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过身边小事发现某些大趋势?

by , at 18 January 2021, tags : 视频 趋势 微信 方便面 知乎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艾瑞克苏 发表

在美国上课听教授说起的。在这次次贷危机之前,教授在教金融类的课程,一次他在上厕所的时候看到他的一个学生冲冲忙忙走进来上厕所,手中还紧紧抓着电话在让对方的交易员大量买进股票。他马上发现连学生都开始积极投身到股票市场里了,于是他马上回家和妻子商量将所有股票卖出,赚了 15 万美金左右,第二个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知乎用户 五十块 发表


虽然题主说请大家不要再回答天气变化趋势的答案,不过我这件事儿算深入一些,讲讲从天气变化趋势发现的一些事儿

去年晚些时候,我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有一次和昆明的朋友打电话聊天,他说起前几天他去酒吧跑场的时候因为去之前没检查鼓,去了之后发现手鼓受潮,音色沉闷无聊,弄得整场表演伴奏都徘徊在低音的沉闷里,有时候下高音又突兀得紧,回来之后郁闷至极。我疑惑,问,平时你的鼓包里不都有干燥剂么,怎么鼓还会受潮成这样。他说也不知所以,只说这几日昆明潮气好象加重了,去年这时候早晚还是单件呢,现在冬装就开始抱起来了。还说我们之前常去的那块青草地,草都被薄霜打得沉,环境气氛都没了。我虽然有些感觉奇怪,也没继续再问下去,两个人只感叹环境污染导致气候变化奇怪,然后互道晚安之后挂了电话。挂了电话之后我有些怔,《社交网络》里 Eduardo 通过气象学预测石油前景一个假期赚到 30 万美元的事儿一直在脑子里转。坐定之后觉得也许能在这怪异天气里做点什么。便随手抽出一张纸开始列根据气候变冷带动的商品销售有哪些。想想停停列了几十种。去掉了个人 10 万以内不能做的;去掉没有进货和铺货渠道的,然后大致根据 SWOT 分析方法对剩下的商品逐个做了分析。最终把目标锁定在充电热水袋上。选择热水袋的原因有几个:首先热水袋成本低,短期内可以出货。其次热水袋没有样式尺码的选择,分销更简单,更容易在短期内找到下级代理。最后就是热水袋的需求是最直接根据天气变化而变化的。根据天气来调控的可调控性最大。选定商品只是第一步,是不是有这个机会做这件事我还是不知道。于是花了半小时写了个程序抓了云南各地区 08~13 年五年内同期的天气数据做比较分析。发现 13 年的同期平均气温要比以往同期更低,且从曲线变化上看下降幅度更大,且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其间还找了很多气象学的的论文看(其实没看懂)具体分析过程略)做了分析之后对卖热水袋的计划又进了一步,可是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从哪里进货,进多少,去哪里铺货。这些东西都是我之前没有处理过的。只能打电话求助。我打电话给我爸,把我的想法和他说,他不仅没有解决我的问题反而抛了一堆商业问题给我。但作为温州人,他在对我对生意上的兴趣还是很高兴的。和我说钱不是问题,我可以借你。试一试失败了也没什么,好歹也试过。你姨父在义乌就是做小商品 ,应该认识这方面的人,你可以和他聊聊。然后给了我一个电话。我打电话过去和姨父就这类小商品的进货渠道,铺货方式,各地的货源分布,各级代理的销售权限和成本控制这些问题讨论了很久。结论是我不可能在昆明铺货,因为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地区代理,代理逐级往下铺货,而我作为个人想要抢这个生意的话,就只能走地级市和地级市以下的各乡镇,且各个大中型超市就别想了,只能寄希望于个体户经营的小超市,杂货铺和淘宝分销。我把这个战略叫做「农村包围城市」。锁定目标之后,我拿了一张云南地图出来,把地级市以下的各乡镇按照同期气温高低做了一个排序并加以标记,再标记出我有人脉的地方,且一个人可覆盖的范围大小。二者有重合的地点列了一张清单出来,再通过气温将这些地方排序。(具体排序方法与地点清单略)

钱有了,商品有了,分销方向有了,那我该进多少的量呢。体现理科生优越性的时候到了。我从姨夫的关系那里得到了某品牌热水袋在在云南的销量数据(涉及商业机密,所以有一个亲姨夫真的很好啊!)。根据这些销量数据与气温数据建了一个数学模型,得到气温每下降一度热水袋销量的增加是有规律可循的(具体结论略)。于是根据数学建模得到的数据确定了进货量(略保守,其实如果当时胆子大些,激进一些的话,可以赚得更多)。准备开始大干一场。

具体铺货过程略。各种辛酸。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云南多地大雪,也是 10 年来最早的一次降雪。且雪量很大。气温的下降超出了我的预期(我要是懂气象学或者有学气象学的朋友该多好啊!)。但结果也超出了预期,进的货全部卖完,且补了两次货。销售结果也很好。事后总结,觉得这件事的初衷本来就有些莽撞,但整件事的过程对我来说已经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PS:这事儿比 QQ 名片那事儿累多了,赚的钱也只有名片的一半,但是不论是互联网还是实业,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想要赚更多的钱,就要学会发展代理,设置等级做分发,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激励制度,也是建立一条完整链的基础。
PPS:关于 QQ 名片,参见我的这个答案:如何开拓一个互联网或者物联网的新兴市场?
-

知乎用户 王宁 发表

社交网络对搜索引擎的冲击。
之前遇到问题先谷歌百度 后来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是到知乎上看看知友们是怎么办的 于是发现知乎等社交问答网站正在冲击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
之前用户遇到问题到搜索引擎上检索 得到的答案不管是否有效 完全是由机器算法进行排序 而非用户参与辩论后给出的排序 完全受制于机器算法和其他(付费广告)等人为因素
知乎里的问题和答案都是用户参与编辑
问题的答案也是由众多用户的赞同和反对进行排列 让有用的内容更容易被发现 而不再是依赖机器算法
一句话 之前你是让机器给出答案 答案的真实和有效性 没人负责
现在你是问大家 让大家通过赞同和反对给出正确 适合你的答案 减少风险

包括现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新闻 搜索引擎也落后于新浪等社交网站 毕竟爬虫取门户内容的速度 快不过用户更新内容的速度
IT 公司的变化
当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公司内部 QQ 群不再活跃 说明员工已经对工作失去了激情 没精力再和同事们沟通 只想干完活早点儿回家

妹子的变化
一个不爱自拍的妹子开始不断发自拍照到社交网站上去 说明她想找男朋友了
一个经常在社交网站上晒自拍照的妹子 忽然有一天不再发自拍照 不再更新内容 说明她找到男朋友了。。

媒体的变化
当一个媒体上开始出现擦边球类(减肥 两性 山寨)的广告 说明这个媒体正在走向衰落 它在透支用户对它的信赖 它也明白这样做是杀鸡取卵 为了保持公司继续盈利 不得不这样做 不管是网络还是报纸 电视
当一个社交网站上游戏和淘宝 特别是游戏的广告多的时候 说明它正在失去人气 (开心网 人人 包括现在的新浪微博)
ps:这样做不是说新浪 开心网在抛弃用户 而是用户先抛弃新浪开心网 他们才这样做 用户没抛弃他们之前 他们在投资人眼里是带着面纱的女神 投资人幻想着女神真实面容
抛弃了之后 就是家庭主妇 她得开始为柴米油盐 一日三餐 养家糊口发愁

知乎用户 Phineas 发表

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了,这其实是很多门学问。我举一个小例子,说说我的看法吧。

从小事,推理大趋势。

在这个逻辑里,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趋势之前必有小事(表征),但小事(表征)不意味着趋势。

换句话说:**发生 10 次小事,可能有 3 次出现趋势,还有 7 次,什么都没发生。**所以我们发现,这种透过小事预测趋势,简直就像通过动物预测地震——准确率极低,基本属于扯淡。

在我的心目中,这就像永动机,虚无缥缈,却又引无数人追寻。无数年来(请允许我这么说……),我孜孜以寻,终于让我发现了鸿雁爪泥的奥妙之所在。

大趋势,意味着机遇;机遇,意味着金钱;金钱,几乎意味着一切。从身边小事抓住人生一切,谁人不想?

我亲身经历了很多这样的事情,让我获得了很多。有些更是秘不示人。但这里是知乎不是?但现在讲求分享不是?我就说一个最末微、最不隐私的实例吧。这个例子关乎我大学的一段经历,分成 3 部分。

第一段,第一次判断趋势

大约 10 年前(我得隐藏我的年龄),我第一次踏入大学校门。那时候,除了书里的知识,我啥都不懂。

有一天,同学带着我去拜访一位学长。那时候,大家都住在宿舍里,但是这位学长和几位同学在校外合租了一件民房。那时候,宿舍还是水泥地,没有电器;但是这位学长的小居,啥都有,还有女朋友。他说,3 室 1 厅,月租 1200,——我当时感觉似乎抓住了什么。我的妈呀,学校宿舍一学期房租才不过 1300!校外房子太暴利了!大学生不懂还价啊!人傻钱多速来!

拜访结束后,我对同学说,校外租房是个机遇,以后会有更多人租房的,我们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租房子,再转租给他们。那时候,是大学扩招早期,大量新建的新校区才初具雏形,校园内的树还是 1 人高。租房刚刚兴起,新鲜房源(没有出租过的)较多,于是我们拿着学费租了几套校外的便宜房子,再转手加价租给大学生,宣传方式就是贴小广告。

这着实挣了一些钱(相对学生而言),后来,在客户们的需求下,以长租为主,也有一定的日租。再后来,有了新的生意,这个就放弃了。

**当时的总结:**大学新校区,意味着新市场。
现在的总结:中国的人口转移高潮到来了,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变迁。我当时不懂,错过了更大的机会。比如 06 年前买房。

第二段,第二次判断趋势。

临毕业的时候,校外风光变了。到处是举着 “日租” 牌子的大爷大妈。象牙塔沦丧矣。

我那时候已经明白赚钱的一个奥秘:做品牌,做客户粘性,多开分店。我去外校玩,发现到处是新校区——我当时感觉似乎抓住了什么。举牌子多累!我做日租品牌,用网络宣传,低成本,高回头率!连锁日租,一天就赚万元户!

我想重新进入租房行业。但是跟合伙人讨论,我们设想日租房的种种细节,发现卫生是个难题,我们设想了各种解决方案,都不妥,要么是卫生不达标,要么是成本过高无法实施。于是,放弃了。

你们知道的,后来,很多收租婆大发其财。

**当时的总结:**房产中介(租房、卖房)是个好生意,但是很难
**现在的总结:**我真是弱爆了,大学生根本就不在乎卫生好不好!漂亮的房间、干净无死角的卫生间、簇新的卫生垃圾桶、每客一换的床单,统统都是不需要的好不好!当市场稀缺的时候,你只需要提供最基本的产品就可以了,粗制滥造一点都不要紧。我根本不懂什么叫做真正的客户需求,我错过了更大的机会。比如,群租房。

第三段,第三次判断趋势。

租房事业没有搞成。快毕业了。偶然间我听说,新校区旁边的大超市,是全市销售第一。那里是几乎唯一的商业区,门面很少。

那时候,我懂得更多,我知道财富积累早期,需要做低投入高利润率的行业。我想起附近私家车,没有洗车的地方,——我当时感觉似乎抓住了什么。洗车虽然赚钱少,禁不住利润高呀。超市能做到全市第一,意味着这片新区市场大、潜力足!

于是我和合伙人合计,是不是开个洗车铺?但是有很多现实困难摆在面前:怎么拿地?水费也很贵呀!

