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能不能联合越南以及东南亚小国切割中国的制造业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李建秋​ 发表

不是…… 你们对于供应链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如果把生产能力进行扣分,中国 14 亿人,越南 1 亿人,本身才 14 分之一。

中国城市化率 64.72%,越南城市化率 37%,这又错了一截。

中国供应链不是越南能比的,越南本身就需要中国作为上游。

就这越南已经是东南亚的佼佼者了,马来西亚泰国之类的,已经不可能再多增加多少工厂了。他们本身就工业化过,人均 GDP 也较高。

印尼是个岛国,马上还有迁都的问题。

柬埔寨老挝菲律宾 —— 您这是搞笑么?

总不能让新加坡人进工厂吧。

为什么大家说来说去,一直围着越南说,东盟不是有十个国家么?

那倒是有的选啊,不然说谁?

且东盟各国毕竟是 “各国”,毕竟是国与国,中国供应链之间的关系是省与省,这能一样么?

山东省和山西省之间可没有海关。

如果依靠国与国搞供应链配套,丰田那什么 “零库存” 以后得改改,得自己囤库存了。

自改革开放到今天,全世界资本往中国投入,花了四十年的时间,终于把中国建成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工业品生产地。

你要换个地方,而且同时投入十个国家,我算你短一点时间也得四十年吧,这还是没有国家干扰的情况,更何况转移不转移的出去都是问题。

别说四十年,就是二十年世界形势又是怎么个变化,鬼知道,别急火火的搬迁,到时候形势又变了,这谁说得好?

典型的就是印度,当年通用和福特就是听信了这帮人,说印度是未来,2025 年印度可望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

福特在印度亏了十年,亏了 20 亿,最后退出。

通用更惨,在印度经营 18 年还在亏损,2015 年还在自我安慰,说计划未来 10 年内在印度夺取至少 5% 的市场份额,结果还是退出了,接盘侠还是个中国公司,我还真的是很佩服这家中国公司。

马斯克说希望可以进入印度,但是希望能降一下关税,直接被印度人骂上热搜。

资本家多精明啊,能进去的早进去了,为什么不进去那都是有原因的。

知乎用户 超哥 发表

想象中的制造业:

1,原料只要付市场价自动运到厂

2,到了年龄会蹦出一群工程师,技工

3,制造经验不用累计,设备到位,眼睛看一遍就会

4,成品自动运输到客户手中

知乎用户 冷哲​​ 发表

简单回答:没有可能性,东南亚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越南就一亿人,够干啥的?顶到天,也就成为第二个韩国。就是在某几条关键产业链上占据优势地位,能够和其他优势地区掰掰手腕。

即便是东南亚捏到一起,也根本补足以撼动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为什么?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就是从东南亚头上碾过去的呀。东南亚要是能成为世界工厂,那早几十年就该成世界工厂了,哪还有中国的机会?

当年亚洲不但有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还有四小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大体上四小龙从承接欧美低端产业走向高端产业,而四小虎同期仍然在承接很多低端产业。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不要说四小龙,就是四小虎的人均 GDP 都比我国高不少。我还记得,当年我国还没有什么电脑元件厂的时候,四小虎就有硬盘、芯片的工厂了。这些年也根本没闲着。

结果如何呢?

结果就是中国产业的车轮逛吃逛吃从四小虎头上轧过去了。如果东南亚国家真这么能打,当年占据着先发优势,又怎么会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呢?如果真有那个能耐,东南亚岂不是早就是世界工厂了。

世界工厂是要人口、地理、教育、政策、体制、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口不够,承接不了那么多产业链,能把一两条产业链做好就不错了。这时候,如果国家缺乏远见,产业政策运用不利,国内产业就会驳杂不精。结果就是什么产业的下游都能吃到点,但没有哪条能做到高精尖,没有哪条能做到不可替代。结果呢,就是国内产业工人分散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中,没有人力和资本向上去争夺产业链的高级环节。

地理不行,缺乏良港或者地形支离破碎,物流成本就高,产业链扛不住。

文化不行,就没有合格的劳动者。今天发了工资,明天就歇了,直到把钱花完。这工厂的生产效率就伤不起,就没有国际竞争力。

教育不行,策划、管理、设计、研发人才就不够,产业就不能升级,只能依赖国外,于是永远都是给别国打下手,谈何世界工厂?教育再差一些,文盲遍地,连合格的产业工人都供给不足,那想要成为世界工厂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政策不行,企业就做不起来。开个企业,盖几百个章;开个工厂,天天因为什么 “蛇在冬眠” 而不能开工;开个公司,不能开除人;招商引资,搞个杀猪盘;本地宗族、黑帮势力横行,强买强卖随处可见。那企业怎么发展?

其他的问题,诸如基础设施、金融稳定性等等,那就更不用说了。

在 “潜在的世界工厂” 这个问题上,印度起码还能讨论讨论教育和政策问题。东南亚国家在人口这关就很勉强,地理这关就彻底过不去了,更不要说别的了。

印尼:2.75 亿

泰国:0.67 亿

马来西亚:0.33 亿

菲律宾:1 亿

越南:1 亿

老挝:不到一千万

柬埔寨:不到两千万

缅甸:0.55 亿

文莱、新加坡就不计算了。

满打满算不到 6.5 亿人。分割在这么多的国家里面。总和起来倒是也有发展壮大的潜力,但是这样一搞,就不行了。

更进一步,东南亚的地理问题更加严峻。

东南亚的地理状况是支离破碎的。

在中国,长三角的工业和珠三角的工业是非常容易彼此支持的。铁路和公路都十分通畅。放在东南亚,越南的工业和印度尼西亚的工业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就很难。必须通过海运(空运成本毕竟太高)。海运的成本虽然低,但它速度就很慢。装船卸船很花时间。

人员交流也是一样。要么就是成本极高的客运航空,要么就是速度很慢的海运。铁路、公路都是不通的。

这样支离破碎的地理条件,并不能支持整个东南亚集结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国度。

此外,整个东盟的发展水平相差非常大。新加坡就不说了,马来西亚人均 GDP 能有一万一千多美元,而印尼和菲律宾只有三四千美元。最近被吹到天上去的越南,和印尼、菲律宾只是伯仲之间,比泰国低一半。缅甸就更惨了,只有不到 1500 美元。

发展水平相差这么大,怎么可能捏到一起去呢?欧盟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比东盟小得多,如今产业发展都非常不均衡,也没有统一的产业政策。指望东盟不是中国的产业附庸,而是取而代之?未免想得太多了。

最近国内有一些搞房地产投机的组织,在国内实在是没什么特别好的机会了,就开始吹捧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引诱人们去炒房,让他们赚佣金 / 抽成。那真是转着圈的夸这些国家。像越南这种,连军队经商都没控制住的国家,你会相信它的营商环境能和中国相比?还是算了吧。

从世界的政经格局来说,欧美大资本的镰刀一直磨得铮铮亮,90 年代把东南亚割得底裤都快没了。东南亚产业在这种状况下就算能发展起来,也不过是给别人做嫁衣罢了。地里的韭菜想要长成参天大树,这难度还是大了点。

知乎用户 池龙 发表

知乎诸位精英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完全当得起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八字考评。

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享用的工业制成品,可能是从超市 / 淘宝 / 京东直接长出来的,24 小时发货,全国包邮。不需要设计,不需要生产,不需要原材料,当然也不需要人工。

从数据来看,2021 年中国出口总额 217348 亿人民币,越南是 3362.5 亿美元,按汇率 6.7 计算约合 22528.75 亿人民币,二者相差近 10 倍。

换句话说,在不考虑为了获得关税优惠的转口贸易以及从中国进口核心组件自己组装的前提下,如果要越南简单取代中国的生态位,产能大概要达到现在的十倍。

毕竟越南的丛林里都是土里长出来的越共,这要求应该不难达到吧。

另一方面,这些精英不仅对 “量” 没有概念,对 “质” 也没有意识,对现代中国的工业能力一无所知,觉得谁来都能干,谁干都能干好。

举个栗子。

这样一辆遥控汽车(含遥控器和充电器),简单来说大概是塑料(橡胶)件、电路、电机、充电电池、外包装组成的。

塑料件 = 塑料粒子 + 色母(颜料)+ 注塑工艺,塑料粒子来自于石油化工,色母来自于化工业,注塑要用到模具,模具又是精密加工(CNC、线切割)的产物。

电路 = PCB + 元器件 + 贴片 / 插件工艺,PCB = 玻璃纤维 + 环氧树脂 + 铜箔 + 印刷 + 蚀刻,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各类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这又是一堆冶金、化工、半导体、工业自动化的产物。

电动机 = 外壳 + 漆包线 + 永磁体 + 轴承,充电电池 = 外壳 + 金属化合物正极 + 电解质,建立在冶金 / 石化 / 化工基础上的电子制造业。

外包装,造纸、印刷、模切。

数数有多少环节?

然后这么多行业凑在一起,用可能只有十几块钱的成本给你生产了一辆遥控汽车——顺便说一句我选的还不是最便宜的。

而这一大堆环节,都可以在珠三角一个很小的区域内通过厂家之间的协作完成,这就是全产业链的优势。

或者换个说法就是:日用的电子产品,只要你有创意、肯花钱,只要你能想得到,广州深圳那一波人都能在短时间内给你把概念变成成品。

越南,或者东南亚,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水平,再谈替代的事吧。

不是说绝对不可能,至少现在不行,短期不行。

至于那些可以随便搬迁的低技术含量的初级制造业,什么制鞋、成衣,搬就搬好了。更好的生活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换取的更高的利润支撑,中国要做的是继续向高端突破,而不是跟东南亚在泥泞里打成一团。

知乎用户 Akatsiya 发表

已知:我们已经和某国闹掰,我们现在想跟他们脱钩,并且在不远的未来有可能开打。

提问:我们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是该离他们远一点,还是该放在他们家门口?

现代战争中要彻底击败或者占领一个工业国家很难,但要只是想废掉对方的产能那可太容易了。你只需要把过期弹药拿出来放放烟花,威力不需要很大,精度更不需要有多高,每天打上几发,然后看着对面花式钻防空洞就可以了。

这就是以色列搞铁穹的原因。很多军盲压根理解不了这点,成天在那里刷什么几万美元的拦截弹打几百美元的火箭弹血亏。实际情况是对面火箭弹一打,你这边防空警报一响,所有人都进防空洞,全城至少半天都无法进行生产。而有了铁穹,你可以做到面对低烈度袭击不停产,这样得到的经济收益可比拦截弹那点成本强多了。

当然后来以色列自己作死四面树敌,结果哈马斯拿外援拿到可以直接打出饱和攻击,这又是另一回事了。而某国的火力密度跟哈马斯比起来又如何呢?

你已经得罪了某个有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国家,现在又要把工业基地放在他们家门口,我只能说这心真是大。或者你一开始就准备提供足够的防空武器保证生产安全?这些武器又要花多少钱?你在东南亚生产的成本优势还能不能维持?

有人可能会说,放他家门口不安全,那我放自己家门口总该没问题了吧?还是图样。你但凡上过油管推特或者玩过国际服游戏,就该知道拉美老哥们提到美国的时候都是什么态度。

美国这么多年来能对拉美进行单方面的控制和压榨,就是靠着对面经济不独立,只能出口一些农产品、矿产或者低端手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被人拿捏。拉美要是真把自己的工业搞起来了,不依赖外国也能活下去,人家还会老老实实听你的吗?试想一下假如当年智利能自己生产化肥、农机,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而不是只有卖铜矿一个财源,那阿连德的改革说不定真就成功了。

美国花了好几十年时间,好不容易把皮大帅那一路买办捧上神坛,结果现在又要改口说我们不要矿了,我们要你们工业化?我就问问,这跟在自家后院养狼有什么区别?嫌对方太听话了是吧?

况且就美国现在各种族新生人口的比例,未来北美的主人是谁还真不好说,至少加州德州的主权归属问题是可以拿出来讨论一下的。

于是你会发现,到头来最安全的还是在自己家里生产。只不过这样你就必须在劳工待遇和生产成本之间二选一了。是全民 996 控制通胀呢?还是坚持不加班坐等物价上天呢?不管是哪个剧本,反正 “福利社会” 的幻象怕是要被戳爆了。

最后,懂王当年都没搞成的产业转移,现在你想在加息周期里搞?你投资的钱从哪来?一边加息一边投资是吧?俄乌战争回流的那点资本又够你吃几天的?

知乎用户 铁拳无敌孙忠善 发表

可以,但是中国在搞产业升级,越南和中国其实并没有多少竞争。

我们现在的对手是越南吗?

拜托,我们现在芯片的生产能力最高到 14nm,越南连 28nm 的生产线都没有。

有 14nm 以上的芯片生产线的国家只有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还有液晶面板,这个行业主要就中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在玩。

还有造船,造船业主要就中日韩。

还有汽车产业,全世界成规模的汽车产业国家,只有日本,德国,美国,韩国,法国。

我们现在扶持本土的汽车产业,难道是为了和越南竞争吗?我们是要抢这五个国家的份额好吧。

还有民航客机,全世界除了波音,空客,巴航,庞巴迪,也就是俄罗斯还有在卖客机。

我们现在研制的干线客机只有波音,空客,俄罗斯在制造,难道我们是为了和越南抢市场吗?

我们的 c919 多卖一架,波音和空客就在全世界少卖一架。毫不夸张。就是这样。

我们的民航客机,在 c919 还没有服役的现在,全 tm 是波音和空客的产品。

我们是全世界数得着的强国了,都 tm 是这样,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民航什么状况不问可知。

波音和空客就是在搞垄断。

所以越南真的是代替中国工厂的国家吗?

真的是吗?除非越南也在造这些东西。

它才能说是代替中国地位的国家。

否则根本谈不上代替。

你造两亿件牛仔裤,才顶的上人家造一架民航客机。

和谈代替?根本不是一个赛道上的。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和美欧是一个级别的,一个赛道上竞争的。

美欧当然可以对我们关闭市场,这没问题,但是难道中国国内的这个市场就比美欧小吗?

而且我们还在培育全世界其他的市场,不然你以为一带一路是干什么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干什么的。

如果越南到了代替中国科技地位的那一天,那他一定是也到了代替美国科技地位的那一天。

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美国衰落了。美国的科技已经连越南人都追的上了。那美国还何谈世界霸主的地位呢?

与其担心越南超过中国,还不如担心中国的产业升级能不能超过美国。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我们的产业升级超过了美国,那我们还需要操心越南的工厂地位,科技水平代替中国吗?

那时候就该美国人担心了。我们在美国之前,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即使我们的科技水平和美国伯仲之间,那我们也有人力优势,我们仍然不需要担心越南。

如果我们产业升级不能超过美国。那你担心越南干什么?如果中国的产业升级不能超过美国,那中国注定落后,我们恐怕整天被美国卡脖子就卡死了。

那个时候,你真的愿意去和越南在猪槽里抢猪食吗?

说白了,越南赚的就是个辛苦钱。就是我们几十年前赚的那种血汗工厂。

我们现在和美国争的是大飞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航天,军火,金融。

这些是什么?这些是能挣大钱的东西,你上万人的血汗工厂,连着干一年,都比不上人家卖几架飞机挣的钱。

与其在乎越南那三瓜两枣的,还不如把劲用到和美国竞争上。

中国的民航客机产业,方兴未艾,首架 c919 交付型刚刚首飞。整个大飞机产业还没有成型。如同十月怀胎,正在等待分娩。

据 2014 年数据,美国航空产业产值 16238 亿美元,增加值 8873 亿美元,占 GDP 的 5.1%,提供了 1058.9 万就业岗位。

按照美国 2014 年的规模,这个产业能够在未来为中国带来每年上万亿美元的 gdp,带动上千万人就业。

这是什么水平?越南 2021 年全国的 gdp 才 3600 亿美元。

还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多余的不说,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市值就超过了七千亿美元。

还有半导体,这个当代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美国几乎占据了全世界半导体产业的顶峰。

总部位于美国的半导体公司的销售额从 2001 年的 711 亿美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2575 亿美元。

还有军火市场。这个市场比较特殊,但是非常暴利,比贩 * 还挣钱。

就这种生意你不去抢,你去和越南在猪槽里拱食?我们前几十年那么辛苦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一直在猪槽里吃猪食吗?

人家美国餐馆刷盘子一个月也能挣两三千美元,那也上万人民币了。

越南大学教授工资一个月才三四千人民币。

多没出息才会怕越南抢食啊。明明美国抢的更多。还抢了几十年。就那上千架波音飞机。那就花了多少钱?中美以前一有事我们就买上百架波音飞机。这摆明就是给人家送钱的。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看过这么一个故事,现在都记得情节,大概是韩国在华的一个工厂里让韩国人中国工人下跪。原因我忘了。

里面一个中国工人不跪直接走了。然后那书里说这体现了中国人的气节。我当时看的很气愤。

如果我们国内的企业不能拿出待遇更高的岗位,这些岗位肯定是高科技的岗位不可能是血汗工厂。那么中国工人的糟糕待遇将会一直发生。

如果我们有能力为中国工人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更多的就业选择。那么那些外企工厂肯定也会上调工资尊重工人。

中国的人工变贵了是好事,越南确实人工便宜。那只能说明越南落后。

知乎用户 小兔​ 发表

产业转移的故事,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是美国把产业转移到日本,然后再从日本赏给四小龙,然后再从四小龙赏给中国。那现在再从中国赏给越南是天经地义的。

搞错了,当年可从来没说过从四小龙赏给中国,当年是中国虎口夺食,硬从四小虎嘴里抢来的。

这也是我一直强调,能用抢的,就决不用靠别人施舍的。化缘化来的别人说拿走就拿走,抢来的谁都拿不走,除非我自己玩腻了不想要了。

不要成天沉浸于 “和平发展” 的泡泡里,必须意识到,加杠杆也是抢劫,文明的抢劫更无耻更是杀人无形。我们自己觉得是一回事,在别人那里,我们已经是挖绝户坟踹寡妇门的形象了。既然如此,我们其实除了一条道走到黑我们也没得选,只能打出个新天地出来。

知乎用户 你是一只西瓜​ 发表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在等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潜在含义是: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是靠西方施舍来的。

所以如果有一天西方想拿走 “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只要动动手指就行了,决定权在西方。

大家不用看越南,看看巴西就知道了。巴西 2011 年人均 GDP 最高达到 13245 美元,同期中国人均 GDP 仅为 5614 美元,不到巴西的一半。

2020 年中国人均 GDP 达到 10434 美元,巴西是 6796 美元,马上要跌到只剩中国的一半。

前两天看到有人拿 “中等收入陷阱” 的标准硬套,认为中国和巴西一样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各位去看看中国和巴西的科研投入,中国应该是巴西的十倍以上。中国高端产业确实需要突破,但那是和欧美发达国家比,不是和巴西比啊。

越南其实和巴西是一样的问题,依靠 “人口红利” 可以迎来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问题在于之后怎么办。

积累的原始资本能否持续投入科技创新?轻工业繁荣的背后是否有完整的重工业支持?

如果越南替代的是月工资不到 2000 人民币的鞋服贸易,那替代得越多越好,因为中国没人愿意当月薪 2000 的流水线工人。

越南的工厂越多,中国卖过去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就越多,工程师飞到越南指导设备维修的工资就越高,顺便还能像加贝老师一样找个不要彩礼的越南年轻姑娘。

如果美国真的想要控制产业链,最好的选择是穿越回多年之前,搞一个南美版本的 “一带一路”,帮助南美洲国家工业化。

现在越南的工业美国说了不算,得看隔壁东方大国的脸色。新闻告诉你越南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超过深圳,但是没告诉你在进出口总额 1763.5 亿美元的前提下,越南贸易顺差仅为 8.1 亿美元。

深圳今年一季度在疫情影响下,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 2.8%,但贸易顺差为 748.4 亿人民币,折合约 115 亿美元。

换句话说,越南一季度出口额比深圳高,但贸易顺差仅有深圳的 7%。而且深圳这个贸易顺差应该还有越南不小的贡献,因为越南一季度对华贸易逆差为 143 亿美元,增长 21%。

知乎用户 正南方 发表

工业化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

我们国家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制造业大国,这还不算,她还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没有之一——几乎囊括了现代工业的所有方面。

这个指标是很重要的。关于世界各国制造业的统计数据五花八门,无论是采用哪种算法,中国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联合国全部 19 大类制造业行业中,中国有 18 个大类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7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全球占比达到 35%,接近美国的 3 倍。

有人说我们中国只是个制造业大国,并不是制造业强国,因为很多的高端工业产品我们都无法生产。

关于制造业强国的问题我等下回答,我先来说说制造业大国有多重要。

比如说疫情初发时候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抗疫物资——口罩。这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低端工业品了。产品低端,生产过程也不高端。

口罩的构成很简单:市场上常见的一次性口罩是由无纺布原材料做成的,需要用到的材料无外乎无纺熔喷布、鼻梁条、耳带等材料。

口罩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简单:除上述原材料外,还需要生产的设备是口罩打片机、口罩耳带点焊机、口罩包装机。
  所以在全球供应紧张的时候,中国一天可以生产 2 亿个口罩,是平时全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 10 倍。

但即便如此,口罩还是成为国际上最紧俏的物资,以至于全球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各大国不惜动用空军的运输机来中国进口口罩。要知道,大型运输机的运行成本是一小时十几吨燃油。

因为,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没有这种生产能力。小小的口罩虽然没有什么科技附加值,但并不什么国家都能大规模生产的。

首先,你还得有一个强大的轻纺业,来保证口罩生产的上游产品无纺熔喷布的生产;然后你还要有一门强大的冶金工业和金属加工业,来保证口罩的金属鼻梁条的生产。当然,如果你觉得还想降低成本的话,你还可以采用塑料鼻梁条,这就涉及聚乙烯的生产技术,而聚乙烯的生产,又涉及到了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生产技术与工艺等,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塑料。另外,你还要有热粘技术把原料纤维粘合起来形成无纺布。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些并不是什么高端的技术,但是如果把口罩放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生产会怎么样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其他发展中国家掌握不了口罩的生产技术,毕竟这玩意儿在手工作坊里也可以生产,但你手工生产的一定比大工业生产的少很多,也会贵很多。

比如说这几年把低端制造叫得很响的越南,她能够掌握这门技术,但是她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你没有大农业,棉花供应都成问题;你没有大规模的先进的冶金工业,也没有全面的金属加工巨大产能,更没有大规模生产各种塑料的化工能力。你没有这些,这些原材料你只能靠进口或者小规模生产,你的产业链有缺失,你唯一能与中国抗衡的只有人工成本。这就注定了你的成本必定高于中国。要与中国竞争生产口罩,你得先有一个强大的重工业(冶金与金属加工)和一个强大的化学工业——生产口罩很简单,生产生产口罩的设备不简单!

印度也是一样。印度现在的制造业基本上是来料加工,比如说纺织业,虽然印度的纺织业还可以,但你的印染技术却掌握在中国手里,高支高密纺织技术还在中国手里;你的仿制药业(印度没有药品研发能力,只能仿制药)很发达,但是你的基础原料及其制作工艺却掌握在中国手里,至于印度塔塔公司的陆虎与捷豹还比较高端,不过那是英国的技术与工艺,印度的塔塔只是股东而已。

顺便说说印度引以为骄傲的 IT 业。我们先来看数字,就产值来说中国深圳 2016 年的 IT 产业总产值高达 1.6 万亿,而印度 2016 年总产值却不到 1 万亿。深圳软件产值已经突破 9000 亿元,也超过印度,光凭深圳一个城市,就已经在 IT 行业超过印度,更不要说全中国了。而且,中国的 IT 为软件开发,比如说我们玩的各种手游,你可曾看到过一款印度的?因为印度压根就谈不上什么软件开发,他只是软件服务而已。也就是说,客户已经给你定好的框框,你不需要再动什么脑筋,照着客户的要求写就是了。所以,印度的 IT 基本上都是外包,而且 70% 都是美国外包。像波音 737 的飞控软件就是包给印度人写的,结果不断往下掉,就是飞控软件出现了巨大的 BUG。

为什么以 IT 出名的印度会与中国相差这么大?因为印度国内基本没有这种工业需要,从而也很难催生真正的软件开发人才。

说白了,就是农业国与工业国的差别。

这里我想到了一个好笑的事情。有位哥们不断地夸印度电脑很厉害,我问了好久才发现这位哥们弄不清电脑与 IT 软件的区别。

那么发达国家生产是没有问题吧?

我要告诉你的是,发达国家大规模生产口罩比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还大。为什么这么说?最起码,发展中国家凑和一下还能生产,最起码人家工人成本低。像口罩这种低附加值的低值易耗品,发达国家生产起来是相当不合算的,首先工人工资就能让资本家喘不过气来。另外,还有原材料的采购。最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已经没有类似的产业链了。

好吧,我拿最先进的国家美国来举例。毫无疑问,美国是一个工业强国,占有世界上大多数的尖端工业的生产能力。但是,美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产业转移,以八十年代为甚,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去低端产业。所以,你要美国重新拾起口罩生产这样的低端工业,她到哪里去找出这么多无纺布生产线,她到哪里去找出这么多纺织机来织出一根根耳带,她到哪里去找出生产细钢丝的拉丝机,她到哪里去聘请愿意从事这类生产的工人?没有,这一切她都不具备。除非她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的工业体系,但那最快也应该是三十年以后的事了。

所以,你要生产口罩,很容易,但你要形成一条产业链,是千难万难。还得有人愿意生产。

其他的发达国家就不用说了。比如说瑞士——世界上人均 GDP 产值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他的经济支柱为两种:金融、精密工业制成品(出名的有劳力士手表)和旅游业,一看就知道都是高大上的行业。人口 800 多万,面积 4 万平方公里,比我们的台湾岛大一点。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形成全面的工业体系的。虽然她很发达,但你要让她去生产口罩、打火机、拉链之类的义乌小商品,她一定会说:我给你钱,你来生产——你想想,800 万人口的国家,生产一两块钱的口罩,那得活活饿死。她从事的,是那种高附加值、高利润的行业。像生产口罩这样的低端行业,就像一家快递公司,本来用三轮电动车就能配送,却非要用法拉利,不划算。

所以说,什么工业一旦到了中国手里,就白菜化了。可以说,只要是中国家庭普及了的东西——彩电冰箱、电脑手机甚至汽车——就一定是世界产能第一。我们三年的水泥产量远远超过了美国一个世纪的产量。钢产量,中国占世界的 1/2,相当于 10 个美国的总和。发电量,中国占世界的 1/4,相当于 2 个美国的总和。什么越南、印度都不是对手,一些非洲国家就不用说了。

对比像中国这样拥有全谱系工业门类的国家,也就意味着国家的实力。中国的 GDP 虽然不是第一,但制造业产值却早已世界第一,相当于工业强国美日德的总和。

说完了制造业大国,我们来接着前面说说制造业强国,也就是高端工业产品。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端工业好像与中国关系不太。因为我们经常看到的新闻是:美国或西欧又要对我们实行贸易禁运了,美国又对我们要制裁了。好像在这个领域,我们中国就是受气包。

一说到尖端领域,好像世界上就剩下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因为在国内的一些人眼里,中国的国力要和美国比,福利要和北欧比,环境要和加拿大比,风景要和瑞士比;机械要和德国比,电子要和日本比;华为要和苹果比,联想要和三星比,吉利要和丰田比…… 一个国家的制造 VS 全世界的高端,我不知道有哪个国家建国仅 70 年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中国目前的高度!

先说高端工业的最顶端的代表——航天工业。这个领域,中国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从高分辨率卫星到载人航天;从大推力火箭到空间站,可以说,每一个零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也只能我们自己生产,我们买不到)。目前全面世界上具备完全航天能力的只有中美俄三国。其他如欧洲,是没有一个国家能独立进行航天活动的。日本及印度,能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但只拥有部分的航天能力,像载人航天、登月什么的完全不在她们的技术范畴以内。

接下来是航空工业。中国已经发展了第四代战斗机(俄标五代)并已服役,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拥有四代机——美国和中国。能独立研发三代战斗机(美标)的,只有中美俄法四国。另外中国的预警机技术领先世界一代,也就是说,即使强如美国,她的预警机比我们中国要差一代。

至于其它的军工产品,我举一侧面的例子吧,中国的军售外贸额超过了俄罗斯,居美国之后。注意,中国不再是廉价武器的倾销国,比如中国的外贸主战坦克可不便宜。

就拣一些比较典型的个案来说——

2016 年 2 月,美国 APC(先进光学晶体)公司网站发布声明,宣布该公司与克莱门森大学合作,经过 15 年的努力,美国终于打破了中国的技术封锁,成功研制出氟代硼铍酸钾晶体(KBBF)。

这则新闻我没有拿错稿子。激光晶体是我国独有的技术,一直对全世界技术封锁。APC 所谓突破中国封锁,研制出来的激光晶体只其实只相当于我国九十年代的水平。早在 2015 年 8 月,中国福建物构所就已经发现新型无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LSBO。也就是说,美国的激光晶体技术落后了我国近 30 年。

航天振动平台是航天发射领域最重要的设备,可以说,没有航天振动平台,就谈不上火箭发射。以前美国的航天振动平台对中国是技术封锁的,八十年代禁止向中国出售 1 吨以上的平台,然后我们造出了 1 吨级的平台;九十年代禁售 5 吨的,然后我们造出了 5 吨的;之后又禁售 9 吨以上的。

之后我们造出了 35 吨级的,后来我们又造出了 50 吨级的,接着是 70 吨级,现在是 140 吨级的。目前除中国外,国际上最先进的平台到现在还是 35 吨级的。

掌握了技术,接下来当然就是封锁——中国宣布对美国的 16 吨以上级的振动平台进行禁运,我们只向美国出口 16 吨以下的。要求禁止军用,实验时必须由出口方人员操作,数据必须由出口方输入,输入设备必须购买指定产品,哪怕那个产品已经被禁止进入航天国防领域——这样屈辱的条件,美国人居然答应了。

更奇葩的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居然还在执行向禁止向我国出售 9 吨以上振动平台的法案。

还有很多——

精锻机技术,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有,一个叫奥地利,另一个叫中国;

超级稻及其他农作物杂交技术,中国独有;

超级计算机技术,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连续六度领先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该计算机所有技术包括芯片技术,全都是我们自己的;

量子通信技术,远远领先于世界;

微晶钢,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超级钢的工业化生产的国家,其他国家的超级钢尚未走出实验室。

3D 打印。能够生产优于美国的激光成形钛合金构件。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且付诸实用的国家。

雷达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车辆等典型人造目标的三维高分辨成像,这项技术在地理遥感和军事侦察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风洞技术。中国拥有世界最强高超音速风洞,达到了绝无仅有的 35 倍音速。风洞群技术也只有中美两国拥有。

稀土提炼技术,全世界唯一,别无二家。稀土的冶炼加工环节被中国高度垄断了,即使美国在国内采掘的稀土也要(廉价)卖给中国进行加工。

至于我们中国的基础建设,那就不用说了。

…… ……

现代工业,是一个完全系统化、标准化的生产过程。你研发什么,不能眼睛只看到什么。工业生产是要成体系化的。比如说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全球最大的十座桥梁有六座在中国。有了先进的桥梁技术,所以建起高铁也就不成问题了。这就叫工业体系。

又比如说,美国的 M1A1 坦克,它的设计重量必须考虑到美国最大运输机 C5 的载重能力,C5 的最大载重为 118 吨,所以 M1A1 的战斗全重设计为 58 吨左右。C5 飞一次刚好可以装下两辆。拥有如此随心所欲的设计生产能力,这就叫工业体系。

一个反面的例子是,印度的阿琼坦克,关于这款坦克的国际笑话很多,我们先撇开不说。这款 1974 年立项的主战坦克至今已经研制了 46 年,到现在还不能正式服役。这款坦克最初的战斗全重为 52 吨,待后来为了增加防护,但材料又不过关,只好不断加重,最后重达 68 吨,成为世界上最 “胖” 的主战坦克,这样的重量,无论是机动性还是动力性能当然都无法达标,更让人无语的是,坦克造出来之后,才发现居然超过了印度大多数桥梁的载荷,只好又重新设计。

英萨斯步枪,是印度军队的制式步枪,采用了北约标准的 5.56 毫米口径。千辛万苦将步枪研制出来,举国欢庆。之后才发现,印度国内根本无法生产 5.56 毫米口径的子弹。结果到现在,印度还是从国外进口弹药。

这就叫缺乏工业体系。

有人诟病中国最新研发的大型客机 C919 是外国零件的组装货。我认为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外行,要么是故意。

首先,研发生产一架大型客机的复杂性是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别人给你图纸、给你零件、给你组装线,那才叫组装。

而 C919 是由我们自己设计,我们自己进行风洞试验,我们自己进行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飞行性能,稳定与控制,材料科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CAD 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航空工程材料、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模具设计与制造、零件加工与成形工艺等方面的设计与研发。能独立完成这一流程的国家,全世界不超过四个。

这一切完成以后,才开始考虑飞机的商用价值,考虑它的成本控制,考虑哪些东西由自己生产合算,哪些东西进行全球采购合算。

这里涉及到一个全球采购的问题。全球采购一般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指利用全球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产品。它一般都是非政府行为。

另一个就是我没能力生产,到其它地方去寻找供应商。

像美国最尖端的战斗机 F22,它的一些电源开关是从中国采购的。难道是美国连电源开关都生产不了?当然不是。而是它考虑到质量、成本,都是从中国购买最合算。这其实也就是笔者前面说的发达国家不愿生产低端工业品的问题。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并非 C919 的所有部件我们都能独立生产,关键的一个部件——发动机我们需要进口。以中国的工业实力,当然不是生产不出航空发动机。全世界能生产航发的国家一共有美俄英法中和乌克兰六个。我们的战斗机已经开始换装国产太行发动机。但在商用大型客机发动机方面,我们的确还没有太拿得出手的产品,即使是我们自产的战斗机发动机,也是基本上处于 “能用” 的状态,离 “好用” 还有一段距离。这也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一个硬伤。但是只要自己能生产,最起码就不怕别人的制裁。

还有些产品,并不是没有能力生产,而是因为专利或协议的原因不能生产。比如说一些网络系统及电脑、手机的运行系统,还有一些药品等等。

现在来说越南,越南没有形成工业体系,既不然进行全球化的大规模生产,又无法进行高精尖的高端工业生产,既没有广袤的战略纵深,没有受到基础教育的工业人口,她凭什么成为世界工厂。在我看来,恐怕到印度成为世界工厂越南都不可能。

然而,印度可能成为世界工厂吗?不能!

