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ACG 作品频繁遭举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知乎用户 两翼生风 发表 其实一部作品让很多人不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百年孤独》,是我认为文笔与剧情搭配得最好的名著,读起来畅快又愉悦。但当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爸,他相当痛苦地看了半章,并暗示我不应该看这么负能量的东西。 再比如《让 …
近几年,在互联网兴起的 “膜蛤”,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膜蛤” 指对前 CPC 的 J 进行“膜拜”。膜蛤文化背后的群体被称为“蛤丝”,其通过拼贴、揶揄、组合的图片和表情包为文本,以娱乐、恶搞、讽刺为表征,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制造、传播膜蛤文本。在膜蛤文化从兴起到盛行的过程中,其风格、目的、模因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文化中,“蛤蟆” 意味着有毒、丑陋,也即在最初膜蛤行为包含着戏谑与冒犯,那么它是如何成为现在以娱乐化、调侃作为内核的膜蛤文化?在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中的膜蛤文化,具有怎样的性质?是去政治化的粉丝结社,还是单纯的娱乐调侃?亦或是新兴的新媒体政治框架内一种 “静悄悄的反叛”?它的传播生态链如何?对此又该做怎样的文化解读?
2011 年左右,以江为核心人物的 “膜蛤” 现象开始兴起,并在 2014 年升温壮大。其中,“蛤丝”视江的 “黑框眼镜”、“大嘴”“高腰裤” 等为典型特征,又因其长相神似 “蛤蟆”,因此“蛤” 成为对江泽民的昵称。“蛤丝”们通过在百度贴吧、人人网、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中,研究江的生平,恶搞其活动照片,不断戏仿、揶揄江的动作与话语,并从江经典造型中抽取特有符号作为恶搞元素。“膜”一词,一方面有反讽意,即看似在 “捧”,但实际上确实在“贬” 把尊敬权威变成了消解权威;另一方面,“膜”又回归本意,“蛤丝”对江亦抱有或多或少的好感。从 2011 年的八月发起为江祝寿的活动,到微信公众号 “江选研讨会” 大火后被查封,到网络上关于恶搞江泽民的表情包、视频等文本层出不穷,再到目前衍生出 “膜蛤” 的商机,在网上售卖典型膜蛤文本的商品,几乎可以断定膜蛤文化是从偶然的、个人性的现象发展到能够用因果连接的群体性文化。我把膜蛤文化界定为一种网络亚文化,是基于其表现风格、表达途径、与主流文化的差异性为界定标准。
膜蛤文化带有鲜明亚文化特征,但吊诡之处在于,“膜蛤” 文化几乎不符合亚文化理论原始研究中的任何特征,它带有相当强的中国社会结构与政治文化合力下独有的色彩。
囿于当前政治管控,国内对膜蛤文化的研究较少,在膜蛤原因的探析方面,早前清华大学几名本科生做的一份涉及 508 个样本的调查显示,膜蛤文化流行,一方面在于江的个人形象反差表现出的魅力(精通多国语言、爱好运动、高腰裤等特殊文化符号的表现);另一方面在于青年话语空间被压缩,政治效能感低,因此用这种方式参与政治;蛤丝群体的膜蛤动机大多为 “粉”,也就是持积极的态度,但这一动作并不意味着是对当前政治的回应,即表达对当前执政者的不满,而更多的带有明显的娱乐、调侃性质。原本意义上的严肃、抵抗意味已经被消解掉。然而这份研究调查报告在网络上发表不久后遭到删除。
国外学者对膜蛤文化的相关研究几乎同样空白,但国外一些机构媒体对此现象做过报道分析。外媒对膜蛤文化的盛行基本从政治层面剖析,如《纽约时报》在今年 8 月发表的一份报道称,当前盛行中国的膜蛤文化是 “蛤丝” 集体表达对当前政治的不满,利用蛤蛤影射包。个人认为这种看法显然受限于报道者政治立场观察视角,缺乏对这一群体的深入了解,也因作者的政治立场等原因未能剖析出膜蛤的真正原因。而一些自称不同政见者对膜蛤的评析大多都是从 “膜蛤文化兴起的原因” 进行推测性解读。如对于为何发生膜蛤现象,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将膜蛤现象的兴起归结于中国当前的政治语境,“相比包子,人民发现过去对江过于苛刻的批评有点过分,引起某种反弹。江的海派文化的特征,经过宣教出来的对世界文化的仰慕,同时对全球性的价值观的认同,对西方国家、对世界文明希望靠近…… 使得中国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怀念江。”温云超并不赞同此番见解,“膜蛤文化”属于屌丝亚文化的一个分支。从整体来看,蛤丝多数并不指向政治,而仅是津津乐道于对‘蛤蛤’(即‘长者’江)的模仿。这种亚文化有消解、解构当前政治的作用。”
