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部分女生不想结婚?
知乎用户 陆仁贾 发表 这个问题啊,综合说。 并不是现在好多男性 / 女性不想结婚,而是现在人就不想结婚。 群体想达成一个目标,几个必然性要素:共识、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1、共识 首先,现代人有共识吗?有的:希望婚后自身生活水平不下 …
▲来源:www.pexels.com
撰文:钱岳
责编:靳永爱
今天跟我妈妈打电话时,她说,昨天她的一个朋友给她打了几个小时的电话,说别人都在背后议论,说我妈妈没把我教育好,因为我没回国以及我不结婚。我妈妈还想办法回应了一下,我妈说:“她(我女儿)是婚姻专家,她自己心里有数。”结果我妈妈的朋友说:“有的人研究的都是别人,到自己反而不懂了。”所以,我不懂,他们最懂?
▲来源:www.pexels.com
我一打听,发现好多人都有相似的经历。下面是几个人的分享:
“我经常被亲戚说脾气差性格差嫁不出去书读傻了blabla之类的,每次听到这些,表面不语,内心:谢谢你对我的肯定。”
“我妈妈自己就觉得我不结婚她没脸见人(当然她的朋友也这么想)”
“我妈妈的盆友经常这么说我”
“哈 我妈天天说我是失败者,因为大龄高学历剩女”
“俺也一样,我妈一给我打电话就哭唧唧……”
“我单身不在老家城市工作,家里有些亲友或者邻居也跟我妈说过类似的话。”
“我家亲戚也天天跟我妈这么说我”
“没想到钱老师这么优秀的人也要被议论。不过我最近在家观察发现,如果子女不结婚的话,父母确实会承受更多压力和议论突然感觉我爸妈也挺难的,一边是任性的女儿,一边是保守的老姐妹”
“你的全部价值在他们眼里,比不上结婚抱两个娃”
▲来源:www.pexels.com
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想到我做的研究。我和我的合作者在研究上海的网络相亲时就发现,在中国(或者说东亚),结婚被看作是一个“正常人”的必要组成部分(marriage is seen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normal” personhood)(Qian, Shen, and Cai, 2022)。不结婚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往往都会被负面地评价。好像一个人只要不结婚,就不配做个人了。女性的“适婚年龄段”比较短,所以30+的未婚女性常常受到比男性更多的负面评价;但是超过一定年龄还没结婚,即使是男性,也会被认为是“这个人一定有什么问题”。
我常常在想,我已经是在国外博士毕业、找到大学教职、实现经济独立的人,在世俗的眼光里,我算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但是即使我做到这样的程度,我作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以及母亲是否把我教育得好的评判标准(这里我必须还要吐槽的一点是:孩子教育得好不好,怎么就是母亲一个人的责任了?),仅仅在于我是否结婚。好像我读过的书、受过的教育、其他的努力、对自己人生的思考,都不值一提。我的经历也说明,如果大环境不变,仅靠个人的努力或成就,很难改变个体被污名化的处境。
我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又是研究婚姻家庭的,所以我很清楚,社会规范(social norm)和社会压力(social pressure)对人的影响。这样的“闲言碎语”(学术点说,叫“社会舆论”),已经完全不会影响我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和把握。但是,我常常在想,还有那么多或许对“社会机制”和“结构性的影响”了解得没有那么透彻的未婚女性,她们和她们的父母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负面评价吗?(从上面的其他分享来看,因为未婚而被负面议论的经历确实很普遍)。面对这样的社会压力,他们是如何面对、消化和回应的呢?其实这样的想法,也是最初激励我做社会学科普的一个主要动力。
我自己曾经也被这样的社会期待所困扰,我也曾一遍又一遍地怀疑,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但是,很幸运地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一边问自己、一边不断地寻找答案,这个答案不是别人告诉我应该怎么样,而是我希望了解,为什么别人会要我走某条特定的人生路。
▲来源:www.pexels.com
刚开始读硕士的时候,我就跟导师说,我想研究中国的“剩女”问题。后来,基于我的硕士论文,我发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它是这样结尾的(qian and qian, 2014: p.1357):
这段话确实是我当时对“剩女”问题的理解。我很高兴,那个时候的自己很坚定地写下了这样的结语。距离这篇文章发表,已经八年过去了。在这八年的时间,我对婚姻又有了更多的思考。
比如,我觉得,我2014年发表的这篇文章(以及大部分关于“剩女”的研究),都被新自由主义影响太深,过于集中地关注城市的中产女性。举个例子,有人对我妈妈说“你女儿没结婚”,我妈妈还可以试着用“她读书多,是婚姻专家”或“她的事业很优秀”来反驳。但是,最根本的问题不是我读没读书或我结没结婚,而是任何一个人,她/他生而为人的尊严,不应该用“她/他是否结婚”来衡量。
同时,这些年,我开始对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有了更多辩证思考,也更意识到,婚姻的制度性如何影响我们对理想化生活的想象。比如,在《分享|怦然再心动:撒糖CP的最终归宿是结婚吗?》,我曾经写到过:
“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婚姻制度化的一种体现是,很多人认为结婚是最高形式的commitment(承诺)…我们的社会习俗、法律规范、甚至日常语言,都没有给我们其他的可能性,去定义长期、稳定的非婚姻关系。如果两个人感情很好,往往大家会催他们结婚,是表达美好祝福,也是施加无形的社会压力,同时也是因为很多吃瓜群众不知道两个很甜很甜的人,他们如果不结婚,那么他们感情的终点在哪里?
