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票房已超越《复联 4》,最终票房能超越《战狼 2》吗?
知乎用户 闲人电影 发表 《长津湖》是一部合格的主旋律大片。 没有夹带私货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毕竟连爽文都不敢这么写的抗美援朝,只要据实拍出来,顺利上映,就能收获一大波票房。 从国庆档到现在,《长津湖》在票房上一枝独秀。 整个十月份,除 …
回头看 2021 的春节档,像一场梦。
78 亿的票房新纪录,观影人次达到了历年最高,有 1.6 亿人次在新年伊始涌进了电影院。大家都愿意相信,电影市场的 2021 会是崭新的、充满生机的一年。
时间推移,变数发生。即使暑期档这样的重要档期,也没有一部现象级大片诞生;国庆档前后,除了《长津湖》之外,更多的影片淹没在市场里,没有被记住姓名;疫情反复,全国各地不断有影院关门歇业。2021 年,中国电影经历了什么?
冷得只有两千万的单日大盘背后,是观众离电影院越来越远。我们一度 “戒掉” 了电影。而焦虑和不安等“戒断反应”,则由电影和电影人来承受。
但电影还得继续。电影节、影展还在,青年电影人们在探索做电影的方法,头部影企在努力制造新的机会,一些像《扬名立万》《爱情神话》等 “小片” 也冲上了大银幕——
回顾 2021 年,电影,愈发是勇敢者的游戏。
我们跟电影的蜜月期仿佛在昨天。
2017 年夏天,《战狼 2》拿到 50 亿+的票房,成为全民话题,也把国产电影票房带到了一个新高度。随着《我不是药神》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商业大片出现,一个事实浮出水面:
不管是动作战争片还是现实主义题材,或者动画、科幻等类型,国产电影和电影人都有能力做出被众口难调的观众们一致认可、买单的作品。
类型的高光时刻到来,证明了国产电影的能力,也带观众 “见了世面”,所以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会这么顺利地发展下去。
2020 年疫情突如其来,不可抗力之下,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电影也是。资金、内容生产、下游影院等等,产业的各个环节都陷入困局。而那个时候我们不会想到,电影行业要从疫情的伤痛里恢复元气,需要的时间比想象得要久太多。
最直观的体现是,2021 年更充分地暴露了由于内容供给不稳定,导致的大盘冷热不均状况。在很多档期里,影片扎堆,而工作日和非节假日档期无片可看,大盘也从不断刷新新纪录,走向了日常票房惨淡、即使档期来了也不再稳定的局面。端午档没有冠军。
暑期档结束、国庆档到来前的 9 月,只收获了 20 亿的票房,比去年疫情后刚刚复工的历史同期还要少 4 个亿,为 2015 年以来的最低点。彼时电影人在盼望《长津湖》,也在躲避与《长津湖》撞档。
《长津湖》并没有让人失望,它的票房能力已经能证明一切。可无法忽视的,是对于头部影片的过分依赖,已经从过去的 “二八效应” 演化为“一九”——只有一部超级爆款,中腰部影片断档。
灯塔专业版显示,2021 年有《长津湖》《你好,李焕英》两部 50 亿+的影片和一部 40 亿+的《唐人街探案 3》,除此之外票房过 10 亿的影片只有 8 部,全年共有 58 部票房过亿影片,其中国产电影有 39 部。
而在疫情前的 2019 年,除了《哪吒》《流浪地球》和《复联 4》3 部 40 亿+的影片之外,还有 14 部电影票房过了 10 亿,全年有 89 部票房过亿的影片,其中国产电影有 44 部。
比数量减少更值得关注的,是类型的乏力。2021 年的国产电影并无太多惊喜发生,几年前的类型片,成了至今无法超越的顶点。
过去的暑期 “常有惊喜诞生”,但今年在这一档期里,没有任何一部影片激起大的水花——以往我们对档期和票房的判断、经验与期待,都突然不再适用了。
曾经我们还可以说,任何一个行业、一种商业模式,都是 “二八效应” 明显的,少数的人赚到大多数的钱是符合商业逻辑的。可到了电影行业,只依靠挑大梁的这百分之十,不壮大剩下的那百分之九十,会得到更残忍的结果:一部或几部电影,无法培养起观众走进电影院观影的习惯。
电影的商业模式并不能简单粗暴地与其他行业划等号,在观众和电影的绑定关系日益松散的当下,如果没有强大的中腰部优质影片去反复试探、拉拢观众,那电影和观众分道扬镳或许只是早晚的事。
落差感,是很多观众、电影人在 2021 年的关键词。他们说,杯子碰到一起,都是电影梦碎的声音。
“对我们这些无法在世俗层面证明自己的人来说,电影是避难所。” 很多创作者都说过这句话。
如果这个 “避难所” 有具体的形状、载体,那它可能是电影节、影展。
在电影节、展最奇妙的景观,是不管那个时间段的市场、行业是怎么样的,所有电影人聚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一个与现实脱离的乌托邦。
上影节期间,我们在开幕论坛会场所在的酒店楼下,见到了向某导演索要签名的影迷,那位导演已经很多年没有拍过新片了,他一直在创作,仍然保持着饱满的表达欲,但 “没有人愿意投他”,身边的人也常调侃他是 “被资本抛弃的人”。
而在电影节,在热爱电影的影迷心里,是不以票房论 “英雄” 的。或许在商业维度上,我们可以很直观地评价一个导演的能力,但电影节的功能之一,就是剥开现实的外壳,提醒大家还可以在艺术的维度上看待一个创作者。
2021 年上影节,拿到金爵奖最佳影片大奖的是耿军导演的《东北虎》我和生活打了个平手 | 专访《东北虎》导演耿军,这一点让很多对金爵奖标准、偏好谙熟于心的从业者意外,连耿军自己也没有想到。
在颁奖典礼之后的庆功宴上,主竞赛单元评审、导演黄建新拍了拍耿军的肩膀说:“我拍过好几部黑色幽默的电影,所以我非常理解你的电影,做黑色幽默电影的人,都是内心最柔软的人,都是善良的。”
很多人素未谋面,但早已通过电影彼此了解、认识、对话过了。这就是乌托邦存在的意义。在这里可以大胆做梦,也能把梦想变为现实。
2019 年的 FIRST 青年电影展把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两个奖项,都给了《春江水暖》和导演顾晓刚。他在台上激动地声线颤抖,说到他拍这部片子经历的经济困难,感谢了所有帮助他的人。虽然影片并没有在大银幕全国公映,但时隔两年多,顾晓刚的《草木人间》发布了概念海报——他依然在做他的山水电影。
同样是在 FIRST,导演张中臣在颁奖礼上说,如果没有影像创作的渠道,我的生命可能失去了意义。
除了意义感,也有一些青年影人在这里寻找机会。从 2018 年开始关注、报道电影创投开始,我们作为旁观者,见证了一批批年轻创作者的来来往往,有的导演从电影节创投走出来,他们的努力借上外力,实现了大银幕梦,也有人从第一次参与的兴致勃勃,到转了一圈之后变得落寞。
在 2021 年底的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之后,有青年导演拿了奖,喝了很多酒,然后一个人,绕着酒店一圈一圈地走。对他来说,电影再不拍就没机会了,可拍电影的机会,每次都好像送到了手里,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梦再长,也会醒的。
有人从乌托邦的梦里醒了。
郝杰导演上了真人秀《开拍吧》,在几年前,他曾颤抖着说过,你对我好没用,你得对电影好。如今,市场对电影 “好”,提供资金与平台,让一些好像消失过的人有机会重执导筒。
2021 年过了一大半,还是有好事发生的。
11 月,在这个公认的冷档期,《扬名立万》上映了,并且最终卖了 9 个亿。如果有一些档期、月份注定是冷清的,是看起来会让影片悄无声息地来、一无所获地走的,但仍然有影片愿意赌一把。赌赢了,把观众又重新拉回电影院了,就是这些影片赚到钱之外最大的意义。
《怒火 · 重案》上映前,很多人说观众对港片、动作片已经审美疲劳了,而影片 13 亿的票房可以说明,类型片固然有套路,但好看的电影是不会过时的;《我的姐姐》上映前,已经有年度最能打的外片《哥斯拉大战金刚》在院线市场狂揽票房,在上映首日排片 16.7% 的情况下,姐姐还是打败了哥斯拉,拿到了单日票房冠军。
虽说排片定生死,但好的电影身上,依然有能杀出重围的奇迹发生。像《悬崖之上》和《你的婚礼》比拼的五一档,尽管档期内后者的票房高于前者,但《悬崖之上》凭借口碑获得了绵长的生命力,最终票房甩开了《你的婚礼》4 亿。
是那些不再躲避、不逃跑的电影,去试探了观众的心,然后得到了肯定的、热烈的回应,这些是 2021 年的中国电影市场,除了《长津湖》和春节档的胜利之外,同样值得被记住的时刻。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发布之后,很多人都注意到 “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达到 50 部左右” 这个目标。每年 50 部过亿国产片,谁的机会?
想实现这一点,意味着要有足够多具备票房能力的创作者存在,并且要保持稳定持续的创作力和类型化的能力,然后用比较低的成本去找到自己影片的观众。这三句话分配到电影产业上中下游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颇具难度的挑战。
2021 年有人完成了这项挑战,他们是勇敢的,之后的几年,或许这样的人和观众期待的电影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去重塑电影和大众之间的亲密关系。
回望 2021,我们可以用全年 470 亿票房、11.67 亿观影人次这样的数字去概括。但从数字背后,寻找可以生长的空间更为重要。
“空间” 来自于一些我们还没完成的事。
比如,虽然从票房维度可以证明,相比去年,电影市场已经从疫情的阴影里慢慢复苏了,但在影片放映数量最高(697 部)的 2021 年,观影人次却并没有实现新的增长,全年 7.9% 的上座率也跌到了历史最低点——仍然需要内容的供给,来填补这个缺口。
年末的时候,《爱情神话》和《雄狮少年》两部高分影片上映,也为这一年的结束带来了一点希望。
而电影生长的另一些机会,仍然来自于人。
在地方疫情反复、影院不得不暂时关门的时候,影城经理还是每天去影厅里转转,或者看一看最近有什么片子上映,“如果我们能开门的话我会怎么排片呢?” 也有的人一边抱怨着每月微薄的薪水,一边在有新片上映的时候策划活动,想着怎么能让影厅里的人坐得满满当当。
那些电影幕后的人,声音灯光摄影美术等等,也依然努力地做一颗合格的螺丝钉,“能在片场、能做电影我就开心” 是他们常说的话。电影美术:银幕落下无人喝彩
已经跻身电影创作者第一梯队的老导演们,带着新导演搞创作、拍片,有人换了角色和身份继续着他们的电影事业。
有做了八年策展的电影人说,电影没有他想象得那么重要,不应该被赋予那么多的期待、功能 、价值、意义。也有青年导演跟我们说,自己常与已故导演胡波共情:电影是什么,电影就是——屈辱、绝望、无力,并使人像笑话一样。
可在做电影这件事上受的伤,好多人都是转过头就忘了,还宽慰自己:笑话也有笑话的意义,我就是要把笑话讲完。
电影会继续,它与观众的隔离期也迟早会结束。即使无法脱下口罩,我们也可以走进电影院。
这个全球第一不是中国电影的成绩,而是中国抗疫的成绩。
中国通过高效率的隔离清零政策,让社会早早的回归正轨,中国一整年,绝大部分地区百姓都能随心所欲进入电影院正常观看电影,影院票房没有受到影响。仅仅是正常观影就干到了总票房第一。说明什么?
