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台湾旧时代的课文,「没有太阳的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吗?
品葱用户 一只鹿兒 提问于 4/26/2019 相关问题:现在的你,如何看待《欢迎台湾小朋友》这篇课文呢? 根据BBC报导,台湾教育部在2018年通过12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纲,在高中历史课纲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引发外界关于台湾当局借历史教育「 …
(路透)
(节录自DQ图辑队)
近日,英国伯明翰一间小学因为教学生性别平等课程遭家长抗议,不但一天内有数百名小学生旷课,家长还在校外组织抗议队伍,一站就是长达数个星期的街头施压。
该抗议行动从今年三月爆发至今仍未平息。根据抗议家长的说法,3月1日,年龄介于 6到11岁、大约 600名穆斯林学童在帕克菲尔德社区小学旷课,他们的家长组织抗议队伍,在学校外面展开了为期数周的抗议施压行动。
根据英国《平等法》的规定,帕克菲尔德社区小学的所有学生都需要接受五堂「没有边缘人」(No Outsiders)性别平等教育课程。他们在课堂上阅读《妈咪、妈妈与我》(Mommy, Mama and Me)和《国王与国王》(King & King)等与同志关係有关的童书。
事实上,英国法律规定在 2020年9月之后,所有小学学生都有义务接受亲密关係教育,所有中学学生也必须接受性教育。
然而,在帕克菲尔德社区小学开始实施「没有边缘人」课程、提倡性别平权观念之后,该校的教职员就面临了家长激烈的抗议。
今年二月,大约有 400名穆斯林家长签署一份连署书,要求学校停止教授该课程。负责该课程课纲和教材的知名作家及杰出教师摩菲(Andrew Moffat)也受到匿名威胁,身为今年全球教师奖候选人的他更被迫从伯明翰的另一间小学契威克学院(Chilwell Croft academy)离职
参与抗议行动的穆斯林母亲沙阿(Fatima Shah)表示,他们并不是恐同人士,只是认为这些孩子的年纪太小,不适合接触到与同性婚姻和性别平权有关的资讯。「这些被带入课堂的话题都是很複杂的成人话题,会让我们的小孩感到困惑。」
她进一步说:「这些小孩应该要被允许当小孩,而不用一直去思考关于平权、人权之类的议题。」
虽然帕克菲尔德社区小学在实施性平教育上做出让步,愿意等候与家长达成共识后再重新开启该课程,但在今年四月,英国教育大臣海因斯(Damian Hinds)向各小学校长寄发了一份信件,信中写到「如果校长们认为孩子年龄适当」,他鼓励校长们在校内推行性别平等教育。
海因斯向全国校长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d Teachers)表示,教师呈报因教授性平课程受到威胁令他「十分担心」,他也「很遗憾关于教育改革的不实谣言四处扩散」,但他也强调:「什麽内容该教、什麽不该教,最终的决定权在于学校。学校是应该广纳家长的意见,但家长没有权利干涉或否决学校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决策。」
伯明翰市议会委託了英格兰及威尔斯皇家检察署(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专办儿童性暴力案件的前检察总长阿夫扎(Nazir Afzal)协助调停纷争。上个月,阿夫扎在在受访时提到该议题:「学生不会因为学习到了与同志相关的知识就变成同志,学校因为家长施压就停止性平教育课程也太不像话了。」
他也警告家长,从他过去的办案经验来看,缺乏性知识和亲密关係认知的儿童更容易陷入专门诱姦儿童的帮派所设下的陷阱。
(全文见连结)
*****
初中小学的课程,是否应该纳入同性恋议题?教育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并改善霸凌现象吗?
有些反对者认为,教导多元情慾与同志教育会让未成年人溷淆性别认同及友谊关係,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
有些支持者则觉得,教育能支持非异性恋孩子正向看待自己的人生,避免歧视与霸凌现象,你认同这点吗?
什麽样的性别议题内容,才是好的教育呢?
