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6 日广东新增本土感染病例「1246+8676」,目前当地疫情情况如何?
知乎用户 白衣古剑 发表 看来要么全面封控,要么彻底躺平… 想走有节奏有力度的优化防控,基本是不现实的。一个是因为病毒感染性太强,一个是因为对基层要求太高… ==== 大家经常吐槽各种一刀切政策,事实上是因为只有一刀切政策才能让整个非常庞大 …
看来要么全面封控,要么彻底躺平…
想走有节奏有力度的优化防控,基本是不现实的。一个是因为病毒感染性太强,一个是因为对基层要求太高,从管理学角度来讲太难了…
====
大家经常吐槽各种一刀切政策,事实上是因为只有一刀切政策才能让整个非常庞大的行政系统把政策推行下去。
任何有弹性人性化的政策,都不可能大规模的推行下去,国内国外都一样。
一个系统如果需要各环节准确无误的配合才能运行的话,那么它在现实中肯定无法工作。
我们很快就要对疫情数字无感了,就像当初美国日增百万我们已经编不出新段子一样了
1 万多算啥,这个新冠只有管或不管,现在的中间态就是让老百姓过渡下恐慌期,以后一天 100 万的日子也不会远了(如果还统计的话)。
广州不仅没止住上升趋势而且 13 号之后还加速了,马上就要到 1 万 / 天,奇怪的是近期社会面每天都 10 几个怎么会止不住数字快速上升?另外重庆已经第二了,但是社会面占比 15 日还有 36.1 说明距离能控制住上升趋势还早。郑州开始有下降趋势,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数字也太稳定了。
我先写在前面,如果本文不合你的心意,别和我抬杠,抬杠就是你对。
我本来是支持清零的。但是自六月入境隔离时间缩短,扩散已经不可避免,况且也撑了快半年。再加上基层防疫手段的僵化,发展成现在这样是必然的结果。在扩散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大家要自己注意安全。
明确两件事情:
第一、新冠不是大型流感,能不得就不得,能少得就少得。
因为根据比大陆平均医疗资源好的台湾地区的数据,中重症死亡率在三成,重症死亡率接近九成。还有超额死亡比往年多 10% 以上。等有舆论说没关系,主动感染可以获得一定时间的免疫的时候一定不要信。
附台湾地区今年死亡人数和粗死亡率表。
附全台各年龄层感染率和中重症死亡率,11 月 11 日数据。
第二、虽然新冠比其他传染病严重,群体感染率很高。但是中重症率是千分之四左右。只要不是中重症,大家放宽心。Long Covid 的比例美国 CDC 数据是 1/8,所以 8 成以上不会有后遗症。不要重复感染。重复感染会导致自身中重症率升高。
附美国 CDC 标注的 Long Covid 的 发病位置。具体内容可以上美国 CDC 官网查询。
另外,广东的数据只能说明疫情刚开始扩散。而且已经不会回到零了。切记不会回到零了。
台湾地区 3 月 7 日,入境隔离从 14+7 改 10+7,
4 月 28 日,单日破万。
5 月 19 日破九万。
6 月 7 日,3 个月时间,全台确诊破 10%。
现在数据是 35%,实际数据是多少没人知道。很多人测了不报。
现在回头看 4 月底,台湾地区卫福部门部长暨防疫中心总指挥陈时中认为年底最多 20% 的确诊是多么的可笑和乐观。
所以,大家不要盲目乐观,觉得不会有症状,小感冒而已。也不要感染后就草木皆兵地慌乱。保护好自己最为重要。
附台湾地区给的轻中重症图做参考。
现在这状况,防不防疫,就会伤害不同的人,所以民意撕裂了。
如果防疫,必然会减缓资本流动,后果是严重通货紧缩,伤害的是举债做生意的,以及刚毕业求工作的年轻人。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防疫无疑是有益的,不但可以保命,经济上,通缩下钱更值钱,他们靠着储蓄也能活的不错。
要是不防疫,经济上就有利么?其实也不是,不防疫的的情况下,劳动力必然会不断生病。供应链是很脆弱的,来个 20% 到 30% 的病假修养,生产就无法进行了。那么破防躺平的后果就是通胀,这个在欧美早就已经表现出来了。我国的老年人普遍有储蓄习惯,一旦大通胀,辛苦一辈子的财富缩水,谁能愿意?更别说还有生命危险。 不过对于还没开始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这就有利了,新冠对他们就是个感冒,熬一熬就好,光棍一条在一线打工,也不怕传染给家人。由于病的人多,劳动力紧缺,工作好找,那这个年轻群体,自然会支持躺平。所以,躺平并非能让经济变好,只不过伤害的是另一群人。
至于结婚生育不久的群体,这个群体是最惨的。严控防疫?这群人都在背房贷呢,防疫造成失业,经济上会直接崩盘。躺平不管?到时家里小孩得病发烧了,你要不要放下工作去管?请假多了,老板能给好脸?一样有可能失业。区别就在于,防疫状态下,失不失业看所从事行业的韧性,而躺平状态下,失不失业看家里人是不是运气好,症状不严重。
我承认广州做得好,我辩论不过,我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了解了自己的失败。
我拉不下脸说上海群租房里被封控供应不足闯卡闹事的都是外地人不是上海人,我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封控期间过得很好其他上海人怎么样不关我的事,我更不会讲继续封控我继续赚钱赚不到的是自己不行,我也说不出黄浦区的老头老太太们就是素质低不该有出门的自由,我也厚不下脸皮讲我又没进方舱没管好自己的就该进去,我也从来不会去骂外地千里来沪看病的新冠感染者,我更不觉得在国外的中国人辗转回国带了病毒就是什么罪过。
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不是自己受罪,那就赢就行了,就会一直很开心,心情舒畅充满正能量,至于那些受苦的群体,管他是不是同胞是不是人,只要不是我自己关我啥事,或者开除本城市开除国籍开除人民,或者跟着 ZF 和媒体风向一起骂就对了,这很安全还带来了正义感,甚至能感觉到了大国力量从自己身上涌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清零可以延续至今的原因,造就了一直在赢的 ZF 和永不言败的人群共同进步,相得益彰。
广州 16 日新增情况如下
昨天披露的数据说,至今广州未有重症病例。
嗯,作为完整经历过今年 3-6 月上海疫情的过来人要说的是
上海感染 60 万人,从 3.1 第一次出现社会面感染开始
前期一直都宣称没有出现过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
4.8 出现第一例重症通报
4.17 出现死亡病例通报
4.20 才有了危重症的通报
4.20 上海累计死亡病例 25 人
截止 5.31 日,上海累计死亡病例 588 人,累计感染人数为 62.8 万人
死亡率约万分之一。
这个数据是在全国大力支援,上海自身拥有的丰富的医疗资源、政府严格管控
以及所有轻症、重症、危重症均得到积极治疗的前提下取得的
上海疫情中感染数据净增值的最高峰是 4.13,净增 27605 人。
上海死亡病例数字的最高峰是 4.28,当日死亡 52 人
前后相差约两周
以上数字均来源于知乎大 V
的统计
说完上海曾发生过的,讲回广州
目前广州感染数值相当于上海 4 月初的数值
而且还远未见顶,还在爬坡
有没有危重症还要再看 7-10 天后
第一例死亡病例的通报估计还要看 10-15 天之后
现在乐观实属为时过早
好了,再多说有政治不正确的嫌疑了
希望老广这轮的疫情能尽快平息
毒性越来越弱化
总之祝广州好运
更新:
11.17 下午广州疫情新闻发布会最新数据:
在院治疗 6006 例:轻型 5920 例、普通型 84 例、重型 1 例、危重型 1 例
看来重症和危重症的到来比我猜想的提前了
这是必然的事。
我猜明天 11000(2022 年 11 月 18 日)
275+8486=8761,突然加速,麻烦了,曲线和上海当年参次仿佛
(重新对齐,以广州 10/28 对照上海 3/14)
蹲一个下午发布会,今天这数字,我有点不相信还只是一个海珠区的城中村能贡献的
关于无症状比例:
广州的无症状 vs 确诊的比例基本和南方其他省市类似,那这里的无症状就应该是指无肺炎症状,而不是无感冒症状,毕竟这个毛病叫新冠肺炎,而不是新冠感冒 [捂脸]
而北方,北京 天津 基本都是有症状就算确诊
这个南北定义差异非常明显
更新:
数据出来了,社会面 16,控制的还好但只要不降到零,社会面新增就是钝刀子割肉,消耗防疫资源,直到被击穿。居家隔离病例正如预测继续爆炸,一人传一楼的理论没错。
最重要的还是社会面清零,停止防疫资源的继续消耗。
————————————
等一个具体数据吧。
根据前几天的数据来看,社会面新增其实还算是稳住的,但居家隔离一直是处于爆炸阶段。现在很明显就能看得出来,以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只要没有合格的隔离条件,一人传一楼是极大概率的事情。
所以对奥株来说,封城、静默甚至连要害都没打到,最重要的是转运。不转运就地静默,让病例居家隔离,病例依然会一人传一楼地指数级增长,该有的医疗挤兑照样会有。
但目前已经转运了很多人了,还有没有剩余的转运空间是个大问题。奥株的传播性实际上把防疫战线打成了只剩薄薄的两层——事前预防和转运空间,事前没防住又用完了转运空间,就是死了。所以还真别怪国家出二十条,因为这种情况谁看谁绝望。
事到如今我也不说奥密克戎毒性低的屁话了。我很现实地说,我们就是遭了灾,遭了灾的意思就是总有一部分人需要死一死,无论是死在生病还是死在封控,我们只能尽力做好个人防护,屯好药品和粮食,不做要死的那一部分人……
符合正态分布。
先行者总是值得敬佩的。
且行且珍惜。
我发现 “防疫二十条优化” 开始承受压力了,果然共存派、躺平派的心思最诡异最飘忽不定的。
怎么回事呢?很简单,临近春节,再加上放开的声音比较多,疫情又开始不对头了。昨日新增确诊 2328+20804 例,广州新增 275+8486 例,照这个趋势,广州这几天就会新增破万,变得和年初的上海一样。
巧的是,广州这轮疫情防控被夸上天的原因和上海一样,是 “精准防控”。
我就是很纳闷,如果精准防控的结果永远是确诊暴增,那么这个 “精准” 和躺平有什么区别?
确实,广州这波做法很得口碑,因为之前没封城,管控也很松,甚至连核酸检测都不要求。但问题是,接下来呢?目前广州已经恢复两天一检,我想如果确诊病例继续暴涨,一天一检,封城,隔离一个都少不了。
这就是典型的前期嘴硬,后期咒骂。上海不就是如此吗?早期夸上天,后来骂成翔。夸与骂的,80% 左右都是同一批人。而且有心的人应该已经注意到,今年 3 月 14 日开始的上海疫情新增数据和现在的广州新增几乎雷同。
用折线图对比一下,就更加明显了。
这时候还是先别忙着夸 “精准防控” 有多好,纵使说破天,现在还没有放开不是吗?国家的要求依旧是“坚持动态清零”,禁止一刀切。如果广州继续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那毫无疑问将会是第二个上海。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应该就是没有重症了。
其实昨天广州超 3 万感染确诊的数据被拿出来时,他们就说了这个消息:广州目前无一例重型转危型患者。
甚至连这也没忘记夸一下自己,重症是因为科学防治。
历史,说不定会惊人的相似,上海早先时,也没有重症与死亡病例,那时候很多人一度信了 “疫情” 就只是 “感冒” 的说法,然后说 4 月 17 日出现 16 例重症开始,变化悄然而至,具体见下表。
最终大家也知道,截止 6 月 5 日,原本连重症都没有的 “感冒”,死了 588 个人。
如果说用几个月前的疫情对比现在的疫情不靠谱,那么我们看台湾昨天的数据,11 月 16 日新华网报道:11 月 15 日台湾新增 82 例中重症病例,新增 43 例死亡。
而今天台湾的消息是:11 月 16 日新增中重症 138 例,其中 69 人已死亡。
从 4 月份到现在,台湾累计报告重症 15111 例,已死亡 12859,重症死亡率 85.1%。也就是说,确定转为重症了,那么就只有 14.9% 的人活了下来。
讲到这里愿意懂的应该都懂了,暂时性的无重症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因为数据本身就很奇怪,广州无症状占比 97%,但是北京无症状占比仅达 34.7%;广州重症率为 0,北京重症率 0.17%。
怎么着?病毒认亲戚对南方比较友好吗?还是说南方气温高一点症状就轻,到了北方病毒比较活跃?
这条超 3 万确诊无一重型转危型患者的消息一出,大量共存派就嚷着要放开,让共存派出门,让想要清零的躲在家里。
近期这种说法甚嚣尘上,我寻思着某些人是不是打娘胎里开始就自私惯了,凭什么让共存派出门,让清零派待在家里?就不好让共存派待在家里,让想清零的人出门吗?反正你们那批要共存的待在家里,疫情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近期石家庄上演的一幕大家应该都看到了,只是放松了防控,减少了核酸检测点,公共区域不再查报告,当初喊着共存的人就开始急了,甚至拒绝出门,拒绝上课。典型的 “别人感染共存我支持,让我去感染,那不行。”
平常喊得最响,一到自己身上就蔫了。说到底,某些共存派就是想让那些要清零的人先感染一下,自己再观望观望。这就是典型的利己主义,静默清零的时候,骂清零影响了自己生活。等到疫情爆发了,又骂控制不住吗?领导没能力就下台。
所以别看最近口号喊得响,广州现在单日新增 8000 多,公交都不用看核酸报告,等再过一个星期,继续这样然后疫情爆发加大控制力度的时候,骂声就会出现了,另外到时候这批人甚至还可能会把锅丢到国家身上,谁让你们现在出个二十条防疫优化的?现在好了,疫情爆发了怪谁?
别不信,我敢说这样甩锅十有八九。
这个底,国家不兜!首先,20 条优化是在多个城市防疫频出乱子,频上热搜引发怨言时,国家站出来为了解决问题提出的折中方案。所以这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其次,二十条优化的本意是为了民生,是大家呼吁的结果,国家出台二十条优化防疫方案,与石家庄所说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相似。
最后,把疫情爆发推到 20 条头上的人,请解释一下 20 条里面哪一条说了 “新增都上万了还不需要看核酸报告?” 哪一条说了 “就算疫情爆发也不用做核酸?” 哪一条说了“确诊人员连隔离都不需要?”
没有任何一条与广州在做的有关,纵观 20 条防疫优化,我只得到这样的信息:坚持动态清零的原则不变,密接者隔离时间减少 2 天,高风险地区外溢的居家隔离 7 天,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加大对一刀切的整治,落实对企业和工业园区的防控措施…… 来,你们告诉我,哪一条说了疫情爆发可以不做核酸的?哪一条说了一天 8000 确诊坐公交都不需要核酸报告的?
根本没有!
广州疫情的扩散,你可以说是广州探索新路子的代价,很难避免,但绝不能在付出代价后又说是 20 条优化所导致。不能有好名声都是你们地方城市地方领导的,一出乱子就推到国家身上,这个底,国家不兜。
我只反对 “一刀切” 和“层层加码”,但我支持“动态清零”!公众号“西方日记”。
先把不好听的说在前面吧。
抗击新冠疫情出现重大挫折,和越来越多的人不配合息息相关。
抗击新冠疫情即将进入第三个年头,我们面临的是人困马乏,筋疲力尽,财政枯竭。
越来越多的人敢不戴口罩了,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了也不觉得是多么严重的疾病了,最近甚至出现了暴力殴打防疫人员,肆意破坏防疫物资的事情。
所有新闻抖音知乎微博都在说奥密克戎是轻症,多喝开水就好,说的人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仔细想过,正式因为不少感染者是轻症或者无症状,所以才能发抖音,重症和危重症都在抢救呢,他们能拿起手机录段视频吗?河山硕住院期间还不忘给美国的抗疫做宣传,分享自己住的病房并没有什么人,还有很多空病床,觉得新闻报道里那么多确诊病例是夸大其词,然后很快就 gg 了。
我们有没有想到过,我们困在了信息茧房里,我们看到的不是鲜血淋漓的真相,而是欧美高华汉奸们鼓吹的共存陷阱?
我承认,奥密克戎的嗜肺性有所下降,确实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很大,但是并不代表着死亡率和死亡人数的降低,尤其是现在未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和大量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下,这使得我们对新冠过于乐观。同时还有新冠后遗症这个老大难问题,想想就头疼……
某国际大都市新冠阳性感染者超过 50 万例,死亡人数不到 600 人是在全国医疗资源都在集中于某市,各省市都派出了医疗队,国家投入了无数资源,所以死亡人数才这么低。现在各省市都自顾不暇,焦头烂额,哪有精力和资源去支援其他的城市?一旦感染人数过多,必然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尤其是大量医护人员感染,死亡人数和死亡率会不会大大增加?
话说回来,即使再低的死亡率,乘以 14 亿会是多少人?又会是多少家庭?不说老人和孩子,就说天天加班 996 的你,就那么确定自己的身体能扛过去?万一抗不过去呢?剩下孤儿寡母怎么活?房贷怎么还?现在房子还能卖出去吗?卖出去才是钱,卖不出去是负债。
另外,我国的 cpi 始终不高是因为我们感染人数并不多,新冠也并未大面积影响我们的生产,这使得我们还能购买廉价的商品和食品。一旦开放,一产二产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那不是加息能解决的问题。想想每个月 cpi 同比上涨 7%,大部分收入用来还房贷,剩下的钱用来购买涨价越来越狠的食品药品和生活必需品,老人和小孩万一再花钱去医院治疗(能抢到病床的情况下),又有多少家庭能撑住不破产?这还是在未发生经济危机,大面积裁员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大面积裁员,不少人没了收入,还不起房贷,叠加新冠疫情和通货膨胀,真的宛如人间地狱。
戴好你的口罩,尽量少聚集不聚集吧。多多配合防疫吧,防疫是为了你我,也是为了国家,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我们本可以活的更幸福而不是活的更痛苦的。
说完个人,再说点别的吧。
本人并不认为《二十条》是躺平的理由,即使开放,秋冬季节也不是开放的最好时机,至少也得拖到 2023 年春天,过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方舱医院,分级诊疗都没有铺开,婴幼儿和孕妇以及透析基础疾病重点人群摸底统筹进行的怎么样了?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都没打,我们打的疫苗都是针对原始毒株的,在奥密克戎前能不能形成有效防线?工业企业发生疫情如何保障生产?富士康的例子可就在眼前啊!好多工作我们都没有做或者正在做,这时候躺平,任由新冠感染者指数级上升,现在每天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就 2 万例了,3 月份的爱丁堡疫情各位忘记了吗?现在各省市遍地开花,早一分钟采取行动,就能减少一分损失,就能尽快的控制住疫情,就能更多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也为中国保留了生产力。
我们令欧美忌惮的根本原因,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继往开来,奋勇向前。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三者缺一不可。
一旦抗击疫情失败,就可能引发工业生产能力的丧失,就像 2021 年的越南一样,后面无法想象……
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这篇文章大家伙能不能看到。
如果现在立刻进行全民总动员,以牺牲经济为代价,可以将新冠清零,就像 2020 年初那样,有疫情的城市,除了必要岗位,应急就医以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出门,居家就是最好的抗击新冠疫情。至于物资的保障,病人的转运这些都不用我说了。可是就连现在的珠海重庆,现在也做不到不出门,珠海重庆外出不戴口罩的人有的是。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一旦放弃,从此以后想要清零就几乎不可能了。(其实也有可能,那就是发动人民群众,带动人民群众,一家一户,一个单元,一栋楼,一个小区,一个区,一个市,一个个省的清零,代价太大了,几乎是不可能了)。
我们这个社会有婴儿,有儿童,有青年,有壮年,有老年,除了罪大恶极判处死刑的人,谁都有权利活在这个世界上。
有人考虑过新生儿刚出生就得新冠的感受吗?有人想过孕妇得新冠该怎么救治吗?有人想过那位忙了一辈子的 60 岁老人也是刚刚退休想抱抱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吗?
清零派和共存派吵了 3 年,我是做梦都没想到清零会被放弃,共存成了选择。
我们和欧美比,一是医疗资源太稀少,二是人口密度大了太多。
见过大学或者寄宿制高中吧,共用卫生间,共用食堂,共用教学楼,有一个感染奥密克戎的,一所大学全员被传染也就是几天的事。
富士康见过吧,一个厂区几万人,共存派嘴里喝开水的事,怎么到现在还开工困难啊?
我们还没富裕到一家一别墅吧,我们住的是多层高层,大的小区都能有几万人,那传播速度,真的无法想象。
公交车,地铁,学校,超市,蔬菜店这些都是传播疫情的利器,某国际大都市 4 月份的时候还流调隔离管控呢,疫情可是指数增长的,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内陆不像入境,一旦有一个城市不管控,那所有城市都是输家。
一旦放弃,我们的高峰来的比任何国家都早,都猛,比任何国家都惨。
我最近越来越理解一个词,叫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一开始我还天真的以为我国凭借动态清零和强大的工业产能,在经济危机后收割欧美,现在想想,我幼稚的可笑,投降放弃的竟然是我们,被收割的还是我们。看来人类还真是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不被新冠收割的,只是时间的先后而已。
即使防护严密的拜登和特朗普,该得新冠还是得新冠,有些人得新冠,喝开水就好了,有些人,得新冠再好的医疗条件也留不住。还是那句老话,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丧了这么多天,难得清醒一次。
想起了《亮剑》那就老话: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投降而死,真的太 TM 憋屈。
再次重申,本人坚持动态清零甚至绝对清零,本人戴口罩打疫苗,不聚集,少聚集,主动配合国家防疫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尽可能的团结可以团结的人,一起抗击新冠疫情。抗击新冠疫情,从不只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各位请带好口罩, 减少外出,回家消毒,买一些药品和食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从 11 号《20 条》公布开始,我每天都在失眠,偶尔睡着睡 1 个多小时立刻就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
保护我的家人,爱护我的国家,是我应该做的。
我不想我的祖国陷在新冠病毒的泥潭里,我真心希望我的祖国带领我们奋起反击,积极抗疫,动态清零甚至绝对清零,让人民生活在一个不用担心新冠感染,医疗资源挤兑,工业生产丧失的国家里。
祝各位和各位的家人身体健康,祝我的祖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突然很怀念 2021 年战疫胜利后,全国各地恢复正常生活的样子,也很怀念 2021 年国庆长假,全国各地人山人海的样子….
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呢???
牺牲了本可以不被牺牲的人。
从古至今,为了丰调雨顺,每年杀个几百几千人来祭祀上天,被选中的家庭苦嚎连天,没被选中的百姓鞭炮齐鸣,拍手称快。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了。
11 月 17 日,广州卫健委发布通报:2022 年 11 月 16 日 0 时至 24 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275 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8486 例,另有 914 例此前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
此外,重庆市疫情快速发展,11 月 16 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再创新高,达到 4072 例,近 4 天新增感染者数量超过 12000 例,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17 日,北京朝阳发出倡议,大家要减少非必要外出,不聚餐、不聚会,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鼓励采用电话、网络等灵活办公方式,召开会议优先采用视频方式。
11 月 16 日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乌鲁木齐市卫健委副主任郑德禄通报了乌鲁木齐市疫情最新情况。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变化,乌鲁木齐市积极推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与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的二十条措施有序衔接,按照 “稳步推进、严控风险、有序放开” 的总体原则,研究制定了有序恢复低风险区居民生活秩序的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连续 5 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含基层防疫人员感染者)的区域,经区(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会商研判同意后,居民可错峰有序出户活动,后续根据周边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活动范围。各区(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正在按照方案要求,加紧对符合出户活动基本条件的低风险区进行研判,并安排社区同步组织居民进行下楼前的相关准备。
广州出现危重型患者已规划建设床位超 24 万张
据南方都市报,11 月 17 日,广州市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11 月 16 日 0 时至 24 时,广州市新增 8761 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 16 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 8486 例,轻型及普通型 275 例,感染者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隔离观察治疗。
其中,16 日海珠区新增 8582 例,92.6% 新增感染者集中在凤阳街、南洲街、华洲街区域。越秀区矿泉街出现明显的聚集性疫情,处于发展期,需高度关注。白云、番禺、天河、荔湾疫情平稳,全市有 31 条街镇部分区域降低风险等级或解除临时管控。
张屹介绍,总体来看,全市疫情仍以海珠区为震中,以海珠区为主战场。
截至 16 日,全市在院确诊病例 6006 例,前期诊断的普通型病例中有 **1 例转为重型、1 例转为危重型。**具体情况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名重型、危重型病例均是伴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积极治疗,目前病情基本稳定。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在会上表示,通过跟踪实时传播指数(Rt)的变化,当前海珠区的 Rt 已经从一周前的 2.2 下降到了 1.5,最近 4 天都维持在 1.4-1.5 之间波动。这说明近一周的防控措施,确实在逐步遏制病毒的传播扩散;但病例数不断攀升,也反映了一个现实,即由于海珠区感染者基数较大,即便 Rt 值维持在较低水平,新增感染者的数量也会很多。
张周斌表示,要进一步改善这种情况,需要我们更加聚焦,集中火力阻断高风险区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加强核酸检测力量,实行单人单采和抗原检测,为的就是尽快发现;同时在省里的全力支持下,市里也在全力以赴地**增加隔离资源,包括方舱的建设、隔离板房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实现尽快的转运。**因此,希望海珠区的市民,特别是高风险区的市民,能继续坚持居家隔离,并积极配合核酸检测,让快筛快检、快转快隔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才能降低新增病例的数量。
从全市层面来说,荔湾、番禺、白云、天河、花都区通过这几天的有力防控,前期聚集性疫情已经逐步得到控制,实时传播指数(Rt)都陆续回落至 1.1-1,2,其中白云已经降到了 1.0,可以说区域风险在逐步降低。而南沙、黄埔、增城、从化前期大部分聚集疫情都在收尾阶段,目前虽然偶有散发疫情,但在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的指导下,广州还是可以做到及时有序处置。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保森在会上表示,截至 11 月 17 日 12 时,全市**共规划建设方舱医院床位和隔离板房床位 246407 床。**其中,方舱床位计划数 114392 床,隔离板房床位计划数 132015 床。
全市规划建设方舱床位 114392 床,已建成交付项目 16 个、39164 床。主要包括:海珠区琶洲方舱医院(16720 床)、黄埔区生物安全园方舱医院(1500 床)等。
在建项目 20 个、75228 床。主要包括:增城区方舱医院(8300 床)、黄埔区方舱医院(6000 床)、天河区方舱医院(7000 床)、花都区方舱医院(2000 床)等。
全市隔离板房床位计划数 132015 床,已建成交付隔离点项目 14 个、28235 床。主要包括:白云区国际健康驿站(5000 床)、番禺南站隔离点(5799 床)、黄埔知识城隔离点(5500 床)等。
在建项目 3 个、103780 床。包括:白云区沙太路隔离点(6300 床)、荔湾区芳村隔离点(10000 床)、南沙区万顷沙隔离点(87480 床)。
此外,紧急统筹白云、花都、番禺、黄埔、从化、增城 6 区 3814 亩用地,规划建设隔离房 4 万间 16 万个床位。
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张永良在会上表示,近日,海珠区每日新增阳性个案数仍处于高位,主要集中在高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其他区域仍有散发个案,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经综合研判,海珠区发布了《延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将实施时间延续至 11 月 19 日 24 时。
防控措施延续期间,**海珠区将加快核酸检测筛查。**全速提高 “采、送、检、报” 各环节效率,对全区户籍人口和来海珠人员开展“应检尽检”。今天(17 日)共设置 318 个点位,1196 个采样单元,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组织开展 “敲门”“扫楼” 行动,对居住在重点片区的高风险人群,继续采取单人单管方式上门采样,更快速地找到阳性感染者。**截至今天 16 时,全区已累计核酸采样 161 万人次。
细化转运隔离。采取 “一片区一方案、一网格一策略”,科学评估每个网格的风险程度,落实应转尽转、应转快转,分门别类、轻重缓急有序转运,**目前已转运 9.53 万人。**对老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优先转运,第一时间呼车,落实床位。
此外,为便利市民朋友生活物资的采购,今天(17 日),在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区域内已有 14 家农贸市场、451 个档口重新营业,市民朋友在严格落实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凭 24 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扫 “场所码” 有序进场采购。持续畅通全区商超、线上生鲜平台供应配送渠道,调动 7100 名配送、分拣人员上岗服务。同时,继续做好管控区物资保障工作,不断丰富品种,加强物资配送数量和频率,目前已投放生活物资包 120.5 万份。
为何广州仍有社会面新增?
