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权威发声,倡导理性看待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专家权威发声,倡导理性看待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来源:北京生命科学论坛 2016年3月26日,北京生命科学论坛第三十六次会议——转基因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奥运村科技园区召开。会议由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农业 …
隔壁王大妈为何反转,《科学美国人》告诉你原因
2015-08-28 基因农业网
基因农业网(杨宁编译):8月18日,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发表根特大学哲学家斯特凡·布兰克专栏文章《为什么科学证明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人们还是反对?》。作者认为,直觉思维激起与事实相悖的意见,这才是大量普通公众反对转基因的根源。这种直觉常常让人无法分辨事实真相。作者给出建议:从小抓科学教育,针对性驳斥谣言以及直观地宣扬转基因作物的益处是可供的应对措施。
全文如下:过去20年中,转基因生物遭到了大众的强烈反对。很多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对他们的健康有毒害而且还破坏环境。这完全忽略了大量的科学证据,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生物可以安全食用,而且使农业更加可持续发展,它还带来了环境效益。为什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呢?确切地说,有些担忧所说不是毫无依据,比如杂草抗除草剂和跨国公司的参与,但不是只有转基因生物才这样。因此,另一个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关于转基因生物的争论会更加突出。
最近,我跟一批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生物技术专家和哲学家一起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转基因生物的负面描述之所以得以广泛传播和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有直观的吸引力。直觉和情感大多受意识控制,还是人脑正常运作的一部分,通过对直觉与情感的探究,这种描述是很容易想到的。它们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容易被理解和记住,所以它们更有可能传播并受到欢迎,即使它们是不真实的。因此,许多人反对转基因生物,就因为盲目认为它们会造成威胁。
在那篇文章中,我们指出了一些可能影响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看法的直觉。譬如,心理本质论使我们把DNA当做生物的“本质”——它难以察觉,不可改变,是形成生物行为和发展以及决定其特性的核心。同样,当一种基因在亲缘关系很远的两个物种中传输时,人们通常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供体生物中的典型特质会在接收者身上产生。例如,美国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混合了鱼类DNA的西红柿吃起来会有鱼的味道——事实上当然不会这样。
显然,本质论影响了大众对转基因生物的态度。相较于同一物种间基因转移(“同源基因”),人们通常更反对不同物种间的DNA转移(“异源转基因”)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民间组织等反转基因生物组织会利用这些直观感受,他们塑造有鱼尾巴的西红柿的形象,或者告诉大众,企业用蝎子的DNA来改造玉米,使得谷类食品更脆。
对于目的和意图的感受也会影响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看法。它使人们易于相信,纯天然现象的存在和发生是有目的的,而现在有些代理商却故意为之。这些假设一部分出于是宗教信仰,但现实中,它引导人们把自然看作一个有益的过程或整体,它会保护我们健康的。因此,人类不应干涉。在对转基因生物的反对中,基因改造被认为是“非自然的”,而生物技术专家因“愚弄上帝”受到谴责。“弗兰肯食物(即转基因食物)”这一热门术语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用狂妄自大违背自然意志,我们必然为自己招致巨大灾难。
厌恶情绪同样影响着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感受。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一种病态厌恶机制,情绪可能会发生变化,阻止人体使用或接触有害物质。我们会排斥可能带有病原体的东西,比如体液、烂肉和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厌恶情绪很容易触发:放弃误认为被污染的食物好过消费误认为安全,令人恶心或者甚至致命的食物。因此,完全无害的食物也会造成厌恶情绪。
转基因生物可能引发厌恶是因为,人们把基因改造视为一种污染。当导入的DNA来源于老鼠或者蟑螂这些人们通常觉得恶心的物种时,就会出现这种效果。厌恶的影响就解释了为什么相较于转基因技术的其他应用,如转基因药物,人们更反对转基因食品。一旦引起厌恶情绪,转基因生物会引发癌症、不育或者会污染环境的争论就会令人信服,并经常被采纳。厌恶也会影响道德判断,引导人们去谴责任何参与转基因产品研发与商业化的人士。由于人们不会意识到他们判断的情感来源,所以他们会寻找论据让自己的判断合理化。
我们的认知分析不是为了揭穿每个反转基因生物的要求都是一种先验。一项特殊的转基因应用可能会带来意外的效果,有机产品或者常规培育的产品也会碰到此类情况。不管过程如何,应当在逐个案例的基础上来分析其中的风险和收益。目前的应用已被证实是安全的。也许有人会反对跨国公司的参与或者担心抗除草剂,但这些问题与转基因技术如何应用有关,而不应成为笼统地抗拒这一技术和转基因生物的正当理由。然而,反转基因生物情绪的情感和直觉使得人们无从分辨真理。
直觉和情感在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理解和态度上的影响,对科学教育与交流有着重要的启示。人更易于曲解或拒绝科学信息而相信更多直观的感受,所以简单地传播事实不足以令人信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和益处,尤其是当人们已经接受过情绪化的,反转基因生物的宣传时。
从长远看,从小开始教育以及有针对性地处理常见误解可以让人们免受未经证实的反转基因生物的信息。其他的担忧可以在更广泛的农业实践中以及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中来解决和讨论。然而目前为止,扭转局势,并营造公众对转基因生物更正面反应的最好的方式也是利用人们的直觉。例如,由于抗除草剂作物而免耕导致的土壤结构改善,发展中国家中农民增收,维他命A缺陷减少,抗病毒和抗旱。列举一些强调当今以及未来转基因应用的好处是改变人们想法最有效的方式。考虑到转基因技术的好处和承诺,这样的改变很有必要。
作者斯特凡·布兰克是根特大学的哲学家以及《欧洲创造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2014)的合著者。他的兴趣包括伪科学和伪科学如何反应潜在直觉。他还经常从进化和认知观点出发,发表关于科学史,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教育方面的专著。
(XYS20150829)
专家权威发声,倡导理性看待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来源:北京生命科学论坛 2016年3月26日,北京生命科学论坛第三十六次会议——转基因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奥运村科技园区召开。会议由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农业 …
转基因舆论中的认知误区 作者:金兼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转基因屡屡成为媒体报道、社交网络和公众日常话语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就其引发的争议性而言,很少有其他前沿科技能像转基因生物技术这样,在过去十多年间不断引爆 …
农业部: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有权威结论 2015-08-27 基因农业网 8月24日,农业部在回复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时指出,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结论的,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 …
转基因话题中的科学与民主 作者:姜韬 (本文系作者在2015年12月6日转基因科学传播座谈会上的发言) 科技是引领社会变革的。不管在什么年代,在文化昌明的时候,或是在法西斯猖狂的时候,科技都是走在社会前面,这应该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基本共识。 …
扩大科学传播,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 作者:黄大昉 (本文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在2015年12月6日科学传播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转基因是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转基因安全”是一个属于“风险评价”范畴的科学问题。对于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