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市在疫情逐渐严重的情况下仍然不停课(已宣布停课改为线上教学)?
知乎用户 白菜君 发表 停课简单。 学生停课在家,家长不停工要上班。 居家时期出了事情算谁的责任? 安安静静在家玩游戏的算是乖孩子了。 知乎用户 Justin Lee 发表 上海几乎所有学校的老师,包括中小学和大学都收到过类似通知——“请各 …
看了这么多,真正在上海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都没的,夸的骂的全是靠臆想,啧……
本人正好在沪上疫情防控岗位,唯一的体会是对整个防疫链条的医护极限压榨,再来一年估计要大规模离职了。
真的,快坚持不下去了……
要实现最早时间、最低层级、最小成本获得最大防控成效,关键一点是流调要精准,准确排查出密切接触人员,不是一刀切进行封闭管控、全城停工歇业。
按照公开新闻报道,上海三级疾控流调人员超三千多人,还不包括参与流调工作的公安人员,这样富裕人员配备,保证在病例发现 24 小时内就能准确排出查所有密切接种者,快速落实管控。
所以上海能够做到疫情发生以来,没有开展过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甚至连区一级全员核酸检测都没有,每次发现阳性病例,只封几个小区,检测两三万人次核酸就处置完毕。
如果全国各地要学习上海经验,县区一级必须配足、配强流调队伍,不过这点基本学不来。
1. 市民胆小听话不敢浪
2. 公共部门遵循规章不懈怠不过火
3. 专家团队给的意见建议科学靠谱不夹带私货
周围没有陆地边境口岸,是上海最好的防疫经验。
云南新疆黑龙江表示希望学习。
学习?学个屁!
看到很多评论上海代价小,成本低,没有大规模核酸等等。
就是从个人感受来看,上海的防疫工作人员还是蛮辛苦的,做法也比较实在。
家属因为工作需要往返京沪两地。对比两处:
第一、北京,小区门口设岗,核查进出人员健康宝;上海,没有。
第二、从中高风险病例所在地区返回上海,社区人员不超过 12 小时联系家属,一次不落;返回北京,联系过一次。
此外,近期上海所住小区出现了密接人员,密接人员被带走隔离;其所在楼道邻居居家隔离、不可外出,社区、民警、防疫等等工作人员值守,24 小时,很辛苦……;小区其他部分一切正常。
最大的区别就是出现疫情了,别的地方是急着封地,上海是急着找人,地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出去了地再封也没用,
所以上海不大封地,最多是封起来做核检,上海的做法就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流调办法找到密接、次密接,然后一个个派车拉回来隔离。
本来不想写回答的,但是
,一再歪曲国务院的通知原文,把对于全员核酸检测的专项工作部署曲解为强制要求各地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并把没有做全员核酸检测的上海市政府称为 “有能力做上头不允许的事情”,并在引用国务院通知的时候,掐头去尾,部分引用。
国务院通知原文为
尚未出现疫情的地方,要适时开展实战演练,在组织管理、指挥调度、采运检匹配、物资供应保障、信息化支撑等全方位进行磨合、检验,查找问题和不足,优化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一旦出现疫情,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激活应急指挥体系。确定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后,要尽早尽快组织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确保检测人数在 500 万以内的在 2 天内、检测人数大于 500 万的在 3 天内完成全员检测。
国务院原文是 “一旦出现疫情,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不是出现疫情就必须立即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响应启动之后,各地是否需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需要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判断,在确定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后,尽早尽快实施。
既然国务院没有要求所有地区一有疫情就全员核酸检测,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谓上海 “做上头不允许的事情”。
显然该答主对此是非常清楚的,因为他在引用时,刻意跳过了 “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激活应急指挥体系。” 和“确定实施全员核酸后”,只看其引文,就会得出国务院要求一出现疫情就要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的误解。而事实上,其引文中尽早尽快是指在地方确定了实施全员检测后的具体措施,而不是 “一旦出现疫情” 后的必须动作。
还有所谓上海疫情输出,说实话,没必要拉上甘肃,我就没见过几次网上甘肃同胞出来说上海疫情输出到甘肃的。说穿了就是浙江嘛,不用讳言,浙江一直有同胞说疫情是上海外溢的,知乎上这样的指责就有好几个话题,虽然上海对于那几例所谓的 “外溢” 进行人员和环境样本的核酸检测都是阴性,上海本土也没发生社区传播,反倒是浙江发生了大规模社区传播,不过该答主仍然希望上海网友拿出 “第三方证据”,我不知道所谓“第三方” 是谁?
我特别想知道,谁是该答主信任的第三方权威。
不要立 flag。
新冠这物种就是来打脸的。
普通人低调再低调,谨慎再谨慎。 干啥啥不行,怕死第一名。稳住别浪就是贡献了。
依靠医疗体系和防疫体系,各实体的决策者和落实者,特别是门口保安这些实实在在干活的人。
plus,上海有中国比较集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含测序行业,检测行业,物料的供应链,人员储备等等。主要还是瑟瑟发抖在起作用。
哪有啥优秀,还不是大家一起苟。
额,说到苟。。
其他地方学得会有老爷了,不搞全市核酸网上被人喷成什么样了?张文宏被人喷成什么样了,居然还有人背后戳壁角,想把他搞臭,那种地方和人还是趁早完蛋
上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公交车起点站排队,就分为 “站队” 和“坐队”,公交车来了,排在 “坐队” 的人先上,等座位满了,“站队”的人再上车,这样既满足不同需求,又确保秩序。这样的管理水平,怎么学?拿什么学?这只是 40-50 年前的上海城市管理一个简单的缩影。
90 年代的时候,人民广场大改造,周围交通苦不堪言,市政府放言,改造完之后,20 年不会再动人民广场了,结果呢,到现在 30 多年过去了,人民广场确确实实没有再大动干戈,政府说到做到。反观其他地方,就拿旁边的嘉兴市来说,一条市中心主干道中山路,十几年之中完整通车时间不超过 3 年,年年修,年年挖,一会儿线路改造,一会儿海绵工程,一会儿下穿式立交桥,一会儿有轨电车… 永无止尽,就这样的城市管理水平,一万年都跟不上,你来说说看这跟有没有钱,有啥关系??
