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闻行业“逃兵”的回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文/六神磊磊

今天是记者节。

以前到了这个节日,同事们如果有时间,会三三两两吃个火锅,喝瓶啤酒之类。

现在已经不好意思过这个节了,早都辞职了,不是记者了。

之前一篇馒头的文,提到了我自己一点做记者时候的事儿。

正好趁过节,拣现在已经能说、也方便说的聊一点点。

让想干记者的有个心理准备。

不必说,干记者肯定是不赚钱的。

去一些学校和同学们做交流,都会先说干新闻肯定不怎么赚钱。

国外我不懂,反正在我们这是不赚钱的。

如果你干记者赚大钱了那搞不好就有问题了。

干记者一方面不赚钱,另一方面还要求你有很高的素质。

这个行当,好汉也许看不上,赖汉还干不来。

没有基本素质能力就容易闹笑话。

就说闹笑话。年轻的时候,不管做什么行业,都会因为稚嫩、没经验,干出一些事后想来很羞耻的事。

这些事会像心里的小石头,反复地刺激你,但也会磨砺你、振作你。

说一件刚当记者时候的糗事。虽然很小很小小,但是印象特别深刻。

2007年,我刚刚到重庆分社工作,遇到一群学生来反映情况。

有三四个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在一所职业学校上学。

他们反映说,学校收了不便宜的学费和杂费,包括统一购买被褥等生活用品的费用,但是兑现不到位,发的被褥等质量特别差。

孩子们还给我看了一些相片,似乎确实质量不好。

我那时才23岁,年轻得很,一听这种事,立刻就很上头。

希望为同学们讨个说法。

翌日,我坐公交车去那所学校,路途非常远。到站后孩子们来接我,告诉我:情况有变,校门进不去了,保安不会放你进去的。

23岁的我茫然无措,那怎么办?

学生说这样吧,从后面坡地可以翻进去,我们带路,一起翻。

我一咬牙说好,就跟着学生爬山坡。

有没有必要这样进去?进去之后做什么?怎么采访?统统没想明白。

很顺当地进去了,然后,一进去就被一名保安抓住。

人家等着呢,还和我撕扯了几下,我大衣的扣子被揪掉一颗。

这下被动了,我变成了不守规矩翻入学校的人,给带到一所小屋子里关起来。

好丢脸。会不会是分社史上最丢人的新华社记者?

怎么办?金庸也没说过啊。

在黑屋里,我镇定了一下,掏出单位的采访介绍信。

我和他们说翻墙是我不对,但是如果真给学生劣质生活用品,是你们不对。来吧来吧,一起舞蹈,我们各自承担责任就是。

对方就犹豫了,看着我这个懵懂小青年,反复掂量:到底是干他,还是怀柔他?

然后来了一个中年人,自称办公室主任,对我客气起来,说校长今天有事不在,先吃饭。

我心想好的好的,和你们虚与委蛇。(当时我内心里已把学校判定成了反面角色,当然这其实是不专业的。)

吃完饭,对方给了我一千块钱。我心想,擦巨款啊,好,为了麻痹你们,我先收。

回去的一路上,又是气,又是觉得窝囊,下决心要把这篇报道好好弄出来。

到了单位,一千块钱交给了纪检的肖主任,然后就给总社编辑部的郑老师报告了选题。

郑老师鼓励说你好好采访,好好写。

然后……这稿子我没写出来。

再去找学生们,学生说不太方便采访了。

我当时就没辙了。

手上有了一些素材,却又不知道怎么捏合,不明白怎么选择角度切入。

于是,不了了之。

这事如果是交给哪怕一年后的我,相信也能驾驭这个小小的选题。但当时的我硬是不行。

于是没好意思再去联系学生,也没好意思再去联系校方。

这个小事儿,成了记者生涯刚开始时的一个“耻辱”。

自己的稚嫩、笨拙、没经验,许多年来都像电影,一样反复在面前晃。

磨砺着你,也鞭策着你。

之前说的是小事,接下来说一个“大事”。

2009年,那时候我在重庆分社跑政法口了。

两年过去,25岁了,相对成熟了一点点。

不然也不能把这么重要的口子给我对吧。

2009年那一年我们搞了一个报道,送了上去,主题是:打黑要依法,不能偏离法治轨道。

分社一位副总编牵的头,我也参与了。

说真的,对于后续,也是有一点思想准备的。

但是却真没有想到会引起那样轩然大波。

稿子我们这样报了,总社也这样编发了,倒也是敢敢的。

几天后,出事了。

我特别记得当时正在装柜子,办公桌的小柜子柜门有问题,总坏。

然后就听说,分社领导被当时地方上的最高领导叫去办公室,一顿暴骂。

绝对意义上的暴骂,不听解释,只暴骂。

倒是没有一耳光。毕竟还有所顾虑吧。

别的渠道的消息也证实,确实从没见过某某某发这么大的火。从来。没有。

发火倒也罢了。

网上还同时忽然出来一波来历不明的、莫名其妙的帖子,主要内容均是:

“我是一个正义的市民,现在有一些‘黑记者’,收黑钱,为坏蛋张目,他们居然说……,说……(引报道原文片段),我们强烈要求惩处他们!”