知乎用户 到处挖坑蒋玉成 发表

其实除了刘老师说的那些和平年代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非和平年代的问题——正好这次 “特别军事行动” 暴露出来了:即使是菜鹅,依然可以毫无顾忌地随意轰炸乌克兰境内的工厂,而北约对此完全没有办法。

那么如果对象换成东南亚小国呢?要知道纯粹的非接触式打击的效费比是非常高的,而且掀桌子的方法可远远不止动武一种(比如出口管制)……

知乎用户 wayne 发表

东南亚离美国太远,美国还有个庞大的后花园可以用,联合起来不是更能制裁中国吗!?

然而不巧的是,我今年就来这边考察建厂了,说说我的见闻,聊聊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这大力 “援助” 墨西哥这么多年了,为啥墨西哥还这么费拉不堪。

1. 多山地,工业用地非常紧张前提下,还要空出大量的地来给美国人种糖种牛油果。

2. 非常缺水,非常非常缺水,前几天发布限水令了。

3. 交通非常扯淡,西门子卡特彼勒和大量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聚集的工业区,竟然最宽只有双车道,大量的车道还是只有一个,经常早上出点车祸整个路就堵死几个小时。

4. 基础设施极其落后,网络非常不稳定,经常就两格信号还老是断,2gb 流量要我 200 比索,60 人民币。

5. 人工也不便宜,高中毕业小伙进工厂月薪 4000,企业要在这个基础上付出乘以 1.6 系数的成本。

6. 目前贪污吃拿卡要还没看到,但趴在实体企业上吸血的公司到不少。这个不算坏处,因为只要付钱按规章办事就没啥问题。

那么这样子条件的墨西哥得到了什么呢?

得到了快餐基本被美国垄断,商超除了个 sorianna(虽然我严重怀疑也被美国资本控制了),其他全部是美国的品牌,商超里买的也没几个本土牌子,电力设施,电信设施也都是美国的,运营商我就没找到几个本土的,手机价格还异常昂贵,非常理解为啥荣耀一来就势如破竹,价格哪怕比中国贵一点在那边也非常有竞争力了,工厂大头的都是外资。

幸运的是答主 78 月份还要去东南亚和俄罗斯考察,看看是能破除迷信能还是中恐输,尽情期待啊吧。

知乎用户 风大 可稍息否​ 发表

这个思路成立的前提,是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

现实中的情况是,2010 年起,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世界第一。2017 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2020 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增加值是扣除成本等因素以后的工业产值,远小于产值)大约是美国的 1.6 倍。美国仅相当于中国的 60%。其中,最主要的制造业增加值,仍旧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三国的总和。

什么概念呢?

单论工业实力,中国完全能够把美日德三国吊起来打。

但是很多人心里还是受到多年以来的限制,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些蠢货甚至蠢到以为第三世界国家也比中国社会更加富裕安定。

智商上的硬伤导致美分买办仍旧活跃在中国社会上。

现在这个所谓西方能不能联合越南等小国切割中国制造业替代中国的想法就是典型。

谁是西方?

西方为什么要联合东南亚?

西方是一个国家吗?不是。

那谁作为西方去联合东南亚呢?

美国吗?

一个工业相当于中国五分之三的小国去联合其他更小的小国?知道越南 2020 年的制造业增加值是多少吗?四百多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 1/85,八十五分之一!相当于美国的 1/50,五十分之一!美国要联合三十多个越南才能赶上中国。假设越南完美夺取了中国的制造业,那也要联合十七八个越南才能抵消中国的优势。

十七八个越南!

你到哪去找十七八个越南?联合全世界吗?

你还真以为资本家是铁板一块?让美国人洗脑洗傻了吧?全世界真正能够联合起来的只有无产阶级!

知乎用户 下一段时光 发表

我的答案是不能,因为东南亚离中国太近了。军事太弱了。

中国今天能让美国如此头疼,到底是因为什么,因为人工便宜,因为产业链齐全,尽扯犊子。没有强大到美国近海没信心打跨的军队,这些都是扯犊子。你强大的工业实力最终都要靠军事实力来保护,才能保证你长治久安。

中国军事实力世界第三不太过份吧,这样的实力被越南搞死。如果真这样,被搞死是好事,大不了从头再来。你怕啥,我反正不怕。

我再来谈一谈为什么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总是不足,出海也频频受挫,因为军事实力不足,中国军队保护不了中国企业在世界畅行无阻。你一味创新和出海其实很容易被别人摘了桃子。抖音华为都是例子,他们的存在都证明出海创新和出海风险很大。轻则被别人摘桃子,重者坐牢。

如果他们是美国公司,世界上谁敢对他们下手。那怕中国也仅仅只敢不准谷歌等在中国经营。但他美国呢?他不准你在世界上大多数好赚钱的国家经营。甚至还要搞死你,摘你桃子,地球上谁敢对美国公司这样,所以有军事实力保驾护航他们创新和出海能力自然强横。

知乎用户 非凡 发表

超级虚拟工厂’将各类生产制造企业的产能在云端聚合,加强各企业间的产能协同配合与综合利用,运用数字化手段指导生产,帮企业抢订单。

这是 27 号的《焦点访谈》

说的是江苏搞了这么一个云平台,将所有的企业都整合起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产供销,技术配套服务。

《焦点访谈》主要是讲国策,这个 “超级虚拟工厂” 也不是江苏拍脑门的事情,很明显这就是一个试点工程,在江苏取得很好的效果后,很快就会在各地推广,最后将全国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全球重量级 “超级虚拟工厂” 中国。

制造业这个东西,并不是有钱、有劳动力、有技术、有市场就 OK 了。

关键在于把这些要素组织管理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制造业。

这就有点像是写知乎回答。

绝大部分答主的知识也是来源于网络、电视、聊天之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渠道。他知道的东西说不定还不如别人多。为什么有的答主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就是他有组织材料梳理逻辑的能力。

西方能不能联合越南以及东南亚小国

现代制造业最需要的就是整合能力,一旦工业链条是断裂的,缺乏有效组织的机构,那么这些零散分离的制造业就无法有效运行,也就无法形成强而有力的工业竞争能力。

比如说现代汽车只要有一个零部件供应不上,那么整个汽车就无法出厂。比如说前大灯总成没有到货,这批汽车就只能是半成品,到了交货时间也拿不出去。你说市场会等待吗?可能有些用户就会转向购买其他品牌。

而严格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西方。欧美并不是一个国家,美国和欧洲什么时候是一条心一个系统?

英国和欧盟现在是什么关系?

现代美国有多大的工业制造和整合能力?

都知道东南亚是无数个国家,这里面不但有工业制造问题,还有政治问题,地缘战略问题。

中国在江苏搞 “超级虚拟工厂” 都要试点,都要找到整合资源的办法,而且这还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面,尚且困难重重,都要经过摸索经验这个过程,更何况无比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

很多人天天在关心国家大事,找到了无数的新闻线索,但是为什么不能写一篇高赞文章?

这里面的区别在哪里?

就像郭德纲的一句话:“你也会说话,那么你们为什么要花钱到剧场听我和于老师说话?” 他们俩的汉语言组织能力登峰造极。

如同评价一个歌手,为什么要和乐队一起在现场演出才能体现出一个歌手的实力,那些听伴音唱歌的网红歌手为什么人们的评价不高?

歌手和乐队一起现场演出,这个整合实力绝不是随便哪个人就有的。这不只是天赋,而是天衣无缝的组织配合能力。

很多网红一拉到现场,就原形毕露,各种怪相频出。

所谓的西方和东南亚国家就是一盘散沙,看单个都可以,个个是网红,但是要把它们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工业化系统,哦豁,锤子了。搞不成。

知乎用户 改之理 zcw​​ 发表

短期之内不可能,长期的话,其实不用代替中国,只要部分代替中国就能够大幅降低中国的议价能力。

我看很多人还在喷越南制造质量差。忘了十年前全世界也一样喷中国制造质量差。

诺兰《黑暗骑士》的经典辱华段落:黑帮想开枪打死检察官哈维登特,结果卡壳了,哈维登特潇洒地夺过手枪看了一眼:难怪,made in China!

还有朋友说我们中国制造业腾飞,是因为有了高铁,可以快速的协调国内的资源,东南亚没有高铁,所以不行。

我想知道这位朋友的公司用高铁运了什么资源?

还有朋友说越南的体量小,所以无法替代中国。其实越南不用完全替代中国,只要部分替代就够了,并且东南亚 + 南亚,其实体量是惊人的。

另外,小国是可以实现完全专业化分工的。我们引以为傲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意味着我们每个产业都需要投入一部分人,但是越南是可以把大多数资源投入到某些行业,在某些特定行业上,规模不输于中国的。

有朋友说当年雁阵模型东南亚排到中国前边,是中国抢到产业转移的机会。这话不假,问题是这岂不是证明了下一波就轮到东南亚了。。。

目前看东南亚、南亚和中国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只不过 80 年代西方也认为中国大陆没有希望,制度和基础设施落后,人民愚昧,腐败横行。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这些国家还真不一定发展成什么样。

而这些国家这么低端了,一旦要替代,替代的这是中国最低端的岗位。各位高贵的知乎用户不用担心,但这些被替代的,恰好是中国最脆弱的一批人呀!

总之据我所知,越南、印度这些国家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替代,很多比各位知乎网友更重要的人,都非常关注。我不明白各位为什么这么乐观。。。。

ps,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贸易中的体量是惊人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

2021 年,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对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 5.67、5.35、4.88、2.4 和 2.34 万亿元。从贸易额上看,东盟的重要程度超过欧盟和美国。

知乎用户 木兰她哥哥 发表

科普俩事

一是当年的东南亚就是产业承接者,是国内一点点的把他们承接的产业项目都给搂了过来。

二是你是不是太看轻工业化的进程里的凶险和带来的恐怖的国家政权主权压力了。

你以为不就是发展个制造业么,哪有那么多花样,那你就真的要多看点资料。

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制造业,在中前期特别需要外部资金注入,那么美元就是你躲不开的,那么好了,其他不说了,你怎么保住你发展制造业带来的利润和成果不被收割,越南现在就在被美元疯狂收割,眼看着越南是无力独自抵挡。这还只是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呢?就东南亚那样的政权稳定度,说被改朝换代就被改朝换代了,那你玩毛线啊?

知乎用户 夜凉秋如水​ 发表

中国将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这是确定的。不要有什么侥幸心理。

仅从经济角度看,由一个大国来担负发达国家转移出的制造业,风险不言而喻。疫情这只黑天鹅充分暴露了这种风险。政策风险在中国这样的国家非常高,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必须充分考虑。

我在另一篇文章展望疫情后的世界中指出,西方国家即便出于规避风险的经济原因,也会把相当一部分制造业移出中国。而替代中国的,一定不是一两个国家,而是多个国家,以期分摊风险。所以,还有人不开眼的分析:越南的制造业是中国的 N 分之一、越南的基础设施如何不行 blabla…… 完全不理解,发达国家这次产业链转移,就是要防止制造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再次出现

全球化已经停止,世界产业分工在后疫情时代会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自己的生产能力远超自己国内市场需求,将进入痛苦的去产能时期,这个时期伴随着经济下滑,失业上升,资金外逃,社会重新分化组合。这个世界,早已过了产业链补足阶段,进入需求导向阶段。订单才是决定性的,全产业链的工业斯巴达梦想终归一枕黄粱。

知乎用户 光追不上我​ 发表

有些人是不是觉得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属于美国主子赏饭吃,赏给谁吃,谁就能吃?不给中国吃,中国就没得吃?

知乎用户 吊炸天 发表

大家是不是忘了,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 NGO 组织?

NGO 组织破坏东南亚工业

多家在缅中资工厂被烧,此前曾有英国 NGO 负责人发出相关威胁

NGO 组织破坏印度工业

印度情报局称反转组织绿色和平破坏经济

NGO 组织破坏南美工业

警方:环保组织纵火烧毁亚马逊森林!回顾巴西与 NGO 之战_手机网易网

NGO 组织破坏中亚工业

哈萨克斯坦暴乱的 “幕后黑手”,在哈萨克斯坦安插了上万 NGO 组织_手机网易网

NGO 组织破坏非洲工业

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 “非洲 NGO 梦” 的破灭

现在全世界数得着的工业国,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普及,这些茫茫多 NGO 组织壮大之前发展成熟的。在各种各样 NGO 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头之后,已经很难再有新的非工业国跨进这道坎了。现存的工业国中,还不知道有多少会被这帮人逼着放弃工业化呢,比如乌克兰。

你以为西方国家管的住这帮 NGO 们,让他们不给所在国添堵吗?如果全世界各国工业化,都会被这帮子 NGO 打断,那我们还怕什么产业外流?

我个人虽然属于极右,但我特别喜欢这帮外国白左 NGO,我觉得,应该加大力度,让全世界人民都能享受绿水青山的生活,工业化什么的,我们中国人命苦,只好默默承受了。

欧盟考虑将作为电动车电池关键材料的锂列为有害物质,从热捧到严审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放弃 (汽车) 工业,从欧洲做起。

知乎用户 sun Hannibal 发表

你从黑龙江到贵州。

斜穿整个中国。

途径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期间不需要任何护照,身份证明或者其他证件。

你拉着一车桃子从河南到河北,不需要交关税。

你一黑龙江人想到深圳找工作。

只需要一张火车票就行。

但是。

一个越南人能到新加坡找工作么?

一个菲律宾人能随便把东西运到马来西亚么?

不能。

这就是问题所在。

中国之所以无法取代。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各省市之间,资本,物资,人力流动几乎没有阻碍。

这就是大国的优势。

如果东南亚想要取代中国。

比如越南做鞋带。

泰国做鞋底

马来西亚做鞋帮。

菲律宾做鞋。

这其中带来的分配问题该由谁来解决?

各国的冲突由谁来裁定?

裁定出的决定又有谁来保证执行?

这些都是问题。

更何况,中国一国内,省与省间也龃龉不断。

两个国家更不必提。

小国有小国的优势,大国有大国的特点。

小国船小好调头,有一点优势产业就能全民吃喝不愁。

但代价是抗风险能力差。

遇到大点风浪就自身难保。

大国身材榔槺臃肿,内部矛盾冲突不绝。

但优点是抗风险能力强

真遇到事情,靠国内循环也能撑起来。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古今亦然。

知乎用户 古德毛宁 发表

理论上不是不可以。

第一,东南亚组成东盟。

第二,东盟有个强有力的大政府主导

第三,东盟取消关税。

第四,东盟统一财政支出,合理投入基建。

第五,整和人工,组织生产。

第六,学习生产工艺。

你看,我敲几下键盘,就搞定这么多事情,欧美怎么不去做了?

评论区说的对,语言再统一一下就行,学外语不难的

知乎用户 荻 生​ 发表

六国合纵,十八路诸侯,九节度使联军…. 这种看似强大的乌合之众都是不足为惧的,何况那么多工业水平、发展阶段迥异的小国,怎么能抱团呢?工业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科学布局、协调管理,是做不大的,世界工厂哪有这么简单呢

知乎用户 John.L 发表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很脆弱的,脆弱到中美可以轻易影响。

甚至像印度这样的 “大国”,加拿大的锡克教势力就可以轻易在农民运动中推波助澜,逼的中央政府妥协。

越南漫长的海岸线上,能用的反舰导弹不超过十具。武器不算古董的屈指可数。

中国只需要高调地在军事上针对越南,比如海上和路上的军事演习,发布文件渲染越南的威胁,加大力度支援泰国等越南敌对国家,越南就必须回到先军政治的时代。

这样就不得不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财政来搞军事,也别搞经济了,90 年代以前越南就这样。不搞先军政治?再来一次两山轮战呗,中国只需要用极小的代价就能打断越南发展。

当然这种手段比较极端,也有不那么极端的,比如去越南炒房放贷,人为搞次贷危机。或者投资某些工业门类但是要求越南开放门户。

中国对东南亚不像美国对拉美那么黑,但是也可以那么黑。美国人可是连墨西哥水源都控制了,中国还没有走到那一步,但是想打断东南亚诸国的发展,还是太容易了。

知乎用户 纸糊的药丸子 发表

TPP 就是干这事的

不仅东南亚开心,新澳开心,日美更开心,就中国不开心----美国当最终消费国,其他人做供应国,完美把中国踢出去。

结果,TPP 被川普毙了,日本那叫一个如丧考妣啊!TPP 成了 CPTPP,日本努力支撑了几年,可是没办法啊,最终消费国没了,总不能靠日本那一亿人做最终消费国吧?

日本:奴才正在冲锋,陛下何故先降?

川普:老子乐意。

到 RCEP 的时候。

中国说,你们东南亚不是想产东西吗?可是你们产出来的东西要卖出去吧?美国要自己搞工业了,未来说不定还要卖给你们!你们看我怎么样?你们不能生产原料,我有。你们不是没钱吗?我有。你们产出来没地方卖,我买。你们看咋样?

日本瞄了瞄美国,扛着大砍刀对大统领说 “陛下,你那几个侄子干儿子的已经都降了,此危急存亡之际,奴才此去定斩他们不饶,还要把 RCEP 搅黄”,遂拍马冲向敌阵,喊道 “你们来求我啊,你们求我我也不去,我是不会背叛大统领的,哈哈哈哈哈”。

结果冲到阵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响叮当之势加入了 RCEP。降了。

知乎用户 胡悠 发表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如果想死得快一点,就赶紧这么干。

关于制造体系、市场的问题,前面许多人都说过,我换一个角度好了。

东西方是存在竞争关系的,世界制造中心向亚洲转移,在当前大背景下对欧美极其不利,这意味着世界经济中心也在逐渐向亚洲转移,最终可能导致军事、政治、甚至是文化权力的东移。

这种趋势继续下去,西方主导世界的局面势必会难以延续。

我们以欧洲为例:现在俄乌冲突持续给欧洲经济放血,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工业,在能源供应不稳定,新能源格局未建立起来的怎么应对世界竞争?说的不客气一点,欧洲这次如果处理不好,其工业能力搞不好会被中美等国瓜分殆尽。

现在不是 “去中国化” 的问题,而是 “去欧美化” 的问题:低端制造转移到东南亚,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控制了中高端制造,老毛子又在乌克兰不停的搞事,资本出走…… 届时欧洲搞得一地鸡毛,地位和影响力只会进一步下降。

欧美没落了,靠美利坚和昂撒撑起整个西方世界?

别的不说,伊朗现在可是扣了希腊的船哦…….

明白说吧:如果没有中国崛起,西方想怎么转移就怎么转移,反正这些国家都是西方体系下的鱼肉。而中国崛起之后,再这么搞就是推动世界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

他们是觉得自已死得还不够惨吗。

知乎用户 Make It​ 发表

唉,总是提这种春秋大梦的问题。

你说的这些国家哪一个步入全球化的时间不比中国早?顺便再算上什么印度,南美,巴拉巴拉一堆。就算被某些 nc 网友报以厚望的越南,也没比中国晚几天。至于越吹,除了带薪工作的,剩下自费的基本都是把自己混的不如意归咎为国家的问题,试图脑补一个又一个乌托邦,从欧美,日韩,沦落到越南。。。要是这个智力范畴,实话实说,这辈子没希望了。

说回正题,中国的现有地位,那是真刀真枪的跟先发国家打出来的,不是谁赠送的,也不是谁整合的,无论前期吸引东南亚华商,到中期日韩欧美投资,到现在的自主创新,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低中高端全方位的抢占全球制造业市场这本身就是人类工业文明史的一个奇迹,而这种奇迹也只可能在一个人口多素质高,基础设施完备,行政手段有力的单一市场完成。而但凡以上三条一条不具备,中国也无法创造这个奇迹。

而之所以叫做奇迹,是因为原则上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地理单元不存在。中国但凡是个票选国家,都不可能。

所以,咱先不说日韩,东南亚,越南还有某些人理想中的再把东欧,印度,南美算上,语言文化上的不同,基础设施的差距,分散的地理单元对于物流的巨大挑战,人口素质的参差不齐等等,咱都可以先不谈。就说把这几个国家的现有政府叫一块开个会,人能不能来齐?来齐以后能不能憋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屁?我估计这整合的第一步十年之内能完成已经算是烧了高香了。完事儿走第二步,这些国家内部政党之间,中央跟地方之间,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咱就用排列组合来简单算算,这第二步在地球爆炸之前能不能完成。

所以,真的不要再意淫这个事儿了,不是我打击高华或者美国的积极性。这玩意儿办不到啊,有这本事,制造业回流美国更现实。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生存与发展本来就是一种奢侈,而身处这种奢侈之中的人浑然不觉。

知乎用户 《财经》杂志​ 发表

越南拥有的丰富劳动力资源、技术、政府支持和外国投资,具备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潜力,但高端劳动力和关键技术的缺乏,使得越南的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行业及低端制造业

**越南正在经历它的耀眼时刻,经济持续增长、外资纷纷涌入,出口率创新高。**2020 年,当世界上其他经济体因为新冠疫情陷入衰退,越南是经济保持最快增速的国家之一。2021 年,尽管越南一度因为新冠疫情进行封锁,一些工厂被迫停产,但越南经济从 2021 年底开始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越南经济将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别实现 6% 和 7.2% 的增长。

自 1986 年越南政府宣布实施革新开放 30 多年来,越南已经从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越南的人均 GDP 在 1985 年只有 230 美元,到了 2021 年则已接近 3700 美元,增长了 15 倍。

这个国家还有更大的雄心。2021 年举行的越共十三大通过决议,提出三个阶段目标,即到 2025 年使越南成为摆脱中等偏低收入、沿现代工业道路迈进的国家,到 2030 年使越南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的中高收入国家,到 2045 年成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

**越南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外资的大量流入,制造业则是越南吸引外资最多的领域。**优衣库服装、耐克运动鞋、苹果耳机、三星手机…… 越来越多的产品贴上了 “越南制造” 的标签。

今年 3 月,越南出口达到创纪录的 347.1 亿美元,环比增长 48.2%,这也使越南一季度的出口总额高达 885.8 亿美元,同比上升 12.9%。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常年位居中国内地外贸城市首位的深圳则出现出口下滑。深圳海关的数据显示,2022 年一季度,深圳出口 4076.6 亿元(约合 608.3 亿美元),同比下降 2.6%,其中 3 月出口 1200 亿元(约合 178.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4%。

“越南出口领先深圳” 的话题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均表示,这样的对比并不恰当,一个是人口近亿的国家,一个是常住人口不到 2000 万的沿海城市。况且越南的出口总额超过深圳并非新事,早在 2019 年就已经发生。

但这些讨论将越南再次推到聚光灯下。对于越南是否会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越南拥有的丰富劳动力资源、技术、政府支持和外国投资,可以使它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杜安 · 莫里斯律师事务所河内办公室主任奥利弗 · 马斯曼对《财经》记者表示。

在越南运营一家工业园的翁明照则认为,越南国家体量小,产业链配套不够成熟,难与中国竞争。

尽管越南能够提供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但它的人口规模只有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在新冠疫情期间已经出现人工短缺的问题。越南的港口、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现阶段的越南也缺乏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产业链上的供应商较为集中,可以快速有效地展开生产并降低成本。

“现阶段越南制造还是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很多原材料及辅料仍需要进口,因此外贸规模增长快,但顺差却很少。” 越南中国商会胡志明分会会长赵骞对《财经》记者指出。

长期研究越南的学者杨耀源则提出另一个问题:与其关注越南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不如问越南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韩国?

受益于自由贸易协定
在经历去年新冠疫情的反复之后,位于越南西宁省福东工业园内的赛轮越南生产基地又恢复了昔日的忙碌。“现在一切正常。” 赛轮轮胎越南工厂总经理曹国强对《财经》记者表示。

去年春天,由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在越南肆虐,尤其是在包括胡志明市在内的越南南部省市。为控制疫情蔓延,越南对南部地区企业提出 “三就地” 原则,要求工厂安排员工 “就地生产、就地吃饭、就地睡觉” 才能继续生产。赛轮原本在当地有 6000 多工人,最终留下来的有 4000 多人,当时 “大家吃住在一起,非常困难”。但从去年 9 月开始,赛轮工厂展开了全员疫苗接种,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越南从 2021 年 9 月开始逐步放松封锁政策。得益于疫苗高接种率,尽管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出现之后,越南的感染率一度出现急剧上升,但重症和死亡人数都保持在低位,工厂得以保持运转。

在经历短暂的订单流失之后,越南又恢复了火热的生产态势。曹国强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几年外资对越南投资的热情,赛轮越南工厂所在的福东工业园基本上已经没有空余厂房,“这几年热到没有地可以买”。

赵骞指出,除了劳动力、土地成本方面的优势,越南与世界各大经济体间广泛签署的自贸协定带来的出口便利使越南具备了更大吸引力。

自 1986 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越南不断融入国际经济体系。2007 年,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年来,越南更加快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在越南签署的 16 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包括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以及越南与英国自由贸易协定等。

“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越南出口仍然表现出色正是得益于这些自由贸易协定。” 马斯曼说。

作为第一个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中国家,越南与欧盟的自贸协定于 2020 年 8 月生效。欧盟是越南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美国。协议生效后,越南对欧盟出口 71%的产品和欧盟对越南出口 65%的产品关税立即豁免,双边货物贸易中 99% 的关税都将在 10 年内取消。越南方面预计,到 2025 年,越南对欧盟出口总额将增长 42.7%,进口总额增长 33.6%。

在美国退出之前,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曾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体系。美国脱离 TPP 之后,TPP 剩余的 11 个成员重新达成了 CPTPP。“加入 CPTPP 对越南倒逼改革的力度很大。即使能力暂时达不到,它仍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目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讲师杨耀源对《财经》记者说。越南加入 CPTPP 谈判的时间甚至早于日本,CPTPP 涉及的国有企业条款曾被认为对越南构成了过高的挑战,但最终越南表明了倒逼国内经济改革的决心。

**至于今年开始生效的 RCEP,越南是主要受益国之一。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越南有望成为 RCEP 成员中收入和贸易额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报告预测,在充分利用所有优势的情况下,越南收入水平将增长 4.9%,出口增速达到 11.4%,进口增长 9.2%。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 覆盖了全球大约 30% 的人口和经济体量。RCEP 成员内部 90% 商品将在未来 20 年实现零关税,其中又以立即降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

电子行业投资增加
尽管越南是否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越南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一个新的制造业中心。越南近年已吸引了大量韩国、日本、新加坡投资,目前还在不断吸引珠三角和长三角外迁的制造业。这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杨帆对《财经》记者分析说。这些因素在越南体现为:政治稳定、劳动力充沛、人口结构年轻、土地成本低、在地理上靠近中国、有利于出口的漫长海岸线、政策的支持等。

2021 年,外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达到 311.5 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 9.2%。2022 年前 4 个月,越南吸引了来自 72 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投资总额超过 1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88.3%。位居前列的投资来源地包括新加坡、韩国、丹麦和中国。丹麦的乐高集团在越南南部平阳省投资了 10 多亿美元的项目。

在越南已经对外资产生足够吸引力的时候,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迫使更多原本设在中国的工厂寻找新的生产基地。2018 年,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高达 25% 的关税,将生产线搬到越南成为许多跨国制造业企业规避贸易壁垒的一个选择。

在来到越南之前,杨帆在国内一家世界 500 强企业战略投资部任职。2018 年初,他去深圳与一些电子工厂交流时曾提到越南的投资机会,当时对方未表现出太大兴趣,但等到 2018 年下半年时这些工厂已经纷纷决定去越南开拓版图。

“美国提高对中国的关税,这迫使部分企业转移到越南来。” 越南龙江工业园董事长翁明照对《财经》记者说。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赛轮就已经踏上这条道路。2009 年 9 月,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批准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在中美轮胎特保案的背景之下,赛轮开始在海外寻找新的生产基地。“走出来是必然,因为贸易壁垒太严重。” 曹国强说。当时公司考察过东南亚不同国家,最终选择越南是因为这里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政治环境稳定,在国际上游走于大国之间对贸易有利,又是天然的橡胶生产基地。

越南签订的一系列贸易协定极大地减少了越南与其他国家或经济体的贸易壁垒,其中关税减免是最直接的效果。

越南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世界第三大纺织品出口国。在越南加入 TPP 谈判之后,更多纺织企业来到越南为 TPP 生效后的市场布局。由于 CPTPP 等自贸协定中对原产地有严格的要求,出口的服装想要享受关税优惠需要遵从 “从纱开始” 的规则,即纱、布的生产以及纺织品的剪裁缝合都要在成员国内完成特定比例才能享受关税优惠。

过去几年来,新的投资越来越多地流向技术领域,这也与越南的目标一致,即转向更有技术含量的生产,实现价值链的攀升。

自从 2008 年在越南北宁省设立第一家手机工厂以来,韩国三星电子如今已经在越南拥有六家工厂和一个研发中心。截至 2021 年底,三星电子在越南累计投资总额达 180 亿美元。全球一半以上的三星手机在越南生产,三星产品为越南贡献了大概五分之一的出口额。

在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的背景下,更多电子行业的工厂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越南。越南因此被视为中美贸易战的最大赢家之一。2020 年 11 月,苹果代工厂台湾鸿海集团宣布投资 2.7 亿美元,在越南设厂生产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苹果无线耳机的供货商歌尔声学也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

虽然在去年越南新冠疫情严重时,有工厂将一些生产线回迁至中国,但业界普遍认为这只是暂时性的现象,并不会改变制造业向越南转移的大趋势。

下一个韩国?
随着更多工厂来到越南,问题随之浮现,越南的劳动力和供应商都出现了短缺。
在去年胡志明市及周边地区取消封锁之后,困在城内多日的大批工人离开工厂返乡,导致工厂在解封之后出现用工缺口。在越南的劳动力中,受过良好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所占比例也不高,劳动效率相对较低。有调查显示,在越南大约 70% 的技术公司认为 IT 人才缺乏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越南在劳动力和土地方面的成本优势不再那么显著。以翁明照管理的龙江工业园为例,土地价格从最初的每平方米 35 美元涨到 150 美元,普通员工的每月工资则从折合人民币 500-600 元涨至现在的 2000 多元。龙江工业园位于越南南部前江省,距离胡志明市约 50 公里。工业园成立于 2007 年,目前有五六十家企业入驻,投资者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丹麦等国。

**由于缺乏本地供应商,越南严重依赖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尽管赛轮已经尽量做到当地采购,但仍有一些原材料需要从中国进口。**今年一季度,中国以 276 亿美元成为越南最大的商品进口市场。在越南的进口商品结构中,原材料、机械设备及零部件产品占了绝大多数。

“中越贸易结构更倾向于互补,两个国家向对方出口各自需要的产品。” 马斯曼说。

杨帆也认为越南与中国更多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两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在他眼里,现在的越南像是 2000 年之后的中国,是一片充满机遇的热土。

自 1986 年开始实施革新开放以来,越南通过贸易和市场自由化、改善营商环境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从 1987 年至 2016 年的 30 年间,越南的 GDP 年均增幅达 6.7%,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

越南人口结构优势明显:全国 9700 多万人口的平均年龄为 32 岁,拥有 5400 多万青壮劳动力。人口红利支撑了越南经济的发展,但越南在关键技术领域仍缺乏突破,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行业及低端制造业。

2019 年 8 月,越南规划与投资部公布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国家战略草案,提出在 2025 年以前成立五家市值 10 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并在 2030 年增至十家的目标。

“越共十三大提出目标,要转变为创新型国家。越南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接下来要实现蛙跳式发展,希望借助第四次工业革命迅速升级产业结构。” 杨耀源说。

在杨耀源看来,越南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越南革新开放的前期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凭借劳动力、土地优势以及优惠政策,实现了经济的中高速发展。但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改革思路。

“现在的越南与当年韩国崛起时的国际背景和自身特性更具可比性。” 杨耀源说。他举例说,韩国曾在日美经贸摩擦中受益,越南则是中美贸易争端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韩国通过签署一系列自贸协议协定进一步实现开放,越南在 2015 年之后也加速自贸协定谈判进程;韩国人口只有 5000 万,需要放眼全球,越南的企业尽管才刚起步,但也确立了走向世界的定位。

杨耀源认为,越南具备了成为下一个韩国的一定条件,但关键问题在于它能不能像韩国那样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马斯曼在越南生活了 20 多年,他惊叹于越南过去几年的发展速度,并对越南的未来充满信心。“越南在过去五年发展如此迅速,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在未来五年,越南的发展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知乎用户 知无不言者慎 发表

不可能,你说的东南亚小国现在叫东盟,越南在东盟里是个不受待见的存在,因为在东南亚各国里,越南是体量较大,国土面积也大的国家,并且为实现 “印支联邦” 的野望侵略过周边小国。虽然越南加入东盟后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但是那是在 21 世纪前 20 年亚洲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得所为,现在疫情下东盟各国会不会大难临头各自飞,越南将扮演什么角色,还很难说。

越南历史上就没有做俄罗斯式的联邦老大哥的实力、经验和能力,所以东盟有什么事要决定,如果不做美国跟屁虫,就只能做到一起 “民主决策”,然而国际间的民主商议是最没效率的。

https://mp.weixin.qq.com/s/z46nxrJ5XqfJWViT0G-62w

而且东盟各国在工业实力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看账面数字个个都是坐火箭,但实际上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工业基础普遍不牢固。

越南与东盟一体化:在民族主义与地区

知乎用户 秦一鸣​ 发表

且不说越南体量撑死了吃下服装业,就算越南真取代了中国部分产业链又如何?

