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客观地评价我国的教育体制?
知乎用户 老猫仙 发表 题主,中国的教育体制本质上就像你提出的问题一样,非常的 “不具体,大,空,高度总结,实则在忽略细节”。 客观讨论中国的教育体制——谁会客观?需要谁的客观?如何定义客观? 别强调 “中国” 的教育体制,本质上所有国 …
河南的基本盘太差。
等你大学毕业了你会发现,在河南不仅考学难,挣钱还难,活着难。
我是洛阳人,在郑州读了个一本。
记得刚毕业在郑州第一份工作 3k 的工资,工作勤恳工作一年,负债 2w。
然后回家考公,考上后月薪还是 3k,当时家里出钱付了首付买房,然而月供都要 4k。
我天天都很焦虑,我在河南我就没得选,机会少的可怜。我要么企业里领着 3k 累死累活的干,要么就在单位里混,见人所人话见鬼说鬼话。
总之我迷茫的厉害。
我身在河南的二十多年的感受就是,上学的那十多年里压力大,毕业之后的几年里焦虑的厉害。
后来我就离开河南了,见得多了才明白,不是你差,是河南的基本盘太差。大家都在那个盘里卷,你在那个盘里,你就好不起来。
现在我还是我,可是我工资翻了 8 倍!!!
我才发现我的焦虑是能治好的。
我才发现我的压力还没我领 3k 时候大。
我才发现我的家乡是真的落后。
我才发现外流的河南人真的多。
…
我刚离开河南时候最初打算是工作几年回去。
现在… 回不去了,我回去卷个什么劲儿呢。
不公平,就是不公平,无可辩驳
我不是河南人,但全国人民看着河南考生都心疼
全国乙卷一本线五百多,过线你可能上个好二本,但是这成绩放到青海随便 985,就算是甘肃陕西等省份也随便重本
你说这些地方教育落后,是落后,但除了青海以外,也落后不了几十分的差距,但分数线是实实在在的差了半百以上
这些差距更多的不是教育的鸿沟,是河南考生拿命玩出来的
内卷到极致但是录取比例基本没有变化,很多人拿增加了少的可怜的重本名额反驳,实属搞笑,你把河南百万考生当傻子,还是你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这么多年毕业的兄弟五湖四海,敢在河南落户的兄弟除了丁克,就是有重要的生意在河南,不过人家孩子一出生的人生规划就没有在国内读书这一条,不得不说有钱人就是不一样,你可能还在考虑给孩子买什么奶粉,或者为学区房差点跳楼
河南教育的恐怖不必多说,百万考生只是一个数字,外省的考生和一个人竞争等同于河南考生同十人甚至数十人拼命,说河南人吃不了苦,我第一个不同意
河南考生已经可怜,却还有某某地区卷的同学阴阳怪气,认为他们高考简单是因为自己综合素质高,从小音体美全面发展,屁股决定思维,优越感实属令人厌恶,要是把音乐和美术列为高考必考项目,河南能出一打贝多芬,学生草稿纸上最不少见的就是蒙娜丽莎
人多对这一种不公平起到加强作用,是对其他省份考生现状的放大和夸张,具体原因无所谓明不明白,就算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历史以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而社会的发展总要以一批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几天没有看知乎,本就是随便写写,没想到有人赞同,就再多编辑一点。今天看了看评论和别的回答,感慨万千。
提前声明(都写最前面了就是有人看不到,怼我文中的数据表,那就加粗吧):表里数据可能有点虚假。评论区有位大哥发了一篇较为权威的数据文章链接,较真的可以去看一看。另外决定持续更新我在评论区看到的一些证明我文章观点的一些例子。想说既得利益者真的太多了啊。
如表所见。本科录取率,985,211 录取率全在全国吊车尾。提问者的一些言语也是我现在的想法,我经历过河南高考。只想说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不做河南人。
为啥后悔生在河南?因为得到的回报远远不及付出的努力,“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有回报的说努力重要,而那些因为地域,机会,运气而没有回报的人呢?他们又被谁看到?每年有多少河南考生只因生在河南而失去进入更好的学校的机会。?
学的好真的不如生的好,运气大于努力。反对的人百分之百是既得利益者,我敢肯定。吃了某些不是由于自己能力的红利,来批判那些没有吃到红利想往上爬的人,在其他的相关文章里,我见过太多了。
所以教育部想让河南人吃亏,那没办法。插个题外话,教育部宁肯对留学生好都不肯让河南学子轻松一些。把给留学生的奖金投资河南的大学建设不行吗?zg 是世界上少有的对外国的学生比本国还好的国家,感觉挺悲哀的。我不是反党反社会,我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来表达对国家一些弊端的建议,作为河南人表达对教育不公平的抗争,不喜勿喷。
最后,告诉提问者缓解这种不良情绪的方法,想自己没有生在阿富汗,伊拉克这些国家,起码不用为生命安全担忧,也没有生在大山。
毕竟,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你说数据有点假我觉得有情可原,毕竟真实数据我也拿不到,这只是我从网上拿的。但你说河南中游难度????
?现在的既得利益者都这样了吗?如果你将来有机会把你的孩子送往河南高考,我敬你是条汉子,并向你道歉。
别得了利益还不要脸
感谢这位既得利益者的鲜活例子,又给我提供素材了。
谁说不过谁心里没数?说不过就地域歧视。大家看看这位上海人多高贵。
河南人确实不配,毕竟农业大省。都去上大学了谁去种地呢?
无知者就不在文中怼他了。
这是我偶然看到的一位回答,答主一看就是江浙人士。一时间我都分不清他是故意引战还是真的这么想。这种人是出生时脑子被丢掉了,把胎盘养大的吗?
这个用户我看了看,很有意思,一直在评论区发什么数据,和某位河南学子评论区相互怼。我也懒的回他的。无非就是想说河南高考难都是河南人哭穷,河南高考不难。
我为啥没把所有数据都放在文中?因为数据本来就只是参考。人心中的成见就是大山,你觉得河南人在哭穷,那你就觉得关于河南高考难的数据都是假的。我们亲身经历感受的才是最真实的数据。
**至于河南高考难不难,严格意义上来说你来河南亲身经历高考才能感悟到。**但是我相信觉得觉得河南高考不难的你们不会这样做。因为趋利本就是人的本能。承认别人卖惨比承认自己吃到了红利才走上了比别人更高的地位容易的多。
不仅仅是因为人多,还因为学校特别少…
我还没见过 1 亿人抢一个 211 象牙塔的景观。
荷兰(henan 话):“诺,这不是你就瞧着了!”
河 bei:俺也一样!(含泪抱拳)
1,河南优质高校匮乏
北京 22 所 211,西安 8 所 211,武汉 7 所 211,南京 8 所 211… 河南一所 211。这意味着在各省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别的省是河南省录取率的几倍。加上每个省份都会照顾本地考生,这种差距会增大。
2,河南考生多
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加上河南省人多,竞争更大了。河南考到外省,河南省高校还要给外省同样的名额。这就导致考研名师张雪峰说得当年郑大分数 480+,河南考生 600+,480 + 当年在河南只能上大专。现在河南高校多了,但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如果你到外省上一本,结果当地和其他省份的考生是二本。(比如:18 年,哈尔滨理工,河南山东一本最高 570,当地二本最低分 353),你没看错,连个三本都上不了,人家同样,你在本省上的一本比如,河师大,河工大上。发现外省考过来是二本。
3,教育教育资源差
河南省是一所农业大省,一直很穷,从没富裕过,教育资源也很差,我们 13 年参加高考,高中是县城不错的高中。记得英语老师大专毕业,普通二本已经不错了吧!中小学教师多是毕业于师范学校(初中毕业直接考的),连高中水平都不如。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善很多!但依然跟城市教育资源有些天壤之别,比如:深圳教师的清华北大毕业!
这只是师资力量,还有设施,生活条件,从初中开始,我们就是早上 5 点起床,早读。晚上 9:30 下晚自习了。
考研才能彰显河南 山东 河北的实力吧
题主说对了,还真就是因为人多。
这其中最大的矛盾点在于——考生是教育资源分配的核心利益相关方,但却完全不是教育资源创造的利益相关方。
如果把教育资源比做一个蛋糕,那么我们可以看看这个蛋糕是怎么做的。
教育部制定了整个面包生产过程中的流程。
高校属地的地方政府和高校本身负责搭炉子,提供面包制作的的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率。
最后做出来的蛋糕给谁吃呢?给的是并没有在做面包过程中出钱出力的考生吃。但决定蛋糕分配规则怎么分的,则应该,也必须是做面包的人。
这才是高考制度最核心的矛盾,因为考生们付出的所有努力本质上只是顺应透明的分配规则,至于这个面包怎么做大,怎么做的好吃和考生的努力几乎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会搞出一刀切式的双减政策,因为针对学生应试投入太多竞争性社会资源的边际收益越来越低,花钱打水漂的事为什么要支持呢?
具体到河南,那么现实就是:
因为河南在做这块蛋糕的过程中力出的不算多,活干不算精(注意,这是客观结论,而不是对河南的主观态度的评价,造成这个结果的无奈原因很多)所以分配给河南的蛋糕也不多,但在河南等着吃蛋糕的人很多,那么竞争压力自然就大了。
我知道写这个回答会有很多河南的朋友骂我,但我必须澄清一下,我只是解释现象,而不是在论证这个分配制度是合理的。
比较尴尬的现实是——当前这个分配原则至少有努力做到兼顾资源发展和分配公平,它绝对不完美。绝对有很不公正透明的情况存在。
但目前舆论在讨论教育不公的问题时则大多纯粹发泄怨气,一味强调努力,付出和资源分配之间的必然性。而始终没能提出一个哪怕过于理想化但是合乎现实逻辑的更优的替代方案。
马克思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一亩水稻,农民割花一天,开机器的花一小时。不代表农民就要拿 24 倍于开机器的人的报酬。这个道理放到教育资源问题上也是一样的。
欢迎理性探讨,可以有情绪,但不要纯粹发泄情绪。人民群众从来都不是靠哭天喊地来争取合理权益的。我个人能力有限,也希望能在讨论和思辨里了解到是否可以拿出更优秀的分配原则,既能够让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又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公平的争取这块蛋糕。
以上。
实质上就是因为人多。
河南省的录取名额总数是不少的,而且分布范围极其广阔,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大学都会招收河南考生。也就是说河南考生总的选择权是最多的。
但是,在 79 万普通夏季高考考生作为分母的大前提下,多出来的这点名额杯水车薪,一算录取率还是垫底。
河南省没有自己的 985 大学,只有一所 211、一流 B 类的郑州大学撑门面。固然这也是问题原因的一部分,但假设河南省真的有一所甚至多所 985 大学,河南省的录取率就能大幅度增高吗?答案显然还是否定的。
具体案例可以参考湖北省、湖南省和广东省。这三个省都有复数个 985,而且给本地相当的优惠,但他们的总录取率依旧上不去(广东省情况比较特殊,广州深圳录取率很高,堪比北京上海,但非珠地区则是人间地狱)。
反过来,黑龙江省、吉林省等省份,除了本省大学多招本地人这种全国通用的规则以外,并没有任何额外优待。但就是因为考生数量少,所以录取率很高。
河南省用的旧全国卷,卷面难度偏低,而且英语听力不计入总成绩。卷面难度低并不是什么好事,代价就是高分段人数扎堆。以前河南省的一分一段表还算比较正常,但自从河南省学习了隔壁河北省的评分标准之后,700 分以上从寥寥无几瞬间变成了满大街都是,导致考生的容错率降低。手抖一下,学校就可能掉好几个档次。
山东省是公开允许高考移民的省份,外地人只要有学籍就可以在山东省参加高考。每年山东省的外地考生当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河南省户籍的考生。山东高考要跟 54 万人同台竞技,竞争极其激烈,难度不小,但河南人宁肯跑到山东参加高考都不肯留在本省,可见河南高考的恐怖。
好像很多人没太读明白
高考数字是教育厅发布的,不是我瞎编的,我哪敢瞎编,这不是分分钟打脸的事。
河南这几年一直是 70-80 万人参加普通高考,人数变化不大。区别是在于为啥河南每年这么多专升本的,其他省份对口招生也有,但人数很少。专升本这么多人我也不太明白。
河南复读的也真没有多少,这都是误传。21 年参加高考的是 18 年上高中,那年高中招生 72.65 万人,再加上中职和社会考生,复读生最多也就是 6 万人。
河南的高考难度其实与河北广东山东安徽江西四川区别不大,比广东山东四川差的是没有那一两所中央直属高校,比河北江西强点是郑大在普通学校里还比较可以。
比如你从河南去了广东,考中山华南理工会容易一些,考广东省内高校容易很多,考其他高校基本没什么区别。
真正比较容易,能拉开差距的是东三省和西北,我是觉得真想钻个空子可以肉体移民黑龙江,去那边干个小生意,孩子初中就过去,在那上高中。然后报考河南省内的高校,那个分是真低。不到 400 分上航院,400 多分上河科大,500 出头上河大。为黑龙江贡献五六年的房租和税收,换一个高考学位,且合法合规。
~~~~~~~~~~~~~~~~~~~~~~~~~~~~~~~~
河南高考是很难,但也没有宣传的那么夸张,属于最难的一批,其实最后几个省份的难度都差不多。
首先,河南教育厅每年公布的那个高考人数是忽悠人的,口径不一样。
比如 2021 年参加高考人数是 125 万,这个数字很吓人,远远高于相同人口基数的山东广东,以至于让外界误以为河南复读生有几十万。
但实际上,真正参加我们口中意义全国普通高考的只有 79 万
剩下的是什么呢?
高职单招 20 万,专升本 18.7 万,还有对口招生 7 万。
79 万的普通高考报考人数,和广东是差不多的。河南多的是有十几万人专升本,其他省这个数字没这么高。
2021 年河南本科一批录取人数是 10.2 万人,一本录取率 13% 左右,不高,但是也不是非常低。
你如果从河南移民到黑龙江西藏甘肃确实能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是去广东山东江苏江西河北四川这些省份,意义不大。
其次,除了 985 和部分优势 211,大学的地域性非常强。只有 985 和强势 211 的毕业证能全国通用,你如果考一个外省的普通大学,将来又回到本省工作,那么和本省稍微差一些的学校比较而言优势并不大,甚至没优势。
比如很多外省的二本在河南会一本招生,或者你考到 XX(工业理工师范财经)大学,这些学校分数不低,但全国来讲没名气,将来如果你要回来就业,实际上可能并不比中原工学院航院这些学校更占优势。
普通高校的省内地域性很强,而且说实在的,只有高考的时候大家会关注什么一本二本,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拿到毕业证之后,985211以下统称双非,只要你的学校名字别太山寨,大家都差不多。
就是因为人多啊。
河南人啥时候想明白不信奉多子多福了,不再积极贡献自己孩子当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利得是谁先想清楚)了,等河南每年十万人参加高考了,高考自然就不难了。
现在这情形,是河南一边年年喊高考不公平,一边年年贡献一百多万的新生儿,谁会当真啊。换你你当回事儿吗?
对国家来说,除非这一百万什么时候变成十万,才说明你喊疼是真的不是装的,那时候才能听进去你说得话。
河南不仅难在录取率极低。还难在你无能为力。如果你出生在普通县农村。初中时,不是班里前三名就考不上一高。上不了一高,去了其他高中,上二本都费劲,只能复读一年。选个河南本地本科或大专,毕业即失业,再还几年贷款,只能干销售工作。
河南是什么省?农业大省。劳务输出大省。
没有河南,就没有农民工,就只能让其他人去上工地。
我们说,先富带动后富,但伟大导师告诉我们,资产阶级天生的就会去压榨无产阶级,去遏制新的资产阶级的诞生。
因此,先富的人不想上工地,就只能让后富的人只有上工地一条路可走。
宣传口掌握在谁手里?人民群众?不,是资产阶级,是在特权阶级手里。
受教育权是曾经的无产阶级用牺牲换来的权力,他们抢不走;但他们可以拉高你受高等教育的门槛,然后降低自己受高等教育的门槛。
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然后有自己的思想会自己思考这一切的人,他们需要的是能满足他们需要然后还天天为生计奔波不会有闲工夫去思考的工人,或者说是奉献者。
这就是河南。
高考难不难,不是就一个群体而言(省市区),而是对某个当事人而言。设若河南高考真的竞争激烈到残酷的程度,那为什么每年仍有百人以上问鼎清华北大?我想,这批人不论迁居中国何地,哪怕竞争烈度提升若干倍,人家大概率仍然是问鼎清北。
这样想来,不是河南高考难度大,而是自己竞争力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均不支撑其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竞争时代,多数人只能按照规则努力竞争,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不是幻想修改规则让自己轻松入围。
批规则骂规则,当然是个人权利,然而是几乎没有用的个人权利。
略微修改一下,主要是分一下段落。9.13
同学,你好!
我是一名山东人,在读大学生,据我观察我省高考情况比河南省要好一些,但亦是远不如京津沪地区,同时山西河北等地区难度应与河南相当。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我简单说几点,一是高校照顾当地考生原则也是重点高校分布不均的现实所致,就是本地高校会尽可能多招本地生源,举例来说北京拥有 26 所 211,照顾力度相当大,河南 211 只有一个郑大,虽然招生多但毕竟势单力薄;二是地域平衡原则,不能否认在同一考试标准下有的省份得心应手,有的省份相形见绌的现象,如果统一考试录取标准,结果必然是强省占据甚至垄断优秀大学的招录名额,引发地域失衡影响国家稳定,明代南北榜的创设就是这样的背景,你可以了解一下。
其他的原因我就不在赘述了,要知道高考作为一项基本的国家政策,其背后的推动因素必然是多元的,复杂的,是很难简单归结的。原因探究到此为止。
我接下来要说的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给你的建议,第一是不要再将其简单归结为地域矛盾,我没去过北京但我同学告诉我其实北京并不是全员富裕,在一些地区真的是连山东的农村都不如,真正垄断教育资源的是海淀区代表的几个地方。比地域矛盾更深刻的永远是阶级矛盾;第二是不要轻信网上的各种言论,包括我说的,每句声音背后都反应了一定的利益诉求,要善于明辨各种信息的价值,让感性或戾气去冲垮理性的城墙而徒增损耗显然不明智;第三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如果你只是高一高二你完全可以去探亲真相去认清世界,但如果你是高三学生把时间过多花在这上面大可不必,因为这明显不是你现在能改变的事情。你所要做的就是要保持你反抗不公的初心,去努力面对高考获取更大的能力去改变你不满意的现实。
最后希望你能够摆脱无用的牢骚,调整好应有的状态,在未来的无限可能中创造美好现实。也希望河南的莘莘学子乃至其他省份为高考不公而抱怨的广大青年认清现实,积极应对,永葆初心,持续奋斗。世界是你们的,更是我们的,但最终还是年轻一代的,是奋斗一代的,是实干一代的。
加油 (ง •̀_•́)ง!
