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白岩松「29 岁前买房很神奇」的言论?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佐伊 23 发表

每个社会的既得利益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喜欢把结构性的社会问题,转化为个体的心态或情绪问题。

在他们看来,年轻人压力大、买不起房子,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心态就可以解决了;天天加班,天天 996,把它看成是对你人生的磨练,看成是福报就没问题了。

年轻人一旦抱怨起来,他们就会说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苦,外国人也是这么苦。这个社会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年轻人的心态。是因为他们吃不了苦,受不了罪,是因为他们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这就是所谓的心灵鸡汤。

白岩松说:“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他一追求就 OK?不会吧???正因为有一点难度,然后你够他的时候,痛苦与此有关,幸福可能也与此有关。”

目前已经有车有房有户口,随便参与几场活动就可能赚得一套房首付的白岩松,当然理解不了年轻人面对高额房价和房贷的压力。就像晋惠帝理解不了为什么饥荒中没有饭吃的灾民不去吃 “肉糜” 一样。

作为既得利益者们的白岩松们也不愿意承认,他们这一代人所取得的所谓 “成功” 和年轻人所普遍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的产物。他们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个体的原因,这样所有社会问题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就都被遮蔽了,所有的不平等都被合理化了。

既得利益者的嘴脸就是这样,他们既要在物质上压榨你,也要在精神上驯服你,剥夺你表达不满的权利和资格。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种精神 pua。

知乎用户 一言难尽​​ 发表

论演员的自我修养,白老师真的是一个好演员。

白老师的儿子,毕业于北京景山学校,这所学校,是一所老牌的,集高初小一体的,北京东城区重点学校。

能在这所学校读书,只用四个字来形容**:**

非富即贵

其实这个词有些贬低这个学校,它的存在,已经有 61 年历史,比很多大学的建校史都长,有钱人,都不一定有机会读它。也就是说,读它,至少家庭是贵人出身,有学区房,只是一个小小的门槛罢了。和一些普通人一生未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人做同学,是一件好事,至于有多好,就不说了,反正我没体会过,相信玩知乎的您也没有。

我先不去猜测白清扬同学为什么毕业于景山学校,但我一定能猜到,清扬是去受苦的,去感受一所北京的重点学校带来的所有的贫穷,困难和痛苦和糟糕至极的教育资源。一所建成 61 年的学校一定是破败不堪的,像下面这样:

我想白老师一定看不上这个足球场:

师资也极其糟糕:

在校学生 2400 人,只有 243 名教师,也仅有 6 个特级教师,74 名高级教师。应聘要求至少北师硕士起步,其中北师硕士最好还要北京户口,清北最好。这个师资看起来是不是很容易误人子弟?

我想,24 岁的白清扬一定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未来再去这么糟糕的地方读书了。尽管它的入学门槛是周围平均 19 万 / 平米起步的房价,这个价位目前只能买到地下室,当然也是供不应求。

白岩松,我一直都不提他,为什么?因为他不是老师,我骂陈平,也是因为陈平确实是老师,知行合一是标准,他没有做到:

新生人口继续减少在警示什么?

但是白老师,这个喜欢别人叫他老师的人,是真的在教中国人做人,教大家怎么讲话,底气要足,气息要正,但是一定不要点题,不能讲真话,也不要讲假话,语言的艺术。白岩松在自己自传写到他 30 岁还在租房子,很磨砺自身,不巧的是,从小学起他的儿子就读于中国最好的基础教育学校之一,真是个巧合。恰巧,景山学校有国际部,白公子本科又跑去了伦敦国王学院,要不要钱烧呢?真不好说,不说国外读大学,读国际部,一年花费,就足够普通家庭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这种语言艺术运用,真的很重要。

中国普通家长,没有养老存款,知道很多家长养老治病的钱在哪儿么?就是那一栋栋钢筋混凝土,好神奇吧,有些家长卖了自己老家的房产,自己租房住,来给孩子付首付买学区房。有些家长未来病了,不敢告诉后代,为什么?因为孩子要还房贷,得了癌症干脆不讲,这种事情,真的是传说?29 岁,买了房,用了六个荷包,其中四个,是那四个老人的一生积蓄,知道一生有多久么?知道他们工作了多少个小时么?这就是他们漫长而简短的一生最终的结果。

为什么中国人会这么早的买房子呢,这么渴求的需要一套房子,其实来源于资源的分配,想要,需要集中分配。这个问题,白老师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他从不讲核心问题,这个跟他所有的发言一致。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吃饭睡觉这些个事情,和拿语言吃饭这个事情,它们不能相悖,因为买他的书,支持他的人,都是买不起房子的人,但是给他这口饭吃的人,却又是站在对面的人。所以白老师,讲这段话,河两岸的人都能听到。

一言难尽高赞回答

知乎用户 山羊月​​ 发表

其实白岩松肯定懂,就是不说,**因为这个问题的核心只有一个词:焦虑。**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到了没房子的人是如何活着的,他们看到了最弱势群体是如何挣扎的,他们不想自己的后代也混成那样。房子对于中国人是一种终极的自我拯救,是当无法依赖制度的福利时,老百姓留给自己和后代的最后一点尊严。

一个文明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待最弱势群体的态度。如果有一天社会能有宽容和善待流浪汉,如果有一天政府能保障最穷困人民生活的基本质量,老百姓还何苦去拼死拼活压榨血汗来自我拯救呢?年轻的时候,在美国看到流浪汉排队领救济,其中不乏身强力壮者;进一步,又听到各种有色人种钻法律制度空子享受福利的案例,那时我就想,美国人如此精于制度设计,又为何对这些吃福利的懒人视而不见呢?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美国之所以纵容这些懒人,是想依靠这些人来展示一个社会的下限,即向整个社会剩余的大多数人证明:努力奋斗吧,你混得再差,不过也就是福利懒人**。一句话,福利制度设计的初衷,与其说是一种针对弱势群体的 “福利”,不如说是针对那些构成社会中坚力量的阶层设计的一道保险。**大家一看,原来这个社会的下限也还能够接受,于是也就不那么计较得失,不那么在乎利益。和谐和好,平等也罢,表面上维系的礼仪廉耻,盖因为其得失还不足以触及到焦虑的神经。故此美日居民的素质自然要 “高一点”,他们自然 “不着急”。

反观国内的老百姓,看到的又是什么?碰瓷倒地老人,你可以说是骗子,路边磕头长跪的残疾人,你可以说是骗子,迁家荡产跳楼自杀的商人,你可以说是骗子…… 可我们不怕吗?我们不怕这些事终有一天发生在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身上吗?**当一个社会的体制不足以维系最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人格尊严时,其反射给整个社会其他阶层的强烈信号就是:一定要拼命抢夺一切利益,一定要拼命守住一切利益,一定要为后代留下一切利益。**需要承认,这样的 “焦虑” 本身就是市场发展的巨大 “动能”,只不过这样的“动能” 背后,是老百姓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看到房价嗖嗖长的时候,想的不是“未来会更好”,而是“现在不出手未来只会越来越差”。**一言蔽之,中国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焦虑式” 发展。**这样的焦虑体现在方方面面,从微观的生活细节,譬如抢座碰瓷,到宏观的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至此,谁还会奇怪那些拼命买房的家长?那些拼命抢坐的老人?那些拼命挣扎的你我他?老百姓感受不到美日那样生活的安逸和平稳,自然觉得不幸福,自然要拼命去 “抢” 那些被普遍认为可以保障幸福的产品。其实说白了,治世老百姓抢房,和乱世流民抢黄金,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可以被视为在一个缺乏体制福利下限保障的社会,为了维系生活和尊严而做出的奋斗。