如果让中国感到威胁完全可以再来一次自卫反击,工厂炸平,港口烧光,路刨断,楼炸塌,电线杆都给你全撅了,辛苦奋斗三十年,一招回到解放前,没有自保能力的繁荣都是镜花水月,能潇洒几天全看别人心情。

知乎用户 农村卖油翁 发表

可以,这本来就是美国的操作方式。

越南具备最重要的条件,集权,只要越南军政府能够集权并维稳,卖掉一代越南人的劳动力人口,后面妥妥的现代化国家。

强不强是另一回事。

知乎用户 辰熙 发表

先说结论,不能。

首先讲经济问题,再讲政治问题。

从经济上来说,世界工厂这个名词是不能够瞎用的。严格意义来说,世界上能够被称之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只有三到四个。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二战时期的美国和德国(前者在七十年代后不复存在,后者二战后就已经不是)还有八九十年代到今天的中国。

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能成为世界工厂,衡量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拥有独立(区域协同)的完整工业体系。

英国是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轻重工业的工业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美国和德国是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造就的工业体系。

中国则是苏联奠基工业体系基础,改开后承接西方和亚洲四小龙的零散产业完成进阶,最终在 21 世纪完成全门类工业体系的布局,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

全门类工业体系,是成为世界工厂的通信证和特征。

东南亚各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工业基础。但问题也非常明显,就是他们都没有完整的重工业基础。甚至可以说,东南亚地区基本上没有重工业。所以说东南亚各国如果想要依靠自己发展制造业,那么他们的上限是很低的,连重工业体系的科技树都点不出的国家,是没有希望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

可能会有一些人说,西方不是有重工业吗?东南亚和西方配套甚至西方转移重工业不就好了?

问题是,如果有人去统计过西方重工业的话,就会发现,这些重工业要么是军工产业,是发达国家最关键的自留地,要么就是保持科技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产业。这些产业是为西方工业提供最大价值的部分以及最核心的部分,你让西方把这些产业转移给东南亚,且不说东南亚能不能接得住,那还不如坐看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呢?

这里就牵扯出政治问题了。

西方近些年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扶持东南亚,希望能够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已经开始在挖他们数百年来赖以生存的根基了,但是与此同时,这个升级正在进行中,需要稳定的升级,在西方的逻辑下,扶持东南亚来挖空中国的低端制造,实际上是有可能导致中国的产业升级失败的。换言之,这是西方的自保策略。

换言之,西方的目的是打倒挑战者,而不是扶起来新的挑战者。

这种逻辑注定了西方不可能帮助东南亚建立重工业基础,当然了,他们自己也没法帮。

但是中国是无可取代的。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全门类工业体系的工业国家,中国拥有完备的重工业体系。很多时候我们聚焦的卡脖子项目,实际上有很多并不属于工业基础问题,而是顶层工业的问题。我们可以制造我们需要的所有产品,但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世界工厂的要求是前者,而并不一定是后者。

毋庸置疑,东南亚廉价的劳动力给我们的低端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实际上这些产业并不符合我们长期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必须要提高收入,而那种三来一补的企业是做不到那种工资水平的,所以转移到东南亚不是坏事。甚至于,因为东南亚的三来一补企业必须要依赖中国给的工业原料,消费也是依赖中国和发达国家,实际上中国拿捏住了东南亚制造业的命门。中国只是把世界工厂变成中国 - 东南亚,而东南亚由于在工业上跟中国高度捆绑,最终会彻底成为我们的后花园。

所以有没有发现,东南亚国家这两年已经越来越少给我们摆脸色了?因为他们不管是经济命脉还是军事实力都是被我们拿捏的,他们拿什么跟我们玩?

美国刚提出的 IPEF(没记错的话)还有日本的 CPTPP,本质上来说都是东南亚国家希望能够平衡中国影响的体现。

但很可惜,前两者因为工业实力特别是重工业实力的原因,注定不会达到东盟的目的。

所以不需要担心,他们没有这个实力。

现阶段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解决自身的问题

知乎用户 高山县​ 发表

题目改了?

原来是 “越南能不能取代中国……”

那我答案也改一改

从欧美的角度看

你猜西方会不会再给自己弄个爹

以下原答案

————————————

从中国的角度看

抢点份额当个作坊还是可以的

世界工厂就想多了

而且即使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你猜中国会不会坐视越南做大?

知乎用户 威尼斯总督 发表

不可能,工业化的前提第一是要有原始资本积累,第二是有大市场

这两点越南都没有,越南想靠出卖劳动力获取原始资本积累基本等同于无望,因为越南人力池已经空了。人力池空了的后果就是人力价格上升,产业会发生转移。

越南最不应该学习的就是中国,因为中国自古就是大国,大国今天可以说我不跪,全世界联合起来打我都不能让我跪,大国有底气站着是大国不跪的理由。小国没有这方面天赋,越南能打赢美国实际和越南真实战力没多大关系。

这方面南北朝鲜最有经验,北朝鲜背靠中苏两面逢源,混到了机械化农业和自己一大堆产业,连中国改开初期还要去朝鲜学习纺织。如果不是因为苏联解体的话,朝鲜最起码能再多混几十年快活日子。韩国更别提了,跟着美国混骗到重工业,还骗到中国的大市场,利用中国的人力池进一步扩大生产。

越南如果单想自己出卖劳动力攒原始资本积累,一定会出现外资跑路的情况。为数不多的办法就是卖屁股,先问中国骗到上好的基建,一条贯穿越南南北的高铁。然后向美国卖屁股,骗一下美国的优惠市场准入。越南自己制定一个自己主攻领域,并且把为数不多的资源投入进去,像日韩之前赌的是半导体,越南可以赌新能源相关产业,只要能赌赢,越南是有可能混到韩国这样的水平。

知乎用户 王青阳​ 发表

如果印度进行土地改革,还是有一点机会的,但是在印度搞土地改革太难了。

越南体量太小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请问一下,越南,东南亚,在哪里?

朋友。

朋友们。

这是个什么世界?

这是个血淋淋的,充满暴力的世界。

美国很远,欧洲很远。

我们很近。

知乎用户 溜溜球 发表

现代工业,以钢铁工业为例,是欧洲美国日本炼不出钢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中国还在全球中占比那么高?规模效益啊,中国人多,可以建最大的钢厂,结果发现,把钢厂建大了,规模上去了,成本下来了,然后又以价格优势行销世界,结果规模更大了,价格更低了。而美国,曾经的钢铁大国,因为市场规模问题,钢铁厂就是不敢建那么大,建大了国内消化不了。而中国就敢建最大规模的钢铁厂,因为本身就是最大的市场。讲到这你就可以发现了,东南亚哪个国家敢于上那么大规模的钢铁厂?如果没有那么大规模,那么成本怎么跟中国比?一开厂就必然亏损的工厂谁会干?而且这个投资一点都不小,几百亿美元打底,而且周期长,那个东南亚国家头铁敢赌?你又说,西方国家为了打压中国,不计成本啊。既如此,那么何不更进一步,全部自己生产好了,无非就是成本再高一些而已。要是这样,世界退回各自封闭的国家,还要什么自由贸易?而且,西方国家都只在东南亚采购,把中国撇开,那么 14 亿人口的市场他们还要吗?还要得了吗?这只是钢铁一个产业,其他产业都是一样的逻辑。既想打压中国,又要低成本,还要中国市场不丢,梦里啥都有。你觉得这个事还是轻而易举的事吗?至于其他人所说的什么基础设施,人才等等,我就不说了

知乎用户 宫乘风​ 发表

题主的意思是:在不考虑历史客观,现状和是否可行的前提下,我们讨论下越南的美好未来。

知乎用户 大牧 发表

当时日本德国可以援建宝钢项目,今天就能援建东南亚国家!

甚至和国家意志关系不大,看企业家(资本家)的意志。

你以为现在多牛逼的事,发达国家可以一个个项目支援过来的!有利可图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涌上来

普通制造业就是普通制造业!没那么神秘!


东南亚已经适应了现代工业产品!让他们去发展工业化体系,西方只要进行产业投资并没有什么难度!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可以,在现在东南亚一样可以。

当时还有一种类似幻想中了一亿怎么画的心态,产业冲击,那会能叫产业么?

现在卖得巨贵的酱香型科技,在 1982 年那会是个什么样子?是不是都不知道?就这样!中国照样发展起来了!

有什么理由认为东南亚就不行?


抬杠的那么多,就问一句 “你和你家孩子愿不愿意去进厂打工?”

烦死了,看看 “香山” 市的情况吧。评论里还一群抬杠的。


先问东南亚有没有产业链

泰国年产汽车 200 万 +,汽车是产业链最复杂的民用产品了。

越南有钢铁大王陈庭龙,马来西亚有郭鹤年而且马来西亚的食品化工都比较发达。

新加坡的科研实力极其强劲,并且有些亚洲顶级的金融实力也就是有淡马锡这些国际金融投资客。

实际上所谓的东南亚就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

这些国家海岸线丰富,海运成本底料,还是产油地区。

只在宏大叙事下猜想的傻 x 们,你们继续猜,我自己早早转型避免行业风险了。

现在东南亚的问题是,产业链丰富,但产能还不足以支撑全球市场。傻 x 们别老是幻想和猜

知乎用户 持续托卡马克思 发表

能又如何?

如果中美对抗激烈到中国想禁止东南亚商品出口西方,东南亚哪个国家能顶得住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压力?还是说,美国人有胆子在东南亚和中国来一场波及几亿人口的局部战争?

把生产链放到中国,和放到被中国政治经济积极渗透、军事绝对压制的东南亚,有啥区别?难道西方指望,中国纯良到可以为了遵守国际法放弃民族复兴?

你还不如说转到墨西哥、非洲,那如果成了还有点威胁。

知乎用户 Auditore II​ 发表

说个小事,我曾经想自己搞一个改装车方案,需要自己设计一个控制器模块。为此,我采购了一批标准电子电气元件、一批实验用的模块、一些成品电路模块、单片机和编程器,定制了电路板。

然后这些小到不到一百个不能计价的小标准件,中到设计完善功能齐全说明齐全的的电路模块,上到单片机、编程器等。竟然都是从深圳华强北路同一个快递点发出的。而从一幅电路图落地到电路板,包括所有制造检测后处理工序,三天生产完毕,十张起步平均一张 3 块钱还包邮,搞得我连打手板的工具都懒得买了。

后来实验得差不多了,也感觉热情过了玩腻了,就没有继续完善。于是我把粗糙的原型原理图给了我一个开改装店的哥们。然后这哥们把我的图给了一个电子厂老板,一星期之后他让我去他店里试用。就在这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我的原型图已经落地成了准量产状态并且拿出了第一批的十套样品。

这就是华强北和珠三角的传说,只要你有一套原始设计方案,三天就可以落地量产,这丝毫不是虚言。

这种产业链水平我觉得真的是无可替代了。这背后靠的绝对不是人工价格便宜,而是在巨大的产业链分工和规模摊薄之下,效率、柔性、价格达到极致的平衡。

越南还有多久能达到这个水平?

知乎用户 mdlhdeutsch 发表

这是一个多纬度的问题。我在其他回答当中说过各种纬度,今天还是换一个纬度说。

就说环保吧。去年有几个消息大家要特别注意,第一 全球最低税率,美国发起中国赞同。最低 15%。也就是说以后在想凭税率吸引投资和增加利润越来越难了。这个条款对非工业化国家非常不利。后面我综合细说。

第二 中国承诺不再为其他国家提供燃煤发电机组和相应燃煤电厂的投融资。以前中国一直挺着这次同意了。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越南的几个机组都停了。

就说这两个吧,不知道大家明白不明白啥意思。国家穷要发展自己没钱,就是要给人家优惠政策,最直接的就是减免税收。最低订出来了,后发国家还怎么吸引投资。不是不行难度增加了。而且 我粗粗的看了一下这东西。就算你不收,注册国也会补征收。这就厉害了,跑不了。除非是你拿着大笔现金去哪个国家注册自然人公司。其实 现实中这根本实现不了。至于电 这就更直接了,等于变相杀死了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说实话 大型发电机组能生产的就哪几个国家。煤电机组是最便宜的也是最成熟最好用的,而且煤分布最广 最容易获取。以我国为例 发展核电问题出来了,我国铀矿非常受制于人。结果逼的我们研究从海水里面提铀。其实 这种方法早就有西方已经不发展了就是因为成本不合适。例

知乎用户 江团之海 发表

今天想起了前年讨论很火的的 rcep,就更一下。

十年后 rcep 能够执行,东南亚各国零关税,必然会对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重大打击,可是兔子不是很积极的参加了?

不是西方要联合东南亚,是兔子本来就要转移自己的产业链啊!

结果,今年一堆越吹印吹跑出来说我们的产业链转移了,要崩溃了?

………………………

中国的世界工厂能力远远超过知乎 er 的幻想

一个最近全网最火的案例

突然爆火的 “可达鸭

肯德基的可达鸭七天前全网突然引爆。

七天后的今天,义乌和潮汕的小工厂就已经可以现货发售。

三天前预售价格还是 59,现在已经 38 包邮。

多多预售价已经 25 了。。。。。

过几天儿童节过了,拼多多 19.9 包邮就可以把可达鸭抱回家了,再过两个个月,9.9 的低劣版本就可以在广场的地摊看到了

七天就能把一个玩具卷到 9.9,恐怖如斯的生产能力还担心别人替代???

知乎用户 璠璠 发表

怎么不能联合呢?

但是问题在于,所谓的替代的前提条件,是原有霸主,自己衰落了。才会有后来者居上替代霸主。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市场已经正在取代西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

这就尴尬了。

没有足够大的市场消费,西方联合东南亚诸国的意义是什么?

这点从钢铁业也能看出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消费市场,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你说澳大利亚能不能联合东南亚诸国替代中国钢铁业?

————

而东南亚的情况,似乎与国内有些人说的正好相反。

中国资本正在利用,东南亚的优势资源,扩大中国制造规模。

中国本土正在利用世界第一制造业地位支配初级生产资料的配给,成为东盟最大的配件提供国。

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留下技术产业,正在将低附加值的组装产业配置到东盟去。以降低组装成本,以及相对应的政治风险。

————

制造业是一个专业程度很高的领域。

属于劳动密集产业。

他的核心竞争力——班组长

班组长素质越高,工厂的效率越高。

而西方的问题在于,他们经过 40 多年的产业转移,有经验的班组长已经不成规模。他们连自己国内产业都缺乏班组长,所以根本没有多余的人才外派到其他国家组建工厂

所以西方的产业转移,更多的必须要嫁接在中国资本之上,没有中国资本的帮助转移,他们的产业是无法成功的转移到东盟诸国的。

什么情况?

也就是他们有指标,说要采用越南生产产品,所以和中国工厂控制人讨论一下,由中国工厂控制人出人力资源管理,他们出资金。两方合作在越南设厂生产。打西方人品牌,外联由西方人去打理。而实际工厂经营者还是中国人,生产线实际控制人还是中国班组长。采用还是中国标准。

只有中国人抓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满足西方人标准。

越南人做工人可以,但是做生产,由于没有中国这样的规范的操作,以及与当地利益隔离,非常容易存在的各种利益输送,他们更容易被侵蚀。

这才是中国产业转移东盟真相。

————

由于越南工厂管理基本上都是由中资,台资控制。而中国大陆这方面人才数量太多了,形成一种人才倾销状态。根本不需要培养本土管理者,用来降低成本。

越南本土并没有和中国大陆一样形成专业的管理技能培训体系。极度缺乏基础管理人才,以及中级管理人才。

而目前的情况,就属于中国人卡住越南制造的命脉

————

就一句话,中国人去越南开厂,承接中国制造业转移,只为了向出口西方产品。而一旦情况有变,他们又回去中国,而越南就剩下一地鸡毛。

等十年以后他们培养出自己合适的班组长,那时候他们那里还能替代中国地位? 追都追不上。

知乎用户 梅来宝出 发表

发达国家永远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供应链的培育并不知在中国一个国家,而是同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在中国某革命进行国家未开放时期,发达国家就已经在亚洲(主要是东南亚)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和供应链培育。10 年前在走访东南亚客户发现,那些客户自 70 年代就开始在本地生根落户,管理模式跟中国一模一样,规模也是由小变大,当地政府也是给予很多政策支持。

发达国家只是没有想到中国发展那么快,给了点种子就可以自行成长成一片森林。中国这种速度和模式是其他国家不能复制的,所以,目前单就一个国家而言,中国确实是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门类最齐全的国家。这个从之前我在泰国设厂购买螺丝螺母等零配件就可以看出,在中国一个小卖部就可以把配件买齐,但是在泰国是需要跑好多个超市才能买齐的。

资本都是逐利的,在中国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环保越来越严格背景下,虽然上下游比较齐全,但是综合考虑,成本反而是不够东南亚国家的低的,因此,产业转移在 10 年前就出现了。很多大型工厂都撤离中国到东南亚设厂。之前接触的客户——天津三星就是在 4 年前,陆续把部分制造业迁移到菲律宾,目前已经全部在菲律宾生产了,成本比中国天津生产低了 30-50%。

因此,中国要想保住制造业大局,必须进行产业升级,而且需要走出去,实现国际化。

知乎用户 Way Tony 发表

浏览了一下现有回答,发现大多数人都把中国放在了生产国的地位来分析,很多分析是很好啦,但是有一点别忘了,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并且跟美国目前的规模是差不多大的,要不是这两年疫情影响,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已经是第一了,而且度过这两年的困难期,中国消费品市场继续向上增长的势头是可以遇见的。(当然,以知乎目前一堆不知道哪里来的神神,他们肯定会觉得中国一定崩溃)

所以,只要中国从上到下不像美国当年那样有意识的引导制造业流出,就中国目前的消费体量和市场开放程度以及保守的货币政策,国内这些制造业跑出去干嘛呢,你跑出去了,大概率第一大需求市场还是中国,所有外部国家都会面临中国内部产业链效率的竞争,不光要便宜,还得快啊。

各位在中国是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啊,举个极端的例子,最近肯德基那个可达鸭火爆是吧,头天卖爆了,第二天义乌的高仿就出来了,第三天各种网店微商就开始卖原价的 “正品” 了,半个月后就开始打价格战了。这时候如果有做这些玩具的厂觉得非洲便宜了跑过去,能赶上这种风潮?等你出货的时候风潮早过了,其他行业差不多也是如此,只要你产品还打算在大陆卖,最好是就在大陆生产并且参与竞争。除非你的生意是蝎子拉屎独一份的,或者像苹果一样有行业支配地位的,话说苹果这种公司都转不走呢。或者像三星手机这种,反正在国内没人买了,干脆去越南生产好了。

所以不要觉得美国拉几个国家开个会就能把中国怎么样了,说难听点,你就是生产都转移过去了,最终的消费市场哪个能绕开中国?还真把现在的发达国家当盘菜了么,尤其是那些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跨国公司,哪个不是拼命的搞本地化生产,那可不光是成本高低的问题,还有市场反馈速度的问题,真被忽悠转出去了,哭都来不及。当然,企业届一般都很清醒,都会立足客观实际来做选择,疯了的是政客和媒体,就像德国似的,媒体和政客三天两头呼吁德国企业不要过于依赖中国,但问题在于大众海外市场除了中国以外,其他主要市场没人买他的车,你说咋办,不依赖中国是要去哪里抢市场呢?

知乎用户 刘一鸣 发表

体量太小,就算西方卖血扶持越南,撑死了也就是韩国水平。

知乎用户 归不归 发表

我真希望东南亚能出一个雄主,搞成东南亚一体化,平息政治乱局,梳理外交关系,扫清毒枭、军阀、走私者,实现和平稳定、经济飞跃。

我希望西方也是这么希望的。

最好印度也起飞,阿拉伯世界现代化,拉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撒哈拉以南非洲都跟上时代步伐。

我希望西方也是这么希望的。

知乎用户 崔丁 发表

能,肯定能,所以建议西方国家赶紧开干,赶紧执行,这么干中国肯定怕死了,会跪地求饶的,以后再也不敢谈什么升级产业了。

印度有民主,还有这么多劳动力,简直就是最有潜力的国家,不投资印度就是错过下一波发财的机会。

手动狗头。

记得去投资印度的公司如果失败破产了,把技术资产卖给中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能理解在 “清零” 政策下被封闭在家的个别城市网友们的情绪与抱怨…….

但是……. 拿 “再不共存,制造业就转移到越南了”“东盟十国取代中国了” 这种没常识的话来鼓吹共存,真的有点跌价了。

你还不如说 “车祸”“抽烟”…….

越南 1 亿人口,放到国内相当于河南省,经济水平相当于山西省和贵州省。相当于说 “山西省制造业水平替代全中国”,你问问江浙沪答应吗?

知乎用户 Eric Qiang 发表

首先,基本面很乐观,越南有一亿人口,基础教育质量可以,所以有可能成为世界初级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毋庸置疑。

其次,越南产业升级很渺茫。这个国家无论从高等教育、科研、核心工业企业的技术与研发,都是毫无信念、信心,就没有科研攻关爬坡的历史底蕴与人心士气。所以,本土成长起来高科技创新企业,你信吗?

知乎用户 季退思查内姆叄世 发表

来,告诉我,这起码得数万亿 USD 的转移成本,哪个发达国家负责买单?买得起这单吗?

知乎用户 半个科创史学先生​​ 发表

疫情时代和后疫情时代,在东南亚地区,越南客户始终保持着高活跃度,做外贸的朋友应该有同感。

春江水乱鸭先知,经济好不好,不是由媒体决定,而是由市场好坏决定。

越南良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开放,决定了外贸订单咨询量增加和实际的交易量。

我们的越南客户是最先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其中之一,而且采购量和咨询量最大的东南亚国家,涉及 IPTV 系统,酒店 IPTV 系统,广播电视基站和新媒体系统,如果说疫情时代我们在东南亚中有一枝独秀的增长点,越南是目前第一位,当然像泰国,新加坡等地,相关是需求也在逐步回暖。

前些年很多朋友都开始在越南布局生产线,特别是沿海一带中低端搞生产的那帮朋友,当然主力还是全球资本流入越南。5 年前我们开始重点关注这个市场,最早因为中美贸易战和产业链转移的大环境下去关注它,19 年初发展了几个本地代理进行市场拓展,市场反馈确实符合我们早期的规划,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计划耽误了 1 年多时间,但是在后疫情时代,越南市场超预期的表现,着实有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感觉。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越南的改革开放就是搬着石头过河,越南复制中国经济模式(当然也有不同)让其近些年走向了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捷径,而且在这条路上高速奔跑。

这个之前不起眼的东南亚小国,谈及最多的就是越南战争和南海争议,不过这个小男孩静下来一门心思学习做功课,不闹腾,不折腾,闷声大发财这句话在越南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直是社会主义小弟级的国家,以前经常不听话被北边的哥哥和社会大哥都揍过。

![](data:image/svg+xml;utf8,)

而后痛定思痛,坚定目标,埋头苦干,看看到成长至今的结果:

2022 年一季度:

越南 GDP 实现 921.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03% 高于同期中国(4.8%)经济增速。

进出口贸易数据更是震撼:

一季度越南货物进出口总额达 1763.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3%。其中出口 88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9%。

越南一季度贸易额,相当于同期中国的 12%、江苏的 90%、广东的 61%。

今年越南 3 月出口同比增长 14.8%,达 340.6 亿美元,远超过同期深圳(189 亿美元)。

2000-2021 年间,越南进出口规模增长了 17 倍!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高速增长。

![](data:image/svg+xml;utf8,)


全球产业的加速转移至越南,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

越南外贸井喷式提速,一切都只是开始。

订单排到年底,世界工厂的雏形。

美国市场中有 1/3 的鞋类制品以及 1/5 服装,都在越南加工制造。

耐克超 50% 的鞋类产品以及 30% 的服装产品,都在越南工厂完成。

三星超 50% 的手机出口以及 1/3 的电子产品出货量,都由越南生产。

(三星从中国撤走后,有人说三星等于丢了整个中国市场,但是随后三星手机出货量却成了全球第一)

越南押注打造加工制造业。

2002 开始到现在,20 年时光间越南进出口额增长了 17 倍,贸易规模位于全球第 20 位。

进出口额从 2002 年的 364.5 亿美元,到 2021 年的 6685.4 亿美元。

东盟主要五国里面,越南是绝对的 GDP 增长王者,东盟 5 国里面,其他国家 GDP 在后疫情时代也高于中国。

在越南之前的国家之中,处于经济高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和金砖国家中,只有中国、墨西哥、印度、南非,巴西,俄罗斯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和金砖国家。

这些国家中以制造业来说:墨西哥、南非,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加工制造业不具备全球工厂的能力

排在这类国家中,加工制造业领头羊除了中印,越南已经在慢慢具备了 “世界工厂” 的雏形。

仅仅第一季度,越南有 5 大类商品出口额超过 50 亿美元:

涉及 - 手机及零件、电脑电子、机械设备、纺织服装、鞋类.

合计占外贸进出口的 60%。其中手机 / 零件与电脑电子产品出口额最大 (分别为 149 亿美元、132 亿美元)。

而这些印有 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标识的产品,大部分流向美欧中韩世界市场。

你一定会注意到我们国内很多这类产品现在经常能够看到:Made in Vietnam (越南制造).


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制造业大国,越南加工制造到贸易全产业链何以能打通?

一:擅用外资

2008 年金融危机从东南亚席卷全球,全球产业资本重新洗牌, 重新布局。这个时期的越南,由于对世界市场融入度不高,侥幸躲过一劫,也因为此越南获得了宝贵的市场真空,当然朝鲜更是真空中的真空。

对外开放政策,越南有北方的强大邻居的现实案例和复刻模板可以直接套用,这省掉了越南很多不必要的摸索探索过程。

外部产业链的资本涌入,让越南加工贸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 0 到 1 的历史跨越。

越南货物出口总额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长期以来都在 70% 上下,在越南 22 年一季度货物出口总额 885.8 亿美元中,外商直接投资的部门达 653.1 亿美元,占比高达 73.7%,

资本的聚宝盆有核心的几要素:人口,交通,劳动力、土地生产要素,税收。

接近一亿人口,年增长率 1.4%,男女比例均衡,人均年龄 32 岁;独特的海岸线布局;铁路,公路贯穿全国;土地便宜;低税收更是不二法宝;

看看世界 500 强的布局之路:

  1. 手机产业:

金融危机席卷后,2012 年,三星会长李健熙和接班人李在镕一起访问越南,在当地召开会议,商讨未来布局,最终决定把手机组装业务搬到越南。

近十年,三星在越南总计投资超过 173 亿美元。仅智能手机一项,越南工厂每年产量 1.5 亿台左右,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2018 年越南三星的出口额达到 600 亿美元,是越南全国出口的 1/3。如果只是单一组装越南不足为惧,更为重要的是,韩国在亲力亲为的培育配套产业链的生长:

2014 年,三星原计划从越南本土采购 91 种零部件,结果无一合格。为了培育东南亚本土供应商,三星将大批专家派往越南,资金到位,技术到位。截至 2019 年,有 35 家越南企业成为三星的一级供应商,190 家越南企业参与了三星的供应链,当初的中国也是因为配套全供应链起来才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王者。

2019 年惠州生产基地关闭,三星的中国制造彻底结束,越南正式加冕为三星的「世界工厂」。

三星已在越南建立了 200 多家本土供应商,雇佣超过 11 万名本土员工。

目前,越南已是三星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2021 年越南三星公司出口额超过 6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

2. 电脑电子产业

2007 年全球 3C 代工的王者 - 鸿海精密郭台铭亲自参观了从深圳龙华工厂到河内的跨国运输路线,而后一口气在越南的北宁买下了 400 多公顷的土地,同年早些时候越南加入了 WTO。

此时的鸿海在中国大陆有百万员工,越南这会儿不过几万,连零头都算不上。

2018 年贸易战升级,鸿海加速向越南转移。一方面,将美国网通产品的制造中心,从广西南宁迁到了越南北宁。另一方面,将部分 iPad 和 MacBook 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越南。此后鸿海对越增加投资接近 3 亿元,开始扩大对液晶显示屏的生产。

位居富士康之后的台湾代工龙头,如仁宝、纬创、和硕、英业达等公司,当然也包括中国大陆的原来这批配套供应商也都在越南建厂,比如:大陆苹果供应商立信精密、歌尔声学、蓝思科技、德赛电池等制造商,也在加大北越的生产规模。

富士康曾经说 “不考虑撤离中国大陆”,但市场是诚实的,从中国转移产业链出去,下家去哪里?

资本独爱∶越南和印度。外资企业疯狂涌入,让越南成了手机电子产品的制造王国。

3. 纺织行业

来自全世界的纺织品,鞋帽订单,疯狂涌入越南。

胡志明市服装、纺织品、刺绣和针织协会主席此前表示,越南的纺织服装企业获得了大量订单,已经排到今年 9 月份,另外一些工厂订单已经排满整年。

全球订单拉动了越南加工制造业的兴盛,全球订单持续流入,驱动越南产业链逐渐走向完善;

外资涌入加工制造业,一个由订单与外资合力驱动的加工贸易链,在越南形成了,也让越南 “世界工厂” 成色变足。

2018 年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战以来,出于政治安全及经济利益考虑,西方国家试图重构全球供应链,越南便是他们眼中理想的供应链中心。

行业预测,越南 2022 年进出口贸易额将突破 8000 亿美元大关。


二:投资热土

外资:

越南早在 1987 年就通过了激进的外商投资法案,“动员一切力量吸引境外资本”,玩得更狠的是承认 “外资全权控股”。

2021 年越南全国新批、新增外国直接投资和股权并购金额 311.5 亿美元。

加工制造业吸收外资占总额的 58.2%,其后依次是占比 18.3% 的电力,以及占比 8.4% 的房地产。

进入 2022 年,外资延续快速流入势头。

从行业结构来看,加工制造业注册资金为占比 68.2%; 房地产经营活动高居第二,占比 18.7%; 其他行业 13.1%。

房地产:

如果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刚需配套品一样,房地产对外资的虹吸力在快速提升。

2022 年 4 月,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承诺,长江实业将与万盛发在最短的时间,向(胡志明市)住宅、办公、商业等领域注入大量资金。李嘉诚从大陆飞往英国,从英国飞回越南,李嘉诚嗅到了越南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商机。

2015 年越南修改《住房法》,只要持有合法签证的外国人便可在越南买房,大批国外炒房客开始涌入。

强劲需求推高了资产价格,整个产业链火爆起来,从 2015 年至今,河内房价创出新高,胡志明市房价年均涨幅超 20%。其他城市河内、胡志明市、岘港、海防、平阳、同奈、庆和等 8 个地区房价出现了相当高的涨幅。河内公寓平均售价同比上涨了 9%-12%,胡志明公寓售价同比上涨近 10%。

CBRE 发布的《2021 年亚太投资者意向调查》显示,胡志明市首次跻身亚太地区跨境房产投资首选目的地榜单,排名亚太区第五位,在东京、新加坡、首尔、上海之后。

越南房产中介行业更是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出现,房企、炒房客、投资基金、地产代理等各行业密集涌入越南房地产市场,都希望从这片投资热土上分取一杯羹。

股票市场:

经济好不好,除了 GDP,消费指数,楼市外,很重要的就是股市(可以看看大 A 股):

越南有多少人加入了股票投资市场: 5%

大量越南人正变身股民。2022 年一季度越南股市新开账户达 676616 个,几乎等于 2021 全年新开账户数量。

目前在东南亚诸国中,越南的股市规模已经超过新加坡,仅次于泰国。

2022 年初越南股市流动性持续增加,平均每日成交额 30.8 万亿越盾,同比增长 15.9%。一季度末越南证券账户总数超过 498 万,较 2021 年底增长 15.7%。


越南人均 GDP 大约 2600 美元,水平相当于中国的 2006 至 2007 年,其城镇化进程、人口红利、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发展路径和模式与中国非常相似,还同为社会主义国家。

产业链这个东西一旦建立起来且成规模,成体系,高度融入全球后将是本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建立难,发展起来难,建成后转移也更是困难,但是非必须。很多人当初说中国的产业链完备,不会外移,现实和理想确实很骨感!

说个题外的:

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短期内脱钩必然是剧痛,但是一旦脱钩,再重新想拉回来将非常困难,很多专家说欧盟不会因此得罪俄罗斯,事实上目前欧洲正在做的事情正是各路专家不愿看到的。

越南会不会真正成为世界工厂,从目前的产业链来说,距离中国还有很大的距离,门类还是太少,特别是中高端全门类制造业;但是如果西方,特别是美国在中美贸易战,脱钩路上下铁心助力其发展中高端产业链,其前景不可预估!

越南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成为下个墨西哥,另外一个亚洲巨人印度是否能够真正成为世界工厂,抢夺中国制造的市场,最终还得看中国是否能够以时间换空间,能否在疫情时代,鱼和熊掌兼得,并在此之前成功完成产业链重构升级!

