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看《环球时报》的人都有什么特点?
知乎用户 Jolly 发表于 11/14/2015 也是来自网络。 《人民日报》:我们很幸福。 《参考消息》:他们说我们很幸福。 《环球时报》:他们嫉妒我们很幸福。 知乎用户 北条泰时 发表于 2/5/2016 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 很巧, …
比看《南都》的人幸福感强。
更新一下,现在是 2020 年 7 月 14 日,时隔 8 年多,《南都》已经不是那个《南都》。知乎也不是原来的那个知乎。
有 82.5% 的《环球时报》读者,个人月收入不超过 5000 元。
有 42.4% 的《环球时报》读者,个人月收入不超过 3000 元。
有 77.7% 的《环球时报》读者,家庭月收入不超过 8000 元。
有 55.8% 的《环球时报》读者,家庭月收入不超过 5000 元。
27.6% 的《环球时报》读者只有高中或以下学历,考虑到有些读者还在上学,扣除环球时报读者里面,15-19 岁年龄段的读者为比例 4.5%,即 23.1%,也就是约 1/4 的《环球时报》读者已经过了适龄年龄但没上过大学或大专,最高学历即为高中及以下(包括初中)。
以上数据全部来自于《环球时报》在自我介绍 PPT 公开披露,原文链接:环球时报中文版 2014 年媒介资料第 28-32 页。
02-03 补充:评论中有人提出以上数据是八年前的,我首先请各位读者注意。
其次我想询问此说法有何依据,是否能提供出处?至我手头的 ppt 是 2014 环球时报自己制作的。
02-04 再补充:我已经通过我的关系问了环球时报相关人士,数据第一次采集是 2008 年,在那之后历年引用,并根据实际或有微调。至于 2014 年数据他们认为基本上是反应现状的,原因:1,近年来纸媒衰退已经已经是明显趋势,高收入中收入群体阅读习惯逐渐转向无纸化阅读。这是全行业趋势。2,另一方面,很多收入增长快的群体,如大学毕业生,22~30 周岁收入快速上升群体对环球时报的兴趣减退,脱离样本行列,而时报的订阅和购买人群,忠实读者大都收入稳定。这导致,环球时报读者收入增长远低于社会平均,这个数据他们认可基本表达 2014 年情况并收入 PPT。为了改善读者结构,对航空公司赠阅 20 万份,广告收效不高,但维持住了报社整体面貌。关于数据时效性争论应该可以结束了。
以上数据需要考虑到两个影响因素,一、数据出处为《环球时报》自身,PPT 的用途是《环球时报》对外界介绍《环球时报》招揽广告业务用资料。因此以上数据可能(不代表一定,仅是有可能性),经过《环球时报》美化。二、环球时报发行量约两百万份,其中 22 万分即(10%)是对各个航空公司的赠阅,赠阅对象——航空乘客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应该高于平均,这点对数据的影响应当被考虑。
参考阅读:督公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68199/answer/84651654
再从广告投放市场来比较一下市场(广告投放者),对各个媒体接触到的读者价值的估价。首先我们采用统一的信息和数据来源——媒体资源网
在上述 PPT,环球时报选择了《中国经营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21 世纪经济报道》作为对比对象。我追加了《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今晚报》作为对比样本。比较的基准选取 “每份报纸在第三版(仅次于头版的最显要位置,因有些报纸不在头版和第二版刊登广告)刊登整版彩色广告的价格作为比较,然后把这个价格除以其发行量(以千人为单位),得到千人成本。再以其他各报纸的千人成本除以《环球时报》的千人成本,记录为比例系数,把各个数据汇总如下:
从上图可以得到信息:
1、环球时报的发行量是最大的,广告价格为倒数第二,仅高于《今晚报》,但今晚报的发行量只有《环球时报》的 1/3。
2、环球时报选择了《中国经营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21 世纪经济报道》作为对比对象。(PPT 第 32 页)。这四家报纸,每一家都比环球时报发行量少,广告都比环球时报价格高。比例系数高达数倍。为了通过广告影响《经济观察报》的每千名读者,企业愿意花 8 倍于《环球时报》的钱,至于其他几个刊物,分别是 5.4 倍,3.11 倍,4.09 倍。
3、《环球时报》和定位 “商业高层管理人士,政府官员,都市白领,学者,知识型读者,商务管理阶层” 的报纸相比没有优势,和同为瞄准百姓大众的都市报晚报相比较,也同样出现了发行量大但广告价值估值低的情况。南都,今晚报和新京报(北京本地城市报),也都高出《环球时报》甚多。
从媒体市场的角度看,《环球时报》的读者群的商业价值要比其他刊物的读者群的商业价值要低一些。
以上皆为客观数据及客观数据的寻常推理,不加评论。
至于这种局面怎么形成的,可参考本人另一答案。
————————————
问:话说,这个用户人群比例与国人的可支配收入比较是怎样的呢?
答:首先要防止一个常见概念性错误,那就是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理解为平均工资,大谬不然。首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子(居民收入)部分,是扣除了各种五险一金以及个人所得税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税后收入”,到手收入。其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母是居民,也就是包含没有收入的或者极少收入的退休老人和未工作孩子。举例来说,一个五口之家,两个人上班拿工资,两个老人拿退休工资,一个未成年人读书还不挣钱,而“人均可支配收入” 统计的是这家按人头计算每人可支配的钱。两个人完整收入,两个人退休工资除以五个人。
以上海为例,抚养系数约为 40%,但是这个抚养系数的少儿部分是以 14 岁为界限的,如果扩大到大学毕业的 22 岁,应接近 50%。即每 10 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着 5 个没有收入的老年人或者未成年人。
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假设全国的抚养系数 45%。201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844,也就是说,税前平均工资大概在 28844/0.9*1.45,约等于 46470 元,即 3872 元 / 月。
目测下来,环球时报柱形图里平均的收入大概也就在 3500 / 月。换句话说,环球时报读者群低于社会平均。而且要注意,这个样本群体不全然等于全国平均,因为该样本只能代表《环球时报》所能到达的区域,考虑到城市报刊亭和有阅报习惯的地区,其收入情况应该好于全国平均(因为环球时报有很大比例发行是在全国 8 个大型城市),如果考虑入这个因素,那么:
从统计学意义上看,环球时报的读者收入低于其所在环境区域的社会平均水平。
引用资料:
http://tjj.stats-sh.gov.cn/rkpc/moban.asp?id=4299
———————————————
引用
在本文下评论
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 年平均工資,非私營企業¥56339 / 年(¥4695 / 月),私營企業¥36390 / 年(¥3032 / 月)。就業人數 77253.0 萬,其中私營企業 14390.4 萬。推算,全國月平均工資為¥4385。
按照所提供的個人收入柱圖,¥4000 以下佔 71.1%,¥5000 以下者佔 82.5%。即使¥4000-5000 區間中平均發佈,該報紙讀者群中低於全國平均收入者仍高達 75.5%。如果以其他數據段為參照作擬合分析,比例恐怕會更高。
竊以為,個人收入對媒體讀者群的分析更能說明問題。
-————–
评论:国航发环球时报呢。精英也看。
答复:在环球时报发行的 200 万份中,有 20 万份是赠阅给全国航空公司的,不仅国航,东航,南航都有。并且,该赠阅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之间的商务航线,在几年前赠阅量为 10 万份的时候,上海航班发行量就有 3 万份。如果我们同意上述赠阅的对象的收入和学历高于环球既有读者群体的收入和学历水平的话。那向航空公司赠阅这个市场策略有效地提升了《环球时报》读者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和平均学历分布。也有利于提升环报的品牌形象和广告价值。
正好手边有今天的环球时报,拍张照片来看:
环球时报经常在 “答读者问”栏目回答登载一些很容易查到的信息——注意这个 “容易” 是针对网民而言的。只要你会用最简单的搜索工具,就能瞬间得到图文并茂的资料:
由此,我大概可以推断,环球时报的多数读者没有真正进入网络时代。他们或许也通过不同的途径使用网络,但只是把网络看成电话和报纸的廉价版,并不能真正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也不能有效筛选网络信息。这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环球时报可以公开鼓吹网络封锁的正义性——它的读者对更好的网络服务并没有需求。
参见:
如何看待百度将血友病吧归还给原吧主?是一次网民的胜利吗? - 马前卒的回答
其次,我的想法是通过广告来推测读者的身份。毕竟广告投放者不会乱花钱,必然是认定读者和自己的顾客有极大重合才会买版面。但我发现在环球主版上几乎没有广告,然后我想起来一个事实——环球时报、《读者》、《知音》是中国少数几个不依赖广告也不用行政推销,只靠报刊售价就能赚到钱的媒体。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的成就,意味着他们在某些话题上比那些需要讨好资本的媒体更具备 “独立性”。绝大多数报刊的发行是亏损的,卖一本亏一本,靠广告才能赚钱。他们的上帝是广告商,而不是直接去拜读者)
不过,以我日常生活的经验,《环球时报》的读者和《参考消息》的读者有极大的重合度。我在报刊亭经常看到两者一起被卖出,所以《参考消息》的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环球时报》的读者身份。
下面是《参考消息》中缝广告,非常强调 “非转基因”。而且每一版的中缝都是同样的食用油广告。
有意思的是,环球时报上唯一的显著广告也是食用油:
食用油广告似乎说明,《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的读者往往就是去超市购买日用品的家庭成员。至于其他广告么…… 恶俗程度和弱智程度都很不一般,非常接近社区中哄骗中老年人的骗子,或是八心八箭候总的同行:
由此看来,《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的读者群包含大量的退休职工和受过教育的底层人口,这的确是一个和互联网时代脱节的群体。但是也不尽然,因为偶尔也能看到一些中低档汽车广告:
十几万元的准运动汽车,比较符合基层职员和技工的购买力,退休老人是不会考虑的。虽然这样的广告占少数,但也说明《参考消息》对政府 - 事业机关的影响力,是否能延伸到《环球时报》的读者就不好说了。
手头信息就这么多,所以没法说的更多。但无论如何,纸媒是一个迅速死亡的行业。就算《环球时报》自己能通过发行赚钱,但如果其他报刊都死了,《环球时报》自己是没法独立养活报刊亭和其他实体发行承包商的。所以,这个读者群无论是谁,都将很快成为一个历史话题。至于新时代到底怎样…… 虽然《环球时报》可以唤起在新时代的开端呼风唤雨,却我不看好它在新时代的未来:
参见:
如何评价李毅吧 2016 年 1 月 20 日出征 Facebook? - 马前卒的回答
大陆年轻一代正在**急切地寻求、探讨 21 世纪意识形态。**现在虽然还处于混沌阶段,但仅仅一小部分觉醒的自我意识已经相当可怕,大大超过了任何官方机构的预期。谁能掌握这个趋势,谁就能掌握未来的文化制高点。
当然,眼下这场运动看起来是站在官方一边。但对于完全与时代脱节的旧制度来说,**呼唤出自己无法理解的力量绝不是什么好事。**无论这股力量是被有意鼓动起来的,还是完全自发的,都意味着旧式上层建筑的末日将临。.
相关回答:
《井底望天财经周报》的策划者 “井底望天” 是怎样的人? - 马前卒的回答
可以参考以下问题的高票答案:
看罗辑思维的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714755
不看国产剧,只看美剧日剧等外剧的女孩有什么特点?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389538
如何评价「删了所有去看《小时代》的好友」的行为?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2074954
———————
不就是份报纸吗,在生活中占得比重有多大呢,至于这样贴标签吗?
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
很巧,我同时都是《环球时报》《南方周末》《参考消息》的忠实读者,均为 10 年 +。后来不怎么看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网络媒体发展起来,没那个必要去买报纸。
喜欢上《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基本上都是在 90 年代末,标志性事件为大使馆被炸(喜欢看《环球》的开始)和刘秋海事件(关注南周开始)。而参考消息纯粹是想看下外媒怎么报道我们的,虽然我知道参考上的都是好消息,但好消息里面的措辞很多都跟我们的不一样,更何况坏消息也有一些。
顺便说下某些南方系核心读者群,如果连刘秋海事件都不知道的话,你们的资历远不如我。
其实从我喜欢上这两份价值观截然相反的报纸的契机可以看出,这正是两份报纸的擅长所在,简单总结就是:外事不决问环球,内事不决问南周。在那个咨询不发达的年代,环球时报是难得的所有新闻都是跟国外有关的,除去一二版的时政,还有各地风情习俗,国外娱乐圈子等等,固定日子还有些历史事件的介绍,非常适合开阔眼界。
南周就不用说了,一直在追寻公正公平公义,刘秋海事件中铁肩担道义,不惜四次被告四次败诉,依然不改其英雄本色,此时的南周,称得上 “硬骨头还是有那么几两的!”
我从来不觉得环球和南周冲突,直到 2008 年 3 月 14 日。
说实在的长平那篇李克忠文洗地水平太低,被环球喷也是活该。南周从此走上了邪路,环球也跟着走上了老路,对掐至今。
至于我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以及其他各种苛捐杂税每月 8000+,曾经一度上探到 1 万 +,不管怎样,在鸟市是足够了
我看环球时报。很喜欢看。
从小学开始就偷偷翻老师办公桌上的参考消息。一直喜欢读从海外看中国的种种观点。尤其是喜欢从各种谴责、抗议、声明、答记者问中查找中央动向的蛛丝马迹。
自打环球时报一出现就觉得爽。
为此还学习了各国语言,翻找感兴趣文章的原文对照,找找有哪些删节。顺着环球时报,找到日本防卫省的网站,每次中国海军舰艇空军飞机路过日本周边都有最新的高清大图,可以拿来做桌面。法德西俄,我可以确定地说,至少最近几年,参考消息环球时报还没有伪造过什么新闻。只是偶尔有些细节翻译错误,例如:日期、人名、惯用词汇等。删节也都很节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过分,毕竟都是爆点。
再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其实也是西方中心主义者,不怎么懂中国历史的。看他发言原文就很容易知道。
法国恐袭,内地的新闻和消息,比法文媒体自己都丰富。主要是各大报纸各管一摊,反而是内地媒体,渠道广泛,各种视角和新闻,准确权威翔实。法文媒体东麟西爪,不断有各种八卦消息,淹没主线进展不提,真实性也没有保证。
这些都是长期阅读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学到的。
题主是不是也觉得听民谣和摇滚就有了高人一等的赶脚?
看到「贴标签」的回答真是让人不爽!
小学开始看「环球时报」,当时的小军迷,除了军事版面其它不看。后陆续接触到了「世界军事」、「舰船知识」等杂志,接触「环球」的时间有所减少。
起初那时啥都不懂,觉得「环球」上的军事知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初中时候基本处于每天一份「环球」加一份「参考」的状态,不是军迷了所以军事版面不看了。
那时十分感慨于他们有这么多驻外记者。同时喜欢上「异域风情」版面,开始喜欢旅行。
高中学业相对紧张,看报纸的时间有所减少。
常看「环球」的社论版面。【当然有些社论还是十分扯淡的,在语文作业里用于批判】
认识了一些牛人。例如零点的董事长袁岳,钦佩他的学习能力并在微博上关注了他。
大学接触网络的时间多了不少,基本不怎么看报纸了。
到明显感觉「环球」的质量下降的很严重。【好像 08 年之后就不行了】
当然也因为网络接触到了别的更加牛的人,同时对一些问题追查下去,颠覆了很多观点。
到偶尔还会买报纸看。
同样的「南周」是从初中开始看的,也看了很多年,了解了很多「环球」上没有的民间的事。
其实我没觉得说看「环球」的人有多可恶,看「南周」的人有多先进。
我两份都看,而且我觉得「环球」上的有些社论还是很不错的,也没说「南周」上的社论每篇都精彩。环球那全球部署的记者是国内很多媒体难以企及的。
就像知乎上只有「回答」没有「答案」一样
看报纸这事只有「阅读」没有「正确与否」
其实心里有数吧
凤凰传奇被黑的有点惨
其实环球时报没有立场
我中学时有个补习班,有次一个同学进门就说路上看见个精神病,站在一个台上在那扯个嗓子喊【D 的领导太英明了,ZG 那导弹嗖嗖的】。我那老师告诉他那不精神病,那就是他的工作,那同学就说 “老师你没看见,那老夸张了” 老师说“我知道你说啥,我单位就有干那个的”
人家真不是精神病
我曾经以为环球时报是外国纸媒,我无耻。
立场声明:我非常非常喜爱看环球时报
利益相关:为党效忠 20 年
《环球时报》以 24H 的 CD 释放一个叫 “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的技能。一部分人是真的中招了,无法摆脱;一部分人是天然免疫,试图学习这个技能。
著名金庸爱好者,六神磊磊 将这个技能解析的很透彻了。以下内容引用六神磊磊 先生的旧文
————————————————引用分割———————————————————————
环球飞狗在金庸笔下,最大的高层政治情色丑闻之一,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 “阳顶天死亡事件”。
它几乎包含了一切可炒作的元素:大企业集团高层内幕、阴谋、性、悬疑、绝世武功秘笈的下落(乾坤大挪移)等等,如果拿到今天,想不上头条都难。
这种丑闻一旦爆发,最痛苦的就是评论员们。明明是见不得人的丑事,该怎么进行危机公关,转移视线、引导舆论?