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全部产品、劳务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质的适应性和量的平衡。
河南总的高校数量为 151 所,但是专科院校数量占了大头,为 94 所。因此河南虽然高等学校数量很多,但整体质量不高。
河南省实际参加夏季高考的报名人数为 79.09 万。根河南省划定的本科线,文理科本科上线人数为 394102 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科线以上的学生,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被本科院校录取。根据河南省公布的数据,本科毕是有 9.2 万考生落榜,本科批次录取的人数为 301236 人,这就意味着本科录取率为 38%。
通过合并据据,河南省总共录取的人数为 54.5 万,整体的录取率为 68.91%。
2021 年河南号称高考人数 104 万,2003 年河南出生人口 116 万,对比 2003 年湖南出生人口 78.5 万,2021 年湖南高考人数 57.5 万。来个河南老乡聊聊你们河南超高的让全国人民羡慕的高中升学率。
所以河南老乡也不用羡慕,在河南只是没有大学读,跑去其他省可能高中都没得读。
————————
刚刚无聊查了一下数据,2021 年河南正儿八经的高考生是 79 万人,湖南这个数据也不对,正二八经的高考生是 37 万人,对比一下 2003 年的出生人口,河南高考参加率是 76%,湖南是 47%,差距巨大,所以还是河南好,至少大部份孩子能够体验一下高考。
就是不公平啊,但不是因为人多。
你要是按照人数比例算录取人数的话,我相信河南人会好过很多的。
我浙江的,同学河南的。
考了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
我的位次在六七万左右,河南同学在八九万左右,乍一看好像没啥毛病。
然后我就去搜了一下河南那年的高考人数。
好家伙,一百万。
我呢,我们省 30 万。
我在我们省排前 20%,他在他们省排前 9%,如果他能在我们省考,他的分数应该是 620 分,差不多算是个能上一个好的双非一本大学的程度了,浙工大,浙理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应该都能上。
而不是来这个学校。(这个学校算一本吧,但是我们是二本专业)
然后我又闲的没事干,去查了查他要是在北京高考能上什么大学,结果出来是他上个中末 985 没什么问题。
然后我又又没事干,去查了下他在上海能考什么样的成绩,差不多是能考 211 的程度。
好家伙,再也不敢说浙江高考难了,河南同胞难度简直是地狱级的。
我拿着自己的成绩去他们那个省,最多只能读三本了。
你说河南高考难不难?
而到现在某些知乎 er 还在说一本有手就行,真的看的我反胃。
你要淡定,河南考 985211 永远不是最难的,2021 之前河北河南都是全国一卷,只有 2020 这一年河南 985211 分数暴涨 20 来分才快赶上河北,2020 之前的好些年,河北上同一所 985211 要比河南多考 15-30 分
不过河南的二本和一本确实就是难了,2019 年河南一本率大幅度下降后,2019,2020 这两年河南二本一本上同一所大学基本上又比河北高 5-20 分了
再有,河南人多,这确实不太好,不过你们最起码没有衡水,要是衡水在河南,那河南高考肯定全国最难没有之一
河北高考考生只有河南一半,但是除了 2020,之前的那些年高分比河南多的多,所以 985211 也分数高的离谱,我们就是衡水模式最惨的孩子们,不过你们确实也是够惨的
种地大省还老被黑,确实是惨了
不过啊,老哥我跟你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人一出生就是老爷,有的人拼一辈子才有能力跟老爷一起喝茶,世界就是这样的,咱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正视
老哥我给你建议,高考出河南省,去一些发达点的城市读书吧,世界这么大,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但是后半辈子这么过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努力的
河南的冬天不是很冷,裹进厚厚的被子就能过冬。不像东北,人人都知道,要驱走严寒,你得用
原因是很多的,人多是一部分,没有高校是一部分,思维方式又是一部分。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吧。
河南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都是全国前三的,一方面是中原本就适合生存,唯一一点不足就是黄河,但是自黄河被治理以后,这个缺点也消失了。另一方面是计划生育,这个不知道当年是怎么执行的,但是河南人口依旧很多,可能和他也有一部分关系。但不管怎么样,河南人口是很多的,那么教育资源肯定紧张。人口为什么多,那这是另一个问题,这问题我不知道。不过,山东广东人也不少,反而没有河南这么紧张,所以我觉得,人口只占一小部分因素。
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没有高校。
自 1900 年左右,高等教育开始发展,到如今 2021 年,教育界发生了很多巨变,在这里面有老大学落寞,有新大学兴起。而在这些巨变里,河南没抓住多少机会。高等教育开端,这是第一次巨变,河南做的很不错,国立河南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都很出名,实力也很强劲。中间军阀混战,大学也受到影响,比如说山东大学堂就倒闭了,因为支持他的张宗昌输了,所以山东大学堂(当时更名国立山东大学)倒闭,过几年部分师生并入了私立青岛大学,之后改名国立青岛大学,再改国立山东大学。而河南高校没受太大影响。
之后抗日战争爆发,到 49 年前,高校外迁,有些大学并入他校,一去不复返,有些大学废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比如说国立山东大学(没错又是他),他先是外迁,到了 46 年全面并入了国立中央大学,之后 49 年才重建山东大学,这个才是今天的山东大学。在这一段时间,河南的大学也发生了巨变,焦作工学院和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组建了国立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国立黄河水利专科学校也并入河大。48 年,河大分裂了,一部分人选择去台湾,跑到了苏州,大约是三分之一的人,有 1200 师生;一部分去了武汉,一部分留在河南。后两部分在中原局领导下成立中原大学。49 年,焦作工学院搬回河南,中原大学随中原局去往武汉,河南大学迁回,加上河南行政学院和中原大学师范学院组建新河南大学。第二次巨变,河南高校元气大伤,河大只剩三分之一,黄河水利去往武汉(武汉后来以中原大学水利系、新河南大学水利系、南昌大学水利系、武汉大学水利系(原武汉大学水利系去了湖南大学,这个水利系建成没几年)建立了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和河海大学齐名,211),河南赔的很干净。
52 年院系大调整,算是第三次巨变,此前 50 年九月,焦作工学院改名中国矿业学院,搬去天津。52 年,河南大学废校,行政学院独立(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部分农科外迁,并入华中农业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其余部分独立(今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独立(河南医科大学,今郑大医学院),财经学院部分并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余独立(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土木系和数学专业并入湖南大学,水利系去往武汉大学,师范学院和文理学院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往新乡,组建平原师范学院,一部分成立开封师范学院。工学院下落不明(我没查到他去哪儿了)。第三次巨变,河南高校全军覆没。中原大学也被拆了,他是武汉高校源头之一,为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医学院一部分并入第三军医大学,师范学院为主体,加其他高校教育系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成立中南政法学院,财经学院成立中南财经学院,然后两校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学院成立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去往武汉理工大学和湖南大学。(这些大学都是合建,出力最多的称主体,所以中原大学只是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的主体)
第四次巨变可以说是 52 院系大调整的延续。因为院系大调整,很多省没大学。所以组建了很多新大学,比如说太原理工大学、安徽大学等。这一批高校里,最出名的本应该是郑州大学。郑州大学,54 年开建,本计划命名河南大学,由山东大学搬至河南改建河南大学,后因山东大学不想来,所以由山东大学牵头,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组建新河南大学,后临时计划改名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就此诞生,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辉煌的很。然后,河南教育厅决定,郑州大学由河南自己养,名额给河南,所以申请从部属高校变省属高校,并成功了。然后教育部撤走了,这是 58 年的事,这一年本来是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给郑州大学建工学院,因为撤走,三所 985 只建了土建、电机、机械、水利四系,后续援建也停止了。郑州大学被耽误了。在这一次巨变,河南白捡一所郑州大学,但是因为省政府的操作,大家自己看吧。
然后兜兜转转,到了第五次巨变,京校外迁,中科大,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都想来河南,然后被拒了,中科大不可惜,详见此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1972742/answer/1282100041。但是拒绝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就很那啥。但是河南也接受了两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他俩现在在北京。第五次呢,河南选错了,一无所获。
第六次就是选 211 了,很多人还不知道 211 是怎么来的。其实当时是想建立世界出名的一百所大学,吸引国外的华人科学家,如施一公、杨振宁等人回来,帮中国发展,同时提高中国科教水平。这个计划看来还是很成功的,大学较 95 年提出 211 时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与进步。那么这一百个名额怎么分呢?就出了争执。于是最后决定,各部分一些名额,这些占了大头,每省给一个名额,这是一小部分。比如说,教育部,二三十所高校,呼呼啦啦全进了 211,其他部门也有些名额,一般称 “船票”,这个东西,是可以从一个大学给另一个大学的。郑州大学是第三批进 211 的,前两批进的都是 985 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除外),它占用的,就是河南省省属名额。河南就一张船票,那个时候教育部直属的可不是现在这么多,那个时候二十几个部,都有自己直属的,后来慢慢撤销,都塞到了教育部手下。比如说合肥工业大学,他是机械工业部的老三,老大吉林工业大学,老二湖南大学,他老三,机械部两张船票,就没有合肥工业大学的份,那他的船票哪来的?吉林工业大学给的,吉林工业大学并入吉林大学,船票给了合肥工业大学。机械部老四燕山大学,就轮不到了,然后机械部撤销,他就去了河北,部属变省属。如果说,郑大是部属,那么河南现在会有两所 211,甚至一所 211 一所 985。985 和 211 不一样,第一批 985 叫 C9,第二批加第一批叫 34 所,第三批只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他先 985 后 211,国家造了张船票),国防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是上海一力顶进去的,其他四所靠政策。如果说,这个时候,郑州大学还是教育部直属(那时候教育部直属只有一个哈尔滨工程大学不是 985),合并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大学,再背靠河南省政府,砸锅卖铁支持它,顶也顶的上 985 吧。省属名额给河南师范大学,更名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更名河南师范大学,一 985 加一 211,多好。但是郑大不是部署,没能力合并河南大学,省政府不准备砸锅卖铁支持它。所以河南没有 985.
最后一次就是双一流了,郑州大学双一流 B,河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如果说第五轮河南再多一个,那抓住机会,河南教育说不定就支楞起来了。
最后一个思想因素,我觉得他是导致河南复读生很多的原因。我以为,大家想的都是能上 211 就上 211,能上 985 就上 985,然后我发现我错了。山东人看来,省外中下流 211 比不上山东师范大学,因为山东人对于编制的迷信。浙江人看来郑大和浙江工业大学一个档次,因为浙江人喜欢浙江,喜欢留在省内。还有不少人宁愿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都不愿意去新疆大学,因为喜欢上海。而大多数河南人想的是,我要考个 92 出来,考不上就复读,所以每年河南师范生都没人报,要征集志愿,每年复读人数比人家很多省应届生都多,所以省内大学即使扩招,也缓解不了复读生越来越多的问题。
其实不管怎么样,自己努力就好了,再怎么抱怨,咱们也改变不了什么。你没办法让河南有第三个双一流名额,你没办法阻止郑州大学退出教育部直属,你没办法劝说河南大学,让他们不去台湾,你没办法的,你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读书嘛,不就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就算你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也要先把书读好不是么?别操心这些了,把书读好吧。
看了一圈回答,反正河南遭到的不公平待遇都是子虚乌有或者河南自找的。这待遇,跟推特上的中国有一拼了。可见话语权的重要性
高考对于河南人不友好的原因主要是河南人多,河南优秀高校匮乏。
你知道为什么全国不统一分数线吗?因为一旦统一分数线,那会更加不公平,因为各省的教育水平,教育资源参差不齐,我国只能做到相对公平,这短期内是没有办法的。
河南考生确实苦,但没你想的嫩么悲观,我也是河南考生,我希望你不必纠结这个东西,制度是你无法改变的,你只能适应,你纠结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只会加深你对外省人偏见,甚至引发歧视
关于你说的富贵人家的孩子什么的,我只想告诉你一句话,你如果一直陷入这个想法,那么我告诉你,你已经一败涂地了.
别的不说,祝福还要有的,高考加油!
高考这只是一站,人生的精彩从大学才刚刚开始
看完大家的评论我又想说说如何解决河南考生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各高校按照各省考生占全国考生比例来录取,就是比如河南考生一百万,全国考生一千万,那么高校录取人数的十分之一要是河南人,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不要说什么试卷难怎么了,省内竞争难了都难)但这样有一个弊端,名校应该能做到平均分配,但其它学校很难做到平均分配,从而导致生源严重不足,再其次,你觉得国家会这样做吗?不会吧.
还有另一个慢性的解决方法,也是当今国家在逐步实施的方法,增加省外优秀高校在豫招生的名额,增加省内优秀高校的建设,但这个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钱,省外优秀高校可以增加在豫名额,但你觉得能增加多少,几十?几百?不会吧,十几个都算很棒的啦,所以这个算是车水杯新. 所以只能靠河南自己,把省内经济提升,加快优秀高校的建设,这就需要每个河南人的努力,也希望以后国家会大力支持河南发展(当然国家现在也在支持河南经济发展)
还有最后一句,我不想在评论区看见带着负面情绪的评论,稍微牢骚可以.
首先你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大学可以说是股份制公司,省属大学一定会将招生名额的百分之 50 到 60 给省内学生,这是因为他们用的是省内人民的税费,用谁的钱,就要替谁办事,这不单单是一个地域保护的简单问题。
我们来看河南,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 60% 学生甚至更多都是河南人,这也符合上面所说的定义。
其次,河南省考生太多,即使别的省 985.211 将名额的 5% 分给河南考生,这也依然是杯水车薪,如果去查看北大清华的招生指标便可以发现他们对河南学生的招生数量是位居前列的。
可以这么说,如果郑大今年招收 6000 名河南学生,而今年的河南高考学生只有 6000 名,那么即使成绩再差也可以上郑大。这样你就明白为什么北京学生容易上大学了你去数数北京有多少 985.211
所以总的来说,河南高考难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太多,拉低了 211.985 录取率,二是省内高校太少,只有一所 211 大学,这就是最直接的两个原因。
你可能会想,那为什么别的 985.211 高校不多给我们河南一些指标呢?其实有些学校已经这么做了,无奈咱们人实在太多,二是人家省进行高校建设的时候你河南人确实没给人家直接出力,也没给人家直接提供经费,所以我们也没办法对其他高校要求太多。
高考移民是一条路,将来离开河南。还有就是等待着省内高校进一步发展,这就是现实了。
有些事,说的多了其实也没什么意义,反正也改变不了。高考难,确实是都难,毕竟这是所有高考人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为数不多的公平的拼实力的地方!至少在当前区域内是这样。
作为一个河南人,没必要怨天尤人,自己努力,收货自己的成果就好。
1969 年,为对苏备战疏散考虑,中科大准备离京南迁,根据有关部门和中科院安排,拟搬到河南南阳,并多次前往考察选址。
最后却被河南拒绝了。原因是河南省政府不想额外增加主副食供应负担…… 后来安徽省主动出来联络,把中科大拉到安庆,去了后觉得条件太差,又给安排到合肥。为了尽快安置中科大,把合肥师范学院拆分迁到宣城芜湖安庆等地,让中科大直接住进去。
其实中科大被河南拒了之后又考虑过湖北,但原本准备的地方被中科院用了,新选址还没安排好,被安徽强力截胡。
文革期间,北方、特别是北京大量院校外迁,比如北京地质学院 70 年代搬到湖南,后来又给拉到湖北,最终在武汉落户,变成了武汉地质学院。
文革后多数外迁学校回北京去了。也有些学校经地方政府大力做工作留下。比如中科大一直留在合肥,今天是安徽唯一 985,同时也方便安徽和中科院打交道,你看有多少重大科学设施放到了合肥。。。又比如武汉地质学院大部分留下,少量回北京办学,到今天变成一南一北两个中国地质大学,各自给本地增加了一所 211。
河南从地理位置上讲本可以接受不少外迁院校(离北方边境有足够距离,在苏军装甲集群突击能力之外,离北京相对中南西南地区更近交通更方便,华东东南还要考虑防备美军海上打击因素),确实也曾经是一些外迁院校单位的首选考虑,但最终却没有什么收获。
现行高考招生,地方分多少指标,源于本地贡献了多少教育资源。
重点大学录取率高的地方,一定是几十年如一日坚定支持重点大学发展的省市,尤其是大力支持部属高校的地方,重点录取率更高。
所以,唧唧歪歪抱怨录取率低(实际上是重点大学录取率,河南普通高校录取率排在前面),源于非常典型的占便宜没够的小农意识。历史不是没给河南机会,但是河南一次都没接住,更是屡屡打着教育名义侵占耕地。
高考人数多,复读比过高,优质高校(211/985 一流学科)缺乏。
我是河南农村学子,河南高考,河南读书,外省工作!
难也要看和谁比? 河北 安徽 江西高考也不容易!
想上清华北大,在哪个省都不容易? 基本上都得是本省文科高考成绩排名前 100,理科前 150! 这一群人,基本上在哪个省份高考,都不会太差。
高考本就是个省内竞争游戏,盘子就那么大,暂时扩大不了。 河南高考对于省内文理排名前 30000 的学生极其不友好,很多学生超一本线几十分,只能上个省内二本学校,在外省可以上个更好的学校!
