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蛮夷」之间是否还有第三种状态?

by , at 20 September 2020, tags : 蛮夷 地理 诸夏 政权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螺旋真理​ 发表

1. 唐代以降,汉文化会根据周边民族汉化的程度,把它们用 “生 / 熟” 分类,宋代有 “生黎”“熟黎”,元代有“生苗”“熟苗”,台湾“原住民” 被区分为“生番”“熟番”。

2. 王明珂认为,自古主要是以文化的异同和程度来分辨 “夷” 和“夏”,而不以血统的区别来歧视或隔断族群之间的关系,“蛮夷”入华即为华,与华夏杂居或接受 “教化”、“王化”,就可成为夏,从“生” 到“熟”之 “化” 的过程,正是中央王朝及汉文化中人所极力鼓励和期待的。

3. 在此语境下,我觉得 “熟 ×”,就是「华夏」和「蛮夷」之间的第三种状态。

知乎用户 等待薛蟠 发表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直观上来说,“中国”和 “蛮夷” 二元划分是汉族中心主义的直接后果。而所谓的“第三种状态”,实际上是跳出这种视野后,对“边缘”(或者说“边疆”)的重新认识。

长期以来,有关中国社会的研究始终呈现出一种 “被土地束缚” 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严格的地理划分。无论在社会学还是人类学的中国研究中,这种划分都是十分明显的,它把一体的 “中华文明” 切割为西南(少数民族)、东南(汉族)、西北(游牧民族)等不同的地理区块,按地域、风俗、地方性文化对一个整体的中国社会进行碎片化的描述与解读。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所有的问题视角都是自然而然从定居的农耕文明切入的,而 “非定居” 或“非农耕”就自然而然被理解成 “边缘” 或“蛮夷”。

如果顺着 “中国” 和“蛮夷”的思路出发,去探讨是否存在 “第三种形态”,那么显然就是默认了以上出发点。但实际上,“中国” 和“蛮夷”的区分指向的是我们如何去理解“边疆”,更深层次来说,是我们如何去理解一个文化层面上的“中国”。

在这个问题中,单纯以帝国视角将 “边缘” 理解为 “蛮夷” 是忽略文化的符合性特征,以及流动性特征的。它不承认在地界与地界之间存在着不计其数的文化交汇区(诸如藏彝走廊、夹在 “汉藏之间” 的四川),同时也忽视了无数勾连不同地域的流动性事件(诸如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在前现代中国,种种朝贡体系与私商贸易的结合一起形塑着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而每一个区域都蕴含着整体中国的文化特征,这是无法被简单分割的。

首先认识到这一点的,是美国的汉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在他那个时代,既往研究几乎都从农耕文明及其帝国的角度来看待游牧文明,从而造就了帝国与蛮夷的对立。而拉铁摩尔在自己《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中另辟蹊径,围绕着长城修葺的故事,努力尝试将游牧民族与汉地居民之间的互动推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将历史的观照置于两者之间的边疆形态中来考察,呼吁人们关注这些混合型关系交织错综的边缘地带。

正是受他启发,后人(王明珂、王铭铭等)才进一步提出 “天下体系”、“华夏边缘” 等等跳出帝国视角的边疆新认识。可以说,任何看似简单的地理地带,都具有超乎想象的历史丰富性和复杂性。商品的流通,种族的交往,时间与王朝的力量同时作用于一片小小的土地。私以为,如果存在 “第三种状态”,那么应该就是——既非 “中国”,也非 “蛮夷”,“居” 与 “游” 并存的文化复合结构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角度涵盖整个 “中国” 的诸多因素。

知乎用户 千手关叔 发表

莫名其妙,这怎么民敢了?!

——————————

霍布斯鲍姆名言,民族是人造的概念。中国,在古代总体的意义,看似是地理范围,其实有正统性的意味,即合法的中央政权。《管子 · 小问》有言:

天子中立,地方千里。

所以《三国志》中,魏蜀吴不是并列关系。这种正统性的区分,看似是以文化,实际是以实力,却不是以民族来划分。直到顾炎武,才将有民族性的中国,等同于天下,所以唐宋更替只是亡国,元宋更替则是亡天下。正统性的区分,不止于此,可见:

每个王朝更替都说法统,法统真有这么重要么?

