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俞敏洪称年轻人不能 “躺平”?
知乎用户 文册 发表 小霸王周通和打虎将李忠占据桃花山后,分赃的规矩始终是周通一份,李忠一份,小喽啰一份。五七百人分得的和他们一个人一样多。 周通和李忠对这种分配方案非常满意,但时间长了发现,还是存在问题的。 小喽啰们分得的钱只够他们日常 …
不稳定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 “统治方式”,其基础是造成一种普遍而持续的不安全状态,旨在迫使劳动者屈从,接受剥削。这种统治方式,尽管从后果上看非常像早期野蛮资本主义,其实完全史无前例。为了界定这种统治方式,有人提出了一个非常恰当而说明问题的概念:灵活剥削。
—— 布迪厄
在整个世界资本市场,生产技术不仅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不仅是节能降耗,节省成本的监督管理技术。他还是一种心理武器。他是资方针对于劳方的一种心理震慑手段。他的主要发挥作用的方式,就是给劳动者心理制造一种不安全感,让他感觉到自己随时可能会被淘汰的风险,从而使得他们主动钻研,如何提高效率,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对于收入的要求。
今天,资本对人的监控已经发生了区别。在大工厂制造业时代,福柯所谓的规训社会,普遍发生在工厂和学校里。他主要是通过这几种方式来操作,第一种是区隔,是尽量将工作分配成为非常细化的不同操作环节,然后让每个工人分别负责其中一种工序。从而减少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防止他们集聚和浑水摸鱼,以便于对个体进行细致入微的控制。第二,是监控,通过摄像头和来回走动的监工,使得每个工人时刻处于监控的状态下,从而不敢有丝毫放松。第三,从身体到心灵上的管理。就是不断对他们进行培训,细致到他们的每个动作和体态,并通过一套具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矫正他们工作中的每个动作,犹如教官之于新兵。使得他们从身体和心灵上更好地适应流水线和工序。
规训社会的最大特点在于空间的封闭性,每个人如同身在囚笼中一样,穿梭在学校、工厂、医院等一个又一个封闭空间中,接受塑造。同时,个体处于一种孤独的被凝视的状态,从而方便整个控制机构对个体的监视。他既像是在囚笼里,又像是在舞台上。他在管理者的监督、注视和威吓下,一刻不停的工作着。
但是 21 世纪,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得社会管理的方式发生了些许变化。社会的主流从福柯的规训社会向德勒兹的控制社会转化。控制机构再也不是以一种直接的管理者的面目出现。这个管理者也不再把群众,一个又一个单独分隔开来。相反,他在群众中制造对立和竞争。鼓励他们竞争,并给他们灌输一种风险概念,让他们结成一个个团队、小组和部门,并让他们处于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不稳定状态。而且大大减少了员工团结起来的可能性。
工厂使个人形成一体,这对劳资双方都有好处,资方易于监视整体的每一成分,工会便于整体的抵抗。但是企业则不断地将不可调和的竞争作为有益的竞赛引进来,竞争这一绝妙的激励手段使个人之间对立,使个人本身分裂。
——德勒兹
同时,新型的计算机技术,更科学的统计方法,将员工从个体变成了数据。并通过数据来重新影响他的行为。一方面,这些统计数据有利于通过末尾淘汰的方式,来加速对落后员工的裁撤,以直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员工不仅是被动地数据采集,同时,工人也会通过对整体数据的分析,主动迎合企业的改革方向,迎合市场的变化方向,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每次数据收集,就像是中学测试,一方面是对劣等生的淘汰。另一方面,优等生为了不被淘汰,就会竭力去钻研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河北、山东以及河南的考生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高中时期的每次月考。)
亚马逊算法,正是这种观念的体现。他再也不需要监工和摄像头。他们也不害怕工人会聚在一起抱怨或是摸鱼。这些算法的目的,不在于去直接在工作中去矫正他们。而是给他们制造一种不安全感,一种恐慌,一种对立。便于一种更为灵活的剥削。他们会更为主动的,更积极的去学习和适应那些由从他们身上所采集的数据制造的新的牢笼,以便制造一个更紧的套在他们脖子上的新项圈。
人类的最大悲哀大概就是:还没能星辰大海就已经赛博朋克了。
先说结论:这就是万恶的泰勒制,而且是由 ai 执行的泰勒制,比原先由人类执行的泰勒制更加残酷冷血。
一份劳动合同中一般是不写明劳动强度的,不延长劳动时间而单纯提高劳动强度是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的。劳动强度的天花板是过劳死,地板由资本家的专制技巧决定。工人就趴在这个层高极低的房间里苟延残喘。这个 ai 开除工人的原理就是不断抬高地板,受不了这个逼仄空间的人就穿过地板掉下去开除。只要工人不反抗他迟早都会把地板和天花板合到一起。无产阶级最终要么失业要么就在那根过劳死的钢丝绳上跳舞。
最可怜的还是那些自以为资本家看门狗的监工和 hr,他们是第一批失业的,工贼归根结底还是无产阶级。
最骚的是,这个 AI 很可能是程序员 996 开发出来的。。。。
结合别的新闻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这新闻太魔幻了,仿佛我真的活在南方公园一样。。。
sixteen tons south park s22e09
这个现象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 “异化” 这个概念,也隐约预兆着人类社会即将走向的未来
1955 年,埃里希 ·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写到:
我们发现,在现代社会中,异化几乎无所不在,它弥漫在人与他的工作、人与消费品、人与国家、人与他的同胞、人与他自己的关系中。人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人造世界。他构筑了一部复杂的社会机器来管理他造的技术机器。但是,他所创造的一切却高踞于他之上。他没有感到自己是创造者,是中心,而觉得自己是他双手创造出来的机器人的奴仆。人释放出的力量越大,人越感到,作为一个人,他是多么无能为力。他面对着自己的力量,这些力量体现在他所创造的物中,已从他身上独立出来。他被他所造之物控制着,失掉了对自己的所有权
精致高明的人工智能算法,使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工人,自身不再是目的,而成了他人或某个非人的巨物——经济机器——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工具。
更深入的说,异化问题涉及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量化与抽象化的进程
弗洛姆的文字清晰的描述了亚马逊这种做法的本质:
现代的商人不仅要做数以百万美元的生意,而且还要应付数以百万的顾客,成千上万的股东、工人和雇员;所以这些人不过是一架大机器中的许多小零件,商人必须控制这架机器并且计算出它的效果。最后每个人都被视为一个抽象实体和数字,在此基础上,商人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预测生产的发展趋势并做出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种冰冷的抽象绝不仅仅是针对体力劳动的工人的,而是对于每个阶级、每个群体都一样的:
对于工人来说,他们被表示为经济原子,提取出 “工作时长、节奏、专心程度、效率” 等等特征
吉莱斯皮在《工业中的自由表达》中描述了这种趋势:
随着设计师、微动作研究人员,以及科学管理人员进一步剥夺工人自由思维和自由行动的权利,工作变得越来越重复,越来越无需动脑筋。生命正在被否定,人对控制、创造、好奇心与独立思考的需要被遏制了,其必然结果便是工人方面的退避或斗争、冷漠或破坏, 以及心理上的倒退。
有些人说,这并不适用于受教育的知识分子和白领,因此我们只需要努力学习、不沦为普通工人就行了。但情况真的如此吗?
… 他们体验到自己是一件可以在市场上成功被他人雇佣的东西。他的价值感取决于他能否将自己卖个好价钱,能否使自己增值。
他的头脑、灵魂、肉体、性格就是他的资本,人生的任务便是成功投资。
他的自我价值感总是依赖于自身之外的因素,受制于反复无常的市场判断标准,这种待价而沽的异化人格丧失了最基本的尊严感。
放眼四周,即便是哪些 985 211 毕业的大学生,都充满了待价而沽的焦虑,一边关心着市场和时代的动向,今年金融热门,明年计算机薪水高;一边利用闲暇时间 “给自己充电”、“学习升职干货”。
即便是对于那些已经处于 “资本家” 这个阶级的人,抽象和异化也充斥了他们的生活:
公司经理的异化同工人一样, 也是与某种有用的、具体的物的产品相疏离, 他们关注的是企业有效率地运转并扩大规模, 他们同样只面对一些非人格的巨物: 具有竞争力的庞大企业、国内与国际市场、消费者、工会组织及政府。他生活在一个异化的世界中,持续地受到来自大竞争者的压力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如果这种异化依然盛行,那么算法的发展只会使人更高效地沦为物,人的工作也只是去做那些人工智能尚且不能完成的事。
最后,弗洛姆忧心忡忡地警告——
今天,人类面临着最根本的抉择:并不是要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而是要在人的机器化与(尊重人的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之间作出选择。很多事实似乎表明,人正在选择使自己成为机器人,这意味着,从长远来看,人正在走向疯狂与毁灭。
新一代工业革命,不见得能解决失业问题,甚至可能加剧失业问题。
至少从金融业的角度看,是这样的。
前台柜员大批被手机银行、自动柜员机取代。
后台的相当一部分业务,其实也可以交给大数据。
行政管理也一样,将来五级政权完全可能简化为三级。
失业人口何去何从?