媒体不能真把观众当傻子忽悠:一边中国特色,一边美日如何,老百姓自己也能琢磨出不对劲来。既然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有制度根源,为何不去挖掘?很多事我们都知道有问题,却习惯于用 “别人是如何如何” 来掩盖“我们是什么什么”。媒体的责任难道不是回答问题,解释现象,发掘根源吗?白岩松理应告诉我们中国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说因为美日如何如何,所以我们也该如何如何。

~~~~~~~~~~~~~~~~~

四月十四日更新

四千个赞了,真的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个答案我一直没有回复评论,是因为它本身其实是个偏颇的答案。并且如很多知友所言,西方式的福利制度的确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条件。也许您可以说这是一种骗赞的答案,但如果我的答案能给您一点思考,我觉得您点点鼠标赏一个赞我也当的起。

很多知友的批评很有道理,不一一列举和感谢了。可其实我对我答案的定位就是一种思考。我想,福利制度当前的局限,不能阻止对福利制度内涵的思考。如同数学家抽象出的规律,在未来某一天就能被应用在桥梁建设上。当前,很危险的一个声音是 “因为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不用思考,不用讨论,不用了解。” 其实,也许正是因为思考了,我们才更了解我们为何做不到,我们才更清楚应该如何选择替代方法去做到。我国的政府不就是在这种曲折的探索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实现了举世震惊的发展腾飞吗?

自上而下的引导,不能替代自下而上的思考。当思考能够完善引导,当引导能够促进思考,我们的发展就会有一个上下有机的结合,而不是上面忙着考虑,下面忙着焦虑。

书生意气,很多东西想的浅,说不透,还需要各位的修正和磨练,请多多指教,谢谢!

知乎用户 叶泊枫​ 发表

知乎上果然是人才济济,根本不需要什么银针试毒,“鸡汤” 里有没有放砒霜,一眼就能看出来。

既得利益者的任何言行的目的都基于两点:

  1. 维护现有的分配体系,劝你服从,这样他就能继续从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中获取别人的劳动剩余;
  2. 在现有的分配体系下,劝你多劳作多产出,这样他就能分到更多的物质财富。

知乎用户 搜粟都尉赵过 发表

我说个自己的真实往事吧。

2005 年,大学毕业,在北京,当时的规划是在那里工作了。当时父母说,把家里积蓄都拿出来,给我买套房子吧,以后生活、结婚都用得着。当时,回龙观刚刚建起不久,房价普遍低于 5000 元 / 平米;在北三环附近房子,大概是 1 万多 / 平米;军博一带房子,大概是 2 万 / 平米。以我家的经济条件,把父母积蓄拿出来,至少买一套回龙观上百平米的房子是没问题的。但是,我必然不愿意啊!因为我觉得自己毕业了,能自己赚钱了,还要花父母半辈子的积蓄,那真是混蛋!我要自己挣钱买房!

后来北京的房价什么情况就不用说了吧,反正如今我每次回忆此事,都觉得自己当时才真是混蛋!

知乎用户 么西么西 发表

白岩松的儿子,白清扬,今年 22 岁,我不相信他名下没有房产,他应该很神奇,是个 wonder boy。

知乎用户 功夫哥​ 发表

1968 年 8 月 20 日,白先生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1978 年 12 月 18 日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进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经济开始高速发展。

1985 年,成绩优异的白先生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989 年毕业,那个年代工作包分配,房子也包分配,白先生运气很好,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轻松拥有北京户口,据他自己所说,工作八年后拥有自己第一套北京住房,现在有多少套房子,只有白先生自己知道。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实在太多,新闻记者的素材多的惊人,在央视这个好平台,全国人民都看得到你,只要稍微努点力,成绩就会亮瞎普通人的眼,受到大家追捧。

在长期的追捧中,白先生养成了一副难以言喻的表情,无论什么场合,总是一副洞悉天机的模样,让人感觉高深莫测,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只要不开口,大家也不会知道你在想什么。

关键白先生是新闻工作者出身,必须要开口,作为一个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用洞悉天机的表情说出 29 岁前买房很神奇、愿意打工之类明显脑残的话。

大家看看各自单位的领导,找个机会瞅瞅他们的简历,基本都是 60 年代出生的那批人,在看看他们的学历,中专算是很高的,大专简直不得了,本科那绝对是凤毛麟角。

为啥?学历这么低能坐那么高的位置?因为他们是人才嘛,文革十年,知识分子作为臭老九被打倒批臭,国内人才形成断档,60 年代出生的人,只要有点知识,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用人之际,基本都能占个好坑位。

白先生就是这么占到好坑位的。

在好坑位上,趁着改革开放 40 年发展的飓风,自然能一飞冲天,达到让后来人仰视的高度。

在这个高度上,聪明人心里要有数,不是自己多牛 B,而是要感谢这个国家给了自己机会,要学会感恩,要学会回馈社会。

绝对不是让你站在这个高度上,来秀优越感的。

大家都知道,在北上广深农村,即使是个白痴,当自己的砖瓦房被贴上 “拆” 字的时候,就已经是千万富翁了,这特么的需要能力吗?

真把自己当颗葱了,锤子!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中国 29 岁买房很神奇!因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都做不到”——这种比烂就太无耻了。

因为你硬要让全世界城市的房价排名,按照 90 平米的中位数房价除以家庭年收入,无论如何中国几大恶臭城市都是最烂的(伊朗、叙利亚这种奇葩国家除外),而且是包揽了世界前几名、甩开白岩松所谓的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 数量级。

没错,我的意思就是说,全球排名 500 个城市里,中国城市全部挤进前 20——对,你他妈就是全球正常国家里房价最贵的地方。

也就是说,北上广深 + 香港,普通家庭 30 年的税前全部年收入,才能买一套 90 平米的房子。而白岩松口中的美国一些城市,他们只需要 2 年即可——

因为这压根不是白岩松意淫里的 “你买不起,我也买不起,所以我们同样烂” 的情况——而是 “全世界 500 个城市里,就数您北上广深香港成都武汉天津杭州包揽了世界前 20 名” 的时候,美国人买房压力只有这几个城市的一个零头——你都已经包揽全世界所有正常国家城市房价的倒数几名的前提下,你哪儿来的大脸跟休斯顿、布法罗、孟菲斯、阿尔巴尼这些美国城市比烂?

——当然,这些都是海量顶级专家精确计算的结果,他们当然比我懂,更比你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回答都离题了。

白岩松不是来跟你讨论房子该不该买的,这不是他可以评论的领域,他也不具备相应的素养。

白岩松这句话其实是在做一个道德评判,懂吗?他就是在 Judge。

他 Judge 的,不是用父母的钱买房子。

而是白拿父母的钱,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

别说什么父母出首付你来养老的鬼话,这话比骗女孩子上床的套话还假。

这是个大家庭崩坏的年代,未来只可能是核心家庭或者丁克家庭,没有谁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即便他们给你付了首付,你还得想独立生活,就算你不想,你的爱人也会要求你想。没有例外。

也别说什么父母投资全家受益的屁话,这话就跟国资委的文件一样靠不住。

就算父母是投资,你把合同签好,天使轮多少,首轮多少,股权怎么分配,退出条款怎么定,要不要对赌,白纸黑字写好放在那里。写不来这么多没关系,简单的借条总会写吧。

买房是经济行为,谁投资谁受益,扯那么多干嘛。

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涌向北上广,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家庭共同体对个人自由的禁锢,而他们面临生活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时,又不得不向已经远离的共同体伸手。

这种悲哀可以理解,但不能视作理所当然,否则只会鼓励出一批又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年轻人没有足够的资本置产,通过借贷等方式当然合理,而且也符合经济原则。

父母作为血肉至亲,给后代资本上的帮助,也完全正常。

所以,你应该买房,也应该向父母要求帮助。

但父母给你的首付,不是你理所当然应得的。

那只是父母给你的借款。

不是他们应给付给你的欠款。

父母的抚养义务到你成年后就自动中止了,之后所有的赞助都是出于他们的自愿。

房子该不该买、福利制度是不是操蛋、留在北京重要不重要,这些都是个体的自由选择,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诠释,没有标准答案。

你买房子也好,你投资房子也好,你一定要留在北京也好,这都不是问题,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力。

但是,你要记住,你的选择应该由你自己承担。

没有人会为你埋单,也没有人应该为你埋单。

想买房,去吧,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首付不足,没关系。

勇敢地去向父母开口,同时记得给他们签个借条。

利息可以免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混蛋这两个字未免太草率了,中国人真正开始兜里有点钱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对于很多人的而言,对贫穷的恐惧是印入骨髓的。作为一个没房没车的农二代,我且举一个身边的例子说明房子有多重要。同村有一个大我几岁的哥哥,现在应该在二十七八左右,以前也是村里小学,镇上中学里的佼佼者,也算大家羡慕的对象,当然,他最终只上了一个普通二本,毕业了找了工作在市里的报社,那个时候报社属于事业单位,虽然现在已经和企业差不多,但在村里人心里还是很棒的,毕竟拿工资吃饭,这几年地方报社的效益怎么样大家也是懂的~收入真心不如民工!家里父母也觉得终于盼出头了,儿子找了工作,也不用出去打工挣钱了,坐等报孙子享天伦之乐~当然,凭他个人那点收入就算再节省,十年之内也只能勉强弄个首付加装修~如果当时当时房价没涨起来的时候,全家齐心,仅仅裤腰带,买房还是没问题的,可惜他没有~到了要结婚的年纪,别人给他介绍女友,多数为教师公务员,虽然收入说不上高,但也算和他条件相当~但是对方无一例外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主要是没房~而且自身收入也不高!于是他最后只能找了一个没有学历也没有工作的女友,然后结婚生子,现在父母已经老了,虽然不用他照顾,但是也帮不上他的忙~他一个人三千多的工资要供养一家三口人,房租,奶粉………………~并且房价也翻了翻,可以预见他三十五岁之前买房都很困难!可以说从农村出来,转了一大圈,他还是没能改变命运~~~假如当初他工作以后,父母咬咬牙,全家齐心,在房价还没高起来的时候买了房,也许他会找到一个之前有稳定工作的老婆~大家都是工薪阶层,房子不愁~生活绝不会如此窘迫~~~~~~~~~~~~~~作为农二代,我觉得不要妄谈理想,不要妄谈脱离物质基础的爱情~更不要谈青春就应该去穷游什么的,那简直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极不付责任~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来来,给大家一个新颖的角度。

但凡是要买房,正买房,买过房还想买房的人,都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和你一起当买方的人,到底是谁。

现在,和你一起当买方的人,是比你多活 30 年,孩子要结婚的人,之前没买上的。

现在,和你一起当买方的人,是比你多活 20 年,孩子将要结婚的人,之前没买上的。

现在,和你一起当买方的人,是比你多活 10 年,嫌一套房不够的人,之前没买上的。

现在,和你一起当买方的人,是和你一样大,看到前三种人以后决定义无反顾投入六个钱包的人。

现在,和你一起当买方的人,是比你少活 10 年,看到这个局面也义无反顾投入六个钱包的人。

现在,除了刚毕业的人,都是买方。

29 岁前能够买上并不能说明富足。

只能说明,留给年轻人的时间窗口,只有 10 年不到。

甚至,在如今这种形式下,留给他们的时间窗口会越来越短。

我国有 14 亿人,户籍制度开始淡化,跨城跨省找工作不需要批条以后……

恐怖的迁徙潮带来的急速的土地兼并 ,完全不给年轻人任何的机会。

这才是 29 岁前能买房的原因。

拿上海举例子说就是:

如果一个外来务工人员 29 岁的时候没有成功买房,那么 29 以后,基本不可能再买到。

美日做不到?

美日当然做不到,

人家一个是没有那么恐怖的迁徙潮,

一个是时间窗口变化没有那么剧烈,

最后一个是首付少,利息低……

所以可以缓一缓,哪像我们,缓一缓就没了,车从来不等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就是在 29 岁前生了娃,买了房,北京北三环边,二手的老楼,不到六十平,买时房价已开始涨的很快了,入手时平均下来一万一每平,如今四万一平,如果当时没有父母的 30 万帮忙首付,我们根本买不起,如果当时没有买,还是租房的话,有可能我们现在还是租房,而房租从当时的二居 1700 元到了现在的 4200 元,这几年,我们的收入并不理想,工作一直努力,不断学习,但钱没挣到,不敢想如果当时没有这房子,现在我们的生活会是个什么质量。
当然,我也看到真有很多朋友白手起家,完全没依父母自己买了房,这努力又懂得抓机遇的人们的确佩服。

2017 再来看看这个贴, 现在的小区租房的价一个月已六千多, 二手的房价一平已到六万了.
而工资,,, 而物价,,,, 唉,

2021 年再更新。现在所在的小区,更加老破小,六万多一平米,小两居基本上在四百多万。租金大概 6800 左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年后来更新下:

非常开心地告诉大家,我家宝宝四个月了;然后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我们还没买房,而且今年基本不可能买了——股市下跌,家庭资产缩水,房价上涨,加上父母的钱也买不起了!

不过户口问题解决了,我老公被借调到本区另一个单位,然后户口就落在那个单位了,所幸那个单位可以给孩子落户。评论里有人说我是户籍政策的受益者,某种程度上是对的,相比于没有北京户口的人来说,我们算是幸运的。但是如果没有户籍政策呢?那孩子想上学就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想在哪儿上就在哪儿上了吧,那我们就没必要买房了,有钱做什么不好?!

-————— 原答案 ————————-

本人今年 28,已婚,打算和老公在最晚明年之前买房。

我来说说,我为什么要买房。

我和老公同一年大学毕业,我在一个企业上班,他考了北京市公务员。公务员这种职业真的什么好处都没有,只有一个,有户口。

他的户口是放在单位所在区人才市场的集体户口。要命的是,这个集体户口不能给孩子落户。唯一的办法就是落居民户口,而获得居民户口的唯一办法是买房。

说实话,我们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买房的话首付肯定要跟父母要,父母也不是什么有钱人,攒的几个钱到时候可能都得给我们了。说实话,想起来心里确实很难受。

为什么非要买房呢?先租着房子,再攒几年钱,不是更好么?

但是生孩子这件事等不起啊,年龄越大生孩子越危险的常识不需要我再说了吧?

除了孩子,还有另外一层考虑。

我希望老公能早点从公务员里面出来,像我前面说的,公务员收入少,环境刻板,能有什么前途呢?但是公务员并不像企业那样,说跳槽就能跳槽的,如果没有单位接收,户口怎么办?

所以我们现在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要想生孩子,就必须先拿居民户口,要想拿居民户口,就必须先买房,要想买房就必须先攒钱,要想攒钱他最好能换一份收入高的工作,他要想换工作必须先搞定户口,要想搞定户口只能买房。

所以你看,如果能买房,很多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说到房子问题很多人扯什么中国人愚昧的安全感,丈母娘的虚荣心,blablabla。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说真的,如果没有户籍制度,教育资源没有这么不平均,我才不管房子不房子的事的,租房子挺舒服的,我想在哪个城市待着就在哪个城市待着,因为我不会担心因户口问题带来的种种限制和不便,不会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着急买房,就是因为在在中国许多问题都跟房子有关系,远远不是年轻人心态的问题。

知乎用户 当肖申克来敲门 发表

白岩松自己享受了体制内的福利分房,回头来对新时代的年轻人指手画脚的,这对么?

我认为白岩松这段话是有问题的

第一,不应用外国年轻人来和中国年轻人做比较。

如果白岩松是外国人,我可以理解,但他是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国情。一套北京房子,除了居住用途,还捆绑了户口,子女上学等很多福利,这些和外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而最大的国情,就是丈母娘了。

因此,外国青年 29 岁买房是很神奇,但在中国一点不神奇,是被迫的。

第二,不应用自己来和现在的年轻人做比较

白岩松很出色,无可置疑。但像白一样出色的年轻人能有多少?大部分普通的年轻人,没有家庭支持,不可能 30 岁买到房的,40 岁前也不大可能,难道要 40 岁才结婚生子?

第三,不应用福利房来和商品房做比较

白岩松的年代,只要进入体制内熬年资,即使不如白岩松出色,终究也可以分到福利房的。

问题是 90 年代末住房改革已经取消福利房了。今天年轻人,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只能买商品房,背几乎一辈子的银行贷款,幸运分到福利房的就几乎没有负担,这两者能比吗?

第四,对于啃农村老人买房的农村年轻人应多些宽容

两对农村父母卖掉自己住的房子,换了个小的,将钱给北京的子女买房,这是很常见的事情,怎么说人家混蛋了?

当然这样做不好,但这是很现实的。子女都定居北京了,不回家住了,两老住空荡荡的大房子三房一厅,不如换个两房一厅,置换后多出来的钱支持一下孩子。这是很心酸的事情,但也看出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大爱。

当然,这样做前提是父母自己主动这样干。如果父母把房子卖了自己租房住,这就真的是混蛋。

我是白岩松,简简单单这样说就好了:按照中国国情,29 岁之前在北京买房并不现实。如果家庭有能力支持一下,那是最好的,如果家庭支持不了,希望丈母娘多些理解,先租房结婚也可以。

知乎用户 本道颇有些感慨​ 发表

29 岁不买房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了更神奇。

他白岩松敢细说吗?

知乎用户 香樟连翘​ 发表

这有什么好神奇的?

我只会觉得,要是有钱,19 岁我爸妈要给我在大学所在城市全款买套房该多好啊!

因为中国人对于房子有执念,这个现象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好像觉得,只有在这个城市买了套房,我在这个城市才扎根了。29 岁正式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买房是刚需啊!

更何况,房子不是最好的理财产品吗?

这十几来年,买房子就没几个赔钱的。我坐标大连,2013 年我刚上班的时候,东港的龙湖的房子才 1.3 万一平,2016 年,东港的保利天禧,洋房也才 1.6 万一平,这才几年,东港都差不多 3 万多一平了。东港对面的钻石湾,2016 年也就是 1 万多一平,到现在,也是 2.6 万一平,四五年时间,活生生涨了一万一平。你干啥能赚这么多钱?我要那时候上车了,我 TMD 现在早就是百万身价了。

我本科毕业 7 年了,和我一批的同学,往往本科生比硕士生,日子过得还要好一点。为什么?因为本科毕业直接在城市买房的同学,都赚翻了,而往往硕士毕业的人,哪怕是读了名校的硕士。读书三年,却发现,杭州、苏州、南京、成都、厦门等新一线城市、还要深圳上海等超级大都市,哪怕是南昌、合肥等省会城市,房价也在这几年一飞冲天。

读书三年,房子买不起。 晚买房一年,至少亏掉几十万。 只是恨,只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生几年?

你还觉得买房很神奇吗?

只恨自己不早点上车好吗?

我有个朋友,硕士毕业了干工程,工资是挺高的,但是就是和老婆聚少离多,最后离婚了,后来公司拍他去东南亚做工程,干了几年,泰语也会说几句了。后来认识了泰方的一个女翻译,2020 年因为疫情也回不来国,就一直在泰国趴着,这回不来,接触就多了,一来二去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那哥们虚长我好几岁,当时都 35 岁了。

有次微信问我:“香樟老弟呀,你说我这找个外国媳妇靠谱不?这语言也不通,而且她才 23 岁。”

我就说:“你可拉倒吧,得了便宜还卖乖,都吃嫩草了,有啥不合适的?那你的条件,在国内是二婚,你想想,你结婚要花多少钱?还有买房买车呢?”

不知道我说的话是否触动了他

最后他们真的就结婚了,办婚礼呀请吃饭啊,弄房子什么的前前后后也就花了 10 万人民币。婚后他跟我说,这国外和国内这不一样啊,我这是享受了当家做主的感觉啊!

我说:怎么的呢?你的泰国小媳妇怎么你呢?

他说:“老弟你是不知道啊,我每天下班回来,她给我打洗脚水呀,还帮我洗脚啊!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啊!我这简直就是当老爷啊!”

我说:“你这是娶老婆还是找仆人啊!那泰国的妇女你也得宠啊,你怎么能这种思想?”

他跟我讲了不少泰国那边人的观点,他们就没有那么大生存危机感。日子够过,钱够花就行。要他们加班,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啥物质欲望,也没有啥储蓄意识。反正过得很悠闲。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改革开放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还不是我们忧患意识,吃苦意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他说他媳妇,人生理想就是有台车,泰国没有啥本国汽车工业,汽车都靠进口,买台车挺贵的。他结婚的时候买了台国内也就是 10 万多一点的丰田致炫,在泰国买要花差不多 20 万人民币的价格。

车在泰国是奢侈品,他说他老婆可满意了,开着小车就特别幸福。她们全家都对他非常满意。

反正他新婚燕尔,肯定是美着呢。

但是国内谁会这么想???

你敢拿买房的钱去买个车钓妹子?

过几年,你的车只能卖二手车,换个凯美瑞开开。。。

而你的房子,都够你买玛莎拉蒂了。。。

买房还有啥神奇的?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是的很神奇

大家看

2016 上海平均工资 6378 元,73.9% 不足一万,一万五以上只有 10.7%

注意 2 点,1 这是所有人,年轻人的工资往往开始会低很多

2 这是你到手之前的,你还要扣掉的你的税,五险一金

3 这是平均工资,不是中位数,大多数人比这要低

所以在上海大多数年轻人也许到手工资不足 5000。

你觉得他们在上海买的了房吗

别说上海了,

我在二线在房地产的,我无聊统计一组数据

15 年的,不是现在的,

一共买房子客户 123 组,首套自己住的有 76 套,

在 30 岁之前,父母一分钱不出只有 21 套,

数据不大,可能有偏颇

现在二线城市你想买房,不是你

好好读书,认认真真工作就一定买的起的

大多数人即使很努力,30 岁之前依靠自己也很难在二线买到房

我在这里劝大家一句话,只要中国房产税不出来

刚需在二线以上城市早买早好,父母有多少钱要多少钱,(那怕你以后还)

中国房价你看地价上涨就够了,

2017 年才过三分之一 全国土地卖了快 9000 亿

别人开发商买房子是赚钱的,如果亏本甚至回不了本,

他会等着放着也不会卖的。
反正也是亏,何必劳神费力

除非用尽一切办法也借不到钱后,才会买

如果你考虑你父母钱不容易,不想找他们借钱

等到你过 5 年,甚至 8 年,10 年

你去理财

你会发现你原来可以买而 2 环的三室,只能买三环小两室的

甚至买不了了

刚需早买早好

看着吧

即使少数年份会跌,横盘;但来年他会涨给你看

我说的 1,2 线城市。

知乎用户 马将军​ 发表

“代价是两人在农村的父母把房子卖掉, 换了一个小的”

重点是批评这种行为吧。

不过我好好奇他家是哪个农村的,换了套小房子就能影响到在北京买房这种事情。

还是说你白岩松觉得出了京城就是农村?

知乎用户 巴别塔鲲鹏 发表

想起一句话,我说的全部都是事实,但不是全部的事实,也不是事实的全部。

白某人只提外国人不会在 29 岁买房,说的也是事实,但绝对不是事实的全部,作为身处央视这个几乎最高的平台,眼界开阔非常人所及的精英人士,说出这种话,其言可憎,更是其心可诛!!!

国内外的具体情况不同,白某人不会不知道吧??房子在国内绝对不只是那间屋子,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地方,而是承载了多得多一些东西。

1、户口。在某地落户,房子绝对是核心,没有房子,想在当地落户的话,难度是地狱级的。从户口延伸开来,牵扯的东西大家都知道,梳理一下,如下:

2、养老。领多少养老金,城市之间差异巨大,一线、二线、三四五线,一月能领多少钱的差别,白某人心里没点那啥数吗?