于是放弃了。

**当时的总结:**看到趋势,没钱(资本)不行。
**现在的总结:**不知道某些空旷地皮,是可以私下出租的;不知道水费节约的办法,应该是私接救火管桩(有亲朋是体制内人士,如果懂得这些,有一定概率可以托他搞定)。我不懂真正的趋势,不是当地市场大,而是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我错过了更大的机会。比如,从洗车店变成快修店。

~~~~~~~~~~~~~~~~~~~~ 分割线~~~~~~~~~~~~~~~~~~~~

后来我曾无数次思考,我为什么会错过呢。无非如下原因:

1. 缺乏经济知识
2. 缺乏常识
3. 缺乏行业内幕经验

当我缺乏这些基本能力的时候,即使我从小事判断了趋势,也往往是一鳞半爪的、甚至是错的。

那我怎么样才能具备这些呢?

后来我发现,除了狗屎运者,所有人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些基本能力,而你学习的过程,便已经是赚钱和成长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创业成功的人士往往是资深人士。他们有能力看见和把握真正的趋势。

当然了,也有不一样的道路,但那,就不是今天的话题所需要表达的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昨天刚在 爱范儿看到的文章《2008 年诺基亚收到的一封信》。

以下为节选。

在随后,这位(诺基亚的)高层还讲了一个故事。iPhone 一代甫一上市,他们的情报员就购买了一批 iPhone 带回总部。这位高层当晚就带了一台回家研究,他的专注吸引到了 4 岁的女儿,为了测试手机的易用性,他把手机递给女儿,女儿很快就上手了。
临睡前,他女儿昏沉沉的出现在他床前:“我能把这部神奇手机放枕头下(睡)吗?”
在那一刻,他明白,他的公司遇到大麻烦了。

知乎用户 莫克 发表

都说些马后炮,我来个预见性的。
从知乎感情问题讨论的幼稚程度和赞同数来看,知乎用户学生党和程序员数量之和超过十分之七。
静待官方打脸。

知乎用户 Danny W​ 发表

@Raymond Wang

大律邀。王大壮每次邀请都直抓我的心窝直捣命门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狠,太坏了啊。

那么,就用这个问题作为我在知乎上面的最后一个回答吧。

禁止转载。任何无良媒体包括微信公众账号转载则不得翻身。
…………………………………………………………………………………………………………………

以下全凭记忆,或许有出入,见谅。

在 2009 年末的夏末,那个时候我还在第一个基金里面工作,天气开始慢慢冷了。在办公室里面读一本杂志的时候读到了一篇关于意大利的 3 个城市(米兰,开罗,都灵?)和的政府类基金投资了一大笔钱在 CDO 里面而导致了亏损的事情。

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这个事情一定有问题。因为这笔钱一点都不少,可是就我们长期的阅读观察和数据追踪,貌似没有出现巨额减计以及相应的反应,即使是作为 counter-party 的中间银行在报告中对于这几个地方的反馈也没有什么变化。欧元没有变化,意大利没有什么消息,整个政府的 debt/credit 也没有什么异动,债券的 curve 也没有扭曲,也没有影响到债券评级,甚至市政府债券也没有影响。

这一定不对。

在周五的一个 final view 上面我们把这个问题报给了投资委员会。因为当时是一个奇怪的构想,我们勒出了一个勾画,并且拉了一张疑点清单,并根据这个清单简要的做了几个带有模拟性质的 leading indicator。

小伙伴们集体陷入了沉思。但是即刻行动了起来。

我们觉得这个其中一定有一些没有被发现的问题。所以针对此我们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我们做了以下几个事情:

  1. 专门配备了懂意大利语的一个同事和另外一个策略去了欧洲,联系了做我们经纪的投资银行,要求约见了当地的一些基金企业和政府部门人员,涵盖了主要是意大利,顺便是西班牙和希腊这三个地方。要求他们阅读当地所有的能找到的行业以及普通材料,大面积聊天。
  2. 策略组开始进行沙盘推演,针对不同的情况所导致的问题和反映进行假设和论证。同时开始着手制作相应地领先指标以及跟踪指标,并且进行追踪。
  3. 交易组开始着手准备投资标的。相应地标的开始进行前后交易排序,波动性和流动性测算,准备相应地资金分配以及开始逐步慢慢地拉交易清单。

无论是研究组还策略组的反馈都不容乐观。贝卢斯科尼身为传媒大亨,牢牢的把控着当地的宣传媒体,外界对内部所出现的问题一无所知,但是几乎相应地负债比率以及被掩盖住得政府债券和衍生品交易上的损失令人惊异。不仅如此,当地的失业率和经济已经出现令人非常担忧的征兆。根据一些部门的风险控制人员以及当地商业银行和多部门银行的反馈,不容乐观。不仅如此,这个情况还有逐渐蔓延的迹象。

根绝这种反馈以及领先指标的解读,我们开始逐步策略方向,从单一的一国交易,逐步扩大到了多国产品协同交易。不仅如此,我们更把重心逐渐放在了欧元上。我们开始反复评估欧元货币对。我们不仅配备了针对 credit 的衍生品,也开始围绕着欧元逐渐建立相应仓位。同时,我们也开始评估这个问题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在初秋时的反馈到深秋逐渐变成现实。我们读当地人民所读,想当地人民所想,努力把我们放在一个虚拟的当地架构中,但是又需要跳出这个架构观察整个事情的进展。同时,辅助大量的数据和沙盘推演以推导事情的走向,调整头寸的位置,并且不断的评估相应产品的影响。

我们看到了我们预估的事情逐步变为现实,自由落体般的价格为我们众多的头寸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魔鬼都藏在细节中。但是你要发现真正的东西,需要有充分的直觉,建立在大量的知识经验和逻辑判断上。例如这个问题下得很多回答,都来源于一些本能的认知,可是真正有经过数据和逻辑推演推敲过么?

大家对于大胆假设好像做的都不错,可是细致的,大量工作和知识架构堆砌的小心积累呢?

两者都细致的做到之后,你或许能发现一些别样的东西吧……

…………………………………………………………………………………………………………………

这个作为我知乎上至少下面一段时间,或者就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一个答案了。

@Raymond Wang

王大壮最后个答案奉献给你以及你窗外的那个楼了啊~

所以以后可以不用邀请我回答问题拉,我今天集中把我想回答的都回答了一遍,另外以后不定期看心情只更新和读读专栏了。有事情私信吧,但是不要再问我关于是否适合做金融工作这种事情了啊,这个没个准的………… 私信也不一定会准时回复啊,说不定会拖一下,反正我会偶尔上上看到觉得有意思就会回复的……

Stand alone complex.

另外,我的头像好多人问,这个叫一家 a 口…… 我可喜欢大白猫了,可是有的时候看到又可难过了啊………………

知乎是个好地方,请大家好好对待他。

知乎用户 何明科​ 发表

2010 年的时候,经历过北京奥运会后的李宁品牌如日中天,股价也冲上了历史新高。公司内部更是雄心勃勃,又是请职业经理人,又是花巨资打造新的品牌形象来吸引 90 后:新口号为 Make the change,新代言人为林志玲。

为了配合这个品牌升级,巨幅广告铺满各大城市。巨幅广告刚出来那会儿,有一次和老婆逛街,老婆说这次李宁会败得很惨。我问为什么,她说:如果是主打 90 后,选择林志玲是完全错误的。其一,林志玲完全不运动;其二,林志玲完全不是 90 后的菜,只是深受中老年大叔喜欢,这个代言人一看就是做决定的某个中老年色眯眯大叔选的。

后面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李宁股价一泻千里、市场表现江河日线,到目前都还没有缓过劲了。具体的文章可以看:李宁,你搞不定 90 后!关于林志玲做代言这个错误以及做决定是中老年大叔这个推断都神准。

知乎用户 胡串 发表

人固有的认知偏差,后天养成的世界观倾向,极为有限的观察样本,以及归纳这种有缺陷的推断方法,使 “发现大趋势” 不失为一种有利满足自我信心期待的娱乐活动。

本问题的诸多精彩答案,恕在下直言,多是所谓后视镜回顾 (hinder sight view), 成功的事例,印象深刻,解释起来顺理成章,智慧纷呈,不成功的故事,逃不脱被遗忘的命运。

知乎用户 雨花石 发表

以前,一个成功的前辈,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凡 guo jia 鼓励的行业, guo jia 扶持的行业。

要不就是不赚钱,要不就是风险大,还有是专门骗补贴的。

一个真正前景好的行业,能挣上钱的行业。

不需要任何人引导,钱都往里砸。到这份上,zheng fu 是要打击的。

我深有感触,guo jia 扶持的行业,产能过剩烂掉一批,亏掉一批。

扶什么,什么倒。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横空出世,一鸣惊人。

因为在 2000 千年,互联网刚进入中国时,政府没注意到,所以发展成巨无霸。

这些大势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吗?其实息息相关。

搭着阿里腾讯的船,多少屌丝逆袭了。

不过最近腾讯又有新动作值得关注。

1:闲着没事干,看朋友圈都在晒跳一跳小游戏的成绩。

我也玩了玩,几把下来,怎么这么多人比我牛逼?!

再玩!半个小时过去了,排行还是没有上来。算了,说不定别人用外挂软件,我默默安慰自己。

不仅想了想,微信上为什么要加这款小游戏,这大概算腾讯做的一个软文广告,专门为小程序而生。

2:说起小程序,小程序 2016 年推出来,市场反应平淡。

刚出来时,它的入口比较深,从 “发现” 拉到最低进入。

小程序之间不能切换,使用历史记录也没有,体验很差。

而这一次更新版本后,打开微信,首页下滑。就可以直接显示小程序。

向左滑动是历史使用记录,向右滑动是小程序主页,使用非常的方便。

但是新版体验,很多用户不知道。那就得想办法让用户体验。

于是跳一跳小游戏就出现了,这个小游戏不用下载,占内存。简单易上手,自带社交属性。

和微信出的第一款小游戏 “打飞机”,“作案” 手法很相似。

一看就是一人所为,自带社交属性,自带装逼攀比性,过程还很趣味。

今天你玩了 5 次跳一跳,明天你玩 10 次跳一跳,(今天你玩了多少次?我是不止 5 次,玩了 23 次)

你已经养成了小程序的使用习惯,腾讯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那小程序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小程序就是一款不用下载的简易 APP,现在市场上的各种 APP 太多,让人眼花缭乱。

我的手机下载了几十款软件,遇到很多软件,我不想下载,太占内存。

手机越来越卡,但我又感觉有用,关键时还不得不下载。

就像当当网,想用时,我下载了,不用时我又只能删了,但我又想下次还要用。

还有爱奇艺,我平时太忙,从来不看,没必要下载。但心情烦躁时,我又想看看电影。

很多软件都是下了删,删了下,不断重复。

但小程序完美的解决了这个痛点,即用即走,不占内存,用时他出现,不用时,他隐退,非常方便。

4: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就是流量,我以前文章有讲过如何获取流量。

电商行业,在淘宝,天猫,京东开店,投入非常大。

流量的成本更是奇高,钱都被平台吞噬,小个体商家早已没有了活路。

如果自己开发软件商城,成本技术门槛高不说,光推广费用就是天文数字,死亡的 APP 数不胜数。

而小程序,它就是背靠微信的简易 APP,也可以是解决客户临时需求的小工具。

有微信的流量红利,成本还低,完全可以运营一个自己的小程序商城。

现在小程序在推广期,门槛非常低,打造一个自己的店铺,发展前景非常大。

任何产品崛起时都是一场造福运动。这也是一个创业方向,如何寻找创业方向?我以前的文章写过。

5:很多交易和咨询都是靠搜索获取的,百度依靠搜索广告,变成了巨无霸。

如果你有小程序,那别人直接就能搜到你。

最重要的是不要钱。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现在每个小程序搜索能注册十个关键词,先到先得,谁先注册了,就是谁的。

在你周围五公里内,对方不用搜索,也会自动显示在他的 “附近的小程序” 里。

如果你有实体店,周围五公里的人流都是你的客流。

6:小程序是腾讯的战略规划,从微信公众号挂带,到可以独立桌面,独立转发推送。

再到公众号人群打通,搜索展现,再到前几天的直播开通,专门研发跳一跳游戏引导,无不体现腾讯对小程序的重视。

今天,你搭上了小程序的风口,无疑抓住一个机遇,再过几年,你也可以吹牛逼了,如同借着淘宝逆袭的屌丝。

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定制研发运营一个 属于你的小程序商城。

写着写着,怎么写出了软文的感觉。

不过我和这绝对没任何关系。我只是知道,分享一下,所以别来咨询我。

喜欢我的文章点赞。

知乎用户 王真挚 发表

吃完饭之后大家都不说话就意味着该结账了。

知乎用户 正面的反面 发表

Version2
写在前面:我之前一个版本的答案是用手机上知乎看到此问题时回想起 2 年前左右的想法。因手机打字仓促难免不全面,现在补充一些。
首先是我答的动机,绝对没歧视 “留守儿童” 这一群体的想法。我只是想先分享一下我认为是问题的事情并给出一些建议(见后文)。其次,“留守儿童”这个范围有些不明确,可能有些知友和我的概念只有部分重合。我思考了一下,对我心目中的 “留守儿童” 做了一个定义:在 1 岁半至小学毕业期间,双亲外出打工超过三年且外出打工期间每年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不超过 4 周的我认为属于“留守儿童”。请注意这一定义仅用于了解答主此回答。

以前看报道有很多农村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只能留守在村里由爷爷奶奶照顾。那时我想了一下中国未来为急速城市化所要付出的代价。
1. 留守儿童会被侵害。侵害者有可能是村里人、学校成人、同龄人。侵害有可能是肉体、精神、性的其中一方面或多方面。其实留守本身就是一种侵害,缺少父母的陪伴与触摸,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很大的危害。陪伴与触摸的重要性可以看一下 Harry F.H 的实验(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 Harlow (1958)
2. 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情感缺失会使得他们更加以自我 / 小团伙为中心,缺少对他人的同情心。更进一步的表现为对某些东西(自己认定的所有物)更敏感 / 执着,对自己不关心的则很冷漠,而不是代入道德。
3. 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程度低。成长在缺少父母陪伴的环境下会不可避免的有更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不但会影响人际交往等(因为缺少生活中的榜样)也会影响他们学习的态度,使得他们更难获得高学历。当然还有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当地的风气以及教学投入不足导致的。
4. 前面说的 2 和 3 都是铺垫,真正严重的是留守儿童的高犯罪率。
xx,xx,xx 等你能想象到的罪行留守儿童的平均犯罪率都会高一些;在留守儿童 18-25 岁这段时期是犯罪高峰;个人犯罪以及组织犯罪都有;犯案地点并不仅限于偏远地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更多的细节我就不追加了,综上我认为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在 2025 年就会开始显现,只要横向对比一下之前的犯罪率就… 咦?没有哎~

如果只提出问题不给建议不是我的风格。

留守儿童缺的是什么?是陪伴、爱,是来自父母的不可替代的陪伴、爱。同样是笑容、抚摸,来自父母的就和来自爷爷奶奶以及幼儿园长叔叔的不一样!
建议如下:
1. 在可能的情况下陪孩子。哎这好像是废话。至少留一位陪孩子。哎这好像也是废话。
2. 让孩子定期和父母视频,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每周不少于 2 次。说到这里想想有的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频率还不如监狱的犯人,让人心酸。留守儿童家里负担网费和电脑费是很大一笔开销,应该由政府统一安排,让留守儿童利用学校的电脑定期与父母视频。
3. 让小学配备的心理老师对留守儿童做定期心理干预。想到学校心理老师的水平,我又要叹气了。

写到这回顾了一下,好像是满满的负能量。先这样吧。

知乎用户 师爷孙 发表

贵乎上面常春藤,国内的 985211,年薪百万越来越多,动辄律师,动辄航空高工,动辄 CEO,完全看不到普通人。
然而游艇类话题,最新的答案是几年前的一个销售的回答。汽车类话题,不要说高了,就是 BBA 里永远都是一些不知所谓的回答,确切说叫喷,嘴里都是参数,现实中一款车哪里好哪里坏都说不清,结论是总之雷克萨斯最牛逼,收入那么高,飞度和思域话题是最热闹的,百万豪车的问题永远是那么几个人在答,包括几大品牌的营销号。
学术类话题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专业科班出身的答主在回答,那么多律师啊航空高工啊,都在哪里?都不在专业话题下,律师都在那些同性恋问题啊,社会阴暗面,儿童性侵话题下面义愤填膺,说来说去却无非是把民法和刑法抄到答案里,却又完全无法提供整个案件的科学预判,甚至无法给题主一个专业的流程。所谓航天高工都在抱怨工资低的话题里,却连一个航空铝合金的话题都答不上来。
美食类话题,能世界各地吃吃吃的,除了营销号,答主就那么几个,连一个中国有什么顶级食材话题里面,一堆年薪百万愣给答成了家乡土特产大会,千岛湖产高品级鱼子酱只被提到一次,几近绝种的松江鲈鱼被提到一次,其他的,从野猪到土笋,不知道的还以为问家乡土特产呢。而且不止于此,在一个问有什么正宗的国外饮食的问题下,第二高赞赫然盛赞宜家的热狗黄芥末酱是多么的美味正宗,我实在无法理解一个自称吃遍五大洲的人会觉得 20 块钱俩热狗四串烤肠多么的美味正宗,热忱的在美食话题下面推荐。那个免费的黄芥末酱是多么的地道(恕我直言,那个黄芥末酱根本就没啥味道)。
生活类话题里,永远是推荐宜家八百块的沙发一千块的床,kindle,电动牙刷,凑齐了就叫小资,而且 kindle 还是不带背光的低配。。。
历史类话题,永远是几个大佬在摆文献,其他的人要么跟风,要么信口雌黄,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学民科开始怀疑全世界历史都是假的。
医学类话题下面,结果底下一堆年薪百万就学会了一个自愈性,就众口一致去黑中医,最后甚至连凡是中医能治好的病都是自愈性疾病这种鬼话都讲得出来,还有些尊贵的年薪百万表示虽然生活在国内,拒绝服用一切没有 FDA 认证的药物。
手机类话题,永远在吵小米,vivo 这些国产机,买了个 iPhone8P 就开始牛逼飞,我只是问一句有那么好用么,就牛逼呼呼的怼回来店里就又不会自己去试用啊,吓得我赶紧买了一个看看,对于那个年薪百万的贵族我只想说,mmp,你特么就是耽误老子买 X 了!很久没有见过 vertu 的相关问题了,Mobiado,GoldVish 从来没人提过,连三星 W2018 都没有出现频率。。。好吧,你年轻,卓尔不群,那你兜里怎么也得揣个大法的手机吧?
买房的话题下,住 house 的答主都懒得回答了,住高层的答主一般不出现,住 loft 的答主喜欢发图,但是,我们年薪百万的贵族们。。。都特么在买房子的话题下讲亲哥表姐七舅姥爷他外甥女租房子的故事,连 loft 装修的要点都答不上来。。。
在人际关系话题下面,无论是已经工作的,还是上学的,犯了点错误捅了篓子上来提问,这堆年薪百万的贵族瞬间又秒变红小将,领导皆蠢货,皆该杀;老师皆废物,皆该死,学校和政府里面没一个好东西的喷啊,结论就是让题主拿起武器,愤然抗争,怎么抗争?又讲不出来,总之就要和领导老师对着干。连一个劝人家冷静的都没有。
国际局势版,一丁点屁事儿,就炸窝,美国航母来南海,高赞几千字分析,一定要打仗;美韩联合军演,高赞一同分析,要打仗;朝鲜搞导弹,几个高票一通分析,一定要打仗;印度几十个鸟人越境几十步,TG 药丸。一群人仿佛为战而生,连最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都没有。

一有历史话题,越是喜欢说 XXX 事件了解一下的,越是一些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的,就会看网文脑补不知道哪个位面历史的自以为无所不知的奇怪的人。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比起前些年,贵乎多出来的 985211 / 常春藤出来的年薪百万的新贵们,租房子,关注飞度 / 思域,喜欢宜家八百块的沙发,坚信 kindle 电动牙刷可以提高生活品质,热忱的推荐二十块俩热狗四串肠的宜家正宗美味,还有免费的黄芥末酱,觉得最顶级的食材是自己家的土猪土笋,喜欢去社会阴暗面话题里臆测或者呐喊,末了还要加一句马上就会被和谐,马上就会收快递。从不关注游艇,BBA,不了解索尼最新款的家庭影院系统,戴森的小家电,用小米或者 vivo,既不了解法餐意菜,又不关心中餐食材,对文学历史一无所知,对自己的宣称的专业只会照抄书上的条款。如果这些人生病了,他们会喝水盖被子睡觉,绝不服用板蓝根或者大青叶,哪怕病死,都不用绝大多数的国产药物治疗,没有分析能力,只会喊打喊杀,工作生活遇到了事情,会第一个跳出来,与全世界为敌,还美滋滋的宣称,在我们常春藤。。。
哎呀呀,不说了,毕竟这个品味和智商,我很难相信年收入能到三万块,直说吧,我很难相信这群人高中毕业了。。。
导致了知乎水平下降的还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人什么都不懂,他就敢上来搅局,而且知乎现在没有门槛。比如一个问题,我觉得一个答主答得非常有时代感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这个答案充满了共鸣,这是对于那十年所谓和谐盛世之下无奈的嘲讽,整个社会在讹诈和胡闹中光怪陆离,没有法律,有的只是所谓弱势群体的先天正义。
但是就有人评论

我实在无法理解这种一不动脑子而没有生活经历的趾高气昂的评论要代表什么。看看这个人

学生。。。我不是歧视学生,大家都是学生出身,但是,你一个目前还在上学的学生,是如何趾高气昂用你认为天经地义的逻辑来质疑我们亲身经历的混乱的社会呢?就因为你自以为自己懂得很多?
