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推崇的中外作者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品?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易寒 发表

谢邀。本文可以看做一个书单。喜爱王小波的读者不妨照此觅书,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对王小波影响较大的人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就有:卡尔维诺、尤瑟纳尔、杜拉斯、萧伯纳、罗素等等。若要细说起来,他们对王小波的影响分别属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

先说卡尔维诺和尤瑟纳尔。小波认为文学作品有两项硬指标:想象力和文体(见杂文《长虫 · 草帽 · 细高挑》)。而他认为,这两位主要的成就,就是是展现了现代小说中最惊人的想象力。他尤为推崇老卡的**《我们的祖先》《看不见的城市》,尤奶奶的《东方奇观》《一弹解千愁》《哈德良回忆录》**。相比之下他对尤奶奶的自传性作品不怎么感冒。他在作品里处处有致敬,随便一找就有。例如,《革命时期的爱情》里,王二在屋顶和管道上穿行,模仿《树上的男爵》;早期的《唐人故事》,模仿《东方奇观》;《红拂夜奔》里李靖设计的长安城,模仿的是《看不见的城市》…… 简直太多太多,数也数不过来。所以可以认为这二位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

至于文体方面,王小波极为推崇杜拉斯的**《情人》,尤其是王道乾先生的译本。可以说,没有《情人》,就不会有《黄金时代》(经 Loquat-Honey 指正《黄金时代》发表在小波读到《情人》之前,特此更正)。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王小波的一个著名观点:中国最好的作家都在搞翻译。这句话在我看来至今仍然成立。他崇拜的另一位翻译家是穆旦**。先生翻译的**《青铜骑士》**,被他奉为现代汉语的标杆。这首诗的前四句相信大家都会背,我就不写了。

在这几位之后对王小波影响较大的是奥威尔。他说,前几位是他文学上的老师,而这位则教会了他别的东西。在我看来他指的是政治,具体来说,就是对极权社会的深刻认知。奥威尔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小说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如前几位,但是作为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在整个二十世纪有着足够的分量。王小波的很多小说里都有反乌托邦色彩,明显可以看出**《1984》**的影响。

除了以上几位小说家之外,对王小波思想观念影响最大的就是罗素了。两部杂文集里罗素的名字出现频率极高。王小波在哲学方面涉猎不多,他对二十世纪以前哲学家的看法,基本都来自罗素那本**《西方哲学史》。当代哲学家里他主要推崇福柯**,这可能是受到妻子李银河的影响。

说到王小波,就不能不提他独特的黑色幽默风格。黑色幽默作为一种文学流派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代表作家有海勒、冯古内特等。奇怪的是王小波从没提到他们,所以很难说他是否受到这一派的影响。他作品里幽默感比较可信的来源有三个个:萧伯纳、马克吐温、塞万提斯。至于黑色,现实生活已经足够,不需要再找别的老师了。

王小波另一大特点就是独特的性观念。追溯其源头,可以发现薄伽丘的**《十日谈》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O 的故事》**(据说他翻译过)、弗洛伊德、《金赛性学报告》…… 当然,还有李银河,中国最著名的性学家。

以上就是对王小波影响较大的人。此外他在作品里还提到过很多名字,他们有:

奥维德《变形记》:轻逸的神话世界,希腊罗马的古典美;

卡夫卡《变形记》:与上面正好相反,恐怖的现代梦魇;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图尼埃《少女与死》、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迪伦马特《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现代小说经典;

法国新小说派:王小波认为他们文学成就未必很高,但是对小说技艺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莫迪阿诺《暗店街》:《万寿寺》的源头;

海因里希 · 伯尔:据他说,诺贝尔文学奖只发对了两次,一次给罗素,另一次就是给伯尔;

费孝通《江村经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现代学术经典;

肖斯塔科维奇《见证》:极权社会个人抗争史;

果戈里《塔拉斯 · 布尔巴》:一部描写哥萨克人的小说,王小波很迷恋其中的战争和酷刑情节;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革命时期的爱情》标题直接照抄;