再加两个当年上海公交车的特点
一,因为当年公交车非常挤,售票员无法亲自走到刚上车乘客面前,这时候其他乘客们会自觉在售票员和那位乘客之间,传递零钱和车票,甚至包括找零
二,那时候上海公交车(包括长长辫子的电车)很长,马路口转弯的时候,售票员会拿出一面小红旗,嘴里喊着 “当心当心”,以免磕碰到自行车和行人。
精准防控,绝不全城核酸,引领防疫新潮流。
这里面有个 bug。上海中国最发达的城市。钱多人多。别的地方学不来。但其他地方大规模核酸,这个也费钱。说明钱不是问题。
那就只能是管理牛了。
作为一个身份证 42 开头常居上海的出差狗(从 2020 年 4 月 6 号第一次出差到目前为止),进出上海应该超过 150 次,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虹桥火车站,2020 年上半年至少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进出站不查票的。
二,我大约做了 100 + 次核酸检测,但是应该没有一次是因为进上海准备的。
三,我 2020 年春节在上海过的,那么艰难我都没有囤积过物资,但是生活保障我觉得没有问题。
四,这两年我走过全国排名前 20 的城市,完全理解 “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最重要。作为一个湖北人:我听过太多 2020 年春节有多惨;作为一个出差狗,我见过太多一刀切防疫政策作为一个守法公民,我遇到太多无奈。如果总结一句话,真的体现在火候上。
Over.
前面 2 篇文章,大家也可以看:海边拾贝壳的人:从张煜医生揭发上海陆巍医生事件——看上海医疗行业 1
海边拾贝壳的人:揭露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线上、线下拉客方式——看上海医疗行业 2
2021 年 11 月 25 日,上海市新增 3 例本土确诊病例。当天,上海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同济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等发布消息称,即刻起暂停门急诊医疗服务,一时谣言四起。上海卫健委主任第一时间出来辟谣,网传医疗机构接受医药代表请客纯属谣言。
首先为上海卫健委主任及时辟谣点赞,积极响应群众关切问题。但为什么会网传这样的谣言,以至于要上海卫健委主任立马出来辟谣。上海医疗行业,存在医药代表、私立医疗机构和三甲医疗机构合作的情况吗? 这个问题,上海卫健委也应该调查一下。
今年初,张煜医生揭发上海新华医院陆巍医生,那个关联的私立医疗机构法人跑路了,为什么跑路,何时跑路的?这个私立医疗机构只和陆巍医生一个人合作吗?!
海边拾贝壳的人:从张煜医生揭发上海陆巍医生事件——看上海医疗行业 1
今年 8 月份,上海东方肝胆医院 PD-1 事件,医生随便找张纸,写上几种药物,不一会,几个医药代表联系患方。并把药偷偷摸摸拿到医院,在楼梯间给患者注射,后患者因过敏,抢救无效、死亡。 媒体也报道了,家属也去嘉定卫健委举报了,为何至今没见处罚公告?!
上海卫健委是不是应该履行职责,好好调查下上海的医药代表、私立医疗机构猖獗一事,不要等酿成大错再去补救。
上海卫健委对于疫情的辟谣很高效,但对管辖区内的医院监管却不作为,甚至故意推诿。下面谈下我的案例:
我妈的就医经历,前文提及了,不重复了。 详见:海边拾贝壳的人:揭露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及其杨晓宇医生的罪行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涉嫌故意伪造、篡改病历,详见:海边拾贝壳的人: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涉嫌 伪造、篡改病历
我于 2020 年 12 月 7 日向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嘉定卫健委)举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伪造、篡改病历。但嘉定卫健委在 2021 年 2 月 9 日的答复函里,先把 “举报” 变成“信访”,然后把“举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伪造、篡改病历”,变成“举报杨晓宇医生伪造病历。”,再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为海军军医大附属医院为由不予受理。 (实际病历中,多处伪造、篡改,普通病房和 ICU 都有,应属于医院行为。而且嘉定卫健委故意 篡改举报事项,我的举报材料,都标有页码,并且有本人签名。)
因为杨晓宇医生注册在海军军医大学,部队医院的医生不归上海卫健委管辖。但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属于编制外军医院,是归上海卫健委管辖的。所以,嘉定卫健委故意偷换概念,想为自己不作为、推诿找借口。
我提出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上海卫健委)官网上有明示,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是上海卫健委审核的公立医疗机构,理应有上海卫健委监管。2021 年 2 月 20 日,嘉定卫健委的赵雪峰才让我带复印的病历原件给他们去核实,也做了笔录,但一直没有答复。电话去问了几次,他们科室王海梁科长也一直在推诿。
直到 2021 年 5 月 18 日,嘉定卫健委电话我说有调查结果了,但调查结果不能给我,只能给海军军医大学。我作为举报人、受害者家属,居然我不能知道调查、处理结果。而嘉定卫健委却把调查结果给了海军军医大学,让他们自查自罚,我还无权知道。
5 月 18 日当天我赶到上海,去了嘉定卫健委,工作人员金鑫说需要我填写 “信息公开” 申请表。我质疑,我是当事人,有权知道卫健委有没有履行职责,但他仍说必须填写信息公开申请表。
但到 2021 年 6 月 9 日,嘉定卫健委仍然答复不予公开,不肯把调查结果给我,而且我电话海军军医大学去核实,医疗管理室朱女士也说不能告诉我调查结果。
嘉定卫健委调查结果拒不提供给举报人、受害人家属,却发给医院自查,明显不合常理,违法违规。
当事人有权知道行政部门有没有履行职责,为何上海嘉定卫健委非逼迫当事人申请 “信息公开”,有意把问题焦点转移到“信息公开” 上面去。他们采用这样的办法套路很多医疗维权者,轻车熟路。
嘉定区卫健委 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明显有悖于条例精神。
一、本人不认同:“关于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调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伪造、篡改患者病历的结果” 属于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本机关决定不予公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六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述信息应当公开的,从其规定。”、第四章 “依申请公开” 第二十七条,
再根据《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十七条规定:…… 前两款所列的内部事务信息和过程性信息如果已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作为行政机关行政管理依据的,应当公开。
患者已经于 2020 年 5 月 20 日死亡,“已经对公民权力义务产生直接影响”,而且我也向嘉定卫健委提交了书面举报材料和相关证据,我有权知道嘉定卫健委作为行政机关有没有及时履行管理辖区单位的职责。
二、 在此期间,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科科长郝立,在多场合下,多次表述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是军医院,不归嘉定卫健委监管。” 甚至在举报人告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后,(第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编制外的医疗机构,由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条例和本细则管理。)仍然一直强调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不归嘉定卫健委监管。”
且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直以 “关于军队监管职能权限划分” 的会议精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海军军医大学曾签署过此项 “会议精神”),搪塞我,试图用 “会议精神” 凌驾于法律法规。 如果情况属实,那么上海卫健委就 涉嫌权力寻租、渎职。
我在其他渠道还得知,2019 年 11 月 12 日,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曾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作出过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 同样都是上海卫健委下属单位,同样都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为何会出现如此自相矛盾的结果?!
