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报道称「有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因不想再卷下去了」?反映出哪些问题?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

太卷了。

我特别理解这种选择。

其实早几年我都有想回老家县城谋一个清闲职务的想法。

我在某音上看到一个哈工大的博士在做科学博主。

他有一期就解释他为什么选择做这一行。

他说他是路桥专业的,现在太卷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还不如来做知识科普工作。

其实真的不是博士们不想努力,而是看不到希望。

这个博主也是大学老师。

大家可能觉得博士进高校就非常 OK 了。

可是事实上是,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譬如博士的名额、高校教职的名额、高级职称的名额、科研项目的申报名额和立项数量、论文的总发表量,都是有上限的。

一旦竞争的人太多,必然竞相压价,这必然导致很多人丧失尊严和机会。

而资源掌握者则可以肆意压榨你们。

譬如核心期刊的编辑,譬如博导、专家、学阀,譬如项目评委,等等等。

没办法,资源太稀缺,掌握资源的人必然会待价而沽。

而你想获得资源,就必须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心酸。

其实早在读博士的时候,就有同学发出愤激之语:男人,先得做孙子,才能做大爷。

下半句就是:女人,先得……

我就不说了。

大爷们也会告诉你,当年他们也是当孙子过来的。

一句话,媳妇熬成婆。

然而,现在你可能只剩下熬的机会,而没有成婆的机会了。

……

并且搞科研是一种耗时长而见效慢的事业。

你去种菜,几天几周就能看到变化,几个月就能有收获。

而科研,你光前期准备都几个月过去了,然后搞了好几年,发现没有啥收获,也是可能的。

发个论文,光修改,都能修改上两年,结果可能还是发表不了。

申请个项目,结果连学院都出不去。(每个学院有名额限制)

那么你还会继续写论文、申请项目吗?

……

你以为上大学就上岸了,你以为上硕士就上岸了,但是你失望了。

你以为上博士总算上岸了吧?

结果这才是开始,后面还有无尽的台阶等你去攀爬。

非升即走的恐怖压力。

评聘分开的手段。

不断加码的绩效考核。

这种没完没了的折磨,让人直盼着早日退休。

知乎用户 简在我心​​ 发表

申明一个重大误解。

很多人以为理工科硕士博士博后青椒转行做别的是对国家投入的巨大浪费。

事实上对他们根本就没什么投入,投入都是给仪器设备试剂导师帽子王的。

硕士博士博后青椒是一个人创造力和拼劲闯劲最旺盛的时期,他们拿着极其微薄的收入,顶着比 996 辛苦百倍 (为防止只会加减乘除的网友来杠,修改为若干倍,且若干大于一)的工作强度,做着含金量一般乃至极高的科研工作,对国家来说是极其无私的奉献。

人家都已经作出这么大的牺牲了,现在想喘口气去做个不再无私奉献的普通人,为什么要提出质疑呢?

知乎用户 rq cen 发表

一路读到 985 高校博士,但毕业之际,却 “被现实狠狠抽打”,工作迟迟没有着落。

周成是武汉一所 985 知名高校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中国哲学。很难想象,有一天,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哲学博士会与一座不大为人所知的小县城产生交集。

名校硕博争抢街道办和小县城的就业岗位,颠覆了人们对于高学历人才的认知。网友直呼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一位中山大学博士说自己工作还未确定,当时和平县名单公布出来后,“院里的人也热烈议论了一番,连我导师都来问我。” 上海 X 大一位博士生导师得知自己的学生出现在遂昌县名单上,直接说:他不会去,我们 X 大怎么可能跑到那个地方去呢。

数据显示,从 2001 年至 2021 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从 16.5 万人增加到 117.65 万人。2021 年,全国高校在学研究生 333.24 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 50.95 万人,在学硕士生 282.29 万人。

困于论文

去年 11 月,周成念博士三年级,正困于论文写作最难熬的瓶颈期。博士毕业论文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过程漫长而孤独。周成感到重重的压力和焦虑,仿佛背负着千斤大山一点一点往前爬。

越是着急,论文推进得越慢。除此之外,压在他头顶的还有发核心期刊的压力。他持续投稿已经将近一年,总是过了外审后,在终审环节遭遇毙稿。反复被拒稿十几次后,他无法不对自己的学术能力产生怀疑。

周成 1992 年生在湖北黄石市一个贫困县的小山村,是家里五个孩子中唯一考上本科、又继续攻读硕博学位的人。从一所三本学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他考上了武汉某 985 大学的哲学专业硕士,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一条踏实严谨、甚至大部分时间比较枯燥的道路。核心期刊论文与毕业论文的双重压力,让周成在博三这一年,真正体会到了何为艰难。

2021 年 8 月,他的孩子出生,另一种紧迫感随之而来。他希望尽快有一份工作,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甚至想,如果毕业答辩没通过就算了,用硕士学历也能找到一份工作。

自从选择了哲学,周成就没有想过除学术以外的第二条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哲学或许是最无用的一门学科。但在那个困于论文的艰难时刻,周成对走学术道路失去了信心。求职时,他避开了所有高校招聘,着重寻找有编制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岗位。

在搜索招聘信息时,他一眼注意到和平县。周成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王阳明。五百多年前,明朝御使、南赣巡抚王阳明率兵至粤赣交界的浰头剿匪。平定三浰后,王阳明向朝廷递呈奏章建议设县。和平县由此而来。周成想,也许去一个与王阳明有渊源的地方工作也不错。

有编制太重要了

周成希望能找一份有编制、稳定的工作,能够保障家庭生活。除此之外,他对岗位和工作内容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允许哲学专业报名,他也能够做得来的——比如写材料一类的文职工作或是管理组织类的岗位——他都愿意试试。

他先是报名了湖北省的选调生考试,提前三天翻了翻书便上了考场。申论也就罢了,行测的题目,他一看,基本全都不会。除此之外,他报名了广东肇庆市、河源市和平县、江苏盐城市以及浙江的人才引进招聘。其中,除了盐城市一家国企的助理文秘职位,其他都是当地事业单位的基层岗位。

面试官问他,是否服从岗位调剂?他总是回答,服从调剂。他不太在乎会被安排到什么岗位,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自己能胜任即可。

审核资格名单公示后,周成在 3 月份接到了广东省和平县的电话,请他过去考察,并进行一次面谈。那时正是他的博士论文初稿提交阶段,学校也由于疫情封校,周成便与对方商量好,推迟一个月再过去。但此后他没有再接到来自和平县的消息,他猜想也许自己已经被拒了。

3 月底,周成非常忐忑地参加了博士论文预答辩。出乎意料,他的论文得到了五位评审教授不错的评价。4 月底,他的论文经过 3 位外省盲审老师与 5 位答辩老师的评判,得到了 7 个 “优秀” 和 1 个“良好”。他重新拾起了一些信心,“也许我在学术上也不是那么差劲,还可以再努力试试”。 此前,他一直没敢告诉导师自己正在找人才引进工作的事。他想,老师如果知道了,也许会感到失望。

结束了论文工作,周成开始新一轮求职。这回,他把目标转回了高校。稍加比较后,他发现江浙地区的高校待遇普遍较高,于是一口气报名了七八所高校。学校的通知电话很快一一打来。每次接到电话,他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这个教职是否 “非升即走”?如果是,他便放弃面试机会。

他很抗拒那种没有编制的合同工状态,“如果‘非升即走’,相当于又需要经历博士阶段那样,带着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研究,压力太大。这不意味着我就‘躺平’了,我当然会去努力提升自己,无论是学术上还是职称上。但我不想用这些外在的条条框框去限制自己,逼着自己出成果。做学术功利性太强,很可能导致粗制滥造。我导师经常说,做学术一定要慎重,哪怕写错一个字都是要钉在耻辱柱上的。”

经过这样一番双向筛选,最终进入到面试环节的只剩下两三所高校。幸运的是,他很快收到了其中一所大学的答复,向他承诺了教职。

“中国哲学中,无论是孔子还是我博士期间研究的王阳明,都强调一点:一个人的学问是要在事上去磨练的”,周成说,“你看王阳明,他是个思想家,同时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也是个公务员。”

“和平县的招聘时间线拉得很长,如果他早一点通知,说不定当时我就真签约了”,周成说,“我当时真的挺想去的。”

博士人才放弃专业,去小县城从事基层岗位是不是有点 “浪费” 呢?

周成说:“我从来不觉得县城不好。我是贫困县的农村长大的,我们家往上好几代都是农民。小时候这么穷我都不觉得苦,能去县城对我们家来说也是个进步了。” 他的外公家里贴着一幅字——“知足常乐”,那是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另外,“做学术与做学问是两回事”,即使放弃学术,从事了体制内工作,只要自己能够坚持学习和阅读,那便是做学问了。某种程度上,能够在业余时间不带任何功利目的、自由地阅读和钻研他热爱的哲学,甚至是比从事学术更享受的事。

(应采访对象要求,周成为化名。)

知乎用户 凤凰网​ 发表

往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可能只是喊喊,今年是真的狼来了。并且以后会更难!

某些人何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大家都不傻,但凡这些社科院的博士能留在二线城市,有一份 “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的工作” 他们都会留下来,毕竟君子固穷吗??他们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一向不高!

可现在什么形势??一方面,产业转型举步维艰给不出那么多研究岗位;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难保,传统的适合教育的高薪行业例如房地产、教培、金融、互联网都忙着裁员。要是进了民办高校待遇低不说,还要忍受舆论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进体制内,当公务员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可问题来了,连这些人都下沉到基层,那些硕士们怎么办??那些本科生,特别是普通本科生该怎么办?李老师想都不敢想。

想起罗曼罗兰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你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

知乎用户 答疑解惑李老师​​ 发表

再次强调:脱离专业谈 “高学历” 就是耍流氓。

我们看到的各种 “名校博士去基层公职” 的新闻报道,点进去看,其专业往往都是那几类熟面孔。目前为止,我没见过口腔医学博士、计算机博士、金融学博士去基层的相关报道。

很多专业的 “高学历” 本身就是就业差的副产品,或者一体两面。

理工科专业粗线条可以分为两类:就业导向型和科研导向型。前者大规模招生的考虑依据,主要是市场需要(当然薪资不一定有多高);而后者,大规模招生实际上是 “科研” 需要——尤其是生物、化学、材料之类 “天坑” 专业,科研活动高度依赖搜山检海式的 “试错”,手工化和劳动密集型的色彩极强,没有足够的廉价劳动力(即研究生)根本支撑不起相关科研课题。因此,其保研率、研究生 / 本科生比等指标,远高于就业导向型的专业。发高影响因子论文的难度,远低于前者——随便一个 211,“天坑专业” 硕士的毕业要求就是 SCI,大量扩招这种专业的研究生非常适合高校刷论文、刷排名。

因此,虽然培养思路都有点 “饱和式供给,养蛊式分流”,但前者好歹能找到一些鸡肋级的专业对口工作,虽然待遇一般,但好歹是个正经工作。而后者就不一样了。后者的学生,说难听点,很大比例会成为“备胎”(编制内的教职就是那个画饼的“女神”),成为“SCI 产业链” 的“炮灰”和“药渣”。

材化生之类专业,有个笑话叫做 “本专业出路广泛,校友同学遍布各行各业”,“除了本专业对口工作不能做,其他工作都可以做”。传统上他们有两大去处,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教培。而现在,前者苟延残喘,后者直接一命呜呼。

机关里则基本不招这种专业(你跟机关里的领导或老同志说你的专业是材料,人家大概率会认为 “哦,那你肯定适合写材料”),每年只有少数不限专业的岗位能让他们报考,以往那种“千人考” 的岗位,天坑专业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

相对来说,社工(以及机关的编外)不太限制专业,成了很多人的一个考虑。当然一部分人,尤其是年纪小的,还是将之作为临时过渡性岗位。而且现在为了给这部分群体以盼头,很多地区也会针对他们定向考录国企编制,或者公务员事业编报考对象限制为优秀社工、优秀村干部——这个很有可能成为趋势,传统上不限专业的基层岗位,会越来越多地向这种有对口工作经验的人倾斜。

中国人 “学历崇拜” 的思想钢印太重,这是科举传统和计划经济年代学历挂钩干部身份的历史记忆的双重影响,极大扭曲了对各类学位本质的认知。形成了无脑认定 “博士比硕士牛,硕士比本科牛” 的思维定式。

但市场经济下,学历本质上就是个职业培训认证,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学校档次之间,需求度和竞争烈度都天差地别。假设小王计算机本科毕业拿了腾讯 offer,小李电气本科毕业进了深圳供电局,小张法学本科毕业考上深圳公务员,小陈师范本科毕业拿到深圳公办教师编制,那么,在我看来,他们就比那些找不到工作的过剩硕博,更优秀。

但在很多不清楚各类学历和工作的真实含金量,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局外人看来,这些找到好工作的本科生是 “和三十年前的初中生一个学历档次”,而那些找不到工作的过剩硕博反而是 “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高层次人才”。

而随着这种新闻越来越多,未来各类学历学位的真实含金量、真实意义,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国人思想钢印和思维定式中那种近乎扭曲的 “学历崇拜”,会逐渐回归常态。

实际上别说不同学校之间,哪怕同一所名校,不同专业的硕士生源质量天差地别,远远大于本科生源质量的差距。一个名校,本科录取分数,高分和低分分差可能是 30 分,而到了硕士,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如果换算到高考口径,可能有 130 分的差距。计算机硕士、金融硕士的竞争激烈程度堪比这些学校的本科热门专业,但天坑专业可能就……

而关于本硕博三种学历性质的概括,我非常赞同塞冬老师的这段话:

专硕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经费,博士可以给老师带来更多劳动力,都有扩张动力。而本科,对学校是不能稀释的品牌,经费上是纯补贴,对老师而言上课是 “义务劳动”,没动力扩招。
慢慢的,“本、硕、博”,从传统意义上层层递进的学历台阶,逐渐回归到其本来含义:
本科:“一种智商 / 能力标签”
硕士:“一种职业培训方法”
博士:“走学术路线的必经阶段”

三个学位实际上就是分工不同,本无档次高低之分,尤其是同一个学校内。

一个良性的状态是,对于 “好工作”:

如果是对综合能力要求强、但不太强调专业(甚至 “专业化” 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的职业,应该以名校本科生(读一个硕士完全就是无意义的浪费时间、浪费社会资源,纯粹是学历军备竞赛内卷的副产品)为主,机关里多数职位符合这个特点,初中小学教师也完全符合。这方面,国考有些单位会 “仅限本科”,这个值得点赞。工作后根据需要,可以另行深造。以往那种职场人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然后再刷个 MBA 的,其实是比较良性的状态。

对于专业较强但不强调研究的工作,比如大多数工程师、律师、会计师甚至一般的医生,专业型硕士足够了。学术型硕士纯粹就是个怪胎,早就应该淘汰。比较搞笑的是,那些多数人注定是科研炮灰、大概率找不到 " 对口” 工作的天坑专业,由于专业氛围的原因(科研导向),很多人竟然宁愿选择要读 3 年的学硕,也不选择只要读 2 年的专硕,还真以为,多在实验室吸了一年毒、多刷了一年烧瓶、多承担了一年爆炸危险,那些完全不需要你本专业能力的用人单位,就会对你 “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倒是考公考编和人才引进的年龄死线,更近了一步。婚恋市场上的 “择偶黄金期”,也更少了。

而极少数真正要搞科研或研发的工作,才需要博士。当然,为了享有充分的 “科研人才红利”,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体系,对于能刷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天坑专业,都有很强的无视就业市场而疯狂“扩招” 的冲动。这不,当年留美博士里,生物学博士因为在美国也不好找工作,成了最早回国的一批人。利用彼时的话语优势,大肆宣传“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其他专业,尤其是在欧美就业容易的热门专业,国内没有那么多海龟,话语权要差很多。无数青年才俊,从此入了天坑。

关联回答:

到 2020 年了,生化环材还是四大天坑吗? 3728 赞同 · 452 评论回答哲学专业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劝退贴?515 赞同 · 52 评论回答从什么时候开始,电气在知乎里也变成劝退的专业了?

知乎用户 盖因斯 iFortune​ 发表

让我们先来看看问题里的关键词。

中科院博士、基层公务员、不想再卷下去。

这些关键词,凑在一起想不火都不行啊。

中科院博士都已经开始要考基层公务员了。这还不卷?你这是带头在卷好嘛?

虽然是个例,但这几年就业和考公的形势的确是不容乐观。

怎样看待高校定向 985 选调内卷愈发严重现象?

2020 年的回答里,我就说过,

但今年和明年的定选以及公考形势证明了我当年的观点,学历贬值的太厉害。
再来 3 年,三年之后扩招毕业后的学历还不一定怎么卷,怎么贬。今年研究生还扩招了,意味着未来贬值的更厉害。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刻舟求剑是个笑话,但在实际中,刻舟求剑的人还真不少。而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任何稀缺资源都一定是抢手货,对于抢手货一定是赶早不赶晚。
公务员等岗位不同于 ps5 等商品,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换句话说,整个社会越是动荡、越是不安、越是不确定性越高,则公务员这个工作岗位则会越热。
还是那句话,想上岸要趁早。

当时就有网友喷我,说我是营销号,说我贩卖焦虑。

我现在真是混的时间太长,不是当初校内网一个人对喷一群人的年纪了。实在是不爱跟网友们对喷,来辨明这些事情。

可这时间还没到 3 年,仅仅过去一年半。你看事实如何?就已经有中科院的博士要内卷到考基层公务员了。再过一年半呢?你觉得研究生还能有多大优势呢?

说我贩卖焦虑。呵呵,

考试的难易程度会下降?一定的要我说成,再过一年半,公务员考试会无人问津,国考报名人数会下降到一百万人以下,人数会降到 09 年左右的 90 多分,100 多分就能面试。才算是不贩卖焦虑?这些话你信么?醒醒吧,怎么可能呢?

人类接受不了太多的真实。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说真话的人总是不受欢迎。

妄图通过考研、考博提升自身学历等方式,来避免和推迟公务员考试、就业等竞争。这本身就是一种内卷。

希望通过用内卷的方式来避免内卷,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更加内卷!

知乎用户 弘树​​ 发表

卷不卷主要由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决定,跟个人的奋斗与选择关系不大。你继续搞科研当然卷,但你转行也一样卷——无论转的过程中还是将来工作。就像我之前常说的,你在郊区上班感觉卷,但你进了市区同样卷,主要看你想在哪去卷而已。

所谓理想的环境,不必是不卷的,只不过是你愿意卷的地方。

知乎用户 董不懂爱摸鱼​ 发表

之前深圳中学借着招清北博士搞大新闻的时候,你能看到那里面有一个颇为诡异的现象——那个名单里,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四门科目的教师几乎清一色的清北或海外名校的博士,而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美术等科目,却几乎没有一个博士。

当然,也得承认,单就收入来说,文科整体上肯定还是不如理工科,尤其是很多热门工科。只是,单纯从专业角度来看的话,抛开专业谈就业卷不卷、难不难,其实没多大意义。

包括今年年初引发了广泛讨论的广东和平县、浙江遂昌县硕博人才引进,单看博士去贫困县这事,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再看看后面的毕业专业,大概就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这个报道里面的博士是中科院毕业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也是上面名单里的这些专业中的一个或者相近的专业。

与其说博士去基层是不是高学历人才浪费,倒不如说是某些专业一直招生过剩。反倒是很多所谓的 “冷门专业”,看着冷门,但博士的就业普遍还说得过去。比如说中文类专业,国内一年毕业的博士加起来应该也就一两千,但几乎二本以上的院校都有汉语言文学相关的专业,实在不行还有大学语文公共课,再不行去事业单位、出版社、中小学都能有相对对口的工作。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觉得如果你就读的是上述名单里的这些专业,要么考虑本科毕业就工作,要么直接跨专业考研,否则到了博士还得把基层公务员作为一个要去抢的工作选项,实在是有点亏。

至于说即便成为了公务员,是不是就不用卷下去了,这实在是想多了。反正作为一个公务员家庭出身的人,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情况我是见过的。所以从小我的感觉是,既然干公务员也是一样累,那不如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累一点,至少后面能累的开心一点。

现在很多人听人说公务员这好那好,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自己家里没有公务员的亲戚,听了公考机构或者早几年考公的某些人的说法就信了。只能说基层公务员和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各有各的累法——就在昨天晚上,我还接到了一位 C9 工科硕士、现在深圳某知名中学担任数学老师的女同学的咨询,说自己工作了一年多,对这份工作非常不满意,问接下来读博的一些问题。而就在当年深圳中小学教师招聘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北师大前一年应聘去那里的几个硕士,有小一半也都辞职回来继续读博了。

在知乎上,深圳的中小学教师可以说是几乎人人都觉得好的工作。可为什么现实中却有这么多去了那里的高学历教师,一直想着辞职呢?

对于转行,一个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我知道这个工作有这个工作的累法,但我宁愿接受这个工作的累法,也不想再做那个工作。你用这种心态去选工作,大概率不会后悔。但如果你转行的出发点是 “我现在的工作太累了,换个 XX 工作就不累了”,那大概率会非常失望。

而就读博、读研这事来说,毫无疑问,未来专业间的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如果你的本科学历本来就不好,希望通过读研提升点竞争力,这没问题,但也要根据专业来做决定,切忌盲目。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如果博士觉得基层公务员不卷,抱着这种心态考公,那么大概率会失望。基层单位不但卷,而且不一定待见博士。

我就知道一个案例,一个知名法学院校的法学博士,毕业后考入了某基层法院,后来黯然离开。

他在法院系统干了七八年,在员额改革之前,他早就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但是到员额改革的时候,他变成了法官助理,也没拿到员额入门券。

他们的同事都感觉想不通,论学历,他是正儿八经的博士,在基层法院非常罕见。论干活,他是他们庭的主力、骨干。论调研,他也有全国性的论文比赛奖项。论做人,他也不差,起码同事对他评价都很不错。

但是,他就是没入额。很多人想不通,包括他自己也想不通。后来他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专门出来做律师。他倒是没以没入额的理由辞职,而是找了个其他理由。但是很多人都清楚,他就是因为没入额而辞职。

现在他做的很不错,成了很多高大上单位的法律顾问,经常出入一线城市 CBD。反倒是他们那些同事,一个个 “背朝黄土面朝天”,累死累活。

说这个故事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告诉那些天真的博士,基层单位并不是那么美好,并不适合躺平党。

很多人觉得,博士到了基层单位一定有优势,起码在职级、职务上会比别人快。有这种想法的人趁早打消。基层晋级有自己的逻辑,关系、资历、资源,是优先级的,而学历并不是。

如果说有博士在基层被快速提拔,那也不过是被实权派伯乐看中。

但如果遇不到伯乐,那基层对人才的轻视、对能力的忽视,反而会让博士们感觉坐立不安。

如果博士一定要去公务系统,我建议至少去地级市市直及以上单位,否则真的是浪费人才和生命。

知乎用户 猴子老湿​​ 发表

不谈天坑专业难就业,谈谈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考基层公务员的问题。

一些人以为高学历考入基层单位,凭借学历优势降维打击,得以迅速提拔晋升。

其实这些高学历人才,在基层反而不太受重视,即使在乡镇、街道一级,不一定卷的过关系户。

原因有四:

**1、**基层往往不重视高学历。

一是做好基层工作,不需要太高的研究能力,通常是执行者角色,落实好上级要求就行,用不着太多主观能动性;

二是基层领导普遍学历不高,对高学历人才也不感冒。有时候做不好工作,反而被身边领导、同事说 “研究生这点工作都做不好”。

2、基层无法享受到对应的待遇

理论上讲,博士转正定级 2 级主任科员,硕士研究生转正定级 4 级主任科员。但基层职数往往不足,绝大多数县区级单位,出现博士、硕士定级科员的情况。

一旦因为职数原因,转正定级科员,除了在工资上享受对应待遇,其他和本科并无太大差别。

3、学历并不是提拔的核心考察因素

有同学会问,一些高级干部,也是硕士、博士,这不正好说明,学历很重要吗?

实际仔细研究一下,这些高级干部的硕士、博士学历,通常都是非全日制,也就是以前的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而且他们是到了高级干部的位置上,上级部门会安排他们提升学历,不是因为他们有高学历,才到高级干部的位置上。

前后关系一定要搞清楚。

4、学历就是敲门砖,无论体制内外

学历是敲门砖,除了说明学历很重要外,另一层意思是,只在敲门的时候管用,进门以后看工作表现和其他因素。不存在读了研,就一辈子躺着高学历的功劳簿上,等着上级重用、提拔。

敲哪个门也重要。拿着高学历,和普通本科一同竞争国省考,那么考进去和普通本科也没区别。如果拿着高学历去考定向选调生、博士副县长,那相对提拔晋升的空间很大,渠道不同天差万别。

知乎用户 问道老仙​​ 发表

考了公务员,发现继续卷,只不过卷的方式不同。过去这两三年,基层公务员真挺辛苦的。

很多人幻想我只要学历高就不用卷了,或者我只要考上某某岗位就不卷了。其实怎么可能,该卷还是会卷。

前段时间有个学生说之前在北京工作,后来回了东北,工资少了一半,但是,加班一点没少,甚至还更多了。

只不过在卷的基础上,如果有差异化的优势,确实能卷的实力更强点。比如现在基层公务员博士的比例人,所以卷的时候博士有优势。接下来博士去的会越来越多,竞争也会激烈起来。

这也告诉我们,以后本科、研究生,觉得考公考编就万事无忧,结果会发现,面对的竞争可能比去互联网大厂都激烈,一群博士出来卷。

有人觉得公务员就是铁饭碗,有一定级别的肯定是铁饭碗,但是基层不要这么想,基层未必是铁饭碗。

知乎用户 马力在知群​​ 发表

这已经不是个案现象了。

我有个发小三本学校毕业,两年前考到合肥某区下属乡镇财政所事业单位编制,据他跟我讲,他们单位有一个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的博士,也是刚考进去的。

因为合肥市直公务员、事业单位含公积金综合年收入一年 18 万元左右,而很多科研院所、企业缺给不到这么多工资,而且科研院所做实验、搞科研任务繁重,压力巨大,按照他们想法,不如索性放弃自己的专业,进入体制里面躺平。

根据去年新闻报道: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以下简称核所)90 余名科研人员辞职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在网络上也引起热议。

据部人士解释称:“(核所) 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 另据了解,集体辞职事件的导火索,是院方强制为核所更换保安,核所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

我也感觉到惋惜,国家投入巨量资源,在这些高精尖领域培养一名博士的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这些人本来被寄予厚望通过从事高端科研,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引领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他们都选择躺平,谁来代表中国出战与西方国家的科研创新方面的较量呢?

知乎用户 朱定好律师​ 发表

既然国内国际**双循环 (Dual circulation)** 开始了, 利用差异化竞争策略(Diversified Competition ),换个赛道,换个维度内卷(Involution),灵活就业不香吗?惊喜. jpg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榜样的力量:

哈佛街道办主任罗林姣 (目前已升职区科创局副局长)

如何看待哈佛大学博士,原南大副教授罗林姣担任深圳某街道副主任?

还有国外的榜样,前德国总理,惊喜不?

安格拉 · 多罗特娅 · 默克尔Angela Dorothea Merkel 帮助 · 信息,1954 年 7 月 17 日-),德国女性政治家物理量子化学家,前任德国联邦总理,为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曾担任其领袖多年。其毕业于莱比锡大学,修有物理学硕士量子化学博士学位。除了德语之外还通晓俄语英语等语言。

所以以下新闻,很奇怪吗?回头看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只能说是基本操作吧

怎么看待北大原子核物理女博士王梦珍考上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城管执法岗位?

如何看待报道称「有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因不想再卷下去了」?反映出哪些问题?
清华博士报考协警,你如何看待高学历人才去报考基层岗位?
长沙岳麓区招聘女协警,报考者中有 10 位硕士 1 位清华博士。如何看待高学历人才报考基层编制岗位?
量子位:名校硕博生已经卷到小县城了?浙江山区基层新招岗位 95% 是硕博,来自上交复旦国科大等

再看看知乎问题合集,感受下内卷的威力:

2022 年 4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 6.1%,青年失业率 18.2% 创新高,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 2022 年我国博士招生人数突破 13 万,在读博士将达到 56 万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博士逃离科研?

35 岁博士送快递曾被导师指责:中年人的崩溃,都是从缺钱开始的

如果你不够自信能在时代内卷的洪流中脱引而出,学而优则仕,索性不如,华润万家

化内卷为外卷,狗头. jpg

知乎用户 Helios 学长​ 发表

反映出中国人不愿意移民的重大问题。

这问题是十分严峻的。

堂堂中科院博士,你不想卷了,为啥不出国?

国外工资高、福利好,你为什么不去?

真的,我是十分支持中国人才移民的。

国家从小学就开始教你英语,教了十几年,难道是为了让你考基层公务员的吗?

不是的,是为了方便你移民的。

堂堂中科院博士,如果你真的想报效祖国,又不想卷,那么,请积极申请移民。

打开内卷的正确方式,从来都只有一种,那就是外卷

中国太小了!

14 亿人,生活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不觉得太过拥挤了吗?北欧、北美的人均占地面积、人均资源占有量那么高,你真的不想去分一点吗?

不要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忽悠了,什么用脚投票、人才流失…… 全是扯淡!

他们就是想把中国人的生存空间永远挤压在仅有的 960 万平方公里内,就是想要中国人不能遍布全球。

凭什么中国人只能生活在中国?

那你欧洲海盗凭什么占领了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就因为你们的祖先当了法西斯吗?

放屁!

中国人不应该被局限在中国的国土上,中国人应该有资格分享全世界的资源。

这才叫公平。

所以,不想内卷,那就外卷。

中国人需要移民,我们告诉他们:别企图限制中国人移民,赶紧给中国免签!

想象一下,北欧有了一亿华人会是什么样子吧。

这才是打开内卷的正确方式。


有人说:你在国内都卷不赢,还想卷国外?

这种账号,一捉一个准:不是蠢就是坏,要不就是跪久了站不起来。

凭什么国内卷不赢就卷不赢国外?

这就是默认了国外的人才比国内人才厉害。

崇洋外媚,是病。得治。

知乎用户 江浩栾 发表

不稀奇,清华博士我也见过有考三线公务员的。

主要是看个人需求,你希望这辈子过什么样的生活清华博士只是比其他人拥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并不代表不能过普通人的生活

进华为或者转金融固然能拿几十万,但工作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我在某大型金融公司有过一小段实习经历,那种压力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权衡利弊之后果断跑路了。

我还在另一个传统行业外企实习过,非常轻松,每天实际工作时间不超过 6h,每周还可以居家办公一天,几乎不加班不裁员。但是工资非常低,还在西二旗,周围房价 10w + 一平。

如果我或者我对象家里有矿,出一千万在西二旗买套房,我一定会去后者,每天美滋滋舒舒服服。但是我家里没矿,就只有两个选择了,要么进金融互联网去卷,要么回老家房价便宜的地方舒舒服服躺平。

知乎用户 爱生活呀 发表

中科院博士爱干啥干啥。

如果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我想问问这些博士如果有一天顺利成为基层公务员或领导干部:

当有一天你负责的修高铁征地事宜先施工后批文的时候,你会像坚持实验顺序和逻辑一样去坚持程序合法合规吗?

当有一天你管辖范围内的取款储户莫名其妙变红码的时候,你会像捍卫自己研究结论一样绞尽脑汁坚持事实吗?

当有一天你的部门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国内外媒体提供了和你所掌握的不同的数据,你会像发表论文一样选择联系出版方撤稿或修正吗?

当有一天你辖区内的大企业向你报告他们生产的奶粉有毒,你会像抢救你的实验样本一样,第一时间不惜一切手段召回吗?

你能做到在你的工作中像一个合格的理工博士一样注重一以贯之的逻辑和统一标准吗?

如果上面的问题答案都是不确定的,那中科院博士去当公务员,和任何学历背景的人去当公务员,有啥区别?

图你年纪大?

如果上面的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那博士去当公务员可能对群众危害还更大些。

掌握知识不干人事儿的最可怕,当年用三聚氰胺骗凯氏定氮法伪造蛋白质含量是普通人能琢磨出来的?29 万受害孩童不知今何在,讽刺的是其中有些恐怕已成了跟风踩公知的中学生。

知乎用户 Corbicula​ 发表

这是好事,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清醒过来开始破除技术迷信了。

我记得前些年曾经一个学弟把师门几个包括我在内的甚至有师门开山老学长喊出来吃饭说是请教校招 offer 的选择,我们都推荐他去某大型国资背景金融机构的信息开发岗位,考虑到未来的经济形势稳定 18-24 薪已经挺好了。这个小老弟自己在读硕期间发了几篇还不错的 Paper,一心想选大厂的非常对口的算法岗。因为是学弟请吃饭,并且能看的出学弟还是学生,还带有校园特点的自信与斗志倾向,大家也就言尽于此了,一个大厂工作多年后成功上岸交行的老学长临走说了一句 “那么多公开的比赛还不够你玩的嘛?技术迷信不可取啊”。

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就在上个月这个学弟从校招去的大厂干了两年后,实在卷不下去绩效被警告之后,抓住机会跳进一家国有银行总部的数字科技中心打算终老了,和我们报喜了,如果考虑到他 27 岁的年龄其实醒悟的还算早的,起码比那群 33-35 慌不择路、无路上岸、上岸踩踏的普信人们强。

我曾经在知乎提出一个大善人理论,指一些 985、211 的应届生实力并不足以在严苛考验绩效与产出的外部环境中拥有 25 岁 - 65 岁的年龄段站稳脚跟的竞争力的前提下,毅然决然放弃一个人一生中唯一一次进入诸如选调、国网、烟草等校园招聘的机会,把机会留给其他同校相对自己较弱一些的同学亦或者其他教育背景更弱的同学,那么我愿将这个群体称之为大善人

什么是技术迷信,就是认为自己所学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必须在专业的平台从事专业的岗位工作才叫 “不浪费”,并且对自己可以用技术获得一切可以获得的深信不疑,但是对专业以外的社科、经济、金融等一概不知且不主动学习了解,狭隘而单纯的 " 单线程 “。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一个读研期间一直从事神经网络相关研究的学生考上了公务员

这会影响他阅读最新的文献吗?不影响,各种渠道都能下载阅读。

这会影响他研究算法与模型吗?有一点影响,可能没有免费的 GPU、TPU 给他用,得自己花钱搭建或者租用。

这会影响他的成就感吗?会有影响,因为算法没有和业务产生关联。

但是这种成就感就是技术迷信所带来的,也就是需要破除的,并不存在一种逻辑是只有在大厂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工作才是 “不浪费”,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让自己和家庭更加美满,作息更加均衡,身体保持健康才是真正的 “不浪费”,读书的院校专业与经历是一段旅程甚至是一个工具但绝不是会是唯一的 “答案”。综合而全面的学习各领域的知识,然后为自己谋得一个更稳定的生活状态的同时还有着最纯粹的技术热爱也是挺不错的。

知乎用户 九乡河龙牙​​ 发表

其实话只说对了一半。

继续科研固然是卷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去基层当公务员也绝对不轻松。

我就有挺多同学去了基层,他们的能力都足够胜任岗位,也能得到各方的赏识,但唯独不轻松

为什么不轻松,因为能力强。

能力强怎么还不轻松呢?因为找你做事,大家放心。

于是乎,该你做的事情你也得做,不该你做的事情,大家也想让你帮忙做。

这能轻松?

那么什么工作轻松呢?总结了一下,那就是:

没有考核的,或者说考核非常容易通过的

如果还有其他判断标准,那就是上下级联系是比较松散的,即,没什么人管的

知乎用户 神农氏​ 发表

博士考基层公务员,那是来当领导干部的,不是来当一般工作人员的!

博士转正定级就是正科级,现在是二级主任科员,在基层本科学历的干部勤勤恳恳干一辈子,终点也就是三级或者四级主任科员,会跑会送的还有个机会到一级、二级。

工作三四十年怎么也要提拔个两次吧,稳稳的县处级干部,保底都是四级调研员退休,加上干部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用人导向,大概率是要多次提拔重用,不止于此的。如果再走个选调之类的,进体制就是正科级或者副处级领导干部,那更是前途无量。

这不是正好体现了学历的价值、知识的价值吗?至于是什么知识,其实不是很重要。

所以就算想考公务员,也应该先尽量提升学历以后再考,划算得多!

知乎用户 超级大国王 发表

全部来源于网络。

“厅局风” 穿搭是最近两年才兴起的一个中国特色的潮流分支。要知道拥有一个局里局气的体制内男友,表面上体现的是稳定,成熟和告别内卷,但和任何潮流风格一样,而更深层次意义永远是炫耀。

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依然能够风轻云淡,在社交媒体发布微微超出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生活照时,这就是轻奢。

“体制内” 三个字就代表着殷实家底和取之不尽的稳定。

知乎用户 平凡​​ 发表

这位博士的选择有点可惜。

他是中科院的博士,其实这个学历层次内卷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

因为基层公务员,对于本科 985、211 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人人都受得了这种苦。

这种苦是什么呢?

长期被权力压制,疲于奔命的那种感觉。

因为基层就是最底层了,上面的全是 “爷”。你要天天跑一线、要站岗、要搞台账、要迎接检查、要调解群众纠纷、要一线执法。回来还要看着上级板着脸。

每一样工作都是劳心劳力。

关键是连躺平都不是那么容易。

很多 “一票否决” 的任务就悬在上空。

博士虽然也是人,但博士有一肚子墨水,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本领。

他们原本应该去动脑子,不应该去干体力和挨骂锻炼情商。

因为被上级苛责或压制,有辱他的一身屠龙之技。

关键很多上级可能就是个中专或大专,容易触发内心那种落差和不平衡感。这种长期的失衡非常可怕,容易造成身心摧残。

我自己是参加人才引进工作的。跟过很多博士都有交流。现在博士能顺利毕业的人,都是有真才实学。因为博士论文盲评非常严格。没有两把刷子,拿不到博士学位。

山西基层公务员待遇多少我不太清楚。但我跟山西的准公务员聊过。他也是博士,考上了又放弃了,来了南方。他给我说的原因是工资待遇太低。

因为我跟博士接触多了,我觉得除非是文科博士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一般我都不建议他去基层。因为对身心的损耗太大。

如果非要去体制内,最少要去市直以上。

博士调任,搞个正科(二主),才勉强对的起十年的寒窗苦读。

湾区费曼

105 次咨询

5.0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24612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湾区费曼​ 发表

媒体现在是为了流量什么也不管了,先立个靶子,然后再射箭,贩卖焦虑,鼓吹考公就完事儿了。

我提醒大家一下,文中这个博士走的是山西选调生。

田立伟同一年通过选调回到山西的陈橙是这一批选调生中学历最高的。

山西定向选调生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相信光的狐狸:放大招了!2022 年山西定向选调生重大变动!开放留学生报考、岗位翻倍、质量保持。

不过,奇怪的是,山西定向选调生只有省直和市直岗位,怎么可能去基层呢?

同样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

那就只能是考的山西普通选调生了。

新录用的选调生安排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乡镇机关工作。

山西选调生目前分为定向选调生普通选调生

其中,定向选调生岗位更好,而且没有本科背景限制,也几乎没有专业限制,而且个人门槛也比普通选调生的低。

按照这位中科院博士的条件,报考山东定向选调是完全没问题的

所以,这位中科院博士之所以 “权衡再三” 后再“选择去基层”,

要么,是他根本不知道山西定向选调生这回事儿,

要么,就是报名了,结果没有考上山西定向选调生,只有报名普选然后考上了。

但是,这个操作也很迷,因为普通选调生的竞争其实比定向选调生竞争更激烈

比如说,2022 年山西普通选调生招录 600 人,报名人数突破了 14000。估计最后的平均报录比能有 30:1。

2022 年山西的定向选调生有至少 700 个岗位(海外留学生岗位数量不定),比普选岗位还多 100 个,而且只面向 40 所国内双一流大学+10 所国内高校相关学科+约 60 国(境)外一流大学。报名人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过二本以上院校都可以报考的普通选调生吧。。。

毕竟定向选调生的顶流,招录 3000 个岗位的四川省,报名人数也不过 12000 多。

而且山东定向选调生还有平行志愿这个神器,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能够上岸。

选调职位分为省直单位(第一批次)、太原市(第二批次)、其他市(第三批次)三个批次。每个考生可填报 5 个志愿,包括 3 个省直单位志愿、1 个太原市志愿和 1 个其他市志愿,并明确是否服从调剂。三个批次志愿为梯次志愿,3 个省直单位志愿为平行志愿(按省直第一、第二、第三志愿的顺序依次进行)。

这种情况下,没有考上定向选调生,反而考上了普通选调生,怎么说呢。

所以,有相当大的概率,他可能是不知道有定向选调生这回事,到了第二年才想起来,结果只能报名普通选调生;

也有可能头一年报考了定向选调生,但是岗位不太满意所以没有签约,结果第二年发现其它 offer 更加拉胯,又转头考公。

咨询我的朋友里就有,放弃了四川定向选调生 offer,结果被企业放了鸽子,去考第二年的四川普通选调生,弃明投暗了属于是。

而且,即便是没有考上定向选调生,那么人才引进可不可以去?太原市直单位的事业编制顶不上基层乡镇公务员?

所以吧,有的名校高学历毕业的同学,不要把一切归罪于什么社会的内卷,真的卷到中科院的博士都过不下去了,那么其它人还活不活了?

做实验发文章替导师拿快递的时候,稍微抽出一点时间,好好审视一下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假如有的话),看看自己是不是把握住了每一个机会,相信这种新闻会少很多。

我是狐狸老师,一只选调 / 公考 / 人才引进的靠谱答主,欢迎大家点我~

往期干货合集:

国考 / 省考问题可以查看国考 / 省考问答合集选调生问题可以查看选调生问答合集广东省考 / 选调问题可以查看广东省考 / 选调生问答合集

每天给你带来体制内有用干货、备考经验、疑难解答,有问题可以直接付费咨询。

相信光的狐狸

47 次咨询

4.9

25353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相信光的狐狸​ 发表

从小我们就听田忌赛马的故事,但是长大之后很少有人懂得错位竞争,降维打击的妙处!

中科院博士不是傻子,不要再说什么内卷,什么学历贬值了,好不好?再贬值也贬值不到博士头上啊!

当你的实力一定的前提下,付出同样的努力,你去基层当公务员,相比于去高校任教,只是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岗位,你的上升空间就要更加宽阔一些!究其原因就是基层公务员压根没有跟你能力匹配的竞争者跟你内卷!

对于高校教职或者其他看似高薪的岗位来说,很多的精力说白了都浪费在了内卷上!内卷不创造价值,完全是白白的自我消耗!都是自我消耗,人家消耗是往上爬,你消耗是原地打转!用不了几年,就拉开差距了!

就比如说我特别开心那么多人转 CS,就让他们卷去呗,优秀的人才都去 CS 了,那其他领域的人才就越少,这样就能形成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的真空局面,我们这些非优秀人才就没有那么卷,何乐而不为!CS 卷的受不了了,中年失业了,想回我们这些行业,咱们又可以以专业不对口,没有工作经验把他们拒之门外!所以只要找我咨询是否转 CS 的,我都一个劲儿的鼓励他们转!**人到中年的时候最怕强有力的后辈在后面追,但是如果后辈不够优秀的话,我们就能过的轻松点儿!**让互联网卷起来吧,越卷越好!

我个人觉得体制内挺好,挣得少点儿,但是对身体的消耗没那么大,也比较稳定,不用担心哪天突然被裁掉,总的来说是个身体和心理都比较舒服的选择!

多活几年,多拿几年养老金,少住几天 ICU,我觉得如果最后算总账的话,不一定体制内最后的家当就比互联网大厂的少!按照现在的测算,只要你退休之后活不到 10 年,那你连自己交的养老金你都拿不回来,**但只要你活的超过 10 年,也就是大概 70 岁以上,那你拿的养老金就是那些没活过 70 岁的人交的!**所以还是要多活几年,那别人的钱花岂不美哉!

人的一生很长,职场生涯也很长!各位一定要算总账啊!给资本家卖命,不如给国家卖命啊!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知乎用户 工藤正男​​ 发表

基层公务员也是非常辛苦的。真不想卷的话,应该去大专,科研压力小多了。那才是躺平的好去处。

知乎用户 老衲不生气​​ 发表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以折射出各种不同的主题讨论,我也就随便说说吧。

1、基层公务系统的待遇确实还行,带事业编制,有人才引进安家费。任何人都可以去考基层公务员,只要满足条件。公务员考试阅卷是出考分离,题目切割,阅卷的老师甚至要去某个地方闭环一周,阅完才能出来。那么中科院博士去考,和一个本科生去考也没有差别。

2、这些中科院的博士待遇也确实不高。基础应用研究回报周期非常之漫长,几乎是奉献整个青春才能将我们的科研成果向前推那么一点点,更不要说还有很多非科研因素的掣肘在那里。比如学术不端现象、资源优先倾斜给科研导师、发论文期刊杂志受制于人,在知乎其他问题里我们也都能遇到。

3、有个现象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现在几乎全专业都在 “劝退”,但很少见到文史哲方面的专业 “劝退”。那么问题来了,你劝退到哪里去呢?劝退到高校?基层?事业单位?还是其他地方呢?不好意思,这些地方文史哲类的学生已经占了,你就说妙不妙。

4、说回这个基层公务系统招考的事。每年竞争都非常激烈,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报考且没有考上。所以报考规则必然会出现很多变化,明面上的就是部分行业要硕士起招了,你本科文凭就不能报名,所以很多学生开始卷硕士了,又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硕士研究生的平均素质。而不成文的规则当然就是入面试的分数也随之每年水涨船高。中科院的博士既能满足明面的要求,又能轻松通过公务员的层层考试,说明人家确实是降维打击。这就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三国杀火树。他曾经也聊过考公的事,总之就是根本没有复习,也根本没有正装,很轻松就通过了,当然最后他也没去。

5、而基层公务系统出现很多高学历的人也是有一定好事的,那就是他们至少会很多时候有更大的概率 “枪口抬高一厘米”。说不定,我是说说不定基层执法服务的状况会要好一些,这个当然需要时间的检验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知乎用户 但愿君​​ 发表

根源是媒体不愿意告诉大众,**很多专业方向的博士就是不值钱的。因为学的专业不被就业市场认可,高校和科研机构内又没有对应岗位。**所以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跑去考个基层公务员求个稳定。

其实市面上有部分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类似科研助理的岗位,以及一些根本没必要但是就是开放给博士学历的特定岗位,我们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给这些高学历的人一个 “缓冲地带”,他们长期学习的东西在社会上没有商业价值,体制内又没有岗位,博士毕业年纪也不小了,就是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缓冲时间,让他们能先有一份收入,能够有时间做转型。

所以别看这些工作岗位工资不高只有几千块,他们就算是长期想拿这几千块都不可以,最多一两年顶天了,因为体制内经费也有限,这些博士需要缓冲,后边再毕业的新的博士学弟学妹也需要这个岗位做缓冲。

有人就说了,各地政府不是都有人才引进么?不是还开出优厚的条件吸引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就业么?

这里也有两类啊朋友们。一类博士是能够创造商业价值的企业和当地政府急需的高阶人才,这些人当然被各地政府捧在手心。另一类更多的博士是没有商业价值的,各地政府最多就是宣传的很好,实际落了户给各种基本的福利,然后呢?去网上找找就知道人和人还是不一样的,对待方式不同落实政策福利节奏不同也很说明问题了。

所以虽然都是博士,价值不一样,就会被区别对待。

体制内是这样,真实的体制外就业市场就更现实了。中国 80% 以上的就业岗位都是中小微企业解决的。

设想你自己是个小老板,你要招个销售,你准备给月薪五千,有个求职者跑过来说他自己是研究量子力学和高能物理的博士或者说自己是个考古方向的博士(无意冒犯随便举例),告诉你他在自己的专业方向学了十几年,超级专业,希望你给他月薪八千五,你要能答应就见了鬼了。

**归根结底说,还是看市场需要和人才的供求关系。你的能力越被社会需要,你就越值钱,反之就越不值钱。**今年国企和公务员体系,很难兜得住了。2020 年疫情刚开始第一年,已经严重透支过一次。现在到了对社会经济面打击更广泛更严重的 2022 年,很难有存量和余量再次被透支了。所以大家只能自己尽全力谋生。

能找亲戚找亲戚,能开滴滴开滴滴,能跑外卖跑外卖,能搞直播搞直播。

要谋生就要自己想办法赚钱,政府最多给点政策,放弃幻想,接受现实比较好。

知乎用户 Jacob 贾超​​ 发表

前段时间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具体不说了,反正一堆毛病。

看着报告单,媳妇跟我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这是拿命换钱啊。

建议我换一份收入一半但是能轻松的多的工作,把身体调理好先。

我说

我的身体我比谁都清楚,我也想活的更有质量。

但是如果我现在还能找的到你说的这种收入一半但是稳定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比如事业单位比如国企正式编制,别说收入一半,四分之一我都去。

媳妇说你想啥呢?还想稳定?你这个年纪到哪去找这样的工作?考公务员等你复习出来也大概率超年龄了。

那不就得了?

我现在能找到的收入减半但是轻松的工作,只能是一些小公司了。问题是在现在的环境下,小公司比大厂更不靠谱。说不定哪天就没了。我已经接到四五个前同事的联系,都是当时跳到小公司当技术总监或者去创业的,都问还能不能再回来。

创业公司的话,我自认没这个眼光能找到下一个字节、谷歌、美团这样的未来巨头,去了大概率比前面一个选择还惨。

相反,能在大厂挨,哪怕 996,那好歹只要不被裁员,还是相对稳定的,毕竟公司规模在这,盈利能力在这。

所以呢?

在之前的一个回答里有人说我,你年轻时候享受了互联网的红利,中年了想进体制养老,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说的没错。

所以呢,我现在因为年龄问题求而不得的东西,一些年轻人看懂了,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提前避坑,有什么不对吗?