何为正统性,欧洲贵族统治的正统性和中国集权王朝的正统性有何异同?

因此,古代的中国与蛮夷,不是简单的政治、文化对立的关系,而是依存关系。《大学》有言: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用哲学的话说:基于他者,才有自我。

而中国与蛮夷,都统一于 “天下”。天下的意义,《尚书》、《中庸》、《大戴礼记》中的解释,都是“四海”。从其描绘的空间范围看,显然超过如今的中国版图;其意义超出“九州”,是一个以“中国” 为中心的世界地图,是一个 “家天下”。“中国” 就像家长,地位最高,管理的时间是无限的,空间却是相对有限的。这种空间与物理空间有关,更多是心理空间。《国语 · 周语上》按亲疏远近,划分“五服”: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蛮夷、戎狄,都纳入了天下的范畴,但关系较远,所以儒家政治理想的顺序是先 “治国”,最后才 “平天下”,实现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但历史毕竟不是理想,现实世界的范围,超出了 “天下”,“中国” 也逐渐失去中心地位。连贞观之治时的唐朝统治者都感到,不能将唐朝之外的人,按亲疏远近关系,划分为各种蛮夷。而是在《唐律疏议》中,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将他们视为另一类平等主体“化外人”,即外国人。《永徽律》很早就确立了国际私法中关于法律适用的一项原则: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唐朝之外,同一国家的人互相侵害,按其本国法处理,意味着 “中国” 之外,还有另一类的家长,另一类的正统性。

而 “中国” 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共同体。分封制下,各国亲疏,各贵族地位,各种差别;中央集权制也没有消除各种差别,最典型的,至今仍争论、争斗不休——南方人和北方人。二者区分,绝不是秦岭—淮河一线可分清的。

以广东为例,广东人眼里的北方人范围,下图划得挺准——

而这些 “北方人” 对广东人的看法却是——

知乎用户 尽性知命 发表

如果加上更多视角,问题就更有意思了。宋朝范成大《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耳畔逢人无鲁语,鬢边随我是 吴 霜。” 自注:“ 蜀 人乡音极难解,其为 京洛 音,輒谓之‘虏语’。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 五代十国时中原视角的史书把蜀排除在中国之外,但蜀人似乎也有过以中国自居,以中原人为虏的观念,只不过蜀人的话语权不行,影响不大。

知乎用户 张彦博 发表

难道没人提 “方伯(ba4)” 这个概念么…
夏商之时,以黄河中下游为 “中原” 或称“中国”,以此设内外服以表明国家控制范围,其中内服多为王室后代分封,外服则为国师贤达后代受中原分封“立家”,外服之外称蛮夷羌狄等。

为什么 “方伯” 可以被认定为夹在 “中国” 与“蛮夷”中的第三个概念?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从来源上看,方伯多是中原地区人口外迁或外部民族与华夏民族融合过渡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政治共同体,在中原政权更迭或王室继承时期不受中原政权变动而影响。
2. 方伯地区的技术水平及生活水平或优于或劣于中原地区,但政治考量、安全考量及经贸需要,他们都会和中原政权签订联合防御及开放贸易的文书,并且历史上大部分方伯都以华夏子孙以及中原亲属自居。
3. 方伯地区的文化构成相对地与中原地区有较大差异,并且有相邻蛮夷文化的融合。在政治文化认同上,方伯尊中原为贵,但在士族及民间,形态各异的文化多元一体。

方伯中,有两种性质的政权类型,一者为与中原地区息息相关并可能会对中原政治结构有极大影响的,西周末期的齐楚燕晋秦应当算在这类之中(西周末期的文化认同各国差异甚大,有齐这样以中原霸主自居的,有楚这样为了挑战王室权威自称蛮夷的,还有像燕秦两地一样国力虽强但被中原视为蛮夷的)。另一者则是与中原政权相对独立并且文化认同疏远的羁縻政权(这个就涉及 “方伯” 这个概念的广义狭义用法了),例如夏时代的几个非炎黄部落联盟的后代,商时代的外部民族内迁安置政权,周时代的巴、蜀、吴、越、箕子朝鲜以及曾经一度存在的东夷。