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有一部短篇就和它同名;

唐人传奇清代笔记小说:很多故事取材于此;

米兰昆德拉:和大多数人以为的不同,实际上王小波对他看法一般,但这不妨碍他在作品里大量引用;

维特根斯坦:小波心目中的英雄,对他的人格极为敬仰,至于他的作品,小波自称一窍不通。我亦有同感,所以就不评价了;

============================3 月 27 日更新 =================================

又想起一些,继续往下写。

《水浒传》:小波早期作品里一些人物有梁山好汉的特征,还有著名的 “伟大友谊”;

莎士比亚:小波生前在信里和友人吹牛,说他的语言成就已经无限接近莎士比亚了。他的文章对莎氏也多有引用,大多是喜剧;

《会说话的猪》:匈牙利讽刺名作。

再说一位,不过这位主业不是写作,是电影导演。伍迪艾伦。王小波对他极推崇,称他是美国唯一的知识分子导演,常常借他的例子攻击美国商业片。另外他还推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特别提到一部**《罗马十一时》**。这部电影现在难找得很,我没看过,所以也评价不了;

还要提到两本怪书,《一个洋鬼子在中国的快乐经历》《我当花花公子的编辑》:小波专门写过两篇文章介绍这两本神作。坦白的说,我很怀疑这两本书是否真的存在,是不是小波给我们开的玩笑。博学之士可以帮忙考证下。

知乎用户 白寻 发表

2014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 • 莫迪阿诺。

莫迪阿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这本书就放在窗台上,是本小册子,黑黄两色的封面,纸很糙,清晨微红色的阳光正照在它身上。病房里住了很多病人,不知它是谁的。我观察了很久,觉得它像是件无主之物,把它拿到手里来看;但心中惕惕,随时准备把它还回去。过了很久也没人来要,我就把它据为己有。过了一会儿,我才骤然领悟到:这本书原来是我的。这世界上原来还有属于我的东西──说起来平淡无奇,但我确实没想到。病房里弥漫着水果味、米饭味、汗臭味,还有煮熟的芹菜味。在这个拥挤、闭塞、气味很坏的地方,我迎来了黎明。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万寿寺》王小波

莫狄阿诺(Patrick Modiano), 法国当代作家。1947 年生于布罗涅 - 皮朗库尔,曾在阿内西与巴黎上学。1968 年发表他的第一部小说《星形广场》,当即获得成功,翌年又出版小说《夜巡》。此后,不断有成功之作问世:1972 年的《环城大道》,1975 年的《凄凉别墅》,1976 年的《户口簿》与 1978 年的《暗店街》,其中《星形广场》获尼米埃奖与费内翁奖;《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奖;《暗店街》则一举夺得 1978 年龚古尔文学奖。

“我一直在说,王小波本身是个自由的宗匠,与此同时,他还是一扇窗。他大力推广了奥威尔、昆德拉、查良铮、王道乾、杜拉斯、马尔库塞、卡尔维诺们,而且在《万寿寺》里,提前二十年致敬了一个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张佳玮

知乎用户 星晴 发表

先谈谈小波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国内的作家吧。

1)查良铮(翻译家穆旦,金庸堂兄弟)。“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他好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诗体,是最好的文字”—《我的师承》王小波

2)王道乾 (翻译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有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我的师承》王小波
查良铮先生是诗人和翻译家,《青铜骑士》是他的主要译作之一,原作者是俄国作家普希金。王道乾先生著名的法语文学翻译家,《情人》是他的主要译作。

3)费孝通(社会学家)。王小波在杂文《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提到过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4)《红楼梦》在讽刺红学会的时候,有提到过《红楼梦》。
王小波推崇的国内作家的王小波更多是译者,如傅雷,汝龙他也有提到过。

再说说国外的作家,那就比较多了。
1)玛格丽特 · 杜拉斯的代表作《情人》。看过王小波的杂文的应该都知道,王小波经常提到这部作品,他曾在《用一生来学习艺术》中写道:“我总觉得读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 如果不想看小说,可以看看让 · 雅克 · 阿诺的电影《情人》,男主是梁家辉。