3、医疗。大城市、省会城市、县城、乡村的医疗条件,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差异有多大吧,一旦生病,有些时候,真的是生死的差别,只要想一想,去医院看病的经历,除非你是白某人那种精英,否则觉不会是顺风顺水的经历。

4、工作。某些工作,尤其是牵扯到政府的工作,明里暗里是只招收本地人的。

5、购买资格。热门城市的房子限购、摇号,车牌摇号,道路限行,你没有户口,某些正常的权利,就和你没关系了,连进场的资格都没有。

以上这些,都需要你把户口落在当地,没有房子想落户口,呵呵 ······ 还有许多和户口无关,但也必须依托于房子的东西:

6、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上学,都需要你在片区范围内有房,有些更是需要有房、有户口,甚至还有社保年限啥的,由此催生出了房子中贵族 – 学区房,就连房子也能划分出阶级,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不知道白某人怎么看呢?

7、婚姻。前些年要求有房还是以丈母娘的要求为主,这些年,你要是和姑娘结婚说没房试试?玩蛋吧!连姑娘本人那关都过不了(当然,这没法怪姑娘,甚至没法怪丈母娘,世道如此,哎 ···)。

房子关乎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有关于抵御通货膨胀(除了房子,别的途径真的没有或者很难抵御印钱),关于更多的工作机会,关于稳定的生活预期(只要你被房东赶过,就会理解,真是痛不欲生,杀人的心都有),关于亲戚朋友的鄙视,关于同学十年聚会的阶级划分,关于生活更多的选择(我真的没有手下小哥的生活潇洒,因为他家拆迁,小哥也真的不 care 领导,不管是那一级的领导),关于夫妻关系,关于生活质量,关于各种城市福利或者红利,关于生活,关于尊严 ······

结论:与国外不同,房子在我们这,是必需品,和空气、水、食物一样,是刚需。

那么,问题来了,房子的供给不足,价格过高是谁造成的?白某人不去督促掌握房子供给、制定房子价格一方,多提供点房子,多降低点价格,得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反而在这 “义正言辞”、“孤傲高冷” 的谴责寒士门「29 岁前买房很神奇」,是几个意思??下一步是不是该谴责寒士们的呼吸影响了 “高人们” 的清新空气,需要羞愧自裁以谢天下了??!!!

呜呼!!犬儒!!非人哉!!!!!

-—————————————————————————————–

看了一下评论,发现好多人在纠结户口,这个事上不多评论。重申一下重点,这事主要不对头的地方,在某些人的屁股坐歪。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房子的供需不平衡,房价太高。正常的办法应该是增加供给,平抑房价。而白某人的潜台词是劝人晚点买房,要佛系,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忍耐。与白一脉相承的,近期某高官提出了 6 个钱包首付的高论,这种舆论引导,这种导向,难道是正常的吗?当前不是年轻人犯贱,主观上非得 29 岁前买房,而是客观环境逼着人买房啊,被损害的,被收割的还要在舆论上,甚至是道德上被人指责,被人侮辱,也是呵呵了。

知乎用户 君临碧池 发表

如果这是在评价一个社会现象,我同意。

但如果拿这个来嘲笑中国的年轻人们,我只能说 “何不食肉糜?”

知乎用户 娱乐人间 发表

我会很文明的写完这个答复。

文明文明文明

小白最近飘了,开始说胡话了,难道是老了吗?

想当年马老师说 996 是福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结果。

而小白也说了此类的话,

难不成要逆天而行步马老师的后尘?

…………

上天有好生之德

得权得势的时候要低调,学习司马懿的涵养

小白这个貌似有点出格呀。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如果我是小白的父亲

一定教会他做人。

咱们有钱了有资源了,

可不能对穷人的孩子说风凉话

而且指指点点。

他穷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他的父母给的资源少。

小白的富裕不是你小白自己牛逼,而是老祖宗葬的好

所以

小白一定要低调,切莫老了还栽跟头

能退就退吧,

当你退了,岂不是给了年轻人机会?

你占着茅坑还数落排队上厕所的人

只能说,你真毒呀。

知乎用户 学术状态帝 发表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房产圈里面最无力的就是太多房产 V 已经把房价和 GJ 绑在一起了,他们给人造成的感觉就是房价永远上涨,GJ 才会好,房价一跌,GJ 就不行了。你如果反对房价上涨,希望房价下跌,那你就是不 AG。

他们口号永远是高房价就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房价越高的城市,竞争力就越强,房价越低的城市,就没前途,所以为了让城市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房价就要永远涨,不能跌。

于是很多地方上的 LD,也就觉得房价低是城市没能力,大家都在哄抬房价,除了长沙以外,基本上都在以房价高为荣。今年房价不涨个 10%、20%,都不好意思出门和人打招呼。

但房价真的越高,这个城市吸引力就越强吗?

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加以限制,没有先决条件,没有规矩,一味的高下去,最后的结局就只有自我毁灭。

那些房产 V 只会说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房价上涨了多少,有多高,但从来不会说他们的房价曾经大跌过,更不会说人家的工资有多高。

现在的年轻人对房价已经绝望了,他们也不奢望能买得起房了,他们只想看看未来国内房地产的问题到底以什么方式收场,以一个吃瓜群众的身份,来看待这场全球最大的泡沫狂欢。

知乎用户 打火机也没了​ 发表

低情商:你这话说得真是_ _都不信。

高情商:有考虑加入关视频工作室嘛?

知乎用户 春树 发表

有些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丝毫不提为何如此,丝毫不提为啥没有保障房,丝毫不提收入和恐慌造成的无奈

知乎用户 啊疯 发表

之前看过一本书,核心内容就是:

成功者最喜欢标榜自己的努力,夸大自己碰到的困难。

大多数人都成功以后,诉说自己的过往,都很默契自己当时碰到了多大多大的困难,经过怎么样怎么样不懈的努力,最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后来我又看一篇文章,核心内容是:

选择比努力重要。

大多数的人,都是被时代选择的,两马吃上了互联网红利,房地产大亨顺应了发地产大势。

二十年前,只要选择这两个行业的,基本都赚得盆满钵满。

成为现在这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认为,他们当初多么多么努力,才拥有这么多财富,你年轻人凭什么,一上来就要享有生活。

比你们多奋斗了 20 年,这 20 年的通过 “艰苦奋斗” 大时代给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利用先发优势,先占据资源,让后来的人为我工作。

就是要建造更多的壁垒,让年轻人承受 XX。

顺便说一下:

岩松称中国大陆年轻人买第一套房子的年龄约在 27 岁到 29 岁之间,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都做不到。

大多数年轻人是掏空了 6 个钱包,6 个钱包支助下,甚至是 6 个钱包帮忙还贷的情况下买的房子。

买的其实不房子,买的只是抵御 XX 的武器。

美国、德国、日本、英国肯定做不到。

他们没有 6 个钱包的支持。

更因为他们的住房收入比是在 4~6 之间。(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额,我们国家是 9.2 噢。

请看我的名字下的介绍。

知乎用户 小狐狸精綠寶石盒 发表

中国社会,用正确的价值观生活,最后一定是早早投胎极乐世界的。

如果上面的表述是对的,那么就要考虑为什么白老师会是例外了。

知乎用户 温皇 发表

有没有感觉这种知识分子的腔调很熟悉?

就是那种,凭个人专业成就获取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又掌握了专业意外的话语权,然后开始指点江山,掩盖内部矛盾,把社会整体问题归结到群众个人身上的神奇腔调?

这种公知,换在几十年前,是要到人民群众中接受改造的。

知乎用户 时代之 发表

按照知乎的传统,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谁说中国人 29 岁以前买房,这个数据就是胡扯的。

拿着一个错误的数据,瞎扯淡!买房,那叫有一定难度吗?

最近几年,大家经常听到说中国人平均买房年龄 27 岁,全球最年轻。

实际上,这个数据没有任何出处。

我 10 年前,就看到说这个数据是 27 岁了,

然后万通的冯仑在 2019 年说,还是 27 岁。

但是贝壳研究院给出的数据是,2018 年,中国平均买房价年龄 29.5 岁。

最近,我又看到数据,说平均买房年龄已经到 30 岁以上了。

另外,中国买房和外国买房那一样吗?

中国人最少是掏空两个钱包,就是双方父母的,

而且经济学家樊纲已经鼓励要用 6 个钱包买房了。

国外买房又多少是父母出首付的?

而且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就是掏空 6 个钱包也不够用了。

均价 5 万,100 平米房子首付就要 150 万,大部分家庭都拿不出。

而日本的无论是房价的绝对值,还是房价收入比,都远远低于我们,

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是时代之,一个_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 jingji-xinli,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 “时代之”,凡是关注的,都发财了。_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38uCrk 发表

难道不是吗?真正靠自己能力买房的有几个人呢?

知乎用户 牛顿师兄​ 发表

既得利益者,不管他是谁,他的屁股始终跟你不在一个阶层。

也许他平常说了很多鸡汤段子给你听,甚至还做了很多让你感动的事儿。

但是只有在涉及利益关系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他赤裸裸的傲慢。

以及与你宛如天堑的鸿沟。

29 岁买房就很神奇?

这是什么奇葩言论。

各位好好想想自己的父辈是什么时候买房的,或者需要为买房担心么?

怎么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想要追求幸福,想要早点买房都成了什么奢望了?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还拿出欧美的一系列案例来举例,那你倒是给我们同样的福利条件啊!

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这些早买房的人就跟上了公交车上的人。

老早抢到座位的人,安之若素,还拼命的嘲讽,你们挤什么挤啊!

那些挤得鸡飞狗跳的人则拼命的想要推开那些想要再进来的人。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大戏么?

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我们通常称为资本家,或者资本家的走狗!

知乎用户 龙一 发表

白岩松曾怒批过房地产:高房价不但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更毁掉了无数年轻人的爱情。在一次座谈会上,当主持人谈到当下年轻人买房需求以及买房困难的问题时,白岩松谈起了自己的买房经历。在第一次买房之前,白岩松先后搬了 8 次家,其中最长的居住时间都不超过一年。直到 30 岁的时候,才享受到了第一次的福利分房。

白岩松这句话对于房地产的形容可谓一针见血。“焦虑” 似乎成为当下年轻人普遍的精神状态,曾经有一个节目做了一个调查年轻人焦虑问题的问卷,结果显示,超过 96% 的人都有焦虑症状,其中 54% 每天都有焦虑症状。

迫于高房价的无奈,很多刚入社会的年轻人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事情,而去选择稳定、高薪、高强度的工作,不敢生病、不敢离职已成常态。对于爱情则是更加可望而不可及,很多年轻人的婚姻,都是卡在了房子这一关,真爱不抵用,房子是门槛。

例如现在很多年轻人买房,因为房贷太高,每月经济压力都很大。所以这些年轻人就不再敢出去创业了,因为创业或者换工作都意味着收入的不稳定性。不稳定的 7 收入也就没法支付每个月的月供。所以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就算有想象力有梦想,在高房价面前也只能放弃,自己的梦想也只能深深地埋在内心深处。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的首要目标不是买房,而是把学上好,成为高学历人才。或者是努力工作、创业。随着房价的稳定,未来年轻人只要努力,买房应该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知乎用户 言不可弥​ 发表

白岩松肯定在北京有房,所以才敢这么大的口气批评一帮 80 后 90 后北漂说年纪轻轻买房可耻,我倒觉得他这种行为可耻,不知道白岩松有没有过大晚上被房东通知第二天搬家,房子收回,有没有受过中介的气,退押金时候有没有被中介各种刁难,多少 80 后 90 后活在阳光下, 人生第一次叫警察解决矛盾只是为了和中介房东的纠纷,这些我不知道白有没有经历过,但我敢说只要经过里其中的一件事,在某个夜晚,站在灯火通明的北京街头,却发现没有一盏灯是属于自己的,就一定会下决心买房。

我在北漂之前也向往西方那套,我就是叼,我就是厉害,我不靠父母,买不起房就不买,我租一辈子房,年轻气盛,所言不虚,等被社会艹了一遍又一遍,你颤抖的穿上裤子,那一刻,真的打心底里埋怨自己为何没有生在这个城市。

不是人民混蛋,是这个社会逼着他们变成混蛋。

知乎用户 往事 2022 发表

西方包括台湾已经完成城市化,农民收入相对较高,阶层流动几乎固定,所以房屋买卖市场平衡,老城区七八十年不动的多了去了(台北满地的两三层小楼)。但是中国处于高速城市化中,很多种地的农民辛辛苦苦一年还不如去城市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在城市定居的需求远远大于供应,所以白岩松比较的社会形态完全不一样,所以买房要尽量占位,房地产就是一个沿着城市中轴线占位的游戏,谁先占位,谁先赚钱。

知乎用户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发表

说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四年前正是房价飙高时,父母表示要在市区买套房,我说我暂时不想买,毕竟那时我还是个学生狗,买的话基本就是作为我婚房,父母跟我讲了很多,他们有他们的道理,最后买了,他们用自己的钱买了给我,我没说不要,但如果他们不买,我也会问他们借钱(注意,真是借)买,现实摆在那里,结婚女方要房子的,国情不一样,不要跟我讲美国(其实我很烦那种美国怎么怎么样,中国却是怎么怎么样的论调)。你没能力改变中国你就去适应,最没用的人就是天天提出中国有各种问题,但实际上中国没这些问题他们依然还是个 loser,我一朋友,家里穷的不行,他父母也给他买房,他表示不要的强烈情绪比我高不少,但依然最后接受,好久以前,我一直很喜欢央视那些名嘴,崔永元,白岩松,后来我发现,他们离我们很远,他们不用挤公交,不用坐地铁,很多时候真是站着讲话不腰疼,同时我也不赞同有人说不坐公交的人没资格来决策公交车收费制度,上位者可以制定他们很少接触的事物的相关制度,但不要你自己又不去决策,还搞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很具有感染力的演讲,现在让我觉得很恶心,很多东西你没经历过就不要靠意淫这些东西然后借助自己的影响和平台再发表实际上当事者并不这么想的观点,就像白岩松说的,美国,德国都做不到,中国就做到了,是啊,你白岩松去过这些国家,知道这些事,那又怎么样?我们不知道,我们需要知道吗?底层的百姓只知道他们的子女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没有房子很有可能就在婚恋中没有话语权,他们不知道几万公里外的国家的情况,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对他们整个人生实际上都没有什么意义,白岩松讲的每句话都好有道理,但有道理一点用都没有,下面的话可能就要尖锐多了,如果白岩松真的说过这些话,我只能说他不过是个无脑愤青,“混蛋”骂谁?你白岩松现在算是上位者了,当然你可能也是从底层奋斗上来的,所以是不是有种话语权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北漂卖了父母乡下的房子在北京买房,这短短几个字又怎么能概括这一个家庭为了买房,其中的复杂,心酸,无奈,矛盾,痛苦,纠结,他们很可能经过争辩,经过讨论,好多个夜晚睡不着,买房时排队等待,向亲朋好友低声下气借钱,咨询各种有关部门买房的细节,你白岩松只知道了北漂卖了父母乡下的房子在北京买房,就可以坐在别墅里轻轻松松说句 “混蛋”,最后再问你,“混蛋” 骂谁?————————————————————————————————————————————

评论区的李楠,也是该问题的提问者,他的见解可能和一些人(包括我)是相左的,他可能认为我们年轻人应该尽自己努力赚钱来买房子,而不是拿父母的钱去买,无意批评或者说教,只是来讨论,关于种种残酷的现实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个回答是半年前的回答了,知乎我也是经常浏览的,在这里,理性的声音毕竟是相对而言较多的,然而,更多的,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在这里意气风发,谈法律,讲人权,论女权,评政策,侃世界,然而,到了现实生活中,他们那可以上学术网站的文章,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真正应了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哦,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题主,我是说所有的在象牙塔里的高材生,都或多或少陷入了教条主义的泥潭里,不过知乎尤为严重。相比网上的喷子,题主只是理想化了现实而已,这也是多数大学生刚进入社会会犯的错误,被社会打两个耳刮子,应该就会好多了,本人毕竟也是被生活操过的人,这没什么好羞耻的。所以对于父母为我将来考虑而买房子,我是无奈而认可的。我认为在知乎所有用户中,富裕者也依然是少数的,绝对贫困者也是少数的,多数人都是温饱后有点闲钱,投资不够,买房首付,聊以自慰说自己是中产阶级。题主和我理念不同而已,也不能说是错,我只是觉得理想敌不过现实而已,不过你那句 “最终这套房子最后是以当时的购买价格还是现在的市场价格卖给你了?” 我就纳闷了,你想表达什么?

知乎用户 公忠体国汉弗莱​ 发表

看了很多回答都是骂白岩松的,当然大家骂的也有道理。但可能我太菜了,也可能一些知乎 er 挨的社会毒打还是少啊……

对于我个人而言 30 岁之前在一线城市买个小房问题应该不大,当然这主要要靠爸妈,我那个时候可能还在读书。

因此我也见到了许多比我有钱的多的人,他们奢靡到能让我们普通百姓三观炸裂,问题是在这个拜金的年代,很多人真的把这些当做了普通的生活(即使自己下顿饭吃什么都不知道),尤其是一些正在婚龄的男生女生,提的标准普通人根本达不到。(我见过一个女生要求男方必须北京有两套房还必须在五环以内)

这时候出来个人说:“二十九岁钱买房子是不可能的”,讲真我觉得这句话真的挺好的了,甭管这个人用什么语气来说,现实就是这样,白岩松不是房地产商更不是规则制定者,他不能让普通百姓都在 29 岁之前有自己的房子,但是他能说出来 29 岁之前没房子很正常,我觉得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知乎用户 fang-cai3 发表

之前看到另一个问题, 有人问: 哈哈, 现在美国疫情那么严重, 那帮在硅谷计算机公司工作的华人想不想回国发展啊?

言外之意美国已成地狱, 还是回国发展香.

结果有个答主回答:

哈哈, 回来个屁呀, 在硅谷我随便找个公司, 不吃不喝 4 年买个大 house. 回来干嘛?

喝西北风啊? 996 啊? 找 ICU 住啊?

哈哈, 才不会来呢.

之前我也问过一个在美国的亲戚, 老外是不是买房也很难? 那个亲戚回答是: 老外们年轻时一般比较飘, 经常跳槽. 东海岸西海岸公司总是换, 所以一般不会早早买房. 等年龄大了不想挪窝了. 就找个舒服的城市, 花一点小钱买个大 house. 不是说房子很贵才买的晚. 纯粹是懒得买.

而白主持人这种腔调, 真的是有点曲解老外的生活习惯了. 和那帮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台湾佬有啥区别呢?

知乎用户 一一 发表

29 岁买房,老白归因到了年轻人贪、懒、馋、滑,话里话外就是自不量力、贪图享受;但是事实上,这么早买房的原因更多是财富缩水、阶层滑落、资源分配等问题带来的恐慌,表现为踩踏性购房

房价收入比合理的情况下,普通人有选择权利,可以买也可以不买,这个时候理智的选择是有钱就买没钱就租,方便就买不方便就租。除了专业人士,没人指着买房挣钱,就不会出现自有住宅率非常高的情况。

房价非理性暴涨的情况下,今年买和明年买差距巨大,晚一年就是百万级别的差异,晚五年买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才会出六个钱包尽早买、尽快买,买不起北京买天津,买不起天津买太原。所有人都在恐慌,担心自己被时代抛弃,有钱的没钱的,都得压一套房在手里,尽管说买完以后租又租不出去、住又住不上。这样就导致了一个是房屋自有率非常高,一个是房屋空置率非常高,一个是住房满意度很低

现在房价的问题,在于对社会评价体系的破坏。原来干实业的,养着几十个工人、一年产值几千万的厂子,老板突然发现把厂子抵押、工人遣散,分分钟套出来钱囤积个房子,挣得远比开厂子挣钱。硕士、博士、医生各种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发现自己读书深造的十几年,错过了房价暴涨的时代红利。

知乎用户 子楠​ 发表

改天闹饥荒了,这种人也会跑出来一句 “想顿顿都吃饱饭很神奇,别人海地人天天吃土”,反正饿死的又不会是他。

大部分人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的,而不是拿去和别人比烂谋求优越感。

知乎用户 一人一口酥 发表

白岩松是怎么一天天变成这样的。最早焦点访谈的时候还称得上直言倜傥、人民喉舌。随着焦点访谈节目越来越和谐,白岩松也把头嘴伸到云里去了,离老百姓的疾苦越来越远,时不时出说出一些神奇的言论。其实吧原因都理解,谁都要吃饭生存不是,但是既然这样,只求不要自居人民喉舌的身份来批判人民追求幸福快乐的权利了。

知乎用户 图灵 Don 发表

白岩松可能跟柴姑娘一样,知道欧美,不了解中国。

中国人的单位不是个人,是家庭、家族。买房也不是年轻人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家族的事。靠自己买不起房,还有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七大姑八大叔。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共同出资,这样买得起房的几率就高多了。

大家理解中国、东亚问题,记住一点:衡量单位不是个人,是家庭、家族。这是非常重要的常识。

知乎用户 稷亦寒星​ 发表

我之前回答过一个关于白的答案,那篇答案热度还在,没有凉透,白就又爆出惊人之语。

他自然不担心买房子,因为他的房子已经足够多了,他的儿子也不必担心,因为他的儿子也够了。

白环顾四周,不是大老板就是高端名媛,贵妇政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大裤衩望出去,京城一路繁花,灯红酒绿,莺歌燕舞,春意盎然。

他又自诩坐在第一排,这样的人自然看不到大裤衩下捡瓶子的乞丐,修建大裤衩的民工,送外卖的小哥,007 的程序员,他的眼里,中国就是由上面那些人组成的。

所以他这么讲,一点不奇怪。我对他的立场并不感到惊讶或者愤怒,我愤怒的是,他又拿那副虚伪的面孔,讲出被包装出来的主持人话术。

给我看的生生吃不下饭。

一个因为贫富差距,不合理分配,畸形结构导致的社会性的可怕问题,在他这种自诩精英的人的眼中,居然只需要调整心态就好。

我们平民的呼号,吵到人家上流精英的眼睛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人民之所以怀念麻子,就是被白之流给逼的。

您是精英,您家产千万,您人生导师,您坐怀不乱,您心怀天下,您牛逼闪闪。

您赢了。

知乎用户 马是疆 发表

白岩松 , 46 岁 . 这个年龄段的人是这样的 :

当初他参加工作的时候 , 是住在单位的房里 .

当初他结婚的时候 , 单位会给分房 .

在 1980 年代参加工作的事业单位的员工一辈子有房子住 . 压根自己都没租过房子 .

**
那时候的人口是这样的
**

**跟这种人有什么好说的 !
-
**

我也并不在意白岩松说的 29 岁不该拿家里人的钱是在其阅历之下的真心表达还是作为既得利益者睁眼说瞎话。我不做判断。

我只看事实。

事实就是上面那辐人口增长图:北京面积不变,但人多了,所以人的购房 / 租房压力就增大了。

知乎用户 Cavani 发表

其实,他发表怎么样的言论,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可能再过两三年,已经没有什么年轻人关心他这种人发表了甚么言论了。

知乎用户 地山 发表

中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弱者心态和极深的不安全感。倾家荡产吃糠咽菜也要买房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要说这么干的人是混蛋,那也是统治阶级逼得。孩子想读书,也有人愿意教,学费也教的起,但是能不能入学,却要衙门批准,这难道也是美国,日本,德国年轻人都避不开的问题?