政治学博士白信将膜蛤的动机与影响了 20 世纪政治图景的反叛青年的形象勾连在一起。他认为膜蛤文化的形成非常符合已故美国哲学家理查德. 罗蒂的名著《偶然、反讽和团结》一书所建构的现实图景,认为蛤丝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群体,是私人主义者、非理性主义者和感受主义者。“中国的蛤丝群体和膜蛤文化,几乎就是捷克在 1970 年代的乐队‘宇宙塑料人’的集体版,颓废、犬儒,政治性和娱乐性参半,形成于 2013 年的新威权主义开始,或许将终结于未来的时代巨变前夜。”
另外慕容雪村也将膜蛤之风的兴起归结于当前政治环境,“一是因为对官方话语的厌倦,基本可以视为一场‘静悄悄的反叛’,它与包造神密切相关庆丰鼓吹越甚,膜蛤就越是风行。二是对一个稍微宽松时代的怀念,江时代谈不上什么自由,但总比包时代要体面一些。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膜蛤,差不多就相当于禁闭中的囚犯怀念那些偶尔放风的时刻。”
但上述几种分析角度多数将膜蛤的行为视为对当前政治的不满,是一种抵抗和反叛风格的亚文化。个人认为,这一结论个人主观推测过多,其政治立场可能会导致对膜蛤行为的解读存在一定政治偏见,部分表述并不准确与客观。实际上 ,膜蛤是一场群体自我催眠, 被广泛传播文本多是搞笑符码,较少政治性内容。从本质看,膜蛤是一场娱乐狂欢,与政治的关联度并不高。以下我试图通过对膜蛤亚文化的传播生态链以及文化策略的解读做简单论证。
生态链是指在一个生态群落中,不同种类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通过能量与物质间循环,经过不同层次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协同,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式依存关系。信息生态链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生态中,由不同要素所构成得到信息共享的系统。信息生态链是信息生态的主要体现,包含了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构成信息的基本要素。
膜蛤文化的信息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信息类型。围绕膜蛤文化的核心内容,以 “蛤丝” 群体分解出 “膜蛤” 信息的生产者、传递者、分解者、消费者等作为这一文化的传播主体,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也即膜蛤文化生态系统。膜蛤文化生态链是指在 “膜蛤” 文化生态系统中,“膜蛤”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之间形成的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
从信息生态链的角度出发,信息人即 “蛤丝” 群体,包括膜蛤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他们构成了膜蛤文化信息生态链不同链路节点,但在膜蛤文化传播中,生产者同时也是传播者也是该文化的消费者。由于缺乏对”蛤丝 “群体的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因此一些结论只能达到假设层面。我通过在线观察,发现“蛤丝” 群体的结构表现为去中心、松散形态,并不属于有一定准入机制的严密团体,但同时仍然存在多个小团体,比如通过建立微信群、关注具有 “膜蛤” 性质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建立起多个 “膜蛤” 子场域。在这些子场域中,存在积极蛤丝与普通蛤丝之分。积极蛤丝是指主动创作有关 “膜蛤” 的文本,或者建立相关的社交账号来传播 “膜蛤” 的符号;普通蛤丝指的是那些不会主动创造相关文本、不主动建立与 “膜蛤” 相关的社交账号,但是会积极传播”膜蛤“文本的蛤丝。在数量上,普通蛤丝多于积极蛤丝,且群体结构不存在结构性的权力关系。
