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上海疫情遭全国嘲?
知乎用户 NEWNEW 发表 一个传染科肝病医生担任上海新冠救治组组长、 一个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大谈上海与世界经济、 一个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每天的工作就是辟谣,关键最后还被证实是谣言是对的。 不嘲讽你嘲讽谁? …
上海人,不请自来。先给定论,上海这次的防疫政策及其失败,可以说是弄巧成拙。
我估计未来几天上海的数字可能会更高,因为今天上海在低风险区用了抗原检测盒。这个东西一般只在病毒载量很高的前提下才会有反应,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我知道的阳性就有三粒。这个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是这三粒都是在低风险区检测到的。这说明,低风险区已经有不小的病毒扩散了。
其实,我一直没有明白上海健委的思路。上海前几天连续在风险筛查中检测出病毒,这个说明什么?说明病毒的扩散范围已经很大了。
那么这种时候,如果说要精准防疫不封城,那么你就该把已经有病毒扩散的区域先封锁起来。这部分区域,人员不要流动,不用核酸,先用抗原自采的方式,把病毒载量高的人员先找出来隔离。然后,小区继续封锁,天天进行抗原自采。尽量可能的减少小区的人口流动。只能待在家里,连小区内的流动都不要有。同时,这些小区的食品供应一定要市政府协调保证供应。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封闭的区域可能需要封闭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政府部门必要要保证封闭地区的群众人心安定,不要让封闭小区群众有自己没人管的感觉,抗原检测阳性的,以及阳性的同住人一定要第一时间转移到隔离点。
然后,你调整所有的核酸检测能力,针对上海所有低风险区域进行 7 天 5 轮的高强度排查,先保证低风险区能够确定安全清零。因为这个时候,中高风险区已经是病毒密度很大了,你再在中高风险区进行核酸排查的必要已经不是很优先了。你要保证能够先清理出几个完全干净的地区,让这几个地区的力量可以在未来空出来支援其他地区,保证未来一段时间不需要在这些干净的地区在花费资源。因为低风险是最容易优先清零的。
当安全区开辟以后,你再把资源集中到原先封闭的区域内,进行扫尾。因为之前天天抗原自采的缘故,封闭区域内的病毒载量大的人员已经被送走。剩下的就都是病毒载量都不是很大的人群了,而且因为禁止流动,病毒扩散的速度也相对应的降低下来了。这个时候,再全力以赴的对封锁地区做核酸检测,清零的难度就大大的降低了。
而现在的上海等于是把手里不多的资源全部集中到风险区,多轮次的聚集性核酸在病毒密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本身不是更容易导致传染吗?现在这样,你手里有限的资源全部用在阳性不断的高风险区消耗,然后转头低风险区因为病毒没有清零,又扩散了,病毒密度又高了,你手头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调整过去救援了。
最后,面临的情况就是到处都是火苗,此起彼伏,救援力量疲于奔命,医疗资源消耗殆尽。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不过如此。关键时候,想的还是数据好看,想的还是作秀,上海一直以来务实的特点荡然无存。光靠舆论进行粉饰太平,有用吗?
——————
可能是个好消息,昨晚北京任命了新的上海市副书记,疫情防控思路可能会转变。但是,我也希望不要突然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毕竟上海那么多人口,还是有不少危重病人的需求的,我已经看到好几个危重病人急需医疗资源了。
我的想法是,是否单独列一家或者几家医院(比如东区,西区,北区,南区),允许被管控区的 24 小时阴性的危重病人前来就诊。我们不能让除了不能死于新冠,其他都可以死的笑话变成事实。
具体的做法是重症家属事先像居委会提出申请,然后由附近的医院调派人手进行核酸,第一时间得出结果以后就送往指定的可阳性危重医院。
至于哪一类人员可以提出申请,需要医疗机构专家先列一个可能的清单,里面包含最优先级的危重症情况。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不能在这个清单里。
还有一个就是,迅速向全国求援,这种失控的状态,非要端着防疫优等生的架子完全没必要,面子不能让城市更美好。
————————————————————
另外,这次疫情结束以后,我觉得精准防疫依然要在改进的前提下继续,毕竟动不动的大面积封锁管理对经济和对普通市民的影响太大了。
病毒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要对病毒投降吗?这个太荒谬了,整个人类进化史本身就是一部人定胜天的历史。我们一定有办法走出一条和现在西方共存不一样的道路。不然,我们怎么可能重回世界之巅?靠跪下来迎合欧美吗?
城市不只是官员的城市,也是市民的城市。我们不能光指望依靠官员来想办法,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可以把我们完善以后的办法通过官方渠道给官方提出建议。一个城市的美好,是全体市民的责任和愿景。虽然上海遇到了挫折和失败,但是我们不能遇到失败就举步不前。务实,勇于突破,勇于改变才是我们这座城市血脉里的特点,而不是那所谓咖啡红酒的做秀姿态。
以下是我对上海精准防疫的一点想法,可能还不完善,希望各路专业人士提出相关的意见,大家群策群力去完善他。
https://www.zhihu.com/answer/2406838589
精准、优等生的名声 耽误了上海。
而实际的 上层规划安排 + 基层管理执行 水平,决定了实际效果。
就难度来说,深圳上海都有大量的闭环管理的正规入境人员,但深圳更有 每天上千人次的跨境货车司机(不服从管理),还有漫长水陆边界偷渡过来的人(根本管不了)。
如何看待上海这波疫情导致网上买菜、水果和外卖很难的问题,有没有措施可以提前避免?
谁都想精准,但能不能精准是客观条件(病毒传染性毒性,自己的流调能力,当时实际的散发程度)决定的。
刻舟求剑害人(外溢)害己(+2+2+2,医院挤兑暂停)。
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才是好猫。
精准全民,能控制住疫情的才是正确做法。
精准能控制住,是省钱的好做法。
精准控制不住,是高估自己的错误做法,延误战机:越晚越难控制,扩散越大 控制的成本越高。
上海一天的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加起来达到 2269 人,这很高了。深圳用一周封城的代价换来了局面的根本好转。我觉得不同城市在当前情况下试一试不同的方法,这是有益的。到底哪个办法造成的经济社会成本更高,通过它们的比对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来。
上海是最有能力精准防控的城市,医疗资源也是全国最好的之一。而且,全国恐怕也只有上海有政治资本带头做对一些小区封控 48 小时就解封的尝试。即使上海是一次 “试错”,对国人认识奥密克戎,对于我们该不该支持在疫情早期就断然采取休克式控制措施,都是极重要的一份样本。
如果最后证明连上海的精准防控努力都对付不了奥密克戎,那以后还说什么?深圳模式自然就会成为各个城市再做决策的优先参照。
其实深圳模式也是探索的结果,那里全城封控一周,而不是之前其他城市封控两周、三周甚至更久。从武汉到西安,再到深圳,封城的时间不断缩短,经验在积累中。
现阶段中国根本不具备像西方那样完全开放的条件,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就是如何降低动态清零的成本。这一点应是大多数人的已有共识,我觉得围绕它的争议过于脱离中国现实。
——胡锡进
相关内容——
专家详解上海不能封城原因「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载重要功能,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哪些防控措施更合适?3 月 26 日起上海对重点区域开展核酸筛查,实施全域严格封控管理,后续防控还需注意哪些方面?
上海是精准防控!深圳是一刀切!
咖啡好喝但当不了水!精准防控也就是打顺风局的时候吹吹牛好使。但是最牛逼的是到现在上海也不承认精准防控的漏洞。上海走到这步田地并非突然爆发,春节前就有苗头,当时的封商场,学校大逃亡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开是上海就是一直硬撑着,那句话怎么说来的,绝不封城,因为这里是上海!
我说句马后炮的话。
其实上海这次搞成这样根本就早有苗头。
那就是境外人员隔离期乱跑,导致小范围疫情扩散,然而上海根本没有从重处罚。
在这轮疫情爆发之前,已经出现很多次了,境外人员乱跑。只是我记得比较清楚就有静安奶茶店一次,七宝有个香港偷跑回来的一次,七宝那次弄得还比较严重,那个偷跑回来的人居然在七宝活动了好几天才被发现感染新冠,这个女的还去了很多地方,你可想而知这期间害了多少商铺。
如果早点狠狠处罚,并广而告之,这次可能就不会闹成这样。
自 2020 年新冠爆发以来,我们从各国疫情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真知灼见就是:“新冠病毒不讲政治”
早期我们不考虑政治经济因素,该怎么防疫就怎么防疫,成功把疫情压了下去。而相反的例子欧美各国也帮我们示范了一遍又一遍。
如今为什么疫情又在国内卷土重来了?因为有些城市试图跟病毒讲政治。
年后香港疫情爆发,随后深圳疫情爆发。深圳核酸测了一轮又一轮,确诊人数始终压不下来,上下沙天天都在新增为什么?我人在深圳,我认为深圳人心里都很清楚,当时政府顾虑 zz 因素下手是不够坚决的,直到后来封城(官方不承认那个是 “封城”)时我判断他们是下了某种程度的决心,这才把这轮疫情压下去。
我不知道上海市政府现在在顾虑些什么东西,我只能说如果你试图跟病毒讲政治讲经济的话,那你后面疫情泛滥成什么样我都不意外,因为前车之鉴太多了。
上海一意孤行,走着一条上海特色的防疫路线。
但是很不幸,目前的数据看,这条路是失败的,全中国都在给它背锅。
最恶的是他还不承认,自己错了。
别的省份被逼无奈,只能把上海当成一个不是中国的国家来对待。严防死守。
更:非引战,只是共享有限的信息。我非常尊重每一位防疫人员的辛勤劳动。信息如有不对,望评论区指正。
这段时间恰好回国在上海和深圳隔离。目前在深圳隔离酒店内。今天 3.26
上海:主要疫情来源于海外归国航班。
上海承担了大量的海外归国航班隔离任务,酒店是人满为患。这期间,出了隔离酒店内部传染的情况。所以上海马上行动,隔离酒店不让开中央空调,并且封死出风口。
另一点政策,上海政策其实比较温和。我们隔离完 14 天,就被通知取消了闭环转运。直接放我们走,也给了绿码。于是我们自行买票回深圳。
上海并没听说整个小区封锁的情况。因为上海容积率小,房子直接距离足够。(评论区上海老哥说还是封锁了很多小区,不过容积率是真的比深圳小很多)
人员密度不算高。所以我个人认为依然可控。每天发布的数字来看,貌似大部分来自集中管控中发现。(今天 3.26 突然 2000 了,这怎么控打工人无法给任何意见)而深圳是筛查中发现。
深圳:
深圳这波疫情的难度比上海高的多。深圳的传播渠道非常隐蔽。有以下:
1. 深港货运司机。处理方法是由原来闭环进深圳,到直接在口岸换司机,车进人不进。
2. 正常入关隔离。这个比较好管控。
3 偷渡者,这就是个巨型炸弹。逼着深圳政府直接清空上沙村,异地隔离全村人,据说十万以上。偷渡者还用别人绿码,后来核酸要核对身份证。警察挨个敲门确认是不是有人没下去测。
4 归国人员,也就是我们这种,从上海或者其他地方落地,隔离完 14 天回深圳的。
5 社区传播,深圳城中村握手楼大家都知道。真的是隔壁感染了,打个喷嚏对面窗户那家就能中招。密集程度仅次香港。
这波人其实在上海已经是自由人,但是到了深圳,闭环送到酒店隔离,或者居家帖封条。虽然这过程有一定的漏洞,但基本可控。配合筛查,反正不会传开。
话说回来。上海现在也应当加码了,应该严控了。但是从各方面来讲,我感觉深圳政府更舍得花钱在防疫上。而上海政府感觉有点不舍得花钱。(知情者轻喷)
上海隔离酒店 400 房费加 100 餐费,全部自理
深圳 14 天以后的七天,居然免房费。并且深圳人已经做了无数次筛查。据说一管子核酸样品测试需要几十块。管十个人,那么深圳 2000 万人,就是 200 万份,高峰时期每天一次。到现在保守估计一个月起码做了十次以上。
这就是个天文数字。还加上封城一周,异地隔离十几万人,居家隔离数百万人。这支出可以说除了帝都可能没有任何城市有能力独自承担。
———————————
所以深圳的防疫政策,是非常激进的,其他省市建议酌情,别看深圳。
补充:
这种消毒片上海酒店配的,要求丢到马桶,1 小时后冲掉。每次使用马桶必须放。我觉得很好用,带到深圳了,深圳这边酒店没有。
——————————————
深圳
上海的没拍酒店,都差不多。
有意思的是,上海吃饭时间是 8,11,17 点
深圳 8,12,18 点,有时差。
——————
隔离酒店不能喝酒,抽烟。
祝愿疫情早日结束。
——————————
这张图有点夸张,但今天上海抗原检测的人肯定很多很多。
今天朋友圈一堆晒抗原检测的,然后抗原检测不能作为排除新冠的诊断,也不能作为替代 48 小时核酸检测的替代,那么这差不多全城的抗原检测是用来做什么用的,测试用?
一句话,因为上海的防疫思想和防疫水平,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水平,而深圳还是那个小渔村的思想和管理水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是深入人心的,拿深圳作为对比的回答已经很多了。我们就拿下面这句专家举例扒一扒数据,就找疫情爆发之前 2019 年的港口数据。
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
2019 年,位列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大港口排行榜的依次为:**1. 宁波舟山港;2. 上海港;3. 唐山港;4. 广州港;5. 青岛港;**6. 苏州港;7. 天津港;8. 日照港;9. 烟台港;10. 大连港。
2019 年,位列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大港口排行榜的依次为:**1. 上海港;2. 宁波舟山港;3. 深圳港;4. 广州港;5. 青岛港;**6. 天津港;7. 厦门港;8. 大连港;9. 苏州港;10. 营口港。
无论是货物吞吐量,还是集装箱吞吐量,上海港是排得很前面,但并不是碾压性的领先。货物吞吐量宁波就超出上海很多,集装箱吞吐量 2、3 名加起来就超过了上海。
作为金融中心,同时配套的是媒体中心,在这场 “央地拔河比赛” 和“多地作业展览”中,媒体发挥了极其重要而精准的作用,可以说防控最精准的区是评论区。
虽然网红的语文水平很高,发明了许多新名词,但我还是要从语文的角度来说一说,精准防控,是个偏正短语,这个词的核心仍然是防控,精准是对防控提的要求,是为防控服务的,不要搞到后来主次颠倒了,既不精也不准,变成了粗糙躺平。
只能说,上海的防疫思想和防疫水平,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有一群可怜的老百姓,不小心误食有毒异物进了医院,
绝大多数人症状轻微在催吐后迅速得到处理康复, 极个别严重的不得不进行洗胃也得以康复,
(除了一位阿宏大夫所管的病人) 所有人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
这位靠抄作业拿到行医资格的阿宏大夫却发表了这样的理论:
“洗胃是不可持续的, 应该和毒物共存”,
尽管他的病人症状开始很轻微,阿宏大夫仍然每天发表着共存论却不积极处理,
最后病人病情越来越重,所有人都催他赶快给病人洗胃,病人和亲属都苦苦求阿宏给他洗胃,
情况很紧急,阿宏大夫此时生怕被查责任,就派出他家养的哈仕其挂个大喇叭,不停地播放
:“洗胃需要证明洗胃后不复发,即一年不需要多次洗胃”
“洗胃治好了的考验还没有到来”
“不洗胃不催吐是为了保障病人的正常生活”
“精准排毒值得探索”
“我的病人是世界的病人,如果催吐造成病人工作和生活暂时停摆,会影响世界经济”
上海和深圳这波疫情的起点时间可不相近,图片中特意选取的起始时间 3 月 12 日只是当天汇报的数目接近而已。
深圳承接对岸压力,非常不易,疫情开始得早很多,1 月 31 日到 2 月中旬,深圳相继发生 “0131”“0212”“0213” 疫情,2 月 24 日开始,每日阳性突破 10 例。在封锁交通之前,每日阳性压得很平,基本 10~50;3 月 14 日封锁交通一周,全员检测,确诊数上涨,但找出大部分阳性后封锁解除,社会面基本清零。
上海在深圳疫情开始抬头时承接了一些没有熔断机制的航班,使本就吃紧的隔离资源雪上加霜。3 月 1 日开始逐渐出现 (社会面上) 本土疫情。本土疫情印象中有多条支线,有和深圳一样被输入偷渡的,有普陀区跳舞队,有超市冷链,以及作为隔离酒店的华亭宾馆。(六院疫情源头一说是外省市病例,但目前没看到报告,存疑) 其中,华亭宾馆 (1986 年 11 月 29 日正式开业,于 2022 年 2 月 16 日停业) 晚节不保,因错误地承受了超出能力范围的隔离使命,最终从徐家汇市中心点了把疫情的火。除了华亭宾馆的几条支线,上海精准防疫和前两年一样是有成效的;但对于已经爆发几代的 ba.2 毒株疫情来说,精准防疫力不从心,就算用封锁小区或街道代替原先的封楼,流调 / 核酸 / 封控也追不上 ba.2 的扩散。3 月 12 日,来沪返沪的人员须持有抵沪前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之后的外溢病例落地时理应都有 48 小时阴性报告)。3 月 20 日左右,上海转移了部分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国际航班以及一些没有熔断机制的航班,控制住了输入。上海目前依旧在摸索精准防疫失效后不封城的方法,但是手段逐渐严格,趋向于封锁交通 + 全员核酸方案。目前,阳性依然没有明显下降趋势。
防控政策因地制宜,两地的人口 / 老龄化率 (人口结构)/ 所扮演的经济角色都有差别。至于封与不封,可能都不是两地自己能决定的。
3 月 26 日上海疫情发布会后更新:
上海采用重点区域 + 非重点区域,核酸检测 + 抗原自检的方式,这是上海目前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可以说也是被逼出来的。
吴凡解释:这样的探索第一个特点就是病毒传得快。第二个特点就是城市的特点,也是上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决断,网上有人建议,下定决心封上 3、5 天,封上一周不行吗?吴凡说,确实不行,因为上海这个城市承载了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还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重要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她举例,如果这个城市停下来,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全部上海市民应该有这样的大局观,上海城市的精神和特质是认真,仔细!
至少在市 zf 层面,目前因为经济不封城 + 疫情探索试点算是官宣了。
老龄化,是一件非常需要进一步重视的事。
深圳 60 岁以上人口是 94 万(常住人口 1756 万人,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 5.36%),而上海是 582 万(常住人口 2487 万人,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 23.4%)。
老年人的数量绝对差距。
最近亲身感受是,医护和基层力量为了一个老年人所投入的精力和工作量,比 10 个甚至更多年轻人都多。
听闻深圳的小区,60 岁以上老年人有社区网格员上门要求做核酸。
一般来说,如果要求做核酸,年轻人大都积极响应,同时也是迫于工作生活需要,必须去完成并手持 48h 核酸报告——很多单位企业也都有要求。
可老年人因为不用上班,有疫情下也可以不坐公共交通,人就在社区周围晃悠遛弯,没有什么场合需要用到出具核酸报告,那么就有可能真的不做,黄码?黄就黄呗。而且也确实有失能老人的情况。——所以上门是确有必要的。
然后,老人可能还不会使用核酸检测二维码,你得手把手教。60 来岁的老人还算年轻,基本体能和智能手机使用都没问题。可要是 80 岁呢——这个岁数的老人可能智能手机都没有,搞不好还要你用你的手机帮忙。
而且很多老人有基础疾病,要定期配药,乃至上医院定期治疗,都需要基层力量去解决——一个被封小区假如有 500 个需要配药的老人,有 50 个需要定期去医院的老人,那么又需要多少人力?其中是否会有疏漏拖延引发的悲剧呢?
我并不是说指责老年人,跟不上时代,没被必要约束就可能不去,这都是人性和现实。
当然,影响疫情控制的因素可能很多。我并不是说疫情前期管控没有疏漏——华亭宾馆的事在那摆着。
但仅仅 582 万老年人,可能就足以吃干所有医疗和基层资源优势,还补不上。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主要大城市中,上海的老龄化程度,压倒性的超过其他城市,包括北京。
当然,有些小城市老龄化程度可能还要更高,但相应的,这些城市的人流物流相对较少,在疫情防控方面算是 “功过相抵” 了——可别忘了,如果谈起经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年轻人是生产力,是最遵守规则,最跟得上新时代信息化管理模式,沟通成本最小,交互争议最低,达成建设性共识最容易的群体。
年轻的人是最大的希望,是最优质的社会发展要素,希望社会能够用好他们。
武汉 2 月底那波是学东孟买搞精准防控,刚开始挺好,结果有个确诊的小子没交代某天出去宵夜,然后就特么翻车了。
结果还是靠全员核酸平事。
个人认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太强,所谓精准防控搞不定了。
R0 值 13.6,基本上是季节性流感的 10 倍 [魔性笑]
所以说除了东孟买,面对奥密克戎大家伙还是乖乖全员核酸比较靠谱。
因为深圳没有 ZWH.
如果一个地方的决策者防疫决心不够坚定,这个地方迟早出问题。
不要相信共存派!不要相信共存派!不要相信共存派!