试问那些鼓吹开放共存的,国外那么开放,那么共存,那么群体免疫,为啥电影院不开?为啥都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为啥票房成绩掉了这么多?
不是开放共存无所畏惧吗?不是已经恢复正常社交生活吗?不是大号感冒不足为惧吗?
来解释解释为啥已经正常开放共存,大家都恢复正常,票房却这么不行。
疫情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春节附近的电影票房。
2021 年精彩的电影比较少,可能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吧。我们看了大概 30 多部电影吧。
感觉很有趣,或者很深刻,比较有深刻印象的是《唐人街探案》、《扬名立万》、《重案》、《悬崖之上》、
最喜爱的老电影是《天堂电影院》、《入殓师》
最敬佩的是《无尽攀登》
其他的,我睡着咯,记不清了
最失望的是《007:无暇赴死》
最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人民群众有钱有闲看电影。
一个国家的实力急速上升,必然是全方位溢出的。
此后各行各业都会逼近甚至成为全球第一。
而且越是大众的,越是考验综合实力的,越会快速成为全球第一。
这和一两波从业人员无关,和个人喜好无关,和什么思想境界也无关,这是社会发展规律。
中国电影总票房不是全球第一才稀奇。
这一成绩当然得益于我国有效的疫情防控,但是在这个成绩背后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在今年的票房榜里,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分段。
《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 3》这三部电影的票房总和已过百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三部电影的场均人次只有一部超过了 30,而平均票价却较高。
第 4 位到第 11 位是 10 亿阶段,这一阶段影片数量不多,同时场均人次更低,甚至有个位数。而第 12 位一下都在 10 亿票房以下。
那么可以看出,今年中国票房的大部分票房来自前 11 部电影,并且大头是前三部影片。而前三部影片分别来自春节档和国庆档,来自非热门档期的电影较少,这一点也反映出当下中国电影档期的重要性。大片基本集中在热门档期,而电影也成为节日消费的一部分,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年电影档期的平稳发展。
头部电影票房高,那么腰部电影固然无法占据较高票房,这一点可以看到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一定程度上的 “畸形”。
加之近年来头部电影几乎都是成熟的商业类型电影以及主旋律电影,中国电影市场则呈现出更为明显的畸形。
资金、技术和人才几乎都想聚集在头部电影,因为有名有利,然而,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应该是 “百花齐放”,各类电影都能有较好的发展,在商业片蓬勃发展的同时,艺术电影也会有自己稳固的观众群体。
一方面是主旋律和商业电影不断刷新中国电影票房榜,一方面是各种中低成本电影撤档或是表现较差。这当然和电影质量有很大关系,但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的趋势。
目前已披露的未来几年电影创作仍然保持这一趋势,即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这当然和当下中国宣传政策和国际地位深刻联系,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一个强大的中国形象。前不久,电影局发文称要在 2035 年建成电影强国:
《“十四五” 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发布:到 2035 年建成电影强国
这一文件中提出的 “重点电影创作选题规划” 无疑是未来中国电影重点发展的内容:
实施涵盖中国历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现实题材、人物传记等方面的重点电影创作选题规划,建立任务台账,适时动态调整充实,形成滚动式、可持续的创作格局。
主旋律电影票房随不断刷新纪录,但观众口碑与反响却已没有当年《战狼 2》的热烈。主旋律电影自身发展也陷入了创作的瓶颈,但实话实说,对于主旋律电影来说,质量倒并不是最重要的方面。这已经是被定下的未来中国电影重点发展对象,那么其他类型的电影呢?或许,他们确实没那么重要。
然而,对于一个真正的 “电影强国” 来说,只有主旋律和商业电影,那只能算是“票房强国”,电影确实是宣传工具,但电影更是艺术门类,是理解一个地区、国家和时代的重要面向。
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吧。主要就是疫情的原因。
过年的时候几部电影都看了。李焕英看了,这种题材的值得看。投资这种电影能赚翻。毕竟是小投资,超大回报。
《长津湖》当然也看了,但是没有跟《战狼 2》一样看几遍。
《长津湖》能登顶,因为他品质还是很好的。
《长津湖》本身的故事挺好,属于不需要夸张,只要贴近史实并反映出来就是很好的片子。而此次的《长津湖》显然没有很好的反映出兰晓龙的冬与狮。兰晓龙的这个名字取得非常的好。
狮子是热带动物,到了冬天会不行的。但是冬天的狮子他依然是狮子,而志愿军就是这个狮子。
[
电子书
最寒冷的冬天 Ⅲ:血战长津湖
作者 何楚舞 凤鸣 陆宏宇
会员专享 ¥29.99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58d5b28763127d8570997bea234253c7)
[
电子书
隐于幕后:苏联与朝鲜战争
作者 宋晓芹
会员专享 ¥16.5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3e0b54cd033523dd6235ac0680104269)
[
知乎盐选会员
畅享盐选专栏、Live、电子书等海量会员内容
新用户仅 9 元 ¥19.00
去购买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40bcd52e947304df1946110ab9660ab3)
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没有朝鲜战争相关的影视剧,尤其是大屏幕上很少朝鲜战争题材的。
有一个那也是比较胡编的,吴京也出演了,票房也还可以,但是导演拍出了牛仔跟关羽打架的感觉。
另外《长津湖》属于命好,没有碰到能打的。
《李延年》没有弄到电影院。如果李延年上了屏幕,《长津湖》没戏。
最后发现吴京很牛逼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谢楠旺夫。
**首先,必须承认疫情的影响还是很重要的。**2019 年全球电影票房还是 425 亿美元,其中美国就占了 114 亿美元,虽然比前一年有所下滑,但仍然位于毫无争议的第一,而 2019 年中国市场票房为 642.66 亿元,虽然比上一年增长了 5.4%,跟美国还是有相当差距。
到了 2020 年,这个数据直接被打折腰了:全球电影票房 124 亿美元,其中中国 31.2 亿美元,美国 22.8 亿美元。如果说没有疫情的话想实现这么大幅度的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
去年国外疫情管控持续拉胯,中国保持住这个总票房第一其实也没什么悬念。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进口片占全年票房比例已经越来越小、
拿掉老片《阿凡达》和日本的《哆啦 A 梦》,剩下的:《速度与激情 9》《哥斯拉大战金刚》《失控玩家》《沙丘》《007》这五个金刚,加起来的票房不到 40 亿人民币(38.98),说实话这个数字对于中国这个好莱坞的大票仓来说是相当的低了。
即使说《长津湖》打爱国牌,《唐探 3》是系列累积,那就拿《李焕英》来说,54 亿的票房绝对可以吊打以上 2021 年在中国上映的任何一部好莱坞进口片。
这么说吧,《扬名立万》的票房刚破 9 亿也就一周的时间,放到两年前你能想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喜剧短片导演加上一群二三线演员,而且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唠嗑的中国电影能够跟《速度与激情》系列拼票房吗?现在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号召力已经完全不能跟一类大片比,只能往下调一个级别了。这才是最恐怖的,好莱坞电影在中国成二流了。
确实好莱坞电影在引进方面有很多难处,造成了很多票房流失。但仅就电影质量来说,也是大幅下滑的。老套的叙事结构、塞得满满的政治正确,确实都让人觉得有些审美疲劳甚至反感。好莱坞的优势:电影特效,价值观输出。这两点今天也不是这么明显了,甚至在 “价值观输出” 这方面,曾经的优势成了劣势,电影里“人权民主自由”,电影外 80 万小白旗,这只能起到反效果。
今年我倒是觉得《最后的决斗》拍的不错,虽然场面也就那样,但是隐约有了一点曾经的感觉。后来一拍脑门明白过来了:这电影不够黑。
2022 年,如果好莱坞仍然没法在影片质量上做出质的提升。那在中国电影市场想要捞到更多的钱确实也有了相当大的难度。说句不好听的:都是坐那看烂片,我看个不用看字幕的不行么。
当然,当然,我这里要先声明,今年美国电影在内地市场这么拉胯,百分之一万是因为没有上映超级情怀大作《蜘蛛侠 3 英雄无归》,这片子你是不知道有多好看,有多神,看半个小时还不哭的话那就不是人了,赶紧都去看。这是世界电影的明珠,是好莱坞呕心沥血的大作,咱们没眼福第一时间看到,那绝对是上面为了保住《长津湖》的票房第一头衔,什么?漫威的《尚气》《永恒族》都是恶心中国人的垃圾作品?我去,拜托,这俩跟蜘蛛侠有什么关系,不就都是漫威的英雄吗,不就是可能以后还会同框作战吗?就这中国人都忍不了,气量也太小了吧,咱们中国人得反思反思,为什么洋人不待见咱们,为什么天天嚷嚷着抵制冬奥会(虽然运动员照派不误),那不都是因为咱做的不好,碍了洋人大老爷的眼了吗。要是《尚气》《永恒族》《蜘蛛侠 3》都能在内地上映,那西方绝对不抵制冬奥了,因为他们知道,能让《蜘蛛侠 3》这种殿堂级佳作上映的国家,肯定是好国家。
你要问我《蜘蛛侠 3 英雄无归》,如果在内地上映票房能拿多少?
别问,问就是 80 亿人民币,80 亿人民币我都觉得少了,那肯定是《长津湖》+《李焕英》+《唐探 3》票房的总和还差不多,估计得有个 150 亿。
什么,你说太多了?这不是有梦最美么。本来都没上映了,还不允许漫威教徒口嗨,你还让不让人活了呀?
2021 年截至今天,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接近 450 亿,而北美年度票房大概在 3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200 亿左右。中国电影票房自从 2020 年荣登世界第一,今年继续蝉联,而且大幅度超越第二名,这证明了什么?
