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为什么较多发布不利于西方的内容?
知乎用户 猫之初性本熊 发表 比起 RT,观察者网那点黑简直是喷水枪, 论舆论战,还是得学毛子, 不过话说回来,别人天天高炮干你, 有个观察者网这种喷水枪也不错了, 至于发布对西方不利的内容,不然呢? 发布对西方有利的内容不就成了 NGO …
罗老师是学者,不是明星
其实反感大众把他的话奉为圣旨疯狂转发,因为学术应该是你来我往的讨论,现代网络什么都能追星化,我一直特别想跟围观同学说法学界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不是只有罗翔,任何一个人的学术观点也只是他的观点而已。追星化带来的后果就是,作为观点载体的人的人设崩塌会使大家迁怒于他的观点,这与法律和科学的许多价值恰恰背道而驰,我十分理解题主的这种担忧。
一定会
因为法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学科,其中针对一些关键问题会有很多种观点,每个观点背后多多少少都会有依据。然而这些,罗老师在课堂上会讲却未必有精力在法考上讲,即便在法考上讲,由于过于枯燥也不会在网络上讲。
这样问题就出现了,他的许多话被粉丝视为名言警句甚至真理,我已经看到很多人在谈事情时随口会说 “罗翔老师说”。但是,罗翔老师说什么只能代表他个人对某个法律问题的认知,不代表这一认知是普遍真理。一旦你的“罗翔老师说” 过多的碰撞到具体法律问题,或者不停的碰撞到一些和他观点不同的理论,那听起来就很诡异了,邪教感十足。罗老师在普法上是有功劳的,但是罗老师并不是我国刑法学界最顶尖的那批专家,甚至在同等水平里也依然有和他不相伯仲的人。这些人都有学生,学生还有学生。矛盾会因此产生。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粉丝压根就算不上罗老师的 “学生”,网络上罗翔的大部分视频都是很短的,主要以案例为主,其中会夹杂他个人的一些观点。这点东西说句不好听的,连法学的门槛都没摸到。这不是罗老师水平不行,而是网络传播中只有这种形式才更有利于传播。论讲课像段子,法考界并不只罗老师一个,但论传播方式,厚大这一波操作绝对是 666。然而这种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大量不具备基本法律认知的人成为粉丝,这原本是好事,但也会转变成坏事。大家做粉丝本也是图个乐图个扩展知识面,并不能要求每一个人做罗老师的粉丝还得专门学法律。
但是,人是一种喜欢吹牛的动物,我今天学到点稀奇的玩意怎么能不显摆一下呢?我粉了一个法学教授,这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事情怎么能不骄傲一下呢?今天有个案子,凭着我多年听 “” 罗翔老师说”的知识储备,怎么能不指点一二呢?如果我露怯了,就用罗老师说的东西怼死你。
这样的人多了,罗老师就会被动的成为一种网络嘴炮工具,而结合我说的第一点可知,罗老师并不代表真理。我估计罗老师也从不认为自己是真理,到了他这个水平,他可以很明白的知道什么叫 “个人观点”,什么叫主流观点,什么叫其他观点,什么叫和而不同。但大部分粉丝是不会懂得,他们会拿着罗老师的只言片语当尚方宝剑,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张明楷挡骂张明楷,周光权挡怼周光权。并且以真理自居,因为在很多粉丝那里,罗翔老师是他已知的最牛的刑法大拿,谁来也不管用。
而这些情况往往是一个 “网红” 招黑的前兆。
至于个别跳梁小丑没事找事,挑拨污蔑,这都是诱因,不是根本,根本是出在了饭圈化的特性上。饭圈化的特性只要存在,就必然会引起最终的结果。
因为饭圈化本身是一种 “造神” 运动,而人,从来都不是神,把人生造成神,那就是要这个人去死,他只要一天不死就会被造神者和灭神者反复拉扯,中间夹杂着魑魅魍魉。你说说,这样的人怎么能避免被黑呢?
恭喜人类继 热力学第二定律 后的又一伟大发现:
莫名被删,然后又神奇地被我捡回来了~~~ 现在的我全脸蒙蔽中…
(看来下划线已经拯救不了我了… 我要去学习新技术…)
会啊,
因为任何专业一旦深挖都是很复杂的,我们所有人在绝大多数领域都是外行,公共意见领袖(在某领域有专业知识的大 V)的观点在我们这儿权重是很高的,这意味着我们很容易会被引入简单明了的结论,明明就是在片面获取知识而不自知。
我看过罗老师的几个视频,罗老师在讲法考的过程中提到过,某一个点可能有很多不同大师的看法,“A 说”、“B 说” 等等,但是他会主讲法考涉及的那一个说法。
换言之,罗老师本身就是有选择地在输出知识,因为这是是为了符合考试要求的。
那么这必然是片面的,但这里的 “片面” 不是贬义词,而是受限于考试要求和观众学习能力的客观反映,是符合市场规律和公序良俗的。
不过呢!
罗老师现在红了,粉丝很多,影响力变大了,我们且不谈很多答主说的政治问题,哪怕是纯粹的学术问题,即使罗老师没有误人子弟,那些对法律一知半解,就是想跟风听个相声的粉丝乱发几句言,再把罗老师的观点搬出来,断章取义一下,说某某理论就是这样的!其他都是冒牌货!也会产生很恶劣的影响————
罗老师 = 教坏学生
这是第一点,教学内容本身的局限性导致粉丝群体的劣化很容易波及原本很权威、很学术的主体。
第二点,回到开头,绝大多数人没有经过严谨的法律学习,法考视频是给那些要考试的人准备的诶!很多人听了七八个小时法考讲白了还是个外行,到头来只会总结出一两个看起来很严谨的道理然后到处拿来用。
就拿我熟悉的传播学理论来讲,
“议程设置” 这个东西都被人说烂了,但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媒介会通过给受众展示选择好的议题来影响他们的关注点。
三个相关模式是什么?
三级议程设置是哪三级?
什么是反向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局限性是什么?
这些问题非常值得研究,也是对 “媒介的作用在于使受众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 这句空洞的话的重要补充,是不能被忽视的。
但是就跟 “沉默的螺旋” 这个理论一样,很多人就喜欢拿着这个到处套,理解的并不透彻,自然发的言在专业的人看来很不上道,一有批判,一有否定,比较激动的几个个体就会开始对喷,继而就开始把罗老师这样的知识源头拉出来,从而引发对罗老师 “教坏学生” 的批判,由此回到第一点。
这还仅仅是比较学术的层面,更不要说政治化问题了。需要注意的是,政治化问题并不只是说因为敏感所以有被处理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会引发粉丝群体的分化,这种无形中形成的对立相当危险,而且罗老师一个人是很难监控的,一旦出去大规模骂战,锅子还是罗老师背的。
总的来讲,真的很希望罗老师能好好发展下去,也很喜欢他的视频,但是真的要小心,网络带来的去中心化只是个表象,kol 在被抬出来的同时变得极其的脆弱。
————虽然图不是太恰当,但我感觉意思差不多。
谢邀。
罗翔老师已经开始被打成公知批判了。
虽然这件事从他去年火起来后就注定了,但发生得那么快还是让人侧目。
罗翔老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形象地告诉年轻人:其实十年前微博上相当比例的 “公知”,是罗翔老师这种。
文字有点矫情,说话有点酸,内容有点阴阳怪气。但整个思想主轴是正的,不偏激也不排斥讨论,顶多就是不愿意回复爱用感叹号的人。
当年自干五与公知的乱斗中,其实遇到罗翔老师这种,大家不会吵。渐进改良派反来干什么?还有比他们更追求稳健式进步的么?
真正意义上的 “公知”,这么多年没什么变化,一直都在:当年觉得公共知识分子能吸流量,就去扮演 “公知”;如今觉得爱国反外吸引流量,于是化身为 “新公知”。
怎么区分他们?很简单,这帮人从来不敢在具体问题上阐明自身立场和思考分析。
一是他们没什么能力思考,二是他们只敢讲大概念,害怕一讲明自身的具体立场,就会分化粉丝,流失流量。
罗翔老师被这帮人盯上,踩着屎了。
最后,希望罗翔老师的粉丝们牢记一点:
对面那几位,真的不是左派。
不是什么左派无限可分,而是他们真的不能算。他们要算左派,海格特公墓能裂开。
对了,你们会发现想帮罗老师正名会相当难,因为讨论空间有着非常多诡异的限制。
也挺好,可以亲身感受一下公知这一群体是怎么被迫劣币驱逐良币的。
我很担心罗翔老师
不得不说,法学是一门很专业性的学科。其理论高深晦涩。大家听罗老师的课好像是十分亲民有趣,但是如果去看看他的论文,就明白他是一个经过系统法学训练的教授。而很多法学界公认的理论,在民间的接受度很低,尤其是刑法理论。比如先天犯罪人和主观主义犯罪论,前者已经被批判的体无完肤,后者都过时的快和共和国年龄一样长了。但是好像民间仍然十分支持。很多案子,民众一般的想法就是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治乱世当用重典 “,然后一律死刑。但是法学家考虑的东西会多很多。就像罗老师说的” 法律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可是问题是,他们不会认为这是偏见,而认为是你的问题,是你包庇犯罪分子,喊着” 让他对你如何如何你就不这么说了 “。这时候,他所面临的压力就很大了
还有,我已经看到有人扒老底拿意识形态大棒了。这也是我担心的一点。我们讲 “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问题在于,第一,作为一个教授,在校的知识传授必然是相对自由的,其研究的领域和所发表的文章,也是十分自由的。但是当他火了,承担了一定的法律宣传的时候,这时候的禁区就逐渐多了起来。同时,所谓宣传的纪律和口径,是随时都在变化的,民众对理论的接受范围,也是不断变化的,甚至是 “公知” 的帽子尺度,近些年来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对一个学者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他不一定对此十分敏感。而当他曝光度足够高时,可能有人去挖他的论文,去搜集他以前上课的材料,他以前的言论。他们可能完全不懂学者在讲什么,什么意思,甚至可能断章取义,最终拿这些东西编织一个公知帽子一扣,结果学者就万劫不复了。
说实话,就我所见的舆论场,我不支持任何学者走出象牙塔来做自己学科理论的普及,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者。有人说如果你不去普及那民众永远会不了解,但是这对这个学者来说是个十分严峻和危险的工作。当今的舆论场,是不讲逻辑和证据的,而热衷于贴标签和扣帽子。像张文宏,钟南山,这种学者都会被诋毁和扣帽子,他们可是疫情的功臣,其功绩可是明明白白摆在民众面前的,傻子都能看到和理解的。就这样还能扣个 “公知”” 卖国贼 ““恨国党” 的帽子,一大堆人跟从,那做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岂不是更容易被这样对待吗?
因此,别谈什么开民智,开民智首先得民众尊重学者,尊重知识,承认别人比自己强,承认研究无国界,承认我们弱,有一个请教的样子。否则,拿着意识形态大棒的民众,擅长于扒老底,扣帽子,喊着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和 “wg 余孽” 的民众,是不值得学者冒着风险去普及知识的。这也是我担心罗翔老师的原因。
手动分割线
第一次在知乎这么多赞和评论,有点小激动。这么多天过去了,好像各回答的赞数增长逐渐走低了,说明热度差不多过去了。嗯,。。感谢各位的抬爱,稍微补充一下。
有人评论说外网黑钟南山的更多,还有张文宏事件的评论中很多,甚至大多是支持张文宏的,因此认为无所谓。我个人认为,事情也许确实如此,但我对学者走出象牙塔普及知识持悲观甚至否定的态度不变,至少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态度不变。原因也很简单。钟老和张文宏医生,他们是医学家。我个人认识,这个属于自然科学。(以下说的哪里不对欢迎指正也希望原谅,尤其是对于理工科之类的知识,因为我本人不是学理工科的,我对理工科的知识还停留在高一)。而至少在这次疫情中,其功绩是被看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摆在民众眼前。没有他们,会有更多人死,gj 可能陷入更大的混乱。同时,大家对病毒是啥,对怎么治疗,是没有什么了解的,而很多人承认这一点。但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不一样,其学科难度和学科壁垒并不低于自然科学,但是由于其学科的特点,面对舆论场,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是民众对这些学科自认为很了解,很多人缺少对这些学科的尊重。正如医学一样,我想,我们应该都知道被狗咬了得打狂犬疫苗。但这狂犬疫苗是什么成分,怎么保存,怎么生产,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这个疫苗进入人的血液里,是通过什么具体的原理来产生效果,以至于一些更深层的问题,这些其实没学过的人可能是不知道的,不知道的人也不会说自己知道。但是,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不一样,这种学科的基础知识大家也都有,就像大家都知道去打疫苗一样,但是对于更高深的知识,民众就不一定了解。比如历史学,事情确实是这么个事情,但是看过档案的人和没看过档案的人,研究过的人和没研究过的人,确实不一样。不论是对事件的还原,认识,评价,都会不同。但是这时候很多人就不会说是他不懂了,而是学者屁股歪或者战狼了,因而也就会被黑
第二,是这些学科所做出的功绩很难为很多人所见。简单来说,就是很多人所谓的 “没用” 问题,而也正因为他们觉得没用,因此对这个学科也缺少敬畏。比如,牵涉甚广的犯罪构成问题。既然看这个问题,看过罗老师的视频,我想大家也都明白,四要件和三阶层的争论之重要性。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争论这个有啥意义呢?同样的,不那么为人熟知的,比如共犯的独立性和从属性问题,很多人就更觉得这东西没意义了,甚至觉得这是一群学者为了发文章而无病呻吟。但这些确实很重要,牵涉到我国刑法的发展,也就是牵涉到无数人的生命,财产和自由,但是其功绩,是潜移默化的,至少要表现,也表现在人大的立法里,表现在两高的解释里,表现在无数的判决里。法学家们当然明白,这所有的进步,都是学界一点一点研究的成果,而民众是看不到学界的研究的,也懒得看学界的研究。回过头来,他们意识到国家法治的进步,但他们不会把功劳,哪怕一点点功劳,分给法学界,因为他们看不到,也懒得看到。而当他们看到一群法学家因为某件事争论不休,对某个被社会 “审判”,盖棺定论的案子而 “大放厥词” 时,他们当然不会意识到,这种争论,这种观点,这种思辨,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推动这个国家的法治进步。他们只会认为,你替他们说话,你们无病呻吟,你们吃饱了撑得,你们浪费纳税人的钱,你们给 gj 填麻烦,既然如此,那么给这些人扣扣脑子,泼泼脏水,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第三,是某种众所周知的原因。自然科学一般情况不涉 zz,尤其是对于个别科学家来说,可能更不太容易涉及 zz,社会,意识形态之类的敏感事物。当然,比如这次疫情,可能医学界就会对 gj 的这个相关的 zf 部门的改进,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但这也仅仅限于本专业的,很小的一部分,其牵涉面也并不大,他们考虑的事情也不会太多。但是社科学者和人文学者不一样,他们研究的领域,随时可能触及到某些领域。这可能会让他们本身面临着某些问题。当然,还是那句话,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但是一个学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以多快的速度转变其在研究和宣传上的不同尺度,我个人表示担忧。比如罗老师,他火起来似乎是一瞬间的事情,那当初他面对的,要么是法考的学生,他们要么对法律有一定了解(一般是法学院学生),要么是参加了实务工作,再不就是法大的学生,而突然火了,一夜之间面对了全国人民。当然可能主要是年轻人啦,因为主要平台是 b 站。但是这个人群里,其对法律的了解,认识程度是天差地别的,价值观也是天差地别,而罗老师的任务也变了,从授课变成了普法。这里面的调整,我想还是有些困难的。当然,罗老师既然选择在 b 站直播,那么应该对此是有所准备的。但是这毕竟是法律,这个学科和 zz 的关联性。。。始终是让我担心的一点。同时,评论中还有人说,只要不进去就没有什么问题,我只想说,这么说,可能真的是图样吧。
最后是一点题外话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具体问题记不得了,但是看到一个回答使我印象颇为深刻。那个答主认为,中国不需要社会科学家,认为他们都拿着纳税人的钱瞎胡闹,还得了一些赞,至少赞数在我这种知乎菜 看来确实不少。这个确实让我不寒而栗,也让我进一步坚定了对学者走出象牙塔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态度。不论如何,象牙塔尚算得是世外之地,而很多学校之校风学风,也确有风骨。个人认为,比起不知道何时才能见成效的所谓开启民智,或许,保护这些知识分子免于纷扰,免于某些不好的事件,或许更为重要。
能收到这么多赞和评论,感激各位了。
晚上码字,语言有些凌乱,希望各位海涵。还有一些别的问题,可能后面会再补充点什么
在知乎没做过追答和补充,也很少写长评,如果有什么问题在此抱歉,还望原谅
分割线~
噫,600 多赞了,觉得自己在蹭罗老师的热度
看起来知乎确实不容易吵架,悄悄取匿没问题吧
写在后面
欢迎讨论,每个评论我都会看,但可能不及时,因为我并不很喜欢看评论
知乎新人,有不懂的规矩还请各位大佬包含,只是一点自己的看法而已,不涉及专业的东西,欢迎不同观点辩论
不过话说回来,抬杠的就算了。抬杠也可以,话术高级一些,别总是弄那些用烂的,用了几十年了,还没够?如果水平高,可能我还有兴趣陪你们玩玩,水平低的别怪我 yygq。我删了吧,算我没有包容心,我不管吧,我看着不舒服,其他来讨论问题的大佬呢也看着难受,所以请自己把自己团成球然后出门右转呢,恕不远送,谢谢
分割线。。。。。。。。。。
嗯,,,居然快 2K 赞了,我真的低估了罗老师的热度哈哈哈。再更一点。我看到有人评论说 “群众的眼睛从来不是雪亮的”,怎么说呢,我个人是反对这种观点的。我通篇没有反对 mz,没有反对群众参与讨论。正相反,我更讨厌的是“比我懂更比你懂” 和“没有人比我更懂”。我不反对民主,不反对民众对精英的监督,不反对民众参与社会事务,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不反对,反而支持,这是民主制度之要义。相反那种比我懂更比你懂的,就是把自己当成了牧羊人,代天子牧羊了。我反对的是这种无脑的舆论氛围,反对的是很多人打着人民的旗号,拿看起来 zzzq 的话来抬杠,带节奏,从而引得更多人对专业人士的无脑攻击,甚至要将他们贴大字报游街打倒批臭。这就不是民主,而是暴民了。还是举例子说明,比如死刑的问题。我知道大多数人都支持保留死刑,事实上我个人也支持保留死刑和少杀慎杀。但是如果有法学家提出废除死刑,应该是先听他的理论然后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看个题目,听个 5 分钟,连个小标题的一半都没听进去,连文章的第一段都看不懂就开始骂街。说什么被白左洗了脑,甚至怀疑其人品,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和侮辱(很多人真的会骂的很难听,什么收了谁谁谁的钱啊,这种严重的个人觉得可以说是诽谤了)。因此,如果舆论是一个讨论的氛围,尊重知识,我是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走出象牙塔去普及的。当然,尊重并非是盲从,尊重也不是不能提出异议,尊重是他提的观点我不同意所以 123,有理有据地分析和讨论。如果更多的精英去普及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我个人也十分有利,也是社会之幸,国家之幸,百姓之福。但是问题是现在不是这样的。所以我才提出不支持他们做公共知识分子。因为如果他们走出来,更大的可能并非是普及知识,而是被侮辱,被封杀,被批倒批臭,影响他们的声誉,影响他们的学术生涯,使得他们本来可以做出的成果也做不出来了。我不反对民众监督,不反对民众发声,不反对 mz。确实,很多时候真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的。我支持民众的 ylzy,支持大家去发声。但这不代表我就得支持奥里给式的舆论环境,不代表我支持他们打着人民的旗号随意侮辱诽谤别人,拿着 zzzq 的大棒四处挥舞然后让人民背黑锅。未来,舆论环境会净化的,应该,当人冷静下来,学会好好说话而不是拿着大棒乱打的时候,才是公共知识分子真正发挥他们才能和作用的时候。到时候,我想会有更多的真正有才学的知识分子会走到公众面前来,告诉大家他们这个学科的神奇,这个学科的魅力,会让那些为了迎合民众胡说的所谓学者们没有立锥之地,会有那么一天的,我相信。
四月二十九更新。
罗翔语录粉丝,以下几点,望周知。
1,罗翔老师推荐过《乌合之众》,也推荐过《平民如何变成屠夫》。
2,罗翔老师说过对于正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说过 “平等不是要做到结果平等,结果平等是不可能的,结果平等是古代弱者对强者的仇视,要求把强者拉到和弱者同等的水平线上,你难道要求首富和弱智要有一样的生活水平吗?”