深圳在空旷人少的地方可以摘下口罩,呼吸新鲜空气,不用担心自由的病毒。深圳餐饮业逐渐恢复,也可以堂食了,不必担心感染。深圳所有的快递小哥都是 24 小时核酸,大数据跟踪。
新冠肺炎不是流感,有非常多且严重的后遗症。
人在深圳福田区(本轮疫情重灾区),被封在小区一个月,癌症加多种慢性病患者,分享下这一个月的经历。
就医:
小区是规模极大的 90 年代老破小,据说有七万住户。前期按小区整体管理,后期更精细化了,将小区划分为十三个小区域,用水马隔开。小区域出入口有张贴就医告示,留有社康 24 小时值班电话,危重病人拨 120 后联系社康确认评估转运医院。
作为需要终身服药的患者,在封小区头几天就通过急需用药群从社康拿到了处方药。
在急需用药群登记过姓名、药物名称、手机号后,当天下午在社康门口取到了药物。患者是不进社康的,大白在门口把社保卡拿进去,核对好信息后拿药出来。
核酸检测情况:
本轮疫情(仅指香港输入的这一波)开始,小区内几乎每日全员强制核酸,非强制的愿检尽检平均下来一周可能就一两天吧。前期还有人员拥挤的现象,后期经过不断调整优化,基本可以在半小时内结束检测,秩序井然。这是我们核酸排队时拍的,当时旁边并没有志愿者维持秩序,还能自觉保持一米距。
核酸检测在小区内也是分区域进行的,头一天晚上在群里公告检测时间地点。没有买房的朋友聊天也提过房东拉她进防疫通知群之类的,通知渠道是能找到的。另外,全员核酸时段是有防疫人员在各楼栋下拿着大喇叭转悠,持续一个多小时循环播放录音 “X 栋到 X 栋现在下楼做核酸” 等。上网课的学生,老人,孕妇等可以优先安排。
核酸结果基本十二个小时内会出,偶尔有延迟,二十四个小时内也出了。大部分时间粤康码状态是 24 小时阴性。
生活保障:
封闭初期在小区门口架设了专门放快递外卖的货架,后期小区被分为小区域后,门口就不让过去了,在每个卡口出入点设置了货架。每个小区域内也有卖菜摊,居民反馈还不错。
小区保安正在整理货架上居民采购的生鲜,并会在群内通知大家下来取货。平均半小时到一小时转运一次,不会有生鲜在室外放坏的情况。
我自己是习惯线上买菜的,山姆、盒马、叮咚买菜交替买。除宣布封城那一两天线上完全断货,其他时间基本都可以买到,就是时效不能保证,且要在不同时段常刷 APP,基本上第一天买菜只有第二天的配送时段可选。疫情期间一次会买不少生鲜,果蔬肉蛋都没断过。
有朋友居住在福田区上沙,重灾区中的重灾区,隔壁村基本整个隔离了。她所在的楼栋没有确诊,但附近楼栋确诊很多,参照封控区管理,大白上门核酸,由政府投喂食物,但门口没贴封条,只贴了个监控器,可以下楼倒垃圾和上楼顶天台做运动。
这是政府发的免费菜,两天发一次,每次数量不等,吃饱没问题
还发过一次生活用品加防护物资,口罩酒精洗漱用品啥的
人力协调:
即使在最严格的所谓静态管理期间,也不是一刀切的不准出入,下列 12 类人员是可以申请出入证的,保障城市基本运转。
深圳封城时直接要求,机关事业单位除承担防疫任务以外,居家办公或就地转为社区志愿者。第二天核酸排队时每个人都被问到是不是党员。核酸现场志愿者人数不少,强制全员核酸每次都会按楼栋号登记打勾,后来因为口岸发生过香港跨境司机冒用他人健康码做核酸的事件,还要求带身份证核酸,在扫描登记时会核对身份证姓名。
其实生产型企业在最严格的那一周也并非全停了,封闭管理的产业园区经批准是可以继续生产是,封城四天后也让五个风险比较低的区先行复工复产了。
对个人事业影响:
这就非常看行业和个人了。老公是 IT 行业从业者,最近想换工作(不是因为公司要倒闭,纯职业发展考虑),小区封闭期间一边居家办公一边参加投简历,远程面试过几回。这周除福田部分区域外基本解封了,面试机会明显多了起来。
深圳卫健委明确发过居家办公工资怎么算
还有救济途径
明确的政策就是打工人的 “护薪符” ,居家办公期间基本工资及时发放了,就是全勤奖和绩效受了点影响,未用年假抵扣过,更没有用无薪假去充抵。
大体上就是这样,政策文件就不去扒了,对比下上海疫情话题下的各种回答,其实答案就出来了。另外提一句,深圳还没实现清零,福田区不少人口密集的聚居地包括我这小区,都发生过刚解封就有新病例爆出来,导致断续能封上一个月。但总体各方面保障做的可以,一个月也能忍,不出意外下周基本都会解封了 。上海再过一个月还未知情况如何,很是担忧。
一点个人感受:
1、首先我自己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感恩。我年龄虽然不算多大,但作为癌症加多种慢性病(耳鼻喉肺全都有问题,整个呼吸系统都很脆弱)患者,如果没有动态清零政策,现在还能不能在这打字还很难说,这两三年的时光给我感觉就像是偷来的。很想做志愿者,无奈身体状况不允许。也就只有武汉疫情捐过钱和防疫物资,平时坚持做好自我防护和督促朋友家人防护不懈怠,感觉和得到的相比,自己做的实在太少了。
2、本科在上海,硕士在香港,工作后选择在深圳定居,所以对这几个城市都有一点点了解和体悟。大城市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千篇一律,每个城市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氛围差异是相当大的。最终的走向不能说与这些全无干系。 以我个人价值取向,深圳无愧是我最爱的城市。但赋予城市以人格然后互相攻击,恰是无视每个鲜活个体。香港也有很多爱国港人,上海人更一直是我们同胞,政策并不是普通人所能左右,后果却是普通人去承担。跟在香港的朋友聊天,看着她发过来的各种医院照片和香港本地的新闻,听她讲自己情绪要崩溃时还在安慰高烧的朋友,害怕到全屋门窗紧闭下水道时时要撒消毒剂,心里真的很难受。人都是短视的,也是复杂多面易摇摆的,目前防疫带来的种种不便我们有各种亲身体验,但对医疗挤兑乃至社会动荡(别说这不可能)却没有直观体验。看到上海种种乱象也为身处其中的普通人感到痛惜。希望上海和香港的朋友们一切安好。
3、很多人都在说上海是试点,张网红讲话是吹风,或者其发言不能代表其个人意愿云云。
就想问,对教培等行业重拳出击时吹过多久风?房产税吹了那么多年风现在执行的如何了?现在舆论但凡涉及清零躺平的随便开个话题大家都能吵成一团,凭啥觉得上层就没有意见相左,就是铁板一块?说的更那啥一点,ZY 和地方关系对于 GJ 治理是个自古以来的难题,听没听说过政令不出 ZNH? 会不会有可能,某些买办就是想让人误以为在吹风,实际只是想借此洗脑裹挟民意?甚或只是 ZZ 角力的一方势力发言人?没有真金白银砸流量如何能短时间凭几句发言迅速蹿红还能持续几年上热搜?
去年无聊时曾经整理过张网红的发言,顺手答了个问题。https://www.zhihu.com/answer/2080675663
现在看来我言辞可太温和了。善意和同情都是给到人民的,对于某些不知道什么成分的网红,还有什么市萎输记,他们是不是人民的罪人,会不会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很快我们就能见分晓
认为宁可 “不作为” 也不要 “乱作为” 的人在一边批评国内管控时候出现的乱象,一边幻想一个有秩序的稳步开放然后大家和和气气的赚到钱,只有几个我不知道不认识的倒霉鬼死了的美好世界。
认为宁可 “乱作为” 也不能 “不作为” 的人一边分分析国外不作为导致的各种严重后果,一边劝别人忍受乱作为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
本质上都是一句话:没疼到自己身上关我屁事。
不作为让那些有余力的人也要面对生死,所以他们着急。
乱作为让那些快被折腾死的人顶不下去,所以他们着急。
可是两边撕的激烈,为什么就不能冷静下来想想,这世界上还有一条路,叫有效作为。
明明能靠冷静高效的行动将每次突发疫情控制在短时间小范围内,为什么有些地方就是能搞出瞒报、躺平、精准防疫、疯狂引入之类的骚操作?
具体原因我有一个猜想,但是这个猜想说出来答案又要没,我就不费这个时间打字了。
因为上海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举足轻重,是牵一发而动全球的战略城市。
深圳就是个富起来的小渔村,有点吧子钱而已。
什么还有封过城的西安石家庄等等等等?
有点数好么,你们是什么资格跟上海提?
什么还有最惨的封城的武汉?
得嘞,你以为还是教员当年的三镇?早不算个啥啦!
以上手动狗头。
上海此次的奇葩之举,打破了我对它所尝试的社会生活与新冠最大化共存的模式的期待,你一个城市接种率如何,无症状如何,都不能去那你的锅去祸害别的地方。一直以来中国在应对新冠的一个有效举措就是健康码和行程码,风险区等级不同,对应的防控措施不同,现在的上海,已经是全国都知道那是高风险了,但是健康码和行程码不想知道。
好,我们回忆一下。
前几天,湖北十堰出现一例新冠无症状的人,来自上海,据说,这个人是从上海赶回来去当地最大的医院给父母签字做手术的,他的健康码行程码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因为十堰这个城市对外地进入的管理特别严,在高铁站出口有专人一个闸机口一个人盯着看的,所以他被发现是上海来的,于是隔离,隔离的当天,阳性。
湖北十堰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得益于他们一直以来严管,他们抓住了这个漏洞,不然等这个人到医院签了字,再查出来阳性,十堰就是完了,因为那家三甲医院是整个鄂西北最大的存在,还辐射到安康和淅川地区。这些地区比不上魔都,它们是没有办法应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击的。
再对比一下武汉的防疫,个人觉得漏洞太大,迟早要再出事。
武汉的火车站,至少汉口站,出站是一窝蜂的,从来没有一个闸口一个专门的防疫人员顶着,只有两个保安和几个铁路的工作人员,还是负责看你的车票的,尽管树了个大牌子写着风险区的地方,要求单独申报,但是你申报不申报并没人管。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两码都是绿码,随便你来自哪里,尽管走,畅通无阻。
这在全国都遵守风险区划分的情况下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呢?漏洞就出来了,一个来自上海浦东(据说是目前疫情最厉害的地方?)的人,因为双码绿色,所以顺利进入武汉,开启自由行,完了又顺利返回上海,因为上海不像北京要做了核酸才能回去,于是,等这个人回上海之后的某一天的某种原因,他去做了核酸,成为上海的无症状者,而同时期的武汉,正因为突然冒出一大片的核酸阳性又查不到源头而处于暴走状态,只能再度宣布封区,全员核酸 1234 轮。
这绝不是武汉一个城市会面临的问题。
但这绝对是上海在这次应对中最过分的地方。
你自己怎么着都行,外地的惊讶你学也好,你鄙视也好,都是你的事情,你要考虑到你的行为给外地带来的巨大危险。
两码这个连北京都没有搞过,偏偏上海,把两码的信用度打到最低,非常非常恶劣,你想想以前,看码就行,现在?
你自己如何风轻云淡都没问题,你提高你的确诊标准也行,但是好歹想想中国还有很多很多三线四线城市,没有那么高的人均床位,没有文武双全的专家,没有那么高的疫苗接种率,你可以骂他们素质低不打疫苗,但是这都不是你把自己的人祸转给人家的理由。
谁不养家,谁不拼命活着呢?
最后,不要因为某人就说了句喜闻乐见的党员先上,加班要给钱,就捧上天,不然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啥,一天到晚的嘴瓢。
没别的意思,最近想起来之前很火的电影《夏洛特烦恼》
仔细想想,其实袁华,至少是高中阶段的袁华真的是挺优秀的,长相帅气,成绩优秀,运动也好。至少不考虑其他方面,夏洛和袁华真的没法比。
可为什么大家只记住了雪花飘飘和《我的区长父亲》呢?
为什么没有人会认为,袁华拿了全区作文比赛第一名,也许真的是这篇作文真情实感足够动人呢?
假如袁华不是区长儿子,那袁华会有怎么样的经历,会有怎么样的未来呢?
现在回想起来,这场疫情,真的就像电影中夏洛回到了过去一样,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和认知。
最重要的是,电影里是一场梦,但疫情确是真实发生的。
如果没有疫情,夏洛没有回到过去,袁华会依旧是那个在同学老师眼中最有出息的人,潇洒自如,礼貌里里带着漫出来的优越感,并且没有人会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疫情真的发生了,也真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些真相。
只是最近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有一些胡乱的感想,没有影射任何对象,没有正经回答问题。嗯。
我有一个比较邪派的思路。
事实证明 old money 干不过 new money。
深圳的管理水平在各方面都甩上海很远。
体系越老一般就意味着,越僵化,越僵化就意味着出事越大。
踏踏实实抗疫,别玩花架子!
本来呢,上海疫情形势严峻,我也不该多说什么。
年前西安疫情严重时,我看了一个新闻标题 “西安这情况,张文宏去了也没用”,听了让我只犯恶心!
媒体或者说某些人想拿张文宏造神,随便你!
优等生就优等生吧,你要有心就帮帮需要帮助的兄弟,要不,你就忙你的去吧!
“某地第一个引进辉瑞疫苗;
某地第一个引进辉瑞 “特效药”;
某地第一个明星专家跟风 “与病毒共存”;
某地第一个跟风传出奥密克戎大号流感;
某地一直鼓吹 “开放躺平”。
……..
这波疫情,如果不是有三令五申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不知道某地在 “精准防控” 的旗帜下,会给周边带来多大的冲击?会不会朝某港的局势演变?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某港、新加坡、韩国 “近乎躺平”,不是也没有崩吗?但不知大家是否知道:
一个疗程所谓 “美国特效药” 近乎 5000 元,以当下某港为参考,奥密克戎 3 个月感染 105 万,近乎七分之一人口计算,那么中国 3 个月感染总病例将达到 2 亿,就算其中 90% 为轻症,也将耗费掉近 1 万亿医保资金。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开数据,2020 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 24846 亿元;仅仅一个新冠轻症,就要耗掉中国救命钱的近乎一半。
而按照英国躺平的搞法,截止今日,其总感染数为 2061 万,总人口数为 6720 万,感染率为 30.67%。以中国 14.1 亿人口计算,将达到惊人的 4.32 亿,消耗救命钱将达到 2 万亿。
死亡人数?按某港 0.6% 的死亡率标准计算,将高达 260 万。
注意这还是医疗体系不被击穿情况下,取得的数据。实际上医保救命钱花光的情况下,绝大数的人命运比前面东方医院护士还不如。
这种情况下?你还谈何经济!
注意,这不是一次影响。已经有大量公开研究披露新冠后遗症,需要长期治疗。加上所谓 “特效药” 不明后果,躺平的结果就是今后几十年,为西方医药资本做牛做马。
【医疗系统被击穿后必然引发的社会动荡,加上紧接而来的舆论攻击、金融攻击,可想而知中国将国之不国。70 多年前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让中华民族挺立起来的腰杆,必然被打弯!】
【因此,某些人煽动 “躺平”,甚至事实搞躺平,绝不只是简单的抗疫技术、路线之争,而是甘做走狗,要打断中国崛起进程,再次陷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阴谋之举。】
中国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期待上海别被忽悠,“精准防控”不在前面花拳绣腿的 “精准” 二字,而在后面的 “防” 与“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创新与抗疫,上海干不过深圳的原因?》2022-03-26(公众号“策辩”)
2020 年有句话叫做新冠专治不服,现在似乎被人忘了。欧美不服,所以欧美至今被新冠摁在地上摩擦。上海似乎也不服,所以上海今天也在疫情的泥潭里挣扎。
只有几句话送给那些迷信医生医学的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养寇自重,杀良冒功!没疫情最符合百姓利益,却未必符合从疫情之初就斩钉截铁宣称不可能清零的医疗界的利益。
可惜,现在的老百姓都已经不懂这些名言警句了!经济发展跟你有屁关系,全球经济跟你有毛关系,跟你有关系的只是能活下去,不要中途被别人当炮灰给灭了。网红医生们个个对疫情闭口不谈,却都是经济专家。什么不开放经济会垮,饿死的都是穷人。什么东海上的国际货轮怎么办。果然是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上海的想法我们也不是不懂。就是日本模式嘛,非重症不进医院,保证医疗资源不被挤兑,逐步实现与病毒共存。我只是想提醒一点,上海 80 岁以上老人有 90 万。以这么多人的生命为代价,实现所谓的与病毒共存全面开放,是不是太残忍了?
因为,一个求真务实,一个沽名钓誉;一个谦虚听话,一个傲慢装叉;一个是我国的特区,一个是国际的明珠。
坐标深圳,其实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怎么判定精准防控的效果?
精准防控不是上海特色,深圳前面两个月也是在搞精准防控,而且效果还不错,直到 3 月初出现大量无密接记录的散发病例,实质上已经证明精准防控失败了,才转为大面积封控。
深圳占了一个便宜,香港偷渡事件给了政府一个台阶:现在的流调肯定有漏洞,大量偷渡来的感染者和密接根本没有纳入到流调范围内,没有流调谈何 “精准”?
所以果断封闭小区,一周后没有社区传播的小区,基本就可以确定安全,顺利重启了,相当于把密接反向筛出来。
上海没有这个台阶,封城等于承认精准防控失败,那之前决定精准防控的人、执行精准防控的人都要担责,所以能不封尽量不封。
上海人,说两句。
上海,终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海直辖市,不是蒋匪帮的上海特别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底线。**迷惑的情况只是暂时,等几天结果终将明朗,这个我们要有信心、要乐观。
联想到之前官媒提及的「特殊担当」、「特殊责任」,什么意思?
我觉得,
可能是让上海探索**「新常态」下的「新模式」。**
我知道,大家都累了,但是我们还爱着上海,虽然这两天没少「骂山门」… 面临内外压力,上海的防疫之路,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艰难,上海,放弃了吗?并没有。
又封一栋:
自捅鼻子:
云住方舱(世博会展览馆):
[此处应有图片… 我同学删圈看不到了┭┮﹏┭┮]
最难过最伤心的是什么?
当年我们喊武汉加油、喊黑龙江加油、喊西安加油…,今天喊【上海加油】的,有几个?大家数数。哎。不过,我们自己要有信心!囤好菜(没菜了就泡饭榨菜对付几顿吧)、居家办公、非必要不外出、不给防疫添乱。
说给:310 + 新上海人 + 爱上海的人们
大家只看到深圳封城后疫情快速被控制住了,确没看到深圳封城之前,深圳疫情已经持续了 2 个多月,这 2 个多月中,爆发了 3 波疫情:
**1. 第一波疫情,1 月 7 日,德尔塔。**这波疫情与境外物品有关,对海关、口岸、冷链食品等重点行业人员例行检查时发现。发现后,及时通过技术手段,结合流调,快速找到相关密接与次密接人员,然后封控相关小区楼栋,隔离相关人员,再辅助全员核酸。1 月底就控制住了;
**2. 第二波疫情,1 月 31 日,德尔塔、奥密克戎。**这波疫情是 2 个病毒同时在深圳爆发,与国际快递有关,也与香港疫情外溢有关。这波疫情控制尚可,采取的还是如第一波疫情处理方式。但是这波疫情已经给第三波疫情警示。
3. 第 3 波疫情,2 月中下旬,奥密克戎。这波疫情就是香港疫情外溢,而且是偷渡式外溢,标志性事件是 2 月 16 日,广州市发布的信息——“北方 2 女空降广州,珠海出海,在公海与香港阳性案例狂欢后,再次回到广州,同船回大陆的有 32 人”。这个事件发布后,犹如推开了潘多拉魔盒,广东、特别是深圳开始进入疫情的爆发期,新增数量节节攀升。广东省发布防偷渡通知,深圳各口岸、与香港接壤的地方开始部署防偷渡设备,海面加装探照灯,同时发通知鼓励居民积极举报。
第 3 波疫情与第 1、2 波疫情最大的区别是:“第 1、2 波疫情用技术手段,能够很快找出阳性病例密接、次密接者,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封控措施。第 3 波疫情则不同,技术手段失灵了,因为偷渡是违法行为,他们偷渡后,会用大陆身份,大陆手机,甚至让别人冒充自己取做核酸,他们的这种隐藏,这就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消失于无影无形。技术手段失灵之后,病毒赢得了充分的传播空间,这就导致了第 3 波疫情没法控制,再继续采取第 1 波、第 2 波手段,就如添油战术,火越烧越旺。”
为了遏制住第 3 波疫情,深圳在严厉打击偷渡的同时,开始引入人工手段对重点区域扫楼。但是,这个方法还是没有遏制住疫情,毕竟这种手段难免有漏网的偷渡客。这时深圳市政府进一步调整策略,进行精确打击,这时才是大家看到的封城。封城是一个完整的方案,这个方案即保证了市民的基本生活,又确保不漏掉每一个角落,从市民角度看,至少看到以下几点:
1. 以小区为网格进行封锁。在每个小区唯一出入口,建立电子哨兵(验 24 小时核酸才能出入小区的闸机),在电子哨兵基础上,推出了 24 小时核酸场所码,推广小区出入证(每 2 天凭 24 小时核酸绿码,出入买菜一次);
2. 大白每天进小区做核酸,在小区做核酸时,志愿者帮忙查验身份证,做到核酸码与身份证一致,防止冒名顶替者;
3. 学校班主任主动作为,让学生填写核酸检查记录,用学生带动家长做核酸;
4. 出台制度管控 “不做核酸、冒名顶替做核酸者”,处罚了几个不做核酸、冒名顶替做核酸者,有的行政区甚至把核酸与工作、求职、学习进行结合;
5. 以小区超市作为菜品供应点,保障市民菜品购买;做到让市民放心居家;
6. 以行政区为单位,对封区期间没有新增的行政区有序解封。行政区解封,管理不解封,依然严格。24 小时核酸继续执行,电子哨兵继续执行,凭小区出入证出入小区继续执行,“公共场所验 24 小时核酸进场规则” 继续执行。
总结深圳三轮疫情及 2021 年疫情抗击经验,做的特别好的一点是 “深圳对重点行业人员检查与管理做到了极致,再辅助市民自觉接受核酸检查,深圳疫情总能在较早时间发现,发现后第一时间处置。” 由于做好了这点,深圳市民在这几波疫情中,除今年第三波疫情外,都很淡定。第三波疫情中,虽说因为偷渡客导致了一段时间慌乱,但由于病例发现早,处置早,疫情外溢到封控区外的情况不多,这为后来一周封城方案赢得了时间。有序封城方案考虑周到,兼顾了 “斩断疫情传播、堵上偷渡漏洞、市民生活有序、市民工作有序(靠电脑工作的员工都能继续工作、物流行业、餐饮快餐行业及其它居民生活保障等行业能继续工作)、孩子正常学习”。为深圳抗击疫情点赞!
后续疫情还会反复,病毒还会通过其它隐匿渠道进来,但只要深圳能坚持管控好重点行业,再辅助市民自愿、主动配合核酸检测,疫情就很难传播起来。加油,深圳!
上海疫情比深圳疫情晚,源头不一样,发展过程与深圳也不一样,未必一定要学深圳的方法。至于上海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有待进一步观察。
希望上海在坚持自己经验基础上,借鉴深圳的经验教训,做出更有利于控制疫情的方案。加油,上海!加油,全中国!