除了人数多,就是优质高校少,只有一个 211! 上个大学不难,上个好大学比较难!
公平都是相对的,同一规则下还有百万考生! 短时间内,这种情况也改变不了!
假装分割线…………………………………………………
河南省教育厅真的是为河南学子操碎了心! 省府的高考人数统计方式为河南学子争取舆论支持/同情,争取到了部属高校更多的招生名额。尽管绝对数量也非常大,基本上全国第一,但是没有百万考生更能抓人眼球。
河南高考报考人数=普通考生(应届生+复读生)+对口招生+专升本+高职单招(3+2)
河南省教育主管部门正式对外公布了 2021 年高考全省报考人数,总共 104.6 万,其中普通考生共有 79.07 万人,对口招生考生 6.98 万人,专升本考生 18.74 万人。除去参加高职单招已录取的 20.4 万人,实际参加全国统考 104.6 万人。
从 2004 年河南统计年鉴显示 2003 年出生人口 116 万人。对应的应该是 2018 年上高中,2021 高考。2018 年河南普高入学率 55%,对应人数应该是 63.8 万人左右,而 2021 年普通高考生有 79.07 万人,那就意味着有 15.27 万的复读考生,复读比大约是 24%,所以河南高考非常内卷(人数上内卷/应届生和复读生也卷)。
庞大的高考人数,过高的复读比,外加优质高校(211/985 一流学科)的缺乏。一个高中应届生面临的竞争是空前激烈的! 这是一个河南学子的宿命,所以应努力考上大学,然后疯狂考研,为唯一正途!
PS: 以上数据为网上公开资料,可能不严谨!
实际参加人数 60.8 万,不知道是否包含 高职单招 专升本 ?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曾俊)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021 年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全省高考报考 78.3 万人,其中报名夏季高考 63.6 万人,实际参加考试 60.8 万人。夏季高考于 6 月 7 日至 9 日举行,目前 9 个科目考试全部平稳顺利完成。全省共设考点 537 个,启用隔离考点 19 个。
夏季 63 万考生,不知是否包含 高职单招 专升本?
昨天,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2021 年山东省报名参加高考考生 79.5 万人,比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夏季高考 63 万人,春季高考 16.5 万人。此次夏季高考编场考生人数为 55.51 万人,全省 16 市共设 150 个考区 342 个考点 18655 个考场,选聘考试工作人员共 6 万余人。目前,考试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就绪。
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 6 月 7 日开考。据省教育考试院通报,我省 2021 年普通高考共有 49.3 万名考生报考,较去年增加 3.1 万人,增幅 6.7%。其中,文史类 21.6 万人,较去年增加 0.8 万人;理工类 24.3 万人,较去年增加 1.3 万人;三校生类 3.4 万人,较去年增加 1 万人。4 月份结束的高职单招正式录取了 7.8 万人,参加 6 月高考的考生数为 41.5 万人
我先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就想针对那些上来就骂河南同胞说自己 “高考难” 的人说说,明明动动手指就查到的信息,偏偏不查,非要自己主观臆测。呵呵呵。
首先我们看 985 录取率:
然后再看 211 录取率:
然后再看一本录取率:
然后再看看本科率:
从本科到 985,所有录取率都是全国倒数。毫无例外。这已经属于比河北都惨的水平了。就这,谁敢说河南高考不难?选出全国最难的五个省份,必有河南。
至于天天吹自己地狱的江苏,985 率中下,211 率中上,一本率相当高,这也配叫地狱?合着自己不是最好的就是地狱了?
9、2、一本三个录取率排行榜中,仅有河南和安徽是稳坐倒五的。
人多,不是录取率分配少的理由。
另,我不是河南的,只是看不惯有些东西张口就来。
评论区某些既得利益者精致的利己主义真是震碎了我的三观。
在它们眼里,复读生不能算人。在它们眼里,教育资源差,贫穷是不舍得投资,所以活该录取率低。在它们眼里,只要比北京上海天津难就都难,你没资格叫唤。甚至我还看到过某位江苏的贵物,直言省内 985 就应该拿出至少 1/3 的名额给本省考生,南大和东南只给了 15%,太少了,所以它们太难了…
幸好我国没有让这些人管理,否则天知道我国会变成什么样。
作为一个河南人,切身回答一下。
首先自身情况,我是 08 年的大专,毕生遗憾就是没有在学业上更进一步,目前自考本科。
再说结论,河南高考难,没有凭什么,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导致而已。
再来阐述自我感触,河南,山东这是高考两大难兄难弟。
回顾历史,超一线城市由于大量管理人员,财富的聚集,势必享有一些相对特殊或比较特殊的便利权限。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的必然规律,一是优胜劣汰,一是趋利避害。
我们就从建国开始假设,建都北京,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怎么迁移大户、能人过来?怎么能让他们安心扎根北京,建设祖国。
你是当权者,你会怎么做?而高考政策,也不过是历史发展的小策略之一。
再换个思路,中国的天下是谁卖命打的?打下这些天下的大能之人,必定是国家的掌舵人,他们附带的群体,也必定有更多机会,获取一些利益。
不只当代如此,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莫不如是。
如果建都了郑州,结局模式是一样的,很可能东北三省就成了难兄难弟。
那现在怎么办?努力突破自己,突破所处阶层。有能力者,有情怀者,请去挥斥方遒,建设真正的素质教育体系。有才智者,请修身齐家,教育下一代,争取他成为大能,大情怀之人,建立下一代素质教育体系。
历史的洪流之下,都有它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人类的道德或是否观不足以定论。
教员如在,或有所改善,但也不敢说势必人人均衡,完美社会共产。
是人就有情绪,是人就有欲望。
在我看来,除非绝情绝欲,不然社会共产,难如登天。
所以我们才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先辈已经在努力,只是历史的轨迹,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掌舵的,它是整个社会共振的结果。
个人愚见,轻轻拍砖。
谁让你们生那么多人?中国产粮最多的黑龙江可是著名反卷黑天鹅。
先说结论:
(1)河南应根据高考及格率以及切实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严格控制高中录取人数,依法合规采取措施减少中考和高考复读生比例,大幅发展职业教育,引导放弃不切实际的人人都能上大学,尤其人人都能上清北的心态。
[2021 年高考,河南考生人数为何比 2003 年出生人口还要多?baijiahao.baidu.com/s?id=1707400744079219126&wfr=spider&for=pc&searchword=2003%E5%B9%B4%20%E6%B2%B3%E5%8D%97%E5%87%BA%E7%94%9F%E4%BA%BA%E5%8F%A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_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item/%E5%9B%BD%E5%8A%A1%E9%99%A2%E5%85%B3%E4%BA%8E%E5%A4%A7%E5%8A%9B%E5%8F%91%E5%B1%95%E8%81%8C%E4%B8%9A%E6%95%99%E8%82%B2%E7%9A%84%E5%86%B3%E5%AE%9A/2433659?ivk_sa=1021577i
(2)清北、985/211 高校在豫招生录取人数均为全国第一。
(3)2021 年本专科录取总人数,河南全国第一。录取本专科 69.66 万,高于中招录取人数 67 万, 应届录取率超过 100%。
2021 年高招录取本专科 69.66 万,位居全国第一,对应河南 2018 年中招录取人数 67 万,录取人数高于应届高考生人数。
河南高考本科录取人数 28.73 万 (按河南自己的一分一段表,2 本以上 37 万,理科 28 万,文科 9 万,我比较认可这个 37 万数据,但计算就不改了),位居全国第二,比第一名 28.82 万仅仅少 900 人。应届本科录取率 42.88%,应届本专科录取率 104%,超过 100%。
如果按河南考试院发布的的 2021 年高招一分一段表,2 本以上 37 万,本科应届录取率:37/67=55.2%。
(4)2021 年河南 104 万考生,70 万考生(占比 68%)总分低于满分 750 分的及格线 450 分(及格分)。
而本科录取人数 37 万,上述数据可以得出,而只要得分率超过 60%,就有机会上二本。理科甚至只需要 400 分就可以上二本,文科 466 分上二本,略高 450 分,得分率 466/750=62.1%。就是说,你理科总分不及格也能上本科,文科及格线略高就能上二本。
这是哪门子的卷啊?哪门子的地狱模式?
~~~~~~~~~~~~~~~~~~~~~~~~~~~~~~~~~~~~~~~~~~~~~~~~
欢迎转载和编辑,放弃所有版权。
欢迎转载和编辑,放弃所有版权。
欢迎转载和编辑,放弃所有版权。
(全国 2021 年高考报名人数 1078 万人,河南应届生 67 万,与其人口占全国比例相当。但河南所说 104 万考生为采用不规范统计口径)
~ 以下为过程稿及部分论据数据支持~ 分割线
结论 1:
211 和 985 招生人数,河南均为全国第一。
(1)985 招生人数以 1.2 万名列全国第一。清北招生人数全国第一。c9 招生人数全国第 5。
2020 年 39 所 985 共录取 20.5 万本科生,其中河南招生约 1.2 万,占 6%,人数最多。
(2)211 招生人数,河南以 3 万名位居全国第一。
结论 2:
河南 2018 年中招录取人数 67 万,2021 年高招录取本专科 69.66 万,位居全国第一,录取人数高于应届高考生人数。
河南高考本科录取人数 28.73 万 (按河南自己的一分一段表,2 本以上 37 万),位居全国第二,比第一名 28.82 万仅仅少 900 人。应届本科录取率 42.88%,应届本专科录取率 104%,超过 100%。
所以,河南高考难度在于自己卷,太多社会考生参与。(鉴于评论区引用了,就不删了。但此句话作废,卷啥卷,及格就能上本科,太舒服了)
结论 3:
清北 985211 双一流就只招考河南考生才会让题主满意。
不,只招题主,让题主先选。
结论 4:
河南中招升学率太高,把数十万不具备学习能力的年轻人错误录入高中,浪费了原本并不富裕的教育经费。
2021 号称 104 万考生,其中只有 46 万理科考试得分超过 180 分,而总分是 750 分,得分率低的令人发指的 180/750=24%,甚至低于四选项猜一的概率分 25%,简单说这些人就是 “重在参与”,图个乐。
得分率 60%,450 分的考生理科 22.1 万人,文科 11.1 万人,合计 33.2 万人,占 104 万考生的 33.2/104~=32%,低的叹为观止,这就是所说的高考难?这就是地狱模式的卷?这简直天堂模式的舒适!
再看分数线:
你说只要门门功课考百分制的 60 分,就能上本科,还说难!哪门子的难?
数据出处:
理科 3 万名即可入 211 高校学习。
河南一亿人口,按 80 岁平均寿命,平均每年人口 125 万,你有 104 万参加高考是好读书是好事,但以此为基数哭穷喊冤就过了吧。你要是一亿人口全复读参加高考呢?
结论 5:
评论区有个号称做大学教师 21 年(12 年?)的,喊冤中招 50% 录取率低。这,也怪教育部,怪全国人民对你大河南不好?再说,50% 也不是最低的,数据查证一下很难吗?这位哪个三本大专教书,不怕误人子弟?
高中建多少,在哪里建设 怎么建,全部都是你河南自己可以决定的吧?这也喊冤喊苦?
全国人民已经对你们河南不薄,好吧!
中央净转移支付给你大河南的约 2700 亿人民币,仅仅次于战略大后方四川和北大仓黑龙江。你们还要怎么样?!!!?还不知足?
(评论区还有人精算师,算出青海人均获得转移支付最多。服了)
[2020 年各省净上缴中央税收排行榜单出炉_手机网易网3g.163.com/dy/article/GF2ORV3905373W44.html?spss=adap_pc
结论 6:
国家从来没有把河南定位为只是粮食供应基地。
国家 156 项苏联援华项目,河南不少于 10~13 项,占 1/15 强。这可是 50 年代下金蛋的母鸡啊。
他们选择性忽视。
这就是他们口里说的,国家把他们定位为粮食生产基地。
洛阳一拖的建设方案,还得到教员的亲笔批示!还说国家把你们定位粮食生产基地?
[中国一拖选择厂址,为何选择洛阳?毛主席一锤定音,亲自批复建厂_手机网易网3g.163.com/dy/article/FQH7350F0534BKU5.html?spss=adap_pc
1. 洛阳热电厂
2. 洛阳一拖公司(洛阳拖拉机厂)
3. 矿山机器厂 (矿山机械厂)
4. 滚珠轴承厂 (洛阳轴承厂)
5. 铜加工厂
6. 高速柴油机厂(原名河南柴油机厂)
7. 耐火材料厂 (原洛阳耐火材料厂)
8. 黄河冶炼厂
9. 三门峡,中国水电建设第 11 工程局或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10. 焦作中马村立井(焦作矿务局)
11. 郑州火车站
12. 平顶山 2 号立井
13. 作为 156 个关键工程项目之一,在东德的援助下,一个专业生产用于机床工业的人造金刚石的企业在郑州建成。(现不详)
数据出处:百度百科知道
[苏联援建新中国的 156 个项目到底是哪些_百度知道zhidao.baidu.com/question/1387264816609700100.html?ivk_sa=1021577i
结论 7:
粮食生产有贡献(可提供 4800 万吨,假如质量按进欧洲出口标准则每吨价值 315 美金,汇率防杠按 8 元,价值约 1200 元),但中央转移支付力度更大(2753 亿)。
总有人说河南养活了全国人民,那看看怎么养活了全国人民。
河南额外能提供给国家粮食与国家支付转移对比。
以下非精算,尽量往多的算,比如汇率按 8 元 / 美元算,而且认为这粮食全部无偿交给中央调拨。是不是无偿调拨,我就不知道了。
[中国粮食自给率 (中国粮食自给率 2019)- 萝卜建站www.luobojianzhan.com/p/341527.html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luobojianzhan.com/p/341527.html)
河南粮食自给率 140%,按河南人口 1 亿算,额外提供了河南以外全国 4000 万人的粮食。我们以河南主粮小麦算。(不算辅粮了)
按人均每月每月 200 斤,每年 2400 斤计算,够多了吧。
(400 克 0.8 斤每天每人,即每月 25 斤可维持生命,为防杠,按 200 斤 / 月计算,且心算方便)。
4000 万 * 200 斤 / 2000=400 万吨 / 月。
国际市场小麦离岸价 fob 为 315 美金每吨,
价值为:400 万吨 * 315$/ 吨 = 12.60 亿 $/ 月
折算人民币:按 8 元 /$,好算,防杠,总计约 100 亿人民币 / 月。
全年:100*12=1200 亿。(400 万吨 * 12=4800 万吨)
这里,4800 万吨粮食,约占其 2020 年小麦粮食总产量 13434 万吨的 36%。
4800/13434=36%;
剩下省内:13434-4800=8634 万吨。
剩下人均不到:
8630 万吨 / 10000 万人 * 2000/12 月 = 143 斤 / 月。
(所以用 200 斤 / 月,每年 2400 斤,防杠)
而国家每年转移支付给河南的 2753 亿人民币。远远大于河南可提供的 1200 亿人民币价值小麦,且前提是小麦无偿调拨征收。
9 月 9 日国际粮价要闻一览:小麦价格暴涨影响终端面包等食品价格xw.qq.com/amphtml/20210909A0D2E300?ivk_sa=1021577i
论据数据分析:
~ 分割线~ 2021 年 9 月 15 日
本来不想说这么多,有人故意混淆视听,就只好这里拿出数据驳斥。
1. 河南 2021 年应届考生人数 67 万
河南 2016~2019 中招录取人数
为何高中录取率这么低?河南中考大数据分析,看初中升高中到底有多难!xw.qq.com/amphtml/20201205A0AJJ900
2018 年,中招 67 万,到 2021 年高考就成了 104 万?天上掉下来的?近 37 万社会考生,超过应届生一半!你咋不把年近 70 的老头老太太也请过来的凑基数,那也是合法的!
2 高考应届本科录取率 42.88%,本专科应届录取率超过 100%,超过超过超过,京沪都不可能的事,你大河南还嫌不够。
应届本科专科合计招生 69.66 万,位居全国第一。
2021 年本科录取人数:28.73 万 ,位居全国第二,比第一少 900 人。要不要让教育部,补齐这 900 人?
2021 年专科录取人数:40.93 万。
合计:69.66 万(录取人数)>67 万(应届人数)
数据出处:
[河南省高考招生人数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本科招生总数全国第二!baijiahao.baidu.com/s?id=1709621760520160618&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6%B2%B3%E5%8D%97%E9%AB%98%E8%80%83%E6%8B%9B%E7%94%9F%E4%BA%BA%E6%95%B0
3 结论
清北 985211 双一流就只招考河南考生才会让题主满意。
不,只招题主,让题主先选。
~ 以下原答案,45 个字~
河南高考难啥?
你去天涯论坛挖挖坟墓,讨论过的,80 年代全国同一卷子,哪个省份分最高?何时轮到你河南了?
-—— 第二次更新 ——–
复习考研几天没看居然有 400 多条评论,好家伙!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骂我,继续诉说着河南苦河南难,我在这里再换一种方式重新表述一下。
做几个设定,
设定 1. 郑州大学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设定 2. 全国的大学的招生指标不直接分发到省分,而是直接分发到一些小地区,地区大的招生指标多点,地区小的招生指标多点。每个地区按考生成绩排名单独录取,不在进行全省的分数比较。
设定 3. 郑州大学位于郑州市,考虑到需要留住更多的人才发展本市,对郑州市的考生录取名额更多,但是由于国家号召郑州市内严格要求必须减轻学生压力不准学生课外补课,不准老师学校私自补课并进行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而省内其他地区由于审查不严,有偷偷补课的。
设定 4. 每个地区大概有一万个考生左右,教育水平各不相同(自行带入自己的老家),这些地区只录取 1000 个一本,只录一个郑大。有一个地区比如邓州市吧有 2.5 万考生,一本录取 2500 个,录取 2.5 个郑大。郑州市录 50 个郑大。
好了,可以了,我和你们没有地区对立偏见了,你们可以理性看待了。
首先看,这个录取规则公平吗,不公平,郑州录得多,而邓州人多,竞争大,学生压力大。是吧?