2021 年 10 月 22 日,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又邮寄了 “告知书”(编号:SQ093630318120210518001)答复,说我 “提出的申请内容不明确”。 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行政机关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条例写的很清楚 “或者 便于行政机关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从来没有把文号给我,而且我已经告知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 “患者姓名”、“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伪造、篡改病历” 等特征性描述,何来 “申请内容不明确” 一说?
而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条**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不明确的,行政机关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7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 而不是嘉定卫健委过了几个月再来要求我补正。 如果是当时工作人员疏忽,那么做出 2021 年 6 月 9 日嘉定卫健委 “告知书”(编号:SQ093630318120210518001)的工作人员应该被追究相关责任,在 “申请内容不明确” 的情况下,胡乱给出“告知书”。
结合我的维权经历,让大家看看上海卫健委办事效率的另一面。疫情辟谣高效、高调,上海卫健委主任亲自出马,但遇到处理实际问题时,需要履行对医院监管职责了,又表现出另一面,推诿、扯皮、不作为。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院区,已经投用 8 年之久了,但嘉定卫健委一直没有履行职责,而且对关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其他患者的投诉、举报案件,也一直推诿、不作为。 甚至直接拒不接受材料,也不做任何登记。
以上内容全部属实,我都有录音录像等相关证据 以供核实。
为什么上海敢这么干?就不怕疫情失控吗?
上海可以说是全球控制疫情最极端的一个存在。
上海人口高达 2500 多万,虽然有健康码,但是基本上用不到,商场、影院等公众场合也没有说关就关。
而且到目前为止,上海根本就没有大面积做过核酸检测,目前为止做过检测的只有 40 多万人。
上海的情况根本不像其他城市,有点风吹草动就隔离 14 天,甚至直接封村,封城。
上海的疫情防控真正做到了精准防控,甚至能精确到 1 米的范围内,防控都是以米为单位,而不是以街道,村,甚至是乡为单位。
上海一旦发生疑似案例,基本上不过夜,当天就把人控制住,把行动轨迹,密接人员,全部迅速处理,机动性极强,天下 “病毒”,维快不破,只要你够快,他们就跑不掉,就能死死的控制。
1 分钟内完成调度,10 分钟内发出第二次响应,40 分钟内完成后续调动安排,预备第二方案,24 小时全天待命,一旦出现问题务必 24 小时内完成风险人群的核酸检测,6 个小时出结果,完成第一轮筛选。
上海迪士尼出现疑似,当天晚上就完成了 3.3 万人的周边核算检测。
这种精准快速的防控,是对一个城市最小的伤害,也是对这个城市的居民最大的善意。
上海领先的不仅仅是经济,资源,还有科学的城市管理理念。
上海有很多优秀防疫经验
但全国没法学。
讲个题外话
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常进出上海高铁站的
我记得,从 20~21 年,上海高铁站没有一次核酸检测过,大部分时间绿码都不看
两年时间竟然没大规模爆发过一次,很不可思议
1. 在吹风。这股风也吹了大半年了,效果很差,还把几个明星专家带进沟里了。之前那么说,那么严重,现在想转风向谈何容易。其它的不说,那么多人在网上立的各种 Flag,各种优越感爆棚的比较,你能让他们打脸?
2. 上海的财力、人力、科技力、管理力,世界罕见。就像高中宣传让大家学习家产过亿同时又能拿国际奥数金牌的同学,有啥意义?
你院应该称
“上海是全国政治副中心,全国疫情防控要接受中央和上海的领导”
颠倒着来学习
学什么习
有着学习能力还会今天这样吗
我可见过太多的北方商人官僚特别是东北方向的
一边朝着南边开地图炮
一边说 “还是得上海人浙江人来管,其次广东也行,北方真不行”
我怎么感觉在吹风?上海一直都是隔离期最短最人性化最不随便加码的城市,可能都没有之一…… 这意思是也要科学防疫不要盲目恐慌吗?如果这意味着国内可以精准防控正常生活不乱加码,我觉得没毛病
有一个治理作风类问题是,每一级官员和涉及到的系统,似乎都想在工作中得到些额外的什么,比如说权威的强化,比如对基层对社会更多的控制,甚至在其中发财——防疫这种特殊工作也不例外。
层层如此到处如此,防疫就容易跑乱跑偏,比如过激过度和层层加码,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也有怠惰失职的,算 “另一种得到” 吧。
没错,防疫中明显在 “搭车搞节目” 的情况不少。
人民也好,社会也罢,需要的是合理化科学化民益化的管理,大嘴巴色彩、小圈子色彩、私利色彩不宜多。
从 “武汉事件” 之后,上海几乎没闹过太大规模的疫情(希望是真的),这值得某种程度上的肯定,但也不得不说,这与上海收到的照顾有些关系。
其实按官方口径,人多流动多、境外输入危险大的上海本该是全国防疫压力最大的地方之一。所以有些怀疑。
上海防疫中有一类不太好的表现,就是(宣传)居高临下教育全国,其中涉及一些争议和问题因素。这样给人一种 “搅局者” 的印象。
强化权威的企图,上海也有。
原出处:中国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1/09-21/9570644.shtml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派出工作组,赴哈尔滨指导疫情处置工作。(总台央视记者 盛云)
【编辑: 王诗尧】
目前的疫区,厦门市民来说一说……