这样的成绩不是证明中国电影变强了,而只能证明中国的防疫工作的卓有成效。
中国新的历史票房冠军《长津湖》尽管在总票房上超过了《战狼 2》,但是观影人次却减少了 4000 万(《战狼 2》1.6 亿观影人次,《长津湖》1.2 亿),可见票房的增加并不是因为电影本身更好看、观看的人更多,而完全是票价大幅上涨产生的。反观日本的新晋票房冠军《鬼灭之刃》全国观影人次 2800 万,超越前冠军《千与千寻》的 2300 万;北美票房冠军《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国内总观影人次 1.11 亿,也同样超越前冠军《阿凡达》1.01 亿。
而且从总票房上来看,2021 年上映的电影在中国票房总排行前 50 位中只占 5 席,分别排在第 1、3、6、40、50 位,前三名和后面的电影票房差距太大了,头部越发突出,所有资源都集中在头部影片之中,电影行业的不均衡发展、两极分化越发严重,这对于我们国家整体电影水平的发展是不利的。真正的整体发展应该是资源均匀分布,各种层次的电影都能产生,满足观众不同层面的观影需求。但现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越来越背离这个均衡发展。
而且今年进入中国的国外电影大大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国产电影在市场上的竞争,真正要拿国产电影和一些优秀的国外电影相比的话,国产电影总体上质量还是偏弱一些,这个全球第一的含金量,也许并不如我们想得那样。一旦今后疫情好转,国外电影的生产恢复到 2020 年之前的水平,如果国产电影不趁着几年的黄金时期做好自身建设和发展,那这个全球第一的称号是岌岌可危的。
尽管现在中国有 8 万多块荧幕,但总票房比 2019 年最高峰时期减少了 20% 以上,单屏幕产出减少了 30%,没有足够优秀的电影养活这些屏幕,那么这些多出来的基础设施和从业者都难以为继。尽管我们现在成为了世界第一,但并不意味着国内影视行业的生存环境更好了,我们仍然需要居安思危,让这个第一成为真正的第一,让中国成为全球影视行业的乐土。
疫情控制的好,票房超过北美,而且票房主要是靠国产片撑起来的,很不容易
但今年国产片也没有出现封神之作,还有些遗憾的
《你好李焕英》不错,但影片质量还是不足以匹配五十亿的票房
唐探三拖了一年上映,钱赚了,但口碑败光了,还有人盼着去看续作吗?
博纳拍大制作主旋律片上瘾了,《中国医生》让观众感动,但没多少人说电影好的,感人的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而不是电影
青蛇独立之后彻底放飞自我,毁了前作的白蛇口碑
《长津湖》登顶内地票房第一,电影本身不错,但总觉得还是差一些意思,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赶上好时候了
我和我的 XX,都三年了,审美疲劳了,希望以后不要再有了
另外还看了一些,都懒得说了
上面都是大作,反而是一部小制作的《扬名立万》,小成本,小制作,小导演,小演员,却是一部惊喜之作,下面还能有点期待的就是《误杀 2》和《平原上的火焰》了
开年最期待的封神上映遥遥无期,北京文化虽然有问题,但起码拍电影还是很有一套的,《战狼 2》《流浪地球》都是国产开创性的,可惜宋老板出事了,唉
当然不只国产片,国外的片子也没几部佳作,港片就一部《怒火重案》不错,好莱坞的大片也没能打的,《花木兰》大烂片,007 狗尾续貂,《沙丘》看得我一脸懵逼,丧气黑寡妇没能上映我觉得反而是保护了漫威在内地的口碑
疫情反反覆覆影响确实很大,对整个行业影响作为普通观众也能感受得到,有些电影定档又撤档,有些电影不得不匆匆上映
希望明年会更好一些,加油吧,中国电影!
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稳居世界首位,好莱坞电影贡献乏力
来源:娱说电影
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稳居世界首位。
人民日报报道,由国家电影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12 月 8 日,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稳居世界首位,全国银幕数达 81317 块,巨型银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过去五年,中国电影生产总量超过 4000 部,一年平均在 800 部,观影人次超 80 亿,平均一年也有 16 亿人次观看。
近五年影史票房最高的电影是《长津湖》目前 57.46 亿元,位居全球最高票房。《战狼 2》票房 56.95 亿元,《你好,李焕英》票房 54.14 亿元,《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 50.36 亿元,《流浪地球》票房 46.88 亿元,《唐人街探案 3》票房 45.24 亿元,这六部电影票房合计 311.03 亿元。
中国电影完全靠自制电影就能够大卖,影史票房前十的电影,只有唯一的一部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 4》票房 42.50 亿元,这估计也是好莱坞大片在内地票房的天花板,在中国都能卖出六亿多美元,这也是奇迹。
影史票房前 20 名只有 4 部好莱坞电影,分别是票房 23.89 亿元的《复仇者联盟 3》,票房 24.26 亿元的《速度与激情 7》,票房 26.71 亿元的《速度与激情 8》,票房 42.5 亿元的《复仇者联盟 4》. 从这可以看出来好莱坞的文艺片基本上票房并不高,票房很高的是大制作的顶级大片。
影史票房进入 10 亿大关的电影一共有 86 部,好莱坞电影 31 部,占比 36%, 国产电影 54 部,占比 62.79%。
从 2015 年开始,国内电影票房不再依靠好莱坞大片赚票房,当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是《捉妖记》,票房 24.41 亿元,当时票房前十有三部好莱坞大片。
2016 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是《美人鱼》,票房 33.93 亿元,票房前十有 5 部好莱坞大片,基本上数量上和国产片平分秋色。
2017 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是《战狼 2》,票房 56.95 亿元,票房前十有三部好莱坞大片。
2018 年票房最高的还是国产片,是 36.51 亿元的《红海行动》,票房前十的好莱坞大片有五部,前面五部高票房的都是国产电影。
2019 年票房最高的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 50.36 亿元,票房前十的好莱坞电影有 2 部,其他的都是国产电影。
2020 年票房最高的是电影《八佰》,票房 31.11 亿元,票房前十的好莱坞电影没有,完全是国产电影,当然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观看人数受到影响。
2021 年成绩喜人,可能是历史之最,不仅创造了影史票房最高的纪录,票房和银幕数量都是世界第一。
战争片《长津湖》的大卖非常给力,这部电影而且票房打破历史纪录,刷新了很多纪录,作为战争片能够如此大卖也是很罕见,目前还在上映,票房还在更新,当然能够突破 60 亿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但高达 57.47 亿元,已经非常的震撼人心了。票房贡献比较高的是这三部电影,分别是《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 3》等。
至此,国产片包揽中国电影票房前五
一定程度上说明,观众对这类片子是,国产电影值得被认可
另一方面,有人指出主旋律电影成为了目前电影圈的安全屋
只要是主旋律就可以获得高票房,冲奖
所以也希望既要保证主旋律题材的质量,其他题材的电影也要百花齐放
流浪地球不是终点而应该是一个起点
至于热搜的「过去 5 年中国电影生产总量超过 4000 部」
想不通这有什么好宣传的
就拿平均一年一千部来算,电影院真能全部上映吗 ?
里面有多少是粗制滥造的都清楚
而且在疫情的影响下,电影拍摄大幅收缩,拿五年的水平来计算不太厚道
进口片来看:
北美票房榜首的《尚气》北美票房 2.2 亿,全球票房 4.3 亿
但因争议没有在国内上映
同样《毒液 2》北美票房 2.1 亿,全球票房 4.8 亿
因「限制级」?未上映
《黑寡妇》北美票房 1.83 亿,全球票房 3.79 亿
国内未上映
这几年国内对于进口片的引进一直处于收窄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好莱坞本身影片数量下滑
而国内上映的进口片,例如《速度与激情 9》《007: 无暇赴死》票房都不比之前几部要高
综上所述,票房提升固然是值得庆祝的事,但也要清醒看到背后的不足,主旋律不是安全屋
期待更多题材的电影给观众带来惊喜。
同时好的进口片也应欢迎引进一较高下
![](data:image/svg+xml;utf8,)
我是甄可爱ớ ₃ờ
娱乐圈三十六环第一百零八号居民(已塌房)
首先从人口基数上来看这也没什么可特别意外的吧。。另外,因为咱们抗疫成功,各地在本地生活没怎么受限,但旅游却又不算完全放开,所以娱乐方面,看电影是个相对稳定的选择。
另外,也没引进太多外面的片子,当然,国外因为疫情影响,也没什么能打的片子。
又加上有《长津湖》这样的重磅大片。
总之算是天时地利的一年吧,但要说国产电影真的是靠品质取胜的,有,但又不是绝对。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倒少一点,我指的是电影人。。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抗疫大胜相结合的结果
1. 经济进步迅速,让更多人有条件看电影、喜欢上看电影,既一二线城市后,三四线城市的影院市场也逐步被开发出来,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票房记录的更替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夸张
2. 我国作为世界上抗疫最成功的国家,人们敢去看电影,电影院敢开门,有地方看电影,有机会买电影票,自然领先其他国家一大截
————————————
今年我国一口气创造出了两部票房 8 亿美元以上的电影——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再加上之前的战狼 2,我国目前一共有三部单区票房 8 亿美元以上的电影【长津湖,战狼 2,你好李焕英】,已经超过北美的两部【星球大战 7,复仇者联盟 4】,成为世界上单区票房超 8 亿美元以上最多的国家 / 地区
对于这一成绩,个人感受是:
理所应当,却又难去夸赞。
理所应当,是说在疫情仍笼罩全球的阶段,我们凭借行政、医疗、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保证了影院的开放营业。这是票房成绩夺冠的大前提。
反观国外,疫情控制的不利,需要影院帮忙买单。
受此波及,除了制作延误,很多电影干脆改为线上发行公映。票房受影响,各方利益也都有损失。
譬如闹得沸沸扬扬的 “黑寡妇状告迪士尼漫威” 事件。
而在同时,我们在影院建设、观众消费习惯养成等方面,经历十多年的积累,走入了成熟期和收获期,再加上国家民族题材的大制作,名导和明星的号召助阵,点燃了疫情造成的消费压抑……
票房井喷现象,也是顺理成章。
只不过,这本身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公平竞争。所以,这个全球票房第一名的头衔,还是有些虚的。要等疫情之后,再来重新验证坐实。
(完)
这个很正常,中国疫情防控的好,中国人口众多,总票房全球第一很正常。我今年看了《你好,李焕英》、《峰爆》、《长津湖》、《怒火,重案》、《中国医生》、《长安道》、《兰心大戏院》、《不速来客》。
这很现实啊,国外的电影市场都在退步,只有中国的电影市场在进步,再加上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民群众。
大部分人从来没有进过电影院,从《战狼》开始,这些人有一部分就进了电影院,慢慢就成了电影的受众,还有人们的收入也开始慢慢变多,精神追求也可以提上台面。
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中国电影市场取得了进步。
除了疫情,好莱坞自己也是骚操作不断。
《尚气》涉嫌辱华,傅满洲和尚气这两个人物,无论怎么改都洗刷不掉他们是因为辱华而诞生的事实。
还有,《尚气》的男女主角选的实在差强人意,其他影片,甚至是黑人,都可以选择帅哥美女,只有选择黄种人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帅哥美女。
《花木兰》同样涉嫌辱华,刘亦菲本来就是一个美女,偏偏化妆化的很奇怪。
还有太过夸张的政治正确,也把好莱坞拉向深渊。
看看白雪公主和美人鱼的选角吧。
让人一言难尽。
这个应该放眼全球电影院线状况来看,如果单纯以国内今年两部超高票房的来说,2021 年的确是傲视全球。
反观其他地区,今年在国内上映,比北美市场还要提前将近一个月的《速 9》,全球票房才 7.21 亿美元,就已经欢喜万分。《007:无暇赴死》也是全球 7 亿多美元,《沙丘》全球也才 3.5 亿美元左右,其他的《毒液 2》、《黑寡妇》等等,其实都不算太理想。
大家没看到即将于 12 月 17 日北美上映的《蜘蛛侠:英雄无归》预售高企,都寄希望于这部电影可以给北美市场一点惊喜了。
但不能说这两年电影总票房全球第一,就证明了国内电影行业百花齐放了,这其实是大环境的变迁。
最主要是国内对于好电影的准则已经理性化,要知道早几年前,连综艺电影都是将近 10 亿票房的时代,可让不少人傻眼国内电影市场怎么了?