因为深圳封了半个福田还没有解禁。
在爆发期封了整个深圳三天,后面关内三区继续维持到满一周。
上海只是多几千无症状,深圳失去的可是几百亿啊
说个暴论,老人越多的地方,疫情越麻烦。每次防疫措施下来,遵守最差的必然是老头。
不信你看看,没有微信的,不遵守微信群通告的,戴口罩不遮鼻子的,脱了口罩聊天跳广场舞的,上茶楼一坐一早上的,躲房间不肯测试的,不肯打疫苗的,哪个不是以老头为主。
深圳是全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六十以上人口才 5%,而且不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上海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甚至没有之一,要让这一群不听话又固执的老头遵守防疫措施,难过登天。
深圳把力气花在检测封锁隔离,上海把力气花在电视和评论区
作为刚刚解除管控区 14 天隔离的深圳人稍微回答一下。
深圳不是不想精准防疫,其实在深圳 “按下暂停键” 的前面一段时间里,深圳一直实施的就是精准防疫,发现确诊、密接等就各种封楼隔离,搞的那段时间深圳人民人心惶惶,每天都不知道会不会被隔离,也不知道会在哪里被隔离。因此才有了 “白天上班带棉被、晚上回家背电脑” 这样的段子,也会出现科兴科学园 10 万白领 “跑毒” 的奇观。那段时间民怨很重,我当时的认知下觉得这波疫情应该是守不住了。
你说那段时间深圳严不严格,至少肯定比现阶段上海要严格,每个人几乎天天做核酸,整个三月份我看了下我只有两天时间没有做核酸,去任何地方都是要求 24/48 小时的核酸证明并且还需要扫描场所码。但是即便如此,深圳的疫情一直都没有被压下来,甚至还在持续增长,最后钟南山来深圳了,深圳开始 7 天时间的全封闭。也就是这 7 天,才有了现阶段个位数的确诊以及清零的可能性。
如果非要论对经济的影响,我认为如果深圳没有那 7 天,对经济的影响会更大,因为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会有地方被封锁,这种情况下依然会造成很严重的经济后果,而且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也不知道第二天能不能去上班,有可能睡一觉醒来就出不了门了,这种情况在我公司发生过多次,每天 HR 都会告诉我某某某被隔离了没办法上班,工作其实更加不好分配。最重要的是你压根就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那段时间我和朋友说干脆一点直接让所有人居家,做几轮全员核酸,封关、严格控制香港货车司机的行为、加强偷渡的巡查,让大家痛苦一阵子可能后面会好很多。
由于有很多朋友在上海加上这次上海疫情确实也很严重,因此关注上海也比较多。首先我觉得无症状感染者这种文字游戏可以停一停,无症状不代表没有传播性,作为传染病传播性是仅次于病情的第二大要素了吧。另外对于上海的做法,感觉有点奇怪,共存不是共存清零不是清零,事实证明对于疫情防控,只有这两条路可以走,一切中间派都是会被现实打脸。而且现在我在上海的朋友 100% 都在居家办公,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下非说上海的防疫对经济没影响或者没有封城影响大我觉得有点自欺欺人了。
希望上海能够尽快好起来,从去年就计划去上海出差结果深圳一波波的不消停,好不容易稍微消停了一会上海也来了,也希望在上海能够尽快明确防疫目标,到底是清零还是共存,其实无论是哪种方案,也比现在这种四不像要好点。精准防疫就像是狙击手,能够有效的歼灭小部份敌人,在零散疫情出现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而现在上海每天上千例的确诊,用狙击手已经很难阻止疫情扩散了,要不就躺平共存,要不就大规模作战。
上海加油,希望能够尽快再看看美丽的外滩,人潮汹涌的新天地。
深圳从年前到现在一直反反复复。后来看实在不行才上了雷霆手段。事实证明长痛不如短痛。尽快扑灭疫情恢复经济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首要任务,毕竟人家没空喝咖啡,喝红酒,都很着急搞钱。
对待疫情,深圳极为保守,收获 “骂声” 的同时保住了数据。
深圳其实从元旦开始就有疫情,但一直防控的不温不火,直到
3.13 东莞撸了一批人
紧接着 3.13 晚上通知深圳开始居家办公一周
目前深圳疫情已经基本被控制住
现在我觉得上海周边的苏锡常领导可能瑟瑟发抖,万一要杀鸡呢
以前夸上海时我就说:上海很好,但是管理漏洞也很多,现在疫情状况好,只是没遇到狡猾的病毒。
然后华亭宾馆的漏洞就被抓住了。
再然后被抓住的漏洞就是快速流调时间差遗漏在外面的病毒跑得比流调人员快。
第三个就是就医应急绿色通道建设。
现在我也想这么说深圳。
跟病毒的这场战争还没结束呢,谁都别先笑。
想想怎么堵自己管理上的漏洞才是。
斗胆预测一下:鉴于 Omicron 的高度传播性,有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如果定义 “零感染” 为最终目标,那么不采取封城的方法,是达不到的。所以,上海最终会采取某种程度的封城,只不过现在在测试阶段而已。
要知道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群众带口罩的比例都非常高,且疫苗接种比例也很高,仍然存在大量的感染者,因为病毒像流感一样,光防住口鼻是没有用的,还要民众戴手套才行。但是,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戴手套呢?这是不现实的,因此没有国家会这样建议。那么,病毒就会一直传播,除非采取 “彻底清零” 的政策,而这种政策要想有效,那就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配合,需要大家 “静止” 一周,至少像深圳一样,才可以做到。
如果上海不控制住,最终可能会调整防疫政策;如果上海控制住,那就只能采取深圳等地的模式。
全国除港台地区外,均实施动态清零政策,各地在应对局部出现的疫情时,应该动态调整防控措施,随具体形势而及时做出调整,尤其是疫情持续一段时间,还出现了外溢的时候。
上海以往的精准防控一直做的不错,在平息疫情的同时,也尽最大可能保证城市不停摆,人性化比较浓。与深圳相比,上海本次仍然没有第一时间采取行政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划定管控区域也尽量精准。但后续疫情发展,第一次出现了每天确诊破千的情况,说明本轮上海疫情在发现时已存在社区传播,在管控区域的划分上,初期没有跑赢扩散速度。希望上海能快速度过这一次疫情。
上海和深圳比较相似的一点,都是口岸城市,前者是大量国际 / 跨境航班的第一入境地,后者每天有大量从香港进入内地的人员,两个城市均承担大量入境人员检疫、隔离工作,在入境人员规模上来后,疫情防控压力也随之上升,尤其是深圳还面临跨境司机管理困难,有偷渡人员非法入境的难题。
说个不同角度的。
深圳这波虽然停摆了一周,但食材短缺只持续了一天多一点点,而且这短缺还是短期恐慌性购买导致的,第二天开始就随便买了,不过因为太多单要配送导致小哥不够,时效性受到了不少影响。还有就是盒马真的垃圾,麦德龙可以预订第二天配送盒马就只能当天,垃圾。
实际上除非长期封控,大城市本是不应该出现食材短缺的,毕竟消耗量也没变化。但奈何不了人们都会扎堆超量购买,导致原来的供给量不够,导致货架清空,于是之前没抢的也担忧了起来,加入抢购队伍。
深圳这次没有引起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两个。一是显然在停摆前做过准备,供应量大了不少,二是之前有过一次类似情况,但那次临时调了三倍的供应量来填缺口。许多人应该记忆犹新,前一天扫了几千的货结果第二天货架又满了,很受挫败。于是这次大家扫货热情并不大。
另外,停摆那几天其实外卖是完全正常运作的,八合里出了全场半价,乐凯撒买一送一,但在我想点乐凯撒的时候发现他们美团上打烊了,打电话问才知道他们爆单了……
我还点了杯拉瓦萨的拿铁,所以看到说上海解封喝咖啡的时候,感觉自己头一次在品位上能摸到上海的屁股了。
长痛不如短痛老祖宗的话是有深刻智慧的。
1、没必要捧一个踩一个,适合自己就行
2、不要因为自己城市封了,就希望上海跟自己一样,想看上海笑话。上海说不定闯出个新思路来,新道路来
3、深圳政府现在陆续下通知减税减租扶持企业
4、深圳的封城应该和其他城市还不太一样,私家车和网约车什么的都还是能上路的,很多工厂也是能开工的,外卖一切都正常,奶茶都还能点
深圳(也包括广东很多城市)因为挨着香港的原因这几年等于一直在打实战,深圳对于防疫一直处在整个城市总体战的实战状态中
各种全市级别的大数据基础非常充分对于分析管控疫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全国目前也只有广东建成了大规模的专用隔离社区,而这个我记得原本有新闻报道过这样的设施是全国各大城市都要建的。
所以深圳在各方面的准备都很充分
上海和深圳比除了针对国际航班之外其他方面基本没有压力,悠闲太久了,全市级别的大数据则是基本没有,之前有少量病例靠人力追还追的过来。也没有准备大规模集中隔离设施,只需要征用酒店应对即可
但是奥密克戎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上海在已经存在社区传播的情况下由于奥密克戎强大的传播性,上海原本行之有效的靠人力追溯源已经追不过来了。而之前也没有全市级别针对疫情积累的大数据可用。
精准防控就像精准打击一样首先你必须要定位,没有了定位又没有可供推演的大数据基础,当然也就谈不上精准了。
同时因为奥密克戎的强传播力,上海之前没有准备大规模集中隔离设施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了,从疫情爆发开始直到 26 号快一个月了,才有正式媒体报道了上海新建的大规模集中隔离设施,这么久的时间显然是反应太慢了,这没有什么借口好讲。
总之对于疫情,如果比做打仗的话,
上海这两年来打的都是极小规模连排级战斗。
而深圳则一直处于城市总体战的状态下。
导致两座城市在各种准备上都差别很大。
这也就是造成目前上海深圳防疫成绩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
最后说一下封城的问题,上海被吐槽最多的就是不封城,但是我目前依然持的观点是,上海的封城与否上海自己没有决定权!这也是上海目前形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客观变量。
我真心提醒某些专家,某些不能说的人。
2020 年初,湖北 F4 也是怕影响经济,怕引起恐慌,更怕影响仕途,着火不拿水浇,反而上纸去捂,最后怎么样,湖北 F4 哪个不是回家哄孩子去了?
仅武汉就造成了 5 万人感染,3000 多人死亡的悲剧,全国经济因此倒退了多少,整个人类历史都因此而改变还不够你们警醒的吗?
那些高喊防疫影响经济的国家,哪个不是为了保护资本家的利益躺平共存了?哪个经济好了?
我们再看看防疫优等生越南,在西方和国内资本家联合下,最终还是躺平共存了,结果呢,还有订单吗,还有工人吗?
一口一个影响经济,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当儿戏,这样人民不答应!百姓不答应!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尽快处理疫情,而不是舍不得坛坛罐罐。
不是抗疫影响经济,而是疫情影响经济!
不能再拖了!
因为精准市放了烟花啊,烟花易冷,温度凉凉,很不吉利的
我经历了西安封城深圳封成并观察了上海封城,提出我的假说。西安是一个教育大市,高校林立,高校区大量教授子女去美国,导致美国中情局在高校区发展大量特务,突然发难,产生西安疫情。
深圳不是教育大市,仅有的学校老师很能捞钱,移民美国的少。但是上沙下沙沙头一带聚集原住民,大量香港亲戚,中情局在此处发展特务,所以疫情经常在带沙的地区爆发。吉林紧靠朝鲜,但是大量韩国特务在此聚集,突然发难。上海反而困难。中情局主要在会说上海话的人中发展特务,导致上海疫情是分散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
上海在探索一种新的,中国特色的,与病毒共存的办法。
既对经济影响到最小限度,又能最大限度得保护老年人健康。
不片面追求数据清零。
纠正一下,深圳疫情的起点比上海早很多,2 月里就断断续续的有很多零散疫情爆发出来。
深圳一开始采取就是上海同样的精准防控模式。比如哪里有密接就封一下集体做 2 次核酸没事就解,不超过 48 小时。直到后面流调发现爆出的阳性都已经不在已知的传播链上,疫情有爆发的风险,城市才按下了暂停键。
也就是说,深圳的防疫政策一直是实事求是的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从一刀一刀切变成一刀切,是基于疫情蔓延的情况调整的。
未来某个时间点上海应该会妥协。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在按照步步升级的模式进行疫情管控:1. 出现几个病例,按照楼栋街道划封控区管控区,其它地方生活照旧。2. 出现几十个病例,在封控区基础上升级为中 / 高风险区,受限人群增多,但是别的地方生活照旧。3. 出现上百例使用 " 半封城”方法,非必要不外出。4. 最后如果病例数再增加就 “全封城” 所有人居家隔离不外出。不管是二月份的百色还是半个月前的深圳或者一个月前的吉林都采取这种模式,最后效果都不错。
上海目前停留在第二步不继续加码封控,当地解释为 “考虑经济影响”,目前上海面临的挑战很严峻和 20 年初的外国很像。
社区感染倍数增长。25 日新增 38+2331,其中 3+1773 是隔离人群发现,剩下的基本是社区感染。
劳动力锐减。随着大量人被感染和密接居家隔离,能正常工作的劳动力在大量减少。
医疗挤兑。前两天哮喘护士求救无门官方解释为 “医院有病例经过需要停急诊消毒”,意味着部分医院爆满导致正常患者收治无门,正常病人因为医疗挤兑不能及时救治。
方舱建设数量赶不上病例增速。社区感染不断增多病例会倍数增长,到某个时间点病例增速会超过方舱建设数量,但那是感染病人无地方可住除非一批批往外地送。
行政服务资源耗尽。社区人员,急救系统,医护人员面对不断扩大的病例,在某个时间点将会超过他们的服务能力极限,到那时候就是电话长时间打不通,需求长时间没人响应的无人搭理状态。
目前上述情况中有些已经初现苗头,随着时间推移情况会不断恶化,等恶化到了一定程度也许当地会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妥协采取 “半封城” 或“全封城”。
充分体现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欧洲最大妓院之一” 德国科隆市的帕莎妓院 (Pascha) 高达 11 层,据统计,每个月有 30000 男人光顾。破产后,约 60 名内部性工作者和 120 名外聘性工作者员工就此失业。
正如欧洲最大妓院帕莎妓院倒闭时老板说的,“新冠疫情的存在,让我们无法生存……”
全球疫情二次爆发,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感恩节期间,数百万美国人踏上旅程,与家人团聚,导致感染数据再次飙升。12 月 5 日,美国单日新增患者达到 23 万例,仅仅 5 天新增百万确诊病例,平均每 30 秒就有一人死亡。与此同时,住院人数首次超过 10 万,美国 911 急救系统已经接近极限,多地医院濒临瘫痪。在宾夕法尼亚州,由于母亲病情恶化,一个儿子被迫在社交媒体上乞求,为母亲找一张 ICU 床位。为了腾出一些病床,南达科他州一家医院甚至让 150 名病人带着氧气罐回家。在内华达州沃肖县,医生基伯曼自曝由于医院地下两层停车场摆满了病床和呼吸机,准备用来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医生基伯曼无奈表示:“我从没想过我会在停车场医治人,现在的情况很艰难,我们都处于崩溃的临界点,医护人员真的很累。” 更可怕的是,美国还出现了新冠肺炎病亡者遗体无人认领的情况。在纽约曼哈顿附近,停着十几辆冷藏车,里面存放着数百具至今无人认领的新冠肺炎死者遗体。很多家属不来认领遗体的原因,更令人心酸:无力承担葬礼费用。尽管如此,预计仍有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将在圣诞节出行。福奇博士警告说:“感恩节叠加圣诞节,1 月份美国可能会经历疫情的至暗时刻。”
欧洲多国新冠疫情急剧反弹,比春季第一波疫情更为严峻。养老院成新冠疫情死亡重灾区,一名尸体运输工坦言:“我很绝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死于新冠肺炎。” 德国的重症护理人员缺口多达 3500 人至 4000 人,不少医院护理人员受到感染不得不停工,医院运转受到极大限制。法国原定 12 月 15 日解封计划可能将会推迟,专家提醒谨防第三波疫情。韩国的第三波疫情自 11 月下旬暴发以来,国内确诊数激增。
更令人头疼的是印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疫情仍未得到控制,印度又发生一种奇怪的病例,导致 800 多人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癫痫、突然晕厥、口吐白沫、打颤等症状。
人间炼狱,也不过如此吧?即便中国的疫情控制得很好,但接连发生的青岛、上海、天津、喀什、满洲里、成都等情况。成都疫情正在反扑,确诊女孩一般接触者 4725 人,密切接触者 72 人,迅速进入战时状态。香港封校停课,连续三天日增确诊病例破百,进入第四波疫情高峰。此刻,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疫情引起的全球连锁反应,也正在一步步加剧…
受疫情影响,各国航空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全球与航空相关产业近 4600 万人有失业风险。全球已有 23 家航空公司倒闭,航空业损失超过 4000 亿美元。除此之外,数百家航空公司仍在生存线上挣扎,宣布各种停飞、裁员、无薪休假计划等,大批员工停职失业。
澳洲一名空姐,脱去了光鲜亮丽的制服、高跟鞋,成了煤矿工;
一名 30 多年工龄的澳洲机长,从零起步变成了农民,开起了拖拉机;
新加坡一名空姐自曝停工之后,只能选择去小吃店当服务员;
泰国一名乘务长转业成为了外卖员;一名机长做烤香肠外卖补贴家用……
而航空业,也只是无数惨遭新冠重创的行业之一。
维密 25 家英国公司宣布破产,
必胜客 300 家门店永久关闭,
ZARA1200 家店永久关闭,
星巴克 400 家门店永久关闭,
香奈儿停产,爱马仕停产,
美国第一州银行破产,
欧洲最大妓院帕莎妓院倒闭,
施华洛世奇裁员 6000 人,关店 3000 家
迪士尼裁员 3.2 万,损失超过 74 亿美元……
疫情的这一记重拳,无情地挥向各行各业。
英国在一天之内,两家零售业巨头双双倒闭。先是英国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亚,再是英国零售业巨头德本汉姆,百年老店也抵不过百年一遇的疫情。这也意味着,25000 名员工将直面失业风险。美国一名高薪的性工作者爱莉丝,因疫情失业 9 个月而怒告政府。疫情趋缓时,州内重新开放了水疗中心、沙龙、按摩店等商家,却唯独少了合法妓院。爱莉丝认为,合法性工作者的财务受到严重损坏。
近日,日本政府公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数据:
**今年 10 月份,死于自杀的日本人数达到 2153 名,超过了因新冠而离世的总人数。**无情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深陷绝望的人,以及支离破碎的家庭。10 月份,日本失业人数达到 215 万人,连续 9 个月同比增加,除季节性因素之后的失业率上升到 3.1%,创下将近 3 年半以来的最高值。日本的救贫团体负责人指出,**失业者一旦露宿街头,将成为自杀的 “后备军”。**一名 30 来岁的失业日本男子沦落街头后诉说:
“疫情发生的初期,我完全没想到情况会变得如此糟糕。在路上流浪的这些日子里,我感到十分茫然。身上现在只剩下 5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31 元),每天就吃一个饭团过日子。有时,我会想去死……”
这些悲剧,在世界各地上演。厄瓜多尔一位 9 岁的女孩,用电线结束了自已的生命。女孩家中十分贫寒,平日全靠单亲母亲打工维生。但母亲受疫情影响而失业,全家陷入断粮危机。趁哥哥和母亲出门时,已经 3 天没有吃饭的女孩在饥饿与绝望中轻生。印度封城后,很多务工者没有了工作和收入,只能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
**巴西也拉响粮食警报!**物价一路飞涨,其中大米价格上涨 18.5%,民众苦不堪言,巴西总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建议民众去邻国委内瑞拉购买大米。滑稽的是,邻国委内瑞拉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吃不饱的国家…… 面对要么饿死要么得新冠的两难,不少人踏向了返乡之路:“至少在那里,有亲人会体面地安葬我们….”
**失业的压力,失控的疫情,饥饿和困顿正在压垮无数人。**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哪个阶层,都很难从这场漩涡中抽身。
在全球经济倒退浪潮中,今年中国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三季报,我国 2020 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已由负转正。
一季度同比下降 6.8%,二季度增长 3.2%,三季度增长 4.9%;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722786 亿元,同比增长 0.7%。
这样的好消息,迅速引起了外媒们的注意,他们一改从前嗤之以鼻的态度!彭博社说:**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唯一主要增长引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说:**中国经济让全世界都眼红。**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中国经济归来。毫无疑问,中国速度再次刷新了外媒的认知,这次他们彻底失算了!**疫情爆发之初,武汉封城,全国禁足,经济停摆,农副产品滞销。于是各地贫困县的县长,走进直播间变身主播,为自家的产品带货。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 “爱心助农” 活动、推出助农政策,设立助农专项补贴。60 万斤橙子、50 万斤大米、5000 斤藕、5000 斤小龙虾…… 一晚上售罄。**为农民带货,为战胜疫情助力,全国上下以买代捐,很快就帮助农民摆脱了困难。**11 月 23 日,贵州省 66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至此,全国 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11 月 15 日,中国签署 RCEP 历时 8 年。这是有史以来建立的规模最大的自贸集团,覆盖了全球 GDP 的 1/3,涉及 22.6 亿人,总 GDP 产品高达 26.3 万亿美元。疫情爆发时中国迅速自救,全民一心,短短数月控制疫情复工复学复产!
疫情控制后,中国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
向将近 150 个国家和 4 个国际组织提供了紧急援助;
为 170 多个国家视频分享成熟的抗疫经验;
向 24 个有紧急需求的国家派遣了 26 支医疗专家组;
向世界出口了 568 亿只口罩和 2.5 亿件防护服……
我们在教育自己孩子和学生时也应该秉承这个原则,虽然高考考查的是均衡能力,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强调学生成为各方面都很均衡而又平庸的人,而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些特长才是将来的立身之本。很多人都觉得,我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妙创意,妄图靠这个 “金手指” 对自己的人生点石成金,必须成功也一定成功。但现实和理想的差别就是:不管你给用户、行业和社会画了一张多么美好的“大饼”,如果你连续两个月发不起手下员工的工资,你的公司会破产、员工会辞职,用户会告退。
**中国所做的事情,从来没有任何经济利益的盘算,也从来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如今,中国疫苗领跑全球,又积极为世界多国提供疫苗。中国疫苗获得巴西、土耳其、菲律宾、马来西亚、摩洛哥等 40 国的力挺,将填补全球疫苗供应空缺。
11 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举办,给 “经济蒙霜” 的国家打开了新的窗口。本届进博会在线上线下吸引 64 个国家和地区的 674 家展商、1351 家采购商参会,达成合作意向 861 项,累计意向成交超过超过 720 亿美元。
**“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的大国风范。**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要戴好口罩,自觉做好防护。珍惜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日子,守护我们的抗疫成果。
这件事情证明,深圳毕竟是小渔村,历史太短了,kol 太少了
上海这种历史悠久的国际化大都市,不仅经济遥遥领先,kol 的水平也远超同济
对上海的不清楚,只说深圳
首先,深圳的疫情其实就没有停过。个人自二月份至今做了大约二十次。至今还记得在外地去做核酸,一句深圳来的就享受快速通道的情景。
其次,深圳人都是打工人,两点一线是大多数。很多人要么在办公点附近做,要么在家做,有机会做就会做。因为没有 24/48 寸步难行。而且核酸点也很多。
最后,大部分人的资金链其实挺紧的,主观上都希望疫情尽快结束,不要耽误老子搞钱。
几个一手信息:
为了保证居家办公,有同事自我封闭在公司,确保绝大多数人可以居家办公。
有工业区跟政府谈,我们工业区自持力比较好,在保证人员隔离的情况下,工厂继续开工。
有贸易公司的库管隔离在公司保证继续网络订单可以发货。
有深莞深惠的候鸟族,自觉隔离在深圳,一个多星期不回去。
志愿者很难报名。
场所码!场所码!场所码!
居家时没了深圳之声,很爽!
最恐怖的是偷渡信息刚爆出来的时候。
可以预见,上海很快就得向深圳学习,按下暂停键,全体居家 7 天以上。如若不然,按现在这趋势,一周后,估计是现在的十倍以上。。。
深圳的做法:
每天核酸检测 1 次。
另外关键一点就是,社区物业督促每一家,每一个人都做核酸,包括老人,小孩!