如果说,现在的恋爱、婚配模式已经更多样了,我还希望看到的改变是,大家对‘感情的归宿’有更多的想象力。承诺的最高表达形式不一定要通过婚姻实现。感情很好的两个人也不一定需要通过婚姻去公开承诺他们愿意一辈子在一起。不结婚的情侣,也不代表他们就是不愿意对彼此给出长久的承诺。
▲来源:www.pexels.com
虽然人都有归属感的需求,但这种归属感并不一定需要通过爱情、婚姻、或原生家庭实现。今年我读了一些有关queer family(酷儿家庭)的文献,我在想,或许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家庭’。所谓‘离异女性的价值’,不需要通过她们是否可以再次恋爱或再次走入婚姻来体现。撒糖CP如果结婚,我们当然祝福;但是对于他们感情的最终归宿,我们应该有比‘结婚’更多元的想象。”
如果说,我做社会学科普,有什么期望,那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对婚姻的制度性有更多的思考(以及能够带动更多对于男女平等的理性讨论)。这么多年,我读了很多论文,终于找到了和自己和解的方式。所以,我希望把我读过的书、启发过我的研究、体会过的挣扎,分享给更多人。我希望每个人结婚和生育的选择, 都不是迫于社会压力而作出的。
p.s.来自缪斯夫人小编与钱老师的聊天记录——
参考文献
Qian, Y., Shen, Y., & Cai, M. (2022). Gendered age preferences for potential partners: a mixed-methods study among online daters in Shanghai.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54(3), 304-331. https://doi.org/10.1080/21620555.2022.2059459
Qian, Y., & Qian, Z. (2014). The gender divide in urban China: Singlehood and assortative mating by age and education. Demographic Research, 31, 1337-1364. https://www.demographic-research.org/volumes/vol31/45/
制版编辑:杨楠
- 更多相关文章 -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
知乎用户 陆仁贾 发表 这个问题啊,综合说。 并不是现在好多男性 / 女性不想结婚,而是现在人就不想结婚。 群体想达成一个目标,几个必然性要素:共识、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1、共识 首先,现代人有共识吗?有的:希望婚后自身生活水平不下 …
知乎用户 第一财经 发表 需要更多专家。 更新: 中国居民资产负债率相当健康,远好于其它国家。 知乎用户 管道工 发表 谢邀。 “一切尽在掌握”。 日本做过一个结婚调查(Marriage intentions, desires, and …
本文原标题:《婚姻故事》观后感 埃丝特•佩瑞尔,比利时人,在纽约做了很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专注于婚姻咨询。前来寻求帮助的夫妻,有不少到最后还是决定分开,埃丝特就会给他们布置一个作业,发给他们一张纸,让他们写下,当年爱上对方时,爱的到底是什 …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来自有书 00:00 11:00 文 | 大猫 · 主播 | 空空 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不同的婚姻状态,会让你的人生走向不同的方向。 网上曾有过一句很流行 …
知乎用户 居居女孩 发表 男性不结婚和女性有啥关系,你要是为老板们担心我还能理解,结果你问女性怎么办?这两有关系?就像你问自行车停产了,鱼该怎么办? 女性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啊,想要单身生孩子的去精子库,不想生孩子的更开心,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