3,罗翔老师最出名的那句话 “法律学多了,就丧失人性了。” 是,作为一个老师给自己的学生说的。是担心学生唯法条至上,担心学生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希望法律人在掌握知识通晓规则的同时有一颗甘为入世体会人情冷暖的心。
不是让某些不懂法跟着朴素正义走的人用来批评那些支持法律的人的。如果普罗大众都按照这个观点来,是不是就不需要法律只用跟着舆论跟着自以为正义的方向走了?每次看见某些随随便便拿这句话去堵想要坚持法律程序实体的人,我就想锤爆他们的头。
原答案:
身为法学生还是回答一下吧。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因为自己本身大火而被人黑,但是很明显的一点是,他会因为他的 “粉丝” 而招黑。
b 站法学相关视频,现在厚大教育发的视频,明明不是教刑法的课程下面,“更喜欢罗翔”“没有罗翔老师讲的有趣”这类评论不在少数,还有很多直言 “张三”。于是自然而然地,一些视频下也有很多劝阻的语言了,比如“请不要刷,这很不尊重老师。” 我想某些人跟风,至少应该看看视频的标题是什么吧?不是教刑法也不是罗翔老师的课您刷什么刷?
说实话,身为法学生挺反感这些人的。
我很喜欢罗翔老师,去年想要提前预习,所以就听了罗翔老师的课。罗翔老师前两年在法考培训界里面不是很出名的,更多人是推荐其他老师,不信可以去网上搜搜。如果当初不是因为某个软件上有厚大的视频而我恰好有这个软件的定向流量,我是看不到他的课的。
但是当我看了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就被这个老师的三观给折服了。而事实上,罗翔老师在前两年被人推荐的理由中,总少不了,老师三观很正这个理由。罗翔老师在法学生或者法考生之间出名的,从来不是什么所谓张三,而现在跟风而来的一嘴一个张三。
罗翔老师是一个学者,不是明星。
不过。既然已经意外的爆火,那我想罗翔老师也应该做好所有可能的准备了。
会的。
在 B 站看过罗老师的几个名场面后,我就确定有朝一日他会面对汹涌民意的攻击。
同理还有张文宏。在看过他几次采访之后,我也很确定,他的发言会让相当多的网民膈应。
**他们身上显而易见的自由主义倾向,和现在网民的主流价值是相悖的。**他们对于公权力的态度,对于科学理性的态度,也和现在的绝大部分网民不一致。就像一些答案已经明确点出来的,罗翔也好张文宏也好,他们的立场和之前被批倒批臭的所谓公知是相似的。这本来没什么,大部分的文科教授和一部分理工科教授本身就是这些价值观的主要产出者和坚定支持者(之前的公知们反而是些动机可疑的二道贩子)。可问题在于,当他们走出象牙塔,面对大众发言的时候,危险变大了。和相对开放的大学课堂相比,现在的网络简直步步杀机(当然了,近年高校老师因言获罪的案例也在不断变多,大学课堂可能也没那么开放了)。
好在张医生实在是个超级人精。他把犀利的发言牢牢限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因为在目前,只有专业可以成为学者们犀利言论的保护伞。**脱离了这个保护,你将受到社会舆论的围追堵截。但即使是这样,他老人家还是在喝不喝粥这个问题上引起了一定争议。我想,疫情过去之后张医生应该会选择深藏功与名,不会再掺和大众议题的浑水了。
罗翔其实也是这样的,他很少对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事务发言。但他的专业是法学,而且是里面非常敏感的刑法。**他再怎么克制自己的声音,总还会触犯到某些痛点的。**到时候,已经在封杀这个封杀那个的运动中积累了足够经验的网友们一拥而上,是可以想象的场景。当然了,我希望这样的场景不要出现。也希望罗老师(还有张医生)在维护正义,帮助他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
之前,我有位朋友蛮喜欢在知乎上就社会议题发表自己通常是不合时宜的看法,不过最近他决定卸载知乎了。
因为,你之所以还有劝劝某些人的想法,不过是因为,他们被雷劈到的时候会连累你。但现在你发现了,如果你过去劝,在他们被雷劈到之前,你可能已经被他们揍死了。那还是劝什么呀,苟起来是正经。
不欢迎那些连自由主义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来杠的杠精。谁告诉你们自由主义等于绝对自由?
以下引用罗老师一段话。图来自网络,侵删:https://item.jd.com/12458454.html
会。
罗老师讲的内容当然没什么错误。但问题在于,法学和医学一样,背后有一套复杂的逻辑体系,同样的表象,其原因可能完全不一样。大家听不了这么复杂,就容易想当然,还容易生搬硬套,甚至以讹传讹,最终还得罗老师背锅。
就好比一个人发烧了,有个医学教授讲这个病例根本不需要吃药,多喝水多休息就行了。但是由于这个教授特别幽默,教学段子广为流传,网友们没听过解剖也没学过病理,就只能理解到:发烧不需要吃药→发烧吃药没用。再经媒体一渲染:
《专家证实发烧不需要吃药》
《震惊!专家冒死揭露医学骗局》
《水知道答案,XX 净水机包治百病》
以后再遇到发烧的病例,其他医生说这些需要用抗生素,这些需要用抗病毒,这个严重得手术,网友立马就能吵起来,说我可是上过协和教授的课的,协和教授说了不能吃药,你一个吊医生比教授还牛逼?医院就是骗钱的!微博、头条、朋友圈公投取缔发热门诊吧!(法律界有些事比这还荒唐)
但有些吃药治好的,或者没吃药耽误的,就要骂医学教授了,什么叫兽,错误百出,扒一扒他的黑历史。
罗老师也是一样,大家没系统地学过四要件、三阶层的话,只听段子或者观点结论,很容易生搬硬套,张冠李戴。不是所有的打架都叫故意杀人未遂,有的是寻衅滋事,有的是故意伤害,有的是防卫过当;不是所有的男女关系都是强奸,有的是约炮,有的是猥亵,有的是诱骗(道德问题),有的是拐卖,有的是仙人跳,有的是卖淫。不要什么案例都把罗老师的只言片语搬出来当金科玉律,改编乱编是要谢罪的。
不过群众哪有错的时候,到时候谢罪的恐怕就是罗老师了。
在 17 年的时候,罗老师在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关怀弱者的文章,文中罗老师把保安大爷当做弱者引来许多批评,罗老师在评论区一一道歉,并感谢批评。罗老师是一位超优秀又谦虚的学者。但他不会总是对的,他也会犯错。尤其是在刑法这个颇具争议性的学科,张明楷、陈兴良教授的观点都不是绝对正确,看过几个 b 站段子的键盘侠对不同观点口诛笔伐,简直是对这个学科的侮辱。
我大概在 16 年关注罗老师的微博,18 听过厚大的课。不否认罗老师讲课引人入胜,会对学生有很大启发。
但罗老师所讲并不是真理,刑法规定的背后需要思考和辩论,没有哪种理论是绝对正确,真理往往在讨论中浮出水面。
刑法学习没什么门槛,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但开局一张厚大背景的截图,引罗据翔,奉为圭臬,张嘴就大谈中国立法弊端,痛斥公检法并且拒绝讨论的粉丝真 low。
苟晶事件后,微博上他的风评已经有了微妙变化,很多网友挖出了他前后言行不一的发言。
之前 B 站疯狂推送的时候看过几期他的热门视频,罗翔老师讲课选案子讲段子挺有趣的,符合年轻人胃口,看得出来是有才学的有沉淀的,如果他只是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凭借他的功底,别人想黑他也难。
问题是,互联网有意无意的将他推选成了 “意见领袖”,麻烦来了:意见领袖得时常紧跟热点,热点涉及的领域未必是他熟悉的深耕的,这时候难免会翻车。这时便会引来一大批网友互博,在评论区吵得沸沸扬扬。
很多人把对偶像(爱豆)的欣赏崇敬变成了一种类似饭圈的病态,我喜欢他的 XX,我就喜欢他的一切,看不见瑕疵。他说的话我 100% 接受并拥护。
别把偶像捧得太高,大多数人能在一个领域一个专业把事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很难有对各个领域都了解透彻的人(说的就是人形电脑百科全书三国志西凉屯田古今奇谈高仙人)。
听罗翔讲法考,听郭德纲讲相声,听詹俊讲足球(当然罗翔讲相声还是可以听的)。至于他们讲到的专业之外的事,可供参考,不必全信。
就比如:
你,去听卖包子的说怎么做包子很正常,可你要是去听卖包子的说怎么做木工,这。。。。
必然会,信息的贫瘠和氛围的不友好是两方面原因。
媒体应该创造条件让专业人员出来介绍自己研究和了解的专业内容,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内容信息。应该鼓励人们去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了解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提高人们的学习热情,用知识改变人们的生活。不论大家是否从事与学术有关的工作,了解一些学术观点,比拍脑子说话按个人喜好去谈论问题要好得多。
并不是只有学位教育才是教育,我们从媒体上了解专业人员的意见和信息,都是在接受某种教育。知识的荒漠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是十分可怕的,而知识的绿洲需要大量的有识之士去建设。
在一个法治国家里,法律是一个专业化的领域,要让人们知道法律界是有专业人员的,专业人员的意见是有不同的,知道许多习惯成自然的东西其实是有讨论空间的,知道舆论审判人均死刑是不对的。这些信息应该传播给所有学法律的和不学法律的人。
这总好过一群人只了解身边的琐事,拿着思维惯性去分析和解释一切东西。如果有的缺乏专业训练的人,因为自己看不惯某个专家的某些专业言论,就要让他彻底闭嘴,道理又讲不出来。这种人只能被称作无能狂怒。如果真让这种人得逞了,最终人们制造了一个贫瘠的缺乏专业内容的环境,对社会是没有好处的。因为这样一个这种拒绝学习和倾听的氛围,人们只是吵架而不去学习,内容都乏善可陈,这样的环境很难称作 “文明”。
我们希望的,就是中文互联网世界里干货多一些,垃圾信息少一些,扣帽子少一些。毕竟中文互联网里免费的、开放使用的供所有不同程度不同背景的人学习的专业资料实在是太少了。用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是很重要的。在全社会有更高的文化程度和学习热情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至少不会在疫情出现后喝消毒水。
在这方面,如果只有一两个著名教授或者一两套课程视频,还是不够的。一个高度发达、充分开放、信息量巨大的开放空间,可以使所有人从中获益。如果有人对他的观点不同意,最好的办法是自己讲出点真正专业的道理,或者另外找几个公共视野里观点不同的教授。不让一个教授说话,世界并不会变得更好,多找几个不同观点的教授说话,所有人的脑子里都会充实许多。
这一集前两天不是看过么?只不过,前两天主角叫张文宏。
这世上很多人,当他迫切地需要你为他们说一些他们由于专业所限或者能力所限无法说出来的话时,他会把你捧上天,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听到那些话,就如同张文宏当时说的让党员上一线。
等有一天,你一旦说了一些让他们不满的话,他们又会恨不得把你从天上拉下来,最好再啐上两口,跺上两脚,因为他们觉得我们好不容易把你捧上天难道是为了让你忤逆?参考张文宏建议学生不喝粥事件。
说白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顺应他们心意的喉舌,而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更不是真理。
好在,真正的专家学者也并不在意他们的捧或者踩,因为他们不靠这个活着。
阳光普照大地,并不在乎蚊虫的表情,即便阳光也惠及了蚊虫。
会。
如果有人现在对罗翔老师的粉丝做个画像的话,会发现其中一部分属于低龄、受教育程度不高,这和网络喷子有一定程度的重合,这也就注定他们会给罗翔老师招黑或者自身会反水。
但无所谓。
对于罗翔老师来说,他去上课本身目的就在于恰饭 + 传播知识。
现在来看,两个目的都实现了,特别是第二点实现的程度还比较高——有很多人因为罗翔老师倾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对于正义的标准有了新的想法,开始喜欢法律和思考法律,有部分人还能够去阅读罗翔老师推荐的书籍,也会影响一些青年走向法律的道路,这就足够了。
当然,确有可能,无知者会因为看了罗翔老师的视频而四处招摇,引起纷争和骂战。但应当看到的是,他们引起争议的原因不在于罗翔老师,而在于他们自身的品质,就算他们不在这个话题上与人对喷,也会在另一个话题上与人对喷,对于这些本身没有能力而仅在网络中兴风作浪的可怜人,见不贤内自省就足够了。
罗翔老师所教授的内容的价值,不会也不应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而受到影响。
可能性很大,这是网红级知识分子的宿命,如果你对他们比较了解,会发现一个普遍性的现象,一个差不多的轨迹:声名鹊起——财源滚滚——差评不断——慢慢谢幕,这是互联网时代网红级知识分子必然的代价,薛兆丰是很好的样本。从余秋雨、于丹、易中天、钱文忠到薛兆丰、陈果一概如此。
罗翔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定律?