问题不是我们活得不如日本,德国和美国人。问题是,你把解决问题的权利收走了,却不给我们一个结果。如果明天菜市场颁布一个制度,说英语不过四级的小贩不许卖菜。那么因此失业的小贩,无奈借父母的钱去补习英语,难道白先生也要评价一句不要脸?

知乎用户 云蜀豸 发表

不知道「一辈子都买不起房」神不神奇。

相当一部分青年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一辈子,或者大半辈子都买不起房

不知道这神不神奇。

知乎用户 幸福的保护色​ 发表

原来白这些言论 6 年前就有了啊,既然很多人都来挖了,那我也来挖一下。

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白说中国 29 岁前买房很神奇,却没看到背后的原因。

首先,为什么要早买房。知乎有个问题 “为什么要花几百万买房,花几千块租房不好吗?”(大致是这个意思),但是对于外地去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房子要绑定你在这个城市的一切,包括你的福利,你孩子的户口和学区等等。我人在东京,我租房落个新宿区的户,我就能享受到东京都和新宿区的几乎所有福利,连发疫情补助金我们外国人都能拿。而你在大城市,没有当地的房子,以后小孩上学顺位就能排到很后面。而且我以前回答了一个问题,调查有一半左右的年轻人是不喜欢租房结婚的。而日本人购房契机,结婚在比较后面。

其次,房子给人以安全感。去年年底长租公寓暴雷,我感觉到我们对租客的保护仍然不足。在日本,你租房是比较稳定的,法律保障比较完备。而我们按现在的环境,买套房子省心,确实也没错。

我暂时就想到这两点,以后看看有没有什么补充。

知乎用户 方扯淡​ 发表

如果我们国家的租房制度很完善的话,我肯定不会在 29 岁之前买房子

1 我不需要遭受房东的白眼

2 合同范围内房东不会想涨价就涨价

3 合同范围内房东不会随便赶你走

4 合同范围内房东不会随便再把房子隔开,为了创收多一个租客

5 整个租房的价格也不会是狠狠的涨

………………………………

而这些 在德国 美国的西方国家中是不会发生,基于以上万般无奈之下我必须买房,我要安全感,我不想随处漂泊。

知乎用户 Hermite Bai​ 发表

问题在于美国年轻人不是买不起房,只是由于生活还充满着变数,没房也不碍什么事,反而没有还贷的压力,单纯的不想买罢了

知乎用户 斯图亚特 发表

我感觉我们依然活在鲁迅笔下 “吃人的礼教” 里。父母要管孩子管二十好几三十岁的孩子买房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他们还会对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子女的私生活横加干涉,做什么样的工作,找什么对象,结婚,生子…… 反过来子女也许自然的会请父母帮忙带孩子,多少年后老人也许又要要求孩子照顾他们…… 我们不依然活在吃人的礼教里吗?在封建家庭里,家长资助下一代买房又算得了什么?

知乎用户 peter.z 发表

真问题真的只是房价问题吗?

房价是一方面,租售不同权带来的问题,对租户缺乏保障带来的问题,是另一方面,二者加起来那是一把大剪刀,韭菜咔咔的剪。

买不起房没关系,如果能保证租户利益,不随意涨房租,赶人,租户的孩子与业主的孩子平等享有就近入学的权利,户口不与房子挂钩 (甚至取消户籍制度,保留身份证),那买不买房真的问题没那么大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焦虑的来源一般不是 29 岁能不能买房。

而来源于,自己是不是可能永远买不了房。

比如在北京工作的人来说,工作 10 余年,依旧和北京人隔着一个叫做户口的天堑,快 40 多岁的时候,知道自己拼搏去实现理想肯定是不行了。

可是安居乐业,似乎也没得机会,房子(户口优先),车子(户口人数越多越优先),孩子(户口限制),工作(36 以上 88),北京不会允许你留下任何的机会,只会榨干你,然后送你回家。

所以问题从来不是按部就班可以解决的,而是茫茫然选择忽视的。

29 是个有意义数值吗?不知道,或许只有 45 了,北京开始嫌弃你时,你才觉得数字的意义。

知乎用户 小火柴 发表

因为他所代表的阶级要我所代表的阶级,相信,29 岁买不起房子都是正常的。

刚好之前看了个新闻,你们自己品

看见了吗?他们代表的这一阶层,一面让你 996 福报,一面让你艰苦奋斗,另一面自己跑去腐朽的资本主义水深火热去了。

有一说一,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你去哪里用 50 万人民币买一套这样条件的房子,就算给你 50 万美元你也买不到吧?

别在这里说什么牺牲一代人的幸福,赶超美利坚,未来会更好。从来牺牲的就不是一代人,而是这一代里面的中下层。未来从来不会自己变好,如果真的变好了,那一定是在某处你看不到的地方,有相当一部分力量为之而努力了。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凭着自己的努力,出去看看,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如我被灌输思想的那样。

真正为人民着想的,我只认那位伟人。

知乎用户 兕子 发表

买的起房的才能说不买房子无所谓,否则就像太监说没有性生活也活的很好一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白岩松说混蛋的是那对北漂,算不上是地图炮。没有喷的价值。

29 岁在北京买房很神奇,是事实,不值得喷。29 岁在二三线城市及以下县城买房很正常。这不是良心问题,是常识问题。

以上。

那么多人喜欢上纲上线,却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看,真心可怜。

知乎用户 zch 发表

原创 | “该死的房子”:都市里无房族与有房族的 “战争”

大学派短评**(原创)**

文 / 昌辉

首先给你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笔者的一个学生的一段不幸的婚姻。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烦,请允许笔者用化名代之。

2013 年夏,史记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成绩优秀,内心敏感,擅长写作。毕业后他在一家杂志社谋得了一份工作,月收入 3000 多元。刨去租房、吃饭和简单日用,每月结余不足千元。史记老家是广西人,家里有父母弟妹四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身体欠佳,收入勉强供家人度日。一个弟弟在读高中,一个妹妹在读初中。

史记租住在上海浦东新区花木社区。房东姓杨,是一个拥有三套房(均为动迁回补房,每套大约 80 平米左右)的浦东土著居民,初中文化程度,社区保安,业余时间抓鱼打牌。家有一女,长相尚可,上海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在社区一家超市工作。按照当下楼市行情,老杨家的房产大约价值 1200 万元左右,这是老杨一家自负乃至俾倪他人的资本。

在几个合租的小伙子中,老杨瞄上了小史。觉得小史精明能干,模样也周正大方,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女婿。所以经常有事没事就来出租屋里转转,有时还有意带上女儿,说是向几个大哥哥请教英语什么的。

几个来回下来后,老杨就邀请史记上家做做,甚至还请史记吃饭,并且制造女儿与史记独处的机会。到后来,干脆挑明了说。史记呢,虽说与杨家女儿感情不深,但小杨毕竟是个年青的姑娘,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况且她还是个上海女孩,更为关键的是小杨家里还有三套房子呢。史记后来跟笔者说,“坦率地说,我也俗也虚荣,不单纯,我的确看重她家的三套房子。你知道当时的几个室友是多么羡慕妒忌恨的…”

2014 年初,史记与杨家女儿就开始谈婚论嫁了。至此,无房族与有房族的 “战争” 就拉开了序幕。

先是杨家女儿要史记为她买一条项链,按说要求也不算过分。但史记囊中羞涩,刚工作不久,积蓄少得可怜,既不好意思向同事开口,也更不可能向家里伸手,所以就拖着。这让杨家女儿很不开心,经常奚落史记。“复旦毕业又有什么用?还不是没有钞票,穷光蛋一个……”。史记不爽,但还是忍了。

史记受不了的是,他与杨家女儿经常为房子话题争吵。一次,电视上又谈房价了,史记情不自禁地骂道 “房子不能再这样涨下去了,老百姓每月才拿多少钱?再涨就真他妈让人没法活了……”,而杨家女儿却挖苦史记,“乡下人素质就是低,张口就骂人… 你能叫房子不涨?你是市长还是总理?他们都说了不算,你算老几?我看房子涨就是有道理,你不听专家说吗,城镇化率还早得很呢…” 史记反唇相讥,“你懂个屁,没文化……”

像这样的争吵经常上演,激烈时则演变成人身攻击。史记告诉笔者,观点分歧可以原谅,他看不惯的是,杨家人话语背后的优越感以及对无房人的轻蔑,“不就是有三套房子吗”,“该死的房子,我恨!” 虽然事情已过去了一年多,但史记说起来还是愤恨难平。

直接导致史记婚姻解体的是杨家对史记父母的不尊重,但 “根子还是出在房子上”。史记对笔者剖析说。

史记的故事虽是普通的个案,也是一个 “无事的悲剧”(鲁迅语),但却极富代表性,它映照的是当下中国一角的世象心态。

史记的案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一、房子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物理意义上的房子,它已经负载了很多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涵义。它能给一部分人带来快乐和优越,又能给另一部分人带来痛苦焦虑和自卑。所以,有人爱它,就有人恨它。

二、房子已把中国百姓分为二大对立的阵营,即有房族阵营与无房族阵营。有房族当然不期望房价下跌,而无房族则天天盼望着房价下跌。所以,面对楼市调控,既有支持者又有反对派。政策制定者将会面临来自两个不同方向力量的争夺和声音。政府将站在什么立场发声发力?

三、楼市现状加剧了社会阶层的隔膜与割裂,甚至引发无房族对有房族的仇视,哪怕这个有房族是通过自己的才智和辛劳获得的。当有房族与无房族差距过大后,就埋藏着社会不稳定的变量。

比如,据笔者观察,在上海,拥有三套房及以上的绝不是少数,这个群体至少要占到城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甚至更多。这个群体有的是 “靠天收” 式的得益者,比如大量的动迁户,这是机会不公平带来的,所以无房族并不心服;有的是靠特权获得的额外收益占有的,无房族只会愤怒痛恨;有的是靠自己的才华勤奋拥有的,对此无房族无话可说,相信大部分人会表示尊重和敬仰的。既然上海如此,北京、广州、深圳、南京、合肥、郑州等等全国几百座城市就不会是这样吗?

微信公号:梦启博大 mqbd_001

知乎用户 yougen Sao 发表

白岩松、高晓松等松们的理想国就是等级分明且每个等级都安于现状的社会,底层人就该受苦,而且不能让底层人知道上层人生活的多么轻松、舒服、享受,这样社会才能稳定。

知乎用户 李楠 发表

房价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上的所谓的 “刚需” 支撑的,当下的年轻人想要买房大部分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是父母资助的或资助部分资金 。 如果年轻人在买房这件事上绝多数人选择不啃老(像个别富二代就算了,毕竟思聪那样的有的是钱,吐口痰能在三环买五室两厅),房价就不会像现在那么高,也就是以前我所听说的一句话:”刚需那么多还没房子呢,所以房价涨还是要涨,但问题是年轻刚需族只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没有多少人有钱买房啊“

说白一点吧,一些年轻人早早地开了挂(20 多岁看中套房子并用父母的积蓄买房的),并且尝到了甜头,慢慢的,后面那些当初选择不啃老但自身实力并非超群的人就倒了血霉(年轻人 20 多岁看中套房子不想用父母的积蓄自己努力攒钱,攒到 30 多岁加上父母的积蓄反而买不起了。)。 年轻人(非少数的富人子弟或自身实力超群年轻有为者)全部都不选择啃老买房,房价就不会那么高,年轻人当中努力工作的,自身实力强的,事业上运气较好的,慢慢会买上房子(会比 27~29 岁晚上几年。但是毕竟当下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那些工作不努力的,没什么能力的,或者运气差点背的,消费无节制的人会买不上房子。)

还记得 “囚徒的困境” 里面,囚徒为什么一定会选择招供么?——无论他招或不招供,我招了都比不招供判的刑期少,老子当然招供了,不招的是傻 $ 逼啊!

在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下,别人啃老或者不啃老,我啃了都比不啃老或晚点啃来的划算,老子当然啃了,不啃是傻¥逼啊!(此句旨在描述现象,并非本人赞同的观点)——基于现状做出这种决策,没什么混蛋不混蛋,理性罢了,听白岩松的话不买房,那才是真 · 混蛋。

知乎用户 马华兴​​ 发表

这个人对白岩松的看法到现在还适用: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近。白岩松也未能免俗,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颜的兴奋和沾沾自喜,什么 “我第一个鼓掌”,对不起,我要说这是诌媚,似这等宫闱秘闻,在你固然可喜可贺,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就像什么,质量越重,引力越大,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分。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是 “坐在第一排” 这句话。我们都进过剧场。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震耳,北京话叫“吃味儿”。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怎么委婉怎么客气,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写这篇小文当中,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采访余华,这是他的正科,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于是仔细观察此人。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拨,以正视听,现在我认为这仅仅是做作,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 “范儿”,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那就是骨子里的做作。
他的眼睛始终不看交谈者,对方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表示他在听。他在哪儿学的这一套?他不是一个学生出身的热血青年一个热爱运动和音乐的普通人吗?我相信那些问题不是他想问的,何其愚蠢,逼得余华也只得加倍愚蠢地回答。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聪明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怎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优越感?
你真有你显得那么重要么?我不相信电视主持人是一个独立观点的表达者,更接受广播学院学生自己的说法:肉喇叭。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除了 “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 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点。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是存心欺世了。

猜猜这谁写的?

央视名嘴有些人还是很热血的:赵普、水均益……,但白岩松,emmmmm

知乎用户 广州融资邱生 发表

别的不说,就买房和追美女而言,白岩松说的是真话,不应该被批评。

大城市的房子,本来就不应该人人买得起。想想看,14 亿都住到北京,那还得了? 范冰冰,高圆圆的这样的美女,本来就不应该人人都能追得到。

人人都能追得到的女生,未必就是你想要的。大城市房产和美女,都是稀缺资源。稀缺这个客观属性,注定了不是人人有份,注定了属于少部分人。

至于白岩松说的找工作,倒是值得批评。 因为充分就业是政府的基本责任。

知乎用户 梁智斌 发表

我 29 岁之前已经两套房,虽然第二套房要缴税,但广州市中心的房价一路走高。不要站在我的角度,而站在身边人的角度来看。女孩子认为年轻人有房子不神奇,可以理解。所谓谈钱伤感情,如果我来讨论这个问题,很容易得罪人的。

因为如果说年轻人买不起房子,那是说女孩子的择偶要求太高,也有说自己环境好的嫌疑(即使不是我的能力,但至少住得舒服;很多人只求结果不看过程,最渴望没有过程直接吃果子);但如果说年轻人买房子很容易,那买不起房子的想灭了我。总之大家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逆来顺受,应该见高就拜、但不能见低就踩,因为拜是正能量、踩是负能量;如果大家觉得拜底层是正常的,那逢人就拜也挺好,显得全民素质高、讲礼貌嘛。

知乎用户 白开水​ 发表

中国的房子和外国的一样么,外国可没有操蛋的户籍政策。而且外国房子可不是一直涨价怎么卖都不亏。

抛开实际情况不谈,反而埋怨中国的年轻人,这是混蛋号码

知乎用户 放逐之刃 发表

作为既得利益者们的白岩松们也不愿意承认,他们这一代人所取得的所谓 “成功” 和年轻人所普遍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的产物。他们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个体的原因,这样所有社会问题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就都被遮蔽了,所有的不平等都被合理化了。
既得利益者的嘴脸就是这样,他们既要在物质上压榨你,也要在精神上驯服你,剥夺你表达不满的权利和资格。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种精神 pua。

知乎用户 水木山城 发表

除了一小部分青年才俊,中国大部分年青人可以享受中国特色的啃老嘛。

这也是独生子女的好处。

欧美一般一个家庭二三个小孩,一般中产家庭连二三个孩子的大学学费都会较吃力,更何谈给二三个子女一人来一套房子了。

知乎用户 Ryan 发表

新加坡的组屋政策能够确保新加坡的年轻人在结婚后 1-3 年就可以住进新房子,房价不能说非常便宜,简直跟送的一样(在房价 1-2w rmb / 平的基础上,还有各种补贴与减免政策)。看来白老师对国外的情况也不是完全了解啊。

知乎用户 Lee 发表

正确理解难道不该是,中国人啃老常态,欧美买不起才是正常的么?

正常大学生毕业 23 岁,29 岁之前能买房子的确很神奇啊。放眼全国,29 岁之前月薪两万的多么? 我和我同学月薪两万都买不起,我也觉得神奇啊。

这是对社会的嘲讽,是对啃老者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讽刺。十几年前啃老这个词挺伤人的,人都要强,或者争口气么。现在还有人提这个词儿么?

欧美的年轻人我觉得才是正常的,买不起就不买呗,租呗。没必要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当然,国内的女生要求房子这种风气也的确是惯出来的,多数学历高的女性,父母也有学历的,其实没太听过这种要求。具体原因,细品呗。

生意是生意,感情是感情,愿我们都可以活成当初追求的样子,至少我在这么做,也有从低谷陪伴的人。我就挺知足的。

知乎用户 迦仑 发表

他这个言论是非常恶心的。

因为他这辈人,含着时代的金钥匙,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后,集体就会给他解决住房和子女教育的问题。

他说这番话,也就能忽悠那些啥也不了解的普通青年人。

我听过不止五个前辈和我说,人生最后悔是当初为了不啃老选择自己打拼,结果赶不上房价,反而令父母一直挂心。

但我认为这不是他们的错,错的是需要六个钱包买房的社会。

我当然不认为每个 29 岁青年都能买自己的房。

但是我坚决认为,良好的社会应该让前 5% 的 29 岁优秀青年都能买房,让他们安居乐业。其余人 50% 可以在 35 岁买到房,99% 的人可以在 40 岁前都有自己的房。

知乎用户 大河水 发表

网上最忙的就是白岩松和郎咸平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肯定啦,白岩松说这段话的时候是站着说的

知乎用户 forcey 发表

发个图,美国的数据

http://realestateresearch.frbatlanta.org/rer/2015/05/are-millennials-responsible-for-the-decline-in-first-time-home-purchases.html

近年来 25% 的首次购房者年龄在 28 岁以下,中国不一定有这么多吧?

知乎用户 文艺范花样作死君 发表

咱就不说那些深的,也不扯那些个阴谋论,但无论如何,这话还是充斥着一种 “过来人的傲慢”,也就是这两天被炒成热闻的 “爹味”。

我之前也总是嘲笑现在的孩子太矫情,学校没空调就要死要活,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没有空调也没觉得怎样。但是后来回头想想,我自己现在没空调没暖气也受不了了,更何况那些孩子?

你白岩松什么年代的人?现在什么年代了?你 30 岁时候的社会压力跟现在能一样么?当年不买房的人多了,更何况当时还是福利分房制度呢,你扯什么买房不买房的事?

你白岩松买不买房是你的自由,你不买房还是能娶到媳妇,孩子还是能上贵族学校。别人能么?你以为年轻人真的都这么喜欢买房子啊?我们多吃点好吃的多去外面转转不香么?还特么不都是被逼的?

你有功夫在这教育年轻人,不如去跟他们的丈母娘们唠唠。

然而归根结底,这事也不能都怪丈母娘,就算他们再肤浅刻薄,但事实证明,现实主义功利主义最后都上岸了,买房这事在现实层面是如此正确。

那为什么买不买房差别这么大呢?真是因为中国人想不开?

知乎用户 uncle creepy 发表

毕竟新闻媒体是统治阶级的喉舌。

知乎用户 麦克信田 发表

等你 29 岁买房,其他 18 岁就买房的人的房子都涨了 10 倍了

知乎用户 斯图卡 发表

白岩松作为央视老牌记者,栏目主持人和评论员,向来是言语文字上没有什么针对的谩骂,但是一针见血,讽刺的恰到好处。

中国大陆年轻人买第一套房子的年龄约在 27 岁到 29 岁之间,“这太神奇了! 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都做不到。”

在我看来这是基于当代背景下对于现代社会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为什么说是一种讽刺?

引用一位知乎 er 的回答:

如何评价白岩松「29 岁前买房很神奇」的言论? - 立党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15329/answer/1783983814

想想看,特么的你一家三个人甚至 6 个人,掏光所有还要砸进去 30 年以上,你才能搞定一套房。

这本是多么荒唐的一件事情。

有人会说怎么荒唐呢?

如果有一天你要吃饱一顿饭,你需要投入 30 个小时的工资,你才能吃饱一顿饭的时候,你就知道有多么荒唐了。

我不认为英美德日的制度或者社会体系比我们优越,但是至少这些国家在买房这个角度来说,是值得深思的。

知乎用户 Narcissus 发表

窝觉得

@顾扯淡

的微博就讲的很不错啊,以下为引用,手机党上了电脑再改格式吧

“怎么不说年轻人 20 多岁看中套房子不想用父母的积蓄自己努力攒钱,攒到 30 多岁加上父母的积蓄反而买不起了。。。//@QC 样: 不应该说那些国家的年轻人做不到,应该说人家没有必要做到!比较一下想想就知道了。。。”

当前整个市场对于房价能否稳定在当前的水平不再飞涨是持否定态度的,并且房价增长幅度远超平均薪资增长。可以说面对房子,钱是在贬值的。对于家里比较有钱的人来说大量购入房屋土地是一种很稳妥的投资。对于家里没什么钱的人,现在不买以后连首付估计都付不起,勒紧裤腰带努力买两套以后生活也就不愁了。基于现状做出这种决策,没什么混蛋不混蛋,理性罢了,听白岩松的话不买房,那才是真 · 混蛋。

知乎用户 水木知秋 发表

那些这十来年买房子的一副目光长远的过来人口吻教育大家要买房的

你们知道房价全靠政策在强行支撑吗?

中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撑了多少年?基本国策都能改,房地产征收房产税你们就知道幸福了

房屋寿命多少年?

房产有效期才七十年,商品房是 50 年,所以现在房子寿命都是五十年

一开始说房价永不会跌,后来说三线才跌

后来又安慰自己一线城市才不会跌呢!

当年日本银座最贵的地方 95 万美金一平米,三十年后最贵的不到 20 万美金,这是全球最繁华昂贵地方

现在中国的库存公布的 133 亿平米,没有卖出去的商品房

还有在建的 60 亿平米

足够住 5 亿人,这些都是库存!

想想现在的出生率

我们这辈子将有幸看到史上最大的房产泡沫破灭

买地,建房,买房全部用贷款

卖不出去也能涨价

赚的不是老百姓的钱,是国家的钱

然后通货膨胀全体一起承担后果

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了十二年了

烦不烦啊?

知乎用户 叫什么好呢 发表

现在总说,现在年轻人没有梦想,没有追求佛系什么的。其实我觉得不光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没有梦想,没有追求。

大家的梦想和追求呢?

大家的梦想和追求都变成了穷尽祖孙三代所有的积蓄给年轻人买个房子。

这就是梦想,这就是追求?

年轻人买房子 29 岁买房子的确神奇,但是神奇的背后是被透支的中年人老年人的一生。

然后到了年轻人,年轻人发现自己买个房子已经把家底掏空了,然后呢,已经没有家底给下一代了。

所以生育率年年下降。

所以年轻人越来越佛系。

所以,那些人所说的每一句关于年轻人的话听起来都那么可笑。

知乎用户 金麦基 发表

跟这种人说话相当于说废话。