那么广州本轮疫情防控难在哪?为何采取精准防控后,社会面仍有新增病例?社会面占比呈下降趋势,说明了什么?
社会面新增,简单来说,就是自由活动人群中发现的感染者数量,发现渠道包括社区筛查、主动就诊、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等,它区别于管控人员感染者,即在密接、次密接、风险人员等隔离管控人群中发现的病例。
据南方都市报,11 月 16 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赵卫对南都记者表示,社会面占比下降侧面说明疫情传播指数(Rt)在下降,也印证目前的封控措施有效,但过了一个潜伏期后依然有新的病例出现,说明仍然有新的传播链产生。
先要实现 “社会面清零”,才能实现全面 “动态清零”。
那么何为 “社会面清零”?它和“动态清零” 有何区别?赵卫表示,当社会面无新增感染者,即新增感染者都出现在隔离管控场所时,就叫 “社会面清零”。“社会面清零” 说明已经初步阻断新冠肺炎的社区传播,是逐步解封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动态清零的首要目标。
“动态清零精准防控的水平高低,可以用两个字来评估——快和准,即有无及时发现阳性感染者,以及是否清晰找出传播链。” 赵卫解释道。
他表示,广州近五日社会面占比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说明疫情实时传播指数(Rt)在下降,也印证目前的封控措施有效,但过了一个潜伏期后依然有新的病例出现,说明仍然有新的传播链产生。
11 月 5 日至今,海珠区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加强区域核酸筛查。10 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称,在连续多天强化社会面防控后,海珠区疫情 Rt 值降到了 1.9,攻坚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但本轮疫情中广州遭遇的奥密克戎 BA.5.2 变异株,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如果不进一步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病毒在社会面上的隐匿传播就难以被阻断,疫情在区域之间相互渗透加剧,将严重影响全市疫情的后续发展。” 张周斌说。
连日来,广州多区进一步强化社会面防控,但社会面新增病例不断冒出,迟迟难以 “社会面清零”,这是为何?
赵卫表示,除了病毒本身的特点,采样和检测本身也有一定的误差。加上疫情暴发伊始人员流动性大,病毒潜伏期短,只需一天就可以完成感染到传播的过程,导致疫情在多区散发,流调人员难以在感染者能够传播之前,短时间内 “捞出” 大量感染者。当社会面检出分布区域广时,如果不扩大封控区范围,短时间内又难以做到社会面清零。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进一步分析道,现在的新冠变异株经历暴露、潜伏、感染到病毒脱落最后结束感染,平均需要五天,在病毒脱落期才能从呼吸道或者咽部的上皮细胞内检测到核酸阳性。
“所以高风险区内的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是混检,第一、二天检出难度很大,第三、四天(处于感染到病毒脱落期)能检出,但不排除还是阴性,到了第五天又可能还是阴性了。”
他表示,从数据来看,目前海珠高风险区存在假阴性隐形传播链,一般来说,只做一次核酸检测,“捞出” 阳性概率仅为 50%,如果是混检效率更低;只有连续单采单检检测率才能高达 90% 以上,目前海珠采取的一人一管措施,相信会大大提高筛查效率。
北京朝阳:鼓励采用电话网络等灵活办公方式
据北京日报,11 月 17 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举行第 416 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11 月 17 日 0 时至 15 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218 例。
其中,隔离观察人员 195 例、社会面筛查人员 23 例;朝阳区 95 例,昌平区 29 例,海淀区 22 例,东城区 21 例,丰台区 14 例,西城区 9 例,门头沟区 7 例,通州区、顺义区各 5 例,石景山区、大兴区各 4 例,房山区、怀柔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各 1 例;轻型 56 例、无症状感染者 162 例。
刘晓峰表示,当前本市疫情呈现发展态势,社会面隐匿传播风险依然存在,要坚持 “以快制快、部门协同、并行联动、闭环管理” 原则,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做细做实做成各项防控工作,狠抓追阳、判密、转运、隔离等关键环节,滚动排查管控风险隐患,确保疫情处置提质提速提效。
近日多起聚集性疫情涉及餐饮机构、学校、城中村、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坚持科学精准,快速高效处置聚集性疫情。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风险排查,做好区域内防疫管理,所有经营场所一店一码,安排专人对所有进入人员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做好场地环境消杀和卫生保洁,公共卫生间、电梯、食堂等重点公共区域应专人负责,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督导检查。
请与官方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人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接到电话、短信、健康宝异常提示风险人员,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居住酒店电话报备,本人和同住人居家或居店不外出、不接待来访亲友,接受流调时,要如实报告个人信息和行程轨迹,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介绍,16 日 0 时至 24 时,朝阳区新增 78 名本土确诊病例和 152 名无症状感染者,其中 38 名为社会面筛查人员,192 名为隔离观察人员。涉及主要风险点位将通过北京朝阳官方平台和媒体进行发布。她倡议, 大家要减少非必要外出,不聚餐、不聚会,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鼓励采用电话、网络等灵活办公方式,召开会议优先采用视频方式。
重庆 4 天新增感染 1.2 万例现有高风险区超 3000 个
据人民网,11 月 17 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绍,11 月 17 日 0-12 时,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2 例 (南岸区 9 例,垫江县 5 例,渝中区、巴南区、梁平区各 4 例,沙坪坝区、长寿区、江津区各 3 例,南川区 2 例,九龙坡区、永川区、荣昌区、开州区、秀山县各 1 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817 例 (秀山县 222 例,渝中区 160 例,九龙坡区 97 例,江北区 96 例,巫溪县 49 例,渝北区 40 例,巴南区 39 例,垫江县 33 例,南岸区 20 例,万州区 10 例,合川区 8 例,沙坪坝区、璧山区各 6 例,开州区 5 例,永川区、巫山县各 4 例,江津区、铜梁区、梁平区各 3 例,綦江区、云阳县各 2 例,长寿区、潼南区、荣昌区、忠县、万盛经开区各 1 例、);新增阳性待诊断人员 2310 人。
李畔介绍,当前,重庆市疫情快速发展,11 月 16 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再创新高,达到 4072 例,近 4 天新增感染者数量超过 12000 例,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中心城区仍然是本轮疫情的中心,歼灭战打响以来每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全市占比在 81% 至 86% 之间,虽然新增感染者的社会面占比连续 3 日下降,11 月 16 日降至 26.76%,但新增社会面感染者的绝对数量仍然达到 913 例,与实施中心城区全域协同防控当日的新增社会面感染者数量基本持平。市级专家研判认为,中心城区疫情上升势头开始趋缓,但由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隐匿性,潜在的感染者通过农贸市场购物、小区社区活动、核酸检测排队形成的社区传播,对中心城区疫情歼灭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11 月以来,中心城区以外区县累计报告感染者达到了 3341 例,其中,4 个区县报告感染者在 300 例以上,6 个区县报告感染者在 100-300 例之间,少数区县疫情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已设立前方指挥部驻点指挥,市快反小组、市级疾控专家对重点区县进行巡回现场指导,全力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势头。
李畔表示,当前,中心城区全域协同防控已经进入第 6 天,在大家的共同支持配合下,社会面流动性和聚集性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心城区各区深入落实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要求,按照 “点线面” 协同、区域协同、政策措施动态协同的要求,及时调整划定高风险区,对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截至 11 月 16 日 24 时,全市现有高风险区 3098 个,其中中心城区为 2704 个,对高风险区内部严格落实 “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相关要求,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提供上门服务,最大程度管好流动性、管住聚集性,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
编辑 | 段炼 杜恒峰
校对 | 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南方都市报、北京日报、人民网、法治日报、公开资料等
红色线是全世界平均死亡率,倒退到二十多年之前
蓝色线是全地球每年自然死亡人口,可以清晰的看到,到了 2019 年,直接多了两千万超额死亡,增加到接近七千万的程度,仅仅是一年的差距,死亡率倒退到二十年前的水平,超额死亡却多了接近 2000 万每年,两年差不多四千万人,就这么无了,注意,2020 年和 2021 年是拉平的,这意味着往后每年都会相比较 2019 年,多死至少是两千万人。
注意,这两年四千万是不包括中国的,国内没什么超额死亡
但是明年,全球有机会挑战一下一年自然死亡八千万人,应该是有这么一个潜力的
对了 2022 年没统计,不过按照奥密克戎杀伤的人口超过了德尔塔和阿尔法计算,2022 年整不好就已经能挑战八千万了。
别天真了
这几天,湖北广东二省网上开骂,越骂,越觉得湖北人民团结。
帮亲不帮理,给你们点个赞。
先冷静,谈正事,以后再骂。
今天的数据,逼近一万,然后,相当多的人觉得广州真的打脸了。你们可能开心得还早了一点,甚至可以说,你们对真正的广州疫情,除了数字,一无所知。
判断局势,没这么简单。
一个微弱的信息,琶洲展馆改方仓,十一月展会全部取消,但十二月份以后的布展预报名,在某些行业内,重新开始。
半个月的时间,即使这是安慰性的折腾,也可以侧面透露出一个方向性的信号,这半个月,将努力解决疫情,大概,也是一种军令状。
更紧迫的时间线,应该是十天。
另外,可以大胆地说,城中村以湖北人民为首的外来群体,很有可能,求锤得锤。
广州城中村的现状,在经历了暴动之后,已经出现了一些弃管苗头,但外围封死。怎么形容呢?用电影来隐晦地比喻,隔离墙内,随缘吧。
不服从,不配合,套用其它社区的管控经验,是行不通的。
民兵进去,不行,公安进去,不行,武警进去,不行,军医进去,不行,一个庞大的不服从管理的群体面前,常规手段,已经毫无意义。
经过有限清理之后,剩下的人口数量,估计不会超过八万。
如果加速绿码返乡,减到六七万左右,就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数量级了,即使一天新增一万,一周以内,基本上,差不多了。
要留意二个关键。
一个,绿码与出方仓的人员怎么安置?
返村,产生新的增量,肯定不可行。劝返原籍,是上策,但是,原籍是否接收,接收数量与交通安排,涉及到巨大的省际利益问题,需要上层协调。
这二天,返乡运输已经启动,绿码人员正在向原籍分流。
另一个,就是方仓容量。
按五万人循环计算,一万五千个床位,大概可以满足一周的治疗所需。数据显示,到 14 日,广州方仓床位的投入量超过二万。
床位的数量,显然经过仔细预算,足够满足短期内全广州区的新增病例所需。
尤其要特别理解的一个重大事实,也是对广州疫情理解的一块基石:绝大多数的新增,都出现在海珠这一片城中村里,区外新增数量,相对极少,而且,可控。
这一点,也是广州疫情明显有别于武汉上海等地的关键。
光拿着上万的数据就认为广州沦陷,这种论调,绝非认真讨论,纯属幸灾乐祸。
同样是放开,石家庄做的更彻底,从 13 号的 500 多减少到现在的 130 多,而且全部是无症状。也许放开真的有魔法吧,类似的还有郑州,从前几天的 2700 左右,今天已经下降到 1600。看来病毒真的变异的更奇怪了,开始怕冷,石家庄比郑州靠北不少,所以下降的也更快。
写到这里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只希望这三个城市再加上重庆,可以证明病毒一点不可怕,人类已经可以靠自身抵御它的侵袭。虽然这个结果会让很多人嘲讽我,说我以前的回答危言耸听,那我也愿意。
只是有一个小小担心,假如不呢?我不在四地的任何一处,没办法知道详情。看着广州大爆发,但江苏针对所有河南旅居史的人要求申报,真担心哪天郑州来一个大的,那河南又要被黑很长一段时间。
不论我怎么看,我还是希望它结束。虽然这不理性,谁又绝对的理性呢!
应该向工作做的比较好的城市学习,比方说石家庄,新增患者直线下降。
继续霸榜. 等待加速, 日增加远大于 1.2 如 1.5 倍以上.(参考香港上半年疫情走势, 注意急剧加速点, 此时应该发生了全线崩溃). 关注是否出现加速点和出现的日感染数 (人口总数占比). 将到达峰实际日感染数参考值 18 万附近或感染人口 30% 左右.
早先说的黑马重庆已经稳稳站在龙二位置. 风向标帝都也在向前冲. 虽然一些地方有挣扎迹象, 但还是按预期方向稳步发展.
未看到社区感染数的变化趋势, 但 20 条下, 料不能将社区感染的 Rt 减少至远小于 1.
昨天分析:
11 月 15 日广东昨日新增本土感染病例「564+6215」例,目前当地疫情情况如何?
另:
看回复本地人似乎还有挺乐观. 但回复大概率会被吞. 可以参考广州和福州疫情初期之时开始的一系列分析.
海珠的疫情确实复杂,原因很多:
1,康乐村城中村复杂,一平方公里 10 万人,病毒很容易传播。
2,很多打工的不配合做核酸导致没及时排查。
至于把红马和羊的关一起,
物资不到位,
发热小朋友没有及时就诊,
湖北人不配合核酸,
暴力不配合防疫工作等等。。。。
作为一个在广州打拼的湖北人,听到什么湖北不接受湖北人,广州特殊对待本地人等,
有些可能是事实,也有可能被放大,甚至是凭空捏造,建议大家就别闲着没事一直吃瓜了。
好好工作,配合防疫,早点战胜疫情比什么都强。
预言下一个共存是城市就是广州,疫情都这 b 样了还没封城,就算不想共存也不得不共存了,一个月之内其他城市会陆续跟进
乌鲁木齐受疫情影响已经很久,大家都习惯了,只是少了口福。
朋友圈,昨天晚上定上闹钟,上团抢豆腐,就挺有趣。
结果还没有抢到,很是伤心,邻居帮忙决定一起抢。
很久没有吃上豆腐了,封了这么久,怎不想吃呀?
这东西竟成了美味,高价也要抢。
广东的数据在增长,说明疫情还没到拐点。
朋友们还是要少出门,居家的要淡定。既然已经如此了,急躁也没用。
我们反对的不是精准防疫,我们反对的是过度精准啊. jpg
看到有人说广州现在没有重症,就说这个病毒无害。
这种说法并不靠谱,只要对比一下年初上海疫情就知道。
上海疫情是 3 月 1 日开始,3 月 22 日新增破千。然后一直到 4 月 7 日,才出现首例重症,4 月 17 日才出现首例死亡。
截止到 5 月 14 日,上海那波疫情累计死亡 571 人,总感染人数 61 万人,其中确诊病例是 57114,无症状病例是 90%。
所以,从大数据来看,重症病情发展平均需要 15 天左右。
疫情初期,在新增感染人数刚爆发的时候,重症率和死亡率会很低。
但新增感染人数开始指数级增长后,大概过半个月,就会出现重症率和死亡率攀升的情况。
最终,上海那波疫情的重症率是千分之 6.5,死亡率是万分之 9.3,接近千分之一。
这是建立在,上海是我们医疗资源最好的城市之一,并且当时上海得到全国医疗队支援的情况下,才得到的结果。
而我们其他城市普遍没有上海这么好的医疗资源,特别是四五线城市、县城、乡镇、农村的医疗资源是十分匮乏的。
一旦疫情大规模爆发,县城、乡镇、农村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可能会远比上海高。
而我们即使按照上海接近千分之一的死亡率,去最乐观估计,假如我们全国范围内躺平放开,所有人感染一轮,那么按照千分之一死亡率,也将有 140 万人死亡。
假设是千分之二的死亡率,那么死亡人数就会有 280 万人。
这个就是躺平的代价。
千分之一的死亡率,对个体来说并不高,看起来跟流感的死亡率也差不多。
但流感并不会在一个流行季节内,就感染全国大部分人,而新冠病毒可以。
千分之一的死亡率,只要这个数字,加到 14 亿人口上,就会变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们现在优化的做法,就是在尽量减少对民众影响的情况下,去尽可能减缓病毒大规模扩散的速度,去尽量避免我们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去努力减少我们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
转的微博的
广州如果疫情都在一个区,能封住。
其他区社会面很少,能够清零,问题不太大。
在一个区试验共存。
其他区有能力救。
一个区医疗挤兑
如果这个区老年人少,挤兑还能轻点。
大不了群体免疫就完了。
一个区感染人数有上限,广州自己吃不下来,广东省也能帮助吃下来。
但是,如果不是一个区的问题,而是各个区都有四面开花,那就只有封城能解决了。
流调根本管不过来。
不封就是指数增长。一直到医疗崩溃不得不封。
广州下一步能管住海珠区,清零其他区,还可以控制。
如果全面开花,未必比上海强。
就离谱,3 4 月上海几千的时候天天上热搜被拿出来鞭尸,广州这都破万了才这点流量,还是一片叫好声,当初骂人拱火的现在全都跑光了??
疫情轮流转,今天到广州。广州会是下一个上海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6863452 广州只用一个月时间就把这轮极度危险的疫情控制住了,是什么力量起了关键作用呢?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731068
有没有一种可能,国外才是对的?
全世界这么多国家,比我们穷的,比我们富的,比我们老年化严重的,都选择了躺平,也就中国选择动态清零,到底是国外逆行还是我们是对的?
这是前几天台湾的数据,99.56% 的人也就是个轻症状无症状,我们有必要为了那 0.44% 的人而选择动态清零吗?那其他的 99.56% 的人不用还房贷车贷各种生活支出了吗,啊!!!
我们还要再被封多久?再来个三年五年十年?今年过年,是不是又要宣传一波非必要不返乡?
更新下最新的措施图,同城热搜看见发的
——
广州目前实际情况
番禺解封了,目前全区严格管控的只有海珠,其他区域低风险都是能上班的。
其他区域除海珠同事,基本全勤了。除了某个越秀区倒霉蛋同事,眼见要绿了,隔壁栋又阳了一例。
——
最后说一下,当时某城为什么被骂,我作为一个看客,是骂什么?是骂他这么多新增都没高风险区域,不严格执行当时的政策。是骂全面封控后当地的做法,高价菜都不管,捐赠的菜烂掉不发,或者转手就卖高价。
——
所以我不明白,顶着这某城 ip 的人为什么那么多都是制造对立?有任务?还是单纯的坏?
继续毛估估,快到高点了。
几个月前的第九版防疫措施,理想情况下可以把外部输入、零星爆发的疫情逐渐控制住。
但这太理想了,规定留的余量太少,现实操作中稍微不到位一些,疫情就是发散的,结果就是实行后全国范围新增感染持续缓慢增长。
结果双十一的二十条新规,又大幅放宽。
疫情由缓慢增长变成迅猛增长,也就不难预期了。
未来几个月,很可能是惊涛骇浪
身边很多人已经不关注疫情数字了。
可能大家也没注意到,现在国内每日新增的新冠病例已经是 2 万例以上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当初爆发最严重的时期也就这个数字吧。
再说一点,往前退一个月,甚至只推十天,每天新增数量还不到 1 千。
以现在明显放宽的防疫政策来看,后续只会越来越严重。
感觉还是逃不过所有人都中招一次的情况。
这些问题在热榜的日子不多了。往后,无症状应该就不更新了,再往后,估计什么数据都不会更新了。
因为这个数字增长很快就不忍直视了。
每日新增阳性人数呈指数增长的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打破,广东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其艰难程度和复杂程度将不亚于 3-5 月份的上海。
因为在二十条措施出来之后,对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广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更加复杂和棘手。
有一个疑问,是在老百姓存款未花光的情况下 “放开” 影响大,还是在老百姓存款花光的情况下 “放开” 影响大。
说几个现象,今年双十一不及往年,快递站快递没有如去年那样多,拿快递的也没有特别多。超市买打折菜的增多。
女外卖员增多,外卖员原地等单现象增多,村口外卖架上不是经常性堆满。社区买菜送菜员往来不频繁,低于去年。
偷外卖,偷菜的现象增多,为此村口架子上加了监控,贴了警示标语。满大街旺铺招租就不说了,这都是老生常谈。
城中村退租的增多,不止我这栋,马路对面我能看到的空房子很多。饭店只有周末人多,往年哪怕是工作日也客满。
以上是我在深圳关外看到的,你非要说关内不这样,就你对。毕竟我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接到关内公司的面试电话了。
各位评论注意点,被夹了好几个了。
人在广州。
从现在起,小心行事,毕竟已经有人在说湖北人破坏大好形势了,我一个安徽人背锅了岂不是无颜见江北淮西父老。早就说了,谁也别笑上海,中国的城市都是复制品,当时我说广州是运气好,真要爆了一样一样的,目测已经有人在骂买办,甩锅外地人,这窝里横的毛病真的一模一样。
今天已经陆续有阳性转运到花都安置了,估计市区和珠海接近饱和了,花都也开始搞方仓了,估计转运能力还有深挖的余地。
抗疫三年了,再不换个活法,是真的顶不住了。这三年,发生的事情太多,老百姓太难了。
既然选择了逐步走向共存的道路,就要承受这种选择的代价。很多时候,我们缺的并不是科学的方法,只是缺决策的合法性,封城之所以饱受诟病,就在于它的政策随意性和诸多的法律漏洞,以及随之引发的底层互害模式。随着疫情的发展,老百姓自主的组织度逐渐消耗,取而代之以行政强制,是无法持久的。
目前这个趋势,还有人在纠结拐点,拐点是一个专门为清零诞生的概念,而现在做的是压平曲线,尽可能拖慢感染的速度,避免重症集中出现挤兑医疗。
准备迎接暴风雨吧,适当囤点食物药物,保护好身边的人。
另外,这次疫情改变的东西太多了,负面遗产会长期存在,后新冠时代如果能逐步消灭这些先进经验,那才是真正战胜了新冠。
虽然病例数再创新高,但危害性已经微乎其微。因为在前天的发布会上,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披露:
自 10 月 22 日以来,广州累计报告新增感染者 33166 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超过九成。全部感染者无一重症或危重症。
这意味着什么呢?Gemfield 先说一组数据:
而 2022 年 10 月 22 日以来,广州新冠的重症率是:0/3.3 万。
有人就会说了,除了上面的流感,其它项目都没有传染性。这其实就是逻辑没有拐过弯,因为在上面的 6 项数据中,除了 “全国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每个人或家人都是分母的一份子。相当于类比到新冠、流感上,已经是感染者了。
如果还不懂分母的含义,我再大白话一点,这几项是每个人 / 家人要直接经历的。
更新 1:全国交通事故伤亡率,指的是在 13 亿人口的基础上,我们每年交通事故伤亡 270392 人(55950 + 214442)。每个人都参与了分母。
三十年前,中央对西藏问题就有了共识。归结起来,就八个字,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简单说,社会不发展,想稳定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情况很简单,先试着发展。如果发展都终止了。就谈不到稳定了。政府的收入就三块,税收、卖地、拨款。防疫都花光了,咋维持运转?
日增进万绝不封城,什么叫 买办城市 啊。抄作业都不会吗
湖北人民在广东没有被排挤,我们广东怎么会排外呢
还是那个逻辑。
如果你有比风风风更狠的措施手段,那拿出来试试看有没有效果。
如果没有,风风风已经是最狠的招了。那现在这招没用了。
你再风风风,除了安慰自己做个鸵鸟,没有任何意义
注:海珠区片区划分参考人员交流,防疫措施,社区性质。病例数据分布经人为甄别,不保证 100% 准确。
全市除海珠区外疫情已回稳,番禺全域已解除限流,荔湾估计随后也会解除。越秀区疫已经回落。花都区疫情数字略有增长。
海珠区方面,康鹭片病例数在波动中缓慢下降,南洲街 - 上冲大塘片,华洲街 - 龙潭后滘片病例数字因冲卡事件激增。城中村外溢开始显著影响江海街,新港街南段和赤岗街南端。另外官洲赤沙村疫情增长迅速。另外解封地区出现少数散发病例,全区防疫形式复杂,建议限流区非管控区市民街坊出行注意个人防护。
新冠可以说一种富人病……
几次大范围爆发?承当最大代价的是穷人。
病毒,除了香蕉人带进来的。
就是谁谁出去旅游,然后逛街 shopping、喝茶和去洗浴中心。
像我认识的可怜人,国庆还在 996,两点一线的行程,他们传播新冠就有鬼了。
那些进厂、工地的,更惨更不可能,十月后赶工期,像坐牢一样待在原地。
然后呢?
穷人被封死,在出租屋里、工厂里,出去抢点菜,还要被骂传播病毒。
金钱、精神和身体,被封控折磨得死去活来。
富人,大房子门一关,开始好吃好喝。
疫情期间龙虾、牛排不断,还能进行展示生活的做菜比赛?