不方便出门的,可以上门去做。
不做核酸,又拒不开门的,全社会公告,然后直接破门,强制带走。拘留!
一周很快就过了,远程上班,买菜什么的,APP 搞定,不会用的老人,社区搞一些志愿者,按家按户的去帮忙处理。
居家远程,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没有那么每天心急火燎的赶来赶去的。
上海:“看你们防个疫那么费劲吧啦的,来来来,让哥给你们打个样!”
吧唧,摔个狗啃泥… 气氛非常尴尬。
上海:“怎么了?我故意摔的,给大家探索一种用脸走路的新方法!”
“任重而道远呀!” 上海用脸摩擦着地面,跟条大虫子似的就地开始顾涌。
张文宏在武汉疫情的那段时间,火遍全网,他的言行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称赞。那是他应得的
现在他的言行和所作所为受到大家的质疑和批评,也是他应得的。
国家卫健委:我们要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
张文宏:正常生活秩序和动态清零同等重要。
结果就是上海现在每日新增一千多两千多。而且还不断持续输出到其他城市。
而深圳封城一周,现在已经控制下来了。
孰对孰错,结果一目了然。
前天晚上及昨天白天,
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上了好几次微博热搜。
网民们纷纷感叹:
“上海又给全国上了一课,
这才是人间防疫该有的样子。”
02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一个特点:快。
10 月 31 日下午 5 点左右,
上海方面接到杭州通知:
杭州新确诊一名新冠病例,
病例昨日曾到迪士尼游玩,
在园内待了近 11 个小时,
极有可能引起大面积传染。
接到这个通知后,
上海的反应速度有多快?
不到十分钟,
上海迪士尼就已经封园。
5 点半左右,
大批医疗人员、民警和志愿者,
开始陆续出现在迪士尼门口。
迪士尼立即对外发布通告:
所有游客离园时需接受核酸检测。
这反应速度,真叫一个快。
更快的还在后面,
医护人员仅仅用了四个小时,
就完成了两万游客的核酸检测。
这效率,快得简直惊人。
更惊人的还在后面,
晚上 7 点多钟,
上海各学校、单位、居委会、村委会,
纷纷接到通知:
迅速统计这两天有没有人去过迪士尼?
一个多小时后,
周末两天迪士尼游客名单出炉。
单位、学校、居委会、村委会,
立即通知名单上所有人员:
就近到以下医院做核酸检测。
几十分钟后,
各医院核酸检测窗口就排起了长队。
11 月 1 日上午 8 点 12 分,
“上海发布” 发布消息:
已累计筛查 33863 人,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所有场地都已完成采样消毒。
这速度,简直快到不可思议。
在我们正酣睡之时,
上海却通过迅速行动,
将一场极可能引发巨大灾难的疫情,
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03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二个特点:稳。
所谓稳,就是 “有序”。
从接到杭州的通知开始,
到完成数万名游客的筛查检测,
整个过程有序得就像演练过一样。
警察迅速集结到达现场,
医护迅速集结到达现场,
志愿者迅速集结到达现场,
然后迅速各就各位,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个位置,
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检测的检测,
筛查的筛查,
流调的流调,
维持秩序的维持秩序,
嘘寒问暖的嘘寒问暖,
有力有序,不慌不乱,
实在是太 “稳” 了。
04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三个特点:准。
要是换做其他城市,
有数万人到过迪士尼,
那肯定要搞全面封锁了,
那肯定要搞全员检测了,
那肯定要搞全区隔离了,
但是上海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这样做,
一会耗费大量人力,
二会耗费大量物力和财力,
三会影响无数人正常生活。
所以上海决定实行精准防控:
精准筛选出迪士尼游客,
然后对他们进行核酸检测,
以及 2 天闭环管理和 12 天社区健康管理。
其他的上海人,
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
该打游戏继续打游戏,
所有人都按照正常轨道生活。
05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四个特点:暖。
上海接到杭州通知后,
虽然对迪士尼进行了封园,
但封园却非常人性化,
只是关闭了室内项目,
而让室外项目照常进行:
想离开的游客可以立马排队做检测,
想继续玩的游客还可以继续玩。
没有搞一刀切,很暖。
而且,排队的时候,
孕妇可以先测,很暖。
抱孩子的可以先测,很暖。
渴了有人送水,很暖,
冷了有毯子提供,很暖。
充电宝源源不断,很暖。
虽然迪士尼停业了,
但当天恰逢万圣节,
所以上海方面,
很人性化地没有取消烟花表演。
于是游客们才有幸得以:
一边排队做检测,
一边欣赏烟花绽放。
一些游客发朋友圈说:
“这是最浪漫的核酸检测。”
由于疫情管控,
上海停了地铁 11 号线。
地铁关了闸机口,
出租车也不能来,
所以很多没车的游客,
在检测完后没法回家。
于是上海交委,
立马调了 220 辆公交车过来,
将所有游客一一送回家。
一个上海市民说:
“当轮到我做核酸的时候,
听说地铁停了,
我还担心怎么回去呢,
结果走到公交接驳站一看,
一排排公交车正等着我呢,
又是一阵暖心。”
06
上海的这次有序防疫,
昨天被《人民日报》翻牌了。
《人民日报》盛赞道:
“万圣节没有光怪陆离的鬼神,
也没有拯救银河系的超人,
一个有序的城市组织就是金钟罩。”
一些网友在下面留言感叹:
“确实如此,
上海今天又给全国上了一课,
这才是人间防疫该有的样子。”
上海确实值得学习。
2021 年 9 月 17-18 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在上海召开全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
旗帜鲜明地强调:
“建党 100 周年之际,
在上海召开全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
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借鉴上海等地经验。”
上海确实太牛了,
它是全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
常住人口有 2500 万。
它是中国接收入境航班最多的城市,
承担着全国 1/3 的出入境航班客流,
但截至到现在,
上海没搞过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就把疫情控制得牢牢的。
虽然其间发生过几次零星感染,
但都波澜不惊,
所以,疫情防控的上海经验,
确实值得全中国学习。
07
上海经验到底是什么一种经验?
我详细查阅了各种报道,
觉得上海经验包含了五个方面。
第一:领导有意识。
所谓领导有意识,
就是领导理性地科学地意识到:
“病毒会长期存在,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我们要做好与病毒长期相处的准备,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所谓打持久战,
就是既然病毒会长期存在,
那就要想办法把疫情处理标准化:
一方面要稳稳地控制住疫情,
一方面又不能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
这两者没有谁压倒谁,
两者都很重要,两者必须得兼。
“不能动不动就全面隔离,
不能动不动就全员检测,
极其耗费人财物力不说,
还会影响市民正常生活,
还会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怎样才能既控制住疫情又不影响市民生活?
答案只有一个:
实行精准防控。
上海防疫之所以这么牛,
首先就牛在领导有 “两者必须得兼” 的意识,
有了这个意识,
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才能朝这个方向努力。
08
第二: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一位病毒专家,
在接受 “八点健闻” 采访时说:
“你看上海的新闻发布会,
书记是不出来讲话的,
市长是不出来讲话的,
因为他们不是专业人员。
但其他很多城市就不一样,
既看不到专家的身影,
也不知道专家在决策中起了多大作用。”
上海决策层有一个特点:
就是相信专业精神。
所谓相信专业精神,
就是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在遇到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
领导退后一步,
授权专家去处置这一问题。
或者召开专家座谈,
充分听取专业意见,
然后根据专业意见制定科学决策。
而不是像很多地方一样,
用领导意志代替专家决策,
一发现疫情就让绿码全部变黄码,
一发现疫情就让全市绿灯变红灯。
正因为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所以近两年来的疫情防控,
上海多次成为效仿的模范生。
09
第三:疫情处理标准化。
昨天深夜 0 点过,
张文宏发了一条微博:
“疫情常态化,疫情处理标准化。
所有的游客现在可以安然入睡了,
但我的无数同事会继续工作,
完成防控的所有标准程序。”
上海防疫为什么这么牛?
就是牛在他把所有处理标准化了。
即使遇到迪士尼这么大的 “灾情”,
按照标准程序一走,
也就从从容容、波澜不惊地解决了。
关于上海疫情处理标准化,
我就不展开讲了,
央视《新闻调查》做个一期节目——上海防疫 27 天。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就知道上海的标准化有多牛了。
这套标准化有多牛,
一个上海市民举了一个例子:
“广州爆发第一例的时候,
当晚老公出差从广州回上海,
早上一起来,
他就接到了居委会的电话,
根本不需要自己报备的,
上海的追踪能力太强了。
关于追踪密接和次密接,
自去年疫情以来,
我从来没有在‘上海发布’上看到过,
上海要找哪个航班、哪次列车的密接,
从来就没有。
几乎都是在你知道自己是密接之前,
你就已经被电话告知要核酸检测了。”
关于疫情处理标准化,
上海市长龚正用十二个字总结:
主动发现、快速处置、精准有序。
有多精准?
“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
10
第四: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
就是 “把人当做人来对待”。
关于上海疫情防控的人性化,
这次迪士尼检测大家都看到了。
我再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只提地点不提人。
很多地方公布确诊病例时,
会公布该病例的各种隐私信息,
住哪里姓什么,
去过哪个宾馆,
跟哪个人开过房。
但是上海从不这样做,
上海公布确认病例时,
都是 “只提地点不提人”:
“对外公布感染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
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不说,
反而会造成两大危害。
一是会暴露感染病例的隐私,
让感染病例被谩骂被社死。
二是因为害怕隐私被公开,
一些感染病例会故意隐瞒行程,
这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麻烦。”
第二个例子:允许宠物和人一起隔离。
大家应该都看过新闻报道:
很多地方隔离不准携带宠物,
结果 “14+7” 天隔离下来,
隔离者喂养的宠物都饿死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另一则新闻:
上海集中隔离允许携带宠物。
今年 1 月份的时候,
上海黄浦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一部分人需要集中隔离。
有些人为此非常焦虑:
“我们去隔离了,宠物怎么办?”
上海处理非常人性化,
立马咨询专家们,
专家们给出意见:
“携带宠物隔离不影响防控。”
于是政府立马发布信息:
“集中隔离时可以带上宠物。”
千万别小看了这一举措,
这一举措虽然很小,
但充分体现了上海的人性化。
在很多城市,
执行人员才不管这么多,
都奉行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叫你别带就别带,啰嗦啥!”
所以难怪有网民说:
“在防疫的人性化上,
上海是国内的天花板。”
11
第五:领导有担当。
上海的精准防控,
被专家们称为 “陶瓷店里抓老鼠”,
“既要抓住老鼠,
又不能打破瓷器。
就是既要控制好疫情,
又不能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
但是精准防控,
是不是就能保证百分百精准?
当然不能。
做得再好,都有可能发生失误。
有些地方的官员,
就是因为害怕失误丢掉官帽,
所以动不动就搞全面隔离,
动不动就搞层层加码。
但上海领导特别有担当,
“只要按照标准化程序去做了,
哪怕出现了疫情,出现了传染,
这个责任也由我们领导来承担。”
正是因为领导有担当,
上海的精准防控才能得以顺利推行。
12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呢?
因为中央和国家卫健委,
三令五申地强调:
要科学防疫、精准防疫,
要在尽可能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经济活动的前提下,
做好新冠疫情的处理和控制。
确实如此,
中国常态化防疫已经持续一年半了,
在新冠病毒必然长期存在的情况下,
我们是该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
来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度了:
既要控制好疫情,
又不能太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运行。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上海经验就特别值得各地学习。
我看到有些网民说:
“别再吹上海的精准防疫了,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无法做到。
上海基础设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医疗条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人员素质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经验是学不得的,
照学只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完全照搬当然要不得,
但学习人家领导有担当可不可以?
是可以的。
学习人家疫情处理标准化可不可以?
是可以的。
学习人家 “两者怎么得兼” 可不可以?
是可以的。
学习人家疫情处理人性化可不可以?
是可以的。
13
最后,
我还想说说迪士尼烟花绽放这幕场景。
很多网民都说:
“这是最美的核酸检测现场。”
“这是上海迪士尼五年来最经典的瞬间,可以载入上海这座城市的史册。”
《新京报》这样评论道:
“疫情改变了太多,
但不变的是,
人们对正常生活的向往。
我们看过无数场烟花,
但这一场注定会让很多人刻骨铭心。
它带给人的余味,
有美好、温暖、人性,
更有从容、专业、信心,
而这些正是防疫时代,
人类应该倍加呵护和珍惜的品质。”
是啊,一个上海市民感叹道:
“昨晚开始我还在想,
觉得自己万圣节 cos 了个倒霉鬼;
但是在上海,让我感受到,
生在中国就是幸运星。
这漫天的绽放,说不出的温柔。”
三十年深圳狗,一个多月前香港 300 勇士偷渡,引爆新一轮疫情,全网不少人阴阳怪气,甚至还有部分人又喷起了深圳加班和放假,说什么看来防疫还要看上海云云,让我非常期待中国最强都上海来给我们小渔村打样。
那如今你这个表现,真就别怪我也来阴阳怪气了,毕竟当时我们也是被恶心的飞起,憋一股气。
我说有些人,仇深就仇深,谁在深圳不辛苦啊?加班和房价是客观事实…… 但和新冠有半毛钱关系?有么?哈?
还什么看管理行政深圳不行,效率差,我的天,果然是最肯在舆论花钱的地方。当然深圳没问题么?大把的,什么村天天这么多例还一直低风险我也是震惊了这操作,不过现在看来,还是甘拜下风,上海人还是老大哥,很会玩。
比不过,之后请说,上,北广深。
毕竟…… 明明都是中国人但来了之后会基因突变,不会确诊,只会无症状感染,提前实现与新冠共存,高级人种。
这不是我说的,事实摆着,有科学数据。
上海(外资 + 国企、金融中心、第三产业绝对占比高)更像香港,上海是中心城市,经济更发达,的确更国际化,这个深圳还差的比较远比不上
深圳(私营 + 国企、科技创新、第二产业占比还行至少没有上海香港那么高)其实和香港是不太像,别看挨着近,大家思维差异可能还是有的
不探讨哪种方式更好,只是突然想到这个内容是不是决定政策的因素之一呢~~~
首先,希望上海的疫情尽快清零,大家健健康康的。也希望全球的疫情截止在 2022 上半年。
在深圳工作生活,没有去过上海不清楚上海的情况,只能说说深圳这边的情况。
不得不称赞一下,“深圳卫健委” 公众号简称深小卫,可以说是所有官方公众号的天花板。 接地气,时效性,有疑必答,科谱,呈现方式特别让人容易接受。
特别是表情包,许多网友担心深小卫的表情包不够用。小卫的表情包实在是,哈哈,先来几张图
每一个深小卫的表情图,都能让众多的深圳打工人产生共鸣。每一篇都是 10 万 + 的阅读。
关于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习惯了到深小卫公从号看最新消息。
更新信息可以说是 24 小时更新,时效。
疫情期间,24:00 时仍在更新,包括零点之后,也在更新。
列举一二:
深圳是在 3 月 13 晚饭后通知,从 3.14~20 一周时间停运公交,地铁,居家办公,7 天 三轮核酸,应检尽检的政策。 这个时候,除了一些年长的老人去超市囤积菜,打工人都跑回公司搬主机。我们公司也是在晚上搬完主机居家办公,毕竟笔记本的资料不全。
我们定义为深圳慢下来,与病毒赛跑,并不是封城,实际也差不多。
居家第一天,是可以出小区,因为核酸是在小区外面。
居家第二天,就不能出小区,核酸进入到小区内部。后面一直不能出小区。但小区对于孕妇有病人的家庭登记,他们随时可以去医院。
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喊话,不用囤积菜,容易坏,供应充足。
果然,各个超市,APP, 线上买菜生活用品很方便。达到小区门口 自己去拿。我隔天买一次,确定没有涨价。(居家 7 天,胖了 2 斤)
居家第三天,做核酸就得核对身份证,核对房号等信息,因为邻近香港有偷跑过来的人,要做筛查。
后面的几天就是流水线一样的操作,对身份证信息和房号信息。还会上门核对。
基本大家比较配合,但是肯定也有很少比例的不配合,因为人口基数大,即便是小比例也有不人数,给一线工作人员也会带来很大的难度。
3 月 20 号晚上正式通知,21 号可以上班。同一天,我的一个同事住在别的小区,被送去集中隔离了,她们楼层有确诊。(昨天听说今天解除隔离)
然后从 21 号(周一)开始,仍然是持 48 小时核酸。于是隔天都要做核酸。
深圳真的是太太太体谅打工人了,核酸点居然设到公司园区了。还有地铁口。 一出地铁口就可以做核酸。
各个公众共场需持 48 核酸,有电子岗哨,查得很严。
没有 48 小时码,寸步难行。
深圳疫情总计:
2 月 15 日 3
2 月 16 日 8
2 月 17 日 3
2 月 18 日 3
2 月 19 日 8
2 月 20 日 7
2 月 21 日 3
2 月 22 日 8
2 月 23 日 9
2 月 24 日 13
2 月 25 日 18
2 月 26 日 30
2 月 27 日 36
2 月 28 日 28
3 月 1 日 25
3 月 2 日 25
3 月 3 日 22
3 月 4 日 21
3 月 5 日 17
3 月 6 日 19
3 月 7 日 13
3 月 8 日 6
3 月 9 日 15
3 月 10 日 11
3 月 11 日 29
3 月 12 日 66
3 月 13 日 86
3 月 14 日 60
3 月 15 日 92
3 月 16 日 91
3 月 17 日 105
3 月 18 日 77
3 月 19 日 66
3 月 20 日 44
3 月 21 日 28
3 月 22 日 18
3 月 23 日 9
3 月 24 日 3
3 月 25 日 7
都说武汉有热干面,陕西有肉夹馍,深圳没有什么具代表性的。
那就来一句:打工人加油, 深圳一定赢!
愿全国都不要再有疫情了,全世界也不要再有了!
过点岁月静好的生活。
然后让我们可以平平安安的搞钱!
抗疫的全国标杆,到被全国网友骂上热搜,上海的疫情日渐焦灼。无症状感染者呈指数上升,今天已经突破 2000,很多人要求上海封城,向深圳学习,搞严格管控,但吴凡说:不行!
![](data:image/svg+xml;utf8,)
尽管上海模式现与奥密克戎的交锋有暂时的失败,目前的失败是因为精准防控不够精准,漏网之鱼造成了社区传播。但精准防控新模式是一定要走的,如果上海走不了,全国别的地方更难走。疫情升级是增加大面积核酸检测,本来就是新模式的一种措施。上海已有其他新的措施:非必要,不停诊;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等。
上海是倔强的,上海以一己之力告诉大家:抗疫,并非只有封城一条路。就算现在新增人数是全国最多的,上海依然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我的评论里面有位朋北京网友说得好,去了一个商场就被隔离 14 天,商场都开门了,他还不能上班,这样的生活,真的很疲倦了。
我强烈支持上海走精准防控新模式。一时的防疫失败不代表永远的失败。疫情可能还要焦灼很长时间,新冠消失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新冠变了,而我们一直不变,我们还用武汉老一套去应对奥密克戎吗?我们难道一直动不动就做核酸?动不动就隔离吗?
当然,根据感染人数动态调整防疫策略,本身就是新模式的一种,如果感染人数激增,最后封城也不是不能理解。
希望上海挺住~
因为深圳领导不会脑残到什么都听网红的
因为深圳防疫系统【垃圾】。
深圳没有精准防控,而是一直采用一刀切的防疫方式。
出现病例,就封,流调,一遍一遍地做核酸。
总来没有什么谣言说今晚就要封了。因为不是谣言。上下沙说封就封。地铁公交说停就停。
核酸的志愿者不够?公务员不要上班,就地转为志愿者。
企业?民生?防疫就是命令!
你很难想象这是个一线城市。采用的是从 2020 年以来一直用的一刀切的方法来防疫。
深圳人现在的喉咙跟铜墙铁壁一样,可能以后深圳人吃鱼都不用怕卡鱼刺了。
——————————————
敌军衣服穿太深,居然还真有人上钩。
全面防控这种 “一刀切” 的防控方式就是目前为止实践最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只要封锁,就能控制,而且随着政府经验的提高,封锁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上海这次拖拖拉拉,瞻前顾后,是最不负责任的做法。
大家都知道香港和东南亚的爆发对深圳威胁巨大,所以注重防微杜渐,检测频繁,反应迅速,处置果断。
至于上海,实际上香港输入也在增加,但是普通人不关注,毕竟地理上感觉太远了,没有意识到流量增加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而且上海以往从没有过大范围传播的记录,很难千日防贼。
2. 精准防疫的方案不适合形势变化
过去两年上海一直是抗疫优等生,这一方面说明精准流调在强大医疗资源的加持下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认也有运气的成分。因为病毒的传播本来就带有很强的随机性,每一次接触是否感染,每一波流行是否逃逸,都带有概率因素。
奥密克戎传播能力强,无症状多,这些特性造成了以往管用的精准防疫面临更大的扩散风险。
对传播链条的判定不是非黑即白,防控标准带有主观经验性质,一些按以往流调经验不算密切接触的时空伴随事件,比如没有碰面的酒店斜对面甚至楼上楼下,这次有可能增加了感染风险。想要通过做流调、查录像,把所有有可能接触到病毒的人全部隔离是不现实的,逃逸无非是个概率问题。
这个概率可能不大,但是叠加越来越大的输入基数,必然会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增加。
而上海一向是内紧外松的,涉及到流调链条的传播都管控的比较果断,但传播链条之外的人都在正常生活。上海在 3 月份爆发之前虽然有过小范围的传播,比如著名的最小中风险奶茶店就是这种情况,与流调链条无关的大部分普通人不受到任何影响。我和我的同事、亲友当中,春节没有离开上海的人在这一波疫情爆发之前,普遍几个月都没有做过核酸检测,出入医院门诊等场所都不需要近期的核酸记录。
可想而知,一旦有人意外接触了病毒,又没有被流调判定为风险人群,很容易造成持续隐秘扩散,短时间内难以发现。
任何方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上海的精准防控尝试在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同时扑灭所有零星的火苗,这必然有赌运气的成分,并且面对奥密克戎很难保持一直好运气。
3. 停摆压力太大,可能身不由己
这段时间的感染人数大家也都看到了,确诊少,风险地区少,坚持不封城不停摆。
只能说超巨型城市的管理是极其复杂的系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由单一部门、单一领导团体驱动来作出果断反应,决策成本必然比较高。这个就不展开讲了。
在这几个因素当中,第 1 个因素已经不存在了,现在不可能有人忽视上海的防疫工作。
第 2 和第 3 项因素互相冲突,很难找到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不过今天上海出现了集体捅鼻子的全家桶奇观,大面积应用了轻量快捷的抗原自测盒。
这倒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比如立法推动全社会的企业、学校、机关团体不定期进行人员抗原检测抽查,类似于每周开会的时候顺便花 10 分钟捅个鼻子,这样对经济影响小、成本低、速度快,可以在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保持对病毒扩散事件敏捷而广泛的预警筛查。
坐标深圳,这周有一天没去做核酸,第二天发现健康码变成了紫色 48 小时阴性,瞬间没有安全感。因为我已经保持很长时间的 24 小时阴性了,每天都会去做核酸。
封控对我有影响吗,当然是有的,非常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小个体户,一个星期营业额只有四千七,大部分是外卖,毛利率低得吓人,但是还是要发员工工资、交房租,同时还要还房贷,压力很大。但是封一周能解决问题,我也认了。但是就在解封后这一周,我店铺所在的商场,撤场了三家餐饮店,虽然不完全是疫情原因,但却是最直接的导火索。政府出台了政策,但是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出来,观望吧。商场开始做营销活动,希望有效。
疫情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到底深圳这样严格的封控有效,还是上海的精准防控有效,其实谁也不知道,只有时间才能检验。但无论如何,这次深圳对比去年 6 月底那次疫情已经在放松了(那时候宝安机场一共有一例还是两例记不住了,结果宝安全区餐饮培训影院等等停了半个月之久)。
深圳本来也想挣扎,毕竟福田一直新增一直低风险,最后被新冠教训了。然而庆幸现在终于恢复了平静。还没完全清零,我们的业绩也只有以前的一半,但是不管怎样,希望深圳尽快恢复成那个热衷搞钱的深圳,上海也希望能尽快恢复成咖啡自由的上海!
