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八佰》?
知乎用户 Wanger 发表 历史电影的历史史观可以有不同角度,但不能有错,不能否定基本史实,特别是使用真名的史实作品。很显然,在这方面,电影《八佰》是不合格的。 电影从第一句话开始——他们在保护我们,就是不符合史实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谢晋 …
这个评论在观察者网有一个语气更客气,行文更别扭的版本,请点这里。
我从来没体验过一个国产片,在上映之前让我如此期望,但是最终结果却让我如此愤怒。管虎导演的最大问题,在于整部电影的出发点就是绝对的错误:这是一部缺乏主体性的电影。它仿佛一个武术高手,在台上竭尽全力表演了十八般武艺招式套路,打得虎虎生风,结果真正的对手还没有上台,他突然施展了一个大招:托马斯全旋720度曲臂转体自抽,一个巴掌把自己抽晕过去,躺在台上被抬出去了。观众看了半天花拳绣腿,最后没有搞明白一个事情:您这上台来,是打架来了,还是卖艺来了,还是秀惨来了?
《八佰》的故事自然来自于抗日战争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八佰壮士守卫四行仓库,壮绝阻击日军长达四天,最终因内外原因撤退进租界区。其事迹惨烈震撼人心。
当然,真实历史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恐怕没有那么惨烈。真实历史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本质上是一个政治仗,在布鲁塞尔会议召开前夕表演给西方各国看,象征中国军队在上海并没有放弃抵抗。其真正规模也不大。从双方的伤亡也可以看出,战斗并不激烈,524团1营在四天的保卫战中,共阵亡14人,伤23人(加上上同撤退时的伤亡,总共阵亡19人,伤47人)。日军战报的伤亡数字是1人阵亡,重伤2人,轻伤24人。
那么,如果我是导演,这里自然就有两个把四行仓库保卫战拍成电影的改编方向:
一,以宣传事迹作为基础,拍摄这支孤军如何保卫四行仓库,最后与日寇同归于尽,报国成仁;自然,在具体的剧本之中,可以刻画几个原本怯战避战的懦弱逃兵,如何在激烈的战斗中成长起来,最终壮烈牺牲,以身报国;这个故事的情感落点,就落在了家国同构上:所有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意识到,“祖国毕竟不是指平素,我在城市里快活居住的高楼大厦;而是祖祖辈辈走出来的这些乡间土路,与他们俄罗斯墓前普通的十字架”(来自康斯坦丁·西蒙诺夫《阿廖沙,你可记得斯摩棱斯克一带的道路》)。
二,以历史真实为基础,点出这本质上是一场小打小闹的政治仗的事实;目的,则是呈现出在这一场政治仗发生的那个历史时空中的世间百态:有当时上海作为半殖民半封建城市的天堂和地狱景象;有日寇之凶残;有国军之无力;也有当时蒋府之懦弱无能,只能寄希望于“国际调停”和政治操弄。这个故事的落点,就是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加冷峻,同时也更加切合实际的抗战视角,最终的目的则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为何而战?十四年抗战之正义性到底如何体现出来?
那么管虎导演是怎么选的呢?他的回答是:“我全都要!”那么管虎导演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难道没有感觉到,你的这样一个缝合怪式的故事,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吗?
最后《八佰》的呈现,就是这样一个缝合怪:它既有英勇壮绝激烈燃烧的战争场景,也往里塞进了“这是一场表演性质的政治仗”的历史事实;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上述的两个故事方向是完全互相消解的。激烈的战斗所展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和英雄主义就被政治仗的历史事实所完全取消掉了;这些英勇牺牲的国军将士们操着各地方言,投入到上海这样一个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似乎是想要讨论“何以中国”这样一个宏大问题,但最后也完全避开了对其的解答,这些角色最后走向了死亡,但是他们在死之前,以及我们作为观众,最终还是没有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何而战?”是依靠什么样的驱动力,怎样的动机和事件,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操着各地方言的人,最终捏合成电影里用口号式的语言所喊出的“中华民族”这四个字的?这导致本片在基础上便是一个意义在真空中悬浮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无法用升格镜头+煽情配乐解决的——四百二十壮士,四天惨烈战斗,最后的意义就是从桥上跑过去逃进英租界?Is this some kind of joke?