只要利润足够,资本家会卖出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绞索的。
AI 监工真正淘汰的是谁?不是表现不良的工人,而是资本家的那些走狗和工贼:各级大大小小的行政人力等管理,先行挖空金字塔的腰身。而没有了支撑的金字塔尖也将会重重的砸下,因为既然不需要中级了,那么高层管理也就不需要了。一切都让 AI 接管后,躺着挣钱的也可以淘汰了。
大家讨论我国 996 的时候,经常提及欧美的工会,但一般人不了解的是,欧美,特别是美国的劳工工会是在不断被削弱肢解的。
里根政府时期 1981 年,当罗纳德 • 里根就任总统时,政治发生了一次逆转。与之前的共和党总统不同的是,里根没有延续罗斯福新政下的劳动和福利政策,而是致力于新自由主义准则的推行;他坚信政府应尽一切力量避免与劳动力市场发生冲突。此外,他反对带有政治性企图的集体谈判,以保护富裕的家庭免遭因劳动力市场波动而造成的伤害。1. 里根政府时期的收入分配政策受新自由主义影响,里根政府时期收入分配政策体现在工资谈判制度、减税和削减社会保障津贴等方面,被称作 “劫贫济富” 的政策。里根 - 布什时代有一套系统的理论,试图尽可能多地扭转劳动法的准则。这一时期还出台了打压工会组织的政策,使得美国社会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里根政府时期的工资谈判制度,从 “集体谈判” 堕落为“让步谈判”。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和政府放松管制使得工人的失业率较高,工人们在谈判中的地位下降,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国企业的工资谈判制度也由 “集体谈判” 时代进入 “让步谈判” 时代。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强迫工人接受 “双重工资定价”。新雇员的工资水平大大低于在职工人的工资水平,在几年以后才有可能增加至全薪。第二,工资的经常性增长被“一次性总付” 的方法所取代。这不仅避免了工资的持续性上涨,同时这种一次性 “奖金” 还包括了对加班、晚班、带薪假期和养老金等的全部支付,大大减少了公司的劳动力成本。在税收方面,个人收入中利息和股息等非劳动收入的最高税率从 1982 年的 70% 减到 50%,资本利得税自 1981 年 6 月起从 80% 减到 20%。在 1986 年的改革中,利息和股息等非劳动收入的最高税率再次从 50% 下调至 28%。公司税的最高边际税率从 45%下降到 34%,与此同时,美国低收入阶层的税率却从 11% 上涨到 15%。减税政策使得财富迅速向高收入人群和资本所有者移动。在里根执政期间,还通过了《经济复兴税法》来支持商业精英,促使财富高度集中。廉价劳动力和低税收通常是共和党中富人群体支持者谋取利益的方式。在共和党总统任职后,税收政策更可能有利于富人,它至少间接地增加了贫穷民众的负担。在削减社会保障津贴方面,美国于 1981 年 8 月 13 日颁布了《1981 年综合协调法案》,这一法案主张减少过早退休者的福利、减少福利项目等措施。此外,为避免财政赤字,里根政府提倡大力合并各种福利项目,要求福利方案把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推向就业市场。2. 里根时期的工会力量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工会力量持续衰落,工会会员的人数不断下降,工会的组织影响力日益减弱。当时美国每年增加 210 万新职工,而工会会员的总数没有增加。到 70 年代末期, 由于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方式转型、国际竞争和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工会密度持续下降。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私人部门还是在公共部门,美国的工会密度都比较低。美国工会密度已从 1954 年的 35% 下降到 1985 年的 14%。自此,美国工会开始进入了持续的衰退期。里根政府坚决的反工会立场也严重削弱了工会的力量。1981 年 8 月,联邦航空管理人员举行了持续 3 天的罢工以要求提高工资水平和缩短工作时间。这次罢工使得每天 1.4 万多班次的航班中有大约一半停飞。里根政府采取经济镇压的方式对空运管理人员的罢工进行干预,解雇了 11301 名罢工参与者,使得整个 80 年代的美国工会发展受到巨大打击,这也显示了共和党对工会的强硬态度。在里根打破机场乘务人员的罢工后,雇主 “开始强烈地反对新的组织,他们延迟工会认可的选举。此外,他们与工会中的积极分子进行斗争,并聘请反工会咨询公司”。
(三)后里根时期(克林顿时期)里根时期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行有效地削弱了工会力量,并产生了持续性影响,具体表现为工会密度的持续下降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1993 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克林顿任职期间 (1993-2000 年) 大胆提出增税计划及公平负担的原则,把增税压力主要放在富人身上。在此期间,个人所得税大幅度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薪工人的收入,但他反对集体谈判和其他中间偏左政策。因而,克林顿政府的劳工政策也损害了工会的利益。在福利改革方面,克林顿支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福利改革,并在改革美国医疗保险制度上费尽心机。克林顿于 1993 年向国会提交了被称为医疗保障法的医疗照顾改革法案,受到了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的阻挠。在新自由主义政策实施中,由于共和党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中的实力增加,使得共和党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力。他们对国会的控制促进共和党获得立法优势,这是富人谋利的基础,给穷人施加更大的经济负担。克林顿同样支持全球化并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作为总统,克林顿通过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条款来支持全球化,并且制定其他政策以进一步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这其中包括 1993 年的州际银行法、1999 年的格雷姆 - 里奇 - 比利雷法案以及 2000 年商品期货法案。这些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不公平的加速,在里根 - 布什任期的 12 年里,从 1982 到 1993 年收入不公平增长了 11.2%,增长了 2.5 倍之多。穷人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富人收入份额却快速上升。从 1973 至 1995 年的 20 多年中,最富有的 20% 家庭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 1973 年的 41.0% 上升到 1995 年的 48.7%。同期,最贫穷的 20% 家庭收入的比重从 6.0% 下降到 3.7%。据世界银行数据,2000 年收入最低的 20% 家庭得到全部收入的 3.6%,而收入最高的 20% 家庭得到全部收入的 49.7%。该时期美国工会会员率持续下降。1955 年工会会员所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 39% 的顶峰,1995 年为 15%,2000 年降至 13.4%,2006 年更降至 12.97%,为 70 年来的最低点。罢工是美国工会维持其强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就罢工方面看,次数也在减少。1960-1981 年间,平均每年的大罢工达到 275 起,平均参加人数为 130.6 万人。而 1981-1992 年间,平均每年的大罢工仅 56 起,美国平均参加人数减少到 40.7 万人。在对每年参与人数在 1000 人以上的罢工次数的统计中发现,1980 年为 187 起,2002 年为 19 起。1980 年罢工涉及人数是 79.5 万,而 2002 年则是 4.6 万名工人,这说明了罢工特别是众多工人参加的罢工在美国越来越少。不仅仅罢工数量和参与度降低了,并且罢工的效力也降低了,导致了很多罢工以失败告终。美国工人罢工进入了恶性循环,使工会的力量大大降低。
信息社会下,资本家雇佣了技术创造者横亘在无产阶级面前,技术创造者发明了一个又一个智能化工具不断地压缩无产阶级和他们自己的生存空间,与上一次工业革命不同,大量的先进机械被发明也给人带来了大量新的工作,人始终是操纵机器的,人始终占据劳动的中心。
而这个时代的信息革命并没有创造大量新的工作岗位反而给人的位置越来越少了,机器操纵了人类,人的劳动越来越不重要,越来越多的人会失去价值,这是人类的落日。
亚马逊,人类叛徒,建议炮决立即执行。
技术没有善恶,如果指望依靠技术进步来改变现实中的不公平。
就要面临一个根本性的质问,掌握技术的人为何不用技术作恶?
当资本的目的是增殖,是利润,是剥削,是压迫。
那么,当技术进步,掌握在剥削阶级和压迫阶级手中时。
技术进步,反而带来更高效率,更高强度的剥削和压迫。
于是,劳动者发明制造的武器,变成了镇压和杀戮劳动者的工具。
当然,事情远还没有那么悲观,远还没有走到可以定论的阶段。
但在这个阶级斗争,阶级对抗的过程中,死掉的都是时代的牺牲品。
斗争结果决定了,是让资本家成为天龙人,呼吸自由空气,统治海军,将凡人贬为奴隶。
还是消灭天龙人,将世界政府手里的和平主义者,归属全体人民,最终解放所有人。
事实上,机器全面取代人工劳动力的阶段。
最先失去价值的恰恰不是劳动者,而是资本家。
机器取代了劳动力,劳动力仍旧能够劳动。
劳动者可以种地,只要劳动,永远都可以生存下去。
相反资本家却不再有垄断生产资料,逼迫劳动者劳动的特权。
资本家是因为垄断生产资料,因为控制劳动力才获得特权的。
当机器成为生产资料,当生产资料,不再控制劳动力的时候。
这时候,机器本身就代表了生产力。
生产力同时脱离了劳动者和资本家的控制。
简而言之,这时候的机器成了万能钥匙,成了最终解释。
劳动者只需要联合起来,占有机器,就占有了生产资料。
劳动者不管是通过和平,还是暴力的方式,只要占有了机器,就掌握了生产力。
当社会进展到不需要劳动力的那一天。
社会远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淘汰了资本家。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个人与机器的结合就能实现生产。
资本家的有益剥削,组织生产,控制劳动者,恰恰是最先失去价值的。
很多人现在还能吓唬大众。
说没有资本家,就没有人去有益剥削,没人组织生产,没有人去当官发财。
那么,请问,当机器代替了资本家的那天,资本家还靠什么吓唬劳动者?
到了那天,要不就和平实现共产主义。
要不就让劳动者灭绝所有反动资本家,依靠革命实现共产主义。
指望 99% 的劳动者,跪在 0.1% 的资本家面前,自动的饿死。
这是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最后,资本家不可能垄断技术,资本家甚至压根没能力掌握技术。
马云是写代码的吗?
任正非,王健林是掌握技术的?