首先学习防疫经验不等于照搬照抄,已经有答主提到了,上海的防疫工作人员十分富余,光这一点就是基层或者小城市学不来的,更不用说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等等问题。
然后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就各种 “抵制一刀切停工” 等等。我想说…… 厦门同安疫情大家都知道了吧,你们知道是为什么爆发么?工厂没停工爆发的!我们这种小地方乡下的工厂,基本上工作环境都没有卫生可言,更不用说寝室宿舍,你说不要一刀切,那事实上一刀切往往是最保险的做法。
更不用说这次厦门疫情大概率是起源于隔离期感染这种你都想不到的情况……
所以结论就是,学习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是照搬照抄,如果全国各地 GDP、公务员待遇、基层公务员比例等有达到魔都的水平,你们再去高潮吧。
防疫当然要向上海学习了
毕竟中国大部分地方就没爆发过疫情,哪来的经验
上海去年一年就大大小小爆发了十几次,防疫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去年 12 月以来,西安疫情爆发,成为自武汉封城以来最严重的的一次新冠城市传播事件。
刚好,去年 9 月、12 月以来先后去过上海、西安,也通过亲戚朋友等得到了一些其他渠道的真实信息。
事例 1. 去上海送小孩上大学,居住的宾馆、乘坐的地铁、公园等都看随申办,检查十分认真,应该没有遗漏。我去上海在 9 月中旬,当时扬州的疫情刚稳定,上海的检查简单有效,但没有 48 小时核算等其他过于严格的要求。街道、商场等场所人们普遍戴口罩守规矩。
事例 2. 与一位在上海的亲戚交流,她说了一件事:大约在 12 月中旬,她带儿子去上海一家医院看病,回来后接到社区电话,说有没有带女儿去医院看病,她说没有,带的儿子。社区人员说早上医院监控发现她身旁一个 1 米 7 左右女孩疑似发热,不是她的女儿就算了。她感到惊讶,人脸识别这么精确认出自己,而且与户籍系统、现居住地联动,因为她确实有一个 1 米 7 的女儿。虽然证实不是她女儿,但这种精度与效率是空前的。听到这件事,对小孩在上海上大学就放心了。
事例 3.12 月 7 日去西安看病,第一感觉西安防疫管得紧,下高铁首先要 48 小时核算结果。次日看完病,朋友开车接小聚,发现没戴口罩。我说西安不强制戴口罩吗,她说,没事。进大悦城时发现不测温,约一半人不戴口罩。饭桌上我说:西安不出事则矣,出的话就是大事。一语成谶。9 号,手机推送有病例,我事未办完,11 点钟连午饭都没吃,火速去了高铁站返回。后来发现是对的,核心是对西安防疫无信心。
事例 4. 西安疫情爆发后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央视新闻报道,副市长和副秘书长竟然没戴口罩,对民众有误导。我有照片,就不公开了。
上海与西安的区别在于城市治理水平的差异,这个差异在于两点:大数据运用能力上海高,而且一旦有个火星,能在最短时间各级联动,而西安则差一点;而是管控能力差异。上海大数据的应用能快速找到人,西安则用大网捞鱼。
这两个城市都是我最喜欢的城市,我喜欢上海人的务实精明,也喜欢西安人的耿直豪爽.
希望西安疫情尽快结束,大家平平安安过年!也希望上海永远平安!
上海是全国最有钱的城市,比深圳还有钱,甚至比北京还有钱。
上海是全国医疗资源最好的城市,比深圳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比广州高得多,与北京比肩。
上海不像首都,首都各类机构复杂,人员成分复杂,流动人员成分复杂,管理难度很大。
所以,排除首都的特殊情况后。全国疫情防控经验向上海学习的要点就在于:要有钱,要有医疗资源,也就是说要实现共同富裕。
有钱了之后,可以把大数据建设得更高,管理会更加高效;可以给工作人员更好的各方面保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成效,减少大量失误。
当然,参考国外情况,并不是有钱就能完全解决问题。但这些问题在我国各个地方都还好,我国其它地方跟上海相比,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钱不够,医疗资源不够(这也是钱不够的衍生问题)。
上海有张文宏
划重点 “有足够能力治疗好新冠患者”,就是避免过度恐慌,新冠死亡率低于流感,国内很多地方过度恐慌造成密接逃离,反而不利于防疫:
新加坡真实世界数据,打疫苗后的死亡率为零:
接种疫苗后需氧重症 1%,icu 重症千分之零点六,死亡零例。(普通流感死亡率千分之一左右)
国内莆田确诊病例还以为是感冒,无人去医院检查:
证明打疫苗后,新冠症状不比感冒严重。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海空口岸,入境人员和空运货物最多,至今发生许多次输入关联病例,包括去年底市中心黄浦区的聚集疫情,没有一次全市普筛,区一级的都没有。一样很好控制住,没有一次扩散。证明即使想清零,也并非一定要全市全民核酸七八遍,全市封锁。
经验就是不再不惜一切代价服务于抗疫,不再打乱正常生活秩序给抗疫让路,不再把疫情看作洪水猛兽。
国务院在为自己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铺路。
上海的经验除了政府高效、市民信息接收能力强、上下配合默契等宏观因素以外,实操上最重要的就是机场等重点关口管控的足够严格。新冠传播真的很牛逼,但还是得遵守 0-1-2-4 这样的指数增长,那最有效的当然就是 0-1-2 这段时间发现并切断。
你看上海的偶发的病例,基本都是直接和机场关联的初代感染人员还没来的及向外形成社区传播,就第一时间在日常检测中发现并隔离。而全国其他地方的爆发,无论是南京还是福建,第一例发现的时候早已经形成社区传播了,基本小规模筛查就能爆出 10 + 以上的确诊,最后只能靠大规模核酸检测做兜底。
当然这个问题本质上和买保险一样,在入境关口多堆人、堆钱避免大爆发引发的重大重大风险,对财大气粗的上海来说是个不需要纠结的选择,但是对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可怕。
上海也就勉勉强强能看的过去,就这水平在全国还是先进,其他地方的水平可想而知。
…………………..
1,专业的防疫人员,专业的流调人员。
2,足以担责,敢于担责的领导。
3,充足的物资和人员保障。
都学不来!