依稀记得: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市长万庆良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分组讨论会上就房价问题表示:“我们的观念要转变,从有住房变成有房住。

” 市长还自曝住房情况:工作了 20 多年还没买房,住的是市政府在珠江帝景 130 多平方米的宿舍,每月交租 600 元,当然政府会补贴一部分房租。

你说跟他们怎么聊天嘛。

道理他们都懂,但是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你让他们怎么跟你共情?

知乎用户 活着凑个人数 发表

我觉得回答白岩松这类人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定体问,我陷思。自干五,醒工砖。

知乎用户 战狼 2 让子弹飞 发表

此答案,本身是评论

@马是疆

的回答。提交,知乎显示评论不能超过 1000 字,单发个回答。

1

白岩松那个阶段,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单位房子分,这个你一定要清楚,所谓有房子分的,只有一部分精英,城里的大部分普通人依旧住的父母的房子。

而,当下,如果你是精英,仍然可以获得另一种方式的房子,比如说 BAT 的购房无息借贷。还有许多大公司的半价购房等等。

2

抱怨,只能说明两点。1,中国的资源还不足以满足所有人需求。2,你不够优秀。

3

另外,你的逻辑也漏洞百出。

就因为人家没租过房,所以,人家不能说 27-29 岁的年轻人买房很神奇(困难)吗?

4

咱们来算道简单的数学题。

22 岁大学毕业,到 27-29 岁,那就是工作 5-7 年,要买房。

按照 100 万 / 套(一线城市基本都不可能了,咱们往低了设,就算 100 万),那么年薪必须得 14-20 万,月薪 1.2-1.6 万 /。

5

总不能不吃不喝吧,尤其是刚毕业这三五年,因为工作经验还缺乏,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非常高昂,算一半,那么要想能 27-29 岁买上房子,需要月薪 2.4-3.2 万 / 月。

6

根据广州市薪酬水平显示,能达到这个条件的普遍性岗位,基本没有。所以,只能是各个行业中精英才能满足这个薪水。

7

so,白岩松只是点破了这样一个事实,然后那些平常以买了套房子而昂着头走路的人,做了吸父母血的混蛋,自然怒不可遏了。

8

还有人辩解,振振有词,东亚人买房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嗯,要父母付出买房的时候,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等你们娶了媳妇的时候,就要父母分开住,美其名曰隐私空间。

9

我非常鄙视这样一群人,不管是城市里还是农村里的。自以为父母含辛茹苦供你们读了点书,有了比父母更多一点知识和眼界以及辩才,就开始在家庭里行使剥削者的角色,并为之找到许多冠冕堂皇的道理。总之,家里所有人,为了你这个宝贝儿子 / 女儿,在城里买套房子,含着热泪,勒紧裤袋,过上了苦日子。而平常,这样的人打个电话回家,都很少,一句 “我很忙” 敷衍了事了。

这样的人,如果有机会能在社会上获取权利位置,必将把剥削那一套行之于治下。

10

买不起房,怎么了?

怕人家鄙视的眼光,呸,你的生存的意义就是别人的眼光和赞美?

怕生活不稳定。那请问你的工作稳定不稳定,也不稳定。那是否也请父母给你出钱买个稳定的工作啊。

请看看 “人” 字怎么写,看看,鸡,狗,鹅,鸭,驴等怎么写。人是最聪慧,最高级的动物,但是老祖宗在造 “人” 这个字的时候,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人只所以为人,就是不假外物,一左一右两只脚自己站立,才算是个人。

工作不稳定,那么就让自己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不要座山吃空那点技能经验。

11

还有些人哔哔,不买房,没法让小孩子上好学校。

都有小孩了,都不知道,社会资源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吗?教育资源更属倾斜得厉害的那一类。

12

千万不要拿小孩教育做借口,真的,如果你的薪水真的是远远不够买房。想想当初你不也是在老家那样条件下读出来的么?

况且,所谓教育,师资力量的因素只占到 1/3 不到,更重要的是,所谓父母的你的言传身教,以及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否和谐。

13

千万别相信城市化,想要过上幸福生活,就得到城市里来的鬼话。

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将来更不是。

知乎用户 xcj302 发表

良心鸡汤,22 岁先买个六环外三十平的,32 岁才有希望换五环外五十平的,42 岁才有希望换五环里六十五平的。

黒心鸡汤,32 岁就啥都有了。在此之前先涨本事(白加班)。

知乎用户 深蓝 发表

山羊月的答案不敢苟同。尤其是在谈到美国流浪汉和中国对比时,明显采取的是一种 “拿我的上等马与你的下等马进行比较” 的方式。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当然不是客观的。

以下举例说明:

1、“一个文明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待最弱势群体的态度。”

请移步观看广东电视台做的一个真是的测试,看看我们国人是如何对待流浪汉的。不要老是一种国人很冷漠、素质很低的态度。URL:

你会怎么做 完整版:目睹流浪汉进店遭驱赶 你会怎么做?

2、“如果有一天政府能保障最穷困人民生活的基本质量,老百姓还何苦去拼死拼活压榨血汗来自我拯救呢”。 请认真监督下政府每年的保障房的建设,农村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等等,这些变化有目共睹。

3." 反观国内的老百姓,看到的又是什么?碰瓷倒地老人,你可以说是骗子,路边磕头长跪的残疾人,你可以说是骗子,千家荡产跳楼自杀的商人,你可以说是骗子 "

这句话说的好像在其他国家就没有这样的现象似的,请自寻相关视频观看。

为什么年轻人买房早?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传统观念使然。婚嫁是成家的仪式,作为父母尤其是女方父母,特别希望能有个自己住的地方。这是个很朴素的农业文明时代的观点,依然保留了下来。

2. 房子绑架过多的城市福利。户口、工作居住证、学区房、医疗等,有了房子这些东西就有了着落。

3. 房价的快速增加,使得房子在早买要比晚买更划算。特别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外地人。

4. 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大城市。大多外来人口不会再回老家居住,所以买房是一种刚需。

5. 买房观念的变化。从全款买房到贷款买房的变化,刺激了更多有稳定工作、收入的年轻人敢于买房。

知乎用户 木书晨星​ 发表

大陆年轻人不是买房,是举家移民。

为什么不思考一下,这些年轻人为何要背井离乡?

何不食肉糜。

知乎用户 小刀 发表

问题描述中的那对北漂为了在京卖掉父母在老家的房子确实是混蛋的做法。

就是不知道是父母自发的行为还是孩子让父母这么干的。

我们或许可以从舆论传播方面考虑。

“xx 岁买房,年薪 xx 万” 这类话语总是可以刺激年轻人的神经和焦虑。

父母也受到 “传宗接代” 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叙事经济学》一书中,希勒教授希望将 “叙事” 这一公共信念纳入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当中,让学科与艺术相融合,以更好地预测经济事件的发生。

我曾经很奇怪我们为何对城市的房子有那么强烈的执着。我们的文化中明明存在 “安土重迁”,“衣锦还乡 “等对故乡很留恋的叙事。现世之人却往往都离开故乡和亲朋好友,前往大城市,不是说赚到一定的钱,有一定的成功就回家,而是打算在大城市扎根,还要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

这应该和 “阶级突破”、“鲤鱼跃龙门”“丈母娘的刚需” 等叙事有关。从相对不发达的小城市搬到发达的大城市居住就是 “阶级突破”,“没房子结不了婚了”,还有“奋斗”、“梦想” 等词汇不断影响着人的心智。

年轻人自然是要奋斗的,但是奋斗为了什么?为了赚钱。那么赚钱为了什么?首先是为了生活呀朋友。

我跟我妈少数达成一致的观点就是 “在哪里都是要生活的。”

老家小县城的房子不也是家吗?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o86y9k 发表

我非常不赞同白岩松的话。

我认为,其实年轻人越早买房越好。

我的校友圈吧。

有毕业两年的,有毕业三年的。

几乎都买房了。

而且,他们大都是自己奋斗出来的。

有的在成都买房的,有的是在北京买房的,有的是在天津买房的。

主要是集中在这三个城市。

不管是通过理财、炒股、工作、做生意、电商还是怎样的方式,总之别人赚到了买房的钱。

买了房子。

有的甚至还买了 2 套、3 套。

当然,这是我们这个校友圈毕业 2、3、4 年混的不错的。

但不管怎样,买一套房还是有必要的。

并且越早买越好。

因为,我们从纯投资的角度的去考虑,买房总归来说是赚的。

第一,这几个城市的房价都是会涨的。

第二,你交的租金其实不便宜,租 40 年的房子的租金在成都这个地方都可以买一套了。

第三,家人的期盼,结婚的需要,自己安顿住所的需要

这三个方面你综合考虑,买房子总归来说都是划算的。

而且你刚开始不用买那么大的嘛。

买个小户型先小两口住着还是很舒服的。

投资房子总之是不亏的,大不了跌下来,自己住就好了。

涨了也不关你的事,除非你有能力买第二套。

很多英美所谓的 40 岁之后才买房子,也不是全部情况。

只是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的理财渠道比较多。

而我们的理财渠道真的看来看去还是房产比较稳当。

而且起码可以住人啊。

总之,自己去算一笔账,你去规划,看看自己租房划算还是买房划算,这个一目了然。

而且我是受不了那种经常搬来搬去的生活,有一个小窝很舒服,自己置办家具什么的都好。

知乎用户 温行江 发表

这叫什么,这就叫计划思维的典型遗毒。

十八岁和八十岁都有同样的权力买房,说某岁前买房很神奇,其实潜台词就是计划思维,就像高中不能谈恋爱,大学不能谈恋爱,一定要多少岁做多少岁的事。

这种思想古人没有,现在的人也没有,别人 29 岁之前征服世界都很正常,买个房怎么了?只有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思想。

整天说美国如何如何,日本如何如何,别人是大 house,两层带草坪的,我们是五六十平米的鸽子房。要说就说全,不要总是捡利于自己观点的说,这叫暗里明里地欺骗。

白岩松这类靠说话赚钱的人,一定要看他做了什么,看他买了几套房,看他买不买学区房,他说的话就当做娱乐节目,不要当真。

白岩松这名字取的真好,好有文艺气息。

知乎用户 三十分​ 发表

我也觉得 29 岁买房子很神奇

可是 29 岁 3800 一平的房子你不买?等 5 年你攒够了当时的首付,当年同地段的房子是 12000 一平,你说这个神奇不神奇?

精英们觉得民众的薪金上涨速度应该和房价上涨速度同步,这个神奇不神奇?

知乎用户 郑庄公​ 发表

这是一种很愚蠢的言论。29 岁前买房真神奇吗?美日真做不到?

中国 29 岁前买房的少吗?大有人在。比方说王健林的公子,29 岁前就买房了吧。美日就没有这样的人?

虽然 29 岁前买房的人不少,但是与整体比起来仍然是少数,是个例。拿个例说事有意义吗?

如果中国人普遍 29 岁前买房才叫神奇,才叫美日都做不到。

-—————————————————————

不能因为你白岩松自己 29 岁前没买房就骂别人 29 岁前买房是混蛋吧。

而且别人的这个混蛋也是你们逼的。

当初,公知们鼓吹改革,住房市场化,你白岩松支持了吧?他们咒骂计划经济的分房制度,宣扬住房市场化后大家都能买到又便宜又满意的住房,你白岩松投赞成票了吧?而现在你又想一推二六五,冒充好人,大骂拼命买房的年轻人是混蛋,你才是混蛋好不好?

知乎用户 kysduolc​ 发表

这个问题 进入视野有点意思。这是 2015 年的老问题。

这次不谈买房,谈谈我如何看待知乎上的这个问题。

该问题是有链接的,点进去不难发现,这是一篇软文稿,在各大网站皆有。比较有意思的是大部分网站,以 “白岩松称中国大陆年轻人买第一套房子的年龄约在 27 岁到 29 岁之间” 为标题吸引眼球,少部分网站以“白岩松谈阅读: 没时间阅读才有时间抱怨” 为标题。个人认为,这才是更适合但更无趣的标题。

文章的内容是新书发布会,白只是来捧哏的,他的发言该是发布会重点吗?不应该,但显然白的咖位更大。

文章的重点应该是作者陈文茜,随便百度一下。我想你会对她有个简单的评判。。。。

但这篇文章的关注点却变成了 29 岁前买房很神奇。 而且原文是,

白岩松透露在有第一套房子之前他搬了 8 次家,超过 30 岁才享受福利分房,“排到我的时候,房管处的人说可能朝向糟糕,不是朝西就是朝北。我说‘没关系,朝下都行’。” 白岩松称中国大陆年轻人买第一套房子的年龄约在 27 岁到 29 岁之间,“这太神奇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都做不到。” 白岩松在报纸曾看到一对外地人北漂,结婚时在京买房的代价是,两人在农村的父母把家里房子卖掉,换了一个小的,“我说了两个字——混蛋。”

注意 这都不是原话,引号的部分才是原话。。

仅从该段个人理解, 白认为 27-29 岁的中国年轻人(通过啃老的方式)买房早的现象太神奇了。

当然你要理解成,“既得利益者代言人白认为,年轻人好好赚钱,为既得利益者服务,房价就应该高到你们 30 岁才能买”,我也没办法。。。

至于白岩松该不该被骂,我不知道,我不洗地,我也不关心。我只想说,慎重的听别人的建议,也慎重的给别人建议,因为每个人都有局限性。。

ps1: 2015 到现在,大部分地区房价涨了 1 倍不止。

ps2: 我特地翻了翻过去在知乎上给别人的建议,好像离谱的不多。。。

知乎用户 大番薯 666​ 发表

他就是个工具人。

知乎用户 独城里的铁匠 发表

白岩松确实道貌岸然的。

明面上拿中国和英美德日对比确实站得住脚,全世界哪个国家买房都不容易。全面实现 29 岁前买房确实早了点。

但中国的国情非常特殊,房子不单是居住改善的事,关联着结婚生子户口和教育。我不相信他不知道,知道还这么比就是磕碜人。

当然,他可能也没太大的坏心,无非是让大家别这么凶猛怨恨,苦了自己也坏了行情。做人呢,最重要的是什么,开森啦。白君子让大家开开心心的不算坏吧。

知乎用户 黄小仙 发表

我觉得楼上的很多回答混淆了一个概念,即为了一种尊严的买房还是投资买房,五年前啃老让父母出钱买的房子现在翻了一翻纯粹是运气,而且投资收益是属于父母的。

知乎用户 Caravel 发表

造房子的成本是公开透明的,2000 大洋一平米。

就像旗舰的 iPhone 的物料成本一样,大概 3000 多块

iphone3000 块的成本加上很强的技术买个 1 万块

房价就是卖两万块万块我也觉得情况没那么糟的

3 年前的手机基本折价就很厉害了跟新的没法比

30 年前的房子价值比新房还要贵

确实很神奇但是不是我们 29 岁之前的人神奇

是这个世界神奇

知乎用户 penny​ 发表

看了部分回答,我就知道这里很多人都是 29 岁以前已经靠父母买房的 “精英” 了。

如果有人问 “结婚对象要求买房 / 加名字”,大部分人会贬低那个对象,会谈到男女平权,会分析家庭关系,鲜有人会关心买房的钱应该由谁出。正如在这个题目下面,部分人会痛斥白岩松甚至媒体人,部分人会痛斥国家政策,部分人痛斥中国传统思想,又有几个人会去想想辛苦养大自己的父母。两家父母卖掉老房子,给子女在城里买了一套小房子,然后呢?大家挤在一起,各种家庭矛盾开始凸显,子女开始责怪父母落后僵硬的思想,辛苦养大子女的父母在年老时不仅没了独立的空间,连尊严也要逐渐被消耗?

在别的问题下或许有人会说,要经济独立,要寻求自由,要摆脱父母 “控制”,偏偏遇到买房问题,买不起房就是国家害的、政策害的、世俗害的,拿了父母钱买房是明智的决定、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是为了下一代,果然就如某些人在婚房彩礼问题上,付出的时候谈平权,索取的时候谈传统一样,恶心。

我父母是穷人,但是已经尽最大力量给了我所希望的教育,我现在也还是穷人,但是也会尽最大力量为下一代创造更好条件,但是我没资格去要求父母继续为我和我下一代付出,叫他们拿出棺材本,就为了换我后半生更轻松一点的生活。然而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的各位 “精英” 们,难道真的一点不会羞愧吗?

怨天怨地怨社会,就是不肯收敛自己的欲望,我也只想说那两个字:混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美国,29 岁之前有能力买房真的不是一件神奇的事,大学毕业 22 岁,普遍税后工资在 4-5 W,不生大病不换车,一年攒个 2 W 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两个人,七年下来不算各种理财收入,不算收入的增长,也有 28 W 的积蓄了。28 W 在我所在的城市买的是什么房呢?

离市中心半小时车程大概是这样的:

不过很年轻就买房的人还是很少的。

知乎用户 龙兴侯 发表

其实白岩松只是单纯想秀下优越感而已:我是通过自己努力功成名就的,你们这些 LOSER 怎么就要靠父母呢。至于北漂的环境和他那个时代有没有变化,他们的父母是不是出于爱护主动给他们钱,他们是不是为了避免付出更大代价而选择这个年纪买房。这些是统统不需要考虑的,否则就不那么正能量了。

知乎用户 霍克明​ 发表

我觉得白岩松说的没毛病啊,他自己也是 30 多才买的房

他作为一个顶尖的电视工作者都买不起,你为啥就认为自己应该能买起

知乎用户 TOM CAT 发表

这是一个 2015 年的问题

如果 15 年还可以说说 “都是你不努力”

大家咬咬牙攒攒钱还能搏一搏在北上深上车

现在是真的地狱难度了

知乎用户 一抹茶烟 发表

如果你们骂白岩松自己福利分房然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你们应该多去了解一下。

白岩松确实是租房到三十多岁的。

他说这个的时候,也是在说,年轻人不要太焦虑。

如果说骂白岩松名人挣钱快,应该多去了解一下。

他出名的时候挣钱还不多,走穴挣钱多,但他自己走穴其实比那些知名主持人少很多。

而且白岩松说的,买不起就租,别去花父母的钱,也并没有什么问题,量力而为并不是坏事。

而且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是 2015 年,如果你是从投资角度批评他,倒是可以理解,如果从三观角度,其实并没有太多理由。

毕竟,白岩松也想不到随着房价上涨,还有 “越来越买不起” 这种事情。

贩卖焦虑的是坏人,消除焦虑的也是坏人,白岩松无力解决房子与户口的绑定,无力解决房子与学区房的绑定,但他给出了一个减少焦虑的方法(虽然因为时过境迁显得不聪明),但本意倒不是害你们。

水库论坛欧成效那种或许是你们喜欢的,可他也割韭菜啊。

知乎用户 柏铭 007 发表

那是因为他不明白或装作不明白中国年轻人的苦。

其实在 2010 年之前,年轻人在 29 岁之前买房是非常可能的。2004 年应该是第一个买房的好机会,当时的房价普遍偏低,广州的话普通员工一个月工资可以买一平方,当时同德围的楼梯楼 60 方只要 10 万至 15 万左右,高层 10 万、低层贵,当时的情况大约一个人存钱两年可以给得起首付。

之后房价开始上涨,2006 年至 2007 年出现一轮飙涨,此时普通人一人大约要存款 4-5 年可以给首付。2008 年金融危机,房价回落;到 2010 年的时候回升至金融危机前的房价。

2005 年之后吧,开始推行公积金,加上收入增长,存钱买房的速度有所加快,公积金加上普通人省点花钱存钱的话,在 2010 年之前,存上 5 年钱左右还是可以给得起首付。

另外在 2010 年之前的话,还可以通过提高估价的方式来实现降低首付款乃至实现零首付,例如当时一套 90 方的房子,房价 63 万,评估方可以将房价估到 81 万左右,中间如何做有点经验的人就会懂,这样贷款七成可以贷到 56 万,那么首付款就只要 7 万。

所以那个时候在 29 岁之前买房的梦想并不难实现。


25 岁之前是最有可能存钱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如果委屈自己一些,租偏僻、简陋的房子,日常节省一些就有机会存钱买房。

30 岁之前泡妞可以依靠自己的年轻、口才等方式取悦女方,其实未必需要花太多钱,这也是年轻人容易存钱的原因。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在 25 岁之前确定结婚的对象,然后在 30 之前共同存钱买房,完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30 岁之后,泡妞的话就真的要花钱了,不花钱,哪个女生愿意跟你玩啊;已结婚的,到这个时候也开始生儿育女,同样要花钱,存钱的难度已经很大了。

35 岁如果还没钱、没房、又没职务的话,已是相当恐慌的阶段。

40 岁真的到了知天命的时候,身体状况下一大截,此时到了收入开始下降的阶段,没买房的基本没希望买房了。

说个题外话,人生体力旺盛的阶段在 30 岁之前,这个时候是及时行乐的时候;30 岁之后会降一大截;40 岁以后多数人都已有心无力,典着个肚子,男女都不会快乐,即使帅如陈冠希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人生能享受的快乐就在 40 岁以前。

知乎用户 龙利鱼​ 发表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白岩松的论调不会影响你的生活幸福水平,如果你感觉被伤害了,说明你内心也认可这种观点,这种情况无解,根源在于对自身的能力和所追求的生活之间的脱钩。

买不买房都是自己的选择,对成年人而言,应该有基本的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并承担对应的代价的权利。我理解的白岩松所言的 “不可思议 “应该是享受了啃老的权益却并不承担代价的行为。对此,我觉得并无不妥。

诸多答案都提及了若不啃老可能永远无法买房的事实,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有人选择借助父母早日实现自由住房,有人选择 hard 模式靠自己,都值得尊重且捍卫这种选择的权利。

知乎用户 不懂 发表

一位青年对白岩松的期望

又是一年青年节,不得不同意的是当下的青年大多或自愿或被强迫的走进了一套早已被前人设计好的系统牢笼之中,在这系统之中一切目标都由钱来代替了。青年们思想不再自由,内心理想无踪,个性悄然消失,目光逐渐暗淡。当然了,我们这一代也确实是够弱的了,不过这套系统也是史无前例的坚固。然而,当青年按着这系统的规则负重前行但仍然对未来存有一丝或现实或幻想的期望的时候。他来了,用一种温和而坚定,正义而枯燥的声音告诉你,连这期望都是错的,你怎么可以如此指望?压力的存在不但合理,而且需要坦然接受。我想说的是,您当然可以对我们提出期望,可是我原本以为您会说一些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物,美好的未来,而不是斩钉截铁的告诉我们,我们的期望是错的。

一个农夫指着一头牛说,难道你指望可以干不动活了以后不被吃掉?一名园艺师指着一棵树说,难道你指望你可以随意生长?一名工程师指着大河说,难道你指望你可以肆意流淌?不会吧。你看,前者总是可以在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的时候,说话轻松而不容置疑,可是穿着鼻环的牛,被削去枝干的树和被水坝束缚住的河流能说些什么呢?一切如此自然,仿佛牛生来就应该被吃掉,树生来就要按规矩长,河流生来就该不再流淌。世界本就没有合理的压力,为强者背书的人多了,压力也就合理了。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

难道我们指望房价保持增长?然后一生的积蓄也许都难以在大城市买房立足?我们指望的仅仅是那个房价的增长是有希望的,是通过努力可达的,是最多十年二十年的积蓄而不是暴富中奖或别的什么天赋异禀命运眷顾可以给自己和爱的人一个家的。

然后工作随便找?

难道我们指望工作找的越来越难?条件越来越苛刻?我们指望的只是自己可以凭借能力拾级而上,不用被职场暴力,996 转到 ICU,连孩子都不敢生,帮老板赚钱不用感恩戴德老板给了机会,让我锻炼自己。

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

难道我们指望压力越来越大,榨干自己?我们指望只是这四面八方来的压力也有出口,可以逐步得到解决。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期望能够让自己对未来怀有其实不很实际的幻想,这不,您也看不惯了。

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一追求就同意

难道我们指望的是九九八十一难女孩才吐口?那不是娶亲是取经。我们指望的仅仅是情投意合,双方彼此了解,欣然同意。生活需要现实,但是爱情上面咱们尽量别弄的跟人口倒卖一样,即使爱情是场买卖,咱们也诚信经营,别坑蒙拐骗。

我以为,您是既得利益者,面壁久了,深信自己多年精雕细琢的价值观,同时希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我其实可以给您一个更直接的答案,如下。

房子最终应该是随处可住的,我们可以做我们最喜欢的工作,热情消退了那就换一个热情渐浓的,那些社会强制的不合理压力可以烟消云散,喜欢的女孩一说就会告诉我她的心思,因为人们相处趋于真诚单纯。而这一切将在美好的期望中最终将成为现实,因为我相信青年会解决掉心中真实的期望和相对落后的物质条件这一主要矛盾,人终于成为人,青年终于成为青年,您也许是看不到这一天,无忘清明告老翁。

对了,说 996 是福报的时候,我忘记了,您出来说话了吗?比如,难道我们现在的企业家指望年轻人放弃生活,家庭,孕育新生命,健康,996 加班以后还要感谢这份福报,不会吧?也许您在忙着刷淘宝也未可知。其实,话已至此,我觉得光有青年节也不合理,还得浪费您的口水对我们说教,不如也来一个像那么回事儿的老年节,让青年也可以心平气和的给老人们提提意见,老人们历经风霜,有礼有节,不会像我一样混账,这样的对话一定会让这个社会更加的和谐,最少不至于座位不让,就被掌掴,您说对吗?