我一直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清了社会的部分运转逻辑,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是思想进步的一种体现。

知乎用户 Rean​ 发表

这反映出博士不食人间烟火,对其他行业基本情况不理解的现象。

——好像基层公务员就不卷一样。

觉得基层公务员好过的,请了解一下副科病这个词。

副科病:指基层公务员干了一辈子,最后还不一定能熬到副科再退休。

知乎用户 特洛诺米 发表

我小时候成长在工人家庭,但 1997 年,父母一起下岗了。从那时起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铁饭碗的工作。在一个组织经济效益还好的时候,可能会提供一些远期承诺,当作一种保险。但当组织的效益不行的时候,是不会给这些远期保险提供兜底的。

文中的这位博士,我想他更需要的是一段时间的休息,而不是一个看起来稳定的幻象。就在 90 年代我父母从工厂下岗的同时,那些体制内的也不见得就好过。无论是工厂、政府还是事业单位,都差不多是几个月发一次工资,比例多少之别。

疫情之中,整个国家的经济都遭遇了严重的冲击,很多行业都难以支撑。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在疫情之前就已经难以全额发工资了。更何况疫情发展两年多的今天。就在最近几天,多个地区公布了公务员降薪方案。

多省公务员降薪 杭州事业编降 4 成 京津明确降薪计划

前些年公务员系统里也开始出现聘任制改革,就是在尝试改革公务员的组织形式。

重大消息!天津开发区国内率先迈步,全员取消编制管理和终身制,实行全员聘任制、聘期制!_改革

总的来说,我是从来不认为公务员就是铁饭碗。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就算是不裁员,也可能发不出工资。

但回到这一类人的需求,我是能感同身受的。人们总会有时候感觉到累了。但现在很多政策设置上却对人性非常恶劣。我举几个北京的恶劣例子:

  1. 北京的购房资格:连续 5 年不间断的社保 + 个税
  2. 北京工作居住证:必须在有资质的公司里交社保,换工作也必须不间断的去另一个有资质的公司,中间但凡有一家公司没有资质,或者哪怕这个公司给你交过一次社保,工作居住证就丢了

我不知道这些政策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实现的效果就是哪怕在私营企业工作,也逼着人像个牲口一样要坚持所谓的 “持续”。工作几年想要换个方向,不行。工作几年想要去初创公司试试新机会,不行。想要休息几个月,不行。想要不工作学习点新知识,或者准备考研考博,不行。工作多年想创业,不行。只要个税 + 社保有过哪怕一个月的间断,买房资格没了。只要交社保的公司被一个没有工作居住证资质的公司污染,工作居住证就作废了。

对于应届的毕业生,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赶紧找个单位接收档案也成了非常紧迫而恶劣的需求,仅仅是因为无厘头的恶劣政策。这些恶劣政策,逼迫着人们不能休息,不能寻求提高,只能在不断的工作中消耗完自己的锐气。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可能在某个阶段不想努力了,放弃了继续进取的动力。一些人是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些人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但更多的情况是工作了几年,累了,想要休息几个月来整理思路,寻找自己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整理心情重新出发。现在的这些恶劣政策,实际上是逼着每个人一波不间断的把精力耗光,然后永久性的失去继续发展的动力。

回到问题,任何人都不应该幻想某个职业是铁饭碗,进去以后就再也不需要努力了。也许通过非常强大的爸气可以进入当前看起来符合幻想的职业。但人生几十年,变化太多。十年前大家还都认为中国即将崩溃,二十年前大家还买不起手机,三十年前大半知乎用户还没出生,有效运行了几十年的国营工厂铁饭碗在以极高的比例下岗。鬼知道十年后什么样。

相反努力过几年以后,感觉累了,想要休息几个月是一个人的正常心态,此时正确的选择是休息一下,而非找一个看起来像是脱离内卷的低薪行业。当然当前大量的恶劣政策逼迫着人不能休息,是难以脱离持续劳累状态的重大障碍。希望未来的政策能取消这些 “不间断” 无意义要求。

知乎用户 gashero​ 发表

智障。

我不是说谁是智障,我是说佛家的一种说法。说的比较专业一点叫做所知障,说的高深一点就是无始无明。它所代表的是对于世界的认知,所带来的修行上的障碍。

我并不是要说佛教的某种东西。我只是说,当你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让博士去分析,他可能会研究一下这个东西。即便第一次不明白,不研究,当你提出这个东西的方向之后,博士也会去分析研究。

最关键的在于,接受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他们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法论。


博士里面也有菜狗,水平拉胯到不如一些硕士生。但是在专业领域,他们听过的东西一定是比大专生更多的。或者说换到另外一个领域,他们从未涉及的一个领域,他们也有方法可以快速的熟悉这个领域。当然,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码事。

如果说一个基层公务员,是个博士,那么他在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一定会带着某些书生气的,多多少少会受到自己的方法论的影响,做一些事情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变革和创新,坏处就是基层公务员可能会经常对领导提出某种意见和建议。


中科院是一个科研机构。科研这个事情,在我国,一定是要有国家支持才能做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东西吧,投入大,回报低。

举个例子,昨天晚上我刷某音,有个博主讲到一篇论文,说光子在某种介质中出现了速度为零的现象。这个事情吧,不懂物理的人听起来觉得没啥,略懂的人会说扯淡,懂一点点的人会产生大量疑问,真正做这个研究的人可能已经开香槟庆祝了。为啥呢?因为这个东西有可能可以应用在光子计算机中。光子计算机如果出现,现在社会中所有的经济问题都不是问题,中国立马就会超越美国的地位,并且碾压八十条街,华尔街大佬过来给你舔鞋都不是问题。

但是,这个东西真的应用,可能我已经入土了。那问题来了,我们国家研究么?肯定要研究,你不研究,美国先研究出来,就麻烦了。那投入多少研究呢?看国家的能力。中科院的博士,那些真正在做科研的博士,他们做的事情,就是类似于这样的事情。

这些事情,赚钱么?不可能赚钱,他的回报周期可能比他的命都长,基本就是没有回报的。重要吗?意义重大!所以说做科研,可能就是在奉献自己。

如果你家里有八十栋楼,你做科研那我鼓励。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作为一个贫者没有立锥之地,我劝你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中科院的博士,听起来名头很大,其实和互联网流量一样,变现困难。当然,如果有人愿意每天萝卜咸菜,在帝都租着房子或者说全家挤在一个小房子里面,然后还不改初心梦想着征服星辰大海的话,我表示崇敬,我甚至于可以捐款。


人家博士毕业了,看了一眼工作环境,想了想自己老婆孩子,觉得山西的公务员待遇要比中科院好,那人家选择公务员,我觉得一点问题没有。

你们说国家培养这么多年,他做这个事情完全就是浪费。我觉得确实是浪费。但是吧,这个浪费是谁造成的,咱们要捋一捋。你养了一条狗,每天照顾,照顾了三十年,然后突然和这个狗说,以后狗粮每天就只有 10g,懂了吧?然后这个狗出门去捡垃圾吃,你觉得你家邻居看见了是说你浪费还是说狗浪费?

当然,这个博士眼里的欲望和给他提供的科研待遇是这个情况,具体是他的欲望过大,还是待遇过少,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论评论如何,这个博士师弟能考山西基层公务员至少说明了,山西的相关政府是愿意接受他的,你们如果真的不满,可以直接去找个部门的负责人反映,让她设置报考的学历上限,或者直接说就只要本科生。

如果报考条件没有这么改的话,那我就认为,政府,至少说招收博士的政府,是认可这一行为的。

知乎用户 allen xun​ 发表

恕我直言,我觉得这是好事

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素质提升,知识的提升,能力的提升对于普罗大众,广大人民群众是极大的好事,对于上层机构来说也是好事。

原因嘛,你知道我要说啥,参考上海疫情一些社区的表现。

社会治理层级像极了我每天打交道的汽车:

整车控制器是中央决策大脑,负责制定政策;

各种传感器是一些行政机关,负责收集民生数据,感知民生;

汽车执行器是执法机关和基层部门,负责中央控制器指令最终的执行;

而我们这辆汽车有着一流的整车控制器,和传感器,需要补强的恰好是汽车的执行器。

想想再厉害的自动驾驶,如果轮子不行也是白搭。

因此,广大 985 硕士博士去基层,去 18 线小县城当公务员对于人民群众是极好的,有能力有素质有情怀的基层干部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安全感。

知乎用户 何先生​​ 发表

存量市场下,内卷不可能缓解;缩量市场,内卷就会更激烈。缓解内卷根本方案还得要搞增量。

本问题其实和前几天知乎热榜问题一样,就是说名校硕博去县城体制就业。内容转载如下:

名校硕博扎堆县城体制内就业,疫情下年轻人更倾向于体制内岗位,这种现象是否正常?

站在个人角度,这是趋利避害本能选择,无可非议。

站在国家角度,这是中国人才巨大浪费,需要调整。

国家要想办法逆转这样的不利于我国长远发展的潮流,刺激这群高知分子奋斗!

我认为体制不能和产业界抢人才,尤其是公务员系统不能和产业界抢人才,公务员是服务业,本身不创造价值,而是价值的分配者,这与创造价值的难度系数是不一样的,无中生有创造价值需要更多聪明人进入产业界。这样也许我国也会出现乔布斯、马斯克这样颠覆性人物。

建议降低体制内工资水平,不过可以维系体制的稳定性(旱涝保收),但是薪资水平不能这么高,产业界都开不起体制内这么高的薪水,凭什么让聪明人自觉去产业界创造价值?趋利避害本来无可非议,那么就来个利益重分配,让选择机会变成五五开,而不是当前的一边倒。

不能 “稳定” 和“高薪”这两个好处都给占了,这不仅不公平,而且有损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造性,必须去掉高薪属性,甚至可以降薪多招人,让体制工作成为高学历劳动力就业蓄水池。

旧文:

经济学家对七成清北毕业生进体制内表示遗憾,如何评价这一观点?年轻人为何偏爱体制内工作?72 赞同 · 20 评论回答 75 赞同 · 22 评论回答

1、国家角度

我国现在经济发展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就是产业升级,需要科学技术大突破才能实现,想一下,一个乔布斯就可以掀起智能手机浪潮、一个马斯克让新能源智能汽车跨越式发展。

我国现在就是缺少这样的人物,超级人物可以创造一个产业,或者让一个产业飞速发展,这种超级人物的产出自然的名牌大学更容易出来,但是我们的名牌大学毕业生首选就是进入体制,为了获得选调名额,甚至精心准备数年之久。

现在,成为一名光荣的公 wu 员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的一致志向,不管是清北华五,还是二本专科,都矢志不渝要努力成为公 wu 员,这是不正常的,这么多高知人群,不为社会生产力 / 生产关系的创新而努力(看看乔布斯和马斯克的产业创造力),一心一意只想去体制,非常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要想办法逆转这样的潮流!刺激这群高知分子奋斗!

2、个人角度

个人发展当然支持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呢?目前内卷如斯,体制外安全感太低了,时刻面临被迫淘汰失业的风险,进入体制依旧是最优选择。

内卷化的原因归根到底不是个人所引起的,而是整个社会出现了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所造成的,当下的内卷愈发严重,主要是我们改开 1.0 的红利到头了,我们急需升级版的改开,也就是改开 2.0 方能解决。

现在的大背景是很多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一方面是人多(每年大几百万、上千万毕业生),但是我觉得另一个原因更重要,那就是我们现在的经济无法提供足够多的相匹配的就业岗位。这一次,需要两方面下手才能得以化解内卷,一方面开启改开 2.0,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只有这样,丰富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才会多起来,高学历人群才能有合适的萝卜坑。

这种内卷环境,短期内无法有效改善,而且,考虑到研究生扩招的现实,学历贬值速度会加快。

大环境的内卷个人是无法改变的,作为个人还是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吧,我个人建议对于大学生两个选择:

一是本科就考公务员,二是考不上公务员再去读研,读研再努力当公务员。

当然了,如果您生性 “放荡不羁爱自由”,那么可以做其他的选择。

PS:我个人认为最该被动刺激奋斗的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因为他们没得办法,我们的生存压力太大了,体制是最优避风港,如果生存压力降低,大学生创业试错成本极大降低,比如缓两年不至于房价翻倍买不起或者要多花几百万、缓两年也不会有 35 岁压力,还是可以找到一份收入有温度的工作,我相信会缓解这种蜂拥进体制现象。

我认为最该刺激的人群是那群不劳而获的炒房客(看看下图那种例子,这难道没有违背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以及资本操作者,资本利得税、遗产税、资产转移税怎么能没有呢?!

很多家伙不是妖言惑众说什么房价太低不利于年轻人奋斗么?OK,这个破理论我还给你!

要是不刺破房地产泡沫,这群准备躺赚、掣肘国家发展的人该如何处理?刺破房地产泡沫,打破这些人幻想,才能回归奋斗出幸福的本质要义。

以前凭运气的 “天降馅饼”,是时候收回去,加个税抽一下,让他们也尝试奋斗的美味。

任何商品和服务,只要和中国房价比较,都是特么性价比很高的便宜货。

房地产大泡沫(财富分配的崩溃)是我国社会价值观崩坏的最重要原因。

巴菲特在中石油股票赚了 7 倍收益约 35 亿美元,然后给国税局缴税 12 亿美元,我国的 “股神们” 呢?

房地产和金融市场都很奇怪,一个没有房地产税、另一个没有资本利得税,这两个的缺失是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市场非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制度层面对富人还是太友好了,以至于富人尾巴翘上天了,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富不仁。

不过,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所有缺失都会 “亡羊补牢”。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疫情之下,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变得越来越吃香,中小学教师、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务员体系,大趋势越来越明显

只不过这几个选择各有各的痛处,凡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

中小学教师收入普遍不算太高,除开那几个一线准一些城市的明星学校,工作却并不轻松。而且,作为职业赛道发展的上限算不得很高

高校和科研院所则是卷得飞起,每年国内培养的博士和海归博士都挤破头往里去。即便进去了,也被内卷逼迫得动作走形,要么为生计所迫,要么反过来压榨学生,要么一心钻研关系。学术界的马太效应如此严重,能有多少人还保持当初纯粹追求科研的初心?

剩下的公务员体系,虽然一开始极有可能要从冷板凳做起,收入也不会很高,但如果做得好,加上博士学历的加持,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

所以,陈博士的选择绝对不是头脑发热,看似是因为「不想再卷下去」的无奈,未必不会在未来柳暗花明

至于「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对国家而言属于浪费,但其中真相,如

@rq cen

所说,这些博士才是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给国家的那群人

退一步讲,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出来的能力,如果能用于做好非科研领域的事情,对于个人和这个领域都是双赢。如果国内能为博士们转身提供好的出路,未尝对整个国家和社会不是幸事

博士的职业生涯绝不等同于学术生涯,读博不意味着将来把个人锁死在科研工作这一个方向上。博士课题和研究经历属于外在的证明,更关键的是能培养出个人内在的能力。只要能保持能力持续向上的生长,博士毕业后做什么工作的自由度应该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博士进入其它行业在某些程度上属于降维打击,无形之中也会提高这个行业的竞争程度,于行业之中的人未必是好事

只不过,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博士可以选择加入行业,行业中的人也可以选择去读个博士

知乎用户 Wayne 韦恩​​ 发表

书生,但要是有一间书房,有一张卧榻,夫人不因为柴米油盐,孩子教育这些琐事来烦扰自己,还是不会选择百丈红尘中那些俗物的。

中科院博士为什么因此频上热搜,主要还是中科院是峰顶,还因为中科院偏重于基础研究,如果不能成为大牛待遇一眼望到头,真的不好,就算自己甘守清贫,妻儿还要生活,夫人再能干,也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书生一怒之下,开始降维打击,怎么做好公务员对他们而言还能比那些看不见摸不到枯燥泛味的基础科学更难以理解吗?难道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不明白学习能力超强的书生跟他们竞争对他们上升渠道威胁有多大吗?

社会再发展,道理是不变的,情商再高,也得有智商加成,书生不可能永远不明白社会运行的规律。

大牛毕竟是极少数,躺平的也不多,中坚力量都是卷出来的聪明人,一定要让他们往另一条赛道上吗?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知乎用户 二民​ 发表

一门心思考公务员,是为了能在北京扎根

在得知教育部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递补名单发布以后,徐倩把名单来来回回看了四五次,不得不接受了自己此轮 “考公” 失败的事实。实际上,早在今年 1 月份国考成绩公布的时候,她就已经明白自己大概希望不大了。之所以还要盯着递补公告发布,不过是因为心里存了一点侥幸。

“现在已经 6 月份了。之前投的简历大多不是很理想。有几家心仪的国企,二面以后也没有了下文,估计也很悬。省考也失败了,看这样子,估计只能今年年底再‘二战’了。” 谈起自己的求职经历,徐倩充满了挫败感。

与很多广投简历的毕业生不同,马上就要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的徐倩对于自己的工作方向有着特别明确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进体制。在名校扎堆的北京,徐倩认为自己就读的大学名气在找工作中竞争优势并不大。因此,从大一走进校园那天起,考公务员就成了她的目标。在日常学习的同时,她早早地就做起了考试的准备,刷题、看面经更是家常便饭。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做了充分准备,最后的考试成绩却没有尽如人意。

之所以对 “进体制” 如此执着,是为了能够解决落户在北京的需求。徐倩告诉记者,自己的姨妈曾经在北京打拼了 15 年,不仅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还在这里结婚生子。但最终,为了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是放弃了北京,自己辞职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读书,和丈夫过上了 “双城” 生活。从自己考来北京的那天开始,父母就一直念叨,如果找不到一个可以解决户口的工作,还不如趁早回老家来得踏实。

“北京落户是有限制的。比起人才引进和积分落户的规定,作为应届生找一份有指标的工作是最容易也最切实际的解决办法。”徐倩表示,正是出于对 “户口” 的执念,她才把求职目标限制在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央企这些选择上。

眼看着期望慢慢落空,临近毕业的徐倩也开始焦虑起来。可即使此刻改弦易辙,把求职的范围扩大,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很快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徐倩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院系里,目前明确去向的同学还不到一半,这还包括已经成功考研 “上岸” 的同学。她开始犹豫,自己要不要先找一份工作留下来,再慢慢考虑接下来的事情。

“马上就到了毕业典礼和离校的时候,其实父母已经催促了很久。他们的意见是与其留在这里,不如先回去专心复习,接下来可以试着继续考公务员和考研。我自己也担心一旦工作起来会更影响复习效果。” 徐倩告诉记者,虽然还没有决定是否要继续找工作,但是她已经做好了要继续考公务员的准备。

“应届生的认定期只有两年,过了这个时效,即使进了有留京指标的单位,也未必有资格。还是考公务员更靠谱一些。大不了就三战,反正身边这样的人也不少。” 徐倩说。

知乎用户 小狮子 发表

挺好,没有规定,博士一定要做研究当大学老师。

这也充分说明,高学历可以在大多数岗位做到兼容。

选择做什么是个人的选择,另外,高学历人才进入基层才能更好的提高全民的基本素质。按我的意思来说,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进入基层公务员,中小学老师岗位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长久之计。

国家需要解决的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而非是人的自由选择问题。

这样高学历人才才能在最基本的岗位发挥最强大的作用。比如高学历人才进入中小学教师岗位,他们有更多的见识去影响较小的孩子,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知识去教导孩子们。

相反,叠床架屋搞不出优质的创新科研,除了增加卷的程度的,并没有太多好处。单纯作为科研民工才是最大的人才浪费。

人们在择业上有更多选择,而不是博士就只能进科研和大学教学岗位。这本身也是一种进步。

当然,这不能排除的是,科研对最初的人不能友好,而且压力极大的本质。所有行业就业都在变难。而又不仅仅是博士,这才是普遍性问题。

知乎用户 阅读修身​ 发表

有毒

这话说的……

搞得基层公务员是想进就进、进了就万事大吉、无忧无虑的天选岗位。

每年分数最高、报考人数最多的公招单位,乡镇公务员必有一席之地,尽管它钱少事多,工作环境简陋,上升空间有限,一点不妨碍它的热门。

因为三不限,因为大家都自认为报的人少。

是因为现在考进了基层,怕别人说三道四,才说自己 “不想卷了” 吧

读博、考公,本身就是卷完了之后、上完了战场,功成名就,要么论功行赏、要么隐退江湖的自由阶段

结果,你现在故作清高,以过来人的身份,悠悠来一句 “不想卷了”,大有“以前的经历不值得” 之感…

如果你是人才引进,那就说明博士学历对于找工作,是有优势的;如果你是自己考进去的,说明看书做题是有用且必要的。

努力的过程不说,既得的好处不说,怎么就一个 “不想卷” 轻飘飘略过去了呢?

退一万步,正因为这人是博士、是基层公务员,他说不想卷才能上新闻。电子厂拧螺丝的大专生说自己不想卷了,怕是会消失在电钻的嗡嗡声里吧。

传递价值观,不是这样传递的。

自己怎么样无所谓,别误导一大批还没有为读博奋斗过、为考公努力过、为梦想拼命过的人,让他们觉得人生就该心安理得地躺平,为自己的无能、懒散、懦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直接躺在山脚抠土玩的,跟爬到了山顶看够了风景,回到山脚的人,是不一样的。

这样的博士,等待腻了、玩够了、想通了,还有无数条道路等着他。到那时,他可能会来网上抨击基层的苦累和黑暗,或者阐述大城市带来的便利和安全感。

可不管他说什么,人家总是觉得博士说的是有几分道理的。

而一直躺着的人,依然没啥变化,却看不起这、瞧不起那了。

知乎用户 诗不成​ 发表

进化论告诉我们,卷是自然界生命争夺生存空间时的唯一手段。

我们这个缤纷的世界,就是在 DNA 和 RNA 分子的操纵下卷出来的。

每个生命个体,都想获得优势资源,都想鹤立鸡群,都想奥特曼打小怪兽。

科研人员之间是放大招的比拼

人家想要对基层公务员实施一点点降维打击,活得轻松一点,这无可非议

如果我能轻松胜任的工作能够有足够多的工资,那我也往下卷啊

谷歌的一位高级算法工程师不是有句名言嘛

我们这帮全球最聪明的人聚在一起,竟然就是为了那些来看娱乐八卦的网民多点几下广告

谷歌算法工程师,说白了就是计算机科学家。

你觉得人家好像学有所用了。

其实不就是研究怎么让人多点广告嘛。从应用层来讲,与当公务员也没差别。

知乎用户 呜莎花园 发表

不想再卷下去了,还是去基层朝九晚五吧!

学生思维的惯性认知,荒谬矣!

不出意外,这些博士们要真去了基层,不说别的,哪怕给你深圳、浙江、苏南的基层,能呆满 3 年还高高兴兴的,上我这来打报告,就像名校不那么水的博士去个专科躺平当宿管或者当行政老师,满足了眼下,耽误的是未来,长远点看,卷也要卷对地方。

基层要的是直接能干活的,什么都能干的,而这帮天天看数据分析数据的那至少得普通地市级机关才配,才配,明白了吧,基层只需要你像一个实验员在那反复劳作即可,就像刚进实验室来实习的本科生,一朝博士成,再到基层坑一坑,理工博士这辈子也算到头了,祝好吧!

知乎用户 不让之梨​ 发表

公务员是特权阶级。。。。。

知乎用户 笨蛋师傅 发表

今年政策严卡双一流学科。

博士毕业就算学校 985,但专业不行,

路都给你刨了。

苦逼博士们,

扛过了多年曹丹的日子,

扛过了某些单位本硕博 985 的槛,

扛过了某些单位博士应聘看高考成绩的槛,

然后死在了一年一评的双一流政策上。

实在是高。

知乎用户 炸酱面 发表

博士生来和本科生抢饭碗,本科生只能悄悄流泪。

自从看到北大博士考城管,现在在出来这些已经不足为奇了。

之前也有清华博士很年轻就当上了县委书记,所以博士生也开始来卷了。大家卷才是真的卷,对于现在这个局势,求稳是不错的选择,虽然说收入不咋地,但是对于博士生来说起点高啊。对于想走这条路线的人来说,起步高,空间大,人家在乎的不是钱,在乎的可能是精神上。

我觉得考公就跟黄金周一样,越是拥挤出行的人越多。有钱的坐飞机,没钱的挤站票。习以为常了,也侧面的体现出来一点,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了。甚至多年后,考公起步都会是研究生及以上。

在来看看今年的毕业生人数,1076 万,首次突破 1000 万,这一千万人都去找工作,估计没有这么多岗位。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一倍了,增长速度实在恐怖。十年前体制内收入都不咋地,十年前我刚毕业听说体制内就 2000 块钱的工资,都没啥动力去考,大家都奔着国企外企去的,没办法的宁可去私企,考体制内的也不多。那会我宁愿去工地上搬砖拿 1200 元的工资,都不愿跑回家去考公务员,主要是工资低,路途远,交通不便,信息不全不快。现在是交通方便,高铁通,去哪都快,路费没怎么变,但物价涨了很多,去考试的路费变相的降低了。信息也比较发达,到处都能看到信息,能了解到各种信息,体制内的好处也到处能看到,容易被放大。

在来看看今年的高考人数,1193 万,接近 1200 万了,还在持续增加,压力只会越来越大,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高学历只会越来越多,大家都不得不去提升学历。考公人数增加速度比高考人数增加的速度多了,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些特性,哪里人多往哪里凑。

在来说说体制内的待遇吧,五险一金。特别是女性,生育假正常请,工资照常发,等收假回来工作还在。在私企可就不好说了,很可能回来工作没了,休假期间工资还只发基本工资。

虽然说现在体制内工作也多,文山会海,没有减少,只是更多。以前开会因为要赶路,所以很多时间浪费在了路上,现在都是视频会议,路途的时间拿来开会,可以多开几次会了。

很多行业工作不好找,也不好干,体制内虽然也累,但比有的行业好,也不会随便扣你钱,要扣都是整个地区一起扣。

知乎用户 官官居柩 发表

很正常。

现在的博士和硕士不象以前人数极少,很好安排,到单位后也享受超好的工作环境,毕竟都要高看一眼,现在毕业的人太多了,有追求活得轻松的,有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各有志,各有生活哲学不同,外加上经过几十年的经济调整发展,有些家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不用活得那样累。

但反感的是动不动就是卷,这不科学。全世界都在卷,特朗普还想 2024 年下岗再就业呢,搞不好民主党还要让他获罪。

知乎用户 风啊 发表

年轻人不是怕吃苦,而是怕没有希望。

能读书读到博士的,哪个不是身经百战五关斩六将的卷王,从义务教育起到博士近三十岁,考了多少试翻烂了多少本书写秃了多少笔和头才能做到博士? 反正我大学那会看到那群考研人的卷法我就先知难而退了。

谁都希望过好日子,读书就像爬塔一样,希望爬到顶后好好过日子。当他们抬头望去,发现是座通天塔,塔尖依旧在云雾中。回头一看,塔下小楼里的同学熟人坐在矮楼中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起码小日子过得也不错,谁不打退堂鼓?

希望是最美好的东西,正因为天空的彼端存在着美好,才会吸引鸟飞向远方。如果一次又一次撞在《楚门的世界》里那堵看似是天空时则是高墙的图片前, 那再健硕的雄鹰也只会选择曳尾涂中了。

知乎用户 小陈 发表

2022 年,国考人数再次刷新记录;

报名过审人数突破 200 万;

考录从 2003 年的 16:1 上升到现在的 68:1;

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太大,疫情反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好等影响。

所以啊,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啊~

安身立命,唯有这样有编制的工作了;

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一门心思考公务员,啥也不干,大不了多考几年;

有在大厂工作几年后,终于考上老家公务员的。

有人博士毕业,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的;

他说,进入高校搞科研,一定要进入一流的高校才有可能在学术上取得成绩;

但很难进入到一流的高校,但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是最容易的。

网友评论:中科院博士报考基层公务员,都在逃避和躺平了,我们的科技还有希望吗?

只能说明公务员待遇太好了;

怪不得本科生送外卖的那么多;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十几年寒窗的博士拼命进体制;

甚至连孤陋寡闻的小县城也在所不惜,走到这一步,我不知道梦想,强大,复兴,富强,创新要怎么关联,怎么实现?上头怎么看?

还是体制内好啊,工作体面,稳定,工时短,受尊重。

全民考公,争先恐后争做人民公仆;这么卷,科研为何没有什么进展呢?卷到最后受益的究竟是谁呢?

知乎用户 肺鱼思维小鱼数学 发表

这都是形式主义下教育结果,学习学习学成博士去靠基层公务员,这是杀鸡用牛刀的节奏。博士都去考基层公务员,这是怎样的卷环境。这样的结果属于常见还是少见我不清楚,我就想知道博士是怎么考的?在所在领域有所建树吗?我怎么主观感觉博士文凭含金量太低了吧!培养一个博士花费社会和家庭大量成本,如果去做个大专都能胜任的工作,是否培养成本亏大了。这样我们的人口红利是否没有优势了。

不想在卷下去这是主观意识,也是认为自己没有拿的出手成果,只有多年读死书的脑袋,没法实现价值转换,这就是教育的悲哀,好多年的教育,并没有激发出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读书改变命运变成了束缚命运。大多数人真的不知道人生的意义,这是沦为社会和基因的双重工具。我女儿今天中考,这几天全家呼吸都不敢大声。只要弄出点声响就会被女儿声讨,中午吃饭时让我发火了,吃饭还捧着书,我让她别考试了,一个小小的中考都紧张成这个样子,还考什么考 ,以后人生路还长着来,承受不了压力,调控不好心理早晚要出问题。平时多用功,考好考坏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好了。孔子都说尽人事听天命。考不好就去选个喜欢的职业去读好了,360 行,行行出状元。受不了压力就不要硬抗,心态放平。就是考好当个博士也有可能去当基层公务员。宇宙尽头是 编制。

知乎用户 睿莱​​ 发表

我就不明白了,说自己不想卷下去了。

你为什么要读博?

为什么?

既然不想卷了,本科毕业就去考公啊!为什么念这么多年书去卷?

浪费的是谁的钱,是谁的青春?

博士就不该扩招!

每年只能招 3—4 万人!

硕士也不该扩招!

每年最多就是 40~50 万人!

没有学术能力和天赋的,就不该读研究生。

每年更不应该有那么多人该读本科!

每年各种本科就应该招那么个 200 万以内。

那些什么独立学院、三本升上来的辣鸡二本就应该通通取缔。

高等教育不应该成为一个产业!

很多人就不应该读本科!就该去读职业学校,去搬砖,去种地。

而不是读了几年大学,毕业出来去待业、送外卖、搬砖、送快递。

只能说明,高校大扩招造成了学历严重泛滥。再这么扩招下去,中国基层公务员的学历、素质将会获得极大的提升。

扩招硕士、博士研究生是可以缓解就业,可是无疑会严重增加普通岗位的内卷,从而导致所谓的高学历人充斥着基层岗位,自己怨声载道,又没有晋升空间,最后只能自认倒霉,躺平摸鱼混日子。

扩招必然导致学历含金量变水!

你以为这帮硕博是什么真心愿意去小县城发展吗?

每年科研院所,高校,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对博士的需求就是 4 万,可是如今,每年中国的土博士,都一年 10 万人毕业,还不算海外博士一起来卷。

那这些博士能去哪?

看看今年惨淡的就业率不就知道了

读了这么多年书,找工作又是低不成高不就的。

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小县城给补贴,他们能不趋之若鹜吗?不去白不去啊,大不了骗完钱再说。

比如说浙江省遂昌县对于这些人才引进人员真是下血本,你看看这政策:

本硕人才可享受 45 万元政策奖励,包括一次性房票补贴 30 万元。

只要来了,就给 30 万!

香不香?

生活津贴 3 万元 / 年,可享受 5 年。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更为优厚,可享受 75 万元政策奖励,包括一次性房票补贴 50 万元,生活津贴 5 万元 / 年,可享受 5 年。

不过,遂昌县也怕这些人跑路,对引进人才也设置了 5 年的最低服务期限,对于未满 5 年服务期提前离职的,需按比例退还所享受的政策奖励。

小算盘打的精精的!

博士毕业都快 30 岁了吧?再干五年,这期间该娶妻生子了吧,那就走不了吧?

无独有偶,这样的新闻在今年年初也有一个!

大家忘了吗?

忘了我们来重温一下:

2022 年年初,广东河源的和平县,也在网上火了一把,原因就是它们县搞了一次人才引进。

2022 年 1 月 17 日,和平县发布了 2022 年引进高学历人才公告。

计划呢,引进 82 名师范、工程、法学、管理、测绘等专业的国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

为了吸引人才,这个贫困县真的是诚意满满!

和平县咬紧牙关,拿出了全年接近 3% 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用来招揽人才!下拨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提高至 2000 万元。

是 2000 万元啊!

我们看和平县的经济数据,2020 年和平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6.99 亿元。

这 2000 万元就来给人才补贴,不得不说是把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

和平县的具体措施是:

一、薪资补贴

博士生每月补贴 1 万元,综合年薪大约 26 万;急需紧缺人才每月补贴 2000 元,硕士生每月补贴 1500 元,年薪约 13 万,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补贴 1000 元。年薪约 10 万。

二、住宿和购房优惠

给这些优秀人才安排入住人才公寓。若是在和平县购房, 给博士可以发最高 50 万元,给硕士至少 10 万元购房补贴。

这在一个房价 5000 元的小县城,是不是巨额补贴了?

100 平的房子,在这个小县城就 50 万元左右,首付三成即可,15 万就够了,按最少的来,10 万购房补贴!

那买 100 平米房子也就是 5 万首付就够了!

三、职级方面

在职级方面,博士生可聘任为八级职员或副科级,硕士可聘任为正股级。

看到这个是不是要笑死了?

在大城市博士直接就能给正科级,硕士也是直接副科级安排,都不打抖。

可是毕竟人家只是一个县呀!就是个处级单位,博士给副科,已经算很给力了。

和一线城市的工资相比,十几二十万的薪资对太正常了。

但在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 2.7 万元的县城来说,这样的收入简直就是高富帅的存在!

我想,和平县的领导本意就是看看能不能招几个人才。

毕竟在常规人的眼中,哪有啥硕博愿意去小县城啊!

可是这次招聘的结果,惊呆了老铁,这是什么表演?!

截至 2022 年 1 月 30 日,和平县居然收到 810 多份报名表。甚至在报名截止时间后,还陆陆续续收到约 50 名申请者的报名材料。

我和和平县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怎么会这么火!

惊呆了老铁,这是什么表演!

和平县连夜加班加点,组织资格审核,最后通过的人数,居然也高达 700 多人。 共计博士 31 名,硕士 700 多名。有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毕业生,也有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等著名高校留学生。

就这么一个小县城的高端人才岗位竞争比例达到 8:1。

什么概念,2022 年广东省考,和平县的岗位都没这么火热!

一个本地人都留不下来,到处出去打工的地方。居然花重金人才引进。

你觉得这些人才有几个能干得长?

这次浙江遂昌县也是一样,这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足 20 万的小县城,据 2021 年遂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 2020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3.04 亿元。

收入也就是那个和平县的两倍呗!

能好到哪里去?

而这次遂昌县招录的 24 个工作岗位的入围人员几乎全部来自双一流高校。他们包括 4 名博士、19 名硕士,本科毕业生仅 1 人。而他们从事的岗位,基本上都是一些乡镇、街道的基层工作岗和基层专业技术岗位。

香樟哥把话放在这!

没几年,都得跑,谁干谁啥沙雕!

就这种县级政府压根就不可能有什么人才培养的规划。

高端人才只会活得很憋屈。

举个栗子,遂昌县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招聘的是检验员岗位。最后待入职的是一名博士,而且不是一般的博士,是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

上海交大的博士啊!

就去一个穷县干检疫员? 这个县有啥需要一个博士去检疫?

这不是人才浪费吗?

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吗?

名校硕博的就业难,可见一斑!

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吗?

没注意到我就把这次的名单给你看看

你看看,这些专业都有啥,你就知道以后读书,考研,不能选什么专业了。

你看得见计算机、金融类专业吗?

这个名单堪称考研考博选专业避坑宝典!

但是话说回来,现在的硕博是盯着有补贴的地方扎堆过去。补贴终将会没有,也不会所有地方都给补贴。

2023 据说博士要招 13 万人,硕士还是 110 万 +。

就这么多人,等过几年,他们只能去卷基层公务员。

研究生研究生,这是一个做研究的,搞学术的。可是这每年 100 万研究生,都是为了搞学术吗?

不,绝大数就是为了混个学历,水个硕士,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啥用的辣鸡硕士。读研只为进鹅厂,今年进不了,延毕一年,明年接着申鹅厂。

读研的人多了,可是适合研究生的工作并没有增加。只会导致严重的内卷,和高知低就。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后还只能从事 xxxx 工作。从而怨气极重,不安心本职工作。

但是他们忘记了,就算他们读了个研究生,也改变不了他们水货的本质!

硕博研究生的大扩招就是导致产生一群水货硕士。

如何看待这些硕博说卷不动,去卷基层公务员?

就 TMD 邪乎好吗?

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就是不合理!严重人才浪费。

十年读书,本硕博,耗费了国家那么多资源,家庭那么多金钱,自己那么多青春。

结果却是去基层当公务员?

开玩笑吧?

基层公务员需要这些高学历人才吗?

不需要,谢谢๑•́₃•̀๑

要我说,以后公务员考试就应该做个区分。

街道、区直机关,就是限制本科及一下学历报考,研究生不能考!

研究生考公务员,只能考市直机关、省直机关、部委,并且必须有几年基层工作经验。

选调生政策照旧!

不然弄的肯定是现在这个德行,一堆名校硕士跑去干基层公务员。

街道乡镇的活,压根就用不着这么高学历!读了这么多年书,结果是去街道爬格子?

知乎用户 香樟连翘​ 发表

首先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上来看,人才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最终也是要受价值规律支配的。

每个个体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主要的标准就是趋利避害。我们不能说博士生去公务员岗位就是资源的浪费。因为他之所以这么选择,很有可能因为这就是他目前阶段最好的选择。说到底,人都是理性的。

换一个方面来说,博士生为什么不可以去当公务员呢?难道公务员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工作,配不上博士这个文凭吗?

而且现在政府系统里面也确实需要一些有专业素质背景的人才。如果大家去看一看每年国考里面发改委最后录取的那些人可以看出那你们博士的比例是很高的,而且很多岗位都是有专业要求的。因为你作为这个行业政策的制定者或者说是参与者,如果你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背景,你是很难科学的做出决策,制定务实管用的政策。



其实这种情况之所以能够上热搜,上头条,得到大家的关注。就是因为少见,稀缺。少见稀缺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因为在我们国家前一个发展阶段来说,高学历就意味着有更高,更多,更高的选择。而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二者之间的必然度被削弱了。

很早之前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比如下面这位领导。

出身贫苦的他是当地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子弟,毕业后本被可以安排在北京工作,但让人意外的是,他却选择了西藏。

![](data:image/svg+xml;utf8,)

试想一下,在上世纪 80 年代,北大的毕业生不亚于市场上的 “黄金宝贝”,那时的西藏地区环境条件更是可想而知,堂堂北大高材生去那里绝对是 “大材小用”,但他毅然决然的走进当时中国最艰苦的地方,他凭的就是那种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名利的信念,反观我们一些年轻人一踏入社会,就对工作挑三拣四,要求环境好、待遇好、前景好,不愿去农村或者西部地区,一遇到工作上的挫折,就心灰意冷,总觉得自己能力不一般,干什么工作都是大材小用,两者对比之下,差距显而易见,其实并不是工作感觉大材小用,而是内心的躁动不安在作崇。


如果一定要说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那我认为反映了 3 个问题。

1. 几十年的扩招带来了人力资源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具体见教育部昨天的新闻公布的数据。(供给侧增加)


2. 受疫情,国际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侧减少)

3. 个别高材生已经调整好心态,认清现实,不再以天之骄子自居。但大部分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心理侧)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现象说到底还是个例,因为如果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的话,就不会有媒体拿来大肆报道了,比如现在媒体为什么没有人报导本科生去做公务员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你把时间轴拉回到 20 年前,一个本科生去干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可能依然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

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好惊慌的,各司其职就好,政府做好政府要做的事情,广大的毕业生调整好心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

我只希望,这些个所谓的高材生进了体制内之后,千万不要把这里只是当做一个保险箱,进了体制之后选择躺平就行了。既然你们是高材生,到了体制内还是要发挥你们的作用,在新的岗位上为国家做些贡献,为群众做一点事情。

知乎用户 韭菜后浪 发表

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卷白热化。

近几年,清北硕博扎堆街道办的新闻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引来众人的非议。

到底是高才低就,还是为基层储备高素质人才?

而其实当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其中颇有争议的话题是: 这些岗位真的需要高学历的人员去填充吗?会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其实也有很多研究学者指出,这种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是过度教育的一种教育饱和的现象。

由于受社会发展历史条件因素的影响,很多人收到了教育改革的红利,所以很多家长在小孩很小的时候就为其树立了 “教育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 的思想,至今这种观念都是根深蒂固,很多小孩从小都是被鸡娃的教育模式长大。

而现在随着本科率不断的攀升和就业环境的严峻。现在考研、考公、考编,也日益的内卷化,清北的硕博下基层为何会引起那么多的人惊诧,可能是因为能力与职业的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大家刻板印象中高素质人才就应该去大企业去研发部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中科院博士都去考基层公务员,那普通的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这一举动直接反映当下就业形式的严峻,从去年的双减政策到今年的大厂裁员,走在大街上看一看,越来越多的倒闭实体店铺,难道还不能证明整个经济状况的境况吗?

所以,更重要的是广大普通的人才该何去何从?

能进体制就赶紧找一个落脚的地方,而进不了体制的那就先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不至于让自己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然后想办法在向上跳跃,或者找一份副业,或者跳槽,但凡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都可以努力尝试。

在当下副业刚需的时代,去做一份副业,或者一份居家办公的远程工作,不仅能够增加收入来源,还能通过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那么副业和远程工作去哪里寻找呢?我这里正好有一份资源合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一:程序员类
市场中对于程序员类的岗位需求其实一直都是比较稳定的,毕竟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打造私域的意识。
推荐首选甜薪工场 - 灵活用工 - 自由职业平台 - 岗位兼职外包,上面有各种测试、Web 前端、Android、iOS、Java、PHP 等需求很多,很适合有专业能力的朋友。
**1、程序员客栈:**虽然名称叫程序员客栈,但是除了程序员,像产品经理,设计师等等互联网相关人员,都能在上面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2、开源众包:专业的软件众包平台,能提供网站、APP、微信 / 小程序、企业应用等多种软件开发业务。
**3、猿急送:**一个高级技术共享平台,这里汇聚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设计、产品大牛,通过实际坐班、远程等方式进行办公。

二、新媒体运营
新媒体运营做为新时代的产物,备受欢迎,需求也是日益增长,而且新媒体运营的工作特性使然,也非常适合远程工作 / 在家工作的模式。

甜薪工场 - 灵活用工 - 自由职业平台 - 岗位兼职外包​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

如果你恰好对新媒体运营有经验,想要找一份远程岗位,那不妨到上面说的甜薪工场 - 灵活用工 - 自由职业平台 - 岗位兼职外包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岗位,点击链接进入甜薪工场,成为工作者即可根据岗位引导进行投递↓↓↓

三、平面设计
懂平面设计的朋友可以尝试这类工作,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适合远程工作或发展为自由职业的方向
下面这些适合设计的渠道仅供参考:
1、FOTOR 懒设计:有海报, PPT, 邀请函, banner, 名片, logo 等多种类型的需求
2、视觉中国:坐拥 1300 万用户,可入驻成为设计师
3、站酷海洛:入驻成为设计师可以通过作品赚钱

四**、翻译类**
翻译类工作我个人也是比较推荐的,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发展成为一门终身技能。 而且刚开始真的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翻译一些网站上简单的语句,不会的百度一下就可以,不是在线翻译,没什么无门槛,有耐心就可以。
国内网站:
**1、**有道人工翻译
**2、**我译网
**3、**快译猫

五、自由插画师
对会画画的朋友非常友好;如果你不会但对绘画感兴趣也可以,现在网上免费教程那么多,学点技巧,自己设计些头像、小表情完全不在话下。
在自媒体平台,小红书、抖音、B 站,加上标签吸引流量,发布多了就会有人来找你约稿的。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适合插画的渠道:
1、涂鸦王国
2、插画中国

六、PPT 制作
PPT 制作不难,很多非设计出身的朋友在做这个,有固定的客户,每个月两、三千不成问题,大部分创作者都能获得几百上千的收益。
这里也有三个平台推荐:
1、稻壳儿网
2、演界网
3、变色龙

七、文案写作
文案写作类是非常靠谱的长期发展的职业方向,而且随着做文案职业年限的增长,水平反而会越来越高,越能看到复利的效果。
推荐首选甜薪工场 - 灵活用工 - 自由职业平台 - 岗位兼职外包,上面有各种文案类的新媒体需求很多,很适合文笔不错的朋友。
另外,还有以下这些渠道可以尝试投稿:
1、掌阅小说网:原创小说网,包含武侠、玄学、军事、校园等……
2、创世中文网:同样是一个综合类的小说网站
3、纵横中文网:涵盖各类小说需求,可连载

八、配音类
现在想配音类的工作非常火爆的,想喜马拉雅、蜻蜓、荔枝等都又在推出配音工作
**1、**喜马拉雅
**2、**蜻蜓 FM
**3、**荔枝 FM

九、摄影投稿
适合平时喜欢拍照的朋友,将自己拍好的照片上传至摄影网站进行售卖,可以自学一些摄影技巧,因为有一定摄影方面的专业技术,可以提高照片在网站的审核通过率。
**1、**美好景象
**2、**壹图网
**3、**锐景创意

十、后期剪辑类
短视频的崛起让视频后期剪辑也成为了一大热门岗位,很多视频剪辑师都抓住红利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没抓住的也不要放弃,现在的视频后期岗位的需求也非常的大,

甜薪工场 - 全职远程工作_在家网络兼职_自由职业者招聘平台​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source=3063520428

这类远程工作也是可以在我们甜薪工场找到的哦,感兴趣的可进入甜薪工场,成为工作者↓↓↓甜薪工场 - 全职远程工作_在家网络兼职_自由职业者招聘平台
这类远程工作也是可以在我们甜薪工场找到的哦,感兴趣的可进入甜薪工场,成为工作者↓↓↓

平台雇佣方式为按月雇佣,有全天的职位,也有半天的职位,工作方式灵活。最重要的是平台免费注册,雇佣全程都有工作人员做引导,保证双方的权益不受损害。下面分享一下热招的岗位:

岗位:全栈工程师

行业:游戏(端游)

全栈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产品前后端的开发、后期测试和维护,根据产品需求完成页面与后台的设计,保障代码质量,持续优化功能;

2、熟悉 web 前端技术和 php 后端语言,熟练掌握 javascript,c# 或 c++ 等技术;

3、积极了解相关新技术及趋势,提升研发的效率和质量,能够进行前、后端全栈开发

岗位要求:

1. 熟悉 javascript,c# 或 c++ 并了解其语言特性

2. 必须要熟悉 unity。

3. 有战棋类经验优先。

【岗位 2】新媒体运营

职位条件:

1、需要懂得各个平台运营规则,规避点。

2、会写视频文案和剪辑,擅长引流涨粉。

【岗位 3】平面设计

职位条件

1、痴迷于创意、关注国内外新的设计理念,手链操作使用平面设计软件;

2、审美好、创意型选手、脑洞大、能落地,发挥空间绝对给到;

甜薪工场 - 灵活用工 - 自由职业平台 - 岗位兼职外包​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

甜薪工场,欢迎每一位工作者的加入!

a​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www.txgc.com/welcome?source=3063520428

知乎用户 甜薪工场 - 黎阳​​ 发表

1. 个人有绝对权利只为他自己的利益而活,无须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但也不可强迫他人替自己牺牲;没有任何人有权利透过暴力或诈骗夺取他人的财产、或是透过暴力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他人。—- 安. 兰德。

2.“你生命中的道德的唯一目的是去获得幸福,这个幸福不是痛苦或者失去头脑后的自我陶醉,而是你人格完整的证明,因为它就是你忠实地去实现自己价值的证明和结果。

幸福是令你感到害怕的责任,它所要求的是一种你自认为还达不到的理性的自律——你在焦虑和沉闷中度日,表明你明明知道幸福是无可取代的道德,明明知道人一旦放弃争取自己的快乐,不敢对他生存的权利加以肯定,缺乏像鸟忠于生命、鲜花追求太阳一样的勇气,就成了最可鄙的懦夫,还是要逃避。扯下谦卑这块被你称做美德的罪恶的遮羞布吧——学会去看重你自己,它意味着去争取你的幸福——一旦你懂得了骄傲之中凝聚着全部的美德,就会学着像人一样地生活了。”——《阿特拉斯耸耸肩

3. 无论是博士做公务员,还是体育冠军换国籍,都很正常。他对自己的人生,有选择的权利。

4. 国家是,且始终是一种工具。区别是有人可以使用工具,有人只能被工具使用。

没有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国家是毫无价值的存在。

知乎用户 暗夜看花 发表

这说明润的路径其实还是挺卷的。不要听知乎上部分网友说的那样好像润比较容易的样子。

显然对该中科院的博士而言,考基层公务员还是比润容易。

知乎用户 赛赛 发表

上的时候大谈优胜劣汰,人多料少,竞争择优

润的时候大谈国家投入,浪费可耻,要知感恩

是人家考试的时候加分了,还是去食堂吃饭多加个蛋了?

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不是国家给博士脸了,给博士投入了大量资源

而是国家手握大量资源,只有那几个 “独角兽人才” 可以投,让资源变现

市场竞争,能者上,弱者下,很公平啊

现在,就轮到某些人品鉴市场规则的力量了而已

这是你选的嘛,偶像!

知乎用户 谷爱凌今天吃什么 发表

还是觉醒的太晚了。

趁着年轻早点走选调不好吗?

蹉跎岁月啊。

知乎用户 喂喂喂 发表

我有时候会和一些基层打交道,名校或者高学历人才拿人才引进计划或者自己考去基层的新闻很多,现实中也很多,但是跑路的也不少,只是跑路的不上新闻而已。

基层,尤其是内地基层没有那么美好,毕竟大家自己比较的时候不会和网友一样比。

人和人比都是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比的。

内地非省会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态与收入和学历不高在一些不太规范的小公司,小工厂的基础岗位相比那自然是天堂一样,但是有几个博士会去小公司小工厂做基础工作呢?

博士毕业没有几年可以浪费的。

知乎用户 夜色 发表

才刚刚博士毕业,读了三十年书,就说不想卷下去了? 这难道是想躺平?