知乎用户 零之魔球 发表

让 IMF 给东南亚国家批点无附加条件的低息美元贷款比搞这些弯弯绕效率高多了……

国会→美国银行→东南亚国家政府→大型金融机构→东南亚国家国企→东南亚国家国企下辖制造业企业,这么多程序每一步都是惊人的效率浪费(和腐败)。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强自由市场的国家,再叠加一个强竞争的国际金融市场,怎么可能达成美国政府如臂使指的效果。东南亚想发展制造业的,自己比西方更清楚怎么因地制宜;不想发展的,给它什么援助它都能给霍霍了。

我劝你先把这个南亚东南亚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先搞健康,再谈制造业,要不然搞米亚亲善好不容易弄出几个示范企业,结果米国那边一缩表,全跑了。CDS、CDO 升高一个月,钱扣七百多亿,制造业也没了,有啥用啊?

知乎用户 Executor 发表

如果你说的是耐克鞋那确实是替代了. 也没啥不好.

知乎用户 超 lelouch​ 发表

当年欧美跟日本转移产业的时候本来就是先选的东南亚啊。

只不过没赚到钱又选了我们。

知乎用户 冬瓜​ 发表

他们自己都联合不起来,还联合东南亚……

知乎用户 问谁 发表

vv 咋那么天生不自信,搞出个西方联合东南亚小国?

一带一路呢,想不起来了?难道中国不能联合?

一波想把东南亚小国搞成乌克兰的大论,一波叫花子嫌伴儿多的怨气,一波不愿去流水线却又见不得东南亚小国有流水线的杂喊……

世界制造业东移亚洲,接下来呢?资源、资本、科技、金融等等,一年四季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

別再搞亚洲不团结的事,整些韩日妖妖,整天连月经年恶心招人嫌?

知乎用户 楚狂客 1979 发表

光体量就决定越南不可能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滴。什么叫世界工厂?制造业产值占世界的 20% 以上的才叫世界工厂,越南的制造业如果达到世界的百分之二十,意味着人均制造业产值要达到米日德等发达工业国家的两至三倍,妥妥的宇宙第一发达国家啊,越南有这个能力吗?再激进的越吹都不敢说这话!而为啥还有那么多越吹说越南能取代中国泥?因为这些玩意基本都没啥脑子,极少数有脑子想到的,也会装不知道。越吹啊,不是蠢就是坏!

知乎用户 九戈 发表

越南这几年出口份额爆炸,说明中国又不是不可以取代。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李嘉诚重金押注越南,其 GDP 增速冠绝亚洲,为什么会选择越南,越南有希望吗?

知乎用户 白颐路观潮 发表

东南亚制造业主要在五个国家: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缅甸太乱,柬埔寨老挝东帝汶新加坡人口太少,而且不是太穷就是太富。

制造业严重依赖 15-50 岁的劳动力人口,基本等于 70 后到 05 前人口,这五个国家的人口情况是:

越南 70 后大约 1500 万人,80 后大约 1800 万人,90 后大约 1700 万人,05 前的 00 后大约 700 多万人,加起来 5800 万人左右。

菲律宾 70 后约 1600 万人,80 后约 1800 万人,90 后约 2200 万人,05 前的 00 后接近 1200 万人,加起来 7800 余万人。

马来西亚 70 后约 400 万人,80 后约 450 万人,90 后约 520 万人,05 前的 00 后约 240 万人,加起来 1600 余万人。

泰国 70 后约 1300 万人,80 后 1100 多万人,90 后约 1000 万人,05 前的 00 后 450 万人左右,加起来接近 4000 万人。

印尼 70 后和 80 后都是 4700 万左右,90 后 4500 万左右,05 前 00 后 2400 万人左右,加起来 1.13 亿左右。

五国加起来 70 到 05 年出生的人口大概是 3 亿人,而中国 70 后和 80 后都超过 2 亿人,90 后也接近 2 亿,05 前 00 后 7 千万余人,加起来是接近 7 亿人,超过这五国同年龄人口的两倍。越南一国的劳动力人口是没法对中国形成挑战的,但是这五国加起来虽然不到中国一半,也相当多了,值得重视。

光有人不行,文盲半文盲是没法搞好制造业的,教育普及是制造业的基础。东南亚这五国基础教育普及程度不如中国,但是也不算太差,大多数年轻人是能上小学和初中的。但是制造业还需要大量理工科大学生,没有这些人就只能停留在非常低端的产业上。这些国家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有多少人呢?

我手头有根据各种人口和教育数据估算的上述东南亚五国的大学生招生和毕业生数据(不够精确但是差不多),没有专业比例数据,但是东南亚国家普遍理工科专业占比不太高,原因是私立大学占高校比例较大,而私立大学为了迎合中产阶级家庭的需求往往大量开设商法人文类专业,而相对少开设理工科专业,后者要求高,也长期就业困难。就算这些国家三四成大学生是理工科吧,而我国高校里六成学生是理工科专业。

菲律宾劳动力年龄大学毕业生约 2200 万人,每年大学毕业生约 60 多万人。菲律宾大学生失业率常年非常高,大学生做菲佣的事情举世闻名,在海外做劳务的大学毕业生上百万。

泰国劳动力年龄大学毕业生约 860 万人每年大学毕业生约 27 万人。泰国大学生就业率是比较高的,不过据说很多也是做的非全职工作。

马来西亚劳动力年龄大学毕业生约 380 万人,每年大学毕业生约 20 万人。

印尼劳动力年龄大学毕业生约 1370 万人,每年毕业大学生约 80 万人。印尼大学生就业情况貌似也不太好。

越南是东南亚五国里高等教育最不发达的,劳动力年龄大学毕业生只有约 520 万人,这个数字还没有安徽省或者辽宁省多,和山西省差不多(而山西辽宁人口都不到越南一半),每年大学毕业生只有 20 余万人。越南大学生失业率也是比较高,常年在 10% 以上。

这样这东南亚五国共有劳动力年龄大学毕业生 4300 万人左右,理工科专业的估计 1500 万左右;每年大学毕业生总人数约 200 万多一点,理工科专业的约 70 万人。而中国劳动力年龄大学毕业生约有 1.7 亿人,理工科专业的越一亿人;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 1000 万人,理工科专业超过 600 万人。中国理工科专业大学毕业生存量超过东南亚五国的 6 倍,增量接近东南亚五国的 10 倍。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来看,中国的优势很明显,而从新增高等教育劳动力来看中国优势更明显。

东南亚国家除了马来西亚和泰国有一定的中端制造业,基本上都是低端制造业为主。产业升级需要科技研发做支持,需要产学研结合发力。这些国家的科研实力怎样呢?

一个国家科研投入水平最直观的衡量指标就是其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东南亚五国该投入占 GDP 比例为泰国 1%,马来西亚 1.04%,菲律宾 0.16%,印尼 0.23%,越南 0.53%。而这个比例中国是 2.4%,欧盟是 2.2%,美国是 2.8%。乘上各自的 GDP,上述东南亚五国的科技研发投入分别是中国的 1.5%(泰国)、1%(马来西亚)、0.18%(菲律宾)、0.8%(印尼)和 0.5%(越南),也就是说这五个国家加起来科技研发投入经费只有中国的 4%,不过中国的 25 分之一。而中国科研投入经费每年增长幅度都超过 10%,这让这些东南亚国家怎么追?!

根据体现在全球 82 个顶级科学刊物上发文贡献水平的自然指数,去年中国是全球第二,文章发表量 21154 篇(美国是 28497 篇),贡献值 16471(美国是 20076)。东南亚五国情况:泰国 273 篇文章,贡献值 68;马来西亚 126 篇文章,贡献值 10.2;越南 104 篇文章,贡献值 28;印尼 93 篇文章,贡献值 15.5;菲律宾发文 72 篇,贡献值 7.9。这五国总贡献值 130,不到中国的 1/100。机构排名第 240 名的北京理工大学发文 170 篇,贡献值 69,比最高的泰国还高; 机构排名 499 名的湘潭大学发文 57 篇,贡献值 28.5,比泰国之外的其余四国都高。

对应于中国巨大的科研投入,全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中国已经占比达到 30%,和美国很接近有可能马上超过,而中高端制造业增加值中国占比全球第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医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等行业还在崛起中,东南亚国家的高端和中高端制造业根本不可能和中国相提并论。

另外,很多人惊讶于越南近来巨大的出口额,但是出口额并不是越南自己创造的价值,越南的大量出口是给别国制造业做嫁衣裳,尤其是中国,这类似十几年前中国外贸依存度超过六成的时代,当年中国大量出口都是给欧美日韩台制造业做嫁衣裳,不过是解决了大量低文化程度年轻人的就业。体现一个国家内部制造业创造财富的是制造业增加值,越南的制造业增加值去年只有约 500 亿美元,而中国是 4.86 万亿美元,几乎是越南的一百倍。另外四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泰国约 1400 亿美元,马来西亚约 800 亿美元,菲律宾约 700 亿美元,印尼约 2200 亿美元,这四国都比越南高不少,当然增速确实不如越南,发展势头都不如越南。这五国制造业增加值加起来是约 5600 亿美元,是中国的 11.5%,略高于中国的 1/9,总规模确实不算小,但和中国比还是差远了,而且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近年还基本保持着每年 2 到 3 万亿元的增速,这就接近东南亚五国制造业增加值总和。

综上,单独一个越南是完全不可能对中国制造业形成什么冲击的,除了接收一些中低端产能。整个东南亚十年内也不可能对中国中高端制造业产生威胁,而中国制造业前进的步伐要快于东南亚国家的追赶,这是有中国强大的科研投入和科研实力做保障的。

知乎用户 圣威廉仁波切 发表

如果行的话,四小龙四小虎之后会出现四小豹?

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阿 Nel​​ 发表

很多年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中国的成本越来越高,变相地不划算,不知道怎么办。


没想到这两年就遇到这个情况,压死这根稻草的,是翻了几倍的运费。

这导致了很多东西需要调整,本来从中国购买,现在却变成要在自己的地方找本地商家制造。你想象不到一次纸袋的运费翻了数倍,均价下来,中国生产也贵过本地生产的成本不少了。

开始本来是便宜的货物比如说大量的购物纸袋,近来到企业制服,都开始决定在本土制造,不去中国买了。

朋友的外企也开始做了调整,把本来中国厂家是唯一的供应商,现在在每个区域委任一个制造厂家,把中国大量生产的供应量压力摊到几个国家。

我也问了问做生产的朋友们,都说订单增涨太快,开始要排期规划了,至于要不要扩充,就还是要看时势。

可是我觉得这事情一决定下来,就改不到了。

虽然说是没有科技质量的产品,可是想象一下国际大品牌的订单就因为这样就转移,算是个挺大的转折点。

知乎用户 马泽依 发表

当然可以了 劳动密集型本身转移起来就比较轻松

从渤海湾到广州湾这一沿海地区的生活的人口数量也就 6 亿多 其实和东南亚差不多 但是东南亚更年轻 更能接受更低的工资

我在美国 买的东西越来越多都是东南亚生产的 最近买了辆捷安特 以前都是昆山工厂生产的 现在已经是菲律宾生产的

知乎用户 如水 发表

除非东盟做到绝对的政令统一。指哪里打哪里。

否则不太可能行成全工业链的替代。

因为东盟国家内耗太严重了。

跟他们比,我们都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就事论事,即便我们同文同语言文字,都达不到统一大市场。

东南亚各个国家,带着矛盾,怎么可能像规划的一样,取代中国呢?

知乎用户 明通端悫 发表

耐克拿走了中国工厂的订单

也丢了中国市场的订单

知乎用户 常非 发表

理论上可以。但问题是,能有这能力,早些年为啥还需要中国制造。

知乎用户 Ryzen 发表

搞笑,你以为联合国或者西方有 “发改委” 啊。

跨国资本家赚钱第一要务,联合越南能提供几个利润点啊?

知乎用户 红烧大板儿砖 发表

告诉 你 ! 能!

当年中国也是这么过来的

只不过

看看他们能忍受红利到什么程度…………..

知乎用户 蹄髈​ 发表

不能,东南亚国家中,可能扶得起来的也就只有越南,但是越南有越南的问题,而且体量太小,基础和中国比差太远了,其它的泰国 马来,本身没有成本优势,而且工业化很久了,没有太大潜力,剩下的缅甸老挝菲律宾。。。。短时间内扶不起来的,底子太差。

不要纠结于越南的竞争,踏踏实实调整经济结构搞好产业升级,我们的对手是欧美日韩。

知乎用户 开放式性心理 发表

你会用自己的努力挣钱和朋友分享你的利益吗。

一个整天道貌岸然的人,到处说自己是好人,合作坑别人,不要以为越南的领导都是傻子,,,被坑一次就行了,不可能每次都能成功。

知乎用户 飞雪连天 发表

东亚怪物房那么好闯的,老美干过越南,知道深浅。

知乎用户 星之所在 发表

不能,别的不谈,东南亚包括印度都离中国太近了,把重要的产业链放他们那儿也算是变相给中国拿捏,你就算不能理解中国对于邻居的影响力有多可怕,看看中国这些年海军疯狂下饺子也应该能懂吧,在中国周边捞好处敢不带上中国,锅都能给你砸了。

知乎用户 ufozhou 发表

关键问题在于

你越南卖 5 元

我中国卖 4 元

怎么选,一目了然

就和垄断一样

设备要钱,结果垄断企业把价格打到稍稍高于成本

你生产线建好贷款都还不上

知乎用户 王增理 发表

西方不是想切割我们的供应链,他们是想我们多干活,少拿财富。

试想以下场景:

老板典型的 PUA 话术,“老王,你不行呀,外面的那个人工资更低呀。”

老王:“晓得了,老板,从明天起,我开始加班,工资减半。”


放心,切割不了。没了 14 亿劳动人民,那些白皮资本家要自己下地干活?君不见,越南都开始招工难了吗?抖音一代,都嚷嚷着不想去工厂。因为资本家说:工人劳动是没有价值的,有些人活该去血汗工厂。资本家又说:血汗工厂万岁。PUA 的典中典。

知乎用户 笑笑而已 发表

当然能,不过,需要一大堆偶然条件,所以基本上不可能,那些吹嘘越南的,只是为了恶心中国,吹印度实在没什么说服力了,不得不吹越南,当初亚洲四小龙还比中国领先呢,基本上,题主是在问,那些被中国超越的国家,能不能发力再超越中国,除了中国,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奋斗的人,中国人基本上认同劳动致富,到处都有雄心勃勃的年轻人。

知乎用户 默默等待 发表

本来越南是不能代替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奈何中国和西方交恶自己放弃了西方市场。西方市场选择越南替代,无可厚非。中国现在重心转向了俄罗斯市场,希望有所补偿。世界工厂的地位没了,但是中国独占了俄罗斯的市场。是亏是赚,以观后效吧。不过要死一批依赖西方市场的企业是在所难免。当然也会新生一批面向俄罗斯市场的企业。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话,可能会更改我国经济布局,东北又会迎来新的希望。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会放缓。

二更

看了其他答主的回答。很有意思,大家都在拼命强调越南的出口贸易是代加工贸易,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自己的品牌。难道这人些忘了,我国的 “三来一补” 了?越南其实就是在复刻我国的制造业强国的发展之路。拿手机举例。01 年之前,几乎没有国产手机,都是国外的牌子。01 年之后,有了国产手机,但是国产手机的性能、外观都不能和国外牌子的手机媲美。现在主打的都是国产手机,国外的牌子只剩下苹果还在,别的都几乎退出中国市场了。越南的制造业走的也是这个模式。有了中国的模板,越南发展会更顺利。

三更

越南对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还是非常努力的。直接表态越美关系处于 “前所未有的高度”。越南总理访美后,以视频的方式参加了“印太经济框架” 启动形式并发表讲话。下面是转载的媒体报道。

『在经贸关系的推动下,越南官方表示越南和美国的关系处于 “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 2022 年,越南和美国的交往显得更加频繁,越南总理范明政在 5 月对美国进行了一周的访问,并在 5 月 23 日,以视频的方式参加 “印太经济框架”(IPEF)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

知乎用户 风之号角​ 发表

翻翻答案,你会发现都在说 “全面替代” 的 “不可能性”,说得都很有道理。

但我想很多网友可能搞错了一件事。

摧毁一个大坝,并不需要把它整个炸掉,只要炸出几条裂缝,光是水压就足以摧毁它了。

陈胜吴广之于秦、李自成之于明、恒大之于中国房地产,莫过于如此

所谓的 “产业链转移” 也是如此。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就可以把你拖入经济下行这个死亡螺旋。

先是 5%,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潮、金融信贷受到冲击、营商环境恶化、资本加速外逃。

然后 10%,把后面几步放大一倍循环一遍。

接着 15%、20%…… 个人认为没到 50% 就会崩。但这时候中国理论上仍会保有至少 50% 的产业链。

就是这么神奇。

知乎用户 会里排行老六 发表

现在是买方市场,消费者在哪,哪就有话语权。我们的消费基本被榨干了,未来 20 年,消费无望!15-16 年的操作救了楼市,毁了制造业。本来内需,外销两条腿走路,国外制裁,我们可以家电下乡,保制造业,现在一旦外贸被打折了,这些企业全部完蛋。

欧美也知道中国空有 13 亿人,敢于压价,让中国的制造业无利可图,没钱,老板拿啥产业升级?银行可不会给实业发钱(风险太大,也不知道这企业是不是骗子,银行的人对实业评级都是外行)

越南现在已经被扶持了,越南有军政府做生意,这就是个定时炸弹,搞不好内部不稳定,欧美的钱全打水漂。越南名义上也是社会主义国家…

知乎用户 源方月古 发表

今天看了两个视频,发现国内的制造业和越南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领先优势。

且,鄙人认为,这种优势会逐渐扩大。

第一个视频是越南的冲压厂。

很明显,还是在用人工。

第二个视频是在小红书上刷到的国内的冲压厂,全都换成了机械臂

虽然,小红书上发视频的这位,是国内卖机械臂的,视频可能是摆拍,可能是有所美化。可能会存在后期的维修费用。

但是,我看这两个视频的感觉,就跟看清末中国传统家用纺纱机 pk 英国现代工业纺纱机一样。

一旦机械臂的速度再快一点,成本再低一点,耗电再小一点,良品率再高一点,精确度再高一点。

就可以让越南的工厂拍马也赶不上。就算人力低到不给钱也赶不上。

一旦经过设计改造,机械臂的适用范围再大一点,可以用到生产衣服鞋这类工业品上。

甚至,一旦机械臂的适用范围可以覆盖大部分制造业生产。

那么,越南那点低人力成本,根本没毛线用。

话说,这一点点的调整,一点点的进步,从理论和操作上来讲很难么?

鄙人不是相关专业出身,不做解答和预测。

但国家的计划,是 2035 年之前,所有规模化以上的制造业,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

在时代的浪潮前,低人工成本,就一定能够获得发展么?

说的更严重一点,在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加持下,凭借低人工成本,就一定有生存下去的权力么?

越南有可能凭借低人力成本优势,在这些年赚到足以支撑其在十几二十年内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钱么?

从不看好东南亚跟中国抢饭吃。

有低人力成本他也抢不到。

知乎用户 第七地区 发表

这种事情,你从微观上看,扯不明白。

你说不可能,有人会巴拉巴拉举出一堆厂迁到越南柬埔寨的例子,然后另一拨人会巴拉巴拉举出一堆贸易数据告诉你东南亚是在帮中国打工。

你说有可能,又有人会巴拉巴拉举出一堆东南亚各国的问题,然后另一波人会巴拉巴拉举出一堆中国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确实都是客观存在的。

这还辩什么经,纯粹各打各的拳而已。

这种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定位,本身就是一个宏观问题,所以只能从宏观的角度去看。

而在我看来,宏观上看,这个问题只有三个决定性的因素,层层递进:

1、从供给端看,东南亚诸国人口加起来也没有中国多,更何况还是分散在多个国家里,彼此之间还有竞争损耗。即使强行实现了东南亚替代大部分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也只会升高不会降低。

2、西方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很久,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成本的变化或许不是事,但在经济停滞的时期,哪个执政党能承担任期内物价的大幅上升?

3、即使西方处于某种原因,不惜代价也要实现 “东南亚替代”。那我说句难听的,东南亚完全在我国的军事能力覆盖范围之内。

发达国家 10 亿人,想要 “享受” 美好生活,势必要有 10 亿甚至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为他们服务。

真到了那个时候,对不起,你们去找非洲和印度吧。

看印度肯不肯?看非洲能不能?

当然,在微观层面上,一定会有产业转移,会有工厂倒闭和失业。

我上面那些话, 多少有些站着不腰疼。

但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基本都是这样,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即使你站在正确的浪潮中,也有极大的可能被淹死。

我之前读过一本书叫《十亿美金的教训》,讲述了中国那些早期互联网 “巨头” 们的失败史。

即使是在中国互联网这黄金 20 年里,那些巨头们也是说没就没了。

更不要说无数根本没有做到巨头的人们。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知乎用户 初民 发表

越南德不配位,没错,即使是现在这点成就,也远远超出了越南人所应得的。

我比较看好马来和印尼穆斯林的前景。

知乎用户 TomZhang 发表

越南不行,东南亚也不行,体量太小了。

但是南美 + 东亚 + 东南亚 + 东欧(即历史产业链转移路线,东欧大致和大陆同时间段),大概能分去 1/3。

印度崛起再分去 1/3。

最后供应链占比大概前历史集群 40%、大陆 30%、印度 20% 这样。

这样上面依然可以用先发创新卡大陆脖子,而大陆却无法用产能集中卡上面脖子。

不用去全球化,去大陆化即可。

至于印度将来能不能做到中国的 2/3,什么电不够煤不够产品质量差之类的,20 年前的日韩台也是这么看刚进入 WTO 的大陆的。

大陆当年用市场份额强迫它们进行技术转移 + 国产供应链强制一定比例,现在印度也会。比如现在想做印度消费电子生意和光伏生意的,都必须本地建厂,而这和大陆一样,是本土技术转移的起步。

你猜有多少大陆消费电子和光伏企业在印度设厂?他们不设的话,日韩台美会不会设,从而扩大规模获得成本优势,对其他国厂商进行打击?

印度今年 GDP 增速应该在 8%-10% 以上。这个增速 7 年左右能翻一倍。

别和当年日韩台的某些民众犯一样错误。人家的资本可是看得很明白的,都一起毅然决然地来大陆。哪怕就业岗位流出。哪怕扶植了潜在竞争对手。

正如他们现在要再做出某些选择一样。

知乎用户 yn yr 发表

什么叫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或者叫五大流氓?因为这五个国家在自己周边,不一定能想办什么就能办成什么,但别的国家在五大流氓周边想办的事情绝对能给搞黄了。

法国在北非地区可以这样,美国在南美洲国家可以这样,英国虽然已经荣光不再,但很多原英国殖民地英联邦国家还是可怕的搅屎棍。

中国一直好像是温顺的兔子模样,这是近些年对上世界第一极需要韬光养晦。如果触动国家利益的时候,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能实现,但在周边地区让对手的计划不如变化快,还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替代者,从技术上完全可以,但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国家扶持呢?扶持南美、东欧,既有运输优势,又有语言传统容易沟通。把工厂建立在对手火炮射程内,是觉得产品成本太低了?

知乎用户 性动力 发表

比较困难 因为它的体量不够大 印度是最具备替代中国的潜在对手 目前正在觉醒。

国际局势瞬息万变 就目前局势来看 印太经济框架启动 东盟承诺十一月与美国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加上欧美自由贸易保护区 中国被替代指日可待 这个世界没有谁都一样会转 自视过高 到处吹牛 只会越来越被世界所疏远 自求多福吧 核酸大国

知乎用户 骡马人 发表

很多人真是膨胀的要命了。

难道东南亚潜力的上限还没用长三角强?

差不多的了。

中国产业链发展起来的原因无非是

1. 整合的大陆

2. 低廉高效的人口红利。

现在后一条已经快失效了

(各位答主,评论区的人没一个愿意自己或者自己子女,家人进厂打螺丝,但是希望别人全家当厂狗打螺丝,双标的令人感慨)

欧美意识到全产业链的问题

宁愿承受物流流通问题也要将产业链分散到几个地区

各个地区承担不同的产业链集群

目前的地区包括东南亚,印度,南美。

只不过东南亚现在初见成效罢了,在欧美的计划里,东南亚只要承担一定的产业链集群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菲尼克斯 发表

“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这段时间热议的一个新闻,无疑是拜登的那个《印太经济框架》,又有太多人说东南亚,或者越南要取代中国。

其实就算没这个协议,在现在的状态下,一部分产业迁出只是时间问题,原因显而易见而且几乎明摆着,越来越多的低端产业只能支撑得起员工两三千块的工资,这个工资水平,当初在整个西方国家根本招不到人,所以来了中国,现在在中国也几乎完全招不到人,只能继续搬家。

这个一点办法都没有,也不用去担心这事,我国当初承接这种低端产业,并不是想一直做这个。而且让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天 12 个小时站在生产线上做重复劳动,最后一个月赚两三千,这种事简直是犯罪,尤其我国年轻人还严重不足。我国之所以当初接受这些产能,就是准备通过低端产业积累资本,然后向更高一级攀爬,现在两三千招不到人,说明大家有了更好的选择,没必要对这事纠结。

关于那个协议,也不用太慌,从协议本身来讲,现在依旧处于八字没一撇的状态。

以前就聊过,美国这个国家一直有个毛病,政策一直不稳定,说不定这一任领导搞了一半的项目,下一任领导一上台立刻就清理掉了。如果川总上台,拜登主导的这玩意大概率跟他的老领导奥巴马的 TPP 一个下场,就算川总不上台,下次大选共和党领导上台,美国大概率会变得继续保守化,“建群” 这种操作说不定就黄了。

而且那几个亚洲国家利益也不一致,谈原则还好,到了谈细则的时候大概率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叫了几个人,说咱们一起去掏鸟窝,大家都说好,可是到了具体实施的时候,你让张三站在最下边,李四站在张三肩膀上,你站在李四的肩膀上,他俩可能就怒了,质问你凭啥这么安排,为啥你自己不到最下边去?

等到分蛋的时候,你说我在最下边,我该多分俩,上边那俩又不高兴了,说是他俩站的高风险大,而且可能被鸟啄,凭啥你多分?

这也是为啥那种多边协议往往动辄谈七八年,细节是魔鬼,越谈越没谱很正常。往往是面临共同巨大的威胁,才能形成压倒性共识后迅速通过,类似 “一战” 之前的协约国和同盟国,或者 “二战” 战后的 “北约” 和“华约”。

更具不确定性的是,这次还有印度这根搅屎棍,印度人似乎有种很神奇地把事搞砸的能力,它经常加入哪个群,哪个群很快就完蛋了。

印度从建国起,就身残志坚立志做 “有声有色的大国”,要发挥“领导性力量”,也就是说,印度人加入某个组织,在印度人眼里,并不是他们要求加入,而是其他国家“请” 印度去做领导的,如果你不让他领导,他就把所有事都给搅黄,一直唱反调,几乎所有有它在的组织,最后都半黄不黄,处于半身不遂状态。

那中国就完全不用担心了?

也不是,我们今年确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明显的,今年确实整体的社会信心陷入了极度的悲观中,这段时间在一个制造业小老板的群里,看到一件事,其实国家是给他们贷款的,但是他们不太敢贷,因为他们缺的并不是钱,而是订单,现在很多老百姓不消费,订单下降,他们小老板如果贷款,很容易成老赖,只能是先想尽办法压缩成本,保持企业低功耗运转,尽量活得久一些,或者干脆先关门,把人力先释放掉,看看啥时候情况好转再出来

其次就是今天的主题,随着我国的用人成本不断上升,产业持续迁出这事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并且接下来会继续下去。

之前我跟一个小老板聊过,他说社会上都在骂他们血汗工厂,可是如果他们提高工资或者降低工作时长,企业不但不赚钱,还得赔钱,只好关门。这也是为啥整个苏州工业区,工人的日薪都差不多,工作时长也差不多,并不是小老板们联合起来坑大家,而是那个工资确实几乎是利润折衷点,谁敢稍微拉高工资,招人确实容易一些,可能厂子也很快崩了。

此外他们也说,过去几十年里,全世界产业资本涌入中国,在中国建工厂投产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一直以来给大家提供了一种 “持续的稳定感”,哪怕在 2020 那种极端情况下,生产依旧不停。直到今年这种类似信仰一样的观念受到了挑战,很多国内的企业主在东南亚做备份,跨国公司为了产业安全,也会选择“分布式” 布局,比如 “苹果链” 为了产业安全,正在迁往印度越南。

找到一个数据,2020 年印度占苹果公司全球制造产能的 1.3%,预计今年将达到 5% 至 7%,这个数字会一直增长,大概到 30% 左右。

好在这些年内需成了主要引擎,刚查到一个数据,说是过去十年间,消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比 2012 年提升 10 个百分点,为 65.4%。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 之一,带动就业 1.8 亿人。2021 年,货物与服务进出口对 GDP 增长贡献率达到 20.9%

而另一个更严重的现实是,我国能源、原料和技术都没法自给,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那种彻底不需要国外的日子几乎没可能。

也就是说,我国在接下来很多年里,下边这几件事是确认的:

1、低端制造业外流是持续的;

2、经济主要靠老百姓消费来带动;

3、跟全世界的交流和合作是没法避免的。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 “高端产能”,这事看着很急迫,其实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也快不到哪里去

我们现在总说技术突破,芯片只是一小部分,我们的产业门类比较全,但大部分行业领头羊都不在我们这里,我们将来要突破的关键,还是老百姓收入能上来,他们能买得起高端产品,我们企业才能不断持续往前走,企业赚了钱,才能养活得起高薪研发人员,形成稳定正反馈,慢慢往前走,过分的激进操作最后往往会产生一大堆骗补的。

这个过程比大家想象的要长得多,也困难得多,也正是因为困难,所以才有丰厚利润。

中国现在有一亿人左右的消费能力探到了发达国家的门槛,有购买昂贵产品的购买力,但是绝大部分人消费能力依旧只能消费一些低端工业品。比如我国现在发展电动车很给力,前提是老百姓确实能花得起十几二十万去买车,如果越南和非洲要搞这个,根本没可能。

对于产业升级这事我倒是不担心,因为人口红利没了后,容易钱赚光了,大家都得去赚那些比较难的钱,自然会转向研发和产业升级。大家可以注意下,我国人才市场几乎只有软件领域有研发岗,其他行业,类似机械土木等行业,主要需要的都是操作工,大学生毕业进厂做牛马,可不就顺理成章?只是路是很艰难很漫长的,所有人都应该尽快放弃 “毕其功于一役” 的幻想。

此外我国还有一个红利没有耗尽,西方的技术储备还有很多年让我们去 “追赶”,在追赶的场景下,很多弯路就不需要走了。

大家看过《三体》吧,人类一度最纠结的事,就是不知道发展方向,后来云天明通过三个童话向人类传递了可行的方向。对应到现实,也是一样的,当初美国和德国搞原子弹超级艰难,后来的那些国家就容易多了,不只是技术路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家知道这玩意确实可以搞定。现在的可控核聚变也有这个问题,所有人都忐忑不安,一方面怀疑这玩意到底能不能成,另一方面也怀疑现在的研发方向对不对,如果方向是错的,那天量资金已经砸下去了,到时候没法收拾了。

其他很多领域,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最大的优势也是省去了 “可行性研究” 和“方向选择”,不知道方向的时候,是最难最煎熬的,做科研的小伙伴都知道我说得啥意思。

一旦明确了哪个方向可行,就可以集中资源猛攻,这也是比较明显的 “后发优势”,省下了试错成本,只要美国在前边趟路,我们就能享受到这种红利。

探索比追赶难得多,成本也高太多,所以中美之间的距离会慢慢靠近,只是当靠得足够近的时候,就得重新调整思路,现在的方案属于 “追赶方案”,“超越” 又是完全另一套思路,只能是到时候再说了。

对于美国,我们确实没啥一剑封喉的能力,也没有很多人说的那种 “大招” 可以让美帝直接下跪,甚至在其他第三方眼里,中美对抗,美国是占优的,毕竟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发达国家都是美国长期盟友,并且严重依赖美国,欧洲依赖美国的军力,亚洲国家就不用说了,本来就是美国豢养的。

但是也需要看到,大部分国家对于跟中美打交道过程中的好处,从来不是选边站的问题,而是 “两个都要”,比如澳大利亚这种,看着步步紧跟美国,可是中国的钱一毛也没少赚。美国并没有能力压着大家选边站,当然了,中国也没有这样的能力,问题只要大家跟我们做买卖,贸易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我们当初怎么破除特朗普的贸易战的?