评论区是吹是黑的都太有想象力了。就以一位普通上海市民的角度来看,抹黑固不接受,捧杀也没必要,国务院话语背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要折腾百姓,相比这些年跑遍全国各地看到的防疫政策来看,就个人感觉上海的防疫举措是相对不折腾百姓的。
当然辛苦了所有的防疫工作者,超越了地域之别,奋战在一线的他们,才是战” 疫 “中最可爱的人~
一个靠近高危地区(靠海,冷链因素)的城市,至今本土疫情发生鲜有,就算是有也没怎么影响人日常生活甚至也没怎么乱封校(瞅朋友圈这帮上海的同学遥哪逛游畅行无阻)。
实实在在的切合了人民群众既不希望疫情对身体造成危害也不对日常生活造成干扰两点诉求的最大公约数。
不吹它我吹谁。
根据我的了解和其他答主的介绍,上海的做法主要是精细度足够高,流调可以做得很细致;而且覆盖面广,去过疫区的话你所有社会关系都会向你征询动态,完全是饱和攻击,不漏一条。
这依赖的是上海雄厚的人力和资金,不是想学就学得来的。
各地引入精准防控的思想是对的,但还是应该依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来确定最合适的 “精细度” 和“饱和度”。
顺便,这个回答下居然见到好几个把上海疫情防控成绩归功于张文宏一人的,这是什么新的渗透战术么?首先,目前的公开信息并不能够支持 “上海疫情防控策略由张文宏一人制订” 这种观点。其次,把整个城市的抗疫成绩归功于一人,是非常危险的,人非圣贤,孰能不塌房,更何况是张文宏这种话爱只说一半,很容易被人误解和恶意利用的——欲利用他,就先神化他。最后,有的人已经在故意曲解和恶意利用上海疫情了,把 “精准防控” 曲解为 “轻度防控”,用上海“居家 2 天” 的做法去要求所有城市,用心不可想象。
基本上,说 “因为上海有张文宏” 的,十之八九是 “共存论” 的信徒,应该警惕。
注:“共存论”指的并非是 “新冠病毒将长期与人类共存” 这种共识,而是批评清零战略,扭转抗疫思路,鼓吹完全放开管控。
理性。
上海的不好学。
上海、广东、深圳、北京,这些属于权与利下放一部分的,不但权与利下放到满足人生意义,而且还具有更直接的上升渠道。
给权放开搞,给资源自由用,
给效果自己享受,给晋升开绿色通道。
=
全国没能力这么学,也不能这么学(政治危机)。
=
要学哪,我觉得不方便随便讲,更适合官方研究门槛低的理论方案。
要学上海,也得把上海的信息整理与解剖给别人啊,不然怎么知道关键信息?
有这功夫,早就可以得出理论方案了。
何必邯郸学步,依样画葫芦。
=
防疫不是科研突破,只是生活常识的再规划,完全可以建立可执行高的理论模型。
不需要什么各地自己去研究,各自自行研究乘法规则。
上海地铁都不查健康码的。。。
其他城市怎么学?
学上海不查健康码?
还是学上海不用查健康码?
上海的基层防疫人员每天都忙得跟打仗一样,坚持了那么久人都快崩溃了;上海的各级官员每日都战战兢兢,身上担着其他地方官员不敢担的担子;上海的人民也都谨小慎微,出门自觉都戴着口罩,随身带着酒精帕子,尽量避免扎闹猛。
大家看着上海管得松,其实都不轻松啊,无非是上下一心而已。
之前看知乎的回答,西安的流调有一天没一天,上海的流调样样齐全,这是优秀经验,各地在学习。
上海反应极快,能学但未必能学好,防疫人员也会透支。半夜里跳起来迅速排查的故事听了很多次——不过我国的一个坏习惯就是赞扬付出但少谈回报,如果可以,希望能多给防疫人员一些报酬。
上海人手充足,医疗资源充足,资金充足,这个不属于先进经验范畴,是资源禀赋。
上海人口流动大、境外输入多,投入最多资源在本地精准防疫,也是最大程度保护经济的体现。这种经验大多数地区没必要学习。
记者 1 月 24 日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新增 1 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
据介绍,该病例为浦东机场西区货运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是进口货物派单员。
上海市、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立即启动,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隔离管控,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目前确诊病例均已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来源:央视新闻
1. 有钱;2. 有资源。这两样无论如何是学不来的。
流行病学调查必须学习。
不是说人家确诊患者说的直接就发在网上就可以了。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城市把患者家门牌号都贴出来了,这是很明显的肯定是人家患者说了地址门牌号然后调查人员看都不看直接写上去,想都不想直接发网上去了。
上海这次奶茶店疫情都是流调人员去查监控,一部分一部分的看,找密切接触者,别的地方别说看监控了,就连来龙去脉可能都搞不清。
对个体的尊重,就这么简单,但这个是全国很多地方学不来的。
市民城市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关钱什么事,还是人的问题。西安一码通网传招标几百万最后花 27 万找电信花三天做完。另外在上海本地,基层 gwy 是个性价比偏低的岗位,收入低,没油水,事多。公务员苦了,百姓才能舒服点。在其他地方呢,基层 gwy 是香饽饽,从录用就开始八仙过海了,就这个人员构成你还指望精准防疫?肯定层层加码保住乌纱帽啊
运气好,好运气。
唉… 真的出了事,什么也拦不住。
这种 flag 最好还是不要立。。。
哈 啥 哈哈
上海目前的
日常防控支出多少
养了多少专门人员
没钱学个屁
我只是来考古的
广州果然低调
因为有张文宏
我国由于境外输入的原因,国内多个地区出现了新冠疫情蔓延的情况,各地也都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手段,对于很多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来说,自然就采取了最严格的防疫措施,不少地区已经下达了一项防疫指令,希望当地所有民众都能够 “就地过年”。
若是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那么肯定是需要遵循 “就地过年” 的政策的,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要是自己本身就处于疫情严重的地区,再赶春运从而造成人员聚集和人员流动,很容易导致病毒向更多的地区蔓延,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目前,上海入境人员采取了 14+7 的管理措施。如果相关人员在 14+7 期间违反了规定,将依法依规采取严肃的惩戒措施,追究相关责任。
①追究法律责任。
②进行失信惩戒。
③通过社会舆论监督,督促相关人员做好自律管理。
在此,也呼吁在沪落实 14+7 措施的相关人员:务必积极配合防控措施,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
根据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本市进一步加强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等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应在抵沪后尽快且不得超过 12 小时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
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 14 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 4 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第 1、4、7、14 天)。
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 14 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 2 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第 1、14 天)。
医疗机构、学校等有关单位加强健康码查验,对来沪返沪的工作人员、学生等协助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严格落实相关人员在来沪返沪后 48 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开展 7 天的自主健康监测。
继续加强自我防护,坚持 “防疫三件套”,牢记 “防护五还要”:
要继续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就近选择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和相关人员接触史。
旺昌健康为各级人群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一、个人检查,可提供上门服务