这反映了当代部分年轻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危险思想。

年轻人考上公务员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为人民服务的起点,岂可躺平,岂能不卷。公务员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是人民公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不是安稳养老、喝茶看报的避风港。这份职业肩负着的是人民对你们的期许,承担着的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这样妄图躺平的现象需要深刻反思,需要对年轻人要进行适当引导,以下内容为重点:

环球时报曾经说过,不管年轻人睡得有多晚,时代都会一次又一次把他们在黎明时分唤醒。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不允许年轻人集体躺平。无论你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时代都将鞭策你们奋勇向前。社会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弯道超车,大国崛起的路上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要靠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不懈努力。无私奉献,甘于付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如果每个人都能努力工作,踏实加班,刻苦学习,这个国家就有希望,这个民族就有前途。

无奋斗,不青春。年轻人需要娶妻生子,需要贷款买房,需要成家立业,需要赡养老人。这一切都要靠奋斗来实现,奋斗是幸福的源泉,奋斗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家人,为了祖国,更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这是每一个年轻人的担当与责任。如果你觉得生活不好,你就去努力改变自己。如果你觉得国家不够强大,你就去奋力建设祖国。年轻人要多读书,多学习。努力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考研究生,考博士,考职业资格证,评职称,业余时间去跑滴滴,送外卖,兼职赚钱,奋力改变人生,积累第一桶金。那些埋怨祖国不强大,埋怨怨社会不公,埋怨父母没本事的人,都属于懦弱者的表现。

这是一个奋斗就有希望,努力就能收获幸福,拼搏就能实现人生跨越的时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动车轮前进的动力。实现中国梦、大国梦、富强之梦与每个人的幸福都息息相关。你不做一个努力工作,积极生活的勇士,你就会像懦夫一样被时代所淘汰,淹没在激烈的社会变革和竞争的浪潮中。

社会主义不养懒汉。难道你们想要的,是一个房价很低,妹子一追就到手,闭着眼睛就能上大学的世界? 不会吧?那些说要润的人,你到哪个资本主义国家,会给你免费分房? 会让你免费读书? 会让你躺平养老? 幸福是靠世界上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奋斗出来的,资本主义八小时工作制的糖衣炮弹仅仅是对外宣传的需要,是腐蚀拉拢人心的虚假宣传。这样的工作节奏只会腐化人的意志,磨灭人的精神。资本主义的高福利制度本质上是劫富济贫,放纵市场经济全面自由化的结果。资本主义通过向富人和中产阶级收取高额税负来维持全社会的高福利制度,严重打压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造成了高赤字,高债务性的国家危机。这会导致失业率不降反升,会造成社会分配差距过大,不少国家因此陷入了不可挽救的社会危局。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如今的中国,我们不能躺平,也绝对不可以躺平。以美国为首的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虎视眈眈,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改革发展与安全维稳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唯有依靠劳动和奋斗来破解难局,用加班和奉献来自强不息,让外国人不敢轻视我们,打破封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要掉入中等收入的陷阱。这是 80 后,90 后和 00 后这几代人的使命,需要接续努力,奋斗精神薪火相传。

一鼓春雷,风云万里。在刚刚过去不久的 2021 年,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离不开祖国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实干苦干。更离不开父辈一代的自力更生、拼搏奋斗。

幸福源于奋斗,生活因奋斗而美好。相比父辈吃的苦,我们已经幸福很多,为了超过美国,打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让我们不要有怨言。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知乎用户 星耀小皮卡 发表

这年头,基层公务员也难啊!

收入低不说,没有社会地位,还是妥妥的顶雷背锅侠。

现在高校科研和学术层面陷入内卷以后,这些高学历 “人才”,想通过 “降维方式” 进入治理体系的底层,成为治理体系的基石。

其实,当前真有一片天的地方,不是大城市的底层公务员,而是广袤的农村。

三农产业资源丰富,只要主要资源不被资本劫持,有能力的人完全可以搭建好自己的舞台,包括能源、生物技术、自然原材料等等。

只是可惜的是很多高学历的 “人才” 看不起农村,宁愿往各种独木桥上挤,也不愿意放下身段,脚踏实地去发掘新的“世界”。

基层公务员在 “地方权力” 的制衡之下,就是一个粗糙的“行政工具”,不管是党政业务,还是实际业务,都难免遭遇外行指挥内行。

博士只是学历高,工作能力未必能够赶超普通本科毕业的人员,学历高的人员容易自满自负,反而在很多场合格格不入。

更何况低层公务员处理的很多业务都是社会关系学的业务,也是人们说说的 “江湖事宜”,高学历的人进入这样的岗位,反而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优越的成绩。

底层公务员的升迁也是有路径的,如果远离底层权力中枢,有可能一辈子都会陷在 “副科位置” 难以自拔。

如果一开始就做县长或者县委书记(或者以上职务)秘书或者助理的,只要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强的,职级和职务就可以正常晋升,不然处在副职平行调动就可以耗去很多年。

在职场上,不管是企业、行政机构,还是军队,最要命的瓶颈是年龄,学历只是过去职务晋升的一个参考条件或者优选条件,职务晋升更看重的是职业业务能力和 “识时务”(高情商)。

如果一个人不想经历激烈竞争,想在一个岗位平稳度过一生,其实就是一种 “躺平”,除了心智上缺少历练,更缺乏的是一种 “领袖素养”。

不过人有千面,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同,不能使用同一个标准去约束别人,每个人的人生定位都不同。

知乎用户 常悬咨询 发表

真的,这还不是中等收入陷阱,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一国因为产业升级的阻碍导致该国提供的高薪岗位有限。

会产生如下现象:

1,高薪岗位极其有限,而且迅速会被填满,只要一出现就会被填满

2,大部分硕博所学和所做完全脱节,导致绝大部分人的高等教育完全沦为装饰品和名片上的 cfa 一样

3,在这种环境下,哪个行业能提供最大的垄断性就能实质上最舒服,你别管面上多少钱,大家都不傻。

4,人们发现不管在哪就业,自己收入水平和当地房价比都十分微薄,能拿到工作所在地买得起房的工作都十分稀少

真的,这还不叫中等收入陷阱,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

但是我的疑问就来了,为什么对比房价时候经常出现的那些竞争对手比如纽约 伦敦 东京,在对比收入和岗位的时候通通消失了?

知乎用户 李殊 发表

其实很多事情不要听网上的,比如房子和职业。先不说房子了,就说知乎 99% 的人看不起的社区工作者,我最近才去打探了一下,才知道网上的人真的不行。社工在网上是钱少 2000,事多(24 小时) 地位低(丢人) 。 但事实上上海社工每年工资按上海平均工资增幅上涨,2020 年新人到手 8.9 万,2021 年新人到手 9.9 万,2022 就是接近 11 万,都是交完金以后到手收入。然后有居委和中心,这里说中心的,竟然 8.30-11.30 1.30-4.30 基本养老工作强度 地点就在家旁走路几分钟… 最重要的是稳定增长工资,和上海这辆战车绑定,再过两年新人进来就 12 万到手,然后位置已经被前面这群占满了,你猜届时会有多少人去抢呢? 何况现在已经都要通关系… 到时候会不会又成为几十年前公务员那种情况?我一直认为,任何工作,只要性价比高就会有人做,网上经常推崇的工作在现实里其实很多人就是不愿意做,网上鄙视的工作现实里有人做自然有他做的理由,你要去弄清楚他为什么做,而不是对其评价.. 就好比上海社工,很多 985 都要通关系进去,问他为什么? 他会告诉你,他看好上海平均工资每年高增长,他看好上海财力,他看好这一行还处于低估值 。我把这类人称为借势的聪明人,也就是说上海其他行业的人累死累活工资上涨了,推高了平均工资,他就能被波浪推着前进,就如同当年的房地产一样。

知乎用户 不要改变初衷 发表

现在一般年轻的博士毕业生想找一个靠做科研就养家糊口,买房生孩子的工作,实在太难了。中科院的毕业生一般都是理工科,做基础科研的,就更难了。

总体来说,同级别的科研人员,科学院的待遇比大学差远了。特别是中科院京区的一些研究所如中科院理论所,还有院士没有住房的。

读了博士就不允许人家讨生活了吗?总不能让人家一辈子受穷受累,颠沛流离吧。博士又不是罪人。

我写了一本关于大学老师的小说,书中主要角色都是我国各层级大学的老师,我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包括求职,工资待遇、住房、家属安置等等。

看了以后,你就知道做科研的艰辛了。真的没必要道德绑架。

象牙塔之下​book.qq.com/book-detail/43436596​book.qq.com/book-detail/43436596

知乎用户 干卿底事涅 发表

“不想再卷下去” [×]

换个地方卷 [✓]


考公不卷么?中央直属 68:1,其他省市具体数据懒得查,广东的据说 2019 年是 37:1。

当然,硕士、博士,尤其是 985、211 的硕士博士,考公优势会大不小,所以这不是不卷,而是换个自己有优势的地方去卷而已。如果在某些效益好、薪酬高的企业岗位他们也有这样的优势,我不信他们不去卷。

所以,问题在于,为什么这样的人才在 “效益好、薪酬高” 的岗位没优势了呢?不想被关小黑屋,不展开了。

知乎用户 木头龙​​ 发表

20 年前的北大才子卖猪肉大家是不是忘记了?

30 年前的北大才子,应该比现在的博士生稀缺吧。

也许别人只是想吃一口稳饭。

知乎用户 宁一 发表

不想卷去考基层公务员?

命题就不成立,殊不知,基层公务员早就卷上天了。这里的卷不是指考试难度,而是工作中的内卷。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越来越无望的晋升,想要逃离却受限于服务期,想要遴选却受制于一纸同意报考证明。

如果真的想摆脱内卷几个建议:

1. 至少报考市直以上单位,几乎所有的区直以下单位都不推荐。例外情况,家乡,二代,依旧推荐区直以下,因为有资源的话就得好好利用资源。区直以下都是基层,盘根错节的关系,对学历的逆向歧视,想躺都没得躺。

2. 地区选择上。家乡市直,家乡省直,部委,上学地方市直,省直都可选择。不建议,不了解的城市,文化排外的城市。很多内部的情况多跟师兄师姐聊一下,各地校友会问一问。

3. 黄金原则,平台越高越好,不要听机构和网络上的人瞎忽悠。

4. 部门选择,如果真的想躺,几个好地方,省直市直部分参公单位,如供销社,工会机关,党校等等。倒不是说工作少,而是不太用追责。

5. 各个地区差异很大,同一个城市不同区也会有差,同一个区不同部门也不一样。能选择的时候尽量往优里选择,当然也看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些什么博士啊,研究生啊,有时候想想,真的是挺可怜的。。。读了 20 年的书,就是按部就班的,合格或者不合格,做的好还是不好,大多数有一条基准线,或有学姐学长们的套路经验,参考这个基准线,往套路上去套,就能拿分,能毕业,能发表论文,。。。

可现实工作可不是这样子,有的是明招暗招:夸你能干,也不给你涨工资。老老实实按部就班,也不给你 KPI 达标。辛勤加班过劳死掉,也不会给你补发加班费。。。学校里面那一套放到社会上,玩不转。。。硕士博士阶段接触的那点阴谋诡计、违法乱纪,放到社会上只能算 “简单闯关模式”。。。

那这些学霸们能怎么样?那就,降维打击吧!!!嘴上说不想卷了,其本质就是去跟那些学历优势不如自己的人去竞争。。。可是本质上还是卷呀~!你降维打击,难道就不属于内卷了吗?

当然,很多人说等考上公务员就轻松啦~!我只能说你们~还是太年轻人~图样图森破。。。

且不说你是进哪个部门?不同的部门差别可大了。。。即便是你卷进了发改委、财政部门这种实权部门,阶级斗争岂是你说逃就能逃得掉内卷的?

还不是一样的,低下头,收敛青涩,老老实实从头开始学会做人。。。

只是可怜了,苦读而来的满腹知识,曾经的一腔抱负。一入公门深似海,进入机关单位后,能够学以致用的毕竟是少数。能保持初心的更加是凤毛麟角。

这世界上最狠心的人,不在狱牢里,就在公门中。。。这些读了 20 年书的硕士博士们,跑去给一帮子笑面狠心冷刀子的人当衙子,去磋磨衙门外头的普通老百姓,这不叫可怜人,又叫什么呢?

知乎用户 世界上最有钱的美少女​ 发表

【咱们直接退回吃大锅饭时代吧?好吗?】

凭什么只有一些人才能吃小灶啊?

我不服气。

这样的人当了公务员也是逃避懒政。

没有为基层服务的心思。

不是人民的福气。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人家考公是因为不想卷了…

知乎用户 风来运转 发表

中国学生是从出生开始就要卷的,到了博士毕业已经二十多年了,早就卷成了球,总要时间伸展一下,考公务员至少就能进入国家单位,可以暂时躺平休息一下。我老公的侄子在高三的时候就说,将来一定要出国,因为不想下一代像他这么累。这才高三就已经受不了了,天天写作业学习到半夜一点,完全没有时间娱乐,考上大连理工以后其实还是要继续卷,不然可能毕业即失业,所以也要提前做准备。

国内实在是太卷了,高考是人生第一次大考,在过去也是人生唯一一次大考,现在则不同了,高考之后还有考研。本科以前毕业找工作还容易,现在遍地是大学生,本科毕业就失业也已经很常见了。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0 年来,全国 800 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 60 多万名博士和 650 多万名硕士。这么多的博士硕士涌入社会,可哪有那么多的高薪工作来让他们做呢。为了少数的一些高薪和有前途的职业,大家也会挤破脑袋,但供大于求,博士后毕业也还是要继续竞争。过去是稀缺品,现在都有点过剩。

几年前,有一个中国女生在哥本哈根大学博士毕业后,决定回国工作,她的目标是在大学里任教,本来还以为自己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结果回去找了很久都没有合适的,因为博士毕业的太多了,大学也不需要那么多老师。在国外毕业回国的博士也是大有人在,都是海外名校,因为求职者人数众多,竞争异常激烈。

就算找到一份工作,也是怕被卷下来,所以还要不断努力,付出和收获并不能成正比。高薪高技术含量的工作,要求也很高,压力也大,最后可能牺牲了很多自己的时间,甚至还牺牲了自己的健康,最后得不偿失。

博士毕业看着光鲜亮丽,但进入到科研单位或大学,这些地方资源有限,尤其大学,各种评级、职称名额又少,大家竞争很激烈,都是知识分子的地方有时人际关系还更复杂。

再说说读博士学位,国外的博士都是挣工资的,教授从科研经费里拿出来一部分,给博士发工资, 所以博士是相当于一份正式工作。国内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可能不如在国外的博士生挣的多。丹麦的博士一个月税前工资也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大型企业经理的工资水平。本科硕士都免费,再加上读博还能挣钱,在国外读个博士还算值,只是花了时间而已,并没有经济上的投入。

当公务员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通常时间是比较多,朝九晚五下班后的时间是自由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二、工作稳定,如果愿意基本上可以做到退休,不用担心失业。三、旱涝保收,尤其在新冠期间,更是显示出了公务员的好处,即使封闭在家,也是有工资可拿。四、如果不想再做公务员,也可以离职去别的公司,想出来卷的时候随时也可以出来。

虽说当公务员,可能待遇没有过去那么好,但在现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又特别卷的就业情况下,公务员稳定的工资依然是个很吸引人的点,更何况有很多业余时间是属于自己的。

知乎用户 北欧慧生活 发表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知乎用户 娜娜王 发表

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现在博士硕士放水非常严重,质量严重下滑,大量不合格的博士和硕士都被放出来扔到了市场上。这个锅就是教育产业化大放水造成的严重恶果现在开始逐年显现。

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和导师基本上每天都能见一面,随时能讨论讨论技术观点和课题方向。现在一个博导基本能带几十个博士。大一点的课题组几百个博士和硕士也不少见。平均分下来,学生一个星期能和导师见一面都算不错了。一个学期见不到导师一面的现在都不算新闻。

另一方面,现在教职放出来的很少,卷的很厉害。往往是既要又要还要,结果大量的竞争失败者只能转去学校和研究所之外。

但是中国的工业界水平,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硕士博士。怎么办?硕士博士也要吃饭。和送外卖比起来,去当公务员总归是更稳定更体面的工作。

知乎用户 jerrycn​ 发表

看了半天就只是一个人的个人选择

谈不上现象级

有啥反映的

不要大惊小怪好不好

如果好几个博士去基层当公务员

那也是人才市场双向选择的结果嘛

有些媒体故意制造噱头

其实啥叫基层本身就很含糊

我怀疑这个博士去的是不是真正基层

真正基层是指乡镇一级政府的最底层科员

通常博士不太可能去

如果你把省政府非管理岗位叫基层,那部委算不算?央企算不算?那都叫基层了

我去看了一下,验证了我的怀疑

这个博士是省选调生,人事关系放在省组织部,只是下去锻炼而已

所以嘛,人家只是选一条降维打击的捷径而已

知乎用户 萤火虫​ 发表

前两天看视频,讲的是老婆卖小龙虾支持南大的老公搞芯片,另外的合作人也在卖房子搞芯片研究。老婆感叹他们太苦了,不如网红赚钱。

难道不算一种讽刺吗?所以有博士不想卷正常。

知乎用户 范逸哲 发表

把别人的路卷没了。

然后说,嗯,我不想再卷了。

拜托,你只是选了个你认为你更容易卷赢的路罢了

知乎用户 苦瓜炒蛋 发表

根本问题就是科研投入不足,科研人员待遇低下。国内科研人员与国外同行相比待遇低,压力大,并且还时常负担各种行政任务。科研人员不仅要做研究,写论文,指导学生,做教学,还需要参加学科申报,博士点,硕士点申报,学科认证,试验室认证,学科建设,学科排名考核等等。一样的研究成果一年得写十几遍表格。这样情况下,待遇与国外同行相比也是少的可怜。不仅人得受委屈,钱也是不到位。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一点安全感,相对安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的专利制度和成果转化制度不到位。我国的科研人员是给单位打工的,所有成果归单位所有。即使申请了专利也很难得到保护,几年内的仿制品就会满天飞。甚至就是明着侵权,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科研人员维权。而且,很多技术的侵权都是国企背景,大家都是一个大老板。所以,我们的制造业的成本才如此的低,因为科技成本是趋近于零的。这其实也是我们的优势。如果,我们像欧美一样允许科技人员雇佣律师四处维权,研究所和高校四处催收专利费。那么,我们各种产品的成本会明显上涨。这其实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的科研人员为国家做的贡献。所以,那么多高学历人才进入体制内也就可以理解了。不然还怎么样?这些培养出来的高素质,高智商人才如果不妥善安置,将来也是隐患。都让他们去做海森堡么?

知乎用户 joyce724 发表

中国的非公待遇和工作时长太可怕了。

知乎用户 农村卖油翁 发表

我个人觉得这不一定是个坏事。

他们虽然放弃了在顶部追求第一,没有为国家在高新领域做出贡献,但是他们抬高了国家底层的门槛,提升了国家在公共管理的平均水平。

我相信,一个博士即使沟通能力欠缺,甚至有些恃才傲物。

但是有他们在基层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基层的办事效率一定会提高不少。

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也能舒畅不少。

什么?你说我想的简单了,他们没有实权,也只能仰人鼻息?

放心吧,他们要不是真孙子,要不就是装孙子。

凭借他们的高学历,高智商,在基层,就是对其他人的降维打击啊。

他们但凡有点手段,就能很快能鹤立鸡群,拿到个一官半职。

至于能不能平步青云,那就要看他们的背景了。

知乎用户 娃有作业我没钱​ 发表

说明社会对公务员这份工作有很大的误解。

中科院的博士都以为只要能考上基层公务员等于万事大吉了。

一个基层年轻公务员,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不过是一届牛马。

牛马们不想卷,自会有考核带着卷。

牛马再怎么卷,始终卷不成一个人。

知乎用户 傲骨燕进化大王燕 发表

“编制” 不该成为多数人的 “梦想”!

“公务员” 不该成为最优秀的 “职业”!

好好的 “主人” 不当,都想去当“仆人”,何其荒谬!

想想这背后的逻辑,挺可怕的!

知乎用户 紫风无梦​ 发表

来吧,来了才知道什么叫卷

知乎用户 恶魔旋律​ 发表

因为产业再升级很难了。

过去是什么年代,工程师红利时代,为啥?

因为我们建立大量的工厂,需要大量的工程师。

后来又迎来互联网时代,有需要大量的程序员。

从农业到工业,再到互联网,每一波都是释放了大量的红利,需要大量的工作岗位,产出大量的 GDP。

没有技术大爆发,没有新的产业升级,即将或者已经进入存量市场。

存量市场里面,不需要这么多人。

开过公司的人都知道,开疆拓土需要大量的人,进入运营期,或者收缩期的时候,就不需要这么多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裁员。

因为原来的框架已经打好了,只需要一部分人进行日常维护就行,为了利润也好,为了活下去也罢,就需要裁掉一部分人员。

再加上每年大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市场

存量市场里面,就是互相卷。

倒逼博士生去干研究生的活,研究生干本科生的活,本科生干专科以下的活。

你以为博士生不想搞高科技、搞研究啊?

问题是,没有这么大需求了,不像发展初期一样,需要大量的人才了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这话说的很难听,但是确实是实事。

经济是有循环规律的,有上升期,就有下降期

上升期的时候,你可以往外冲,加杠杆扩张,

下降期的时候,就要考虑收缩,活下去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下岗潮,还历历在目呢,

是要乐观生活,但是也不能盲目乐观啊

知乎用户 啊疯 发表

北京市 211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一枚。

归根结底还是就业问题。

现在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很普遍的。

确实,很多答案说了,名校博士去基层有很多很多好处,但是那是掐尖的选调生模式,是去了就给副县长这样程度的,不是现在这样,不给任何职务,直接让你从科员做起。

在几千人的就业样本里面来看,这就是——高学历低就业。

在这些博士本科毕业的那一年,一个本科生,可能很容易就考进了这些乡镇单位。

其实很多名校和高学历的学生都注定面临一个现实,就是他们找的工作可能和三本二本生没什么区别。这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学生时代其实是很难接受的。

一方面,这是国家倒逼 “不要鸡娃”。大家明白上了名校和找工作之间也没有那么强的必然联系之后,自然就不会那么疯狂的鸡娃。

另一方面,找工作的选择,人脉,信息是更重要的,比在学校里的学生想象的更加更加更加重要。很多人只是有一个浅浅的概念,对它到底多重要,还是很难切身意识到。

雅卿

22 次咨询

5.0

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硕士

2546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雅卿​ 发表

说公务员待遇好,众多公务员开骂

说公务员待遇不好吧,众多高材生挤破头一样往体制内钻

这真是薛定谔的待遇

反映了体制消耗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体制外的人打不过,又不想在财富所剩无几的体制外遭受毒打,只能加入了

知乎用户 田自强​ 发表

我觉得是好事,一个博士,怎么也是副县待遇,最差也是四级调研员。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

博士,一般能毕业的非文科博士,还是有脑子的,懂逻辑的,聪明的,智慧的。工作肯定不会煞笔。

受多年实验工作的影响,一般不会胡乱折腾。

这样就好了

这就好了,

知乎用户 wwb 发表

是不是那种没文章延期了一两年的博士?

知乎用户 刘备无中 7 仁过 发表

公务员不是更卷?

反映的问题当然还是那句话:

正确的认识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知乎用户 梓非鱼 发表

记得不太清楚了,清朝时中了秀才好像就可以不用服徭役,进入县域管培生名单。

然后你在往上考,能够一举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命运。

所谓鲤鱼跃龙门,大概是这个意思:你祖祖辈辈都要种地,但等你及第了,就不用种地了。

可是我们轰轰烈烈地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进入工业社会,上层建筑早已转型。

教育制度建设也从国家供养体系转向个人行为选择的特征。

前面的答主对科研领域的晋升阶梯讲得非常清晰。

当前的状况是:上升通道挤满了人,你没有议价权。

民间认知需要重新校准了。高等教育是个人选择,不再是国家倡导。

读书是基于市场判断的投资行为。读之前,想好一点。

利益相关:鄙人博士,毕业在业界工作,穷。

知乎用户 虾说 发表

他为啥考基层公务员呐,基层公务员不比博士累?不说考省级考过市级也行呀,说明要不是考公比博士卷,要么就是自己卷的方式有问题

知乎用户 intplusplus 发表

如果不对外扩张或者涸泽而渔,960 万土地上的 14 亿人是无法完全过上高度发达国家的生活的:因为提供不了那么多的资源让那么多的人过上休闲舒适富裕的生活,也提供不了那么多的高水平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生产力,而资本主义的高生产率注定了它必须是对外扩张的经济,原材料需要进口(以防涸泽而渔),工业品需要出口(以防经济危机:资本家只赚国内的钱,那其他人必然会穷困),这两样都必须由国家机器的暴力保证才能行得通,因为别国(先发国、原料国、消费国以及途经国等等)不会乖乖的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无动于衷!

知乎用户 宇皇宙帝 发表

有年跨年的时候,参加一个北大同学们组织的活动。在座的基本都是北大的硕士,还有几个博士。按理说这种人已经是金字塔尖上的了,但同样在为去向发愁。有人学了经济双学位准备去金融行业,有人准备参加法考做律师。

按我们一般人的想法,这种人才不应该为国效力吗?实则不然。

有个哥们儿告诉我,真正站在金字塔尖上,才能感受到,人才跟 “天才” 之间的差距。前面已经有那么多天才做出成果了,你甚至连人家的理论都没学懂没学全,哪敢说自己能做出突破。你读书的时候,课程规划按年级划分难度,先这个再那个,到了真正博士阶段,你面前全是黑的,就跟探索宇宙一样,你都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去,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有所收获。所以做科研,要是没有强大的兴趣,没有那种 “我不吃不喝都得干这个” 的动力,真的很难很难。

更何况很多人读研读博,并不是有什么学术理想,就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再混几年。等到读完书都快 30 了,父母基本退休,年龄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真的顶不住。

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对科研领域的扶持和鼓励,从而留住人才。但我们都知道,科研投入太大,回报率波动也大;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先富带后富,让更多普通人过好生活,钱根本不够用。而疫情波动之下,不管是国企还是个人,钱都更难赚,许多企业说凉就凉,最稳的当然只有公务员。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也许再过几年经济慢慢恢复,一切又会向好,但作为个人来说,等不起,只能说是时代的悲歌。

知乎用户 李夏洛克 发表

我好奇难道中科院博士连选择自己工作的权利都没有?

难道所有人都必须玩命卷?

难道必须和游戏一样不停打怪升级?

难道就不能躺平做个普通人?

难道在你们眼里,基层工作就一定不如高大上的实验室为国家贡献多?

难道只有在在大城市买车买房,成家立业才算正常?

知乎用户 鸿雁复北翔​ 发表

考进来发现更卷

知乎用户 云作 发表

士,yyds

知乎用户 IAAST 发表

高学历人才,去十八线小县城当公务员。

一种说法是高学历人才的浪费。

一种说法是提升了基层公务员的素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想说的是,你这个博士,到了基层,熬了几年,当上了领导,掌握了权柄。

假如有一天,你当上了城管局长。你的队员把小贩的摊子,砸了,把小贩打了,你怎么处理。

任凭小贩满大街游荡,影响市容市貌不说,上面还有规定,某街某巷不准摆摊,沿街叫卖。

你让他到指定市场经营,他没钱租摊位,他老婆智障,他孩子没钱上学……

你流下同情的泪水,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他们

还是你把你队员开除,移送司法部门,追究责任,平息大众的怒火……

还是包庇队员,纵容他的行为……

如果你当上了城建局长,面对拆迁,政府没有现房给拆迁户,又没有足够的赔偿款给拆迁户。

你怎么办?

是画大饼,发拆迁卷给拆迁户,还是管三七二十一,强拆……

你所谓的知识起什么作用?

哲学专业的讲什么,难道讲鸡蛋能孵化成小鸡,而石头则不能。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基础……

材料专业的讲什么,难道讲金银铜铁,钾钠钙镁,讲材料组成,讲物理性能,讲固态液态……

如果高学历的人从政,不做面子工程,不欺上瞒下,能保持初心。象做学问那样按规矩、按程序、按政策、按良心…… 人民欢迎你!

知乎用户 观海听涛 发表

说的好像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就一定卷的过 “双非” 本科生一样。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日益增长的博士学位供给与高层次高质量高薪酬的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

知乎用户 力降十会巧破千斤 发表

这世界,只要有利益关系,就不存在不卷的现象,换一个工作或换一个环境,只是换了一种卷的方式,可能卷的烈度有所下降罢了,不卷是不可能的,除非躺在棺材板里面。

中科院博士不想卷了,去考公务员,殊不知考公也是一种大范围高强度的卷啊!

知乎用户 东风起 发表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开启新赛道的内卷的信号罢了。

“卷” 这概念本来对应的就是大环境之于人的压迫感,而不是一个人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因为人不能自我淘汰(生物学意义),只能自我降级适配(社会学意义)

事实上这人也只是个体制内内卷加剧的信号而已,(从唯物史观出发)也不是说没了他这个人就对通往体制内门票的争夺就不会白热化一样

知乎用户 凌夜待拂晓 发表

经济不好,社会动荡时候,人们往往趋利避险,这是常态。

人,不是永远年轻有斗志,以前我们追捧企业家、挣钱大户………. 以自己努力改变家族命运为使命!

现如今,人们都现实了,连结婚、谈恋爱都懒得去做,为了自己,不愿去内卷,轻轻松松过好每一天,少承担责任,多一点时间给自己……… 成了历史潮流!

这就是为什么结婚率越来越低、出生率越来越少根源!

知乎用户 考拉熊 发表

居然考基层公务员,还是文职,这是从一个火坑爬出来跳入另一个更大的火坑。

知乎用户 扁头强 发表

一个体系要正常运转,各级得是个金字塔结构,根源上是因为能量守恒

就跟食物链一下,没有数量庞大的昆虫就支撑不了足够数量的老鼠…. 狮子老虎数量必定不能太多

我国现在底层工作者就那么多,那么现在只够支撑那么多的科研,高级科研数量上不匹配,就会觉得卷,所以, 这是一种自发的体系修正。

去年,北京清理了大量底层工作者,只希望高受教育人才留下来;或者今年,上海有不少底层工作者因为种种原因离开;那么微观上,诸如送快递,清扫这些工种短缺,各行各业费用上涨… 同样的费用就只能支撑更少的高级研究人员,于是感觉上,就是博士更卷了

美国主要依靠外国移民,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移民来填补底层的空缺;

欧洲现在其实是有计划的用难民补充

我国多年的人口政策,可能给这个问题雪上加霜

所以,呼吁国家加大科研投入的,这条路基本走不通了,因为底层只有这么多,能支撑的上层就只能有多么大。

如果我国不开放移民,那么 “必须得有一半的人从事底层工作(职业教育分流一半)” 虽然情感上我也不喜欢,但现实就是这么无情。

留美是一条出路,但最近中美对抗,一些美政府认为敏感涉及国家安全的专业,可能需要主动避开,这种事情个人掌控不了,只能避开。

基层公务员… 可能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最近土地财政支撑不下去了,了解的人知道,各地县级公务员收入大幅下降(名义薪资不变,但奖金、补贴大幅减少,公务员收入中后面这一部分往往是占一半比重的)

知乎用户 acebear 发表

为什么中科院博士就不能去考基层公务员?社会对于高学历的人才赋予太多期望,但却对人才并没有太多关心,当我们反思社会的竞争机制,不妨多想想,博士难道就不是人吗?是人难道就不能往低处流吗?可能这位博士的真实想法就是要躺平,但那又怎样呢?想来当许多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你争我夺,博士在岁月静好里于基层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纯真诺言,以自己的学识和素质做好基层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一个于社会有意义、有价值的人。

社会这个林子很大,自然什么样的鸟儿都有,有雄鹰,有麻雀,有鸵鸟,有大鹏。鸟儿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它们先天的身体决定展翅振飞的高度,如果一概而论,便是天壤之别。

对于生活,有些人看的很重,认为即使不能生如夏花,也要死得其所,跌宕起伏的人生才有意义。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如红楼梦中的点点滴滴所表达的含蓄意义,对名利的追求是水中捞月,自我良好的感觉只会换来过眼云烟,没有半点真实。另一些人对生活看得很淡,认为喧闹红尘中的辗转反复,最终都会化为平平淡淡,不妨即使才高八斗却也乐于和光同尘,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会做一点应有的贡献。

总有一些人会去勇攀高峰,以似乎无穷的精力去征服一座座阻碍在他面前的高山,但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比之于他人就是人生的成功者,当这些人在职场中大杀四方,享受着被下属崇拜的目光时,高洁之士认为风花雪雨才是人生一乐事,对此不屑一顾,当一些人以物质来判定输赢,认为我多你少便是聪明才智的体现,不曾想享受精神愉悦的人对这些淡然置之。

身而为人,生存的引力很重,但努力生活的翅膀能让我们战胜沉重的引力,用一种豁然开朗的眼光看待大千世界。然后,走过世事变幻的人会发现以宽容的心理解别人的选择已实属不易,如果还要更多的去探究他人心理的活动或以自己的想法去判定他人的行为,那不过是在异想天开。

雨过后才能一睹彩虹的芳容,走过了才能发现一切的选择和体验都是当下最好的安排。

知乎用户 花前月下​ 发表

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失衡,所以需要调剂,不愿意调剂的就继续卷下去,愿意调剂那就换个位置,就是这个道理。

人才培养我们缺少统筹,我们每年参加高考的人上千万,谁都想挤进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学校也是尽量满足学子的需要,尽可能的建立热门专业和将热门专业进行扩招,所以久而久之,专业人才失衡,好的专业人满为患,冷门的专业找不到人,所以人满为患的就卷吧,找不到人的就等吧,所以人才培养需要大局统筹,才能杜绝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失衡。

对于人满为患的热门专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疯狂的内卷,卷剩下的自然面临就要重新选择了,要不然就转行,要不然就参加国考,总之就是被调剂了,他们别无选择。

所以,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没什么奇怪的,而且这种现象还会继续大范围出现。

知乎用户 传奇的侠客​ 发表

很多人以为理工科硕士博士博后青椒转行做别的是对国家投入的巨大浪费。事实上对他们根本就没什么投入,投入都是给仪器设备试剂导师帽子王的。他们拿着极其微薄的收入,顶着比 996 辛苦多少倍的工作强度,再加上近年来博士生数以百万的增加,他们想要做出成绩合适很难的。

从中科院博士毕业的陈橙在权衡再三后,放弃了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在聊到自己的选择时,陈橙表示,自己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 “再继续卷下去了”。

职场内卷,是近年来比较受人青睐的话题,那么内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不得不说,有时候内卷是促进人才不断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其次很多企业之间也会因为良性的内卷竞争,不断改良,提高自身的性价比,但是由于现在人才量过多,内卷反而让一些企业有了可乘之机。

面对就业竞争压力较大,一些企业降低岗位薪资,抱着不愁招不到人才的心态,又是无偿加班,又是各种克扣绩效,所以说大家找工作的时候,还是要了解清楚企业的制度和氛围,寻找正规的求职途径哦。

知乎用户 hello 人才网 发表

1. 居然觉得基层公务员 “文职” 可以不卷……

2. 感觉看到了大型凡尔赛现场。

唉。

觉得这位眼里的基层,可能还不够基。

我有个师弟毕业考了不限专业的基层职位,干了一年受不了,辞职,考事业,干了两年太闲不满意,又辞职,过了三年期考了市级对口专业职位。

就很有毅力和能力。

然后,在这次市局职位上每天鸡飞狗跳,当然有的职位就相对岁月静好。虽然工资养家有点捉襟见肘,但按时到账,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挺知足。

对于中科院博士,他们人生的容错率比普通本科生高多了。人家不想在高校卷,可以体验体验基层的人间疾苦,不想干了,随时还有退路。甚至他们眼里的退路都是别人求之不得的。

知乎用户 王 ye 发表

基层公务员一样「卷」。

知乎用户 中言尼爾 发表

反应了这个博士太双标了。

既然不想卷,为啥又要考公务员?

既然不想卷,为啥又要考博士?

卷的赢时卷,卷不赢时则称不想卷。

知乎用户 不需要冷静​ 发表

一个地方卷不过人家了,换一个自己有优势的地方去卷,这是竞争策略。

知乎用户 社会主义接砖人 发表

是啊!他们内心其实很累的!

知乎用户 孙可林​ 发表

知乎用户 遵纪守法户 发表

很好,

精英都去为人民服务了,很好嘛,

服务质量可以得到提升嘛,

近亲繁殖,裙带关系,靠关系进去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嘛,

一切还是得靠考试过关,考核过关,

博士去考公务员咋了,

不允许他有志于服务人民么,

还是说公务员腾不出一个位置,

有能力者上,这是很好的,

做公务员,也是一种谋生手段,

很正常,不要诧异。。。

另外,多些高学历的人去做公务员,

唐山打人事件发生的概率就会少一点。。。

知乎用户 星空传奇 发表

反映出:

1、任何东西只要拥有的人多了就不值钱了,包括学历。

2、公务员考试也挺卷的,而且体制内也有勾心斗角,他其实还是要卷,只是烈度比较低。

3、在中国你想不卷,只有两个可能。①你家里人很有钱 ②哪里高跳哪里

4、等以后有 “不想卷就去考公务员” 想法的年轻人多了,公考将成为全国最卷的考试,甚至不输高考。在中国,我们把这称作“卷量守恒定律”。

知乎用户 悲伤的奥德赛​ 发表

所有行业的尽头是考公

知乎用户 Ruby 发表

正所谓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

知乎用户 如来戏红尘 发表

博士国考不是免试嘛?!

我擦安全毯少一块了!

知乎用户 饼当 发表

很简单,社会对科研人员不重视

至少在物质上不重视

科研人员物质上受重视的程度还不如基层公务员

当年新中国成立,无数爱国科学家回国。

这些科学家是非常伟大的,但新中国对他们也是非常好的!

那个年代院士是省部级待遇,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待遇比周总理还要高

那个年代科研人员的待遇放全世界比较,是极低的

但在国家内部,科研人员是全国待遇最好的一批人!

可是这个待遇后来几十年基本不变了

甚至一度不如卖茶叶蛋的

没有老一代科学家的热情,建国初那些科学成就不可能达成

但没有社会给的那么高的待遇(相对),科研人员也很难有那些热情

知乎用户 Dipper Pines 发表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知乎用户 宋小非 发表

这种情况真的不是一个好现象

高学历人才宁愿去一些基层的公务员岗位,也不愿意去企业

追求 “安稳

这比就从侧面反应出了企业不安稳了吗?

企业的经营环境差,不安稳

然后就吸引不到人才

企业没有人才,经营又会进一步下滑

然后又吸引不到人才

最终就是恶性循环

中小微企业逐步被社会淘汰了

失业率大增

政府税收变少

待遇下滑

青年一代被两头挤压

知乎用户 Aaron LIU 发表

选择好走科研的路就好好走下去啊。。。博士

年轻的同志们,你们选择路之前能不能做个调研和好好考虑一下今后的路? 对自己和社会负点责任好不好?

知乎用户 堡垒​ 发表

1

就是个正常的工作选择,人才流动,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就是标题党,用个人的选择来折射群体。

并且忽略工作选择这个表面,看背后反应出来的本质,这事不是坏事。

个人搞科研累了,不想再卷下去了,想选择一份安稳的工作,让自己的后半生节奏慢一些,有什么问题?

韩寒当年还不想参加高考呢,也没影响全中国的高中生参加高考啊。

韩寒的名气不比某个不知姓名的中科院博士大多了?

那也没说高中生都以此为榜样,都不参加高考了。

衡水中学不照样大批学生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再者说,高学历人才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本身也不是坏事,谁也没规定中科院博士这辈子就只能搞科研。


2

至于说培养了这么久的高学历高智商人才没有搞最高精尖的科研工作,有点可惜。

想多了,这只能说明中科院现在人才足够,有让人自由选择去留的空间。

看不见的手会在背后调节的。

如果真的发生大面积的人才流失,导致严重影响到了中科院日常的科研工作,中科院自然就会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人才。

连地方政府都知道人才重要性,没道理中科院这么高智商的地方会不知道吧?

吃瓜群众瞎操什么心。


3

中科院人才数量足够,使得高学历人才开始往社会上溢出,没啥不好吧。

当然,经济的下行和疫情的叠加,加速了这个过程。但本质上没变呀,就是高学历人才多到自然溢出了。

毕竟 2022 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数破千万了。

这么多人,科研机构满了,往社会上溢出,不很正常么。

N 年前北大毕业生回家卖猪肉,是个了不得的新闻。

本质上是北大毕业生的选择问题吗?不,是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

N 年后的今天,任何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干任何行业了,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本质上是工作选择吗?不,是人才很多了。


4

现在应该 care 的问题,不是中科院博士生不愿意卷了。

而是为什么会卷?

本质上是产业链利润不够多,高薪工作不够多。

中国的产业现在大而不强,规模很大,但占不到产业链上利润最大的部分。

科研一直在搞,但成果暂时拼不过西方国家已经建立的利润壁垒。

导致中国的科研,干活多,却拿钱少。

所以看问题看本质,工作选择的背后,是产业链的竞争,是国家竞争。

当然,中国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谁也不能否认过去我们努力奋斗的成果。

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少一点戾气,少一点质问,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平和。

与其质问一丁点大的蛋糕为什么不分一半给你,不如埋头继续干,造一块更大的蛋糕出来,这样谁都能吃饱。

质问不能解决问题,所有问题都要用发展去解决。


5

再回到博士生去考公务员。

公务员队伍学历、能力、眼界的提高,也是好事啊。

在制定各种政策,对社会的思考,对工作的认真,对细节的把控,对社会新发展的跟进,甚至个人的自律,博士生只会更厉害吧?

一个本科学历的公务员,跟一个博士学历的公务员,在治理社区、治理城市,甚至治理国家上,绝对有明显的区别的。

要说没有区别,那就是睁着眼说瞎话,读书无用论。

这思想早就过时了。

知乎用户 人人余​ 发表

我没有如此高的学历,仅小本科而已但是我想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不是评论,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去评论。

目前,我国高学历人才很多尤其是研究生博士,我说一下我身边的朋友为什么选择读研或博士。

首先,自他们本科毕业后就在看社会的就业环境,但结果并不理想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工作岗位和自己专业不符或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他们选择读研。PS. 很多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实际上大专生都可以符合但是用人单位要求至少是研究生,我认为用人单位有点小才大用了。

其次,通过刻苦学习终于考入理想的研究生高校同时也学习到了自己所期望的专业,那么经过几年研究生的学习毕业后再看一下社会的就业情况,其实此时他们已经多少有点孤傲的心态!看了一下岗位总觉得自己学生生涯多年后企事业单位的待遇并不理想,在没有选择考研之前是单位给他们设置门槛,考研后是单位的待遇又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很纠结,此时要不要踏入社会呢?在本科毕业到研究生毕业他们内心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问题)。当然在这个研究生这个阶段他们并不是与社会脱节,也在关心社会中就业的问题!既然看到大家过的都很难还不如自己继续读博士,因为读书至少没有太多的压力!慢慢地也接受了这个过程偶尔也会很享受这个过程。所以选择读博士。

博士毕业后,才发现社会中的博士原来有这么多人,而此时正好有几家不错的研究所所以无奈就进入了研究所。当然在研究所工作的待遇还是没有理想中待遇那么好,但是比普通的工作待遇要好很多。自己的心理变化会很大,因为待遇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致更重要的是,社会和各区县政府并不是十分重视他们的工作岗位(机密单位除外)这就让他们的落差会很大。

所以那就回老家考公务员吧!

知乎用户 田大伟 发表

你都中科院博士了为啥不润出去呢?

知乎用户 水上麻衣 发表

去美国找个博后没有难到上天,如果是华人作坊就更容易了,就是工资比较低,需要跟 PUA 周旋一下,对于有理想的人实在算不了什么,“不想卷了” 就是丧失了信念和初心

但是为国家节约了资源缓解了内卷,同时浪费了美国的资源,win-win!

知乎用户 连续对称守恒 发表

额。这不就是换个赛道卷么?现在还有哪个职位缺人的?以超出职位的条件参与竞争,那不就是降维打击

知乎用户 李昀 发表

一方面结构性失业和劳动法执行缺失导致的,另一方面双轨制下财政供养的岗位要比市场化的岗位舒服多了。

还有就是 35 岁等职业歧视,就足够劝退很多人了。

知乎用户 duoduo 发表

这是对高校疯狂扩招 25 年最大的讽刺。

高校开启扩招模式后,就一直没有停过。从此人人都能有书读,变成了人人都有大学读。人人都有大学读,一方面的确确保了大多数人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普遍存在的宽进宽出,这些受政策庇佑都读大学的人,有几个真的能学到东西?

大学 3 年或 4 年一晃过去之后,为了更好就业,有人开始考研,有人研究生读完后继续读博。但是由于大学生人数太多了,直接推高了研究室、博士生人数。今年硕士研究生录入人数已经超过了扩招第一年大学生录取人数。

由此出现的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一边是满大街的博士、硕士、本科、大学生;开始盯着基层岗位卷起来;另一边是工厂缺人,缺产业工人,读过大学的孩子有几人愿意去车间当产业工人?

知乎用户 管理咨询朱老师​ 发表

思考如下:

一、关于 “有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因不想再卷下去了”

分析这个内容,关键信息如下:

描述主体,其身份具有特殊性,中科院的博士。

行为选择是 “考基层公务员”。

原因是 “不想再卷下去了”。

中科院的博士作出了 “考基层公务员” 的决定,这是个别行为,还是普遍选择,这是个问题。没有数据,在此不做判断。但是个别选择还是普遍选择,确实值得重视。

选择考基层公务员,一定是基于现实利益的衡量。只是,这个衡量的结果让人并不那么乐观:做科学研究的,不如做基层公务员。否则,也不会有这种选择存在了。

所谓卷下去,是一种竞争的状态。竞争激烈意味着资源的匮乏和资源的垄断。

二、反映出哪些问题?

1、官本位的社会现实。

2、趋利避害的人性选择。

3、社会资源进一步萎缩,蛋糕变小了,分得人却变多了。

4、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至少,现在似乎是不多。

三、解决

方法就在那里,只是政策制定者选不选择实施。

1、遵守现代文明社会的全球秩序契约,保持开放。

2、大市场,小政府。

3、依法治国

4、合作共赢

知乎用户 墨庸斋​ 发表

也说明公务员待遇比目前其他行业都好。

不想卷是真的。

待遇好应该也是真的。

加上博士的光环加成,提升应该也很快的。

所以有能力的人不想卷也可以找一个好工作。

知乎用户 道听青年​ 发表

卷成千层饼了,不跟同级别卷,跟普通人卷,唉

知乎用户 灵动的海豚 发表

反映出我们的体制太香,以至于很多牛逼的人想进去。

知乎用户 人在旅途 发表

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宇宙的尽头是考编”!

1、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自己爱干啥就干啥呗!看到很多网友说,中科院博士不去科研机构搞研究,不去高校育人子弟薪火相传,就是浪费。言下之意,人才去考公去基层就是浪费吗?那也未必吧!主要还是看个人需求,高学历只是比其他人拥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并不代表不能过普通人的生活。

2、需要知道的是,在庞大的就业压力下,加上大环境的不稳定,很多人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选择。为了求稳,大家考公热情高涨,难道就不卷了吗?只不过是卷的方式不同罢了。

3、为什么要选择考公?真的是很好的选择吗?很多人选择考公,无非是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选择,各方面的待遇也很好,所以公务员成为了 “香饽饽”。那么真的是最好的出路吗?其实网上有不少公务员辞职前后对比的贴子。

❀辞职前,觉得基层太辛苦,自己熬不下去;辞职后才发现,部分私企没有休息没有节假,高额的业绩目标能让你夜夜失眠,精神紧绷压力倍增,身累心更累。

❀辞职前,觉得单位领导太难伺候,这不行那也不满意;辞职后才知道,不仅要受大大小小的白眼和闲话,还要遭受私企单位的压迫和歧视。

❀辞职前,觉得同事什么都让你干,在欺负你;辞职后才明白,什么是商场如战场,只能硬着头皮去应付,所有的苦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所以公务员真的好吗?可以说是肯定的,“公考热” 现象和公务员考试的各种条件限制,都说明了这个问题,也说明了人们对公务员的向往。公务员当然也有他的劣势,但对于大部分的考生来说,公务员是否是最好的出路,可能在努力备考的每个日日夜夜就早已想清楚了。

4、考公路上,你又该怎么突出重围呢?

就拿最近几个考试来说,三支一扶、事业单位、省考及选聘等。

在笔试成绩出来之前,你是否对自己的分数有一个大致的认知,对于即将开始的面试,你是否已经有了合理的备考思路?面试最重要的第一步是什么?当然是离不开对历年真题的掌握、高频考察题型的了解!我们最近加班加点给你整理出了三支一扶和事业单位的面试真题解析和答题思路。

需要的可以戳我备注【三支一扶】或【事业单位】免费领取!

对于湖北省考,笔试时间也已经确定为 7.9 号,只剩下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如何冲刺?如果你对考试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又怎么能稳稳上岸呢?

同样给你准备了备考资料:

湖北各地历年进面分数线及 2022 年报名情况

2022 全国两会自测 80 题

2022 中央一号文件自测 100 题

申论 8 大应用文写作模板

等更多资料,需要的可以戳我,备注【省考】领取!

知乎用户 湖北金标尺 发表

不想卷下去了 ×

科研所工资太低✓

但是这有什么办法呢? 中国什么行业工资不低? 人均 GDP 是美国的六分之一不到,难道还想和美国人比收入?

才吃饱饭几年啊? 这么膨胀? 想想当年日本极速膨胀后是什么下场。

知乎用户 梦幻泡影 发表

只能说明博士这个头衔注水太严重了,原先的博士才高八斗,著作齐身,科研成果独步全球,是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现在的博士能有点什么样的本事……

蛤!蛤!蛤!

真的有本事,就去卷外国人。

WTF?淦!

到时候把外国都卷到我们国家来。

博士生凭什么不是社畜?


