储备人才计划的门槛相对高不少,好歹要求刷个博后基金出来。多少博后手里有中科院一区都刷不到。

咋说呢,早几年的孔雀计划更离谱,深大南科大的 JCR 一区的入选者居然能配 300 万的启动经费。国内博士发 nature science,如果没有出国经历,没有启动经费。这种政策,我的评价是,出政策的领导,脑子被驴踢过吧。

总之,旧孔雀门槛低的离谱,说实话,花大价钱招来了一堆不干活 / 即使干活也做不出啥东西的水货。旧储备的门槛也不算高,8 万二等博后基金比旧孔雀的门槛高一大截,不过呢,依旧人数一堆,划水的多的去了。

2 新孔雀修补的漏洞和问题

旧的储备 / 孔雀合并到新孔雀。门槛高的离谱。三篇 JCR 一区变成了," 应达到深圳大学助理教授水平 “。目前深大助理教授,没个 NC/JACS 等顶刊,很难的。各位做科研发 paper 的都应该了解这之间的鸿沟般的差距。对于土博士,要求与海龟 “统一化”,同样是达到 “助理教授水平”。一般而言,博后基金哪够呢,在深大 / 南科大这种亲儿子地方,至少拿到青基,还得加 JACS 这类顶级 paper; 在中山深等边缘地方,拿到海优才保险。青基跟博后基金的难度差别,各位申请过的应该了解。

20220628 更新:

此外,新孔雀是 3×3 年,每年 24W,合计 216W,看上去比旧孔雀 / 储备的 5 年 160W 多,然鹅,“每年从外地新进人才占比大于 80%”。这句话得翻译一下。就是说,已经拿到第一期的人,拿第二期,争取的是当年名额的 “20%”。第一期的难度已经很高了,三年后,不拿个小四青能捞第二期?六年后,不混个大长江 / 杰青 / 万人能捞第三期?差不多就这个意思。看上去是 216W,实际上,能获得岗位津贴的大部分人,也就三年。这意味着,从 160W 变成了 72W。

另外,新孔雀是 “对岗不对人”,钱先发给单位,单位再发到人头上。旧孔雀 / 储备是对人,深圳市政府直接发给个人。如果这个人换工作,比如从深大去企业了,那么,这个 “岗位津贴” 的转移,会是一件麻烦,甚至,难以完成的事情。

这要求之高,自然而然的,被 “旧孔雀政策” 忽悠到深圳的大部分海龟们 “被杀猪了”。以前门槛太低,钱还多,现在门槛高的离谱,钱变少了,深圳的生活成本相当高,南科大深大距离国内顶尖 985,课题组底蕴差距巨大,回深圳哪里比得上去 985 刷刷履历。

另外,新人新政策,老人旧政策。不公平。一堆老人的水平一言难尽,但是呢这帮人拿着到手 60-70 万的收入。政府如此喜欢一刀切,只能说脑子被驴踢了 ×2。

3 政策背后的考虑

十年来深圳大举低门槛招人,目前科研人员一大堆,长工数目已经足够多了,“不用再大规模招” 了。

倒不是没钱。他们可能习惯了一刀切,并且觉得 “优势在深圳”,接下来只掐尖招就好了。

未来广泛洒水式招人,只会出现在 “规划大力发展” 的领域,比如医疗,制药等。

我觉着深圳市自信过头了。

说句不好听的,过去这么多年广撒网瞎招,目前并没能培养出几个大牛。论文数目看着挺多,仔细一查一堆合作单位,懂的都懂。对标 C9 的南科大倒是砸钱砸出部分课题组,问题在于,底蕴很差,干活的人个个都是短聘,合同到期课题组部分方向的运行立马变傻。

2021 年开始的收缩政策出台后,不少有能耐的跑路其他省市。说句不好听的,深圳市大撒币的时候,良莠不齐,好歹能有 “良”。如今大力收缩,就深圳这房价,生活成本,医疗教育,和 “一刀切” 政策制度,有能耐的待着干嘛?谁不为钱来,钱没了,没啥好待的。

不过嘛,深圳市政府的 “调节能力” 是极强的。一看没人来了,立马开闸放点水。

4 个人考虑

深圳地方极为潮湿,大撒币时代发展过快,招了一堆 “实验室装修和设备都不了解” 的 PI,结果便是极高成本的实验室运营。设备仪器天天坏,月月修。

2020 年来这个地方,只能说机缘巧合,正好有个师兄在这边,听说课题组开放包容,正巧老东家遭遇行业寒冬疫情影响,于是就过来了。

实话说,如果没有 18 万 / 年免税补贴,我不会过来。

如今出站,面临职业选择,如果未来中不了新孔雀 24 万 / 年,立马跑路。

深圳这地方,除了钱,“优势不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综合目前的各种信息综合来判断,深圳通过说话不算数收割了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

知乎用户 圆胖肿 发表

当然是个杀猪盘

我几年前就在知乎上说了

深圳的问题很严重,远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光鲜

你可以从很多细枝末节中看出端倪来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嘛

就比如前几年,我去留学生创业大厦那边,就明显感觉,这个人气不行啊,没什么人

然后我就发出来,然后不少人在那边骂街,后来连央视都报道了,深圳写字楼空置率高

你只要真的在深圳做点事,就能感觉出来很多问题

当然你说,这不仅仅是深圳的问题,对,其他地方也有

但是深圳表现得特别明显,深圳跟广州不一样

广州是体制主导,比如南航之类的大型国企,华南区中心都在广州

深圳就是一大堆土老板在那边瞎搞,法律道德对这些人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

更不要说学历和知识了,其实这些人的特点就是胆子大,敢闯

深圳有很多跟闽南同宗同源的潮汕老板,闽南不是有个说法叫做爱拼才会赢嘛

这就是当年胆子大的真实写照

这些特征,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有一定优势,因为敢闯的人,更容易占得先机

但是,现在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那这个时候,越敢闯,越容易翻车

外面风和日丽,你开车冲出去,问题不大

但是外面狂风暴雨了,你开车还这么猛,那你离翻车也就不太远了

在涨潮时候,你在那边裸泳,空手套白狼,问题不大

但是潮水退去了,你还在那边裸泳,你就别指望别人看不出来

深圳的经济形势不好的问题,不是深圳这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南香港,北东莞,这一片都有问题

哪怕你在深圳,多走几个地方看看,就能有明显和直观的感受

圆胖肿

103 次咨询

5.0

506977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流浪的小熊​ 发表

看看人家宾利姐的男友(官方说的)

年薪 37.5 万就能调几十台宾利,买十几万一平的房子

只能说不如国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广东省 2017 年时因担心失去对人才的吸引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出台的珠江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认定项目因伪造评审机关官方信纸和公章被告上法庭,出台的扬帆计划连续两年不实施且不准备再实施,出台的《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大部分不兑现。这次的珠江人才计划海外博士后项目,之前清北科深圳研究院的博士后是符合条件的,但省里又不想给钱,经多次投诉后,省里让深圳市解决这三个学校的问题。深圳市觉得明明是省里的问题为什么让深圳市解决,既然让我解决我就解决,但我把其它学校跟省里兼得的资助取消了。所谓的 “按照省、市资助不叠加的原则”,之前从未有过这种原则,之前的宣讲会和招聘通知中都是说可以叠加的,之前的省、市资助也已经同时在发放了。

今年 6 月内部说法是以后博后的 18 万不能来一个给一个了,没钱了

广东省给博后的钱不是一定由省里出的

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博士引进计划之前一直没实施,闹腾了一年半总算实施了,改名为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至于所谓的核实认定,不限名额。。。2017 年的珠江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认定说是由北京的院士专家评定,实际上是先在广州搞了个内部评定,找了些从没拿过国家四青的、甚至是硕士学历的专家做评委,有一百多人在这次评定中就被拿下了,且给不出不能认定的理由。他们还将这次评定的名单伪造成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出具的,但看过该名单的人发现,抬头中的字体有部分跟人社部专家中心的官方信纸上的字体不一样,为了这个事闹上法庭,连同海外青年博士引进计划一起闹,他们这才总算实施了

说是 “省财政紧张导致的”,但应该是故意的:

2017 年刚出珠江和扬帆计划申报通知时,咨询人员对很多细节都搞不清楚,人社厅领导也搞不清楚,只是说建议及早申报,怕明年再申报的话政策有变化

如果仔细询问,答复就是 “问这么多干嘛,不就申报个项目”

直到 2019 年底,咨询人员还一直称扬帆计划会于年底前将 2018-2019 年来的人囊括进去,2020 年初又称改版后的计划已取消原计划中的大部分内容

如果省财政紧张,2018 年已经紧张了,2019 年为何仍称会实施?

2020 年 9 月又有很多人在投诉(http://hrss.gd.gov.cn/hdjlpt/),答复依然是会实施

你说要去法院,他们就很得意地说 “你随便”

查一下裁判文书网就知道了,省人社厅在广州本地法院从没败诉过,北京的复议机关和法院也都是倾向于维持原行政行为的(维持率 98%)

转载自科学网:

广东省一些面向青年的基金 2019-7-6

在很多人眼里,广东省现在财大气粗,近年来对于教育的投入巨大,高校教师基金支持方面必然受益良多。实际上,大项目确实支持力度极大,都是几千万上亿元的基金,然而和青年教师基本无关。因此,本文仅对于面向青年的基金做简单的介绍,以便青年学者了解到一些真实的情况,因为有时候宣传的内容看起来非常美好。

“珠江人才计划” 青年项目:(取决于学校和学院)每个学院有 1-3 个名额,出院申报很难。

“广东特支计划” 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每年约 200 人,(取决于学校和学院)每个学院有 1-3 个名额,有的学院都不通知,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申报过了。

广东省面上项目:10 万 / 三年,有名额限制,一般学院有十几个申报名额。

广东省杰出青年项目:100 万 / 四年,2019 年名额 100 人(之前每年 60 人),可自由申请。

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一般项目:20 万 / 三年,每个学校都有固定申报,如中山大学 2019 年名额 60 人,对应到学院有 1-3 个名额(取决于学校和学院),出院申报很难。

“珠江人才计划” 海外青年人才引进(博士后资助项目):文件很早之前就出了,也做了宣传,但是实际上至今未实施。

博士后相关:提高博士后资助标准,从每年 8 万元研究经费提高到 15 万元并调整为生活补贴(实际上不会给加 15 万每年)。博士后出站后留粤工作的,省财政给予每人 40 万元住房补贴:还没听说有人拿到。

广州市人才绿卡:拿到可以买房买车,没什么用。

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外籍高级人才才可申请。

2018 年珠江人才计划没实施,说是会于 2019 年出台新的计划将 2017-2018 年没认定的人囊括进去。2019 年 4 月开了个动员会,未公布申报通知和具体资助方式,只给了 12 天的申报时间,第 12 天系统突然坏了,第 12 天提交申请的人都无法再提交。扬帆计划说是会于 2019 年底出台新的计划将 2018-2019 年来的人囊括进去。2020 年 1 月时说不再实施,投诉也没用。

https://new.qq.com/omn/20191122/20191122A0K3DA00.html 人才政策变更影响补贴,来深毕业生质疑公告期太短,部门回应

http://liuyan.people.com.cn/threads/content?tid=6541523 深圳市人才补贴不按承诺发放 待回复 就业 求助 h*** 2019-11-08 18:40 深圳市的高层次人才补贴、孔雀补贴 160 万起步,为此,很多人才被吸引到深圳。但是 2019 年,由于新税法出台衍生出很多问题,从外地来深圳的人,莫名其妙的多了几条外地的纳税记录,包括 0 申报,因此被深圳市认定为异地纳税,所以补贴迟迟不发。我的情况是北京的原单位,出于好心,在我离职后,按时帮我申报纳税,因为没发给我工资,所以是 0 申报。这些事情都是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给我扣上异地纳税的帽子,您说我冤不冤,我找谁说理去。现在的深圳市人社局,既不给拒信,也不给同意书,就是一直拖着,把我申诉的权利都剥夺了,已经拖了快一年的了。跟我有类似的情况的人,有很多,我觉得这给深圳市的信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请王书记一点要为我们做主。

2019 年 12 月 31 日晚,深圳龙岗区政府发布公告称,根据有关文件清理决定,《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实施 “深龙英才计划” 的意见》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废止。2020 年 1 月 1 日起,深圳市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停止受理 “龙岗区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 和“深龙英才”认定事项。而相关政策原定有效期为 5 年。https://new.qq.com/rain/a/20200103A0POFK00

先是龙华区开始两年半政策执行得挺好,两年半后突然随意不发补贴,经常有人投诉

然后市里的政策执行了一年半突然取消,不提前通知,没有缓冲期

然后福田区又这样搞

然后龙岗区又这样搞

最近很多人在反映广东省《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生活补贴的兑现问题,从 http://liuyan.people.com.cn/threads/content?tid=6925778 中能看到,深圳市不打算兑现该生活补贴了