倒是这两年以来,观影者们都懂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关联,例如这个月的票房黑马《扬名立万》能够达到 7.79 亿票房,还不是口碑和票房的双赢?
只能说好好讲故事,拿出有诚意的电影作品,票房都会给予你一个公道。
国内电影还处于头部电影占大头,在电影类型上虽然越来越广泛,可制作水平都没有跟上,难得几部高票房的,结果从视觉上还是差点意思。
特别 9 月份那部灾难题材,虽然票房不错,但故事并没有撑得住。
有时候整个电影工业总给予我们提升,但没有对比就没有比较。
可能,好的电影还是属于少数,但惊喜总会有。
已经完全放弃国产电影了。都是垃圾电影,票房再高,哪怕成了宇宙第一,也没用
虽然票房成绩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好,但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依然在持续失血。
今年中国电影行业的总票房预估的天花板为 500 亿,连续两年低于 2019 年。
收入下降导致行业人才流失严重,许多经验丰富的编剧、道具师、音乐人纷纷转业,严重打击了电影工业化的进程。
虽然美国业界也面临这个问题,但他们可以依靠流媒体——中国只能靠院线。
也许有很多人看不上中国电影行业这些所谓的「经验丰富」的业内老手….
但以后换一批新手上来,水平只会更烂。
这确实会打击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程。
今年的票房冠军《长津湖》就很能说明问题,按好莱坞标准这是一部标准的 A 级战争片,选一位资历深的导演足够。
但《长津湖》选了三位资深导演,动员了几乎半个行业的老手,还直言这是空前的挑战。这类电影不具备量产能力。
在疫情后,电影行业其实是退步的。
收入下降不仅会逼走老手,还会让潜在的人才另寻出路,影响会持续很多年。
如果从这方面考虑…. 疫情对中国电影行业的长期发展打击程度比美国更大。
疫情没有影响美国影视人才梯队的培养,但却实实在在打击了中国的同行。
毕竟美国有量产能力,而中国没有。
像不像小时候经常听到的:汉语使用者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
只是电影院的话,就看了三部:
失控玩家,金刚大战哥斯拉,长津湖。
于是影卡点数大额超期还花了五块钱激活。
这种成绩纯粹就是老百姓憋得慌以及票房必须得做点妖不然得死光了。
————————
国外疫情影响很大,有个朋友算了一笔账,这两年连花带亏 14 万亿美元(没算医药这些因为疫情受益的),所以 21 年几乎就没有像样的电影引进。
金刚大战哥斯拉纯粹个人爱好,讲真要是有第一部水准,那我个人愿选他年度最佳,可惜没有。
素鸡那简直就是电影界的 NFS,网站付费看的,亏了,过。
明日之战,中规中矩吧,美国科幻的水准,这片综合起来也就是及格。
失控玩家,让我联想到的不是头号玩家,而是玩具总动员什么的。
郭达的人之怒,反而是我觉得最好的一部,所以一部明显的 B 级爽片,年度最佳,muh。。。
一方面是美国商业片吧,总有那种狗尾续貂一直爽的案例,素鸡本身小成本的底子,逃不出这个规律的;另一方面,现在好莱坞这帮子审美是不是有点大病?融合上瘾了是吗?
————————
国产量继续很大,质继续很胯。
唐探 3 就跟什么别叫我酒神啦,缉魂这种莫名其妙的片一个水准,唯花钱多尔,当然还是强于山寨的狄仁杰、盗墓、战狼等系列。
热带往事,只有热带,没有往事;至于我的姐姐啦,谁想和谁在一起 / 一辈子 / 好好的 / 再来一次这种,统统是一个毛病,想告诉大家点什么,就是说不清楚人话。
你好李焕英,票房夸张了点,但是好歹成片,这就比上面的强啊!!!!而且吧,诸位,你们觉得群众得从审美层面觉得这片不好的话,我刚才说的那些,那不得倒找钱请人进影院???
所以,也就是刺杀小说家和长津湖了。。。
前者至少把事儿说圆了,现实虚拟切换的场景还有点意思,有硬伤也是我国电影基本要素,无伤大雅。长津湖嘛,总算知道战争片怎么拍——我是说让你写报告不会写成散文那种 “知道”——这活儿打九十年代,已经丢了二三十年了。
国内国外皆拉胯,票房全球第一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制度问题,就唯独不是电影艺术问题。。,
2021 年内地年票房:472.58 亿。
继 2020 年之后,蝉联全球票房第一!
比北美年票房 (44.4 亿美元 约合 282 亿人民币)
高出了整整 190 亿人民币!
其中,
2021 年国产电影票房输出 399.27 亿,占总票房 84%
比 2019 年 404 亿,仅下跌了 1.23%!
我们又赢了!我们赢麻了!!
2021 年票房 472 亿。
也意味着,后疫情时代
内地票房跌回了 2016 年 (457 亿) 的水平。
主要原因有两点
1)疫情、疫情、疫情。
2)进口片票房表现极其拉垮
进口片方面,
年票房总共只输出 73 亿。
其中好莱坞电影占大头:55.6 亿。
比 2019 年进口片票房输出 237 亿,
断崖式暴跌 76%
2021 年,
好莱坞一共在内地上映了 21 部电影。
55.6 亿的总票房
仅相当于一部贾玲《你好,李焕英》的体量。
票房最高前三:
《速度与激情 9》13.92 亿
《哥斯拉大战金刚》12.32 亿
《失控玩家》 6.12 亿
票房最低的两部副班长,又是音乐片:
《蜜熊的音乐奇旅》700 万
《天后小助理》 26 万
日前,
北美院线人收到一个触底反弹的好消息:
好莱坞两大巨头迪士尼、华纳
共同宣布:
2022 年所有大片全部先上影院
并保证 45 天窗口期,再上流媒体。
经过了最近一年的流媒体同步上线
迪士尼和华纳都圈到了自己想要的流媒体会员。
《蜘蛛侠英雄无归》12 天全球大卖 12 亿美元 +,
也让他们看到了影院依旧应该是第一窗口期。
截止今日,
Disney + 全球订户 1.18 亿。
月会员费:7.99 美元。约合 50 元人民币。
HBO Max 全球订户 4520 万。
月会员费:14.99 美元。约合 95 元人民币
一言以蔽之,
真心祈祷:
2022 年,特效药快速出炉,疫情快点滚蛋!!
#2021 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超 472 亿#
国内电影市场展现了巨大的潜力,未来可期。
但数据有时候是会骗人的。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某某电影质量很好但票房不佳,有些甚至票房千元级,影院一日游。
原因是国内电影市场目前依然太小了,所以支撑不了太多优秀的电影。
随着定档跨年档《穿过寒冬拥抱你》《反贪风暴 5:最终章》等最后一批贺岁档影片的上映,2021 年全年中国院线上映的电影正式告一段落。回顾这一年国内的电影市场,既有《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 3》这类的高票房影片的商业成功,同时也有《吉祥如意》《悬崖之上》《雄狮少年》《爱情神话》《天书奇谭》《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样的高口碑影片。
在国外故事片上,今年内地电影市场上既有《波斯语课》《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失控玩家》《沙丘》这类新上映的国外影片,也有《入殓师》《天堂电影院》《指环王》系列等经典复映。
此外在纪录片领域,这一年上映的佳片也同样众多,《六人 - 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九零后》《1950 他们正年轻》《 大学》《龙虎武师》《无尽攀登》《袁隆平》等这类高口碑影片也同样引人注目。
在此,针对这一年上映的国产故事电影,以个人的喜好选出全年十佳故事长片。由于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此榜单和评价仅代表个人观点。
虽然票房上只有一千多万,但没有人能够否定《吉祥如意》在中国电影的分量。这是 2021 年全年最为特别的影片,并以一己之力改变着中国电影在叙事、创意、情怀与国际影片的落差。
《吉祥如意》全片分为 “吉祥” 和“如意”两个部分的独特结构,上半部类似于新闻专题片的真实记录,后半部类似于幕后揭晓,这二者有机的结合,让全片散发着浓厚的电影美学,与以往的中国电影作品划分出明显的界限,也改变了传统故事片常见的 “三幕剧” 的固定结构。
虽然影片在结构上与《摄影机不要停》异曲同工,但在深意上对于家乡农村敏锐的观察与深思,却让影片《吉祥如意》在内容深度上走得更远。
此外,电影的本质是什么,电影与创作者以及观众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观点,这同时也是《吉祥如意》这部影片带给中国电影和中国观众的思考。
同上一部导演的《一个勺子》的品质相似,陈建斌的《第十一回》继续延续着荒诞喜剧的作者探讨。影片中真与假的界限不断隔开与重合,戏剧舞台与真实世界的模糊,也拓展了观众对于这部影片主题的解读空间。
真相是什么,局外人是否在乎事实背后的真相,在现实利益与小人物的命运之间作何选择,这是《第十一回》所探讨的地方。影片虽然和姜文的《一步之遥》有着相同的主题探讨,但在现实意义上也有着陈建斌更多的对于社会的个人观察与思考。
此外在叙事上,《第十一回》使用了中国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加入大量戏剧部分的演绎,这种戏中戏的处理拉近了现实世界与银幕看戏的距离,也让整部影片 “很戏剧”,“很荒诞”,“也很现实”。
题材上,切入二胎的《我的姐姐》带着强烈的现实题材的特征,姐姐和弟弟关系的特别处理也勾勒出当代中国最为特别的二胎的真实面貌。弟弟的到来给姐姐带来哪些家庭地位的危机以及心理变化,这虽然在同样题材的《狗十三》有所表现,但父母强制为了生二胎而强迫姐姐装扮残疾人,这种不公近乎变态的对待,也给女主的成长路上带来扭曲的心理。
再加上父母突然的意外去世,导致弟弟无人看管,种种问题也加强了影片现实残酷的一面;姐弟二人在经历一番相处后的各自态度的转变,也让阳光照进内心的暖,治愈了现实中的痛。
总之,敢于直击二胎,家庭中姐弟关系的《我的姐姐》依然有着很多现实意义。虽然对于这一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以阳光来治愈伤痛,或许也更符合更多人的选择。
虽然影片在受刑、找卧底、传递情报、杀叛徒等部分桥段的处理上,《悬崖之上》 与《风声》有着不少的重叠,但在故事、人物、情绪把控、场景、气氛营造以及枪战打斗等部分的处理上,《悬崖之上》依旧有着很多的亮点和新意,并呈现出高度的成熟。