并不是有什么奇谋,只是我们的产品确实有竞争力,同类产品最便宜,相同价格里质量最好,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一纸行政命令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今后我们的企业继续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就是了,在国内竞争,去海外竞争,不是整天说中国人聪明嘛,就得有一种 “我们不止人多这一个优势” 的觉悟

而且产品竞争力比很多事情更有说服力,我国很多人以前一直想抵制日货,但一直不成功,直到这几年身边日货越来越少,并不是民族主义崛起,而是国货确实不比日货差,而且价格也合适。

新疆棉那会儿大家抵制耐克阿迪,我查了下数据,阿迪耐克依旧是前三,好在安踏上来了,排第二。主要还是我们国内企业产品确实竞争不过人家,品牌效应不如人家也是竞争力弱的一个表现,因为市场经济下,产品能否卖出去,品牌效应确实跟质量一样重要,这一点我国企业还需要很多年才能赶上美国,还得继续学习,我是一点都不怀疑再过一些年,这类低端消费品国产完虐所有海外品牌。

甚至可以说,我国过去四十年的大突破,主要是我们产品能卖得出去,通过外贸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以这些财富为基础,扩大工业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老百姓赚到钱,形成了内需,然后买房买我们生产的东西,进而拉动经济。

外贸,城市化,消费,就跟三级火箭似的,构成了我国经济大发展的源动力。

所以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中美之间的关系其实不是 “对决”,更类似 “竞赛”,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决” 说的是互相砍,直到把对方砍倒。

而 “竞赛”,就好像两支车队一样,大家不会在赛场拿着扳手锤子打起来,而是相互比拼自己赛车的速度,既要压制对方,又不能破坏规则,甚至尽量维护规则,因为规则对双方都有利。这个过程中,互相可能还要购买对方的车手,甚至可以把对方赛车的技术用到自己车上来。

事实上拜登自己也一再说:俄罗斯是美国最大的威胁,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跟很多人理解的不一样,大集团干啥事都是明着的,因为你在那里搞小圈子,对手被你糊弄了,可能自己人也被糊弄了,最后劲没法往一处使。把美国两百年的历史回过头去看,就能知道他们的战略都是从一开始就是公开的,再说了,不公开咋去国会要钱。

中美大概率不会发生啥直接冲突,俄罗斯这事美国已经暴露了底牌,尽管美国拥有碾压性的装备和实力,但是依旧不愿意和俄罗斯正面对抗,跟中国就更不可能了。

军事冲突几乎不可能,但是其他领域可能一直纠缠下去。

也就是说,美国衰落这事,大概率是个非常长期的事,如果它注意不到自己衰落了,反而是好事,一旦注意到了,就会从对手身上吸收优势策略,比如曹德旺就被吸收到美国去,这两天蔚来也准备去美国建厂。

所以说在接下来很长时间里,我们最重要的事,就是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国企也好,私企也罢,不断地发展壮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引用著名的 “冷战战略总设计师” 凯南的话,他认为赢得冷战胜利的关键,并不是武器什么的,而是“美国能对其他国家的和平和有序发展做出最大程度的贡献,并且从中获得最大程度的裨益”。

凯南作为那个时代大师级人物,大道至简,说出了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逻辑,想成功想牛逼,应该做到这三件事:

1、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2、帮助别人发展;

3、从中获益。

这三件事是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循环往复,互为因果,大家仔细体会下。真正持久伟大的公司,牛逼的大佬,都是按照这三件事来行事的。正如我国疫情初期的表现一样,自己解决了自己国内的问题,然后对全世界输出医疗器械,赢得了声望,也从中赚了钱。我们今后也应该继续这样走下去。

文末再总结一下吧:

1、低端产业外流这事几乎不可避免,也很正常,只要我们继续发展,老百姓工资上升,就会有低端产业不断转走,我们需要避免的是有人觉得 “不安全” 然后转走产业。

2、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企业,好的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吸收劳动力、贡献税收,关键是能引发正循环,只是好企业需要法制健全,也需要宽松稳定的社会状态,才能发展壮大。对于人才也是一样的,少聊点情怀,多聊点收入,那些走了的也会回来。

3、斗争中求合作,目的还是合作,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通过产业升级来提高老百姓收入,再通过老百姓收入促进产业升级,这些都需要平稳的环境,也需要继续从西方引入技术和管理思想。

4、为啥最近 “宏大叙事” 频频遭到反对,因为在一些人那里,中国就是要“赢”,哪哪都要赢,唯独不准备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唯独不准备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回到经济发展上来,回到法制建设上来,持续做大蛋糕并且分好蛋糕,比啥宏大叙事都重要。

5、发展的目的不是像美苏那样到处施暴,而是提升自己百姓的生活水准,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让青年人看到未来,中年人有一些安全感,老年人老有所养,这才是老百姓真正想要的。毕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知乎用户 开心一笑 发表

能割一部分走,但是问题不大,除非中国自己选择与国际市场切割,否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十年以上),都别想动摇中国制造的地位。

而且这不一定是坏事,理论上,低端产能出走,就可以逼着中国的企业家向上走,去发展高端产能。

另一个意思就是,如果高端产能始终上不去,不能实现转型,中国的企业家还是与越南这些地方拼低价才能活命的话,那就真是大问题了。

知乎用户 树莓大冒险 发表

这事不能盯着制造业看,

制造业是饵料

实际目的是经济控制,控制之后以便从军事和地缘政治上封锁中国。

美国是嫌中国制造业抢饭碗了么?转移到越南,美国黑人就不失业了么?

美国人嫌弃的是你中国为何还不原地解体,

制造业转移是给越南一点甜头,拿了制造业就对西方市场有了依赖 就必须放 ngo 进来,就必须开放舆论,就必须接受头上长出来一个影子政府当太上皇,然后太上皇想平平无奇驻军建基地,很正常吧?建立基地你们出口的钱帮爸爸养点大兵,很合理吧?

你是有理想抱负的越南政治精英,你英明神武,你出类拔萃,你不想越南人民被美国大兵爬胯侮辱?那对不起,Google 引导,ngo 游行,您下台了有的是抢着作买办的。

最终这一切扶持行为都会转化为政治行为,进而发展到军事围堵行为,等经济包围网建立,有了南亚支点,你中国想翻盘?北海开来俩航母战斗群,被越南养的膘肥体壮,直切马六甲断了油道货路,中国咋办

所以产业转移只是表象,破局不要老想着几件衣服几双鞋,经济背后是政治考量。

中国咋办?我也不知道,但他们肯定能看出这点心思,也肯定会有对应的对策,

国际政治舞台极为复杂,即使强大如美国,随手扶持了本拉登,以为是个弼马温,结果没几年人家直接轰了双子楼,那可是世纪初风头无两如日中天的美国,那可是骑中国头上扇脸中国还得立正微笑的美国,那可是振臂一呼西方盟友云集响应,打起仗来恍如天神下凡的美国,就这么一头扎进阿富汗撞一鼻子会,又一脚陷进伊拉克裹一身的泥,

然后这强大的美国人觉醒了,想起来收拾中国了,昔日敢炸你大使馆的美国,今天学会扶持越南曲线救国了,就好比过去堵门扇脸的壮汉嗑药二十年,现在欺负你的方式变成了往你家门口扔石头挖坑了,这是何等可怕的敌人 ,自己都站不住了还专门到你家门口拉一泡,就为恶心你,这样的执着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这压根不是经济孤立,这是军事封锁的前兆,是马歇尔计划的东方 2.0 版,是金融帝国殖民的二次排练,希望有大佬能将进讲破局思路,以及前途推演

知乎用户 悠然 发表

东南亚小国不行的。东南亚地理上分两部分,一部分中南半岛,一部分岛国。

中南半岛也就越南还行,但人口就一亿,仅为中国十几分之一。因为临近中国,很多产品直接从中国采购更为划算,然后越南组装。这样一来,这些产业就发展不起来的。而且工业化远未实现,就因为互联网信息发达,工人都忙着要加工资加福利,现在越南的人工成本优势已经不太大了,客观上必然会影响工厂向越南转移的意愿。未来的越南,确实会分走一部分加工业,但对中国的供应链地位不会有多大的威胁。

泰国,一直相对发达,而且处于热带地区,物产丰富,凑合活着也就可以,压根就没进工厂打螺丝的必要和动力。缅甸老挝柬埔寨这种乱糟糟的小国就不用提了。

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这些岛国,地理分散,交通不便,而且往往还有绿教的宗教因素,加之都是热带雨林气候,物产丰富,随随便便都饿不死。让他们当世界工厂产业工人,想屁吃呢!

欧美日对中国的警惕,远不是现在才有的。95 年的瓦森纳协定,01 才让中国加入世贸等等,就是对中国的阻拦行动。所以当中国加入世贸后,外贸带动中国国力火箭般提升,欧美日就忙着寻求和扶持中国的替代者。特别是对印度和越南的扶持。

作为民主国家最大的粪灯,印度看起来真的很合适。奈何印度阿斗都不如,烂泥扶不上墙。2021 年,中印贸易总额 1260 亿美元,比上一年暴增 43%。中国向印度出口 980 亿美元,进口 280 亿美元,顺差 700 亿美元!大量印度商人跑来广州义乌采购轻工业品。

印度就是一个废物!一个十三亿人口的穷国,在欧美日眼巴巴指望它们能供货的情况下,它们连这些轻工业品都搞不定。更不要说冲击中国出口主力的机电产品

过去十几年,中国网络里印吹也活跃了十几年,终于吹不下去了,这两年改越吹了。当然了,中国一如既往,坚持崩溃几十年不变。

要当世界工厂,首要得有人口。这世界人口大国里的孟加拉国,埃及,巴基斯坦,印尼,尼日利亚等等,看起来都应该有意愿有能力当世界工厂的一个或几个车间,加上欧美日等买家眼巴巴等着,这么好的条件,它们怎么都不行呢?

因为,要做好一个产业,远不是键盘客们能想象的。具体到历史政治文化种族等等太多原因了,就不多扯淡了。

真正能威胁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只会是中国的生育率,中国人民对于生活的更高要求。但这是好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要还是遍地血汗工厂,那他妈的就是个笑话!中国工厂喊了多年的招工荒,工厂里年轻人比例不高,就是可喜的转变。

血汗工厂这类低端产业,该转移就转移吧。

至于所谓的失业问题,根本不是这些工厂转移带来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国分配严重不均,房地产吸血严重。本来到了这个阶段,应该第三产业相当繁荣,带来大量的就业和消费的。但现实里,大家兜里没钱,没钱不敢消费,没消费哪来的第三产业繁荣。那就只能继续去血汗工厂里打螺丝呗。

知乎用户 长水校尉 发表

为什么越南现在被夸,因为他们做的就是欧美希望他们做的。当一个加工厂,为欧美提供廉价的初级加工品和日用品。

为什么中国现在被黑?因为中国不满足于只做欧美的低端加工厂,拼尽全力就赚点辛苦钱,还任人摆布。我们要升级挑战上游产业,从欧美嘴里夺食。

你以为世界工厂是什么好头衔?

知乎用户 熊熊​​ 发表

给结论:不可能!

吹完印度吹越南,

再吹下去,是不是就要吹缅甸了…

知乎用户 Hunter D 发表

有这种可能性,只要做到:

  1. 在东南亚之行三个五年计划,把包括钢铁、化工、装备、航空、军工、造船、等行业,通过有低成本工业制造能力的人国家执行 156 个援助项目完成对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化改造;
  2. 开展基础教育改革,严格执行苏霍姆林斯基理念的教育模式(或者说普鲁士教育模式),成体系的培养 “对社会有用的人”,并在 20 年内完成第一批高等技术人才的培育;
  3. 通过大范围的运动式劳动改造,将东南亚土著的懒惰天性进行改造,形成 “劳动光荣” 的社会理念;
  4. 打造东盟统一市场,取消区域内关税、自由人口流动、形成统一执政中央、执行区域化分工模式经济发展体制;
  5. 执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允许东盟内财政支付转移;
  6. 进行资本主义改造,消灭本地阻碍土地资源流动的地主阶级;

好了,做完以上手术,东盟可以承接各类产业转移、为欧美提供全方位的工业品制造服务。

第一步,请欧美哪个工业强国能提供 156 项支援项目的往前一步走!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心理密码​ 发表

要不是越南的纺织业需要向中国进口工业母机和高级面料,以及纺织机器,我差点就信了。中国崛起从来就不是靠所谓一两个劳动密集性行业,中国靠的是完整产业链,庞大的制造业以及长时间的技术投资升级。就以纺织业为例,在 80 年代,中国珠三角只能做简单的鞋子衣服,面料和机器只能进口,当时的高级面料主要来自于欧洲的意大利,机器也多来自于欧洲和日本,情况就像现在的越南。可是 90 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就可以生产纺织机器,在之后还能将机器卖往全世界,卖机器的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卖衣服和鞋子的收入。

再之后,广东等地方投资了高新产业,电子产品,通信产品,家用电器等成了珠三角的拳头产品。

所以,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着完整工业,不断投资发展,一步步升级产品让它们由低级到中高级。

可是越南没这个趋势,它大力引进基础加工产业,但是它又没建立强大的本土工业,政府也没钱投资帮助产业升级,这种情况下,再多的加工厂也只能获得微薄的外汇,这些外汇还得用去购买中国的机器和原料以及支付外国贷款利息,再加上越南军队干涉商业,政府腐败等问题,它的抗风险能力实在不行。一旦遇上经济危机就是下一个马来西亚和泰国。

不光越南如此,东南亚和南亚非洲大部分国家都如此,工业上是瘸子,资金通过借款,走的路和南美一模一样。

知乎用户 夜色 发表

想想为什么当年制造业转移的时候垮过太平洋跑到亚洲来了,是拉丁美洲太富裕还是人太少?

制造业转移压根就可以不到亚洲来,欧洲有中欧,东欧,还有离得很近的传统势力范围北非,美国就更不用说了,拉丁美洲是他的后花园。

可偏偏制造业跨越重洋转移到亚洲来了,你说到韩日还说的过去,毕竟人家脱亚入欧,可偏偏现在集中到一个无论是文化还是政治制度都是非西方体系的中国。

你说奇怪不奇怪?

少点被施舍的眼光看西方吧!

制造业到我们这里来不是因为西方 “白人老爷们” 慈悲见不得中国穷,施舍过来的,而是我们竞争过来的,哪天制造业离开这里也不是什么 “白人黑人(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老爷们”不发慈悲了,而是我们在制造业上竞争力不如其他国家了。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这个 question 有两个 problems。一是发达口家的商人和他们的上面并不是一条心;二是在法律有用,管理人相互制衡的氛围下,总有空子可钻。

只有一张 A4 灭一个行业的行政效率,才能彻底孤立一个市场。

举个例子,上海的工部局和公董局对欧美商人说,蜻蜓划租界给我们,就是为了华洋分开,避免冲突。所以,不准把租界里的房子卖给华人。结果,英国房产商搞了个 “无期限长租合同”。

知乎用户 trishula 发表

这个回答和隔壁回答加起来看的情况是: 没人愿意从事制造业,同时人人为中国的制造业自豪。。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代替欧美,东南亚代替部分中国。

因为中国和东南亚的地缘关系,经济会成为一体。

扶持东南亚是给自己掘坟。

知乎用户 草上飞 发表

在你眼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都是垃圾,这些国家制造业被中国蚕食,但是他们没想到中国制造业会被越南取代,所以欧美日都是垃圾中的垃圾,越南才是宇宙 number one

知乎用户 精彩不继续​ 发表

答案是不能。除非欧美要打世界大战,而且大赢特赢,中俄连核导弹发射机会都没有才行。只要是常规战争以下,特别是近似和平环境就不行。

这可以从需求端、生产端以及相关的交易模式,来说明。我们说,一切生产的目的都是消费,换言之有需求才有生产。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结合商品的使用属性和生产特性,于是就呈现出各式各样的细分市场和与其相配套的商业模式。

首先我们对需求进行分类。

第一种需求,叫做商品只要过得去,小地域相对垄断。举例来说,某个普通小饭店推出周年庆,要制作一个大广告牌。那么,它会去哪里,找谁设计和制作这个广告牌呢?如果它在镇上,假使镇上有做广告牌的,这个生意 99% 就归这个店所有了。同理,你的理发问题基本在家门口、吃便饭在公司或者家门口或者回家、去公司的路上。这类需求是基本不用担心被转移出去的,与其自身能做得多好,基本无关。属于你夺取不了别国,别国也侵占不了你,只存在对内竞争,不存在对外竞争。这类需求有多少呢?假定人均一万元一年(实际上远远不止),也有 14 万亿了。

第二种需求,叫做可以广泛交易的廉价绝对标准品。什么意思呢?中石化生产的 92# 和中石油生产的 92#,大家当做一种油。区分它们的因素基本只有价格。换言之,这类商品的竞争力就是成本,怎么做到成本低(包括原材料、生产和运输)。这里就有一个概念叫做交易半径。显然单价越低,运输成本所占比越高,交易半径越小(当然采取便宜的运输方式可以扩大交易半径)。所以,那些廉价标准品,只要质量合格,就会是国内垄断。相比第一种需求,这还是有门槛的,毕竟把一定质量的标准品做廉价是有门槛的。举例来说,中国的食盐生产成本可以做到每吨 300 元以下。同理,国内那些占据资源优势的工业,也不用担心转移,反而要担心是不是卖得太便宜了。举例来说,陕北榆林、神木的电解镁和镁合金。这类需求,占工业的绝大多数,钢铁、水泥、基本金属、不太复杂的精细化工等等。特别是这些工业都可以通过扩大单体工厂产能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记住这是有技术门槛的,存在此类中国产能对外倾销的可能性,所以在市场面不但很难转移出去,甚至国家要限制国内产能(不然卖得就太便宜了)。所以,如果其原材料在外国,甚至会鼓励在原材料产地鼓励用中国技术生产半成品,再运回国内,假如原材料产地是小国,就更适合了。

第三种需求,复杂设计和复杂操作,需求工人充分理解产品 / 拥有经验和无声知识。这类工业是很难转移的,包括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不发达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互相转。举例来说,机床产业、模具和其他装备制造业,事实上一切需要技工的机械制造业都是。现在国内机械业发展好的区域都是 2010 年时机械工人工资高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工资高和发展快是正相关关系。以汽车业为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汽车产业主导地位是逐渐加强的,而不是随着工资变高而变弱。因为只有工资够高,你才能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集足够的优秀机械工人,优秀机械工人不是普工,也是有选拔比例的。能限制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机械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扩张的,只有国家布局和陆路交通成本了。所以,很明显未来几年,长三角机械工人工资与电子厂工人工资的差距会拉得更开,当然这几年其实已经很明显了。长三角电子厂普工的工资涨幅远低于机械厂工人,同时长三角电子厂数量的增幅也远低于机械厂。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长三角机床厂这两年辉煌的利润,这还是在原材料涨价的大背景下。这类工业的比例也是非常大的。

第四类需求是个性化定制需求,这个基本也不存在转移的可能性。不过这个在国内不是主流。其实我个人是很欣赏和喜欢此类需求的。这个主要是语言壁垒和其他政策壁垒。典型比如定制的衣服、鞋子等等。其特点是服务性质强,具有高单价和多样化的特征。

第五类,特色奢侈品。比如南京的云锦,贵州茅台,上海卷烟厂中华牌香烟。这个单价很高。这种东西,奢侈品产能受到限制的,很难存在谁取代谁的关系。也很难预测,哪一家工厂会做成奢侈品。

这些工业就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基本盘,一旦取得优势,基本就不会失去国内市场。除非生产力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矿挖完了,比如工人突然大规模死亡,比如外围突然研发出外星科技)。换言之,它只能被高生产力降维打击,外围在类似或者更低生产力下靠廉价劳动力是没有办法的。

我们的基本盘需求足够让绝大多数中国工业企业不出口也能活下来。这是底气。

大工业生产模式带来出口竞争力。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不需要进出口,我国当然也是。

一个健康经济体的出口模式,叫做出口是内销的溢出。也就是说,对内销售所产生的利润等,可以维持行业的竞争力,且使得该行业相比外围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可以出口。举例来说,中国人不太喜欢吃罐头,但是中国罐头的生产技术产生的研发背景是为了满足中国人吃罐头的需求,当中国技术可以做罐头了,把技术扩大生产用于出口,这是健康的出口模式。不健康的出口模式是国内没有任何罐头需求,研发做罐头的技术一开始就为了出口。当然做罐头的技术是其他工业门类技术的溢出,则另当别论,换言之,技术越贴近本国需求,出口越健康。当然地球上绝大多数出口也是一样,出口的东西都是本国大量需要的东西。

我们庞大的内部市场肯定可以长出一堆既有对外竞争力的行业,接着产能溢出。

那么,具体那些生产模式的行业容易诞生这种行业呢?第一种,资源优势,这个不说了。第二个,大工业大生产,单体设备生产规模越大,越利于中国。这个体现最明显的是化工业和钢铁业。在原材料如此吃亏的情况下,中国化工和钢铁的竞争力,逼得 gov 强行用政策来限制产能。

第三类零部件加工复杂,上下游链接紧密的行业,而且加工过程中越接近玄学,越有利于中国。当然此类工业也有利于先发国家。假使还要求灵活和快,那就更有利了。因为这要求局地聚集的高级工人、设计师、工程师、零部件 / 原材料储备等都要多且精。

当然还有第四类,就是可以跟欧美比人力成本的工业。不过我认为这种论调没啥意思,除非觉得中国人不应该工资超过欧美。当然,这种工业也非常重要。最典型就是普通机械装配工,不属于技工的机械装配工。

至于容易转移出去的,我认为转移出去也没啥大不了的。除非这些人就不需要中国商品了。答案可能吗?当然不可能。伴随越南外贸增加的是中国对越南出口。真正难受的其实对其工业的掌控不够,所以,我的观点是适合转移出去的工业要尽快转移,哪怕期间有亏损。

知乎用户 deflagtion 发表

不是,你们是不是对中国有什么误解。

高度中央集权,强大的战略运输能力,全球第二的军费开支,再加上国内日益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在太平洋西岸,那是绝对的经济军事霸主,就算强如美国,除非总动员,不然也无法在太平洋西岸战而胜之。

然后你给我说西方会傻到在中国的家门口搞产业切割针对中国?就算西方真的做了还成功了,那内部矛盾也有现成的转移对象,直接就车过去了。

而且,制造业最大的订单来源永远在战争中。

举个例子,制造业订单被拿走了产业过剩那完全可以搞一个东南亚阿富汗出来,强行制造大量需求吃下过剩产能外加消化失业人口。打个十年二十年的,足够产业平稳落地了。

知乎用户 良马逐利艰贞 发表

西方若是把拉美扶持成为世界工厂,岂不是更为有利?

毕竟东南亚离中国那么近。

知乎用户 和而不同 发表

可以,如果不惜一切代价,干什么都可以。西方要帮助东南亚解决下列问题。包括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建设在内的交通问题。以电力供应为核心的能源问题,你不能工厂开着开着断电吧。通信问题,高速网络总该普及吧。工人素质问题,产业工人队伍包括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这总要吧,不能光人工便宜,质量总要吧。总之就是升级基础建设和人员能力。

光靠东南亚国家自己,那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总得意思意思吧,投个十几万亿的美元,欧元。说好了,光投钱没用,用纸票子造房子,造铁路吗?钢铁,水泥,电线啥的,反正装修房子要的我都要,不要的我也要。什么,没这么多货,那去买啊!珠三角,长三角,那么近。他们说了要多少有多少,没了现做,做的速度比你用的还快。不过他们说了,学习普京好榜样,不接受美元,欧元,那玩意儿啥时候一制裁,就在电脑里归零了,还不如纸,他们要人民币。

知乎用户 国学修己安人 发表

越南真的要取代中国制造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讨论。最近因为越南出口超过深圳,这个话题又被炒热了。越南一季度出口 8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4%。这个增速和总量已经连续三年超过了中国出口量最大的城市深圳,而且差距还在拉大。

(一)

从 1986 年开始,越南模仿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搞革新开放,正式融入国际市场。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2021 年,越南进出口总额为 6686 亿美元,居世界对外贸易第 20 位。越南总人口 9820 万,也就是不到 1 亿人。它的数量不到中国大陆的 1/14,但其对外贸易额却达到中国的 1/9。

越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1986 年的不到 100 美元增长到今天的 3700 美元,增长了 37 倍以上。同期中国从 300 美元增长到今天的 12000 美元,增长了 40 多倍。如今,进展顺利的越南想把自己建成一个制造业大国。全球巨头纷纷撤出中国,在越南设厂。美国市场上三分之一的鞋类产品和五分之一的服装都是在越南加工制造的,其次是中国纺织业和玩具轻工业的巨头,逐渐转移到越南。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越南和周边东南亚国家选择防疫躺平后,已经恢复了欧美市场订单,开始涌入越南。

(二)

资料显示,今年越南多个服装行业工厂的海外订单已经排到了第三季度。如此快速的发展,越南会取代中国制造吗?

据说越南可能会取代中国的部分低端制造业。因为外商愿意在越南投资办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里的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充足。2021 年越南平均工资为 1827 元人民币,职工平均工资为 2000 至 2400 元人民币,很多越南人涌向工厂。但中国很多工厂开出 5000 元以上的工资都招不到工人,年轻人宁愿送外卖、快递,也不愿去工厂。作为企业,两国都能做的工作当然会选择劳动力成本便宜的地方。但是,也不能认为中国制造业不行了。

目前转移到越南的企业类型主要是电子产品组装、服装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别人的代工厂只能做廉价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中国的高层早就看到了这一切。如果只是在低端代工厂和别人竞争,根本发展不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迟早会被其他国家取代。所以,2013 年中国提出了产业升级,2015 年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10 年后,中国将从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制造业向信息产业、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转型,从而在 2025 年实现中国制造的真正升级。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些低端制造业退出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国内企业目前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办厂,主要担心中国本地制造业工人会失业。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继承了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可以让自己更富裕。从长远来看,对中国更有利,因为富裕意味着他们有购买力,而购买力意味着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在欧美国家之外有了新的市场。未来,中国将进行产业升级,销售的都是利润率更高的产品和服务,富裕的东南亚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这些产品和服务。以后中国赚钱就像欧美国家一样做产业链最顶端的设计,把一些生产环节交给其他国家,比现在靠性价比赚钱好多了。

(三)

中国的产业升级是否卓有成效?

这些年来,很多中国企业开始了搞研发,一些重大的科研技术正在一个个突破,比如闪充技术、5g、国产大飞机以及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以汽车产业为例,汽车产业在中国十大制造业中排名第一,而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国产车的替代。10 多年前,我国大街小巷的车大多是日本车,其次是欧美传统品牌,国产车更多的是小型面包车,而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弯道超车。到 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达到 20%,其中 80% 为国产车。消费者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与日俱增。

(四)

通过以上分析,现在越南的制造业发展很快,更像中国二三十年前的样子,和中国现在的产业升级不在一个层次上。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是必然的,不会造成中国制造业的衰落。最直观的,你可以看到现在西方国家,他们把低端制造业放在中国、越南、印度等国家,他们的经济没在衰退吗?这些国家的一些工作很低端,没有价值,真正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基本都留在国内。希望现在更多的中国人明白,为什么中国要产业升级。

中国加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即使全世界联合起来去中国化,也要个 20 年,期间中国不捣乱,世界产业链的重新建立,肯定乱象四起,霉国能弹压的了?

20 年后的中国,会让绝大部分国家害怕被中国误会成敌人。

2002 年到 2022 年,世界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化就是中国工业化成功了,而这个变化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即使霉国比 20 年前强大了很多,经济增长了很多,其它除中国以外的国家相对下降了很多,但霉国对世界的掌控力严重下降了,就是中国力量的变化。

如果霉国有能力去中国化,那他最好的替代就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南美洲,不可能到亚洲,不想让中国好,中国破坏亚洲还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霉国去中国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在去中国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被世界边缘化了。

知乎用户 司马未来 发表

奇怪的胜负心,愚蠢的占有欲。

还搞笑的要单挑。

1,世界工厂 = 低工资,高工资排斥世界工厂

中国走世界工厂的路子,是因为经济技术落后,当然要从力所能及的世界工厂做起。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工资提升,人力被吸引到出租车 / 外卖小哥等等服务业领域

2,东南亚不能取代中国的地位

a,除越南 / 柬埔寨 / 老挝 / 缅甸,工资水平都不适合了

b,红河 / 湄公河加起来也不敌长江,怎么匹敌

c,印度 / 孟加拉这些有大江大河的地方也是转移重点,非洲会是次要点

d,工业 4.0,也就是人工智能迫在眉睫的威胁。

3,日韩当然要讨论,还有美国 / 欧洲

半导体 / 汽车 / 机床等就是要和他们竞争

包括人工智能 / 量子 / 工业软件 / 金融 / 航天航空等和美国的竞争。

争得一席之地,跻身高收入国家。

被围堵成功,想不打工都是不吭能的。

知乎用户 贰大爷​ 发表

不能。

你以为中国工厂的优势是人工,其实优势是市场,市场分摊了成本,降低了价格,提升了竞争力,催生了周边行业,进一步降低了成本,进一步降低了价格,进一步提升了竞争力,循环,直到你除了徒手变出来再也没有办法比这个成本更低为止。

一块钱一个的打火机背后的牛逼远超你想象。

支撑这个打火机只卖一块钱的是完整的工业体系与成熟高效全面的供应链

与其跑到哪那些国家再从中国进口原料配件,再组装,为啥不直接在中国直接一站式购物呢?

知乎用户 对世界很失望 发表

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而言,越南和东南亚小国生产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不卖给中国?

为什么不从中国进口相对于欧美更便宜的产品?

所以,中国不就成了发达国家现在的生态位了?

两张钱放在你面前,一张是人民币,一张是美元,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只要美元,不要人民币呢?

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做,他们是疯了吗?

现状是,他们已经这么做了。东盟早都是中国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了。而且很健康的合作伙伴,整体进出口逆差不是很大。

你看看中国和欧盟和美国的合作,逆差大成那个样子,谁关注都觉得不正常。只有高华才会觉得别人用纸换你产品,这事很正常。

从欧美的角度而言,欧美的主要问题是贸易逆差太严重了。从中国换成东南亚,这个问题就消失了???那美国 20 世纪 80 年代针对日本干嘛?闲的吗?你真的觉得东南亚和中国,对欧美而言,区别很大?

最后,如果真的需要,拿下整个东南亚有什么困难的呢?

我看你们是真的想灭了中国想疯了。把整个世界都当成疯子了。

只有你们这些唯一想法就是中国覆灭的人,才会觉得自己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主意。

知乎用户 杰洛士 发表

讨论越南时,当然也要把日韩拉进来讨论。因为历史和现实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日韩本身的崛起是承接了美国的制造业和加工业,而美国会把这部分产业链主动迁移出去除了资本主义的天性使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二战结束后我们教科书定义的 “一超多极” 世界格局下美国作为那 “一超” 有足够的筹码去扶持培养起一整个产业。以及,对方国家对美国这样的 “宗主国” 的忠诚,那种即使来个 “广场协议” 也乖乖就范的忠诚。

那么现在要扶持越南等国来和中国竞争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些产业链本来就不在西方。没有产业链就没有产业工人没有配套工程师,虽然肯定不至于从零开始,但两代人没有从事过制造业了靠祖上那点技术积累和白手起家也大差不差。

第二个问题是,这些本来在中国的产业没有那么强的动力迁移。依托外企的工厂尚且有甲方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那些纯本土的企业有啥动力外迁,国内炒炒房地产不香吗?而且即使是迁移,也会遇到国内技术人员 “不配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事可是古早流传下来的。

第三个问题是,世界格局不再是 “一超” 领跑了。欧美没有余力让渡出足够的利益去喂养一个和中国抗衡的制造业国家,尤其是这个国家还在中国经济军事势力范围内的时候。

第四个问题是,在有了日韩这样的前车之鉴后,越南等国会乖乖听西方摆布么?西方又是否会相信他们会服从自己给他们设计的路线图?最简单的一个指标:越南有美国驻军吗?

当然产业链转移的趋势肯定是在的,然而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这种产业转移能否在一个历史时间窗口内完成就不一定了。如果把中国比喻成捅在欧美身上的刀,那么越南等国就是绷带。伤口有没有在愈合?有。绷带有没有作用?有。那血还在不在流?在流。人死了不是因为没打绷带,伤口没在愈合,是因为血流干了。

那么问题来了,欧美的血是在一个人身体里么?

知乎用户 天宇 发表

越南联合东南亚小国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真的想多了。

想成为世界工厂目前看只有中国,要知道想成为世界工厂不单纯是劳动力便宜价格低,还需要有很多配套政策和硬件设施的,而越南等国根本不具备条件,比如中国人普遍有过好日子的想法,永远不满足现状,可以为了下一代无怨无悔的付出,就这一条越南等国就不具备。

还有就是中国为了拿到世界订单整整准备了二十年时间来建设配套设施,比如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建电站等等,这点越南等国还是不具备。

第三,中国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可以保证劳动成果不被人抢去,而越南等国还是不具备条件,就算将来越南发展的不错,但是保护不了自己就很难保证劳动成果不被大国抢走,因为毕竟是弱幼强食吗,谁都想不劳而获,举例说日本不就是那样吗,一个广场协定就抢走了大部分财富。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中国从上到下都有正事步伐一致,而越南等国就更不行了,现在已经西化了,钱没挣到就想着搞所谓民主了,要知道要想发展起来必须得有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辛勤付出,而越南啥是民主其实他们都不懂,这样一来国家政策很难保持连续性。

所以说越南发展只要不触碰发达国家的底线还能多活几天,如果触碰超级大国逆鳞,可以说弹指可灭。

知乎用户 Steven 汤圆 发表

很多人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但事实上,美国正在这么做,产业链是产业链,是很庞大的有机组织结构

但是,中国的产业链也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也是从欧美转移过来的,是不?

只要有耐心,有资金,有技术,有引导,剩下的就是时间。

当下美国正在做的就是把产业链敲碎,一点点在东南亚重新组合起来。国内不是很多产业链企业都在东南亚建厂?这也是引导的一部分。只要有产业链过去,当地自己组建可替代企业,都是轻轻松松,新的产业链也就顺理成章。

不要看现在东南亚还达不到中国的高度,但是发展速度仍然惊人!他们缺的就是时间!

美国也就慢慢拖,稳的很,所以,不要掉以轻心。

知乎用户 步值道 发表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中国拥有一个具有千亿级别的消费市场。假如没有这个前提,企业根本不需要这么大的产能。

这就像有人问,美国完蛋了,中国能不能取代美国一样滑稽可笑。现在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一超完蛋,只会变成多强,不会有一个强国嗖的一下变成超级大国,镇压所有不服。

同样,中国要是完蛋了,也不会有一个国家嗖的一下,变成世界工厂,承接世界的所有订单。而是,先降产能,再提其他。参见苹果手机在中国卖了多少?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有多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高枕无忧。不过,这根网民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并没有改变的能力,不是吗?

