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学校坠楼后,没人觉得自己有错
一个孩子,自学校屋顶坠下。 孩子的母亲相信,孩子在学校里经受了不当霸凌。 去查证时,一整个班级众口一词铁桶江山:说这个班从头到尾和睦得很,不会有霸凌事件的。 ——以上情节,出自日剧《Legal High》的特别篇1。 剧中面临的困境是: 无 …
我经常会转发一些(偶尔也会发一些)关于社会公正方面的内容,比如女性被压迫或种族歧视为什么不对之类的。当然有的时候有的读者不同意,觉得女性已经很有特权了或者种族歧视不存在。但大部分时候大部分读者总体而言还是同意我的(不同意的估计也不会关注我),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这些人。
在这些内容下面我们偶尔会看到一种论调,就是“和这么想(这么想=觉得女性已经有特权了等等)的人没什么好讲道理的,远离就是了”。这个论调可能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在网上和人辩论这个没意义”;“说这种话的我看到就拉黑”;“所以朋友圈要屏蔽亲戚”等等。
我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试图论证为什么这个想法是counterproductive的。
首先,在我开始论证之前,我想明确地表达:我认为和这些人讨论有益处,并不表示我认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着教育旁人的义务。很多时候与否认我们经历的人辩论是很耗费心神的一件事,更多时候与我们观点不同的人和我们讨论话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讨论,而是为了当爹。在这两种情况下,一个人决定不去耗费心神,而是“拉黑了事”,我觉得是非常合理的。比如说,一个从小被父母恶意对待的人没有义务在长大了之后试图去感化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我针对的主要是那些觉得某个话题很重要,并且自身没有受到过特别的创伤(或者受到过创伤但是精神没有遭到太大影响)的人,比如男性女权主义者或者一直比较幸运的女性女权主义者,比如支持LGBTQ的直人等等。对于这些人来说,我认为公开表达“会说出ABC做出DEF的人我们远离就好了”是很不负责任的一件事。
这一点在有些话题上已经被讨论过了,比如:如果你是同性恋那你移民不就得了?说出这种话的人便是没有考虑过很多人都没有想移民就移民的条件。
但是更近一点的地方也有很多相似的例子,比如一个女性分享自己被老板不公平对待的事,下面的回答很可能会变成“赶紧辞职啊”或者“你都不辞职还想我们说什么呢”。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其实是因为我们不愿正视自己的无力感。对方分享了一个的确很难的经历,【要么辞职要么忍着】是非常容易看出来的客观选项,对方当然也知道自己没法辞职的话也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因为如此才会上网来分享这种故事。而作为看客,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想要去帮忙的冲动,而当我们想来想去发现帮不上忙,就会很有无力感。当我们说出“赶紧辞职”、“这样的父母赶紧断绝关系”、“这种同事赶紧拉黑”……等等,我们其实是在给自己找出路。我们其实是在对自己说:我给了解决方法,是TA自己不愿意用,如果用了肯定能解决问题,我做了英雄应该做的事。
注意,我这里并不是说受害者不该远离——受害者如果有远离的能力,当然应该远离。不过受害者如果有远离的能力,估计也不会想到上网来寻求帮助。
我们在给别人建议“远离那些人”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别人是否拥有远离的能力。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自身也没有这种能力,而只是不愿正视这一点,便把一个不是出路的出路提出来,就可以甩手说“我给了你出路你不愿意走,那还抱怨什么”。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大不了去死啊?不愿意去死那还有什么抱怨的呢。”按照这个想法,所有人都没有抱怨的资格,那么世界永远也没有改变的意义。
你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吗?
很多人都会说不相信,但我认为会这么说其实是一种【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的自我保护机制罢了。当然,我不是说【任何人】都有可能往【任何方向】改变,或是说我们应该无限期地自我牺牲就为了等别人改变的那一天。(换句话说:家暴受害者应该立刻远离施暴者而不要去期待他们改变……虽然他们中也有可能会有一部分在未来能够真的改变。)
但是人的想法是会变的。你可以想一想你自己——你青少年时的世界观和现在的都完全一样吗?如果你的想法变过,为什么你会觉得别人的想法无法变呢?
我上面说了,给受害者提一个不是出路的出路不是给予真正的帮助,而是给我们自己的自我安慰罢了,那么如果你真的在乎这些人——受各方面社会压迫的女人、穷人、黑人、难民、小孩——然后你的能力又有限,要怎么办呢?