在群体认同方面,我通过无结构式访谈、参考机构媒体报道资料发现,“蛤丝”群体并不存在相同价值观来形成群体认同,甚至一些被访谈者表示不认同自己是 “蛤丝”。在群体价值观层面,“初期” 蛤丝与 “后期” 蛤丝的膜蛤目的存在差异。“初期”蛤丝是指第一批开始剪辑、制作膜蛤文本的群体。”后期 “蛤丝是指在“膜蛤” 现象盛行后膜蛤的追随者。对 “初期” 蛤丝来说,“膜蛤”具有一定政治意义。最早一批”膜蛤“的蛤丝对江时代的政治图景有相应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嘲讽或者推崇。这种行为隐含了一种政治抵抗,类似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反越战、反主流文化、争取民权、妇女解放和同性恋权利的西方学生和团体:“嬉皮士们用致幻剂抵御战争的威胁和‘冷战’的压抑;巴黎学生受存在主义思潮影响掀起五月风暴;新左派们熟读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建立起学生组织和团体……. 其背后是藏着某种文化体系和试图消解这体系的戏谑解构态度的,对体系的了解和态度的掌控就是玩梗的门槛,并通过恶搞、玩闹来表明一种对人或国内国外政治环境的见解看法。”
然而对于后来的追随者来说,“膜蛤”的政治成分被稀释,呈现出娱乐、调侃、甚至带有商业色彩的表征。在他们看来,“膜蛤”表情包和其他类型的表情包并无特殊,甚至因为是熟知的领导人,这种滑稽的形象更显可笑。于是多数 “蛤丝” 将江泽民符号化、概念化,并形成一场符号狂欢,在狂欢中形成去政治化的过程,政治性和批判性就在纯粹的玩笑娱乐中消泯了。
膜蛤的视频、表情包是一个观念、文本实践和交际策略的复杂混合物。
目前网络中所呈现出的大量膜蛤素材主要来自与江有关的三个视频:
表 1“蛤三篇” 的内容和蛤丝解读策略
上述这些江的经典语句成为了膜蛤文本素材的来源之一。根据幽默的不和谐理论,喜剧的发生源自两个不和谐元素之间突如其来的相遇,在上述材料中,江的身份与举止之间的不和谐、冲突构成了一个极大的幽默因子,这也是膜蛤文化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若缺少这些滑稽的成分,其传播的力度与广度不会如今天这般火热。
在通过观察大量膜蛤文本后发现存在两种膜蛤文本:一种是与政治语境相关,比如直接复制江在 2001 年怒斥香港记者的视频片段,选取比较富有政治意味又颇具笑点的话语 “tooyoung too simple” 等制作成表情包。第二类则完全属于跟原本事实不相符的文本,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比如将江的头像与古装剧人物的身体嫁接,配文为“江公补过”“江信江疑”。原始图片中严肃庄重的基调在传播过程中被改变,充满了戏谑、调侃。总之,如果说这些具有政治基调的膜蛤文本大多是讽刺性的的,那么被流行文化主导的膜蛤文本调则完全是娱乐性和戏谑性的表征。
从大量的膜蛤文本经常出现的主题、形式和立场来看,笔者认为这些文本有两个普遍特征:“图片并置”和 “凝固” 动作:
** 1. 图片并置**
画面中有两个或多个元素的明显不和谐,是很多膜蛤图片的根本特征。更确切地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图中的一个人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非常醒目。将大熊猫与江的五官重组,将古装人物的身体与江面孔嫁接。图片并置的尖锐冲突引起搞笑的幽默感,很容易在蛤丝群体引发再次复制、模仿、拼贴的回应。利用原始图片的不和谐,蛤丝群体成员很可能做出以下举动:他们由原始图片联想到其他更加尖锐的图片并列,通过展示这种图片并列的矛盾来加剧其中嘲讽的意味;或者,他们通过把图中的人物安排在另一个更合适的背景中,来减小原始图片的不和谐。在某些情境中,主角(江)和其周围环境的不和谐制造了新的情景。在这种拼贴图片中,原始图片所表达的意义被忽略,被新的意义、语境取而代之。
图 1 大熊猫与江图像并置后的恶搞表情包
** 2. 凝固动作**
在另外的 “凝固动作” 特征中,一些膜蛤文本描绘了江闭眼或者在视频中的搞笑瞬间的定格。它们呈现江的某个比较搞笑的姿势,通过捕捉到的非常不稳定的瞬间。加上配图得以形成一个新的含有恶搞元素的膜蛤文本。比如偷看女服务员的照片,仰天闭眼的照片。并在这种瞬间的截取当中添加自己的想象,变成了完全与事实不符的另类解读和呈现。这种图片的含义开放性以及叙述的缺乏可能会引出截然相反的解读。
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 RichardDawkins 在探讨基因自我复制以及相互竞争促进的生物进化基础上,在 The Selfish Gene 一书中提出文化进化的单位 “Meme”。米姆是形成某种文化的基石,在复制和变异中不断发展。“膜蛤” 的米姆在蛤丝群体中被复制,并不断变异,最终形成了一套话语体系,一个黑话系统。