坚持只对本专业领域发表意见,不做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不对社会现象指手画脚。
不上综艺不出非专业书籍不做嘉宾。
一句话,不图名利,只普及法律知识。
像钟南山、袁隆平为什么没被黑,人家名气也很大。如果这两位经常出入各大综艺,参与节目,当评委,做导师,出书,挣大钱买别墅,一样被黑,什么贩卖情怀,追逐名利,只要你让吃瓜群众不如意了,一定会被黑。
有一天,罗翔老师的路人缘会败在 “罗翔老师说过” 这句话上
说句实话,我是高中的时候在 B 站上看到罗老师的视频,后来自己学了法学反倒看的少了,每次看都感觉自己又在上课…… 我在微博上第一次看到罗老师的视频被大量转发的时候心下觉得不太舒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转发、追捧,我就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罗老师站在的层级和普通人甚至普通法律从业者其实是不太一样的。法官、律师是站在法律之内,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而法学研究者是要站在法律之上,完善法律,推进法治。罗老师作为厚大、法大的老师,他的职责是教会学生站在法律之内运用法律;作为法大的教授、刑法学研究所的所长,他的职责是提出新的观点,推动法治的进步。那他作为网红呢?我一直觉得法学是一个进入门槛低但成功门槛高的学科。普法针对的是大多数网民,以通俗易懂的段子和解释让大多数人懂法、守法、爱法毋庸置疑是一件好事,这是他作为 “老师” 的身份(并在网红身份中所展现的 “老师” 身份)就能做到的。但是如果他把自己尚待商榷的观点输出给大众,他打算谁和他讨论呢?同行吗?粉丝吗?粉丝会从反面给他思考吗?如果有一天他的观点变了呢?粉丝怎么办?
学术总会在不断讨论、辩论、反思中不断变化、完善,他从前的想法不代表他经过几年的思考后还是这样的想法。
人的思想是会产生变动的,可惜互联网不知道。
会的。
罗翔以前在 B 站是靠着在厚大讲法考的一系列内容火起来的,这部分内容是罗老师的专业领域,基本上不会出错。但是自从罗翔正式入驻 B 站之后,罗老师却开始在蹭一些热点话题,并且涉及很多专业之外的内容。比如他讲到的某些关于文学、历史的内容,我能听出来其中存在不少错误。
我当然知道术业有专攻,罗老师也不是故意曲解某些东西,只不过因为他并不是这个专业领域出身,所以存在一些知识上的疏漏很正常。可大多数这些领域的人并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觉得 “你连这个简单的专业知识都说错,你在那儿瞎讲什么呢”。
另一方面,罗翔在讲法律的时候,某些情况下的故意 “带节奏” 也难保不会被人秋后算账。比如说罗翔多次举过买女人和买大熊猫之间区别的例子,说买女人判三年、买大熊猫判十年,所以以后大家不要买大熊猫,要买就买女人。
但是稍微有点现实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二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买女人判得轻,是因为如果判得过重(比如人贩子一律死刑、买女人一律无期),那女人的生命就难以得到保障。而大熊猫就算再是国宝,毕竟也只是动物而已,重刑可以起到比较大的威慑作用。如果罗翔觉得判三年可能有点轻,他完全可以说 “虽然这个法律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女性的生命,方便解救,但是三年毕竟太轻了啊,至少应该五年起步才对”。然而,一句 “大家不要买大熊猫,要买就买女人”——即便不考虑罗翔心里是否有某些其他想法,仅就这句话来说,也足以让他招黑。
另外,罗翔现在的很多视频内容都在追热点——诚然,这也可以被看作是学者关心社会事务的一种表现。但是,追热点的风险则在于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讨论往往是多元化的,罗翔作为事实上的法学领域的意见领袖,也一定会招致其他领域的攻击。而在罗翔粉丝饭圈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这种攻击也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粉丝群体的反攻击。与此同时,罗翔也并非是刑法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粉丝们如果习惯于把罗翔的话当成神谕,那也是要出问题的。
当然,罗翔毕竟是有真才实学的,就算以后被黑,只要少发视频、少在公众面前露脸也就够了。但如果真有那一天,那么每个把罗翔捧上去的粉丝,也都得为招黑负责。
淡定点,会有人不会被黑么?
中国历史上,即使是武侯、岳少保,于少保这样的人都有人黑。
罗翔被黑在正常不过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但是我还是希望罗翔的粉丝不要饭圈化,要客观看待世界,看待事情,不要把他的话当做金科玉律,容不得一点批评,那句话说的好: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罗老师被黑自身是有一定原因的,他的那些爆料我基本都看过,都是那种可以讨论的问题,可以讨论的问题就一定会存在争议,有争议肯定就会有批评声。
粉丝饭圈化的结局,最近这些上热搜的都是榜样。
肯定会的。
而且我是真的觉得一些人把他的话完全当圣旨了,就没有自己的思考,直接肯定接受。
我也挺喜欢罗翔老师的,他的课程我都会看,但还是接受不了一些人把他过度捧高,这样下去肯定是会出事的。
不是因为他被捧得高而招黑,而是他这种明显偏自由派公知的倾向,在知乎微博自然会招到黑。
还好罗翔是 B 站火起来的,积累了大量吃瓜基本盘,这要是知乎先火起来,早就脑瓜仁都打出来了。
比如几个触碰知乎 g 点的问题:
虐猫违法不违法?
吃狗该禁不该禁?
方方能抓不该抓?
汉服能不能由法律规定为国服?
婚姻法为什么不让女人分房?
法律赔偿为什么城市户口赔钱多?
老中医没证能不能给人开药?
你们 @罗老师来答一答啊?我敢保证,不管答什么,黑子都会指数级别增长。
网民必须学会接纳和欣赏不同观点的能力。
罗老师发微博,一条微博一个观点,发了那么多微博,怎么可能每天微博都让所有人同意,哪怕是让罗老师全部粉丝同意也不可能。
而且,罗老师很多公开的观点,放到法律界也是有争议的。他是一个敢说话的人。
不同意就会有冲突。有些人对待这种冲突的方式,广东话说就是发烂杂,耍无赖,抓着一个点疯狂黑。尤其就是微博。
所以现在讨人喜欢的明星都是神仙,没有一点缺点。动不动就是情商高,三观正。李佳琦抽个烟就得上热搜,战战兢兢说个 h 笑话还要大道歉,他是神仙吗?
罗翔也好,郑强也好,张文宏也好,他们能在年轻人里火起来,说明新一代对知识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了,是大好事。但社会似乎还没有接纳 “敢说” 之人的能力。
看看郑强,张文宏在知乎外的平台被冲成什么样了吧。
观点不同可以争论,摆事实讲逻辑,对了不要咄咄逼人,错了学会道歉。这是一种知识的审美能力。
不然就只会被大数据推送只有自己喜欢的内容,作茧自缚。
偶尔碰到不合适的内容,就爆发了。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一个健康的人,不该只听自己的声音。
在尊重法律,崇尚人文关怀的人心里,罗老师是大佬。
在不关心法律的人心里,罗老师只是一个有趣的网红。
在贬低法律蔑视法律的人心里,罗老师只是跳梁小丑。
罗老师现在火是肯定火的,一部分是源于他的专业性分析案例,另一部分来自于他的鬼畜,我也喜欢发弹幕,仅限于鬼畜区发表:我愿称之为绝活儿,但是在看罗老师直播时候我会安静,因为这其实相当于上网课,我看到弹幕或者是留言里里面有一些内容应该可以算得上是题主所说的的捧杀,设身处地为当时认真听罗老师课程的法学生想想,可能不异于被人按头安利肖战,也许只能关弹幕保智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代表着他被他的粉丝越捧越高呢?是不是代表着他无形受粉丝影响而被黑呢?
行业需要标杆,但是不赞成造星计划。
很多时候行业里会把突出的优秀人物当成是明星去包装,也可以理解,为了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为了扩大影响力,就像一些媒体时候一味地弘扬正能量,发出的口号是不大经得起推敲的,诚如前一段时间的四万医护支援武汉: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对援鄂医护人员的待遇也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
说白了,医生也是血肉之躯,但是仍旧在与病魔搏斗。
说白了,律师也有可能犯错,但是仍旧在追求法律的尊严。
说白了,老师也只是普通人,但是仍旧避免一言堂,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思考。
每一个职业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局限性,一味鼓吹只会让人生理不适,或者是心生叛逆。一旦造星成功,就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娱乐圈被扒皮吃瓜的不在少数了。但是学术圈应该保持一定的纯洁性,不要沾惹上饭圈习气,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作为粉丝,还是把直播只当是罗老师的一个副业吧。
会,而且很危险。
罗翔老师评价未成年人入罪的那个视频,我看的汗都出来了。
以前他只是做司法教育,问题不大,因为他的解释都是建立在法条和案例上的,还有普法意义。
但是直接从立法层面去讲法,还旗帜鲜明的站队现实主义立法思维,这就不叫科普了,这特么叫政治表态。
尤其是在罗翔老师已经成为了一个公众人物,影响力惊人,已经成为大众法律代表的情况下。
我相信罗翔老师只是单纯的说他的看法,但是在官面上……
你是不是有裹挟舆论,推动立法侧按自己的想法更改法条的嫌疑?
法律毕竟不是一个合适的大众话题,如果罗翔老师不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后果恐怕会比一个网红凉掉还要严重的多
其实不存在什么捧不捧的。
人们关注罗翔,无非是这些年这种事件不断,人们疑惑争吵,于是渐渐地也对法律有了一些兴趣,有些事情你知道不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对。
一边我们需要法律的公正,一边经常是各种不公正,久而久之我们会法律的疑惑质疑越来越多。
不管是想了解,还是质疑,却因为法律总是和我们格格不入,高高在上而畏怯,久而久之很多人选择了愤怒而不是理智。
而罗翔通过特殊的讲课方式让大众觉得法律也可以平易近人。
其实大众想要了解事物往往不是以学习为目的,而是感兴趣而已,不求甚解,大概了解一下。而不像从前一无所知。
大部分关注罗翔的人,压根没想学习法律,也不想和法律打交道。纯粹就是觉得有趣。
这和人们关注明星什么的是不同的。
人们的心态其实是平和的。也就是如果有一天他说了不该说的话,那么不关注呗,没有什么患得患失的。
再者,罗翔主要是和法律相关,这一点导致,想要黑他的人需要一定的水平,不是一般的键盘喷子可以随便黑的,外者法律相关天然不适合黑。
所以只要罗翔不会在法律之外乱讲话,问题不大,在中国虽然很多人质疑法律,但是法律的权威仍旧在,这一点就足以免疫很多黑子和喷子了。甚至罗翔自己就能把很多喷子黑子打的家都不认识。
再者很多人会被黑是因为自己或者自己的粉丝侵犯了他人的利益。而法律恰恰是不会侵犯任何人的利益,而关注罗翔的人也没有理由去和别人对垒。
毕竟你要成为别人的粉丝喜欢即可,但是你要成为罗翔的粉丝,要去学法,这就足以让很多人却步了。所以最终大众就是停留在了关注和兴趣上。
所以,只要罗翔不做出格的事情,或者在自己领域之外随意发声,没什么好担心的。
平常心看待就行。
会。
有时候我觉得普法太有必要,但一些事情会觉得让我觉得还不如不普法让群众保持圈外人的敬畏心。
话说最近看到的一些帖子里,似乎已经开始为此铺路了。如果有一天罗老师在知乎人人喊打我可能都不会觉得奇怪,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公众人物的名誉。就是他们这部分人笔杆子里的一句话决定的。而决定笔杆子的可能是脑子,也可能是屁股和钱(字面意思,并无内涵歧视任何人和职业种族)。
想起我当年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一句大不敬的傻话 “我觉得百姓需要进行教育,拥有小聪明,但不需要过于接触大智慧,因为大部分人成不了大智慧,反而又因为太聪明不好掌控。”
部分网民的逻辑已经无师自通,通过抵制一个人,就是在抵制一整个他们看不惯的东西。
那么罗老师,容易成为靶子。(比如:优越感的公知)
他们非常喜欢把一个大的社会问题怼到一个能打击到的人或者群体上,以期解决这部分人就能解决全部问题。
举个栗子,xx 书院,大多数人只是在咒骂某人,跟风蹭热度鬼畜某人,却把本该推向不明真相大众的优质内容大量刷下去,使这类事件舆论暂时看起来虚高,但实际上带来的隐患就是大众们感官疲劳又不明其梗。(且对于整个舆论时间来看,会使很多一开始斗志满满的人看不到希望开始逃避厌烦,加速了大众遗忘的进程)
而现在很多罗老师的粉丝,“罗老师说过”“罗老师举过例子”,用罗老师讲的故事错误类比一些现状。
当我看到时都战战兢兢。
(真的不是黑粉吗真的不是黑粉吗真的不是黑粉吗?)
那么就容易树敌。
就会有很多人被他们这批,打着罗老师旗号,不知道是喜欢罗老师还是借用罗老师卖弄自己的观点的粉丝或黑粉,用放大镜找到某个地方某个人的评论,就他个人观点上的错误和生活上的问题进行品头论足,这对于普通人在网上冲浪来说是非常憋屈的一件事。就你出门迈左脚还是右脚都能被批评一番你说你气不气。
他们的背后,他们的错误,有罗老师撑着,罗老师的背后,只有罗老师自己。
一张嘴说话再周密,抵不住断章取义一句话。
如果某天罗老师不小心踩到了某些大佬的痛脚。
那么人最多,最容易出事的粉丝群体,就先来第一炮。
说过的话成了举向自己的刀。
罗老师来背锅了。
B 站用户年龄段普遍小,我估计起码三分之一是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将心比心我当年也是,
正是热衷崇拜,造神,叛逆逆反,标新立异的时候。
这时候罗翔这种代表了 “超我” 角度的法律人就给了他们崇拜的土壤。他说的东西是振聋发聩的,也是高端大气的。
但是问题是,法律人不是超人,法律也不是万能的,法学的思想也不是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
法学更不能替代社会运行的所有道理
不管法学能够多么逻辑自洽以理服人
靠着半部法典治天下,显然不可能。
所以就导致了一个注定的隐患
罗翔是讲法学,
但是大家以为罗翔讲的是宇宙真理
毕竟对本来也不知道法律,道德,社会,
这些有什么区别的年轻人来说,
他们只会全盘接受罗翔老师的方法论,
而罗翔老师的方法论确实也大部分时候都比较好用
但是问题就是,这再好也不是真理
这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真理
简而言之,
一帮人追求罗翔老师说绝对真理
但是罗翔老师并不能真的掌握绝对真理
那么肯定有一天会出问题
毕竟有些法律思维或者观点,仅仅只能在法学里面讨论,真要是照搬用到社会治理,这不是儿戏吗?
但是讽刺的是,这并不是罗翔自吹自擂
他只是作为法律人尽量科普法律思维
他没有说法律思维就是宇宙真理
但是架不住大家就是非得觉得这就是宇宙真理
也可以称为捧杀。
是这样的哦,我答案之前有一部分被举报然后删掉了,所以呢,有些人就评论说 罗翔思想确实有问题我在尬吹罗翔,唉,宁是看不懂中国话吗?就算原答案有删减,我现在的回答也有解释吧。非得逼着我再冒着答案被删的风险再搞一次
1. 关于罗老师的微博,我两年前关注他的时候,他的粉丝还没有多少,一万多吧好像,他的微博和公众号都差不多,自己想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了,特别是微博,简直和普通人一样。而且吧,他之前言论也遭过非议,不过不是因为思想哦,是因为有人 diss 他经常 diss 公检法工作人员和律师(不信的去翻他微信文章,往 18 年那块翻翻,评论区就有人这样评论的)。我觉得太正常了,不是所有的从事公检法工作的法律人在长时间的法律工作之后都还能保持最初的那种相当严谨的态度,罗翔老师搞学术的又是研究刑法的,有点意见太正常了。况且,我有时候觉得他说话都太轻了,我平时看见一份写的不像人话的法律文书还在屏幕前问候他全家呢,果然还是教授素质好,压得住。
2. 还有人提那个疫情期间罗翔的微博是吧,就疫情期间,我就没看见什么完全理性的微博和言论,大部分人要么从政府那的信息要么从自己某些医疗系统行政系统的朋友那得信息,罗翔老师发的那几条微博确实欠考虑,有点冲动了,不过这个后来有人和他提过了吧。他现在很小心了,免得被有些人揪着一根头发就开始大肆宣扬。
3. 关于他传递的价值观问题,我不知道有些人怎么好意思说,罗老师搞普法在博民意,你可太搞笑了,难道不知道他 B 站所有的收入全部捐了吗?你要是这样说的话,那我希望这种博眼球的人多点吧,毕竟咱们国家人民素质参差不齐的,多普及点知识感化感化教育一下也好。
还有嗷,罗翔在我眼里就是一个普通的敬业的法学老师,他没有那么高位,有些人可千万别把我们罗老师抬得太高了,不用您高看嗷,就把他当一普通人就好,他很鲜活。
有些人 请注意:你只是一个看客,我们喜不喜欢罗老师,为不为他说话管你什么事。不爱看给我鸽吻,别烦人。举报个球子,你越举报我就越修改!!!