2)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看不见的城市》,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王小波曾在《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中说过:“我也不能强求大家喜欢他的每一本书,但是我觉得必须喜欢他的主意:小说有无限种可能性。”

3)莫迪阿诺《暗店街》。看过他的《万寿寺》的都知道啦,整书就是以莫迪阿诺的一段话开篇的:莫阿迪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这本书就放在窗台上,是本小册子,黑黄两色的封面,纸很糙,清晨微红色的阳光正照在它身上。病房里住了很多病人,不知它是谁的。我观察了很久,觉得它像是件无主之物,把它拿到手里来看;但心中惕惕,随时准备把它还回去。过了很久也没人来要,我就把它据为己有。“ 他甚至在《万寿寺》里提到,我这本小说您可以不看,但是《暗店街》您有空一定读一读。

4)乔治奥威尔《1984》,王小波曾说过,《1984》这样的书对我有帮助,是帮我解决人生中的一些《困惑》。这里王小波所说的困惑应该是关于他在大革命里所经历的痛苦,看过《1984》后他有所感悟。

5)迪伦马特《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瑞士作家。他曾提到他希望他的小说也能达到《情人》《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这样的水平

6)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石屋藏娇》。王小波一直强调有趣,他认为福尔斯总要 “闹点事”,他评价福尔斯是个反无趣的义士。

  1. 米兰昆德拉,王小波关于小说的见解,在很多地方和昆德拉还是很相同的。

8)奥维德《变形记》,王小波对于希腊文化的启蒙之作,小时候偷看了他爸爸的。

9)图尼埃尔《少女与死》,王小波很中意现代小说,在《我对小说的看法》,图尼埃尔,迪伦马特,杜拉斯这些他都提到。

10)马克吐温《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小说以讽刺和幽默著称,这不正和王小波一样吗

11)尤瑟纳尔《东方奇观》,王小波称之为 “天外飞龙般的想象力”。

12)罗素《西方哲学史》《权力论》,王小波喜欢引用罗素的话,毕竟罗素和他父亲一样,都是搞逻辑的。

13)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

14)陀思妥耶夫斯基《涅朵奇卡 涅茨瓦诺娃》
对于现代小说,王小波认为这批人代表了最高成就**:卡尔维诺,尤瑟纳尔,君特** · 格拉斯,莫迪阿诺,还有一位不常写小说的杜拉斯。王小波读过的书大多数是来自于国外,在最后贴上他读过的书单吧

目前了解的就这么多啦

最后赏你一枚彩蛋 哈哈哈哈哈→_→
王小波推荐阅读的 37 本书,你读过多少本?

知乎用户 陈瑞 发表

看大家都没提到这本书,我来补充一下:
王小波早年写的《绿毛水怪》中提到,陈辉和妖妖最喜欢的书是《涅朵奇卡 · 涅茨瓦诺娃》,他说他觉得人们应该为了它永远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

知乎用户 王二 发表

以前看书的时候,都是从王小波的文字里面去发掘,慢慢的开始看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杜拉斯 etc. 很对胃口。

知乎用户 Loquat-Honey 发表

王小波喜欢读「马克吐温」的小说,应当是 50 年代的译本。
我刚才看胡适 1928 年底写给梁实秋谈论徐志摩翻译曼殊斐儿小说的信件,由头就是张友松撰文(春潮书局自己开的)评论徐志摩的翻译。
这个「张友松」我以前只是知道鲁迅林语堂冲突的话题,其它一无所知。刚才查了下,是个文学翻译家,尤其是翻译马克吐温的小说。
所以现在有个猜想,王小波读的马克吐温小说,是否他的翻译版本?
王小波对翻译家的热爱和推崇,不必多说。他认为小说最重要的是文体,而文体不能学习,只能潜移默化熏陶。他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及《哈克贝利历险记》新旧译本的问题。
现在我还不确定,王小波喜欢读的马克吐温小说译本是否张友松译本。
他明确谈论过的翻译家有:傅雷,汝龙,穆旦(查良铮),王道乾。