我们以著名评论员、《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先生的风格为例,看他如何写出一篇好的危机公关评论。
事件背景是这样的:
阳顶天同志是明教
上第 33 代教主,武功高强。但他在恋爱婚姻问题上有点失败,完全辜负了他的名字。阳夫人和师兄成昆一直通奸。某日,在一条秘密地道里,阳顶天撞破了夫人的奸情,活活气死。
明教顿时炸了锅,广大教徒情绪激动,纷纷要求查清阳教主的下落,严惩坏蛋成昆。
这个时候,你想帮成昆进行危机公关,让大家不要纠缠他,不是找死吗?
不是!只要你认真研究学习胡锡进先生,注意以下几点诀窍,就可以成功地引导舆论,甚至为成昆一举扭转颓势!
一、首先,你必须略加夸张地描述广大教徒的反应,比如有人说 “严惩成昆”,你就必须说 “有人要把成昆千刀万剐”。
二、其次,你必须用简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指出这些愤怒的教徒的误区,比如 “他不懂复杂的江湖”。这一步非常关键!
三、必须巧妙地转移概念,把 “成昆该不该杀” 转移成“杀了成昆,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四、必须说清楚,如果没有了成昆,情况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做到这四点,恭喜你,你就成功了!基本上大多数明教教徒都会哑口无言了。
首先,按照诀窍一和诀窍二,我们能得到第一篇 140 个字的好评论《“万恶的成昆” 和 “复杂的江湖”》:
“诚然,作为一名嫉恶如仇的江湖人,高喊成昆‘万恶’最解气、最痛快。但是我们的江湖,是一个有着二百五十个门派、几万名豪侠组成的‘复杂的江湖’。这个江湖既然会产生‘伟大的阳教主’,当然也就会产生‘万恶的成昆’,或者是万恶的某某某。你不能不承认、不尊重这个‘复杂的江湖’。”
怎么样?如果你继续骂成昆,那么你就是不尊重这个 “复杂的江湖”,就说明你幼稚、懵懂、涉世未深。
但这个评论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不,还早得很。马上会有人反击的。青翼蝠王韦一笑很快发帖:“什么复杂的江湖?这事复杂个屁!快把成昆正法!”
这时你就该对照诀窍三,发出第二篇 140 个字的评论《不要拿‘坏人成昆’当挡箭牌》:
“如果杀了成昆,能就此解决明教所有问题,我会第一个举起刀。但请问韦一笑蝠王:你和白眉鹰王争教主,和成昆有关系吗?杨逍和五散人内斗,是成昆引起的吗?紫杉龙王和范遥的感情闹剧,怪成昆吗?成昆固然不完美,但切记,不要把他当作所有罪恶的挡箭牌!那只会掩盖真正的问题,让我们深爱的明教更加混乱!”
这篇评论一出,韦一笑等是否只能哑口无言?
不过,照样会有人出来反驳。比如杨逍:“成昆气死阳教主,淫乱人妻,祸害我明教,这种人不该死,什么人该死呢?”
这时,你就该祭出第三篇 140 个字的评论了《我们就是要为成昆说话》:
“在真相大白前,我们必须维护这个‘不讨人喜欢’的成昆。他至少还有法定的地位;他至少是阳教主夫人的师兄;至少是谢逊狮王的师父;至少是武林前辈眷宿。保护成昆,就是保护秩序,保护稳定。我想对那些巴不得迅速打倒成昆、振兴明教的人说:梦想的实现,从来都是逐步的;而混乱的到来,一直都是刹那间的!”
你或者要说:绝了,简直绝了!但江湖上还会有人不服气的。明教 “五散人” 之一的周颠可能会辱骂说:“放屁,老子最讨厌环球时报。滚蛋!”
这时,你已经不用再长篇大论了,最好的办法是避实就虚,不和他论战,而是以巧胜之,攻击他的身份。记住,千万要以 “呵呵” 开头,表示自己轻描淡写:
“呵呵,明教现在一些小角色也靠踩环球时报出名,比如‘五散人’之流。欢迎。”
至此,谁还能阻止你赢得胜利呢?
贴标签的都给点了反对。
真逗,一份报纸还能看出个高下来?某些人自视太高了吧?看个环球时报就是无脑愤青、反美仇日?看个南方周末就是未来希望、自由标杆了???党国每天给我发五毛钱买报纸用??你们嗤之以鼻的新闻联播,还有很多财富和社会地位都可以秒杀你的人喜欢看,又说明了什么??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喜欢玩知乎,一个博士生也喜欢玩知乎,所以他俩一定是一类人??
这个题目问的如此绝对——看《环球时报》的 “都” 是些什么人。既然如此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那不管你回答 “都是” 怎么样的人,我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你说的不对,并且事实上,这种反例太多了。
我一直以为,在知乎,人们差不多已经认识到人是复杂的、多面的,任何人都不能仅从一个动作对某人下定语,一个喜欢小动物的人不一定当然地孝顺父母,一个小偷也有可能舍命救人,看过日本小电影不代表将来会变成强奸犯,对山区儿童捐钱的人也会为了新欢抛弃结发妻子…… 然而在这个答案下面,我悲哀地发现,还有很多人,抱着 “因为你看了 xx,所以你一定是一个 xxxx 的人”。
如果说什么是文革思维,这就是。
————手动分割线————
我大学时候就喜欢看啊!
基本每星期买一次,同时还买《南方周末和》《人物周刊》。
你们不觉得,在大学那种年纪,多看看不同观点有利于好奇心的满足吗?
环屎每期内容
1 美国欺负 xx
2 日本韩国英国 xx 都是美国跟屁虫
3 他们统统看不得中国崛起憋着劲害中国
4 俄罗斯屌,俄罗斯好,朝鲜加油
5 我国的最新 xx 装备好屌,然而 xx 国的 xx 认为在他们的装备面前不堪一击
6 外媒说我国 xx,外媒说日本 xx,外媒说美国 xx
以前喜欢看环球时报,觉得这报纸发新闻简洁(如快讯),排版也挺不错。
直到去年 11 月 28 日,高以翔去世的时候,我看到了环球时报上 “补刀客” 的这篇文章:
我的天,高以翔去世《上海堡垒》就变成科幻史诗了?宁怕是忘了滕华涛和鹿晗的道歉了吧?
高以翔去世确实该惋惜,但这样强行煽情宁是娱乐新闻吗?