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中的 “符合条件的其他高层次人才,在享受相关奖励补贴的同时, 可选择最长 3 年、每月最高 1 万元的租房补贴” 也不兑现了,住建局说不归自己管,也不知道归谁管,住建局说新的人才安居办法征求意见稿里已经把租房补贴去掉了,因为之前国内高层次人才没有该补贴,又因为海外的跟国内的应该一视同仁,所以也没有

http://liuyan.people.com.cn/threads/content?tid=7026054#opennewwindow

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专项基金被深圳市人社局截留 已办理 教育 求助 2 w*** 2020-03-09 17:32

我们是一群在深圳从事博士后工作的留学归国人员。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作为响应国家号召,归国工作的海外博士群体的一部分,2019 年 11 月,我们有幸获得 “广东省海外博士后计划”(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原珠江人才博士后计划)资助(项目申报通知为‘粤人社函〔2019〕1754 号’)。

目前,“广东省海外博士后计划”项目入选名单及专项资金已经下发到深圳市相关单位。然而,深圳市人社局及深圳市博管办在没有任何政策依据的情况下,违反 “法不溯既往,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的原则,毫不考虑深圳物价及生活成本,粗暴的以‘你们不该获得这么多钱’为名截留省财政发放的补贴,并无理指摘我们的毕业院校水平。直接提出‘广东省海外博士后计划’资助不得与 “深人社 规[2018]20 号” 文件中”来深博士后每人每年 18 万元 “生活补贴同时享受,直接从我们获得的专项资金中截留扣除获得的深圳市相关补贴。该直接截留专项资金的做法与深圳市 2019 年编撰的“深圳博士后业务 100 问” 政策解读中省、市级资助可同时享受”的精神相矛盾(深圳市博士后管理 100 问第 73 问的精神,省市两级补贴可以叠加,同时没有不可以同时享受的规定),也违背省人社厅关于‘创新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引进机制’的精神。深圳市人社局及博管办前后矛盾,朝令夕改“的做法,已在深圳市海归博士后群体中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深圳市政府公信力,破坏了近年来省市有关部门艰难营造的招贤引才的良好局面。如不能妥善处理好,也必将在海外留学生群里中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深圳市对海外归国人才的吸引力。长远来看,这对于深圳的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大湾区建设非常不利,其负面影响将很可能像 “精神瘟疫” 一样蔓延,让更多有志于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优秀海外学子望而却步。大湾区的人才流失和间接社会损失将远甚于眼前截留的少量专款。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我们恳请各位领导帮忙协调,督促深圳市人社局及博管办以广东省及深圳市人社局所发布的正式文件为依据,即省级补贴和市级补贴互相独立为原则,及时足额的发放我们的 “广东省海外博士后计划” 专项补贴资金。解决好我们的后顾之忧,建设好人才引进的政策及环境,进而吸引更多优秀海外归国人才参与深圳及大湾区建设。

http://liuyan.people.com.cn/threads/content?tid=7729035

关于深圳市人社局博士后生活补助发放问题 办理中 政务 投诉 1 l*** 2020-06-18 15:28

省长您好,

关于深圳市人社局受理的《在站博士后申请生活补助》业务(2020 年第一批次,于 2020 年 5 月 8 日公示结束),经窗口电话 0755-88125816 查询,人社局系统显示已发放,但相关人员无一收到生活补助。

在多人查询后,窗口人员给出不同说法,现补助仍未落实,处于无法查询,无法核实,无人负责状态。希望深圳市人社局能落实相关政策,并对现有的模糊说辞和状态给出相应解释。

吐一吐深圳所谓的高薪博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4442629

博后生活补贴之一:广东省流动站博后生活补助 15 万 / 年(收税)

博后生活补贴之二:广东省海外博后人才引进计划 30 万 / 年 (收税且不与补贴一重复享受)

博后生活补贴之三:深圳市流动站博后六万生活补贴

博后生活补贴之二不与深圳市 6 万元生活补助重复享受?

现深圳人社局就享有省海外博后计划补贴(补贴二)的所有博后以不重复发放补贴为由拒不审理博后深圳市中期生活补助。

人社局相关红头文件中并未提及与省海外博后计划补贴(补贴二)冲突。且该办法有效期为五年。所以何来需要讨论是否不重复享受之说?

信访中,人社局领导先谈科研情怀,再话里话外说肯定不重复发放,再给出需要讨论是否可以重复享受的答复。言行举动令人叹为观止。

博后生活补贴之大额税款

补贴一、补贴二都是需要征税的,补贴二会将与补贴一的 15 万差额一次性发放(其中差额会征收超过 3 万元税款)

那么,来看一看博后生活补贴被征税所享受的福利吧。

享受的每月 90 小时免费电动车福利

首先,并不是所有博后都有驾照,那么这个所谓的拿生活补贴收税所享受的福利并不具备普适性。

其次,能用车的站点在整个深圳市少之又少,没有任何便捷性可言。放眼整个深圳只有 5 个站点。

其三,上图还可以看出,几乎没有可用车辆。连所谓的能做公务用途都做不到。更不要提给博后生活带来便利了。

总之,深圳市这一系列的匪夷所思的操作,令广大高知分子叹为观止。我们的科研情怀不应该成为你们手中耍无赖的武器。

在此强烈呼吁广大高知分子擦亮双眼,不要被深圳市所谓的人才引进政策蒙蔽。

对于深圳市朝令夕改的举措以及信访时领导前言不搭后语的回应,呼吁大家联合抵制,强烈抗议。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515042

多个海归科学家们被科创委告上法院,准备跳楼!坐标:深圳

深圳市是中国的科技发展前沿城市,它吸引着大批高学历科技创新人才,更吸引着很多留学归国的高端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们,他们带着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想把自己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奉献给自己的祖国。其中,许多高端人才都选择立足于深圳这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城市。但是这个城市也吞噬和磨灭了很多青年才俊的热情和心志,导致近几年不少高端科技工作者离开深圳,留下来的也多数在贫困中挣扎。当他们用尽了积蓄去创业和发展新科技,在渴望得到科创委的支持的时候,在企业都把深圳市科创委当做艰难创业路程中坚定的主心骨的时候,深圳市科创委执行部门偏离了原来的轨道,科技支持变成为放贷收息、明股实债!还通过虚假许诺方式让企业投入资金、人力搞技术研发,并忽悠企业签订股权投资(固定利息)协议,打着股权投资的名义,实则是投资变贷款。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对初创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却又不承担任何投创风险和责任,在不评估投资项目及企业的盈利或亏损的前提下,要求今年必须收回成本和高额利息。其中,有几位海归创业者,其中有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和日本东京大学的博士等,在项目已按合同约定完成但还未产生具体收益,在公司及个人财政状况暂时无力承担高额的股权回收资金和利息的情况下,科创委和财委把企业告上法庭,要求马上还款。几十个企业的科学家、企业家们都被逼债快疯掉了,有些都想跳楼了!!

他们都是社会的科技精英,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是佼佼者,但在市场推广和法律意识方面他们是薄弱的,而正是因为他们对股权投资的法律法规认识肤浅,在 2015 年,深圳市科创委抓住这些科技工作者创业心切的心理,制造了一个明股实债的陷阱。当初投资的项目经过他们几年的艰苦奋斗,项目科研基本完成,但是这些项目还未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在这种非常情况时期,科技创业者们苦苦哀求减免部分经费及利息,但是深圳市科创委不管创业者的死活,要求连本带利地收回投资成本,无任何宽容余地,逼得科技创业者们人心惶惶,无心经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越位创投,不承担创投责任和风险,坐享其成高利逼债,杨白劳和黄世仁的故事如今在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及财政部门再次呈现,此等霸王条款真是让人不可思议,让人难以平愤。所以,我们呼吁政府关注这些常年奋斗在一线攻克技术难关的科技创业者们,给他们一点信心和帮助。我们呼吁政府成立专家小组评估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的研究成果与政府股权回收资金进行转化,免去他们部分还款和利息。他们真的不容易,望政府能给予妥善处理,别让这些海归博士、科学家们倾家荡产和跳楼!

发布于 2020-12-30

2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原南科大行政,同事很多都是 ra,那会招聘打着名号年薪 24 万,实际操作呢?

这 24 万包括:深圳的补贴 12 万(只有三 - 五年),南科大的年薪 12 万,所以你的社保公积金基数都是按照 12 万来交的。

有的组招聘写着 16 万,20 万,你想想社保和公积金基数才多少?4 万!8 万!还不如乡镇公务员的工资。

而且南科大分校聘和院聘,院聘就是临时工,校聘就是 special 临时工,如果领导对你不满意还可以随时将你打回院聘,没有规章制度可以保障你的合法身份,全凭领导的一句话。

我们组当年招了 1 名院士的博士,年薪是 45 万,要求合同期内申请 5 个专利,10 篇 sci,合同是三年。你们自己想想性价比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转载

连续四年个人补贴申请的申诉经历,尤其是这半年的申诉,给我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我也没有能力继续维持公司的运营。其实我们放弃稳定的科研工作,留学回来创业,很大程度是看中深圳各种人才政策的宣传,因为没有这些人才政策的保障,我们这些苦寒的读书人根本没有能力抵抗本来风险就巨大的创业之路。但是我们从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里面只看到政策宣传的好的一面和光鲜的创业者的描述,完全不知道背后的很多风险。 比如我,这四年,除了个人申请龙华补贴的连续遭遇之外,我还遇到其他很多方面的意外情况,这些事情夹在在一起,最后把我重重的压倒了(也许我本身就不是人才的原因吧)。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申请政府补贴的意外情况,给创业的朋友们提个醒吧。我刚来深圳的计划是投入 100 万,之后申请市里和区里的研发资助大约 100 万,同时再有市里和区里的人才补贴 320 万元做风险备份,有了这些基本的研发保障,再去融资。计划看上去已经很保守,但是我还是太大意了:1,我是 2016 年拿的孔雀 C,当年的孔雀补贴已经增加到 160 万;我第一期只拿到了 16 万。因为不清楚后面的补领申请时间,也没有人会像现在一样短信通知。等我知道的时候已经过期了。2,我自己创立公司,投资 100 万元,因为有海外 6 年以上博士后经验,参考留学归国创业标准,以为是可以拿到一等资助的。招聘了七八个研发工程师开始起做研发。但是申请过程中才得知是审批制,审批后我拿到了 30 万创业补贴,这是我在深圳获得过的唯一一笔创业补贴。3,2017 年,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我搬到龙华区开厂房生产,当时参考了龙华区创业研发资助,评估了一下,认为我们至少也能拿到市里 1:1 配套的研发资助。但是很可惜,到了龙华区之后花了几千块钱做了审计报告,提交的研发资助申请也没有通过。所以我也没有在龙华区获得过任何创业补贴。4,2018 年申请龙华的个人补贴,因材料丢失导致我的申请被中断、拖延近一年,最后申诉之后得到解决。正式这第一次补贴意外情况,导致我第二次申请时间的拖延、以及第三次申请的直接被拒。那是一段极其惨淡的经历,我跑了无数个部门补材料、申诉,遭遇很多人的斥责。5,从 2020 年之后,情况更加槽糕,我所有积蓄都砸在公司里,但是每月支付 2 万元的厂房租金,因无力再支付研发人员和市场推广人员的工资,人员流失严重,只能留下掌握核心制造方案的工程师留下,一边艰难的继续产品研发,一边眼巴巴期望政府给我的个人补贴能够发放。所以先是龙华区拒绝了我的第三期申请,尽管我跑遍各个部分申诉,还是被无情拒绝。这期间,因为连基本的人员支持都没有,我最后融资的计划也没办法继续了。雪上加霜的是,龙华区因判我现场考察不合格继续拒绝了我第四期申请。6,我在 2020 年的 8 月也申请了个人在龙华前三年的租房补贴 6 万元,至今没有消息;我也没有勇气再去过问这个事情了;7,我的 2020 年 8 月申请深圳孔雀 C 的第四期补助,这是我最后的救命稻草,也遭遇不知情的意外,没有人通知什么情况,只是在我万般无奈去现场咨询,才告诉我我的申请进入特别程序,要安排面审,日期不一定,可能要等一年以上。以我目前的情况,我不清楚市里会给出如何的考核结果。当然最后第五期的申请也遥遥无期。8,由于我的龙华区第四期申请没有通过,目前还在等龙华区今年的现场考察,深知凶多吉少,我连申请第五期补贴的勇气都没有了。所以我五年一共申请获得市里的 80 万个人补贴 + 市里的 30 万创业补贴 + 区里的 80 万元补贴。一共 190 万元。除去项目和补贴申请外,也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申诉上,同时也失去了公司发展的支持和黄金时间。这就是我,中科大本硕博 9 年,法国博士后 1 年,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 6 年的归国创业者的惨痛失败的经历的一部分。

以上所述句句属实,所有的申请资料、申诉记录、邮件、甚至电话录音,都在我的办公室里。

半生心血,毁于一旦。

知乎用户 mark 发表

先不说定论;

答应了,没做到,的确属于违约,但是违约的主体身份不简单,所以,很难通过有效途径处理,才在此抱怨也好,求助也好;

首先,降薪,是责任主体本身意愿还是迫不得已?

