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有规律可循吗?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Luo Patrick 已经回答得很好,但鉴于近来知乎上的彩票预测专家越来越多,有必要写下这个答案。 彩票预测专家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典型的理论可以在 从彩票是否有技术说起(一) - 为什么 - …
古文字释读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方法就是——猜。
因为很多字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者看不懂,或者看得懂但是放进文中完全是狗屁不通,此时只能靠猜。
至于什么时候猜对,什么时候猜错,也没有正确答案,一般而言,能读通就是猜对了。毕竟释读古代文字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古人说了什么,能读通,说明了解了古人说了什么,文字释读的目的就达到了,自然算猜对。
当然了,是结合现有文献和现有知识,有目的性地猜。
比如,《侯马盟书》里就有一段非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字很好认,写成现代的字就是 “麻夷非是”。
真的,不靠猜,鬼才知道这 4 个字放在一起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后来,有学者从其他文献中找到了释读这段话的线索。
《左传》里有:“有渝此盟,明神殛之。” 看了上面 4 个字,再看这 8 个字,就跟我看了满眼天书的韩语再看汉语一样,太好理解了,就是如果背叛这个盟约,就有神明带你上天。
另外,《公羊传》中也有一句类似,晋公子鱄说:“苟有履卫地,食卫粟者,昧雉彼视。”
“昧雉彼视”也不好理解,但这位公子说,如果有人敢踏上卫国土地,吃卫国的粮食,那么…… 显然,听起来像 “妹纸鄙视” 的这句话,一定是句狠话。
学者很快从 “明神殛之” 这句话找到灵感,认为 “昧雉彼视” 的意思应该是灭了他的氏族。
“彼 = 他们的” 这很好理解;视和氏读音相同,而且视常常写作左边一个氏右边一个见(这个字打不出来,差评),是通假字;昧和灭读音相近,通假;雉嘛,应该也是和灭差不多的意思。
这样一猜,就解释得通了,如果有人敢踏上卫国土地,吃卫国的粮食,就灭了他全家。
这个解释简直毫无 PS 痕迹。
再来猜 “麻夷非是” 就好猜得多了。
毕竟侯马盟书嘛,首先你要知道侯马是个地名,侯马盟书就是在侯马这个地方出土的盟书,既然是盟书,自然就有相关要做什么的约定,也有违背约定的制约措施。那时候人们都迷信,因此制约措施多是 “明神殛之”、“妹纸鄙视” 之类的话。“麻夷非是”也是。
麻 = 灭,读音相近,通假,这个很好猜;
夷就是夷灭的意思,“夷三族” 什么的也很常见(不容易呀,见到字形和意思都常见的字);
非 = 匪 = 彼,经评论区提醒,诗经里常见这种用法;
是 = 氏,这个也很好猜。
所以,“麻夷非是”= 夷 灭 他的 氏族。
谢天谢地,终于猜出来了。
·················· 分割线 ····················
感谢大家的点赞,既然这么多人喜欢,我就再分享一个 “猜” 文字的故事吧。
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的释读故事。
越王勾践剑于 1965 年在湖北一座楚墓出土。这把宝剑历经千年不锈,极为锋利,据说在出土时,考古队员拿起剑,一个不小心,就割伤了自己的手指。
面对如此宝物,弄清它的来历就显得尤为重要。
铸剑一般都会在上面刻字,有的是刻工匠的名字,有的是刻使用者的名字。这把宝剑上也刻了 8 个字,是这样的:
第一次见到这些字的时候,想必你的反应跟我一样:这 TM 什么鬼。看上去,这 8 个字除了是方块状,根本看不出和我们熟悉的汉字有什么联系。
其实这是鸟虫文,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提到的 “八体” 之一。
文字发展到战国时期,出现了 2 种相反的趋向,1 是简化,2 是繁化。
简化不是一般简,而是极简,比如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字。人家的 “马” 字有马头还有马的四只腿,像这样:
而楚国的 “马” 只有马头,下面画一横或者两横表示这里我省略了,是这样的:
这竟然也算一匹马!?每每看到这里,我都不得不感谢秦始皇统一文字。
繁化的代表就是这里的鸟虫文了,就是在原来篆书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比如文字上面加上鸟头、虫头,下面加上鸟爪、虫尾,让字看起来像鸟、虫一样。
释读这种文字的关键是去掉这些无意义的符号。下面这些是我誊写的(字难看,将就看一看吧),红色部分是有意义的字符,黑色部分是无意义的鸟虫符号。
去掉鸟的符号后,这几个字就好认得多了。
字 1 写成简体是(在输入法里找了半天,打不出来):
包耳旁其实就是 “邑” 字,为形旁,表示地名,戉是声旁,因此这个字就是表达的 “越” 这个地名。
字 2 = 王。
字 3、字 4 待会再说。
字 5 是一个鼻子,就是 “自” 字。
字 6 = 乍,乍就是作,这在古文字里很常见。
字 7 = 用,字 8 = 剑。
这 8 个字合起来就是 “越王□□自乍用剑”,即越王某某自己督造自己用的剑。
释读到这个程度,可以确定的是,字 3、4 是这位越王的名字。我们知道,一般人名是最难解释的,因为人名和上下文没有关联,只能硬着头皮 “猜”,还没有确定的正确答案,只有对这两个字作一个毫无破绽的解释,才能算对。
考古现场的专家方壮猷认为,这两个字是 “邵滑”。邵滑(也作召滑)是人名,他曾奉楚怀王之命去越国 “卧底”,并趁越国内乱灭掉越国,后来被封越王。
这毕竟是考古界的大事,不可能就此轻易地下定论。因此,方壮猷先生在初步释读后,还将宝剑铭文的拓本以及他自己的解读寄给了全国古文字研究的顶级专家,请他们释读。
郭沫若的回信最先收到,他表示同意 “邵滑” 这个观点。
虽然有大神级人物赞同,但大家对这个观点还是不太满意,原因很简单,“猜”得不像。字 3 左边还算有点像召,但是右边明显不是包耳旁的原字——“邑”;字 4 也只有左边的三点水对得上,右边也不像 “骨” 字。
没过多久,另外一位大神提供了另一种 “猜想”,这位大神就是唐兰。
唐兰先生认为,这两个字是 “鸠浅”,这是“勾践” 的通假字,剑的主人就是那位著名的越王勾践。
这样一看,字 3 左边一个 “九” 字,右边是 “鸟”,这不就是鸠么;字 4 左边三点水,右边也很两个相同的字符,这不就是“淺” 么。
“鸠浅”和 “勾践” 即使在现代汉语中,读音也非常接近了。我还听说 “鸠浅” 在粤语中的读音极像“勾践”,不知道有没有广东的朋友,能否证实下。
古代越国语言和中原语言几乎完全不一样,当时越国人的名字都是音译的,勾践也是当时的音译。既然是音译,就会有很多译法,就像杜鲁门就是楚门,特朗普就是川普一样,这里译成 “鸠浅”,也有译成勾践的,只是勾践这个译法流传了下来,并为大家所熟知。
再结合这把宝剑,只有越国的铸剑技术能把宝剑铸造得如此精美,并且千年不锈,也只有很高地位的人才能够拥有这样的宝剑,而越国被灭之后,如此宝物自然会被楚国作为战利品带回,出现在湖北的楚墓中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注:另有一说,宝剑是作为越国公主(勾践女儿)的陪嫁品来到的楚国。
唐兰先生的说法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赞同,大家纷纷表示,这个 “猜” 得好,解释完美,毫无 PS 痕迹。很明显,大神 “猜” 对了。国宝的身世终于确定。
释读过程看似的确是在 “猜”,甚至转牛角尖的人还可以说这样的“猜想” 没有铁证。但实际情况是,收到唐兰先生的回信后,方壮猷先生恍然大悟,并将唐兰先生的 “猜想” 告知各古文字专家,各位专家(都是古文字研究的神级人物)也纷纷赞同这一说法,包括之前 “猜” 错的郭沫若。如此,此剑为越王勾践剑这一观点,正式得到学界认同。
如果有且只有这一种说法能够完美解释宝剑的身世,那这样的 “猜想” 其实就是真相。
注:文中越王勾践剑图片及马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看了一圈前面的答案,感觉 get 到了很多神奇有趣的新知识。顺便想到了一个心理学上的经典理论,觉得很适合这题,它就是著名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在解释这是什么之前,先给大家分享这个理论背后的一个实验:(Festinger,1957)
志愿者们来到实验室后,被要求做一些极其琐碎且无趣的任务,他们需要不断重复这些完全没有意义的活动,并且持续好一段时间。在志愿者们感到百无聊赖,终于可以走了的时候,研究者会在他们走之前这样对他们说:“你之后的那个志愿者不能进行实验了,希望你可以帮我说服下一个人,告诉 Ta 这个实验非常有趣,作为回报,我们会给你一点钱表示感谢。”
接着,志愿者们会得到 1 美金或是 20 美金作为报酬,而对照组的人不会被告知这件任务。当然,即将等着被他们说服的人是研究者之一,他也会负责记录下志愿者尝试给他们安利这个实验时的表现。
那么你猜,究竟是哪一组的志愿者会更加积极、真诚地告诉下一个人这个实验很有趣、很值得参与呢?(即使它本身无聊透顶)
答案是拿到 1 美金的那组人。不知道你是否会和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实验时一样有点意外呢?当时我想,照理说那些拿到更多钱的人应该会更有动力卖力去说(qi)服(pian)别人这个实验很好玩吧。但,研究结果恰好相反。不仅如此,在最后被要求匿名评价这个实验的乐趣时,1 美金组的人给出了远远高于 20 美金组人的评价,如下图所示。
那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Festinger(1957)提出,人的态度和行为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认知形式,当这两种认知产生了冲突,或者说是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心理不适感,而我们会致力于消除这种不适感。说人话其实就是,当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不一时,我们会觉得很难受。
而我们用来消除这种不适感的方式,就是改变我们的态度去迎合我们的行为,让态度和行为达成一致。而这个态度改变的过程往往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
在这个实验中,“我做的事情其实很无聊” 和 “告诉别人这件事很有趣”,就是一件冲突的事情。20 美元组的志愿者对实验所持的态度(i.e. 它很无聊)之所以在最后也没有发生改变,是因为 20 美元的报酬足够成为一个解释他们行为(i.e. 告诉别人实验有趣)的外在原因,他们会想:我告诉别人有趣是为了这 20 块的报酬,因此,这其中并不存在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失调。
但那些 1 美元组的人,因为区区一块钱并不能作为一个好的外在理由去合理化他们的行为,他们必然经受了一个认知失调的过程。而为了消除这种行为和态度的不一致,他们在最后纷纷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个实验是有趣的。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可以用认知失调理论解释的现象有很多,比如:你为一个渣男付出了很多,大家都劝你快分手,但你就是不肯,还坚信他其实很好,只是别人不了解而已。其实很有可能,你只是因为在行为上已经表现出他是一个值得付出的人,所以为了规避认知失调的心理不适感,即使他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你也会强行改变自己的态度去和行为保持一致——因为我已经为他付出了这么多,那他一定是个值得我付出的人。
相似的例子还有,我们不顾他人的劝阻,买了一个并不好用的东西,但因为 “买” 这个行为已经发生,那么即便它不好用,我们的态度也悄悄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被别人吐槽时,理直气壮并且真心诚意地说:“不啊,我就是觉得它很好用啊。”┑( ̄Д  ̄)┍
是不是不禁想感叹:啊,原来人真的就是这么的不理性。而可怕之处在于,我们还经常误以为自己是理性的。
看到这里,你有想到什么关于认知失调的例子吗?留言分享给我们哦~
以上。
reference: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Evanston, IL: Row & Peterson.
Festinger, L. & Carlsmith, J. 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203 – 210.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 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在一些数学问题上,抛却完全的精确,适当模糊反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数学留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精确严密的,似乎无论从表达上还是计算上都和「模糊」一词八竿子打不着。但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模糊数学的概念,如「一米左右」、「一百来斤」、「大半天」等表述。为了说明这些「模糊」现象的特征,有必要提及两个著名的论证——「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
一粒谷子不能成堆,再加一粒也不能,倘若持续不断地一粒粒增加,又终将成为谷堆。那么,多少粒谷子才算「谷堆」呢?在加谷子的过程中,到底加到哪一粒才形成「谷堆」呢?假如断定 300 粒为一堆,那么 299 粒谷子是不是也成堆呢?所以,一粒谷子不成谷堆又成就了谷堆。这似乎都正确的结论却又自相矛盾,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谷堆论证」,它是古希腊麦加拉学派哲学家欧布里德提出的,借以论证「多」不能成立。同时,这位哲学家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拔去一根头发,不会成为秃头;再拔去一根,也不会成为秃头……,如此反复递减也不会成为秃头。可秃头又的确是头发一根一根脱落的结果,那么一个人到底要掉多少根头发才算作秃头呢?这就是「秃头论证」,借以论证「少」不能成立。欧布里德试图以此来证明人们在常识中对「多」与「少」的区别是武断的。这两则著名论证中蕴含的数学道理,让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苦苦思索了两千多年。
我们不能仅根据一粒谷子的加与不加来判断是否为谷堆,也不能凭一根头发的掉与不掉来判断是否为秃头。「谷堆」和「秃头」都是模糊性、整体性的概念,我们感知到的是它们的整体形象,无法用一个精确的数来作为划分标准。这类模糊现象也是十分复杂的现象,它们既不可能被明确界定为精确量,也不可能从统计上来寻求规律性;只有当模糊现象找到可以被精确的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方法时,科学家才有可能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对它进行研究。为此,美国控制论专家洛德菲 · 札德于 1965 年发表了题为《模糊集合论》的论文,首先提出了「模糊集合」这一概念,第一次引人注目地提出模糊性问题,并给出模糊概念的定量表示方法,数学才开始进入带有模糊性的复杂「大系统」,标志着一门崭新的数学分支——模糊数学的产生。
模糊数学在投影仪中的应用,使镜头自动对焦
所谓「模糊集合」,是指由模糊概念组成的集合。谷堆和秃头这两个概念就属于模糊集合。也就是说,秃与不秃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程度的情况,虽然不能简单地进行判断,但应该肯定的是,原本两个头发同样多的人,一个掉了 n 根,一个掉了 n+1 根,他们秃的程度(在数学上称隶属度)并不相同,后者比前者更秃一点。当反复积累至 n 的值大到一定程度后,此人就会成秃子。谷堆也同理。
研究模糊数学究竟有什么用?
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每一个具体工伤事故是偶然的。
工人因违规操作而受伤,依旧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这句话显得并不切题,但是在那个自由意志主义盛行的年代,这句话显然是非常荒谬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人应当且必然有能力为他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诸如 “人没有自性,一个人犯错,众生都有罪” 这种说法,也太玄了点吧?
最初,人们认为工业的受益者是工人本身,工人本身应该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亚当 · 斯密在其风险承担理论中认为,雇主给予雇员的工资标准中已经包含了对工作岗位危险性的补偿,况且,这种风险自负是通过雇员自愿与雇主签订的雇佣合同所规范的,这就是经典的大陆法系法国法族的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的原则。这些原则成为了当时雇主推卸责任的理论依据。
然而人们也在与亚当 · 斯密同时代的思想家托马斯 · 潘恩的著作中,找到了与之相反的观点。潘恩再其《土地正义论》中,通过对人类从狩猎文明到农耕文明过渡过程的分析,阐述了他的人道主义观点。他说 “文明的首要原则应该是保证每一个在文明社会出生的人的处境都不应该比在文明开始前的状态差。” 以此为依据,套用在工业文明上,不断发生了交通事故和工业伤害告诉人们,这种状况是有问题的,然而,问题出在哪里呢?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显然没有建立在逻辑和理性之上的国民经济学更加据有说服力…… 怎么办呢?人们继续求索着……
几十年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到来,人们意识到,工业的最大受益者是雇主!与此同时,雇主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流程,对避免工伤的作用,远远比工人每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小心操作,要大得多。谁从工业中受益,谁当承担风险,谁更有能力避免事故的发生,谁当承担事故的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首先在交通领域实行,然后渐渐推广到各国的工伤领域。
激进的社会主义思潮之下,看不见的手发挥了它的威力。那些敢于担当责任的雇主因为资金周转不灵而陆续破产,那些不顾工人死活的雇主流了下来,市场用一种极其戏剧化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的净化,淘汰掉了不适者……
人们再次陷入了迷茫,试图在先贤的著作中寻找答案,人们再次翻开《土地正义论》,看到了这样一种思想——文明的受益者,是全人类,由此产生的负面作用,应该由所有人承担,人们应该为此设立基金。人们继续寻找,发现了在潘恩之前,有一群姓伯努利的数学家,阐述过一种叫做概率论的思想。人们在其中看到了一个令人颤栗的事实——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每一个具体的工伤事故是偶然的。
这一点放在概率论中很容易里面,就像你抛一枚硬币,每一次抛上去,落下来,哪一面朝上的结果都是随机的。然而只要你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正面朝上。而且如果这是一枚均因的硬币,那么他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比例,必然越来越接近于 1:1。这就是伟大的概率论,人类智慧的一次飞跃,却如此的简洁。从一次以后,概率论被广泛运用与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保险,风险聚敛和分担的风险渐渐深入人心…… 那么现在,是该聊聊工伤保险的时候了……
概率论给工伤领域带来的两个结论:第一,工伤的发生是必然的。这就将工伤和工业文明,在理性逻辑的层面联系在一起了,工伤是工业文明的固有风险,所以我们要想潘恩说的那样,设立基金,抵抗风险。第二,工伤时有一定概率的,在给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之下,概率是稳定的,这就意味着保险基金的规模是稳定的,而不是一个无底洞。当人们敢于直面残酷事实,人们最终得到的人道的胜利。
工伤保险的思想本质上是忽略主管因果,而强调客观因果。当事故发生的时候,很多人会自责 “我如果前一秒这样,就不会了”“我如果后一秒那样,就不会了”。概率论告诉人们,这种自责是非理性的,那些因素都是偶然的,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工伤发生的必然原因,那只有工业文明本身。骆驼必然被稻草压倒,我们不应该过于苛责那最后一根稻草。当然这只是法律上的默认情况,并不排斥人们努力避免那些提高具体工伤发生概率的行为。工伤领域,凡是事故都默认为意外,只有诸如“犯罪、醉酒、吸毒、自杀” 等故意行为造成的工伤,才会被取消工伤待遇。工伤领域的这一原则反哺了交通领域,然后就有了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但略有不同的是,交通领域有着明确的可以用以降低具体事故发生概率的方法,名曰《交通法》。事故的发生,最初依旧被认为是完全偶然的,但经过事后调查,如果发现嫌疑人有违反交通法的行为,将视行为轻重,免除一定保险报销比例。这是一个法律推定的思想,没有证据证明当事人提高了概率,那么默认就是偶然的,而不是由当事人需要证明这是偶然的。
在理性的 “看不见的手” 面前,无论是人道主义的温柔,还是社会主义的愤怒,都黯然失色。黑暗中人们看到了最后一丝光明——那是比看不见的手更加理性而富有逻辑的——数学。柏拉图曾经说过,数学和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只会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是他们确实在行为上做了错事,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人们的 “认为” 是错的——这就是无知,无知就是恶,有知就是善,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就是求善的过程,求善的工具,就是数学。柏拉图的预言,渐渐成为现实,那一丝光明虽然微小,但终有一天会照进每一个求知者的心灵深处,给他们带来自由全面的发展。
参考资料:http://v.163.com/movie/2010/6/1/T/M6GQE36A8_M6HSGE11T.html
酒精不是 兴奋剂.
酒精是神经抑制剂。
喝完酒以后很兴奋,行为很放肆是因为酒精作为抑制剂了那些控制理性的神经中枢,让你的行为失去理性。平时谨言慎行,现在酒精上脑,就一股脑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相信 “酒后吐真言”,套话之前,也都说 “先喝两杯” 的根据。
喜欢喝酒是放肆,但酒是抑制。
…… 只能听到那可怕的啸声,以至于几个年轻工人以为井喷停了,犹豫地向钻台迈步,但刘欣死死抓住了他们中的两个,高喊:“不要命了!过热蒸汽!”
在场的工程师们很快明白了眼前这奇景的含义,但让其他人理解并不容易。**同人们的常识相反,水蒸气是看不到的,人们看到的白色只是水蒸气在空气中冷凝后结成的微小水珠。**而水在高温高压下会形成可怕的过热蒸汽,其温度高达四五百度!
——刘慈欣《地火》片段
“做决策时不考虑沉没成本”——第一次看经济学的教材时困惑了很久,一般人决策时的直觉都是老子已经花了那么多精力时间了你让老子现在撤?
一个人即使没有了呼吸,甚至失去了心跳,都不能代表他已经死亡。
在医学还不发达的年代,医生们不知道休克现象,全世界都认为一个人(特别是病人)如果同时失去了呼吸和心跳,那就是死了,不存在什么还能抢救一下的情况。
1705 年,一名叫做玛格丽的女性得病了,像是 “发烧”,后来病情加重,呼吸停止,身体僵硬,被宣布死亡,几天后埋葬在 Shankill 公墓。听说她下葬时手上戴着一枚漂亮的金戒指,盗墓贼趁着夜色扒开棺材,眼看着下一秒就能到手,但玛格丽小姐姐实在太胖了,戒指卡在手指上取不出来,只能割掉手指。几刀下去,手指还没断,玛格丽倒是笔直的坐起来,哭得像个女鬼,吓得一个盗墓贼当场死亡,其余的吓得屁滚尿流,头也不回逃跑了。现在,玛格丽的墓碑依然在 Shanklii 公墓,上面写道 “Lived Once ,Buried Twice.”
图:玛格丽墓碑
越来越多的活埋案例让医生们开始意识到,死而复生并不是什么神迹,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死亡,对死亡的判断必须更加严谨。随着医学展进步,医疗监测手段的丰富,在观测脑部活动时,医生们发现很多假死的病人血压为零,呼吸停止,但是脑部依旧有微弱的活动迹象,两者并不是同步的,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
1968 年第 22 届世界医学大会上,哈弗大学医学院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以 “脑功能不可逆丧失” 为新的死亡标志,定制了世界第一套脑死亡诊断标准:
经过 72 小时反复检查,无明显变化即可宣布死亡。
图:正常人脑 EPT 影像
图:脑死亡 EPT 影像
许多人分不清脑死亡和植物人的区别,区别是植物人的大脑并没有死亡,虽然丧失了意识处于深度昏迷,但是身体基本机能还在正常运作,能够自主呼吸,他们只是活在梦境中,没醒过来。
图:植物人脑 EPT 影像
后来经过改进,基于哈佛标准:
虽然脑死亡标准陆续被 80 多个国家采用,但是我国法律上还是认同传统的死亡诊断
尽管中国许多医学家认为脑死亡标准更为科学,但是为了配合国家立法,还需要酝酿脑死亡判定标准和技术规范。而制定判定标准和技术规范与实施死亡判断是两回事,实施死亡判定必须以相应的法律规范为前提,也就是脑死亡判定方法要通过立法才可实施。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些专为复活的人准备的发明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如何鉴定 “活死人” 了,那以前的人们又是如何防止活埋现象发生的呢?
比如用羽毛饶死者的脚板,把剁椒吹进死者的鼻孔,用尖锐物扎身体,热水烫,抽打,更夸张的是把炽热的拔火棍捅进死者的菊花。但处于休克状态的人对这些会让正常人哇哇大叫的行为并没有太多反应,活埋的现象并没有减少。
比如铃铛棺材、彩旗飘飘棺材,这些棺材的原理都是基于在棺材上设置一些装置,当死者复生时,就可以在里面触动装置或拉动绳索,只要附近有人经过,听过铃声看到棺材上的旗帜,就知道死者复活了。
**
**
这种安全棺材似乎挺奏效的,许多地方的墓地都有信号发出,可几乎都是吃诈胡。其实人在死亡后身体还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膨胀、分解或者有小动物造成的运动都会使铃铛响起,旗子升起,吓得来扫墓的人到处逃窜,又让掘墓的人白忙活一场。
棺材不奏效,有人又有新的想法,埋葬会让被误判死亡的人窒息,那不将尸体埋在地下的话风险应该会比较低吧。
于是他们建了一个用砖块砌成的土立方,上面有一排用铁板封住的窗口,乍一看还以为是储物柜。其实这个和储物柜功能相似,尸体放在里面,门闩也在里面。
当时是 18 世纪,美国爆发霍乱,患有霍乱的病人严重的时候身体大量脱水,皮肤干瘪,代谢紊乱,眼窝凹陷,四肢僵硬冰冷,脉搏血压细微甚至不能测出,看起来跟死了几天的一样。
大量被误判死亡的病人通过这种逃生棺材成功捡回了一条命,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这种棺材的造价是在太高,实在难以普及,渐渐的也就没人使用了。
图:霍乱病症
原文:
[SME 情报员:有的人死了,他可能还真的还活着!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927811)
曼德拉效应,认为群体记忆错乱是受特殊组织操控时空和记忆,但被科学家证明,此种现象属于「虚幻真相效应」。
「1+1=2」,你的大脑不需要经过任何思考。这件事确凿到没有任何怀疑,就像当《爱我中华》的旋律响起,你条件反射地唱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但是早前,这句让大家熟悉到不用思考的歌词,却引起了网友的争论。因为正确的歌词应该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凌乱了吧?歌词里的「民族」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星座」?「二十多年来,我们听了一首假歌!」 「我们来到了一个平行宇宙!」到底是外星人修改了歌词?还是人们集体被修改了记忆?