当然了目前历史学界认为方伯这个概念由于时代变动导致认定标准混乱,概念本身非常不明确以导致它被认为不能或不应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现在仅以人类学的文化传播过程标志示人,很多的历史人文博物馆对这些地区的介绍展示也偶尔提及方伯时期,但对方伯概念则加以回避。

知乎用户 战列熊猫 发表

冯梦龙《醒世恒言》古文版 · 第二十二卷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有一段可见明代的中原认识:

洞宾又问:“我师,阎浮世上,高低阔远,南北东西,俱有尽处么?” 师父曰:“如何无尽处!且说中原之地,东至日出,西至日没,南至南蛮,北至幽燕,两轮日月,一合乾坤,四百座军州,三千座县分,七百座巡检司,此是中原之地。” 洞宾曰:“弟子欲游中原,从何而起?从何而止?” 师曰:“九九之数属陽,先从山前九州,山后九州,两淮三九二十七军州,河北四九三十六军州,关西五九四十五军州,西川六九五十四军州,荆湖七九六十三军州,江南九九八十一军州,海外潮陽四州,共计四百座军州。” 洞宾曰:“四百座军州,有多少人烟?” 师曰:“世上三山、六水、一分人烟。”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题主好像弄错了一些事情。
题主引用的几段文字中的 “中国”,并不是跟“夷狄” 对应的,而是从地理名词中来的。

三国时期吴蜀称魏为 “中国” 时,这个 “中国” 是个地理上的名词,意思是中原地区。
比如赤壁之战前说的那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很明显这里的 “中国” 是和 “吴越” 相对应的一个地理名词,前者指黄河流域,后者指长江流域。
(或者引申为 “占据黄河流域的政权” 和“占据长江流域的政权”。)

后面那段也是这个意思,五代都是占据中原地区的 “中国”。而十国没有占据中原地区,所以不是 “中国”。
新旧五代史里都有很多十国管五代叫 “中国” 的例子。

这种观念要到南宋时期才改变,因为南宋失去了中原地区,反而是金朝有了自称 “中国” 的底气。南宋只好去开发一些新的正统论证方式。
(比如在这之前,人们讨论三国历史时会将北方曹魏视为正统。但在这之后,蜀汉变成了正统。包括影响力巨大的《三国演义》也是以蜀汉为第一视角。)

知乎用户 风龙云虎 发表

中国的意义很明显,就是字面的中央之国,这个中央,当然不是纯粹的地理意义,因为纯地理是无所谓中央的。中国是我们祖先民族本位观念下,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的民族地理和政治地理观念,且最终超越了地理含义而可以直接指代民族和文明。

汉语博大精深,一词多义并存很正常。“中国”一词在华夏内部使用,是与四方相对应的政治地理概念,多指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在华夷之间使用,就是与 “四夷” 相对应的民族地理概念。很多人和势力极力要将 “中国” 去民族化而地域化,极力宣扬一种中国只是单指一片固定土地范围,没有文化内涵,没有本位意识,土地上被异族征服换了人换了文化仍然算中国。凡是如此宣扬者,出身汉族就是汉奸国贼,出身异族的就是亡我之心毕露的死敌。

《公羊传 · 禧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

显然,中国不是固定的范围,不是死物而是有生命的可变体,会随着我们民族和文明的兴盛和扩大,也会在衰落时缩小,更会在汉族丧失独立时灭亡。只有一片土地由华夏 - 汉族主宰时,才叫中国,否之就不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印度。印度从未被称为蛮夷。

知乎用户 Kent Jin 发表

六个字概括:地方割据政权。

毕竟中国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央政府 (“中国”) 对地方割据政权有领土主张,但对 “蛮夷” 们并没有。

有点像今天台湾的状态。

知乎用户 怀剑听雨 发表

古代中国主要指洛阳盆地,曹魏占据了洛阳。所以吴蜀不是中国不代表他们就是蛮夷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中国有 5000 年历史,你知道 “中国” 和“蛮夷”本身有多少种状态吗?问题开幕就是《三国志》雷击,

这不还是在以一个一以贯之的 “中国观”“蛮夷观” 在看待历史吗?