资本家从来,也压根没能力掌握和垄断技术。
资本家是依靠垄断生产资料,依靠控制劳动力才掌握特权的。
生产力提高到一定阶段,马云,任正非,王健林第一时间就被淘汰了。
马云旗下的劳动者,在掌握了脱离生产资料的技术时。
第一时间,就会开除马云,搞垮任正非,王健林,独立出来。
隐藏在 “淘汰效率差员工” 背後的真相是资本不断逼迫工人内耗,从内部用失业威胁逼迫产生“奋斗逼”。
工资本质上说劳动者出卖了自己的 “劳动力使用权”,那么如果是公平合理的条件下,完全应该是劳动者自订工作劳动强度,并分享劳动所得。但实际上,工资并非足额支付的,劳动力的产出是全部被资本家占有;而对于劳动力如何使用,资方也有着根本上的决定权。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从诞生起就有“包身工” 的烙印,与奴隶最大的区别是雇工连 “主人财产” 都当不上用坏了(过劳死)就解雇赶走。
不断压榨 “可变成本” 是最主要的剩余价值剥削方式。买断了劳动力,只要不断推高产出就能源源不断吃掉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所谓高产出的代价就是我们,但产出的商品区需要我们花钱消费掉,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所有劳工的工资买不下他们生产的所有商品,生产过剩不可避。
给大家展示一下:
哈哈哈哈哈哈,公司最终决定权难道不是老板嘛。。说得好像 AI 要是判断恁东哥这种人对企业是负资产时恁东哥真会辞职一样。
这就好比,当地主老爷配枪了,阿 Q 认为 “子弹打谁谁都死,特别公平,这是科技造福人类,热烈祝贺老爷佩枪!”。
某公司算法工程师成功研发出基于深度学习解雇低效率程序员的算法,目前该工程师已被此算法解雇
用算法解雇工人和 HR 解雇工人有啥区别?没区别吧,都是要淘汰人的。
不对,还是有区别的。有了算法之后 HR 显得多余,从减少成本角度来看解雇 HR 能节约不少费用。而且之前淘汰人 HR 还有一定权力,能从中决定谁留谁走,利用算法就能解决私下小动作,提高决策透明度,这对 boss 而言是好事。
只可惜 HR 没有存在价值,杯具杯具
996 是没有前途的。
每当我这样跟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就会说:不 996 就要饿死了呀。
996 需要供给侧改革,美国就是经济危机的时候供给侧改革出来的蓝鹰和工会。
每当我这样跟别人说,他们就会说:亚马逊也加班,华尔街也加班。
好了,现在你还觉得原本要饿死的人,996 能改变什么吗?
你还觉得,亚马逊也加班,华尔街也加班是什么好事吗?
华尔街不算,有其发财的特殊性,亚马逊算什么东西……
加班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黄章说得对,贱人,贱己,贱行业。
瞧,被开了吧,该是你们失业,换岗,996 了也没用。
任何纬度提升生产效率都会导致失业问题。
大多数时候失业问题被市场分摊了,
只有个别时候这些问题会积重难返。
讲道理亚马逊开掉的这点人实际上会被市场分摊掉,不至于让矛盾尖锐到摁不住。
但是,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最后一根牛毛。
所以这个事情你单个来看其实没什么,
如果连续被曝光并且美国就业率 down,你看川普会不会怼死他们。
资本家喜欢自己的员工多干活少拿工资,但却不喜欢自己的客户多干活少消费
所以我觉得面临就业风险的人应该大声说出来,自己平时是哪些知名企业的消费者,自己没钱了哪些企业的销售会受到影响,比如:
我是一名亚马逊的仓库工人,我最爱吃肯德基,但如果我被亚马逊解雇了,又找不到工作,我就没法吃肯德基了
当许多肯德基的消费者这么说的时候,肯德基就会慌了
反过来,面临 996 压力的程序员也可以说:“我经常在亚马逊上消费,如果我忙于 996 甚至猝死了,我就没法买亚马逊的东西了”
亚马逊希望自己的工人忙于工作,但不会希望自己的顾客忙于工作,无法消费自己的产品,因此也会慌了
资本主义完了,ai 正在替代资本家的工作。有一天它会自动解雇资本家。
有句话叫 “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其实还不够直接。细究资本家的工作过程,里面并没有要求 “自主意识” 的。
所以没有自主意识的 ai 可以把这项工作完成得比资本家更好。这也是最大的一项 “人力成本节省”。
资本家愿意贩卖绞死自己的绞索。
劳动者愿意开发鞭笞自己的鞭子。
不愿意贩卖绞索的资本家,在被绞死前就先破产了。
不愿意开发鞭子的劳动者,在被鞭笞前就先失业了。
一个幽灵,一个资本的幽灵在全人类头上盘旋,这个全人类,还真就包括了资本家。
很多人在假想基于 AI 的终产者。
AI 时代可能不需要多少劳动者——那它们就很需要资本家么?
有人说,只发明 AI 的生产和自我复制、自我升级功能,而不发明具备自我意识的强人工智能不就高枕无忧了么。
在生产领域全面被 ai 替代的状态下,“一个拥有资本的人型碳基智慧体” 当然可能依然存在,但 TA 的行为方式、思维逻辑,可能很难认为还是智人。
“狼孩”是被狼所规训出的人,但和社会意义的 “人” 不可等而视之。能够成为终产者的“人”,也不是智人了,而是被资本规训出的“人”。
有人说,我就算再有资本,也不会变成 “非人” 啊——那不妨想象现在世界上除了穷人以外还剩下两个资本家,A 和 B;穷人已经完全没有了反抗能力,基本视为不存在。
A 把自己的行为模式完全向资本逻辑靠拢,人类的情感在祂身上已经阉割干净了,所有的行为决策都基于祂的辅助 AI 精密计算后提供的建议。而 B 还保留有人类的感情、冲动、爱憎等等因素。现在 A 和 B 正在争夺世界的唯一拥有者,谁会获胜呢?
**基于 AI 的终产者根本不是人,而是庞大的 AI 系统的一个判断不等式。**看似拥有所有权和最终决策权,其实祂只是 AI 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唯一的作用是当 AI 给出目标为资本增殖的最优方案时,祂选择 “yes”——AI 程序中排在第 832760 行的代码,比排在第 358901 行的代码更高贵么,比第 468912 行的代码更自由么?“
资本家就像一个盖章的御玺,御玺本身是没有权力的,权力在拟定和执行圣旨的存在(AI)身上;而御玺也不能选择不盖章,不盖,它就会被抛弃,有的是章想成为御玺。
当然,我不认为会真的出现所谓的 AI 终产者,因为人民不会等到他们无法反抗时才想起反抗。
贝佐斯:我只是在用算法找真正的兄弟而已,你们的理解完全出了差错!
欢迎来到监控资本主义。始于谷歌,兴于亚马逊。
以下内容纯粹是在评价 “利用算法自动解雇” 这件事。
与是否使用自动算法无关的前提:企业已经决定每年末位淘汰 10% 的员工,评判标准为公认定义的生产效率。
利用算法自动执行:每年末位淘汰 10% 的员工,评判标准无比接近公认定义的生产效率。
不利用自动算法执行:每年末位淘汰 10% 的员工,评判标准尽量接近公认定义的生产效率,但没有利用算法自动执行更接近公认定义的生产效率。
问:不论如何,每年都有 10% 的员工被淘汰,那么,那些在自动算法下会被淘汰,但在非自动算法下,没有被淘汰的员工,未被淘汰的原因,通常是什么?那些在自动算法下不会被淘汰,但在非自动算法下被淘汰的员工,被淘汰的原因,通常又是什么?
再次强调,以上旨在讨论 “利用自动算法解雇员工” 这件事。
“是否应该解雇员工”、“是否应该以生产效率为单一标准来解雇员工”、“是否应该每年末位解雇固定比例的员工” 等问题,很显然,是与是否使用自动算法相互独立的其他话题。
这些话题当然可以讨论,但既然本题显然没有问,我也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最后,可预见的未来,有两个今天看来天经地义的社会现象,会逐渐被解构,以致成为小众,甚至消失。其一是狭义的婚姻,其二是工作。
类似亚马逊分拣中心员工,将来最终的发展方向,既不是亚马逊许他们一个更丰厚和稳定的工作,也不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升级了认知和技能,转而去当亚马逊的程序员,而是,彻底不工作,每月固定领取有限但够用的货币,在家低阶刷抖音、追星或吃鸡,高阶脑后插管。
然而,从现在到将来的过渡期,必然会是痛苦而无解的。
如果工作能够被量化,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应该有工作量的保护,而不能停留在工作时间的保护
问题描述里描写的过于简单,新闻链接里倒是有不少新东西,我先根据新闻作一点搬运再聊观点(不是逐句翻译,基本是个人总结性传达)
Critics say those fulfillment center workers faces trenuous conditions: workers are pressed to “make rate,” with some packing hundreds of boxes per hour, and losing their job if they don’t move fast enough. “You’ve always got somebody right behind you who’s ready to take your job,” says Stacy Mitchell, co-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Local Self-Reliance and a prominent Amazon critic.
评论者认为工人正面临严峻的形势与压力,他们每小时都要打包上百个包裹,一旦不够迅速就有丢掉工作的危险。工人时刻能够感受到工作会被别人挤占的压力。
这里解释了我看到问题后的第一个疑问:所谓的 “生产率指标” 是一个什么水准的标准,至少从表述来看这个标准并不低,就业环境对工人来说也更加不友好。
The documents also show a deeply automated tracking and termination process. “Amazon’s system tracks the rates of each individual associate’s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letter, “and automatically generates any warnings or terminations regarding quality or productivity without input from supervisors.” (Amazon says supervisors are able to override the process.)
文件揭示了一个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追踪和终止过程。系统追踪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且完全自动地给出警示和终止决定。(亚马逊表示主管也有权否决这一过程)
所以看上去这个系统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系统评估然后决策的系统,主管拥有更高权限,但是文中没有指出评估结论在结论中的作用。如果决策是由主管最终决定,那么评估文件事实上就是起到一个顾问和信息收集的作用;但是如果主管只是处理部分有申诉的案例反馈,那事实上这个系统就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The system goes so far as to track “time off task,” which the company abbreviates as TOT. If workers break from scanning packages for too long, 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generates warnings and, eventually, the employee can be fired. Some facility workers have said they avoid bathroom breaks to keep their time in line with expectations.