类似这样的群体记忆混乱事件并不少见。引起网友的争论的例子还有「具体」的「具」中间是两横还是三横?这并不是「具」字经历了什么改革,翻看任何一本新华字典,它都是三横的鸭。
群体性的记忆错乱不仅发生在国内。
在美国,有很多人都记得他们看过一部上世纪 90 年代的精灵电影,叫《Shazaam》,精灵由笑星戴维 · 阿德金斯(David Adkins,艺名:Sinbad)主演。
然而真相是这部电影根本不存在,连「精灵本人」也站出来在社交媒体上否认自己有拍过这部电影。 「看过」的人都无法接受这个真相,一名「看过」的男子还在分类广告网站上悬红,表示只要网友提供录像带,他就奖励 1000 美元,「我想让人们知道,这部电影是真的。」
人们为什么会集体记错歌词?集体把字的笔画写错?为什么会集体记得一部不存在的电影?有人认为这是「曼德拉效应。」这不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这是由研究超自然现象的博主布鲁姆(FIONA BROOME)在 2010 年提出的。
当时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她发现很多人和自己一样,记忆中南非总统曼德拉应该上世纪 80 年代就已在监狱中死亡,但现实是直至 2010 年时其仍然在世(其后在 2013 年逝世)。对于这个集体记错的现象,她认为:「不是巧合,背后可能涉及一些特殊组织操控时空和记忆的阴谋论,或者与平行宇宙有关」。之后,「曼德拉效应」很快在玄学中确立了牢固的地位并获得了众多拥趸。以至于很多人都会用这个词来解释他们遭遇的群体性记忆错乱。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从事流行文化研究的英语系教授施米德(David Schmid)不这么认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如同曼德拉效应一般的阴谋论切中了人们「想要找到世界机理的解释」的欲望,然而世界的运作却常常不如阴谋论者想象的那样简单。」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加里森(John Paul Garrison)也认为,许多关于「曼德拉效应」的记忆,是捏造出来的。一旦捏造存在,看上去好像这一记忆自始至终便一直存在。
抛开「曼德拉效应」这种诡异和神秘的说法,记忆错乱却是真正存在的,在心理学自身也有理论在研究——「虚幻真相效应」(Illusion of truth)。
心理学家发现,对一件事情的重复叙述,会让事情在人们中变得更加可信
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偏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癌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
此处省略一万字
……
感冒尚无特效疗法…
银屑病尚无特效疗法…
单纯疱疹尚无特效治疗…
矽肺尚无特效治疗…
乙肝尚无特效疗法…
……
此处又省略一万字
……
学医以前我也以为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不能解决的疾病肯定寥寥无几。学医以后才逐渐相信事实恰恰相反,现代医学能解决的疾病才是寥寥无几。这样残酷的事实,对于很多不懂医学的人来说,确实无比荒谬。
注:以上疾病都只是我随口举的,目前机制不完全清楚的疾病太多了,没有特效治疗的疾病也太多了,省略一万字根本不夸张。但是这也不是对现代医学的否定,我们也有一套现行有效的处理疾病的方法,不至于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束手无策,目前医学也在向很好的方向发展。以上随口吐槽,只是为了说明这种大众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重点不在提及的某一个疾病,更不再中医好还是西医好,歇歇吧…
人的鼻子为什么是突出的?——因为突出的鼻子才能被眼睛看到,从而帮助人建立空间感。
在 VR 技术试验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空间眩晕问题。而美国普杜大学研究发现,只要在 VR 场景中加一个虚拟的鼻子,那么眩晕的现象会减轻。
研究人员在各种虚拟场景中对 41 名参与者进行了测试,一部分人有虚拟鼻子,一部分没有。结果发现,有鼻子的人都能保持更长时间的清醒。
研究人员还尝试了,用汽车仪表盘代替鼻子,也产生了相同的效果。
据此推测,人在进行视觉活动时,固定的参照物可能是建立空间感的一种标尺。类似于猫胡须?——笔者按。
位错(dislocation)理论。
或许是晶体材料学中最重要的理论,没有之一!但什么是位错?缺陷!对于晶体来说,材料内部的原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如果近距离看,就会发现无数个一模一样的小单元(晶胞)无限地重复。但是好死不死,有一个原子发脾气跑掉了,留下了一个空位,晶体排列就不完美了,传说中的点缺陷就产生了;同样,如果有个调皮的原子跑过来看亲戚,在不该它出现的地方出现了,把周围其他原子挤到一边去,这也是一种点缺陷。点缺陷其实还好,如果正赶上放假,有一整排的原子过来看亲戚,就出现了一排的点缺陷,那么它就被叫做线缺陷,也就是位错(下图所示)。
对于我们这种完美主义者来讲,这种不完美的东西真的令人抓狂。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位错,我们才能使用晶体材料,有时为了获得一些力学性能,我们还要人为地增加这种缺陷。
生活中的常见的金属材料,钢,铜,铝等,都属于晶体材料,其内部大量存在着位错,而我们在把它们加工成各种乱七八糟的形状时,主要利用的就是位错的滑移。可以想象,如果一块晶体近乎完美,那么当我们想要拉长或者压扁它,就需要打断原子间的金属键,这不仅需要巨大的能量,而且无法实现塑性形变,材料内部将会产生大量裂纹,甚至断裂;而有了位错,这一切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大量位错向着应力方向滑移,足以使材料形变而不损坏。所以,材料的塑性形变,其本质就是位错的产生和滑移。当然,位错的数量也不是可以无限增加,当位错密高到一定程度,位错之间的距离变小,相互勾连缠结,位错滑移反而变得困难,这时材料就会变得更硬更强(就像把一根铁丝扭来扭去,变形的地方就会越来越难扭),这就是加工硬化的道理。著名的 Taylor equation 就给出了材料强度(
)和位错密度(
)之间的关系:
钢淬火形成的马氏体,非常坚固,正是因为里面的位错密度高达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把 1 立方米的马氏体里所有的位错拉出来,其长度能从地球到太阳走 1 万多个来回。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来阻止位错的滑移,比如加入一些合金原子来锁住位错或者减小晶粒尺寸用晶界来阻挡位错。
总而言之,是位错赋予了材料可塑性,金属材料之所以能为人类完成各种高难度的任务,恰恰是因为它们的不完美。如果晶体材料一个个都是顽固的处女座,不肯产生一点不完美,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永远停留在石器时代……
我说个格斗里面外人看起来很荒谬,但其实很科学的吧!
很多人认为如果对方挥拳头打你,你应该尽量往后躲开。
其实这是错误的!
任何格斗流派里都会要求闪躲对方攻击,但都不是朝后闪躲,或者说朝后闪躲不是最优秀的选择。
最优秀的选择:要朝前方躲闪,甚至迎着拳头!
道理很科学,把拳头想像成棍子,棍子只有完全轮圆了才会发挥 100% 的力。刚轮一半,力量也就只能发挥一半。
按这个道理,你在他轮拳头的同时上前迎着,就算拳头打到你身上,力量也不是 100%,而你如果退步,拳头打中你就会发出 100% 的力量。
而完美的闪躲是一面迎着对方右拳,同时向左或向右方向斜上步,用手把对方手往内或往外拍开,此时对方进入 “空门大开” 的伤害加成属性,而你可以近距离攻击他,后面你接什么招都能秒杀对方。
此规则同时适合械斗。
补充:防守闪躲向前还有一个关于心理学的道理——“势”。
就是 “气势” 的意思,所有人都是 “欺软怕硬” 的,你一味的退后会增加对方的信心。对方越打越威武,越打越兴奋。
而前进则相反,对方会越打越没信心
“对这个人好像没用啊…”
“他是怪物吗?为什么不疼?”
“他要过来了,我会被打吗?好可怕”
所以是男人打架就要向前冲!要 “燃” 起来~
口香糖开椰子,液态防弹衣。
这两个不相干的东西其背后的原理是一样的,就是非牛顿流体 non-Newtonian fluid。
央视有一档科普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里面就演示过口香糖开椰子:没嚼过的口香糖卷成圆锥,然后把椰子屁股砸在锥尖上,本来软趴趴的口香糖竟然刺穿了厚厚的椰子外壳!
非牛顿流体有个奇妙的特性,给它一点作用力,就会有非常强烈的反应;这个作用的速度达到足够程度时,它可以转变出完全不同的物质属性(触变性)。
比如射流胀大(也称 Barus 效应,或 Merrington 效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就是奶油裱花,小小的裱花口挤出的奶油会膨胀成好看的形状;
还有爬杆效应(也称为 Weissenberg 效应)、开口虹吸、湍流减阻(也称 Toms 效应)、拔丝、液流反弹等等。
具体到口香糖开椰子,则是因为瞬时作用在口香糖这个非牛顿流体上的力越大,它反馈的力也就越大,口香糖也就越坚硬。
如果椰子或重物是缓缓的放到口香糖上,那么它不会有任何抵抗,只会被压扁;但是如果这个力是极短时间内作用在口香糖上,则它内部的分子来不及剪切应变,反而会产生抗剪力,整体就会变得坚固。
水、酒精等大多数纯液体、轻质油、低分子化合物溶液以及低速流动的气体等均为牛顿流体;高分子聚合物的浓溶液和悬浮液等一般为非牛顿流体。
石油、泥浆、水煤浆、陶瓷浆、纸浆、油漆、油墨、牙膏、钻井用的洗井液和完井液、磁浆、泡沫、液晶、高含沙水流、泥石流、熔岩岩浆、地幔等都是非牛顿流体。
食品工业中的番茄汁、淀粉液、蛋清、苹果浆、浓糖水、酱油、果酱、炼乳、琼脂、土豆浆、熔化巧克力、面团、米粉团、以及鱼糜、肉糜等各种糜状食品物料也都是非牛顿流体。
这些不同的流体,其剪切应变率是不一样的。
日常生活中能反映出触变性的,比如面团,软软的,一根手指轻轻就能戳进去很深,但如果你用拳头迅速用力击打,反而凹陷很小,就像打在沙包上一样。
再比如水淀粉,重物放上去会沉,但是人却可以快速奔跑在它表面。
英国科学家利用被戏称为 “防弹奶蛋糊” 的物质,已经制成一种液体防护衣,这种防护衣在受压后会自动变硬,吸收撞击在它表面的弹片产生的冲击力。研究人员把 “防弹奶蛋糊” 与传统的凯芙拉纤维结合,制成这种“超级护甲”,可以吸收子弹产生的冲击力,并通过变稠,对撞击做出反应。
液体防弹衣 (Liquid body armor) 最初是由英国 BAE 公司研发生产,2013 年中国中物功能材料研究院发明的一款利用**新型液体防弹材料(TBS)**制造的液体防弹衣首次惊艳亮相深圳。据介绍,液体防弹材料 (TBS) 是一种无毒无污染,不易燃易爆的新型纳米智能材料。正常情况下,该材料像其他液体一样,具有柔软性可变形等特点,一旦遇到弹片或弹头等外力冲击时,瞬间转变成为一种硬质材料,阻止其穿过,从而实现防弹、防刺、减震等功能。此前全球只有美国和英国研制完成该项技术并开始投入应用,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液体防弹衣技术应用的国家。
该材料可广泛用于国防军工,满足尖端武器的研制需要,还可在更广泛的领域投入应用,包括防护装备、塑形缓冲、减震器、高速列车、生产机床、土木工程、体育器材等。图片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二战时有一个飞行分析师,他分析了一些轰炸机归来后,机身的弹孔分布情况,发现某些地方弹孔多,某些地方少或者没有。
有些人会以为,应该在弹孔多的地方增加防弹加固板,因为从归来的飞机来看,这些弹孔多的地方肯定容易被击中,所以应该重点防备
这个飞行分析师则认为,应该在弹孔少的地方增加防弹板,因为既然那些飞机在一些部位吃到了很多子弹,还能安全飞回来,看来这些部位是不重要的。,弹孔少的地方肯定是重要部分,这些部分被击中的飞机,肯定都没回来。所以,他要在无弹孔或者少弹孔的地方加固。
谢邀。
说几个数学上的例子。
1. Smale’s paradox——斯梅尔悖论
以下引自 wiki
In differential topology, Smale’s paradox stat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turn a sphere inside out in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with possible self-intersections but without creating any crease, a process more commonly and historically called sphere eversion (eversion means"to turn inside out").
这个悖论是在 1958 年,由年仅 28 岁的 Steven Smale 提出的。说只要允许表面互相穿透,就能把一个完整球面里外翻转,而且没有折皱!这个悖论之荒谬使得它在被提出之时就被 Smale 的导师 Raoul Bott 称为 “obviously wrong(明显错了)”。
单纯的叙述比较繁琐,这有一个土豆的视频可以更好地让大家理解这个悖论
[
数学家怎么把球面内表面翻出到外表面——斯梅尔悖论【中文字幕】
视频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dou.com/programs/view/-vIeCQeVbOA/)
然后找到一个 gif 图的演示:rrimg.com 的页面
具体的证明涉及到繁琐的拓扑学,不再赘叙。
2.Brouwer fixed-point theorem——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
表述如下
平面上:每一个从某个给定的闭圆盘射到它自身的连续函数 f 都有至少一个不动点。
欧几里得空间中:每一个从某个给定的闭球射到它自己的连续函数都有(至少)一个不动点。纯粹的理论描述实在不好想象,下面给出几个实际的例子(什么这还有直观的例子!?)
①我们在大型商场都可以见到的平面地图,上面往往有红色五角星标注 “您的位置”。如果标注足够精确,那么这个点就是把实际地形射到地图的连续函数的不动点。
②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假设它上面每点的位置都有记录)。再将它揉成一团纸球,放到白纸之前铺过的位置上,那么纸团上总有一点与之前平铺的白纸上所对应的点在水平方向没有平移。
③假设我们在搅拌咖啡,那么我们总能在咖啡中找到一个点,它在搅拌前后的位置相同。(谁会在喝咖啡的时候考虑这种问题啊!)
以上三个栗子都是不动点定理的直观现象。而这个定理本身涉及到的范畴同样是拓扑学!
3. 毛球定理
表述为
对于任意一个偶数维的球面,连续的单位向量场都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永远不可能抚平一个毛球。这个定理首先在 1912 年被布劳威尔证明。没错,就是上文提到的哥们!
(图片源自果壳)
想象这样一个毛球,无论怎么努力,你最终只会得到一个两极有尖角的毛球。
![](data:image/svg+xml;utf8,)
(图片源自 wikipedia)
这个定理在气象学上有个有趣的应用是对于气旋的研究。地球表面的风可以视为一个连续的向量场(风速、风向),这样由毛球定理看来,总是存在着一个风速零点,它对应着气旋或反气旋的中心(风眼)。在这样的零点附近,风的分布成螺旋形,但永远不会从水平吹入中心或从其中吹出(只能上升或下降)。由毛球定理可以得出,地球表面永远存在气旋和风眼,在风眼处风平浪静,但四周都有风环绕。
视频在这里:
[
(分钟物理 中文字幕)毛球定理
视频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56.com/u94/v_ODg2MTM5NzE.html)
4. 其他几个拓扑变化
①在一个轮胎的表面上打一个洞。能否通过连续变换,把这个轮胎的内表面翻到外面来?
![](data:image/svg+xml;utf8,)
答案是可以的!连续变换如下图所示:
更直观的动图在 File:Inside-out torus (animated, small).gif
②能否把左图连续地变为右图?
![](data:image/svg+xml;utf8,)
答案是可以的,如下图所示: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意味着,假如人类的身体可以像橡胶人一样任意变形,那么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做成两个套着的圆环之后,我们可以不放开手指,把圆环给解开来。 Algorithmic and Computer Methods for Three-Manifolds 一书里画了一张非常漂亮的示意图:
更加有趣的是,如果仅仅是手腕上多了一块手表,上述方案就不能得逞了:
参考资料:
1. 毛球定理
2.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5140
出现重大心理事件,什么都不要想,玩 “俄罗斯方块”,专治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特别适用重大灾害之后的事件,比如地震)
手机装个俄罗斯方块,如果你的朋友遇到或者自己遇到什么事,开始玩吧。
**玩 “俄罗斯方块” 可以缓解灾后心理问题(2)(我复制来了,你们看好给我赞)
**
灾难不仅使人们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精神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心理干预很重要。英发现玩 “俄罗斯方块” 可以缓解灾后心理问题。
经历过灾难的人往往出现一些精神问题,如常常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灾难场面。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玩 “俄罗斯方块” 游戏可能有助于缓解这种精神问题,因为这种游戏画面会与灾难画面竞争大脑资源,从而抑制灾难事件的影响。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他们请数十名健康志愿者观看灾难影片,其中有车祸等血腥场面,这种体验可模拟实际经历灾难的感受。此后,受试者被分为三组,一组玩 “俄罗斯方块”,另一组玩一种文字游戏,还有一组什么也不做。结果发现,随后一周内,在玩“俄罗斯方块” 的一组受试者中,大脑不由自主闪现灾难场面的次数明显比另外两组受试者少。玩文字游戏的一组受试者则出现相反情况,他们不由自主回忆灾难场面的次数比什么也不做的对照组还要多。
如果在灾后玩 “俄罗斯方块” 这种同时处理图像和声音信息的游戏,相关信息会占用大脑中处理直观信息的资源,从而抑制灾难对大脑的影响。但如果玩的是文字游戏,该游戏内容就会占用大脑中处理抽象信息的资源,抑制关于灾难的抽象记忆,使得直观记忆和抽象记忆更加不平衡,从而使某些精神问题更加恶化。
领导这项研究的艾米丽 · 霍姆斯博士说,研究小组得到的数据显示,受试者在灾难事件后4小时内玩 “俄罗斯方块”,就有可能获得“缓解” 效果,但这种 “缓解” 并非 “俄罗斯方块” 组成员对灾难的记忆减弱所致,受试者仍能主动回忆起灾难细节。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有两种处理信息的方式,一个是直观的,与声音、图像等有关,而另一个是更理性化的,将事件意义抽象剥离出来并整合进记忆背景中。通常这两种方式是平衡的,但在灾难发生时,直观方式常常压过理性方式,比如车祸当事人往往只记得当时有闪光和刹车声,而难以梳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直观记忆的这种优势便是出现相关精神问题的原因之一。
心理干预对于经历灾难的人们来说很是重要,这项发现显示可以通过玩 “俄罗斯方块” 来缓解灾后心理问题,当然在此基础上希望还能找到更多的缓解灾后心理问题的方法。
不想看证明可以直接看黑体字
## 1. 越多修路,越拥堵?##
**【**Braess **悖论】**有时在一个交通网络上增加一条路段,或者提高某个路段的局部通行能力,反而使所有出行者的出行时间都增加了,这种为了改善通行能力的投入不但没有减少交通延误,反而降低了整个交通网络的服务水平。
实例:韩国首尔的规划者拆除一条 6 车道高速路,修建了一个方圆 8 千米的公园后,很多道路专家惊讶地发现,首尔的交通非但没有恶化,反而得到了改善。有专家就提出这是 Braess 悖论反向版。
我画画手残,逻辑叙述也捉急。。。证明请凑合看一下:假定车流量不变,如下图本来只有实线 1、2、3、4,从 O 到 D 可以走 1-4 或者 3-2,后来修了虚线 5,这时候从 O 到 D 还可以走 3-5-4,这条新路线车最少时间最短,就有很多司机改道这条路。这样 3、4 的车比以前多了,原来的两条路 1-4 和 3-2 更堵了,于是更多司机改道去 3-4-5,直到这三条路线行驶时间相等 (纳什均衡)。这个过程中道路 3、4 的车越来越堵,所以最后 1-4 和 2-3 的行驶时间比开始修路前还要久。
PS:虽然 1、2 的车辆不断减少,但是一段道路只要不堵,有十辆车还是一辆车行驶时间差别不大;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驾驶者作为个体是不会从全局考虑的,只会比较当前哪条道路最快。所以每个个体最优只能达到全体的均衡,不会到达全体最优。
假设本来只有①②③④这几条路径,没有虚线⑤。
此时从 O 到 D 只有两条路可选:路径 1:①④;路径 2:③②
交通总流量 q=6,那么此时各条路平均分配,x①=x②=x③=x④=3;
行驶时间是车流量的函数(下图)那么四条路段的行驶时间为 t①=53, t②=53, t③=30, t④=30;
路径一和路径二的行驶时间是一样的 c1=83, c2=83; 流量是一样的 f1=3,f2=3;
所以总的交通行驶时间为:498(83*3+83*3)
![](data:image/svg+xml;utf8,)
(注:函数取自 Sheffi 的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随机用户均衡这本书里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手写笔迹都是英文的…)
然后,增加了虚线路段⑤
此时从 O 到 D 有三条路可以选了:路径 1:①④;路径 2:③②;路径 3:③⑤④
各个路段的车流量:x①=3,x②=3,x③=3,x④=3,x⑤=0;
各条路径行驶时间:c1=83,c2=83,c3=70;
大家一看,哇塞!新增的第 3 条路径(③⑤④)行驶时间最短,而且路段⑤上根本没有车啊,就会有车辆转向新增路径 3。
直到各条路的行驶时间都一样了,c1=92,c2=92,c3=92;
这时候谁也不会往别的路上跑了,f1=2,f2=2,f3=2;
所以总的交通行驶时间为:522 (92*2+92*2+92*2)
可以看出,增加一段路后,不论是每个人的行驶时间(92>83),还是整个交通系统总的行驶时间(522>498)都增加了。
## 2. 无事故没红灯,也会堵车?##
【幽灵堵车】开车时遇到拥堵,常常以为前方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是当驶离拥堵路段的时候却发现 “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事故,没有停顿车辆,也没有封闭施工的车道,道路却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堵塞,很长一段时间过后,车流又会毫无征兆的顺畅起来。
实例:2008 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物理学家让 22 辆汽车均匀间隔,在一条 230 米长的单车道环路上行驶,并且告诉司机以 30 公里的时速驾驶。起初,车辆之间相安无事,行驶通畅。但没过多久,车辆之间的距离就开始发生变化,一些车挤压在一起,道路上车的密度变得不再均匀。随着时间的推进,情况变得越来越糟,有几辆车一度甚至几乎停了下来。前面的车一旦停下,后面的车也跟随停下。实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辆车难以察觉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一场显著拥堵。
的好奇实验室也做过这个实验,大家可以看一下
视频:《好奇实验室》23 辆车封闭实测 “幽灵堵车”
新闻:《好奇实验室》23 辆车封闭实测 “幽灵堵车”
看下我做的小仿真:所有车辆同间距匀速行驶,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变成了不均匀的分布。
观测红色汽车的行驶(右上角坐标图)可以看出它不断加速、减速,甚至停车一段时间,说明发生了拥堵。
要保证畅通行驶,需要车速、间隔完全一致,也就是前面车减速,我也要立刻同步减速,但实际上人的反应是有延迟的。当前车减速时,我由于延迟拉近了和前车的距离,后面的车由于反应延迟离我更近,像波一样向后传播,最终逼迫有些车辆不得不踩刹车停下,也就形成了一段拥堵。
“同样,在红绿灯路口,哪怕路口亮绿灯,排队的车也不会同时起步,而是存在一个时间差。”(果壳)
“驾驶时和前车拉开多一点距离,尽量以匀速驾驶,这不仅是关乎到安全,而且可以创造良好的道路环境,你会发现其实很少需要急加减速,前车加减速产生的扰动会被你的距离给抹平掉。”(羊城晚报)
##3. 喝醉了在街上随机行走,一定可以走回家?##
**【Pólya 酒鬼回家定理】一维:假设有一条水平直线,从某个位置出发,每次有 50% 的概率向左走 1 米,有 50% 的概率向右走 1 米。按照这种方式无限地随机游走下去,最终能回到出发点的概率是多少?答案是 100% 。在一维随机游走过程中,只要时间足够长,我们最终总能回到出发点。
**
二维:现在考虑一个喝醉的酒鬼,他在街道上随机游走。假设整个城市的街道呈网格状分布,酒鬼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都会概率均等地选择一条路(包括自己来时的那条路)继续走下去。那么他最终能够回到出发点的概率是多少呢?答案也还是 100% 。刚开始,这个醉鬼可能会越走越远,但最后他总能找到回家路。
三维:现在考虑一只喝醉的小鸟,每次都从上、下、左、右、前、后中概率均等地选择一个方向,那么它很有可能永远也回不到 出发点了。在三维网格中随机游走,最终能回到出发点的概率只有大约 34% 。
四维网格中随机游走,最终能回到出发点的概率是 19.3%;八维空间中,这个概率只有 7.3% 。
下面整理自百度知道的网友 “广场拥挤的孤寂” 给出的一维证明:
酒鬼回到出发点概率 = 2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 4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 6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2n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奇数步走法是回不到原点的)
当 n 趋近于无穷时,这个和 = 1.