窃以为,现在能够发声的所谓公知,大多非蠢即坏,蠢的是真的相信那一套,坏的是自己不相信,却吹拉弹唱的让别人相信。您一定不蠢,但我也很不情愿说您坏,我知道你知道当代年轻人真正需要关心的是什么。所以请您还是好好想一想,您在社会浸淫已久,现在还可以鲜衣怒马的说话,想必必有一套生存哲学。但锦上添花的事儿还是少干吧,不指望您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儿,但也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缘由的突然想到您的前同事,我依稀记得你们一样高,可是现在怎么觉得您矮了一截了呢?多休息,多补钙,六十三,窜一窜,但愿您能长回来,保重。

一位青年对您的美好期望,我指望您能看了不生气,您要是生气了,我会说,不会吧?

最后,还是感谢您曾经也许给一些人带去的安慰与信念,您也不容易。

知乎用户 杨超 发表

至少我身边包括我自己很多都是父母天天催着孩子买房,从上大学时就天天说买房的事,虽然家里也没多少钱,但父母怎么也要去凑首付。

可能是因为希望孩子能早日安稳下来,买了房就能快点生孩子,生了孩子就可以去带。

本来是打死不愿意买房,不想花父母的钱,但是因为房价长得太快,不管怎样,父母就把钱存在银行给你留着,你不用掉,就看着父母存的钱离疯涨的首付越来越远,怎么办。最后在房价一夜涨了 20% 的时候,还是忍痛花父母的钱买了。

当然,父母是对的,如果早点同意花他们的钱,又能给他们省几十万。所以,要么不买(可能吗,就跟你不急着找对象不急着结婚不急着生孩子,最后几个人坚持下来了),要么就早花父母的钱买。

至于说 “混蛋 “两字,到底是说孩子花了父母的钱还是在说父母干涉了孩子的选择就说” 混蛋”?孩子还想好好奋斗,想不要还房贷,想不急着生孩子,结果就要背着 “不孝”,买了房,生了孩子,就要被骂“混蛋 “。

要是去年父母卖了老家两栋房子给孩子在深圳付了个首付,现在不得乐开花,什么混蛋不混蛋的。

知乎用户 中华锦绣皮皮虾 发表

国内情况不熟悉,介绍一下国外的情况供参考吧!

英国最近为了鼓励年轻人买房,政府掏钱帮着凑首付,年轻人只要自己出 5% 的的钱就能买房子啦。当然,房价涨了之后,该偿还政府的钱也跟着涨。

为了让大家感受英国的房价,距离伦敦市中心开车一小时左右车程的一个小城市,旁边有机场,通往欧洲各大城市的航班都有。看看这价格,折合人民币 300 万左右,独栋有花园车库,999 年地契产权。虽然英国房子面积基本都不大,但是这性价比秒杀北京五环外了吧。更何况,英国的平均工资是我们的数倍。。。

所以,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另外,选了个标准的学区房,紧挨着牛津大学和数所高水平私立中小学,看看这价格感人吗?

知乎用户 可乐猪 发表

29 岁前买房是神奇的这点是没错的,因为,很多人真的连六个钱包凑够都买不起房,比如深圳的房,而且,现在结婚年龄都推迟到 30 + 了,感觉中国人正在自我计划生育。

知乎用户 WANTEDSSW​ 发表

他们终将死去,我们也是。

无论谁叫嚣什么,至少现在这件事对大家是公平的。

小镇做题家们确实是知道太多道理了,但是坐在一起的屁股没能让大家有统一的脑袋,反而增添了许多内卷。卷来卷去也没能多卷来一块蛋糕,反而让除了少数人之外的大家都吃不饱了。

然后被他们鼓吹 “你们吃不饱是因为你们不努力”“你看看有吃饱的所以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你更加努力,渴望着能在他们指缝里流出一点来。所以年底他又换了一辆你看不懂车标的车,随随便便睡了你当女神舔的她(他)。

哦,顺便把你踢走,换了更便宜的另一个比你年轻的人,你看着他的眼神,突然就想起曾经你的眼神。

现在只有两件事是可知的:

1,死对于大家来说是最公平的一件事;

2,他们明显比我们更怕死。

知乎用户 Wind 发表

贫穷的根源性问题就在于它消灭了未来。而一些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持他高傲智慧的形象,必定会采取行动消灭年轻人的未来。

住房本身就不是经济问题,满口的 “仁义道德” 不过吃人两字罢了。社会框架的形成本质就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之前的工人们吃过苦,打过硬仗,明白人民的艰辛,大家跟随那个男人践行理想型框架,而一代一代过去,很多人没吃过苦头,不知道建设框架的不易,造成了何不是肉糜的局面。而一些吃过苦头的,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愚民政策与奶头乐主义并行,让他们自然的选择了放弃理想,价值观扭曲,争做他们想要成为的那样:玩嫩模、开豪车、建立人上人的等级制度、摆出一副我对你们很好的姿态,殊不知这姿态让人恶心。

知乎用户 大番薯​ 发表

大番薯之前说过一个事例,就在大约 5-8 年前,化工行业还兴旺的时候,那一茬化学、材料的博士毕业生,在上海,是可以 “凭借自己的努力” 买房的。简单计算一下,那时候张江、周浦或唐镇版块的房子,2-3 万,90 平米的房子,不到 300 万。那时候公司提供无息住房贷款~ 30 万。300 万的房款,当时的首付可以做到两成,首付只需要 60 万,公司解决了一半。请问,即使在当时,借 30 万很难吗?好的,很难,那时候还有 “首付贷”“信用卡套现” 等方案(现在正在严厉打击)。自己工作一年,单身汉,攒下 5-10 万问题不大吧?(当时化工行业,博士毕业第一年的月薪已经有 1.5w 了。张江的很多公司是工作餐不付钱的。)不靠父母,买房是可行的呀。

现在呢,也许只有互联网行业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才能实现 “凭借自己的努力” 买房的壮举了。不可否认,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些 996 们买的房子,是比上述那个时候 300 万的房子还要更差的!心惊不?刺激不?感觉 5-8 年后,一切都变了。

大番薯呆过美国,知道美国的房地产是怎么回事儿。美国的房产税很高(and is location dependent),买房的话一年的房产税是和一年的租金差不多的(for most areas)。而且美国的法律对租房者的利益有很强的保护。美国的小年轻不是买不起房子,而是买房赚不了钱。房产税和租金一样的且租房稳定还有学区可以享受,那租房住有何不可?我的博后同学们,都愿意把现金投入股市或买基金,而不是投入房产,因为前者的收益更大。再强调一遍,不是买不起,是因为有更好的收益方式。

希望知乎能够多一些类似大番薯这样的人,类似本篇这样的回答。多分析事例,多阐明客观事实。如果偏听偏信,不懂得思考,不透过现象看本质,那和我亲爱的母亲不就相似了吗?(我妈妈至今认为高校教师是世界上最轻松的职业,“至少一年有两个假期”)这么多年的教育不就白费了吗?

知乎用户 阅思​ 发表

他是央视的,你指望他能说啥。

另外把央视等同于既得利益团体发声喇叭,这帽子也敢扣,颇具少年意气,知乎这个讨论氛围还是很硬的啊。

知乎用户 星火 发表

去北漂的,或者是去其它城市漂的,基本上都是想去博个好前程。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的是什么,是能力和毅力。当然还需要一点孤独,打江山的人从来就没想过娶媳妇的事,这一类人其实都是不安分的人。

还有一部分人是打算安稳过日子的人,他们不关心美联储,也不在意两会,关于马云的神话也没什么向往。他们大都老老实实的回到家乡,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然后找一个伴侣,养育一个孩子,过完一生。

人要在自己能够生存的环境下生存,千万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以为自己读了几年书,就想一步跨越人家几代人才走完的路。出来混,不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做人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在干嘛?鱼与熊掌你都想要,关键是你有这么大胃口吗?如果说你就是想做一番事业,那么就不要去考虑什么房子的问题,专心去做事业,搏前程就是在赌自己的未来。成了,你也就不在乎一套房子了,败了,也没什么,因为这是你自己选的路。你总不能因为自己拉了屎,让别人给你兜着吧?

如果说你没什么雄心,就是想找份工作,然后娶妻生子。那就要劝你不要往一线城市里去奔了,那地方住满了狼,你想要的安逸生活这些地方是不提供的。可以选择回家乡,或者说是二三线城市,勤勤恳恳的做上几年工作,一套房子的首付还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有些不足,但是差的也不会太多。如果你想买豪宅的话,我劝你还是洗洗睡吧。

还有人说自己当初学的专业只有到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才有机会,家乡根本就没有这个专业的行业。说这话说明你还是有点小追求的,但是又没有干一票大的的雄心。其实这种情况是不难解决的,因为大学四年学得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牛逼,还没到隆中对、十胜论的程度,不是什么安邦定国之策。你可以选择培训一项新技能,或者直接扯旗单干做点小生意,养家还是可以做到的。

买不买房其实不是什么很大的命题,关键是你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的,你是打算如何过你的将来?

最后说说啃老的问题,啃老其实也没什么可耻的,按照法律 18 岁之后都可以定义为啃老,我们多多少少都要啃几年的。问题是啃老肯上了瘾,想要父母为自己的未来买单,回头还装得特别无奈,特别的大义凛然。认为这么做的不止他一个,就没什么好丢人的。做人到了这个地步就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知乎用户 微尘 发表

我只想用普京的话回答:你们是聪明人,为什么要把我们当傻子?

我看到这个言论第一反应是生气!愤怒!!

于是我把这条言论发给了我的忘年交朋友。她 39 岁,家里 5 套房。我 25 岁,0 套房。她说,白岩松说的很对,自己买房是很快乐的。如果家里帮你什么都买好了,你不会有自己买房的那种快乐。

我没有立即反驳,因为我在想她一分钟前说的话,她说,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买房,有些人踏准了节奏,早早买了房,就很轻松的开上了豪车。有些人没买上,就一直过的很辛苦。

所以,你以为白岩松他们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很荒谬吗?他们知道,他们更知道,他们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我们这一代人还贷到退休得来的。正是房价的不断推高,他们通过炒房,才早早的实现了财富自由。如果房价跌了,我们年轻人很轻松的买的起房了,他们还换的起豪车吗?

我说,可是年轻时候买的起房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年轻人,努力一辈子都是买不起房的。她说,所以我很佩服我们中国人,肯吃苦,很多人父母去一线城市当保姆,当清洁工,给自己子女买房。

知乎用户 孙大圣 发表

很多人都说赞数最高的回答很有道理,而我却认为以中国目前的人口素质和体量,政府如果想提供下限,那就是回到以前大锅饭,铁饭碗的时代 —- 人人有房住有工作,也有人不工作照样拿钱有地儿住,然而那时的生活并不美好,至少从物质上看是这样。即使在当下,你也能从某些事件中看得到反例,请问如何理解 “中国最富的就是贫困县” 这句话,又请问为何大凉山地区国家年年大投入扶贫,却只看到该地区的懒汉越来越多?

换一个角度说,美欧等西方国家的 “高”(打引号是因为我认为全面的比较下来,并不见得高,但此处展开篇幅太长,离题也远)福利制度,与其说是自身制度优势,更不如说是发达国家利用其先发优势对其他后进国家薅羊毛的结果。美国人民享受着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带来的高性价比产品以及由此带来的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利用其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将输出的美元赚回来,这就是最近几十年世界的运转模式。

那位答主总说中国人焦虑,是的我也承认自己经常焦虑,但是焦虑的另一种说法就是生活压力罢了,试想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会没有生活压力呢?无非是有大有小而已,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说法。也许当下中国社会里的个体普遍生活压力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然而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下,是不是这种焦虑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相当一部分国人的潜力,激发了国人为了追求幸福生活尽可能地努力工作,努力创新来争取更好的社会地位?可以说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大国民的勤劳和聪明积累起来的(当然对于那些攫取社会财富,民脂民膏的蛀虫我同样深恶痛绝)。

当然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需要面对的压力。房子,就是我们这一两代人所遇到的特定问题,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会在我们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代身上变得容易很多。比如我和我夫人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的父母各有一套房,我们自己目前也有一套房,我们目前只有一个孩子,等她结婚时,她和对方假如是类似家境,那么其实手头可能可以继承的房产资源是很多的,至少应对首付完全没问题。可即便那样,我猜他们应该也会面对他们自己的生活压力。美国街头的流浪汉,可以领到救济的低收入者,你觉得他们就没压力?那些免费住宿可都是要排队抢的,许多用品也都是限量供应,这样的下限对于其他国民的心理保障能有多高?是不是有点想当然了?

再扯远一点说吧,中国从历史上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的大国。但是最近这 1,200 年落后了很多,现在是一个慢慢填坑和追赶的过程,拥有这么庞大的单一民族和国土面积,加上民族特性就是吃苦耐劳,有相当智慧,想不发达也不行啊,除非我们自己内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既想追赶别人又想逍遥的生活,有这样高效的体制吗?许多人的愿望是美好的,我也完全渴望你们的渴望,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去填平,并且是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循序渐进地去做才会成功,在这方面我反对一切不切实际,一步登天的想法和计划。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好好的积累财富,用心的培养下一代,在水到渠成的时候,该来的都会来,理想也会变成现实。

写得很乱,有些表述也不够完整和精确,大概意思看看吧,见谅。

知乎用户 老拳师 发表

29 岁前买房很神奇,没毛病

那让年轻人一辈子买不起房,是谁的病?

知乎用户 梨花与虎​​ 发表

首先,这话真的是白岩松说的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乐了,别人也没用房子绑定那么多东西啊。

房价高是因为房子一个固定的玩意儿绑定了太多东西,他们用浮动的资金作为身份使用社会公共资源,这里用浮动的资金换成固定的房产使用社会公共资源,不把事情说明白,在这混淆是非只会让年轻人笑掉大牙。

知乎用户 优秀的小马 发表

白岩松称中国大陆年轻人买第一套房子的年龄约在 27 岁到 29 岁之间,“这太神奇了! 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都做不到。” 白岩松曾看到一对北漂在京买房, 代价是两人在农村的父母把房子卖掉, 换了一个小的,“我说了两个字——混蛋。”

英美德日中法,应该是经济总量上最发达的几个国家了,除了中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没法在三十岁前买房很正常,因为他们深受资本家的剥削,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连这点优越性都没有的话,那我们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现在小城市出来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相当大一部分买房模式就是卖了父母的房子在二线城市买新房子,不是他们不孝,而是不这样就买不起房,也就没法结婚,啃老够无耻的,但是这就是社会现状,你不这样就买不起房,连个家都不配有,这还是大学生研究生,没文化没好工作房贷都还不起。

当然如果愿意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就完美了。

知乎用户 林剑锋 发表

美国买第一套房的年龄在 34 岁,但是美国没有户口制度,只要你在这个城市居住一年,连工作都不用工作,你的所有的权力和义务都转到这个城市,包括投票,交税等等,子女上学就更快了。而且美国是租售同权,只要你的家庭地址在这,不管你是租还是买,你的居民权力都是一样的。

如果国内能做到这一点,我也觉得 27 岁买房很神奇。

知乎用户 tanjidong 发表

黑岩松称中国大陆年轻人生第一胎的年龄约在 27 岁到 29 岁之间,“这太神奇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都做不到。” 黑岩松在报纸曾看到一对外地人北漂,结婚时在京生孩的代价是,两人在农村的父母把家里的弟弟卖掉,换了一个孙子,“我说了两个字——混蛋。”

一啄一饮,自有天道。

中国人口太多不利于国家奋斗。

知乎用户 借你我的光 发表

坐标: 西北 N 线小县城

人物: 表哥,我,表弟

基本情况: 表哥某中部军事院校毕业,28 岁,(高考分数够得着华科大),目前南方以南戍边;我在武汉某二本大学毕业,(虎鲸?),目前从事营销,辗转全国;表弟在新疆某不入流专科院校毕业,在家,从事互联网基础工程(拉网线?)三人均是三代贫农,根正苗红,家里花钱整出来个大学生已是砸锅卖铁,全无余粮,基本上不存在五万元以上的存款。

故事情节: 表哥因工作特殊性,难得接触到女性,而年龄已容不得再有延误,故打算在家里相亲找对象,首要条件是房,均价 3000 每平,2700 买的顶账房,100 平左右,自有存款 16 万,姨夫姨妈拿出养老钱,亲戚朋友凑了点,目前装修完毕,房已入住。我正式工作一年半,还没有储蓄观念,凑一凑大概有两万积蓄(其实薪资 8K 多不算少,就是做营销造的多),现在离家里买房,大概也就 35 万的距离?大学谈的对象,湖北人,要我回去武汉,离武汉买房,大概也就家里买四套房的距离(武汉最近的房价像黄世仁的租子)。表弟月薪 3K+,买房?不只有句妈卖批当讲不当讲!

总结: 自觉表兄弟三个就是大部分芸芸众生里的平凡人,父母很拼,让我们走了出去,我们还好,没有在受教育的路上半途而废。但生活怎么特么就这么难呢?房子已经成了阻碍个人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即使努力工作,即使拼尽全力,离在家里买房都有好多年的距离!

最后: 目前在去武汉的车上,准备跟女盆友谈分手的事儿,南方人过来西北,又干又燥的不习惯,我去武汉吧,第一工作肯定要丢,第二即使找到月薪上万的工作,为一套房子还要搭进去小半辈子,期间不敢换工作,不敢尝试更大的可能性。我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回到一套房子只值一套房子价格的时候,这样,我今天就可以去女盆友家谈婚论嫁了。

知乎用户 湾区居民 发表

晋书 · 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这段话包含了两个故事。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

“善良” 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 “解决方案”。

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在关于房价这个问题上,太多的名角翻车了,最近重新翻车的是曾经被无数年轻人奉为 “导师” 的白老师,

在 2015 年 3 月份,白老师(老师这个词真的被用烂了)在台湾省作家陈文茜的新书发布会上,两个人从经济全球化谈起,两人感慨起当下(备注:2015 年)中国年轻人对买房的渴求。

作家陈文茜调侃道:“傻瓜才在现在(备注:2015 年)买房子。全球每一个地方都在骂高房价,年轻人租房子的有福了,但买房子的人‘傻了’。你们有青春,不是非有一个房子不可,等房价跌下来那一天再去买房子,我买房子那一年 45 岁。”

在那场发布会上,我们的 “导师” 白老师透露在有第一套房子之前他搬了 8 次家,超过 30 岁才享受福利分房,“排到我的时候,房管处的人说可能朝向糟糕,不是朝西就是朝北。我说‘没关系,朝下都行’。”

白岩松称中国大陆年轻人买第一套房子的年龄约在 27 岁到 29 岁之间,“这太神奇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都做不到。”

白岩松在报纸曾看到一对外地人北漂,结婚时在京买房的代价是,两人在农村的父母把家里房子卖掉,换了一个小的,“我说了两个字——混蛋。”

在 2021 年 3 月,这个 “旧闻” 突然变成新闻火了起来,很大原因就是从 2015 年至今,那些在 2015 年买了房子的 “傻子”,突然就变成了有钱的“傻子” 了。

那些听了白老师话的粉丝们,到现在只能看着北京的房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1、白老师的鸡汤中,在他 30 岁买房前搬了 8 次家。这里面我最佩服的就是白老师的夫人,30 岁前没有房子,还搬 8 次家,白老师夫人居然不离不弃。

2、让我佩服的第二点是,我不知道白老师当时孩子有多大,有没有上学,据知乎上知友考证,白老师小孩上的是北京景山学校,这所学校,是一所老牌的,集高初小一体的,北京东城区重点学校。

能在这所学校读书,只用四个字来形容:

非富即贵

其实这个词有些贬低这个学校,它的存在,已经有 61 年历史,比很多大学的建校史都长,有钱人,都不一定有机会读它。

也就是说,读它,至少家庭是贵人出身,有学区房,只是一个小小的门槛罢了。

和一些普通人一生未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人做同学,是一件好事,至于有多好,就不说了,反正我没体会过。

3、那句 “超过三十岁福利分房”,这个 “” 是多少人羡慕一辈子都 “” 不出来的。为了这个 “”,我深深的相信,让现在的北漂们三十岁之前搬十次房他们都愿意。

4、到最后一句升华的时候,白老师说他在报纸曾看到一对外地人北漂,结婚时在京买房的代价是,两人在农村的父母把家里房子卖掉,换了一个小的,“我说了两个字——混蛋。”

这个好事,是现在多少城市出来的年轻人都赶不上的,更不要说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对于现在绝大多数农村来的年轻人,就是把你家能卖的全卖了,估计在北京都买不了一套房。

如果真的有报纸上说的这两个人,我相信 “混蛋” 这两个字一定不适合他们。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知乎用户 花卷儿 发表

这个话题白岩松在他自己书里面也写过。不过讲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一下他之前说过的一句话,具体措辞我忘了,前一阵人物杂志专访上面也有,讲的是新闻梦想。他说,现在有的人感慨现在新闻环境不行,太不友好了。然后他说,各国媒体从业人员都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只是压力大小有所区别,只顺境谈梦想,顺境的时候还用你谈?

所以,我一直觉得,白岩松是个明白人。

再说回买房这件事。我觉得他说的话并不是批判年轻人这么简单。他批评的是现在的一种现象,大家都拼命地想抓住点什么,现在的人们对钱看得太重了,整个社会变得非常浮躁,所有人都变成了投机分子,像是赌博一样把自己的父母的积蓄扔进去,期待能够赌赢,预支三十岁、四十岁时候的成功。

他整天报道新闻,不知道房价每天都在涨吗?不知道学区房挤破头吗?但是这话他不能说。

美国日本的年轻人不急着买房是因为什么?自己买了块地建了个新房子,当做二手房卖掉的时候是要跌钱的,反正工资高,反正物价比起工资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们呢?

“太神奇了”,对金钱的焦虑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太神奇了”,年轻人竟然来不及关心诗与远方,就要陷入柴米油盐的挣扎;“太神奇了”,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你以为 “混蛋” 说的真的只是用父母积蓄买房的年轻人吗?

我一直觉得,白岩松是难得的、处在这个环境里,却仍没放弃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环境的人——大多数人要么被环境同化,要么逃到了更好的地方,要么就是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愤世嫉俗。

忘记是谁说过,只有浅薄的人才快乐,人的知识积累得越多,见过的事情越多,就越容易悲观;但伟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有智慧,又不悲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道自己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目标,是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最理想世界,但却不因此受挫,只是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不过话说回来了,理想主义也是需要合适的土壤才能成长的。被 “责任”(此处为贬义)、“孝道” 捆住了手脚,怎么可能去追求所谓自由?

我猜大多数人活到这么大都不知道自由是什么感觉吧。

知乎用户 yuchen wang 发表