米姆论认为,隐喻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使用了米姆的机制,即通过一个中心概念派生出相关隐喻。而通过控制米姆的意义,能够达成某种目的。如果我们将 “蛤三篇” 作为一个米姆,对它的研究则需要检查原始视频的传播,但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观察这个视频开始产生 “新变化” 的结构和意义。如果说网络米姆是由内容、形式和立场构成的,那么研究时就需要确立模仿者是够赞同或反对这三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通过分析蛤三篇在米姆传播的过程中变化的方式,可以更为清楚地了解这种三位一体的分析方式。
作为一种网络米姆的膜蛤亚文化的传播有两大特点:1、由个体到群体的逐步传播。2、通过复制和模仿不断传播。作为米姆的膜蛤文本最初在个体之间传播,然后规模逐渐扩大到大众参与的传播层面。膜蛤米姆的元素不断被挖掘,经过蛤丝们不断的创造修改,通过不断地再包装和模仿来繁衍壮大,由此膜蛤文本逐渐演变为不同类型、视角各异的文本形态。尽管这两种传播模式所传播的基础是微观的,但是带来的影响确是宏观的:膜蛤米姆塑造了蛤丝们的心态、行动方式和社群行为。在这样的传播模式中,膜蛤文本的幽默元素被放大,政治意味被稀释,人们不再关心背后的政治图景如何,仅仅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滑稽的表情,令人啼笑皆非的话语上。
拼贴:被概念化的江形象
在膜蛤文化中,拼贴常见于对江的视频、图片进行拆解、剪辑和 “故意破坏”,以及将不同素材进行重组、互相挪用,在这一过程中,江真实的形象已经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概念化” 的形象。比如,在观看单个的膜蛤文本时,那些被刻意剪辑的片段、恶搞的图片已然丧失初始的意义,政治性、严肃性让位于娱乐性。蛤丝们在交往中使用这些膜蛤文本的过程中,也充满着无尽的消遣和娱乐。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江真实的政治形象、政治作为的人来说,他们很可能根据这种被“拼贴概念化后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对江的形象,认为江本人就是滑稽的、民主的。
戏仿:新语境的构建
对膜蛤文化的戏仿主要体现在在对江的话语和形象解构上。蛤丝群体会选择江在 “蛤三篇” 中的表达进行语言的挪用,比如:“吼啊”,“一个赛艇”(江的原话为‘excited’)“你们啊,naïve,tooyoung”等等。蛤丝们通过借用江的这些话语模仿他的语气、神态,来构成一种日常的生活化表达,内化为日常的沟通语言。这套有着明显特征的符号经过不断的传播、戏仿之后获得了被日常生活接纳的合理性,因此,在网络上常会见到蛤丝们用这套话语进行沟通、评论。在膜蛤文本的戏仿上,蛤丝们则使用戏仿中的 “降格” 来消解、贬低原先庄严、宏伟的事物。
在 2016 年国庆阅兵的一段视频当中,网友将视频声画分离,插入江在 2000 年怒斥香港记者的声音。原本这是一段非常严肃、政治性强的视频,但是经过剪辑之后,变得充满嘲讽、滑稽,娱乐性与政治的影射相互交织。戏仿通过降格,给 “蛤丝” 群体们带来的快感在于借助相似性构建反差,使原本的所指被打破,文本意义无限延伸。而江的形象也在传播过程由最初的 “负面” 到滑稽的中性再到目前的 “亲切” 的正面,但是这个正面不是江的真实形象,而是被建构的。
作为一种核心人物是前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膜蛤文化,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这是不会允许的,这意味着膜蛤亚文化可能被 “收编”,但收编并不一定全部来自官方的强硬权力,容易被忽视的商业,可能是收编膜蛤亚文化更强大的力量。
由于膜蛤文化本身的敏感性,因此,主流文化不存在类似赫伯迪格所描述的 “通过宣传夸大亚文化的不可理喻性”,官方权威往往通过权力来禁止该文化的传播,但尴尬之处在于因缺乏被禁止的合理性,因此只能在所谓的“后台” 进行。8 月 17 日早晨 7 点 34 分,“凤凰财经”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三张照片:一对活像蛤蟆眼的大灯、一张 “按 M 安轨” 的铁路游戏截图,还有一包零食 “蛤蟆酥”。配图文字:“今天是这位长者九十岁生日,起来为长者续一秒”。这条微博很快红遍网络,随即遭到删除。当天,主管网络安全的(网信办)即致电凤凰财经,发布这条微博的编辑被开除。但是官方对于个人层面的“膜蛤” 似乎并未严打。目前在必应、百度等搜索引擎上输入 “膜蛤” 等关键字,依旧能浏览到许多关于 “膜蛤” 的信息。