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7 日深圳报告 2 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目前情况如何?
知乎用户 龙鳞 发表 泻药,人在深圳,刚安排好工作,居家办公中。 早上 7 点 40 起床,8 点出门,路口工作人员告诉不允许出去,做完核酸检测拿到证明才可以。然后去各个路口都看了一下,确实全封了。 8:05 收到社区通知,通知如下。 然后 …
一 1.45 万亿元 / 年的新常规支出。
据东吴证券估算,若中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年成本约为 1.45 万亿元,占 2021 年中国名义 GDP 的 1.3%,占公共财政收入的 7.2%。
东吴证券认为,常态化核酸检测虽然未必是最优解,但可以通过避免封城来兜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至少在成本方面,常态化核酸要优于定点式、高强度的封控。
据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公众号 “川阅全球宏观” 消息,东吴证券指出,截至 4 月 30 日,中国已经有 29 个省级行政区的 123 个城市涉疫,其中 4 月宣布实行封控城市的人口达到了 1.8 亿,占比中国人口比率为 13%。
假设未来每月涉疫人口都保持这个比率,且居民要进行每 48 小时一次的核酸检测,那么以多人混检每人 8 元的价格来算,一个月所须支出为 216 亿元;若以每人单检 24 元的价格,月支出则为 512 亿元。
相比之下,全面封控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常态化核酸的大。假设平均每月实施局部封锁的城市经济规模约占 GDP 的 20%,那么一个月封城两周的经济成本预估为 1568 亿元。
东吴证券认为,常态化核酸检测虽然未必是最优解,但可以通过避免封城来兜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至少在成本方面,常态化核酸要优于定点式、高强度的封控。
鉴于当前地方财政运行的压力,该成本可能需要中央发行特别国债来兜底。
二 缓解大规模封控措施对整体经济带来的扰乱和冲击。
高盛研究部称,假设中国前 30 大城市及部分财政状况允许的二线城市都采取常态化全民核酸检测,那么其将覆盖全国约 30% 的人口及 45% 的 GDP。如此措施虽然并非能成为完全遏制疫情的 “万灵丹”,但可在一定期间内缓解并制约疫情或大规模封控措施对中国制造业及整体经济带来的扰乱和冲击。
高盛指出,在大型城市出资实行市民常态化检测可能成为确保生产与消费持续运转的有效措施,有望对经济带来更为显著且更全面的积极影响。
据中新经纬报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受访时说,常态化核酸检测是目前应对奥密克戎综合性、中长期社会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曹和平说,常态化检测客观上为一部分新经济带来机会,数字和医疗等抗疫措施带来的新经济能够带回 0.2 至 0.3 百分点的增量。
三 58 万人的新就业。
据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公众号 “川阅全球宏观” 测算,如果所有二线以上城市进行 48 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日均的检测能力需要达到 5.05/2=2.525 亿管。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的数据,截至 4 月中旬,中国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总数接近 15 万,检测能力达到 5165 万管 / 天。如果我们假设技术人员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而线性增加,则 2.525 亿管 / 天所需的技术人员为 15*2.525/0.5165=73 万人。这就意味着常态化核酸检测在二线以上城市的推广有望新增就业 73-15=58 万人。
还有另一种计算方法,由于核酸检测一般 1 分钟左右就可以检测完一个人,在全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常住居民每 48 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前提下,每日这些人检测核酸总共所需的时间为 5.05/2=2.525 亿分钟,假定一个核酸检测人员每日工作 8 小时,即工作 8*60=480 分钟,不难得出二线以上城市 48 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工作人员 = 25250/480=53 万人。当然这部分就业仅对应采样点的工作人员,并不包含核酸检验员。
四:如能降低检测频率,则成本可能压缩为 6717.5 亿元 / 年。
压降成本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核酸检测的频率要求,二是降低人均核酸检测成本。
据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公众号 “川阅全球宏观” 测算,如果能将上述两个途径结合起来,则可以达到有效降成本的效果。将一二线城市(总人口 5.05 亿)精细化为高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核酸设置:高风险区实施最严格的规定——24 小时 / 次,单人单管;中风险区:48 小时 / 次,单人单管 + 混检;低风险:5 天 / 次,混检。我们使用最低的检测价格标准:单人单管 19.7 元 / 人份,混检 3.4 元 / 人份,假设高中低风险区占比为 5%,40% 和 55%,则核酸检测的加权人均成本为 7.5 元 / 份,由此测算核酸总成本可降至 555.85 亿元 / 月,约 6670 亿元 / 年,占 GDP(2021 年)比例为 0.58%。
除此之外,**建设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也会带来额外成本。**通过每个采样点覆盖的人次来推算所需要的采样点总数。参考上观对于无锡的报告,无锡平均每 3000 人设一个采样点,全国一、二线共计需要 505000000/3000=16.8 万个采样点。均价方面,参考爱采购网站上人气排序前三的采样小屋,单价分别为 1.5、2.65 和 4.5 万元,假设需求比为 1:2:1,加权平均价格为 2.825 万元 / 个。由此测算全国一、二线城市在采样点购置方面的成本约为:168000*28250=47.5 亿元。
以上两个部分成本合计约为 6670+47.5=6717.5 亿元 / 年,约占 GDP 的 0.59%,公共财政收入的 3.32%(GDP 和公共财政收入均为 2021 年数据)。
本文主要来自东吴证券、高盛等公开资料。
小知识,2021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 20.25 万亿元。公共预算支出 24.6322 万亿元。
常态化核酸的钱,对国家绝不算少。但如能因此避免大规模封控则代价,这钱在经济学人士那里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这也意味着,对疫情的判断是长期化,自 2019 年以来,3 年之后,可能真的要建设一道全面性日常性的防疫长城了。
为各位知友补充更多信息。
对当前大城市的疫情防控形势而言,这是提高应对处置能力的必需之举、便民之举,刻不容缓。
**及时发现传染源、降低疫情扩散风险、落实 “早发现” 都离不开核酸检测。**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流行新阶段。特别是在大城市,疫情防控压力不小,各地纷纷出台相应防疫政策要求,升级防疫标准,加大核酸检测筛查力度。48 小时核酸检测结果以及 “绿码”,已成为市民外出通勤的关键通行证。
**建立步行 15 分钟核酸 “采样圈”,不仅是便民服务圈,也有助于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一方面,满足大城市市民核酸检测的大需求,解决核酸检测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让市民少跑腿,能在家门口就尽快完成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另一方面,提高疫情防控的 “技防” 水平,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在必要时,通过已建立起来的核酸检测渠道和网络,迅速应对处置。
**同时注意,各地在部署 15 分钟 “采样圈” 时,也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针对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存在的送检不及时、报告不准确、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必须严肃对待,依法依规予以处置追责。绝不能因检测采样环节出差错,影响到核酸检测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疫情防控效果。
早筛查、早发现才能早处置、快应对,这是应对疫情的黄金法则。坚守这一法则,加大核酸检测供给,又早又快又准,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把握好疫情防控尺度,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
大城市建立步行 15 分钟的核酸 “采样圈”,
确实能够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
及早地发现新冠病例,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玩意儿有点像设置核酸亭,
但规模和配备会比核酸亭大一点,
相当于设置一个核酸采样单点,
因此人员配置也不会像大规模核酸那样。
我觉得这样的方式,
首先提供了核酸采样的便利性,
这就跟建设 15 分钟健身圈一样,
让群众在家门口也可以健身锻炼,
毕竟这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设施。
同样的,建立 15 分钟的核酸采样圈,
目的是建【** 强国】?自己想象。
以后你想做核酸了,散步期间就顺便做了。
其次,这种方式提供了病例监测的及时性,
我们知道,随着奥密克戎的传染性突破,
防不胜防是必然,那么要奔着 “清零” 的总目标,
切断传播的成本也就也来越大,
及早筛查发现,及早控制风险是一条捷径,
似乎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
这就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建立 15 分钟的核酸采样圈,
其实更多的是解决了第一点的普及性,
在方便的基础上做到了人群的早筛,
但在精准性上,我的建议是可以结合
“人群分化” 和 “大数据技术” 的方式,
尽量做到
“重点人群尽早筛”+“普通人群定期筛” 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可以极大弱化核酸普筛的随机性,节约社会资源;
另一方面可以做到核酸检测精准化,减少对民众的叨扰。
而在检测的快速性上,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仍为单一的核酸检测,
虽然准确性有所保证,但快速性有所欠缺,
目前核酸检测从采样到出结果的时间
虽然从 24 小时缩短到了 6-8 小时,
但要真正跑在病毒的前面,仍然是不够的。
这就涉及到快速检测技术的革新,
比如现有些国家采用的是抗原快速检测的方式,
将时间缩短到 30 分钟,即测即出即排,
进一步压缩病毒的传播时间,
甚至将病毒扼杀在萌芽阶段。
当然,新冠检测的变更不会是一时的,
因此,在建立其 15 分钟的核酸采样圈的基础上,
后续可以再考虑新冠检测的快速性。
所以总体上而言,
这项措施是利大于弊的,
因为无论清零还是共存,
新冠检测都是不可少的,
而这项措施的一个好处在于,
相比于大城市定期的常态化大规模核酸,
定点式分层次的核酸检测,
会让疫情更加常态化,
而且既然是 “产业化” 了,
那么相关的人员培训和就业市场就有了,
而且我相信,不到几个月,
这个大城市的 15 分钟体系就能初见雏形了,
别忘了,咱们可是基建狂魔,
而且,对于地方而言,
这至少是可实操的指南,
而不是让人揣度 “动态” 是啥意思。
最后,事后监管兜底,
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对缓报、瞒报、漏报的严肃追责。
每年能带来 5,000 亿的产值,未来会成为继房地产之后的另一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一架马车。
什么后续政策我都认了,我都支持,只求先让我出门,我因为疫情原因两个月没入上职,上次出门都是三月十一号了,一直没有收入,房租房贷照付,我一宿没睡着,工作半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早就花完了,我不知道封控还要多久,不计一切代价清零,到底是不计谁的代价呢?