知乎用户 林源 发表

哪个地方能让生产资料发挥最大的效率 生产资料就会跑到哪里去,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规律,中美都改变不了。不过这种思维只考虑经济不考虑政治,有些国家不喜欢生产资料到处乱跑,觉得这些东西只能按他们脑子里的想法分布,自然而然生产效率就下降了。

虽然全球化会尽量让全球各个国家对于生产要素的流通变得 “同质”,但也不是缺了哪个国家就玩不了的,也不是所有国家的政体都要一样。

中国贡献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产能,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是很低下的,尽管如此,我觉得中国已经度过了工业革命开端的扩张期,这个时期的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无到有,识字率突然上升,高等教育从零开始,基础设施更新换代,涉及现代社会的一切都在疯狂扩张,但仔细思考一下现在的中国你会发现除了消费能力,其他所有的东西都过剩了,房地产在过剩,大学生在过剩,一切都在过剩,在短期内中国要做的是出清风险,总之不能再扩张了。

但东南亚不一样,基建,高等教育还有本国市场的开拓,他们的扩张期还没有完全结束,所以短期内他们依然有优势。

至于中国进入高收入社会会导致欧美没饭吃这种说法,我觉得很荒谬,资本主义社会运行重要不是生产,是消费,早期西班牙殖民者们开着破船跑了大半个地球运输的东西无非就是调味品,这种东西没有任何科技含量,欧洲人也不是不吃就会死,但有市场就会有运输和生产,中国未来的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本国人的消费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知乎用户 Solo​ 发表

东南亚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地形太破碎了。

比如经常被西方寄予厚望的印尼,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千岛之国。实际上印尼是万岛之国,全国分成了近两万座岛屿,岛与岛之间的交通就是个大问题。马来西亚,菲律宾也有类似的问题。太过破碎的地形条件,很难形成规模优势,更何况分成了十个国家。

其次就是气候。世界上最发达的三个经济地区是西欧 北美 东亚,都处在北温带。而东南亚地区跨越赤道,气候常年潮湿炎热,这样的天气实在是不适合人类劳作。

再就是政治不稳定。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是政变频发的国家,要么就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太弱,这跟中国大一统和上下一心的政治生态是毫无可比性的。

东南亚很难成为中国的替代者,最多也就是成为组装车间。产品的大部分配件依然需要在中国生产,最后的人工组装环节才会用到东南亚的廉价劳动力。不要看到一些组装生产线搬到东南亚就慌了,哪怕是东南亚条件最好的越南,就像湄公河的起源在中国一样,越南也是中国的下游。耐克 阿迪 三星这些大牌的组装车间,属于典型的吃力不讨好,趁早甩给越南才好,中国追求的是高利润产业。

知乎用户 菡萏点清水 发表

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以前都是哪里在当世界工厂?难道不是越南及东南亚小国么?

那为什么中国会在竞争中取胜呢?因为几乎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链需要的其它条件。都是竞争,各凭本事就是了。

当然西方打压中国撤走投资也是在进行的,但是在此之前西方不就把低价值的产品线转走了么?中国努力了那么多年的产业升级的确是升级了一部分,但是打压也是肉眼可见的。中国也喊了那么多年的全球化,但是设在中国面前的壁垒却越摞越高。

中国一直只是想脱贫致富人民生活能越过越好,奈何在西方眼里中国人不配过好生活,不让中国人过好生活的,那不能让中国人过上更好生活的世界工厂也不香。

能让中国人能让世界人民过上平等的、好的生活的世界才是好的世界,否则有能力就该推翻,越南或者东南亚小国也会有醒过来的一天,…………

知乎用户 大众胖虎 发表

不能,主要原因其实不在中国,在于西方。本质上目前西方社会做为发达国家,通过他的专利技术和先发优势在全球的财富分配中是占主导优势的,其余的制造业国家和资源型国家都是供养者。因此以目前的生产力想维持西方社会的生活水平,至少需要 30 亿左右的劳动人口,这是实打实的需求,缺少中国这 6、7 亿的劳动人口,只靠目前的越南印度是远远不够的,除非他们愿意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

知乎用户 执两用中 发表

越南经济成长得益于外资流入,说白了越南主要的制造业并不在越南人手里。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是引进外资与发展民族经济同步进行,如果经济命脉掌握在外资手里,早晚有一天你会被收割然后抛弃,这种实例真的太多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就是在进入高收入差临门一脚的时候被收割然后掉入陷阱。

替代中国?太低估中国发展付出的努力了,经济发展是诸多要素与生产关系(政策、制度、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机遇结合的产物,中国的人口素质、劳动力数量、集体主义精神、吃苦耐劳和泽被后代的传统,加上先进的基础设施、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土地,科学连续的工业发展规划,这些东西东南亚有几个国家有?有人讲,基础设施不就是砸钱吗,是,但钱从哪里来?大部分基础设施并不能产生直接效益,外资不会投,只能是政府为主投资,中国人口多爱储蓄,国家才有能力筹措大量资金搞开发。凡此种种,成为世界工厂真的很难。

知乎用户 余生 发表

我国完全不需要制造业,就靠房市和股市能解决大批就业问题。

知乎用户 周奇​ 发表

不能,因为东南亚小国已经没有机会发展重工业基础,没有重工业基础就没有工业化,只能购买生产线和原料做来料加工没法形成产业链,掌控不了产业链就没有成为世界工厂的可能。

越南就很典型,他们要提高产能连电都只能向我们买,生产和消费都主要依赖外部条件。要做世界工厂,前面必须加个 “代” 字。

知乎用户 h 汉唐气象 发表

国内的消费水平就不多说了吧,所以中国工厂大部分都是依赖西方国家的市场的,也就是说,订单在人家手里,想不想给你,那要看别人的

知乎用户 玄甲陌刀 发表

有人是不是对制造业有什么误解?

中国依靠三位一体(伪)核力量减少军备,用于国家建设。保卫金融主权,国家主权。

改革开放初期,引进资本搞简单的组装业,或者说三来一补,期间国企改革(这里不提私有化中的猫腻),利用重工业,国家培养的工程师,产业工人,对部分零部件进行国产化替代。

国家在得到外汇和内部税收后,对重工业进行持续投入,将原有的重工业进行升级,提高产能,后续的制造业原料进行国产化替代。

近些年开始建设自己的品牌,对高端制造业进行冲击,同时进一步控制国内金融市场,国企对外进行资源开发(这里不提失误之类的,从人家嘴里抢吃的肯定要吃亏挨打),高校的建设,通过国企主导技术升级。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强大军事保护下,建立在重工业,工程师产业工人培养之下。

敢问越南做了三来一补后,有什么力量主导后面的产业升级?重工业建设是一个漫长过程,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金融市场会不会被西方收割?有没有国家力量干预市场,保护己方市场?

知乎用户 只因功名误美人 发表

要是能成功的话它们一秒钟都不会犹豫

知乎用户 bbbb 呼 发表

提一个弱相关的事实:98 年金融危机之前,东南亚的工业化优于我国。

淡定点,邻居能发财也是一件好事,大家都是体面人也就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事情。

更何况这事情是客观规律。

知乎用户 Weigee 发表

先说结论:不能,除非中国支持,

回顾历史,1978 年,中国一穷二白,东亚四小龙和东南亚其实承接了很多低端制造业,

然后,中国做了两件事,一:改革开放,二. 十年轮战,

改革开放的意思就是:我,中国,愿意成为你们的低端制造业供应商,

十年轮战的意思就是:低端制造业要么来中国,要么离开中国和东南亚,

明白了吗?明白了吗?如果你是投资商,中国给土地,给资金,给政策,只要你来,马上挣钱,

如果你去东南亚,去越南?不好意思,他们的年青人要保家卫国,去马来西亚,不好意思,如果中国不开心,打通越南,岛屿之争出现,你的工厂被炸了,

这就叫阳谋,你是商人,你怎么选?

今天,兵强马壮的中国,你觉得没有中国同意,东南亚还想取代中国的制造业,

这根本不是欧美可以左右的,

知乎用户 昨夜的云 发表

西方能不能联合印度切割中国?西方能不能联合南美切割中国?西方能不能联合非洲切割中国?

西方早在 60 多年前都试过了,西方早在上世纪 60,70 年代,就全球转移制造业,那时候我们还在闭关锁国。东南亚、印度、南美、非洲全去过,等我国 78 年改革开放,是把东南亚的制造业抢过来的。我们一片空白尚能击败东南亚,你觉得现在我们全产业链已经武装到牙齿了。西方扶植一下东南亚,东南亚就行了?

是的,东南有着中国改革开放所有的条件,甚至还更好有西方的扶植,那为什么不能复制中国?中国真有这么特殊吗?是的,那是好多白左藏着掖着:东亚人智商最高,只要和世界保持联系迟早会发达。你看二战后亚洲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不就是亚洲四小龙吗?主体都是东亚人。

知乎用户 汪萌 发表

被炮口下的产业链断供,真乃天下奇闻. jpg

知乎用户 头痛欲裂​ 发表

我还记得我刚读大学那会儿,就宣传着说产业链转移,中国不行了,马上就能被替代了巴拉巴拉的,眨眼睛间我已经读完研究生,工作好几年了,这个调调还一直在

知乎用户 Joe 发表

单单一个越南估计够呛,但联合东南亚的话,先不管能不能替代中国大陆,他们拿到一份可观的份额,这估计是没多少疑问的。

至于能拿多少,视乎如下一些因素:

1)中国大陆还能拿出多少优惠条件或有吸引力的地方。珠三角长三角就别想有太多的优惠条件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两个地方能给的确实不太多了。再说生活成本这么高,这两个地方对劳动密集型劳动者没太大吸引力。这两个地方发展到目前这个地步,不太可能再对劳动密集型劳动者友好,企业即使涨工资可能也吸引不了工人。企业目前能想一想的就是北部湾和粤西地区,这两个地区相比于西部和中部,国际贸易的交通还是比较可以的,离珠三角也不太远,另外这两个地区本来就有不少人是在珠三角的。这两个地区这么久没发展起来,可能是受到政策影响以及珠三角的虹吸,客观上这两个地方离香港不如珠三角离香港那么近。但如果中国大陆受到东南亚发展的压力,说不定会对这两个地区有政策倾斜。珠三角做中高端和供应链,大不了就将产业链转移过来,北部湾和粤西地区做劳动密集加工产业。一些当地的劳动密集型工人可能不太喜欢背井离乡去珠三角了,但家门口对他们还是有吸引力的。对于企业来说去两个地区的综合成本可能比去东南亚低。长三角可能也有类似的洼地,例如苏北或再北一点胶州半岛。再不济大陆的中西部。相信我,社会稳定是中国大陆的一个很重要议题,而就业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其中一个基础,逼急了,中国大陆为了保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而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政策。当然,这些地方目前的商业环境可能达不到珠三角长三角那么好(甚至是很差),但如果商业环境是为社会稳定服务的,那就另说了。

2)东南亚国家的状况。就地理环境来说,部分东南亚国家不算差,相比于中国某些地方甚至还好,中国有香港,东南亚也有新加坡啊。但地理仅是一个方面,产业链搭建,分工,工人素质,人民意愿,政策稳定性,文化(例如伊斯兰等)包容性,政府效率等等诸多问题,这都不太可能是能一下子(例如 10 年)解决的。一个国家已经很麻烦了,再何况是东南亚诸国呢。中国大陆的发展到目前出现了一些坑(最简单的例如工厂 996, 污染,劳工迁移,房地产上涨,通胀 随州发展而带了的生活成本增加等),这对东南亚诸国来说可能是中国大陆给他们的经验教训,但要避免他们未来遇到的这些坑,或他们有意避免这些坑,其实是需要花很多成本的,而这些成本,还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搞不好厂子还没搭建起来就出现罢工或社会动乱了。另外东南亚诸国能给企业提供什么优惠呢?这些优惠能持续吗?能因为执政者的变更而继续有效吗?不管啥说主义,我不相信企业不考虑成本和利润。我的看法是即使东南亚国家和企业有这个意愿,在很顺利的情况下在未来五年内都很难见到比较好的成绩。至于替代中国制造,那看东南亚需要替代什么吧以及替代哪个级别的制造吧。与其说替代中国制造,还不如现实一点,东南亚内部先整合一下协商如何一起发财如何分工如何付出,避免国家间的内耗,再按部就班地定立未来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和三十年计划并且同心协力按协议切实执行这些计划。每个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利益牺牲的,如果瞻前顾后想面面俱到,我不认为是一个现实的做法。落后是否挨不挨打我不知道,但落后想发财一定要努力。中国大陆这几十年给东南亚的经验,如果你不是天选之子是很难跳过的,如果你不是天选之子又想另辟蹊径,或者你会遇到其他坑。东南亚人不比中国人笨,如果他们能做到跳过中国大陆遇到的坑可能今天就没这个话题了。

3)西方发达国家政界的决断和政商共识。我觉得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面。老实说如果我是美国总统,我也会推动产业从中国大陆迁移到东南亚诸国。短期可能有阵痛,但迁移成功的话长期来说是很舒服的。政治上东南亚诸国很明显比中国大陆更好拿捏。 而且对于美国来说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政体,其实是能说很多故事以及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的。美国一巴掌打不死中国大陆,但一巴掌真的能打死很多东南亚国家。而且是诸国,美国在其中是有很多空隙可以周旋以及自由发挥的。当然,一巴掌好打,但十把掌就不太好打了,不管美国多牛叉,也无法忽视东南亚诸国都有各自的情况和各自的利益,美国能不能整合这些国家将这些国家扭成一股绳子(东南亚诸国扭成一股绳子,可能也不是美国乐见的),这就要考量美国的能力了,我个人感觉,和东南亚诸国的协议相对好签,但落实不易。至于这些政治设想是否符合美国商界资本的利益,那就要看美国政界和商界的共识了。我个人判断,就是美国的政商目前没完全达成共识,但产业迁移这个方向大家都是在考虑的,对于美国商界来说那怕在东南亚的成本高一点,也好过在中美政治军事竞赛中走钢丝,少赚点没关系,最重要安全。另外请大家不要高估美国资本对美国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没我们想的那么高,去哪发财不是发财啊?至于其他发达国家,其实对外上他们基本与美国保持一致,美国垮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百害一利。另外 扶持东南亚制造产业对西方国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加大了自己对产品议价能力,是的苦力你们干,但多少钱我说了算 ,别以为你会生产了就牛逼哄哄,我不吃有本事你东南亚自己吃掉啊, 要不, 你卖给中国人?对于中高端产业来说,这就比较耐人寻味了。不是我看死东南亚诸国,东南亚诸国很难再往上走,起码未来三十年不要想太多,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的,起码要一代人的努力而且真的需要牺牲很多。

如果东南亚一开始就空乏地说替代中国制造,可能目标不正确。与其说要替代中国制造,不如说搭建东南亚的产业 ,你达到了中国大陆的水平再加上发达国家的支持,替代不替代就不是问题了。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一些制造产业即使没达到中国大陆的水平(产能规模,性价比等综合)但达到了五成 ,这可能就已经是西方的首选了。但东南亚到了这个水平 ,增加议价能力的肯定不是中国大陆 ,但也不算东南亚, 很遗憾还是西方发达国家。你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一起竞争啊,关我西方啥事,我只负责点火,但要吃哪个做的饭是我西方的事情。

但不得不说,东南亚制造替代中国制造是一个阳谋,成不成啥时候成先不说,先扔炸弹再说,反正炸弹扔在中国大陆上,有本事你拆弹。对于东南亚那边其实没太大所谓,毕竟炸弹不在他身上,炸弹炸了更好,炸完后东南亚负责捡装备,这对东南亚是好事,毕竟南美非洲更不堪,至于捡装备这事儿,西方发达国家是不会干的,上帝来了让他们干,他们也不会干,舒服惯了,捡装备再安装的事情太累了。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这炸弹扔过来不拆也得拆,被动是被动一点,但落后就这样,以前更大的炸弹都拆过,而且… 这炸弹很大程度是包着铁皮的鸡蛋呢,说不准能拆完煎着吃。即使里边是火药,我也要拆开把火药弄出来作为火引子。至于如何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知乎用户 bgm17truth 发表

大家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亚洲工业化的顺序,本来是日本 - 四小龙 - 四小虎

是到了四小虎这里的时候,被中国夺舍了工业化的道路,被迫变成服务业国家的。

如果东南亚的制造业能代替中国的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那么最初的时候,中国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

现在的变量也就只是增加了一个共产党领导的越南

所以,别想了

知乎用户 FoxMulder 发表

重工业越南底子太差,很难替代中国。

消费品方面,越南和中国的区别只有一个,体量太小,国内市场太小,盘子太小,要做出一些本土品牌比较困难。

其他的什么供应链、技术工人,都只是时间问题,消费品更依赖流水线,工人培训起来非常快。

拿手机产业来说,国产手机大面积铺开也就近 10 年的事,算上早期投入,国产手机发展史也就 20 来年而已。这些消费品产业,越南真要做起来,也就一代人的时间。

知乎用户 Rexaa 莱克萨 发表

刚刚有人在回答里说 NorthFace 哈,不过中国北方大部分的 northface 其实是唐山产的,在唐山的玉田县。说实在我之前很难想象一个河北省的典型重工业城市里会有一个地方专门发展服装加工这种轻工业。

在中国,还有无数个玉田县,甚至下面还有无数个 “玉田镇”“玉田村”。

当一个个服装厂离开东莞的时候,他们去了哪里?越南印尼菲律宾么?有,但更多的厂子则是下沉到了农村,甚至都不是西部农村,就是在广东的农村、湖南的农村、江西的农村。

和中国这些农村比,越南有什么优势吗?越南的工厂只给 2200RMB 的月薪,中国的农村差不多也是这样。为什么我会知道?因为我老家村子里就有一个这样的服装厂,服装厂里几十个工人,都是本村和邻村的妇女,每天从早上 7 点工作到晚上 7 点,中午休息一个小时,计件工资,平均一个人 2000 元上下。血汗工厂么?老实说有点,但是也不算。工人都是本村的,下班了就到家了。而且现在种地很容易,不需要那么多人,男人可能出去打工拉货等等等等,女人则正好去工厂上班,农忙时请个一天半天的假,农活也就做完了,两不耽误。工人的年纪大多数都是 30-50 岁,年纪更小的出去打拼了,年纪更大的回家带孙子了。劳资纠纷也没那么严重,大家乡里乡亲的,很多事都好商量,工作氛围比城里要强得多。

所以明白为什么近几年衣服越来越便宜(参考淘宝,不参考商场),但反倒国内厂子在国外的投资越来越少了吧。

以上说了服装加工这类轻工业,那么接着说说客服电话这种服务业。其实他们的工资也不高。你以为的客服小姐姐都是在统一着装、人甜声美的大城市小姐姐,但实际上那些客服小姐姐很多都是四五十岁声音条件不错的四线城市老 “姐姐”,工作地点散布在各处的肯德基里,工作时间非常灵活,生产力工具也就是一个 iPad 和一副耳机。为什么我知道?因为我在某四线小城市吃肯德基的时候,我旁边就是一个正在打客服电话的大妈啊。

再说说互联网产业,你以为字节跳动这类大厂的工作室都是在北上广深?不是哦,除了几个热门板块,其实今日头条等 app 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从三线四线甚至县城里某个 100 多平米的公寓里,那些只有几个、十几个人的小工作室做出来的。为什么我知道,因为我正好认识一个人,他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公司里工作,而且他们的业务更高大上一些——他们是在 Facebook 等国外门户上发一些中文帖子的。

要说越南最近风头很胜,那是因为三星等跨国企业把生产线转移过去的缘故。这里面有政治原因,当然也有市场原因。电子厂投资大,对人员要求也高,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员,因此天生不太适合中国农村。但是,中国制造业可是只有电子制造业。

诚然,越南产的服装在美国市场要比中国产的便宜,那不仅是成本的问题,还有汇率的问题;诚然现在三星、希捷、金士顿、戴尔等公司都把工厂放在了印尼、越南甚至泰国、孟加拉。但这些都只是制造业的一小部分。而且东南亚国家现在还只能靠给跨国企业打工才显得自己制造业很强。

而真正的世界工厂是什么呢?某国某省某钢管厂的产品出现在中东某地,被变成火箭弹;某国某省某煤气罐厂的产品出现在中东某地,被变成火箭弹;某国某省某民用无人机的产品,出现在世界各地,被用于军事用途。

这种魔幻的场景,越南出现了么?哪怕先把无人机放一边,单说无缝钢管和煤气罐,为什么越南制造没能出现在中东呢?

还有个更极端的例子,为什么一次性打火机这么简单的产品,越南没有生产呢?

世界工厂的名号,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抢走的。

工厂在一线城市待不下去,那么可以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城市待不下去,可以转移到县城、到农村;哪怕农村待不下去了,还可以转移到陕西农村、贵州农村。中国大得很,潜力还远远没有到底呢。

而且那些工厂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去搬迁、去投资,只要找几个中间商、渠道商,他们就能把这些东西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为什么我会知道?因为我们村里的那个服装厂就是通过中间商来拿订单的啊。他们可能前一个订单是给东北做羽绒服,下一个订单就是给李宁生产运动服,下下个订单说不定就是移动联通的工作服。大厂完全不用做投资,只需要找到一些靠谱的中间商,然后把自己的工厂关掉,再多找些人做好质检,就一切 OK 了

知乎用户 Boris​ 发表

提这个问题,以及下面一大群认为可能的人,大概是对现代产业的建立条件有误解吧!

现代工业这个分工体系的建立是个多层投入,极端复杂的过程。除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首先启动的纺织工业,以及后面历次工业革命中兴起产业的低端环节,具有向传统社会转移的可能,其它产业体系基本没有在这种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可能性。

现代工业中,产业链的相当部分生产环节是需要高昂投资才能建立起来的,属于高成本,高经营风险的部分,西方不会向发展中国家做这类投资。在产业转移初期,这部分生产环节基本都保留在发达国家内部。

而中国的产业已经成功的在这中间的相当部分领域获得了主导地位,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自己也被挤出这些领域,它们都在采购中国制造。

时移世易,今天想再打造一条完全无中国参与的产业链也不是太可能,而且一定要做相当多西方自己也不肯做的投入。


不得不说,背本趋末这个古老的经济现象主导了今天这波去工业化的产业转移,让西方发达国家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战后初期,美帝依然是全产业链,以产业立国的工业国,这个时候做这种切割易如反掌。

事实上,美帝与苏修进行了产业切割,形成两个阵营,开启冷战。

可是,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化的今天,再搞新冷战估计已经不可能。布林肯前段时间跑到欧洲与盟友们进行了深度产业评估,估计评估结果极不乐观。

把中国隔离出去恐怕意味着西方自己的产业体系断链,塌方。要想去中国化也得从长计议,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这也是美国政府不得不对外宣称不寻求与中国新冷战的根本原因。

但是对于美帝又心有不甘,还得把切割当成一个目标,所以通过国家竞争逐步与中国做经济切割就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知乎用户 蘵雽 发表

不能,这跟经济无关,是军事问题。

国富行礼仪,国衰动武力。中国只要把航母往南海一开,成千上万的外资就会踩踏式逃出东南亚。

**没有和平,哪来的发展。**不分中国一杯羹,中国就掀桌子!

脱离军政谈经济都是 %#✘&

脱离军政谈经济都是 %#✘&

脱离军政谈经济都是 %#✘&

知乎用户 筑屋匠 (乡村别墅) 发表

作为自建房行业的人员,想从自建房这个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不管国内有多少 “印吹”、“越吹”,他们都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

——中国是世界上钢筋混凝土建筑最多的国家

在农村地区,人们可以轻松采购到 “钢筋、水泥、砂石、砖块” 等为材料,结实耐久的混凝土房屋在近二十年非常普及。

这里面透露一个什么信息呢?

一个国家能不能实现工业化,能不能成为世界工厂,前提是具备强大的基建能力!

没有强大基建能力的国家,妄想成为世界工厂,简直是痴人说梦。

打比方,一家外资企业进来投资,涉及到哪些内容?

1、厂房仓库

建造一个工厂需要用到大量的钢铁。要成为世界工厂,就要有具备强大的钢铁产能,才能满足大量的厂房、仓库用钢。印度、越南有这个实力吗?他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2、货物运输

物流运输对应的交通道路,也就是要有高速公路,便于采购材料、出厂产品。高速公路要用什么,钢铁、水泥、砂石、沥青。如果要成为世界工厂,就需要强大的水泥产能、石油炼化产能、矿山开采产能去大量修路,试问印度、越南有多少公里的高速公路?

3、电力供应

外资企业来投资,能不能天天停电吧,电力供应是个关键。能够保持大量的工厂用电需求,这就要求具备强大的电力供应,而要建设大量的煤电厂,这回到前面的循环。

你得能够大量冶炼钢铁、生产水泥去建电厂,还要保持有稳定的煤炭供应和运输专线。印度、越南有这个能力吗,它干不了知道吧。

可以看到,仅钢铁、水泥这两项就足以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排除在 “世界工厂” 的门槛外。

可能也有人会说,那西方国家可以去东南亚建钢铁厂、水泥厂呀,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 “嘿嘿”,这种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投资,现在还有哪些欧美企业愿意投资?就连本国都未必有这个财力。

为什么中国可以?因为在建国之初,国家大量地投入资金到这些 “重工业” 中,能够大规模冶炼钢铁,能够大规模制造水泥,能够大规模修建道路,能够大规模供应电力

没有这些深厚的重工业基础,世界工厂只是空中楼阁,顶多赚点纺织鞋帽的辛苦钱而已。

————————————分割线——

日本为什么是世界工厂,人家从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发展重工业了,日本获得甲午战争赔款后,大力发展钢铁、水泥、兵工、船舶产能惊人,最后只好通过战争去消化巨量的钢铁产能,转嫁经济危机。

在朝鲜战争期间,借助美国的订单,日本重工业快速恢复,钢铁、汽车、造船、机床等领域取得快速增长,到了 1960 年代,贯通全国的新干线建设,是日本钢铁工业的巅峰代表。

韩国也是如此,直到今天,浦项钢铁仍然是韩国工业的代表,韩国人口头上追求环保,但行动上是不会废掉这个高能耗的巨无霸企业。

知乎用户 吹泡泡的韭黄 发表

真实现了中国不亡国也残废了,在此基础上,中国干嘛不掀桌子,记得对越自卫反击战吗,中国可是把北越重工业都清干净了

所以在面对一个有能力毁灭地球一遍的国家面前,还是少点意淫比较好

知乎用户 难得一知己 发表

可以,如果他们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抛却私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当然必然可以。问题是,现实中能做到吗?

PPT 上幻想的再美好,做不了事又有什么用,靠 YY 吗?美国现在天天忽悠东盟,自己却不肯让出一点利益,有毛用?

知乎用户 爱惜账号不要冲塔​ 发表

说一句越南离我国太近了 真的是如果中国活下不去 越南就能活? 打一打产能不就出来了

知乎用户 逝水年华北宫纯 发表

能!李嘉诚押宝下注从来没有输过

知乎用户 沈文 发表

肯定是可以的,不要 yy 中国不允许啥的,问题是美帝要防着欧洲,美帝内部也乱成一锅粥。把西方看成一个整体的话,那就是切割既没有决心,也没有执行力。当然目前来看 2022 年决心和执行力算创历史新高了。

知乎用户 成子 发表

当然可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没有什么人和国家是不可以代替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这个体量的国家,想崩更多是自己内部出问题。

别人想抢顶多就是个辅助作用。自己这各种折腾才是关键。

明亡于满清,是因为外部势力联合绞杀嘛?

产业也是一样,自己好好发展经济,谁也抢不走。自己整天就是,数据不好了就想着骗人家一把,数据好了就要吊人家路灯,人家傻啊

知乎用户 吕不非 发表

理论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技术转移,生产链替代

其实抢生意这种事,不用到战时,和平时代就可以,但是过去十几年,东南亚没有抢到多少,根本原因,本身没有这个能力的

现在阿米强行操控,强制把各种供应链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就以水果机为例,它的大量零部件可能都是在中国生产,如果要彻底转移到东南亚,就得实现技术 生产线 甚至核心技术人员转移过去,或者自己培养,光靠东南亚还不行,阿米得大量补贴,这个过程里面,至少三年,水果机的生产会处于不稳定状态,任它再牛逼,重建一套供应链,至少三年,而且得有大量的补贴

问题在于,中国这三年里面,回如何操作?这种战争级别,你不能把对手想象成稻草人,站着不动,你想想中国会如何操作?至少在水果机不稳定的三年里面,中国都不需要依靠行政手段,商业手段就能抢夺手机市场的一大片份额

所以看到阿米这种操盘的潜在风险了吧?水果机这种暴利产品是牛,但是牛在品牌价值上,一旦转移过程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者生产不稳定,对于它的品牌摧毁是很恐怖的,中国那些可怜的夹缝中生存的本土品牌,搞不好会因祸得福

知乎用户 沧海​ 发表

中国在伟大的外交政策下正在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几代人的努力化为乌有,替代中国的不需要众多国家,只需要越南和印度即可,这个时候急需重温厉害了我的国,生活的艰难刚刚开始。

知乎用户 喜新不厌旧 发表

不能。

西藏都在卖义乌小商品,其他交通便利的地区怎么可能抵挡得了义乌小商品的冲击?

西方资本的投资也好订单也罢,本质上是为了赚钱,不是给自己添堵。

知乎用户 江浩栾 发表

不能,多说无益,就说一点。

整个东南亚加起来的发电量都比不上中国的工业用电,你拿什么来生产?人力机车吗?

先花二十年时间把电厂搞起来再说吧。

知乎用户 天枢 发表

2021 年 越南 GDP 3600 亿美元,人口 **9826 万,**人均在 3700 美元;

2021 年广东 GDP 18568 亿美元,人口 12684 万,人均约 1.46 万美元;

2021 年广西 GDP 3693 亿美元,人口 5037 万,人均 7331 美元。

如果越南替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怎么着也得发展到广东这个水平。目前广东人均大概是越南 4 倍。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是过去 10 年越南 GDP,我们取个最大值 7%。如果我们假定广东广西 GDP 不再增长,那么越南需要 10 年能赶上广西,20 年才能赶上广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更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你穿越回 80 年,说大概 10 年之后,苏联将会不复存在,别人听了都会笑嘻。

知乎用户 胡桃 发表

理论上当然是可以转移的,但问题在于世界工厂在中国不安全,难道转移到东南亚就安全了吗。只要在中国大炮的射程之内,东南亚就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大不了全给你轰烂了,不让我当世界工厂,那就谁都别想当。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当世界工厂才是最安全的。

知乎用户 米哈伊潘​ 发表

先不说能不能,他们已经准备和开始那么干了(上个月美国主导的 “印太经济框架”)

感觉这次无非 18 年开始的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延续,之前总的来说美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把自己反噬了一波。

贸易战的作用和结果差不多都显现出来了,所以现在换个思路和方法搞事情。

中高端产业的事情在贸易战上弄的差不多了,搞得动搞不动就那样吧。

“印太经济框架” 就是想在低端产业上搞事情了。一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好产业升级,二是这一块确实也是东南亚印度等国能消化得动的蛋糕。

但是,他们消化得动不代表能吃下多少。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劳动力和原料的价格优势照样被打的荡然无存。(之前看是什么产品来着,在越南生产成本照样比在中国高)。

“印太经济框架” 话又说回来,东南亚 + 印度要吃中国的低端制造业确实也有捡漏的机会,美国在其中发挥整合组织的作用,增加捡漏的概率,大概率不会花费大价钱。能抢多少算多少,他都不亏。

知乎用户 符拉迪沃斯托克 发表

结合 5,5 分流食用更佳。

知乎用户 忙不完花絮​ 发表

说一个角度

搞制造业和搞金融业,需要配套的文化,人才储备,制度,甚至包括心态这些都有很大差别

我们的金融业不行,就跟美国制造业回不去了,其实都一样,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华尔街充满了人精不是没有代价的,最优秀的人才,资源,游说公司的金主,政党的选举资金来源,一整套就会跟着变,想回去是非常不容易的

要搞产业转移,拉丁美洲离那么近,当年基础比亚洲也好,不好吗?干嘛拉着东南亚这块离中国这么近的地方?

实际上,美国现在搞培育产业,再也不是当年搞马歇尔计划那样,一个国家能从资金到技术全链条地支持。

就是因为已经搞不了了,必须拉着东南亚这块的制造业基础,只靠着关税,环保,金融等这些软性支持,来强行搞。

这有机会能搞成吗?

有,但只有一个机会。模仿当年广场协议,把日本的经济搞系统性崩盘。

想靠正常手段,扶持弱小,正经把中国制造业打败,实质上要求美国长期补贴东南亚制造业。

就现在美国的情况,哪个总统敢每年掏个几千亿补贴别国,早就被撕了

当年奥巴马凭借种族加成才搞成 tpp,川总一下子就给踢烂了,已经宣判以后类似的计划都不会成功了。

川总的逻辑其实也很简单,靠什么东南亚,养那么多航母干啥吃的?