开篇特工的叛变,雪地试探对方身份,火车上在严密监视下传递情报并成功脱身,书店拿书,大使馆巧妙逃离,电影院传递重要情报,《悬崖之上》的戏剧冲突非常密集,在叙事上一气呵成,没有拖泥带水,再加上一波三折的情节,精心布置的悬疑营造,让整部影片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在情感戏的处理上,张译等人饰演的特工对于信仰的坚信,秦海璐饰演的角色在得知张宪臣遇害后的悲痛,结尾母亲与孩子的相认部分,也都不断推动着影片的情绪发展,调动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最终得益于影片在故事、情感、演员表演等方面完美地呈现,《悬崖之上》成为本年度在口碑和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影片典范,11.9 亿的票房位列年度第 9,更成为张艺谋目前票房最高的影片。
与系列前部《白蛇:缘起》相比,**在特效制作上略有缩水的《白蛇 2:青蛇劫起》在整体的空间明显提升了不少。**一是故事上另立炉灶,没有接上部的故事发展;二是引入修罗城幻境的设定,也打破了全古装的情节推进,三是人物上以小青为主角,也同样给这个 IP 带来新的叙事视角。
总之,一个全新的破局故事,全新的人物成为主角故事,对于以往经典的颠覆叙事,这些也是这个系列续作的可取之处,这或许也是系列动画创新的一个方向。
对于当前的香港电影,从王晶的喜剧,郑保瑞导演的《西游记》的奇幻大片系列以及叶伟信的《叶问》系列退场后,警匪片已经是其能够在内地电影市场取得票房成功的唯一类型了。
好在随着这几年《无双》《扫毒 2 天地对决》《拆弹专家 2》的巨大商业票房上的成功,警匪片也成了香港电影人在内地市场不可取代的独特优势,呈现出越战越勇的趋势。
由已故导演陈木胜执导的《怒火 · 重案》也依旧如此,票房上 13.29 亿的票房刷新了这一类型新的票房纪录。
而在动作场面的处理上,甄子丹和谢霆锋两大硬汉的生死对决,枪战撞车等动作戏,也不断调动着观众的兴奋点。此外在人物处理上,对于谢霆锋个人从英雄到黑恶势力的黑化,对于警方内部官员甩锅的大胆揭露,对于高级官员与社会商人的勾结和腐化,甄子丹个人所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处理,这些对于人物的处理也让《怒火 · 重案》成为一部合格的商业影片。
近几年中国电影翻拍国外经典影片成为电影市场的一大选择,《破 · 局》《“大” 人物》《大赢家》《温暖的抱抱》《门锁》翻拍于韩国电影,《人潮汹涌》《五个扑水的少年》翻拍于日本电影,《误杀》系列分别翻拍于印度影片以及美国影片。
不过在总体上,这些翻拍影片要不采取直接照搬剧情,要不加入自己的品味进行移植改装,很少有取得口碑和票房上的成功。
相对而言,改编于日本同名影片的《五个扑水的少年》在众多改编影片中算是本土化最为成熟的。人物关系上同样是五个学习扑水的少年,同样有授课老师的意外离去,以及练习比赛时出现的各种差错,但中国版的《五个扑水的少年》却做了更多的改装,少年为练习扑水而闹矛盾导致缺人,比赛当天节目被临时取消只能硬闯,很多情节的改变,也让中国版的《五个扑水的少年》有一种 “旧瓶装新酒” 的味道,也让这部戏剧冲突不断,细节处理更为自然的影片在近几年中国电影日渐好莱坞叙事化显得更加成熟。
在第六代导演中,仍能在商业电影市场中,坚守个人文艺创作的,也只剩下娄烨、王小帅、贾樟柯三人。这其中,个人表达始终明显,风格一直未变的也只有娄烨一人。
《兰心大剧院》的独特之处在于,影片即便选择了更为熟知的明星阵容加盟,加入了获得情报、枪战等商业类型元素让整部电影在故事性上更加 “好” 看,但全片依旧洋溢着娄烨导演的不向商业市场以及普通观众妥协的一面。
黑白摄影,人物脸部的大特写镜头,以及大量的手持镜头,构建了人物特别的文艺气质,虽然让影片在受众上远离了普通观众,但却体现出电影独特的美学特征。
叙事上,对于卷入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关系与各自命运的处理,也强化了大时代与小人物之间的冲突性。总之,娄烨导演虽然在《兰心大剧院》做了不少变化,但影片依旧很娄烨,是一部十足的小众文艺片。
随着制作相对精良的《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动画影片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正在不断崛起的国漫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部分。这其中,在整个 2021 年,中国动漫同样交出了《白蛇 2:青蛇劫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等相对优秀的作品。
**作为一部没有改编中国传统神话题材的国漫,完全原创,并带着浓厚现实题材的《雄狮少年》在整个国漫里显得鹤立鸡群。**虽然因为带有争议而遭遇大众冷落,但我个人依旧将其作为今年国漫甚至所有故事片当中最好的电影代表。
主角面貌上的其貌不扬不带任何英雄人物的设定,遭遇校园霸凌的留守儿童,不被周围人看好,内心上又带着强烈的自卑感,这种出场更显废材的特征,也符合生活中很多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设定。主人公面临个人兴趣与现实生活的艰难选择,在比赛成功后并未能改变自我命运,带着强烈的现实感。
《雄狮少年》的优点在于它敢于深入社会边缘人物,它给小人物以鼓励热血的部分,但是又不强打鸡血,较为真实的回应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爱好也不能当饭吃” 的残酷一面。所以也就有了影片中男主赢得了比赛,但却仍要为现实生活低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才是生活中本来的面貌。
在贺岁档尾声,《爱情神话》的出现也给全年划上了完美的句号。不同于以往国产爱情片聚集于年轻群体的无脑恋爱,《爱情神话》则直接将主角放在中年男子身上,真实回应着现实中他们的艰难处境。
中年男离婚后如何处理和前妻等人的复杂关系,追求心动女子的历程中遭遇各种难题,《爱情神话》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小品文,外在戏剧性看似不强,但却如溪水淌入观众心扉,探讨着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与思考。
影片中,老白在遇到真爱后流露出的坚持和迷茫,《爱情神话》这种对于中年人的心理刻画,没有了年轻人打情骂俏,没有他们对于爱情的恋爱与失恋的快节奏,影片中更为谨慎的处理方式才是中年人内心真实的表现。
同样,对于一生未婚的老乌,对于昔日恋人的恪守,也让自己神圣的爱情随着自己生命的终结而永远停留在美好的回忆中,爱情对于他也同样是一种神话般的存在,童话般的美好。
作为新人影片,邵艺辉的首部导演处女作《爱情神话》显露着文艺片特有的成熟。无论是剧情上对于老白面对三个女性突然到来的处理,还是人物上老白和老乌这二人的关系处理,都令人回味无穷。
以上为个人针对全年国内上映的院线影片中筛选的十佳国产故事影片,按照个人喜好程度排序为《吉祥如意》《雄狮少年》《爱情神话》《悬崖之上》《第十一回》《五个扑水的少年》《兰心大剧院》《白蛇 2:青蛇劫起》《我的姐姐》《怒火 · 重案》。
很多人说这个榜单是因为这几年没有引进外国片,实属胡扯。
以 2021 年为例,今年全球票房最高的是
《长津湖》
《你好,李焕英》
《007 无无暇赴死》
《速度与激情 9》
《唐人街探案》
《哥斯拉大战金刚》
《毒液 2》
《黑寡妇》
《尚气》
《沙丘》
其中除了《毒液 2》《尚气》《黑寡妇》没有引进,其他的所有国外电影全部引进国内。
其中《速度与激情》和《哥斯拉》分别位于第五和第八。
就算把《尚气》《黑寡妇》《毒液 2》引进国内,我可以确定票房也拉胯。
好莱坞的电影,这几年有多烂,其实大家一眼就看得出来。
冷饭翻来覆去地炒,几个 IP 重复地播,国内观众早就腻了。
如果你们不信,我再以 2020 年为例,2020 年全球票房排行榜里有 3 部未引进,《猛禽小队》《鬼灭之刃》《绝地战警 3》,其他的都引进到国内,其中《信条》全球排名第四,国内第 12。
国内前十,无国外电影。
就算是因为疫情影响,我把时间拉到 2019 年,这一年中国电影没有在全球票房前十里。
但是各位,全球前 10 部电影中,只有《小丑》未引进。
而在中国电影排行榜里,**除了《复仇者联盟 4》拿到了第三名,《速度与激情》拿到了第 10 名,**其他国外电影,全部在 10 名开外。
可以说,2019 年就是国外大片在国内的转折点。
明白吗?那些火爆的国外大片引进到国内,要是能挣钱,没有人不想引进,而且确实都尽可能地引进了,但就是卖不好。
虽然我不觉得《长津湖》《战狼》之类的有多好,但《星球大战》《复联》之类的就有很深刻的内涵吗?
中国的观众口味在变,如果好莱坞还想继续在中国市场有所成就,是他们需要来了解我们,而不是我们接受他们的文化输出。
主要是疫情控制的好。
去年知乎还流行‘中国式防疫损伤经济自由度’,但其实疫情越泛滥,经济与自由度损伤更严重。
英美‘自由式’防疫,不仅有违人权带来巨大伤亡,还损失了自由度。
真正的自由,只能存在于疫情防控到位的地方。
中国动态清零,是防疫成本较小的模式。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把疫情控制在小范围区域内动态清零,防疫成本相对最小。
看过长津湖,李焕英,最近还看了古董局中局。说实话,近几年最好的电影还是徐峥的我不是药神。。
成绩蛮好。
看了下数据,在票房前 5 名的电影中,我去影院观看的只有《流浪地球》,今年还没有去影院观影过,上一部在影院里看的是 2020 年的《掬水月在手》。
再看了下自己的记录,今年到目前大概看了 73 部影视,去年 92 部(1 部院线观看),2019 年 59 部,2015 年不算电影节和电影馆去影院看了 73 部院线。
挺久没去过电影院了,对于票房也没有贡献。
老美现在还日增几十万呢…… 正常
今年的话,在电影院看的有缉魂,心灵奇旅,李焕英,唐探三,刺杀小说家,熊出没(没错我去瞻仰了一下名作之壁),失控玩家
再说了一堆电影延缓了拍摄计划,不仅国内,国外也是,蝙蝠侠黑亚当金刚狼都得新冠了,今年的电影存货本来也就少
网盘看的有黑寡妇(没看完不想看了),毒液二(这个是看完了)
疫情之下本来电影院就不景气,我家附近那个电影院还关了…… 唉
说明国内防疫成果不错。
不过说实在的,今年一整年都没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国内外都一样。
唐人街探案 3 口碑一路走低,李焕英票房高口碑好但是也就那样。
很长一段时间明明很无聊想看电影,但是看了看,实在是不知道有啥好看的,最后还是放弃了。
好不容易有兴趣看看的,看一部失望一部。
希望是因为疫情原因。而不是这些影视工作者不行了。
所以 把小蜘蛛 放到明年
抗明年的 kpi
不仅看总票房,还要看各个国家票房占比。
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稳居世界首位,我是怎么看的呢?