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分别讨论从夏商至明清的 “中国观” 与“蛮夷观”吧

然而 “蛮夷” 又是什么?如果说夏商时期的中国和明清时期的中国仅仅是同一概念的不同形式,那么夏商时期的蛮夷和明清时期的蛮夷甚至都不是同一个东西

知乎用户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发表

【中国】这个词汇本身就很有意思。【中国】的英文翻译是 the central state。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并不是一直处在 the central state 的状况下。在很长的几段时间里,【中国】是在 the central states 和 the central state 这两者之间来回转换的。

与【中国】相对立的,是【蛮夷】。【蛮夷】是被【中国】这个主观词汇而被动定义的对立面。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蛮夷】本身就是一个被动词汇,因为所谓的【蛮夷】是被【中国】被动定义的。【蛮夷】自身并不定义自己为蛮夷。

再来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太极八卦图,如果说【中国】是阳的那一面,象征着正统和文明;那么,从【中国】的角度去看【蛮夷】,它则被视为异统和野蛮的象征。

正统和夷统又是以什么区分的呢?我认为主要是文化。准确的说,是教化,以正统儒家思想和礼仪为主的教化。

如何教化?(或者说是同化,assimilation) 我所知道的,大多数掌权者采取的是朝贡制度,或者是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比较好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朝贡制度。

我认为朝贡制度在封建社会,确实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政权)。这种制度,通过赏赐与被赏赐,进贡与纳贡,来确立了【中国】这一【天朝上国】的绝对威严。更重要的是,货品(commodity)的交换会带来文化(culture)的交换。

在货品交换的基础上,加以德化,加以教化,从而实现同化(cultural assimilation)。

综上所述,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第一,【蛮夷】是被【中国】被动定义的它者,异己者。第二,区分【蛮夷】和【中国】的是文化,而不是血统。第三,【蛮夷】是可以被汉化的。但是汉化是分程度的。就是说,同是【蛮夷】,根据其被【汉化】的程度,也会被【中国】分成亲疏远近,来不同对待。

那么,【中国】和【蛮夷】之间有没有存在第三种状态?我认为:有。那就是【蛮夷】主动 “选择” 并“占领”了【中国】和它背后的汉族文化。比如说,清兵入关之后,清朝统治者选择 “以汉治汉” 的策略。他们并没有被汉化(事实上,即使是到了清朝末年,满清贵族也一直将自己视为异于汉族人的他者),而是选择以通过承认汉族文化和它背后象征的正统文化,来确定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清朝政权既不是【中国】也不是【蛮夷】。

知乎用户 豆沙包 发表

这个题我要强答一下,你们都不许笑。另外你们要把刘仲敬讲过的话全忘了。

这个形态是存在的,而且不仅一种存在方式。题主提到的就叫夏或者诸夏或者周曾经自称的 “有夏”。楚最初是以蛮夷身份出现的,但到了汉末,谁也不会说寿春人是蛮夷。这就是 “用夏变夷”。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德里苏丹国入主中原,就是 “以夷变夏”。

那么从二十世纪以来我们的国家迅速西化、现代化、马克思化、赤化等等等等化是不是 “以夷变夏” 呢?不是。这里就要提另一个概念,叫“朝贡体系的崩溃”。
首先旧中国持有朝贡体系视角,才会觉得别人是英夷法夷俄夷,但这玩意大清已经搞崩了。你的学校认为你和你隔壁的混混、外地来的书记有校内外之别,后来你毕业了学校药丸,那对这块土地来说,你、隔壁混混和书记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人类,没有内外之别了。混混和书记动用社会力量在土地归属问题上斗争,这叫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面对废校危机,学生们决定站出来成为偶像,这叫探索挽救中国的道路。最后我们搞清楚中国的危机不是以夷变夏而是食古不化,要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四个现代化的道路,这时候中国已无夷夏之别,有的只是反动与进步之别。