这些能够想到真正扑下身子来到基层考公务员的,都是一些务实的人。

还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博士就可以到各个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高校等横着走的,现在真的成了笑柄。

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那些博士和博士后都已经成了非常普遍的水平,最多也就是像以前的大学本科那样,已经不再带着非常美丽的光环了。

英雄不问出处。

文凭代表不了一切。

台球王子丁俊晖,初中都没有念完照样能拿台球的国际冠军,过上令人向往的美好生活。

现在是一个释放个人能力天性英雄辈出的时代,只要是有本事,大学没有毕业也可以像比尔. 盖茨那样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只有高学历又不想着吃苦耐劳,不想扑下身子干点实事,只能成为别人眼里的笑话。

告诉你个秘密,博士生的王者农药可能都不如你。

同意作者观点请在评论区打 1,不同意请打 2。

期待友友到评论区留言交流。

知乎用户 重生二舅影视写作​ 发表

等进了基层公务员队伍,发现依然卷。

博士不如走选调,或者尽量进省直以上机关,还能因为学历光环稍微加持一下。

要不然在基层,到时候面对身边学历不如你、升迁比你更快的人,内心大概率还是会失衡。

知乎用户 夜阑犹未寝 发表

这反映了高学历的高失业率,是发展中国家按照美国的教育制度改造本国的教育,包括中国在内都以美国为榜样的结果。但是作为一个制造业国家,不同于美国 80% 的 GDP 都来自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凭什么把教育改造成美国式的教育?后果就是不可避免的造成高等教育的大量失业,因为与制造业不对口。于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大量留学美国等,造成为美国输送人才的事实。每年国家投入巨资给高校,仅清华每年就高达三百多亿元。培养个本科就需要六十万元,结果大多去了美国,然后在硅谷开同学会。

中国其实应该大力发展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大量的制造业缺乏技术工人,例如德国就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高于普通白领。在中国青年学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让高校的教师赚的盆满钵满,但对于社会来说是灾难,因为毕业就失业。原因在于教育体制在发展中国家普遍不适应本国的经济结构,因此造成高等教育的高失业率。所以出国留学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国留不住高素质人才的原因除了学术的浮夸风,论资排辈等文化因素,还有客观因素就是在欧美,尤其是美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问题是高等教育是高风险投资,是那些社会底层的家庭以为可以改变阶级身份的一种投资,可惜大多数这样的投资都泡汤了。比如博士生去做基层公务员,基层公务员的薪水能对得起这么多年的奋斗?不是有博士文凭就能平步青云仕途顺利的,因为所学专业对于当官几乎都没有直接帮助,在官场没有科学家的发挥余地。所以相比于那些高中文凭的公务员而言,博士毕业生与他们做同事,等于教育投资失败。至于是否能一路晋升,那就靠你的悟性和运气而不是文凭了。

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改变,殖民主义留下的单一经济结构,例如香蕉之国,咖啡之国和大豆之国等。因为是单一经济结构,因此必须货币化,而货币化过程是在欧美的大公司掌握之下,因此这些国家的经济收益基本上都被掠夺,所以承载经济危机的能力非常弱,例如阿根廷或菲律宾等,这些是盎撒人留给前殖民地国家无解的难题。因此中国必须破解在教育上巨额投资与回报的不平衡问题,改革高校落后的教育现状。不能照搬美国的教育体系,而是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等,实现教育能为国家发展做贡献,而不是为美国输送高技术人才,尤其是芯片等。

![](data:image/svg+xml;utf8,)

[

Gemside 捷赛 自动炒菜机 LWOK-E15

知乎自营

¥799.00¥105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503052913656623104?mcn_card_id=1520412327216541697&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虚渡无境 发表

一边说不要唯学历论,一边一惊一乍感叹博士考基层。

这个新闻只能说明,博士是考出来的,和是不是科研人才无关。

只要安的下心学习,考试能力过关,博士也并不是天堑。

但是科研创新能力,可不是下苦工就能达成的。

有什么好一惊一乍的呢!

知乎用户 来未来​ 发表

出现 “考公热” 的问题并不处在考生身上,而是因为没有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权衡利弊之下他们作出最能保障自己利益的抉择。如果说,在市场上有更多好的选择,那么 “考公热” 是维持不下去的。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消息,2022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最终共有 212.3 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计划录用数量和通过审查的人数比为 1:68。

近些年,公考热度一直在持续上涨,报考阵容也趋向高知化,更多高学历学子 “卷” 入公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应届生主动考公,进入“体制内”。

首先, 大部分体制外的工作待遇都不会很高,福利没保障,找个有双休、社保的工作难于登天。而一些 “大厂”,长期的 996 工作制、随时会被裁员的风险都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相反的,一些体制内的工作,在大家的印象中就代表着,稳定的收入、工作轻松、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常的上班和休假…… 相比之下,更多的人会钟情于更稳定,也相对轻松体面的公务员。

其次,盲目的从众跟风。有许多报考公务员的人是抱着,这么多人都在考,那我也要试试看,跟着考总不会出错。当然这股从众风气短时间内不会消失,而是会越演越烈。

中国的博士生学制偏短,真正能用到在研究的时间大约只有一年,对于还需要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的博士生而言,用于研究的时间就更为少。一部分人会研究没有搞好,基础性的知识也忘光了。但在公务员考试中,他们在学历方面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后续发展转正,也会更有优势。

知乎用户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发表

1、基层公务员本身的差距

就比如腾讯、字节、华为等,即使基层员工,也是很香的。

公务员系列, 在全国各地的布局中,也有香系列。

不能认为一看 “基层” 俩字,就认为是浪费。

就比如卖猪肉;一个博士去卖,开始可能也是支个摊,但最后一定想法搞一个规模方式玩法;而普通人去买猪肉,就是支个摊卖,最多摊子大一点。

所以,“基层”、“卖猪肉”、“开店” 等等这些词,玩法背后的含义具有本质区别

2、降维打击的玩法

在升维玩法中,比如去高校卷,现在博士是基本门槛。自身优劣势分析之后,发现去另外一个场景里去玩,很容易降维打击,而自己脱颖而出。

自然,选择一个更香的场景,是一种不错的策略选择。

3、谁会热捧此类信息?

被降维打击的人。这种信息很容易刺痛本来竞争优势就一般的人。

一个带着博士光环下来的人,对于普通基层的人来说,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下,就会跳出来说,国家浪费人才。人家博士自己都没认为浪费,你在操心什么?

知乎用户 刘化檩​ 发表

咱就是问一下,基层公务员真的比专科老师好吗?

中科院博士去做专科老师应该不难吧?专科老师收入与工作强度相比基层公务员应该更轻松吧?

我现在博士在读,想了解一下。

知乎用户 回复我就别拉黑 发表

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由的,无论是不是中科院博士!

在面对如今的就业市场、以及疫情后的就业环境来看,大部分人选择考公、以至于造成考公热,都是无可厚非的。无论你是普通本科还是中科院博士,基层公务员都是一个有机会 " 躺平” 的机会!

所谓的 “躺平” 并不是混吃等死,而是在面对现在的加速内卷的时代,选择了相对而言没那么卷的一份工作而已。互联网大厂的内卷造成的裁员是每个从业的以及打工者的心酸之处。这也会让更多的人有 “中年危机”。而一份没有危机感的工作,自然会更受工作者的青睐。

个人分析的角度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无非就是两种情况

1、就业市场

2、个人选择

一、就业市场

36 氪在 2022 年 5 月 9 日,由观网财经主笔的《考公还是进厂?第一批 00 后大学生,撞上 “最难就业季”》文章中提到:

” 国家统计局发布 3 月份 16-24 岁青年调查失业率为 16.0%,高于 2021 年的 13.6%。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 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下称 “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 8%,而求职申请人数同比上升 75%。一季度高校毕业生 CIER(就业市场景气)指数降低至 0.71,与 2019 年同期的 1.48 相比已经腰斩。“

报告还显示,截至 4 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46.7% 已收获 Offer,低于 2021 年的 62.8%;15.4% 有求职计划的毕业生已签约,低于 2021 年的 18.3%。与签约率相比,求职录取率的降幅更显著,从侧面反映出招聘岗位减少,毕业生对工作的选择余地缩小。

在过去几年,房地产、互联网、教培行业吸纳了大量毕业生,是传统就业的 “蓄水池”,但今年,这洼水池收缩明显。

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 高校毕业生秋招行情》显示,房地产和教培行业的招聘量均已跌出前十位,秋招量分别相当于 2020 年的 57% 和 61%。

BOSS 直聘研究院发布《2022 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则显示,2022 年春季,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规模虽仍保持增长,但已处于 2019 年以来的低点;房地产行业供求关系的缩幅主要体现在一线城市;而整个教培行业,岗位规模收缩幅度超过了 30%。

同时,作为在猎头行业工作过的我,也非常清晰的能感觉到。如今的就业环境真的大不如前。每年的 “金三银四”,在家几年来看就是 “铜三铁四”。房地产、互联网、教培的招聘在急速减少,不仅对人选的要求高,而且收受到影响后,大多人选不会考虑该行业。

在企业岗位需求缩紧的背面,是再创新高的就业供给。据教育部统计,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预计达 1076 万,同比增加 167 万人。

对于毕业生而言,目前没有哪个行业能像此前房地产、互联网、教培行业那般吸纳大量人才。他们需要另寻出路。

二、个人选择

考研、考公、进国企,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下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后追求的安稳道路,几年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下,一波波大学生努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按下加速键。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式促使年轻人更加谨慎地选择就业。

感受到就业压力,毕业生延迟就业,选择考研或进入体制内,俨然已成为一个趋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受疫情影响,高质量的岗位相对减少,毕业生选择的空间随之缩减,这样加剧了他们对高质量岗位的竞争,“慢就业” 也可以看成是对高质量岗位竞争的一种体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受疫情影响,高质量的岗位相对减少,毕业生选择的空间随之缩减,这样加剧了他们对高质量岗位的竞争,“慢就业” 也可以看成是对高质量岗位竞争的一种体现。

2022 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 457 万人,与去年相比人数增长了 80 万,分数线也水涨船高。2022 年通过国考用人单位资格审查的人数达到 212.3 万,同比去年增长 34.7%,创历史新高,平均报录比约为 68:1。

除考研与考公外,毕业生对央企和国企也比往年更增热情,这一趋势在去年便已经显现,在人民大学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1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中,2021 年,国企的求职人数上升最为明显。

位于象牙塔尖的清北,去年底相继发布各自的 2021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的报告显示,其 2021 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 3669 人,前往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比为 69.9%。在就业市场的挤压下,被视为天之骄子的清华学子也未能 “免俗”,选择进入体制工作。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 2021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共同富裕研究院研究员周广肃表示,疫情之后,这种趋势变得明显起来,而前两次出现考研、考公热则分别对应着 2004 年的非典和 2008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不确定性事件的冲击,提高了毕业生对风险的厌恶心理,从而更加倾向于选择更具有稳定性的工作,毕业生做出这种选择也无可厚非。

三、我的选择

在面对如今非常不景气、大多数人都考公的情况下。我依然选择了迎难而上,决定进入到内卷的工作中。很多人都说作为党员的我应该去考公、选择国企、央企。但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对个人的认知不同。

我就更喜欢职场的工作环境、无论多内卷,我更喜欢看到更多能让我开阔眼界的事物。我向往着平淡的生活,但我更想追求内心的世界和声音。于是我裸辞,选择了新媒体行业。

1、分析工作要求

我在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搜索和自我判定,终于找到了想要走的方向。

我开始在各大线上招聘平台投递简历,基本都是经验不限的,毕竟自己没什么经验。但现实的反馈很残酷,基本都是石沉大海。原来他们的经验不限是不包括我这种的!

我静下心来,一篇一篇的分析所有新媒体运用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几乎每个上都有技能条件限制。

这时我才意识到,是我太天真了。我了解的还不够深入。其实运营是一个要解决用户痛点,分析市场需求,制定营销策划,能给给公司盈利的岗位。

**新媒体的表面技能并不能满足岗位需求,还是需要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这也是很多招聘信息上的经验不限,但却不要小白的原因。

2、寻找学习路径

开始的时候,我准备自学。看了很多视频、找了很多网站。最后却是懂了很多知识和理论,但依旧写不出文案、文章。我意识到,是我的方法出错了。

于是我又开始在知乎等各大网站上找学习机构,在对比了几家机构后,最终选则了报课学习,交完学费后,我还是有很多担心,怕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但好在老师们的态度和认真程度让我完全放心了。

我一遍一遍的修着作业,有时会到深夜,有时一坐就是一天。但我依旧没有放弃,因为这是我破釜沉舟的选择。我持续学习从基础倒实战,再到作品集的打造。我成功的完成了所有的课程。看着自己的作品,在求职时也多了一份底气。(我整理了一些学习笔记,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是我在学习时用到的课程和网站:

1)暖石网:适合学习更多新媒体运营和互联网营销知识的人。

2)三节课:适合有一定基础想要进入互联网新媒体领域的人。

3)半撇私塾:适合零基础小白和转行学习新媒体知识的人。

4)哔哩哔哩: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拥有大量令人震惊的学习资源。

5)网易云课堂:拥有海量各行各业的学习资源,课时总数超 50000+。

6)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丰富,整合了有四万多册的图书资源,还有音频、视频等辅助资源。

结语

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学历、背景、甚至是身份,都不能成为被定义的原由。在没有做出违反法法规,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时,每个人都不应该被 “诟病”,每个人也没有去做评判的资格。

年轻人的路是自己走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声明**:** 文章中的部分文字来源于**考公还是进厂?第一批 00 后大学生,撞上 “最难就业季”-36 氪侵删。**

知乎用户 嘿张先生​ 发表

作为读过研,且目前在互联网工作的人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实践事检验真理的唯标准。我真有经验。

简言之,读研读博写文章,比 996 累多了。即使去杭州 996 绝对比读研读博的体验舒服的多了。上海 996 有但是没有杭州那么严重,整体好多了。

体验过工作的人,都表示没有一丝的想回去读书的意愿。

这绝对是所有读研人的统一体验。因为即使 996,很多时候也是不干活的,不是满负荷。

举个例子,脑子就是显卡,读研读博就是挖矿,996 就是玩高强度的游戏,阿里相当于显卡危机,但是玩的过程中是一局一局的,而高校相当于矿场,老师相当于矿老板,你就是显卡,工作量直接没有上限,越多越好,根本不能休息

所有工作在科研面前,都是降维打击。

一方面是学阀比资本家会压榨,而且人真的拿捏你的毕业证,不听不行的。

**另一方面就是很多时候写论文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不想延毕,难免 007。**延毕一年 996+,延毕四五年可能是 996。科研的卷度,绝对超出没科研过的人的想象。脑袋很多时候是不能停止思考的,相比之下,工作反倒是一段一段的,反倒更轻松。

知乎用户 456k 发表

卷学第一定律:

卷不会自发产生,也无法消亡。只是从一个形态的卷,变成另外一个形态的卷。从一个领域的卷,转化为另一个领域的卷。

现在中科院博士考公了,那岂不是又卷到公务员了吗?

这怎么能说是逃避了卷呢?只不过是换了个方向卷罢了。

知乎用户 No Bald 发表

说明该博士智商在线,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

78 年重启高考,本质就是重启科举,在大学废除包分配后,等于废除了科举,这个时候社会就进入了门阀社会,学历贬值,对前途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门第。

现今的公务员,相当于古代的士族,进入后就有了门第,门第身份相当于贵族,这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博士学历,在公务员队伍中鹤立鸡群,相当于既有学历又是士族,向上空间非常大。

而中科院不过是给士族打工的手艺人罢了,即使再有能力,也不是士族,无权无势,都是高学历内卷到死。

归根结底,还是社会没有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而是按身份和手中权力来分配。

中科院博士工作的高精尖程度,完全应该拿社会平均工资的五倍以上不为过。

基层公务员工作的高精尖程度,则不应该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半,否则就过分了。

两个职业的薪资差距本应该是十倍左右,可现实是两者差不多,公务员还有隐形灰色收入和权力人脉加成。

博士弃中科院选择公务员工作,是非常明智的,这书没白读,没有读死书。

知乎用户 钟国仁 发表

简单地看不出什么问题的。我猜有可能高校聘用的制度存在问题;有可能科研与发论文之间有弊端吧!还有可能是用人单位太少啦!另外一个可能是用人单位工资太低了,买房压力大了;最大的可能是说明中国体制内事少钱多、隐形福利待遇太多太多了吧!这应该是不争的是事实吧!

比如疫情来临了,防疫物质他们先得先分。银行贷款体制内的人先享受特权。有好工作,体制内可以优先给子女亲戚留下位置。就好比退休,私人互联网公司基本没有人能推迟退休年龄(有也不超过几个人),挣钱的时间就比公司多了,退休待遇更好。以上就是原因吧!

知乎用户 奋斗 发表

首先,这个中科院博士走的是选调,问题总有种暗示是在考公的感觉……

而且说实话,“因为不想卷学术所以去选调了” 这种理由看着很扁平。除了做学术和选调之外还有大量的其它路径可走——除非是某些天坑专业博士,业界没出路,只能卷学术 / 选调 / 当老师。

继续卷学术进高校对博士来说从来都不是主要的出路,压力大、收入微薄、山头林立…… 学术界的缺点相当多,支撑人走下去的要么是绝顶聪明,要么就是对学术的情怀,情怀耗尽了之后自然就会转入其它方向。

但与这个题目中尝试塑造的,“学术路线 / 宇宙尽头是编制” 的二元对立相反,正常情况下博士的出路并不少。但凡有点核心能力,系统性做过软 / 硬件,在有一定准备的情况下跑去各种企业算不上多困难,选调自然也是个办法,但并不是说除了选调之外就没出路了。

知乎用户 集智社群 发表

这反应了我国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济济一堂,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赢麻了!!!

知乎用户 长弓莫及 发表

反映什么问题?

没有任何问题!

说得好像基层公务员不卷?

博士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轮不到别人 bb。

在精力和身体最好的时候,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科研,拿着微薄的收入,干着 996 甚至是 007 的活。

总说国家花了大部分价钱培养了一个博士。我只能说是满脑子问号????就拿计算机博士来说,导师提供个 10 万块钱的服务器来用,就感激涕零了,大多数都够不上这个档次。又不是不收学费,每个月只有两千块的补贴,每年学业奖一万块申请还有年限条件和论文要求。就这能花多少成本培养???

反而是,博士们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累垮了自己的身体,在读时已经身心疲惫了,被压榨干了,接下来想为自己而活,有什么问题?

知乎用户 萝卜萝卜 发表

不用两年绝对后悔的,等着看他笑话吧

知乎用户 一带一路​ 发表

估计该博有午睡的习惯。

我两点半去办事,发现 3 点才上班。

知乎用户 星罗万象先生 发表

基层公务员更累呀,不要对基层充满幻想,基层不是一杯茶,一份报纸靠一天,是加不完的班,值不完的班,改不完的稿,开不完的会,整改不完的措施,和天天上面的回头看,上面都是婆婆,区里,市里,省里,国家,这个纪检委,那个党工委,没完没了,要想考,去考省里,什么档案,编办,党史办等等,部门清闲,上面基本没什么婆婆,工资加绩效还不低,摸鱼写个小说没准成大神。

知乎用户 飞天小猪猪 发表

我们中国呢,鸠摩罗什那时候就是没统一,在西北称王的是秦王,不是秦始皇,他用到秦始皇那个 “秦”。

秦王叫苻坚,苻坚就晓得鸠摩罗什法师,学问道德修养声望太大了,在西北另外一个国家,派吕光带二十万大军到西北部去。

他的任务,二十万部队,拿现在讲,带好大一个部队去,海、陆、空都派上了,由你指挥,到西北的任务,请一个有学问的这位和尚鸠摩罗什来。

所以吕光一路带兵就到那边,可是鸠摩罗什法师在西北被另外一个国家留住了不肯放。

吕光说你不放人,消灭了这个国家,可是吕光请到了鸠摩罗什法师,用武力消灭。

你看历史上为了请一个法师,所谓法师一个大学者大修养的人,二十万大军消灭了一个国家,这个人类历史上没有第二件事。

你看多么尊重知识,多么尊重文化,一个事,看到这个历史非常有趣的时代,是真很了不起的时代。

可是他请到了鸠摩罗什,吕光呢,不回来了。为什么,苻坚已经亡掉了,后秦姚兴当皇帝了,西北,不是苻坚了。

姚兴,苻坚称前秦,这个姚兴当皇帝称历史上后秦,这两个前后秦,同秦始皇那个秦呢,秦始皇我们如果要把他分别起来,那是老祖宗的秦了,这个距离又太远。

姚兴的时候,因为苻坚亡了,吕光就不回来了,自己在西凉就是凉州,甘肃一带自己称王了。

把鸠摩罗什法师就软禁在那里不准出国了,他不过不像苻坚那么尊重他,可是对他也不错,不过他被软禁在那里。

这个时候也不过二、三十左右,等到后秦的姚兴起来,又把这个吕光的西凉消灭了,才把鸠摩罗什法师请到我们西安长安来,开翻译院,翻译佛经!

姚兴对他是非常恭敬,这个都比玄奘法师时代早,所以我们所有看到的佛经,金刚经、维摩经,翻得很美、很漂亮!

他来了以后,就开始组织翻译院,那个时代一直到唐宋之间,我们中国这四、五百年的对文化的交流,佛学哲学的这些问题是最高端的学问!

现在是科学,历史时代转变的不同。

你要晓得他翻译的文字翻译佛经,开始就组织了一个政府一个国家的力量,把天下的才子,出家、在家的都集中了!

所以当时有名的道安法师,道安下面四个弟子,僧肇、僧叡等等,都是第一流的人才!

那个时候是第一流人才出家,这是新的一种学问修养,所以人才很多!!!

知乎用户 洛亦仙 发表

小的时候经常听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长大才明白,学其他专业根本不用走天涯

知乎用户 唐家源​ 发表

高素质人才进入体制,将给国家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未来可期。

知乎用户 微网名 发表

我们为什么不想卷?因为这种卷是撤美好生活着幌子的一种压迫。

如果是为了崇高理想,你看我们会怕卷吗?

知乎用户 只看不说别 7 天我 发表

本身可能也不是搞科研的料,考公可能也不是一时兴起

知乎用户 专业净水刘哥 发表

不是太明智

不想卷这赛道,却选择卷自己并不擅长的另一赛道。

而且是从基层卷起。除非本人非常擅长那一道,大概率是逃离狼窝,又进更大的虎窝。

除非当一科长就满足了……

知乎用户 有我一号 发表

中科院,博士。读书读到这个级别,想躺平有很多办法。只要不追求绝对的收入和待遇,想找个不怎么加班的工作还不简单?

恕我直言,去做基层公务员不是因为 “不想继续卷”,是因为中科院博士是降维打击,前途远大。

知乎用户 鹰郡铁匠 发表

西游记有一章叫《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 讲的是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有人阴谋论的说是六耳猕猴代替了孙悟空去取经,但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二心恰恰指的是孙悟空的二心,取经大业需要孙悟空来斩妖除魔,但是唐僧并不懂打妖怪,还还动不动就念咒。白骨精更是把孙猴赶走了。但是孙悟空不是傻子,取经还要进行。就变出六耳打了唐僧,抢了行李,最后闹到灵山,佛祖控制住了六耳。

原文书:“ 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 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 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 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 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 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什么意思呢?就是猴子说:唐僧啥也不懂,说啥啥不听,还瞎 tm 指挥,你给我紧箍松了,老子不干了。如来说:乖别闹,好好干,我让观音去当说客,你把取经这活弄完,我让你和他一起成佛。

换到题目上的事儿,“孙猴” 并没有如来帮忙,也没有能耐变出 “六耳”,那怎么办。

老子不干了!!!!

以上

知乎用户 凡言与冥​ 发表

财富分配要是按学历分配的话(或者影响因子很大),我想大家还是会努力提高学历的。

财富分配要是按照科研分配的话,我相信大家的目标都会是科学家。

如果财富分配按权利分配的话,我相信大家会一股脑的去考公务员事业编等等。

大部分年轻人人连过有房的日子都有点难,于是渴望财富,选择了在财富分配上占有优势的岗位。

如果大部分人生活都有保障,能够随便干一份工作,好好生活,可以随意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相信大家不会去卷在财富分配上占有优势的岗位的。

知乎用户 旭崽子 发表

往下卷是吧

知乎用户 土拨鼠恶霸​ 发表

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照着西方的培养模式来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出精英型,研究型人才。

但是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的研究型人才,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作为劳动力工厂存在的,同时接受西方技术转移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大力气研究搞科研,所以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岗位提供!

井喷的人才需要就业岗位,有条件的有路子的,选择出国。剩下来留在国内的不得不进行激烈的内卷,去争取那有限的工作岗位,内卷下来,让整个民族疲惫不堪。

教育是为国家服务的,但是中国的教育走偏了,并没有为国家服务,导致人才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知乎用户 土豆红薯 发表

三千块招不来一个农民工,只能招来大学生。

知乎用户 罗辑博士​ 发表

据中国经济周刊,2022 年,国考人数再次刷新纪录。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公务员招考资格审查的数据显示,报名过审人数一举突破 200 万,考录比从 2003 年的 16∶1 一路攀升到了 68∶1。
中科院博士毕业的陈橙放弃了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在聊到自己的选择时,陈橙表示,自己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 “再继续卷下去了”。
“即使博士毕业,找工作其实一样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 陈橙告诉记者,自己也有几篇 SCI 论文和研究成果,但如果想要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或者机构,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有一些地方院校对像他这样的人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但如果想要将来在学术上获得一些成就,还是要尽量争取进一流院校。相比之下,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变成了最容易的一个选项。

知乎用户 齐鲁名士 发表

本质问题:科研人员就业难,工作不稳定。

人家是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卷下去 而不是不想继续这种动不动就失业找工作的生活。

疫情背景下 就业问题是个大问题 大部分企业都先裁研究部门

而公务员 只要你不犯错 现在来看还是个铁饭碗

当然

另一方面 科研人员心态问题 很多科研人员学历够 但能力不够

有实力 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知乎用户 小闲 发表

这个乍一看,感觉是不可思议。不过是冠以 “中科院博士” 而已,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端顶尖人才了,然后呢,跟 “基层公务员” 对标,总以为是纡尊降贵。其实从个体来看,这完全没什么问题。

中科院博士高学历人才,不说其他,至少智商学识方面,是拔尖的;但是这两样又不能等同于能力。基层公务员,说到底也是吃皇家饭的,铁饭碗,旱涝保收。而且这个基层,也分地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发达二线城市的基层公务员,薪资待遇什么的,不差。

尤其是经过两年多的疫情反复,找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并不觉得有多突兀。吃瓜群众们,也要与时俱进,不要总觉得博士类考公务员就是大材小用。无论是谁,无论学历多高,学士多渊博,只要他遵从自己的选择,发挥自己的才能,那就是人尽其才了。

知乎用户 wsyjack 发表

说的好像公务员不卷一样,动辄上百比一的报录比,上岸难度也不低啊,特别是一些抢手城市,那简直是神仙打架。

话说中科院博士报公务员没毛病啊,大部分人活着不就是努力去追寻一个更好的生活吗,中科院博士也是人,有自己的家庭,既然公务员能让他达成这一目标,不好吗?

对于国家来说,看来好像有点亏,花大力气培养了一个博士,最后没能进入科研领域,可要知道总有人会去(毕竟新闻说 10 年来我们培养了 700 多万硕博),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知乎用户 Return3656​​ 发表

好多年前就已经这样了

我爸同事是北京交大

还有的是 985 的刚毕业的大学生

那么我爸是干啥的呢

是开火车的

那我爸又是什么学历呢

初中都没读完,什么也没考上,天天就是打牌打麻将,没办法,服了两年兵役,安排进来开火车

其他同事的水平,怎么进来的,就没法细说了…………

你们该不会以为开火车真的需要什么太高素质太高智商吧……

基层公务员进来还不是要听领导的

再高素质有啥用,又没有权力,说了又不算

知乎用户 綦白薇 发表

科研内卷和公务员内卷有什么好说的,欢迎加入创业大军,一起吃蛋糕!

知乎用户 我哈哈哈笑 发表

公务员也不容易,如何处理与同事 (领导) 的分歧?

**第一,尊重和理解对方。**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人会尊重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因此,在态度上我会尊重对方,这样对方才有可能愿意和我沟通,从而有可能解决分歧。(另外,领导者是代表组织或单位进行领导工作的,尊重领导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尊重和爱护整个组织。)

第二,反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许多时候,双方的分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并不一定我的看法是对的,别人的看法就一定是错的。我会仔细分析对方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反思自己观点考虑不周的地方,对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第三,沟通。**根据对方的性格,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方式进行真诚的沟通。方法:如果对方是性格开朗的类型,我会采用直言建议的方式; 如果对方是内向严肃的性格,我会通过委婉的方式或者通过第三方来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四,是否达成共识。**如果达成了共识,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达不成共识,除了明显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抵制以外,我会本着组织性、纪律性的原则求同存异 (认真执行领导的指示),争取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知乎用户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发表

你不让中科院的博士考基层公务员,你倒是让他们去科研机构搞科研呀?如果科研机构的待遇比基层公务员还好,傻子去考公呀?

现在的问题是,老百姓不愿意吃肉粥,而是选择吃草根树皮,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知乎用户 乱花迷人眼 发表

节选自读懂《三体》中降维攻击,从二维思维升级到多维思维。

在这场宇宙战争的争斗中,为了消灭对方,终极武器是降维打击,原来是十维生物,先自己改造成九维,灭掉其他十维生物,一层层下去,宇宙变成了三维已经无法再降维了,但是有的文明还不肯罢休,因此可怜的太阳系变成二维的了,当然太阳系不属于主动降维,只是被灭杀的对象罢了。

多了一维,看到问题的视角就会不一样,比如二维的生物只能前后左右移动,因此看到的视角就是面,而三维如现在的人类,则是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因此感知的是三维空间,看二维生物则如同上帝看蚂蚁一般。

降维攻击之所以有效,首先在思维认知上面是知道怎么回事,一张纸上的蚂蚁只知道前后左右的爬,却很少感知还有个三维空间,人却是可以感知,就能左右蚂蚁的行程,可以翻转纸让蚂蚁永远爬不到尽头。

因为认知足够才能够左右,高维的文明知道了维度的作用主动去减少一维,从而占得先机去攻击,而不是说原本低维的直接去消灭高维的,这是两种不同认知。

所以说是升维思考,降维攻击。

知乎用户 倾销益欲​ 发表

2022 年,国考人数再次刷新纪录。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公务员招考资格审查的数据显示,报名过审人数一举突破 200 万,考录比从 2003 年的 16∶1 一路攀升到了 68∶1。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自 2009 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 13 年超百万,今年更是竞争格外激烈。相关数据显示,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庞大的就业压力下,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稳定,都让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选择。“求稳”心态下,无数年轻人开始了对 “入公门” 的追求,试图通过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找到安身立命的安全感。

一门心思考公务员,是为了能在北京扎根
在得知教育部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递补名单发布以后,徐倩把名单来来回回看了四五次,不得不接受了自己此轮 “考公” 失败的事实。实际上,早在今年 1 月份国考成绩公布的时候,她就已经明白自己大概希望不大了。之所以还要盯着递补公告发布,不过是因为心里存了一点侥幸。

“现在已经 6 月份了。之前投的简历大多不是很理想。有几家心仪的国企,二面以后也没有了下文,估计也很悬。省考也失败了,看这样子,估计只能今年年底再‘二战’了。” 谈起自己的求职经历,徐倩充满了挫败感。
与很多广投简历的毕业生不同,马上就要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的徐倩对于自己的工作方向有着特别明确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进体制。在名校扎堆的北京,徐倩认为自己就读的大学名气在找工作中竞争优势并不大。因此,从大一走进校园那天起,考公务员就成了她的目标。在日常学习的同时,她早早地就做起了考试的准备,刷题、看面经更是家常便饭。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做了充分准备,最后的考试成绩却没有尽如人意。
之所以对 “进体制” 如此执着,是为了能够解决落户在北京的需求。徐倩告诉记者,自己的姨妈曾经在北京打拼了 15 年,不仅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还在这里结婚生子。但最终,为了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是放弃了北京,自己辞职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读书,和丈夫过上了 “双城” 生活。从自己考来北京的那天开始,父母就一直念叨,如果找不到一个可以解决户口的工作,还不如趁早回老家来得踏实。
“北京落户是有限制的。比起人才引进和积分落户的规定,作为应届生找一份有指标的工作是最容易也最切实际的解决办法。”徐倩表示,正是出于对 “户口” 的执念,她才把求职目标限制在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央企这些选择上。
眼看着期望慢慢落空,临近毕业的徐倩也开始焦虑起来。可即使此刻改弦易辙,把求职的范围扩大,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很快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徐倩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院系里,目前明确去向的同学还不到一半,这还包括已经成功考研 “上岸” 的同学。她开始犹豫,自己要不要先找一份工作留下来,再慢慢考虑接下来的事情。
“马上就到了毕业典礼和离校的时候,其实父母已经催促了很久。他们的意见是与其留在这里,不如先回去专心复习,接下来可以试着继续考公务员和考研。我自己也担心一旦工作起来会更影响复习效果。” 徐倩告诉记者,虽然还没有决定是否要继续找工作,但是她已经做好了要继续考公务员的准备。
“应届生的认定期只有两年,过了这个时效,即使进了有留京指标的单位,也未必有资格。还是考公务员更靠谱一些。大不了就三战,反正身边这样的人也不少。” 徐倩说。

知乎用户 小雪 发表

如果你经历过读博、找工作以及青椒的经历,你就会懂得。

大部分人都是韭菜。

知乎用户 划划水 发表

这是好事,国家培养一个这种人才的付出多大的心血,扎根基层说明国家没有白培养他们,说明他们有感恩的心;再者,说实话,体制多点新鲜血液,多点理工科硕博是好事。江苏如皋市 (县级市) 班子成员里但凡有个材料,机械甚至化学领域的硕博,稍微懂点技术,也不至于被无良商人骗 66 亿。放眼全国,如皋已经算是发达地区了,欠发达地区类似的事件 (金额可能没那么大) 又有多少呢?

知乎用户 放逐之刃 发表

2022 年,国考人数再次刷新纪录。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公务员招考资格审查的数据显示,报名过审人数一举突破 200 万,考录比从 2003 年的 16∶1 一路攀升到了 68∶1。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自 2009 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 13 年超百万,今年更是竞争格外激烈。相关数据显示,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庞大的就业压力下,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稳定,都让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选择。“求稳”心态下,无数年轻人开始了对 “入公门” 的追求,试图通过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找到安身立命的安全感。

中科院博士毕业,陈橙表放弃了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在聊到自己的选择时,陈橙表示,自己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 “再继续卷下去了”。

“即使博士毕业,找工作其实一样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 陈橙告诉记者,自己也有几篇 SCI 论文和研究成果,但如果想要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或者机构,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有一些地方院校对像他这样的人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但如果想要将来在学术上获得一些成就,还是要尽量争取进一流院校。相比之下,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变成了最容易的一个选项。

人生的路无论怎么选都会后悔,因为你只能选择一条,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只要做了就去做好,去坚持!

采购人线上学习平台:

https://wx77c49a2992d8cf18.h5.xiaoe-tech.com/?entry=2&entry_type=2001

采购人考个什么证?

采购人,考个什么证更有含金量?

知乎用户 SCAN 认证 发表

普通考生:“艹了,你了不起,你清高~!”

个人选择吧,别老上纲上线。

中科院怎么了?谁还不是个人了?

知乎用户 扑腾的阿旺​ 发表

我们考博的初衷是为了拥有更好的人生

而不是为了拥有更好的学位而放弃人生

别忘了自己的初心,再做决定适不适合考博

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知乎用户 张小邪 i 发表

你要真不想卷,就不会费劲心思读博了,这几年二战三战的越来越多,考研不也是为了卷吗

你博士生去基层就不卷了吗,你卷的是其他人罢了。

当你们单位新进来的大部分都是硕士研究生,后面就不会再要本科生了

去基层的原因只有一个,你确实卷不过你想去的地方。这些地方可能博士生也不管用。需要资源,需要阅历,需要人脉,需要贵人。唯独不缺的就是博士生。

所以,这话就像你的朋友吐槽他自己一个月要还三套房三万多的房贷,而你却一套都没有。

博士生需要普通人的同情吗,你过的不好博士会拉你一把吗?

博士在国内目前再卷他也是个博士!你要明白这一点,安家费就够很多人奋斗十年了,他有资格不卷,你我没有。

知乎用户 亚西吉​ 发表

首先,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发展,每个个体都充分拥有自己的就业选择权,人家在博士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走科研之路,是应当给予尊重和理解的,并不存在所谓的资源浪费一说,因为任何岗位的工作,都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都是在为自身个体的幸福生活而努力着。有些人可以选择科研之路,有些人当然也可以选择进入公门发展,不都是在为国家为家庭做贡献嘛,这没啥好评论的。

其次,新冠疫情席卷之下,导致了很多企业入不敷出,老百姓的生活和收入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加之房价居高不下,为了生活得更稳定一点,压力再小一点,选择公务员队伍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毕竟公务员队伍有着很好的上升及发展平台、有着不错的福利待遇且社会地位高,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就很正常了,出现严重内卷情况也是必然的。而为了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那就需要选择进入的最优策略,到基层去当公务员就属于最优策略之一。

孙俊俊律师

118 次咨询

5.0

湖北斯洋律师事务所 执业律师

2001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孙俊俊律师​ 发表

“真博士是做不了官的”

知乎用户 毛星云前辈再见​​ 发表

一个博士能觉得现在的基层公务员不卷,那我只能认为他读书读傻了。

知乎用户 不知道 发表

供给侧:由于扩招等政策,博士人才供给不断增加。

需求侧:产业升级速度不够快;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很多学科的博士其实没有对口就业方向;招聘信息不够透明。

知乎用户 别了吧 发表

博士想出成果太难,很多博士一辈子也搞不出什么成果,不管在大学还是科研院所,都是很难出成果,尤其理科博士。

现在很多名校搞非升即走,更加让博士的生存环境恶化。

记得之前复旦大学有个 39 岁的数学教师(本科就是复旦的,中学时是数学高材生,考入复旦本科,这种也是人才了),去美国留学,从美国回来,先去苏州大学教书,几年没有成果。又去复旦大学教书,5 年后又没有成果,老婆也和他离婚了,然后在院领导宣布解聘他时,他把一个院领导手刃了,自己当然也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这个事情,反应了一些博士生存困难,没有成果,太难生存。

我一个同学,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回了市里,做了公务员。

个人认为,很多博士读博士并不是出于科研爱好,要研究出来什么科研成果,促进社会和人类进步,而是无非想在高校谋取教职,或者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读博士,真正想搞科研的博士,少之又少。

2022-6-14 日回答。

知乎用户 熊爸数学 发表

中科院博士考了山西基层公务员?充分论证了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这句话的正确性。

同是下基层,去北京、上海、深圳的街道它不香吗?好歹也去个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城啊。

“不想再卷下去了”,你不卷博士同行,下来卷硕士、本科生和大专生了是吧,降维打击啊。

学历在贬值,本硕博整体降级!

![](data:image/svg+xml;utf8,)

前些年考研的有多少是中小学教师,虽然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我身边的、认识的、听说的有不少,当初考研就是为了向上发展,结果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了,有的还被学校的其他教师冷嘲热讽…… 话说中小学本科生甚至专科生都能教的知识,真的需要本该做研究的硕士研究生来教吗?

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已经不是个例,成了当今社会普遍现象了!君不见,北大博士任职街道办,海归博士竞争城管队员……

除上述博士生外,还有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两名硕士考取了朝外街道的 “城管队员”,曼彻斯特大学的一名硕士考取了崔各庄地区的 “城管监察岗”。在大家的印象中,城管工作好像就是在大街小巷维持秩序,驱赶小贩之类的,多人对于城管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在网友看来,北京街道办的城管工资实际上并不高,北大博士们抢着去当城管,无非看上了编制以及北京户口。

你要问我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呵呵,在现今这个社会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顶尖人才挤破头去街道办,去当城管?那靠谁去发展科技发展国力,抗衡万恶的美帝呢?我们恨贪官,却又拼命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却又往编制内和高薪单位钻……

名校硕博扎堆县城体制内就业,国家与民族的杯 ai!

“不少名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与本科生相当,甚至超过了本科生。现在求职过程中,很多稍好一点的岗位都要求硕士。” 研究生相当于本科生,本科生相当于高中生,整体降级!考研进一步高考化!

据估计 23 考研报考大军将突破 520 万,疫情反复,经济下行,考公考编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工作又难,不考研的话,“社畜” 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备考如备战,考研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保证充足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备战 23 考研,一定要找出自己大脑最兴奋的时间段(最好是在白天尤其是考试那个时间段),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直到考试。形成规律的生物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备考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全职备考的同学要保持每天不低于 8 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

其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切实执行。

考研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制定计划自然也是。在了解考研的科目之后,一定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复习时间。

从大的方面说各科整体规划、需要几轮复习,可以分成三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往小的方面说包括每月进度、每周计划、每日计划。

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从而把握自己的复习节奏,避免前松后紧、临阵慌乱,有利于督促自己。考研复习还是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

![](data:image/svg+xml;utf8,)

第三,根据各学科规律掌握正确的方法。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复习方法和侧重点,总体来说文科需要背记的多,理科的计算和逻辑分析较多,各科复习方法不同,应遵循学科本身的规律,后文详叙。

第四,有效利用历年真题。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种比较稳定、规范的考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无论是题型、难度,还是范围、重点都有相对连续性,不会变化太大,甚至有的知识点还会一再出现,所以,研究真题有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难度,明确复习目标。尤其是英语,你把真题吃透了,单词掌握了,过线没啥大问题。

建议选取近三年的考研真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一遍,分析错误之处和猜对之处,然后你就知道你的工夫应该花在哪里,你的解题水平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了。这个方法随时可用,从一开始直到考前,它能帮助你更好的把握今后的复习方向。

专业课试卷只要指定参考书没有很大的变化,能复印多少年就复印多少年,考研的风险可能更多来自于专业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不确定性,得到更多的专业课试卷可以大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不能仅仅依据一两年的专业课试卷猜测哪些会考不会考,专业课可能经常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经常会有一些你考前觉得有点偏甚至很偏的题目,所以要尽量多地搜集历年专业课试卷。

如果下决心考研,就要早早着手准备。知乎官方推出的考研训练营,从选择学校和专业,到政治、英语、专业课各科学习指导,紧扣考研重难点,全程为你保驾护航,除了线上授课,还有大量考研资料。重点是现在免费!点击这个卡片领取:

[

训练营

23 考研:小白偷跑计划 - 0618 - 开课

作者 张旭炀 等

¥0.0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d7c7fee7ba911ca77e04b8d68cbb8ce4)

祝考研的小伙伴成功上岸!读研的小伙伴找到称心的工作!

知乎用户 影疏​​ 发表

说到底人家根本就不缺钱。

毕竟本科毕业就能马上工作赚钱,补贴家用。家里能支持他读研读博,肯定不缺他那点工资,甚至很多父母都会继续供养读研读博的子女,还能给他们买房结婚。读完博要 30 多岁,选择读博前大家都会掂量掂量自己的家庭实力。

如果没有强烈的科研兴趣,又对钱没有急迫的需求,那做公务员旱涝保收,绝对能保障自己余生的物质享受。工作强度低,还可以有时间搞搞自己的兴趣爱好,搞不好还会带来收入,轻松赚很多钱。

读了二十多年的书,早就心如止水。

每个人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知乎用户 王文漾 发表

陈博士工作三年后发现哪里都是卷。

知乎用户 啥啦啦 发表

经济危机已在暗潮涌动中了,大家要警惕

1、就业难不仅是体感和口号中了,已经和宏观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方面,经济环境差、企业信心不足,企业选择躺平或无力经营,严重的破产,进一步激化了失业率的上升,引起社会性的恐慌;

另一方面,失业率上升后,收入预期不稳,进入无欲望的消费状态。消费低迷则拖累经济的回暖;

而且,失业率上升后,大量过剩的劳动力进入一些低门槛的服务业,加速大量行业的内卷。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失业的人感觉找工作难,打工人感觉搞工作难

2、产业升级喊口号已经不行了,得教育和科研体系改革了。

经过近年的生产力和社会物质发展,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也有点飘了。真正做工业产业的人少了,沉下心来做科研的人也少了。大家都想赚快钱。

而且,越是 90 后、00 后,越是生活环境好,无法接受劳力型工种,甚至不能受半点委屈。

整体的教育和科研体系是要改革了,长此以往,经济发展是要遇到大问题了。

知乎用户 叶青 发表

没什么,换场而已

人家牛顿几百年前就看懂的问题,我们的博士还是明白得太晚

(现在才讨论,现在还讨论)

知乎用户 许松山 发表

谁告诉你基层公务员就不卷了?

除了官二代富二代,中国哪里不卷?

知乎用户 胸藏利剑李林甫 发表

然后考公这唯一一条公平进体制的路也要求博士学历了

你读博士就是为了和本科生竞争吗?

知乎用户 刘靠谱 发表

也许每一位博士都有自己选择读博的原因,都有自己的读博观。

破除内卷化,我们需要做两件事,一明确自己的方向,真诚的面对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好规划,做规划不是要求你一定做成什么,而是让你的努力有方向,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自然也不会被环境裹挟卷进去。

二换一条不内卷的赛道。当你被周围环境影响卷进去不适合自己的道路的时候,你不妨跳出来选择别的赛道。

科研是个长期的旅程,这个过程相当漫长。没有人能够穷尽真理,哪怕是牛顿、爱因斯坦奋斗一生也不能。所以能不能走得远,能不能走得长,能不能坚持下去,比走到哪里重要得多。也许星辰大海的探索永不止步,但是当我们自己需要时,可以选择另外的路径。

知乎用户 易申博​ 发表

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

知乎用户 靠谱张律师​ 发表

【考上公务员不是任何问题的终极答案。】

先问一句,考上之后呢?

既然能读出中科院的博士,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说是非常优秀,

请问进入基层公务员岗位之后,如何面对和想象中公务员工作的落差。

先说工作。

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工作的通用性几乎为零。

你在街道办的工作经验,基本上很难在社会上找到对应的岗位,也就是说你的可能性被牢牢限制在公务员上了。

是稳定了,但是这其实牺牲了你的自由,或者说是放弃了你的反脆弱能力

什么是 反脆弱”?

《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他把世界分为 “脆弱类—强韧类—反脆弱类” 三元结构。

所谓脆弱类,指的是那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波动而损坏的事物和系统。比如,玻璃杯一旦摔碎无法复原,只能把它放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

所谓强韧类,指的是那些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同样状态的事物,如,钢铁,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持坚硬状态,不会对环境变化做灵敏的反应和改变。

反脆弱类,指的是那些受到环境伤害,不仅不会被环境摧毁,还可以从中受益,变得更强的事物,比如,孙悟空被放到炼丹炉里烧,不仅没有被烧死,反而练就了火眼金睛。

我们生活中的反脆弱结构,就是拥抱变化、拥抱不确定性,在变化中、不确定性中寻找机遇,并以此来不断进化,增强自身。

公务员看似稳定,一旦脱离这个系统,是否还有迁徙到其他工作的能力?

工作一地鸡毛,主要都是家长里短的繁杂工作;

收入完全固定,一旦遇到降薪,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甚至你都没有跳槽的机会;

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姑且不论从基层升职的难度(因为中科院博士肯定会得到足够的关注),

一旦你发现升职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怎么办?

如何看待基层干部在网上匿名提问怎样婉拒晋升,县乡干部为什么不愿当「中层」了?

因此,看似稳定的公务员工作,拆开来细看,本质上非常脆弱。

再说生活。

中科院博士的同学,可能去互联网大厂,可能去金融投行咨询等等高薪行业,

不同的选择加上时间的复利,最终收益可能有天壤之别。

公务员一辈子纯收入,可能比不上金融行业干十年的年终奖。

当你的同学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你面对着略显拮据的生活,

还在考虑孩子的奶粉钱、父母的看病钱,

这种落差,能接受吗?

混子哥不是劝退公务员,更不是无脑吹公务员,

只是希望大家在一股脑冲进体制内的现实语境下,能冷静的看清事情的底层逻辑

当你看清全貌了,也想清楚不后悔选择带来的后果和风险了,

那就去吧。

人生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做出决定。

只有走过,才知道这条路究竟是不是你想要的。


点击右上角关注 <混子哥说成长>,和三亿中国青年一起向上生长。

我是混子哥,除了思想一无是处的混子

每日分享最接地气的职场发展与个人成长干货

已帮助 100 多人走出迷茫,关注我,和三亿中国青年一起向上生长

知乎用户 混子哥说成长 发表

虽然博士学的东西对公务员没啥用,但博士当敲门砖确实可以卷死大部分竞争对手

只是换了个地方卷

至于说什么科研投入浪费的,大部分科研那就是个笑话,靠关系拿项目,靠贪污挣经费,最后水几篇论文有个卵用,关键是博士生自己拿的是死工资,导师抠抠搜搜给的比进厂都少好多

知乎用户 滏麇 发表

饭就这么多

没新来的饭吃了呗

公务员不卷吗?

