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葱网友是如何看待“百善孝为先”的?

by 千黛汐, at 17 January 2021, tags : 如何看待 孝顺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品葱用户 千黛汐 提问于 1/17/2021

在我看来品葱网友是一群拥有叛逆精神的人,反骨,是一种难得的天赋。

那么你们是如何看到中国人非常重视的“孝顺”这个传统的?

摘一段《中国人的性格》供各位思考参考:

中国人的孝顺观念有五大缺陷,两个已经讨论过了,还有三个未讨论。第一是它对作儿女的,列举了一大堆义务,可是对父母的义务,却只字不提。在中国,提这类建议是多余的。而在世界其他各地,它一直都是必不可少的。神启的智慧曾引导使徒保罗,使他以精炼的语言道出了理想家庭的四大支柱:“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你们作妻子的,当顺从你们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你们作女儿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孔子道德思想中的那些世俗的智慧怎么能与这些意义深远的准则相比呢?所有的教义都不为女儿说话,全都为了儿子。在这方面,多少世纪以来,如果中国人不是色盲的话,怎么会没发现这是对人性的严重摧残呢?生为男身,就被家里奉为至宝,生为女身,则成了家中可怕的累赘,就算不一定被溺死,也一定会终生饱受歧视。

  中国人认为,妻子是卑贱的。孔子没有说过丈夫应该对妻子如何,或妻子应该怎样对待丈夫。儒教只是要求男人应该依从父母,同时也强迫妻子这样做。妻子与父母产生矛盾时,因为妻子次要、卑贱,她就应该让步、屈服。中国家长制的社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它压抑人的某些天性,但又将另一些天性训化至极端;它使整个社会成了老年人的社会,青年一代则倍受压抑,处在从属地位。钢铁般的压力禁锢了人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利有益的变革。

品葱用户 光明之子 评论于

孝和忠都是不对等的关系,爱是平等的,中国人没有平等的观念。

品葱用户 pincong123 评论于

我感觉墙国将孝成为一种攀比

品葱用户 最后的吐火罗人 评论于

支那人一思考。我就发笑。支那人里,竟然没有一个听说过,“远其子”,“不教子”?父亲和儿子保持距离,不教育儿子。儿子由教师教育。(见《论语》、《孟子》)

品葱用户 佐助 评论于

如果以制度来考察,中国人之所以提倡孝,则很大程度上是统治者稳定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

在中国人的心中,只有一种情况下的“不孝”是可以被原谅的,
那就是当向父母尽孝与向国家尽忠发生冲突的时候。

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中国人把“忠”排在“孝”前面,
义无反顾地选择对国家(或君主)尽忠,而不是对父母尽孝。

这时,没有人会对他加以责难,既便是父母自身,也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品葱用户 薄甜甜 评论于

我只想说孝你马勒戈壁。追随上帝的都是上帝的子民,凭什么你就那么优越?在上帝面前你屁都不是。

品葱用户 匿名用户 评论于 2021-01-17

我只说一个很普通的现象。

国外上一代将下一代抚养到18岁便会要求其自立,若不自立有权停止其经费供给。同样,下一代在老人退休后没有被强制要求赡养老人,老人会通常自发进入养老院生活。

在墙国则不一样,受传统思维以及政府洗脑影响。下一代从出生开始,多数家长便以绝对服从和操控来决定下一代的命运,美其名曰“孝”,实际上就是控制。让你学什么专业,就得学什么专业,让你学什么兴趣业余,就得学什么(这只不过是为了提高竞争力,你真的对什么感兴趣一般家长不会考虑的,除非也符合他们的意向)