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每一个答案下面都会有好多,我觉得,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配合上面那种编故事的,贵乎早晚连贴吧都不如。
另外我还要怼一波评论里那些年薪百万的,我都这么打脸了你还好意思洗地?我特么就问你们一个问题,你年薪百万,穿优衣库,十几万的车都舍不得买,游艇出海没关注过,鱼子酱太贵,还好意思跟我说年薪百万根本做不到这些,是我瞎掰。嘴上都是还贷款,我特么就问你一句,你年薪百万就是为了过月薪三千的日子,还了贷款,贷款干啥去了?神特么还能继续装,你年薪百万就是为了和一帮月薪五千的混一起?要不要我给你科普下一年二十万的生活,你再继续往下装?
我理清了一个脉络,以前贵乎有许多真有钱的大牛,其中二代居多,他们从来没说过自己 “年薪百万” 之类的屁话,确实比较闲,又有钱,到处吃吃玩玩,在高端料理、文玩清供、豪车、国外旅行这些话题下面比较活跃,晒自己的衣食住行,并且很热心的给一些新人提供各种建议,比如给一些钱不多但是想尝试的人提供一些相对廉价的替代方案,这时候贵乎就有一帮心机较重的人整天当搬运工,到处搬运这些人的答案,然后美其名曰帮助更多的人。这些人本身层次并不高,有些甚至很低,他们并不清楚也不理解,这些东西根本不是说人家每年有多少工资可以实现的,二代嘛,一年可能就拿十万薪水,但是人家的东西有家里给,所以他们把这些衣食住行估了个价儿,大概年薪百万可以实现或者接近实现,于是把人家的答案修改一番,号称年薪百万,出来招摇撞骗,但是为啥近一两年,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呢?因为原来那些有钱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贵乎(结婚后开始努力赚钱,年龄大了不能老混着玩了之类的原因,极端的情况,我知道的有那么几个,是活活的被贵乎那些冒充年薪百万的货给喷走的),这些就麻烦了,因为搬运工们失去了年薪百万目前生活水准的信息,他们不知道这一两年因为经济发展,行业波动,所以衣食住行有哪些新动向,而原来的那些答案,被用烂了,也老了,无法解释成为当下水准,于是这帮人那杯贫困限制的想象力就根本支持不了他们吹嘘出来的身份,狐狸尾巴就藏不住了,看评论里,我直接指出了年薪百万过的跟月薪五千一样,这合理么?就这还好意思满地打滚的继续狡辩,人家就好意思说,生活压力大,年薪百万就是这样的,年薪百万就该开飞度租房子。。。欢乐无限
真有脸。
我想看到一个跟我探讨 LS500H 和 S350,A8 究竟有什么异同的知乎,不是一个回复我我毕业学校不是 211 一定穷的屌丝知乎。

知乎用户 月巴人子 发表

高中的时候,某天平时特别爱闲聊的同桌突然正襟危坐,翻着课本并用笔抵着脑袋做思考状…… 我立即把小说放回桌子下面,拿出课本念了起来……

知乎用户 陆阳 发表

我转载一发关于投资的:纸的宏观经济学

你或许不会相信,一个为方便面提供包装的纸厂会与宏观固定资产投资有着密切的关联。山东阳光纸业集团(股票代码 02002.HK,以下简称 “阳光纸业”)董事长王东兴会用近年来的亲身经历来证明——它们的联系有多么紧密。

纸 VS 投资

  阳光纸业是中国白面牛卡纸的最大生产商之一。这种产品被广泛用于方便面、饮料等食品外包装,该企业成为康师傅、白象、今麦郎、统一等方便面品牌的最大包装供应商。其中,供给行业老大康师傅的包装占其总包装量的六成,占白象方便面(行业第二)包装的六成,占今麦郎(行业第三)的 85%,占统一方便面的四成。

  从 2008 年至今,这家企业经历了多次市场罕见的震荡行情

让王东兴始料未及的是,纸厂订单的暴涨暴跌竟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起伏紧密相关。

  原来,每逢中国出现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潮,就会伴生出大量的农民工。农民工正是方便面最主要的消费群体。此时此刻,这股投资的热潮就会向纸厂传导,最终体现在方便面包装的订单里、生产线上。

  田连山是从河南洛阳到山东的建筑工人,每次外出务工,方便面就成为了他的 “必需品”。工地里、火车上,节假日、加班时,“有的工友生病时一天三顿泡面”。田连山与 8 个工友挤住在一个工棚里,有时一天就要消费掉两三箱,而他所在工地约有五六百人。每逢周末,田连山与工友们采购最多的就是方便面;项目结束时,工地里被丢弃最多的是方便面包装。

  2012 年,全国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总量达 4800 多万人,仅济南这个房地产并不算火爆的城市,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就高达近 40 万。这是一个消费方便面的庞大群体。

  从 2000 年至 2008 年,中国房地产迎来了连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中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从 5.49 亿平方米飙升至 7.6 亿平方米,增长了 38.43%;农民工数量由 8840 万人猛增到 2.25 亿人,从事建筑业的占农民工总量在 2004 年一度高达三分之一,方便面销量也从 191 亿包上涨至 488 亿包。

  尽管阳光纸业产能由 2000 年的 3 万吨增加到 2008 年的 30 万吨,可最初王东兴并未意识到,产品订单会受到民工数量、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直到 2008 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房地产业遭受重创,王东兴才突然发现其中的关联。“此前,企业每月向最大客户康师傅供给包装稳定在 5000 吨。可到了 2009 年初,康师傅的订单骤减,下降到了 3000 多吨 / 月,其他方便面企业的订单也同时大减。” 王东兴回忆道。当时,方便面大佬们订单锐减使得纸厂库存猛增。王东兴立刻派出调研人员逐一拜访,摸清订单骤减的原因。

  分管营销的副总经理王长海正是当时进行市场调查的带队者。王长海回忆道,当他赶赴各大客户的工厂时发现,方便面大佬们的生产线不同程度的减产、检修,康师傅减产大约三至四成,有的企业干脆停产放假。

  让王长海倍感意外的是,他从客户口中听到的订单减少、销售受阻的原因竟然如出一辙:房地产投资锐减使得农民工——方便面最大消费群体的数量急剧下降。

  2008 年末、2009 年初全国出现了大规模民工返乡潮。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9 年 3 月的统计显示,中国 1.3 亿农民工中,有 2000 万人因经济危机失业返乡。全国方便面的整体销量首次出现下降,从 498 亿包跌至 408 亿包。

  “当时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让纸厂所有高管们将信将疑。可是,当 2009 年底中国政府拿出 4 万亿投资时,这一不同产业相互传导、相互关联的规律得到了印证。” 王东兴如是说道。

  2010 年,中央投资 4 万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据了大头、高达 1.5 万亿。随着投资高潮的到来,民工数量开始回升,方便面市场销售也出现了井喷的现象。

  这时,各大方便面厂的包装订单从全国各地争相传来,占市场份额 58%的康师傅包装订单更是从每月 3000 吨的低谷暴涨至 7800 吨的历史最高点。阳光纸业工厂生产线开始忙碌起来,车间内灯火通明,纸工们通宵加班。

  每个客户订单的暴涨使得阳光纸业产能调配不及,一时无法满足康师傅的包装需求,甚至引发了康师傅方便面因包装短缺而市场断货的尴尬。

  旺季断供立刻引来了康师傅高层的关注。立刻,康师傅老板魏应行一行 7 人从台湾专程赶赴纸厂车间亲自督战,评估造纸设备、协调包装供给数量,保证方便面的市场接续。

  王东兴意识到,阳光纸业订单暴涨的原因,正是根源于 4 万亿元投资使得方便面消费群体——农民工数量大幅回升。据统计,2010 年,中国农民工数量从 2008 年 2.25 亿人增加至 2.42 亿人,方便面销量更是由 2009 年的 408 亿包飙升至 501.51 亿包的历史峰值。

  不过,4 万亿元投资很快释放殆尽。从 2011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再次跌入低谷,农民工数量走低,方便面市场进入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冬天。

  2012 年,国家工信部将方便面的产销量列入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之一来调研,以此衡量中国轻工业的发展形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方便面产销量从 2010 年 501.51 亿包的历史高点跌落至 2011 年 483.83 亿包,2012 年更是降到 464 亿包。阳光纸业为方便面企业提供的包装数量也滑落至五年前的水平。

  不过,王东兴坚信,即将展开的城镇化将再次召回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务工。那时,方便面包装订单必将迎来新的井喷,纸厂里又将出现彻夜灯火通明的景象。

纸 VS 进出口

  发生在造纸厂里有趣的经济现象远不止这些。除了上述的传导效应外,作为众多商品的包装,纸还能更为直接地折射出许多产业的兴衰。

  一直以来,中国大宗出口产品集中于纺织、家电、医药、化工、农产品行情问诊)等领域,这些产品均是用纸大户。目前,中国工业包装用纸占造纸总产量的六成,本身极少直接出口,可每年却有近两成的产量随同各类外销品流出国门。

  “每逢中国进出口出现阴晴变化,就会立刻折射到造纸厂中。” 作为一名纸厂高管,达成包装制品(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达成公司”)副总经理张惠忠对此有着切身的感受。

  达成公司是一家生产瓦楞纸板、纸箱的专业化企业。这家纸厂由新加坡上市公司达成包装集团独资兴建,总资产 3.27 亿元人民币。由于长三角外向型企业居多,达成公司近 80%产品用于出口产品的包装。

  达成最大的客户群集聚在化工染料行业,全国 350 多家工厂、行业前 50 大企业几乎完全使用其产品。这是因为化工染料通常在 25 公斤以上,产品重量大、放置时间长,达成公司纸箱强度高、耐磨损,正好适应了这一行业需求。这些化工染料厂的产能又占全国总产能的 80%以上。

  “化工染料主要应用于纺织业,这一产业利润微薄、出口量大,国际国内形势稍有变化,就会对客户产生冲击,进而折射到纸厂生产线上。” 至今让张惠忠难以忘记的正是 2007 年发生的那场产业剧变。

  2000 年以后,全球纺织中心向亚洲转移,德司达、亨斯迈、多闻、科莱恩这全球前四大化工染料巨头相继将生产基地迁至中国。其中,由德国拜耳、赫司特、巴斯夫合资组建的德司达公司在 2006 年进入中国后,在南京、无锡、绍兴建有三大工厂。

  这些国际染料巨头生产基地设在中国,面向全球供货,给达成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纸箱订单。其中,德司达印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每月订单为 9 万 - 10 万个纸箱,单价 10 元,每月采购额近 100 万元。全球老大亨斯迈每月也向其订购 10 多万个纸箱。“全球前四大化工染料之所以纷纷在中国设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成本低廉,同时有着 11%的出口退税优惠。” 张惠忠回忆道,可从 2007 年开始,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突变,最终导致全球四大染料巨头纷纷撤退,震惊了业界。

  有一天,德司达公司突然来人,告知作为供货商的达成公司,德司达即将关停工厂、退出中国。同时,要求与达成公司清算账目。

  震惊之余,当张惠忠问及原因时,对方却说,中国政府把化工染料列为重污染行业,从 2007 年 7 月 1 日起取消了这一产业 11%的出口退税。加之,中国市场各种成本激增,纺织业也传言出口退税率要下调 5%。最终公司决定将在成本更低、出口政策更为优惠的国家投资建厂。

  在搬迁过程中,德司达订单从每月 9 万 - 10 万个纸箱锐减至 1 万个纸箱。后来,亨斯迈在转战泰国后,每月纸箱订购量也下滑至 3 万 - 4 万个。

  张惠忠感受到,造纸业渗透于每一个产业之中。一方面,它会受到来自各行各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能从纸张订单上察觉出各行各业的蛛丝马迹。由于在化工染料领域占比较高,2008 年经济危机两个月前,达成就预见到这个行业的潜在危机,及时调整了市场策略。

  达成公司另一大客户群集中于生产针管、输血管等医疗耗材行业。这类产品出口前,要连同纸箱包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经过 9 个小时整体消毒,达成纸箱因能够保持强度不变而吸引了这一领域的诸多企业。

  目前,达成公司占国内出口额第一的上海康德莱集团出口包装的 100%,占温州贝普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二)包装的 1/3,占南昌麦迪康(排名前五)100%,占日本尼普洛(上海)有限公司 60%。

  “一次性医疗耗材产品利润微薄,行业平均利润率约在 5%-6%,生产企业更多比拼的是规模。” 张惠忠介绍道,这些年人民币升值使这一领域的出口严重受挫。而这一群体在达成公司的订单数量也随之下滑。

  医疗耗材包装销量占达成公司收入两成左右,张惠忠不得不每天关注汇率的波动、客户订单的变化。“从 2008 年 1:6.8 到今天 1:6.17,人民币快速升值吞噬了客户的利润。客户出口每年下滑 10%,这一客户群原本每月 4000 多万元的采购额下滑到现在 3200 万元。”

  2009 年,被公认为 “外贸出口最艰难的一年”。张惠忠清楚地记得,2008 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高达 6.1%,2009 年企业获得的医疗耗材客户的订单随之大减。

  上海康德莱有六成以上的产品外销,以其为例,2008 年上海康德莱包装订单比 2007 年上升了 15%,可到了 2009 年却下滑了 9%。原本每天要派三辆大卡车进货,那时每天两辆卡车还装不满。当张惠忠赶到上海康德莱一看,原本上万人的工厂低谷时只保留了 6000 多名工人。

  达成公司 80%的纸箱最终用于出口产品,客户所在行业极易受到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从造纸厂中能够感受到宏观经济的脉络,同样,各产业的风险也会传导、汇集而来。

  为了规避潜在的市场风险,新加坡达成集团内部常年在新加坡、中国设有专业管理咨询团队实时监控全球经济形势。每逢国际形势面临变化时、每逢中国政府出台政策时、每逢相关市场产生波动时,这一咨询团队就会直接对各工厂采购、销售以及应收账款控制等具体环节给出建议,预防风险的传导。

纸 VS 消费

  造纸业虽属工业领域,却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宏观经济兴衰紧密相联,在行业内被称为 “宏观经济晴雨表”。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纸业战略专家郭永新分析道,与钢铁、水泥产业不同,这些产业是一条线,只不过最终产品分销往各行各业。可造纸业本身就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直接相关,涉及农业种植——机器制造——化工——印刷,产品更是渗透千家万户、各行各业。

  尽管 “无纸化办公” 潮流兴起、文化用纸略有减少,可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消费者购买方式的变化,许多以前不用纸包装的行业也开始大量向纸厂增加订单。

  2012 年,中国包装工业总产值以 1.3 万亿元人民币雄踞全球第二,占 GDP 的 2.67%,其中纸制品包装占 38%。如机电产品纸包装使用量每年增长 15%,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零部件等等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开始以纸代替木材、塑料进行包装,农产品、水产品、家电、家具、轻型建材也在纷纷改换纸包装。“如果造纸厂停供,所有食品生产线都要停运,所有超市就会关门。” 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海平指出,因为几乎所有食品都使用纸包装,而且大量食品包装本身就是生产线的一个环节。

  事实上,人均纸张消耗量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50 年中国大陆人均纸消耗量仅有 0.73 千克,1980 年为 6.29 千克,2009 年为 64.2 千克。

  浙江景兴纸业行情问诊)股份公司(以下简称 “景兴纸业”)客户中集聚了如美国默克制药、百特制药、华东制药等诸多知名医药企业。景兴纸业副董事长戈海华指出,近年来这一客户群包装用量增长高达 30%以上,是因为消费者经济收入提高了,医保也逐渐健全,过去患者看不起的病现在也要去医院就诊了。同时,人们寿命的延长、环境污染的增加,也使得这一领域的纸包装订单大大增加。

  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也能从造纸厂看出蛛丝马迹。过去,中国产品是一流的品质、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如今,却演变成超一流的包装、二流的价格、三流的品质。

  浙江省造纸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郑梦樵介绍道,今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严查 “吃喝风”,直接影响到为月饼、高档酒水等纸包装大户。江浙许多纸厂这一领域的包装订单比去年同期竟下滑了三至五成。

  而大众消费方式的改变,如网购的兴起,也让造纸厂业绩大涨。景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忠华发现,过去人们购物不一定会使用纸包装,可网购任何产品必然要求邮寄,纸包装最为轻便,是当之无愧的首选。目前,网上已有店铺针对网购邮寄专门销售各种纸箱。

知乎用户 笨想 发表

同学告诉我他用微信找了个漂亮妹子,我说,"你就吹吧。"后来男盆友也用微信结交了一个妹子后出轨,我才肯承认大势所趋,微信屌炸天啊。

知乎用户 龙头大哥 发表

这周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全面取消 QFII 和 RQFII 的投资额度限制,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新时代。但最近更让我惊讶的是外资通过沪港通流入 A 股的速度,**截止 9 月 12 日,短短 9 个交易日,沪港通竟然已经在本月净流入 A 股 389 亿元,**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可以参见下图:

**9 月份 9 个交易日净流入的金额已经占到全年总流入金额 1,605 亿元的 24.2%,其中沪股通更是占到了 35.5%。**而未来几个月,还将陆续有标普道琼斯、富时罗素、MSCI 等各大海外指数增加 A 股的配置权重,全年沪港通净流入额超过 2000 亿应该不成问题。

外资的选股秘籍

其实不管是 QFII 还是沪港通,他们热衷的投资标的都非常统一,要么就是 A 股在全球独有的稀缺性资产或垄断性资产,比如白酒股,上海机场,中国国旅等等;要么就是各行业拥有极高净资产收益率的龙头公司,比如中国平安,格力电器,海螺水泥等等。下图就是最近一个月沪港通净买入前 10 的 A 股排名:(单位:亿元)

如果要用一种动物来形容外资,那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鳄鱼,他们平时安静地潜伏在水中,**一旦发现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出现在你面前,一击毙命。**举个例子,沪港通是 2014 年 11 月正式开通的,在开通后不到 4 个月的时间,外资就通过沪港通一鼓作气买入了 2.5 亿股的上海机场,约占流通股股本的 25%,直接逼近 30% 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当时的成本价大概是 50 亿元,短短四年半后,这 50 亿元上海机场股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 200 亿元,即使不算分红,收益率也已经达到了 300%。

如果你觉得拿上海机场一个股票举例不够全面的话,那我们再来看看自沪港通开通日 2014 年 11 月 17 日至今外资前十五大持仓股的收益率:

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前十五大持仓股的算数平均涨幅已经跑赢沪深 300 指数 317.38%,跑赢中证 500 指数 364.50%,看到这里,相信没人再质疑外资的选股能力了吧。

外资的投资纪律

比选股能力更值得称道的是外资的投资纪律,就是从不盲目的追涨杀跌,经常是逆向投资,越跌越买。观察下图可以发现,2018 年是近几年市场整体行情最惨淡的一年,却是外资增持净额最高的一年,**充分展现了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价值投资精髓。**外资之所以能在 2019 年赚得盆满钵满,正是来自于 2018 年逆势播种埋下的伏笔。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即使外资在 2018 年如此大手笔地买入中国的这些优质资产,但这些股票依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那么是否可以推测出国内的资金再一次在低位将这些优质股权拱手相让了呢?

大的趋势就是未来核心,核心资产的价格会极其高昂。优质股权的价格应该像优质地段的地产一样都是稀缺资源享受估值溢价

知乎用户 Icaman lawyer 发表

我的成功案例还得追溯到童年——