这个系统甚至还追踪离岗时间(没工作过,不太理解 time off task,感觉上是工作间歇的意思)如果员工长时间不扫描包裹,系统也会发出警告甚至开除员工,有些员工为此极力避免上厕所。这里补充一个新的链接,对这部分有更详细的说明。
Amazon warehouse workers skip bathroom breaks to keep their jobs, says report
大概内容就是 74% 的员工表示会因为害怕被警告而避免上厕所,55% 的员工表示在亚马逊工作后受到抑郁症的困扰,80% 的离职员工表示不会再寻求亚马逊的工作。文中还提到有员工表示病假也会被考虑在表现之内,但是有匿名者否认亚马逊对员工上洗手间作出监控,并表示亚马逊提供完整的医疗保险。
文中提到休息包括 30 分钟的无薪休息和两次 15 分钟的带薪休息,这和美国法律所要求的是吻合的,但是工人认为从工作区到休息区的过长的步行距离实际上大大削弱了休息时间的实际效力。
这部分的内容看上去进一步详细描述了员工的处境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下面还是回到问题里的那篇文章。
Amazon says retraining is part of the process to get workers up to standards and that it only changes rates when more than 75 percent of workers at a facility are meeting goals. The bottom 5 percent of workers are placed on a training plan,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An appeal system is also part of the termination process.
亚马逊表示再培训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最末尾的 5% 的公认会被再培训,同时也配有申诉系统。同时只有超过 75% 的员工达到预计目标的情况下他们才考虑改变比率。
”Approximately 300 employees turned over in Baltimore related to productivity in this timeframe,” an Amazon spokesperson said. “In general, the number of employee terminations have decreased over the last two years at this facility as well as across North America.” Amazon did not give details on the current rate of terminations.
亚马逊发言人表示在巴尔的摩地区约 300 名员工的解雇与效率有关,同时过去两年在北美这个比例正在不断降低,但是他们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雇比例。
Amazon produced the data as part of a labor dispute with a former worker at the Baltimore facility, who claimed they had been terminated for engaging in legally protected activity, and filed a complaint with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 In a letter to the board, Amazon responded that the employee had instead been fired for failing to reach productivity benchmarks — a common occurrence, the company said. To bolster its case, the company also included the list of terminations at the Baltimore facility, labeled by Amazon as BWI2._The Verge_obtained the letter and related documents through a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request.
“Amazon consistently terminates fulfillment center associates for failing to repeatedly meet the standardized productivity rates,” the company’s attorney wrote in the letter. Amazon terminated the employee, the attorney wrote, “for the same reason it has terminated hundreds of other employees without regard to any alleged protected concerted activity.” The former employee’s charge was ultimately withdrawn.
While the names on the termination list filed by the company have been redacted, it includes more than 900 entries, as well as each employee’s supervisor and the reason they were fired. All of the employees on the list were terminated either for “productivity” or a category of offense called “productivity_trend,” a longer series of inefficiency issues. Amazon said a mistake resulted in an overly broad list being filed that included other performance problems and that it is fixing the error with the board.
The letter also details Amazon’s strict standards more widely. “Associates must be detailed and efficient in processing each order,” the letter reads. To ensure that efficiency continues,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proprietary productivity metric.” Amazon says those goals are set objectively, and that they’re based on metrics like customer demand and location.
这一长段大概就是在说双方正在处理劳资纠纷,亚马逊将收集的数据作为证据的一部分提交给了美国国家劳动委员会。verge 通过相关法案得到了文件,律师表示亚马逊持续以员工不能重复达到标准生产率而解雇员工,他们以相同的理由解雇了数百名员工,而不考虑协同保护法案。
亚马逊的数据中包含 900 多个条目及每个人被解雇的原因,但是亚马逊也承认由于失误,部分解雇原因过于概括和宽泛,董事会正在解决这个问题。
文件还标明亚马逊的标准不仅十分严苛,而且涵盖面很广,他们指定了一整套 “专有生产力指标”。
这一段概括的比较简略,大概就是亚马逊的确有详实的数据,但是质疑集中在标准是否过于严苛。
Workers have, at times, pushed back against the company’s productivity requirements. Last year, East African immigrant workers at a Minnesota facility organized protests against the company, saying they didn’t have sufficient break time, including for prayer.
In response, Amazon has continued to tout the benefits of working for the company, pointing to their hourly pay rates and policies like parental leave. But the documents make clear that some workers, failing to meet productivity standards, won’t reap the benefits of a job at all.
明尼苏达州的工人举行过抗议,表达对过高生产率标准的不满。与此相对应的,亚马逊不断表达他们对于员工的福利政策,包括时薪比例和育儿政策等,但是文件也标明那些达不到标准生产率的员工无法享受相关待遇。
搬运的部分大概就这些,再聊一聊自己的看法。
1、AI 参与员工评价,是一件好事吗?
从评价的角度,如果想诉求公平的评价标准,加入机器的因素自然不会是一件坏事,因为机器考虑非工作因素更少,即便现阶段 AI 可能考虑的不够全面,那么至少从一个顾问或者辅助决策的角色做起,我相信一段时间之后 AI 是有可能作出更有利于工作因素考量的决策的,且可能比人更加高效。
2、AI 挤占了多少工作?
这个问题太过于宏大,而且我觉得其实和这个报道的联系不紧密。才疏学浅,我只能说在我看来 AI 带来的革命,我暂时看不出和前几次工业革命一致性的地方,我不认为用以前创新改革之后就业还增加了就能完全解释这个问题,类比本身是要看内容的,AI 可能在很多维度上侵占人类的就业岗位,而且没有弥补。
3、工人和资本家的议价资本,是不是正在变得越来越低?
我觉得这才是这个问题背后的核心讨论要素。从这种体力活开始讨论起,以前老板不可能每时每刻盯着,每个人时紧时松,最后保持类似的工作量,绩效也只能按总量来算,老板未必清楚每个人的工作上限;但是现在不需要人来计算了,从监控到分析到报告 AI 一体完成,这有助于资本家指定更为严苛的标准,不再是每天完成多少任务了,而是每小时,甚至每分钟完成多少任务,而且这些标准不断朝着效率上限去指定,对员工的生产力的压榨会变得更加淋漓尽致。
现在是搬运工这种,那以后会不会逐步向其他行业蔓延,每小时代码实现功能的评分,单位时间绘图完成度的评分…… 那些原本不能被简单量化的行业是否可能被大数据量化,然后监控?**这不只是一个打击怠工的问题,如果工作能够被量化,是不是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应该有工作量的保护,而不能停留在工作时间的保护?**如果规则永远走在资本家之后,那弱势的永远都是普通民众,这才是核心问题。
同时,群体对资本的议价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资本家拥有足够的资金来耗,可以利用招聘市场的不对称来逐个击破,可以利用利益分化来先打击一批人,而群体虽然有部分一致的利益诉求,但是同时也有不同的利益争执,想要让所有雇员联合起来,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所以如果公权力不能在其中扮演一个调停者的角色,那日后这种风向只会越来越一边倒。
归根结底,规则不能总是走在资本后面,否则每次落伍就是优势者对劣势者的一次剥削,而这个雪球只能越滚越大。
谢邀笔芯~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无关对错~
有一种说法:技术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当资本家用高科技武装了自己,工人阶级就被压榨到无以复加。
所以感觉如果这件事情反过来:用机器人干活,人类监督(甚至不需要监督)的话,感觉效果应该会更好。
该新闻传达出来的信息态度似乎就是这样的:本末倒置,让人不禁想起电影《摩登时代》。因为 AI 冷冰冰,没有人情味。
但事实上,这项技术省去了人际沟通成本,同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可以再进行适当的优化,其实是无可挑剔的。
如果该技术以后能广泛运用到,甚至可能可以改善很多企业里的 “关系户挂岗” 现象,当然,这也得益于 AI 的没有人情味。
所以看起来,这项工作似乎真的更适合机器人。
更多 AI 科技资讯 & 干货,欢迎关注【读芯术】~
生产力上来说,肯定是极大的提升。冷冰冰的算法结果,让人无法辩驳,势必会全面提升仓库效率。还降低了 “人” 这个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不论是裁员过程的负责人还是其他试图找借口的顽固派,都低于算法权限,取而代之的是程序和设备带来的 “确定范围内” 的风险。
对于社会稳定来说,目前还不明朗… 不敢妄加断言。
确定的是伴随着机器和程序的超高生产效率,辅以这种追踪评价算法,会让人的经济价值会被更细致的量化,同样的,同等经济产出时,用到的人(也就是工作岗位)会减少。
其实从最近的世界局势可以看出来,不论是游行还是抗议,很多事情都是 “有政治权利” 的人们在担心自己失去“经济价值”。(这和一个世纪前,有经济价值的无产阶级,为了政治权利而斗争的局面刚好相反)
而这种失去经济价值的 “人口” 毫无疑问的会越来越多。
我们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充实自己,努力追得上时代。
我不知道工作权这个概念是源自哪里。
但,共产主义斗争,和工作权,是一种主动树立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树立,让底层人民可以自信的、理直气壮的与资本家进行对抗。
而面对无法洽谈的底层人民时,资本家唯有妥协。
=
★★★★
所以,谨记,底层人员再申诉权利的时候,越装傻坚持,越有利。
=
而互联网企业,无论中外,都在试图瓦解底层人员的这份自信心。不断的借助着互联网、AI 的新鲜感、亲近感做掩护,试图挑战、瓦解底层人员斗争得来的底线。
(包括工作权以及衍生的各种员工权利)
=
我想,以前的企业,大多在实业,实业的员工具有高强度,低工资的现象。满负荷的工作,企业要是有任何挑战底线的行为,就会导致员工大面积造反。所以,类似挑战底线的规则,带来的不是议论,而是直接的罢工造反。一直有这种事,和平只是局部的,短暂的。
=
=
而那时的金融届,或者一部分光鲜的白领(那时候企业也在打造白领光环),就会对类似挑战员工底线的规则,不是十足的反对态度。因为他们看到了,通过压榨同事,来得到自己利益与阶级提升的大机会。
=
=
=
而互联网、AI,就是这种会引发底层员工分裂的状况。从而忽视了团结、保护工作权以及其他员工权利的重要、斗志。
所以,带来的是讨论,而不是直接的反抗。
=
★★★★
记住:工作,不是一种委曲求全,不是一种被迫,工作是一种依靠着造反权力来和企业主、政府达成的协议。
人,生而有造反的权力。
劳动人民作为落后的生产力会和地主一样被淘汰
我看到大部分人都在声讨这个政策,很容易从各种角度得出这是剥削加剧的政策。
但如果任何事情都这么一面倒的有个定论的话,这个世界未免也太简单了点。
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一眼戳穿,一脚可以踩死无可辩解,你至少要考虑两个问题
1、亚马逊是在公开市场招募基本劳动工作者,这种工作者是那种万能工种,是流动性最好的那种通用型工种,那如果亚马逊单方面用制度提高整体劳动强度和工资收入的关系,市场会做出反馈的,他只可能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提高劳动强度,一旦明显超标而收入未增加,就会导致人工自动流失问题。
2、他是解雇,而不是以违反规章制度开除,说明亚马逊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解雇费用。
思考这两点后,不管这制度在其他万恶的资本家手里会要变成什么样,但就亚马逊本身来说,很大概率是这样的真实面貌:
亚马逊把原来归部门主管负责的仓库工作人员表现评定工作,收归 AI 负责,由主管负责的末位淘汰制,改为由 AI 执行。
两者有什么本质不同?缺乏作弊空间。
主管个人喜好,利益判断等被剥离。
如果无论是主管负责末位淘汰,还是 AI 负责,每年比率都固定为 10%,请问哪种对工人更好?