回答环节,1 - 郑州市录得多?没办法,郑大在郑州啊,得照顾本地人啊,不然学生毕业了谁来建设家乡。2 - 郑州的学生压力小轻松?那能咋办学生不想轻松也没办法啊省会城市,制度落实的到位,其他地区工作落实不到位啊。3 - 我为什么不出生在郑州?郑州人也苦啊,房价,房贷,车贷,生活成本,学区房,这些不得买吗。4 - 我为什么不投胎在郑州的大户人家?可以选择的话这边我建议您投胎马化腾马云的底下。
大环境看,郑州确实有优势,但这也不是郑州人决定的,而且是有代价的,只是学生辛苦的代价转移到了爹妈的辛苦赚钱上。
再看向小地方:1 - 邓州市人多,录取少,学生压力大?可是总体来说你们的郑大录取人数和一本上线人数比其他地方多啊?2 - 我们邓州市的二本生去你驻马店市随便上一本?怎么,就你们邓州市人要优越点,就你们邓州市人脑子要大一点是吧?我们驻马店教育水平低,并且人民补习意识不高市政府管理课外补习严,分数低点怎么了。就你邓州人脑子好使点是吧。3 - 你们驻马店考上郑大的分数在我们邓州只能上普通一本?确实,但是我驻马店考生能在驻马店考取唯一一个郑大,如果在你们邓州市从小长大学习补习内卷也照样能考上郑大。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从全省看,确实是不公平的。但是放在小范围里,这种方式确实算是合理了,而且竞争都是在这个小地区里,别的地区再怎么样考 1000 分录郑大和考 100 分录郑大跟自己完全没关系。其实,学习这种东西,我觉得先天是最重要的,有些时候不是努力能决定的,先天决定了你的上限,不信的话你去复读两三年试试,该考不上郑大还是考不上,而有的人一次就考上了。优胜劣汰,学校本来就要高水平的学生,好教。涉及到一个潜力的问题,落后那么多的教育资源我和你差距就这点,现在我两站在同一个起点,同一个教育资源,以后你就学不过我了,智商本来就比你高。我一个乡村高中考 500 录的郑大和你市重点高中考 600 录郑大,两人差只是哪点教育环境家庭等各方面的综合罢了,而不是智商。
我的观点**: 河南考生,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别人分数这么低居然和你一个学校而感到不耻了。我打听了几乎每个河南考生都喜欢打听对方考了多少分,然后心中愤愤不平,怨天尤人,云云。**
每个考生都值得来到他这个学校,都为此付出了在那个环境下能做到的所有努力。要是同学菜你不应该感到高兴吗?凭你河南人的身份奖学金不拿到手软?保研名额不是手到擒来?考研不是随便就上?
也别抱怨北上广深,一个首都一个国家重要经济地带,怎么比。要能选择投胎你咋不投马云马化腾王健林这种级别的起步呢。
-—— 第一次更新 ——–
先说一下吧,能刷到这个问题的,十有八九是河南高中或者大学生。总之大部分人都是河南人,只有少部分是我这样在河南呆着的外地人,因此我也不指望说服你们得到你们的赞同,毕竟屁股决定话语,这东西毕竟改不了。就当看个乐吧,评论有时间会回,没时间就算了,跟你们在这杠我也没工资是吧。
-——- 原答案 ——–
很多人的回答只是谈不公,谈河南人去其他省份考又如何如何,我觉得这是种肤浅的想法。
我是贵州的考上,属于你们瞧不起的那种考生,在河南郑大上学,眼中很多的河南人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哇,我要是在贵州考的话肯定上北大清华了。我每次都是笑笑。至少我不见得周围的河南人比我厉害多少,甚至我觉得很多都是一堆学傻了,情商低,而且在学习方面喜欢勾心斗角的人。
你说你 985 河南人去了北京考能考个北大清华,我不反对。但话不是这么说的啊,在北京考清北的人,如果从小在河南长大接受河南的教育,那也是照样能考清北的,你河南人从小在北京长大接受北京的教育也不见得你就一定考清北。
环境因素一定要考虑进去,我是个贵州人,考的差,上了郑大,可能我的分数在河南只能上个普通一本,可那又如何呢?我在河南从小长大接受教育的话,我也能上郑大。就像很多不理解的人会说我少数民族加分又怎么样,可是你们又怎么知道在我们那个地方百分之九十五的都是少数民族呢?加了和没加区别不大,只是对少部分汉族确实不公。
大环境上看,确实不公平,但是你放心,在你的竞争环境内你还是公平的。有一百万考生又怎么样,录取率是国家定的,区别不会差多少。
打个比方你有一百万考生,清华北大每年录 100 个。你说竞争大,你没希望。
现在只有十万考生了,但每年录 10 个。你觉得你就有希望了?你要竞争的只是你周围的人,而不是其他外省的考生。真以为外省的人每天划划水清华北大随便上是吧?
觉得压力大辛苦,与其考虑这么多,不如想想怎么让你们河南省的教育改革改革,学生家长举报补习班该封就封,学生该减压就减压,举报学校补课。但是你们又不敢?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斗到周围的同学,看他偷偷学了就坐不住,回到家里偷偷学。实际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内卷。卷来卷去分数卷高了压力大了,又怎么样?录取比例就那么多,分数线自然就长了。
-————- 统一回复一下评论区的问题 ———-
1. 欢迎我落户河南 / 我既得利益者 / 我看不起河南为什么还来。
答:首先我没有看不起河南,我是看不惯这里考生(可能是部分),喜欢自带优越感,总觉得自己河南考生天然委屈,其他地区考生都是靠政策才能和自己上一个学校的混子。其次,当时作为一名刚结束高考的人没那么多渠道了解这么多所以来到河南,而现在已经大四了。最后,我自己考的分数,我去哪里都没得说吧?再说我是来学习的,又不是来定居的,毕业就走,怎么搞得就像我要赖在河南了一样。
2. 河南的大学不行教育不行
答:你要觉得不行,抱怨有用吗?学业有成后,来河南的高校,多发论文多搞科研,来我们郑大,多做成果,把河南学校的名声打出去好吧,能在郑大发个诺贝尔国家还不重视你?实在不行,去努力上好的大学,然后中央选调国考进入部委,或者全国人大,发表你的意见,说出你的教育改革方案,好吧?但实际呢,有能力的河南人也不见得有几个愿意回来建设家乡发展教育的,想的都是逃出去。
3. 其他地方考生如何轻松,河南考生如何艰苦。
答:能考上清北上交复旦等名校的,相信我,在哪里都能考上。你自己在河南考不上的,去其他地方也考不上(当然,不是你在河南卷完又去其他地方考,这等于去衡水修炼了回到地方虐菜,要从小就在那个地方受教育才算)。
4. 河南就一个 211,好惨好惨
答:据我所知,很多省份好像也只有一个 211,而且完全是政策照顾给的 211 了。西藏新疆广西内蒙等,就我老家贵州也只有一所 211 贵大,而且还比郑大差很多。我寻思就就盯着好的清北上交复旦看,不对比比自己差的了是吧。
5. 河南人多,竞争大好难好难。
答:答案同 2-3 问。
你觉得人家高官富贵的孩子会参加高考?人家大企业家的孩子会参加高考?人家早就读个私立中学大学出国去了,用得着在北京跟普通人卷?
北京的普通学生可一点不轻松,教育资源好是实话,可是几乎人人都从小学开始天天奥数英语语文课外班不停,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日,假期的课外班排的满满当当,就算这样,高考清北录取率大约 0.8%,985 录取率大概 4%,也许你会说,这不比其他省份的高多了吗?但其他省份存在着相当多的农村人口,对他们来说,接受好的教育相当困难,最后与同省城市学生的竞争也更为困难,对他们确实不公平,而对于可以在城镇里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来说,他们录取进好学校的概率,就远没有真正在高考录取率上的那样可怕。而北京的学生,几乎所有人都从很小时开始天天学习而不停止(这一点上海天津深圳等地也同理,可以看到深圳的一本率与 985 率远高于广东省整体),这一点我相信在其他省份的整体中是不存在的,至少绝对没有到所有人的程度。
而北京的学生更不存在舒舒服服考入中国顶尖学校的情况。在全员内卷的情况下,考入清北的概率为 0.8%,那剩下的 99.2% 不是人了?考入 985 的概率为 4%(北京本地的 985 分数相当之高,概率远比这要低),剩下的 96% 呢?事实上,北京大量的学生流入了北京工商大学等市属的一般学校,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从小上课外班长大,学习也非常用功努力,他们为何没能考上 985、211?你嘴里的 “北京少爷”,真的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平步青云?
北京拥有 2000 万人口,这两千万里,绝大部分是非常普通的人,况且所谓老北京更是少数,相当多的人都是父母一辈来北京打拼结婚生子,他们生下来的孩子何谓少爷之说?我觉得,真的只能说中国大部分你所谓的少爷在北京,但北京的绝大部分普通人根本不是少爷。人家真正的少爷早就不知跑到英美哪个顶级大学去了,用的着跟普通人一样非死劲最后上个北京工商大学?好好想想吧你。
一句话:众口铄金。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再怎么解释也没用,更多的话不想再说了,累了。
自嗨的差不多得了,2021 高考,河南教育厅公布的数据:实际参加统考人数 104.6 万人 = 对口招生省统考 6.98 万人 + 专升本省统考 18.74 万人 + 普通高考全国统考的考生为 79.07 万人,当然还有网传 125w,是把参加高职单招的 20.4 万人一起加起来,实际上正经算高考考生也就 79.07 万人,至于各位一直宣传上百万人高考,这个心思嘛,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吗。人数算各省前列,但也没到各位河南考生口中那么夸张的地步,河南之所以看起来多,也就是其他省算人数都是按应届 + 复读来算,就河南把杂七杂八的人数一起算上。
河南难在本省缺乏 985、211 高校,这确实加大了难度,毕竟没有了本地高校照顾,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你一家,实际上除了北京、天津、湖北、上海、湖南、四川等等之外,其他的省也各有个的难处,江西、山西、河北、内蒙、宁夏、新疆、西藏、贵州、云南、海南、广西不也没一所 985 高校。
数据列完,奉劝各位一句,好好读书,成天盯着这个然后各种造谣,不如考好登天来改变这个情况,最不济也可以换个户籍,让你的小孩脱离苦海不是。
列完了数据,后续评论开始只跟北京、上海比了,这就没办法了,明明还有一大堆很惨的省份,偏偏就河南一地跟个北京、上海一比,然后大喊我好惨啊。另外还在这个评论里面扯上百万考生的,我只能说一句,师爷啊,高手呢。其实今年就录取率来看,广东才是最难的,明明是有多所高校,结果录取率只比河南高 0.21%,换算人数也就多了 1600 人,高考人数还是增加的,也有 77 万多考生,怎么就不见广东考生诉苦。
三更
这评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屁股还是决定脑袋,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数据 = 小道消息,反正就是 “百万考生”,你不承认就是故意地域黑。还有大量私信骂的,自己主动递刀子嘛?这问题里面的地域歧视答案不就有了。
另外在说一点,今年北大清华指标,河南第二,是广西、贵州的 2 倍多,是云南的 3 倍,就这,还有河南考生在裱北大清华,就离谱。
我就想问问,你的心肝脾胃肾供血都一样多吗?大脑也一样吗?
每个省都是一个人的器官,缺谁这个人都得死。
所以没禁止河南人参加高考。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生到利比亚,刚出生被炸死了,凭什么,他做错什么了,回答我。一个孩子生到迪拜某富豪家,出生就有几千万资产,他又做什么好事了?回答我。
我用这张证,用河南学生 1% 的努力就唱着歌吃着肉进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学校,住的宿舍还更好…
匿了 怕被骂
说实话,你觉得河南难,广东不难吗,本科理 432,高优线也就是以前的一本线 539,广东的珠三角录取率是很高,但你看到了粤西粤北的录取率了吗,我老家(坐标粤北)高中一所,本科率低的要死,估计就珠三角的零头
广东的考生不多吗,估计是因为没有衡水那种掐尖似的把优秀的学生掐走,所以感觉还好,我们这边内卷不严重吗,我在珠三角读书,高一高二我不太了解毕竟我有点摸鱼,高三 5:50 起床,有人甚至更早,晚上一般十二点多才睡,我是在一个普高的比较差的班,各种周末出去补习,找老师特别多(我就是周末出去补习的),两周放一次假,放假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我们这边就不卷了吗?
每次我听到河南好卷啊,其他地方的考生怎么样怎么样好不公平之类的话,我就想说哪个地方不辛苦?新疆西藏的同学不辛苦,他们教育资源极其不平衡,他们就不辛苦吗?广东的粤西粤北不发达的地方就不辛苦了吗?
你觉得河南卷,那你来一下粤北这边,连卷的机会都没有,教学质量跟珠三角没法比,你想卷都没有机会卷,大把初中毕业不读了。我妈在这里中考的时候被她班主任撺掇不要考高中没有钱途,要去读大专,(大专最后也没读成,没钱)反正我一直很想让我妈去读大学,她一直不愿意,她连中考是什么,能考什么都不清楚,能不能考高中也不知道。
我只想说别整天说河南好难好难,其他省都挺好的跟河南比简单死了之类的话语,我想怼这种问题很久了,每个省都有他的难处,我寻思着我也没说安徽不难河北不难啊,整无语了。
高考内卷是多因素的,并不是简单因为人多,很典型的就是广东,无论考生数还是录取率都和几个人口大省半斤八两,但是网络上却很少听到广东人抱怨。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本地读书风气自古就没那么强,一是珠三角就业机会多,学历的重要性没那么高。
就是因为人多而已。
14 亿人竞争 11 个中国足球队上场队员的资格难不难?
因此就说:
只有 33 万人口的冰岛足球队能参加世界杯,中国队参加不了,
是不公平?
第一人多。
第二学校少
你也不能说北京人轻轻松松清华北大,不过也确实会轻松一点。但是如果不以清华北大为目标,那确实轻松很多。北京上海的一本率比高考大省的本科率都高。北京一本率 40% 本科率 70%。河南本科率 30%
我是四川的,在成都,四川某三线,四川某五线城市分别呆了六年。四川也算高考大省,参考人数 70 万上下,录取率仅高于河南。同样一张考卷分数线比广西高四十多分,别说什么教育资源四川比广西好哈。那北京教育资源不是吊打我们盆地人民?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生在高考大省小城市的孩子就是倒霉。
在我说的五线城市的镇高中,考上大学已经是成绩年级前列的了。县高中每年都会有一两个清华北大 (有加分政策),然后除开这一两个清北的,还会有十几个个 985/211,然后一百来个个本科。然后就断崖式的下跌,剩下的一千多人全是大专。
三线城市的普通重点高中,基本上全部过本科线,二分之一过一本线。三线城市的顶级重点高中。全过本科线,90% 的一本率 (四川的应该猜出来是那个高中了)
成都的普通重点高中
绝大部分过重本线,一部分不想参考,成绩特别差的和成绩好的。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成绩好的去英美,成绩差的去澳洲。
成都的顶尖重点高中
差的就去对面读大学。好的就去清北,或者去英美留学去了。
而且人家北京上海的人真的差吗?北京上海的我不知道,成都的我知道。我认识一个朋友的妹妹,家里比较有钱的那种。(我觉得能在北京定居的人绝对远远比我们四川的有钱大部分至少 500w 资产应该有吧) 他那个表妹,从小学习小提琴,跳舞,演讲,游泳,还要请外教给他教口语。成绩也很好,现在大城市的人都很注重素质教育和英语。就算你觉得北上的人成绩没有你这样读书出来那么好
可是你们就是在一个学校上课。学历就是一样的。但是人家大概率从小还学习很多别的东西。你除了学历和他一样客观条件很多都比不过。我们这种读书读出来叫小镇做题家
大城市出生的孩子,很多方面都不一样。比如说我一个朋友,他可以一个月拿五六千零花钱,可以去买 800 块钱的小熊玩偶,可以花了光了继续找父母要钱。
我一个月拿两千多的零花钱。可我不好意思乱花,我只舍得花 1200 到 1500。多的钱我都会小心翼翼的存起来。
大城市家庭出来的孩子可以一辈子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可以不用担心买房。他们一个月在北京赚七八千也可以活的很滋润。要是你一个月在北京赚七八千你交完房租剩下的时间只能吃老干妈蘸馒头。
一线城市的孩子还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娱乐等等等等
你现在还觉得高考不公平吗?
对啊高考不公平,社会本来就不公平。高考只是相对公平,给了小镇做题家一个翻身的机会罢了。如果没有高考这样的制度。你觉得小镇做题家有多大的机会摆脱原来的生活呢。考做生意吗?至少考上一本,还有百分之十的概率吧在河南。至少本科学历能让你去城里吃口饭。做生意成功的概率不比这个低多了吗
我看了你的问题里,蛮多都是对高考不公平的不满。有什么办法呢?世界就是这样。哪里都不公平。
从你出生开始有钱的可以去更好的医院,哪怕和你一个医院出生的,有关系的都可以享受更好的病房。
公平,国家就是明面上扶持发达城市和落后省份。有什么办法呢?