等疫情影响赚钱了,立马拉之前封控的穷人进厂赶货,响应号召好好生产吧。
10 月之前风平浪静,等有钱佬旅游回来,疫情遍地开花。
太黑了。
等抗疫结束,穷人一年白干回家了,甚至被遣返回家,大城市有钱人开庆祝会。
好家伙,庆祝会一开,等着又新冠了。
虽然新增屡创新高,但是感觉办公室的同事,反而比疫情刚开始还淡定
11 月 16 日,广州新增感染 8761 例(275+8486)。
1. 海珠区新增 8582 例,占比 97.9%,这个占比为近期新高,另外全市社会面感染 16 例,这两点提示目前疫情高度集中于海珠区,以及目前防止海珠外溢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遏制住了病毒扩散。
2. 海珠的 Rt 已从一周前的 2.2 降到了 1.5,近期都在 1.4~1.5 之间波动,因此近期感染数仍然会继续上升,破万可能只是时间问题,海珠仍然是防控核心;其他几个区如荔湾、番禺、白云、天河和花都的 Rt 回落到 1.1~1.2,白云已降至 1.0 以下,但仍然要防止出现扩散和聚集性疫情。
3. 新增 1 例重症和 1 例危重症,重症患者 62 岁男性(冠心病、脑梗后遗症等),危重症患者 82 岁女性(冠心病、慢支,长期卧床),两人均有多种慢性病,这也提示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仍然为高危人群,疫苗接种非常重要。
前日微博(http://t.cn/A6KPWdl5)已解释过彼时广州为何三万多感染无一重症的原因,除了疫情还在发展阶段以外,此次海珠疫情中心多有外来务工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故症状整体相对轻微。
没有重症是不现实的,但按照过去大量的统计来看重症也只是很小的比例,取极端例子否定完整事实,并不是科学的防疫态度。广州目前的防控压力仍然很大,但至少从过去二十多天的情况来看,广州的防控策略仍然是比较科学的。广州的一线防疫和基层工作人员正在拼尽一切力量,保护这座城市。
广州本地人,人就在海珠封控在家。
广州这么多无症状,是因为全是湖北来打工的年轻人,换成老年人,马上就能引发一波这国怎,定体问的反思。
楼里家长已经很恐慌了,孩子下楼玩一下都要戴口罩,无他,这病有概率会产生脑雾,现在家长天天想尽一切办法报学而思,真放开,无论大人孩子就是石家庄那个样子。
已经有大量的抖音快手在疯狂解构石家庄,嘲笑当地人不够肖申克。类似的还有天河的那帮人,可以堂食,可以自由活动,天天在骂不共存,浪费 zf 财政,年底消耗预算。
反正 5+3 第一波也快到社会面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说到底,慈母多败儿,有些事该爆发就得允许爆发。
毕竟福寿园的氛围都烘托到这里了,你不解封,共存派除了现有的服务业,医药业铁盘,还得增加丧葬业从业人员。
爹妈教育熊孩子,手举起来,还没落下去,听到孩子干嚎就不打了,还揉起来了,能有什么用?熊孩子下次还敢,立此为证,不用一星期,共存派又得闹起来。
有的人注定成为新冠超额死亡数字,你去捞他们,阎王爷都不乐意,何苦呢?
人民日报今天的评论员文章的意思,还是要封。
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我是支持优化防疫政策的,目前有支持封控的,有支持优化的。这些信息的冲突,主要是因为,疫情这三年,我们接收到关于病毒太多的不确定信息,对于病毒始终不了解不清楚导致的。
目前不管是从全国还是全球的形势来看,优化防疫政策势在必行了,更直白一点说,很多人已经普遍认为,新冠就是重感冒,很多去过方舱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治疗,就是隔离,然后每人发连花清瘟胶囊,一周以后转阴性。
为什么要优化防疫政策,一轮轮的疫情、静默,老百姓的兜里早就没钱了,就是这种没钱和外在的各种房贷车贷商户贷,无底限的增加老百姓的内心焦虑,激化了基层的矛盾,越来越多人全部都是悲观情绪,地方 zf 也因为大规模的抗疫,早就财政见底了,没有任何的民生工程。
从个人到 zf 全部都没有收入来源了,还要埋头抗疫么?希望尽快优化防疫措施吧,老百姓真的拖不起了,老百姓想好好的生存下去。
正好昨天跟几个朋友一起聊这个事儿了,我把我的收获稍微分享几句。
理论上来讲,物理隔离是阻断传染病的无上法门,所以所有物理隔离的手段都是必然有效的,包括口罩、减少不必要外出、保持社交距离等。
如果有人患病,那么最佳策略就是让这个人在痊愈之前谁也别接触,俗称隔离。
那么,为什么我们已经近乎于严厉的防疫策略屡屡失效呢?
原因就在于有传染力且身体没有明显异样的无症状感染者,他们缺乏自律的动机。
反而真得了新冠肺炎,浑身难受,躺着养病的患者并不是问题。他会小心谨慎,避免传染别人,别人也会小心谨慎,避免被传染。这时的传播链就已经有效阻断了。
但是无症状感染者不一样。他们觉得自己 “行”,不愿意履行隔离义务。远离患者符合普通人的利益,所以不用强调大家也会自律。但是让无症状感染者自动远离社会,远离自己的工作,远离自己的亲友,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防疫政策极难执行到位。
上海疫情爆发的时候,我一直坚决反对的就是上海在提报确诊数字的时候,把有肺炎症状的人数和无症状人数区分对待。
从医学上来说,这么区分毫无问题。
但是,从防疫上来说,他们有同样的传染能力,甚至身体越好,症状越轻,迟报瞒报自身健康状况的动机越强烈。X + Y 式的病例提报本身就很不科学,不利于人们对于真实疫情情况的理解。
我的建议是:社会面新增阳性 + 可控区域新增阳性
这个数据一看就知道一个城市的疫情情况,控制水平和未来趋势。这才是以防疫为目标的有效的数据报告。
现在的数据,我真的看都不看了。
上海在广州这个阶段的时候,已经鸳鸯锅几天了吧,正在被全国人民拿着放大镜审核,广州却没声音没图像的。
1、当下最赚钱的职业就是某些喜欢发表耸人听闻言论的大 V,一篇可以引起恐慌的小作文,加上白肺两个字,可以带货血氧仪若干,制氧机若干,n95 若干,特效药若干,呼吁理性看待病毒 ,不要过度紧张的 ,实事求是的医疗博主不仅仅没有流量,还可能被围攻。
2、但是如果要逐步开放,这类小作文危害是很大的,会导致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轻症患者纷纷往医院跑,占据医疗资源,导致真正需要医疗救治的危急重症患者以及老弱患者,连床位都抢不到,造成医疗挤兑。
3、我们可以看看挨近中国,社会制度与民族与我们接近,经济水平和医疗比我们落后的越南的情况,根据越通社的报道,越南 11 月 11 日那天增加 600 多名新冠病例,没有死亡病例。这个数量不多。不过我们需要思考这个数量背后的意义。
现在越南早已经取消了大规模核酸检测,也取消了需要核酸才能进入公共场合的规定,所以,可以想象,越南真实的数据可能会是这个数据的几倍,甚至上百倍,
那么,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一般来说,人们去接受核酸采集,一般出于两个目的,一种是身体不舒服,扛不住,于是可能去测,一种是通行需要,可能去测。
越南没有第二个需要,那么,测出来的这 600 个病例,便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后,被查出来的。
由此可见,至少在当下,越南的疫情是不重的,没有出现医疗挤兑。
4、我们再看看老龄化程度比我们高,但是,经济比我们发达的日本的情况,当下,日本所有县市的床位都没有满,多数地区的床位使用率 icon 在 30% 左右,多数 icu 病房的使用率在 10% 以下。
5、作为公众,我们应该理性、冷静应对疫情,积极接受疫苗接种,出门戴好口罩,家中常备消毒用品,备足常用的治疗感冒的中、西药物,尽量不要让家中的老幼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家中有老人在养老院的,若家中居住条件允许,可以在冬、春季,让家中老人回家常住一段时间,能回农村居住更好(备足药物,而且一般来说,农村的乡村医生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水平并不差),因为人流越稀疏的地方,罹患多重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小,一般来说,最危险的,不是单一病毒,而是多重感染,而多重感染又容易来源于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院内交叉感染。
其实,分级诊疗,先从身边的家庭、社区医生看起,不要盲目往医院挤,是对家中老人、孩子最好的保护。
早期病毒毒性强 对人体伤害高 对医疗系统影响大
群众面防疫主动性也强 地方上领导只要提供严厉的法律措施 就是漂亮的政绩
病毒三年来迭代数个版本 虽然有跟踪报道
但缺乏对社会面的普及工作 从毒性强 + 传染性强到毒性弱 + 传染性强的病毒版本
大量群众没有任何同步的接收信息的渠道 只能靠自己上网搜索
地方上的防疫措施没有任何进步 依旧是一刀切 导致民众防疫情绪分化
防疫派的你家里难道没有老人孩子(早期病毒的印象)
和共存派的这不就是个感冒(现在病毒的印象)
放开了
如果有后遗症 被骂 你早干嘛去了
如果没有事 还是被骂 你早干嘛去了
——————
14 亿的国家 各类大举措谋定而后动是正常的
别拿印度人数更多来对比 他连个数据都统计不出来 更别提正确与否了
共存派不能忘了三年来地方上拿着财政免费补贴核酸和所有百姓的自发的牺牲
结局导致经济衰退 但从早期最严重到现在 我们的死亡人数连别的国家零头的零头都没有
防疫派也不能忘了经济衰退 动辄个把月的封城 工资不发但银行贷款依旧一毛钱不能少的现实
最终走向放开 也是三年来所有人的牺牲要向现实和科学慢慢妥协的过程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房东
——————
全球的死亡人数早期数据摆在那里 中后期官方命令不再统计死亡数字也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
早期的疫情冲击力是巨大的 可怕的
我个人对这三年来的国家防疫整体满意 我家人朋友和自己都健康
上头最近的政策不再严厉 下面有地区愿意尝试是好事
优化防疫措施 向老百姓宣传现在病毒版本更迭 传染性和毒性在各个地区的统计数据
如果科学数据上认定现版本病毒对社会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时
什么时候走向放开我都能接受 我要工作养家糊口 国内经济复苏才能让我过得好
病毒的进化是动态的 但防疫派和共存派却只抓着各自相信的一鳞片爪
像是妖魔一样攻击对方 是比病毒传播更可怕的事情
应该停止核酸检测,不检测就是没有病例,特朗普比别人领先两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一个 8 月份的预测
新增能破 2 万 & 国家依旧在考虑放松防疫措施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627707
本人之前预测过上海疫情的问题
这次论到中国的了,本回答省流版:
估计中国明年平均每日新冠死亡约 2700 到 5400 人。
注: 是死亡人数,不是新增人数。
压平曲线这种东西在新冠面前是不存在的,医疗挤兑和大量死亡是必然结果
新冠按 1.2 的再生系数,即平均 5 个患者才能传染一个人,平均三天传一代。365 天可传播 121 代
1.2 的 121 次方是 3.81005085e9
38 亿人。
台湾疫情爆发于 4 月 24 日左右
死亡高峰出现在约 6 月 11 日,延后了一个多月。当日死亡 211 人
广州人口 1880 万和台湾 2400 万是一个数量级
预计广州的每日新冠死亡人数将在 2 个月后到达 150 人左右
同样的,其他城市的死亡人数用台湾的死亡人数做类比即可
中国每年死亡约 1000 万人
新冠扩散的地方,第一年的超额死亡人数会约增加 10% 到 20%
预计中国明年将有 100 万到 200 万人直接或者间接因为新冠死亡
现在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认为这病毒社会危害大,可以防得住的
第二种是认为这病毒社会危害大,防不住的
第三种是认为这病毒社会危害小,防不防无所谓的
建议第三种人戒网,现在电费、流量费什么的也不便宜,能省点是点
套用吴女士的话,“广州不仅是广州人民的广州,是中国的广州,乃至于_全世界的_广州”-。- 现在明显的淡化处理相关新闻了
下面的剧本该不会是
广州是世界的广州
封城
尼丁保卫战
广州团长
了吧
怎么说呢。
上面是台湾今年的数据,实际上台湾躺平放开也就六月份的事情。到现在最多半年。台湾省人口 2300w,感染 800w,现在死亡接近 1.3w,平均每天死亡 40 人,这个死亡人数包含矫正回归的。这也是台湾特色。看总数就好。
台湾这个数据还是没冷,甚至全年最热的几个月的数据。众所周知,新冠最喜欢冬季,夏季是传染低谷。而现在是冬季,加上这个人口密度,人口基数。
年轻人确实就是绝大部分最多痛的死去活来,死不了。不过老年人嘛,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对了,高血压也是基础病哦。他们就只能自作多福了。
台湾这个数据可是奥密克戎哦。是你们口中的奥密克戎哦。
可是啊,你们似乎一直故意不提的一件事情,就是新冠是在一直变异的。中国这个人口基数,到时候传染起来,猜猜下个变异毒株还有多久?下下个呢?下下下个呢?
重庆这边封控的时候我去做过志愿者,跟医生一起上门做核酸,就是那些有阳性的疯狂的楼栋。我们社区老小区特别多,都是老年人在家,好多都是楼梯房。一栋楼做下来百分之九十的都是老年人在家,平均年龄 75,好多还是独居老人。万幸我们社区没有传染开来,基本稳住了。如果这些小区彻底爆发。这么多独居老人。按照这个死亡率。又有几个能挺过这个冬天。
我是湖南人在广州,今年估计不会回老家过年了,前一周老家就发短信给我,回老家要自费隔离,最好别回。那我就在广州过冬吧。。
我在越秀上班,说说越秀的情况,越秀停课有一周了,上班照常,物价平稳,公交上有时甚至抢不到一个座位。也有越秀同事被封了几天,他们楼栋有阳性,今天解封了。
家人在南沙,南沙比越秀状况好,还没有停课,周末的时候南沙儿童公园开放着,72 小时核酸可以进,很多小朋友在玩沙,上周末拍的。
天河,有同事朋友住在天河,他们现在还可以蹦迪和堂食,比我们管控要松。闺蜜在棠下被封控了,那里不能堂食,她喜欢下楼打包奶茶和饭菜。
荔湾,荔湾的小伙伴住在陈家祠,上班在芳村,去年我在她家玩被封控了 14 天,感觉非常好,每天都有免费菜送上门,六一还送了麦当劳儿童餐。推荐大家租那里,锦龙中路,房租也不贵,龙津街道超超超多好吃。
海珠,有不少同事封控在海珠,在海珠的同事全部都就地转志愿者了,也有这周解封了正常来上班的。有男生在鹭江康乐那边做志愿者的,他们的策略比较科学,他跟我讲如果被封控的人很激动,要抢物资,他们就跑,不起正面冲突,这样就不会被拍摄到激烈的画面,也不会被发上网变成被黑的素材。
海珠城中村的商户和工人也很可怜,因为疫情前,他们备了大量的冬装,冬装很贵的,压那么多货等双十一,疫情一来,货发不出去就会破产,所以疫情后也在发货,就造成了疫情扩散。后面就是因为物资分配,病人就医发生了许多矛盾。海珠原本征用了 50 个中小学作为隔离结束人员的安置点,后来被学生和老师反对,就改到了宝岗体育场。
打算: 我囤了一些药,如果医疗挤兑,爆掉了,我就自救。
3 月的上海:每天几千的新增,赶紧把上海封起来,别让他们到处投毒。
11 月的广州:每天几千的新增,我们只有海珠区的湖北人聚集的城中村严重,可以让他们绿码快速返乡
你天天关注这种数字到底居心何在?
为什么专捡这种内容报道?
中国没有好的方面可报道了吗?
把知乎发表过支持清零的都统计好安排去当志愿者吧
11 月 16 日(0-24 时) 1246+8576
11 月 15 日(0-24 时) 564+6215
11 月 14 日(0-24 时) 586+5047
11 月 13 日(0-24 时) 707+3941
11 月 12 日(0-24 时) 727+3541
11 月 11 日(0-24 时) 760+2996
11 月 10 日(0-24 时) 546+2461
11 月 9 日 (0-24 时) 500+2507
11 月 8 日 (0-24 时) 592+2611
11 月 7 日 (0-24 时) 319+2330
11 月 6 日 (0-24 时) 224+1882
广州一直是开放包容的城市,如今正在经历最艰难的一次抗疫,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随意抹杀一座城市的防控努力。
11 月 16 日,广州新增新冠感染者 8761 例,系连续十天单日新增破两千例,其中确诊 275 例,无症状感染者 8486 例。无症状感染者占比 97%。
据官方发布的疫情数据统计,自 10 月 22 日以来,广州新增感染者 48223 例,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超过九成。期间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所有感染者无一重型、危重型病例。
11 月 16 日晚,海珠区第四次延长强化社会面管控。延长时间至 11 月 19 日 24 时。
相比 11 月 14 日之前的全域管控,当前封闭管理区域有所减少。
东晓路接昌岗路以西、科韵路以东区域恢复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出行工具,餐饮服务单位恢复营业,但仍暂停堂食。这意味着海珠岛东西两块区域的居民可以进出海珠。
其他区域则继续实施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公共交通暂停,社会车辆不流动,人员不能离开该区域。
广州番禺区通告称,全区学校、幼儿园自 11 月 21 日起有序恢复线下教学。广州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自 11 月 10 日起暂停线下教学或返园,番禺是首个宣布即将恢复线下教学的行政区。
广州荔湾区亦发布通告,自 11 月 17 日零时起,继续加强社会面管理。
![](data:image/svg+xml;utf8,)
“全国纺织看广东,广东纺织看中大。” 在中山大学南门对面,一个约 5 平方公里的纺织服装辅料市场享誉全球。这里的品类超过 10 万种,商家逾两万户。因毗邻高校,业内称之为中大布匹市场。
中大布匹市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康乐、鹭江片区,这里正是此次疫情的 “重灾区”。
“从 10 月 24 日至今,我们一直处于停业状态。”一名在中大布匹市场经营档口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服装行业要为国内 “双 11” 和海外 “黑色星期五” 备货,每年 10 月都是布料出货旺季。“我们 80% 的存货都放在布匹市场里,没有物流根本出不去。”该人士称。
海珠区南洲路的景业工业园规模较大,园区内聚集着上百家制衣企业,如今滞留员工大约六七百人。工业园内一名企业主称,公司封在产业园里的员工数量约有 70 人,每天现金流损失逾 3 万元。
两个工业园区的企业主均反映,眼前最大的困难是不能出货。
下游的服装流通企业不能独善其身。一名行业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全市 90% 的服装批发市场都已暂停营业。“存货基本卖完了,但工厂仍然不能出货,我们无货可卖。” 她说,“很显然,广州服装业彻底错过了今年年底的旺季。”
11 月 16 日,海珠区通告称,近期海珠区新增感染者仍主要集中在高风险区域,其他区域亦有散发个案。海珠区疫情仍处于高位平台期,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
以上
参考内容:
广州 16 日新增感染者 8761 例其中 97% 无症状 海珠区第四次延长强化管控
广州 15 日新增感染者 6296 例 不再举办 2022 年世界羽联巡回赛总决赛
3 万余名感染者无一重症 广州调集 2400 人支援海珠核酸检测
放库存了,拐点将至?
如果 95% 都是城中村数字,那村一共 10 多万人,就算应得尽得,也差不多到顶峰了吧。
根据新闻,海珠以外,疫情轻微,每天小 200 人数,社会面比例很低,完全受控状态嘛……
so,拐点到了
在疫情数字突破新高的同时
番禺大部解封,率先宣布即将恢复线下课
海珠局部解封,耳朵区域正常流动
其余区域偶尔漏羊,保持基本工作生活流动
天河仍旧是歌照唱、舞照跳,堂食仍旧不停
实锤 “买办” 城市了
想不到没落的广州仍有机会跟上海共享位置
想不到每天广州疫情下活跃度最高的是上海的同志啊
感谢上海亲们的关注和献策
广州逐渐 “港化”,让上海人民激愤不已啊
新增大部都在海珠,还是在中大附近那几条外来人口最密集的城中村
看似人数屡创新高
实际上倒没开始那么慌乱了
毕竟那时候大家最怕是封城而不是防疫
经过多次全员筛查,拉网式排查
社会羊越来越少
确实,现在已经到了疫情
“最关键、最吃劲、最困难” 的时期
只要能控制在海珠局部,实现社会面清零
那问题就不大了
越是困难时期
越要听话
而不是像狗头鸟一样给大家添堵
这次也为广州拉响警钟
城中村就是城市管理的毒瘤
把城中村拆迁,建成保障性住房、公寓
房租不变,居住环境更好,管理更轻松
这样才是真正的烟火味
城市进步的成果应该由全民共享
而不是极少部分食利房东阶级
看着是想要放开的,但是又处处设限制
2022.11.17 广州
(图片来自朋友圈)
所以我,天选打工人,还在上班。ε=(´o`)( ^_^ )/~~
奇怪,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广东很惨。
广东疫情到现在,有人黑广东不?没有,因为真的没法黑,一个具体事例都没有。日增一千多,没有医疗系统崩溃,不需要外地支援,也没有富士康大逃亡。
清远昨天 1+0,恢复堂食,总封控 9 天,已解封。
加油,广州!!
开工!!
广东超 3 万感染,无一例重症。
数据都出来了,我不知道还有啥理由要严防死守全面管控。
中国现在每天自然死亡都一万多人,是不是为了这一万多人应该全面禁烟禁酒会更好点?
我是开放派,我全面无条件赞同 “二十条”!
一般说来人均寿命和 GDP 是正相关的,也就是人均寿命越高,GDP 越高!
我一直认为,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发展就是在为亲人延寿。
所以我们要就业要经济要发展。
我和我的亲人都去打疫苗了,不用麻烦各位防疫爱好者咒我们死。
这时候广东 ip 不骂广州不会抄作业了?上半年骂上海那叫一个激烈,呵呵!只有到自己头上才知道痛!
我要说感谢封控,估计会被人撕了。匿了吧!
我弟弟在广州。
并且在风控区。早晨起来我妈给我打电话说难受。
然后我让他打物业看能不能正常出来。物业没有回复。我说实在不行打 120 吧!
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网友说的那样负面消息,人死在家里,也不能出去。
结果,打到社区,社区就让出去了,赶紧去医院。
医院里一切照常运营。医生看完后要住院查心脏造影。但是没有床位。医院把重症监护室一片打开了。勉强算住上院了。患者都已经住到楼道里了。
床推出来。拉个帘子就是个床位!
这些病人,没有一个是因为新冠。并且加床的多数是老人,急病。
有些人总把老人孩子,新冠拿来玩儿梗。
新冠这种引起并发症,老人要住院,你住不住呢?没有床位怎么抗?在家里写小作文吗?
如果床位都满了,连楼道都满了,心脏,脑梗,胸猝这些突发的怎么处理?救护车拉着挨个医院跑吗?
不说别的,一个城市住院率增加百分之五,都是不敢想象。
突然觉定如果开放,就搬回北京了。一线城市至少医院资源丰富。三甲去不了,去二甲。
不敢想象四线城市,乡镇农村,放开后,老年人,并发症人群是个什么场景。
还记得有一年出去玩儿,拉肚子,在县医院看到的场景。真的是楼道里病床都满了。
我老公他们县医院,第一个小,建了个大的,今年又建了更大的。然而,住院还是要排队。
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病痛也会越来越多。医疗资源也挤兑越来越严重!
无转有接近 1000
差不多就是五分之一的人会有症状
要是放开,假设感染 500 万,就是 100 万有症状
哪怕就是感冒
你也知道该准备什么吧
我反对这样做的,但我无能为力。
有的人认为保住工作,有钱就有人,但是病毒选择让你人财两空。
动态清零还是要坚持的,否则以前我们怎么嘲笑美国,现在就怎么打自己的脸
真的成为第二个上海了!!!
现在大家发现没?石家庄的一颗小石头,激起的浪花,让全民陷入了大讨论。
到底要不要放开?怎么放开?放开的程度怎么把控?
就目前这个情况,参照当初上海的历程,可能要到春节前不久才能控制并清零了,这样的话,对于一个外来人口量巨大的城市来说,非常的麻烦,社会面的压力会很大。
但是如果考虑放开,那对于周边返程目的地的赣、桂、川、黔、滇、湘、皖地区的防疫又是雪上加霜。
反正现在就是个两难的境地,开也不是,闭也不是。
我觉得可以实施无风险流动的做法,就是控制风险的流动,而放开无风险的流动。
也就是说,没有什么高中低风险地区,只有高风险的人群,要想流动,那必须是绿码,黄码红码都不能随便流动。
麻烦外地人不要替广州人操心。广州人表示,虽然数字在不断上升,但是,这就是个感冒嘛,就不是个事。95…% 是无症状。只要不测核酸,数字不是一下子就少了 95% 吗。极少数有症状的,买点感冒药就行了。什么医疗挤兑,重症一个都没有,挤兑个毛啊。
广州人表示,一切正常,以前一些封控区也在逐步解封,学生也开始上学校了。一切都会恢复正常。至于数字,那就是个数字。新冠,还不如流感厉害,完全不是个事。
支持广州市政府,支持彻底放开
这一波才刚刚开始,全国性的增长还处在指数上升的初级阶段,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
请大家为这个冬天做好准备。
抗疫模范生,加油,单日确诊人数千万别超过上海。
人在广州
除了海珠区 其他该吃吃该喝喝 ,老广还是正常饮下午茶,正常上下班,除了核酸频繁点没啥影响…
身边的人态度都很乐观,公司有人隔离 居家办公过几天又出来了感觉没什么问题。
说实话我上网才发现原来广州 “好严重……”,大概是相信广州政府能处理好吧 , 没有出现恐慌,狂囤货 大批逃离广州的情况。
当然 已经做好共存的准备,感觉共存也没啥可怕的。
媒体咋不报道美国、欧洲疫情了,玩角色扮演是吧!哪个角色都能赢,真赢麻了。
我还在上班……
日本迎来第八波,上调防疫级别,放开的结果是,病毒不断变异,一波接着一波,反复犁地。每次都有倒霉蛋。
台湾天死亡人数大体在 40-80 之间浮动,我们取中下值 50,大陆人口是台湾 59 倍,则每日死亡数将近 3000 人。台湾人均 GDP 是我们 2.6 倍,整体医疗条件比我们好,我们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医疗条件堪忧。
人在天河猎德,刚做核酸
我是跨区上班的,目前未感到两个区的核酸点有减少。
广州的确迟早要放开,但不会是当下,我们仍然在努力。
今天社会面筛查才 16 例
其中无症状 8678,绝大部分在海珠区的那几个地区,有 7271 在海珠区居家隔离,还有 1117 例是在集中隔离发现的。仅这两项相加,就已经站到无争算中的 96.66%。
如果要问到为什么 90% 的案例都集中在个别街道,请上微博和外网找答案。
广州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除了这几个街道,今天已经完全解封了番禺和荔湾两个区,大家也正在有序的恢复生活秩序。
粗略扫了一下答案,只能说里面的生活在广州的人不多。
广州也许迟早会共存,但是绝不是当下!