取关取关
透过一些回答至少可以窥到讨厌环球的一些人的特点
和喜欢看苹果日报的人基本重叠
有些精英主义分子试图通过攻击民粹基本盘的个人经济实力低下来攻击民粹主义。
然而正是这样的傲慢在西方民主国家毁灭了精英主义政治。
一个黄老爷的财产会比一万个穷人还多。但这一万个穷人一人一口唾沫也能让郭旅长改变些想法。
这就是民粹。它口号极端,它不切实际(或者说是不切精英自认为的实际),它目光短浅,但是声音够大,而且维稳价值巨大。
不理性,但恐怖。
我并不是民粹主义的拥趸,甚至会为民粹的短视感到悲哀。但我真的更讨厌精英主义的傲慢。
什么时候精英主义者愿意正视社会金字塔的下 80%,我们再来谈民粹主义者都是些什么成分。
英语都差。
世界上其他人都准备害 “我”,所以你现在哪怕对我再好也只是为了把我养肥后才动手,你现在没动手只是因为你还没准备好。
我自己不去害人也是因为我也没准备好,等我有了实力我也必定会去害你,什么人情道义和平相处都是狗屁,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从一份报纸刊登的广告来观察这份报纸的读者品味及收入情况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你看看环球时报登得最多的是什么广告就全明白了。
我来说说吧,从小特别喜欢看报纸杂志,应该是有资格的。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报刊杂志的阅读经历:
初中开始看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和世界军事。印象里刚开始看环球的时候,它还是个周报,到后来是一周三四次,具体记不清,到最后才是那天都有的。那个时候还喜欢看英语广场,家里现在家里还有好多英语广场,英语广场是我们家乡办的杂志。大概高中开始,开始看现代舰船和 China Daily。环球照看不误。
后来读大学了,电子产品开始发达了,自己就不买报纸了,但是回去图书馆看报纸,人民日报,参考看的比较多。杂志一直自己买。
机关单位都有摊派订报任务,但基本上是不看的,就是闲的无事也不看
有的是拿去垫桌子,有的是攒到一摞再卖掉,然后去搓一顿
都支持塔利班,都支持俄罗斯侵略,都相信观网、金灿荣、张维为、陈平、沈逸这些人的谎话
受教育程度不高,逻辑思维能力弱,喜欢高谈阔论自以为是的人。
知乎是不是有点自视过高了?(曾经我以为知乎是一个很高大的地方,给不少人安利,后来慢慢发现,知乎上的人自我膨胀,干货越来越少,这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
看看高票回答,看环球的就不好?不看环球的就高智商?什么时候看个报纸可以划分等级了呢?
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观点… 你支持你的观点,但请不要鄙夷另外一种观点,这不是最基本的尊重吗?
我没看过环球,也基本不怎么看报纸(高中做的英语周报除外),但是和环球对立的南方系倒是略有耳闻…(说实话,印象不太好)
那么我问一句:看南方系报纸在知乎是一种 “我很有文化,我很牛,我可以独立思考” 的代表吗?
环球时报也好,南都周刊也好,都是中国的媒体,中国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所以什么样的观点什么样的报纸都有,只要内容不触犯法律即可。
有一定立场或偏向性的媒体总会吸引到这个偏向性的读者,如钓鱼的杂志读者大多是钓鱼爱好者,学英语的报纸读者大多都是学英语的爱好者,大家看自己喜欢看的,其乐融融挺好的,某些人非要跳过去评论一下自己本来就不喜欢的那个媒体,正如电脑爱好者跑去评论健身杂志多么无聊,看健身杂志的人多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等等,这样的人,本身就挺无聊的,是一种不适应言论自由的社会的表现。
若有人问我有什么感到后悔的事,我会答,年少不懂事和同学争阅环球时报。
民族主义者。
民族主义是最纯粹的右派。
你干嘛不直接去看 RT,RT 虽然喜欢造谣以及断章取义,但是 RT 的水平真的很高,用不到在环球看他们选择性搬运翻译的 RT 报道
那些说看过《环球时报》让自己很后悔的人,无非是秀一下自己的优越感,嫌弃一下现在看《环球时报》的人。说实在的,一个人真有涵养有文化,不在于他读过什么,而在于他自己的思考,自己认同什么。不认同就看不惯,进而看不起别的读者的人,只是过分的急于把自己撇清,然后以体现自己是个 “精英”。掉书袋,请换一种高级点的方式。
骂凤凰传奇,并不能让你成为音乐殿堂,相反对它进行客观分析,让人觉得有理有据,这才是知识和修养的体现。
好多年不看报纸
有一点可以肯定,喜欢环球时报的肯定不是楼上那些你国你国你国党。看以上那些答案,我差点以为走错了网易评论区。
看报纸都看出阶级了,那被一高中学历的低收入男性骗了十几万的知乎又是什么水平?
恕我直言,根据题主的意思,“喜欢”一词带有 “价值认同” 的色彩。
我的观点如下:
1. 民族主义者,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加上狂热一词。
2. 持阴谋论者,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3. 大国沙文主义者,尤其喜欢把新闻标题中的 “中国” 换成第一人称。
4. 认同现实主义者,政府这么做,必有良苦用心。
手机码字,欢迎交流!
特点就是都爱做飞机呗
初中高中时候很喜欢看。没觉得自己长成什么奇怪的人。共同特征的话,大概是对政治感兴趣吗?(毕竟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发达的网络,而且学生不能整天上网,也没有智能手机)
特点是: 关注社会发展及实事政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对国家大事有独立见解或关心军事。
大家记不记得电影《鬼子来了》里面有两个唱小曲的说书人,总共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马大三去敌占区的城里请杀手,他们第一次唱的曲子是:皇军和咱亲密无间,八格牙路我不见怪,往后米西米西皇军他给…
第二次是抗战胜利了开公审大会之前,他们唱的曲变成了:打的小日本撅着屁股跑,盟军是中英美苏,大哥是我中华民族。
然后就被国民党军官赶走了。
闲人吧
比如我公司领导,每天上午看的报纸加起来有厚厚一叠
什么都看
主要是闲,又不爱上网刷微博打发时间,就看看报纸喝喝茶呗
像胡编一样的萌萌哒
是网络爽文的潜在受众
喜欢看环球时报的人,等到稍微有点思辨能力就会知道这玩意是个什么东东。
天津大爆炸,环球时报说你们现在不关注救灾而去问责政府真的好吗?
爆炸之后,环球时报说事情都过去了,主要问题是重建,你们盯着政府真的好吗?
过去一段时间,他会说事情都过去了该往前看,你们一直盯着政府有意思吗。。。
环球时报有个台海专题,蔡英文当选前一天,还在说朱立伦会逆转,蔡当选之后现在还在黑蔡英文,完全不理会国民党日薄西山。。。。
环球时报的最大特点就是 刻意迎合某些民族主义思潮,喜欢偷换概念,完全没有媒体人的一点道德底线。
梳着大背头,裤腰带稍微高一些,黑西裤,白衬衣,手里最好提个保温杯
知乎有很多大神 或摆事实讲道理 或给数据令人信服 又或趣言趣语 交口称赞
但恕我直言 【用知乎的某些人都有什么特点】
1.【看报纸要分阶层】
以后我们要这样子 用小米 魅族 锤子的不能评论用苹果的 用苹果的全部都能评论 要跟着潮流嘛 评论要分阶层
2.【回答问题要看此人评论数 被点赞数】
以后要这么干
点赞数评论数过十万 此人非常可信
过万 一般可信
过千 勉强可信
居然没过千!一定是个 low 逼 不能听啊!
3.【把一个大老爷们当女神金钱奉上】
知乎童谣我的天呐
4.【大老爷们呛小姑娘 被反呛就拉黑人 我从未见过如此欺软怕硬之人【doge 脸】】
5. 认为爱国的都是赵家狗 汉奸都是英雄
著名理论:
一、
A:不喜欢这个国家请不要乱黑 实在不行您移民啊
B:我评论冰箱我还要会制冷啊【不不不 您有本事你就换冰箱了 而不是只能换冰箱啊】
C:我喜欢吃鸡蛋 我不喜欢下蛋的鸡不行吗 【行行行 你有本事不要这鸡还能有蛋吃啊】
二、
有钱给国外 不管国内人!
这个理论可能是我小学的时候这么想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读书少啊 你以为国家傻啊 白掏钱给人家 说白了不都是利益 我掏钱 你要么拿资源和我还 要么是【无息贷款】要么是各种选票 这些自己去查查就知道了求不丢人
综上所述
哇这人爱国 不能信!走狗!
哇这人爱美国! 很可信!民主!