我不是体制中人,不确定这些博士硕士的工资,是哪个企业在发,是某家庭作坊?某名企?某个央企还是财政?但是,我知道的是,不管是哪个,这两年都不好混,不仅是疫情,是前面短视的涸泽而渔的政策,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钱好赚了,多发点,不会心疼,钱不好赚了,多发了不是心疼,是要命; 谁都不会例外,除非你不可替代;

其次,教初中小学,真的需要硕士博士吗?

我读大专的时候,刚好赶上教育产业化,也就是把办学校当生意来做的,现在没这提法了,因为隐蔽了,我们的老师,80% 是刚毕业的本科生,三年时间,遇到的硕士老师,屈指可数,博士?没有见过长什么模样,学校就一个名誉教授,被世人尊敬,解决了粮食问题的那个老人,估计被请去做名誉教授,是当地人,面子上抹不开;

我的看法是,教育,需要降维,也就是说,本科教不好专科,但是,用博士教小学,这不是降维,是资源浪费,师范生教小学初中,足矣,本科教高中,硕博教大学,这不仅降维了,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更能除了在薪水上提现差距,也能让工作者心理上接受;

其三,博士去应聘小学教师,是真的把教育当做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了还是看中学校开出的薪水?

不否认,老师也是人,也需要衣食住行和家庭生活,所以,既然看中的是薪水,那就不要说自己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只是你的工作,和其他无关,这本身就是一个行业,如此,行业好了,你多拿点钱,多过几天暑假寒假周末还有所有的节假日,也没什么; 遇到大的经济行情不好,你抱怨没拿到签订合同的待遇,我还失业了呢?我还每天睁眼就是厂房房租,工人工资,网络广告费用,吃喝拉撒,孩子花钱呢?关键是,我不想有寒暑假啊,到了寒暑假,熊孩子天天烦人,我还要继续工作,还要为房东能准时收到房租,带着孩子,继续工作啊;

不必抱怨,感觉工资被克扣了,那就去起诉,然后,勇敢的离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必须是有预谋,有计划的杀猪盘。说深圳财政不行才降的工资那就是借口。要是深圳财政都不行了。全国上下还有几个城市财政行的。

深圳政府真的是鸡贼得很。借着疫情和全国教师调薪这波东风。把本来就是有预谋的降薪矛盾转移到国家头上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深圳把 21 年毕业来深圳的海归博士坑惨了,一分钱人才补贴没拿到

知乎用户 核动力喷火霸王龙​ 发表

这才哪到哪啊

公务员第 2 波降薪马上就到,事业编能独善其身?

能走的赶紧走!

深圳编制吹的太狠了,

其实家在深圳,或者深圳找到了合适的伴侣,打算结婚,这两种人考个深圳编还是不错的。其他的凑什么热闹。

别听那些营销号在那鬼扯,你要记住:真正赚钱的方法没人会告诉你,铺天盖地告诉你这地方贼赚钱,那多半是有鬼的。

凡是高出行业正常值太多的岗位,不用太久就会逐渐靠近行业平均值

中产阶级家庭子女如何继续保持优势并超越父辈的财富积累?

其实疫情降薪前,深圳体制内进进出出的一直不少,深圳结不起婚、生不去娃就辞职走了,去别的地方过日子了。

打份工而已。

知乎用户 GOPE 发表

深圳就是一弟弟,这才是哪儿啊。

学学人家那个谁。

第一步:人才引进,买楼补贴 10 万起。

第二步:烂尾把未来的钱套住。

第三步:健康码把人也套住。

三步吃干净,比深圳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知乎用户 千张​ 发表

某校本来就是杀猪盘,耐不住总有人愿者上钩啊(我骂我自己)

虽说毒打一次之后就不会再落进同一个坑,但是一个青年学者的黄金时期有几个四年可以浪费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今年有幸入围了深大的 AP 面试,10 进 3,领域圈子小,入围的 10 个人认识 5 个。最后发现,录了 3 个关系户,棒棒哒!我和另外一个在双鸭山博后的女生,都手握至少两篇中科院一区,没要我们,关系户的文章几乎都是 mdpi 系列。MDPI 的也都是 sustainability 和 ijerph 这种垃圾。感谢深大有眼无珠哈哈哈!之前想去深大也就是因为孔雀工资高,就现在这钱,真是不稀得去搅和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漏了医生(19 年以前)

公务员(比教师降薪早一年或半年左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三) 资格条件:A 档特聘岗位聘用对象原则上应达到世界前 100 名一流大学正教授或世界前 50 位一流专业正教授水平,一般应为我国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国内外知名学者,符合我校教学科研系列讲席教授或教授聘用条件;B 档特聘岗位聘用对象原则上应达到世界前 100 名一流大学副教授或世界前 50 位一流专业副教授及以上水平,符合我校教学科研系列教授或副教授聘用条件;C 档特聘岗位聘用对象原则上应达到世界前 100 名一流大学助理教授或世界前 50 位一流专业助理教授及以上水平,一般应为我校聘用的教学科研系列副教授或助理教授,或其他系列相当水平的人员(包含教学系列、研究系列、教学科研辅助系列,不包含在站博士后)。
(四) 限定性条件:已经深圳市认定的杰出人才和其他任期内的高层次人才不可申请评聘特聘岗位。任期结束后,国家级、地方级、海外 A 类、海外 B 类的高层次人才,仅限申请评聘 A 档特聘岗位;后备级、海外 C 类的高层次人才,仅限申请评聘 A 或 B 档特聘岗位。

根据孔雀计划的限定条件,以 C 类人才入职的话能拿 24w x 3 = 72 w 的补贴。

第一个 3 年任期结束之后是不是只有先评上 B 类才能再拿 3 年的补贴?如果最开始是以助理教授入职的话,得 6 年之后才能评上副教授,岂不是 6 年之后才能拿第二轮的补贴?若升不了副教授的话,意思好像就是总共只能拿 72w 了。


06/11/2022 更新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些补贴都是针对特聘岗位的,升任 tenured 副教授应该就不算是特聘了?而且申请第二期的时候应该不算是人才引进了?所以只能拿一期,感觉不要多想了


06/15/2022 更新

针对最近出台的新引进博士能拿 3+7=10w 补贴的政策。从文件上看(见下面引用),领了新版孔雀计划的人才貌似不能领取这 10w。所以 72w + 10w 存疑,大概率没有这 10w。这样看来,深圳市的补贴真是不再具有吸引力了。估计深圳市是准备以深圳的平台和机会(还有高房价)来吸引人才了。

助理教授的话一些深圳高校给 6w / 年的税后房补,没有其他货币化住房补贴。这个也不具吸引力,因为一些 985 高校会对 HWYQ 入选者提供 200w 的住房补贴,这 200w 就算存到银行一年也有 3.25% 的利息,跟 6w 的房补也差不多了。

新引进博士人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申领生活补贴:
(一)属我市(含驻深)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
(二)已领取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含原海外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的
(三)根据《深圳市博士后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深人社规〔2018〕20 号)或省有关博士后支持政策等,已领取博士后生活补贴的;
(四)根据《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 273 号),已领取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的;
(五)根据《深圳市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工作实施办法》(深人社规〔2016〕20 号),已领取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的;
(六)根据本办法领取过生活补贴的;
(七)根据《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前海规〔2021〕3 号),已领取香港青年生活补贴的。


06/24/202 更新

孔雀计划的要求变高可以理解,毕竟大撒币补贴难以持久。

但是针对满足要求的 C 类人才(但又暂时达不到 A,B 类的要求),补贴减少就难以理解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点难听的话吧,学术界的可能不喜欢。

现在国家财政苦难,各行各业(除了某些服务业)都在削减福利,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娱乐圈被整顿的都吃不上饭了。

学术界其实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高,写文章也是一种自我娱乐,或者圈内高潮。

每年文章几万几十万,真正能用于生产的有多少。

这又是和娱乐圈一样的地方,真正有价值的创造就是少数。

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高风险艺人,现在看待这些裁员是不是好多了。

创作不了了,可以去做综艺咖啊(科普)。

实在什么都做不了了,可以去做服务业啊(下沉中小学)。

最后实在不行可以转行去卖煎饼啊。

看待磨难要有两面性,磨难的另一面就是机会和发展。

说句更难听的, 国内(包括国外)上岸老教授很多人在上岸那一刻就死了。一辈子再无产出。

看上去很稳定,像死水一样。

这是你拼命回国发展想要的吗?

知乎用户 Gaarmat​ 发表

深圳这座城市,规划面积就是 1900 平方公里,多一寸都没有。除去山区、林区、水库,能利用的面积也就是 1400 平方公里,现在已经满了,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了。

国家的意思是下一步要发展大湾区。这个方案有很多解读,但说来说去无非就是珠江东岸帮助西岸发展,东岸已经饱和,西岸还有大量空间;另外就是珠三角帮珠三角外围地区发展。

无论怎么解读,都是要把深圳过于饱和过于集中的资源(主要是经济类资源)向珠江三角洲和广东省其他地方疏散。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任务已经完成了,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先富带动后富。

所以深圳的过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资肯定要下降,盲猜降低到和北京差不多水平。然后经济资源出去了,房价自然就下降了~ 一举两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信息汇总 & 讨论帖]

翻了一圈回答,排前面的看得出基本是同仁,都有理有据,但又有疑惑之处,似乎各位信息并不统一。所以想开帖与各位同仁交流手头的信息,讨论一下此中细节真伪。

2022 年 6 月 18 日更新——

来自评论区的信息:

————以下为原文————

首先,我是入选了 2021 年 9 月后的鹏城孔雀的那批,也就是 3 年周期,c 类每个月 2w,周期内总计 2×12×3=72w。这与楼上信息吻合,想必各单位也是照此执行,应该是全市统一标准,目测不存在单位差异。

高赞所说的 3 年周期后 80% 的淘汰率属实,已与我单位分管人员确认。

申请难度,就我所知情况,存在单位差异,坊间传言门槛提高其实不能全信,要看单位和部门。

至于题主所说全额奖金未发满,不知以什么标准算全额,怎样是没发满全额,此处大家可提供信息。

其次,楼内有人提到 “老孔雀已恢复”,信息源如下——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财政局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 –2022 第 12 期(总第 1236 期)】http://www.sz.gov.cn/zfgb/2022/gb1236/content/post_9684588.html

我看了一下,里面说 2016 年后认定的人才都算在列,任期 5 年,c 类每年 32w,总计 160w。

这与此前所说的鹏城孔雀 c 类(3 年任期,总 72w)有较大出入。

那么问题来了——

评上 2021 年 9 月后那拨鹏城孔雀的,到底按 3 年 72w 执行,还是按上述文件的 5 年 160w 执行?

这二者差距较大,还望各位一同交流信息。

(注意:根据评论区,上述文件面向的是 2021 年 9 月前认定的 “老孔雀”。故并不存在“老孔雀” 恢复一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转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2554911

现在不是败诉率低,而是根本没有法律救济途径了。深圳法院行政庭庭长已经说了,鉴于最近孔雀计划的案子较多,他们决定以后不再受理孔雀计划的案子,理由是 “孔雀计划是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组织部属于党委,不是行政机关,不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至于为什么广东政务服务网上说孔雀计划的法律救济途径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那是广东政务服务网写错了,以后孔雀计划的案子都这么判。孔雀计划的文件是针对泛泛的人群类别,没有包含必然要兑现你个人的待遇的意思的。

成天只喜欢搞面子工程,什么建设一流法治环境。但表里不一,行政机关败诉率能说明问题

知乎用户 云天明 发表

孔雀计划本身就不是正常的

你看看北上广有没有这样的计划

你自己再看看自己那几篇水文有什么资格拿一两百万的钱。

真是读了个博士就不知道自己是水货了。

缺钱你用你那几篇文章找投资人去,看看能拉得到一分钱投资不?

再不济你拿着文章去找企业的工作看看你能拿多少年薪,看看你能月薪过几万。

自己那几篇屁都不是的水文真的值几个钱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真当纳税人的钱是白来的是吧?

要不你随便找个路人问问,看看他们同意不同意政府给你 160 万?


有些人像这样胡扯:

1、水文不值钱你别开价呀,开完价不给钱说人家不值是什么行为?
2、能不能帮资本家赚钱是衡量水文价值的唯一标准?

我的回复是:

用的着能给资本家赚钱来衡量你工作的价值?天上地下任何标准,有一个算一个,包括你在内绝大多数现在的论文都是垃圾水货。还要用能不能给资本家赚钱做标准?不用这个标准你发的也是水文。

你们要钱,我拿你论文能不能赚钱说事天经地义好吧。你们不允许拿你们论文能不能赚钱来说事,那你们有什么资格用自己论文让政府掏纳税人的钱给你们?你们还要不要脸了?如此双标有脸吗?如果你们不要钱,那你可以说我拿赚钱不赚钱做标准不对,问题是你们在谈钱啊,在谈你们多少篇论文政府该给多少钱啊?