二、团检,适合公司、企业、机构等群体,指定地点采样
确保安全护士持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上门采样,无需接触复杂人群,无需预约,网上可自主查询结果,如需紧急情况 24 小时内可出结果。
上海旺昌健康提醒广大市民:
非必要不离沪,非必要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境。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手部消毒等,开展每日自主健康监测。在来沪返沪后开展 7 天的自主健康监测,其间每天早晚两次自测体温,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活动,规范佩戴口罩。
上海旺昌健康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联系电话|400-166-9968
呵呵,学习。
这就是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了…. 啥好的都往那里送,现在叫大家跟他学习?这是耍猴还是啥。
很多人不能理解: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想不想做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现在病毒越来越有毒性下降传播性提高的趋势了,如果不仅没有按照既定的防疫政策执行,反而层层加码,那最后会骑虎难下,迟早会自食其果。
上海的防疫措施不仅是中国顶级的,甚至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防疫水平,兼具欧美的包容性散养防疫和中国的严格防疫,甚至可以具体到平方米内灵活政策。这个当然是需要强大的流调能力和长期投入,但本质上是要敢于执政。
很多时候,百姓不会去责怪你为什么做不到上海的水平,而是说你永远只在消极执政,到哪去都只会说 “这是规定没办法”。基层人员的辛苦大家都能理解,上海市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堪称国家最忙的之一,但是工作是实际有效的、是人民都称赞的。其它市区的工作人员难道不辛苦吗?为什么还有很多怨言,本质上不还是执政不作为的行为。
以上只是个人意见,本人参与了 20 年至今的南京、上海防疫志愿服务,虽然不是一线医护人员,但还是有一些感受的。
哈哈
现在在看,笑了
就说感染者信息从来没有曝光出来这一点,就是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其他城市动辄恨不得把患者每一分每一秒的活动发出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精准防控
10 月 31 日,上海迪士尼接到通知称:江西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曾到过迪士尼乐园。此时正值迪士尼五周年万圣夜,园内人潮涌动,狂欢是这个晚上的唯一主题。接到通知的迪士尼和上海防疫部门迅速行动,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对园区进行封闭管理,有序核酸检测,并及时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向外界通报信息。事件过去后的两天内,全网大部分媒体及互联网用户对迪士尼本次的疫情防控工作,都赞誉有加。无论从防疫角度还是媒体传播角度来看,迪士尼的快速反应及有效应对都可堪赞叹。智慧星光检索相关文本数据信息,从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园区、媒体和网友的反应、报道和讨论等多个角度,复盘事件传播,得出以下观点——
疫情常态化趋势下 恶意舆论传播疏大于堵综合来看,自 2021 年 10 月 31 日 17 时 50 分,至 11 月 2 日 15 时,迪士尼事件的网络传播力指数已经超过 10 亿。
根据过往传播规律,某一网络事件传播达到如此量级,都不乏有权威媒体或具备超高影响力的自媒体意见领袖发表定性观点。而智慧星光数据显示:在微博平台,针对这一事件发表客观信息或主观观点的近 6 万个账号中,普通用户账号占比高达 88.49%,
在主流短视频平台**,31 日 17 时 50 分至 1 日早 8 时期间的 14 个小时时间内,共产生了 7698 条针对这一事件的原创短视频。**
这其中存在一部分当晚身处迪士尼园区内的视频创作者所拍摄的现场视频,这部分视频如实反映了当晚园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并成为后续媒体及 KOL 账号报道该事件的主要视频及图片素材。**文字能带给人的想象空间是十分巨大的,而视频与图片则可以给人直观的结论,从而杜绝漫无边际的虚构与臆想。**事件发生之后,直至引发全网首轮关注的时间段内,数量可观的、角度各异的、源自现场普通民众的一手视频资料,在各大社交平台流畅传播,成为了这次全网热搜事件的基础传播素材。正是这些来自 “第一现场” 的 UGC 内容在互联网平台有限度的自然传播,给这场全网关注的大事件,打上了一层柔光滤镜。
从服务的角度出发 官方快速回应和柔软应对
10 月 31 日 18 时 05 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微发布公告称:为配合新冠流调,园区暂停游客入园,部分游乐设备暂停运营,但园内户外演出继续举行,并提醒游客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公告发出的时间点,早于事件在网络平台大规模传播的时间点,上海迪士尼没有等到事件热议后被动出面发布说明性公告,而是主动向外界说明情况,并同时公布解决方案,**对比其他经营主体曾经出现过的 “挤牙膏” 式公告,更具备可信度和执行力。**有当时正在园区内游玩的游客事后回忆,当晚通过社交平台隐约得知迪士尼乐园存在确诊病例到访的情况前后,自己已经明确收到了园区的通知,这使得该游客并未产生过度恐慌心理,同时园区内的演出并未中断,热闹欢乐的氛围,给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氛围。10 月 31 日 21 点 20 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微发布当天的第二条公告,宣布园区 11 月 1 日和 2 日关闭,并详细说明了门票退改细则。这个时间点,已经是事件在网络平台形成第一波热度的时刻,在上一条公告充分发挥了事件说明的功用后,这一条公告解决了已购票未入园游客的困境。以上种种,以及后续园区快速有效组织起来的核酸检测流程,以极其柔软和有序的方式,构成了这次事件的硬核主体,同时也成为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最大的新闻点。经过媒体的客观引导,和游客的主观分享,造就了一次称赞多于质疑、温情大于恐慌的涉疫网络热搜事件。
主流权威媒体点赞式发声营造防疫优质标准
对此,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权威媒体都在事件发生后的 24 小时之内,发布 “有速度也有温暖”、“高效、快速,从容、有序”、“璀璨的烟花照亮人心” 等定性评论,纷纷点赞上海迪士尼的防疫服务之周全。
现在事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上海迪士尼也已经于 11 月 3 日重新开放,智慧星光检索这期间的相关网络关键词云,发现上海迪士尼涉疫事件并未对园区的后续运营造成明显负面影响。民众对玲娜贝儿的讨论度,已远远高于对疫情相关事件的讨论。
11 月 23 日,通过回溯最近 30 天内网络平台上相关数据,事件词云显示,在这期间关于讨论 “迪士尼疫情” 的高频词汇集中在“防控”、“烟花”、“协查通报” 等词汇,“隔离”、“暂停”、“道歉” 等词频并不高。
其中,针对 “烟花”,更是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出自己的感受,“难忘”、“温度”、“赞美” 等词汇足以看出消费者对此次上海迪士尼防疫维护工作的认可。烟花终会消散,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永不会止步。
**那晚的烟花不可复制,但提升疫情应对能力,完善应急机制、精细化防控举措,却是值得复制学习的!迪士尼官方的服务精神和快速反应以及主流权威媒体、知名自媒体、广大网友的组合点赞,共同营造了这场收获赞誉的疫情舆论事件。**如何在保障民众基本生活和经济活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防疫,是上海迪士尼留给全社会公众运营主体的思考课题,上海迪士尼提供了某个角度的解题方案,而其它运营主主体则需要举一反三,把防疫常态化运营做到极致。
拥有智能的病毒
任何地方有上海那资源,做不好就等着挨骂吧
就是有钱。
1、有钱,才能做到摄像头全城覆盖。全城联网。能够请各种计算机企业做到人员精确识别与追踪。有这些才有底气完成精细化的密接人员管理。但凡有一个时间 / 空间没有识别到,就只能公布行程指望群众自觉自发的完成筛查。智慧城市的基础之一就是数据的收集要全,哪个城市有那么大的摄像头密度?而且摄像头能够联网及时针对性升级?