高中三年我都在看《环球时报》,不过上大学直至后来毕业都从未再看过了。
现在想想,喜欢看《环球时报》的人政治立场偏左,比较民族主义,通常反美、日、韩,不相信普世价值,不相信西方民主。对于重大问题总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思考,而忽视了自己所在的阶级立场,所以对于政府的很多政策他们通常理解并且支持。
高中时喜欢看环球介绍国外生活环境的文章。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现在主要看参考消息
这个问题的提出者说明深谙美国身份政治切割与台湾绿营抹黑套路
我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看,身边的男同学也爱看。
14 年高三的时候,用不了手机电脑,就爱买点科幻世界跟环球日报看,还成了观察者网最早一批用户
那时候爱从后往前看,看看国外科技动态,政治变动,刚开始看观察者网也是冲着这块去的,那时候偶尔上了一次知乎,看见有人说南都比环球有新闻道德,心里很不服气,觉得南都这种专爱扒中国负面新闻的媒体有啥新闻道德
八年之后,观察者网南都环球的首页都是起居注了,我似乎才知道错过了什么
喜爱看《环球时报》的人都有个特点——爱看《环球时报》
凡事党国做的事,即便看着不太对也是对的。凡事西方做的事即便不是阴谋也是阴谋
民族主义大本营。
特点之一是时常要坐公交车
我不是来搞笑的,大家想一想,在三四线无地铁小城市,最方便的出行方式是坐公交,坐公交就需要零钱,在本人所在的三四线城市公交车站和书报亭基本是紧紧贴在一起的,一般人在乘坐公交发现缺少零钱时,孩子可能会买些小零食换取零钱,而中年甚至青年男性(比如我)就特别喜欢用五元买一份环球时报或者参考消息,获得四元零钱,这样获得的一元是最多的。买一本故事会得一元,买一份地方报纸得三元五角(顺便吐槽地方报纸的低质),看着还是环球时报换零钱快,想到没零钱坐公交了就买一份,大抵如此。
本答案只是提了一种生活方面的可能因素,或者说个人体验,请大家轻拍。
其实个人身边看环球时报的人基本没有,但是亲眼所见,主要有以下几类:
初高中校园门口夏天光着膀子骑电瓶车接学生的家长,几个人聚在一起张口动不动中美关系的;
农村里六七十岁以上新闻联播每套必看的老年人;
学生校园保安以及宿管大叔;
有各种类似 “不转不是中国人”“亮剑”“… 吓尿了” 等标题的公众号文章撰写者、创办人;
打开朋友圈清一色中美关系、中国台湾、以及中国战力,无其它内容并且评论标点基本是感叹号 “!” 的;同时比美国人更热心于关注美国,三天两头在网络上和美国叫板,张口动不动就要收拾谁的;
住地下室吃泡面天天刷新浪新闻的工友;
各类动不动就说武统台湾给祖国献礼的;
…….
其中我接触过的是某位高校老师,年过五十。
他的第一印象给我是这样的:
“同学们!要学习!….(然后开始痛批现在的大学生如何如何堕落)
像我这个年纪每天都还在学习。我每天今日关注、海峡两岸两套必看,早上五点半起来看环球时报,我都这么用功,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某某(我们班长),你什么时候安排一个时间,我实在忍不住想跟同学们讲讲全球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了,你们书看的太少了!
当然画风是这样的:
” 特朗普就是个傻 b!“
" 这种国家(指美国)行为的流氓做派真他妈想吐他一脸唾沫星子”
“对付特朗普这种脑残似的猪头二愣子,不要客气,必须奋起反击!干死他个傻 b”
“红旗 10 这次阅读头次亮相,既能打坦克,打装甲车,还能打飞机喔!阿三哥,投降吧!“
” 新加坡这个美国的走狗,鼻屎大的地方也敢跟天朝作对,捏死你分分钟的事!“
……
某次实习,某位带岗老师问起此人:” 他上课你们是不是觉得很爽?“
我霎时感到一言难尽,只好答道:这我倒并不是很清楚,但可以百分之百肯定的是——
他肯定很爽。
高中时特爱看两份报纸,一个就是环球,另一个是参考。大学后就不看了,改打魔兽世界了
歪个楼,本土不爱看环球时报。有次在飞机上无聊看了环球时报,从此不民逗了。(真的)
都是飞盘运动的爱好者?
无法想象什么样的人才会真正喜欢环球时报,而不是完成日常任务。
我估计在里面上班的人都不一定真正喜欢这个说谎机器
呵呵,看评论仿佛能骂两句环球时报自己就能多上档次似的。
1 环球时报就是党的喉舌,人家并没有避讳,自己承认了,我要强调的是任何媒体都是喉舌,cnn bbc 不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还是要靠读者自己的觉悟。
2 论报道专业性,原创内容丰富程度,理论思辨深度,报道尺度,内容探索,其他报纸根本没法比。
3 南方周末过去还凑合,现在就当故事会看吧
4 其他报纸则干脆避谈政治,有的可比吗。
5 能不拿参考消息说事么?参考消息没有一篇原创都是翻译的外媒,最后一页都是性病广告,环球时报最初走的就是参考消息路线,后来不断壮大,销量上超过了只有 5 毛钱的参考消息。
6 所谓的用户水平分析我呵呵一笑,某金融杂志只送给银行老总骗广告,每期销量 200 本,放市场上卖不出一本,那它的用户也很高端喽?
我过去也被环球时报黑 们洗过脑,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盲目黑环球,本身就是一种被洗脑。无论如何,《环球时报》是中国最 NB 的报纸,你能举出别的来吗?
从高中开始读环球,到现在断断续续也有十几年了。记得上学那会穷,又很少出校门,电子设备也不发达,环球对于爱好表情史政经的我来说是个很好的窗口。
记得那会的头版,不是台湾又闹事了就是美国又使绊了。后来慢慢少了。也跟国家发展富强了有关。
看了这么久环球。我总结,倒数第二和第三版是精华。基本都是两三个社论和一些专家对时政问题的分析。记得有一次看到一篇分析欧洲对叙利亚及难民问题的文章,写的非常有水平,文笔也很好。一看落款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的所长。顿觉水平高就是不一样。这也是我这种平头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最实际的最靠谱的时政分析。估计楼上的各位民间专家瞧不上眼,但是我觉得比知乎或者贴吧朋友圈之流的时政分析要全面靠谱的多。
社论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板块,一般会有两篇左右的社论。基本都是当下社交网络最热的话题,比如帝吧出征。对于社论,不用太关心他说了什么道理,只用看他支持谁。由此可推测出官方的相对意见。比如帝吧这事就是不提倡不反对。对于经商和做国企的人来说,揣摩官方意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环球的社论也算能做个佐证。
头版和末页的消息,基本都是新闻性质,略带分析。略看看分析就行。
剩下的就都全当娱乐,有空就看没空就算。
环球时报让我了解了世界,现在也能提出一些看问题的新观点。我很感谢它
贴吧逛过好几年。史政经方面只有撕逼。朋友圈就不提了,微博很少看,有时陪朋友看会,一般只看比较逗的。知乎史政经三个话题,精华贴写的非常好,很有帮助,剩下的大多也是撕逼了,借用贴吧的话,人数过一万,智商减一半。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一个事物全看你从哪种角度那些方面去看他,比如上知乎只看撕逼参与撕逼的人,那与贴吧有何区别。比如有人看新闻联播报道三一重工捐了日本福岛核电站那几个起重机,并说这玩意没几个地方能造出来。当时就大量买入三一的股票,狠赚一笔。我们应该学的是怎么更全面更实际的看事物,而不是随便给别人扣帽子一刀切。
最后说点题外话,这问题下支持最多的两个答案的作者,我都关注过,看过不少他们写的东西,也挺有帮助,但是就这个问题下的回答让我改变了看法。督工以答读者问和参考消息来推断用户群,第二个答案以 ppt 的调查结果 (暂不论真伪) 来推断用户群,总结起来就是看环球的都是穷人,没见识,没知识的。所以环球这种报纸的档次可见一般。
暂不论他们这种推断方式的对错。引用楼上哥们的答案 “看报纸都看出阶级了,那被一高中学历的低收入男性骗了十几万的知乎又是什么水平?” 大家自己做评判。
一般的人总是通过在外的表像看待别人,比如过去我开捷达上班那会各种在我前面加塞,你要按喇叭他还瞪你一脸你个穷逼的边待着去的表情,后来开路虎时就少有人强行加塞,一般也没人跟你较劲。前一段时间想出门买点东西,家里的车都不在,骑着我妈的古董二八车载着媳妇出去,由于媳妇穿的太时尚,可能跟这破自行车太不搭,路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
车就成了别人评判我的标志,看见车就把我分了三六九等。知乎上那些爱给别人贴标签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觉得,如果想做个有想法有水平活的明白的人,就应该对待任何事物不片面下结论,跳过固化思维,多方面思考多角度看问题。最终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人生也更有帮助
环球时报在我的成长中给了我不少帮助,也帮我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很感谢这份报纸,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更聪明的去看环球更聪明的去看世界
看个什么玩意还分出个高低上下来??