网红医生一年几百万收入,家里一个厕所的钱都够全家人治病的。
甚至一个马桶拆下来就是好几万。
要是重症,他可以腾出一套汤臣一品做成专人病房。
对于他以及他背后的金主,确实是流感啊。
没毛病啊!!!
屁民们嚷嚷什么?他们说大号流感有毛病?
上海大 V、网红都给我们说:奥密克戎就是小感冒啦,连大感冒都不算,我们上海 90% 无症状,在家自己躺着就能好了。
然后我们问他,香港这两个月死掉的那几千人因何而死?
他们集体不说话了。
所以嘛,奥密克戎轻症死不了的那些才是阿拉上海宁,那些死掉的都不是宁
巧了,深圳和上海房价不相上下的时候同时开始调控。
现今深圳楼市半死不活,上海楼市如火如荼。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上海,不愧是浦东;浦东,不愧是上海。
深圳没有真正的开封,只是有条件的人在家办公错峰上班。深圳的核酸筛查不是三轮,其实从二月底到现在,听话的人,比如我,是每日一捅(除了春节那几天,龙岗是春节都坚持的),现在也仍然是每日一捅。
所以说政府财政没深圳有钱的城市不可效仿,上海肯定有钱也可以封一周,慢慢筛。把所有有传染性的都隔离起来治好,就可以动态清零了。
人在上海,正被封控。
封控并不是有病例,而是小区测核酸出现过病例等情况,就封控。
我们是按照小区封控的。整个小区外用黄色隔离带隔离,外卖只能送到大门口,由大白管理。
几乎每天做核酸,这都快半个月了。
小区里穿着睡衣瞎溜达的人越来越多,男性的头发越来越长,小区里的车上落满落叶,封控第二天楼下满树的花开了,现在都谢了。
我们公司在据说公司有一个密接以后,所有人不允许上班,居家隔离,全公司消毒。这发生在传出有病例的第四天左右。
而在这之前,我预料到公司可能会有情况,就没打算去上班了,所以自从第二天下班,我就再没出过小区门。
现在依然每天做核酸,由大白在楼下感:“210 号楼下来做核酸啦!”,大家就下去排队了。
今天的队伍超级长。
对于防控政策,我觉得这样的精准防控已经很好了,哪里发现问题,立刻整个小区封闭,这还不够吗?
有以前的同事在公司就被隔离了(不是我现在的公司),发放了军用帐篷等,所有人就在公司住下来。
对于为什么还出现了这么多病例,我觉得有可能是刚好有漏网之鱼,造成大面积传染,而大家都打了疫苗,看不出生病的样子,以为自己正常,病毒可能就被携带而传播。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大多是无症状者在浦东新区:
作为人口密集的浦东新区,每天上班挤地铁都是沙丁鱼,还挤不上,出现病例后难以控制也能理解。
而闵行区也有一些,之前闵行区一直没有病例,可能人们一直以来就放松警惕了。
其它地区减少:
深圳人口约 1.76 千万,上海 2.5 千万左右。深圳面积 约 2 千平方公里,而上海约 6.3 千平方。
深圳人口面积比,约 1:1,上海约 1:2 。按理说上海要更好管理。
浦东人口 568 万,面积 1.2 千平方公里。人口面积比也是约 1: 2,这就没道理了啊。
难道是被关在公司的人互相感染了吗?
我不在浦东,只能这样猜测了。
因为上海有
请大家帮转发我这个建议
目前国内防疫,当务之急,是要把健康码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码利用起来,才有希望做到动态清理,才有希望降低隔离次数和范围,当前的红黄绿码,完全就是个摆设,下面我说如何用。
我打个比方,当一个城市出现超 1000 个案例,需要封城的时候,需要全员核酸的时候,需要全员居家隔离吗?需要局部大范围封闭隔离吗?不需要!
首先应该做的,是停止一切公共场所活动,停止一切公共交通服务,但是,注意,不禁止单位工厂上班,也不用禁止私家车上路,然后,全员红码,红码,黄码不得出城,然后,红码以后,要求三天内,或者四天内,独自去完成核酸检测,这时候如果阴性,红码变黄码,如果拖延不做者,红码达到五天的,强制检测隔离,
大家都红码变黄码后,2 天后,5 天内,再次去核酸检测,如果没问题,变绿码,注意了,变绿以后,还要求三天后,第 3-7 天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如果没问题,那么继续维持绿,如果不进行检测的,绿变黄,不得乘坐公交工具,不得进入公共营业场合,比如商城 KTV。
当一个地区变绿码,达到一定数量标准,就可以逐步解封公共场所活动和公交出行,
同时,针对高危人群,特殊管理,比如外卖员,出租车司机,商铺老板,和工作人员,公众场所人员,进行每三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只要没问题,就可以继续工作,如果没有按时核酸检测,则绿变黄,暂停工作,也不用隔离。
我说的办法,是可以操作的,并且不强制隔离,如果出现阳性患者,则时空接触者,继续红码,需要额外做核酸,慢慢的从红变黄再变绿,
并且,不是变绿就完事了,变绿以后,还要间隔多久,继续检测,继续变绿,。同时,其他地方,针对高危城市,飞机火车班车,高速出入口,一律进行检测要求,、
对城市本身也划分颜色,绿色城市,只看绿码,黄色城市,看绿码,加核酸检测一次,红色城市,属于封城状态,不得出入,绿码达到一定数量,红色变黄色,黄色变绿色。
官僚系统已经没指望了,最后的指望,就是这个健康码颜色管理了,配合这个健康码颜色管理,只需要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和加强核酸检测的地点和处理能力,实现常态化的核酸检测。
同时,全国范围,汽油开征防疫税,收到的钱,中央统一调度,同时,核酸检测费用,必须微薄利润,不能赚大钱了。
我说的以上办法,是最后的手段了,动态清零,唯一能做的可行手段了,我们必须要坚持动态清零,放弃动态清零,我们必完,很多人不知道为啥,我说下原因:
1,我们 40 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 6 亿了,并且这 6 亿人口,大量从事农业和运输业,是社会的命脉所在,这 6 亿人口,还大量分布在医疗资源水平很低的基层,他们是承受不起多次感染的。
2,新冠是反复感染的,他不是你感染一次就没事了,他是反复感染的,你让中国 6 亿中老年人,反复感染新冠,会死多少人,农业生产,运输业,怎么办?中国的农业生产,大量的中老年人,他们死了,就城市这些小年轻,弥补的上?
3,新冠未来一定还有高毒变异,到时候你怎么办?就算没有,美国人也会投毒,把高度变异病毒投进来,如果我们没有动态清零手段,我们这 6 亿中老年人怎么办?
我的方法,已经不要求强制隔离的,是真正的动态隔离,红黄绿,三色健康码的灵活运动,
我再简单说,
红码,也不强制隔离你,但是必须在规定次数,自己去做核酸,不做,才需要强制隔离,
黄码,可以自由上下班,只是不能乘坐公共交通,不能进入学校,商城超市等密集公共场所,不能出城,
绿码,可以灵活掌握持续间隔,比如维持绿码,是三天一测维持,还是五天一测维持,还是 10 天一测维持,都是可以灵活掌握的。
同时,城市本身也可以按照感染人数情况,来定颜色,就像我上文说的,给周边地区参考。
时空交集者,也是遵循,绿变黄变红,出现阳性,把他时空交集的人,变黄色就得了,规定时间内自己去核酸,再黄变绿。
希望大家转发我的方法,希望政府重视,只有这个方法,能够战胜官僚系统,实现动态清零,目前动不动隔离,太傻了,上海这样搞,根本不行,我的方法,几乎不需要停工停产,不同人群,绿码维持天数不一样。
大体就是这么搞,具体单位,具体小区域,小细节的优化,比如医院,都可以优化,静态防疫确实撑不住了,但是,动态防疫必须要有,全国汽油增加一毛钱的防疫税,支援疫情地区核酸检测,
钟南山不喜欢喊口号,上海那网红经常搞口号,经常搞预测,但是每次预测都是向反向结果发展。就这样,其实他不要搞预测就行了。
上海:请不要恶意对比
深圳和上海疫情起点可不一样,深圳在封城尾声的时候上海才开始的疫情。
实际情况就是,深圳走在前面,紧接着上海疫情开始,但上海想潇洒地走出自己的浦浦风,结果未遂,再想回头学深圳,国家说不了不了怕了怕了……
这次疫情,我本人虽然对深圳魔怔般的抗疫一直有多少不满,连续一两个月几乎每天都在体验核酸有多麻烦,封城禁足小区也快被关疯了……
但再看看上海,不得不承认,深圳不愧是特区亲幺儿,当然,更多因为沾了香港这个逆子的 “光”。在一连展现出各式花样高难度抗疫动作,直达全球首例封城禁足的抗疫顶峰,整个过程,我感觉国家对深圳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呢?举个栗子:
国家:禁止一刀切等懒政。
深圳:指哪切哪 七天起步没有下限。
深圳的封城不单止按下暂停键,不单止于 7 天内等经济损失。毕竟是政府行为,国家会为之做出补偿,包括但不仅限于:给当地群众补贴、给当地经济一系列经济优惠政策等等……
即便国家并不想这么做,但不得不考虑香港疫情的严峻形势,深圳作为最后一道国门,再难也得守住。
深圳很早就有向周边地区请求支援人力,而且义工人数超多,据官方统计,报名志愿者超 600w 人… 所以深圳的抗疫动作非常迅速,甚至在确诊人数未破百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当天傍晚下令第二天立马封城,工作任务第一时间分配到街道办和社区工作站,在大家都有点懵逼的时候就快刀斩乱麻,先执行,有问题再提交意见,根本都没给你时间缓神儿。
再说一遍,得 “谢谢” 香港。
非常同情上海目前的处境,你们缺的可能是一个香港,也可能缺一个庞大数量的义工队伍… 所以没法跟深圳做比较。
可想而知,上海封城的代价会比深圳更大,当地政府迟迟不敢发声肯定也在看国家脸色,毕竟这种情况上海政府无法独自做决定。
希望上海人民能做好防疫防御,升级 n95/kn95 口罩,戴眼镜护目镜和耳塞,个人工作做到防御最高级别。剩下的听指挥,莫恐慌,毕竟老百姓能做的就这些了。
祝大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对比了这么多上海居民的回答,感觉原因又如下几个
一 政府态度不一样
二 没有网红医生的指导
三 社区 物业 义工的作用很大
翻译下
深圳和上海是不同的
1. 深圳是个小城市,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封城难度不同。
2. 深圳外来人口少,离香港远,和香港人员交流不密切,上海和香港交流频繁。
3. 深圳管理能力和医疗能力都较差,只能封城,上海各方面条件更好,可以精准防控。
4. 事实证明,深圳的疫情虽然动态清零了,目前仍有巨大风险,而上海虽然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趋势是好的。
5. 深圳的宣传工作不好,上海通过好的宣传工作解决了疫情的很大难题。
我们这里爆发过几轮疫情,20 年底前后冷链感染,一个区爆发,21 年冬天下辖一个县爆发,防疫手段无非是重点地区封锁,全市核酸。20 年那波已经不大记得了,21 年这次做了十一轮核酸。封锁地区肯定是生活有很多困难,封锁地区以外,无非是隔天去排队做一次核酸,生活基本没多大影响。这种防疫手段道理太简单了,重点地区封锁就是把病毒阻断在封锁地区以内,避免继续无限传播,然后尽快把感染者查出来,全市核酸是筛查有没有重点地区以外的感染者。几次下来,结果是发现及时,封锁地区以外都没有发现感染病例,疫情很快就控制住了。你要说对经济没影响肯定不客观,可是不封锁就不影响经济了吗?肯定不是啊,没封锁的区餐厅影院等也没啥人去啊,毕竟胆小的人还是很多。国外不封锁也反复证明了不封锁对经济影响更大。
就不明白上海怎么回事,重点地区不封锁,感染者就在全市持续传染,病毒传播速度这么快,流调怎么可能来得及?事情发展到现在,如果全市各区都有病例,那就赶紧封锁啊,这是最后的机会了。香港在连续几天几万病例后很快就放弃核酸检测了,为什么?感染病例太多再核酸没有任何意义了,只好被动躺平。上海希望也那样吗?
上面有些人啊,不要以为前两年防疫好,现在失控了别人就会原谅你,湖北爆发时舆情汹汹不可怕吗?这两年不断有人鼓吹共存,现在鼓吹共存的这帮人咋没声音了?他们就在等着爆发呢,那就是拜登们的机会,他们攒着劲呢,不信走着瞧。
深圳全市减慢了几天速度,上海没有,这就是区别。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不吸入就是防疫的终极措施,基本就不会染病。
如何保证不吸入?当然是不集聚,而分区封控就是不集聚的行政措施。
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就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哪怕对方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也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因为飞沫传播不了 6 米,而对方每次呼出的 0.5 升气体中有病毒气溶胶,也会在广巨大的室外空间瞬间被扩散没有了。
如果室内空气的流通与室外相当,那么室内空气中的病毒气溶胶含量也会与室外相当。当然,在室内人们聚集时不可能有 6 米的距离,但是这时如果戴口罩,减少停留时间,也基本不会造成传染。
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时,应该打开所有室内积聚的公共场所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这样就可以创造一个类似于室外空气流通的室内外通风的室内积聚环境,持续大风量用没有新冠病毒的室外空气置换室内空气,防止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就可能减少积聚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人每分钟呼吸 16~18 次,也就是每三秒钟进行一次吸气和呼气。人每次呼出的气体只有 0.5 升,就是一瓶矿泉水那么多。一立方米空气是每次呼出气体体积的 2000 倍。室外空间是多少一立方米?即便室内有 2、3 个新冠病毒携带者,持续大风量用室外空气置换室内空气,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浓度也不会高,而且在新冠病毒携带者离开后,很快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就没有了;反之,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随着 2、3 个新冠病毒携带者的呼吸在逐渐积累,而且即便他们离开了,新冠病毒气溶胶还在,还会造成传染。
在室内外温差相差大时,或者没有窗户,或者没有办法进行开窗通风,可以改造为地进风上排风的室内外通风环境。
在室内公共积聚场所,除了打开所有窗户进行大风量室内外通风,并且戴好口罩,减少停留时间等必要的措施以外,在有固定座位并且没法戴口罩的室内场所,如餐饮、酒吧、茶馆、咖啡厅等室内场所,能够保障吸入前杀死空气中的新冠病毒,使其不具传染能力,就能大幅度减少积聚时感染新冠肺炎事件发生。
在影剧院、集中办公场所,会议场所,对外服务场所的固定座位,能够保障吸入前杀死空气中的新冠病毒,使新冠病毒丧失传染能力。
**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时,**幼儿园、学校下课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上课时为了避免互相影响,也要关门开窗通风。**在室内外温差相差大时,**幼儿园、学校应该达到国家标准的新风量,尽可能多的用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以便于在室内有新冠病毒携带者时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气溶胶浓度,尽可能防止集聚性传染事件的发生。
显然,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时,地面交通工具如出租车、网约车和公共汽车应该打开窗户运行,这样在相对速度作用下,车内外通风量会很大,也就是快速用没有新冠病毒的车外空气更换可能有新冠病毒的车内空气,即便乘客或司机有人携带新冠病毒也不会造成互相感染。
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时,应该打开所有家中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创造一个类似于室外空气流通的室内外通风居家环境,持续大风量用室外空气置换室内空气,防止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就可能减少家庭感染事件的发生。
在任何时候做好个人防疫措施都十分重要,无论你所在的地区有疫情,还是没疫情。个人防疫措施无非就是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集聚、保持社交距离。
**接种疫苗:特别是及早进行加强针接种。**从韩国疫情,欧洲疫情在沉寂了几个月说明了疫苗的有效作用;韩国疫情,欧洲疫情再次爆发说明十分有必要接种加强针。专家介绍接种疫苗是为了保证吸入了不感染,或感染了不发病,乃至发病了不会发展成重症。
现在香港的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绝大多数未接种过疫苗,死亡病例中高达 9 成未接种疫苗,也充分证明了专家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戴口罩:在室内,或者在室外与他人 6 米以内近距离接触的时候,必须戴口罩;
勤洗手:接触到公共物品时要洗手,外出归来时要洗;一定做到不用手揉眼睛,不用手挠皮肤,无论是否洗手。
勤通风:勤通风的目的就是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减少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因此官方的指引是每天至少进行有效通风两次,每次不低于半小时。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身体有了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眼睛刺痒等与新冠肺炎症状类似不适,及早就医,尤其是线出现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眼睛刺痒等与新冠肺炎症状,然后接着出现发热、干咳、乏力时应该立即就医。既便于感染了新冠病毒早发现、早治疗;也避免把新冠病毒传染给家人、同事;更有利于及早查清传染链,为防疫做贡献。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是官方防疫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症状。
感染了新冠病毒早就医,不但有利于早康复,也避免传染给家人。刻意隐瞒是将自己、家人置于危险境地,得不偿失!
**现在和将来,新冠病毒在社区,在城市爆发,溯源的结果最终还是境外输入。**即便甲城市的疫情与乙城市有关联,但是乙城市的疫情是与境外关联的。
因此,**把新冠病毒消灭到进入中国的第一地点,新冠病毒就不可能在社区扩散,更不可能在城市扩散,也不会在城市之间扩散。**这样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显然,在新冠病毒被吸入前杀死新冠病毒,使被杀死的新冠病毒不可致病也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外防输入环节、没法戴口罩的公共场所、人员较长时间密集集聚的公共场所,在现有的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杀死空气中的新冠病毒,即使人们百密一疏吸入了被杀死的新冠病毒也不会感染,更不会发病,对防疫更为有利。
以下内容多数为熟悉空气流通的我们,从空气流通、消毒的角度看如何做好新冠肺炎这个呼吸道传染病的外防输入的回答。为了让更多地人看到,曾在有关新冠疫情的回答时多次采用,已经见过的知友请忽略。
在世界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屡创新高的局面下,外防输入就变得越来越繁重。
外防输入当然包括进口物品消毒和入境人员的隔离防疫管理。其中入境人员的隔离防疫管理参与人员众多,难度也大一些。
**外防输入隔离场所的新冠病毒来自哪里?**大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少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使用过的生活废物。
防止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外溢到走廊等公共区域,或者不经消杀直接排入到大气,就杜绝了通过呼吸道传染的途径;对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在移出房间时就进行严格消杀,就阻断了新冠病毒通过垃圾流入社会的途径,让外来的新冠病毒不出外防输入隔离场所。
外防输入隔离场所也要符合:
室内外通风流畅,房间之间没有空气流交叉,防止被隔离人员之间交叉感染;走廊的气压高于房间内的气压,杜绝房间内的空气流动到走廊,
防止新冠病毒外溢之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而造成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被传染。
**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毒,完全杀死新冠病毒后在排到室外。**毋庸置疑,被隔离人员是入境病毒的携带者,呼出的空气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杀,让入境携带的新冠病毒不出被隔离者的房间。
**保障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保证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没有可传染的新冠病毒。
保障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
所有垃圾、更换下来的用品移出房间时即刻进行严格臭氧熏蒸消杀,防止新冠病毒附着垃圾等生活废物,或更换下来的用品流出隔离场所。
上述措施足够到位就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在隔离场所被感染。而且被隔离人员生活轻松,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作较现行方式轻松。
如果用技术手段把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阻断在隔离场所,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交叉传染,不会传染给工作人员,那新冠病毒就不会流向社会。
外防输入当然包括进口物品消毒应当在海关落地时第一地点第一时间进行,最好用整库臭氧 1、2 天熏蒸的方法进行。
减少机场保洁人员中招的方式,应该是在清运机场垃圾时离开飞机就放入消毒设施中运输。在离开机场时已经全部杀死了垃圾中的新冠病毒。
对待新冠病毒应采用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御相结合的措施。主动进攻就是找到杀死新冠病毒;被动防御就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或感染了不发展为重症。
对于进口货物和部件更应该如此,因为这是性价比较高的方式。
公司建立消毒库,用臭氧熏蒸的方式对进口部件,产成品进行长时间(大于理论时间几倍)消毒。
对于进口货物包装、部件表面的新冠病毒采用强辐照消杀的措施,杀死携带的新冠病毒。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时,持续开窗通风,快速的用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降低室内空气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
将从业人员纳入重点监管;
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疫苗,戴 KN95 口罩、勤洗手。
试验田,放心等待后面确认吧。
谁先实现与病毒共存,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就像现在的香港一样。
所以我们看好上海,上海基本上已经开始了共存,清零不是上海的选择,上海再也不会走回头路了。
人在深圳,担心疫情卷土重来,封城可一不可再。
他们防不防的住,都不碍我的事。领导喜欢用什么策略就用什么策略。
因为我既不在深圳,也不在上海,对于他们的防疫政策就一个态度:尊重,祝福。
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一
深圳就是以防疫为主要目的,处罚了一些防疫不当的官员。快速核酸,必要进行封城。对于弱势群体进行了适当的照顾和必要关怀。
上海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这也不是不可以理解,毕竟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是银河系的上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照顾到全局的利益,一些穷苦的百姓没有得到物质上的保障,一些穷苦的患者没有得到医疗上的保障。不过也能理解,因为上海不是穷人的上海。
搞这种 “正确记忆” 没有必要,深圳开了 “无限资源” 挂,这种操作不是谁都能轻易学的。别忘了在一个月前,深圳的写字楼、小区就已经要查验 24 小时核酸了,你猜猜上千万打工仔从年后到现在,一共做了多少次核酸?直到现在快四月了,深圳很多地方都还是在实行一日一检,禁止堂食、禁止娱乐场所开放。
顺便一说,深圳走的也是精确化管理。名为 “风城”,实则 “风区”。
一个上海人和一个西安人在争论疫情防控。
上海人:你们搞一刀切的封城是不对的。
西安人:但我可以在西安保证自己是安全的,你们可以吗?