2、有钱,才能打通个部门数据,做到不影响人们。数字化治理也是要钱的,而且是要大笔的钱。软硬件投资。这当然也需要上下一心,不计较部门得失愿意打通各部门数据。
3、有钱,才能请一堆 985,211 的毕业的人到基层,当网格员。再好的政策,再精准的政策落地都需要这些 “最后一公里” 的人来落地,需要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一个个个案。这样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肯定是要 “高薪” 请得来,才能养的起的。
4、最后,整个官僚体系的素质确实高,能够听取专家意见。同时也政治压力也小,顾虑也少。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上的,没有 1-3,再高素质的官僚也是做不到的。
有人说全员核酸的钱不少。但这是一笔一次性投入,上面的 1-3 哪一个都是每年要投入海量钱的,而且是持续投入钱。没有钱这些钱,你怎么可能做到精确到人,做到不公布行程。怎么做到政策完美落地?
能做到这些的全国除了上海也就北京。所以你看北京海淀就控制很快,丰台就差一些。毕竟海淀可比丰台有钱多了。
物质基础决定防疫政策,决定政策执行水平这种事是无法否认的。
我看不敢学了,我们珠三角广佛深莞现在就剩佛山没有,广深莞在努力控制。现在要是学习上海,我看广佛深莞承受不了好几千感染的病例
各地的防疫主官和省级领导班子,真的动脑子去思考,动腿脚去调研了么?是否知道防疫工作的各个细节应该怎么调整才是最适合本地区的么?按理说,他们才是最忙碌最耗费心力的人,而不是基层组织… 而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至少我亲身经历来看,上海这边基层和上级领导部门甚至到最高级决策部门的信息流通高效得令人惊讶,能感觉到决策层既有巨大的决心要做好这项工作,又非常了解科学防疫的各个核心思路,虽然基层非常忙碌辛苦但上面的工作量也绝不是一般人能扛下来的。
夸夸上海吧,疫情到现在,日常生活没受到什么影响,就是有时候需要扫绿码,上海就像是变戏法一样令人惊喜吧,但是我清楚这一切都是每个人默默的付出,谢谢啦
确实很优秀,现在外溢几个省份了?
你要经济不要认命?
你要经济就不管其他地方?
还学习。
中国第一城,别人学不来,若想向沪学,先把自身练。
什么时候说的?印象中好象是去年年底?可以说今年春节以前,上海确实在这方面作的比较好。
好嘛,给了表扬,上海由此而放松了日常的防护意识,导致今天的局面。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再看看以前的回答,满满的讽刺感
抱着学习心态进来,除了知道上海防疫好,其他啥也没看到,到底是怎么好的,比别人好在哪??好像谁也说不上来
利益相关:医学实习生
其实上海的防疫往往体现在「未雨绸缪」上,即在没有发生本土确诊病例时,有些公众场所为了需要接相关调查,也会处于封闭状态。之前实习时就遇到过两三次要求我们紧急返回医院做核酸检测,虽然我因此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紧急事件有些担心并且心有余悸,但至少能够让上海守住,不至于进一步扩大化。
当然上海作为与经济相关的大城市决定了无法过度封锁,于是这种精准防控更是成了需要担的责任。
上海的经验,说到底就是把压力最大程度的导向医护,导向基层公务人员,导向社区,而把一般人社会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
好与不好,见仁见智,对上层来说自然是成本小(公务人员没有什么劳动法,随便加班随便造)、观感好(群众几乎感受不到多少影响)、经济有活力(很少搞封闭)
如果你是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疯狂加班,没日没夜,那你未必会喜欢这样的模式。
一刀切封到死的做法不是长久之计,但这样的做法亦不能无限的持续下去,这场疫情的出路如何?现在仍然看不到。
建议大家学一学上海最新的疫情防控手段:“自媒体拉踩防疫战”
打脸不
你现在说这话你觉得打脸吗, 笑死我啦
11
2022 年 3 月上海向全国输出疫情,帮助全国回到 2021,绝了
别别别,千万别学。
艰难的一顿饭终于吃完了,有惊无险应付完成,穆紫峰买单花了一千二百多,还不算太多,心里有点儿疼,但是还算能接受,这也是穆紫峰自己请客花的最多的一次。
李航和穆紫峰送二位老人上车告别,并且还拥抱了一下 “叔叔”,“叔叔” 悄悄告诉穆紫峰,
“我身体不好,时日不多了,李航不知道,我希望能早日参加你俩的婚礼。”
穆紫峰上了李航的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也不知道跟李航说啥。李航以为穆紫峰生气了,觉得把他给骗了。
“穆紫峰,谢谢你帮我救急,今天这顿饭多少钱,我给你,不能让你出钱。”
“不用,我答应你的事一定办到。”
“这是两码事儿,已经帮我很大忙了,不能既出钱又出力。”
“真的不用,以后对你爸妈好点儿就行了。” 穆紫峰说的有点儿哽咽。
“我对他们挺好的,你不就觉得我骗了他们了吗。”
“你也是无奈之举,善意的谎言!”