要知道,施暴者并不存在于真空之中。并不是说世界上有两个社会,施暴者社会和其他人社会,然后施暴者互相抱团取暖……不是的,施暴者就存在于我们当中。和你关系不错的亲戚、你的朋友、你的同事同学,其中可能就有做出那些明面摆出来会让你觉得不好的事——你可能不知道他们做过什么或者将会做什么,他们做的事也可能非常微小。他们中可能没有人会家暴自己的妻子或者猥亵小孩,但有可能会在招聘时随口说一句“这个女人长得好丑我们不要聘她”。
你可能没有能力帮助受害者,但你有能力使潜在受害者不变成新的受害者。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项工作会对自身造成影响,并且很难有成就感。
为什么会有人在网上说“我遇到这种人会直接拉黑,不跟他们废话”?因为1)跟他们废话非常消耗精力,2)当我们说“我会直接拉黑”的时候就好像我们已经做了了不起的事。能够不耗费精力而感觉自己做了了不起的事,不正是互联网的魅力么。
然而【真正】做事与之相反:真正做事非常消耗精力,并且始终得不到成就感。
如果你的想法曾经改变过,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改变呢?
是交流——一定是某种方式的交流。有可能你读了一本书、看了一个纪录片,或者你听见了别人的讨论、上网读了帖子、见证了他人的人生体会。
如果你的观点曾经因为别人引发的交流而改变,那你又为什么认为你自己引发的交流无法造成别人的改变呢?
每当我回想起我想法还没有改变的时候,比如说我不知道女权主义是什么并且对其没有兴趣(因为觉得与我无关)的时候,我也遇到过很多人对我说很多话,然后我给他们的回答现在想想也非常丢脸。但是我最后的改变是之前所有人努力的结果,他们其中很多人永远也不知道我后来会变成现在这样,但他们都是我变成现在这样的原因的一部分。
当我现在跟别人说一些话而别人做出非常无知的回答时,我就会想:也许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想起现在这个对话,然后会想【啊,我当年多么愚昧啊,幸好有当时那个人以及后来很多人孜孜不倦地与我对话,才让我变成了现在这样的人】。
假设你真的在乎社会公正问题而非单纯口嗨,那么你应该知道:1)并不是每个受害者都可以远离施暴者的;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无法远离施暴者,因为他们无处不在。2)真正帮助受害者的不是提议让他们远离,更不是我们自己远离,而是我们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施暴者。3)这种改变是非常耗费精力的,并且很难产生成就感;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些事,就应该做这种事。
最后,我想要再重申一遍: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和给自己带来创伤的人对话。我认为像“改变想法”这种事应该遵从实用主义:每个人都寻找对自己而言最简单、最可能带来结果的方式来做。给你带来非常多职场困扰的上司很有可能是和某人关系亲密的发小,而和你一直很聊得来的表哥也可能是某人的噩梦。
你的对话可能会使你们双方都不舒服,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损害你们两人的关系,更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出任何效果。但是改变世界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一个孩子,自学校屋顶坠下。 孩子的母亲相信,孩子在学校里经受了不当霸凌。 去查证时,一整个班级众口一词铁桶江山:说这个班从头到尾和睦得很,不会有霸凌事件的。 ——以上情节,出自日剧《Legal High》的特别篇1。 剧中面临的困境是: 无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如此霸道 作者:知足常乐 方先生: 您好,曾在新语丝和您的推特曝光的原中山大学罗笑南教授,现在已经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头牌教授。由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来管理混乱,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不少老师希望调走或辞职,学校为了阻止老师们 …
刘强东被控性侵一案的几个问题 ·方舟子· 北京时间9月2日(美国时间9月1日),京东发表声明称:“今日,我们关注到了微博上有一些用户在散布关于刘强东先生的一些不实传言。特此声明如下:刘强东先生在美国商务活动期间,遭遇到了失实指控,经过当地警 …
三说刘强东被控性侵一案 ·方舟子· 本来觉得对刘强东被控性侵一案没有必要再多说,可以开始写别的文章。但今天看到《华尔街日报》关于此案的报道,说是采访了几个知情者,有些新情况,觉得还是有必要再多说几句。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8月30日晚上刘强东 …
原创成长故事连载《紫树巨神》(5)苦攀高峰何大壮 作者:伊雁声 充满挫败感的李娟娟难免把一腔怨气撒在青梅竹马的何大壮身上,反正大壮早就认了这份免费出气筒的终身兼职。 他心疼老婆,更心疼儿子,顾不上心疼自己已经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 家里家外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