2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 2*1*(1/2)^2
4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 2*1*(1/2)^4
6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 2*2*(1/2)^6
8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 2*5*(1/2)^8
10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 2*14*(1/2)^10
12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 2*41*(1/2)^12
2n 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 第 2n-2 步走法 * a+ 2n-4 步走法 * b + 第 2n-6 部走法 * c + 第 2n-8 部走法 * d……..
(其中 a,b.c,d…… 分别等于第 2,4,6,8…… 步走法
也就是 a,b,c,d,e,f……=1,1,2,5,14,42……… )
把这些全加起来,n 趋于无穷时 和就等于 1
解释一下:每步回到出发点的概率是 3 个因数的乘积
第一个因数是 2。先计算出朝一个方向走(左或右)回到原点的概率,再乘 2 就得到该步数下回到出发点的概率。
第 2 个因数:1,1,2,5,14,41… 是走法,比如说 12 步有 41 种走法(朝一个方向走),这个数字是数出来的,再通过归纳猜想得到公式
第 3 个因数:(1/2)^2n , 2n 步回到出发点,说明走了 2n 步,每一步的概率是 1/2 , 所以总共是(1/2)^2n
第 2,3 个因数的乘积得到了朝一个方向走回到原点的概率:比如 12 步回到出发点有 41 种走法,每种走法的概率均为 (1/2)^12。朝左朝右走都有 41 种走法,总的概率就是 2*41*(1/2)^12
4. 前几天在知乎匿名答了一个题,好几天没人赞。昨天发现有个大 V 回答了和我差不多的内容,很快数百赞,排进了答案前十。。好桑心,让我相信了另一个定理【马太效应】T^T
好感动有人要给我点赞~~ 那我就把它取消匿名啦~
影视剧中最让你动容、流泪的台词有哪些? - 池太的回答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你要把我气死了!」「人比人,气死人!」真有人会被气死吗?
最近,世界最权威的心脏病专业杂志《欧洲心脏杂志》对「生气能不能把人气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人愤怒的两个小时里,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是一般情况的 4.74 倍。
当人暴怒或情绪一直都非常低落时,肾上腺系统会产生非常多的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导致心跳速度加快,心肌收缩能力提高,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脏工作压力加大,使身体感觉极其紧张。而且将导致血脂水平上升并刺激血小板,导致形成血栓,极其容易造成心肌梗死。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或许也将造成心动过速、早搏、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等,而以上病症都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
人们要关注的是,并非全部的坏情绪都只有坏处,对于能够在控制范围内的消极情绪可借助像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以及神经内分泌变化来展开生理适应性调节,这样不但不会造成抑郁成病的现象,还对肌体动员能量以及保持环境的稳定有好处。
愤怒毒性很强,生气的人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激活程度极其高,对心血管系统的破坏极其严重,因此人可以被气死。
《内经》里面有一段文字:「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意思是指生气对脏器的伤害。根据现代科学的方法观察,总是生气对心脏的伤害到底有多深呢?
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两项研究表明:喜欢生气、常怀有敌意、重度抑郁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将增加。在对 6.3 万名女护士长达 12 年的随访结果表明,得重度抑郁的女性出现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比没有得该病的女性要高出两倍。
任何一次生气都将导致我们的心脏跳动速度加快,收缩能力提升,血压提升以及血液变黏稠,造成过多的血液流向大脑以及脸部,而导致提供给心脏的血液变少,心肌缺氧。心脏想要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只能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就造成心跳更加混乱。
而且,生气将造成交感神经的兴奋异常,而交感神经的兴奋异常会造成心脏跳动混乱,让人觉得心慌、胸闷。要是交感神经一直保持兴奋,还将造成心血管病的发作。
生气对心脏的危害非常大,我们不管遇见什么事,都要以乐观的心理去看待。不单是想要拥有一个美丽的心情,更是为了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生气时,心脏会出现跳动混乱、收缩加速等问题,这些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危害,特别严重的会导致人死亡。
可能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当指甲刮玻璃的声音传到耳朵里时,觉得十分难受。什么原因让人们对这些声音这样讨厌呢?
我们首先以人类听到声音的频率为起点开始说。人类听到的声音频率范畴是 20~20000 赫兹,但是指甲刮玻璃产生的频率可以达到 3000 多赫兹,这确实能够使人觉得不舒服。可是,我们怎么对钢琴的高音不觉得讨厌呢?原因是弹奏钢琴的声音属于乐音,具有规律性。但是刮擦声属于没有规律的高音,就是一种噪声。
在人们听到声音时,听觉系统首先对那些声音展开分析,接着传给杏仁核,让杏仁核来进行新信息评估。杏仁核的主要作用是制造情绪以及记忆,而且制造恐惧情绪、产生急性反应属于杏仁核的核心作用。在人听到刮擦声时,杏仁核将变得非常活跃,这证明刮擦声和恐惧情绪有联系,刮擦声怎么能引起恐惧情绪呢?
心理学家说,人们讨厌刮擦声或许要从我们的祖先说起。在那个时代,出现刮擦声常常象征着要有特殊的事情出现,大多数这样的事情和伤害以及危险有联系。因此,人们有恐惧情绪根本不需思考,仅仅需要在声音引导下做出反应就行。
指甲刮玻璃的声音不好听,不仅仅是由于刮擦声是噪声,还由于我们的祖先在对于这种声音所做出的应急反应,已经被雕刻在遗传信息里面,一代代传下来。
谷贱伤农。
粮食大丰收,农民反而穷了。
再更。
我没想到这样一个回答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应。我只是一个医学生,目前尚在学习中,对于大家的疑问我会尽我所能的解答,有什么错处也请各位答友宽宥,我会与各位答友共同进步。
看到很多人对按摩乳房的方法什么的还是有疑问,我说了,关于是否需要排出新生儿的乳汁,与个人体质有关。至于按摩方法,我老师当时讲的是:“由乳房四周向乳头处由上至下将乳汁推出。” 全句没有一个挤字,但是毕竟文字可以描述的内容有限,相关问题以及具体操作还是请大家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 一条无辜的分割线 -——-—-
哇,一上来看到这么多评论,真真是教我这个菜鸟受宠若惊~ 谢谢大家的赞吼~
好多人评论说不能挤乳头,会造成感染……
我没有说要 “挤乳头” 啊,我分明说的是“按摩乳房”,由上至下推按,这样才能促进乳汁的排出,如果有乳汁残留的话,就像一位答友评论的,阴天下雨会痒会疼,而且会发炎的啊~
所以,新晋妈妈们如果拿捏不好的话,还是交给医院的护士大夫来操作吧,各地的说法不一样,有的提倡有的不提倡,也因人而异,所以不要因此完全否定为新生女婴按摩乳房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不要看漏我字面的意思,可能表述不太到位,但我会努力完善。
-——-——-—我是分割线 -———-——-
巧了,周四妇科课,讲的是女性一生中各时期的生理特点,授课老师给出了这样一张幻灯片。
老师后来又补充了一条,所以完整版的是: 乳房略大,少量乳汁分泌,少量阴道出血。
桥豆麻袋?出生尚未足月的女婴就会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开神马国际玩笑!
老师这时提问道:“大家觉得这句话是否有问题?”
虽然心中都有疑问,但是大家都不言语,生怕说错了闹笑话。我甚至还想到莫非是母亲怀孕的时候食用了什么东西导致了婴儿性早熟?
就在这时,一位男同学说出了他的想法,乳房略大可能是因为胖,而阴道出血是受激素影响。
哄堂大笑。一百五十多个女生,二十六个男生。
我虽不解,倒也跟着笑了笑。
待所有人笑过之后,老师悠悠的开口:“这位男同学值得鼓励,而且对了一半。”
这时所有人都静默了,等待着老师的讲解。
原话我记不太清了,大致的意思是,母体在怀孕的时期会分泌大量的雌激素与孕激素,而新生儿在母体中三十几周,与母体相连,自然会受到母体性激素的影响,从而引起乳房、卵巢、子宫的轻度发育。出生后不再受激素影响,乳房便会产生乳汁,而子宫内膜也会收缩脱落出血。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会自行消失。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新生女婴出现泌乳现象后,应该及时按摩其乳房将乳汁排出,否则在其成长过程中,易患乳房及乳头炎症,且不易痊愈。
老师讲完之后,瞬间觉得如果不上这堂课,将来自己有了女儿遇到这种现象会是怎样的手忙脚乱。看似荒唐,实为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黑一发三哥。
印度的素食主义者移居到英国,享用更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和品类更多的瓜果蔬菜之后,恶性贫血患病率却增加了。
为什么?
这就要讲维生素 B12,缺乏此君会引起贫血。然而自然界中的维生素 B12 都是微生物合成的,人体不能自给。植物性食物中基本上没有,我们所需的 B12 主要靠吃肉获得。
不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的 “生素食主义者” 和印度素食主义者虽然不吃肉,却因为食物未经严格的杀菌消毒,可能从果蔬中的残留虫子及细菌中获得维生素 B12。
去英国瓜果蔬菜干净了,没了虫子细菌。。。就得病了。
有人说是段子,咱刷知乎又不是为了骗粉玩~
来自指数之神的碾压。。。
补充一个之前看到的荒谬又科学的偏方——
蚯蚓的体液可能会让小孩子的生殖器官产生过敏性水肿,而鸭子的口水是缓解这种症状的有效偏方。
所以,如果小孩子玩蚯蚓没有洗手就去嘘嘘的话,很可能导致自己的丁丁水肿,痛痒不堪。
当孩子碰到这种水肿症状的时候,家长只需要找一只鸭子,掰开它的嘴巴,然后放进去…… 期间注意手握鸭头不要松,让鸭涎浸没水肿处,疗效显著。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鸭子灌入少许明矾水,或塞入少许生姜,其后倒挂候涎,用鸭毛或棉签沾涎涂抹在小孩的水肿处,不多时即可消肿。
蚯蚓、丁丁、鸭子,这三者乍一看好像一点联系都没有,这偏方听起来也是无比荒谬,但是其实有其科学依据的,在各类流传下来的书籍中也都有相关记载。
关于这类症状最著名的记载,莫过于沈复先生的《浮生六记 · 闲情记趣》: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
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吴俗呼阳曰卵),肿不能便。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传为语柄。
上面这段内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是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第五课《童趣》中节选,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最后的那部分被官方和谐掉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也看一看《浮生六记》的原文,写的非常有意思。
多说一句,《浮生六记》中沈复的夫人陈芸当真是一个可爱至极的奇女子,看完这本书瞬间被她的风雅感性给圈粉了。
除了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其实更多的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中医著作中的相关记录。
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记载:
中蚯蚓毒:
锻石泡热水凉洗患处,久浸之则愈。
小儿多受蚯蚓毒,则阴茎及囊俱肿如水泡,用鸭血涂之,或以鸭口含少时则消。
一方∶用盐汤温洗之即效。
又如宋代钱竽所撰的中医方剂书《海上方》记载:
治小儿厔风, 头及四肢皆往后, 以鸭涎滴之。
又治蚯吲吹小儿阴肿, 取雄鸭涎抹之。
再比如清代顾世澄的《疡医大全》记载:
蚯蚓咬伤门主论:
凡是蚯蚓毒,形如大麻疯,眉发脱落,亦有蚯蚓呵伤,令人发肿。
又云∶
蚯蚓蛟即受其毒,但夜则蚯蚓鸣于体中为异耳。
用盐汤频频洗之,其毒自去。
蚯蚓咬伤门主方:
小儿受伤 用盐汤温洗。又方 鸭血涂之。
中蚯蚓毒,形如大麻疯,眉发脱落用锻石泡热水,候冷洗患处,浸良久愈。
对于这种症状和偏方,现代医学也有自己的解释,他们把这种症状称之为 “小儿过敏性阴茎包皮水肿”。
而究其原因,是因为蚯蚓的表面有一种体表黏液,主要功能是维持体表湿润,帮助蚯蚓呼吸。
但同时这些体表黏液中的体腔液含有一些特殊的酶,这种酶能分解蛋白质脂肪甚至木质纤维,它本来是起抑菌作用的,但一旦弄在敏感的小丁丁上,就可能造成局部感染和过敏性水肿。
而鸭子的唾液很可能含有能分解蚯蚓体表特殊酶的另一种酶,正是这种酶的作用让鸭子的口水产生了治疗丁丁水肿的奇效。
这么看的话,真的要感慨下大自然之神奇,果真是世间一物降一物,不服不行……
图中的鸭子是一脸的不情愿,但是小孩子被啄其实也是很疼的好么?
我这么虔诚地给大家查资料分享新姿势,你们别笑场啊,说不定以后紧急情况下就能用……
最后,心疼上图中被哈哭的小朋友,以及一脸懵逼被掰开嘴苦苦挣扎着的鸭子 QAQ。。
PS:评论区果然都是有故事的人,可是答主本来是没想那么污的啊啊啊啊…… 算了,已经来不及解释了 (๑乛◡乛๑)
最近刚弄了我的第一个公众号:豆子陪你读书(ID:douzi163)。
这也是梁豆子童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写字的地方,我将会秉承一直以来的细致与认真,将有料有趣有逗比的书评与故事分享给大家。
公众号福利:1. 后台回复 “学习” 可获得 7500 部国内外精选公开课。2. 每周都会更新一系列好书书评,并定期汇集成书单推荐给大家。
一个感冒,丫的还要验血,收费还那么贵。这是普通人想的。
曾经有个病人半夜来急诊室,和老师说自己感冒了,发烧了。那老师突然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是感冒。立马让我愣了一下。
普通人一般是根据症状判定疾病的,几乎是最基本的那种,但是医生是需要知道这症状和真实的病理检验,不能单单看症状,即使这症状是最普遍最常见的,也要验血看看这疾病到底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所以感冒不是说随便来点药就好,医生需要根据疾病的真正情况来开药。而有些人对于儿童的一些常见疾病是直接买药什么的,最后导致后果更严重。儿童疾病最好是就医,别瞎按一般情况进行。
-———————- 更新 ———–
这里想了下,在医院,为何要严格做一系列检查,即使就是一个普通感冒也要验血呢。这里关系到一个医疗事故的问题,是有法律效应的。
有 N 种疾病的某些症状是和感冒相类似的,如果医生只是看一看不做验血或者检查来明确,就随便开药,如果出了问题,律师是可以查你的病历的,有问题,你就完了,同时作为医生,也不能因为是一个普通感冒就不做明确的检查,如果草率了事,万一出事,那就是医疗事故了。
虽然感冒很难致命,但是每个人体质不同,病毒也不同,所以就算是几万分之一,医生也不能马虎大意,所以大多数人看似普通的感冒,却要验血什么的一堆破事,但是这也是一种责任,也希望大家能谅解。
《傻逼身边总是围绕着傻逼》,我一个特傻逼的朋友研究出来的。我觉得不太有科学依据。
知乎这样多程序员,却没人提 “人月神话”。
人月神话(英语:The mythical man-month):这部分讲述人力(man)和时间(month)并不呈现线性关系。指出以大量人员和较短的时间,并不能缩短软件的开发进度。一窝蜂的作业方式无助于软件生产,且会制造麻烦,产生出更差的软件。向进度落后的项目追加人力,只会使进度更加落后。因为新进的人员需要时间了解整个项目,而增加额外的沟通消耗。当有 N 个人必须在这群人之中进行沟通时(无阶级关系),当 N 增加,其输出 M 将抵消其效益,甚至倒退(最后几天所完成的进度,远不如刚开始几天所完成的进度。像是发现了许多错误)。
人月(英语:man-month)指的是 “一个人要花几个月” 才能完成软件开发的单位,通常用来评估一件软件项目的大小。
以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为基础的时程预估技术,使我们误把工作量和项目进度混为一谈,人月是个危险并很容易就遭到误解的迷思(myth),因为它假设人力和工时可以互换。
在一个时程已经落后的软件项目中增加人手,只会让它更加落后。
根据 Brooks 法则,增加人员到一个已经延误的项目里,等于是火上加油。除非你可以把工作区分,让新进人员可在不影响他人工作的状况下有所贡献。
把工作切分给更多人做将造成额外的沟通(communication)代价——训练和相互的交流(intercommunication)。欲增加软件项目的人手,总共必须付出的代价可分为三方面:工作重新切分本身所造成的混乱与额外工作量、新进人员的训练、新增加的相互交流。
简单的说,如果软件项目已经做不完了,加人也做不完。
认命吧。
大部分群众是盲目的。
与这个理论相爱相杀的便是那句话,“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够真理,够代代相传式的政治正确吧?但是恰恰相反,群众的大多数最讽刺的自身缺陷就是盲目性。
传播学上有一条大名鼎鼎的传播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印证了我想说的这句话。
看过以上许多朋友基于自身专业知识所作出的解答,并且越是出于专业水准,越是获得赞同数越少。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作为群众的其他知友辨析度,评判能力不高,所以没有对于专业水准高的答主做出「赞同」这一反馈。说白了就是,你说的好厉害,但我看不懂。
相信大家在网络、媒体、学术内外刊等信息源发现过那种「不明觉厉」的文章,而作为受众的你即便认为它写的很厉害的样子,但也有一个「厉害」的标准。比如王二的隔壁老伯是个美食爱好者。平时最常挂在嘴边的,是 “煎饼果子加鸡蛋还是加油条好吃”、“论豆腐脑的十种吃法”,他对于美食的评判标准是基于自身有限的现实经验与少量的书本知识。你与他谈论美食心得,提起一个老梗比如“牛排几分熟好吃”,他也许会大致听懂一半,还有继续与你讨论下去的欲望,但如果你再说到松露、鱼子酱、马卡龙这些美食,他就会云里雾里,甚至一副“你 TM 在说什么” 的表情,最后抬屁股走人。
说大了,在各行各业,对于某件事是否达到规法标准,都有着相应的衡量条件。举个例子,过收费站,没有卡就过不了,这就算一个最简单的标杆尺度。老王的衡量尺度是自己的经验,所以他不可避免地陷入的主观臆断的错误中,忽视了客观的美食世界。
而群众盲目性,也是主观臆断的重要体现。
我要终结专业知识上没完没了的废话以及翻来覆去的屁话,用一句话解释导致群众盲目的原因,那就是群众只想看他们想看的。
还真别否认,有人就喜欢看每日星座分析,有人就喜欢看某某明星昨天跟谁出去吃饭了,这些虽然算得上俗,但也不能否认他的存在。“何不食肉糜” 的弱智统治者都存在,更别说我等小民了。
存在,就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群众的需求就是文化的刚需,是文化消费的上帝。
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一个微信公号的段子手,晚上下班回家的娱乐节目还要看电视黑黑小龙女。所以没有绝对的传播与接收一说。
而有趣的事情来了。在信息传播多元化、新闻媒体多窗口化的今天,真正做到了 “信息透明、全民发声吗?”
答案当然是 NO。前者我们打上马赛克,有些敏感,把重点放在后一个观点:全民发声。
在这个社交网络铺天盖地,看到谣言与民科随手一转就是朋友圈,遇到外遇偷情随手一甩就是漂流瓶,听到 XX 被抓随心一动就是发微博的自媒体时代,仿佛每个人都是这个媒体时代的主人。
可问题是,你随手发的东西,扯的犊子,发的怨仇,有人看吗?
而事实上,越是自身学历低到一定水平,生活层次 low 到一定水平的人,越会在网络上发泄不满,越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
在沉浸了现实不满等个人情绪的个人思考能力,很容易被引发自己共鸣的某些观点所左右。哪怕这些观点不正确,但也会受到人们的拥护,而与之相反的观点则容易被大多数声音所掩盖,哪怕它们是对的。
所以这就印证了「沉默的螺旋」里那个最经典的现象描述:“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 (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所以我们时不时就看到一群人将另一群人踩在脚下彻夜狂欢,更典型的例子,最花式夺人眼球的标题类如 “网友将 XX 捧为女神”“某名人 XX 指责 XXXX 事件”,这些信息传播效率惊人,有的信息在业内人士经过分析后可以被证伪,甚至网友都没叫那跳钢管舞的是女神,但也获得极大的关注量。令人咋舌但也论证了开头说的那句话——
大部分群众是盲目的。
由于自身知识局限、环境局限以及成长局限的辨别能力差而导致盲目的大部分群众,对于可被理解的,满足自身需求(性欲、暴力),以及具备了趣味性的信息,主动或被动(媒体报道,公知发声)轻而易举地参与一场所谓的 “对于 XX 真相” 的大讨论,最后无关正确与否,参与的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群众获得了嘴炮以及身为兵卒冲锋在前的快感,群众的引导者们则获得了自身利益的果实,皆大欢喜。
剩下一群沉默的少部分人,他们的身份就有点复杂了。
说一些结尾的话:
答主对于知识持有十分中性的态度。体现在于,始终认为,无论是人文社会学还是物理医学都是令人尊重的科学,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高下之分,平等是各学科最大的共同点。
正如这个题目下的每一位答主,用心程度也都可以与短答案比较出来。有人在评论区里说,你这不也是 “引导” 群众么?我的看法是,将客观事实表述出来,将思考的主动权交付受众,那这即便丧失了传播效应中的优势地位,但也算做到问心无愧,毕竟这种展露上帝视角的方式总不会偏见于一方。
此答案无论赞同与反对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真正明白了这个视角下的问题所在,以及发出了你自己的思考。
由于题目立意以及时间问题,结尾的这句话不便过多展开,更重要的是请各位自行理解,以后有时间再写。
——2014.12.30.——
一直在评论区追问 “盲目给你这个回答点赞是否就验证了【大部分群众是盲目的】这个论点” 的说明你看了半天也没看懂,所以直接右上角关闭简单粗暴完事。
光的波动说和光的粒子说之争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一离奇的观点而落下了帷幕。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忽略某些很重要的存在!正是因为某些存在实在是太平常、太普遍了,所以才最容易被忽视,就比如说光。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光,那么便会陷入无限的黑暗中,人类也将无法生活——没有光我们什么都看不到。
光是什么?
我们从一些自然现象中可能会有所感悟:当我们经过茂密的树林时,会发现太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像一条线一样投射到地面,这时我们可以说: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也就是说,光就像一条射线(这是几何光学的理论基础)。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光应该是一种粒子,这些粒子在空间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另一方面,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我们从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中可以计算出光的传播速度,并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光波是电磁波。光的电磁理论使我们对光有了十分深入全面和详细的理解,但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我们依然不知道什么东西的振动能够产生光波。
光到底是什么?曾有一位记者向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布拉格请教:光是波还是粒子?布拉格幽默地答道:「星期一、三、五,它是一个波,星期二、四、六,它是一个粒子,星期天物理学家休息」。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换句话说,波动性和粒子性都是光本身的属性。在不同的情况下,光呈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有时光的波动性更明显,有时光的粒子性更明显。
关于光的本性,最早见于笛卡尔的着作《折光学》一书中。在书中,笛卡尔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而另一种假说则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质的压力。笛卡尔一下子就提出了光的本质的两种设想,而这两种设想直接引发出后来的两种学说——微粒说和波动说,并为以后三百多年的两种学说的争论打下了伏笔。
牛顿学派认为,光的本质与通过它反射而可见的实体物质一样,是一种粒子。
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法国一位数学家,名叫皮埃尔 · 伽森,牛顿将这个观点加以发展,并于 1675 年提出一种设想:「光是一群难以想象的细微而迅速运动的大小不同的粒子」,这些粒子被发光体「一个接一个地发射出来」。
牛顿曾用微粒说来阐述光的颜色理论。1672 年,牛顿在他的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谈到了他所做的光的色散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牛顿让太阳光通过一个小孔,照射到放在屋内的一个三棱镜上,在对面的墙壁上,得到一个彩色的光谱。牛顿认为,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光的复合和分解导致。就像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开一样。
光的微粒说虽然能解释一些光学现象,如前文中提到的光的直线性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等,但却无法解释另外一些光学现象,比如当一束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不但有反射,还有折射——根据粒子说,光是粒子,就只能有反射,没有折射——显然微粒说在解释这一点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1、“一个电子会同时通过两条缝隙。”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已经快百年了,其背后蕴含的微观世界的物理早已被人熟知,量子力学也经过了各种其它实验的检验,目前它的扩展和应用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因为普通人对其所谓 “直观理解” 的偏差和物理学界本身对量子力学诠释上的争论,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很多时候又带着一层哲学味道。
早年对电子双缝实验的理解,认为其是大量粒子的统计结果,直至人类有能力让电子或光子一个个通过。结果人们发现 “单电子” 也能产生干涉条纹。当我们在缝隙后装上仪器,试图去 “观测” 电子到底从哪条缝隙通过时,电子干涉条纹竟然 “神秘地” 消失了。
传统的哥本哈根诠释认为 “测量” 本身会影响观测系统,在没有观测前,电子波函数弥漫全空间,体现 “波动性”,所以有干涉效应;当我们试图观测电子“位置” 时,电子波函数发生了所谓“瞬间塌缩”,被投影到某个位置空间,体现所谓“粒子性”,因此就没有干涉了。
但这个解释显然不能让人满意。从 “直观理解” 上讲,这简直是 “有点荒谬” 的,作为没有思想的 “电子”,它怎么知道,我在观测它?然后它会作出反应,会发生所谓“塌缩”?而且还是“瞬时” 的。更进一步去深究,物理世界到底有没脱离我们测量的 “实体”?一旦测量本身会对结果有影响,那么我们所“认知” 或是 “看到” 的物理世界完全是 “我们” 或是 “实验仪器” 跟“客观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物理实在”在哪里?