作为一个普通人,要么你去发愤图强证明自己,要么你躺平默默接受。你是反抗不了所有不公平的事情的。
生活上充满了不公平。有的人就是有资历,就是能给子女提供便利。你只能说自己出生不好。可是父母他们一样爱你,你不能选择父母,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
美国很多黑人球星都是从小地方打高中生联赛打出来的。他们出生也不好,从小没有专业的训练。他们知道打球出名就能赚钱。
周杰伦小时候家境也不好,努力弹琴,十多岁就给别人做曲子。然后自己发曲子就火了。
机遇很重要,能力更重要。你现在和别人一个大学。可是你进入职场十年二十年以后,谁还在乎你的学历呢。你能和学历比你高的人平起平坐说明你牛,你和学历比你低的人平起平坐说明别人能力强。
生活不要那么怨天尤人。如果觉得不公平就去努力奋斗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后代争取可以享受到好处。如果觉得看破红尘没有努力的动力,那你就放松,以后找个闲职开始躺平。
我有几个对事情的态度我觉得对我自己克服困难有帮助
第一,做过任何事情不要后悔。你可以觉得失落不开心,但是不要后悔
第二,当你方向迷茫的时候就挑一件事情去把他做好。高考完以后很可能会目标全无。完全失去努力的方向
关于你最后说的钱就是正道。
是的钱就是正道。麻烦你活的清醒一点。钱就是正道。
钱足够多是可以买学校上的。注意不是什么中外合作办学,我说的是可以买一个 985/211 来上。
钱足够多你可以没有任何生活压力来享受你的人生,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你可以不用被工作所困扰。你可以去天天玩你喜欢的游戏,你可以去学习你喜欢的东西。喜欢画画去画画,喜欢音乐去学琴。
哪怕你以后和你小女朋友出去约会你都要付钱,如果逢年过节没给她买礼物他还会觉得你不在乎他没有仪式感。
你读书不也就是为了搞钱吗?难不成你真的喜欢现在这样的学习模式。
追更,我看很多人觉得河南是卖惨
喂兄弟们,你们身边有河南人吗?
我一个普通二本,我考了 510 进来的
然后我们系有一个河南的,考了 540 多才来的,军训的时候站我前面
四川考卷三,河南考卷一。我不说别的,卷一不至于比卷三简单而且分数线还高三四十吧。四川已经是录取率倒数第二的省了。真的是上面某些答主说的什么河南就是为了卖惨?
比的是录取率,和人数有什么关系?仅仅是因为给你的名额少。
然后中小学条件又差。
这个回答的作者,缩头 xx,ta 不敢取匿。
ta 通篇数据结论全靠想象,不值一驳。ta 挂我,挂的内容也是 ta 的想象:
事情经过:
ta 挂出来后,我问了他几次:
ta 的回答:
又一个挂我的
[本人目前在河南,我想问凭什么河南高考那么难,仅仅是因为人多?0 赞同 · 38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answer/2131674593)
[TRYLwww.zhihu.com/people/yuan-xin-67-39
](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xin-67-39)
这个人说河南省生的多,抢占了外省的名额。
我回 ta,河南生的不多,2003 年的出生率低于全国平均。
ta 开始发明名词 “计划生育完成率”
让 ta 提供全国的 “计划生育完成率”,ta 不提供。
然后,用 7 普数据 “石锤” 了我。
河南本地的学校对外招生分数低的要死,对本地高的要命。
外地学校对本地学生低的要死,对河南学生高的要命。
就比如我当初艺术校考,考了某学校第一名,一查分数,河南学生分数线比所有外地学生分数线高一百多分。
我至今想不通什么原因。
说个题外话,为啥要打教培机构?你把有钱上辅导班的换成经济好的地区,没钱上辅导班的换成经济差的地区。这不就一目了然了嘛。
这个问题其实无解。建议看看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
河南高考难,表面上看,主要还是考生多和好学校少。
好学校少。
一方面,历史问题。52 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河大被拆分的厉害,此外,89 年的时候河大站错队了,政治问题严重,同时,河大在开封,并不在省会郑州。郑大也是当时教育部照顾河南给的 211,以当时的郑州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起来的,这三个里边最菜的学校就是郑州大学。郑州大学能有今天,完全是省委省政府支持的结果,郑大一年的经费,比河南经费第 2,3,4 名加起来还要多(这个是当时本科老师讲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经费多,不做具体量化)。
ps: 河北也惨,一个 211 在天津。虽然保定还有一个华北电大的分校。不过,从长远看,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是要承接很多高校的,但具体对于河北高考录取有无帮助,等着看吧。
另一方面,我还记得当时央视曝光郑州龙子湖大学城占了太多耕地,(现在 B 站还能搜到这个新闻)虽然当时播报新闻的时候,大学城刚开始建,看起来确实是很荒凉。但管中窥豹,能看出来原因是啥。
考生多,是人口基数大和人口素质或者说学历低。
人口学历低(指本科以上,下文同此处)相对于学历高的,必然会造成生育时间提早,相对而言人口就多了。
去年的人口普查,广西螺蛳粉城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率是河南某阳的好几倍。
而父母学历低,一方面,在吃过学历的亏以后,他只会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越来越严,从而内卷就出来了。同时,人口学历低,也反应了当地经济水平不行,具体指,没有大量的,优质的第二产业或者是高科技互联网企业。
另一方面,河南农村好多地区空心化问题严重,父母外地打工赚钱,孩子留在家乡上学,由爷爷奶奶照顾,那么又会造成新的问题,爷奶受限于学历和精力等各方面,并不能管好认知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极易受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恶性循环。(事实证明,一个好的教育只靠老师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一个发小,研究生毕业在我们当地一个私立学校带过一顿时间课,后来见面他就说,我以后绝对不会把孩子扔到私立学校不管他。他自己都说,在这个私立学校拿的钱昧良心。
人口基数大,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 60-70 年代也就是现在 50 多岁的中老年人,兄弟姐妹多,即使 90 年代有计划生育,总体看,人数仍然不少。(计划生育,公职人员(包括教师在内,吃国家饭的)敢超生大部分开出公职,普通百姓直接罚款)
另一方面,当时好多四川人(那个时候四川重庆还没拆开)被人贩子卖到河南农村当媳妇。我老家就有。同时,民以食为天,你不得不承认,河南这个天下粮仓,是真的适合发展农业。
此外,经济发达地区的落户政策,大多数外来人口并不能在当地落户。
而考生多和好学校少,其本质还是经济不行。经济好了,当地居民完全可以发展素质教育,送自己孩子出国,不必挤高考的独木桥。
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又不会在领导的任上就出政绩,能放就往后推。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的问题,如果河南每个地市的政府给教育能投入自己当地政府 gdp 的 1/2 或者 1/10,一切关于教育的问题都能解决。
那么问题来了,你其他方面没钱怎么办?农业水利设施,河道清淤,城市建设等等各方面都要钱来解决。
所以就涉及到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但最起码短时间内看不到这个情况。而且从整体上看,河南 gdp 全国第五,看起来很美好,最起码比酒省和烟省这些一提起来大家都感觉穷的地方强,但算到人均和这些地方一个等级。
而且,其实政府比你们还想发展经济,经济搞好了,领导有政绩,百姓有收入,这是双赢的局面。但发展经济,一方面优质高校少,走合肥的路子已经不行了,另一方,中西部地区只能承接沿海地区的经济转移,受限于基本农田的红线,河南也没办法啊。具体的,你可以看当年河南周口平坟运动还有牧原办养猪场被叫停。
看看中国地形图,适合大规模种植的,四川盆地,华北平原,豫东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只有豫东平原,地形平坦,大部分时间没有大的旱涝,也没有地震,水量充足,气候适宜人口居住,冬天也不太冷。
另外,说一句,河南高考的内卷根本不涉及家庭条件好的和父母有眼光的孩子。内卷的大部分还是农村孩子。
此外,就我身边的同龄人(硕士及以上)如果考不上家里的公务员的话,大部分都不回河南了,尤其是读博士以后留高校任教的。
别想那么多,考出去,别回来就行了。加油。
河南中烟的那个招聘操作工需要学历高的事情,那是你没看过茅台和昆明卷烟厂。茅台管理岗 985 以上,211 硕士只能考茅台的铲酒工,顾名思义,就是拿铲子铲酒糟,我一朋友江南大学酿酒专业的硕士考不了茅台管理岗,只能去苏南当公务员了。昆明烟厂更是离谱,就操作工,普通一本考试资格都没有。
先发表对题主的质疑
题主,你显然不是学生,更不是高中生。 你是一位五十来岁的成年人。我实在不知道你写这样的问题,居心何在?
下面贴图中红框处显示的 “负民家”,很显然你是呼应上面的“富人家”。但你应该写的是” 贫民家 “ ,而你打成了” 负“。 贫与负,这二个字,按拼音输入法,完全没有关联。所以可以断定你用的是五笔输入法。 五笔法: 贫 五笔: WVMU 负:五笔 QMU 。 你是将五笔输入法中,字头拆分错误了。
所以,你假装学生,居心何在?
看了一下,你大约是 9 月 3 号注册的知乎,关注的就是河南高考有点关系的文章。如果你真是学生,还是勤于学习吧。如果你是家长,努力帮助孩子无可厚非,但你应该用在帮助他提高成绩上面。
如果你认为不公平,我到是建议你,可以向联合国去呼吁,我们和美国人民、阿富汗人民,都是同处在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享有同样的高质量的生活,请你向联合国呼吁,让美英等国家全面开放,不加限制的服务好全地球村村民。
你能做到的,我相信你,你将推动地球村走向更公正公平。
?
你可以抱怨教育不公平,但不要认为这是因为谁有钱,谁高贵。这个世界很大,这个国家也很大。
曾经我们搞过平均主义,钱没有用,粮食物品按人数发。继续按这个路子走下去,高考可以做到非常非常公平,关起国门来没有什么发达不发达地区,除了少数地方,教育资源可以说几乎一个样,全国一套卷子一起排名,可以把全国的大米混到一起,让每个人都吃一样的饭。这很公平,但是也很贫穷…… 贫穷的很均匀。其实那样也挺好的,人与人之间也很和睦,但这世上不止我们一个国家,而落后就要挨打。
贫穷的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改革开放,所以我们先富带动后富,用商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教育行业从来都不是独立与其他行业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必然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按省高考排名,其实也是保护了我们这些中部地区。
有一些不公平的地方存在,这不是命,只是发展道路上一条必须走过的路罢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不公平,亦或许这世上从来都没有公平。
假如 A 校比 B 校录取分数高 150 分,那大家会说 A 校学生比 B 校学生优秀。但…… 真的是这样吗?往后看二十年,A 校生大多比 B 校生发展的更好,有那么零星几个冒出来的 B 校生和掉下去的几个 A 校生,从宏观上看,可以得出结论: A 校比 B 校好。但作为样本中的一个人,我们还应该考虑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几个特例?是什么因素造成这些特例?
一个人优秀不优秀,不应该是取决于他能挣多少钱,能考多少分,钱和分数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的。我觉得一个人优不优秀,应该是一道论述题,出发点应该是我想过怎样的一生。每个人的出身不一样,生长环境不一样,人生观价值观都不一样,自己的故事写的漂亮,写的精彩,这辈子就是值得的。一个故事好不好,没有必要去量化。
没必要被别人的价值观裹挟,假如 A 向往权力,B 向往金钱,A 很有权力却没什么钱,B 很有钱却没什么权力,他们可能都会认为对方很失败,自己很成功。评价标准不一样罢了。还有的人没什么追求,只想快快乐乐的过一生,这也是一种选择。最好还是花点时间搞清楚,自己想要过怎样的一生吧。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诱惑,想明白这些,就不会为之所动了。
才学疏漏,胡乱说一点所思所想。
生活不易,抱怨几句当然是可以的,希望你能看开一点,向着梦想,继续走下去。最后,祝你考上理想的大学。
……
我觉得你应该是进到信息茧房里了
别看那么多关于河南高考怎么怎么地的软文
不利于身心健康
也不至于这么愤世嫉俗
录取率低是低了点
不过只要足够努力,很多人还是能够上个好学校的
这没办法,我们改变不了
不过你这说的确实有毛病
什么叫轻轻松松就能上清华北大啊?
不否认,确实可能有
但也绝对是极少数那种好吧
极少极少,
没有多到过于影响普通人晋升渠道的地步
哪怕在北京
正儿八经考到清华北大的也绝对是最顶尖的那一小撮学霸学神
放河南也照样是河南成绩顶尖的那一批人之一
打字费劲,就说这么点吧
这么简单的道理,不该不懂啊
少看点鲨掉无良营销号
真的不要再秀了,我觉得我个人说的很客观了,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吗,真的个个都觉得自己是清北的苗子嘛?真的觉得那些能落户北上家庭的孩子都是废物吗?
还有一些地域黑的,我已经明确说了我们黑龙江分数低,你还要开地图炮?你真以为自己是清北漏子呢?真把自己当回事。
我觉得你太偏激了,你该不会真的觉得在河南考不上郑大就能在北京轻松考上清北浙交复旦啥的吧,醒醒醒醒。
河南高考难真的是因为人多,你看一看,全国高考难的省真的都是人口多的。
其实高考考 985 哪里都难,差距没那么大,真的差距大的地方在一些末流二本,像我们黑龙江那些个不入流的二本,我想他们每年都招不满吧,别说你们外省的不认,我本省的都没听过,然后黑龙江每年就那十几万考生,末流二本名额多于生源,分数就超低。
哪里考清北都残酷的要死,你看吧后面北上会越来越卷,简单的来说,新北京人和新上海人都非常优秀,自然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已经不能和以前比较了,以前是什么,只要你能吃苦,发廊小妹努力都能买房。而且还有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人,直接不参加高考去常青藤。
不要想太多啦,好好努力,如果觉得河南压力大就走出来呗。
喷我的先审题,什么叫做有些人轻轻松松就能上清华北大!请河南兄弟解释一下,我相信也没多少河南兄弟会说轻轻松松考郑大的吧,那为什么意思说别人考清北就轻轻松松了。
更新:
有人说同卷同分是公平。
其实不然,同卷同分的公平前提是,建设教育资源时所有省份人均贡献相同。不然全国同卷同分,就成了 AA 聚餐时开个吃白食的,那很快,整个聚餐都会取消,结局只会比现在更差。
众所周知,中国高考,有的地方是熬孩子,有的地方是熬整个家庭。前者是应试教育,后者是素质教育。
山东说北京某年统一卷分低,其实就是这个问题,你把不同赛道的放在一起比拼,测试的标准却是应试教育,那结果显而易见,好比让海豚和马比赛跑一样。
如果要全国统一卷,那为了公平公正,素质教育地区的编程围棋跳舞乐器,甚至马术高尔夫,是否也应该成为统一卷中的 N 选 1 学科,占一定分值?不然素质教育地区家庭前期投入都清零?
======================================
并没有不公平。
1. 上海北京看似录取率高而已。
你高考是和村头普通人的孩子竞争。
上海北京高考是和全国来京来沪的精英家庭孩子竞争,本来就不可能和河南一个录取率,不然这些精英家庭都跑河南去降维打击你们了,到时候看似河南和北上录取率一样,实质你本地普通家庭完全一点希望都没了。京沪普通家庭,幼儿园时候就可以每月花两三万补课,你们河南能吗?
2. 你当年计生力度没有京沪大。
如果京沪 50 年前开始生育率和河南一样,那录取率并不会比河南高。
3. 说句不完全正确,但是很现实的话。教育资源是要靠金钱维护的。你觉得有钱的,蛋糕吃的多,不公平。有钱的还觉得,自己出钱多,凭什么不能多吃一口?
你应该感谢国家,因为如果按照出资,河南连现在这点名额都不配有。
4. 总结,目前高考已经是在人力范围内能做到的最公平了。单独看一个录取率就抱怨,并不公平,要谈公平就要全面结合历史,时代背景。
有相当一部分答主或评论在批评河南哭穷装惨,或者 “你还不是最惨的你凭什么抱怨”。我有点意想不到。
我就是河南考生。
我的省排名,在河南能报考复旦。
在其他一部分地方呢?清北。
教育不公平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希望一些既得利益者不要视而不见,更不要掉过头来进行地域攻击,类似于 “河南人学习勾心斗角”“河南自己太能生”(看看计划生育前的人口基数吧,历史悠久的的农业区域向来人烟稠密,除非天灾人祸),“河南当年自己短视,不接纳中科大”(事实是河南已经接纳了一批大学比如首都经贸,中科大只是校区被占未能回迁),“最爱装惨” 等等…… 这种带着高高在上优越感的评论,不觉得太冷漠了吗。
我们要承认,现有的教育制度有其历史原因和合理性。教育不公平是必然的,绝对的公平能实现吗?不能。
但这不是放任教育不公平的理由。我们只能说,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为不够公平的现象发声,为录取政策发声,为偏远地区教育建设发声,为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发声,以期让它更好。而不是举出一系列导致了不公平的因素,然后对河南考生(或者其他任何地方) 说,看吧,这都有理由的,闭嘴接受,别卖惨了。
讨论公平性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无知之幕。
假设我们现在都失去了自己的籍贯,不知道自己将要出生的省份,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考虑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对 “公平的教育制度” 会有更多想法。
对不对?
Run 海南啊,你看我就 Run 了,河南二本分,来海南 211…
同样是全国一卷。同样是农业大省。同样是劳务输出大省。同样是省内 1 个 211。
江西 21 年一本线比河南高 1 分,二本线比河南高几十分
20 年二本线江西比河南高几十分,一本线河南比江西高 9 分
19 年二本线江西比河南高几十分,一本线江西比河南高二十分。
主要是江西存在感低。
幼稚的提问!
你相比我们 20 年前高考已经公平很多了!今天的录取率已经很高了,你查一查 20 年前的录取率是多少你就知道了。现在已经不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那个时候常提这个。20 年来学费基本没有变化,我们算是第一波赶上大学高昂学费的。
你还是太幼稚了,等你进入社会了你才会发现高考是最公平的了!社会自古以来不公平了几千年了,凭什么你就有机会享受理想中的公平?你要是如愿了,这个社会怕是停止社会进步了!
不要把大学看做是鲤鱼跳龙门,你一跃过就能改变自身的命运,就能脱离苦海了。大学只是敲门砖,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在我们那个年代都能体会到知识贬值,学历贬值,更别提你们这个年代了。高考在过去,现在都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工具,但是到现在已经远起不到当年的效果了。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等有很多方法获得优越资源,白手起家的难度比以前大多了!
小小年纪就怨天尤人。你看到的不公确实存在,但是换个阶层,换个地域,换个人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觉得社会不公平。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省份的人觉得他们那里经济发达,教育质量高,从小各种培训班高额金钱投入,凭什么他们那里孩子上大学的录取率要低呢?不要纠结公平,社会公平不公平从来不是一个人再决定,而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每一方力量都是由 N 个人汇集的。
这个年纪看到社会不公更应该把精力聚焦到学习中。高考的本质就是分流作用,筛选作用。哪怕你们人人具备爱因斯坦的智商,但是目前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爱因斯坦,就必须进行分流和筛选,哪怕分流筛选的规则不合理或者不完善。
跨越阶层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人生路很长……..