拿郑州 3-4 月疫情来举例,上海直接和间接输入郑州的疫情有 14 次之多
可点击看大图:2022 年 3-5 月郑州疫情
绘图工具:ProcessOn
与上海疫情有关的两条传染链:
上海 - 鸡泽 - 太原
上海 - 天津 - 太原
可点击看大图:2022 年 4 月鸡泽 - 太原疫情
绘图工具链接:ProcessOn
杭州每周都能看不止一次高铁乘客确诊的信息,涉及列车均途径上海虹桥站
可点击看大图:2022 年 5 月许昌疫情
绘图工具:ProcessOn
在全国部分区域没有清零的背景下,本地低风险不代表没有病例。
在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有必要保持定期核酸的监控作用,做到早发现就能避免封城。
Omicron 的 R0 传播系数已高达 9.1,R0 是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的简称,又译作基本再生数。这是个流行病学术语,其_定义_为平均每位感染者在传染期内使易感者个体致病的数量。[1]
疫情进入社区传播状态后,感染者数量就开始指数增长,需要的隔离资源和医疗资源数量也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
用线性增长甚至对数增长的防疫和医疗资源打危害性指数增长的病毒,只能争取速胜,不能速胜的话劣势会越来越大。
所以疫情发现的初期处置非常重要,如果处置得当就可以早期控制疫情,避免封城。如果拖到现有防疫资源无法控制疫情的程度,就必须长期封锁,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精准流调” 的适用场合
“封城” 的适用条件
长春市将于 4 月 28 日 0 时起,逐步解除社会管控,解封第一时间你最想去做什么事?262 赞同 · 20 评论回答
从流调分析,本次疫情大概是 2 月 22 日左右(长春)到 2 月 24 日左右(吉林市)开始传播,发现时间是 3 月 3 日,传播 10 天左右。
如果在 3 月 5 日左右封闭 + 大规模筛查,半个月社区就没有病例了。
如果能在 2 月 26 日左右发现,靠流调 + 小范围筛查就能控制住,没有封城的必要。
从最近的国内疫情传播链看,如果主要城市可以同时清零,城市间疫情输入风险降低。
守好一线就能控制好疫情输入环节。
对城市来说,堵住关键环节就能控制疫情扩散。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只针对重点人员和重点区域做周期性核酸检测:
国际机场、码头、传染病医院、隔离点、使用进口物品的工厂、商店(如韩服经营店、蒙古袍经营店)
需要注意的是,收治感染者的地点周边容易产生社区传播,最近国内有一些疫情爆发小区恰好在这些高危地点周边:
例如水榭塘湾 [2]、航空港区展翔路 27 号(邻近岐伯山医院)、2022 年 1 月的林绣花园(海河医院附近)、2021 年的小果庄(邻近正定机场)、2021 年 12 月的明德 8 英里小区、华城万象小区(邻近当时的定点医院第八人民医院,该医院目前已经不是定点医院)。
建议传染病医院、隔离点等高危地点搬离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如果暂时无法搬迁,则周边需要长期坚持每 48 小时核酸一次。
货车司机、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流浪乞讨人员、城市物流集散地工作人员、农产品批发市场人员、农村大集摊贩、城市核心商圈的营业员、农贸市场的摊贩、饭店服务员、超市员工、教师。
高速服务区
2021 年年底西安疫情中,沈丘疫情的感染者从西安自驾回周口沈丘,经停三门峡灵宝服务区(同一时间有另一个成都前往洛阳的大巴车在该服务区有停靠,停靠期间车上人员在服务区内活动),但这个经停信息没有及时发给省内所有城市。
这个遗漏导致了洛阳新安县应当被作为次密接管理的人员到南阳市参加婚宴,造成了疫情传播隐患。
枢纽站
在 2021 年 11-12 月的长三角疫情中,宁波一号病例 11 月 22 日下午有上海虹桥站的旅行史,杭州 11 月 25 日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 11 月 22 日也去过上海虹桥站。
杭州、上海发布的流调都只涉及本市的部分,宁波流调中提到病例去过上海华为研发中心等地。
三地都没有说明杭州和宁波两个病例是否在上海有接触史。
如果宁波方面提前排查 11 月 22 日有上海虹桥站旅行史的人员并要求做一次核酸,疫情规模会小得多。
2022 年五一前,郑州东站出现了较多病例。
火神山建筑平面采用鱼骨状形式,在分区划分时考虑到医务人员要有自己的清洁工作区和对应的连续通道,目前平面布置上正中间的一条轴便是清洁区、通道和工作区,中轴两侧的布置都是病房单元,在清洁区与病房单元之间是半污染区,病房单元中的病房为污染区,即医护人员和病房接触的过渡段,医护人员的很多工作都在半污染区里来完成。[3]
病人的通道是在每个护理单元的外侧,因此病人通道与医护人员的通道是各自独立的,由此保证医护人员不被感染。
建议按此标准建设专用隔离点,以降低被隔离人员交叉感染、隔离点工作人员被感染、病毒外溢到周边社区的可能性。
上海本次疫情主要由漕溪北路华亭宾馆存在管理漏洞导致,隔离酒店有哪些疫情防控关键点需要注意?
例如:
航班数量和高标准隔离点数量匹配,某航空口岸按照隔离 14 天计算,如果入境航班为 77W,机上座位数量为 350,航班频率为每周一班,则需要安排至少 700 个房间。
某陆路口岸每日入境 300 人,按隔离 10 天计算,需要至少 3000 个房间。
对于指定口岸,入境人员上限不允许超过高标准隔离设施的最大能力。
在消除交叉感染可能性的前提下,通过真实数据统计确定合理的隔离时长,一次性完成入境隔离。
nesmto:对《谈谈长期防疫》的一些补充观点nesmto:对《谈谈长期防疫》的一些补充观点(下)
通过检测来避免封城只是一厢情愿。
因为核心不在于检测,而在于检测之后对病毒共存的包容程度。
即使随机抽测,也能发现一些病毒,检测的越多,就能发现的快,道理上是没错的。
但是检测多少之后的措施呢?
出 1 例封城,还是出 10 例,还是出 50 例,还是出 100 例。
如果提高检测灵敏度了,是否能够容忍让病毒以一个低俗状态不断增长?还是继续发现 1 例清零 1 例?
这才是关键。
如果提高检测的同时,让检测到的无症状居家隔离,有症状医院隔离。只封控非常精确的一点点区域。不扩大,不延时,尽量缩小对经济的影响,是可行的。
但如果提高检测精确度的同时,对病毒共存宽容度不放松,仍是现在发现 1 例,部分区域封闭的政策,那么对经济影响仍然居高不下。
而且大城市有条件这么搞,小城市呢?农村呢?
最后是弄个农村包围城市还是世界包围我国?
所以,事情的关键是,是否允许一定条件下共存,不要失去这个先决条件谈手段。
祝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我关心的是这些钱是从哪里出。按官方说法,由医保基金和财政补贴共同承担。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充到医保账户里的钱,财政经费的绝大部分是老百姓缴纳的税款。
因此,核酸检测经费的绝大部分是从每一个老百姓钱包里出。
所以,何来免费?
两年半过去了,万万没想到现在比 2020 年还严峻。
由核酸检测大国向核酸检测强国转变
懂了吗?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国道一个路口上长期有钉子等尖锐物体把来向车辆的车轮胎扎漏气。附近整好有个补轮胎的,收费还挺贵。
已经魔怔了。计生部门太怀念能够回到过去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称王称霸的年代了。
怎么加盟?该买什么股?或者该买什么基金?
把这个钱用来建设专科医院,培养医护,提高医护待遇,多买一些呼吸机,不香吗???
我是这样觉得,有变化就总比没有变化好。
或者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这或许是一种 “共存” 的开始。
目前情况看,很有必要!