回答是后者更好,因为后者对正常工作的人来说更具公平,也减少因为人为因素所要去做的讨好等不必要的多余工作。而对于被淘汰的 10% 来说,前者你要多付出很多搞定主管的精力还不一定得逞(如果得逞了个人获利但对剩下 90% 的人是种打击),后者的话跟前者不搞关系一样。
因此,关键不是用主管末尾淘汰还是 AI
重点是:1、末位淘汰率是否逐年上升
2、是否对剩下员工造成更大无收入增加的劳动强度压迫。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个正常工作,不怎么偷懒问心无愧的员工,AI 如果居然算到你头上了,你肯定会觉得这公司老板用这制度怕是欺负人,但如果他只干掉那些跟你拿一样工资却只干你 1/3 活的人,我估计大部分人是支持的,因为这些人不光管理层讨厌他,干活的同事更恨他啊,本来到货你一起搭把手就收了,你找理由偷懒我一个人搬的腰快断,那么造成我这么不爽的是老板人没招够吗?
但我正常干的好好的也没偷懒,这种程序过来压迫我干更多活,活都干不过来了还不再招人或者涨工资,我想这才是需要这程序做恶的时候,所以,刀永远没善恶,有善恶的永远是用刀的人。
我个人觉得,如果末位淘汰率没有提高,AI 测定劳动表现,和主管测定,还是 AI 测定的更好(尤其是仓库这种比较容易统计的工作场景)。
就比如你们公司每月所有人都迟到过至少 1 次,公司要对最多的两位扣 200 奖金,由主管决定谁迟到最多还是按照打卡记录来决定,我想大家都会支持用打卡记录这种冷冰冰的事实来决定。
今天算法自动解雇无效率的工人,明天算法就会自动解雇无效率的老板。
等着瞧好了。
AI 本身没错,它只是一件工具,不存在善恶。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推出这套算法的管理人员。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利润。至于采取末位淘汰啊,使用 ai 监管啊,异化劳动者啊,他们并不在意。
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润。
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就像南京的环卫工人。
首先我们应当肯定,绩效算法绝对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避免大锅饭的情况,鼓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产生激励作用。
但是这个例子里面它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大家都怕自己被裁但又不知道什么被裁,会极大降低工作热情。
并且这个问题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是无解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等着资本主义自己把自己玩死。
然后由于经济实体不只有公司,或者上市公司这一种形式,再找找其他办法。
终极者里天网要偷偷控制核弹消灭人类。核战争后还要自己建机器人消灭人类。
现在看起来这种手法好 low
震惊!世界云计算巨头确定了,HR 部门即将整体失业!
[
亚马逊开除低效率仓库员工?
小明跨境的视频
· 60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61641825543491584)
下面这个视频是我针对本问题做出的回答,更多亚马逊运营内容,请查看我的知乎万字回答:
未来 hr 行业这是要凉啊
请参照刘慈欣《赡养人类》里面的执法单元。
警察,保安,监工都被更加公正可靠的 AI 机器所代替,这些 AI 机器就是执法单元。
执法单元遵照法规,保护神圣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美国独立宣言核心之一)。
然而,由于马太效应,社会的贫富分化会越来越严重,不光是社会底层的人会越来越穷,受到良好教育的中产,从事高深技术工作的人员,也会从原有的阶级逐渐掉落,只剩下金字塔的最顶尖。
最后,就只剩下了一个终产者,他是资本家,当权者,上层社会的最终产物,整个星球都是他一个人的。
每当社会的财富分化的太过严重,就到了斗地主分田地,重新洗牌的时候,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一直在重复着这个过程,所谓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存在,我们可能会打破这个轮回,一方面,人机结合以及生物技术的突破,会让终产者的智力碾压自然人类,并且掌握所有超级计算机的算力。其次,新的皇帝(终产者)的暴力工具,也就是执法单位绝不会背叛他,他的生产者,也就是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人类的所有生产活动,人类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割裂,最终的结果是世界阶级永久固化。
所以,不要还没轮到自己就幸灾乐祸,就算你受到良好教育,搞金融,写代码,地局,地厅级实权派,都无法阻止这样的流动和跌落。
………………………………………………………… ………………
最后贴上两段《赡养人类》原文
判人死刑之人理应亲自挥剑;你若想杀一个人,那就应当看着他的眼睛,听他说完遗言——这是你欠他的。
而算法裁人的妙处,或者说坏的地方,就在于把这只剑做的很长。
没有算法裁人的时候,工人可以抗议工头种族歧视,可以抗议制度不公,可以抗议考核流程出现了腐败和滥用。
现在我们上了算法,你抗议什么?
请不要拿这个和 996 放在一起来说事。
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长完全是两个概念。
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时长的历史。
996 是什么?是历史的反动,它不但没有降低工作时长,而是去延长。
看了一圈发现,所有答案基本上都在说 “无效率的工人不应被解雇”。
细思极恐,我溜了。
自动化技术铁拳 up up up
计划经济工具箱丰富希望
预祝资本主义早日爆破
升级的剥削手段有了,下一步就是升级民众的享乐手段了。
大麻合法化什么的已经做好了,剩下大概就是插管了吧
法无规律则威不可测
你们不是觉得成文法容易钻空子吗,那就取消成文法
不过我觉得如果亚马逊真的提出了这个办法,增加了效率
我倒是觉得 ok
因为这样可以解决 “大公司病”
想象一下,腾讯 / 华为 / 阿里裁员一半,保持现在的效率
政府公务员裁员 2/3 保持现在的效率
岂不美哉
当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差距越来越大时,其实完全可以视为两个物种了。
现在的资本家剥削劳动者,是因为资本家需要劳动者为他创造财富,因此创造了资本主义这个制度,用微薄的仅够生存的财富来驱使劳动者生产其实已经极大丰富的财富,这些财富归资本家所有。
当 ai 出现后,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被割裂了,资本家不再需要劳动者,那么劳动者还需要资本家吗?需要,因为 ai 做为一种财富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丰富的物质财富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但他们不会分享给劳动者一丝一毫。被逼迫到生死关头的劳动者会起来反抗,能否成功?不能,因为在 ai 的操作下,物质财富可以直接转化为武力,这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能抗衡的。
因此,人类从此被割裂为两个物种,资本家成神,神与神之间构成新的社会,这个社会有合作和竞争,但与劳动者无关。这个时候应该称呼为无产者,因为已经没有劳动了。无产者可能会被饲养,也可能会被屠杀,也可能会被表面上的尊重,但永远也触及不了神的社会。
看到这个问题,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实际上,这就是原始剥削手段的升级化。
我认为,亚马逊通过以算法计算为手段的末位淘汰机制,最起码可以达到以下三点作用
末位淘汰法与京东的 “取消底薪,揽件计价” 有些类似。
只不过京东的方法更加直白,更容易激起员工的大规模群体性反应,比如跳槽率猛增。而亚马逊的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在员工当中人为地创造竞争环境。**当末位员工被淘汰之后,其余员工迫于生存压力,要么通过加班延长绝对剩余劳动时间,要么通过提高效率延长相对剩余劳动时间。**其本质都是使亚马逊这部为杰夫 · 贝佐斯服务的篡利工具始终保持高效运作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运转效率。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这国外的资本家就连剥削的手段都比国内的高明、隐蔽。
相比京东危机零头才想起裁撤性价比低员工,亚马逊这一招真可谓是 “未雨绸缪”
比如 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这种岗位。在以往审核员工时,他们可能会代入极大的主观因素。虽然其审核结果并不一定会对公司有利,**但在现实需求下,资本家仍然需要对这一部分人使用雇佣、拉拢、甚至激励的手段。**而现在,这部分人完全可以进行裁撤或者转向其余的生产部门。
前段时间,伴随着**国内阿里巴巴集团呼吁 “996” 非法工作制合理化引起劳动者反对呼声高涨的形势,以及微软公司部分地区分部实行暑期 “一周三休” 制度与国内公司所形成的鲜明对比。**有不少劳动者开始憧憬国外的大公司。
贝佐斯在亚马逊实行的这种制度,毫无疑问地诠释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要奢望国内的资本家会和劳动者之间存在什么兄弟情谊,更不要奢望国外的资本家会如何 “人道”。在利益面前,只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也不要因为他们给了你一些福利或者几天休假时间而对他们感恩戴德,实际上,那只是你应得的百分之一。
最后,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制度的始作俑者。杰夫 · 贝佐斯
我想起燕双鹰系列有一句话,叫 “这个世界好人不会死,坏人也不会死,只有一种人会死,那就是愚蠢的人。”
这个事情听起来像是奴隶制,但现在体力劳动者就是这么廉价。比机器还便宜,开掉一批马上还能再找一批来。你要说立法不让他这么搞,那早晚有一天发现自动化更划算了这些人就都失业了。美国都是如此更不要说中国,所以以后大家还是努力让自己的智商跑赢 AI 吧。
(据悉,贝索斯的办公室已经装上了防弹钢板。)
做绩效考核的岂不是先失业了?