当你不服时与他们顶嘴,争吵,就是“不孝顺”。

其实若以“孝顺”本身定义为正常赡养和尊敬倒是无可厚非,然而多数家庭早就变形了。

之前看见有网友回答过:如果没有家庭的从小洗脑教育,再给强国十倍的维稳经费也不会阻止颜色革命。

女性被压榨是一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墙国默认女权不合法的原因。

品葱用户 带钢丝的韭菜 评论于 2021-01-17

这是一套古代中国人设计出的福利制度、经济制度。
它一方面能减缓当今荒唐的福利制度带来的恶果,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恶果。

当今福利制度的本质,其实是传销——
你一个月交二、三百,但你已经退休的爷爷奶奶一个月却能领两、三千,说明一个你爷爷奶奶这样的人所产生的消耗,需要十个你这样的人来供养;那么当你这样的人老了以后,就需要一百个更年轻的人来养你们。
这样的制度想要不崩盘,只能是建立在人口不断增加、或单个人口的负担越来越重的前提下。

而古代的 “孝道” 则是把这个给缩小在了 “家” 的范围内。
它的好处是没有把自己家的负担甩给无辜的人,理想情况下,你对自己长辈的付出、与自己从子孙身上获取的回报之间大致是平衡的,不会把经济搞坏,只需要保证你们家不绝后,这套制度就能无限循环下去;坏处是这样的制度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忽略了 “社会”,虽舍弃了一部分社会权利、却也扔掉了更多社会责任,它是偏 “右” 的,后果就是中国人的民族性越来越自私,只有自己家的才是 “人”,而 “别人” 都是工具,你在现实里常常能看到很多人对自己家人可好了、但对外人却无比心狠手辣。

人生修行,是从兽格进化成人格、再从人格往神格方向进化的修行过程。
大致分为损人利己 → 舍己为人 → 独善其身 → 合作共赢(兼善天下)四个阶段。
所以 “百善孝为先” 字面意思上是没什么大错的,因为它稳定了经济。
这是一群根本没有掌握 “儒家” 之核心精髓的 “儒党”,为了抗衡法家与墨家的皇权专制之 “大共同体”,而设计出来并刻意强调的 “小共同体”。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性总是自私而贪婪的,总会有人想要得到更多。于是自己对一父一母的付出,需要十个子女来回报,这不仅会产生与现代带有传销性质的福利制度一样的后果,同时还等于把负担全甩给了外界。你就明白了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还存在越穷越要生的现象,自私的父母会把子女当成工具甚至商品,然后这些子女长大后为了补偿自己,又会生出更多更自私的儿孙。
当人口极具膨胀,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以至于中国历史每隔最多三百年,就会爆发血腥的大洗牌、人口又锐减(这还仅仅只是原因之一)。

换句话说,“小共同体” 非但没能起到抗衡 “大共同体” 的效果,反而沦为了皇权一竿子插到底的统治工具。

何况由于制度漏洞,这里面能钻空子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比如应该遭到种族屠杀、残杀、虐杀的楚国猴子所建立的反人类的汉朝,就很鼓吹所谓的 “孝”。然而其衡量标准,仅仅只是你为了补偿父母的养育之恩,去浪费自己三年青春、给一个已经死去、无法继续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的死人 “守孝”。有小人就专门为自己死去的父母守孝二十年、来显示自己比别人更 “孝” 的。它图什么?因为它越 “孝” 越能当大官、越有机会去盘剥别人嘛(当然,这个小人后来被人告发了,住在坟旁边几十年,不仅娶了好几个老婆,还生了几个孩子)。

所以,“孝道” 本身是没有大错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持经济平衡,虽然没发展、但也没浪费。
但在实操中,却造成了更大程度的社会隐患,与 “平衡” 的初衷恰恰相反,使得自私的父母理所当然把子女当成财产,那么找不到对象的子女就会把这个损失转嫁给别人、越来越没人性;找得到对象的子女则会既对自己子女残酷、又对外人残酷。久而久之,这个大环境就没一个人还能是 “人”,而都他妈是吃人的兽。