特别经过十几年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XN 的国人来说,没有一个脱离 “思维”、“观测”、“仪器” 存在的 “客观世界” 是不可想象的。当然我前面说的都是 “诠释” 脑洞大开的结果,与量子力学基础理论和实验都没多大关系。但这个给人太多的理由攻击和责难量子力学,到现在依旧如此。
我想说现今的物理学家大多不去争论这个问题。管它哥本哈根多世界隐参数,能用的理论就是好理论。而量子力学就是这么个奇妙的东西,理论无比正确,实验无比精细,应用无比广泛,大家却对其基本假设或解释知之有限,而传统的解释却又让人感觉 “荒谬”。以为这就完了?NoNoNo。下面我会再讲一个更“奇怪” 的东西:
2、“远到无穷远的纠缠。”
好了我来更新这个浪漫的物理了。大话西游那句经典的话:“当时这把剑离我的喉咙只有 0.01 公分,但是四分之一柱香之后,那把剑的女主人将会彻底的爱上我: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刺下去吧,不用在犹豫了!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哪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其实吧,从物理角度来看,0.01 公分的距离还长着呢,一万年?在宇宙的年龄中甚至连一眨眼都不是。但却有某些粒子,从他们产生的那一刻,就注定无法分离,相守终身,即使他们飞到宇宙边界,也永远纠缠在一起。
这就是纠缠态。
纠缠态是个神马东西?其实挺好理解。假定在原点处有个自旋为 0 粒子的基态,在某个时刻发生衰变,出射出两个自旋为 1(要么上要么下)的粒子。根据量子数守恒,因为总自旋为 0,这两个粒子自旋方向肯定是相反的。这些都没有问题,“纠缠”的问题并不在这里。按我们 “经典” 的理解,这两个粒子好比左右手套么,总是配套的,一个左手的另一个就是一个右手的,一个右手的那么另一个就是左手的(爱因斯坦的理解)。但我想说,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而且被实验证明是错误的。
什么意思?这里面有什么偏差?把这两个粒子比喻成左右手套,意味着从分离的一刹那,他们的状态就 “确定” 了。这有什么错?我先说在量子力学中对这两个粒子的理解:从衰变开始,这两个粒子的自旋是 “不确定” 的,他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只有在我们通过 “测量” 确定其中一个粒子的自旋方向后,另一个粒子的自旋才能被 “确定”。也就是说它们之间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 连接,而这只 “无形的手” 竟然是 “超距” 和“瞬时”的。
等等,有人会说,你这么说,不过是解释起来不同而已,听起来还是左右手套那种 “确定论” 靠谱一些,好像两者描述的事情没什么不同啊。这位同学,你很聪明。如果单从一个方向描述(一维),比如例子自旋的 Z 方向,两种描述在物理上根本没什么区别,反而后一种听起来更加“荒诞不经”,什么?测量?什么?超距作用?那因果律呢?光速不能超越呢?想搁哪去?
但别忘了,这个世界是三维的。三维的意思,自旋在坐标系下是有三个维度的。在我们”确定 “一个粒子自旋时,我们观测的方向只是粒子真实自旋方向在某个坐标系下某个坐标轴的” 投影 “而已,也就是说我们一次只能测定 x、y、z 三个轴中的一个方向的自旋。那么问题就来了。” 经典理解 “和” 量子力学理解“就会在实验上有明显的偏差。
这个偏差理解起来也是很简单的。如果世界是”经典 “的,粒子从衰变后自旋是” 确定 “的,那么” 观测 “本身不会对粒子自旋造成任何影响,我们只得到一系列” 分立 “的自旋模式,而这些” 分立 “的自旋模式每种概率加起来是 1,最关键的一点:这些概率与任何观测角度无关。但是,如果这个世界是” 量子“的,粒子在分离后自旋方向不确定,两者从产生后就不可分离,相关性很强,只有在测量后,波函数塌缩,我们才能确定两者自旋方向,而不同方向的测量跟测量方式相关,因此相关性和概率不是线性的(经典情况)而是连续的,而且与观测角度有关。
学过基本概率论都知道,如果两个系统无法交换信息,他们的相关性必须满足某种随机概率上的限制,是有一定的” 极限 “的;如果两个系统是关联的,那么他们的相关性则不用满足随机分布的相关性极限。在纠缠态的例子中,这个极限就是贝尔不等式(不同方向自旋测定的相关性需要满足的式子): |Pxz-Pzy|≤1+Pxy。
关于贝尔不等式的详细解释请参看我的知乎:贝尔不等式究竟是在阐述什么问题? - One Two 的回答 。关于贝尔不等式的实验影响深远。这不仅证明了爱因斯坦观点的错误,量子力学的确是”非定域 “的,也对未来的量子力学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很多实验室(包括中国中科院潘建伟院士的工作)已经制备了多个粒子量子纠缠的远距离量子通信。但需要说明的是,纠缠态与” 超光速 “、” 信息不守恒”并没多大关系。量子通信里,另一个粒子虽然相隔很远都能 “感受” 地球上另一个粒子的 “信息”,但这种信息交换需要“经典信道” 传回才能使用,换句话说纠缠态只是个“中间数学过程”,物理可观测量并无法做到“超光速传输”。
很多女生是不是觉得如果跟男友或老公也有这么个 “纠缠” 挺好,O(∩_∩)O 哈哈~ 但我想说的是,前面两个似乎都是量子力学中在微观上奇特效应,当年最有名 “最荒谬” 最不可思议的,当属薛定谔那只:
3、“不死不活的猫。”
关于这只猫,网上可以找到多个类似但本质相同的版本,我这里就不赘述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一只猫是 “不死不活” 的,因为薛定谔当年提出这只 “猫” 的目的只是为了反对哥本哈根几率诠释的一个理想实验,薛定谔认为量子态演化应该遵循薛定谔方程和态叠加原理,而不可能发生因为观测导致的 “塌缩”。实际上与哥本哈根诠释密切相关的,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尼尔斯. 玻尔本人也对“观测” 导致的量子态 “塌缩” 持有一定的疑义,为了避免出现量子力学在宏观尺度的悖论,提出了对应原理,即大尺度宏观系统的量子物理行为应该近似于经典行为(也是怕了这只猫的结果)。
同贝尔不等式类似,两者提出时均为理想实验,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贝尔不等式是微观尺度的理想实验,后来被人们改进后成为了 “真正实验”,从而否定了定域隐变量理论;而“薛定谔的猫” 属于宏观实验。实验观测宏观甚至介观尺度的量子力学效应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量子力学中有个很重要的结论,那就是退相干。
具体什么是退相干是个很复杂的物理问题,这里面又涉及到微观因果律、色散关系等很数学的东西,就不具体说了。大家只要知道一个事实就可以:猫不死不活的叠加状态即使被制备出来,它受到很强烈的环境限制,比如盒子里的空气啊细菌啊病毒啊猫自身的运动啊甚至地球自转公转还有最关键的温度等等,这些环境因素会发生所谓的 “扰动”,这些“扰动” 实际上是在 “打开盒子观测” 前,就对 “猫态” 进行了多次观测,在这些 “扰动” 下,“不死不活”的叠加态及干涉项会迅速随时间指数衰减到 0,只剩下两个经典的 “波包”:要么是死猫,要么是活猫。所以在现实中,打开盒子之前,“猫” 的生死因为退相干早已决定了,而不是因为打开盒子的 “观测” 再发生 “塌缩”。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退相干” 的速度与观测物尺度成正比:越大的物体退相干越快。
最近二十年的实验工作,虽然没有制备如猫尺度大小的量子叠加态,但实现了介观尺度,也就是大量原子或电子的猫态。这个尺度对于量子微观尺度来说已经算是 “宏观” 的了,但离 “猫” 的尺度还相去甚远,而且制备的叠加态很快就因为退相干衰减掉了。虽然制备了很多这样的 “猫态”,但人们仍旧不清楚量子叠加态如何“塌缩” 为单个的量子本征态。也不知道在几率的微观世界下,如何组成如此特殊和确定性的宏观世界。
围绕这个问题,以及很早年的 “上帝掷骰子吗?” 这类问题,物理学家提出了很多新的量子力学诠释,从而使这个问题更加开放:从最早年的哥本哈根诠释,到目前火热的多世界诠释,以及死而不僵的隐参数理论(非定域),还有什么系综诠释、关系诠释、客观塌缩诠释等等。这是个脑洞大开的领域,虽然因为越做越哲学也逐渐成为物理学里的 “肥猪流” 领域。然而,既然提到了上帝,我们目前尚不知道上帝掷不掷骰子(不同诠释下对波函数和其运动方程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我们却知道另外一个事实:
4、“上帝(竟然)是左撇子。”
这个草稿是 2014 年写的竟然更新到 2015 年了。。。要提到左右手的事情就不得不提手征性了,其实手征性这个事情也不是那么难理解。比如以地球为例,我们定义由南到北的方向为 “轴向”,那么地球自转遵循的定律就是右手定律,即拇指方向为轴向,另四个手指方向为旋转方向。而如果存在一个“镜像” 的地球,它的自转遵循的就是左手定律。左手和右手的旋转不依赖于观测坐标系的选取,是 “星球” 自身的属性,比如地球不可能忽然由自西向东变成自东向西的旋转,可以认为在某种对称性下(宏观是平移和转动对称性)是 “不变” 的。这就说所谓的 “手征性”。在微观领域,粒子的“自旋” 并不能真正看成类似地球的转动,但是的确可以把粒子以洛伦兹不变的方式,将其区分为 “左旋” 和“右旋”的。当然左右是相对的,依赖轴向的选取,但只要选取一种轴向规则,粒子的手征性就必然 “固定” 了。在量子场论里,一个四分量旋量场可用γ_5 矩阵分解为两个二分量部分,可各自作为洛伦兹群的表示,如果把其中一个二分量场定义成 “左手” 的那么另一个就是 “右手” 的。
按照直观的理解,粒子的 “左右手” 应该是对称的,左旋粒子只是右旋粒子的镜像而已,他们应该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这就是所谓的”手征对称性 “,而在粒子相互作用时,就体现为所谓的” 宇称守恒“。但是,这个直观的看法却是错误的,因为听起来很荒谬,但从目前各种实验上看,上帝的确是有所偏向的。
我们先不谈太复杂的物理。即使在其它领域,手征性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制药领域。很多时候必须分清左右旋药物的不同药物动力学机制,如果两者很不相同,我们只需要其中一种,就必须进行提纯(否则有可能另一种镜像药物会吃死人)。在化工领域更是了。从结构上讲,一种 “左旋“结构体只是另一种” 右旋“结构体的镜像而已,按常理不会出现较大差异,可是自然规律却真不是这样。
大家都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的贡献是因为 “发现宇称不守恒”,可是这个背后究竟是什么呢?当时还没有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也可以说李杨对此建立也做出了贡献),而物理学家根据” 常理 “相信自然界(基础物理,非化学)左右手是对称的,而且实验上在 QED(量子电动力学)和强相互作用中也看到了这种对称性。左右手对称性是镜像对称的一种,镜像对称用数学语言讲就是宇称,宇称简单讲就是一种粒子的属性,粒子波函数在某种反演下,比如电荷(C)、空间(P)、时间(T)反演下的固定性质,如果波函数不变,类似偶函数,叫偶宇称,如果波函数相差个负号,类似奇函数性质,叫奇宇称。宇称守恒的意思是反应前后各粒子宇称相乘是一样的(跟函数奇偶性一样,奇 * 奇 = 偶,奇 * 偶 = 奇,偶 * 偶 = 偶)。大多数散射过程(粒子反应过程)实验中,人们都发现,宇称的确是守恒的。但后来人们发现了” 两个“粒子:θ/τ,电荷、质量、其它量子数都是一样的,只是宇称不同,而人们观测其宇称的办法,是他们的衰变产物:θ粒子衰变成 2 个π介子而τ粒子衰变成三个π介子。π介子是赝标量粒子,宇称为奇,这样如果宇称是守恒的,θ/τ应该是两个粒子,一个是宇称为偶的一个是宇称为奇的。但因为他们其它的属性都一摸一样,人们相信这应该是相同的粒子。这就是当年著名的θ/τ疑难。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很高大上,就左右手这么简单的东西,竟然联系到了诺贝尔奖的工作,哈哈,想想自己也不是很笨。但是要注意的是,物理学中,第一个提出来跟后面跟风的是完全两码事情。在当年人们坚信宇称守恒跟能量守恒同等地位的前提下(大家不要看到这个就想到自己能否推翻能量守恒定律,这是完全两码事情,我后面会提到),李政道和杨振宁(事后他们是是非非很多,我们也不管究竟谁先提出)提出了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是需要很大勇气和魄力的。里面复杂的物理就不说了,简单说他们认为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θ/τ是一个粒子(现代称为 K 介子)。
直至标准模型建立之后,人们对对称性和弱相互作用又有了新的看法。物理学家发现自然界的基本相互作用都可以用规范对称性描述(引力能否纳入现在不得而知):电磁对称性是 U(1),弱相互作用是 SU(2)_L,强相互作用是 SU(3)。这些是什么东西,大家可以不用管,只是眼尖的人会发现,那个弱相互作用里的 L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与其它不同?
这就要回到之前的手征性了。前面提到,一种粒子可以拆成”左手 “和” 右手 “的,两者可以独立描述粒子行为而不破坏时空的洛伦兹对称性。按” 常理 “,两者遵循的其它物理对称性是” 一致 “的,但” 荒谬 “的是自然界的选择却是” 左撇子 “:在弱相互作用中,只有左手费米子可以写成 SU(2)” 二重态 “的形式,是” 对称 “的,而右手费米子只能写成单态的形式,是” 非对称 “的。在” 味空间 “,左手的电子和中微子可以一起参与弱相互作用,而右手电子却没有一个” 搭档 “,因为自然界可能就压根没有(目前的实验和能标下,有可能很重我们观测不到)右手中微子。什么?没有右手的中微子?是的。对中微子,宇称和 SU(2) 对称性都是”最大破坏 “的,左右手不仅不对称,而且右手的部分就直接被” 抹掉“了。左右手不对称,遵循不同的规范对称性是前面那个 L 的来源,也是θ/τ及弱作用过程中宇称破坏的来源。
但是宇称守恒和能量守恒是不同的两码事情。在 QED(电磁相互作用)和 QCD(强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是比较自然的,因为传递相互作用的是光子和胶子,这两个粒子都是无质量的,在外部能量很大的情况下,费米子也可以看成是无质量的。对无质量的理论,手征对称性可以最大限度得到保持,这样左右手是等价的。而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不仅弱电对称性有自发破缺(破缺之后残余的对称性构成 QED),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矢量粒子带质量,而且散射过程必须考虑费米子的质量,一个有质量的理论,其手征性必然遭到破坏(质量项 M Ψ_L Ψ_R 破坏手征对称性)。而前面讲的所有规范对称性,都是内部对称性,内部对称性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而宇称依赖内部对称性,但他们都必须都遵守” 外部 “的时空对称性,而能量守恒定律是时空对称性的结果。
既然提到了质量,大家可能又会想到前几年很热的 LHC 实验上发现的所谓”上帝粒子 “,这又是个什么玩意?人们把它称为” 万物质量之源“,是真的如此吗?其实自然界大部分质量都并非来自希格斯玻色子,而是:
5、“自然界大部分的质量来自无质量(粒子的相互作用)” 这个系列还是要写完的,哈哈。前段时间,Higgs 粒子很热,大家都把它称为 “上帝粒子” 或“质量之源”,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上讲,Higgs 玻色子只是弱电对称性自发破缺和标量势的附带产物而已。规范对称性和手征对称性要求,模型的初始拉格朗日密度函数不能带质量项。但我们在实际观测中却知道,电子、
子、质子、中子等粒子是带质量的,大量的其它基本粒子或非基本粒子都是有质量的,而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矢量粒子:
和
粒子也是带质量的。理论上,根据对称性(标量势只能写成 4 分量复场的形式)、重整化(自耦合最高只能到 4 次项)和势能稳定性(自耦合不能有三次方项)的要求,我们可以写出唯一的标量势形式,类似
的势能项,发现势能的真空期望值(最低点)不是平庸的(非 0 的真空解),这样规范对称性对真空不成立,而物理真空只是无数理论真空中的一个点,当取定一定方向的物理真空后 (
,0,0,0),弱电对称性在
的能标发生自发破缺。将标量场与矢量场及粒子场耦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有质量的理论,但不破坏基本的对称性。只是这样,标量场中有一个自由度被留了下来,这就是带质量的 Higgs 场 (
)。前面所述的就是所谓的 Higgs 机制。
显然的,Higgs 机制赋予了所有基本粒子质量,并避免了理论出现对称性和自由度方面的问题。2012 年,Higgs 粒子在 CMS 和 Atlas 上被找到,质量在 125GeV 附近,基本上符合标准模型的预计。但是等等。高中化学课上,我们知道一个事情,氢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的,主要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也就是质子上。现代物理测量,电子质量 0.5MeV,而质子质量 938MeV,两者相差很大。而质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标准模型认为质子是由两个 u 夸克和一个 d 夸克组成的,而 u、d 夸克的质量都在 5MeV 左右。不对啊,5*3=15,质子的大部分其它质量哪来?