坐标北京,最近基本上都是一天一测。开始还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到单位或者社区安排的某广场测。现在我家小区门口就有,旁边就是一个露天的便民菜站。
我开始了每天早上测个核酸买点菜的日常。这个核酸点不在大路上,基本上都是附近居民来,在那儿测过两次,都是 5-10 分钟搞定,避免了浪费时间 + 一群人聚集。
在短时间内,一些地区外溢难以禁止的情况下,定期核酸,可以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定期核酸以后,饭店堂食人又多了,健身房人也满了,大家都是 48 小时核酸阴性,就不存在谁传染谁的问题了。
但是,这个方案需要的高成本运行也是肉眼可见的。
所以这个东西,还是个临时措施。
在某些地区外溢持续,国内疫情多发的时候,用定期全民核酸来防止扩散。
如果,国内各地基本都清零,没有传染源了
还是回到以前的状态。接触外国人的,接触外国货物的定期核酸。
其他人员,部分定期抽阳核酸,预防漏网。
不需要定期全民核酸。
要长期运行,还是建立红区,绿区
红区建立在一些对外的国际海港、国际空港、保税区、自由贸易区,边境难以控制的周边区域,与其他地区物理隔离。
要经常到国外出差的,住在红区。
外国人不需要进入内地的,落地到红区不用隔离,直接办事即可。维持正常对外交往。
绿区严格清零,没有国外直接到绿区的进入途径。红区的人员物资要经过一个过渡区,才能进入绿区。绿区物资出口,拉到红区之后再出口。
绿区内回到疫情以前的国内,各地自由流动,定期部分人抽样核酸,防备漏网。餐饮业服务业也就正常了。
用比较低的成本,维持一个无病毒的绿区生产生活。
红区与世界自由往来,维持正常的国家贸易和人员来往。
过渡区用来隔离病毒,保证绿区的低成本清零。
目前,新冠还在变异,这一轮 BA2 杀完了,BA4 和 BA5 能够引发大规模医疗挤兑,再死一批人不清楚。后续还会不会有更强的变种,引发新挤兑也不清楚。
在全球病毒退潮前,中国采取谨慎对策是正确的。
共存这个事情,人类一直在和病毒共存。无非通过隔离疫苗、药物把病毒杀伤力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像天花、鼠疫、埃博拉这种杀伤力太大的,用隔离疫苗和药物消灭它。
流感这种杀伤力不太强的,疫苗加药物,把代价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经济代价,放任病毒搞共存并不是没有经济代价。大家一边接受一轮又一轮病毒带来的医疗挤兑和死人,一边正常上班生产 不现实。现实是搞共存的劳动力被病毒折腾不能正常出勤。
低成本清零,代价要小于共存来回折腾的代价。
什么时候,病毒变异不出突破旧病毒抗体,疫苗有效遏制传染,有疗效可靠的治疗药物。共存代价足够小了,就不需要搞清零了。
第一,两害取其轻,我相信上海人民宁可核酸检测也不想被封了。
第二,采样技术难度低,可以吸纳大量低端劳动力。国家出钱扩大就业的事,地方不会不乐意。
第三,孙春兰副总理一位七十岁的老太太从 4 月 2 日至 5 月 1 日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上海防疫前线,上海各级干部不惭愧吗。
第四,防疫工具箱还有余地,没拿出最后大杀器,也就是全域行程监控,间接说明这次疫情确实有转好趋势。
第五,核酸检测人力需求还是太大,既然核酸检测的基建化就需要产业升级,采样和实验室部分能不能做到自动化流水线也是考验我国的工业能力。
第六,中国这块地方真是多灾多难,新冠疫情没个十年规划是不足以应对的。
![](data:image/svg+xml;utf8,)
2022 新基建了
属于跨时代的意义
如果可以开放加盟,那不但解决了投资,更加解决了就业
我加盟一家就有了资质
肯定要招聘核酸采样人员吧,那想扩大业务还要招聘销售吧
推出增值业务比如预约上门核酸服务
单管 4 小时出结果
之类的
牛逼的行业
我觉得这是积极的信号,以常态化检测代替封城。
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不能以疫情防控为生活的全部。这三年来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民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失业率攀升,就医就业困难,这些因素都促使政策的变革。
病毒在变异,政策也理应随之而改变。
城市的公共厕所密度是每平方公里 3 至 5 座,成年人平均每小时步行速度为 5 至 8 公里。最近几年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吧
如果不是知道他们水平差
我会以为是高级黑
核酸筛查一定要保障被采样者在采样时吸入的空气没有可致病的新冠病毒
1、核酸筛查一般要选择室外,即被采样的人要处于室外的位置
看到很多室内核酸采样的画面、图片,非常担心室内核酸采样成为传染力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扩散渠道。
**被采样人在采样时呼出的气体若有新冠病毒气溶胶。如果是在室内采样,呼出的气体就存在于室内空气中,室内空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较小。即接下来的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室内空间还是那个空间,室内空气几乎还是采样结束时的空气,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气溶胶的浓度可能造成被采样者不经过滤吸入而致感染。**如果被采样人处于室外的位置,呼出的空气到室外空气中。2、3 秒后,室外空间还是那个空间,室外空气已经不是采样时的空气了。因为风速、巨大空间扩散的叠加作用,即便有人呼出新冠病毒气溶胶,2、3 秒也会稀释到忽略不计。
因为,室外空气流通比室内空气流通好,新冠病毒气溶胶不易积累;还因为,在采样时没法戴口罩,如果在室内进行,万一前一个人呼出了新冠病毒气溶胶,就极有可能被以后的人吸入,因为大家在采样时都不戴口罩。室内核酸采样,很有可能就是给新冠病毒变异株提供传播机会。
**2、核酸采样在室内进行时,一定要保障被采样者在不戴口罩采样时吸入的空气没有可致病的新冠病毒。**也就是被采样者在不戴口罩采样时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或被采样者在不戴口罩采样时吸入的空气只有被杀死新冠病毒,没有可能致病的新冠病毒。杜绝不采取措施的室内新冠核酸检测采样,不给病毒传播提供机会。
核酸采样时必须保证被采样人不吸入新冠病毒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05557787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疾病的,实质是吸入致病量的新冠病毒就会被感染。
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家中长期开窗通风,实质就是利用室外空气的持续流通形成的分区封控。
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疫情期间含量极其低微)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车内、家中空气,使公共集聚室内场所内、公共交通工具内、家中的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无法积累停留而低浓度,大幅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抑制新冠疫情的传播。长期开窗通风的防疫效果与现行的分区封控的防疫效果相比较尚需证明。
作者认为,从防疫效果看,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家中长期开窗通风的防疫效果与分区封控的防疫效果相比不会差,但是几乎没有成本,对社会负面影响非常小。
作者建议,在室内外温差不太大时,疫情期间的防疫措施 “勤通风”(有些地方用 “常通风”)修改为 “长通风”。
**地铁只要做到车站站台、通道让乘客有风感的站内与地面通风;列车运行和上,下车时也有风感的车内外通风;乘客全程戴口罩,经常对车厢内部进行消毒,特别是地面、抓手消毒,基本不会造成传染。**新冠病毒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只有在封闭的空间有人长时间集聚才会产生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如果通风通畅新冠病毒气溶胶是不会积累到致互相传染程度的。
目前的适合于长期开窗通风,打开室内公共集聚场所的所有窗户,打开家庭的所有窗户,打开地面交通工具的所有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或车内空气,抑制室内或车内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对减少互相传染事件发生,对减缓疫情扩散速度都是十分有利的。
如果处于居家隔离期,最好打开家中的所有窗户进行长期开窗通风,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抑制室内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落实勤洗手,分餐制,有利于防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疾病的,实质是吸入致病量的新冠病毒就会被感染。
有没有可能利用空气流通,做到不吸入病毒或少吸入病毒?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快速的用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使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含量大幅度降低,微量即使吸入了也不会感染。结合防疫措施戴口罩,即便在室内公共积聚场所停留,也不会被感染。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一、做好家庭防疫
除了严格落实以往的防疫措施,应该鼓励居民家中尽可能长期的开窗通风。持续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快速的更换室内空气,使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快速降低。
在家中不可能长期戴口罩,如果在防疫指引的 “勤通风” 的每天一、两次的有效开窗通风,即便装了有效的全屋新风系统,也仅仅是每一个多小时更换一次,如果采用长期开放通风就可以几分钟更换一次,也相当于在家里带了口罩。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如果没有办法坚持长期开窗通风,就一定让家中体质差的人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也就是长期吸入的空气是室外空气或者是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具体实现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专用的定向送风装置,保证吸入的空气是没有可致传染的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二是简单的无管道新风系统保障窗户面进风房门排风,并且房间的气压高于家中公共气区域的气压。
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强,特别是有很多具有传染性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无症状。显然,靠自律、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时测温、扫码已经不能杜绝新冠病毒携带者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
**靠自律,**无症状感染,自己不知道已经感染新冠病毒;
**靠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时测温,**无症状感染,自然不会发烧;
**靠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时扫码,**无症状感染,在检测阳性前和被确认密接者钱,信息与无感染的人没区别。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不吸入就是防疫的终极措施,基本就不会染病。
二、如何保证不吸入?