这不是水不水的问题 看不上别人可以不来 这是法制和诚信的问题

那么,这人是与深圳签合同了吗?不过是看了个之前的文件,就幻想政策永远是这样的。去年制定去年的人事政策,今年制定今年的人事政策,明年制定明年的人事政策, 岂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条法律法规规定政府的人事招聘政策、人才政策要管多少年不许变了?书读到 x 肚子里面去了。而且这样回复我的人,看他回答居然还有说国外高质量精子都出来了,逆向民族主义分子你还跑回来薅深圳的钱干嘛?有能耐去跟你国外的高质量精子过去啊。薅不到就胡扯什么法制诚信。深圳市政府变动政策根本不涉及法制诚信的事情。又不是已经跟你签了合同然后毁约,不过是之前签署了合同的照旧。对于新来的还没签署合同的,制订了新的政策。你可以不签署啊?政府也没骗你这个政策就不动了。政策要动的风声早两年就传出来了。深圳市政府没有不讲诚信,只是这批水货在胡搅蛮缠、一哭二闹三上吊而已。

知乎用户 动物园的狮子 发表

估计没有捞到几只孔雀,麻雀弄了不少,回过味儿了,

知乎用户 高堡名人 发表

人均 GDP 在那儿摆着,你拿多了就是原罪,想活得不累是异想天开——哪怕你是最热门的领域(AI)最牛的人。想要真正的快乐,只有躺平和失败。再过十八年,等人均 GDP 翻番后再起来,方能势不可挡。懂?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glnT9 发表

深圳孔雀计划被曝获得全额奖金寥寥

这个没必要这样说,老孔雀届满的除了没全职的基本都拿全了,即使还没到期的老孔雀也都能拿全,就算最新的变动 [1],也只是把领钱的时间从年度开始改到了年度结束,相当于晚发一年,至今,有多少到期的老孔雀没拿到 160 万的?

而新孔雀没必要碰这个瓷,新孔雀 3 年一个小周期,虽然所谓最高 3 期,但是预期应该都是说清楚了是 2×12×3(72 万)吧,没有人会以为自己是要拿 2×12×3×3(216 万)吧。如果说是自己预期能拿 9 年,那恐怕是对 “全额” 的定义有偏差呢。

中小学通过涨薪再降薪套牢硕博

中小学有竞业令不让离职吗?能离职的话这个 “套牢” 是怎么来的。

南科大下调工资

这个不清楚,得找隔壁校的人问一下,希望知情的来说说。

参考

  1. ^http://hrss.sz.gov.cn/tzgg/content/post_9627333.html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涨薪后再降薪,算什么套牢?只不过回归了合理的薪酬水平而已。

既然在能力如此出色的情况下,仍旧选择了教师岗位,就代表自己选择了安逸,选择了稳定。深圳在编教师的工资,再降都不会降到哪里的,现在大概率也是为了避避风头,以深圳的财政,有一天又能升回来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教师岗位,值钱的就是编制,是稳定。

真正倒了大霉的,是那些 15、16、17 级,师范院校的本科学生,他们有不少人是真的抱着热爱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师范院校的。可是,当毕业了以后,许多师范毕业生发现,自己的院校文凭相比清华北大的卷王毫无竞争力。而一昧不切实际的大幅度提高教室待遇,不顾地方财政状况,带来的后果是 – 在编教师越来越少了,竞争却越来越激烈。为数不多的教师岗也被各方神仙所占据。许多人一毕业,发现自己没地方去了,只能去教培。

来到了 2021,教培也噶了,他们找谁说理去?

一个待遇领先,工作稳定的职业岗位,在就业市场,一定是极少数。如果一个有广泛需求的职业能同时做到这两点,那一定是短期刺激造成的。现在好了,一堆顶尖学历的人才困在了待遇打折的初高中,而一群真正求稳定,想教书的毕业生又没地方可去。不知道当年那个奇怪的政策,到底带来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知乎用户 稻荷正义观察破球​​ 发表

这怎么叫杀猪。高级论文工人和基础教育教师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价值吗?能贡献什么盈利吗?不能的话,从哪发出来奖金工资,深圳有永动机吗?指望拿别人的钱主要干自己的活,还是回家做梦去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转自 http://muchong.com/t-15172219-1

也有一些中介网上说 “深圳孔雀计划相对于全国的人才政策来说,目前是最详尽,也是最靠谱的人才政策之一,达到条件就可以拿到人才证书和补贴。” 前几年可能是这样,最近 1-2 年听说相当相当变态了,很多人达到要求都被刷的太多了,听说是一个群三百 - 4 百的人被刷,各种挑刺,反正就是不给证,或者拖个 1 年多才给证,或者就算给证了,也是拖个一年才给第一笔钱。有很多背景很好的博士都这样,985 名校本科境外名校不错的博士,2020 年上半年来深圳,然后过 3 个月申请,结果到 2021 年 5 月才拿到 c 类证书,背调可以拖接近一年,结果到 2021 年底都没拿到第一笔钱。听说这样的事太多了,区里的配套也是更离谱,认定也是拖半年,补贴也是半年到 1 年以后,基本相对于你干 2 年拿第一年钱,总共 5 年大部分人只能拿 2-3 年的钱然后就过期了。除非你一直像上面那位打官司,而且是这几年一直打,就算是一直打,也不一定可以拿三年,感觉好像是目前不想给钱了,所以就人社局各种耍无赖(明目张胆的不按规定日期办事,反正就是拖起),除非打官司强制执行,但是到那步,那得经历多少时间精力。现在确实是相当坑,以前都不扣税,现在突然宝安区在页面上显示要扣税了。除了新进人员那种小钱 2-3w 免税。完全是政策随心所欲,政府公信力基本全国差不多靠后了,应该说是深圳人社部门公信力全国最低了几乎为 0,按照上面帖子,太多年轻人被骗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表姐在 sz 当老师,前两天微信闲聊的时候,听她说,之前降的工资,全部补发回来了。

各位在 sz 工作的,知足常乐吧,看看中西部省份的公务员,一个月三千块钱。一些人贪得无厌,果然人心不足蛇吞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青椒” 口述:被时间卡住的尴尬人生

原创 赵广立 科学网 2022-08-02 20:10 发表于北京

编者按:

博士普普和王博的人生规划,因一项人才计划的调整而改变了。

身为科研 “青椒” 的他们,原本都奔着成为深圳市后备级人才,并将其作为在深展开科研乃至人生的重要支点。根据《深圳市人才认定标准(2015 年)》,他们分别瞄准了后备级人才认定标准中的两条,近 5 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出站留(来)深博士后;博士后出站留(来)深从事科研工作满 3 年者。

如果顺利成为后备级人才,他们将拿到每年 32 万元、持续发放 5 年(总计 160 万元)的人才补贴。这笔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扎根深圳,更安心地干事业。

然而 2021 年 5 月 28 日,深圳人社局发布通知,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废止这项颁布于 2015 年的人才认定标准

尽管其他硬件条件都够,仅是未能在截止线前满足工作时长要求,普普和王博都失去了获得 160 万元人才补贴的机会。

在人民网深圳市 “领导留言板”,与普普、王博情况类似的不在少数。有一位网友自述,只因为比政策划线晚了 20 多天,他就与“后备级人才” 认定擦肩而过。

从满怀希望到希望落空,普普和王博在人生一次重大抉择中经历了过山车。政策变动给他们的人生轨迹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这前后他们的心路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向《中国科学报》讲述了这段历程。

“我前脚贷款买了房,后脚人才政策叫停了”

讲述人:普普

2020 年,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肆虐,这年夏天我从北京某高校博士毕业。留在北京,还是去其他地方闯一闯?我面临一道关键的人生选择题。

初到深圳,生活充满阳光

当时已经联系了北京 Top2 高校的一个知名团队。对方对我们组很了解,知道我们的研究和水平,并给我抛出了入站做博士后的橄榄枝。

天平是什么时候向深圳倾斜的呢?深圳以 “孔雀计划” 为代表的引才政策已经声名在外,这在全国都是非常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除此之外,我还想把研究从偏基础研究引向做一些有应用前景的研究上,我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也有信心,觉得深圳会是我实现这点抱负的热土。

加上我是南方人,从深圳回家乡也更近。在北京和深圳之间,我的决定是后者。

我以博士后的身份入站深圳某研究机构。那时我对自己的科研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划,组里的老师和同学也很友善。呼吸着南方特有的湿热空气,初到深圳的我觉得到处充满着阳光。

好消息也接踵而至:尽管博士后的研究方向与原来方向有一定的跨度,但我仍然在进站半年后,拿到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根据《深圳市人才认定标准(2015 年)》规定,“近 5 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出站留(来)深博士后”,即符合后备级人才认定标准。这意味着,我只要在出站后继续留深,就能被认定为后备级人才。

这让我对未来的规划更加笃定。我心想,只要我把课题做好,同时做好日常工作,我就能安安心心留深,将科研进行到底了。

政策废止 “一刀切”,打乱了所有节奏

2021 年春,我们课题组随单位战略安排搬至光明区。想到自己以后就在深圳扎根了,抱着 “早晚上车” 的想法,我在光明区边上靠近东莞市的地方,贷款购置了自住房。

现在回看,当时还是太莽撞了——我前脚刚刚拿到房产证,后脚深圳市就官宣关于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政策要取消了。

这个通知一出,意味着像我这样在 2019 年 9 月 1 日到 2021 年 9 月 1 日这 2 年间进站的博士,都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得到高层次人才的认定。

从下发通知,到正式停止高层次人才申报,深圳市只预留了 3 个月多一点的过渡期。3 个月能干什么呢?博士后在站的时长,至少也要 21 个月。这种简单粗暴的 “一刀切”,一下子打乱了和我有着类似规划的科研工作者的所有节奏。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废止通知下发这段时间,深圳市许多高校院所在招聘博士后的广告中,还写着类似 “若在站期间能够拿到博士后基金,能够获得高层次人才认定” 的字样。

去或留,我为什么纠结?

和许多人一样,我当时也去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反馈,希望深圳市政府能够推出一个补充文件,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给这些来不及认定的年轻学者们一个追加认定的机会。

得到的反馈非常官方,大意就是 “感谢支持、希望理解、敬请关注”。

我也关注了深圳市新的引才政策,总体感受就是,对于我们这些出站的博士,上不上、下不下:既不是应届毕业生,又因为已经拿过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后续只能申请更高一些的基金和项目才有机会,难度高了不止一点点。

换位思考,许多单位恐怕也不会再喜欢要我们了。

身处这样的尴尬境地,我身边有类似境遇的小伙伴们都很郁闷。事实上,与北京、上海、长三角相比,深圳的科研环境、医疗和教育都有差距,大家多少都是冲着高层次人才的安家补贴来的深圳。而现在以 “重金” 许诺把人笼络来,结果却不了了之。我们一个讨论群里,都在控诉“这样做太不尊重人”。

而今,即将出站的我马上要面对去留的问题。没有人才认定、没有住房补贴,只拿一份科研人员的工资,是否还要继续留深?

留,可以顺着这两年扎牢的基础继续原来的科研方向,但是深圳生活成本那么高,我是否能扛得住这份压力安心科研?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不留,我可能就要换环境、换方向,刚要开花结果的研究被迫中断,这个沉没成本太高了。

按照深圳下放到各高校院所的引才政策,“鹏城孔雀计划”(又称 “新孔雀计划”)的门槛,首先要求得拿到该单位专设的特聘岗位,才能拿到后续的人才认定和补贴(对应等级的补贴额也下降至 24 万元 / 年,每期 3 年共计 72 万元)。而且,要想拿到,还要跟新引进的、存量的同类人才竞争。

我在站的合作导师希望我能留下,但并不能保证我能拿到特聘岗位——这不在导师的权力范围内。其实我导师人很 nice,承诺留组的话,会给我足以应付生活的待遇,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啊!