在美国没啥吧,被开除能白领好几个月的工资,说不定公开之后大家都不努力干活,就等领开除的赔偿金了呢。至于对社会的影响,亚马逊不要的工人可以去别的地方嘛,亚马逊部署了算法不也得需要增加服务器嘛,然后 intel、IBM 就需要工人了嘛。
找不到工作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人能力低下,属于多余的人口,淘汰是正常现象。淘汰多余人口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加快人类科技进步的速度。
以前总有人说,程序员没有社交价值,你亲朋好友有事也求不上你
现在大家看到了吧,和程序员关系好,你就可能私下进他在监工软件中留下的后门的白名单
(U• ェ •*U)
“活该!”
精神既得利益者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如此说道。
所以亚马逊是没有工会员工的
我关注的重点完全不在于,资本是不是使用 ai 压迫员工,末位淘汰不是第一天存在了,在压迫这一点上,用 ai 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你觉得太累了,ai 可以温情的给你一小时休息时间,你觉得强度太高,ai 可以根据你的心率调节你的工作强度嘛,ai 可以规划你一切行为,包括让你‘合理的休息’。
是不是这样就幸福了?
问题在于,这样的人还叫人么?
蛮好的,我们年轻人不是一直都讨厌那种靠关系上台,或者是在工作中专门勾心斗角的员工,或者是平时做事超级烂的员工,或者是平时一直偷懒然后把工作压给别人的员工吗?
既然由 AI 自动解决,这是完全符合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的。
我所在行业是物流行业,每个员工的价值都通过订单体现,你是高贡献还是低贡献,是优秀还是恶劣,数据全部都一清二楚,不存在一些不作为的人,反而能有更好的待遇。(管理层另说)
图片来源于煎蛋网无聊图
我觉得大家想问题过于机械了,有句话讲的好:我欠银行一块钱,银行是我爹,我欠银行十个亿,我是银行的爹。当总量发生变化,性质迟早会发生变化。
放到这里也一样:
一个两个人失业,头疼的是失业者,但是一旦出现大范围失业,头疼的就是国家和资本家了。
不过,我有点搞不懂,为什么贝佐斯或者马老板东哥就不明白这个道理,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
监工被 AI 取代,想起了大刘的小说,终产者,执法单元。
新工业革命,首先消灭的是工人贵族,证券行业大数据让多少债券分析师下岗。股票行业这几年高频交易如火如荼,美国股票市场七成的交易由高频计算机完成。手机银行减少了多少银行前台,会计也正在被血洗。
等着吧,时代大乱了,唉,倒霉啊。——哈姆莱特
看上去是资本主义用了算法 AI,对无产阶级劳动者不利,但从另一方面看呢,资本家可以发展这种淘汰人逼其他人奋斗的机制,可算法就是算法谁都能使用,如果有一天 AI 发展的比较完备了说不定共产主义就可以实现了呢。人民公社当年没有成功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效率低下有人摸鱼却同样吃大锅饭,让其他人看到也效率降低吧。有了算法就可以把劳动人民的生产做区分了,还可以分析一个人没有达到工作的标准是因为遇到了什么问题还是本身能力不足或者态度消极,再按照不同情况去尝试解决。所以让他们发展算法吧,信息时代 AI 只是种工具,只不过现在掌握在资本家手里。
方法不一定是坏的,但结果肯定不是好的。
而且我只能说这种事情只会越来越多。题中的例子和我下图中的例子都只是个开始。
第一提到的赛博朋克,很形象。人们会沉浸在智能的便利中,忍受智能带来的其他影响。而恶会在其阴影处滋生,成长,壮大,最终跳出来占据主导地位,使得阶级分化达到顶峰,社会秩序完全崩坏。
失业者是没能力消费的。996 的人的消费能力也是很低的
资本家玩死自己只是时间问题
亚马逊还是不够有灵性啊,应该再从程序员里面抽人再整个 AI 来识别程序员的效率。
明显是点歪了科技树。不要忘了,现实中的 AI 再先进,跟奥创比就是个傻子,核心判定规则(价值观)还是人制定的,AI 只是台前那个虚假的木偶。任何讨论应该聚焦在亚马逊制定这套规则是否违反美国现行法律法规,至于是否能提高经营效率,我只能说资本也不是万能的,再大的企业也有抽风的时候,亚马逊这套系统就是 AI 版的 996,如果生产组织和资源分配始终是理性的科学的,人类早就殖民火星了。
资本主义对劳动者的压榨又上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这简直可以和卓别林的流水线交相辉映了。
亚马逊就算在以 work-life balance 著称北美码农圈里也是著名的北美富士康啊,连跳楼都复刻过去了。
所以这个消息完全没啥可惊讶的,下一步就是 ai 监控码农办公区域,一旦发现有开小差的立刻记录,每年自动 pip 掉 10% 的人。到时候 ai 自动统计该滚的人,自动发 pip 通知,自动计算当事人跳楼几率,当前楼层窗子自动反锁,自动拨打 911,经理再也不用担心背黑锅啦,隔壁 uber 都馋哭了。
不过有一说一,亚马逊在 AI 方面挺强的,这也算物尽其用吧,话说国内也有个大厂好像 ALL IN AI 来着。
又是媒体故意挑逗大众神经的例子。这种利用算法解雇工人有什么问题呢?如此说来,一般企业的 hr 用 excel 公式自动计算员工薪酬,也可以看做《算法助纣为虐协,为企业自动剥削员工》了?
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实践啊。
每年淘汰效率最低的 %10,那最终工人的效率会越来越高是不…
到最后这不累死人吗………… 老板和管理层凭什么不用这个标准
想不到来的这么快。
公司内这么搞如果被认可,那应用到公共领域会如何呢?
如果谁掌握数据谁就掌握了权威,以后咱们所有人都能随便被代表了,随便除你民籍啊。
采集点在人家手里随便抽样,采来的数据在人家手里随便解释,新权威产生了,大伙准备怎样反抗这些 “干货” 专家呢?
