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无条件的服从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恶之所以盛行,

是因为无条件的服从

文:荞麦  编:少年X

托克维尔说,权力无论如何产生,归多少人掌控,只要不受制约,就必然作恶。激进革命很少带来自由,却时常带来新的专制。历史上,不受制约的权力造成的历史灾难不胜枚举,纳粹德国、苏俄、红色高棉,等等。

然而,这只是恶的一面,甚至说不是最可怖的,因为对这一问题的警觉以及预防之道,早已有之。更重要的问题是,极权之恶之所以横行,是因为有另一种不容易被察觉、也不容易被追责的恶为它提供了沃土,它就是“平庸之恶”——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的判断权利选择放弃。



▌无思考的平庸之恶,往往造成惨重的人道灾难

平庸之恶是如何产生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没有上帝,一切都被允许:在西方,当科学理性,取代了人对上帝的信仰后,人的意义感、道德判断,便只能寄生于现实,因而极易被丑恶的现实俘获,成为体制的顺从者、制定游戏规则者的帮凶。

比如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疯狂迫害,就是平庸之恶的最好注脚:

——当战争结束后,面对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的罪行,在审判席上,纳粹士兵们竟然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罪恶,他们认为自己很好地服从了长官的命令,而这是军人的天职;高级军官甚至因为高效地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而感到荣耀。

纳粹分子既遵守军人的“职业伦理”,也重视道德与荣誉,但却在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时毫无罪恶感可言,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徐贲在《经典之外的阅读》一书中说,极权之所以能产生,并造成大屠杀这样的人道灾难,是因为它营造了一种新的社会规范,并重新定义了道德:只要是为了种族利益,杀人也能成为一种“道德义务”。

如此一来,邪恶的行为,便被包装在了平凡寻常、平庸无奇、司空见惯的动机之下,而绝大多数遵纪守法、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很容易地就接受和适应了这个新法则,结果导致了前所未有的道德灾难。

——跟风从众、顺从体制、不愿思考,这是导致平庸之恶的三大特征。

然而,“平庸之恶”却并非专属于某个时代、某个区域。近来的俄乌战争,新冠病毒传播,人们多抱有侥幸心理,漠视亲历者的遭遇。结果,它只能让人更胆寒,让人失去对正道的信心。因此,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再上演。

总之,无思考者不单是纵容权力的帮凶,更是群体冷漠的始作俑者。当社会的丑恶之事大行其道时,如果我们仅把责任归咎为权力的作恶者,而不是为我们的漠视买单,这样是否还合适?

毫无疑问,无知者缺乏理智、无独立思考以及无寻找真相的意愿,都只能加剧愚蠢在社会的蔓延,一些无知者甚至为愚蠢高唱赞歌,最后承担代价的却是自己。


▌内心的道德立法,需要求知****说理与独立判断


平庸之恶揭示了一个巨大的悖论:一味地遵守旧的习俗、习惯和规则,可能会出现依法、依规作恶的情形。

所以,道德的真正涵义不是循规蹈矩,而是自己独立做出关于是非对错的判断:抛弃对既定规则的服从,自己确立标准,自己给自己立法。

但是,心中之法的确立,却是一个异常艰辛且漫长的过程。

自五四以来,我们一直处在现代性与启蒙的挣扎当中,民主与科学的理念尚未真正融入人的血液,此起彼伏的批斗运动又裹挟人们,削弱人们的理智。

进入互联网时代,无处不在的网络暴力、随处可见的道德指责、甚嚣其上的阴谋论、随舆论不断反转的真相,以及知识生产、传播的过程中的扭曲、失真,都在使人变得更易被洗脑、操纵,甚至作恶而不自知。

而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求知精神、参与公共讨论的说理能力,以及对启蒙精神的继承:运用个人的理性,去求真求善。