当然是不集聚,而分区封控就是不集聚的行政措施。
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就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哪怕对方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也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因为飞沫传播不了 6 米,而对方每次呼出的 0.5 升气体中有病毒气溶胶,也会在广巨大的室外空间瞬间被扩散没有了。
日常生活,长期分区封控、不集聚,或者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并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这些保障不吸入的措施都难以长期执行。
分区封控、不集聚,或者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并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这些防疫措施实质就是保障吸入的空气中没有新冠病毒,这些防疫措施成立基础就是室外空气中没有新冠病毒。
三、如何做到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时少吸入?
要生活集聚是在所难免的,有时还是要选在室内进行。而且,日常生活多数场景是室内生活。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打开公共集聚室内场所的所有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创造一个类似于室外空气流通环境的室内外通风的公共聚集环境,尽量减少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开窗通风就是大风量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快速置换室内空气,有效地防止室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积累,降低室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进而防止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当然选在室内积聚时,应该尽量缩短集聚时间,必须戴 KN95 口罩(我们不生产、经销,不买卖股票)。因为在室内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能保证 6 米以上,而且病毒气溶胶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积累。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打开公共交通工具的所有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创造一个类似于车外空气流通环境的车内外通风的公共交通环境,尽量减少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开窗通风就是大风量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车外空气快速置换车内空气,有效地防止车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积累,降低车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进而防止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当然选在车内积聚时,必须戴 KN95 口罩(我们不生产、经销,不买卖股票)。
之所以推荐戴开 KN95 口罩,完全是因为传染病房的医护人员都戴 KN95 口罩,他们很少被感染。而传染病房病人呼出的空气肯定会有大量的新冠病毒气溶胶。推荐戴开 KN95 口罩完全没有否定医用口罩的意思。
四、如何做到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时,不戴口罩吸入了新冠病毒气溶胶不感染?
有时在室内集聚口罩也没法戴,如就餐、喝茶、喝咖啡等等,这时应该选择室内外通风条件好,并且座位有保证吸入的空气没有可传染新冠病毒的室内场所进行,也就是**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或者已经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尽量缩短集聚时间。在落座前和离座时保障戴好 KN95 口罩。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就餐、喝茶、喝咖啡时,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或者已经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没有办法戴口罩也不会感染。
上述措施结合原有防疫措施的落实,期待可以达到在控制疫情扩散的目的。
在任何时候做好个人防疫措施都十分重要,无论你所在的地区有疫情,还是没疫情。个人防疫措施无非就是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集聚、保持社交距离。
**接种疫苗:特别是及早进行加强针接种。**从韩国疫情,欧洲疫情在沉寂了几个月说明了疫苗的有效作用;韩国疫情,欧洲疫情再次爆发说明十分有必要接种加强针。专家介绍接种疫苗是为了保证吸入了不感染,或感染了不发病,乃至发病了不会发展成重症。
现在香港的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绝大多数未接种过疫苗,死亡病例中高达 9 成未接种疫苗,也充分证明了专家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戴口罩:在室内,或者在室外与他人 6 米以内近距离接触的时候,必须戴口罩;
勤洗手:接触到公共物品时要洗手,外出归来时要洗;一定做到不用手揉眼睛,不用手挠皮肤,无论是否洗手。
勤通风:勤通风的目的就是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减少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因此官方的防疫指引是每天至少进行有效通风两次,每次不低于半小时。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身体有了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眼睛刺痒等与新冠肺炎症状类似不适,及早就医,尤其是线出现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眼睛刺痒等与新冠肺炎症状,然后接着出现发热、干咳、乏力时应该立即就医。既便于感染了新冠病毒早发现、早治疗;也避免把新冠病毒传染给家人、同事;更有利于及早查清传染链,为防疫做贡献。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是官方防疫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症状。
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家中长期开窗通风,实质就是利用室外空气的持续流通形成的分区封控;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疫情期间含量极其低微)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车内、家中空气,使公共集聚室内场所内、公共交通工具内、家中的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无法积累停留而低浓度,大幅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抑制新冠疫情的传播。长期开窗通风的防疫效果与现行的分区封控的防疫效果相比较尚需证明。
作者认为,从防疫效果看,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家中长期开窗通风的防疫效果与分区封控的防疫效果相比不会差,但是几乎没有成本,对社会负面影响非常小。
作者建议,在室内外温差不太大时,疫情期间的防疫措施 “勤通风”(有些地方用 “常通风”)修改为 “长通风”。
15 分钟步行 然后排队 40 分钟 出结果花 6-8 个小时
哈哈 告诉各位 深圳现在就是这样的节奏
积极意义就是防疫爱好者过于相信这个政策的执行力和效果 谁知哪天因结果没及时出来 地铁都上不去 公厕都去不了 在急诊室门前进不去大哭哈。
什么意义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做核酸的赚麻了
哈哈,病毒爱好者再次破防!
共存遥遥无期,病毒爱好者也只能在此问答下无能狂怒了,看到这些东西无能跳脚,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至于防疫措施照我说还远远不够,不光是大城市,三线以上城市都应该把核酸检测点当成公共厕所一样建造
只要有需要,几分钟就能找到检测点
争取做到核酸检测常态化,把防疫落实到每个点,坚决不能再出现第二个魔都
随意检测越来越常态,检测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医院自费的很快会降到五元以下
医保兜底免费的可以考虑从 10 人一管增加到 20 人 50 人一管,进一步降低费用(不清楚增加人数科学方面是否可行?)
检测人员方面可以放开限制,不一定非要医生,各地组织志愿者,集中培训上岗就行,还能解决一部分就业
最重要的一定要认清现实,病毒已经改变了世界,对我们的影响绝对大于第三次世界大战
战争已经到来两年多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想要彻底恢复疫情之前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防疫常态化、生活化,尽可能让病毒的影响降到最低
浙江绍兴还开放加盟吗
现在北京因为七天内就要做一次核酸。然后包括像这种大城市,你如果要是像北京公交或者是地铁都限制的情况下,你如何来去做?你肯定就是周边的马上出行步行赶紧回来居家,那如果做完了之后你步行的距离越远,你可能会遭遇的传播风险或者是聚集传播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在北京的核酸也都是免费。那每周去做这个肯定是不能耗费太多的时间,比较方便,会比较好可能就避免了这种大范围的聚集,这样的话就能分散开人群了。
步行 15 分钟不如追求 15 分钟能出核酸结果。
高强度密集连续的核酸测试完全就是没有必要的,这完全就是和开盲盒摸奖一样,每做一次,捞几个出来。尤其是居家隔离的连续做个 7 天,如果是检测能力不行,那应该是投入资金去提高准确率,不是说新冠搞了两年了,还是那三板斧。
各个关口,像高铁,机场,设置隔离区,当场做核酸,当场出结果,阴性放走,阳性拉走。全民核酸也一样,分区封控,分区核酸。小区直接封起来,像那种移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直接开进小区里,当场做核酸,当场出结果,如果是 ok 的直接半天就能解封了。封控时间短,很多停工停产,屯菜,医药隔离问题都不存在的。
这么能赚钱?靠 都不演了是吗?
这我熟
在我家,这东西叫警务站
比这密,比这多
所以完全不要担心实际操作上有什么做不到的
那是一种常态化制度化的产物
这也是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步行 15 分钟,排队 1 小时
以后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保存下来,感觉以后还会有其他传染病的,另外可以把其他传染病也解决下
如果有用,我去吃屎
另外,开一个核酸检测的点,需要什么资质呢?要办理什么审批手续?加盟费代理费这些需要吗?我也想整一个核酸检测点,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拉我一把可以吗?
测完然后呢,还不是一样封吗。
一人出事封全村。
祝生意兴隆。
明面上是防疫,实际上防的是什么我就不说明了
想赚钱赚疯了
大学以后可以开设核酸检测专业,毕业后就业稳了
大力支持!防疫要天天讲,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只有每天一次 14 亿全民核酸才能保证安全
可以发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党员优先,进行培训之后交替轮岗进行核酸采样,一是可以降低财政支出二是防疫服穿着很难受,每个人轮岗几天会好一些,只要每个单位负责某检测点一个月,12 个单位包一个监测点就行
环核酸经济带了?
以后不叫 CBD 了,叫核心区,挺好的。
不清楚,只知道赶紧博士毕业,找个可以躺平的高校躺平。
随意吧,天天上网课,我还不用出门了,在家就行,拿点死工资。
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我也生不出来),这样我也不用努力赚钱,也不用买房了,无欲无求,哪也不去。
困了累了就听新闻联播,听之一分钟,充电两小时,完美。
从四十岁开始,适当开始攒可以让自己迅速走的药(如有推荐,来吧),把父母养老后,自己也走了。
把房子早点买了,尽快挥霍完(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纯属 yy 吐槽罢了。看不惯的直接滑下去,谢谢。
支持!病毒大清零,十年不动摇!