品葱用户 icwi5802 评论于 2021-01-17

对孝道的批评并非始于五四时期,更没有终结于五四时期,但是五四时期对孝道的批评无疑最为引人注目。这个时期的“非孝”思潮不仅遍及文学、哲学、史学等不同领域,而且左、中、右各个阵营皆有学者投身其中,他们对孝道的批评之激烈可谓前所未闻。在这个“非孝”思潮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一方面猛烈地抨击孝道,一方面又虔诚地践行孝道,并被人们奉为孝亲典范,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五四时期的“孝道悖论”。孝道悖论以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呈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在孝道问题上认识与实践的矛盾以及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下面以新文化运动中三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即文学家鲁迅、哲学家胡适和历史学家傅斯年为例来考察这一现象,探究孝道悖论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揭示孝的人性根据。  
  
\[b\]非孝的孝子\[/b\]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从不同角度对孝道进行了批评,就鲁迅、胡适和傅斯年而言,他们的批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孝道没有正当根据。在他们看来孝道的传统理论基础是父母施恩论,而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鲁迅认为,父母生育子女是生物的一种本能,对子女无恩可言,孝道不过是“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胡适认为父母并非有意生下子女,也未征得子女同意,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情,父母无权要求子女尽孝。傅斯年认为孝道是父母强加于子女的义务。  
  
其二,孝道的本质是不平等的亲子关系。鲁迅认为在这种关系中“亲权重,父权更重”,“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这种不平等的父子关系“一味收拾幼者弱者”,是一种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傅斯年认为孝道单方面有利于父母而无益于子女,他说:“中国人是为他儿子的缘故造就他儿子吗?我答道,不是的,他还是为他自己。”在他们看来,这种不平等的父子关系违反了生物进化论,是败坏人性的结果。  
  
其三,孝道实际上是一种“孝的宗教”。胡适认为,儒家不信鬼神,便发明孝的宗教来代替神的宗教。在这种宗教中父母是一种让人行善去恶的道德监督和制裁力量。他说,“中国儒家的宗教提出一个父母的观念,和一个祖先的观念,来做人生一切行为的裁制力”,“儒家的父母便和别种宗教的上帝鬼神一般,也有裁制鼓励人生行为的效能”,“人若能一举足,一出言,都不敢忘父母,他的父母便是他的上帝鬼神;他的孝道便成了他的宗教”。胡适多少还承认孝道的道德作用。鲁迅则认为孝道根本不具有道德价值。  
  
其四,孝道泯灭独立人格和才能发展。胡适说,孝道“把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里面了”,甚至“简直可算得不承认个人的存在。我并不是我,不过是我的父母的儿子。故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又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的身并不是我,只是父母的遗体”。傅斯年认为中国的家庭“逼着迁就别人,弄得自己不是自己”,让子女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他愤懑地说:“这样的奴隶生活,还有什么埋没不了的?”他认为奉行孝道的中国家庭非常摧残个性,“可恨中国的家庭,空气恶浊到了一百零一度。从他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天,就教训他怎样应时,怎样舍己从人,怎样做你爷娘的儿子。决不肯教他做自己的自己。一句话说来,极力的摧残个性。”  
  
其五,孝道虚伪。鲁迅说:“拼命地劝孝,也足见事实上孝子的缺少。而其原因,便全在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他认为中国有关孝道的旧学说旧手段,例如,汉有举孝,唐有孝悌力田科,清末有孝廉方正,“实在从古以来,并无良效,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好人无端地多受些人我都无利益的苦痛罢了”。他还认为一些行孝方式非常荒谬,例如哭竹生笋是一种迷信,老莱娱亲令人反感,卧冰求鲤让人有性命之虞。胡适认为儒家学者为了维护孝宗教的秩序,制造很多僵化的行孝形式,让人严格遵守,孝的真正意义反而因此被埋没了。他说:“这竟是现今戏台上的台步、脸谱、武场套数,成了刻板文字,便失了孝的真意了。”  
  