接下来我要讲私货了。也就是超出考研历史政治范围的内容。
之前我说 “非中国非夷” 不仅一种存在形式,除了诸夏,还有以楚、越、辽(北宋时期)为代表的 “用夏变夷”。这种政治实体出现的时候都不是夏或者“不够夏”,但最终它们成了诸夏之一,或者用周的名词,他们“有夏”。对当时人来说它们不是“中国” 但遂渐变成了中国的一部分。

有两个特例值得一提。

蒙古帝国是一个世界性帝国。东亚朝贡体系束缚不了它。蒙古人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工具,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放一边。这是蒙辽之间决定性的不同。
而清帝国虽然吃着朝贡体系的饭却砸了朝贡体系的锅。锅砸掉的时候满人并未完成夏化。满人不是通过用夏变夷加入诸夏的,而是通过现代化、西化、马化、赤化、江化等等等等和诸夏走到一起的。

知乎用户 大海 发表

有,还有小中国、小中华。比如朝鲜、越南、日本、琉球四国。他们在历史上都有小中华心态,并且对其他国家自称 “华夏”。使用汉字,尊崇儒学,用筷子、过春节、穿汉服,向中国天子称臣纳贡,接受册封。大中国与小中华构成了历史上的华夏文化圈。

韩国儒家文化剧集《成均馆绯闻》

韩国成均馆祭孔大典

[韩国春节火车票开售 民众打地铺熬夜抢票​baijiahao.baid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jiahao.baidu.com/s%3Fid%3D1622156618587343816%26wfr%3Dspider%26for%3Dpc)[“年味儿” 十足!越南各地喜迎春节​baijiahao.baid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jiahao.baidu.com/s%3Fid%3D1624233452276498723%26wfr%3Dspider%26for%3Dpc)

知乎用户 思故渊 发表

关键词:王明珂。

去读他的《羌在汉藏之间》《华夏边缘》《游牧者的抉择》

知乎用户 逆转天堂 发表

有力有德,即是中华,有力无德,即是蛮夷。

知乎用户 卜择手断 2 发表

中国和蛮夷并不对等。

只有天子控制的土地才能称中国,诸侯控制的土地就不能称中国。

汉武帝后诸侯权利基本被剥夺后,中国成为一种宣称君权的手段。比如宋金对峙,两者都自称中国。不过宋后期向金称臣。就偷偷摸摸宣称自己是中国。

蛮夷这个概念是和诸夏相对的。和汉 - 胡一样,诸夏 - 蛮夷这两个概念是二元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其他存在。像朝鲜,琉球这种,还是胡。

到了现代民族,汉族 - 少民则是多元论,诸民族是平等的。

知乎用户 游子离 发表

被暴揍一顿后还有洋人,洋大人这个状态…… 总不能说自己打不过蛮夷吧。

知乎用户 kintana moro 发表

-

朝鮮、越南、琉球。

你問怎麼沒有日本?他們是島夷,算是蠻夷的一種。何況近世以來脫亞入歐,歐羅巴是什麼?色目人,妥妥的蠻夷。

-

知乎用户 LLLLLL 发表

中国和蛮夷之间有第三种状态,这里的第三种状态指的是高度发达的另一种核心

即是 - - 大秦 (罗马帝国)

‘其人长大平正 有类中国者 故谓之大秦’

知乎用户 [已重置] 发表

国人,野人,蛮夷

知乎用户 吕蒙正 Incubator 发表

反贼啊,,,

知乎用户 還看今喵 发表

前朝餘孽 & 軍閥割據

知乎用户 林曦寒 发表

应该是华夏和蛮夷之间是否有第三态。

五代十国里的十国如南唐,三国里的蜀吴都是华夏里的诸夏,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古罗马没有被称为夷狄,应该是有的,但是可以忽略。