我们目前仍然在努力。
还行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还在广州
该学石家庄,在疫情控制之后,又将迎来大繁荣!
11 月 16 日 0-24 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07 例(广州 275 例、深圳 6 例、韶关 1 例、河源 1 例、惠州 1 例、中山 2 例、阳江 2 例、湛江 3 例、肇庆 15 例、清远 1 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8576 例(广州 8486 例、深圳 1 例、珠海 8 例、佛山 18 例、韶关 1 例、惠州 1 例、东莞 29 例、中山 2 例、江门 3 例、阳江 3 例、湛江 2 例、茂名 4 例、肇庆 17 例、揭阳 1 例);另有 939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广州 914 例,珠海 1 例,汕头 1 例,东莞 19 例,中山 1 例,茂名 2 例,清远 1 例)。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10 例(广州 3 例,深圳 5 例,中山 2 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12 例(广州 2 例,深圳 3 例,珠海 2 例,佛山 2 例,东莞 2 例,江门 1 例)。
全省新增出院 248 例(境外输入 14 例),目前在院 6972 例(境外输入 186 例);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 219 例(境外输入 18 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 40541 例(境外输入 184 例)。
广州新增的数据对比
11 月 01 日 73+253=326
11 月 02 日 50+323=373
11 月 03 日 142+430=572
11 月 04 日 111+635=746
11 月 05 日 66+1259=1325
11 月 06 日 122+1813=1935
11 月 07 日 114+2263=2377
11 月 08 日 93+2546=2639
11 月 09 日 125+2430=2555
11 月 10 日 225+2358=2583
11 月 11 日 259+2921=3180
11 月 12 日 189+3464=3653
11 月 13 日 189+3867=4065
11 月 14 日 147+4977=5124
11 月 15 日 158+6138=6296
11 月 16 日 275+8486=8761
人在海珠,每日一答,躺在家里的第 25 天!
广州昨日新增 8761 例!!!!昨天估计的新增七千,看来还是太保守了!
广州海珠刚刚出现疫情的时候封控三天,网友们给算了一下,结果得出为封控 25 天,当初以为太夸张了,现在看来,还是太保守了,以这个趋势下去,明天破万都很轻松。
我离解封区域只隔着一条马路的距离,太难了,不说了,做核酸去了
11 月 16 日广州新增本土确诊 275 例和无症状 8486 例(另有 914 例无症状转确诊)- 广州本地宝
因为社会面无症状感染者只有 26,大部分来源于居家隔离(7291)。
居家隔离最考验的是基层治理能力。有的小区解封,有的小区小羊不断,解封遥遥无期。你要糊弄病毒,病毒也糊弄你。
看懂这两张图就明白广州疫情现状了,当然如果你已经认定官方数据作假,所有分析都不足以打消你的疑虑,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无论是新增确诊还是无症状感染者,九成以上都出现在海珠封控区内。近一两天市内零星散发疫情也有增长,疫情形势严峻,所以很多人关心为什么广州疫情严峻还能复工复产。
除了海珠区封控区内日增几千例,其他区新增十几例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什么就不能复工复产?难道要陪着封控区的人一起封控才够意思吗,换哪个城市都不会让整个城市陪着一个区的一小个片区陪跑。
而封控区内为什么还会日增几千例感染者,我个人的看法是里面有相当多人已经被感染,或者清楚疫情严峻但根本没有防护意识,不配合核酸和防控工作。导致 zf 没有办法短时间把感染者转移走,于是城中村和密集人口就成了养蛊的绝佳场所。
服装厂老板亏死了也没办法期待复工,部分打工的要么斗智斗勇要么混吃等死,拿 zf 每天发放的免费物资不香吗?
于是用常规手段对付问题就变得无解起来。
现在只有强硬的扫楼把感染者运走,一步一步把毒蛊掏空才能治好毒虫,否则耗到全面放开那一天还说不好能不能控制住呢。
新 20 的内涵和目标并不是清零,当然也不是什么躺平
防控的重点和目标是:
压平曲线
把感染曲线控制在医疗资源能力曲线之下
如果害怕,不要出门就好,或者躲到神农架深山老林里
上半年上海疫情的时候我就说,应该借这个机会转向全面开放,很多人还抱着清零的美梦。结果过了半年,换了个城市,结果不还是一样么?
11 月 7 日我回答过,预测一周内单日新增很有可能过万,但是不得不说广州的疫情防控还是超出我的预期,目前看来扛到了第二周才会单日过万,广州真的尽力了。
11 月 6 日广东新增本土感染病例「224+1882」例 ,目前当地疫情情况如何?
我依然是动态清零的坚定支持者!
当然,预防手段应该优化,应该缩小封锁范围,尽量不要封城
国外共存并不是他们高明,而是没办法,两年前,每个人都知道我们能防范的这么好是因为我们有制度优势,没想到这么多人的记性这么不好
立个 flag:如果哪天真共存了:1,那些抱怨动态清零影响收入的人,那时候你的收入也不会提高,你以为真放开了就有高薪工作等着你了?2,大多数人都得感染几次,运气好的话发烧几天,难受的几乎把肺咳出来,运气不好就 game over 了。3,共存之后肯定有一波通胀,不断的有人感染不得不在家休养,生产和物流的波动更大,肯定会出现物资囤积潮,更会推高物价。4,动态清零时候为了防止病毒扩散,感染者会被政府隔离,费用会给你报销,共存之后看谁还管你,想管也管不过来,自费做核酸、自费买药吧,一半人会负担不起,大多数重症患者会抢不到 ICU。5,有好多人会有后遗症,对于没留下后遗症的人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消息
其实都不用看,这才是个开始
日本东京这边疫苗接种率也不低,也经历过几波的感染,结果还是一天 3 万多人,要知道日本没有大规模核酸,再加上无症状的根本就不会去检测,更不要说免费检测点基本上都是吐口水,这能检测到我想也不可能是无症状吧?
每天三万只是明面上的,实际更多,所以当时那些清零焦虑大 v 怎么嘲笑日本的,怎么形容水深火热的,你们可以去看一下,基本上他们说的东西也会同样的出现在中国,属实是提前预演了一下
包括不限于,中小学集体感染,公司工厂集体感染,医院集体感染,病床使用率猛增导致看不了病,或者因为确诊新冠而找不到愿意收治的医院,老人急救车上等死,居家疗养死家里,后遗症导致生活受到影响等等
这些都是事实,你们要明白共存是有代价的,虽然我是共存派的,我不否认这些东西存在,但同样共存可以享受到自由,不存在任何隔离管控强制核酸。比如我半年没有戴过口罩了,外出吃饭旅游,按摩泡脚看演唱会,满员电车天天坐,即使有些地方必须带也露个鼻子,纯装饰品,没人管,我也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所以说日本那时候水深火热是事实,像我这种没感觉的大家照常生活也是事实,这并不冲突,共存就是这样,一群人块病死了,并不影响另一群人接着奏乐接着舞,当然肯定还是没受到影响的人多不然日本早崩溃了
如果是国内的情况肯定比日本要更严重一些,毕竟这几年保护的那么好,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有关病毒再怎么小概率事件,一旦每天新增十几万的时候也足够大了,别忘了中国有多少千万人口的城市,再过一段时间就过年了。一旦抑制不住,每天新增多少就会取决于每天能检测多少了,到那时侯什么防疫措施,那就是笑话,你们也甭想着再清零了。老老实实的拥抱世界吧
只要一个地方控制不住那么全国蔓延只是迟早的事,他会使得其他地区的防疫措施变成笑话,所以就看广州这次怎么处理了。清零不彻底等于彻底不清零这可是某个焦虑党头子说的
感觉大家都好关心广州,而且比当地更了解当地情况哈哈哈哈哈。
疫情就是要看合订本,早就说过了,广州这形势,大概率是要爆发的。
奥密克戎只给你两个选择,共存或清零,没有中间路线。
既然现在要走共存路线,那就要习惯这个数字。
石家庄卫健委说的好,每个人对自己健康负责。
愿意听信新冠如何恐怖,国外放开就是躺平的,尽可以自己在家隔离。
让那些为了吃饱饭而忙碌的打工人去工作吧。
广州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将开设临时医疗点 24 小时轮值,这意味着什么?
其实已经很明了了。
不封控,不全员核酸就发现不了隐蔽传播链。
现在是发现窟窿就堵一下逐步过渡到不去管窟窿。
后面看经济起不起飞就完了。
后面看沉默的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的价值观在这个情况下的选择对钱袋子以及生育率的选择吧,我是有点期待的。
坐标广州番禺,已经复工上班。
广东加油!
所以,大家别着急
预计 12 月 17 日开始 ++++
3 月到 4 月开始到拐点,写了一篇文章还被删了
看来是真的
如果 coexist or together,经济怎么走?
很显然 2022 年全年受到疫情多次影响,那么如果效仿欧美放开,按照新冠的特性,多久时间以后可以达到欧美现在的状态呢?
欧美地区一共经历了六次疫情周期,最严重的一次位于 2022 年 3 月,3 月以后近 8 个月内全球疫情开始消退,8 月份略微有反弹,但是并没有创新高,且死亡率持续降低。
自 2020 年 1 月新冠爆发以来,至 2022 年 11 月持续了 34 个月,平均每次感染峰值周期在 5.6 个月。
因此在不取消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实际感染峰值要经历至少 5.6 个月才能感染一次人群,假设病毒毒性越来越弱,那么和朝鲜一样完全可以彻底放开,2022 年 5 月朝鲜被感染,2022 年 8 月基本全部放开防疫,仅仅持续了三个月就实现了全体免疫。
但是朝鲜人口规模较小,我国人口规模较大,假设在不发生医疗挤兑的基础上,我们预测三个月内感染峰值必然出现,而治疗周期也是在两周以内,和普通感冒差异不大,四个月内持续回落,即 2023 年 4 月左右即可实现群体免疫。
那么 4 月份国内经济一旦恢复正常,由于 2022 年的低基数效应,2023 年 Q1、Q2、Q3 经济一定会出现前低后高、步步攀升的态势,2023 年 Q3-Q4 此时最适合征收房地产税。
而 2023 年 Q1 由于疫情影响,一定会降准降息,2023 年 Q1、Q2 一定是全年货币在征收房地产税前最宽松的两个季度。
两周以后 Shijiazhuang 数据就出来了,一切就都明朗了,理论上除了医疗机构,所有单位都不需要核酸检测了,因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国的旅游业、交通运输业(航空、火车、)会在 2023 年 Q3 逐步复苏,出现报复性的数据增长(但是不一定超越疫情前水平,因为居民消费潜能已经被极大的耗尽),疫情特需行业将会灰飞烟灭,例如口罩产业链、防疫物资产业、疫苗产业、核酸产业。
-—-
那么在这 12 个月周期内,对房价会有什么影响?
1 首先就业会稍微好转,至少上班时间得到了保证,受到疫情压抑的部分被释放,部分私人投资会重返实体经济,2023 年的经济数据会非常好看。
2 绝不会出现欧美一样的通胀问题,因为我们没有发钱,所谓放水只是给债务者借新还旧,延期暴雷。
3 购买力断层、年龄断层导致的新房购买力不足会持续严重发酵,居民经历生死考验以后避险情绪减弱,2023Q3 这轮复苏周期将会到顶,房企债务拖无可拖,最终在征税以后房价应声而落,房地产时代结束。
-—
当然,如果还是老一套,中途转回去了,那么还是按照既定预判,参考《世纪决战 - 4:剧本有所改变,但是结局不变》,最终的时间点不会变了。
前几天白云区发生的重大刑事案件,却不见有什么报道。
首先我认为无论是第九版还是后面十一月的更改,目标都是为了走既清零又要保住经济的路线。但是上有对策,下没能力啊。基层的水平并不能很好的把上面的对策展现出来。结果就是一团糟。
应对这种快速爆发的病毒,单纯的使用人性化政策的结果,隔壁香港已经展现的一塌糊涂。所以与其还是勉强应对还不如赶紧铺开吸入式疫苗的接种,多给医生发奖金,加快医生毕业充实医疗资源来得更重要。
未必是坏事。
深圳最严重的时候,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才明白防疫不能只靠核酸和封控,还要打击偷渡和走私。
广州这两天也明白了。
住在广州城中村嘉禾望岗,有些倒霉的已经封 1 个月了,我也被封了半个月,在群里看到挺多人崩溃的,住城中村被封大多直接丢了工作, 没工作又要交租又要吃饭,日子很难过。
广州日增迫万,形势已急转直下。事实求是的科学做法,现在唯有下定决心收紧当地封控尽量拉平曲线,让医疗资源不会被短时间内瞬间击穿,才能为接下去争取到更多的缓和余地。
参考香港年初达到日增 5w 医疗被击穿后的惨状,人道主义危机在逼近。
人在天河,正常上班,正常就餐,没有团长,没有高价菜,唉,你说气不气
现在基层和群众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不配合的人越来越多,核酸采样也完全是敷衍。不管是一刀切封控还是共存,希望大人们赶紧决定,既要又要还要更要这套真的再也玩不下去了,上海早已经告诉过你你们这个道理。
哟,这不是半年前黑上海顺便吹自己最起劲的全国模范优等生么?怎么这么拉了?
我觉得广州防疫工作挺好的呀。
看到广州人还在嘴硬我就放心了
有人说社会面新增少说明管住了,而且因为广州 “务实低调开放包容” 所以数据肯定是真的。那么请看一下 16 日新增荔湾区社会面只有一个街道有一个无症状,16 日半夜 12 号通告直接续杯,继续全区停课停堂食,进出要检查 24 小时核酸,并且 17 日全区全员核酸,出现无症状的那个街道直接封一半。数据造假和过度防疫,你选择一个吧。
或许还可以假装看不见,毕竟不影响 “务实低调开放包容” 的广州人收租嘛。
日增破万,如果这时候还用传统的治疗方案很容易击穿整个医疗体系。
对于无症状、轻微感染者目前来看可以自行居家隔离,医院只收治重症患者。
疫情目前来看广州死亡率极低,与其把医疗资源放在治疗新冠上不如把资源放到流感、车祸、新生儿、孕妇上。引用下这位知友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answer/2762182671
病毒有病毒的规律,抗疫本来就应该是全国一盘棋,舆论不用突然把哪个省捧到天上,也没必要把哪个省随便踩到地上,但现实就是这样的魔幻,我们把人与病毒的问题都转化成了人与人的问题。
无一例重症。
天河该上班上班,该堂食堂食,几乎是没感觉,每天也就看到数字截个图发在群里吹水两句。
20 条出来之前进出小区还要核酸证明,现在只需要扫脸刷卡证明自己是小区住户就足够了。
从这波开始我就想试试居家办公的体验,然后到现在也没居家成。什么天选打工人,可恶。
事情发现到现在,怎么不见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出来说说呢
大家都知道要放开了,上头也知道大家都知道要放开了,扭扭捏捏的做给谁看呢
仰卧起坐的必然结果。。破万指日可待。
这是逼迫深圳核酸市成为全场最佳!
6
不是上海搞得不好 而是其他省份没迎来 “大考”
太哈人了
为什么会有人希望封城?有病吧
怎么这么多阴阳怪气的,爱丁堡别碰瓷,我们喷得是防控的必要保障没有做好,这次广东起码保障是做好了的,没有团长横行,馒头当道,没有饿饿饿饿饿饿饿
京东自杀式物流,援助蔬菜放烂,援助物资转卖,贩卖通行证……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是别人数据上去了就能洗白自己的,某些顶着 IP 到处跳的人看好了
更何况,你们光看数据不看数据构成就跳的样子,真的很有喜感
我能说啥呢?指名道姓我也不敢。这次的责任真的不在广州,更不是外来打工的湖北人。在新时代用古老的封控措施压力是很大的。2015 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速就开始下行了,到 2019,中国的经济本就要出现问题了。疫情来了,经济问题可以推给疫情,转移注意力。否则搞什么房产税?无非就是以前一次性把房产税收了,花完了,后面的人又收不上来,巨大的财政缺口,本就是困难重重。疫情一来限制和破坏了生产力,国家再有余粮,也经不起折腾。何况年轻人本就没有余粮,一次次刺激消费,让年轻人都是月光族啃老族。现代工业国不是以前的农业自给自足,专业分工明确,物流四通八达。比如一台手机里面几乎集合了全世界所有工业国家的成就。封控就阻碍了很多供应链的环节。所以长时间的封控措施在古代还能起作用,现在停产一个月,那就出问题了。房贷车贷房租电话费水费哪有钱负担!老百姓哪里有钱?没钱啊!我这里想批评一下制定财政政策那群人,一天天嘲讽美国高通胀,结果自己反手就印钱,印就印,还是用以前所谓刺激消费的办法发钱。能有效果吗?关键是老百姓没钱,怎么刺激都没有!不是让老百姓更痛苦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疫苗,让全国大部分人都有抗体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然而现在的病毒根本不可能按剧本来。变异速度比疫苗研究快了很多个量级。比如说很久以前我看到新闻说奥密克戎疫苗本来说 9 月投产,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投产,也不知道这奥密克戎疫苗有没有用,但是就是没有看见有宣传说要打。姑且认为不存在吧,如果存在请指正。就算奥密克戎疫苗出现了,那也来不及,现在奥密克戎都变异到 XBB.1 了。新毒王传染能力远超现在在广州横行霸道的旧毒王。
那怪谁?怪美国?连我们国家都控制不好,美国这种散装联合国能控制就怪了。只能怪病毒咯,这该死的病毒啊!
坐标广州番禺区
没什么感觉了,明显感觉到国家要躺平了。
诡异的是,在新增如此大的数量之后,番禺区于今天 11 月 17 日,解封了。
为了防止医疗挤兑,广州每个区都在不停的建方舱,预计 20 号能交付使用
为的就是应对一次大爆发。
——————————————————
本人不是十分担心这个新冠,因为到了现在,93% 的都是无症状。
而且这波病毒都没有重症。
所以,躺平接受吧
全体免疫时代到了
不容乐观,很不容乐观,要准备防重症了
我就好奇今年 9 月份以来全国多点爆发的疫情形势一例重症都没有?
我只说我自己。
我孩子学校很不幸,有一个其他年级的学生受他妈妈传染羊了,当天上体育课在同一时间窗口的学生,全部定义为密接,我儿子红码了,然后全家风控在家,落实 5+3 政策,如无意外,明天应该是可以解封。
风控在家的时间,居委没人或者说根本抽调不出力量来关心我们是否有足够的食物存储,万幸的是在风控前的几个小时,我跑了三个市场买了足够我们全家 6 口支撑 10 天的肉菜瓜果。
每次上门核酸的时候,都看得出大白们都很疲惫,他们必须靠仅有为数不多的人,完成我们这些被风控在家的数百家庭的核酸。他们是最辛苦的人。
另外,海珠区风控区的人力需求依旧很大,已经不停在国企里面抽调志愿团队前去增援,第一批增援的我集团 50 人团队人员,有三人不幸感染了。
最后,个人感觉这波疫情,并不会这么快过去,特别是今晚已经发现风控区内有人冲破几座大桥的水马,私自外逃了。
说明绝大多数网友对广州的城中村一点想象力都没有,利好广州旧改。
在广州的隔壁深圳
感觉大家都很平静了
对广州一天的新增都看淡了
周边邻居同事都说开放拉到
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
到时候不要哭天喊地就行了
20 年武汉的时候,就几乎注定了防疫会有集体免疫的一天。
武汉当时解封做了一个血清学调查,阳性检出率是 4.43%,也就是说第一波的实际感染规模是 60w 左右。
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传染力变态,大部人无症状感染的病毒。然后层出不穷的新毒株传染力还继续提升。
一批批的国家沦陷。
首先全球 200 多国家和地区,垫底的至少 50 个国家,根本没有正常的医疗系统。虽然 20 年早期我们看到的是发达国家防疫失败的新闻,但实际上是欠发达国家,比如非洲,印度直接进入躺平状态,一旦传入这些国家。就已经注定不能清零。
然后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闹剧和惨状。然而,欧美人确实是脑回路不同于亚洲,再加上他们的官方各自为政,效率低下。民众也是不服管,封控的代价也过高,比如补贴,比如闹事。但是死亡率过高,实际上不得不取消活动。反而亚洲特别是国内很多大型公共活动。
亚洲国家和地区,在奥密克戎之前,基本是追求低感染零感染。特别是我们国家在德尔塔之前,虽然极个别地区影响巨大,如瑞丽,和个别城市偶发也在一个月内结束,但是保证其他地区基本是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但是奥密克戎一来,去年底,日本,韩国,台湾省甚至朝鲜纷纷破防,基本几个月后不得不放弃几乎所有防疫措施。朝鲜直接把这个叫发热病。
现在中国大陆是唯一追求清零的地区,防疫的新闻远不如上半年上海,去年底西安的多。实际上封控的地区,影响的人数却空前的多,封控持续的时间却空前的长。不得不感叹城市里小个体户和基层的打工人,小私企的坚韧。
现在广州在一个很诡异的环境里,比如天河区还可以堂食,虽然商业体几乎没人,但是美食街竟然可以有点拥挤,海珠区也解封了一小部份,社会面新增很少,但是管控区内快速上升,有一些冲突事件。每天每个单位政策都在变,比如全员核酸取消,核酸点撤离,一下又恢复,核酸点表少不得不大排长龙。 一下黄码(核酸后立刻转绿的时候)也要上班,一下黄码回家隔离。物资是充裕但是其实一直不全,配送和也时而快时而慢。有的人正常的活动,有的完全两点一线害怕要死,这么一个奇妙的状态。
个人认为这基本说明这波疫情广东扛住了,
新增的确诊里面有 900 多是从无症状里面确诊的,也就是说这 900 多其实并没有再感染到给其他人,另外的 300 多人也大多都是重点人群筛选出来的,大概还有个一个星期吧,生活应该恢复正常了。
我不多说,继续稳中向好。
广东昨天阳性病例 9922 例!
我看了一下这些阳性病例的分布情况,结果是四面开花!
广东的疫情一下这么严重,必须要收紧防疫政策了!
该封控就封控,该全员核酸就全员核酸,决不能听之任之。
精准防控不是放开,不是躺平!
隔壁佛山压力山大
想起虽然越来越多到现在差一日一万了,但是它真实啊!!!!!!!
我可去你 比的吧,封了我半月了
只看副总理何时驾临。
事先申明,如果你怕感染,怕后遗症,病毒在的一天你都在害怕的,那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千万不要往下看,喷我也不理你。
如果广州把香港的路再走一次,并且保持 0 死亡重症控制住可接受范围,医院正常运作,那是不是可以说软着陆成功呢?
后续日子跟香港目前这样,大家是否可以接受呢?
反正现在我家附近的核酸,很多都 7 点做到 12 点,少部分晚上加班。这个也是医院平时上班的时间,护士 7 点,医生 8 点。或许,想让大部分医护回归正常上班时间。
记得 2020 年正月的时候
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武汉的人数确诊情况
武汉控制以后,全国实现清零
民众的注意力迅速被欧洲、美国、印度吸引
当时全国的舆论基调一致对外
编排国外躺平的段子数不胜数
列举各种躺平后,社会秩序混乱、引发病毒变异的分析文章,雨后春笋
然而一切变化,从第一针疫苗开始,质疑的声音不断出现
但那时对待封控的民意并没有严重撕裂
直到上海疫情爆发后
民意撕裂之风瞬间骤起
国内 国外 所谓的共存党和清零派
唇枪舌战
一时间,关于现在新冠病毒的清零意义、后遗症、谣言与真相
杂糅不断,中门对狙,不明不白
抛开一切私欲和个人主观判断,我就很好奇几个问题
新冠肆虐的三年以来
到目前为,到底新冠的症状变成什么样了
0-3 岁群体感染后
4-12 岁群体感染后
13-18 岁群体感染后
19-30 岁群体感染后
31-45 岁群体感染后
46-55 岁群体感染后
56-68 岁群体感染后
68 以上群体感染后
1. 轻症表现如何,持续时间如何,用药该用什么?
2. 重症表现如何,持续时间如何,用药该用什么?
3. 死亡多少人,死亡率多少,死亡率趋势如何,因什么原因死亡?
4. 截止到 2022 年 10 月,全国感染新冠病毒痊愈后的人群,后遗症占最多的是什么,比例是多少,持续时间是多久
5. 感染新冠病毒后,治愈轻症、重症的花销分别是多少钱。
这些问题,国内任何权威媒体都没有公布过。
无论共存还是清零,我觉得所有人的诉求都一样
正常的活下去。
如果上面的信息权威公布,我相信民间撕裂的言论意识形态,能够再次达成共识
向石家庄抄作业就对了
按照我朋友的描述,好像之前眉目慈祥的羊城突然就翻脸了,没得出门,没得买菜
我只能说趁解封的时候赶紧去买够一个月的吃的
防控不彻底等于彻底不防控
建议广州立即开放共存
别折腾了
疫情到这个地步,不封城几个月不可能清零的
1 例重症和 1 例危重症了,各位家人们。
后续如何请拭目以待。
别测核酸了,大家自测抗原,阳性自己申报,居家隔离就完事了。
燒你數薄,笑到我反轉啦。湖北政府唔要湖北人,一日唔夠就踢走啲鄉里。老鄉也不要了。
不要幸灾乐祸,主张躺平的也一样,需要正视我国的无情现实。
三年的宣传,从来没清零的现实,百姓的恐慌,政策的无奈甚至必要的加码,恣意的病毒,背后的代价都是老百姓在承担,当然,经济账代价什么的我们也知晓不了,统计局已经很辛苦了。
未来不乐观,但是我们还得活下去,乐观的苟活着。
真要等承受不住的时候再放开再躺平,那才是最坏的未来。
迎接未来,不做预期。
三五年内不可能回到没有口罩的时代。
天地不仁。
总是高调地吹嘘自己低调,
结果粤吹越多!
