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饶毅老师:请君入瓮。
饶毅老师好! 拜读了您的大作[《致:为造神而践踏原则、牺牲科学的伪君子 …
就我观察,互联网上的中文正在加速量子化,而这将进一步折损中文的价值。
所谓的 “量子化” 来自我去年的一次调侃,当时,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现在的小伙子穿时尚潮牌已经不能得到姑娘们的青睐了,眼下流行的是厅局风,就是年轻小伙得穿得板正严肃,跟机关里的厅局级干部似的,这样好,一看就是公务员编制,姑娘和这样的人婚恋,将来生活有保障。
我当时在读这篇文章时,发现不仅其配图风格出挑古怪,有些段落的行文更是让人觉得有股若隐若现的调侃,如 “等你长大就知道了,拿着五险一金,工作努力,圈子干净,举止优雅,中控台摆着国旗,后备箱放的单位发的米面油的男生有多香”,我看了以后就嘀咕,心说作者这是在反讽呢吧?
但这篇文章的评论区里,很多读者却表示赞同,纷纷说体制内才是正途,穿成公务员的样子就是受欢迎,还有诸如 “国家已经用笔试和政审帮你给男人的智商和出身把过关了” 一类的留言,我当时就满头省略号,忍不住感慨,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起来觉得是在讽刺,有人读起来就认为是在赞扬,就好像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处于量子叠加态,作者的立场是什么取决于你结合自身生活经历的主观解读,若你是作者本人,你也永远无法知道在评论区声援自己的人里,哪些是跟着整活起哄的人,哪些才是真正的认同者,这体现了测不准原理。
又是叠加态,又是测不准,这就是所谓的量子文风。
去年这番话我本意是调侃,但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网络中文量子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各大官号的评论转发区和不少知乎问答就是典型,我已经有 20 多年的网龄了,但经常看着看着就陷入困惑,愈发搞不清现在网上那些文字到底是在表达其字面意思,还是在阴阳怪气,搞不清是在真的赞扬还是在拐弯抹角地挖苦,要搁过去,你可以点开作者的主页,看看其之前的内容,通过此人的一贯表现来判断他的真正立场,进而再想想他到底是在说正话还是反话,但现在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彻底放弃严肃真诚的表达了,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戏谑中,不仅其人的某句话某篇文会陷入量子态,就连整个立场都量子化了,这造成的后果就是他们说了很多,但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想怎样。
语言的价值在于削减不确定性,给人带来明确的指示,若你在大街上问路时,对方说:“你既可以往东也可以往西,往南往北也都行” 那就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如果一个人的表达可以同时被解读为积极的或消极的,支持的或反对的,激进的或保守的,热爱的或厌恶的,那这个人的表达就没有意义。
存在但无意义,以至于让信息熵飙升,这就是网络中文量子化带来的恶果,薛定谔说,所谓的生命就是逆熵,而一种语言开始出现剧烈的信息熵增就意味着它在走向死亡。
张三:“我朋友,清华物理本硕,前年毕业,今年终于在老家街道找到一份工作,每个月 4000 块钱。”
李四:“牛逼。”
请问李四嘴里的 “牛逼” 要如何理解?他是在为清华硕士感到庆幸,因其终于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中找到了暂安之处,还是在说反话,以讽刺一个高知人才从事这么一份与专业无关且收入微薄的工作,白费了多年的寒窗苦读和国家培养?
网上不同的人会给出截然相反的解读,“牛逼” 两字就这样量子化了。
满网都是乐子人在说量子话,河森堡却还在一本正经地痛心疾首,活像个傻逼。
请问作者这里用的 “傻逼” 两字,该如何理解?
饶毅老师好! 拜读了您的大作[《致:为造神而践踏原则、牺牲科学的伪君子 …
知乎用户 萧武 发表 胡博士当然非常 niubility 了,到什么程度呢?外界一直有个说法,认为在抗战艰难之际,胡博士衔命赴美,争取美国援助,对中国抗战功莫大焉。他的粉丝也特别喜欢吹捧他这个贡献。其实事实完全相反,他对争取美国援助毫无贡 …
01. 前段时间看微博上一个博主发文,问你们那好好说中文要判几年?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中文已死! 评论区里也一呼百应,大家纷纷吐槽最近看到的网络乱象: 以前想夸一个人还能说上两句,现在只会说绝绝子, 以前伤心难过能写篇小作文,现在一个emo …
知乎用户 阿列克谢耶夫斯基 发表 老实说,今天知道这事确实非常震惊。原因不在于学术造假,而在于我在 Telegram 上被人问及一条 B 站动态是否真实:当我看到图中出现的两个熟悉的名字以后,意识到我居然错过了一个史诗大瓜的原爆时分…… …
01. 疫情在家太无聊,老爱想些有的没的。 最近在想我以后要是做导演,去拍一个恐怖片,开头就这么拍: 屋外是可怕的病毒。 你只好躲在家中,连日来的闭门不出造成了食物紧缺。 于是你焦急地打开电脑搜寻求生的方法。 但遇到了一点困难,你发现群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