这么说,去年 2020 年高考河南理科一本线 544 分,我同桌一女孩子拼死拼活考个 520 分,去了洛阳师范学院,一所二本院校,这分数放到其他的某些省份,能只上个二本吗?
没有办法啊,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儿上个好学校这么困难 (当然,高考肯定都不容易)。高考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跳板,让许多我们这样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请各位试想一下,当你用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符合自己水平的大学,满怀期待地进去后却发现,比自己高考分数低几十分甚至一百多分的同学还对这个学校还不太满意,这个时候,心里是何感想。
不满?愤懑?疑惑?无奈?都不重要了。省内激烈的竞争现状是不争的事实,至少现在的局面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倒不如安心地接受现状,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进入更高的学府修炼自己。
高考给予了许多人受教育的机会,确确实实是个重要的转折点,但是我只能说,它是公正的,但并不公平。
可是,那又怎样呢,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多了去了,遇见每一件事都抱怨是没有用的,奋斗才能改变你的不公平。
我国的教育肯定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哪里有完美的,让每个人都如愿的制度呢。不止教育,各个方面肯定都有不足,但这些也都不足为惧,一切的瑕疵终究会在你我的手中,在后代的手中,在不远的将来被修正。
希望即将面临高考的莘莘学子不要自暴自弃,不要只看见事物的暗面,只需自己努力,只需向上走。
愿诸君亦向上走,让我们周围的一切更好
因为人是不平等的。河南考出来太难了。
当初都是早上 6 点多锁寝室然后出来跑操再鎖教学楼只有中间吃饭的时候放风。
因为河南没有科研,没有高端制造业,不需要那么多高等院校
河南高考用的是全国卷哦 不容易出现题目特别难的情况
但河南高考难确实是因为人多
建议持反对意见的人把孩子送河南高考吧,反正他们也觉得容易。
本回答仅仅是发泄,我心中有恨。当年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我吃了很多苦。(同样是父母的孩子,偏偏出去躲计划生育的人是我,不是我的弟弟。还有父母给予的教育也是厚此薄彼。我永远都是被忽略的那个孩子)
我对自己的家乡,感受非常诚实,就是拧巴——又爱又恨的心理。
如果有人骂河南骂得太刻薄,我也会看不下去。有人说河南是个盛产农民和农民工的地方。
我想说:在这里一半人种地,另一半人寻找到了种地以外的出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种地、当农民工的。也有喜欢艺术、电影、教育、体育………
也有河南人拥有出色的天赋。
大家都还有得选。这里不易生存,还可以换个地方喘口气。比有些路全部封死的国家强太多了。这也是让我虽然恨但却没沦落到那么极端的原因。
我有点情绪化,因为最近非常不顺利,我想发泄。
———————————————
以下是正文
“部分河南人啥时候想明白不信奉多子多福了,不再积极贡献自己孩子当人口红利了。” 有位答主这句话说得是大实话,一看就知道是明白人。
实际情况的确是这样。就是架不住部分河南人能生啊!
外省早就是经济社会甚至是资本主义社会,唯独部分河南地区还滞留在农业社会,而且还是带着封建糟粕残余的农业社会。
你们看它一个省的经济总量,好家伙!厉害!但是均分到每个河南人身上,就要哭了,不多呀!
你恨它也没有,怨它也没用。因为你压根改变不了它部分地区历经几千年以来沉淀下来的旧思想。
部分河南人就是要生孩子,就是愿意生!我本人就是计划生育部门追捕超生游击队的产物。当年超生的风声鹤唳,真是让尚且年幼的我大开眼界啊!
倘若少生一半,咱不跟芬兰比,不跟德国比,咱可不可以考虑一下资源早就紧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呢?
生出来那么多、那么多的孩子,他 / 她能够得到多少教育资源呢?
只管生,不管精心栽培吗?
是不是要符合老一辈人的说法:“认识个男女厕所就可以了。” 呢?
是不是依然用封建糟粕的思想去安排:“女孩不必读那么多书,能够上个初中再出去赚钱补贴家用就可以了,反正以后总要成为人家的人。” 呢?
是不是依然觉得 “孩子成不成材那要看他自己,他长成那样的人怪谁” 呢?
高考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我个人对于这种越贫穷越要生孩子是非常愤怒的,甚至是带着恨意的!因为我自己就来自这样的家庭!我恨不得把 “请戒掉你的繁殖欲” 拍到自己父母的脑门上!
生!生吧!短视且愚昧的人群(说的就是我的父母)!最好是把人口生到一百亿!一千亿!塞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缝隙!把原本就匮乏的资源彻底消耗殆尽吧!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 1,河南人口多;2,河南所处的华中大区另外两个省份湖北湖南也都是人口基数大的省份全国前十,互相容纳很难;3,河南省内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全国相比不是很好,难以保障本地学生的需求
所以河南考生想上大学还想上好大学,主要的出路就是出省还是出远门,但各地出于保护本地人口教育权利,自然的都会对跨省报考予以一定分数上的阻碍,这个现象全国都有,而河南(和山东)是被打击比较重的
有钱?有钱并不一定有用,很多时候没用,运气更重要,投胎投对了比钱有用的多。辛苦赚了几千万,去北京连个户口都落不下,而北京的某些二溜子,因为爷爷当初是某个机关单位锅炉房烧洗澡水的,单位还改制过几次,家里分了很多套房,不卖不是钱一卖能上亿,人家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做。
扩招这么多年,早就人才过剩,现在的条件,如果你还没高考或者认识还没高考的孩子,不建议去北京上海,尽量往其他省份考虑,比如辽宁,学校不错,分不高,生活好适应,本地就业压力不大至少比回河南轻松,河南就是因为人口太多很多事儿都要十个人挤一个出来。
心态不平衡时候看看河北,河北在许多方面都是全国最惨
感恩就行了,这个问题不人天,则无解。
其实大多数网民都没有研究过国内教育。
我以前做调查时候,正好有数据我就随手用了,这个数据主要就是看各省高考得分率的,因为主观题全省可以普遍压分,客观题人家对了就是对了,这总没法改。从得分率来看最高的是江苏,北上,浙江。河南得分率是倒数。
然后作者觉得不公平,因为很多人参加高考压根不写,所以他剔除了高考得分很低的,比如河南 180 以下的不计入得分,最后算出得分率河南仍然倒数。然后他又加入啥因素我没太看懂,大概意思就是主客观分开,因为主观题打分有误差,最后江苏还是强于河南。得出这个结论并不奇怪,人家每年砸那么多钱进教育,要是比河南差反而没天理了。
这就得出结论了,就是河南每年清北 270 名额,如果真全国统一出题统一改卷,河南连 270 个名额都拿不到。就算能拿到,抢的也是西藏,新疆的名额。
如果类比的话就像篮球,中国网民抱怨我们 14 亿人,只有 20 支 cba 球队,按一个球队 15 人算只有 300 个名额;美国 4 亿人却有 30 支 nba 球队,450 个名额。所以在中国进 cba 是地狱难度。
这话咋一听很有道理,概率学基本知识嘛,但是真要放开市场全球统一选秀,中国人能进 cba 的只会更少,能有 10 个都不错了。
不是河南多么难,而是高考本来就那么难。
只需计算一下全国的 985,211,本科平均录取率,再算算自己省应该得得多少,还差多少,就能知道,就是把京津沪平均了,高考还是那么难!
河南最喜欢和北京比清北,这一比差几十倍,好家伙这还得了,好像如果平均录取率是不是河南一下能暴涨几十倍。然而事实呢!清北在河南总计招生约 400 人。前几年有一年是 450。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河南分到的清北恰恰就是 450,如果按照考生比例,河南能分到 650。这说明,如果平均录取率,河南也没法暴涨几十倍。
可能很多人会说,即便没有大改善,多少也会有小的改善吧!没错,平均录取率对大省来讲多多少少有点改善,虽然远远达不到期望值,但大家内心也会平衡一些。
因为前边有回复出现明显误解,我再补充一句,我不反对要求公平,这个回答只是从数据来说明平均录取率后各省实际录取率不会有明显改善。
根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 2020 数据,北京 985 录取总计约 2900;211(含 985)约 8900。含所有录取形式,即保送、文体特长、统招计划,强基计划。
有一张 2016 的表:全国一年,985-19 万(不只是否含留学生),部属 211(不含 985)-17 万,省属 211-17 万。
2019 年,全国本科招生 405 万;2021 年,全国本科招生 485 万(不知是否含统考专升本)。
为什么河南人啥事儿都能得出 “富了就什么都对了” 这样的结论?为什么 “喊穷” 能成为你们的共识?人们对河南人的批评不是因为你们穷,知道吗?你们如果抱有这种念头,万一真富了那可真就是灾难了。有道德品质的富起来,别老盯着钱,好吧?这是逆耳忠言,你们开开窍吧。
就河南难了?从我这西工大当年录取来看,河南线也就 632 左右,河北 650+,浙江 650 左右,湖南 622。差的了多少?而且河南河北中学的教育质量那是全国都知道的,你要是在湖南学习,湖南考试,也不见得好多少。广东可能是因为比较远吧,分数线才 590。好,你觉得每个省分开排名不公平,那全国一起统考排名,你敢和河北的卷吗?你敢和江苏的卷吗?有人说北京进清华北大比例那么多,但是你怎么不想想能在北京落户的是什么人,他们的孩子接受各种的教育有多好,你在北京考试能上清华北大,相当于是人尖里面当人尖,也是老卷逼了,虽然可能比其他省份稍微简单一点点,但是照顾本地学生的政策在高校很普遍啊。而且高考不能一考定终身,我认识一个河南的大哥,本科是二本的,但是大学非常努力,保送上来直博,还第二年换了学院,现在西工大读自动化博,这样操作还蛮少见的,本校的也不一定能换成学院。现在还有了个小工作室,拿了一些国家级的特等奖一等奖,这已经很牛逼了。所以不要只看到高考。
你既然知道,还在这里泄火什么啊,公平是说给你们听的啊,只是让你觉得,路是自己的,努力有啥用。报名是报名,去参加考试的有多少人啊,参加完一场少一些人,到最后能参加完考试的没多少人了,把那一百多万能去掉好几十万呢?别被忽悠了啊。
有可能是因为地多
每个地方都很难,高考是全国高考。
这辈子努力点,出国
下辈子努力点,投个好胎
确实,河南是高考大省,人多,所以竞争很大,在录取比例上看就很难。
人多 除了郑州其他地方穷 大学少 考不上回家种地给一线城市供粮食 能走则走
当然不是人多这么简单。
现在网上流行批河南计生执行不到,但就现在的形势,还真得亏河南超生,不然奉孝的生育率估计要到底了……
众多周知,河南是农业大省,主要保证粮食,可种地人也不需要太多,那河南人多的就可以做廉价劳动力,可是人老了太多了不好,那就少发点钱,农村一年一百多,遇病直走。
完成了为奉孝当工具的一生。
哎,我的心里只有感恩。
批判问题很简单,解决问题很难。
除非你能给出更好的方法。
光喊爱,正义,公平之类的,
是没有效果的。
其实是由中国的城乡结构所决定的,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力,采用了城乡二元化的结构,工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地之下,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农民和工人的联系。农民天然地被当做国家建设的牺牲品。
国家的政策其实有意无意地将河南作为一个洼地,河南的角色更像是国家发展的牺牲者,高考只是一方面而已。
因为河南是由农村和小镇构成的,农民多,外出的农民工也多,工农剪刀差把上两代农民当做牺牲的一代,政策等等都由往城市倾斜,农村以及小镇的教育水平与城市产生了不可弥补的差距,加上大量农民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没有意识地被驱逐出农村到城市打工,导致了教育鸿沟的进一步扩大。
假如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录取,势必造成教育的竞争激烈化,教育资源在学生为了提高高考分的内卷之下被无效消耗,素质教育也根本搞不起来,教育改革的阻力不是当前食肉者所能克服的,教育必然始终原地踏步。
另一方面,高考其实是一种在职业的阶级性上分化的制度,部分人能通过高考所带来的制度化标签,满足自己的上升需求。但国家也需要一部分人,愿意组成社会的底层架构,他们对未来没有多少提升的希望,愿意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定程度地被剥削,提供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人口红利本身就是庞大的社会底层所带来的并不太现代社会的效应。
提到公平,河南可能需要历史性的教育补偿。
人口大省高考有几个简单的,广东、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北、广西、江西哪个简单。
一个答主说没有一百来万,也就 79 万
“也就”
我是河南人,我也很反感到处哭穷的,但是轻描淡写一个 “也就 79 万” 让人难以接受。
你跟他聊好学校,他跟你聊青藏滇蒙贵也就一个 211。
你跟他聊分数线高,他跟你说清北在豫录取人数。
根本问题在于录取率,一本上线人数还是河南高校拼命扩招扛起来的,你看看郑大河大都多大规模了,郑大一届本硕博两万人。
郑大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有这么一句话:(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河南考生每三个上 211 大学的,就有一个上了郑大。
就这还被人嘲笑,说你大而不强,质问你凭什么能进 B 类。
捎带问问国际足联,为啥 14 亿人的中国上场球员与 300 万的卡特尔一样多
卖惨工作做不错,有点乞丐那味了
河南人要种地,要提供廉价劳动力,要被地域歧视、、、如果高考容易了这些事情给谁做?
没见识了吧,真以为北京人就清华北大随便上。你在河南考不上北大在北京也一样。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录取率高没错,但五环外很差。
和人多一点关系都没有!!!
高校的本质是什么?
福报那位为什么创立学校?
河南高考难本质是河南穷
发展差
因此竞争激烈无好企业且无强高校
所以想要出去就得考超级高的分
举个例子
思考一下清华大学是想要本校的学生当研究生还是外校的呢?
答案绝对是本校的
外校的想过去门槛它就是高
同理上海的大学是更想要上海人来上还是河南人来上?
我说的已经够明白了
看不懂的别再玩知乎了
结果是这些有好高校的地方(985)把没有好高校地方的尖子掐走
恶性循环
只在别人限定的规矩里玩?
和自己人竞争头破血流?
好好想想其他路子吧
以前有个大家族,老头子有点本事,每年会给家里人发钱。几房兄弟就这个钱怎么分配,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房说,我是嫡长子,应该多分。
二房说,新时代了,不兴这个,按人头平均分吧,哦,对了,女的不能分。
三房说,放屁,男女平等,家里家务都是我操持的,应该按家务时间按劳分配。
四房说,我常年奔波在外,还不是为了这个家。谁赚钱多,谁分得多。
五房说,你赚这么多还要分得多,有考虑过我天生残疾的感受吗,应该过得苦的分得多才公平。
六房说,传宗接代才是头等大事,我生了五个儿子,你们最多才一个,应该按孙子人头数分。
七房说,要不就平均分吧。
一二三四五六房齐声说,按哪个标准的平均分,老七你对家里啥贡献都没有,开口就要那么多,合适吗?
你们来想个方案,可以让这家人各个都满意,不会说出最经典的那三个字,凭什么?
凭什么一句努力就要抹平智商的差距。
凭什么一句公平就否定别人几代人的积累。
人活一次,有什么牌打什么牌。俩王四个 2 当然很好赢,33344456 也可以出飞机。当然,你要是 3/5/7/9/10,那就洗洗睡吧。
前面贵州的那位,我发这个就是为了反驳你,反驳和你一样的既得利益者
你说高考是省内竞争,没错,但北京几万人清北 300 个名额,河南 100+w 清北 100 个名额,公平吗
你说能在北京考什么
不仅是人多,好学校少
全省就一个 211,每年考生 100+w,能不难吗?以前三大高考大省是江苏 山东 河南,这几年江苏掉下去河北上来了,毕竟人家江苏有 8 个 211 和 2 个 985,人口相对来说没那么多,山东咋说还有个 985,河南河北是难兄难弟,俩省都是只有一个 211,而且河北的还在天津
那些哔哔高考很公平的,欢迎你们落户河南,嫌弃河南的话去河北也行
有些人就是占便宜没够,北京高考就是容易,高考人数少,但是好学校多,一本率 40%,本科率 70%,数据不会骗人。03 年高考全国统一卷,北京的录取分数线比山东低 100 多分,结果仨山东考生把教育部给告了,从此自主命题,北京卷在高考大省的学生那儿是拿来提升自信的
曾经在河南待过一阵子,我就没见过独生子女,那边一家俩娃是标配,仨娃很普遍,我同学爸爸是校长妈妈是老师,为了生她把她户口放在亲戚家,从小养在亲戚家,计划生育没那么严时又生了个弟弟才停下来,这是吃国响的,一不小心丢工作,那儿没国响发的咋生,你们脑补吧
同样的一卷范围内
河南难锤子
当初同一届的进来的生源
我只同情河北的孩子,人家那分数是真的高
至于你聊录取率…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
河南高考生多不多,多
但不好意思,从一卷的分数上来说
能打的不多
你河南高考生的同一高校的投档分
和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有差很多吗?大佬们
与其说河南高考难
不如说河南由于经济、教育原因导致的
我真是纳闷
明明无论从哪个分数来看
河北的孩子都是最惨的,分数明显高其他地区一大截
我也很少见到河北的孩子到处说
你河南人多有啥用请问
能打的多吗?
最后分数不还是在中部和其他兄弟省份差不多
真正论大学生源质量比较
河南考生在大学表现也一般啊
比江浙差不知道哪里去了
在中部都谈不上好
一天天叫啥呢真的是
没有那个命呗,你抱怨啥,还不如好好努力!
实在不行,你可以换一对北京的爸妈呀,顺便拿到北京户口,完成你的名校梦呗。
在知乎问啥子???
超生的时候
享受人口红利的时候
用人数堆积 gdp 的时候
也没见你们这么生气啊
除掉北京等有其他因素影响的地区
咋的,好处都是你们的?
