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匹马都不见了——1-10 月宏观经济数据简析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关于支撑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我们一贯的说法就是:投资、出口和消费,排名分先后。在讲述这匹马之前,我首先要给出的,是来自于央行的金融数据。毕竟金融乃是经济的温度计,所有的经济冷热征象,都会首先在金融数据上反应出来。

今年以来,一开始在严厉的地产调控和限签限贷政策之下,个人贷款增幅确实不算高,整个上半年的占比才 39.3%,但是伴随着下半年银行贷款越来越难放出去,适格的企业贷款人越来越难找,于是指望居民买房支撑经济的玩法又兴盛了起来。今年 1-10 月,个人新增贷款占总新增贷款的比值,上升到了 44.5%,按现在这个趋势,估计到年底就能追上 2017 年的历史峰值 52.7%。在中国,个人贷款没啥别的用途,基本上就是购房贷款,哪怕是打扮成信用贷款的,终极用途也基本上都是买房。想想 2012 年时个人新增贷款占比只有 27.8%,此后在地产去库存的口号下,个人贷款剧烈增长,最终成为银行最重要的贷款部门,这事简直是荒谬。

说到这里,放上一条最新的新闻,银行在 11 月份之后纷纷加大居民按揭贷款的投放力度:

呵呵呵,上面的金融数据好玩不?房地产支撑中国,在上面的数据中,就是如此清晰明了,让人一见难忘。可惜的是,房地产目前也呈现颓势了。今年 1-10 月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幅只剩下 2.2%,其中东部地区销量萎缩 4.7%,几乎所有东部城市的房价都呈现下跌趋势。唯有中西部地区的销量还有 8.6% 的增幅,但是在东部市场下行的示范作用下,中西部地区的购房者也不傻,也撑不了多久了。如果连购房者这最后的适格贷款人都消失的话,那就真成了 “开不动的印钞机” 了,商业银行的钱真不知道贷给谁好了。

看了金融数据,接下来我们来看财政部发布的财政收支数据,这也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数据,它与金融数据一样,同样具有高度的经济敏感性。

注意,7 月份以前,我国的财政政策为遏制赤字,打压地方政府的借债冲动。毕竟我国的政府负债已经几乎到达极限,无法再承受债务重压。因此体现在数据上,1-7 月的财政赤字仅为 289 亿,乃是史上最低值。不过 7 月份之后,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越来越难找到适格借款人,商业银行手里拿着一堆钱,居然贷不出去,尴尬得要命,只能拼命放贷给负债已经到了极限的老百姓,相信每个读者都接到过无数次银行的个人信用贷款广告电话。指望老百姓的借贷支撑经济,无疑是痴人说梦,于是 7 月份央行直接开怼财政部,把财政部一通臭骂,逼着财政部出来借钱。从此我国在财政领域改弦更张,开始重启地方政府借债大基建模式,试图以财政扩张激励经济发展。体现在数据上,就是财政赤字再次剧烈扩张,截至 9 月底剧烈上升到 1.78 万亿。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到了 10 月份,财政扩张速度戛然而止,总财政赤字突然缩减到 1.43 万亿。在这个数据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我大中国财政本来就已经扩张到了极致,基本上就靠借债支撑着的。2017 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在台面上列入财政部统计的数据就是 4.36 万亿,这还没算上市政债。到今年,1-6 月份的地方债发行规模 1.41 万亿,月均发行 2350 亿;到 9 月底总发行规模增加到 3.80 万亿,这意味着第三季度的 7、8、9 三个月,每个月发行了 7967 亿!这种地方债扩张速度真是惊心动魄。然而地方政府本来就已经不堪重负了,9 月份之后就是极限了,想再大规模借债,也借不动了,于是一个值得反复玩味的现象出现了:10 月份当月的地方债发行规模剧烈下降到 2560 亿!这已经回归到了上半年的水平!指望财政继续大规模无止境的扩张,以刺激经济发展,这已经被数据证明,是不现实的了。

更关键的是,财政支出分项数据中的基建类支出,并没有显著增长的趋势。截至 10 月底,交通运输支出 8926 亿,同比增幅也仅仅只有 3.9%,虽然比上半年 0.5% 的增幅要高,但是也没高到哪里去。财政刺激基建的作用大概也就是这样了,就目前这样的财政对基建的投资规模已经是勉强维持了,高增长已经不可能的了。接下来我们要看的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本身。

整体来说,从 2015 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就丧失了增速,从此前的显著超过 10% 的增速,跌到了 10% 以下,2017 年跌到 5.9%,2018 年 1-10 月的增速也就是 5.7%(547567/517818),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清晰了。毕竟我大中国的基建已经建到县县都通高速市市都有高铁的程度了,这种基建成就确实是举世瞩目,不过想要在这种程度上再进一步,也已经是不可能了。关键是,我大中国作为基础制造业大国,工业投资很难维持了。2011 年工业投资占比达到峰值的 43.8%,此后就一路下跌,2017 年下降到 37.3%,降低了足足 6.5 个百分点,到 2018 年 10 月底也就是维持在 37.4%。由基础制造业向精细化科技化提升,是需要巨额投入的,但是第二产业投入在整个固定资产丧失增速的同时,居然占比还在下降,这就是很麻烦的事,这意味着所谓的工业升级根本就不存在。