题主在就学时,台湾的教科书已经有介绍同性恋伴侣的内容。印象深刻的是,老师有特别宣导要尊重性少数,还举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的例子,严肃地讨论两位大文豪为何要「携手日同行」,引起底下的女同学一阵吃吃窃笑。
不过,儘管听起来相当的和谐。但题主相当怀疑对于那些无心在学业,整天闹事的同学们,到底效果有多少呢?
还有题主觉得杜甫跟李白的个性,实在差太多了,感觉适合当朋友而并不适合做为情侣……。(注:史实上这两人都不是gay)
性教育是应该明确的教育小朋友,但是现在关心性教育的人,都是带有政治目的的,好像男人上女厕所这种问题,常识就是不能去,但是所谓的性别平权者往往希望告诉小朋友,男人是可以上女厕所的,男人是可以和男人结婚的,同性恋是一种自然状态,这和共产党说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有什么区别?
现在美国和台湾社会就是矫枉过正,一边是绝口不提性教育,以为不教就什么问题都没有,结果实际生活各种问题,另一边就是故意教小朋友有毒的知识,胡说八道,结果艾滋病泛滥,性别认同出现问题,不过大陆人不需要担心这种问题
大陆那边的性教育基本就是AV,乡下地方甚至找人贩子买老婆,城市里面的大学生都兼职酒店小姐,男人找不到老婆,所以一堆舔狗,这种情况有没有性教育都没有差别,反正整个社会都是烂的,不差性教育这一块了
我知道大陆人玻璃心,不喜欢听实话,可是我们不应该说谎啊!诚实在我们这里还是一种美德,虽然你们不相信
目前性平教育的问题在全世界都会面对。我认为大多数性平争议问题主要还是sex和gender混淆之后产生的。sex的定义从古至今具有二元性且目前暂无实际改变可能,而gender在近代已经摆脱了二元性转向多元。很多研究表明许多儿童三岁之后就逐渐明确了自己的gender且青春期之前就有指向性性取向。所以小学到初中的性平教育是和普通性教育一样的重要。在大多数国家sex和gender都是被混淆的,所以让没有这些概念的家长去接触明白这样的概念自然也是性平教育的一部分,因为大多数的反对是因为无知或者观念冲突而带来的。我认为好的性平教育不光是为了了解LGBTQ群体的平权教育,更是要让受教育者尽早了解gender的概念且推动以gender取代sex的教育,我认为当受教育者更多的学习并了解gender概念后许多的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总体上,我支持在性教育中顺带增加先天性同性恋的知识,以避免对同性恋原因的无知而造成的歧视。
题主那个老师太不正经,应该避免这种教学方式。
这些小孩应该要被允许当小孩,而不用一直去思考关于平权、人权之类的议题。
邪教徒没什么好说的,不想上学就退学,或自己建立私人穆斯林学校。
推荐看一部电影:
叫我第一名 Front of the Class (2008)
我局得这和若干年前关于推广性教育的议论是一样的
若干年前 “普及性教育助长强奸犯”
现在 “普及性别平等教育增加同性恋”
其实我认为其实最主要的是教育小朋友平等与尊重,只要做好这两项教育,遇到同性恋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有了足够的平等与尊重,便不会出现80这种情况
“这些小孩应该要被允许当小孩,而不用一直去思考关于平权、人权之类的议题。”
简直是经典……在中国这种家长文化常见的地方也是经常听到类似的言论。
首先我认为性教育的目的是知道这种事情的存在。既然同性恋是存在的,把同性恋写进教科书那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有兴趣的小朋友,了解一下为什么权利会不平,为什么要平权之类的高深话题,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普通小朋友来说知道同性恋的存在以及这是正常的就可以了。
就像我们学习物理一样,对于普通小朋友,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就可以了。至于原有的理论体系,以及天文学家们的观测是怎么推翻这个体系的,留给有兴趣的小朋友就好(我敢说大部分高中生都做不到)。
而且小朋友是会长大的。与其让他们自己摸索走弯路,不如把一些很基础的事实教给他们比较好。毕竟在这种问题上,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导,各种区分异己,霸凌“别人”,简直是人类本能……。有人可能会说:“那他们最后还是会学会的嘛!”。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伤害是已经造成的了。
(在这里反思一下我的青春……虽然我伤害的不是同性恋)
一些家长还说,小朋友会感到困惑。这个也是挺无力的:就像如果你一直和别人说太阳绕着地球转,突然改口地球绕着太阳转,那自然会引起困惑。可是地球一直都绕着太阳转呀……。
如果你一开始就告诉小朋友,地球绕着太阳转,不就好了吗?