那时候养了一只小山羊,每天放学都和小伙伴们去树林折些槐树树枝,喂羊。可有一阵子发现树枝上满是蜜虫(一种比蚂蚁还小的小虫子),密密麻麻,十分吓人,几乎没办法给羊吃了。小伙伴们很苦恼,我对他们说,放心,再过一两个星期,保证树叶上再无小蜜虫。

我如何知道呢?

因为槐树旁边是大片麦田,我发现麦田的麦子上有很多七星瓢虫,它们专吃蜜虫为生。而一周后就要大面积收割麦子了。
果然,麦子收割时,大量七星瓢虫无处可去,飞到了它们原本也许不那么喜欢的槐树上,蜜虫们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

那时候我大概十来岁,这件小事让我在小伙伴中赢得了很大声誉呵呵。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都还记得,说明了什么?
是的,说明从那以后的这么多年,我实在是少有洞见了。见微知著不那么容易,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想起这一点,不无悲伤呢…

知乎用户 知乎知名潜水员 发表

当容貌好的女侍随处可见时,此时的国民经济可能陷入困境,赶紧抛售股票(貌美女侍随处可见→失业→一般人失业→经济低迷);当看到谷歌或百度 “黄金价格搜索量” 剧增时,说明经济可能已经或将要低迷;当看到铜价上涨时,说明国民经济正在复苏;当看到寺庙烟火很盛时,说明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当国民经济跌入低估时,就业压力很大时,药剂师赶紧准备栓剂(经济低估→财务焦虑→饮食缩减→肠胃功能失调→栓剂需求增加)。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从细微处看到大时间,也可以学习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从数据量中分析处变化趋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看了知友的评论,发现 “当漂亮的女侍随处可见时,经济陷入困境” 这句被质疑,一是样本太少,二是显现经济调控的太强的滞后性,以此不足为凭。多谢大家的怀疑和评论。事情发生前会有征兆,只抓住一点就武断的下结论是不合适的,而应做大量的调查,比如 IOS 7 扁平化设计是不是未来的趋势,不可因为知乎上某个牛人的回答就下结论,可以在微博、论坛、贴吧、发烧友、果粉的看法,最终做出判断,谢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是转载的,侵权删。“羊毛出在狗身上,由猪买单”。
现阶段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对手而是一个过路人。
最近,尼康退出中国,裁员两千人!
很多人以为尼康是被同行打败,没想到居然是毫无相关的行业。尼康直接宣布破产的真相:受智能手机普及的影响!
有一部很牛的科幻小说,名字叫做《三体》。里面有句话,叫做:“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这句话真够嚣张跋扈,但却充满大智慧,说明了 大趋势,揭示了整个人类世界前进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比如,今年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的销量急剧下滑,不过它们的对手真不是白象、今麦郎,而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
比如,打败口香糖不是益达,而是微信、王者荣耀。在超市收银台这个消费场景,过去顾客在排队缴费的时候无聊就往购物篮里拿上两盒口香糖,而今天大家都在看微信、刷朋友圈、玩王者。
比如,共享单车,一块钱,随便骑,骑到任何地方,停下,锁车就走,不用管。这个东西一出来,黑车司机哭了。卖单车的店铺、修自行车的小摊子,生意都一落千丈,关门是迟早的事情。 比如,消灭扒手的不是警察,而是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让越来越多的人的口袋里没现金。
怎么样,大趋势是很残酷的,它杀人是不眨眼,也不会流血的,根本不见红。
说声对不起?不好意思,不关我的事,我根本没关注到你,只是一个不小心,让你倒霉了。这就叫:我消灭你,但与你无关。
结语:
在这个跨界打劫、飞速变化的时代,你永远也无法想象下个竞争对手,你也很难猜到新兴的什么行业就打败了传统的什么行业。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个足够开阔的视野,每当有新鲜事物发生、新兴行业的兴起的时候,多去发散思考一下,说不定想到的某些点,就串联成线,就可以比别人早一点看到未来,早一点抓住机遇呢。
你不自我革新,不自我变革,就只能等着别人来革你的命!
既然 “羊毛出在狗身上,由猪买单”,同样““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这是今天的状况!

知乎用户 包子 发表

大爱这个问题
手机快没电了 从后向前说吧

大闹天宫上映了四天四个亿
月初时看到预告片 看到最后一幕投资方,每个都仔细看了,里面唯独东方电影的控股集团上市了 这部戏投资了近五个亿 票房拿不到十个亿我想导演和投资方也没有必要存在了
果断买入 交易量太少 往往一天的交易量三分一都是我买的

无人区封片四年 去年年底上映 投资小 回报多
上网一查 港股嘉禾 40%到手

港股金蝶软件狂涨 a 股用友软件不动 买入 三成回报

2012 玩极品飞车 有个电动车叫 tesla 开起来没有声音。上网查了查 美股居然上市 买入 结果四倍

当当网 我首选的购书网站 去年跌破四美金 但是我发现朋友都在那里买书。啥也别说了 买入 来吧来吧

情报泄露事件后
国内很多政府部门和国企更换网络和设备
看到我电脑的 intel inside 怎么看怎么觉得中国要有自己的处理器 买谁好呢?中芯国际

2012 媒体说音乐会收费 超男超女 中国好声音选秀节目层出不穷 买入港股 a8 音乐 享受音乐带来的回报

好孩子 路边经常看到有人推它品牌的童车 股价一塌糊涂 买点
普洱茶 去年行情不错 双十一龙润抽奔驰看样子不缺钱啊 买入龙润茶

现在 我发现花样年社区居然也可以有手机程式 所有社区服务动动手指就好啦所以推荐大家买入花样年 以后分拆的彩生活将会是增长的动力

欢迎大家和我交流股票和收藏

知乎用户 Serendipity 发表

我来说句题外话吧。
“小事发现大趋势 “ 这种事儿在现实中,往往发生在大趋势被人发现了之后。换句话说叫 “事后诸葛亮”。然后我们才会思考这个问题。
例①“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从机器里倒出来的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巴菲特的早期合伙投资者之一,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市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欧文 · 封斯特说。
人们一直竭力从巴菲特的童年中,找出日后成为股神的线索。但在我看来,这种努力基本告于失败,仅有一些的案例也过于牵强附会。比如,巴菲特从小喜欢收集瓶盖,当然包括他后来投资的可口可乐公司的瓶盖,可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他放弃了收集过瓶盖的其他公司(包括百事可乐等 N 家汽水公司)
结论一:牵强附会、证据不足
例② 牛顿真的被苹果砸了吗?
一人向上帝祈祷:上帝为什么不给我机会,让我成为伟人。
上帝说,你想成为谁?
如果我生在牛顿的时代,我就是牛顿了。
好的,上帝把他送到牛顿的苹果树旁边。
把第一个苹果掉在他的头上,他捡起来,头有些疼,还不错,有苹果,吃了。
上帝见状,又掉了一个苹果,砸在他头上。很疼,他忍了忍,又吃了。
上帝无奈,又掉了第三个苹果,砸在他头上。
妈的,这苹果怎么专门砸我的头?他一生气,把苹果扔了——
砸到牛顿的头上。。。。。。

结论二:这些” 大趋势 “的发现绝对离不开你平时的认真思考与总结

结论一是为了告诉题主,诚然会有” 灵光一现 “这种事,我绝不否认。可是这种事情是你不可期盼的。现在的各种名人轶事、心灵鸡汤就反复炒这种小故事,它的可行性本身就存在问题。
结论二是为了说明,任何伟大的成就的背后,一定有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不过唱唱反调之后,我还是相信这句话:

  •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 But one percent of inspir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even more than the ninety-nine percent of the sweat will be important。
  • 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知乎用户 吴寒笛​ 发表

看完这 3 个方法,从此再也不缺赚钱项目了!

1. 参考身边人的赚钱实例
2. 关注 “抱怨”
3. 做新兴行业的衍生服务

1. 参考身边人的赚钱实例

参考太远的案例也没啥用。马云做 XX 项目赚了 50 个亿,王俊凯开了个奶茶店月赚 50 万,罗永浩直播带货卖了一个亿,你能得到啥启发?
一是没法验证数据是否真实;二是情况差异太大,没什么参考性。
所以要多参考身边人赚钱实例。有些东西你困在自己的世界想破脑袋都想不透,牛逼朋友的一句话可能就把你点醒了。
说起来这一点我做得还不错:
像我进入自媒体行业,也是机缘巧合看到公司同事做自媒体赚钱了。他文笔没我好,写得也不咋地,他说他一年靠自媒体能赚几十万,再加上主业几十万,年收入就破百万了。当时我就特别眼红。
我觉得自己水平比他高,至少做到他那个份儿上是完全没问题。于是也跟着做,第一个完整年份,就靠自媒体及衍生业务,就赚了小一百万,从此信心大增,一步步走到今天。虽然那个同事有一次在我的朋友圈说了些酸溜溜的话,但是我在内心还是非常感谢他。
像我做化妆品生意也是这样。最早是跟一个朋友吃饭,他们是做母婴业务,一年能卖四五百万的货,净赚 200 多万。整个模式不算复杂,就是围绕着一个宝妈来做,打造一个宝妈专家的形象。连个淘宝店都没有,就是实体店加微信渠道。
听下来我觉得我是可以复制的。只是我们目前没有孩子,不太适合用这个模式做母婴,于是准备从化妆品入手。
做到现在,我们化妆品业务差不多做了一年,一个月卖个几十万还是没问题的,且一直在稳步上升。虽然不能跟李佳琦这种动辄上亿的顶级流量比,但是我们慢慢努力,也有机会达到自己期待的高度。而且考虑到这套模式门槛不高,可复制性强,非常适合普通人,后来我也把这套模式提炼出来,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 “IP 卖货”,在笛友会大力宣传和推广。我们笛友会今年前六次讲座全都在讲这个模式。我觉得“IP 卖货” 模式是一颗核弹,能够直接帮很多人堵住的人生炸开一条出路,只是大多数人,包括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
当然,不是说身边所有的赚钱案例都能复制。你也要看自己和那人情况有没有相似性。你前女友卖丰胸贴一个月赚 20 万,你一大老爷们去卖估计没人会买。
另外,除非关系特别好,特别赚钱的事情人家一般不会主动找你参与,所以那种缠着你要你入股或者投资的项目,将来上亿的大生意,现在就差你这 20 万了,这种情况多半不靠谱。
靠谱的是那种?
你看他最近换豪车换大房子了,你问他项目的事情,他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不愿说。这种一般是真赚钱。人家不愿说也很正常,你搞好关系再打听一下;要人家实在不愿说,你不从他嘴里套话,通过其他渠道调研一下,上网查一下资料,跑跑现场,付费去 “在行” 上咨询一下也是业内人士,也能调查个八九不离十。
像笛友会有位老笛友,开按摩店的,年净利润也在百万级,之前文章里面也写过。他最早是做财务工作的,进入按摩店这个行业也是参考的身边人案例。他家有个门面要出租,有个人就想来租,喜洋洋看这人挺有钱的,问他租来干嘛,对方说租来开按摩店。后来喜洋洋一家人内部一合计,与其租给别人让别人赚大钱,不如自己来做,于是就进入这个行业了。
你看很多村是全村人做一个事。还不是因为看其他村民做这个赚钱,自己也跟着一起做,最后大家都来做这个。一起撸网贷,一起卖充气娃娃,一起发包小姐的电话,一起送快递。申通、中通、圆通、韵达,汇通、天天这六家物流公司,老板都是一个村出来的。
像最近有个新闻很火,就是 28 岁的字节跳动程序员郭宇,宣布财务自由退休了。据说他的工资收入占比并不高,他的财富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炒股,特别是炒互联网股票。如果你是他的同事,平时跟他搞好关系,多请人家吃几次饭,多给人家介绍几个女朋友,人家一高兴,就说出自己最近看好什么股票了,你跟着买点,是不是就赚钱了。你要有个局长舅舅,要有个董事长爷爷,要有个煤老板发小,抱紧大腿就好,跟着主席当部长。
身边人是最有参考性的。要是你身边没一个事业成功的人,那说明你圈子不行,得赶紧加入笛友会提升一下。群里哪怕一次培训,一个案例,一个项目,说不定就把你点醒了。之前有位做设计的老笛友,17 年加入笛友会,跟我聊了一下,后来被我的 “根据地理论” 一下点醒了,重新梳理了自己设计的业务,果断开始创业,现在他业务一年营业额 300 万左右,净利润差不多有一半。

2. 关注 “抱怨”

平庸的人抱怨了一辈子,也没什么改变;有想法的人不仅不抱怨,还能从别人的抱怨中发现机会。
抱怨的地方就有痛点,痛点解决了就是赚钱机会
当地新开的店都很冷清,你去弄个暖场公司,找便宜大学生冲人场就行。

小区业主群里业主抱怨买菜不方便,也没啥好的饭馆。也许小区周围开个水果店或者卤菜店是个机会。

外地过来的玩咖朋友抱怨:我们这儿的夜场咋叫不到洋妞?也许你就可以考虑….
别人的每一句抱怨,也许都蕴藏着赚钱的机会。
商学院教授都会讲创业要找刚需,要找痛点,说白了就是把抱怨的人的问题解决了呗。
当然,不是所有抱怨都有赚钱机会,但是你研究 100 个,总有会几个靠谱的吧。
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就随身带个本子,把他觉得日常消费体验中不舒服的地方记下来,回头会集中拿出来考虑要不要进军这个领域。
抱怨就是金矿,抱怨就是油井,抱怨就是指南针。你大可以听过别人的抱怨一笑了之继续自己平庸的人生,也可以在心底默默盘算一下:他这个问题我能解决吗?能解决的话怎么收费?市场有多大我大概能赚多少?

3. 做新兴行业的衍生服务

新兴行业,一般面临着需求猛增的情况,你直接投身进去是可以的。更赚钱的方式是,做其衍生服务。淘金路上,卖铲最赚钱
比如前两年虚拟币特别火的时候,你这时候进去,基本上就赚不到什么钱了。因为在高位,你进去就当接盘侠了。但是做炒币培训、炒币自媒体那帮人,是实实在在赚到钱的。
后来短视频火了,最赚钱的依然是短视频培训、代运营的公司。
像现在地摊经济这么火,你去摆摊儿也很难赚到什么大钱,最后是谁赚到钱了?五菱宏光!人家面包车盖儿一开,就是流动摊位,真的太方便了。一大堆想要摆摊儿的人来买,买了也赚不到啥钱,但是五菱宏光就赚钱了。
你要能做个地摊 APP,能给摆地摊的朋友选址、进货提供个参考,还能让本地摆摊人有个交流,估计也能火!
再比如这两年女团选秀节目很火,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霸占各种热搜,你要能定制一些同款的情趣内衣,放到淘宝上卖,我相信会有非常多的男生买给自己的老婆或者女友的。
关键还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冷感的人看啥都漠不关心,有心的人处处都是机会。你如果一天 24 小时,有 16 个小时都在琢磨如何赚钱,那你就是一台行走的印钞机了。

更多创业项目、赚钱方法论、成长手册、生意秘籍、营销重武器,都在公众号 “吴寒笛可爱多”(微信 ID:whdkad),智商 120 以下的朋友千万不要关注喔!

知乎用户 younge 发表

用童真的心,拥抱新事物;人多的地方,站远一点。

知乎用户 半佛仙人​ 发表

前一阵我发了一个想法,说是家里亲戚都开始打听区块链了,当时正是炒币最狂热的时候。
发了之后我就清仓了,然后没多久币市跌的死去活来,大量人跳出来说区块链不行,然后我就又建仓了。
这几天比特币涨了 90%+。
现在各路大佬们又在刷三点半社群,大神们在里面不睡觉天天讨论区块链。
随你怎么理解,理解为是又一次集体狂热也好,理解为大佬们不再关注炒币而是关注真正技术也好,都行。
我打算再次清仓,拜拜~

这是当时的想法。

知乎用户 萝魏紫​ 发表

掌握 1 个原理,在方法论层面很有用的一个物理学和哲学通用原理:哥白尼原则. 即观察位置不特殊原则。

哥白尼原则的成名主要在于高特预测柏林墙倒塌。1969 年,柏林墙已建成 8 年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高特来此参观,他对美国天文学会主席艾伦称,这座墙最多还能存在 24 年。在这个预测的 20 年后,柏林墙真的被推倒了,高特的预言成了现实,他的预测方法也因此而流传开来。

主要的原理在于认为上下文无关的普通观察者所处的观测位置不特殊。这是随机观测的基础,在统计学概念上进行推导的,其理论认证在于:(我直接 copy 的互动百科,因为一样的文字出现在网络上各处,应该找不到原作者了)

根据哥白尼原则,我们在观察一个事物时所处的位置并不特殊,高特认为:“他在 1969 年来参观柏林墙” 这件事没有什么特殊性,换句话说,他是在柏林墙存在期内的任意一时间点上进行的观察。

接下来的推理最为重要。既然高特 1969 年对柏林墙所做的观察是在柏林墙存在期内的任意一时间点上进行的观察,那么:有 50% 的可能,高特是在柏林墙存在期的中间的 50% 部分观察到它,而不是在柏林墙能被看见的前面的那个 25%,也不是在最后的那个 25%。如果高特处在这个时间段的开始,则未来时间是过去时间的 (50 25)÷25=3 倍;如果高特处在这个时间段的末尾,则未来时间是过去时间的 25÷(25 50)=1/3。也就是说,未来时间最少不小于过去时间的 1/3,最大不大于过去时间的 3 倍。1969 年的时候,柏林墙已经存在了 8 年,高特推论:柏林墙至少还可以存在 2 年 8 个月(即 8 年 ÷3),最多还可以存在 24 年(即 8 年 ×3)。

注意,以上这个预测的可信度是 50%,对错机率各半。

高特很有运气,1989 年的时候,柏林墙真的倒了,否则他后来也许不会想到继续运用哥白尼原则来推测其它事物。

这种预测方法不同于以往的方法,它是科学的、以概率形式出现的、毫无瑕疵的。它之所以这么有效,就是因为哥白尼原则:我们在观察一个事物时所处的位置并不特殊。

注意,运用这个原理要保证观测者是哲学和物理学意义上普通的。

运用哥白尼原则,你还会发现,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事物,很有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反之亦然。这点与我们的常识是吻合的。
譬如:哥白尼原则告诉我们,不要登上泰坦尼克号,因为那是它的首航,按照 95% 的置信度,至少要等它航行了 39 次后,才能保证它的下次航行(也就是你要做的这次航行)是不会出问题的!
再如:第一次听到某人在你耳边说 “我会永远爱你” 时一定要狠下心来不要相信他,按照 95% 的置信度,至少要等他说过 39 次 “我会永远爱你” 后,你才能肯定确保这辈子至少还能再听到他说一次这样感人的话,否则(即少于 39 次),你听到的每一次 “我会永远爱你” 都有很大可能成为你从他嘴里听到的最后一句。
在实践预测中,当你对被预测的事物一无所知、无从下手的时候最适合运用哥白尼原则来预测。只要不出现以下情况,均可放心大胆地应用哥白尼原则去预测。
1)你自己的主观行动能影响被预测事物。譬如,你不能去预测自己何时会有子嗣,因为你可以随时让妻子怀孕。

2)你能找到更好的因果预测方法(因果预测指根据因果关系进行的逻辑预测)。譬如,如果你是一个上市公司的会计,你明明知道自己的公司弄需作假将被揭露,还在用哥白尼原则去预测自己公司的股票还能涨多久,你就太傻了。
3)你很意外地发现自己所处的观测位置很特殊(按照哥白尼原则,这种情况出现的机会很小很小,否则,哥白尼原则本身就没有意义了)。譬如,你不能在朋友婚礼上预测其婚姻还能持续多长时间,因为你所处的观测位置是婚礼,婚礼是婚姻的起点,一个很特殊的位置。
讲了这么多理论,现在让我们来实践预测一下。高特自己曾就很多事物进行过预测,包括纽约百老汇的歌舞剧、英国工党的执政、还有长城、微软等等。高特偏好使用 95% 的置信水平。
在现实中,在 80% 准确度的条件下,在特殊观测位置之外,某件事物未来存在时间最少不小于过去存在时间的 1/9,最大不大于过去存在时间的 9 倍。

顺便说一句,计算机组成当中的局部性原理也是这个原则的一个领域应用。

知乎用户 陈不识 发表

这个题目问的是 如何通过小事发现某些大趋势。

我猜(猜错了不要介意)题主想要的,其实就是

@青蛙

军师的那一套,或者类似的神奇分析术嘛。窥一斑而知全豹,然后得以提前站在浪潮顶端,多酷炫。

不过我想说的是,其实绝大部分人,都还用不着,也做不到,通过小事发现大趋势,因为他们连基本功都还没练好,所以,还是先练基本功。

什么叫基本功?就是通过大事发现某些大趋势的能力

有人要笑,说看到一道裂缝我可能不知道这房子要倒,但是看到四面墙没了三面我还能不知道吗?
这种事情太多了好不好 ···

就说 08 年的次贷,美国第二大的次级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在 07 年 3 月就说它家的次级债坏账 hold 不住了,4 月份就破产了保护了。
第二大的次贷公司都倒闭了!你造吗?
07 年 7 月,贝尔斯登两支次债基金停盘和大量同类基金被下调评级。
基金都停盘了!评级都下调了!你造吗?
华尔街的那群聪明人当然是知道的啊,上面那两件事情可不能算小事啊。
可是看到大趋势,次贷没希望的人有多少呢?
**纳斯达克到了 08 年 9 月才大跳水,**你说那是因为雷曼,那它 07 年 10 月的时候还创了. com 泡沫之后的一个新高
大事发生了一年,大势才真正开始。急着找小事做什么?!

(顺手截个图,NASDAQ Composite Index Chart

这类事情其实大家想想都能想到的,事后回过头去的时候啊呀一声,这些不都是顺理成章的吗,当时那个信号多明显啊。下一次还不是又 miss。

——————————————————————————————————

其实反思一下,都是那几个问题。(接下来纯主观,warning!)

1.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大势都没变过了。
所以许多人就很难想象大势一变之后的景象,和想象大势一变的可能性,这是人的惯性(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啥来着)。