就那几条村的情况,再多点我都不觉得奇怪。
今天 11 月 17 号,地点番禺某个还被封的区域。
部分同事今天可以回去南村上班了,而我还在管控区域,依然在家办公,听到的消息是没意外的话,我们这边星期五解封。
我是 995 的日常工作。没想到在家办公一个月, 体重从巅峰 70KG,跌到今天 66.8KG。身体还健康了不少。
家里囤的吃的还多的是。就是不能出去运动比较可惜。
目前绝大部分新增都在海珠区。其他区域感觉问题不大了?
还是得吐槽一下这次事件, 一个两房一厅居住 20~30 人,阳性了也不上报????广州这边挺好的局面, 刹那间严重问题。
反正经济不好都在靠基建发力,期望棚改来吧,拆掉更多的城中村。
最后辛苦基层和医护人员了。
在海珠区的医护 / 志愿者, 听说进去一批就阳性一批。我听说的版本是有很多人是真的为家乡做出贡献的态度,主动参与进来的。
医护人员日以继夜的采核酸,先绿码接着黄码最后红码,一天 12 小时。
这已经彻底没事了啊,和今年 3 月份的某市情况一样,海量无症状。
病毒已经进化成益生菌了,97% 的无症状感染者。
可能 100 个人去街边吃臭豆腐都不止有三个人会拉肚子。
就是很奇怪怎么北京的无症状感染者才有 34.7%,肯定是因为病毒在北方没进化成功,或者错误进化了。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魔都自己制定的 “无症状” 诊断标准能管其他地方,但是管不了帝都。
还是希望能按照第九版走吧,说清楚到底是有多少真正的 “无症状感染者”。
或者能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把无症状和轻型区分开来。
身在广州,我们这边社区封了前三天+后三天,每天核酸,卖菜店和餐饮店(打包,不堂食)开,没有天价菜,每天可以买到菜。
今天开工了,绿码出行。今天社区还有在做核酸。
亏得是在广州,今天还能去到三甲医院(凭 24 小时核酸阴性绿码进院),看到医生,开到中药。今天看医生感觉很好,医生态度温和,听诊认真,问诊仔细。我直接跟她说,疫情经济差啊,医生给药实际优惠,她认真听诊(肺,脾。现在科技先进也,听诊器连着个手机,听诊器放后背,就显示出肺部彩图),都没开那些大检查,看喉咙,看舌苔…… 毕竟医生是懂科学的啊!
医生说我肺虚脾虚,除了开的中药,还跟我讲了用北芪煲汤,平时用陈皮冲开水喝,用艾灸贴暖背心。
整个挂号、诊疗,药品费用合计:75 元。给好医生点赞赞 !
希望大家都能好起来哈 !
愿吉祥
没关系,香港 4 月份时也是新增很多,照样被人民日报表扬为坚持了动态清零取得伟大胜利。相信广州也很快可以胜利了。
如果把别人冒着风险的呐喊或行动,视为无聊甚至叽笑,做一个事不关己的冷漠看客,
那么,假如有一天不幸正好降临到你头上,
那只能说你,活该!
空手套白狼式的管理逻辑被常态化的灾害干了个稀烂
如图所示
没在广州,不过在另外一个毒圈—郑州航空港区!
这种新闻以前都是在榜一的,现在榜 7,看来国人对疫情越来越不敏感了
快破万了
海珠区和集中隔离点以外才 75,社会面总新增 19(个人把密接筛查也算进去了),某些外省人这么着急干什么
听说中大海珠校区两人确诊,有些担心,希望没有校内大规模传播
目前全市四所 211 就只有华工幸免了
官方毒奶
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珠海是不是冲了?
工作地点:广州天河,居住地点:广州越秀,一直在上班,从没停过。天选打工人。我也想居家办公,奈何没到那个程度。
广州除了海珠那两个湖北村,其他地方感觉都不算啥吧。
人在广州海珠。早上的疫情通报比较简略,不要看了就妄下结论。真心想了解广州疫情情况的建议看下面详细版的疫情通报,今天社会面新增只有 16,都是在隔离区或者管控区里发现。新增人数飙升是因为城中村被封闭,但没地方转移那么多人,只能看着被封的人全部变阳 。目前累计是 40541 人,被封估计有数十万人。在无法外运的情况下,未来几天人数肯定还会进一步攀升。目前封控区外的情况并不可怕,物资都还算充足,大部分商铺关门,但超市、药店这些基本保障单位还在正常营业。
就想看看,以前把经济差不得志归咎于不放开的人,彻底放开了,还不行,会不会又出来骂
世上难两全。
疫情的严防死守的时候,没有了经济来源的人窘迫难安,没有了活动自由的人怨声载道,一点风吹草动就全面封锁,望把源头掐死。(不可能,毕竟还要外交)
疫情的半开放半封锁的时候,医疗速度跟不上,抵抗力弱的被新冠折磨得死去活来,即使是 100 个人里只有一个人由于各种原因被新冠病毒折磨,但恶劣的影响也会被无数的放大。(因为都害怕那一个人是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
无论疫情怎么防控,都会让一些人不开心。
之前就有预感这个疫情防控模式维持了近三年,但是依然步履维艰,经济日渐不景气,病毒的传播力度又加大,寻找的出路一步步被限死。
疫情防控的严防死守的境况结果就是像现在这样了,源头掐不灭,它就像蟑螂一样,像老鼠一样,我们不可能闭关锁国,所以必定要寻求其他出路。
按照当前看来,数字只会越来越多,抵抗力弱的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比如老年人和幼龄儿童。
而相关机构可能为了发财,让很多场所需要核酸结果,一些核酸机构为了谋利润会让这个疫情永无停止,这是可能会成为恶性市场,若不把控到位,最后还是全民怨声载道。
我觉得广州控制的挺好的,都快一万了,还能不往周边城市外溢。
外省:所以你们都在演我?
虽然这病毒死亡率说的不高。但是总有人会成为其他人钱袋子的 “代价”。
希望这些成为 “代价” 的人知道,真的很多人都尽力了。
但是呢~ 没办法呢,毕竟别人的命没有自己的房贷重要,所以该别人死一死的时候,也只能死一死了。
大多数人是自私的,会闹的才有糖吃,活着的人才会闹,死了的是没有声音的。
用某国前总统的一句话总结吧: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石家庄放开后,感染人数反而从 500 降到了 130。
之前香港解封以后,确诊也很快从几万降到了 3-4000。
而且不像是因为检测少了导致的,香港这边一直都是自测为主,没有变过。
不太理解。这与我学的知识大相径庭。但还是要尊重事实。
等一个月看看石家庄的结果吧,如果还是这样就真可以转为动态共存了。
长寿病毒,有新冠都不会死人了
开个脑洞,面对传播力爆表的变种病毒,怎么样做到全局的防控?
一个相对可操作的办法,就是 “对于疫情发展迅速的区域,调整年度公众假期,结合前后周末合并,做短期静默”。
首先,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病毒并不是完全控制不住。只要采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是完全可以扑灭的。
其次,挪动周末和公众假期并不会过多损害大家的利益。虽然对企事业经营会造成影响,只要提前计划好,是可以降低经济损失的。
再次,提前充分准备物资后再做静默,即平衡传播风险和供应链状态,选取平衡点。而不是完全按照疫情的紧急程度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突然静默。
只要有充足的准备,一时一地就算疫情起来,静默一周基本可以让传播停止,让感染者痊愈,从而控制住来势汹汹的病毒。
再这样下去,今年都不能回家过年了
共存的思路是每个人有在科学的规则下行动的自由
这个自由的源头是个人生存的本能
当我连饭都吃不到,病都看不了,我当然需要自己去打工挣钱的自由
当我饭菜有人送上门,病有家庭医生和专门通道,小孩能快快乐乐的过着成人礼,我也有封在家里的自由
但是,如果你因为有封在家里的自由,就剥夺别人去打工挣钱的自由,这种政策就是不科学不可接受的
广东也搞共存了
额,我们这解封了,挺可喜可贺的!
但是外面都 8000 多例了,挺吓人的。
说是都在防控区,但社会面也有啊!
天天都生活在,羊来了的恐慌中!
而且要求每天都要做核酸……
唉,不知什么好!
感觉这一年就这么着了!
年初有人问我,今年有什么打算,我说好好活着!
没想到真的是……
今年上半年上海要是没封的话,估计我们现在已经全民免疫了。
符合动态模型,证明广州先行划分地区作实验田,这个规模的感染不封城全体静默已经没办法解决了,所以实际上以为石家庄先行,想不到广州也探索方向,值得支持,只是围住的地方别放出来。先看看成果再说
阳城几天内就会大量披露重症病例了,估计跟重庆一样都是无症状转过来的,现在的数据假的不能信了
“广州精准防控”
“查清一座,解封一座”
“尽最大可能不打扰市民生活”
要么共存(彻底放开),要么清零(封城),不存在中间态。
上海的精准防控,不是早就宣告失败了嘛?
封城,没必要,因为致死率太低。
彻底放开,没这魄力,怕担责。
精准防控,成本高,效果差。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我是来学习的,看看老大到底怎么做。毕竟目前紧跟其后的就是河南、重庆。
现在最开心的就是那帮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国主义了吧,比如老鳖登肯定很开心
都说了话不要说太满,别把之前打鬼佬脸的话,给打自己脸上去咯。
看着现在这风向西风变东风,我觉得合订本都可以先做了
不新增死亡病例就好。当感冒呗。
大舅子去年回来解决人生大事侥幸躲过一劫,只是老岳父人还在广州瑟瑟发抖,其他不怕就怕封城
这个数字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啊,能够疫情快点好。
对于广州疫情问题,小编是广州的本地人,公司也在广州,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小编一直都有关注,也有一直更新共享广州的情况。
截止到昨天(16 日)更新的实时确诊数据,广州依然是全国疫情最严重的地方,累计有新增已经接近 1 万。但从数据去解读,广州并不是疫情分布最广泛的城市,新增的重点区域还是集中在海珠区内,而在广州高风险地区,广州却是最少的城市。
而小编居住地小区(荔湾区),已经可以正常出入,凭 24 小时的健康码就可以。而荔湾区加其余 7 个区域,暂时继续暂停线下教学和堂食,继续保持高度的防范管控。
而本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海珠区,对原来从 14 日划分的区域,继续延迟到静默处理到 19 号的 24:00。所有在此区域的人群建议不能离开,只能在区能静默活动,为期 3 天,实现强化管理。
但随后对于其它区的市民和海珠区内不属于封控访问的人员,还是可以自由进出,本次也是针对高风险地区保持静默封控,尽可能实现精控的人性化管理。
而由于广州出行,很多地方都需要提供 24 小时核酸证明的要求,因此很多上班族依然要保持健康码 24 小时核酸证明,而此前需要长时间排队的现象,随着核酸点增加和开发,广州再次出现 “排长龙” 的风景线也大大减低了。
海珠区:
荔湾区:
白云区:
最后,小编对广州的风控政策还是感觉十分到位的。虽然与卫健委颁布有一点点出入,但也是根据市内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所以有小编还是有信心本次可以平稳渡过,结合精控的要求,减少很多无必要的阻碍,也进一步落实到点与人的防疫,给大家实现了更多的便捷性。
那些说不解封就要穷死的人,祝你们解封以后发大财
希望知乎尽快再也没有这类话题,就像香港再也不召开 “疫情发布会” 一样。
完全不能理解这么多广东人对防疫如此乐观,数据 / 情绪 / 舆论几乎就是今年 3、4 月上海的翻版。
如果不重视,数字持续大幅上升,广东极大概率会迎来巨大翻转。
重点关注的引爆因素:
1. 院感的出现、无症状转重危数量增多,这将引爆医疗挤兑,甚至影响普通的医疗就诊,特别是儿童和老人门诊。
这个连锁反应才是真正的暴击,不仅上海,世界各地都演示过了。
广东 3 万才开始出现重危,是十几万才出现呢,广东与北京重庆的重危数据异常,正如当初上海与吉林长春的数据的对比。
后续上海出现了均值回归,病重危死亡数据就上来了,这还是全国大量医疗队伍 / 专家援助上海,上海医疗资源最丰富的背景下。
2. 外溢传播,大量出现广东始发地绿码,落地签红码,引起大量其他省份的不信任和舆论反弹。
广东与湖南、江西、广西相邻,这些地区趁早准备方舱,正如当初的江苏、安徽一样。
甚至可能出现省内深圳、东莞等对广州劝返。
3. 养老院、独居老人这种高风险区。医疗人员不够,并发症多,老人受不到医疗照顾,死亡了连数字都算不上。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家可归的流动人群,包括物流司机、广州就医的外地人群、高铁中转人群、放寒假的外地学生等是防疫的死角。
起码广东不能这么乐观,至少做最坏的准备吧。
我是觉得无症状你报出来干啥啊,完全可以不报了,连测都不用测,都没症状,谁特么管他啊
其实甚至现在所有新冠相关的数字都不需要天天报出来给人看
不爱看的你报了也不会看,偶尔看到也就一笑了之
爱看的,你这种看起来越来越多的数字,给人一种直观的压迫感,恐慌感,何必呢,还不如眼不见清净
我特地又去搜了一下
从我搜到的结果来看,无症状确实是啥事没有的情况。
确诊才是有类似感冒症状的情况
如果确诊才有症状,那不是应该只管确诊就行了,把需要住院的重症率报道出来,或者只报道重症数量,比现在这种专门列一个无症状好吧,看着恐怖,实际人家自己都不知道,只是被迫做核酸被迫隔离了。。。
实际上最有用的重症数量重症率又不说。。。
至于轻症,谁还没得过感冒啊,自己搞点药就搞定了,其实也没必要那么关注
我有个富士康朋友亲身经历轻症情况:
按现在的无症状加确诊病例为总数,我算了下确诊,有症状比例才 0.035 的样子,如果重症率不高,不知道哪来的医疗挤兑
即使重症率高,把现有的无症状轻症状隔离的地方腾出来给需要住院的,把做核酸的人腾出来照顾住院的,应该是只多不少吧
疫情?什么疫情?
广州几万感染无一重症,随着疫情的扩散,可能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重症率,一旦重症过多,势必造成医疗挤兑。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内地的重症率,远远低于香港、台湾、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原因就是发达地区的医疗条件好。
就是因为医疗条件越好,才会有很多靠较好的医疗条件,维持着一些严重基础疾病及严重慢性病患者们孱弱的生命。而在医疗条件差的地方,这类病人根本轮不到新冠对他们造成生命危害,一个感冒可能就是致命的。
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地方因新冠死亡的人,把他们放在医疗条件差的农村,他们十之八九根本熬不到新冠的到来。你可以去农村看看,超过 80 岁的老人,大都没什么基础疾病,就算有,也不严重,他们的身体甚至比发达地区的 60 岁的人都好。
不够完善的医疗条件早就让不发达地区的人们经历过了各种疾病的洗礼,新冠来了,啥也不是。
上周在知乎回复说郑州和乌鲁木齐是卧龙凤雏,在这里要郑重向广州和石家庄说一声:对不起,我错了!
印度怎么样?都是东方大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没咋听说印度新冠严重,如果印度做得好,咋不学学印度。毕竟鸿海因为国内疫情反复都要扩大印度的代工产量了,我们不能做得比印度还差噻,起码要做到一个水平线上嘛。期待大家的讨论回复。
我们的抵抗力必然比 vv 和老外强啊,毕竟人家放开之后还有重症还有死亡的,我们没有。
目前看来,知乎还真是广东 IP 大本营啊,上海疫情那会儿嘲讽谩骂落井下石恶毒诅咒遥遥无期,轮到广东了就是和风细雨勉励加油,这也双标太恶心人了。
坚决反对共存!
酒菜这就急了?原来是用嘴巴支持郭嘉啊,太平洋可没加盖,酒菜不服润啊
酒菜没能力润就去紧封城市啊,反正酒菜有空余的房子可以租出去,怕什么?
准备迎接疫情的第一波冲击吧!
庆幸的是病毒毒性比三年前弱了很多。
不幸的是依然还会有很多伤痛和别离。
封!
确实,重庆还是比上海优秀。
没有出现”团长卖高价菜 “、” 物资扔垃圾桶 “、” 不准物资车辆进城 “、” 让农名工自生自灭 “、” 让上海人截肢然后举全院之力救助外国人生殖器喜获爱丁堡称号 “、” 街道办人员只准自己参股的公司送菜“等等等等操作。
上海确实需要向重庆学习。
上海加油,你有一个好老师,好好学,一定会赶上来的,一定要加油好吗!!!
爱你!!!
另外,
你怎么把评论区关了呢?打开好不好,打开的话我就可以在你评论区里面评论,不用专门开一个新回答了
14:13 更新,通告已出,南洲(2300)、华洲(1000)两个街道新增比 15 号多了一倍,其他街道基本和之前持平,大概是冲卡到这俩地方了?
广州的城中村问题就无解,严厉打击群租房的北京上海深圳很难想象广州城中村里一个房间放几张上下铺并且住满。这次爆出的物资不够,不做核酸,强行冲卡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登记的居住人数一个房间不超过 2 人,政府按这个数字供应物资和管理,当然是管不了。
做一个比较,我们对面这个小区,最近几天是有零星病例的,但是封控对应单元,并且过了几天就解封,小区其他居民一直正常进出。实际上这个小区容积率应该也不低,3 往上,大多老破小小区是没这么高的,但是城中村普遍是有 4、5 层的,想象一下吧…… 下面这一片城中村就是这次疫情中心的康乐 + 鹭江,旁边是中山大学。
广州这次的问题是大多小区都是像我旁边这个小区这样管理得很好,但是这几个城中村还在不断增加,光是凤阳街道新增,6 号 600,7 号 1000,8 号 1300,9 号 1100,10 号 1200,11 号 1100,12 号 2100,13 号 2200,14 号 2700,15 号 3300,昨天的数据还没出。感兴趣的可以去公众号 “广州海珠发布”,把这段时间不同街道感染人数变化做一个数据可视化
正常高层、低层小区和城中村对比
疫情前正好去了客村那一片…… 拍的这个照片已经是村里和外面交界很开阔的地方,左手边的巷子大概刚好让图中摩托车通过,很多铺子都是一个制衣作坊。这个村除了其他城中村都有的居住属性,还有服装纺织工厂属性,导致人员流动比其他城中村大很多,也可以看到面积比大众熟知的猎德、冼村、石牌村大很多。这一片核酸点队伍是我见过万胜围地铁站以外最长的,人口密度真的太高了
这几个城中村啥时候控制下来,广州这波疫情才能结束……
我一直没囤货,每天买菜也没有感觉到物价飙升。我在天河,感觉海珠就好似另一个城市一样。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理解海珠被封控的高风险社区他们没法上班,要忍受那也不能去的痛苦,甚至因此丢掉工作。我的自由和安全是站在海珠人民的忍耐之上的。所以我感恩但也相信这次广州会控制好,不会全社会面的爆发。我还是不囤货,我还是乐观相信海珠和广州一定渡过难关。
广东人不是喜欢把作业给别人抄吗,怎么自己也凉了呢,我也想说一句,作业摆在这儿,为什么不抄呢?
前几天就说了,按目前的速度上万指日可待,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后面我不会做数学模型预测。
但可以大概测算一下,两个月后大概日增两万五,按照千分之三的重症率,半个月就要累积 1000 个重症病人。
这个数据应该比较保守,但大家可以看着心里有个数,如果后续放开了或者更严格了数据肯定也会有变化。
另外按照纽约的数据(纽约总人口 839 万人,面积 4190 平方公里,广州总人口 1887 万人,面积 7434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致相当),22 年一月份高峰期的时候,纽约州平均七日单日新增 35000 人,换算到广州大约是 8 万人,但目前广州还是有管控措施的,应该不会有这么高的单日新增。
但如果这时候就看这种新闻
那就等着两个月之后变成这个
或者还没有删除
要公开透明,大大方方承认台湾五月疫情高峰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多 30% 有什么问题吗?天津六月份一篇论文说天津一段时间全程 400 多名感染者,有一半的是普通型(即影像学显示,肺部有感染)。
非要宣扬无重症,就跟宣扬义和团刀枪不入一样,难道闭上眼睛世界就不存在了?
最后一点无足轻重的小建议,真的要数据透明,是不是至少说一下在目前的管控措施下,传染速度到底怎么样?未来预计有多少人会被感染,我们做好了这一千多人重症的医疗准备,儿科病床是不是充足?
最后,这个病对个人而言,重症率确实不是很高,大部分人得了都没什么事,确实无需恐慌,但我们还是要压平曲线,避免医疗挤兑。
如果国家后面要保持二十条,逐渐放开管控的话,后续各地的新增感染病例一定要大幅增长才行,那个地方敢隐瞒严肃处理,这样后续新冠的死亡率才能非常低,如果按现在各地各种瞒报病例,新冠死亡率会引起恐慌的。现在一定要把新增感染数大幅做高。
害怕的不是得新冠,而是害怕被要求隔离被要求转运
上周得了有传染性的感冒,宿舍四个人三个中招了,大家都挺难受的,但也没人去医院(因为封校,出校门是不被允许的)也没去校医室(一来开不出消炎药,二来低烧就会被隔离),然后就在宿舍吃自己备的药休息一周就好了
其实这个感冒还挺难受的,有两天甚至是呼吸都疼,想去医院的,但出校门要核酸(学校里又不是每天都有)还有可能被学校隔离
所以说当我生了病的时候,我却因为这个要 “保护我” 政策,而无法去就医,甚至外卖买个消炎药都不行
我就在广州,天河居住,越秀上班。天选打工人,一直没停过,生活基本不受影响。虽然数据很吓人,但其实基本都是集中在海珠那几个村,社会面并不多,感觉还好吧。
本来还以为这个星期能追上你们呢
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不过,好奇怪…… 城中村,群租,湖北人(外地人),这些问题是只有广东才有的吗?同样的模版是不是可以套在任何一个一线城市?之前还看到,本地人优先做核酸这种奇葩 “潜” 规则,还是感觉有点震惊…… 这算不算官方排外呢……
……………………………………………………………………………………………………………………………………………
大家的评论不是我删除的…… 不要私信说我了……
顶级烂完,广东是想独立吗
明天破万应该没啥悬念。
也没必要封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
希望持续飙升的数字给春节档流浪地球 2 烂片票房以沉重一击。有人在我别的回答下面评论流浪地球 2 必过 40 亿,我心想春节的时候电影院能不能开都难说。一天新增几万感染,电影院难道不首先停业?
这地方吹牛厉害,排外更厉害
上海网友不用着急,越跟他们掰扯他们越嗨,过于自信是这个地方性格特点,总觉得自己不一样,优越感,贬低其他地方。但其实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并不觉得他们有什么优越。粤语文化靠的香港在上个世纪传播,改革开放先吃了红利。其他所谓的优势完全无感。让他们去吧。
人在香港。
五月到香港工作,七月中感染,自己关在家里,吃了 6 天连花清瘟冲剂,流鼻涕、鼻塞、有点咳嗽,期间头胀痛的厉害时,就吃一颗必理痛止痛药,躺吃玩了 6 天,转阴性后照常生活工作。
持续了几个月,每天新增 5-6 千例,没啥感觉,就是躺平,日子照常过。
11 月初同事儿子结婚摆酒,5-6 围台每台 10 个人左右,吃饭打牌唱卡拉 OK,酒席散了,喝多了年轻小伙儿们相约洗脚按摩;
11 月中同事生日,十个八个同事一起去酒吧喝酒庆生,酒吧里坐满了人,半夜转场油麻地庙街大排档,完了又洗脚按摩,跟没疫情时一样。
上星期有个一起工作的同事流鼻涕喉咙痛,下班回家阳性,其他人第二天照常上班;今天又有一个同事阳性没上班,昨天还坐一起抽烟,唉这几天还是不要跟家人同台吃饭吧。
平均一个月接触一两次密接,有的人是二次感染,唯一怕的就是把病菌带回家,所以回家第一件事都是洗澡,衣服加消毒液洗。
如果跟内地例如深圳动辄居家闭关一个月的防疫措施比起来,香港的防疫措施毫无紧张感,感觉就是躺平。
好想快点通关啊!
感觉控制不住了,人是有阈值的,当初上海封了 3 个月没有什么,可能是麻木了,然后 10 月突然封了 2 天,就感觉十分烦躁,整天抑郁。
由于新冠疫情的变异➕高传染率和看不到尽头疫情防控,群众也越来越不配合,基层工作人员也精疲力竭,也在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必要性,
其实很多时候争论显得十分没有意义,只有当趋势到来的时候,你吵的再厉害,又有什么意义。改革开放是从实践中得出来的,那么既然迟早要面对,那么需要做的是减少损失。我觉得把力量用于全员核酸肯定不是面对困难最好的办法。医疗资源的增加,不是让医护满负荷工作,她们也是人,避免医疗挤兑,在过去的一年,好似没有太多努力。从封控到 20 条,我只是看到了权利的力量,争论在那个面前显得无力。所以如果你害怕,那就自己为自己负责,身体是自己的,就像我们过马路时候也总会看看两边有没有车。我们的时间已经在三年疫情中度过,时间的流逝,光阴似箭。
世界杯要开始了,卡塔尔球场上各国球员已经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 19 年那个夏天
我住在广州隔壁的佛山,怎么说呢,虽然天天看数字好像很夸张的样子,但是其实除了海珠区,广州其它区域都还好,我家这边都没有什么加码的事情,连进公共区域很多也就是绿码就可以了。
YQ 至今已经有三年了。大家都懂得这种状态是不能一直持续下去了,FY 措施对经济和民生已经开始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如何恢复经济的良好运行,老百姓最需要的。
美國是不是滅國了啊 人沒核酸是不是都感染了啊,有沒有美國人民或者處於美國土地的人回答一下啊 想知道真實狀況
不检测就没有
最开始有点看热闹,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了。就希望大家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中国老百姓真的是太善良,太好管理了。有这样的人民是政府的幸运
看到还有广东的朋友认为拐点到了,太幼稚了。
这个病毒到了日增一万的时候,除非全省封城并且中断大部分物流,否则没有任何办法能控制住。
现在广州就是在等日增十万了以后宣布被迫共存,能买退烧药的现在抢点退烧药,有港澳通行证的可以去澳门打 bnt 疫苗(去澳门和回内地都不需要隔离),然后该干啥干啥。
坐标广州,虽然数据越来越高,值得安慰的是都集中在高风险区,并无较大的社会面传播,侧面看防住了,但还没彻底消灭,zf 也花了很大力气预防外漏,但据我了解,实际上还是有存在个案外逃
其实经过三年的的变异,和疫苗的普及,目前毒性已经很低,虽然该确诊的还是要确诊,但基本都是轻状甚至极大部分都是无症状,在没有死亡没有重症,就不应该把这个说是很严重,不然容易骑虎难下,毕竟之前气氛烘托到这么严重了,现在说可以随便治,很多人会不平衡
目前就是确诊更多,但没有死亡,和其他乙类甚至丙类传染病有什么区别? 甚至比其他症状更轻了,像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每年其实也有死亡,但也没有那么让人害怕到需要大批封控的地步,每天公布新增情况其实已经弊大于利了,可以实时公布高风险区情况,按 “20 条”,根据科学数据依据合理优化防控如何进行
在广州的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昨晚某珠又有推翻水马的事件发生,说到底还是没有重症和死亡,觉得问题不大没放在心上,然后个人经济又严重受损导致的,特别那边多数是从事服装行业,本该冬季旺季想赚一波的,结果可能过年都受影响,能回去路费都怕没有。简单说就是:“我都吃不上饭了,你却关心我的身体健康,很诡异!”