别说同性恋了,在大陆就连正常的性别教育都已经遥不可及了。
我認為人在自然上對男男親吻圖片會有很自然的生理反感,這種反感是人類的天性。 甚至不用圖片,你說男人之間談戀愛,你會不會就有一種覺得不舒服好像看到蟑螂的感覺。 別的不說,有看到男同性戀電影票房好的嗎,即使極為叫好有大明星加持比如斷背山的那種,這還是西方世界。
所以沒有應該還是不應該,如果人對這種行為有天然反感,那麼它得到的反對力量會是相當強大的。 我記得美國學校即使有教,也是用兩隻極為可愛的兔子。
我認為從中小學才開始有點晚了,但我也不是很暸解,所以動動手指找了學齡前的相關教育。找到了很棒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性別認同的多元觀 從小建立起!
Posted on 2014/10/20
本文作者:幸佳慧
台灣引進國外繪本的總量比例雖然很大, 但在選材上, 我們仍受到文化差異的牽引, 使得某些議題的介紹還是顯得保守緩慢, 有關性別議題的繪本, 當前還是停滯在顛覆性別刻板印象的層次上。除了上述以女權主義或性平概念的繪本外, 同志議題頂多也只是隱藏在多元家庭概念的一角, 如《家庭大不同》訴求幼兒對象, 從不同的家庭成員結構建立多元價值的概念, 三十頁的書中有一頁文圖內容是「有些家庭有兩個媽媽或兩個爸爸」, 雖然低調卻已巧妙的正視了同志結合的存在。
此外, 還有《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一書, 它訴求的讀者年齡比《家》的讀者更年長些, 關於單親、隔代教養、同志家庭或領養家庭的內容在第二個跨頁就登場, 且更強調看待同志和其他多元家庭有其正當性的對待態度。書後面的內容, 也加入種族與宗教的差異, 將「多元」的價值概念延伸到學校、工作、假日、食物、衣著等文化層面。
《阿肯的歡樂之家》
台灣雖然尚未引進國外的同志繪本, 但 二○一三年, 女書店出版了台灣本土創作者合作的《阿肯的歡樂之家》, 使得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中文同志繪本書單 。創作者藉由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 將他發現小鎮上不尋常的「歡樂之家」經驗, 比喻為一般人認識同志, 從好奇、聽聞他人評價、質疑、到自己接觸體驗, 並確認其實質意義等等的探索歷程描繪出來, 讓讀者看見一個人從拒絕接受「不尋常」的存在, 如何轉變為欣賞、讚美它常存的可能性。雖然這本書, 在內容的表達上宣達意味更勝文學藝術的表現, 但作為一本破冰的起頭者, 是台灣童書在性別議題上邁出的一大步, 仍然值得重視推廣。
二○一四年, 台灣性平組織 (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針對在校生、剛離開校園不久的青年同志發起問卷調查結果, 發現高達六成的同志曾因為性傾向、性別氣質或認同遭他人霸凌, 其中逾九成曾受語言暴力傷害, 有高達三成的同志有「輕生」的念頭, 近兩成的人曾企圖自殺未遂, 發生的時間點五十九 % 在國中、五十三 % 在高中、十五 % 在國小。這些驚人的數據, 清楚告訴我們, 同志議題是處理社會正義時, 一門重要的課題。
台灣每年同志大遊行的規模已成為亞洲之冠。若要邁向已開發的國家社會, 必須學著正視眼前這些無法彌補的悲劇與不斷勇敢走出來的個體, 他們有他們應享有的公民權。性別的人權教育必須從小開始, 如此才能避免像玫瑰少年葉永誌或二○一四年中興大學碩士輕生的悲劇, 以及層出不窮的年輕同志因為各種壓力而自卑、自殘、自殺的社會事件。