人愿意爱看啥看啥呗…
成天分析爱看啥的人是啥心态,吃撑了吧?
要不诸位分析分析,那些成天分析别人看啥的是啥心态??@(´・ェ・`)@
那句话怎么说的拉着?
知乎,发现你的第一张大字报?
你看人日,你看新闻联播,你看小时代,你爱看啥看啥呗
高中生。
当时高中班定的报纸有《环球时报》,《参考消息》,《青年参考》,那会看得时候觉得简直整个人都是高端大气的。
不知道现在高中生还看不看这些货
喜爱看《环球时报》的人其实和喜欢看其他报纸的人没什么不同。
国内外的各家报纸都不够客观,都有背后的利益驱动,一定有倾向性,这是商业社会的必然,不能接受这一点的,要求新闻绝对客观的人都是不成熟的(也包括那些自以为客观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个世界背后的运作机制。
我曾见闻到一些假惺惺的高学历 “人才” 们,同一个人的同一个主题演讲,在中国的土地上说着对中国有利的话,在美国则说着符合美国利益的话。另外,仅从美国的某些平台删除伊朗、中国的言论这件事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全世界的媒体和言论在处理敏感问题时都是一个德行。
所以,我更喜欢立场鲜明的维护中国利益的报纸,有利于社会稳定。而如果你在美国工作,永远不需要回到中国,不担心华人歧视等社会问题,那你当然不需要认同环球时报,因为你需要美国为你提供资源,甚至是参与到和中国的竞争里来。
容易被洗脑的人是 “看山是山”;有一些批判思维的人是“看山不是山”,容易陷在各种概念里无法自拔,比如“客观”“人权” 等;还有一部分人是“看山还是山”,当你真的看懂了这个世界才会发现,能保护你的人就在身边,而不是那些在楼下拿着各种棒棒糖诱惑你下楼的陌生人。
回到问题,喜欢环球的人有什么特点?这要看认知水平属于哪一层,是容易被洗脑的看山是山,还是批判思维的看山不是山,还是看穿本质的看山还是山。
原来喜欢看哪种报纸都能分成某种人。表示很可怕。
农村贫困生单纯狗。08 年上高中,那时的自己也喜欢收集时事信息以便让自己觉得比同学都懂好多,那时的自己一直窝在乡下对这个世界也了解不多,不懂网络没有手机,家里只有一台电视但月底才能回去,那时的自己一个月除了伙食费外没有几块钱零花钱。还好,县城里还有好几家小小报刊亭,月底放假回去时都喜欢到那里去翻翻看看,有时也会用扣除车费剩下的零花钱买一份报纸以便坐车时打发时间。 刚开始我也喜欢看《参考消息》,但后来我反转喜欢上《环球时报》了,没有什么太复杂的原因,只是因为当时我觉得:太物美价廉了! 一份《环球》那时才一块钱一份,一份就是厚哒哒的好多页,而《参考》好像是六毛钱一份吧一份才三页单薄得可怜。在比较了性价比后,我更乐意花费自己少得可怜的零花钱买一份自己喜欢的报纸,仅此而已。
如图
随着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自己也已经有几年时间没怎么看报纸了。
勿喷。
喜爱看《环球时报》的人,一般是不关注身边事,只关心国际、国内、关注那些跟你毫无关系的事的人。
J 环球是我见过最激进和没有底线的官媒
新闻下面评论都是各种控评,可见其心虚
报道时候常断章取义甚至明知道是虚假的新闻也因为其喜欢而转载或者发表,可见其多不可靠
某高校偏袒老外引争议,其他官媒好歹打个官腔说以后会逐步让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环球直接下大棋并痛骂质疑声是阴谋,可见其没底线
有人不喜欢马杜罗,环球称不喜欢马杜罗就是亲美,亲美就是恨国,可见其喜欢戴高帽
有的时候需要打打鸡血,我就会买一份环球来看看,“老子天下第一”,“都是老子下的大棋” 的感觉真好。
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国航的飞机报纸是环球?
简单来说
低收入人群低文化水平人群较多,高收入人群高文化水平人群较少
再简单点
废物多精英少
我不知道看环球时报的是怎样的人,但是我觉得,底下评论的大多都是真正的五毛和脑残。他们举着自己是人民为了祖国好的大旗,看问题都不会用辩证法。【手动再见
是对外的喉舌报。。。。 经常第一时间出来评论对内屏蔽的新闻,不过搞笑的是经常拍马屁拍到马春袋。。。多次被上头点名批评。哈哈
亢奋,脑残,被从 60 年代延续至 90 年代的敌对西方加革命精神洗脑的遗留产物
都做着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梦,并打算一梦不醒
我高中的时候就很爱看。2000 那个年代互联网还不普及,我们国家还不富裕,港澳还没开放自由行,大多数人还没有车开也不能随意出境旅行度假。
在座的 80 后应该知道,我国 90 年代国际地位极其低下,社会极不稳定,那时候国家崩溃的言论市场是现在的 1000 倍。而环球时报就是我们中国的人民观察家报,是我们民族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中崛起时,能让我们当时眼界并不开阔的人民暂时忘却身边的烦恼,吸取足够的正能量,保持对国家满满的信心,最终达到 “望梅止渴”,“假戏真做”,“心想事成”,在吹牛逼打鸡血的状态下努力奋斗最后实现国家真正崛起的优秀报纸。
与参考消息相比,环球时报给了我们年轻人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也让我们在后来的海外学习生活中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在那个因为 SARS 导致的被动的国际环境下,在大纪元之类媒体的骚扰包围中始终对她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十多年过去我们的祖国果然像环球时报说的一样越来越好,国力直线上升,如今一线城市的收入在发达国家消费轻松愉快毫无压力(瑞士除外),这一成果与十多年前阅读环球时报的一代年轻人亢奋中成长拼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与环球相比,倒是有些媒体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明明就是靠鼓吹政府即将崩盘垮台一类的言论给对现实生活不如意的人意淫,还非要披上一个所谓客观中立的外衣。媒体自称客观中立简直就像是婊子有情戏子有义一样可笑。十多年过去,政府没有崩盘垮台,倒是喜欢把这种言论当真的人生活得都比较辛苦。环球时报也有明显的立场,既不客观也不中立,它报喜不报忧,满满的正能量,是一份非常适合那个时代不谙世事年轻人的休闲阅读报纸。
楼主一定要问高中刚毕业的我有什么特点我想除了口无遮拦狂妄自大也没有别的了。如果你就是对收入感兴趣,我那时候大概每个月有 1000 元零用钱。
环球时报 2008 媒介资料
环球时报 2010 年媒介资料
环球时报中文版 2013 年媒介资料
1、回复高赞答案,他问为什么说是 8 年前的数据
2、实名,因为评论里有个繁体字质疑我 0 答 0 谢是水军。我想说,爱潜水怪我咯?爱匿名怪我咯?童瑶女神获得的赞可多了呢!