王小波《长虫 · 草帽 · 细高挑》

  长虫 · 草帽 · 细高挑
  近来买了本新出的《哈克贝利 · 芬历险记》。这本书我小时候很爱看,现在这本是新译的——众所周知,新译的书总是没有老版本好。不过新版本也不是全无长处,篇首多了一篇吐温瞎编的兵工署长通告,而老版本把它删了。通告里说:如有人胆敢在本书里寻找什么结构、道德寓意等等,一律逮捕、流放,乃至枪毙。马克 · 吐温胆子不小,要是现在国内哪位作家胆敢仿此通告一番:如有人敢在我的书里寻找文化源流或可供解构的东西,一律把他逮捕、流放、枪毙!我看他会第一个被枪毙。现在各种哲学,甚至是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都浩浩荡荡杀入了文学的领域。作家都成了文化批评的对象,或者说,成了老太太的尿盆——挨吡儿的货。连他们自己都从哲学或人类学上给自己找写作的依据,看起来着实可怜,这就叫人想起了电影《霸王别姬》里张丰毅演的角色,屁股上挨了板子,还要说:打得好,师傅保重。哲学家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种情形既然出现了,就必然有它的原因。再说,批评也是为了作家好。但我现在靠写作为生,见了这种情形,总觉得憋气。
  我家乡有句歇后语:长虫戴草帽,混充细高挑——老家人以为细高挑是种极美丽的身材,连长虫也来冒充。文化批评就是揭去作家头上的草帽,使他们暴露出爬行动物的本色。所谓文学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文化——这是一种特殊的混沌,大家带着各种丑恶的心态生活在其中。这些心态总要流露出来,这种流露就是写作——假如这种指责是成立的,作家们就一点正经的都没有,是帮混混。我不敢说自己是作家,也不认识几个作家,没理由为作家叫屈。说实在的,按学历我该站在批评的一方,而不是站在受批评的一方。但若说文学事业的根基——写作——是这样一种东西,我还是不能同意。
  过去我是学理科的。按照 C.P. 格林的观点,正如文学是文学家的文化,科学也是科学家的文化。对科学的文化批评尚未兴起,而且我不认为它有可能兴起。但这不是说没人想要批评科学。人文学者,尤其是哲学家,总想拿数学、物理说事,给它们若干指导。说归说,数学家、物理学家总是不理,说得实在外行时,就拿它当个笑话讲。我当研究生时,有位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对统计学提出了批评,说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高深。很显然,这位女士想要 “解构” 数学的这一分支。上课之前老师把这批评给大家念了念,师生一起捧腹大笑,其乐也融融——但文学家很少有这种欢笑的机会。数学家笑,是因为假如一个人不演算,也不做公式推导,哪怕你后现代哲学懂得再多,也没有理由对数学说三道四。但这句话文学家就不敢说。同样是文化,怎么会有这种不同的境遇呢?这原因大家恐怕都想到了:文学好像人人都懂,而数学,则远不是人人都懂的。
  罗素先生说得好:人人理应平等。实际上却远不是这样——特别是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别。这一点在大学里看得最明白:搞科学哲学的教授,尽管名声很大,实际上见了学物理的研究生都要巴结。而物理学家见了数学家,气焰也要减几分,因为就连爱因斯坦都有求职业数学家帮忙的时候。说起一门学问,我会你不会,咱俩就没法平等。看起来,作家们必须从反面理解这种差别:他要巴结的不仅是文艺批评家、文艺理论家,还有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甚至要包括每一个文科毕业的学生——只要该学生不是个作家,因为不管谁说出句话来,你听不懂,就只好撅屁股挨打,打你的人火气还特大。我总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头。假如挨两下能换来学问,也算挨得值,但就怕碰上蒙事、打几下便宜手的人。我知道一句话,估计除了德宏州的景颇人谁也听不懂:呜!阿靠!卡路来?似乎批评家要想知道意思也得让我打两下,但我没这么坏,不打人也肯把意思说出来:这话是我插队时学来的,意思是:喂,大哥,上哪儿去呀?就凭一句别人听不懂的景颇话打人,我也未免太心黑了一点——那也没有凭几句哲学咒符打人黑。
  文化批评还不全是 “呜阿靠卡路来”。它有很大的正面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鼓舞作家自爱、自强、自重。一种跨学科的统治一切的欲望,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可怎么偏偏是你遇上了这个鬼?俗话说,老太太买柿子,拣软的捏。但一枚柿子不能怪人家来捏你,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被捏。对罗素先生的话也可以做适度的推广:人与人不独有知识的差异,还有能力的差异——我的意思是说,写作一道,虽没有很深的学问,也远不是人人都会。作家可以在两个方面表现这种差异:其一是文体,傅雷、汝龙、王道乾,这些优秀翻译家都是文体大师。谁要想解构就去解好了,反正那样的文章你写不出来。其二是想象力,像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尤瑟纳尔的《东方奇观》,里面充满了天外飞龙般的想象力,这可是个硬指标,而且和哲学、人类学、社会学都不搭界。捏不动的硬柿子还有一些,比方说,马克 · 吐温的幽默。在所有的柿子里,最硬的是莎翁,从文字到故事都无与伦比。当然,搞文化批评的人早就向莎翁开战了,说他的《驯悍记》是男性中心主义的作品。说这个没用,他老人家是人,又没学会喝风屙烟,编几个小剧本到小剧场里搞搞笑,赚几个小钱,这又有什么。再说,人家还有四大悲剧哩——你敢挑四大悲剧的毛病吗?我现在靠写作为生,写上一辈子,总得写出些让别人解构不了的东西。我也不敢期望过高,写到有几分像莎翁就行了。到那时谁想摘我的草帽,就让他摘好了:不摘草帽是个细高挑,摘了还是个细高挑……