大势既然能叫大势,那当然不能一天到晚来嘛!一天到晚地来不就成常势了吗!

2. 周围的人都统一意见觉得不会有变或者怎样。
这个也很好理解,人云亦云嘛。

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什么专家的意见啊之类的,总之就是阻碍我们独立和理性思考的东西。

所以说,由于上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
我们的眼前,挡着很多片叶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完整的,扭曲过的。

那我们自然就需要先把这些叶子去掉,看到真实的世界,
但是我们才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眼睛总是有点调整不过来的,只能看到模糊的大块的东西(那些就是大事!),没关系,先不要急,有什么看什么呗,估摸着也能知道大势要去哪。

然后再慢慢练习提高熟练度,用以提高分辨率。
眼睛慢慢习惯了,看东西也就越来越清楚了,能看到越来越多细节(小事)。这个世界,也就自然越看越明白了。

太多人,眼前明明还挡着叶子,明明连真实的世界都没看到,明明连一大棵光秃秃的大树都看不见,就想着怎么发现一片枯叶来推断出冬天来了。。。
这种情况下 “通过小事发现大势”,我极度担心他们九成把自己坑了,还剩一成运气好对了,迟早还是要把自己坑了。。。

所以我才说通过大事判断大势,是基本功,然后才到用小事发现大势。
(而且有心人可以发现,其实在现实中的大多领域,仅仅是通过这个基本功就可以占尽便宜,因为太多人随波逐流了 ···)

————————————————————————————————————————

上面说了
是什么:大多数人还没到通过小事发现大势的境界,应该先磨练基本功
为什么:第二部分
然后最后一部分想讨论一下
怎么做
(这里还是要感谢

@青蛙

军师的启发,自从读了你的答案之后,我都开始习惯想完是什么和为什么之后接着想怎么做了)

无非两个字,修心
唉,这种知易行难的东西,我还真不知道该提出什么人人适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应该说我自己其实也苦苦挣扎在这条修心的道路上。只是希望各位同行者,请千万坚持住。刚开始的时候要专门分神来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理性思考,慢慢习惯了就好得多了。但是世界障眼法千千万万,还是不能松懈啊 ···

知乎用户 tristacai 发表

海外代购党。坐标荷兰大农村。有孩子的一定懂我在说什么。

两三年前的时候。奶粉 1 段(0-6 月)一罐难求。为什么?因为龙年宝宝多啊。

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年。去年开始出现的情况就是,4-5 段(1 岁 +,2 岁 +)一罐难求。今年 1 段(0-6 月)堆在超市没人要。

为什么?因为龙年宝 2 岁以及 2 岁 + 了。但是今年是羊年。生孩子的少了。

so,某品牌奶粉,之前保质期一直是 18 个月。现在 4-5 段新版保质期全部 2 年 +。

隔着 1 万公里,我大中华的生肖 & 生育观念都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结构和规格了, 我大中华威武。

但是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龙年宝们,你们出生就在抢奶粉资源,以后你们读书工作?…

就不展开了。

我只是个小代购党。隔着时差,半夜答题。只为看一眼我半死不活的股票…

知乎用户 ze ran​ 发表

年前,看到楼下诊所排队,我预感到新的一波流感要来了。

果然,昨天我就中了。

知乎用户 头狼 发表

2012 年,我发现我们城镇的大楼越来越高了,高档电梯大楼也越来越多了,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房地产开发商们也更愿意修建更高的楼房,同时中国进入老龄化,很多家里有老人的爬楼很累,我自己 90 岁的外婆就告诉我,她不愿意住高楼层,爬楼太累了。我发现新修的大楼越来越多都安装有电梯,生产电梯的生意一定很好,这或许就是一个商机,我不能自己生产电梯赚钱,但是我可以投资生产电梯的公司股票赚钱,于是我在上市公司的股票里找生产电梯的公司。当时在电脑里查找到江南嘉捷、上海机电、康力电梯,随后我把这几家公司进行了基本面的对比,随后我发现这几家公司财务报表业绩增长都比较好,说明印证了我在生活中观察到电梯大楼越来越多的逻辑,电梯行业整体增长比较好,经过对比最终我选折了康力电梯,公司业绩从 2012 年到 2015 年净利润保持着 30% 以上的高速复合增长,从 2012 年 12 月 4 日的 3.03 元(前复权)到 2015 年 6 月 1 日的 28.49 元,涨幅超过 8 倍,遗憾的是我在熊市里只从这支股上赚了两倍。

再比如 2013 年我们发现身边大街上不少商场、广场在安装 LED 巨幅广告电视屏幕,我们从上市公司中就可以找到利亚德、洲明科技、奥拓电子,在随后的两年里利亚德、洲明科技的业绩都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利亚德的增速最快,股价在不到 3 年时间里从涨了 10 倍。

在我们身边的牛股还有很多,只是当它悄悄站在我们旁边时,我们没有用心去感受到它的存在!身边的大牛股从来不缺少,缺少的是我们善于发现它的心!用心去生活中寻找大牛股,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想起来一件事。我不炒股,也不关注股市。但是 2015 年那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我的 QQ 群里,微信群里,好多平时同样不关注股市的一些老同学、朋友,也在互相探讨炒股心得… 我还觉得挺纳闷,怎么他们会迷上炒股。那年上半年 A 股大盘好像半年就从 2000 多升到 5000 多,确实引起新一波的全民炒股热潮… 结果过了一两个月,就爆发股灾… 跌得止不住…

07 年股灾那会儿,我还上中学,爆发前也是报纸新闻上铺天盖地都在说全民炒股。但我没有直观感受。15 年算是领教了。一次 17 大后,一次 18 大后,过两年看看还会不会有猛牛快熊的股灾啊,别到时又是历史重演。有谁炒股的,除了看新闻看财报,记得也多结交点 20 岁 - 25 岁之间的年轻朋友。他们当中从不关注股市,突然开户入市,全民炒股的时候,1 个月左右就赶紧出来吧,貌似他们是比骗人说 “牛市刚刚开始” 的人民日报,远要明显准确的风向标…

“1929 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前夕,来自肯尼迪家族的约瑟夫 • 肯尼迪 (Joseph Kennedy) 在街边擦皮鞋时,遇到了一名满口股票经的擦鞋匠,随后肯尼迪感到莫名的恐惧,果断决定将自己的股票投资全部平仓。在他看来,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那么股市一定离崩盘不远了。果不其然,没多久就出现了股市大崩盘。”——擦鞋匠理论
“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沃伦 · 巴菲特

年轻的时候不觉得,渐渐才稍有感觉:生命渡过的时间,是比任何看似严谨的知识推论,都更可能触及世界真相的,最需要我们谨慎对待和思索的,优秀回答。但我们每个生命的时间都太过有限,需要读书,在有限的生命中通过直接汲取别人的经验,去延长和丰富更为宽阔的视野。

但别人留下的东西也需要筛选,尽信书不如无书。最可怕的闭目塞听,不是一点道理也不知道的,而是觉得自己已然掌握道理的。知识是繁复交错的庞大逻辑链条。如果仅是注重实践结果,不如直接以现象做标杆,虽然很实用主义,知乎 er 恐怕不大喜欢。用知识解释现象,尤其是领域跨度稍大,即使很缜密也容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接近真相。故而历史上,常有学识渊博的保守者,往往也沦为时代的炮灰。

知乎用户 灯塔 发表

首先你要会反人性。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贱取如珍珠,贵取如粪土。

可以去问问地球上的所有投机大师,谁敢把这几个字倒过来用的?

先说 2014 年的大葱,那是无意中在新闻报道上看见的,大葱耕在地里了。

我马上意识到,大葱快要涨钱了。

结果 2015 年,大葱卖到十一块钱一斤。

2012 年,那时候做大蒜的。大蒜已经药丸了。
无意中,看到有人说生姜,就去生姜论坛了解一下。三天时间了解,我决定进入生姜。为什么?
很简单,生姜已经亏两年了,都。
所有人都埋进去了。

2012 年十月份,我在寿光全福元存了 1000 吨,那时候农民才卖八分钱一斤。其余的都是工人钱。

当时一个寿光的朋友,偷偷的告诉我,在寿光蔬菜市场打听了 276 个人,都说生姜不能存,要亏钱。

我当时就笑了,我说没事,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当时存上没半个月,就涨到一块多了。
那时候,还是不懂,就该卖了,然后再下手一次,就完美了。
结果第二次涨价,到六月份了,二块钱斤。
那时候,朋友都想卖,卖了去收购大蒜,我当时的意思是,把本钱拿走,留下赚的钱,扔在这里,不管了,是死是活,由他去。

也是主要时间久一些,能体谅,想全部卖完,就卖了吧。

没称一个半月,八块五一斤。

这是很大的失误,应该反思反省。

2011 年,由其他的行业进入大蒜。那时候真是两眼一抹黑。就知道搞便宜的。
2010 年,大蒜八块钱一斤,到 2011 年一下子跌倒四毛。
贪便宜心理,收购吧。
最高价一块九都没有卖,其实就是什么都不懂嘛!

结果进冷库之后,一路下跌,想卖的时候,到成本价了,八毛春节的时候。

这时候碰到一个网友,是高人。跟我说,腊月二十三,就得涨价。

结果真的到从这一天开始涨了。

后来告诉我,通过人性分析,春节前该卖的,都伤心离开了,不该卖的,打死都不会卖的了。

就在春节期间,我也顿悟了。找到其中的规律,每次都是提前几个月,预测的一天都不差。

虽然他那个方法是正确的,但是我一次都没用过。
因为没有我的方法,直接、有效、精确。

去年大蒜从三四月份的九块六,六月份一下子跌倒六毛八毛的。底部一下子就可以确认。

之前对投机行业,是什么都不懂。

去年老师在群里教一个判断股票下跌出现底部的最简易方法,如果使用在大蒜上是一样的。

一般人,我不告诉。今天春节,送大礼。

知乎用户 歼 20 发表

2007 年,那个时候 iPhone 还没有出来,在硅谷读书。有一次有个大叔找我们几个学生吃饭,反正是闲聊美国和中国学生们的动态。席间聊到 Apple,因为那个时候 Apple 依靠 iPod 等产品重新俘获无数年轻人的心,聊到这个话题大家自然很 high,席间我们说起的一些事情:

1)年轻学生基本人手一个 iPod,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用 MacBook 代替 ThinkPad

2)对于当年年中即将上市的 IPhone,大家万众期待

3)凡是中国人去美国,基本都要找在 Apple 上班的熟人买内部优惠的 iPod 或者到 Stanford Gift Store 买优惠的 iPod(那个时候,中国人出去扫奢侈品的风气还没那么盛行)

4)中国学生回国探亲,最爱买 iPod Nano 送人

吃完饭,我们学生各自散伙走人,以后 iPhone/Mac 等各种升级。只是隐约记得那个人的名字叫做段永平。那个时候也比较挫,不久之后越来越听到这位牛人的名字,后面他炒股以及买 Apple 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知乎用户 清浊并饮 发表

好几次提款机取出来连号的新钱,感觉物价又要涨了。

知乎用户 闲逛吴 发表

从几年前的彭宇案开始,媒体报道无良老人的事件多了起来。。总觉得这是宣传部的杰作,用来改变中国尊老传统,以应对社会老龄化。
最近不是都提出有可能要延发退休金了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个不算什么的。
2012 年我计划置换房子,当时 4-5 月份联络过一些中介,也看了不少房子,有几个中介非常执着,几乎每天都要打我老婆电话做她的思想工作。
然而我们还是没买房。
到了 2012 年接近年底的时候,我问了一下老婆:“为什么最近都没啥中介打你电话了?

猛然发觉上海二手房市场已经由冷清转为火爆
接下来马不停蹄的到处看合适的房源,终于在腊月二十几的晚上敲定了一套房子,当时紧张到把交易的中介从年夜饭现场喊回来签居间协议,担心买不成年后大涨。

怀念 2010-2012 年上海市房价调控的时光,当时联洋社区一套三房售价 500w,2016 年同样的房子售价 1500w。

(上海市二手房成交数据)

加多一个例子。
我有个朋友住在闵行区,他们家附近有个易初莲花卖场。
2010 年时我们带着孩子去玩过,那边停车简直可以用抢来形容,整条路堵塞,等了差不多 30 分钟终于找到停车位;
2014 年我们再去玩的时候,顺利的停车,根本不挤。

我觉得那些煞费心机在近郊盖大卖场的公司,都快完了。。。
淘宝和京东,你们赢了。

知乎用户 我来自克格勃 发表

当街边老头老太太都开始说什么什么东西很好赚钱 / 什么什么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时候 这玩意多半要黄了

知乎用户 莫良 发表

看到图中这只黑嘴喜鹊了么

为什么我能用手机这样拍到它呢?
因为它离我很近。
为什么我能离它很近呢?
因为它忙着找食物。
为什么它忙到连人在旁边都不顾了呢?
因为食物缺乏,它很饿。
为什么食物缺乏?
因为天冷了。
想到这里,不禁打了个哆嗦。
果然天冷了。

知乎用户 丁鍾書 发表

当我又一次打开泡面拿出酱包时,却发现从液体变成固态了,不禁心中酸楚,道天凉好个秋。

知乎用户 刘猫猫 发表

公司的核心业务岗位请半天假的次数大幅上升,财务部的高级经理偶尔不在岗,最近几个月文具耗材质量下降,流程开始复杂,高级管理岗位行事风格有变化。 结论:公司药丸。

同龄人开始流行各种爱好:玩鞋、跑步、手办、健身、徒步、全球背包游;朋友圈里各类高档消费照片越来越多;不少混到中层的新锐整租市中心小户型。结论:很多 30 岁左右的人放弃买房了。

车厘子、澳橙、德运牛奶的价格便宜了好多。结论: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很好。

镍钴锂矿企业大量招聘法语毕业生和外贸方面岗位。结论:非洲开矿,电池原料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大井喷。

洗碗机、扫地机器人、蓝洁灵流行。结论:人越来越懒也越来越穷咯,要不然找个小时工就好啦。

外卖分享红包越来越少、吃外卖均价越来越贵、通过平台叫的外卖包装中又开始有商家自己的外卖单。结论:外卖平台烧钱到了极限为了财务报表扣商家点太多,未来会出现传统的商家外卖单联合众包平台对外卖平台的反噬。

知乎用户 张云 发表

喜欢音乐,前些年买了一个容量有 160G 的 iPod,想像着把它塞满以后听歌就不会腻了。以前用着体验确实不错。然而,我发现从今年开始,我便很少再下载歌曲,iPod 的曲库我就基本没有再更新过,也很少再用它听歌。豆瓣 FM 推出了 PRO,前两天又推出了 3.0 客户端,移动体验又上了一个档次,虾米前几天也推出了包月服务,手机客户端也大幅改版,越来越好用。
所以,MP3 的时代彻底过去了,网络流媒体音乐是必然趋势。过去,需要搜索 - 筛选资源 - 下载 - 导入 - 听歌,现在只需要搜索 - 听歌

知乎用户 胖大山 发表

看到这么多人的回答,好像也不都是根据小事情判断大趋势,相当一部分是说自己怎么根据小细节发现商机的,那么我就也来说一个吧。

那大约是 2006 年的一个夏天吧,记得是高二刚上完正要转入高三,由于我们学校在郊外开辟了一个新校区而我们高三整个年级要作为第一批开拓者搬入新校区入住。搬东西自然要用到一个东西 – 麻袋,而当时我们学校周围并没有地方买这个东西。

于是,当时的我敏锐的发现了这一商机,决定要大干一场,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当时学校里高三有 28 个班,每班 60 人,就算只有 1/5 的人买我的麻袋,每人买两个,我以 5 毛钱的成本进货,以 1.5 元的价格卖出,那么只需要两天时间我就能赚 700 多块钱,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当时我深深的被自己敏锐的眼光和商业头脑所折服。。。。

说干就干,当时我找了我们班一个同学一起,他负责去联系进货,我负责到学校里贴小广告,广告大体内容就是 “314 宿舍卖麻袋,欢迎大家前来购买”,同时为了吸引学生眼球,我在纸上还很用心的画了一个美女。。。。

按照一般的励志故事,下面肯定应该是我们的麻袋供不应求,然后我们狠赚一笔的,但是。。你错了。

此事很快被我们的班主任知道了,作为一个负责人的班主任,怎么能允许学生荒废学习时间去搞这些东西呢,于是,我们的班主任把此事反映给了年级主任,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年级主任,又怎么能够忍心学生荒废学习时间去搞这些副业呢,于是,年级主任在校园广播上亲切的做出了以下呼唤:各位亲爱的高三同学,为了方便同学们搬运东西,学校会为每位高三同学免费提供麻袋两个。。。。

就这样,我的生意黄了。。。。。。。我只想说,汤 ** 老师和周 ** 老师,你丫太狠了。

知乎用户 Panda 潜融 发表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一、趋势与传播

在二战末期,你要是活捉一个日军或者德军士兵,和他说你们国家就要战败了,战局已经不可扭转,劝你尽快投降。

他会思考这绝对是你在使诈,天皇和元首是可以征服世界的。投降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投降。然后用坚定的眼神告诉你,誓死捍卫天皇 / 元首的尊严,倒下我一个千万个我站起来。

直到…….

二朵蘑菇云在广岛上方绽放
伏尔加河下游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即便这俩消息传到了三军将士每一个人的耳朵,大概也还是有些将士不相信自己国家会战败的惨剧。

嗯,我们要说的其实是:趋势传播

先说趋势吧。

趋势是一种惯性,当时德国利用闪电战依次横扫欧洲各国和东三省不战而败沦陷后的一路南下,都是一种惯性。

捷报频频传来,给人一种老子天下无敌的幻觉,让三军将士备受鼓舞。

这种时候,要是有一个比较清醒的人出来说句 “见好就收或者适当止盈” 的话,是要以蛊惑军心来定罪,切腹或是枪决你倒是可以选择。

这就是趋势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形成,会让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常态化事件,就像万有引力一样铁板钉钉不会变。

趋势的一个可怕特征就是,不兼容一切反对立场。

然后来说传播。

人类自猴子经过千万年的进化,有一个特征依然没有改变:

对现有观念的坚定和不轻易转变观念。

远古时期,人类祖先猿猴的经验一代传一代,长辈会告诉你遇到剑齿虎要赶紧跑,野蘑菇不能随便生吃…….

当然当时是有些猴子不信邪的,非要去摸摸剑齿虎的獠牙、饿极了非要吃生蘑菇充饥。

这些猴子们当时就已经死绝了。

存活下来的,能够把基因遗传到今天的猴子们,都有一个特征:

就是对一个认知不会轻易改变。

这是进化的必然。

这就造成现代认知的一个现象:

传播和认知需要过程。

一件人们没接触过的事,想要让所有人都接受,需要时间和过程。
一件人们都习以为常的事,想要让所有人都扭转观念,也需要时间和过程。

时间跳到现代,人类社会构建出的模型更加复杂多元。

再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思维观念需要大家坚守。

养只老虎当宠物不是不可能
蘑菇我们加工一下更是家常便饭,河豚也好像比较美味。

虽然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人类刻在基因里内容,显然没有跟上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

尤其在资本市场,趋势和曲线瞬息万变,绝大多数人的信息获取和观念都要滞后很多。

通过趋势和传播的不对称,这里就有很多智商税可收了。

(进入正题前,附一张趋势与传播曲线预热)

二、亘古不变的股市趋势

路上随便抓一个每年稳定亏损 50% 的散户,你问他股市按阶段怎么区分。

他都会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告诉你:

股市的阶段三分天下:牛市、熊市、震荡市。

但是你要是问他牛熊趋势形成的逻辑和本质,他大概是说不出来的。

这里我们要做一个科普。

在 A 股,30% 时间是熊市,60% 是横盘小幅震荡市,10% 时间是牛市。

能决定这个市场起伏的人,总是希望用更低的价钱买入便宜筹码,所以 30% 时间都是熊市。

横盘小幅震荡用于营造小行情,往往时间很快结束,属于牛熊过度期间的必然,也只有一定的小幅波动,筹码才会流动,还要上方套牢筹码在底部区域割肉,这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 60% 时间都是小幅震荡市。

至于牛市,往往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没人愿意轻易止损,割肉需要复杂的思想斗争,但是有赚钱的好事,绝对是大家卖房卖身借钱赶紧捞一把。能今天高位接盘的资金,绝不会等到明天再入市,争先恐后,遍地涨停板,增量资金很快就完成了高位接盘,抢钱的速度远大于割肉速度,所以,牛市往往非常短暂,一气呵成。

在这三个市场,对应的散户收益情况是这样:

牛市,九赚一平。
震荡市,七亏二平一赚。
熊市,九亏一平。

那么,炒股好像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

你只需要:

牛市的时候随便买股票,震荡市不参与,熊市不参与,认准牛熊趋势做好耐心持仓和耐心空仓,炒股好像也太简单了。

如果你这么想,理论上对。

实际操作环节全错

不说清楚如何判别牛、熊市趋势,只说顺应趋势的观点,无异于和你说 “你离成功只差努力” 一样鸡汤,甚至不如鸡汤,鸡汤至少不会害你亏钱。

等你认准趋势了,大概率是趋势末期的转折点,你认准的 “趋势”,更应该去反向操作。

上述理论全错的原因在于这里面少考虑了个关键因素:

趋势和传播。

(顺便一提,对于多数散户,即便开启上帝模式告诉他牛熊转换临界点,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也还是做不到牛市耐心持仓熊市耐心空仓)

三、趋势的真相

我们先针对牛市特征来描述一下。

在初期,市场处于重拾信心阶段,信心比黄金更有价值的阶段,你和绝大多数人说牛市要来,别人会认为你是傻 X,这个阶段,属于引导者的造势阶段,普通散户还属于不关注市场的状态,好一点的每隔一周看看自己被套的股涨了一点没,差一点的账户密码都忘了。