你们说不过 hn 人的,你解释清楚道理 A,他们扯道理 B,你再解释清楚那个道理 B 他们会继续用道理 C。
反正全中国人都欠 hn 人的(有本事别吃我们的粮食啊,真 nimua 的艹了,你们免费给我们的?),就他们高中累,高中苦,别的省的高中学生快乐的和神仙似的。
天天说啥我这个分去哪里咋地咋地,那你赶紧去啊,你去人家哪里读三年高考呗?
河南一本学生的努力程度到江苏只能读二本,河南一本学生的监护人花费的金钱和精力放到江苏只能读三本
轻轻松松上清北?想啥呢孩子,任何一个区域的孩子都不可能轻轻松松上好大学的。河南人是多,你觉得不公平那就努力给自己更好的选择,河南能上清北的学生也很多啊,而且还有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可以报,这些学校还基本都是优质大学,很多省市和直辖市是不具备这个政策的,除了郑外,省实验这些升学率高,具备天时地利的左右,而且看看今年河南高考成绩优异的,不乏农村高中的同学,是靠努力得来的啊。调整情绪,好好努力吧
全国高考是分省录取的,排名仅在一省(直辖市)进行的。
所以一个省高考名额分配主要取决于两样。
1、每年考生多寡
2、该省高校招生人数 因为任何地方的高校对所在省(直辖市)多少有些照顾
最好的是考生少而高校特别是优质高校多。如京津沪
其次为高校较多而考生较少 如东三省
再次高校较少而考生极少 如青海宁夏等
最次为高校少而考生极多。如河南省。。。。
为什么河南高校少 优质高校少呢?
因为现代高等教育是个舶来品,是个洋玩意。舶来品洋玩意天生就和河南这种中原腹地没有关系。
历史悠久的地方换一种说法常常就是落后。台湾香港历史悠久么?完全不悠久人家没有任何包袱。
越靠近西洋,高校才会越多。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产生于通商口岸天津就是这个道理。在中部,武汉才是通商口岸,再考虑 50 年代院系调整大区首府优势更多,所以河南的高教就不行了。
投胎成为 HARD 模式 那么选择离开才是正道。
这世上怎么可能有公平的事情?
一个人的出生是决定不了的,他出生的时候,家庭,地区,社会资源这些因素已经被决定了。而这些事情没有一件是公平的。
回顾过去,你出生在河南,你祖辈在河南,那你父辈,爷爷辈,有没有人成功到别的省区落户的呢,有的话那个人凭什么不是你爷爷或者你爸爸呢?
那凭什么他们去别的省落户了,他们付出了,就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河南孩子竞争呢?
高考本来就不可能公平,有些地区就是高人一等,河南人会想凭什么我们累死累活考那么高分还不一定上清北,北京人会想凭什么我们出生在北京要和你们河南人累死累活去竞争。
问凭什么的时候,也要从另一个方向问凭什么。
凭什么河南高考那么难,凭什么河南高考要和别的地方一样难。
高考已经尽量给你公平了,没有家庭,资本,社会资源,可能以后你连和河南人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哎,现在都有人吹河南高考了,说一个事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们镇内有个人,成绩在本省内只是一个二本水平,人家家里有关系,到河南南阳下面某县参加高考,直接上的兰州大学,你可以去查一下上个世纪兰州大学在国内是什么地位。从上面这个事实可以看出河南的教学水平是什么样子,河南是人口大省,参加高考的基数大,可能导致录取率之类的数据低一点,但教育主要看什么?看质量的好吧。
高考按省划线,你自己没投胎到高考容易的地方,又没有改变高考制度能力,在网络上发这么一个无用的帖子除了增加你自己的负面情绪之外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说,有发帖子的时间,不如好好学习,提升自己排名!
自己看看河南复读生有多少?江苏我高考那年两个公立高中加起来二十多个复读生(一号不缺钱不缺好生源所以不收复读生,只有二号收,不同选课就在各个班插一点),你河南那么多四年复读生抢三年应届生名额,恶性循环凭什么分数线不高?
教育二大作用,一选拔人才,把最聪明能干的人选出来,经过教育建设国家。二为各地方教育储备人才。所以各省都有名额比例不能说都不公平。但是现在世界是五百年未有之变局。为什么这样说。500 年前,奥斯曼帝国挡住了西方通向东方的道路。而欧洲冬天雨夏天旱的气候,必须半农耕半畜牧。到了冬天,没有香料,食物难以下咽。怎么办,只好大航海找到新的通向东方的道路。而这需要新技术,新人才。然后产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果大家都知道,就是地面最强的奥斯曼帝国变成西亚病夫。大清帝国变成东亚病夫。今天第四次工业革命就这眼前。国家需要最聪明能干的建设国家,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第四次工业革命能够实现。无限的能源,农业种植可以工厂化,生物制造如果能实现。天生万物的天就是有生物制造和原子制造技术的人类。武器方面微波武器将建立能量罩可以烧化一切物质。所以高考应该成为选拔人才的工具。教育部直属高校一半名额可以全国统考全国排名。其他一半按各地安排。这样二方面都可以兼顾。水平不行的愿赌服输。就像科举制。谁作弊,诛灭全家。所以历朝历代作弊很少。大家都没什么话说。只能题目,判卷有偏好。
为什么很多答主不让回复?国家有分工,大家都可以照做。农业种植效率低,没有工业效率高。但没有第一产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浙江三山六水一分田。不可能定位农业种植省。因为不具备条件。浙江工业效率高需要大家学习,但这和中国的人才选拔特别是少数天才选拔出来建设国家。有什么问题。税是有转移支付。但这是国家定位。和选拔人才有关系吗?
楼主,你现在满脑子怨气,也很难听的下去别的话。
我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天,你飞黄腾达了,有钱了,你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教育?让他去最好的学校?让他可以不用挑灯夜战,而是多发展一下爱好,上上兴趣班?
那如果有一天,别人和你说,你的钱,要分给别人,让别人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你自己的只能保留十分之一,你怎么想?
你要是能听的下去真相,那大概就是
北京有 10 个考生,河南有 200 个
北京建了 20 所学校,河南建了 2 个
假设一个考生就会占用一个学校
然后北京留了 5 所学校,让自己的 5 个学生去,录取率 50%
剩下 15 个分给全国各地,分享率 75%
其中河南人最多,分到了 3 所,而他自己的 2 所没有分享,或等价互换,分享率 0%
所以河南可以让 5 个人去上大学
录取率 4%
到底什么叫公平,你来告诉我。
公平,就是河南和北京按照人数比例分大学是吧,最后北京的大学 95% 都是其他省?
那我保证,以后没有省愿意投资高等教育了。
你应该问问,为啥陕西不属于江浙这种发达省,又不像内蒙西藏地广人稀,为啥一本率这么高???
人家政府真的做到了,科教为先啊!
那不是说说而已啊,那真是几十年前,嘞着裤腰带过日子,养大学啊,现在熬过来了啊
公平,不等于公正。
西方人不懂,东方人也不懂吗?女拳本质是什么?
题主的问题貌似在谈教育资源不均,我本想安慰,但一看问题描述,发现只不过又是抱怨出身不公的牢骚话。我只能说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是不存在的,现有的分配问题怎么解决我一个俗人也没啥办法。
不谈什么大政策,什么财富分配问题,我不想辛辛苦苦写一堆被封禁。
我只针对题目回答。
“凭什么河南高考那么难?”
教育问题实际上是经济问题。
首先我们要达成共识,所谓难,不在于考试难度高,而是录取率低的问题。
与之行成对比的,比如我是上海的,我们那的高考录取率明显要比河南高很多。
那我们能不能改变这一 “不公平” 的现状呢?
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录取率平摊,让各个地方录取率相同。
问题在于,对于那些教育部直属的院校,你可以轻松地强制要求录取率,但一些地方政府扶持的院校,你很难用中央的命令去强压。因为地方政府会说 “这是我们自己花钱养起来的学校,为什么要用我们的财政支出去养其他地方政府的人呢?” 话是这么说,但现在绝大多数政府乐于给直属高校行方便,因为这对本地教育与人才培养是有长远好处的。
目前大部分顶尖高校都是教育部直属的。但如果现在突然一系列新政策导致各地直属高校招生率平摊,那会发生什么?
首先,地方政府不乐意把钱给这些直属高校了,他们更喜欢把钱给 “亲儿子”。就拿上海新开的“上海科技大学” 做例子,这所学校我去住过几天,可以说是富得流油。可能我见识少,这所学校是除了那种给钱就上的 “民办国际高校” 以外,内地本科住宿条件最好的高校。给我一种香港高校的富裕感。
看财政支出你感觉好像上科大经费还不如上海大学多,实际上上海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在科研经费上输血很多。前段时间热议的上科大重金聘用日本教授,还有他们各种最新的科研仪器,全都透露着富裕的气息。
这种院校的招生方式也不同,乍一看和其他院校并列在招生手册上,但分数高得有些不符他的身份,我高考那一年他的分数与顶流 211 持平,要知道他当时连研究生都没毕业过,教学水平完全是未知数。
绝大多数人自然不会用一个还算不错的成绩冒这样的风险。我也不需要考这么高的分,通过一个类似开放日的活动,他给我一个评级,得到了 A 的成绩,高考分数就可以降 30 分录取。当时与我开放日搭档的是一个厦门小伙,我感觉他表现和我差不多,最后他的评级只有 C。我现在有些怀疑,这个评级和我是哪里人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我讲这个例子是想证明,对于地方政府,他想包庇本地人是很简单的。
这些还是低级的窝里斗玩法,真正的中产阶级早已把孩子送往国外。真正富人家的孩子总能在经历艰苦卓绝的奋斗后,靠他爸考上名校。
呼吁教育资源平均分配的都值得尊敬,他们想获取知识,提升自己,如果社会没给他们这个机会就是社会的问题。但题主这种借着教育问题抱怨出身的牢骚话实在缺乏营养。估计是抱着所谓靠高考一举翻身的想法,但也学得不咋地,只好用教育资源问题借题发挥,愤世嫉俗。
如果题主内心真是这样的话我还能安慰他一下,我考上了 985,但我们家还是远远没有那些不写作业,去美国上高中的中学同学家有钱,高考翻不了身。
最重要的原因是招生比例
说明:(假设清华每年招 100 人 对北京 5% 5 个人 对河南也是 5% 5 个人)想象下有多可怕
再搭配上每年庞大的复读生群体
但是也不可能实现按人口比例公平招生
外省的省属市属高校不可能拿本地的经费去培养你那么多河南人
而且背后大概率还有一些政治考量(嘘
反正 省内再建大学也很难养得起 建起来也吸引不来师资 学生毕业也没有相对应的就业岗位 还是要跑 因为整体产业结构还是不行 工资不高又不得不用低端产业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 恶性循环了
能保持目前每年郑大河大教育经费几个亿的提升 这四五年内已经把省内一堆二本变成一本 对河南学生和家长已经是莫大的安慰了 要知道郑大早就是全国在校生数量第一的学校了 然而高校是不可能永久扩招的
短期内来看无解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20 年的周期很短
对于我们这些活在其中的人
那就是小半辈子了
尽量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别在这继续地狱难度了
但是也不要太焦虑了 高中直接分流 50% 就算本科往上 也难以实现所谓阶级跨越 大部分孩子的就业情况最终还是取决于家庭综合实力 这能带来的资源 机会和信息差距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读书总比不读书容易的多 不适合读书 有天赋的就继续读 那不适合读书的健康平安度过一生就行:)
横批:赶紧跑吧
加一点自己的暴论:既然没办法提升高校在河南的招生比例,我建议省教育主管部门拿出点决心来,把双减政策拉满到高中。
一个省内的自相残杀是血腥而又毫无意义的,因为分数相对于排名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不过,假设真的按我说的这么做了,我猜他们不会提高对河南省的招生比例,但是绝对干得出来因为河南省的一卷分数普遍低于其其他省,而减少对河南的招生比例这种事。
所以说是暴论
对啊,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你羡慕的北京上海学生,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们在美本的申请环节中,背景可谓是相当的不占优势,但是能怎么办呢?美国本土学生上他们的梦校轻松多了。
美国本土学生难道就过的很好嘛?
那也未必,差劲公立高中环境差,一不小心就同流合污,吸大麻
好的公立高中压力也大,一年背 100 斤课本不是闹着玩的,每天睡 5 小时的人也很多
差的私立高中压力也大,你都花了父母每年 5 万美元,不上个好点的大学说得过去?
好的私立高中压力就更大了,就算美国的人大附中,清北附中,北师大附中,101,能把 50% 的学生送进美本前 30,但是另外 50% 呢?换算在中国就能去 211(仅仅类比,不谈论学生水平),这个事情你能想象吗?
鄙视链一环套着一环,什么时候还有个头呢?
你河南考生的确不幸运,但是你多少还有机会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中国有多少人连高考都没有资格的?更别提世界上非洲拉丁美洲多少人还吃不饱饭,10 岁就得跟父母一起干农活?
众所周知,一般好的大学都是部属的,而部属大学很大一部分资金预算都是国家拨款,而国家的钱很大部分也是靠税收, 而各地的考上好的大学简单程度很大程度上和下面的缴税排行榜基本是类似的(除了广东 , 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份,后面四个是为了民族团结)。
所以我想反问一句,凭啥河南交着最少的税,还想着和北上津有着一样的录取率(人家人均缴税都快是你的十倍了),更应该发声的应该是广东,
广东省交着最多的钱,平均缴税也不算低了,但自己的一本录取,还是 211 录取率都是垫底,甚至 211 录取率是断档式的低。人广东高考不比你河南难?
小伙子还是太年轻呀,河南定位就是农业加劳动力大省。历年数据无论怎么讨论,河南考生录取率都是不高的。最近几年看起来一本录取人数变多了,实际上是有一些二本并入一本了。
河南考生上个好大学的确是不容易,而且,就算你考上了 985,211,就能脱离苦海了?对于大多数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毕业后河南省几乎提供不了相应的工作岗位。于是,大多数人只能在其他城市打拼,也就是为其他城市提供劳动力,买房,交税,都是为其他城市做贡献。
所以说,只要河南省定位不变,高考现状就不会变。就算过了高考这一关,后面还有很多关等着你,横竖都是出卖劳动力的下场。
我想说说在回答里看到的两种观点。一种是说有些省份跟河南情况差不多,甚至比河南还惨,河南省没资格叫惨。要我说,都是倒数,都是被吸血的命,就别互相攻击比惨了,有这功夫不如团结起来争取更多的利益。
还有一种说是国家已经待河南不薄了,每年转移支付那么多钱,还建设了很多项目,河南没资格叫惨。对于这种观点,我真是挺生气的。转移支付不是福利,而是补偿。没有工农业间的剪刀差,没有一些省份输出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沿海省份能发展得这么好吗?建国前几十年,农业为工业提供资本,导致农村异常贫困,所以后来才有工业反哺农业。什么叫反哺?大量廉价劳动力为沿海和一线城市建设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他们获得了什么,孩子能在城市上学吗?有五险一金吗?中西部身份又得到了什么呢,留守儿童吗?老龄化吗?看看最近统计出的老龄化城市,几乎都是被吸血的城市。先富带动后富,不仅先富的人要带动后富的人,先富的城市也要带动后富的城市。这不是施舍,而是补偿。
先说结论:不仅人多,还穷
高考难实质上是学位数量稀缺的直观反映,问题根源离不开学位的供给总数,为此我们必须明白学位是怎么来的,学位的数量以及质量又由什么决定。省属高校每一个学位可以说都是省财政真金白银地砸出来的。不论培养多少所高校,也不论其水平,其财政拨款部分最终都是本省纳税人承担,实际上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所以说,各省的学位,包括其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和财政在教育上的支出直接挂钩。不光本省学位如此,那些外省在本省收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双方同层次高校学位互换的结果,追根揭底还是花本省纳税人的钱。
很多答主提到了 “复读生占比偏高” 这一现象,这也会影响高考的实际率取率。诚然,复读更多地是个人的选择,但是成较高比例的、成规模的、甚至于说成为一种现象级事件的“复读”,已经具有了更多的意义,它将从统计学角度影响实际的录取率。每一位已被录取而选择复读的学生都会对下一届的高考生产生影响,多一个复读的往届生就等同于让下一届应届高考生多一位本不该出现的竞争者,多一份困难。
凭你们计划生育做的不好普遍超生呗。2020 人口普查,河南 0-14 岁人口全国前列,都快比一些偏远地区爱生孩子了。就这?你不卷谁卷?周边湖北山东河北北京江苏甚至四川 985211 的第二大生源都是河南,照顾还不够?还要怎么照顾啊?不然再多生点,录取人数达到别人的四五倍?电子科大在河南招生人数可是湖北的三倍。
你问这问题就挺让人费解的。
河南的高考难,确实是因为人多,人多是因为河南计划生育的政策落实的不好,所以人多这种问题你谁也怪不了,最多能怪你家里的长辈为什么生这么多。你可以去查一查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哪一个,而每年的考生又有多少,再对比一下河南省多少考生。你就知道河南当年到底超生了多少人。
你骂北京上海一点用都没有,你家里长辈超生干人家什么事儿啊?人家逼你生的?你的上一代作孽导致你这代人受罪,你凭什么去怪没作孽的呢?
别人守规矩,所以录取率高,您这边不守规矩又眼红别人录取率高,你不觉得矛盾吗?
别天天搁那祥林嫂似的,河南 985/211 少是真的,但是同样是全国 I 卷,你看看你们分数线,跟同样考全国 I 卷的其他省比比,真是呵呵了
河南人是瞎矫情,不是河南录取率多低,实质是 TM 的一个个高三复读,复读率 40%,把仅有的教育经费,都投在没用内卷高三复读上了,而不是办好本省大学。125 万考生,50 万复读生,天天抱怨哀嚎,你们家都要复读上个三年,还不得 200 万考生。所以要比较各省的录取率,要按照应届生人数为基数进行计算。
我记得是 00 年还是 01 年山东青岛三名女豪杰把教育部给告了?因为北京和山东对于本科和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差很多,关键还是一套卷子。结果北京第二年就换卷子了,美其名曰素质教育。
难吗?