附上罗老师青年照,喜欢罗老师理由又增加一个。
这个是我之前被举报然后删掉的片段,我截图插在这里了。
已经有人开始扒了
刚刚一时兴起在微博搜了搜罗翔老师的名字,有个叫 “无为李爷” 的博主 diss 罗老师。看完之后,本来就有些痛的头更痛了。
看罗老师的课的人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吧而且多半是法学生,辨别意识可以了,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做所谓的引路者了。
罗老师是喜欢看一些外国的书籍,可能思想上也有点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是他是在用这些东西分析看待问题啊,又不是带着学生偏轨。就这点比某些张嘴闭嘴外国好的老公知强多了,我觉得看待问题不能老是那么极端,老是抓着人家一个点就开始大肆臆断一点也不好。而且法学生本来就有一种固执的正义感,对社会存在的不公现象进行合理批判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有些人断行取义才是真的有问题
我很早之前就开始看罗老师的课,他讲课一直这样,会给你穿插很多的人文的东西,会教你做一个正直善良的法律人,希望我们可以成为法治之光。他这么多的期望不也是希望我们可以对未来的中国作出些许改变吗?这就够了。
让罗老师的黑粉看看什么叫做人话。
害,幸亏罗老师不是年轻那阵出名,要不然有些迷妹估计直接往上扑了。
我之前喜欢罗老师是真心的,现在心里可复杂也是真心的。
本科时罗翔的课就是最难抢最难占座的课,上课真的很有意思啊,觉得他温和又善良,当他是我们的班主任给我们开班会,倚在第一排的桌子上跟我们说如何 “用最微小的爱做着最伟大的事”,觉得罗老师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了吧,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被阳光撒上金粉。之后如果能在军都碰上罗老师在买水,我都会高兴一整天。
可是我现在看着罗老师越来越火,我心里好像又没那么高兴。最近总是听到其他专业的同学也会说 “啊你们学校的罗翔”“法外狂徒张三哈哈哈” 啊怎么说呢,我心里有种很难过的感觉,不是因为罗翔老师普法成功而快乐,是因为流传的那些段子根本就不是法律的全貌啊,那些理应存在的对于各个学科的敬畏之心,却被这些几十秒的段子土崩瓦解。
对于罗老师呢,我是有一些失望的,尤其是这次鲍案之后,肉眼可见的罗老师当时关于鲍案的评论都获得极高的热度,一边倒都是强调对女方的保护,谴责鲍。我不愿意相信罗老师真的是需要靠这些事来蹭热度,因为以罗老师的学术地位他为啥需要这些热度呢,但是为什么又在公安还没有侦查终结之前、案件事实和细节还没有披露之前,就作出这些评论性的观点呢。舆论不应该裹挟司法是每一个法律人恪守的准则,为什么这一次罗老师却立场先行了呢?
总而言之,科学家就是要待在自己的领域中,让自己的成果被同行评价,寻求真理的方向,对于法学家而言,期刊和专著才是真正的战场,在文献中不管看到多么激烈的批评,我都能感受到法学家的拳拳之心。期刊和微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期刊的受众是法律专业人士,而微博确实非法律专业人士,法律专业的人看到一个新制度的创立会时刻保持警惕之心,而非专业的人并不会这样。所以一个人在有了狂热的粉丝之后,他会变得瞻前顾后、谨小慎微,所做所言都倾向维护自己现有的优势地位,他会不会顺应大多数人的观点呢?罗老师一言不发,在微博上放出全球性同意年龄地图,这种缺乏解释和说明的片面的论据究竟会让非专业人士产生什么样的误解呢?我看到评论中,对现有制度骂声一片,甚至又说应当将性同意年龄提升到 21 岁,学过法律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言论简直太可怕了。
联想到去年民法典草案出台后,微博上对于婚姻继承编的骂声更是铺天盖地,但是其中其实大家都骂错了,因为他们理解的根本就不是法律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不认为网友就是乌合之众了,都是非理性的、学历低的,我相信的是术业有专攻,非专业的人是大多数,但是这些非专业的人士心中却都保留着对于正义、善良最朴素的价值,非专业人士不需要知道什么是期待可能性、什么是道义逻辑,他们只需要知道杀人放火是违法的,欠钱不还是可耻的就够了。可恶的是那些借助民众的朴素正义观,为了蹭热度、博关注制造愤怒、煽动对立的有影响力的人,也包括专业人士。
真希望罗翔老师还一直是那个我们永远抢不到他的课的 “罗翔欧巴”,宁愿他没有现在这些热度和关注,只是一个安安静静的学者多好啊。人各有志当然没错,选择金钱和名望更没有错,但是为了得到金钱和名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煽动民意,恰烂钱也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应当吧。
泻药。
法大学生。
个人有点不成熟的意见,
如果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尽量少看罗老师(或者是任何一个法学老师)的视频剪辑,除非你可以从总论听到分则。
因为分则的案例,大多是他为了讲课效果需要,很多言语表达也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总则里刑法的谦抑性,入罪的要件,这才是更多人需要掌握的。而不是动辄死刑,动辄跑到法大官博下面举报我们提出合理怀疑的老师。
我学了四年法律,现在刑法学研究生。
只能说:
刑法是刀,是判人生死的。
拿起法律的时候,应当战战兢兢,朝乾夕惕;而不是慷慨激昂,热血上涌。
当然了,作为法大学生,看到本校老师这么火还是比较开心的。(看到今年法大的考研线… 瑟瑟发抖。)
不过罗老师的一些观点我还是难以认同,在这里推荐一下我的科科—曾文科!留日归来的清华高材生,张明楷嫡传弟子,个人觉得他从日本带来的一些观念,更符合中国国情一些。
你得允许学者思想有转变。罗翔显然是那种不断修正自己对世界、对自由、对西方那一套理解的人,他本质上会离所谓的公知越来越远。
你看他最近的一期公众号文章,自己把穆勒批判了一番,把斯蒂芬都快夸出花来了。人家早年可是言必称穆勒的。人都是会变的。
刑法这个玩意和哲学的牵扯太深了,尤其是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牵扯太深了。连我这种铁杆左派,写了个毕业论文都觉得自己快比老罗还要偏右了。你剁你也麻,你搞不出人家这么好的体系嘛。
你不把法治和西方话术下自由的关系理清讲透,法学领域出公知是多少问题、早晚问题,整天在这头疼医头,卵用没有,人家都不跟你讲意识形态,人家就讲法教义学你都扛不住。
相比于罗翔屁股到底坐哪,我倒是更关心刑法这门学问到底适不适合玩科普。这门法看上去简单,学通了难,你网上听俩段子就觉得自己学明白了,到处瞎念经,是会出事的。倒不是说我要玩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百姓必须要懂法,但是千万要有自知之明,这可是要命的学问。我都不止一次看到网上拿着罗翔语录在那胡扯一顿的,人老罗课讲那么好,被你们全给曲解了,真是好经都让歪嘴和尚念歪了。
更新
看了一眼今天的热搜,再结合前两天看到的一些微博言论,不得不说我一直担心的情况确实已发生了。
首先,太多粉丝已经把罗老师的话奉为圭臬了,丝毫不细想其中的是非,把罗老师的话当公理使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这些人自己就没有形成辩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社会热点案件中随处可见 “罗老师说过学法不能学的没有人性”“你们这些法学生多去看看罗翔的书吧”…… 当这样的声音居然占了相当的多数的时候,很难想象如何去解决这种匪夷所思的言论包围。
造神是不可取的。
再者,我之前的答案里也说过了,我是把罗老师当做一位刑法学名师看待的。但对于今天热搜和以前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学术之外的敏感问题,我保留我的意见。
我的确无法认同他的一些观点和一些做法,但我认为他有他说话的自由,相应的我也有反对的自由。我尊敬他是因为他的在学术上(至少值得我虚心学习)的水平,不代表在我心里罗老师就是真理之源完美圣人。网友们对他有质疑也很正常,只要不是恶劣的人身攻击,没什么不能说的。
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以罗老师目前的热度以及粉丝的迷惑程度,太容易失控造成各种局面了……
—————————————————
说实在的,感觉很多所谓的 “粉丝” 还是没有认清楚罗翔老师本质上是一个法学教授,是一个研究学术的学者,而不是讲法外狂徒张三段子的网红。
大概法学院的学生才能体会到法学院的老师身上的一些微妙共性,罗老师给我的感受就是像我们院的很多教授一样,你要是把他们讲某一个学说的内容断章取义放出去,可能会被当成公知,被黑的体无完肤,但事实上老师只是在讲三个学说中的其中一个罢了。即使他是某一学说的支持者,这也仅仅是他学术方面的主张,并非他本人在生活中就与某些品德败坏的相似观点的支持者是一个德行。
法学院很多老师包括现在的同学都很受西方法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普通人的眼里会觉得他们的很多想法和行为 “无法理解”,我一个有时候会被骂小粉红的普通学生也常常和老师们观点不同。
但你说他们是坏是精美精日分子那真的 duck 不必,充其量是有点中二罢了。
我在学校听课的时候也经常吐槽老师的观点,同学们也调侃过某老师讲课夹带私货太多,但归根结底我们都明白这事和老师本人的品行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心里一定清楚他给我们展示的只是一种观点,学法的人应当学会辩证思考。
但其实人的思维观念有时候是很容易受影响的,法本同学尚且如此更何况之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理论的小白。这一点也是为什么罗老师火了之后必然招黑,他的 “粉丝” 里相当一部分在法治这方面的价值观几乎是从零构建的,这时候人们接触到的第一个 “深入了解法律” 的老师的观点就有巨大的影响。
我当时学刑法经历过三个老师,我猜院里是想让我们多接触几个不同学派的老师,但结果就让大家很窒息,因为三个老师第一个是清华本科张明楷老师子弟,坚定的三阶层;第二个是法大毕业的每个案例都能介绍七八种学说的折中派,第三个是武大毕业的坚定的四要件。导致的结果就是两学期的课学下来,我们先跟着三阶层批判四要件,再学各国学说学到记忆混乱怀疑人生,再跟着四要件批判三阶层,到了刑分继续学三阶层…… 由于三阶层的老师教的时间最长讲的也最好,加上先入为主,所以我现在心里潜意识还是更倾向三阶层,当时选法考老师的时候刑法选了和我们本科刑法老师师出同门的柏神……
回到罗翔老师的问题上,虽然我没有跟他的课,但是试听的时候听过个别章节。他的课是相对更适合非法本同学的,既有段子调节助人理解,又有详细的解说,能让听课变得不那么枯燥(刑法理论认真学起来的话真的是个深坑,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有趣)。现在很多纯普法向小视频做得也很好。
但是就像我上面所说,老师在讲法考的时候主输出的观点一定是适用于这个考试的观点,在脱离了法考之后,他的视频里凡是涉及观点的,也必定多少有自己的 “私货”,这太正常了,若完全没有私货那恐怕一天一夜也讲不完一个案子。老师应当也没有要做意见领袖的意思。
可关键问题是,来看张三的粉丝们,真的都能明白这一点吗?看看现在动辄拿罗老师讲过的话捧上神坛到处乱讲的这些人就知道肯定白瞎。“学法学的多了就丧失人性了” 天知道我在多少奇奇怪怪的场合里看到这句话不合时宜地出现了,鲍的案子里下面甚至有人拿这句话攻击所有的法律人,这就是你从罗老师视频里学到的东西吗?
按罗老师现在这个粉丝数量,他被黑简直太正常了。讲课——被误解被断章取义——发散造成影响——被批判被指责。你说那些批评他的人完全错了吗,也没有,罗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不是神,不可能 “没有黑点”,有些无脑跟风的被带跑偏也是存在的。
这事谁也没办法,哪天罗老师热度没这么高了,一言一行不再被放大解读了,就没招黑这说了。
衷心期望大家早日想明白他本质上是一名讲课水准很好的刑法学教授。
我在这里借用一个词 “众生共业” 来讨论这件事。
互联网这个池子越来越大,信息交流越来越快,而这一切都蕴含着许多的 “情绪”。一部分人对公平公正已经急不可待,遇到罗翔老师这样的三观正,追求公平的人,自然贵急急忙忙的捧起来。
倘若在更早的时代,大众是不会如此急迫的去捧一个人的。迅速火起来的罗翔老师也好,半佛老师也好,终究是大众急不可待。
这种情况究竟是时代,或者科技导致的,我们很可能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很明确的一点就是,情绪传递在加快。这不是什么新理论,甚至过去就有一首歌叫《从前慢》。
但快,毕竟催生了许多湍流,低速下的空气力学和高速下的空气力学,终究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空气力学和一众人的空气力学,也是不一样的。而这种非线性的叠加,造就了如今一个又一个的奇观,即 “众生共业”。
当然,在这种混沌的空气力学中,也可以总结出类似于 “王朝周期律” 之类的东西,然而也是玄学般存在,稍微精确一点就要各种打补丁。但人间的魅力也在此——每次都有新花样,同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至于情绪的转变,想必谈过恋爱的都懂。一个不小心,那就是轻则道歉,重则分手。倘若分手,这些情绪便会再找下个对象,周而复始,类似却又不一样。
只留下庞麦郎在空气中惊惶。
他处在一个相当危险的位置,因为他是刑法研究者和教育者,不是法律科普者。
法律从来都不适合没有一定基础的大众,因为法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当主观的学科,在一次次改革和适应中不知道衍生出了多少学派和解释方法,因此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不同理论之间的取舍,这样就在取舍的过程中诞生了自洽的法律逻辑。无论是支持什么学派的观点,法学生和学者总是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新诞生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理论,并逐渐形成一套灵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众的朴素道德观直到新实证法学派诞生前都是被实证派严格排斥和限制的,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人治绝对不能成为社会调整中的主导,法治才是现代社会的主导。
罗翔老师是相当有担当有情怀的老师,鼓励更多人投身法律学习,但是他的法考课程总归还是一家之言,他自己也在法考课程中提示 “只是为通过法考,不作深入的学术交流”。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罗老师的“玩笑话” 和他真正想传递的知识严格区分。
现在 b 站播放量多的无非几个 “强奸、粪坑、张三” 之流的玩笑,这很明显只是为了活跃法考课堂气氛,加强法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根本不能作为一个 “法学者” 的真实意思。看看新的视频,大都是对某个高热度社会事件进行相对客观的法律评价,在此期间就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缺乏基本法律知识的大众很可能会把罗老师的言论奉为圭臬,甚至当做第二部刑法,用舆论干扰司法公正。罗老师的热度太大了,大到已经不是法学者的级别而是“明星、偶像”,他的观点也不再是一般的法学教育和交流,而是一种思潮的传递。走出学术圈的专业人士,若是有一天发表了不恰当的言论或是不经意引导了网络舆论,那么招来的大概就不只是炎上了。
没错,我指的就是这类人
我大一教授上课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 “少想多看,不然就是瞎想,是会走进死胡同的”
某些人学的东西仅限于张三李四粪坑强奸,对法治精神和法律概念一窍不通乃至独创自己的理解,就用自己贫瘠的知识和可笑的逻辑试图将法学千年来的发展证伪
可笑,可悲
希望厚大教育能明白他们的受众是法学生,而不是路人甲乙丙丁,甲乙丙丁看乐了到处叨叨百害而无一利,难道厚大教育觉得有人来问法学生 “你听说罗老师讲的 xxxxx 案例吗,好搞笑嗷”,法学生会和他们热火朝天的聊起来吗?… 这些路人真的会掏钱吗?
这样炒作到处刷,动不动上热搜的饭圈手法,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还是法学生们会去选择其他老师。
每个教室都差不多水平,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噪音大的教室看书呢?
连续几期视频真是看得我冷汗直冒,我真的很喜欢罗老师,希望罗老师谨言慎行。在犯罪入刑年龄、强奸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虐待动物法、销售未经注册的药品这几个话题上,罗老师都表现出了自己明确的立法偏向。可是这几个话题是争议非常大的,他的观点并没有取得法律界人士的普遍认同,也就是说他的观点并没有他所表述的那么理所当然。但他却有着其他法律人远远不能及影响力,会严重带跑非法律人的倾向,这会对我国的立法工作造成很多障碍。如果真的是 “恶法”,批判一下也没问题,但是他所选取的几个话题基本都压着线,是很难定夺的。就比如说在两个年龄话题上,他主张入刑年龄降低而性侵保护年龄提高,这本身是存在逻辑矛盾的。因为我们将这两个年龄都定在 14 岁都是基于我们认为 14 岁以下的孩童没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不是说绝对不能把它们分开来看,但一定需要一个非常非常充分的理由,能完全推翻我们原有立法逻辑的理由。在找到这个理由之前,把这种偏向传达给公众并且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取得公众的普遍认同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中国人民现在最缺的是对现有法律的认识,而不是参与立法的判断力。没有前面的基石就盲目灌输后者是很危险的行为。
会,因为言多必失
会。
个人不是刑法方向,5 年前过的司考,罗翔老师还没出山。当年其实也有很多讲段子的老师,比如刑法有刘凤科,民法段波、钟秀勇,民诉郭翔,商经张海峡,还有法理学陈景辉(我考试那年他就不讲了,我托人找的他的音频讲义),这些都是时不时讲个段子举个例子的老师,提高趣味性为了辅助大家过司考,但当年这些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段子透出的观点从来不会弄成这样,知道为什么吗?