在中期,市场一半人看出这是牛市来了,砸进去全部身家,市场继续上涨,引导者不需要费力市场也会继续上涨,期间会有很多次调整,但事后来看都是千金难买牛回头,是投机客的绝佳上车机会。

到了后期,卖菜大妈李二婶都知道牛市来了,辛辛苦苦从内裤里掏出皱皱巴巴的血汗钱投入股市,身边随便拉一个都是股神在世,每天证券营业部门口排队开户的人手拉手可绕地球七圈。这时候,是市场上涨最快的阶段,遍地涨停板,只要有个利好,就可以板,市场整体压根不需要主力拉升,靠全国散户营造的牛市正在绽放,成交量一天抵熊市一个月。那这个时期主力在干嘛?答案是:出货。这时候,你和别人说熊市快来了,别人会认为你是傻 X。

至于熊市和震荡市特征,自行脑补。

刚才提过,散户只会根据自己认为的趋势去选择重仓还是空仓。

但散户压根没想过自己认为的趋势,是不是准确的趋势。

散户认为的趋势,压根不是趋势,是非常延后的一个自认为趋势。

散户总把自己相信趋势的时刻,认为是趋势开始的时刻。

那趋势的真相是什么?

这三种市场阶段的状态结合趋势和传播的原理来说。

趋势一旦形成,后期只会加剧趋势,因为传播需要过程。

2014 年下半年券商引导的牛市,只是 2015 年牛市的预热。
2015 年 7 月的股灾,只是后两次股灾熔断的序曲。

但在扭转趋势的初期,很多人是抱有之前的观念不动摇的,因为传播需要过程。

2014 年 11 月,很多人认为还在熊市,这波涨多了赶紧出。
2015 年 8 月,只是技术性调整,坚定持仓,4000 点只是牛市的起点。

多数人的习惯是,看到具体的趋势走出来,才发现趋势,这已经是趋势的中期,但是内心一定是不确定的,还需要在犹豫中观察一段时间。

等趋势再维持一段时间后,人们心中的不确定得到了验证,于是相信了趋势,决定下手,但不知道其实趋势已经走到了后期。

传播需要过程。

这里再重新放一下估计你刚才并没有太重视的传播曲线:

(这张图片里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什么?)

四、正确的趋势认知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这二根传播曲线。

你会明白一个关于趋势的底层规律:

熊市的末期就是牛市的初期,牛市的末期就是熊市的初期。

如果你不具备精准的短线操作能力,也没能力判断出精准的牛熊转换临界点。

那么:

一个熊市走过几年后底部区域震荡走势,对你来说才是真正的牛市初期;

一个牛市趋势走到大家都知道是牛市的时候,对你来说才是真正的熊市初期。

完。

(本文可拓展内容很多,留给你思考。)

最后,本文转载于公众号【Panda 潜融】。

喜欢的话可以微信中搜索关注,专注于投资领域的文章。

如果需要转载,不需声明,就说是你写的。

知乎用户 卫夕 发表

先给出结论: 未来几年,短视频将进一步占据我们的时间。

在八年前,微博出现限制字数为 140 字,飞速收割博客使用对象,如今成为流量巨头。

而在最近一年快手、抖音等软件掀起短视频浪潮,短视频未来的发展态势如何?这里

短视频的能量是长视频的 9 倍

很多人看到这个结论立马就开始激动了:9 倍是如何算出来的?为什么不是 8 倍或者 90 倍?

淡定!看过卫夕以往长文的读者会明白卫夕写东西还是遵循基本逻辑滴!具体的数值不重要,看逻辑:9 倍是如何算出来的?一个简单的公式为:3*3*3/3=9

为什么这么算??这就要开始本文的主题了——从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内容分发、内容感染度四个角度来比较短视频和长视频的底层逻辑!

(本文转自公众号卫夕聊广告,稍有删改,点击查看原文

先说结论:

第一、短视频和长视频相比,内容的生产成本、生产人群、生产工具、产出的丰富性上都远远优于长视频,我们把这个提升系数假设为 3;

第二、短视频的消费人群、消费场景、消费意愿、消费总时长都会数倍于长视频,我们把这个提升系数假设为 3;

第三、短视频通过关系分发、算法分发的效率也会强于长视频的中心化分发,我们把这个提升系数也假设为 3;

第四、短视频的短板在于感染力、共情度,它是低于长视频滴,我们把这个衰减系数假定为 1\3。

而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内容分发、内容感染力在整个逻辑链条里是独立而相互联系滴,他们存在叠加效应,即他们是相乘的关系而非简单相加的关系,于是有了以下的公式:3*3*3/3=9,下面则细说推理过程:

一、短视频的生产

中国有多少位电影导演?中国导演协会的数据是 349 位,而在短视频领域——“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这句广告语其实并不夸张;

中国有多少演员我们无从考证,但我可以肯定——即使加上横店的群众演员,中国演员的数量肯定也远远低于快手上的东北老乡。

尔冬升电影《我是路人甲》里横店群众演员追梦的真实故事感动无数观众和电影人,而如今的微博、快手、抖音已经成为他们中很多人的另一个主场——生活就是舞台。

拍一部电影需要多长时间?韩寒的《乘风破浪》已经把电影的整体制作时长压缩到了极致,从开机到上映也足足用了四个月,而快手拍一段小视频只需要短短 15 秒!

2016 年,中国电影生产 944 部、中国电视剧年产量为 330 部,共 14768 集,而 2017 年快手视频的日均上传量为 1000 万条,你没有看错,这是日均上传量!

有人说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1000 万条中的大部分是 “工业废水”,抛开这个名词的准确性不说,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其中还有一小部分是短视频中的精华,1000 万的一小部分对于三位数的长视频也是降维攻击。

更何况 “工业废水” 是自诩的精英强加贴上的标签,对众多人民而言,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强制划分 “业余” 和“专业”本身就带着傲慢,那些遵循严苛工业流程被拍出来的长视频内容幸存者也避免不了出现《富春山居图》和抗日神剧,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 “工业废水”?

在没有短视频崛起之前,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是全国观众期盼的焦点,它甚至能承包新年的笑点和流行语——为什么?**因为在那时除了春晚,大部分的人民一年到头几乎看不到相声小品。**德云社、刘老根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即使在北京,动辄千元的票价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

那时候能演小品、说相声的是赵本山们、郭德纲们,如今,Papi 酱的单口相声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已然比某些春晚相声演员更高,而小品则随便在快手、火山里能看一年都看不完,当你再回去看春晚的小品对大多数人而言已变得索然无味。

**与短视频生产者急剧扩大的还有内容生产工具的普及——**罗振宇曾经回顾 2011 年影响他从央视走出来创业的几件重要的事,其中一件就是:佳能的 5DMark2 降到了 2 万块,可见在那时视频的生产工具依然是如此重要,如今,坐拥 450 万微博粉丝的 “办公室小野” 的视频就是用一台最普通的 iPhone。

**与拍摄工具一起从专业走向大众的还有剪辑工具和特效工具——**到 AppStore 一搜,视频类的 APP 早已超过 500 款,从滤镜到字幕、从 AR 特效到回放、从混剪到声音处理,通通可以在一块 5 英寸的手机屏幕上悄无声息地完成。

一起飙升的除了产量还有内容的多样性,我们已经被国产抗日神剧和《还珠格格》洗刷了早已麻木的三观和审美,即使是制作精良的好莱坞大片和美剧,我们也能准确地将他们逐一列入几个有限的类型。

然而当我们打开快手、打开抖音,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的多元程度其实早已超越了我们原本的想象,短视频给了普通人获取存在感的方式,多少人是通过 X 博士那篇《底层残酷物语》了解到繁荣中国还有这样一群一直存在却一直没有存在感的人民**,人民不应该由有限的导演们决定他们能看到神马,快手就是我们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一个微博账号 @李子柒坐拥 845 万粉丝,在四川的一个平凡村庄给你呈现中国的乡村可以过得多么田园牧歌,而这些我们在文字时代只能通过读《消失的地平线》获得,在长视频时代我们只能通过《那人那山那狗》获得。

作家如果不写、导演如果不拍,我们永远看不到在遥远东方四川的小村庄有如此灵动、惊艳的一面。知乎 Slogan——“发现更大的世界” 用在如今的短视频上也极其贴切,长视频从某种意义上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短视频则是生活本身!

YouTube 全球内容合作副总裁 Robert Kyncl 就曾公开公开预测——到 2020 年,视频将占据移动互联网流量 90% 的份额,而这一数据在 2017 年 8 月的中国是 70%。

美国杂志《名利场》曾经针对 “青少年喜爱的明星” 做过一次调查,前 20 名中有一半都是 Youtube 网红,短视频网红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正在接近传统娱乐明星,而在中国,Papi 酱的经纪人杨铭同时也是 Angelababy 的经纪人。

短视频和长视频发展路径其实我们可以从文字的生产变迁中找到脉络——在互联网解放媒体之前,我们看到的文字都是记者和作家们写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文字还有多少出自记者和作家之手?文字这种载体的今天就是短视频的明天。

当然,最能持续生产优质短视频内容的毕竟属于少数,能像 Papi 酱这样持续生产内容的博主万里挑一,背后的原因是看似这短短两三分钟,其背后镜头的转换、文案的编写、表情的拿捏、氛围的营造、节奏的把控、后期的剪辑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复杂工程,这也是为什么 Papi 需要很多个工作日才能更新一条的原因。

就像微博也给了每个人写字的权利,但真正能把短短 140 个字写好的人依然寥寥无几,然而这并不妨碍各领域能写的博主的热情表达,于是形成了微博今天如此多元的垂直内容生态。

所以,我并非拿短视频的上等马去对长视频的下等马,事实上短视频的下等马更多,我只想说:短视频的下等马足够多的时候,马和马之间的竞争会催生足够多的上等马,而对于大部分的人民而言,他们只是需要一匹合适的下等马而已。

二、短视频的内容消费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消费视频最多的载体是电视,从河南驻马店的乡村大妈到北京西城区的油腻中年大叔,面对的是同一块电视屏幕,注意:大妈在劳作及大叔坐地铁的时候,他们都不可能消费视频——大妈那时还没有手机,大叔那时拿个诺基亚 N97 还没换 3G 卡。

如今,事情正在起变化——从驻马店的田间到四号线的西单站,大家都在刷着快手、抖音、微博上的视频发出咯咯的笑声,唯一的区别是大妈用的是红米 note4 而大叔用的是华为 Mate10Pro。

这背后两个重要的意义:消费的时间更加碎片化了,长视频不适合碎片化消费;消费的场景更加丰富了,原来必须坐在客厅或者电脑前观看,现在随时随地刷——网速更快了、4G 费用降低了,心疼钱?免流量卡送到家!

如果说人的一天分为三个八小时:睡觉 8 小时、工作 8 小时、生活 8 小时,不管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的消费必然发生在 “生活 8 小时”,而“生活 8 小时” 的特征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高度碎片化,这是短视频在消费维度上优于长视频的场景逻辑。

当然,不可避免有人会在 “工作 8 小时” 中看视频,短视频无疑是冗长会议和无聊讨论的最佳调节剂,短视频的创作者早已洞察了这类消费习惯——他们贴心地给视频打上硕大的字幕,为的就是让你能悄无声息地应对各类必须正经的场合。

除了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的变迁,和长视频相比,人民消费视频的大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美丽新世界》作者赫胥黎说:“人们会渐渐爱上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没错,我们的思维的确在被互联网改造,互联网让我们从一个链接转跳到另一个链接,搜索引擎让我们倾向于放弃记忆,手机是继语言、书籍、电视、电脑之后对人类大脑改造最大的工具。

人们无法深度思考,我们开始以更快的速度追求愉悦和刺激,我们大脑刺激的阈值在提高,手机在重新定义我们大脑寻求刺激的节奏——我上大学的时候打开一部电影还有一种欣赏的仪式感,如今,很多情况下我看电影都会不自主往前拖动进度条,根本无法忍受慢节奏!

短视频封面决定点击率,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很多视频软件允许把视频最精彩的一帧设置为封面图不同,快手的视频封面基本上视频的第一帧。

这样设计背后的动机是:短视频别给我来前奏,直接进入视频最精彩的部分,用户等不了!内容消费的基本矛盾已经变成人们日益消失的耐心与缓慢冗长的内容节奏之间的矛盾。

娱乐并没有至死,娱乐给了人民真实的快乐——你高压工作一天钻进国贸某个会所做一个 Spa 获得的放松和一位工厂青年走下流水线打开手机看几个搞笑视频获得的放松并没任何区别。

农村大妈、流水线青年、小镇青年他们的娱乐生活曾经被只关注消费升级的创业家们所忽视,而短视频 APP 成为他们平凡生活的碎片时间的一个集中出口。什么是基本面?中国 13 亿人口中,有 9 亿是农村人口;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 8.9%;这就是基本面!

三、短视频的内容分发

短视频生产是任脉、短视频消费是督脉,而打通生产和消费任督二脉的是内容分发,分发效率的提升无疑是短视频能量的一个集中注解。

内容分发的 “三驾马车” 为:**编辑分发、关系分发、算法分发——分别对应 “编辑决定你看什么”、“你关注的人决定你看什么”、“机器决定你看什么”,**这是一个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效率突飞猛进的过程,三驾马车中很显然如今 “算法分发” 走的最快最远。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看《青年文摘》,我那时候也看,但懵懂的我每期只看里边一个叫 “青春风铃” 的栏目,因为这栏目是专门讲恋爱故事的,我当时就想,如果整本杂志的文章都是 “青春风铃” 该多好,这就是中心分发的弊端,千人一面。

而今天,如果我愿意,我只须在微博关注一堆情感账号或者在今日头条点击情感热文,我的 Feed 首页可以全部都是 “青春风铃”,这无疑会更加适合“我” 的口味。

和长视频相比,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也为关系分发提供了优质的基础设施,今天我们打开任何一个短视频 APP,分享按钮都会被置于极其明显的位置,看完《红海行动》我只能在微信群里发一句:**这部电影太真实太刺激了!**而我看完一个微博的精彩视频是我却能直接把视频分享到群或一键转发,二次传播消费在 3 秒钟之内就能完成。

人工智能的风口已经被媒体热炒许久,而其中应用最成熟、实际提升效率最高的无疑属于 AI 内容分发,从今日头条到 YouTube、从 Facebook 到快手,你想看神马就给你推神马的 “母爱算法” 从根本上带动了内容消费的时长。

你每一次点击都是背后冰冷的深度神经网络的一次训练,你看的越多,它越懂你,它甚至比你本身更加懂你,算法就是我们时代的读心术。

对于短视频和长视频而言,分发效率的提升被称之为革命也不为过,在电影时代,档期决定我们有神马电影可以选择,电视剧则是早已安排好的节目列表。

除了会上豆瓣电影的 3000 万人而言,剩下的所有网民只能看着千篇一律的影院档期、电视列表和视频网站首页,驻马店的大妈和西城的大爷没有区别。

我看完《疯狂的石头》,没人会告诉我还可以看《两杆大烟枪》,然而,在机器分发的短视频时代,你有无穷无尽的视频流等着你,“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

在数量有限的长视频时代,中心化的 “二八法则” 法则忽视了个体兴趣的差异;而在海量片段的短视频时代,去中心化的 “长尾理论” 则为让每人都吃到自己味道的那块巧克力。

如果说中心化的分发是传统时代的计划经济的话,那么算法分发就是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点击率和观看时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重要的是,算法还会不断进化,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们都在研究如何通过算法捕获你更多的在线时间,YouTube 的推荐算法在应用谷歌 Brain 的深度学习算法之后,沉重地打击了封面党和标题党,3 年来用户花在 YouTube 上的时间上升了 20 倍。

我爸爸过春节的时候告诉我:“西瓜视频真是个不错的 APP,里边有很多关于 Mao 主席的视频片段,就应该让今天的年轻人多看一看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我转头看了一眼侄女西瓜客户端里 Tfboys 的 MV 微微一笑。

四、短视频的内容感染度

说了短视频的三个优势,现在来说一说它的短板,从纯内容的角度,短视频和长视频有神马本质的区别??我认为是 “长视频在营造世界” 而“短视频在记录当下”。

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他们都在营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从人物冲突到感情氛围、从环境设定到剧情发展,它是一个极其完整的链条,尽管电影电视剧也有烂片,并不能说明它不是在营造世界,只能说它营造的世界不够成功。

“营造世界”和 “记录当下” 是不一样的,“营造世界”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催眠观众,让观众沉浸在这个世界中,因此 “出戏” 是影视艺术最不能容忍的 Bug,即使是被我们吐槽最多的抗日神剧,单纯懵懂的吃瓜群众依然会被最劣质的特效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而短视频完全无所谓 “出戏” 和“入戏”,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戏,而是生活本身。

长视频的优势在于它的共情能力——神马是共情?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共情是先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然后再复制” 他人的情绪状态。

共情用一句流行的歌词来说就是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这你的悲伤,幸福这你的幸福”,比如我们看《当幸福来敲门》威尔史密斯逆境中的坚持会感染每一个曾经经历过困难的观众,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代入到主人公当时真切的情境中。

落难的英雄、香陨的美人、决绝的壮士、不折不挠的小人物都能激发我们内心最柔软的神经,我们关心他们的命运,我们想知道接下来剧情的发展。

**那种看完这一季迫不及待地想看下一季的焦躁心情就是长视频感染力最好的注解,**于是观众心甘情愿地为《权力的游戏》掏钱,Netflix 的市值如今已经达到让人恐惧的 1300 亿美金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只有阿里和腾讯的市值比它高。

我在《细思极恐的 YouTube 可跳过广告》一文中把观众看视频的状态划分为 “高唤醒状态” 和“低唤醒状态”,长视频就是 “高唤醒状态”,而短视频就是 “低唤醒状态”。

神马是 “高唤醒状态”?高唤醒状态就是你看完《红海行动》你晚上做梦的时候脑子里都是摩纳哥废墟中血肉横飞的画面和震耳欲聋的枪声,它唤醒了你大脑中深层次的潜意识,而短视频的“低唤醒状态” 则永远做不到这一点。

长视频是主动消费、短视频是被动消费,我会提前一个月购买诺兰的新片的午夜场首映票,但我不会为办公室小野的下一条视频定闹钟,要知道《权力的游戏》第七季首播的那个夜晚,美帝不可描述网站 Pornhub 的流量都下降了 4.5%,神马是刚需?这就是刚需!

必须要说明的是,正是因为长视频在感染力这个维度上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它其实永远无法被短视频替代,短视频迅猛增长的在线时长并非是从长视频那里抢过来的,更多的是它抢占了那些无聊图文的时间同时创造了一部分碎片时间的需求。

我们看到——好莱坞在增长、Netflix 在增长、全国票房在增长、银幕数在增加、爱奇艺在准备上市……. 长视频在共情能力上的优势让其能享受娱乐消费升级的红利,这些都拜我国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所赐。

而短视频则会在国民娱乐时间碎片化、全民创作多样性以及算法分发的高效性这三重因素下继续高歌猛进,吞噬那些本来也不属于我们自己的碎片时间。

Questmobile 的数据,目前移动视频和短视频的月活数据依然有数倍的差距,快手们依然在追赶爱奇艺们,这意味着极其庞大的想象空间,当二者差距缩小的时候,移动互联的格局肯定迎来一番新的有趣变化。

“短视频从萌芽到爆发,未来五到十年都是黄金期”——二更创始人丁丰如是说。

后记:本文的灵感来源于程苓峰在 2010 年的一篇**《微博的力量是博客的 200 倍》**,如今 8 年过去,微博 300 亿的市值给了这篇古老的文章一个最好的注解。本公众号回复 “博客” 获取该文章地址。

本文作者卫夕,一名兴趣极其广泛的广告产品经理

“卫夕聊广告,不止聊广告”,只写深度长文!

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weixiads卫夕聊广告,每周一篇长文深度剖析广告及互联网的常识、逻辑或思维。
如果觉得有用,还