在新浪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一些 “膜蛤” 大号依旧用一种隐喻性的话语生产着大量膜蛤的文本,不过这些文本内容大多是以娱乐搞笑的形式出现,政治指涉非常少见。究其原因,是 “膜蛤” 文化在演变中逐渐成了一种娱乐消遣缺少伤害力的亚文化,在未涉及权力核心的前提下,“膜蛤”亚文化受到的来自意识形态收编和权力的打压也比较温和。相较之下,来自商业的收编则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早在 2014 年,体育品牌 Adidas 推出 “I am a runner” 系列的名人宣传活动,其中就有曾被江怒斥 “你们有一个好,全世界甚么地方,你们跑得最快” 的香港女记者张宝华。“Run Like A Hong Kong Journalist”印字 T 恤也在网上出售。微信公众号 “一颗赛艇” 在 2016 年末开始售卖起 “膜蛤日历”“膜蛤手机壳” 等商品,在这些商品通过印有抽象化的江形象以及其经典话语。商业的收编消解了膜蛤亚文化最初的颠覆意义和政治意义。
因膜蛤文化存在一个核心的米姆,即江本身。因此膜蛤亚文化的未来,和现实中的政治人物是绑定在一起的:“现在膜蛤的核心,是‘续命’这个词。一旦不能再‘续命’了,‘膜蛤’的意义就要消失了。”“如果江去世,可以想象膜蛤亚文化会有一次总爆发,然后逐渐消亡。”蛤丝群体也将遵照 “政治风险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 的原则继续存在。
一种新的文化的产生必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关联,当下火热的膜蛤亚文化中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复杂的生态图景,对此学界应该将该此当做客观事物减少自我设限。在微茫又变动的当下,当代青年的政治话语表达模式如何形成,个人性、家庭性的经验如何影响我们对整个社会对上层政治的想象?这些问题与膜蛤亚文化相互交织,也是未来可以探讨的方向。而利用更为严谨的如田野调查、民族志等研究方法才能更接近真实的土壤。
膜蛤亚文化与蛤丝们所膜的不是政治维度的江,而是和领导人形象不太匹配的滑稽的概念化的江。人们怀念长者并不是对长者执政模式的怀念。最初一批蛤丝们通过膜蛤表达对当下政治环境的不满,怀念被概念化 “欣赏西方价值观” 的江。但随着膜蛤亚文化的扩散传播后,政治指向被稀释,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娱乐内核的狂欢。与此同时,江的滑稽完全打破了人们对官方权威的想象。在不能直接批评当今执政者的中国政治文化中,政治话语空间相对较压抑,长者的这种滑稽无疑为人们提供了轻松的解压阀。通过预测政治风险红线,蛤丝们将膜蛤符号,转变为一种高语境语汇,同时也稀释了政治抵抗色彩。由此观之,蛤丝们的膜蛤并不是一场政治抵抗,而是把政治本身变成了一场喜剧。
知乎用户 两翼生风 发表 其实一部作品让很多人不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百年孤独》,是我认为文笔与剧情搭配得最好的名著,读起来畅快又愉悦。但当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爸,他相当痛苦地看了半章,并暗示我不应该看这么负能量的东西。 再比如《让 …
同时奉送马来语版,也是我的翻译:Saya bersumpah setia kepada bendera Amerika Syarikat dan kepada republik yang diwakilinya, satu negara …
2021年11月2日,李泽厚在科罗拉多家中逝世,享年91岁。看到这个消息,人们与其说是悲痛,不如说是如梦初醒:李泽厚,竟然此前一直还健在!曾经的青年导师,八十年代引领多个领域的“文化总指挥”,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迅速被遗忘;由“实践美 …
品葱用户 hhhsss 提问于 10/27/2021 本来很多地方都听不懂的"普通话"(源自北京的官话,本来也是方言)是怎么强制推行到各地的? 具体的过程?派人去教就可以了? 大家猜测: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和 …
“集中营里苦难当,天山星月光芒长。” 这是我的旧作,一首献给东突厥斯坦的双语歌。锡伯语是东突厥斯坦的本土语言,传统上用回鹘(古维吾尔)文字书写,现代也常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书写。现将锡伯语歌词用和式文字转写,可以清晰地展示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