原本他授课,大部分听众是要考试的;
现在他授课,大部分听众就只是来听段子的。
要考试的这批,不管是什么来历什么底子,至少分得清什么是现行法要考的,什么是理论上可以争论的。
再不济也至少是从头到尾成体系的听一遍,做了一套真题就知道出题人和自己有多少观点不一致。
这批人知道什么是知识,至少为了选对题也会努力思考一下原因,知道存异。
这其中真正法律专业至少写过一篇论文的,就知道理论界有多少争议是在掐的,当年刑法还在谈四要件两阶层,民法在物债两分中纠结。就最近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和民法典草案陆续已经或者将要发布,又是一踏论文警告,行政协议范围、居住权等等问题又是争论不休。
一个学科,观点不一致,多正常的事啊,这说明大家都在思考。
没见因为观点不一致就扣帽子,还 “粉转黑” 的,说真的,我上学的时候要有这种人,估计都会觉得这人脑子不太正常。
但是 b 站上这一大批不一样,人家是来听段子,顺便 “学点什么的”,把司考辅导当趣味科普看呢。
段子怎么能跟我想的不一样呢,你觉得算什么,我觉得才是对的,动不动就 “毁三观”,三观像是玻璃做的动不动就碎成渣渣。
b 站视频还是节选段子放出来的,刑法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体系化的学习,单拿一段出来是会出现问题的。
而且不可否认,b 站这些年的用户群年龄是越来越小了,指望这些还接受填鸭式教育准备中高考的孩子理解观点不一致有点难,人家把这个当科普呢,科普怎么能有错?
可这不是科普,要是科普,那必然得仔仔细细把争议问题剥离,就给你看实实在在现在的规定,但司考教学的老师大多是大学教授,大学课堂上抛出点争议问题引发大家思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讲师也习惯了带点自己的看法,底下听的都是大学生了,这点分辨能力还没有?
大学里的学生基本分辨能力还是有的。
但是 b 站用户不是个个有,毕竟部分 b 站用户连在什么地方发什么弹幕不合适都分不太清。
然后那些奇怪的风气就带过来了,偶像式崇拜,是不允许偶像说的话不对的,如果和自己不一样,要么偶像对,要么自己对,要么继续 “粉”,要么变成“黑”。“公知说” 也就出来了。粉黑之间是容不得思考,容不得存异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身边差不多年龄知道这事的同事同仁,看到罗翔老师 b 站视频下的评论,直皱眉头的原因。
建议因观点不一致就准备 “转黑” 的朋友们,先做套司考真题冷静一下(狗头)
作为法考时听过罗翔老师主观题课程的莘莘学子中的一员,我想说一下我的见解。
首先罗翔老师被捧的越来越高是有一定好处的。
第一,我看到更多博主或者公众号在推送 B 站学习资源时候,都会推送罗翔老师了。
可能对很多人都是看段子的心情去看视频,但是,或许这样,能潜移默化的帮助他们培养一些法律意识。而这一点我觉得也是最大的价值。毕竟现在法治观念的缺失依旧很严重。
第二,作为一些学识渊博的老师,他们所提出的建议真的对学生很受用。
从法考一路走过来,我真的能从每个法考老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比如老钟的 “repeat, repeat and repeat” 在我支撑不下去的时候给了我很大动力。
还有佳佳和戴鹏老师,讲他们刚开始讲法考时艰辛的经历,尤其是佳佳,他那种做任何事都认真负责温暖有爱(我太喜欢他了),让我觉得作为他的学生超级幸运。
所以,与其把时间留给微博抖音,听听这些老师们的教导有价值的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一直觉得与自己年长的交谈会收获很多。
第三,关于是否招黑。
树大招风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既然罗翔老师拥有了这么多的关注度,想必他一定已经做好了可能招黑的准备。
所以我们不用替他担心,喷子们想搞一个法学教授还是刑法学教授…… 前应该也会掂量掂量的吧。
另外是不是招黑也取决于粉丝的智商,就像题主说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经常都会有这样的偏见,总是严于律人宽于待己。
但我们也不可能堵住悠悠之口,如果真的有人喷那就让他们喷吧,有些人思维的固执和偏执,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正如那句话说的 “不与傻子论高低”。
而且罗翔老师的格局不会那么小的。
1978 年 1 月的《人民文学》第 1 期,徐迟以陈景润为主人公,写下一篇名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此举引发诸多并没有接受专业教育的人,奋不顾身的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当中去,从而许多著名学者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奇妙的证明,而许多未成年人在接触哥德巴赫猜想以后也会陷入魔怔,认为自己可以证明这一数学界的难题,但就是因为缺乏数学方面的专业锻炼,他们所坚持的观点往往存在着可笑的谬误。对比刑法学和数学。刑法学的观点看似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简单,但细究内里却十分之深奥,没有专业基础,就会导致歪门邪道出现。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哥德巴赫” 的狂潮影响的只是一些数学方面的学者。而刑法的狂潮,可能会成为一股恐怖的力量,影响到法治的正常运行。而刑法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否会被当成一个靶子被打倒,我们不得而知。
PS:最近想回忆一下法条,我认真听了他的法考课,收获当然不少,整个再熟悉一遍,但听课过程中无数次感觉到罗翔的课里面逻辑水平真的不太好,经常出现前后矛盾,俗称双标,对此罗翔的解决方式是一句万能公式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但是,经验是有内在逻辑的,在这个方面他没有下功夫去发现经验的内在逻辑。内在逻辑找不到,所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是 “具体问题具体感觉” 而已,所谓的 “法律要超出一般人的偏见” 如果找不到偏见的标准,就会变成“我来判断什么是偏见”。不过这是中国刑法学届的通病,很多人都这样,目前看可能只有张明楷不这样。
饭圈化吓人啊,尤其是政治法律领域,针对任何人,没有例外。
饭圈化意味着不分是非不讲道理,只看站队
从饭圈逻辑看,可能是司法考试培训机构捧的?这样能多收费吸引生源?或者说是因为 b 站找新的流量点?
和他本人不是直接关系,但真的,没想到一个刑法老师也能饭。相比其他法学领域,刑法理论争议更大更多,太多东西没有通说,然后居然一群人拿着罗翔的观点出来统一思想。
前几天有一次罗翔出了个题,关于为了救人醉酒驾驶的,引用了一个用的很少的理论,论坛上就开始嘲讽不同观点了,问题是,这玩意在两年司法考试里,能保证选一个答案?这还只是个专业问题,要在其它领域呢?这种饭圈化的意见领袖不好。
在政治法律领域里头,只应该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实话,罗翔这方面略象牙塔了一些。有人说他做律师做的不错,但说实话,律师很多时候是个片面的实践,很多时候不能对司法环境司法实践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当然这也算不得是什么缺点,很多刑法刑诉学者,包括张明楷在内,去司法机关挂职工作前后都有理念变化。
去年法考学习过罗翔老师完整的刑法课,今年罗翔老师爆红,也奇怪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法考视频本是法学生才看的专业知识,突然大火出圈。当年张雪峰火,但那只是招生视频而不是专业知识课。不奇怪的点在于罗老师讲课生动幽默,案例丰富。而且大众其实对刑法知识也是有需求的,热榜的法律事件经常都是刑法案件。
大火之后,如果招黑并不奇怪。罗老师讲课是经验流,非常强调生活的经验和道德。和另一位法考名师柏浪涛截然不同。柏浪涛是技术流,强调法理的推演。那么如果你的结论他人不认可,技术流的结论只能说是你技术不行,经验流就容易被攻击你的道德不行。所辛目前的几个热点案件罗老师的观点和大众紧密贴合。个人以为一旦热点案件罗老师观点和大众有所不同,将会十分危险。
还有一个问题其实在于罗老师的粉丝。大部分的粉丝恐怕只看过一些罗老师的视频片段,将罗老师的话断章取义使用的不在少数。罗老师现在开了一个独立的号,专门点评一些事件,这挺好的。一个专门的号普法比用法考视频片段更好,如果能从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性开始普及就最好了。
罗翔和无为李爷传达的信息我都有浏览。
罗翔粉丝里有没有极端粉?有。
无为李爷粉丝里有没有极端粉?有。
罗翔有没有过不太妥当的言论?有。
罗翔是不是一个有水准的法律人?是。
无为李爷有没有在这件事上造谣?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
两边起哄最起兴的,才是应该被大家警惕的。
任何一个群体,都要对极端言论保持警惕。
否则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是迟早的。
附上批评罗翔的原微博。
现代法学背后的价值观,和如今社会舆论环境是格格不入的。什么三权分立,自由,平等…… 每一个都是主流舆论批判对象。罗翔的幽默风趣很吸引人,对当下热点新闻的评价透露出他的情怀和价值观。民众不会针对学术观点发表意见,因为不明就里。但会对背后透露的价值观进行批判。
泻药。很多答主都已经涉及了罗老师对不论是法学生抑或普罗大众的法律素养的熏陶与培养,这里不赘述。
昨天看见老师发的微博和 b 站的动态,切实感受到了老师在 “爆火” 后的感慨与无措,原文如下:
罗翔老师的那些段子,那些法考知识点中穿插的、贴近热点与实际、能让法学狗会心一笑或者截图发个朋友圈以图一乐的段子,在我看来只是罗老师 “盛宴佳肴” 中的一剂调味料,用量不多不少,既给看似枯燥的菜品增添几丝味道,又没有反客为主,夺走主菜的光辉。
而目于当下,罗老师的大火带来了什么呢?
先从法学生自身来说,真的所有法学学生都能真正品鉴出罗老师的主菜和调味剂,都能透过这些有趣的段子感受到老师强大且厚实的理论学士知识吗?我看未必。
以下这张图来源于一所高校的法学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图中对于罗老师 “学术不行” 的误解其实在法学生中不占少数:
部分法学生尚且如此,遑论大众呢?
在罗老师刚刚出圈,小有名气的时候,知乎就有回答表示了 “希望罗老师不要被揽入饭圈的无底深渊” 的担忧,然而终究一语成谶。其实,罗老师的张三就和柏神的狗蛋小芳一样,只是讲解案例时的行为人的代名词,而很多人却将罗老师和张三划上了等号,在各大评论区、弹幕里狂刷 “张三”“张三永远不会缺席”,和他人聊天时也将“张三” 作为谈资,以之为自己荒诞的观点作挡箭牌。
于是最害怕的事情就相继而至,一帮人完全不了解刑法规定的缘起与制定这些法条需要综合考虑的现实因素,只是断章取义地摘取罗老师的案例和观点,大肆抨击现行规定,甚至结成帮派与反对恶势力抗争到底”。
传播学里有一个理论,形象来说就是当一群无知者聚集于一处,偏激观点便如气泡一般在他们内部逐渐膨胀,从网络的深海中缓慢上升,并于沿途吸收其他同类气泡,最终到水面方能破裂。
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就是这个气泡在渐趋扩大、吸收同类的阶段。这些人自以为 “英雄所见略同”,实际上却是无知裹挟了舆论,让自己的偏激披上了伸张正义的外衣。且看罗老师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微博评论:
然后我们再来看,搜索 “罗翔” 的时候微博的词条:
其他我都能够理解,关注关注老师的身高、截个表情包都在我们正常人的接受范围之内,但是 “罗翔高圆圆” 就真的百思不得其解了,不管是真是假,一个政法大学的堂堂正正的教授,都能被“挖出情史”?都要陷入八卦的泥潭?还有不少人感叹刷新认识了?
我不知道这个气泡还要在深海中上升多久,我也不知道它要到何时才会破裂,我只愿老师能抵挡外界洪流,坚守他 “吾本尘土,随风意舞,登高不傲,居低不怨” 的初心。
以上。
顺带吐槽这篇回答居然审核了一个晚上才通过?
罗翔这种普通的自由派知识分子都能被打成左派,还是各位衬托得好啊。
从来没觉得罗翔火能够促进普法,有的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现在已经出现,罗翔的只言片语,被某些键盘侠奉为圭臬。就像体系解释是法律解释的重要一环,罗翔的观点,也是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问题来看。‘’法律学多了,就没有人性‘’被用来攻击支持罪刑法定、程序正义的观点,不知道罗老师自己作何感想?
刑法只是法学大树的一枝,罗翔更只是刑法大树的一家之言。他上课面对的是司法考试参加者,未来的司法人员,讲授的内容也不是精深的刑法理论,只是通过司法考试的经验。以为听了几节法考课就懂了刑法,甚至懂了法学,那真是傻得可以。
法律归根结底还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强行普法使不得。
黑吧黑吧,倒了最好
让这些教授,研究员,院士明白网络这趟浑水进不得,进去了你就得染一身臭泥出来
看看钟南山,前面西一阵国士无双,东一句无双国士,不照样被微博营销号爆出来往事,随后媒体一顿带节奏
媒体是个什么德性?好人走错一步,恨不得刨你家祖坟。而某纨绔子弟成天口吐芬芳,昨天一个被执行人,今天就找老爹要钱,把这样的人叫真性情,还美其名校长,国民老公 xxxxx
人红是非多。
微博上已经有人围攻罗老师的微博,说他给美国洗白什么的。但是你带着理性的眼光去看,仔细看罗翔老师的微博就知道,他根本就单纯得就事论事,单纯得发表自己的看法。
下面我就几个问题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1. 罗翔老师为什么爆火?
其实罗翔老师一直没有变,很多讲刑法是老师都喜欢用张三举例子,罗翔老师本来就只是众多讲刑法的老师中的一员,只是因为他的课比较有自己的风格,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且有官方媒体的给他增加曝光,因此很快就火了。
2. 罗翔老师会在红了之后失去初心吗?
我认为不会。
在罗翔老师在还没像现在那么火的时候,就曾经上过央视的今日说法给人们普法。罗翔老师一直没有变,他一直抱着给人们普法的使命,努力当好一个老师。
一方面,就像罗翔老师自己说的:“我比不上郭德纲,因为郭德纲是给人们带来许多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的艺术家,而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 他给自己的定位只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而且我也相信他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定位。
另一方面,罗老师将自己在 b 站的收益全部捐了出去做公益,这也是我认为罗老师不会初心的一个例证。
3. 罗翔还会火多久?
就我个人预测,近期内罗翔老师可能还会火一段时间,一方面,因为疫情在家,很多学生在看网课之余看看罗老师的视频,然后又发现这个老师讲课还挺有趣的,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而且每个案例都那么重口味: 强奸,猥亵,盗窃…. 而且案件剧情经常神反转。这很容易迎来很多学生的追捧。当疫情结束后,很多学生回归正常教学秩序,看罗翔老师的视频的频率一定程度上会减退。最终,慢慢失去热度。
另一方面,官方媒体如 b 站以及厚大法考还会持续支持罗翔老师,因为这也是一个宣传自己平台,扩大影响力来盈利的好方法。因此罗翔老师近段时间内依然会热度不减。
4. 罗翔老师之后会怎么样?
我想他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管火不火,都会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这篇文章可能存在很多夸罗翔老师的话,但是我真的认为罗翔老师的三观很正。在他的引导下,最近也真的开始重新读书了。重新读书之后,才发现书中的世界真的无限大,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读书也让我有了很多感悟。
感谢罗老师!