知乎用户 Gaarmat​ 发表

不能。

东南亚所有国家加起来,生产潜力也就是中国的 20%,这是我的目测,没啥科学依据,要反驳就是你对。

所以美国即便联合所有东南亚国家也无法替代中国的产业链作用,要是能替代那中国早就被替代了。

知乎用户 工一晴泓 发表

以中国的经济体量,想抢走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怕是不易。20 年前,中国严重依赖欧美作为贸易伙伴,那时候出口随时都有被掐脖子的可能。

现在,中国的进出口已经遍布全球,不再依赖单一市场。2021 年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东盟、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对应的贸易额分别为 5.67 万亿元、5.35 万亿元、4.88 万亿元、2.4 万亿元、2.34 万亿元,合计占我国 2021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 52.79%。

随着贸易战的加剧,欧美想摆脱对于中国的依赖已是必然,问题是东南亚也在中国的强力辐射范围内,若是交恶,转移到东南亚,怕也是不保险。

知乎用户 sssssssss 发表

要理解全球化,首先要了解为何在明朝时闭关锁国沿海地区没有发展起来,反而在改革开放或者说国门大开后,沿海地区才发展起来。沿海地区的发展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

沿海靠海,这就是他发展的基础,因为靠海所以可以利用海运,而海运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成本仅次于管道运输的一种廉价高效的运输方式。

接下来就很好分析了,工业品拼的是一定质量下的终端售价,价格越低市场份额就越大,东南亚能否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就取决于成本是否能低于现在的世界工厂。此外,还有各国的关税壁垒,会进一步调高生产国商品的竞争力。关税壁垒一般是对倾销国的产品施以重税,从而使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处于合理水平,保障其他参与者的权利。

越南几乎占据了中南半岛东边所有的海岸,一半边境是海岸线;东南亚国家几乎就是个岛国,边境几乎全是海岸线。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具备利用海运的条件,只要建设合适的港口。

燃油从中东运到越南及东南亚的价格一定比运到中国便宜,非洲原材料运到越南及东南亚的价格一定比运到中国便宜,澳洲原材料运到越南及东南亚的价格一定比运到中国便宜,南美洲原材料运到越南及东南亚的价格一定比运到中国便宜,因为它们省了个南海和东海的航运距离。同样,它们运出去也会更便宜。也就是说只要越南及东南亚的离岸价不高于中国的离岸价,那么越南及东南亚商品的到岸价就一定优于中国的到岸价。

知乎用户 网络迷惑行为观察 发表

你把供应链放到中国跟放到在中国枪口下的越南东南亚有什么区别。隔壁俄子直接打乌克兰砸锅,欧美 cpi 涨了多少了。产业链转移走,中国崩溃前,让转移去越南东南亚的产业链变成废墟还是办得到的,到时候中国这的产业链没了,转移走的产业链又建不起来,嫌 cpi 太低了是吧。转移去美洲这个后花园都比转移去东南亚靠谱。真以为都是戈尔巴乔夫那个傻帽呢,自杀不麻烦别人,帝国崩塌之前,先埋他个一堆地雷,这才是正常人干的事。大英埋的地雷,到现在美帝都没能排干净,时不时还会被炸的一身 。还有让印度变成世界工厂比中国更危险,印度人的野心比中国大多了,作为一个真贫油国,印度一旦成了世界工厂再加他的地理位置,西进中东,南下控制整个印度洋,简直再方便不过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无法完全替代,只能替代一部分,目前看欧美选择的是替代劳动密集行业这部分,这部分利润低,但是吸纳就业极多。

失业人数到达一定量后会引发社会层面的质变,欧美这招狠毒。

知乎用户 陈小明 发表

早晚的事,中国年轻人都不愿意进厂了,工厂总要找个新地方安家吧,至于是不是东南亚,谁知道呢?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低端工业都没有,取代不了

知乎用户 zlongbow 发表

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是上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的进程。

如果没有中国的横空入世,这个过程早就完成了。

中国这 20 年也捞的差不多了,吃了好多全球化红利。

现在从人口结构到工资水准都不允许再这么做下去了。不管愿不愿意,准没准备好,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对于东南亚,这绝对是福音。

对于中国则是挑战。搞不好硬着陆,会非常惨。

知乎用户 陈晓 发表

都再说不可能,于是 2 亿灵活就业,年轻人 18% 失业率

知乎用户 华爷 发表

杞人忧天,无病呻吟!

知乎用户 jstar117j 发表

不能

知乎用户 江南铁笛 发表

印度东南亚当然会承接一部分产业,当中国人均 gdp 两三万美元的时候,有些做衣服做玩具的工作就不适合留在中国了,与此同时,中国也会抢欧美日韩的产业,比如汽车芯片制药医疗器械等等,这对中国来说是产业升级,但是对日本这种经济停滞,新产业哪个都跟不上的国家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知乎用户 奋斗万能论 发表

二战没有哪个低智商国家(相对)能发展好,判断国家发展最准的依据

知乎用户 筷子 发表

东南亚小国之所以能发展,而且还不是全都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跟中国接壤。

而这其中以越南为最。其他几个都不够看。

越南之所以能发展,一方面是资金方面是华人。。另一方面供应链是国内。。

知乎用户 张二鸣 发表

老实讲,我觉得不能,毕竟东盟是十个国家,而且中间还隔着海,整合有先天的困难。

最要命的是几年后上台的川皇,他会把这些努力通通毁掉,然后想尽办法把产业链拉回美国本土去。菲律宾、越南、印尼等等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知乎用户 张文远 发表

印度发展那么多年了,也没见能工业化,等到中国大规模基建输出后,印度才实现了电气化,打开了工业化的门槛!

当然,欧美日愿意下血本是能做到的,但是,我们中国应该也不会坐以待毙吧,毕竟捣乱比建设轻松多了

知乎用户 狗当 发表

2005: 我们出口 8 亿件衬衫,才够买一架波音。

2025: 我们出口 8 亿条裤子,才够买一架 C919!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能。

从本质上来说,西方是来给东南亚 “送钱”“送发展来了”,中国难道不让东南亚发展?中国想阻挡东南亚国家追求幸福的权利?那东南亚和中国就成敌对关系了,这是西方的计策。

只扔一块肉,让两条狗打架。

知乎用户 湖海散人​ 发表

不能。

讨论这种问题,都反应知乎蠢人太多了。

如果东南亚真的能为写我们的产业链

你认为他们还能生产吗?简直是煞笔问题

如果西方真的要安全的转移产业链

那就转移回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那个我们没办法

否则。这不就是与虎谋皮吗?

你们在讨论是不是能从中国这个大老虎身上扒皮分给东南亚小国。

答案很简单,不能。

知乎用户 还好 发表

西方有几个师?西方在东南亚有几个师?

抢走中国的工厂,建设在中国炮口下?

是不是觉得这几十年中国太温柔,好欺负?

和平与发展,如果不能发展了,还需要和平吗?

有些人天天说美国封锁马六甲,以为中国不能封锁?打开地图,看看马六甲离南海多近吧。

知乎用户 隋云 发表

当然可以 美国封锁中国几十年都好好的 凭什么说现在不行

知乎用户 赛博陈佩斯 发表

我求求你们还是吹印度吧,印度好歹有足够大的市场和劳动力规模,有一个令行禁止的中央政府,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

前几年铺天盖地吹什么龙象之争,好歹听起来还像回事。现在连越南菲律宾也敢吹了,真是让人笑掉大牙。目田尬吹东南亚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印度和他们主子的关系最近因为俄乌战争弄的很僵硬,不能吹印度了,只能吹越南。

印度未来有可能(虽然希望不大)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同盟或者敌人,一盘散沙的东盟就算了吧,在可预见的将来,东盟唯一有竞争力的还是各种廉价劳动力输出,像乌克兰那样占据欧洲市场。

越南耐克质量奇差,狗都不穿!

知乎用户 惜云波 发表

如果真能替代的话,欧美又何至于此呢?

真以为工业化就是一个所谓的人口红利就完事了?

从中国改开以来,欧美搞的替代方案还少吗?如今都是什么结果呢?

现在连美国人都开始意识到,中国从未被他们安排,而是一直在按自己的计划和节奏去发展的

而时至今日,你们还能提出来这种脑回路清奇的问题,真是令人感叹

知乎用户 二十一画生 发表

对对对 (๑^o^๑) 马上中国有重回农业社会了,满意了吧

知乎用户 古德伊文宁 发表

不会的,只要大国愿意,大国随时可以把整个东南亚轰烂,让他们回到石器时代。毁灭总是比建设来的更容易,西方人应该很明白这个道理。

知乎用户 North 发表

我只关注供应链和市场。

需求端才是制造业发展的根本。

知乎用户 遇见未来 发表

先看看他们能不能拜托俄罗斯的能源、化肥、粮食,再来讨论能不能替代中国的制造业

知乎用户 雒元太​ 发表

这是不可能的。东南亚是中华文明圈。

一个统一稳定,坚持反腐,打黑除恶,反垄断,最大限度维持公平公正的中国,经济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国家。

知乎用户 Allen Leung 发表

他们已经做了二十几年了……

知乎用户 张明 发表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或许是时候让东南亚国家感受一下这个道理了!

知乎用户 老友 e 面​ 发表

别的不说,就一个国内原材料、零部件在省际之间流通不需要关税不需要过海关这一点就能直接搞死那些小国了

知乎用户 文刀立青 发表

你是不是过来逗大家开心的,中国自古以来各地区认同感就很强还拥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各省之间还相互耍点小聪明,你现在要东南亚跟越南那些国家联合起来成为世界工厂,那你天天去劝架吧,搞不好出来几个泽连斯基那样的利用民族情绪上台的民族主义政治家,直接开打了,到时候别说开工厂了,别说挣钱了,你命能保住就烧高香吧。

知乎用户 刘志鹏 发表

明白告诉你,可以。只要接受价格提高 300% 就行

知乎用户 吕亚意 发表

印度是主菜!东南亚只是配菜!

印度能就东南亚才能!

知乎用户 一步莲华 发表

搞笑,你真能顶起来,我发发牢骚,航母转一转,导弹炸一炸你玩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忘了,我们的工业生产线,除了苏联援华那些军工、重工业,其他的都是西方给的。

我们只是代工的。

知乎用户 blblblb 发表

: 我要让排除中国制造。

吃瓜群众表示担心,纷纷问美国你要把制造业弄哪去。

我要把中国的制造业弄到中国的家门口外东南亚。

吃瓜群众表示可行,那你咋保证东南亚跟你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啊。

这东西难道不是我一喊东南亚就来了吗?

……,起码你得保证他们不会被中国生气的时候一脚踢翻摊子吧。

那当然,那时我会全面制裁 。

那东南亚人民做了炮灰咋办?

我和东南亚人民站在一起。

所以说,你要转移中国制造业,起码你往远的地方放啊。你放东南亚,啥心思谁看不出来。不就是要分化东南亚和中国的关系吗,东南亚人要是心里没点 b 数,就多看看几十年前的越南仔吧。

知乎用户 一只小狐狸​ 发表

东南亚发展的比中国早啊。

四小龙四小虎那会儿中国还在谈入关呢。

整个东南亚都是欧美传统势力范围,之前几十年就发展成这样,现在发力就能起飞了???

而且好多人是不是忘了一带一路啊,一带一路是要干嘛?发展东南亚啊!

这怎么想一起去了呢??中国是傻么?

再有,已经没人记得亚洲金融危机了么?

知乎用户 周琦​ 发表

你家固定队台柱子 dps(奶或者 t 都行),整个固定队里不管是谁都是围绕着这个台柱子安排的跑位,输出和叠 buff。

然后台柱子准备跑路,固定队几乎所有人都没法做这位置。谁替换都得超时 / 输出不够 / 倒队友。

如果队长劝不动台柱子,那这个固定队散了吧。野队可能还好一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理论上可行,操作上不行,其实就一个理想和现实的问题

理论上,中国本来就是承接东南亚的产业转移,那么承接回去当然也是有可能的,

实际操作上,自然转移需要有外部力量干涉,需要欧美真金实料的投入,同时愿意承担损失才行,比如转移工厂而在中国市场的损失,转移需要花费的金钱,对东南亚国家资金的投入,政治的让步等等,但这样就恰恰不可能转移了,因为转移的目标就是为了把握产业链,“赚回” 中国分走的蛋糕,但这不能是不计代价的,现在要欧美出钱出力,怎么可能呢?

知乎用户 现实的幽灵​ 发表

如果东盟真的完全铁板一块,采取类似中国这样的高考制度,且美欧日韩的大老板愿意不计成本帮那边建立完整的生产供应链。

那么十年内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是有可能的。

我觉得这个比泽圣带着亚速营冲掉普大帝的黑海宫殿都要困难。。。。

知乎用户 大馒馒 发表

跨国供应链和国内供应链, 这不是一个难度级别的东西。

知乎用户 雨田​​ 发表

我的论断是有可能,但是有前提。

什么前提,那就是西方政府为了扼杀中国,放弃现在的生活品质,社会福利和技术壁垒,全力以赴的扶植越南为首的东南亚,不计成本的补贴,实线全面发展。

我想,如果他们能坚持这种政策一届政府任期不垮台,都是西方民众的拉胯。

估计相关政策出来当场,选民就得把政府扬了。

TPP 怎么玩没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西方”?“联合”?“东南亚”?人种不同、历史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国情不同、需求不同、利益不同…,怎么联合?

再者说,如果 “联合” 是个大好事,那么早干嘛去了?是不想联合还是不能联合?要么只是自己太蠢,想不到“联合”?

先别提 “联合” 了,就说美国,从奥巴马到拜登,每一届每一任总统都叫嚷着“制造业回归美国”,这都多少年了,自己内部都搞不定,还“联合”。

这话题都懒得继续往下讲了。

知乎用户 千里一醉 发表

从当地土著配合程度来讲的话,最适合成为世界工厂的地方不是越南,是非洲。

白人在非洲的统治力不需要我多说。

问题来了,非洲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呢。

知乎用户 浪里个浪 发表

00 年以前东南亚工业可不弱哦,四小龙四小虎的。

知乎用户 迦尔纳指定咕哒子​ 发表

从宏观上来看,很难。微观上我不了解。

知乎用户 库库丶林白夜 发表

东南亚做世界工厂?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知乎用户 Chris 发表

要是真能切割,那美国那俩老娘们儿吵个啥呢?

知乎用户 silent.M 发表

挺难的。。

中国是一个 用一个团结 来形容的国家吧

指哪打哪 说扶持深圳就扶持深圳 说要干高铁就干高铁

但是西方要平衡各个国家的利益关系才能做到协调统一 这就给发展产业链有着巨大的威胁

除非。。。

大家同时对中俄产生了不可逆的恐惧。。在恐惧之下联手才有可能

知乎用户 小怪兽 zzz 发表

完全可以先吃掉低端的一部分,就从这开始发展,完全替代中国首先是不可能(除非把日韩也算进去),其次是没必要,以中国如今本就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就是转移掉一小部分产业链都够中国受的。

知乎用户 群星的眷属 发表

不能

原材料,工人教育,物流效率,产品质量,动乱程度,灾害频率,

知乎用户 黑夜神 发表

征地拆迁

工业人口

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稳定状况

气候适宜度

城市化规模

没个十几二十年年解决不了

知乎用户 无敌的恩佐 发表

世界上很难找到中国人民这么任劳任怨的劳动者

知乎用户 三宅一生 发表

1、看了很多关于转移产业链的回答,没弄明白,如果美国下定决心和中国脱钩重建一套中国之外的生产链条,为啥还要选择离中国这么近的东南亚?

2、这么多吹越南的回答,举的例子好像都集中在成衣和制鞋,顶多再来个手机装配,中国的产业链有这么单薄吗?比如成衣前面的纺织印染就不管了吗?

知乎用户 凸凸凸凸 发表

现在不行,未来就不知道了。

知乎用户 ybw 飞扬 发表

东南亚工业起来不用担心,是中国的地盘,做的是中国工业产业链的下游。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以后应该应该也会不断加强。中国成长的国际优惠越来越少了,阻力越来越多了,把最后一步放在东南亚完成组装,可以继续享受税收和政策优惠。

我们应该加强东南亚与中国的工业互补,扼制印度的发展。

知乎用户 普通人 发表

怎么说呢,中国承接世界工厂的地位花了至少 20 年来处理基建,运输等基础问题,这还是在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和相对较大的市场来维持基础生活成本的情况下,且不谈这些国家要花多长时间来解除利益冲突,美国现在有几个 20 年可以等?

知乎用户 青铜骑士 发表

东南亚(包括其他想实现工业化的其他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有且只有抱紧中国的大腿,等中国产业升级以后的产业转移,别无他法。但是我是不看好东南亚能实现的,东盟本就不是一块整铁,而且没有 1 个强有力的政府,这基本前提都没,只能说想多了。

知乎用户 战锤​ 发表

一帮人觉得制造业就是

有块地皮咱就可以开工厂

有帮人他就能进厂干活

这地下有煤有油就能开矿产煤产油

有了工厂就等于有了制造业

按照这个逻辑,中国的确没啥了不起的,老美动动手,明天就能把黑非洲变成世界工厂

知乎用户 风波不信菱枝弱 发表

我们的工业化是前三十年打基础,近四十年扩规模和打磨,是 70 多年的成果。

知乎用户 Zachary Wang​ 发表

如果 “西方” 有那么团结,能够能力做到这事,那么世界早就一统了,扯什么代替啊。

知乎用户 xumimggui 发表

如果东盟是一个国家还有一个强权政府,那有可能,问题是东盟十个国家,各个国家发展水平还不同,结论就是不可能,但是可以抢掉部分供应链,要做世界工厂,首先得稳定的政治环境,这些小国个个都会打小算盘,难以整合到一起,然后工业生产非常重要的是工业用水和工业用电,必须有稳定的发电网,以及水利工程!以台湾为例,举全省之力,牺牲一定程度的居民用电,才勉强保台积电等半导体的电力供应 (当然也有废核电站的关系),这只不过是半导体代工这个产业,,作为世界工厂,每天消耗的电,耗费的水资源,以东南亚各小国而言,是大概率做不到的,还有东南亚人口多密集,土地不算很多,靠的是土地产量高,过度工业化会污染环境,污染了土地就种不了粮食,也会开发很多工业区而让大量耕地成了工业用地,东南亚都是小国家。人口又多,如果粮食出问题,那会死很多人的,拿越南与广东对比下,人口差不多,如果越南跟广东一样搞大量代工厂,越南凭什么保证自己的水电能供应的上,凭什么保证工业污染后的土地能种出足够粮食养活上亿人,像这种体量的国家。发展顶天是日韩水平,必须在几个领域做到最强,拿高额利润,才可以做到发达国家,而且完全工业化牺牲的粮食安全,日本本土粮食百分之七十需要进口,所以东盟这些小国家,不能整合到一起,单纯只是做代工组装成不了世界工厂,但是把中国的服饰,数码等代工产业链抢了,也会让中国很难受!

知乎用户 意在云驰 发表

以前有个名词,叫 亚洲四小虎

俺寻思着:现在出息了,亚洲几大虎了?

知乎用户 林侧 发表

90 年代西方如何收割东南亚的,后续还会再来一遍,欧洲都可以收割,凭什么已经收割过的东南亚不能再来一遍?

南海可以造岛,造舰,可以军事化可以触发争端,你掐我的石油运输线,我掐你的东南亚制造产业链。

强烈建议欧美产业链往印度,最好非洲转移,这样才能真正摆脱中国制造。

知乎用户 周胖胖 发表

我提醒一下

日本 80 年代巅峰时提出的雁阵计划

目的就是扶持东南亚的制造业

当年东南亚的发展水平比现在只高不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可能,中国制造业的根基就是前三十年,把该打的仗都打完,重工业电力道路交通水利等设施靠举国之力搞出来,然后再把两弹一星搞出来获得绝对的国家安全,再然后人口大面积扫盲,获得庞大的工业人口劳动力,党组织直插到基层,维护和平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简直就是工业开始爆炸的星星之火,这种国家你地球上都找不到几个,而且随着中国人口素质的逐渐提高,教育水平的直线上升,以后中国会越来越强,出来淘汰掉的任何资本都不会放过新中国,你去找东南亚印度?先让他们把电力之类的玩明白吧,印度先把路修明白吧。

知乎用户 看见世界 发表

论如何转移矛盾?

知乎用户 牛大卫 发表

源自比较优势,只要越南在某个品类有比较优势,不需要西方联合,就可以取代国内生产的某个品类。

那么就需要看越南在哪些品类有比较优势了。越南的人民,也有过富裕生活的向往。

有些没有比较优势的越南就替代不了。中国进行产业升级,就是为了不断加上自身在某些品类的比较优势。

知乎用户 波诡云谲 2020 发表

美西集团当然很想这样干,也正在试图这样干,但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质量、造价、品类做到同级最优,神马东南亚的算个啥呢?起码目前差远了,如果中国企业不争气,质量不如人成本比人高丧失竞争力,那么死不足惜,没啥好怨的,干就完了

知乎用户 左言 发表

可以的,而且就在这么做。这个本身也需要升级和东南亚合作。过了几十年后,下一个或许是非洲或者拉丁美洲?

知乎用户 密室设计 发表

中国 6 亿月收入 1000 元的普通百姓,也需要做衬衫的岗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前

不就是东南亚在做代工么?

当年他们都竞争不过中国

现在那么多年过去了又回光返照了吗

的确应该重视印度越南这些对手

但也没必要妄自菲薄乱了阵脚

知乎用户 姚凯 发表

东盟 10 国如果能取代中国的制造国地位,那这 10 国一定是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把中国的整个工业体系吃掉或者取代,然后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或者区域组织调度所有生产环节 (最起码减掉各国的关税)。那这个角色是谁呢?而且 10 国真的能一条心吗?还是美国可以指挥一切?

还有,这个过程中中国要一动不动看着这一切发生,这可能吗?

知乎用户 me da 发表

不能。

美国吸收了日本崛起的教训,在过去几十年实际上是通过文化、政治和消费主义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挖了几个大坑,通过自己入坑并吸引跟随者入坑的不战而胜的路线,来使得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无法最终变成发达和先进的国家。

东南亚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栽倒了坑里。

中国没有,虽然也是受创很大。

现在,美国需要把东南亚国家从他设计的坑里拉起来,首先自己需要出坑。

美国出不来。

知乎用户 蜡计智虎 发表

当然可以,我知道你们就爱听这个

知乎用户 乱写 发表

个人的判断是不能。最主要的理由是东南亚小国太割裂了,长链条的产业单一国家吃不下,区域内协调机制又太弱没办法协同;其他理由还包括对外国投资的态度、行政和司法效率、劳动力素质、市场规模、宗教和其他禁忌等因素。


我在一家日本商社做了 8 年法务,其中有一年在本社看东南亚(实际上还包括澳新和印度)业务,其他时间在国内看东亚区(中国大陆(内地)、香港、台湾和韩国)业务,我看东南亚业务时最大的困扰是不同国家之间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商业习惯和语言,并且行政和司法的水平各不一致,对于生产组织者而言这会带来巨大的成本。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东亚区组织生产时,整个生产环节的链条绝大多数环节都在中国大陆(内地),只有少数几个点在台湾或韩国。这样我可以合理预见绝大多数的合同关系都会在中国大陆(内地)的法律框架下以中文沟通,即使跨境,也基本上是以中国大陆(内地)为一端的双边关系,或者以中国大陆(内地)为中心的星型网络,而很少出现一个短链上需要处理多边关系的情况。

与之相对,在东南亚区,则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大量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本地尚不能提供,需要从产地集散到新加坡,然后从新加坡分发到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等地,进行一到两步加工后再运到其他地方进一步加工。在这个环节里任何一步都需要不同母语的人通过翻译沟通(对于印度、马来西亚和印尼之类存在多种语言的国家,还可能要多一步从当地语言到该国官方语言的翻译),而出了任何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时,除了语言问题以外还需要多一个准据法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不存在中国大陆(内地)这样的区域中心,想在一个网状或全连通型的网络结构里解决问题,不可控因素会多很多。

同时,现代工业不仅仅体现在生产本身的规模化、标准化,还体现在管理的规模化、标准化上。在东亚区,基于业务的同质性,公司可以比较容易地将管理部门集中在少数几个点,只在生产现场保留极少数间接岗位,实现规模效应;在东南亚区,由于前述语言、商业习惯、法律制度乃至会计准则的不同,企业需要在各地都保留足以维持独立运作的管理团队,成本高且效果也不好。

我觉得东南亚想要整合成中国的水平,即使假设在英法殖民统治下已经有了统一的书面语和度量衡(完成了 “书同文,车同轨”),也还需要补上扫盲(将通用语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一般劳动力)、土改(理顺土地为基础的资本制度),以及一次至少是欧盟一体化级别的区域整合。个人完全看不到这种可能性。


上面是完全看不到解决可能性的。除此之外,东南亚地区的外资限制还是比较多(很多行业完全不开放,开放的行业直接要求合资或以不允许 WOFI 持有土地的方式间接迫使投资者与当地人合资),行政效率和司法效率不高、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敬业精神不足、缺乏本地市场以致转移产能到当地的收益有限、以及各种各样的宗教和其他禁忌(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的宗教,泰国的王室,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优先政策)着实防不胜防,这些方面不说没办法解决至少可以说现在的水平低于中国入世的时间点。如果东南亚能保持中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势头,可能还得发展二十年才能赶上来。

往好了说,这些问题不是不可能解决的;往坏了说,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东南亚还得面临上面的那些问题。

知乎用户 雅虎漂 发表

流程短的轻工业分出去点很正常,替代世界工厂?东南亚小国切割?

你隔着卖麦芽糖那,还能拿把小锤子敲碎了一点一点卖,生产链你也来一锤子?

知乎用户 Hlodie Jaqucline 发表

连电力都要跟你的竞争对手买,越南连一个工业国家最基本的电力保障都做不到,现在还只是接一些基本的轻工业、组装产业,真给你重工业你有能力接吗?越吹是不是真的以为工业国家就只需要廉价劳动力就行了啊?

知乎用户 彬彬有礼​ 发表

十年轮战忘了? 越南上车是因为中国想。

知乎用户 朱黎 发表

我不知道,因为我不会算命,这个回答下面许多人也是在算命。翻来覆去就是人口,那你们知道东南亚产业人口多少?平均学历多少?老龄化程度多少?各地产业政策怎么样?还有地理位置,也是拿着结论去找论据,至少我知道越南地理位置极好,印度洋的贸易地位极高,我们的世界工厂地位是靠人多吗?大清开始,我们人就一直多,怎么这几十年才成为世界工厂?说到底,只要自己作死,东南亚就算再烂,也能替代我们,

知乎用户 大少爷的枪 发表

小打小闹占小便宜还行,但这帮东南亚小国要想维持发展,就要接受被指派的命运,他们只是产业链的组成而不是核心。

这一点随着越来越多的航母下水后,他们更拎得清了。

知乎用户 梁知之 发表

上下游的产业链???有???

知乎用户 鹿山 发表

制造业转移,不在东方、西方,而在利益,直白地讲:唯利是图是资本的天下,有利赶不走,无利留不住。在利益驱动下,不但西姓企业会这么做,中姓企业也会如此。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和一位日本制造业老板聊天,谈及这个问题,他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一个工厂连续三年亏损,这个工厂立马关停。

人力成本是导致制造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企业,能到世界各地建厂,其资金、产品、市场、技术已有足够实力,它缺的就是产品实现过程。产品实现对人力的要求就是适用或修修就能用,它不需要高工资人群。

中国,国家安定,中国人聪明、能干,不怕吃苦,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优势资源。 中国制造业集中在东部,区域布局不平衡,东部劳动力短缺,中、西部劳动力大军撇家舍口,到东部来租房打工,这也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中、西部和东南亚诸国比,劳动力资源不会处于劣势,企业在东部呆不下去,地方政府给予政策引导,制造业也会由东向西转移的。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2、实业兴邦

如何做到实业兴邦,以农业为例,讲几段小故事。

1、外向型农业

如意集团,九十年代中期在深交所挂牌,大家知道这个公司前身是干啥的?她是中国第一代农业龙头企业,主营蔬菜深加工出口,优良蔬菜种子引进及培育。如今,如意包装在,但内容物变了,什么原因?蔬菜出口亏本,本业难以维持。

如意有过辉煌的历史。

在 1993 年以前,如意集团出口订单应接不暇,生意兴隆,利润丰厚。记不清楚从哪天开始,到工厂参观的多了,先是本市的,后是本省的,再后,外省的也来了,大都是地方政府组团。记得有一次,一个参观团的几位在卫生间聊天,大概内容就是:咱们要做的话,弄几口大缸,支几口大锅,上台冷冻机就能干,太简单了,他们考虑的是复制。是的,技术就是一张窗户纸,捅破了……。没几年,蔬菜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落地祖国大地。

如意集团的大部分产品出口日本,其产品大多是日本企业的半成品,市场需求有上限。日本工厂进口原料,大多通过贸易公司代理。贸易公司代表是行业精英,他们研究中国,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在他们预知中国蔬菜加工出口企业多了,产能过剩后,一来提高产品质量要求,二来压低产品价格。中国企业各自为战,为接订单,提高硬件设施投入,高薪聘请日本技术专家,展开价格战。我举个例子,说明日本贸易公司黑心到何等程度。1996 年,日本关东某工厂,生产速冻方便食品,需要冷冻荷兰豆原料,它从日本贸易公司拿货,价格为 2.6 刀 / 千克,中国企业给贸易商的价格是 1.1-1.5 刀 / 千克,荷兰豆的加工成本价在 1.1–1.3 刀 / 千克(当时 1 刀 = 8.7 元人民币),就这样,中国企业还把这些黑心的日本人当上宾。何因?产能过剩,你不卖有人卖。

企业是政府批建的,地方政府又给予政策扶持,出口许可证也是中国 CIQ 发的。我没有怪哪个之意,只是想说明:政府应该控制总量,尽量避免产能过剩。

2、内贸企业

食用菌生长基质,原料为农产品秸秆、农产品下脚料和部分动物粪便。世界粮农组织提倡一荤、一素、一菇的现代营养理念,足见食用菌对人类健康的益处。食用菌废弃基质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提供植物天然营养有益。但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有三高,风险高、投资高、技术门槛高。之所以风险高,源于控制点多,所有的控制点都是关键控制点,万亿分之一的差错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之所以投资高,源于食用菌有其特殊的生长环境,人类必须通过投资营造适宜环境;之所以技术门槛高,食用菌生长环节多,各环节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冷了、热了它不会告诉你,实现人菇对话,何其难也。

食用菌是好东西,但它不同于肉类和蔬菜,人可以不吃食用菌,但不能不吃蔬菜,所以,目前在人类消费习惯中,它只是蔬菜的补充。虽然食用菌市场在逐年扩大,但消费总量还不是很大,需要总量控制,不能盲目发展,近期,各地政府出台 N 多政策,扶持食用菌项目,如不总量控制,产能过剩也是必然。

如何控制?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有食用菌行业协会,中国也有,但不同。日本行业协会,会长轮流坐庄,无偿为业内企业服务,它代表行业说话,为行业争取利益。它控制生产总量,曝光劣质企业,为企业交流搭建平台。日本食用菌市场价格稳定,企业有了合理利润,保护了生产企业,保护了消费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中国有句老话:不愿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引申到企业,就是不愿做行业老大的企业不是好企业,大家都要做老大,都在进行项目复制,结果就是产能过剩,大家都完蛋。企业间需要竞争,好的企业可以兼并差的企业,但复制,搞重复建设,中央政府应给予行业协会权利,进行总量控制,地方政府有私心,控制不了。

对于国家政策扶持的产业,产能过剩是政府的责任,是地方政府为粉饰业绩产生的怪胎,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它伤害了行业,伤害了消费者,中央应该花大力气来整治。

3、政府扶持政策

大蒜种植,已经成为邳州市的特色产业,这也得到市场和国家的认可,国家每年都有政策和资金扶持。

如何管理好,用好国家政策,毛主席教导我们: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前段时间,某村的领导电话我,大概内容:今年邳州市有大蒜项目补贴资金,他们村想建座冷库,要求帮助他们做个可行性报告,申请项目资金。我问他做冷库想干什么用?他说用于大蒜贮存或生产蒜黄,立意很好。我又问他,蒜黄生产流动资金来源,市场在哪里?有技术支持吗?他支支吾吾,后干脆直白:你就编吧!

国家扶持资金是助力用的。产业爬坡时,国家助推一把,使其顺利上坡。你搞乡镇平衡,大家都分点,那是发福利,有违初心。

我对国家扶持资金的理解: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都含而有之。对行业领军企业,需要锦上添花,但锦中包含雪中送炭。

邳州大蒜既然已经形成产业,建议政府花大力气培育专业龙头企业 2-3 家,所谓花大力气培育,首先是选对企业,然后放权并给予政策优惠和专项资金扶持,所谓专业龙头企业,就是那些一门心思搞大蒜,敢担当的企业,衡量的标准:有技术、有市场、有责任心,而且感情专一,假如,一个大蒜企业又去搞什么房地产开发,那不是。其次,政府监控企业扶持资金去向合理、合规。还有,政府资金不能白给,要立军令状,要通过企业运行,回报大蒜产业,带动种植户致富。

以上,茶余饭后之无聊之谈。对的,无功,错的,就当放屁。如让您生气,小生给您赔礼道歉了 ‍♂️。

工资的高低源于区域经济水平和国家政策引导。

*ren 对于劳动力资源,对于资本家而言,他有技术、有达到丰富又便宜对资本才有吸引力,

知乎用户 教主 发表

可替代的意思是,架构的容纳有限。还有架构外的内容可以替换。

但事实上,一,中国的制造业体量过大,无法完全替代。二,制造业构架需要成本,替代成本太高。三,是现在的架构是最优选择的结果,随便换其实是不合理的。四,中国崛起的强势,脱离中国有发展风险。五,部分替代同样也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要求。六,可靠产业链缺不了中国的话语权。

知乎用户 定风波能风波定 发表

中国改开 40 年,十多亿人的大国用了 40 年的时间,才成长为世界工厂。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一亿人的越南,可以用个几年就取代中国?

知乎用户 士之耽兮 发表

越南赢嘛了,中国输定了,满意否?