请点赞支持,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文已进行版权登记,侵权必究,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huweixi

知乎用户 王洪浩​ 发表

最近两年发现大量的概念车都是在内饰上做文章。

采用大屏幕的品牌越来越多。

我关注比较多的初创汽车品牌 Byton(拜腾)计划 2019 年底把全面屏投产到量产车上(就是下面这张图)。

下面是近些年特别酷的内饰设计——大屏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洪流

这么多车都开始设计大屏,我就开始关注国内做屏幕比较好的企业京东方。我不是推荐大家买他们股票,而是觉得大家可以讨论。对了,京东方就是最开始提到的拜腾代工屏幕的供应商。

知乎用户 潋滟 发表

记得有个经济和裙子的:经济发展越低迷,女性的平均裙子长度越长。原文没记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知乎用户 张睿 发表

说件家人的事情——

我姥爷姥姥解放后被打成右派,文革期间一家人没少遭罪,和题目无关,不细说。

1976 年我妈妈在广播里听到太祖薨的消息,心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恢复高考了!然后想尽办法找参考书复习。虽然在如今看来 77 年的高考内容实在浅显,但先于大多数人一年的时间进行准备,这其中的意义对个体来说是巨大的。

我想我妈妈不见得真的对世事有那么高深的洞见,很有可能是由于家庭在动荡的年代受到了太多迫害,对改变命运的 “机会” 实在是心心念念的太久而不得,所以在听到太祖驾崩的消息时才愿意去搏一次,或者说 “赌” 一次。她确实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想说的是,可能很多时候,见微知著不单单是严密的逻辑推理所带来的结果,运气、时势、主观的意愿都会起到作用。

知乎用户 赵航​ 发表

想从个别的小事推出大趋势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随机因素太多,不可能看出什么。

必须要从统计意义上去看待,如果出现了众多的 “小事” 指向同一个可能的结果,才是大趋势的一些反映。小事必须足够多,超出了随机因素能干扰的范围,信息量才足够。

根据评论补充一下:

因为社会问题的模型是不精确的,噪声的影响很大。
举个例子,如果假设模型是一个标准的正态分布,那么检验出了一个偏离均值很多的数字,就能推翻假设(相当于通过小事预测了大趋势)。但实际上模型更接近一个正态分布叠加了一个白噪声,出现个别偏离均值很多的数字的概率也不小,并不能推翻假设。

知乎用户 陈迪 发表

今年三月份起至今省部级以上没有关于楼市调控的政策与措施,所以估计楼价又要飚了
——————分隔线——————
2014 年 2 月更新
广州的房价大半年接近 60% 的涨幅,中心区己经没有 2 万以下的新房子
新预测
1,13 年 11 月份至今在广州不同地点的不同银行的 atm 取钱数十次,90% 是新钞,新通胀开始了。
2, 身边所有人都有网购经历,双 11 上央视,中小电商危机到来了。
3, 没有人讨论股市,入场机会又来了。
这些最快半年,最慢两年会有答案
预测久一点的
不管中国经济有多烂,城镇化是五年内的经济发动机,二胎是五年后的发动机,这十年也许是中国的黄金十年,也是草根还有机会突围的十年,十年后的年轻人也许讨论的不是如何在北上广买房,而是如何在北上广租房

知乎用户 秦文 发表

给你个相当扯蛋的真实故事:
我是全中国最早预言非典的人!
其扯蛋性在于,非典是 2003 年春,我在 2002 年冬季,11 月 - 12 月期间,在我所在的城市街道上,发现了异常多的死老鼠,没有明显伤痕,没有鼠药中毒迹象。
我知道老鼠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动物,其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生存的范围都远远大过人类,14 世纪欧洲黑死病就是由老鼠传播的,这种物种不正常的死亡,**肯定有着不可告人的巨大秘密!**咩哈哈哈哈~
于是,当时我把这个重大的发现告诉了我一个密友~ 当时我真的是十分严肃的说的,明年很可能有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我顿了一顿,加重了语气,说了最后一句:特别是 “瘟疫”(大家自动脑补当时小屁孩说鬼故事的气氛)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谁还真把这个事天天挂心上!天知道我真的说对了~ 但话又说回来,老鼠的曝尸和当年的非典有没有联系现在我还没有见过任何人,任何部门,机构有研究。
你问如何通过小事,来发现大趋势的。通过我的故事,不难看出,要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说更细点,出了要留意身边的事,还要学会思考,独立的思考,思考事件背后的因素,多方面,反方向的思考,比如,为什么这个东西可以夹起足球?为什么别的东西不能夹起足球?如果不用这个东西夹足球,那用什么夹好?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夹足球?不夹足球会怎么样?诸如此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比如一条新闻播报:津巴布韦叛乱,政府军占据优势,但叛军依然拥有大量有生力量,正在向津巴布韦北部转移,有情报显示,叛军有可能向邻国转移,预计冲突还将持续数月。
你从以上新闻可以得出一些什么情报?凭我仅有的知识,我知道,铜,很可能要涨价。
因为津巴布韦北面是赞比亚,赞比亚是非洲产铜大国,一旦叛军进入赞比亚,导致赞比亚局势不稳,势必影响赞比亚铜的出口,所以铜很可能涨价。
这是以我的水平能判断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相信知乎上有很多冶金业的达人,他们更清楚铜的原材料一旦涨价,会导致哪些连锁反应。这好比蝴蝶效应,最终,也许就会影响到某个人。
欢迎冶金业朋友来凑个趣~
以上,这个真实的,扯蛋的故事,讲完~

知乎用户 梁涛 发表

“最近几年大家还有听说过拉闸限电的行政指令么?” —— 同事老莫

知乎用户 不 · 不 发表

上学路上,观察两处:
1. 学校开喷泉了——领导来了
2. 摆展示牌了——名校交流来了
3. 以上都有,衡水领导来交流了

知乎用户 李晔 发表

本人以前在出版社,那时出版社主打产品是个小众分类,但是处于垄断地位,活得美滋滋。

在出版社,尽管赚钱不多,但是好歹也是国企,领导对我很好,我也美滋滋。

但是新媒体时代到了,传统出版业就不行了。

让我下决心转行的是一件小事,有次找保洁来家里擦玻璃。

保洁说,你找点报纸,我印象中家里到处都是报纸。

然后我找了十分钟,愣是没找到。

我愣了一分钟,发现一个事实,我已经很久不买报纸了…

我又想了一下为什么,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需要报纸了,公众号,微博,知乎,比报纸快还有意思广告也可以无视,还不用买,谁看报啊!

我再深想一层,那出版业是不是要死翘翘了?

必须是啊!

果断辞职,领导挽留我拒绝了,然后在新媒体方向找到了工作,收入翻倍…

你以为这是个立志故事?

no

我发现现在都在看视频…

知乎用户 Sheldon Zhu 发表

当看到我老婆对我颐指气使的时候,我兴奋的告诉自己,我们正走向一个光明的时代。
男尊女卑的观念在恋爱阶段早就被击得粉碎,男人们终于完成了幸福靠组织安排 – 幸福靠右手 – 幸福靠情商的三级跳。在恋爱中我们逐渐学会了妥协、共赢与让步。在这一群知性的男青年走向社会成为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之际,我想大声疾呼:充分的、丰富的恋爱经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知乎用户 素年锦拾 发表

上周去香港公差,由于一行同去的同事较多,晚上预定的酒店房间住不下,临时又没有多余的房间可以预定,于是电话给酒店让增加一个床位。电话放下没多久,门外就来服务员阿姨增加床位。听到阿姨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且与当地香港人发音不像,于是多问了了几句。

在攀谈中得知得知阿姨是来来自于大陆,十多年前与香港丈夫认识后便开始往返深圳与香港两地,结婚后便定居在香港,近两三年成功申请到公屋。即便已经申请到了公屋(超低于市场价购置),但依旧感觉在香港生活压力大,日常开支及房贷开销远高于大陆,两人已经打算不要小孩,就这样工作到退休,房子是可以一直居住到老去,目前就是攒钱给自己养老。

曾经在大陆人眼里,印象中的香港是高楼林立的繁华国际化大都市,人们安居乐业,华服美食,生活幸福指数高。而如今,大陆赶超香港之声不绝于耳。

数十年前,这位阿姨正年轻,可能她以为来了香港会有更好的生活。殊不知,真正来了港城,即便幸运地申请到了公屋,也没有多余的经济能力去负担一个小孩。

在这过去的十多年中,香港发展逐步放缓,大陆经济突飞猛进,呈现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势。如果她当时继续留在大陆,即便没有追随经济形势风生水起,想必孩子还是要得起的,再不济一线城市留不下,二三四线城市总是可以回去。

说到丁克,已经是不陌生的词了,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中,很多人会选择丁克。当你听到因为生活压力过大而选择丁克时,想必内心还是会有一些荡漾。毕竟,主动选择去丁克和被动接受现实去丁克,不是同一个概念。

这次去香港,还感觉一个变化:过关没有前几年严格了,前几年要核对人、看证件、问问题,去年来的时候还看看通行证,问题都没问;现在都是自助过关,即便没有通行证,用护照过关也行,而且没有人盘问,一些工作人员只会在你遇到问题时前来咨询解答。

预计会在不久的将来,深圳与香港之间的关口将会拆除。好比深圳以前设置了很多关口,将深圳分为关内、关外,来回关内关外需要核查下信息才能放行,现在这些关口早已拆除。大陆和香港的来往流程将会逐步简化,需要办理的通行证也会消失,届时去香港将会和去别的城市一样方便、普遍。

前几年深圳人送小孩去香港读书是一种流行且有钱的标志,现在则逐年降低,而且一部分香港人开始送小孩来深圳读书。

这些现象都其实在折射出一些趋势:大陆一线城市的发展速度已经逐步赶超香港,大陆与香港的关系将会更加亲密,香港其由于历史及地理而带来的特殊性将会逐渐消失殆尽。这个趋势,是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深圳来往过去香港的人可以清晰感知到的。

其实作为正常的社会人,只要你在和周边人接触,在和这个时代一同前进,自然是可以关注到一些将要到来或将要发生的趋势:

  • 人口老年化在逐渐加剧,新生儿出生率则是逐年下降,预计不久将来,三胎及不限制人口出生都会推出;
  • 消费升级现象越来越明显,目前的 90 后、00 后以及 10 后,他们会提前消费、舍得消费和愿意负债消费;
  • 人工智能大面积普及后将会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冲击;
  • 每一次新技术的革新,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消灭老的商业模式;越来高度重复和高度没有效率的工作,越会更快被替代;
  • 当前 90 后左右年纪的年轻人缴纳的社保,等到他们退休的时候,极有可能是领取不到……

当然,针对各行各业各个岗位、工种,肯定还会有很多更为明确的趋势,只要你认真观察变化,你肯定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提前感知到一些大势。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能提前一些感知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及时站立风口浪尖,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甚至有些人,还能改变潮水的方向,比如说张小龙、乔布斯、马云。

在机器人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柯洁,其实就已经掀开了人工智能对现实世界的冲击,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认知不认知,更大的冲击,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将会慢慢到来。

不用多久,很多人就可以深刻意识到,广告语中说的 “未来已来”。

那些你能感知到的趋势,你可以理解为未来时间提前送给你的馈赠,最好的方式是去主动拥抱它,而不是回避。

在观察到这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趋势时,你可以做的是思考:这些趋势中有哪些潜在可利用的机会,有哪些可能对自己造成冲击的影响,有哪些趋势是在自己感知到后可以提前做准备的。因为一旦这些细微变化形成趋势,那么接下来便是轰轰烈烈的改变,速度将会是迅雷不及掩耳,你并不会来得及有时间做些举措。

如果你做的是大量重复性、没有效率的工作,那么你要从现在开始谋划,如何在 AI 及新技术到来前,自己不被替代掉。增加自己的实力或者是改变工作方向,都是需要预见性的进行。

给你一个岗位、给你一份工作,然后你就可以一直干到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便是稳定如国企,也有下岗的一天。36 岁的收费站大妈被辞退,既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变革举措,也是大量重复性可替代工作终将消亡的一个典型代表。

哲学中说到:唯一不变的就是事物都在变化。作为个人,在面对未来变化时,除了迷茫之外,其实你可以做一下三点,让你在大势面前多一份信心,不至于只有深深的无力感:

1、培养自己的趋势感知力

一般来说,只要是正常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其实在自己的活动圈内都会有着一定的感知力。因为你也是社会的微小一份子,你认真的生活,就是和社会同呼吸共进步。只是对于同一个趋势,有人看到了机遇,有人看到了危机,有人欣喜若狂,有人无动于衷,也有人怅然若失。

多关注周边的变动,多留意新技术的革新,多阅读、多交流、多践行,至少让自己加深在某一个领域的钻研,只要你不是一个封闭的孤岛,那么,在合适时候,你肯定能培养出一种趋势感知力。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轰轰烈烈的大势来临之前,希望你能因为早已有预感而足够有信心来面对。

2、主动学习、主动接受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即便是富可敌国的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作为世界上出色的投资家和企业家,每天也是要学习阅读 4-5 小时。巴菲特就是在阅读了数十年的一份报纸中才发现一个买入机会,而这个机会则让他资产增值了数倍。对于资质一般的大众来说,学习绝对是有效改变阶层的方式之一。

当趋势来临时,你要做的不是回避,不会拒绝,而是主动接受,积极拥抱变化。

预感并不是无端发生,正确及精准的预感,背后都是有一系列逻辑支撑的。当你获取信息足够多,当你对某一事物足够了解,你就会对一些事物的发展做一些判断,因为你知道你是有逻辑有条理在支撑这些判断。即便你在大趋势上可能一时失误预判错误,但是只要主动接受、积极改进,也是存在一系列潜在机会可进入。

3、跃迁趋势变化

事物都是动态关联的,完全独立运行的模式几乎不存在,在未来也不会存在。世界将会向着一个大方向前进,一种趋势的发生,势必会跃迁到上下游,由此及彼都发生一些变化。那么,在你认知一种趋势时,即便抓不住这种趋势带来的直接机会,跃迁到其他相关方面,说不定会有参与机会。

好比前几年爆发的智能手机热潮,大家都去做手机了,如果没有充足的实力及优势去开发智能手机,那么能在智能手机周边相关的领域做一些努力,胜算机会会比在一片红海中去试图竞争大得多。

这个道理其实和淘金时代,大家都去淘金,一部分人卖卖铲子其实也能暴发,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时代,迎面而来的是无数个变革,新旧事物的交替速度将会越来越快,每天醒来,一些变化便已经发生。并不是时下流行的鸡汤危言耸听,而是现实却是残酷。

因为,时代在抛弃个人的时候,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说。

知乎用户 陈泽进 发表

2014.4.30
有些话想说,不止从何说起。
东宛扫黄 - 到全国扫黄 - 到互联网扫黄
-– 连带着打击赌博 (很多赌博厅,老虎机的都悲剧了).. . 最近这种擦边球的生意都赶集收手吧。

房子肯定不妙。媒体铺天盖地的形势严峻,这样一股舆论风吹起来,很快影响整个社会的。
几乎所有城市,房地产都占着大头,作为支柱,影响面太广了,完全无法说这只蝴蝶会掀起怎么样的一股龙卷风。只能说能考公务员的,事业单位的,这一两年内赶紧避祸吧。

2014 .3/7 看有人评论,求赞吧,赞好少,好凄惨,再补一些东西。
十年前杨元庆就是联想的少帅之一了。
后来主持 FM365 烧了多少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查。
这个鸟人,无大才的,坑爹货。
所以有看到这种下跪新闻,心理就一咯噔,要坏了。这货本来就坑,现在看来这高层也腐朽了。

2014 2 /5 更新

11 月 2 日,发在朋友圈的,短则二个月长则半年,必会联想股票必定大跌
为什么是两个月,因为年底财报是上一年的。
会持续低迷多久? 1 杨元庆还在就不要买了 2 没有重大的绝对的利好也不要买

-——————
新闻说:习夫妇穿的是某中国品牌西装大洋创世,第二天赶紧去买,又几天卖,挣了几百块。本来也就几千的钱去买,苦逼应届生没钱。
新闻说:习总吃什么榨菜,明天他的股票也要涨。
其实很多是主要是靠阅历。
再举个例子,大约 82 年,邓主政,裁员缩减机构,结果中央机构是缩编了,地方人增加了。
同理,今年说的减少机构什么的,大家不要当真。

说有从小事看大趋势太难了。多是马后炮 。 各地方情况是不一样的。你从一个地方看到了来预测全国大趋势,靠谱吗? 最明显在天涯的经济论坛都在说我们这经济不行,全国经济要崩溃了。
所以只能看到一些小趋势:比如
谷歌出了安卓,无人汽车,生命,能源等 X 项目,股票要大涨。
苹果被媒体批体无完肤,没有创新,股票要大跌、

只有极少大趋势是可以猜到的:房价不停涨,媒体不停鼓吹,经济泡沫迟早要破,不过一个地方破了,其他还没破的地方支持政府兜底,比如海南 95 年房产泡沫,各种地方三角债务的解决,现在温州的房价大跌,政府迟早要出面… 不过这个也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

总归要增加阅历:推荐一些书目:激荡三十年 激荡一百年 浪潮之巅 李光耀回忆录 创业家过去三年的杂志

夜深人静,我以前坚持日三省吾身,现在少了。 回顾一下这个问题作些补充吧。
楼主应该问的是一种思考方式,那我说下我的思考方式,当然方式方法只是网能不能捕到你想要的鱼又是另外一回事

具体如下:
看到一条新闻,思考他从哪里来,现在又如何 ,又将往哪里去。
多读书多看报,寻找相似的例子

知乎用户 崔朋 发表

1 街头门脸房租金会在最近两年内暴跌,2 国家最近两年内会推出电商相关税种,3 地方政府会用各种隐蔽手段逼着街头巷尾的商贩和个体户退出市场,4 餐饮行业会被更大更专业成本更低的餐饮公司统治,5 外卖用户会得到可口廉价的食物,

随着餐饮行业被美团 百度 饿了吗拖进外卖市场导致餐饮行业的客户不在局限于直径一公里内,网络外卖导致餐饮顾客不再需要知道商家店铺在哪儿,即使商家店铺位置很偏僻也不会导致外卖生意变差, 一旦某些人发现开店赚钱不再依赖店铺位置,不再依赖店铺环境,不再需要购买桌子板凳,开店只需要一个炒锅 一个智能手机 一个小票打印机,外加一点炒菜手艺,这时候会有很多人加入餐饮行业,这些加入餐饮行业的很可能只有一部分做饭能吃的,但这一部分会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更多人依靠低租金甚至无租金的成本优势冲垮高租金成本的街头门脸房经营商户,

这种冲击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敢于尝试机械化外卖商家, 合理机械化会让原本房租成本就很小的外卖商家近一步降低人工成本并大幅提高外卖加工能力,机械化后外卖商家可以依靠低成本优势近一步冲击门脸房商户,

经过机械化改造的外卖商家从流水额来说已经具备企业规模,这时候政府从自身利益考虑会对具备企业规模的外卖商家征税, 外卖商家刚开始会抗拒纳税,理由无外乎利润太低,一旦征税会导致成本太高竞争不过街头门脸房商家,这时候任何理性政府人员都会倾向于扶持能征税的外卖商家, 这种情况下政府会用各种隐蔽手段逼着那些没法贡献税收的小商贩和门脸房商户退出市场,从而让能征税的外卖商家近一步做大,

随着美团 百度 饿了吗等企业从追求市场份额增长转向追求利润增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利润被吸到北上广深,这时候被吸血的地方政府会快速推动电商征税相关法律法规出台, 从而减少北上广深在本地的吸血量,

知乎用户 郭子栋 发表

都说十年股票一场空,我家算是比较幸运的。

老父是个股迷,有事没事就跑证券交易所散户大厅,听听那些个民间高手站在凳子上喷洒口水,也是件很意思的事情,大厅里可以打到免费的开水,肚子饿了有随身带的小点心,中午就在门口买一根刚出锅的,热腾腾的玉米当午饭,偶尔还会买点酱汤煮的香豆干打打牙祭,下午下个单,再打个盹,过了收盘时间,在喧闹的欢笑或者怒骂声中醒来,附近的菜场逛一圈带回晚上的小菜,老头子充实而美好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07 年的某天,我家老头子照往常一样在门口买玉米,卖玉米的老太太就跟我家老头子讲了: 老爷叔,我也开了股票账户了。

当时我家老头子就惊了,都知道股市其实就是博弈,你赚我我赚你,如果连老太太的钱都不放过,可见股市里的泡沫有多大?

于是当天就在家开了家庭会议,结论就是退出股市,买房。

之后的股市情况,大家都知道,不说也罢。

知乎用户 鹿晗 发表

当我看到东北的计划生育执行的那么好时,城市化率又已经那么高,我就知道,东北没有未来可言了。辉煌了三百多年,领先内地三百多年的发达东北将要没落了。

这比下岗,国企破产,腐败什么的都要可怕的多。

知乎用户 烧仙草的记忆 发表

背景是喜欢去新浪看体育新闻。

不经意发现五年间每天新浪头条都是一个人。

知乎用户 ThymeLeave 发表