5. 附上罗翔老师语录:
①每当我们表达道德愤慨的时候,我们也许都要反躬自省,我们是否比想象中更幽暗、邪荡和伪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内心的邪恶是否会催生更大的罪恶,是否会因着各种优势地位物化他人,操控他人,是否会更加悲情下品而不自知。当然,这里的我们主要指的是我自己。共勉。
②人们很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开启批评模式,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没有我们想象中睿智,我们所有的观点可能都带有偏见。因此,虚心地倾听对立观点,即便是刺耳的意见永远是必要的。共勉。
③我们必须接受批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恋的幻象,不至于长久在道德和智识上自我陶醉,在自恋中走向毁灭。有人说,地狱就是灵魂在自我中心和自我迷恋中一直活到永远的轨迹。当你失去所有的谦逊时,你就和宇宙的实体脱节了。 事实上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伪善和幽暗。
6. 附上罗翔关于正义的论述:(由于视频是从网上下载的,侵删) 观看时请忽略视频中的水印。水印与罗翔老师,与我都不存在任何联系。
[
罗翔老师关于正义的论述
木聿的视频
· 2196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39306245687377920)
支持罗翔老师本人,无论是其深厚的法学理论,还是生动得教学方法,还是善良正义的价值观,受到大家追捧后谦逊亲和的态度…… 都令人印象深刻,佩服尊敬,就其个人来说,这样的人得到热捧是社会的幸事。
当然也会有个别问题的想法和判断与罗翔老师并不一致,或者结果一致但过程不符。但我觉得这些差异都是可以讨论和保留的,深入思考和交流往往会有更大的收获。关于 “即使观点不同也不妨碍尊重对方观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罗翔老师说过的四要件和三阶层的立场问题,大概是说:四要件虽然在正当防卫、共同犯罪等问题上有漏洞,但是持三阶层的观点的人也不要觉得自己就掌握了世界真理,就对持四要件立场的人不屑一顾;没有必要给自己所持的观点加上过分的价值。
至于招黑,罗翔老师红了,必然会招来这样两股人:
一种是职业喷子,谁红就喷谁。挖空心思,找各种角度,各种断章取义,造谣歪曲,反正就是黑。以抬杠为乐,或者以此出名,博取关注,甚至赚取某些不明来源的钱。罗翔老师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样的人也会层出不穷。
另一种是原教旨主义。或是把罗翔的所有话都作为古兰经一样,而且不仅在刑法问题上适用,还要适用推广到民法案件、行政案件,以致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以罗翔的刑法理论为最高标准。或者刑法至上,罗翔至上,别的学科就低一档次,别的老师就是不行,而且还要到别的视频,甚至无关的视频和谈论里刷,张三张三…… 罗翔罗翔……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正是罗翔老师在课堂上、直播里反复强调和提醒不要去做的。
上面这两种人里应外合,若是影响了罗翔老师和他刑法学理论的传播,实在是这个社会的大不幸。
招黑是一定会招黑的,枪打出头鸟,不说有没有正经黑粉,必然有想踩名人上位的。
但是罗老师身份特殊,人家玩法律的……
如果没点本事,手上又没硬把柄的敢瞎搞,罗老师肯定要教做人的。
所以前提是罗老师有没有把柄╮( ̄▽ ̄"")╭
只要没有硬伤,且把柄不被抓住,别的都无所谓。
罗老师这种阴阳怪气也不一天两天了,早在众合时期,我还在准备司考的时候就遇到了,而且是线下真人见面那种,地点在北京大兴的某个被众合租用的职业技术学院里。
当然,罗老师的教学风格,特别是这种游走在违法与合法边缘的风格,其实是美国法学院的 the Socratic method 即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的教学法的一种体现,可以说和 Cold Call 一起并称为法学院学生两大课堂恐惧事件吧。
实际上,你们听的很好玩,但由于罗老师从来不给你正确答案,相当于变相要求你自己必须提前掌握相关知识,以便于上课能正确回答问题,其实是很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如此。
普罗大众觉得神奇,在我们这些在海外接受过法律教育的人来看,不过是稀松平常的,当然罗老师教的好,能成为网红是没想到的。
当然,这也说明,可能真的,我们很多老师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是不是需要精进下了。
“你听说了吗,最近罗翔在微博上被骂成公知了”
“有那么夸张吗?只是一部分人口嗨而已”
“那我看知乎很多人在讨论啊?”
“知乎?你居然还看那些屁股歪的公知?”
“……”
首先,公众人物面对批评当然不是什么大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足够大的关注度自然会带来异议,这太正常了。
我们害怕的是什么?是批评吗?
是简单粗暴地上升立场。
在中文互联网有一句话已经被用烂了,烂到我现在看到都想吐。
一遇到不同的观点,某些人不经思考就会喊出
屁股决定脑袋。
这句话有没有问题?
我们当然不能说它错。
我们都承认一个人的观点立场受到他的原生家庭,收入状况以及教育背景极大的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的标志正是能够尽可能地跳开自己的立场,尝试从不同人群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不是要你背弃自己的立场,而是通过独立思考去思考如何提升自我,并改善当前的社会环境。
事实上,独立思考也并非什么很难的事,我相信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掌握这个技能。
我也相信大多数人也多多少少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在网络上借正义之名胡乱给人贴标签,甚至是用最恶毒的语言维护他们口中正义的人显然不具备这个能力。
所以观点匮乏的他们只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 “屁股决定脑袋”。
基于这个指导思想,凡是意见与他们不符的人就是粉红,公知,五毛,反贼,任何讨论空间都在这些标签中消解。
这才是我们害怕的。
我们反对的不是不同意见,而是这种简单粗暴贴标签的社会风气,这种最低级的反智主义。
我不想去比烂,不要说美国怎么样,英国怎么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只希望我们能够吸取他们的历史教训,我们这个社会能做的比他们更好。
鉴于目前网上流传的各种关于罗翔老师的微博截图,补充几个观点:
1. 大数据的时代没有圣人。如果把时间拉到足够长的维度看,我们很多行为、观点都是相互矛盾的,我们内心也都是存在虚伪成分的。这很正常,因为我们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时代、环境、认知水平等因素影响,我们的言行和思想天然存在因时而变的可能,罗翔老师也不例外。但这并不能否认其对社会产生的正面价值,不能否认其对 B 站产生的积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既不能全盘肯定又不能全盘否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关于人设。罗翔老师的人设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大学老师。在大学老师这个职业基础之上我们普遍认为罗翔老师起码应该是学识渊博、教书育人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至于罗老师的其他形象,均是由观众观看罗老师讲课视频后自行得出,只代表群体的主观感受并不代表罗老师的客观形象,也无法代表,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身局限性的,判断标准也并不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兼听则明,不断超越自身局限,辩证的看待事物本身,既不能将其奉为圭皋也不能将其积极价值随意消解。至少在 B 站这个平台,罗老师创造的内容既符合老师的职业素养,又符合观众的自身需求,也对自我不断做出人性的解剖,可以理解为是一位优秀的 up 主。
以下是原答案
招黑和 B 站用户年龄结构有关
看弹幕和评论就知道,开车和玩梗才是大多数人真正感兴趣的。非常讽刺的是,很多人既没听明白 up 的深层含义也搞不清事情真正的原委,就开始无度玩梗,最后信以为真把一大批人都玩进去了。
无论是罗翔老师还是半佛,本质上观众都是一批人,暴露的问题也是那么的相似,听懂一点就感觉抓住了全世界,恨不得全网疯狂安利。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互联网上从来都不止一种声音,学术界更不止有一个流派,兼听则明的道理也并非每个人都懂。
罗翔老师是聪明人,被黑肯定早有预料。这大概就是学者的风骨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因这是份有意义的事业,能开启更多年轻人智慧的大门。罗翔老师传递的人生哲理确实也让我备受启发。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相信这也是每位老师刚踏入教育领域的初心吧。
“我本尘土,来于尘土也将归于尘土,风随己意,尘土高飞,终必落于地土。惟愿尘随光舞,勿要落入粪土泥淖。尊贵不骄,卑贱不怨,心随光动,无问西东。” 在浮躁的 B 站,罗翔老师的文字真可谓是一股清流了。“心随光动,无问西东”,这大概是面对喷子最好的回答吧。
最具讽刺的是,无论罗翔老师、半佛,还是其他深耕垂直内容的小 up,都在尽力向观众输出 “独立思考” 的重要性。可惜他们的观众在受到启发、大呼牛逼之后却开始了疯狂玩梗和造神运动、将 up 主的言论奉为圭皋,把 up 主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完全抛之脑后,颇有饭圈风采。唉,可惜了 up 那么好的素材。到现在为止,知乎半佛评论区还都是刷老婆的,一大半都是无用的废话,我想这一定不是一个独立思考之人读完文章后应有的表达。
无意义评论不仅是对创作者内容的不尊重,还影响了其他人的阅读体验,带歪社区风气。
独立思考的人教出一堆饭圈文化,实在太过于讽刺,令人愕然。
已经有人锤了。
不是法大的,但是曾经有幸上过罗老师的课,罗老师的善良,自省和睿智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但是,罗老师一心做法治之光,却有人不断给他泼脏水。
正如罗老师所说,越是愚昧的人所相信的东西越绝对。我相信罗老师并不会和那些喷子对线,因为罗老师不屑。而那些不断想和罗老师对线的喷子们,不妨想想,你们想和法大教授?知名律师对线?
不用罗老师亲自动手,他的弟子,不论内传还是外传,第一个收拾你。
我觉得像罗翔这样的人,应该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这样才不会被人黑出翔。
但是了名就想当公知,觉得别人都蠢,自己最出名,总想指点江山,那迟早会从高处狠狠跌落,罗翔已经有这样的行为了。
之前出了名就当公知的,比如历史发明家袁腾飞。
还有
微博这样跨领域指点江山的还有不少
当一种声音过大时:
甲:应当有另一种声音让大家听到,从而得到理性的讨论和传播。
乙:应当让这种声音消失,以避免过大的声音导致人们不理性。
我始终坚持,法律应当为民众制定,应当让民众参与,应当由民众决定。
我始终坚持,民众缺乏专业能力,应当尊敬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技能。
我始终坚持,应当提升民众的专业能力,而非让民众永远不具备专业能力从而任人宰割。
我们需要更多的罗翔,而非 “专业内容只能让专业人士决定,外人闭嘴”。
在法律面前,只有任人宰割的奴隶是外人。
==================================================
当爱潜水的乌贼写出《奥术神座》这部以近代科学简史为素材的幻想小说的时候,我没见到有什么科学神教信徒去喷他 “简化甚至丑化科学”。幻想小说就是幻想小说,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就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因为大家想看的是 “有一些客观价值的好看的故事”,而不是 “把详尽严谨的学问强行编成难看的故事”。
粉圈 (juan) 现象是现在舆论的一个大问题,但我还是那句 “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罗翔的粉丝做了应该被批评和处罚的事情,跟罗翔有什么关系?罗翔有说过任何导致他们做出这些事情的言语?相关性如何?因果性如何?这种批斗本质上不过是“黑粉打压真粉”,本质上还是粉圈(juan) 那套。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只要罗翔没有原则性错误,就应该支持他包含各种高价值和低价值信息的段子。如果粉丝做错了事,谁做错谁负责。如果罗翔说错了话,就用正确的话去反驳他。如果罗翔的法律学派一家独大,就支持其他学派的另一个段子手出道。
归根到底,其实还是看阶级,看发言者的屁股坐在哪一边。你要是觉得 “法律相关知识神圣不可侵犯,说错一个字都该满门抄斩”,其实本质上就是给这门影响所有人命运的学问设置高门槛,结果是枪杆子和奴才们一起决定民众的命运。你要是觉得 “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哪怕民众多知道一点法律知识都好”,那你就会觉得 “这样的段子手怎么只有一个啊”。
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当被尊重,是因为它们能造福人类。如果它们堕落成少数人操控多数人的工具,我还是那句话,民众可能不知道怎么让未来变得更好,但民众起码能拖着知道但不这么做的精英们一起去死!
川皇之所以上台,根本原因不是川皇多伟大,而是希婆有多烂!
从本质上来看,罗老师只是一个讲课很有趣,三观很正的刑法学老师罢了,是大众因为商业和好奇等各种利益驱使,把罗老师捧红并且借此作为流量,作为谈资。
别有用心之人自古以来不在少数,任何一个时代,有受关注受喜爱的人出现,总会有贬低他诋毁他的人费尽心思歪曲心思断章取义。但只要受关注受喜爱的人不在意,喜欢他的大众们不被各种暗流汹涌所淹没。时代总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无论什么专业,什么职业,什么年龄重要都是独立思考,想清楚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是因为你周围的人都上他的课?还是因为你觉得他讲的张三事例很有趣?还是他在视频里传达出的价值观令你很感动?
愿大家上完罗老师的课,至少不会成为那些人云亦云、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就跟着消息随意怀疑贬低他人。
至于饭圈对战这种事情吗。。咱们罗老师的粉丝就别四处论战了,毕竟人们也论不过咱。看最后是咱们罗老师能轻松据经引典讲赢,还是各路费尽心思断章取义者的贬低能骂赢。
人类不感激罗辑,但希望我们都能尊重罗翔。
我们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建设别人用几百年试图建设的法治社会
终究会经历异见、争议、矛盾、甚至冲突
然而,法治是大势,所有的人都将身在其中
于你我而言,不必担心罗老师
搬好小板凳,好好听课吧,别人黑不黑他不重要,学法、懂法、用法,一起为法治加油!
不用,因为罗翔老师没火之前本来就是黑的。
我看了罗翔老师的视频之后,觉得此人确实温文尔雅,对法律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相信一个人用法律考学能吸引这么多粉丝,那这人肯定讲的起码很有趣或者讲的让人印象深刻。所以我肯定他在法考方面做的贡献。
但是,我希望罗翔老师能在平常时间通过某些平台发表个人意见的时候,也像做视频讲法律一样进行一番思考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尤其看了老师以前的各种惊人言论,确实反差很大。希望罗翔老师在火了之后不要回去原来的样子,不要倚仗粉丝做粉圈之事。
如果 “传道的人,自己不遵守道,反而经常说一些反道的话。” 这真的很遗憾。
我尊敬任何为中国各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希望我一个普通人能懂的道理,罗翔老师也能懂。
起码首先要懂基本的加减乘除。
其次要懂以身作则,不知谣而造谣,不打肿脸充胖子。
最后还要讲良心
会招黑。除了粉丝在给罗老师招黑之外,我有些担心罗老师的能力撑不住他的位置,而且目前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
当然我说的能力不是罗老师的业务能力专业知识,而是罗老师最近总是在非刑法领域发表一些暴论。
关于哲学和伦理学的批评和指正 b 站已经有很多了,这里就不赘述了。隔行如隔山,罗老师在这方面不具有足够的业务能力还发表了一些看法,无论是于公众还是于罗老师本人都是负面影响。
除了在哲学和伦理学方面,罗老师最近发的一期视频,讲的是法制史的内容。
没有看过的可以去看一下,当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预感不妙,感觉老师要讲方孝孺的例子了。
果不其然,最后的几分钟时间老师讲了方孝孺的例子。
方孝孺株连十族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在哪呢?那就是这是假的。我想很多法制史老师上课应该都对这个谣言辟过谣。
如果是一个普通网友在网上说什么株连十族那都无所谓,但是罗老师作为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老师,在网上讲一些错误的法制史知识,让人难免担心罗老师是不是有点 “飘” 了。
我是去年通过法考听的罗老师的课,在没什么人听罗老师的时候我就给同学推荐过罗老师。
罗老师讲课直击要害,深入浅出又不是专业性,这是我喜欢罗老师主要原因。
而现在罗老师两次在不熟悉的领域发表一些令人疑惑的言论,实在影响罗老师的形象。
所以只希望罗老师能在被捧得高的位置上讲出与位置相当的言论,不然很容易就为自己招黑了。
是他的一部分粉丝在招黑。
我特别难过。
特别特别难过。
一直很喜欢很尊敬罗翔老师,
但我很讨厌他的一部分 “粉丝”。
刑法是很严肃的,就像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一样,一手是公平之秤,一手是制裁之剑。
老师把案例讲得有趣,是为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但是很多非法学生并不知道总则中的理论,只是听个乐呵,而且断章取义。
有的朋友看了一两个视频,就觉得我学的东西他都会了,会在一些社会热点上和我瞎抬杠。有的朋友对我说,真羡慕你,你的专业这么有趣,这么简单。我听到这个就觉得受到了侮辱。
还有的朋友给我发 “学法失去人性” 的截图,我真的很生气!但是也不好发作。他们这样实在是断章取义,当我们做出与朴素正义不同的结论时,就会说我们失去人性。这句话本来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教诲,希望我们不要把知识学死了,但是却被很多人曲解,用这个截图来调侃法学生!
刑法是多么严肃的学问啊,我真的不希望有些人在不了解法律理论的情况下,随便听两个段子图乐呵,然后到处刷满屏的张三。
罗翔老师没有错,他的初衷也很好,但是现在产生的有些情况,他本人也很不愿意看到。
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学问!
不是用来在弹幕里刷张三的!
上帝的化身耶稣可是被祂的信徒们杀死的。
狂热的信徒和神经病没什么差别,你以为他们是为了学法而喜欢罗翔的? 其实罗翔多数的粉丝是因为玩烂梗知道并喜欢罗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网上的烂梗已经把罗翔解构了,很多人粉的罗翔其实并不是那个作为法学老师的罗翔,而是基于他们的世界观通过玩梗而加工出来的罗翔,他们才不在乎法是什么样,应该怎么样呢,他们在乎的是罗翔应该是怎么样的,所以当现实中的罗翔和他们意识中的罗翔发生冲突的时候,现实中的罗翔必然是要被打倒的对象。
然而,圣经中耶稣的死拯救了信徒们的灵魂,现实世界中罗翔被批倒恐怕只会使 “罗翔” 的信徒们陷入另一轮自大而愚蠢的自我高潮中。
黑?