以前上班的流程是:
起床 - 洗漱 - 吃早饭 - 赶路 - 上班
以后上班的流程是:
起床 - 看码 - 洗漱 - 吃早饭 - 赶路 - 测核酸 - 赶路 - 上班(常态化)
测核酸和吃饭睡觉打豆豆一个级别了,测核酸没问题,但是核酸报告一般都要 5 个小时左右出来,这要是没能提前准备,那不是很耽误事情 ?
以后情侣约会多了一个新去处,一起做核酸
以前我觉得他们搞清零是为了更好的开放,现在我觉得他们搞清零是为了更好的封闭。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司基。
真牛,每年花这么多钱治标不治本。这还不如躺平呢!
怎样才能加盟一个核酸检测点呢
我再说一次。以后直接升级。核酸采样验血验尿量血压测血糖整个系统整合在一起。全体公民健康数据无所遁形,有病没病了如指掌,完美的乌托邦,1984 算个啥,2024 肯定超越他
如果不对疫情相关产业进行国有化 没有任何意义 只会加速贫富差距
脸都不要了
先说结论,这是为彻底共存(就是共存派理解的那种共存)做准备。疫情大约会在 2 个月内缓解,年底结束,大家逐渐回归正常生活。下面具体流程和推论,请诸位受累耐心看完,多一份理智就少一分焦躁。
1,没有所谓的清零之说。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共存的,这不是个选项,这是客观事实。因为你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消灭病毒,最开始不能,更别说到了现在这种遍地开花的局势。动态清零也是一种共存策略,只是把病毒传播范围控制在某个区域内罢了。只不过开始控制的代价小,现在随着病毒传播力度加大,隐匿性更高(高传染,无症状,低病发),控制的代价变得极其高昂。现在流调都来不及做了,晚几个小时候就传播一片。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立即封。这就是目前的局势,但这个局势代价太大了,几乎不可能持续。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意志力都不可能持续。
2,关于后遗症。到现在为止,官方一直没有给出关于后遗症的权威解读。全是民间各种道听途说的瞎猜。后遗症的判定是极其严格的,什么症状属于后遗症?那些症状能和新冠痊愈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比例是多大?怎么分布?仔细想想,是不是到目前为止官方没有给出确切结论?现在全世界新冠痊愈的人有上亿了。如果有严重普遍的后遗症,我想你们都应该能看到了。所以后遗症不是个问题。你失恋了还有后遗症呢?耽误你继续泡妹子了吗?西方世界现在全是脑瘫的不孕不育小丁丁无嗅觉味觉人士,你觉得他们还能这么乐呵吗?
3,断然放弃治疗,直接共存行不行?绝对不行!不是因为死亡率,也不是因为后遗症。是因为传播率和当前舆论导向不支持。流感传播力低,4 个月才能做到应得尽得,病患数量是缓慢增长的,老百姓对流感也不恐惧。你要是感冒了,可能请个假都困难。但新冠不同,他会在两个月内急速传播爆发。最后实际的感染人数会超过流感。快速,大规模爆发。这是他和流感最大的不同。得益于我们的各类算法推荐,大家基本都生活在一个信息茧房。舆论和思想都是割裂的,大量的人还是对这个病恐惧的。甚至,现在叫嚷着无所谓的人,一旦知道自己阳性了,我想大概率还是想往医院跑的。我们全社会对这个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共识。我家保姆说,我不怕得病。我怕哪怕我就算痊愈了,以后也没人愿意雇佣我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一个新冠痊愈的人怎么融入社会?当年一个乙肝就废了多少人的前途?在这个社会共识达成之前,没办法共存。一旦爆发必然医疗挤兑,病人无法上班,哪怕你想带病工作都不会被允许。
怎么办?继续动态肯定不行,经济民生次生灾害已经发生,断然共存也不行,医疗挤兑,社会共识没没基础。
以上,是推理基础,下面就是办法。
1,第一步,全民常态核酸。你想想,我不告诉你,你知道自己是新冠吗?你既然不知道自己新冠,你恐慌个啥劲儿。当个普通感冒自己就好了。从头到尾,你都不知道。全民常态化核酸,第一可以人为控制感染人数,通过调整阳性标准就行了。都不用作假。第二,可以给民众安全感,确保社会平稳运行。 第三,避免,轻症医疗挤兑。莲花饮料敞开喝,畅饮,不限量。
2,第二步,尽快达成社会共识。第一,不允许歧视新冠病人。第二,把新冠病史纳入个人隐私,和当年的乙肝一样。
3,第三步,尽快准备医疗资源。一些症状比较大的病患要隔离治疗。严重的要上呼吸机。准备疫苗,奥米克荣疫苗怎么说呢,我不敢说,你们懂的。也是为了降低社会恐慌和达成社会共识的一种手段。尽快扩大一老一小的疫苗覆盖率。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没有社区医院转诊证明不能都往大医院挤。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就一个目的,缓慢 的可控的,让病毒逐渐扩散。尽量集中优势医疗资源降低死亡率。同时要保持社会稳定。这个过程越慢影响越小,让全社会达成共识,有病不一定是新冠(疫苗加核酸双重确认啊),得了不恐慌,有药有床位。病愈不被歧视。
最后,大家都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抗体。这事也就过去了,但是越慢越好。所以动态清零政策的大旗必须一直抗着,否则会更乱的。在这个大旗的掩护下,形势一片大好,稳重向好。
看明白了吗?诸位?别想太复杂,什么线路之争,什么腐败,利益集团,想太多了。
总之,稳重向好,一片大好。。。。
核酸 4S 店
当核酸检测和疫苗成为巨大利益来源的时候,尤其是支付方是所有老百姓的时候,已经积重难返了。
这样的决定有无走法律流程?财务状况,收支能否公开?
北京卫健委主任被查,因为核酸检测输送利益,那么其他地方呢?有无更高级别涉嫌利益输送呢
恭喜诸位,求仁得仁,你选择严格防控,你就要接受严格防控的全部。
我建议直接建立一个防疫指数,初始 100 满值,随着你外出时间逐渐降低,有高危行为(不带口罩,堂食,人群聚集)降低速度加快,有密接,次密接直接降到负数,60 以下赋黄码,0 以下赋红码,三天之内完成两次核酸,每次间隔 12 小时后恢复满值,一切行为都在大数据的监测之下,系统名字来源于古代女预言家西比拉,意义为 “女先知” 或“女预言者”。在运用上的方针为“一切都为了能够人尽其才,这正是西比拉给人类带来的恩宠”。
有西比拉罩着,你们就偷着乐吧。
没有人说过常态化核酸了就不封了
赢麻了,一边喊着病床不够,一边加强核酸,希望通过做核酸富起来的人能带动天天被做核酸的人。
我支持防控,不支持放开,我也知道放开了医疗扛不住,我家里也有老人,我总觉得防疫不是这样的。
我感觉比起新冠来说如果 zf 病了而民众只会盲从才是最恐怖的。
以后人和人见面打招呼就不再是你吃了没,而是你做核酸了没
我们学校最近 10 天里,做了 8 次核酸,人都麻了
可以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15 分钟采样圈设置,表面的理由是便民。本质上是明确了采样点覆盖密度。
人的步行速度是一小时 4km。
15 分钟是 1km。考虑到老人孩子速度较慢,这个距离还可以下调到 800m。
1 平方千米平均 3 个检测点。
每个检测点最少 3 个人。
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区,需要 1992 个监测点,大约需要 6000 名检测人员。
除了捅喉咙的用专业医护,另外几人都只需要普通工作人员。
看起来这个人力的量也能接受。
当然,实际设置的时候,用人量要高于这个。一个点配多几个人的情况很正常。
疫情没结束,防疫多当心,口罩带起:
[
医用口罩 100 片一次性医疗口罩独立包装红色新年口罩医
天猫
¥19.90
去购买
消毒做起:
[
帆王 75% 度酒精消毒湿巾 10 包 100 抽便携式除菌卫生擦手湿
天猫
¥16.90
去购买
就想知道以后出现其他传染病怎么处理?甚至类似新冠的 N 种传染病同时流行。重复建造采样点?干脆发明个随身携带 24H 检测的装置吧。比如新冠检测口罩,检测到病毒立即变色。
难道是解决社会内卷的新方法?
我家小区门口本身有个卫生站
卫生站门口本来是一个小广场
现在已经引进了那种一体式核酸检测小屋
类似下图
最近出小区都不敢走正门了,一堆人排队在那,变相的制造了人员密集
提议当然是好的了。
就是吧,步行 5 分钟,排队 2 小时。
采样时间还动不动就是 8-12 点,2-5 点这种工作时间,
合着就不是给打工人准备的。
见过好几次有不同的人在社区群里问老板不给假怎么办,
你猜他们最后去测了吗?