3、引用微博评论的一句话,真不忍心告诉你们,你们的粉丝有多少无所事事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键盘侠。
4、不明白看个报纸还能分出来阶层了。就像我不喜欢爱造谣的南方系报纸,我也不会去说买南方系的都是美分公知键盘侠。我不喜欢人民日报,我也不会去说人日的读者都是五毛水军。因为读者选择哪一个接受信息的途径是由各方面原因决定的,年龄层,地理位置,个人喜好各方面决定的,并且大多数媒体都有其侧重的方向。甚至说,你一份报纸的立场,并不能代表读者的立场,我也看南都人日,并不代表我支持他们的某些观点。我喜欢接受各种角度的观点,各种立场的不同观点,然后得出来我自己对于某件事的结论。
5、针对原问题,我不能知道所有的环球读者收入怎么样,学历怎么样,我只知道大部分的环球读者在心态上比较积极向上,在一些专业问题上,可能有理解错误,但是如果你好好的跟他们解释其中的专业问题的话,他们会很虚心的接受,或者是很理性的辩论。这是我在微博上一些真实的体验。
6、大部分的环时读者,并不是一味的偏向政府,对于一些问题他们也会去批判去不满。而不少的贵派人士,很多逢中必反。
7、虚心的求问,现在的纸质媒体的市场真的很大吗?我以为高收入人群大多数都有电脑,通过网络接受各种信息了。
年轻时候看环球时报 热血沸腾 后来经历多了 觉得环球时报就是扯淡 内容根本经不起推敲 除了黑人家就是自恋
本人不喜,但会不会有人是抱着 “审丑” 的态度看环球时报的呢?
匿了,如题,毫无任何贬低意思,充分发挥了媒介的娱乐功能以及对受众的 " 涵化 "
环球时报的大部分观众,只讲立场与政治正确,没脑子。动不动 “抓起来”“蟑螂”“汉奸”“牧羊犬”,自己是脑瘫不去治疗傍着当下政治正确这颗大树不停的进行污蔑 辱骂,看来组织真是会培养人呵呵
喜欢看新闻联播的人都什么特点?
喜欢看报纸的人都什么特点?
喜欢吃饭的人都什么特点?
喜欢说话的人都什么特点?
?????????????
居然能概括出一个答案也是厉害
没正常人意识。
太阳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结合体。
比较适合底层的阅读者,因为喜欢自嗨。喜欢看战娘的一定也喜欢环球。
高二高三看了两年环球,学校门口有个老头,是流动报贩,购买很方便,所以几乎每期都买。到毕业的时候,报纸存了好多,两大箱子,还舍不得扔。当时感觉自己逼格很高,同学们聊天都谈篮球足球明星什么的,我出口就是国际国内政治,显得跟其他人有点格格不入。后来长大了,觉得那时候自己有病。
识字 读报
我小学六年级敲喜欢
现在初中…… 都是什么玩意
意林也是
本身看到这个问题有点奇怪,恍惚间仿佛有一种轻微的:穿越到了 “xx 星座的人有什么特点”……
嗯,当然这就只是一个吐槽,如果你觉得有点这个意思那挺好呀!觉得我胡说八道,也挺好的,被你看出来了,悄悄地:下次不要揭穿我,谢谢哦。
然后呢,回正题,看到后来有拿收入说事的,我已经,真的不想再吐槽了。
本来,我一普通老百姓,看报纸,除了了解更多的信息,如果不带目的性,就只是为了单纯的消遣:“哦,这个挺有趣的。”“那个不大好吧。”
于是在这里我再来一个没有逻辑的猜想,也许有些人又会上来喷:“你看他都没有自己的思考,low!”
朋友,我看个报纸而已啊,你怎么就知道别人不思考了?思考就一定要说出来证明一下?
我说是我的事,我不说还是我的事,我说了有错你可以来指出,我们讨论一下,和谐美好。
可你为什么要因为 “我不说就静静地看着别人” 你也要唧唧歪歪?
哦?
非专业从事国际事务的人员,不通过环球时报了解世界,还通过什么?是违法翻墙(现在不说程序正义大于实体正义了?)?是看囧司徒、Fox 觉得美国人欧洲人真无辜真白莲花?环球时报对于客观存在的新闻,不说假话,至于其中的评论和意见,你们还管得着人家言论自由?
简直是可笑至极,所以说知识分子多败类。
喜欢看南方周末来了解自己国家的国情的,多么可笑,自己国家的事都拎不清,还要人家告诉你。喜欢看囧司徒的,是不是都可以扣一顶白左的帽子?我还有更多帽子呢,种族主义、法西斯…… 谁来给谁扣一顶。
为什么说知识分子多败类,他们不允许别人给他们贴标签,但是自己又最爱贴标签,几乎所有的标签都是他们造出来的。
以前常看这些玩意,还专门到图书馆的报刊室翻越之前的报纸,觉得中国每天都在进步,好强大。。。5555555.。。捂脸。。 现在更多的看网络新闻,关注咱老百姓身边的生活 网络看多了 感觉社会好黑暗。。。
五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看个报纸都能贴标签分阶级,某乎所谓大牛精英也不过尔尔。
一份男人看了立刻会勃起的报纸。
我曾经喜欢看环球和南周,家里至今还保留一份 03 年朱总理回答记者问做封面那期。但是之后越来越不喜欢看了,环球偏激,南周越来月奇怪,现在路人无感了
好问题!
楼主恶心谁呢?我也低收入群体。。。但我不缺心眼儿。。。
经常坐民航飞机的人吧。
出差多 航空公司金卡
本以为环球时报长大了也会变成南方周末,没想到竟是南方周末如今变成了环球时报。
唉,今非昔比,今非昔比啊
应该是这个硬币爱好者吧
我以前念中学想了解世界,就订了环球时报。以为只是关于全球新闻猎奇的报纸。不过那会看不出什么其他意味,毕竟一个中学生觉得报纸说的都是立场正确的。
一直以为它是人民日报趣味版
很不理解 我知道知乎要政治正确 但是在我屏蔽了之后 为什么非要给我推送环球的话题呢
@
2015 年中国 1% 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为 17093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教育程度人口为 21084 万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口为 48942 万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为 33453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由 8930 人上升为 12445 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人口由 14032 人上升为 15350 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口由 38788 人下降为 35633 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由 26779 人下降为 24356 人。
环球时报读者大专及以上的占 72.4%,而全国人口中只占 17.1%。
Wall St. 公司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列出了全球大学文凭拥有者比例最高的 10 个国家。
第四名:美国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42%
第三名:日本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45%
第二名:以色列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46%
第一名: 加拿大
拥有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51%
如果环球时报读者自成一国,将是全世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
也好,毕竟可以远离这些黄皮白左了
环球时报 参考消息 央视网 人民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铁血网 太行军事网 CCAV 澎湃新闻网 华尔街见闻,中新网 国际在线……
男性读者看完一份环球时报会沉默,而女性读者看完一份环球时报则会流泪,爱抽烟爱喝酒爱滥交的好女孩们看完以后把烟灭了说了一句,那些不看环球时报的都是婊子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南方周末,站在读南方周末的人的面前会有一种天下皆醉我独醒的自豪感?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环球时报,站在读环球时报的人的面前会有一种天下皆醉我独醒的自豪感?
抛开各种莫名其妙之争,我能理解的最高层次是这样的:南方周末的读者认同自由民主才能救中国,其它一切皆是阻挡时代潮流的绊脚石,而环球时报及其支持者就更过分了,是绊脚石下的臭狗屎。如果我将自己的思维一直固定在以上高度,我才能理解:一些人为什么能如此的贬低另一些人,不吝这世界上最恶毒的词语来形容另一些人。
可惜,我对自由民主的理解还停留在《韩三篇》的高度,无法理解这种高度,也就无法理解以上逻辑。另外,我还想有自己的乐子,所以,你看,我就是《让子弹飞》里那个打麻将的老头。
这大概很让一些人失望,所以,我当然就成了狗奴才了,身上还有很多其它标签。但,对不起,更让你失望的是,你对我的大部分论断都是错误的。比如我,我虽然很喜欢黄四爷的黄花梨靠背,但从来就没准备搬回家。
兵家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你对中立之人,如此不了解,怎么制胜?哦,对了,我不是中立,我是敌人。那么,你对敌人这么不了解,如何才能打败敌人呢?大概也只能指望老天帮忙了。而偏偏截至目前为止,老天不给力,所以,除了贴标签,骂人,你就快绝望了,是吧?
自由民主党,如果一定让我选一个,并且只能选一个,我会选法制。这是爱看环球时报的我的特点。谢谢关注!
