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为什么越界的警力终将反噬公信力?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湖南宁远县村民盘某某遭四名民警上门,竟只因为其“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公安局内部信息’”?当他本人不在场时,还要由其年迈的父母直接面对持续半小时的问话?

官方通报给出的理由,实难服众。通报轻描淡写地强调民警“全程佩戴执法记录仪”“交流平和”,但当事人表示,自己的父亲情绪崩溃几近轻生,透露了权力阴影下普通人的真实恐惧。

通报将民警行动定义为“核查信息外传情况”,却对所谓“内部信息”的内容、密级及危害性只字不提。后来曝出的截图也显示,这不过是十分普通的一则内部通知而已,只不过可能让收发通知的部门脸上无光。

国家《保守国家秘密法》要求涉密信息必须明确标注密级(绝密、机密、秘密)并限定传播范围,而一句语焉不详的“内部”二字,竟成了四名警察擅闯民宅的全部理由,这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吗?

当公民的家门因一句模糊的指控而被迫敞开,个人的住宅安宁权已在权力的傲慢前无声瓦解。

最近,这类事件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就在一个月前,广西防城港的陈先生因曝光“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让路”,遭两名民警协同涉事女司机深夜10点上门施压,导致陈先生患高血压的母亲受惊发病。

耐人寻味的是,民警未调查女司机涉嫌滥用职权的嫌疑,反而将矛头对准曝光者。

同样,在宁远事件中,乡政府人员迟到缺岗的实质问题被一笔带过,转发“内部信息”的普通人却被四名警力“重点关照”。

这种选择性执法的背后,是一种扭曲的“维稳”逻辑:消除“负面影响”的紧迫性,远高于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而当民众因家暴、诈骗或校园霸凌报警求助时,常被告知“警力有限”;可当一条朋友圈或抖音视频触动某些部门的敏感神经,却能迅速调动多名警察星夜出动。纳税人的警力资源,究竟该用于保护公民安全,还是庇护权力颜面?

他们会说上门施压的威慑是“交流平和”,也不会告诉你,若不配合,下一步就是“寻衅滋事”的终极武器。

甘肃宁县家长邓建国的遭遇近期又被媒体提起:2023年,他因质疑儿子校服甲醛超标(后检测证实含棉量未达国标35%的要求)发布视频,被警方认定为“引发10万次阅读造成秩序混乱”,处以7天行政拘留。尽管法院终审判决警方违法并赔偿3237元,但邓建国已付出失业、离婚、罹患抑郁症的惨痛代价。

更荒诞的是湖南湘阴的肖新良案——他一句评论“还在搞豆腐渣工程,统一招牌?”仅收获6次点赞,却被警方以“引发他人诋毁言论”为由拘留5日,基层法院甚至支持警方观点,直至三年后省高院才还其清白。

法律条文中的“寻衅滋事”本需以“破坏社会秩序”为要件,但这条罪名早已异化为权力打压批评的万能工具。

宁远警方以“内部信息”作为上门依据的模糊说辞,恰恰暴露了权力运行的任意性。如果转发内部信息确涉公共安全,警方应依法说明其性质及转发危害;若仅属一般工作信息,则公民转发行为完全受《宪法》第35条言论自由保护。

现实中,“内部”二字已成黑箱,既能掩盖执法依据的缺失,又能规避公众监督。这种模糊性纵容了权力对私人领域的肆意侵入:从朋友圈内容到家庭住宅,从亲属牵连到心理威慑,公权力的触角以“维稳”之名无限延伸。而所谓“全程佩戴记录仪”的辩解,也不过变成了免责工具。

当公权力失去边界,首当其冲的是社会信任的崩塌。邓建国在胜诉后坦言,一纸“程序违法”的判决无法抹去被拘押的屈辱感,更难以挽回破碎的事业与家庭。

一些部门迷信“删帖维稳”能平息事态,殊不知每一次滥用警力的行为,都在维权者心中浇筑更深的愤懑,在公众心里播下恐惧的种子。警察的天职本该是保护公民免受侵害,而非充当个别部门的“舆情消防队”。倘若民警对校服厂商的报案反应神速,对问题校服却视而不见;对一条朋友圈的转发如临大敌,对乡政府人员缺岗却轻描淡写,那么“人民警察”的崇高性,终将在选择性执法中消磨殆尽。

当前最紧迫的,是以制度牢笼锁住恣意的权力:明确警察执法边界,严禁非紧急情况下无令状入民宅;废除“寻衅滋事”的口袋罪属性,严防网络言论入罪;设立跨区域警务督察机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对违法执法的包庇。

公权力的每一次越界,都在透支社会的信任资本。因此应该时刻牢记,警察是人民的盾牌,而非权力的打手。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女子自曝被民警强奸”后,疑遭跨省传唤

7月4日,有微博网友爆料称,公众号“十万加爆文”主理人遭扬州警方跨省传唤! 几天前,该号曾转发了女子发帖自曝被民警强奸之事。 ​ ​ 多位媒体转发并透露,被抓的人是改变一亿人命运,电影《不止不休》原型人物——第一代黄金纸媒时期著名调查记者韩 …

宋石男|归去来

是第几次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就像隔三岔五我要去吃顿火锅一样,隔三岔五我也要被关下小黑屋,运气好一天,运气不好半个月,最长一个月。最近这次是半个月。今晚10点以后放出来。 小黑屋像个单向可视的玻璃房子,你仍然可以看到好友发的朋友圈,但你给他们点 …

每经网|为到工地干活,64 岁男子办假身份证 “减龄”7 岁

据东方网 2 月 27 日报道,来自浦东警方的消息,浦东公安分局泥城派出所在日常检查中抓获一名使用伪造身份证的违法者。 2 月 10 日一早,泥城派出所民警如往常一样,来到辖区内旭日路一工地,对新年后工地上岗情况进行排摸,并对员工宿舍内的新 …

弱者的反抗:北京南郊青年的地下一周

过去的一周,我们或在现场、或在屏幕看到一场迅速、激烈、中心化的运动。很多人的参与其实是在网络完成的,人们看新闻、发社交媒体、在聊天群里守望相助。其中不少人的肉身其实还在被封的小区之内,他们怀着内疚在地下空间进行弱者的反抗,不能去现场示威,就 …

派出所民警到底有多累?

知乎用户 烟熏火燎老腊肉 发表 周末三个警察拿着相机来工地吓唬工人,一个正式编制两个辅警各种骚操作!检查工人手机,说有人涉赌涉黄。钢筋老板因为打个同城麻将就被冠以涉赌罪名,说影响子女教育,就业、考公!警察吓唬工人说他能解决,然后加小号微信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