反正又不是全员赋黄码,呵。
测出来阳性,那其他人就不会得了吗?该得还得得,测来的去有什么用,就是每小时测一次也不可能立即出结果,到头来该得病还是会得病,弄了半天啥也没防成,钱也全花光。
这是一个核大国应有的担当与使命!
我坚决拥护,坚决赞成,坚决同意,坚决磕头!
常态化检测不是大问题,这点钱国库还是出(印)得起的。
问题是,用什么大策略来配套?
是:
常态化检测,控制感染者无法外出(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社会保持正常运行,正常秩序。也就是说,降低传染的速度,慢慢地共存——哦不,动态清零。
还是:
常态化检测,追着病毒跑,一例封镇,十例封区,百例封城。总之除非静态清零——哦不,动态清零,否则绝不接受社会正常运行。
这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现在好多商铺都租不出去,我们这社区就在小区商业体租了个门面做核酸。确确实实方便人民群众,这属于为人民服务,感谢 + 点赞。
这题我会啊,北京要开始分区单双号测核酸了,听着跟汽车单双号限行一样高大上啊。看了下检测点分布,我家楼下那条路差不多 500 米一个,最近的一个步行 1 分钟,我瞬间拥有了一个核区房,可以早上很从容的验完核酸去上班,每 48 小时证明一次我很好我没病。积极的意义在于能治好他们的心病?
经济新支点
表示双手赞成,但是希望不光只是做到方便采样,更要做到以下两点:
**1. 核酸检测结果能在 6 小时以内快速出来。**之前不少非 24 小时核酸检测点,出结果效率很低,人少时也至少要大半天,人多时甚至要拖到第二天才能出,这样一来不方便需要核酸的人群,大部分核酸的人群都是有出行需求极需结果。二来方便及时发现阳性病例尽早控制,这样才不会导致疫情蔓延。
**2. 核酸检测结果全国联网可查,而不是各自为政。**应该让国务院政务平台的全国健康码成为通用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上传至全国通用,这样才能让人流正常流动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同志们:八年抗战已经进入关键的第三年了。
我这次五一出去了一趟,从出门的前一天到回单位上班后的三天基本上一天一次核酸检测,其中有一天因为凤凰古城不认重庆的核酸结果,同一天做了两次核酸检测。
按照这个趋势以后出门做做核酸检测和坐飞机之前要安检一样常态化,上学要、考试要、旅游要、上班要、购物要、住宿要… 走到那里不光要绿码还需要 48 小时核酸检测结果。
知道了,立马去大 A 买核酸检测板块。重大利好!
郭嘉的立场就是我的立场,资瓷
可以带来一大批人就业,促进经济内循环,人民采样核酸更方便更简单,可以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的频次,疫情下的以工代赈,好政策
常态化核酸要比动辄静态管理好。只不过,考虑到许多地方的财政实力,常态化核酸暂时只有大城市消费得起。如果不能全员常态化核酸,那么跨省跨市交通管制就仍不能取消,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我们需要同时承受大城市常态化核酸和交通管制的麻烦。
我还是更青睐结合了移动互联网的精准防控。明明数据监控早就无孔不入,却不能和流调结合起来搞精准防控,每次出现病例都是靠区域静态管理,岂不怪哉?
我觉得接下来中国应该
把核酸检测作为继房地产后的又一个支柱性产业
具体点说就是,大力发展核算检测事业,做到每人每天至少一次检测,当然多次检测更好
比如在小区门口、地铁口、公交车站、公司门口等设立核算检测点,凡是进出小区地铁公交车公司等,必须做一次核酸检测,这么一来
国家投资,算作固投
居民消费,算作消费
吸收大量失业人员,培训之后做核算检测,解决就业
让医生回归医院,解决因为防疫造成的医疗失位
这么搞的话,一旦有阳性病例,也能随时检测出来
既能防疫,又能发展经济,还能解决就业
岂不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大家觉得呢?
老百姓一年比一年差,当官的一年比一年好
疫情复合体已经形成了
唉,真的不打算对外交流了吗
真这样,我准备 run 了
贯彻核酸检测新理念,由高速核酸检测阶段向高质量检测新阶段迈进,进入核酸检测新常态,构建核酸检测新格局
行程、数据漏洞大,精准防控是神话,封城防控太野蛮,常态核酸相对佳。
我更支持建基层社区医院
但是看到下边这些回答,我就知道没戏了,我觉得通识课真的应该教一教哲学还有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我也很想去上一下。要是都这样看待问题,那发展社区医院还不知道会有多大阻力,既没有医生愿意去,也没有病患愿意去,反正就卷吧,内斗高于一切,到最后大家都是做核酸的命
疫情常态化 核酸常态化 难道是三驾马车变四驾的节奏?
请祖国放心!核酸有我!
采样点的工作人员算不算公务员
如果我能考上我一定很支持
这么辛苦的工作,总不能让处 / 局 / 部长们的公子小姐亲自来吧
家里漏水了,不去关总闸,而是拼命去堵水龙头,这个其实没啥用。对外从业人员(即重点人员)早就开始了 24 小时核酸制,依然无法在源头解决问题。
并且这种方式,必然伴随的是到哪里都需要核酸码,所谓的绿码已经名存实亡,这对于老人、学生极其不友好,且对服务娱乐行业更是钝刀子割肉式打击。一个简单场景:一家人决定出门吃个饭,结果发现某位家庭成员没做核酸,餐馆不让进,为了减少麻烦,还是在家凑合一下得了吧。
好举措啊!
不是整天说要放开吗,放开之前是不是要先准备一下?常态化就近核酸检测就是一个好办法。可以先从 48 小时一次开始,逐步放开到一周一次。配合疫苗和口服药,只要大家都遵守规则,不按时做的就赋黄码,这个路子应该行得通。
国情就是这样,大部分老百姓都需要规则去约束,想符合大部分人都需求,就要有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规则,并且逐步调整适用性。
那些说多花钱的人,如果放开了,你不上班挣钱啊?现在这样混检才 5 块一次(我指我住的城市,别的不评论),疫苗现在政府免费打,国产口服药估计也快有了,你看上海不是为了早日开放着急忙慌的把辉瑞神药都进医保了吗。
增加 gdp,对共同富裕有帮助。
增加了晒太阳和锻炼的时间,对于补钙,增加身体抵抗力有重要帮助。
增加了看室外风景的时间,对于体验真实生活有帮助,看看鸟飞,狗跑,孩子蹦。
生活放松,缓慢下来,可以静下心,想想自己到底为啥活着了。
为普通人和年轻人增加了核酸检查等工作岗位。
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共同富裕先要把资产和收入处于全国后 50% 的人的收入提升,这部分人中肯定有参加核酸等相关工作的。
另外哪地方 15 分钟呀,沈阳 2 分钟,广州,北京都有软件提示哪排队人多。
核酸检测日常化,基本是目前最优解。而且这种 gdp 是真能检查出阳性,从而通过隔离来让更多人不生病呀!!!花些钱,相当于提高寿命了,很合适的。比花几万元,买个物料成本 50 元的包强多了,还把钱送给外国人了。
支持国货,抵制欧美的手机和汽车等高附加值商品,大家的生活才能真正好起来。
但是核酸常态化后,建议疫情不重时,应增加到 7 日一轮核酸,好适当减少成本。我记得哪个城市去医院需要 48 小时核酸,而其他场所只需要 7 日内核酸。 每人一个月免费 5 次,就够了。超过 5 次的建议收费。
好!
最惨的是大热天得穿防护服的检测人员哇。
某些 *** 一边故意破坏防疫、四处投毒,
一边说:我就说疫情防不住吧。
属实逻辑闭环了。
前提从,积极准备开放变成了绝对不允许感染。
我是看不出什么积极的意义。如果把主语从我换成核酸企业,那积极意义不就是钱又赚麻了。
看见我的同行们已经霸占了高赞,我深知挣不了钱了。
你问我怎么出来谁是我同行的?很简单啊,那群阴阳怪气又跟问题驴头不对马嘴的回答都是啊。
还不如改成 15 分钟出检测结果,能避免多少延误治疗
主要是反面教材影响太大了。
不知道有什么毛病,开头死活就是不肯做核酸,我记得很清楚 4 月 1 号还是 2 号全民核酸的时候,上海市民一副萌新的样子,在网上问这问那的,敢情之前就没怎么做过核酸。别说核酸了,就是早些时候发抗原检测,都闹出不少笑话了,比方说有个人检测出 2 条杠,然后跑去居委会问这是什么意思,直接团灭了居委会…… 这些无不例外表明,之前上海没怎么测过核酸,发抗原与其说测阳性,倒不如说是在评估新冠已经在上海传播了多久,一无所知啊。我记得张大网红,之前还信誓旦旦的在那吹拐点,第一次测完抗原以后立马装死不说话了,发现事情大条了么。最终导致封城 2 个月,现在还没解封。
这是吸取经验了。
另外建立这个机制,个人认为不完全为了新冠啊,以后有啥传染病,什么生物战也能用啊,这不是好事吗?