那么这样一种基础意识形态的缺失和互相冲突,所带来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战争场面的奇观化和刻奇化——当你解决不了“为何而战”的问题的时候,就只能通过不停的展现战争的暴力血腥来试图把这个问题蒙混过去。从故事的自身逻辑层面(并非历史现实层面!)就存在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你知道是政治仗,英国人知道是政治仗,美国人知道是政治仗,特么全世界人都知道是政治仗,怎么就日本人不知道呢?我要是日本指挥官我就静静的看着你过个两天撑不住跑路不就完了?我为啥要费死力气去打你这个四行仓库啊?在真实历史中日本人就是这么做的啊!于是,这就顺理成章的带来了下一个问题——管虎导演(他也是编剧)很可能隐约的意识到了这里有问题(我并不认为他有非常明确的意识),于是,他发挥了他在之前《老炮儿》里已经熟极而流的做法,把冷峻的历史现实浪漫化(Romanticize)、演义化了(请注意片中大量对《三国演义》(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的reference;以及小湖北脑补的赵子云冲向敌阵的场景):那个日本人指挥官的刻画就是典型。我是从双方指挥官会面这里开始对这个片子彻底失望的。这种“双方大将战前会面”的桥段可以出现在三国演义里,可以出现在黑帮片里,但是唯独不应该出现在这样一部描写抗战的电影中!日本指挥官的形象非常刻板的来自于以往抗日神剧的刻板印象:英俊,冷酷,留一个小胡子,张嘴就是“这就是我们的荣誉之战”——NO,这不是你们的荣誉之战,这是国战,这是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死亡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不是为了你的荣誉牺牲的!管导演,这不是在拍黑社会!
于是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本片中对日本人的刻画:一言以蔽之就是没有刻画,NPC。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这个日本指挥官的问题,他的功能就是板着个脸说出一些看上去肥肠像是从黑社会电影里摘过来的台词来扮演一个刻板印象的日本指挥官,你完全看不出来他是如何立在那个具体的历史时空之中的;另一个刻板印象当然就是从下水道里游进去的那几个咬着短刀纹着大花膀子的日本士兵,那同样是典型的日式黑道形象。很有趣的一点,是在电影的前半段里导演试图做出了一些努力来刻画日方视角:比方说那个记者坐着汽车进入日本军营那段。虽然这种刻画看上去还是过于刻板印象和奇观化(我的印象里陆川的《南京南京》要好得多),但是在电影的后半段导演显然放弃了这种努力:不光是日方视角消失了,日本士兵也消失了。保卫战第四天出场的是两架日本战斗机;而最后他们撤离那场戏,干脆就没有日本人的任何镜头。于是我们看着整整十分钟国军冲上桥然后被四行仓库以西的一个火力点的机枪子弹给打倒的升格镜头。任何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观众在这里肯定都会纳闷:您不是留下一队人打阻击了么?这队人的任务不是去拔除这个对撤离有直接威胁的机枪火力点,他们到底干啥去了?同理可问:当初刀子那些人为四行仓库拉电话线结果被日本人狙击手一打一个准,为什么国军不火力压制一下呢?