环球时报作为一份评论类的报纸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自从变成每天一份以后,评论水平直线下降了,但还是好过国内大多数的同类纸媒。
被某大 V 拿来相提并论的参考消息,其实也是国内报刊文摘类报纸中做的比较有水平的一份。
要说适合谁来看,最适合的当然是中学生了——
1. 迫切的需要累积足够的资讯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考试;
2. 由于种种原因不适合或不能够经常上网;
3. 需要相对官方一些的信息而不是八卦资料。
所以,我都是推荐给学生作为资讯来源用的。
初中生吧,那个时候年少不懂事啊 —
1、不喜环球日报的人,哪里来的优越感?上面那个按收入排的,画面太美,建议电子版数据加上。
2、不买这个报纸,但有它微信公众号,属于我关注的众多报媒公众号中之一。
3、在我的认知里环球日报是党宣媒体里观点比较能入眼的。
4、不论环球还是南周等等,只是信息渠道。不过,看他们撕逼很有趣。
5、“不看环球日报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即关注左派媒体又关注右派微博一众小号(微博这种地方右派还是很难存活的,算不上大 V 了)的吃瓜中立派
大家都知道环球平时就干三件事。1. 骂黑自己的外媒。2. 为外媒或者外国友人夸自己而得意。3. 无比肉麻的夸我国(夸的内容我并不反感,就是太肉麻)
在每天被他这三种事循环洗脑之后,今天我针对他一篇 “中国的大桥竟然会转,看的不敢闭眼” 这么一篇评了一句
环环你再这样下去就沦落到跟共青团中央一样了。
在我看来这简直是赞美啊说明他平时比共青团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且我都豁出老脸称呼它 “环环” 了。
然后这就是他的小兵对我的攻击了。
我还能怎么说呢???我觉得我把我的意思解释的很清楚了啊????虽然我觉得他们的回复就跟小兵打在发育好的坦克身上一样,但还是觉得分外的好笑,可能是这种等级的攻击让我感到很痒。
后来一想挺好的,中国人民要全像知乎用户这样,我不知道要更努力多少倍才能站到今天的平台。很感谢祖国豢养了这么一群人来垫背。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嗯。
喜欢看媚上、媚众的意淫爽文的人有啥特点:要么是底层搬砖人,要么是体制内中高层。
既不看环球也不看南方。一个左一个右。一个热血沸腾的喊口号,一个心怀鬼胎的编故事。报纸现在看经济观察报,以前看 21 世纪。
….. 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叫郑民生。
这天,他最喜欢的两份报纸头条是:《谷歌退出中国开始倒计时?》、《厄瓜多尔拿台
湾要挟大陆》。
总结了一下我伯伯、我爷爷、我外公、我姨夫…… 的共同点,发现他们
都很爱在朋友圈转这种文章:
不转不是中国人系列
希望有一位朋友为我转,是你吗系列
碱性食物抗癌系列
深度好文系列
朋友圈转疯了系列
……… 等等
喜欢冷笑话的读者吧
小人物也有一颗向往世界的心。
我记得初高中时看《环球》《参考》是用来装 X 的。因为身边绝大多数同学看的是《XX 都市报》《体坛周报》《星周刊》。
准备考研的
我是中国人 我爱国有错吗
看了回答,撕逼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从报纸传达的观点来斯的
从某种某种某种某种,咳咳,态度来评价这个报纸的!
爱看洗地飞盘和爱看南方系互怼
这个问题前五六年年比现在火爆多了
还有一类就是,
简单粗暴的迷之视角。
大概就是 “不能通过阅读某种报纸来评判人高级还是 low”。
小朋友们,这不是一个讨论 “看《小猪佩奇》和看《熊出没》哪个更高级” 的问题呀!
ps: 虽然我不喜欢叼飞盘的,但是,我觉得《环球》的受众其实也不一定很 low。
站哪边的都有精英!
——————————————
哇,一看时间,居然是 12 年的问题
我回答的时候还在想,18 年了居然还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
散了吧散了吧,不看就不看呗哪来的优越感。
有答主引用了环球时报 PPT 数据,但注意是大众读者。
要考虑到帝都各大部委机关环球时报的读者的话,大概也有很多是或者一流学府毕业,或者身居高位影响着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或者拥有者各种一流的教育医疗资源的人了。
牛逼或者不牛逼是因为看了或者没看哪份报纸嘛?洗洗睡吧
他们也喜欢看铁血网,用 UC,易被扣上五毛的帽子,他们的子女叫小粉红,喜欢看观察者网和那兔
看环球时报有一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中国都是最大赢家的既视感。
首先可以肯定,都不是文盲。
我三十年代出生拥有大学学历的外公是环球时报的忠实粉丝,一直订阅。而且他并不是公务员。
然后,我有一个同事,男性,身高一米六多一点,体型略胖,长相基本端正,扩招年代的三本大学生,并且他全家就他一个有高中以上学历。三十多岁借钱贷款买了房。然后终于找了一个中专学历做二手房销售工作的老婆。他是南都的忠实粉丝,非常认同财经网,资深公知粉。
如果我刻意用这样的例子作答,按照前面的回答,我应该怎么样下定论?
我们一般管这帮人叫做,群众基础。
喜欢喝极度可乐的人都有什么特点
初中看新闻联播,高中看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大学看凤凰网人民网,然后是联合早报,接着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和 FT 中文网,现在我觉得人民日报最好
我是因为我爸爸喜欢看。。。
从小养成的习惯懒得改了。
高中时候环球时报基本算是图书馆最受欢迎的报纸了,很抢手,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当时就想麻痹西方国家怎么都跟我们国家过不去,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们又没招你惹你。而且当时我也觉得我国政府非常隐忍,做的都是对的,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和奥运会那时候。上大学以后就基本上不看了。。。
飞盘时报确实挺没意思,但是和南方系与养猪场相比,我觉得把我挂路灯危险还是要小一点。
看了上面一些回答,看一份报纸都能受到歧视我也是醉了…
我周围没有看环球的,就拿我外公举例吧。
我外公,他们县第一个正高职称,骨科大夫,少言寡语,不爱交际。最后当上了骨科主任。
退休之后,开始订环球时报,前俩月摔了一跤脑出血生命垂危,后来醒过来了,管我外婆叫列车员,说:火车什么时候到站啊?给我外婆气的直哭。
后来好点了,但还是经常忘了我是谁。
有一次我打趣问他:
知道电视机里这个老太太是谁不?
“希,希拉里。”
她是哪个党的?
民,民主党。
她老头子叫啥?
克林顿。
她坏不?
可坏了,吧啦啦啦。。。。。
我后来想了想,爱看环球时报的长辈应该都是些什么人,大部分都是年少轻狂犯过中二的,一心想建功立业,留名青史,但是被社会摁在地上教做人,之后干着一份与自己梦想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工作,只能看看环球时报,回顾自己当时的热血轻狂。毕竟报纸有价,青春无价么。
哪个少年不曾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看环球时报的应该什么样的都有,比如弱智真信的,比如没啥可看就看他的,又比如当笑话看的。楼主的意思可能是问第一种人
知乎用户 Jolly 发表于 11/14/2015 也是来自网络。 《人民日报》:我们很幸福。 《参考消息》:他们说我们很幸福。 《环球时报》:他们嫉妒我们很幸福。 知乎用户 北条泰时 发表于 2/5/2016 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 很巧, …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柯林斯的利安多洛斯,派使者向米利都僭主特拉叙布洛斯请教,要如何把自己的城邦管得服服帖帖。 特拉叙布洛斯什么都没说,只是一边走,一边把田里穗子最高的谷物剪掉。 使者回来报信,说米利都的僭主真不简单,懂得杀一儆百剪除 …
你好,我是人在上海、希望上海早日恢复的在风 ** 1 ** 这篇文章我想替广大上海人民求证一个事情: 上海现在到底是否有了防疫新政策? 是否一人阳性后,整栋/层楼都要被拉去隔离?! 因为从上周到现在,已经陆陆续续好些读者向我反映这个情况…… …
如今,书籍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困难的反而是读什么、怎么读,以及读后的交流。 插画:Rosa Lee 疫情带来的失序仍在剧烈且深远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封闭成为常态,权力的边界愈加模糊。以防疫为名、以爱国为名,反思、质疑甚至讨论的空间被进一步摧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胡锡进的话看多了,你就会发现,反复就是那几种,万金油一样,啥事都能往上套,还合情合理十分中肯客观。所以,完全可以建议程序员开发一套程序,叫 “胡侃时评自动生成器”,这样一有新事情发生,第一时间生成评论发布,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