所以,只有真正想留在深圳并长期发展的人,才会对这个政策比较纠结。因为如果当初只是纯粹为钱而来,那看到政策就退站走人,或者出站直接走了,不必有任何犹豫。正因为此,我现在有被辜负的感觉。

最后,跳出自己的身份,说几句关于深圳政策变化的感受吧。

深圳是国家先行示范区,高薪引才或许也是深圳先行先试的一个特权,试验也有一个窗口期或有效期。但这样一个重磅的政策却如此停止,真的经过认真、充分地考量吗?虽然这样一项福利性政策,终止它也并不违法,但违约者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

还有人说深圳现在 “不缺人才了”,真的如此吗?我加入过一个博士后工作群,自从政策变化后,“只见故人去,不见新人来”。而且也听说,许多来深的新 PI,想要招几名博后或科研助理,越来越难。

“我可能再也回不去高校做科研了”

讲述人:王博

2016 年 6 月,我从长三角某 “双一流” 高校博士毕业后来深圳,专业方向是机械电子工程

其实当时选择蛮多的。因为那时单身一人,去哪里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定。

肇始:一个 “先去企业转转” 的想法

快毕业时,我已经有几个 offer 在手了。有北京的科研院所,待遇不差,而且可以解决户口;也有知名外企,薪资水平高;还有深圳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研究院的博士后工作,说实话,这个 offer 给到的待遇是相对低一些的。

但我那时的想法是,身边的博士毕业后几乎都选择了去高校院所,或担任教职、或继续科研;我不想一辈子待在高校院所里,还是想先去外面见识一番,有点见识后再回来做科研。这样,一来能够看看市场上的需求是什么样的,二来日后带着问题回归高校,或许能在科研中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当笃定了这个想法后,去哪里的企业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深圳,这片在报道中充满活力的热土,我在心里对这座城市是有所冀望的。尤其是,了解到深圳对高层次人才的一些优待政策之后。

当时深圳的政策,是博士后出站后在深圳从事科研工作满 3 年,可以申请成为 “后备级人才”。申请成功后,可获得奖励补贴标准为 160 万元。

我拿到的深圳 offer,来自一家新型科研机构,它虽不是企业性质,但运营方式跟企业一致。而且它有博士后流动站。

这恰能满足我最初的想法。投递简历后,我从长江畔的科研强市,飞赴了热土深圳。

晚入站几个月,什么都变了

本来,如果顺利的话,我可以早点办理入站。但由于办理博士后入站手续并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所以我入职后并未着急办理入站手续,导致入站时间比正常情况下晚了几个月,直到 2016 年 12 月才正式入站。

这晚入站的几个月,让我对深圳的一切寄望,偏离了轨道。

我刚入站做的是机器人方向,但所在单位的机器人项目一直无法实现盈利,后来整个机器人业务线被调整掉了。这个变动发生在我进站后不久,一些和我差不多方向的博士,选择了博士后退站或离职。但我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后来随着单位的战略转型,转到了人工智能方向。

外人对这种转变可能感受不太大,但对于我们这种搞技术的来说,是需要不少勇气和决断的。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新领域的相关知识。

转到人工智能方向后,我很快适应并深入研究,一干就是两年多。2018 年 12 月,我从这家单位博士后出站。随后入职深圳南山区一家知名的互联网类科技公司。

眼看着我在这家科技公司工作就要满三年,我没有等来高层次人才的认定,却接到了高层次人才认定文件被废止的消息。

刚开始传出 “风声”,我们还有点不太信,后来越传越真,直至看到了正式发文通知。我认识另外 3 个和我情况差不多的博士,当时幻想着,如果按照来深圳交社保的时间,我们是够资格的,就特意在 2021 年 9 月 1 日之前提交了申请材料,期待政府部门会酌情考虑。但是结果就是不行,未通过的理由都是 “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工作不满 3 年”。

从 2019 年 1 月入职新公司到 2021 年 9 月 1 日深圳人才文件废止,我距离 3 年工作期满只差 3 个多月。但就是这 3 个月的时间,让我彻底与 “后备级人才” 失之交臂。

“我被套牢了”

2020 年初,我咬着牙在深圳购置了人生的首套房。那时深圳房价刚开启一轮疯涨,我还算幸运,提前 “上车” 了。但每月约 2 万元的房贷,于我而言仍是不小的压力。

在企业虽说可能赚得比高校院所多一些,但稳定性是不能保障的。如果哪个产品市场表现不行,可能一下就裁掉整个部门。像我搞技术的,如果我参与的项目被裁撤,可能我就得换个新的技术方向,甚至从零开始。这种不确定性,在企业一直都有。

我还能再回到高校院所吗?我不确定,甚至觉得不可能了——至少短期内不会再考虑。房贷和养家的压力,让我没得选。在现在的企业,我也很难再发表论文、做出学术成果了,而这是通往高校院所的有力凭证。

为什么在企业难作出成果?一方面,在企业做的事情,没有那么强的前瞻性;另一方面,企业许多数据都涉及商业秘密,就算做出了成果,也很难公开发表出来。

也想过等赚了一些钱,经济上压力没那么大的时候,再回高校做科研。但现在看有点遥远了。而且那时我年纪大了,有没有地方肯收留我,还不一定。

现在最强烈的感受,其实是 “我被套牢了”——回不去高校院所做科研,还得乖乖留下来上班赚钱还房贷。这还不算,还得提心吊胆地担忧着别哪天被裁掉了。

我有时也会后悔,如果当初博士后入站没耽误那么久,没有耽误三个多月,可能结果会完全不同。但后悔没用,政策都已经发布了、执行了,还能怎么办?我只想说,政府部门之后再做这类调整之前,是不是应该先调研一下?这个政策影响的波及面还是很大的,未来想来深做博后的人也会重新考量。毕竟房价那么高、生活成本那么大,对人才有无奖励,差别是巨大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9)粤 03 行终 1108 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杨丹,女,汉族,1976 年 2 月 12 日出生,身份证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委托代理人傅立标,广东穗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徐鸣涛,广东穗江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所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深南大道 ** 人才园。法定代表人孙福金,系该局局长。委托代理人苏亨数,系该局工作人员。委托代理人刘晋麟,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杨丹因诉被上诉人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处理决定一案,不服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2019)粤 0308 行初 155 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定,2016 年 5 月 17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杨丹为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杨丹可从 2016 年 5 月至 2021 年 4 月享受相关人才优惠政策。2017 年 8 月 29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杨丹发送短信,告知内容为 “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政策即将实施,请 2016 年 3 月之后仍在证书有效期内的人才尽快办理购房优惠政策享受证明情况”。杨丹当日收到短信通知。2017 年 8 月 31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深人社规[2017]8 号)。2017 年 12 月 25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官方网站公布《关于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申请的温馨提示》,其中内容为 “2016 年以前(含 2016 年)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按照有关规定,应于 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登录‘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向市人才资源保障部门提交申请,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未登录提交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 2016 年以前(含 2016 年)的奖励补贴”。2018 年 1 月 2 日,杨丹收到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的短信,内容为 “请关注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申请的温馨提示,并附上网址链接”。杨丹收到短信后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深圳市国内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申请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 2018 年 1 月 25 日受理审核,核定后于 2018 年 5 月 29 日向杨丹发放第二个任期年度(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4 月)奖励补贴 1.79 万元,未予发放第一个任期年度(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4 月)的奖励补贴。杨丹不服,遂提起诉讼。原审法院认为,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我市人才引进的主管部门,具有受理和发放人才奖励补贴的法定职权。2017 年 8 月 31 日公布的《关于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深人社规 [2017]8 号)对于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的“发放对象、发放条件、发放标准及方式、发放流程” 等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其中第四条发放流程中规定“奖励补贴应当在认定后一年内首次申请(2016 年度认定的可在 2017 年底前首次申请),逾期未申请的视为放弃该年度奖励补贴”。首先,杨丹作为我市后备级人才,应当密切关注有关奖励补贴的发放事宜,《关于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自 2017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杨丹在 4 个月的时间内未尽到注意义务,造成逾期未申请的后果确因杨丹的主观疏忽。其次,在《关于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实施前三天,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短信提醒杨丹人才奖励补贴政策即将实施,在申请截止时间之前,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又于 2017 年 12 月 25 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温馨提示,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奖励补贴的审核和发放部门,已经充分尽到了告知提醒义务。综上,杨丹因自身原因逾期未申请,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不予发放杨丹第一个任期年度(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4 月)的奖励补贴并无不当,杨丹的主张无事实及法律依据,原审法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判决驳回杨丹的全部诉讼请求。杨丹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上诉请求:1、撤销原审判决;2、撤销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 2018 年 1 月 2 日关于杨丹自动放弃 2016 年(含 2016 年)的奖励补贴认定;3、判令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杨丹发放第一个年度(2016.5-2017.4)的奖励补贴;4、诉讼费用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担。上诉事实和理由:1、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 2017 年 8 月 29 日向杨丹发送短信通知与事实不符,当时短信内容告知政策即将实施,即尚未实施;2、原审判决认定杨丹逾期申请的认定与事实不符,杨丹已经尽了注意义务,是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没有尽到及时告知义务;3、原审判决认定不予发放杨丹第一任期年度的奖励补贴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杨丹没有自愿放弃;4、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告知方式单一,起不到实质告知作用,责任完全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行为不符合高效便民、程序正当的基本原则;6、人才奖励补贴意在吸引人才,而不是给高层次人才设限。被上诉人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答辩意见与一审一致。本院经审理查明,2016 年 5 月 17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杨丹为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杨丹可从 2016 年 5 月至 2021 年 4 月享受相关人才优惠政策。2017 年 8 月 29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杨丹发送短信,告知内容为 “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政策即将实施,请 2016 年 3 月之后仍在证书有效期内的人才尽快办理购房优惠政策享受证明情况”。杨丹当日收到短信通知。2017 年 8 月 31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深人社规 [2017]8 号)。2017 年 12 月 25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官方网站公布《关于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申请的温馨提示》,其中内容为 “2016 年以前(含 2016 年)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按照有关规定,应于 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登录‘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向市人才资源保障部门提交申请,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未登录提交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 2016 年以前(含 2016 年)的奖励补贴”。2018 年 1 月 2 日,杨丹收到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的短信,内容为 “请关注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申请的温馨提示,并附上网址链接”。杨丹收到短信后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深圳市国内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申请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 2018 年 1 月 25 日受理审核,核定后于 2018 年 5 月 29 日向杨丹发放第二个任期年度(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4 月)奖励补贴 1.79 万元,未予发放第一个任期年度(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4 月)的奖励补贴。杨丹不服,遂提起诉讼。另查明,杨丹第一个任期年度(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4 月)奖励补贴的申请时间为 2017 年 8 月 31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深人社规 [2017]8 号)之日起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截止。在此期间,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未向杨丹发送过任何短信通知。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否已经履行了应尽的告知义务。现有法律规范对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告知义务均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张自己在官方网站公示即已经履行了告知义务,杨丹在申请期限内没有及时申请,应该视为自动放弃该年度的奖励补贴。本院认为,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要判断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否已经履行了应尽的告知义务,不能仅仅以其在官方网站公示作为履行义务的标准,还要看其告知方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第一,从必要性来看,本案涉及的是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 2016 年 5 月 17 日认定杨丹为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杨丹可从 2016 年 5 月至 2021 年 4 月享受相关人才优惠政策。至此,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杨丹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人才奖励补贴法律关系。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决定采取在特定时间段内依申请的方式发放人才奖励补贴时,就有了特定的告知提醒义务,应当对经自己认定为后备级人才并可以享受相关人才优惠政策的行政相对人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主动予以告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能苛求人才优惠政策的享受者不时去主动关注相关官方网站来获悉申请的特定时间段。第二,从可行性来看,杨丹可以申请的时间段为 2017 年 8 月 31 日——2017 年 12 月 31 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方面于 2017 年 8 月 29 日给杨丹发信息为 “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政策即将实施,请 2016 年 3 月之后仍在证书有效期内的人才尽快办理购房优惠政策享受证明情况”,此时申请时间尚未确定;另一方面于 2018 年 1 月 2 日给杨丹发信息为 “请关注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申请的温馨提示,并附上网址链接”,此时申请时间已经截止。显然,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申请的有效期内具备告知特定对象特定事项的条件,但其没有给杨丹发送任何关于申请的信息,属于没有尽到告知的基本义务。杨丹逾期申请,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第三,从合理性来看,杨丹逾期申请导致其损失 32 万元,该结果系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告知程序中没有尽到提醒义务所致,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予发放该笔款项,损失完全由杨丹个人负担,处理结果明显不当。政府部门实施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政策是为了引进高端人才。杨丹作为政策的享受者,没有放弃相应补贴的主观故意,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自己设定的申请时间段限制加上不完善、不够直接有效的告知方式,导致应该享受政策的人失去资格,应该说已经偏离了该政策的实施目的和意义。总之,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没有直接明确告知杨丹申请期限的情况下,直接以自己设定的申请有效期为标准认定杨丹超期申请,剥夺杨丹第一个任期年度(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4 月)奖励补贴,结果明显不当,依法应予改判。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来临,行政机关办公方式电子化、行政相对人申请方式网络化乃是时代的进步。行政机关通过群发短信、开通网站的方式办理行政事务,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大大增强了便民性,但执法的日益高效便民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之间仍需要保持平衡,不能为了片面追求高效而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失去基本的保障。如本案中,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两次给杨丹发送信息均在申请期限外,却没有在申请期限内通过短信的方式告知杨丹申请的起始和截止时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行政机关应该完善自己的工作流程,将深圳市的人才奖励补贴工作做得更好,为深圳市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做出贡献。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本院予以改判。杨丹的上诉请求,理由充分,本院予以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第(六)项、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2019)粤 0308 行初 155 号行政判决。二、撤销被上诉人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杨丹自动放弃第一个任期年度(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4 月)的奖励补贴的认定。三、被上诉人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 60 日内针对杨丹关于第一个任期年度(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4 月)的奖励补贴申请重新作出处理。本案一、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 100 元,由被上诉人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王成明审判员  杨宝强审判员  王强力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十七日书记员  林 艾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会有时​ 发表

已经不少了,郑大的博士后,没有工资!