更有趣的一点,是片中保卫战第二天所发生的剧情。第二天开始,租界各处在传,“日本人要三个小时攻下四行仓库”;大家都很担忧,国军根本支撑不到三个小时。的确,日本人攻势猛烈,出动了大队步兵,爆破队,还有装甲挖掘机围攻四行仓库;在这场攻防战中的确奉献出了一个催泪段落,也就是国军背着炸药包跳下去自爆以阻止日本爆破队,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次攻防战的结束是如何展现的:租界中的群众欢欣鼓舞,“日本人三小时没有攻下四行仓库!”然后第二日就结束了。I was like, ex-fucking-cuse me? 管导演您是不是从吃鸡游戏中获得的灵感?八十八师接到一个任务,“枪林弹雨:支撑三小时!”然后哐的一下,所有人的眼前冒出一个倒计时,02:59:59,经过一番血战,最终倒计时结束,Mission Accomplished!然后日本人就如同任何一个FPS游戏中的AI一样,瞬间消失了,下次任务明天上线再说吧!
这种类似的,浪漫化的,游戏化的剧情基本上贯穿了片子里的所有的战争段落。管虎导演对战争的理解,我总觉得来自于吃鸡游戏——比方说第一日晚上几个日本人咬着刀子从下水道游进去那段,以及试图绕到四行仓库背后在灯红酒绿的背景之下夜袭的军事决策,完全是一种吃鸡游戏的逻辑:哪怕是最愚蠢的军事指挥官都不会做出这种白痴军事决策。考虑到有些理解力障碍的读者,我在这里稍稍做一下解释——四行仓库背面就是苏州河,河对面就是灯火酒绿的租界,租界还有好多人在河边围观,你绕到仓库背面就是被围观群众看个正着:这叫偷袭?
我在这里无意再指出更多的这部电影在军事上犯的错误,这是军事博主的工作。我在这里想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本片的摄影风格。我们都知道自从《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战争片的摄影就有了一个套路或许可以称之为“卡明斯基”流派:全程手持跟拍,模拟战地记录片。新世纪的国产战争片,诸如《集结号》《南京南京》其实都使用了这种类似的摄影风格(我觉得《南京南京》那段国军炸坦克的戏拍得非常不错)。而管虎在本片里实际上并没有使用这种风格,而大量的使用了低机位的斯坦尼康-滑轨-摇臂的摄影镜头,大量的平滑运动镜头调度给人的暗示是什么呢?就是一种奇观式的呈现。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是夜袭那段,国军在仓库里与日军正面相遇,有人大喊一句“开灯”,然后镜头马上切到一个侧平全景,两边一左一右互相开枪射击倒下。我不讳言:这个调度完全是黑社会火拼式的。实际上《拯救大兵瑞恩》里有一个非常类似的桥段:主角小队进入一个楼突然中间墙塌了,和对面德军撞个正着。双方非常紧张互相喊话,最后还是开枪,德军被全部打死。在这里的镜头调度是一个快速的连续正反打,镜头摇晃,对焦不准,观众立刻能感受得到这是一个战地摄影师在快速来回看两边,紧张气氛溢出屏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头看一下,体会一下差别。
我想指出的一点在于,本片的战争段落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营造出所谓的“悲壮”气氛,而非有意义的军事本身。片子里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很多在军事上有意义的桥段:技术细节一律欠奉,战争片都会有的围绕机枪阵地的一系列动作(比方说刻画机枪手如何射击,卡壳了如何排故,子弹打完了要有人把子弹送上来),在这部电影里根本没有。管导演花了很大的精力来拍的实际上只有一件事:死亡。片子里几乎唯一的持续存在的战争场面,就是士兵如何被打死的一百种花样(想想看护旗的那场戏,简直无厘头)。这就是我在上文所说的,是一种对于战争,对于暴力血腥的奇观化呈现。没有技术细节,就意味着没有人的努力;没有人的努力,就意味着没有人的主体性,这些人只是为了被打死而存在的。固然这种死亡的奇观化镜头,再加点煽情音乐,可以把观众的眼泪逼出来;但是,它是一种没有主体性的叙事,这才是本片的最核心的问题。