最后,孝道导致严重社会后果。鲁迅指责孝道残酷,斥之为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损害儿童。胡适认为孝宗教的一大弊病在于“养成一种畏缩的气象,使人销磨一切勇往冒险的胆气”。不仅如此,胡适还批评中国的婚姻制度、家族制度和孝道为“大害”,认为它们阻碍中国进步,他“把中国日益深化之危机的全部责任都归之于孝道”。傅斯年则认为奉行孝道的中国家庭为万恶之原,是毁灭善的最大势力。  
  
  
  

以上:https://www.163.com/dy/article/FPGN7HHH0521CN10.html

PS:在我看來孝乃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糟粕的部分。相較於西方遍佈神話、詩歌、影視文學戲劇的中的對父母權威的反叛,中國這簡直就是千年的奴隸養成實驗。只是,中共對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中對孝道的批判幾乎從歷史中刪除了,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當年的民國大家都是如何批判孝道的,多少人又把這糟粕重新拾起來奉為圭臬,想來中共也是非常明白孝道對於極權統治的重要作用吧。

品葱用户 NZRdlClr5 评论于 2021-01-17

這裏要感謝我的生父,那個愚蠢又自以爲是的家夥教會了我爲什麽「孝」是中國千年毒草
在妻、子的利益和父、母的利益裏優先選擇父、母的利益,而且不經過妻、子的同意
「我決定了,從明天開始你要養我的老父母」的意思
自己裝得好像是個孝子,老父母生前逢人就説「我現在就這兩個老人了」「恨不得把兒時養育自己的隔壁老奶奶也接過來,可惜她已經不在了」「不捨得送外面」,死後也是逢人就說「阿姨是我殺父仇人,要是沒有雇傭阿姨我爸就不會死,我後悔啊」演得好像真的這麽一回事
實際上在家裏,就因爲他老母是阿兹海默症,發病了就唱歌,這孝子竟然就對80多歲的老太太大小聲罵得很難聽。孝順?也就順了個爸。我奶奶神智清醒的時候真的是一個稱得上慈祥的老人:把一家人所有人都放在自己前面,因爲不捨得我媽做家事就全部自己做。一有問題,和我有關的無腦幫我,和我爸媽有關的就幫我爸媽,家人對外人就絕對保護家人。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兒子竟然連她發病都忍受不了,還要消費她的病(嚴格意義上來説也不算消費,反正他在外也只提及自己如何孝順他爸)
起初說「都我來養」,沒幾天就拜托和二老沒有關係的妻子代替,說「我受不了」請阿姨「幫忙」以後幾乎完全丟給阿姨,說「關在家裏要發瘋」出門旅行比這個房子裏的誰都勤
結果有一天,阿姨在家照顧,我爸不在的時候,老頭摔了一跤就死了。然後孝子就開始扮演悲劇的男主角,到處哭「我是沒爸的人了」
所謂的孝順,就是消費父母的年老,就是把年老的父母當成是一種時尚配件來感受「孝順父母的帥氣的我」,就和「喝星巴克拿Macbook的帥氣的我」差不多
不是有一種心理疾病,讓人特別想要扮演「治療罕病兒童的辛苦悲劇父母」並感覺很爽的嗎?孝子就和那個很像
給親生子女可以買絞肉吃,妻子買絞肉給老父吃就説「你給我爸吃臭肉?!」
在孝子眼裏,絞肉=臭肉的樣子,而且子女是吃臭肉的
這樣的孝子,竟然還要求他的子女對他「孝」,天大的笑話。憑什麽你現在給我吃臭肉,我以後要給你吃好肉?