首先,感觉复联四之后,我对于好莱坞电影的阈值变高了,好像普通好莱坞电影有点看不下去了。需要一些更刺激的大片来引诱我进电影院,比如《蜘蛛侠三:英雄无归》。
其次,确实国产电影这几年有了进步,从影片的完成度上又前进了一步,但是还和国外电影存在客观差距,还是希望能够多引进一些类似于《蜘蛛侠三:英雄无归》这样的电影多多学习。
然后我认为,国产电影票房的提升也得益于这几年持续提升的民族情绪,很多人对于国家的认同感提升了。其实电影一直是文化宣传的战略要地,如果你关心好莱坞电影,你会发现基本美国电影里都会至少出现一面美国国旗。建议大家在看《蜘蛛侠三:英雄无归》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最后,承认提升,承认差距,希望有一天国产电影和外国电影能够真正的同场竞技,建议早日定档《蜘蛛侠三:英雄无归》!
前两天和太太去看《扬名立万》,太太突然感慨:感觉好久没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了。掏出 APP 一查,上次看的是 2019 年的《我和我的祖国》。2 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可能对于学生而言,2 年的时间,从学弟变学长,从一个学龄段走到下一个学龄段。
对于有些人而言,这是冻结的 2 年,而且还远远没有解冻。
我发现最近无论说点啥,好像都会包含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我也不知道禁止了那些,但是好像有人出口成章一样,我一说出口就是禁止的内容。
今年很多好莱坞电影没能进国产院线,可能是电影也有病毒,为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安全着想,多看国产电影有益身体健康。
引进的好莱坞电影也没砸出什么水花,感觉今年的相关宣传明显没有以前的势头,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事业部裁员裁的太严重了。
好像总有一些人要把看哪个国家的电影和对于这个国家的喜爱挂上钩,但是在我看来,国内外电影最大的差别,还在 “讲故事” 的能力,这个最基本的点上。
就拿刚看的《扬名立万》举例吧,电影的结尾就像 O0o。. 感觉结了好几次,就像拉屎,快站起来的时候,又蹲下去了。来回几次之后,观众的情绪支离破碎,什么感动深思意味深长余韵缭绕一概没有,而是 “终于结束了”,其实完全可以早点收尾,以前写文章老师就说过,凤头猪肚豹尾,干净有力量的结尾,才能打动观众。
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电影工业化程度还是低了。
先看第一张表:
只算票房收入的话,中国在 2020 年已经超过美加了,要沸腾去年也该沸腾了。2021 年还没过完,暂且先不列数据,不过如果按美加市场大约 250 亿人民币,中国市场接近 500 亿人民币来算,中国市场肯定也比美加大出接近一倍。
不过,可以再看看 2021 年的逐月分析(2021 年数据截至 11 月,美加市场单位亿美元,中国市场单位亿人民币):
不难看出美加市场在上半年受制于隔离政策非常弱势,但下半年已经恢复得不错了——可以看看 7 月到 11 月的累计值,中国是 167.5 亿人民币,美加是 161.2 亿人民币,其实差异非常小(如果 12 月数据也加上去可能差异就更小了)。
一个粗暴的推测是,2022 年如果不发生新的大规模隔离,中国市场跟美加市场应该基本上旗鼓相当,不排除美加市场小幅领先中国市场的可能性。
我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电影市场显著地变得更依赖超级爆款了。每年票房前三的电影占总票房的比例,在 2017 到 2019 年基本在 20% 左右,但 2021 年预计大于 30%(如果预测全年票房金额落在 500 亿人民币的话)。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那么总体上产出肯定会走向萎缩。而且爆款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且,由于中美关系的紧张,好莱坞的高成本电影进中国市场会持续困难,虽然很多民族主义者可能会说 “美国电影不进来更好”,但我要指出这些高成本电影哪怕被诟病是“行活”,但在 2021 年的中国仍然有拿到 10 亿以上可能——例如《速度与激情 9》(13.92 亿)和《哥斯拉大战金刚》(12.33 亿),这种段位的好莱坞电影在新冠肺炎前一年通常有五部左右,如果这种“软禁令” 持续下去,中国电影的票房总规模会有接近 10% 的影响。
这个成绩不重要,大的方面就是国家防疫工作做得到位,对比灯塔国不断魔幻的操作,我方大幅度增长,对方拉胯了,名次自然就上去了,我倒更关心今年到底有多少部电影可以成为经典电影。
今年目前为止只看过《你好,李焕英》,《长津湖》还没去看。但这部历史上票房最大的女导演作品我是认为名不符实,不是说不好看,但是没有达到它应该得到的殊荣,这部电影的构思和《夏洛特的烦恼》类似,但无论是立意、演员演技、故事完整度、笑点密集度都远远不及,离经典电影的尺度那就更遥远了。
我对经典电影的印象,还是停留在 1993 年前后那几年,无论是香港电影还是好莱坞电影,那才是黄金时期,这几年的电影没有几部可以细细品味的。能留下多少部可以让以后的人细细品味的电影才是更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没有人提问。
首先肯定恭喜中国电影总票房全球第一
无论多么好看,多么优秀
这个 第一 的大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举国上下团结一致的疫情防控,也看到了,中国电影越来越受本土观众的喜爱。
这个进程预定,现在看可能以后北美市场只能一直当老二了!
中国电影市场很庞大,票房成绩也会不断提升,但影响力确实不足
相比于欧美成熟的电影工业,中国电影还有太长的路要去探索,还有太多的短板和漏洞需要电影人共同努力去弥补。
首先能在疫情的情况下,还有这样的成绩。
也是我国抗疫效果好的一个很重要的亮点。
而且今年我国也的确有几部很好的电影,比如《长津湖》,《你好李焕英》。
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尤其是《长津湖》,能成为华语电影票房总冠军。
而近五年影史票房最高的电影是《长津湖》目前 57.46 亿元,位居全球最高票房。《战狼 2》票房 56.95 亿元,《你好,李焕英》票房 54.14 亿元,《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 50.36 亿元,《流浪地球》票房 46.88 亿元,《唐人街探案 3》票房 45.24 亿元,这六部电影票房合计 311.03 亿元。
影史票房前十的电影,只有唯一的一部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 4》票房 42.50 亿元,
排名前十的电影,我们占了 9 部。
也说明我国电影的发展。
消费者的变化。
所以今年我看过的电影,也就是《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
这票房里,我也算是微弱的贡献了一点。
横向比较,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稳超北美市场,位居第一,可喜可贺!
纵向比较,到目前为止,今年内地电影总票房为 448.79 亿,可以预计,贺岁档结束后,肯定超过 2016 年的 454.47 亿,大概率落后于 2017 年的 558.52 亿。
由此可见,在疫情影响下,年度票房想要恢复到 600 亿以上的水平,还是任重道远的!
今年,我只看过一部电影《长津湖》。不夸张地讲,若不是《长津湖》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今年的总票房可能连冲击 500 亿的机会都没有。
总之,在观众欣赏品味越来越高的今天,抛开疫情影响的因素不谈,想要吸引大家花钱进影院,就必须得拿出品质过硬的影片。
否则,今年暑期档悲观的观影情绪、低迷的观影氛围可能还会一再出现。
加油吧,中国电影人!
奥,所以光屁股局很高兴的翘起了它的屁股
票房第一,能力倒数,口袋饱饱之外还得继续下功夫啊。
北朝是全球疫情防控最好的国家
电影这方面,可能还比不上我国
看过长津湖。
今年的国产电影真的是出了几部优秀的电影。
而且也很得消费者认可。
希望明年有更多的优秀电影。
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稳居世界首
今年中国电影票房榜前五全是国产片,排名第一的就是爱国旋律的国庆档**《长津湖》票房超 57.44 亿**。
祝贺!2021 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世界第一,期待国产电影再创辉煌。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21 年春节期间,中国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已突破 65 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单日票房之时也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首周末票房等多项全球票房纪录。
**中国电影市场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接下来谁还需要去闯荡好莱坞?让我们自己超越好莱坞吧!
…… 分割线……
榜首《长津湖》57.44 亿元,《战狼 II》56.95 亿元位居第二,《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分列三四五名。
这真的是提现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好证明了。厉害了我的国!!!
票房多了,好片少了。
关键…. 电影是不是已死了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 12 月 11 日 17 时 49 分,中国电影市场 2021 年度总票房 (含预售) 突破_450 亿元_,总观影人次达 11.15 亿,总场次 1.17 亿。虽然比 2020 年的总票房 203 亿元翻了一番多,但相较 2019 年的 641.49 亿元还是略显不足。
今年影市在热门档期票房创新高,单部影片票房刷新了历史纪录,比如 2021 春节档,《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 3》和《刺杀小说家》瓜分了 100 亿票房;国庆档《长津湖》以 57 亿票房拿下中国电影票房冠军。但 “冷档期” 的市场下,观众走进影院的热情不足,对于这个问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直言,中国电影有非常明显的 “假期依赖症”,长假带给市场很大的增长空间。而电影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需要足够的话题性激发观众热情,同时需要一定的演员趣闻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这些都是让电影获得更多关注的有效手段,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影片的品质,口碑才是硬道理。
尽管 11 月电影票房态势疲软,但 12 月将有几部爆款潜质的电影上映,或许会对电影市场起到振奋作用,一举冲破全年 500 亿票房关口。直到元旦期间将陆续上映包括《误杀 2》、《雄狮少年》、《爱情神话》、《穿过寒冬拥抱你》、《反贪风暴 5:最终章》、《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忠犬八公》等影片。
在今年电影票房大盘的最后冲刺阶段,能否带领大盘冲上 500 亿元还是未知数,不过随着 40 余部影片陆续定档,超一百家出品公司展开角逐,受到疫情在部分地区反弹而跌入冰点的影市得到声援。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定档 2022 春节档的有第一梯队关注热度最高的《超能一家人》、《奇迹》、《四海》三部电影;《狙击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樱桃小丸子:奇幻笔记》《熊出没 · 重返地球》组成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我心飞扬》《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等,能够满足不同圈层、年龄观众的观影需求,业内对 2022 贺岁档普遍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各大院线已经蓄势待发,全力以赴准备迎接新一轮观影高峰。
文 / 三斤
-END-
好莱坞目前使用的这套分级制度是 1990 年开始搞的,从这一点来说,大陆电影至少落后好莱坞 30 年,而且这个差距还将越来越大。
有趣的是,喜羊羊在大陆享受的是 NC-17 的待遇,而长津湖享受的是 G 级。
好像年头上看了一部动画片《哪吒重生》,还看了一部刘德华主演的《人潮汹涌》,一共 2 部电影,其他的均没有看,因为我厌恶绑架式营销,不管是刻意煽情、内容单薄的《李焕英》还是强注鸡血、剧情散乱的《长津湖》都没有看。要说票房第一么,实际上早在 5、6 年前就有人指出世界电影的质量正在下降,不管是美国大片还是国货大片,质量都在走低,不过在美国大片精品难现的凸显下好像中国电影一枝独秀,实际上这是假象,是被特殊体制加持和营销狂潮裹挟下制造的繁荣假象,国产影片的内涵和质量近年来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只是国产电影原本不怎么受待见,所以观众久在鲍肆, 不闻其臭了,另外观众也没有选择,尤其是在一个经济不太景气的时代,看电影还算是一个廉价的消磨时光的不错选择。
不仅仅是票房第一,从票房前列的影片质量看,也超过了对面。
对面的情况是这样的:(数据来自豆瓣,图侵删,对面不仅票房拉胯,评分更是辣眼睛)
说明什么呢?