是不是去的事业单位呀面招的呀

还是选调

知乎用户 biubiu 发表

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长期非法行医,黑恶兽,杀人诛心,恶贯满盈,是谁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民民脂民膏,血债累累

施害方: 1、肖执国,主刀医生,无执业资质,非线雕专业,非法行医; 2、邢文特,作伪证签名医生,多次残忍骗害受害人; 3、刘昕,美容设计师,还有其上司一起行骗; 4、鹏爱医务科邓姓科长,售后工作,继续骗害受害人; 5、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位于南山区,黑恶医美势力; 6、深圳市卫监局张卫平等执法人员及卫健委腐败人员; 一、事实简述: 肖执国、刘昕及鹏爱医务邓科长等医美流氓及鹏爱医院非法行医,医疗欺诈,故意残害受害人,置人于死地,手段残忍,令人发指;邢文特及卫监局张卫平等执法人员作给鹏爱医疗作伪证;卫健委腐败人员不作为,包庇鹏爱黑恶医美势力,作出不实认定,共同残害被害人。 二、具体事实: 受害人于 2016 年在东莞市因救助公司两位职员生命安全时被罪犯行凶而导致受伤,右唇边被医生包扎时留下小痕迹。2020 年 11 月 1 日,受害人被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网上医托指引于当日下午四点半多到医院咨询。咨询该问题时,被所谓的美容设计师(名字:刘昕)带往至施害方肖执国面诊,介绍其为主任医师,肖执国面诊完毕之后当即就说 “线雕”,受害人没听说过“线雕”,故就离开肖执国的诊室,当正要离开时就被美容设计师刘昕拦在大厅,刘昕就宣扬“线雕” 是如何之好,无创伤,零出血,无恢复期,能生长胶原蛋白把痕迹皱纹全除掉,且无任何风险,并承诺不会改变受害人现有容貌脸型轮廓,是注射在痕迹处把痕迹除掉,能保持一年半至两年效果,当以后没效果时也保证恢复至现在的容貌,并且要受害人今天就把 “线雕” 做了,由于受害人不了解这个项目,受害人拒绝做 “线雕”,正要走时,刘昕又即刻拦住受害人,称其说她们有个专家,是她们的上司即总经理,她知道怎么解决,然后刘昕就把她的上司叫来,是一位年龄为五十左右的女人,其又宣扬“线雕” 如何之好。在各方宣扬欺骗的情况下,当时受害人在室内也怀疑被使用了迷幻药物,受害人在一个意识模糊的状态下,将医疗手术的费用转给了刘昕,接着刘昕拿了几张空白的单过来给受害人签署,就是注射肉毒素说明书和病历空白页,并说是由肖执国做线雕。让我等候,我一直想找肖执国了解情况,但一直未看到肖执国本人,问护士要病历,并且要求看用什么线材时,被护士找借口推脱了。六点多肖执国出现了,他说他没有做过这种线,叫女医生做线雕,那女医生出来把我看了一下,说她不做,然后她就下班走了。然后我同那医托发信息说她们医院没人做线雕,要不退钱算了。随即肖执国就跑出来说,由他来做,并声称其会做好,因已被护士先打麻醉,面颈部全麻,当时意识也不是很清醒了,就被推进手术室,当时现场就肖执国及另一男一女护工共三人,受害人因为被麻了,所以感觉不到很疼痛,本来只是做一个部位,那肖执国竟用五六根粗针大线,暴力提拉,把受害人的全脸都毁了,把牙齿也用针扎坏了。做完半个小时不到脸全肿,且全变形了,嘴唇两边皱纹出来更严重了。且手术前未告知任何风险,未签风险告知书、麻醉同意书、线雕术前体检、皮试都没做,肖执国就往受害人面部非法植入异物材料,肖执国,刘昕等人就是骗害受害人,以受害人不知道线雕手术原理非法施行线雕整形手术骗钱毁损受害人容貌。受害人当晚就把术后情况返馈给跟踪线雕售后青青,要求第二天复查,她先同意后又推说要先等一周,一周时受害人要来复查,她又以线雕要半个月消肿才能复查,预约好半月复查时即 2020 年 11 月 14 日,受害人去复查,当天上午就去了,但肖执国人影却不见了,到处找不到他人,又找刘昕,她竟然说肖执国请长假了,并说没问题,受害人要求她安排医生解决问题或叫她领导来处理,在那等了很久,最后其竟然把受害人推到医务科邓姓人员处,说他是领导,专门负责解决问题的。我要求修复并解决问题,邓姓人员说线雕没任何风险,三个月线吸收就恢复原状了,叫我回去等恢复,具体有没效果等他们领导研究后再作答复。一个月时问题严重了,要求他们安排医生解决,邓姓人员竟带我去做拉皮手术修复,还要交四万多给他们,后又骗我交钱植发,就是不解决线雕毁容的问题,再后来就一直找他们,找了他们的营销总监还有七八十岁的柳院长,他们就说线雕三个月半年就吸收恢复原状,没有任何风险,叫我继续等恢复。两个多月后拿回病历,病历内容全部是虚假病历,术前照片也 P 改成被害后被害人毁容情况照片。 现在脸严重变形,大小脸,脸全拉塌了,面部皮下软组织全被肖执国用粗针大线毁坏了,左右脸塌陷,两边颧弓处皮下各隆起一条长疤,额头上也隆起两条长疤,左边软组织拉到耳根后往脖子下跑,嘴唇两边拉塌畸形严重,下嘴唇全拉进去了,牙齿被针扎坏了,两边牙床全拉坏了,吃饭右边吃不了,冷热水都不能喝了,腮下腺,舌下腺,颌下腺及面部神经、血管、皮肤汗腺及呼吸系统全损坏了,左边颌下软组织坏死严重鼓气起不来,有医生说软组织神经损坏致面瘫,现在吃东西没有明显味觉,且肖执国未经皮试就往举报上额头注射肉毒素,对眼睛损害很大,现在看东西视力也没以前好了,眼睛也变形严重,给举报人精神肉体上造成毁灭性损伤和打击。 补充:被肖执国非法施行线雕手术后第二天洗脸时,发现头发里全是血渣,当晚回去口腔里流了血,当晚手术时脸上流的血被那男护工现场擦掉了,所以当时没发觉,他们为了掩盖罪行,为了骗钱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线雕是高风险的三级整形手术,受害人被害前皮肤饱满紧致的很,根本就不需要做线雕提升,且刘昕及肖执国等说的和做的完全不同,并不是注射胶原蛋白线在痕迹处,而是采取暴力方式用粗针大线在全面部打遂道提拉,并且还从上往下暴办拉拽,把面部组织全往脖子下面及耳根后扯,把人害了,就应该及时把线松掉或取掉,而医务科邓姓人员、该医院七八十岁的柳院长及其他医生等竟继续骗说等线吸收就能恢复原状,其实质就是故意伤害与医疗欺诈。 后受害人投诉到南山卫健局,卫健局说他们没权力管,又投诉消协与工商局,他们都说他们管不了,只有深圳市卫健委才管得了这个医院,后又投诉到卫健委要求处理修复毁容问题,但卫健委却单方同鹏爱医院协同作出不实认定,说他这种毁容害人行为合法合规,后受害人再三投诉,并要求同卫健委一起调取监控查证事实情况,但卫健委却单方说去调取了监控,说手术室门前监控被覆盖,同层电梯口监控没覆盖,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作出了当天非法医生肖执国单独实施线雕手术有邢文特在场指导的伪证认定,公然非法包庇鹏爱黑恶医美势力。后受害人找到邢文特,要邢文特复诊,邢文特说她不认识我,没有给我做过任何手术,我问为什么病历上会有她的名字,她说是肖执国签的她名字,她没有给我做过任何手术,是肖执国做的手术,叫我不要找她,我对邢文特全程有录音,录音证据证明手术是肖执国做的,而不是邢文特,我后来又投诉并提交录音证据,但卫监局张卫平查收后,仍然作出原来错误认定,继续给鹏爱流氓医院做伪证认定。 该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害人,网上都是它致人受伤受残的负面新闻,像歌手张美美等众多不幸人士,不是把人整残,就是一定要把人故意害死,就是地方黑恶势力,有部分腐败人员为其撑腰作后台,给他作伪证残害广大爱美人士。 以上受害人陈诉,望广大正义媒体主持公道,严厉曝光批判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及肖执国、刘昕及邓姓科长等一帮黑恶医美流氓刽子手,医院本该救死扶伤,医生本该医者仁心,而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及这一帮流氓医生却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禽兽不如、坑蒙拐骗、杀人诛心,赚人血馒头的罪恶勾当![/cp]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东方之子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多关注一下匿名用户的发言,真公仆的概率比较大。

知乎用户 Open Fish 发表

对于一些认为高学历人才干基层,有利于提高姿势水平的人

对广大人民群众是大好事的

我不知道你们是真的糊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基层的一些你觉得粗暴,不合理的做法

那是学历的问题么?

那张名垂千古的 “你说法治我都觉得可笑” 图里的人

里面的人是因为能力差,学历低,不懂法才觉得法治可笑么?

别逗了

他们之所以这样

恰恰是因为这些人太懂法了

所以甭以为博士硕士来了就能改变什么

况且人家都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了

考公,就是为了图一个轻松,图一个清闲,图一个不想卷了

你当人是为了改变世界来的?

真要有这把子力气,何必转行考这个公呢?

干自己的主业不好么?

领导一句话下来

这些人才,能收着点自己高效好用的金点子,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躺平,就已经算他们仁义了

你就偷着乐吧

指望他们去对抗那些不合理不合法,你怕是想的也太多了

知乎用户 四刀暴击了 发表

发现命题根本没有先后关系。反过来也能问:

有基层公务员考中科院博士,因不想再卷下去了。反映出了那些问题?

知乎用户 神秘博士 DoctorWu 发表

同即将毕业博士,目前也在权衡找工作的事情。

导师,学院主任都极力推荐本校博后,

说钱多,也是博士毕业没想好到底做什么的合适缓冲。

但其实留下博后才是我始终想不明白的事。。。

第一种,读师资博后,最难的要求两年申下国家项目~

师资博后知乎应该分析过很多坑了,大家可以自行查询。

给的待遇是很高很有吸引力,但能确定真的读下来吗?

读不下来做退站处理吗?

第二个普通科研博后,待遇降低一些,和讲师差不多。

出站标准没那么难,但问题是出站后还要重头从讲师开始,继续非升即走。。。

那博后这两年有啥用,还不如一开始就讲师直接非升即走那~

总之,目前博士毕业找工作的现状就是很鸡肋!

知乎用户 小白天 发表

没有那么多高价值的产业,没有那么高收入职业吸纳这些高学历人才,

那为什么没有高价值产业呢?是因为没掌握高精尖技术,没有那么多高精尖技术人才,

一边是大量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说就业不好,一边是高新技术突破困难,这说明中国这些高学历人才很少能做到 0 到 1 的突破,只是移动的人型资料库,只能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

知乎用户 非飞斐 发表

刚大学毕业的两三年,我就不是很理解一些同学纷纷深造考取研究生,当我以为他们要留在北上广的城市里成为城市精英的这种,但是他们都选取了回老家考取银行职务,或者去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社区做没有编制的社区服务工作。当时就是特别不能理解,觉得就是在浪费国家资源,也觉得为他们自己可惜,辛苦读书几余载,最终还是回老家做那种毫无技术含量每天重蹈覆辙的工作。

但当我在魔都工作 5 年有余,我后期的想法也慢慢变成了不想奋斗,想回自己的老家,想开开心心的过一辈子。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都是为了活着,为什么让自己活的这么累。

换了工作岗位之后基本上都是 24 小时待命,然后领导还说你干什么了,你什么也没有干呀!魔都的工资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工作 5 年的工资也只有到手 7000 多一点,还要交房租 3300,老家的房贷 4000,我一个人的工资根本就不够。后期要考虑在上海买房的话,父母都是普普通通一辈子的农民,哪里有钱出的起首付,跟老公两个人一个人也存不了多少钱。这里的生活成本很高,这里的机会确实很多,但是这些机会工作都是拿自己的健康和郁闷、压抑、不快乐换来的。父母生病都不敢告诉我们,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回家照顾。记得我婆婆去年生病住院,公公在上班没空照顾,把婆婆送到婆婆的妹妹家,让小姨照顾了好几个星期,我们除了给点钱,觉得自己都无能为力。

在这个公司做了 5 年,真的一刻钟也不想待的那种,领导的压迫,而且重男轻女,爱听马屁,像我们这种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工作却没有回报的人来说真的很不平衡,每天上班都心情压抑,升职加薪的名单里永远都没有你的一席之地。

回基层可能不是不想再卷了,而是希望过正常的快乐生活,让自己开心起来。

知乎用户 小柠七 发表

要想不被卷,唯有做农民。

知乎用户 刘山伯 发表

我非常担心我的回答会 “政治不正确”,所以尽量隐晦,尽量的客观。

然而,还是很难脱离主观。

看看各个高校或者城市,都是对 “国外名校的硕博士” 更认可,这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

诸君可以去各个大学招聘网站看看,或者最近上海的人才落户政策要求。都是 “国外名校博士” 才能优先留校任教或者给落户。

这能轻而易举推出一个逻辑 “只有海外名校的博士,才是真正的学有所成的人”,而不是国内的博士。至于再引申什么就跟我没关系了,那是你的联想。跟我无关。

也就是在学术圈,应该也就是博士混的那个圈子,我觉得逻辑简单多了,那就是 “只有世界一流院校博士毕业,才是进入学术研究的门槛,否则很有可能被瞧不起”,那与其低人一等被欺负,要么奋起直追,要么就不卷了考公上岸呗。

知乎用户 SpaceY 发表

这两年,高学历人才挤破头进编制、进普通岗位的现象越来越多。清华发布的 2021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党政机关加上事业单位的占比达到了 46.1%,接近半数。如果再加上去国有企业 23.8%,比例直接突破七成。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县城,总会有高学历者涌进编制的新闻。前者更多靠的是大城市的吸引,后者则更多是重金刺激


不可否认的是,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不少体制外工作的人遭遇了非常大的生存压力。**为了生存和稳定,越来越多的人想挤进体制内,抱得一个铁饭碗。**和很多其他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策略一样,余杭区近年来也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清北毕业生可以选择事业编制人员或政府部门高级雇员两种身份。博士,可参照事业副处级薪酬水平,或拿 38 万元年薪。硕士参照事业正科级薪酬水平,或拿 35 万元年薪。海外招聘录用人选中,政府高级雇员年薪约 50 万,政府中级雇员博研约 38 万,硕研约 35 万。

除了看学历,还特别看了一下相关专业,简直要晕倒,很多专业都算是这两所名校中的王牌了。绝对是天子骄子中的牛人!当初这帮人考上清华北大,家长至少要吹上三年,孩子要傲娇五年。

**这就么一帮牛娃大神,最后竟然都在头插蜜罐往这里面钻——街道办事处!这世界是疯了?还是社会病了?**当然海外录用人选中,对政府高级雇员是有较高要求的,毕业院校要达到 QS 世界前 100。政府高级雇员和政府中级雇员面向海外(境外)世界百强高校全日制硕研及以上毕业生,且需具有若干年海外工作经历;或列入世界百强名单的国内高校全日制硕研及以上外籍留学生。 能过了这一关,单单从职级方面就让人艳羡,网友表示,副处可是很多人熬了一辈子的结果。 此外,还配套一系列生活安家补贴、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购房补贴等各类人才优惠政策。这样算下来,都加在一起的薪资似乎也并不比互联网大厂的一些初级岗位差,况且这还是体制内! 一位技术从业者汗颜,“那要是拿到 offer 了,岂不是可以直接辞职,拿着最低 35w 最高 50w 的年薪,不再需要修福报和内卷,不再需要担心自己的发际线,不再需要担心自己 35 岁被裁,走上人生巅峰?小小地方官,为何独得学子青睐呢?

站在选择的岔路口,如果又面对着体制外众多的机遇,甚至是互联网大厂更加优厚的待遇,又该如何比较呢?当然并非凡事都需要一门心思地向钱看。 类似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大材小用也好,高材生去基层工作,就是他们自己对人生的一种理性选择。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我们都应该祝福每一个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虽然许多人对此事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 “过度教育” 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有人对清华北大学子挤破头进街道办工作的初心打上问号。但侧面反映了一个本质的问题:当今人才市场就业竞争压力激烈,学历和能力需要重新被价值估量才能真正的人尽其才,同时也希望每位体制内和体制外人士都能好好珍惜目前手中的工作,并在各自的岗位中不断努力拼搏做出优异的成绩。


1、内卷时代,就业更难一场新冠疫情,让很多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特别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简直是太难了。

首先,出国留学变得困难了许多。既要考虑海外疫情的控制情况,又要考虑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外出不去,留在国内的毕业生自然就变多。中国,虽然是新冠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但还是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大企业也纷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年轻人的就业难度陡然提高。

由于就业压力变大,直接导致考研人数激增,就业压力传递给了考研压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冠疫情正式拉开了大内卷时代的序幕。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稳定的体制内工作突然就显得香了起来。**疫情期间,经常出现会这种情况:头一天老板还在意气风发地安排工作,第二天去上班,却发现公司早已经人去楼空。

相比之下,体制内的起薪虽然不高,但至少不会发不出工资,还有各种补贴和福利。据说,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突破了 1000 万大关,达到 1076 万人。越是就业压力增大的时期,大学生求职的意愿就越是求稳。据统计,2022 年公务员国考共有 202.6 万人报名,较去年同期增长 51.4 万人。与此同时,报考国企的人数也不断增加。从一些高校的毕业情况看,求稳的求职趋势也十分明显。年轻人越来越爱进体制内的深层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2012 年以后,中国 GDP 的增速一直在 8% 以下。中国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过渡。这就意味着,如今体制外所能提供的发展红利正在逐渐减少。

在这个大内卷时代,体制外的大部分打工人都被迫卷入了激烈的存量竞争中。

2、就业选择是双向的现在的就业市场本就是多元选择、双向选择并存的。职业和专业之间已不再是强绑定,学历越高就意味着学习能力更强、更自律也更有潜力,就业选择面就越广。因为内卷的社会,往往阶层没有完全固化,上下可以流通,还存在着 “机会公平”。又因为大家都有机会,又都想出人头地,因此所有人都会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想办法往上爬,多吃、多占。当然,体制之内并不代表进入党政机关工作,科研院所等也算。中国最顶尖高校的毕业生,投身科学研究或是‘国之重器’的领域,不恰恰是最符合人们的期待吗?不恰恰体现着他们愿意为科学、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家国情怀’吗?然而,期待归期待,“家国情怀” 再高尚,也难敌铁饭碗“真香”。

党政优先,科研靠边:清华北大、南大交大,无论哪所高校,无论哪一年,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的整体比例,都高于进入科研单位的,北大南大甚至是几倍之多。毕业后对于许多大学生,尤其是高学历人才而言,究竟是选择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他们的难题,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摆在眼前的机会越多就越有足够多的选择权。随着近几年国考公务员的热度持续高涨,可见对于绝大多数高学历人才而言,他们都更愿意从事公务员,而大众对体制内公务员的普遍认知也都停留在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薪资福利优渥等印象中,而这些特点也往往成为毕业考生选择公务员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清华北大的优等生都往街道办挤,背后站着的就是向往编制的庞大人群,站着的就是一个拥有权力就能摆平人生很多困境的复杂社会。

也正因如此,这些年,才会有研究生在参加完一个有事业编制环卫工人的考试时说: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是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死在编制里” 的价值支撑,不是环卫工人职业价值本身,而是事业编制的魔力。而与体制内公务员有别的体制外工作虽然看似自由,但是在职场中却背负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以及业绩考核。并且由于私企在市场环境中有别于国企等单位,而面临着诸多的不稳定性,所以也造成了体制外工作的人在职场中通常内心存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

这样一对比,相信许多人就明白为什么每年会有如此多的人挤破头都想去考公务员,毕竟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正常情况下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决定。

知乎用户 智能驾行小弥勒​ 发表

尽管以前我的考试成绩不赖,但当时考上大学,也是 “脱了一层皮”、“累得七荤八素” 的结果。

在我的想象中,高考、考研和读博,那就像是一层高一层的学术高峰,不但需要智商毅力,更需要苦熬和机遇,并不是说:

只要足够聪明努力,就能够站在学历的 “天花板” 上。

所以说,能够突破重重考验,最终戴上博士帽的名校毕业生,无一例外都是当仁不让的 “栋梁之才”。

遗憾的是,近年来总是有一些 “名校硕博士争当基层公务员” 的唬人资讯。

尤其是近日,有中科院博士陈橙放弃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而考上基层公务员,一时间引发了网友热议。

他自己的想法是:“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再卷下去了”。

“以大厂为例,第一批进入大厂的名校毕业生已经 40 岁以上了,很多也遭遇了裁员。”
“相较而言,公务员虽然收入低,却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理想抱负的职业。”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因为公务员岗位,是一个 “铁饭碗”。

在如今高校毕业生连年暴涨、传统行业和实体生意不景气的形势下,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在面临就业危机以前,成了 00 后大学生提升自我资历和本钱的有效途径。

但问题是,考上研究生和博士,像 “生化环材” 专业的毕业生,还是不好找工作。

反倒是在大学阶段就忙着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在当前这个充满就业焦虑的时代,有着显而易见的 “先发优势”。

同样是基层公务员,以本科学历进入,然后摸爬滚打几年,实际上并不比硕博士公务员差。

而作为一个博士生,毕业后很难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这本身在专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上就走了 “弯路”,如果再选择进入社区或街道办的基层岗位……

显而易见,是教育资源和优秀人才的浪费。

而陈橙作为中科院博士,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心路波折。

在博士毕业以后,他深感就业困难,又觉得从事科研工作同样竞争激烈。

“(虽然)自己也有几篇 SCI 论文和研究成果,但如果想要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或者机构,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所以尽管有一些院校对他开出了相当不错的条件,但如果想要在科研事业上有所建树,最基本的前提,还是要尽量争取进入一流院校,从而获得在项目、设备和团队上的更好支持。

就这样,一方面科研无望,一方面就业很难。

既然不能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术领域继续发展和提升地位,那么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以更高的起点,在更有持续性和建设性的社会事务中,获得自身阅历和能力的开拓式成长。

不得不说,陈橙的自我选择,固然令我们这些 “吃瓜群众” 感到扼腕叹息。

但是对个人而言,也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正所谓,“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似乎这个事业单位的 “铁饭碗”,对于如今的 00 后毕业生来说,就像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怎么也逃脱不了、避免不了的 “五指山”。

相较而言,公务员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

能够经历笔试和面试的层层选拔,顺利到岗任职的公务员,既不用担心 “下岗裁员”,也不必为经济下行而感到焦虑烦恼,只需要一门心思地扑在岗位上,旱涝保收地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

难道不香吗?

但是私营企业上班,年轻人就需要面对各种不专业、不稳定和不合理,不是随意扣钱,就是强制加班,不是项目叫停,就是突然裁员。

可以说,就算你一度站在行业风口上被吹起来,也有可能在一夜间因为行业危机而突然坠落。

所以对于 00 后的年轻人来说:

选择朝夕不保的高薪行业,还不如选择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

毕竟这一下高、一下低,犹如过山车一般的工资收入,谁能受得了啊!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在一线城市工作,并且在体制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显然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

所谓的稳定工作,不但享受法律法规的保护,常年缴纳五险一金,与此同时,还有岗位稳定和薪酬优越的好处。

而且真正有编制的员工,一般都不需要做具体的工作,只需要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就能享受事业单位的福利和岗位补贴。再加上相应行业和岗位的 “身份光环” 带来的优越感。

怪不得连陈橙这样的中科院博士,也会对编制内的 “铁饭碗” 趋之若鹜呢。

总之,“铁饭碗”虽香,却需要 “丢弃” 高学历人才以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代价,于情于理,对个人和对社会,都是一件相当可惜的事情。

所以希望名校硕博士,有条件可以进入科研院所,继续搞学术研究的,还是应该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一把。

毕竟,为了眼前这几个算不上优越的辛苦钱,而放弃了追寻 20 年的学术梦想,实在是不值当。

知乎用户 小可爱​ 发表

公务员、事业编等除了专业性强的特定岗位需要专业人员,没看出来普通岗位有什么必要需要博硕,反映啥?

反映学而优则仕,都抢着为人民服务。

知乎用户 逐风者的记忆 发表

每个人都争着去做公仆

那说明那就不是公仆

知乎用户 selfup 发表

为啥不撤掉公务员体制?

为啥要让这样的体制人为地割裂社会,把人明显地分为公务员和非公务员两大群体?

体制内的人坐享其成,代代相承,工作轻松,生活无忧,比体制外的人过得好多了。

但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能靠这样的人推动吗?

有人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当人人都想着分配现有的成果(坐享其成),就没有人去创造新成果了。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了创新创造,哪还有进步和未来?

知乎用户 商海奇谭​ 发表

别选错系统就行。

知乎用户 早死早超生 发表

不是被别人卷就是卷别人呗。

以后基层公务员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卷了。

很多人都说卷不动了去国企吧,卷不动了去不卷的地方吧,殊不知你们去了那些地方也就是卷那些地方了。

知乎用户 天星说历史 发表

美国通胀是发钱发多了

中国通胀是扩招扩多了

美国通胀是怕穷人吃不上饭

中国通胀是怕大家闲下来找事儿

知乎用户 Kathy 发表

这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经济问题。

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内的产业升级缓慢,目前大部分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是徒有虚名,滥竽充数,根本不需要科研人才,而那些依靠财政供养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不了那么多的科研岗位,导致高端科研人才过剩。

人才过剩的表现就是内卷,你以为实验室科研人员 996 是因为人手不够吗?

大错特错,就是因为人太多了,所以才需要 996 去恶性竞争。

还有一点我原本不打算说,国内的科研人才其实地位一直不高,很多时候都远不如同级别的行政岗。

这样看来,考公上岸其实是一个好的出路。

知乎用户 第六白 发表

我强烈支持这位博士的选择!现在学术界什么德行懂得懂,学阀遍布,尸位素餐,骗经费的,署名狂魔的多的是,更可怕的是这帮人还掌握着各种资源,有能力的被各种打压,多的是这种事情,还不如及时止损。

知乎用户 Qing Freedom 发表

还是不要呼吁这种情绪了,知识掌握的越少越愚昧,每天提倡别卷了别卷了,然后提倡着提倡着就发现自己变成厂里拧螺丝的了。

多为自己奋斗,做好规划,一躺平你就会发现自己变成废物了

因为社会对底层并不友好,比如学历限制,现在市里的公务员基本都要研究生了,岗位学历就像猪肉涨价,只见过涨降的少

知乎用户 青楼老板娘 发表

说明出学历高相对有更多选择权。

当然也说明,社会内卷更严重了,其实这也正常,稳定压倒一切。体制内意味着更稳定

知乎用户 史念纪​ 发表

只有这种高学历的,能博眼球的个例才能配上热搜。

知乎用户 caleb 发表

人总是要生存的,有饭碗总比没有强,但是我有些不明白的事,中科院博士完全可以走人才引进计划渠道的,可以去高校工作,或者专业对口的事业单位,国企工作,当然公务员也有人才引进计划的!

知乎用户 党政理论网河南​ 发表

卷了?

想出来卷其他人

讲真,靠几层公务员能活得好的,家境不能太差。

卷公务员已经算有退路的人的选择了。

知乎用户 金圣 发表

第一,当前学历就像货币一样,一路通货膨胀的不要不要的!但博士毕竟是博士,不管怎么贬值,仍然是雄居学历链条的顶端!足可以横扫一切!你一个本科生现在去考基层公务员,估计只是去凑个数,在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可能刚刚够门槛!所以不要说博士没用,就是再怎么贬值,博士仍然是博士!

第二,也确实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相对稳定的体制内工作!比如公务员,事业编,央企,国企等等!因为这个确实稳!现在的年轻人不差钱!不愿意在私营企业里去苦熬!在杭州这样的城市,很多基层公务员,社工,事业编,银行,国企里都是当地土著。他们不需要考虑买房子,也不需要考虑房贷!如果能体面地在体制内,这就是他们的追求!他们才不遗憾九九六,他们追求的是朝九晚五有双休!周末能带着孩子出去荡荡!这才是生活!

第三,私营企业里上班,其实都是在用幸福生活或者血汗或者命在换钞票!这些资本家,小企业主,其实都是在盘剥打工人的血汗!而且,打工人是没有任何安全感和保障的!说裁员就裁员,说倒闭就倒闭,说加班就加班,说罚款就罚款!打工人拿他们还没办法!

知乎用户 孝成​ 发表

纯扯。

你以为基层公务员就不用卷?

说实话,我在中国没有见过不卷的地方。

tmd,夫妻两个人卖个麻辣烫就敢 24 小时营业。

卖汤粉的也 24 小时营业。

开个小卖部也 24 小时营业。

真 tm 玩命。

一个个乡镇公务员都他妈卷的要死。

中科院博士。

不卷不可能的。

只不过以前是别人卷他,现在是他卷别人。

知乎用户 炎炎 发表

不是所有人都合适科研,博士异毕业后想干点其他事才是常态。

知乎用户 abbie123 发表

那些说中科院博士毕业的陈橙转行做别的是对国家投入的巨大浪费的人,你们有没有站在人家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为啥被逼的转行,谁会放弃这么好的科研机会,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实现自己价值的愿望,肯定是逼不得已而已。

前段时间多次落选中国院士,却成功被任命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随后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应该提高对高科技人才的生活保障,比如车子、房子和科研仪器的投入,有吃有喝有住了,才能安心踏实的专心科研。

知乎用户 山东大叔​ 发表

热搜终于不是外星人给黑恶势力打掩护了

知乎用户 旺仔​ 发表

感觉各行各业都不缺人才了,为啥我们的实力还这么差?

知乎用户 句号 123 发表

宇宙尽头是编制,旱涝保守!

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主要原因还是就业压力太大。往前倒二三十年,那时候全村能有一个考上大专就是光宗耀祖的事了,现在高学历人才泛滥,谁家还没两三个大学生。这也导致高学历人才市场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看到卷烟厂的一线职工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甚至是研究生。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论你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出来就业的时候,其实除了学历上的优势之外,其他的方面并不太占优势。毕竟刚毕业出来,你的个人能力并不一定就比本科生或者专科生强,只不过你的学历比较高而已。

公务员的待遇不算太好,工资也不高,但是**特别稳定,**这一点在大厂 35 岁裁员焦虑面前极其占优势。人到中年,正是最迫切需要养家糊口的时候,所以有个笑话说,你可以随便训斥中年员工,因为他们无论如何不敢辞职,但你不能扣他们工资,他们会跟你拼命。如果能考上公务员,基本一辈子都不用找工作,想一想都香。

把生育奖励跟考公务员挂钩会怎么样?

每年考公务员的群体那么多,这些人群是最想稳定生活的,换句话说这些人群是最适合过家庭生活的,工资虽然不高但福利待遇非常好,生孩子几乎没有后顾之忧。如果就业与生育相挂钩效果会怎么样呢?

2022 年大学毕业生再创新高,同样公务员考试人数也在再创新高,仅国考报名过审人数就突破 200 万,考录比达 68:1,中科院博士都准备去考基层公务员了,今年还有很多名校生扎堆去考县城体制内岗位。

国家已经完全放开生育限制了,那索性将生育率跟考公加分联系在一起,在学历和其他要求不变的基础上,增加生育分,生一胎的公务员考试加 10 分,生二胎加 20 分,生三胎的免面试直接入职,立马可以解决我国年轻人不愿生育的现状。哈哈哈哈,我真是个小机灵鬼!

知乎用户 城南小陌 发表

正好赶上 618,前两天我发了一个卫生巾特价的链接给我朋友。她告诉我。她们单位,除了裤衩不发啥都发。毛巾香皂卫生巾,米面粮油肉什么都不缺。

你告诉我这反应了什么问题?真 tm 逗,全世界都知道的问题,还在这装糊涂问一下,虚伪啊。。。

知乎用户 人在土星刚下飞船 发表

张三核物理博士,做科研,每天工作 12 小时,收入 200 万

李四商务英语大专,做文员,每天工作 8 小时,收入 5 万

这才是问题

张三搞科研,每天工作 12 小时,收入 15 万

李四做文员,每天工作 8 小时,收入 10 万

算时薪两者相等,李四实际每天工作 2 小时,剩余 6 小时刷抖音

张三成为李四,这不是问题

做科研如果不是为了星辰大海,不是为了璀璨前途,确实收益很低

知乎用户 一个没有感情的会计 发表

刚才还看到消息说呢,

年轻的职校应届毕业生不愿意进工厂打工了,

现在就看到,博士生不愿意就业,而是转头去考取基层公务员了,

基层公务员到底好不到?

那都不用我说了,

这侧面反映了公务员在人们的心里的地位到达了高峰

知乎用户 护肤品研发师周工 发表

可以考,但是别考基层,越基层越伤心。

知乎用户 美梦飞飞​ 发表

这个问题更多是纠结于中科院博士和基层公务员之间的差距,貌似两者之间有着天差地别的鸿沟,也会让人觉得费尽心思去考取的博士,现在放弃未免有些可惜。

但老话常说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中科院博士生的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他只是选择了比较“舒适” 的方式去拼搏自己的未来,毕竟现在的行业内卷越发严重,能够入编制还是大多数人选择。

这也从侧面向我们展现了,内卷发生在每一个层级,不论是哪里都不能躺平,还不如奋起向前冲。

知乎用户 尚才教育咨询 发表

进一步反映了当前社会畸形的公考现象

建议取消物理、化学等对公考几乎没有帮助的学科和专业(多数情况下,别杠,杠就是你对),大力发展语文政治历史,提高这些科目高考分数占比。

考公务员,要从娃娃抓起。

知乎用户 LLzzZZ​ 发表

这个卷起来太可怕了,我一朋友(真实朋友哈,不是我)家里兄弟四个,三个已经考了公务员,自己三十一了也在备考公务员,问他怎么想的,说三个都已经考过了,自己不考的话没面子,听到这里就突然感觉现在的工作不香了

知乎用户 启圣 Mr. 陈 发表

怎么会这么夸张…… 咬咬牙坚持下去啊

知乎用户 我会的 发表

无非是和百姓卷赢了,再卷就得和天龙人开卷,觉得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参与的事了。

外边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足 1000 眼巴巴的看着等着呢。

知乎用户 李笑笑 发表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各种顶尖高校的博士逐渐走向基层干部,这个社会现象从侧面反应了在社会上难以充分实现高学历博士的价值,铁饭碗、公家饭相比社会拼搏具有更高的竞争力,也能收获更丰厚的回报。

大量高学历博士进入基层单位会使得更多的老爷脱离群众,毕竟辛辛苦苦来基层是享福的而不是为泥头百姓谋发展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口号,毕竟没有来过群众自然会提出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建议。

知乎用户 MagiWarCheng 发表

反映了国富民强,都想为人民服务

知乎用户 我同意这门亲事 发表

退退退,留给专科生一个考公务员的机会吧!你不想卷,难道低学历的想卷?一个博士考基层公务员,本身就是一种更大的卷。

知乎用户 南月 发表

说明中国正走向衰落的路上

知乎用户 就像经济学家 发表

工程师红利

知乎用户 再封就没了 发表

国家政策鼓励三胎,利好的是谁呢

知乎用户 新新新 发表

不就是结构性失业么

经济还没完成结构性转变,无法提供足够多相应岗位

这恐怕不是一两年能够改变的,因为生产力和供应链等不是一两年能够改变的

只能说这几年读书毕业,唉,相对倒霉吧

时代压下来,个人喘不过气

知乎用户 何彦 发表

博士考基层还不叫卷?

解决办法: 全民发钱

知乎用户 Micius 发表

本科或者普通硕士去基层体制内卷我能理解,名校硕士或博士为啥要进体制? 在哪找不到工作? 你要去体制也就罢了,省直,最起码市直吧? 不然一个街道办一年十万不到的工作你哪来干啥?

知乎用户 神经蛙 发表

1929 年的大萧条美国据说有 5 个哈佛的博士抢一个消防员的工作,现在这种情况只是历史的轮回。老一辈总喜欢把高学历和好工作划等号,殊不知在错误的时间(比方说经济危机时刻),读书无用论是有市场地位。只有在对的时候读对的书,才是书中只有黄金屋。

知乎用户 William 发表

常用文科生逻辑:

有人北大毕业当保安 = 北大很多人当保安

有人买彩票中奖 = 很多人中奖、

现在的人,连基本的概率问题也不学了么?

因为很小的比例,去猜测整体情况、、

我就问一下,每年基层公务员招聘多少人,里面硕博占比多少?

知乎用户 奔跑的蜗牛 发表

基层公务员是什么?

答:为人民服务的人。

这下知道唐山为什么那么乱了吧?

基层民警都是混日子来的。

知乎用户 知道的太少了 发表

基层有点高学历人才是好事。

知乎用户 Jiafeng wang 发表

最后就是逼得我们这些人卷了。

知乎用户 溺了匿了 发表

就没人说说当年扩招的事?

知乎用户 尤醉易 发表

践踏人才、残害人才、侮辱人才,强迫人才奉献是绝不可能的。

人才就是掌握选择权的人,否则那不叫人才。

科研体系打击人才,人才就当老师、进体制;

商业领域恶心人才,人才就出国、去跨国企业。

总之一句话,能被恶心被压迫的那不叫人才。

特殊时期人才被骗回来扫牛棚,那也没办法

第一次上当不能怪人才,已经没有第二次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无非是换一个地方卷罢了

知乎用户 大卫的爆仓日志 发表

说白了就是工资低,钱给够有的是人想卷。

知乎用户 第欧根尼 发表

这是一个浪费。浪费的是这个编制,浪费的是基层群众的美好期待。

博士个人的资源是否浪费,以及培养他的成本和资源是否浪费,终究那只是他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已经过去的付出,但是未来呢?

基层需要怎样的人?博士去基层是基层的福音吗?

错了,很多是灾难!

先从考公说起。

考过公考的同学都知道,公考的题目不难,举个数量题来看看:

[2015] 国考行测第 67 题:
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 2 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 2 岁、比小李大 5 岁。1994 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 15。问 2014 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A . 25,32 B . 27,30 C . 30,27 D.32,25

这样的题目难吗?聪明的朋友可能眼睛就能瞄出答案。

(如果还没看出答案的同学,请在后面找解答,我们只是举个例子)

公考数量题的难度和所使用的知识都是高中以下。没想到吧,估计超出乎很多人的想象。

很多让人会说了:不是说公考很难吗?怎么你说的这么容易?

公考考的是公务员基本素质,最核心的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国,具体点就是坚持党的路线,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对策,坚决执行。

那么我们回来再看,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中科院的博士就天然地具有超过 985 的本科,超过 211 的硕士,或者说是超过大专的很多同学吗?你肯定会说,这都是哪里是哪里啊,能拿来比吗?我们要说的是,怎么就不能比,同样的招考条件,同一个标准,不是以学位论英雄,当然可以对比。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博士,不同的只是自己,而不是岗位要求。

所以,中科院博士你可以自己委屈,但是,这个基层岗位或许又有另一种 “委屈”。我的意思是:你自己辛苦那么多年,何必与本应属于基层的同学争利,你该找个"好路子",别委屈自己。

而且,这个博士入职基层岗位,是通过公考吗?标题中说是考的,但是问题中根本没说,大概率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选调,或者是其它方式。总之,他个人进去并不是太费事。正是因为得来容易,所以,他有点 “委屈”,觉得有点 “下嫁”,算是凑合,只是自己不想去别地辛苦了,到基层来找舒适区来了而已。但这儿就是你的理想吗?

这种思想,对于这个岗位来说,或许可能真的是非常有害。

**首先,博士与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未必完全匹配,也未必是必然匹配。**话说白一点,这个博士还未必就够得上这个基层岗位的需求。因为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并不是博士的专业所重点培养的。博士有着系统的研究能力培养,具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在专业深度上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这与基层岗位的要求不是一回事啊。

基层需要怎样的干部?基层需要的是踏踏实实,能够因地制宜,急群众所难,与群众水乳交融,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走向新时代,开创新生活的带路人。这些工作,需要博士文凭吗?博士不博士重要吗?

其次,博士 “屈就” 这个岗位的思想,对他未来的工作表现可能会有很多不利影响。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哪里心有不甘去把公仆做好的呢?心不甘的祁同伟,作恶多端,最后走向了灭亡,因为他一直有 “胜天半子” 的不服输意识,真正害了他自己。博士不甘心基层岗位,与同事相处不可避免容易出问题,对待群众也可能容易出问题。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人,对工作岗位本身是伤害。伤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感情和信任,牺牲的是党和国家的利益。这个时候博士个人的得失,显得就是很次要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共情《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

**另外,重要的,这是对这个岗位要求浪费,和国家的损失。**浪费的是设立这个编制的初衷,损失的党和国家加强基层治理的初衷,也让很多真正有服务意识的人没能在合适的岗位服务于人民。

所以,你强调自己因为博士而所以屈就这个岗位,那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思维。当然,人都是会变化的,我们期待,通过后期的岗位锻炼,你能在新的服务人民的要求方面能卷一卷,而不是躺平享乐。

回到文中的数量题吧。

先看选项问题:是问小李和小王的年龄关系。我们回看题干,找到这样的条件:

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 2 岁、比小李大 5 岁。

可以得出小王比小李大 3 岁。

问 2014 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A . 25,32 B . 27,30 C . 30,27 D.32,25

看下选项,后者比前者大 3 岁的只有 B 选项,所以不讨论其它,这个题目答案就是 B。秒选。

这种题目很简单,考试出题人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呢?当然,自有他的出题逻辑,也能选到适合这个岗位的人选。行测考智商,考察的是积极领会的处理能力,并不是考察研究能力,这个是符合岗位的要求,符合前面所说的非常具体的日常的事务的要求。我们参加考试只有就按照这个方向积极备考了。

很多人对公考复习还是很有兴趣,其实关键的思路是要选对教材、系统学习、找出问题、突出强化。很多同学年年复习,年年考,年年成绩没提升,关键就在于自以为学历高,题目不难,但是问题在于 “答不完”,120 分钟,135 道题,每道题 45 秒,你说说,按照常规,或者是博士的思维,列二元方程、三元方程,仔细读题审题,就是这道题,不超过一分钟才怪呢。

现在要开始备考 2023 了,推荐基本复习资料吧,早行动,早准备,公考这事,能毙其于一役,就不要搞成持久战。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私聊讨论。

[

中公 2023 年公考 行测秒杀

天猫

¥28.0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bYjLhKkjD6R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QBAtsJekqLTMMgx22UI05aJ66NPzP8dmiuCr3Z3GcdAyk24XqVcommTHB9UULWidcLCHMklVG9HqGXK58Jc1%2BhtJfOipEYQaWr5vPW2C6nELRp7WJGuwa6i1jMNxDhLMiGnSZoxK3mxzsAzH1xYDH7C8M2D4%2BPQQMuSpyJRmhJ7z8YFe5%2BWp5pfzNmQ3EAS89zmZSGq9ptbzgq8wFaQkp3JmMbE2nrnCrtwszKaZhJCcFJm8yKH%2FFzMvOyWnlfcTQhCZV0sRkGWGtgZnfs30mrkdim3j4Y3ZD9XMnHO51QNOYQwrhPE0iw%3D&union_lens=lensId:TAPI@1655338678@2104620f_0898_18169dfb8df_9fd6@01)

[

华图公务员考试 2022 国考省考专项题库

天猫

¥29.00

去购买​

](https://uland.taobao.com/ccoupon/edetail?e=DSY5ZkUl%2F%2FylhHvvyUNXZQst4RUgB%2BQM1dI5raycii4uynEbLfMGNlQvM5IYhIoty5FOJP2gSFVP%2FWZO3A8fFD8HDpJjEeny8%2Bc4SyYJsTJrC8Oh6piEfUDa8Pb5qQgQLqrn3U2C8cGTVy%2FfvfctiWQVecuomLn%2Fc23%2Bmx24FwvSi%2F8iU7BAWXsIb%2FneB9PMqx%2Bk6U4rplyfPnSF3%2BzAFErUK1%2FwXgcFLTlT3yDZRnqC6ES0vwEmeXIPauJouaA3u0Bpcsv0%2Fui9K7K8OOlwefylhG7zs0r9OvFUE4y9N6gVSoJqvN8Ii%2BHfac7b8FGZtxl6Um37OPJwNNW%2FyE4vDjJkad0LUv3DwTsp8yy8MmD%2BXAW%2FBP4NuTuaYxYkMjn1ZQUWDPdEFUc%3D&traceId=213d3ed516553386782821646eeeab&union_lens=lensId:TAPI@1655338678@2104620f_0898_18169dfb8df_9fd7@01)

[

中公 国考 2023 行测 专项题库 + 突破手册共 12 本

京东

¥447.5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520334326613274624-0-1&p=JF8BAcYJK1olXg4KXF1dD00WB18IGloRXQUEXVlZCUIRAl9MRANLAjZbERscSkAJHTRQRA1CCVkdDwtCWhVLHTdNTwcKBENeCVAfUg8bA24JH1sWWw8FUF9UDkoAQ2N8YitwKWVhFikCXixjYAhUbARlBWJhJBg9QBFyYSZwXS9wLnFlDTYUaBMWYA0JbxthL1xrNhc5Tj1laBZreCBCKllmMSc-awlgejVQfwFlG2VgMz0JCzdpczBrYiJmNkZ0Jj0qfz9_BhhxezhsOXFdICw5Wz9kVjN-YjtwKmV1FT00WitsYG9WbFlHNHJbHQEpUj8DARo4cBB3XAZaAS49d0hkHRtoU0FDCFBcNFJROEseA20AGloVWgUyVF9cCE8SAGwOGmslXQMyFTBdC0gXBG0PH2sUbQYFUFpeDE8fBmcAH1glXQ4GZIjznJ6fvLa4vo2_89OP5IvUo5-phV84K1glBlNWHRtBCE8UAm0KHlkWWgECVl1bDUwUBnMJB1slXgcBUFtaDkgRBgENG1oUVAYEUVpVZkkWAmoBGFIUWA4yVF1tC3tJbW5bG1sTW1NQOgNYXA1IXmxddVgWVQQCXFpdAHsVAm4KGWsl)

知乎用户 码字叔叔 发表

我怀疑这报道的是我学长。

不过到处都是卷,就这样吧,实在不行我送外卖去。

知乎用户 一岸弦齐 发表

意味着硕士、本科要缩招了

知乎用户 人间不值得 发表

公务员就不卷了吗?纯属意淫式的一厢情愿

知乎用户 蒙太奇 发表

国进民退 20 年,可不是必然结果么,期待别的结果纯属想屁吃。

知乎用户 权权 发表

就业自从有了就业后就一直有压力存在的。只是就的什么业,过的什么生活,都想就好业,过轻松生活,这不一直就是就业问题的压力吗?卷的问题吧,随着中国教育的大众化之后,一直都开始卷了,不只是今年才开始的。只是现在教育大众化的程度在不断扩大,扩大到高学历,高学位上了,所以才被弄来成为了关注问题,前几个月不是讨论过广东河源下面一个县招公务员需要博士,结果几百个博士去应试三五个岗位的问题,这已经不是啥新闻了。

知乎用户 行知合意 发表

这种问题不问问国家,问我们小老百姓

我就觉得离谱

知乎用户 董胥祥 发表

1. 卷是结果,根源还是人多。经济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好工作也是啊,好工作是稀缺的,人却很多,只有最有 “能力” 的一批人才能进最好的单位,这是人多的必然结果。

2. 硕士博士当公务员难道不是好事?这些人接受更高的教育,能够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活力,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提高工作效率不是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吗?没必要这国怎定体问。

3. 咱们国家高等教育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算是比较廉价的。很多费用都是国家出的,不然你凭什么 8000 一年就能读本科读硕士博士?国家会从宏观的就业、人才储备、科技进步等方方面面考虑是不是扩招,多出的一大批硕士博士分散到社会中,可以有力的推动社会发展,我认为对国家是好事而不是问题,但是对个人就不一定了,毕竟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知乎用户 清风琉璃 发表

这个并不是新的现象,有的人读博士就是为了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学校,科研院所都是事业单位。

读博是他们求 “稳” 的一种方式。

中科院的博士到基层,只能说明现在考公太卷了。

知乎用户 awuawu 发表

标题党. 李华博士.

知乎用户 老白神仙 发表

说了这么多,还是工作岗位上,学历越高向下兼容,能够选择的越多!

知乎用户 大食玝野​ 发表

干得好,说明我国人才过剩,已经可以内销转出口了,以后我国除了是制造业大国,还是人才大国

内卷其实一种重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2022 年一季度展望 - 2:从城镇调查失业率、gdp 贡献率看真实的经济,该止盈了

2022 年一季度展望:从汽车、房地产、外贸看三驾马车,深挖洞、广积粮应该早做准备

《虎!虎!虎!卖房》接上文,我们提示大家注意节衣缩食以后,给出了卖房的建议,我们的卖点绝对不是最高点,但是一个顶部区域,商品房的成交周期在 3-6 个月之间,在流动性枯竭前一定要清理掉自己手中的房产。

-–

一季度官方口径 gdp 增速 4.8%,房地产实际增速应该在 - 47%(一季度 TOP100 销售额增速),官方口径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跌 22.7%,房地产产业链占 gdp 的结构为 20%,固定投资为 20%,进出口为 17%,消费为 43%,共同组成了我国的 gdp

一季度进出口增速为 10.7%,对 gdp 的实际贡献率为 1.7%,房地产对 gdp 的贡献率为 - 9.4%,固定投资增速为 9.3%,对 gdp 的贡献率为 1.86%,消费增速为 3.5%, 对 gdp 的贡献率为 1.47%。

简单核算以后,一季度修正房地产数据以后我国的真实 gdp=-9.4%+1.86%+1.47%+1.7%=-4.37%。

二季度预计房地产依旧保持颓势,消费在疫情的打击下进入负循环,社零预计同比增速为 - 5%,而进出口也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同比回落,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力点在于地方债和城投债,以及货币供给量,而 4 月份仅仅降准 0.25%,只够实体经济借新还旧,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不大,更不可能替代房地产。

二季度房地产、消费、进出口、固投对 gdp 的贡献率分别为 - 9.4%、-2.1%、1.36%、1.86%。

那么二季度的 gdp=-9.4%-2.1%+1.36%+1.86%=-6.45%,因此我们判断 7 月份必须再次降准,4-7 月份之间还可能出现利率小幅调降。

三季度的消费可能短期回正,按照 5% 计算,但是房地产下行趋势依旧不会改变,按照 30% 的回落速度计算,进出口在欧美全体免疫的情况下增速必然回落,三季度进出口增速可能回落至 7% 以内,固定资产可能在二季度的休克状态下恢复,二季度的投资额推至三季度,三季度的数据可能会比较好看,固投增速按照 20% 计算。

三季度房地产、消费、进出口、固投,分别对 gdp 的贡献率为 - 6%、2.15%、1.19%、4% 则三季度的 gdp=-6%+2.15%+1.19%+4%=1.34% 随着就业压力的提高,四季度数据又开始走低,第四季度的 gdp 增速大概维持第一季度的增速 - 4.37%。

失业率必然和 gdp 增速呈反比,短期可能存在同方向波动,但是长期一定是反方向的。

预计 4 月份、5 月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可能超过疫情最严重的 2020 年 2 月份 6.2%,由于房地产产业链衰退、崩溃导致的失业将是不可逆转的。

[1]

房地产企业销售回款暴跌,整个产业链的应收账款将几何式的上升,最终吸干实体经济的现金流,然后一起 crash。

参考

  1. ^2022 年一季度展望 - 2:从城镇调查失业率、gdp 贡献率看真实的经济,该止盈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7865&idx=1&sn=6518f85140d2a3afcae8a98ef22a6756&chksm=fb84b843ccf331552585b29bcbeae251c1c440ed5ac3ba2640a36faf3cd6e554cfaf28b6f430&token=828458994&lang=zh_CN#rd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关键是,他怎么知道考上公务员后不会卷?

说不定公务员队伍卷的更厉害。

知乎用户 林先生 发表

当硕博们跟大专本科生去抢一些基层编外岗位时,伤心绝望的,就是大专本科生们了……

知乎用户 生活艺术家 发表

考基层公务员就不卷了吗,考过过程一样卷的要死,只不过考上了就有了保障,不会像企业那样说辞就辞,说开就开

知乎用户 土木劝退专业户 发表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学历的尽头是编制”

近两年来内卷太严重了,很多高学历人才、硕博士生争夺体制内基层岗位,之所以对 “进体制” 如此执着,一是稳定,二是仕途,三是相对容易些。

其实,本质上说明一个现象,现在的研究生已经毫无科研精神,都向往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进体制内,端铁饭碗稳稳的幸福,周末双休、五险一金,工资低点无所谓,只要能解决收入和户口等问题就行了,不敢奢求太多东西,这个就是现实!