合理的百善孝为先,应建立在人与人(包括父母与子女)平等互敬的基础上,进而建设起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氛围

如果平等互敬的情況下,那就沒必要强調孝悌這樣有長幼序的概念了。我要尊敬一個人,不管他是什麽年齡的,我要對一個人好,不管他是什麽輩分的
再説,百善孝爲先,本來就是排斥了「愛幼」只强調「尊老」的説法了。孝悌衝突時,百善孝爲先,取孝。如果有哪個人實施了,那他永遠只會優先聼年長者的話,就是個老害增幅器

百善孝爲先?我看百愚孝爲先還差不多

品葱用户 呆呆加速师 评论于 2021-01-18

百善孝为先,俄爹大无边。
贴身小棉袄,暖心须自阉。
献地骨头软,收油傻白甜。
跟班强出头,东西罗马嫌。

品葱用户 Dk2s 评论于 2021-01-18

小農專制社會
老了沒有任何保障
皇帝才不管什麼社會福利
所以只能靠後代了
孝道由此誕生

品葱用户 李瑞环 评论于 2021-01-18

清人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圣人。

久病床前无孝子,看护三年五载,巴不得快点结束是人之常情,但行动上还是会去端屎端尿。看到小姑娘就想提枪上阵,是人之常情,就算太监也是会意淫的。

所以要说孝顺,有那个心就够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各位海客都是有方之人,没事打个电话,就算孝了。

品葱用户 仲长若谷 评论于 2021-01-18

很多批评者往往把孝当作罪恶的原因
在某种程度上是
但我更倾向于认为孝是一种结果
是先有想专制剥削的奴隶主 才有的奴隶和奴隶法则

清宫剧里喜欢说孝敬皇上或者老佛爷
实际上体的是一种阶级关系和资源控制
家庭也是如此 是强权政治的延伸

孝也就变成了强权政治下获取资本的一种实用竞争策略
用孝和顺来讨欢心 
用现在的话说 也是一种内卷

人们说 现在独生子女不如从前孝顺了
你以为那是文明的进步?那是因为不用竞争了
奴性大不大 看看怎么对龙椅上的那位就知道了

品葱用户 最后的吐火罗人 评论于 2021-01-18

支国人不可能了解孝的含义。

犹太人是顺守孝道的民族。

耶和華就是他們民族的圖騰,部落的守護神。

品葱用户 若即若离 评论于 2021-01-17

古代版“去服徭役好,政府来养老”
“养老不能靠政府“

品葱用户 华国锋 评论于 2021-01-18

我更喜欢万恶淫为首。一看到淫字我就想撸。马上去撸一管。

品葱用户 范松忠 评论于 2021-01-18

那我来说说废话,比如孝是好事,不过不能过度,谦让也是好事。

关键就是你说的“反骨”在中共国出生的人是一种难得的天赋,要不要我传授你一个秘籍?如何能出生就有反骨?

其实简单到吓死人,就一个字“懒”。

我2岁就反感农历,当然记不太清楚,但至少之后的,5、6、7、8岁,每年农历我都很烦,不为什么,懒,为什么要去拜年,要干这个那个,还不许说不吉祥的话等等,别骚扰我不行吗?

我的反骨是天生的,也许,我的反骨就是来自这个“懒”。

我发现一大堆东西明明不必,不光是农历,就比如秤,除了一小部分手持的秤之外,都是公斤秤,中国人干嘛非要说成市斤去换算,我于是,反市斤,恶心!

再说回农历,明明日历大的都是公历,非要说什么跟我没关系的农历,我又不是农民,除了看月亮,根本没用。电脑里也没有,还要找什么软件去换算?