關於多元性取向的繪本, 國外有不少精采作品, 如針對幼兒的家庭概念書《媽咪, 媽媽和我》《爸比、爸爸和我》、童話故事類的《國王與國王》《哈囉, 水手》《與眾不同的龍》、改編自真實動物故事的《探戈成三》與寫實性家庭故事《爸爸的室友》《在媽媽們的家裡》等, 在此進一步介紹其中兩本, 希望台灣也能早日看到這些作品。
《探戈成三》
二○○五年, 在美國出版的《探戈成三》, 講的是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裡, 一對同志企鵝的真實故事。一位在企鵝館工作的照顧員發現其中兩隻年輕的公企鵝感情特別好, 他們不但平時玩在一起, 到了交配季節時, 也學其他正在交配的異性企鵝配偶築巢與孵蛋。照顧員看到這對「同性戀鵝」撿了一顆形狀像蛋的石頭, 放到巢裡輪流孵育卻徒勞無功, 石頭依舊是石頭。於是, 照顧員去找了一顆多出來的企鵝蛋和那顆石頭交換。
不久後, 這對同志戀鵝果然成功的孵出小企鵝, 並建立自己的家庭, 成為動物園大受歡迎的明星動物。這本紀實的動物繪本故事, 就跟那對真實企鵝一樣受歡迎, 或許是因為它訴諸動物, 免去直接談論人類的尷尬或道德批判, 使得教養者更能輕易使用, 也讓孩子更容易親近。
《在我們媽媽們的房子》
在美國的派翠西亞. 波拉蔻是一名多產的繪本創作者, 她自寫自畫, 題材常是寫實的歷史或生活故事, 主題觸及戰爭、霸凌、特殊兒童等, 內容富有多元文化又重視弱勢族群, 所以她的作品在美國很受歡迎, 經常受邀到各地小學去跟讀者面對面。有一回她到一間小學去, 聽著四年級學生朗讀他們的寫作「我的家庭」, 她聽了一篇又一篇孩子描繪自己家庭的分享頗受感動, 可是有個小女孩接著站起來準備朗讀她的文章時, 卻立刻被助理老師給制止。
助理老師以歧視的口吻對她說:「不, 妳不是來自一個真正的家庭, 坐下!」波拉蔻後來知道那小女孩是來自一個有兩位媽媽的家庭與兩個收養的兄妹, 她當下對那位助理老師的舉止感到震驚, 並對那孩子所受的羞辱感同身受。於是, 那晚她回到飯店後, 立刻寫下這個故事, 於二○○九年出版《在我們媽媽們的房子》。這本書寫的就是一對女同志家庭收養了三個不同種族孩子的故事。兩位媽媽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 家裡總是充滿愛與歡樂的笑聲, 外公外婆與親戚們也都全心接受他們, 並常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社區裡的人也都喜歡他們一家人, 唯獨一位鄰居之外。
這本書於二○一二年時上了美國社會新聞, 美國猶他州戴維絲學區的數間小學, 將他們圖書館這本繪本從他們的圖書館下架, 理由是校方收到一些父母抱怨那本書「合理化他們所不認同的生活方式」, 圖書館於是將該本書收到圖書館櫃台裡, 學生若想看, 得先取得父母同意才能取得該書。學校的作法, 不但增加學生們取得該書的困難度, 同時也將該書與想讀那本書的人, 以及在那學區裡有同性父母的家庭都貼上標記, 暗示這些人與家庭不光彩或不正常。
一位有兩位小孩就讀該校的母親緹娜. 偉伯知道後相當生氣, 她透過「美國公民圖書館聯盟」抗議, 但是該行政區回覆表示, 因為一本有兩個同性別父母的書放在學校書架上等同提倡同性關係, 他們因此不願意改變作法。於是, 該聯盟組織跟那位母親以他們違反「美國第一修正案」為由, 一起向行政區提起訴訟。偉伯認為被告違反美國憲法賦予人民權利的精神, 她提出一美元的象徵性賠償費, 主張:「任何人都不應該規範別人的小孩, 什麼書是他們可以閱讀, 什麼書是他們不可以閱讀。」