所以之前的措施已经不适合了,所以现在才会有很多调整,但该管控管控,避免一下子因为不管而引起恐慌,该加大力度还是要加大力度,切勿因小失大。
现在乌鲁木齐已经满 100 天了,结合以上,你怎么看呢?
国家需要继续、尽快完善国内大循环。做对外贸易的,该收摊子了。
现在,就两个选择,要么中国躺平,世界各国一起完蛋,唯独金融资本吃掉各国资产;要么,中国严格防疫,优化内外贸易,得以保全,欧美完蛋。
第三种选择,中国躺平,欧美崛起,不存在的——中国躺平,中国和欧美产业会像枯草一样荒芜,欧美资本却可以吃尽各国资产,像囤积了一身脂肪的熊,在漫长的冬天蛰伏下来。
中国不躺平,这头熊的营养储备,过冬怕是很艰难了,至少是很 “辛苦” 的。反之,中国人民会过得很辛苦。
总之,欧美产业是要完蛋的,只是,中国不同的选择,中国人民和欧美资本就有不同的命运,此消彼长。
我想确认一下:
①哪个防控专家可以拍着胸脯说,无症状意味着不会得新冠长期后遗症?
②对于无症状患者,新冠不会对免疫系统的造成长期损害影响?
③无症状患者体内病毒残留如何?包括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④无症状感染者,多次感染后,产生的致死、致残、致病的情况。
⑤次密接是不是可以做更细致的分层,同一社会组织内(比如同一学校、家庭、公司)的次密接,或者,互动多的次密接,频繁共用基础设施的次密接,是不是明显检出概率偏高?将次密接一概排除,是不是不科学?
⑥长入境隔离耽误的社会成本高,还是短入境隔离引发的疫情产生的社会成本高?
官方专家组能不能给出确定的答复。
广州有疫情至今,没有听说过需要那个省的援助和支援吧?
別操那个心,有吃有喝还能搬砖呢…
对了,菜市场也开放了。
数据主要还是出自一个村,顺便建议那个村不听话的人回去建设自己的家乡吧,别屈才了。
家乡等着你们建设呢!!!
共存派在乎吗,这数乘以 1w,也就是个流感嘛,有什么关系。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又会有咪蒙们出来写流感小作文。
清零派,清零派已经被大众抛弃了,他们的看法不重要。
我国每年超 55w 人逝于心源性猝死。
《中国心血管健康和疾病报告 2021》
2016 年,估计有 74.5 万例死亡归因于长时间工作或加班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 ,其中中风占 53% (39.8 万人) ,缺血性心脏病占 47% (34.7 万人) 。在 2000-2016 年之间,长时间工作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增加了 42%,中风死亡人数增加了 19%。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于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期刊: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ttributable to exposure to long working hours for 194 countries, 200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rom the WHO/ILO Joint Estimates of the Work-related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我国实行劳动者标准工作时间为: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8 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40 个小时。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的需要,经与工会、劳动者协商后, 可以适当的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延长超过 1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长期熬夜加班的症状及后遗症: 乏力疲倦,免疫力下降,精神不继,可能导致心脏病和中风。
新冠的症状及后遗症: 乏力疲倦,免疫力下降,精神不继。嗅觉或味觉丧失,会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重庆卫生健康委,防疫科普 365 每日问答,关于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最新研究结论是什么 2022-10-30》
所以,可举全国之力防疫,为何不可举全国之力保障劳工环境?
人在天河,刚出餐馆,嗝儿~~~
许多回答。现在就像动物园里面。一群动物互相比较夸自己的饲养员更专业更体贴,
关久了。完全不知道自己住在笼子里。是给人家挣钱的工具
可能是最后的倔强了吧
明天基本可以确定要破万了
我在广州,现在有点慌,甚至有点想回家
一、11 月 16 日,广州市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275 例,单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8,486 例。
二、截至 2022 年 11 月 16 日 24 时,广州市尚在院治疗 6,006 例(轻型 5920 例、普通型 84 例、重型 1 例、危重型 1 例);无症状感染者 45,145 例(境外输入 3,698 例、本土 41,447 例),尚在医学观察 39,488 例。上述两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皆是患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三、截至 11 月 17 日 12 时,广州市的方舱医院已建成交付 39,164 床(比现有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少 5,981),在建 75,228 床;广州市的隔离板房已建成交付 28,235 床(比尚在医学观察人数少 11,253),在建 103,780 床。
新快报 11 月 5 日报道:
位于海珠区琶洲岛的琶洲方舱医院,由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 5 个展馆改建而来。方舱医院位于展馆一楼,分为 5 个大区,共设计了约 3,450 个床位。
而现在琶洲方舱医院的床位数是 16,720 床。不仅把原设计的单人间改为四人间,还在原来的设计范围外增加了很多床位。
知道为什么要 “加快方舱医院、隔离场所等建设” 了吧?
四、我比较好奇题主的职业是什么?
调整防控措施后, 石家庄新增感染者 3 天下降近八成
新冠在钱面前就是小弟!!!
让你明天吃不上饭和得新冠这两样选一样,你会选哪一个?
起码要做个饱死鬼。。。
我们这一天比一天多
包容市开始切割了
我就住在越秀区,从 13 号开始出现越秀区案例我就一直密切关注。然后眼睁睁的看到从一个街道开始传到我家门口。
传染的速度太快了,通报全部都是纳入了闭环管理 ,然而实际上依然在快速的跨街道。
希望能尽快压制住,越秀这边老房子也多,居民密度大水管结构老,很容易发生社区传播的。
不要说什么都在海珠没事的,自己把自己所在区的表列一下,触目惊心。越秀区已经是市区里相对轻微的了,我在做表时看到粗粗看了一下都看到不少新街道出来。
贴几张直观的表和图
13 日出现第一例无症状
14 日左上矿泉街发生爆发性感染(8 例)
15 日快速的跨街道传播 矿泉街(左上)从 8 例跳到 23 例
16 日 跨街道传播依然继续 矿泉街(左上)得到初步遏制 16 例
不说广州,
看看全国这新增确诊曲线,啧啧啧,11 月 15 日确诊 1568+18491 已经破 2 万了
上次破 1 万还是在 11 月 10 日 1150+9385:
5 天时间从 1 万翻倍到 2 万。
11 月 16 日已经达到 2328+20804,也就是 2.3 万了。
如果措施不严格起来,
预计 11 月 20 日前后的话,每日新增突破 4 万问题不大,11 月 27 日前后,突破 10 万。
疫情运动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了,唯一的可行性操作就是普及疫苗,彻底放开。什么感染不感染,以现在的致死率完全不应该再搞什么抗疫运动了。
有很多人是出去做核酸感染的,只要人群中还有潜伏的阳性人员。大规模做核酸要清零的成本太高,时间线太长,而且还要防止其他地方的疫情外溢,太难了
人在广州,昨天的数据才发布:
图中可以看到,16 个社会面,对比以前来说社会面真的特别严重了,但最近一周都在十几到二十几之间波动,应该算稳定吧。(感觉清 0 好遥远)
人不在海珠,很多新增都在海珠,按理说海珠封控后,一周左右就能见到成效的,但效果却是反着来了,原因不好分析,应该存在不少漏洞。
简单说: 海珠那边很严重,其它区个别地方有风险,目测还在控制范围内。(已备月粮)
差不多是一个契机开放了吧,几十年前前广东率先改革开放,几十年后可以再来一次啊。
对这些数字没什么感觉,这三年,没少上过一天班,没被封控过一次。
就虽然目前这个情况看起来很惊人,对我的生活可以说毫无影响,虽然学校不开课,孩子照常每周上三次游泳课(室内游泳馆照常开),我也照常跟他一起游泳。不能堂食,其他也没什么了。
这几年倒是因为疫情,奖金加薪都一减再减,一拖再拖,公司持续裁人,特别难受。
对照来看:
吉林省辽源市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今日新增 62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学校有疫情,精准到单个班级放假。和应对水痘,腮腺炎的程度平齐。
共存要来了。
昨天各区发了新的通告,看看有哪些变化吧。
海珠区的封控依旧延续之前的状态
番禺区除了广台高速以北、番禺大道以西这片区域之外,除娱乐设施不开放,其他基本都开放了,也恢复了堂食。
荔湾区的通告一句话解释:可以去上班,也只能去上班。
只要你每天都关注封控区域,一路下来,其实海珠从 11 月初到现在,操作都是有点迷的,刚开始封海珠,但是又留下一个琶洲这个缺口,实际上该上班上班,该 happy 去 happy,后面终于捂不住了。
所以我认为,是一开始错误判断了形势,过于乐观导致的。
其实我只想问一句:疫情这个病是不是真的可怕?是不是比癌症心脏病骨折生孩子难产等等还严重?
今天刚去打了第三针新冠疫苗
人在番禺,今天番禺区解封了。
我已经连续上了 11 天班了,疫情中心海珠区前几天就有同事回来上班了。
大胆预测,今天就是最高点了。
突然想起来,买了好多天的战神 5 还没发货,md。
人在番禺,还在居家,
讲道理番禺明明解封,我这却还封着,
从怀念没有疫情的日子到怀念可以正常出入的日子。
现在是 2022 年 11 月 16 日,自国庆长假以来,广州的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一直比较紧张。尤其是最近,随着每天新增病例越来越多,防控措施却有松懈的现象,导致大家都有点迷茫,不知所措。刚好我最近比(过)较(于)闲,随便看看这次疫情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严重。
首先,作为一个生活在低风险区域的人,我认为社会面新增数据才是最重要的,重点区域每天无论新增多少都是闭环的,只要保证封控区域的人不流向低风险区域,我就是很安全的。所以我更关心的也当然是社会面新增数据。
经过统计广州市卫健委 2022 年 10 月 8 日至 2022 年 11 月 15 日每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情况相关数据,发现这次的疫情有几个特点:
(一) 无症状感染者增量在每日新增病例量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2022 年 10 月 8 日无症状感染者新增 9 例,2022 年 11 月 15 日已经增加至 6138 例,40 天不到翻了六百多倍,反观确诊病例翻了 12.15 倍。无症状感染者每日新增数量和在每日病例总增量的详细情况如图一所示。
(二) 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的数量随着每日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广州市卫健委披露的疫情通报数据,截止 2022 年 10 月 7 日,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累计无症状感染者 3653 例(境外输入 3351 例、本土 302 例,本土病例在无症状感染者中占比约为 8.27%),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 83 例。估算出在医院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中有 6.86 例为本土病例。
2022 年 10 月 8 日至 2022 年 11 月 15 日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 37044 例,无症状感染转确诊累计 3471 例,无症状感染转确诊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所占比率约为:(37044+6.86)÷3471=9.37%。
这里有一个疑问,无症状感染人数占比越来越高,无症状转确诊的比例也不高,是不是可以认为病毒的危害性越来越小呢?
(三) 社会面新增数量波动不大,封控区域新增多
本文的社会面新增数据包括:社区排查、就诊人员筛查、发热门诊筛查、低风险区域排查 4 种来源方式。社会面新增数量自 2022 年 10 月 24 日起每日都有新增,2022 年 10 月 24 日至 2022 年 11 月 15 日平均每日 15 例,说明有传播链没被发现,但不多。新增最多的是 2022 年 10 月 28 日即海珠区实施封控前后,之后一直控制在 30 例以内。详细变动情况见图二。
可以看到社会面新增的病例在每日新增总量中占比很低,说明每天新增的病例集中在封控区域,虽然低风险区域存在传播暗链但只是极少数,低风险区域是比较安全的。也可以看到封控区域新增病例数增速很快,的防疫措施可能科学性有待加强
(四) 无重症病例
经查阅广州市卫健委每天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 年 10 月 8 日至 2022 年 11 月 15 日未出现重症病例。
广州昨天要求中午前测完,凌晨各区公告都开始有序恢复了,番禺区不严重的街道堂食也开了
蹲一个还是社会面 20 上下,凤阳街道次次占一半,这次估计 4000 例
印度普却信,人称小广坎达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什么人家在自己老家那里不会闹事,到你们这儿就变坏了?
一个个外省的反而比广东人更关心广州更害怕控制不住
你们要是真的关心就不会不知道百分之 90 的新增都是在海珠区那边(而且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
整个广州社会病例没几个,不在封控区管控区的人照常生活,我要是告诉你天河区的清吧都在照常营业你们是不是得惊掉下巴
少替广东人害怕,谢谢
广东没管控好这是事实,还连累了全国,估计全国大多数人口感染新冠病毒只是时间问题了,这个时间估计也就是 3 年内吧,如果病毒传染力不能降低的话。
在奥密可戎未入境中国,中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几乎无疫情的时期。人们生活自在、轻松,以致很多人当前紧张的局势下无比的怀念过去,惊恐又绝望。
我们要知道,国外疫情肆虐,输入病例防不胜防,中国必然要经历与奥密可戎作战的时期。
全世界范围内,奥密可戎没有任何地方控制住,朝鲜、新加坡等防疫较好的国家纷纷破防,可以侧面说明奥密可戎的强大。
世界其他区域早已证明,奥密可戎要么没有,要么就迅速大规模传播,难以防控,防控难度无比之大。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与疫情正面作战的国家正式与奥密可戎展开作战。
固然,全国静默、封城,可以迅速解决疫情传播,但造成的经济影响完全无法忽视。
上海破防,给全国经济再次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打乱了中国全年的经济发展计划。
暂且不说其中纷杂的原因,但我们此时要明白的是,全国经济的发展到了很危险的一个局面,财政压力无比巨大,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
一切的生机与发展在于流动,境外疫情不停意味着永远都会有境外输入,意味着中国防控永远都有被击穿的可能。
倘若每次爆发全都采取彻底封城,那生机的流动一次次被强行截断,我们的经济活力早晚会被消耗殆尽,人民将对经济的发展失去信心。
那么国家经济终究会被耗死,经济不再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远不可及。
三年了,三年里我们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虽然一朝封控可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我们能不能不要自损那八百。我们能不能让中华大地的生机再次有力的流动,能不能让每个人民对经济重燃信心,能不能让人民不再去担心突然的封控杀死自己的家庭生活。
我们中国人民能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在病毒永不休止的大势下,奇迹般地在地球创造出一块净地。创造一块疫情完全可控,封控科学有效,社会面清零无比迅速,经济流动,人民拥有极大安全感的人间乐土。
我们是全世界唯一有条件实现的国家,那我们有没有能力和勇气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说,有。
所以在充分考虑后,我们进行了看似史无前例的优化,看上去无比宽松,看上去我们似乎在严防了三年后突然放弃了之前所有防疫成果,突然选择躺平了!
是么?中国人民这么傻吗?那些说躺平的,叫嚣中国完蛋的人是为了中国好吗,他们巴不得中国死掉,巴不得这最后一块净土沦陷,巴不得所有人类都一起被病毒折磨。
看那政策,仔细细想,我们就会发现每一处优化都是严防与科学并存,每一次优化都是将生命与自由真正放到心里。
难度有吗,有,很大,做得到吗,底层管理人员能落实好吗。
我说,能,17 号最新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有关负责人回答极为细致,让我看到了国家此次优化背后的智慧和决心,充分吸纳来自各个地方的建议,充分考虑每一个政策的合理性,给全国政府一个信得过的科学的统一防控指南,统一步调,不再混乱。
要想放开,我们可以立刻放开,一秒都不用耽搁,迅速与国外接轨,那这么折腾是干什么,切香肠缓慢放开?清零和共存都不讨好,有这必要吗?
负责人员做不到怎么办,没有能力做到你就下去,退位让贤,压力无法承担那就辞职别干,真以为公务员是享福的地方吗,真以为入党是便利生活吗,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没有那一腔热血,那就滚蛋。
真以为党的自我革命是假的吗,真以为贪污反腐是说着玩吗。
新的 20 条,哪一个城市在这政策下没有控制好,发生超大规模的感染,哪个城市的官员就等着接受处分和审判。
谁重现上海的的惨剧,谁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中国共产党有决心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纷乱的时代战胜一切敌人,说的是病毒,说的是隐藏在我们之间的狗汉奸和狗汉奸的洋主子们。
广州如果无法实现社会面清零,让社会面继续大范围传播,没有达到国家新政策下期待的要求,那必然会是封城,全区域核酸检测。
新政策下,全城封控没有取消,仍然是兜底措施。但如果哪个城市真走到了全城封控,那负责人员便要承担封控的代价,新的政策,既要安全,又要经济。
做得到的官员和人民百姓将一起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做不到的,将是失败者,失败者就要接受失败者的待遇:被淘汰。
广州确诊病例是在增加,但我看到的有负责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汗水和努力,看到了新政策下的优化和调整,我相信广州疫情会被很好的控制,我相信那些付出努力的他们,我相信我们大家。
大浪淘沙,是灰飞烟灭还是愈发闪亮,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我想说,我们终会取得胜利,努力、智慧、无私,拥有了这些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会败于那些渣滓和敌人!
曾几何时,一个地区出现一例,大家就开始瑟瑟发抖、严防死守;现如今,遍地开红花,反倒是开始逐步取消全员核酸、放宽管控……
这波操作,属实是把咱这些小老百姓整懵了,是该躺平还是去抢购连花清瘟?
16 日广州确诊 + 无症状共 8761 例,数字很吓人,但只有 16 例是在社区筛查、主动就检、跨区域协查或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的,总体貌似是控制住了,但又没有完全控制住外溢。
看来广州马上要日增破万了,因为本人不在海珠区,所以生活一切照旧,一点儿也不慌。
昨晚在小区水果店,发现我是最慌的一个,除了本人,店里没人戴口罩(包括店员),我很少劝人戴口罩,但我还是忍不住提醒了店员:“靓仔,把口罩戴上吧”。看来,很多民众在心态上已经开始躺平了。
广州这次疫情的底线是不搞全城静默,不成为第二个某堡。只要不静默,大家就至少还有口饭吃,否则,一两千万人口等着投喂,不敢想象。
在广州,只要疫情没到自己小区 / 村子就啥事都没有,大家都是照常生活,核酸也是应检尽检了,不去公共场所就可以不用做。就算是海珠疫区,我亲戚也天天在外蹦跶,完全不怕的。以前疫情一来就提倡居家减少外出,现在就算下刀子老板也要求上班。路封了就坐地铁,地铁封了就打车,反正总能绕到公司。新冠算什么,没钱才是最可怕的。
我都睇到网上有人建议,我地就落定决心封上三五天,封上一周唔得咩?唔得!点解唔得?广州城市特点是乜?广州 E 个城市承载嘅唔单单是广州人民自己嘅广州,E 个城市仲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重要功能,甚至对非洲经济都有影响。
我对广东没什么意见更是也没去过上海,但这个数据都快赶上当初的上海了,“买办之城” 呢?各种段子各种嘲讽呢?
我突然觉得上海在舆论上有些惨呢。
哈哈~ 评论整笑了,广州人正常上班吃饭睡觉,85% 病例都是海珠区的,慌什么?广州能上海比么,我坚信,绝对不可能封城~~ 立个 flag,天选打工人在此
希望我们永远不要看到 114514+1919810 的那一天
一说在可控范围,立马数据蹭蹭地往上爬;一说没有危重症,立马今天就出来了一例重症一例危重症。为什么?因为病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说没有就没有?)
但是不要去嘲笑广州或者任何一个地方的防疫,可能我是倾向放开的,所以不觉得现在病例较多的几个地方有什么可以让大家嘲笑的。为什么?因为病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封或不封都治不了病毒)
也不要拿上半年的上海去和现在的任何一个地方进行比较,因为政策不一样了,而制定政策的人不是现在的广州,重庆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不要怪错了人,也不要喷错了人,但是也不要觉得谁比谁更加优秀)
更不要存有幸灾乐祸看笑话的想法,在如今的政策下,任何地方都有可能会经历广州现在经历的一切,甚至还会经历多次。
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是广州市,太恶心了
我猜这个月全国突破 5w
下个月突破 15w
一月份 50w
二月份彻底放开 不允许再进行核酸检测
从此一个人每两个月就有那么几天发烧生理期
现在毒性已经比普通流感更弱了,没必要特别处理
乐,前几天刚刚在 b 站听人说什么广东做得好,什么动态清零。哈哈,轮到我一言难尽了。
坚持清零,上半年我封了两个多月呢,凭什么只封我们不封他们?
先看上图。
广州各区按各区的情况,各自处理着、
除了海珠区,可能就白云区相对严重点,别的区已经开始陆续要恢复线下教学了。
从化昨天太平有一例说是志愿者阳了,让都不要以附近去,也就没有然后了。
南沙、增城、从化,三区,除了学校,估计就是要离开这三区上班的人进行着每天核酸。
我 72 小时绿码后,终于在小区等到了核酸检测,也就是说这边是每三天按排一次,与其他附近的点轮流配合开展。
希望一切往好的方向发展。
作为上海人,给广东人民的建议是尽早囤菜,哪怕没有封城,那也是越早买菜越便宜。
米面肉菜这些基本的不用说了。各类副食,烟酒零食饮料卫生纸也别忘了囤。万一封城,运力紧张,想买烟酒零食非常困难,烟对烟民重要性自然不用说。
不抽烟的人也要多囤点饮料零食,可能有人平时不喜欢喝饮料,但封家俩月,收入锐减,无所事事,天天烦闷,可能一瓶快乐水就是最大的慰藉。所以有条件多囤点零食饮料也是必须的。这些东西容易保存,而且需求量大,即使喝不了分享给邻居或换其他人物资都是极好的。
人在天河,一家六口,两大两小两老。
目前幼儿园停课一周。老公公司 10% 到岗,其他同事居家办公。我的公司是正常上班,但是我个人申请了居家。我们都属于不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主要怕临时不小心封在公司,小孩没人管,小宝才 2 岁。
这几天早上出门做核酸,做完附近小区串门玩一下,保证小娃白天两小时户外时间,中午回家吃饭。出门大部分大人会戴口罩,小孩大部分不戴。中午看半小时牛津树,下午折腾一下睡午睡。晚上画画,看书。
整理了家里的药品,大人和小孩的常见药基本上备齐了,生病尽量自己解决少去医院。多买了一点菜,但也没太屯,怕坏。毕竟目前天河还很正常,堂食也开,不过我们尽量避免堂食了。上班会叫外卖,在家有时也会叫外卖鲜饺子回来煮(最近据说生意很好)。抖音天天推送都是美食折扣。
朋友圈几乎没有人讨论疫情,海珠区有些同学封着,物资正常,可能也忙着居家上班和娃上网课,没有太多时间聊天。微信群里,妈妈们会讨论下周会不会复课,就是直观的感受来说,很多人觉得天河一切正常,可以复课。
政策能看出政府的态度也在摇摆,在放松和严控中间,去寻找平衡。前天核酸点撤走,后来又紧急重启,昨天是做了半天做到中午 1 点(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节省人力)。今天出现免费和付费的两边队伍,付费的队伍人少。个人认为,短期内提供免费核酸有利于安定民心,可能不适合马上叫停。在广州日增高峰过去后,再进行调整,比较合适。
之前城中村出现抢物资,有人一人抢 5,6 袋,还在网上晒。或者是明明领了物资,却撒谎说没有收到的。还出现了打志愿者,朝医生吐口水等等的事情。当然,肯定也会有发烧生病,送医不够及时的问题。也会有抢不过的老弱,没有及时拿到物资。但是从舆论来说,没有太多责怪政府的声音。因为人力物力不足,都是可能发生的,但是有没有尽力去做,又是另一个问题。在我们普通居民的眼里,政府一直在尽力努力的解决种种问题。
我们是原籍外省,近期老人打算回老家,特别询问了防疫政策,目前广州返回是集中隔离 3 天(半个月前还是 7 天),说明全国大方向都是在放松的。广州恐怕不可能封城。在后期还注定要面对一个比较严重的时期,希望能平稳渡过吧。
坐标广州。
位于广州海珠区疫情重灾区康乐鹭江附近,现在也在封控隔离中。
目前海珠区大部分地方都没解封,每天新增阳性都在增加,相信很快就破万了。这次病毒的感染性强,毒性比较弱,检测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比较多,具体数字看广州市政府公告。封控下的日子不好过,物资医疗方面都考验着政府的工作能力,还要安抚被封控人员的情绪。被封控的人也很无奈,你都十多天核酸阴性了,还得天天呆家里,不能上班,没有工资,只有支出。向上面村委反应了也是等通知。
。。说多无益
一边是新增感染屡创新高,一边是海珠解封放礼花,你问当地情况怎么样?改革开放最前沿和你开玩笑?