只要火了,有了名气,任何人都会招黑,甚至被骂,因为有无数人都在那盯着呢,一言一行都会被无线放大,甚至还有人把你 N 年前某一句不经意间的玩笑话拎出来做文章,没有任何人能经得住显微镜的敲打。
但是区别就在于这个人在专业领域有没有真本事,有没有立人设,是不是靠保持形象来吃流量。
比如流量网红或者包装起来的鲜肉明星,一旦被锤被黑,人设倒了,那损失就不小。
但是不靠流量吃饭的专业人士,被喷了也没啥大事。
比如罗翔老师,就算你把他家网线拉闸,让他永远都上不了网,人家现实生活里照样是最顶级的司法教授。
比如考研张雪峰,之前也因为一些言论被喷过,但是提及考研指导方面的知识,他就是很厉害。
比如被喷屌癌的柯洁,人家就算注销微博,永远不上网,照样是围棋冠军。
比如双开花的六老师,虽然是中美合拍,但是你要问我谁是最好的孙悟空,那就是他。
只要不触碰红线,即使做了出格的事,被全网黑也不会崩的。
卢本伟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他要不是当众教唆粉丝骂人,死亡威胁锤他的人,他根本不会凉,当年开挂的主播多了去了,几乎每个 lol 转行吃鸡的主播都是挂,不都没啥大事。
所以罗翔老师肯定会被黑,但是对他个人而言,基本没啥影响。(个人观点)
我很担忧,
无论是从 b 站大家对罗老师的关注,还是微博上的评论,似乎都显示出罗老师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
但我认为这不完全是一件好事,表面上看,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大众法治意识的提升,文明的进步,但我却看到了大家将法律这样严肃化,理论化的东西,无底线的调侃,玩梗,包括 b 站的鬼畜。在教学中用案例生动讲解地方式,在大家的狂欢中,渐渐变了味儿。
罗老师我认为是当今中国难得的刑法学者,他不仅专业素质高,学术造诣深,并且能将理论和教学相结合。并且他在法律以外,传递的价值观,以及对人理性的导向,毋庸置疑都在给这个社会输出一些积极正面的东西。但 b 站上看罗老师刑法的,有多少是看段子的,有多少是认真听课的?大家心里应该清楚。
就因为这样,我很担心一种现象,每当作为法学生的我们,在给周围的人输出法律知识时,或者是律师在为当事人服务时,对方突然来一句:“可是我听罗翔老师说…” 这样盲目的诉诸权威,会造成很多扰乱。我当然不是说罗老师说的不对,说的不好。相反,我是在担心那些奔着玩梗听相声的人群,会不会断章取义,或者是曲解,这一个宏大的刑法体系下某一个部分。
因为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群体的理性和国民的素养却是不能短时间培养的。
左边会黑罗讲法律,而右边会黑罗只讲法律。
毕竟,沙威就是这样的角色。
先说结论吧:我是不希望罗老师被越捧越高的,我认为现在他在 b 站的高度已经有点过头了。罗老师应该不会大规模招黑,因为罗老师是一个很 “聪明”(并不全褒义)的人。具体见下文吧。
在罗翔老师没大火之前,我也算他的铁粉了。作为一个人文社科业余爱好者,硬是在 b 站把他的全套刑法课程都看了。他的法考视频段子不少,私货不多,看着十分有趣也能涨不少知识。说实话,我从一开始就不是很赞同他在法考视频私货中所夹杂的价值观,尤其是一些哲学上的倾向(可能是因为我个人接触哲学比较多),但是索性这些内容不是很多,而且也没有什么我不能接受的内容,所以也就愉快地看下去了。罗老师入住 b 站的时候我也是立刻关注 + 三连支持,我对他的期待是可以多做一些他法考培训那种视频,结合有趣的案例普及解释法律,他最初的几个视频的确也是这样做的(珍惜植物,诈骗),那时候的弹幕风格也就是比 b 站其他视频的弹幕稍显正经,玩梗的也不少,当然也都是善意的梗。
但是,之后,罗老师的视频便转变成了一种我很不喜欢的风格,甚至有段时间我经常会点进他的视频以后立马三连,看完以后再默默得点个踩走人(现在都是看看再决定了 233)。罗老师现在很多视频的主题就是私货,宣传一些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远远没有达成共识的个人观点,正像我前文所说的,我虽然不是很赞同他的许多观点,但是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关键的点在于罗翔老师在用一种 “确切” 的口吻传播私货。就拿最近他谈性同意年龄(这是他法考视频的节选,但是基本全是私货就拿来举例了)和刑事责任年龄的视频来说,这两个话题在学术界真的是极富争议,也是不同国家立法司法的一个难题,罗老师用很 “强力” 又很容易让人理解的语言论证了他性同意年龄上升和刑事责任年龄下降的看法,并且也非常 “完美” 地反驳了与他对立的观点(如刑事责任年龄中的卢梭),看起来无懈可击。但是对相关领域稍有涉猎的朋友都知道,罗老师的论证大都是一些初级的内容,落后于现代学术讨论的水平,有参考价值不过很大一部分是站不住脚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罗老师的论证就和 “因为当今世界发达的经济体全是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完爆计划经济” 差不多。而且罗老师并没有想要引发观众思辨的意思,在他的这些视频中也没有他在法考课程中常常强调的 “折中” 思想,甚至有种不容置喙的感觉。我能理解罗老师想要宣传自己观点的心态,他也很聪明地达到了目的,但是我认为罗老师没有很好地承担他当前的身份带来的义务。如今罗老师视频的弹幕里开篇就是 “老师好”,讲授中就是“不错”、“支持”、“合理”,b 站的高赞评论中也没有反对的声音,罗老师现在是在 b 站这一较低龄化平台上唯一的一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老师”,加之青年本身思想不成熟,有个人崇拜、思想极端化的倾向,罗老师可能已经成为了很多粉丝心目中“真理” 的代表,至少我可以确信罗老师的文案由一个普通答主发到知乎,quora,甚至 reddit 火了的话,一定会和 b 站截然不同,出现一些理性批判的高赞评论。我希望罗老师可以引导他的粉丝思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当然,这未免有点对罗老师要求过高,其实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 b 站多几个社科方面的 “老师”,不同观点相互对抗,百花齐放,这才是对年轻人的成长真正有利的。
如今的网络环境实在太过恶劣,各种极端化网民团体鱼龙混杂,余欢水这种良心剧就因为绑匪嘲讽一句女权直接被全网爆破,讨论社会热点无疑是在钢丝上跳舞,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罗老师的视频会讨论许多热点问题,按理来说是招黑体质,而且看罗老师之前的培训视频,是有一点自由主义倾向的,很容易被扣上 “公知” 的帽子。但是罗老师近期视频均站在了绝大多数网民的一方,视频的细节在社会大众眼中也没有什么争议,罗老师的确很聪明地在有意或无意间实现了明哲保身。罗老师在法考培训中常说一句话:“法律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很遗憾,最近我没有看到什么超越民众偏见的内容,不知道罗老师现在还有 “超越民众偏见” 的勇气吗?
这个回答可能是对罗老师的批判居多,我未免对罗老师有点求全责备了,其实我仍然自认为是罗老师的粉丝,只是最近看到全网都在如此追捧罗老师,便有些话不吐不快。总体来说,我是反对如今将罗老师拔到如此高度的,在这种高度上的责任实在是太重大了,需要他正确地引导粉丝,同时承担超越民众偏见这种极其危险的义务(张文宏医生的喝粥问题),这实在是苛求罗老师有远超于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素质和智慧。根本上,我还是希望网络社区上少一些罗翔老师,张文宏医生这样的 “神”,不要将焦点一直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各方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群众都有发声、被倾听的管道,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健康社群。
罗翔是个学者,是个普通人,不是什么圣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随便看看他的视频也能看出他在一些历史话题上的表述错误
甚至是在刑事案件的讲解中都出现过记忆错误而把案件说错了的
他对刑法了解,他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不一定那么了解
术业有专攻,说好听点,罗老师叫 “出圈” 了
学刑法的看看他的课无可厚非,可平民百姓都去看那玩意儿,他们看得懂吗
你让非专业者去看罗老师讲课,跟看两集李狗嗨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说专业内罗翔已经被捧得很高了,专业外现在捧的早就过火了
再退一万步说,他能不知道微博是个什么环境?他能不知道 b 站现在是个什么环境?他能不知道自己是因为传播知识火的还是只是因为单纯的搭上流量时代的风口?
走出自己的专业圈本来就不符合他的身份,法律本身就是个小众话题,但凡哪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国家也不敢说自己国民全都懂法
更何况他的观点或者说他认为客观的观点并不适用于绝大多数人,所以现在退去还算不错 ,再往后可没这种机会了,看不惯他的大有人在
娱乐至死就是这样的(摊手)。
罗翔老师被过度捧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低质流量的疯狂涌入。
由于罗翔老师的讲课幽默,说的段子很有趣,而且 “听课” 的门槛非常之低,所以来凑热闹的人太多了,而凑热闹的人里大部分都是低质流量。
什么是低质流量呢?对于罗翔老师,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尤其是后者的即为低质流量:
①非法学专业生。②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与经过一定打磨的稳定三观。
前者意味着:听者不是把罗翔老师的视频当成讲课、当成知识来看,而是当成娱乐、段子、笑话。
很遗憾,我就是前者里的一部分。
**后者意味着:**身为前者的同时,这些人不会去换位思考,他们不能理解:法学是充满争议性的,是需要修订的,是会不断进步的,法学讲的是法律,而不是人情。他们会习惯性地把法学知识套入到日常生活中的人情社会里去,然后自以为是地批判、抹黑或者狂热、崇拜。而且他们大多数人意识不到一件事:罗翔老师只是一个大学教授,是一个讲师,**而非完人。**他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他站的角度也与很多人不一样。
很幸运,我不是后者里的一部分。
娱乐至死的时代带来了前者,不够成熟的网民意识带来了后者。
而同时满足二者,且具有强烈表现欲的网民,要么把罗翔老师视为公知,群而批之;要么把他视为偶像,党同伐异。
所以你问我会不会招黑,当然会。只要这些人还在,就肯定会招黑。
网络时代里,许多小圈子变大的过程都会经过这种招黑,二次元圈、游戏圈、各种服圈……
但只要圈子变大到一定程度,专业参与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带动圈内网民意识的成熟,圈子就会趋向于稳定。
而罗翔老师的优势就在于他足够专业,有足够干货,而且有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支持,所以我相信只要过了这段时间,流量下去了,他也就不会那么招黑了。
仅针对某些人:
我们说要像罗翔教授说的那样 “保持理性的头脑”,这些人却说 “你们学法的就是见不得我们普通群众了解法律,你们真自私”;
我们跟他们说 “罗翔教授的意见仅仅是他的意见”,这些人却说 “你们这群人就是见要把法律把持起来,不容得其他声音”;
我们跟他们说 “罗翔教授的观点有一定的局限”,这些人说 “罗翔老师三观超正,我不允许你这样说他”;
我们说 “张三只是便于大家理解刑法”,这些人却在各种与法律有关的地方高呼 “兄弟 / 集美萌,把张三刷起来”··········· 太多了。
罗翔教授说:_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_但这些尬梗小鬼的 “经验”,真的能作为法律的“生命” 吗?
罗翔教授说:_我们惩罚一个人不是把他当作畜生,我们惩罚一个人,依然是尊重他作为人的存在,因为人只能是目的,人不能是手段,_但多数人还不是在听了他的谆谆教导之后继续去评论区敲 “这种强奸犯就该阉了他”、“杀人犯都应该凌迟分尸”;
罗翔教授还说:_任何一种学说其实都只有相对的合理性,_但迷信却使得这些人到处说 “罗老师说就是这样,你不对,果然学法学多了就没人性了”·············
希望罗翔教授不要成为这些人理性建构道路上的牺牲品。
不止招黑,甚至会使大家对法律这个专业的刻板印象更深刻,看到刚读高中的学妹朋友圈发 “罗翔老师说…..” 以及自己每天看罗翔老师的视频,颇感震惊,虽然老师讲的真的很好,但是法律不是科学,法律的根基有其科学性所在,也有与伦理道德相矛盾的地方,那么进入这一领域的门槛更低,有人会因为对罗老师的言论产生误解,也有人会利用只言片语引导舆论。在理解整个逻辑背景和法理之后才能做出比较完整的分析。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
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鲁迅 1925 年 3 月 24 日发表于北京《京报》附刊
无论是对的还是不对的,罗翔的话被奉为圭臬,只要质疑就被打为小粉红五毛,有饭圈的意思了,活人封神一般下场怎么样已经有很多先例了
当年有个老笑话,米饭家族暴打包子家族,什么豆沙包奶黄包小笼包全部被打翻,只剩下粽子被围住瑟瑟发抖,于是一把扒掉衣服大喊:“我是卧底!”
从上次 “合理怀疑” 那个破事之后在我眼里罗翔就是那个粽子,一有破事马上跳出来用模棱两可的话先收割一波流量,但是就是不把 “合理质疑” 是个什么质疑法说清,给自己留个永远能说得通的后门,要是真翻车了马上就能在 “合理质疑” 上说事搞切割,然后心安理得的接受一波 “罗老师严谨” 的吹捧。
能把自己活成一个粽子当然不是不好,这是本事,但是吧,我就觉得,有个啥事马上跳出来结果被打脸的这是傻,不留后手直接左右横跳的这是愚蠢的坏,像我这种明知道自己不是诸葛亮就不说话等瓜切完了再吃的就属于明知道自己不聪明所以当个老实人不说话,知道自己不聪明所以硬和稀泥的这叫中肯的老胡,粽子,这可就太精明了,谁赢了他都赢了,还不生硬,您绝了 (嘲讽义)。
所以归根到底,一个讲段子的,你把他当个段子听就成了,真把段子当圣经,段子手就会把你当段子。
顺便突然想起来,粽子这词现在也属于时泪了吧。
罗翔被捧得越来越高,可以说是大好大坏。好的地方在于,给大众科普了法律常识。坏的地方在于,引用哲学家的话太多,有将法律神圣化之嫌。但是实际上法律的诞生要早于哲学,法律是必需品,而哲学是奢侈品。只要有人类社会,就需要有法律存在,而哲学的诞生,则需要更高的社会基础。因此试图用哲学来解释法律是危险的,法律更多是一种经验的产物。
比如在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这一议题中,罗老师引用了功利主义、道德主义来解释法律的诚信原则。然而,诚信实际是多回合博弈的结果。在多回合博弈的情形下,各方彼此均有奖惩工具。小乡村里的人住在一起,世世代代博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倾向于互相帮助,诚信会给带来好的结果。但是在单回合博弈情形下,诚信就没有价值了,比如说在风景区买土特产的,小贩与顾客只相遇一次,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小贩往往欺骗顾客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试图用哲学观点去约束小贩,是徒劳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感谢罗老师如此辛苦地普及法律知识。因为法治不仅要求有法律制度,更要求有一种更高的法律信念。即使有一天,罗老师被人拉下神坛,但他努力创造法治土壤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罗翔招黑几乎是必然的。
罗翔能在 b 站火起来,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不是因为普法,而是因为讲段子。
离开了 “张三”,罗翔什么都不是。
试想,如果罗翔完全过滤掉 “张三” 的段子,以严肃的口气重新讲出 “法治社会应当限制公权力”、“寻衅滋事是口袋罪”、“官员强奸按摩女”、“公庵抓律师”、“三鹿奶粉案” 等,绝对当场就会被粉红小将打成“公知”,踏上一万只脚。
正因为披着 “说段子” 这层娱乐化的外衣,罗翔话语的严肃性被消解了。
基于这层逻辑,B 站上的罗翔与其说是知名法律学者,倒不如说更像以说段子为基本功的 “新东方英语老师”。学生在课后都给打 5 分好评,真实英语水平却毫无长进。
。。。别出圈,一出圈就出事
认真听课学习知识有什么不好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崇拜一个人的才华要演变成喜欢崇拜一个人
有必要吗?
明星同理。。。人有什么好喜欢的?戏演的好,人长的好看,歌唱的好或者舞跳的好,能让自己开心不就得了,非得有个偶像不可吗。。。
人家人品怎样关自己啥事?明星就是娱乐,能让人开心就行了,老师能让人学到知识就行了,思想是自己的,不管是旁人谁的看法,都要在自己脑中再次加工一遍,盲目崇拜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一直不理解因为什么什么事突然信仰崩塌的感觉。。。
比如 lzx 这件事,说实话因为他业务能力能打,我关注了他好久,也舔过他的颜,我微博抖音现在还没取管呢,但他这事出了,我津津有味的吃了一天的瓜,还到处找瓜和室友聊。。。。。有啥啊,不要把喜欢一个人的能力变成喜欢这个人,因为隔着屏幕你完全无法知道那个人是怎样的,身边的人都还搞不清呢,还觉得屏幕里全是神仙呢
但大部分人做不到,特别喜欢情感迁移,不清楚自己当初到底看上的是什么
罗翔老师出圈后肯定会跟明星一样被放大,这是常态,没办法,不理解算不理解,肯定存在的,就像我不理解一吵架就骂人爹娘是什么心态一样
不吹不黑,罗翔老师应该回归到本来的教学了
作为一个老师和学者,每周两个视频,直播签约。如果说是一个网红那么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您是一个老师呀!是我们中国政法大学的老师呀!是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之一呀!