二○一三年一月, 兩方達成和解, 校方將書放回書架上, 並承諾遵循法律不再將任何書從書架上移走。若校方違反承諾, 任何該校的學生都可以請法院強制校方遵守。校方並同意負擔原起訴人的律師費。美國公民圖書館聯盟說, 因為偉伯願意挺身出來為孩子們的權益伸張, 又獲得「自由閱讀基金會」大力協助, 才使得他們獲得勝利, 不僅成功的挑戰了那些違法不當的規定, 也證明該書是一本在主流兒童文學的好書。
(本文摘自:如何《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能獨立思考的孩子,到哪裡都能過得好》)
在中国政府的认知里,大陆没有同性恋,也不存在性犯罪,在一个强奸未成年少女还能花八万块私了,最后检察院还能获得加害者家庭的一面锦旗的国家,真的不算什么新鲜事。。
以前中国教育部出过一本有关性教育的教材,里面主要描写教导小孩遭遇到别人摸私处或胸部是不好的事情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还有社会上是有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这回事,结果被家长集中抵制,被迫下架。。
链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7507290/
不如讲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他们知道保护别人自由,就是保护自己的自由,大陆的魔幻剧本就是很好的题材。另外,不要把小孩当傻子教,那样你只能得到傻子。最后来句政治正确的话:引导和交流比灌输重要,老师引起他们的兴趣足够了,不需要做什么多余的事。
孩童时期培养观念对后面影响很深远
同性恋议题是一个文明社会不能避开的议题
从小教育 免得后面歧视 仇恨犯罪 平权阻碍带来的社会成本,这是很自然的。
男女平等,种族平等这些也都是从小就开始教育的。
個人認為在剛學童踏入青春期的時候進行同性戀教育並無不可,
只是要以科學形式去進行指導(例:介紹現今各種有關同性戀成因的假說、指出性取向不影響生育能力),
並且需要同時完善青少年的性教育–包括但不限於:
-指正於社會傳統、宗教信仰、成人作品常見的錯誤性知識
-指出懷孕、生孩子、養育孩子的風險和成本
-預防常見性病的知識
還有不同領域的性議題需要明確分開指導,即同性戀歸同性戀,跨性別歸跨性別,
不然會出現像用愛心說實話那種「把不同領域的議題混在一起」的情況。
以下為比較討戰的意見﹕
-跨性別還是用科學形式去教比較穩札穩打,靠那種「性別流動」「多元性別」等
本身就依然處於較大爭議的口號比較欠缺說服力,
甚至有跨性別人士抱怨「性別流動」的口號害得其他人誤解他們只是玩票性質。
-在Sex以外還要用上Gender去區分未免顯得冗餘,而且用Gender去區分性格特質
根本是假定某些性格特質只屬單一Gender,對個人來說,這是劃地自限。
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当孩子自发玩过家家的阶段,其实就是对婚姻、家庭、双亲概念有萌芽。需要引导。
这种行为跟中共的洗脑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都是出于政治目的对鉴别能力不强的儿童进行灌输。
利用孩子的,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前,我觉得还是不应该接触“接纳同性恋”教育,引导性太大。
类似烟酒大麻的管理比较好,成年了随你怎么玩。
應該,因為這是現實中存在的現象,孩子有得到知識的權利
但是這不能阻止霸凌,就算「長得醜」「沒父/母」「說話口吃」……都會讓一個孩子成為霸凌對象
難道教育小孩「外表的美麗不重要重點在心靈」的還嫌少嗎?
