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其实一点没动,只不过是屎位上涨了
原创 帅呆的sixgod 六神磊磊读金庸 六神磊磊读金庸 微信号 dujinyong6 功能介绍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金庸 文/六神磊磊 今天的文章会有一点不太下饭,有些屎尿屁。所以我尽量写短点,言简意赅。 作家莫言最近有点小麻烦,说他涉 …
原创 温克坚 新新默存
隐者傅国涌开窗归去
文/温克坚
2025年7月7日早上7点半左右,看到有朋友在某个群里求证傅国涌病逝的消息,大为震惊!我立刻打开傅国涌的朋友圈,看到他前一天晚上还在转发那个破窗自救的视频(只加了简短有力的两字按语:开窗),我心想,或许只是误传!
但很快就看到更多朋友转发的讣告:傅国涌先生今日凌晨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世事无常,这些年来很多朋友遽然离世,包括天津的Mr Lee,金华的沈阳,杭州的阮景弘,无锡华春晖,江西葛小智等等,都给我带来极大的心理震荡,而那一年老XIA病逝更是让我长期心理阴郁……没想到,这些年来疏于联系的老友傅国涌,也会以这种让人猝不及防的方式忽然离开!
疫政三年朋友间甚少走动,疫情之后,那种“冷漠”状态似乎变成了一种心理惯性,所以我已经超过5年没有和傅国涌见面。当然,走动不多还有一个原因,我知道疫情后他移居日本,在杭州逗留时间不多。此外,看他朋友圈,除了这些年他专心投入的语文教育,偶尔他也会晒西湖边带孙子的照片,这种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傅国涌来说,太不容易,我觉得“不去打扰”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我查看和他的微信互动记录,两年多前他发给我的最后几句话是:“真快,我们这一代的时间消磨得差不多了”。“大家都已尽力而为,虽有遗憾,但也坦然。”现在去体悟这些话,其中似乎也隐含着某种直面死亡的乐观心态,我知道,傅国涌多年前已经皈依主,愿上帝怜悯,愿他在天堂喜乐。
不过情绪和记忆涌动,我觉得还是得写一点悼念傅国涌的文字。
2002年前后,我厌倦了原来的生活轨道,借助于互联网所打开的公共空间,和一些原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朋友有了频繁的互动,而很多北京来杭州游玩的朋友,都会提到杭州有个傅国涌,于是我们设法相约一起聚聚,一来二去,我们就熟悉起来,不定期会聚在一起畅谈一番,傅国涌博闻强记,口才滔滔,听他讲述,颇有画面感,很多朋友都甚为佩服。他夫人曹老师偶尔也会参与小聚,傅国涌和曹老师相识于那个特殊历史时刻,他们走过的那段时光想必非常艰辛……曹老师毕业于北师大,但因为傅国涌的牵连,无法找到一个正经中学的教职,只能在一个聋哑学校谋份工作。在那些动荡飘零的岁月,是她给傅国涌带来一些安定感。
回首往事,有几段记忆特别鲜明。北京江老师夫妇是傅国涌故旧,2003年他们来杭州歇个脚,有一天,我和傅国涌陪他们在西湖边散步,路过一公园,我们就在边上驻足旁听。那个年代,一公园被誉为杭州的“海德公园”,每天都有数十甚至数百人在那里聚集,慷慨激昂纵论天下事。记得那天有位老先生说了一句:“5000年来我们都没享受过人的尊严”!饱经命运风霜的江老师和傅国涌也不禁动容。
还有一次,因为耶稣堂弄的旧居拆迁补偿问题,傅国涌和地方政府对簿公堂,开庭那天我和老费等几个朋友前往围观,庭审完毕之后,我们都觉得当时请的律师言不及义水准欠佳,我说这种案子应该请宁波袁裕来辩护,说话间,袁裕来从走廊另一端走过来,原来他刚结束另一个庭审,我们皆感叹缘分神奇,后来我们一起吃午饭畅聊。
正如丁东/邢小群老师的悼念文章里提到的,20世纪末的傅国涌已经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承受了厄运,在人生际遇上,实际上我们有明显的代差。2003年前后,我内心充斥的是对公共事务的莫名兴奋,而傅国涌却已历经沧海,或许基于对历史更深厚的洞察,他对集体激情有着隔阂,有一份冷淡,甚至有一分警惕。在很多事件中,我可以明显感受到他有意选择保持距离。
比如当时的Chinese Pen,那个年代很多独立写作者纷纷加入,我也是早期活跃成员之一,而傅国涌则是最早的一批成员之一,但无论我怎样劝说,他都不再参与其中活动,而只是选择作为一个沉默会员。吊诡的是,若干年之后,我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沉默会员,不再参与其中的任何事务。