我们不但有核武器,还有核经济。超越美国指日可待。
就是希望采样点的工作待遇及相关招聘要求公开了。比如说有没有五险一金。科兴的下岗员工可以申请吗?
路线错误绝对不被允许
楼上有哥们引用了东吴的报告:
如何看待大城市建立步行 15 分钟核酸「采样圈」?这对疫情防控有哪些积极意义? - 卖不了星星的人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2055022/answer/2478240244
原回答认为经济学家是觉得这笔钱可以接受。
其实应该不是的,起码东吴这份报告基本就是用委婉的方法表达” 你们这个方案就是脑子里有屎 “。
基于深圳经验(无病毒时 3 天检一次,有病毒 1 天检一次),面对奥秘克戎应该是有效的
但有可能只是权宜之计,海外还有比奥秘克戎屌 30% 的变种还没进来…. 而且病毒传染性只会越来越强。希望能为我们争取些时间下次能有更好的办法吧,要不然经济就彻底晾凉了
大国重器
务虚争当全球第一 解封后医生护士们突然有了分身术 拔一根头发能变一个做核酸的 拔一根头发能变一个坐诊看病的
这景象让我想起撕裂的末日
我觉得很好,可以减少测核酸时人员聚集,真的很便民。
好!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举措!
常态化核酸可能是对付奥密克戎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武汉、杭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实施后效果良好,杭州已经通过常态化核酸排查出一例无症状感染者,试想一下如果没查出来后果怎样。
有人会说你们防疫爱好者就喜欢整活,没办法呀,今年秋冬可能还会迎来一次大爆发,这是白宫预测的,更别说还有莫名原因的肝炎,难道一点不担心?
大城市建立起步行 15 分钟检测,中小城市,乡镇农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检测体系,是 48 小时还是 72 小时甚至更长,怎样避免排长队,扎堆的风险,这些细节都需要优化,我觉得不是问题。常态化不是避免感染,局部封控也会存在,但常态化最大作用就是早发现早控制,避免扩散。病毒得到强有力控制,百姓才敢安心去消费去商场去旅游,才立于恢复经济。
上面有回答引用机构的测算,地方支出压力肯定比较大,尤其现在卖地又难,不过中央上可以支持,可以发特别国债,核酸的成本还可以再压一压,到时需要雇佣大量社会人员,花出去的钱也不是打水漂的,当然最大的帐还是稳定控制疫情带来的经济恢复,这个不是那点核酸钱能比的。所以疫情看不到尽头的情况下,常态化核酸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不是什么新鲜事
“15 分钟生活圈” 社区便民服务在各大城市推行已久,这次其实就是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将核酸采样服务纳入到社区便民服务的医疗服务里(主要以社区医院作为服务单位)。事实上本人身处地广州早在去年已开展实施;我也相信在不少强社区、开放型城市中早已实施执行。
什么核酸的政策,不都是为人服务嘛,有用就一直用,没用就换一个方法,只希望别一直让人封闭在家 or 在校。
弱弱的期待一下,累计十次核酸可以申请自由出入一次。
听起来是好事儿,
但事实是,
打工人要习惯性的安排时间去核酸,步行往返 + 排队,至少 45 分钟;
检测人风雨无阻,每天重复重复,每天 12 小时;
政府更是无尽的管理投入,永不停歇。
上周看新闻,某新冠疫苗检测公司年营收九百多亿;还有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公务员已经欠薪了。。。
看事情多一些维度,可能就有很多面了~
pig
这个能加盟吗?
谁能告诉我,那既然这样打疫苗还有用?
我昨天劝我妈去打加强针,我妈回我 “这边没疫情,我又打了两针,我打它干嘛” 我沉默了
坐标天津。
我现在买个水都要精心计划日子和出行方式才行。这里的水可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可不是你发现没水就可以不费事买到的,再有钱也没用。全靠市民便利水务公司。
我只能生气地看待步行 15min 做核酸这事儿。
深圳真的是现代化与先进的城市代表。
早在今年 2 月份开始,就已经严格执行 3 天 2 检的核酸采样措施了。到如今,keep 住 72 小时的核酸绿码已是市民的日常事项之一。可能是熟能生巧了,现在做核酸的效率极其高,哪怕前面排了很多人,基本也能保证在 15 分钟内做完检测,哪个时间段哪里有检测点忙碌情况如何都可以通过卫健委公众号查看,我们早已习惯这一切了。就算现在有人从上海回来,有人从香港回来,我们也不担忧,因为这种防疫力度能有效掐断任何传染链,防控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了(不要影响广东人搞钱啊)
回到题目中来,第一段里有句话很关键 “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大城市建立采样圈以及其他的所有合理与不合理的防疫措施其实都是在为这句话服务,所以这应该是有时效性的,在二十大召开后,会有什么变化,估计也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深圳的核酸采样都是免费的,其他的城市不清楚,如果都能做到免费,我想除了花时间排队之外,倒也没什么负担。疫情防控效果真的太考验各省市政府的能力了,果敢有效力的政府 leader 能减轻一半的疫情疾苦。普通市民真的除了配合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能说有条件的话选择去那些看起来比较发达的城市吧
对防控有没有意义不知道,对 GDP 稳步增长肯定有积极意义
未来核酸采样大概率会成为形式主义
问:一个人 24 小时待命,最长能坚持多久
这 B 乎迟早要完。
[
核酸检测排队小技巧,经验分享,生活小妙招,时间管理,排队买票
技术空空空念苍声的视频
· 17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06597643631005696)
老爷们,吃好喝好,喝好吃好。
生意兴隆
我就说近期我做核酸的几个细节。
要采集身份证信息的,所以我把身份证给了检测信息录入人员。她没有先用酒精消杀手套,就拿了我的身份证;采集完信息之后,把身份证还给我了,也没有消杀手套继续拿了下一个的身份证;并且没有强制要求我用酒精消杀身份证和手。请问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防止交叉感染?
其次,排队核酸依然有不戴口罩的,昨天是个韩国人,大声喧哗且不戴口罩,后经保安提醒才戴上。小区里核酸的话大爷大妈不戴口罩的依然不少。
再次,很多年轻人边核酸边不时脱下口罩抽烟,尤其是电子烟,吐出的电子烟雾随风飘散 n 米远,弥漫在整个人群队伍里。没人制止。
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北京要求单双日分区轮流核酸,不核酸轻则弹窗,重则行拘。
仅陈述事实,不输出观点。
毕业多年,现在去学习核酸检测还来得及吗?国家缺乏核酸检测人员的话,我愿意脱产去学习然后为人民服务。
疫情前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
疫情时
拉动经济的四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核酸检测
以后核酸检测员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职业了,并按技艺的纯熟程度分为:实习核酸检测员、核酸检测员、高级核酸检测员,纳入职称评定序列,其所在检测站覆盖的街道 / 社区的受检人员依据操作人员的手法(过程快准狠 采样舒适度有无呕吐感等)进行打分评定职级。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此举真的能取代现在的封控。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两权相害取其轻吧~
。。前天学校里做核酸,去看了一圈感觉人多就回来了,来回还他妈的花了我四十分钟。
昨天又去了,一点半走的,三点回来的。
现在核酸常态化甚至不如以前快。
学校群里说体育馆里有十二个检测点,结果前天去只有三个,昨天去有六个。
还他妈包括一个教师专属的。
体育馆本来能排开十二个检测点的,可是昨天六个检测点也依旧把人装满了,队伍蛇形排回来显得人很少。并且两条队伍并入一个检测点,我发现后直呼卧槽。
学校不做核酸不让出校,可是校内的核酸只有单数天里有,人还巨多。
哦,学校菜鸟驿站还搬到校外了,我去取个快递还要做个核酸,浪费两个小时。有这时间看部战狼不好吗。
15 分钟隔的也太 tm 远了吧
正常人每分钟步行速度大约是 1m/s, 步距大概 60-75cm,频率一 1 步半 / s,一分钟大约 60-100 米,
15 分钟大概能走动 900-1125 米。
并不适合当下我所在的城市
疫情之下,你最期待的事情?
不懂,为啥这么好的政策大家意见那么大。
个人认为,另一种形式的常态化核酸可能更加灵活有效。现有的常态化核酸都是必须检,显然从人力物力上都无法真正常态化,所以应该改为免费+自愿+步行 15 分钟,这样之后,居民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灵活选择核酸检测频率,比如两点一线的上班族,可以一周一检,到处跑的,可以两三天一检,只要核酸免费+便捷,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抗拒的。
希望明年农村医保不要涨价了
为了不打疫苗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不减寿,上班族每天减寿半小时(步行 15 分钟排队 15 分钟)是值得的
相信多年以后 大家就会习惯出门戴口罩 每天做核酸的生活了
以致于看见别人不戴口罩 都会产生严重的不适感
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想法不错。
然而,常态化核酸与封城并不冲突。
下面的人会层层加码的。
坐标辽宁,营口,沈阳,两个常态化核酸的城市。
这周营口封城了,沈阳封了两个半的区。
共存派又来了,哈哈。
15min*2*1.4billion/60min/24hour/365day/78year=1024.47 耗材每(2days/5days)还没算排队。
啊,那还得以后,以前更多。
我们核酸检测搞的是一刀切。
记得前段时间有条新闻,大致是一男子独居未出门,不愿意测核酸被强制。
底下的评论都在鼓掌,说强制的好。
我反正是看不出来哪里好了!