白老师说事情就事论事问题不大. 但是三十年前和现在的情况大有不同.

如果说一套房子 500 万, 我一年工资 20 万, 省吃俭用攒个 15 万, 一年不够三年, 三年不够五年, 最后攒了十二年三十多岁凑够 180 万首付贷款买房. 我完全能接受, 二十几岁不买就三十几岁买. 不差这几年.

现实是 25 岁的时候 500 万一套房子, 我一年能攒 15 万, 五年后算上工资上涨, 我攒了 100 万, 比目标多完成 25 万, 但是发现房子已经变成 800 万了, 等我攒够 200 万首付发现 600 万只能买以前 300 万的房子. 而身边那些靠父母在二十多岁买房的人, 他们的房子已经涨了好几倍了, 光房子涨的前够我上一辈子班的.

这就是为啥现在年轻人都急霍霍的要买房, 而且是越早越好. 如果房价真能保持 20 年不动, 我真的 20 年后买就 20 年后买. 现在的问题是你 29 岁不买, 39 岁就更买不起, 49 岁, 59 岁, 一辈子就再也上不去车了.

我不知道白老师是真的蠢没看到这一层, 还是看到这一层了但是坏, 故意这么说.

知乎用户 军 jun 发表

白岩松不过是一个利益既得者在那里:何不食肉糜罢了,越来越鄙视他

知乎用户 will-joy 发表

想到一个词: 文人误国。

其实应该不是文人误国,而是那帮不懂教员教诲,不懂科学方法论的文人误国。

没有充分的调查,没有严密的逻辑,仅凭一两个片面之词,就得出自以为的结论,还自鸣得意,利用自己的身份,在社会上夸夸其谈,这就是高晓松之流,现在越来越被人唾弃的原因。

不惮以恶意踹恻人,我愿意相信高老师,白老师,都人品好的老师,学识情怀也是吾辈楷模,但每个人都的应该知道自身的边界,一旦膨胀到越界为师只能贻笑大方,

知乎用户 王天元​​ 发表

白岩松的言论,不配让我老人家评论。

知乎用户 一只会翻身的咸鱼 发表

“大雨中百鬼夜行,有人混在其中,比鬼还高兴。

知乎用户 逗逼宫 发表

哪儿神奇啊?那根本就不是 29 岁小伙小姑娘买房好吗?买房的人是小伙小姑娘的爸妈,只不过爸妈买了房送给了自己孩子而已。

所以啊,五六十岁才买得起房,甚至辛辛苦苦一辈子五六十岁了还是买不起房,这才是挺神奇的。

知乎用户 九色鹿 发表

一个想买房子就能买起房子的人的言论,屁股在哪还不是很清晰

知乎用户 罗斯巴德 d 发表

不赞同山羊月的答案,

一味的感情激愤宣泄是没有意义的,政府垄断土地才是房价高涨的根本原因,我不否认房子可能有某种安定人心的需求,但是我依然对政府以垄断土地来聚敛民众财富(虽然民众自愿购买)感到不耻,

我认为买不买房是个人自由,贷款买房寻求安定也是个人自由,跟政府没关系,政府没有义务给民众提供住房,

ps: 我不赞同政府垄断土地为自己谋利,你想要什么产品和服务就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来交换,别人没有义务免费给你提供包括政府,

知乎用户 Goodrich​ 发表

以前读书的时候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皇帝能说出 “何不食肉糜” 这样的蠢话。现在越来越明白了,他们不是蠢,而是坏,不明就里的坏,甚至把坏当成心灵鸡汤灌输给普通老百姓。

知乎用户 千纸鹤不吃鱼 发表

没毛病。

避重就轻是文人骚客的典型手法,这个言论换一个说法就是:29 岁前结婚很神奇

这个言论要是说出来,咋咋,难以想象,火箭炮变原子弹,还不得吵翻了天。

类似的问题还有:

房价高不是问题,问题是房价不能涨太快。

知乎用户 北坡​​ 发表

很多公众人物有一定程度的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大误)——也叫多重人格。

在镜头面前是一种人格——愤世嫉俗,打抱不平,眼里所见全是沙子。这也不好,那也不顺眼,恨不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在镜头外的私生活场景下,又是另外一种世俗人格——孩子肯定要上最好的学校,动用能动用的任何关系;房子肯定也要二环里的,最差不能出三环;车也不能低于 BBA 吧?摇号上牌?对不起,他们有车的时候还不用摇号……

多种人格切换极其顺滑,绝无卡顿。

知乎用户 阿兰德隆 发表

我觉得很恶心,懂法的朋友请告知一下,要是没忍住去微博下面骂他用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知乎用户 杨景云 发表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白岩松就是这样一个捧臭脚的奸臣。

欺软怕硬的东西,王朔都骂他脸上了,他能觍着脸皮说不反驳。百姓们被房地产苦成这样,他整这么些奴才味儿的话训斥百姓。可见这是个什么东西。您以后就该主持一个栏目《魔幻时空》,包火。

长点良心吧,红十字会副会长。

知乎用户 江先生 发表

就算过去 29 岁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买房也很神奇。

问题在于过去是大家都穷,现在是金字塔型社会,又或者是赢者通吃的社会,活在最底层是最累也收入最低的,时不时还有各种牛鬼蛇神刁难你,就比如不给工资,所以听像白这样的人说话,你总觉得他就是一张皮,只负责胡说八道哄骗你安心做奴



入职不满一月讨薪未果,男子怀恨连刺上司十多刀致死,本案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 90 后刚到适婚年龄并且即将参加工作的男性来答一发吧,毕竟 29 岁也不远了

关注知乎上房产问题很久了,戾气真的很重

个人感觉,所有人都被一种价值观绑架了

这种价值观叫做【我凭什么过的不能比你好】

古代的说法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西方的说法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三种不能说完全一样,但或多或少有一丝相通

我承认,追求美好生活是大家共同的愿景

这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不然就不会有官媒批佛系了

但是很多人,真的很多,被欲望吞噬了,活得方式真的很畸形

当然我也无权 judge 别人,只是从个人角度觉得很可悲,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个都觉得自己是那一将而不是他脚下那累累的白骨

回到问题,白的言论算很不妥了,毕竟你不是这个阶级的,无论说什么总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尤其是大家的核心利益—房。

29 岁买房,不奇怪。

29 岁买一二线的房,这才是真的奇怪。

房跟房真的不一样。

但现在网络就是被这么一群上车族绑架了,总有人告诉你,热心地提醒你,只有去北上广深或者最次也是个省会,住改善型住房,孩子上重点幼小初高,这才是好生活。如果再过点的,就告诉你要想办法赴灯塔国生子,肉身翻墙之类的,那才算真正地翻身农奴把家当。

智商税收的真是不亦乐乎。你姓福吗?

还有一种言论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家都坐标一二线飞起来。当真笑死我了。能说这话的八成没房而且完全不懂经济。

是,你们都知道一二线资源好,这好那好。但如果十几亿人都冲着这点资源去,那够分吗

我是真的想问,为什么不做建设者

我国真的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也才 40 年,为什么有一点胜利果实就先想着自己一定要去抢一份呢

哦,你上个顶尖大学,就抱怨我是天之骄子为什么不能在北京买房?请问上学创造了什么财富吗?相反国家还要花钱培养你,中美学费对比了解一下。劳动最光荣都忘记了吗,上来就抢,b 脸呢。哦,工作 100 年也买不到一套房,那问题可真出到你这了。谁规定了你工作在大城市就一定能买到房。这在世界都是通用的,东京香港纽约,这些大城市的房子是普通人买得起的吗。有多大钱办多大事,这句话很难理解么。

就我接触过的群体,一二线很多有产者,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发展真的付出了很多心血。参考一下深圳。

真不知道下一个深圳在哪里。

五月花号上的冒险家们通过世世代代地努力建造了灯塔国,他们开疆拓土,没有直接去抢欧洲大陆那些王公贵族们的财富。古巴流亡者逃到了对岸的灯塔国,他们建设了美丽富饶的迈阿密,没有直接去纽约芝加哥抢白人姥爷们的金银珠宝。今天你在迈阿密西语甚至比英语通行度高。

我希望大家真的能客观看待房价这个问题,可以去看看战争年代的普通人,再看看印度贫民窟那些孩子,甚至是叙利亚伊拉克那些普通人(插个话,安利一下冒险雷探长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东系列,真切的感受一下当地的民情),你就会觉得在国内一个小一些的地方,有自己的房子,挣着不高的工资,有水有电有网上,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最后说说我自己吧,25 岁刚硕士毕业,工作待定,家乡是个弱二线吧。本人独生子,父母住老房子,另有一套小户型外租。但这些完全不算什么,父母总得有住的地方,我希望他们长命百岁。这套小户型也是多年积蓄买的,算是个应急资金吧,没有考虑过售出换婚房,我认为这是父母的财富,我不想拿来就用。当然,本地房价也能接受,工作几年撺掇撺掇肯定买的起。真的一点都不向往北上广,就希望家乡越来越好。鉴于对撕逼这件事情的排斥,我匿了。不认同的请你当没看吧,认同的大哥大姐小哥哥小姐姐们请点个赞吧,明天好运 ^ -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天我妈打电话过来说:你买房了?

我:付了定金还没付首付呢。

我妈:你缺多少,我这没有多的也还有点…

我:不用了,我这够了,没有我肯定跟你要的。

我妈:那装修要多少钱啊?

我:15 万左右吧,你别操心了,我基本都够了,难得这件事没让你们操心。

我妈:那好,不够千万要说啊。

第二天下午

我老婆:妈刚打电话来就问我们还有钱用么…

………

我为啥在今年又不是家乡买房:

1. 我 28 了,孩子 4 岁了,上小班了,公办幼儿园不收(外地人), 孩子要上小学了,借读对他有影响么,我们这样搬来搬去对他合适么?

2. 之前房东很好,劝我不要买房,说他房子租我 10 年没问题,第二年就让我搬走了,说孩子要住。算庆幸,本来有了房东的许诺,想对房子进行一些简单装修,再添置几套家具,家电,动手晚点。

3. 与老婆结婚之前,丈母娘说你家还没我家条件好,你拿这么少工资,我不放心把女儿交给你。我说:请你相信我,我会让她过的比你现在看中的那些人更好(当时她想给我老婆介绍一个我们当地的高中老师 结婚 2 年后我买了车,关系有所改善。PS. 高中老师这段完全没有其它什么意思)。

4. 我当初和自己说:结婚,买房我不让爸妈操心,结婚这件事上,没有做到。

5. 与老婆在一起时拿的薪水很少,我想让她在这异乡有家的感觉,该是时候了。

6. 我也想有一个费过心思去设计的小窝。

7. 工作在这,多年漂泊在外,哪里舒服(人、物)哪里可以是家,回家只要 2 小时,谁让高铁方便呢。

房子不大 100.8 个平方,使用面积 80 多,这个城市很小 3 线也算不上,70 万的总价。孩子一直老婆带,确实感觉她不容易。

买房挺难,该买总要买的… 父母出钱也好,自己努力也罢,只要关系和谐了,重要么… 自己不努力,看不起你的又何止这个世界…

知乎用户 阿饭同学 发表

白岩松同学根本不知道,中国农村的房子不能合法交易吧。

这个论点,根本就是在胡扯。

或者他真的认为,中国除了北京,都是农村吧。

知乎用户 伯爵之父​ 发表

这时候又要和日本比了,又不提社会主义不讲中国特色了!

知乎用户 keith199 发表

29 岁买房确实挺神奇的。但是我们做到了,我们平均首套房购房年龄 27 岁。

你说美国德国做不到那是人家制度差。。。我们可是社会主义制度。。。

想必白岩松早早留给儿子买好婚房了吧,所以他儿子不用卖了老爹的房给首付。。。

哪里是年轻人混蛋,分明是他老子不努力,没有混到白岩松这个份上。能怪儿子想法太多吗?

人家儿子仅仅是要求 29 岁买房,已经远低于社会平均值了,还要人家怎样?

白岩松透露在有第一套房子之前他搬了 8 次家,超过 30 岁才享受福利分房,“排到我的时候,房管处的人说可能朝向糟糕,不是朝西就是朝北。我说‘没关系,朝下都行’。

这届网友也挺会断章取义,人家明明说的是我这样优质的央视(人上人)都 30 多岁才分福利房,你们凭什么 27 岁就买房?你怎么能比我厉害?那岂不是显得我这个(人上人)很丢人?

明明是一个羡慕嫉妒恨的 loser,怎么还被你们捧成既得利益者了,你见过对别人 27 岁买房羡慕嫉妒恨的不得了的既得利益者嘛。

我这个 23 岁买房子岂不是更。。。哎,不说了不说了。。。

知乎用户 lili 发表

他不是 29 岁了。

知乎用户 潘敬华 发表

29 岁买房不神奇,神奇的是原来 29 岁能买房不买,到了 32 岁发现买不起房了。

知乎用户 宁薄 发表

白岩松应该庆幸活在当下,当下讲究的和谐、团结。他这一句混蛋,等于直接说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是混蛋,人民不能追求美好的生活,

就在?假设是某个不太和谐的朝代,这一句话足够他身败名裂。

在这位媒体人眼里,泥腿子不仅他爸得是泥腿子,他儿子是泥腿子,他孙子都得是泥腿子。

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代又一代的干下去就完事了,和北京干啥?跟我孩子内卷吗?俗话说创业容易授业难,我现在哪里劵的过年轻人,我孩子哪里劵的过农二代?你们最好都别来,最好社会阶级固化。

咱们最好来个种姓制度,该重点的世世代代种田,该风花雪月的世世代代风花雪月。

作为一个媒体人,不但不反思为什么在农民卖掉大房子才能在北京买小房子。反而抨击、口吐芬芳的直接骂街这一底层百姓向上的挣扎。

真的是,何止是混蛋,简直就是混蛋!

知乎用户 曾盛敏 发表

买房之前就生娃很不负责任。

所以,作为负责任的年轻人,你们都别生娃了。

知乎用户 12 门外语​ 发表

白岩松的思维比较固化了吧。

知乎用户 单字名南 发表

所以说:中国是个神奇的国度。

知乎用户 叽叽复唧唧 发表

白岩松这个主持人越来越变成自己最憎恶的一群人了

借用央视的文案

这个人现在爹味十足

知乎用户 蕉仔 发表

我觉得,脱离群众很正常,毕竟环境影响,并且人家往下三代都不会在回来了。不正常吗?

知乎用户 菲婆妖 发表

国外确实都不着急买房,前两年德国同事来出差还很高兴得跟我们描绘了下他马上要入手的新房。带停车库,上下两层的白色屋子。他说他很喜欢院子里的树,以后三个孩子可以在院子里疯玩。当时他 38 岁左右,确实买房靠自己。可是,他租房相当稳定,房租不涨,房东也不三天两头作。而且他能看到的将来是 38 岁左右他会有一间非常喜欢,各方面都很满意的房子,不用担心买不起。社会各方面都告诉他安安稳稳的肯定能买得起,节约点早点买,浪荡点晚点买而已。对换一下,我相信现在很多年轻人绝对不愿意掏空六个钱包那么早上车,因为毫无必要。

知乎用户 花多叶 发表

白岩松 自己儿子买不起房的时候就不装逼了!

知乎用户 黑猫墨墨 发表

29 岁钱完全自立买房的人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29 岁前花父母的血汗钱买房的人是混蛋,

29 岁前不用买房的人只能是本地人,

按照这个逻辑,他是说:

29 岁前外地人不许买房。

所以他想说的其实是,北漂们,要么租房要么滚蛋吧。

知乎用户 嗨住租房 发表

其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结婚前买房的情况,真是被丈母娘给逼出来了。

好像一夜之间如果没有房子,就没办法结婚一样。

29 岁前基本也是大多人准备结婚的时候,买房就成了跨不过去的一个主题。

两代人压力

白岩松这段话其实不无道理。如今房价之高,对普通大众来说,的确已经到了不容易承担的地步。

29 岁之前买房,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讲不啃老是不可能完成的。

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选择在 30 岁之前买房,买房的压力便会放在两代人身上。

父母辛劳一生,积攒大半辈子的积蓄,一次性掏空。年轻人刚刚在职场站稳脚跟,就要开始背负沉重的房贷压力。

从父辈开始,两代人的精力共同供养者一套房子的做法,如果不是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确会令人感到荒诞。

白岩松这段话,也正是对年轻人用这种方式买房的感慨。不只是他感慨,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岂不是有更多感慨。

焦虑在这个时代蔓延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把买房的时间往后推迟几年,等到自己有足够的首付了,等到有更好的偿还能力时,在做购房的打算?

其实抬眼看看身边的人,从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到奋战高考的学生,再到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以及身边普通的工薪白领

好像无一不在往前赶着,焦虑着,担心着,这种担心有时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但是这种焦虑确实真实的在身边蔓延。

没有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等待,生怕一个不及,就错过什么好的机会,后悔不迭。

买房尤其如此,房价一直上涨的走势,让年轻人惶恐,生怕现在不上车,以后再也上不了车了。

然而生活的本质难道是房子么?

租房生活选择

其实不买房的生活一样可以多姿多彩。随着政策推出租售同权,并且政府出让更多纯租赁土地,更多开发商进入长租公寓领域。

租房市场正在日渐完善透明,在租售比极低的现在,租房生活成为一种更优选择的生活方式。

以嗨住为代表的租房平台,正在不断促成租房更简单,找房更便捷的局面。

目前嗨住平台当中实时可租房源高达 20 万套,几乎可以说,只要你找就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而且价格真实,挑选方便。

嗨住在上海以 6.5 万套真实房源,已经成为沪上房源数量最多的靠谱租房平台,房源数量比第二名租房平台领先 2 倍。

从千元高性价比房源到万元豪宅,不管是刚毕业的应届生还是拖家带口的中年家庭,都可以在嗨住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房源。。

下载嗨住 APP,全城房源一网打尽,为在外拼搏的自己,找一处舒心的落脚地。

知乎用户 风的叹息 发表

他只是在叙述我们国家的观念啊,有什么问题?

本来就是这样啊,我们是这代人花着上代人的钱,难道不觉得畸形吗?

自己花自己的钱多好的,但是不可以,因为别人都买了,是别人,别人买了。

我们干什么都要看别人啊。

别人干嘛,关你屁事啊。

知乎用户 我是一个人 发表

国情不一样哦,因为中国的户籍制度各地不发展问题,等等很多,世界各国都看中地产,但是中国对地产的认识还是初级阶段,但是就是因为基数大,大部分人普通,逃避不了改变不了只能接受,如果一个人财务自由,或者有本事,那么只要她来个机会,他什么都有,可是这种人太少,太寂寞,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

知乎用户 印无心 发表

看他的经历,一路爬到北京,做记者出国,身经百战精通官场手法,是中国精英的代表,他成功了,脱离了老百姓阶层,他还在掌握话语权的一方,怎么说都行。

看清他,就看清了中国的精英阶层:苦出身,鲤鱼跳龙门,指点江山,拍马屁,进入中级官僚集团。

知乎用户 文达 发表

白岩松觉得对年轻人的剥削还不够给力啊,没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惭愧惭愧。

知乎用户 钱多多先森​ 发表

审题,很重要。提问中提到了几个关键字,才是今天热议的一个关键点:

  1. 买房
  2. 年龄 27-29 岁
  3. 中国和美日德英对比
  4. 白岩松
  5. 骂人 “混蛋”

这几个关键字,去掉某几个,都不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假如这句话是我说的,那肯定你们都不知道

![](data:image/svg+xml;utf8,)

首先,年轻人 27 岁买了房,为何?问丈母娘啊,没房子没法结婚啊。贵的我买不起,我买个便宜的,总可以把。别说 27 岁了,20 岁买房子的,都一大堆。

不买房,孩子能上公立学校不?能上,傻子才买呢。能上好学校不,能上,北上广深的房子,才不买呢。我租住在哪里,能安排就近入学,那租赁市场,一定很火爆,而不是购房市场。

其次,不买房,好好工作,国家给分房子不?现在不是上个世纪了,还能分福利房。别说分福利房了,就排队公租房,都够你排队的。不分房,住不给福利房租住,还不买房,那就等着疫情期间,被房东赶走吧。年轻人不可怕,到老年了才最可怕。

白岩松透露在有第一套房子之前他搬了 8 次家,超过 30 岁才享受福利分房。房管处的人说可能朝向糟糕,不是朝西就是朝北。我说‘没关系,朝下都行’。

公租房轮到我的时候,我已经过了 30 岁。在这之前我搬家了八次,排队了五年。分房字的人还没说,我说 “没关系,是个房子就行,朝向和大小都无所谓”。

![](data:image/svg+xml;utf8,)

在场的还有书的作者陈文茜,她调侃道:“傻瓜才在现在买房子。全球每一个地方都在骂高房价,年轻人租房子的有福了,但买房子的人‘傻了’。你们有青春,不是非有一个房子不可,等房价跌下来那一天再去买房子,我买房子那一年 45 岁。”

陈老师,请问什么时候,房价跌下来。等跌的时候你告诉我,我去买 10 套。

最后,我想说:社会环境,决定了人做决断的利弊。同样的一个动作,在不同的场景下,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 一味的拿美日英德同国内进行无差别比较,就是耍流氓,就是混蛋行为。
  • 拿 30 年前的行为和现在的行为对对比,就是耍流氓,就是混蛋行为。
  • 拿人与人、城市与城市间的行为对比,就是耍流氓,就是混蛋行为。

知乎用户 曳雾霄之轻裾 发表

白岩松讲的哪里不对了?知乎不是各个 30 岁年薪 50 万起的么?楼上一群千赞万赞的怎么还哭穷,理所当然啃起老来了呢?

比比外国,德国,德国工薪阶层真的很少 20 多岁买房的。基本也到 40 岁才买。40 岁前事业都没稳定,还要靠跳槽涨工资。30 岁买个房,你还挪不挪窝了?

白岩松看低的是把父母自己住的大房子卖了,一家人到北上广挤小房子。父母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九年义务教育也就罢了,高中尤其大学学费可不便宜。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父母省吃俭用才供得起四年学费生活费。出来没工作五六年,不求儿女回家孝顺,先要求父母再贴上全部家当,跟你去一线忍受高消费,低质量的生活。当然,资产账面是涨不少。请问,你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么?早知道这样,你小学毕业就去北上广搬砖,父母到时候照样可以把房子卖了跟你走。还省了高中大学几万块。

我一向拿自己举例,绝对不当键盘侠。我就租房子租到 30 多,现在在上海,公司配车,报销房租。平时吃喝拉撒基本不要钱,中午公司食堂,晚上经常有饭局,领导,下属,跨部门,政府官员,几乎每周吃两次。就算没饭局,每年 20 万不用审批的签单,一条街饭店一家一家吃过来无压力。生活质量,反正娱乐运动酒吧夜店,一样不少。教育资源?目前单身,就算以后结婚生子,不觉得学区房有什么卵用。老家南京,一帮人挤破头进什么南外仙林,金中河西,附中江宁。通通看不上,当年我一分钱不花考进附中,还是所有学校都没分部的年代。花大价钱进分部完全没有动力。非要考虑小孩上学,很简单,到时候申请个外派德国,国外生个娃德国国籍,回来轻松上 985,家门口南大无压力。

知乎用户 四点水 发表

看到这种言论,让我想起来这段戏了。

作为既得利益者,非要开着灯,在大庭广众之下,干这种事。

套用王朔的话 “自以为的真诚,不过是骨子里的做作。”


中国大陆年轻人买第一套房子的年龄约在 27 岁到 29 岁之间。

试问有几个年轻人是单靠自己买了房子的?试问有几个年轻人是全款买了房子的?

试问父辈们那代人,是商品房多还是福利房多?试问当年房价几何,现在房价几何?

由于父辈们大多数没有背负特别重的房贷(有余力帮助),中国的传统文化(爸妈愿意让你啃老)以及现实(没房子你住哪里?户口怎么解决?娶得到媳妇吗?)等等原因。在父母的帮助之下,勉强交了首付,居然是个骄傲的事情,是个神奇的事情?是个不应该做到的事情?

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都做不到

这是从我国著名主持人嘴里说出来的话?屁股歪了吧?

我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破坏,都是国家和人民的敌人。

王朔的《知道分子》里面有评价过白岩松,个人认为比较准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

知道分子 王朔著 随笔集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

¥26.00 起

新一波年货 9.9 秒杀中, 还能发货冲鸭!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6783358048034816-0&p=JF8AARoDIgZlGFwVARUOXRtdFTISBlQZWhYDEg5RHlgVAyJDCkMFSjJLQhBaGR4cDF8QTwcKWUcYB0UHCwITBlcaWBQCGwNQGFsUHUtCCUZrC3VTWVRBOGtidQRQfyBWHERgLHgsZQ4eN1USWxcKEwZVHFglAhMGVR9eFgEUBmUrWxAyU2lVGlwTAxEPUytaJQIVBFUaWRQEEAddE18lAhoDZc31gdeauIyr_sOovNLYq46cqca50ytrJQEiXABPElAeEgVTHF0cABADXBpeHAMQAlwbXAkDIgRUG1sRChEFUB41EAITBlcZXh0DF2lXGloXBxACVx1YJQIiBGVFNRRRElQHTwgXbEhZC1wfQEVLaVYYWhADEw5lGVoUABA)

知乎用户 八里土人​ 发表

29 岁买不起房子是正常的。22 岁参加工作,7 年内还在上升期,工资低,买不起是正常的。

但是 29 岁在中国差不多是刚需了。为什么呢?

因为丈母娘要。

知乎用户 晴云洗山峦 发表

知乎上不让讨论,就是教员和黄老的讨论。

我很悲观,历史的轮回躲不过去的!

谁还记得先辈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不过是在朱门里食肉糜罢了!

知乎用户 阿耨多罗 发表