说明全球疫情,在国家和全社会人民的努力下,中国的防疫最好;
全球经济萎靡,中国受影响最小;
说明我们有全球数一数二的人口,让摆烂的影视圈吃到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与国外停产的猪相比,国产猪终于飞了起来;
如果拿这个数据,想说明国产电影优秀,笑死人。
请问是走流程还是直接赢?
今年看过的院线片:《哪吒重生》、《唐人街探案 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人潮汹涌》、《哥斯拉大战金刚》、《悬崖之上》、《彼得兔 2》、《革命者》、《白蛇 2》、《怒火重案》、《失控玩家》、《峰爆》、《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沙丘》、《扬名立万》、《你好世界》
重映片:《指环王三部曲》、《阿凡达》、《情书》、《天堂电影院》、《入殓师》、《天书奇谭》
非院线片:《胜利号》、《寻龙传说》、《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小人物》、《渔业阴谋》、《智能大反攻》、《活死人军团》、《寂静之地 2》、《招魂 3》、《明日之战》、《夏日友晴天》、《X 特遣队:全员集结》、《新世纪福音战士:终》、《黑寡妇》、《太空群落》、《花束般的恋爱》、《致命感应》、《建听女孩》、《摩加迪沙》、《芬奇》、《上气》、《最后的决斗》、《倒数时刻》
简而言之,如果不是因为重映,今年的院线片基本不能看,票房和影片质量差的太多了!
另外,蜘蛛侠什么时候上映啊?黑客帝国为什么要等到明年才上映?
工作和孩子拖累,我记得只看了三,四部电影吧。
票房这玩意可能有注水,但是总体上来说不会说谎。
有钱有闲才会去看电影,这是基本。
所以中国的影人们,还是多努力吧,不然钱都给别人赚走了,亏啊。
这全球第一的票房也算是我国抗疫成功的体现之一。
抗疫成功→电影院可以开放→票房有保障→电影制作可以有序开展
就看看今年好莱坞的几部大片,007 延了几次? 黑寡妇延了几次?
国产电影质量的相对提升,国外电影拉胯也是原因之一,你好李焕英和长津湖虽然在各自领域都不算顶尖,但能让越来越挑剔的观众愿意掏钱去看,也体现出电影质量的提升,至于唐探 3?说实话我也不知道陈思诚铺垫这么久后是怎么拍的这么烂的。(不过长津湖能超战狼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
对比之下今年好莱坞的大片,有一部烂一部,007、失控玩家、沙丘还算中规中矩,漫威的电影比如尚气永恒族干脆直接不引进 (自作自受)
一年里最好看的国外电影我只能站 20 多年前的指环王和情书 (个人私货),现在西方还有能力拍指环王吗? 我觉得有,但没人这么干了
疫情背景下生活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尽人意,但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总归是忙碌中的一丝惬意
中国电影的质量配不上中国电影市场。
主要是中国大陆控制住了疫情,普及了疫苗接种,经济娱乐正常恢复。本来中国现在就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只要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电影市场消费不会少。而且虽然经常有零星疫情爆发有影响冲击,但总体而言影响有限。
其他全球几大电影消费市场,北美,欧盟,日韩等,主要是现在疫情爆发过于严重,不仅影响正常电影院观影,而且影响电影制作。为了应对疫情,有的新片甚至不在电影院公映,而是上线网站流媒体。
截止 2021.12.10,美国累计感染病例近 5000 万,死亡人数近 80 万,这几天每天感染病例超过 10 万例,每天死亡人数超过 1000 例。这严重冲击正常社会生活,美国肉制品等食品加工,港口码头集装箱运输等都遭到重创,CPI 甚至超过了 6%。
而且对于美国好莱坞来说,不仅北美市场受到冲击,全球市场受到疫情影响,除了中国等少数国家,大部分国家也很严重,像印度,巴西,南非等疫情爆发。
有人说欧美等已经弃疗躺平,舞照跳马照跑,电影院应该不受大影响。这种观点有局限性,首先,病毒疫情是客观存在,很多人因为疫情住院甚至死亡,疫情造成经济不景气收入减少失业率增加等矛盾还在,就连中国经济这几年都不景气。这种矛盾会传导到电影市场。
而且欧美日韩等并非完全躺平,很多国家嘴上说集体免疫身体很诚实,不仅接种疫苗囤积疫苗药品,而且一旦有危机果断禁飞封国。前几天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在南非被报告,连英国日本这种老躺平人都第一时间禁飞甚至封国。
说明中国疫情防控世界第一,生产恢复世界第一,院线电影消费世界第一。
其他暂时没看出什么
共产党万岁
我不觉得这是我国电影产业的 NB
而是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抗疫工作的 NB
看到了一个回答说这像吉尼斯纪录有什么意义
其实是有意义的
电影这个行业是一个产业,票房的市场代表了能投入的多寡,如果市场是 1 亿,那么所产出的都会是小电影,10 亿,大多都是文艺故事片等小投资,到了百亿后就能带动周边发展了,如特效行业等,一部战争投资如果 10 亿,没有几百亿的市场是没人敢投资的,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是电影业的基石
去年总共票房 200 亿,今年到现在 448 亿,也反应了复苏情况,去年影院的倒闭潮,今年影院有很大部分能活下来了,也让投资电影的有信心继续投资了,有投资,上下游的人就又有工开了,承载就业,娱乐百姓,国家还有税收,如果电影业发展的更好了,文化输出就会跟上,对国家的形象也能有大的改观,国家软实力也会有提升,这可比在外面打广告强多了
无法理解他的论点,因为我们其他方面不好,所以电影行业复苏一点用也没有,这是什么逻辑?
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稳居世界首位
![](data:image/svg+xml;utf8,)
原标题:中国电影——
唱响主旋律 弘扬正能量(坚持 “两创” 书写史诗)
2016 年 11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5 年来,广大电影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抓住创作精品力作这个中心环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双翼并飞,由大向强,在新时代实现了新飞跃。
讲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5 年来,电影事业产业蓬勃发展,影片数量稳步增长,作品质量显著提升,类型风格更加多样,一大批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既满足观众的文化需要,又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
电影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电影语言生动讲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情抒写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奋斗、创造与实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时间节点,一批优质的电影作品及时推出,唱响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长津湖》《1921》《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攀登者》《中国机长》《中国医生》《夺冠》《十八洞村》《一点就到家》《血战湘江》《红海行动》等电影作品,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准确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选好题材、讲好故事、拍成精品上下足功夫。创作者从百年辉煌党史和新时代史诗般的伟大成就中,汲取创作营养,开掘主题立意,准确把握思想内涵,注重创新叙事表达,用鲜活的电影语言生动讲述中国故事。
电影创作的题材、体裁、内容、样式、风格日趋多样,表现领域和审美境界不断拓展提升。《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悬崖之上》《银河补习班》《少年的你》《紧急救援》《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以及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影片,运用创新了科幻、喜剧、谍战、动画等类型叙事手法,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传递了艺术蕴含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电影镜头对准新时代各条战线涌现的英雄模范,歌唱祖国、礼赞英雄。《守岛人》《烈火英雄》《老阿姨》《黄大年》《柳青》《千顷澄碧的时代》《秀美人生》《我的父亲焦裕禄》等电影作品,形象印证了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生动塑造出可敬可爱、可信可学的英模人物形象,绽放理想之美、时代之美、崇高之美。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5 年来,“中国故事” 成为银幕最闪耀的主角,“中国精神” 成为最有共鸣的主题,“中国力量” 成为最鲜明的特质。电影工作者用镜头书写美好生活,用银幕礼赞伟大时代,努力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注重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鼓舞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系列电影,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以小人物呈现大时代,以小故事展现大图景,艺术质量上乘,技术制作精良,大力弘扬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集中反映了脱贫攻坚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该系列电影连续 3 年在国庆档上映,共取得超过 75 亿元的票房成绩,在全社会引发热爱祖国、礼赞家乡、致敬父辈的热潮。在海外,《我和我的祖国》等接连创造多个票房纪录,一些华侨华人自发包场,一家老小带着国旗去观影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2019 年 “十一” 黄金周电影票房总收入达 44.66 亿元,近 3 年的国庆档票房总额接近 130 亿元。高票房的背后是好口碑的托举,根据中国电影艺术中心联合艺恩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近 3 年国庆档全部进入观众满意度调查前 5 位。
电影《长津湖》突出表现基层连队和普通士兵等英雄人物,把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战斗故事展现得动人心魄,把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难困苦、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人物形象塑造得立体鲜活。影片深刻诠释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历史逻辑,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将广大观众的爱国热情、家国情怀与奋斗意志联系在一起。《长津湖》一路刷新多项中国影史纪录,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新高度,在全社会引发 “长津湖效应”。观众自发致敬抗美援朝英雄,有观众重读抗美援朝艰苦卓绝的历史,有观众啃冻土豆感悟抗美援朝战士的精神意志。《长津湖》在香港特区上映首周票房突破千万元港币,有香港观众观影后直呼 “这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中国医生》以纪实的风格和手法展示了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夺冠》弘扬了中国女排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守岛人》塑造了在平凡普通岗位上坚守、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平民英雄形象;《红海行动》表现了中国军人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新使命所作出的牺牲奉献。
这些优秀的影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很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史诗,描绘更新更美更加绚丽的时代画卷
5 年来,面对变革与挑战,电影工作者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电影产业保持韧性与活力,电影工业水平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市场回暖迅速,产业复苏强势,创作、摄制、发行、放映全产业链齐头并进。化挑战为机遇的中国电影破浪前行,不断开拓新的局面。
截至 12 月 8 日,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稳居世界首位,全国银幕数达 81317 块,巨型银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过去 5 年,中国电影生产总量超过 4000 部,观影人次超过 80 亿。
创作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实施精品战略,以重点电影创作为引领,形成滚动式、可持续的创作格局;持续释放政策 “红利”,扶持科幻电影、优秀动画电影等多题材多类型创作生产,更好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引导提高审美水平,坚定文化自信;改善评奖评价方式,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和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电影科技体系不断提升创新水平。中国巨幕、中影光锋激光放映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互联网与电影的深度融合互为增量、相互 “赋能”,网络售票和在线服务以及全数字化放映实现全球领先,为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保障。
电影工业体系不断健全升级。中国电影特效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中国机长》《流浪地球》《金刚川》《峰爆》等中国式大片备受瞩目。大中型国有电影企业积淀深厚,基础设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民营电影企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与国有企业既相互竞争又分工合作的特色品牌。以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横店影视城产业实验区、青岛东方影都等为代表的影视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积极探索与文化旅游、传媒、信息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加强电影节建设,擦亮中国电影的 “国家名片”,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搭建桥梁。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定位清晰、特色鲜明,为“中国故事” 凝聚人心、聚拢人气,为电影交流与国际合作唱响好声音、注入正能量。
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创新创造,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努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史诗,努力描绘更新更美更加绚丽的时代画卷。中国电影,正前进在由电影大国奔向电影强国的道路上。
我怎么看?当然是买电影票看啊。又没有给我免票……
我感兴趣的是好莱坞怎么看:
对好莱坞意味着什么?