我去医院给孩子排队领号,发现家长们为了孩子可以早上 5 点就起,然后大冬天队伍排 500 米,于是我得出结论:【人们会为了孩子而慷慨花钱】,于是我去搜集关于孩子的业务,比如摄影、培训教育、医疗卫生、艺术、相关实体产品等等,发现确实如我所料,赚孩子的钱比赚大人的钱要来的痛快些,于是,我打算从事孩子这块业务。

知乎用户 一念​ 发表

一、2009 年,我在中关村在线做手机论坛版主,当时主流手机我都有玩过,大家经常看到的手机测评和软文有一些是我写的。当时百度还没意识到安卓等智能机的崛起,还布局在塞班等设备时,我对行业的分析,未来的手机,将更加的智能化,且不局限于手上,将走可穿戴设备的路线。再根据分析, 依照当时以及未来 5 年的科技手段, “眼镜手机”上,在眼前增加个显示器,用来成像不是问题;接打电话也不是问题,而系统方面,强有谷歌的安卓,弱有三星八达,精有苹果 ios。硬件软件的成熟都将催生这一神奇的设备诞生。可是,“眼镜手机”是在科幻电影已经出现过的构思,其他厂商比如摩托罗拉已经申请过 “眼镜手机” 概念的专利了。
这样看来,认识到这个趋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猛一看,没有关系。但是,没有关系我可以去找关系:
我认为头戴眼镜手机目前没有解决的问题有:
1、操控。以目前来看,谷歌的眼镜有语音操控和陀螺仪,但是语音不方便,陀螺仪无法区别转头和转身。
2、续航。电池是个问题,尤其是戴在头上的时候,以佩戴眼镜的方式去扛一块电池,有压力。
3、隐私。当别人用一个摄像头对着我的时候,我会感觉不舒服。
后来,一个很巧的机会。来了一份灵感,让我发明了一项专利。这个专利在解决 “眼镜手机” 操控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其他两个问题。简单来说,这个专利的专利点在于将一个鼠标一样的装置安放在人的脑后,把人的颈部当作鼠标垫那样的去操作。后来从 09 年开始研究,并在 2012 年做出样品,已申请了专利。
二、2010 年,发现 MTK 的手机设备已经开始妖魔化,全部靠低价、奇葩的造型来抢市场,而以摩托罗拉里程碑为里程碑的智能手机的崛起,让我看到了安卓机的春天。后开一淘宝店。开了一年多,3 钻,100% 好评(都是 2000 以上的智能机,没刷钻)。都是主动来找我买手机的朋友。因为我不在深圳北京,拿货没有价格优势。但是每台比其他店贵 100 元,一样日夜忙不完。忙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把店关掉,因为我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这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三、2012 年,专利申请了,我发现另一个小趋势:身边的人,都在更换更为高端的手机。但是,遗留下来的手机却不知如何处理。而我预判二手电子设备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再次流通是价值,打包租售亦是趋势。(后来的打车软件大战,包括现在手游、手机软件横行起来后,做手机软件的朋友都需要各种终端做测试)我拉起了几个朋友,从方便用户查串号入手,建立一个类似 360 的服务平台,然后开通二手产品的交易功能。再继以添加游戏功能,让二手物品成为游戏中可掉落的装备。由于资金原因,现在项目在上海,暂停。

目前,正在融资。

知乎用户 孙大禹 发表

我跟爹矛盾重重,价值观冲突严重,但是很同意他 96 年的一句话,当出租车司机和大妈们都冲进交易大厅开始买股票的时候,你不跑你就是孙子。

后来。。。

知乎用户 贵重物品 DR 发表

当年在楼下有个卖水果的店叫水果银行。

最早推出的卡是 200 送 30。。。500 送 100。。。

我充了 500,毕竟家里人吃水果,或者要去送礼都可以用。

然后这个店推出了一个充 1000 送 300。。。充 5000 送 1000。。。。。。

然后这个店上了央视二套开始打广告。。。

我的印象中,只要上了二套打广告的,做了什么生活这类节目的。都会挂。

我速度的用掉了卡,并且叫家人不要去充值。

过了不到一个月。老板带钱跑路。。。留下一堆充了 5000 的人。。。

知乎用户 Canva 可画​ 发表

说到从身边的细节去发现大的趋势就不得不说我们设计圈了!毕竟每年年底对于下一年的风格预测都是大家根据身边的细节总结出来的!全球最大平面设计交易平台 99designs 就在近日发布 2019 年十大平面设计趋势预测。·

那么大热的趋势都有哪些呢?

1. 3D 设计和文字排版

2. 不对称版式

3. 装饰风

4. 二十世纪中期现代风

5. 持续进化的撞色和渐变色

6. 高灰度 / 暖色照片

7. 精美插画

8. 饱满的衬线字体

9. 开放组合

10. 等距风格插画

1.

3D 设计和文字排版

3D design and typography

3D 效果的平面作品现已很常见,逼真的设计形态让观众无法移开视线。3D 文字排版尤其让人能感觉到这种趋势的流行。字体不受限制是 3D 文字排版的一大优势,你可以用任何字体演绎:粗体、衬线字体、手写字体……

除了字体,不少 3D 渲染构图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如 Pinch Studio 的 3D 波普艺术,又或是 Issey Miyake 的 3D 材质食物,都展现了极具未来感的色彩、形态以及形式。

2.

不对称版式

Asymmetrical layouts

随着像 Canva 这样基于模版的设计工具的流行,中规中矩的网格板式已经开始淡出,设计新手们即使不懂网格原则,也可以设计出漂亮的网站和平面作品。设计师们则更加追求新奇有活力的设计作品,不对称设计的走红应运而生。

无论是在设计合成里,还是在 APP / 网站上,不对称设计都会用一种动感十足的状态脱颖而出。用户会被此类设计中的信息和图案吸引眼球,对隐藏信息产生天然好奇。在他们自然滑动屏幕时,奇妙的趣味便产生了。

3.

装饰风

Art Deco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诞生了 “现代设计”。这段期间产生的两种风格正在今天复兴:一种是 19 世纪 20 年代极具装饰性的装饰风格(Art Deco),以及 50-60 年代特点为几何形线条的 “二十世纪中期现代风格(Mid-Century Modern)”。

装饰风在 Logo 设计中尤为突出。在不少出色的设计师们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线条复杂且极为对称的风格演绎。在字体设计中也有这样的趋势。这种设计风格具有奢华精致的感觉,跟前些年流行的质朴乡村风格的设计大相径庭。

4.

二十世纪中期现代风

Modern Mid-Century Modern

在装饰风时期后,设计师们决定让功能指导形式,抛弃繁复的设计,采取更简洁、自然、明快的线条。尽管二十世纪中期现代风近几年在室内设计和时尚领域屡见不鲜,但它在平面设计界的影响才刚开始。

这种风格在战后时期标志性的广告插画中颇具主导地位。就像在那个时期一样,小公司和创业公司意识到了手绘插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许多品牌的落地页面有不少这样的插画,它们常常具有明显的现代感,但同时保留了二十世纪中期现代风复古梦幻的配色。

5.

持续进化的撞色和渐变色

The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duotones and gradients

渐变已经成为一种近年设计圈默认的流行趋势。尤其在 Logo 设计中,我们看到了这种风格的强势回归。其中一些是常规的配色组合(比如:蓝 / 紫,红 / 橙),另一些则是采用了对比更强烈的双色渐变。

另一个 “撞色” 趋势,已经有很多人都预测了它的回归。多亏 Spotify 和他们标志性的播放列表封面,这两种平行趋势相遇了。

6.

高灰度 / 暖色照片

Steady rise for warm and

moody color palettes for photos

就像每种潮流都会出现反潮流:饱和大胆的撞色也促使了复古柔和色彩的回归。这些色彩直接把我们带回了柔和胶片机的 70 年代和哑光录像带的 80 年代。当每个色彩中提高了适量的灰度,这些照片便拥有了霓虹色无法匹敌的温暖与伤感氛围。

7.

精美插画

Custom illustrations lighten up

在数年粗线条插画的流行后,近期我们看到了更为精致优雅插画的兴起。深受植物和自然元素的影响,这种风格非常女性化,同时也唤起了观众心中的纯真无邪的共鸣。

这类风格在包装设计有着重要地位。精细插画通常与粗糙质地的包装纸形成特别的对比。在拥有了烫金和凹凸印刷等高级质地的加持后,这些插画总能在极繁和极简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8.

饱满的衬线字体

Buxom serifs

尽管插画变得越来越轻巧精致了,字体的风潮却向粗重饱满演变,尤其是衬线字体。在非衬线字体维持原状的同时,2019 将是衬线字体的一年。

定制字体对于想要树立形象的品牌来说越来越重要。在简单普通的衬线字体主宰多年后,人们开始发现它变得缺乏特点,略显单薄。这一点催化了衬线字体的多样化。谁不想一眼看上去就性格独特,让人印象深刻呢?

9.

开放组合

Open compositions

还记得那句 “给想象留点空间” 的老话吗?在经历了长期使用方框网格来规范元素摆放之后,设计师们开始探索更开放自由的元素组合方式。这就是那种会让你感觉到只看到冰山一角的设计。

这些组合大胆使用空白空间,避开了清晰的视觉层次,平面中的每一个元素似乎与其他元素并没有必要联系。乍看上去有些凌乱,但实际上破碎和分裂的组合需要很强的构图功底,最终的指向都是来自设计师的一个巧思。

10.

等距风格插画

Isometric design

相对把元素自由拼配的开放式组合,等距设计用一个个小空间创造了整个有序的宇宙。等距设计听上去非常有技术性,但事实上还是在平面上画出的三维物体。这种风格最热的领域是图标设计。它相较于扁平化设计有着更强的策略性和温度。更值得一提的是比起 3D 设计,这种文件的占存更小。

我们又将迈入非常精彩的一年:具有前瞻性和高科技敏感度的设计师们开始探索 3D、AR 等新领域;传统设计爱好者们也将依然用笔和纸创造新的流行。

========== 我们是 canva=========

精彩设计,随时随地。

不用出国,看遍全球设计。

海量模板,尽在 Canva!

→戳这里即刻拥有超级简单易用的平面设计软件 - Canva

知乎用户 暴暴 发表

1 读小学时玩小霸王玩得比较疯,生病了,症状类似发烧,去了各种医院,无解,其中一个医院给出的答复居然是电脑综合症,具体这个是什么病医院也说不上来。老妈实在没办法了,带我去寺庙做了净化,具体的就是一个道士摸着我的手指头念咒语之类的,然后开了一副中药,回去吃完睡觉第二天起来就痊愈了。到我真正懂事后,每每回忆起这个事情,我都觉得寺庙啊之类的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应该会有大发展。从此也开始学习风水学,面相等等方面的一些知识。一个亲戚是做这行的,帮人做法事,2000 年以前都挺苦的,现在名声出来了,年入 500 万 + 吧。并且我坚信以后道士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各地的寺庙香火都越来越旺盛了,和尚法师们都活得很滋润。
2 读大学时爱玩星际,那个时候只有战网和浩方,战网有 lag,浩方没积分,都玩得不爽。写了一个商业计划书找了人投资,搞了个游戏平台取名叫 VS,没 lag 有积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把浩方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从此我相信只要了解用户,洞悉痛点,做出真正接地气的产品,敢于做产业升级,前景是很广阔的,崩管对手有多强大有多少用户,想清楚了就去做。有想法 + 有执行 = 有几率成功。
同理:联众被 QQ 游戏干死了,dota 被 lol 消灭得差不多了,诺基亚摩托罗拉被苹果给灭了。
3 智能手表出来了,传统手表在年轻一代要没落了,有传统手表股票的赶紧套现走人吧。参照柯达的案例。
4 乔布斯死了,苹果不再传奇了,推出的产品都没有震撼的感觉了。
5 中国老年化社会要到了,想创业的朋友赶紧瞄准老年人市场吧。
6 上海自贸区成立了,赶紧建议朋友买了自贸区的房,价格噌噌噌啊。买了点自贸区概念股票,小赚一笔。
7 当我听到儿子的第一声啼哭,我知道我以后再也不能为所欲为了。

-———————————-
广告时间:
准备从腾讯出来做手游方向的创业,合伙人还差一主美,有意者请联系我。(本人当年 VS 平台创始人,相对靠谱。)

知乎用户 图灵 Don 发表

1)互联网已全面向移动端转移
发现源于这一组数据:
2014 第四季度财报:阿里移动端成交额首次超过 50%;
2015 第一季度财报:百度移动营收占比达 50%;
2015 第一季度财报:Facebook 移动广告收入占比超 70%;
2015 年 5 月 6 日消息:谷歌在 10 个国家移动端搜索量超越 PC。
2)腾讯移动端在与其他公司的对比中落后了
有趣的是,找遍网络,不见腾讯对移动端收入占比多少,是否超过 PC 端的描述。
照理说,作为中国 Facebook 的腾讯,有理由达到 “Facebook 移动广告收入占比超 70%” 的水准。但现实里没有,这是什么原因?
腾讯在 PC 端的根基是游戏,它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游戏。在移动端,马化腾想移植 PC 端的变现模式。但很可惜,移动游戏很难堪此大任。
移动端的主流盈利模式,当前看是广告,游戏只是补充。腾讯不得不向这一模式转向。
3)进而,腾讯要提升移动端业绩将怎么做?
微信用户 5 亿多,如果按 60% 的人使用朋友圈,就是 3 亿人;如果按 80% 的人使用,就是 4 亿人。这是很恐怖的。
这样一个超级频道,相当于多少个 CCTV,多少个新闻联播?
微信广告变现存在很大想象空间,最近微信广告业务被集团收回,也表明麻花藤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应对。
如果下一步网速和流量提升,朋友圈大面积接入短视频,这就是让 CCTV,任何 TV、视频网站相形见绌的超级频道。
4)由 Vivo 手机投放微信朋友圈广告想到的
前段时间,朋友圈出来个 Vivo 手机广告,进一步查证后发现,微信的广告投放人群定位主要是定城市。对于更精确的人群画像几乎不涉及。简单说就是依靠海量用户,广投。
通过计算,微信每天靠卖 5 亿用户,可以坐收 2500 万,这一数字也非常惊人。虽然它的精准度相比 Facebook 还差非常多,但是依靠覆盖度,依然有厂商愿意投。可能原因在于,朋友圈虽然精准度很低,但相对其他媒体如电视、报纸、网站,到达率相当高;而价格相对热门综艺节目动辄上亿的冠名费,不算太高。
Vivo 手机,这又是一家值得关注的现象级企业。
小米 2014 年出货量超过 6000 万台,而 Vivo2014 年据传出货量近 3000 万台。这个数字可不简单。按照 2000 元 / 台计算,这就是 600 亿。就算他虚报销量,我们按 2000 万台算,也是 400 亿。
按照 10% 的市场投入费用,它每年投放的广告预算可能高达 40 亿元;按照 5% 的市场投入费用,它每年投放的广告预算可能高达 20 亿元。
所以,撒一两亿在微信朋友圈,这不是什么问题。

丨《未来知识图谱》订阅私信暗号:“挥一挥匕首,不留一个活口”

丨探讨虚拟现实、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 O2O 问题,我的微博→ Sina Visitor System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两年从公益广告到商业广告到电影综艺,甚至到官方宣传册,推崇女性在家、女性较弱、女性提前生育、女性连着生俩的家庭模式已成趋势。

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你们自己想想,从结婚登记到医院妇幼,从小品相声到综艺嘉宾,从宣传画到生育手册,是不是越来越有这样的意味。

给你个表情自己体会。

知乎用户 霍冉 发表

看一个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看出租车的起步价,高了没人做,低了司机师傅不爱干。
基本上分析一个行业就是关注上下游行业,关注上游的企业基本可以提前半年发现行业趋势。

知乎用户 一只小白 发表

细节:各种非遗无人继承,商业化无孔不入。每天都有小语种在消亡。

趋势:世界文化正从多元走向统一。

希望这种趋势不要实现,不然会是多无聊的一个世界。

知乎用户 石老板 发表

每次去 ktv 尝试唱的新歌越来越少,唱以前的歌越来越多… 老了

知乎用户 康文涛 发表

裙长理论_百度百科

知乎用户 Gravity 发表

大概是两、三年前吧,喜欢一个男装品牌叫速写,陆陆续续购买了部分这个牌子的衣物。
去年(2017 年)7 月其公众号的一个定期活动——“说出遇到速写的故事,送背包”,以下是我为了赢背包的无耻装逼,特意从公众号里翻出来给大家看

故事里提到了江南布衣(速写品牌母公司)港股,我通过这个牌子,觉得公司可能有潜力,关注江南布衣 H 股后,看了看财报(2017 年半年报),分红超 8%,利润增长率约 24%,PE 约 8 倍,虽然上市时间不长,市值较小存在老千可能,但依据其门店增量和我自己购买衣物的体验,以小见大觉得其业绩可信,后续增长动力良好,市场对其估值错配…

这是刚截的周 K 线图,当时价格(2017 年 7 月—9 月)约在 6 元以下波动,当前(2018.3.2)价格 15.4 元,涨了一倍多。
而且,怎么说呢,比起 A 股的服装公司,依然不贵呢(最近出了年报保持高增长,关注的人逐渐多起来了)。

(声明:仅为装逼答题,无吹票意愿,不构成投资建议)

知乎用户 冯程 发表

题主本意是"见微知著"。一些知友认为小样本的观测无法准确预测大趋势,这是对根本矛盾。说实话,上面说那些例子,绝大多数都有经过其他途径加深印象辅以验证,尤其是经济环境方面的回答。你能在不消费不投资不挣工资不看新闻不与人交流不阅读的情况下,通过一枚硬币或一场发布会就能判断出经济运行趋势?
所以,我理解本问题的本意在于,如何在尽可能小的样本数量下得出接近于事实的预测。这个问题估计得邀请统计学方向的土豪作答。
我的导师在做研究时,最重视的是"逻辑上的合理性"以及"和主观感觉的相近"。换句话说,从一个现象推出结论,要有逻辑上的关系;而这种逻辑关系,是和人们日常认知相符的。比如"一叶知秋",逻辑上的合理性就在于树落叶 – 减少消耗 – 气温下降是原因 – 季节更替;人们也的确有这样的感觉 – 一想到树叶漫天飘的场景,便感到凉风袭来,不禁裹紧了身上的衣服。
既然这样,我们在试图"见微知著"的时候,必然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逻辑上是否合理?主观感觉是否存在?解决了前者,就解决了"大趋势",解决了后者,就解决了"小事件"。
当然前提是,你得"见微",留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知乎用户 陌小生 发表

说一个我有着切身体会的例子。本人现在读大三,记得我在读初二的时候,家里有一次办酒席,我的一位在银行工作的舅舅在很多亲戚面前第一次谈起了股票的事情,他不无骄傲地说出了他一年前开始炒股,并且大赚了一笔的秘密。然后他开始鼓动亲戚们都加入到炒股的行列中来,那个时候我的那些亲戚们对股票几乎一无所知,但出于对舅舅的信任加之金钱的诱惑,包括我妈在内的亲人们就表示愿意尝试,只不过我记得他们买的都是一种风险较小的基金,而且投入金额也都不大。
在那过后,事情开始朝着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上证综指一路高歌猛进,全线飘红。本来没太把股票放在心上的父母惊喜地发现他们收获了丰厚的回报,于是乎决定将家里的闲钱全部投到股市里去。我记得在那段时间,我放学回家基本是不可能看到体育新闻的,因为那时我家的电视永远都锁定在财经频道,平时只关心柴米油盐的老妈忽然变成了经济专家,张口闭口都是什么利空利好,红筹蓝筹的。当时的我虽然年少,但是已经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随后的股市依然如脱了缰的野马一样,股指冲破三千后冲四千,冲完四千又向五千大关发起挑战。随着股指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卷入了这场洪流之中,股票的概念和含义也被更多的人熟知。我记得那会儿人们见面都不兴说客套话了,上来就是一句 “怎么样,昨天大盘是不是又涨了?”。股票和基金已然成为街坊邻居们最流行的话题,每一个谈论它们的人的脸上都洋溢幸福的红光,似乎掌握了一种可以不劳而获的秘诀。但是我仍然坚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真理,觉得股市的火热不过是泡沫的剧烈膨胀,并且我深深地怀疑它破裂的时刻已经不远了,我怀着作为家庭一份子的责任感向老妈表达了我内心的忧虑,无奈我在家里的发言权实在太低,得到的只是一句小孩子懂什么的回应,于是我只能选择滚一边玩去。
接下来的情况不得不说就有些惨烈了,大概是在某一次中央开完一个什么会后,股市开始急转直下,股指从巅峰时期的六千多点如同坐过山车般一下跌落到两千点左右,一场惊世骇俗的大熊市来临了…
总之,在我身边发生的这个例子使我对一句话有了深刻的领悟,那就是当菜市场的大妈都在谈论股市的时候,你差不多就可以抽身而退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评价俄罗斯籍中国网红伏拉夫?

知乎用户 心擒园丁 发表 [ 为 DQ 效忠 心擒园丁的视频 · 12.3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35588860500635648) 知乎用户 狗东西 发表 不知道有人看过他早期视频没, …

知乎是百度负面新闻的爆发源头吗?

知乎用户 杨朝伟 发表 命题不准确,不单是百度的负面新闻,几乎很多负面新闻的传播或者不实新闻的反转,它们的权威呈现都是在知乎,这得益于两点: 特有的传播链条 完善的自我纠察能力 特有的传播链条 除了百度的一系列事件,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的案 …

视频号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入口

微信的小版本更新带来了全新的视频号。虽然是小版本,但是前进了一大步。这个版本被业界普遍的低估了,其重要性可能要再等几年才会被完全认识。 视频号是什么?公众号说,再小的个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对于视频号,再小的品牌,无论是公司、机构还是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