知乎用户 Asbeer Bedivere 发表

整个东南亚的工业水平加起来还不到中国改革开放前,拿什么取代中国?

知乎用户 紫炎龙 发表

我在多个回答下都曾经举例我自己买的一个产品,无线 mini 键盘,29 元 RMB 包邮。三色背光可调节,microusb 充电,2.4GHz 无线连接。带触摸板,还支持一些简单手势,比如双指下滑三指右键等等。

我就想问一下,除了中国,谁还能提供这么低廉的产品?这么一个小小的东西,有多少种工业产品在其中?

知乎用户 刘纪庆 发表

亚洲金融风暴时,美国把东南亚的 “上层建筑” 摧毁了,就是让他们的有钱人没有钱了,这比直接杀了他们还可怕,因为相对落后的国家丛林法则更严重,有钱有势的人一旦出事,绝对有他们的自己人把他斩草除根。

所以东南亚国家(不包括越南,那时它还没有发展起来)对美国的一切说的话,做的事都充满警惕,都不配合。

所以常常是,美国说你要听话,我这里有个小蛋糕给你。东南亚说,放屁。

东南亚有几个大国好不好?不能认为比中国小的都是小国家。

知乎用户 1264 发表

那要分析西方为什么要这样做?个人觉着这是因为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世界工厂,并由于多年世界工厂,培养出了更有创新力的人,运行成熟的组织架构,完善的基础建设,已有获取世界分工更高段位的趋势和实力,西方苦心经营的体系面临变数、西方要维持近代以来形成的所谓国际秩序,最简单的选择就是釜底抽薪,撤资撤订单,让世界工厂熄火

知乎用户 zimadel 发表

可能在提这个问题前,很多人都忽略了个问题,世界工厂也必须是最大的实物消费国。中国有 14 亿人,这个已经超过西方国家的人口总量了,你再去看看钢铁、水泥的消费量是不是比外国大,还有架的桥、修的高速路、高铁、基站等是不是都比外国多,各种水果、蔬菜消费量是不是比外国多,最近发现中国粮食储备也比外国多,还有很多就不举例了。这些东西在体量相当的大统一市场和分割成几十个小市场里,哪个更容易协调生产和消费一眼就能看出来。

还有一点很重要,世界工厂也是需要行业巨头或顶尖企业来引领产业的,因为这样才能构建庞大且完善的供应链。大多数的行业里,只要中国的企业在国内做到了行业第一,那么当它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它也基本上是该行业最顶尖的企业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国内市场体量非常大,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就能培育出世界顶尖企业,而其他国家的企业不具备这个优势,在企业规模还很小的时候,国内市场就饱和了,不得不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拼杀,中国统一且庞大的市场为诞生初期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保护,是世界级企业诞生的温床,这是绝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特点。

知乎用户 四百米横刀立运河 发表

掀桌子的话,

世界水塔可以压制南亚和中南半岛。

另外几个海岛国成本较高不划算。

知乎用户 董洁 发表

越南肯定替代不了 东盟加印度 20 亿人保守算替代我们三分之一可以吧,那也足够难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制造业升级一直有先发优势的问题。

如果别人不给你提供经验,那么坑总是要踩一遍的。搞逆向成本不一定低,坑在哪里也不知道。

那么就有这个问题,在赶上对手之前你得一直亏钱研发,你的产品还抢不过对面。要是还没本土保护那干脆就别干了。而且一旦研发成功对手直接开始价格战,根本收不回成本。

这是真的造不如买,只要对面定价不过于奇葩是真的没动力自己搞。


类似的,要东南亚代替中国生产力,得有足够的受教育人口吧,得有配套基建吧,政府班子至少得靠谱吧。这些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吧。

因为这些造成的效率损失设备损失那些资本家受得了,亏着本带当地人起飞?

知乎用户 魔星云 发表

有一个问题得注意,即使在不考虑东南亚体量和制度的情况下,就算全部产业链都转移到了东南亚,但是中国和东南亚是接壤的

知乎用户 平道枯木​ 发表

1、为什么要让单独一国弄个世界工厂,再培养一个另类的中国吗?

2、把全产业链全部撕开布置在东南亚,南亚,西非,拉美甚至东欧的沿海地带,对于掌握世界主要航道和石油定价权的欧美来说要付出多少代价有人估算过吗?

不是专业人士,但想问问那些信誓旦旦说不可能的大佬们认真思考过这 2 个问题吗?

知乎用户 loguo.wu 发表

你要是能把南洋各国统合起来做事,那可以。做不到还是闭嘴吧

知乎用户 鲁维克 发表

世界工厂:如果不能产业升级转型,不过是在全球产业链给白大人当奴隶而已。

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不去清算白种人,而是极少部分黄种人想要千秋万代而和白种人同心协力来奴役,压迫整个中华民族。

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状况,和常公美玲的思想不谋而合。

不过还好,既然做不了 “人”,那就至我而止,也算是一种解脱。

知乎用户 初冬 发表

如果能,为什么不在自家后院搞?

知乎用户 海拉 发表

中国也可以趁机把低端制造业牵出去,完成产业升级。未来越南和东南亚是没办法拒绝中国的,因为中国对它们,是真的有胡萝卜和大棒。胡萝卜是真的很容易就能进入它们的嘴里,大棒也是出门就能敲到它们头上的。

有这一文一武两手准备。我不知道有什么好讨论和担心的。

你去问问它们之中最强的越南,它敢把鸡蛋全放在西方的篮子里吗?它敢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反中吗?啥也不敢,啥也不是。

知乎用户 大咸鱼 发表

东南亚离中国太近了。目前而言还是有军事冲突的地区。取代的可能性不大。当然,部分产业会转移过去。

知乎用户 张凡 发表

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能比得上中国?东南亚人有中国工人这么吃苦耐劳?东南亚能村村通电通路?东南亚国家能做到经济政策长期稳定?

知乎用户 渔夫 2000 发表

俄乌一战,极有可能,俄国在尽力拉中下水,中已很难独善其身。西方经俄乌战争,也发现生产链上严重依赖于某一国的弊病,如德国现在的尴尬。

知乎用户 daniel.learn 发表

关键不在于多少外商撤走了。。

关键在于外商撤走了,国产品牌能不能把这些品牌从市场也赶出去

如果丰田合资品牌厂全撤了,国产品牌 能把市场全吃了。巴不得你德国车 日本车全走人。
14 亿人市场足够了。。

如果耐克搬走了,全国人还耐克买个不停。才是大问题

知乎用户 WUYEYOUMING 时代 发表

越南是不太可能发展出一个全面工业体系而且他好像也放弃了追求成为一个工业国家的目标。这从 tpp 就可以看出来越南接受了所谓的初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的地位。从越南放开金融行业之后越南实际上就失去了经济发展的自身源动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产业转移由于人力成本的关系所以只是时间问题,从低端制造业的代工开始逐步向供应链的上游走去,至于能走多少取决于上游供应商的技术壁垒。这种例子有很多,美国、日本都是如此。

当然如果你们相信政府会刻意压低人力成本来不让产业转移的话,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毕竟大家都很正能量,就算工资抵不过生活成本也不愿意去第三产业,宁愿让自己减衣缩食也要让发达国家拿上低价工业品,来防止发达国家恶性通胀。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可以,是时间和决心问题。

中国人和美国人其实在打太极,看你美国人转移产业链的决心强硬,中国人就态度缓和点,降低美国人做这个事情的速度,反之则反。美国人因为转移产业链来的阵痛也会三思而后行。在美国,实际上两任总统之间并没有明确关系,上一任总统无法确认其继任,是完全无法确定政策的连贯性。如果美国像中国这样的连贯的政策,转移肢解中国产业那就真的只是时间问题了。

知乎用户 Alphaborder 发表

越南沒有用,要整個東協,而整個東協最強的國家和中國根本沒有利益上的衝突,比如說印尼

知乎用户 chenc 发表

中国要向上走,产业转型是必然的,靠做衣服这种低端产业是不可能满足老百姓越来越高的收入要求的。

一些低端产业转移到其它国家,这是我们进步导致的,并不是我们竞争力不足导致的,有什么好担心的?

昨天吃饭的时候看了一会电视,深圳一个原副市长提到的,深圳早些年就是靠加工业起家的,什么三来一补,今天再回头看看真是恍若梦中。后来发生了什么?深圳发展的快,低端加工业已经满足不了深圳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了,自然而然,这些产业就迁移到了东莞什么的。深圳因为失去这些低端产业衰败了吗?

公知们抹黑中国几十年,早就黔驴技穷了,也就是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忽悠一些无知人士骗点狗粮吧

知乎用户 游玩一天 发表

如果越南,东南亚,印度能取代中国,说明工业化很容易。

知乎用户 漠水 发表

当世界没有中国时,越南以及东南亚小国还有什么存在意义!

知乎用户 Gimli King 发表

不可能,屁股越多越不可能坐一起。

过去是靠屠杀才把特产品硬性在非洲、南美殖民地分工,现在想靠啥,东南亚人可太知道白皮是些什么东西了。

西方人现在朋友真的不多。

知乎用户 Qyct 发表

你他娘的还找得到,中国这么龟的,听话的,受过教育,能识字听指挥,按时上下班,进厂全年就休几天的屁民。

找的到有鬼

知乎用户 光暗 发表

现代工业天然厌恶产业链碎片化,现代工业需要的不是 “分散的小作坊” 而是集合供应、运输、保障与基础建设、经济水平、劳动力素质全部最优的地区,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会有超级工业区这种称呼。

联合越南以及东南亚小国切割中国的制造业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这说的不就是现在的欧盟吗?每个欧盟国家都分担一点欧盟强国转移来的工业,然后呢?因为违反了工业化五个标准: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而逐渐失去竞争力。

欧盟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然而,欧盟的区域供应链正在迅速萎缩,亚洲制造商取而代之。据法国外贸银行称,“这个现象对于欧盟单一市场而言影响重大”。同时,欧盟国际供应链地位下降也与其缺乏科技创新和人才凋敝有关。欧盟面临低增长、低利率、人口老龄化三者叠加的局面,基本上依靠央行的经济刺激计划生存。如今,欧盟似已沦为 “不良资产”。——欧盟新闻(法国、德国 2020 年 11 月)

知乎用户 求生之路 发表

钉钉能不能联合飞书以及陌陌等小软件切割腾讯的微信、qq 等社交软件功能,替代腾讯的国内社交垄断地位呢?

可以的,只要力量远远超越腾讯的那个组织出台禁令,禁止全国人民再使用微信旗下软件就行了。

同理,西方联合越南以及东南亚小国切割中国的制造业,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也有方法。

只要力量远远超越中国的那个组织出台禁令,禁止全球人民再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就行了。

比如外星人势力。

知乎用户 偷偷 发表

其实他们一早也开始部署了,只是还没能成功而已。

相信我,如果他们能明天就把中国的加工产业等等搬到越南,和其余东南亚国家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搬,绝不会等到后天。

知乎用户 打酱油的小明 发表

这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嘛,我国生产力进步,摆脱制造工厂地位,进入高新技术生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 2022 年,你仔细回想一下或者查下资料,东南亚替代中国的说法是不是已经听了十几年了?

知乎用户 大闸蟹横行 发表

题主大概是真不知道当年东南亚是先于兔子搞各种现代产业链的…… 后来嘛,结果都看到了

知乎用户 勃朽者 发表

一切皆有可能。

一个必要条件是需要西方在以十年为单位的时间内对这些小国进行折合现值 600 万亿人民币的持续投资,同时形成约 300 万亿的资产沉淀,这些软硬件共同构成制造业体系。

问题是西方愿意出这个钱吗?

让这些小国自然生长,一是周期太长,长到百年未必能成型;二是西方总控制不住自己老想收割那么几下。

知乎用户 錫西依依 发表

取代不至于,打压分散削弱则可以。

知乎用户 niuniup 发表

这次疫情让西方国家重新认识了一个被忘却的道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疫情初期的口罩进口问题,还有中国各地封控停工停产造成的全球供应链问题,连带的日用消费品短缺价格上涨通货澎胀问题。

西方国家重塑供应链完全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资本主义永远是经济利益优先,一些政客的说法不必全信。只要中国愿意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出口廉价商品,资本乐还来不及呢。所以,真不知你说的切割中国制造业是扯的什么淡,替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更加不可能。除非,中国自己放弃或者失去现在的竞争优势地位。

知乎用户 Scucca 发表

你猜 21 世纪后中国的供应链是从哪转移过来的?

知乎用户 邢允 发表

我想过一种可能,他们这么做成功了!东南亚小国取代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然后大量的工厂破产倒闭,大量的资本出逃,市场经济秩序崩溃,失业人员游荡在大街小巷衣食无着!国家迫不得已将所有生产资料国有化,恢复计划经济!组织工人进行生产工作,由于是前世界工厂,所有物质都能进行生产,并且极大自足!有了物质保障国家开始实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革,数字货币全民推行!所有物质对每个人免费供应(限额但是够用),推行免费医疗,免费住房!由于社会上有大量的闲散人员,开始大量建设学校推行强制教育(30 岁之前只要大学不毕业就不能进入社会!),建设科研机构将大量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青年塞进去!大力开发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所有产加劳动的岗位干两天休息两天轮换!……………

…… 睡醒了起床工作了!

知乎用户 我如云般飞去 发表

时代已经不同了,绝无任何可能。

之前越南和东南亚有可能是因为国际大环境和平,而且没有新冠,全球化顺畅。

现在美国自己开展逆全球,世界和平岌岌可危,新冠肆虐,只要这些情况不改,小国永远都没可能崛起。

知乎用户 羡长氵工之无穷 发表

越南和中国还有领土争端没解决呢,真到时候就帮越南搞个棚户区改造

知乎用户 无鞘之剑 发表

凭什么是越南啊,是看不起印度十四人的劳动力红利吗?

知乎用户 愚者 发表

指望乌克兰都比指望越南强,好歹乌克兰的高教是真东西

知乎用户 卡迪尔 发表

你想代替,买办老爷们还不答应呢。

知乎用户 归来的星辰 发表

J20 试飞

4 蛙:我有雄三

辽宁舰下水

4 蛙:我有雄三

055 下水

4 蛙:我有雄三。

在体系化面前单个优势就是渣渣。根本就是不同维度的玩意

知乎用户 美联储 发表

西方真的要这么干的话,中国得乐死。看看地图,东南亚就是中国的后花园。美国最新的战略部署,他的前线已经退到澳大利亚了。他为啥不把钱限定在东南亚这些国家因为他顶不住啊。别说东南亚,日本美国能不能保得住,这都是两说的事情。看一看拜登最近在东南亚只能掏出 1.5 个亿这够干啥的?这已经说明美国现在只是表面上维持着自己在东南亚的存在了,实际上他自己已经知道他存在不了,所以就装模作样的假装自己还能影响到。但实际上美国已经啥也不投入了。

知乎用户 寻找无双 发表

中国正准备替代美国啊

越南能不能替代中国?

知乎用户 相约云水间​ 发表

不管西方如何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只要目前还处在相对全球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内,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就是很难撼动的,中国是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的天选之地。

从很多方面来看,越南是结构性替代中国市场的不错选择,尤其是一些低端制造业,高污染性行业,甚至本来就是中国产业转移的目的地之一。

但越南对中国的替代性非常有限。

一方面,越南的工业化需要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等支持,本身成为中国产业链的延申,越南实现工业化的结果,就是必然成为中国市场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越南只能和中国产业进行结构化的竞争,比如一些轻工业领域,越南会是不错的选择,但在更具决定性意义的高新技术领域、重工业领域等不可能挑战中国。

越南最大的优势就在中国身边,最大的劣势也是这个。

毕竟全球资本是逐利的,中国的综合成本优势,巨大的市场空间,强大的研发整合能力是越南这样的小国无论如何难以比肩的。

知乎用户 Linked 发表

这个问题就像你能不能联合全城人搬家切割本城房地产商一样。理论上可能

知乎用户 羊羊羊 发表

能,但前提是先把南海打下来,不然西方千辛万苦把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来,结果航运安全还得看中国脸色?

知乎用户 关山月 发表

不能,越南劣势太多。硬件不行,软件还阔以,因为会盗版东方大国。上限最多中南半岛小霸王,不能再多了。最重要的是越南当局没有恒心和毅力老老实实打基础,基础约等于无,建在沙滩上的小城堡,风一刮干干净净。

知乎用户 J Wu 发表

5 驱 1 护 1 航母,辽宁舰南昌舰编队再赴太平洋,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知乎用户 王洁 发表

这世界很有意思,美国不爽了,就切割中国。中国不爽了,难道就不会输出点 NGO,共产国际也不过才离开了 30 年,

知乎用户 丹心巧笔写日月​ 发表

当然可以,东南亚承接中国部分中低端制造业,中国负责低中高端制造业,西方自己玩,可以自己 996 勤劳起来生产,觉得太累也可以躺平,卖资源给中国和越南换一些工业品。

知乎用户 挖粪涂墙的猫叔 发表

本来越南是有机会接替世界工厂地位的,但是极低的市场经济程度和恶劣的法制环境,反正谁去谁知道……

知乎用户 jk295 发表

短期不会,长期不知道。中国制造成长起来资金上一个很大的来源是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长期量化给了中国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利率空间,中小企业借钱成本很低,扩大产能的过程相对而言风险偏小。现在各大央行开始加息,全球进入开始紧缩循环,再加上疫情让全球的经济受到重创,最近三五年应该不会有大规模的迁移,小规模的应该会有,比如苹果,但是苹果只能代表它自己,账面上扒着几千亿美元,想怎么造它开心就好。

知乎用户 Raymond 发表

越南需要一轮老山轮战?

知乎用户 墨者 发表

完全不能,甚至是毫无可能,短期上增速可能超越翻倍,但是很快遇到壁垒,这种壁垒是政治制度和全球产业结构渐进发展带来的壁垒。

就算说的是当下,第一个问题就是产能无法替代,并且当东南亚都已经能和现在中国制造能力匹敌的时候,说明中国真的彻底进入发达国家,其次那时候,政治上东盟也不会轻易允许其它势力的干预。

产能不仅仅是技术,人口的结合,也是整个生产流程之间的配合,就像上海一停整个中国的汽车产业进入停摆。东盟要想匹敌中国产能,首先各国内部的统一市场要形成,再来各国统一市场形成,产业之间形成合作,在发展过程积累研发力量摆脱对于中国技术产品依赖。

但是一切的发展的前提是消费和市场,世界市场还没大到容得下两个中国,东南亚也没大抗的住全球的消费。全球化的合作也不可能承受的了中国的闪电脱钩。

我是认为政治就是经济的尽头,要想彻底释放生产力就无法避免政治制度改革,演变,发展,东盟虽然已经形成并且有效发挥作用,但是内部各个国家的种族,家族,地方势力之间的政治成熟还有待发展和突破,这不是外力能促成的

知乎用户 生物 发表

这类问题我是悲观的。

重点不是越南有多大优势,而且我们过去三十年为啥发展那么快?我们有啥优势?现在还能保持住不?不然的话,就算没有越南还有马来还有印尼甚至印度一个个挑战者都在后面。

依我拙见我们的优势无非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前面有苏联,后面转中东,又来俄罗斯顶枪。地利是我们够大有足够土地海港和不错的基础条件。人和是劳动力够多够努力,政府方面重视了经济发展,底子够差能被爱国华侨和投资者拉得动。

现在呢?这话题不敢深谈,只能说难度很大,希望大家能共克时艰了。

知乎用户 2234​ 发表

我一泡尿就能浇醒越南人

知乎用户 liu rabbish 发表

请问,你听过亚洲四小虎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正常中国人应该问『会不会』,问『能不能『』的莫非是岛上的?

知乎用户 mace 发表

谁说自卫反击战不能再打一次?

知乎用户 林燚龘 2099 发表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低端的还是可以。比如衣服这些,现在网上买的衣服有一些都已经不是 made in china 了。但是中高端这块无论是良品率还是产能还是物流成本等都不及中国。

在商言商,西方不可能不买中国制造的中高端产品,然后等着越南等东南亚制造业起来吧。

就算西方这么做了,钱从哪里来啊,你扶持的话就需要投钱啊,不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早起了

知乎用户 阿瓦拉克 发表

这时候湾湾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一旦西方和东南亚达成协议确定要转移中国产业链,让东南亚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我们就打湾湾,并封锁所有能与湾湾沟通的航路,并提前把外汇储备全部用来购买能源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

第一,产业链转移伴随着外资出逃,国内经济一定大地震,动武转移内部矛盾,用战争消耗过剩产能,可以消减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同时祖国统一本就是 tg 合法性的基础之一,动武能稳一波国内局势。

第二,俄乌战争告诉我们,战争一定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产业链利润会朝原料端转移。也就是说,中低端制造业的利润率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对于东南亚这些国家国内资本积累较少,且基础设施配备不够齐全,外资在转移产业链时不得不承担新建基础设施的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利润降低。梧桐行动无论是否能达到解放湾湾的目的,都会极大提高外资撤离和产业链转移的代价,迫使西方放弃转移东南亚计划。

第三、如果快速军事行动能梧桐湾湾,是对东南亚很好的威慑,既然湾湾能被快速解决,同样距离中国不远的东南亚也能被秒杀,其在与西方勾肩搭背时不得不考虑是否会有一只铁拳从南海砸来。即使把梧桐行动拖延成长期战争,战争造成的航线受阻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会造成破坏转移东南亚的计划。

尽管我们有梧桐湾湾这个手段阻碍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但仍是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动。只要梧桐必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严重受阻(亚洲东部是世界贸易的核心之一,远非俄乌斗争中的东欧地区可以相比),东西方都会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对于当事方的影响肯定也更大,外循环特别是面向发达国家的外循环一定会被严重破坏,国内经济一定会受到巨大影响。但是,中国的低价工业品也是发达国家底层稳定的重要条件,一旦中国对外贸易受阻且无法顺利转移到东南亚,发达国家底层无法享受低价的工业品,内部矛盾也会被迅速激化,其国内也会出现政局动荡。最后东西方开始比烂,直到一方先崩溃为止。

最后,我们并不用担心制造业产业链顺利短期(十年内)转移到东南亚,因为同归于尽的威慑能过破坏一切短期转移产业链的手段。但是,一旦国内不稳,无法团结起力量梧桐湾湾,威慑产业链转移的手段也将失效,产业链必将永久的转移出中国。不过到那时我们更需要担心活下去的问题而不是制造业还在不在的问题了。

知乎用户 air 发表

世界工厂将由东亚变为东亚 + 东南亚,但跟西方的关系将越来越小。

知乎用户 柯西不等式 发表

不能,制造业需要用电,越南电力缺口 66 亿千瓦时,需要向北方某国家电网公司购买。按照越南《2021-2030 年阶段和至 2045 年远景展望国家电力发展规划》,越南会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等组价需要向北方某国家光伏企业购买,为了减少新能源系统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需要按比例配置储能设施,需要向北方某国家购买。

知乎用户 芒果​ 发表

如果真的能取代中国的地位,信不信美国早就做了,还用等到现在?

知乎用户 李凌极​ 发表

落后产能转移是很可能的,

世界工厂地位是扯的,产业升级需要的深耕都是几十年计算的,我们 80 年代培养的大学生可能近 10 年才开始发挥力量,后面的研发能力喷发还有。

越南前面还有中等收入陷阱呢。

不过整体上我还是比看好印度更看好越南,毕竟社会基础更好,体量也更小。

前提是我们不用贸易或非贸易手段打压

知乎用户 瑞典环保教主格雷塔 发表

如果东南亚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小,好控制。当然也更加安全。买办寡头,最喜欢越南。不过,我觉得在低端甚至中端制造业,可以取代中国。等到那时候,就知道国内到底哪些人在裸泳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鸦片战争的原罪是大英商品倾销没用,为了赚大清白花花的大银,必须用枪炮让中国进口鸦片,然后各种租界不平等条约等扩大口子。

而现在欧美对中国的行为其实就是如此,我们和世界过半以上的国家成为贸易伙伴,一般我们是他们第一或第二大进出口国,一般是顺差。

现在这些家伙不能用枪炮让我们屈服,所以就搞小动作。

-– – 像日韩这种小市场体量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如果是 30 年前,日韩只能选择美国市场,而现在,日韩至少敢用中国市场和美国议价,我们也要仔细观察,主动放弃我们的,要关注,并加大替代力度,愿意合作的,也给予准入。

-— 当然我们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不断关注各种信息和大势的变化,好好作出应对就行。

-– 对我们来说,一部分中低端的制造业可以向长江两岸转移,可以向边境的广西和云南两省转移,因为国家本就有意结合东南亚几国一起发展的策略,在广西和云南,非常接近东南亚,加上这两个地区人工相对要低一些。只要是国家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扶持,这些地方必然能承接部分产业。

同时,对于过于落后及污染的行业,应加大科研力度,尽量做到污染能被控制或是消除,用先进科技替代落后产业等。

东南亚未来和我们应该是会有部分竞争,但应该也有依赖,包括市场、产业链、旅游、文化科学技术等的交流等。

知乎用户 呆木 发表

如果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又不可替代的产品,显然无需担心。

如果只是代加工、贴牌生产等,显然主动权在人家手里。

知乎用户 不要说话 发表

很多人都觉得东南亚或者南亚有可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但这种担心其实是没必要的。

美国权威机构发布了全球供应链报告,该报告指出,未来 10 年中国仍将是全球主要制造业中心之一,就算部分企业想把生产或采购转移到东南亚,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的能力有限,根本没办法替代中国。无法替代的原因有一下几个:

1. 中国优质劳动力成本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由 “精英化” 向“大众化”转型,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超过 1000 万,相当于 0.1 个越南,试问那个国家有那么多优质人才储备。

2. 完整的产业链,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是全球产业链最完善的国家,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生产所需的配件能够随时采购得到。

3. 强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是东南亚的两倍左右,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保持长期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强大的市场潜力。

4. 良好的基础设施,随着中国最近几十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高铁、水路、海运。物流的效率是越来越高。

5. 技术的发展,中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开始从最原始的模仿向更高一步的智能制造过度,随着人才的体量越来越大,外企并没有撤出中国的必要。

知乎用户 兮兮夜雨 发表

买 CPU 你最想买到的是哪里产的?

马来西亚!

都是一样的生产线为什么不想买到越南的?

因为越南人,越南的管理就有问题!

三星的 Neo G9 作为 1.4 个嗒不溜的高端产品在欧洲有百分之 40 的不良率,已经进行了批量召回。(越南产)

三星投资越南量产的首批高端产品(由于价格高产量低,按理说应该更容易监管)

面板来自 TLC 华星光电。(产自中国)

越南这东西切割中国制造业是必然,但是他不中用啊。

知乎用户 妮维尔 发表

越南不可能替代中国,也不可能完全替代珠三角长三角,不过替代广西、云南、贵州、河南…… 还是比较容易得,东南亚一国替一省还是没问题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亿人干十四亿人的活,你想累死越南人就直说。

知乎用户 譬如朝露 发表

完全可以,但产业链的完善需要时间,基础建设也想要时间,如果一切都非常顺利,越南也需要 10-15 年才可以达到中国目前 25% 的产能。实际上光越南没什么好讨论的,应该讨论的是整个东南亚,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

中国现在最憋屈的是房地产把自己给搞垮了,国内市场内需没了,这才是最要命的,否则,即便产能转到了东南亚,中国凭借 14 亿人口的可怕市场,也完全有能力绑住东南亚那些国家,

知乎用户 汉唐 发表

产业发展靠政策、资本、技术、人力等驱动,所以只要政策得当,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任何国家的崛起都是有可能的,千万不要被带偏节奏,千万别夜郎自大,保持谦虚谨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乎用户 星辰大海 发表

说得好像世界工厂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一样。

东南亚只会羡慕欧美的生活,他们想过的也是欧美一样的生活。

而不会羡慕我们的忙碌和环境污染。

甚至,我们去东南亚过上一段时间,会羡慕他们的生活多么悠闲自如。

东南亚不贫穷,他们不会为了当工厂而破坏自己的环境。他们想的只会是高端产业和金融。

东南亚不是牵线木偶。

知乎用户 南俄好死 发表

中国也才十几年的世界工厂,转移出去也是自然的事

知乎用户 Stem 发表

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取代中国的供应链,但一群国家可以。

联合墨西哥,部分南美洲,整个东南亚,印度,东欧部分国家,欧美自己再迁回一点产能,绝对可以。

坦白的说,这只是时间问题,取决于三个因素:是否还要继续强硬社会封锁;是否继续削弱资本在社会的地位;中美对抗是否继续加剧。

知乎用户 古德​ 发表

有些人以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几十年前欧美的一个决定就实现了的,所以现在欧美再做一个决定把产业链搬到东南亚也很容易,这是重大误解。

实际上,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无数人做了无数次决定。其中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的博弈;多少次的进一步,退两步,再进三步;历尽曲折,经过了 40 年,才形成了今天这个局面,绝不是轻巧的做个决定,就一蹴而就的。

当年根本不可能什么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样的决定。国际投资就是做生意,八十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了,所以国际资本看到了机会,正好欧美因为人工成本高,加上招不到工人,也有计划把低端产业转出去。所以有些国际企业开始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先在中国只是设个办事处,接点小生意,生意做大了,再升级成分公司,其它公司发现到中国投资的都赚钱了,所以也开始到中国投资了,后来有人把工厂搬来中国了,然后慢慢把研发中心也搬来了……,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来吸引投资,比如开始是开放经济特区,然后是沿海城市,长江沿线城市。给外资优惠,提供便利,扩大高校招生,大力搞基建,等等等等。

你想想之前供应链是中国想要,欧美想放,双方目标一致,中国政府高效配合,还搬了 40 年。现在中国肯定不想放,就算有东南亚国家想要,他们政府本来就效率低下,还是这么多国家利益关系复杂,怎么可能顺利?

实际把中国的工厂搬走不是最近才提的,至少 10 年前就有这个说法了,但经过了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的贸易战,结果如何?前两任阴招损招都试过了,特朗普都撕破脸了,结果中国的供应链地位更稳固了【摊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做不到,很少有国家有低人权优势和人口红利

知乎用户 吴橙子 发表

中国目前生产成本低,等到中国劳动力数量大幅下降,成本越来越高,那么自然就会加速转移了。现在有一部分已经转移出去了。

知乎用户 餐慁​ 发表

你这不废话吗?中国的市场在欧美,技术也是买的欧美的。

中国的制造业只是组装,你如果在任何一个厂上过班就知道无论是设备还是软硬件零部件甚至有的扎带塑料制品也是欧美日韩的。

你的市场和技术都是人家的,人家从新搞个生产基地有什么困难的?中国从 02 年以后国内的经济主要就是金融地产服务业……

知乎用户 道貌岸然 发表

中国世界工厂的由来是因为中国当时的人口红利,存在大量的可剥削的廉价劳动力,未来哪里有这种人口红利,哪里就是世界工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前绝无可能,哪怕是特朗普在任期间。因为外资是要做生意赚钱,列宁有句名言 “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 现在不好说,因为疫情,动不动就一有阳性就“全域静态封控”2 个月,谁受得了?看后续如果还是继续如此封控,大量外资企业是否会撤出?如撤出,那东南亚小国切割中国的制造业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是极有可能的。

知乎用户 李安晨 发表

不行,因为西方现在没钱了,二十年内除非出现第四次工业革命,经济好转不了。然后重要的是,武力也开始拉胯了。

知乎用户 平城三郎 发表

没有背后力量的支持,连印度都够不上。

日韩是美国影响力的延伸,越南,除非美国愿意割肉(割谁的肉?)给他升级制造业空出市场,才能真正的崛起。

如今的低端制造业外流受到疫情以及政治影响,只是加速了从中国流出,这本身有一部分因素是市场决定的,只是资本的惯性使得在 2020 年前无法快速转向。

如今的国际环境已经不允许中国再维持低端制造业行业霸主。

知乎用户 别烦我 发表

一定能。只要考虑高科技和原材料掌握在谁手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很明显了。中国如果要想挽救自己,就要打下东南亚。但是很遗憾,这几年咱们也看到了,中国的若碧本质又一次一览无余

知乎用户 公孙远方 发表

问题的详细描述和题目本身又对不上…….

光一个越南肯定不够。但是如果是整个东南亚再加上印度的话,理论上有可能。代价是资方要面临稍高的价格和稍低的成品质量,以及可能会超期的工期。

当然,如果为了扼杀中国美国和国际资本能够接受以上两点的话,那么全球切割中国是能做到的,大概只需要 5~10 年时间。

怎么说呢,这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为什么 PINK 总觉得中国就是不可或缺的?

有点危机意识吧。

知乎用户 东平郡王 发表

各位在经济层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来换个思路,如果考虑最极端的情况,真到了情况非常差的时候,这些地方毕竟是解放军攻击范围之内的

知乎用户 阿汇​ 发表

你真的小看了咱们国内的耗材,老实听话、忍耐性强、聪明、学得快、要钱少、激素低不暴力、犯罪率低还会感恩,上哪找去啊?这个性价比直接拉开第二名一大截。

东南亚 + 印度一块带上都不够打。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制造业向外国搬迁,而不向中西部搬迁?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制造业有什么大的缺点? 中西部本身对制造业来说有什么缺点? 东南亚(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制造业的因素是什么? 知乎用户 李锦瑞 发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我分享一下开发东南亚供应商的一些感受。 …

越南制造会替代中国制造吗?

知乎用户 李建秋​ 发表 越南那出口数值是糊弄人的。 看看贸易占 GDP 的比例,就知道越南多离谱 代表性的国家我都列出来了。 中国和日本是出口大国,也只有 35。 要是人均 GDP,孟加拉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世界第二的,也就 31。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