可見這種教育沒效果
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不管你喜不喜歡事實就是這個現象存在,就有必要知道和讓人知道
教育应该和认知相匹配,当小孩能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再给Ta这方面的教育,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早熟的)小孩,保留他们私下问的权利,这可能需要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连一本正规的 性教育课本都没有的教育系统 谈同性恋 太超前了吧
其实教育部门也未曾不重视 之前杭州开设过性教育的课程 教材也出的很好 无奈家长们不买账
参与抗议行动的穆斯林母亲沙阿(Fatima Shah)表示,他们并不是恐同人士,只是认为这些孩子的年纪太小,不适合接触到与同性婚姻和性别平权有关的资讯。「这些被带入课堂的话题都是很複杂的成人话题,会让我们的小孩感到困惑。」
她进一步说:「这些小孩应该要被允许当小孩,而不用一直去思考关于平权、人权之类的议题。」
我寻思穆斯林难民移民到英国的时候没有穆斯林会说白人小孩不应该思考平权人权议题吧?也没抗议过媒体播放难民小孩死在沙滩的画面声援难民吧??
西方左派真的是最典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第二,自己捍卫的宗教少数群体砸了自己所处的性少数群体。
所以从事件背景来看我认为这其实不是个教育问题而是个宗教问题,就如同上面很多人回答中国连性教育都没有谈同性恋太超前了,同性恋议题在英国本土已经有了广泛的接受度,但对于从中东逃难到英国还不到一代人时间的穆斯林来说,他们的教义里可是鸡奸就死刑的,世界观大冲突,怎么可能接受。当给了一群思想宽容程度比现代英国人差了一百多年的异国人同等的话事权,而且这群人的数量越来越多时,结果当然就是落后者理直气壮要求先进者放慢脚步甚至倒退回来体谅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开倒车。
并不需要专门开设课程,在性教育或者公民与社会之类的课程中用一节科普一下就行了(像台湾就是这样)。某些保守分子居然还滑坡到认为性平教育就是教小孩“都去搞同性恋”,可笑至极。
另外觉得小学太早的,现在的孩子比以前早熟得多,小学一二年级就有“谈恋爱”的了,及时进行引导总比长大了再补救好。
性教育本來就是要早!!那些強姦犯根本没分大人或者小孩,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成为犯罪者盯上的目标不是吗?
就像我們馬來西亞,從小就教導了各族歷史文化和尊重彼此,性教育也應該從小教起!難道要上到了中學四年五年生才學嗎?連老師都會直接說“你們都知道了那就不用教了”
這樣不對吧??
根据您写的“李白和杜甫”那一段,稍稍谈谈古中国历史中的同性恋情节。
很多台湾人(甚至是中国人)对于娈童之流都不够了解。我认为在中小学生的历史课本中加入同性恋情节是一个风险性很大的行为,因为古中国乃至日本的娈童文化,是一种畸形的文化。它并不像柏拉图那样的,是“精神的恋爱”,而是在男权社会下的一种权力象征。换句话说,是“糟粕”。娈童最严重的是齐梁时期,一直到唐朝都有,在宋朝礼学兴起后才逐渐减弱。古代同性恋行为,承受方全部是面若好女的所谓“美男子”,显然除了下面多了一根以外,与女子并无不同之处。介绍这种“真正的”同性恋行为,对于平权问题没有多少帮助。
另外,我认为同性恋认识教育(例如妈妈和妈妈、爸爸和爸爸等)不必作为课本教材出现,而是如果学生中有这类人群,可以针对性地讲一讲。按理说,台湾应该没有这种顾虑,毕竟刚刚通过同性婚姻法。但是未雨绸缪也是好的。
我倒认为同性恋性教育应该着重讲一讲,特别是男同性恋。否认男同性恋肛交致艾滋概率高并没有什么用,应该正视并承认这个。保护措施一定要做好。还有扩张方面等等,如果同性恋介绍了,但没有搞好保护措施,导致出现什么问题可就麻烦大了。
如果只是純粹yes & no的問題,我對於性平教育和同性戀議題內容中小學教材,答案是yes。
當然現實情況依拿出來的教材而定,如果是認識到「這世界上有人跟我們不一樣,多數人喜歡異性別,部分人喜歡同性別,但除此之外沒有什麼不一樣」我想沒什麼問題。