上海人:我也可以在西安保证自己是安全的。
西安人:但是你在西安,我就不敢保证自己是安全的。
貌似相同的问题,两个城市给出了不同的处理,结果也迥然相异。感觉更像是出身经历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件事情态度上的根本不同。
一个出身高贵,一路顺风顺水,自带国际经济历史文化 buff。一个贫寒起家,一路汗水拼搏,跻身特大城市,依然被嘲小渔村。
考验往往都是特殊极端困难。
一个是自视高傲,一个直面问题。
一个是我凭什么要考虑别人,一个是要守好祖国南大门。
一个是医疗资源异常丰富的城市,一个是医疗资源匮乏的城市。
一个是喊着金钥匙出生,一个是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偶然,没有幸运。
现在上海那边口口声声说着经济,不能封控。与之比较的是,同样是为了经济,决心封控,之后解封时,打工人重新上班的欢喜。甚至有人说,从没有这么期待早日上班。
到底谁才关心经济,谁才是打折经济的借口懒政呢?
我建议把上海整个隔离,然后让他们自己慢慢精躺平,不过好像现在就这样。说国外航班多,广州也很多。说城市开放,深圳离香港更近,上海资本属性决定他跟随香港
生于忧患,深圳深知自己旁边有香港这种猪队友,只有按暂停键一个选择。背水一战说的就是深圳 2022 年抗疫的实情,每个人都没有退路。
这次深圳市上下一心,每个普通市民都愿意配合政府开展工作,必然很快控制住了疫情。深圳市民这次真的是按照准备打仗的思想来对待这次疫情,封闭的小区里互相帮助,互相解决生活上,生意上,子女教育上遇到的各种困难。
深圳人口结构中年轻人比例很高,受教育程度非常好,疫苗接种比例也高!这就是深圳市比其他城市更快清零的先天优势!深圳人相信科学,对各种谣言和各种别有用心的论调警惕性非常高!从而在每一次选择中都能找到最优解!
上海嘛… 呵呵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的精神。精准防控有效,就按精准做;精准防控无效,暂时决定不封城,这也没什么,毕竟领导也是人,谁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状况,做得不完美,也没什么。但如果一个方法尝试后发现错了,能认,想改,能改,这才是制度的先进性,而不是马后炮的评判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防疫政策。死要面子,概不打脸的,都不是制度先进性,中美、全世界都一样。
方法的好坏,要看实际情况,因时因城而宜,因城体现在,中小城市大数据和流调能力不如上海,那就不必强迫精准防控,可以适当封城,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大大方方说出来,官员也好受,居民也能理解你做决策的出发点。因时体现在,精准防疫上海去年效果好,今年效果不太行,那就换个方法试试,说出来,可能病毒变强了,以前的方法不行了,不必觉得自己丢人,今年的不足也不能抵消去年的胜利。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唯一的制度优越性,中美、全世界都一样,谁做到谁优越,谁认真科学的应对病毒谁优越,病毒才不管你是民族还是专制,是姓资还是姓社。
在另一个回答里也问过了,请问如果拿上海当共存试点,请问共存之后,确诊的人若想治疗是 zf 负担还是自负费用?发生了院内感染怎么办??感染的人,像上海,日增上千人,如果这些人去医院看病,医院收不收?收的话,其他病人怎么办?zf 是否还要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或者是,医院凡是新冠确诊都拒收?
公司对于确诊员工怎么处理?正常上班还是让其回家?房东对于确诊人员如何处理?酒店是否允许确诊人员入住?餐馆允不允许确诊人员吃饭?
各地对于上海来的确诊人员怎么处理?各地是否还要遵循原来的清零政策?如果遵循的话,从上海源源不断出来的人,对各地造成的防疫压力由谁来分担?如果不遵循,那就是全国都开始共存了。还是说周围都把上海封了,由着他们自己在城内养蛊?
虽然深圳因为封控太久,有些地方民众怨气很重,抗议声也很大,但是我觉得,共存之后各种冲突和事情会更多,因为你不能让所有人都能毫不畏惧的和确诊人员相处吧?我感觉确诊的人员到时遭受的歧视比艾滋患者还大,毕竟前者你靠近真的很大可能被传染啊,那又该怎么办?
你不能不考虑这些,就一拍脑袋决定共存吧?
还是那句,你不能既想要西式的民众自由,又想要中式的 zf 兜底吧?
至于深圳的措施,也就是每天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核酸检测,24 小时 - 48 小时 - 24 小时,场所码,封控管控防范,发现控制不住了,封七天,然后又开始 48 小时核酸场所码。
但到现在深圳也并没有将疫情完全控制下来,且隔壁始终是个隐患,因为强力核酸检测的人力物力都耗费很大,但不管如何,现在大部分地方还是都复工了,我想看看最后到底是深圳这种严格激进的方式最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大,还是上海这种放任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当然,两种方式,打工人都是最伤的,但哪种更伤一点?如果能探索出一个更好的方式那当然是最好了。
可我真的不觉得上海这种方式可行哎。
另:深圳当时虽然要求市民居家,但像民生这些依然正常运作,产业园也是闭环处理,并不是整个城市真的完全停摆。
3 月 25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8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2231 例,目前防疫情况如何?
因为一个 “精准” 防控,
一个 “不精准” 防控;
一个有张网红坐镇,需要先失控,再控制住才能凸显张网红的控制能力;
一个没有张网红坐镇,只能控制好,因为没人敢兜底。(逃了)
大上海: 咖啡 + 红酒
小渔村:猪脚饭 + 钱大妈
上海这次太傲慢,将被打脸。新增病例图几成直线,现有方式奥密克戎蔓延已无法遏制。逐次添柴,苦了医护,苦了百姓。
证明染疫爱好者的既要 XX 还要 XX 只存在于浪漫主义幻想,在现实主义铁拳的痛击下他们除了沉默或者硬跳出来说一大堆他们自己都不信的车轱辘话外没有任何方式来抵挡客观现实的铁锤。
虽然抗疫爱好者站在右边,共存爱好者站在左边,但是共存爱好者们却住在过度抗疫区支持共存没有几个敢往共存区跑。主席台上没有他们我不认。
上海遵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防控,动了某些防疫爱好者的蛋糕了呗,何况上海确实目前部分区域还是照常运转的。
某些人急了,不行,上海必须封,必须要请求支援,必须要哀鸿遍野,必须要求爷爷告奶奶哭爹喊娘。
就不喊就不喊,就不哭就不哭。
配个图
并没有那些所谓喷子所说的哀鸿遍野,反而你们用咖啡黑上海人只会激怒更多上海人反对这种策略。。
——以上只针对无端攻击上海人的喷子和所谓 “防疫爱好者”
说明广东是真国际化,是靠自己本事拼出来的洋气。上海是假洋货,根子上还是租界文化。
往上说面对奥密克戎的政策方针不同,往下说基层组织能力也不同
这一轮上海疫情和深圳疫情的源头都是香港,不同的是,深圳的压力更多在香港偷渡,而上海的压力则是由于香港入境隔离不当造成的疫情外扩。
而在香港这轮疫情之前,深圳已经经过了一轮德尔塔,一轮奥密克戎,整座城市一直处于抗疫状态,做完了多轮核酸检测。上海的上一波疫情让人熟知的还是留学生入境和奶茶店精准防控,总体来说没出过什么大问题。
所以从这里可以初步看出,两个城市为什么会实行截然不同的政策,深圳的疫情蔓延了三个月,一直贯彻清零政策,如果前两轮都能控制,第三轮控制不住,那么政府就会在民众那里失信。
同时由于几个月的疫情,很直观的体现就是大家非必要基本不出门不跨区了,所以深圳的疫情集中在福田、南山、罗湖几个偷渡严重的区,其它区基本没有几例确诊,体现在数据上就是深圳最严重的时候,一天新增也不过百出头。
而上海一直以来都采取精准防疫的政策,而且被视为防疫尖子生,自然不会自己打脸,但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无疑给上海带来了新的压力。同时因为不常受疫情困扰,相应的群众的防疫意识也会下降,这时候一旦出现漏洞,那么很容易就会扩散开来。
同样的,拿深圳封城前和上海相近的新增起点来比较,也是有问题的,深圳是全员核酸,应检尽检,而上海是划定密接,次密接,次次密接,一直没有全员核酸,当疫情扩散而没有全员核酸,那么漏掉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流调靠什么,靠工作人员,当流调人数多,强度大的时候,工作人员能保证不出错?
再者,深圳的基层能力很强,上面一个政策,下面通通落实到位。小区封闭管理,社区工作人员拿着表格核对住户有无完成三轮核酸;外出小区要出行证,车辆一律不给进出;刚有个人顶替阳性做核酸,第二天所有检测要带身份证;去到哪里都要扫行程码(如果有人觉得这没什么,对比下香港,同样弄了个差不多的码,但根本没人去扫)所以深圳的疫情防控是上下一条心,上面给的东西,下面马上落实到位,才能这么快控制住。
上海的基层到也不能说能力不强,但可以看得出,政府的政策到基层的落实中间是有障碍的。说不清是政策的问题还是基层的问题。同时标准也不统一,要知道深圳搞了个 10+1,所有区除了一天一检和三天两检之外,基本没区别,而上海有的小区严,有的小区松散,而且更好笑的是,严的小区可能还紧挨着松的小区,这也造成了基层管理的割裂。
总之深圳能控制住,还真不单是因为封城,是上下一条心去共克时艰,如果旁边不是香港源源不断送病例,早就控制住了,根本不需要封城。而上海上面的命令和下面的执行是分割的,再加上长期没有严重的疫情,整体上的松懈和原先的精准防疫政策没有应对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做出应变,只能说,一直没爆发真的纯是运气好。
快刀斩乱麻
VS
钝刀子拉肉,还是一块一块的
深圳中小学开学了吗?
作为留深人员,参与了深圳整个防疫流程的说两句
首先,深圳疫情是从除夕宝安开始的,我们留深人员,大年初一就开始做核酸了,这段时间,深圳也是精准防控,大概半个月后,疫情就控制住了
但随后,随着香港全面爆发,福田跨境司机和偷渡客成了最重要的病毒载体,也让深圳的精准防控策略失效
接下来才有到处流传的深圳上海对比的那张表格,深圳是在精准防控失效,疫情彻底爆发的前夜,才果断全民封控。
深圳 2000 多万人,所有的公务人员和自愿加入的志愿者,才勉强支持了这次防疫行动。
泻药。刚来电。
中国的防疫政策就是全国一盘棋,地方没有创新的空间,各地的防疫政策也不会有本质区别。
在现有的医疗水平,管理机制下,既不放开群众自测,也不引入国外新药或 RNA 疫苗。一旦有疫情,不管是武汉,西安,还是深圳,上海,基本都是核酸,隔离,封城三板斧,没有区别的。
武汉封城以后,就有很多非感染者无法就医,买不了药,只能在家中等死,翻翻豆瓣,微博。一样的事情,两三年内反复上演,西安的孕妇,吉林的小女孩,上海的女护士,本质都是这种极端管控下的牺牲品。
不要看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是怎么说,更要看它是怎么做的。
请问问治下的人民,生病需要做手术还能正常去医院吗?出去买菜需要通行证吗?每天需要排队做核酸吗?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 “是”,那就不要矜持了,承认吧,就是一样的管控手段。至于这种管控模式,你把它叫精准防控还是全民核酸都不重要,都一样的。
至于其他省市,也大可不必嘲笑 SH。
一个人每天抽烟,活到九十九,于是逢人就说,抽烟能长寿。
另一个人每天喝水,活到九十九,于是逢人就说,喝水能长寿。
究竟是抽烟的功效还是喝水的功效呢?
一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的三板斧砸下来,谁都好不了。
如果一个 “优等生” 面对一再出现的各种更优答案,却摆出各种理由坚决走自己那一套,并且越错越远时,
你无法排除他从故意摆烂中获得特殊利益的可能性。
封城派需要证明封城清零后不反复,即一年不需要封多次城。
刚封完城数字肯定好看,你都封城了还没这个优势。但考验的重点是证明确实能一次解决问题。
从这个角度,深圳的考验还没有来。
非封城派需要证明在不死人的前提下,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比较小。从这个角度,上海做的一般,但也值得探索。
两条道路,拭目以待
上海之前的表现显示出的是老子就是牛逼,确实精准防控牛逼,这不服不行,但是装逼多了就上头了,这次明显不对了,还装,你不凉谁凉。
深圳之前也有过几次,精准防控也解决了,这次感觉不对,那就半封城,直接压死。脑子很清醒,没上头,就这么简单。
你说沪上领导班子
卫健委一届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防控小组了
改过吗啦
换汤不换药啊
人家小深也有理由说的
我(曾经)带的是什么队,我带的高效率动态清零
你这批人是什么人啊,你叫我带
沪上疫情防控现在什么水平
就这么几个人
你航班口岸什么的都在鼓励不影响经济
他能安全吗?安全不了 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再下去(的话)要输小滇了
小滇输完输小吉,再输老秦
接下来没人输了
另一方面来说
沪上是全国队伍最先开展精准防控的队伍
哦呦,谢天谢地了
呵~
(我已经说了)你这样的所谓精准本身就没有打好基础
你能跟我保证在奥密克戎或者下一个变异病毒来临之时
关键的全国一盘棋他能赢啊?
务实一点
我劝你们,我们把自己的防疫理念,保障民生。
防止外溢的这个理念先搞懂
人家别的老老实实报确诊病例挺好的
你把他去换成确诊病例加无症状感染人数干什么(你告诉我)
你在外省那里输个从沪上回来一律隔离
你到告诉我,怎么解释呢?
脸都不要了
我,上海人
在家吃了两个礼拜方便面了
好多天没出门了,老婆现在天天加班去定点医院(就是收治新冠患者的那些医院)
她如果哪天染上了,我肯定跑不了,还是不出门给社会添麻烦了。
我问她每天忙什么呢?
她说她也不知道,每天就是很忙,但是感觉没啥用。
我有个同学是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书记(党政一肩挑),每天固定半夜一点开始打电话给我诉苦,今天封小区,过两天解封,过两天又封,过两天再解封,没完没了,所有人都很疲惫,从前年到现在就没有休假过一天,基层已经到极限了,现在都麻木了,看不到希望。
我们单位隔壁紧挨着的便利店,上周被疾控封了,说是有密接,我接到调查电话还纳闷:那家便利店上个月初就倒闭了啊~
过了三小时,物业告诉我们,疾控封错了,应该封隔壁园区的便利店。
现在上海的基层人员已经到极限了,工作能力和士气大不如前了,大家每天的工作都是事倍功半。组织力量不够就只能靠群众配合,今天全市都发了抗原检测,但是我感觉不太靠谱。。。。
说起居委会也有个无语的事情,我们小区居委会除了管我们小区,还管边上两个小区,所以之前街镇全部封控做核酸的时候,他们管的另外小区的居民也得来我们小区测核酸,所以政府要求大家封闭小区就很尴尬,根本没法封闭。这也就算了,隔壁另一个小区(他们有自己的居委会)的核酸检测工作出问题了(应该是医护人员不够),他们小区的核酸检测工作也临时安排到我们小区了,然后他们小区的一个居民在我们小区检测出了阳性。
所以,当时街镇封闭,应该全部封在小区里做核酸的时候,别的小区居民也来我们小区排队做核酸,然后别的小区居民在我们小区测出了阳性,但是我们小区居民测的都是阴性,然后我们小区就解封了。。。
我们也纳闷为啥不能全部封一下,个别警察、医生这种特殊行业就多做核酸再发通行证上班呗,封个两周,长痛不如短痛,总比现在一直受折磨好。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在家怎么营养地吃泡面:每天吃一片善存。。。。。
现在是半夜两点半,刚刚老婆梦中醒来,连续咳嗽打喷嚏,不会是中招了吧。。。。。
再分享一个辣白菜方便面的吃法:
稍微加一点番茄酱,味道就会质变成一种全新的美味 (๑> <๑)
这一波疫情深圳和上海都是因为香港疫情爆发开始的,深圳主要是偷渡客(既有内地人也有香港的),福田那几个聚集地都快沦陷了。上海为什么演变成这样不太清楚,但是上海的管控力度明显是偏松的,这就让其他省市诟病了,松确实对上海市民很友好,生活不影响,但对其他省市而言就不友好了,就像 1 月份那时深圳赶在年前摘星,不就是为了让市民能安心回老家过年而不被隔离,最终百色的爆发那就很痛苦了,百色这么个小城市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应对,只有广西全省支援。
这其实就是个平衡的问题,偏左偏右都很正常,平衡也是动态的,难以真正的平衡也是必然的。不要走极端就行。
我本人在深圳。每天下班就往核酸点跑,为了第二天能是 24 小时的核酸记录。
除开周末和公交地铁停运期间,每天都是 24 小时核酸检测记录。(1 天 1 次)
上公交和地铁前,乘务人员要检查核酸码。没有的 24 或 48 小时的记录的话,会被赶下车。(原因是: 不要拿整车人冒险)
香港偷渡回深圳的特别多,不每天查核酸,你根本不知道感染源是哪里来的。
每天都在做核酸,3 天没有做核酸就会变黄码,无法上班,出行。因此,哪里爆发疫情都能马上知道,疫情能被抓得死死的。
上海没去过,不知道。
上海现在还在 2 月 8 日的 hk 的时间线上,当时 hk 无一人死亡,赶紧支楞起来,还来得及。
深圳是脉冲式长痛,上海是尝试一次性短痛!
香港已经进入拐点,全国排不进前三了,这是个启示!
别说深圳,包括西安,天津,广州郑州石家庄,武汉南京杭州等等城市,都是两手准备,精准防控和全员核酸。上海有没有,不知道,暂时还没有表现出来。
主要区别在于,其他城市能够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准防控不灵了,立刻转入 B 计划。或者,精准防控是为全员核酸的人员物资准备争取时间。
像上海这种沉迷微操,用游击队打歼灭战的个性,确实让人目瞪口呆。
面对强大的对手,游击队的个人装备再精良,不如钢铁洪流直接碾压。
先下总结: 上海这次疫情并不是精准防控,只是在用精准防控给自己战略上的失误找理由开脱,所谓精准防控≠日增千人,上海起了个坏头,让全国人都认为精准防控就会导致疫情失控,这次疫情严重扩散主要原因是对疫情形势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充分导致的决策失误,理由如下:
1,现在是 3 月 27 号上午 11 点,早上看了新公布的上海新增确诊和无症状,其中确诊的在有十几个和 300 多个无症状的是在非管控区发现的,也就是意味着现在在低风险区域仍然存在不少新冠患者尚未被发现,他们现在也许正在超市买菜买米买面买油,也可能在某个商场买衣服买护肤品,也可能在某个角落咖啡馆和友人聊天。这就导致了有更多的人可能会被传染。
2,我认识的一些上海人都在居家隔离,尽量不外出,但也有些人在正常出入公众场所,甚至这几天我经常接到上海不同的电话让去看房或者去看车,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认识到疫情目前的严峻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宣传不够,目前看到的宣传还是基本上都是轻症或者无症状很好治愈。但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使是普通的流感一天有 2000 人患病也会导致医院接纳不了,造成其它问题。
3,无症状为什么那么多,怎么定义无症状呢?从上海外溢出去的人在上海被定为无症状,在外地却定为确诊,原因是上海把很多轻症列为了无症状。
4,上海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上海,是世界的上海不能封控,但要控制好不要外溢啊,上海医疗发达,外地乡下呢,据我所知,上海目前没有限制本市人员离沪,这已导致了很多城市出现来自上海的确诊病例。现在上海说自己不是上海人的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但外地人买房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外地人高考报考上海志愿的时候你怎么不说?
再次总结,上海这次疫情失控绝不是精准防控的结果,精准防控≠日增千人,疫情失控!
以下是 25 号凌晨:
1、上海: 来来来,我给外省打个样,这个奶茶店是全上海唯一的高风险区域,你可以永远相信上海。
外省人: 这是高手,这是高手!
2、上海: 不带这么玩的,这 1 年了都宣传我呀,我咋跟外地的乡下人说,礼我都收了。
上海:辟谣!辟谣!辟谣!绝对的谣言!
3、上海: 魔都体面三件套:精准防控,不封锁、网格化。
阿拉上海宁: 要不你还是把我删 sha 了吧
4、外省人: 吊毛!吊毛!
上海: 叫我靓仔!
深圳:嗯哼 ?
以上只是在漫长的居家中开心一下,自己还是很爱上海这座城市
深圳疫情控住了?呵呵呵呵
深圳控制了?人定胜天???不用事实说话?还是真准备曹县化?
图从
那偷的
深圳以前经历过多次疫情,周边广州也经历过封城,经验方面,基层组织力都有一定基础,周边城市也有支援能力,老百姓也有一定心理准备,具备封城的能力。
上海感觉除了流调能力的确强外,在面对大规模疫情方面,从上到下,包括居民心理准备都不好。
封城为何没成为上海的选择,我觉得还是没有这方面准备,从这些天的表现可以看出来,第一次其实都这样,没啥指责的。关键是态度有些模棱两可,关键漏洞上自我修复能力不足,已经二十多天了,居然还能有很多漏检,而且没啥主动解决的措施,这才弄了个黄码,谁都知道黄码属于被动防御,适合日常防范阶段,在防疫关键期作用不大。至与经济重要性不能封城,哪怕三五天的说法,纯粹胡扯,上海哪年春节没放七天假。也没见有啥影响。所以封不封不重要,给社会市场明确的预期才最重要,明确封措施,期限,尽量缩短,哪怕有短期的冲击,市场,社会会自动调整,不会有大的混乱。反而目前这种状态,不确定太高,市场,社会,居民都很懵,没法决策。疫情在这样焦灼下去,累积的负面效应会明显体现。
1、朋友圈里面看到深圳前期也是和上海差不多的策略,动态清零,前面动态清零努力了两周,最后快结束的时候,说封城。
2、可能人都喜欢确定性的东西,封城 14 天,彻底好了,比 2 天又 2 天这种方式更让普通人觉着有掌控感,但是社会发展是螺旋式前进的,解决社会问题可能也是需要逐步探索的。
3、真心希望在一线解决问题的同志们能挺住,能成长为真正的政治家,从长远来看是我们普通百姓之福。
我们酒店在深圳福田区,是深圳疫情最严重的区域。我们长租公寓已经被封过两次,一个酒店酒店也被封了。在开始的时候我也很焦虑,酒店和长租公寓才去白名单之后,只进不出。
说实话,这种管控区对我们长租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对酒店的影响非常大。每个月还即便没有收入,但还需要支付大几十万的房租给房东。房租和人力成本属于固定的支出,属于纯亏损的部分。
我在上海上的大学,工作过了六七年,上海疫情之后,我就问住在上海徐家汇的朋友。他们也被管控起来隔离,在家不能外出。他可能属于个案,或者疫情严重的区域。上海主要采取的精准防疫。
政府的防疫措施,对于我们这些搞实体的商家来说,精准防疫会对实体的影响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深圳的防疫措施对于商家来说,我们可能损失的是一两个月的亏损。
从整个的影响来看,不管是精准反应还是一刀切。对于我们商家来说,我们更在乎的,是精准防疫对我们带来总的收益的影响。精准防疫可能要在一个长时间内源源不断地流血、输血,一刀切只需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大流血。
这是政府的防疫策略,给我们实体朋友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影响。也是我们评估政府反映策略,是否合理的唯一的指标和依据。
疫情尚未结束,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素材和证据表明哪个地方政府的防疫策略是更科学。从这个事情的本身有很多种评判的标准,尤其是不同对象,立场合力不同,很难去兼顾所有人的利益和立场。
以上是我的回答
我是一个在深圳创业的酒店人,大家如果在增亮酒店投资或存量酒店运营有任何问题,欢迎点击下方链接购买我的咨询服务:
小王在酒店
14 次咨询
5.0
深圳市一城一筑美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19645 次赞同
去咨询
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关注我
让你投资酒店更稳
运营效率更高
全世界都活得好好的,
能别折腾了吗?