看了评论,统一回复,郑大是历年来就没有工资。不是最近不给。

这是一个神奇的学校。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认为的深圳,类似新加坡的高效,清廉的威权体制,全亚洲的金币源源不断的流转。

实际的深圳 ,虚假繁荣, 北京的飞地,土老板,骗子 ,会所到处都是。

知乎用户 steven 发表

深圳就是个畸形城市,硬是靠吃生长激素把三岁小孩吃成了泰森,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都是不可持续的,当然这些政策也是难以维持的,什么人才引进,只是个旗号而已,说白了就是引进高学历买房奴,不要再天真的以为人家把你当人才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深圳是个巨大的坑,不光一堆没有文化的土老板在作假,政府职能部门更是带头作假。如果你是因为背景调查报告被深圳人社局卡的话,我建议你通过一些法律渠道拿到这个调查报告,因为你会发现这个报告里很多的数据是人社局自己暗箱操作,自说自话,为了卡人不惜数据作假。因为当事人本人在认证结果出来之前是看不到这个报告的,所以现行的人才政策审核制度下如果人社局自己捏造事情申请者无从知晓,更没法申诉。深圳人社局的公务员林君如女士是这方面业务的一把好手。让人气愤的是,深圳市身上要是没钱的话,你可以早两年取消高层次人才政策,你就告诉大家你身上没钱了,你不要这个拉大旗做虎皮,把人家在选择城市的时候把人先骗来,然后就关门打狗搞杀猪盘,我觉得这种做法非常下流。把高学历人才当做农民工对待,恶意揣摩,各种套路各种刁难,也只有深圳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zf 公信力?Are you kidding me?不存在。所以,这个事情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深圳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城市。RUN!

知乎用户 雄松华章_考研 MBA 发表

一半孔雀说:这怎么不是杀猪盘了?

一半孔雀说:这怎么就是杀猪盘了?

吃瓜群众说:我应该说是还是不是?

拥有众多孔雀朋友的我,通过新旧孔雀的解读中发现,其实从旧孔雀计划的推出执行,再到新孔雀计划的公布,争议根本没断过。申请者参水、深圳朝令夕改的 “前科”、新孔雀申请难度上调~~~ 没有哪一项是可以单独存在的

知乎用户 留德华叫兽​​ 发表

我的公众号

@留德华叫兽

以及

@DIY 飞跃计划

两篇相关文章 今天被删

只能说知乎是最后一片 “净土” 了?

知乎用户 暗夜之殇 发表

赶紧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

知乎用户 济世医学生 发表

所以体制内说话从不可信,你永远可以相信真正的兄弟:资本家,待人和善任人唯贤诚实守信悲悯天下社会担当。

进厂青一,进厂实现收入暴涨资产上升才是青年人唯一的出路。

知乎用户 算子​ 发表

不要贷款消费。

降薪就离职。

如果降了薪不敢离职,说明你就值那个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是老孔雀,恢复了

知乎用户 有一打人说我帅 发表

问了下我旁边工位的博后老大哥,据他说,他们组孔雀计划 A 类 (500w) 给全了,没啥问题。

仅仅好奇问的,具体情况没细问,不清楚。

知乎用户 某某某​ 发表

这个世界天天变化,没有那么多理所应当。

根据最最最乐观的统计局数据,1-5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 - 23.6%。

卖地收入占地方政府基金收入 90% 以上,这个数据去年 8 月(第二次土拍)开始回落,今年 4 月开始崩盘。

政府都没几个子了,作为无法直接创利的成本部门,砍开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哭哭喊喊那么多,能把政府收入搞起来吗?

真觉得自己有价值,可以去创造嘛。就怕一说走人双脚又不听使唤了。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鄙视进体制的人?

再次复读:

如果你对待世界,对待未来的方法是一定会发生什么,或者按照你假设的去采取行动应对这个世界,你一定会遇到麻烦。如果世界发生了一些你没有在你的假设中的事情,你的成绩单会非常的糟糕。——霍华德. 马克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真的不知道可以相信谁。zf 出面的招聘宣传里对于待遇的宣传和承诺说变就变。确实有些待遇不是以文件的形式呈现出来,但作为代表 zf 的招聘宣传工作,难到可以张口就来随便说说吗?现在背靠着 zf 的招聘宣传都是各种忽悠各种夸张各种欺骗,不管什么先忽悠来再说。真的是太好笑了,我到底可以相信谁啊?zf 都这样,那其他的企业呢,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信力到底在哪里啊,我到底该相信谁啊。毕业两年了,感觉这是世界越来越魔幻,各种层出不穷的颠覆三观的事情越来越多,我都开始怀疑自己了,是我的认知一直都有问题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外面做了几年博后,回来拿了哈深南科大鹏城实验室等单位的 offer,单位很多也承诺给特聘岗位。但是现在的孔雀计划比以前缩水太多。以前门槛极低,补贴极为丰厚;现在门槛极高,补贴大幅减少。考虑到深圳变态房价,以及跟以往来深圳的人之间不公平的待遇,果断准备去内地单位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孔雀,现在还是可以用老政策拿到每年 32。不过良心讲,如果当年是新政策,我不会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就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是老孔雀届满的除了没全职的基本都拿全了,那怎么会有这么多涉法涉诉案件?请问深圳孔雀计划(c 类)靠谱么?会不会是坑?

要上法院才能拿到钱,还有很多符合条件没认定的人在起诉

深圳法院行政机关败诉率很低,法院乌烟瘴气

知乎用户 闭口禅 发表

更新一下,在这里骂两句深圳市政府垃圾骗人似乎就是政策正确,输出情绪总是能得到不少人的认可,但那样做没有意义!深圳市至少是在法律角度上让你找不到理由投诉,所以抱怨是没什么意义的!

题目问的是孔雀计划,但是很多人关心的是深圳的新人才政策。

深圳市级的人才相关补贴,抛开博士后补贴不谈,目前只有两个政策:

一、是针对 2021 年 9 月 1 日以后新引进的博士,补贴十万,分两年发放。

**二、**高校,科研机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系统的特聘岗位,C 类是 72 万,分三年发放,每个月 2 万,过期后想要继续拿到下一个任期很难,所以大多数拿到特聘 岗位,基本上就只能拿 72 万。而且这个特聘岗位是评审制的,一般人拿不到,所以说现在深圳市的人才政策,单纯资金角度来说,确实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深圳政府感觉也无意去宣传这个政策。

以上是有人提到深圳的人才新政策,就提两句,和提问关联性不大。

…………………………………….. 下面是原回答

一个一个来梳理一下!

深圳孔雀计划被曝获得全额奖金寥寥?

这个肯定是错误的,除了挂靠的,加上拿了证书以后走人的,在深圳全职工作的孔雀基本上都拿到了孔雀补贴,而且市级的孔雀补贴基本上都可以全部拿完!

就目前各区相继对区级人才配套补贴收税以后,深圳市级人才奖励补贴还是继续全额发放,多出的 40 万税收继续由深圳市政府承担,也就是说,引进一个孔雀的成本,深圳市实际的成本是 200 万,不是 160 万!

而公务员、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降薪。

用降薪说应该不是很合适,降收入更妥一些,因为降的不是基本工资,而是各种福利!更多的还是因为疫情带来的财政资金紧张导致的!深圳目前拿出来给人才的各类奖励补贴大概可以占到财政收入的 2%~3%,已经算是很高的了!别看现在深圳市财政收入还有 4000 多亿,但是花钱的地方肯定越多,疫情期间的支出不可能凭空得来,肯定是从其他地方挪过来的!

相信疫情过去后,这些降下去的福利肯定会提升回来的!

降薪那是不可能降的,那就让你找到理由了!

杀猪盘

孔雀计划和高层次人才暂停认定后,最冤的不是 20 和 21 年在入了深圳各类博后站的,而是那些没拿到博后面上基金,但是想通过:博后加上在深圳工作三年认定深圳市后备级人才的,如果政策暂停前已经工作了两年多,那就更冤了!

对于其他人来说,倒是没理由说的,因为一个政策有它的时效性,只能说自己没赶上政策红利!

深圳目前新出各类人才政策都不算很公开,也没有什么宣传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深圳市政府对于普通人才引进的态度有所转变,从之前的给钱让你来变成了你爱来不来!

孔雀计划应该是二三十年内绝无仅有的一个补贴力度最大,认定标准最为宽松的政策了,这几年随着博士内卷程度加深,一个普通的国内博士,或者一个没有在海外工作过的海外博士,想要单凭学历拿到两三百万的补贴已经很难了!

另外,深圳市人才评估政策有变化,有需要进群的可关注我公众号进群,目前我建的人才补贴群有一个还有位置!

知乎用户 东风谷 发表

古代以优势兵力作战,讲究的是围三阙一。你如果把敌军围得严严实实,那他们在无路可逃的绝望中拼死厮杀可能会给你带来重大伤亡,相反,故意漏一个口子,他们就会丧失战意,争相向口子涌去逃命,这个时候再以伏兵击之,失去了组织度和阵型的敌军就不可能抵抗了,定能大破。

所以当你发现三面都修好了高墙,唯有一面还是平坦的大路时,不要被恐慌情绪支配,走过去前一定要想想这是不是围三阙一的把戏,想想去了之后还能不能折返。

这句话也是对我自己的劝诫,共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兵不厌诈,你可以小赚,但我永远不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方面是深圳市政府大概明白了,海外这些包装精美的人才实际上是什么成色,想在市场上买到货真价实的东西。另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是,深圳在国际科研网络中处于极度边缘的地位,也缺乏深厚的科学研究传统,也缺乏一个能够服务这么多科研人员的开放的包容的灵活的官僚机构,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科研人员没有精神层面的共识,只会在无穷的竞争中和上涨的房价中沉沦为一个孤岛,对整个深圳形成负面的情绪和视角。

知乎用户 fud 发表

关于 8 月 21 日的留言:

深圳是个巨大的坑,不光一堆没有文化的土老板在作假,政府职能部门更是带头作假。如果你是因为背景调查报告被深圳人社局卡的话,我建议你通过一些法律渠道拿到这个调查报告,因为你会发现这个报告里很多的数据是人社局自己暗箱操作,自说自话,为了卡人不惜数据作假。因为当事人本人在认证结果出来之前是看不到这个报告的,所以现行的人才政策审核制度下如果人社局自己捏造事情申请者无从知晓,更没法申诉。深圳人社局的公务员林君如女士是这方面业务的一把好手。让人气愤的是,深圳市身上要是没钱的话,你可以早两年取消高层次人才政策,你就告诉大家你身上没钱了,你不要这个拉大旗做虎皮,把人家在选择城市的时候把人先骗来,然后就关门打狗搞杀猪盘,我觉得这种做法非常下流。把高学历人才当做农民工对待,恶意揣摩,各种套路各种刁难,也只有深圳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zf 公信力?Are you kidding me?不存在。所以,这个事情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深圳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城市。RUN!

现在就算是作假,官司也打不赢。最近的判例是说,人社局不予批准人才认定的行为对原告的人身、财产未造成实际影响,《行诉法解释》第 2 条第 2 款第 10 项规定 “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故本案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是深圳财政没钱了,是国家政策性降薪,共同富裕,不允许经济发达地区用财政资金挖人。具体到深圳,深圳的房价已经全国第一,所谓高薪招聘名校硕博,其薪资在深圳房价面前也是杯水车薪,导致很多年轻人在深圳只能不结婚不生娃,已经危害到人类繁衍进步,中国最高学历的那些人不繁衍后代,不利于社会进步。

降薪后深圳师医公、包括大学(使用财政资金)人员将逐步本地化,外地高学历者无法深圳生存立足,自然回土地资源更丰富二三线城市,买房结婚生孩子的事都可以实现了,深厦这样的高房价城市全国选人模式政策不再允许,本地化是房价成本决定的是难免的。

知乎用户 光矛神教 1 发表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年轻的时候,

你以为你是阿尔萨斯,

吊打了伊利丹,

成了巫妖王

取得最后的胜利✌。

过了几年,

人家伊利丹变成了,

光与暗之子

你成了,

25 心能。

知乎用户 温水公爵​ 发表

这几年经济的下滑,很多地方财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以后这种骗进来杀猪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

经过疫情这两年,如果还对某个群体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就别怪人家把你当成傻子来骗了。

知乎用户 aba 楚门 djdjdnf 发表

没有的,之前拿到孔雀计划或后备人才计划的,可以一直分 5 年领取 160 万。

海外博士直接拿 160 万~

国内清北博士去了深圳补贴为 0。

知乎用户 蜂云人物​ 发表

这个也不是深圳才有的情况,记得很多年前浙大就出过这种事儿了。咋说的来着?三条腿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儿的人比比皆是,即使加上了硕博人才的光环,在 14 亿人口基数下,达到要求的也不在少数。其实人才和他的雇主的关系就有点像经介绍人介绍的想婚男女,领结婚证前都是自己最漂亮的一面,领了证才露真心。人生如围城,避无可避逃无可逃,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珍重吧!

知乎用户 上帝不掷色子 发表

我劝大家少东游西逛的,多关注 003 航母下水!