还有一个虚岁,多么的可笑,明明中共当局讲的也是周岁,升学、成人、退休讲的都是周岁,中共韭菜非要说什么虚岁,太烦人了。

因此我说我自己2岁就有反骨,我想不算夸张,退一步说,至少4、5岁我的反骨意识更加明显。升什么“国旗”,多麻烦,在教室里呆着多好,幼儿园的时候,升“国旗”,我发现一个电动国旗杆,后来说为了形式,非要手动升,我觉得电动的多好,手动太麻烦了。

“懒”就是一切的解决之道。哈哈。

品葱用户 反組引力球 评论于 2021-01-18

百恶孝为首(指正),支那文化里讲求的孝顺完全就是在从小培养他妈的奴隶,而断然没有半点良性反馈,掐灭独立人格,顺从崇拜权威,又一颗支性十足的好韭菜就这样诞生啦

品葱用户 张二伯 评论于 2021-01-18

个人认为,合理的百善孝为先,应建立在人与人(包括父母与子女)平等互敬的基础上,进而建设起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氛围。对于为老不尊,倚老卖老之人,则可不必孝顺,甚至连让座都不必。

孝是美德,但不可愚孝。正如爱国是美德,但不可捆绑着党和政府一起爱。能分清事物其中的界限,是中国进步的重要一环。

(顺便,百善孝为先的下一句我是很喜欢的)

品葱用户 君子以不强自息 评论于 2021-01-18

夫妻男女朋友关系大于亲子兄弟姐妹关系。俗话说得好,打狗要看主,打虎要看你够不够胆。当原生家庭成为爱情的拦路虎时必须打,不够胆打虎的男人和女人就是窝囊废。宁可跟原生家庭断绝关系也不能让自己的另一半受委屈,娶了媳妇忘了娘总比妈宝男强。正常女人会嫁给说老婆没了可以再娶的男人吗?老婆老公是妻子丈夫选的,爹娘不是子女选的,自己选择的路爬也要爬完,而没有选择的实在太累走不动也情有可原。说到感恩,夫妻相互扶持,恩情一点也不亚于父母。

品葱用户 JackBauer 评论于 2021-01-17

叛逆精神不是葱友独有的,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主要显现在青春期,但总体而言贯穿一生。葱友之所以区别于粉红,只是因为前者率先领悟了“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后者正在等待被点拨。

在弗洛伊德眼里,俄狄浦斯情结(弑父娶母)和伊拉克特拉情结(弑母嫁父)都属于原始的生物本能,没什么好害羞的。西方文明是建立在“子造父反”的轮回之中的,而东方文明不理解这一点,也不敢去理解。

品葱用户 圣锹游侠 评论于 2021-01-18

一说到百善孝为先,我就想到郭巨埋儿。卧冰求鲤。
前者是没有良知的孝,后者是愚蠢的孝。
善良与智慧,一概没有。

品葱用户 loveyou521 评论于 2021-01-18

原话是这样的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出自晚清近代著作《围炉夜话》。 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如果只是论说百善孝为先    就是断章取义了,和君子远庖厨一样,基本上中国现在中年和年轻的一代,都是现在中国断章取义教育的受害者。

品葱用户 killreddragon 评论于 2021-01-18

孝是支那特色概念,英文里根本没准确的对应概念。孝道本身就是培养奴性文化的一部分。

品葱用户 nmff 评论于 2021-01-19

根本原因是儒家宗法专制社会的社会资源和组织程度远低于基督教社会和伊斯兰教社会,只能把养老等社会功能以洗脑方式约定在家庭/宗族之间。

品葱用户 十字军征支大佐 评论于 2021-01-17

百愚孝为先。

儒家伦理中,比父母的孝更重要的是对君王的忠。

有了忠孝的尚方宝剑,君王对臣子,父母对儿女就有无限的权威,臣子和儿女的生命都不是自己的。君王无道,臣子只能死柬也不能造反。父母无道,儿女也只能无条件接受而不能忤逆。

参考: https://www.pincong.rocks/question/20093

品葱用户 daryl000 评论于 2021-01-18

中国的传统孝道基本上可以等于愚孝。如同于小时候家长给孩子的“为你好”。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相互更换位置,把对方当成[行为能力障碍]患者对待。这种东西我反正是真的不会玩,以后也不需要。