这又回归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质量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著名的质能方程,
,什么意思呢?我们反过来写:
,也就是说,能量即质量,能量来自哪里?相互作用。一旦粒子间有相互作用,他们就携带一定的束缚能,而如果粒子不是”基本 “的,还是有子结构的,那它所含有的” 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也会贡献这个粒子的质量(根据狭义相对论,一个粒子的质量可以看成是这个粒子携带的总能量)。只是在一般情况下,比如引力,比如电磁相互作用,粒子自身的质量要远大于他们的相互作用,所以在评估整体质量时,相互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原子核内就完全不同了。
原子核内,夸克间的相互作用是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有一个很”偏离直观 “的,甚至理解起来有点” 荒谬 “(切题点在这里)的,却是被无数实验证实是正确的现象,那就是渐进自由。一般比如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大家都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伦定律,都是平方反比律,也就是说它们的相互作用随着距离拉大逐渐减小,距离越近相互作用越大。但是强相互作用却不是平方反比律。它的有效势比较复杂,但根据 beta 函数,夸克间的相互作用,是随着他们距离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减小而减小。在一定距离内(比如原子核内),因为相互作用太小,他们可以看成是自由的。说到这里有人会问,这个很像弹簧啊,越拉长力越大,那把他们距离拉大,他们相互作用很大,不会像弹簧那样再拉回来?这个问题很好,可惜答案跟弹簧不同。弹簧是刚性的,但夸克不是。比如一对夸克,在拉到一定距离后,因为相互作用太强,它们会从真空中拉出一对正反夸克或一堆正反夸克(注意能量 = 质量,质量表征粒子,正反夸克的其它性质都相反,因此物理量是守恒的),然后相互作用就降低了,他们互相结合,形成新的束缚态(可以看成弹簧拉断了,变成两个弹簧,或是磁铁断了,形成新的 N、S 极但你永远得不到磁单极)。这也是我们无法观测到” 单夸克“的原因。
说到这里还是没有说到”无质量 “的问题,前面说的什么夸克电子不都是有质量的么?这里就得提到” 胶子“了。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是光子,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是引力子,他们都是无质量的。当然两个电子传递光子,光子间也会有相互作用,两个星体传递引力子,引力子间也会有相互作用,但他们的相互作用太弱了,不可能从真空中再拉出一对正反电子或两个正反星球。原子核内,传递强相互作用的是胶子,胶子也是无质量的,但是与现实的电磁、引力相互作用不同的是,胶子间会有很强的相互作用,会跟夸克的相互作用一样,从真空中拉出一对的正反夸克。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副这样的质子图像:质子起先有三个夸克组成(他们决定整个质子的电荷及其它量子数,所以叫”价夸克 “),然后夸克先在里面自由走,但走到一定距离,他们相互作用变强了,被” 胶子 “拉得越来越紧,然后” 嘣“一声,断了,断的地方出现一对正反夸克(这些正反夸克总量是相等的,所以不贡献任何量子数,叫”海夸克 “),与老的夸克相互作用。如果这些正反夸克走得太近了,他们” 噌“一声,湮灭了,变成一堆能量;如果走远了,他们又会拉出一堆夸克。关键的,胶子间会互相作用,”撞 “出一堆新的海夸克,然后海夸克又跟胶子及他们自己纠缠在一起,继续发生相互作用。这里面所有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的能量都被束缚在质子大小这么个狭小的空间内,而没有任何东西逃逸出来(前面提到逃得太远相互作用会变强,会被拉回来或是撕裂开,但撕裂开的一堆东西会被” 胶子团 “跟质子其它部分交织在一起而无法逃逸,” 胶子团“类似就是一坨浆糊)。我们所观测到的,质子的整体的质量就是他们相互作用及质量的总和。
根据计算,夸克间的相互作用要远比胶子间相互作用小的多。实验上,我们用质子对撞,观测对撞过程中这些”价夸克 “、” 海夸克 “及” 胶子“的贡献,发现胶子的贡献要占到 70% 以上(部分子分布函数)。也就是说在质子质量里,大部分都是胶子浆糊贡献的。中子的情况跟质子类似。而原子中绝大部分质量又是原子核贡献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因为原子间电磁作用要远弱于原子自身质量,分子由原子通过电磁作用构成,那么分子中的大部分质量还是来源于质子、中子。构成我们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糖类、DNA 等等又是由分子组成的。因此包括世间万物的物质及我们自身,大部分的质量都来自原子核内那一坨无质量的浆糊。
” 从无到有 “,中国的传统哲学蕴含的东西,其实在科学上也是很有道理的。然而,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远非如此。我们仰望星空,对撞粒子,培育生命,挖掘矿产,制造产品,我们自认认识了很多自然和宇宙的奥秘,我们甚至接近知道了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质量的起源,并以极大的能力和极快的速度改造我们生存的地球,并充满着征服星际的熊熊野心。但提到质量,大自然却给人当头棒喝,因为:
6、我们所能观测到的物质世界极限只占宇宙总物质质量的不到 5%。
2015.1-2017.5。最近这个回答又被翻了出来得到了大家很多支持,那就不要烂尾了,把这篇更新完毕,做个小结。
很早的时候,我们总以为,我们眼睛所见到的世界便是全部,后来,我们有了望远镜,有了显微镜,有了光电倍增管,有了对撞机,有了 CT、X 光机、MRI 等等,我们 “见到了” 曾经不曾被眼睛所能感知的物质世界,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支配物质世界运行的部分物理规律。然而,人类既是伟大的,又是渺小的,大自然的浩瀚和深邃,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
先讲讲暗物质吧。
要理解暗物质的发现,我们先来求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答案,就是估算恒星的质量。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一个很简单的向心力公式:
,如果把绕恒星运转的行星看成是圆周运动,忽略其它行星、卫星的引力影响,那么这个公司就是
,简化下就是: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测量出行星绕行的速度的值和绕行恒星的半径,我们就能大概知道恒星的质量。那么,再把这个问题复杂化一下,恒星不是一个是很多呢?那也简单,根据高斯定理,我们估算出的,是行星绕行半径之内所有恒星的质量,而 R 变为这些恒星的质心距离行星的距离。那么再复杂一点,恒星变成星系、星系团,行星变成恒星、星系呢?我们把公式变一下:
,如果星系团大量的质量都集中在星系团中间,且我们观测的是远端的星系速度,那么这个就是著名星系旋转速度曲线。按这个公式,我们去观测远离星系团中心的各星系运行情况(近星系团中心的星系运动,因为星系较集中,高斯定理无法成立,这个公式不再成立,但可以看成刚体运动,
),然后作出一条其速度和距离星系团中心距离的曲线,按理其速度应该是随距离的 - 1/2 次幂衰减的(
)。
然而,从 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的对各星系及星系团旋转曲线的天文学观测,远端恒星或星系的旋转速度大部分是不随距中心的距离变化,是恒定的,这就意味着星系或星系团内部有其它的引力来源,以提供远端恒星或星系的旋转向心力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旋转速度,并且这些物质并非集中在星系或星系团特定的地方,是弥散的。而且通过对星系旋转速度的研究,也可以对星系团内部的质量进行大概的估算,很多星系或星系团,估算的质量都是可观测发光物质质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以上。科学家们最早考虑了弥漫在星系内部的气体云,比如氢、氦等影响,的确发现这些物质的质量很有可能超过发光物质几倍以上,但进一步的观测又证明,这些气体云的温度很高,如果没有其它物质的引力束缚,他们很快就会逃逸出星系或星系团。
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使得科学家在 20 世纪 70 年代确认,在星系或星系团内部,存在某种弥散物质,这种物质有别于组成我们现有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他们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因此不会发光,也不会被任何我们目前以电磁相互作用为原理制造的仪器所能直接探测到(不会放出其它非可见波段电磁波如紫外线、X 射线,
射线等),它(们?)也不会与普通物质发生较大截面的散射过程,因此它对普通物质基本上是透明的。但是它会有引力效应,也可能会参与弱相互作用。区别于普通物质,科学家将其命名为 “暗物质”。而由暗物质组成的团状集合,在天文学上被称为 “暗晕”(halo)。
最初映入人们眼帘的,符合以上所述特性的,在标准粒子物理模型种有一种粒子,叫中微子。中微子速度很快,它们不参与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但是对大尺度宇宙结构研究、中微子震荡实验确定的质量上限、WMAP 微波背景辐射实验,基本上排除了中微子作为暗物质候选的可能,甚至大概率排除了这一类的高动能粒子,这类粒子称为热暗物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类粒子动能太高,宇宙演化只能生成很大尺度的星系团结构,而无法形成小尺度的星系及恒星,起码无法生成诸如目前观测规模的星系结构。
除了部分死而不僵的所谓 “温暗物质” 模型外,目前主流的观点,均认为 “冷暗物质” 是暗物质最合适的候选,而这其中,又有一类明星候选者,叫“WIMP”,即“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这类粒子只参与弱相互作用,但因为质量太大,又无法在现有的对撞机中被探测到。冷暗物质可以产生类似目前观测宇宙的大尺度结构,而且与目前的粒子物理模型不违背。衍生的,对 WIMP 的研究也卷帙浩繁,再分下去,WIMP 下的候选者就有 LSP(最小质量超对称粒子)、KK 态最低激发态、大质量右手中微子等等。这个领域已经成为粒子物理、天文物理、宇宙学的交叉领域,吸引无数的科学家竞相探索。
同时,对暗物质的直接探测实验,更像是进行一场竞赛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进行。虽然暗物质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但它可能参与弱相互作用,他们会与普通物质发生极其微弱的散射,他们之间也会发生极小散射截面的散射过程,探测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粒子或靶核的能量变化,就可能会寻找到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然而,对暗物质探测是非常困哪的,不仅这些反应发生的概率非常之低,而且需要的探测环境非常苛刻,使用的设备的灵敏度要求也非常之高,投入也非常之巨大。而截止目前,包含中国的 PandaX 实验,都未能成功探测到暗物质。
再说下暗能量。
暗能量的历史其实要比暗物质要悠久很多,1916 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其中最核心的便是爱因斯坦场方程:
,在方程建立之初,是没有左边第三项的,而如果没有这一项,得到的度规解,宇宙任意位置的测地线,其不变距离永远在增加,也就是说,宇宙是在一直在膨胀的,这明显与当时理解的静态宇宙的观念不符,于是为了解决不稳定宇宙解与静态宇宙的矛盾,爱因斯坦加入了左边的第三项,也就是著名的宇宙常数项,这一项如果移到等式右边,就是贡献了与普通物质能动量张量完全相反的属性,使得宇宙间存在一种普遍的斥力,以抵消普通物质(及暗物质)引力的作用,使得宇宙不再膨胀而保持静止。这就好比压缩气体的属性,我们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压缩气体,气体自身会产生抵抗这种压缩的压强,这个就是负压的斥力。
然而,1929 年,哈勃在观测 20 多个星系后发现,星系距离我们的退行的速率与星系距离的比值是一常数,这便是哈勃定律,而星系的速度同距离的比值便是哈勃常数。这个观测结果意味着,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宇宙一直在膨胀。爱因斯坦马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去掉了场方程中的宇宙常数项,并声称 “加入宇宙常数项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误”。
只是,科学总也喜欢跟人开玩笑,但这种玩笑,是基于严格的物理实验的。在去掉宇宙常数项的爱因斯坦方程下,宇宙模型虽然是膨胀的,但因为物质都贡献引力而没有斥力,在引力作用下,宇宙的膨胀是减速的,最终宇宙会停止膨胀,而转为收缩。在 1998 年,有两个小组对 la 型超新星的观测证实,宇宙在加速膨胀,而且一直在加速膨胀,这表明宇宙中仍旧存在斥力物质,使得宇宙膨胀速度一直在加快。两个小组的科学家因为这项研究而获得了 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样,60 年后,宇宙常数项又回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只是宇宙常数现在含义和数值,已经和爱因斯坦当时加入它时,完全不一样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暗能量的属性知之甚少,不清楚它究竟是物质,还是时空自身的属性,亦不清楚它在宇宙间是均匀分布的,还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实际上,对暗物质,我们可以通过引力透镜、星系旋转、微波背景辐射等等,间接观测其空间分布和结构并推测其可能的属性,同时有很多直接探测实验,虽然至今没有找到其存在的证据,但是可以限定它的物理来源。但对于暗能量,科学家们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在于测定其存在性和占总物质的比例,以及根据实验拟合宇宙常数的数值,对于其物理来源,目前仍旧是一头雾水。
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说,我们所能观测到的物质世界极限只占宇宙总物质质量的不到 5%?这听起来很荒谬,现实更荒谬,因为这只是极限而已,实际上人类所能探测的物质世界,要远比这个还小的多。小了看,我们并不清楚亚原子结构以下的物质构成到底是什么;大了看,我们有各种望远镜,但只能观测到视界宇宙之内的物质,对视界宇宙之外的物质,也许人类永远也无法知道那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那回过头说,这个 5% 从何而来?
答案似乎也很荒谬:这是个拟合结果。
要回答什么是拟合结果,额外再插入一点其它实验的内容,这些实验就是比较有名的微波背景辐射(CMB)实验。从早期的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到给大爆炸理论提供支持的 Cobe,到后来震惊世界的 WMAP、以及现在非常精确的 Planck 卫星,他们所观测到的,均是早期宇宙留下的最后痕迹。举个例子,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炸弹发生了爆炸,我们实际上并无法清楚地看到炸弹爆炸的过程,但是炸弹爆炸后发出的亮光,却能被我们感知到,如果有几处地方发生爆炸,我们并不清楚远处炸弹的当量,但是可以通过亮光的强度,来大概判断每个爆炸点的强度。同样的,早期宇宙高温高压,处处都在发生 “爆炸”,这些“爆炸” 最终都会留下光子辐射,而在宇宙膨胀的过程中,这些辐射会被稀释,但无法消除,最终就变成了现在的 4K 微波背景。而 CMB 实验证实了宇宙微博背景辐射总体是各向同性的,均在 4K 左右,但是在大尺度上仍旧有起伏,也就是每个 “炸弹” 的强度是略有不同的,这就是微波背景辐射的各项异性。计算 CMB 的各项异性,可以得到前面所述的,宇宙的大尺度结构,而宇宙大尺度结构又是因为早期宇宙微小的量子涨落和聚集效应所致,同样能够反应宇宙中暗物质的大概分布和大致属性。
同时,前面我提到了很多实验:很早的星系旋转曲线,后面的哈勃观测,宇宙巡天数据,更近的 la 超新星观测,以及刚提到的微波背景辐射测量等等实验。从这些实验中,我们知道了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暗物质、暗能量的存在,那么,就可以构建一个与这些所有已知实验数据全部吻合的模型,这个模型就是标准宇宙学模型
。其中的
指的就是爱因斯坦场方程中的宇宙常数,亦即我们现在理解的暗能量,CDM 就是前面提到的冷暗物质模型。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模型种有好多参数是待定的,而且蕴含许多假设,比如原初宇宙是由奇点大爆炸而来,宇宙形成初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 “暴涨” 等等,这些假设均为了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可能不是最佳的,但的确是最简单的。我们可以对这些待定参数,采用蒙特卡洛办法,模拟宇宙的演化,并得到各个参数下,各个 “宇宙” 演化到至今的结果,然后与 PLANCK(普朗克卫星)、WMAP(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SNe la(la 型超新星观测实验)、LSS(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团及星系分布探测实验)、BAO(重子声波震荡)等等现今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各实验数据作对比,挑选出拟合度最优的参数,作为我们目前所能理解的宇宙的样子。
而其中的一组参数,即现今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各自占宇宙成分的比重,目前根据 Planck 实验的最新数据,最优的拟合结果为:普通物质占 4.9%,暗物质占 26.8%,暗能量占 68.3%。
当然细心的人会发现,随着实验广度和精度的扩大,拟合结果会不断的变化,这个结果就跟之前 WMAP 实验拟合结果,普通物质占 4% 左右的结论有些差异。同样的,随着宇宙的演化,这个比例随时都在变化之中,当然,在我们有生之年,是无法感知到的。同样的,标准宇宙学模型也仅仅只是宇宙学模型的一种,目前存在各种各样的其它宇宙学模型不下几百个,甚至有些修改了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理论,但那些模型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据奥卡姆剃刀的原则,暗物质和暗能量,是最为简单和实用的解决问题的假设,而实际上它们是否存在,还是得依赖各种直接、间接探测实验的检验。比较欣慰的是,这似乎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两朵乌云,继续挑战着人类智慧和实验观测的极限:虽然我看不到你们,但我知道,你们就在那里。
谢谢大家几年的追剧!
-—- 全剧终 —–
利用萤火虫的光真的可以看书。
有人援引康熙大帝的萤囊实验和好奇实验室的萤火虫看书实验(见唯美实测:东晋学霸,你丫就一坑)的结论,四处说车胤萤囊的故事纯属虚构。
我想告诉他们,萤火虫真的可以看书,而且是现代五号宋体字印刷的书。方法很简单,直接抓着萤火虫,贴在书面上移动,它能照亮附近三厘米范围内的字,一只萤火虫看三四页书,萤火虫就累了,自己把光熄灭了,换一只即可。小时候不只一次这么干,带翅膀的萤火虫和只能地上爬的萤火虫都可以这么用——解释下,小时候确实没有台灯和床头灯,但会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抓萤火虫看书只是因为好奇、好玩。
现在那么小的字都可以看见,何况古代的毛笔字那么大?康熙和好奇实验室之所以说看不见,是因为他们的实验方法太土豪了。他们低估了车胤那样的穷孩子的求学热情。
萤火虫的光亮大概如此,图片来自网络,有机会拍实图补上。还有下面这两种没翅膀的也比较常见: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眼科医生前来报道,讲一个关于滴眼液的。
小常识:市面上大多数非一次性滴眼液都是含有防腐剂的,防腐剂会对眼角膜产生一定的毒性,过多的使用或依赖这类滴眼液是会伤害到眼睛的。
**例如:**珍视明、闪亮、莎普爱思等等…
它们都是含有防腐剂(例如苯氧乙醇、苯扎氯铵等等**)**的。
(在符合国标的标准下,要不然它们也不能上市)
展开来讲:
**1、**市场上销售的大包装滴眼液,例如 5ml/10ml 装的滴眼液一定含有防腐剂,否则也保存不了这么久,不过其防腐剂含量大部分符合国家规定。
**2、**正常使用滴眼液时,只要谨遵医嘱、适度、不长期、不大剂量使用,并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3、**不要觉得眼药水是万能药,滴多了甚至会更干,真的出现眼睛不适请及时就医,不要动不动就滴眼药水。
有眼药水需求的人大多数都伴有眼睛疲劳酸痛的情况。
信息时代的到来,“视疲劳” 问题在当下的年轻人身上是在普遍不过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除了滴眼药水以外,最有效的方法肯定就是休息。
视疲劳:
主要指患者不能持久近距离看东西,出现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
但对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来说,“休息” 对于大家来说简直就是个奢侈的选项。
除了眼药水以外,有几个小习惯也能缓解一下各位的视疲劳,大家可以记一下。
**a、**每高强度用眼 1 小时,请闭目养神 5 分钟。
**b、**平时可以抽抽空远眺放松一下眼睛。
**c、**晚饭后把手机放在家里,陪家人到户外散步、聊天。
**d、**睡前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下眼睛。
最后希望各位可以践行这些小建议。
如果你实在要往眼里滴点 “水” 才能心安的话,以下是可选的替代方案:
选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打开后一天内要用完,它对眼睛是无害的,价格也比较贵。
比如含有玻璃酸钠成分的人工泪液,其使用起来非常的温和,也不容易过敏。
因为玻璃酸钠是眼球中的一种主要成分,它也是人体中所含有的物质。
(品牌和渠道各位请善用淘宝和京东,或去问问周边的用过的人。)
是不是 get 到了新知识点?
点击以下关键字了解更多视力知识硬科普——
眼睛:近视自愈丨护眼方法丨眼保健操丨近视手术丨控制近视丨码农护眼丨高度近视丨近视常识丨近视遗传丨防蓝光眼镜
眼镜:镜片知识丨挑选眼镜丨隐形眼镜丨清洗眼镜丨看懂验光单丨配镜注意丨眼睛有神
科普:老花眼丨散光丨斜视丨色盲丨眼贴丨视力表丨眼药水丨角膜塑形镜丨视网膜脱离
有视力上的问题,欢迎私信我们,欢迎同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良目视光」。
“人的第一感觉(直觉)其实非常准”
其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一直在积累和记忆我们生活中的细节、逻辑,在紧急情况下,由潜意识快速运算,得到结果。而这种结果表现出来就是所谓 “直觉”。潜意识实际上在静默中进行了大量的运算工作,也就是所谓 “薄片分析”。例如,资深的考古学家在看到一尊雕塑后大脑会立刻反应出 “不对劲”,但是自己也找不到证据证明哪里不对劲,但最终发现的确是赝品。
听上去很扯吧。其实想传递的意思就是——厚积薄发。
这句话的原理在格拉德威尔的《blink》中阐述的非常清楚,但其书自身也有一点点漏洞。作者援引了大量数据和实验证明了一件事,人类的直觉在瞬间决断时非常有效。对这些研究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自行购买,或者先看看豆瓣评论眨眼之间 (豆瓣) ;
这个我要答:
经常被讽刺的 “追涨杀跌”, 其实是非常正确的股票操作策略。
在量化金融中,有一个专门的因子(非常常用),就是使用这个原理的,被称为 momentum。
————————————————————————
按
要求,详细写一下。
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很多因素,说追涨真的有点超出我能力了,我还是说一下,为什么应该杀跌。
第一,亏钱是有趋势的
首先,必须先明白什么叫做 momentum(对量化完全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跳过这段)。Momentum 被国内译成动量因子,这个词本身也是动量的意思。(谢谢指出,这个词不代表惯性)
顾名思义,就是以前涨过的股票,很可能会继续涨,以前跌过的股票,很可能会继续跌。
Momentum 的最基本的定义,就是在过去 12 个月到过去一个月之间有某方向(涨或跌),并在最近一个月有反向的动向的(跌或涨)的股票非常有可能会延续第一个趋势。
当然这是最基础的 momentum 的定义,其实动量因子有茫茫多的变种,这个就不提了,做量化的都知道。
最早提出 momentum 这个概念的,是 Carhart,从哪以后,momentum 就被作为量化策略中最最重点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在无论你看到的任何跟量化有关的策略,其中基本都会有动量因子及其变种的存在。
具体数据我就不列了,反正大意就是,量化策略中,这是一个必修,也侧向说明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在这个概念提出的不到 20 年里,这个概念一直被用为量化金融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可观的盈利的策略。
看到这里,很多看官就疑惑了,你说了一大堆量化,因子,策略这些我都不是特别懂的词汇,**其实你到底想说什么?**我就是买几个小股票玩玩而已,既不够股本,也称不上策略,你说的” 追涨杀跌 “有什么意义?
没关系,你只要记住下面这句话就好了:
**股票涨之后,很有可能会接着涨。股票跌之后,很有可能会接着跌。
**
第二,亏钱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先来做两个脑筋急转弯
1. 如果一个股票涨了 50%,又跌了 50%,你还剩下原来的多少?
2. 如果一个股票涨了 100%,又跌了 100%,你还剩下原来的多少?
大家肯定会说,多简单啊,第一个是 75%,第二是 0%。
是的,你们都算对了,这两个例子其实就是想要说明两点:
1. 你的本钱是很重要的,你每亏损的 1%,你都要赚超过 1% 才能维持收支平衡
2. 当你亏损达到 100% 的时候,你就出局了,不能接着玩了。
基于以上两个原则,你需要明白的是,
1. 亏了 25% 的时候,你需要赚 33% 才能回本
2. 亏了 50% 的时候,你需要赚 100% 才能回本
3. 亏了 75% 的时候,你需要赚 300% 才能回本。
我不停的在这里列数字,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你亏损的越多,你想要 “回本” 的难度就越大。所以为了避免你需要赚 300% 才能回本,请不要亏损 75%,也不要亏损 50%,最好不要亏损 25%。
怎么避免亏损啊?止损呗!
第三,亏钱这种事件,总是 fat-tail
不懂统计学的朋友,请不要抽我,我也不准备给你们讲正态分布和肥尾巴。
不过,大家肯定都有一种印象,就是股票涨起来好慢啊,跌起来非常迅猛。其实这不仅仅是大家的印象和心理学上的 confirmation bias,也是统计学上的事实。
具体不详述了,但是股票的波动是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有一个非常肥的右边尾巴,是人们多年研究的结果。
用人话说就是,亏损很多的情况,是个大概率事件。
所以一旦你亏损,你很可能就不仅仅是亏损个 10% 那么简单,可能一路亏损 30、40%。
第四,亏钱会让你陷入非常糟糕的情绪
炒过股的人都知道,你的心情和股票的波动一样,是过山车。
当股票走高的时候,你觉得是你自己选股非常正确,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和满意。
当股票走低的时候,你觉得是你自己选股犯了错误,对自己充满了失望和愤恨。
当股票一低再低的时候,你会陷入绝望和希望并存的状态。同时想着要割肉,要止损,要保住剩下的本钱,同时又盼望明天就赶紧涨上去,要快快回本,快快解套。
有一位投资牛人说过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当你心中只剩下希望的时候,你应该尽快止损,因为你已经失去了一切正确分析的能力了 "
很多衍生出来的想法,都是以此起步的,有人陷入狂热的情绪,想着,我要借钱翻本,有人陷入绝望的情绪,想着,我无法面对家里人,有人陷入自我怀疑,有人陷入更糟糕的情绪。
但是陷入这些负面的情绪,永远会导致你做出错误的决定。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 别在愤怒的时候做决定 “,同样的道理,别在负面情绪占据你脑海的时候做跟股票有关的决定。
我曾经玩期权试过连续三天亏损 50%,我也曾经试过亏损 60% 在一笔大投资上面,我也曾经陷入绝望的情绪里面。但是最开心的,永远都是把手上的亏损清空,可以重新开始的时候。
止损,其实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本金,保证正确的良好的心态,符合股票波动分布和走向趋势的正确做法。
至于追涨,这里头技术含量太多了,没有办法一一细细分析,我的知识量也不完全足以让我正确详实的描述。但是如果遵照 momentum 的做法正确追涨,是可以赚不少钱的。
国内我知道几家专门追涨的私募,今年的收益率都超过了 100%,当然也跟今年的大环境有关。
要是说的不对,还请多指教。
DISCLAIMER:以上仅代表该 “砖家” 个人意见。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引用:
wikipedia(请有能力的朋友,帮维基捐点小钱,这里谢谢!)
①所有关于代数学基本定理的证明都是 “拓扑” 地
②存在曲线是三个区域的共同边界,这是日本数学家和田证明的。你在平面上画一曲线直观上它是左右两边的边界,可是确实存在很另类的情况。
③在承认选择公理情况下,存在 Banach-Tarski 分球怪论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2440651.htm?adapt=1&,就是说一个球可以 “变成” 两个完全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球,这不得不说有点惊人。
④处处连续但不可微的函数非常多,它的余集是第一纲集。
遇事不决先重启。。(现在可能已经是一种常识了,对老一辈还比较荒谬,但是实际上是有科学依据的。
以下科普向。。。懂计算机的各位可以不用看了。。。
正常咨询电脑维修,一般第一句都会问你重启了吗?
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做重启 (reboot)
重启 (reboot) 这个词来自“pull yourself up by your own bootstraps”(剑桥词典翻译:“to improve your situation without any help from other people 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自力更生”)。
通常,一个计算机中,物理烧进硬件的程序只有一个,叫做 “bootloader“(启动项)。当计算机启动时,bootloader 获得控制、加载或 “启动” 另一个更大的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统。这时候,操作系统组织资源分配, 并控制程序可以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
大家都知道电脑是一个状态机,通常情况下,电脑处理任务会从一个状态切换到另一个状态,期间释放、加载内存等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一次给计算机太多任务来运行,或者一组事件按照软件编写者没有预料的顺序执行 - 那么任务就会 “卡在” 内存中。比如程序 A 期望等待 B 的反应,B 同时期待 A 的反应,这时候电脑就会陷入漫长的等待。
这也是大部分电脑问题出现的原因。
另外一种问题是,随着电脑运行时间越来越长,内存等资源会随着系统的调用 / 释放变得碎片化。这样会使系统越来越慢。当然,现代操作系统非常善于清理内存,但是实际上,计算机的最佳状态依然是刚启动时的状态。
电脑因为系统任务太多,如果刚出现问题就立刻一个一个排查,比较难排查到哪里出现问题。
这个时候,自力更生的电脑就出现了!!
重启(reboot)可以移除所有任务,释放所有内存资源,重置被卡住的系统任务,重新开始硬件引导,重置一些硬件和所有软件,还你一个干净整洁的系统,这过程中,通过重置软件和系统进程,大部分上述电脑问题都会被解决。
往往一些赞数最高的回答并不是最好的答案,但他们的得票率最高
高度评价的中间等级不过是乌合之众的本能。
自从在冷知识板块答题后,好像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发现地灾里的冷知识好多。
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建议大家减少在山区开车的时间。尽量别赶夜路!
如果有一天我对你说如果你要是夜间开车特别是山路,一定要注意安全,你可能会以为是疲劳驾驶,交通安全之类的。
但是!
一定要注意上面来的危险!(所谓的天降正义)
这个听上去虽然不算很荒谬但是有些玄学,其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崩塌,斜坡上被陡倾破裂面分割的岩土体块,经强烈风化,在重力或地震的作用下突然而快速坠落的现象。
但是崩塌本身是很难避免的地质灾害。所以在特殊的时间截点,大家减少在山区,有地质灾害风险地区开车的时间。
看过相关研究和论文,夜间 21 时至次日凌晨 4 时崩塌发生频率最高,对于崩塌而言 7、8 月份因降雨量大,崩塌发生最多,春融解冰时期是崩塌发生的次高峰期,水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温差引起的岩体内部应力的调整也不可忽视。
对于月份上的高峰期冻融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但是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夜晚这个时间段,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对崩塌可能会是有影响的。
月球的引力对地球的影响最明显的莫过于潮汐。
而对于危岩来说,它是一个三维结构,并非我们通常在图纸上所研究的平面结构。它不仅仅是只由一个结构面所控制,通常是 3 个结构面。但是,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这些结构面表面已经有很明显的裂隙,可是却没有发生崩塌。说明这些危岩的背面一定还是连接着的。如下图,阴影部分就是粘接处。
这时候月球的引力在这个时间段的变化可能对于这个自重本身就很大的危岩有着一定的影响,使得危岩本身在这个时间段更容易发生崩塌。换句话说,月球对危岩体可能有着如潮汐一般的影响。
具体的影响机理有空了再慢慢研究。
很多人认为地心说算不上科学理论。这种理解其实并不正确,实际上地心说符合科学理论的基本要求:
其实,经过几代学者的折腾,地心说得到了一次次升级,用地心说对天文现象做预测,已经可以做到很准确了,至少对于那个时代而言已经完全够用了。
下面就让我们来理一理地心说是怎么「征服」人类的:
古希腊脱口秀之王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个奇葩的理论,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
水、火、土、气
他认为气和火轻,飘在大地上方、月球下方。
土和水重,有朝地心下落的趋势,二者构成了大地。
原本在讨论世界上最小的东西是啥,可一不留神,就扯出了另一个终极命题:
![](data:image/svg+xml;utf8,)
发现没?咱们思考问题通常都是天马行空,古希腊人却很有章法,要抓,就抓两头。
而从这个大问题延伸出去,就引出了在科学史上掀起腥风血雨的——
地心说
虽然现在看来,地心说完全不靠谱。
但如果你足够了解它,你会发现,地心说不仅是一个科学理论,还是人类最早成体系的科学理论之一。
![](data:image/svg+xml;utf8,)
要了解地心说,我们只讲三个人就够了。
我们可以亲切地把这三位大佬称为:古希腊「完美」三剑客。
一、古希腊的「毕姥爷」
首先,有请我们的第一位主角,古希腊的「毕姥爷」——
老毕,辈分高,水平也高,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他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门徒众多,是古希腊四大门派之一。
作为学界的意见领袖,他也曾被问过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而他的回答,在清奇中透露出一种俏皮:
万物的本原是数。
一片,他爱我;
两片,他不爱我……
![](data:image/svg+xml;utf8,)
老毕这个回答其实很有想法,因为他已经摆脱了事物的外在,直接抓住了本质,这被称为抽象思维。
老毕作为数学的宗师,搞出过许多高冷的数学理论。比如他证明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勾股定理
黄金分割
因此,勾股定理也叫作:
毕达哥拉斯定理
这个定理还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具体是咋回事呢?据说,有天老毕正在给学员们讲课……
其中有个熊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角度十分刁钻,直接把老毕整蒙了!