钱鍾书对「马克吐温」作品的观点,我只知道一条,《说笑》一文里写道:

就是真有幽默的人,若要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例如马克 · 吐温 (Mark Twain)。

知乎用户 记性不好有些烦恼 发表

杜拉斯《情人》
普希金《青铜骑士》
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 《看不见的城市》 《未来千年备忘录》
尤瑟纳尔《东方奇观》 《一弹解千愁》
《哈德良回忆录》
奥威尔《1984》
罗素《西方哲学史》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费孝通《江村经济》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奥维德《变形记》
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石屋藏娇》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
萧伯纳《巴巴拉少校》

知乎用户 eudemonia 发表

从波叔里大概读到过
玛格丽特 杜拉斯 罗素 王道乾 乔治 奥维尔 傅雷 费孝通 …
波叔说 要读诗人翻译的名著
好久不读波叔 暂时想到这么多

知乎用户 烟鸨 发表

卡尔维诺,杜拉斯,尤瑟纳尔,萧伯纳,都经常提到。

知乎用户 一苇 发表

王小波曾在他小说和杂文中提到的书,整理列了个单子:

杜拉斯(法国):《情人

罗素(英国):《西方的智慧》、《权力论》

薄伽丘(意大利):《十日谈

笛福(英国):《鲁滨逊漂流记

狄更斯(英国):《大卫 · 科波菲尔

卡尔维诺(意大利):《未来千年备忘录》、《看不见的城市》、《我们的祖先》

萧伯纳(爱尔兰):《巴巴拉少校》、《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匹克梅梁》

但丁(意大利):《神曲

奥威尔(英国):《1984》

赫胥黎(英格兰):《美丽新世界

扎米亚金(俄国):《我们》

马尔库塞(美国):《单向度的人

比尔 · 盖茨(美国):《未来之路》

尤瑟纳尔(法国):《东风奇观》

海明威(美国):《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图尼埃尔(法国):《少女与死

阿斯塔菲耶夫(俄罗斯):《鱼王

格拉斯(德国):《铁皮鼓

毛姆(英国):《月亮与六便士

马克 · 吐温(美国):《哈利贝克 · 芬历险记》

茨威格(奥地利):《罗曼 · 罗兰传》、《象棋的故事

奥维德(古罗马):《变形记

迪伦马特(瑞士):《法官和他的刽子手》

黄仁宇(美籍华人):《万历十五年》

乔叟(英国):《坎特伯雷故事集

阿城(中国):《棋王

莫尔多瓦(匈牙利):《会说话的猪》

曹雪芹(清代):《红楼梦》

托马斯 · 莫尔(英国):《乌托邦

李伯元(清代):《官场现形记

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

希特勒(德国):《我的奋斗

布罗代尔(法国):《十五到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

刘鄂(清代):《老残游记

费孝通(当代):《江村经济

郑也夫(当代):《代价论

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

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

乔伊斯(爱尔兰):《尤利西斯

《一个洋鬼子在中国的快乐经历》

《圣经》

知乎用户 神游天外 发表

千万别看《情人》,完全与汉字之美相悖