那些年,我们很习惯参与到集体表达,无论是李慎之先生的仙逝,还是孙志刚事件,不锈钢老鼠事件、李思怡饿死等事件,都有一波波的集体表达,傅国涌关注这些事件,但他往往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而婉拒集体参与。
傅国涌的这种选择,既基于他理念层面的保留,更主要的是他必须面对现实的生活压力。从那些热点公共事件中退后一步,傅国涌有了时间和空间,通过写作换取一些收入,他曾经告诉过我,每天他都要至少写几千字,否则心理不安。从丁东/邢小群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朋友给予了他帮助,他也影响了大量的朋友。
傅国涌第一本有影响力的大作是《金庸传》,这本书因为披露了一些新的信息,引发了金庸的不满,公开指责作者从来没有采访过他。傅国涌认为,金庸的指责毫无道理,首先并非他不愿意采访金庸,而是多次联系未果,其次很多传记作者都不可能采访传主,比如那些历史人物传记。不过据说后来金庸认真看了这本传记,发现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因此也就释怀,后来还托人带话给傅国涌表达善意。其实傅国涌自己对这本传记并不满意,觉得假以时日,可以写得更好。不过因为这本书,他卖字为生的通道打开了,此后他笔耕不辍,陆续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历史深处的误会》《追寻失去的传统》等等。他写林昭,写卢作孚,写49年前那些律师,他的笔端饱含激情,他的历史叙事中价值张力拉满,细心的读者能感受到和现实相关的咏叹调。
傅国涌多年勤奋写作有了回报,那些著作给他带来了公共声誉,在那“公知”依然是一种赞许性称谓的年代,傅国涌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他也可以在很多公开场合发言,他那滔滔不绝的表达能力给他带来了更多拥趸。
但在我眼里,傅国涌后来获得的这些声誉都是辅助性的,他早年的那些选择和担当才是独一无二的。时代浪潮之下,社会多重嬗变,而公共领域则是支离破碎,后来的傅国涌更像是一个隐者,隐身于历史和文化研究,这些当然是他热爱的领域,但其中有多少无奈,或许也不足与人道。前些年傅国涌亲力亲为,给学童办起了文化课堂,在小圈子内声誉鹊起,不少朋友都把小孩托付给他,对我来说,作为教育者的傅国涌已然有点陌生。如今他逝去,我再也没有机会和他交流这些年来他的心路历程了。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有些闪亮的时刻可以对抗时间的侵蚀,犹记得2010年10月中旬,我、老莫和傅国涌一起吃饭,那天他慷慨激昂,言辞滔滔,眼里有光。
2025年7月8日
原创 帅呆的sixgod 六神磊磊读金庸 六神磊磊读金庸 微信号 dujinyong6 功能介绍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金庸 文/六神磊磊 今天的文章会有一点不太下饭,有些屎尿屁。所以我尽量写短点,言简意赅。 作家莫言最近有点小麻烦,说他涉 …
知乎用户 娜斯曼 发表 评价就是这个学校的教育是极其成功的。 如果老师说法为真,这几位同学在出分后经历了学校行政、老师和家长的轮番轰炸说教,多少未经世事的高中生都已经就范了,他们仍然坚持住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知道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为别 …
知乎用户 黄祖兴 发表 我就是想求求你,别再骂 AV 了,行吗?我相亲三年了,四百块钱一餐的相亲餐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 AV,你们非说它是毒药。那片毒不毒,我们能不知道吗?那片我都看盗版的,日本老师根本没 …
一个侠肝义胆的人 作者:孙滔 前阵子有些困惑,想找一些年长的人聊聊天,于是就想起那位96岁的老人。他的微信名是时间的脚印,那是他一本地质学科普著作的标题。 3月29日,我联系陶世龙老师,他很是爽快:“我这几年不出门,就在家里。什么时候来时先 …
知乎用户 溪山永存 发表 杭州警察之前还有一个上大分的操作,直接给网约车司机打电话,让他把车上的嫌疑人送到派出所。关键 TMD 司机开的是免提…… 而且警察是通过大数据知道嫌疑人上了网约车。 也就是说,警察从头到尾都知道嫌疑人此时坐的是 …