人在广州白云永泰,很安全的,看到这数字丝毫不慌。
社会面基本上没多少例,不然早就封控了。大多数病例都是在封控区发现的。听说海珠区的城中村人口密度大,黑户口很多,有的人甚至连健康码都没有,更别提主动去做核酸了。那些不做核酸的人当中要是有病例,传播给别人,自己也不做核酸,查也查不出来,就算有大白上门做核酸,废时间,精力等等不说,等查出来早就传染更多的人了,看来无症状患者破万也不是危言耸听。
广州疫情谁关心啊,看上海 IP 跟广东 IP 对骂才重要
在海珠区封封十几天。后面转移到天河区的集中隔离点又隔离了九天,解封回到深圳,根据深圳的疫情防控政策又被封了三天,回深的第二天就进了发热门诊(还好有惊无险)。嗯… 深圳打工人表示,深圳疫情最严重那会,我只经历过封小区五天,还能下楼买菜溜达那种,码从来都是绿的。这次的广州封控,让我经历了赋黄码,看着别人抢物资到后来的政府正常派送物资,隔壁楼成批拖着行李箱去酒店隔离,上门核酸(一天两次),赋红码,凌晨一点多通知收拾东西去集中隔离(转移的过程就不说了,太折腾了!)… 前前后后,在广州封控了二十几天。这真的是这么久以来,离疫情最近的一次了。
现在回深了,还天天关注广州疫情情况。毕竟还有亲人在广州… 希望广州能早点好起来,希望大家都平安。
别怕!现在每天新增的阿拉伯数字,它只是数字而已。
有没有人公布一下石家庄的病例数?我在他们的卫健委官网查不到通报。
在以后的日子,很可能今天的病例数是最低的。
何弃疗
《广州速度与 ipoo》
好歹抗过秋冬病毒流行季啊,你们这么搞,搞得像个什么样子?
相信广州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我本人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疫情这三年每次出行都提心吊胆,这次是我能够看到放开出入境的最好契机,希望广州能发挥抗疫优等生的实力为我们摸索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回到从前那个一张机票想去哪就去哪的时代!
换个单位吧,广州新增 1x10^4。
是不是就没那么害怕了?【手动 doge】
冬天呼吸道感染本来就多,很多老年人熬不过冬天。这次广州要是不封,除非他们不出门,否则就是罪魁祸首。
嘴巴老就会切生活
我是荔湾区的,虽然我们这条街好像暂时没有阳,但现在也处于高风险区域,只能说可能是我们之前没有被封过吧,管理有点乱。
人手不足可能是一个原因,听别人说之前请回来的两个巡逻人员是两个红码,嗯… 听起来挺严重的,这是前几天的事好像。
抖音上看到的抢物资事件应该能看出管理有多乱吧,当时挺无语的,因为又不是买不到菜,真的不懂为什么这样抢,还有人不戴好口罩我的天,人群中有阳怎么办,为什么要聚集,果真昨天测出来,有个阳的去抢物资了…… 还好我们压根没想着出去。
最后这次物资派送的结果是有大半人没有物资,有些人一人几箱,还有人 30 元一箱卖,谢谢送物资来的好心人,真的疫情见人性,好贪心啊。
我估计现在如果我们这边疫情有增长,应该是这次抢物资的锅。我其实很同意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外雇别人来帮忙,但真心希望可以让他们经历一点点培训,起码不要带头乱起来,不然真的增加管理难度。
人类在新冠面前节节败退,最有气节的一族也即将扛不住了。
新冠像艾滋病一样可以攻击人体免疫细胞,得了新冠后即使治愈了病毒也能残存人体。谁又能知道这个病会不会在体内潜伏个十几年,成功变异成可以逃脱体内免疫系统的病毒后,一波带走生命呢?如果这样死亡率又会不会像艾滋一样高?没有证据证明会这样发展,但也没有研究可以打消这种顾虑。
看到评论后的补充回答:
可能是我表达能力太差了,我写的是高风险区居民的经历,不是阳性患者的经历。我只是一名高风险区居民,不是阳性患者,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我要不要去方舱呢?
另外,如果政府对阳性患者居家隔离管理恰当,能避免高风险区的连续感染,我们作为高风险区的未感染居民也没有一定要求阳性患者去方舱。
————
以下是原回答,我表达能力真的那么差吗?
很多人拿这次广州的疫情跟上海相比。但实际上,现在准确的说,不是广州疫情严重,是海珠区凤阳街道疫情严重。因为每天几千人的新增,绝大部份是来自这个街道。所以海珠区被封了好几个三天,但是其他区的人尤其是天河区基本上正常生活。
所以现在全广州只有两类人,高风险区居民和低风险区居民。低风险区居民觉得只要把高风险区管控好,就能管控好疫情。反正高风险区的人只要足不出户就好了,有人管饭,有人上门核酸,只要他们乖乖配合,广州的疫情迟早被控制。
实际上呢?高风险区居民每天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我住在凤阳街道,广州这次疫情每日新增的绝大部分都来自这个街道。我的楼栋自 9 号开始被封为高风险区。一开始我也以为足不出户,等着解封就好。但事情远没我想象中乐观。
9 号下午 503 居民被确诊,10 号 804 发烧抗原阳性,但是核酸结果一直未出。经过 5 天的封楼
12 号 804 阳了,原计划跟 503 的 3 人 12 号晚上一起转出去:出门了说没位置又回来了,在经过多次申请,804 出去了又回来,一直没有转出去;
13 号 904 阳了发烧了,15 号 1 岁的婴儿半夜发烧,老人和妻子阳了,剩余 2 岁多的娃,无法转出去,跟多部门哭诉后 16 号 11 点 30 分物业通知待转;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转运。
16 号,601 发烧,核酸异常。1004 核酸异常。但是这次全楼居民都没人再在群里问什么时候能转运了。
就这样我们楼在短短一周的封控时间里,实现了五户的传染。病毒大获全胜。
除转运困难外,目前物管组织进行了 2 次消杀,其他时间为居民自行消杀。垃圾清运不及时,严重时三天才清理一次垃圾,另外垃圾清运到楼下,不及时运走。楼下珠江中学就是抗疫指挥部,所有防疫人员的更换后的隔离服,垃圾桶一直放在我们的居民楼的楼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这是高风险区吗?这是人间炼狱!是病毒实现人传人的最好温床!
但是我们的诉求无人可说。公布的居委和街道电话全都无人接听,仅仅打通过一次,被告知打错了!向 12345 投诉多次无果!
而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1005 有一个刚刚生产完的孕妇,被感染的 904 有一个小孩不到 10 个月。被感染的 894 家里也有未成年人,一边发烧一边上网课。我家里有老人,有一个 9 个多的小婴儿。我自己,今年年初生产完刚刚经历一波产后抑郁,年初又碰到这样的情况。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我第一次在网上写东西,不一定能被看到,但是我还是很想写下来,多年以后我自己看看这段经历。
不想指责任何人,每个人都很辛苦。大白们辛苦,物业辛苦,志愿者辛苦;没有人有错,感染者十分无辜,高风险区的健康人群也没错,低风险区的人也没错。只是病毒太强大。只是我们也应该思考,高风险区居民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被封控,可我们又做错什么了?
从目前的轻重症、死亡数据看起来,似乎病毒并没有那么可怕,但别忘了,这都是在医疗系统尚未发生挤兑的状况之下。
可以大胆预测,但凡放松管控任凭病毒自由传播,不消多久医疗系统便会崩溃,到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超额死亡。
姑且认为这就是一个普通流感,症状就是发烧咳嗽,不讨论后遗症。别说你得病了绝对不会去医院,你代表不了所有人。以新冠的 R0,短时间便能传播几十万患者,其中就算只有千分之一的重症率,也足以让大部分城市的医院难堪重负,更何况并不会只有重症才跑去医院吧。
然而是新冠病人挤占其他患者医疗资源,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医疗系统不会发生挤兑首先是建立在医护人员充足的前提下,如果长期暴露于病毒污染的环境,医护人员染病无法坚持工作将是大概率的事情。当医护受感染开始减员,一些手术、透析、癌症等急性、重症病人便会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出现超额死亡。考虑到我国平均每万人所拥有的医生数量相当低,一个医生感染所累及的病人可能便是数十、数百人计;一个医院被封控,后果更不堪设想。
所以比起新冠本身对老人小孩的直接危害来,对医护人员乃至整个医疗系统的打击才是真正需要担心的。
别说什么医护人员防护都做的很好,他们也总有脱下防护服回到生活的时候。一个城市里人人都在裸奔,那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能成为病人,医生也不例外。
不论有没有比现在动态清零政策更科学的做法,彻底躺平都一定是那个错误选项。
之前没有放风要放开前,和同事吃饭的时候 个个在说放开吧天天做核酸好麻烦呀,后来真放风要放开了病例暴涨,这俩天又说 “还是别放开吧,天天上班本来身体不好,为什么把核酸点撤了呀?” 明显怂了,我只能笑笑不说话了。
只能说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无论以后是继续封还是放开都不是个人能左右的,我始终都支持把第九版防疫政策改回原来的境外人员、物品 14+14,国内低风险 3 天 2 检,中高风险 14 天。但是呢没用呀第九版防疫政策就是这么拉胯,从这第九版政策就看得出是想放开了,只是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不知道,不会真的有人脑子有问题想着靠自己在网上 bb 几句国家会一夜之间全部放开吧,你当中国的医疗是外星科技吗,对于我个人来说只能尽可能去抵消风险,让家里人多注意卫生戴口罩。我不愿意承担 0.1% 的死亡率风险,我也不愿意我的家人承担这 0.1% 的死亡率,至于有的人扯什么经济扯什么没工作,首先你这么就坚信放开经济就好了呢?放开你就有工作了?第二,你我的态度除了影响个别人之外并不能影响什么当然了你是收钱办事那当我没说,只能说普通人只能好好保护自己
说说我自己的真实心理活动。
1、听说不要求全民检测了,我是先激动了一下,终于不用了。
2、然后我焦虑了一下,这特么不得泛滥啊?于是买了很多口罩和药品。
3、社区又开始三天一检了,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社区干得漂亮。”
4、我开始嘲讽石家庄人和广州人了。“吃瓜看戏,隔岸观火”
5、社区今天说,愿检尽检。我:小丑竟是我自己?????
6、附近有了几十个病例。(因果轮回,我特么也遭报应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我的工作单位比较特殊,如果有一天不免费了,我们应该也是免费的。
广州疫情一直反反复复,但是封控一直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
既然已经来到 2022 年年末,伴随着弱不禁风的变种,我相信只会越来越好,早晚会放开,实行自愿检测。
顶点已现,撑过现在,前方的就是拨云见日,希望各位安好。
- 来自一个感染过的海外华人。
数据压根不用发布了,留给医学分析就行。
成天发来发去,好像是个大新闻一样,本来不挤兑的事都可能搞成挤兑。
坐标广工,学校还在线下教学。。真他妈牛逼
有一个节点很有意思,如果流浪地球 2 拍的是太阳爆炸前反抗军暴乱的故事,到时候上映时候新冠死亡人数上来了,很有些现实魔幻主义的意思
我们挺淡定的…………
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天天核酸,该排查的都排查了 。主要聚集地都在那个村,只要管控到位,其他区还是很平常的,该上班的上班,少串门就是了。
可能我们数据太真实了,不像其他地区,几个几个的报,显得我们极其危险。
很多人可能会很疑惑,每天新增近万了,广州怎么好像没事人一样,还不赶紧封城?
你只要看看具体新增的数据,就知道大头依然是海珠那三条村,有些人会问,几个村能有多少人,这么多天了还新增这么多?只能说大家对珠三角这边的城中村缺乏想象力,它真的能塞进来很多外来人口。握手楼,违规加盖,小的村几万,大的村十来万以上,而且是密密麻麻聚集在几平方公里的范围里,想了解的可以视频网站搜搜广州城中村,可以窥探一二。
作为在广州生活的人,我不在海珠,除了核酸要求 48 小时外,真没太大困扰。
每天都会看新发布的疫情数据,不过我更关注的是海珠以外其他区的新增数量,还有这些新增是属于什么类别,重点人群,密接感染这些还好,是已经在管控范围内的了,最担心的是社区常态化核算检测发现的,这种比较麻烦,目前来看,社会面传播还算控制得住,没有崩。
至于海珠,估计这波搞完,广州会认认真真考虑城中村的问题了吧?
从目前来看, 逐步放开似乎是大势所趋,怎么放,一下子统一放开,估计冲击会很大。一个方式就是各个大城市逐个放开,错开感染高峰期,让中国全国统筹能力发挥到最大,把对老百姓的伤害降到最低。
比如现在北京查的就很严,因为现在北京不能爆发。
其实从最开始中国政府就把老百姓保护的很好,以最低的死亡率坚持到疫苗研制出来。现在也一直在经济和健康中不停尝试,只是想更好的降低伤害。
只是很多人被保护的太好了,忘了感恩,以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希望人类记得感谢罗辑。
感觉广州的现任领导有担当
只要让人民的矛头对准人民,这一波广州永远赢。
这些感染数字有何意义?我只想知道感染后死亡数字
这有啥恐慌的,广东和新疆唯一的区别就是广东诚实。
感染破万了,那多少重症呢?多少发烧的呢?死了几个呢?自己不会算算账吗?威胁有那么大?自己吓自己罢了。
感染的地区人口较密集,有利于病毒传播。
重症的比例低可能是:
1 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抵抗力相对较强。希望不要后续发展到老人儿童大面积感染。
2 目前广州的气温 20-30℃,相当于北方的夏季,病毒最利生存的气温应该是 15℃左右。
3 病毒的毒力在减弱。
4 无症状的比例没有报告的这么大,比如轻微喉咙痛,发热,有的也报告成无症状了。
1. 广州新增 1189+8486;
2. 新增 1189 确诊中,直接新增确诊 275 例,其余为先前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 8486 例无症状感染者。即总共新增阳性 275+8486=8761;
3. 海珠区新增 8582 例阳性,占全市 97.96% 以上,高度集中在凤阳街、南洲街、华洲街的城中村区域(7947 例),占全区 92.6% 以上。但是,海珠区实时传播指数 Rt 已下降至 1.5。由于海珠区感染者基数较大,即便 Rt 值维持在较低水平,新增感染者的数量也会很多。
4. 社会面新增 16 例阳性,均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白云区 2 人,花都区 3 人,番禺区 3 人,增城区 2 人,天河区 4 人,荔湾区 1 人,越秀区 1 人。这些区的 Rt 都已下降至 1.2 以下,说明疫情趋于稳定。而其他未列出的区,疫情均已进入收尾阶段。
5. 方舱医院已建成 39164 床、在建 75228 床;
集中隔离场所已建 28235 床,在建 103780 床。
放开试验田,期待下一步数据 ,全国紧跟调整。
广东广州市本土新冠疫情持续扩散,其中海珠区 11 月 11 日 0 时至 11 月 13 日 24 时强化全域疫情防控措施,限定所有市民居家,每户每天一人 “分时有序、分区限流” 外出购买必需品。鉴于突然加强封控,大批居民在 11 日凌晨涌到街市抢购物资;同日,多座跨区大桥南往北方向封闭。
对于局势发展,有家在越秀区的广州市民向《香港 01》表示,现时跟 “封城” 状态差不多,因受影响的不止海珠,还有很多小区一样被封,包括他自己的住处。虽然自己心态乐观,物资也暂时足够,但上述市民忧心,情况会否恶化成跟上半年时的上海一样。
11 日凌晨 1 时 30 分,海珠区突然发布通告,加强封控,提到除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的水、电、燃油、瓦斯、通讯、环卫、药店、医疗机构、生活超市等行业和场所正常运行外,其馀经营性场所一律暂停营业,进入以上场所须持有 24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地铁、巴士、的士、网约车暂停服务,且一般车辆不允许流动;除特殊人士,所有人员居家办公,或就地转为社区志愿者;中小学以下停课,高校封闭管理等。
消息一出,随即传出有居民不惜深夜也要出外购买物资,据影片显示,大批人潮涌入街市购买肉、蛋、菜及乾粮等物资,现场非常热闹,犹如平日买菜的高峰期。而在部分超市外,则大排长龙,民众需要分批入场。对于强化防控,不少市民到网上抱怨,“海珠人的双十一,凌晨三点几市场抢菜”、“一刀切变刀刀切。玩凌迟吗”。
其中,据 “小 Shen 看大陆” 发布的影片显示,在广州某市场,即便已经是凌晨 2 时半,可现场仍车水马龙,令拍片者也直言“嘘冚”。据了解,现场最好卖的是鸡蛋,“基本上人手一板鸡蛋,甚至乎两三板”。至于一间猪肉档前,虽然风声指货要 3 时才到,可未到 3 时时,就已经大排长龙。最后,拍片者买完菜时,时间经已来到凌晨 4 时,“你有冇见过咁样广州啊”。
另一方面,在通告实施的首个早上,当地媒体直击海珠区交通、物资供应最新情况,显示包括猎德大桥、广州大桥、琶洲大桥、海印桥、人民桥等在内的多座大桥封闭。其中,猎德大桥南向北方向封闭,入口处停了不少私家车,交警对车主进行交通管制解释工作;广州大桥南往北方向海珠区上桥位封闭,交警指引车辆就地掉头,而在北往南下桥位置,天河方向驶向海珠的车辆被劝返,只有部分运送物资的车辆可通行。
物资供应方面,报道指,海珠区居民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正常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全区各生活超市均对外开放、正常营业,还可通过美团买菜、美团优选、朴朴超市、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淘菜菜、多多买菜、菜鸟网络等电商平台在线订购。
其中,胜佳超市物流配送中心连夜往海珠区配送物资,负责人表示货物储备充足,会及时根据门店情况补货。钱大妈负责人亦表示,该店保持实时监控,在收集门店数据后,会及时启动海珠区门店的二次配送,第一时间调配资源进行补货,尽最大努力供应生鲜物资。
担忧情况恶化如上海 市民:即使封城也解决不了
11 日 0 至 24 时,连同本土无症状转确诊,广州全市共新增 694 宗确诊个案,另有 2921 宗无症状感染者,本土个案总数达 3615 宗,佔全省个案数超过九成。
疫情持续扩散下,家住越秀的赵先生(化姓)虽然并不是海珠居民,但其所住的小区亦被封。他向《香港 01》表示,目前越秀没有如海珠一样会有抢购物资情况,自己家也有充足物资,他的心态良好。虽然封控措施来得突然,但他表示,暂时没有发现市民有怨声载道的情况出现。
不过他强调,自己说的都是 “目前” 的情况,并解释这是因为封控的时间还不算长,而且物资供应也没有短缺的情况出现,因此怨声载道的情况应该是极少数。但他未敢排除情况会继续恶化,变成跟上海一样。今年 3 月下旬,上海市实行分区分批封控,全市直到 6 月 1 日,才进入全面复工复产复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是次亦是 2020 年 1 月针对湖北省的全域封锁后,内地当局首次对一个一级行政区进行严厉的全域封锁。
今年 3 月下旬,上海市实行分区分批封控,全市直到 6 月 1 日,才进入全面复工复产复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新华社)
虽然如此,但当被问到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接受长期封控时,赵先生表现得泰若自然,“做唔做准备都一个样….. 因为你冇佢办法”。他又认为即使封城也解决不了问题,在得知香港的友人已能到泰国旅行,且不用强制戴口罩时,他笑言:“我地呢度仲係觉得新冠比较危险。”
另一市民梁先生同样住在越秀,他也表示有听闻海珠居民有半夜起来去买菜的情况,但除了海珠外,其他区暂没有这种情况。
对于广州疫情,梁先生认为暂时还不止于像当初上海那麽严重,但也不解为何会发展至此,因为之前有疫情时,都能很及时地控制。平时有玩音乐的他解释,其实这些疫情,如果市内有几例就已经很严重,“之前我东莞有个演出,有几例,政府立马取消了”。
港人入境措施放宽成疑虑?“担唔担心都一样啦”
11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疫情精准防控措施的通知,宣布对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调整为 “5+3”,及取消对次密接者的判定等。广州市卫健委同日表示,即日起调整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隔离期限;不再甄别密接的密接,对目前正在隔离的次密接者解除隔离。
由于穗港两地距离近,人员交往密切,新政或在日后驱使港人到当地探亲等,那广州市民会害怕人们从日增数千宗确诊的地方到当地吗?
对于这个问题,赵先生不以为然,“担唔担心都一样啦”。梁先生则表示,要看担心的前提是什么,“是自己害怕新冠本身,还是害怕它带来对自己的危害,还是说害怕这些检疫措施是否足够?我觉得这些还是需要政府去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到底当前新冠对人的危害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进而我们的防疫措施是否可以放松,或者说为何还要如此严格?”
梁又认为,内地一直以来的防控这麽严格,会给人一种不知道是新冠本身可怕,还是因为新冠所带来的防疫措施,给自身生活所带来的麻烦可怕的感觉,“我觉得很有可能现在国内人民都对这个恐惧有所混淆了”。
看网上的那么多回答,总结两点∶
1,得过这个病的绝大多数支持放开,没得过这个病的有一半支持封城。
2,被封过城的大部分支持放开,没被封过的大部分支持封城。
本轮嘴上说我们是科学防疫,不是全面躺平。
但最后结果就是病毒共存
目前所做的只不过是为了平滑感染 / 危重 / 死亡曲线。尽可能避免短期医疗挤兑。
所以大家要提前备药,这真的不是开玩笑。
我前几天买了力克舒、奥司他韦、布洛芬、新华制药、鱼跃医疗。。。。
我大广州新增的快赶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
两种态度,要么全防,但不现实,经济会在被压缩,另一种就是常态化,口罩伴随,阳性自主居家隔离!!!
病毒的传播力还是超过了防控力量,躺平才是王道
继续封,封到连富士康都跑路,到时候就是一个死,看是小死,中死,还是大死。
广州这波疫情还挺严重,想回去看看儿子都不得行
我建议躺平派去广州体验一下躺平生活
没事的 大号感冒罢了 嘻嘻
这个问题是每日自动调整日期数量,然后发出的么。。。 十有八九,疫情话题慢慢的就不是热点了,自然心中恐惧消失,大多数人会随波逐流恢复常态化生活,那时候还担心个 。。。
客观来说,全面放开每年新增死亡人数是 300 万左右,其中 90% 是 70 岁以上老龄人口。正常年份死亡人口是一年 1000 万,也就是增加 30%
天天南沙 - 天河往返上班,偶尔会恍惚广州真的很严重吗?为什么我还在两点一线的打工呢?
该吃吃,该喝喝。
感觉影响没那么大。。
拍脑袋猜想,感染和无症状数量已经不是官员的核心 kpi 了。后续关注重症和死亡数量吧
有这心思担心,还是去了解下这病例都来自那个位置。你会发现 90% 多都是在那几个早就被封控的城中村里的。
所以你担心个啥?
不容乐观。
之前网上老是吐槽上海的疫情,现在搞不好会轮到广州。
其实,现在广州对疫情的政策已经很严了,百姓即使有所抱怨,也会天天做核酸。
我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为什么?数字就是蹭蹭往上涨。这个年估计不好过啊?
这才哪儿到哪儿国外的确诊率在 30% 到 50% 咱们也就是差不多的数据,一下全开放的话就现在的传染率一天几百万就是常态。
感觉现在一天天,对广州疫情新增的数字是一种 “麻” 了的无奈,大家拭目以待吧……
我和我妈当初都是发高烧硬扛过来的,我一直都和我爸说,尽早感染还有床位,后面床位都没有
可以再来一次魔都三月
如果不测核酸,感染者会大幅减少
有朋友在海珠,某个地方的在海珠的人聚集在一起,破坏隔离设施推搡大白,最后特警都去了,隔离不住。感觉已经有扩散到其他区的了。。。
一个系统如果需要各环节准确无误的配合才能运行的话,那么它在现实中肯定无法工作。
真的太棒了!!!毁灭吧
说真的,广州人民已经麻木了。
发现个规律,新增人数越多,ZF 管得就越松。这是表面逻辑
底层逻辑是,我们要弹性,要管不管,所以。。。
过段时间就不统计了
主步调是放开,但是放开是有节奏的,要松中有紧,紧中有松。现在的政策也是这样的。
病毒即使不是洪水猛兽,也绝不是温柔的春风。我们现在的方针从动态清零慢慢转成以医疗体系承载力为主的防控策论。如果一下子全面放开,首先承受压力的一定是医疗系统,而且现在是冬季。一旦发生医疗挤兑,基础疾病的救治,其他医疗卫生问题也无法解决,那会不会导致民众的恐慌,会不会造成经济的问题?这就不可控了。
所以按照现阶段的政策,就是一边管一边放,就像洪峰调控,既要保证不溃堤,也要保证不发生洪涝灾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政策一定是松紧结合。具体的举措呢,就是不封地方,但是管控阳性,减缓传播速度。未来一旦传播太快,医疗系统承载不了,可以马上恢复区域管控。总而言之,群体免疫是终点。
最后,没打疫苗赶紧打,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看到这个数据,就没有了方向,我是郑州的,已经在家一个多月了,还在继续隔离中,希望疫情快快结束吧
我朋友在郑州酒店封了一个月出不去,然后酒店有人阳了……
我本身就是在广东,但没有在广州和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属于二线城市,所在城市疫情情况还好,但依旧会关注疫情最新情况,从数据来看,广东新增数据基本都是靠广州 “撑起来” 的,这跟一线城市的人口总数和人口流动分不开的。
虽然数据看着很触目惊心,但是说实话我觉得目前疫情防控已经做得很好了,直观的感受就是昨天本来是去深圳参加一个展览会的,但是被告知没有三天三检不允许进场,虽然提前没有收到消息,但对于疫情防控的态度是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的,当然我也是被挡在了外面。
影响不大,蛮好
麻了,快递半个月还没发货
天河区天选的打工人,每天准时打卡上下班,下班后消遣环节,排队核酸。对了现在做核酸还限时,天选打工人更惨了!
习惯性看无症状,原来加上有症状已经破万了。。
另外我注意到一个点:另有 939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也就是 900 多无症状后面开始有症状了,原来无症状也不是一直都无症状啊
这么多天过去了,还是在暴增,会不会广州早就全是无症状人士等着检测罢了
天河真的算广州的风水宝地吗,为什么只有天河毫发无伤,真的一点感觉也没有诶
很多人都在等新增… 这有啥意义呢?看看重症跟死亡数才是关键
管:为什么要管我。不管:为什么不管我。
现在人民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后疫情时代的政策,以及有较好的心理预判,大部分人都是心态自我调节能力有了很大地提升,不管是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能从大局观出发,配合疫情防控政策,齐心协力争取早日动态清零,对政府的信心还是依然保持一个高位状态。
过段时间湖北能给各位整个大的
之前新闻报道一个阳性密接能上百,打个折按 50 人计算
一万人阳性就 50 万密接
全国 2.3 万新增就是 115 万密接
再过一个月新增 10 万的时候一天密接就 500 万
总有扛不住的一天,反而没余粮了
人在广州黄埔,工作生活照常,就是尽量减少外出。
早上打电话回家,老妈说广州疫情是不是好点了,不知道她是从哪看出来的。
不过我虽人在广州,除了收到验核酸的提醒短信,和主动去搜索的每日新增,也不知道疫情现在是什么情况。
广州 8 千 5. 海珠区占 9 成. 康乐鹭江两个村 9 成全占,建议准备好干粮,无症状居家隔离不得外出,阳性进方舱,不得离开广州,搞几个月能见到曙光,严重区域,这几天人山人海在领物资,不解决好,明天还会继续增加的
希望早日结束,不然春节就难了
无所谓,我会出手
仔细看一下,社会面增长数量的控制一直是此次广州相对稳定的表征,增加的依旧是海珠,其他区域已经开始解封,我的看法是数字还会涨,直到海珠存量消耗完。。。说的有点直白,还有现在重症少,没意义,需要等整体这一波结束了,才能看到底重症,死亡情况,现在都是过程数据,谁知道,后面会是怎样呢。
速速放开,真的很难受,饭都吃不起了
每个区都在建方舱,方舱建好就躺平了,再等 1-2 个月吧,听说能住 20 万人,广州人口 1800 万,差不多就够用,问题是没几个城市像北上广一样有这样的医疗资源,其它城市怎么办呢?