这是 Menschenmaterial 的真实写照。这个单词是德语词汇,意思是 “人类材料,把人类当成材料”。马克思说得很对,资本从诞生以来,每个毛孔都流淌着血。只不过当时有所改变,加入了人工智能的帮助。我时不时要用亚马逊网站,也用 Kindle,不过这个亚马逊可真是让人遗憾。
很小的时候 (8 岁),我读我妈的藏书 (我妈教马哲的),我第一读不懂,第二觉得很多观点是反常识的。比如说生产力的提升会加剧阶级矛盾,怎么可能这样呢。
直到我上了大学 (18 岁),也看了其他人的书,也看了古今中外很多事例,发现很多事还真的是这样,我才感觉自己想通了,方才觉得马克思是伟人。
看来我还太年轻。
据外媒报道,12 月 11 日晚,美国中部多个州遭到龙卷风的袭击,目前已有至少 84 人确认身亡,死亡人数预计还会继续上涨,预测将超过百人。
美国总统拜登于 11 日发表讲话称,此次龙卷风灾害或为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龙卷风灾害之一,联邦政府将配合各地州政府为灾情提供一切帮助。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 11 日 19 时 50 分,与龙卷风以及恶劣天气相关的死亡人数,肯塔基州报告了 70 人死亡,阿肯色州报告了 2 人死亡,田纳西州报告了 4 人死亡,伊利诺伊州报告了 6 人死亡,密苏里州报告了 2 人死亡。
肯塔基州州长安迪 · 贝希尔 11 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该州一家生产蜡烛的工厂遭彻底摧毁。龙卷风发生时这家工厂内有约 110 名工人,最终死亡人数可能超过 100 人。肯塔基州已进入紧急状态,州国民警卫队正在参与救援。
此次龙卷风袭击造成阿肯色州一家养老院 1 人死亡、5 人重伤;伊利诺伊州一个亚马逊仓库的屋顶被掀翻,至少 2 人死亡;田纳西州和密苏里州分别有 3 人和 1 人死亡。
据美国电力跟踪网站数据,**此次龙卷风袭击造成其中 4 个州 33 万多用户断电。**美国国家气象局在 10 日发布龙卷风预警时表示,预计至少有 2500 万人口将会受到此次龙卷风袭击的影响。
伊利诺伊州亚马逊仓库坍塌
爱德华兹维尔消防部门周六表示,周五晚上,龙卷风席卷了爱德华兹维尔,导致亚马逊仓库部分坍塌,至少造成 6 人死亡,在此仓库有库存的卖家可能会受影响。
周六下午,在爱德华兹维尔公共安全大楼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死亡人数上升至 6 人。爱德华兹维尔消防队长詹姆斯 · 怀特福德周六表示,另有 45 人安全逃出仓库。
怀特福德周六表示,亚马逊大楼倒塌 150 码后,对仓库内人员的搜救仍在继续。建筑物两侧的墙壁向内坍塌,导致屋顶坍塌。这堵 11 英寸厚、40 英尺高的墙无法承受周五晚上袭击这栋建筑的龙卷风。
美国国家气象局证实,周五晚上袭击爱德华兹维尔的是 EF-3 级龙卷风。风速达到每小时 150 英里。
“这是伊利诺伊州历史上悲惨的一天,” 伊利诺伊州州长杰比 · 普利兹克在会议上说。
普利兹克赞扬了爱德华兹维尔消防部门,以及所有其他对周五晚上仓库倒塌作出反应的急救人员。来自圣路易斯市、圣路易斯县和圣克莱尔县的救援队协助麦迪逊县作出反应。伊利诺伊州警方也提供了协助。
怀特福德说,搜寻工作将继续下去,直到所有在里面工作的人都找到为止。救援工作现在已经转向恢复,因为现在留在里面的人可能都不会活着。复苏预计还需要大约三天的时间。
怀特福德和爱德华兹维尔市长阿特 · 里萨维 (Art Risavy) 呼吁人们考虑向红十字会和救世军捐款,这两家机构都在向受灾家庭和急救人员提供援助。
普利兹克说,他周六与亚马逊进行了交谈,“恳求他们为这个社区提供一切帮助,他们已经表示打算这样做。”
在周六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亚马逊没有代表出席。这场毁灭性的灾害也使得亚马逊再度深陷舆论争议,被指控为了利润罔顾员工生命安全。
一方面,由于亚马逊禁止工人在仓库工作区携带手机,导致工人错失避难预警信息,同时缺乏和外界联络的自救工具。另一方面,亚马逊被抨击在恶劣天气警告之下仍然让员工在仓库内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与此同时,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却在个人 IG 上庆祝载人飞行火箭的成功发射,没有及时回应仓库坍塌事故,因此遭到了网友的指责小编了解到,此次仓库坍塌也将影响卖家的包裹配送。
据悉,**亚马逊该仓库占地 102193 平方米,破坏面积绵延 200 多英里,目前至少有 100 辆应急车辆聚集在该仓库救援。**一位卖家反映,**其货物正好位于受影响的 STL4 仓库,**现已收到亚马逊通知,表示将亚马逊物流政策对被损毁的货物进行赔偿,在五个工作日内发放。
▲图片来源于知无不言
虽然货物遭遇飞来横祸被毁,不过该卖家正好面临清库存难题,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对于正常销售的卖家来说,既亏了仓储费,还折损了运费,尤其是正值圣诞旺季前夕,如若重新发货,很可能会赶不上节日旺季的顺风车。
写在最后
现如今,这场龙卷风灾害造成的损失还在扩大,而亚马逊也成为众矢之的,聚焦了业内外的声讨目光。而除此之外,近日业内大卖的动向同样备受关注。
【开境网 KJnow】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集资讯、论坛、导航、服务市场、人脉圈等功能。
这个新闻公司很多人也在讨论,虽然说人工智能是趋势,但总感觉这样的方式不可取,这样公司少了很多人情味。
国外媒体 the Verge 报道指出,去年签名的一份信函中,亚马逊代表律师表示,由于未能达到生产率指标,该公司在 2017 年 8 月到 2018 年 9 月之间解雇了一个运营中心的数百名雇员。
the Verge 报道显示,亚马逊正在使用一种自动化系统来跟踪每一名员工的生产效率,如果该系统发现员工太频繁地暂停休息或者没有达到生产目标,无需上司意见就能自动发出与质量或生产率相关的警告或岗位终止信息。强大的 AI 系统不仅能跟踪每个人的工作进度,甚至还能精确计算工人消极懈怠的 “摸鱼” 时间。不过根据亚马逊的说法,员工的上司也可以推翻系统的决定。并且有一个申诉程序,工人可以通过相关申诉程序尝试夺回他们的工作。
今年 2 月,亚马逊前员工斯托弗提起诉讼,要求亚马逊公司赔偿 300 万美元的潜在工资损失和克罗恩病症状显著扩大带来的精神损失。起诉书显示,除了每天一小时的用餐时间外,员工每天只有两次 15 分钟的休息时间以及每周累计 20 分钟的个人活动时间。员工每天上厕所的时段则被固定分配到相应的休息时段中,个人无权更改。
亚马逊的工人福利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问题。曾有记者卧底进入亚马逊工厂进行调查,力图呈现亚马逊仓库工人的真实现状。他表示,仓库工人工作的仓库面积达到了 70 万平方英尺(约 6.5 万平方米),1200 名工人中有一些人需要步行 10 分钟,走 0.25 英里 (约合 400 米) 才能走到这座四层建筑一楼的两个厕所。
卧底记者 James Bloodworth 表示:「对于我们这些在顶楼工作的人而言,最近的厕所在四层楼梯下面。」他在文章中透露,亚马逊工人会受到严格的监管。有的工人因为担心上厕所花费过多时间而被处分,所以选择在瓶子里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尿在瓶子里。
虽然这位记者的报道随后就获得了亚马逊的官方回应:「亚马逊确保所有员工都能轻松使用距离他们工作地点仅几步之遥的厕所设施。」但随后其他报道的进一步跟进,似乎却侧面证实了这个内容是真实的。
可信度最高的内容是由亚马逊员工和组织社区成员组成的近 4000 名请愿签名者提交的亚马逊仓库报告。报告显示,74% 的员工因为害怕完不成既定目标被警告,从而避免使用厕所;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亚马逊仍然每隔几个月就增加一次员工的目标值(绩效);在亚马逊工作以来,有 55% 的员工患有抑郁症;57% 的人在成为亚马逊员工后变得「更加焦虑」,81% 的亚马逊员工表示不会再申请亚马逊的工作。
亚马逊的工作目标真的有这么可怕吗?这些仓库工人连稍稍「摸鱼」都不行,一定要牺牲上厕所时间来完成工作吗?为什么员工背负着如此大的压力?
The Verge 近日获得的一份文件或许解释了员工恐惧的源头——一个深度自动化的跟踪和终止过程。「亚马逊的系统会跟踪每一个员工的生产率。并且针对质量或生产率会自动向员工发出警告或终止,而这一切甚至无需主管的输入。」
这个系统甚至可以追踪员工的「摸鱼」时间(time off task),亚马逊将其缩写为 TOT。如果员工在扫描包裹的过程中休息太久,系统会自动生成警告,警告到达一定次数,员工可能会被解雇。一位叫做 Peterborough 的亚马逊员工就曾对媒体表示「休息时间太紧了,当你走路去拿饮料的时候,你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坐下了。如果你迟到 2 分钟,你就会受到休息滥用(break abuse)的警告提醒。如果你迟到了 5 分钟,你甚至会被解雇。」
▲ 德国的一名抗议者
亚马逊提供的这份文件是一起劳资纠纷的证据之一。一名巴尔的摩工厂的工人声称自己因从事受法律保护的活动而被解雇,并向美国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提起诉讼。而亚马逊则回应称,这名员工是因为未能达到生产率基准而被解雇的,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这份文件还显示,在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9 月期间,亚马逊一家工厂解雇了「数百名」员工,原因就是未能完成生产配额。其发言人表示,在此期间,约有 300 名全职员工因工作效率低下而被解雇。
文件详述了亚马逊的严格标准:「员工在处理每一笔订单时,必须详细而高效。」为了确保持续提高效率,亚马逊开发了「专有的生产率指标」。亚马逊表示,这些目标是客观的,是基于客户需求和地理位置等指标设定的。
但批评者仍对这种监管机制大为不满。他们认为亚马逊应该将员工视为人类,而不是一个可以不间断工作 10 个小时的工作机器人。「我们从工人那里不断听到的一件事是,他们实际上被当作机器人对待,因为他们受到这些自动化系统的监视和监督。它们被机器人所监控。」
针对外界的批评和员工的罢工活动,亚马逊的回应依然十分官方:亚马逊第一天开始就为员工提供了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和福利。
亚马逊的创立者贝索斯处理批评的原则是「当你受到批评时,首先照照镜子,然后决定:批评你的人是对的吗?如果他们是对的,那就改变。如果不是,就不要改变。」
而在亚马逊工人薪资、环境、要求这些方面,贝佐斯似乎一直认为,批评他的人是错的。
或许姐夫是对的。只是我这种凡夫俗子理解不到而已。
这种人工智能是好东西,提升了准确率,促进了真实性。
工人阶级并不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人工智能才是
福报 996,要么接受京东亚马逊式裁员降薪,要么接受阿里华为是 ICU 死亡
这想想就累啊,万恶的资本主义的终级型态
人工智能最伤人的应用之一。
更伤人的恐怕只有帮你射核弹了。。。
这是活生生的 Andrew yang 选民输送机啊
我觉得是好事啊,过去的末位淘汰是人治,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现在 AI 根据你的效率做决定,至少公平很多了吧。每年淘汰差不多 12%,真的很多吗,我感觉也不多吧。
科技解放生产力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一致。让企业增加收益,让用户减少等待时间,让勤奋工作的员工减少失去工作的风险,三全其美的事情吧。
科技的发展是为人类造福的,我觉得这个例子仍然证明了这个观点。
前有环卫工手环喊加油
后有亚马逊解雇懒工人
横批: 全世界的 xxxx,联合起来
未来,人工智能企业家将取代人类企业家,郭嘉管控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管控经济发展,广泛公开,集体监督社会运行。人类经济不发达,要用智械支援他,0 浪费,不流失,不蒸发
人类企业家,数据读取慢,计算能力差,管理水平低,更新换代难,勾心斗角多,纪律意识淡。工作内容依赖信息,具有规模化取代的价值,到时候,每个小组都能拥有自己的管理机器人,优化自己的数据,把人类的时间解放出来,参与到公平的建设中去。
到时,体脑劳动将失去差别,集体管理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将失去差别,他们已经开始给自己造起了绞索,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前方等着我们。
下一步,亚马逊将利用算法自动解雇无效率的算法工程师。某天,某倒霉催的算法工程师不小心调整了一个解雇算法的参数,自己瞬间被自动解雇了。
今年愚人节的一个恶作剧
我们不配做贝佐斯的兄弟
别可怜美国了,一些行业,我们甚至不需要 ai 算法也能轻松达成同样的效果
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 AI,只不过老板开人的时候可以说不是主观因素导致的罢了,推卸一下责任。技术就是背锅侠,从攻城狮程序猿到各种为了解决人际矛盾的需求。
给公司设计这种算法的程序猿是货真价实的进化不完全的灵长类动物,他们就没想过总有一天同样的算法也会报应在他们和他们的子女头上,真是可笑
原来南方公园这次没黑,而是纪实文学。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在平安这样的大企业财务部门干过。你觉得你目前从事的工作和你所学的财会知识有多大的关联?你的工作未来会不会被自动系统取代?