“算你有点儿良心,我嫂子去邻居和亲戚家天天到处唠叨,说我的不好,我爸妈受不了这个,都气得要吐血了。”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你真的住紫山公墓吗?我可不敢往那里开车。”
“不用送我,到了市里,附近公交车站放我下来就行。”
“算了,你都帮我这么大的忙了,咋着也得送你啊,这么晚了。”
“真的没事儿,我晚上还要去墓区夜查呢。”
“啥?大半夜的,还去墓区,你不害怕吗?”
“害怕啥,都在地下老实躺着呢。”
“闭嘴,再说我就不敢开车了。”
“胆小鬼见不了阎王爷”
穆紫峰心里很难受,还惦记着李航爸爸的话呢,也不知道咋跟她说。说了也不好,不说也不好,左右为难。李航看穆紫峰不说话,一直以为穆紫峰生气了,唉,自己又不敢送他去紫山公墓,不送吧又觉得对不住他。当然了,也可以让他去自己哪里住,大不了让他睡客厅,但是又怕影响不好。李航也在左右为难,何况今晚饭钱不少,对于李航来说不算什么,对于穆紫峰来说就不一样了,这是一笔大餐。
穆紫峰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李航非得今天晚上吃这顿饭了,看来是他爸妈定的时间。其实李航最初没想让穆紫峰做挡箭牌,接触过程中发现穆紫峰办事挺让人放心,虽然傻呵呵的,但是脾气不错,嘴也严实,还招人喜欢,于是乎将计就计,把欠的饭就安排了直接见爸妈。
穆紫峰不说话,李航也不说话,车里空气跟凝固了一样。毕竟李航是他的领导,穆紫峰还是得主动缓和一下气氛。回来路上没有睡,也睡不着,只能没话找话了。
“李总,下次你爸妈再要见你男友,又换一个,咋说啊?”
“那不正常吗?我一堆男朋友呢,今天是你小子福气。” 李航气呼呼的说道。
“嗯,我也觉得是我的福气,下次继续哈,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滚,你还装上瘾了。” 穆紫峰的打趣让李航一下子消气儿了。
俩人聊着聊着就很快进市区了,毕竟晚上不堵车,还是很顺利。
“这么晚了,没有公交车了,要不你一会儿打车吧!回头我餐费打的钱一并给你。”
“切,我不走了,晚上睡你车上。”
“滚,我怕你偷走我的车。”
“切,没让你付看车费就不错了。”
“回头我请你吃饭,今天真的感谢你了,时间听你的。”
“谢谢我的好李总,别让我滚就行了。”
“滚,快点儿滚吧!” 李航也很快到家了,时间不早了,那就干脆让穆紫峰打车回去,还是不留他了,自己洗澡啥的不方便。
穆紫峰迅速下车,愉快打车回紫山公墓宿舍。到了紫山公墓,差不多都凌晨一点了,结果在宿舍区碰到喝完酒回来的周刚。
穆紫峰正要紧走几步上前跟周刚打招呼,旁边又冒出来个人,原来他们是在墙根儿撒尿了。
“周队长,回头我们往纪委举报了穆紫峰,占着茅坑不拉屎。”
“你们咋干我不管,反正别让人抓住把柄就行。”
“周队长,放心吧,我们打印出来,往纪委多投点儿。”
“嗯,还要加上他跟领导送礼的事儿。”
“放心吧,包括他搞女人,我们一并举报了。”
“还有范代军,也要举报了。”
“好嘞,这又不多费钱,正反面打印都行。”
听到此,穆紫峰没敢再往前走,觉得自己后背发凉。他们竟然会有这种操作!
基础不够学不来的。
上海工作的同学被单位强制留沪过年,然后领导说除了过年期间不能回家,其他时间随时可以请假,从此之后对上海这个地方的管理也产生了怀疑, 也许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上海经验吧。
我觉得,是学习动脑,而不是光动嘴
说实话,大数据流调我不觉得上海比北京杭州深圳有优势。
但是上海流调团队确实人多,工作细,速度快。
但是北京的背后流调资源肯定比上海多的多(每年要拦那么多 shangfang 户,各种开会),筛了几次还是有阳性案例,上海只核隔空间密接;**所以我粗鄙地认为上海还是有案例的,但是考虑到经常核酸了六七次才是阳性,我的认为也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还是安稳的就这样的吧,毕竟经济龙头停摆对大家都没好处,即便爆发,上海的医疗资源也足以应对,应对不了背后还有江浙两省做支持,魔都有这个资本。
没这个资本用这个方法的,参考西安。
还有当年**毛蚶,sars**。上海的卫生系统一向是独来独往的。。。
我猜测,只是猜测啊,上海疫苗接种率是全国最低的。
本来公司还要统计没打疫苗的,阻力太大,连统计都推不下去
上海的做法不就是学台北吗,很多国家的做法都是学台北,所以没有一个所谓上海经验。
做了几十年医生又有管理一个超大城市经验的人,除了柯文哲好像也没有其他人了,而且他写的防疫指南就是给所有城市借鉴的。
知乎用户 白菜君 发表 停课简单。 学生停课在家,家长不停工要上班。 居家时期出了事情算谁的责任? 安安静静在家玩游戏的算是乖孩子了。 知乎用户 Justin Lee 发表 上海几乎所有学校的老师,包括中小学和大学都收到过类似通知——“请各 …
知乎用户 唐博士 发表 人在上海,曾被隔离 前一段时间,我居住的小区也出现了 1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所以我也亲身体会了一把上海市精准防控的威力 / 福利 下面请看我的个人亲身经历 时间:2021 年 11 月 27 号 早晨 8 点半。 …
知乎用户 你好世界 发表 上知乎才发现,居然真有人相信中国一座三千万城市是靠运气防疫。难道上海不是中国政府管理的? 知乎的底线现在有多低 知乎用户 父慈子孝孙仲谋 发表 很多国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特别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成功,我原来对 …
知乎用户 你好世界 发表 上知乎才发现,居然真有人相信中国一座三千万城市是靠运气防疫。难道上海不是中国政府管理的? 知乎的底线现在有多低 知乎用户 父慈子孝孙仲谋 发表 很多国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特别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成功,我原来对 …
知乎用户 阳光少年 发表 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要骂这位核酸阳性男子。 难道最该骂的不是上海的防疫吗? 大家看看问题的描述,这位阳性男子的健康码是绿码,核酸检测结果也显示阴性,经过机场和酒店时的健康码也是绿码: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