品葱用户 膜蛤第一名 评论于 2021-01-17

孝当然是正常的,它的目标应该是追求长辈和晚辈间的和谐关系,但是支那传统里的那种孝奴性十足,突破了“不干预自由思考”的底线,支那那么多妈宝巨婴无脑服从长辈就是后果

品葱用户 通衣宽商 评论于 2021-01-18

百善孝为先还有其他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具体真实的意思不知道,但是现在广大中国父母喜欢用这些话来绑架年轻人是真实存在的

品葱用户 zzzzz11111 评论于 2021-01-17

孝本身并没有价值,因为家庭关系本质上只是人多种关系的一种,一个人的家庭关系居于何种地位是不确定的。家庭的重要性在历史上也是不断变动的,(在部族社会这种小共同体或者古罗马古希腊这种共和主义社会中家庭的重要性并不高),在中国宣传孝本身并不是鼓励人重视家庭而是通过宣传孝减轻人们对争取政府福利的压力

品葱用户 jjzzmm 评论于 2021-01-18

泥锅的孝顺就是把人的思维禁锢在几个人的世界,万事只认血缘,是泥锅几千年愚昧不堪的原因之一。

品葱用户 sousou 评论于 2021-01-19

为啥会谈到女权?

从中国的孝文华里面,母亲的地位其实还挺高的,孝母在孝经里面故事挺多的。

品葱用户 zfedit001 评论于 2021-01-19

孝顺是一个文化概念,准确的说是一个儒家概念,英文,西文,法语等文字里都没有孝顺这个词。可能有的人会谷歌一下,可以搜出英文的filial piety,和法文的piété filiale,别乱用,这是在比较文学学科里的学术英语,你跟老外说这个他一来不认识这个词,认识的也会觉得你神经病。就好比你二姨要给你介绍一个相亲对象,你来一句“匪我思存”,你二姨不一个大嘴巴抽你个跟头。

儒家独特的孝文化包含了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情感方面,父母是纯天然,浑然生成的移情对象,人类下生之前和母体共享十个月的氢、氧、羧转化系统,出生后和母亲共享四个月的免疫系统。这造成了人类对自己父母的移情能力阀值天然低,一般情况下,1岁的小孩在自己父母受到危险和创伤时都会瞬间自发性的焦虑和恐惧。但是熟悉心理学知识的朋友可能理解,移情能力阀值低下并不单单代表你爱你爹妈,这个因素造成的结果可能是两个南辕北辙的极端化,也就是说,你爱你父母可以爱的死去活来,远超对一般个体对象的爱,但是恨你父母也恨的咬牙切齿,远超于对普通个体对象的恨,这可以从生活中很多家庭里得到实证。酗酒,殴打,冷暴力的家庭可以造成孩子对父母远超一般层面的憎恨。所以情感方面的孝,或者片面成立,但是顺则绝对不存在必然性。情感层面对父母的爱或恨,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要求单方面的,无条件的,道德属性判定一般的孝顺,只存在于儒家文化当中。

第二个是社会属性方面,以前叫礼法,现在叫和谐社会。先说一下礼,中国太多人不知道儒家的礼是什么玩意了,它可不是你三舅四姑来串门,你要有礼貌那个礼。 每个人安分守己,遵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尊卑层级,这叫礼。 你可以朱袍紫带,我只能穿班尼路,这个叫礼。 同乡里的宗主,喝多酒了耍酒疯,拿火钳子给你老婆脸上印了个花,你去县衙门告状,衙门因为你告的是你自己同宗的宗主,先打你20板子再收状词,这叫礼。放到现代社会,就是上访要通过正规组织渠道,别管有没有人吊你,没人吊你就拉横幅,那对不起,腿打折嘴打歪,这就叫礼。所以说中国的孝顺,它是一个礼法概念,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曾参他爹因为曾参锄草时伤到了苗,一锄头把他打晕了,他认为闪躲就是不孝。二十四孝图里有一个就是《埋儿存母》说古人郭巨认为孩子吃喝拉撒影响母亲的供奉,就给孩子挖个坑埋了。翻来覆去这个“孝” 强调的是一个尊卑问题,是一个阶级问题,是一个谁服从谁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政治方面,《孝经》开篇即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翻译成人话:孝顺的人,最基本就是孝顺爹妈,但是更大的孝顺在于忠于习总书记,你要不这么的你还能算个人? 这才是孝顺在整个政治生活中的含义。 中国古代讲究“天地君亲师” 讲究以吏为师,也就是说除了副科级巡视员,都比你爹你妈大,最大大到天(你碰不着) ,地(你怼不动) 然后就是君,那是你最大的孝。

