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金牌,成本几千万?Gu姓运动员财政支出被曝光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这两天一则新闻报道在知名媒体出现:

“GuXX训练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引关注,金额超过4700万元。”

尽管这笔财政支出其中也包含另一位运动员,但该著名运动员约占到了4700万元,另一位只占到100多万元。这笔钱,是2023年、2024年两年的支出费用。

财政是什么?钱从哪来?答案:从个人和企业的纳税当中来。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她并非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为何她的训练费用还需要财政来出?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当中,这样类型的“外国空降”双国籍运动员,应该是自己请教练、自己承担费用。而举国体制的逻辑是,你从小就由国家培养,所以国家出钱,你为国效力。

在网球明星李娜当年寻求单飞的时候就面临这个问题——国家认为你以前的训练成本是公共支出,那么你现在又要转变成“个体户”,那怎么行?

所以,当时没少扯皮。

现在这位运动员带来的是新问题:“外国空降”运动员,公共财政应当为其支付训练费用吗?以前是“国外个体户”,现在增加一本护照,就能立刻转变成“国有单位”,由纳税人来养活了?

这是我的知识盲区,不懂,我只是提问。

4700万元作为公共财政能干啥?我找了一个数字作为对比: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财政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作为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

这个培养成本,等于中国最发达的省份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如果是30枚金牌,背后的训练成本又能让多少个省份促进教育的发展?

农村老人平均养老金每月200元,4700万元则是培养一名运动员的成本,这笔账怎么看都不太对劲。一方面是养老金提升缓慢,另一方面却是大大方方。

一直都说教育、医疗总是缺钱,因为财政紧张,但是在培养金牌运动员方面,看起来预算并不紧张。

举国体制事实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早已跟不上时代了。在中国的体育发展战略当中,争金夺银也早已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但现实中,举国体制和争金夺银依然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官帽、它是一些民众胸膛中的骄傲。

难道绝大部分老百姓宁可多纳税也需要鼓舞精神吗?财政支出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但是谁、什么程序在审核这些钱的用途?

“全民健身”喊了二十年了,从北京奥运会之前就在宣传全民健身,但中国的基层体育设施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都说中国足球发展的桎梏,是因为基层可供孩子们踢球的球场很少,这些钱可以修建多少座社区球场?

一些小地方因为教育支出的紧缩,孩子们的午饭劣质化、缩水化,这些钱能让多少孩子喝上健康牛奶?

在金牌这种看得见的方面花钱,可以让一部分民众兴奋、高潮、骄傲,但是在教育、医疗方面,既不能让官帽高升,又不能带来骄傲情绪,孰轻孰重,在百姓和肉食者眼中,看起来完全不同。

中国到底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经常看不懂。

哀哉!

图片

·END·

欢迎加入我的讨论社群,现在已经有800位读者在里面与我进行你问我答、股市投资交流(仅投资知识,不分析股票和进行投资建议)、宏观经济动态、独家专栏文章分享、时事动态探讨、好书推荐、往期被禁文章分享等等。

这不是微信群,是“知识星球”app旗下的付费社群,费用88/年。欢迎扫码加入:

图片

防失联或者知识星球加入咨询,都可以加我个人微信:

图片

写作题材敏感,有封禁风险,防失联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吴柳芳的未来会怎么样?

知乎用户 放猪小民 发表 她的未来不好说 但体操队未来怕是难招人了 大家见不得吴柳芳这种退役后要重新学习谋生技能的国家队运动员 也见不得一朝得志就露出嚣张小人模样的管得宽 谁会送自己孩子去这样的行业? 知乎用户 天悦​ 发表 她以前的师姐师 …

为什么似乎更多人都在默默支持吴柳芳?管晨辰是否做错了?

知乎用户 帆帆 发表 56 妹子可以算她那一代体操人中前 20 的人了吧,你能想象某个行业全国排名前 20 的人竟然没有稳定收入吗? 那这个行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知乎用户 魏默月​ 发表 正常人遇到这种事难道不应该先私信联系吴柳芳?私下交流 …

吴柳芳没病,是这个社会病了

原创 倪刃 倪刃 在退役体操冠军吴柳芳“擦边直播”饱受争议的时候,尽管很多人站在她这一边,但在大部分人心中,她也的确是一个依靠性感跳舞赚取流量的女主播,形象不算负面也至多算是中性。 多数人之所以站在她这边,是因为退役运动员所受到的不公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