当时的古希腊,还没有无理数的概念。
这一下就触及到了老毕的知识盲区,眼看苦心经营的完美形象濒临瓦解,不行!消灭!必须消灭!
接着,他就把提问的同学给消灭了……
![](data:image/svg+xml;utf8,)
由勾股定理引发的这次危机,就被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也称为有理数危机。现在我们知道这答案是
![](data:image/svg+xml;utf8,)
虽然这事儿只是个传说,但也反映出毕姥爷很可能是个处女座,有完美主义倾向。
也正是这种完美主义,让他提出了另一个更大胆的猜想——
大地是圆的!
据说他的逻辑是这样的:
所以根据这些条件……
老毕不仅觉得地球完美,还觉得整个宇宙也很完美。
于是他又发了条微博,说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球体。宇宙中心是一团中心火,所有的天体都绕着中心火转。他还假想出一个天体:对地。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字 10 是完美的,因此,应该有 10 个会动的天体,但实际观测到的却没有 10 个,于是他硬编出个「对地」来凑数。
![](data:image/svg+xml;utf8,)
当然,这些理论也不全是他一个人提出来的,准确地说,应该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老毕绝对是个完美主义者,正是由于他的影响,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古希腊人都和完美杠上了。
二、古希腊的大学霸
老毕之后,古希腊相继出现了许多武林高手,其中吵得最欢的一个叫苏格拉底,他还有个徒弟叫柏拉图。
这个柏拉图和老毕一个德行:崇尚完美。他觉得,光是宇宙的形状完美还不够,每个天体的运动也必须完美。
于是,他提出天体的运动也是完美的——
其实柏拉图也注意到了理论和观测不相符的问题,于是,他发起了一项竞猜活动:拯救现象。
围绕地球赤道拉一根绳子,绳子和地面没有空隙。然后将绳子放松一米,绳子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约是 16cm。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这个结论,但是单凭想象,很容易觉得只多出一米,相对于赤道长度实在是毫无意义。
管理学定律:彼得原理
在一个稳定的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都处于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普遍的理解,这是由于组织总是用权力奖励业绩,“假设有足够的时间和阶层,每个员工终将晋升到不胜任的阶层,从此停滞不前。”
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但是由于组织趋向于一种稳定状态,也就是说每一位员工最后都会有一个稳定的职位,不再被提升,而在这种激励制度下,不在被提升就意味着员工不能胜任所在职位,因为一旦胜任,他又将走向上一层级。而我们整个社会所采用的都是这一套激励制度,从古至今向来如此,因此,彼得推出:每一位员工都将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 “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 “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这就解释了生活中为什么会存在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 “无意间” 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媒体不能代表权威公正。
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拿工资的。
他们做的不好也会被辞退的。
他们得罪了老板也会被辞退的。
既然如此,那媒体本身就不是一个公正,所以他也代表不了正义也代表不了舆论。它只能代表发工资的人。
蒙提霍尔问题。
(这里确实需要修改一下,此问题已经成定论,而非悖论,因此改 “悖论” 为“问题”)
简单来说,设计以下的情景:一个问题有三个选项 A,B,C,你不知道答案,随意猜测一个, 假设猜测的是 A。现在你被告知剩下两个答案中错误的一项,假设被告知的错误答案是 B,此时你会更改你的选择去选择 C 吗?
如果是我,“改你妹啊,老子的第一感觉绝对准啊,反正概率一样”。
其实概率不一样啊!如果你不改选择,正确的概率是三分之一,如果你改选择,正确的概率是三分之二。这就是一个绝对科学但和人的直觉严重相悖的理论。
不计算给大家看了,我是这样理解的:A,B,C 三个答案的正确的可能性都是三分之一,选择 A 时,A 正确概率是三分之一,于是 B 或 C 正确的概率是三分之二,当排除了 B 答案,自然 C 答案正确的概率跃升到三分之二。
认为这样理解有问题同学可以结合 @crack 雨树提供的方法再理解一下:有一万张彩票,让你选一张(A),然后告诉你剩下 9999 张中的 9998 张是没有奖,并且把这 9998 张拿走只留下一张(B)。
除非你依靠一开始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直接抽到有奖的,不然剩下的 B 必然是有奖,即 B 有奖可能性为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
@Kobra 也提供了不错的思路
想了半天总算想明白了,假设每次都选择更换答案,一开始选到错误答案再更换则一定正确,一开始选到正确答案后更换则一定错,而一开始选到错误答案的概率是 2/3,所以更换后的正确率也是 2/3
@蔡志勇
您从 3 选 1,那么正确的概率是 1/3,这个概率已经固定了,因为剔除错误答案发生在选择之后,最后您面临换与不换两种抉择,不换,赢的概率是 1/3,换,赢的概率是 2/3。如果是先剔除错误答案,再 2 选 1 的话,正确的概率才会是 1/2。
@谭某某
看了百科上这段话看懂了,——“当你从三扇门中选了门 1 后,这扇门后面有奖的几率是 1/3,另两扇门是 2/3。但接下来主持人给了你一个线索。如果奖品在门 2 后,主持人将会打开门 3;如果奖品在门 3 后,他会打开门 2。所以如果你改选的话,只要奖品在门 2 或门 3 后你就会赢,两种情况你都会赢!但是如果你不改选,只有当奖品在门 1 后你才会赢。”
这个问题的讨论始发于美国上世纪的一个电视游戏节目,三扇门让你猜奖品。
有个学者注意到了概率不同并发表了看法,结果遭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讥讽 “你数学体育老师教的吧!” 所以一时不能理解是正常的……………
流言终结者节目做过一期关于蒙提霍尔的,里面的实践的结果和理论上概率相吻合,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第九季 21 集。
其实这个理论目前也没啥应用,就是觉得很是有趣,给大家逗逗乐。新进新人第一答。
说几个心理学防御机制上的例子,
1 男人一起看球喝酒,女人一起逛街打扮实际上都是以小剂量的方式满足自己对同性的需求,以至于自己不会变成同性恋或者双性恋。这就是所谓的同性客体选择的防御机制。
2 大部分小三开始的初衷,是屈服与一个男的权威,那个男的在最初是不管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对那个女的有攻击性的,女的用色情行为去取悦攻击者 ,便成了小三。这个是叫 “诱惑攻击者” 阿谀奉承上司也是同理。认为上司对自己存在威胁。
3 社会上彰显的道德模范,牺牲自己帮助他人的,哪怕他人的生活过得比自己还好,是一种心里不健康的表现,学术上称病理性利他
4 越是强调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青春我做主,恰恰证明,他的内心里对别人有更多的依赖。反向形成
5 如果一个男人在外面做了不好的事情 ,回到家会对自己老婆格外的好,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这个叫反向形成。
6 太小的孩子不能理解白雪公主吃毒苹果 (因为他自己觉得他知道这个苹果是有毒的,不明白为什么白雪公主不知道呢?我知道为什么他就不知道呢?小孩子不能理解这个问题。) 投射
7 反复见面也记不住对方的名字是因为没有想跟他做朋友这个是防御机制机制中的自我功能抑制中的记忆力减弱或者丧失。记住别人名字的解释,记住更广的人脉等,因为这些太舒服,太好了,自己不配,所以就关闭了自己记住名字的能力。是则并非自大,而是不够自信。
8 向攻击者认同: 因为自己受过虐待,所以在虐待别人的时候感觉不到痛苦。
从精神分析来看,父母亲对孩子不好,导致孩子对父母亲不好,孩子不孝顺是反移情的结果。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不好在先,孩子对父母不好在后。
9 人们遇到糟糕的现实的事情,没有办法解决,就会睡觉。因为让自己进入潜意识,以回避焦虑,这个现象叫形态学压抑
10 再举一个反向形成的例子,和性有关的事情 ,内心有很多,但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从来不讨论性的人,道貌岸然,看了别人做了这样的事情 就强烈谴责。
11. 一个在家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主动诱导他的父亲打他。这是一种在对攻击者认识但同时由被动转化成主动的的防御机制。
12. 你明明感觉非常的糟糕了,但是在别人问起你的时候,永远回答 “还好拉!” 这是为了不想自己区别于常人 ,想使自己正常化的防御现象
13 总是觉得别人永远不如自己,觉得自己有着神奇的力量,无所不能。是自大的防御机制。
答主的理论来源来自专业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举例,当然还加上自己的理解,如有不当处还望见量,也许要错误,大可以指出来并一笑置之,但是分享知识贵在分享。望大家理解。
我们讨论防御机制不是为了知道以后要如何使用,因为我们一直在使用防御机制,只是我们一直都不知道。我们需要把潜意识的意识机制意识化,然后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样就可以更成熟的使用防御机制。
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学习是人与人之间的学习,学习别人怎样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学学别人怎样对待情感,或者事业,学学别人的气魄和宽容大度,这是最主要的学习。
任何竞争到最后都会变回人格层面的竞争。
统计上的几只
1. Overfitting: 解释力越高的 scheme 常常误差越大
2. http://normaldeviate.wordpress.com/2013/06/20/simpsons-paradox-explained/
SIMPSON’S PARADOX
P(Y=1| X=1.Z=0) > P(Y=0| X=0.Z=0)
P(Y=1| X=1.Z=1) > P(Y=0| X=0.Z=1)
P(Y=1| X=1) < P(Y=0| X=0)
这三个可以 all true
3. Stein’s Paradox 镇楼
http://normaldeviate.wordpress.com/2013/05/18/steins-paradox/
护肤品行业有一个公开的潜规则:**十倍加价理论——**即产品最终零售价为成本的 10 倍左右。而且越是国际大牌,十倍加价理论就越灵验,甚至有可能变成二十倍理论、五十倍理论……
也正因为如此,护肤品行业大概是大家眼中公认的暴利行业。(毕竟连国内手机龙头企业的毛利也只有 20% 左右!!)
在外人看来,从护肤品研发师到市场部,甚至是商场柜哥柜姐,脸上都写着 2 个字:有钱。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未必。
举个栗子,兰蔻的当家产品小黑瓶,大家应该相当熟悉吧。我们来看下它的零售价构成图:
加上研发费用,小黑瓶的产品成本价**只占总零售价的 6%,**加价 16 倍之多;
除此之外,资生堂旗下品牌欧珀莱的某款眼霜,成本仅在 3 元之内,而零售价为 150 元,加价 50 倍;
著名的 SKII 神仙水,制造成本只有 6.5 人民币,而中国区零售价格为 560 元,加价 86 倍……
86 倍……
大牌粉丝们估计要郁闷一下子了:我为了变漂亮,在脸上砸了多少钱啊,就为了铺天盖地广告宣传中的 “高科技”“秘密配方”。结果你告诉我成本价只要十几二十块?
我起初知道加价十倍定律时,和很多人一样充满了震惊和不忿,认为加价 10 倍给消费者过于荒谬,况且随着销售链的简化和物流的优化,行业新力量一定会打破这个怪圈。
在护肤品研发生产、品牌市场、推广销售岗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我**很少见到有知名产品能摆脱这个规律,**同时也对十倍加价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话说搜配图的时候看到这一张,对研发大佬们的护目镜和 N95 口罩瞬间羡慕,我又产生了囤货的冲动……)
言归正传,护肤品零售价之所以那么高,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如果你是一位产品经理,那么你一定会为本年度的新款护肤品研发愁到秃头——消费者们到底想要怎样的产品?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前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和品味越来越个性化,当年如大宝一样的 “国民产品” 很难再次复刻:同样是保湿产品,A 想要清爽感,B 想要干皮适用,C 喜欢少女心的瓶身包装,D 偏爱性冷淡的包装风格……
一款护肤品从成分到肤感,到瓶身,再到外包装,其中要经过无数个分岔点,**这就是护肤品研发市场的一大难点:不精准性,**每一次选择都很有可能筛选掉一批消费者。
而在这么多 “盲注” 中,只有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能成为黑马,成为护肤品市场的“万人迷”。
哪怕是大牌,也无法逃脱这样的规律:一系列 10 几个产品,能有一个大火的就不错了,其他的产品都只能是 “陪跑”。
提起 Olay,大家只能想到小白瓶;提起资生堂,大家只能想到红腰子,红石榴;提起兰蔻,大家只能想到小黑瓶……
但其实除了这些**,这些大牌每年新开发的产品都保持在两位数,甚至三位数**,只不过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罢了,它们在研发期同样投入了巨大的资金。
我们看到了太多品牌的台前风光,如果有心人能统计一下护肤品行业的 “尾货”, 恐怕那又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所以护肤品的零售价都会高出成本一部分,来均衡 “尾货” 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亏损,这就是十倍加价定律的基础。
2. 渠道压力紧逼,价格被迫上涨。
护肤品行业发展至今,销售渠道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卖店、商场、免税店…… 渠道方在供货价格方面一直都有很重的话语权。
毕竟没有平台作为载体,护肤品是不可能大卖的。
对很多国产品牌来说,渠道供货一般是零售价的 2-3 折,国外大牌一般是 5-6 折。
考虑到终端零售的打折促销,渠道方也就能有 20%-30% 的毛利空间。
在这样的渠道属性下,一个品牌如果定价过低,真的是很难有空间。
3. 品牌疯狂抢占消费者注意力,营销费用水涨船高。
回答我,现在你一般是如何开始接触一个新产品的?又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这个产品的?
是在淘宝的猜你喜欢,还是李佳琦的直播间?是在小红书的安利笔记,还是在抖音的推广视频?
在这些营销形式的背后,是无数以推广为生的自媒体博主,是品牌方大把大把花钱砸出来的曝光度和口碑。
和开发和生产相比,护肤品在推广费用上的投入更高。
在电视广告大热的那些年,前有宝洁一年以 4 个亿成功竞标央视广告位,后有韩束投 10 亿获得湖南卫视独家冠名权的惊人之举;
而在社交网络盛行的当下:国货之光花西子、美妆黑马完美日记、小众代表红地球…… 哪一个不是通过自媒体博主宣传后才大红大紫的?
从几千万到几亿的投放费用,护肤品绝对是自媒体行业的广告大户。
如果零售价加价低,是无法支撑如此高昂的投放费用,也就不会获得更多流量和销售了。
影响十倍加价的因素还有很多:关税、行政费用…… 等等。
在我看来,只要当前的营销形式和平台渠道没有巨变,这个模式就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同时,随着越来越细化和精准的定向研发、5G 网络的全面到来,各平台的大数据精准投放,以及推广和销售模式逐渐合二为一的短视频 / 直播…… 传统的传播模式和销售渠道分销模式也在不断被打破,这一切会不会为整个行业的定价体系带来变革?
我们拭目以待。
护肤品,不仅仅要看感觉,还要看成分
言安堂公众号:Yanantangsh
据不完全统计,当很多人去医院拔牙的时候,都曾遭遇过 “医生让挑个上午吃完早餐再过来拔牙,说是下午不宜拔牙。”
What???拔个牙还得择个良辰吉日,等吃饱喝足才能拔?难道下午就不能拔牙吗?
这一切的背后,是天意演变,还是人为而致?让河马君来为你揭开神秘现象背后的真相!
其实,不是说牙齿必须上午拔,而是对于难度大的智齿来说,上午拔当然更好。
**上午拔牙,下午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拔牙后如有出血等不适,好及时找医生处理。**如果下午拔牙或者傍晚拔牙,一旦晚上出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上午拔牙的患者还应避免空腹拔牙,以免因紧张导致低血糖反应。**拔牙前需要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如刚熬完夜或长途旅行刚结束时、过度劳累后都应避免拔牙。
难度大的牙齿通常选择上午拔其实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并不是什么伪科学迷信。相反,如果要拔的牙齿难度不大且创伤小的也是可以在下午拔除的。决定上午去拔牙还是下午去拔牙,是要按照拔牙难以程度区分情况。
正常情况下,拔牙后医生都会让患者咬住 1—2 条棉卷,它的作用正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一般没有血液病的病人,在安静状态下咬紧纱球半小时就可以止血。
良好的血凝块才是拔牙创口正常愈合、避免感染的重要条件,而不是所谓的 “上午拔牙更容易止血”。
棉球取出后如唾液中带有少许血丝,这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此时不能用手指去触摸或用舌头去舔舐伤口,否则会影响创面愈合。
如果吐出纱卷或棉球后仍出血较多,或是有时候纱球吐了以后已经止血了,但是经过运动、说话、喝水等引起牙槽窝再次出血,这时候可再咬消毒纱卷或棉球 30 分钟,以促进止血,或用口内外冷敷方法止血止痛。
如果止不住血,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为了保护好血凝块,拔牙后有口水唾沫都要咽下去,不能吐出来。因为吐口水的过程中,会使拔牙创内愈合的血块也被吸吮出来,这样会使本来已经止血的拔牙窝再次出血。
总之,拔牙应遵照医嘱按时用药、按时复诊,如有不良反应,随时与门诊或医生联系。
一般情况下,这几种牙是不应该拔的:
**1.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如患有上述疾病,可能因此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 180/100mmHg 以上及空腹血糖 > 8.88mol/l 的患者禁忌拔牙。
**2.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白血病患者,拔牙后易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因此,这些患者应保守治疗,禁忌拔牙。
**3.月经、妊娠、哺乳期的妇女。**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患者没有多大影响。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 3-7 个月拔牙比较安全。但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间禁止拔牙。
**4.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其肝病活动期。**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会出血不止。
5.另外,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病的发作期应避免拔牙。
6.剧烈的运动、劳动后,饮酒之后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均不宜拔牙。
提到拔牙,很多人只是觉得有些疼,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其实牙齿虽然小,拔牙还是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也可引起出血、肿胀、疼痛等反应,所以提醒各位宝宝们拔牙的时候要慎重对待,维护好您的口腔健康。
拔牙可不是一件小事哦。
记得几年前有栋楼拦腰折断,好像叫楼脆脆。记者调查时发现楼里断掉的钢筋是空心的,负责人解释意思是这是正常的,但节目的言下之意很明显指施工方偷工减料,应该采用实心的却换成空心。
作为外行人一定被节目引导,对施工方的解释报以 “呵呵”。但那时刚刚学了材料力学,工程上实心的钢筋和钢管以及工字梁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有不同的用途。使用钢管是因为柱体承受弯矩,扭矩主要就在外部(从内到外数值呈线性分布),为了经济最大化以及减少载荷还有其他原因(记不得了……),所以有的情况下也需要用钢管,这是正常的也是最合理的。所以节目组在根本没有了解具体情况下,单凭使用了钢管就认为是偷工减料,是错误的。
工程上的事很复杂,用什么料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我的回答也只是个大概意思,也经过了修改,尽可能的表达清楚媒体 “在不懂得情况下乱报道” 这个意思。想要详细了解的可以看评论,有很多行家的解释。
有一种理论说:
当你使用不同的语言时,你其实也是不同的人。
初听时,很少有人相信这个理论:我就是我,按理说,是我使用语言,语言怎么可能改变我?
咱们先来看看外国科学家们所做的几个实验
「电车难题」可能不少小伙伴都听说过:假设一辆电车快速地从人行桥下穿过,前方有五个人被绑在轨道上,想要救那五个人,就必须要把人行桥上的一个胖子推下去,你会如何抉择?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心理系教授 Boaz Keysar 及其所领导的团队找来了 317 名男女学生,这 317 名学生当中母语和第二语言分别为英语 / 西班牙语、韩语 / 英语、英语 / 法语以及英语 / 希伯来语。
研究团队将「电车问题」翻译成几种不同类型的语言版本,让学生进行阅读后做出选择。
在研究当中可以发现,在阅读母语版本的材料时,有 20%的人选择将人推下桥,而阅读第二语言版本时,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上升至 40%。
换句话说,「当我们在使用母语时,我们的道德感更加强烈,而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则更加的理性」。
这一理论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些怪异?自身的道德感还会因为处于不同语言环境而改变吗?
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认知科学教授 Albert Costa 教授也做了相同的研究,不过将「电车难题」换成了另一个版本:
假设有一条轨道上绑着五个人,另一条轨道上则绑着一个人,这时有一辆电车朝着绑有五个人的轨道行驶,你的手中有一个开关,按下开关电车则能够换到只有一个人的轨道上,你会怎么做?
在这个实验中有 725 名学生参与进来,使用到英语和西班牙语。
研究显示,阅读母语时有 18%的人选择牺牲一个人,而阅读第二语言时则有 44%。
通过以上这两个研究,我们能够发现语言与道德似乎是存在着某种联系的。
在发现了这样的特点后,科学家们运用脑成像研究,找到了相应的证据。
脑成像研究表明,前额叶皮质——大脑中用于理性思考的一部分,会在双语者使用他们的第二语言时被激活。根据研究,当双语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他们的大脑会抑制自己的情绪和直觉,促使他们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如果你会多种语言的话,下次做选择之前不妨试试换成别的语言,感受一下情感上有没有一些变化吧~
汪!
整数虽然包括正整数. 但整数和正整数一样多.
有理数虽然包括整数. 但有理数和整数一样多.
既然很多人有疑问. 那我来解释一下..
“一样多” 指的是 “等势”. 是集合论中的概念. 指两个集合之间存在一一映射. 即双射.
为什么整数和正整数一样多?
因为我们可以构造整数序列:
0,1,-1,2,-2,…
相对应地. 我们有正整数序列:
1,2,3,4,5,…
随意从整数序列中取出一个数. 我们都可以从正整数序列中找出一个数(有且仅有)与之对应. 比如:0|1, -4|9,1234|2468
另外随意从正整数序列中取出一个数. 我们都可以从整数序列中找出一个数(有且仅有)与之对应. 比如:3|-1,100|50,101|-50
类似的证明同样可以应用于有理数.
我们可能会想为什么纤维膨胀衣服还会缩小,既然膨胀了不应该变大了。看上去很荒谬吧,其实正是因为 纤维吸水膨胀导致衣服缩水
我们平常的衣物都是由经纬纱交织而成的,当衣物被浸湿后,纤维发生膨胀,织物中的纤维因膨胀而变粗,从而导致纱线直径增大。在织物中的经、纬纱是互相抱绕的,彼此间的交错点相互固定,如果纬纱的直径增大了,经纱就一定要增加长度,才能保持抱绕纬纱的状态。但经纱在没有增加外力的条件下,长度是不可能增长的(即使膨胀也只会膨胀很小,因为在染整加工中大部分流程经纱处于受张力作用中),于是纬纱间距离就势必缩小,也就是纬纱的密度增大,结果形成织物经向收缩。当自然干燥后,由于纤维纱线之间摩擦阻滞,限制了纱线自由移动,织物就仍保持收缩形态。织物下水后经晾干往往是面积缩小,厚度增加和表面不平。
我为大家附上一张图方便理解
![](data:image/svg+xml;utf8,)
上边是膨胀前 下边是膨胀后
我们由上图可以看见膨胀后与膨胀前相比,纱线直径变大,纱线彼此靠的更紧密,且纤维曲折率增大。这样就会导致纤维紧缩,变小。在衣服晾干后由于摩擦力的存在难以在自然条件下恢复原样。
这是一般棉纤维的缩水,我们还有另一种因为缩水头疼不已的纤维就是 羊毛纤维
羊毛不仅会在水洗情况下皱缩,正常穿着情况下也会引起衣服皱缩。我们专业成为 缩呢
我先不直接说机理,我们先摸摸我们的头发丝,顺着一个方向摸一遍,再逆着方向摸一遍。有没有发现朝着不同方向摸,手的阻力感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看到毛发上是有鳞片的,且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那么这时当羊毛受到外力作用而移动时,纤维向毛尖方向(逆鳞片方向)移动所受到的摩擦力,远大于向毛根方向(顺鳞片方向)所受到的摩擦力。(我们称之为定向摩擦效应)
缩呢 机理:水的存在和温度的提高使羊毛鳞片的尖端张开,同时织物受到外力挤压,呢坯中的羊毛纤维被迫发生移动,由于定向摩擦效应,毛纤维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而当外力去除后,因相邻羊毛鳞片相互咬合锁持,羊毛纤维将停留在新的位置上,缓慢的恢复其卷曲形态,这种运动过程又因为定向摩擦效应,羊毛纤维会咬合的更紧。如此反复的受到外力作用,羊毛纤维的毛尖部相互缠绕,使织物发生毡缩。
纤维在染整加工中,织物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张力作用,使织物暂时维持着一个较宽平整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和水分子作用。会加速纤维中内应力的释放,恢复到比出厂时较小的形态。
那么我们有什么较好的解决缩水的办法呢???