上海这么多天,这么多人感染,没一例死亡病人,好像连危重都没有听说,
这不是流感是什么?
为了极少数的极弱势群体和极度不正常的防疫爱好者,毁了多少人的正常生活啊。
流感不可怕,全世界都在和流感共存,
苦难的时光已经过去,现在全世界一派生机盎然,
只有共存才可以让孩子有课堂,让病人有医院,让生活有明天。
清灵都只是赢得片刻的苟延残喘,接着又是再一波折腾,噩梦循环。
怎么看?网友们总觉得自己比中央督导组懂呗
上海这么多传统重工业拿什么停?
上海港,停一周意味着有 100 万个标准集装箱,深圳港吞吐量前两年才刚达到上海港的一半,还没宁波港高
集群重工业,金山石化、宝钢、能源机械,化学、材料等工业,很多行业直接影响全国大宗产品市场,结果网友真当热搜第一直辖市市委专家是沪吹了
船舶工业,现在军舰下饺子阶段,中国前五大造船厂三个在上海,网友吆喝着封城简单,人乌纱帽不要了?
本质上上海和深圳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城市,腾讯华为大疆说难听点主机搬回去全部居家办公个一周,能影响多大?
重工业你把厂搬回家去?
上海要么选择左,要么选择右,这样既想左又想右,那么今天的上海就是明天的香港,二边好处都站不到,二边坏处全部占尽。
上海除了口头说不封城,基本也是半封城了。浦东地区小区即便全员阴性也不能离开小区。基本上全国针对疫情蔓延的解法只有封。只不过安全的情况下小封,感染广的情况下大封的区别。
我对定点清零的态度属于中间派。好处在于对于经济影响更小,店铺关一天损失一天的钱,全国各地因为这鬼新冠断供的家庭悲剧不断重演,范围越小对百姓影响也越小。坏处在于,但凡漏了一个。在一线城市这种四通八达的地方基本就是放飞了。你知道一线房子多贵嘛,大部分人上下班考虑成本都要跨好几条线。城中村、动迁房各种确诊。这是城市属性决定的。
回头再说说深圳,故事基本相同。但是一来发现的早(按照统计曲线,明显上海已经有了一定传播),二来下手重。可以预见如果没有逃逸的,疫情很快会过去。
但是两者对于一线城市谁是更好的手段,难讲。半休克来几次比全休克来几次代价小的多。现在外来疫情不断输入,香港更是在养蛊。在这种背景下,不解决香港疫情,全国还得继续受苦。
深圳没有网红医生,只有务实的态度,全民配合的行动,在隔壁大毒源爆发的情况下短时间就控制住了。上海隔壁来个大毒源试试看?这么搞早炸了。
封城还是不封城
上海网红声音很大。
人家深圳面对的是偷渡客。
上海市民可是够乖的,结果搞不定,那就不是市民的问题了
上海再不好好上心管控,搞什么老子很重要不能封的心态,就是小号香港,上海隔壁的几个省份长点心,深圳就是心大,之前还和香港一起呼应开关,让内地去那边消费,脸都打肿了,搞的这边封城。
本来去年都管的挺好的,突然就全国各地四处漏风了,我知道封城难受,尤其大城市,但是传开了真是大家都难受,你要不就干脆放开,要不就出来就堵死,不要搞这种软刀子,让全国人民天天排队真的要烦了
其他省做一下援护准备吧,人员、物资,先准备下有备无患吗。
让人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很困难的。
微博基本删光,不知能存活多久
因为吹牛逼吹得自己都信了。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
因为上海是东方小孟买啊
牛皮吹破了呗!自称国内精准防疫第一,还搞了一次只封一个店面的行为艺术,一个劲儿看不起北方的封城,最离谱的那次是上海人把疫情带到西北,结果上海屁事儿没有,西北的市领导撤职!那到你身上你倒是搞定啊,喂,中国第一大城市呢,那些被你放出去的人感染的真是倒霉死了,最后上海市长要不要辞职啊?
回复里,这么多高赞上海人不希望封城,那就不封呗。
那就别怪外溢的省市人民骂你们咯。
敢作敢当咯,你们想共存,我们可不想。因为我们有家人。
我个人的观点是,封城对于上海来说很简单,没有什么操作难度,远比精准防控要简单和好操作的多,那为什么不这么干呢?傻子都知道的道理,上海市委市政府会不懂吗?上海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有这么做的道理,上海封不封城,不是上海说了算,是中央说了算的,而且既然到现在都不封城,那肯定也是中央认可的,我一直认为上海是在中央的批准下做一场试点,试试看不封城会怎么样,毕竟上海市全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或者北京封城对于全国的影响远比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大的多。
题主你搞笑吧,深圳这股疫情是 2.14 的延续,一直延续至今。整个大湾区都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尤其是深圳东莞。
请别觉得简简单单就能战胜疫情。
这里也给上海提个醒,不付出足够强大的抗疫措施代价,想切断疫情非常困难。千万别低估病毒
上海这种 2+2+2+2+2+2+2 的模式对经济的损伤已经超过了一刀切封一周的损失了
上海与深圳
都做出了比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没以前严厉的措施
这很好的反驳了某些 1450 说现在防疫比以前收得还紧的事实。
深圳早封早完事。控制好社会面的传播,就能还大部分人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事实证明没以前严厉的措施,是需要探索的,这次就证明了什么做法是对的,可以让其他人抄作业了
现在一些网友把某地的翻车称作 “趟出一条不一样的路”,确实,在面对疫情时方法不同路也有有不同,路走不通就是试错,不同的路试错的代价也不同,某些地方把疫情继续严重下去可能就要沉没的经济作为试错的代价,但还有一些地方把治下的居民作为了试错的代价,都是 “不惜一切代价”,你是想把半个月薪水作为代价呢还是你自己作为代价?
送大家两句话:
“存地失人人地皆亡,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深圳的疫情起点可早多了,实际上是从去年十二月底开始就没断过,这样吹,可真心里没点数
深圳和上海的情况太不一样了 不能一概而论
深圳都是打工人 能不服管吗?不做核酸 不服管出去乱跑 只要不让你进公司打工 你马上跪了 再不方便也得跪 天天浪费两小时做核酸也得跪 做核酸是为了自己健康?根本就是为了拿到可以去打工的资格!打工人为疫情做的牺牲是最大的!我自己深有体会 实际上目前病毒这个弱鸡毒力 说穿了 就是国家在牺牲我们这些年轻打工人的生活质量 来保证一些医疗资源不发达地区老年人的健康 这真的是一件很操蛋的事!我们年轻打工人根本不会死于新冠 但为了打工 牺牲生活质量 牺牲自由 牺牲和家庭见面的机会 尤其那些跨城打工的 动不动 14+7 多少天没有见到自己老婆孩子了?
上海不一样 本地老年人群体很强大 管你个屁 就不做核酸在外溜达了 你能拿他咋滴?上海还有很多一等洋大人 人家天天不带口罩喝咖啡开 party 你敢拿他怎样?
市情真的太不同了 很多政策 深圳能推的动 到了上海 根本行不通 说的难听点 上海确实有很多共产党都管不动的群体 而深圳 全是最苦逼 最没人权的人型打工机器
深圳不要面子,封得起。上海已经被架起来了,不好丢面子。。。。。。
我不知道你们还有谁注意到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深圳前些天确诊人数是两位数,无症状是一位数,上海却是确诊两位数,无症状上千!为何百倍差异?从全国数据来看,也是无症状远远大于确诊数,那么为何深圳无症状只有确诊数的几分之一?
细思极恐!
要么深圳没有检测出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要么深圳前期疫苗效果不行,一旦传染就会有症状?
要么,两地认证感染的指标不同?
不然,你给我一个理由?
这更像是一个实验,毕竟全封的代价太大了,那就试试现在发达的互联网精准防控,然后深圳证明老办法可以,上海证明现在科技还不够
以后大家要学谁心理都清楚了吧(还是各取所需)
深圳,我们社区原本四通八达。
现在除了 2 个进出口,其余路都堵起来了!
每天早上上班,要在出口堵 20-30 分钟。
如果保留 2 个进出口是为了查核酸码也理解。
关键是是并不差,早晚进出都不查!!
更无法理解的是,原本左右两车道的,堵了一半,只保留一车道进出!!
难道病毒会从其他路口进入社区,但不会从开放的 2 个口进入吗?
难道病毒会从左边干道进入,不会从右边进入吗?
每天把社区的人和车都堵那里,就比分散进出更安全吗?
一月份深港跨境货车 46 万辆,口岸入境 65 万人,一月份上海入境人数 6.7 万人。上海别拿国际航班做挡箭牌吹牛逼了。
按照我对一些本地人的理解,哪怕上海爆发成印度那也是优等生,他们自己会洗地的,或者就是都怪外地人 and 新上海人。
去过几个城市,上海是唯一一个地铁不用安检的大城市。倒不是彻底没有,就是安检人员基本不会要求乘客安检,甚至经常就坐着睡觉。
深圳的优点
1. 分三区隔离法,很科学,有效阻碍了感染地区扩大,基本拉平了增长曲线
2. 城市管理和组织力强,基层落实到位,不走样,有效避免了社区交叉传播,因此每日新增不过百
上海
1. 笼统化的网格化隔离法,按街道,不按实际距离;统一由市防控办指挥,好比远程操控,打仗不了解实际地形,造成感染地区范围日益扩大
2. 海派官僚主义,一团乱麻,已暴露出很多问题,无改进,阳性社区内交叉感染,“精准防疫”48 小时阴性过早解封,造成周边小区相继感染
3. 现因医疗资源吃紧,人手不够,复核检验和大量方舱需要派人,只能减少核酸人员,无奈推用全民自测法,美其名曰 “新尝试”,欺上瞒下,抓住高层想改革防疫方法的心态,携 “经济”“奥秘克隆毒性弱”,掩饰过失
结论:自测漏掉的 “假阴性”,继续传播,上海的防疫就是个“雷”,和“华亭宾馆” 一样,哪天爆,只是个时间问题
过程劳民伤财,民众受苦,相关利益者升官发财。(专家们数据到手,论文发发,学术地位更高)
等着中西部各路人口密集经济又一般的小县城爆了医疗挤兑以后看各路放开党精英和网红们甩锅疫苗和国民劣根性就行了。
上海这样报疫情只怕是连面子都不要了
你说无症状
无症状一天一天一天转化多少个确诊了
报过吗啦
报喜不报忧啊
人家钟南山也有理由说的
我(曾经)待的是什么城市,我待的武汉
你这是什么魔幻都市啊,你叫我待
上海疫情现在什么水平
这么多的人口
你文武双全什么的都在想着精准防疫
他能防住吗?防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再下去(的话)要破三千
三千破完破五千,再破一万
接下来没人破了,往全国扩散了
另一方面来说
上海最先开始实施精准防疫的城市
哦呦,谢天谢地了
呵~
(我已经说了)你这样的防疫本身就没有打好基础
你能跟我保证在几百人几千人感染
这样关键的时候他能防住啊?
务实一点
我劝你们,把新冠的传播能力
防疫的这个理念先搞懂
深圳搞的蛮好的
你把他 diss 了干什么(你告诉我)
你在浦东报个确诊和无症状 1:322
你到告诉我,怎么解释呢?
脸都不要了!
上海与更国际接轨。
共存,还是清零我说得话算个屁。
但是,我知道要不都不防,要不都防。
有的防有的不防,那是闹着玩呢?
说的好像封城是上海的领导能说的算一样,还不是 ZY 决定的,反正被骂的总是上海人,我们也想封城啊,反正现在不封菜价也是翻倍,还不是想买就买的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次是拿上海当试点,上海人招谁惹谁了。无事就上海是全国的上海,有事就请上海疫情不要外溢,吃相不要太难看。
感觉很多人在输出情绪,作为生活在上海的人,结合实际体验,做了一个上海疫情防控一个普通市民理解的措施,个人感觉上海还是在做实验,因为按照奥密克戎的传播方式,像深圳那样的绝对封城,感觉只是治标并非治本,一时的封城以后,再来一波怎么办?所以现在上海探讨的 “以小区为最小封闭区间的动态平衡” 到底行不行?我觉得还是请大家给上海一点时间吧:
还是赶紧多观察一下美国的疫情比较好。
全市都解封了,而深圳福田滨河以南的部分被遗忘到现在。家住从始至终没有任何阳性的小区,两个月来基本是每天都被要求做核酸,而小区被封两周到现在还没解封。管理者因噎废食的态度令人反胃,这波抗疫我站上海。
上海的操作充分证明了,放开和这种精准防控是行不通的,哪怕是上海都抗不住,其他城市不要想了。
关键现在上海的人还能往外出。就 TM 操蛋了。我家那偏僻的村子也去了一个上海回去的,还是阳性。你们好好在上海精准防控就是了,干嘛跑出来呢。一个上海污染了全国。
流浪地球里,有个概念,叫饱和式救援。就是通过多个救援队同时救援,以确保救援队如果出问题,救援目标还是能达成的。
这次深圳和上海,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防疫,就是为了探索出最有效的那个抗疫模式,为了其他那么多城市如何有效抗疫,摸索出一个正确的方法。
走不同的道路去向目标,最后找到保证全国人民的防疫安全正确方法。
这是大慈悲。
可是深圳 25 号又是 7 例,其中一例是社区筛查检测出来。真正的胜负要在接下来 2 周才见分晓,可能也会给整个国家奠定基调了吧。
如果深圳在封控一周之后马上下次爆发,那就说明封控无效。反之,以后会越来越严控,因为还是有效果。
A 和 B 去猎杀狼群,A 相信自己的枪法,带了一支一个弹匣 10 发子弹的狙击步枪,A 习惯了先瞄准后射击,打着打着 A 发现低估了狼群的数量,本以为最多二三十条狼,慢慢打靶就行,现在一下子冒出上百条狼,虽然命中率极高,但狙击枪换弹匣花费了不少时间,最终被狼群围攻……
B 对自己枪法没啥信心,保守一点,带着一挺一条弹链 100 发子弹的轻机枪,看见狼群直接无脑突突突,一条弹链扫下去,狼群倒下过半,B 趁机填装弹链,然后接着扫射,两轮扫下来狼群没剩多少,可以慢慢补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深圳疫情封闭 1 周后已基本清零,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
深圳已经开始让网格人员统计各社区老人家疫苗的情况,强烈建议 60 岁以上人员打 2 针以上疫苗。每家每户的确认,如下图:
可能深圳没有文武双全吧。也没有觉得三月份是结束,以及倒春寒。
张网红,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不停和钟南山唱反调,后面大肆传播共存论,鼓吹香港防控经验,惹得国家卫健委直接开新闻发布会骂街,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成功把上海指导成了疫情一线。
上海正在试点,如何与新冠和平共处。
所以,我们先把它反向封起来,静观其变。
自从 2 月 10 号返深复工到现在,1 个半月的时间,不说每天做核酸了,至少也有 30 次了。
相信大部分的深圳人差不多。
深圳有 2000 万人,这一个多月就按照每人做 20 次,就是 4 亿人次,十混一也就是 4000 万管的检测量。
咱不知道政府的生意,人家怎么报价,但再怎么找没有 X 个亿也是搞不定的吧。
别的不说,就这一点,国内没有几个城市能做得到。
说到底就是没钱。
有人说深圳有钱,大上海也不差钱啊,经济实力比你深圳还要强呐!
这话没错。就以地方政府财力来说,2020 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超 7000 亿,深圳则不足 4000 亿。
但上海的户籍人口却远远高于深圳。
2020 年,上海常住人口 2400 万,其中户籍人口 1400 多万;深圳常住人口近 1800 万,但户籍人口只有 500 多万。
更重要的是,就着 500 多万的户籍人口,其中一大半还是近十年新审批的,十年前只有 200 多万的户籍人口,而上海的 1400 多万户籍人口已经维持超过 10 年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虽然深圳地方政府财力不及上海,但财政负担更是远远低于上海。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公共资源基本上是按照户籍人口进行配置的,户籍人口少,财政负担就轻。
而且深圳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养老、医疗、教育等负担都远轻于上海。
换句话说,深圳可以说全国最有钱花的城市。
也唯有如此,才敢如此大方地每天让你免费做核算。
就是临近的东莞,一次全员的免费核酸就已经算是一个大福利了。
要知道,东莞 2020 年的 GDP 排名全国第 24,不算差了吧!
那防疫政策可太不一样了
外地出了几例十几例的,很多条线领导就被一撸到底了。
上海这都几千人小一万了,很多人还能在繁忙之余抽空很淡定的在微博上写长篇作文呢。
别提深圳,深圳不配!
哈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群里看到的,能解释题主的问题么?
人在深圳的三角裤区,小区没有确诊却被关了一个多月。我觉得深圳沙头街道办做得很差。而且真的做不到精准防控。
上海就是十里洋场,当然心是不一样的 六蠢。
上海初期判断过于乐观,导致贻误战机了。
本 310 上海人表示,既不能去咖啡店喝咖啡、又不能在户外用高脚杯喝红酒,本 310 上海人的日子没法过了
转发,自行体会
都说关注铁链女的都基本支持乌克兰,支持封城的都站深圳。但仔细琢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要说深圳封城了,其实很多行业都在运转,很多低风险区的人员都可自由出入小区,没有彻底封城,也封不了,因为经济关系使然。都说上海没封,其实很多社区楼宇也被封了(网格化管理),所以说到底大家争论的还是一个 Degree 和 Scale 的问题,就是如何用最小的 “封城” 挽回最大的经济损失问题,也就是如何精细化防控的问题。深圳和上海都是一线城市,但就经济结构规模和影响力而言,上海绝对更胜一筹,也就更经不起各种 “封城”。其实,一个理性的城市“公共选择” 最基础的考量就是 “封城” 所面临的各种机会成本,就好比牙疼就直接拔牙的后果就是要花钱花时间忍痛补牙(而且假牙往往比原生牙要差),一个人病了,如果能用药就不一定要去打针,更不要急着做大手术,抗疫公共政策亦如此。
只要是从上海出来的全部 7+14
没得商量
相近?你说近就近。
美国赢麻了,感恩登登小可爱
装斯文习惯了,下不来。
上海不敢封,拖着拖着就要与病毒共存了,不知道共存后,病毒会不会进化下仔?治疗费谁承担?
深圳人不喝咖啡不喝红酒的原因吧
当初让西安抄上海作业的人
估计这会在让上海抄深圳作业
同一个城市,两个世界
广东人,所在城市偶尔有一例但是从来不扩散,无疫情但是控制得超级严。
小县城体制内工作人员一枚,我们是怎样,出县要报备,春节因为疫情不到初四就全员返工持续上班,(之前还是补班后年三十才放假的),三月深圳疫情、东莞疫情、乃至全国严重,我们又连续两周因为疫情取消双休,回家要打报告。广东省长王伟中经常开疫情防控会议,我们县里也是,市里也是,一开会下面就是得做事,领导强调疫情防控是所有工作重中之重!从来没有疫情的地方都能防控得那么严,广东能不好吗?
广东是一有苗头就迅速扼杀,各方面管控超级严格,比如我们小城市,有一例就全员核酸哈,但是你说我们生活受到多大影响?并没有,没疫情的时候不带口罩出门都行,娱乐饮食啥的根本没怎么耽误,但是很多工作人在严防死守,内部一旦发现有一例,迅速严格控制。
我之前感冒发烧,就回忆了自己一周的行程。
上下班公交、
每天两顿饭外面堂食、
晚上去家附近的两个商场溜达、
周末去另外一个区的几个商场。
我就觉得所谓的精准防疫可能是骗人骗己的。
投毒的多!………… 金域医药投毒事件这样的惊天大案装聋作哑、不了了之是造成现在局面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不敢揭盖子?金域投毒是国内外反华势力发动的生物战争、恐怖袭击………
先说观点,不管是慢深圳,精准上海,还是静态吉林,都是迎接共存的一次实验,而且目前看实验效果都不完美,昨晚深圳还出现了群体事件,视频不能发,会被删除,
深圳所谓的一周解封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的解封,我一个朋友住的整栋楼隔离已经 30 天了,他特别感谢公司没有解雇他,也希望等他出来后,公司还在,他是一个跟讲义气的人,之前的口头禅是 “出来混的就要讲义气”,最近在群里我发现他很少说这句话了,我问他为啥,他回:“出来混的,最重要是能出得来”
而且深圳进入了一种更严格的管控状态,出现一例直接封整个小区而不是单独一个楼。我发现现在我要是没做核酸就开始有短信温馨提醒了。
上海明显就是开始进行压力测试,实现真正意义的在尽量减少对经济影响的同时实现动态清零。很多人认为这是既要又要还要,但不管成功与否,这的确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近期香港疫情的新闻很少了,这也是逐步开始舆论导向的证明。
吉林就不说了,农科院那个事情让人生气。
个人认为,最近拜登真的开心死了,估计做梦时都会拉醒。我们花如此高昂的代价,自己把经济拖垮,都不用拜登忙活了。按着这个进度,所谓 20xx 超越美国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景了。深圳人今年应该平均每人被捅了 40 次核酸吧,每次时间平均 40 分钟,2000 万人。这些人耗费的 5000 多万小时,加更恐怖的 N 亿元检测费和相关开支,都是我们付出的血淋淋的成本,关键是这一次我们成功了,下一次呢?下一次就不会感染了么?再来一次么?再来一次就是最后一次么?
客观上,科学上,我们早晚要共存,这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也许未来病毒会减弱,也许致死率会更高,也许病毒会害死自己或者亲人,但是我们是否还能坚持清零下去坚持到病毒无害?哦,是 “我” 是否能坚持下去?