所以,国家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教育资源是否出现了错配?民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何就不香了?本质上,民营企业也要谋求出路,为何吸引不了人才?

实际上,国家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在科研机构和新能源高端制造的工厂,必须提高科研机构和制造业的整体薪资待遇,增强这些领域的人才吸引力。

我是 @科研笔记,分享有用的科研写作干货~ 你的关注、点赞和收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知乎用户 科研笔记 发表

就业岗位不够了吧

不行就 run 吧

知乎用户 小小萤火虫 发表

正所谓,“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似乎这个事业单位的 “铁饭碗”,对于如今的 00 后毕业生来说,就像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怎么也逃脱不了、避免不了的 “五指山”。

相较而言,公务员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

能够经历笔试和面试的层层选拔,顺利到岗任职的公务员,既不用担心 “下岗裁员”,也不必为经济下行而感到焦虑烦恼,只需要一门心思地扑在岗位上,旱涝保收地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

难道不香吗?

但是在私营企业上班,年轻人就需要面对各种不专业、不稳定和不合理,不是随意扣钱,就是强制加班,不是项目叫停,就是突然裁员。

可以说,就算你一度站在行业风口上被吹起来,也有可能在一夜间因为行业危机而突然坠落。

所以对于 00 后的年轻人来说:

选择朝夕不保的高薪行业,还不如选择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

毕竟这一下高、一下低,犹如过山车一般的工资收入,谁能受得了啊!

知乎用户 知乎好物推荐专题 发表

卷不过同行,降维打击。

扫大街要求本科文凭的时候不远了。

教育硕果累累。

知乎用户 五爪金虫 发表

球球你们这些博士了,世界这么大,你们有能力就移民吧,享受发达国家的发展成果,我们也能轻松点,双赢

知乎用户 trees 发表

有人说这是一种资源浪费,事实上,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现在各大高校内的博士们实在是太多了。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更何况博士们都是狠人,还年轻,都能内卷。

不少博士很难以忍受这种巨大的压力,于是乎选择另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方法,又何尝不是好的选择呢?关键在于大家都不想在自己所研究了十几年的领域内放弃,可是他们这些博士看不到希望,往前一步就是不停地努力内卷。对于他们近三十岁的年龄,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繁重的活儿,外有父母催婚、经济买房买车压力,内有同龄人早已结婚生子的比较。他们已经受够了这种压力,这种艰辛,这种心酸了。

无论如何选择,其结果必定自己承受。

知乎用户 蓝色天际 发表

啊啊啊啊啊,下面这个图非常形象的解释了一切!!!!!!

知乎用户 库课网校​ 发表

我觉得这是好事,让公务员水平提升,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政府公务员,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人,必须要跟上人民的教育水平。

举个金融业的现实例子:一帮博士设计的复杂金融衍生品,让只有本硕的监管机构公务员去理解、管理和监管,显然不科学。

知乎用户 莫小米 发表

逻辑上都有点说不通,考公就不卷?热门几千上万人争一个岗位。

就算进了体制内,就不卷?

我觉得,个人有些想法很正常,谁都想活的轻松点。

知乎用户 薇薇诺诺 发表

大大的好事,改善下腐朽的基层生态。

知乎用户 一颗滚石​ 发表

真的是太卷了,刚毕业的青年博士没有人脉,没有资源,申请青年基金又是难上加难。同时青年教师的工资水平也是真的低,工资还不如工地上多。考编制,轻松,至少不会经常加班到 12 点,工资还凑合,何乐而不为。

人活一世,为啥不轻松点呢!

知乎用户 张同学 发表

哈哈 ,因为不想别人卷他,所以他要去个不怎么卷的地方去卷别人是这样吗?

人卷者人恒卷之。

他卷任他卷,我去别处卷。

冤冤相报何时了呀,放过我们考公务员的吧。

公务员的门槛不能再提高了!!!!

知乎用户 趟 Jolly 发表

一切都是个人选择,认识的医学博士习惯不了医生的生活,退而去考了公务员,没什么图个稳!

知乎用户 三疯猫 发表

如果海龟博士也去考基层公务员,他们就卷不过了。

知乎用户 ZW Huang 发表

个人观点,个别的博士的个人选择也说明不了整个行业的问题,因为某些人的选择是遵从内心的理想还是现实与他的学历关系不是特别大!当然这个个案反应出的是就业环境的一部分变化,而不是博士这个群体就业观念的转变!就如当年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一样!

知乎用户 公考百事通 发表

你倒是不卷科研了,你是换了个战场继续卷。

知乎用户 临时一用 发表

虽然说很卷,但这明显就是掐头去尾的新闻,中科院垃圾一点所的部分文科行业和生化环材行业的研究生去考北京上海基层公务员一点也不意外。。。。

知乎用户 翻滚的土豆 发表

不可否认的是,体制外的互联网大厂真的钱多,单以华为来讲,今年的博士生即使不是天才少年计划其总包也在 80w 左右。当然了,多劳多得,钱给够了照样有的是人喜欢卖命。而有些人,确实是因为自己的健康被消耗的太多,身体扛不住了想要逃离,这也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没什么好与不好。

只不过现在很多私企的管理者和部分卷王打工人思想有些跑偏了。年轻的你刚毕业,来到了互联网工作,还没有买房,工作量不多,每天都六七点就下班了。过了一周,你的 leader 发现你下班早了,觉得你不努力,他的内心萌生了两种想法。一种是认为你不加班,那就代表你的工作量就不饱和,于是就会给你安排更多的工作量,这就导致你会加班。另一种就是,感觉你工作量不饱和,跟你的薪资不符,要么降薪要么给你强制毕业。结果你的同事,看到你的下场,又看了看自己的年龄和房贷,生怕自己被降薪和辞退,就只有狠下心来选择更晚的加班。然后你看到了比自己大四五岁的同事,虽然人已接近中年,依旧在深夜奋斗在岗位上,你就更不敢早下班了。

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每个人都越来越卷了。资本家越来越高兴了。原先可以用 1.5 个人的薪资让你干 2 个人的工作量,现在可以用 1.5 个人的薪资让你干 3 个人的工作量,还不担心你辞职。只要你辞职,有的是人想顶上,因为如果你买房了,你辞职后不然高额的房贷就没办法还了。这时候,不论你是博士硕士,你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人罢了,而资本家一心只想压榨打工人,为的就是让你为企业带来比支付你薪资更高的利益。

资本家和打工人都在各取所需,只不过,资本家比你取到的更多而已。

知乎用户 高高的小公举 发表

我每次说我支持应润尽润,

总有人说什么人才流失。

其实现状是,根本卷不过来。

三本招聘都干到博士去了。

知乎用户 DAVID HUME 发表

他不想卷,基层的人被卷死了

知乎用户 一无所有 发表

提现我党执政的优越性,党内工作更容易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我国发展就业形势一片大好,高素质人才对我党认可度直线上升。

知乎用户 真实姓名 发表

切忌追涨

考公以前只是热,现在是烫。

你以为的不卷,是相对市场就业,但体制就业不一定就不卷。

卷的领域和方向都不一样。

知乎用户 PM-Sauming 发表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而且一直都存在,就是报考公务员的人太多。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报考公务员,一个博士生报考公务员,有什么好奇怪的?至于他所说的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听听就好,其实未必是真心话。

那么什么才是报考公务员热度不减的真实原因呢?其实很简单,一个是传统的官本位的文化传统,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地留在中国人的头脑中,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二就是公务员的待遇太好了,才会对青年人有吸引力。只有适当降低公务员的待遇同时也严格限制公务员的权力,才会让报考公务员的热度下降。

知乎用户 平哥 发表

产业升级失败了。

知乎用户 水寒 发表

硕士研究生考公副科待遇。

博士生考公副处待遇。

一进去就是普通人天花板的政治待遇,学历高各种提拔还优先想到你(事实上,公务员队伍,研究生已经是少数了,更别提博士)

我就后悔当初没有先读研再考公。

知乎用户 aaaa 发表

有搞科研的朋友跟我说,996 真的是福报。

知乎用户 孔子东游 发表

反映出求生是本能

知乎用户 大鱼吃小鱼 发表

我最近特别烦自媒体去宣传焦虑,什么博士后做社工这种标题,我觉得再正常不过了,不需要任何人去可惜。读书只是一种选择,做社工也是一种选择,不偷不抢凭双手吃饭,还要被一群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脑残嘲笑,想想真是可恶。

假设某天我有幸完成博士学位,去开个超市,甚至去做个月嫂,在楼里做个保洁,去浦东批发市场卖菜。我都觉得好正常诶,那都是每个人自己人生的选择。

都说要考省直,市直,那就说说上海公务员,呵呵,你知道上海公务员处长的收入才终于能赶上浦东菜场批发户的收入吗???卖菜难道就不稳定吗??

对了

收入上面,上海省直市直收入低于区直哦。考公务员对于一些连卖菜也做不了的人很划算,毕竟很多人一辈子是做不了处长的,很多人科长就是人生尽头。

算了,说一些真话,又何必呢,背上小书包去摆摊了。

知乎用户 樱桃味的智子 发表

计划经济可以消除内卷,计划经济不追求利润,可以随生产力提升不断缩短劳动时间,如果现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以现在生产力,马上能实施四小时工作制,大家都有充足闲暇享受亲情爱情大自然,比现在高强度竞争下,人人都给逼出高血压心脏病强一万倍。

知乎用户 樟树松树棒棒棒 发表

拒绝内倦,谋求稳定。这是当下许多年前轻人的想法。其实公务员内也存在内倦的,只是程度比起企业来说小一些而一。从某种意义来说,内倦也是一种良性竟争,对于年轻人来说,有益无害!

知乎用户 山水有话 发表

这明显不是个例,很多最后都会选择其他,不过说不想再卷下去,现在这个大形势,在哪都一样卷,有人的地方就会卷,想不卷,领导也会想办法让下面的员工卷,现在形势不好,没办法

对于这种学术型人才,其实,术业有专攻,这样人才可惜没在学术上继续深耕了。。。

哪都不好干,都挺着

知乎用户 summer 发表

反映出老一辈很多人不肯让路年轻人?反映出高学历也卷?反映出世道不好?前有清华卖肉郎,后有博士卷基层,世道不好了,科研路难走,没机会施展才华才是最可悲的,或者说就算你读到博士后依然不能挥斥方遒,都在终日奔波中丧失了年轻的心,只考虑稳定了,这个问题发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务员,再加上博士后头衔催化,也不存在资源浪费一说,是博士后都开始卷了,普通人的路更加封闭了,普通人内心都开始焦虑了

知乎用户 柚可​ 发表

理工男下基层是好事。不搞事,肯干事,比擅长玩纸面功夫的靠谱

知乎用户 木头渡海 发表

首先反映现在选择工作是自由的,其次,根据他个人的爱好。

知乎用户 正一 发表

如果学历和专业足够的话,考省厅很有可能比基层要简单

知乎用户 狸花猫 发表

只能说,都不好混!

知乎用户 八石山 发表

反映出培养出的 700w 博士硕士最好的归宿还是在体制内。

知乎用户 菊花 发表

世界的尽头是公务员?

知乎用户 热心市民王某​ 发表

先说结论:当前职场,可以说是把内卷当饭在吃,与私企相比,事业单位、公务员那点工作量基本不算什么。

多想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再去考事业编,就此了此残生。

知乎用户 搬砖的汉子​ 发表

证明了高学历人士的一大快乐:向下兼容空间大。抽身退步,不想卷了,也能有一个好前程,甚至有人觉得沦落了、大材小用了。

学历确实贬值,但不到一定学历层次的人没有资格傲娇读书无用。

虽然不如预期,但也算真的稳中向好的生活。急流勇退,并非懦夫之举。

知乎用户 月河​ 发表

大学老师有博士学历的居多,真正热爱科研的很少,很多科研是为了职称而科研,不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而科研。科研经费哪里来?国家自然基金是最主要的来源,国自然也是职称评定乃至 “科研尊严” 的标志,每年春节后都是“奋战国自然的黄金期”。中标率其实也不算差,10% 还是有的。卷吗?还好吧。。。

知乎用户 蜂享云裳​ 发表

好多回答都没什么价值,都是情感发泄。

这不很正常的选择吗?

如果给我个公务员(我只是没那个时间以及勇气去考罢了,怕花了时间考不上而已),我也去了。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公务员天天混,奖金还不少,谁不想当啊,呵呵。早点完犊子

知乎用户 Mandrake​ 发表

体制内就是铁饭碗,工作稳定,生活有保障这种事才是诱因。但是所有的工作都是需要奋斗的,当小区保安也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福利待遇跟不上,去大公司打工虽然收入高,但是 996,35 岁辞退等所谓的狼性文化,实在是不敢恭维。我认为现在这种状态是无解的,因为我们的社会生产力还远远不够。我们工厂两条生产线,一条线是自动线 6 人,有 4 台机器人工作,另一条线手工线 16 人。这个 4 台机器人投入的软件,硬件和维护成本可以雇佣 10 个人同等工资水平干 50 年。可以看看我国的人力成本有多低。还有我曾经买设备的零件是市场上招标,中小型的公司价格往往更低,不是因为他们公司小巧精干,技术水平多高,而是他们的人力成本更低,一周 6 天班,保险交的少等等,这是公司级别的内卷。搞机器化大生产是趋势,人用的越来越少,但是社会上失业人员就越多。服务业可以吸纳这些人员,前提是我们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没有 996,不用担心 35 被毕业。否则这种日子还要持续。这就是我们国家号召大家奋斗的原因,还有再拼命硬干 30 年,到 2050 年,我们能不能过上北欧人民般的幸福生活,拭目以待吧。

知乎用户 蓝色的鹰飞 发表

博士不想再卷下去了,他有没有考虑过,他让其他考公的人卷了起来

知乎用户 呀呀 发表

身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之中,卷不卷,你没得选!

你可以选择,是内卷,还是外卷

显然这位老兄逃避了外卷,却选择了内卷。

知乎用户 不知所 发表

博士还用考吗,博士人才引进不是轻轻松松嘛

知乎用户 听雪行舟 发表

在整个学生时代,最让我感到钦佩的就是博士毕业生。
尽管以前我的考试成绩不赖,但当时考上大学,也是 “脱了一层皮”、“累得七荤八素” 的结果。
在我的想象中,高考、考研和读博,那就像是一层高一层的学术高峰,不但需要智商毅力,更需要苦熬和机遇,并不是说:
只要足够聪明努力,就能够站在学历的 “天花板” 上。
所以说,能够突破重重考验,最终戴上博士帽的名校毕业生,无一例外都是当仁不让的 “栋梁之才”。
遗憾的是,近年来总是有一些 “名校硕博士争当基层公务员” 的唬人资讯。

他自己的想法是:“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再卷下去了”。

“以大厂为例,第一批进入大厂的名校毕业生已经 40 岁以上了,很多也遭遇了裁员。”
“相较而言,公务员虽然收入低,却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理想抱负的职业。”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因为公务员岗位,是一个 “铁饭碗”。
在如今高校毕业生连年暴涨、传统行业和实体生意不景气的形势下,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在面临就业危机以前,成了 00 后大学生提升自我资历和本钱的有效途径。
但问题是,考上研究生和博士,像 “生化环材” 专业的毕业生,还是不好找工作。
反倒是在大学阶段就忙着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在当前这个充满就业焦虑的时代,有着显而易见的 “先发优势”。
同样是基层公务员,以本科学历进入,然后摸爬滚打几年,实际上并不比硕博士公务员差。
而作为一个博士生,毕业后很难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这本身在专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上就走了 “弯路”,如果再选择进入社区或街道办的基层岗位……
显而易见,是教育资源和优秀人才的浪费。

陈橙作为中科院博士,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心路波折。
在博士毕业以后,他深感就业困难,又觉得从事科研工作同样竞争激烈。
“(虽然)自己也有几篇 SCI 论文和研究成果,但如果想要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或者机构,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所以尽管有一些院校对他开出了相当不错的条件,但如果想要在科研事业上有所建树,最基本的前提,还是要尽量争取进入一流院校,从而获得在项目、设备和团队上的更好支持。
就这样,一方面科研无望,一方面就业很难。

既然不能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术领域继续发展和提升地位,那么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以更高的起点,在更有持续性和建设性的社会事务中,获得自身阅历和能力的开拓式成长。
不得不说,陈橙的自我选择,固然令我们这些 “吃瓜群众” 感到扼腕叹息。
但是对个人而言,也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正所谓,“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似乎这个事业单位的 “铁饭碗”,对于如今的 00 后毕业生来说,就像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怎么也逃脱不了、避免不了的 “五指山”。
相较而言,公务员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
能够经历笔试和面试的层层选拔,顺利到岗任职的公务员,既不用担心 “下岗裁员”,也不必为经济下行而感到焦虑烦恼,只需要一门心思地扑在岗位上,旱涝保收地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
难道不香吗?
但是在私营企业上班,年轻人就需要面对各种不专业、不稳定和不合理,不是随意扣钱,就是强制加班,不是项目叫停,就是突然裁员。
可以说,就算你一度站在行业风口上被吹起来,也有可能在一夜间因为行业危机而突然坠落。
所以对于 00 后的年轻人来说:
选择朝夕不保的高薪行业,还不如选择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
毕竟这一下高、一下低,犹如过山车一般的工资收入,谁能受得了啊!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在一线城市工作,并且在体制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显然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
所谓的稳定工作,不但享受法律法规的保护,常年缴纳五险一金,与此同时,还有岗位稳定和薪酬优越的好处。
而且真正有编制的员工,一般都不需要做具体的工作,只需要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就能享受事业单位的福利和岗位补贴。再加上相应行业和岗位的 “身份光环” 带来的优越感。
怪不得连陈橙这样的中科院博士,也会对编制内的 “铁饭碗” 趋之若鹜呢。
总之,“铁饭碗”虽香,却需要 “丢弃” 高学历人才以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代价,于情于理,对个人和对社会,都是一件相当可惜的事情。
所以希望名校硕博士,有条件可以进入科研院所,继续搞学术研究的,还是应该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一把。
毕竟,为了眼前这几个算不上优越的辛苦钱,而放弃了追寻 20 年的学术梦想,实在是不值当。

知乎用户 红烧排骨 发表

一个特别卷的工作,换到一个比较卷的工作

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我们不要去因为一些标签而对人家进行约束。

除非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不然只是当条新闻,乐呵一下就得。

生儿为人,有时候需要放过自己,让自己喘口气,活在别人的嘴里,终究忘了自己。

知乎用户 1599hq 发表

喂猪放羊去吧回归自然一步到位。那才是最高境界。

知乎用户 道生无名 发表

已经成阀的人是不会放下自己手里的权力的….

虽然我们终结了封建制度,但上千年传下来的糟柏早都深入到骨子里了,新生代的人想从官阀,学阀的手里接过权力…

遥遥无期。

而且没有人想过去取代,想到的只是同行业,同水平里谁能更卷,谁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太累了…

在基层躺平好像也变成一个看起来很好的选择。

知乎用户 慕佳 发表

说人话,博士出来都三十好几了,一个月才万把块,生活个屁啊,别特么假情怀

知乎用户 专找不痛快 发表

蛋糕越做越小,卷来卷去就为了那一口剩饭,何必呢?干脆躺平,大家一起死

知乎用户 大喷壶​ 发表

做了基层公务员后,还可以在知乎做自媒体,挣钱自由两不误,多好~你看知乎多少挂着各种名校博士头衔的混饭吃的自媒体。

知乎用户 咳咳咳咳​ 发表

宇宙的尽头是科研,但是,科研工作一时半会是没有结果的(成就),收入不稳定,对于有家庭,或者即将成家立业的人来说,时间成本太高了,每天卷来卷去实在是太累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为什么高学历的就不能选择安稳?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以及想要的生活。

知乎用户 寻燃 发表

很正常,以后会越来越多的,近几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已经到了离谱的程度,三年以后这批研究生该如何找工作将是个超级难题。

知乎用户 L like 发表

要想成为科学家,首先要耐得寂寞,甘于贫穷,即使在欧美国家,大学教授的收入也不如在公司的收入,中国自古以来的 “学而优则仕” 的思想阻碍着中国的科学发展!

知乎用户 Einsteinji​ 发表

诸位想想,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比一下,从学历要求到薪资收入到工作强度稳定性到社会地位,综合来看,是不是后者强于前者?

所以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普遍

知乎用户 乐天居士 发表

基层公务员就不卷吗?卷得很。没路子的天天干活,也升不上去,待遇还低。我好些朋友混到三十几岁没有大升迁,甚至领导年纪都比你小,就知道不行了,又辞职下海。

知乎用户 松松最好了 发表

应该鼓励,大部分公务员都是博士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行政水平

知乎用户 长枪手​ 发表

充分反映了一个只会考试的人走到科研岗位后那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心境。这也算是一种筛选吧。

知乎用户 弱逼 发表

净瞎吹牛,能考进面试吗?能考上吗?

知乎用户 科研弃狗 发表

中科院哪个所?中科院好的所比肩清北,差的所跟三本没啥区别。

知乎用户 普拉特勒蒙 发表

就硬钓是吧

知乎用户 一二三四 发表

博士们觉得自己已经站在知识的塔尖了,但是社会没有相对应的岗位给他们发挥价值。自然就没有对应的高收入高待遇。社会一方面觉得博士们去做普通工作可惜了,但给他高薪却产生不了相符合的高价值。所以社会缺的不是技术人才(有成就的顶尖人才哪里都缺)也不缺钱,缺的是把钱和技术能整合在一起商业模式创新的人。就像马斯克这种天才

知乎用户 知名牛头人 发表

盛世下海,乱世考公。

知乎用户 anaconda 发表

降待遇吧

知乎用户 luna 是月亮的意思 发表

我其实愿意相信这个回答是挺敷衍的,或者是借着当下的热词随口一说~

内心其实是抗拒,不想相信我们这种体制下 20 多年的教育成果吧!

知乎用户 专业的 HR 发表

让他去社区基层锻炼一下,干不了多久保证跑路。

知乎用户 回锅肉 发表

考公务员也很卷啊

知乎用户 foxxjj 发表

博士生去考基层公务员,本身不就是卷到极致的表现吗?

知乎用户 龙雨文心 发表

我们这公交车司机都是 30 岁上下的年轻帅小伙,他妈都卷到开公交车去了!让那些四五十五六十的大叔们怎么活?

知乎用户 蝶儿飞飞 发表

马云有句话说的好,员工不想干了无非两种情况:一是钱没到位,二是受委屈了!两样全占一般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天之骄子呢?

知乎用户 Lawrence1987 发表

我觉得首先是没有好的企业。并且各种企业都不想投入资金搞科技研发。

其次各级公立科研所容量实在有限,并且水平有限,但是水很深。大学任教,同样比较卷。

所以各位,给孩子选选专业要慎重。不行就学医和当老师吧。

知乎用户 守夜人 发表

如果一开始只是为了找份工作,的确没必要,此学历已经超过 99% 的人了,只要不是太挑有大把机会

但是如果是在科研机构,还是建议继续卷,科研就需要卷的精神,需要卷的人才

我认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很伟大的,花花世界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精彩

知乎用户 赞逗讥 发表

反映我们彻底赢了,就这样吧

知乎用户 Chen 发表

你猜基层卷不卷?

知乎用户 随便随便反正要消 发表

看透了呗。

怎么拉动经济,就是让你背上贷款,不停 996 成为债务的奴隶。

到了老了一身病。关键还可能是高血压这种治不好的慢性病。

现在心里想的就是稳定压倒一切,什么大富大贵都是银行和房东的。

只要自己清心寡欲,能健康活到发退休金就算胜利。

至于你每年 GDP 增长多少,跟我有半毛钱关系?

知乎用户 狗带 发表

后疫情时代,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没办法,太卷了

未来就是这样的

博士下基层,硕士进工厂,本科上工地,专科扫大街。–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就业方向。

知乎用户 自古深情留不住 发表

纵观历史,每一个时期的霸主级国家都是靠打出去抢进来这个模式发展起来的,拼命内卷的模式没什么未来

知乎用户 小企 发表

你去考公务员就已经够卷的了大哥。。。

知乎用户 神仙在养花 发表

主要是中科院博士再牛逼也敌不过唐山师兄

知乎用户 kaka​ 发表

不浪费啊,你以为现在的博士和十几二十年前的博士一个水平吗?只是头衔一样罢了,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知乎用户 我爱吃豆子 发表

到哪都是卷!

知乎用户 微微 发表

高学历的人考公务员不是能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水平吗?这不是好事吗

知乎用户 嫉妒 发表

说明大家对公务员的印象就是:不用干啥活,挣钱轻松,不会被裁。所以很多基层公务员工作态度对待群众态度才各种被人诟病。

氛围对人的行为方式影响很大的。当周围都是高素质,工作态度认真的人,即使是平时工作散漫的人也会不由自主的想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反之,当一个积极的人进入一群人每天喝茶聊天,不干正事的环境中,也会受一些因素影响,被慢慢同化。(少数人除外)

知乎用户 Miaow 发表

从一片卷的森林跳到另一片卷的森林。殊不知给另一片卷的森林带去的是降维的卷

知乎用户 ergou 发表

学而优则仕,这是走向正途了,科研是邪路。

知乎用户 致命的狸猫 发表

博士扩不扩招不知道啊,不过我们组里的博士越来越少了,大家都不爱读了。没办法,生化环材是这样的。

知乎用户 苏铃 发表

极大的讽刺

知乎用户 KbKb 发表

在中国普通人读个本科能保证就业就够了,再往上读就是当韭菜,浪费生命

知乎用户 Codfish 发表

博士很水,就像 91 年加入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

知乎用户 韭菜 发表

不能个教师证,去当老师吗?二三线工资很高的,30 几万一年,房价二万一平,过过日子很好了。

知乎用户 林上鹤 发表

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相信自己没错,一个村长背后的利益可比一间大部分的上市企业稳定多了

知乎用户 林生 发表

公务员真好

知乎用户 一个普通人 发表

原来博士了也卷呐

知乎用户 DDDDD 发表

反映了底层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基层岗位更少了。造孽

知乎用户 idioctonia 发表

更多人选择考公是一项多赢的事情。

控制了就业市场求职者人数,减少了竞争 — 求职者赢

他们或在职考公或脱产考公,总之不会被归类到失业人员 — 失业统计赢

政府公职单位获得了更多高学历高水平人才 — 政府单位赢

增加了了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 — 公务员教培行业赢

知乎用户 双牛座 发表

觉得累就歇会!

知乎用户 胡同 发表

不稀奇,产业升级没有完成,国内高尖端或高新行业发展迟缓,的确不需要这么多硕士和博士。特别是博士毕业出来真可能没有合适工作,年纪和工作经验摆着,压力多大可想而知,卷中卷。

知乎用户 Nobody 发表

读到博士了应该润的。

回去考基层还不是卷?只不过卷的是别人。

知乎用户 莫吉托 发表

知识青年应该到农村去锻炼,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掌握高等知识的博士更有前途!

知乎用户 世事一场大梦 发表

大把大把的害虫,为了利益,混进了革命的队伍。

读博士就为了考公你觉得他学术能有多好,多半是不学无数!实在忍不了 run 到外国搞学术都正常。

知乎用户 兮兮夜雨 发表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公务员招考资格审查的数据显示,报名过审人数一举突破 200 万,考录比从 2003 年的 16∶1 一路攀升到了 68∶1。

中科院博士毕业的陈橙放弃了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在聊到自己的选择时,陈橙表示,自己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 “再继续卷下去了”。

“即使博士毕业,找工作其实一样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 陈橙告诉记者,自己也有几篇 SCI 论文和研究成果,但如果想要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或者机构,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有一些地方院校对像他这样的人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但如果想要将来在学术上获得一些成就,还是要尽量争取进一流院校。相比之下,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变成了最容易的一个选项。

但不可否认的是,持续学习仍是很重要的一点,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你是什么学位。

这里推荐采购与供应链人的学习平台

采购知识随时随地线上学

中采云学堂

测一测你是几级采购

中采商学 “专业采购能力” 测评

考一个含金量高的采购证书吧

采购人,考个什么证更有含金量?

知乎用户 Fine 发表

个人所好,买定离手,落子无悔

世上就没有轻松的工作,也没有无用的人

人生就几十年你管别人做什么呢?人生一半已经过去了,您还在看别人,其实你自己也很好

SCAN 专业采购四大核心能力—上海 深圳公开课

知乎用户 喜顺 发表

徐克在《笑傲江湖》里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你怎么退出?”

同样的,有人的地方就在卷,而公职体系更加卷,你凭啥认为到基层做文职就不卷了?卷,也称之为竞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除非你不做人了。

第一,竞争这一步,博士学历确实能起很大作用。

但是要知道有多少人看着这个岗位,入职这一步的竞争仍然在。

第二,入职后,公务员内部的竞争和风险依然在。

你有这么好的学历,被人拿来聊天、围观,你会不会别扭?

领导看你这么强的学历,会想要你多承担点工作,多写点材料,你干是不干?

你如果出点差错,别人说句 “就这还博士” 的风凉话,你苦不苦?

……

最后,我不是反对去基层的选择,但是抱着 “我不想卷了” 的心态不好。你不如凭着博士学历,到基层卷死别人——将这个学历物尽其用,让自己获得职场、婚姻市场的关注和便利,利用各种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再加上自己的学识,去竞争,才有更好的路。

知乎用户 为好优姐姐 发表

花了时间精力,好不容易走到上面,
面对的是没有那么多岗位,就业压力大
所以不断会有
博士干研究生的活
研究生干本科生的活
本科生干专科生的活
有点想法的肯定去考个公务员啊,
大家都知道这个稳定,也是被疫情搞怕了
还是学习点有用的东西吧
采购人必备资料,找我免费领取哦

知乎用户 小城酒馆 发表

如何看待报道称「有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因不想再卷下去了」?反映出哪些问题?

疫情当下,压力山大,选择平稳的生活,没有什么丢人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庞大的就业压力,让这一辈的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

所以,不管你现在属于哪个年龄段,都需要好好的学习,努力让自己不断的超越现在的自我。你才不会被取代,被社会遗忘。

知乎用户 河南博威胡琴 发表

我看不起他们!智商那么高,学历那么高,占着清华北大的资源被国家辛勤培养后,不去搞科研,不去以钱学森为榜样,不去治国起价平天下,反而扭头去了基层公务员,喝茶看报下象棋,说实话,我看不起他们。

知乎用户 趋势为王 发表

嫌卷考公务员真扯,真当了公务员看怎么往死里卷的

知乎用户 踽踽独行​ 发表

对内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都被隔离的像监狱一样了,

对外跟这个吵架,跟那个吵架。

没有消费市场,哪来收入?

僧多粥少,哪里都卷,哪里都卷……

消费降级吧,能降多少降多少……

等和非洲一样,也就消停了……

知乎用户 鸟晖 发表

说两个简单的小问题,大家都看得到

第一,国内目前是外资逃离,产业外迁,经济形势下行,高精尖产业发展又有瓶颈,国家为了稳定和控制力,把重心都放在国企央企,又进一步压缩了民企的生存空间,加上疫情封锁,创业必死。

第二,大量大学生毕业无法就业,社会本就在裁员,互联网大厂校招只要清北,大部分人又是统试教育,还不如蓝翔新东方,还有一技之长。

就业岗位减少,大学毕业生增长,标准的僧多粥少还遇到了粮荒,并且这种情况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所以一份稳定的收入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有编制的铁饭碗飘香肉香自然就变成了众人的目光所在,如果说原来国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久的将来,这种情况将变得越加明显。

如何解决,其实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我这边做个小小的预测。

国家近几年大力发展 “乡村振兴”,中国城市化建设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但是乡村土地辽阔,并且发展同质化的问题可以提前规避,之后几年,农村可能会陆续成立很多乡集体企业,开放大量编制,吸引大学生前去,发展农村,推广特色农产品和本地旅游。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这就是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知乎用户 早月先生​ 发表

这个博士还是天资不够,进不去 985,所以就基层公务员。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是三代 985,海归博士,来吉大工作很好很好的,人家就要去华五,去复旦当了个编外,这就不自量力了,也就变成杀人犯。

来吉大条件是:本科、研究生、博士都得是 985,是要看天资的。本科二本,本科一本,都是不行的,只能去考公务员了。

知乎用户 第一大宗师 发表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哪怕有人读博士读完去当和尚当农民,甚至不想工作了领低保,这是人家作为一个有公民权的个体拥有的选择的权利。做为媒体,选择能报道的还可以产生热度的新闻去报道去炒作,也更是媒体的职责罢了。

我看有人因为不符合所谓主流价值观而批评这个批评那个的,似乎读完博士不去为科学事业奋斗就多么不道德了,纯属吃饱了撑的。只要他在考编中没有徇私舞弊行为,就没什么好批判的。面试官因为他的博士身份如果给他更高的分数,那也是合情合理的,充分体现了博士的能力和价值。

我们目前的社会给这个人传达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这个人也有表达自己价值观的权利,媒体也有选择热点新闻报道的权利。

错的肯定不是人,如果真说是哪里错了,也不是哪个个体。

知乎用户 佛影镜湖秋 发表

把话放这,由于财政开支的压力,十年内能外包的岗位全部外包,核心位置的公务员改成末位淘汰和合同制,2020-2030 入坑的全部被套死,想辞职组织不批,主动走按开除算,想混直接解聘,体制内比体制外还卷。

欢迎挖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在湖北一个五线地级市的市水利系统,事业编,专升本学历,入职五年,目前一年收入 14 万上下(包含公积金),每个月工资到手四千多。

另外就是几个奖励性工资,外加多发一个月的工资,这几个奖励性工资加起来就有 5 万多。

从收入来说这已经绝对凌驾于本地企业了,甚至比的上一线城市的大企业!

再说工作量,基本上没什么事做,因为业务都委托外包了,我们每天几乎都不用来,上午十点多来,混混到了中午,去食堂吃个免费午餐,去办公室蹭个空调睡午觉,睡到下午三四点就可以回去了。办公室门是一定要锁好的,去向牌划到外出,美其名曰:下现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公务员考试就不卷了?

这博士格局有问题啊,要考也不能考基层啊,最起码市直或者省厅啊,基层乡镇一个月不休都是正常的,工作太繁杂,本来人不少,干活的人太少,一到了四五十岁就开始摆烂,年轻人一个人要负责几个口。

通勤远,收入低,压力大,还有服务期,这事儿得想好。

博士无论是公务员事业编,试用期完事儿好像给定级正科待遇吧。可以查查选调生的要求,档案在省里,上限高得多。

不是体制内太好,只能说体制内比较正常,很多行业不正常。

知乎用户 章鱼哥 发表

一夜之间,关于唐山的热搜一个都没了,好怕怕

知乎用户 zhouqinjin 发表

学医 11 年,毕业进医院,每天从早忙到深夜,门诊完了还要去手术,这样忙下来,我的收入还不如行政后勤早九晚五的普通职工。行政后勤永远高。聪明的同事,找关系调入行政后勤,不想干活升迁无望的老同事调入体检中心,每个人的待遇都比我高,就我们十几个人还在傻傻的坚持治病救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是不是对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有啥误解呢… 这年头轻松岗位极少了,多数都是全年无休,动辄各种问责…

知乎用户 龙锵锵 发表

很正常,我也是中科院博士,十年前从山东的一个科研单位辞职了,辞职前的工资不到 3000 元——工资低还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我曾经想只要能做科研,工资低一点就低一点吧,因为我真地热爱科研,但后来发现做科研的条件也很差,而且还要应付一堆杂事,一堆人管着你,而且用奇葩的方式,除了不能迟到,你哪怕一分钟实验都不做也没关系;你一做实验,就有财务来跟你算你已经花了多少多少钱了——哪怕你自己申请到了科研基金,也没有一点支配的权力,因为他们觉得你花的钱就是单位的,你花一分钱,单位就少一分,但是不花钱怎么做科研呢?…… 所以,我觉得不想再浪费生命了,辞职了。辞职的时候,单位不放,我在不拿一分工资的情况下,辞职之后还应他们的要求做了很多诸如写科研报告等的工作…… 辞职八年后,我才得以把档案要出来。往事不堪回首……

为什么说到这事的时候,我的心那么疼?我以为我忘了,早就不在乎了……

知乎用户 Sunridge 发表

天天就知道谈奉献讲精神,要钱要福利的时候就说没有,现在每天看新闻都看到哪哪哪贪了几百万几千万,这他妈叫没有?踏马的钱呢?一个博士一年挣得还没郑爽一天来的多,踏马的新游记,亲爱的来吃饭,这些综艺都看了吧,最近电视剧都看了吧,明星是什么卵样?有几个是普通人的生活?

好家伙学了这么多年,卷了这么多年,甚至还不如一个脑袋空空的刘浩存,这些人钱和资源都哪来的???

工资还没房价涨的快,租房都租不起,去大城市工作踏马的还倒贴,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在家啃老来的强,亏的都他妈一样,没钱了还不如在隔壁餐厅洗碗。

所以上学有啥用?大部分人都是炮灰罢了,奥,其实还是有用的,让我看清了当代社会的嘴脸,反正我不想当牛马了。

知乎用户 ECHI 多娜 发表

从国家层面感到惋惜,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是人才的浪费。

从个人层面讲,我觉得没毛病,根本原因是大家对于未来没信心,20 年以前,可选择的方向很多,20 年以后工资照发,不用担心明天失业的工作,公务员一定是最佳选择。当吃饭和情怀相比,哪个更现实呢?!

来看看 2022 年的国考数据把吧:

报名过审人数突破 200 万;

考录从 2003 年的 16:1 上升到现在的 68:1;

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太大,疫情反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好等影响。

所以,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啊~

安身立命,唯有这样有编制的工作了;

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一门心思考公务员,啥也不干,大不了多考几年;

有在大厂工作几年后,终于考上老家公务员的。

有人博士毕业,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的;

进入高校搞科研,一定要进入一流的高校才有可能在学术上取得成绩;

但很难进入到一流的高校,但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是最容易的。

中科院博士报考基层公务员,都在逃避和躺平了,我们的科技还有希望吗?

只能说明公务员待遇太好了;

怪不得本科生送外卖的那么多;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十几年寒窗的博士拼命进体制;

甚至连孤陋寡闻的小县城也在所不惜,走到这一步,我不知道梦想,强大,复兴,富强,创新要怎么关联,怎么实现?

还是体制内好啊,工作体面,稳定,工时短,受尊重。

全民考公,争先恐后争做人民公仆

这么卷,还期待科研有什么创新进展呢?

知乎用户 四月烟火 发表

提升一下基层公务员平均素质,对老百姓是好事

知乎用户 饼仁酱​ 发表

每个人都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选择,他要么是消化不了上面的饼,要么确实是身心俱疲,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心里受够了委屈,所以才选择一条看起来更容易,虽然很大机会将要荒废他之前的专业研究。

一切都是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内需不足,消费不振,原因就不深入说了懂的都懂。最近这两年受多方面影响,有疫情原因,还有美国的刻意打压,也有环保或者其它产业政策调整的因素,加上渐渐成为职场生力军的 90 后、00 后很多都不愿或不能适应过去那种职场环境,他们和 70、80 后相比,求职就业的初衷更在意的是个人发展,对工作环境等一系列隐形福利更加关注,所以一方面造成了传统产业用工缺口大,但年轻人进厂意愿不足,另一方面还有相当部分 90 后、00 后主动或被动地隐形就业。企业主也懵逼了,他们习惯的是过去的模式,靠着人力成本优势参与全球分工,在出口被打压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原材料上涨、疫情影响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价格拉到最低的情况下,就拼命提升科技含量和售后服务,一直意图以传统的思路稳住客户开拓市场,这位博士生我猜一定是做研发或售后的,这个加班强度估计太大了,福利嘛估计跟大厂比差距明显。凭什么你画的饼全部要我来填,分到我头上才那么一点啊,这连续加班加点,身体会渐渐释放一系列信号提示有不良反应了,但凡觉得专业有前途,哪里会那么轻易放弃呀,总不能上面吆喝,下面累死累活,钱拿的不多,命也没有了吧。

现在都在传 00 后整顿职场,我想这也算是一种整顿方法吧,不陪你玩了,这种结果肯定算是双输了,但是多一个快乐的也好,也是一个信号吧。

当前确实很难,企业家很难,经营企业也很难,每个打工的都不容易,希望疫情快点终结,各个行业迅速重整恢复,只有一直保持高质量和高速度发展,才能让庙堂朝野尽展眉,各行各业俱开颜。

知乎用户 阿卓​ 发表

我们看一看历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想任何人都希望,每天准点上下班,周末正常双休,带父母孩子出去度假,还保证工资收入正常准时准点到银行卡,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下了班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喜欢看的电影,安安静静地吃一顿美食。不用考虑养老的问题、不用担心孩子上学的问题,婆媳关系正常,家庭和睦。

然而,目前疫情、国际国内局势、整个就业的大环境下,又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悠闲状态?

每个人急匆匆的步伐,拖着黑眼圈走进办公室,找自己的位置,希望早日摆脱中年危机。

这件事说明,目前的就业形式和生活压力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在这样的压力下,女性比起男性还要更加悲催,不敢生育、不敢结婚,刚毕业 23 岁找工作,难免面试就要被逼问何时结婚?何时生娃?何时要二胎?男性说,或许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全职妈妈在家带娃,四个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教育,中年谢顶的危机,就算再来两杯枸杞茶也挽救不了、不逼着自己在悬崖边往上爬,还能怎么办。

谁不想躺平?谁不想有五险二金的保证下,还能稳定的工作、生活,我想,出了国考、省考能够让自己内心感觉平稳吧。公务员在体制内的工作现在一定是比其他职业好太多的铁饭碗。

另外一方面还说明仅凭学历,确实证明不了什么。

也许人格上本事自带 BUG 呢,有的人确实会读书、会念书,但是在人际交往、人情世故中,显现的确实有缺陷的,也许他并没有常人想象的那样完美,也许他也并非事事都像他的学历那般耀眼,反之,有很多没什么学历的人,照样过得很好呢,不需要去挤国考、省考这几座独木桥,也有一身本事衣食无忧。也有很多看上去过得很好的中产,实则是跟银行打工的奴役而已。

不要仅凭看上去,有时候真的只是看上去很美。

知乎用户 绒布 发表

上个世纪的知识青年再教育和上山下乡,这个年代的博士去基层公务员,都是结构性失业的具体表现。

知乎用户 用舍由时​ 发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又有人迫不得已。基层公务员也是另一个维度的服务人民,回报社会,我认为我们没必要拿着博士就一定要在科研发光的绳子去做捆绑。诚然博士在专业上确实很强,但是如果不喜欢或者解决不了自己的生存问题,那也是做不下去的。如果他的 offer 有年薪百万给房给车,想必是别的选择吧。

知乎用户 江南等细雨 发表

我是本科(三本)毕业,毕了业就参加工作了,也有好几年了;我的一个大学室友,她今年博士毕业了,我本以为她博士毕业了就可以顺利的找到心仪的工作了,直到前几天我和她聊天才知道她们有多内卷。

她告诉我,她准备要读博后了。

我挺意外的,但是她告诉我,她的第一学历对她限制太大了,她本人是不愿意进企业的,想要进企业的话研究生毕业就去了,好的高校她根本就留不下,研究所什么的更是没希望,就因为她的第一学历是三本,她说:别说是三本了,就连双非人家都不爱要的。

她还跟我说,她的博士同学,有一半去当了中学老师,我回复她的是:杀鸡焉用宰牛刀。我真的是这样觉得的。

她的一个师兄,发表了 10 篇文章,应聘一个深圳的专科,人家没要。

她们组里的一个报账老师,香港大学硕博连读,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后,来她们组里当助理。

跟她一起入站的博后,清华过来的……

听她这么一说,我觉得我跟废材一样。

于是我又冒出来疑问,辛辛苦苦的读到了博士,也顺利毕业了,又反过来要看我的第一学历,难道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都付诸东流了吗?我有点不明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最卷的难道不是考公务员吗

知乎用户 小巧智多星 发表

基层工作人员告诉你 基层绝不是说的那么轻松 不仅卷 所有压力都会层层下来压到你身上 上面的人动嘴皮子 你全身都要动

知乎用户 小耳朵 发表

用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培养学生,还妄图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人才,根就坏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时候觉得再这样下去命都没有了,人生短短几个秋,好好珍惜。

知乎用户 王小丫​ 发表

基层公务员就不卷吗?现在还有不卷的地方吗?

知乎用户 思澄 发表

众所周知,博士是我们学校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位(博士后不是学位)。按理说,应该是比较好找工作的。但是居然出现有中科院博士下考公务员的情况出现。

从中科院博士毕业的陈橙在权衡再三后,放弃了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在聊到自己的选择时,陈橙表示,自己单纯是因为不想再找工作这件事上 “再继续卷下去了”。

自 2009 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 13 年超百万,今年更是竞争格外激烈。相关数据显示,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庞大的就业压力下,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稳定,都让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选择。“求稳”心态下,无数年轻人开始了对 “入公门” 的追求,试图通过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找到安身立命的安全感。

高考近几年年年超一千万。整个社会的人才严重过剩,要想着找到好的工作,必须内卷,使劲儿卷。

其实说,大家对于博士这个学历有一定的误解。

很多人以为国家培养你,一直读到博士,应该说是为科研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去当公务员的。这难道不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一种巨大的浪费吗?

事实上,还真不是。现在各大高校内的博士们实在是太多了。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更何况博士们都是狠人,还年轻,都能内卷。

不少博士很难以忍受这种巨大的压力,于是乎选择另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方法,又何尝不是好的选择呢?关键在于大家都不想在自己所研究了十几年的领域内放弃,可是他们这些博士看不到希望,往前一步就是不停地努力内卷。对于他们近三十岁的年龄,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繁重的活儿,外有父母催婚、经济买房买车压力,内有同龄人早已结婚生子的比较。他们已经受够了这种压力,这种艰辛,这种心酸了。

无论如何选择,其结果必定自己承受

知乎用户 王手 a 发表

于私

考公考编在后疫情时代已经成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了,大家这时候纷纷选择有保障的单位躺平是种对时局和社会的判断后结果,回忆一下改革开放初期,为什么大家拼命要拿铁饭碗,要子承父业。就很好理解大家这时候避险为什么选择考公考编了!

于公

可能这些高知识人员都希望直接为国家做点事情,提高相应领域的科技、技术的提升并且得到足够满足的报酬!

时势造英雄,不得不说认知维度比较高的人群很清楚的判断当下和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选择考公考编的避风港潜伏深造!当时代再次迎来大发展,快经济增长的时期他们自然就会有部分人跳出来下海!

