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我的人很多,却还没看到有哪一个效仿我”
昨天写的《杨公此去,世少一直》,是为杨维骏先生写的祭文。 我自2013年开始在呦呦鹿鸣写作,这是第一次写讣闻。试图记下杨先生,是因为这位几十年来不惜押上一切与大贪官对垒**、为底层草民呼天喊地的老人,很容易被遗忘**,即便他曾是一位副省级干 …
昨天写的《杨公此去,世少一直》,是为杨维骏先生写的祭文。
我自2013年开始在呦呦鹿鸣写作,这是第一次写讣闻。试图记下杨先生,是因为这位几十年来不惜押上一切与大贪官对垒**、为底层草民呼天喊地的老人,很容易被遗忘**,即便他曾是一位副省级干部。
说两个细节。
一件是杨先生不合时宜的书。
杨先生晚年,已深感来日无多。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他集中精力撰写了《杨维骏争鸣文集》和《杨维骏自传》,字数共计七八十万字,内容包括了史学重点问题、亲身经历的多年革命、反腐经历等,并在文集扉页上写上了人生格言:“一定向真理低头,绝不向谬误退让”。
不过,我在当当网、京东网、孔夫子旧书网、国家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百度搜索、搜狗搜索上,都没有发现这两本书的出版信息。也就是说,普通人是无法购买的。
我有一些到访过杨先生家的记者朋友说,曾看到过这两本书,但应该是小范围的自印书。
结论是:杨先生晚年最为看重的著作,无法正常出版,也无法传播。
据2020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发布的《2019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4.4%,码洋规模达1022.7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19年,新书品种规模达19.4万种。
接近20万种新书,并无杨先生一席之地。
另一件是杨先生萧条的博客。
2011年3月13日起,杨先生在新浪博客开始发表博客“直言”,迄今,累计发表345篇文章,大多数都是举报或者反应冤案,最近的一篇是2020年6月5日的,在他逝世前一周之内。
这345篇文章大多数阅读量都在500次以内,许多是一百多次,多的有一千多次。九年多来,这个博客累计访问量为818030次,这个流量数字,还不及许多博主的一篇文章多。可以说是非常可怜,与一位九十多岁的副省级干部辛苦耕耘并不匹配。
也就是说,很多人都敬佩杨先生,但并不会真的关注杨先生所呼吁的那些事那些草根。
比如,2019年10月10日,杨先生写了一篇《对反应度假区问题博文被删帖的正告》:
感谢网友一直以来对“直言”的关注和支持!既名“直言”,即为实事求是揭露群众身边违法乱纪、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但最近发表了度假区发生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博文,竟被删除了,而删除的仅是关于此问题的博文。可见文中所指问题,切中了要害,正所谓“此地无银”。我一贯欢迎光明正大地站出来辩论,但也一贯反对采用删除博文这种鸡鸣狗盗的手法苟且**。在此,直言正吿**:删文并不能掩盖罪恶,罪恶终究逃不过正义的审判。
看得出此时已经97岁的杨先生已义愤填膺,可是,这篇《正告》阅读量也才319次。也就是说,没有读者呼应,也没有对手与他公开辩论。杨先生几乎用尽全身气力,在舆论场里却连一朵小浪花也没有掀起。
以上两件小事,都说明,杨先生逝世后,事迹将渐渐被时间抹去,而且抹去的速度比其他人更快。
岂不悲哀?
杨先生生前说,自己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赞****赏我的人很多,却还没看到有哪一个效仿我”。杨先生做的很多事情都没下文,“他们不理我”。杨妻王婉琪先生说:“(我们住的)小区大多都是省级干部,过去他在散步,有哪些不满,和别人聊天,人家都说 ‘是啊’,但有一次他发动签名,却谁都不签。”
杨先生事迹的主要传播渠道,是媒体采访报道,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如果把杨先生副省级干部这个身份去掉……仅凭他帮助平民上访,这些报道恐怕也不大可能出现。
杨先生之所以成为副省级干部,是因为他在1949年之前作为将军之后参加革命,参与创建云南民盟。所以答案是:杨先生之所以存在于媒体中,是因为他近年来拼命为老百姓说话,但本质上是因为1949年之前的革命经历。
如今,一切将随着他的去世而快速消失。
比如,昨天我写的文章,留言很多,但留言区随后被关闭了。
从呦呦鹿鸣的留言区来看,不少读者,包括一些云南读者,此前甚至从未听说过这样一位公开怼两任省委书记的耿直老人。
在这里,我们努力记下杨先生说过的一些话:
“政坛千古幻风云,多少丹心照万民,今为正纲违显贵,甘遭坎坷不甘训。”“冬去春来往又还,沉浮世上哪能完,人生百岁如弹指,轻看浊流心自恬。”(杨先生会客室所挂)
“九旬华诞庆飞觥,往事多乖萦我衷,世路艰辛荆棘阻,甘当除棘一愚公。”(杨先生90岁生日所写)
“权力大了没人管,而且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没有人可以制约。只有按制度办事,官再大也不能让一个人说了算”。(杨先生接受媒体访问)
“一定向真理低头,绝不向谬误退让。”(杨先生文集扉页)
“如果眼睁睁看着老百姓受苦不闻不问,好吃好穿又有什么意义?”(杨先生接受媒体访问)
“难道公车只能用来游山玩水,不能用来为民请命?”(杨先生回复云南政协干部)
“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不可能有什么力量阻止人类前进,受挫折是暂时的,不可能永远。”(杨先生谈当右派劳动改造20年期间通过读书保持积极心态)
20200612,呦呦鹿鸣
杨先生事迹见昨天文章:
最近呦呦鹿鸣的文章:
呦呦鹿鸣的鹿鸣君
日拱一卒,只为苍生说人话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日拱一卒,只为苍生说人话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昨天写的《杨公此去,世少一直》,是为杨维骏先生写的祭文。 我自2013年开始在呦呦鹿鸣写作,这是第一次写讣闻。试图记下杨先生,是因为这位几十年来不惜押上一切与大贪官对垒**、为底层草民呼天喊地的老人,很容易被遗忘**,即便他曾是一位副省级干 …
文/呦呦鹿鸣 常常有一种感觉:人群中,有那么一小撮人,虽然看起来人模人样,但是,不仅从他身上感觉不到一点同类的信息,有些时候,他还会忽然翻脸,露出獠牙来,要吃人。它本来就是兽类、妖怪。 我看过一些资料。浩劫期间,一个中学里,一群人把一位老师 …
6月22日深夜,我写了《冠状病毒可不分京籍非京籍哦》:在当天疫情确诊病例通报中,人民网、新京报、大众网等媒体在新闻标题中刻意凸显“均为外省户籍”属于户籍歧视,是身份歧视的一种。 该文认为,新冠肺炎与户籍无关,在惜字如金的疫情新闻中关注户籍信 …
6月22日深夜,我写了《冠状病毒可不分京籍非京籍哦》:在当天疫情确诊病例通报中,人民网、新京报、大众网等媒体在新闻标题中刻意凸显“均为外省户籍”属于户籍歧视,是身份歧视的一种。 该文认为,新冠肺炎与户籍无关,在惜字如金的疫情新闻中关注户籍信 …
丘成桐: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题 最近有很多媒体关注在中国有没有可能建造对撞机,这是好事,毕竟这个事情也是全球科学家都有兴趣的事情。不幸的是,有些媒体,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炒作新闻,不是无中生有,就是对被访问者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