测核酸的目的是什么?
真的需要两天一测,连续测个一两个月,不浪费?
对于刚测了一次正常的独居人员,人家都储备好了食物,把自己严格封闭起来了。你硬是要把人家拎出来,要人家去排长队测核酸,这不就是折腾人吗?而且丝毫不利于防控疫情。
我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测核酸的企业给当地政府送礼了。
步行 = 指漫步在从中山三路排到中山七路的核酸步行街。
期待核酸检测的自动化 + 标准化,或者出现替代性技术
1 用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2 用来解决目前抗原自助模式存在的不自觉,不标准,导致的结果可信度降低
当然,如果考虑就业岗位问题,1 可以不搞。
不过生产力发展方向不是盖的,胳膊拗不过大腿。
支持,代价巨大,总比饿死强
我是觉得就北京近期的农商行疫情来看,这还不如几次高质量的全员核酸好使。。。
本来就没啥家底了,还不如好好搞点硬通货。。。
(北京区域大筛多少次了,怎么一天之内突然就多了 21 例,而且是聚集性疫情,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还不清楚啊)
怎么看?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
仅仅一个措施没用,还需要一系列的标准守则。
比如测出阳性之后应该怎么行动怎么排查
如何保障被排查人员的权益,尤其是在公司上班的人,对公司是否要进行约束防止一个阳性可能让一群人失业,或者一个公司直接停业?
普及之后是否可以恢复人员流动,包括旅行出行和开放大学校园?
你看,我一想就有这么多问题。
一个十五分钟圈有积极意义,但是没有其他配套手续,那么也就只是有意义。
如果真能做到,那么国内自由流动不是问题,国内经济也能迎来一些复苏。
免费核酸检测了,原来很多收费的点都不干了,可能是国家财政补贴的少吧。
免费检测点,虽然不限人数,但是都有明确的上下班点,和工作时间基本重叠 。
你想核酸,请假吧。
昨天工作日,有的核酸点,排队一两个小时,再算上路上来回的时间,半天没了。
两天做一次核酸,算算需要把多少工作时间用在核酸检测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
希望疫情过了,这个政策可以取消,要不确实人力物力消耗太大了。
劳民伤财
囤粮备荒吧,21 世纪还真要变成生物战争的时代了。
做的核酸又不专业,很多都是临时工,舌头都没碰到就结束了,这样的检测有意义?万一真出现了可以推给潜伏期,真是一手好牌。北京如此,其他城市我估计更….
除了表面功夫,我没看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好像现在因为做核酸感染的也不少吧?
总结:利好核酸检测企业。
这他妈是,新的基建啊
https://www.zhihu.com/answer/2476756121
步行 15 分钟,往返 30 分钟,每天 5000 以上的步数。坚持 356 天,极大改善国民体质,提升免疫力,2023 年,疫情将不复存在。
感觉又不对劲了,好像是共存派和清零派妥协的产物呢,又有一群人挣的盆满钵满了。
目前乐观对待
最近上海的事情之后也经常有人指责政府这两年干什么吃的,应该是从出现问题一开始就在商讨了,目前看起来总体方向还是在动态清零那一块。
希望共存的也不必冷嘲热讽,可以先看看这些措施对防疫是否有积极的作用,是否可以从一刀切的封城中解脱出来,减少不必要的悲剧发生。其实不管清零还是共存,都是非常非常花钱的,在这之上把人命放在第一位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最后有一小部分人,总是把同胞说成 “奴隶”“跪着” 来获得优越感的人,我觉得你们还是死有余辜。
为了人民
| 用眼看啊
动态清零,他们喊着还我自由;
常态核酸,他们又说劳民伤财。
知乎的回复水准怎么越来越低了,站在国家和集体层面考虑问题的人越来越少,回复除了 1450 就是说最终是人民买单了,还有说核酸企业赚钱了之类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同志们,要努力活下去呀
不请自来
某些人搁那 yygq 有啥意思,本人作为一个深度神曲 50w 都看不下去了。
感染人数上去了 zf 不管就喷,zf 封城管控了也喷,你们嫌封城侵犯人身自由那 zf 频繁做核酸你们还是喷,你们嫌核酸效率低时间长这回 zf 增加了核酸点你们继续喷。
无论 zf 干什么喷就行了
这个方式,可能是既能动态清零,又能维持正常生活,的一个有效手段。
这个手段,多个城市已经探索的很成熟了,首先点位肯定会足够,保证排队不会太久(沈阳这边,早上上班,小区旁边检测点,5 分钟可以测完),出结果速度也比较快(沈阳上午测,晚上能出结果)
大华能出这样的设备,也侧面说明了这个方式的成熟度。
一个月前,上海外溢无锡采取常态核酸检测时,我就判断,常态核酸检测会全国推广
沈阳之前封了三周,全市停摆,解封后就开始常态核酸检测,要求出门有 48 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市区有几千个免费的检测点,常态检测也基本一个月了,每天上班路上花个几分钟就能做上,对生活没有啥影响,这边苏家屯区最近也发现了病例,在这种常态核酸的情况下,但是这个区有一些封控手段,全市还是能正常运转,效果肯定是优于之前全市停摆的。
这种方式肯定成本是不小的,但和全市封闭停摆比起来,似乎成本还是小一些,据说还能拉动 GDP
核酸检测成本,也在降,沈阳混检已经降到 3.2 元,之前是 8 元
最后,为了防止被人攻击,我声明我并不是清零派,而是切实经历过封城,觉得天天核酸检测能换来正常生活,好于说不准哪一天就被封在小区。
甚至,我可能更倾向于共存,但这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定的,非要选的话,我选择能够正常的生活,同时期盼着,哪天我们 “战胜” 了病毒,或者接受了病毒。
这不就是共存派希望的吗?
难道共存派的意思是所有人不做检测,强行接种疫苗,体质差的人应死尽死,留下体制好的人,实现社会达尔文主义?
不会吧,不会吧!
共存派难道是得了新冠自动在脑门上写着新冠生病中吗?不是吧。
那么按照共存派的意愿,我们能干什么呢?只能是核酸日常化。
现在开始喷核酸劳民伤财?早干嘛了?喷核酸能不能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啊。
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是怎么来的?需要我给复盘一下吗?整个事件还没过去半年,总不能现在就岁月史书吧。
觉得没啥用,未来病毒还要进化,国外继续不管。
最终结果就是,国外进口货物越来越多带有新冠,留存在各个物体表面的世界也越来越长,越来越难以被检测到,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而国外可能这两年后新冠数据就是 0 了,都不统计了。未来如果国外更多的货物,肉类进口都有新冠,甚至未来新冠随着鱼类在海洋中持续存在…..
还防啥?
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看来短期内不会开放的
加油吧 认清大局 要摇摆了
怎么加盟?
诶本来没事,有一个感染的一起测个核酸全中了
知乎用户 龙鳞 发表 泻药,人在深圳,刚安排好工作,居家办公中。 早上 7 点 40 起床,8 点出门,路口工作人员告诉不允许出去,做完核酸检测拿到证明才可以。然后去各个路口都看了一下,确实全封了。 8:05 收到社区通知,通知如下。 然后 …
核酸检测开始变得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 一开始是穿梭不同城市,出入机场火车站,然后是住院就医,再后来是乘坐地铁公交、逛商场、图书馆……核酸检测从出差旅游时需要递交的附加证明,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当各地防疫政策将社会切割成一 …
知乎用户 Susan 发表 再补充一下: 1. 不是这边菜价便宜,是只有这个车的菜便宜,反正之前囤东西的时候,菜价肯定没这么便宜。 2. 现在北京还处于本轮疫情初始阶段,比较担心主要的菜市场出了问题的话,还能不能有这样的供应,所以多少还是囤 …
知乎用户 天黑请闭眼 发表 有人说封路的问题,照片应该可以看出来,只是把村里边的其他出口封了,还留了个能进出的路口,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所以不用担心特殊情况了,封路都是村上自行封的,都是一个村的老乡,不会把路都堵死的。 另外有人关注那两个 …
知乎用户 15112436 发表 其实说实话,西安这次疫情扩散这么快,还出现了多城市的外溢(截止目前有东莞、咸阳、周口、延安、北京五城)这是不应该的…… 2021 年,西安的疫情,其实满打满算有三次。 一、2021 年 7 月底的南京禄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