人在深圳,
全员核酸确实能有效控制疫情。
上个礼拜做了 4 次核酸,现在每两天做一次保持 48 小时~
一个礼拜后深圳基本上很少有新增
我从普通人的视角来说一下对这两个地区的感受。
我是在福田区的酒店上班的,住在福田和罗湖交界,算是单车踩多几下就直接跨区,可以说两大疫区我都有份参与了。
深圳疫情是从过年回来就开始了,但当时没那么严重,加上大家被广西的维也纳爱情转移了注意力,上面也很有可能以为是遗漏病例,却没有想到是已经有人偷渡过来了。我们除了两三天做一次核酸(这个甚至还是自愿,不催不强迫)没有一点紧张
直到东莞和深圳发现偷渡者病例,再加上两岸司机大量爆发 (那会儿对司机其实管得很松,因为直到似封非封的封城期间,甚至还有人可以代替司机做核酸…….),深圳的医疗虽然比不过上海,但这时的深圳还有能力应付,到后面发展到全区三分之二都被封了,深圳已经跟地雷一样,香港人和司机再走的地方多一点说不定就跟上海一样一样了。
后来三月大事了毕,可能因为这个,深圳立刻发布了升中高风险,准备放手一搏。
如果在深圳福田区这边生活的话,可能会最直接感受到深圳的决心和坚定。没升风险之前,深圳的物资供应就开始有点供应不上了,上沙是最典型的,然后人力物力全部倾斜给福田,全市又要求 48 小时核酸坐车坐地铁进公司进小区,宝安区人民肯定体会到没核酸点的心情,那是因为那会儿全都调来福田了。
医护人员其实也是超支使用,因为有时他们甚至来不及回去,由街道办出面去订酒店,第二天又直接从酒店过去(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所以后面深圳开始自闭一周后,所有公务员(甚至国企员工也要,也别问我为什么知道)都得去做志愿者,可见真的快撑不下了。
长期、多点爆发、大量确诊、带病者故意隐藏、伪造核酸、人力物力缺少、财政支出极大。
带着这些特征的这场战役中,深圳完全可以选择躺平,因为就算它选择了共存,也可以借口说是对面的人拖累的。既能像某些坚持共存那样恢复经济,又不用被骂,干好出成绩说不定就直接升级和上海平起平坐了,但人家有这么干吗?没有。
包括没有能力跟不上队的东莞也还在坚持清零。
深圳和东莞,论经济、论资源、论人力、哪一个不比小孟买差;论战役难度,又哪一个不比小孟买难。
为什么小孟买就能想到共存呢?你共就共吧,为什么还共得这么拉,能做到二十个病例挤在一个集装箱呢?
我认识的人也有去隔离的,还是密接,但去的都是本区的高档酒店。我相信东莞这个工业城市也干不出让二十个人住集装箱。
小孟买走哪条路都没关系,但是要坚定地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每天通过网红来表面造势,暗地里却啥都不干,要用全市人来作为探索的筹码。
现在那位网红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这玩意就是感冒,死不了。
等着吧,过几天他可能就说 “共存也是可行之路”“目前上海情况基本适合和病毒共存”(说实话真是挺恶心,完全就是官方口舌,别的地方有疫情就是 “寒冬”“严冬”,自家有了就是 “感冒”“控制”)
小孟买这样子,什么都想要,很有可能到最后什么都要不到
简单点说,就是要面子还是要里子的选择……
之前上海没出事尬吹,现在上海有事尬黑,有意思吗?
难道真的有人天真到以为上海或者深圳现在的政策是本地官僚决定的?当年武汉是自己决定封的吗?不经中央批准敢这么乱来???
我真的觉得绝大多数老百姓在信息茧房里被洗得久了,已经失去基本逻辑分析的能力。国家政策转变已经非常明显了,奥姆克龙弱鸡归弱鸡,传染性是显著增强的,如果真要绝对清零,不说收紧核酸检测标准,至少不能放松吧?而第九版诊疗方案反而大大放松了标准,明摆着国家政策改变了,就是不搞绝对清零,对带少量病毒的人放松管控,不服气的清零强迫症患者有本事去咬卫生部呀?
另外看到本站常年有人贩卖焦虑制造恐慌,拿什么病毒变异和后遗症说事的,我只想说新冠的变异流感等其它病毒都可能发生,新冠的后遗症其它流感也都有,而且新冠后遗症再怎么厉害也比不上肺结核后遗症,这都是业界公认的吧?我就想请问贩卖焦虑制造恐慌的朋友,是不是更应该搞个流感肺结核之类的大规模筛查?也封个城什么的?
南大人互殴啦
人在上海闵行,来上海这么多年这次真是长了见识。
这波上海疫情就是各社区之间管理水平差距极大,而管控手段相同导致的,可以说这次疫情至今没有控制好有一半责任在社区头上。
刚开始散播的时候都没当回事,发现出了乱子又急里忙慌地搞全封闭,不是封城胜似封城。
虽说是雷厉风行,但是大部分家庭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这时候民生问题基本都落在了社区头上,然而大部分社区根本没有能力组织集体采购,我所在的小区至今封闭十多天一根毛也没见到。
而这种情况绝不是个例,也就导致了所有的平台不是缺货就是单满,完全无法满足生活所需。
这种时候社区怎么做的,居然是解封!就封闭的这十多天里解封了两次,上周五和昨天。解封放人出去买生活必需品,大部分社区都集中在这两天,所以这两天各大菜场超市都是堵的水泄不通。这叫什么事,密闭空间拥堵人群,一人确诊千人密接。
大号的病毒传播链条就此诞生,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海的中风险地区很多都是菜市场的原因。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么上海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薛定谔的封闭了,看似没封城实则全员封闭,看似全员封闭实则到处传播。
深圳防疫这么成功,和深圳市市民积极做核酸脱不了关系。深圳市民的血性绝对不是上海那种小资能比的。什么叫人民的力量?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今天上海新闻发布会,吴凡已经很隐晦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网上有很多人问上海为什么不封个一周,进行清零。然后她说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而且上海也在进行一种探索。这个话已经很明白了。
[cp]【上海能否下定决心封城一周?吴凡:不行!】3 月 26 日,上海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提到,最近有留意到网友提问:上海能否下定决心封上三五天,甚至一周。吴凡表示,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还承载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的经济都有影响。因此,她给出的答案是:“不行!”(东方网 · 纵相视频 汪伟秋) http://t.cn/A66KC0h8[/cp]
香港上海都是国际化大都市,不是其他边缘地区能比的。
纵观世界,所有的国际化大都市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悉尼等,全部开放共存。换句话说,作出这样决策的上海政府,和作为内地开放共存试点的上海,是其先进国际地位的体现。
而被拿来比对的深圳,这次耗费几百亿巨资的封城暂时缓解了这波疫情,那下一波呢?下下波呢?如果一轮轮的封城,商业怎么办?财政怎么办?企业怎么办?一刀刀切下去,总会油尽灯枯。
作为一个超级大都市的决策者,一切根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的总体利益,这样的决策是通过政府和众多专家谨慎和全面的评估后才作出的。有些人恶意揣测上海市政府的决策是为了维护它的一贯正确性,故意外溢疫情把全国拉下水,未免过于幼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毫不怀疑,世界与新冠开放共存是科学,一刀切封城清零是政治正确。唯一的问题是,作为已经清零防守了两年多的中国,经济已经不堪重负,在具备诸多开放利好如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如何探索一条代价最小的开放道路。
上海一定会给我们答案!
深圳撤了不少干部,不知道上海有没有?
实话,上海实属是做的很差,防疫压力深圳比上海大,上海只是正常入境人员,深圳除了正常入境人员多还有有废港这个炸弹在旁边偷偷过来不报备的太多了,然后上海能搞成现在这样也是服气,自己不作为影响全国 [捂脸]。
一个管卫生的居然去担心经济?
我认为再下去,上海会持续暴增。
采用 “重点区域 + 非重点区域”“核酸检测 + 抗原自检” 的方式,是上海目前的一种探索,用最小成本最快速度恢复日常生活。
“为什么不封城?因为上海这个城市承载的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这个城市还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重要功能,甚至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深圳,封城一周后,现在又基本恢复正常。
很多人就忍不住要问:深圳做得这么好,上海怎么就不能学学?
上海的压力我理解,一部分是为了保经济,另一部分是为了保面子。
我还是相信做为拥有顶尖医学专家的上海,还是有希望打出一手好牌的。
很多人说这个病毒的死亡率远远低于车祸、流感之类,应该跟欧美一样放开。
对此我只想说,病毒没发生在自已身上就别把它说的那么轻松!
艾滋病病毒都发现快半个世纪了,现在也没有特效药,得了就等于按下定时炸弹,谁也说不好死于哪种并发症。
现在的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没人知道它会变异成什么样子。
但是如果变异品种具有艾滋病病毒的破坏免疫特征,那就会像比尔盖茨说的人类可能因病毒而灭亡。
而且我们国家老年人群体数量特别庞大,60 岁以上的有 2.67 亿;
同时 0 到 15 岁的人口为 2.63 亿。
现在这个病毒很明显对抵抗力弱的群体攻击性更大,所以老年人和孩童群体在病毒面前更脆弱。
英美躺平,未必是他们想躺平,本质是因为他们根本控制不住。
当然我们的封控措施导致原来的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影响就业、医院封闭无法即时复诊、门店关门等等这些都是现实情况。
就拿上海来说,实行的风控措施多种多样,2+12 是常规模式,封两天测完发现全是阴性接下来除了有无症状的那栋楼封掉,其他楼开展 12 天健康管理,但可以出入小区。
但即使精确到这样,也仍是封了解、解了封,确实严重影响生活,更不用说那些一直检测出阳性的小区。
许多菜市场、超市、医院等也时不时封控,可想而知必然会碰到各种现实问题。
最普遍的就是居民买菜的问题,因不少菜场封了蔬菜价格暴涨,西红柿有的超 15.98 / 斤是什么概念,还别嫌贵因为未必买得到;
另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在封控期间,多数的门面无法做生意、一些打工人无法赚钱,但租金要交、房贷要还;…
这些也是现实中需要正面面对且亟待解决的。
因为如果一场疫情令很多人破产的话,那我想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排斥封控措施了。
令人羡慕的是,昨天深圳给出了因疫情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措施,非常值得其他城市参考。
深圳的疫情纾困措施全面性的,多达几十条,我挑了一些普惠性的:
1、按照 50% 税额减征资源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等 “六税两费”;
2、缓缴或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或降低住房公积金;
3、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可以享受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 30%-90% 的返还;
4、减免房租租金,承租国有房屋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基本上可以享受免 3 个月房租、再减半收取 3 个月房租,承租非国有房屋的可协商减免。
5、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未来 2 个月的水电费给予补贴;
6、降低平台经济参与者经营成本;
从普惠性措施,到工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文旅业、物流等等具体行业,纾困就是为了恢复生产开工、促进就业、减少裁员。
另外像深圳龙岗区,购买小汽车可领取 5 千到 1 万的补贴;面向市民发放总额 2000 万消费券等等。
这些措施属实是给小微企业、个体户来了场及时雨,有了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意思。
每一个城市负债建设这、建设那都是为了经济,特殊时期给当地企业一些补贴度过难关,我觉得更是夯实基础。
如果其他城市也能像这样反哺小微群体,那无疑是极好的,毕竟就业不是空谈,连企业都没了还谈什么就业。
一波疫情下来,切身伤害比俄美对抗涨油价来的更直接、更普遍。
一个城市里大部分人的正常工作、生活直面冲击,但支出未减少;
瞬间感受到了平常二字的珍贵,哪怕是出门透透风这时候都变的奢侈起来。
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所有城市的疫情能够尽早过去;
也希望在防疫过程中能不断优化方式,尽可能减少急难造成的矛盾!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看了之后脑袋闹哄哄,以为自己进了菜市场。
答案里全是情绪,没有鼓励,没有建言献策,甚至没有理智,只让人感受到了割裂。甚至让我怀疑是有人专门来搞割裂的。
该骂的是病毒,是制造新冠病毒的美帝,而不是一个这次抗疫不太成功的城市。对上海,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什么,是帮助,就算帮不上忙,何必冷嘲热讽。
提出问题,埋怨别人,发泄情绪,谁都会,但是社会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不能独立思考的一盘散沙。
在校学生,蹲在个安全的小地方坐大牢中。最近说过最多的就是 “我艹了 “,也骂累了,心平气和地说一段。
政治课全盘睡觉,不知道政治不知道经济不知道大局,但我知道我家在哪。
小区约摸已经第六次核酸时,周遭百米范围阳了俩,蹲家里没拉走呢,游子远学,父母在家,我睡不着觉。
小区封了,但据说封不了多久,也是,从两日到一周,再到不知道什么时候。
我顶好的朋友告诉我,今天她爷爷奶奶阳了,她妈刚去那儿看完回来,吓得家里用抗原急忙测了,幸好没事,她们小区在离着我家两站地铁的镇上,也两条杠好几个了。她爷爷奶奶阳的原因,是去我家的镇子上买了肉,朋友怀疑是冷链,可能,我家边上的农批据说炸了。
我运气好,经历过最严重的也就北京两回疫情。又仗着寒暑假天南海北跑着玩痛快过,也道听途说过很多,所以也算有个疫情时代的大致概念吧。寒假那会上海零碎新增,我也觉得没什么,反而更担心我在深圳的表妹,河对岸偷跑过来的人,把春城祸了个遍。邻居家租房的年轻人,过年回家了,过完年就不回来了,大城市,家下这一亩三分安家的地,不是那么好供养的。表妹上高中,学习顶好,比我强多了,因为疫情上网课至今,晚上十一点连麦自习室,卷到飞起。担心她的眼睛,我近视都奔千了,给我一个梦想,就是看清我对面——不存在的恋人,哈哈哈哈哈哈哈。深圳终于封城了,从我这个妹控悄摸关注的角度说,收效非常漂亮,这周视频,我安慰和爸妈闹脾气的老妹,以我暑假期间学校沦陷的经历来预言帝一波,你可以收拾收拾书包准备开学了。
上海是直辖市,深圳是地级市,地理上是这么学的,也没啥概念。小学在深圳上的,最喜欢那里了,有海暖和和的包容着远来的人。上海就太华丽了。当然,现在两个城市都住着我亲爱的人们,对我都很重要,就像天气里永远存着这两个城市。
在深圳,从零星病例到周遭小区接连出现阳性,再到封小区,一周一次的视频,我魂放了一部分在那。我清楚深圳在苦撑努力了几个月后,短期封城的可观成效。我不知道上海停摆的后果,但我家里人在那,两个月前我捂着咖啡缩着脖子,跟着《爱情神话》走过的长街,有冬日里的温度。
可现在春天来了,我怕得发冷。
深处深圳福田区已经被关了一个多月了
2.22 - 至今据说明天解封
一月份到深圳就是三天两检
我不知道上海疫情一月份如何,不予以评判
但深圳为这次疫情付出很大努力,经济上以及物质等等方面。
确诊病例从个位数到二位数、三位数,再到一位数,这都是我们的配合取得成绩。
封控的时候物资这些都有,深处城中村,社区也有大白和义工,十分感谢他们!
停公交、地铁还上了热搜,但我们不是封城,我们只是换一种说法,任何突发情况你是可以就医的 我感觉特别人性化,比有的城市做的好,比如怀孕的妈妈有社区的照顾可以按时去产检,还有必须要去医院或者紧急事情的情况都给予了方案,还有为外卖小哥提供住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人民服务的志愿者。
就暂时写这叭,困了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回答网友上海封城几天建议时说:
“第二个特点就是城市的特点,也是上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决断,上海城市特点是什么?我也看到网上有人建议,咱们就下定决心封上 3、5 天,封上一周不行吗?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上海我们这个城市承载了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我们这个城市还承载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刚看到觉得说的很对,没毛病,从中让我们感到上海为全国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仔细一想,觉得封城带来的经济损失或对经济的影响,这个问题不该是她来考虑的,她的身份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说到底她是一名专业医生,她也是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她应该从专业角度(疫情发展情况,传播力度,防控能力等不必封城)来为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建议,而不是从经济角度。但在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的指引下,经济肯定是退而求其次的,这个话如果官方来说,也是不合适的。上海很难,怎么妥善处理两者关系是重中之重,也是上海最该考虑的迫切问题。
突发奇想,不当之处还请留言讨论。
别回答了,上个热搜问题直接被干碎了。
为什么不封城?人民群众的生命是不是第一位???是不是中国的城市??服从不服从中央动态清零政策??要是要共存能不能直截了当一点,基层在这种消耗下根本疲惫不堪
深圳已复工,上海还在爬升中(非指数型,数量级别),长痛不如短痛,采取断然措施吧!不封对自身、周边及全国省市溢出风险和经济影响不可控。
关键问题是无症状后遗症未知未明,病毒进入人体后只呆在肺部不会顺便逛逛街?不会躲一下风头或适应变异后卷土重来?!所以还是彻查下大多数人不感染为好,大都市不是某些人群体免疫的实验场。
彻底了断疫情还需要对病毒本身和致病机理加深研究,进而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光看感染人数增减大数据是阻断不了的,可以心存希望,但心存侥幸会出大问题。
既然最终结果都是共存和开放,为什么不允许有些地方试错和闯关?
决赛圈选手刚刚加完班,在空荡荡的地铁上。
今日全员核酸抗原自测。居委会挨家挨户上门发,很辛苦。
最近看到好多吐槽上海防疫的段子,颇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敲敲键盘很容易,你行你上?上海这么大的城市,有自己的经济特点和管理模式。忽然遭遇扩散至全城的疫情,探索疫情有效防控手段必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将来回头看的时候,这次抗疫也许有纰漏,有可以避免或更好的做法,可是在当下,它是一个又一个必要的决策,是许许多多基层工作者的心血,漫天的嘲讽只会让辛苦的抗疫人员心寒罢了。别忘了,当初武汉和其他城市陷入疫情的时候,上海也是积极驰援的。现在上海病了,需要的是关怀和鼓励。
不能只看封城一周后这一次的病例下降,如果隔几天在同城的其他区域又出现新病例,是不是又要封城一周?一年要封几次?所以,采取各个区域都建立版式隔离方舱和治疗方舱,应对增加的隔离人员及病例。通过轮番的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而不是封城,不是限制特种行业开业,会减少对民生的影响。
为什么你觉得起点时间相近?深圳一月份就开始了,中间停了几天,结果除夕夜又有,还外延到了百色,至今没正式开学,你还觉得深圳较快控制了吗?
毕竟深圳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上海是什么主义先行示范区我就不知道了
刚刚看了下提供的数据,深圳和西安一样,用了全员核酸的 “土办法”,这个曾经被无数网友吐槽嘲讽批判的办法。
记得当初常常被喊着去抄作业,也就是搞精准防疫,网格化管理。事实证明网格化管理根本不适合社区传播的大面积疫情。
任何企图偷懒不从全员入手排查的方法,都会让漏网之鱼有可乘之机,成为新的传染源。
最后的结果,要么失去控制,要么,表面上被控制。
然后,各省市又会受到外溢出来的病例打乱生活秩序。
无休无止的重演轮回抗击疫情。
上海是时候放下身段,学习其他城市的防控办法了。
上海防疫的以精准防疫为特点,深圳防疫以深圳速度而著名,两个城市遇到了共同的敌人,奥密克戎。深圳新冠的来源源于香港,尤其是偷渡的人员,上海的新冠源头是一个隔离酒店。在奥密克戎最初的进攻下,深圳的第一道新冠抗线被突破,随后深圳直接启动 0.5 封城,结合全员核酸检测,在没有给居民带来太大影响的情况下,经过七天的战斗,将新冠疫情迅速压低,重启经济。3 月 26 日,深圳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 3 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中,2 例在隔离观察的密接人员排查中发现,1 例在协助外省流调的重点人员中发现。
上海的精准防疫还在继续,网格化筛查,坚持经济和局面健康双保证。上海卫健委 3 月 27 日早通报:2022 年 3 月 26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5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2631 例。其中 27 例确诊病例和 2363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现。上海卫健委: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连续高位。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深圳的防疫措施要优于上海的防疫措施,本人完整经历了深圳的防疫过程。看到网上的一些言论,认为有疫情,封城就行了,深圳的防疫措施和之前没有区别,网络上对深圳的防疫措施大大的低估了。深圳面对的是存在潜在社区传播,存在偷渡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深圳的封城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城,居民有着一定的自由度,因此需要的社会资源要少的多,最终的结果也是整个过程依赖于自身的城市资源将疫情进行控制,且封城只进行了 7 天。深圳封城的目标和其他城市也是不同,深圳的目的是切断社区传播,将疫情压到可以使用精准防控的地步,随后直接经济重启,以往的城市往往是封城到疫情全部清零,时间太久,消耗的资源太多。而且从封城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因为疫情导致的看病难,导致的一些病人耽误治疗,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深圳我在新闻看到,一个确诊的妈妈,顺利的诞生了一个宝宝。
在我看来,深圳的这种措施很有借鉴意义,根据疫情的发展,动态的采取策略,在保证健康和经济的情况下,果断的切换防疫措施,整个过程保证了民生,同时付出的经济代价并不大。不是通过封城直接来清零,而是通过封城压到可以进行精准防疫,这是最大的不同。但是必须清楚一点,深圳的核酸检测能力和速度是极为高效的,这是其他城市学习时必须考虑的,还是那句话,有能力可以玩花活,没有能力,就一步一步向前走,前提是不要因为自己而导致问题扩散,不可收拾。
知乎用户 NEWNEW 发表 一个传染科肝病医生担任上海新冠救治组组长、 一个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大谈上海与世界经济、 一个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每天的工作就是辟谣,关键最后还被证实是谣言是对的。 不嘲讽你嘲讽谁? …
知乎用户 武陵轻薄儿 发表 因为家族有长辈患癌,我恰好在一个病友群里,了解一些情况。 目前国内治疗癌症比较好的地方,基本上就是北上广三座城市,其中上海聚集患者最多的医院就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有人称为上肿)。 我在 3 月 15 日就看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上海这个是完美贯彻了上头既要又要的潜台词,上头绝对不允许上海停下来,更不允许上海疫情满天飞,典型的既要抓经济又要抓防疫,上海能在这个钢丝上跳舞这么长时间已经很不错了。 有些人整天想着严格防疫,一个病例就能给人家骂出 …
知乎用户 桔了个仔 发表 谢邀。刚经历完赶地铁,去超市补货,人刚到家。 下午我在地铁站等地铁,太阳刚落下,就刚收到地铁要停运的消息,当时我还不知道是几点开始停,但朋友圈都在刷屏,于是先上地铁,慢慢再看具体消息,顺便来答题。 我平时经常在 …
知乎用户 zpeng 发表 1. 疫情防疫的关键点就是及时,上海一直做的很好的地方就是防范的及时。但这次确实有点晚; 2. 一般人防范意识降低了,2020 年 11 月上海出现疫情后,园区要求测体温,上班全天戴口罩,吃饭错峰。但今年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