第四个层面是经济层面,中国讲究一个“养儿防老”,虽然现在玩几把犊子了,养儿不啃老就不错了,但是从文化概念上讲,养老这个事情已经挑明了,别麻烦党。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大家都纳闷还有两个不孝是啥?我今天来说一下,一不孝:阿谀曲从,陷亲不义; 二不孝: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三不孝:不娶无子,绝先祖祀。这里涉及到儒家孝的一个重大逻辑,那就是动机远远大于本质,成果远远大于情感。儒家讲究你要当官,光宗耀祖,你要“举孝廉”,你要有能力,你要给钱,你还要一代代产生人口,把这把戏一代代玩下去。

这就是中国的儒家孝本质,在情感/社会/政治/经济系统里,个人的爱憎,个人的情感抒发,个体于个体间的主观感受非常淡薄,他只强调尊卑体系,社会平稳和经济因果论。

前些年春晚有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当时火红半边天,其实背后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年轻人都在儒家孝,嘴巴孝,好一点的给钱孝,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社会投影伟岸,人设属性高大,自我认知丰满才去孝。 真的只因为“我爱我爹妈”孝的太少了,你爱你小三时你怎么就知道天天稍微一有空就找她开房呢? 你爱你爱豆时怎么就知道把照片放钱包里呢? 结果你爱你爹妈就变成仅仅酒桌上跟朋友吹牛逼时”不孝顺的人我不交他”的废话了?这不是功利主义脸谱化的孝是什么?

孝这个东西如果想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回归于它最本质的情感属性,一定要排斥他的社会性,政治性和经济性。你爱你爹妈就是单纯的他们对你好,你也对他好。 相对的你也要准许和承认,不好的爹妈,你也可以不喜欢他们,不孝顺他们,因为情感是双向的。

在这之前更要否认“我为了啥啊,我一天天的,我生你养你不是为了你么”这种论调。 别几把逗了,25年前你为的就是那5秒钟的一哆嗦,装什么高尚是吧,谁还不知道谁啊。

只有把繁殖后代的本质捋顺了,把孝的情感属性回归了,把孝的政治延伸剔除了,得到的才是真正的带有爱的孝。

品葱用户 dogg0五入拖拉曼 评论于 2021-01-18

孝当然好,总比左派破坏传统文化,解构家庭社会好,有亲情的牵绊,而不是只有冷冰冰的法律文件,动不动就要争家产搞得家破人亡
父母把你生下来就要负责,要是18岁还没有能力独立也要继续养
老人都去养老院也太悲哀
小共同体,宗族势力好。群雄割据

点击品葱原文参与讨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官方撤销孙杨8年禁赛处罚 将重新判决此案,大家怎么看?

品葱用户 Magotan2020 提问于 1/17/2021 瑞士当地时间1月15日,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发布新闻公报,由于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仲裁小组中的一名仲裁员存在偏见和歧视,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决定撤销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的8年 …

如何看待云南一小学做“精忠报国室内操”?

品葱用户 在习亡的田野上 提问于 1/16/2021 品葱用户 卢ke 评论于 拜國神教 品葱用户 dogg0五入拖拉曼 评论于 大理国 品葱用户 zazaza 评论于 透過螢幕也能聞到很濃的北韓味 品葱用户 反組引力球 评论于 支那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