再接下来,我们就需要看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费数据了。

消费快速增长的年份,乃是 2004-2012 年,此后的消费增速就剧烈下降。2017 的消费增速下降到 10.23%,今年 1-10 月已经下降到 4.17%,乃是 1998 年以来的最低值。消费不振,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消费不振的原因在于居民借钱买房买到了极限,棺材本的 8 成都拿去买了房。麻烦在于,今年以来的物价开始呈现压制不住的趋势,1-10 月份的消费物价累计涨幅达到了 1.9%。眼看着消费增速持续下降,物价涨幅持续上升,如果两者实现成功会师,那就是经典的 “滞涨”。

接下来的这张图是 “乘联会” 发布的 2013 年至今的汽车销售数据。汽车销售被视为消费的先导数据,汽车销售走向萎缩,意味着整体消费走向萎缩。

注意看,上表中的狭义乘用车销量增幅数据,2017 年已经不好看了,只有 2.1%,其中轿车和 MPV 销量都出现了萎缩,好在 SUV 的销量还行,撑起了整个市场。但是到了 2018 年,连 SUV 的销售都撑不住了,于是到了 10 月底,整个乘用车销量整体萎缩 2.1%,轿车、SUV 和 MPV 销量齐齐萎缩。对于国内那些还在计划扩大产能的汽车企业来说,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在本文的最后,还是再来看看外资相关数据吧。外汇乃是支撑我大中国经济的最后一匹烈马了。即便前面两匹投资和消费的马挂了,只要我大中国挣外汇的能力还在,那都无所谓,这匹烈马足以拉着我大国经济往前走。注意,下表中的服务贸易数据来源于外汇管理局,货物贸易数据来源于海关,外资投资数据来源于商务部。下表看最右边那一列汇总数据就行了。

截至 10 月底,集合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投资三方面数据,整合出来的结果,我国今年净吸纳外资 185 亿美元,乐观预计,即便是今年最后的两个月货物贸易不萎缩,各路抢出口的企业一直抢到今年年底去,美国西海岸密密麻麻的运输船一直排队排到年底,全年也就是 200 亿美元左右了。相对于 2017 年的 1798 亿美元来说,这 200 亿美元也就是个小指头那么一丁点,几乎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

好吧,以上,就是我大中国现在面临的 “稳中有变” 的局面了。要应对这种局面,重新恢复经济活力,虽然这个办法我已经说了无数次,但是我依然要再重复一次:唯一的有效办法就是定向减税——大规模减免制造业企业的税赋。具体方式有两个,第一,制造业企业的工人工资可以作为增值税抵扣项;第二,制造业企业将利润再投资于生产线更新或技术研发的,投资额可以减免所得税。如此的话,制造业工人可以提升收入,由此拉升消费;同时工业投资将会大幅增长,从而拉升固定资产投资,并促进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在另一方面,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如果都不能当机立断,果断定向减税的话,那大家就要做好最后的准备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云上贵阳——基建和地产还能托着它飞多远?

(以下数据均来源于贵阳市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年鉴及月报) 贵阳这个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2017 年贵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 3851 亿,而当年度它的 GDP 仅仅只有 3538 亿。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对固 …

滞涨阴影——上半年核心经济数据分析

我从两组价格数据开始本文的论述。居民消费价格一直维持着上涨趋势,6月份的消费物价同比涨幅2.5%;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一直维持下跌趋势,6月份的工业出厂价格跌幅3%。如下图所示,近一年来,这两者之间的差值从2个百分点,逐渐放大到了5个百分 …

拿什么来拯救你,实业投资热情?

先给出下面的数据表,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更新到了今年五月份,可谓是新鲜热辣。下表是可以点开大图好好看一会的。强烈建议各位仔细看会下表,再往下阅读。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其实从2013年之后就不行了,逐年迅速下降。2017年的增速 …

拿什么来拯救你,实业投资热情?

先给出下面的数据表,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更新到了今年五月份,可谓是新鲜热辣。下表是可以点开大图好好看一会的。强烈建议各位仔细看会下表,再往下阅读。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其实从2013年之后就不行了,逐年迅速下降。2017年的增速 …

一季度,浙江完胜江苏

本文是对今年一季度浙江与江苏宏观经济数据的对比分析。我直接给出结论吧:浙江在所有方面都吊打江苏。 首先是最重要的投资数据。说明一下,现在地方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不再发布原始数据了,只发布一个同比增减幅。不管了,就直接看这个百分比数据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