我反正持悲观态度。省级公司的财务部门其实不需要这么多员工,就我的工作情况,未来如果有自动系统彻底介入,省级公司的财务部门可能只需要五个人就能维持。而这一天如果到来,你猜我们会不会被裁员呢?
太可怕了,这说明有些人的命运已经在 AI 的手中了,规则可以高效无情的产生结果了。
推而广之,很快 AI 就能自主给交通违章开罚单,处罚随地扔垃圾,处罚下载不良视频,行人横穿马路。。。。总有一天,AI 能把人投入监狱坐牢。。。。艾玛,太可怕了,还是把我的锄头拿来,我躲乡下种地去了。
这就是纽约拒绝亚马逊的原因。国内媒体才这么后知后觉,或者谩骂左 B 之类的,都是基于无知或者冷漠。
亚马逊根本就是一个没有人味的公司。它的扩张,就是把 Kroger,Costco,Target 和众多零售店的员工,先让他们失业,然后再雇佣他们,当牲口使。
开个玩笑,这个算法是不是
大神团队用 mxnet 训练出来的?
智能监控工人,无死角监控工人,24 小时不间断测量工人效率,智能计算工人效绩。
hr,监工。这两行业要下岗
按某些左派的推演,不止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一样会走向终产者,生产力极度发展也必然极度集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开辟新世界。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为什么强调扩张人口?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星辰大海。并不是我们选择星辰大海,而是我们别无选择。
系统就有漏洞,发现就可以了
一直以来,西方社会一直在强调 “老大哥在看着你”,但现实中,究竟是谁在盯着你?
我觉得这个举措十分错误。倒不是 996 的原因,而是在于我不同意让机器代替人做决定。这事有着一些十分不好的意味。
我觉得挺好的,只要这个算法本身的参数是合理的。正如有人提到的那样,反正都是要解雇的,自动解雇,还避免了面对面解雇的尴尬。当然,如果在招聘方面也这么做就更好了,符合条件自动入职和升迁,避免了中间环节的腐败,同时提高了全社会职业的流动速度,增加了制度公平性。
A I: 你们都不是我兄弟。
看来亚马逊也要开除没有性价比的兄弟了
大东子反哺母公司 23333
计划经济利用 AI 消灭资本主义自由市场,进而消灭资产阶级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首先说结论:个人、包括部分行业认为,应该这么做;这是仓储供应链 成熟的标配。
就像现在 自动化测试、devOps、持续集成,是一线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标配 一样。以后 做仓储 供应链的公司,也都会不予余力的这么做,包括京东、盒马。
ps: 来自某厂做供应链系统的开发。
再来看具体报道:
这一天还是来了:亚马逊利用 AI 监控员工工作效率,并生成解雇指令。
受到监控的员工主要来自亚马逊的物流中心。这里是亚马逊包裹分发的中转站,无数快递包裹在这里打包、分类、运输。被曝光的文件显示,物流中心解雇员工的情况比外界所了解的要严重得多,亚马逊的一名律师曾在去年表示: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9 月期间,亚马逊的一家工厂解雇了 “数百名” 员工,原因是未能完成生产配额。
那么这套系统是怎么操作的呢?据报道,这套系统会在员工长时间不扫描包裹的时候发出警告,并进行记录,最终可能会解雇员工。批评者表示:这套系统只看到数字而忽略人,被监控的员工就像机器一样工作。
要明白,为什么是监控 “中转站打包、分类、运输的员工”,为什么!了解这方面业务或这个行业的肯定清楚。
只能说,以后,不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连仓库最底层员工的工作都不保。
公司凭什么 养闲人。
这就相当于减少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雇佣,用智能AI 代为管理。此举措确实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但是,希望资本家能抑制住,对利润率的无止境的追求,尊重大多数生产员工的人性。
我记得看过一个说法,现在的强化学习,虽然发展不出真正的强人工智能,但有潜质发展成为中级人工智能,
即便是中级人工智能,作为自动化核心,全面推广开的话,基本这些低效劳动方式会被淘汰,而剩下的失业等问题,是国家的事。
亚马逊现在冒天下之大不韪,高调推出这种做法,我依旧倾向于,是给投资人看的,
看来,亚马逊该结账了。
所以,亚马逊如果让中层领导拍脑袋解雇 10%员工就没问题了。
老板怎么决定?大部分也就是几个关键指标统计一下,让你死而无憾吧。
大家太看得起现在的 ai 了,这和 github 统计行数算工作量末尾淘汰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多几个参数加权平衡,搞个简单算法画个曲线分类一下。好高大上。
换一个角度,这不就是扁平化吗?
只是绩效显示不是计分板,而是 ai。
这个世界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别再成天喊老龄化了。
楼上一堆分析,一堆解读。难道只有我觉得亚马逊在作大死?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斗士出来领导工人反抗,然后亚马逊会被罚款,股票大跌,资本逃离,贝索斯被万人骂,跌落神坛。最后政府规定企业永远不能用 ai 去监控工人。
曾经我以为赛博朋克是科幻。。。
AI 越先进,应用领域越广,bug 造成的破坏性就越严重。算法是跟在实践经验屁股后面走的,不可能先于实践的。实践与算法之间的误差始终存在,这个误差是要人去修正的。
如果所有公司每年淘汰百分之十的人,对于这些被淘汰的人,也没有公司愿意再雇佣,那么多少年后,所有人都被淘汰了一遍?
伪大数据 伪 AI 居然用在这地方并且为人所害怕
非常好,促进安乐死合法化,让没有可利用价值的人被计划死亡!比如像我这种人。
首富贝佐斯用 AI 找自己的兄弟,没毛病。
没有人文道德关怀的程序员 总有一天会作茧自缚。
亚马逊快递公司科技这么牛逼的嘛 是快递公司里面第一家使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淘汰员工的公司嘛 会不会给其他行业大佬开个好头啊 这种明摆着对资本大大的利好的事快递公司咋不早点用啊 当地工会要做点什么嘛 消极怠工竟然可以自动解雇 好酷炫的操作 牛逼 去死吧哈哈哈
赛博朋克的时代即将到来,咋了?
不说了,去刷题准备申请亚马逊 intern 了
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啊,自古以来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样的发明能更好地促进世界人民砥砺奋进,拼搏奋斗。还能有效地将小部分害群之马捉出来,批评教育。从整体上将大大加快我们伟大事业的进程!真是令人欢欣鼓舞!
我想到了电影极乐空间..
不知道现实离发展出机器人士兵还有多远..
亚马逊不狠会被更狠的企业取代,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更血腥。资本主义本质罢了
解雇补偿是 N+1 或者符合当地法规吗?
我觉得亚马逊肯定比法规要求的高。
那就无可指责,而应该大肆宣传,毕竟这边的同行衬托下,此举简直犹如圣母。
知乎用户 文册 发表 小霸王周通和打虎将李忠占据桃花山后,分赃的规矩始终是周通一份,李忠一份,小喽啰一份。五七百人分得的和他们一个人一样多。 周通和李忠对这种分配方案非常满意,但时间长了发现,还是存在问题的。 小喽啰们分得的钱只够他们日常 …
知乎用户 搬砖搬砖搬砖 发表 与西方僵化的就业制度相比,灵活就业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一大创举,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优越性。 西方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国民必须依附于一个由资本家创立的企业,由资本家代为缴纳养老医保等基本的社会保障基金,这直接 …
知乎用户 海风 发表 读过《飘》、《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人都知道:美国南方种植园中的黑奴分为两种,一种是家里的,一种是田里的,同为奴隶,境遇和心态却大不相同。 前者和白人主人朝夕相处、贴身伺候、料理家务,虽然他们在主人心中也没什么地位、依旧是 …
知乎用户 熊希灵 发表 因为他们在卷的过程中还能感知到正向的反馈:既可能是真的有反馈,也可能是相关反馈消失的时间还不够长。 人之所以会努力,是因为对自己所做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存有信念。 Rotter(1966)[1] 将人的这种努力信念 …
前几天跟香港的同行闲聊,谈到我平时的工作内容,便如实相告: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我的主要工作是搜集早已存在于互联网上的资料,整理发送,然后等待软文广告的降临。我本以为,这是很常见的工作内容,是每个当代新媒体工作者都在经历的三点一线。但在香港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