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常识|美国疯狂加关税是因为美国国债快崩溃了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美国国债濒临崩溃

有数据有真相,还是国际权威媒体发布的,这样的信息仍然能把人骗得团团转…… 这年头,想要获取点靠谱的信息真是太难了。最近有张截图广为流传,说 2025 年是美国国债的偿还高峰,有 9.19 万亿美元国债到期,并且在 6 月份就有 6 万亿到期,这将意味着美债将濒临崩溃,所以特朗普才急着向全世界发起关税战。

因为 “有图有数据”,而且用一个特别清晰简洁的理论揭示了关税战的本质,所以超多人把它作为真相在传播。当然,大家热衷于传播这个观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相信了关税战的背景是美国国债濒临崩溃,那么眼下中国就什么都不用做,静等美国轰然倒塌就好。这真的能给人极大安慰与自信。

唯一遗憾的是,上面这个说法是瞎扯淡的。

最开始,我也差点被骗了,因为我去核查了这张图表的来源,发现是彭博社的原图。好家伙,这可信度一下拉满了啊!

但是转念一想,不对,这不符合基本常识啊…… 如此清晰明了简洁有力的理论,怎么关税战打了这么久才冒出来,怎么之前没有靠谱的政经学者出来揭示真相呢?国债数据都是透明的,那么多人盯着呢,真要有崩盘的危机,怎么就懂王特朗普一个人在为美帝存亡操心呢?

为此,我专门去请教了我特别信赖的经济学家薛清和老师,这才搞清楚障眼法是怎么回事。

原来,美国国债虽然规模极其庞大,但债务构成中绝大多数其实是短于 1 年的短期债务,占比超过 80%。这些短期债很多是限期 3 个月、6 个月的,边发行边偿还的滚动债,每个月的还债金额都有着较为稳定的来源。

实际上,彭博社计算的这个 9.2 万亿其实是 2024 年底盘点的 2025 年将要到期的美国长期债和短期债,还不包括 2025 年将要陆续发行的更多在当年内就要偿还的短期债。

整个 2024 年,美国政府一共偿还了 27.4 万亿美元的各类国债,其中绝大部分是当年之内借了,几个月内就会还掉的。

2025 年,美国在 9.2 万亿美元的基础上还会再借至少十几万亿美元的短期债,并在 12 个月内还清,所以全年还债额肯定还是 20 多万亿甚至更高的金额。

总的来说,美国欠的国债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但美国的还债能力也是个天文数字。

国债什么的金额太高大家可能没概念,我拿生活中的例子打个比方大家就能懂了。

假如我找 A 朋友借款 1 万元,约定每月利息 200 元,一个月偿还本息。等到月底的时候,我还想再续借一个月,但这时候朋友担心我没有偿还能力,要求我证明一下,先把连本带息的 10200 元打到他账户上,然后他再借 1 万元给我,限期一个月归还,下个月收我利息 180 元…… 有时候 A 朋友周转不开,我就找 B 朋友借 1 万元,一个月归还……

就这样,我每个月连本带息还钱,再从市场上借过来,一年到头我还欠外债一万元,同时为这一年的透支消费支付了利息 2000 多元。

如果这种模式成了常态,那么我每一年都会借债十几万,同时需要偿还十几万元,如果单看还债金额就很危险的样子。但实际上,只要我月收入保持在 2 万元以上,这个债务规模就问题不大。

当然,实际的美国国债,或者说各个国家的国债,其构成都会比上面这个比喻要复杂得多,有一个月的,三个月的,一年的,十年超长期的…… 单就美国国债来说,主体部分还是一年以内限期的短债(循环债)。

总而言之,美国的国债的确是存在规模增大,偿还压力增大的问题,这也的确是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希望解决的一部分问题(虽然解决不了)。但美国国债还远没有到濒临崩溃的程度。

澄清这一点,并不是要帮美国 “挽回面子”(会这么想的人真的是蠢到无可救药),而是希望中国人都能认清真相,不要被“美国马上要完了” 的谣言所误导。

中美之间的竞争有着长期的、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原因,这样的竞争还将持续很久很久。但如果听信某些正能量营销号的谣言,指望着美国很快崩溃,中国可以不战而胜,那只能是自欺欺人,误国害民。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2021 年 7 月,美国最糟糕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知乎用户 12 门外语 发表 1、分配制度不合理,且无法改革。 昨天我说了,美国在阿富汗砸的那几万亿,其实前线开支一半,另一半回到美国精英层。比如 1000 美元的咖啡杯,5 美元的进口费用,995 美元进入精英腰包。阿富汗战争的实质作用是 …

特朗普关税的“赢家”是中国

特朗普关税的“赢家”是中国 作者:JASON FURMAN 2025年3月31日 多年来,本地书店一直在占我的便宜。我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我给它钱,却只换回了书。与此同时,我一直在占我雇主的便宜,与雇主保持着贸易顺差,因为雇主给我工资,却 …

我在中国看到了世界未来的样子

我在中国看到了世界未来的样子 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2025年4月2日纽约时报 前几天在上海,我面临一个选择:去看哪个明日世界?是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看那个美国设计的假明日世界呢,还是去真正的明日世界?后者是由中国的科技巨头华为打造的巨型研发 …

如何评价乌合麒麟新作《就不跪》?

知乎用户 斩鳍 发表 这味儿怎么似曾相识(捏鼻子) 味太冲了 而且好笑的是,连很多小粉红都在骂:“为什么美国高高在上,中国站那么低,我们不配和美国平视吗?这是精神矮化咱们中国人!” 两头不落好,里外不是人,乐 知乎用户 保密 发表 首先我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