知乎用户 shark 发表

这说明了那些清北硕士博士的,并非是真正愿意来教书育人的 。 钱吹的震天响的时候,那我们就是桃李满天下的园工,钱一看没有多少的时候, wocao,什么玩意,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要来这里? ——好像也未尝不是件好事。haha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clouday 发表

引蛇出洞 关门打狗 这招屡试不爽

北有河南高学历烂尾楼 南有深圳高薪杀猪盘

一样一样

知乎用户 心照璧​​ 发表

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

就算孔雀的钱应发尽发,也就够给深圳比北上贵出来的房价塞个牙缝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一下答案大多數是馬後砲式的

想來分享一個看法:你只能相信你能做主的東西

內地高校距離教授治校還有一定距離: 規則由他們計劃,制定和實施,地位上的不對等決定了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根據自身需求來調整規則,調整實施方案,而非根據你的需求和價值,事實上,這是一種程度上的施捨,你無法主動參與,只能寄希望於有開明的領導,這樣得到的就只能有被出賣的結果。

下一次你要想清楚,是他們在用規則制約你,還是你可以利用規則制約他們。

知乎用户 5156 发表

嘴上叫你靓仔,心底把你当叼毛。

知乎用户 梁子鑫 发表

去年在还在说广州兑现情况不好,还是深圳实在,现在看来原来是深圳开的空头支票更大罢了。

知乎用户 niao 金捏 发表

这么搞不怕影响公信力和信誉吗?我周围一个特别优秀的博后本来准备回来的,看到最近那么一堆事后果断放弃了

知乎用户 netkiller​ 发表

薪资是由岗位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为院校创造的价值锁决定的。

小学老师岗位并不稀缺,也可以随时被替代,小学知识一个中专师范生就能胜任。

要高薪,必须为院校创造价值,对于大学教授就是诺贝尔奖,或专业领域的专家。小学老师创造价值就是升学率。没有这个硬指标,就别谈高薪。

老师们为何选择 “躺平”?

netkiller:老师们为何选择 “躺平”?

最近几年大量清华北大毕业的博士争相当高校老师,这批新生代教师登上讲台后成为了 “佛系老师”,“躺平老师”。

他们追求的不再是春蚕、蜡烛、园丁所代表的无私奉献,而是 “佛系”“躺平” 般的无欲无求。不再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而是心如止水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他们不相信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一荒谬的道理,他们明白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孔子弟子三千才教出七十二个贤人,佛都只渡有缘人,而自己又怎么可能去拯救每一个学生呢?

请您先「点赞」+「收藏」+ 关注 @netkiller,转发给你的朋友再慢慢看,方便查看往期精彩文章,以防手划找不到,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躺平老师” 的大量涌现,也成了教育界的一个怪现象。让我们仔细想想,躺平老师其实并不是现在出现的现象,其实很早就出现了。

netkiller: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老师劝学生读书自己却不读书

你们孩子的老师读书吗?读什么书?一年读几本?他们的学识如何?

别说高校老师,就是大学教授都很少读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指读杂书,而非专业书籍和工具书,只有专业之外的书才能扩展学识和眼界,你会发现老师们在课本之外的认知甚至不如常人。很多校长和老师多是法盲,在处理学生的时候让人啼笑皆非,例如开除学籍,劝退,损坏学生私人物品,体罚等等,对法律没认知为零。

netkiller:年轻人「躺平」、「摆烂」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老师劝学生写作自己却不写作

问问你孩子的老师,他有什么文学作品?她出了几本书?加入过作协吗?

写作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是最基本的技能,不应该是手到擒来吗?只要提笔,就像打开水龙头放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输出。给学生讲作文头头是道,轮到自己,为啥写不出来呢?现实就是如此,老师仅仅能讲一些作文范文,自己却没有创作能力。

每年豆瓣会推出一个畅销书排行榜,这些畅销书的作者,除了一些领域内的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几乎找不到高校老师的身影。

深圳的高校老师几乎都是清华北大博士毕业,都甘愿拿死工资吗?写本畅销书实现财富自由不好吗?财富自由之后有更多的选择,如果还是喜欢做老师,此时做老师不更坦然吗?

netkiller:文史哲是最有「钱途」的专业

老师劝学生思考自己却不思考

你是否发现老师们的思维并不比你高多少,格局就更别谈了。在一个封闭的环境,每天接触封闭的人,极容易出现茧房思维。

最典型的就是英语教育,老师们坚信这种教育是正确的,但是却教不会学生,即使发现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也会用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佐证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拒绝改进并坚持这样教学。英语就是这样闭环思维(一个死循环)。

为什么中国专家学者会有奇葩言论?不仅高校老师不思考,教授 / 专家也不思考。

最近几年我们听到专家在媒体上发声,常常引来人们嘲笑,专家的各种言论可谓奇葩。我们难以理解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 / 教授为什么说出如此奇葩的言论,甚至很多言论是反常识,反智的,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是这些专家学者长期生活在象牙塔中的结果,也有人认为他们是有意为之拿钱替有关部门办事,转移社会矛盾,可有些发言实在离谱。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根源是我国的分科教育,很多知识是成体系的,是一套系统,不能简单地拆分去研究。我们总是强调深耕一个垂直领域,这会导致知识拼图不完整。这在医学领域尤为突出,很多病是症状相同,病因不同,这导致经验不足的医生常常误诊,让患者就医经历曲折,我就受害者。

我们的大学跟西方大学的差距是,我们教会学生一种非体力劳动技能。西方大学培养的是学习能力,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学历越高越容易出现信息茧房,一个专家学者 / 教授,在他研究之外的领域认知可能为零。不具备系统思维的专家的言论跟杠精没有本质区别,他们只能从一个视角出发,去论证他们的观点。

netkiller:心理学是最有「钱途」的专业

老师劝学生努力自己却躺平

老师让学生学习自己却不学习,几乎所有老师都是吃老本,他们毕业时的学历是他们人生的巅峰,从此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稳定编制的工作更没有动力做自我提升,不信,你对比听一下教培机构老师的课程,再对比一下在编教师的课程,一目了然。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听了孩子的网课,我才知道孩子的美术老师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硕士还在欧洲留学过。

这样的学历和背景,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做得足够优秀。你想过简单生活,选择体制,OK 这没什么不好。深圳老师待遇算得上中上等,物质生活还是有高度保障的,老师也没有 996,那么剩下时间你仍然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初衷,即你选择的艺术。

这个老师躺平了,一节课 2/3 都在怀念她过去的历史,活在过去的幻想中。

netkiller:深度剖析 “读书无用论”

你心目中的老师什么样?

老师不应该消极面对社会,“佛系”、“躺平”,“摆烂”。多读书、多写作、多思考、多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

你心目中的老师什么样?请在评论区留言

netkiller:今年高考新增 31 个专业,请谨慎报考!

netkiller: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netkiller:只通过读书学习是一种极蠢的学习方式

netkiller:如何碎片化学习?

微信扫一扫 / 搜一搜关注公众号: netkiller

往期精彩文章

知乎用户 THOMAS2022Y 发表

全国各地的医师公和地产和高度绑定的。全国一盘棋。

二三四线地产不景气,自然需要一线城市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一线城市可以拿来给医师公发的钱,自然减少了。

这事说白了,看似最肮脏的地产行业,养活了最光荣的科技工作者,医疗工作者,教育工作者。

吃地产饭的人,在网上骂房价这事的估计也不少。然而宇宙万物就是这么有蝴蝶效应。这边网上喷了个爽,地产一拳锤死。

心里美滋滋。然后靠地产吃饭的人这才明白自己靠什么吃饭。

这事并非故意坑,之前形势一片大好。

有多钱出来发给医师公。

这事再归结起来,也是面临抉择。

一线城市转的钱,是应该多投入给三线城市来一线务工的医师工呢,还是给三四城市,这是个问题。

知乎用户 StoneChuanm​ 发表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手段,说了一万遍了,说了快十年了,不听有什么办法。

这个底层思维都没有,我觉得是不是不配称为人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是文化人会闹呀 (̀⌄ ́)

闹的地覆天翻

知乎用户 再不吃烤鸡提灯 发表

我就是博士,在头部 985 高校就职。我没有明目张胆地造过假(是同行就知道,这个很不容易的),日常灌水之余,我还做过一些有意义的研究(这个更难)。

但是,我不会嫉妒娱乐圈的高薪:

第一,娱乐圈的竞争极大,如果说学术界是金字塔,那娱乐圈绝对是倒 T 形,赢者通吃的现象非常明显。我在学术界的位置,恐怕只能对应娱乐圈的横店群演;

第二,娱乐圈的职业生涯非常短,而我们这个圈子的职业生涯很长,老了还可以倚老卖老炒冷饭;

第三,娱乐圈没有编制,今天赚大钱明天就可能失业,而我有稳定的收入预期。

我见到有很多能力不如我的博士,还自我膨胀得不得了。以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甚至认为读书时间越长收入就应该越高,那你要是读一辈子书大家是不是要把你供起来?这些人活该收入低。

说句题外话,学历崇拜和学历迷(之自)信,在北方最为明显。在山东,人家听到你是博士,恨不得当场给你鞠个躬,说你光宗耀祖啥的。你要是个女博士,那更不得了,男人至少也要有博士学位才能配得上你。有个朋友已经在苹果上班了,人家还说他只是个硕士,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在广东,人家听到你是博士,很可能会说:“你是博士啊,厉害厉害,那你是做什么的?” 这是作为山东人的我,很喜欢广东文化的一点。

至于那些造假的很多同行,他们哪里配跟娱乐圈比,娱乐好歹还能让人开心,而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科学退步。

知乎用户 嘤嘤嘤 发表

你跟他讲道理, 他跟你耍流氓;

你跟他耍流氓, 他跟你讲法制;

你跟他讲法制, 他跟你讲政治;

你跟他讲政治, 他跟你讲国情;

你跟他讲国情, 他跟你讲接轨;

你跟他讲接轨, 他跟你讲文化;

你跟他讲文化, 他跟你讲老子;

你跟他讲老子, 他跟你装孙子!

你跟他装孙子, 他跟你讲道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vv49G 发表

心凉了半截,旧后备人才政策不考虑 2019~2020 年进站的、来不及在 2021 年 9 月之前出站的国内院校博士毕业的博士后,新的特聘计划也不考虑 2021 年之前来深的博后,我们文章发了,基金拿了,也出站了,结果旧政策停止,新政策要么卡来深时间,要么专职科研岗(副研究员等)不能申请,这是针对国内土博的杀猪盘吗?

知乎用户 Codar 发表

中国不会重视本土人才的,永远不会,相信我!

所谓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只不过是个鸟笼,聪明人大多出去了!

知乎用户 无处安放的灵魂 发表

如果能有别的地方去,北京,上海,别想不开来深圳,教肓,医疗都一般,高考参加地狱级难度的广东高考,你们孩子高中也不一定能考上四大名校,考上了也是内卷,河南清北招收名额比广东多百分之八十多。河南去掉弄虚作假的报考人数,实际参加高考人数同广东相差不大。人均医疗条件去北大医院就知道了,人头攒动

知乎用户 神皇境剑修 发表

价值回归????

知乎用户 Kathy 发表

深圳是大盘在上升期的时候爱拼才会赢

土老板啥都敢干,今天新能源明天人工智能后天跨境电商

下降期,就不知道几个土老板能存活下来了。

知乎用户 飞天意面 发表

看来科研经费和科技股票一样都是大起大落啊

知乎用户 斗士 发表

哈哈哈,这手段可比那些可恶的资本家高明多了,资本家还是太嫩了点。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深圳都守不住待遇,底下小城市更不用提

就这生育率部分服务类行业不裁员就不错了,还想指望某些岗位躺平并且买房不加班过上好日子,怕是在发梦

另外不是套牢,官方的钱又不是自己的,谁不想多给老师开高工资?反正这群体消费能力充足最后也花出去了,是真的开不起了,看看卖地收入少了多少,理解一下

如果真认为是杀猪盘为什么不跳槽呢,no other better choice

知乎用户 温冰凉水 发表

刘兰芝举身赴清池, 焦仲卿自挂东南枝。

知乎用户 山村小棋手​ 发表

深圳怎么会缺钱? 体制内不是都有人买 50 辆宾利, 住 1800 万豪宅吗? 在体制内待着呗,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jpg

知乎用户 这个逻辑不对 发表

想要免费午餐?自己贪咋不说呢?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没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关于认定过程作假的行为,法院也已经判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下列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六) 行政机关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研究、层报、咨询等过程性行为;

(十) 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评审过程中的行为属于行政机关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过程性行为,不属于结果性行为,过程性行为对原告的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不予批准人才认定的行为对原告的人身、财产未造成实际影响。所以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他们严格按照法律,依法办事嘛!

知乎用户 会游泳的小熊猫​ 发表

关门打狗深圳版。

投资不过镇南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挺好的。体制内要的就是安稳,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再说了,怎么能说是套牢呢?不想干就离职去其它地方就职,有人不让你走吗?别把自己太当事,都博士的人了,像巨婴一样,地球离了谁都转。

知乎用户 周陆军​ 发表

知乎用户 黄昏芜湖 发表

国家反诈中心 APP 估计帮不了你!

知乎用户 喀喇昆仑巡山人​ 发表

这叫认命可以,躺平不行。

这些高学历呆子,一点眼力见都没有,没让你住牛棚就是好的了,好好奉献吧。

知乎用户 andylove 发表

这一天迟早会到来,跟疫情无关。房地产见顶之后,财政供养人高薪将一去不复返了!