影片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展现苏州河对岸的租界人群的视角,他们如何看这场战斗(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管虎拍摄这些富丽堂皇的室内场景拍得倒是非常好,同时这些租界群众穿得都挺光鲜亮丽,一个穷人都没有);在他们眼中(以及我们作为观众的眼中),四行仓库保卫战几乎可以算是一场大型真人吃鸡秀。这就是我所谓没有主体性的叙事的另一种体现:在片中那个特使(特使的形象同样非常无厘头,如同从黑社会电影里走出来的)已经明说了,你们的牺牲只是给洋人看的。这也就让“升旗”这个段落彻彻底底的变了味:升旗并不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尊严,而是为了能够在洋人面前展示用的。升旗的目的,不是为了自我,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看”。于是,当然这面旗子升起来就不能落下去了:要是为了自我升这面旗帜,不会为了一面象征性的旗帜而做出这么多无意义的牺牲。所以护旗那段堪称奇幻:为什么日本人看到一面国府旗,就会像一头看到红布的公牛一样发狂?这就是本文一开始的那个问题:全世界都知道是政治仗,日本人不知道吗?日本战斗机飞行员就一定盯着那个旗帜要把它打倒?弄个不那么容易被打断的钢管旗杆行不行?旗子升起来了,大家也看到了,收起来又有什么问题?挂在大楼正面或者背面不行吗?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就是电影里这个段落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展现那么多国军士兵为了把旗子撑住而被打死这个过程。“死亡”才是唯一目的。
前进到电影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电影的主体性最后彻底消失的部分。管虎导演用长时间的升格镜头,配上煽情的配乐,最终展现的是一个什么场景呢?政治仗表演完毕,国军支撑不下去最终跑路,逃入英租界,还在桥上被日本人用机枪收割。我相信从电影技术上来说,我拿升格镜头拍你摔个狗吃屎,再加点煽情配乐都能显得十分感人,但是狗吃屎还是狗吃屎:越煽情,观众回过味来就会觉得越恶心。最后留下来的阻击队伍非常突兀地从电影里消失了,楼上的瓜怂唱了两句三国也不见了;而当国军士兵刚要冲进英租界,镜头略过那一只只手,八佰的Logo突然出现,电影嘎然而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试着再往前推演一下就会发现这煽情再多一分钟就要彻底露馅——无非也就是跑进英租界然后被英国佬缴了械嘛,最后还是要做孙子,做日本人的孙子和做英国人的孙子,有那么大区别吗?
知乎用户 Wanger 发表 历史电影的历史史观可以有不同角度,但不能有错,不能否定基本史实,特别是使用真名的史实作品。很显然,在这方面,电影《八佰》是不合格的。 电影从第一句话开始——他们在保护我们,就是不符合史实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谢晋 …
知乎用户 文化咖 发表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的代表作。 而马小军,是当下姜文的隐喻:拼命融入时代,又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昨天,是姜文生日,祝这个 57 岁的老男人生日快乐吧! 你看,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童话。 01 1963 年 1 …
曾执导《生门》《好死不如赖活着》等作品的纪录片导演陈为军职业生涯最后一部影片《城市梦》于近日在武汉地区首映,这应该是疫情过后第一部登上内地大银幕的武汉背景作品。 拍摄摊贩与城管的博弈能够获得公映许可,关于城管与小贩生死争斗的原生态故事,官民 …
" 除了战场上的惊恐、紧张、刺激之外,鲜活真实的个体感受,应该是今天一部好的战争电影,需要让我们看到的东西。 " 阔别影院半年有余。终于,《1917》能在银幕上与我们见面。 我们也终于能在IMAX放映中真正感受这部影 …
知乎用户 王郝 发表 作为医生,这个场景和我参加过的盐城化工厂爆炸事故类似,有些经验可以谈一下。 爆炸中心的人员,可以不用考虑了,甚至很难找到遗骸,应该远不止目前报出的 78 人死亡,后续根据失踪人口再评估吧。 4000 多受伤的人员是后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