因为你们的媒体会包装,新闻看多了真以为自己难了
是不是河南媒体和考试院通过做大分母,通过阅卷放水做高分数来营造河南内卷程度高的假象来赢得舆论压力,以获得录取倾斜。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我是山东的学生,18 年全国一卷,我们学校分数线 605,室友河南平顶山全国一卷分数线 600,另一个室友安徽全国一卷分数线 599,湖北室友为 592。我关系特好一朋友是衡水的,全国一卷分数线 628。
河南考生 115 万,河北 62 万,山东 53 万,安徽 52 万,湖北 40 万 (这是 21 年的,不是 18 年的)
考生总是会觉着自己省的高考难,我觉着我分数线高,我觉着自己难,室友觉着他那考生最多,所以他难。那个河北的从来不说自己难,那是有目共睹的难,不需要自己说了。
一个重庆室友,高二身体出了问题,在家待了一年,然后直接上了高三。现在依然跟我考上了一个大学。
所以高考都是难的。我高考的时候家乡还是贫困县,班级里好多同学都有贫困县加分,但是我们还上同一个学校,住同一个宿舍,吃同一个食堂,我却没有加分。我也觉着很不爽呀,你和别的省比说自己难,那不影响你高考,因为你们不是竞争关系。但加分的他们是我的同学,他们竞争的是和我一样的名额。
谁都有困难,谁都不公平。占便宜的永远是少数人。
我们系有好多想通过水比赛,买位置来科创保研的几个,因为今年政策突然改了,现在全都蔫了。想占便宜也不总是能占到的。踏踏实实,不要空想,有能力才是真本事。
最后提一句,从目前来看,高考差六分其实没啥区别,只要别从 211 掉到一本,从 985 掉到 211,那基本就没什么区别。地域,学校的风气,自己的圈子。这些才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夸张的说,我们二十多年前的高考比你现在难百倍。
据说当年有二十万考生。
当时全国录取率为 33.8%。
那个时代父母普遍都不知道鸡娃的情况下,我妈妈从小教我识字算数,小学一年级面试时已经会做三年级应用题,让老师们惊叹不已,允许我提早一年入学。妈妈从小学到中学陪着我做作业,早上督促我起来跑步锻炼,给我请名校老师私下做辅导(那时候人都淳朴,靠的是熟人介绍),我现在还记得我在七八月的烈日下,单程骑行 7 公里去拜访某校一位数学老师,再骑七公里回来。晒成焦炭。
就这样我考到了南方,985211 名校。
毕业之际才傻眼了,河南考生必须回河南就业,不然要交 5000 元出省费!那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我一年的学费才 3200 元!北京当时房价三千五一平米!
宁死不交出省费,我考研了。后几年据说出省费被取消了。
给楼主的建议是:用自己最大的力气,考自己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学校。
我们高中也愤世嫉俗,恨自己不是天龙人(有北京户口),但是我们会仰望星空,想象自己的大学生活,休息之后,继续奋斗。
你有考到全校前几的那种经历吗?你有考到全省前百的经历吗?如果没有,赶紧读书做题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期待你露出年级第一的笑容 !
我只说一点,不要相信宏观统计数据,河南高考号称 100 多万是吧,但是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是多少?高考及格难吗?你要是 600 分,以 100 万为分母的所有统计数据都不适合你
我把文理都放上去了,到 450 这个阶段也没啥太好的学校。如果你 450 分都费劲,移民北京升学会更惨。
就假设你理科 550 吧,那你的竞争对手是 7 万~8 万,最多 9 万。千万别张口闭口竞争对手 100 多万。
真的
就你写的这玩意儿,
结构混乱,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考虑别人上不上清北容易,我觉得你想多了
你侮辱了成绩优秀这四个字
首先,除了北京一本率都差不多。
其次,河南主要是复习生多,那是你们自己内卷的原因。
最后才是我想说的
天天钓鱼,不累吗?
这不多少年的老问题了,除了那些 “天龙人” 城市,其他省市哪个没有这个问题?
不用说你河南,山东、河北,这些地方提起来那不一套一套的?
谁跟你说这叫地域歧视的?
高考的目的是什么?是宣传的知识改变命运吗?是公开透明的让所有人公平竞争,给所有家庭一个翻身的机会吗?
是为了刷掉一大批人好吧?
你不用讲什么背书慢,什么分数线高。
但凡是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历年那个报考学校的那本书,你看看这些热门学校对每个省市的招生名额,你看不出点门道来么?
不让你去原因是啥没听说过么?
单说山东,那些好学校给山东名额少的原因是:山东人高分低能,只知道怎么拿分,并不是真的能力高。
随便给你点理由,不招你,你有办法啊?
就算是让你上了好学校,就算是都放开了招生。你去了好学校,然后呢?上了社会不一样被吊起来打?
难道改变贫困现状是公平么?疫情严重的时候多少裁员,多少人入不敷出,多少人自杀?难道政府给每个人发十万块钱就解决问题了?不可能,这么做不光没能解决大家的经济问题,反而会让经济问题雪上加霜。
我总不能明白的告诉你这个社会就是需要底层,庞大的社会机器就是需要巨量的底层人民才能运营。而且底层人民就是不能享受,就是只能过苦哈哈的日子,就是要被剥削被压榨?
资本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原因是啥你想不明白么?
如果所有人都有钱了,那世界上没有穷人了。这现实么?总得有个更富有的吧?
资源是有限的,教育资源、食物、矿物… 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无论什么社会形态,不靠底层人民去辛苦,不压榨底层人民,每一级的上层老爷们怎么活啊?那社会不乱套了?
理想主义乌托邦是不可能存在的,永远不可能存在。
不光你河南高考难好吧。
虽然我这么说,但我得郑重跟你说明,我不光是个底层,很有可能过得连你还不如。
公平公正是不存在的,没有人跟你讲道理。
普通人是绝大多数,而且这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翻身,除非真是撞了大运或者真是天赋超群。甚至不光要天赋超群还必须得撞大运。
这辈子就这样了。
至少 百年内这种情况不会有改变了。走着瞧吧。
如果百年内就有了改观,麻烦你给我烧纸,跟我说一声。
谢谢。
什么叫公平我想问一下?
实际上清北在河南招生人数已经在全国排第三了
这公平吗?
你肯定会说,公平当然是按人数比例招生了,各省都一样,这样最公平
你要知道,盖大学是要花钱的,老师是要发工资的
如果按照各省人数比例录取,那么各省只需要多生就好了
你们省盖大学花了时间精力金钱心血都白搭,只要我们多生多复读,就能雀占鸠巢。
985 大学都是省部共建的,教育部 3 个亿,省里 3 个亿,省里这三个亿你们河南没出吧?
那凭什么录取的时候就要一视同仁呢?
说实话也在知乎碰到不少抱怨河南河北高考以及抱怨自己出身的人,不过今天题主我想认真跟你讲两句,每个人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抱怨之前最好还是先想想自己有没有竭尽全力,当然最好不要太笨,我真见过努力了还考带专的。
假设给你重开一个人生副本,你是个女孩,出身在赤贫之家还要带弟弟,从小干农活,营养不良,完了大饼脸小五官塌鼻梁粗糙皮肤打扮都救不了,彻底一手烂牌的人生起手式,让人看了就不想玩想重新摸牌。
但好在你虽然不是顶级资质但也不笨,知道学习是脱离底层泥沼的唯一出路,拼命学习,即便是英语带口音也拼命死记硬背单词,初中拼命考上了县中,到了县中你学习跟不上,你成绩自然不如城里资源好有补课的孩子。你寄宿住条件差冬冷夏热的大通铺宿舍,生活费捉襟见肘吃糠咽菜,每次交资料费都要让课代表垫钱,以至于每个课代表都痛恨你。你每次跟家里要学费都要狠狠吵一架,时时刻刻面临辍学的不安全感。然后你拼命努力却还是因为不能上知乎,信息不对称高考选了文科,在江西河南文科拿分难名额少录取分数线还高,500 分就得喜提带专。
你已经很努力学习了,但是大班制,老师也不关注你,自己只能拼命重复练习,学习方法上没有名师点拨也没有学霸帮助,总而言之就是死做题没开窍,其实那些学霸都是开窍的掌握了做题规律的才能考高分,你语文 110,数学 120,英语 120,文综 200,这个成绩你已经竭尽全力了,你去了省内一个普通一本比如 xx 工商大学,读个物流管理财会之类的不好就业的专业,考研无望家里也供不起,大四努力再次挑灯夜战事业编上岸,然后你就可以找个体制内的老公两个人一起过着平凡的社畜日子了,但这个社畜日子真的好过:初中毕业早早嫁人生子当农民被没文化的婆婆欺负给没文化的老公家暴,那是你原本的命。一手烂牌打出这个结果已经算是可以了,甚至可以说胜天半子,看着上面一局人生副本似乎很烂很艰难但是你在每个人生关键节点都打出了超神。
当然这成长环境,你的见识也会有局限,某天上了知乎开拓了见识,知道一些人高中不用那么苦读,有丰富的活动,有暑校,他们高中一本甚至 N 本护照就贴满了签证页盖满了戳,他们考 SAT,AP,申请美本,这些都是国内上层子女。或者比美本党稍微差一点的,江浙公务员或者教师家庭的独生,从小教育资源好,一路学区房重点小学,四星级中学,加上家里能运作自主招生,去个山川吉武之类的 985 还是没问题的并且高中也比你轻松。
倘若你真的是以上一手烂牌,却还打出了胜天半子,让比你出身好的觉得互换人生副本她未必打得更好,让别人直呼逆风操作大神,你先努力到这个份上,再怨恨命运,觉得人比人气死人,也不迟。
你资源如果不算太差,脑瓜也不算太笨,并没有努力到极致,吊儿郎当到今天,那你还是不要怨恨命运。那会显得你在为了你自己的 loser 找借口。
即便是给你重开人生副本,你两眼一闭一睁人生 online 重开一局,你一下子嗖的一下发现自己 15 岁,上海中产家庭出身,父母都是高管家庭年收入几百万,并且给你开绿灯直接进诸如上海高中国际部或者包玉刚之类的学校报道。(注意国际高中也不是一点入学门槛都没有给钱就进,我说的两所门槛都还挺高)
国际高中肯定不会跟衡水一样管的紧,你没那个努力的心性,也没有聪慧的资质,你大概率顶着一塌糊涂的 GPA 混三年日子,最后随便找个排名 100 开外的俄勒冈州立或者是个人就收的澳洲学校,四年毕业都费劲作业论文都代写,浪费了几百万却不干正事,别人学习你即便是不溜冰找鸡也做着代购之类本末倒置的事情,平时装装努力看看书拍个朋友圈,最后回国上求职类节目,让人惊讶一个留学生英语自我介绍都不利索,成为留学生的反面教材给留学生群体抹黑。
河难高考是真的难
不是我吹,就算河北也没有河南难
先说明一下我不是河南人,答主安徽人,20 年参加高考,610 + 上了普通 211。周围的河南人各个都要 640 左右。。。。。在遇到河南人以前我觉得安徽高考还挺难的,后来发现河南人才是最难的。。。。。20 年高考六百分在河南排近五万名,这是什么概念呢,在安徽这个名次连好一点的普通一本都报不上了。。。。
随便举个例子,20 年河南高考 600 出头可以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这是什么概念呢,这个大学在广西只需要 502 分,在安徽只需要 581 分。凭借一己之力超最低分一百分。再举个本校的例子,我比广西内蒙古的同学高五十分左右,河南的同学比我高二十多分。。。。
那些说河南高考不难的,不如去大学里面问问河南同学多少分,绝对是整个学校分数最高的一批。
有人会说改卷标准不一样。就算河南改的松,你能比别的省多改出一百分吗
但凡你去查查每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河南永远是最高的一批,即使郑州大学每年招八千个河南人,分数线还是比外省的要高。
知乎风气都变成这样了吗?说话不追求有理有据只会发泄情绪。要对线欢迎上数据上链接。
更新一下去年 211 不含 985 学校在河南省的招生投放指标,数据不含保送生,大概 23000+。
难不难本来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先上数据说话。
第一,河南真实参加高考人数,79.07 万,下面的各省计算数据全部按照六月高考统考人数计算。
2. 河南一本上线人数 139699,计算出一本上线率 17.7%。
3. 横向对比江西省,参加六月统考人数 41.5 万
4. 江西省一本上线人数 理科 49117,文科 13684,想加得到 62801,计算出一本上线率 15.1%
总结一下,就一本上线率来说,河南一本上线率大于江西。本科录取难度放下面两张图更为直观,2021 江西河南同为全国乙卷,江西文科本科上线分数 496 分,理科 443 分,河南文科本科上线分数 466 分,理科 400 分。哪个更难?
肯定会有人说河南上了一本线不能上一本,上了本科线不能上本科,其实除了那几个高考录取率特别高的地方,全国都有这种情况,因为一本计划招生人数 ×1.2 就是一本划线人数,所以注定有一部分人上了一本却只能选择一个二本学校读。
我这里只仔细对比了江西一个省份,其他省份的数据简单看看,同为全国乙卷的安徽,
绝大多数人肯定是不傻的,他们不可能把自己推到人民的对立面。
所以,想看清楚一件事情,不能看他们说什么,要看他们做什么。
河南确实穷,教育资源也确实不好,所以是不是说河南考生的平均质量要差一点呢?
那为什么那些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人不愿意来和我们这些比较差的人竞争呢?
那为什么我们这些吃糠咽菜的人特别向往去和天天吃肉的人同台竞技呢?
反正我是只见过高考移民往外跑的,没听说过高考移民往河南跑的。
既然人家比我们要强,那为什么人家不过来和我们一起比赛然后让自己的成绩看起来更好看呢?比如从打败本省百分之六十的人变成打败本省百分之七十的人。
人家学习很好,教育很好,眼界也高,所以肯定看到了一个问题,在他家拿第三名比来我们这里拿第一名拿到的奖品要更好。
人口肯定是一方面,但绝对不是全部。
“中国吃掉了整个亚马逊雨林!” 眼熟吗?
还记得先富带动后富吗?有些人不想给后富做蛋糕了,为了自己的蛋糕吃的安心不会被人吊死在路灯上,所以拼命的摸黑后富。他们想让后富认为先富的蛋糕理所当然,后富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不应该得到蛋糕。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为什么河南没有高考移民以及为什么北京会有高考移民。
对,公平二字是写给你看的,不是让你用的
湖南还是毛泽东的老家呢,高考不是照样难?
如果你在北京,可能更绝望。北京教育资源集中在海淀西城,那些地方基本垄断了北京的清北名额。如果你有北京户口,但是买不起海淀西城五六百万起的学区房,没有钱疯狂的军备竞赛,基本就跟名校绝缘了。看看北京郊区区市的名校录取率吧。
不要吵架了,据我所知江苏欢迎高考移民的!!而且无条件的欢迎来江苏高考!!!!所以河南的学生们!!!来吧!!!江苏欢迎您!!快来哦!13 还是 12 所 211 加 985 !!!!
有一说一
本人 02 年高考,浙江人,理科。那时候还是全国卷,江苏是大综合,北京上海是自行命题。其他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全国卷。
第一位,山东高考重点线 589
第二位,我浙江,573
第三位,河北,571
河南 562
新疆 499
广东广西用的是加权分,不是真实分,所以不计算。
比起来你河南也不算最惨了,山东人都没说啥。唯一山东好点的是山东有 2 所 985,1 所 211,我浙江仅有一所浙大撑门面而已。河北唯一一所 211 居然还在天津,他们找谁哭?分数线还比河南高近 10 分呢。
哪个省考本科都好考,哪个省考 985211 都不好考。。。
再说了,你是和同省的人竞争,高考是看你省排名的,又不是看你考了多少分。。。
以及,上了大学,你会发现,北京上海那些所谓高考很容易的地方的考生,人家不仅学习比你强,还比你见得多,还比你会玩,还比你有钱,还比你身体好,还。。。
不要跟北京上海比,那是首都和魔都,也不要跟西藏新疆比,那是边疆省份有照顾,可以看看周围的河北、山东、安徽,也许就不会那么忿忿不平了,全国那么多省份,考虑到经济水平,民族构成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其实都应该差不多,整天光喊以自己委屈,让其他的难兄难弟怎么想?何不团结起来,一起争取教育公平?
题主你要是在河北那不得疯了…
既得利益者打算关门而已,他们自然不希望自己本省的教育资源外流。就跟 xfh 一个样子,爱国?既得利益者罢了
你咋知道别人不努力?b 站看到一个外国人采访上海初中还是高中生,词汇量让人惊叹。试想您能否可以做到?
知乎用户 老猫仙 发表 题主,中国的教育体制本质上就像你提出的问题一样,非常的 “不具体,大,空,高度总结,实则在忽略细节”。 客观讨论中国的教育体制——谁会客观?需要谁的客观?如何定义客观? 别强调 “中国” 的教育体制,本质上所有国 …
知乎用户 落木寂无声 发表 你这话说的,好像以前能进高中的比例挺高似的。 知乎用户 飞奔的马达 发表 之前在和知友讨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轨制如何能够顺利实行时,我们一致的意见是: 要是真想引导教育双轨,做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 …
为什么山东、河南的考生挤破头才能上好大学?为什么高考题难度经常「漂移」?为什么高考改革总是走回头路? 文|张蔓生 「高考是相对最公平的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是穷孩子唯一的出路。」在坊间,这样的观点十分盛行。 的确,如果不考虑舞弊等少数 …
为什么山东、河南的考生挤破头才能上好大学?为什么高考题难度经常「漂移」?为什么高考改革总是走回头路? 文|张蔓生 「高考是相对最公平的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是穷孩子唯一的出路。」在坊间,这样的观点十分盛行。 的确,如果不考虑舞弊等少数 …
知乎用户 欢乐图腾 发表 这种事情不用假设,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2001 年以前,不仅北京和衡水,全国高考都是一张卷,然后到了 2001 年,出事了。 2001 年全国统一试题,北京文科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为 454 分,一般本科 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