房价不可能永远涨,涨到纽约 10 倍以上,投机见顶,退潮期来临,参考日本楼市。

房地产收入占总财政收入 40% 以上,没钱了

知乎用户 CHUCK 发表

来深圳就是搞钱,谁 TMD 做科研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19 年就有人问,2019 年就答了的问题

孔雀计划是只要达到硬性要求就能申请成功吗?以及为了它回国是否值得? - 知乎 (zhihu.com)

现在一堆人开始哭着喊着 “这是杀猪盘” 了……

能说什么呢?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派对的人接触多了就会知道它们的行为方式是画大饼不兑现,骗到一个是一个,脸厚心黑,猥琐滑头

知乎用户 这个人很懒 发表

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

知乎用户 孙尉翔 发表

黑社会。

知乎用户 反生命方程式 发表

说说孔雀计划给多少钱?研究所工作加班一小时 15 元,都搞科研的 这么割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孔雀 C 类拿完,还可以申请 B 类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问题问的很好哈哈,mark。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本话题是村口路边大妈级的,发出不满呼叫的就像村里的怨妇总是说:瞎了我的狗眼,怎么会看上你,你欺骗了我!但就是不离婚,天天就是喜欢骂人。

村口路边大妈级话题有如下特点:

1、喜欢议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不会发生。在讨论中就会产生很多忧伤,然后就产生很多负面结果,如吵架之类的事情。此处的南科大下调工资是属于此类,想想南科大是全员合同制的,包括校长,他们领多少工资是合同规定的,下调工资不就是违反合同吗?就是违法!那南科大还能发展下去吗?有点脑子就知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新人的工资下降,就没有国际竞争力,也就招聘不了好教授了,所以也是不可能的。

2、部分事实和谣言混合在一起,而且负面导向。本话题 “深圳孔雀计划被曝获得全额奖金寥寥” 可能是事实,因为深圳修改了认定的条件,但这个政策是公开的,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中小学通过涨薪再降薪套牢硕博”明显不对,有人也说了工资是不可能降低的,因为这个也是定了的,降低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少了的是福利和补助,但经济好转了又会回来的。至于 “套牢硕博” 更是无从说起。“南科大下调工资”是根据谣言 “硕士生博士生奖学金可能下降 40%” 而来,“南科大下调工资”不了解的人会认为学校教授、行政人员的工资要下降了。“难道真是个杀猪盘?”就是负面导向。

**3、大部分的议题都是怨妇发起,由于无法改变自己,对周围事物眼红、幸灾乐祸等。**本议题就是这样产生。对好于自己的进行打击,差于自己的进行嘲笑,方便自己浑水摸鱼。本议题就是想浑水摸鱼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除了南科大,降薪水的还有某知名校友企业

知乎用户 沧海一粟​ 发表

深圳最大的优势是有钱。

这两年最大的问题是没钱了。

知乎用户 小河流水 发表

真的是这样吗?希望主管部门出来澄清政策说明

知乎用户 张议潮 发表

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

汉家的知识分子应该谙熟于心的呀,不然,还真以为自己值那么多钱呢?

知乎用户 绫鸢 发表

一个个把自己看得太高,总以为是人才就得有高薪。

上海一个月 4000 的博士照样招。

知乎用户 山水转 发表

在一声声靓仔中迷失

知乎用户 乐无异 发表

不爽你就辞职,真逼逼赖赖。要不你去打官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瑜伽医生 袁谦​ 发表

每次学弟向我资讯要不要来深圳的时候,我都奉劝他慎重考虑。在地方行政部门的操作手法中,向来是当孔雀买进来,当山鸡吃掉。

知乎用户 毛士林 发表

其实应该是之前本来就有点过高的人才补贴计划,慢慢回归市场价格,论文和能力是硬通货。降低人才补贴,有能力的人还是会找到新的出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张珂 发表

老师不降薪天理不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虽然新孔雀大缩水,但该来的人还是会来。

为啥?因为别的城市补贴更低。

这就是市场规律。

知乎用户 雨之痕 发表

广东其实还好,隔壁荷兰直接搞人才房烂尾!

知乎用户 whuaow 发表

你们不干有的是人干

知乎用户 晏南枝 发表

人在江湖飘,要防杀猪刀。

大饼吃太多,小心别噎着。

这年头,坑比钱多。

知乎用户 你管我取什么名字 发表

那为啥房价还那么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们都走,让我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深大、南科大等单位疑似克扣广东省海外博后补贴?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9482218

知乎用户 小村做题家 发表

这太吓人了…… 何日才能上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就算降了,深圳的工资还是很高,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吊打北京上海(这俩房价已经有拉开深圳的趋势了)。疫情降薪谁能想得到?全国都在降,好像深圳特别惨一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相关人士匿名回答下。提问说的南科大下调工资应该指的是硕士生每年 5w 博士生每年 10w 的补助可能下调。目前这个传言还没有得到官方证实,我也觉得这个传言不太可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家里没钱读不起博,去深圳最多打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被套牢了就要立正,自己做的选择自己好好承受。

知乎用户 qwertpyx​ 发表

以前知乎还看过夫妻双孔雀靠奖金买房的,相当于深圳打工仔交的税推高了深圳的房价,打工仔更加买不起房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了国家,牺牲一点个人利益不可以吗╮(╯_╰)╭ ╮(╯_╰)╭ ╮(╯_╰)╭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听说深圳的几十万工资是包括单位帮你缴纳的社保公积金这些,当时就觉得不太正常,这是真的吗?

知乎用户 悟色 发表

朋友,格局打开,全国各大城市抢人大战不都是吗?

知乎用户 万古 发表

当润不润

知乎用户 赢 M 二老 发表

当然是杀猪盘!

我就是猪!

知乎用户 本来科技​​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 三十多个人回答,大部分都 “匿名用户”,难道不说明一些问题吗?

关注一下。

————————————————————————

“青椒” 口述:被时间卡住的尴尬人生

此前采访的内容,只能以匿名、口述的方式呈现在这里了。目前报道已发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能套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杀的好,反正老子有房

知乎用户 Zeta 发表

愿赌服输辣… 不然你们以为码农的股票包裹不是赌么…

当然了,咱一贯的观点是… 相比贵市房价,这几十百把万就算赌赢了也没多大意思… 除非你够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孔雀也是吗?新的鹏城孔雀基本上只能拿前面三年的 72w,并且难度比以前也提高了不少

知乎用户 伊芸 发表

广东是全国最看不起科研的地方。粤港澳科技示范区打的口号是以港大为创新主体。中山大学要不是在广东,就是个技校,还不知道广东人是不是觉得技校都比中山靠谱。深圳最好的科技是腾讯。这家企业,但凡这个社会审美提高一星半点他就玩完。腾讯从不参与创新。深圳在于他对于市井之气非常宽松。长沙也是烟草为主,但是从未想过发展这一行。深圳对于雾芯科技可是飞快喊出了世界电子烟之都。

知乎用户 刚正面 发表

hbnM”>1. 经济不好,普遍都在降薪,就你不行?

2. 一年毕业多少 “孔雀” 心里没数还是装聋作哑?

3. 觉得政府不对,可以行政复议,可以诉讼

4. 深圳政府已经比内地任何地方政府效率高了,不喜欢可以去其他地方,对吧

5. 很多时候补贴利益都被中间商吃了,比如用人企业,学校,机构

6. 最后一句话,你觉得有多少孔雀值这个补贴?纳税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知乎用户 带带小向晚 发表

别动不动就涨薪降薪

这是薪水吗?

这明明是各种违规发放的奖金和补贴

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地方钱多的没地方花的结果

怎么能当成稳定的收入来看待?

知乎用户 局部有雪 发表

每天说服自己,靠发垃圾文章赚生活费(垃圾文章:没有实用价值,但是英文科技界,影响因子高,目前国内科研院所欢迎),并且天天幻想经济永动机以至于被割的人也能叫人才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小小冰 发表

深圳最起码还做做样子,北京好像是从来没有装过,不好意思待遇就是这么低,爱来不来。 临时的补贴也没有

知乎用户 马甲中的战斗甲 发表

不能说套牢吧,现在不都是跳槽自由嘛,不满意离职走人啊,企业不都这样….

知乎用户 山雨芝年 发表

索多玛的无偿献血制度了解一下。

都读到博士了这道理不明白吗?

知乎用户 CA 居民​ 发表

原来我太太还打算回去的。她可以孔雀 B。自从她去了药厂就不想回去了

知乎用户 爱国诗人马斯克 发表

你不能既要也要还要

知乎用户 刘山伯 发表

我老家门口有一条河,河里有很多鱼,因水域开阔,水流湍急,要捕鱼可不容易,捕大鱼更是费劲。

爸爸在家门口挖了一口塘。他织了一个渔网,网上来很多鱼,大的小的都有。他将鱼都放在塘里。

爸爸说:以后我们想什么时候吃鱼就什么时候吃。

知乎用户 梦景 发表

大势所趋不可逆,政策实时在变,抱怨工资降低没有意义,还不如提升自己。

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么?

最近开始学习微博帽子哥投资创富理论

考察一年多,不断验证,终于。

花了几千大洋买了帽子哥创富课堂

有想法的可以一起变富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偷着乐吧,好多人没有工作了

房价联盟 - 2:降价去库存何时出现,20% 的首付能够兑现吗?次贷危机是怎么形成的?

2022-2-28 房价预判:新房降价去库存可能在 6 个月内实现,降价幅度在 20% 左右

资本市场的顶部与房地产市场的顶部哪个在前,对比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我国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房价联盟解体与土拍规模市值创新高对决 - 谁能活到最后

解析:最后两年头部房企的生存状态 - 房价联盟解体

5 月成都、重庆、太原、青岛新房销售面积,经济惯性能够驶向 11 月吗?

房企篇 - 7:2022 年 5 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碧桂园、融创、万科、龙湖情况怎么样?救市以后房价涨了吗?

首付低至 20%,那么贷款比例将提高到 80%,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贷款月供 = 月工资流水 / 2。

那么在月工资没有上涨且失业率攀升的情况下,银行敢降低这一硬性条款吗?

100w / 套商品房,4.9% 利率,商品房贷款 80w,30 年期限,合计等额本息 4245 元 / 月,商品房贷款 70w,30 年期限,合计等额本息为 3715 元 / 月,前者需要月工资流水大于 8500 元,后者需要月工资流水大于 7400 元。这就意味着购房者的收入要上涨 14.86% 才能符合银行的信贷标准,否则根本无法从银行体系获得资金。

-—-

我们指出 2020 年 6 月 “三道红线” 出台以后,房价联盟就已经解体,房价联盟是指房企、土地出让方、金融机构三方组成的商品房价格联盟,在房地产产业链上这三方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当金融机构开始剥离房地产业务和风险时,当金融机构开始降低贷款结构中的房贷比例时,就意味着土地财政主导的大基建时代已经寿终正寝了。

时间快进到 2022 年,土地出让方需要资金、房企需要资金,而购房者严重不足,土地出让方启动了 20% 的救市政策,地方城投主动充当房企的角色拿地,有用吗?

地方城投的土储、房企的土储其实本质上都是金融系统内的坏账,而**购房者次级贷款难道也不是金融系统的坏账呢?**次级贷款:主要是指向不合格的购房者提供高额的贷款,造成的偿还级别较低的贷款,次级贷款中有多少要划归为坏账呢?

如果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很可能出现 30% 级别以上的违约率。

我们一直提倡在房价的底部、次底部、中间部分出台相关刺激政策,而不是在房价的顶部出台刺激政策,最终的结局就是货币调节空间被过早地用尽,丧失调节经济的主动性。

如果贷款总额度不变,还是 70w,那么降低首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降房价,降 10%-20%,以此来促进商品销售,否则商品房销售困境是无法解决的。

[1]

按照房企的现金流推算,8 月份前后应该主动推动降价去库存,否则 10 月份、12 月份房企将出现大规模的集体休克。

参考

  1. ^ 库存周期 - 2:从工业产成品库存看制造业扩张周期还剩下多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8438&idx=1&sn=84304c73af452a908eb8c3f24b91dc79&chksm=fb84ba8cccf3339a416a5418083fc7f538c696f821dbb73fae386ead9eb52d8c3356e5bb23f3&token=914745384&lang=zh_CN#rd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新一代前沿

新一代前沿 新一代前沿 今天 11月5日,湖南的尘肺工友再一次来到深圳维权了! 自他们今年1月份第一次到深圳维权以来,都已经过去快一年了,工友们都记不得自己来多少次深圳了,但是他们的维权似乎仍然遥遥无期。 5月8日,耒阳尘肺工友被jc暴力抓 …

有没有发现深圳人渐渐少了?

知乎用户 圆胖肿 发表 这个其实几年前我就这么感觉了 当时我去留学生创业大厦办事,发现,都没什么人 软件基地那边,空空荡荡的,然后我跟保安聊了两句,保安倒是很开心,总算有人跟他说话了 他在那边天天没啥人,闲死 然后我就上知乎发了一个,深圳人 …

上海在走向衰落吗?

知乎用户 rektboiz 发表 深圳的房价已经高到需要忽悠上海人接盘了吗? 知乎用户 子楠​ 发表 上海这位置,外贸优势,金融优势都有。如果上海在衰落,那只有一种可能,完全的闭关锁国,不允许上海进行贸易,驱赶上海外资。这种时候别说上海,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