老师,您的公众号更新的频率是不是慢了。老师,您的和学生的读书会有多久没有开了。老师,您这学期都不给本科生开课了。老师,您有多久没有做学术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罗翔老师可以早日想起,自己先是老师,再是网红
- 九月九日凌晨十二点零七分 补充回答 -
今日刷贴吧主页,无奈地发现我的 “预言” 开始逐渐实现了。然而这一切… 远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
- 八月十八日凌晨两点零六分 补充回答 -
看了罗翔老师新书发布会,果然他对于所谓网红周期一类的事情是清楚了解的。如何在有限的热度时间内去合理的做更多的努力,以及如何才能轻松又潇洒地离开聚光灯和舞台,我想这都是当代网红应该思考的问题。
罗老师的思想深度真的领我震惊,也祝老师顺利,最终能如他所愿 “从容地走下舞台”。
-——- 原答案 ——–
作为网上冲浪时间不短的一介普通网民,在这里先随便瞎预言一下吧。
以后很可能会出现被称为类似于 “罗孝子”“罗卫兵” 或者 “小将” 这样的群体,当然相对也多半会有什么 “反罗翔”“罗黑” 之类的人…
当然各位应该也看得出来,这两群人里脑子正常的应该不多。
我不知道多久之后才会这样,没准一个星期,没准几年,没准根本不会发生。毕竟罗老师作为价值观导向非常好的 up 主 (当然叫网络红人也对),出现这种事情的概率还是小于很多同量级人物的。
罗老师应该活的挺明白的,我觉得能成为黑点的错误他不太可能会犯——可是,网络世界在毁掉一个人这件事上从没让我失望过。
当然我不是在咒罗老师什么的。虽然 b 站没关注(喂)但是很多期视频都非常认同,也都三连了,还是非常喜欢罗老师哒。
由衷希望罗老师不管是工作上还是视频上都能越来越好,也由衷希望许多年后能有人在我的回答下面评论个 “假预言家,竟在这瞎扯” 之类的。
P.S. 如果我预言对了,能看到这条的朋友请记得戳我一下,要是五年之后还没发生也请戳我一下。
当然这条回答大概率沉掉了(笑)
说话是一种权利,让人说话也是一种权力!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迫不及待的行使着自己说话的的权利。
被流量,关注度裹挟着的我们,真的在乎真相么?
罗老师被捧得高?
那又怎样?
B 站百大暗杀名单里最不担心的就是他。
人家给出来的东西全是干货,能黑啥?
就算摔下来了,又能怎样?
他是实心的啊,掉下来后该担心的是地板而不是他
而且,黑罗老师?
人家学的是啥可别忘了哦
玩真格起来,
律师函是真的能给黑子当衣服穿
我在这里实名反对一下公知扩大化,我们粉红反对的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只要事情一出来就上去舔一口流量的那种,而不是那些用自己专业知识去解释事件的人。
批判,可以,只要言之有理,拿事实讲道理,都行,这种叫做当代鲁迅。
夸老美,也行,理性分析差距,指出明路,用数据说话,也不是不可以,不然总会有被一波毒奶奶死的风险。
那种随便拿张不知真假的图片天天不知道给谁号丧,还老是帽子扣来扣去,拿着特权反对别人特权的,才是我们要反对的
将来就算有一天,罗老师说错话了,把他归到那一方的也绝不是我们。
我们有脑子的呀,别把无脑和粉红联系在一起。
急吼吼地把罗老师打成公知对谁有利?
反正不是我们。
长远看去,反而是公知那一批人得利了。
将来的人一看,诶,罗老师这样的人都被打成公知了,岂不是说明当年小粉红确实无脑?
不行不行,得赶快给公知正名。
看到没,罗老师被黑,洗白的是公知,咱们粉红压根没有黑他的动力。
况且,现在哪来的那么多立场?
把那群公知拉出来,几个能把中外意识差距、文明内核信仰力量的不同完完整整地阐述出来?
光靠碰瓷鲁迅、杜甫,能有啥用
人家忧的国忧的民,和他们一样么?
理智点,咱们是粉红,跟他们一样无脑是我们的耻辱
只说一个方面:
一个人如果没有十分光明的内心,是不敢在公众面前剖析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不疼不痒的自黑不算什么)。罗老师为了把法律和哲学问题讲清楚,每次讲到人性的缺陷时常常先从自己分析起,就这样的行为有几个公众人物做得出来?
至于说知识的正确性,学海无涯,人无完人,言多必失。罗老师有些观点我也不完全赞同,但这些都是信仰、态度和局限性的问题,苛求这个没意思。特别是哲学观点,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立场也不同,同样一句话常常能解读出不同的意思,但出现矛盾时我会先反省是不是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出了问题,是不是没有考虑对方的立场。
罗老师最近疲惫了很多,而且我能感到他随着名气的增长,很多事情都不那么放得开了,在 B 站传的视频也更多地为青少年考虑,有些活动我也并不觉得他是真心喜欢,只是为了责任感去做而已。好为人师的人不少,真正愿意当老师的人却不多,因为当老师真的有太多费力不讨好的感觉,讲一些自己早就懂了的知识也没什么乐趣可言。
公众人物被黑是绝对事件,这不仅是因为公众人物的素质分布从负到正,也是因为人民大众的素质分布从负到正,我们知道,负的乘以正的永远是负的,所以不管你素质是负的还是正的总有人会反对你。
不过,素质为负的人,影响力终究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只要自己是正的,那黑他的人永远搞不出大事情。
罗老师的素质是正的还是负的?答错了犬决哦。
传播知识和正能量的人不收钱,还总有人斤斤计较;而光天化日招摇撞骗、败坏风气的人,却有大批粉丝捧臭脚。人们往往缺乏对正经人的宽容,大概是因为人性免不了傲慢和嫉妒。
一个老师出名了,对于他的缺点,我们应该多包容还是多批判?有良心的人当然会包容和支持,因为这会起到一个好的榜样作用,如果有更多人渴望通过分享知识来出名,你行你上,必然会形成良性竞争,因为知识这东西是最难弄虚作假的。一个国家越强大,就能供养越多的寄生虫,唯有科学与艺术能抵抗人类的堕落倾向。如果有一天科教圈超过了娱乐圈,中国肯定早就成为世界第一了。
被黑不是很正常吗…… 互联网上有几个不被扒的,再说了被扒也不全是坏事啊……
也别说什么立场,因为自己言论被扒的多了去了,之前有人说的,我倒觉得被扒是好事,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被扒了还出问题的都是涉及到法律和自己职业道德、吃体制饭还违法体制纪律的那些人,锤也是大锤、实锤。
人是有缺点的,被扒了你才能更好的认识一个人,才能区别个人和他的观点,把自己从被神化个人的影响里解放出来,这个类似于饭圈化的个人与作品,罗翔老师讲法律很活泼很有趣也有自己的理解,但不代表需要把罗翔老师的每一句话当作经典,也不需要过于激进的捆绑罗翔老师、自己情绪、立场观点三者,只有解放出来,你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知识观点,才能不困于互联网捧杀环境的风潮……
再说了,被扒的不止某些人所认为公知视角的罗翔,之前质疑江宁,还有一些大 V 的贴子汇总也不少吧?他们也没怎么,不谈罗翔,微博上被扒的一些言辞比他还过的人也没出问题,该做移民还是做,有人喷有人粉。
有的人真出问题了,是因为身为党员或者职业特殊性,在职业道德和规则上有问题,或者真的在法律上触犯了造谣等等……
所以被捧、被扒、稳定平衡,才是互联网的正常情况,因为人无完人,并且每个人也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专业的领域,罗翔老师在一些方面的发言和理解的确存在问题。把自己情感和一些个人绑定,从而异化为一种立场标签,才是大问题……
个人理解,如果你能在一些方面真正的认识到罗翔老师观点不全面的地方,在专业知识上真正的思考了,能够合理批评和思辨罗翔老师的话,才是罗翔老师希望大家的样子,同样,也不要因为一些话全盘否定罗翔老师,他也是个人,他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而我们需要的是我们自己的
噢这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我觉得这是件好事。社会角度看,罗老师火了,张文宏医生火了,希望以后还有越来越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会火,希望他们能更多地传播知识与正能量,这是社会的进步;
从个人角度来看,闲暇时听听张三合集,不仅收获了笑点,还收获了法律知识和逻辑思维锻炼,虽然不多,但好过没有,且积少成多;
从罗老师本身看(允许我表述下一得之见),这是他的意外奖励,从个人履历和相应时间点来看,罗老师是一个用辛勤汗水一步步换来事业和成就的人,即使没有营销没有 ip,他也是一个成功的人,好巧不巧他还多了份幽默,于是就出现在了大众面前。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会招黑的。这是迟早的事,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自己不会去做抹黑、断章取义的事,可不保证别人不会,更何况有些人靠这个吃饭。对罗老师来说,比较好的办法可能就是少发言少说话了吧,除了课堂中的、合作项目中的。避免过度曝光,工作、生活隔离开。祝好~
我是罗翔老师的粉丝,我爱的是他的哲学论和有人情的法律解释,而不是张三的段子,我很讨厌一直说张三的,罗老师最大的发光点绝不是张三的段子。这些天天刷张三的,有不少人就是凑个热闹喜欢听段子,如果相关的地方到处刷,粉丝肯定招黑。现在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例子太多了。但是我觉得罗翔老师不会被这些影响,他被黑的话就两个选择,一、佛系回应并讨论这其中的哲学。二、退网。我觉得他早就具备能看透这些的能力。
我是看着这位老师火起来的
不得不说我也很喜欢这位老师,我不懂法学,但是看过很多他的视频,让我更在意的是他对一些事情有着很理智客观的看法,并且作为一个有才又能说会道的人能以一个和善的老师走进大家的视野来给更多人传递正能量和符合社会发展的三观是少之又少的。
很多火起来的人都有被黑被捶的经历,也有很多人会因种种流言蜚语而招黑,但奇迹的是我觉得罗老师没有什么可黑的,你甚至可以站在一个 “蓄意抹黑” 者的角度看看,你会发现你甚至找不到一个切入点。
所以我认为不会招黑
以下是我对罗老师火起来的一些题外话,可忽略:
罗老师火起来我本觉得 " 终于开始有人崇拜一个正能量的老师,而不是像老八,篮子这种不符合大众审美却被整日刷梗到吐的东西(没错,我就是觉得他们很恶心,不服来辩)可没想到的是本一个不该被玩梗的人的产物——张三,却变相成了大家玩梗的新对象,可能是我心胸狭隘,目光短浅,自恃清高,我们难道不该更注重这样一位老师的思想和所传授给我们的知识么?我知道大家只是开玩笑玩梗乐呵乐呵,反正我就是觉得不合适。
罗翔老师火了以后,就引流到 b 站小鬼了,天天张三张三的刷,还有近期所有有关 up 被侵权的事情都得 @他一下,真的看吐了,你让人报警找律师投诉都有用,但小鬼就偏偏找罗翔老师,能不招黑吗?整的罗翔老师跟他们亲爹一样。
就是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张文宏,都已经因为早餐吃粥这种小事被黑,罗翔这种讲法律的不被黑出翔才怪。
招黑什么的,不是偶然,是必然。
如果老老实实上课,那自然会少招黑。
怕的是什么?怕的是夹带私货,输出自我的价值观。
拜托,你的受众是成年人,三观基本都成型了,你夹带私货,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不管你是什么价值观,肯定会与人不合的。
你是中间的保守 / 社会自由主义,左翼骂你软弱,右翼骂你散漫。
你是法西斯主义,左翼骂你疯子,中间派骂你独裁,更右翼的国社骂你左倾。
你是无政府自由主义,中间派骂你疯子,右翼骂你极左恐怖分子,更左翼的骂你不成气候一盘散沙。
总是会有人跟你三观不合,在其中也总会有人用各种武器对付你。
不能怪别人,这就是夹带私货,输出自己价值观的后果。
毕竟,如果你跟网友们只说法律,只说课程,网友们自然只能虚心学习。但你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想当意见领袖?那网友可就不困了,谁还没一点自己关于政治的见解了。只能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招黑也是必然的。
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事,有些学者吧,在象牙塔里呆的太久了,以往对于学生输出一些私货,学生听的就听,不听的就拉倒,基本不会因为这事跟你打起来。毕竟大学生相对素质比较高,大部分也都明白三观不合也不能封人嘴的道理。社会上中国 14 亿人,啥网民都有,就得注意一点了。不说把你 “天诛” 了,就是拿放大镜看你,又有谁能扛得住呢?
当然,我对这种事是很反对的,毕竟要对事不对人,谁能保证自己即使被人拿显微镜研究也没一点错误呢?可目前的舆论水平确实是这,神仙也没办法。
所以说,以后罗翔老师要是想不招黑,就得注意一点不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尽量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讲课,不要在最后,来一句我认为 xxx 什么的。
毕竟,你不是在和同事、朋友交流,而是在公众面前进行普法,在学生面前讲课。
以上
(不过有一个好,说人是公知等同于骂人了。这个我鼎力支持。)
hxd 们 可能之前的回答没说清楚 我在补充一下
他的课好和意识形态没关系 只能说明他业务能力强。而且他现在也是用心在做视频,也没有和梁 xx,刘 xx 教授这样夹带私货。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
_————————分割
他讲的课还是蛮好的
但是 罗的意识形态问题严重 几年前没出名时候的言论简直没法看 现在这么火我就怕他把粉丝带偏了
这也是现在许多高校教授的问题
如果我是张三,我会黑他。
那么问题来了,张三在网络上黑罗翔,犯了什么罪?
一定会的。
罗翔老师有才能,课讲得好,利用网络传播法律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俗话说,人红是非多。你自己没问题,但你粉丝多,那你就有问题了。
就拿 B 站来说,罗翔老师在 B 站已经有了八百多万粉丝,算是 B 站最顶尖的一个 Up 主,这八百多万粉丝是什么性质呢?按罗翔老师前不久和盗月社发的一个视频:“大部分在 B 站看罗翔老师视频的都不学法。”
直白一点,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玩梗,压根就不是为了学习法律知识。对他们来说,在意的仅仅是法外狂徒张三梗的有趣性。于是,这些人经常不分场合的刷张三梗,极其容易给罗翔老师招黑。这也让我想到了老番茄,老番茄是 B 站一哥,粉丝多,粉丝多了里面 NC 也多。老番茄本人没有什么黑点,但他有许多的粉丝却也是经常不分场合的刷老番茄。游戏区许多视频,都有粉丝刷老番茄啦模仿老番茄,这种现象无可避免,也无计可施。
还有,优越感。很奇怪的,看罗翔老师看出了优越感。好像在网上多看几个法学视频,自己就高人一等,就变得学识渊博。这些人干什么呢?与别人对线,喷人时,都喜欢 “引用” 几句罗翔老师的话,喷不过就来一句~ 劝你多读点书再来。
这种就很让人疑惑,为什么你会认为你看了几个法学视频,你就读过书,你就是 “人上人”?
诚然,罗翔老师初衷是好的,在他的努力下,也让法学更为普及。但是没办法,粉丝多了,就会有这种困扰。
现在不就已经开始了吗?
微博上的无为老李和他的粉丝,不就已经开始锤罗翔,开始给他扣公知的帽子了吗?
还有罗翔老师某天的直播里说到立场问题,说自己没有立场,弹幕和评论里立马有人高潮了,跳出来骂他骑墙派,带路党。
很多人看看营销号截取的片段,连前后的视频都不看,就跟风张三,然后黑子赶紧起来黑,现在不就已经有人开始无理地攻讦罗翔老师了吗?
网络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罗老师的专业能力很强。无论热闹或是寂寞,一颗平常心就好了。
知乎用户 猫之初性本熊 发表 比起 RT,观察者网那点黑简直是喷水枪, 论舆论战,还是得学毛子, 不过话说回来,别人天天高炮干你, 有个观察者网这种喷水枪也不错了, 至于发布对西方不利的内容,不然呢? 发布对西方有利的内容不就成了 NGO …
知乎用户 猫之初性本熊 发表 比起 RT,观察者网那点黑简直是喷水枪, 论舆论战,还是得学毛子, 不过话说回来,别人天天高炮干你, 有个观察者网这种喷水枪也不错了, 至于发布对西方不利的内容,不然呢? 发布对西方有利的内容不就成了 NGO …
图源周杰伦中文网 JayCn 官方微博账号 快手积极推进的明星策略完全契合它的两个战略目的:向更多更广泛的人群渗透;思考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文 | 陈柯芯 高洪浩 7 月 26 日晚 8 点,距离周杰伦直播首秀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网友翻唱周 …
知乎用户 丁天 发表 左二 左二 惠东县总工会惠东县总工会工作人员。以上照片来源惠东县总工会。 知乎用户 Jackson 发表 这个人很会带节奏和上帝之鹰是同一类的人。就拿最近香港发生的事来说吧,如果你只是打击港独和骂蟑螂我是支持的,但她很 …
知乎用户 心擒园丁 发表 [ 为 DQ 效忠 心擒园丁的视频 · 12.3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35588860500635648) 知乎用户 狗东西 发表 不知道有人看过他早期视频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