知乎用户 王小峦 发表

补充一点答案:

王小波在 1995 年的孤岛电台访谈中讨论过他对于文学的喜好和看法。

他喜欢欧洲文学,喜欢架空历史和现实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甚至很古怪的作品。他渴望在精神世界极大地追求自由。以下是他在节目中提到的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

迪伦马特《法官和他的刽子手》

君特格拉斯《猫与鼠》(小波盛赞,比《铁皮鼓》完美)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一弹解千愁》,《东方奇观》(纯粹的文学化,是他最喜欢的一种状态)

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

这些都是深受他喜爱的作家和作品,对他影响很大。

知乎用户 恋曲 1992 发表

杜拉斯,《情人》,王小波特别推崇的一部作品,尤其王道乾先生的译本。
查良铮翻译的《青铜骑士》。
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革命时期的爱情》里王二在豆腐厂的管道上奔走闪避受了其中《树上的男爵》影响。
莫迪阿诺的《暗店街》,《万寿寺》开篇就提到了。
尤瑟纳尔的《东方奇观》;
马克 · 吐温的幽默;
王小波还写过《老人与海》的书评,相当好;
哲学方面,小波尤其推崇罗素,经常提到《西方哲学史》一书;

知乎用户 麦克默多的浮冰 发表

再补一刀:纳博科夫

知乎用户 诗琪静 发表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

知乎用户 杨亚婕 发表

杜拉斯

知乎用户 唐堂 发表

在王小波杂文中提到最多的莫过于杜拉斯

知乎用户 齐浩 发表

卡尔维诺、杜拉斯

都是在小说中多次提到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作为文学家,鲁迅的文笔很糟糕」的言论?

知乎用户 阳炎 D 发表 鲁迅《狂人日记》中写 “我” 疯了,并没有长篇大论,只消一句——“不然,那狗何以看了我一眼?” 还有非常著名的,现在知乎满天飞的“赵家人”——出自鲁迅《阿 Q 正传》:“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除此以外, …

为何莫言被批媚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现在有点替刘慈欣捏一把汗,他居然是个中立派。 总体评价刘慈欣的思想,说他左或者右,说他社会达尔文或者霍布斯,说他崇尚极权,或者说他向往西方,用文革的事讨好西方都是扯淡。 通读完刘慈欣作品,我是有资格评价他的, 他 …

当作家,为什么要进作协|大象公会

时代考验作家,作家创造时代。 文|伍桥 2008 年汶川地震后,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发表作品「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作协从此在中文互联网上的形象长期陷于谷底。 · 2008 年汶川地震后,王兆山于 6 月 6 日在《齐鲁晚报》 …

为什么蒋方舟这么不招人待见?

知乎用户 紫荆银杏 发表 如果说蒋方舟读书的话,她是典型的 “学而不思则罔”,但为什么会这样? 观众不喜欢蒋方舟,有些答主说是蒋方舟言语之间透露出了傲慢,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最主要原因,观众不喜欢她更多源于观众觉得蒋方舟没什么水准。 在各种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