知乎用户 学长说求职 发表

错了,哪知道基层公务员也是天天加班,不容易,人不进入一个行业,总认为那个行业都是优点,进入后就知道基层公务员也是光加班,还没有加班费

知乎用户 天山奇客 发表

中科院博士毕业的陈橙在权衡再三后,放弃了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在聊到自己的选择时,陈橙表示,自己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 “再继续卷下去了”。
2022 年,国考人数再次刷新纪录。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公务员招考资格审查的数据显示,报名过审人数一举突破 200 万,考录比从 2003 年的 16∶1 一路攀升到了 68∶1。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自 2009 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 13 年超百万,今年更是竞争格外激烈。相关数据显示,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庞大的就业压力下,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稳定,都让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选择。“求稳”心态下,无数年轻人开始了对 “入公门” 的追求,试图通过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找到安身立命的安全感。

一门心思考公务员,是为了能在北京扎根
在得知教育部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递补名单发布以后,徐倩把名单来来回回看了四五次,不得不接受了自己此轮 “考公” 失败的事实。实际上,早在今年 1 月份国考成绩公布的时候,她就已经明白自己大概希望不大了。之所以还要盯着递补公告发布,不过是因为心里存了一点侥幸。
“现在已经 6 月份了。之前投的简历大多不是很理想。有几家心仪的国企,二面以后也没有了下文,估计也很悬。省考也失败了,看这样子,估计只能今年年底再‘二战’了。” 谈起自己的求职经历,徐倩充满了挫败感。
与很多广投简历的毕业生不同,马上就要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的徐倩对于自己的工作方向有着特别明确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进体制。在名校扎堆的北京,徐倩认为自己就读的大学名气在找工作中竞争优势并不大。因此,从大一走进校园那天起,考公务员就成了她的目标。在日常学习的同时,她早早地就做起了考试的准备,刷题、看面经更是家常便饭。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做了充分准备,最后的考试成绩却没有尽如人意。
之所以对 “进体制” 如此执着,是为了能够解决落户在北京的需求。徐倩告诉记者,自己的姨妈曾经在北京打拼了 15 年,不仅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还在这里结婚生子。但最终,为了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是放弃了北京,自己辞职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读书,和丈夫过上了 “双城” 生活。从自己考来北京的那天开始,父母就一直念叨,如果找不到一个可以解决户口的工作,还不如趁早回老家来得踏实。
“北京落户是有限制的。比起人才引进和积分落户的规定,作为应届生找一份有指标的工作是最容易也最切实际的解决办法。”徐倩表示,正是出于对 “户口” 的执念,她才把求职目标限制在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央企这些选择上。
眼看着期望慢慢落空,临近毕业的徐倩也开始焦虑起来。可即使此刻改弦易辙,把求职的范围扩大,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很快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徐倩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院系里,目前明确去向的同学还不到一半,这还包括已经成功考研 “上岸” 的同学。她开始犹豫,自己要不要先找一份工作留下来,再慢慢考虑接下来的事情。
“马上就到了毕业典礼和离校的时候,其实父母已经催促了很久。他们的意见是与其留在这里,不如先回去专心复习,接下来可以试着继续考公务员和考研。我自己也担心一旦工作起来会更影响复习效果。” 徐倩告诉记者,虽然还没有决定是否要继续找工作,但是她已经做好了要继续考公务员的准备。
“应届生的认定期只有两年,过了这个时效,即使进了有留京指标的单位,也未必有资格。还是考公务员更靠谱一些。大不了就三战,反正身边这样的人也不少。” 徐倩说。

大厂工作几年后,辞职回老家县城当参公人员
在奋战了 5 年后,秦磊终于如愿以偿,在今年成为了当地县城统计局的一名参公人员。
所谓 “参公人员”,指的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同样也需要通过相应的公开考试,才能进入行政单位工作。虽然与公务员相比,参公人员不仅编制不同,晋升机会也会相应差一些,但是对于秦磊来说,能回老家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他已经十分满意了。
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的秦磊在校时学习的是影视制作。2015 年,甫一毕业的他就被网易聘请,成为一名电脑特效工程师。由于薪资水平还算不错,刚开始工作的秦磊还比较兴奋,但很快,没完没了的加班开始让他感觉到吃不消了。
“我主要负责的是视频的特效制作。工作时间不是特别稳定。没有活的时候,每天朝九晚五,一旦来了活,连续两三个月都是半夜 3 点以后才能下班,但是第二天早上一早就要来打卡,确实是有些辛苦。”秦磊向记者描述,在经历了几次通宵后的 “晕眩”,再加上父母也表示希望他能回去的意愿,最终,他还是选择辞职,离开一线城市,回到了被他戏称为“六线” 的县城。
秦磊老家的支柱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想要在当地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犹豫再三后,秦磊在当地找了一个临时工,一边工作一边开始了考公之路。可能是因为离开学校太久,这条路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在考了 5 次之后,秦磊才终于考到了第三名,刚刚进入面试范围。
“可能是因为看我考得太辛苦,面试的时候突然就运气很好。” 回想起自己的面试经历,秦磊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原本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没有参加面试,而排名第一的竞争对手最终放弃了这个职位。就这样,“自己突然就被幸运砸中了”。
与在网易过万的薪资相比,秦磊现在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 4000 元。即使如此,他仍然觉得很满足。“大城市的收入虽然高,但是支出也很多。更重要的是,你几乎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现在虽然收入低一些,但是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其实更快乐。” 秦磊对记者表示。
选调生竞争升温,经济落后省份也变 “香饽饽”
再有两个月,田立伟的试用期就要结束了。根据山西省的选调政策,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将会被安排到乡镇基层进行实践锻炼,在 “墩苗” 中历练自己,积累经验。
田立伟是北京大学 2021 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外人眼里,有过两年相关工作经验,又罩着 “北大毕业” 光环的他,如果想要留在北京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出乎身边很多人意料的是,2020 年年底,在看到山西省招收选调生的通知后,他丝毫没有犹豫就选择了报名。最终,他选择了太原市的一家市直单位,干起了和他所学专业一点关系没有的党群工作。
与自己擅长的领域相比,党群工作繁杂、琐碎,还需要大量的文字劳作。刚开始的时候,田立伟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尽管如此,他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相反的是,他购买了大量政治学习和有关县域经济的书籍,空闲的时候就翻一翻,为自己接下来去基层工作做准备。
田立伟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这一批选调生里,最终选择来山西的北大毕业生就有六七十人。与往年相比,这一数字确实是有所增加的。不仅如此,据他了解,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里,即使是如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选调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历年来选调生竞争比较激烈的省份主要是一些发达地区,发展水平较为靠后的省份相对不太容易被青睐。以山西为例,上一年山西省招收清北的毕业生是不需要笔试的,再早一些时候,连专业什么的都不设限,只要你愿意来就好。但是我了解今年招考的时候,所有的毕业生都要先过笔试才有面试资格。” 田立伟告诉记者,他报考的那一年,通知刚下发,浙江省的两个 300 人微信群一个下午就满了。但是山西的招考群直到最后一天才到 300 人,最终确定意向的只有 100 多人。当时毕业生还开玩笑,说如果山西都要笔试,估计没人报了。没想到今年不仅设置了笔试,报考人数还增加了。
在田立伟看来,近年来互联网企业裁员、疫情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都是导致 “公务员热” 的直接原因。“以大厂为例,第一批进入大厂的名校毕业生已经 40 岁 + 了,很多也遭遇了裁员。尤其是在校友群里,这种‘中年危机’的故事并不少见。相较而言,公务员虽然收入低,确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理想抱负的职业。大家有倾向也就不足为奇了。”田立伟说。
与田立伟同一年通过选调回到山西的陈橙是这一批选调生中学历最高的。中科院博士毕业的他在权衡再三后,放弃了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在聊到自己的选择时,陈橙表示,自己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 “再继续卷下去了”。
“即使博士毕业,找工作其实一样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 陈橙告诉记者,自己也有几篇 SCI 论文和研究成果,但如果想要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或者机构,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有一些地方院校对像他这样的人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但如果想要将来在学术上获得一些成就,还是要尽量争取进一流院校。相比之下,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变成了最容易的一个选项。

知乎用户 Eastin 发表

这都不是新闻了,之前就有过北大女博士入职城管:

知识就是力量,北京大学女博士考取城管执法岗,网友羡慕不已

前有北大女博士入职城管执法岗,后有中科院博士回老家文职。

性价比来说,前者有北京户口,后者离家人较近,如何权衡全看抉择。

这现象说白了就是目前的就业情况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毕业生数量。

深层次原因就非常复杂了,这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亿个看法。

知乎用户 一三呃 发表

大家难道真觉得公务员就不卷了吗,组织部门真是没脾气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高水平高学历的人才数量迅速增加,导致竞争力显著增强,导致部分人才的下流现象,进入基层岗位,这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好现象,只有更多的人才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实现整体的提高,缩小断层。

知乎用户 晚晚 发表

反应了博士科研工作者当继续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所付出的和得到的远远不成正比的问题

知乎用户 粉饰太平 发表

有些热搜撤得好快啊

知乎用户 Emma Guo​ 发表

反映出新增公务员专业迫在眉睫!

高校教育培养方向与就业方向严重不匹配。

既然大多数都想做公务员,那就新增公务员专业。高职或大学完成学业,就可以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基层公务员只要在中专完成学业就可以走马上任。为什么要读到博士呢,少走弯路,更早成功。


当然上面是开玩笑的。

知乎用户 芒果大师 发表

首先,人各有志。

另外,当今世界哪里竞争不激烈???

国与国之间也为了资源、领土、话语权较量,中国给你们这帮人创造的平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们还有脸在这里叽叽歪歪?!

天天夸大 “内卷” 贩卖焦虑的无良媒体,你们都是忘恩负义之徒、井底之蛙、走够乐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财政供养的大量闲散人员,他们存在的作用就是拿工资,并且人数还在增加。三四线城市体制内食禄者众,而生产性企业少,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地又卖不出去,欠发达地区将面临巨大的收支平衡问题。 这些闲人的唯一期待就是,外出打工的人,能有一丝家土情节,回家买套房以支付自己的工资。

知乎用户 老萧 发表

这些「普通」硕博 / 青椒大多都是帽子王、关系户的免费 / 廉价劳动力。

操着卖白粉的心,连白面都吃不起。

不要问,问就是家国情怀,为了提升你个人能力

不要谈钱,谈就是我们干着惠及国家乃至世界的事情,未来是你的

不要谈项目 / 论文挂名问题,谈就是实验室规定

不要有舆论,网民一问就是国家投入了大把资源培养了你们

学费我自费的,论文我自费发的,专利自己写的,轮到署名,我就轮不上一作了,更别谈物质激励了。

我们是个瑞士卷,卷完给各位大爷们吃,好不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知乎用户 RayDream 发表

曾经我也是这样的一员,读着博士找工作的时候拼命想去体制内,不仅去死命考公务员,而且对进大学有着近乎疯狂的执念,仿佛这辈子只能干科研了,死也要死在体制内,否则好像读书失去了意义,似乎只有找体制内的工作,端上国家的饭碗才不至于使自己的努力白费,才能在亲朋好友中保持尊严和优越感,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安宁。

其实,当我这样去做的时候,我的内心非常不安,我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动荡不安,长期的没有收入,对稳定的生活非常渴望。但是,越是渴望稳定,去找体制内的工作,反而让我对未来的择业更加不安。因为不知道除了学会了搞科研的套路,我还会什么?但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职业根本不需要搞科研的那些套路,所以觉得自己这辈子只能搞科研了,或者考公务员寻找一种保障。

归根到底,还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还可以适应市场,不相信自己多年的积累其实也可以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回报。

其实,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像洪水猛兽,至少是看重能力的,有能者八方相邀;而体制内,各种各样不公平的现象,反而会磨去你的锐气,让你变成一个平庸的,无趣的人。

知乎用户 奎斗读书 发表

本硕博尤其是双一流大学的硕博进基层就是新时代的 “上山下乡”。

知乎用户 魔术快斗 发表

1、10 年前我就听我同学说,他科长是当时十分罕见的司法考试和注会考试都过了的人,说是科长,其实级别就是副科,我以为他科长后来要么大放异彩,要么辞职下海,结果十年下来了还是科长。如果博士进体制,首先就要问问自己,当知识和考证不能变成你前进助力的时候,能不能打破自己小三十年的认知,坦然面对高中毕业的军转干或者专科考进来的老前辈。

2、关于副业和挂证之类的外快。我承认有的地方是查的松,有些人藏的深,但是不得不提醒一句,万一查着,目前这个形势是完全没有人保你的,而且你所作的那些 “措施”,比如开的公司不是自己的名,比如让你岳父买辆车你负责给租出去,这些措施,你可以用来安慰自己,但是能不能对抗组织,或者纪委听不听你叨叨些“这是岳母的名啊不是我的” 这样的屁话,是个未知数。这是第二个问题,别管别人,就你自己,以后只能吃工资,你能不能调节自己的心态,安贫乐道。

3、基层工作难度陡崖式上升。一是矛盾进入集中爆发期。二是疫情防控已经成为日常性工作,动辄追责。三是留痕成为了比正常业务更加重要的工作,堪称形式主义 plus。四是各类检查组层出不穷,都是你爹。这些工作都是基层人员去做,可以说基层人员必须是多面手,题目中说起的 “基层文职工作”,我都不知道有这种基层,要么他进入的不是基层,要么他对自己的工作认知错位。这是第三个问题,你以为基层很好干么,基层是最考验人的地方。

4、内卷是 “可以不、但是我选择卷”,基层是 “不能不、非这样不行”,你根本没有时间想卷不卷,更不可能躺平,基层整个单位就没有一处平地让你躺,可能有个沙发那么大的地方让你休息休息就了不得了。很多人都说 “我不管不顾我就是撕破脸啥也不干反正也开除不了”,倒也确实是很难开除人,但这就有两个问题,第一你有没有这么厚的脸皮,第二你有没有这样的决心,如果两者都有,那你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考去省厅直接摆烂不是一样的么,为啥非得来基层。

这个新闻最大的诡计我觉得就是我说的第四点,除非他还有别的问题,比如太穷了、要结婚、老家有关系、专业不行,否则他去基层躺平,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恢复高考几十年了,改革开放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中国人富裕了,普通老百姓在教育上的投入,那是相当的不遗余力!因为 “知识改变命运” 的理念深入人心!

实事的确如此,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

咱再谈谈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的问题

网上有一篇文章,是清华大学姚班教授所写的,称其见过太多博士生精神崩溃、身体垮掉、一事无成。

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提醒那些准备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朋友,让他们要把几个问题想清楚,比如 “自己真的适合读博士吗”“我喜欢做研究吗” 等等。

提到这篇文章,我想说的是有些读博的朋友,最初的目的是立志做科研,经历了几年艰辛的读博生涯之后,他们中有的人发现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欢的做研究,咬着牙拿到博士学位后,并不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以至于在就业选择上就有人转向非科研工作岗位,比如当中小学老师,又如去当机关公务员,等等。

再说,博士研究生也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有工作的权利,也有不工作的权利;他们有从事科研工作的权力,他们也同样拥有不搞科研的选择权,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热门专业领域的博士研究生不用说,往往都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岗位、收入等很好地统一起来。可是那些相对冷门专业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就业选择与自己设想的目标可能有些差距,加上继续从事本专业领域的意志不够坚定,但有了收入可观而又相对稳定的岗位时,比如当公务员,又何乐而不为呢?

博士研究生当公务员也是一件好事情

经过近些年来的加快发展,公务员队伍的整体收入水平有所提高。虽然离很多人期望的目标还有差距,但也算不上低了。

尤其是经历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之后,很多曾经想到企业去搏一把的人才,在择业观念上都有了些许改变,认为进入体制内去工作是不错的选择。

博士研究生当公务员有优势,入职公务员转正后,就可以定级为二级主任科员,起点是比较高的。

他们毕竟是顶尖人才,地方的组织部门在选调时往往就有特殊的政策,地方也非常重视培养、锻炼和使用这些顶尖人才,以期发挥他们最大的积极性促进地方发展。一些三十出头的博士研究生获得提拔重用,当起了县长、县委书记,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些博士研究生攻读的研究方向,本来就是公共管理领域,或者是产业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等方向,他们进入公务员队伍,也算是符合专业方向,通过选调或者考录等方式,进入公务员队伍,也实现了专业与就业的对口,仍然可以搞科研,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博士考公务员热给我们的启发至少有两点:

第一,政府的功能是服务,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如何提供有效服务,引导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还大有工作可做。博士考公务员热凸显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力太大了。虽然近年来行政改革的力度很大,但简政放权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行政部门权力过大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第二,现行博士培养制度到了改进的时候了,否则,中国在体现国家总体实力的科技水平、管理

水平等方面永远难以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改进的办

法是: 延长博士生学制,给博士生提供进行学术研究的必要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把博士培养的原则从 “严进宽出” 改为“宽进严出”。虽然有的高

校已经开始延长博士生学制的尝试,但整个博士培

养制度的调整,靠个别高校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部应该拿出设想和方案来。

知乎用户 赚钱吧 发表

几年前,央视新闻还会采访你幸福嘛?

现如今,幸福感这个词儿多久没提了呢?

疫情下的各种工作状态,生活状态让普通大众觉得稳定更加重要。在国内什么工作最稳定?一个不会大富大贵,但不至于疫情下房贷断供,不至于效益不好被裁员的岗位,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岗位了。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但是人重要面对现实的。到底是哪出了问题,这值得思考。。。

知乎用户 lost generation 发表

都在回答 “太卷了”。

我提供一个偏颇的视角吧,当人们都以逃避为目的,进公务员队伍,懒政怠政和不作为,是不是从初心上就注定无法避免?

区县基层单位,主事的县处级班子,参加工作都 20 年往上了。但从最近的一些新闻里,还是可以看出,目前的吏治、冗员和低效,已经浮现出了太多太多问题了。

二十年之后呢?“相信后人的智慧” 吗?

知乎用户 易安遐观​ 发表

考晚了。

早点有一批懂行的人进体制,爬到中高层就好了,同类才能相互理解,也就不至于让理工出来的人才混的这么苦了。上面有自己人才能为自己的群体考虑事情不是吗?比如说人大现在都是非富即贵,你看现在还有几个人为老百姓说实话做实事的?

知乎用户 独饮 发表

没有问题,这是好事。

越来越多的高等人才成为基层公务员,基层的治理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基层百姓是受益者,我们应该感到高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映出什么问题,我不知道。有什么结果胡写几句。博士干本科工作,硕士干大专工作,大专干。。。工作。那剩下的阶层干什么工作,躺平摆烂,毫无钱途希望,会不会觉得自己要去努力,发现努力的人太多了,拼不过努力,怎么办,不婚不育不产生忧虑。啊,你们卷,我躺平摆烂真 “舒服”。

知乎用户 静水高达荐游 发表

每每看到这种话题,扑面而来的就是焦虑感,但仔细看报道原文,明明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职业选择,有什么好争论的呢?别被标题所迷惑了。

田立伟同一年通过选调回到山西的陈橙是这一批选调生中学历最高的。中科院博士毕业的他在权衡再三后,放弃了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来到山西担任起了基层文职工作,放弃了自己倾注了多年精力的专业。在聊到自己的选择时,陈橙表示,自己单纯是因为不想在找工作这件事上 “再继续卷下去了”。
“即使博士毕业,找工作其实一样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 陈橙告诉记者,自己也有几篇 SCI 论文和研究成果,但如果想要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或者机构,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有一些地方院校对像他这样的人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但如果想要将来在学术上获得一些成就,还是要尽量争取进一流院校。相比之下,通过选调生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变成了最容易的一个选项。

人家报考的真的是普通的基层公务员嘛,明明走的是山西省 2020 年的定向选调。

再来看看当地当年的选调政策。

  1. 选调单位全部为省直、市直机关,试用期 1 年,试用期满后 2 年两年基层(乡镇、村)挂职。到乡镇(街道)任职的,硕士研究生可以担任乡镇(街道)党政副职,博士研究生可以担任乡镇(街道)党政正职。

2. 录用到省直机关的选调生报到后,**一次性给予每人 9 万元安家费,博士研究生另外一次性给予每人 10 万元生活补贴。**录用到省直机关的选调生,5 年服务期满,在太原市购买首套住房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给予 20 万、10 万、5 万元的购房补贴。

3. 录用到各市市直机关的选调生,符合工作地有关人才引进条件的,可享受相应层次的人才奖励政策或待遇。

现在这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寒窗苦读二十余载,每个人都想追求稳定的生活,况且这个工作还有点盼头。清北硕博都在往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体制内进军了,中科院博士去寒碜嘛?

知乎用户 loshinga​ 发表

你们太高看博士了

这个社会就是觉得博士厉害,其实大多数博士就是比硕士在实验室多打了两年工,真正在高校圈里的人肯定能懂这句话。

你说博士一进入单位能创造什么价值,我想是有的,但也仅限于非常优秀的博士,而这些人凤毛麟角,每个学校每个系也仅仅是个位数。

人家只是不想搞研究了,选择另一份工作,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是年轻人,开始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中国社会运转的底层规律是什么,以及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奋斗,努力的考试,并不是为了获得多么高阶的地位和收入,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选择的权利。

在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人生的磨难,社会的教育后,在繁多的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我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最舒适的生活方式。

可能不需要很多金钱和权利,不需要很多名声和地位,有能养活自己的经济收入,有更充足的自由时间,有更从容的生活节奏,在从事主业的同时,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发展自己的爱好,从容过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以前有句老话,叫前半辈子拿命换钱,后半辈子拿钱换命。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明白,在生命面前,拿什么换,都不值得。

知乎用户 天青过雨 发表

昨天唐山的事件都爆热搜了,今天全部下架。真 nmlgb 神奇!

知乎用户 Runner 发表

这就是与西方的差距,哪天公务员成了真是人民公仆了,科学工作者地位高于公务员了,国考就没这么热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W8ulDf 发表

再不说跟本硕狗比,就比别的名校生吧。中科院这个单位的博士啊,干的比谁都累,过的比谁都苦,山头比谁都狗,自己还没有名校光环。

因为名额限制,有的导师真的用人,PUA 人到死。

从前和乱七八糟海龟清北中科院 985 硕博都在一个组,中科院的大哥能力最强,混的最差,为人极度卑微,长久不得升职。

最优秀的年轻人不该这样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映出博士再也不是啥稀罕头衔

反映出远超就业岗位数量的高学历毕业生人数将不断加剧就业市场的严峻

过度的内卷,实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大波的高学历人才可能在自己的专业行业、科研领域内找不到对口岗位,从而卷入源源不断的体制内、编制内的竞争中,名校生、海归、博士作出趋同化的选择,是学历不断内卷后的结果。

对于名校生来说是上等优选,“双一流” 名校毕业生的加入,亦成为机关单位/事业单位 / 学校的新型背书。但对于同等出路普通学历的同学来说,这未必是好事啦!

会导致:

1. 让公务员、编制招聘门槛逐年提高⬆️ 。

当下考研竞争越演越烈,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国留学读研提升学历,学成归来后再考公务员有了海归 + 名校学历背景加持,**在人才引进、事业单位招聘中更有优势!

2. 学术上有造诣的硕博生都去考公考编,无法在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工作岗位与专业适配度低。

小录认为,作为高学历的博士、留学生、海归们,不要都跟风走考公考编之路,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要讲究适配性,回归初心,在自己的兴趣领域内发奋努力,付诸热情与精力,才是长期主义。

毕竟,热爱可抵岁月可长!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探索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的青春就开始成熟!历经挫折,初心不改是青春最大的标志。“

知乎用户 有录网​ 发表

反映出了很多人的博士是混的,读博不是为了科研而是为了权,目的就是当官吆喝别人。

例如以下的案例: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兰子鉴, 持械伤人,有案底,靠舞弊获得公务员职位

兰子鉴, 1988 年 9 月 10 日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兰子鉴的父亲是绵阳的大房地产商,有黑道背景,靠着炒房赚了亿万家产。兰子鉴沉迷于游戏和麻将,不写论文博士被延期,后来在 2018 年花钱找枪手代写论文买到了博士学位,并依靠其父亲送礼贿赂绵阳市游仙区的干部,2019 年毕业后立刻坐上了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小枧镇党委副书记的职位。

后来,兰子鉴又靠其父亲的强大背景和送礼行贿,**在 2020 年一年内连升三级,**摇身一变,变成了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副局长,人称 “天府兰局”
兰子鉴 2006 年在绵阳南山中学毕业后,进了南开大学化学系,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 DOTA 和打麻将,挂了很多科,差点被劝退,靠着其家庭背景撑着才免于被劝退。
2010 年兰子鉴本科毕业后,在天津社会上混了两年,靠着打麻将赌钱混日子。
2012 年,兰子鉴考研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落榜,被调剂到南开大学物理学院赵丽娟老师组。
兰子鉴 2012-2014 是南开大学物理学院赵丽娟教授的学生,后来因为经常组会迟到,乱发脾气打人,被赵丽娟教授抛弃,兰子鉴只能低三下四的去恳求曹亚安教授收留。因为沉迷于打麻将赌钱和去黄海路东方之珠洗浴中心找小姐,兰子鉴从来不愿意写论文,最后只能被延期。
2018 年一月份兰子鉴找枪手代写了论文,给了前南开大学博士后,现淮阴工学院数理学院青年教师于彦龙好处,让于彦龙把两篇兰子鉴毫无贡献的论文给兰子鉴挂了一作,骗取了南开大学的博士学位证,而且这两篇 SCI 论文是从已发表的博士论文中抄的数据,存在大量学术不端。

兰子鉴雇枪手, 代写论文骗取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详细经过:
第一篇造假论文:
Synergistic effects of Zn and Pd species in TiO2 towards efficient photo-reduction of CO2 into CH4
这篇论文发表于 New J. Chem., 2018,42, 483-488 , DOI 号 10.1039/C7NJ03305B
1 这篇论文中的数据早在 4 年前就发表于郭丽梅博士的毕业论文
郭丽梅博士论文的第二章中的图 2.1, 2.3, 2.5, 2.6, 2.7, 2.8, 2.13 被原封不动的抄到了这篇 SCI 论文中,这篇 SCI 论文抄了这么多已发表的博士论文中图片,却没有在参考文献中引用郭丽梅的博士论文。

郭丽梅博士的论文数据:

兰子鉴雇枪手代写论文,原封不动抄袭发表的数据,和三年前郭丽梅早已发表的论文中的数据一模一样:

2 这篇 SCI 论文中的数据都是郭丽梅在 5 年前设计的实验并完成的实验,郭丽梅早在 2013 年就已经写好论文初稿并投到 chemical communication. 后来被拒掉,于彦龙改了几个单词,继续向 nanoscale, JMC 等杂志投稿,此时兰子鉴还没有出现在作者中,后来投到 New J. Chem 时,于彦龙收了兰子鉴的好处,给了兰子鉴挂了共同一作。
3 这篇 SCI 是用盗版的 material studio 6.0 做的 DFT 计算,盗版软件是于彦龙从小木虫上下载的,于彦龙通过在致谢中挂个和文章毫无关系的吉林大学丁益宏老师的名来规避侵犯创腾公司版权的责任,一直以来于彦龙就利用这种方法欺骗大众。
4 这篇文章中的所有数据早在多年前就发表于另一篇文章中:Improv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 modified with unique O–Zn–Cl surface species
10.1016/j.seppur.2016.07.022
实为一稿多投,学术造假

第二篇造假文章:
Synergetic Effect of N 3- , In 3+ and Sn 4+ ions in TiO 2 towards Efficient Visible Photocatalysis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 Volume 356 – Apr 1, 2018
DOI: 10.1016/j.jphotochem.2017.12.032
这篇发表在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的是于彦龙把之前王恩君博士已经发表 2 篇文章:
1 Unique Surface Chemical Species on Indium Doped TiO2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2 Improv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tania doped with tin and nitrogen 中的数据,在 origin 中篡改一下,凑在一起再发表一篇 王恩君博士论文: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6096359_wang_enjun_doctoral_dissertationhttps://wenku.baidu.com/view/ccfac2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4 兰子鉴的博士论文中,有两部分是抄袭郭丽梅博士论文第二章的数据和王恩君博士论文 N,Sn In 掺杂二氧化钛的数据。

兰子鉴在大学时期是学校里出名的混子,仗着其在绵阳搞房地产的父亲背景大,经常在学校里寝室里和社会人打麻将,欺负弱小的同学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是被害人被打成颅骨骨裂后的 CT:

兰子鉴仗着 有行政人员邢晓东撑腰做后台,在南开大学校园里肆无忌惮的打麻将赌钱: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举报电话:028-6877 4111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还有比这更卷的吗?

对他来说,追求稳定的生活,无可厚非。但对其他人来说那可就太卷了!你一中科院博士,和本科小年轻抢饭碗,卷大发了!

当下的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确实很多,体制内的工作也确实更稳。但如果这样的选择成为很多人都选择的时候,那就有问题了。

坐标上海,我们小区楼下有家店铺东北水饺,手艺有口皆碑,比一般的水饺店好吃很多。在这里待了四五年了,是为数不多的餐饮老店之一,也是附近的小网红,这几天也贴出了转租的告示。这样的好手艺好口碑最后黯然退场,让人唏嘘。

不过楼下的房产中介倒是都还在,基本上也都是在这里待了四五年,密集的很,扎堆的很,稳得很。

知乎用户 拎得动 发表

呵呵,如何看待报道称 “有基层公务员想考中科院博士,因不想再卷下去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是公务员,

那天晚上沿着海边跑步的时候,我遇到了 3 年前保研到北京某 211 的前女友,

她正坐在海边跟闺蜜讨论公务员考试题。

当年还在一起的时候,她说过想进高校当老师,她确实学习很认真。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3 年过去了,现在像样点的高校招教师,都要求海外经历,学校还会给科研压力。

公务员只要老老实实工作,相比之下还是稳定的。

我走过去,看她们在讨论一道图形推理题

“这个题型很少考… 记住知识点就行了,不用纠结,考试遇到了也基本上做不出来”

“XX 轩?!”

“你也在备考吗?”

“我 1 年前就考上了”

一边幻想着上面装比成功的场景,我默默地从她们身边跑了过去

毕竟微信都被拉黑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毕竟我深爱着现在的女朋友呢。

知乎用户 风与狗是我的朋友 发表

能力决定出路,综合因素决定价值。

已经大学毕业生吃香,后来研究生短暂吃香,再后来博士吃香。究其原因,数量。

当数量达到一定峰值,边缘效应就直线下跌,吃七个饼管饱,第八个饼呢?谁吃得下,这就是单位和企业招聘的上限。

多出来的,就得自己找出路,以后估计博士后也得内卷了吧。

当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各种报送政策出台的时候,这些人就应该知道自己证书的含金量多少,能力有多少,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综合因素找工作,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媒体放大了,好像一个博士很牛似的。而媒体也故意忽略了博士的专业是什么,中科院不是所有专业都含金量很高的,大家心知肚明罢了。

哗众取宠,不过如此。搏搏眼球,一地鸡毛。

知乎用户 陌上花开可缓归否 发表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知乎用户 小钢炮 发表

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迷茫。当公务员,一个没有任何创造,低级重复的工作体制,变成一个数亿人向往的职业。我并不觉得大家应该追随。应该反思,我建议国家事业单位的一些工作应该开放给残疾人和一些没有生存竞争力的人群。

知乎用户 田青​ 发表

大家都不想努力了都想去体制内

体制内频频爆发丑闻

?!

知乎用户 自己起飞 发表

其实我也知道这世界上有很多条路可走,但当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好像这世界上只有读研一条路,同学也都去考研。考研出结果后,没考上的会毫不犹豫的二战,选择就业的寥寥无几,可是虽然大家都不想工作,可是总要面临硕士毕业工作,或者博士毕业工作。

于是结果就是,本来 A 类工作需要博士毕业,但岗位较少,由于博士数量上升了,自然有博士生找不到 A 类工作而转而去 B 类工作,硕士生的岗位被占 + 硕士生数量增加,进而又有硕士去做了本科毕业就可以做的 C 类工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再努力做科研,也比不过那些编造数据的。既然做不到编造,就不如早点放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科院博士算峰顶了,但是成为不了同阶层大牛,想去基层降维打击。归根结底还是在同类里面不够格。但其实基层也卷的,各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准则,在职级,职务晋升上面,并不一定有优势。关系,资源比较重要,想躺平没那么容易,到最后可能发现事与愿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最惨的是因为高校缩编,除了极少数高层次人才,基本都是签 3+3 合同。

进来做三年科研,没成果转行政,再三年拿不到编制直接走人。

这种压力下,那还有什么好的。

知乎用户 诗和远方的草莓​ 发表

a

知乎用户 Ash 发表

一、分析事件本身

首先,从这个中科院博士自身来讲,考公务员本身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考哪种公务员。

公务员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挑战性的,也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匹配到相应的岗位,第二种是混吃混喝,摸鱼浑水型。

材料中这个中科院博士选择考公务员的原因是不想再卷下去,可以推测他是因为竞争力大而不想接受挑战,很有可能就会选择第二种不需要挑战的公务员。

那么,既然要做没有挑战的公务员,为什么一开始走中科院博士这条路呢?

证明他在一开始就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没有长久的打算,所以走得很盲目。

其次,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讲。基层单位为什么要聘用这个中科院博士?他目前能看到的突出亮点就是他的专业能力,但这个能力能否能用在公务员这个职位上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且他因为不想卷而盲目地改变职业规划,用人单位很有可能会对他是否能全心全意为企业做事而感到怀疑。

二、从这个事件中看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从这个博士因为不想卷而选择考基层公务员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有很多人的身上也存在这个博士的问题:

1. 没有长远的打算,只能盲目地向前走

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长久的打算,就像材料中的博士,明明去做基层公务员并不需要在专业能力上深造这么多年,但他还是选择读博,读完后又想做没有挑战的工作,那他读博的意义何在?归根结底,在于他一开始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认识自己,更加没有长久的规划,只好盲目地行动。

2. 缺乏社会责任心

我们看到国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而且国家也提供了空间和环境,让这些优秀人才来施展自己的才能和专业技能,但有的人毕业后选择弃之不顾,从事一些根本不需要这些先进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工作,完全是大材小用,浪费国家资源,这就在于他们缺乏社会责任心,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优秀人才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同时,这些人也占据了国家供优秀人才学习的机会,使得其他愿意在专业领域上发挥作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无法获得接受高等、先进教育的资源。

知乎用户 梦圆​ 发表

相信每个搞科研的人都梦想着过人在机场,年薪百万,谢邀的生活,然而在科研只有极近顶尖的那一部分人可以实现,那一部分的人的的确确可以实现,就像我朋友当时一个项目导师给的预算是两千万,单次实验设备成本一千左右,除去设备费用,起初我那朋友还蹑手蹑脚怕弄坏仪器,他那导师却相当豪气一下进来了两千套仪器。后面也是放飞自我,在项目完成的情况下预算还剩下三百万左右,后面这钱去哪大家都懂。

不过每个事业干到尽头都会有一部分红利可图,可这终究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尤其是对于中科院博士这类,打小用的功不比人少,终于熬到了这一步每日还是过着 996 的生活拿着实习生的补贴,相较于大学生读完去单位,亦或是创业的朋友来说已经过上了不错的生活,有的已经晒出了一家三口甜蜜生活,不禁令人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选择,干着最烧脑的工作,每日面对的不是冰冷又充满危险的各种设备仪器,就好晦涩难懂各种公式论文,除去如韦神尔尔的科研爱好人员,大多数人在如此高压已经现实的冲击下都难以坚持。这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不难看见每次立法提案改革都一直在改变科研人员的待遇,这无疑是这条荆棘丛生的道路上一道曙光。也相信抱着如鲁迅所述:无穷的人们无数的远方都与我有关这类报国之志的科研人员可以名利双收。

不过,话说回来,个人职业选择是自由的,我们不能因此去抨击,辱骂他们的 “逃避”。我的数学老师曾经也是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的金奖选手,曾在科研的路上走过一段路,受不了没日没夜枯寂的生活最终放弃,回到家乡做中学教师,教书育人也不失是一份无上的工作,换个角度,每个为社会去创造财富,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人都是高尚的,所以我十分认同也支持这位博士的选择。

说到底,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在职业选择的道路上应为同时代的人的幸福而工作。我们应心怀感激同时勉励自己,尽管当下社会环境下挑战严峻,但我认为在党与政府努力下,这类问题都会逐步解决。

知乎用户 硬核森林 发表

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之前欠的债,现在开始要还了而已。

知乎用户 都市行者​ 发表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为了挣钱或正在挣钱或享受挣钱。

或许也是换个生活生存方式,万般种种,总要活着!

知乎用户 薇薇 发表

博士为什么不能去基层,难道非要卷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吗?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我们受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每个人多一份选择的自由。

知乎用户 思辩之旅 发表

我只是觉得委屈,我家庭条件不太好,当初大学毕业就赶紧出来打工赚钱补贴家里,家里还有弟弟妹妹,我好赖也是个 211 啊,但是现在找工作都够不到门槛,这是为什么呢,我能力也不差啊。

不过我工作还行哈哈,但就是委屈,感觉我的学历啥都不是了

知乎用户 你不知道的惠惠 发表

又又又看到这么一条让人焦虑的新闻。第一反应就是啊…… 西趴……

![](data:image/svg+xml;utf8,)

怎么看?

一句话,物竞天择,学历低的更危了。

先分析一下博士或者硕士生参与考公,最后会怎么卷掉本科生。

首先在报考这一步的选择就要广很多,很多职位对于博士的招聘甚至是免试的,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笔面复习就有机会稳赢。

而考上以后,这个有着中科院博士头衔的人,学历光环浓厚的他。未来提职级和晋升就稳稳占据了优势。

自 2009 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 13 年超百万,光 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他们大部分人都会参加考公。

那么问题来了,考过公的都知道,这条路也是非常难走的,竞争压力相当大。

有多难呢,先看看 2021 年武汉进面的分数。

**不要想说 119 就可以嘛,抱歉,这种分数能进面的岗位都是特殊专业或者限制条件巨多的岗,报名审核这一关大部分人都通不过。**你们自己去查查 162 才能进面的是什么岗吧,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不是省委市委,而是街道办!

总之基本上你想进入面试环节,分数要达到 145 以上。可是,145 以上又多难呢?

也就是你的行测和申论都要考到 70 以上。想要得到这个成绩,裸考是不可能的。每天工作抽出 2 小时时间刷题想要 2 年内考过也是不太可能的,很多人都是全职备考,一年两年的时间。行测不刷一万道题,基本很难上 70。

即便你辛辛苦苦复习让自己稳稳的能够到 145,填岗位这一环节也要看当年的运气好不好,会不会遇到考 150 、160 的哥们儿,即便是你遇到了分数是 150、和一个 145.8 的,那你也白准备了这一年,因为面试逆袭的可能性基本都很小。

再加上现在考公的门槛越来越高,很多都是要求硕士以上,本科生的路更难走了。

就这样,很多人都在考公这件不能百分百确定结果的事情上荒废了一年又一年的时间。

到最后卷累了只能放弃,行测的那些高中生就会做的判断推理、言语理解、数资,不能让你学会任何有价值的技能。

如果这几年,你的这股学习精神用来考法律执业证、二建、注册电气师、CPA、网络安全的 CISP,这些值钱的证书,早就通过了。

那想留在大城市的本科生怎么办呢?总不能又跑去卷考研考博再去考公吧,有多少人的家庭条件允许你这么造呢。

现在我们总可以听到有人说,是因为近年来互联网企业裁员、疫情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 “公务员热”。很多大厂的名校毕业生已经 40 岁 + 了,很多遭遇了裁员,‘中年危机’的故事让大家害怕。公务员虽然收入低,却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理想抱负的职业。

这句话的逻辑就是,你们去了大厂,虽然拿着最少年均 50 万的年薪,但是拿到 40 岁就要失业,但是我们考公务员每月虽然只有 3000 多,但是我们可以实现理想抱负哦。

我们不谈薪资,公务员体系里,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本科生要实现理想抱负,能找个身后有背景的姑娘结婚貌似才是重点。

那么那些 40 + 就被大厂裁员的程序员哥哥们真的很惨吗?

拿我那两个华为的学长和表叔(辈分高)举例吧,一个在研发中心,一个普通工程师,前面那个年薪加股票分红每年收入是 400W,后面这个差一点,200W 多,43 岁我还没看到他被优化了,但是人家早就已经在深圳买房买车实现了普通人的财富自由,也可以退休吃吃喝喝旅游享受生活了。

而这个生活水平,一个基层的公务员奋斗要多少年?公务员就不会像程序员一样加班不会苦哈哈?等你好不容易真的到了实现理想抱负的年龄,站错队干一些高风险的事就…… 除非你的理想就是纯粹的为人民服务,但是你情商够吗?体制内的人话里的深层含义你听得懂吗?

所以,越是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越要冷静,不要随波逐流,盲目的卷只会浪费你的青春。

我们其实正处于科技革命中,的确很多人面临结构性的失业,但还是有很多新兴行业也在迅速的崛起,创造了更多的新职业,而这些职业现在面临的是 “一将难求” 的状况。

因为大部分青年都在传统赛道上卷,他们不具备新型行业所具备的技能。比如我所在的网络安全领域。

2021 年《网络信息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缺口超 140 万人,2021 年平均薪资高达 21.9K,有 57.9% 的人薪资在 10-30K,30.7% 的人薪资在 30K 以上,薪资比同地区其他岗位的薪资高 39.4%。

**

**

而且行业内招聘的很多都是大专生。

在招聘网站上,搜索 “渗透测试”、“网络安全”、“Web 安全工程师” 等职位名称,可以看到安全岗位不仅都是高薪,还呈现 “越老越吃香” 的情况。

40 岁以上网络安全从业者占比也达到了 12.76%,仅次于 25—30 岁人群。

所以,还是要自己冷静的分析下形势,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一条人更少的路,少看这种让你焦虑的新闻,把时间用在学习技能上。

知乎用户 爱抽烟的王老师​​ 发表

内卷是近年来特别普遍的一个现象,几乎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内卷。那到底什么是内卷呢?

一、什么是内卷

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 “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 “收益努力比” 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以上定义来自百度百科)

二、为什么会内卷

之所以会内卷,原因有一下几点:

1、是社会或行业发展的内在矛盾所致。

随着社会或者一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对人们的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在没有发展出更高层次的运作模式之前,人们为了得到更好的收益,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劳动强度,以期得到社会或所在单位的认同。而社会和单位,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也客观上要求员工性价比提升,即更大的劳动强度,更低廉的报酬。这种矛盾统一,客观上造成了行业和社会的内卷。

2、资源相对匮乏、劳动力相对饱和所致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很多行业面临严重的用工荒。这种看似 “矛盾” 的现象,其实说明了人们扎堆沿海地区、高科技行业等潮流,而所谓的 “冷门” 行业无人问津。热门行业一位难求,资源相对匮乏,而应聘者熙熙攘攘,趋之若鹜,劳动力饱和。而冷门行业却截然相反。

3、惯性思维和生活模式所致

为什么会造成内卷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呢?是人们惯性的思维模式和惯性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好的行业,拼了命要挤进去,比如公务员。这就不难理解,中科院博士要考基层公务员了。我不在中科院工作,不知道中科院内卷的程度,但在这位想要考基层公务员的博士眼中,中科院一定是内卷的相当厉害,与其这样耗下去,不如换换工作,找一个不那么内卷的工作干干。但随着基层公务员报考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恐怕也要卷起来了。

三、如何解决内卷

知道了内卷的原因,那怎么解决呢。无非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社会层面,要创造和引导行业不内卷。这属于国家层次的政策,不是一般人能够决策的,因此在此不做详细讨论。

二是个人层面。在一个内卷的行业、企业工作,如何能够减少自己的内卷呢。

1、提高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内耗。不给内卷留时间。不主动参与内卷。

2、降低期待

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或单位内卷严重,你有无力改变大势,那就降低期待。不参与内耗,把内耗的时间和精力节省出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

战胜内卷:突破增长 实现跃迁

京东

¥56.98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520437551025987584-0-1&p=JF8BAR4JK1olXQ4HUF5eDU4VBF8IGloQVAcCVV1YDE8fCl9MRANLAjZbERscSkAJHTdNTwcKBlMdBgABFksWAmoBGlsUXgMGUFZUFxJSXzI4aT5AOlNZEBw-Qz1FWygKaAZCK311ElJROEseA20AGloVWgUyVF9cCE8SAGwOGmslXQMyFTBbCkkQBmY4GmsVWgIGV1dcDEwWB2gKK1sdWTbU-sqIgPTOs8resfXA0LbX3fWJts0nM18LKwBACU9HSF5ZC0oSAWkMH1sUXgIKXVhZAU4LAnMIK1gUXg4GXVpYAE15Bm8JGlIXWQUHVDBfCUoSCmgNG1oVbQYyV24DZkpEA2wKT1kQM1sHAw0OCwtMbWwKG1kTXgEHUG5fCUoVAV84)

知乎用户 萧宇 发表

随着教育的进步,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改变过去 “学历和工作必然挂钩” 的观念了,不要总用就业思维去看待高等教育。

有的岗位确实需要高学历;有的则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有的需要有情怀…… 不同工作,对学历的要求不一样,再说了,教育也不只为了就业一个目的。

招聘单位也不要盲目陷入 “唯学历而论” 的误区,并非学历越高就越适合,如果岗位和专业不匹配,盲目追求高学历是浪费人才;平台不适合,优秀人才来了也留不住。

很多高学历的人水平确实高,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的毕业生存在学术平庸的问题,毕业论文假大空,人云亦云没有创新,毕业后未必有真才实学。

对于毕业生和求职者,个人建议:

不要盲目扎堆,最好认真思考清楚自己的专长、兴趣和目标,再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

由于刚毕业对社会不了解,大家都会经历试错的过程,不要有一劳永逸追求铁饭碗的想法。真正的铁饭碗是自强不息,磨炼真才实学和交际能力,这样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知乎用户 南宫刀禾 发表

我想改变这个社会!

今天头一次产生这种想法。原谅我歪个楼,答非所问!各位!只因为我看见了这个 “卷” 字,更因为这是个热点问题!

我最近变成了一个送外卖的。给伟大的美团打工!美团创造了那么多的灵活就业岗位,兄弟们!多伟大!

我今天产生了这个想法,因为我今天送了 4 次星巴克的外卖!送星巴克的外卖是另外有专门的两个培训视频的,通过后可以送!视频里面告诉我,餐品没做好不能进去,做好了以后进去拿了就走!

送的最后一单星巴克,到招商银行的,五杯。所以时间可能稍微长了些。我进去了。坐下来等一下。**工作人员告诉我,送外卖的,不能坐!**我当时脑子第一反应是,我点一杯焦糖玛奇朵喝,我能不能坐?

是我违反了公司规定,我们不能进高档的星巴克。我们必须餐品做好后进,拿了赶紧走。那为什么华莱士可以,为什么大多数饮品店,饭店都可以。凭什么星巴克不可以?送外卖的在里面拉低了星巴克的档次?那我穿着外卖服点一杯,能不能坐里面?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哪个神仙同一角度思考一下同样的场景后,心里感受能不能讲一下?

星巴克是哪里来的?给了谁不一样的享受?给了谁自欺欺人的错觉?偶尔喝一次真的觉得自己资了么?2022 年了,或者谁真的觉得这是个高端的东西?

我没有怪那个工作人员,他跟我一样是打工的,规则是这样的,我从视频里看了学习了是这样的规则,只是当时学习的时候没啥感觉。。。我现在经历了一下后,就特别有感触,我想问一下这个规则是哪个王八蛋制定的,他屁股歪了没歪?2022 年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共执政。我居然能在此刻感觉到工作的高低贵贱体现在个人身上!

可我现在变成了一个送外卖的,我改变不了社会,我连我妈都改变不了!

知乎能者甚多,我想起来看人民的名义,高育良那句 “周总理说过我做总理,你挑粪,我们都是为社会做贡献” 此刻很直白的说。凭借我朴素的社会常识,制定这个规则的人,屁股是不是歪了?我能不能打倒他?我能不能羞辱他?问问他祖上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只想哪位能者可以慰籍一下我这空空如也的脑子。

还是,社会真的一起歪了?

我改变不了社会,我只是个送外卖的,在给伟大的美团,献上我卑微的忠诚,获取我无奈的生活!

怕沉,给个福利吧!

哦,我最后还是想提一句,我想看看知乎

有没有奇迹,能干死这个狗屁的规定!这是我的中心思想!

知乎用户 尘染 发表

如果我是领导,你来了一个博士,我肯定不让你往上爬,因为我知道你爬一步,下一步谁是谁领导就不一定了。我不相信现在有这么大公无私的领导。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一个侄儿,研究生土木工程毕业,然后考某大型国企,进去当施工员,整天在工地上转,工资也不高。

关键是他爸妈还兴高采烈,说比我这个工资两万多的程序员好多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当然是选择加入他们啦

知乎用户 加速手套 发表

看了很多的答案,几乎都在放屁

这种新闻一出,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对人才的极大的浪费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人才,他们不过是一群有知识没文化的现实主义者或机会主义者

去基层单位,也算是他们的一个出路

在 2000 年大学扩招之后,本科生的含金量其实已经下降了,随着经济,文化,内卷等多方面因素,读研究生成了回避毕业失业难题的一个选择,甚至是读博士

他们的这些个硕士博士,有几分含金量,外行人不明白,但是他们自己心里心知肚明

要科研能力没有科研能力,从事最基础的重复劳动,毫无创造性可言,然后就是水论文,极大的浪费了教育资源,他们读硕士博士,目的就不是为了搞科研创新,而且为了找个好工作罢了

国人还停留在八十年代看大学生的目光看待他们

觉得硕士啊博士啊,高端人才啊

去基层简直就是浪费啊

殊不知,基层稳定,基层福利好,旱涝保收,才是符合他们价值观的去处

知乎用户 苏赫巴鲁 · 察合台 发表

不想被卷,所以就去卷别人了?

小地方、低学历的人还能有机会吗

知乎用户 TreeHole20131215 发表

不要说博士不想卷下去了,

我这种博士毕业做了博后,进了 3+3 合同,马上要过第一个 3 年考核期的合同工也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这两天遇到一个个人 dillemma:

坐着学习的时间长了腰疼。

但是不坐着学习会感到失业危机。

说到底,一个博士从毕业那天算起到最后评上教授的概率 是多大呢?Nature 杂志曾经报告过是 1%。

现在国内高校博士扩张,全球经济下行,高校职位缩减, 双千计划等,只能加剧竞争激烈程度。

现在保守估计 0.7%。即 200 个博士里能有 1.4 个最后能当教授。

在绝对概率面前,任何努力都显得苍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更多地是个人选择吧,有利有弊,没必要大书特书。

十多年前,我所在的高中也有一位化学老师毕业于中科大博士。那个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大多还是 211 师范本科毕业,而中科大博士的含金量也高于现在。另外,这所高中尽管算得上全国百强,但在一个四五线的小城市,所以这样的老师编制和公务员也差不多。

当时推测这个老师选择来这么个小地方高中大概率是为了过着悠闲而又压力不大的小日子(也就是现在的 “不想卷”),实际怎样不知。

不管来这里的动机如何,作为学生我是特别喜欢她的。讲课逻辑特别清晰,而且知识范围很广,不像其他老师主要仅限于书本上;也能感觉到她是喜欢化学的,整个人是一种放松且积极的状态,这是一个很好地状态。我觉得这些东西是较难从学历较低的人身上看到的,而这些对于学生更长远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私以为有这样一位老师对学校和学生们都是非常幸运的。

最后,她也让当时的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无论你走得多远,都有选择的权力:如果走得累了,可以回到小城安静的工作,发一份光;如果仍对世界有探索欲,就到外面多闯一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合适的人放在不合适的岗位,看似在做发挥该有的价值;其实也只是被枷锁缠绕的工具人,不会有什么突出价值,不如灵魂解放,追求个人的自我价值。

知乎用户 耳终 发表

以前的人只会图填饱肚子,现在的人是比过得好。

前段时间我的同事去面试信息流,就要求他要会点剪辑,后面又要求会拍摄最后还要会 PS,真的醉了,几个人做的事让他一个人做了。

结果第二天他就没有去了,充满了到处是卷的社会,真的会谢

知乎用户 敲脚外星人 发表

不都这样吗,资源掌握少数人手里啊

知乎用户 好好反思​ 发表

“我感谢我的国家培养我,但在读期间,我认为我对科研的贡献已经可以弥补用于国家对于我的投入。”

所以,毕业以后,管我干啥?

知乎用户 Yuh 发表

为什么都以为考上公就上岸了,我感觉财政会一直坍塌下去,润了才是上岸

知乎用户 一只老法师儿 发表

如果是个案,没有讨论的意义!

知乎用户 佰草轩工作室 发表

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优势明确,能吸引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比如中科院博士。

知乎用户 王毓之 发表

我也不想卷啦,高中上了上大学,大学学历不够又考研,不知道还要在这条路上卷多久。。。

不过有句话: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确实没错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你去月球罚站吧 发表

时代的悲哀

知乎用户 AI 博士 发表

知乎用户 想法很重要 发表

1. 国家环境不好。大环境不好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各行各业各个岗位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找一份心仪的对口工作没有那么容易

2. 学历迷茫。读到博士站在学历巅峰,就面临一个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以我大土木为例,传统设计院硕士即可(其实要不是学历卷本科就可以),当然了博士去待遇什么的都会比硕士高,但是高的那么一些并不会让你觉得学有所得,反而会因为和同级硕士去同一家单位产生落差感。要是去高校,那真是卷的不像话,想去个好一点的学校,5 篇 sci 算起步,海外助研经历,全阶段学历层次,你导师的面子,都需要进行考虑。很多人即使读到博士,也不适应相应的科研生活。

3. 公务员门槛不低。得利于党和国家的大力号召和红色革命精神的不懈传承。现阶段连一个三四线城市的人才引进都敢开出重点 985,全球一百名高校毕业的入门门槛。江苏等优势市非应届不要,选调属于名校优选,基本上非 985 应届不可,普通国考省考公考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不亚于高考,过了笔试还有高淘汰率的面试,对于社恐 1:5 的比例面试面一辈子都不一定能上。其实考的有多难呢,无非是公文写作和普通运算逻辑知识。但只有有人考的比你高,就要卷。所以千辛万苦考上的公务员,无论是职位身份还是经历,都能让人产生一定的职业认可度,不会觉得太亏,虽然工资也十分感人。这儿就不细说了,不建议小地方异地入公哦,除非你对象也在。

4. 行业差距。说白了现在专业分两类:计算机金融电子信息化的,其他专业。这个各个专业学生都有所耳闻,同样以我本校为例,土木毕业生工资普遍在 15w 左右,地产会高一些,但是这两年地产大家也看到了…. 计算机 30w 属于白菜价。大家辛辛苦苦同学校友一场,在校称兄道弟出校我给你提鞋都不配啊…. 个人能力完全无法弥补专业不同带来的鸿沟,这个没办法,一朝天子一朝臣,想我土木当年还不是如今的计算机,你们别得意!