徐贲老师的作品,就是为回应以上所提出的三个问题而诞生。国内的读者,可能不太熟悉徐贲老师,因为在当代华语界的作家学者中,徐贲教授算是一个“异类”。在这个普遍认为启蒙精神已逝的年代里,他依然坚持以文化批判的眼光去反思启蒙,探索时代的真问题,这种勇气和精神已经十分罕见。

徐贲老师关切时代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公共性,还关乎每一个人;他的思考,既有人文关怀,又没有脱离这个正在剧变的时代:

·《经典阅读》《经典之外的阅读》回应的是我们对求知、思考的渴望

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习;比阅读经典更重要的,是如何阅读经典。徐贲老师的这两部作品,不仅用全新的视角重读了人类历史上的经典著作,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学者读书、思考、判断的全过程,读者能学到绝不仅阅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判断信息的能力。

·《明亮的对话》《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捍卫的是逻辑与良知

如今,互联网最缺的一样东西,就是逻辑。强词夺理的网友随处可见,他们以情绪取代论证,用立场攻击逻辑、用屁股决定脑袋,而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良知的消减、说理精神的萎缩。

而徐贲老师的这两本书,正是他开出的两剂药方。针对互联网上盛行的逻辑谬误、强词夺理的乱象,他以“明亮的对话”、深度自省式的批判性逻辑,让我们一边有理有据地回应他人的逻辑谬误,一边对理性、对自我保持深刻的反思,捍卫当前的公共对话中,极其稀缺的逻辑与良知。

·《与时俱进的启蒙》《人文的互联网》以启蒙的视角,重新思考互联网时代一系列重要的大问题

启蒙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但启蒙精神却从未过时:新的时代,总有新的愚昧,而启蒙正是“不断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精神。

互联网几乎将人类所有的愚蠢,重新“发明”了一遍,而徐贲老师的这两本书正是应对互联网时代之愚的首选:

他用人文学者的视角,将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与知识、智慧与愚蠢、道德与审美、价值观与判断力,以及技术僭越的时代,人类的自由意志何以实现,全都思考了一遍,借助他的思考,我们得以获得一个超越的视角,反观当下互联网生存的现状,不至成为互联网时代的蒙昧而不自知的“野蛮人”。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人文启蒙因改革开放,而稍有起色,但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的萎靡不振,导致如今盛行的是实用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等思潮——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越来越沉溺于现实利益,关注精神世界、公共生活,愿意求知思考,且有正义感、同理心,活得有痛感的人,却越来越少。因此,徐贲老师这套“人文思想启蒙”六书就显得更加重要。

无论是洞悉我们正在遭遇的危机,以及关乎每个人的重要问题,都不可不读徐贲。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作品在中文界极难出版。我们有幸为书友争取到“迄今最全的徐贲老师作品集”——这套作品正是他几十年写作的集萃。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阎连科:阅读陈乐民,是为了获得一种羞愧感

阅读陈乐民 是为了获得一种羞愧感 文:阎连科 编:先知书店 熟悉的总是迟到的,鼻尖下的东西总也找不到——我从来都是这样一个迟钝的人。这些天阅读“陈乐民作品新编”时,从漫不经心到微微的惊诧,从微微惊诧到自觉的羞愧和羞耻,仅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 …

拳头落在棉花上:《四月之声》,中国网络抗议的残酷四月

在一天多轰轰烈烈的转发后,一个长6分钟、名为《四月之声》的影片在中国大陆的互联网上失去了踪迹。这一影片的画面,全程都是黑白色调的上海鸟瞰,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背景声音,那是由上海普通市民的对话录音组成的:被与父母强行分开的阳性婴儿的哭声,街道工 …

如何看待小米裁员北航 2022 届应届生?

知乎用户 pmoe 发表 可以拉黑公司,可以劝告学弟妹,加入黑历史集合让学校取消小米公司未来三五年的任何活动,这些都挺好。 可惜只会火但不解决实际问题,诉求太模糊,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有害。应届可能特殊,不知道为啥要带上学校,都毕业了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