欢迎大家看看我关于染整方面的其他文章,记得点赞 收藏 分享~
反复湿敷皮肤会干燥。
-—————————————————
非常抱歉最近年底事情堆积得很多,而且这两天偏头痛犯了。我简单说两句行吗?
不一定是因为渗透压,要看你敷的什么溶液了,低渗的也就是泡涨不会泡扁。
其实首先靠这样想补水肯定补不进去,角质层吸收水的能力是会变的,外界湿度大的时候就会下降甚至不吸收。
其次冷湿敷会让毛细血管收缩而皮肤得到供养减少所以干燥。
最后反复干湿交替等于不停去破坏皮脂层所以保水功能被损坏。
就酱,对不住啊大家,我先睡一下。
**有三种颜色的猫一定是母猫!
你朋友的人缘平均来说会比你好!
最胜任量化金融的不是金融系也不是数学系而是物理系!
70 年产权的房子和永久产权的房子从权益角度计算差别甚至不到 5%!
绝大部分动物天性和大部分人性都可以由 “基因要尽可能多地复制自己” 而解释通!
**
缺乏睡眠的人,往往表现得更加自私自利。
“睡眠不足” 和 “自私”,看上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最近的一些调查研究,证实了这两件事之间确实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处于疲劳状态的人,捐助慈善事业的意愿会显著降低。文章援引了美国杨百翰大学一次面向 1100 人的调研,研究者发现,当研究对象过早地在凌晨醒来,由于睡眠不足,他们向红十字会捐钱的可能性会降低 5%,签署社会公益事业请愿书的可能性会降低 6%。
主持这项研究的 John Holbein 教授认为,疲劳会使人们认知能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受到本能的驱使,而从事道德判断,则需要在本能的基础上,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
无独有偶,学术期刊《自然 - 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也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给 1117 名志愿者发出调查问卷,志愿者被分成两组,一组在下午填写,而另一组在凌晨 3 点到 5 点填写,在凌晨填写的人,平均睡眠时间要比另一组少大约 40 分钟。
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些在凌晨被提问的人,向红十字会的捐款可能性平均降低了 5.5%,参加社区投票的可能性降低了 4%,而签署社会公益事业请愿书的可能性会降低 6%。
有趣的是,疲劳只会让降低人们参与社会行为的意愿,至于看电视、打游戏、吃零食这些宅在家中就可以进行的、“自得其乐” 的活动,受试者的意愿一点都没有下降,即使他们更需要的是一次充足的睡眠。
看来,保证充足、舒适的睡眠,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给你一个圆盘板子,然后用单色光照射这个板子,在板子的后面放一个光屏,那么会发生什么现象?
你肯定会说,板子肯定会在光屏中形成一片阴影啊。但是实际上,如果板子的大小合适,会在阴影的中间,产生一个亮斑!
这个亮斑被称为泊松亮斑。
一般人肯定会觉得:“怎么可能,简直是闹鬼啊。” 讽刺的是, 泊松也是不信的。
那为什么还要命名为泊松亮斑呢?这个要从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提起了。
在 17,18 世纪,当时对于光是什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牛顿提出的光的微粒说,就是说,光实际上是一堆运动的粒子。另外一种是惠更斯提出的光的波动说,就是说光是一种波。因为牛顿在当时科学界几乎占有统治的地位,他就不停的打压光的波动说,所以微粒说一直占据上风。
不过后来光的越来越多的现象,比如干涉衍射等等,都不能用微粒说来解释。
再后来在 1818 年,法国科学院搞了一个征文竞赛,菲涅耳提交了一篇论文,当时的评委之一泊松是光的微粒说的狂热支持者,他看到这篇论文,立刻表明了反对。他就想了,该怎么反对他呢?于是他就用菲涅耳的理论进行计算,结果发现,会在中间产生一个亮斑。他立刻就说:“一派胡言!菲涅耳的理论是完全荒谬的。“众人表示非常有道理,菲涅耳的理论似乎就这样被驳倒了。
菲涅耳当时没有退缩,说到:” 那我们就做这个实验,谁怕谁啊。“结果真的他找到了亮斑。
于是,泊松成功的被打脸,他的这个反对,反而成了支持菲涅耳的理论的强有力证据,光的微粒说也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个也是科学史上著名的” 倒戈一击 “事件,一个理论的支持者亲手推翻了他支持的理论。
集体往往不比个人明智,越是交流充分的集体越能做出平庸甚至愚蠢的决定。
群体智慧只能出现在成员间相互平等的精英团体中。
所以要相信自己的经验,多看看优秀的书,谨慎使用社交媒体,不要像我一样在网上整体吐槽,被人嫌弃 ^_^
破窗定律和鸟笼定律,经典管理学理论。
如果一间房子的窗户玻璃被打了一块,你不及时补上的话,那么其他的玻璃也会很快被打碎,直到打光为止。楼道里一面干净的白墙没人去踢,一旦上面出现一个脚印,那么脚印会越来越多直到毁了这面墙。管理学意义就是团队里如果有人犯错或违反制度而没有得到惩戒的话,那么其他人也会跟着违反制度,直到没有制度。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一定要弄死第一个偷吃苹果的人。
如果你在家里挂一个空鸟笼子,最终的结果是要么你买一只鸟,要么你扔掉空笼子。因为每一个来家里的人都会问你不养鸟挂个空笼子是有病吗?久而久之你会不胜其烦,买鸟 or 扔笼子。所以凡事别背虚名,能坐实就坐实。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一对男女,关系长久亲密而不发生点什么显然不科学。请大家自行思索管理学意义。
尾巴摇动狗。
社会学上的意思是极少数的弱势群体,也可以掀起一场大的运动或社会性改变。
比如秦朝时候陈胜吴广只有百人的运动。他们运动的阈值是 0,而后随之运动的人的阈值是 1 或更高,最终灭了秦朝。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读中学时看过一群剃光头(或戴丑帽)的男生吗?
五个好基友组成的团体 = 整个社会
A 剃光头的阈值是 0。也就是说他可能有点秃,或对发型没什么要求,或敢于尝试任何事物。
不管其他人是什么发型,他都有可能去剃光头。
B 剃光头的阈值是 1。只要有一个基友剃光头,他就可能也会去剃。
C、D、E 三人的阈值都是 2。只要有两个基友剃光头,他们就可以去剃光头。
所以,最后这五个人都剃了光头。
A 只是一个人,却决定了五个人(一个社会)的发型。
当然如果五个人的阈值都〉=1,那没有人会去剃光头。
如果五个人的阈值为 0,1,2,3,4。那五个人都会剃光头。从而掀起轰轰烈烈的太阳头运动。
同理,如果你想掀起什么运动或是做什么社会性改变,不必担心自己势单力薄,你成功的机率比其他人想象地要高得多。
什么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他人只是心灵鸡汤而已,实践会让你受益更多。
想好就去做吧,从今天起,思考如何去改变一亿人。
同群效应: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价格、收人等个体自身经济利益的激励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他周围的与他相同地位的其他人影响。
————————————–
原谅我之前阀值和阈值,傻傻分不清楚。感谢知友文城提醒。
*
得不到一个女人,往往是因为你太愛她了。
听说过一个故事。市中心医院有个主管高压消毒的工作人员,平时略微洁癖,喜得贵子后对小孩关怀更是无微不致。小孩所有贴身衣物用品洗过之后一律放进去消毒。吊诡的是这么照顾孩子却一直身体很差,每年都会得重感冒,而且持续时间很久。
后来有老大夫告诉他小孩从小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不利于形成自我抵抗机制,长大后对病毒抵抗能力就会很差。
这也许和温室花朵无法抵御风雨的道理一样吧。
作为法学狗我来写一个法律的理论:民法里的 “法无明文即自由” 和行政法里的“法无明文即禁止”。
如果稍微关心法律的知友可能就会知道,前段时间微博上爆出了温州的交警让乱开远光灯的司机自愿体验直视远光灯的处罚。微博上一片叫好。当有人质疑这种做法后,按照微博键盘侠们的尿性,这名可怜的朋友立刻被口水淹没,被大骂是政府的狗什么什么的。
接下来就是对这个 “体验式执法” 的简单分析。一旦按照上述的立法原则,那么推理出来的结论就是:“体验式执法” 无法可依,自愿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倡导这种处罚的泛滥。
这个结论很荒谬对吧?毕竟让这些人亲自体验一把被远光灯直视眼睛的感受能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那种难受,这样以后他们上路也会文明一点,多好啊。微博上的评论区也是这种想法。大家可以看看截图。
这是这条微博底下相应的评论区。
澎湃新闻对这件事也作出了相应的报导。
有一个评论说得非常中肯(“出发点是好的,却没有法律依据,属于滥用职权”),也符合法律原理,这本是一个非常有见解的评论,但是受到了如下的抨击。
我就不评论这些人的语言了,相信大家活到今天多多少少也接触过这种人,少点跟他们争论就是最好的对待方式。“法律” 和” 感情 “也不是一种东西,法律上通过的判决很可能在大众的感情上无法获得承认,这个问题等我以后找到素材我会写。今天就先来为大家解释一下我为什么反对 “体验式执法”。
民法里有一个原则,叫做法无明文规定既自由。最早是由哈耶克提出来的,这同样是我们中国立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民法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在这个我选择《婚姻法》做一个例子说明。
这是《婚姻法》的第 5、6、7 条。大家可以看到第 7 条明确禁止了两种结婚的情况:近亲和传染病。**但是第 7 条并没有明确禁止同性婚姻,**这就是简单的法无明文规定既自由,gay 和 les 同样可以在中国境内结婚,举办婚礼,只不过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权利义务而已,但是同性婚姻并不犯法,这属于私人权利的一部分(简称私权)。
那么什么是法无明文规定既禁止呢?**这个原则是用来规定公权力的,**什么是公权力?简单地说,公务员手上握着的就是公权力:法官审判、警察抓人、交警扣分…… 这些公务员做的事情就是在行使自己的公权利。他们做的事情会影响到别人,关乎到社会。
所以这就衍生出了截然不同于私权的 “法无明文规定既禁止”。我们可以先看看我们的《行政处罚法》是怎么说的。
简单地说,公权和私权行使的区别在于,对于私权利来说,只要法律没有明确禁止你去做,那么你就可以去做。只要不犯法就行。
而对于公权力来说,由于公权力所产生的影响要比私权利大的多,所以法律为了防止公权滥用,要求公务员行使权利的时候必须一字一句地按照法条去做。你不能随随便便按照你的个人自由去行使公权力,因为这里有可能造成权力滑坡,英文上有一个词专门描述这种现象:slippery slope. 说的就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这个权力滑坡在历史上直接导致了纳粹的诞生。
**只要公务员敢不照着法律执法,那么很快整个执法系统就敢把人权践踏在脚下,**今天他敢让你目视远光灯,明天他就敢没收你的车。
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对 “体验式执法”。对于这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这些法规写得清清楚楚,就是扣分,从来就没有说让你目视远光灯。
而且这种体验式执法还成了变体,各种处罚方式五花八门。。。抄红绿灯的也有。
行政处罚法写得清清楚楚,行政处罚必须要遵守法律的规定,哪部法律规定了你们可以罚这些人抄红绿灯?
乱七八糟,瞎胡闹。
这个新闻评论员评论的还是非常中肯的,温州交警的做法好就好在,他并没有强制群众去目视远光灯,所以这件事情小打小闹也就过去了,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条微博底下的一些评论。也是大开眼界。
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每当有一些非常直击群众 G 点的新闻出来后,各路人士也是二话不说,立马扯到刑法。
踩天鹅蛋,死刑。
打狗,死刑。
吃狗肉,死刑。
打老奶奶,死刑。
小学生被罚蹲墙角,也当然死刑。
很多网上的言论都把感情和法律混淆在一起了,大家要清楚一点,法律的本质就是瑕疵的,法律只不过是一堆坏的解决方案中相对好的那个方案。
大家千万别从微博上面学习法律知识。真的有毒的。
以上。
看似荒谬,其实科学,这个有很多。但是还有一些看似荒谬,仔细想想也蛮有道理的。当你把世界简化到非常易于处理的时候,这种荒谬就出现,虽然荒谬,但是蛮有道理,作为一个理论的纯化或者思维的起点是有用的。
例如:
1、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利润为零。
为什么?因为完全竞争市场,产品是完全同质的,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任何一个厂商只要比别的厂商价格低一点,它就可以占领整个市场,而其他厂商一个消费者也得不到,所以厂商必须把价格压到最低,直到等于边际成本。
2、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预言资本的利润递减
一本叫做《21 世纪资本论》的书,其实和《资本论》正好相反。马克思认为,利润是剥削工人得到的,所以利润越高肯定就是使用的工人越高,但是由于竞争,资本家不得不更多的使用机器,也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既然工人越来越少,可以剥削的也越来越少,利润自然也更少。
3、李嘉图等价:政府发行债券还是征税,对消费者来说是一样的
经济萧条的时候,政府想要刺激消费,于是就减税。既然减税了,人的收入就提高了,收入提高了,自然消费也提高了,于是经济被拉动了。
这样想合理。但是一个叫做 “李嘉图等价” 的理论认为不是这样。设想一下,政府减税的结果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意味着以后政府要支付一个负债,这个负债哪里来支付的?依然还是要消费者支付,因此减税的后果是,本年度的收入提高了,以后的收入降低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一个从一生的角度规划其收入和消费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4、类似的:mm 定理:企业的价值和资本结构无关
企业融资可以采取发行股票这种权益融资,也可以采取发行债券这种债务融资,但是无论采取哪个,结果其实是一样的。因为采取债务融资的同时,股价会下跌,债务融资的好处会股价的下跌抵消,最终的结果是公司价值不变。
5、有效市场假说:股市是随机游走的,没有人能预测股市
如果股票市场是完美的,且人是理性的,那么股票当期价格已经包含了股市的全部信息,任何人从这可得的信息中预测未来的股市,但未来的股市就只被一个扰动项所决定,换句话说,它是随机游走的,所以没有人能预测股市。以一定权重购买整个市场的全部股票所获得的收益率,不会小于人根据某种方法所获得的期望收益率。
6、科斯定理:产权明晰且交易成本极低,市场能找到最有效的配置方式,这和初始产权无关。
设想工厂排污水,居民不满。可以有两个选择,工厂治理以及居民治理,假设工厂治理的成本为 3,居民治理的成本为 5. 一个社会计划者认为工厂治理效率较高,所以规定居民有水不被污染的产权,于是工厂就被迫治理污水;然而即使规定工厂有随意排污的产权,那么居民就要治理污水,一旦居民发现工厂治理污水更有效率,就会和他交易,给他一定报酬,然后让他治理,只要这个报酬在 3 和 5 之间,二者就都有收益,然而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工厂治理。
也就是无论规定居民有权享受洁净的水,还是规定工厂有权排污,最后的结果都是工厂治理,这也是最有效率的治理方式,所以无论产权如何配置,结果都是一样的。这很奇怪。
7、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独立货币政策不可兼得
资本自由流动意味着国内没有套利机会,汇率稳定意味着货币当局需要通过操纵外汇储备将汇率维持在一个预定值。在这种情况下,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了本国利率,于是资本开始外流和贸易逆差,于是本币贬值,为此货币当局不得不出售外汇储备购买本币,才能将汇率稳定在原来水平,直到他们收回的货币正好等于一开始扩张的货币。
因此一个国家要么牺牲资本的自由流动换取稳定的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要么牺牲独立的货币政策来换取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稳定的汇率;要么牺牲稳定的汇率来换取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而不能三个都占。
先写到这里。有事出去。回来接着补充。
奥对了。支持一下我的播客
谈《一步之遥》:入戏与出戏,只在一步之遥
这是第一期。荔枝 fm 搜 “改之理”
我会持续更新的哦!!!
1 回归平均值理论,说的是,假如一个篮球运动员第一天表现得很好,第二天有很大概率表现得不好或更好,但很少有可能和第一天相同。但人们一般会根据第一天的表现预测他们第二天的表现,以为好的会越好,坏的会越坏。
2 大数定律和小数定律,说的是在样本够大的情况下,实验结果才有意义,然而,人类总是倾向相信小范围内的数据分布。因为,虽然大样本比小样本精确,但小样本出现极端情况的概率比大样本大,人类的直觉很难觉察出大范围数据的精确性,却很容易被小范围内的典型事例所吸引,从而让自己相信小范围内的概率分布。
3 长远的未来不可预测,这说明经济学家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甚至不如普通人,对政治家来說也一样,政治家对未来的预测可能也比不上会扔飞镖的猴子。
4 对于复杂的系统,专家的直觉比不上简单的公式来得有效,十个资深的品酒师对葡萄酒的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测,比不上只有一行的葡萄酒价格预测公式。
5 人们更相信能够体验到的因果关系,反而对详实的数据没有感觉,这证明了为何知乎上没有干货的情感大师比那些只会列数据的理性派更能吸引到人们的赞同票。
6 人们常忽视基础概率,却只注意典型性特征,比如,小李十分精通经济学,那他是大学生的概率大还是他是经济学研究生的概率大?很多人会选择相信小李是经济学研究生,因为他们被 “经济学研究生” 这个典型事例吸引了,却没有考虑到在人群中,普通大学生远比经济学研究生多。
7 对问题越关注越解决不了的锚定效应,比如一个害羞的人越是关注怎么让自己平静下来,越是容易引发害羞情感,父母对子女越是担心,越是想扭转子女的问题,越是会激化问题,使得问题扩大化。
8 人们会不自觉的把难题转换成简单的问题,从而使自己变得盲目乐观起来。比如,面对如何减肥的难题,很多人会把问题单纯地转化成如何减少食量,却没有考虑到更多的客观因素。
9 人们会夸大极小的危险概率,而忽视基础概率,比如一个人偶尔被蛇咬了,他就会开始恐惧一切像蛇的物体,却没有想到被蛇咬到的概率极其小。还有,坐飞机失事的概率非常小,但只要身边发生过这么一次小概率事故,有很大可能,这个人会对飞机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
10 人类喜欢夸大自己的控制力,忽视客观环境的影响,这就成了内疚感的一大根源,很多时候,问题的发生,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只是微乎其微。
11 事后诸葛亮效应,也就是说人类会为所有事情的发生寻找因果律,不管系统多复杂,人类还是喜欢从中寻求简单的因果效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成功学的书汗牛充栋,为什么知乎上以事后诸葛亮的思维方式来夸夸其谈的答案会那么多。
12 指数增长效应,人类能理解线性增长,却对指数增长的效应难以理解,将一张纸对折五十次后,它的厚度有多厚呢,它的厚度可以上月球,几乎到达太阳。
13 稀少性效应,东西之所以珍贵,取决于它是稀少还是多,而不是它看起来很好或很有用。
14 框架效应,视表达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同样是知乎上的答案,理念和内核一样,只不过有的人采取了卖萌的表达方式,还加入了几张图片,就让另外一个本质上相同的答案在赞同数上相形见绌。
15 联想的偏见。这条也是由人类很注重因果关系而来,比如一个网球运动员在赢了重要比赛的那天刚好穿了红色内裤,那么他下次还会想穿这条幸运的红色内裤。一个推销员会选择单数天拜访重要客户,只是因为他觉得单数比双数美,在美丽的单数天出去更容易成功。
16 创造历史的是重要人物,而不是人民,如果形成希特勒的卵子和精子没有相遇,二战就不会发生。
17 如果你在十个人的竞争中胜出了,那么你的才能是决定胜出的关键因素,如果你在十万个人中胜出了,那么决定你胜出的只是运气,和才能无关。马云成为中国首富,和他的才能无关,有关系的只是运气。直觉上人们否认运气,强调一个人的才能在成功中的主导地位,但很可惜,在导致成功的因素中,运气远比才能重要。
打篮球不利于长个子。
很多人认为打篮球可以长个子,其实这是一个幸存者偏差。
因为大部分高个子在篮球运动中比矮个子有更大的优势,能赢得更多的场次,获得更多的正反馈,所以很多高个子留了下来而矮个子选择了退出,从而产生打篮球能长个子的假象。
实际上,像篮球、足球这样的对抗性运动,对关节的损伤是比较大的,会促进骨骺线的闭合,其反作用大于运动对生长发育的正面作用。
==================================================
上面这句 “其反作用大于运动对生长发育的正面作用” 引起了不少争议,我也承认这句话说的不严谨,因为射球、简单运球等没有身体对抗的运动的确可以给身体施加一些纵向刺激,其对生长发育的正面作用也远大于反作用,但是它们终归是篮球运动的初级阶段,不能代表整个充满剧烈身体对抗的篮球运动。
其实这个回答的目的是想指出简单粗暴地将篮球运动当成长高的捷径一直是老一辈人最常犯的错误,他们总是将一复杂的东西归结为简单的因果关系。机体的健康发育哪有这么简单,适度的运动、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三者到位才能给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最优的(后天)条件。
流产不被禁止导致美国犯罪率下降
飞机是最安全的运输工具。
就马来西亚人不信这个。
巴拿赫 - 塔斯基 “悖论”:一个球可以分解和重新组合成两个大小和原来一样的球。
一个球可以分解和重新组合成两个大小和原来一样的球。
这个悖论看起来很荒谬,但其实又有严格的科学推理请看以下视频,双语字幕,通俗易懂。时长 24 分钟,前面 11 分钟是关于数学无限的理论知识,后面来验证这个悖论。
来源于哔哩哔哩
视频看起来实在太长了,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用更通俗的语言来对这个视频进行复述一遍。要搞懂分球悖论,需要准备这几个知识:
1. 什么是无限?