现如今,跟房子绑定的东西太多,很多时候年轻人没得选,谁不愿意活得潇洒轻松些呢。

如果就业机会很多,年轻人不需要扎堆大城市,那么大部分人会选择不这么早买房;
如果房东不总是涨价,不买房不影响安全感,那么大部分年轻会选择不这么早买房;
如果丈母娘不催女友不给压力,那么大部分年轻人会选择不这么早买房;
如果不买房手里的存款不会贬值,那么大部分年轻人会选择不这么早买房;
如果不买房学区入学名额不受任何限制,那么大部分年轻人会选择不这么早买房

跟美日这些发达国家一比,确实 “29 岁前买房很神奇”,说明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家庭面临的压力也很大。但这是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各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现象,会存在一定时期,但不会永远是这样。需要将房子与户口、学区、社保等解绑,让年轻有更多的选择。

知乎用户 啊波 发表

可不就是嘛,现在很多人眼界高的很,特别是大学生呀,有点志向是好事,但还没毕业就想着买一线城市不错地段的房子,想屁吃呢?就算以前房价没涨,能买好地段房子的人也也极少数。我爸妈辛苦大半辈子才买了个三线城市的房子。

现在,中国 14 亿人有能力买一线城市房的不少,就算限购,就算房价再涨,也有人买。但不会是普通打工人买。

每天逼逼房价多高多高的,就别想了,认清现实吧,社会本就没有绝对公平,人人都想一线一套房,哪能啊,都不买,房价不就不涨了嘛 [蹲],但那是不可能的,你没钱,其他人有啊。

还是期待政府多搞点廉租房公租房吧,解决打工人住房问题,买房就交给能赚到钱的去买吧。什么?你赚不到钱也想一线城市买房?不好意思,你在想屁吃呢

知乎用户 圣育强学生会会长​ 发表

“我还没上车呢!”

你凭什么上车

就你,还想上车?二十年之后吧!

知乎用户 赶路瞧世界 发表

神奇的事情可太多了。

白岩松在我心里的好感这几年几乎已经消失怠尽了。

为什么这么做,还不是现实情况决定的,人都是理性的。如果是好多年前让农村父母把农村房子卖了在北京买了房子,那可能直接资产翻几倍了,即使是现在,北京的房产也比农村的有保值和升值空间。

我们年轻人不是想不劳而获,我们只是想过的好一点,用中国梦的话说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拿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比较,关键人家是什么发展水平?国家都提出公租房方案,未来朝着租住同权方向发展了。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看评论有说白岩松 30 岁前还在租房的,也有说白岩松孩子上名校国际部出国读书的,我只想说让白岩松这种人才 30 岁还租房本身就是不合理,还有现在没有房子都不好找老婆了哪还生得起孩子,直接房贷恐婚绝育了。

知乎用户 phk189 发表

其实,我是同意的,中国年轻人过早把自己束缚在房贷里,以至于诗和远方都只能是梦想了。

其实,婚姻也是这样,干嘛早早地束缚自己,结婚生子? 大学毕业,还没真正生活过,就一眼看到头了。没意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货币理论很容易模糊化劳动和劳动价值分配的冲突。

如果用劳动价值分配的角度来考虑,这事就简单得多。

以 100 平米房产为例,按照目前比较常见的容积率(20 层 4 户),100 平方米的地皮可以盖 20 套房产含公摊。

那么从征地开始,100 平米的房产需要预付 40 年的期望收益,分到每一套就是 2 年。

需要 40 到 60 个工人盖 2 年,也就是每套需要 4 到 6 年的平均生产力。(含建材)

再加上约折合 4 个工人 3 个月的装修,也就是需要 1 年的平均生产力。(含专修材料)

国家收取的各种税费,我们认为作为房屋的配套设施投入,占总房价的 40%,即约 5 年的生产力。

以上总计需要一个普通劳动者 13 年的生产力。

如果要在 29 岁,即大学毕业 5 年内购房,你的个人生产力要达到社会平均生产力的 3 倍以上。

再考虑如果是受雇佣状态,目前我国的企业资产和人工费用比大概是 4:1 甚至 5:1,所以你的实际劳动生产力要达到社会平均值的 12 倍到 15 倍。

从这个结论来看,当然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知乎用户 一天搞砸一件事 发表

那完了,按他的想法,那是真的没下一代了。

过去 60 代结婚 25 岁,有房没房都结了,大部分都有房子,分配的

到 90 00,大部分没房子,那还结个啥,婚都结不动了,那确实该像上海,一月一号就出生 27 个娃

知乎用户 无何乡居士 发表

何不食肉糜?

千载之前,已经有这样的言论了。只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知乎用户 百里九十 发表

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拥有住房是三分之二美国人的梦想,这个在中国,很多年轻人在 30 之前就实现了,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远超美国,这点确实很神奇。

但事实是什么样大家都清楚,只是国人的那些观念迫使的年轻人必须不惜代价的买房,要结婚就必须是居者有其屋,就是必须有房子,而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是居者有其所,有房子住就行,不一定得买的。

知乎用户 三和四保 发表

我来自农村,父母甚至亲戚基本都是农民,21 岁大学毕业,毕业时家里欠了许多债,22 23 给家里还债,24 岁的时候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

知乎用户 漠秋 发表

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少了后半句,39 岁 49 岁还买不起房也很神奇。

而事实上,按目前的房价,确实让人觉得 49 岁也买不起房的概率非常大。

所以大家焦虑,所以大家逃离北上广,所以大家回老家考公务员!

知乎用户 孤儿 发表

白岩松就是个喇叭……

知乎用户 妄人一念魔 发表

当年满族皇帝宽容蒙古人痴迷黄教,外蒙古人口在清朝灭亡时大概只剩 50 万人。

今天蒙古族的白岩松睡醒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了耶

知乎用户 雪山 · 印象 发表

为啥都在骂白岩松呢?

你写的文章烂去怪笔不行?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Aey7s5 发表

然后那小伙子让父母卖的老家的房子,房价缓慢下跌

卖了爹妈房子凑钱在北京买的房子增值 10 倍

真 tm 混蛋!!居然让成长在社会主义的爹妈体验了下资本主义的力量。莫名其妙在晚年光荣成为千万富翁

知乎用户 Yukina 发表

最讽刺的,难道不是。

即便你把父母房子卖了也完全没可能在北京买套房嘛?

———————————————————————————

按照能查到的平均价格算了算,北京一套房的价格,大概是老家县城 5-10 套房的总价。

卖一套房,仍然杯水车薪。

知乎用户 人间来客 发表

站着说话不腰疼,发达国家没有户口一说,我们有,我们的户口是与房子绑定的,没有户口就不能享受当地的任何权益。

人家发到国家的年轻人不那么早买房是因为人家不着急,人家不买房照样可以结婚,孩子照样可以上学。

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呢?

不买房,结不了婚,落不了户口,将来孩子上不了学。

在如此高的房价面前,有多少仅靠自己就能把房买了?大多数年轻人,没有父母的支持,首付都要凑好几年,但等年轻人凑够的时候,这个钱还够首付吗?

现在都不是三个四个钱包凑首付买房了,都已经到了六个钱包凑首付买房了,而且,很多的地方的六个钱包已经凑不够首付了。

发达国家,租房可以享受与买房同等的权益,我们呢,租房不仅享受不到买房十分之一的权益,还要半年一年涨一次租金,还要受无良企业的罪,付了一个半年或一年租金,结果没住几个月你丫跑路了,给我们年轻人留下一地鸡毛,被房东赶,大冬天晚上在过道和街头冻得发抖。

这一切不都是因为年轻人没有自己的房子吗?

不想尽办法买房,永远没有归属,永远是外地人。

知乎用户 麋路 发表

10 年前 19 岁买房很神奇。

现在 29 岁前买房很神奇。

10 年后 39 岁买房很神奇。

20 年后 49 岁买房很神奇。

30 年后 59 岁买房很神奇。

40 年后 69 岁买房很神奇。

知乎用户 古德猫柠 发表

从小就在学能量守恒定律。想要得到更多的能量,那么从哪里来?

知乎用户 优素福. 买买提 发表

不食人间烟火嘛~~

如果户口、小孩上学这些,不和房产绑定,当然不需要 29 岁前买房呀。

问题是小孩上幼儿园得根据户口和住房摇号。摇不到的就得上私立幼儿园,1 年好几个 w 起步。

29 岁,小孩正好上幼儿园,或者刚结婚准备要小孩。

哦?你说可以不生小孩呀?

白老师,前几天在电视里正襟危坐,感叹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年轻人不生小孩、要不要开放三胎…… 是你么?白老师?

套用某个 gz 的话:

就一人肉小喇叭

装个忧国忧民脸搞啥呢?

一个读稿子的,突然好像有思想了?

切。

知乎用户 九平居士 发表

美国:平均月薪 5000 美元。毕业年龄平均为 23 岁。工作 6 年即使薪水不提升(这几乎不可能)也有 36W 美元。
2020 年平均房价 25W 美元。按照 20% 首付计算,5W 美元首付就可以轻松入住。所以美国年轻人买不起房很神奇!

德国:平均年薪为 58800 欧元。平均毕业年龄为 24 岁。工作 5 年有 29.4W 欧元。
按平均房价 3,386.31 欧元每平,80 平需要 27W 欧元。首付 5.4W 欧元。所以德国年轻人买不起房很神奇!

日本:平均年薪 3,077,000 日元。毕业年龄 23 岁。工作六年有 1848W 日元。
东京房价平均为 5,139W,冲绳为 3120W,对应首付,1027W 和 624W。所以日本年轻人买不起房很神奇!

英国:平均年薪 35,423 英镑。23 岁毕业。工作六年有 21.2W 英镑。
英国平均房价为 239,000 英镑,对应首付 4.8W 英镑。所以英国年轻人买不起房很神奇!

而且以上推算的基础都是:
1. 工作六年工资丝毫不涨。
2. 没有祖传房屋,或者父母一贫如洗,天生石猴。
3. 单身买房,如果结婚双人买房,成本除以 2。
4. 没有任何年轻人住房帮助金,也没有任何社会住房补贴。

即便如此,美德日英。四国年轻人想要贷款买房依然办得到。只不过人家不急罢了

白副会长还要多学习一个数学啊。

知乎用户 闲话人文历史 发表

从伦理上来说,把老家父母农村的房子卖掉,给自己小两口在北京买个小房子,是有点不太合适

从投资行为来说,这是一笔投资收益很可观的投资行为!老家农村的房子是没有多少上升空间的,而北京的房子,10年涨五倍绝对不夸张,2010年1万买的房子,现在5万都不算是核心地段,核心地段十年涨10倍的都有,比如深圳前海,10年前1万多的房子,现在大部分10万多了。

另外,如果这小两口不在北京买房,那就得租房住,这租房的钱,如果给到老家的老人,老人也完全可以在老家租到房子住。

白主持不满那小两口子,按照传统的理念来说,他们的行为是不太合适!因为人老了就会念旧,即便是父母可以在老家租一个同样大小的房子,也不如自己的老房子。老房子就是一生的记忆。而且这老房子可能是祖屋,承载着不止一代的记忆,可能还有爷爷奶奶的痕迹在。

但现在社会就是这么残酷。这小两口在北京如果租小区房,估计太贵了,就是是能负担的起,那也不舍得,不能挣钱都给房东供楼吧。

也总不能分开各自去住地下室吧?毕竟两个人已经结婚了。未来还想要小孩的,能怎么办?

至于美国日本是否27岁-29岁买房我不清楚,人家什么时候买房因素很多。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比如结婚要婚房,结婚了还租房子住,丈母娘都不能接受,不想让自己家闺女遭那罪。那 29 岁要不要结婚,这个肯定是要的。外国人没有结婚要新房一说,但中国确实有这个风气。

知乎用户 刘世通 beyond 发表

科学家们发现

25 岁以前买房的年轻人

成功的几率往往要比其他人大很多

那么为什么

25 岁前买房的年轻人在成家后更容易成功呢?

经过大量的调查 科学家们得出结论

因为他们家通常比较有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倒是觉得一个所谓的 “精英”,对于普通人怎么花钱,是否花了父母的钱指手画脚,挺混蛋的。

知乎用户 情绪温馨​ 发表

感觉白岩松的论调,

真的是一种揣着 “明白” 装“糊涂”。

在美国,在日本,

房屋主要的作用是消费,

而中国至少到现阶段,

还具有投资的意义。

而我,可能是不多的反面例子。

我父母有房,两套。

一套是集体分房,后来个人买断,

一套是纯商品房。

我也有一套,是老人赶上拆迁,

直接划到我名下的。

就是因为有这个房,

我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

等啊等啊,

从 23 岁毕业,到 31 岁才自己买了一套大房子。

期间经历了两次北京房价暴涨。

如果当时让父母赶紧卖掉一套房子,

加钱买一个,

至少节约一半的钱。

甚至多一倍的钱。

所以别说谁混蛋,

谁占便宜,谁吃亏才是关键。

知乎用户 三尾猫 发表

来个简单简单粗暴的!

29 岁前没有买房 或者 买房首付父母给的。点赞!

29 岁前自己掏首付,买房的。 评论扣 1!

(求真 务实的前提是还原世界赤裸的样子)

知乎用户 蓝天战士 发表

这个世界运转的逻辑从来就不是道德规则一类的东西,而是力量和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知乎用户 Rotigue 发表

日本人何止不买房,他们还不结婚不生娃呢。

知乎用户 小溪溪 发表

天天为美国的撕裂而欢呼,看看这些答案吧,国内的撕裂一点也不小!

知乎用户 看开 发表

听已得利益者高谈阔论民生话题

翻来覆去也走不出五个字的藩篱

“何不食肉糜?”

知乎用户 邓超 发表

说说自己的经历,我刚买完房,北京的北五环边上,86 平 ,贷款 120 万,首付全是我毕业后的存款,除了贷款,没借钱,老家农村的,老妈给了三万,要了但是没花,过年回去还给她。老婆没出钱。

今年 30,以后每月 5K 多的月供,交房之前还有每个月近 4000 的房租,还有以后要生孩子,亚历山大。

哎~~~~~~~~~

知乎用户 优酱醬 发表

知乎人均 3 万的收入 父母是大老板 都是能在 21 岁都有一套房子的

知乎用户 燕慕若 发表

引用一段 “学院派 academia” 的论述

金融帝国主义如何剥削全世界?马克思金融理论最强解析【硬核经济学 / 金融资本论】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

我们所有人都开始对金融力量进行合理化

不再将其视作异端

当危机诞生时

我们倾向于对自我进行规训

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赚不到钱时

因为我们自己身边也有同阶层的人赚到钱了

哪怕很少

人们也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这是一种分化无产阶级的方式

通过涓滴地将好处用这种博弈的方式

间接输送给一层的一部分人群

这些人就会成为为资本主义和资本家正名、维护资产阶级法权的核心人员

他们的话语甚至比资本家本身更加也有力量

知乎用户 random 发表

过十年他可以再说,39 岁前买房很神奇,过二十年说,49 岁前买房很神奇。

反正你们别闹,努力做奉献,把希望留给未来。虽然他心知肚明,普通人再怎么奋斗也追不上房价涨幅,但是呢,能忽悠几年算几年吧,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媒体人的功能体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路灯上给白先生留个好位置

知乎用户 星墨 发表

屠龙者成了巨龙,害怕下一个人在成为屠龙者,于是告诉他成为巨龙很痛苦,痛骂上一个屠龙者是混蛋。但他自己的龙子龙孙却用他们父辈的威望来剥削着平民。

知乎用户 改个名字 发表

相比 29 岁前买房,我觉得搞个 30~50 年的银行贷款,房子才是你的更神奇。

知乎用户 唐吉诃德 发表

我们与他无冤无仇 他却把我们当撒比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说啥就是啥吧

知乎用户 火车上卖便当 发表

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它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吗?说好的我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你拿我们跟资本主义国家比?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R7ETG9 发表

房价本身就是打包的终极债务,债务处于世界顶流,又繁重又漫长,29 岁就可以买房,说明这届年轻人可以啊,简直就是世界级杠把子(杠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年轻人天天沸腾,喊 “我们又赢了” 就可以了,饭都可以不用吃。

知乎用户 七彩蛇 发表

美国庄园的奴隶主手下有两种黑奴

一种是外面种地住农场旁边搭建的小屋

另一种是贴身伺候主人所以住在庄园城堡之内的

城堡内的黑奴不会觉得自己是黑奴,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是奴隶主的朋友

所以白岩松这个人,他是哪种黑奴你应该明白

知乎用户 中国杨 发表

我怎么感觉他在反讽呢?说中国年轻人太早买房超出自己能力,没有完整视频也不知道他通篇讲了什么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DTNUfn 发表

把农村的房子卖掉,可以在北京买房?

哦,这太神奇了!

知乎用户 月笼沙 发表

一个来自海拉尔农村的人,说出这样的话……

知乎用户 SINGULARPOINT 发表

的确太神奇了!

非常神奇!

神奇得不得了!

只是我就不明白:

深圳一亩地拍一个亿,

我家四五线小城一亩地拍 1000W,

难道深圳的地不是国有的吗?难道我就没份?这和我是 29 岁,还是 92 岁有什么关系?

知乎用户 风南离 发表

靠嘴吃饭的人、你和他说现实、这是要比嗓门大嘛?

知乎用户 mxl​ 发表

再过几代人 就能听见那句经典的何不食肉糜了

知乎用户 Txdyq 发表

小骂大帮忙,老阴阳人了,建议退休去观望

知乎用户 霜叶瞳 发表

然而他并不敢深入讨论年轻人买不起房的根本原因。。。

知乎用户 川宝放心冲 发表

我这个人智商很低,素质也很差。

我怎么看,又响又不臭。

知乎用户 秀儿 发表

神奇个毛?

你看到房价年年涨,全款变首付,首付变车库,你不急?15 年买房和 18 年买房就差三年,房价涨了一倍不止,十年白干。如果房价跟那些发达国家一样稳如狗,我着什么急呢?而且 29 岁一般来说,结婚生子的年纪到了,不得为小孩的将来考虑吗?户口和上学问题不得解决吗?

中国是在飞速发展的,大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不一样,白岩松过往的经验还能有多少适用性?

知乎用户 风不知云的哀愁​ 发表

简单翻了一下,知乎上几乎都是清一色骂白岩松的,都是什么 “屁股坐歪了”、“既得利益者” 的观点,千篇一律,把人往肤浅了想。一句话想怎么解读都是可以的,只不过有人带了节奏。

“29 岁前买房很神奇!”,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难道不神奇吗,中国的人均 GDP 大概 1 万美元,美日的人均 GDP 分别 6 万、4 万美元,差了好几倍,让年轻人拥有房子是连美日都做不到事,我们又凭什么。

讲到这里,可能又有杠精出来说什么他们做不到我们未必、中国特色与资本国家不同之类的观点,我想说不要用情绪去否定规律,如果所有的事都可以靠情绪解决,那要钱干什么,只要发泄情绪别人就会给你房子?

我认为白岩松只是赤裸裸地讲出了事实,伤害了某些自欺欺人者,就像皇帝的新装,大家都在自欺欺人,偏偏你来砸场子,所以这股情绪白岩松首当其冲。

知乎用户 紫慕​​ 发表

白岩松在好为人师这一点上一直很行为世范

知乎用户 Surfer 发表

感觉我的回答很不政治正确,但是在美国确实 29 岁买房子非常神奇,我 2011 年八月就来美国了,芝加哥四年,亚特兰大四年,湾区现在快两年了。很少有美国人会在 29 岁前买房子,绝大部分人 29 岁的时候应该刚刚还完学贷吧,哪里来的钱买房子。统计数据是美国人第一次买房的年龄是 34 岁。

而且美国的大城市买房确实也很困难,在湾区买房,即便是 flag 年入 20w+,如果没有额外的收入,买房也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 flag 的码农也是租房子住,虽然换算成人民币也是年入接近 200w 的了。更不用说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那么多钱,所以经常可以看到 housing crisis 的新闻。

知乎用户 脚趾头绝技 发表

从个人层面,几乎所有有房的人都不希望房价降。

虽然我同学贷款一百来玩买了个一百一十平的,虽然还没还完,可是说起来也是身家两百万,每次都说房价还要涨,到时候可能就是身家三百来万。

降,就意味着现在不需要贷款一百来万,一方面身家降低了,另一方面还贷就真的亏了。

假如卖,也是真的亏了。

然而从经济层面,泡沫越来越到,想要慢变小也许是可行的,但物理学的气泡,几乎是必定会爆的,那就嘭的一声啥也没有了。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房价必须降,而且必须降到如今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才行。

综上,在中国这个刚需产品,别说 29,家里掏钱的话,24 就该买。

关键是家里掏钱也买不上的话,怎么持续呢,下一代自己掏得起吗?

知乎用户 Alexander 发表

晚节不保,只有既得利益者能说出这种言论。

知乎用户 口隹安 发表

29 前买房很神奇这话听起来的确有道理,但如果换成有人居然想在 29 岁之前就能在城市里有立足之地。

这话听着是不是觉得毛骨悚然了。

是啊,你一个底层过来的孩子,只是让你在这个城市里奉献下青春,你真觉得这座城市容得下你?

房子从来没有代表房子,而是居住权,没有房子就没有居住权,可以去漂,但也要记住,你就是在漂着。

谁老家没几套老宅呢。

不过也有专家要收老宅了,毕竟城里的确不想你长住,但也不至于让你回家休息。

农民工一年 350 天在城里打工,回家呆 15 天,照样一辈子农民工。

知乎用户 玩世 发表

白岩松说的没问题啊,就是很神奇,在古人那个平均年龄只有不到五十岁的时候就说三十而立,我们现在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社会知识的增加,而立年龄似乎变得更小了,这还不神奇吗?

社会的确有矛盾冲突,到了个人身上或许很极端,就算这样,难道社会为了一个人不发展了吗?回到四十年前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的时候?

生在这个当下社会,享受着这个社会的福利,然后抱怨这个社会的矛盾,好意思吗?

知乎用户 ok girl​ 发表

不买我就买不起了啊…… 我 25 咬牙买房,房子买两年的时候就翻了一番。我要是现在再买,我…… 不好意思 买不起了

知乎用户 笨笨 发表

就是很神奇哇,有些人苦苦干了一辈子就为了给孩子买一套房,让孩子好好读书找工作,有的人甚至一辈子连房子都买不起,只能住破旧的廉租房,但是有的人生下来就有十几套房无忧无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真是让人绝望的一件事

知乎用户 苗钩子 发表

看了下新闻,觉得他说的没毛病。

知乎用户 Chen1Mmm 发表

中国人太喜欢房子了,西方人对房子没那么执着,他们更偏向租房,而且经常搬家。

其实放下这个执念,日子就没那么艰苦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乎用户 空明御渊​ 发表

小学数学。

你自己算嘛,假设你自毕业起一月净结余 1 万,这绝对是放水的水平了吧。22-29 岁,7 年,84 个月,84 万

上海我就算 5 万一平不涨价,17 平米不到。

这话怎么了?能买得起不神奇嘛?

知乎用户 灵床医学 发表

因为他不需要买房。

知乎用户 伯纳德 发表

白老师一向是不讲废话,有没有想过他在释放什么信号,看看两会,为什么提很多遍保障性住房与住房租赁市场的建设?这话还不够清楚吗!

知乎用户 我不吃西红柿 发表

白岩松离翻车不远了,,唉。。。。

知乎用户 沼泽里的小草 发表

避重就轻说的都是 P 话。

不过我个人认为他应该是知道,但是他不敢说。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奋斗?

知乎用户 发表 是社会低欲化还是其他原因? 知乎用户 破楼兰士​ 发表 没有奋斗土壤了,起码在浙江县城已经没有了。 我出身在一个浙江宁波下属的一个小县城,在 00 年度刚刚加入 WTO 到 08 年金融危机中间这段时期,可以说是这个县城的黄 …

那些逃离北上广的人后悔吗,有过遗憾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后悔自己没有走的更早吧。 本人 985 理工硕,入学时本着一颗实业强国的爱国心信心百倍入学,就业时发现本专业作为传统理工科真的 emmmm 一言难尽,然后听闻网上都在说四大牛逼,四大高富帅,四大妹子多,(没错,听的 …

湾区年薪 30 万美元是不是日子过不下去很贫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湾区,那就是华人网上最亮 qi 丽 pa 的一道风景线,一天到晚的除了挖钱坑什么正事儿都没有,连上网发帖都没别的主题,只有以下几个月经选项: 大家觉得资产有多少才能财富自由?a. 1000m, b. 3000m, …

如何看待 2020 合肥出生人口暴跌 23.4%?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IHVIxS 发表 我记得之前看一个大神的回答说得很好,现在的房价,赚的都是断子绝孙钱。 知乎用户 墨儿 发表 最先是一个省会城市公布了消息 接着是其他几个市 然后一个省 几个省 等到陆陆续续公布出所有省份的数据 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