连原文都给部分引出来了,也不知道这些“正义的网民”怎么能看到原文。

然后没两天,分社社长召集我们一伙开会,气氛挺凝重。

大意是:王啥军(暴骂人的不是他,是他上司)说,你们有人收了“黑老大”的钱,200万,来当“黑记者”,要查你们。有没有?如果真的有,现在说出来,如实交代。如果不属实,我们也不怕污蔑。

节骨眼上,当时另一位领导说:“参与报道的这些人,我很了解。我相信他们一定没有问题。”

我那时的感觉,就是想哭。

说具体点,就是热泪盈眶。

不知道你们各位有没有在单位上过班,年轻时有没有遇见过肯为你们扛事的领导。

领导又不是二十四小时跟着你们,你们私底下要是干坏事,他也不知道。如果不是十分的了解,十分的信心,他怎么肯给你们打包票?

人家自己不要担风险的吗?

当时我们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说完全不担心,那是骗人的。

馒头后来写了一个细节,是真的。

我跟着之前那位“带头肇事”的副总编一起,坐在他办公室。

不大的一个办公室,几平米吧,也就坐得下面对面两个人,还可以放一把小沙发,一个小书柜。

我俩都有点耷拉着,有点萎顿。

他貌似试图想安慰我,但实际上我看他自己好像都需要安慰。

回头想来,他当时也就30多一些,还没有我现在年纪大。

忽然他两眼一瞪,拍了一下桌子,说:

“怕什么,大不了我们一起去流浪!”

我当时就呆了。

卧槽我才25岁唉,才工作了两年,都还没结婚没生子呢,这就要去流浪啦。

当时来单位的时候不是这样和我说的啊,不是啊。

没说会流浪的啊!都只说好好干有前途的啊!

当然了,这也是开玩笑。

有必要讲的是,单位里,那段时间,没有任何一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我说“惹了事,闯了祸”,或者批评我“不识时务”。

统统没有。

他们扛掉了几乎所有的压力,我这种小菜鸟则该上班上班。

后来,时过境迁,桑田变换,事实证明了我们的报道是对的,是秉持公心的。

我们并不需要去“流浪”,而且后来单位还给我破格评了副高职称。

我们也被证明了不是“黑记者”,没有“收黑钱”。对方当时早已把我们摸了个底朝天了,如果有问题的话,对方早就扑上来了,还打什么口炮?

反正当记者就是这样一件有趣又很刺激的事情。

成就感和耻感、遗憾感、紧张感并存,都会同时伴随着你。

肯定不赚钱,但是绝对锻炼人。

什么人基本都见过,什么事大概也都经历过,经历过就容易看得透,想得通,能明白。

我想金庸如果不是当过记者,肯定武侠小说也不能写那么生动。

有个段子,家长问老记:“我儿子想学新闻,以后当记者,可以吗?”

回答是:“那要看儿子是不是亲生的。”

这是纯搞笑。如果想当记者,锻炼自己,很好的,就是得有个心理准备。

作为一个逃兵,共祝记者节快乐。

—— 完 ——

帅呆的sixgod

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写在记者节的边缘 | 舆论手札

记者的节日文字大概分上中下三等,一等文字当然是理想主义的,由真相、现场、历史等一级词汇构成;二等文字可能属于现实主义的,少加班,少通稿,人际关系简单点,生活工作两不误;三等文字是放冷气的文字,就像下文列举,写在边缘。 记者节对我的困扰,主要 …

体制内你总结出的最有用的经验是什么?

知乎用户 南柯太守 发表 我最喜欢参加厅党组会最后一个议题——人事议题,这个议题参加的范围很小,除了党组成员,就是人事处、纪检组和党组秘书了,如果涉及到处分,还会有机关纪委参加。虽然说人事任免、提拔、处分都会提前酝酿,征求意见,投票画票,但 …

删痕累累,知识份子何以立足?兼答某新闻晚辈“误导”之问

相关阅读:【404文库】一只猫的折叠花筒|同学,还有新闻理想吗? 1. 上一篇《同学,还有新闻理想吗?》,是应景(记者节)临时起意写的小牢骚,非常白描地追忆了20多年来新闻班同学少年的曾经理想,与理想破碎的声音。 发布之前我把预览给初越看 …

刘建永:拒绝强制隔离,大闹西安北站

文:刘建永 原定我将参加明天上午8:30在陕西省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个庭审,9号下午我从成都坐高铁到达西安北站,出站时我的健康码显示为红码。西安北站的防疫人员一声不吭地直接收了我的身份证,然后迅速把我带到西安北站的商洛疫情防控的接待点(陕西 …

一只猫的折叠花筒|同学,还有新闻理想吗?

作者:卡托猫 同 学 ,还 有 新 闻 理 想 吗 ? 人民大学有个20周年毕业纪念活动,92新闻班的微信群建了起来。 1992年入学时,两个专业招生63人,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96年毕业时,多数人首选留京,去北京的大单位,如央视、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