无限并不是一个数,而是一种大小。无限分可数无限和不可数无限,不可数无限比可数无限更大。
2. 由无限产生的与直觉相悖的数学知识
超级韦氏字典
每个字母开头的序列都印一卷的话,一共要印 26 卷。但是通过数学的无限我们知道只需要印一卷就可以了。
如果把所有 A 开头的单词放在标题为 A 的分卷里,去掉词首的 A 过后,就会变成全部可能的单词,也就是说只用一卷就完成了需要印 26 卷的内容
好了,准备好这些知识过后就来验证我们的巴拿赫 - 塔斯基定理。
**首先,**我们对球面的每一个点起名字,而且只起一个名字,方法是:一个起始点怎样走到它们,就怎样取名。1. 在球面上取一个起点 O,标记为绿色,并且以一定的长度沿着上 (U) 下(D)左 (L) 右(R)四个方向移动任意步骤(步骤中要不能有上下、下上、右左、右左);2. 每个终点以移动步骤来命名并且以相应的颜色进行标记:最后一次移动为 “U、D、L、R” 则分别为橙、蓝、紫、红; 3. 除了这些点外,每次取一个起点,会有对于的两个轴心极点,这些极点在标记过程中会被反复标记,因此单独取出来标成黄色。因此整个球的所有点都被六种颜色充满。
**其次,**按颜色将球拆解开,得到了六个颜色的碎片和一个球心。
六个球碎片,右上角白点为球心
**最后,**1. 将左碎片的球,整个向右转一下,这相当于把结尾的左和右抵消,得到的是以左、上、下为结尾的所有点的集合,于是这个约占 1/6 的碎片变成了约 3/4;2. 这个 3/4 球再加上右碎片和轴心极点、球心,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球;3. 把上碎片的球,向下翻转后会变成起点的那些点取出来和下碎片的球合并到一起,剩余部分向下转动,得到以上、左、右结尾的碎片集合;4. 这样只缺轴心极点和球心了,将这个空心球绕着某个轴旋转,某个圆经过球心和极轴上的任意一个点,圆的周长为 2πr,利用无限的概念即可补上球心和极轴,这样就得到第二个球了。
以上,就完成了巴拿赫 - 塔斯基定理的证明。看起来晕头转向,但是大家只要明白, 宇宙就是这样,充满了未知与不可思议。
数学上可以证明的东西,能够使我们抽象地预言和描述现实世界的许多事情。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某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人们以为永远不能用于现实世界的时候,在过了几年数十年数百年之后,当科学追赶上来,发现它们完全可以应用,并且很有用。而巴拿赫 - 塔斯基定理或许真的可以用于现实世界,已经有一些论文提出巴拿赫 - 塔斯基定理牵涉到微小的亚原子粒子是如何能够在高能碰撞中变成比原先更多的粒子。
人类是有限的,我们的生命微不足道,从科学上也只能考虑现实世界的很小一部分,我们习以为常的只是片面的一部分,我们只能看见电磁波频谱的一小部分,我们只能浅显的探索这个广阔的宇宙,常识适用于这些我们能够得到的东西,但是常识也仅限于此,平平常常。宇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我们自己。
关注科普小当家,分享给你有趣、有用的冷知识以及生活小技巧。
核能是清洁、环保、经济的能源,带来的污染远比火力发电少—————————————————
其实我也不是觉得很荒谬,但是大部分第一次听说的同学都表示很惊讶啊,仅此而已。。包括很多时候谈核色变,也不想想如果大力发展核电来取代火电空气质量、还有污染这样的慢性伤害可以减少多少,当然,核电安全方面的技术必须把控好(小女不才,有问题的话敬请各位大神指出或补充)
张召忠先生关于激光武器最怕雾霾的观点。
这个问题似乎是为物理学而准备的,从相对还到量子力学,有大把大把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比如量子纠缠,不确定原理,波粒二象性,时间延缓,长度伸缩等等等。但我这里谈的不是这些,而是类似于否定之否定,我们来看一个荒谬之荒谬的例子。
如果你预先先理解了一个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理论,也就是把一个初看起来荒谬但经过学习了解后心理上已经接受的理论,再反荒谬一遍,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独特?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和不确定性原理都是违背经典常识的,前者的是说如果两个粒子处于纠缠态,那么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测量将以超光速的形式影响另一个粒子的量子态,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后一个是讲如果两个力学量是不对易的,比如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那么我们不能同时精确确定它的动量和位置。就好比照相,你拍摄一个乒乓球,如果快门很快,那么球的位置确定了,但速度你得不到,如果快门慢一些,照片上的球呈现出一段轨迹运动,你可以观察出它的速度,但位置就模糊了。
如果你接受了上面两个结论,把其作为常识,那么爱因斯坦思考的妙处就在于运用上面两个理论得到一个违背量子力学常识的结论,也就是荒谬之荒谬。
考虑两个粒子在位置上处于量子纠缠态:
x1x2+x1’x2'
这里粒子 1 可处于 x1 或 x1’的位置,粒子 2 可处于 x2 或 x2’的位置。从这个量子态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测量出粒子 1 处于 x1,那么根据波函数塌缩原理,我们立刻可以知道粒子 2 处于 x2,反之亦然。所以说粒子 1 和粒子 2 是纠缠在一起的,叫做量子纠缠态。同时呢,如果这两个粒子从动量的角度上考察,它们也处于动量的纠缠态:
p1p2+p1’p2'
这里粒子 1 可处于 p1 或 p1’的动量值,粒子 2 可处于 p2 或 p2’的动量值。从这个量子态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测量出粒子 1 的动量处于 p1,那么根据波函数塌缩原理,我们立刻可以知道粒子 2 的动量处于 p2,反之亦然。
那么爱因斯坦就发问了:如果我在对粒子 1 测量其位置的同时,对粒子 2 测量其动量值,那么不就可以同时得到粒子 1 和粒子 2 各自的位置和动量吗?这不就和量子力学的结论相矛盾么?
这一理论被称为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或新 “测不准原理”。关于此中科大 2011 年作了相关实验,详情可看
科大首次实验验证新 & quot; 测不准原理 & quot; 成果有望应用
另外吐槽一下某高票答案
————————
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偏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癌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
说得挺好,但是您不觉得文不对题吗?这些是哪门子科学理论?
1981 年美国的 Schlitz 啤酒公司做了一个在外人看来十分盲目惊险甚至荒谬的营销。
在那一年的 NFL 超级碗总决赛(全美收视率最高的体育赛事)期间,他们直播了一场盲测(Blind Test)。他们邀请了 100 名消费者品尝 Schlitz 的啤酒以及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Michelob 的产品,还煞有介事了邀请了橄榄球比赛的裁判来监督。这个营销花费了公司超过 170 万美元。如果盲测的结果不满意,损失的可不仅仅是 170 万美元的营销费,更重要的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愚蠢行为也会被竞争对手嘲笑。
但是 Schlitz 公司显然是有备而来。不过你以为是他们的啤酒足口感足够好才敢这么大胆?显然不是。那时候各个厂家啤酒的口味其实是大同小异。如果闭上眼睛让你选两种啤酒的话,几乎就和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一致。他们耍了个小聪明:他们请的 100 名消费者都是竞争对手产品的死粉。所以最后即使只有一半的参与者选择了 Schlitz,他们也会脸上有光:你看,竟然有一半的友商消费者投诚我们家产品啦!
不过万一直播那一天那 100 个参与者的味觉和嗅觉变得异常灵敏,大家一起选了 Michelob 啤酒,那可怎么办?这里就要用到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的一个概念:二项分布(Binomial distribution)。它是 n(此处是 100 个消费者,所以 n 为 100)个独立的是 / 非(要么选 Schlitz,要么选 Michelob)试验中成功(选了 Schlitz 就算成功)的次数的离散概率分布。这个概率分布告诉我们,100 个人全选竞争对手牌子的概率是 1/12676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6。这个概率是什么概念呢:和盲测现场有观众被陨石击中身亡的概率差不多。这个二项分布还告诉我们:98% 的概率是至少 40 人会选 Schlitz,86% 的概率至少 45 人会选 Schlitz。所以咋看之下非常冒险的决定其实并非如此。
最后的结果如何呢?最终 50 名消费者选取了 Schlitz。
参考文献
《Naked Statistics: Stripping the Dread from the Data》, Charles Wheelan
发展心理学迄今为止最惊人的公认的重大发现: 父母所创造的共享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后天成长基本无影响。
感谢
的展开描述
“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常常被夸大,而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通常是基因(包括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因为基因 在先,所以这部份算作基因),其次是非共享环境(父母也能为孩子提供非共享环境),共享环境的用处很小,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非共享教育环境(教养)仍然是必要的。
”
-————
在说结论之前, 先给出相关的定义, 与实验方式。
同卵双生子(MZ),其遗传基因 100% 相同。
异卵双生子(DZ),其遗传基因 50% 相同。
领养子 (Adopted Siblings AS),其遗传基因 0% 相同。
在共同长大,拥有共同的环境影响的情况下(等环境假设), 如果某个行为或生理特征在 MZ 比起在 DZ 身上更显著相似,DZ 比 AS 更显著相似 (MZ » DZ » AS) ,我们就倾向于认为基因差异对这个特征有相当大的影响 (high heritability)。
如果 (
)我们就倾向于认为基因差异对这个特征有基本无影响 (low heritability), 环境对此特征的影响更大。
最后, 如果同卵双生子从出生就被分开收养(MZA),100% 相同, 但是彼此环境不同;如果一对同卵双生子在一起抚养(MZT),100% 相同, 但是彼此环境相同。对两种情况下的差异数据进行比较, 就能得出基因 / 环境在形成差异时的比重。
即使是 MZ,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形成心理特征的差异, 这一部分就是环境的影响结果(因为遗传基因 100% 相同)。
Environment 环境 又分为两种
共享环境:你与你的兄弟姐妹共享的环境变量。 包括但不限于,父母教育程度,性格, 家庭环境, 教育方式, 单亲与否, 吸烟与否等等
非共享环境: 除了共享环境 以外的所有因素。 包括但不限与, 你三岁在幼儿园磕破头, 7 岁被同学穿上花裙子/过家家, 13 岁开始早恋, 15 岁开始上课看小说, 21 在失恋中升华, 25 岁在悬崖下捡到武功秘籍, 27 岁在海边顿悟剑法, 29 岁走火入魔, 30 大病初愈,打通任督二脉。。。
精准的定义可以参考
的另一个答案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哪些?分别起到多大作用? - Andy Lee 的回答
Heredity (先天基因差异变量) + Shared Environment(共享环境差异变量) + Non shared Environment(非共享环境差异变量) = 100% 解释差异的归因
怎么进一步区分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在影响差异的比重呢? 主要通过以下实验
**收养变量研究:**当一个家庭已有小孩的家庭收养了一个小孩的 (AS)(年龄接近,收养时间越早越好),我们认为这个收养的小孩与他的非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的特征相似都是共享环境导致的,因为他们之间按的遗传基因是完全不同的。 类似实验数据:
MZ 分开收养(100% 基因因素, 0% 共享环境),
MZ 共同抚养(100% 基因因素, 100% 共享环境),
DZ 分开收养(50% 基因因素, 0% 共享环境),
DZ 共同抚养(50% 基因因素, 100% 共享环境),
AS (0% 基因因素, 100% 共享环境)
两个结论
耶鲁大学公开课 《心理学导论》 第 13 课:人与人的差异
http://oyc.yale.edu/psychology/psyc-110/lecture-13
课上给出关于人与人差异的两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特征都是高遗传力 (high heritability)。
包括 IQ,性格, 感觉幸福度,信仰, 政治倾向,性取向等, 人与人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的不同。
谢谢提醒, 性格在世俗社会泛指和心理学学术上的定义可能有些不同。 在心理学上可以参考 五大性格特质 中的定义 包括
[作者按] 高遗传力 (high heritability), 并不是说,父母的感觉幸福度是 9 (从 1 到 10), 你的感觉幸福度就会很高。 而是说你的感觉幸福度(3)和我的感觉幸福度(8)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因的差异。 也就是说, 一出生,感觉幸福度就已经有一个基本的基因底调了
也就是说,一出生,个体之间的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特征的差异,包括 IQ,性格,就已经基本定调了。1970 年代,这个结论刚刚露头时,整个美国都非常抗拒, 认为生来就有差异的这个观念,不符合美国强调的众生平等的建国理念。。。
In many cas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genes make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traits such as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Neill, J.T. (2004). Nature vs nurture in intelligence. Last updated: April 2005
第二个结论
第二个结论: 除去先天基因影响, 剩余差异都归结到非共享环境的差异
换句话说, 后天共享环境对差异形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0-10%)。家庭共享环境对孩子的心理特征成形几乎无影响
Most adoption studies indicate that by adulthood the personalities of adopted siblings are little or no more similar than random pairs of strangers. This would mean that shared family effects on personality are zero by adulthood. As is the case with personality, non-shared environmental effects are often found to out-weigh shared environmental effects.
Weiss A, Bates TC, Luciano M (March 2008). “Happiness is a personal(ity) thing: the genetics of personality and well-being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Psychological Science19 (3): 205–10. doi:10.1111/j.1467-9280.2008.02068.x. PMID18315789. Retrieved 2011-07-20.
There are some family effects on the IQ of children, accounting for up to a quarter of the variance. However, adoption studies show that by adulthood adoptive siblings aren’t more similar in IQ than strangers
Bouchard Jr, TJ (1998).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adult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mental abilities”. Human biology70 (2): 257–79. PMID9549239.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 基因只能解释 50% 的个体差异, 家庭影响只有 0-10%, 剩下的 40-50% 是同伴影响决定的。
。。。
如果保持基因不变, 学校不变, 把父母换了, 基本上对孩子最后的成型没有影响。
(这话不是我说的, 是 Harris (1996)论文里的原话, 我只是翻译一下)
What GS(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implies is that children would develop into the same sort of adults if we left them in their homes, their schools, their neighborhoods, and their cultural or subcultural groups, but switched all the parents around. – Judith Rich Harris (1996) ”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1 择校, 择社区, 择玩伴
2 努力影响比自己小十岁的群体,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些比自己大 10 岁的群体中得到正面影响。 – 这也是我为啥在知乎努力回答问题的原因。
Parent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but it’s substantially indirect; parents help define the schools, neighborhoods, and peers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whether their children become delinquent, use drugs, or get pregnant. Moreover, children often take their cues from slightly older children, who get their cues from older youth, who take theirs from young adults in the parents’ generation.
-–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Pg184 – 185
Reference:
Yale 公开课 (英文官网)
公开课听课笔记 (中文豆瓣)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pg 184-185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中译名(教养的迷思)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wiki:
Nature versus nurture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哪些?分别起到多大作用? - Andy Lee 的回答
------------更新分割线---------
研究结论是 家庭共享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择校择社区,只是父母改变非共享环境,间接影响孩子的一个可能。 即使是择校择社区, 你是和学渣还是学霸混也不是父母能决定的了。
关于共享环境的范畴, 假设 n 个平行世界有 n 个同样的你, 或者有 n 个同卵双生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共享环境中, 有大富大贵的 有贫民窟的, 有单亲家庭的, 有同性恋领养的, 有吸*毒的, 有性工作者的。 最后所有的你成长后的差异, 与以上因素无关。 绝大部分差异都是非共享环境造成的。
父母只是在你是受精卵时影响了 50%,接下来基本无影响。
Your parents had a huge effect on your intelligence and your personality, around 0.5 actually. They had this effect at the moment of conception. From then on in, they played very little role in shaping you — what you are.
在耶鲁心理学的最后一课,对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展望时,教授也提到:
我们知道人与人差异的形成,一半是基因, 一半是后天非共享因素。 但是我们还不知道具体的机制是怎样的。 到底是什么让人更有担当,又或者更懦弱, 更无私,又或者更无耻, 更加坚定信念追求梦想, 又或者更随波逐流。 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未知有待探索。
http://oyc.yale.edu/psychology/psyc-110/lecture-20#ch4
We know that about half of the variants in personality, about hal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eople, are due to genetic factors but we don’t know how to explain where the other half happens. It has to be experienced but we have no real good theories of the sort of experience that makes one person adventurous and another one timid, one bitter and one satisfied. We know a lot about the social influences that can drive people to do terrible things to one another but we don’t know the answer to the maybe harder question of why some of us — some people are immune to these influences, why some people do good things, perhaps even heroic things, regardless of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y find themselves in. So, there’s an enormous amount left to do. It’s an exciting field just because there’s just so much more we need to understand.
-———————————–2015 第一天的更新分割线 ———————-
话说这个答案很应题吧 “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 在外行看来是极其荒谬的,甚至会遭到群众的炮轰” 求 up 求赞啊 感谢什么的到是不重要:)。
关于回复里那个家暴的例子(假设父亲家暴母亲), 有一种解释就是父亲的暴力基因和低自我控制基因,以及母亲的 “缺陷” 遗传到了孩子身上, 即使在平行世界里有另一个同样基因的复制体,被幸福家庭领养, 也会表现出暴力倾向。 根据本理论, 其本体与复制体的其他差异,是归因于非共享环境, 与幸福家庭和暴力家庭环境基本无关。
这也顺便回答
努力无用论。 恰恰相反, 既然我们不能决定基因(至少现阶段不能 ^_^), 个人的成长和性格的成形是取决于非共享环境, 而不是父母的学历, 教育和家庭环境。 你更有理由去努力 去改变 去争取更适合你的环境, 朋友, 同学, 导师, 以及大环境。 最后当你站到成功的领奖台上, 要感谢父母时, 不要说错话: 不是感谢他们多年的教育, 而是要感谢他们赋予了你如此优秀的基因。 又或者你一事无成回首往事时, 不要责怪父母的失败家庭教育, 这是不科学的,统计数据上不相关的:) 因为是你的基因和你的非共享环境的表现 决定了你的成长。
不确定你的相关领域是什么意思。 不过这门《心理学导论》,虽然我是以公开课的方式跟下来的, 但是它本身是 2007 耶鲁心理学系大一新生的必修课。 是当堂录像。 总共 20 堂课。 换句话说 近十年来 每个进入耶鲁心理系的学生都要上这门课。 这应该算是广泛了吧。 另外我的 Reference:也提到其他不同大学教授的著作的相关论述, 你也可以参考一下。
“This Yale College course, taught on campus twice per week for 75 minutes, was recorded for Open Yale Courses in Spring 2007.”
最后附一段心理学导论课上的相关论述
http://oyc.yale.edu/transcript/319/psyc-110
“Now, again, this isn’t going to sit right for you and I’ve had — I put this down because last year when I gave this talk people ran up to me and told me this. They said, “Look. I know my mom and dad had a huge role in my life. That’s why I’m so happy and successful,” then other people said, “That’s why I’m so miserable and screwed up,” but either way blame it on Mom and Dad or thank Mom and Dad. And you might think you know. When you become famous and you stand up and you get your awards maybe you’ll thank your mom and dad. When you go to your therapist and explain why you’re so screwed up maybe you’ll blame Dad. “He never took me to a baseball game.” Well, maybe, [laughter] but you don’t know. Were you adopted? If you weren’t adopted, you can’t even begin to have the conversation about how your parents messed you up because if you’re a lot like your parents you might be a lot like your parents because you share their genes. Of course, you resemble your parents. Moreover, how do you figure out which is the cause and which is the effect? “Mom smacked me a lot and that’s why I turned out to be such a rotten person.” Well, maybe she smacked you because you were rotten. [laughter] I don’t want to get personal but it’s very difficult to pull these things apart.”
-------2015 第二天更新分割线--------
本文总体来说很不错,不过开头第一句话表述不太严谨。“父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后天成长基本无影响”
> 已修改
正如你在正文中提到的,父母可以通过改变孩子的非共享环境而影响孩子,这不仅仅是间接通过选择同伴,而可以直接对孩子有差别对待。
> 你是想说出生别(因为出生顺序,而造成的父母对年长年幼孩子的区别对待)例子吗? 在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的最后一章专门对此的论述, 只是从现在的实验和数据来看, 没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同伴也不仅仅是全部的非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是指遗传和共享环境之外的全部环境,包括疾病、意外等等,这部分可能还因为 “教养中的天性” 而受到基因的影响。
> 是的,非共享环境的范畴很大, 包括但不仅限于,同伴,学校。疾病,意外也是非共享的一部分
而且双生子研究似乎没有做跨文化收养设计,这使得作为共享环境的文化因素没有被排除掉。
> 文化更多是以非共享环境来影响的。 即使父母的原籍文化,也只是以 code-switch 的方式表现出来(只在家里,或和父母在一起时表现)
Young immigrant children whose families are transplanted into foreign cultures
usually grow up preferring the language and norms of their new peer
culture. They may “code-switch” when they step back into their homes, but
their hearts and minds are with their peer groups. Likewise, deaf children of
hearing parents who attend schools for the deaf usually leave their parents’
culture and assimilate into deaf culture.
-- Page 185,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David G. Myers
通俗意义的家庭环境既包括共享环境也包括非共享环境,而非家庭环境也能包括共享和不共享。
> 已完善共享环境定义
另外,好像没有极端家庭的收养研究,这使得极端的环境(可能共享也可能不共享)对小孩人格和能力的影响暂时不明确。
> 有过对吸毒, 单亲家庭的数据。 再极端的就不清楚了, 毕竟极端化无法进行大量数据研究。
所以,我建议修正结论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常常被夸大,而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通常是基因(包括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因为基因 在先,所以这部份算作基因),其次是非共享环境(父母也能为孩子提供非共享环境),共享环境的用处很小,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养仍然是必要的。
> 已修改, 只是对最后一句话有点异议, 良好的教育的概念太模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我看来父母只能通过改变非共享环境间接影响孩子, 而且即使是这样 孩子是和学渣还是学霸混也不是父母能决定的了。
再来说说 从父母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个发现。 就说你这个读书的例子, 教授课上恰恰提到了类似的解读。 你应该听过无数次:别人家的孩子可喜欢阅读了 因为别人家的父母从小就给他/她读书。 这个现象还有另外两种解释, 1, 可能父母本身就喜欢阅读, 孩子遗传到了爱阅读的基因。 2, 每次你阅读时, 孩子都回依偎到你的身边,静静地听, 不时的问问题, 给了你正向刺激, 让你更有动力读下去。 假设孩子坐不住,不爱听, 你感觉很失败, 越努力越感觉失败, 你还能读下去吗。 不是你影响了孩子, 恰恰相反, 是孩子 programme 了你。 公开课上还给出了其他孩子影响父母的例子和实验, 很有意思的。
我给你的建议, 尝试观察实验一下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如果不喜欢就不要强求。 我觉得父母的任务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带领孩子体验不同的经历, 发掘孩子最喜爱的,最擅长的一面。 爱他就让他自由的成长。 接受他的缺点, 不足, 可以尝试去改变, 但是基本上不要抱太大希望:) 反正你做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 何不把精力集中到怎样可以和孩子做个好朋友的任务上。:)
另外强烈推荐一本书 : 爱和自由 (豆瓣)
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父母育儿的精神层面的指导书
最好的关于父母育儿的物理层面的指导书 - 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YOUNG (豆瓣)
谢谢提醒, 性格在世俗社会泛指和心理学学术上的定义可能有些不同。 在心理学上可以参考 五大性格特质 中的定义 包括
-———————-1.3.2015——————-
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 Nurture 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 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 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 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 “教育” 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 “教育” 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 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 “改造” 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 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 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 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 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 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 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 关系都没有。
「把个人偏好总合为社会偏好的最理想的方法,要么是强加的,要么是独裁的」
这是 Arrow 不可能性定理。考虑有限字母表
(候选人)上的线性全序
(选票),一套「选举制度」是把若干个选票(列表
)合并成最终结果(也是选票)的函数
。
Arrow 证明同时满足以下三种条件的函数 F,在
时不存在:
单调性:即如果所有的 N 个选票都认为选择 a 优于 b,那么在投票结果中,a 也优于 b。
非独裁:对任意的选民规模 N,不存在选民 i 使得函数 F 总是返回他的选票。(严格表述是
)
独立于无关选项:如果现在一些决策者改了主意,但是在每个决策者的排序中,a 和 b 的相对位置不变,那么在投票结果中 a 和 b 的相对位置也不变。
———————————————————————————————————————————
“例子纯理论 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
这句话我一定要拿出来再强调一遍 老师举例就是为了让我们听课的方便理解知识点 请各位不要套入现实 最开始也只是想借这个例子表现一下法律程序上的这种特性 学完民诉最大的感想就是再小的案子也最好咨询一下律师.. 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会有个坑让你栽一跤 再次鞠躬 谢谢
法学大二狗答一个 前几天民诉老师刚讲的
假设张三向李四借了一万元 打了一张欠条 张三已在规定期限内还了现金 把欠条要回来并撕了
这时李四向法院起诉张三没还钱
张三在庭审时一脸懵逼表示 “我确实向李四借了一万元 可是我已经还完了啊”
但张三拿不出证据 (ꏿ᷄౪ ꏿ᷄ ̨ 因为他没向李四要收条!
此时张三拿不出其他证据是会败诉的
第一个知识点是张三承认了于己不利的事实 “确实向李四借了一万元” 此时李四就可以不拿借条证明借款关系存在啦 适用自认
第二个知识点是张三主张法律关系消灭 “欠款已经还完了” 应当对这一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但是没有收条证明李四收到了欠款
一句话的错啊…
当然我举的例子完全是理论上的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还是很低很低的 毕竟要一句话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而且排除了其他证据存在的可能性 说出来纯粹是分享下我当时的懵逼心情啦 谢谢
好像没有人发这个(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Luo Patrick 已经回答得很好,但鉴于近来知乎上的彩票预测专家越来越多,有必要写下这个答案。 彩票预测专家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典型的理论可以在 从彩票是否有技术说起(一) - 为什么 - …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这个答案首先是被人人网的仲夏同学抄袭了,谢谢 @Octolet 在答案评论中的提醒。他修改了我答案的最后一句话,见这里萧敬腾所处地点的下雨概率是怎样的?。 我几乎不用人人,在我找到原链接时,原文已经被删除 …
太惊人了,我从来没有这么近地看过这里。 50多年来,日本一直处于大物理学的前沿。如此宏伟的实验和目标,若非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我叫Davide Castelvecchi ,是《自然》的一名物理学记者。在本系列中,我将探访日本的三项旗舰实 …
**洞悉未来,**大概是人类最憧憬的超能力。 我们总是希望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希望爱情能天长地久,希望能押对期末考试的题目。而现实是,天气预报总是不准,爱情走着走着就翻车…… 看上去我们对未来无能为力,其实你只是缺少一些分析方法,今天我就教 …
知乎用户 老八 发表 买两套房,相距 20 公里, 每天 0 点,让等候在 10 公里外的保镖开直升机来接我,再把我送到另一套房子里。 第二天 0 点,还是如此。 蜗牛一天爬不了 10 公里,所以我是安全的。 考虑蜗牛随机出现的问题: 我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