至於「男同性戀比較陰柔,女同性戀比較陽剛」這類加油添醋的刻板印象內容就不要了,「雙性戀、無性戀、多性戀、泛性戀⋯」比較複雜的內容可以放到國中(雙性戀及酷兒)和高中(其餘)來上,「跨性別」的性別教育內容很容易牽涉到一般二元性別下刻板印象的部分,需要更審慎處理。
總之,教育是很複雜的問題,小孩子需要知道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但程度上應該有區別,就像你教一個小孩保護自己免於大人性騷擾,你可以選擇「除了爸爸媽媽其他人不能摸你穿泳衣的部分,如果你不喜歡,爸爸媽媽也不能摸;世界上有一些大人喜歡觸碰小朋友穿泳衣的部分,小朋友如果不喜歡可以離開他」,或是教「因為觸摸胸部及尿尿部位具有性挑逗的意味,而特別是接近尿尿部位的洞是用來生小孩的器官,部分大人有戀童傾向會對小朋友上下其手」。原則上前一種說法是比較符合小學低年級前孩子的理解範圍,後一種換掉一些措辭是比較適合當孩子已經受到侵害的挽救說法。
(不過台灣的健教課都拿來複習考試,看之前吵的那麼兇,實際實行大概也是放放電影、念念課文就這麼帶過)
至於性平教育能否抑制對於性別方面攻擊的校園霸凌,或許可以但成效不容樂觀。首先這與一個人面對「差異」的習慣有關,不是說當一個人「認識差異」跟「被教育不要歧視差異」他就一定會平等看待。霸凌是一種背後原因極其複雜的不正常社會人際關係及人際活動,霸凌者會運用所有看得到的武器攻擊被霸凌者,你拿掉一把他就再拿新的一把,而且你指出一種新的可能他就會立即使用(上一堂課教同志,下課就管人家「同性戀、同性戀」的叫);真正解決霸凌要面對的是霸凌發生的原因,發生的原因往往不是「差異」本身,而是「面對差異的態度」和「霸凌者自身的(心理/生活背景)問題」,我覺得實作性質的「生命教育」及「生活情境的辯證課程」在遏止霸凌發揮的作用比較大,但這也是對教師能力比較高的課程。
小孩子这些事情懂得越晚越好,
性教育勉强说的过去。同性恋什么的就有诱导的嫌疑了。
左派这么搞就是想培养同性恋。这种事正常人一听就恶心,无论是生理还是心里。这几年被他们弄得成了高大上了。
真正反人性的就是这帮子。
品葱用户 一只鹿兒 提问于 4/26/2019 相关问题:现在的你,如何看待《欢迎台湾小朋友》这篇课文呢? 根据BBC报导,台湾教育部在2018年通过12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纲,在高中历史课纲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引发外界关于台湾当局借历史教育「 …
品葱用户 一只鹿兒 提问于 4/17/2019 「早恋」指的是青春期青少年建立恋爱关係,一般指未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 根据香港01,中国河南省遂平县第一高级中学禁止男女生在同区域就餐一事引发关注。遂平县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学 …
品葱用户 lQAQl 提问于 3/31/2019 众所周知国内高中朝6点多晚九十点一周六天已经是普遍现象了,特别是在四五六线小城市这种现象愈加猖獗,对比起来996已经轻松很多了。那为何国内的家长老师学生和专家学者对此视而不见,不尽兴改革或者 …
禄劝中学接入屏幕的文章昨天就看了,想发言但忍住了。今天下午吵了一架,又转而看到有人说批评的人是“何不食肉糜”(不得不说中国互联网上帽子设计得真精致,且成本低廉,果然一片文明古国的气象)。略整理一些看法,罗列如下: 1. 中国基层教育的萧条和 …
原文来自订阅号「经济观察报书评」:过去的中国,为什么大师辈出? 作者=云从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国家、民族之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国自周秦至近代,文明之火生生不息,最大的所赖,莫过于教育。以此为基,教育家辈出,亦是不争之事实。既有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