两天没看国内这么严重了吗
学学石家庄,取消核酸马上就 “疫情神奇趋缓”
我真不担心感染病例数字,我更关心重症率和死亡率到底怎么样,尤其是死亡年龄分布和并发症情况,好让我对自己真的万一感染后有个准备。
重症死亡率公布一下
我看看哪个地方能打破大上海日增两万 + 的记录!
骑驴看唱本,咱走着瞧。上海都搞不定广州能搞定?广州人不是人类吗?
一直关注的都是新增确诊数量,昨天无意当中发现其实每天都还有新增死亡数量,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些数字越来越不敏感,可是每次更新的一个死亡数字其实都是一天活生生的生命,他们可能曾经和你我一样但最终却最后成了一个数字,被大多数人忽视遗忘,一时间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滋味
快过年了吧
人在天河,正常上班,日常核酸。
人在天河,感觉无事发生,该广场舞的继续广场舞,只是核酸检测的队有点长。
问题不大,相信祖国,人定胜天!
搁这做实验呢。我在深圳,别挨过来啊
11 月 16 日广州全市核酸大检测。
在越秀照常上下班,继续每日核酸。
感觉这两天最近的蔬菜比上周丰盛多了,也不需要提前买,可以保持日日鲜。
周围一片祥和。
看来新改革开放之路还是得靠广东做试点
第一次回答疫情相关问题:
动态清零的总目标下怎么去达到呢?其实是可以达到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粗暴的依靠全域封控 + 全员核酸迅速达到。
其实疫情最大的影响是全域封控,其次才是全员核酸,前面针对的是全体人,后面针对的是财政。
所以目前的感染方式粗暴的依靠封控 + 全员核酸达到快速的动态清零损失很大,也很难持续了。
动态清零的总目标下绝对不能减小核酸检测要求反而应该加大核酸要求,进入超市,地铁,医院等等具体公共场所需要定期的核酸检查,尽量保证公共场所没有感染者来减小感染。长期的过程就是保持核酸正常检测,无症状居家隔离,封家,不能封楼封区,因为不能依靠全域封控 + 全员核酸迅速达到社会面清零,那么封楼封区就会很长并且意义不大,浪费组织管理资源。建立综合性方舱医院,轻症和重症的去解决新冠和其他疾病,然后其他医院也要核酸证明才能进入保证正常的医疗资源。这样发现一例处置一例,虽然没有依靠全域封控 + 全员核酸迅速达到,但时间其实也不会太长,只不过是显得数据不好看,因为较长一段时间一直有疫情出现。
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在基本对全体人和财政的影响很小的情况下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就能动态清零了,然后直到新的新冠患者出现(人除非不参与社会活动,不然疫情肯定不会停下来的,这也是粗暴的依靠全域封控 + 全员核酸迅速达到清零在目前的感染方式和发病方式下显得特别傻的原因,)。
其实可以有中国特色的疫情防控,发挥长处避免短处。
如果减小核酸检测要求,那么动态清零的总目标下绝对不能实现,其实也就是躺平,只不过形式好看而已。不能像石家庄一样一股脑的没有任何准备的放开,这其实是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
最后还是要正常宣传新冠疫情,毕竟都 21 世纪了,不管是感冒也会,致死也好都是一种病毒,应该是正常、科学的去处理而不是妖魔化或者轻视。
稳中向好,确诊稳步增长,在我们控制范围内。
不信谣不传谣。
全面开放。
人在广州,正常上班,刚吃完午饭。
作为普通市民,好好吃饭,好好上班。
该囤吃的囤吃的,该备药备药。做好能准备的一切策略。
且保有用之身,以待转机之时。
我在广州白云区,我爸妈在海珠区疫情严重的鹭江村,我原本以为最多到这个月底疫情就结束,结束后我就可以去海珠区那边看看我爸妈。怎么今天突然这么多啊?这种情况还是要坚持清零,不要搞什么开放了。要开放也行,麻烦这次疫情清零之后再开放吧。
反正我最近是没听到新闻上经常播报疫情了,准备刻意淡化了吧。杭州这边哪里报出疫情我已经无感了,就上次被付黄码五天五检太烦人,心里慌的一匹,生怕黄码去不了健身房进不了商场
呵呵、广州编不下去换广东了
先从数字上适应,然后再是生活
芜湖芜湖
我希望政府能够用好这快则一个月,慢则三个月的时间段,多建快建扩充医疗资源。
不要让这些压平感染曲线的努力付之东流
中国的希望在广东。严厉的措施能持续 99 年吗?
中国能否走出一条新路就看广州的了。
让专家们认真做事,我们这些外行就别指点了。
道之动:一开始就躺平的瑞典和坚持清零直到今年 3 月的台湾,谁超额死的人更多
一开始就躺平的瑞典,2020、2021、2022 年这疫情 3 年预计每年平均超额死亡率 2.26%。而坚持清零到今年 3 月,最后被迫放开的台湾,这 3 年预计每年平均超额死亡率 9.7%。有 7 个地区封锁次数高达 8 次的澳大利亚预计 3 年平均超额死亡率 8.6%。
让数据再飞一会儿!
广州想干嘛,准备害全国多少人因为广州去 si?
九头鸟加油!!!
广州都交作业,郑州你还掖着藏着吗
广州的情况像似防止清零而不像动态清零 整个海珠区停工停产停业 要民众到处流动什么 这种流动能产出什么 街上天天比没封还热闹 大家都没班上 天天要求做核酸 到处游荡
好好锻炼身体,准备感染,各位千万不要争当新时代的红卫兵哟
想问一下,有没有在康乐村的,前两天广州同事转我的,真假不清楚
感觉很离谱,之前我在人和镇被封控了,都还好,这次这么严重了吗?
这些写答案的都瞎扯。不看新闻的。
昨天晚上至今早 9 时,广州多区陆续发布通告称,今天(11 月 16 日)开展核酸检测 “应检尽检” 工作。
通告中,
番禺区、黄埔区、天河区提醒,核酸采样开始时间为 7:00;
白云区、荔湾区、越秀区提醒,核酸采样时间调整为 7:00—13:00;
花都区提醒,检测时段为 7:00-18:00(主要检测时段:7:00-13:00)。
番禺区
昨晚 20 时 54 分,广东番禺区发布 “关于 11 月 16 日开展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的通知”。
因疫情防控需要,根据统一安排,番禺区定于 11 月 16 日对全区 16 个镇街户籍人口、来番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检测对象
全区 16 个镇街户籍人口、来番人员等(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另行安排)。
检测时间
采样开始时间为 11 月 16 日 7:00。
目前,“番禺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地图”已覆盖接入全区 16 个镇街核酸检测采样点信息,市民可以通过 “番禺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地图” 查询就近的核酸检测服务点。
从化区
据 “广州从化发布” 昨晚 23 时 26 分消息,11 月 16 日,从化全区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白云区
据 “广州白云发布” 昨晚 23 时 33 分消息:11 月 16 日,白云区开展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请留意采样时间有调整!
时间:2022 年 11 月 16 日 7:00—13:00
检测范围:白云区域内所有居民。
黄埔区据 “广州黄埔发布”11 月 16 日 0 时消息:黄埔区定于 2022 年 11 月 16 日 7:00 开始,对全区所有街镇户籍人口、来埔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花都区
据 “广州花都发布” 凌晨 0 时 21 分消息,花都区定于 2022 年 11 月 16 日 7:00 起对全区户籍人口、来花人员开展 “应检尽检” 核酸检测。
检测对象:全区户籍人口、来花人员等(居家隔离人员另行安排)。高风险区、临时管控区范围内人员根据所在镇(街)、村(社区)、网格员通知在家等候上门采样或到指定采样点落实核酸检测。
检测时段:11 月 16 日 7:00-18:00(主要检测时段:7:00-13:00)。
天河区据 “广州天河发布”11 月 16 日 0 时 44 分消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天河区定于 2022 年 11 月 16 日开展全区户籍人口、外来人员核酸检测工作。
检测时间:11 月 16 日 7 时开始。
荔湾区据 “广州荔湾发布” 今天凌晨 2 时 40 分消息,荔湾区定于 2022 年 11 月 16 日(星期三)开展核酸检测 “应检尽检” 工作,请荔湾辖区内全体市民(含外来人员)于 7 时至 13 时,到就近的采样点(详见附表)进行 1 次核酸检测。
此外,荔湾区提醒:
站前街、西村街及高风险区的市民按照工作人员指引参加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另行安排。
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后三个月内不参加核酸混管采样,如需核酸检测请务必到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单人单管核酸检测。
越秀区
据 “广州越秀发布” 今早 8 时 22 分消息,越秀区定于 11 月 16 日开展核酸检测 “应检尽检” 工作。
检测对象
全区 18 个街道户籍人口、来穗人员等(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另行安排)。
检测时间
采样时间为 11 月 16 日 7 时至 13 时。
原因是广州昨天全员核酸了,所以增加比较多是正常的
让我一个石家庄人怎么看呢?当然是学我们,放开 + 不看核酸码了呗~
看看河南河北的数据和实际居民的观点。。你觉得魔幻和现实到底距离多远?
办会员吧,大家都办会员,可能会减少疫情
广东这个样子,会有兄弟姐妹们去支援了,象当初武汉上海一样。希望不要全国都爆,大家自顾不暇,没办法支援,就真的完蛋了
人在广州,感觉还好,不像一些回答说的那么水深火热
天河这边很平淡… 感觉全集中在海珠了
援军在哪?
没什么意外,与病毒共存是必然的,是不可逆的。除非在国境上筑高墙,整个世外桃源,无论魏晋三百年。
一边新增这么多,还在一边开放,免费核酸也少了很多,广州地铁一样挤,有点慌了
人在广州,丝毫不方。
二十条规定了的,上午发布,下午就立刻响应,第二天效果就立竿见影。
刚压平的曲线立马陡增,本来要结束的疫情看起来就永远也结束不了的样子了。
大家做好防护吧,能不得就不得,能晚得就晚得,能少得就少得。
接受现实……
破万了
数字孪生技术有助于实现更加高效、精细化的管理,缓解疫情防控压力。
更多相关数字孪生案例请**点此查看**。
取消次密接,减少隔离时间,这就是某些人要的共存第一步啊,防疫不彻底,就是彻底不防疫,如果回弹防疫政策,拐点早就出现了,参考国庆时的深圳,人家为什么能压下来
还好现在能治愈的,不然极其糟糕。不怕有病,就怕治不了或没钱医
这一波谁在大气层真是扑朔迷离了。
在越秀区好像没什么感觉
我这也是,社会面还没有清零呢,就可以正常上下班了,看来离全面解封不远了,到时候是好是坏谁都不知道
请问有几个重症?
坐标海珠某大学,今天看到中大和华师有阳性,我们大学早就有阳了,大把人拉去外面隔离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看到报道,学校也不公布信息,只知道现在宿舍楼好像每天都有新增阳性病例,时不时给你整个红码黄码出来,然后一直被封在宿舍里,在走廊打个电话都被通报批评了。
哎,怎么越来越多了,这可怎么办
早日恢复正常。
利好外省考生
让人有点意外… 囤点菜… 买点药备着… 关键时刻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作为一个广州人,我只想说,在广州真的感觉很平淡。番禺这边下周一就复课了…
我在隔壁深圳。
国家卫健委上周五发布疫情改革后,我总感觉隔壁像做一个试点。但是这个也只是我的猜测。
深圳目前还是 24 或 48 小时核酸,并且上班都需要出示行程码,估计就是防隔壁的。这个方式挺好的。两个城市人口太多了,如果一起爆发,对后续的防疫推进更艰难。
我们公司在广州有个办公区,昨天全部被赋黄码了,说是办公室附近有密接。做了一次核酸后今天继续上班。小部分同事今天被隔离了,听说是昨晚连夜围起来的。
总的来说,感觉他们都挺淡定的,也很相信政府。希望广州赶紧好起来吧。
广州加油!
还行吧,遗憾的是城中村离我不远,前几天跑了一群打砸的密切接触者,这酸爽。
为什么这几天关于感染人数的话题上不了热搜甚至推荐也没有了?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就看过几天回来又没有后续的会议决定了
哎 就这样广州市某中学还想复课还想考试 头真铁
坐标黄埔,这个关键节点大部分核酸点时间都缩短了。。。
今早 6 点多就被喇叭吵醒做核酸,一看群消息做核酸的时间点都是 7-13,附近医院也停止做核酸。。。
虽然黄埔区基本没受到疫情影响,但还是要多屯点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可怜的老百姓,夹在这 “病毒” 和封控中间挤来挤去。。。。不愧是中国特色。。。。
亲戚在广州,说没感觉有多严重,建议广州向石家庄学习,为一线城市闯闯关
像极了重度社恐患者出门前的样子。
祝福大家
看着吓人,其实真没什么。
反对对被隔离地区再做核酸筛查,因为自限性疾病做出来一堆无症状,除了让没有常识的人恐慌和浪费财政资金之外没什么用处,还不如认真想想怎么做好生活保障和应对有症状的患者。
无论如何,哪怕是每天阳三万人,都希望广州不要被奇怪的舆论影响,又走到封城那一步。
没事 没事 继续放开 让躺平党后悔
虽然数值看着一天比一天高,不过周围的免费核酸网点都只开半天了,前几天还要 24 小时核酸的地方也放宽到 48 小时了。除了一些中老年人和宝妈,周围认识的人也都不怎么在意了,感觉大多数人现在对此确实都很疲惫麻木了。想了想,真彻底放开会怎么样呢?可能高举共存大旗的人又会变成呼吁防控的先锋吧。
绝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战胜疫情,应对措施得当是为了给科技人员争取时间。核心还是要靠医学科研,比如广谱单克隆抗体大规模生产广泛应用。小巧的口鼻式消杀呼吸器广泛应用。高效的紫光灯环境消杀设备的广泛应用等等。
这里给个简单的思路吧。比如口鼻式消杀呼吸器可由消杀软管(内置紫光灯和充电电池),过滤膜,口鼻罩构成。消杀软管和口鼻罩形成环形,方便口鼻颈后方式佩戴,并开有呼吸开口。
粗略分析一下技术上的可行性: 医院的紫光灯消杀照射的时间需要 30 分钟到 60 分钟才有效。人每分钟呼吸 18 次左右,每次呼吸吸入空气大约 500 毫升。新冠病毒对特定频段的紫外线敏感,照射一定剂量后会失去活性。
那么,如果能通过紫外线在 3 秒内使 500 毫升空气中的新冠病毒失去活性,则呼吸道这一关就把住了。目前,二极管紫光灯体积够小,如果在消杀呼吸管中数量足够,由于管径很小,则紫外线强度远远超过医院病房的强度,又因为要消杀的空气总量也远远小于病房中的空气量,故而消杀时间可以极大减少,从 3600 秒减少到 3 秒内完全可能。
另外,二极管的耗电量是很低的,因此,充电电池供电具有可行性。而利用光的直射性,可以通过错位开孔的遮光片防止紫外线照射人体。如果有必要,再加一个臭氧过滤网,可以消除紫外线产生的臭氧的危害。
综上,整个口鼻式消杀呼吸器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完全可以承受。远比防护服、隔离加不停地大规模核酸以及静默停工停产的成本低的多!
希望每个人都不再受疫情之苦。
以前的时候,我们的呼吸道是不设防的,但现在不行了,因为有人投毒。所以消杀式呼吸器势在必行。所谓 “敌高一尺,我高一丈”。
感觉之前大骂清零政策,叫嚣放开的人少了??人呢??如你所愿了啊???
如果今后国内只死亡 10w 人,那说明我们完成了一个 good job
大号流感而已,big flu!
等明年天气变暖,病毒会奇迹般的消失
新冠大流行已经结束
或许这就是生活
瑟瑟发抖中,已经买了氧气机,血氧仪,各类药品,控不住了就尽量不出门
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致病性和致死性可能越来越弱,但什么时候病毒完全消失,谁都不可能给出时间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党相信国家,认真遵守防疫规定。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我们终将会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加油!
再多点 还不够
还是那个问题,新冠病和穷病,你选哪一个?
防疫转向阵痛期才开始,比起担心主战场是否会发生挤兑和崩溃,舆论战场也会巨浪滔天,有些人有些国家一定会趁乱搞事。
下周预计破 3 万
现在就是用乙类 + 的管控方式。阳性集中隔离治疗;+ 就是密接也管控。
现在问题是一旦达到几万后,密接怎么处理,居家是否可行。如果密接可以居家。那么这样的管控基本可持续。
一个月左右时间,这波就过去了,其他新加坡,台湾,香港,越南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一个月的高峰时间。我们相当于用更集中的治疗和管控,配合自身免疫力,抗下疫情高峰。如果重症率,死亡率最终可以接受。那基本就 ok。
这样也是在经济和疫情之间找到了一个偏重降低疫情影响的方法。虽然代价也很大,但基本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了。
绝大部分感染者都是在海鲜区的封控区和隔离管控人员啦,番薯区今天解除管控了呢!问题不大啦!地铁人流量开始恢复了
反正我看回答,广州其他各区都表示生活没有影响,更何况都是某省人引起的,那不如赶紧把那几个村开除穗籍吧,这样广州疫情就控制住了。
广州不解决城中村问题,那就没这么快好
之前我们公司没有一个居家隔离的,自本周开始,一层楼少了一大半,都去居家办公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国绝不能放开!
新出的二十条,也并不是放松的标志,而是集中力量对付大头,该严的地方可以比以前更严,同时保障最低生活需求,对于隔离区紧急情况做好预备处理方案。
必须快,准,狠对待疫情,严格,到位执行措施,不要犹豫,病毒可不讲自由民主。
我只知道抗疫三年,他黑了三年,永远文不对题毫无营养,除了拉对立就是黑,看清楚这个人
我就问一句:无症状传不传染? 如果传染,那被传染者 是不是也都是无症状?
芜湖,起飞,不是都想放开吗,放开好啊
你以为的放开
嘿我运气好,想去哪去哪新冠轮不到我,终于可以出门挣钱了,出门嗨起来
实际上的放开
天天新增过万,一不留神阳了,那时候你觉得你的资本家老板还能照样让你上班?方舱老实待着吧您。不上班做小生意的,等你阳了钱钱赚不到,该关起来还是关起来。
再运气不好的,得了几轮新冠,后遗症也留下了,去哪工作都被歧视,家里老人孩子也都被你带回来病毒折腾几次。
愣着干嘛,这不就是你们想要的盛世吗,还不快起来欢呼?
3 月底上海疫情几百人全国人民要求上海封城,抨击精准防疫,张文宏小丑,中老才是英雄。支持清零,不要双标
为什么没重症?因为目前感染的人群中老人少而已
另外普及下重症的概念,实际是绝大多数是有严重基础病的人 ,得了新冠后因新冠导致基础病发作变成重症,新冠只是诱因, 并不是新冠入肺导致严重的肺部病变 所以重症以及死亡人数主要看有严重基础病老年人这块 ,目前医疗资源不紧张,这些人一旦入院就是一大堆人围着转 各种贵重药不停的用,放开以后还有这待遇吗?
没别的,其他区已经陆续清零了,就是海珠区的城中村,很多人不配合防疫还冲卡,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人人都想早点解封,配合好肯定越早解封,结果就是各种闹,只能越来越多了
哈哈我算是明白了,可能真的有人希望自己和自己家人就是那百分之零点几的人(嘠了)
很多上海 IP 在冷嘲热讽,对此,我一个广州人其实基本无感,你要骂 “广州的拉肠云吞面不好吃!垃圾!”,可能我更生气一点。3 月份时,我没说过上海人一句坏话,个别时候提到也只针对上诲 zf 和买办及其代言人。
广州这次跟上海当时是有不同的,目前社会面只有 16 例,余下 8 千多例都高度集中在海珠某几个村,所以目前还是可控的。这样的局面,也不是说广州有多好,城中村问题太多了。最后,欢迎大家狠狠骂广州 zf,丢佢!
附广州发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z1E5-gK5XBGg7xZpAmnhg
早晚有一天,有人写这段历史的时候会发现,这次的放开,都来源于爱丁堡的破防, 从爱丁堡的精准防疫到 z 的可控,到鸳鸯锅封城,到全封, 到最后都没有实质性的处罚,到全国的此起彼伏也没有处罚。
当放弃处罚,那么放开就是或早或晚的事儿。
或许,就是有些人想卖药赚点药代的钱,但是代价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清零派担心老人小孩,别让他们出门呀,家里也可以戴上 n95 啊。现在地球你们是没指望了,建议去火星哦
本来广州人不免像之前上海人一样拉出来一顿阴阳怪气,结果现在好了,一小撮九头鸟直接跳出来搞事情,把锅背了一大半!属实是 “好兄弟”,够义气啊!
不懂就问,广州塔拉屎什么时候拉?我想看看聚众拉屎是什么壮观景象……
所以东亚病夫是谁最先说出来的
接着骂政府呗,不放也骂,放了也骂,好像骂了以后新冠就不存在了,就不会有传染性
我们有 14 亿人口
广东目前的新增病例基本上都是和相关的当地一些管控可能有外溢风险导致的。广东这边其实你说要是完全控制肯定还需要时间,就跟北京这边是类似的情况。
你既然都已经完全的放开,那你就要承担这样的后果。可能就是会有这种比较广泛的传播。或者是说要有一些跨区域和区域集传播的风险。所以只能说根据目前的情况来尽量的进行限制,不影响出行或者不如再进行相关的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比较精准的防控了。
广州目前规划建设的方舱床位 114392 张,已交付为 39164 张;隔离板房床位 132015 张,已交付 28235 张,合计共为 67399 张。应对每日破万的新增个案宛如杯水车薪,估计其他广东兄弟城市合计也不会超过 30 万张。至于其他还在建设中的远水救不了近火,估计很快就会出现类似上海一样,转运大幅拖延或转运到 “建筑工地” 的尴尬场面。
海珠区常驻人口 181 万,外来人口估计也不低于 30 万。目前广州市区接近 95% 的新增案例都在海珠,即便已经压至 1.5 的 Rt 也足够海珠区的疫情防控好好喝一壶。更不要提及存在前几天发生恶性事件跑掉的封控区居民对整体疫情防控带来的巨大不稳定因素。
至于死亡数,存在一个治疗时间的滞后问题,估计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体现实际的死亡数字。目前个人认为香港披露的奥密克戎死亡率的数字是高可信性的。广州本地的医疗力量应该和香港在同一等级。
不要妄图对抗科学,我们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别想了,不就是放开吗,自由领导安排,普通人该吃吃该喝喝
困难会存在一段时间,既然开闸了,就各自做好准备应对这些了。
照顾好自己,尽可能帮助他人。
但是记住:自己是自己生命及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广州加油!重庆加油!
买医药股就对了
政策黏黏糊糊根本没法干!!!!
为什么要放开了,因为没钱了。
高情商说法: 国家尽力了,低情商: 国家力尽了。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打的都是国产疫苗,依据柳叶刀的测试,中国的疫苗防重症可以,但在阻隔病毒上 和辉瑞那些差太多,意味着开放后,重复感染率非常高,到时候西方各国都会警示国民,中国是高风险国家,没必要不前往。
总的看下来,果然还是国外先进啊,英国刚开始都预料到最后还是要放开,当初全部人一起嘲笑,好像是天大的笑话 一样。
我纳闷的是疫情三年,经济形势这么严峻,经济下行这么严重,物价上涨,收入减少,甚至失业的这么多,民生这么艰难,那么这么多老百姓都是靠什么活着的呀?没听说过饿死的事情发生啊……
我目前突然意识到的问题,就感觉好神奇,whatever 这么折腾,老百姓还能有饭吃,还真是蛮神奇的事情, 反正我已经为钱发愁的,绞尽脑汁的白了头,却还依然无计可施,度日如年。
希望中国就我一人如此艰难……
大家都在讨论二十条下能不能防住,我觉得理性点看,现在的关键是控制死亡率,减少年轻人的死亡
想清零,全封控。不封城一个月莫想清零。
但是现在是冬季高发期,一天比一天冷,要清零我估计得封到过年,不仅仅是广州,几个已经爆发的大城市都一样。清零控们自己掂量掂量,吃不吃得消?
上海人应该庆幸,当初上海居然想独自背锅的。还好国家把锅移走了
请公布每日新增重症死亡人数
知乎用户 白衣古剑 发表 看来要么全面封控,要么彻底躺平… 想走有节奏有力度的优化防控,基本是不现实的。一个是因为病毒感染性太强,一个是因为对基层要求太高… ==== 大家经常吐槽各种一刀切政策,事实上是因为只有一刀切政策才能让整个非常庞大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来点最新的合订本 —————————— 评论都被自动删了 知乎用户 Wenbor 发表 人类到目前唯一消灭的病毒只有天花,还是在全世界配合下消灭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就静静的看今年 4 季度经济情况。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非公务员。 Part 1 琶洲那次后没几天,领导正常业务会议开会时,突然说,脱产下沉社区是政治任务,轮值,保证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剩余人手随时待命下沉社区。党员在社区的志愿活动最低每年两次,不论年纪无关职位。 …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到了十月份,全国各地又来了一波。 长假过后,西北西南先开始,然后海南到珠三角。 现在,就连北京也日增数十个。 没完没了。 现在越来越不知道具体情况。 比如,轻症和一般症状的新冠患者是怎么治疗的? 上海疫情爆发 …
知乎用户 kai 发表 充满仪式感的行为艺术 知乎用户 无风无雨无晴 发表 麻烦各位不要再私信了,大家理性评论,and 此回答评论区的回复不是我删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