知乎用户 空军决胜者 发表

不好意思,三国里,汉是正统。

魏不是。

在三国都正式称帝建国并存的时期内,汉吴是互相承认的,都不承认魏,经常称其为贼,所以北伐其实不是伐魏,而是讨贼。

你搞清楚。

技术问题不能搞政治正确,但历史问题,必须政治正确。

知乎用户 钟觉辰 三猎​ 发表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

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

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

知乎用户 飞天羊 发表

没有。

因为华夷本来就是兄弟。在中国人眼中只有东亚这一亩三分地的时候,就大家几个兄弟,有点小矛盾。大家以为这就是最大的矛盾了,于是拿两块石子互相扔着玩,称对方是蛮夷。

自从洋人来了,兄弟们意识到两件事:1. 原来咱以前那都不叫矛盾;2. 咱们得认认真真学点东西,别玩石子了。

行了,大哥、老二、老三、老四。。。。所以你发现蛮夷这词反而从清朝覆灭以后,陡然减少,很快消失了。因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拳、大头、大菊姐夫什么的就发现,老二再傲,那也是老二,你得认他和你一个妈生的。

其实很多事都是这样,矛盾一升级,过去的敌人很快变兄弟。为啥 40k、星际、无尽里人类帝国那么团结?泰伦菊花嘴、青蛙、80 米高的猛犸象(还是从蛋里钻出来的)、四爪铁锈虫、大日本子破鸟天天在你脑袋上跳舞,你不团结也行,不怕被做成罐头随便你浪。

知乎用户 微尘 发表

不只是南棒还是鬼子史书上说的:宋亡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华。而隋唐在日本,宋明在朝鲜(这里还是南棒),南棒和倭奴还是以天朝正朔的孑遗自居,而其实,这相对于天朝中原王朝来说两个偏僻的蛮夷之地 + 古代的岭南地区(这个岭南范围很广,湖南以南的两广、越南广阔地区),这些个鸟不拉屎的蛮夷地区,古代㢓痢之气横行的化外之地,都是流放 zhengzhi 犯和作奸犯科的朝中大臣的偏僻之地,还有前朝的遗老遗少、边将等等。。到了边疆天长日久性饥渴吧,抓完当地土著女人,就抓母东北虎、母狼、母狐、母犬、母鼠、母兔、母麻雀、母燕子、母鱼、母苍蝇、母蚊子、母真菌、母细菌跨越种族隔离和基因隔阂,全方位杂交出来的!!!!!!

知乎用户 遗矢弃纸信平君 发表

很久之前在某报纸或是杂志上看到过一篇小短文,说 “中国人民” 四个字第一次出现在《史记》中,“中国”指诸侯国国都 (是不是秦国我忘了),“人民” 指没有食邑的没落贵族和不是奴隶的自由民。可能是地摊史学,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程昱森 发表

有啊,有心慕中华的,比如来进贡的。

不过被利玛窦给扒皮了。

知乎用户 王靖海 发表

题主的这个标题和问题描述有点文不对题。

“中国” 在古汉语是一词多义,有狭义上的地理意义,也有广义上的文化意义。

三国时期曹魏的核心地区位于今河南省一带,确为地理上的 “中国” 地带。这一点并不能延伸出蜀汉和孙吴是蛮夷。

所以也就不涉及题主提到的 “第三种状态”。

知乎用户 你呀你呀​ 发表

小中华

知乎用户 安川 发表

公羊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所以没有。中国是一个整体概念,北为狄,南为蛮。

知乎用户 路人甲 发表

国的层面,地方的角度。治国尚文,固国尚武。善文能武,长治久安。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纵观历史, 统一和分裂中国处在那种状态的时间更长?

品葱用户 miule236236 评论于 2020-09-13 大意, 中國的「正史」故意跳過分裂時期,製造錯覺把中國人洗成以為歷史上只有統一的中國, 分裂時期都只是短暫的戰亂,分裂時期的國家都不是國家。 這就是歷史建構,然而同樣的方式,以 …

南蒙古保护母语的抗争并非与诸夏反推普相同

前段时间不少人把南蒙古捍卫母语和吴粤人捍卫母语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不确切的。虽然都是母语抗争,但前者具有后者不具备的两个独特层面: 1)非汉族群抵抗汉化。“推普机”带给吴粤的是异乡的口音和风俗,强加给蒙古人确是异族的认同和记忆。辛亥时的南腔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