5. 人多。这块饼就这么大,你一口我一口,有的人来得早,咬了还能拿个打包袋。90 后来得晚,心想当年我也早点毕业好了,本科直接毕业还能喝口汤,现在边角料也不剩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卷,今年是过去十年最难就业的一年,同时也是未来十年最容易就业的一年。

[

匿名的风景

知乎自营

¥44.00¥8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47622095564353536?mcn_card_id=1520420289276391424&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土木劝退师 发表

反映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也没有反映啊,不就应该这样吗?

谁说读了名牌大学就能一飞冲天了?读了博士就不能脉猪肉了?谁说 985 毕业就是人上人了,不用进厂拧螺丝了?

好好看看上面两张图,不要觉得读了名牌大学怎么怎么滴,就酱。

知乎用户 未来由我创造 发表

2021 年高校入学率为 57%,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跟法国意大利差不多,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太多,相应的高薪岗位不足,必然会卷。

中国的高等教育是超前的,高于同等收入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体制内外差异又很大,而体制内吸纳的就业本来就少,所以更卷了。

2000 年之后出生人口基本在 1600-1800 万,2019 年开始下降,今年大概会降到 900 万左右,可能二零后这一代人不会卷。

知乎用户 李莫烦 发表

第一个方面:

博士去基层是不是浪费了国家培养他的资源?

这个是整个分配体系制度的问题,为什么博士找不到既能够解决物质生活问题,又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长处呢。不能老找博士的问题,要找找大方面的问题。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想多生孩子?你别问年轻人呀,把住房生活医疗教育解决后,孩子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第二个方面:

这些博士是不是没志气?都博士了,为什么还要卷基层?

也许在熬过了比 996 更高压的博士科研生涯后,加上现在经济的不稳定,他们转变了观念,认为平平淡淡也是真,我周围还真有不少这样的人,科研成绩优异,最后选择了一个安稳的生活。

说出 不就是读书吗,有什么难的,社会上难的多了去了 的人,这么简单的话,你们咋不读到博士呢。

知乎用户 木鱼​ 发表

读博只是为了获得自由

自由不是可以选做什么

而是可以选择不做什么

知乎用户 同同 发表

救。。。。。

继高校和科研机构之后,基层公务员终于也要开始卷了吗。。。。。。。

知乎用户 什么时候能赚啊​ 发表

其实基层公务员也挺卷的

知乎用户 晒月亮 发表

科研难度大,周期长,压力大,科研就像十年磨一剑,尤其是博士阶段,2010 年至 2018 年,学术学位博士延毕率保持在将近 60% 以上**,**近几年来可能会持续居高不下。许许多多读研读不下去的纷纷走下基层,主要因为压力太大,内在价值感不足。

知乎用户 zeropercent 发表

陈橙你当初读个三本临床口腔,三本麻醉,甚至是函授会计,函授汉语言,函授法学。现在考山西基层工作,天下无敌,无人卷得过你。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哼哼,他以为想考就考的上?搞笑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能出啥问题。

之前问中国人才那么多,为何没诞生出基础科学和工业革命时,有很多理论说因为科举导致国内人才全部内卷科举,导致科研方面完全处于无人状态,所以错过科技革命。

而现在依旧是各式人才内卷科举,导致科研方面处于缺少人口状态。不过谁知道下次工业革命在啥时候。

士农工商,现在那个最赚钱自己代入。

知乎用户 巨大亚佐夫 发表

卷是个伪命题!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找到人生意义,哪里还有卷与不卷呢。

知乎用户 天下 发表

我们学院的一位年轻副教授,中山本南大硕伊利诺伊博,在去年的时候跑到南京江宁做公务员了。仔细观察各大高校青椒们的去向,尤其是一线城市我觉得不在少数。

知乎用户 浅若夏沫​ 发表

好事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降维打击,多好

知乎用户 fwd666 发表

???公务员的工作就不卷?是非常卷好嘛,而且越是基层越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受当下市场经济影响,内卷太严重,去 “卷” 还是“躺平”,如何选?

在当下市场经济环境及疫情影响下,国内内卷太严重,去 “卷” 还是“躺平”,如何选?今天在知乎,看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学生提问:

说周围的同学学习都很努力,为了转临床,大家一个比一个拼命,真的已经卷到疯狂的地步了。上物理课,提前一小时到场却坐不到前四排;早上 6:30 起床,发现有同学 6:00 就已经起来学习了……
其实,部分人会因外部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节奏!毕竟 “大部分人要做的事情,也是我要做的事情”,这种从众想法是一种不会犯错的维稳选择。

知乎用户 绅士联盟​ 发表

今天在百度热榜看新闻说公务员事业单位降薪了,然后看微博和知乎都没有这新闻,热搜第一还是这个,是触碰了考公机构的蛋糕了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以为基层不卷吗?真是不知道基层工作人员心脏病突发死了多少人,累死了多少人…… 除了稳定外,工资不高,天天 007。现在大家都一样,领导都是喜欢下班以后开会,上班时工作搞一搞,下班市里先开会,早的七八点晚的十一二点;区里回来研究研究再开会,早的九十点晚的 12 点以后见;最后才到基层,为了一个通知几千口子就得熬到 2 点多,怎么布置怎么安排要上级统筹兼顾,每次指令都有变动。通知下来要连夜出方案搞物资,还必须得快,因为下面还有村居等着呢。要求当天三四点开始工作,就必须三四点到位,早了叫抢跑,晚了叫失职。朴实基层人说过卷吗?人家也想躺平,但身体不允许啊。

工作加班叫志愿者,没有工资,必须出席。完全不可能见到钱的,因为那是违纪,需要审计的。一堆不了解情况的吃瓜群众成天骂:【志愿者就是给我们服务的,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指挥我们、你这志愿者真没礼貌给我递东西竟然不用双手、谁让你用手碰我东西了、你们志愿者就是收了钱的被骂就是活该、没收钱谁当志愿者啊傻子、骂你们就该听着、你们没有资格还嘴、你们女的敢管我就是浪的难受真贱(真事)】基层人能怎么样呢,只能学会习以为常,微笑面对生活呗。

现在基层穷,大夫来了要先照顾大夫,给医护人员买好汉堡套餐,要保温热好了,基层几百口子就只能啃个两块钱一个冷面包;后来更穷了,给大夫准备汉堡套餐当宵夜,基层几百口子却只能从午饭就开始饿着。为什么,因为没钱吃不起。组织一次群众活动需要很多很多工作人员,前期准备、中间秩序、后面收尾,看见看不见的都有很多人在工作,召集的社区热心居民、下派的、协助的单位干部都需要被安排好照顾好,一个社区可能几十上百,一个街道就是大几千人,这么多人光是一顿饭就得十多万啊。基层人有什么资格卷,你们看到有一些基层公务员啊社工啊条件很不错,除了极少数坏分子(咱也不绝对),大部分都是人家家里条件本来就好,和基层没关系和基层其他人也没关系。企业就没有普通文员前台啥的,下班宝马奔驰玛莎拉蒂的吗?用不着成天在网上 “杀富济贫” 的,有问题的纪检会查,没问题的人家想起来也会查一查的。

其实,多点人感受感受基层公务员的 “躺平” 生活,也就没有这么多偏见了,挺好一事。基层的卷是被动的卷是全自动的卷,升职加薪不用想,空降领导排成排,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起。你说多大的情怀也谈不上,遇到别人感谢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大部分都是没事吹吹牛吐吐槽的普通人。

欢迎高级知识分子们多多来基层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其实现在基层人学历也普遍不低,不会有太大代沟,不过卷是到哪里都卷的,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卷法,没准基层真能让你们找到家一样 feel 儿也说不定;但是那些好高骛远的来基层刷经验,还唠唠叨叨成天世道不公怀才不遇的还是算了吧,少了点虚头巴脑的人,没准下次基层志愿者时还能挤出个面包当午饭呢。

知乎用户 鱼歌 发表

基层公务员不卷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能不能不要拿这些个例来博眼球引起关注?

全国的公务员都是中科院博士吗?什么叫不想卷下去?不就是一个博士不想干了离职了,去考了公务员,不就这么简单的事情?

现在刷知乎真的是够够的!

知乎用户 manda 发表

感觉这种话题真的年年都有,但今年尤为严重

考公也成为了一个万年不变的话题

其实在考公面前,人人都是相对平等的,而且考公≈将来稳定的生活,那么肯定就会有更多的家长盯上这个铁饭碗,然后从小给孩子灌输考公好的观念

但抛开考公这个话题,确实在疫情下很多公司都在裁员,也越来越不好干,可能下一个 “毕业”、“优化” 的就是你,所以考公就更加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稳中之稳。

在竞争较大的城市中,996 已为常态,007 都是大家为了保住工作的一种妥协,为了不被公司扔掉,只能无止境的加班,来显示自己对工作的热爱,这就是现在社会的一种常态吧,也是一种畸形,可以看一下日本,感觉再这样下去,尤其是大城市将成为下一个日本。

知乎用户 虾条豆豆 发表

内卷啊,躺平啊,为什么呢?只想让牛干活,不让牛吃草行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上个月我回到十八线的老家小县城,想找份安稳的工作,就去面试一家人事,招聘要求写得比较简单,有五险,双休(这在我们这边出来政府,事业单位外都没有双休),工资两三千。

去了之后发现当天有十几个人来面试,而且工作地点就是一家门市,摆满了办公桌,坐满了员工在打电话,门口摆了一张小茶几,和两张沙发凳,来面试的十几个人别说坐了,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第一天面试完(还是分批次的),说回去等消息,因为第二天还有面试,结束后给结果,当天又叫我第二天去复试,复试从十点开始到十一点四十几才结束,我嘴巴都说干了,不停的问问题,出问题,然后又叫回去等消息,跟我一同复试的妹妹是西部计划去教育部工作,合同期满回来的,党员,学生会主席,什么软件都会,什么活动都会策划一样,如此优秀,我们一同面试的都想劝她去更好的公司发展,还有即将来面试的,听说还有海龟,额 真的是有点夸张,毫无疑问,我没有面试上。

但是呢,我们面试的时候负责人说只要一个人,结束后,人事岗位的招聘信息依旧在发布,呵呵

知乎用户 墨斓姗​ 发表

田忌赛马了属于是

博士下基层,硕士去种地,饿死本科以及以下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科院大部分所硕博的工作时间怎么说呢?996 都是消极怠工,基本上 8 点去晚 12 点回一周六天半,剩下半天开组会。所以说有没有两种可能,1. 在硕博期间就卷麻了,不想再这么累了 2. 能吃苦但是就业看不到未来还不如走人才引进?

知乎用户 lucome 发表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他们还有的选择,可有的选择的毕竟是少数,中国公务员群体毕竟是少数。

无法评价他选择的正确与否,毕竟我 996 加班,每天处于猝死边缘,也没时间没精力多操心别人的事。

发这条回答,仅仅是为了拒绝内卷,拒绝 996 发声,拒绝老百姓活着就要受到资本裹挟发声,哪怕仅仅只有一丝丝的作用。

知乎用户 平凡之路 发表

。。。。。别以为基层公务员就不卷了。。。

知乎用户 白色肩 发表

大家都躺平的情况下,你总不能区别对待吧!

职业和学历不分高低贵贱哦!

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fantice 流年 发表

博士生考公务员在一些落后地区是有优惠政策的,转正就副处级了,只要情商不太差,五十岁之前副厅问题不大。体制内现在的确不好混,但怎么比太多普通人强多了。。。。

知乎用户 萨尔浒 发表

很多中科院博士含金量还不如 985 博士,可能外行人不了解罢了

知乎用户 知青田野​ 发表

宇宙的尽头终究是考公

跑外卖是体力活吧,光美团公布的信息来看,外卖员本科生已经达到了 17 万,研究生有 6 万了。

近些年由于高校的扩招,导致学历的贬值,各个岗位竞争愈加激烈,资源就那么多,导致内卷严重;另外就是当前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各行各业也是举步维艰,互联网大厂都在裁员,更不用说其他公司了,去私企还要面临随时被裁的风险。

当公务员,胜在一个稳!

知乎用户 天上飞的猪​ 发表

基层公务员文职岗位…

不知道这位博士现在入职多久了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感受到工作的卷

近年,体制内也越来越卷

基层公务员更是普遍卷

不想卷的求职者

考公前一定要做好单位调研

了解一下该单位卷不卷

再了解下该单位哪个层级综合性价比最好(一般在市或省级)

当然,这也不能保证你以后能避免卷

毕竟,卷不卷有时候也要看领导思想

大领导一换,可能就要面临新的环境

知乎用户 送你一朵小红花​ 发表

活下去才是王道

知乎用户 陈刚 发表

话题没了,突然就没了,这个话题热度突然就上来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基层公务员,也很难的…

知乎用户 灼灼其华 发表

不上卷就下卷吧!

知乎用户 蓝天之上 发表

说白了,最近还是市场就业需求在减少,学历通胀越来越大,所以只能一级一级往下卷

知乎用户 随风拂过 发表

其实这世界就是个大的理发店,各有各的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简单,发达的人并不想兼济天下,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都给我卷

知乎用户 哒啦母鸡哒啦 发表

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高利润,高附加值,多岗位,多脑力多钱岗位大部分都在发达国家手里。如果想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人民团结起来取代某些国家的技术垄断地位。

但有一个问题,人民群众里有太多奸人了 (包括部分资本家,所谓明星,部分吃卡拿要的官员,部分大学教授等)。他们凭借不齿的手段获得巨额收益,匍匐在人民身上饮血,其中一部分思想顽固老旧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自己有本事。正因如此,人民因此感到不公,难以团结,取代发达国家也变得难了,其中的部分人反过来也可能认为不法手段获利是常态,也加入其中,引起恶性循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根本难以体现。大部分时间反而导致部分为所欲为的腐败官僚对大政府权利的滥用,造成政府信用缺失。唉 不想细说了,改天有心情时再细讲。

知乎用户 鲸歌 发表

外在压力是一方面,生活琐碎,生活成本才是关键。

知乎用户 灵魂提问者 发表

可以理解。

一块蛋糕就这么大,被既得利益者分了后,给你留点奶油,不错了。

国家是投入了资金,物力,资源等,但实际上都给了挂名头的导师。

他们考基层公务员,怎么算是资源浪费呢?

你瞅瞅,什么教育都在扩招,

还鼓励生二胎三胎,就是不给你涨工资,降房价,不给你适配的就业机会…

人家不想卷了,踏踏实实的找份工作,怎么了?

知乎用户 武陵捕鱼者 发表

恕我直言,其实,如果说工作仅仅是养活自己而已,那考公务员是没有问题,因为公务员在大众眼里就是高大上而且又吃香的一个职业。但是要看清的一个问题,人的价值在哪里,社会需要你的地方在哪里?基层公务员是一个非常要求一个人有责任心,不是有什么歪念头的人才能做好。不管你学历有多高,学历有多低,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好。加油!

知乎用户 由辛 发表

中科院博士考基层公务员

知乎用户 孔老头苏老头​ 发表

路的尽头还是路 走哪条路不行呢

知乎用户 Leilei 发表

我卷,我卷,我卷,

工作不好找,没有学到真本事,钱难挣!

知乎用户 周仕云华羊绒背心 发表

这波是给秦始皇嘴里倒花椒

知乎用户 芽衣什么也做不到 发表

江山代有才人出,汝想隐退有何错。

知乎用户 奔跑的蜗牛 发表

也有考上公务员不想勾心斗角而去读博士后的,现在各行都卷死了,两三千的工资也在卷,自上而下的焦虑感,润出去是真好

知乎用户 梦想是当神仙 发表

反映出内部的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想往更高处爬,这就会给别的人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他们没办法承受这种压力,他们就会选择退出,虽然有竞争是好的,但是一旦竞争过度就会带来十分大的压力。

知乎用户 莉莉礼物坊 发表

好事啊,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有啥不好吗?

知乎用户 肥肥牛 发表

很多人都在教我要与人为善,要为大家着想,要舍己为人。

我确实心善了很多,最近我开始琢磨,如果我考上了公务员,就会有一个人考不上那么他该怎么办啊?

所以我就不和他们卷。

希望各位也反思一下,狗头保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明他知乎刷少了, 不然早润出去了

知乎用户 果粒橙 发表

这也能上热搜??

知乎用户 东指羲和​ 发表

一句话: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

第一层经济问题:个人经济。

从其他答主的答案中,应该已经很全面地解释了这一点,中科院的博士经济收入与他的付出并不成正比,当一个人在极端压力下还不能获得同等的经济报酬时,压力会成为阻碍一个人前进的最大障碍,同时也会让人觉得厌倦,想要换个环境。

第二层经济问题:经济分配。

即便中科院的博士获得了还不错的收入,但他依旧没有拿到与他付出的劳动等价的收入,这是经济分配的方式出了问题,于是又回到第一层。

第三层经济问题:国家经济。

总体来说,我国的经济水平目前还远远不如其他发达国家,这造成一个问题是,我们搞科研要特别讲究投入产出比,给了这么多科研经费,如果没有取得成果,那就会被认为是失败的,容若率不高,所以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考核,没有达到怎样标准的就会被取消经费或者待遇,于是又回到第一层。

知乎用户 文之 Dom 发表

支持,别人的生活人家自有打算,管那么多干嘛

知乎用户 长安​ 发表

科举制度画了个大饼,让民间误以为读书可以入仕。

实际上可分配奖金就那么多,越多人中奖平均分配越低,人人中奖必定人人亏本。

通过科举制度消耗民间智力,让民间那也记忆力强的人卷的死去活来,社会就会稳定。

如果没有科举制度,民间智力在底层经营,形成无数个有经济,有纲领,有组织,有纪律的民间实体……

……………………………………

知乎用户 电工欧阳 发表

说明咱们国家人才济济,美帝望尘莫及

但是这还不够,赶紧快进到中科院博士毕业去邮政做快递员并失业

知乎用户 买馍要带头盔 发表

都在供给,需求去哪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和供给匹配的需求?

知乎用户 郭青华 发表

挺好的,基层缺公务员啊

知乎用户 走着走着 发表

河南红码,信访不管,河北黑社会不管。搁这制造焦虑,转移矛盾?

知乎用户 cbl 发表

为人民服务才是最伟大的事业,基层多点能干活的不是好事?

知乎用户 鲸落 发表

为何不再公务员里面,引入 “鲶鱼” 呢?

知乎用户 赵文飞​ 发表

研究生缩招迫在眉睫

知乎用户 信封 发表

就想着用着最少的工资最低的待遇去最大化人才的利用

知乎用户 来自 DC 发表

这是怎么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就这样用?????

知乎用户 Coco 发表

嗯,好!

知乎用户 混迹人群 发表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现在这个时代人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很好的一件事,为何很多人都在曲解。

知乎用户 山楂片我喜欢 发表

虽然公考真的很卷,但是我记得好像有绿色通道吧,某些学历以上可以不限制专业免笔试吧…… 还有就是人才引进对一些高学历的人材招手~

对于博士毕业也已经二十七八了,还考基层…… 基层一般都是省考…… 不至于这么想不开吧……

我是只考了两年的公考老白,觉得大概率不太属实,毕竟那么多渠道进体制内,为什么走最难走的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是不想卷了,而是不想跟自己赢不了的卷,跑去自己输不了的赛道卷。

柿子挑软的捏,安全,轻松,有把握。

知乎用户 贪吃蛇 发表

然后基层卷起来了。

知乎用户 afeng 发表

产业升级升级不了就是这个结果。

我刚本科毕业那会我就发现,他妈的我们学校几十个专业,能就业对口专业的人 100 不存 20。

那时候我就有一个疑问?

这他妈学校设置专业是拍脑袋设置的吗?不需要调研根据社会需要设立的吗?

到我工作的时候发现,我他妈四年本科我其实睡觉过去也行,文科学的知识就业岗位基本不需要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贸易公司,具体工作是安排别人干活我去监督然后到季度就去别人农民的庄园里谈收购)。

到我再大一点觉得这他妈也太累了有没有又舒服又有钱的工作,我发现了公务员这个职业,可惜考到现在也没考进,然后我就想曲线救国读个研究生再读个博士走人才引进的路线 (未来设想)。

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结果呢?

讲到底就是国家产业升级不了,高端就业岗位少,低端就业岗位不匹配取得高学历的人的心理预期。

你读个大专出来,能送外卖你也不会进厂,你读个大学出来能坐办公室你也不会去送外卖。人往高处走就是这么个讲法。

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不把压力向外释放就只能向内压缩。

一个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过人民当家作主年代,并且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政治目的的国家,不把压力向外释放就一定会把自己压死。

知乎用户 233333​ 发表

公务员不卷?作为博士应该也了解了很多体制内的工作状态吧,毕竟高校工作人员也是体制内!现在哪有不卷的工作,体制内包括公务员也是卷得一塌糊涂,不比外面轻松多少。而且你卷得压力太大了想走还不一定走的掉,不能随便辞职。

知乎用户 啊这个 发表

很多人只会道德绑架,说什么国家投入巨量资源在硕博士身上,他们毕业后最好拿着微薄的工资去奉献在科研上;一旦他们选择进机关单位或者普通的工作,就会被网络效应扩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只要合法合规,都应尊重其选择,为什么要被他人影响呢?

说来说去,还是许多人觉得高学历的人如果没做科研就会来挤占自身的工作机会,更怕自身竞争不过高学历的人。

最后说一点,说什么投入巨大资源培养的硕博士,个人觉得有那么一丁点对的,但估计 90% 的硕博应该不太会认同。

知乎用户 追逐流星 发表

中国博士现在一年招十多万,根本不缺好吧

知乎用户 LEFT 观察 发表

博士都发出卷的感叹了,像俺这样搬砖的,还怎么活下去?

知乎用户 于海​ 发表

这不就是中科院博士去基层卷了吗?因为中科院的博士去了基层,所以基层也卷了啊,但是在基层中科院博士应该是降维打击吧,去卷别人了,自己舒服点。

知乎用户 冯志 发表

工作六年的我也不想卷了,公司上半年猝死了四个,我想活着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知乎用户 殊同书店 发表

考基层公务员不卷吗

知乎用户 Clare 发表

基层公务员一枚。

今天还在和同事讨论,太累了,疲惫,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工作这么辛苦,活得这么累。

我们最近也都体检了,小问题好多。

我妹妹和几个好友都在体制外工作,要么私企,要么自己创业,最近也常常和我抱怨,累到不想说话。

公务员也真的不轻松。

活着,哪里都不轻松。

想做一些事情,想要收获一些东西,就真的不轻松。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明公务员躺平太久了,应该卷起来了…

知乎用户 靡思还寐 发表

14E 人口太多了。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和已毕业的!

社会人均 gdp 下滑,物价上涨。

企业薪资缩水,岗位减少,996007 福报。

房价是压倒年轻人的一根稻草。

世俗观念的买办婚姻要用廉价青春来交换。

等待在未来的二胎和三胎养育成本,

家里还有 4 个老人在看着渺小的你。

如果你不够幸运怎么办?

靠!儒家思想,救救大伙?!!

知乎用户 文艺青年张先森 发表

说白了,经济不景气,就业环境差

知乎用户 Alonso 发表

基层公务员好过中科院的科技工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社会经济能保持持续运转,其中的一条基础规律就是: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

正常情况下,只有高回报才能让人们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

公务员与商业公司中的职员,哪个风险更低,不言而喻。所以,一般情况下,职员的收入水平是应该要高于公务员的。

现在出现这种状况,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上层才会想方设法提振经济,让经济运行重回正轨,让包括人力再内的各种资源,重新合理分配。

知乎用户 慕远方​ 发表

妥妥的降维打击。

从近期的高考数学题越来越难是为了选拔高智商人才完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储备来看,现在出现的博士反基层,也是新一轮的人才洗牌!

其一,让真正适合做科研的人留下来。只有那些真正有科研天赋的人才能被选择留在重要的科研行业上,这是近两年就业洗牌的结果。那些我们常常听说的少年天才留校任教授,年轻学者发高水平 paper 担当学科骨干… 都是在对青年学者的分流。所以,一波次的内卷之后,卷不下去的,没有能力或者没有精力卷下去的,乖乖寻找其他出路吧。

其二,让不适合做学术的人下沉。如果说博士到基层公务岗位也是一种职业内卷,那么这一轮内卷就正合了国家人才调整的大布局。博士做公务员,硕士呢?学士呢?高中生呢?显然,岗位职业也要洗牌了。这就类似于让一部分高中生读职高,让一部分大学生读职业学院。相信再过十年,高等教育的人才调整就会对社会结构造成根本变革了。

我们该怎么做呢?

有工业的就乖乖的苟着吧。职业洗牌叠加疫情影响,有钱赚就知足吧!

没工作的就乖乖内卷吧。谁让我们生逢变革的时代呢?时代的洪流下,你我都终将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顺者猖。

知乎用户 小丫粒​ 发表

说到底人太多了,都卷成这样了,还有人担心人口,卷到大家都没工作了,在家饿死就放心了

知乎用户 xlb 发表

基层才是真的卷,尤其市级以下是,关键卷的还是外来博士没有的东西。

基层关系盘根错杂,一个外来的县长县委书记都可能被当地势力架空,一个外来博士有什么用?你是能带来项目啊,还是能解决重大难题呢,比写材料比拍马屁比亲戚关系圈子,哪一个博士能带来优势呢

不排除有些人具有极高的能力,但说真的,这种人精也不必下基层

当然有一些学校,有自己的圈子,下基层也有自己的派系,这又是一回事

我觉得现在大学应该学清北搞一搞下基层实践这种活动,下去一个月,喝酒喝到你出汗都是酒精味,你就自觉放弃去基层的想法了

知乎用户 小雨神 发表

公务员也很卷啊

知乎用户 志达 发表

之前签过一家,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待遇如下: 二等奖学金 6000,学费 6000,每月国家补助 500,导师补助 100。老板要求打卡时间 8 点半到 9 点,迟到一回扣 50 补助。周日开周会,两周一次。寒暑假各 14 天。合同有效期 3 年。感觉还行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简直是放弃自身优势拿劣势和别人拼啊,进来肯定会后悔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谁说基本公务员不卷?

知乎用户 一直向前 发表

说明现在就业压力大,和一些地方限制不得不做出退让。比起人才引进和积分落户的规定,作为应届生找一份有指标的工作是最容易也最切实际的解决办法,还有就业压力太大,无论研究生还是博士,现在市场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真的需要机遇,所以不如退而求其次。

知乎用户 苦大仇深北极星 发表

为什么非要留在一二线城市卷呢,回十八线小县城躺平不香嘛.

现在好多地方都是博士免试直接进入体检程序. 我这小县城就是年年招不满,硕士都没几个来的.

生活压力小物价低房价低,来了直接躺平过养老生活挺完美的了. 我也回来五六年了,这种生活是真香啊.

知乎用户 kslo 发表

科教兴国,但连科技人员都想去考基层公务员。反映出两个问题:1、公务员福利待遇太好且和工作压力、岗位产生价值不成正比。2、科研实在太倦,政府对人才又不足够重视和尊重。

其实当清北抢着去杭州街道办、科研博士忙着考公务员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知乎用户 南风过境 发表

没什么问题,博士当公务员你就偷着乐吧,不比大专和 x 校的好吗?

知乎用户 磨坊楼居士 发表

也别遮羞脸儿,说白了,在当前残酷的高端人才竞争环境中落败。

知乎用户 范乔丹对不起 发表

很正常吧,我是清华博士毕业的,我的一个师妹毕业了就去高中当了老师,另外两个还没毕业就去考公务员了,一毕业直接走了,这种事很常见,哪怕是在清华这样的学校。其实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不需要那么多博士而已。

知乎用户 春风送暖 发表

上面卷不动了就往下卷,不是卷的问题,因为资源匮乏

知乎用户 阑珊 发表

反映出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内

反映出公务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内卷

反映出我国高端人才越来越剩余,已经求不应供

反映出最近两年疫情搞得裁员人心惶惶,稳定成为最大求职点

反映出博士优秀的才能和足智多谋的思想,自己赛道已知卷无可卷,那就换个赛道继续卷,拔高卷的高度

反映出博士去考公务员重大利好,公务员行政级别最重要,上来就是有职位的,而且领导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升值有望,未来可期,还受人尊敬,简直是人生赢家。

知乎用户 宅小宅​​ 发表

如果不是什么公共关系,哲学… 之类的博士,而是理工科的,那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博士出来卷我们… 博士干了本来给研究生 / 本科准备的岗位,那研究生 / 本科只能去抢专科的活了… 以此类推,总有人要失业…

知乎用户 拖延症患者康复中 发表

我觉的国家对考公务员要重能力,不能片面追求学历!

知乎用户 纵横四海 发表

你看,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人口分层,要推广素质教育,不得学科类补课,要岗位下放,都往上面冲冲冲,最后难受的是你们自己

懂了吗?赶紧去厂里拧螺丝,根本没人跟你卷~

知乎用户 不知不乎 发表

想法能理解,人想干啥旁人也无可指摘。

但是为了 “不想卷” 去干基层公务员,多少有点缘木求鱼了,去了后他就会发现,山西的基层公务员同样卷,而且又难受待遇还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前体制外的大家为了资本家的利益卷的死去活来,现在体制内的为了领导的政绩,成绩卷的死去活来。

知乎用户 夏有凉风 发表

好家伙,你不会以为人家博士毕业去当一个公务员就吃大亏了吧?

别傻了,人家可能根本都不用跟几千个,几万个本科生、研究生在那里卷一个公务员岗位。人家可以直接以博士生的身份,以 “人才引进” 为手段不通过笔试直接上岸。

而且早在邓小平的那个时代就提出了 “干部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 的方针,大力发展和培养高学历的公务员人才。就这么问你一句,同样是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你先发展培养哪一个?哪一个在不了解之前更靠谱?答案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他进了体制之内就是一块宝,领导们抢着用,没准还能有机会真真正正地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如果要是不进体制之内,他可能得先发愁找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还得发愁自己的发展。

我看他不是傻,是换一个更好卷的地方接着卷去了。

知乎用户 阿弥 发表

基层公务员就是体制内民工,最底层,天天加班,工资最低,上有压力下有群众不理解,读书人开始那几年很难受的,后面会不会辞职不清楚。

知乎用户 蓝念晴 发表

所以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能早上岸还是得早点上岸。外面世界太过复杂,还是公务与适合安身养老

知乎用户 林深时见鹿十三 发表

知乎用户 不冻港 发表

考公也满卷的,我准备了四年,从大一开始准备,无声无息上岸了,自己默默赞叹自己是考公卷王

高三从专业开始选,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公考老师两种选择,后来发现自己身体不行,体弱嗓子也不行,没法长时间站着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就坚定不移地考公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对于求职和就业这个话题,永远都是一个说不清楚的话题,有些人可能觉得博士做基层公务员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或者说是一种内卷,其实呢?正如一位著名的人物说的一句话,脚是自己的,至于穿布鞋、皮鞋还是运动鞋,只要自己舒服都行,没有必要听从父母的说今天出门必须穿布鞋,也没有听从老婆或者老公说今天出门必须穿皮鞋,更没有必要听从亲戚朋友说今天出门必须穿运动鞋,路要靠自己一步步的去走,别人觉得只是一种期望,自己感觉才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工作也是一样的。

知乎用户 大鹏 发表

反映了疫情期间,各行各业受政策动荡。只有加入最大组织才有保障。

知乎用户 尘劳 发表

因为太多领域的科研已经到达瓶颈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第一,反映出 “人太多” 的问题。

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众多意味着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不会少。充沛的劳动人力资源只要得到合理的疏导,集中力量就能办出大事,这创造出了中国的现在。

靠着人多,以及对于人的引导,中国创造出了相当多的财富。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是问题是,发展到了现在的程度,除去那些已经被习以为常的方面还需要劳动力之外,很多方面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典型表现就是现在的大学生和曾经的大学生。质量和数量总是难以兼得的。

而现在,人太多的弊端就体现出来了。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物质精神文化都是相当丰厚的,但是平均下来到每个人身上,人均量很少,这是很显然的。而就业、住房等资源,更是有限。虽然现在有鼓励创业,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消化。

为了获取资源,必然导致竞争环境恶劣。立足于生活本身的资源的获取,这方面竞争尤其如此。于是为了获取资源,就必须要 “卷”。

(以上基本都是废话

第二,反映出美好生活泡沫趋于破裂的问题。

人是有美好生活向往的,然而现在,由于竞争加剧,任何人都不得不付出更多来获取所想要的资源,比如时间、比如精力、比如体力。为了在所有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或许需要能做更多的工作,并且只需要更少的报酬。这是畸形的标准,导致的是人力的廉价化。

更重要的是,原先预想中的付出与回报,在现实中并不成立。事实是付出总是比预想中更多,收入总是比预想中更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压力,比想象中更大。面临的阻碍,比想象中更多。从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创造美好生活,到发现再怎么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挣扎之后,选择摆烂躺平是一种必然。

劝人不要摆烂是没用的,用鞭子驱赶一头耕牛翻过珠穆朗玛峰,或许可能做到,但是如果不是因为鞭子带来的疼痛,耕牛不会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问题不是出在人身上,而是环境。

(以上基本全是胡说

第三,关于质量和数量

我们人很多,但是很多地方不需要那么多数量的人。

科学、艺术、美学…… 或者类似的领域,想要得到突破不是靠着人多就行的,需要的是 “灵感”。诚然,人多的话灵感“出现” 的概率更大,但是过多的人,导致的是竞争,而不是灵感。

(算了编不下去了

以上。

知乎用户 阿兹尔 · 卡兹克 发表

刘振风退出五岳剑派,不想再卷了。果然不行啊,左冷禅同意了,喷子们不同意。

知乎用户 大橘子 发表

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

从象牙塔直接进入体制内,一方面不了解社会,一方面极易被同化。

再加上目的是奔着安稳,那么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能力,究竟会打多少折扣?

基层公务员和基层百姓生活,两者不是同一个 “基层”,中间隔着一扇玻璃呢!

不管是面对疫情管控,还是面对城市治理,连生活困苦和民情冷暖都不清楚,高学历又能加上多少 buff?

这种大学毕业扎堆考公的现象,与 35 岁的职场毕业现象,两者完全搞反了!

在不同的年纪,拥有不同的知识储备和阅历能力,就应该从事与之相匹配的事业。

强烈建议社会职位向年轻人多开放,多历练,30 岁以下不接受考公;

体制内职位向中年人多开放,稳大局,想想谁都会有老去的一天!

杜绝世袭的腐败,纾困中年的危机。

这真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美梦啊!

知乎用户 枫桥已无夜泊人​ 发表

考上发现继续卷

知乎用户 Wayne 发表

他想卷基层

知乎用户 而已​ 发表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知乎用户 秒笔生花 发表

很正常,在学阀的通知下这样也好,或者说是个挺好的出路,毕竟学阀可不当人

知乎用户 还好吧​ 发表

进高校也很稳定啊

知乎用户 feifeiBb 发表

这种无聊的话题能上热搜?唐山呢?郑州红码呢?

知乎用户 godgasd 发表

说明中科院博士已经参透了人生的本质,不想再卷下去了,只想 “整点薯条”……

他一定已经了然宇宙的尽头是什么

他只是不想后悔而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支持! 减少无效科研,让他们自己嗨去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个人把这里的卷,理解为累和拼。所以才有以下发言。

除了公务员、垄断性国企,绝大部分人能找到的,哪里有不卷的职业?

服务员不卷吗,天天要提升服务质量

销售不卷吗,年年加任务量

制造不卷吗,年年要降成本

医生不卷吗,评级升职要不要

我们把格局提高一点,国际上想要追赶的,有不卷的么?

虽然我们老嘲笑日韩,但是他们作为现代为数不多从落后到发达的国家,不但卷,还有主人爸爸拉一把。

我们中国有啥,我们有的只有打压,只有遏制。不卷的话,怎么发展起来的?第一个血汗工厂指的也不是我们中国,先是英国,然后是美国,然后才是东南亚,现在才是中国。

私有制基础上,普通人想要过的比别人好,能依靠的手段都有哪些?大家心里都有数吧。

你说公务员不卷?不卷?不卷的话,现在哪里来的各种便捷,透明。只是他们卷的的确不是那么厉害。

普通人要是想躺,也可以躺,中国现在这个社会也饿不死人。只不过躺平的质量也就温饱。

要发展,要提升,要么靠自己,要么靠爸爸。

知乎用户 坩埚的无责任幻想 发表

基层公务员也是编制,也比企业香吧

知乎用户 吴君 发表

公务员就不卷了?

知乎用户 闪电 发表

个案有啥好谈的,能真正反映出问题吗,不能,现在媒体或网面为了博流量拿出来博眼球。

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凡事不能绝对,中科院博士、清华、北大为啥就全部都要为活成你想的样子,有少部分人想到默默无闻,干着别你,还不乐意了。这些名校出来的就一定都是才子佳人吗,大部分人是,总有一部分人不是呀。要我说个案反映不出问题,倒是反映出这热榜太无聊了。

知乎用户 panghou01 发表

冰冷寂灭的社会,容不下热血和希望

知乎用户 飒风沾 发表

公务员就不卷?

片面了啊

知乎用户 一心 发表

宇宙的尽头不就是考公吗

知乎用户 啊嗯哦嗯啊 发表

宇宙的尽头是考编

知乎用户 嘿嘿 发表

这是好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只想平平淡淡,怎么就这么难!

知乎用户 鹿邑 发表

反应了公务员制度就有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知足常乐 发表

单就评论里天天 “国家投入重大资源培养博士”

真的算了

别的专业我不了解

反正我医学类的八年制

硕博期间给医院干个半死

医院不仅不给钱

我每年还要交一万的学费

感觉是跪下来求医院让我干活

当然应该不是每个医学院都这样

大差不差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好啊,在学习在科研上劵是好事,还能推出,多好,良性循环

知乎用户 走出 发表

假如你的高考分数,刚好可以上一个最差的本科和一个最好的专科,请问你会如何权衡?

这得看你的需求了,选最差的本科,利在于一个本科学历,敝在于师资与设备,但对于一个 · 最差的本科来说这学历优势又算什么优势 ·?

选最好的专科,除了是专科。又有什么不是优势?

这不就是告诉你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呀

知乎用户 猪肉佬 发表

说明大家都卷的厉害,国考和考研真的绝了!

知乎用户 叶冰棠 发表

欢迎疫情期间 diss 上海基层公务员素质太低的人来赞美这位博士自愿拉高基层公务员平均素质水平的行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赢:新一轮的知青下基层

输:浪费教育资源

知乎用户 吾好梦中发财 发表

欢迎来到更卷的赛道

知乎用户 大白白阿白阿白​ 发表

润吧

知乎用户 从零开始的林 发表

问出这个问题,你们官方自己都瞧不起基层公务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会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回到山西叫去基层干文职,合着现在在山西市政府干一个文员然后过个十几二十年干成市长、书记什么的叫没有前途吗?文中说的可是山西,他是一个省,说的不是其他什么市、区、县,意思就是现在省市政府用一个博士就是屈才了?话不能这么讲吧,何况又并不是没有出头之日了,只是从底层干起,说的好像他进科研院,进个大厂就能直接做领导一样。有些问题问出来我就感觉很奇怪。

知乎用户 哈哈哈 发表

现在每个行业都再说自己最累最卷,还是都回家种地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表面上可以明显看出有几点问题:

1. 科研投入加大,科研人员不足;

2. 科研投入大但是不是在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上投入大;

3. 行业卷已经在全国各行各业,文凭高低都再卷;

4. 近年来,考公务员和体制内工作呼声大,毕业生直接准备考的更多,他们都不想到社会上去卷;

从国家发展和国际社会形式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在转型,科研投入巨大;96 危机之后,军工科研加班加点,20 多年,看看我们的武器装备,真正质的变化,背后也是科研人员辛勤的付出;而未来需要更多这样的投入,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虽然有清北人才往欧美流失,但也有欧美俄日科研人员被我们吸收,其实是全世界的抢人才大战。

如何解决问题:

1. 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扩大队伍,保证充足的休息;

2. 科研环境要改变,科研投入是真的投入在科研上?科研成果是真的投入实际使用?科研论文,期刊是为名还是为权?

3. 提高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毕竟是为了提高国家科技力量,实打实增强国家硬实力;

4. 不仅博士科研行业要改变卷的问题,各行各业也一样。如今社会就业压力大,企业生存压力大,上班族工作压力大,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仅因为我们人多,员工身上卷吗?

知乎用户 AssassinW 发表

因为没有从事基层公务员的经历,大家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公务员生活清闲(和九九六比确实清闲),但现在,不论是基层公务员,还是其他公务员,工作的压力依然不小,加班也是常态。有工作的压力,也有内卷的压力,有人加班到八点,就有人到九点。特别是赶上疫情,防疫工作也不简单。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难处与收获。

知乎用户 张律师 发表

总比抖音上一批北大博士天天教人家怎么考北大强吧。

中国公务员不是公仆,是管理层,管理层的素质提高是好事,有利于优化队伍。

知乎用户 冷月 发表

劣币驱逐良币

知乎用户 余小白 发表

第一个还是博士毕业人数太多了,以至于以前的天之骄子,最顶层的学历,目前已经被大量的博士毕业生所稀释。博士变得不再是那么的精贵了。第二个就是以前比较适合博士的岗位已经人满坑位满,很多这几年毕业的博士只能另辟蹊径,找一些以前博士就业很少去的行业。第三个还是卷造成的,现在博士毕业论文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高校,科研院所等由于大量博士进入,造成更卷,要想升职,评职称,那么要求越来越高,导致非升即走等畸形制度的产生,很多人根本受不了。所以,目前很多博士宁愿放弃科研,进入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等其他不是太卷,工作稳定且体制内的工作。这也是很多博士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

知乎用户 巴岳居士​ 发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知乎用户 张胜 发表

如果这样的博士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待商榷),那么肯定是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的。

  1. 说明了寒窗苦读 17 载(算直博)最后和家里有关系的普通同龄人最后落到了一个起点;
  2. 说明了一方面中国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键技术卡脖子危险,另一方面成规模的科研技术人员无法或选择不进入关键技术领域工作;
  3. 说明了中国的官本位氛围依然存在且短期无变化的迹象;

市场经济体制下,

1. 到底有多少领域需要市场化而程度不够

2. 多少领域不能完全放开市场化需要国家插手

3. 政治体制需要如何改革

4. 因为以上三点导致的多少资源(包括人力)被错误适配的

这些问题都需要社会范围内的大讨论。

知乎用户 梓晓杉 发表

还学而优则仕? 别往脸上贴金了,基层公务员算哪门子官?

古代七品芝麻官也是一个县才一个,知县也是要治国平天下的。

知乎用户 红团团儿 发表

卷:

资本家勾结官僚, 恶意解读儒家思想, 恶意解读唯物论, 恶意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产物.

知乎用户 baogechen 发表

我认为这个事情非常的正常,谁规定硕士博士就非得一路往上卷论文卷教职?这件事能成为新闻报道出来说明还是个新闻,是少数,狗咬人不会成为新闻,人咬狗会。知乎本来就是晚婚不育,不内卷,不买房大本营,说白了就是大家生活之余发牢骚的地方,和脉脉一样,知乎需要热度大家需要发泄,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内容是负面的,这种负面内容看多了会对自己的身心产生非常大的焦虑,这中焦虑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影响。

知乎用户 毕业生 发表

不知道这位博士去了基层,如果遇到了体制内尸位素餐的领导,他是否会后悔,自己不仅无法发挥所学,还可能要服从瞎指挥

知乎用户 小熊猫 发表

我不赞同现在认为名校毕业生或者高学历学生去考公从事行政是一件浪费资源的事情。

行政体系中名校生增多或者高学历人才增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高校的目标就是培养商业精英,政坛领袖和科研巨匠。没道理博士毕业不搞科研就是错误。事实上,博士毕业出来继续搞科研的只是一部分。中国目前的科研池子容纳不了那么多科研人员,进入其他行业或者体系也是对其他行业或者体系的一种提升。中国目前的高级领导班子里面也都是名校毕业生。其他国家亦是如此。这说明了公务员体系对这些高材生的需求并不比其他行业小。

高材生进入行政岗位能有效提升办事效率,改变办事风格。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 30 年前的中国了,我们对公务员的要求不能再停留在那个坐办公室写写字的年代了。我们也不能把对公务员的看法停留在只是办事的层面。懂技术懂方法有眼界的高材生进入公务员体系在基层锻炼一段时间后能够为群众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比如上海某学生毕业进入乡镇写代码生成核酸码,极大的提高了防疫效率。再比如现在的很多高材生村官能够带领村民进行直播售货。这说明了吸收新一代的高材生进入行政体系能够大大提高现有的行政效率,出台更多顺应时代变化的政策。甚至于有些有思想有抱负的名校公务员能够为当地做出更多的贡献,改变一地之格局。

最后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自己在读完博士以后是会明白自己是不是适合科研的。自己觉得不合适的继续做科研只会是痛苦。事实上读过博士的人就会知道很多论文发了以后并不会大幅度提升国家的科技力量,更多的是若干年后就无人问津。而且每种技术或者方法从提出到完善也就几十年的事情。所以如果你研究的还是老方法,留给你走的路其实也不多了。

为人一生,顺心而为。不要纠结于自己所处的位置,而是要关注于自己所做的成绩。在车上虽然跑的快,但是下车步行也能欣赏到路边的花草。

知乎用户 踏马飞歌 发表

谢邀。

虽然不是真的有邀请,但这个问题火的有点莫名其妙,知乎朋友不少,怕被点名,以防万一吧。

先自我描述一下吧,CAS 毕业,就不说研究所了,怕给所丢人,博士,天坑专业,行政方向,目前在西北某地基层挂职锻炼。

首先给母校道个歉,毕竟是我打开了所谓的选调魔盒,给师弟师妹起了不好的头。后续陆陆续续有人准备,也有人考上并有所收获。这里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已经算是便饭了,不必要非得加 CAS 的头衔,论头衔,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大学排名,CAS 相关的国科大 p 都没有,所以我先说明立场。

当这个问题放在这的时候,我觉得科研人不做科研的问题,造成因素很多,卷只是一个一言蔽之的话术,根本问题在于,我们的某些问题,是不是真的能够解决科研人安心科研的问题,例如近亲繁殖问题,抱团腐败问题,为维持权威打压新人的问题。因为我不在学术圈,所以这些话我可以说,但是你让这些青椒们,该怎么说?毕竟他们的本子还要某些人审,还要某些人批准才能拿钱。如果不是某些旧有人员再逐渐堆高这围墙,谁又愿意放弃自己的科研理想?或者说,哪怕某些人能力不够,idea 没有,但也不至于说科研素质不在,八股论文格式不通吧。

牢骚发够了,开始正式说道这个问题。不想卷就是这帮聪明人的选择。

1. 就我自身经历来看,某些导师、教授、所长依旧抱着二十年前的态度。他们没有理解当今时代下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还是站在自身一个成功者的角度看问题,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走学术才为最好,其他行业皆是下流。他们觉得自身的努力和现代社会完全匹配,殊不知是因为他们拥有的 CAS 头衔让他们能够被企业追捧,而并非自身真正的技术,因为技术的迭代迅速,某些想法,早已不再成为业界实际需求。

2. 就某种程度而言,技术性导向科研并没有在 CAS 中成为主流,而依然是兴趣发现导向科研为主。本身的基础学科科研就无法有实际性产出,但这类科研所仍然伴随着整体的扩招而增大自身体量,毕竟别人卷你不卷,你就被卷死。这样的扩招,加大的就是基础性研究的投入,但对个人的发展,若不再进行基础研究,则沉没成本增大。

3. 社会认可度不同。CAS 的学生在招聘资源和招聘中处于天然劣势,更多招聘需求以专业性导向为主,综合性企业并不愿在研究所进行招聘宣讲。因而 CAS 各所的招聘问题在于企业认可的专业性在各所内并不成为主流,因而招聘方不满意,学生方不满意。需求向窄,满意度差,只好大家选择满意度匹配度容忍高的基层公务员。

4. 经济形式并不良好。本人在毕业时也因为某企业缩招放鸽子退而求次选择进入体制。此处按下不表。

思维混乱,随便写写,有时间修改,没时间就算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究竟是博士的待遇太低了,还是公务员的待遇太高了

知乎用户 认真的木子 发表

当下,没有什么可以是从一而终的职业,反映出来的就是选择的平台多了。

知乎用户 飘雪 发表

还好我从大一就坚定决心不管干啥绝对不考研,干了几个实习觉得不适合自己之后,直接应届考上自己家的公务员,舒服

知乎用户 元夕 发表

国内,你可以有真文凭,不能有真知识,有真知识会害了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基层公务员就不卷?加班加到你吐血。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江苏省委组织部发文大学生村官不再续聘,是否为卸磨杀驴?

知乎用户 往事随风 发表 虽然这么说不对,但是事情确实如此。 当宣传机器大肆宣传 “某某岗位好” 的时候,千万别去十有八九是天坑,好东西是从来不用宣传的。 当宣传机器大肆宣传 “某某岗位甘于牺牲奉献甘于 xx”(戴高帽)的时候,除非真的经济 …

如何更好地激励基层年轻干部?

知乎用户 土笋冻要学习 发表 收到上级 “关于进一步激励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的通知后,X 机关高度重视, 认真部署; 迅速行动, 积极落实。 1. 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传达精神,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各部门负责人全部参加,会议议程一周,与会人 …

为什么你觉得公务员不值得拿现在的工资?

知乎用户 莎鸥​ 发表 人力资源领域有这么个规律,贵的不一定好,好的一定贵。花很多钱不一定能请到最好的员工,但不舍得花钱肯定请不到好员工。给员工加薪,不一定能提高产出。给员工降薪,肯定带来产出下降,最后只剩下最差的一拨,找不到出路的赖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