好莱坞会馋中国的票房吗?
好莱坞会在今后拍出讨好中国票房的电影吗?
还是说好莱坞坚持 “丑化矮化中国 + 灌输美式价值观” 的大是大非,戒掉了资本逐利的天性?
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全球第一,对好莱坞也许就意味着痛苦的反思:到底要不要顺应资本逐利的天性,拍一些讨好中国的电影呢?要不要放弃中国已经每年近 100 亿美元的票房呢?《花木兰》、《上气》都表达出好莱坞对于中国票房的垂涎三尺,它们企图用美式价值观改造后的中国角色来窃取中国票房,但是聪明的中国观众直接飞起大脚把这种垃圾踢到太平洋里。看来偷天换日的把戏已经行不通了。
疫情还在延续,预估明年的美国票房也不会很好。
所以我很想看看好莱坞的选择,我很有兴趣看看,太有兴趣了。
考验《资本论》的时候到了!考验好莱坞资本家的时候到了!
有人说这个成绩只是因为中国的抗疫做得好。大错特错!中国的票房这几年来一直都跟美国票房非常接近,超过美国票房是迟早的事,抗疫优秀只是一个加速器而已。
所以我很想看看好莱坞未来会怎样做?
2015 年 10 月 23 日,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向吉尼斯世界纪录发起挑战,挑战内容为世界上最大份的炒饭
该份炒饭完成后,重量为 4192 公斤,花费成本大概 14 万元,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轰动了整个中国
但随后便有媒体曝出:此份扬州炒饭被当作垃圾运走,并被用来喂猪的消息
24 日,该活动的主办方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桑建回应称,“4192 公斤炒饭并没有全部被倒掉,倒掉的只是已经‘不宜食用’的部分。我们一点也不浪费,这些都拉到了养猪场。人不能吃,猪可以吃。
《环球时报》在其社评中就给这些炒饭算了一笔账:“4 吨多扬州炒饭,如果一个人吃 2 两,就要 4 万多人吃。同时找来这 4 万张嘴,是一项多么巨大的组织工作!现在又不是大饥荒,就是把瘦**西湖**的所有游人都动员起来,这 4 吨炒饭也吃不完。
中国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别具一格,被媒体称为 “钱海”“人海”
其实不只是扬州炒饭,近年来在中国,用 “最大份” 的食物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现象屡见不鲜。
今年 9 月 12 日,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一口已经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锅蒸出了满锅的肥蟹。这口用于蒸肥蟹的大锅直径 6.6 米、高 2.3 米、内深 1.5 米、重 7 吨。而这口大锅的铁锅盖子需要用一辆大型吊车吊起。
2014 年 10 月 18 日,长沙世界之窗内,经长沙市开福区公证处公证,直径 4 米、厚 6.5 厘米、重达 1863 斤的超级南瓜饼在现场制作出锅。资料显示,之前最大南瓜饼吉尼斯纪录保持的成绩是直径 3.75 米,680 公斤。
2013 年 10 月 19 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厨师节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国湘菜大师许菊云率团队将一条长 1.4 米、重 102 斤的罕见有机鳙鱼 (雄鱼,单鱼头约重 50 斤) 现场宰杀,烹制成“双色双味剁椒鱼头”,并申创吉尼斯纪录。
此外,更有媒体总结称,近几年中国各地申报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很大一部分可归为 “钱海战术” 与“人海战术”两类。
如果说前述和吃有关的吉尼斯纪录属于 “钱海” 中的一类,那么下面的例子应该可以算作 “人海” 了。
10 月 25 日,来自北京、广州、深圳、重庆、西安、武汉等 8 座城市 11 个场地的 1443 名准妈妈一起上课,同练瑜伽,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一节孕妇瑜伽课。
10 月 18 日,河南省焦作市组织的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活动,成功挑战 “最大规模武术表演(多场地)” 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如果你在网上搜索 “广场舞 + 吉尼斯” 就会发现,从四川到浙江、从北京到湖北,万人起的广场舞在中国已经不是新闻了。
新华网官媒,就此事也提出了见解:
新华网的报道就此指出,有内涵的 “世界之最” 才有价值和意义,用砸钱、堆人、拼场面等粗放方式打造出的 “世界之最” 除了满足虚荣心,几乎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当下社会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注:以上内容,均引用自网络
我的其他干货类回答:
运营面试问题给你一个产品如何把它推爆,你们会怎么回答呢?什么是互联网公司的 APP 运营?移动互联网公司运营团队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扎不多德勒,当我们沾沾自喜票房第一的时候,好莱坞已经转换赛道了,网飞会员全球近 2 亿,每月会员费是爱优腾几倍,今年纯盈利就过百亿,仅一步两千万成本的鱿鱼游戏就有 9 亿美金盈利,还不用跟任何影院片商分成,这折合下来能顶多少商业大片票房呢?更别提 Disney+, HBO max 等等其他美国流媒体。
哦,我扫兴了是不是,你犟就你对。
今年是我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二年,是我高中毕业以来看电影最少的一年,对,比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还少。而且看电影不仅指去电影院,我甚至没怎么在网络平台上看电影,电视剧。印象中今年唯一看的是我的姐姐,我对这部电影很满意,因为在影院哭出来好多次,非常的发泄。
今年没看电影的原因是累,持续的累。学习,考证,工作加起来让我基本没怎么休息。过去我是一个特别爱看电影的人,我喜欢用电影和游戏来体验不同的人生。去年及之前基本上一个月会去看一次电影,网络平台上的就更多了,平均一周两部吧。
接下来我要准备结婚,买房,生孩子,我觉得我的压力会更大,所以未来我去电影院的次数应该会更少。暂时还没看到生活变得轻松的可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去电影院。
不知道国外单位发不发电影票,组织不组织员工去看电影。
我其实更想看看欧洲、俄罗斯、印度、日韩、南美、非洲的电影
能怎么看,鼓掌啊,不过我已经一年半没进过电影院了
未来,年年都是第一……
龟兔赛跑,趁兔子睡觉乌龟跑赢一次,就说明乌龟跑的比兔子快了?
有力的反驳了国外媒体宣传:“中国为了抗疫付出人身自由为代价”
感恩 感恩就完事了
我感恩还不行嘛
我忘了自己看过什么了,我印象深的有盲井,树先生,让子弹飞。我看的电影太少了,这是我印象深的
今年我看过:
《浅草小子》
《SOHO 惊魂夜》
《毒液 2》
《红色追缉令》
《偶然与想象》
《失控玩家》
《KATE》
《偷窥者》
《芬奇》
《下气》
《静水城》
《CODA》
《浪客剑心追忆篇》
《花束般的恋爱》
《无声》《笨鸟》
《消失的情人节》
《同学麦娜丝》
《彼女》《小人物》
今年一共看了五部:
《温暖的抱抱》《唐人街探案 3》《哆啦 A 梦:伴我同行 2》《失控玩家》《长津湖》
超喜欢 IMAX 厅,只是觉得电影票越来越贵了,但是电影好看还是挺值得的。
不要看重排名,还是要看行业未来的发展。
市场之大让人兴奋,观众口味越发 “刁钻”。
近些年因为题材原因走进电影院的频率降低很多,期望是艺术,并不想被 “灌” 情怀(自己领悟),上一部觉得好的片子还是 2018 的《FREE SOLO》。
冲向全球第一,确实得益于几个方面:
电影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教育意义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不要作用主要部分,可能更经得住时间推敲。
回顾今年上映的电影,有突出的片子(一次次刷新票房记录),更多的还是 la ji(流量、商业片、可能都不能叫电影吧)。只看总规模可观,但质量(令人担忧)。
仅代表个人观点,喷子绕道。
扬名立万三刷 还有你好李焕英 然后没了
一,人多(人海战术,美国的短板),
二,能看的起电影的人多(印度的短板)
结果:合二为一,登顶是迟早的
备注:和影片关系不大,国人有的思想,外国人也有,所以好片烂片也都会有
这是我们国内导演用心拍出好作品,
国外导演以为钱好赚,每年毫无新意的结果
如果多引进一些,票房会更高。
我记得有一个美国调查显示,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因为资产保值增值困难,收入下降,降低了一般性的消费支出的同时,在食品和娱乐方面支出不减反增。
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取得这个成绩难能可贵。但是也要看到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能光靠爱国发电。
有点水但是不影响第一排名。
比方的学校要你写长津湖观后感,发不发票都是票房
这两年一部也没有看,看到票价就放弃了,也没有很想看的电影,没有想 2 刷的电影。反而之前票房不蓬勃的时候会去影院看电影。
我太穷了,看不起电影。。。
今年只看过 白蛇 2
这么蓬勃的产业,那些个公司愣是亏损,破产。你看看这事闹的。咱也不懂咋回事。
有些人挺有意思,平时提到美元,就是美国人赚美元花美元。
怎么现在提到票房又开始提人数了。再拿美元和人民币 1:1 对比啊。
票价原来 30-40,现在 60-80,票房可不就增加了吗
别辜负了还这么善良的中国人
一部都没看
好了好了,知道了,CN 票房占比不容忽视,歪果仁都知道了吗?
这有什么?中国人口占了世界的六分之一,世界上有 200 多个国家
疫情管控的荣耀与你电影行业何干
能拉出来溜溜的也还是屈指可数
别 tm 强行贴金搞的像全球都看中文电影一样
美国佬是在海量垃圾上出精品
另外一些国家是在海量垃圾上出垃圾
知乎用户 闲人电影 发表 《长津湖》是一部合格的主旋律大片。 没有夹带私货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毕竟连爽文都不敢这么写的抗美援朝,只要据实拍出来,顺利上映,就能收获一大波票房。 从国庆档到现在,《长津湖》在票房上一枝独秀。 整个十月份,除 …
知乎用户 毒眸 发表 四年了,内地影史终于有新的单片票房纪录诞生! 电影实时票房数据统计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电影《长津湖》累计票房突破 56.95 亿元,坐上了《战狼 2》“霸占” 了四年之久的内地影史票房冠军宝座。 “是天时 …
知乎用户 狐狸晨曦 发表 《长津湖》13 亿的总投资,是没错,得到吴京采访时亲口证实, 吴京的登峰国际,就是本片七大出品方之一,前六家是博纳、八一厂、华影、中影、上影、阿里。业内几大电影巨头,群策合力的大项目。 这部投资为历史最高的战争片 …
知乎用户 宋词 发表 七个字:风口飞猪也不易。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给大家看一个一年前的答案(的截图): 这个答主是电影行业资深从业人员,跟一众行业大佬很熟。他的观点代表了相当大一部分电影圈(juan)上位者的立场。 当然,或许远不止电影 …
知乎用户 宋雯婷 发表 《湄公河》里的小孩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 里面有几个情节,一个是讲张涵予和彭于晏等警察在金三角行动时,眼看就要抓到关键人物了,一个小孩端着机枪站出来,在警察犹豫的一瞬间打断了他一条腿,警察的血喷溅而出,小孩的眼里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